500强大型企业-三支柱运作之HRBP实践(60页)

500强大型企业-三支柱运作之HRBP实践(60页)

目 录 1 人力资源的角色职责 2 战略管理: BLM 原理与应用 3 组织诊断 4 教练式辅导 5 新上岗干部 90 天转身辅导 01 人力资源的角色职责变革 角色 战 略 伙 伴 ( Strategic Partner )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参与战略规划, 1 、战略理解:作为战略规划的核心成员,参与 SP 规 理解业务战 划;将 SP 作为“望远镜”,理解中长期业务战略 略 , 将业务战 略与 HR 战略 2 、 Outside-in :关注客户需求(如客户满意度调查报 连接,并组织 告),分析竞争对手和业界标杆,洞察外部人才市场, 落地 发现组织、人才和氛围方面的机会和差异,提供有价 值的人力资源分析作为 SP 的输入 3 、战略连接: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组织、人才、 氛围),确保从业务战略到人力资源战略的紧密连接 4 、执行落地:根据业务规划( SP/BP )和人力资源战 略,制定人力资源年度工作规划,并纳入 AT 议题,通 过 AT 跟踪落地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 理解业务诉 求和痛点, 集成 COE 专 长,组织制 定 HR 解 决 方案,将业 务需求与 HR 解 决 方 案连接,并 实施落地 1 、理解业务需求:准确理解业务诉求和痛点,主动利 用组织诊断等工具识别需求和问题,将业务需求转化 为 HR 需求 HR 角色 HR Solution integrator ) 解 决 方 案 集 成 者 2 、制定解决方案:集成 COE 的专业化方法和工具, 组织制定既符合公司核心价值观,又匹配业务需求的 简洁适用的 HR 解决方案,并与管理团队达成一致 3 、组织执行落地:组织业务主管、 COE 、 SSC 等相 关角色,制定实施计划,执行落地;及时衡量解决方 案的实施效果,根据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4 、总结和回顾( Reflect & Review ):总结固化经验; 为 COE 在制定政策、流程和方案时提供业务输入,将 经验固化到流程中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 合理规划 HR 重点工作,有 效运作 AT , 提升人力资源 工作质量与效 率 1 、制定 HR 工作日历:根据公司和上级部门的 HR 工作 日历,结合业务需求,制定部门 HR 工作日历,保证 HR 工作规范化和可视化 HR 角色 HR Process Operator ) 流 程 运 作 者 2 、制定方案与实施:结合公司的政策导向和业务需求, 制定各项人力资源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执行情况持 续优化,确保对业务的适用性 3 、运作 AT :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规划议题沙盘, 提高决策质量,保证人员管理工作的客观和公正 4 、赋能主管:借助教练式辅导、 90 天转身等工具帮 助主管(尤其是新任主管)理解和掌握 HR 政策、流程, 提升其人员管理意识和能力 角色 Relationship Manager (关 系 管 理 者 )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有效管理员工 关系,提升员 工敬业程度; 合法用工,营 造和谐的商业 环境 1 、敬业度管理:借助组织气氛评估工具,定期评估员 工敬业度水平,识别改进机会,采取改进行动 2 、矛盾调停:建立主管与员工的例行沟通渠道,让员 工理解公司、让主管了解员工;认真处理好员工的建议 和投诉,持续改进管理工作 3 、员工健康与安全:将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纳入 HR 的 工作流程中,以预防为主,通过压力测试、“ 3+1” 等 活动,引导员工积极正向思维,通过业务主管、 HRBP 、 秘书等途径,提前识别风险人群,持续跟踪 4 、突发和危机事件:快速响应,组织制定应急方案, 妥善处理 5 、合规运营: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防范用工风险 6 、雇主品牌建设:当地雇主品牌建设 角色 Change Agent (变 革 推 动 者 )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理解变革需 求,做好风 险识别和利 益相关人沟 通,促使变 革的成功实 施 1 、变革方案制定 ①风险识别:理解变革需求,提前预见和识别变革过程中 在组织、人才、氛围方面存在的阻力和风险,提供响应变 革方案供团队决策 ②利益相关人沟通:帮助业务主管做好变革准备,确定变 革方案,制定利益相关人沟通计划,积极主动影响变革相 关利益者,做好变革沟通 2 、变革实施:负责组织、人才、氛围方面的变革实施,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变革成功 3 、评估与固化:评估变革效果,将好的实践融入业务流 程和人力资源流程,固化变革效果 角色 Core Value (核 心 价 值 观 传 )承 的 驱 动 者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通过干部管 理、绩效管 理、激励管 理和持续沟 通等措施, 强化和传承 公司价值观 1 、干部身体力行:通过对干部选拔、辅导和管理,让干 部践行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干部大会等方式定期回顾和研 讨;各级主管在业务管理和人员管理工作中,持续向员工 传递核心价值观 2 、员工理解实践:组织部门员工学习理解核心价值观, 讨论输出结合本职岗位的具体行为表现,并通过绩效管理、 激励分配、树立标杆等强化 3 、建立沟通渠道:定期安排各级主管和员工学习公司政 策和讲话,利用全员大会、案例宣传等形式持续传承核心 价值观;对于核心价值观传承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管理 团队,制定措施改进 4 、跨文化传承: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针对不同的文化 背景,不同层级员工(如新员工、本地高端),制定针对 性的传递方案,以其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一致性传 承 案例分享: • 某事业部需要整体搬迁到成都, HRP 应该做什么? 介绍搬迁背景及目的 业务稳定 沟通了解困难及需求 环境变化 制作《成都》宣传片 负责人 流程图 提出 需求 受理需求 资格审核 1 个工作日 360 评估 业绩承诺书 2 个工作日 流 程 2 个工作日 任命公文 3 个工作日 02 战略管理: BLM 原理与应用 战略与 BLM 概述 什么是 BLM ?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概述 •战略 •执行 •领导力 •价值观 •讨论 •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差距 •业绩 •机会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 是一个中高层用于战略制定与执行联接的工具与框架  它从市场洞察、战略意图、业务设计、关键任务、正式组织、人才、氛围与文化以及领导力 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帮助管理层在企业战略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的思考,务实的分 析,有效的资源调配及执行跟踪 战略与 BLM 概述 领导力 领导力 是根本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思维能力是高层管理着必备的一种能力 •高层管理者的领导力培养是通过领导他们的高层团队进行战略问题和机会的洞察与设计以及 项目的执行来实现 •高层管理者对业务结果负责,因此高管层必须亲自领导战略设计与执行。通过对外部市场的 持续洞察、识别新的机会、开发业务设计、确保这些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战略与 BLM 概述 领导力 价值观 是基础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差距 •业绩 •机会 •价值观: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评、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 •作为业务和战略首要责任人的总经理,要确保华为价值观反映在公司的战略上, 各级领导者要确保华为价值观是日常执行中的一部分 •华为价值观是我们决策与行动的基本准则 战略制定 业绩差距与机会差距 – 我们在哪里?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差距 •业绩 •机会 价值观 战略是由不满意 / 不满足激发的 业绩差距 是现有经营结果和期望值之间差距的一种量化的陈述 机会差距 是现有经营结果和新的业务设计所能带来的经营结果之间差距 的一种量化评估 业绩差距常常可以通过高效的执行填补,并且不需要改变业务设计 填补一个机会差距却需要有新的业务设计 战略制定 战略设计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意图 组织机构的方向和最终目标,与公司的战略重点相一致 市场洞察 了解客户需求、竞争者的动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状况以找到机遇和风险, 目标是:解释市场上正在发生什么以及这些改变对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创新焦点 进行与市场同步的探索与试验。从广泛的资源中过滤想法,通过试点和深入市场 的实验探索新想法,谨慎地进行投资和处理资源,以应对行业的变化 业务设计 对外部的深入理解,为利用内部能力和持续增加价值探索的业务设计提供了基础。 (业务设计涉及六要素:客户选择、价值主张、价值获取、轰动范围、战略控制和风险管理) 战略制定 市场洞察 1 、宏观分析 2 、行业市场 3 、竞争分析 4 、客户分析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了解客户需求、竞争者的动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 济状况以找到机遇和风险 目标是:解释市场上正在发生什么以及这些改变对公 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制定 战略意图——我们要去哪里? 领导力 1 、愿景 2 、战略目标 3 、业务目标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人才 价值观 • • • 正式组织 组织机构的方向和最终目标 与公司的战略重点相一致 体现竞争优势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制定 创新焦点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1 、未来业务组合 2 、创新模式 3 、资源利用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 • 进行与市场同步的探索与实验 从广泛的资源中过滤想法,通过试点和深入市场 的实验探索新想法,谨慎地进行投资和处理资源, 以应对行业的变化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制定 业务设计 领导力 1 、客户选择 2 、价值主张 3 、价值获得 4 、活动范围 5 、战略控制 6 、风险管理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 • • 应以对外部的深入理解为基础 着眼于更好的利用内部能力和持续改进与变革 探索可替代的业务设计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制定 业务设计 客户选择 谁是你的客户? 1 、选择客户的标准:(价值驱动、竞争驱动兼顾实效性) 2 、识别价值客户、潜在客户 价值主张 客户为什么选择我?怎样实现竞争优势(差异)? 1 、客户需求 2 、如何盈利(利润模式) 价值获取 怎样获利?有其他赢利模式吗? 1 、如何赚钱 2 、如何赢利(利润模式) 活动范围 1 、经营活动中的角色和范围(时间、空间) 2 、价值链的位置及合作伙伴的关系 战略控制 怎样建立持续的利润增长在价值链中的角色 1 、客户需求转移趋势 2 、战略控制点 风险管理 有哪些潜在的风险?怎样管理的? 1 、不确定性 2 、潜在风险:市场、对手、技术 3 、全面视角:外部、内部 战略制定 战略制定的落脚点是业务设计 战略 业绩或机会差距 对现有的和 期望的业绩 之间差距的 感知触发战 略创新 险管理 与公司的战略 重点一致并作 出贡献 的 能力是 能、考核 络中合 客户价值 技术转变 竞争战略 行业市场和宏观经济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对比现有的与期望的 客户选择 价值主张 价值获取 活动范围 战略控制 风 能力要求 新的业务设计所要求 可能的业务设计 战略性业务组合管理 市场试验 什么?包括组织、技 标准、文化和对价值网 作伙伴的依赖程度。 战略执行 业务设计是迈向执行的关键 创造一个新的业务设计 对市场的洞察力 这个业务设计所依赖的客户角度和经济上的假设是什么? 这些假设还成立吗?什么可能使它们改变? 客户最优先考虑的是什么?它们又是怎样在改变? 正在发生的技术转变是什么?它们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是什么? 是什么将你和你的竞争对手的业务设计区分开来? 战略意图 这个业务设计是否提升了 公司的战略重点 现有业务设计 - 客户选择 - 价值获取 - 活动范围 - 战略控制 - 风险管理 期望的业务设计 - 客户选择 - 价值主张 - 活动范围 - 战略控制 - 风险管理 对能力的要求 我们是否建立在现有能 力上? 能否获得所要的新能力? 我们有能力管理潜在的 风险吗? 创新焦点 新的业务设计能否抓住新的价值来源?这种价值来源是可持续性的吗? 客户战略重点的变化对你的蛇舞设计会有怎样的影响?有什么可替代的 审计可以满足下一轮的客户重点? 创新对于客户以及公司的成功是否至关重要? 战略执行 业务领导力领先模式——执行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差距 •业绩 •机会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满足业务设计和它的价值主张的要求所必须的行动。哪些任务是由我们来完成的,哪 些任务可以由价值网中我们的合作伙伴完成的? 正式组织 为确保关键任务和流程能有效地执行,需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管理和考核标准,包 括人员单位的大小和角色、管理与考评、奖励与激励系统、职业规划、人员和活动的 物理位置,以便于经理知道、控制和经理个人和集体去完成团队的重要任务 人才 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力以及竞争力。要使战略能够被有效执行,员工必须有能力、动 力和行动来试试关键任务 氛围与文化 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以激励员工完成关键任务,积极的氛围能激发人们创造出出色成绩, 使他们更加努力,同时在危急时刻鼓舞他们 战略执行 执行—关键任务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人才 价值观 • • • • 正式组织 支持业务设计、尤其是价值主张的实现 可将关键运作流程的设计与落实包括在内 是连接战略与执行的轴心点 是执行的其它部分的基础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执行 执行—正式组织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1 、支持关键业务的执行,包括 •组织形态:结构和效率、决策机制、协作机制、知识管理和分享 •组织规模:编制、层级、区域布局等是否能支持组织能力 •组织绩效:如何评价和激励组织与个人不断改进 2 、目的是便于经理指导、控制和激励个人和集体去完成团队的重要任务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执行 执行—人才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人才 价值观 1. 关键岗位识别 2. 关键岗位人才满足程度 3. 人才的获取与持续发挥作用 正式组织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执行 执行—氛围与文化 领导力 核心价值观传承 工作氛围营造 干部品德管理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人才 价值观 1. 文化——行为规范 2. 氛围——对工作环境的感知 正式组织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执行 根据业务设计的要求重新全面思考调整影响执行的各个要素,才能使战略不是纸上谈 兵,而是切实保证组织的长短期收益与持续稳定的发展 执行 业务设计的要求 新的业务设计将要求 如何有效传承现有的核心价值观?基于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如何在不同产业、区域建立适应产业或当地特点的工作氛围? 对组织现有能力和价 值网络中合作伙伴的 组织形 依赖程度重新进行评估 系? 从客户角度看, 增加价值所需的 具体 些 氛围与文化 态、组织规模和组织绩效评价体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正式组织 人才 任务是哪些?与价值 距 网络中合作伙伴的相 业绩和机会差距 当任何一个因素较弱或这 因素间缺乏一致性时,差 支撑业务战略执行需要哪些关键 互依赖关系怎样?风 岗位(群)?如何通过有效的人 险是否被恰当地评估 才管理来满足关键岗位的需求? 和管理? 支撑业务战略执行需要什么样的 就有可能出现。 思考:在 BLM 全过程中, HRBP 的责 任与活动? 领导力 氛围与文化 市场洞察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依赖关 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差距 •业绩 •机会 思考:如何建立与战略执行相匹配的组 织能力?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正式组织 人才 如何有效传承现有的核心 价值观?基于共同的核心 价值观,如何在不同产业、 区域建立适应产业或当地 特点的工作氛围? 支撑业务战略执行需要什么 样的组织形态、组织规模和 组织绩效评价体系? 支撑业务战略执行需要哪些关 键岗位(群)?如何通过有效 的人才管理来满足关键岗位的 需求? 32 03 组织诊断 组织诊断  业界的定义 咨询顾问、研究人员或管理人员运用概念化的模型和实用的研究方法评 估一个组织当前的状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迎接挑战,提高绩效。 —— 《组织诊断——方法、模型与过程》  个人理解 用专业的方法和视角去理解业务和组织,识别战略与执行之间的 GAP , 找到原因,并影响管理团队达成共识。 组织诊断过程 达成共识 逻辑优化 诊断目的:认清事实、 作出判断、协助改进 建模 反馈改进 结论特征:开门见山; 不能作为解决对策的 就不是结论;讨论的 金字塔结构 3 大原则:以事实为 依据、严格的结构化、 以假设为导向 诊断团队:明确项目 组及团队运作方式; 梳理诊断组织特点与 状态;制定诊断规划 诊断反馈:以对方能 理解的方法沟通反馈 解决方案 优化辅导与评估:项 目里程碑跟进 团队诊断与辅导活动 组织气氛建设的核心是团队主管 组织气氛建设效果好坏取决于团队主管的团队管理能力的高低 • 新定位:帮助基层主管提升团队管理能 力。通过团队诊断与辅导活动,向基层团队 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服务,帮助基层团队提 升业绩。 • 关键目标:诊断与辅导相辅相成。     能够对目标团队建立全面深刻的认识。 能够给出合适的改进方法和改进行动。 能够推动团队主管有效开展改进行动。 能够结合事实数据引导主管改进管理。 团队诊断模型 影响团队工作能力的关键因素 员工能力 团队目标 明确愿景 态度管理 成长管理 确定使命 统一目标 工作管理 技能提升 文化氛围 工作氛围 技术积累 梯队建设 团队能力 员工关系 团队气氛 团 队 工 作 能 力 团队诊断与辅导活动的关键流程 关键节点  启动 • 目标 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激发团队主管重视和支持。 • 方式 1 、初步了解团队,找到团队的薄弱环节,并选择合适的启动切入点。 关键活动:针对团队主管的启动邮件。 2 、与团队主管初步交流,介绍问题切入点和改进计划,获取重视和支持。 关键活动:与团队主管的启动交流会。  员工访谈 • 目标 获取团队的详细情况 • 方式 关键活动: 1 、制定访谈提纲和访谈问题 2 、实施访谈,注意挖掘问题背后的真实事实和数据。 获得深入答复的参考问题: 1 、问题是什么? 2 、具体表现是什么?具体事例或者数据是什么? 3 、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4 、改进建议  梳理与总结 • 目标 1 、获取团队员工关注的问题 2 、建立对团队的全景式认识,不仅仅是员工反馈出来的信息,还能发掘 隐含的信息。 • 方式 1 、梳理问题点。 2 、分门别类。 3 、原因型鱼骨图。 关键活动:输出员工访谈总结。  分析与建议 • 目标 1 、选择需要改进的关键问题。 2 、针对关键团队管理领域,制定改进思想和改进行动。 • 方式 分析工具:对策型鱼骨图 关键活动:输出团队诊断报告。 诊断报告关键内容: 1 、描述团队的整体情况,给出全景图。 2 、提供团队管理的改进建议。 3 、改进建议包括改进思路和改进行动。只有改进思路是不够的, 还要有可以落地执行的改进行动。  诊断交流 • 目标 1 、帮助基层主管改进工作方法,提供团队工作能力。 2 、通过与基层主管的交流,了解诊断分析的不足。 • 方式 关键活动:诊断交流 注意事项:真诚、尊重、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 管理优化宣讲会 • 目标 1 、向全体员工表达管理团队正视不 足、勇于改进、打造卓越团队的积 极意愿。 2 、向全体员工展示团队工作改进思 想与行动,进行公开承诺。 3 、引导、激发管理团队提升团队管 理的积极意愿,能够更主动更有效 的进行团队管理工作。 4 、引导、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团队改 进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 • 方式 1 、开场。 2 、介绍团队的优势与不足。 3 、解读团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 、倾听员工更深入的反馈。 5 、提出改进行动计划。 6 、倾听员工更深入的反馈。 7 、重复 3~6 ,直到全部问题和改进行动 处理完毕。 8 、总结。 团队诊断与辅助的关键能力 目标 能够基于比较离散的、不完备的信息,建立对团队的全面深入的认识, 并给出合适的工作进行指导。 关键能力 •对团队管理思想和方法有深刻的 理解。 •有强的信息挖掘和搜集能力。 •有强的抽象、归纳、分类能力。 04 教练式辅导 教练式辅导 -GROW GROW 模型是教练式辅导的一种方法,是 IBM 等公司普遍使用的成熟的辅导方 法。 GROW 模型的教练式辅导是通过富有技巧性的提问和结构清晰地工作流程帮助被 辅导者释放潜能,增强认识,承担责任,使其绩效最大化。 Goal Reallty COACHING 增强意识 承担责任 Will Options 教练式辅导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而且不仅仅适用于管理者对员工的辅导, 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 手把手指导 VS 教练式辅导 手把手指导       被动的做事,主动性差 缺少责任感 增加依赖性 适用于准备度低的员工 适用于时间紧迫的简单问题 ……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 教练式辅导       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动做事,能力提升,个人成长 激发被辅导者的潜能 双方建立更深的信任关系 适用于有一定准备的人 …… 授人以渔,终身之用 教练式辅导 - 目标( G ) Goal 目标 Reallty COACHING Will Options GROW :制定目标的关键点 •帮助被辅导者明确他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而 不是辅导者的目标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很多情况下浮于 表面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 •尽可能使被辅导者的目标 SMART 化 通过提问让被辅导者想透,而非给出 “答案” GROW :制定目标的常用问题 •你的目标是什么? •你想要达成什么?你想何时达成? •你希望发生而现在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你的长期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目标对你很 重要? •业界标杆(或者其他优秀的标杆)是如何做的? 他们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和借鉴? •…… 教练式辅导 - 现实( R ) Goal 现状 Reallty COACHING Will Options GROW :了解现状阶段的关键点 •在此阶段,辅导者要和被辅导者一起了解现实情况,尽 量更多的了解现状,并识别所有妨碍因素。 •辅导者本人绝不做假设,被辅导者最了解发生了什么 •促使被辅导者思考,帮助被辅导者看到全部事实 •鼓励被辅导者描述现状、提供具体事例而不是判断 提高被辅导者对问题的认识,而不是 让你成为了解他们状况的专家 GROW :了解现状阶段的常用问 题 •现在的情况如何?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您做了一些什么?效果如何? •如果事情进展得不顺利,对他人有何影响?对你有何 影响? •你感觉障碍是什么?什么阻挡了你前进? •我们的目标是否还有效? •…… 教练式辅导 - 选择( O ) Goal 选择 Reallty COACHING Will Options GROW :选择方案阶段的关键 点 •在此阶段,辅导者要帮助被辅导者制定一张可 供选择的行动列表。 •鼓励被辅导者提出尽可能多的可选方案 •鼓励被辅导者分析各方案的利弊 •适当地提出你的建议,但只是提供被辅导者选 择方案之一 当第一个方案出现时,不要停止寻找 其他方案,通常最佳方案是第 2 、 3 , 甚至第 10 个 GROW :选择方案阶段的常用问题 •为改变这种情况,你能做些什么? •有哪些方案可供你选择? •这些选择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可以再讲得更详细一些吗? •如果你能够重新开始,什么地方会做的和以前不 一样? •如果……,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你还需要我给出哪些建议? •…… 教练式辅导 - 意愿( W ) Goal 意愿 Reallty COACHING Will Options GROW :确认意愿阶段的关键点 •确保被辅导者对方案做出选择,只是被辅导者 自愿承诺去执行自己的行动计划,该行动才最有 可能成功。 •获得被辅导者采取行动的承诺,辅导者在这个 过程中起的是协调作用,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 加于人。 •规划具体行动的时间安排 •探讨并承诺你可以提供的支持 确保是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而不是 你,确保他们对行动计划的承诺 GROW :确认意愿阶段的常用问题 •这些备选方案中,你首选其中哪个方案?它可行吗? 它是否能达到你的目标? •下一步你准备怎么做? •你可能面临什么障碍?你如何克服它们? •你需要什么资源和支持?你将如何获得这些资源和 支持? •谁可能会对此有些帮助? •…… 05 新上岗干部 90 天转身辅导 成功转身 / 未能成功转身干部的行为特征 成功转身的干部 ① 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并精通行业,善 于迅速分清主次 未能成功转身的干部 ① 来自不同的领域,在初始阶段花了 太多的时间 ② 能够识别并发展各种关键关系,在组 ② 太聚焦于工作任务本身的完成,忽 织中迅速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并展现团 略了建立并发展信任的工作关系, 队导向 表现出习惯于独自做事的倾向 ③ 知道如何融合多个问题形成一个统一 的目标并激励下属为之努力 ③ 同一时间追求太多目标,且缺乏有 说服力的策略 ④ 与主管清楚地沟通战略和领导风格等 ④ 没有与主管澄清期望 ⑤ 掌握领导变革的流程和方法,基于对 ⑤ 只关注变革,而忽略了下属的稳定 变革正确的评估,明确地传递对变革 性与安全感的需求,常常出现意想 的自信心和对下属的信任 不到的事情 三个关键人物 直接主管定位: 把握方向,给支持, 及时反馈 直接主管 求助 驱动 求助 教练的定位: 角色转身的专业指导 一对一的教练辅导 (穿针引线) 教练 意见交流 绩效管理 日常辅导 新干部 求 助 经 验 指导 导 身 转 一辅 一对 驱动 分 享 导师 导师的定位: 针对新岗位特定知 识经验的分享指导, 及时提供经验,响 应求助 新上岗干部成功转身的四个步骤 成功转身路径图的四 个步骤是制定使能计 划,及新上岗干部做 好自身转身的理论基 础和参考工具 华为关键岗位新上岗干部转身期使能计划 - 时间周期 新上岗干部在教练、主管和导师的定期辅导和 反馈帮助下,执行使能计划,尽快成功转身 1 、我该如何为新角色的成功做准备? •思想上的转身: 一切重新开始,避免陷入舒适区温柔的陷阱 尽可能多了解有关新角色的一切情况 •时间上的转身: 按照新岗位的要求分配自己的时间 •技能上的转身: 识别你新岗位要求的弱项并制定解决方案 面对你的强项要考虑现在的环境是否有了变化,时刻 提醒自己:有时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重新建立工作中的人际网络 获取能够帮助你成功的资源 角色认知研讨是帮助新上岗干部 快速了解岗位要求的最佳途径 2 、我该为哪些近期目标而努力,建立成功动能 • • 保证“速赢”的近期目标, 这将有助于建立信誉度 识别不同类型的业务特点, 采取相应的策略 业务类型 角色 常见的挑战 1 、新业务 整合人力、财 力和物力,以 组建新的业务 部门或启动新 项目 建立架构和体系 组建有凝聚力的、高 绩效的团队 设法应对有限的资源 2 、扭转劣势 将陷入困境的 团队拉回正轨 使士气低落的团队活 跃起来 短期内快速产生决定 性的变化 避免继续恶化 3 、防患未然 使曾经成功现 在却面临严峻 挑战的组织重 获新生 根深蒂固的文化氛围 必须说服、驱动员工 改变 重组优秀团队,聚焦 新的组织 4 、持续提升 掌管成功的部 门或团队,维 持并扩大其现 有成果 很好地防御 生活在令人尊敬的领 导者和其打造的团队 阴影下 想办法将业务带到更 高的水平 3 、我该怎样加强有效的影响力? 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增强影响力,保证业务成功 第一步:找一定会无私帮助你的人 第二步:找想跟你一起成功的人 第三步:找能给你提供关键资源的人 第四步:找能帮你吸引到更多支持者的人 请写出可能的 人选( 3 ) 请写出可能的 人选( 4 ) 请写出可能的 人选( 2 ) 请写出可能的 人选( 1 ) 4 、我如何在成功转身基础上带领团队更上一层楼? • 对新岗位进行战略思考,并上 下对齐 • 让关键系统保持一致 • 评估并适当调整现有团队 • 理解并适配组织氛围与文化 BLM 模型可以帮助新上岗主管 很好地进行战略思考

