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TD、LD区别与岗位职责

OD、TD、LD区别与岗位职责

OD、TD、LD 区别与岗位职责 一、LD、TD、OD 涵盖内容  1、LD(Learning Development)学习发展  学习发展偏重于知识学习、技能提升及态度转变等的学 习和培训工 作。旨在提升现有人员的认知和 Level,帮助小白变职业,甚至变成 大咖,以符合组织的发展需要。重点工作包括培训体系建设、课程 体系建设、内训师体系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文化建设、员工的职业 发展等。  岗位职责:  ①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建立和完善公司学习与发展体系;  ②绘制学习地图,根据人才类别、业务类别,开发相应的专项学 习计划; ③制定各阶段学习发展计划并实施,对各类学习活动进 行效果评估; ④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学习课程供应商体系,建 立多维度的学习资源; ⑤组织建立集团内训师体系,完成讲师选 拔、培训和认证; ⑥建立和开发公司案例库;  ⑦ 调研业务部门和分子公司培训需求,在统一的框架下给予指导和 合理化建议。 2、TD(Tanlent Development)人才发展  人才发展主要作用是帮助组织发挥长期优势,为组织持续提供关键 人才,所以人才发展又叫人才管理。人才管理中的关键人才的招募 、 薪酬、绩效管理一般会由相应模块的 HR 负责,而 TD 主要负责关键 岗位的人才发展工作,主要工作有:胜任力模型搭建、任职资格体 系建设、人才盘点、人才发展、继任者计划等。  TD 或者人才管理的专业能力,重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中心等方法。  (3)发展技术,除了培训相关的技能以外,需要运用各种发展员工 的方法,如行动学习、导师制、轮岗、在岗的辅导和反馈、工作任 务等。  岗位职责:  ① 根据集团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各体系人才发展规划方案,完善并 优化不同岗位、层级的人才标准,搭建能力素质模型;  ② 统筹推动各体系人才梯队建设,组织和实施人才盘点、人才测评、 考核方案活动,制定关键人才盘点的工具方法,以及保留机制;  ③ 基于人才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有效的人才发展项目,开发相应 的人才管理工具,主导核心人才及高潜人才发展项目;   ④ 构建人才测评中心, 负责核心人才的选拔及测评管理, 通过 人才盘点、评价中心等手段,维护公司核心人才库。为业务发展的 需要,提供相应的人才测评及解决方案;  ⑤ 搭建与推动执行人力资源体系相关计划,如任职要求、岗位评估、 职级评定、发展通道等,形成完整的任职资格体系。   3、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组织发展  OD(组织发展)是一个根据社会与行为科学知识进行干预,从而增 强组织有效性并促进个人与组织变革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创 造适应变革的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文化,使得组织可以积极响应战 略调整带来的变革,让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可持续性地 健康发 展,让人、团队和组织的潜能最大的释放,为实现企业远大的目标 提供保障。  OD 的核心职责有哪些?  由于组织的内外部商业环境是快速、不断地变化的,OD 需要对整个 组织适应环境的这个 PDCA 循环的有效性负责。具体包括:  (1)确保组织不断确认内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  外部环境包括整个市场的格局,客户的需求,技术进步,竞争压力, 社会/政治/法律要求等;内部环境包括股东要求,员工的期望等等。   (2)连接战略与执行  基于公司战略,如何将战略落地,有效执行; (3)设计“组织” 这个系统 包括组织、人员、文化等相关要素。  组织指组织架构、角色职责、决策权限、回报与激励机制、信息管 理机制等;  人员指能力及数量规划、人才管理、人才发展等;  文化指组织提 倡的价值观、态度、行为准则等。 (4)把握组织实际上的运行状 况  重点把握组织“实际运行”的状态,检验与“设计”之间的差距。  (5)验证企业业绩  基于企业业绩、目标的达成情况,股东、员工期望的满足情况,与 最新的内外部商业环境做检验,推动组织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组织 设计。 职责描述:   ①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进行组织有效性评估、组织诊断,分析组织 架构与业务发展的匹配度,促进相关组织架构、职责及管控模式的 设计、优化与管理;   ② 通过行业数据调研、内部数据分析,对内部业务流程、资源配置 等提出合理优化建议,持续推进各业务单元的人效提升;  ③ 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制定并优化组织架构及组织发展规划设 计;  ④设计及开发各种形式的针对不同岗位的组织评估、设计 和优化工具及方法,为组织设计的优化和赋能提供保障;  ⑤ 负责组织绩效、个人绩效体系的优化和相关工具开发工作;  ⑥ 负责权责手册的管理,根据业务发展及时修订,并推动信息化落 地。 ⑦主导岗位体系建设、开展岗位工作分析,维护更新岗位职 责;  ⑧与业务部门共同制定合理的 HC(人员编制)并进行管理。     OD 的功能就是通过组织变革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通过内部系统 的改善,如在结构、流程、责权、人员能力、文化等方面的重塑,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达到深入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 效果,使组织更有战斗力。  比如华为“铁三角”模式,是因为 2006 年在苏丹市场的溃败(外部 因素),其原因是客户线不懂交付,交付线不懂客户,产品线只关 注报价(内部因素)。之后华为形成了产品、客户、交付紧密结合 的铁三角模式。“铁三角”作为最贴近市场和客户的一线作战单元, 华为让项目团队在立项、投标、签约、合同变更与关闭等多个方面 的决策上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从而极大提高了一线决策的灵活性, 实现了决策前移,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新创造热情,保证了对 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准确把握与快速响应。 LD 是培训体系职责的延伸,TD 侧重于人才管理体系的构建,OD 实 际上超越了 HR 的传统职能,更侧重组织整体,重点关注人和人之间 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系统考虑整体组织能力的构建。 那么究竟什么是 OD(组织发展)? 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 t)  狭义 OD 的职责:一般指业务 OD,更多的是围绕着业务发展所做的 工作;借助系统思考,团体动力,人力资源,心理学等理论及工具, 帮助团体梳理业务方向和目标,改善团队关系,激发个体活力,以 及提升组织效率,达成业务目标。  1、根据公司战略,设计公司专属的组织构架。  不同的公司业务类型,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的组织结构不一样。  2、设计职能部门配置,撰写职能部门工作内容。 也就是为即将到 来的员工,诠释他们要做什么。 3、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AMPES)  跨部门合作职责不清是现在很多公司遇到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 要明确划定,提高工作效率  大家需要 AMPES 模板:批准,监督,计划,执行,协助。 4、设 置组织构架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使得公司组织构架,能够随着公司变化而变化。 OD 具体工作场景  1、 公司市场和商业模式转变 • 主持 Top 团队进行新业务战略 确定; • 主持进行负责人选拔与确定; • 组织业务流程与组 织架构; • 主持核心管理团队与人员配备; • 实施人员能力 升级; • 主持业务转型保障服务; 2、 内部业务发展及组织 成长 •主持公司持续的文化健康分析工作;  • 主持因业务扩张带来的流程及职责、人员能力变化等工作; •  作为 TOP1 的工作教练,校准因 top1 个人风格对于组织成长的影响;   • 保障公司业务转型或业绩增量带来的组织扩容、流程改造、架构 及人员调整、人员能力缺失;  • 研发或者采购因组织成长或缺的各类干预工具、机能或流程,以 确保组织成长中出现的各层级问题有对应的干预方案; •预防公司经营中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为公司各类团队及人才提供咨询与支持服务;   3、业绩扭亏与绩效提升 •组织 Top 团队进行战略与经营分析; •实施流程改造与组织架构调整; •主持关键人员调整及能力发展; •保障业务流程与人员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主持绩效管理与人员激励; 4、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  •策划并主持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章程,筹建治理与传承机能; •主持家族企业股权归属、交易、转让等权力变化工作; •策划并主持家族企业家庭关系经营,保障企业系统正常运营; •主持家族财富安全与增值、投资等工作; •负责家族企业核心人员梯队组建与培养工作; •保障家族企业核心人员替换期的正常经营及风险管控。  总结   OD 实际上超越了 HR 的传统职能,更侧重组织整体,重点关注人和 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系统考虑整体组织能力的构建, 通过整体性能的改善,让组织更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    

8 页 474 浏览
立即下载
13-【OD组织发展精品资料】《组织发展系列最全书单》

13-【OD组织发展精品资料】《组织发展系列最全书单》

序号 模块 书籍名目 作者 出版社 1 人才管理圣经 刘伟师 【美】睿奇·威林思 上海远东出版社 2 人才测评:方法与应用(第三版) 刘远我  电子工业出版社 培养接班人 【美】威廉·白翰姆/奥德丽·史密斯/马修·皮尔斯(作者),费书东(译者) 上海远东出版社 情商与社交商开发手册-最佳实践案例与策略 玛西娅·休斯/亨利·汤普森/詹姆斯·布拉德福德·特雷尔(作者),迟璇/徐维婕(译者) 电子工业出版社 5 教学设计原理 R·M·加涅/W·W·韦杰/K·C·戈勒斯/J·M·凯勒(著),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汪亚利(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 【美】德内拉·梅多斯(著),邱昭良(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7 胜任力模型应用实务 张登印 / 李颖/张宁 人民邮电出版社 8 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领导力发展指南 【美】斯蒂芬妮·M. 蒙坦内兹 /安妮·布鲁斯 (作者), 郭然/殷海江 (译者)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9 领导梯队: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公司 【美】拉姆查兰/斯蒂芬•德罗特/詹姆斯• 诺埃尔(作者), 徐中 /林嵩/雷静 (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高管路径:卓越领导者的成长模式 拉姆·查兰(作者),徐中/杨懿梅(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 CCL领导力开发手册(第三版) 【美】埃伦·范·韦尔索/辛西娅·D.麦考利 /玛丽安·N.鲁德尔曼 (作者), 徐中/胡金枫 (译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12 领导力实践手册-将行动学习转化为能力的方法(白金版) 马克·安德森(作者),王华/易厚萍(译者) 13 领导力开发最佳实践手册-案例、工具和培训方法(第2版 大卫·吉伯/塞缪尔·M·拉姆/马歇尔·戈德史密斯/贾斯汀·伯克(作者),刘艳霞/孙慧敏(译者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14 人才发展协会领导力开发手册(白金版) 伊莱恩·碧柯(作者),徐中/占卫华/刘雪茹(译者) 电子工业出版社 15 领导学-在实践中提升领导力(原书第8版) 理查德 L·哈格斯/罗伯特 C·吉纳特/戈登 J·柯菲(作者),朱舟(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16 影响力-技能与实操 特里·R·培根(作者),袁璐(译者) 南方出版社 17 影响力(经典版) 罗伯特·B·西奥迪尼(作者),闾佳(译者) 北京联合出版社 埃尔伍德·霍尔顿/蒂莫西·鲍德温(作者),沈亚萍/刘争光/李冲(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4 18 人才管理精要 领导力发展精要 在组织中高效学习-如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绩效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 领导力FYI如何自我提升-个人发展与训练指南(第五版) Michael M·Lombardo/Robert W·Eichinger(作者) 光辉国际 20 未来领导力-成为VUCA时代的复合型高适领导者 尼克·奥博伦斯基(作者),苏雪梅/王宾(译者) 人民邮电出版社 21 变速领导力-管理者领导力进阶指导手册 蔡丽华(作者) 企业管理出版社 22 领导力的5个层次 约翰·麦克斯韦尔(作者),任世杰(译者) 金城出版社 23 卓越领导者-从优秀经理人迈向卓越领导者的登峰之道 约翰 H·曾格/约瑟夫 R·福克曼(作者),赵实(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24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 杨雪(作者) 人民邮电出版社 25 老HRD手把手教你做任职资格管理 辛占华(作者) 中国法制出版社 26 任职资格与员工能力管理 范金/景成芳/钱晓光(作者) 人民邮电出版社 27 领导者习惯-卓越管理者的22个必备技能 马丁·拉尼克(著),王新玲(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 28 向上管理-与你的领导相互成就 萧雨(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9 转型经理人-真实案例解读,成就更好自我 马博(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30 绩效分析与改进(第2版) 理查德·A·斯旺森(作者),孙仪/杨生斌(译者),王国庆(审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1 人格解码 塞缪尔·巴伦德斯(作者),陶红梅(译者),许燕(审校) 商务印书馆 32 人才盘点 创建人才驱动型组织 李常仓/赵实 机械工业出版社 33 人才盘点 创建人才驱动型组织(第2版) 李常仓/赵实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34 继任管理精要 人才盘点 完全应用手册 35 评价中心实用手册 【英】Lan.Taylor(作者)李中权/柳恒超(译者)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6 动机与人格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作者),许金声(译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7 高管继任:伟大的公司如何搞砸或迈向卓越 【美】诺埃尔M.蒂奇(作者),张擎/徐汉群/赵实(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38 高效继任规划-如何建设卓越人才梯队 威廉·罗斯维尔(著),李家强/陈致中(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39 合伙人裂变与股权密码 王美江(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40 绩效改进基础(第三版) 【美】达琳·M·范·提姆/詹姆斯·L·莫斯利/琼·C·迪辛格(作者),易虹/姚苏阳(译者) 中信出版社 41 华为创新 周留征 机械工业出版社 42 领导变革 【美】约翰P.科特(作者),徐中(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43 变革之心 【美】约翰P.科特/丹S.科恩(作者),刘祥亚(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44 优势:组织健康胜于一切 【美】帕特里克.兰西奥尼(作者),高采平(译者),柳波(审校) 电子工业出版社 45 团队协作的五种障碍 【美】帕特里克.兰西奥尼(作者),华颖(译者) 中信出版社 46 过程咨询课I 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 【美】埃德加.沙因 中国青年出版社 47 过程咨询课II 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 【美】埃德加.沙因 中国青年出版社 48 权利与组织管理课 沃顿商学院 【美】拉里.格雷纳/维吉尼亚.沙因 中国青年出版社 49 组织设计:如何构建高效能团队 【美】大卫.汉纳 中国青年出版社 50 冲突管理课 哈佛商学院 【美】理查德.E.沃尔顿 中国青年出版社 51 战略变革课:佩珀代因商学院 【美】克里斯托弗.G.沃利/戴维.E.海池因/沃尔特.L.罗斯 中国青年出版社 52 企业诊疗课:哈佛商学院 【美】约翰.科特 中国青年出版社 53 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第三版) 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作者),桑强/高杰英(译者) 高等教育出版社 54 刺猬效应-打造高绩效团队的秘诀 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作者),丁丹(译者) 东方出版社 55 领导人格与组织命运 Robert Hogan(作者),邹智敏(译者)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6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 W·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作者),高俊山(译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7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第四版) 埃德加·沙因(作者),章凯/罗文豪/朱超威(译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8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第五版) 埃德加·沙因/彼得.沙因(著),陈劲/贾筱/陈德金(译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9 企业生命周期 伊查克·爱迪思(作者),王玥(译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0 变革始于个人 J·斯图尔特·布莱克/哈尔·B·格雷格森(作者),王霆(译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1 进化-组织形态管理 杨少杰(作者) 中国发展出版社 梅尔·希尔伯曼(作者),张毅斌/黄巍巍(译者) 电子工业出版社 62 组织发展精要 组织发展咨询工具精选 63 组织发展学-原理与应用 加里·麦克莱恩(作者),王晓晖(译者) 广东经济出版社 64 组织(原书第2版) 詹姆斯 G·马奇/赫伯特 A·西蒙(作者),邵冲(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65 组织诊断-方法、模型与过程 迈克尔·I·哈里森(作者),龙筱红/张小山(译者) 重庆大学出版社 66 NTL组织发展与变革手册 布伦达·B·琼斯/迈克尔·布拉泽(作者),王小红/吴娟/魏芳(译者) 电子工业出版社 67 群体动力 孙晓敏(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8 组织变革管理实践指南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作者) 中国电力出版社 69 组织发展与转型-有效的变革管理(原书第6版) 温德尔 L·弗伦奇/小塞西尔 H·贝尔/罗伯特 A·扎瓦茨基(作者),阎海峰/秦一琼(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70 组织发展的实践方法(第8版) Donald R·Brown(作者),刘延平/左莉(译者) 高等教育出版社 71 企业价值评估 张先治/池国华(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72 组织发展核能 白睿/沈晶/原晔(作者) 中国法制出版社 73 改写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发展的七项全能 白睿(作者) 中国法制出版社 74 组织赋能-OD实践者全流程设计顾问 白睿/沈晶(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75 组织发展-OD和HR实践者指南 张美恩/琳达·霍尔比奇(著),夏玉娇(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76 组织理论与设计(第12版) 理查德·L·达夫特(著),王凤彬/石云鸣/张秀萍/刘松薄 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77 论组织·文化·管理 彭汉香(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78 管理架构师-如何构建企业管理体系 施炜(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9 第二曲线创新 李善友(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80 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第三版) 金.卡梅隆/罗伯特.奎因(著),王素婷(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1 敏捷转型-智能商业时代的组织变革 李文波(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82 流程圣经-让流程自动管理绩效(原书第三版) 【美】吉尔里·A·拉姆勒/艾伦·P·布拉奇(著),王翔/杜颖(译) 东方出版社 83 流程绩效实战-《流程圣经》续篇 【美】吉尔里·A·拉姆勒(著),杜颖/王翔(译) 东方出版社 84 业务流程再造(第五版) 水藏玺(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85 流程优化与再造(第三版) 水藏玺/吴平新/刘志坚(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86 引导:团队群策群力的实践指南(第三版) 【美】英格里德.本斯(作者),任伟(译者) 电子工业出版社 87 领导力教练:世界著名企业教练们的实践心得 【美】马歇尔.戈德史密斯/劳伦斯S.莱昂斯/莎拉.麦克阿瑟(作者),徐中/戴钊/胡金枫(译者 ) 机械工业出版社 88 企业教练指南 弗吉尼娅·比安科-马西斯/辛西娅·罗曼/莉萨·内伯斯(作者),徐中/胡金枫(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潜力量GROW-教练模型帮你激发潜能 艾伦·范恩/丽贝卡·梅里尔(作者),王明伟(译者) 机械工业出版社 90 激发-引导技术与引导式管理 张谷雄(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91 引导工具箱-解决组织问题的49个工具 【日】森 时彦 引导工具箱研究会(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92 IAF群体引导手册-来自引导界顶级组织的最佳实践 【美】桑曼·舒曼(编),孙茜/生娜/王小红(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89 教练引导

4 页 421 浏览
立即下载
OD组织发展方法工具及实践-视角下的战略与商业模式-完整版196页

OD组织发展方法工具及实践-视角下的战略与商业模式-完整版196页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要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览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1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① 个 体 ④ 团 队 ② 人 际 ⑤ 组 织 ③ 群 体 1 、个 体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但世界上也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 莱布尼茨 个体行为分析 特点 能力 • 年龄 • 专业力 • 性别 • 领导力 • 任职时间 • 经营力 人格 • • 价值观 气质:多血质、胆汁 • 自由 质、粘液质、抑郁质 • 幸福 人格理论:大五人格、 • 自尊 DISC 、 MBTI 等 • 诚实 • 平衡 • …… 个体行为分析 显性:行为风格 综合:成熟度 隐性:激励因子 个体行为分析—行为风格 D 支配型( D 因素) - 怎样处理问题并迎接挑战 设定的程序 I 影响型( I 因 素) S C 沉稳型( S 因素) 严谨型( C 因 素) - 怎样与他人沟通并怎样影响他们 - 怎样应变以及自我调整节奏 - 怎样处理规则及他人 影响型 掌控型 快节奏的 直言不讳的 •直率的 •结果导向的 •热情的 •乐观的 •严格的 •精神抖擞的 •固执己见的 •活泼的 •言辞强有力的 好问的 持怀疑态度的 友善的 认同的 • 善于分析的 • 性情平和的 • 矜持的 • 倾听他人意见的 • 一丝不苟的 • 有耐心的 • 内向的 • 有条理的 严谨型 •乐于交际的 谨慎的 善于思考的 • 谦逊的 • 委婉的 沉稳型 个体行为分析—激励因子 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 个体行为分析—激励因子 Values/Motivators 价值观 / 激励因子 Passion For 追求 / 受⋯激 励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表现特征 • Theoretical 理论导向 • Knowledge 知 识 • Utilitarian 实用导向 • Money/ROI 金钱 / 投资回报 • Aesthetic 唯美导向 • • Social 社会导向 Form/Harmony 和谐 • Individualistic 个人导 向 • Traditional 传统导向 美态 / • Helping others 帮助他人 • Power/Control 力量 / 控制 • Order/Structure 秩序 / 结构 • 知识与学习、“ Why” 、研究参 考 • • 有形、实际、应用、 ROI/ 金钱 条理、美好、平衡 • 消除冲突、帮助他人、社会发展 • 权力、领导者、个人荣誉 • 秩序、归属感、信念 个体行为分析—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成熟度 ? 单面向 VS 多面 向 有形 VS 无 形 衡量个体成熟 度的四个维度 短期 VS 长 期 相对 VS 绝 对 人际行 为 指具有一定关系的个体在 交 往中出来的相互作用。 人际影响的行 为 从众 顺从 服从 八种人际行为模 式 行为:管理、指导、教育 反应:尊敬、顺众 行为:反抗、怀疑、厌倦 反应:惩罚、拒绝 行为:帮助、支持、同情 反应:信任、接纳 行为:尊敬、赞扬、求助 反应:劝导、帮助 行为:合作、赞同、友谊 反应:协助、友好 行为:攻击、惩罚、责骂 反应:仇恨、反抗 行为:怯懦、礼貌、服从 反应:骄傲、控制 行为:夸张、拒绝、自炫 反应:不信任、自卑 2 、群 体 定义: 群体可以界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 赖 的个体,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集合 体。 群体的发展 群体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群体动力 库尔特 - 勒 温 凝聚力 B=f(P , E) 驱动力 耗散力 意识、 规范、压力、士气 … 群体动力系统 五种群体动力类 型 1 、群体领导方式动力 专 制、民主、自由 4 、群体公约动力 共识的力量 2 、群体组织形式动力 金 字塔、扁平化、网络化 5 、群体多数动力 大众效应 3 、群体结构性质动力 需 求(马斯洛) 群体动力的应用 领导素质及方 式 结构与功能 目标 激励斗志 公约 有利达成共识 适当竞争保持 凝聚力 任务驱动 学习力 个性增强 生命力 文化 塑造战斗力 民主 促进团结 标杆 的作用 3 、团 队 目标 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 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 权限 人 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相比群体,团队 更加规范。 计划 定位 如何建立高绩效团 队 谨慎避坑: 一般套路: 合适的人 先人后事 OR 先事后人 正确的事 能力不足怎么办 有效的机制 万能的绩效考核? 文化 协作的五大障碍 5 、组 织 组织的定义 广义 很多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系统。 客观的 业务 要素系统 商业模式 规模 结构 管理 潜力空间 … 结构 功能 规范化水平 能量场域:基于追求与假设系 统 主观的 能量的点燃与互动 能量系统 组织与社会 组织与人 人与人 人与工作 员工队伍 组织氛围 … 组织的定义 狭义 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运用知识和技能相互协作合作,形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 组织的特点 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 有自己的目标。 通过分工与协作来实现目标。 组织的管理 指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等,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目标 组织结构 组织职能 组织流程 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有效性是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组织 运作与活动 投入 外界环境 适应化 目标 清晰化 可预测性 复杂性 竞争性 ... 合理 科学 宣贯 落地 ... 资源利用 最优化 人 力 财 力 物力 外界合 作 … 产出 职能发挥 和谐化 员工投入 敬业化 结构 技术 协同 ... 技 能 动 机 态 度 价值观 ... 相关利益人 满意化 效益 发展 ... 管理实践 最 佳化 战略 报酬 控 制 领导 决策 ... 组织演化系统 组织 团队 群体 人际 个体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2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2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① 组织发展的基本概念 ⑤ 组织发展的补充理论 ② 展 企业经营视角下的组织发 ⑥ 组织发展的咨询干预流程 ③ 览 组织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纵 ⑦ 组织发展实践者的价值观与自我修炼 ④ 组织发展的核心理论 组织发展的关键 词 探询 人才发展 平台组织 战略澄清及承接 引导 学习发 展 岗位价值评估 生态组织 U 型理论 人才盘点 行动研究 任职资格 晋升机制 人才梯队 赋能 组织绩效 场域 人才测评 组织诊断 共创 胜任力 组织设计 职业发展 团队治疗 什么是组织发展 定义:指导如何提升组织有效性的一个知识实践领域。 运作方式:组织发展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研究促进并提升团队和人际动力的过程, 以达到企业经营的目的。 企业经营视角下的组织发 展 愿景规划层 使命愿景价值观 战略 商业模式 保障执行层 组织人 才 KPI + 组织发展:提高有效支持 组织发展的最终目 的 完善“人”在职场上的完整性,实现企业的经济绩效,消除组织发 展危机,帮助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OD 的理论依 据 序号 理论家 1 马斯洛和赫茨伯格 2 劳勒和弗洛姆 3 哈克曼和奥尔德姆 4 斯金纳 5 卢因 6 阿吉里斯 7 拜昂 8 利克特 9 劳伦斯和洛尔斯 10 莱文森 重点 应用 需求理论:个人需求 职业发展,工作多样化 期待理论:个人期望和价值 奖励机制的设计,业绩评估 工作满意度 工作设计,工作多样化 正强化:个人业绩 奖励制度,奖励制度设计 变革的焦点是团队:规范和价值 变革一致性模式 通过团队变革价值:人与人间的能力和价值 培训和教育 潜意识:集团潜意识,精神分析基础 集体行为诊断 参与式管理:管理风格和方法 参与式管理的变革 一切都要视情况而定:组织结构 组织环境可能发生的变革 组织就像一个家庭:基于家庭与精神分析的组织 按照家庭模式进行组织诊断 个人 集体 系统 OD 理论纵 览 战略 理论 行动 研究 系统 理论 变革 理论 + 核心理论 组织 行为学 社会学 人力资 源管理 U 型 理论 教练 技术 心理学 引导 技术 补充理论 ….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究 要改变人的行为,必须首先了解影响行为的“力场”。 T-group s 库尔特 - 勒温 - 行动研究之 父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究 解释: 行动研究方法是了解和指导组织行动的一种方法。其以共同探询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协作性 和参与性。实践中“行动研究”是反过来的,先研究再行动;呈螺旋上升结构,一般包含四个步骤: 诊断、计划、采取行动和评估行动。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究 其他 制定行动计划 ( OD 计划、目标 及 实现途径) 反馈 (主要客户或集体) 进一步收集信息 制定行动计划 ( OD 计划、目标及 实 现途径) 行动计划 (判断目标及实现 方式) 集体讨论并分析数据 (出现新观点、新态 度) 顾问收集信息 并进行诊断 反馈 (顾问总结反馈,集体 解释) 咨询顾问 收集信息 行动 行动计划 讨论并分析反馈出现的 数据 反馈 收集信息 (重新评估系统状态) 主要管理者 对问题的看法 行动研究模型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究 优势: 劣势: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究 应用场景示例: 个体层面:强化个人管理能力 / 领导力 企业层面:树立共同愿景 团队层面:高绩效团队打造 / 团队效能提升 跨领域层面:跨领域项目 系统层面:亚文化融合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论 环境 解释: 系统是一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及相互依存的实体所构成 系统 的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含了各 个部分(子系统)。 子系统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从基本粒子到河外星系,从人类社会到人的思维,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科 学到社会科学,系统无所不在。 组织发展是在系统范围内。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论 组织系统: 组织 群体 人际 个人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论 关键过程 / 活 动 组织 运作与活动 投入 输入 (处理)过程 产出 输出 反馈 一个系统或子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论 系统动力学是通过分析组织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反馈结构关系来研究整系统整体行为的。 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变量: 资源 政府 技术 人才 奖金 经济 社会 经济环境 政策 / 法规 母公司 优先级 社会关注 资本金 权益 / 分 红 领导 / 领导力 战略 供应商的 供应商 (产业链 上游) 业务流程 供应商 目标 / 绩效 人才能力 知 识 / 信息管理 组织结构 / 角色 文化 需求 市场 产品 /服 务 客群 A 客群 B 股东 客户的客 户 (产业 链下 游) 问题解决 外部变量 结构变量 人性变量 结构 / 人性双维变 量 竞争者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论 诊断式 OD 对话式 OD 应用 变革式 OD 系统论 混合式 OD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变革理论 结构 技术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适应外部挑 战,配合内在环境的需要,从而调整内部的过程。 变革从 哪里入手 管理制度 在互联时代,组织变革已经成为管理者常见、重要的任务 之一。 环境 人员 变革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变革理论 组织变革需求诊断思路: 环境 战略 人员 • 员工的能力、态度如何?是否 可 以支撑任务的完成? • 管理者的能力如何?是否可以 带 领团队达成任务? • 文化如何?起到什么作用? • 外部环境是怎么样的? • 内部环境是怎么样的? • 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 战略是怎么样的? • 是否适应环境? • 组织是否能支撑战略达成? 制度 • 结构 现有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起到 • 现有的组织结构是怎么样的? 作 用? • 是否合理? • 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 变革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变革理论 群体动力 B=f(P , E) 变革三步骤模型 库尔特 - 勒 温 解冻 推动新变革 重新冻结 OD 关注点:群体动力及群体内存在的各种力 量 变革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变革理论 变革三步骤模型 解冻 推动新变革 • 打破平衡 • • 降低维持现状的力量,认清变 旧的行为 / 态度—新的行为 / 态度 转变行为: 重新冻结 • 回归平衡 • 固化 革 的需要和好处,改变心智, 统一 目标? 理想状态 抑制力 现状 推动力 时间 • 结构惯性 • 群体惯性 • 对固有认知的挑战 • 对专业知识的挑战 • 对已有资源的威胁 • 对已有相关利益者的威 胁 变革 理论 OD 补充理论之战略管理 解释: 战略是应对竞争而采取的一系列连贯性的分析论证、指导方针和行动方案。 战 略就是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战略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战略管理 第一阶段 ——————— 战略规划 战略管理闭环模型 明确使命、愿景、价值观 梳理商业模式 开展战略分析 制定战略 第五阶段 ——————— 检查和调整战略 进行战略相关性分析 战略检查与调整会议 第二阶段 ——————— 转化战略 战略计划 绩效衡量标准 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 战略支出 明确战略目标、主题及衡 量 标准 选择战略举措 明确执行团队及协同单元 战略性支出 结果 第四阶段 ——————— 监督与学习 召开运营回顾会 召开 战略回顾会 运营计划 流 程看板 关键项目管理 绩效衡量标 准 预算 结果 行动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 规划运营 改进关键流程 制定运营计划 规划资源能力 编制预算 战略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战略管理 企业成功 = 战略 x 组织能 力 激励优化 战略 承接与落地 员工思维 组织能 人才培 力 养 员工能 员工治理 项目制 力 人才盘 点 扁平化架构 战略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规 划 员工关系管 理 招聘与配置 培训管理 薪酬管理 绩效管理 人力 资源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人力资源管理 HR to OD ? 关注点:人 是企业中,距离组织发展职能最近的部门 牛逼的 HRBP 就是业务 OD 人力 资源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心理学(团队咨询与治疗 ) 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 性和 应用(实践)性。这里重点介绍心理动力模式—“团队咨询与治疗”。 “ 团队咨询与治疗”以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小团队动力的原理,对 团队 进行咨询与治疗。具有个人心理及人际和团体的心理 - 社会本质。 心理 学 OD 补充理论之心理学(团队咨询与治疗 ) 团体 人际 个体 团体中全体成员组成的一个整体。 两三人或三四之间的互动。 人格理论,具有生理和心理意义。 复合的团队咨询与治疗 心理 学 OD 补充理论之心理学(团队咨询与治疗 ) 咨询与治疗的阶段 社交关系阶段 • 个人以熟悉的社交规范 和个人习惯的社交行为, 与他人展开互动的关系。 联结关系阶段 • 成员相互测试,推进关 系。成员角色开始分化、 发展。 共享关系阶段 • 互助工作阶段 成员发展出稳定的友谊 关系和新的团队规范, 并 重视和维护团队规范。 • 进入稳定友谊阶段, 大 大加强“分享成分”。 为 退出与结束阶段 • 分离的焦虑与不舍 • 友谊延伸至现实生活 中 共同利益而努力。可 自在的看到对方的真 实 情绪,全力协助对 方。 运用“自我认识、移情、反移情、共情、倾听、沟通”等各类心理干预措 施 心理 学 OD 补充理论之 U 型理论 奥托 · 夏 莫 U 型 理论 OD 补充理论之 U 型理论 U 型理论是什么? U 型理论是一个活性场域的理论,而不是一个线性的机械式过程。 既是滤镜,也是方法论。 是一种理论框架,可以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组织。它提供落地实操的工具方法帮助构建学习型 组织 。 是一个“人”的存在,教会人们如何打开心灵、打开思维、打开意志,做一个真我。 U 型 理论 OD 补充理论之 U 型理论 特点: 关注组织与领导力“源头”的探索。看待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三个层次:结果、过程以及 关注源头 源 头。改变了以往关注于结果(如领导人做了什么、表现如何)和过程(好的领导人是 怎么 做的)的现象。 “ 组织变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介入者的内在状况”。 关注土壤 关注组织的土壤(场域),领导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培育组织土壤上去,而不是一味 地 抓具体可见的事物或成果。 U 型理论,基于对 150 余位商业与宗教领袖、政治家、科学家的访谈。 U 型理论提供了 关注深度 组织 推动深层次学习、创新、变革的框架。这一框架线条清晰、逻辑合理、组织严密,经 得起 推敲。 U 型 理论 OD 补充理论之其 他 因时间有限,其他理论推荐相关书籍给到大家: 未完待续… .. U 型 理论 OD 的咨询干预流 程 介入 诊断 干预 评估 接触 搜集数据 制定干预行动计划 跟进 定义问题 / 需 分析数据 实施计划 评估 求 签约 / 解约 反馈数据 交付 优化迭代 常见 干预类型 目标 解决问题 沟通 文化 团队 领导力 计划 作出决策 冲突 氛围 协作 …. OD 实践者价值观主题的演变 本尼斯 1969 坦南鲍姆和戴维斯 1990 人本主义 —— 真实的行为 适当的情绪表达和使用 冒险的意愿 多样性与公正 人为因素和情感合理化 接纳并利用个体差异 绩效改进 —— —— 生活与精神 —— —— 协作与社群 民主 人际关系 选择 人的发展 有机系统的发展 过程的有效性 团队管理 群体 & 群际理解 冲突解决改进 协助 信任他人 —— “ 人”属性 “ 完整的人” 鼓励个人参与 人性本善 适当对抗 处理关键 任务 与组织相关的利用地 位 盖勒曼、费兰克尔和兰德森 1997 伯克 2002 真实 理解 一致 接纳 诚实 责任 开放 开放 自我控制 尊重 尊严 正直 价值 公正 自由 公平 多样性 基本权利 有效性 效率 一致性 社群 信任 共赢态度 合作 协作 —— 学习 发展 成长 转型 潜力 赋能 积极 主动 变革 灵活性 —— 选择 人的发展 自治和约束间的平衡 —— 真实 诚实 存在 同理心 勇气 真实 开放 —— —— 广泛 民主 参与系统事务与决策 丘奇 2003 尊重(多样化) 正 直 包容性 —— 对幸福的追求 格里芬和麦乐斯 2002 豁达高远的胸怀 信 仰 尊重 正直 伦理 赋能 多样化 包容性 —— —— 社群 协作 —— 民主过程 学习 成长 平衡 —— 自我意识 保密性 OD 实践者的核心价值观 基本价值观 个人与人际价值观 系统价值观 • 热爱生活、追求幸福 • 关注人的潜能与赋能 • 学习、发展、成长与转型 • 自由、责任、自控 • 尊重人力系统的基本权利 • 共赢、信任、协作、社群、 • 公平、公正 • 保持真实、诚实、开放、理 解 及接纳的态度 • 保持一定的适应性、与灵活 性 多 样性 • 参与事务、民主及适当决策 • 有效性、效率和调适 OD 的自我修 炼 理论 方法 价值观 持续修炼,学会运用自我。 合格的 OD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课程大纲 方法工具篇 2-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 型 ① 企业经营与管理 ④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2.0 ② 系统视角下的组织自适应性 ⑤ 变量视角下的企业经营与管理 ③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0 ⑥ 整体性 / 系统性考量 企业经营与管理 企业经营 事务 经营业务 经营组织 企业管理 ① 业务视角: 业务 行业 商业 ② 组织视角: 个体 群体 组织 流程 管人 管事 体系 系统视角下的组织自适应性 关键过程 / 活 动 输入 (处理)过程 输出 反馈 一个系统或子系统的组成部分 作为 OD 实践者,首先要能够识别组织系统中的各个变量,其次是找到影响组 织 有效性(绩效)的变量,从而撬动它。 系统视角下的组织自适应性 环境 系统 子系统 A 子系统 B 自适应系统的组织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0 - 艾伦 ·P· 布拉 奇 一般环境影响 - 政府 - 经济 - 文化 资源 资本 技术 人才 奖金 处理系统(组织) $ 管控机制 职能系统 1 职能系统 1 服务子系统 1 产品子系统 1 产出 产品子系统 2 订单 竞争 企业模型完整版 股东 产品 /服 务 接受系统 市场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2. 0 政府 资源 技术 人才 奖金 经济 政策 / 法规 社会 经济环境 母公司 优先级 资本金 权益 / 分 红 社会关注 领导 / 领导力 战略 供应商的 供 应商 (产业链 上 游) 需求 业务流程 供应商 目标 / 绩 效 人才能力 知识 / 信 构 息管理 问题解决 竞争者 企业模型完整版 产品 /服 务 组织结 / 角色 市场 客群 A 股东 客户的客 户 (产业 链下 游) 客群 B 文化 - 艾伦 ·P· 布拉 奇 变量视角下的企业经营与管 理 政府 资源 技术 人才 奖金 经济 社会 经济环境 政策 / 法规 母公司 优先级 社会关注 资本金 权益 / 分 红 领导 / 领导力 战略 供应商的 供 应商 (产业链 上 游) 业务流程 供应商 目标 / 绩 效 外部变量 结构变量 人才能力 知识 / 信 息管理 问题解决 人性变量 结构 / 人性双维变 量 需求 竞争者 完整版 产品 /服 务 组织结构 / 角色 文化 市场 客群 A 股东 客户的客 户 (产业 链下 游) 客群 B - 艾伦 ·P· 布拉 奇 外部变量 & 内部变 量 政府 经济 社会 母公司 市场 客户 供应商 资源 股东 竞争者 结构变量 •业务流程 •目标 / 绩效 •知识 / 信息管 理 人性变量 •领导 / 领导 力 •文化 •人才能力 结构 / 人性双维变 量 •战略 •问题解决 内 部 变 量 外部变量 了解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经营管理需在外部视角的分析下指导进行。 政府 经济  环境影响  法律法规 社会 母公司  关系  社会关注  政府政策 市场 客群 A 客 群B 客户的客户 (产业链下游) 供应商  需争取的市场  供应商所扮演角色  确定市场中的客户  与供应商的关系类型  确定满足客户需求范 围  确保自身竞争优势 资源  决策与获取 供应商的供应商 (产业链上游) 股东  期望听到的声音 竞争者  直接竞争者  间接竞争者  根本需求竞争者 结构变量 组成了经营的体系、过程或机制,其主要贡献是为组织建立了一个地基和框架,便于员工在其中工作。 业务流程 目标 / 绩效 知识 / 信息管理 组织结构 / 角色  活儿如何完成  财务目的  业务驱动  战略驱动  以战略为核心  非财务目的  引擎  业务驱动  以运营为核心  贯穿各个层面  关注效率  关注完成质量  置后考量  关注支撑性及迭代性  关注匹配性及支撑性 人性变量 领导 / 领导力 (驱动因素)  激发员工高效干完活儿 影响战略、业务流程、 人才 能力、文化 文化 人才能力 +  支撑活儿干好 -  贯穿各处 影响所有的结构性变量 结构 / 人性双维度变 量 战略 (驱动因素)  干什么活儿  组织的本质和方向的选 择 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 — 战略监控—战略调整与评估  战略决策质量  战略执行质量 问题解决  解决完成活儿过程中的问 题  问题解决质量 整体性 / 系统性考 量  战略必须基于对外部变量(政府、经济、投资者、竞争者等)的了解;  目标必须从战略和业务流程中导出;  人才能力和知识 / 信息管理必须以业务流程需要为依据;  文化必须支撑组织的战略和业务流程;  问题解决必须符合工作设定,而工作设定由业务流程所定义;  领导力必须匹配战略。 整体性 / 系统性考 量 介入 01 影响组织有效性(绩效)的变量有哪些? OD 诊 断 02 各变量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诊断 的 四 个 03 各变量是如何交互作用,构成企业整体绩效的? 问 题 04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组织有效性(绩效) ? 干预 评估 课后思考: 尝试将自己公司的企业经营模型画出来,系统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找到影响业务发展的核心变量,制定改善措施。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课程大纲 方法工具篇 2-2 :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 环 ① 企业经营金字塔 ④ 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② 战略之战略管理闭环 ⑤ OD 视角下的战略与商业模式 ③ 商业模式之商业模式画布 企业经营视角下的组织发 展 愿景规划层 使命愿景价值观 战略 商业模式 保障执行层 组织 人才 I KP + 组织发展:提高有效支持 【战略】 战略是应对竞争而采取的一系列连贯性的分析论证、 指导方针和行动方案。 战略就是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战略管理闭环 第一阶段 ——————— 战略规划 第五阶段 ——————— 检查和调整战略 绩效衡量标准 战略计划 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 战略支出 第二阶段 ——————— 转化战略 结果 第四阶段 ——————— 监督与学习 运营计划 流 程看板 关键项目管理 预算 绩效衡量标准 结果 行动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 规划运营 战略管理闭环 - 补充 版 第一阶段 ——————— 战略规划 明确使命、愿景、价值观 梳理商业模式 开展战略分析 制定战略 第五阶段 ——————— 检查和调整战略 绩效衡量标准 进行战略相关性分析 战略检查与调整会议 战略计划 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 战略支出 第二阶段 ——————— 转化战略 明确战略目标、主题及衡量 标准 选择战略举措 明确执行团队及协同单元 战略性支出 结果 第四阶段 ——————— 监督与学习 召开运营回顾会 召 开战略回顾会 绩效衡量标准 运营计划 流 程看板 关键项目管理 预算 结果 行动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 规划运营 改进关键流程 制定运营计划 规划资源能力 编制预算 第一阶段:战略规 划 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 我们从事何种业务,为何从事这种业务 ? 关键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如何最佳的开展竞争? (明晰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进行战略分析) (战略制定) • 使命:企业为什么而存在? • 愿景:企业在未来将成为什么样? 愿景三要素: • 张力目标、市场重心、目标实施期 限 价值观:组织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行为准 则 • 战略分析包括:外部分析、内部分析、内外部态 势 综合分析等 • 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① 宏观分析—— PESTEL 分 析 ② 行业分析——波特五力分 析 ③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④ 内外部态势综合分析—— SWOT 矩阵 分析 • 战略制定的关键要素: ① 独特的价值主张(产品和服 务) ② 特定的价值链(为产品和服务量身定 制) ③ 业务的聚焦及取 舍 ④ 业务活动的协 同 第二阶段:转化战 略 通过对战略进行具体的规划,确定战略主题和战略目标,以及对应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同时制定战略举措,以此指导实现战略目标的 行 动方案和资源配置。 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如何描述战略? • 战略地图 我们如何衡量战略? • 平衡计分卡 战略需要我们采取什 么样的行动? • 战略举措(指实现 战 略目标的手段和 方 法) 谁负责战略举措的执 行? • 战略执行团队 如何为战略举措配置 资金? • 战略性支出 我们如何描述战略?(战略地图 ) 长期股东价值 生产率战略 实现愿景 增长战略 财务纬度 改善成本结构 提高资产利用率 增加收入机会 提高客户价值 达成财务结果 ... 客户价值主张 客户纬度 产品 内部流程 纬度 服务 品牌 伙伴关系 创新流程 客户管理流程 运营管理流程 法规和社会流程 • 机会识别 • 选择 • 获得 • 供应 • 生产 • 环境 • R & D 组合 • 设计 / 开发 • 上市 • 保持 • 增长 • 分销 • 风险管理 • 安全和健康 • 招聘 • 社区 创造独特的客户价值 … 提升业务管理能 力 .. 人力资本 习与成长 学度 纬 信息资本 文化 领导力 组织资本 协调一致 团队工作 建立组织培养人 才 ... 我们如何衡量战略?(平衡计分卡 )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纬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套绩效管理体系。 这 种“实现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是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的重要战略管理工具之一。 其中战略目标的设定原则: 1 、如果目标无法描述,就无法衡量 2 、如果目标不能衡量,就无法管理 何为平衡? 财务 非财务 结果 过程 外部 内部 长期 短期 我们如何衡量战略?—平衡计分 卡 • 指标使抽象的战略概念清晰化 • 指标用于沟通 , 而非控制 • 战略描述了一系列的因果关系 愿景 平衡计分卡通 过四个角度帮 助组织把愿景 转化成驱动行 财务 “ 为使公司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达到什么 样的 财务目标 ?” 财务角度 目标 衡量指标 目标值 收益 成长 股东价值 客户 “ 为达到我们的财务目标,我们应该给客户提供 什 么样的服务 ?” 结果 客户角度 目标 衡量指标 目标值 形象 服务 价格 / 成本 内部流程 为和业绩的运 “ 为使我们的客户满意,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和优化业务 流程 ?” 作目标。 学习和成长 “ 为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组织应该如何学习和创新 ?” 内部角度 目标 流程循环时间 质量 产量 衡量指标 目标值 行动计划 驱动 学习和成长角度 目标 市场创新 持续学习 治理财产 衡量指标 目标值 Initiatives 战略需要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战略举措 ) 1 、我们的战略需要什么样的举措? •选择战略性行动方案 2 、我们如何为战略举措提供资源支持? •提供战略性资金 3 、谁负责战略举措的实施? •建立责任制 案例 战略主题 标 财务 目 衡量指标 战略要到达成 什么? 增加现有市场 的收入 提高单店业 绩 客户 目标值 如何对目标的 需要提高到 业绩表现进行 绩效水 的 跟踪? 平 举措 达成目标 的战略性 行动方案 支出 责任人 为实施行 动方案提 供资金 确定行动 方案责任 人 保留更多客户 优质的 服 务 内部流程 完善客户 服务体系 学习 以客户为导向 的组织 完善客户 服务体系 客户满意度 % 90 客户满意度调查 服务费 CRM 系统建设 开 发费 市调公司 CRM 系统 营销副总 第三阶段:规划运 营 1 、哪些业务流程的改进对战略执行最关键? • 重点改进战略性的核心流程 2 、如何将战略与运营计划、预算联系起来? • 营销、销售计划 • 资源能力计划(物质资源和人力资 源) • 业务和财务预算 第四阶段:监督与学习 1 、我们的运营是否良好? • 运营回顾会:基于业务单元的短期绩效评估,并处理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2 、我们的战略执行的如何? • 战略回顾会:基于公司层面的中期战略举措执行情况和战略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 第五阶段:检查和调整战略 战略检查和调整会议: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 和内部战 略实施的反馈对原有战略进行反 思总结及必要的调整。 1 、我们的战略是否有效? 2 、我们的战略是否需要调整? 战略管理的四大障 碍 建立战略中心性组织统一团队 的 战略思想和战略执行。 把战略转化为可 沟通障碍 操作的行动 95 %的员工不知道公司的战略是 什么 认识 障碍 绩效管理障碍 70 %的组织没有把中层管理者的 奖金和战略相挂钩 多数组织的战略以失败告终 高层领导推动 变革 85% 的高层管理人员每个月花在 讨论战略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 组织围绕战略协 战略中心型组织的 五项原则 同化 60 %的组织没有将预算与战略相 链接 资源障碍 使战略成为持续 让战略成为每一 的流程 个人的日常工作 【商业模式】 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交换价值的基本原理。 商业模式画布 描述企业商业模式,可视化商业模式、评估商业模式以及改变商业模式的通用语言。 提供物 基础设施 关键 业务 重要 伙伴 客户 客户 关系 价值 主张 核心 资源 成本 结构 客户 细分 渠道 通路 财务 收入 来源 商业模式画布九大构造块 价值主张: 为用户和客户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以及价值,帮 助 用户解决什么根本性问题? 客户细分: 目标用户群体是谁? 核心资源: 拥有什么核心资源可以保证所有商业行为的执行 和 落实? 关键活动: 需要做哪些关键性的事情才能使得产品和服务能 够 正常运行? 渠道通路: 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将产品和服务触达用户,并 使 得用户能够为之买单? 客户关系: 通过什么方式或机制可以保证产品服务和用户拥 有 长期的利益关系? 合作伙伴: 需要和哪些上下游重要企业进行重度合作? 固定成本: 在所有的商业运作过程中都包含的成本消耗? 收入来源: 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商业模式画布的 4 个视 角 关键 业务 客户 关系 重要 为谁提供? 客户 如何提供? 提供价什值么? 主张 伙伴 核心 资源 成本 结构 渠道 通路 收益多少? 收入 来源 细分 商业模式画布的思考逻 辑 基础设施 关键 业务 重要 伙伴 8 核心 资源 7 6 提供物 客户 关系 价值 主张 1 渠道 通路 结 构 成本 9 财务 收入 来源 4 3 5 客户 客户 细分 2 课后作业: 1 、尝试描述一家电影院的商业模式画布; 2 、尝试描述自家企业的商业模式画布。 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1 2 3 商业模式 集团 / 业务单元 战略体系 集团 / 业务单元 执行方案 预算 运营计划 放大 逻辑漏洞 具化 关键战略集 集团大政方针 必须要打赢的仗 聚焦 落地 关键战略举措 资源配置 / 预 算 计划 / 方案 我们如何达到期望? 商业模式 效果? 逻辑性? 合理性? 落地性? OD 视角下的战略与商业模式 借助 OD 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自身盈利模式以及帮助战略更好的落地。 序号 1 关键点 形式 深入了解价值主张,解 析 九大构造块,是否可 以支 撑主张实现 序号 关键点 1 战略规划 / 制定 环境扫描(内外部) OD 式战略研 战略分析 讨会 战略执行 2 战略执行 战略澄清 S1O1~S2 O2 共创 / 共识会 组织绩效 ~ 个人绩效 研讨会 / 工作坊 3 2 深入了解盈利模式,找 到 痛点,对症下药 形式 4 战略评价与回顾 战略调整 总结复盘 运营回顾会 战略回顾会 环境扫描(内外部) 审视自身 调整专题会 系统思考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课程大纲 方法工具篇 ① 义 组织诊断的定 ② 容 组织诊断的内 ③ 程 组织诊断的流 ④ 统 开放的组织系 2-3 : 组织诊断与评 估 ⑤ 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方法 ⑥ 企业生命周期 ⑦ 组织外部诊断模型 ⑧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什么是组织诊断 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或咨询顾问,运用一些概念化的模型和实用的研究方法,来评估组 织 当前的健康状况,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迎接挑战, 最 终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整个过程。 组织诊断的内容 1 组织战略和经营策略; 2 组织结构和形态; 3 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 4 组织管理流程和作业流程; 5 组织效率和效能; 6 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 7 工作设计问题; 8 组织知名度、组织能力、组织伦理、社会责任、商业信誉、品牌价值; 9 组织内部冲突状况;人力资源诊断,薪酬福利状况、绩效管理状况、培训与发展状况等。 组织诊断的流程 签约 介入 检查 & 调 整 组织状况诊断 与反馈 共同制定方案 目标、步骤 执行 评估 开放的组织系统 环境 文化 输入(资源) 行为和 过程、技 术 结构 输出 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方 法 投入 目标 评价 产出 内部活动及过程 系统 资源 评价 内部 过程 评价 利益相 关者评 价 企业生命周期  壮年期  青春期  学步期  婴儿期  孕育期  稳定期  贵族期  官僚期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目 标 保持盈利 销售和利润  壮年期 投资回报率  稳定期 利润 个人生存  青春期 内部和外部的派系斗争 销售和市场份额 资金 响应需求 孕育期  学步期  婴儿期  贵族期  官僚期 奇迹 组织外部诊断模 型 潜在进入 者 政治因素 法律因素 经济因素 供方的议价能力 供方 环境因素 社会因素 技术因素 宏观分析: PESTEL 分 析 新进入者的威胁 产品竞争 者现有企 业间的竞 争 替代品的威胁 买方 买方的议价能力 替代者 行业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组织内部诊断之贯穿企业管理的三权分 立 决策权  决策质量  决策速度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 成果导向  合法、合规 监督权 经营权  经营成效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1- 诊断个体和群体行 为 组织层次 群体层次 目标,文化,结构,技术,行为和过程 群体组织, 结 构,技术 群体行为, 过 程,文化 有效性 有效性 有效性 个人层次 个体工作, 任 务 个体行为, 态 度,取向 备注:实线表示主要的影响途径,虚线表示反馈的回路。 劳动生活质 量,福利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2- 力场模 型 现状 (问题) 驱动力 约束力 理想的状态 (目标)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3- 星型模 型 战略 人员 结构 奖励 流程 星型模型的诊断问 题 成功的公式是什么 ? 战略 我们如何使自己有别于竞争对手 ? 结构 我们是如何组织的 ? 主要的领导角色是什么 ? 如何管理工作 ? 谁有权力和权威 ? 流程 如何做出决定 ? 角色之间的工作流程如何 ? 权力的机制是什么 ? 奖励 人员 目标如何塑造行为 ? 我们如何评估进展 ? 需要什么技能 ? 我们怎样才能最好地发展我们的才能 ?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4- 7S 模 型 战略 技能 结构 价值观 风格 系统 人员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5- 组织健康四原 则 建立一个有凝聚 力的领导团队 建立明确 强化明确性 不断传达明确性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6- 六盒模 型 1 、使命 / 目标 3 、关系 2 、组织 / 结构 5 、领导 6 、机制 4 、奖励 六盒模型的诊断问 题 目的 组织成员是否同意并支持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 结构 组织的宗旨和内部结构是否相适应 ? 关系 个人之间、部门之间、个人与工作性质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是他们相互依赖 ? 关系的质量 是 什么 ? 冲突的模式是什么 ? 奖励 组织的正式奖励是什么 ? 组织成员觉得他们得到的奖励和惩罚是什么 ? 组织需要做什么来适应 环 境? 领导 机制 领导者定义目标吗 ? 他们在他们的计划中体现了目的吗 ? 什么是规范的领导风格 ? 这些机制是有助于还是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 系统视角的六盒模 型 正式的系统 非正式的系统 (工作的过程) (应该做的工作) 目的 目标明确 目标一致 结构 功能,程序还是模型? 实际中工作怎样完成,还是未完成? 关系 谁应该跟谁做什么? 他们做得怎样? 方式? 奖励 明确的系统是什么? 含蓄的,心灵的奖励 人们对报酬的感觉是什么? 领导 高层领导管理什么? 怎样管理? 管理的标准“风格”是什么? 机制 预算制度 管理信息(措施?) 计划 控制 关系的质量如何? 冲突管理的 它们的真实用途是什么? 它们在实践中发挥什么作用? 这些系统是怎么被破坏的?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课程大纲 实践篇 3-1 : OD 战略研讨与落 地 战略管理闭环 第一阶段 ——————— 战略规划 明确使命、愿景、价值观 梳理商业模式 开展战略分析 制定战略 第五阶段 ——————— 检查和调整战略 绩效衡量标准 进行战略相关性分析 战略检查与调整会议 战略计划 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 战略支出 第二阶段 ——————— 转化战略 明确战略目标、主题及衡量 标准 选择战略举措 明确执行团队及协同单元 战略性支出 结果 第四阶段 ——————— 监督与学习 召开运营回顾会 召 开战略回顾会 绩效衡量标准 运营计划 流 程看板 关键项目管理 预算 结果 行动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 规划运营 改进关键流程 制定运营计划 规划资源能力 编制预算 OD 战略陪伴全景 图 复盘 战略 规划 / 制 定 OD 战 略 总 结 系统 思考 共同看见 内 OD 战 略 研 讨 心认同 集体 系统 思考 标 使 命 愿 景 价值观 战略调整 战略执行 组织 匹配 系统 思考 扫描 与复盘 战略 评价与回 顾 行动 达成目 组织 / 个 人 绩效 共识 / 共 创 OD 式战略规划案例分享 背景介绍 某控股公司 某控股公司成立与 1996 年,旗下有三 大产业,八大管理中心,采用战略管控模式。 委员会 A-BG fei-BU B-BG yy-BU C-BG 17 年初,各事业部需根据集团下达的 集团管理中心 财务 《战略管理纲要》与《战略指引》执行 本单 元战略。 某事业部总经理为更好制定战略并落 地,找到战略管理部门寻求帮助,期望可以 gm-BU HR 在本次战略工作有所提升。 于是,战略管理部门根据此需求开展 …… …… 了以下工作… OD 咨询 环 介入 • 跟进 • 评估 • 交付 评估 • 接触 • 定义问题 / 需 求 • 签约 / 解约 诊断 干预 •制定干预行动 计划 •实施计划 • 搜集数据 • 分析数据 • 反馈数据 借助 OD 咨询环进行干 预 介入 • 沟通:明确此活动的主要目的,确 认 需求 干预 • 活动策划:确定采用 OD 战略研讨工 作坊 的形式开展此次活动,并设计相 应的流 程 • 实施 诊断 • • • • • 收集:原有操作方式、历年的经营成果 材料、经营班子对战略的看法意见等 分析(战略落地痛点):成果好坏、方 式是否合理,战略落地痛点等 诊断:问题点 1 、问题点 2 等 反馈:诊断信息及建议 承诺:双方就达成一致的内容进行明确、 承诺 评估 • • • 跟进 评估 交付 OD 式战略工作坊设计原 理 设计出发点: • 战略 = 好的战略 + 好的战略管理 • 制定一个好的战略是好的战略管理的前提, 而做好组织与战略的匹配一致,是落地的关 键因素。 S1 S2 0 0 1 2 OD 式战略工作坊设计原 理 借助 U 型理论设计工作坊流 程 奥托 · 夏 莫 OD 式战略工作坊设计原 理 借助 U 型理论设计工作坊流 程 回顾过去 扫描环境 下载 定期复盘 运行 实施运行 寻找盲点 观察 原型 明确战略目标 聚焦战略重点 感知 结晶 讨论战略举措 讨论组织协同 感受团队冲突 输出计划(战略 & 组 织) 匹配组织及财务 资源 输出战略重点任务书 澄清愿景和意愿 自然流现 找到突破性问题 感受团队力量 OD 式战略工作坊 - 操作要 点 1 、环境扫 描     资源 机会 约束 挑战 战略环境 组织环境     阵型 能力 意愿 治理 OD 式战略工作坊 - 操作要 点 2 、聚焦战略重 点 ◦ 非打不可的仗 ◦ 输不得的仗 重点 1 重点 2 ◦ 由公司高管“率兵打仗” ◦ 对公司战略方向和发展成败产生决定性影响的 ◦ 影响整个公司范围的 … ◦ 需要在全公司范围调动资源才能达成的 必须打赢的仗: “ 必须打赢的仗”( 4~ 6 个) 行动计划 是什么 不是什么 成功时的样子 衡量计划 OD 式战略工作坊 - 操作要 点 3 、组织的匹配一致 性 执行“必须打赢的仗”的关键人 / 组织是什么?  怎么帮助他们制定计划?  如何理解计划? 找到那些可以有效支持“必须打赢的仗”的 OD 计 划 必须要打赢 的仗 序号 1  如何支持部门间合作? 2  哪些能力需要搭建? 3 系统 & 流 程 对组织的要求 设计问题 能力问题 文化问题 角色分 备注 配 OD 式战略工作坊 - 操作要 点 4 、规则与技巧 •避免一言堂,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倡导共创,全员平等,; •引导每个人要有“数据思维”,多输出后输入; •重点支持人们做好个人意识的制定,为什么计划,计划中有什么,以及在支持实 施中的作用; •关注业务、组织和人怎样联动,如:某个战略重点需要多个部门实施,则需帮助 部门加强对话, 加强合作。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课程大纲 实践篇 3-2 : 提升组织有效 性 组织有效性 投入 组织 运作与活动 组织有效性是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产出 组织有效性的影响因 素 组织有效性 外界环境 适应化 目标 清晰化 可预测性 复杂性 竞争性 ... 合理 科学 宣贯 落地 ... 资源利用 最优化 人 力 财 力 物力 外界合 作 … 职能发挥 和谐化 员工投入 敬业化 结构 技术 协同 ... 技 能 动 机 态 度 价值观 ... 相关利益人 满意化 效益 发展 ... 管理实践 最 佳化 战略 报酬 控 制 领导 决策 ... 背景描述 某集团公司旗下某事业部,近三年来投入产比状况一直不理想,组织战斗力低下,责 成事 业部总经理梳理现状,并提出应对措施… .. 现状盘点 序号 1 2 3 维度 战略 业务 组织人员 问题点 • 外部环境(政策)调整,对业务开展有较大影响; • 战略变化多,一年调整 3 次; • 核心班子战略管理能力普遍较弱; • 缺乏落地反馈机制; • ….. • 业务战线过长,不聚焦,资源供给不足; • 业务模式不清晰,仅靠人推进; • 产品 / 服务不清晰,找不到竞争力; • ….. • 分布式组织,山头主义严重; • 组织规则缺乏,执行效果差; • 存在不同程度的职能重叠、错位、弱化等现象; • 大灰狼、小白兔人员众多; • ….. 备注 借助的方法工具 症状“缓解法” 问题症状 副作用 根本解决法 结构模式 来源:《第五项修 炼》 症状“缓解法” 战略: / 症状“缓解法” (已经开展的) 业务: 1.根据政策,关停部分业务,改变业务开展模式; 2.积极公关,争取机会; 组织人员 1.暂停招聘; 2.对于部分职能冗余人员,做劝退处理 3.关注临时工费用,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临时工费用审核; 根本解决法 战略: 1.思考公司开展业务的使命; 2.重新梳理战略目标及路径; 3.重新梳理商业模式画布 根本解决法 (马上要开展的) 业务: 1.确定核心业务; 2.重新梳理业务流程; 组织人员 1.确认组织模式及架构,部门职能; 2.组织人员匹配 + 能力提升; 3.薪酬、绩效改革; 关注要点 决策的质量及速度 + 执行的质量及速度 + 监督保障机 制 示例 - 战略地 图 略 示例 - 商业画 布 重要合作 关键业务 价值主张 核心资源 商业模式画布: 成本结构 客户关系 渠道通路 收入来源 略 客户细分 示例 - 业务模 式 预定式 游击战式 示例 - 业务流 程 财务部 销售部 内容社群部 略 活动体验部 形象创意部 人力资源部 示例 - 组织维 度 典型职能问题 现有部分职能 市场营销 职能重叠 - 类似的职能由多个团队在做 职能错位 - 职能存在上下履行混乱 职能弱化 - 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 渠道通路 √ 品牌中心 商品管理 √ 战略管理 √ 组织规划 √ 后勤保卫 ……… 举例 √ 略 示例 - 组织维 度 组织架构(调整前): 组织架构(调整后): 部门职责书: 略 示例 - 组织维 度 业务 负责人 HR 职能岗 HR 经理 业务类别 工作项目 流程岗位 组织管理 组织架构设计 与调整 架构设计与调整 ○ △ 岗位管理 岗位编制设计与调整 需求提报 招聘 面试管理 录用 薪酬管理 ◆ ★ △ ◆ ◆ ★ ○ △ ◆ ◆ ★ 岗位编制调整(薪酬预算内) ○ △ ◆ ★ 编制内 ○ ◆ ◆ ★ 编制外 ○ △ ◆ ◆ 员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部门负责人及以上 员工 部门负责人及以上 新员工定薪 新员工定薪 △ 年度薪酬调整 △ ○ 岗位变动(晋升 / 降职 / 调岗) ○ 加班费 加班费审批 ○ 薪酬方案设计 特殊化薪酬方案设计(提成、计 件、承包等) ○ 备注:○申请 △初审 ◆复审★ 批准 ◆ ○ 薪酬体系设计 绩效管理 总经理 年度岗位编制计划 公司绩效 绩效 HR 分管领导 岗位编制调整(薪酬预算外) 薪酬体系设计 薪酬调整 业务 分管 领导 ○ △ ★ ★ ◆ ◆ ★ ★ (部门负责人及以上)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级部门 ○ △ ◆ ◆ 二级部门 ○ △ ◆ ★ 员工 ◆ ★ 备注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课程大纲 实践篇 3-3 :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 合 组织文化 核心价值观 被所有人认同的价值观,可以维系 组织的团队,帮助企业在业绩上战 胜竞争对手。 组织氛围 行为规范 组织文化对组织有效性的影 响 外界环境 适应化 目标 清晰化 可预测性 复杂性 竞争性 ... 合理 科学 宣贯 落地 ... 资源利用 最优化 人 力 财 力 物力 外界合 作 … 职能发挥 和谐化 员工投入 敬业化 结构 技术 协同 ... 技 能 动 机 态 度 价值观 ... 使命先行,文化扎根 相关利益人 满意化 管理实践 最佳化 效益 发展 ... 战略 报酬 控制 领导 决策 ...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背景: 某公司成立于 1996 年,创立之初设立了价值观及 行为标准,并予以执行至 2016 年,期间并未做任 何修改。为适应外部市场变化及企业发展需要,固 有的价值观急需重塑。 价值观研讨会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研讨会分组: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公约及注意事项: 1 、平等原则:参与人员一律平等。 2 、三不原则:不自谦、不批判、不阻拦。 3 、量多原则:数量越多越好。 4 、聚焦原则,明确本次团队共创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5 、借力原则:可以在他人想法的基础上继续提出新的想法。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研讨原则: 1 、核心层共同参与 2 、确保价值理念反映品牌的长远目标 3 、注重价值观对变革的关键驱动因素 4 、价值理念应该激励人心和使用简单易懂的语 言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步骤 1 : 1 、成员创造:各小组成员填写卡片 1 ; 2 、小组共创: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并进行上台分享; 3 、团队共创:总结所有小组成员填写的卡片 1 ,合并同类项待用; 步骤 2 : 1 、小组共创: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卡片 2 (小组可添加关键词),并进行上台分享; 2 、团队共创:总结所有小组成员填写的卡片 2 ,合并同类项待用; 步骤 3 : 1 、小组总结:卡片 1 与卡片 2 进行汇总总结,参考发放的卡片 2 ; 2 、投票:进行价值观行为投票; 3 、公布:对结果进行公布,达成共识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工具: 卡片 1 卡片 2 价值观关键词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卡片 1 示例: 行为 思想 管理 卡片 2 示例: 略 Good Bad 按时完成工作 实事求是 帮助他人 积极主动承担责任 …… 缺乏沟通 欺骗 办公室斗争 随意评价他人 …… 认真负责 诚信 有强烈的目标感 …… 以人为本 唯才是用 职责明确 …… 自私 消极怠工 推诿责任 …… 一言堂 倚老卖老 以年龄和资历提拔干部 ……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输出示例(部分) : 客户思维,员工、消费者、合作伙伴都是我们的客户 1、 以客户为 导向 客户需求,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利益所在 体验至上,为每一位客户,提供近乎品牌理想的优质体验 合作共赢,同客户智慧分享,共同成长 理性对待,适应公司日常变化,不抱怨,充分沟通,诚意配合 2、 拥抱变化 自我调整,对变化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能调整心态,克服困难,并正面影响和带动同事 迎接挑战,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 创造变化,求胜于未知并带来绩效突破性的提升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输出示例(部分): 学会学习,学习工具及方法论,系统性学习 3、 持续学习 乐于实践,不做行动上的“矮子”,学以致用 学会创新,举一反三,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 乐于分享,乐于传播,共同成长 自我察觉,厘清现况,自我察觉,建立个人愿景 4、 自我超越 不忘初心,明确使命,不断提醒什么对自己、对组织是最重要的 正视差距,突破“心理满足感”,不断接近目标,而绝不降低评判标准 精益求精,每日反省、持续精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实践案例分享之二:团队亚文化融 合 背景: 某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年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在 30% , 2018 年决定进行战略 转型,往新零售领域迈进,构 建全渠道体系。为了给顾客提供更优体验,整合 ,与竞争对手全面竞争。终端零售中心的客户服务部门与电商 发展中心的客户 服务部门需要进行整合。由于两个体系的人员彼此陌生,不同的管理理念,不用 的工作方式、 不同的工作能力,整理的协作性存在很大问题,工作绩效低下。 于是开展了一下工作… . 实践案例分享之二:团队亚文化融 合 介入 • 跟进 • 评估 • 交付 评估 • 明确目的:统一愿景,融合团队,提升战斗 力 • 签约 • 搜集数据:团队诊断,出具团队文化报 告 • 分析数据 • 反馈数据 诊断 干预 •制定干预行动计划:彼此认知,文化融合,统一愿景,从战略到 组织 •实施计划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课程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 U” 在企业中的运 用 课程大纲 实践篇 3-4 : “ U” 在企业中的运 用 U 型理 论 奥托 · 夏 莫 U 型理论是什么 ?  U 型理论是一个活性场域的理论,而不是一个线性的机械式过程。  既是滤镜,也是方法论。  是一种理论框架,可以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组织。它提供落地实操的工具方法帮助构建学习 型 组织。  是一个“人”的存在,教会人们如何打开心灵、打开思维、打开意志,做一个真我。 U 型理论的特点 ? 关注组织与领导力“源头”的探索。看待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三个层次:结果、过程以及 关注源头 源 头。改变了以往关注于结果(如领导人做了什么、表现如何)和过程(好的领导人是 怎么 做的)的现象。 “ 组织变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介入者的内在状况”。 关注土壤 关注组织的土壤(场域),领导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培育组织土壤上去,而不是一味 地 抓具体可见的事物或成果。 U 型理论,基于对 150 余位商业与宗教领袖、政治家、科学家的访谈。 U 型理论提供了 关注深度 组织 推动深层次学习、创新、变革的框架。这一框架线条清晰、逻辑合理、组织严密,经 得起 推敲。 U 型理论运用之“个人 篇” 个人的修炼 U 型理论运用之“个人篇 社 会场域转换的重点 ” 层次的转换 障碍 转换重点 转换至“观察” 评判之声 为跳出反映思考的状态,注意以下三项: 观察—发泄—暂悬 转换至“感知” 嘲讽之声 转换至“自然流 现” 恐惧之声 通过内省,破坏过去的模式,引入新的视角: 观点、视角的转换—心智模式—联结的探究 通过有心理准备的选择、完全的自我接纳、静寂时间等,放下固有的个体同一性的执着: 退路的切断—完全的自我接纳—静寂时间(等待) U 型理论运用之“个人篇 ” 实践秘诀:问题解决法 问题现状 问题产生的原因 最好的状态 没有指望的帮助 可能发生的结果 U 型理论运用之“团队 篇”  谴责  侮辱、轻视  自我辩护、防御 爱  逃避 希望把支离破碎的东西 统 一起来的冲动 力量 助力团队协作 所有生命力量逐渐强大、 扩展,实现自我的冲动 U 型理论运用之“团队篇 ” 创造性一面 力量 爱 破坏性一面 U 型理论运用实践之“团队篇 ” 1- 下载: 做好脱离的心理准备 2- 观察: 写出自己对于团队状况的 认识 6- 塑造原型: 共同塑造实现新的的未来 策略 5- 结晶: 迎接新的可能性 3- 感知: 站在对方团队成员的视角, 发现自己嘲讽之声及想避 免的结果 4- 自然流现: 向未来大胆踏出一步 关键的七个步骤 7- 运行: 把新的策略转为实践 U 型理论运用之“组织篇 ” 问题处理型组织 情 真正重要的事 创造型组织 U 型理论运