60 页 1176 浏览
立即下载
关于尤里奇的HRBP模式

关于尤里奇的HRBP模式

尤里奇:从 HRBP 影子中走出来的领导力 2015-06-01 HR 必读▶ 人力资源分享汇 人力资源分享汇 hrgogogo HRSC 人力资源分享汇,我们每天为大家提供犀利,热辣,独到,深度,前沿知识分享,以全 新的角度带你读懂管理读懂专业。 作者:李海俊 来源:学习生态圈 1、上世纪 90 年代 HRBP 的框架体系 从上世纪 90 年代,尤里奇就提出了 HRBP 的框架体系,其中包括战略伙伴(Strategic Partner)、变革推动者(Change Agent)、员工倡言者(Employee Champion)、和行政专 家(Functional Expert),之所以称之为 BP(Business Partner),当然是以战略业务为中心 展开的,让 HR 成为 CEO 的左右手,有一种通俗的民间说法是:HR 既是 CEO 的“小棉袄”, 又是 CEO 的“军大衣”。 同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1993),另一个伟大的管理成果出现,就是 Kaplan 和 Norton 教 授创造的平衡计分卡,如果我们结合这两项理念,就会产生如下的管理框架与体系,他们惊人 的相似,只是视角不同。 图一、Dave Ulrich 的 HR Champion 模型(1997) 2、20 世纪初 HRBP 体系的进一步研究与拓展 到 21 世纪初,Ulrich 又提出了改进版的 HRBP 框架体系,主要做了如下二点修正: 每一,是在员工代言者的角色中强调了人力资本开发者 (Human Capital Developer)的作用, 这既要充分满足员工的需求,又要将他们培养成可以完成公司使命的人。对于人才资本开发, 他还强调领导力品牌这一新的概念,即通过领导者与员工的个人行为,在客户心中建立组织领 导力的品牌,还有 Internet 作为一个好的工具,可以用来加速加强人力资本的开发。在这一 阶段,他对战略 HR 的研究是围绕公司内外价值创造展开的的。 第二、是强调 HR 作为领导者(Leader),不仅是行政专家,还要协助展开公司治理工作,并 通过战略目标和规范来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 如果说上世纪 90 年代的框架更多是了解与执行战略,那么 21 世纪的框架体系强调参与并贡 献战略,并且希望 HR 作为领导者,能够成为组织的一个中心,这样的框架体系已不是就 HR 部门谈 HR 工作,而是通过企业价值创造谈人,而人能够对组织产生积极的作用是通过领导力 来完成的。在这一时期(2004),Kaplan 和 Norton 教授也将平衡计分卡升级为战略地图 (Strategic Map),发出了类似的声音,战略地图强调人才资本是第一位的,企业通过运用 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学习与成长),才能创新和建立战略优势和效率 (内部流程),进而使公司把特定价值带给市场(客户),从而实现股东价值(财务)。将两 者整合起为如下图所示。 图二、Dave Ulrich 的 HR Vlue Proposition 模型(2005) 3、从 HRBP 影子中走出来的领导力密码/领导力规范 2009 年,领导力密码(Leadershipcode,也有翻译成领导力规范)一书出版,Ulrich 在过去 对 HRBP 和领导力研究的基础上,又对领导力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发掘,起了个性感的名字叫领 导力密码(Leadership code),虽然看似与 HRBP 相对独立的领导力体系,但并没有离开 Ulrich 对 HR 一贯的价值主张与框架体系,他对领导力密码的理解,按他自己的惯例,从二个 维度分成四个模板,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及其职能,分别是:人力资本开发者、战略家、人才 管理者、执行家。两个维度代表职能的性质。而中心位置表示角色的核心内容,即个人素质, 它是连接各个模块的桥梁。 图三、Dave Ulrich 的领导力密码(2009) 这四个角色中,前二者:战略家与执行家,与 HRBP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领导者需要主动变革, 而 BP 是推动变革;职能部门的执行家主要实施本部门战略,而 HR 需要为全公司提供卓越服 务;后二者:人力资本开发者与人才管理者,这与 HRBP 的职能是一样的。那么领导力密码显 著的改变是什么?是个人素质。Ulrich 在前期对 HRBP 角色进行研究的时候,始终还是强调 HR 应如何做事,无非是从行政专家,或是上升成为战略伙伴,都是围绕组织经营的层面展开 的。而在领导力密码的分析中,他强调了一样新东西,并将他放在所有事的中心位置,这就是 应如何做人-自我修炼,如果说战略伙伴是战略 HRBP 的 DNA 的话,那么自我修炼就是所有 领导者行为的 DNA 了,领导者不仅是指 CXO 们,也包括 HRBP。 Ulrich 对自我修炼作了七项定义,分别是: 透过细节看本质 认识自我 控制情绪 保持好奇心 性格决定命运 善待自已 拥有活力和热情 这七项看起来是比较零碎的,总共分成二大类就比较容易理解,即 EQ 和 IQ 两部分。透过细 节看本质、保持好奇心这两项是属于 IQ 智商的范畴,而 IQ、性格、热情(其实也是由性格中 深层次的价值观决定)都基本是由个人的基因决定,可培养和再造的可能性不大;认识自我、 控制情绪是属于 EQ 情商的范畴,这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与修炼的,因此,在这个七项修炼中, 最重要的是认识自我与控制情绪,认识自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生经历和学习,而控制情绪需 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有意识的训练习惯。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领导力密码的内容,我们不妨用剧组来打个比方。战略家更象剧情编辑,他 勾勒愿景,能描绘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其结构巧妙、见解深刻、感人三分;执行家需要象演 员一样去演绎,通过表现的过程呈现精彩情节并自然引出结果;人才资本开发者象是导演,整 合团队,并开发他们的表演天赋与能力,并创造环境使所有的演员达到最佳状态;而在整体的 剧组中,积极推动项目进展的是制片,他不是专注于表演的细节功夫,而是专注于让大家通过 高效的协调机制,多快好省在完成目标。 4、领导力品牌与领导力密码/领导力规范的关系 Ulrich 认为领导力密码并不单独存在,这是领导力品牌(Leadership Brand)的重要组成部 分,他给出了一个有趣的公式:领导力品牌=领导力密码 X 领导力差异化,我想 Ulrich 为什 么喜欢用“X”号而不是“+”号,是因为如果其中一项没有成果的话,那么其它部分再高, 结果也是零,而如果有一项有进展,则会几何级地提升整体表现。 在这个公式中,领导力密码(上述五种角色的职能)是公司各层面领导者都需要了解并遵循的, 是领导力的核心部分,所有领导者都必须具有这些方面的成效,这可以用来解释和解决 60% -70%的领导力困惑,而领导力差异化是将你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领导能力,这个差异化的 部分不是随意的标新立异,而需要将领导者的行为与投资者利益及顾客期望以特定的方式结合 起来,这部分可以用来解释和解决剩下的那 30%-40%的领导力困惑。 如果说 Ulrich 关于 HRBP 和领导力密码是关于企业内部经营和个人修炼的话,领导力品牌则 是关于企业外部竞争的,这让我们又想起了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著名的竞争战略,按照 他的理解,领导力差异化就是要发挥竞争战略中的差异化优势。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什么是领导力品牌,那么它就是一个组织中所有领导者的形象认同,它将 客户的期望、员工和组织行为紧密串连。它是一个发源于每个领导个体,然后作用于整体组织 并能够满足客户期望的领导力体系。加入品牌这一概念,是强调这种由人的群体构成的组织在 竞争市场中呈现的印象,是在客户心目中的体验与建立的地位,这种印象和地位的力量促进了 投资者、客户和员工对组织未来的信心,然后这一信心又转化为组织更高的市场价值。研究结 果表明:拥有强大领导力品牌的企业在过去十年的市盈率始终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这些企业 包括 GE、强生、泰华、百事、波音、迪尼斯、宝洁、丰田等等。 为什么领导力品牌如此重要呢?因此组织在在设计领导力能力评价模式与继任计划体系时,往 往并没有考虑客户的期望与投资者和利益。而是将重点放在目标设定、战略实施和个人声誉方 面,这样只关注组织内部的领导者而作出的评价结果是不完整的。因此,引入外部中心可以根 据客户和投资者的独特要求,对领导力进行量身定制,也可以量化评估。 图四、 Dave Ulrich 关于领导力演变的研究(2009) 而对于领导力是否有效,Ulrich 给出了另一个有趣的公式:领导力有效性(Leadership Effectiveness)=效果(Efficacy)X 知名度(Awareness)。换而言之,如果评价领导力, 一是看业绩是否产生了,二是看知名度是否足够的高。这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高效领导力 不一定是好事,而是她必须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据说波士顿有一个家庭的两兄弟,名字分别是 比尼和惠特尼,两人都拥有领导力基因和学习能力,但是后来,比尼成为马萨诸塞州大学的负 责人,他美名远扬,而惠特尼却成为爱尔兰黑手党的领导人,却臭名昭著,最终还是被告密者 出卖而被捕了。所以在领导力密码的自我修炼部分, Ulrich 强调正直是性格的核心,正直的 人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带来了承诺、忠诚与投入,从而高效地迈向成效。我们可以看出,领 导力品牌源自领导力密码,领导力品牌始终要围绕个人修身这个核心来开展。 5、领导力与 HRBP 的两位一体 从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Ulrich 关于领导力研究更多关注于亚太区,或许亚太区作 为后危机时代,这一对全球经济复苏有重大影响的新型经济体,引发了他高度的兴趣吧。在 HR 领域,他更关注于在这样的非常时期,HR 如何实现转型,及在全球化管理方面的能力。 HR 与 Leadeship 是 Ulrich 不断通过研究而前进的两条腿,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所期望 HRBP 做到的,其实也是希望 CEO 或业务领导人(BU HEAD)做到的,因为人才管理和管理 梯队建设从来不仅是 HR 的事;他对于所有管理者领导力的期望,其实也是希望 HRBP 能够做 到的,比如要求 HR 有战略思维与超越 HR 本身的愿景,能够协调整个公司的部门间的工作。 当然不同之处在于,是对于变革在不同层次使命的理解,公司的顶层要通过定义股东价值来率 先发起变革,而包括 CEO 在内的高层执行层需要通过创造价值来注重关键或优先事务的变革, HR 和中层管理者需要通过配置资源来推进变革行动,基层需要实施变革,而每一个一线的员 工要作为组织内部价值创造的源泉,需要拥抱变革并切实启动变革行为。 人力资源分享汇所推送文章,除无法找到原作者,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标注有错漏请 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电话:02154381276

6 页 283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转型可从建立HRMS入手

HRBP转型可从建立HRMS入手

HRBP 转型可从建立 HRMS 入手 《培训》杂志:在您看来,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向 HRBP 的转型?     顾小蓉( 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新兴市场经济体学习和知识管理总监,原全球 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首先,要想让人力资源部在企业中不是单单作 为一个后台支持平台而存在,那么它一定是要以业务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的。一家公司的 人力资源工作做得好,有可能是总经理或者总裁本身很重视人力资源,那么他一定会希望 人力资源部能够支持企业的战略需求;也有可能是这家公司的 HR 管理者本身既懂业务, 又懂人力资源,他能够很好地影响和说服高层,让他们知道 HR 的重要性,如果是这样的 话,这位 HR 管理者的说服和沟通工作扮演的就是业务合作伙伴的角色。     HR 部门要让自己重要,就必须站在业务合作伙伴的角色上;你到了业务合作伙伴 的角色上,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重要。这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要让企业高层认可人力资源部的重要性并愿意投人,一定要想清楚怎么去给 自己做定位,定位定准了才能把事情做成。这种定位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在后台帮企业做做 行政管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清楚业务部门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给出可选择的和 专业的解决方案。     企业的发展成长,落脚点都要放在每一名人才身上。这就要求 HR 既做一个专业人 员,同时也要跟各部门需求相匹配。在快速成长型企业中,更重要的是, HR 还要有前瞻 性,看到业务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趋势,HR 要提早去问老板,我们是不是要提早储备人 才了,是不是要做战略招聘了等等。     最后,HR 的工作特点对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专业性就包括了对企业战 略业务的理解;不然的话, HR 出台的任何措施都不会得到业务部门的支持。     以上三点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进行转型的原因,同时也是这一转型所需要必备 的条件。 《培训》杂志:能否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企业如何进行 HRBP 转型?     顾小蓉:以我们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电信服务公司提供的 HRBP 转型服务为例。这家 公司在 1998 年提出以下战略性业务目标:     一、与我们的竞争对手相比,提供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通信解决方案;     二、为我们的股东实现丰厚的投资回报;     三、为组织培养响应性和世界一流的执行能力。     为了更好地支持业务目标,HR 部门必须大幅度降低运行和维护核心 HR 流程及相 关信息的总成本;在整个组织中为通用流程和系统制定最有效率的标准;提供适当的工具 来跟踪员工能力并且推动公司培养员工能力。进行 HRBP 的转型显得势在必行。     基于这样的要求,该公司决定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HRMS)着手,以期 利用全新的方式提交人力资源流程和服务。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优化,该公司基 于业务需求重新定义 HR 的架构和 HR 所扮演的角色。在 HR 流程方面,从“以人为主” 的 HR 部门划分转变为强调“基于事件”的流程,使用最佳业务实践为业务管理提供领先 的 HR 服务;在 HR 架构方面,采用全新交付模式,以便利用技术的助力,获得规模经济 的优势,并且最大限度地共享知识和技能。在人员配备方面,实现了以下目标:     一、HRBP 部署在业务部门并支持业务部门经理;     二、共享服务中心的 HR 专家是某个 HR 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凭借领先的 HR 知 识和技能为 HR 业务伙伴和一线经理提供支持;     三、共享服务中心的 HR 专员负责解决需要做出解释、或需要专业知识做出判断的问 题;     四、客户服务代表提供一般的信息数据,并帮助员工处理和解决简单的问题(见图 表 1)。     通过该公司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从建立 HRMS 人手,推进 HRBP 的转型是很 多企业的通行做法。因为 HRMS 可以帮助 HRBP 从繁重的基础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从 而为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训》杂志:除了大型跨国公司外,对于中国国内不同类型的企业,您在 HRBP 转型 上有哪些建议?     顾小蓉:HRBP 可以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如果你所在的 组织机构足够大,而且也有业务需求,那么 HRBP 就可以是人力资源部派到某个业务部门 去的 HR 伙伴,我们称之为 Business Unit HR Partner。     他的职责就是做好业务部门跟人力资源部之间的桥梁。他可以把人力资源部的政策 落实到业务部门里,做好业务部门人才的培养、招聘,还要把业务部门的一些需求反馈到 后台的人力资源职能部门,让人力资源部的项目运作得更好。同时,这位 HR 伙伴还需要 做的是,跟所在业务部门的领导一起推动部门的文化建设。因为对大的企业来说,各个部 门的文化可能不太一样。比如对 IBM 来说,虽然员工的价直观和能力模型是统一的,但到 了各个不同的事业部,具体的行事方式和文化可能还有细微的区别。这是 HRBP 在大型企 业中的做法。     对于中型企业来说,它可能还没有 IBM 这么大,但正在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那么 它要不要 HRBP?答案是当然需要。问题是,这样的企业还没有做好 HRBP 转型的准备, 没有充足的合适人选去担任 HRBP ,而人力资源部作为后台职能部门的功能也不是很健全。 这样的企业即使设置了 HRBP 的职位,但如果后台支持的职能系统不够强, HRBP 也是 没法工作的。这就好比把一群士兵放到前线,但后方没有弹药和粮食的支持,这是很难为 继的。     面对这样的状况,一方面你要提高后台职能部门员工的能力,另一方面,你要把人 力资源部能力最强的员工放到一个领导本身很精通或重视人才管理、支持 HR 工作的业务 部门去,作为试点。     总结起来说,中型企业的 HRBP 转型在初始阶段没有必要全面铺开,采取先行试 点的做法就可以了,等把服务模型慢慢建立起来,专业化程度得到提升之后再做进一步考 虑。     对于规模还很小的企业来说, HRBP 就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整个人力资源部都 要做 HRBP 。从思想观念上,要树立人力资源部是一个服务部门的宗旨,它的工作重心就 是怎样为组织提供更好的服务。人力资源部的每个员工都要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努力去 给到业务部门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企业中,最大的 HRBP 就是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 总监。 《培训》杂志:在您从事 HRBP 转型的职业经历当中,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顾小蓉:在我的 HRBP 职业经历中,经历了很多次人才挽留的重要时刻。我从中体 会到,感情和团队精神的力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我认为,企业要实现目标和持续发展, 不能仅仅针对人才挽留,而是要从根本上建立一支投人的领导和员工队伍。     在一次关键的时候,我跟我的业务部总经理沟通为什么要加强员工投人的建设。我 说,员工投人的驱动力有三:前线领导的行为、奖励和薪酬支付、沟通和员工参与。我们要 提高员工对公司、对工作、对上级经理的感情参与度,引导员工自发投人的行为,提高公司 对活动的参与和出勤率,降低流失率。以上这些最终将影响到公司的财务指标。我给他算了 两笔账:     首先,根据 IBM 的业务和领导力模型,文化和氛围对业务价值的实现有 28%的影 响,如果我们能提高 20 %员工的投人度和生产力,我们可能创造多少价值;     其次,我们投资于员工的效率提高,能力发展和培训教育,将会进一步改善企业的 文化和氛围,并保留人才。根据流失一位人才的成本损失是全年薪水的 150 % ,如果我们 能够减少顶尖人才的流失率,可能节约的成本有多少。     以上两项举措创造的价值和成本的节约将是我们投资的回报。我们惊讶地发现,这 些举措的投资回报率非常惊人。     我们又将过去四年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包括薪酬福利、年终奖金和季度奖励、员工挽 留方案、教育培训、大型培训和员工沟通活动等,与财务产出趋势进行了比较,同样证实了 投人的必要性。     虽然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企业在总体业务和财务上面临种种挑战,总经理仍然 支持我们的建议,同意继续投资一年一度的“大学周”以提高员工投人。通过“大学周” 的事后调查,我们发现,适当、适时的投资有助于提高员工效率和挽留员工,并对员工满 意度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4 页 267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

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

HRBP 又称为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HR BUSINESS PARTNER)实际上就是企业 派驻到各个业务部门或事业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协助各业务单元高层及经理在员工 发展、人才发掘、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 策体系、制度规范在各业务单元的推行落实,协助业务单元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帮 助培养和发展业务单元各级干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要做好 HRBP,需要切实针对业务 部门的特殊战略要求,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将人力资源和其自身的价值真正内嵌到各业 务单元的价值模块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和实现 HRBP 的重要作用。 HRBP - 定位及作用 HRBP 图册 HRBP 是伴随着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分化和升级而出现的,与 HRBP 相伴随而生的还有人力资 源共享中心(HR shared service center,HRSSC)、人力资源专家(Human Resource s Specialist,HRS),其中,人力资源专家是由公司内部在员工安置、员工发展、薪酬、 组织绩效、员工关系和组织关系方面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针对以上方面提出专业性的 建议和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公司变革服务。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则是指在招聘、薪酬福 利、差旅费用报销、工资发放等基础工作方面为公司提供全方位统一服务。 HRBP 与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人力资源专家共同组成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驾马车”, 其中 HRBP 是人力资源内部与业务经理沟通的桥梁,他们既熟悉 HR 各个职能领域,又了解 业务需求,既能帮助业务单元更好的维护员工关系,协助业务经理更好的使用人力资源管 理制度和工具管理员工,同时也能利用其自身的 HR 专业素养来发现业务单元中存在的种种 问题,从而提出并整理出发现的问题交付给人力资源专家(或领域专家)来更好的解决问 题和设计更加合理的工作流程。 在设置了与 HRBP 这一角色相适应的 HR 架构之后,明确 HRBP 本身的定位和职能就成为发挥 其最大功效的关键。HRBP 必须承担以下职能: (1)从 HR 视角出发参与业务部门管理工作; (2)与 HR 研发组(人力资源专家)和 HR 支持组(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合作,给出有效地 HR 解决方案; (3)向人力资源专家和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反馈 HR 政策、HR 项目和 HR 进程的实施有效性; (4)协调员工关系,调查培训需求; (5)制订并执行业务部门 HR 年度工作计划; (6)运作适应所在业务部门的 HR 战略和执行方案; (7)参与所在业务部门的领导力发展和人才发展通道建设; (8)支持企业文化变革并参与变革行动; (9)建立所在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总体来说,HRBP 就是要做好人力资源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业务部门设定人 力资源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树立起对业务部门的内部客户服务意识,为他们提供专业的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主要关注于提供人事管理的咨询来支持业务部门的战略,他们的行为 模式是关键的成功要素。 HRBP - 组织架构 HRBP 图册 (一)面向客户的 HR 架构 所谓面向客户的 HR 架构,是把人力资源部设计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面对业务部门的 HR 客户经理,即 HRBP,他们直接进驻到业务部门开展 HR 工作;另一部分为支援 HRBP 的支持 组,他们的职责包括日常的薪酬福利操作、招聘渠道建设以及公司级培训项目支援等。由 于支持组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事务性的工作,HRBP 可以专注于为业务部门提供“一站式”的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服务 面向客户的 HR 架构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可以称之为“事业部型”,即 HRBP 不隶属于人 力资源部而是归所在业务部门管辖,人力资源部只负责对 HRBP 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不直 接对考核关系负责。另一种则是“HR 代表型”,即 HRBP 是由人力资源部派驻到各业务单 元的,其考核关系隶属于人力资源部,HRBP 在业务上帮助业务经理进行相应的 HR 工作, 但是其考核关系、晋升/调动关系、领导关系等则由集团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在事业部模式下,HRBP 跟业务部门的联系更为紧 密,更能深入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但由于缺乏人力资源部的有力支持,HRBP 很容易成为 业务部门的一名专职 HR,因为除了战略管理和专业服务的职能外,一般事务性的工作也需 要他来操作;而在 HR 代表型模式下,由于 HRBP 隶属于人力资源部,他可能在融入业务部 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HRBP 可能会被业务部门认为是集团人力资源部派驻到本部门进行监 视管理的人员而遭到排斥,无法正常的开展工作。 (二)平衡发展式的 HR 架构 在面向客户的 HR 架构下,HRBP 容易陷入琐碎的日常事务而无法自拔,他们与人力资源共 享中心之间的职责区分也不够明确。针对这些缺陷,有公司尝试把人力资源部分为三个部 分:在 HRBP 组和人力资源共享中心之外,增设了 HR 研发组。前两部分基本与面向客户的 HR 架构相同,而 HR 研发组则主要负责 HR 最新工具的研发、最新 HR 市场信息报告的整理, 并为 HRBP 组提交给业务部门领导的政策报告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这样一种全新的架构 被称为平衡发展式的 HR 架构。 HRBP - 能力素质要求 1.战略贡献。(1)变革领导:要具备可以去激励并推动组织中的成员成为变革中的一员的 能力;(2)要有能力在本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内发现关联以及相互关系,并找到关键人物; (3)客户服务导向:集中关注和发现客户的需求,并尽力满足客户需求。 2.专业信用。(1)战略思考:将自身的业务和所处环境结合起来,发现突出的成功因素的 能力;(2)构建人力资源架构和管理体系:理解人和组织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并 将其转化为当前发展形势下的人力、程序和系统;(3)专业技能:了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的专业知识,将其变得可视化并且不断扩充知识。 3.人力资源部门领导力。(1)作用和影响:洞察他人及他们的兴趣点,说服并影响他人, 从而在某个观点或目标上给予支持;(2)主动性:发现问题、找到机遇和可能,并采取行 动。 4.个人信誉。(1)成就驱动力:为达到极为出色的表现,并超越绩效标准;(2)探究型 驱动力:有天生的好奇心以及想要去了解其他人和当前事物的渴望;(3)勇气和正直:勇 于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HRBP - 案例研究 在微软亚太研发(ATC)集团的 HR 部门中,有专门为 ATC 服务的人员――HRBP(HR Busin ess Partner,即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其作用是充当 ATC 研发业务部门与整个 HR 体系的 中间界面。HRBP 对 ATC 各个部门的业务必须非常了解,包括各部门的短期目标、中长期战 略、优先的业务、在人员方面的挑战等问题,他们都必须掌握。每一位 HRBP 都很擅长辅导 下属,常常深入细致地解答他们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以至员工们都不认为她是来自 HR 部门, 而是一个善于倾听的朋友。  而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 (HRMC)、人力资源管理部和干部部(处)三个职能机构,并对这三者的职责进行了明确 的分工。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HRMC)相当于人力资源专家,其职责是从宏观角度来进行 思考,负责管理、监督公司级人力资源决策与活动,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对人力资 源领域的战略问题向董事会提供建议,以支撑公司的增长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部相当于 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其职责有九个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的细化。而干部部 (处)是人力资源管理部的下属执行机构,相当于 HRBP,负责将人力资源管理部制定的制 度的进行细化,在公司的统一框架内,把各项政策、制度转化为与本部门业务特点紧密结 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制度。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这种划分成三个部门 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HRBP - 结语 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对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的进一步深化改革,HRBP 将在企业的发展中 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日常的工作职能将更多的聚焦于顾问、咨询和实施业务部门发 起的特别计划/方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升值。HRBP 的未来职能变化(如下表所示): 相信 HRBP 会在 HRM 中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从当前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来看,HRBP 的 role 可分为四 种: 1. Strategic Partner 战略伙伴 坦白讲,这其实更像 HRBP 的“标准官方版”定义,也是 HRBP 们的终极目标。战略伙伴的 主要活动表现为及时调整 HR 的战略,以应对外界变化;培养未来的领导者;确立衡量 HR 效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新业务确立人员配备战略并能设计新的组织架构;理解公司内部人 才发展的需求并能在各种复杂的事件中找出优先顺序。 2. Operations Manager 操作经理 这是所有 HRBP 期望做到,也是每个实行 BP 制的企业期望达到的现实目标。其主要活动表 现为评估并追踪员工的态度;与员工沟通公司文化;与员工沟通公司政策和流程;确保 HR 的项目和公司文化保持一致;更新 HR 项目的进展。 3. Emergency Responder 紧急事件反应者 这是 HRBP 们当前所扮演的角色,俗称“救火队”。其主要活动表现为及时应对各种紧急事 件和处理各种投诉;对业务经理和员工提出的问题能迅速给予回答或提供解决方案。 4. Employee Mediator 员工的仲裁 与上一角色一样,这是 BP 们的常态,也是众多 HRBP 感叹总受“夹板气”的缘由。其主要 表现为管理员工之间和经理之间的矛盾;应对公司的变化,解决在业务计划执行过程中所 出现的政治问题。日常工作中,与其说是员工的仲裁,不如说是努力保持老板与员工这架 原本就倾斜着的天平“相对平衡”。 研究表明,HRBP 的四种角色中,战略伙伴的影响力是其他三项的 3-4 倍。我们自然开始思 考:如何才能做到所谓的战略伙伴?一个成功的战略 HRBP 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战略 HRBP 的达成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个人因素,如个人的技巧,阅历,经验等;二是 岗位设计,如岗位中的职责范围及与业务经理的沟通程度、模式等;三是 HR 的组织架构和 预算。这三项中,第一、二项影响较大,占到 54%和 43%,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 HRBP 主 要决定于个人的因素和岗位的设计。 HR 的个人 Profile 对战略性 HRBP 的 role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什么样的 Profile 才最 为有效呢?最新研究发现,一个有效的战略性 HRBP,起主要作用的是其能力,达 65%,其 次是经验,占 20%,而 motivation 和 education 只占到 10%和 5%。从这个结论可以看出, 作为 HRBP,是否具有 HR 的经验并非关键。同样,知识方面,战略性 HRBP 最重要的知识是 “商业意识”,其次是人员计划与配置,继任者计划,提升公司敬业度战略等,而大家平 时所熟知的招聘、薪酬福利等对于战略性的角色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当然,所谓的“商业 意识”是指对公司内部,外部业务环节、流程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另外几项能影响战 略性 HRBP 的能力是:数据分析能力,领导力,创新力以及对劳动力的管理。如此看来,真 正具备上述核心能力的人才,市面上是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也未必满足于“HRBP”的 title。 其实,HRBP 是四种角色的组合,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每种角色你所花费的时间,一个成功的 HRBP 会花 50%的时间在战略性事务上。所谓的战略 HRBP,不是 100%只做战略,其他 Operation 的事情一概不沾。一个成功的 HRBP,其行为可归纳为三点: 1.能用业务的语言来阐述 HR 管理的问题。譬如其所用的数据和资料,80%来自于业务部门, 来自于 HR 的数据只有 20%。 2.能理解业务部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分析和诊断,并给予弹性的解决方案。那些表面上 强调沟通,做几场沟通的培训,已经远不能起到作用,甚至有时起到反作用。 3.积极推动业务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譬如业务部门的业绩达成,人员的管理等。 总结来说,即能基于业务部门的数据发现问题;能通过弹性的解决方案施加影响;能通过 关注结果的绩效考核担当责任。

4 页 294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在我国企业中处于起步阶段

HRBP在我国企业中处于起步阶段

HRBP 在我国企业中处于起步阶段。人力资源业务合伙(HRBP)的核心理念 就是帮助业务经理提升他的业务,发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 HR 的专 业知识和能力给他们提供支撑,使业务体系更能良性运作。 但是事实上, HR 经常是很难参与进去,甚至 HRBP 成了让很多业务部门 反感的人。如何成为业务的伙伴并得到认同, 这是现在国内很多企业普遍感到 困惑的一件事。除此之外,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HRBP 职能和定位不清楚 在一些公司案例研究中发现,许多公司对于 HRBP 的职责描述不甚清楚。 HRBP 不知道自己是要转变哪些职能,只能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在业务部门做着 同样的 HR 工作,只是换个部门依旧做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模块事务, 不能了解业务部分的需求,不能发现业务部门战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 也就不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战略支持,失去其有效性。 此外,对于 HRBP 的定位缺乏探讨,许多 HRBP 从业者不清楚到底要以什 么样的原则参与业务部门。有些 HRBP 完全站在 HR 的角度,只是在业务部门 推行和实施公司的 HR 政策,而不去考虑是否和业务部门的需要相适应。有些 HRBP 则完全倒向业务部门,一味听从业务部门领导,只是负责部门的一些人 力管理事务,而不是以专业角度告诉业务经理战略决策会带来的影响。 2、HRBP 在组织架构的失衡 HRBP 的角色并不是单一出现的,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 共享服务中心以 及人力资源专家三者是不能分离的。 有共享服务中心的支持,HR 才能减少行 政性事务的工作,以更多的精力来了解业务部门、参与组织战略, 完成 HRBP 的角色。 有了人力资源专家, HRBP 才有后盾, 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业务战 略咨询和问题解决方案。 国内很多公司都只是追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设置 HRBP 的角色,而 人力资源架构的改革并没有到位,还是依托于传统的直线型职能式人力资源架 构,没有把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和人力资源专家一起考虑进去。这就导致 HRBP 要两头兼顾,而没有完善的体系支撑,既要放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日常 人事管理上,又要想着如何了解业务、深入业务部门, 这样一来,传统职能和 支持业务战略的工作都无法做好。而结果就是,企业 HRBP 的设置就不会达到 应有的效果,反而有可能降低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效率,出现事倍功半的 效果。 3、企业环境不支持 很多企业领导并不真正认同 HRBP 的价值和有效性,不能在公司树立 HRBP 工作者的威信,导致 HRBP 的推行没有强有力的后盾。而且很多业务经 理对人力资源的认知和需求还仅仅停留在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传统职能上,对 于 HRBP 不信任,也就无法在部门支持其工作,使得 HRBP 无法正常开始工作。 特别是很多企业在推行 HRBP 时,没有做好事前沟通。导致参与者不能了 解推行这种模式的目的,以至于公司很多员工会认为这是公司的策略,是对员 工的不信任,将 HRBP 安插在他们部门专门来打小报告的。这样 HRBP 工作者 会在融入部门中受阻,不能深入了解业务和员工的需求。 4、HRBP 自身素质不够 很多企业 HRBP 推行不成功是由于 HRBP 自身素质达不到这一岗位的要求。 有些 HRBP 可能在人力资源传统的各个模块中有很深的造诣和能力,但是他对 业务缺乏了解,或者根本没有意愿去了解,不能根据业务需要分析诊断人才发 展方面的问题,不能满足业务部门战略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HRBP 专业程度和影响力不够,不能以自身的专业发现业务战 略问题以及提出建议,不能得到业务部门的信任,从而不能够影响业务部门有 效战略的制定和推行,也不会考虑整合定制一些 HR 服务来满足业务部门的需 求。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尝试提供一些对策及建议: 1、定好调子,明确 HRBP 在企业的存在感 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 HRBP 可以有不同理解,但在企业要有明确的 定位,以帮助 HRBP 从业者实现顺利转型。HRBP 既不是业务战略的制定者, 也不是业务部门的从属者,HRBP 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角色,能根据业务需求整 合公司人力资源正常以及人力资源专家提供的解决方案。 HRBP 是一个中立的伙伴角色,在 HR 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帮助业务经理看 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 提供一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提 升业务单元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千万不能只是一味没原则地服务, 要有管理 职能和战略眼界。 2、因地制宜,定制适合企业的 HRBP 模式 因为 HRBP、人力资源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专家相互支持才能发挥彼此的 作用,所以, 企业首先要设置与 HRBP 这一角色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架构才能 真正发挥其价值。 但具体的组织结构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可以根据企业发展 的侧重点将各种职能放在不同的机构中,机构之间也不是绝对界限的,可以根 据公司业务发展的侧重点随时调整机构之间的职能。 为节约资源,也没必要在每个业务部门都设置 HRBP,甚至于几个业务部 门可以共用一个 HRBP。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要针对公司的特点特殊设置,例 如: 华为作为中国首个推行这一模式的公司, 设置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 人力资源管理部和人力资源干部三个职能机构, 并作出明确的分工。 3、充分沟通,获得组织环境的支持 在公司决定推行 HRBP 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前,必须做好充分 沟通,消除各种潜在障碍。首先,获得企业高层的支持,HRBP 模式推行的最 大支持就是来自企业高层对 HRBP 价值的真正认可,这种认可是成功推行新模 式最有利的保障。 另外,设置 HRBP 这一职位影响最大就应该非业务部门负责人莫属了,要 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对于人力资源职责和作用的传统认知,清楚地 说明 HRBP 进入业务部门的目的和对业务部门以及整个公司业绩的益处。 其次,要在内部达成共识,HRBP 在企业中是否成功推行,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组织成员对这一职位接受与否。要和各个部门以及参与这种变革的员工充 分沟通,让大家清楚 HRBP 的职责以及这种模式需要各个部门作出政策上的哪 些改变。 4、精挑细选,推出合适的 HRBP 候选人 企业在选择这一人选时,要十分清楚这一职位需要怎样的人才,不是所有 的 HR 人员都能从事这一工作。这一职位要求较强的人力资源专业和关系处理 能力。 首先,必须具备 HR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自己的专业分析业务部门 策略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于出现的问题提供到位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其次,要有了解业务部门的意愿,有一定的业务思考能力,能够发现业务 部门出现的问题和提出业务部门决策有关的建议。 最后,要有关系处理能力和影响力,能够取得业务部门的信任,以自己的 专业影响业务部门作出正确决定并实施。 HRBP 自身也应该多多作出努力,为加强业务了解, 可以参考业务指标如 销售额、 利润率、 客户反馈等来钻研业务, 积极参与业务部门的会议和决策。 此外, HRBP 可以通过参与业务部门的各个环节关注企业的外部环境等, 提 升自身的说服力和工作的有效性。 小结:当前,国内企业人力资源普遍面临着转型期,未来企业 HR 的职能 会发生很大变化,HRBP 的角色会越来越重。但是,HRBP 如何真正的落地, 在企业开花结果,如何真正提升人力资源的战略价值,使其成为企业真正的业 务伙伴,这是值得众多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