151 页 425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发展】OD咨询全过程-启动、诊断、干预、转变

【组织发展】OD咨询全过程-启动、诊断、干预、转变

OD 咨询过程介绍 OD 咨询的整体过程 启动 迭代 循环 诊断 迭代 循环 干预 迭代 循环 转变 收集数据 整体规划 跟进 评 进入 签 分析数据 设计行动 价 完成 约 数据反馈 采取行动 进入前 迭代循环 典型干预主题:沟通、协作、团队、文化、绩 效 启动阶段 - 进入 前 要点 具体说明 自我评价 进行内部审视: 假设、信念、推测、技能、经验、知识、践行理论、 优势、发展优势、信任、可信度等。 进行外部审视: 客户如何看待我和我的技能? 研究 了解组织: 使命、规模、产品 / 服务、市场定位、竞争对手、 历史、 文化、客户概况等等 启动阶段 - 进 入 具体说明 要点 管理初次会面的边界: 定向 简介、时间、节奏、结果、谁需要到场、角色。基于真正的兴趣和好奇心与客户 接触。 追踪所述的内容以及信息共享的方式;关注过程和内容;观察关于文化、 士气和关系的 信息。 识别客户 建立关系 确立对咨询工作的需求 识别签约客户(们)——使用咨询服务的客户和有权力控制过程及实施结果的客户。 通过了解谁是客户、分享你是谁以及探索价值观等活动进行有意义的接触。探索 多元化 动态、挖掘矛盾,以及关注客户和自我的感受(即:兴奋、超然、敌意、 不感兴趣)。 邀请客户“讲故事”。探询需求、期望和希望;寻求事例以了解关注点和问题:客 户系 统想要进行什么变革、请求帮助行为背后的需要、其他变革努力、目前及之 前的成功或 失败;他们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启动阶段 - 签 约 要点 具体说明 构建期待结果 共同制定关于客户期待结果及咨询目标的明确声明。这是一个澄清、重构、澄清的迭代过程。 创建共享期待 描述咨询工作和对成功的要求。探索并分享客户 / 实践者的诉求、需要、愿望(针对咨询工作中的接触、 控制、 信息和参与)。进行肯定式的陈述并表现出理解和同理心,让其安心。 澄清范围和角色 共同定义咨询工作的范围:最初策略、目标、步骤、关键成功因素、利益相关者、参与者、产品(如果 有的 话)和交付时间表、可能影响咨询工作的外部因素、还有谁需要以及以何种方式参与其中。澄清并 定义角色、 责任以及承诺水平。就客户 / 实践者的共同责任达成一致。 协商合作结构 就成功完成项目所需的时间、金钱、支持和参与人员进行协商。坦诚地谈论费用问题,包括实践者的费 用结构、 开支和付款计划,应付给成本中心及代付之处的费用。 衡量、反馈、评价 确定如何评价咨询工作、如何定义成功、如何衡量结果、如何协商问责、随着变革的展开,实践者如何重新 协商和重订契约。 评估契合度、清晰度和承诺 总结和文档记录 评估客户和顾问之间的契合度。如果契合度良好,可继续合作;否则就终止合作。如果可能,重复循环该 阶段 和 / 或与另一顾问合作。评估客户和顾问双方对于继续合作是否具备足够的清晰度和承诺 共同制定一份书面协议,对本次咨询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实践者预期、过程、范围、结果、可交付成果 、关系、时间表、沟通的性质和频率,以及预算。确定下一步骤:相关人员、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工作 地 点、工作方式、费用和持续时间。 诊断阶段 - 数据收 集 要点 制定计划 沟通 准备收集数据 采集数据 格式化数据 具体说明 考虑期望结果并选择相关模型;选择数据收集方法;考虑可用资源;决定谁应该 参与其 中,何时参与以及为何参与;考虑由组织文化和客户偏好施加的限制。 与客户共同起草一份函件——与组织共享目标、目的、过程和时间框架。 制定定性方案和 / 或选择定量工具;收集相关信息;或为更具创造性的方法准备 材料。 适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仅收集必要的或相关的数据 决定如何共享结果、和谁共享、何时共享、以何种格式共享;减少偏见和失真; 采用 简单模型;使材料易于阅读;采用视觉辅助来增添趣味性。 收集数据的 4 种方 式 1 问卷法 自填式问卷 封闭式问卷 2 优点 易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概括 ; 严谨、 中立与客观地收集新资料的最 经 济最快捷的方法 ; 适用于大型 抽样 调查、重复测量、在不同 单位之 间或不同的规范之间进 访谈法 自访谈问卷或访谈提纲 上 的开放式问题 优点 能够涉及许多主题 ; 在访谈之前 及 其过程中可以修改 ; 能够交流 感情 , 建立信任关系 ; 资料丰富 , 便于 理 解访谈对象的观点和看法。 3 观察法 对人和工作场所进行结构 式或开放式的观察 优点 资料不受人们自我陈述及其 偏 见 的影响 ; 拥有具体情境以及情 境效 应的资料 , 拥有难以测量的 主题的 丰富资料 ( 如突发行为 和文化 ); 具 有形成新的见解和 假设的资料。 行比较 ; 标 准化的测量工具包括 前测项目 , 反 映诊断模型并有利 于确立科学的 研究态度。 缺点 难于获得有关结构和行为的资料 ; 缺乏情境塑造行为的信息 ; 不 适于 微妙敏感的问题 ; 缺少人 情味 ; 存 在如下风险 : 无回答、 带有偏见或 无效回答 , 过分依赖 标准化的测量 和模型。 缺点 成本高 , 难以进行大样本的调查 ; 受访者持有偏见的或按社会赞同 的观点回答 ; 回答不具有可比性 ; 难于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进行分析 ; 为了适应受访者而对访谈进行 调整 , 从而影响访谈结果的严谨性。 缺点 有些现象很难观察 ; 成本高且耗 时 ; 观察者有偏见 , 信度低 ; 可能影 响 被观察者的行为 ; 难以分析和 报告 ; 不精确 , 显得不科学。 4 专题讨论会、小组讨论法 讨论群体过程、文化、环境、 挑战、战略 ; 由咨询顾问或管理人 员指导 ; 模拟、练习 优点 拥有关于复杂而微妙过程的资料 ; 互动激发创造力、团队工作和策划 ; 拥有及时分析和反馈的可靠资料 ; 成员参与诊断 ; 可以进行自我诊 断 ; 咨询顾问可以在人们之间建立信 任和理解关系。 缺点 由于群体过程、历史和领导的影 响而产生偏见 ( 如老板抑制反对 意见 ); 要求群体中具有较高水 平 的信任和合作 ; 不深刻、不 精确 ; 可能出现肤浅的具有偏 见的结果 和作出没有根据的决 定。 诊断阶段 - 数据分 析 要点 理解数据 为反馈做好准备 具体说明 评估数据揭露了什么——模式、 因果 关系、意外发现等。考虑可 能会影 响数据的外围因素。基于 商定的格 式准备一份报告。 支持客户解读数据;清楚地传达 信息; 跟踪来自系统不同部分的 数据如何相 互影响。 诊断阶段 - 数据反 馈 要点 计划会议 “ 无伤害” 公开会议 报告数据但不做 任何辩护或解释 后续步骤 具体说明 就如何共享反馈、谁将出席会议以及在哪里举行会议达成一致并形成 流程; 决定领导层 / 管理层是否提前接收信息;保持陈述的简单明了; 对之进行调整以适应受众;确保后勤的良好管理。 反馈自然会引发焦虑并有可能令客户感到威胁;避免使用个人姓名; 而是专 注于主题、趋势和模式;使用客户的语言;保管好记录。 陈述目标;建立规范;构建融洽关系;注意保密性和不打击报复性; 共享会议结构;描述数据收集过程;让客户系统能够传达自己的讯息 ;沟通会议后将发生的事情。 保持兴趣、建立承诺;鼓励客户确认模式、分享反应、提出问题;记 录对数据的添加和纠正;避免关注过去、支持生成迈向未来的能量; 支持客户承担分析、评估和创造意义的责任;识别会议期间可能出现 的复杂情感模式并给予适当处理 支持客户确认并优先考虑关键议题及机会;准备提供建议;决定后续 行动、 时间表和责任;针对后续步骤签约。 干预阶段 - 整体规 划 要点 具体说明 强化焦点 澄清背景及期待结果;根据需要进行修正;将学习进行 综合及与客 户协调实施方法。 起草计划 文档记录方法和理论依据;起草包括活动、角色、资源 、权限和时间表的详细计划;纳入有效的评估过程。 审查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审查计划;收到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后勤 与客户合作,确保后勤方面的细节问题得到处理。 干预阶段 - 设计干 预 起草设计 集体讨论可选方案并探索若干可能出现的情境; 明确理论依据; 教练客户去评估选项。 让客户参与 让客户参与到方案利弊的讨论对话中; 打造客 户能力。  设计时,考虑以下的问题会有帮助:  OD 顾问的角色是什么?  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什么理论、假设和“其他”知识可能适用于这种情形?理论上的矛盾如何统一?  对于如何实施转型和变革(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以及如何管理抗拒应持有何种信念?这些信    念 如何驱动决策? 要想产生变革需要哪些领导力实践? 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在干预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何推荐这个方法而非另外一个呢? 干预阶段 - 实施干 预 实施 按计划开展干预活动;保持非反应性的存在;保持在计划“范围”内。 反馈 与客户一起确保报告、评估和反馈过程连同后续任务按约定完成。 调整 基于实践者和客户学习到的内容,调整干预设计;必要时循环回 到签约环节;检查实现期待结果的进展情况并予以调整。 总结和文档记录 对照计划书面记录实际发生的事情;激发学习;根据需要进行跟进。 转变阶段 - 跟 进 跟进 确保授权结构和机制到位;打电话、启动会议、发送电子邮件 并检查进度。 调整 基于反馈协同设计迷你干预措施。 提供支持 为参与变革举措的个人提供支持、鼓励和认可。 转变阶段 - 评 估 制定计划 重新审视期待的结果和合约。决定使用的评估工具(定性、定量); 协作并商定采取的措施;根据需要设计工具;确定由谁收集、收集 什 么、何时收集以及在哪里收集数据。 收集和分析数据 实施计划;分析并决定报告数据的格式;关注诊断阶段所采用的反馈 策略;协同决定什么有效、什么没有效果以及什么属于意外结果。 评估影响 审查客户的满意程度、达成的系统结果以及变革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文档记录 记录所获悉的东西;在整个系统范围分享。 评估的 3 大维 度 系统结果 客户满意度 干预措施在多大程度上达 成了期 望结果? 咨询工作在多大程度上 可以让客户 满意? 过程绩效 变革过程的效率和 有效性如何? 转变阶段 - 完 成 结束合约 创建一个结束仪式以强调该合约的结束。决定结束仪式的 参与人员、 内容、时间、地点及方式。 转变 如果要结束合作关系,我们应确定谁、怎样、什么时间及采取什么方 式进行。澄清想要的是何种持续接触。如果开始一项新的合约,应循 环回到启动阶段并安排“第一次接触”会议。 自我评估 循环回到进入前阶段;获得客户、关键利益相关者及信任同事的 反馈;记录所获悉的东西;为自我反省留出空间。 总结和文档记录 撰写干预行动总结并提交给客户;经客户允许,考虑在某专业论坛 上分享相关信息。

16 页 415 浏览
立即下载
【人才发展】应用案例:超全的TD人才发展工具模型大全分享

【人才发展】应用案例:超全的TD人才发展工具模型大全分享

TD 人才发展工具模型大合集 0 TD 人才发展工具模型 人才战略五星模型 • 第一颗星:企业文化 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它对内要形成凝聚力,保证各个 机制、流程和制度的稳定性 ; 对外要产生适应性,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客 户和市场的需求。 • 第二颗星:团队建设 企业文化 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人才战略的关键,因为它直接作用于人才战略的核心要素—— 人。团队建设包括人才的规划、挑选和培育三个方面。 • 第三颗星:知识共享 组织发展 人才 战略 知识共享是人才战略的助推器,它不仅将员工的个体知识汇集成组织知识, 并沉淀为组织能力提升的基础 ; 而且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员工 的个人绩效。知识共享需要考虑知识源泉、信息系统、分享渠道这三个环 节。 知识共享 • 第四颗星:绩效管理 当一个企业资源有限的时候,应该如何把握人才战略的重点 ? 不妨把有限 的资源集中投入到招聘任用和绩效激励方面。说到绩效管理,其考评体系 至少应包括业绩目标、员工的核心胜任力、专业能力和潜力等四个层面。 • 第五颗星:组织发展 绩效管理 在考虑企业组织发展时,首先对组织进行一个诊断,考察组织的架构是否 和战略相匹配 ; 其次,企业要确保在这样的组织架构当中,员工的协调、 合作如何是有效的 ; 最后,企业应密切关注领导力的发展和提升,每年进 行高层主管的领导力的盘点,从而更好的培养他们,让他们为企业作出更 多的贡献。 人才管理体系七要素模型 清晰的人才 标准 严选人才 招聘 高经营绩效 外在的未来战略 内在的当下基础 组织 发展 OD 人才 发展 TD 学习 发展 LD 高组织活力 高人才储备 大力 分配价值 正确评价 价值 人才管理的 6R 模型 针对人才发展项目的四大障碍,我原创性提出人才 发展项目管理的 6R 模型,希望帮助大家有效管控 人才发展项目,跨越项目成功的障碍。 Risk 预估风险 Rules 建立规则 1. Risk 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2. Rules 建立项目规则并公布于众 Rewarding 奖励优秀 6R 模型 Recording 记录行为 3. Recording 如实记录项目成员的行为表现 4. Review 定期回顾项目进展是否达成预期 5. Reminding 及时提醒项目成员脱轨行为 6. Rewarding 奖励项目中的优秀行为和结果 Reminding 及时提醒 Review 定期回顾 人才管理策略结构和模型 业务策略 2 、人才招募 • • • 人才数据库 人才挽留 1 、人才规划 需求分析 制定年度人才 计划的流程 • • 公正合理的薪资福利 员工敬业度项目 4 、人才回顾 及流动 • • 继任计划 招聘选拔 雇主形象 人才盘点 调任和轮岗 3 、人才发展 • • 素质能力发展 指导及辅导 建立科学的人才 管理系统和流程 以支持公司业务 发展战略 人才管理 AARRR 模型 人才保留 如何保留人才? 例:承诺、保留、声誉 人才获取 如何吸引人才? 例:雇主品牌 人才激活 如何为才能提供价值? 例:选择、参与、经验 人才推荐 如何利用人才吸引人才? 例:推荐、名誉 人才收入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才能? 例:学习发展、项目管理 HR 分析 华为人才管理模型 HR 战略 人才规划 人才管理实施 人才管理评价 人才获取 人才 数量要求 组织 业 务 战 略 人才 人才 到位节奏 人才 能力标准 人才监管 人才流动 人才激励 人才任用 人才发展 氛围 持续改进 客户满意度评估 经理人反馈计划 员工敬业度调研 5B 的人才供应链模型 Buy 招募 Benchmark 人才标准 Bank 人才库 Build 培养 Business 业务活动 4D 人才发展模型 01.Define (定义) 04.Develop (发展) 4D 人才发展模型 03.Deliver (交付) 02.Design (设计) 由 EASE™ 模型到人才加速器——看人才培养方法论 业务战略 人才需求 领导力开发 情景模拟评估 360 度评估 ◉ 经营现状 评估 Evaluation 行为事件访谈 ◉ 未来方向 ◉ 能力现状评估 领导风格评估 系统反馈 ◉ 人才数量 ◉ 人才结构 ◉ 差距 个人发展计划 人力资源系统支持 ◉ 人才质量 外部导师辅导 认知 Awarenes s 支持 Support 内部辅导 ◉ 学习开发计划 体验式培训 行动学习 发展型任务 EASE™ 模型来自智鼎咨询 经历 Experience 人才发展成熟度模型 结果有效性 人才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人 才成长,优化人才结构, 运行高效性 提升人力资源效能与员工 三分在制度,七分在执行。敬业度,人才管理工作必 资源充足性 规范、严格的执行是保证 须坚持结果导向,以结果 人才管理工作落地的重要 来衡量工作开展成效。 人才管理工作要取得成效 手段,包括人才的选拔、 必须投入资源,包括组织 任用、培养、保留、考核、 体系完善性 架构的设置,人才、资金、激励、推出各环节。 人才管理工作必须在明确 物料、技术资源的保障。 组织需求同时兼顾员工发 展需求的基础明确人才管 理工作目标,承载组织战 略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可 行的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 指导集团人才管理工作日 常开展。 前置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 “ 未来人才发展模型”( Future Talent Development Model , FTDM ) 看见未来 共启 愿景 【行为层】 自我 超越 【能力层】 沟通 能力 自律 自我改变 自我 超越 创新 变革 【动力层】 激励 人心 沟通 能力 【能力层】 内驱力 系统 思考 共启 愿景 【行为层】 激励 人心 达成共识 赋予价值 满足愿望 内驱力 学习 能力 推动 执行 引领变革 驱动创新 创新 变革 系统 思考 【动力层】 组织 协调 未来人才发展模型( FTDM ) 学习 能力 组织 协调 组织资源 协调关系 FTDM 三层结构内涵 推动 执行 目标 / 计划 进程管控 人才发展 SBI 模型 S B I Situation Describe the situation. Be specific about when and where it occurred. Behavior Describe the observable behavior. Don’t assume you know what the other person was thinking. Impact Describe what you thought or felt in reaction to the behavior. 1 、情况:描述该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况。 2 、行为:描述正在讨论的实际的,可观察的 行为。坚持事实。不要插入意见或判断。 3 、影响:描述行为的结果。如果效果是积极 的,那么诸如“高兴”或“骄傲”之类的话 语便会强调这种行为的成功。 ATD 人才发展能力模型 ATD 人才发展能力模型明确提出了学习和发展专业人士需要具备的 23 项能力,所有能力分为三个方面:个人提 升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组织影响能力, ATD 的研究表明成功的人才发展专业人士,需要同时具备这三个领域的 知识和技能才能最有效的开展工作 沟通 终身 学习 情商 &决 策 学习科学 教学交付 & 引导 业务洞察力 资讯 & 业务伙 伴 效果评估 教学设计 未来准备度 组织发展 & 文化 教练 技术应用 数据 & 分析 人才战略 & 管理 协作 &领 导力 合规 & 道德 行为 项目 管理 文化 意识 &包 容 职业 & 领导力开发 知识管理 变革管理 绩效改进 ASTD Competency Model 学习 规划 师 成功执行 项目 经理 业务 伙伴 角色 4 项 职业 专家 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管理 教练 交付培训 焦点 专业领域 9 项 设计学习 促进组织变革 改善人员绩效 组织知识管理 模型中将这 2 个 视为 1 项胜任力 社交化学习 管理学习功能 测量和评价 基础 人际关系方面 建立信任 有效交流 影响利益相关者 利用多样性 建立人际网络与合作伙伴关系 业务或管理方面 个人方面 分析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适应能力 运用业务技能 规划个人发展路径 推动结果的实现 计划和执行任务 战略思维 2004 ASTD 胜任力模型( ASTD Competency Model )12 项胜任 力 版 从全球、业务和技术的角度提供学习和表现能力 4 个角色 基础胜任力 3 项 2014 版模型的名字叫做 ATD Competency Model 变革管理 绩效改进 Chang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mprovement 教学设计 知识管理 Instructional Design Knowledge Management ATD 教练辅导 胜任力模型 Competenc y Model Coaching 培训交付 Training Delivery 整合型人才管理 Integrated Talent Management 学习项目管理 Managing Learning Programs 2014 版 学习技术 Learning Technologies 评估学习影响 Evaluating Learning Impact 人才发展专业领域能力管理( 10 项) TD Areas of Expertise 商务技能 Business Skills 全球观念 Global Mindset 人际技能 interpersonal Skills 个人技巧 Personal Skills 基础胜任力( 6 项) Foundational Competencies 16 项胜任力 行业知识 Industry Knowledge 技术素养 Technology Literacy ATD 人才发展能力模型 2019 版模型的名字是: 人才发展能力模型——人才发展专业人士想 要成功,应该了解和做什么。 The Talent Development Capability Model • • • • • 沟通能力 • 情商与决策 • 协作与领导力 文化意识与包容 个人 提升能力 • • • • • • • • • • • 沟通 情商与决策 协作与领导力 文化意识与包容 项目管理 合规与道德行为 终身学习 组织 专业 • • • • • • • • • • • • • • • • 影响能力 业务洞察力 咨询与业务伙伴 组织发展与组织文化 人才战略与管理 绩效改进 变革管理 数据与分析 未来准备度 发展能力 学习科学 教学设计 培训交付与引导 技术应用 知识管理 职业与领导力开发 教练 效果评估 绩效改进 变革管理 数据与分析 未来准备度 • • • • 构建 个人能力 构建 构建 • 学习科学 组织能力 专业能力 • 教学设计 • 培训交付与引导 • 技术应用 商业洞察力 咨询与业务合作 组织发展与组织文化 人才战略与管理 2019 版 项目管理 合规与道德行为 终身学习 • • • • 知识管理 职业与领导力开发 教练 效果评估 共 23 项能 力 ATD 人才发展能力模型 The Talent Development Capability Model 模型中橙字为 2014 版中的胜任力项 DDI 人才战略发展模型 DDI 人才战略发展模型主要逻辑是“上接战略、下接运营”,并从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和人才管理:商业环境分析—战略思考、 人才需求分析—组织思考、打造成长引擎—人才培养、商业成果回顾—结果导向,并配套相应人才培养和落地执行方案 人才战略 商业环境 战略 重点 文化 重点 业务 驱动力 人才战略思考 • WHAT 公司愿景、战略方向与目标 • HOWT 厘清落实策略与目标 厘清领导者的重点 领导者达成目标的行为与方 案 成长引擎 人才需求 供求 规划 人才 趋势 组织 现状 供求 落差 人才盘点与人力分析 • 识别需求与人才趋势 应短中长期失业方向所需的 人才趋势与专业要求 • 检视组织现状 人才专业、流动、退休 • 发现供求落差 数量、品质 招募 任用 接班 传承 成功 典范 商业成果 培育 发展 员工 绩效 绩效 管理 制定人才标准与方案 • 成功典范 为关键岗位定义成功标准 • 执行方案 执行各项人才选育用留方案 以填补机构成长的人才落差 • – – – – – 商业 影响 创造商业成功 衡量成功 业绩、利润 客户满意度、市占率 留任率、敬业度、满意度 绩效表现、团队凝聚 其他 人才建模:领导力概念链 领导力战略在企业里面的地位毋庸置疑,国内外有各种研究理论,不同资讯机构也有不同体系和模型,但可以先了 解领导力概念定义,这与领导过程、领导行为、领导能力、领导知识和领导情境等密切相关,他们共同构成了领导 力概念链,并诠释领导力诸要素的关系。 领导情境 第二层 - 领导过程的产物 领导能力决定领导行为质量 / 效果, 领导行为是领导知识的主要来源, 领导知识是老领导能力的元素 / 基 础 领导 能力 核心层 - 领导过程 领导过程 领导实践 领导过程由具体的领导行为构成, 领导过程通常也代表着领导实践 领导 知识 领导 行为 第三层 - 领导过程的环境 领导情境是确保领导过程正常运行 的环境因素的总和,是领导行为、 能力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才建模:领导力五力模型 目标 领导感召力 感召力是最本色的领导能力,领 导学理论中最经典的特质论研究 的核心主题就是感召力 个人 领导影响力 变化 决断力是针对战略实施中的各种 问题和突发事件而进行快速和有 效决策的能力 感召力 控制力 领导前瞻力 前瞻力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未 来、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的能力 领导决断力 前瞻力 行动 人际 决断力 影响力 影响力是领导者积极主动地影响 被领导者的能力 本质 平衡 领导控制力 控制力是领导者有效控制组织的 发展方向、战略实施过程和成效 的能力 人才建模:拉姆 · 查兰领导力模型 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以体系层级相对健全的跨国大公司为模板,划分从普通员工 - 业务经理 - 部门总监 - 事业 部副总经理 - 事业部总经理 - 集团高管 -CEO 六个领导力发展阶段,并从领导技能、时间管理能力、工作理念三 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 行官 首席执 集团) 全 (管理 阶段 6 理 部总经 事业 事业部) 管理 阶段 4 阶段 2 ( 监 部门总 人员) 经理 理 管 ( 献者 贡 人 个 自我) (管理 集团高管 (管理业务群组 ) 事业部副总经理 (管理职能部门 ) 一线经理 (管理他人) 领导 技能 培养胜任新职务所需要 的新能力,提升领导力 时间 管理 重新配置时间精力资源, 决定如何高效工作 工作 理念 更新工作理念和价值观, 让工作聚焦重点 阶段 5 阶段 3 阶段 1 人才建模:胜任力模型构建 胜任力模型( competence model )也是人才发展的关键工作内容,一般企业会根据业务特点和人才需求构建不 同的胜任力模型,但是构建流程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最底层是理论基础都是依据冰山模型或洋葱模型。 知识 技能 角色定位、价值观 自我认知 个性特质 动机 个性 / 动机 Trails/Motive 自我形象 Self-imge 价值观 Value 态度 Attitude 技能 知识 Skills Knowledge 人才素质建模的 BASKET 模型 人才素质模型 BASKET 模板 岗位 Business activities 业务活动 BASKET 模型 Ability 通用能力 Skill 专业技能 Knowledge 专业知识 Energy 职业动力 Trait 职业潜力 Talent 关键岗位 SN 法 日期 业务活动 Business activities ABCD 语法 专业能力 专业技能 Skill 专业知识 通用能力 Knowledge 能力项 Ability 行为描述 B A S K E T 专 业 活 动 通 用 能 力 专 业 技 能 专 业 知 识 职 业 动 机 经验程序 瞄准器 (四个视角) 职 业 潜 力 SEE 语法 高 中 低 职业动力 Energy 章法森言 职业潜力 Trait 基于经典测评 工具“画像 法” 基于胜任力的人才管理体系 CTMS 基于胜任力的人才管理体系 CTMS Competency-based Talent Management System 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 晋级管理体系 05 02 人才标准体系 内部“造血” 机制形成 04 激励与考核体 系 人才评估体系 03 人才胜任能力提升 组织效能提升 沉淀组织文化 06 培养 / 发展体 系 人才规划体系 01 火焰动能模型——人才困境的突围之路 非线性火焰动能理论 冰山理论 动态 Dynamic 静态 Static 知识 实践力 认知力 技能 敏捷 Agile 缓慢 Torpid 能力 个性 动机 价值观 自驱力 胜任未来 + Competent for the future 胜任现岗 Competent for the present 宝洁:基于战略和企业文化的 5E 领导力模型 前瞻性 Envision 全力投入 Engage 卓越执行 Execute P&G 宝洁人 激励斗志 Energize 激活他人 Enable DHL :以企业文化和业务发展为导向的全球通用胜任力模型 • • • • • • • • • • • • 商业角度 分析能力 商业头脑 跨界思维 顾客导向 决断力 创新能力 平衡多样性 以市场为中心 谈判能力 组织影响力 计划和组织 结果导向 • • • • • • • 领导力角度 团队建设及领导 变革管理 建设性质询 推进员工成长 控股人负责 掌控方向 团队合作 个人角度 • • • 责任感 适应性 注重细节 • • • • • • • • • 追求卓越 沟通能力 概念性思维 关系他人 个人影响力 主动性 学习导向 专业影响力 自我管理 • 建立和管理伙伴关系 海尔:合格海尔人与合格海尔领导者标准( 1/2 ) 热忱 敬业 客户 为尊 主动 负责 目标 导向 为客户不断优化和创新 三项素质 热忱敬业、主动负责、诚实可信 六项能力 追求卓越、客户为尊、目标导向 思行结合、团队协作、创新改善 创新 改善 为客户 不断优 化和创 新 追求 卓越 一个目标 团队 协作 思行 结合 诚实 可信 海尔员工核心能力素质模型——合格海尔人标准 海尔:合格海尔人与合格海尔领导者标准( 2/2 ) 远景 部署 洞察 市场 突破 思维 一个核心 对海尔美誉全球的追求 理性 决策 布局全球 对海尔美誉全球的追求 部属 培育 决胜长远 横向 整合 构建运 营能力 战略 承接 战略维度:布局全球 两个维度 执行维度:决胜长远 海尔领导力模型——合格的海尔领导者标准 LEAD NOW! 领导力模型 关注成果 目 标 革 变 导 领 Ⅳ Ⅲ 关注人 直接下属 他 人 11 、教练 12 、自我管理 13 、倾听技巧 14 、个人发展 15 、团队建设 16 、时间管理 17 、尊重他人 我 与 18 、变革管理 19 、创新 20 、激励承诺 21 、组织智慧 自 1 、客户导向 2 、有效沟通 3 、演讲技巧 4 、战略思维 发 展 建 立 5 、制定决策 6 、有效授权 7 、可信赖性 8 、结果导向 9 、诚信正直 10 、解决问题 关注内部 关注外部 客户 Ⅱ 越 卓 现 实 Ⅰ 老板 同事 壳牌:注重人才发展潜质的“ CAR 三力”模型 分析力 Capacity 成就力 Achievement 关系力 Relation 凯洛格 - 高潜人才评价标准体系 高潜人才的评价,可以从基础性指标、潜力 指标、匹配性指标三个维度进行展开。 P 绩效 B 行为 阶段一:基础指标 Potential Factors 潜力因子 阶段二:潜力指标 V 价值观 可提升二级 可提升一级 现岗位发展 B 行为 阶段三:匹配指标 淘汰或换岗 太新 基础性指标:绩效与行为(能力) 潜力指标:对潜力因子,如学习敏感度、思 维敏锐等 匹配性指标:价值观与经验 基础指标、潜力指标和匹配性指标三个维度 既关注了当前又兼顾了长远。从绩效与能力 两个维度关注了当前的表现,而潜力、价值 观和经验则又预示了在未来岗位所能获得成 功的可能性。 CEB-SHL 高潜人才标准 意愿 敬业度 高潜 人才 能力 1 、意愿 晋升至更高职级的意愿 2 、能力 在更高职级的岗位上肩负更多责任并取得成功的能力 3 、敬业度 敢于对组织承诺并持续应对更高挑战 AON 高潜人才 3A 模型 Ability (能力) 领导能力 他们是否具备必要的胜任力、技能和能力 去担任更加重要或复杂的角色? 他们是否具备能够证明上述能力的资历和 Aspiration (抱 负) 成长意愿 性格? Agility (敏捷) 成长性 他们是否具有不断学习的热情?驱动成果 的毅力?从失败中崛起的韧性? 领导力 潜力 他们是否愿意承担更多责任?你是否听他 们说起过自己的职业抱负? 北森 - 高潜人才 FAST 模型 践行抱负 Fulfilling aspiration F A 寻求挑战 / 追求曝光 / 主动承担 / Social influence Agile learning 好奇 / 有策略 / 主动寻求反馈 / 高潜人才 扮演领导角色 / 持续高产出 人际通达 敏锐学习 从错误中学习 / 学以致用 High potential talens S T 令人信赖 / 人际敏锐 / 施展影响力 / 跨界思考 Thinking beyond boundary 多角度 / 前瞻 / 关联 / 洞察 / 策略性 建立人际网络 / 激发他人 同盟 Alliance 海问联合 - 高潜人才的 3P 模型 Performance 现实表现 现实表现 高潜力人才可以在现实工作 中表现出优异的绩效,并能 够展现出优秀的行为状态 高潜 娴熟度(针对未来岗 位) 高潜力人才在未来工作要求 下是否能展示适当的娴熟程 度 Proficiency 娴熟度 Potential 潜质 潜质 高潜力人才具备成长成为未 来更高工作要求的能力潜在 特质 霍根高潜模型 领导力效能 领导力基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自我管理职 业生涯,值得他人与之相处,并且是个良好的组 织公民; 领导力显露:个人在组织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和被视为领导者的可能性; 领导力效能:成功引导团队取得丰硕成果的能力。 领导力显露 领导力基础 注: Robert Hogan 博士为人才管理泰斗,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以人格测试方面的创新而闻名。 倍智 - 识别高潜人才的四大因素 自我学习力 多视角思考 人际敏感性 情感成熟度 麦克雷 - 高潜人才模型 心理学家伊恩・麦克雷( Ian MacRae )以及弗恩海 职业 维度 姆( Adrian Furnham )在其 2014 年出版的新书 《 High Potential,how to spot,manage and develop taknted people at work 》中就明确将潜力划分为基础 发展 维度 基础 维度 维度、发展维度和职业维度这三个维度。 拉姆查兰 - 高潜人才的五大关键能力 提高自己的时间 回报 维 度 激发他人及培养 他人 成为创意及执行 大师 研究客户对手及 环境 提高思考及判断 能力 • 敢用牛人 • 发掘才华 • 优化创意 • 观察客户 • 提升视野格局 • 聚焦重点 • 持续培养 • 深入思考 • 研究对手 • 时刻坚持学习 • 善用信息 • 及时调整 • 付诸实施 • 解析生态圈 • 拓展多元人脉 • 授权跟进 • 组织协同 • 执行关键 • 预见未来变化 • 随时汲取新知 • 帮助成长 • 沟通讨论 • 学习提问 • 跟踪技术创新 • 保持动态思维 • 建立机制 • 人际体系 • 果断决策 哈佛商业评论 - 高潜人才的 X 因素 Importance 4 Complexity translating 1 Situation sensing 形势感知力 3 Career piloting 2 Talent accelerating 人才加速 5 Catalytic learning 2 Talent accelerating 3 Career piloting 职业驾驭力 4 Complexity translating 化繁为简 1 Situation sensing Career progress 5 Catalytic learning 催化学习力 HAY Group- 潜质定义 潜质 = 某人目前 的能力 未来岗位的 职责要求 X 潜在的成长因素 阻碍因素 潜质就是:某人目前的能力与未来岗位职责要求的匹配度,同时考虑到个人潜在的成长因素及可能出现的阻碍因素。 Korn ferry 潜质定义 “ 实力基 础” 偏先天的资 质 有助于提升 能力的经验 学习敏锐度 实力基础: 经验: 学习敏锐度: 智力(智商) 情绪智力(情商) 职业驱动力(事业心) 岗位变动 在职锻炼 艰苦磨练 他人反馈 研讨 / 课程学习 阅读 ( 7-2-1 法则) 学习的开放度 学习的意愿 学习的速度 学以致用 潜质 构成学习敏锐度的指标 心智敏锐度 乐于面对复杂性和模糊性;为难题找到解决方案; 宽广的兴趣,高度的求知欲 MENTAL AGILITY SELFAWARENESS RESULTS AGILITY PEOPLE AGILITY 高潜力 人才 CHANGE AGLITY 自知 有洞察力,能自省;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店; 主动寻求反馈;敏感于自身对他人的影响 结果敏锐度 达成结果(即使是在困难的环境下);能调动资源, 鼓舞人心;有显著的存在感;建立高绩效团队 变革敏锐度 持续地思考者(永不满足);引入新的观察视角; 享受领导变革的过程;愿意为推动变革承担压力 人际敏锐度 能自如地与各种人一起工作;正直敏感度高,沟通 能力强;能很好地管理人际冲突 人才测评:心理测验类型 • • 智力测验: SPM 、 WAIS-RC 、比奈 IQ 量表… 特殊能力:西肖尔音乐测验、霍恩美术测验… • 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 • • OPQ 管理潜质、贝尔宾团队角色、 TKI 冲突模式量表… • 管理测验 SDS 、 GATB 、 KOIS 、 HA 、 职业锚测验、盖洛普优势识别器、 MBTI 职业测验… 心理 测评 职业咨询 • 心理健康 适应行为 自陈测验: 16PF 、 MMPI 、 DISC 、 MBTI 、 EPPS 、 PDP 、 HBDI 、 CPI 、 Ninehouse… 投射测验: TAT 、 RIBT… • SCL90 、 SDS 、 SAS 、 BAI 、 TAI 、 HAMA… LSAS 、 IAS 、 TS 、 SSRS… 肯耐珂萨 - 高潜人才帐篷模型 工 作 价 值 观 成 就 动 机 领 导 力 前 景 学 习 敏 锐 度 人 格 特 征 模型 内容 五大测评内容 基础 潜力 基础潜力底层 • • • • • 领导力前景 学习敏锐度 成就动机 工作价值观 人格特质 包括工作价值观、人格 特质、成就动机、学习 敏锐度,通过测评综合 了候选人的稳定人格特 质 模型 空间 基础潜力 + 鉴别潜力 鉴别 潜力 核心柱 基础潜力搭建了个人潜 力的地基“面积”,而 个人不同的领导力前景 决定了发展“高度”, 整体潜力空间 = 面积 X 高 领导力前景作为测评模 型的鉴别因子,能直观 了解候选人在领导力的 具体差异和意愿水平 盖洛普才干优势识别测试 交往 奋斗 影响 思维 亲和 诚实 成就 行动 适应 分析 统筹 信仰 统率 沟通 竞争 关联 回顾 审慎 伯乐 纪律 体谅 公平 专注 前瞻 和谐 理念 包容 个别 收集 思维 学习 完美 积极 交往 责任 排难 自信 追求 战略 取悦 DISC 测试 Dominance (支配性) Influence (影响性) Steadiness (稳定性) Compliance (服从性) MBTI 内向型-外向型 直觉型-实感型 理解型-判断型 思考型-情感型 HBDI 全称为 Herrmann Brain DominanceInstrument ,全脑优势测评。用于测评人的大脑思维偏好。 4种 方式 PDP 全称为: Professional Dyna-MetricPrograms ,一个行为风格测评,起源于多个经典的诸如“智力理论”“特质 理论”等理论和研究。分成了老虎型、孔雀型、无尾熊型、猫头鹰型、变色龙型 5 种。 老虎型 孔雀型 无尾熊型 猫头鹰型 变色龙型 OPQ 全 称 为 : Occupat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 OPQ 管 理潜质测试基于被测者的个性和潜在能力倾向、潜在工作行为 风格指标进行描述。这个在招聘领域用的好像比培训领域要更 广。 九型人格 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培训圈应用广泛但因为效度和信度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而长期 不受心理学界待见的性格测试。  九型人格( Enneagram ),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它包括活跃程度;规 律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理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 / 持 久性。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全称为 Holland Vocational Interest Test 。根据兴趣的不同,人格可分为研究型( I )、艺术型( A )、社会型 ( S )、企业型( E )、传统型( C )、现实型( R )六个维度,每个人的性格都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 组合。 研究型 (I) 现实型( R ) 传统型 (C) 艺术型 (A) 社会型 (S) 企业型 (E) 哈里森测评 全称为 Harrison Assessment 。 HA 衡量 4 个方面的 78 个适合性 因素 :个性特征、任务喜好、兴趣和工作环境喜好 ,现在成为 了选择,招聘和发展领导人 / 经理的一个极好的工具。 职业锚 是一款职业价值观测试。共 8 种类型的职业锚。 技术 / 职能型 创造型 管理型 服务型 自主 / 独立型 挑战型 安全 / 稳定型 生活型 盖洛普 Q12 测评 针对员工敬业度及工作环境的测评,由 12 个关键问题组 成。 人才判定四象限模型 功利性维度 + 规范性维度 功利性高 1 2 功利型 理想型 规范性高 规范性低 3 4 无用型 功利性低 规范型 京东和阿里巴巴的人才分类 京东:价值观和能力 阿里巴巴:价值观和绩效 能力强 绩效好 铁锈 野狗 金子 铁 能力差 价值观吻合 废铁 价值观不符 价值观吻合 价值观不符 钢 明星 牛 狗 兔 绩效差 智鼎咨询 - 高潜人才评估模型 能力 潜力 反应现在的状况 反应未来的可成长性 绩效 工作 价值 观 反应过去的状况 与组织愿景和价值观的符合程度 高潜力人才评估模型 ORCE 模型 “ORCE 模型”的典型应用场景是在评价中心中的商业模拟案例。在这个过程中评价师以公平、客观、不带偏见的 方式评估被评估人的行为。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行为评估过程应按照“ ORCE 模型”的四个关键步骤:观察 ( Observe )、记录( Record )、整理( Classify )和评价( Evaluate )来完成,该流程通常以金字塔的形式 展示(图 1 ),说明有效的人才评价是基于大量的客观观察、记录数据累积而得出的。 评价 整理 记录 观察 3Do 模型 - 人才评价的指导模型 组织环境 效率 & 效果 SCS & 入 投 SMS &融 合 机 向 方 动 观 值 价 最佳匹配区 Suited to Do Willing to Do 适做 愿做 PDP 性格 特质 PVI 能力技 能 Able to Do 能做 适应 SJTP 度 时间阶段 八角行为分析模型 使命感 危机感 未知数 成就感 OCTALYSIS 八角行为分析法 稀缺性 力量感 所有权 社交性 人才盘点:人才盘点四重门 1 、战略洞察 洞悉企业战略目标、理解核心 业务定位和业务增长策略等 3 、关键岗位人岗匹配 组织盘点 人才盘点 关键岗位 继任计划 认可激励 关键岗位的标准确定和胜任力 模型搭建,进行有效人才评价 4 、人才地图 根据业绩、能力、潜力等标准, 甄选高潜质人才形成人才地图 薪酬福利 优化结构、提升人效 组织最大化产出 ROI 从绩效、能力、潜力 等维度深入盘点人才 建立各层级的高潜核 心人才库 轮岗、晋升和差异薪酬 有效地激励和保留人才 战略落地 组织结构要服务核心商业战略, 职级 / 岗位设计要服从业务战 略 晋升培养 业务战略 2 、组织设计与盘点 人才盘点:人效提升盘点模型 ⑥ 人才盘点结果应用 招人 / 减人 招人 / 减人 招人 / 减人 ⑤ 人才盘点会议 人才地图 人才发展计划 ③ 人才数量盘点 人效分析 ④ 人才质量盘点 人才结构分析 人才标准 ② 人才需求规划 人才数量规划 人才质量规划 ① 战略与组织分析 战略梳理 组织能力 组织架构 人才测评 人才九宫格 提 升 人 效 基于人才培养项目的人才盘点法 ---PLAT 模型 Define 定标 Develop 达标 关键人群定位 Discover 对标 人才测量与评价 人才培养项目 人才标准建立 People Analysis 人口统计 人才盘点与交付 Learning Process 学习分析 Assessment 测评分析 Deliver 交付人才 Talent Review 人才盘点 人才质量盘点 人才标准 人才评价 人才质量盘点 业绩标准 业绩评价 人才九宫格 素质能力标准 360 度测评 人才评价信息 价值观标准 潜力评价 潜力标准 性格测评 评价中心 分享完毕 您觉得好用请分享 给身边的培训人 谢谢

68 页 512 浏览
立即下载
旭辉集团人才发展(TD管理体系)/人才发展体系/覆盖人才选育用留,值得借鉴

旭辉集团人才发展(TD管理体系)/人才发展体系/覆盖人才选育用留,值得借鉴

旭辉人才发展体系/覆盖人才选育用留,值得借鉴 人才战略方向:五高 发展平台 高成长 结果 高利润 高薪酬 组织氛围 高关怀 高标准 招聘、保留、发展足量高质 量的人才 高绩效 人才战略实施策略 战略方向 实施策略 T1. 人才标准和 需求规划 T1-1. 制定适应新阶段的人才标准,基于标准选用育留 T1-2. 强化人才需求动态预测和管控 T2. 内部人才供 应链打造 T2-1. 打造完整人才供应链和继任者计划体系 T3. 外部人才获 取 T4. 关键优秀人 才保留 T5. 中高层管理 人员能力提升 T2-2. 科学的人才评鉴体系 T3-1. 跨界人才的吸引和补充:精益管理、金融、基金、 互联网… T3-2. 多元化人才的引进和融合 T3-3. 引进有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 T4-1. 提供有意义感的工作 T4-2. 畅通的发展通道 T4-3. 有竞争力的薪酬 T5-1. 提升高层管理者经营能力 T5-2. 提升中层管理者五才能力 注:红色编号与业务挑战直接相关 人才战略实施路径 Bind Build Buy 内部发展 外部获取 人才保留 Bounce 不胜任人员淘汰 Borrow 关键策略 借助外部资源 人才标准和需求规划 中层五才能力 高层经营能力 人才战略实施路径(续) 人才筛选条件 企业认 同和职 业化 Buy 外部 获取 社招 绩效 √ 必选 岗位胜 高成长 任能力 潜力 √ 必选 √ 加分 核心理念 优先引进既胜任当前、又胜任未来的 人才 其次引进只胜任当前的人才 不引进有能力但不认同企业的人员 校招 引进认同企业且有高成长潜力的应届 毕业生 √ 必选 打造旭辉子弟兵,培养未来接班人 √ 必选 Build 内部发 展 Bind 人才保留 √ 必选 Bounce 人员 淘汰 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 √ 必选 √ 必选 √ 加分 德能绩兼备重用,有能有绩无德阶段 性使(慎)用,有德无才无绩选岗位 使用,无德无才弃用 人才配置 - 外部招聘 - 理念和策略 打造精准、高效、旭辉化的 人才供应链体系 推动组织文化落地的有效抓手 T1-1 清晰的 精准选才 人才标准 • 面试官认证 以集团 素质模型为基 础,明确各层 级人才的使用 标准 充足供应 体系升级、完 善 • 建立高效、 规范的招聘流 程、招聘进度 管控 • 分层动态人 才库管理机制 建立 • 加强雇主品 牌建设 及时供给 • 重点考核 6 级以上岗位及 时到岗率 • 核心岗位仍 作为考核指标 提高效能 • 减少费用 支出,合理 使用渠道 • 加强渠道管 理 全方位雇主品牌的打造 商业环境、公司战略、业务需求、组织能力 外部选聘理念 将人才当成最重要的客户,要长期跟 踪暂时没有意愿加入公司的优秀人才 空缺机会优先考虑内部员工,然后再 从外部招聘 多角度多层次评估,根据标准选材 通过人才选聘推动简单、阳光、公平 文化落地 各级管理人员应保证不低于 20% 的 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人才选聘中 人才配置 - 外部招聘 - 制度保障( 3P1F ) Policy (制度) Process (流程) Procedure 《招聘管理制度》 《面试官认证 流程》 《需求提报 流程》 《内部推荐 流程》 《面试筛选 流程》 《录用管理 流程》 《面试官管理操 作指引》 《需求提报 操作指引》 《招聘渠道管理 操作指引》 《面试筛选 操作指引》 《录用管理 操作指引》 (指引) Format (工具与 表单) 《内部推荐理操 作指引》 《用人需求提报 表》 《猎头委托招聘 协议》 《应聘登记表》 《背景调查函》 《岗位说明书》 《人才库信息 表》 《招聘体系权责 表》 《录用审批表》 《内部推荐信息 登记表》 《各环节面试维 度考察表》 《录用邀约函》 《员工内部推荐 奖励申报表》 《面试评估表》 《面试题本》 人才配置 - 外部招聘 - 选拔方式 标准 方法 专业 知识 经验 (学习 / 工 作) 简历筛选 √ 电话面试 √ 笔试 √ 面试 √ 模拟测试 √ 背景调查 能力 个性 资 质/资 格 工作 动力 √ √ √ √ √ √ √ √ √ 人才配置 - 外部招聘 - 面试维度分工 维度 电话面试 高效执行 通用素质 (以中层为例) 初面 复面 终面 √     客户导向 √ √     学以致用   √     全局意识     √ √ 亮剑精神     √ √ √       √ √ √ √ √ 组织协调 塑造高绩效团队   系统性解决问题 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     √   知识、经验 专业经验与水平 √ √ √ √ 工作动力 工作动力匹配度 √ √ √ √ 观察项 沟通表达 √ √ √ √ 人才配置 - 外部招聘 - 面试官管理  入职半年及以上, 6 级及以上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面试官认证。  面试官投入到人才招聘与选拔中的时间与精力不低于 20% ,职级越高投入越 多。  面试官参与面试前必须经过集团人力资源部培训及认证。 面试官 管理  所有面试权责须严格按照《集团授权手册(人力资源分册)》执行。  招聘面试各环节,面试官需以维护雇主品牌为原则,严禁出现损害雇主品牌的 行为。  面试官在接到面试任务后,原则上需在 1 周内安排面试,面试安排形式以半天 (或 1 天)集中安排多位候选人为佳。  面试结束后,面试官必须留下书面评估记录,并按要求及时填写面试意见,意 见未填写或填写不明确者不得进入下一轮面试。 支持性与关联文件:《面试官管理操作指引》 人才配置 - 外部招聘 - 需求提报  用人部门在提报需求前,应优先考虑替代方案。 需求提报  用人部门的招聘需求以书面提出为准,口头提报无效。  用人部门需求提报时须书面明确岗位要求及职责,否则不予报批。  招聘需求超编时须按要求报批,否则不予招聘。 支持性与关联文件:《需求提报操作指引》 人才配置 - 外部招聘 - 渠道管理  招聘渠道的选择遵循“满足用人需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佳性价比”的原则。  招聘需求信息发布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其他部门不得越权使用任何招聘 招聘渠道 管理 渠道。  空缺岗位招聘优先考虑内部员工,其次考虑外部招聘,特殊情况除外。  公司鼓励内部员工推荐优秀人才,并对推荐人进行荣誉及现金奖励。  6 级及以上人才方可使用猎头招聘, 6 级以下职位空缺原则上不得使用猎头 招聘,特殊情况需报相关领导批准。 支持性与关联文件:《招聘渠道管理操作指引》《内部推荐操作指引》 人才配置 - 外部招聘 - 面试筛选  多个岗位空缺时,优先配置公司或部门负责人,再配置其他人员。  优先引进既能胜任当前、又能胜任未来的优秀人才;其次引进只能胜任当前 的人才;不引进既不能胜任当前、又没有高潜质的人员。  不引进有能力但不认同企业文化及价值观的人员。 面试筛选  面试筛选时不能因需求紧急或招聘工作量大而降低招聘标准。 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须以《旭辉集团员工素质模型》及岗位说明书为甄选标准。  初、复面原则上面试官不得少于 2 人  初面与复面环节,两名面试官沟通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按以下方式处理:  初面环节,任意一名面试官持否定意见,该候选人淘汰。  复面环节,任意一名面试官持肯定意见,该候选人进入下一轮。 支持性与关联文件:《面试筛选操作指引》 人才配置 - 外部招聘 - 录用管理  录用审批前,招聘责任人须对财务、法务、其他 6 级及以上岗位候选人进行 背景调查,并作为必要材料一同上报。  候选人的录用条件(薪酬福利、汇报关系、岗位职责、合同条款等)沟通由 各单位人力资源部负责,用人部门不得代表公司向候选人做出任何录用承诺。  拟录用的 4 级及以上候选人须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特殊情况报集团人 力资源分管副总裁审批。 录用管理  当应聘者与内部员工有亲属关系,且应聘岗位与该内部员工存在直接或间接 汇报、监督关系时,该应聘者不予录用。  内部员工直系亲属、近姻亲原则上不予录用,特殊情况报集团人力资源分管 副总裁审批。  拟录用的正式员工年龄男性超过 50 岁、女性超过 45 岁,须报集团人力资源 分管副总裁审批。  被公司辞退、提供虚假面试信息、未与其它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有过违法犯 罪记录者不予录用。 支持性与关联文件:《录用管理操作指引》 人才配置 - 内部竞聘 目的 1. 落实旭辉五高人才战略之“高成长” 2. 体现集团“先内后外”的用人原则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理 念,为内部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3. 通过内部选聘更多符合旭辉标准的人才,助力旭辉未来发展战略的实现 制度化 内部竞聘严格依据《内部竞聘制度》执行 ÄÚ²¿¾ºÆ¸ÖÆ¶È 操作流程 出现空缺岗位 竞聘实施 评估内部竞 聘条件 成功起步 反馈结果 人才配置 - 校园招聘 - 体系总览 人才管理和培养 皓月生 招聘及 后评估 晨辉计 划暨旭 辉校园 大使招 募 校园关 系维护 及旭日 生品牌 校园行 旭日生 暑期实 习及入 职 高校拜 访、高 管讲堂、 座谈会 2 月初 5 月底 4 月中 6 月中 4 月中 6 月中 7 月初 9 月初 8 月初 10 月底 雇主品牌提升 校园伯 乐计划 及旭日 生招聘 项目实 施 8 月初 12 月底 旭日生 项目后 评估 12 月底 1 月底 人才配置 - 校园招聘 - 旭日生 硬性 1 、毕业院校为 985 院校 2 、硕士及以上学历为主,对口专业 3 、成绩排名为年级前 30% 4 、担任过班级或院校学生会管理岗位、社团组织负责人,有高质量实习经历 软性 基层素质:客户导向、高效执行、学以致用、自我驱动 中层素质:组织协调、系统性解决问题 培养定位:中高层管理人员 晨辉计划 (校园大使) • 旭日生校园大使 招募和旭日生推 荐计划、实习生 计划 4 月中 9 月初 项目实施 后评估 入职前管理 入职计划和培养 • 招聘项目落地实 施全过程 • 招聘项目后评估、 改进方案及落地 • 聘用后沟通、签 约管理、实习管 理等 • 与条线和区域沟 通,拟定入职计 划和集训计划 8 月初 12 月底 12 月底 1 月底 2 月初 6 月底 7 月上旬 人才配置 - 校园招聘 - 皓月生 硬性 1 、 211 工程及高质量一本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 非 985) 2 、本科学历为主,专业不限 3 、成绩排名为年级前 30% 4 、担任过班级或院校学生会管理岗位、社团组织负责人,有营销相关实习经历 软性 基层素质:高效执行、客户导向、协同合作、学以致用、沟通表达 营销特质:自我驱动、说服引导、抗压能力、充满激情、阳光自信、创新思维 培养定位:营销精英和管理后备(区域层面) 校园大使 • 旭日生校园大 使招募 2 月初 3 月中 项目实施 • 招聘项目落地 实施全过程 3 月中 5 月上旬 后评估 • 招聘项目后评 估、改进方案 及落地 5 月底前 入职前管理 • 聘用后沟通、 签约管理、实 习管理等 5 月初 6 月底 入职计划和培养 • 与条线和区域 沟通,拟定入 职计划和集训 计划 7 月中前 人才配置 - 校园招聘 - 闭环管理 人才管理和培养 雇主品牌 口 碑 校 园 大 使 外部体验 初 次 体 验 招 聘 及 录 用 实 习 体 验 入 职 前 管 理 旭辉人才体系 入 职 体 验 人 才 管 理 和 培 养 内部体验 定 岗 定 编 培 养 期 结 束 长 效 追 踪 STR 发展体验 人才融入 目的 基于“扶上马,送一程”的宗旨,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稳定地融入企业, 发挥岗位效能,提升组织绩效。 中高层融入步奏 基层员工融入步奏 《新员工融入计划表》 《新员工融入计划表》 新员工入职培训 带教辅导 区域 HR 持续关注 转正述职 注:基层员工: 5 级及以下员工;中高管: 6 级及以上员工 训 新入职中高管融入培 总部 / 区域高管座谈 HR 持续关注 转正述职 人才发展 - 理念和策略 人才培养发展策略 T1-1 清晰的 人才标准 以旭辉集团 人员素质模型 为基础,明确 各层级人才的 使用标准 T2-2 科学的人 才评鉴体系 以绩效和能力双 维度,使用 360 评鉴工具,对人 才进行评鉴和盘 点,识别出高潜 人才 科学的人才决 策和规划 有效的人才培养 与发展 通过 STR 会议, 对人才类别进 行决策,并对 各类人才的发 展进行讨论, 形成人才规划 高层人员个性化 培养,中基层人 员群体性培养; 人才培养发展理念 不论资排辈、不搞平衡照顾 不唯身份,不唯资历,不唯文凭,竞聘上 岗 培养、轮岗、实 战相结合 T4-2 畅通 的发展通道 完善内部晋升机 制,标准化晋升 流程,建立内部 竞聘机制 唯才是举,量才为用 干中学,学中干,鼓励自我学习 管理者对人才培养负责 人才发展 - 理念和策略(续) 打造 2 个载体  旭辉学院  直线经理 完善 4 项机制  以人才盘点、动态人才会议为抓手 的人才评鉴机制  以 IDP 、能力认证为抓手的职业发 展机制  内部竞聘机制  内部晋升机制 完善 1 套人才标 建设 3 层梯队 打造 5 项核心能力 准  中高层后备 ( 准将计划等 )  中层后备(明日之星等)  骨干培养(皓月生、旭日 生等)  经营能力(经营决策团队)  管理能力、领导力(直线经理)  项目运营管理能力(项目总)  营销能力(营销总监、项目营销 经理等)  专业能力(业务人员) 人才发展 - 框架和逻辑 业务规划 人才策略 能力要求 人才规划 人才盘点 (业绩、能力、潜力评估) 数量要求 结果与差距 分析 需求层面 否 供给层面 内部 培养 是 人才区分 调整 人才库 人才引进 计划 绩效跟踪 双高人才 / 后备人才 / 高潜人才 人才激励 计划 正常培养 加速培养 双通道职业 发展路径 岗位轮换 发展式 委派 行动学习 高管辅导 内部导师 培训教育 人才发展 - 人才盘点 盘点维 序号 度 (盘什 盘点标准 盘点工具 盘点对象 盘点顺序 (怎么盘) (盘谁) (先后逻辑) 盘点结果应用 么) 1 业绩 年度绩效等级 绩效结果直接 应用 全员 ( 8 级及以 ① 下) 1+2 全员 2 能力 旭辉通用及领导力素质模型 360° 评价 ( 8 级及以 ① 下) 3 专业 专业任职资格标准 专业委员会评 价 ①STR 会议讨 4 潜力 学习敏锐度 / 动机 / 价值观 论 ②测评 ② 下) 双高人才 管理团队 2 )奖金: 1 3 )长期激励: 1+2 全员 ( 8 级及以 1 )调薪: 1 ; 4 )常规发展: 1+2+3+4 5 )加速发展: ③ 1+2+3+4+5 6 )任用 / 晋升: 人才发展 - 人才会议 STR 例行人才管理流程 动态核心人才审视 项目化人才培养 业务规划 人才策略 能力要求 人才规划 人才盘点 (业绩、能力、潜力评估) 结果与差距 分析 数量要求 需求层面 否 内部 培养 是 供给层面 人才区分 调整 人才库 人才引进 计划 绩效跟踪 关键人才 / 继任者 / 高潜 名单 人才激励 计划 双通道职业 发展路径 发展式 委派 行动学习 高管辅导 内部导师 2. 核心人才涵盖范围(含新进城市) 经营决策团队 管理团队 双高人才 后备人才 项目工程经理 项目营销经理 3. 分层的核心人才审视 董事长、总裁参与 集团: HRVP/HRD 参与 区域:总经理、人事行政负责人参与 IDP/ 加速 / 培养 计划 岗位 轮换 1. 核心人才动态审视内容 月度: a 稳定性 分析 b 空缺 / 招聘 / 调动 / 配置 / 储备 c 融入 季度:业绩、发展( IDP 进度 / 质量) 年度:敬业度、组织氛围 特殊月份: 3/9 月晋升 4/10 月薪酬 / 激励 / 保留 1. 现岗能力提升 经营能力、创新能力提升 准将计划、明日之星 中欧等院校高管班 高管教练 分层分类的专业胜任力打造 ( 营销学院、项目总批量培养等 ) 冬季大练兵 2. 后备人才加速培养 中层后备加速培养计划 高层后备加速培养计划 3. 旭日生 招聘、入职前保留、实习、入职 1 年内: 4 次集训、跨层级导师、带教、定岗 第 2-3 年:高管导师、课题研究、 3 次集训 4. 皓月生 招聘 1 年内: 5 次集训、轮岗、导师、带教 5.IDP 系统化落地进度与质量反馈 培训 教育 人才发展 - 典型培训项目 通用素质、领导力素质和专业职能素质模型 管理和领导力培训 卓越领导力项目【高管领导力提升班】 将星计划【高层管理者后备班】 个人和组织效能提升 课程体系 •有效会议 •沟通管理 •时间管理 •PDCA 循环 •系统性分析与解决问题 •项目管理等 旭日和皓月计划培养体系 准将计划 【中高层管理者(副总 / 项目总 / 总监)后备班】 专业职能条线课程体系 蔚星计划 【中层管理人员专项提升班】 • 内部专业讲师 明日之星 • 初中高三级业务课程 【新经理人班】 • 专业案例集 • 专业课程视频教学 基层员工能力 提升 新员工融入管理体系 E—learning 学习地图 、外派培训、 ARR 等自我学习机制 慧眼识才和高效育才 / 内训师机制 人才发展 - 晋升机制和通道 晋升类型  机会晋升:出现岗位空缺,随时补缺,代理 3-6 个月后决定是否晋升  例行晋升:每年 3 月和 9 月统一申报 晋升方式  管理岗位:上级推荐或内部竞聘  专业岗位:自行申请或上级推荐 晋升条件  近 1 年内,年度或至 2 个季度绩效等级为 B+ 及以上  符合拟晋升职级职位任职资格标准要求  最近一次人才盘点等级为 3 级及以上  距上次晋升时间间隔 12 个月(晋级)或 6 个月(晋等)以上  个人有意愿担任此项工作 人才发展 - 晋升机制和通道(续) 管理序列 专业序列 总经理 首席总 XX 师 副总经理 / 项目总 总 XX 师 行业内知名专家,能协助集团总裁 部门总监 / 项目总 监 专业总监 资深专家,能协助总经理在专业领 部门经理 / 项目经 理 专业经理 专家,能独立同时辅导多个项目, 副经理 / 高级主管 专业骨干,能独立完成所负责的工 在专业领域做出正确决策 域做出正确决策 并能带领团队大幅提升专业成果品质 作,并对提升专业成果品质做出贡献 主管 独立工作的专业人员 专员 需辅导的专业人员 鼓励员工在专业通道上发展,优秀专业人才可获得高于管理人员的报酬和发展 人才保留 - 理念和策略 提供有意义感的工作 辅导反馈 有效激励 一流管理者 团队 戈壁徒步挑战赛 五一 / 端午 / 中秋 / 司庆 员工关爱基金 礼包 生日 / 结婚 / 生育 / 子女 健康体检 运动俱乐部 入学礼金 高温 / 交通 / 司龄 / 团队 旅游 / 外派津贴 福利关爱回报 内部培训项目 职责扩展 职业发展平台 内部竞聘 双通道发展 固定薪酬 绩效奖金 年终奖金 期权 全面有效沟通 现金薪酬收入 工作环境氛围 人才保留理念 关注员工敏感点,有针对性地满足员工关键需求 高管座谈 战略宣讲 合理化建议 敬业度调研 简单 阳光 公平 尊重 信任 开放 人才保留 - 理念和策略(续) 人才保留策略(关怀和激励) 劳动关系 • 雇佣管理:用工规 范、纠纷处理、异 动管理 • 人事基础:人事档 案管理、员工信息 及 BI • 纪律管理:员工手 册、奖惩制度 • 离职管理:离职分 析、留才工具、离 职后关系维护 员工沟通 • 日常沟通机制:高 管座谈、 HR 政策传 播与解读、合理化 建议等 • 重大事件传播:庆 祝宣传、战略解读、 危机和利好解读 • 冲突管理:跨部门 融合 • 敬业度调研:成为 管理改进抓手 人才保留五个着力点: 全面报酬和共创共享 提供有意义感的工作 员工关怀 • 特殊群体关怀:高 管、外派、新员工、 双高、一线、 MT • 健康关怀:体检体 测、健康指数、聚 乐部、徒步、 EAP • 时点关怀:生日、 入司、节日、退休、 婚丧嫁娶、夏日冬 日慰问 • 生活关怀:就医、 家政、家人活动 荣誉与激励 • 评优评先:各级荣 誉、终生成就 • 荣誉可视:百人像、 手印墙、功勋展示 • 即时激励:缩短激 励和反馈周期,贴 合员工需求 • 团队激活:节点和 事件的庆祝和激励、 团队激活能力 优秀的组织文化和氛围 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流的管理者团队 人才保留 - 路径和抓手 以沟通和关怀举例:   责任人 对象 时间 形式 战略宣讲 董事长、总 裁、 HRVP 、 HR D 全员 春节后 2 月 3月 宣讲 季度经营沟通 总裁 全体员工 节日贺词 董事长 全体员工 集团级 董事长、总裁 总裁(开放日) 面谈 区域级 员工 一对一 敬业度调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每季度第一个 云之家文字稿 / 邮 月 件                         春节及司庆日                         管理团队、双高、营 出差期间,每 销工程项目经理、新 公司至少覆盖 老员工、 MT 一次 每季度最后一 总部员工自主报名 个月第 2 或第 3周 总经理 各地员工 每月一次,时 间自定 集团 HRD 总部双高 IDP 制定期间 邮件及内网 座谈、餐叙                         座谈                         座谈、餐叙                                                                                             一对一 地区 HR 地区双高 不定期 人力资源部 全体员工 10 月 - 次年 1月 问卷调研     不胜任人员淘汰 不胜任人员淘汰策略 清晰的人才 和工作标准 以旭辉集团 人员素质模型 为基础,明确 各层级人才标 准和工作标准 规范高效优 化 / 淘汰体 系 基于绩效和人 才盘点结果, 进行人员分类 制定针对性辅 导 / 优化 / 退 出机制 优化和淘汰 的保障能力 优秀的外部招 聘能力、内部 人才培养和发 展能力 全方位雇主品牌的打造 不胜任人员淘汰理念 不愿承担责任,不能承受压力,没有事业心和进取心不堪重用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流水不腐 无德无才果敢弃用 借助外部资源 心态开放,通过借力获取超越式发展并培养内部人才 理念 能识别自我的优劣势、精准提出需求 能有效驾驭外部资源、善于学习与内化 坚持寻找胜任的、专注投入的、能长期合作的战略供应商策略 策略 整合外部教授、专家、行业权威和政府关系资源,通过聘请顾问 等方式,以低成本方式获取最大投资回报 中高层管理团队:五才能力打造 人才标准:任职资格 知识、经验、能力、素质 评价+吸引胜任人才 精准定才 目标选才 科学用才 五才 领导力:有效使用 和激励 慧眼识才 识别高潜人才 高效育才 教练技术:辅导反馈 THANK YOU