4 页 920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与业务部门沟通

HRBP与业务部门沟通

1 HRBP 如何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 chinahrd 2014-07-31 10:452 HRBP 已经成为国内人力资源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新的发展 思路。 HRBP 已经成为国内人力资源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新的发展 思路,因为人力资源工作想要在组织中有稳固的地位和更为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寻求一种方 式能为组织贡献更多的直接的商业价值。而在这众多的方式中,成为企业业务合作伙伴成为 当前主流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业务(战略)合作伙伴这个职位在企业中逐渐被设立和发展 起来。 但是面对这样的一个转型,HRBP 其实也有很多的困惑,第一:HRBP 的这种模式,在目前中国 的环境中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成功模式可循,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第二,来自业务部门的 不理解,业务部门很可能认为 HR 是不懂业务的,即使“想帮忙”也很有可能最后只能是“帮 倒忙”。一方面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各种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 HRBP 要用 智慧来处理这种情况,笔者也根据这些年的一些经验,给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于 HRBP 开展工 作有所帮助。 我将 HRBP 与业务部门沟通分为四个关键步骤: 第一,把与业务部门实现共赢作为目标 作为 HRBP 在一开始把与业务部门共赢作为自己的目标非常重要。有的人可能会说,你怎么这 么啰嗦,这种大道理谁都懂。但我想说的是,很多人都只是把共赢挂在嘴上,甚至挂在墙上, 但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拿共赢去忽悠业务部门,其实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么忽悠 的后果就是:失去业务部门对你的信任。长远来看,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只有真正 把共赢作为目标,并把其贯彻到行动上,才能给获得业务部门的支持。 第二,找到关键人,打好信任的基础 想开展好工作,没有业务部门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是说要一头扎进去,跟谁都要搞 好关系,因为你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找到关键人就很重要,关键人找对了,可以帮助你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把关键人分为三类: 1)业务部门的 leader,只有得到了业务部门 leader 的支持,后面的很多工作才好开展; 2)影响力大的员工(意见领袖),取得这些影响力大的员工的支持,帮助你获得员工的支持, 在执行时工作推进才比较顺利; 3)业务专家,业务专家可以帮助你,快速的了解业务,并抓住关键点。 这三类关键人,我建议 HRBP 都要找,有的 HRBP 很会走“上层路线”,却忽略了“基层路 线”,结果导致了自己在具体深入业务,熟悉业务的过程遇到一线的层层阻力,这样你还是 不能把工作顺利开展,所以我建议 HRBP 一定要这三类关键人都要找,才能比较顺利的深入业 务,熟悉业务。 然后,与关键人建立信任。与关键人建立信任时,推荐给大家建立信任的几条非常实用的法 则:1)知己知彼法则;2)需求法则;3)专业度法则;4)舍得法则;5)期望值法则。 通过这些可以快速的与对方建立信任。下面,我就对每一条法则给予一定的解释: 1)知己知彼法则,意思是你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和沟通方式,了解对方可以利用的工具有 PDP 测试,针对对方的性格特点和沟通方式,有针对性的与对方进行沟通,比如:第一类关 键人,业务部门的 leader,有很多业务部门的 leader 是老虎型,对于老虎型的人,他们往往 关注 HRBP 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他们并不是很关注细节的东西,所以与他们沟通你要明确 的说出你的价值所在;第二类影响力大的员工(意见领袖),有很多的意见领袖是孔雀型的人, 他们比较喜欢接触新事物,往往会比较容易接触和沟通,这也是你很好的切入点;第三类业务 专家,有很多业务专家是猫头鹰型的人,他们往往比较细致,重视逻辑,会帮助你把业务解 释和分析的很细,通过他们你可以很深入的了解业务;总之,就是对于三类关键人,你要了解 他们的沟通方式,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沟通; 2)需求法则,就是了解对方现在有什么需求,需要什么帮助; 3)专业度法则,就是作为 HRBP,我们自己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能够为业务部门提供专 业价值; 4)舍得法则,就是我们需要先伸出援手,帮助对方解决一些问题或者说满足需求,才能得到 他们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这个在心理学中又叫互惠效应; 5)期望值法则,就是在与对方合作的前三次,超出对方的期望值,那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 大大增强了。综合运用这五条法则能够较快的帮助你与关键人打好信任的基础。 第三,了解业务,寻求共赢 深入了解业务,是 HRBP 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对于我们工 作的不理解,这时可以用到关键对话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澄清技巧,澄清业务部 门同事对我们的误解,具体句式为“不是,是”。具体可以这么说:“我不是想要给咱们业 务部门找麻烦和派活,我熟悉业务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咱们部门的工作。” 在了解业务中,很重要的是找到业务部门和后台部门的共赢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关键 对话中的工具:CRIB 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帮助 HRBP 用于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和目的的。CRIB 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套沟通话术,特别适合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时使用: 第一步,承诺(Commit)寻找共赢的方法,用这个方式开场很重要,让业务部门意识到我们关 心他们的利益,这样能让对方比较积极的配合; 第二步,了解(Recognize)对方方法背后的目的,HRBP 往往容易陷入的只了解业务部门的一 些做法,但却忽略了对方这么的背后有什么目的,很多情况下目的就是对方的需求,才是共 赢的关键点; 第三步,创作(Invent)共赢的方向,创作共赢的方向,就是要把业务部门的需求与后台部门 的需求结合起来,从两个维度来定位出共赢的方向; 第四步,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找出共赢的方法,我们光有共赢的方向还不够,还需要一 起想出实现共赢的方法,才能真正把共赢落到实处。 第四,循序渐进,体现价值 作为 HRBP,如何体现我们的价值?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要 循序渐进,“从大出着眼,从小处着手”,为什么这么来?1)因为我们对于业务的了解是循序 渐进的,步子大了很可能就脱离了业务;2)我们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以下猛药;3)业务部 门对我们也是一个逐步加深信任的过程。 那么如何,体现价值呢?我建议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 1)信息共享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也是其他价值的一个基础,在关键对话的课程中,我们特别强调,沟 通的双方要有一个共享信息库,共享的信息越多,最后双方彼此的了解程度就更深,越容易 做出最优的决策,那么我们的 HRBP 就要为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起信息共享的机制和 载体,比如:定期的沟通,或搭建共享的信息平台等都是我们可以做的。 2)流程优化 流程优化是 HRBP 很重要的工作,能够帮助业务部门提升效率和效益。流程优化方面,给大家 讲一个指导思路和一个方法。一个指导思路就是变被动为主动,让整个的流程更加具有前瞻 性,这样可以主动支持业务的发展,而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等待业务部门提出需求;一个方法 是流程图法,需要 HRBP 对于业务了解之后绘制流程图,并找出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进行优化, 提高效率,让业务部门把主要的精力可以投放在业务发展上。 3)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就是利用 HR 领域的专业知识,工具等来进一步提升业务的水平。比如:为业务部门 提供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这是对于员工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等的项目)项目 支持,有的业务部门的员工工作压力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很有可能导致员工积极 性下降,甚至流失。这时由 HRBP 来帮忙运作 EAP 项目最为合适,首先 HRBP 了解大家的情况, 同时 HRBP 介于人力资源和业务部门的身份可以让员工更有安全感,另外完全可以发挥出 HRBP 在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价值。增值服务的机会点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找,根据业务目标和 人员的能力现状,梳理出人员的能力现状与业务目标要求的能力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利用 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工具或培训等多种手段帮助业务部门的人员提升能力,达到目标的要 求,从而帮助业务目标的实现。 HRBP 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岗位,的确还处于摸索期,似乎有千头万绪的工作要做,面对这种情 况不能慌了阵脚,还是要在工作中抓关键点,关键点从哪里来呢?就是从与业务部门的互动和 沟通中来,做到了以上的四个步骤,可以帮助 HRBP 更加有效的和业务部门的沟通并抓到关键 点(文\王明伟 KeyLogic 资深讲师) HRBP 如何了解业务问题并立足人力资源的范畴开展工作 热度 5 已有 434 次阅读 2015-11-08 11:26:50 | HRBP , 绩效 , 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人均效能最大化,也就是用少的人办成多的事。在看待如何提升业务部门的绩效水平这个问题时,不 能简单的去看绩效的结果,还要去看绩效的过程,知道人均效能是如何提升或者降低的,才能对症下药,不造成误诊。人力 资源的工作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业务部门去发现、诊断、协助改善影响人均效能的可能因素,回到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内,使用 人才、激励、文化、配置、培训发展等手段解决绩效问题。 一、业务部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缺乏目标和计划体系,负责人靠经验管理,不能形成 PDCA 闭环,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 2、对员工的管理一刀切,不进行区分或者在使用上有错位现象,比如让新人承担核心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做操作性工作; 3、部门负责人的履职存在偏差,有时会偏离公司设定的核心目标和任务,或者选择性的履职,出现出工出力不出绩效的情 况; 4、不善于做绩效分析,对出现的绩效问题束手无策,找不到原因,或者找错原因,不能对症下药; 5、不善于或不使用或错误使用激励手段,在工资、奖金、团建、工作及人员调整等方面不能奖优罚劣; 二、人力资源工作对于业务绩效的价值 1、建立目标与计划管理体系,没有职责空白,每一项职责都有目标、有任务、有标准、有考核、有人做; 2、识别关键人才,没有人员浪费,核心职能应该有能手和足够的熟手在做,关键人才应该放到核心岗位上,帮助做好核心 人才配置,及时淘汰不需要的员工; 3、引导业务部门全面和正确履职:从干部履职评估的角度促进业务部门全面履职的同时有所侧重,确保核心工作不偏离 KPI 和重点工作目标; 4、使用一套方法论,以顾问的角色帮助诊断绩效断点,找到组织、流程和岗位层面影响绩效的问题,并协助分析改善方案, 做好教练,不要越俎代庖; 5、确保公正激励,把部门的组织绩效、费用、员工收入、人员调整实现联动,倒逼部门和员工提升管理水平和人员能力, 间接促动绩效提升。 三、如何切入业务并发挥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 1、学习和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 能够听懂业务的语言,了解业务的工作内容,是判断业务履职能力的前提,也是作为 HRBP 的基本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对 业务的理解能力决定了对业务绩效改善所能够参与的深度。如何获取这种能力,除了日常工作中与业务的接触以外,更重要 的是通过人力资源工作本身职责的履行去获取,常见的手段有: (1)  对部门负责人进行工作分析 (2)  对部门负责人进行履职访谈 (3)  参加业务部门的例会 (4)  学习业务部门的应知应会 (5)  跟踪业务部门的目标计划管理 (6)  关注集团和公司的各种与业务有关的公文(尤其是考核、通报、制度) (7)  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模块、任务、手段、流程、指标等, 2、进行工作分析,协同业务部门梳理部门和岗位说明书 许多业务部门在没有建立部门管理标准之前,偏向于经验管理,缺乏清晰而细致的部门及岗位职责,人事在方法、工具、培 训等方面与业务部门共同的进行工作分析,提供专业的支持,帮助完成业务部门工作梳理,使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清晰明了、 目标明确,建立岗位说明书,是人事部门了解业务、切入业务,获取业务部门认可的有效手段,另外产出的结果可以作为后 期干部履职、绩效评估的依据。 3、保持与业务部门沟通的频度和质量,建立信任关系 虽然通过制度的规定,可以强制业务部门配合人事部门完成了解和分析业务绩效的要求,但这种纯粹刚性的联系不能保证沟 通的真实性、深度、有效性,反而使业务部门容易敷衍,我们获取不到有效的信息,因此与业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容易 让业务部门接受,也就是柔性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 (1)使用业务的语言与业务沟通,在沟通中不能自说自话,需要尝试站在业务的角度去了解问题而不是监管的角度去质问 业务,不要让业务以为人事只针对结果做考核做通报; (2)不越俎代庖,更多的从目标计划、组织、流程、岗位、人员履职等方面分析绩效问题,而在具体的业务策略、执行、 操作等层面少发表意见,尊重业务部门的权威。同时,人事本身要具备能力去帮助分析业务的问题; (3)有目的、有结果的沟通,在与业务沟通之前做好功课,了解沟通问题的前因后果,每次沟通必然有目的,能够帮助业 务分析了解或者解决一个问题,同时在业务执行上助力而不是给业务制造障碍。 4、掌握切入业务的时机,利用管理机制发挥人事的作用 以目标计划管理的手段促进业务履职,以履职结果提升人事在绩效分析和整改中的地位和作用。干部履职评估、绩效考核、 干部调整等是集团赋予人事的职责和权力,人力资源工作可以结合这些工作内容作为契机直接切入对业务绩效结果的考察, 并提出改善建议,同时在目标计划管理上与总经办协同,在部门目标制定中参与决策,在员工的日常工作计划管理中主导, 利用各种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这几项工作在实际结果中的落地。 (1)推动业务部门建立完善的 PDCA 管理循环和复盘机制,在年度、季度、月度目标制定时参与部门目标和计划的制定, 有建议权;在各部门的日常计划管理中主导员工的绩效管理。 (2)通过季度评估、干部调整、干部履职等人事本职工作自然切入业务绩效诊断的过程,了解干部履职的过程,在沟通中 发现业务部门的绩效结果、业务履职、管理履职等方面的问题,反映出在绩效在组织、流程、岗位三个层面的问题。 5、充分利用人才管理、文化、激励等手段提升人事对绩效的管理作用 建制度、树标准,人事利用人才选用育留、激励等手段对绩效结果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事在业务管理上的发言权,从 机制上保障人事对业务部门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应用的手段如目标计划管理(绩效标准)+赛马机制(绩效执行)+ 复盘(绩效分析和改善)+任命/晋升/调薪+团建)等。 帮助业务部门发现绩效问题,立足于人事的范畴进行解决,助推业务绩效提升是人事工作的价值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人事干 部扮演着多重角色,每一种角色的切换要适时适机,只有游刃有余的切换好角色、扮演好角色才能做业务绩效助推的好伙伴! 这些角色可以是规则参与制定者、赛马裁判员、绩效诊断顾问、团队辅导员。 2 你具备 HRBP 的“胜任力”吗? chinahrd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2015-11-09 09:283 我总结出七项胜任力,分别为:聚焦客户、理解业务、澄清问题、建立关系、结果导向、有 效创新、专业能力,从这七方面来谈谈对 HRBP 胜任力的看法。 最近,很多 HR 微信群,从事或准备从事 HRBP(即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的人,都在不断地 问及一个问题:到底他们适合做 HRBP 吗?能够胜任 HRBP 吗?   10 年前,我就在组织中运用了这个角色,而一个好的 HRD 原本就是一个大 BP(业务合伙)。 我总结出七项胜任力,分别为:聚焦客户、理解业务、澄清问题、建立关系、结果导向、有 效创新、专业能力,从这七方面来谈谈对 HRBP 胜任力的看法。   胜任力之一:聚焦客户   现在人人谈互联网思维,我认为就是用户思维、体验思维,归根结底都是客户思维。原来人 力资源的组织架构,都是职能式的,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考虑过: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 应该服务的客户是谁?有的说是员工。有的 HR 认为自己是管理部门,是帮助企业去监督和管 理所有业务人员的,这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在追逐组织人本效益最大化的今天,恐怕人力资 源部并非仅仅是管理部门,而是同时具备服务职能。   事实上,人力资源的客户,不仅是员工,还有业务经理、公司高管、甚至总裁、老板等。当 然,能够把员工当成客户已经不错了,但有几个人是真正站在员工角度考虑问题的?与其经 常抱怨员工难管,要我说是你没本事针对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员工制定有效的定制化解决方 案。不能影响和激励大家,还谈什么员工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试图成为一个经营部门,因为只有需要你自负盈亏时,摊派 制的行为习惯才能转化为客户思维。这时不得不考虑:你设计的产品是业务部门所需的吗? 如果无人埋单,你将毫无价值!这也是人力资源部经常说的,“组织、机制改变人的行为” 吧。   当然,聚焦客户不是简单的迎合,而是让客户满意,也许组织模式的改变能够帮助人力资源 从业者扭转自身角色,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个时候你不会设计一个绩效考核的表就直接 发给业务部门,而是认真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明确绩效考核到底能够帮助业务部门解决哪 些问题,让业务部门会用、爱用、抢着用。这样,你就和客户间建立了信任和粘性,这才是 真正的聚焦客户!   胜任力之二:理解业务   我给企业做咨询时发现一个现象,一位企业老板想培养人力资源负责人,于是打算让其轮岗, 以便全面了解公司业务。老板的想法是如果轮到销售体系,最好直接去一线做销售和跟单, 这样对于快速了解业务非常有好处。   而这位人力资源负责人,也觉得只要在销售部门帮助负责人做一做人员管理,就对人和业务 都会了解。   我完全同意这位老板的想法。这就像做饭,是一门实践学科,看菜谱学也不能完全掌握。如 果有机会深入一线,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你将会和业务部门平等对话,不再是门 外汉。   但问题又来了,很多 HR 是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从事 HR 工作,没有轮岗的机会,是不是就不能 做好 HR 呢?其实不是。只要你有心,愿意多花时间去参加业务会议,多与员工和业务领导沟 通,就能得到很多有效的信息,也会逐渐了解业务情况。管理是相通的,虽然可能行业不同, 但都是某几类工作的集合体,只要你懂得融会贯通,了解业务并不是难事。   对于人力资源从业者来说,之所以不理解业务,是因为没有主动沟通,而只是被动接受或简 单迎合。因此,理解业务不是空话,而是真的潜心去沟通、学习、研究、思考,一定要跨越 这个鸿沟!而 BP 意为业务伙伴,可见理解业务是前提,否则何谈伙伴?   胜任力之三:澄清问题   当你帮助业务部门解决问题的时候,效果并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其实更多的是因为你没有帮 业务部门真正澄清问题。   在我做顾问的一家企业的经营分析会上,每个业务老总都在汇报结束后,指出其他部门的很 多问题,却不谈自己的问题。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请问,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什么(难道 是批斗会)?第二个问题:你们刚才说的都是问题吗?   这么举例,其实是想和大家澄清什么是问题。这里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是你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   我们往往会说别人的问题,但请问,别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首先 要分析自己的问题,从自身角度剖析并解决才是最有效的。当然,别人的问题不是不可以提, 而是要先看自己,再看别人,给别人提建设性的意见才有价值。   第二,是现实的问题还是演绎的问题?   我们很多时候会说一些话,比如某个员工会对领导说,大家都认为他/她不好,如果遇到这种 情况怎么办?我会把它转为现实的问题,即请问大家是谁?都有谁说了他/她不好?具体哪些 不好?有什么事例证明吗?这样的问题都不可能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于是,我们要经常在 自省,我们问的都是现实的问题吗?   第三,是将来的问题还是过去的问题?   很多人往往会说,“我原来就是这么干的。”其实原来已经是过去式,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 看未来。在分析问题时,我们要看清楚,到底哪些是对未来产生影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 真正找到了,并解决了,可以给企业经营带来真正有意义的帮助。但往往大家更喜欢沉迷于 过去的经验里。   至此,你是不是真正清楚了到底什么是问题?如果 BP 能够帮助业务部门真正澄清问题,其实 离问题的解决已经不远。而 HRBP 一定要具备这个素质。问题澄清以后,解决方案可以交给 COE(专家中心)完成,亦或由 HRBP 与 COE 共同完成。   以上这三项是我认为 HRBP 具备的最重要的胜任力。接下来将接着谈另外四个胜任力指标。即: 建立关系、结果导向、有效创新、专业能力。   建立关系   我曾经说过一句“豪言”:想做一个好的 HR,一个必备条件是要有好酒量。听众们笑倒一片, 但这并非笑谈。尤其是,如果你在酒文化盛行的地区,不能和业务部门拼拼酒量,怎么可能 和业务部门建立信任?哪怕你不胜酒力喝倒下,也足见诚意!于是我在山东企业任职时,招 聘的 HR 首先看酒胆,再看酒量,这是要契合业务特性和企业文化啊。   但酒肉关系只是初级的关系,如果要真正赢得信任,必须为业务部门创造价值,一定要关注 利益相关人。每当我们推行一件事,会涉及很多人,比如绩效管理,会涉及的利益相关人并 非仅员工,还会涉及中、高层管理者,乃至总裁、董事长。不同层级对一件事的诉求往往不 一样,员工不希望绩效是为了扣钱;中层不希望拍脑袋打分还要硬着头皮面谈;高层不希望 这只是一个形式……   于是,当人力资源部门推行一件事时,一定要想清:这对各层级的价值是什么?影响当事人 配合度的原因是什么?你有解决方案吗?还是一道令下,将它硬推下去。这是不同的思维理 念。而和业务部门建立关系,就一定要其感觉到我们是有价值的,是在帮助他们。   结果导向   有业务部门评价 HR 部门做事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人力工作一般是短期内很难出成效 的,在推行中往往会受到质疑,令人有较强的挫败感。   纠其原因,其实是做事时没有“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没有真正从业务角度出发,没有预 测到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以及利益相关人的想法和需要。   HR 们的通病是,做事做给自己看,是以玩自我专业为核心目标,以为这些专业可以帮助业务 部门解决问题。殊不知,没有摸清需求,很多事就事倍功半。为什么很多从业务部门转做 HR 能做得不错?原因就是他们了解业务,并擅于整合资源去推进业务,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目标。   HR 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是专业的延展还是解决问题?从组织的角度来看,解决问题是王道, 助力业务是王道,推动战略是王道!   有效创新   做 BP(即业务伙伴)的还需要创新?当然,BP 的出现就是源于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一 人生病,全家吃药”。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人员要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目的是有效!因此, 把别人的方案抄过来的做法将不复存在。我最怕 HR 同行找我要各种方案、制度和表格,拿去 稍做修改就给企业用上了。“拿来主义”的弊端是,你很难说清其中的逻辑,以及设计者的 想法和遇到的问题。于是,当使用者挑战 HR 时,可能就无言以对。   我曾经服务过的几家企业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即企业发展大了,需要规范管理,于是从外 企空降了一些 HR 高管。空降兵满腔热血的将原来企业运用的有效工具及经验在新的企业中推 行,但往往推行不下去。外企的成熟套路在民企就会遇到一堆质疑,且外企的整个体系都是 全球总部设计的,中国区只是执行。其实,很多人没有认真研究过其所以然,于是在民企推 行的过程中,被大家不断地质疑。由于一种方案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而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 问题。所以,不经思考、不做结合企业的价值性创新工作,其方案是无用且徒生烦恼。   有 HR 曾问我,现在的员工不喜欢公司的制度,这些员工怎么这么难管呢?我就反问:企业的 制度是为什么而定的?员工不喜欢的因素是什么?需要员工喜欢吗?如果员工不喜欢,对于 公司经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实我想说的是,一个企业的制度是可以进行适度创新和修 改的,关键在于适用、有用,体现价值。   而 BP 岗位的出现,更是彰显人力资源能够帮助业务部门做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因为业务不同、 人不同,人力资源的解决方案也应该不同,这才能真正体现 HR 的价值。   专业能力   之所以把这个胜任素质放在最后,并非其不重要,而是因为它是基础。   但对于 HRBP 来讲,其人力资源专业不需要全模块掌握,也就是说,BP 是通才而非全才,通才 即人力资源的每个模块都知道,但都不够深入;全才是不仅知道,而且绝大多数比较深入。 但 BP 并非所有的模块都不擅长,一般 BP 相对会擅长于招聘、激励、团队建设等。这些专业 能力的需要和塑造要看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对 HRBP 的角色定位。   到底 HRBP 这个角色有那么重要吗?在这里,我只想强调几点:   第一,HRBP 不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你的组织中可以不设 BP 的角色,但不能没 有业务思维,就像互联网思维一样,你的企业非互联网企业,但不代表你不应该具有互联网 思维。   第二,HRBP 这个岗位未来最有价值,纵观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你会发现,共享服 务(SSC)的那些基础事务是很容易外包的(现在国内也有很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具备很强 的外包能力及专业性),专家中心(COE)也是可以外包的,有太多的咨询机构可以承接这些 工作。而只有 BP 无法外包,因为 BP 的核心是了解业务,并可以出具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因 此,这个岗位的价值将越来越凸显。   第三,HRBP 这个岗位并非把人力资源部改成了三驾马车的模式,才可以有这个角色的出现。 即使没有三驾马车,仅是二驾或四驾,亦或现在的职能式的组织结构不变,仅增加了 BP 的岗 位也是可以的,凡事不需教条,仅需有用!   其实 BP 并不是个新词,之所以大家现在热捧,是因为互联网来了,90 后来了。随着“全民创 业、大众创新”的理念推广,现在的员工越来越难激励和保留,企业该重新审视人力资源工 作了。说实话,BP 这个岗位真的不是谁都能做,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岗位,互联网公司的 BP 经验可以稍少一些,因为对接的业务负责人和员工都是年轻人。但传统企业则比较难,因 为传统企业的业务负责人,都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如果你没有多年的 HR 或其他功力, 如何与业务领导平等对话?更谈何影响力?   因此,你们都准备好迎接这个挑战了吗?这七项能力你都具备了吗?其实无论是 BP 还是任何 一个 HR 的岗位,如果想在企业中有价值,就必须了解具体业务,做有用的事! 3 案例分析:HRBP 的活动应这样搞 mise1980 2015-06-11 09:302 作为最了解业务的 HRBP,在组织活动时也需要融入到业务中来。 【案例】   我们公司位于北京,主要做移动互联网产品。我在其中一个事业部担任 HRBP,事业部负责全 国渠道管理。为了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领导要求我每月组织一次员 工活动。   3 月份我组织了评选各渠道的“员工之星”的活动,给选出来的员工寄送纪念性的杯子;4 月 份是给每个渠道绩效第一的员工发送奖品,奖品是北京的京八件。并且都把活动的照片 、获 奖员工的心得,都在公司内部论坛进行了分享。   我对自己举办的活动还是非常满意的,在有限的经费下照顾到大多数群体。可领导认为雷声 大雨点小,有点虚、没起到实际效果。看来,即使要把员工活动组织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   【解析】   组织活动确实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活动搞去搞来就那么些花样,玩多了员工会感到乏味, 组织者会感受无味,而走向鸡肋。   在员工活动中,HR 与决策者最大的区别是:HR 总想着如何用最少钱的来办最好的事情,但这 往往是自我的一厢情愿,更重要的是 HR 并没有意识到问题还自我感觉良好。而决策者呢?在 关注成本的同时更多的要效果,他们甚至会为了必要的效果而放松对成本的控制。为什么会 这样呢?因为 HR 多时仅将活动当作任务,为了活动而活动,而决策者则将活动当成企业文化 的一部分,看成是企业向心力的一部分。   在现在企业活动中最常见的礼品为杯子、被子、小电器、糕点等,价值一般就几十元到百来 元而已,这些东西对于员工而言实用性几何?纪念性几何?想必三五个月后,应没有几位员 工能还会想起这些纪念品,更没有几位员工会正面提及。   既然是正规的 BP 那应是非常了解业务发展的,何不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而定制礼品呢?企业 活动要搞,但搞活动只是承载着企业关心员工的一种载体,而不是为搞活动而活动的形式。 企业活动如何搞?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   其一、加强活动的竞争性   活动要体现全民共乐的理念,尽可能有多的让员工参与进来,加强员工的参与感。但在礼品 方面则需要进行竞争性的设置,让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更突出。百元的礼品有多少人会地意呢? 想一想,什么毛毛细雨洒满大地,却引起关注的人;而局部暴雨会引起大众的关注呢?一样 的道理,礼重才心意重嘛。再说了,通过激烈的竞争而获得的战胜品会不会比一般普及性的 奖品更有故事与意义呢?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竞争性,体现出礼品的含金量与实际价值才更 有意义。   其二、活动应配合业务需求   渠道事业部的 BP 组织的活动,要高度配合业务的重点、淡旺季来区别组织。公司组织员工活 动虽然为企业文化、人性关怀为主,但是作为商业公司虽然活动都需要体现一定的商业价值。 作为最了解业务的 HRBP,在组织活动时也需要融入到业务中来。   在淡季活动方向,一是侧重通过活动促进员工提升斗志,提升业务;二是通过提升员工的学 习意识,在活动中组织学习,具体要依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定。而在旺季活动,同样有两个方 向的偏重,一是偏重优中选优,更进一步提升业务高峰;二是偏重员工身心的放松,引导员 工心身健康,做到劳逸结合提高效率,当然偏重哪一块还得依业务的实际需要而定。   其三、活动礼品加强员工的参与感   常见的大众礼品基本在员工心中没有地位,那应如何解决呢?常言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 亮”,一个人能想到的礼品一是有限,二是不一定是员工想要的。可以由员工进行自设计再 定制,至少也要让员工参与提供礼品建议,这样至少员工的对礼品的满意度会高出很多。   其四、了解老板的真实需求   活动的满意度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员工(受益者),另一方面是老板(出资者),老板 让你搞活动,一定有他的需求。是要气氛、还是形式、还是体现企业文化等,针对不同的老 板需求,设计活动方案,才能让老板更满意。因为,有时老板的满意比员工的满意更得要, 这是一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 如何做好一个培训项目 (2014-04-21 12:36:52) 转载▼ 【如何做好一个培训项目】 @陈祖鑫 ——今天抽空分享一个高管培训项目的运作过程,有大篇幅内容过来,请大家留意。   ——首先是培训主题的确立,不管是培训活动还是培训项目,或者通俗的讲一次培训课程, 总是有一个核心就是——主题。要在公司做一个精品有特色的培训项目,通常建议就是一定 要紧靠公司发展战略,举例,公司今年战略是大举并购兼并其他企业,不用说,企业管理层 就需要迫切的了解企业并购、企业重组、融资,风险管控等相关的培训课程,具体是哪一个 细分主题,自然是跟核心的对象直接关联,听一听老板和高管的想法总之是没有错的。   ——其次是培训对象,能影响企业高管、能让老板全程参与的培训一定是好的培训,一般来 说,针对新员工培训、老员工技能培训、中层管理干部培训也能做出一定的成绩的,但远远 没有针对高管的培训的来得实际。对 HR 来说,精品培训项目必须定位关键人才,针对企业 高管,为企业老板量身定制,这样的培训才是 HR 最应该做的。这也是树立 HR 部门形象, 体现 HR 能力最重要的机会。   ——再回过头来,说说培训需求,刚好今晚线下活动晓慧分享“培训需求的三种驱动”:① 战略驱动:源于一个组织而来。一般是策略研讨,引领变革,重塑文化。问题点在决策层; ②能力驱动:源于一个岗位。提升能力,确保达成,关键是执行层;③问题驱动:源于一群 岗位,策略落地,决策问题,提升业绩。我们既然做中高层的培训,而且是精品项目,一定 是基于战略驱动的,同时也会结合能力驱动和问题驱动。   ——补充一下培训背景,我工作的这家公司,属于多元化企业集团,以食品制造为主,我当 时要做这个培训项目的时候,我们公司在全国收编了很多分子公司,管理架构,管理模式肯 定还在摸索中,但最核心的,肯定是分子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流程管理一直上不去,怎么办 呢,当时流行的就是标杆学习,一个是国外标杆,一个是国内标杆,我们首先就得找国内的 标杆企业,说白了,就是竞争对手,所以,大家看我现在这么喜欢组织“走进企业”,源头 就在这里。   ——大家一定会有一个疑问,竞争对手怎么会让你们进去学习呢?包括,现在每天都有人问 我“走进企业”活动中“被走进企业”,他们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先按下不表吧,直接 说我们企业如何走进标杆企业(竞争对手)。一开始,我们主动的邀请标杆企业的管理人员 给我们做培训,但别人不愿意来。后来,我们就去对方企业所在的城市做训练营和培训班, 顺道邀请他们来,人家就来了。这个到底怎么实现的?   ——答案,这个就是托关系的,找利益点,我们做的标杆学习主题培训,目标就是同行,作 为同行,企业之间多多少少都是有人脉,比如可能是同一家供应商,比如大股东、投资方有 关系的,比如老板之间的私交等,其实,圈子都很小的。我们这一次做培训,借助是投资方 的关系,市场上,投资人是最聪明的,他们总是是希望投资利益最大化,投资人同时投资行 业前几名的很正常,如果你能找到他,把需求搞清楚,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好,直接讲到我们的培训项目,除了安排标杆企业参观和学习,我们还有一个培训主干 课程《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培训》,这就是传说中的《非人》课程,培训对象是分公司一 把手和 HR 负责人,还有总部的部门经理。为什么标杆主题培训揉进去《非人力资源的人力 资源培训》,从我们当时所处的情形来剖析,分公司出现在精益管理、流程管理不得劲,完 全是分子公司的人员管理造成的,对人力资源管理欠缺理解。这个课程安排的逻辑很容易理 解,但要说服老板得花一些技巧。   ——上文提到我们公司,刚刚收编了很多分子公司,在人员架构和管理模式还在摸索中,因 此,总部当然希望借助任何一个高管集中的机会来强化总部管理职能,我们植入《非人》课 程,核心目的,一方面直接强化总部人力资源的组织地位,另一方面就是从人力资源的口径 去指导业务部门如何开展培训,如果纯粹的业务标杆学习,有可能仅仅是运营部门的事。这 一次,HR 来牵头这么一个培训项目,远远不只是为了实现传统的培训目标,还会有管理目 标,这就是培训项目的战略意义。   ——直接讲到操作层面吧。在公司内部做培训基本都不难,难的就是去公司外面做,因为所 有的资源都不在你的手上,讲师、场地、预算、课程、日程等等培训要素都是在项目运作过 程中一步步完善的。我们这标杆学习的培训项目操作,难点就是我们必须要去另外一个城市, 而哪一个城市我们还没有分公司接洽,当时我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筹办,跟老板大致汇报, 有了这么一个培训需求和初步的培训方案,我带着一个培训主管就杀过去了。   ——说实话,仅仅带着一个培训方案和培训主管,然后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展一个陌 生的培训主题,而且培训讲师、培训场地、培训日程都是在路上完成的,在一开始真的有些 捉虾的,心里挺没底的。甚至,我们机票都是在机场你才知道几点几分的飞机,因为我们都 是 open 票,候补票,我们经常一波人出门,很可能有几个人坐上飞机了,还有几个人在机 场继续等待下一趟航班。旅程和工作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你除了学会快速适应,没有别 的法子。   ——我们在哪个陌生城市落地后,第一个事情是确定培训场地,跑了整整两天,主攻机场高 速下来的各种四星五星级酒店,五星是要考虑档次,四星要考虑价格,还有一些特殊要求, 比如不要距离标杆企业太远,来回参观太折腾;酒店交通一定要方便,因为我们的高管都是 全国飞过来,要让大家容易找到;当然,最核心的就是培训场地,毕竟,这次我们不是来旅 游的,是过来组织培训的,如何挑选一个合适的培训场地呢?   ——很多人会疑问,确定一个培训场地有那么麻烦吗?为什么不在出发之前,上网查,然后 让酒店直接报价不就得了吗?……这个思路是用来确定场地对接人、酒店地址,但一个会场 到底适不适合你们的培训,经验告诉我们,一定是需要现场考察的,酒店的各式客房通常都 是高度标准化,看不看无妨,但酒店的培训会场,因为是根据你的培训主题和培训流程来定 制,比如展板,条幅,灯光、音乐,麦克,茶歇……培训经理一定跑起来,亲自去抓。   ——如何选择一个培训场地?当年我们手机还不是那么先进,现在拍个照,没准跟总部电话 会议确定一下就好了,当时呢,我们需要发邮件,事先要了解所有酒店的报价、具体场地环 境、写出对比方案,拉个预算然后上报,一边等着审批,一边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准备培训课 程,比如跟培训公司要一些方案,跟标杆企业确定参观日程、培训日程,还有就是培训常规 的后勤事务,茶歇方案、接待方案,场地布置,培训材料、七七八八的那些内容。   ——具体一个培训项目的组织过程,做过培训经理的,估计都能说上好几箩筐。我挑几个细 节说一下吧,比如我们培训接待,考虑我们企业多少有着一些传统国企风,因为大老板是体 制内出来的人,加上这次所有的培训对象都是分公司的一把手和总部的各种总经理。于是, 我们在当地租用了好几辆车,比如中巴车接小头目,小客车接老板们,来来回回的从机场到 酒店的路上跑,尤其是公司大老板,提前来的人深夜还排队去机场迎接,恨不得还托关系跑 到停机坪去接。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酒店客房的布置,虽然酒店房间都标准化配置,但我们统一租下来 之后,我们还是有所安排的。比如参训人员所有房间,都有我们自己做的培训手册,培训日 程,温馨提示,大家的通讯录、入住的房间分机号等。这都是在几个小时之内完成、印刷、 分装。特别是老板房间的布置,我们要亲自踩点,在老板进屋子之前,调好空调,摆好果盘, 测试温度、湿、度安静度,测试电话、电脑能否正常使用,别看五星级酒店,你不能马虎贪 图省事。当时,只有我和一个培训主管,机场,酒店,各种跑,简直要崩溃。   ——吐槽一个小插曲,公司不缺钱,但我们培训预算流程走的慢,太坑爹了,我们在当地, 所有酒店客房会场预订押金,租车押金预订、培训茶歇准备等先得临时用个人信用卡先预付, 早就刷爆了,后来还搭上了几个人的。因此,一个异地项目最现实教训就是,出门去搞培训 项目,没有几万现金在手上是很麻烦的。坦率的说,我们这个项目肯定有不完美的地方,我 们出发走的是出差流程,到了当地,才砸实了启动那么一个大型培训项目。   ——当然,我们培训项目过程也有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和临时变动,这个太正常了,比如培训 当天是,培训教室后面有人在施工,有干扰声音怎么成?我们马上跟酒店协商,必须换的! 比如老板临时要召开高管会议,三更半夜的,我们马上要跟酒店协商,给我们另找会议室, 加班加点的做会务!又比如分公司好不容易聚会都要喝大酒,我们马上去超市买!酒店的酒 都喝不起啊!这系列细节都考验培训团队在培训项目管理中能力,就一句话,以客户需求为 导向。   ——异地培训项目,一定有超出我们 HR 常规工作的事情,怎么办?比如公司一把手晚上临 时召集高管开会,我们 HR 就要客串完成会务组织、会议记录,会议结束还要按照会议管理 规范,24 小时内上报会议纪要、完成工作简报,这原来都是企业行政部门的工作,但我们也 不能含糊。还有一些八卦的事情,比如公司的二把手,喜欢晚上两三点钟去带人去马路飙车, 或去某个小巷子吃吃喝喝弄烧烤,HR 也不能失陪吧。   ——还有一些培训项目经常出现的意外情况,比如参会者喝酒喝多了,要有解酒的办法,或 者找到没有醉的人给扛回去,比如喝酒撒酒疯,没准进了 110,要有应急捞人的办法;比如 有的发烧感冒,得知道药店在哪里,随时能买到他们要买的药,比如他们临时要返回公司, 第一时间能给他们订到机票,能排出车送他们到机场,他们还可能培训间歇去旅游,去逛街、 去购物、去探亲,你得随时呼应。说实话,我原来是挺反感这些行政接待工作的,但做异地 的培训项目,HR 不做这些工作,谁做来这些工作呢?   ——这个培训项目,除了参训者规格比较高,外请的培训讲师也是不能忽视的,还有标杆企 业邀请过来的嘉宾,股东关系,背景更是不一样,还有就是集团总部派过来的讲师,级别更 高了,公司一二把手都要尊重的。这样,我们的接待任务真的非常繁重,无论是听课的还是 上课的,都是一堆领导,一个级别比一个级别高,一定要小心伺候好。说实话,我们不可能 事先把这些细节一一想到的,但我们有义务提醒自己,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头。   ——一个普通的培训项目,组织培训学员上课,没有什么难度,难的是组织一群领导上课, 而且都是公司高管,而且基本都全部列席在你的一个培训课程,最让人发指的是,我还得兼 着做会议主持,培训主持,活动串场(培训主管做茶歇、摄像、讲师服务等)。现场主持其 实也不难,难的是你还得提前低调的给领导写发言提纲、颁奖词什么的,这个活儿,按道理 领导秘书的事情,但在异地,你只能替行政办了,这个是不是培训项目?当然是。   ——讲得更细致一点,我们这样的培训项目,流程设计中,前面是有领导致辞开场的(显得 有规格),后面要有领导总结的(尾巴要收好),一把手开场,二把手结尾,自然而然我们 就是要准备不同版本的发言稿。其中,还有一个环节,培训结束前,还要给邀请过来的嘉宾 老师颁奖,赠送纪念品,因此,纪念品准备颇费苦心啊,很多奖品都是我们托人坐飞机稍过 来的(快递没我们快)。如果还要设计奖状,制作奖杯,哭的心肯定是有的。   ——不知不觉到饭点了,说说我们培训的用餐,我们是食品行业,比如分公司这帮人对茶歇 的要求极其高极其挑剔,比如他们从来不喝超市那些包装的咖啡,只喝用机器现磨出来的咖 啡,我们就得想办法啊;还有啊,他们每顿饭还得点不同的菜,做培训项目都得会点菜的; 中午呢,只喝红酒不喝白酒,晚上呢,只喝白酒不喝红酒,光是酒,我们就得被好几种,每 种好几箱。而且大家不能总在酒店吃饭,还得去当地的风俗餐馆吃,你抽空还得去饭馆踩点, 看有没有停车位,包厢够不够大,一个培训项目,囊括的工作范围其实有很多。   ——说说培训项目中去标杆企业参观环节,这才是培训的核心主题,前提是你要跟标杆企业 联络好,确定好流程,比如需要注意的细节,我们去对方企业,能否在车间拍照,有没有饭 局啊?随行的一些参训者总是有不自觉的,比如没有按规定穿好防护帽子,有用手机偷拍照 片的,甚至在厂区憋不住抽烟的,这都是靠我们组织者动员参训者的里面的“带头大哥”来 帮我们治理。你一个小小培训经理,如果直接跟分公司和总部的头头们大呼小叫,后果是很 严重的 。   ——时间关系,简单说一下培训项目收尾,作为组织者,肯定都是最后才撤场,先送走所有 人,领导先走这是普适程序,嘉宾也是要送到位,当然,总是有一些参训者,需要在当地自 己安排行程的,他们还会继续住酒店的,这就要把酒店费搞清楚,我们是事先统一订下房间, 但所有人都是前台自行付押金、离开酒店自行结账(除了总部和领导我们负责之外)。这样 后续培训成本处理就简单多了。   ——最后总结一下,做好一个培训项目,有一些要点:1)主题有高度:上接公司战略或紧 接公司的痛点,这样才有可能引起公司高层重视;2)预算要充足:不舍得出差搞培训就别整 那么复杂的项目;3)课程要丰富,不要请那种教科书老师,一定有落地和干货内容;4)课 程形式要新颖:请公司高管去竞争对手参观,抓住让他们服气的地方;5)接待要到位,培训 效果的第一关就是培训组织的满意度。如果你时不时处于一个参训者的角度,真正做到换位 思考你就能理解这个了。   ——补充培训项目的几个心得,跟大家分享:1)艺多不压身,作为 HR,不要把自己框定为 一个只能做什么事情的单技能的人,而是要考虑按照公司需要尽可能拥有多技能能够给公司 带来更多价值的人。2)办法总比问题多,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做项目肯定是有难度,人生地 不熟的,但使劲想还是有办法的;3)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问题, 有的熟人不一定能帮上忙,不如找专业服务的人;4)凡事有一个备选方案,比如我们定航班, 都是定两个时间点,错了一个,还有下一个,定酒店也定两个,搞错了不要纠结于错误本身, 而且迅速找出下一个解决方案。 (全文完) 2 如何将 HRB P 胜任力转 化为管理 效能 举报违规检举侵权投诉| 分享| 2014-11-10 12:07 企业管理 专业回答 zhen38691 2014-11-10 17:50 1、理解业务 根据我的亲身体会,HR 对业务的理解是最重要的,HR BP 首先是一个业务伙伴。如果 HRBP 不懂业务, 不知道业务部门在想什么、想做什么、痛苦是什么,那怎么能成为业务伙伴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业务很重要,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到真正理解业务,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 一般来说,老板没有义务(你也不要期待)告诉你业务的战略是什么,他们需要你提供何种帮助。这就需 要 HR BP 有一种永远要和业务紧密结合的意识,并且运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影响能力,主动去和业务部 门沟通,主动了解业务模式、盈利、产品、市场定位等业务知识。 事实上,所有的业务知识都应该来源于 HR BP 和业务部门的主动接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 2、聚焦客户 无论做什么工作,客户永远是最重要的。公司规模、发展阶段不同,HR BP 做的事情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客户的满意度非常重要,因为客户的满意度就是我们的业绩。 那么,怎么才能聚焦客户,让客户满意?我认为在客户管理时,应该原则性和非原则性并重。 对于原则性问题,我们是要坚持的。如果出现违反劳动法、和公司政策不一致等情况,HR BP 就应该强势 地坚持原则,不能客户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但是在强势的时候要注意策略,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不。我们要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解释背后的道理:公司政 策为什么要这样制定,劳动法为什么做这种规定,如果违背可能会为公司带来什么风险、对个人有什么坏 处,等等。 这样重复几次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管理者对这些道理已经很了解了。当然,这不是说今天做出解释,明天 就能达到这个效果,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付出。 非原则性问题指的是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的事,没有什么政策限定这件事是白还是黑。 比如在招聘时,我们明明看到这个人可能有一些问题,但是用人部门一定要他,而且给出了非常充分的理 由,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粗暴地说 No,但也不能一味迎合说 Yes。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清楚地告诉用人部门,这个人的优势劣势各是什么,如果招他进来需要在哪些方面给 予重点关注。因为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对人的判断会比较准,所以一定要负起这个责任,主动告诉管理 者这些考虑。 3、专业 HR 的专业大部分指的是 HR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只要想学并且肯花 时间去学,都可以掌握。 但在这里,我们所说的 HR 专业不仅仅限于知识和技能层面,更多的是 HR BP 对业务的理解。如果没有办 法和业务联系起来,HR 有再多绝技,最终也将一无是处。 我有一位 HR 同事,学术方面很厉害,可以用英文讲心理学。从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来看,很多人都不如 她。但是这个人最后以失败告终,离开了公司。原因当然有很多方面,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她无 法真正帮助业务发展。 以我交给她的一次校园招聘项目为例。那一年的校园招聘启动晚了,我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她,并且强调了 项目的紧急性。然后,我告诉她大概需要做什么,比如安排好时间表、人员需求、预算等。 结果两天后,她分享了一份长达 40 页的 PPT,讲的都是理论和模型。看到第 10 页的时候,还没涉及任何 实质性内容,我实在忍不住了,再次告诉她,现在这个项目赶时间,需要的是结果,你需要做的是安排时 间表等非常具体的事情。 但是又过了两天,她仍然没有拿出任何可行的项目计划,还是坚持从学术上、从理论上去策划,研究怎样 才能做得更完美。后来,我只能换人,因为她的确不知道别人要什么。 所以在工作时,如果不懂得别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再多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徒劳,因为你没有价值。 我的这个同事在知识层面真的很棒,但是当需要救火的时候,她还在讨论防火知识,这是很忌讳的。HR 学了这么多知识,目的是什么?其实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归根到底还是要真正地帮助到业务的发展。 4、创新 很多 HR 都知道创新很重要,但总觉得创新离我们太远。其实大家不要把创新想得太宏大,觉得创新一定 是革命性、颠覆性的突破。我们还没到那个阶段,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寻找创新点。 特别是作为 HR BP,其实没有人告诉我们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所以很多人都比较迷茫。我最大的体会 是,在没有人指导的时候,我们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去创新,去探索,去突破。 我给大家举一个我们公司的例子。七年前,汤森路透北京运营中心成立,同时缩减原来在美国和欧洲的运 营中心。我们的员工和管理者都是直接向海外汇报的,由于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冲突、内部竞争等种种问 题,很多员工及经理跟海外的沟通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我们经常听到海外的管理者抱怨我们本地员工,这背后的原因是本地的员工缺乏应对海外管理的经验,那 怎么提升他们这些方面的能力呢?我们提供了与英语、文化差异及认知、多元化和技术相关的培训课及研 讨会,但发现这些活动费钱费力,效果却没有那么好。 我们就想,花了这么多的资源来培训,还得不到认可,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怎样更有效更直接?最后 我们发明了“远航计划”,在北京运营中心进行海选,把通过层层选拔的优胜者直接送到海外去,使他们跟 海外管理者能面对面工作、沟通、交流和分享。 他们不仅跟海外的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认可,工作开展比以前顺畅了许 多,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现在“远航计划”已经持续了三年,效果也非常明显,很多原本害羞的员工现在都敢于向高级管理者提出挑 战性的问题。“远航计划”已经成为北京运营中心著名的品牌。 所以说,其实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可以在过程中慢慢寻找最优解,把不好的方式淘汰掉。 当然,理想的结果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达成的。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持续思考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个过程 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5、建立关系 HR 要建立和业务伙伴的关系,不是指的请客吃饭或者笑脸相迎。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展示自己 HR 的 技能和知识,让对方信服你的专业能力。 我之前加入泰康人寿是标准的空降兵。很多经理都是创业打天下走出来的,个个都非常优秀。对于外面请 来的人,他们其实心里有一些抵触。对此我也很理解。 所以我开始跟他们合作时很低调,更多的是寻找机会让他们了解我的人品及专业技能。 比如一家分公司的总经理想调整领导班子,要我帮忙看看他们的能力。于是我就和班子的每个成员谈了半 个小时,然后和这位总经理分享每个人的优势、劣势和性格特征,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更好地管理 他们,等等。 说完之后,我发现他的态度和眼神都不一样了。最后他说:“你用了半个小时,怎么就看出来这么多东 西?我跟他们打交道一年多了,对他们的了解也不过如此。”所以,用专业建立信任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有的 HR 经常说总经理不信任我,业务伙伴不听我的。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先从自身去找原因, 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作为 HRBP,我们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影响别人,要先去建立自己的信任力。当我们对别人有帮助的时 候,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3 培训札记:发现故事的力量 chinahrd 来源:培训杂志 2015-11-18 09:352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并在生活中寻找灵感,最终设计出了别具特色的培训 方式——管理故事会。 作为公司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的班主任,如何调动管理者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参与度,一直是我 关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并在生活中寻找灵感,最终设计出了别具特 色的培训方式——管理故事会。   获取灵感 发现故事的力量   之所以通过故事会的方式开展培训,是源于一档电视节目。一天晚上,我在收看《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时发现,嘉宾们现场分享的真实故事总能让观众们感同身受,给人以震撼与启迪。于是我灵光一闪:能否在培 训中运用这种形式调动学员积极性呢?每个人丰富多彩的工作经历本身就是宝贵的学习素材和资源,而来自不 同管理岗位的管理者们经验丰富,如果让他们分享日常工作中的管理故事,自然要比课程更有感染力与借鉴意 义。   想法有了,我便开始构思“管理故事会”。首先,我搜索了与《鲁豫有约》类似的故事类栏目,如《王刚讲故 事》《传奇故事》等。经过分析,我总结出了这类栏目吸引观众的三大共性要素:有悬念、有兴奋点、有教育 意义。有悬念就是故事在内容上要体现矛盾冲突,而且由于事态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当事人内心活动的描绘也 尤为重要;有兴奋点是指故事来自于实践,与工作实践贴合,能够引起观众共鸣;有教育意义也就是能够将故 事中的理论精华提炼出来,让观众在听完故事后能够获得新知。   总结出这三大要素,我又进一步设计了管理故事模板,涵盖了故事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启发等 (见图表 1),通过这个模板就可以清晰地梳理管理故事的主题及脉络。     付诸实践 组织管理故事会   模板设计完毕时,恰逢我负责的一个青年干部培训班正式开班,这为我实施管理故事会创造了良好契机。   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接纳并完成这项教学,我首先召开班会,介绍了管理故事会的由来、目的及实施流 程,向他们讲解故事模板的使用方法;之后将学员分组,让他们各自准备一件自己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真人真 事,梳理思路,挖掘亮点,并在故事模板中填写故事梗概;紧接着学员在小组内口述故事的内容,分享自己的 感触和体悟,小组其他成员则要在其讲完故事之后总结得失、作出评价并提出建议;最后一个环节是班级分 享,每个小组选出两名代表利用幻灯片,向全班学员讲故事、谈感想,并将小组内提出的建议在全班分享。   故事会非常成功,学员们的参与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他们通过故事讲述自己的困惑和经验,并通过讨论、讲 演的方式自主学习,解决困惑;还通过故事自觉地将以往培训课上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一一印 证,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的消化与转化。   反思总结 沉淀智慧   管理故事会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于这次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否则故事会就会沦为一种形式,难以取得实质 性成果。因此,课程结束后,我要求学员们根据故事模板完成文字版的管理故事并提交。然后我又对这些故事 进行筛选整理,将其中暴露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寻求专家资源帮助解答,或者定为下 一次的授课以及故事会的主题或方向。   此外,班级还成立了编委会,将故事按照类别分类整理,挑选典型故事编成《管理故事》手册。由于故事涉及 当事人隐私,在编辑手册过程中使用了化名,在保证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避免读者对号入座。例如,一位学 员利用“正向激励法”提升自身管理权威和员工执行力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作为一名管理者应有的智慧和管理技 巧,因此被编入手册,成为经典案例。一方面,这种方式是组织智慧的一种积淀;另一方面,它提升了管理故 事的传播效应,让更多的学习者从中获益。   一档电视节目可以转化为一个培训项目,生活处处有灵感,关键是要将灵感转化为创意并付诸实施,满足工作 与生活的需要。

20 页 278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访谈问题清单

HRBP访谈问题清单

受访部门: 日期: 访谈问题清单 受访者: 您是否可以介绍一下部门的工作职能和概况(人员,职能分布,接续情况, 新旧比例, 年龄分布, 学历概况, 离职率情况)? 众多职能中,哪一项或哪几项是您部门的关键职能? 目前部门的运作方式是怎样的,如何实现组织的关键职能的? 现实的工作中您是如何管理和考量关键职能的绩效的?是否有实例? 在如此的工作职能基础上, 部门的主要业务流程是怎样的? 目前来看我们的业务流程是否存在可以预见的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 目前部门主要与其它那些部门有业务对接?对接的主要内容包括那些? 在与其它部门的日常对接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根源是什么? 在员工管理和引导绩效提升的过程中您是否面临一些问题? 目前部门在人力资源或者行政领域面临的主要困惑是什么? 这些困惑对部门或者公司的业务有着那些威胁?是否有潜在的解决办法? 团队人员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有没有目前大家默认的晋升通道? 如此的职业晋升通道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技术或者业绩? 目前部门是否有员工处于晋升通道中,具体情形是怎样的? 目前部门内部的人员配置和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流程或者员工人事? 在部门的内部组织结构上您目前是否有进行调整的计划?具体的细节是怎样的? 注:以上所列问题为提纲性问题,可就受访者的回答进行展开提问,并进行记录。

1 页 909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角色-选拨-赋能

HRBP-角色-选拨-赋能

HRBP 角色、选拔、赋能 2015/1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方向:执行者 - 专业人员 - 业务伙伴 3 、 HR 作为业务合作伙伴 2 、 HR 作为专业人员 对 业 务 的 贡 献 价 值 1 、 HR 作为执行者 面向 HR 职能 面向业务价值 为了成为业务伙伴, HR 需要转型,让时间分向价值增值工作倾 斜 昨天 今天 事务性工作缠身 成为业务伙伴 10% 战略 30% 咨询与设计 60% 事务处理 20% 战略 时间 向价 值增 值性 工作 倾斜 50% 咨询与设计 30% 事务处理 HR 有效支持业务,将明显驱动人才管理和商业结果 1% 的 HR 人员投入,将带来 7% 的营收和 9% 的利润增长! 数据 范 围% 的置 信区 间 35 % 32% 30 % 26% 26% 21% 20% 16% 25 % 20 % 15 % 10 % 9% 7% 5% BU 员工绩效 BU 员工保留 BU 营业收入 11% 9% 7% 三支柱模式 设计 HR 政策、流程和制度 制度政策和设计,提供全球一致性的政 作为领域专家 通过专业能力使能 BP 策框架,在必要时,进行全球制度管理 确保全球设计一致性 定义和监控 / 职能流程 HR COE 客 户 需 求 业 务 需 求 运用最佳实践 对 BP 进行技术支持,并与 BP/HR 运 营一起推广新的制度方案 在本专业领域,对业务单元或的需求提 供支持 开发新制度方案的推广计划,培训材料 并和 HRBP/HR 运营一起合作 作为业务伙伴 确保业务导向 HRBP 提供业务导向的 HR 解决方案 理解业务需求,并转换为 HR 需求 整合各领域专家的经验,形成解决方案 通过提供咨询和具体领域的支持,帮助 业务执行战略 交付解决方案,确保业务结果的达成 推行 HR 流程循环 推行 HR 流程,以支持管理决策 运用业务知识,在业务线推行 HR 政策 和制度 在业务规划中 HR, ,向 HR 传递业务需 求 HR SSC 作为标准服务提 供者 帮助 BP/COE 从行政事务性工 作中解脱出来 确保服务交付 全球一致性   交付行政事务性的 HR 服务 交付 HR 操作和事务性的客户服务 维护基础架构和流程的接口 与 HRBP/COE 相互协调,推广新 的制度方案 优化运营 从全球和跨区域运作的角度优化和 监控现有的流程 HRBP 如何为业务创造价值?  形成 outside-in 的视角与习惯  借用 SP/BP 两个抓手 【抓住 SP 】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规划 组织能力提升的中标 【抓住 BP 】将组织、人才、文化的战 略细化目标清晰、可衡量化、可管理的 措施与行动 1 、“ HRBP 需要关注的最核心的任务是如何尽快提高组织能力” 2 、“ HRBP” 应该是“眼高手低”的人,“眼高手低”在现代字典中是个贬义词,但在老版 的字典中, “眼高手低”是个褒义词,它指的是目标要远大,视野要开阔,但是在做事情况 的 时候,要作的非常的扎实,这样才能实现目标 3 、做 HR 的工作,需要有两个工具帮忙你去达到“眼高手低” , 一个是“望远镜”,一个是 “显微镜”,什么是“望远镜”,你一定要用好 SP 这个工具, SP 本身就是业务上的望远镜, 你从 HRBP 的角度看,它就是你的望远镜,你如何同业务同步看到未来将会 生的事情,把业务 的变化 解读到 HR 变化 中; 第二个就是“显微镜”,所谓的显微镜就是你年度的 BP ,从 5 年 看到 1 年,在这 1 年里面我要完成的哪些工作 HRBP 的角色模型 1 、战略伙伴: Strategic partner 核心价值 观传承的 驱动者 战略伙 伴 2 、 HR 解决方案集成者: HR Solution integrator 3 、 HR 流程运作者: HR Process Operator 4 、关系管理者: Relationship Manager 5 、变革推动者: Change Agent 变革推动 者 关系管 理者 HR 解决 方案集成 者 6 、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驱动者: Core Value HR 流程运 作者 V-CROSS 关键业务活动:角色“战略伙伴” 角色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战略理解:作为战略规划的核心成员,参与 SP 规划;将 SP 作为 “望远镜”,理解中长期业务战略 战 略 伙 伴 (s) Outside-in :关注客户需求(如客户度满意度调查报告),分析 参与战略规划,理解 竞争对手和业界标杆,洞察外部人才市场,发现组织、人才和氛围 业务战略,将业务战 方面的机会和差距,提供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分析做为 SP 的输入 略与 HR 战略连接,并 组织落地 战略连接: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组织、人才、氛围),确保从 业务战略到人力资源战略的紧密连接 执行落地:根据业务规划( SP/BP )和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 源年度工作规划,并纳入 AT 议题,通过 AT 跟踪落地 关键业务活动:角色“ HR 解决方案集成者” 角色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理解业务需求:准确理解业务诉求和痛点,主动利用组织诊断等工具识别需求 和问题,将业务需求转化为 HR 需求 HR 解 决 方 案 集 成 者 (s) 制定解决方案 :   集成 COE 的专业化方法和工具,组织制定既符合公司核心价 理解业务诉求和痛点, 值观,又匹配业务需求的简洁适用的 HR 解决方案,并与管理团队达成一致 集成 COE 专长,组织 制定 HR 解决方案,将 业务需求与 HR 解决方 组织执行落地:组织业务主管、 COE 、 SSC 等相关角色,制定实施计划,执 案连接,并实施落地 行落地;及时衡量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根据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总结和回顾( Reflect & Review ):总结固化经验;为 COE 在制定政策、流 程和方案时提供业务输入,将经验固化到流程中 关键业务活动:角色“ HR 流程运作者” 角色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制定 HR 工作日历:根据公司和上级部门的 HR 工作日历,结合业务 需求,制定部门 HR 工作日历,保证 HR 工作规范化和可视化 HR 流 程 运 作 者 (O) 制定方案与实施:结合公司的政策导向和业务需求,制定各项人力资 合理规划 HR 重点工 源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执行情况持续优化,确保对业务的适用性 作,有效运作 AT , 提升人力资源工作质 量与效率 运作 AT : 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规划议题沙盘,提高决策质量,保 证人员管理工作的客观和公正 赋能主管:借助教练式辅导、 90 天转身等工具帮助主管(尤其新任 主管)理解和掌握 HR 政策、流程,提升其人员管理意识和能力 关键业务活动:角色“关系管理者” 角色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敬业度管理:借助组织气氛评估工具,定期评估员工敬业度水平,识别改进 机会,采取改进行动 矛盾调停:建立主管与员工的例行沟通渠道,让员工理解公司、让主管了解 员工;认真处理好员工的建议和投诉,持续改进管理工作 关 系 管 理 者 (R) 有效管理员工关系,提升员 员工健康与安全:将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纳入 HR 的工作流程中,以预防为主, 工敬业度;合法用工,营造 通过压力测试、“ 3+1” 等活动,引导员工积极正向思维,通过业务主 和谐的商业环境 管、 HRBP 、秘书等途径,提前识别风险人群,持续跟踪 突发和危机事件:快速响应,组织制定应急方案,妥善处理 合规运营: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符合当地法律法规,防范用工风险 雇主品牌建设:当地雇主品牌建设 关键业务活动:角色“变革推动者” 角色 变 革 推 动 者 (C)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变革方案制定: ( 1 )风险识别:理解变革需求,提前预见和识别变革过程 中在组织、人才、氛围方面存在的阻力和风险,提供相应变 革方案供团队决策 ( 2 )利益相关人沟通:帮助业务主管做好变革准备,确定 变革方案,制定利益关系人沟通计划,积极主动影响变革相 理解变革需求,做好风险识 关利益者,做好变革沟通 别和利益相关人沟通,促进 变革的成功实施 变革实施:负责组织、人才、氛围方面的变革实施,及时发 现并解决问题,促进变革成功 评估与固化:评估变革效果,将好的实践融入业务流程和人 力资源流程,固化变革成果 HRBP 能力要求 HRBP 管理者 BP 专业人员 HRBP 管理者选拨标准 •责任结果: 绩效:要求近两年绩效,有至 少一次为 B+ 以上 职级要求:所服务部门一把手 低 1~2 级 优先条件:部门一把手继任梯 队人选 •经验: 来源业务:需具备成功的人员 管理经验; 有所在业务管理经验,海外 BP 有成功的海外人员管理经验优先 来源 HR :需要具备 HR 多领 域的经验,有人员管理经验,海 外 BP 有成功的海外人力资源管 理经验优先 观察项 - 意愿: 来源业务:对 HRBP 工作有激 情,有“之”字形成长愿望 •理解公司的核心价值价值观,有 使命感 •排他要求:不遵守职业规范要求 的保密要求,爱传播小道消息 •业务能力: 业务解读、 HR 战略思维能力 与连接能力 •HR 专业能力: 人力资源专长、通过 HRBP 专 业任职资格认证 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能力 现状分析:新上岗 HRBP 的四大“痛点” 角色定位模糊 HR 基础知识薄弱  不清楚公司对 HRBP 的定位和要 求  不清楚人力资源框架和各模块 之间的联系  上岗后感到无人关注,找不到组 织、没有归属感   从业务过来,不知道 HRBP 发展 路径 希望尽快掌握 HR 实用方法, 如战略引导、面试技巧、识人 用人、绩效管理等 HRBP 的价值不清晰  原来的业务,自身价值体现很明 确,对于做 HR 工作,不清楚如何 发挥价值,缺乏成就感 不知道如何快速上手  不知如何快速上手,赢得主管和团 队的信任  担心新饭碗没有接住,旧碗摔了, 取短丢长 HRBP 赋能总体框架  通过角色认知明确岗位要求,通过任职资格谁来牵引能力持续提升, 针对不同业务背景人群因材施教  HRBP 的职责定位和角色认知是整个赋能方案的主要依据  赋能方案借鉴业界能力提升的“ 3E 理论”( 721 模型),主要从应 知应会,赋能研讨和在实战中提升能力三个方面有计划的展开。 角色 1 角色 2 角色 3 角色 6 角色 5 角色 4 一、应知应会  应知就会主要解决新上岗 HRBP 的 HR 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  主要掌握推行或执行 HR 日历的知识和方法,借用公司现有 XX 平台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根据不同业务背景人群,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赋能方案。  应知应会 学习内容 来自于业务 来自于 HR 公司产品知识 * ** 与主业务流程相 关的知识内容 * ** XX 公司人力资源 相关政策、理念、 流程及各相关 HR 业务模块的知识 ** * HRBP 角色认知 中相关知识性内 容 ** ** 赋能方式 自学 + 考试 二、赋能研讨:集中研讨  赋能研讨急学先用,解决新上岗 HRBP 为胜任工作,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  通过 BLM 实战研讨重点提升所有 HRBP 业务战略与 HR 战略紧密链接的共性 能力短板  其他赋能研讨根据不同业务背景,采用先评估,后制定针对性赋能方案,因村 施教 核心技能 业务能力 HR 专业能力 管理能力 赋能研讨主要内容 来自于业 务 来自于 HR BLM 实践研讨 ** ** 组织诊断实践研讨 ** * TSP 继任计划 ** * MFP 经理人反馈计划 ** * 教练式辅导实战研讨 ** * 变革管理实战研讨 ** * 项目管理 * ** 跨组织影响力 * ** 跨文化管理 ** ** 差异化定 制 交付方式 1 、机关: 按照业务背 案例开发 景(如研发、 根据群体 销售和财经 差异(销 等)分别研 服、研发、 讨; 财经等 定 2 、 · 区域: 制) 按照地域集 中研讨 三、实战中能力提升  实践中能力提升主要是围绕 HRBP 的关键业务活动,采用 PARR ( Prepare/Action /Reflect/Review )和团队作战的 方式,在实战中不断持续提升,为业务创造价值 主要关键活动 来自于业务 来自于 HR 80X 规划 ** ** 运作 AT 会议 ** ** 绩效管理 ** ** TSP 继任计划 ** ** 组织变革 ** ** MFP 经理人反馈计划 ** ** 。。。。。。 (注:准备度高的 HRBP 可以主动分享优秀实践。) 赋能方式 PARR+ 团队作战

19 页 1168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成功案例TCL

HRBP成功案例TCL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 1981 年,是一家从事家电、信息、通讯、电工产品的研 发、生产及销售,集技、工、贸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经过 20 年的发展,TCL 集 团现己形成了以王牌彩电为代表的家电、通讯、信息、电工四大产品系列,并开始实施以 王牌彩电为龙头的音视频产品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发展来拉动企业增长 的战略。二十年来,TCL 发展的步伐迅速而稳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连续十二年 以年均 50%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目前 TCL 涉及的家电、通 讯、信息、电工几大主导产品都居国内同行前列。 2001 年,TCL 集团销售总额 211 亿元, 利润 7.15 亿元,税金 10.8 亿元,出口创汇 7.16 亿美元,在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列第 6 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之一。2001 年 TCL 品牌价值 144 亿元,在全国知名品牌中 排第 5 名。在 20 年的发展中,TCL 集团以超前的观念和行动,主动去认识和培育市场,创 造了“有计划地市场推广”、“服务营销”等市场拓展新理念,系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 营理念和管理机制。TCL 集团以市场为先导,十年来致力于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目前已 建立起遍布全国各地的山 IT 网络支撑的 300 多家营销网点和一支近万人的营销队伍,在世 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公司或商务代表处,在越南和印度设立彩电制造基地,大力 开拓海外市场,为 TCL 的国际化打下基础。TCL 以科技为依托,不断加大科研投入,1998 年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2000 年 1 月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TCL 集团还成 功地把产品经营和资产经营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统筹经营,发挥品牌和网络的两大优势,继 把 TCL 品牌从电话机扩展到以“TCL 王牌”彩电为代表的音视频产品、电工产品之后,1996 年一举兼并了香港陆氏公司彩电项目,开创了国企兼并港资企业之先河, 1997 年又与河南 美乐彩电实现强强联合,1999 年,又以资产重组的方式,受让内蒙古彩虹电视机厂,2001 年 2 月又兼并无锡永固电机厂,成立 TCL 无锡数码有限公司,2000 年 12 月又兼并中山索华 空调厂,使 TCL 的产品规模和整体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增强了 TCL 在市场上的 竞争优势。1998 年 TCL 集团开始全面进入信息产业,生产销售 TCL 品牌的信息产品,并拓 展互联网接入设备业务,建立互联网服务能力,提升分销网络功能,为电子商务时代做准 备。1999 年,TCL 又进军白家电和空调领域,并取得不俗业绩。  “TCL” - Today China Lion - 今日中国雄狮!是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就回应“TCL”内涵 时的脱口而出。从 5000 元在广东惠州起家的惠阳电子工业公司到 20 世纪 90 年代后,连续 13 年以年均 40%的速度增长,到 2004 年实现营收 402.8 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 工业制造企业之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李东生一再强调,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 的竞争,TCL 的成功在于人才战略的成功。  集团与下属 — HR 组织体系 目前 TCL 拥有员工六万余人,专业人员占三分之一,其 他为工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占全体员工不足 1%的比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为集团总部、 各事业本部、各下属企业/事业部三个层次。八个事业本部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各有不同 。 有“矩阵式”,即一个事业本部设一个人力资源中心,横向联系各个事业部,纵向联系下 属企业,实行人力资源派出制,被派出的人力资源专员接受直线经理和人力中心的双重领 导。目前看,这种运作相对具有一定难度。有直线职能制,即本部有一个人力资源部,各 下属企业设相应部门,目前仅这一级的人力资源经理就将近百人,大家在遵循集团共同理 念和价值观的前提下,按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方式工作。这种模式的人员稍嫌庞大,但运 作起来却相对简单。这是 TCL 更多采用的模式。 成功原因一:因人、时、地制宜 虞跃明强调:人力资源体系的搭建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当三者都能协调一致的 时候,这个体系就是有效的。而抱着“大一统”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势必存在许多局 限,如下属企业因自己的特殊性而无所适从、人才流失、预期的管理效果难以达到等。随 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企业“战略伙伴”及“个体向导”趋势的明朗化,“个性 化”定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已是企业当前的方向性选择。因此,TCL 总部基本不干涉 其下属企业对人才的管理方式及具体技术、方案,只要能够“极大地激活人”,并遵循企 业一致的战略使命、核心价值观,都可以被看作是有效的管理方式。 针对 TCL 的国际化战略,跨国团队的建设也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这是 TCL 远 洋之行的一项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也是打开国际门户的重要策略,特别是在 TCL 集 团对外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国内军团”和“多国军团”的磨合,更应值得大家 深思,例如:TCL 在越南投资建厂、兼并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与法国汤姆逊重组合作等 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中,就不能以企业文化为突破口,更不能以 TCL 集团企业文化去给人家 洗脑,而是要因地制宜,注重分析和结合各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因素,制定相应的 对策,这是非常重要。 枕头与跑鞋 — HRBP 的角色定位 如果一个人在跑步,当他跑累了,马上就想睡觉时, 你递给他一个枕头,他肯定会感谢你。同样,一个人正在睡觉,但他准备起床跑步,那时 你再去送一双跑鞋,他也同样会感谢你。人力资源也一样,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 要看到企业眼前的发展,跟得上企业发展的节奏,关键还要预见到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 并预先做好充分准备,以随时满足企业发展之需。把握住这一点,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也会得到管理者和大家的认同。这是虞跃明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形象比喻。 他还强调,人 力资源工作一定要围绕着公司的业务发展来开展工作,不能以人力资源自身为中心。在 TCL 的人力资源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宪兵,也不是警察,我们是大家的朋 友。”他所传达的是 TCL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平实的理念。虞跃明说:“做人力资源要从 以前人事部的狭隘圈子里跳出来,要有以前管人事调动、岗位安排等肥缺,转变为公司员 工沟通交流的中枢;要由以前我们逼着人家反映情况,到现在大家争着和我们沟通,用朋 友的方式交流;还要做好导向、支持、服务、援助等职能,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价 值。” TCL 的人力资源管理除了具有人力资源的一些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TCL 的用人之道来源于老子的“大道无术”思想,老子的思想对 TCL 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TCL 的“大道无术”主要是指在核心团队的管理上,让大家围绕一个 共同的目标和远景去努力,而不是运用权术。TCL 的领导者李东生说过:“你直接管理的 就是十几个人,如果老想把人管住,你一个人想的办法是想不过十几个人的。”他认为, “东方文化氛围里,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他所工作的环境、内心的实在感觉会比较看重。 如果当领导的老是过分依赖管理的权术,可以在某些事情方面、某些项目方面,达到好的 效果,但长远来看,会失去团队对你内心的依赖,如果你对管理团队没有“大道”认同的 话,你这个企业的凝聚力就不行”,而“企业竞争力很大程度靠的是团队工作的凝聚 力。”  成功原因二:不着痕迹地正好协同 分工和协作不再是唯一的手段,整合、协同和演化成为更为重要的手段。在管理当中, 因势利导和文化引导并用,顺应人的本性和行为塑造并用,激励与造势并重,结构性制约 与场力推动并重。另外,依照传统的管理哲学,管理中的行为方式是“两者择一”:要嘛 “是”要嘛“不是”;或“做”,或“不做”。居中是不可理解的。但依照人性化管理哲 学,却不认为“真理在两者之一”。反而是“允执其中,奉行中道”。通俗地说就是“真 理不在两端,而在二者之中”。处理事务力求“无过无不及”,以适度为佳,管理力求合 理,不走极端。不求一个战胜另一个,力求通过中介获得和谐、统一。比如,在企业利益 和员工利益之间,就不是两者择一,为企业的盈利而无视员工利益。而是通过“职位”为 中介,使企业员工化,员工企业化,把共性和个性一致起来,达到两者的和谐一致。在同 业之间,也不再是两者择一,或者战胜它,或者败给它。而是通过策略联盟、并购等中介 力求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人性化管理,现在企业管理的强声呼唤!作为企业管理者,你或 许希望员工更敬业、多奉献,上班 8 小时能干出 10 小时的活,在节假日也积极来企业加班。 然而,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并非他们生命的全部。每个员工首先是一个追求自我发 展和实现的个体,然后才是一个从事工作有着职业分工的职业人。他们更愿意在工作上展 现自己的个性、体现自身价值,而不喜欢在事事被安排、时时被监督的环境中工作。当今 在管理者们不断探讨对员工采用何种管理方式最有效的话题时,人性化管理一词的被提及 率越来越高。人性化管理,作为游离于制度与人性之间的一种管理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 企业和员工所推崇,一批懂管理、有人情味、有亲和力的管理者越来越受到更多员工的爱 戴和追随。而来自企业和员工的这种强烈需求,则汇成了企业管理对人性化管理的强声呼 唤,人性化管理,己逐渐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曾告诉 我们: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 求的递增规律。当人们由低层次的需求到高层次的需求依次得到满足之后,才可以安心工 作、全心付出、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而从企业当今员工生存现状看,大多数员工低 层次的需求己基本满足,但是,许多员工觉得自己渴望被尊重、人际交往、自我实现的强 烈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尤其是许多知识型员工,他们喜欢自己对工作能有更多的主动权 希望自己的私人身份受到尊重,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考虑个人的发展;希望在工作的同时 能补充知识,提高技能,希望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娱乐,和自己欣赏的人探讨工作和人生; 还希望能在下班的时候暂时忘掉工作,享受家庭团聚的温馨,而不是一天 24 小时内都被工 作所累,时时处在备战状态。我们不是常听到身边有员工抱怨吗:认为自己工作时在受到 头儿的监督,被管制得很严,工作环境很压抑,难以忍受等。因此,给员工一个私人空间 去尊重他们,用计划和目标来管理他们,便成了企业员工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而员工们 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欲求只有在得到了重视和满足后,他们才更愿意用心工作,更愿 意接受管理者的加班要求,更加有效地完成“头儿”的指令。一位 TCL 公司基层管理人员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告诉我们:“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 核心,将尊重员工的地位和权利落到了实处。这种管理模式虽然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但突 出了符合常理的“情”,使制度充满了人情味,让人容易接受,也容易让合作群体感受到 志同道合,从而致力于共同的目标。”有位管理者深有体会地说:人性化的管理不是挂在 嘴边漂亮的话语,也不是靠讲什么忠诚度的理论就可以说服人,它需要企业平等真诚地和 员工交流,真正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企业也只有树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才 能真正创造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