35 页 757 浏览
立即下载
OD、TD、LD区别与岗位职责

OD、TD、LD区别与岗位职责

一、LD、TD、OD 涵盖内容  1、LD(Learning Development)学习发展  学习发展偏重于知识学习、技能提升及态度转变等的学习和培训工作。旨在提升现有人员 的认知和 Level,帮助小白变职业,甚至变成大咖,以符合组织的发展需要。重点工作包括 培训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内训师体系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文化建设、员工的职业发 展等。  岗位职责:  ①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建立和完善公司学习与发展体系; ②绘制学习地图, 根据人才类别、业务类别,开发相应的专项学习计划; ③制定各阶段学习发展计划并实 施,对各类学习活动进行效果评估; ④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学习课程供应商体系,建 立多维度的学习资源; ⑤组织建立集团内训师体系,完成讲师选拔、培训和认证; ⑥ 建立和开发公司案例库;  ⑦ 调研业务部门和分子公司培训需求,在统一的框架下给予指导和合理化建议。 2、TD(Tanlent Development)人才发展  人才发展主要作用是帮助组织发挥长期优势,为组织持续提供关键人才,所以人才发展又 叫人才管理。人才管理中的关键人才的招募、薪酬、绩效管理一般会由相应模块的 HR 负 责,而 TD 主要负责关键岗位的人才发展工作,主要工作有:胜任力模型搭建、任职资格体 系建设、人才盘点、人才发展、继任者计划等。  TD 或者人才管理的专业能力,重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中心等方法。  (3)发展技术,除了培训相关的技能以外,需要运用各种发展员工的方法,如行动学习、 导师制、轮岗、在岗的辅导和反馈、工作任务等。  岗位职责:  ① 根据集团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各体系人才发展规划方案,完善并优化不同岗位、层级的 人才标准,搭建能力素质模型;  ② 统筹推动各体系人才梯队建设,组织和实施人才盘点、人才测评、考核方案活动,制定 关键人才盘点的工具方法,以及保留机制;  ③ 基于人才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有效的人才发展项目,开发相应的人才管理工具,主导 核心人才及高潜人才发展项目;   ④ 构建人才测评中心, 负责核心人才的选拔及测评管理, 通过人才盘点、评价中心等 手段,维护公司核心人才库。为业务发展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人才测评及解决方案;  ⑤ 搭建与推动执行人力资源体系相关计划,如任职要求、岗位评估、职级评定、发展通道 等,形成完整的任职资格体系。   3、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组织发展  OD(组织发展)是一个根据社会与行为科学知识进行干预,从而增强组织有效性并促进个 人与组织变革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创造适应变革的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文化,使得 组织可以积极响应战略调整带来的变革,让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可持续性地健 康发 展,让人、团队和组织的潜能最大的释放,为实现企业远大的目标提供保障。  OD 的核心职责有哪些?  由于组织的内外部商业环境是快速、不断地变化的,OD 需要对整个组织适应环境的这个 PDCA 循环的有效性负责。具体包括:  (1)确保组织不断确认内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  外部环境包括整个市场的格局,客户的需求,技术进步,竞争压力,社会/政治/法律要求 等;内部环境包括股东要求,员工的期望等等。  (2)连接战略与执行  基于公司战略,如何将战略落地,有效执行; (3)设计“组织”这个系统 包括组织、 人员、文化等相关要素。  组织指组织架构、角色职责、决策权限、回报与激励机制、信息管理机制等;  人员指能力及数量规划、人才管理、人才发展等; 文化指组织提倡的价值观、态度、行 为准则等。 (4)把握组织实际上的运行状况  重点把握组织“实际运行”的状态,检验与“设计”之间的差距。 (5)验证企业业绩  基于企业业绩、目标的达成情况,股东、员工期望的满足情况,与最新的内外部商业环境 做检验,推动组织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组织设计。 职责描述:   ①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进行组织有效性评估、组织诊断,分析组织架构与业务发展的匹配 度,促进相关组织架构、职责及管控模式的设计、优化与管理;   ② 通过行业数据调研、内部数据分析,对内部业务流程、资源配置等提出合理优化建议, 持续推进各业务单元的人效提升;  ③ 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制定并优化组织架构及组织发展规划设计;  ④设计及开发 各种形式的针对不同岗位的组织评估、设计和优化工具及方法,为组织设计的优化和赋能 提供保障;  ⑤ 负责组织绩效、个人绩效体系的优化和相关工具开发工作;  ⑥ 负责权责手册的管理,根据业务发展及时修订,并推动信息化落地。 ⑦主导岗位体系 建设、开展岗位工作分析,维护更新岗位职责;  ⑧与业务部门共同制定合理的 HC(人 员编制)并进行管理。    OD 的功能就是通过组织变革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通过内部系统的改善,如在结构、流 程、责权、人员能力、文化等方面的重塑,“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达到深入客 户需求、快速响应的效果,使组织更有战斗力。  比如华为“铁三角”模式,是因为 2006 年在苏丹市场的溃败(外部因素),其原因是客户 线不懂交付,交付线不懂客户,产品线只关注报价(内部因素)。之后华为形成了产品、 客户、交付紧密结合的铁三角模式。“铁三角”作为最贴近市场和客户的一线作战单元, 华为让项目团队在立项、投标、签约、合同变更与关闭等多个方面的决策上拥有充分的自 主权,从而极大提高了一线决策的灵活性,实现了决策前移,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新 创造热情,保证了对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准确把握与快速响应。 LD 是培训体系职责的延伸,TD 侧重于人才管理体系的构建,OD 实际上超越了 HR 的传统 职能,更侧重组织整体,重点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系统考虑整体 组织能力的构建。 那么究竟什么是 OD(组织发展)? 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狭义 OD 的职责:一般指业务 OD,更多的是围绕着业务发展所做的工作;借助系统思考, 团体动力,人力资源,心理学等理论及工具,帮助团体梳理业务方向和目标,改善团队关 系,激发个体活力,以及提升组织效率,达成业务目标。  1、根据公司战略,设计公司专属的组织构架。  不同的公司业务类型,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的组织结构不一样。 2、设计职能部门配置, 撰写职能部门工作内容。 也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员工,诠释他们要做什么。 3、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AMPES)  跨部门合作职责不清是现在很多公司遇到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要明确划定,提高工作 效率  大家需要 AMPES 模板:批准,监督,计划,执行,协助。 4、设置组织构架的可持续发 展机制。  使得公司组织构架,能够随着公司变化而变化。 OD 具体工作场景  1、 公司市场和商业模式转变 • 主持 Top 团队进行新业务战略确定; • 主持进行负 责人选拔与确定; • 组织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 • 主持核心管理团队与人员配备;  • 实施人员能力升级; • 主持业务转型保障服务; 2、 内部业务发展及组织成长  •主持公司持续的文化健康分析工作;  • 主持因业务扩张带来的流程及职责、人员能力变化等工作;  • 作为 TOP1 的工作教练, 校准因 top1 个人风格对于组织成长的影响;  • 保障公司业务转型或业绩增量带来的组织扩容、流程改造、架构及人员调整、人员能力 缺失;  • 研发或者采购因组织成长或缺的各类干预工具、机能或流程,以确保组织成长中出现的 各层级问题有对应的干预方案; •预防公司经营中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为公司各类团队及人才提供咨询与支持服务;   3、业绩扭亏与绩效提升 •组织 Top 团队进行战略与经营分析; •实施流程改造与组织架构调整; •主持关键人员调整及能力发展; •保障业务流程与人员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主持绩效管理与人员激励; 4、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  •策划并主持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章程,筹建治理与传承机能; •主持家族企业股权归属、交易、转让等权力变化工作; •策划并主持家族企业家庭关系经营,保障企业系统正常运营; •主持家族财富安全与增值、投资等工作; •负责家族企业核心人员梯队组建与培养工作; •保障家族企业核心人员替换期的正常经营及风险管控。  总结   OD 实际上超越了 HR 的传统职能,更侧重组织整体,重点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 “相互作用”,系统考虑整体组织能力的构建,通过整体性能的改善,让组织更适应内外 部环境变化。    

4 页 477 浏览
立即下载
关于什么是HR3D-扫盲TD、LD、OD

关于什么是HR3D-扫盲TD、LD、OD

关于什么是 HR3D?扫盲 TD、LD、OD      身为 HR 大军中的一员,我深知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酷爱学习,尤其爱追赶时髦,国际国内 的人力资源理念,一个不落,哪个火就蜂拥而上,争先恐后,看似很勤奋和努力,实则一 知半解蕴藏风险。     我个人常常为这种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也很荣幸成为这个群 体中的一员,希望有余力可以帮助大家普及新知,也必须提醒大家三思后行、谋定而后动 不要急着做小白鼠。      对时髦新潮的管理理念,多学多看,这个没毛病,但是要防止对新式理论的一知半解、 不懂装懂。同时国外风靡一时的舶来品未必完全适合国内企业,甚至在推广过程中也很少 有足够数量的成功的案例,切不可以盲目照搬到企业自身。      变革总是失败多过成功,就比如 KPI 毁掉了索尼,人力资源三支柱在国内也没有太多成 功推行的范例,阿米巴的经营模式的成功也仅限日本企业。      最近 OD 的概念在人力资源圈里很热,连我自己都曾推荐前下属花时间去学下 OD。关于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这些职位,很多公司 JD 所描述的职责似乎 都差不多。光概念都让人觉得不明觉厉,很厉害很高大上的样子。      今天满足大家学新知识的意愿,我和大家一起本着学习的心态,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 “3D”, 扫盲 TD、LD、OD 知识,即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这些职位概 念,并探讨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联系。      (一)TD、LD、OD 的概念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这些职位,很多公司 JD 所描述的职责似乎 都差不多。我们就先聊聊 LD、TD、OD 的概念。      TD(Talent Development):人才与发展,偏向企业的人才胜任力模型、职位体系、任职资 格体系搭建、人才评估、岗位管理等;     LD(learning Development):学习与发展,偏重于企 业的学习以及培训工作;与传统人力资源的培训对应。重点包括培训体系建设、员工的职业 发展、建立学习型组织和文化等。人才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组织发挥长期优势,为组织 持续提供关键人才。人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关键岗位人才的招募、识别、发展、管理和留 任。人才管理中的关键人才的招募、薪酬、绩效管理一般会由相应模块的 HR 负责,而 TD 主要负责关键岗位的人才发展工作,具体工作如:胜任力模型搭建 /任职资格体系建设、人 才盘点、人才发展、继任者计划等。     OD(组织发展)概念:Organization Developm ent 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组织与发展,集中于确保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关系健 康发展,着重于公司架构,岗位设置,人员编制等。更多对应人力资源规划,侧重人才发展 和组织战略方面的。     (二)重点说下 OD 的用途 我个人觉得,OD 需要重点了解下,因为他在企业里更容易实行,目前这个职位的市场需求 也很强烈,空缺大薪酬也高,学好对大家的职业发展有利。      关于 OD 的说法很多很杂,有些企业招聘的 OD,其职责更像 TD 或 LD,只有少数企业的 OD 能够跳开“人”或者“学习/培训”范畴,进一步触及到更为宏观的组织设计领域。      OD(组织发展)的核心目的,就是如何让组织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让组织可持续性 地健康发展,让人、团队组织的潜能最大释放。      OD 的作用:OD 实践者要帮助 高层领导充分发展组织内部,为实现组织远大的外部目标提供保障。OD 实践者和战略专家 类似,OD 可以帮助组织做好充足的内部准备,从而实现具有挑战性的、远大的外部目标。      OD 的功能:OD 的功能就是通过组织变革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通过内部系统的改善 , 如在结构、流程、责权、人员能力、文化等方面的重塑,“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 达到深入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效果,使组织更有战斗力。      OD 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多年的 BP 和 COE 的结合,必须积累各种岗位的知识经验才能够胜 任这个岗位,或者说一个好的 OD 必须具备通读企业内所有核心部门岗位能力,岗位任职 资格,然后还要能够有效分解企业目前的战略对于各个岗位的匹配,进而有效的设计组织 的架构,组织架构部门间的流程节点,设置流程控制点和关键点,为后面的人力资源管理 提供切入。      (三)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区别和联系     TD(人才发展), 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这三个并非模块看似相似其实也有区别。      有不少企业招组织发展 OD,其实质工作内容和职责更像 TD、LD 或者是两者的混合体, 只是名字不同,这是不准确的。      个人理解 OD 看重组织本身,以流程出发设计组织的结构和岗位。保证各部门岗位分工 协作流畅,无重叠无空白。所以可以说 OD 是一个更理论化的工作。OD 的依据更多的是公 司战略及流程。      这其中 OD 岗位上的人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得不承认,再完美的流程也存在 人为误差。那么 TD 就要保证人是可以支撑 OD 流程的。      而 LD 通常由培训部门来操心,HRBP 及业务部门可以共同定义在岗者哪里需要发展,而 如何发展,靠什么发展是业务部门和培训部门共同经营的。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三者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范畴      OD(组织发展)以公司中短期战略为依据,设定组织内架构,流程等,依赖并服务于业务 发展方向。相关干系人主要是高层管理者,CEO,HRD,COO 等,随着业务环境的改变, OD 的工作也需要实时应对做出调整,使公司持续发展;      TD(人才发展),有组织层面,重视关键人才,这就需要人才发展管理,根据组织发展的 方向,界定人才发展阶梯,定义关键岗位,划定关键人才,梳理人才胜任力模型,干系人 主要有 HRBP,BU Head 等等;      LD(学习发展),人才发展过程当中,员工从小白成长为初级、中级、甚至高级员工,相 关赋能工作就是 LD 需要操心的事情了。这时 LD 需要根据胜任力模型来搭建培训体系,使 学习和职业发展相关联,主要干系人是培训经理,HRBP。      总的来说,这三部分工作都需要了解业务了解人了解组织需要,并且还是有相关联系的 。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三者的侧重点     TD 也可以理解为 Talent Management,主要集中关注人才获取(TA),人才开发(包含 LD),人才职业生涯(包含 人才退出,已经再进入)。      LD 关注于提升人才的 Level,主要以培训的形式进行。是 TD 的一部分。      OD 侧重于组织,包括架构与人才配置,包含 TD,和 LD。     总之,三个共有的 部分就 LD。OD 是最全面且最复杂的,不仅要考虑人才的问题,还要考虑组织的问题。三 者之间有部分互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L&D 归属于 TD,而 TD 归入 TM(Talent Manag ement),OD 是 HR 系统里独立的一个 Function。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都是互通的,不能绝对独立起来,三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和 相互支持配合。 进阶性: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按操作者的能力来讲各自有进阶发 展路径,但是没有明显的谁高谁低的问题,三者都可以做到各自的总监职位 L&D Direc tor,TD Director, OD Director, 没有谁高一级低一级的区别。小规模的企业统一归属 HRD 管 理,大企业归属人力资源副总裁或总裁管理。      以上,是我对这些新概念的学习和了解,其中不乏参考性的习得内容,仅仅是个人见解 。 我也是和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学习中。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 TD(人才发展), 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三者的概念、区别、联系侧重点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      我认为,OD 是三者中最全面的,也是非常值得求新求异的 HR 来学习的,况且从 市场供不应求和薪酬数据来说也非常值得 HR 去学习和寻求突破。      但要在企业实现这个岗位或者这一系列操作流程的话,一般较大的跨国集团或者运作比 较规范的公司才比较容易成功,还需要领导的重点支持愿意投入人力和资源才行。实施以 前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如果真的要在公司层面实现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功能,上升到 组织架构层面的范畴,最好外包给咨询公司做,外力介入引入外脑更容易成功。实际上, 很多公司是要依赖第三方咨询公司来做 OD 和 TD 的工作,因为他们的测评工具相对专业完 善,人才发展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经验,也更便宜,还可以转嫁风险。     另外,正 如绩效范畴一直是人力资源方面最难的也最有价值的,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 OD(组织发展)也会在未来有比较好的运用前景,HR 如果真想往这个方向发展,建议参加专 门机构的系统培训,全面深入学习,给自己和未来一个机会。

3 页 383 浏览
立即下载
OD工具箱:贝尔宾角色

OD工具箱:贝尔宾角色

听说,这是阿里都在学的 OD 工具 据说,阿里巴巴近年来推行了贝尔宾角色工具,并在跨部门及同 部门合作层面都有过不少的尝试与突破。 贝尔宾角色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个团队中应该有多少种角色? 英国组织行为学家贝尔宾博士(Dr.R.Meredith Belbin)及其团 队,经过近十年对成功团队的研究、追踪和分析后发现,一个卓越的 团队内部应该有九种角色,分别是智多星、资源调查员、协调员、推 进者、监督评论员、凝聚者、实干家、善始善终者、专家。 1、九个角色解析 九个角色可以归纳为三类:行动导向、人际导向、谋略导向,九 个角色的特征有: (1)智多星 PL(Planter) 典型特征:有个性;思想深刻;不拘一格; 积极特性:才华横溢;富有想象力;智慧;知识面广 ; 能容忍的弱点:高高在上;不重细节;不拘礼仪 ; 在团队中的作用:提供建议;提出批评并有助于引出相反意见; 对已经形成的行动方案提出新的看法; (2)监督评论员 ME(Monitor Evaluator) 典型特征:清醒;理智;谨慎 ; 积极特性:判断力强;分辨力强;讲求实际 ; 能容忍的弱点:缺乏鼓动和激发他人的能力;自己也不容易被 别人鼓动和激发 ; 在团队中的作用:分析问题和情景;对繁杂的材料予以简化, 并澄清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他人的判断和作用做出评价; (3)专家 SP(Specialist ) 专家型的特点:诚实、自我做起、专注、能在急需时带来知识和 技能; 积极特性:能够提供不易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可接受的弱点:专业领域比较狭窄,只懂自己擅长的特殊专业领 域,对其他事情兴趣不大; 智多星   谋略导向 审议员/ 监督者   标新立异,思维活跃想象力 丰富 高高在上,不重细节,不拘 礼仪 提供建议,批评以及 新的看法 理智谨慎,判断力强,讲究 实际 缺乏鼓励和激发他人与自己 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情景,对 他们的判断和作用做 出评价 专家  专心致志,自觉主动,能掌 握困难的知识和技能 提供专业意见 (4)外交官 RI(Resource Investigator) 典型特征:性格外向;热情;好奇;联系广泛;消息灵通 ; 积极特性:有广泛联系人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的事物;勇于迎接 新的挑战 ; 能容忍的弱点:事过境迁,兴趣马上转移 ; 在团队中的作用:提出建议,并引入外部信息;接触持有其他观 点的个体或群体;参加磋商性质的活动; (5)协调员 CO(Coordinator) 典型特征:沉着;自信;有控制局面的能力; 积极特性:对各种有价值的意见不带偏见地兼容并蓄,看问题比 较客观 ; 能容忍的弱点:在智能以及创造力方面并非超常 ; 在团队中的作用:明确团队的目标和方向;选择需要决策的问题, 并明确它们的先后顺序;帮助确定团队中的角色分工、责任和工作界 限;总结团队的感受和成就, 综合团队的建议; (6)凝聚者 TW(Team Worker) 典型特征:擅长人际交往;温和;敏感 ; 积极特性:有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人的能力;能促进团队的合作 ; 能容忍的弱点:在危急时刻往往优柔寡断 ; 在团队中的作用:给予他人支持,并帮助别人;打破讨论中的沉 默;采取行动扭转或克服团队中的分歧; 协调者   人际导向 凝聚者   外交家/ 信息者   沉着自信乐观,兼容并蓄, 控制局面 在智能以及创造力方面并非 超常   协助明确团队的 目标和方向 总结和综合 擅长人际交往,温和、敏感, 给 予 他 人 支 持 和 帮 适应环境 助,打破沉默,扭转 危急时刻优柔寡断 分歧 外向热情、好奇,联系广泛, 提供建议,引入外部 消息灵通 信息 兴趣转移快 (7)鞭策者 SH(Shaper) 典型特征:思维敏捷;开朗;主动探索 ; 积极特性:有干劲,随时准备向传统、低效率、自满自足挑战 ; 能容忍的弱点:好激起争端,爱冲动,易急躁 ; 在团队中的作用:寻找和发现团队讨论中可能的方案;使团队内 的任务和目标成形;推动团队达成一致意见,并朝向决策行动; (8)实干家 CW(Company Worker) 典型特征:保守;顺从;务实可靠; 积极特性:有组织能力、实践经验;工作勤奋;有自我约束力 ; 能容忍的弱点:缺乏灵活性;对没有把握的主意不感兴趣 ; 在团队中的作用:把谈话与建议转换为实际步骤;考虑什么是 行得通的,什么是行不通的;整理建议,使之与已经取得一致意见的 计划和已有的系统相配合; (9)完成者 FI(Finisher) 典型特征:勤奋有序;认真;有紧迫感 ; 积极特性: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持之以恒 ; 能容忍的弱点:常常拘泥于细节;容易焦虑;不洒脱 ; 在团队中的作用:强调任务的目标要求和活动日程表;在方案中 寻找并指出错误、遗漏和被忽视的内容;刺激其他人参加活动,并促 使团队成员产生时间紧迫的感觉; 执行者   保守,务实可靠,勤奋 缺乏灵活性,对没把握的主意不感 兴趣 将计划转化为实际步 骤 完成者  勤奋有序,有紧迫感,理想主义, 完美主义 拘泥于细节,容易焦虑不洒脱 强调任务的目标要 求,日程表,查漏补 缺,督促他人完成 思维敏捷,开朗,主动探索,有干 劲,爱挑战 好激起争端,爱冲动,易焦虑 寻找方案,推动一致 意见,目标行动 行动导向  鞭策者   这九个角色与团队的规模无关,并非一个团队必须有 9 个成员, 有时,多个成员承担一个角色。有时,一个团队成员承担多种角色, 比如,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完整团队—— 唐僧是凝聚者、完成者,孙悟空是创新者、推进者、专家,猪八戒是 外交家、监督者,沙和尚是协调者、实干者。 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具有双重角色职能角色(Functional role) 和团队角色(Team role)。职能角色是由个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所决定的,是工作任务赋予个体的角色;团队角色是由个体的气质、 性格所决定的,是个体与其他团队成员交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模 式,每个团队成员都通过同时扮演这两种角色而达到对团队目标做出 贡献。 2、团队发展的各个阶段哪些角色相对关键? 团队初期,规模较小,团队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尚未成形,对人 才的需求较小,但是要求比较高。这个阶段,人才招聘是否成功关系 着企业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是否能够健康、稳步地发展壮大,这时,企 业的初创者一般同时担任着多项职务,关键角色有实干家,凝聚者。 成长期,团队开始初具雏形,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招募大量的优秀人 才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随着部门和人员数量逐渐增加,要搭建组织架 构,明确各部门与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责,这个时候,推进者和协调者 的角色比较关键。 成熟期,制度更加完善并趋于体系化,企业文化得到更进一步的 发展,规则、价值观、方法、行为、工具都已经陆陆续续建立起来, 监督者和专家的角色也很关键,而且这个时期,人际结构成执行任务 的工具,团队角色更灵活和功能化,团队能量积聚一体,这个阶段, 创新者和外交家的角色更为关键。 衰退期,冗员增多,员工流失率上升,工作积极性降低,团队凝 聚力减弱,这个时候,凝聚者、完成者的角色更关键。 3、贝尔宾团队角色应用 贝尔宾团队角色模型可以用在团队成员的自我认知上,通过自我 测评来认知自己的行为特点和角色贡献,让员工可以发挥每个人积极 行为的优势,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 贝尔宾团队角色还可以用于团队管理,通过贝尔宾团队角色,认 知团队成员的行为特点及行为贡献,画出团队画像,查缺补漏,把认 知结果用于招新、团队搭建、部门和组织的重组中,还能用在职位评 估,指导员工的职业发展。 团队角色分工的操作流程是: ·人-角色盘点 :对团队成员性格进行盘点,分析每名成员可扮 演团队 9 中角色中的哪几种角色 ·职责-角色盘点:分析团队需达成的目标,盘点为达成目标需 履行的各项职责,每种职责需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才能完成 ·人-角色-职责配对:将人-角色-职责配对,确保角色齐全,功 能齐全,职责无遗漏 ·寻找培养替补:结合各人适合扮演的角色,为每项职责寻找替 补人员,并加以培养,确保在团队中有人休假或突然离职时,工作不 会中断。 4、贝尔宾团队角色测评问卷 最后,附上自我测评的问卷 说明:对下列问题的回答,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描绘了您的行为。 每题有八句话,请将总分十分分配给每题的八个句子。 分配的原则是:最体现您行为的句子分最高,以此类推。最极 端的情况也可能是十分全部分配给其中的某一句话。请根据您的实际 情况把分数填入后面的表中。这里有份 Excel,可以帮助你校验每题 的分数。 一、我认为我能为团队做出贡献是: A、 我能很快地发现并把握住新的机遇。 B、 我能与各种类型的人一起合作共事。 C、 我生来就爱出主意。 D、我的能力在于,一旦发现某些对实现集体目标很有价值的人, 我就及时把他们推荐出来。 E、 我能把事情办成,这主要靠我个人的实力。 F、 如果最终能导致有益的结果,我愿面对暂时的冷遇。 G、 我通常能意识到什么是现实的,什么是可能的。 H、 在选择行动方案时,我能不带倾向性,也不带偏见地提出一 个合理的替代方案。 二、在团队中,我可能有的弱点是: A、如果会议没有得到很好的组织、控制和主持,我会感到不痛 快。 B、我容易对那些有高见而又没有适当地发表出来的人表现得过 于宽容。 C、只要集体在讨论新的观点,我总是说的太多。 D、我的客观算法,使我很难与同事们打成一片。 E、在一定要把事情办成的情况下,我有时使人感到特别强硬以 至专断。 F、可能由于我过分重视集体的气氛,我发现自己很难与众不同。 G、我易于陷入突发的想象之中,而忘了正在进行的事情。 H、我的同事认为我过分注意细节,总有不必要的担心,怕把事 情搞糟。 三、当我与其他人共同进行一项工作时: A、我有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去影响其他人的能力。 B、我随时注意防止粗心和工作中的疏忽。 C、我愿意施加压力以换取行动,确保会议不是在浪费时间或离 题太远。 D、在提出独到见解方面,我是数一数二的。 E、对于与大家共同利益有关的积极建议我总是乐于支持的。 F、我热衷寻求最新的思想和新的发展。 G、我相信我的判断能力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H、我能使人放心的是,对那些最基本的工作,我都能组织得“井 井有条” 。 四、我在工作团队中的特征是: A、我有兴趣更多地了解我的同事。 B、我经常向别人的见解进行挑战或坚持自己的意见。 C、在辩论中,我通常能找到论据去推翻那些不甚有理的主张。 D、我认为,只要计划必须开始执行,我有推动工作运转的才能。 E、我有意避免使自己太突出或出人意料。 F、对承担的任何工作,我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G、我乐于与工作团队以外的人进行联系。 H、尽管我对所有的观点都感兴趣,但这并不影响我在必要的时 候下决心。 五、在工作中,我得到满足,因为: A、我喜欢分析情况,权衡所有可能的选择。 B、我对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感兴趣。 C、我感到,我在促进良好的工作关系。 D、我能对决策有强烈的影响。 E、我能适应那些有新意的人。 F、我能使人们在某项必要的行动上达成一致意见。 G、我感到我的身上有一种能使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的气 质。 H、我很高兴能找到一块可以发挥我想象力的天地。 六、如果突然给我一件困难的工作,而且时间有限,人员不熟: A、在有新方案之前,我宁愿先躲进角落,拟定出一个解脱困境 的方案。 B、我比较愿意与那些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人一道工作。 C、我会设想通过用人所长的方法来减轻工作负担。 D、我天生的紧迫感,将有助于我们不会落在计划后面。 E、我认为我能保持头脑冷静,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F、尽管困难重重,我也能保证目标始终如一。 G、如果集体工作没有进展,我会采取积极措施去加以推动。 H、我愿意展开广泛的讨论意在激发新思想,推动工作。 七、对于那些在团队工作中或与周围人共事时所遇到的问题: A、我很容易对那些阻碍前进的人表现出不耐烦。 B、别人可能批评我太重分析而缺少直觉。 C、我有做好工作的愿望,能确保工作的持续进展。 D、我常常容易产生厌烦感,需要一、二个有激情的人使我振作 起来。 E、如果目标不明确, 让我起步是很困难的。 F、对于我遇到的复杂问题,我有时不善于加以解释和澄清。 G、对于那些我不能做的事,我有意识地求助于他人。 H、当我与真正的对立面发生冲突时,我没有把握使对方理解我 的观点。

11 页 384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阿里OD实践分享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阿里OD实践分享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 ---阿里组织发展实践案例分享 我们HR工作是相当难做的,你们是公司集团内最难做的部门,也是最具战 略性的部门。请HR的人严格的把关好招聘,要训练、考核结果。给阿里人成长、 发展就是你们一切工作的所在,让人增值,把人留住是你们的责任所在。以人为 本,这个“人”就是阿里集团最大的资本。 ——马云在HR大会上的讲话 CEO在思考什么? 主要关注点 关键工作 管理能力 业务 人 组织 √ 全面分析和把控全局 系统思考问题 √ √ 统一战略认知并做到分解落地 确保方向一致 √ √ 关注人才培养与管理梯队建设 追求持续发展 搭建多元激励体系,激活组织 保障高效有序 打造企业文化和团队凝聚力 实现文化落地 √ √ √ √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 望闻问切 —系统思考问题 全局思维(韦斯伯德六个盒子) 实现文化落地— 修炼心法 文化打造:提升团队凝聚力 政委体系:推动业务实现与文化落地 保障高效有序 — 通畅经络 组织设计:紧贴战略优化升级 组织激活:激励体系搭建与优化 提神醒脑 — 确保方向一致 战略协同(愿景共创+目标通晒) 集体学习(业务复盘+集体Review) 健身增肌 — 追求持续发展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人才盘点 干部培养与梯队建设:管理三板斧 1 望闻问切 六个盒子是1970年创立的经典组织诊断工具,2010年引入支付宝,2013年广泛应用到天猫、阿里云、菜鸟等团队; 阿里土话:不管业务怎么变,六个盒子跑一遍 。 全局思维-韦斯伯德六个盒子 输入 Box 1 目的/目标 Box 3 我们为谁创造什么价值? 组织/结构 关系/流程 谁应该和谁一起做什么? Box 2 Box 6 我们是如何分工的? 领导/管理 Box 5 领导团队能否保持盒子平衡? 支持&帮助 Box 4 回报/激励 有足够的协调手段吗? 如何激发员工动力? 环境 输出 应用场景与关键角色 • 做为搭档赋能 • OD或决策者诊 断组织问题 业务leader 组织发展 HRBP 培训 业务 Leader (LD) • 提升管理格局和 管理能力 • 促进团队对业 务和组织共识 2 提神醒脑 面向未来,阿里通过“愿景共创+目标通晒”做战略生成与落地;面向过去,阿里通过“业务复盘+群体Review”做总结和沉淀; 2010年从国外引进,经过阿里深度内化,如今在阿里广泛应用,是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利器; 阿里土话: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 。 战略协同-愿景共创 组 织 团 队 七代地图:过去、现在、趋势;基石、愿景、意义、突破点 战略协同-目标通晒 • 目的:对焦各块的目标,确保上下左右保持一致,做到一张图,一颗心 • 对象:同一业务团队(偶尔跨团队)业务leader及两级汇报线。 • 内容:总目标、各自分目标、彼此的需求 整体目标展示 • 团建活动 伙伴反馈 • 我的分目标 • 总目标更新 • 过去回顾 • 整体目标 • 与总目标的关系 • 对我的影响 • 分目标更新 • 未来展望 • 衡量标准 • 关键项目/行动 • 我的建议 • 资源协调 • 关键路径 • 需求与挑战 • 我的支持 • 人员协调 团队融合 分目标通晒 达成共识 集体学习(业务复盘+群体Review) 传统的复盘流程 阿里的复盘特色 • Check in • 关键事件 • 人人复盘 • 过程体验 • 两两交流 团队融入 集体沉淀 整体还原 欣赏式 探寻 • 关键问题 • 我的触动 • 改善行动 • 我的体验 3 健身增肌 人才盘点,是通用电气的标杆级管理工具,2008年引入阿里,现在发展为阿里每年4-5月的固定工作; 管理三板斧,则是阿里在2010年独立开发的干部培养体系,简单有效,影响深远; 阿里土话:手里有牌,心里不慌 。 人才盘点的内容 公司层面 • 业务布局:年度的战略、目标 • 整体结构各维度分布数据:层级、职能、工龄、年龄、性别等 • 关键人才:关键业务的人才现状、重点人才的发展情况 团队层面 • 人才梯队:向下看两层 • 管理动作:Hire了谁?Fire了谁?Remove了谁?批评、表扬了谁? • 人才现状:团队成员潜力/绩效的九宫格 个人层面 • Performance:最近两年的绩效结果 • Potential:未来两年的晋升可能性 • Personality:适合突破性业务还是稳健业务 人才盘点的流程 操作人:各级主管+政委 产出:盘点表、结构图 · 招聘、选拔、培训 · 轮岗、改进、淘汰 人才盘点 人才发展 人才分析 人才策略 操作人:TD+政委 产出:人才盘点报告 操作人:Leader/政委/TD 产出:年度人才策略 干部培养与梯队建设-管理三板斧 阿里巴巴原版三板斧 能力模型 & 关键课程 对象 目标 业务 组织 人才 脑部力量 高层:事业部及以上层面 看得远 定战略 造土壤 断事用人 腰部力量 中层:职能部门总监层面 镇得住 懂战略 做导演 搭班子 腿部力量 基层:一线经理主管层面 跑得快 拿结果 建团队 招·开人 管理三板斧的三重功效 业务—解决实际问题 人才—培养管理能力 每个人带着真实的业务问题现场立项 根据原有团队或者根据项目重新组队 每天一轮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每天一轮绩效的排名与淘汰 每天一轮嘉宾的点评与拍砖 每天一轮团队的总结与反思 最终带着解决方案离开 最终带着个人成长毕业 组织—全面渗透文化 每天一轮强制排序,植入绩效考核理念 高强度的竞争压力,检验认同感和执行 高管嘉宾全程参与,传递价值观和文化 三板斧的关键环节 4 通畅经络 从金字塔到矩阵再到网状,从职能到事业群到再到大中台、小前台,阿里持续的组织升级与变革,如同教科书一般经典; 与此同时,在阿里的激励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共同作用下,无论组织怎么变,业务不乱、人心不散; 阿里土话:生命在于折腾,不在折腾中涅槃,就在折腾中完蛋。 组织设计:紧贴战略优化升级 工业时代企业组织特点 信息时代企业组织特点 • 慢:流程长,反应慢 • 快: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 稳:有计划,有步骤 • 变:没有最终,只有最新 • 硬:规范化,标准化 • 软:柔韧弹性,灵活可变 • 定:求精准,求确定 • 动:有序流动,动态平衡 案例:阿里组织特色 合伙人制度 双轨发展路径 • 从绩效驱动到 愿景驱动 从劳动密集到 • 能力共享 •从金字塔式到 联邦结构 文化 结构 人才 流程 从复杂长线到 • 灵活弹性 小前锋,大后台 产品化、项目制 组织激活:激励体系搭建 职业发展双通道 激励与保健相结合 的全面薪酬 薪资:固定工资、13薪、津贴 管 理 序 列 专 业 序 列 奖金:业绩奖金、股票期权、 团队奖励 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 业绩 价值观 • 强制正态分布、末位淘汰 • 奖罚分明,与利益强关联 福利:五险一金、商业保险、 互助基金、购房贷款、团建 经费、假期 • 三方确认,确保客观公正 5 心法修炼 革命、武侠、校园、太极,这是阿里的四大文化特色,在阿里的不同发展阶段,帮助阿里凝聚人心、打胜仗; 2005年创立的政委体系,在补足管理短板、确保长远发展的同时,对文化的践行传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里土话: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在一起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 文化打造:提升团队凝聚力 使命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 愿景 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 活102年 客户第一 价值观 团队合作 诚信 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拥抱变化 激情 敬业 政委体系:推动业务实现和文化落地 2005年 政委体系设置 2015年 政委体系升级 • 关于“人”的问题的合作伙伴 • 懂业务:理解业务逻辑,从业务视角看组织 • 人力资源开发者:人力资源的增值 • 促人才:人才结构的升级和增值 • 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同心结”和桥梁 • 推文化:公司文化价值观的传递和守护 • 公司文化的倡导者、贯彻者、诠释者 • 提效能:提高团队人效产出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 望闻问切 —系统思考问题 全局思维(韦斯伯德六盒盒子) 实现文化落地— 修炼心法 文化打造:提升团队凝聚力 政委体系:推动业务实现和文化落地 保障高效有序 — 通畅经络 提神醒脑 — 确保方向一致 战略协同(愿景共创+目标通晒) 集体学习(业务复盘+集体Review) 健身增肌 — 追求持续发展 组织设计:紧贴战略优化升级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人才盘点 组织激活:激励体系搭建与优化 干部培养与梯队建设:三板斧 企业螺旋式协调发展 组织 人才 业务