4 页 322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

HRBP

HR BP:确保业务导向 HR BP (Business Partner)通常扮演如下几个角色:  负责满足业务需要的部门/区域/业务单元/国家的战略合作伙伴  通过提供咨询和支持 帮助执行业务战略  对专业领域如人才管理、人力规划、变革管理等提供支持  使用业务知识在业务单元 层面推广人力资源制度/流程/方案  在业务规划中代表人力资源部门,并向人力资源部提供业务需 求 HR BP 往往贴近内部客户配置人员,通常来说,对于较高层级的组织,围绕管理架构,根 据解决方案的复杂度配置 HR BP 人员;对于较低层级的组织,根据 BP/全职员工服务率配置 BP,以支持日常人员管理。 在中国实施 HR BP 的关键成功因素: 一项针对已经推行了 HR BP 的公司的全球调研发现,有 53%的公司认为 BP 在本公司的推行 是不成功的,原因在于——仅仅改个名字并不代表转型成功。HR BP 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 么?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发展 HR BP 的技能:如前所说,提供业务所需的解决方案需要 HR BP 既具备业务知识,又 需要全方位掌握人力资源技能。在中国企业,很多 HR 是业务出身的,这群人如果转型为 HR BP 虽具备了解业务的先天优势,但是,仅仅有业务背景是不够的,尤其中国的管理者 由于普遍比较年轻,往往难以清晰表达自己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系 统提升 HR BP 的咨询技能,沟通和人际关系技能以及广泛的 HR 知识,以准确挖掘内部客户 的需求,并转化为 HR 的需求。在转型到 HR BP 岗位之前,候选人需要精心的选拔和充分的 准备; 2.帮助业务主管的做好准备:HR BP 推行不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业务主管不知道 HR BP 到底 应该干什么,因此还是回到老路来要求 HR BP;因此在推行之前, 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 营销 电子商务营销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 应该与业务主管清晰地沟通 HR BP 的角色,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做好期望管理。很多 企业因为 HR BP 到底应该向谁汇报而困惑,在最开始推行 HR BP 时,笔者建议 HR BP 向业 务汇报,这样可以确保业务主管将 HR BP 当成是自己人,有足够的 ownership 来发挥 HR BP 的作用; 3.帮助 HR BP 从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HR BP 推行不成功的第三个原因是共享服务中心的建 立往往需要 3~5 年的时间,在过渡期 HR BP 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还要自己承担,导致 HR BP 产生挫败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 BP 团队中设立一些承担事务性工作初级角色, 他们帮助有经验的 BP 去分担事务性角色,让他们聚焦在高端工作,而在共享服务中心充分 建立后,这些角色将逐步转移到共享服务中心。 • 提供人力资源的日常和行政服务 • 可从全球和跨区域角度优化和监控现有流程 • 维护基础设施和流程门户 • 与 HR BP 和 COE 协作推广新项目 HR SSC 的使命是为 HR 服务目标群体提供高效、高质量和成本最佳的 HR 共享服务。为了达 成这样的使命,HR SSC 通常的需要一个分层的服务模式来最大化工作效率。 第 0 层-网络自助服务:在这一层,管理者和员工,通过网页自助服务解答 HR 问题和 完成 HR 事务处理;基于领先实践,在这一层通常可以处理 66%的问题; 第 1 层-HR SSC 服务代表:在这一层,接受过综合培训的 HR SSC 代表将解决涉及领域 较为宽泛的一般问题,他们通过电话、邮件进行问题处理;在这一层通常可以处理 28%的 问题; 第 2 层-HR SSC 专员:在这一层,升级到第 2 层的查询将由在特定 HR 领域掌握专业技 能的 HR 专员负责处理,本地 HR 和/或 HR BP 可能根据具体的查询内容选择介入;在这一层 通常可以处理 5%的问题; 第 3 层-HR COE:升级到第 2 层 的复杂查询,由 CoE 或职能专家负责处理。在这一层 需要处理的工作量不应该超过 1%。 在中国实施 HR SSC 的关键成功因素: 1.逐步转移,最小化风险:如前文所说,HR SSC 无法一夜建成,在过渡期,很多企业 的 HR COE 和 HR BP 仍要承担事务性工作,导致 HR 业务模式的转变遭到很多质疑。解决这 个问题的方法是在 HR COE 和 HR BP 中设立过渡性的岗位,他们专职承担事务性工作,并根 据 HR SSC 建立的进程,初步转移过去; 2.提升网络自助服务功能:中国的员工更加习惯于“面对面”(high touch)而非“自 助式”(high tech)的服务,主要原因是 IT 技术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为了达到领先公司的 效率水平,中国企业需要提升网络自助服务功能,并实施有效的变革管理,转变服务目标 群体现有的以面对面为主的服务获取习惯; 3.正确选择 SSC 服务范围:并不是所有的事务性工作都适合纳入 HR SSC(这也意味着 并非建立了 SSC 后,COE 和 BP 仍会有少量的事务性工作)。适合纳入未来 HR SSC 的工作往 往具备量大、事务性、容易标准化/集中化、能够清晰定义并文档化、要求高合规性、可自 动化处理、能量化等特性;而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工作就不适合放到 HR SSC 中运作; 4.选址:成功的选址事半功倍。在制定选址决策时,中国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如下 4 个 因素:1)规模效益:集中运作的 HR SSC 可发挥规模优势,降低运营成本以及管理难度; 如果公司存在其他共享中心,共址建设,成本更低;2)人才:需要重点考虑可供选择人才 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语言能力(全球运作公司尤为重要)、离职率和工资成本等;3)基 础设施:包括电信质量、电力质量和稳定性、房产等;4)业务展望:业务开展难易度,政 治和自然灾害、税收、7*24 小时运营、数据/IP 保护、供应商成熟度、公司的市场拓展计 划等。 [1] Roffey Park research study on behalf of the Chart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 (UK), February, 2008 HRSSC(Human resource shared servi center)的管理模式主要由) W6 Z+ U- P, \, Y& I) S" s 人力 资源服务中心(human resource servi cescenter,HRSC) 专家咨询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HRCE)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HRBP)这 3 部分构成。 HRBP 主动跟进业务部门发展需要,进行调研、了解部门员工的需求;针对问题,制定合理化解 决方案,包括制定公司政策、与业务部门的合作机制等;把方案提交 HRCE,就专门问题与 HRCE 合作解决,最后由 HRSC 来执行。+ M4 P6 F8 g! [7 H, N BU HR 和 HR BP 是不同的角色,也是不同时期的存在 BU HR 就是根据服务业务部门的原则在 BU 内部设置 HR 部门以确保 HR 服务的灵活性,但管 控模式等决定了,资源高度割裂,效率不高,整体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如果构建了 HR SSC 体系,那么 BU HR 这个角色将被取消,取代的是两个分立的角色,一个是 HR SC(服务中 心),整合各地的服务性工作后,负责完成区域(或大片区)所有业务单元的事务型和流 程类服务的交付,另外一个就是 HR BP,负责提供 BU 在实施业务战略时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资源,包括各种人力资源咨询和解决方案,同时还负责推行 HR COE(领域专家)设计的公 司层面整体的政策和体系。在 HR SSC 体系中,HR BP 作为一个前导的角色存在,提供 COE 和 SSC 的输入:即业务部门的需求,同时整合 COE 和 SSC 的资源完成 BU 业务在人力资源这 块的需求。COE 负责为 BP 提供技术和方案支持,以及公司整体政策与体系的一致性要求 , SSC 根据与 BP 达成的 SLA(服务水平协议)来提供各种服务,同时向 COE 寻求管理工具和 技术支持。 目前这块的内容,国外领先公司在 90 年代初期已经开始摸索,欧美先进企业大部分采取的 是这种三支柱模式。 国内管理咨询公司如果说做得好的,那么还得看 IBM、埃森哲、翰威特这些跨国咨询公司, 但落地效果好坏,暂时不得而知,一个管理体系的影响是深远的,效果的评估也需要长期 来观察。 每个部门都会配备一个 HRBP 吗?或者是全公司一个 HRBP 呢? 在人事部办公,还是在业 务部门办公? 工作中有什么心得体会呢? 再回答你的问题# V7 T' M4 f" A) }+ ^ 通常情况下,BP 的配置,是根据不同层级的组织结构特点及业务单元的要求。通常 BP 也 是分层级的,即有公司层面的 BP,负责为公司 EMT(经营管理团队)提供 HR 咨询服务, 也有区域/BU 的 BP,负责为区域/BU Head 提供人力资源咨询,至于更低层级的 BP 配置, 则视地区部/SBU 的业务特点、管理模式,决定了是来自区域 BP 还是业务部门 BP 团队,这 个暂时没有统一的一个说法+ g. m- a8 b8 y+ b5 V1 u% i; s 6 F& P* `3 a% g1 |4 z, ~6 X 对于 BP 人数,这是个精英团队(甚至比 COE 要求更高,即通才、了解业务、能够管理组织 变革和业务部门的需求),而 COE 更多的是 HR 各个领域的专家人才,根据公司业务战略 来设计各种政策/体系和为 BP 提供领域技术上的支持,所以人数不会太多,我了解的一般 是每 1000 人配置一个 BP,但这个数很粗 BP 是汇报关系这块,常理上是实线向业务部门 Head,虚线向上级 BP Head 汇报,即业务部 门负责 BP 的考核和工作安排,而 BP Head 负责 BP 团队人员的培养和晋升。至于层级低的 BP 人员,则视具体情况。( P# @0 J5 M/ e' X: P8 T: o3 `7 P) | HR SSC 的模式很复杂,变革起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对公司的 IT 基础、管理基础要求也 较高。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值得研究。 政委——阿里巴巴 HR ——邓康明先生在“HR100”人论坛的精彩分享 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体系中,最大的特色是“政委体系”。从 04、05 年开始打造,根本原 则是:“把支部建在连队上”。 政委体系——把支部建在连队上 邓康明:干部体系建设是我们 HR 的主要工作之一。干部选拔和干部培养是一脉相承的, 选什么样的干部会对组织的文化造成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干部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内生的、 不断循环的体系。我们的干部 80%是内部选拔,20%左右从外面招聘。我们的干部选拔哲 学是:宁可业务不上,也不冒险从外面找人来领军。 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体系中,最大的 特色是“政委体系”。是 04、05 年开始打造的,根本原则是:“把支部建在连队上”。为 什么这么做呢,有两个原因: 首先,我们是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高速成长行业的特点是 低位高用,从人力资源配置角度来说,机会多,工作多,但人不够。这时候我们就配置另 外一条线,在每一个业务经理身边配置一个“大政委”。大部分人,因为业绩出色而被提 拔,可是谈到选人、组织和文化的时候,就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变得很被动。因此,我 们配置另外一条线,让一个有经验、有文化,对于组织建设有经验的人辅助他,帮他管好 队伍、建好队伍。双方关注的东西不一样,业务线的人看季度、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就够了 政委至少要看一两年以后的事情,以及整个文化传承和干部培养的问题。 第二,我们希望走 102 年,在这 102 年中的任何可能的时候,由于短期压力,业务线会出 现问题,业务经理难免会想采取短期的做法,这时政委要在方向上进行指导,保证我们的 做法是符合阿里巴巴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具体做法上,一方面是在思想上、方向上进行指 引和帮助,另一方面,对于业务线的决策,他们也有庞大的制约跟制衡权。我们不像国家 的体系,党委书记一把手,政委在所有的业务部门是二把手,但在某些文化、团队发展方 面的决策上具有否决权。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愿意牺牲短期的利益以保证组织的长久发 展。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文化、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承担什么工作, 什么岗位„„政委体系的两三百人里面,近 1/3 以上都是业务部门的骨干,他们都是业务部 门比较优秀的经理、优秀的主管。政委的选拔也是我们的晋升奖励体系里,一条不成文的 规矩,要晋升必须当过政委,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在 HR 体系里稳固一段时间,而且 有一定的成绩。 我们希望“政委体系”的思想渗透到人力资源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深入到最基层的部分 一个公司最核心的作战单位就是主管所带领的 10 到 20 个人,他们一边做业务,一边思考 信仰。阿里巴巴相信,我们只做符合我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那些事,我们只守住愿意做这 些事这些人。 我们是一个靠道德来治理的公司,我们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个体自律。 邓康明:阿里巴巴没 有什么规章制度,我们希望能够靠个体的道德自律带来长治久安。这个任务由政委体系来 承担,所以要把支部建在连队上。这样,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选什么样的人做政委。我们 选择最优秀的业务人员来做政委,然后赋予他们相当大的“权力”,保证我们的基本信仰 在人力资源实践中落地。这在公司已经形成了习惯,所有大的业务决策,业务经理都会与 HR 政委先谈谈,征求 HR 政委的意见。一方面,阿里巴巴人相信直觉,敢于拍板;另一方 面,这种谈话又是小心求证的过程。这就是所谓阿里政委体系,不是制度,而是习惯。 我 们有大政委、小政委,级别体系叫 P6 体系,用来区别政治地位,政委从最基础的 HR 工作 开始,然后渐渐向上升。为什么这样?因为 HR 必须心智成熟、社会经验丰富,不需要他 有多么世故跟圆滑,但他至少知道这个世界不单有黑有白,也有很多灰。“白”不一定在 这个时机上是好的,“黑”也不是这个时机上最差的,需要他们对很多问题有一个全面的 认识,然后选择最佳路径,推进事情的进展,这是我们对政委的基础性定位。此外,他们 日常的工作中,大量时间参与业绩评价,主要是看他的高层怎么管理和辅导下属,看一个 总监怎么反馈个人和团队的问题,哪里还需要更好,更需要帮助,形式是谈话,政委大部 分时间要谈话,要进入这些重要的场景里观察、跟进和反馈。最后,政委选择相应的员工 谈话,他们要找出员工中的 TOP5,还必须让一些人离开组织。他们扮演这三方面的工作, 非常累,但是有机会掌握业务方向、组织架构、核心人员和核心任务。

5 页 360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的四种角色

HRBP的四种角色

HRBP 的四种角色 从当前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来看, HRBP 的 role 可分为四种: 1. Strategic Partner 战略伙伴 坦白讲,这其实更像 HRBP 的“标准官方版”定义,也是 HRBP 们的 终极目标。战略伙伴的主要活动表现为及时调整 HR 的战略,以应对 外界变化;培养未来的领导者;确立衡量 HR 效能的重要指标;针对 新业务确立人员配备战略并能设计新的组织架构;理解公司内部人 才发展的需求并能在各种复杂的事件中找出优先顺序。 2. Operations Manager 操作经理 这是所有 HRBP 期望做到,也是每个实行 BP 制的企业期望达到的现 实目标。其主要活动表现为评估并追踪员工的态度;与员工沟通公司 文化;与员工沟通公司政策和流程;确保 HR 的项目和公司文化保持 一致;更新 HR 项目的进展。 3. Emergency Responder 紧急事件反应者 这是 HRBP 们当前所扮演的角色,俗称“救火队”。其主要活动表现 为及时应对各种紧急事件和处理各种投诉;对业务经理和员工提出 的问题能迅速给予回答或提供解决方案。 4. Employee Mediator 员工的仲裁 与上一角色一样,这是 BP 们的常态,也是众多 HRBP 感叹总受“夹 板气”的缘由。其主要表现为管理员工之间和经理之间的矛盾;应对 公司的变化,解决在业务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政治问题。日常工 作中,与其说是员工的仲裁,不如说是努力保持老板与员工这架原 本就倾斜着的天平“相对平衡”。 研究表明,HRBP 的四种角色中,战略伙伴的影响力是其他三项的 34 倍。我们自然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所谓的战略伙伴?一个成功 的战略 HRBP 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战略 HRBP 的达成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个人因素,如个人的技巧, 阅历,经验等;二是岗位设计,如岗位中的职责范围及与业务经理 的沟通程度、模式等;三是 HR 的组织架构和预算。这三项中,第一、 二项影响较大,占到 54%和 43%,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 HRBP 主要 决定于个人的因素和岗位的设计。 HR 的个人 Profile 对战略性 HRBP 的 role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 什么样的 Profile 才最为有效呢?最新研究发现,一个有效的战略 性 HRBP,起主要作用的是其能力,达 65%,其次是经验,占 20%,而 motivation 和 education 只占到 10%和 5%。从这个结论可以看出,作 为 HRBP,是否具有 HR 的经验并非关键。同样,知识方面,战略性 HRBP 最重要的知识是“商业意识”,其次是人员计划与配置,继任 者计划,提升公司敬业度战略等,而大家平时所熟知的招聘、薪酬福 利等对于战略性的角色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当然,所谓的“商业意 识”是指对公司内部,外部业务环节、流程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 另外几项能影响战略性 HRBP 的能力是:数据分析能力,领导力,创 新力以及对劳动力的管理。如此看来,真正具备上述核心能力的人才, 目前市面上是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也未必满足于“HRBP”的 title。 其实,HRBP 是四种角色的组合,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每种角色你所花 费的时间,一个成功的 HRBP 会花 50%的时间在战略性事务上。所谓 的战略 HRBP,不是 100%只做战略,其他 Operation 的事情一概不沾。 一个成功的 HRBP,其行为可归纳为三点: 1.能用业务的语言来阐述 HR 管理的问题。譬如其所用的数据和资料, 80%来自于业务部门,来自于 HR 的数据只有 20%。 2.能理解业务部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分析和诊断,并给予弹性的 解决方案。那些表面上强调沟通,做几场沟通的培训,已经远不能起 到作用,甚至有时起到反作用。 3.积极推动业务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譬如业务部门的业绩达 成,人员的管理等。 总结来说,即能基于业务部门的数据发现问题;能通过弹性的解决 方案施加影响;能通过关注结果的绩效考核担当责任。

2 页 1238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的角色定位解析

HRBP的角色定位解析

HR BP 的角色定位解析 朱帅 标题起的有点吓人,谈不上解析,更多是这 10 年来 HR 转型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不知从标题的抓眼球功 能上能帮我多挣点百度文库的经验值。 选育用留,六大模块,谈到 HR 自然而然会有这个直观感受,功能性的切分、职能部门的定位,HR 对业 务部门来说,一直很有距离感,直到 HRBP 的出现。 对比 HRBP 和各模块的区分,可能很多企业已有尝试,有侧重的,也有并线发展的。 举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在我看来,以医院和各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为例,HR 的几大模块, 招聘、培训、绩效、人事运营、组织发展等,都好比医院的各个科室,或者说专科门诊医生,而各个事业 部或事业群的 BP,好比各个社康中心的坐诊医生,大家有去看过病的都知道,那个叫做全科医生。深圳 市只有上百家的医院,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日常的头疼脑热自然会去上千家的社康中心;只有遇上疑难杂 症时,一般才能想到去大医院找专科门诊的所谓专家们咨询。而覆盖程度十倍于大医院的社康中心的全科 医生们,也会根据全市医疗系统(COE 或者更高的人力资源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和政策风向,将许许多 多的大政决策传导到各个社区,比如说疫苗接种的清单、重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HR BP 正是这群全科医生的角色,有人可能会理解为全而不精,广而不深,其实也不尽然,其实还是有 大量的机会名噪一方,或者升官发财的。理由是,大量的疾病(HR 遇到的问题 case)都是区域性事件, 标准疗法(HR 标准解决方案)往往来自于突发情况的完整处理或者是历史处理方法,当然大医院(HR 职能模块)也能遇到,但频率和时效性远不及社康(BP)。 BP 更加贴近病人(业务方),更加容易听见炮火的声音,甚至是未来会成为炮弹的提供者(人才的定位 输送和精准运用),HR 的功能模块会逐步过渡到官僚机构,失去养分,直至消失,HRBP 全新的管理模 式会有革命性的进化,最终彻底地融入业务,将人的管理和业务的管理彻底融为一体。

1 页 322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是什么职位

HRBP是什么职位

HRBP 是什么职位?HRBP 到底的要做什么 HRBP 又称为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就是企业派出的管理者,主要管理各个 业务部门或事业部。   HRBP 岗位职责: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体系、制度规范在各业务 单元的推行落实,协助业务单元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帮助培养和发展业 务单元各级干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如何做好 HRBP 呢?从两个维度出发:   一、个人维度:事务性工作、策略性工作、战略性工作   二、组织维度:运营型工作、交付型工作、发展型工作   【个人维度】   个人维度,就是从 HR 工作习惯出发,纵向进行归类,主要有事务性、策 略性、战略性。   具体解读如下:   事务性 HRBP 工作   工作特征:首先包括 HR“六大模块”那些事,同时还掺杂着业务部门杂七 杂八的事,量大活多,HR 每天都跟接订单一样,接到任务就要马上行动。从 刷简历到做 PPT,从数据维护到员工活动,忙得不停。   能力要求:执行力、动手能力强   策略性 HRBP 工作   策略性工作,也叫动脑型、动嘴型工作。   工作特征:还是 HR 那些“选育用留”的事,但是需要 HR 做起来更有逼 格、更显专业,意味着从单纯的“如何正确的做事”调整为“做正确的事”方 向,做事方式方法也会更多变。   能力要求:沟通力、资源协调能力。   战略性 HRBP 工作   战略性工作,也叫走心型、前瞻型工作、。   工作特质:走心,就是跟老板一条心,跟组织一条心,前瞻性的看到公司 多年后的发展动向,不只是紧盯着下一个季度的业务发展。   能力要求:洞察力、个人领导力。   这三类工作如何搭配呢?拿事务性工作来说,传统 HR 占据 60%工作比重, 而在 HRBP 则只占 20%!   【组织维度】   组织维度,就是从组织需求出发,横向进行归类,主要有运营性、交付型、 管理型。   运营型 HRBP 工作   运营型工作,就是基于业务团队的刚需,满足基础服务和支持。   工作特质:不同业务团队的刚需不尽相同,实际上,都是 HR 要提供的基 本需求,保证业务团队的正常运转。   能力要求:需求挖掘、资源匹配能力。   交付型 HRBP 工作   交付型工作,就是基于业务痛点,一站式交付解决方案的工作。   工作特质:重点在于交付,但是关键是什么才是业务的真正痛点,需要 HR 能区别对待,做好项目归类。   能力要求:痛点识别,顾问与咨询能力。   发展性 HRBP 工作   发展型性工作,就是基于业务盲点,为公司提供可持续的管理内容。   工作特质:满足组织可持续发展,需要 HR 能够洞察其中的管理盲点,比 如人才梯队,管理漏洞。   能力要求:专业导向,创新能力。

3 页 331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在公司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HRBP在公司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HRBP 在公司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是业务 HR,还是懂业务的 HR?  要我说 HRBP 是盖世英雄 会身披金甲圣衣 脚踏七彩祥云 拯救公司于水火之中 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不吹不黑,今天我们来好好唠唠 “HRBP” 很久很久以前,HR 还只是 HR,BP 还只是投资人说“商业计划书”,而不是 今天 HR 嘴里的“业务伙伴”。 那时,HR 不需要上赶着去帮业务部门解决问题,业务部门也没那么多事情需 要 HR 出手。 但是,几乎一夜之间,人力资源圈内开始流行 HR 三支柱 (BP、COE、SSC),特别是 HRBP,如果你是 HR,不知道 BP 为何物,感 觉要被时代抛弃一样。 其实,HR 三支柱或者叫“三驾马车”,统统都不是本土制造。 可是,中国企业发展真的太快了,难怪连做 HR 的老外都惊呼在他们那里流行 了几十年的理念和工具,短短几年就被中国 HR 模仿得淋漓尽致,什么人力资 源外包,什么跨界管理…… 不但如此,聪明的中国人还偶有创新,比如“Glocal(全球本土化)”一词, 既完美展示了 HR 的创造性,又巧妙传递了他们在这方面的野心。 所以,BP 不火是没道理的。 根据 2016 年 HRGO 的调研,目前已超过 25%的企业正在实践 HRBP,55% 的 HR 正准备或正学习 HRBP。 HRBP 概念的大热,而实践却大冷,这中间有很多原因需要去反思的。 首先,我们先回想一下,企业为什么需要 HRBP? 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部大多按照职能块划分团队的,例如招聘、薪酬、培训, 各模块进行制度、流程、规范的编制,然后公布,形成公司的一项政策,从上 而下的推行。 但是,推行中,往往遇到很多阻碍,甚至出现制度文件被挂在墙上,时间久了 掉在地上,难以有效执行。 为什么呢,因为业务领导总觉得人力资源政策缺乏对一线业务的理解和灵活性。 怎么办呢?老外们就想着“重新定义 HR”,即重新去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也就是说,HR 不能纯粹的按照模块去分工,要按照角色来一分为三,这种变 化更有助于提升 HR 与业务形成强互动关系。 在 HR 三支柱背景下,HR 最重要一个特征,要增加用户意识。 ►HRBP 背后的三驾马车,怎么分工的? HRBP 主要的定位在于用于挖掘业务的需求,提供点对点的咨询服务和解决方 案,他们是确保 HR 贴近业务需求,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的关键。 但是,提供解决方案意味着需要同时精通业务和 HR 各领域知识。 寻找一群样样精通的人才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HRBP 需要智囊团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 HR COE(center of expertise)。 HR COE 的角色是领域专家,类似于 HR 的技术专家,借助本领域精深的专业 技能和对领先实践的掌握,定位与设计业务导向、创新 HR 的政策、流程和方 案,并为 HR BP 提供技术支持。 显然,HRBP 不好挖掘培养,COE 更是极度稀缺。 同时,如果希望 HRBP 和 HR COE 聚焦在战略、咨询性的工作,他们就必须从 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这就出现了 HR SSC (HR shared service center)。 HR SSC 是 HR 标准服务的提供者,他们最重要的作用,帮助 HR BP 和 HR COE 从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 简单的说,如果没有 SSC 和 COE 帮助 BP 做支柱,靠 HRBP 单枪匹马搞定业 务太异想天开了。 COE 如同咨询机构,每个人都是某个模块专家,能够可以根据业务和 BP 需要, 做出专业方案。他们精深,但不宽阔。 SSC 如同服务大厅,凡是能够通过资源整合,提升组织效率的事宜,均由这个 部门来负责。 HRBP 呢?这个角色是连接人力资源与业务部门的关键纽带,因此,这个岗位 的人关键要懂业务,又要懂点专业,用人力资源专业帮助业务部门解决问题, 才是其根本价值。 ►所有组织都适合 HRBP 吗? 我的回答是:NO。 管理中的跟风现象严重,在一窝蜂地建 HRBP 岗位,却不知该岗位的特殊性。 首先,如果一个集团化尤其业务多元化的公司,更适合用 HRBP。 原因是每个业务都有自身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原则上不能一概而论,因 此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来支撑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需要。 而人力资源是一个专业的岗位,且人力资源在组织中一般都是垂直管理的模式, 在专业管理一体化的同时,需要理解业务,才能真正对症下药,引入有价值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帮助业务解决问题。 如果人力资源只会“玩”自己的专业,不能帮业务解决问题,那么这个岗位根 本没有存在的价值! 到底,哪些组织更适合设置 HRBP 角色? 纵观人力资源发展模式以及人力资源组织机构的发展模式,不难看出,其实组 织机构的演变与人力资源发展的成熟度相关。 原则上,初创企业、单一业务型企业,使用职能制的组织结构来支撑企业的发 展即可,不必要设置 HRBP,徒有其表而已。 而对于成熟企业,业务模式趋于复杂,采用矩阵事业部的组织结构的,应当考 虑 HR 三驾马车转型,设置 HRBP 是顺势而为。 设置 HRBP 的根本目的不应是跟风,而是考虑到,当组织规模过大,或业务模 式多样性,我们已经很难用一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去支撑组织发展的需要。 这时既需要统一化,也需要差异化,HRBP 设置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组织管理与发展的核心就是找目标、找现状、找差距、寻路径,要改善。 因此,人力资源无论组织机构设计还是管理模式的选择,其目的一定和组织发 展的目标相关,只有这样,这个角色才更好地深入并理解业务,不被人力资源 的事务所羁绊。 ►BP,到底是业务的人,还是 HR 的人? HRBP 与传统 HR 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求 HRBP 对业务有深入的了解。 当然,HRBP 首先要成为一个 HR,角色不能混淆。 只有当你已经有足够的 HR 知识和技能,至少你能了解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不 同作用后,知道 HR 常见的容易发生的问题,在帮助业务部门解决人资方面的 各种问题不犯怵,你才有资格在业务问题上持续发力。 一名传统 HR 要想懂业务,最好的办法就是抡起胳膊自己去试一试,毕竟砍一 百棵树才会知道磨刀是多么重要的事。 只有你知道业务部门在什么样的工作场景下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完成工作,你 才明白业务部门需要什么样的人。 只有你把业务部门目标当做自己的目标,设身处地的进入业务工作界面,切实 地解决业务部门在实现业务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管是业务问题,还是 HR 问题。 只有这样,你才能和业务部门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建立彼此的信任。业务部门 才会真正地把 HRBP 视为自己可以共进退的伙伴。 没有得到业务的信任和共识,HRBP 是不大可能拥有真正的话语权和参与感的。 所以,如果你要成为 BP,有两个关键角色。 一是要成为翻译官。 你既能把业务问题翻译成 HR 问题去专业解决,也能把 HR 内容通俗易懂的传 导给业务人员,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作为业务部门和 HR 之间的桥梁。 翻译官的专业职责在于,负责将业务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个性化需求通 过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或标准,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主动去寻求解决之道。 二是要成为实践者。 也就是在实际工作中,HRBP 的出发点是业务,而非 HR。 工作思路也要是从 what-how-why 到 why-how-what ,从你提供什么 HR 服 务到业务部门需要什么 HR 服务。 一切以业务出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是辅助工具,非工作主要内容。 ►你适合转型做 HRBP 吗? HR 转型 HRBP 需要注意哪些? “三十岁前不要考虑。” 大咖一句话道出了转型 HRBP 的困难程度。 作为 HRBP,你不仅需要是一名合格的 HR,还要对业务有足够的了解。这种双 重角色的蓄力显然不易。你想,如果你没有时间的积淀和积累,部门 leader 凭 什么听一个“黄毛丫头”的? 如果没到三十岁,那就算了吗? 当然不! 就像文中说的一样,不懂业务就去“前线”试一试;部门 leader 不信任,要用 时间和经历证明自己,毕竟业务部门也有很多比你年轻的人。 毕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初做者到有经验者,再到骨干、 资深者、专家,一步一个脚印。

10 页 1171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首先是一个理念,其次才是一个岗位!