27 页 439 浏览
立即下载
OD、TD、LD实用的70个模型和工具

OD、TD、LD实用的70个模型和工具

OD、TD、LD 实用的 70 个模型和工具 一般会划分为 OD、TD、LD 三个方面,因为 OD、TD、LD 三个 词各自的涵义至今还未形成统一认识,所以我完全是按照自己 的理解划分的,仅供参考。 O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组织发展。为帮助组织 顺利适应外部,OD 实践者要帮助高层领导充分发展组织内部 , 的,属于另外的部门,比如 HR 部门或者组织发展部门等。不过 查看一下 OD 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 OD 已远远超 出传统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范为实现组织远大的外部目标提供 保障。OD 视角更高,工作范围更广。现在虽然有许多公司都设 置了 OD 岗位,但其工作内容还是更偏向于下面的 TD 和 LD 多 一些,因为 OD 的工作涉及到了组织架构设计、组织流程机制 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层面的内容,如果 OD 从业者没有较高的 影响力,这些工作开展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 TD: Talent Development,人才发展。更强调员工本身的发 展,致力于为组织持续提供关键人才,希望通过人才的力量推 动整个组织战略和业务发展。我对 TD 工作的理解是,它属于 LD 工作的上游设计和规划模块,我们的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 人才?不同层级、岗位各需要多少人才?如何做好继任者计划? 这些问题都需要 TD 来进行探索并给出答案。TD 在企业里通常 不会去实施具体的培训,具体实施会由 LD 或培训职能岗位的 同学来完成。 LD: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学习与发展。更强调知识 技能与工作的匹配,与以前的培训概念更加接近,其工作内容 更多属于培训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如果企业里只设置了 LD 而没有设置 TD,那么通常 LD 也会包含 TD 的工作内容。 一些企业的企业大学里,会有 TD 和 LD 岗位,但是 OD 岗位通 常是单独设置畴而到了组织行为与文化范畴,所以若要发挥 OD 应有的作用,OD 一定不是隶属于 HR 部门的,而是要在各 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之外(确切说应该是之上)单独设置的。 如果企业要做 1 到 3 年的培训规划,那就需要先从 OD 视角去 看企业新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会解码到各业务单元,新的战 略落地需要对组织架构、流程机制等进行调整,企业文化也要 与新的战略进行融合落地,同时也对各岗位及层级的人才提出 需求,这就到了 TD 层面,要优化人才模型、重新进行人才盘点 和继任者计划。再往下落实,是招聘、选拔、薪酬绩效调整及培 训(LD)工作。 了解了上面培训顾问专业知识图谱的内在逻辑,接下来我们将 图谱展开,来看一下更详细的内容。 一、OD 知识图谱 OD 起 源 于 勒 温 ( Kurt Lewin ) 群 体 动 力 学 ( Group Dynamics),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勒温的基础上 诞生了 NTL (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 ,NTL 掀起了 第一波 OD 热潮,当时 NTL 的专家们开发出了许多广为流传的 工具,比如乔哈里视窗、管理方格、学习金字塔等。 社会心理学和群体动力学产出了一个著名观点,而正是这一观 点,决定了国外研究小群体的 OD 衰落,而国内研究如何解决 组织问题的 OD 逐步兴起。 这个著名观点是——所有群体和组织都面临两个典型问题: (1)存续和适应外部环境;(2)整合组织的内部过程,以确 保组织持续生存和适应的能力。国内的 OD 现在更多的就是在 解决这两个问题。 OD 知识图谱部分的核心我认为是几个组织诊断模型,但是在 诊断之前,我们要对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组织战略、咨询方法 论等方面有所积累。 诊断之后往下落实的时候,要有绩效改进方面的意识(LD 领域 也有此方面的理论和模型),因为有些能落实到人的能力上 (培训有效区),有些不能(培训无效区)。 组织发展与文化、组织变革管理、咨询方法论(过程咨询理论) 首推的就是埃德加沙因的相关著作,当然,《系统之美》《领导 变革》之类的书籍阅读后也会让人受益匪浅。此外,斯蒂芬罗宾 斯(组织行为学)、明茨伯格(管理学)、彼得德鲁克(管理 学)、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这些大师的理论也是为你的 OD 实践提供滋养的重要土壤。 1、组织文化模型 当年我初入职场接受公司企业文化培训时,内心是真的挺抵触 的,认为公司愿景就是画大饼、文化就是洗脑的。后来走上管理 岗位,开始带团队,逐渐发现企业文化有点用了,后来自己开 始创业带着一群人朝着一个理想去奋斗时,突然发现,企业文 化不是虚的,而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东西。 埃 德 加 · 沙因曾给组织文化下过一个定义,放在这里供参考: “组 织 文 化 是 一 个 群 体 在 解 决 其 外 部 适 应 和 内 部 整 合 问 题 过 程中 习 得 的 一 系 列 共享深层假设的集合,它们在群体中运 行 良好 、 有 效 , 因 此 被 群 体 传 授 给 他 们 的 新 成 员 , 并 作 为 其 解 决类 似 问 题 时 感 知 、 思 考 和 情 绪 体 验 的 正 确 方 式( ( 模 式) ) 。” ① 埃 德 加 · 沙因,文化的三个层次 这个模型是后来各种洋葱模型、文化诊断模型的基础。 文化的三个层次 1、人工成分——文化的表层,容易观察但难以描述 可见的、能感觉到的体系和过程 观察到的行为 2、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文化的中间层,可以与行为和其 他人工成分一致,也可以不一致。若要更深理解,要去探寻潜 在的基本假设 理想、目标、价值观和抱负 意识形态 合理化 3、潜在的基本假设——文化的最内层,是隐藏的不易探寻 的,决定着行为、感知、思想和情感 无意识的、理所当然的信念和价值观 ② 和信咨询的企业文化洋葱模型 版 本 很 多 , 这 里 放 一 个 和 信 咨 询 的 洋 葱 模 型 。 ③ 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 丹尼森模型(The Denison Model)是组织文化诊断模型。瑞 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著名教授丹尼尔.丹尼森在经过对 1500 多 家样本公司的研究后,指出:适应性(adaptability)、使命 ( mission ) 、 参 与 性 ( involvement ) 与 一 致 性 (consistency),这四大文化特征对一个组织的经营发展, 具 有 重 大 影 响 。 适应性与使命两个维度是组织关注外部的程度,反映了企业是 否顺应外部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做出相应的改变 和调整。 一致性与员工参与性两个维度反映了组织关注内部的程度,它 要求企业具备对内部系统、结构和流程进行动态的整合,以满 足组织目标的实现。 适应性与员工参与性两个维度又反映了组织的灵活性,即以市 场、客户为导向的创新能力。 使命与一致性两个维度要求组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得企业 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归属 感。 在此基础上,丹尼森又将每一种文化特征细分出三个考察维度, 即: 参与性从:授权、团队导向与能力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致性从:核心价值观、配合、协调与整合来考察。 使命从:愿景、目标、战略导向与意图来考察。 适应性从:组织学习、顾客至上、创造变革来考察。 就是利用这十二个考察维度,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某一组织的 文化类型与明显特征。 2、组织战略 ① 平衡记分卡 BSC BSC 即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最初是绩效管 理和绩效考核工具, 1993 年 Robert S. Kaplan 和 David P. Norton 将平衡记分卡延伸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随后得到 了全球企业界的接受和认同。BSC 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 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 标值。 ② IBM 业务领先模型 BLM BLM 模 型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 中 文名称叫 做业务 领导力模型,也译为业务领先模型。在咨询行业,IBM 的 BLM 模 型,可以和著名的波士顿矩阵、SWOT 分析以及迈克波特的五力 模型相提并论,是企业战略制定与执行连接的方法与平台。 BLM 模型从市场分析、战略意图、创新焦点、业务设计、关键任 务、正式组织、人才、氛围与文化以及领导力等八个方面,协助管 理层进行经常性的战略制定、调整及执行跟踪。 3、组织诊断模型 ① 麦肯锡 7S 模型 是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 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 (structure)、系统/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 (staff)、技能(skill)、战略(strategy)、共同的价值观 (shared values)。 ② 韦斯伯德的六盒模型 是阿里六个盒子的原型。组织发展和人的成长一样,要讲究心 力、脑力、体力三者的协调。心力是什么?是使命和文化 box1, 让组织有强大的驱动力往前跑。脑力是什么?组织本身有实现 目标的能力 box6。体力是什么?是组织的结构、流程、机制 box2、3、4、5。 ③ 组织能力杨三角 与上面的 7S、六个盒子不同,杨三角中的三根支柱强调的主体 都是员工(杨国安老师作为腾讯的管理顾问,其杨三角在腾讯 这种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应该还是挺管用的,但放在制造业可能 就没那么适用了)。三根支柱是有顺序之别的,第一根是员工 能力,第二根支柱是员工思维模式,第三根支柱是员工治理方 式。 然后这里别忘了,上面还有个公式,里面还强调了企业成功背 后,企业战略的重要地位。 ④ Burke-Litwin 组织变革模型 这个模型更侧重于变革。上半部分,强调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 促发的愿景、使命、文化、战略调整,以及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需要的领导力变革。而下半部分,强调的是内部组织结构、制度 流程、团队协作风格、岗位能力要求、个人及组织绩效等方面的 转型。 目前在国内,我知道的 OD 领域做得较好的两家企业是翔知羽 白和和信咨询。和信咨询有个 OD 的三层论模型,翔知羽白出 过一本书《组织发展:OD 和 HR 实践者指南》。 4、绩效改进模型 吉尔伯特行为工程模型是绩效改进领域最底层的模型。 从模型本身出发,是强调在影响个人绩效的所有因素中,可以 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因素(技控),影响度 75%,一类是 个人因素(人控),影响度 25%,如果把提高员工绩效一直寄 托在这个人因素的 25%上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扩大视野,去关 注那 75%的环境因素改善。(此图是我自己画的,是按自己理 解的语言去描述的,想要原文的话需要自己再去查找下资料) 这个模型其实和组织诊断的几个模型是不谋而合的。 二、TD 知识图谱 核心是胜任力模型或者能力模型,前些年这一块工作开展起来 耗时耗力,近些年应该是顺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所以许多 都是采用敏捷建模的方式去构建自己企业的人才模型了。 就是从通用的模型中选择十几项自己企业最重要的能力项,然 后结合企业文化、战略进行构建,同时也会参考同行业标杆企 业的模型。 建模后,人才盘点、人才测评都可使用企业自己的能力模型为 参考。人才测评基本是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的,背后都是若 干年的研究积累下来的强大的数据库做支撑。 1、拉姆查兰领导梯队模型 对于领导力模型建设、管理者培养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2、人才测评模型 这个领域一般可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职业适应性测验、敬 业度测评几类。培训圈常见的是人格测验类,招聘圈常见的是 职业适应性测验类、偶有智力测验类,绩效管理圈会用员工敬 业度测评去考评管理者。 智力测验主要是盖洛普的优势识别测试; 人格测验主要测试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又分为类型论、特质 论两大门派,类型论的代表是 DISC、MBTI、HBDI,特质论代 表是 PDP、OPQ、还有九型人格等; 职业适应性测验主要是职业兴趣类测验,测验工作与人的兴趣 的匹配程度,主要代表有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哈里森测评、职 业锚。职业动机类测验效度不高,所以极少使用; 敬业度测评主要是盖洛普 Q12 测评,用来测试员工敬业度及工 作环境水平。 测评模型这一部分我个人研究不多,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参考: ① 盖洛普才干优势识别测试 把五彩缤纷的人类才干归纳为“交往”、“奋斗”、“影响”和 “思维”这四组共三十四个主题。 三十六个主题(才干) 是:亲和、诚实、成就 、行动 、适应 、分 析 、统筹、信仰、统率、沟通、竞争、关联、回顾、审慎、伯乐、 纪律、体谅、公平、专注、前瞻、和谐、理念、包容、个别、搜 集、思维、学习、完美、积极、交往、责任、排难、自信、追求、 战略、 取悦。 ② DISC D:Dominance(支配性) I:Influence(影响性) S:Steadiness(稳定性) C:Compliance(服从性) ③ MBTI MBTI 理论中,评价人的个性有 4 个维度:内向型-外向型、直 觉型-实感型、理解型-判断型以及思考型-情感型。 ④ HBDI 全称为 Herrmann Brain DominanceInstrument,全脑优势 测评。用于测评人的大脑思维偏好。全脑模型的 4 种方式为逻辑 型、组织型、交流型和空想型。 ⑤ PDP 全称为:Professional Dyna-MetricPrograms,一个行为风 格测评,起源于多个经典的诸如“智力理论”“特质理论”等 理论和研究。分成了老虎型、孔雀型、无尾熊型、猫头鹰型、变色 龙型 5 种。 ⑥ OPQ 全称为:Occupat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OPQ 管 理潜质测试基于被测者的个性和潜在能力倾向、潜在工作行为 风格指标进行描述。这个在招聘领域用的好像比培训领域要更 广。 ⑦ 九型人格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培训圈应用广泛但因为效度和信度问题没有 很好解决而长期不受心理学界待见的性格测试。 九型人格(英语: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 它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理 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 ⑧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全称为 Holland Vocational Interest Test。根据兴趣的不同, 人格可分为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 (E)、传统型(C)、现实型(R)六个维度,每个人的性格都 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组合。 ⑨ 哈里森测评 全称为 HarrisonAssessment。HA 衡量 4 个方面的 78 个适合 性因素:个性特征、任务喜好、兴趣和工作环境喜好,现在成为 了选择,招聘和发展领导人/经理的一个极好的工具。 ⑩ 职业锚 是一款职业价值观测试。共 8 种类型的职业锚。技术/职能型、管 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造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 型。 ⑪ 盖洛普 Q12 测评 针对员工敬业度及工作环境的测评,由 12 个关键问题组成。 (图中加入了绩效改进视角下的分类,可忽略) 3、人才盘点九宫格 九宫格在人才盘点的应用中,可以直观地让我们看到人才在九 宫格中的位置及分布情况,所以也有人直接将九宫格称作“人 才地图”。当然,所有能够直接标注人才所处的位置、直观呈现 人才分布状况,并且能够确定人才使用和发展策略的工具,都 可以称为人才地图,九宫格是人才地图中重要的一种应用形式。 下面这个是人才盘点中使用的经典九宫格(绩效-能力九宫格) 下面这个是在某企业中的九宫格应用案例 三、LD 知识图谱 1、从零到一建培训体系 对于还处在培训初级阶段的企业而言,可以从业务培训入手, 利用业务培训 123 模型去逐渐构建自己的培训体系。 2、培训需求分析 ① Goldstein 三层次模型 Goldstein 三层次模型是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最 大的特点就是将培训需求分析看成了一个系统,进行了层次上 的分类,通过将组织、任务、人员的需求进行整合,使得培训需 求更加全面化,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化。 ② 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 美国学者汤姆·W·戈特将“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 “差距”称为缺口,并依此确定员工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培训 内容,这就是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      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有三个环节: 发现问题所在。理想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就是问题,问题 存在的地方,就是需要通过培训加以改善的地方。 进行预先分析。一般情况下,需要对问题进行预先分析和初步判 断。 实施需求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寻找绩效差距,分析的重点是员 工目前的个体绩效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 ③ 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由美国学者 Terry·L·leap 和 Michael D·Crino 提出的。模型是建立在未来需求的基点之上,具有一定 的“前瞻性”,能有效结合组织的发展前景、战略目标和个人 职业生涯规划,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合理的结合点, 同时可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使培训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④ 以战略为导向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以战略为导向的思想弥补了差距分析模型和前瞻性分析模型的 不足,将培训需求分析的重点转向了组织。 ⑤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胜任力这一概念是由 Mc Clelland 于 1973 提出的,胜任力是 指能将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庸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表层 特征与深层特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 动机等个体特征。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主要通过组织环境变化的判 断,识别企业的核心胜任力,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企业关键岗 位的胜任素质模型,同时对比员工的能力水平现状,找出培训 需求所在。 ⑥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呈现出了三个特点: 将企业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需求进行结合,尊重了员工的个 体发展。 不仅考虑了现期需要,还考虑了远期需要,这是对前瞻性培训需 求分析模型的升华。 员工真正参与到培训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使培训需求评价的主体 得到拓展。 3、培训交付与促进技术 如 果 你 一 直 关 注 ATD ( 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人才发展协会,2014 年之前叫 ASTD)模型, 你会发现它 2004、2014、2019 三个版本中关于培训实施的描 述,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2004 版和 2014 版相似,都叫培训 交付( 2004 版为 Delivering training ,2014 版为 Training delivery ) , 2019 版 叫 做 培 训 交 付 与 促 进 ( Training delivery and facilitation),强调了 facilitation。 培训人要通过一系列行为来为学习提供催化剂,比如了解学习 者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参与者建立融洽关系,使 用适当的交付选项及媒介来使学习变得有吸引力、有效、并且适 用。培训人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培训的利益相关者发 现新视角来实现团队成果,并努力促进组织的积极变化。 下面是一些近年应用较广的培训交付及促进技术: ① 行动学习 无论你如何理解行动学习,都不妨碍大量企业正在应用这种技 术解决实际问题。 我理解的行动学习其实就是把企业中的某个实际问题变成一个 学习项目,通过多种方法和流程(比如群策群力,欣赏式探询、 未来探询、世界咖啡、鱼缸会议、开放空间等)去组织一个团队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行动学习公式:AL=P+Q+R+I,即,行动学习=结构化的知识 +质疑+反思+执行。 AL(Action Learning):行动学习 P(Programmed Knowledge):程序性的知识 Q(Questions):质疑(问有洞察性的问题) R(Reflection):反思 I(Implementation):执行 其中,质疑和反思是行动学习的灵魂,是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 的基础。 ② 引导技术 引导技术主要应用于团队活动中,是指团体领导者诱发团体成 员积极发言的方法。 SPOT 引导四要素:空间(Space)、过程(Process)、产出 (Outcome)、时间(Time)。 引导技术有很多,在培训和行动学习活动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常用的引导技术:ORID、世界咖啡、开放空间等。 ③ 教练技术 教练技术主要应用于个体潜能的激发,是一项通过改善被教练 者心智模式来发挥其潜能和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 教练技术 GROW 模型 教练用到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 GROW 模型。GROW 是四个 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Goal,目标。本次教练对话的目标,以及教练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 标。简单讲:你想要什么? Reality,现状。探索当前的情况,明确客观事实是什么,以便发 现问题。 Options,解决方案。找到可供选择的策略或行动方案,看到你 能做什么。 Will,意愿。这部分做总结,明确该做什么,何时做,谁做。 通过使用 GROW 模型,按照 G、R、O、W 的顺序来提若干问题, 就能提升受训者的觉察力和责任感,进而帮助他解决问题,提 升个人绩效。 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常常使用这个模型来帮助他们的员工 提高绩效,解决问题,做出更好的决策,学习新的技能,并达 到他们的职业目标。 ④ 岗位经验萃取技术 绝大多数都是从岗位职责出发,通过对绩效目标的关联度大小 等衡量指标对工作内容进行排序,将那些对业绩影响最大的关 键职责挑选出来,再通过一些工具界定出若干的关键工作场景, 然后通过个人萃取、专家访谈萃取、众创萃取等方式将经验萃取 出来,形成课程、微课、案例、工具表单、话术、手册等成果。 此技术与岗位学习地图的构建密切相关,使用的套路和模型是 一样的,通常会自觉不自觉的使用两个模型,一个是 DACUM 法(岗位职责分析法,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培养方案建设中 经常用到),另一个是 BAG 法。 学习地图方法论应需而变,基于工作任务分解的方法论,采用 工作坊的形式群策群力,输出工作任务流程和典型场景。无论 使用哪个模型,最终都要确保能落地,能落地的才是好的。 ⑤ OJT 在岗训练及师徒制 OJT 常与师徒制并行发生,需要配套一些内部的管理制度和奖 励机制。 所谓 OJT,就是 On the Job Training 的缩写,意思是在工作 现场内,上司和技能娴熟的老员工对下属、普通员工和新员工 们通过日常的工作,对必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等进行教育 的一种培训方法。 有人总结了 OJT 师傅培训徒弟的七个步骤,简单实用: 第一步,做给他看 第二步,说给他听 第三步,让他做给你看 第四步,让他说给你听 第五步,让他试试看 第六步,放手让他干 第七步,回头看看 4、培训项目设计 6D\\\\'s 学习项目设计法则。要把每一场培训都作为一个学习 项目去运作,要在一开始就“以终为始”界定业务收益,要 “从始至终”设计完整体验,要把重要精力放在学习转化上 (D3、D4、D5 都与此有关),要用主客观数据评估培训的成果 和 影 响 力 。 5、培训影响力评估 ① 柯氏四级评估 培训评估中,使用柯氏四级的较为普遍,但我们都知道,二级 评估到三级评估的跨越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柯氏四级评估图 形中,对三级评估那里要配套有众多措施的原因。 现在许多企业也已经关注到了三级评估的重要性,所以行动学 习的兴起,从培训的内部驱动力、外部监督强化机制角度讲, 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训交付方式。 ② CIRO 培训评估模型 CIRO 由该模型中四项评估活动的首个字母组成,这四项评估 活动是: 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确认培训的必要性。 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确定培训的可能性。 反应评估(Reaction evaluation)——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输出评估(Output evaluation)——检验培训的结果。 相比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CIRO 模型不再把评估活动看成是 整个培训过程最后一环,而是具有相当“独立、终结”特点的 一个专门步骤,并将其介入到培训过程的其他相关环节。由此, 评估的内涵和外延扩大了,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培训活动之后, 而且还可以体现在整个培训活动过程的其他相关步骤之中。 ③ 考夫曼五层次评估模型 考夫曼扩展了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他认为培训能否成功,培训 前的各种资源的获得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他在模型中加上了 对资源获得可能性的评估,并将其放在模型的第一个层次上。 考夫曼还认为培训所产生的效果不应该仅仅对本企业有益,它 最终会作用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因而, 他又加上了一个层次,即评估社会和客户的反应,从而形成了 5 个层次。 评估层次 评估内容 可能性因素说明的是针对确保培训成功所必须 1 可能性和 的各种资源的有效性、可用性、质量等问题 反应评估 反应因素旨在说明方法、手段和程序的接受情况 和效用情况 2 掌握评估 用来评估学员的掌握能力情况 评估学员在接受培训项目之后,其在工作中知 3 应用评估 4 企业效益评估 评估培训项目对企业的贡献和报偿情况 5 社会效益产出 评估社会和客户的反映,以及利润、报偿情况 ④ 菲利普斯五级评估模型 识、技能的应用情况 评估级别及相关数据的种类 数据的重点 第一级:反应和/或满意度,以及 培训项目、培训人员和 评选结果可能 所计划的行动 将如何得 到应用 第二级:学习结果 第三级:工作中的应用和/或实施 第四级:对业务的影响 第五级:投资回报率(ROI) 无形收益 6、培训项目管理 ① PDCA 戴明环 重点在学员及有利于学 习的支持性 机制 重点在学员、工作环境 和有助于学习 内容得以 应用的支持性机制 重点在培训对组织绩效 所产生的影 响 重点在于培训所产生的 用货币形式 来体现的收 益 重点在于用非货币形式体现的因素来 衡量培训的价值 ② 复盘技术 复盘无论对于团队还是个人,都有很高价值。团队复盘必须要 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则。 7、课程开发 ① ISD 模型 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即教学系统设计模型Dick and Carey 模型。 Dick and Carey 的模型(1996)是一个程序系统,包括十个 主要过程组件(一个迭代周期中的九个基本步骤以及对指令有 效性的最终评估)。 迭代周期中的九个组件及最终评估分别是: 一、分析 识别教学目标 Identify instructional goal(s):确定在教学结束 时期望学习者能够做什么; 进行教学分析 Conduct instructional analysis:逐步确定学习 者在实现目标时在做什么;确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识 别 起 点 行 为 和 学 生 特 点 Identify Entry Behaviors and learners:确定学习者当前的技能,偏好和态度以及教学环境的 特征;有关目标人群的有用信息包括进入行为,主题领域的先验 知识,对内容和潜在交付系统的态度,学术动机,对组织的态度。 二、设计 编写绩效/表现性目标 Write performance objectives:指定学 习者将要用所学技能,条件和条件的陈述来做什么; 开发标准参照测验 Develop Criterion-Reference Tests:开发 与绩效目标相一致的标准参考评估; 开发教学策略 Develop instructional strategy::在教学前活动 (动机,目标和进入行为),信息表示(教学顺序,信息,示 例),学习者的参与(实践和反馈),测试(预测试和后测试) 和跟踪方面制定策略通过活动(补救,丰富,记忆和转让)。 三、开发 开 发 和 选 择 教 学 材 料 Develop and select instruction Materials:使用教学策略来产生教学。 四、实施和评估(这两个阶段是混合在一起的,无法割裂开) 设 计 和 进 行 形 成 性 评 估 Design and conduct formative evaluation:收集用于识别如何改进指导的数据; 进行教学调整 Revise Instruction:使用形成性评估中的数据来 检查教学分析,学习者和情境分析,绩效目标,评估工具,教学 策略和教学的有效性; 设 计 和 进 行 总 结 性 评 估 Design and conduct summative evaluation:最后一个过程是设计和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是对教 学价值的评价 ② ADDIE 模 ADDIE 模 型 的 全 称 , 是 Analysis 分 析 、 Design 设 计 、 Development 发展、Implementation 实施、Evaluation 评估, 是目前企业培训课程开发领域最为经典的理论模型之一。大多 当前教育设计模型是副产品或 ADDIE 的变异塑造。 ③ HPT 模型 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于 1992 年 发 布 的 HPT (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模型。 HPT 模型,是通过运用涉及行为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组织开 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实施的广泛干预措施。因 此,它强调对目前的以及期望达到的绩效水平进行严密分析, 找出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提供大量帮助改进绩效的干预措施, 指导变革管理过程并评价其结果。 ④ 于加朋-CDOS 模型 CDOS 这 一 名 称 取 自 四 个 英 文 单 词 (Course Design Operation Standard,课程设计操作标准)的首字母,是于加 朋老师创造的。 整个理论体系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之上: 假设 1—流程假设,要产生可以控制的培训效果,培训课程至少 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一是培训课程本身就是流程化任务的 一部分,二是培训课程为学员提供了完成任务的流程; 假设 2—刺激假设,只有刺激(冲突、变化和问题)才能促成一 个人的学习和改变; 假设 3—五方模型,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完整过程可以概括为由五 个模块组成的环状结构,即分析需求、整理结构、化解复杂、引导 视听和追踪效果。 此外,CDOS 还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流程”、“冲 突”、“变化”和“问题”。 流程,即可以控制的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增值过程。 冲突,即不能接受的状况或意外的状况。 变化,即基于可比性的差异。 问题,即不确定性。 流程主要涉及组织的培训行为,  流程、冲突和变化这三个概念 合称为“刺激”,主要涉及学员个人的学习行为。 ⑤ 邱伟-FAST 模型 FAST 高效课程开发模型是邱伟老师在 ADDIE 模型基础上进行 深入和优化,所形成的一套基于问题解决的课程开发流程。 FAST 模型将课程开发分为四个步骤,每个字母代表其中的一 个步骤。 F(Focus on Problems) 聚焦问题显价值, A(Aggregate Methods )整合方案重实效, S(Select Instructions )精选教法做引导, T(Transfigure Outcomes )优化成果促精品。 8、教学设计 ① 梅里尔-五星教学法 M.戴维-梅里尔(M.David Merrill)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被 称为五星教学法)是对现有多个教学设计模型的重新归纳和提 炼,发现优秀的教学设计模型中都包含了这样的五个最基本的 教学原理,梅里尔将其称为首要教学原理。 我对首要教学原理的理解是,梅里尔当初提出该原理的目的, 是希望通过该原理中包含的五个方面,去优化现有的培训活动 或课程,尤其是那些用来解决复杂问题或完成复杂任务的培训 活动或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化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永远都能从 模型的五个方面中找到我们现有课程可以去优化的点。所以在 对这个模型进行解读时,梅里尔解释了当你关注模型中不同方 面去优化教学时,会给你带来的教学效能水平的提升路线。 首要教学原理或者五星教学法尤其适用于职场培训,因为往往 培训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很复杂的问题或者完成很复杂的任务, 所以在培训圈里是一个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一个模型。 原模型中没有序号,而只是通过这样的图形来让人们理解五个 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很明显,四部分内容都要去聚焦问题。 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按照目前市场上的共识标了序号。 ② 波曼-4C 法颠覆培训课堂 在莎朗·波曼(SharonL.Bowman)的《4C 法颠覆培训课堂 65 种反转培训策略》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教学活动设计的 4 个环 节、65 种策略。无论你是一名培训师、承担讲课任务的培训管理 者、还是经常会做分享的管理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以 学员为中心”的有效方法,从而让你的培训和分享更有效。 4C 法中,从联系到总结贯穿培训的整个过程。 联系是培训的开端或者说开场,这个环节要关联学员旧知,要 关联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期望。 概念是培训当中直接教学、讲课和演示的部分,这个环节要去 调动学员的多种感官去吸收新信息,包括听讲、讨论、思考、参 与互教互学等。 实用练习是传授知识之后的复习活动,这个环节可以使用学习 金字塔里学习效果最好的那种教别人的方式让学员练习。 总结是培训的总结和收官环节,这个环节可以通过一些教学互 动来让学员来完成内容总结,他们一定印象深刻,还可以有学 以致用的计划和承诺环节。 4C 法里许多思路和我下面会介绍的鲍勃派克的创新性培训技术 有许多共同之处,感兴趣的话你可以两个都研究看看。 ③ 库伯-经验学习圈 很多人的生活、工作技能都是凭借这样的学习流程不断进步的。 ④ 加涅-九大教学事件 ⑤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 ⑥ 鲍勃派克-创新性培训技术 鲍勃派克的创新性培训技术是由国内的普尔摩公司引入的,孙 波老师长期从事经验萃取及课程设计方面的咨询工作,翻译了 鲍勃派克的《重构学习体验》一书,几年前我岗位经验萃取与微 课开发工作坊课程 1.0 版本到 2.0 版本的迭代,就是基于创新 性培训技术进行的,受益匪浅。 创新性培训技术重点介绍了线下培训如何做到以学员为中心, 应用多种教学设计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来提高培训效果。其强 调的以 10 到 20 分钟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要通过不断的变换教 学方式来和学员进行不同形式的互动,与现如今流行的微课理 念、直播互动理念不谋而合,2020 年疫情之下,我对我的岗位 经验萃取与微课开发工作坊又进行了 3.0 到 4.0 版本的迭代, 应用的还是这个创新性培训技术,结合我多年对线上培训的实 践,将线下工作坊完全翻转到了线上。 顺便提一下,孙波老师的《“动”见学习体验》一书也很推荐。 ⑦ 张立志-学习方式匹配模型 根据学习内容的结构化程度不同(知识成熟度不同)、学习目 标不同(知识掌握、态度改变、技能改善、绩效提升)、学员对象 旧有知识经验不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需要匹配不同的学 习方式的。对于培训从业者而言,我认为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 专业知识,它可能决定了你设计和实施的培训的大部分效果。 张立志老师在他的《培训进化论》一书中提出过这样的学习方式 匹配模型,可以拿来作为参考。 实际中,无论什么培训,L1、L2、L3、L4,4 个维度的情况都有 可能同时出现,因为每个学员的基础不一样,也有可能一次培 训需要解决多个不同的问题。所以通过学习匹配模型,可根据 培训需求综合设置课程方式,并针对个别特殊需求进行小范围 的设置。 ⑧ 徐生吉-微课结构 12 宫格 这个模型是我在做岗位经验萃取与微课开发工作坊过程中设计 出来的。当时做这个模型的初衷是让从未接触过微课设计的学 员能够快速设计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微课作品,有了这样一个模 型,及时是 60 多岁、教育程度不高的学员也能够快速掌握。 微课结构 12 宫格模型比较适合经验技巧型微课、知识型微课内 容,对于案例型的微课内容,可以采用下面的案例型微课结构 9 宫格模型。 9、学习科学 ① 721 学习法则 是业内公认的法则,据说是由摩根、罗伯特和麦克三人在合著 《构筑生涯发展规划》 中正式提出,个人没有考证过。对于成年 人的学习,这个法则在许多职业技能的提升方面应该是具有普 适性的。 ② 学习金字塔 看了这个模型后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前些年大受追捧的演讲 型讲师早已淡出市场,而引导师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无论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还是五星教学法、创新性培训技术、还 是 4C 法,其实都是按照这样的学习方式组合进行设计的。 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 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 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曲线告诉我们,必须要做定期的复习才更有利于巩固记忆。不 过对于我们这些身在职场的学习者而言,做到定期复习其实是 不容易的,而且到了一定年龄,记忆力会衰减,理解力会上升,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应该通过赋予学习内容故事性、与已有经 验知识建立关联、构建知识的逻辑框架等方式来帮助我们的回 忆和联想,当然,定期的回顾非常有必要,这样我们就能把短 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而故事、关联、逻辑就像是图书馆的编号, 我们可以顺着编号快速找到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那些知识。 我个人还是喜欢把所学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从而加深记忆, 同时也可以记录下自己学习的点滴。 时间间隔 记忆量 刚记完 100% 20 分钟后 58.2% 1 小时后 44.2% 8~9 小时后 35.8% 1 天后 33.7% 2 天后 27.8% 6 天后 25.4% ④ 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 在教育学这个广阔的理论体系海洋中,成人群体是如此的不受 待见,以至于专门研究成人学习的理论其实并不多。 美 国 著 名 教 育 心 理 学 家 马 尔 科 姆 . 诺 尔 斯 ( Malcolm Knowles)在他所著的《被忽略的群落:成人学习者》(《The Adult Learner:A Neglected Species》)一书中对成人学习 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 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者与儿童和不同,他们学习时有着更多 的目的性以及社交意愿,他们必须先接受为什么要学习才能更 好的去学习。 成人需要指导他们为什么要学习; 成人有进行自我指导的需求,学习自主性更强; 成人可以为学习带来更多的与工作有关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学习 活动影响较大; 成人是带着一定问题去参与学习的,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会导致 不满; 成人受到内部和外部的激励而学习; 成人适合采用问题中心或任务中心为主的学习形式。 ⑤ ARCS 动机设计模型 ARCS 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约翰·M·凯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一个教学设计模型。 该模型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 所谓 ARCS,是 Attention(注意)、 Relevance(关联)、 Confidence(信心) 和 Satisfaction(满意),代表了四类 主要的动机策略,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设计教学,就可以激发学 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机。 10、讲师管理 这块我整理过一篇文章,讲兼职讲师运营管理的,对讲师管理 起步阶段的同学可能会有价值,老司机可直接忽略。文章中画 了三个小模型,放在这里供参考。 ① 兼职讲师三大来源 ② 讲师认证一体两翼 ③ 激活讲师的五星好评 11、学习系统及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作为培训顾问,还是很有必要去 使用或者熟悉一些常用工具的,要去了解他们各自的优劣及适 用边界。 ① E-Learning 系统 市面上很多家,头部的几家功能应该都差不太多了(SaaS 产品 竞争到最后会功能趋同),选合适的就行。也有大厂出的免费 的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② 微课制作工具 个人属于比较喜欢软件的,所以常用的软件都会使用的比较好, 我之前曾把自己用过的微课制作有关的软硬件工具整理过一次, 我把工具清单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甚至是职业生涯中遇见的每一个人,优先考虑他人的需求,主 动承担责任,是获得成功的前提。

67 页 440 浏览
立即下载
从技术走向管理——研发经理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从技术走向管理——研发经理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从技术走向管理——研发经理的领导力与执行力 研发管理资深顾问 Giles 主讲 课程描述 研发管理是产品研发和产品管理的综合体,本课程主要教授研发 经理如何做好研发管理,强化研发经理的领导力和企业员工的执 行力,最终达到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目的。 2 课程背景 • • • • • 根据我们多年从事研发管理咨询的经验发现中国 企业 95% 以上的研发中基层主管都是从技术能 力比较强的工程师中提拔起来的,很多刚刚走上 管理岗位的研发人员在从技术走向管理的过程中 存在如下问题: ( 1 )角色不能转换,过度关注技术细节; ( 2 )认真帮助下属可是他们并不买账; ( 3 )凡事亲力亲为,忙得焦头烂额,可是上 司却嫌效率太低; ( 4 )希望下属多提意见,可是他们却什么都 不 说,不愿 意承担 责任; • • • ( 5 )上司让制定工作计划,可却无从下手; ( 6 )不知道如何分派工作,如何领导团队,更不 知道如何确保你的团队不出差错;  如上问题致使走上管理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疲惫不 堪却还不能有效达到整体目标。从一名只对技术负 责的技术人员转变为对全流程负责的项目经理和对 某一专业领域负责的部门经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 中,技术人员要实现哪些蜕变、要掌握哪些管理技 能、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力等是本课程重点探讨的 内容。 课程特色 • • • 一、内容价值定位――课程内容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研 发管理方法论,结合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管理的 最佳实践经验,从而总结提炼出适合中国本土企业 的研发管理体系; 二、实操性和互动性――培训过程中通过对实际角色 演练、案例研讨等方式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和实际转化能力; 三、讲师的专业性――研发领域的业务专家,有丰富 的产品开发、研发业务管理及企业研发管理咨询经 验,长期与国际顶尖研发领域的咨询公司合作。 培训收益 ( 1 )分享讲师 500 多场研发管理培训的专业经验, 通过现场的互动,帮助学员理清走向管理的困惑; ( 2 )总结和分析技术人员从技术走向管理过程中常 见的问题; ( 3 )掌握实现从技术走向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的几 个转变; ( 4 )了解从技术走向管理的五个好习惯(成果导向、 综观全局、聚焦重点、发挥优势、集思广益)   ( 5 )掌握与领导沟通的方法技巧; ( 6 )掌握走上管理工作岗位后需要掌握的四个核心 管理技能(目标与计划、组织与分派工作、控制与 纠偏、领导与激励); ( 7 )了解成功实现从技术走向管理转变的几个关键 要素; ( 8 )分享讲师 30 多个咨询项目的研发管理的案例 资料(模板、表格、样例等),帮助学员制定 Acti on Plan ,使得学员参训后回到自己的公司能够很 好实践运用。 课程大纲 第一章:案例分析 ( 1 )讨论:技术走向管理的烦恼; • 第二章:从技术走向管理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转换 ( 1 )为什么要从技术走向管理(背景、原因); ( 2 )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模型; ( 3 )有哪些技术管理职位; • ( 4 )技术型管理者的角色与核心工作(技术管理者 的不是说不要技术,而是层次越高的技术管理者, 越需要技术广度、技术敏锐度与市场敏锐度,而且 更需要沟通、管理与领导技能); ( 5 )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特色;    ( 6 )研发人员的特点; ( 7 )研发人员与销售人员、工人的不同; ( 8 )角色转换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 9 )自己解决问题到推动他人解决问题; ( 10 )刚性和弹性的掌握; ( 11 )从管事到管人与事的转变; ( 12 )从发现问题到推动解决问题的转变; ( 13 )从发现问题到推动解决问题的转变; ( 14 )角色转换的成长之路(角色、态度、知识、技 能); ( 15 )演练与问题讨论;   习惯一:成果导向 ( 1 )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 2 )不同研发职位应完成的结 果; ( 3 )追求过程的快乐还是成果 的快乐; ( 4 )成果导向对研发管理者的 要求; ( 5 )研讨:研发管理者在具体 工作中怎么做才算是成果导向? ( 6 )点评:研发整体资源管理 方法论(保证研发资源整体投 入产出比);   习惯二:综观全局 ( 1 )对研发各级管理者来说全局在哪里? ( 2 )综观全局的要求(理解自己在研发价值链中的 位置和贡献); ( 3 )建立研发技术团队的创造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 文化; ( 4 )研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创造性和规范性的冲 突; ( 5 )解决这个冲突的思路; ( 6 )团队游戏规则的建立;  ( 7 )案例研讨:管理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破例? ( 8 )案例研讨:研发团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 9 )案例研讨:游戏规则建立中的赏罚基本原则是 什么? ( 10 )研发型团队创造性文化的建立(鼓励创新, 鼓励犯错误,鼓励创造性); ( 11 )研发型团队规范性文化的建立(规范性、纪 律性、过程标准性、可制造性、可服务性、保密性 等);       习惯三:聚焦重点 ( 1 )研发管理人员忙碌却无成 效的原因剖析; ( 2 )研发管理人员的工作分类 (四个象限)和时间管理; ( 3 )问题解答:谁都知道应当 按四个象限安排工作顺序可为 什么我们总安排不好? ( 4 )讨论:对研发管理者来说 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工作?领导 交代的工作到底属于哪个象限? ( 5 )案例:张经理的工作如何 聚焦重点;  习惯四:发挥优势 ( 1 )不同的研发人员有什么优势; ( 2 )是发挥优势还是克服弱点; ( 3 )发挥优势要求我们做到什么; ( 4 )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发挥不同 研发人员的优势;  习惯五:集思广益 (1 (2 (3 (4 (5 (6 )怎样才能使研发团队绩效最大化; )研发团队合作的 5 种方式; )因为差异(四个层次)所以要集思广益; )差异会导致冲突吗?差异与冲突的关系; )研发冲突的原因; )为什么研发人员与测试人员、 QA 会有冲突;    ( 7 )冲突的破坏性和建设性;( 8 )冲突的状 况与组织绩效;( 9 )看录像中的冲突进行讨论 (项目经理、 QA 、下属的关系);( 10 )集 思广益经常使用的方法论(脑力激荡法、德尔菲 ); 第四章:研发管理者如何与领导沟通 ( 1 )研发管理者自己沟通能力不强而领导又不懂技 术怎么办? ( 2 )为什么研发工作自己觉得开展的很好却得不到 老板或领导的认可? ( 3 )与领导沟通的重要性; ( 4 )无数“革命先烈”的教训分享; ( 5 )领导的沟通类型; ( 6 )领导的沟通类型对沟通的影响; ( 7 )与领导沟通的难题(尤其是没有技术背景的领 导); ( 8 )与领导沟通的要点; ( 9 )高层领导喜欢的沟通方式; ( 10 )与领导沟通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 11 )与领导沟通谨慎换位思考; ( 12 )向领导汇报方式和工具; ( 13 )汇报会上领导常问的问题分类; ( 14 )为什么领导在会上总是不断追着问? ( 15 )高层管理者对研发的沟通信息需求(开发状 况、资源状况、管理优化状况)详细介绍和模板演 示; ( 16 )分辨领导的真正需求; ( 17 )要想成功从技术走向管理首先做个成功的下 属; ( 18 )如何做个成功的下属; ( 19 )研讨:学习本单元的体会列出以后改进的三 个要点; 第五章: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四个核心管 理技能之一 ——————目标与 计划 ( 1 )目标对我们的影响; ( 2 )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关系; ( 3 )如何根据公司的战略要求制定研发部门和研发 项目的目标; ( 4 )研发部门和项目的目标如何分解到个人; ( 5 )如何帮助下属制定工作目标; ( 6 )目标的制定与下达( SMART 化、愿景化、共 享化、承诺化( PBC )); ( 7 )研发项目的目标为什么不容易 SMART ; ( 8 )为什么培训了很多次 SMART 研发项目目标还 是做不到 SMART ;     ( 9 )开发管理中为什么要用模板,模板使用的 3 个 艺术、为什么模板推行中总有困难; ( 10 )研发工作计划的 PDCA 循环; ( 11 )研发流程与计划的关系; ( 12 )研发项目计划制定的流程; ( 13 ) PERT 、关键路径和 GANNT ; ( 14 )为什么研发项目计划不用 PERT 图; ( 15 )产品开发计划如何分成四级(这四级计划的 责任主体和制定时间点); ( 16 )演练: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半年计划,发表! 第六章: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四个核心管理技能 之二 ——————————组织与分 派工作 ( 1 )活动演练 30 分钟:扑克游戏——上中下三 层互动(体验:管理对人与对事,三层角色定位, 目标下达,控制与跟踪,愿景与目标共享,结果反 馈等); ( 2 )研发执行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 3 )常见研发组织形式及优缺点; ( 4 ) 如何对研发工作进行分解; ( 5 )给研发人员分派工作的原则; (6) 给研发人员分派工作的步骤; (7) 给研发人员分派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8) 研发沟通管理的内容; (9) 沟通的目的与功能; ( 10 )沟通的种类与方式;   ( 11 )有效沟通的障碍 / 约哈里窗; ( 12 )面对面沟通避免的小动作; ( 13 )如何给其它部门分派研发工作; ( 14 )研发管理人员在分派工作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原因和克服; ( 15 )给研发技术人员创造愿景、描绘愿景,尤其 是关于项目与团队前途; ( 16 )案例研讨:研发技术型团队的成员常被迫承 担紧急的项目周期,该如何处理? ( 17 )案例研讨:给予研发技术人员的空间到底多 大,犯什么样的错误可以接受? ( 18 )案例研讨:任务下达后完成得不好但因为是 碰到困难又怎么处理? ( 19 )案例研讨:一个人承担多个项目遇到资源冲 突怎么办; ( 20 )案例研讨:两个领导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第七章: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四个核心管理技能 之三 ——————————控制与 纠偏 ( 1 )研发工作为什么难以控制; ( 2 )研发工作的问题管理与风险管理; ( 3 )研发工作追踪的步骤; ( 4 )研发工作控制方法之一:会议(具体操作与模 板); ( 5 )研发工作控制方法之二:报告机制(具体操作 与模板); ( 6 )研发工作控制方法之三:审计(具体操作与模 板); ( 7 )研发工作控制方法之四:合同书与任务书(具 体操作与模板);    ( 8 )研发工作控制方法之五:预警系统(具体操作 与模板); ( 9 )研发工作控制方法之六:经验教训总结(具体 操作与模板); (10) 研发工作控制方法之七:测评(具体操作与模 板); (11) 研发工作控制方法之八:非正规控制(具体操 作与模板); (12) 研发工作如何度量、量化管理(有哪些量化指 标、 PCB ); (13) 关于控制的误区(用人不疑、甩手掌柜、与创 新的矛盾); (14) 关于研发执行力; 第八章: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四个核心管理技能 之四 ————————领导 与激励 ( 1 )研发领导权威力的来源; ( 2 )研发领导如何发展个人魅力; ( 3 )如何针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的研发人员进行情景 领导; ( 4 )讨论:如何增进研发团队的凝聚力和士气; ( 5 )研发领导如何授权; ( 6 )研发领导如何辅导下属和培养接班人; ( 7 )研发部门中的“因人而异”的管理方法; 一、白金法则 • • • • ( 2 )如何管理你团队性格特征不同的下属; ( 3 )案例分析:如何考察与识别有管理潜力的技 术型部属? ( 4 )尊重研发技术人员个性的沟通模式与方法; ( 5 )案例研讨:如何管理技术型团队中的悍将、 润滑油、老黄牛型的部属? 二、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专题讲 解) ( 1 )建立功能型团队与项目型团队面向结果的绩效 考核办法; ( 2 )定性与定量考核法; ( 3 )有效理解结果、过程、投入的考核之间的关系; ( 4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 KPI 法):模板、业界 案例、练习; ( 5 )平衡计分卡考核法( BSC 法):模板、业界 案例; ( 6 )个人业务承诺法( PBC 法):模板、业界案 例、练习; ( 7 )考核流程与 360 度考核法:业界案例比较分析; ( 8 )末位淘汰法; ( 9 )各层次技术人员考核要求及关键内容; 二、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专题讲 解) ( 1 )建立功能型团队与项目型团队面向结果的绩效 考核办法; ( 2 )定性与定量考核法; ( 3 )有效理解结果、过程、投入的考核之间的关系; ( 4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 KPI 法):模板、业界 案例、练习; ( 5 )平衡计分卡考核法( BSC 法):模板、业界 案例; ( 6 )个人业务承诺法( PBC 法):模板、业界案 例、练习; ( 7 )考核流程与 360 度考核法:业界案例比较分析; ( 8 )末位淘汰法; ( 9 )各层次技术人员考核要求及关键内容;  三、研发技术型人才的培育与任职资 格管理 ( 1 )研发技术型人才的素质模型与特点; ( 2 )培育部属(辅导的 7 步结构、研发技术人员积 极意愿度的培育、能力度的培育、如何培养研发技 术型新手、如何培养研发技术型骨干与高端人才); ( 3 )任职资格管理(双阶梯职业通道模型、任职资 格的目的与作用、任职资格的体系与标准、认证与 成长、职涯发展); ( 4 )基于任职资格的研发技术型人员的培训实习体 系; ( 5 )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系统工程 师、 QA 、项目经理等)的正式培养机制——资源池; 四、研发技术型人才的非物质激励与物 质激励方法 ( 1 )研发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 2 )案例研讨:研发技术型人才受什么因素激励? ( 3 )案例研讨:技术型团队的士气受哪些因素影响? ( 4 )案例研讨:技术型团队的凝聚力受哪些因素影 响? ( 5 )管理者的红黑脸方法(勋章、鲜花、鼓励、期 望、赞美;警告、批评、敲打、揉搓、杀鸡骇猴、 痛骂等);    ( 6 )案例研讨:如何对技术型部属使用红脸? ( 7 )案例研讨:如何对技术型部属使用黑脸? ( 8 )案例研讨:能干的技术型部属犯了错误如何处 理? ( 9 )案例研讨:如何在能力比你强的技术型部属中 树立你的威信? ( 10 )研发技术型人员的物质型激励:薪酬包组合、 组合结构、薪酬分配、薪酬梯级、工资奖金比例; ( 11 )资力能力及报酬的关系、业界案例; ( 12 )技术人员离职的征兆管理以及如何留住有价 值的知识型员工; 第九章:演练与讨论 一、成功实现从技术走向管理转变的关键 ( 1 )成功的实现角色换位; ( 2 )管理技能的培养; ( 3 )个人修炼(习惯、领导力、沟通能力); ( 4 )组织的融合和团队的打造; ( 5 )给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推荐的书籍和电 影; 培训讲师 朱老师 ■ 研发管理领域品牌资深顾问 PDMA ; ■ (美国产品开发管理协会 www.pdma.org )会员; ■ 《 PDMA 新产品开发手册》 中文版主译; ■ 壹捌零培训网高级讲师; ■ 清华大学研发管理特聘教授。   • • 朱老师拥有十多年高科技企业研发管理实践,是典 型的在企业实践中从技术走向管理的管理专家。在 某著名通信公司工作期间,作为硬件工程师、软件 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系统总体设计总工)参与过 多个小型、大型项目开发,有五年的具体产品开发 经验,承担过多个项目的管理工作,担任过研发项 目管理部经理、研发管理办经理、技术管理部副总 经理、研发 IT 中心主任,经历并参与主持了此公 司研发管理(包括研发流程管理、研发项目管理、 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研发 IT 管理等模块)混乱到 规范化建设的全过程。 1998 年开始长期与国际顶尖咨询顾问一起工作, 并作为第一批核心小组成员与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 合作主导了研发管理变革项目及其母项目公司级 IT 规划项目,同时兼任该公司高级讲师,负责企 业文化建设研发的推进和落地工作。 • • 朱老师拥有丰富的研发管理咨询经验。曾作为项目 总监、项目经理主导了 10 多个研发管理咨询项目, 帮助这些企业全面建立研发管理体系(包括流程、 组织、绩效、 IT ),有效地提升了这些公司的研 发管理和创新能力。 朱老师曾在各地多次举办产品开发流程设计、研发 项目管理、从技术走向管理等公开课,为数千家企 业提供了研发管理公开课的培训,为数百家企业进 行了研发管理的内训,在培训咨询的 10 年间,作 为咨询项目总监和项目经理成功完成了数十个研发 管理咨询项目体系的建设(技术创新文化、研发流 程体系、项目管理体系、研发人力资源体系),有 着丰富的研发管理咨询经验,涉及的行业包括通信、 软件、家电、电信运营商、芯片等,项目范围涉及 需求工程、产品规划、产品开发流程、研发项目管 理、研发绩效管理、技术创新等模块体系,帮助这 些企业建立高效、完备的研发管理体系,对中国企 业研发管理体系及创新体制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并受到客户的高度好评。 • • • • • • • • • • • • • • • • • • 【时间地点】 2013 年 3 月 28-29 日北京 3 月 25-26 日上海 3 月 22-23 日深圳 4 月 19-20 日北京 4 月 23-24 日上海 4 月 26-27 日深圳 5 月 27-28 日北京 5 月 24-25 日上海 5 月 30-31 日深圳 6 月 21-22 日北京 6 月 24-25 日上海 6 月 27-28 日深圳 7 月 30-31 日北京 7 月 26-27 日上海 7 月 23-24 日深圳 8 月 26-27 日北京 8 月 29-30 日上海 8 月 23-24 日深圳 9 月 25-26 日北京 9 月 28-29 日上海 9 月 22-23 日深圳 10 月 31-11 月 1 日北京 10 月 28-19 日上海 10 月 25-26 日深圳 11 月 21-22 日北京 11 月 26-27 日上海 11 月 29-30 日深圳 12 月 24-25 日北京 12 月 27-28 日上海 12 月 30-31 日深圳 【参加对象】 企业 CEO/ 总经理、研发总经理 / 副总、公司总工 / 技术总监、 研发项目经理 / 产品经理、中试部经理、研发质量部经理、 PMO (项目管 理办公室)主任、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等 【费 用】 ¥ 2800 元 / 人 现在报名可享受捆绑价 4300 元 / 两位(含两天中 餐、指定教材、证书、茶点) 【课程主办】深圳市华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报名热线】 0755-86222415   移动手机: 135-1093-6819   敖先生 【在线 Q Q 】 476304896 (课程咨询) 【报名流程】现在报名优惠!填写并回执报名表 -- 发出会务确认函 -- 参加 培训 【课程备注】如课程已过期,请登录查询最新安排( www.szhspx.com) • • • • • 【课程主办】深圳市华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szhspx.com 【报名热线】 0755-8622 2415   【移动电话】 135 1093 6819  敖先生 【在线 QQ 】 476304896 (课程咨询) 【报名流程】提前报名优惠!收到报名表后我会将 参加培训的确认函发给您,上面有培训报到指引, 课程费用可以转账或现场交费,外地学员酒店统一 预订!

41 页 409 浏览
立即下载
领导力模型培训课件

领导力模型培训课件

领导力模型培训 目 录 • 什么是领导力 ? • 领导力模型 • 领导力层次 • 领导力要素 • 规划和计划 • 执行和推进 • 领导力组织 • 总结 领导力定义(一) • 领导力:领导自己和领导组织、以及积极影响他 人的能力(狭义上讲:管理能力)。 ( 1 )自己; ( 2 )团队; ( 3 )他人; • 存在的误区: ( 1 )领导力仅仅限于领导一个团队或组织 的能力。 ( 2 )领导力只有领导者才需要,实际上每 个人都必须需要领导力。 ( 3 )领导力是控制力,实际上领导力是激 领导力定义(二) • 领导力:领导力实际上到最后影响两件事情: ( 1 )影响一个公司的风格,我们所谓的文化。 ( 2 )还有一个公司的价值观。 • 公司是领导出来的,而不是管理出来的。 • 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即: ( 1 )明确的业务核心; ( 2 )优秀的领导能力; ( 3 )卓越的执行力 。 • 评估一个领导者的基本条件:执行力、领导力和 新知识。 大家理解了吗 ? 领导能力模型( IBM ) • IBM 领导能力模型: 通过如下四个方面衡量: • ( 1 )品质(责任、热情、素质) • ( 2 )客户。 • ( 3 )速度。 • ( 4 )专注一件事情(专注、执著)。 专注、执著 度 户 速 客 品 IBM 对领导能力的注释 第一:对客户的洞察力。 第二:要有突破性思维。 第三:要有不断追求成功,追求目标的动力。 第四:就是团队的领导力。 第五:就是要直言不讳。 第六:就是团队要协作。 第七:就是要有决断力和决策能力。 第八:要发展组织的能力。 第九:要培养你部门的人才。 第十:你自己要有个人的投入。 领导力模型(一) • Colins 模型 训练有素的人 为 第五级经理人 化 先人后事 术加速器 积累力量 训练有素的思想 直面残酷的现实 训练有素的行 训练有素的文 刺猬理论 实现跨越! 飞 技 领导力模型(二) • 第一个理念:第五级经理人 • 第二个理念:先人后事。 • 第三个理念: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 • 第四个理念:刺猬理论(专注、执著) • 第五个理念:造钟者(打造长期性的文化基因)和报时者 领导力模型(三) • 第五级经理人的特征:谦逊 + 执著; • 先人后事: ( 1 )中国式的说法:先做人,后做事。 ( 2 )美国式的说法:首先让合适的人上车 (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才决定去向何处。 • 合适的人才才是有价值。注意:合适。 • 选择合适的人才优先于战略、远景、组织结构和 技术问题。 • 重要的是给何人支付,而不在于如何支付! 领导力模型(四) • W.S. 丘吉尔: 对于国家领导人而言,没有什么错误会比误 以为事情会自行解决的妄想更令人不可饶恕了。 • 面对,方法,行动,这是我们的三部曲。首先是 面对所有的问题和苦难。 • 斯托克代尔孛论: 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同时,要面对现 实中最残忍的事实,不论有多大困难,不论他们 是什么! • 领导不是始于远见卓识,而是始于让人面对残酷 的现实,并积极地采取行动。 领导力模型(五) • 你是刺猬?还是狐狸呢? • 为什么狐狸总被刺猬打败呢? • 刺猬理念并不是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目标、一个 要成为最优秀的策略,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意图 或者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策划。 • 刺猬理念是对你能够在哪个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一 种理解。 • 审问自己、执著、细节。 • 造钟者和报时者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问题。 领导力层次( IBM ) • IBM 的领导力层次: ( 1 )职位和权利 ; ( 2 )资源和个人关系 ; ( 3 )成绩和贡献; ( 4 )星火相传; ( 5 )品质。 • 第一层次:大家跟随你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这也是最低的层 次。 • 第二层次:你开始和一群人有关系,因此大家跟随你,是因为他 们自愿的选择。 领导力层次( IBM ) • 第三层次:大家跟随你是因为你为组织或公司里 面作出的成绩是有贡献的,你开始在单位和组织 里面建立了威信。 • 第四层次:你在公司和单位里面培养了很多人, 大家跟随你是因为你对他们的培养和提拔,就代 表你的领导能力已经超越了光是靠个人关系,因 此你受到尊敬,因此大家愿意跟你。 • 第五层次:大家跟随你是因为你的品德、为人、 能力和你所代表的目标和理想 。 领导力层次( Colins ) 第五级经理人 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富有实力的经理人 组织人力和资源,高效地向既定目标前进 坚强有力的领导者 全身心投入、执著追求清晰可见、催人奋发的远景、向更高业务标准 努力。 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 为实现集体目标贡献个人才智,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 能力突出的个人 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技能和良好的个人作风做出巨大贡献 领导力层次(四) • 一个问题:大家对照一下,我自己处于哪一个层 次? • 第四层领导和第五层领导的区别: ( 1 )第四级领导果断;第五级领导执著。 ( 2 )第四级领导在前台煽动;第五级领导在 后台指导。 ( 3 )第四级领导有激情;第五级领导谦虚。 • 另一个问题:第三层次需要哪些能力?这是我们 最关心的问题! 想一想,我如何办?向左? 领导力要素(个人) • 禅之初,看山是山;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禅彻悟,看 山还是山 • 对于个人:  (1)孔子:博学、明辨、审问、慎独、力行。  (2)老子:天下大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成于 细。  (3)己欲不为;勿施于人;  (4)先做人,后做事;  (5)责任重于一切,首先是责任感。 (6)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就是天才。(王蒙)  (7)诚信、勤奋、有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有团队精神, 是 MOTOROLA 最看中的品质。 领导力要素(个人) •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 1 )主动积极 ( 2 )以终为始; ( 3 )要事第一 ( 4 )双赢思维; ( 5 )知彼解己 ( 6 )统合综效 ( 7 )不断更新(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 社会 / 情感,心智与心灵) 领导力要素(组织) • 领导者最基本工作: ( 1 )设定目标 ( 2 )建立组织 ( 3 )激励员工,与员工沟通 ( 4 )评量绩效; ( 5 )培养人才,包括自己。 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企业是什么?  企业只有一个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 领导力要素(组织) • 总裁(高级领导者) 总裁的素质领导力包括:     1 )远见,决定了企业发展前    2 )使命,企业发展的目标    3 )激情,领袖影响他人的力量    4 )驱动力,领袖内在的价值    5 )凝聚力,领袖魅力和感染力的体现。  领导者每天的三个问题:   (1)公司/部门的目标是什么?  (2)如何针对目标获取与之有关的资讯; 领导力要素(组织) • 领导力的主要组成如下:  (1)领导者素质(责任、热情、投入等)  (2)领导者能力  (3)领导者技术  (4)领导者对团队建设的作用,如:如何激 励下属。 • 领导力的直接体现:  (1)组织中的*号;  (2)组织中的+号  (3)组织中的减号。 领导力要素(组织) • 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 1 )计划和规划能力 ( 2 )协调能力 ( 3 )上下级的沟通能力 ( 4 )授权和工作安排能力 ( 5 )业务推进能力 ( 6 )培训能力 --- 方法 ( 7 )业务指导能力 ( 8 )自我控制能力。 一个团队:自主性、思考性、协调性。 领导力要素(组织) 计划 沟 通 权 业务推进 授 目标检查 结果评估 导 培训和指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规划和计划( 1 ) • 规划和计划能力是领导者的最核心能力。 • 高层领导:战略规划; • 中层领导:业务计划; • 计划的核心属性: ( 1 )人; ( 2 )时间; ( 3 )工作; 一个计划,阐述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工作? 计划具有: ( 1 )目标性 ( 2 )准确性 规划和计划( 2 ) • 业务计划中应该主要的问题: ( 1 )关键路径; (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3 )资源的可使用性(人、时间、其他资 源); ( 4 )结果性,以结果为导向。 ( 5 )阶段性,将工作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 目标,这样便于控制和推进。 ( 6 )约束条件 --- 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 7 )对外部环境的假设 。 就得这样认真 ! 执行和推进( 1 ) • 在完成一个计划后,工作的完成就在于执行和推 进。 • 走下去、而不是座下来的工作方式。 • 阶段性检查,这是一个非常有效地推进方法。 • 方法,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方法解决,领导 者最大的一个任务:方法性指导。 • 千万不要以为所有人的工作都是按照计划在进行, 这是绝对错误的。按照概率,一个 8 个人的团队, 两天后任务方向就有可能变化。 • 千万别以为计划完成,我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这是导致完不成任务的最大原因。 执行和推进( 2 ) • 魔鬼在于细节! • 魔鬼在于责任! 一切皆有可能 ! 领导力组织 • 领导力组织: ( 1 )具有领导力的 LEADER 。 ( 2 )统一的目标; ( 3 )可操作的计划; ( 4 )步伐一致(协调性)。 ( 5 )激情和投入。 ( 6 )最大化结果。 ( 7 )优秀的执行力。 总结(二):规划自己人生 • 人生是规划出来的。 • 个人和组织想结合。 • 野心是人生规划的一个推进剂。 • 超越自己。 • 在团队中表现自己。 • 一个更大的平台!