HRBP首先是一个理念,其次才是一个岗位!

HRBP 首先是一个理念,其次才是 一个岗位! 作者|刘冰 人力资源领域在一二十年前出现一个新的潮流,叫做 HR 三支柱,HRBP 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支柱。 华为公司在这个领域方面做的是最早的,也是积累最丰富的,今天就来探 讨一下什么是 HRBP,怎么样做才能够做好 HRBP。 1 HRBP 是一个工作理念  针对业务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为什么说 HRBP 是一个工作理念?HRBP,叫做业务伙伴,“伙伴”给我 们带来一个新的理念,我们人力资源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它提出了一个很好 的思路——业务伙伴。 而业务伙伴的核心和精髓就是一句话,叫做理解业务,识别痛点,能够针 对痛点提供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可能是人力资源方案,也可能和人力资源看 似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结果要能够解决业务的问题和痛点,支撑业务成功。 举个例子: 一个团队有很多问题。 首先,这个团队老员工少,新员工多,骨干员工就更少了,所以整个团队 的这个战斗力非常弱; 第二个问题,这个团队技术积累做的不是太好,三个月以前犯的错,三个 月以后换个人做又会犯同样的错误; 第三个,整个的团队的员工的士气比较低落,员工经常加班加点去赶进度 , 但是部门的业务,依然不成功,长期如此员工就很疲惫。 问题很多,但是当前最需要解决什么?是员工的士气改善还是其他的问题? 这个部门它是有三个硬件平台,支撑产品线,高、中、低三类产品的开发 , 那么这三类产品,几十款产品,三个平台,功能都差不多,那么三个平台,它 的工作量,可能就是三,如果说修改可能的问题数也是三。但是如果能够做规 划优化成一个平台,那么工作量理论上能够减少到三分之一,那么问题数,理 论上也能够减少到三分之一。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我们当前最需要做平台规划,因为我给出的这个建议 方案做的很细致,很到位,所以部长接受了,马上就投入了有十几个骨干去做 平台规划和开发。 半年后平台搞出来,应用效果立竿见影,工作量大幅下降,问题数大幅减 少,员工有更多的时间去赶进度去解决问题,部门的产品越来越成功了。虽然 没有做什么士气改进活动,但是员工的士气自然就上来了。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人力资源好像做了一些和人力无关的事情,给业 务部门一个平台规划的方案,这个方案好像是一个技术方案,跟人力资源没有 关系,但这个是我们人力资源做出来的,是我们 BP 做出来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人力资源做什么,是源自业务的需要。因为业务的痛 点需要我们帮助它改善,解决方案并不一定非得是人力资源方案。 有人可能问,我不懂技术,这个方案能做得出来吗? 我想告诉大家,我也不懂这门技术,为什么我能做出来?这些理念没有一 句话是我的原创,都是这个部门的骨干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只不过我通过访谈 把他们挖掘出来,梳理出来,整理出来,形成一个方案反馈给业务主管。 2 HRBP 的定位  管控部门 OR 服务部门 我们人力资源很多部门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管控部门,我管控你的招聘,我 管控你的绩效,我管控你的晋升;有的觉得人力资源是一个服务部门,在我看 来,人力资源无论是定位为管控部门还是服务部门,我觉得都不是太到位。 首先说管控,你人力资源想管控你管控得了吗? 比如说招聘,一个岗位空缺了这个岗位,要求是本科毕业以上,但是业务 部门,他面试了一个大专生,但是他觉得非常不错,他想要,人力资源部说不 行,那么问题来了,那人力资源都不同意,你能够承担这个责任吗?业务部门 想要可以,那么你想清楚了。人可以要,那么同时要这个人如果没有用好,如 果不合适,那么后果你怎么能让人事部门承担呢? 选人用人,在华为都是业务部门的事情,这样才是责权利统一。 所以我们讲,什么叫做 BP,首先我们说它是一个工作理念,它强调我们人 力资源做什么,BP 做什么,做什么这个工作源头是源自业务的需要,不是我们 人力资源认为它是怎么样,这个是我们人力资源容易犯错的,我们常常以专业 的思维看业务部门,这样容易忽视业务部门的需要。 BP 强调人力资源做什么?源自业务的需要。 我们的专业知识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你花了很多的时间搞了一个方案 , 但是不能给业务部门创造成功的这个方案,就是一堆垃圾,就是一堆白纸,哪 怕你用了最好的技术,最先进的理论。只有为业务部门带来成功才有价值。 所以,BP 首先是一个工作理念,我们说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的部长,他是公 司老板的 BP;其次才是一个工作岗位,专门设置 BP 的岗位人员,深入一线, 直接去感受业务的需要,直接针对业务的需要,去展开人力资源工作。 在这里面,我们特别强调,HRBP 是业务伙伴,而不是业务部门的伙伴, 我们的工作输入是来自业务的需要,不是业务部门的需要。 有人说,业务部门和业务部不是一回事嘛?不是一回事。 业务部门的要求和业务部的业务要求是不一样的。业务部的要求是被动的 去接受,而业务部门的业务呢?我们是主动的理解主动去识别痛点,主动去提 供解决方案,解决业务的痛点。 3 HRBP 与三支柱 站在肩膀上整合解决方案 在华为标配是 150-200 人配一个 HRBP,要求 HRBP 和业务部门在一起办 公,通过这样的要求,我们期望 BP 能够理解业务,能够识别出痛点,能够有 效解决业务的问题。 BP 要想做到这个工作,需要另外两个角色的大力支撑,一个是 HRCOE, 一个是 HRSSC。 HRSSC 定位是什么? HRSSC,我们称为人力资源人事服务共享中心,就是把人力资源人事行政 类的工作,比如说合同的签署、五险一金、考勤等等全部剥离到这个部门来做, 让 HRCOE 和 HRBP 能够聚焦专业性工作。 HRCOE 定位是什么? HRCOE 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的领域专家,两个关键定位: 第一是公司各人力资源领域的制度流程的制定者、看护者、维护者; 第二是公司人力资源这些领域制度、流程在整个公司一致性落地的一个推 动者。 BP 定位是什么? 第一个,理解业务,识别痛点,能够针对业务的痛点,提供人力资源整体 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BP 是公司人力资源各领域的制度和流程在本组织有效落地的一个 支撑者。 为了把这些事情做好,BP 就要具备 HRCOE 的关键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特 别是领导力的培养、绩效管理、人才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是必须非常核心 的。 所以,BP 要站在 HRCOE 肩膀上,能够把 HRCOE 相关领域的这些技能能 够掌握,把它整合成解决方案,去解决业务的问题。 4 华为 HRBP 的 6 个角色 HRBP 团队的职责呈现 为了把 BP 做好,在华为给 BP 专门定义了相应的角色、职责,一共是 6 个: 业务战略伙伴; HR 解决方案的集成者; HR 的运作者; 员工关系管理者; 变革的推动者; 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驱动者。 这六个角色就是华为定位 BP 呈现给业务部门的一个角色职责,这 6 个角 色我们说既可以说是某一个 BP 的这个定位呈现,也可以是 BP 团队的整体呈现。 比如,某一个 BP 能力很强经验很丰富,可以把 6 个方面的角色同时都做 好,可以直接呈现给业务部门,这 6 个角色,如果说有的 BP 能力稍微弱一些, 工作经验稍微薄弱一些,可以是依赖于整个团队,通过团队的力量来呈现给业 务部门。 5 HRBP 隶属关系 根据管理成熟度调整 BP 可以属于业务部门,也可以属于人力资源,需要根据公司 HRBP 的成熟 程度,在不同的阶段可能要做不同的设置。 比如说华为在这个 BP 的建设初期,HRBP 的组织关系属于人力资源部,它 实线要向人力资源部汇报,虚线向业务部门汇报。 现在在华为 BP 所在的这个部门是 BUHR 管理部,这个管理部,实线是属 于所在大部门业务的管理者,虚线属于上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有些公司一开始就把 BP 归属于业务主管,BP 就抱怨说把自己做成了大秘、 助理的角色,没有体现 BP 的价值。 在 BP 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把他设置在业务部门也有问题,因为 BP 刚刚开 始实施,大家对 BP 的定位和职责都不是很清晰,都处于探索的阶段,业务主 管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要求 BP,慢慢就有可能会把 BP 做成秘书或者助理。 先把 BP 实线归属于人力资源,确定 BP 的工作方向;业务部门主管可以提 要求,但是最终 BP 做什么,还是要在整个人力资源的大框架下。 等 BP 成熟了,业务主管和人力资源的主管定位职责达成共识了,这个时 候可以把 BP 的实线的管辖权放到业务部门。 为什么在 BP 成熟之后又放到业务部门呢?为了能够相应及时高效地响应 业务的要求。 6 HRBP 如何理解业务? BLM 模型理解痛点 BP 怎么样才算是理解业务? 要看决定业务成功背后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在这些关键要素上,组织当前 的现状是什么,现状和期望的差距就是痛点,这个痛点可能就是我们人力资源 的一个价值切入点。 怎么样全面的去理解业务痛点? 一种方式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认识去了解,这个理解不够系统不够 全面。 我们建议用一些成熟的模型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组织,模型很多,在华为 推荐用的一种模型是 BLM 模型,全称叫做业务领先模型。 它是从 IBM 引入,开始是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个工具,后来 BP 发现这个模 型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人力资源去理解业务,识别出它的痛点,然后把它用 于做业务理解的一个参考模型。 BLM 模型告诉我们,决定组织业务成功的关键要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战略, 一类是执行。 什么是战略? 核心要点: 第一个是战略意图, 第二个是市场洞察, 第三个是创新焦点, 第四个是业务设计。 战略意图是指我们到底想在这个行业排第几。 市场洞察就是看市场、看宏观政策环境、看技术的发展、看对手、看我们 价值客户的关键诉求。市场洞察的结果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给我们的机会点 在哪里,它的风险在哪里。 趋势看到了,机会点看到了,风险看到了,下边就是创新焦点,也就是我 们怎么样做,能够更好的去抓住这个市场的一个机会,规避这个风险,能够比 对手做的更好。 创新怎么创? 不是仅仅考虑你当前有什么,要超越你当前的职业,要有宏大的追求,通 过这三个维度的战略意图、市场洞察、创新焦点。 业务设计就是:谁是我的客户,他的价值诉求是什么,我们如何更好的做 满足客户的需要,比对手做的更好。 举一个例子: 华为 Mate7 手机卖得不错,有三个卖点:第一大屏,第二个是大容量,第 三个卖点是全金属外壳。 这个三大卖点满足白领商务人士的需求,这些人希望大屏可以在手机上处 理信息,电池耐用不要老充电,还要外观大气,而华为 mate7 刚好满足这几个 方面,所以这个就是很好的定位设计。 中国智能手机前 5 强出来了,华为排第一,oppo vivo 上来了。大家都是 做智能手机,有些人做的不好,有些人做的好,这个就是执行。 有些组织执行力强,就能把该做的事情做的很好,那么有些组织执行力弱 一些,做的就不是那么好。 执行有三个关键要素: 一个是组织, 一个人才, 一个是文化氛围。 组织包括组织的结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 人才包括在各个职能点和流程上的人,包括我们管理干部还有专业岗位上 的员工,这些人他们的能力和他们的意愿。 文化氛围是非常的关键的一个环节,华为极为重视。“资源是会枯竭的, 只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华为一直强调奋斗文化。华为认为,公司的成功不 是靠金钱,不是靠什么技术,也不是靠什么背景,而是靠奋斗。 这个文化氛围一点也不虚,直接影响员工的观念,而观念又影响行为。 7 HRBP 关键工作 管理干部的 3 个问题 组织、人才、文化氛围方面,也是我们人力资源能够做的事情。那么作为 BP,能够做的,主要是在人才方面。 BP 在人才方面做什么?主要就是管理干部。 而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这个团队的战斗力,所以提升业务主管的 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就是 BP 的一个关键性的工作。 怎么来提升管理者的意识和管理水平?就要去看当前管理者遇到的痛点在 哪里。 我们管理者常见的问题无外乎就几个: 第一个问题,干部的意识问题。我在这个层面,我在这个领域的管理岗位 上,什么是我的工作重点,我的工作方向应该在哪里。 第二个,要掌握做好这些职责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个,意愿的问题。有意愿去履职,有意愿去学习成长。 第一个,很多管理者是从业务骨干部门上来的,他们也就是忙于具体的业 务,忙于技术问题,对管理、对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视和投入非常的不足。 有一个现象,“高层干中层的事,中层干基层的活,基层员工没事就想着 升职”,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缺位和错位。 有人说,高层把下属培养出来后,你可以“喝茶”去了,怕“教会徒弟饿 死师傅”,这个是大错特错,即使是培养出来了也不可能“喝茶”。 为什么?因为你高层有很多高层该做的事情,不可能授权给其他人的,比 如说定战略、建组织、树文化,这是高层要做的。 这就是管理意识的问题。 第二个是管理的技能,如何去做好这个定战略,如何去做好建组织。 第三个意愿问题,单纯靠培训、培养是不够的,要靠一个管理体系。 好干部,是管理出来的。好干部的管理在华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管理岗位的认知标准; 第二个是基于管理岗位认知标准的选任与预留; 第三个确保选任与预留能够真正落地的运行机制。 什么是管理认知标准? 就是建立一个文件明确这个层面应该是干什么,比如说华为定义研发的基 层管理者叫做专业队伍,领技术,带队伍,他是团队知识技能的带头人,他是 团队建设责任者。 认知标准有什么用? 第一个,牵引、规范、约束、带领岗位管理者做事情。 第二个,它是选任预留的基础。干部选任考核什么?很多公司考核组织业 绩,这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看干部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的效果,要基于他的认知 去考核。 如何去培养? 华为有几个重要的培养方法: 第一个是角色认知课堂培训; 第二个是角色认知案例研讨; 第三个叫做角色认知管理辅导; 第四个叫做角色认知诊断辅导。

16 页 913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到底是做啥

HRBP到底是做啥

HRBP 到底是做啥?前百度 HR 为你人肉亲 测 有人说 HR 不懂 Business 就是个 P,于是 HRBP 就诞生了。 HRBP 到底是啥?HRBP= HR BUSINESS PARTNER,又称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 它是链接人力资源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纽带,不仅要求在 HR 专业领域是专家,更要能 够精通业务。 他们会协助业务部门进行员工招聘,组织培训,薪酬绩效设置等工作。 那么 HRBP 的具体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呢? 前段时间有幸采访到前百度 HR,现光音网络 HRBP 沈宓,她在人力资源行业混迹近 七年,经历过技术、猎头、Recruiter 的打磨后,双腿迈入了 HRBP 的队列,她的实 战经验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 把我对 HRBP 的疑惑一扫而光,可以称以下内容为 揭秘 HRBP 真实工作实录。 这次采访对我已经超纲,因为聊得太嗨,沈宓讲出了很多我完全没想到,却又非常 实用的料,中途想进来探听的第三者都被我们一 一赶出去了。 沈宓的亲和力在我见到的那一刻就被验证,明明第一次见面,却有一种认识很久的 错觉。 她眼睛笑得弯弯的,随意拨了拨头发跟我表示,这是采访吗?我们就来聊聊天吧 ~ 我瞬间毫无压力,你会感受到那种被平等对待的感觉(不管是采访还是面试,让对 方放下包袱都是很重要的技能啊),但一谈到专业知识,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在感性和理性中游刃有余。 ▌挥别百度,她说要转战创业公司 毕业于北邮通信专业,沈宓的第一份工作是惠普的技术支持,但这个生性活泼的女 孩怎么会甘于循规蹈矩埋头做技术,在决定转型后,出于对猎头的好奇,她歪打正 着的跨入 IT 猎头行业。四年后互联网发热了,沈宓非常喜欢互联网快速变化的节奏 感以及百度 Tech-Driven 的风格,在朋友的推荐下,最终如愿加入百度。 加入百度后,她先后负责过 HR、市场、商业分析、投资并购部的招聘工作。谈到离 开百度,她讲到:百度是心中的 Ideal 公司,在百度成长和收获很多,认识了知心的 同事。但为了实践除了招聘以外的 HR 模块,并深入业务部门中工作,她最终选择了 离开百度,并加入了光音网络,担任技术团队的 HRBP 工作。 HRBP 到底是如何打入技术部门的阵地?如何与一群 Geek 们愉快玩耍? 理科出身的沈宓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她谈到,“我跟技术部门的同事会产生较 好的化学反应,沟通方式也相似,能比较容易的 get 到他们很多点。私底下我虽然 像个话唠,但具体工作时,会更偏向理科思维,简单直接的表达事情。虽然身为 HR,但更多时候是像朋友/同学与大家相处。” ▌HRBP 的工作日常 沈宓没有跟我讲太多关于 HRBP 的战略高度,胜任半年的她,跟我分享了在招聘、 诊断、培训、绩效几个方面的切身体会,对于想要快速进入该行业的 HR 可能更具参 考价值。 招聘 招人难啊,技术合格就 ok? 在招聘的环节,HRBP 到底在看什么?沈宓表示,“技术侧的专业知识,会由技术部 面试官把控,HR 更多看人的价值观是否跟企业文化吻合,与团队的融合度,以及人 选的沟通/学习能力。” HR 需要挖掘细节,必要时进行多次沟通,多人面试的方式 进行确认。 HRBP 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不会为了完成任务只顾眼前利益,她聊到面试一个 新业务核心岗位的案例: “这是内部推荐来的一个候选人,第一轮面下来对人选的团队融合存在一定顾虑, 因此又邀请跨团队的核心员工与其沟通,用这种交叉面试提升面试的准确率。并且 找到推荐人确认员工过往的工作情况,及性格评估。后来发现与一面的第一印象有 偏差,综合评估下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员工。 核心员工的招聘一定要慎重,值得花 费力气,哪怕他的意愿在过程中被削弱。如果对方愿意花这么多时间说明很珍惜这 个机会,来了之后不会轻易走掉。” 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但也是很主观的,这种多次沟通和多人沟通的方式,很大程 度避免了漏掉一个还不错的人才。 诊断 谈到如何给团队进行诊断,沈宓建议刚接触业务的 HRBP 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着手: 员工关系:心急吃不到热豆腐 做员工关系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对员工进行说教,他们内心并不会接受,学会倾听 他们的声音,才会发现问题: “在两个员工的一次对话中,发现两人的谈话并不太愉快,作为团队的两名核心负 责人,如果真的存在沟通问题,很难想象如何在一起工作……当时没有马上着急去询 问,而是跟他们单边聊天,还跟以前的 HR 聊了两人的渊源,听完双方和旁人的描述 后再进行判断,并尝试解决的方法。 分别沟通后,我了解到他们在以前工作中有些误会,因此合作时会带有情绪。为了 帮助他们化解误会,在单独为双方进行解释后,把两人直接拽进会议室,面对面的 直接沟通,把之前的误会和情绪直接说出来。有时还像个红娘一样,拽着两人一起 吃饭,增强感情。。。最终化解了误会,两人现在像 couple 一样愉快的共事着。 其实,男生沟通很简单,只不过有一个 HR 作为润滑剂,效果会更好。HR 其实往往 靠细节取胜,把小事做好对团队是最好的。” 组织结构梳理 : 充分了解你的团队 加入公司后,在整理技术团队员工信息时,发现两条业务线中,一条业务线的人员 配置并不合理,除了两,三个核心员工,其他团员级别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另一 条比较良性的业务线,人员配置要合理很多,从高层到底层呈现金字塔形),解决 问题的第一步,招人的时候权衡轻重,合理分配人员。第二步,内部的初级员工同 时也尽快培养起来。 跨部门的合作:扭转技术员工的思维 学会和产品多做沟通 技术语言和业务语言不一样,部分技术同事有时只想着做好代码开发工作,而缺少 了与产品,业务团队的沟通。另外,有的同事的定性思维就是技术是不能反驳产品 提出的需求,你要扭转他们的思维,再逐步强化。 在梳理完团队结构后,把一些有潜力的 junior 的人拔到中层,鼓励他们成长,站到 前线去带领团队,给他们意见,多跟产品交流,成熟起来,学会思考,多了解业务 和产品的知识。 …… 跨部门的合作就是很多公司存在的大问题,这是 HR 需要去发现的,你可以拽着其他 部门的 BP 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绩效 谈到绩效模块,沈宓微微皱起了眉头,她说绩效不像招聘和薪酬有固定的框架,而 会涉及到太多不确定性,这也是她目前还在思考探索的: “ 国内的绩效大部分都在讲评分,排名等体制,我个人不太喜欢这样的方式,你会 发现有很多不合理性,在比分时,你会错伤某些员工的积极性,或者会让团队内部 有矛盾,缺乏完全的公平性。我一直想做的是去 ranking 化,设置一套合理的绩效 机制进行评估。绩效所要的结果不是出一个排名,是要建立一个沟通机制。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更好的帮助管理层&leader 了解团队,优化团队。” ▌提升员工归属感的助攻 tips 如何让员工尽快融于团队有归属感,沈宓提供了几个小技巧: 师兄计划 师兄计划是光音网络针对新人融入问题,特别打造的一个 HR 项目,与传统意义的 Mentor 不同,新员工入职后,公司会配置一个老员工进行 1 对 1 的关怀。我们会先 选出一批符合公司价值观,性格开朗活泼的师兄,师兄的工作是在生活,心理,文 化,公司历史/政策等方面给予新员工指导。 直线经理 另外对于新人,“直线经理”也很重要。新人入职后的第一个月,会比较不稳定, 如果直线经理缺乏沟通,指导,会容易让员工对公司失去信心,快速离职。所以我 们会加强直线经理对新员工的关注。 交叉办公 最近公司让我搬到楼上跟技术同事坐在一块儿,刚开始担心打扰技术同学,后来觉 得坐过去其实能与同事更好更及时的沟通,如果有 HR 的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帮忙 解决。 ▌HRBP 是保姆? 半年工作经验不算一个很长的维度,但对于想要快速提升的新人,沈宓提出了非常 中肯的建议: " 第一,不要只 focus 在招聘的工作,它是 HR 门槛最低的一项,HRBP 需要累计足 够的知识。不能等到业务部门来找你,你要主动去关心人员配置是否合理?如何让 员工成长?作为 HR 你能提供什么样的工具和建议?薪酬问题你要细致到能回答住房 公积金等环节,如果你不注重这些细节,你又是否有很好的资源提供?千万不能说 你不知道,HR 每一个模块的知识都要涉猎; 第二,提高成熟度,我见过资深的 HRBP 基本上是 30 岁+,至少擅长一,两个模块, 能够与业务部门平等对话,他们才会信任你,如果 HR 在工作中表现得很幼稚,对于 员工提出的问题很茫然,他就会认为你不专业,不太愿意跟你过多沟通。 很多人对 HR 的认识有误解,你不能跟他们说“我是你们业务部门的招聘负责人”如 此硬推销自己,你可以告诉他,我在这边能做些什么?能帮到你什么?甚至开开玩 笑说我就是你们的保姆。” 从百度到光音网络,从做技术到 HRBP, 沈宓的转变源于她非常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采访中不时有同事找她谈事,沈宓跟他们交流中我只看到满眼都是爱。 作为一个随时 enjoy 工作的 HRBP,她最后准备了一份精心熬制的老鸭汤给大家: “ 你也许会抱怨绩效不公平,会不满加班没有奖金,会烦恼工作量突然增多工资却 不见涨, 其实在任何一家公司,你都很难会得到完完全全平等的回报,如果只看到 眼前利益,就狭隘了。更多的时候,应该珍惜每一个工作环境,保持积极的态度去 工作,不断的充实自己,思考长远的个人成长。” HRBP 存在的意义可以是战略层面出发的,也可以是细节层面出发的,重要的是用心 做。这是一个看似门槛低,却需要大智慧才能做好的职位,HR 要经常从繁琐的日常 工作中跳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4 页 918 浏览
立即下载
腾讯的HR三支柱:COE、HRBP、SDC是如何分工落地的?

腾讯的HR三支柱:COE、HRBP、SDC是如何分工落地的?

腾讯的 HR 三支柱:COE、HRBP、SDC 是如何分工落地的? 在众多企业 HRBP 的实践中,腾讯已把三支柱中 SSC(共享服务平台)升级 为 SDC(共享交付平台),这个创新离不开腾讯人力资源平台部总经理马海刚, 本文超级干货,请大家自动收藏。 马海刚,2008 年加入腾讯,现职腾讯人力资源平台部总经理,曾任职人力 资源部副总经理兼平台研发系统及运营平台系统 HRD。马海刚先生还曾在华为 技术有限公司工作近七年,先后担任管理代表、中东北非地区部部长助理等职 务,后在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三年。 腾讯 SDC 的建立背景 腾讯近几年的发展可用“超速”来形容,在这样快速的组织与人员规模扩 张下,腾讯 HR 开始思考:“一个怎样的 HR 体系能够支持腾讯的发展,做到 既符合大公司特点,又能够灵活应对不同事业群(BusinessGroup,以下简称: BG)需求;不仅快速响应业务,还能快速制定方案,深入挖掘出 HR 的附加价 值?”由此,腾讯 HR 的变革拉开帷幕。 腾讯的 HR 运作模式建立在“更加关注业务需求”的基础之上,从业务需 求出发,衡量 HR 的价值定位。 1.打造和强化 COE,确保 HR 与公司战略发展紧密关联,前瞻与研发的角 度确保 HR 站在战略前沿,通过各种人力资源工具和方法论的实施给予政策支 撑。 2.让 HR 深入 BG,建立熟悉业务、懂业务的 HRBP 团队。HRBP 团队成员 每天参与 BG 的业务会议,了解不同 BG 业务的个性化的特征,对业务需求进 行诊断,给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与项目管控。 3.建立中间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团队共享、能力共享、信息共享”。 通过高效的 EHR 信息系统,为各部门提供一站式 HR 解决方案,提高 HR 团队 的工作效率。 腾讯 HR 架构模式按照上述思路设计,在保持 COE 和 BP 职能角色的同时, 于 2010 年设立人力资源平台部,即 SDC(SharedDeliverCenter,以下简称: SDC)。 腾讯 SDC 的定位 腾讯 SDC 通过对集团各区域共性 HR 解决方案的集成、E-HR 信息化的集 成、人事运营服务的集成,实现对业务端 HR 共性需求的标准交付、员工端 HR 基础事务的及时受理、HR 内部 COE 及 BP 端 HR 运营工作的有效剥离与整合 支撑。 SDC 强调在共享和服务的基础上,推进共性业务的支撑、标准化流程的管 控、专业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服务效率和满意度的提升,无论是对公司、 业务单位,还是对 HR 内部的 COE 和 BP 而言,SDC 都是“可依赖、可减负、 有长效运营机制和支撑能力”的资源共享、能力共享、团队共享交付平台,是 专业的伙伴式服务和咨询中心。更多 HRBP 相关分享,推荐关注环球人力资源 智库,微信搜索 GHR 即可关注。 腾讯 SDC 的现状 腾讯 SDC 现有员工约为 120 人,除了薪酬部分(腾讯的薪酬部分具有特殊 性,其内部建立了完整独立的薪酬部门)外,日常 HR 运营支持部分的职责模 块已基本涵盖。 腾讯的人力资源平台部(SDC)从无到有,旨在让腾讯的管理艺术完整传 承,一是把共性的 HR 事物传承下来,让总部的各类 HR 管理举措在不同区域 无缝承接;一是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事业群的管理经验,在公司层面、 其他事业群借鉴运用。为此,人力资源平台部建立了三个具有 HR 平台特性的 服务和咨询机构:按区域集成的共性 HR 解决方案服务和咨询机构、HR 信息化 建设服务和实施机构、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 1.按区域集成的共性 HR 解决方案服务和咨询机构。 SDC 区域 HR 共性解决方案服务团队的职责,很清晰的被界定为从 HR 角 度,为各 BG 的发展提供高效、周到、细致的业务支持和服务管控,提供更让 公司和 BG 信任的 HR 共享资源管理平台。具体表现为: (1)负责区域的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综合 HR 事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 营,确保公司各项 HR 战略、政策、措施在区域的传承和落地有充分的资源平 台支持; (2)满足区域业务长期发展和持续成功对 HR 专业服务支撑的需求; (3)满足区域员工对组织氛围、各种 HR 服务的需求。 2.HR 信息化建设服务和实施机构。 HR 全面信息化建设即为人力资源体系经络的构建,既需以人为本,并且 将增值的流程保留,也需将人力资源体系的信息化脉络搭建。其机构的职责具 体表现为: (1)输出与 HR 信息系统建设机制和流程,并推动优化和落地执行,确保 企业内部 HR 系统的有序性、高效性、安全性; (2)深入挖掘和快速响应 HR 业务部门和 HR 系统用户的需求,通过专业 化需求分析,总结和提炼出与 HR 系统建设规划相匹配的方案,并推动开发实 现; (3)承担 HR 系统的运维工作,跟踪 HR 系统的运行健康度,通过各类数 据的分析,找寻 HR 系统待改进提升的“优化点”,转化为新的需求规划,推 动 HR 系统循环改进。 3.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 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满意度 为目标,以共享、标准、高效为特点,处理各种 HR 重复性、操作性事务的集 成化服务平台。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分为“经济”基础、运营管理、 服务质检体系三个层面: (1)“经济”基础:即底层的运维有效性管理,包括成本--价值理念、资 源规划与投放、关键指标体系; (2)运营管理:包括运营平台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两个部分,涵盖交付管 理(业务接入、业务标准化、交付控制)、数据管理(服务数量、人力布局)、 作业平台系统建设、呼叫系统建设、知识库系统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 (3)服务质检体系:关注多维客户,确保各种能力的循环改进。 关于腾讯人力资源部的转型以及 SDC 的三大服务机构的整合串联,腾讯举 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例如在一个招聘活动过程中,HRBP 的关注点在于需求是否合理,人员 是否合适;COE 的关注点在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工具更好的识别需要的人才。 而如何高效的纳入人才,快速的满足需求就需要人力资源平台部统一处理与实 现。例如前期的 cold-call 活动由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承担;在与 HRBP 实时沟通,明确需求特征,并进行候选人筛选时,区域集成的共性 HR 解决方案服务和咨询机构承担;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如何让流程更顺畅高效, 需要 HR 信息化建设服务和实施机构负责。” 腾讯 SDC 的特色 1.关于职责覆盖 腾讯 SDC 实行职责与流程逐一覆盖的原则。虽然平台的建立需求是自上而 下的,但是整个建立的过程则是以阶段性的成果为导向逐步实现的。 例如 2010 年 HR 运营共享平台的职责模块搭建初期,由于当时业务部门用 人的严重缺口,但招聘经理真正将精力运用在招聘增值活动上的比例不足 60%。因此,腾讯以招聘为切入点,试着将剩余的 40% 精力通过运营服务的 建设进行有效释放,最终帮助企业高效解决问题。 腾讯在建立任何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体系或架构时,都是以解决当前问题为 切入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长效的运营机制。腾讯一直秉承着在不影响 业务发展的情况下,验证平台价值并逐步覆盖职责的理念。但是,通过解决问 题体现价值只达到了第一个目标,怎样将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保留下来,并且 体系化、可持续化下去,才是建立平台的真正目标。 2.关于用户体验: 腾讯 SDC 中的很多业务可以通过微信实现并且产生互动。例如员工需要公 司开具收入证明,腾讯微信会针对所有内部员工开启一个叫作“HR 助手”客 户端。用户在 HR 助手页面上只需用手指简单进行几项操作,这样的需求就能 直接被后台受理。后台的受理过程会对员工的身份进行验证和鉴别,并将该员 工的个人内容放入模板输入任命后进行打印盖章,随后递交到该员工最近的 HR 服务窗口并通过微信通知员工前来领取。 作为一家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腾讯将用户的的体验与感受放在首位, 并试图把 HR 的工作通过公司的产品思维进行结合与实现。 3.关于员工激励: 腾讯 SDC 属于多地域管理。跨地域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平台打通,资源 整合。例如在北京的 HR 会非常清楚上海的运营业务状况,上海 HR 团队的成 功经验,可以通过这样的信息流通在北京进行成功复制。各地 HR 团队的全局 性和整合性是平台员工最大的价值,在实现价值的同时,平台员工充斥着自豪 感和对未来的期许,这是对员工非常独特的激励方式。 腾讯 SDC 未来几年的发展 腾讯的三大人力资源平台在搭建上已出具模型,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 个关键字: 1.体系化:人力资源 COE 需要项目化,主要关注钻研与引领前瞻;HRBP 需要进行前沿诊断,关注个性输出。但是,整个人力资源仍需要有体系的运转。 因此,腾讯 SDC 需要在体系化方面不断发挥其专业性。 2.可持续:人力资源需要保证公司的基业长青,因此,SDC 怎样需要根据 业务发展的生命周期变化进行总结和最佳实践的沉淀,并且将 HR 的工作不断 地可持续的传承下去。 3.可被信赖:企业的任何一个业务需求,都不是通过某一位 HR 或某一个 角色解决的,而是一种通力合作的形式。怎样让合作伙伴予以信任,不仅是 SDC 的发展方向,也是腾讯整个人力资源部门未来的发展方向。 腾讯 SDC 的干货总结 一、HR 管理架构的升级 支持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发展的 HR 组织体系,既要符合大公司特点, 又能够灵活应对不同事业群对 HR 的要求,不仅快速响应业务,还能快速制定 方案,深入挖掘出 HR 的附加价值。基于这样的理念,马先生总结目前腾讯推 行的 HR 新模式的作用是: 1、COE:负责前瞻性的研究,研发出未来更适合腾讯的模式; 2、HRBP:团队负责沉入各业务,诊断业务发展,管理好事业群的不同需 求; 3、SDC:中间人资资源平台部确保公司在不同区域实现 HR 操作流程规范 化、标准化,并提高 HR 工作效率。 二、HR 信息化的升级 腾讯探索出的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特点有三: 第一,去权力化、去人制化、推行数据决策 ; 第二,使用新技术实现 HR 管理的颠覆式创新; 第三,实时掌握最新的 HR 关键指标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例如,腾讯 产品人力盘点 BI,通过对项目人力对比分析与预警,牵引公司人力向重点产品 调整。 三、HR 服务与管控的升级 腾讯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重视用户体验, 重视员工。这个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也充分体现, 他们的 HR 服务与管控系统有三点属性: 一、用户属性:互动性、针对性;易触达、超预期;稳定、透明、可持续 二、产品属性:产品化思维 、端到端 、可自选+定制化 三、好玩属性:更多的乐趣 、更多的个性、更多的创新 例如,腾讯内部 HR 服务与互动平台——HR 助手。利用微信平台作为入口 和互动媒介,并融合后台数据处理和业务处理能力,为全员提供随时、随地享 受 HR 便捷服务的移动平台。

10 页 360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人效,别扯淡了!

HRBP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人效,别扯淡了!

HRBP 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人效,别扯淡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看到有些文章把人效、人力的 ROI、人力 成本等作为 HR 最关注的指标。HRBP 懂业务的标准也直接与这些 指标挂钩,似乎这就是 HRBP 的核心价值。 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就撕一下关于人效这个话题。 一、人效指标是否重要,和公司战略及行业特性息息相关 我们看到在这张战略地图上,体现了两种战略:增长战略和生 产力战略。增长战略考虑的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生产力战略体现 的是资源利用的效率。 而人效体现的是人均产出,其实反映的是生产力战略。 但是不是每个公司的战略都倾向于生产力战略,特别对于经济 快速发展的中国,一直以来增长战略才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因此对大部分公司来说人效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只有强调生产力战略的企业,或是人力成本占比很高的企业, 也或是在管理上开始追求人均效率的时候,人效指标才会开始变得 重要。 另外,和行业也息息相关。一些把效率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比如强调供应链的、物流行业、部分快消行业......,这些行业人效 指标比较重要。 如果你的公司还是更强调新的业绩增长点,而不是效率问题的, 人效不是公司考虑的重点。 二、剖析人效 我们先看看人效的公式: 人创销售= 销售额 / 员工人数 人创毛利= 毛利润 / 员工人数 人创利润= 利润额 / 员工人数 人效的提升,要么应该是通过激励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 而提高产出和效率;要么通过管理的改善,系统的优化来提升整个 组织的流程效率。这样的人效提升才有意义。但是有的时候,所谓 的人效提升,是没有意义的数字游戏。 以人均销售额为例,笔者以前在制造业的时候,有两年市场行 情大好,产品都来不及做,那两年的公司产能每年 100%的增长, 除了招人,同时靠工人不断的加班赶订单来完成。那两年,人均销 售额从 40 万/人提升到 50 多万/人。 看似人效是提高了,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那两年市场行情大好, 二是因为工人不断的加班赶订单赶出来的。但整体的效率并不高, 两三年的市场高峰后,企业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这种人效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另外我们看人效的公式,分子是销售额,分母是员工人数。如 果想提升人效,要么提升销售额,要么减少人数。这样而来,人效 的计算变成了一场数字游戏。 第一种情况: 比如公司销售额 5 亿,员工 1000 人,则人均销售额=50 万; 那么在不提升销售额的情况下,我把 1000 人中的 500 人变成 外包人员;那公司在册员工只有 500 人,而人均销售额则变成了 100 万。 任何条件不变化,表面上人效提升了 1 倍。 第二种情况: 比如公司销售额从 5 亿增长到了 10 亿,员工人数不变还是 1000 人。人效则增长 1 倍,50 万/人增长到 100 万/人。 但是这真的是人效提升了吗? 实际上造成销售额增长的可能是资本投入的因素、技术进步的 因素或是其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仅仅从人效的角度来 衡量,把它看做人的效率的提升,导致直接忽略了其他的因素。 我们看到以上几种情况,表面上人效提升了,实际上这些人效 的提升一点意义都没有。 接下来我们谈谈关于人效提升,HR 到底能做什么。 从人效的公式中我们看到,要提升人效,要么提升销售额,要 么减少人数或降低人工成本。 关于提升业绩,或者说提升效率,你觉得 HR 可以做什么?做 激励吗?提升员工满意度? 是通过这些手段来提升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效率吗? HR 不能说没有作为,但更多是支持作用; 改善流程,重整组织结构,从而提升人效? 流程、组织结构都是跨部门的事情,涉及到各种资源及利益, 这样伤筋动骨的事情除非公司老大亲自抓,否则单单靠 HR 来协调, 我觉得够呛。HR 真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也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而关于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人数,这似乎看上去挺简单。但是 减员这件事情是 HR 想减就能减的吗?没有充分理由,有哪个 HRD 敢冒险干这事儿。 结语 不管是 HR 也好,HRBP 也好,其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关于 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在我们的群里大家也一起探讨,但是我发 现这一点上大家始终没有达成共识。究其原因,每个人对于人力资 源的理解,如盲人摸象般,只是看到自己理解的那一面。 人效、人力的 ROI、人力成本,这些数据在某些时候是重要的, 前提是基于公司战略、基于行业特性。人力的相关数据只是公司财 务数据中的一块,在某些行业人力成本只是成本中占比很小的一部 分,从整体看根本微不足道。所谓的数据驱动经营,实在不知道对 于数据的理解及信息的掌握,HR 能比财务有多少的优势。我认为, 凡是财务能做的事情,一定不可能是 HR 的核心价值。 对于 HR 的核心价值理解不清晰,直接导致 HR 的工作方向不 清晰,工作职责不清晰,而这种不清晰或者说对人力资源的误解, 还一代传一代的,把错误不断的传承下去,才是人力资源整个行业 最可怕的事情。

7 页 602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在阿里巴巴的应用与实践

HRBP在阿里巴巴的应用与实践

HRBP 在阿里巴巴的应用与实践 在世界 500 强的企业,CHO 和 CFO 往往是 CEO 的左右手,但为了应对世界 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会改变当下的管理架构,单一的部门体系已经不能满 足企业管理的要求,此时,往往会产生出许多新型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部 HRBP(HR Business Partner,人力资源合作伙伴)就是其中一种。 HRBP 在公司里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业务经理泡在一起,参与各种业务会 议,甚至去参加一些和客户的会议。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面纸上谈兵!这个是新 型 HR 的工作模式,也是基本的。而当今的许多公司,HRBP 所面临的困难是, 业务部的同事更多时候是需要能创造业绩的员工,而不是管理和配合他们的员 工,他们认为,HR 的工作就是招聘、薪酬体制和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导致 HRBP 水土不服的原因,有一部分是部门经理犯下的错误: 1)业务经理不懂得授权。许多的业务经理都是业务骨干晋升上来的,实战 经验确实丰富,凡是亲笔恭维,用经验式的方法去管理下属,导致了 HR 的无法 适从; 2)通常以业绩为前提,逼迫式的管理。业务经理通常认为业绩就是审核一 位员工能力的重要标准,通常会布置较重的工作任务,缺乏了统筹全局的能力; 3)没有接受领导力的培训。大多数的业务经理更看重的是技能的培训而不 是领导力的培训,导致了与 HR 在管理员工的方式相冲突。 究竟业务部门需要 HR 做什么呢? 这里介绍的只是 HRBP 也业务部门工作结合,如果 HR 要与其它部门转型, 到底具体需要怎样做呢?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个 HRBP 的转型模型,3D 共享服务 模型。 3D 模型就是经过转型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HR 由 HRBP(HR Business Partner , 人 力 资 源 合 作 伙 伴 ) , COE ( Center of Expert , 领 域 专 家 中 心 ) , SSC(Shared Service Center,共享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简称 3D 模型。其中 HRBP 扮演的 Discovery——即挖掘业务部门需求的角色,其他 COE 和 SSC 职能是: Design(设计),Deliver(交付)请看下图。 看了上述的一个 3D 模型后,你会更疑惑,那 HRBP 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HRBP 要成为每个业务部门经理的招人、用人和管人的技术 大脑。做有价值的 HR 工作,主要体现在 6 点: 1)在业务部招人时要与业务经理商讨业务的实际需求,提供选人的建议, 懂得分析真材实料与过度包装应聘者的简历。 2)帮助业务经理合理从分使用人才,发挥员工最大优势,合理配置人手。 3)充当“坏人”。帮助业务经理裁人、说教,识别出势力虚伪之人。 4)在员工做得好的时候要及时告诉业务经理表扬员工、加薪和给予认可。 5)帮助业务部门与其它部门跨部门沟通。例如财务部、生产部等。 6)适当适时适量的培训业务经理的领导力,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合理的管理 下属。 这里顺便一提,也是许多公司的 HRBP 所忽略的价值,就是承担公司文化 的推动和实践,这种文化更多的体现在将企业内部文化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用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招聘、用人和管人的工具。 阿里巴巴的 HRBP 体系 阿里巴巴的 HR BP 在内部叫做政委,这个词形象的说明了 HR BP 在阿里内 部的地位。在总结 HRBP 角色时,他们把 HR BP 归纳为四大角色: 1)关于“人”的问题的合作伙伴; 2)人力资源开发者:人力资源的增值; 3)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同心结”和桥梁; 4)公司文化的倡导者、贯彻者和诠释者。  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邓康明先生介绍说:“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发展有三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重点在于强化职能来做,搭建了一套能够赖以发展基础框 架的东西,包括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体系、人员培养发展体系。第二个阶段重 点就是打造政委体系,这大概花了两到三年的时间。政委体系是贯彻从上到下 到底想要什么的非常核心的组织保证。第三个阶段有一些常用到的关键词,就 是遭遇战、作用力、反作用力”。  阿里巴巴 B2B 超过半数的政委都是由具有丰富一线实战经验、懂得业务运 作的人担任的。按照马云的说法,就是各个功能部门的 2 号人物,在文化建设 和组织保证方面具有很大话语权和决策权。准确地说,各个功能部门的个性化 运作方式,就是由各自的 1 号人物与政委一起决定的。政委是业务的合作伙伴 , 使命就是保证道德大方向、传承价值观、建设好所匹配的队伍。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诚信通业务的副总裁吴敏芝与她 的政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吴敏芝告诉我们,她的政委和她一起做了很多 事情。第一,推动她和她的下属之间的信任融合;第二,创建基于公司价值观 的诚信通部门文化;第三,充当她的员工的心理咨询师;第四,帮她配备组织 能力,并和她一起制定员工薪资。 阿里巴巴的政委至今承担着招聘的角色,而不是和其他国际企业一样把招 聘垂直化,据说当初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 HRBP 即使别的都不做,也能通过帮 助部门找人,而能尽快融入部门。

3 页 283 浏览
立即下载
【培训篇】谈谈大厂的HRBP体系培养

【培训篇】谈谈大厂的HRBP体系培养

谈谈大厂的 HRBP 体系培养 对 HRBP 的要求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 还要对公司业务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支持业务的发展。所以很多企业在对 HRBP 的能力的培养上,都会 HR 专业技能提升和业务理解并重,双向提升 HRBP 的能 力。那大公司的 HRBP 的培养方案是怎么制定的呢? 一、英特尔 HRBP:从熟悉业务环境开始    英特尔的 HRBP 培养首先着眼于业务方向的学习,这跟内部 HRBP 的渠道是 分不开的——英特尔的 70%的 HRBP 通过内部培养,30%为外部招聘。HRBP 的, 总体有三个渠道: 1、从 COE 转向 HRBP 在很多情况下,COE 在做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与业务有较多接触之后,其个 人如对业务具有兴趣,同时业务部门对其个人能力也表示认可,COE 则可转岗 至 HRBP。 2、传统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转向 HRBP 如员工关系或绩效管理部门,其在 06 年以后逐步转型做与业务相关的人 力资源的战略规划、解决方案的规划,以及人力资源交付的工作,进而逐渐转 型为 HRBP。  3、OD 转向 HRBP,少部分的 HRBP 由 OD 转型 OD(组织发展)是通过对组织进行设计、定义、对标、诊断、分析、组织 变革、组织学习等有计划的干预,增强组织结构、进程、战略、人员和文化之 间的一致性,提升组织竞争力,持续创造组织绩效,帮助组织提高效率和活力。 OD 从组织的视角,解决公司整体以及公司内部各类组织的持续发展的问题。 组织发展同样离不开对战略、业务、环境和人才的关注,即洞察环境的变化, 从战略出发,以组织的视角,依靠人才落地,来解决业务发展的问题。  从 HRBP 的来看,HRBP 人员更多来自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个领域的,所以 HR 的专业知识不需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来恶补,他们的 HRBP 的培养开始主要着眼于 业务方向,阶段性地补充业务知识,层层递进。  但是也不排斥一些专业知识的充电,比如在组织变革方面,HRBP 在个人层 面、或组织层面需要具有的一些能力和技巧,例如团队建设、个人辅导 (personal coaching)、领导力项目、流程的优化等,英特尔内部都会使用专 业的资源,系统性地培训 HRBP。 在人力资源构架转型的过程中,尤其是转型初期,HRBP 能否发挥战略伙伴 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及 HRBP 在业务部门的地位,即业务是否认可 HRBP 是其合作伙伴。 为了让 HRBP 深入了解业务,熟悉业务环境,初始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最有效的培养方式是直接放到 HRBP 的角色上,深入业务, 开始实战阶段,跟着师傅/前辈解决实际问题,直接上战场历练,边看边学。 师徒制能够让新来的员工更快、更好的融入公司,和让后进的员工及时跟 上团队的步伐,形成团队的“梯队建设”,也能让“师傅”体验到更多的职业 成就感,也有效锻炼了师傅的领导力。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让 HRBP 和业务建立起关系,直接深入业务部门, 业务知识较为容易获取,只要 HRBP 的个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过关,与业务在一 起的时间够久,业务知识一定会得到积累。 第二阶段开始整合资源,学会借助外力处理事情。之前传统的负责人力资 源某一块工作的 HR 员工转型后做 HRBP 总是经常需要向业务部门出一个整体解 决方案,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人力资源整合的能力更加重要。 尤其在 SSC 和 COE 更加成熟之后,HRBP 需要注重人力资源的整合,以对 业务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培养,企业会让 HRBP 在 COE 有 6~12 个月的轮岗,进而在 COE 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并学会 COE 的专业语言, 也会让 COE 到 BP 这边来轮岗,进而双方会有共同的语言,更有利于沟通。 二、雀巢 HRBP 的培养:根据测评结果找差距再制定培养方案  在 HR 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优化下,雀巢的 HRBP 也具有其非常明确的胜任力 要求,并且根据工作职责所需具备的能力要求(关键经验要求),HRBP 可进行 测评,同时也包括其直线经理对其的评价,根据测评结果,找到差距之后会有 对应的培养方案,包括培训和项目。 雀巢有一些测评的工具,以帮助 HRBP 评估自己,每个模块有其对应的具 体要求――包括 Junior HRBP 和 Senior HRBP,围绕着图中六个模块,对不同 层级的 HRBP,雀巢都有非常具体的能力和行为要求。 针对每项具体的能力和行为,HRBP 本人可以进行自评,其直线领导都将对 其进行打分。 【打分标准】:(在 1 到 5 之间进行打分) 1 分:不知道――对该项技能或知识不知道/ 不了解 2 分:知道,但还是有差距存在 3 分:非常清楚 4 分:非常熟练,并且会运用 5 分:专家,不仅知道和运用,而且能够很好地辅导他人  针对自评和领导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企业则将进行针对性补强。如何补 足能力差? 雀巢内部有一些提升方式,同样遵循 70-20-10 的原则――10%部分培训, 20%部分通过 Coach 的指导(Coach 来自于 HR 或 Business);更多的是 70%, 通过日常的工作,比如领导某个项目,或融入相关的团队工作、轮岗等。至于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是 70%、20%还是 10%,更大程度上取决于 HRBP 的测评所体 现的能力差。 针对以上六大模块的能力要求,在每一模块下,雀巢有其具体要求――作 为不同级别的 HRBP(Senior BP、Junior BP),有其不同的职业发展要求。 HRBP 职业发展同样基于 70-20-10 原则。例如,针对战略伙伴这一角色 (Strategic Partner),在 70% 的部分,会要求 HRBP 具有领导并负责一个 HR 的项目(Project)、人力资源的整合等相关经验;在 20% 的部分,将关注 HRBP 是否参与过一些教导(coaching)的过程、或关系的建立(relationship building)等相关经验;10% 部分则将关注 HRBP 是否参与过某些培训,并掌 握一些基本技能。 三、华为 HRBP 培养:因角色认知来定  华为 HRBP 培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角色认知来明确岗位要求,通过任职资格 认证来牵引能力的提升,针对不同业务背景的人因材施教;HRBP 的职责定位和 角色认知是整个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 培养方案借鉴业界能力提升的 3E 理论(721 模型),主要从应知应会培训、 赋能研讨会和在实战中提升能力三个方面有计划的展开。  1、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主要解决新上岗 HRBP 的 HR 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帮助 HRBP 掌握 推行或执行 HR 工作的知识和方法,一般是借助公司 E-learning 平台完成基础 知识的学习,是根据不同业务背景人员,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赋能方案。   应知应会学习内容有公司产品知识学习(参观展厅、站点机房等);与主 业务流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华为人力资源相关政策、理念、流程及相关 HR 业务 模块的知识以及与 HRBP 角色认知中相关知识性内容。 2、赋能研讨:集中研讨  通过急用先学,解决新上岗 HRBP 为胜任工作,核心技能不足等问题。赋能 研讨根据不同业务背景,采用先评估,后制定针对赋能方案,因材施教。 华为的 HRBP 分为 HRBP 管理者和 HRBP 专业人员,核心三个能力: 1)业务能力:业务战略解读与执行能力。 2)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与团队管理能力。 3)HR 专业能力:人力资源专长,对政策理解和应用。 赋能研讨的主要内容也是根据核心能力培养来设置的: 其中,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ule:业务领导力模型)概述是华为 中高层管理者用于战略制定与连接的工具与框架 ,同时也是人力资源深刻理解 业务,准确挖掘业务需求与痛点,制定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推动业务成功的工 具与框架。  教练式辅导就是“帮助”,让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教练 式辅导的招式是 GROW,制定目标-了解现状-讨论方针-确定意愿,其本质是帮 助他人学习、成长,主管要做催化剂,而不仅仅教他们如何去做。  3、实战中提升能力  实战中能力提升主要是围绕 HRBP 的关键活动,采用 PARR(Prepare-ActionReflect-Review)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在实战中不断持续提升,为业务创造价值。 因为华为定的基调是 HRBP 与部门主管是合作关系,合作关系主要表现在三 方面: 1)部门主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应该为业务及人员管理的 成功负责; 2)HRBP 要为主管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有力的支撑和协助; 3)HRBP 的绩效与业务部门的绩效强相关,向共同的目标努力,促进业务 成功,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在工作中,HRBP 应该提供给业务部门的帮助有:提供能为部门创造价值的 端到端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HRBP 作为管理团队的成员,参加管理团队会 议,协助核心团队运作;伟 PM/PL 提供绩效管理辅导,帮助主管提升绩效管理 能力,进行周期性的组织诊断,发现问题并向管理团队提供咨询和建议;作为 员工沟通和信息反馈的一个客观渠道。 基于这些,HRBP 主要参与的业务活动由 80X 规划、运作 AT 会议、绩效管理、 TSP 继任计划、MFP 经理人反馈计划等,以 PARR+团队作战的方式交付,而且准 备度高的 HRBP 还会实时分享优秀实践!   其中,MFP(经理人反馈计划) 是一套科学的工具、系统化的方法,通过 管理效果调查、解读调查结果、召开团队 反馈会议等活动,推动管理者全面认 识自我,思考改进,制定计划,实施改进。  MFP 实施三大步骤:认真的报告解读是起点;富有成效的反馈会议是关 键;后续的行动真正体现效果。   四、阿里巴巴:政委上岗五部曲  最后再分享一下业界标杆阿里的政委培养计划: 1、百年大计培训(20 天) 熟悉产品知识,公司文化,大区文化 初步了解 hr 的四大角色 和区域人员的交流 收发区域邮件 用邮件的形式向区域介绍自己 大区新人沟通、帮助学习 2、HRG 在岗培训(10 天) 各 Function 轮岗学习 公司、Div、HR 组织架构 HRG 的三大任务 四大角色和三种境界(区域培训) 3、拎包上岗(30 天) 了解大区后台相关部门的职能与作用:到服务部、市场部、培训部、招聘 部各三天的学习 了解大区市场情况,了解各销售岗位的业务流程:到其他区域拎包 了解区域经理和其他 hr 的优势和如何开展工作 参加一次启动会议,特别关注月度会议流程 向大政委 Review 总结 按照模块学习:学习 HR 制度 4、交接工作 人员盘点表(m0、m1.5 人员、区域经理情况说明,区域架构图) 六个重要文档(离职文件,面试记录表格,员工记录表,员工病假条、免 死金牌记录表、工资表) 招聘计划和渠道(招聘专员联系方式,详细资料) 团建费的交接(附上团建申请的表格) 区域年度计划和实施进展  5、独立工作 与区域经理破冰,介绍自己 与区域经理交流区域年度目标(业绩目标和团队目标),区域的总体情况, 人员情况(标杆员工和问题员工) 主管层面的交流,与主管的破冰,交流主管组的年度目标,总体情况以及 人员的情况 组织一次和区域经理、主管的放松式交流

10 页 610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