33 页 373 浏览
立即下载
领导力素质模型及测评汇报课件PPT

领导力素质模型及测评汇报课件PPT

目 录 领导力素质模型构建 领导力测评基本情况 领导力测评结果分析 项目结果应用及展望 对某集团公司领导力素质模型 项目需求的定位 • 目标一:建立某集团公司管理人员领导力素质模型 – 通过高层访谈、解读公司发展战略、深入研究高绩效管理者的行 为特征、结合对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标杆研究,建立一套符 合某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需要的中高层管理者能力素质评价标准体 系即领导力素质模型。 对某集团公司领导力素质模型 项目需求的定位 • 目标二:基于领导力素质模型设计领导 力评价体系 – 以领导力素质模型为基础,设计管理人员 领导力素质评价中心,通过 360 度问卷, 对现有管理人员和后备干部进行领导力素 质盘点,了解他们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所 要求的关键能力的差距,为干部的任用、 选拔、培养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对某集团公司领导力素质模型 项目需求的定位 • 目标三:盘点油田处级领导干部 综合素质现状和对策建议 – 项目组与油田处级领导干部管理专 家共同通过网络化的 360 度测评, 进行现有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盘 点,了解他们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所要求综合素质的差距,据此提出 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相关的对策 建议,为干部的任用、选拔、培养 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对某集团公司领导力素质模型 项目需求的定位 • 目标四:转移领域内专业知识和技能 –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和油田内部管理专家,通力合作, 共同调研分析,一起审视鉴定,这样既可确保本项目的顺利进展 和研究成果的科学合理,也能够不断提升内、外部管理专家和研 究人员的本领域内的研究能力、项目成果转化能力、项目成果执 行能力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将输血功能有机转化为造血功能。 什么是素质 素质模型及构建原理 • • 基于特定的组织、文化、岗位族群、具体角色和岗位,能够有效区分一般绩效者 和杰出绩效者的一系列组织素质组合 构建素质模型的基本原理:  找出“ 20% 的素质,这些素质却带来 80% 的绩效差异”  找出对岗位、未来业务要求产生最大影响的素质 基本素质 一般绩效 表现者 区分优秀和一 般的素质 优秀绩效 表现者 未来业务战略 发展所需要的 素质 标杆参 照、对落 实战略所 必要的素 质 素质模型构建的方法:我们采取了科学严谨 的方法构建某集团公司处级领导的领导力模 型 高 本次构建领导力模 型所采用方法 基于深度研究的素质模型 (35+ BEIs+ 问卷 ) 基于 BEI的素质模型 (20+ BEIs) 方法的复杂性 混合模型 (5-15 BEIs) 低 对标分析 高层访谈 + 对标分析 + 通用素 质模型法 通用素质模型 战略解读 结果的精确度与有效性 高 项目研究过程 战略解读 标杆研究( 6 个) 业务战略 成就 卓越 某集团公司 领导力素质 模型 概念形成 Concept( )Formation 学习 创新 忠诚 奉献 合作 共赢 BEI 行为访谈(中 层 28 、高层 2 ) 问卷调研( 166 位中层) 通过 30 个行为事件访谈 (BEI) 以及 166 位中高层管理者的领导力调查,我们 研究了某集团公司公司超过 160 位各 级领导者。对结果的解码 (Coding) 使 我们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些 资料成为构建素质模型最主要的基础 。 某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国家利 益至上、公司利益优先、员工利 益为重)为模型的设计提供了方 向和框架。对战略目标、公司远 景以及其他材料的分析,则为我 们充实模型的内容提供了帮助。 我们参考了数据库中 6 家公司的领导力素质模 型,根据某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借鉴 了里面的一些内容。选择这些公司是考虑到了 某集团公司公司的规模、行业特点以及发展战 略。他们都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其中石油 行业三家,电子高科技类一家、多方面经营转 型企业一家(需确定后更新)。 优秀处级干部行为事件访谈 ( BEI ) 态 度 类 成 就 类 思 维 类 影 响 类 ·从组织整体和长远角度考虑、决策、开展工作。 ·热爱自己的职业,有强烈使命感,兢兢业业。 ·在工作中保持积极态度,追求高目标的激情与事业 心。 ·不满足于现状,完成有挑战性的目标。 ·拥有与工作相关联的知识储备。 ·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获得有利于未来发展 的能力。 ·善于思考,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创造性的解决工 作中的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关系来影响他人。 ·优化人员配置,使组织高效运转。 顾全大局 务实敬业 追求卓越 开拓进取 系统学习 学而思进 改革创新 影响力 沟通协作 团队建设 高层领导者行为访谈 某集团公司领导人应 具备的素质 行为表现 我们确定的素质 热爱企业,爱岗奉献 扎根油田,勇于奉献,起到表率作用;工作思路清晰,全局观念,务实敬业 重点突出,围绕公司重点开展工作。 创新精神 具有稳健的决策力,并愿意尝试新的方法,对新生事 系统学习、改革创新 务有良好的接受性。 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 能够在国家政策、公司策略、竞争环境等不断发生变 系统学习、改革创新 化的情况下,有效地应对模糊状态,并找到最恰当的 方式,为公司增加价值。 影响力和协调能力 通过卓越的影响力和协调能力,对内协调各部门各地 影响力、沟通协作 区的相关人士,对外整合社会资源,以达成公司目标。 学习能力 具备相当充足知识储备,并能合理使用,和不断更新,系统学习、学而思进、改革创 用以改进工作方法和团队绩效。 新 中高层管理者领导力问卷调查结果 某集团公司文化的解读 国家利益至上 公司利益优先 员工利益为重 华 北 油 田 的 文 化 要勇于承担经济责任、 把热爱石油事业、热 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爱某集团公司以及爱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岗敬业体现在具体工 作之中,以优良的业 绩促进公司稳健发展。 把企业发展成果惠 及员工,提高员工 的精神、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为员 工的成长进步、展 示才华创造条件, 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我 们 的 解 读 以大局为重 立足石油,扎根某集团公司 优化资源优势 对工作积极承担责任, 对工作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关心员工成长 敢于担当 追求业绩,促进企业发展 顾全大局 务实敬业 开拓进取 追求卓越 改革创新 团队建设 标杆研究 标杆选取原则 • 大型集团型企业 • 业务相似大型企业 • 组织文化具有类似性 • 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素质模型 所选标杆企业 标杆借鉴: 不断创新、正直、负责任、个人奉献、战略思维、追求卓越、高效执行 (体系建设、学习总结、业绩导向)、成就导向(挑战目标)、坦诚 沟通、团队领导(激发团队斗志、培养下属) 模型构成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了某集团公 司领导者的 10 个关键素质,又可以分为 4 大 类。其中,我们把“忠诚奉献”作为某集团 公司的核心能力素质。 这四大类素质是: 忠诚奉献 成就卓越 某集团公司的领导人执着于对石油行业的热爱和忠诚, 爱岗敬业。他们从奉献为荣,以业绩为标,确保实现某 集团公司再铸辉煌的战略目标。 开拓进取 追求卓越 成就卓越 忠诚奉献 学习发展 系统学习 学而思进 改革创新 顾全大局 务实敬业 和谐共赢 影响力 沟通协作 团队建设 某集团公司卓越的领导人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立足长 远,以争先求“早”的精神和态度,超前谋划、部署、 协调,扎实完善,不断开拓新的工作局面。 学习发展 某集团公司人一直在不懈的追求持续和稳定发展的道路。 他们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完善体制,提高效率。 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和谐共赢 和谐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某集团公 司的领导人增强思想责任意识,以安全稳定促文化和思 想发展,保障“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融为一体,个人价 值与公司价值同步提升”理念的实现。 领导力模型词典 目 录 领导力素质模型构建 领导力测评基本情况 领导力测评结果分析 项目结果应用及展望 上级 领导力 360 度测评 被评 价者 共测评 300 人: (自 正处级 102 人,副处级 198 人 同级 评) 下级 满足下列要求: 1 )层级:上级、本人、同级、 下级 2 )人数:每一层级至少 2 个, 最多 5 个。 3 )资格界定:根据企业具体情 况、在保证评价结果有效前提下, 由内部人员和外部专家共同拟定。 如与被评价人工作关系、思想觉 悟(责任性等)、熟悉程度等。 4 )评估人的资格审核:填写人 的资格每次评价前由考评组根据 前期确定的资格要求评估,每次 评价都重新评估。 5 )评估人的调整:每次评价前 进行重新审核,根据审核结果考 虑是否需要更换。当符合资格的 人较多的情况下,也可每年按照 一定比例调整,选择不同的填写 人,也可降低学习效应。 问卷电子化——形成结果报告 测评团体报告基本结论 ( 1 )通过团体报告,我们能够得到各个维度的卓越水平、优秀 水平、良好水平、基础水平的等级分类标准。为招聘选拔、绩效 管理、领导力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参照值,为干部管理工作提供了 定量化的依据。 ( 2 )正处级领导干部得分高于副处级领导干部。 ( 3 )在岗位类别对比分析中,党群类领导与行政类领导的得分 近似,技术类领导的得分较低。 目 录 领导力素质模型构建 领导力测评基本情况 领导力测评结果分析 项目结果应用及展望 性别结构 序号 性别 次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女 15 5.0 5.0 5.0 2 男 285 95.0 95.0 100.0 300 100.0 100.0 合计 单位结构 • 共有 43 家单位,单位分布比较均衡。单位结构如 下图所示: 岗位类别结构 序号 分类 次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2 3 党群 技术 行政 68 34 198 22.7 11.3 66.0 22.7 11.3 66.0 22.7 34.0 100.0 300 100.0 100.0 合计 级别结构 序号 分类 次数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 2 副处 正处 198 102 66.0 34.0 66.0 34.0 66.0 100.0 300 100.0 100.0 合计 能力分级标准( 4 维度) 基础水平上限 良好水平上限 优秀水平上限 卓越水平上限 A1. 忠诚奉献 6.22 6.53 6.83 7 A2. 成就卓越 6.21 6.51 6.81 7 A3. 学习发展 6.09 6.42 6.76 7 A4. 和谐共赢 6.03 6.34 6.65 7 能力分级标准( 10 维度) 基础水平上限 良好水平上限 优秀水平上限 卓越水平上限 B1. 顾全大局 6.11 6.45 6.79 7 B2. 务实敬业 6.30 6.61 6.91 7 B3. 开拓进取 6.32 6.61 6.90 7 B4. 追求卓越 6.07 6.41 6.76 7 B5. 系统学习 6.15 6.50 6.85 7 B6. 灵活发展 5.98 6.37 6.76 7 B7. 改革创新 6.04 6.40 6.76 7 B8. 影响力 5.75 6.11 6.47 7 B9. 沟通协作 5.98 6.34 6.70 7 B10. 团队建设 6.29 6.58 6.86 7 四维度总体分析 四维度不同级别对比分析 四维度岗位比较分析 四维度单位比较分析 十维度总体分析 十维度不同级别对比分析 十维度岗位比较分析 十维度 单位比较 分析 十维度对比分析 • 相对优势有:顾全大局、务实敬业、开拓 进展、系统学习、团队建设五项; • 追求卓越、灵活发展、改革创新、沟通协 调四项处于中间状态; • 相对劣势是影响力一项,因此是重点开发 提高对象 各单位十维度对比分析 沟通协作 团队建设 样本 顾全大局 务实敬业 开拓进取 追求卓越 系统学习 灵活发展 改革创新 影响力 6.17 6.64 6.71 6.12 6.43 6.57 6.43 6.19 6.40 6.55 1 6.48 6.81 6.71 6.45 6.38 6.43 6.26 6.10 6.10 6.71 2 6.17 6.45 5.98 6.02 6.36 6.19 6.31 6.05 5.90 6.31 3 6.52 6.74 6.45 6.38 6.38 6.33 6.60 6.19 6.00 6.60 4 6.48 6.79 6.52 6.48 6.43 6.50 6.60 6.24 6.17 6.64 5 6.48 6.93 6.67 6.57 6.48 6.60 6.64 6.26 6.33 6.88 6 6.24 6.57 6.38 6.21 6.40 6.43 6.43 5.93 5.95 6.45 7 6.90 6.90 6.90 6.70 6.80 6.80 6.80 6.40 6.70 6.70 8 6.70 6.70 6.90 7.00 6.90 6.50 6.60 6.50 6.70 6.60 9 6.46 6.73 6.58 6.44 6.51 6.48 6.52 6.21 6.25 6.60 平均值 例 • 第一,总体来讲,相对优势有:务实敬业、开拓进取、团示 队建设,共三项;相对的劣势是影响力、沟通协作两项。 • 第二,从差异化比较看,务实敬业、影响力、沟通协作等 项走势比较一致,相关性较高;顾全大局、改革创新走势 不太一致,相关性较低。 • 第三,影响力、沟通协作是他们的劣势,并且他们各自的 相关性较强,因此是重点开发提高对象。 目 录 领导力素质模型构建 领导力测评基本情况 领导力测评结果分析 项目结果应用及展望 项目结果应用及展望 将能力标准框架应用到招聘选拔制度当中 项目结果应用——招聘选拔 将能力标准框架应用到招聘选拔制度当中,为了避免应用过程中遭遇到的风险,克服来自 各方面的阻力,使应用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需要。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的 保护和约束。使各级领导干部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强制要求下自觉地执行,逐步内化为一种职业要求 和规则,形成一种组织风尚。 健全处级领导干部选拔录用新机制,建立领导素质标杆,并运用测评结果推进能岗匹配 处级领导干部选拔录用制度中的难点问题,如上易下难、组织考察失真等等。为此,要建立 健全科学、准确的选拔任用标准的新机制,确保把最优秀的人才选上领导岗位,做到优胜劣汰,体现 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本报告的能力标准框架和测评结果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科学性,能够反映出处级 领导干部的素质高低,可以作为能力选人新机制中领导素质标杆的重要参考依据。 挑选或发展评价方法 甄选的方法可采取面试、测验、评价中心、传记式问卷等评价方法,并且以成本效益是否合 适,以及候选人是否容易接受等作为选择的基础。如果采取面试方法,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要开发一 套面试问题。这些问题是鼓励应聘者谈论他们现在或者过去的经历,从中发现其是否具备所需要的能 力要求。 项目结果应用——招聘选拔 建立领导力素质模型,制定确定的能力素质要求 部门 采油一厂 岗位 副厂长 级别 副处级 学历 大学 专业 采油相关专业 外貌 良好 工作经验: 1. 八年以上石油行业从业经验 2. 五年以上生产单位管理经验 成就卓越 应聘条件 能力模块: 与其能力素质模型 相结合,使得评估 标准能够更加有效 的衡量应聘者与岗 位的匹配程度 开拓进取 追求卓越 忠诚奉献 学习发展 顾全大局 务实敬业 系统学习 灵活发展 改革创新 能力量化标准: 应用技术类能力素质常模 和谐共赢 影响力 沟通协作 团队建设 项目结果应用——招聘选拔 对于处级干部的选拔任用需要确定基本的筛选原则 示例:处级干部招聘选拔的若干原则  “ 能力优先”原则:对于岗位的招聘应首先考虑其能力,是否符合对于 岗位的具体能力素质要求,其次考虑资历、经历等次要因素  “ 内部化”原则:由于处级干部必须对某集团公司各个业务运作情况和 运作习惯有所了解,因此建议处级干部本身即为某集团公司内部成员。  “ 协作沟通能力优先”原则:尽管处级干部的招聘选拔由众多能力要求 组成,但是团队合作能力和有效沟通的能力无论在内部组织交流还是外 部客户的交流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将作为最重要的两条评估准则。  “ 来自业务”原则:部门协作的实现需要与各个业务部门的沟通,在实 施之初,由于本身业务协作流程尚不是十分完善,因此建议处级直接来 自于各个业务部门的抽调。 绩效考核引入“素质考核”的理念 项目结果应用——绩效管理 传统的绩效考核是以“结果”做为考核的依据。作为一名领导人员,很难把结果做为衡 量绩效的指标,比如党群工作人员把“和多少人谈心”做为考核的依据。素质考评是在 肯定业绩的前提下,鼓励人员面向未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 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等级标准 通过本次测评,建立了从基础水平到卓越水平的绩效考核的量化标准,在今后的绩效考 核中,我们可以把这个结果做为标杆,客观的评价每位管理人员的绩效成绩,并有效的 指导管理者能力提升的方向,从而更好的提升管理者的绩效。 绩效反馈与原因诊断 针对工作绩效进行反馈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解决好冲突,可以让绩效评价发 挥良性作用,真正改进绩效。 项目结果应用——绩效管理 个人评估体系涉及多个方面的把握 个人绩效评估体系 * 对业绩指标达 成情况的评价 优点 缺点 对能力素质要 求达成情况的 评价 对员工个人职 业生涯设计的 考虑 岗位职责的履 行状况 关键绩效指标 能力素质模型 1. 可以量化,对绩效结果的判断比 较客观 1. 组织对员工绩效提出明确的行 为表现要求 2. 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及应 达到的绩效表现 1. 只能细分至部分关键岗位 2. 单纯强调指标的目标值,对工作表 现重视不足,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缺乏指导作用 1. 定性描述,可能不尽全面且比 较主观 * 关键绩效指标和能力素质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 盘点领导力发展状况,设计领导力发展项目 项目结果应用——领导力发展 针对测评结果,发现领导力的优劣势,帮助他们认知自我优势,提升劣势,增强未来的 领导素质。 建立以能力标准框架为导向的发展需求分析,找到理想状况和实际状况的差距 , 更好地 确定培训需求,从而增加培训的有效性。 培养后备人才队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通过油田的整体领导优劣势盘点,我们会衡量并发现最有潜质的目标人群,建立后备人 才库,并为他们的发展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通过测评发现后备人才的优劣势,着力发挥 他们的有数,补足欠缺,为后备人才的能力提升指明方向。同时利用培训、轮岗、交流 等形式多方面的培养后备人才的岗位适应性,为后备人才的未来发展提供大力支撑。 运用不同形式全面提升领导力的发展 根据领导力素质的特性,各项素质是潜在于表象内的一种能力,所以在培养方式的选择 上需要运用不同的模式。领导者的学习效果产生取决于日常的管理及经验的成长,所以 管理者在课堂或者自学方式基础上,一定需要反复在实际岗位上实践才能更加有效。还 有一些其他的培养方式,如:网络 E-learning 的自我学习、公共研讨会、案例研究、角 色扮演、经验体验项目等。 项目结果应用——领导力发展 领导能力是如何提升和发展的  我们研究发现,有效的加快各级领导 干部的能力提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 自我认知 对自身的强弱项有高度准确的认知  同时,需要支持系统支持帮助他们成 长,包括跟踪评价机制、个人发展计 划等  领导力的发展不仅仅以个人成长为出 组织领导能 力模型 具有挑战 的经历 发展支持 系统 发点,而是以组织的绩效提升为最终 目标 组织发展战略目标 项目结果应用——领导力发展 我们认为领导力的发展需要通过三个阶段来进行。本项目 侧重在第一、二个阶段 领导力发展 第一阶段 理解战略文化、 建立领导力模型 建立适应某集团公 司业务战略发展的 领导力模型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提升自我认知,建 立个人发展计划 培养体系建设 通过人才测评,帮助 领导干部提升自我认 知,制定个人能力发 展计划;通过人才地 图,帮助组织了解人 才现状 设计领导力培养 支持系统:设计 学习路径和培训 课程,帮助管理 者提升领导能力 项目结果应用——领导力发展 筛选重要人才 特殊培养、 保留重点培 养人才 能力提升是个系统循环的过程 能力建设标 准 能力评估系 统 Standard (标准) Practice (实践) S A P L Assessment (评估) Learning (学习) 个性化学习 方案定制 多职能实践 影子计划 贯穿始终的辅导 感谢您的聆听和阅读! Thanks! www.zbrda.com TEL:010-67053528 将能力标准框架 应用到招聘选拔制度当中 建立领导素质标杆 推进能岗匹配标准 能岗匹配标准(正处级)   党群岗重要性系数 党群岗能力 标准 行政岗能力 标准 B1. 顾全大局 6.46 6.50 * B2. 务实敬业 6.58 6.61 * B3. 开拓进取 6.77 6.78 B4. 追求卓越 6.47 6.51 B5. 系统学习 6.64 6.66 B6. 灵活发展 6.28 6.38 * B7. 改革创新 6.38 6.40 * B8. 影响力 6.24 6.25   B9. 沟通协作 6.58 6.58 B10. 团队建设 6.61 6.62 低 * 中 高 低 中 高         *     *         * * * * * * * * *   * 行政岗重要性系数 *   * * 高 中 低 党群类 1.08 1.03 1 行政类 1.06 1.028 1 计算公式: 党群岗匹配度 = 评 分结果 / (党群 岗能力标准 * 党群岗重要性 系数) *100% 技术岗匹配度 = 评 分结果 / (技术 岗能力标准 * 技术岗重要性 系数) *100% 行政岗匹配度 = 评 分结果 / (行政 岗能力标准 * 行政岗重要性 系数) *100% 总体匹配度 = 各项 能力匹配度之 和 / 能力数量 能岗匹配标准(副处级) 党群岗 技术岗 行政岗 党群岗重要性 技术岗重要性 行政岗重要性 能力标 准 能力标 准 能力标 准 系数 系数 系数 B1. 顾全大局 6.53 6.37 B2. 务实敬业 6.68 B3. 开拓进取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6.45   *   *     *     6.64 6.60 *         * *     6.57 6.46 6.54 *       *   *     B4. 追求卓越 6.39 6.34 6.39 *       *       * B5. 系统学习 6.42 6.43 6.43 *         *     * B6. 灵活发展 6.48 6.36 6.41 *     *     *     B7. 改革创新 6.50 6.34 6.41   *   *     *     B8. 影响力 6.10 5.92 6.06     * *       *   B9. 沟通协作 6.25 6.19 6.23 *     *       *   B10. 团队建设 6.66 6.52 6.55     * *     *     高 中 低 党群类 1.05 1.02 1 技术类 1.12 1.04 1 行政类 1.09 1.023 1 计算公式: 党群岗匹配度 = 评 分结果 / (党群 岗能力标准 * 党群岗重要性 系数) *100% 技术岗匹配度 = 评 分结果 / (技术 岗能力标准 * 技术岗重要性 系数) *100% 行政岗匹配度 = 评 分结果 / (行政 岗能力标准 * 行政岗重要性 系数) *100% 总体匹配度 = 各项 能力匹配度之 和 / 能力数量 挑选或发展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组织选拔 竞争上岗 公开招聘 委托中介 √ 结 构 化 面 试 (BEI 访 谈) 非结构化面试 √ √ √ √ 公文筐测试 √ √ √ √ 角色扮演 √ √ √ 无领导小组讨论 √ √ √ 工作场景模拟 √ √ √ √ 领导力素质测评 √ √ DISC 领导风格测试 √ √ √ √ 某单位干部考核体系 某单位绩效考核体系 V V 必修培训项目 序号 10 维度 30 维度 信息搜集能力 课程目录 横向交流 / 高层讲座 《公关技巧》 1 影响力 公关能力 《公关危机处理技巧》 影响力 《塑造领导者影响力》 各单位中期培训项目 • 根据前面盘点各单位的劣势素质项,我们针对各单位的劣势项,整理 出符合各单位中期所要进行的培训项目。(以某单位为例) 序号 10 维度 30 维度 课程目录 战略前瞻性 序号 《中国石油宏观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 《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 顾全大局 35 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司 政策把握能力 《决策与问题分析》 《危机管理》 《法律基础》 严谨缜密 《企业精细化管理与技巧》 人际洞察能力 《 PDP 人际风格测试及学习》 协调沟通 沟通协作 《高效管理沟通实战》 《跨部门的沟通技巧》 《 MOT 关键时刻》 冲突解决能力 《领导之剑 - 高效问题解决及决策》 《职场冲突管理技巧》 培养后备人才队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培养后备人才队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第三梯队计划加强 对关键职位管理, 进一步促进人员发 展 针对需求所设计 的培训,让领导 人员获得更多专 业 / 管理知识 为每位领导人员制 定个人发展计划明 确发展方向 衡量技 能 / 能力 个人发展 计划 年终评估衡量每 位干部能力 / 技 能 职业生涯设计让领 导人员了解进一步 的发展方向,同时 可保留人才 重点培养 人才 培训 工作 轮换 指导 / 辅导 职业生涯 设计 干部工作轮换, 让他们获得不同 的工作经验 指导 / 辅导进一 步指明发展方向 和提供反馈 第三梯队 ( 1 )文化氛围 的导入 培训示例——“影响力”培训 第一,分析理解 “ 影响力”培训 设计 阶段 第二,设计阶段 ( 2 )培训研讨 式 ---- 集中学习 + 专题研讨 ( 3 )阶段式跟 进 ---- 分段学习 + 应用跟进 + 实 践验收 ( 4 )混合通关 式 阶段式跟进 混合通关式

68 页 441 浏览
立即下载
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课件PPT

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课件PPT

研讨会目标 了解领导力发展的基本理论 了解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的背景  了解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及其应用  收集与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相关的典型故事  制定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在本单位的宣传推广计划 研讨会日程 时间 内容 导入发言:介绍会议目标、日程安排 介绍: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的背景 上午 介绍: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整体思路 介绍:领导力发展基础理论知识 茶歇 介绍: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及典型故事(中间可安排茶歇休息) 介绍: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故事征集标准 讨论:对照八项素质各个层级,讲述本行业、本公司的故事 汇报与点评 下午 茶歇 介绍: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宣传推广计划 讨论及汇报:领导力素质模型在本单位的宣传推广计划 关闭发言 华润集团发展领导力的背景 华润集团发展领导力的六大需要 应对领导者和企业转型的需要 实现战略使命的需要 赢得竞争的需要 持续增长的需要 创造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 成为受人尊重企业的需要 应对领导者和企业转型的需要 领导者转型  从管理一个厂到管理多个厂,到管理一个地区乃至全国性公司的转型  从做好一件工作,搞好一个项目,到做好一盘生意的转型  从创业型经理人到职业型企业家的转型  从主要关注业务,到关注团队和组织能力的转型  从自己亲历亲为,到号召人、凝聚人、引导人、让别人去做的转型 企业转型  从做生意到做企业的转型,从作企业到做行业的转型  从追逐短期盈利到追逐长远企业价值的转型  从传统的生意模式到全价值链增值的创新模式转型 领导者和企业普遍面临快速转型的要求,尽管过去在领导力和组织发展层面做 了很多尝试,但尚未发现提升领导力的系统且有效的方法,转型风险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我们能成功转型吗? 实现战略使命的需要 华润要成为优秀的国企,有持续竞争力的国企,要成为基业长 青的国企 在主营行业成为领导者是我们的使命 华润目前主营行业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行业领先者的条件 成为行业领先者和成功经营一个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 我们有无赚钱、赚更多的钱、持续赚更多的钱所必需的人、能 力、行为、制度及流程 华润要成为实现经理人价值最大化的平台 面对庄严使命,我们准备好了吗? 赢得竞争的需要 竞争是市场化的最基本的特征,它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企业的每个“器 官”甚至是“细胞”的残酷竞争,弱肉强食,适(变)者生存 我们的主营行业是高度竞争性行业、过度竞争行业 —— 难度大 中国市场的竞争就是国际化竞争 —— 对手强 成为行业领先者的战略必然成为所有对手关注的焦点 —— 巨大的压力 竞争在市场和产品上展开,更在人才优势和组织能力上展开 —— 文化优势 面对携先进理念、体系化管理和人才优势的国际巨头,面对机制灵活、速度超 常的本土企业,我们在行业领先者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我们在市场领先者的 地位上能够停留多久? 持续增长的需要 我们普遍走过了开疆拓土、艰苦创业的阶段,正在迈向以企业成 熟发展、专业发展、自身能力提升和以内涵式增长为主的另一个 崭新阶段 过去我们面临从无到有的矛盾,现在面临从有到卓越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很多业务,在这样的规模上,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领导 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边界。如果不进行能力建设、不培养人才,不 仅不能持续发展,连生存都是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的行业,持续增长的能力有吗?盈利增长是否伴随 营业额的增长而增长?是否回报伴随着营业额的增长而增长?而 往往营业额增长而盈利持续不增长,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企 业临界” 当习惯一线作战的经理人,突然面对人才培养、组织发展、核心竞争力打造 这些全新的任务,是否还像一线作战那样游刃有余? 创造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 大量的事实证明,从成熟走向卓越的企业其背后真正的原因 在于卓越文化的形成,而这种文化才是真正推动企业走向成 熟的根本 伴随企业增长,人员增加了,文化却稀释了;亚文化强化, 主流文化弱化;同一个华润,不同的文化 一把手是文化的塑造者和传播者,领导风格对组织文化、组 织氛围和业绩表现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流的企业一定有一流的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者,我们领导人 准备好了吗?你是如何做的? 成为受人尊重的企业的需要 华润走过七十余年光辉历程,历史上我们赢得无数掌声 成为受人尊重的企业是我们新的追求 历史证明,大型企业往往成为推动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 未来我们不仅为国家贡献物质财富,更要贡献精神财富 除了经济财富,我们还能拿什么奉献给社会? 华润集团领导人五大现象 创业家情结 股东代表心态 超级业务经理作风 和谐背后的不坦诚 公司政治 创业家情结 华润集团主营行业有今天的市场地位 , 离不开创业家的拚劲、 激情、智慧和胆识。但伴随着业务的成长,“创业家情结”也成为进一步 成长的羁绊: 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热衷于树立个人权威 股东意识淡漠,将事业成功归为自己的功劳,视经理人队伍为自 己的私有财产 当初打天下的同志,搞得不团结,甚至走向分裂,组织氛围差 工作虽富有激情,但作风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对下属 简单粗暴 固步自封,沉湎于过往的成绩和经验,无法超越自我 事必躬亲,不放手,不授权,不培养接班人或长期培养不出接班 人,感觉自己不可替代 业务虽仍在快速成长,但已现隐忧 股东代表心态 有些经理人在华润有很长的工作经历,成为业务领导后,没 有及时转型成为职业经理人,仍然残留着浓重的股东代表心态: 工作作风表面、浮躁,市场意识淡漠,不深入钻研业务,对市场 没有感觉 以股东代表自居,没有大局观,没有整体意识,永远只在自己的 位置和角度看待集团的领导和员工、同事,对集团的制度、流程 置若罔闻,对下面摆出老板的架子,官僚习气重 有的业务基础和品牌都很好,具备行业领先的条件,但因思想封 闭、开拓力不足,发展缓慢,丧失了大好机会 喜欢空话、套话;说的多,做的少;一说就大,一做就小 保位置,守摊子,缺乏冒险和创新意识 超级业务经理作风 由于业务高速扩张,很多同事没有经过领导力发展的训练,没有及时 完成思维和角色转换,就较早的走上了较重要的领导岗位,因而表现出诸多 不适应性: 关注具体问题,乐于当救火队员,缺乏通过管理体系建设解决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不善于用组织的力量来系统地解决问题 关注业务多,关注团队少,不授权,班子不团结,后继乏人 战术意识强,战略思维弱,缺乏长远谋划能力 随着企业规模增长,疲于奔命,力不从心 和谐背后的不坦诚 华润人享受四海一家的兄弟情谊,但如果这种兄弟情谊是建 立在缺乏坦诚的基础上,则会毁掉我们的事业: 我们尚未真正建立起一套简单、直接、坦诚的工作氛围。有的同 事敢说真话,不怕得罪人,对事业负责;但也有的同事不敢进行 思想和观点交锋,讲问题轻描淡写,讲成绩滔滔不绝;不能面对 真实的批评,喜欢听恭维话,受不了批评的语言 为了维持表面和谐,粉饰坏消息,报喜不报忧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 业务能力不行,靠毫无原则的拉帮结派,为自己谋求生存的空间 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总是觉得自己很能,而事实恰恰相反,干 一个业务,垮一个业务 喜欢对权力的追逐,而从不为下属排忧解难 缺乏坦诚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 —— 杰克 韦尔奇《赢》 公司政治 大企业病,局部利益、部门利益,过于微观,忽视了组织架构 和人才对业务的推动力 华润集团领导力测评结果发现 华润领导人普遍存在以下五大弱点  缺乏高层次的战略性与创新性思维  客户导向、客户潜在需求理解较弱  系统性组织能力建设不足  缺乏有效的团队协作互助  领导风格单一,缺乏愿景式激励 相当部分的领导人营造了消极的组织氛围 华润整体的领导力水平,整体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 华润集团要重塑简单、坦诚、阳光的企业文化 简单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组织效率的基础 坦诚是所有商业文化的基石 阳光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欣赏,相互激励,有同理心, 善于换位思考 通过发展一把手的领导力来重新塑造简单、坦诚、阳光的华润文化是 集团未来工作的重点。 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整体思路 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的使命 为集团培养受到国际业内高度尊重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并逐渐 形成适合经理人发展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将华润打造成为经理人价 值最大化的平台。 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的目标 五年内培养 600 名受到业内高度尊重的经理人队伍;近期目标 是启动 60 班,这是为期 18 个月的综合领导力发展项目,培养利 润中心及集团领导的后备队伍。 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的核心理念 以科学测评和在实践中检验选对人 以综合训练提升和发展人 以跨部门跨行业的挑战性工作历练人 以事业平台和优秀文化留住人 领导者的定义 领导者应善用愿景、理念、激励、协调,来带领和影响组织, 从而产生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 华润集团的领导人 华润的领导人是指独立负有经济责任和管理责任的“一把 手”(含董事长和总经理),包括三批人及其有潜力的继任者:  集团领导  一级利润中心及部室总经理  各一级利润中心区域总经理、城市公司总经理、部门总经理, 包括厂长等 华润集团领导力的发展对象,是指以上三批人及其继任者。 华润集团领导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建立领导力 素质模型 建立领导力测 评发展中心 建立领导力 发展体系 第一阶段——建立领导力素质模型 华润集团领导力测评模型 第二阶段——建立测评发展中心  建立基于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的测评中心,在模拟的基础上进行     深度测评,提升经理人的自我觉察能力,并进行反馈辅导  引进其它辅助性测评工具,用于不同层面人员的选拔与发展等  开展综合性培训项目,如“ 60 班”、“ 70 班”等  积极探索在业务单元层面开展综合领导力发展项目 第三阶段——建立领导力发展体系 建立完善的领导力发展体系(包括制度、流程、机制),并与人 力资源其他功能对接,使其成为企业管理系统有机的组成部分。 具体表现在: 选拔与招聘 人才盘点 人才梯队规划 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 …… 领导力素质模型基础理论介绍 素质 定义: 在一个特定的岗位、组织、文化 中,可以区分卓越绩效表现和普 通绩效表现的行为特点。 素质——冰山模型 素质——冰山模型案例解读 素质——三个类别 核心素质:公司所有人员都需要具备的素质特征 专业素质:公司内特点岗位族群的素质特征 领导力素质:针对公司负有管理职责群体的素质特征 素质模型 素质模型定义: 素质模型是与绩效直接相关的一系列 素质的组合,他们整体的发挥能促使 任职者产生卓越的绩效表现。 关注市场 推动结果 可持续 发展 发展自己 和员工 追求 高效益 激励承诺 不断进步 飞利浦领导力模型 某银行的管理后备人才素质模型 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应用 后备干部 培养计划 职业发展 绩效管理 规划 素质 模型 招聘和选拔 培训与发展 薪酬体系 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应用——招聘和选拔 众多实证研究均表明:以素质为基础的招聘的效度普遍要大于传统的招 聘方法。通过基于素质的招聘选出的人选,往往在以后的工作中有较为出色 的表现,有较低的离职率和较高的晋升概率。 ss e oc Pr 面试前:确定拟招聘的岗位和职责、界定岗位所需的素质、 根据素质要求设计相关问题和评价表、挑选候选人; 后备干 部培养 计划 职业发 展规划 素质 面试中:运用行为事件访谈和行为解码来识别人才素质; 面试后:将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和解码而了解到的候选人的 素质与拟招聘的岗位的素质要求进行比对,从而挑选出与岗位 要求最匹配的合适人选。 绩效管理 模型 招聘和 选拔 培训与 发展 薪酬体系 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应用——培训与发展 建立基于素质模型的培训开发体系,将有助于避免目光短浅或盲目随大 流,保障整个培训开发体系是集中做正确的事,而不只是做眼前的事。 ss e oc r P 1 、确定培训内容 ( 1 )找出素质差距。首先依据战略与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确定企业核心能力差距。其次是依据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绩效 考核结果以及对核心人才的评估,寻找个人的素质差距。 ( 2 )分析差距,确定优先顺序。首先要分析素质差距对 绩效带来的影响,然后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确定素质弥补的优先 顺序。 2 、制定 / 执行培训计划 3 、培训效果评价 后备干 部培养 计划 职业发 展规划 绩效管理 素质 模型 招聘和 选拔 培训与 发展 薪酬体系 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应用——绩效管理 以素质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不仅强调要完成的工作指标,而且要帮助管理 者明白怎么完成这些指标,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作为支持。 180 度或者 360 度的领导力素质评估可以帮助管理者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把硬指标和软 指标结合起来。 oc Pr s es 后备干 部培养 计划 1 、深入理解各项素质的意义和作用; 2 、确定哪些素质对帮助管理者完成工作目标最为重要; 3 、评价管理者在这些素质上的表现; 职业发 展规划 素质 4 、找出每个管理者最需要提高和改进的素质; 5 、同管理者进行讨论分析,制定行动计划以提高相应素质; 6 、在能力成熟后,可以用素质对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再配 合业绩的硬指标,对管理者进行整体的评估; 7 、参考评价结果,给管理者定未来的晋升和发展的方向; 绩效管理 模型 招聘和 选拔 培训与 发展 薪酬体系 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应用——薪酬管理 基于素质的薪酬管理与通常的薪酬管理相比,其优点在于:可以照顾 到那些有潜质(素质)的人,可以较好的评价某些专家类型的岗位,同时 也可以衡量那些很难用硬指标来衡量的岗位。 ss e oc r P 1 、确定可以用基于素质的薪酬理念来付薪的岗位族群; 2 、为每个岗位族群建立一个素质模型; 3 、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衡量素质的方法和程序; 后备干 部培养 计划 职业发 展规划 素质 4 、确定各岗位族群里每个岗位层级的薪酬水平; 5 、确定每个层级的薪酬带宽; 6 、以基于素质的绩效评估结果为依据确定薪酬的增长情况。 绩效管理 模型 招聘和 选拔 培训与 发展 薪酬体系 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应用——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借鉴领导力素质模型,当员工在考虑未来可能担任的领导岗位时,他 可以比照这些素质来发展自己;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素质来培养和选 拔后备干部,已经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 ss e oc r P 1 、找出关键的领导岗位; 2 、明确这些关键岗位所需的素质; 3 、评价潜在候选人在关键岗位所需要各项素质上的表现; 4 、评价候选人晋升的可行性或者找出未来在哪些方面需要 提高; 5 、选出每个关键岗位的提名候选人; 6 、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素质提升计划并付诸实施。 后备干 部培养 计划 职业发 展规划 绩效管理 素质 模型 招聘和 选拔 培训与 发展 薪酬体系 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 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 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图解 “ 创造组织优势”及“引领价值导向”置于 图形底部,分别代表企业内部硬性能力和软性能 力,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根基; “ 赢得市场领先”置于图形顶部,是企业努 力的方向,是企业的战略目标; “ 赢得市场领先”是企业持续“创造组织优 势”及“引领价值导向”的动力,而“创造组织 优势”及“引领价值导向”为“赢得市场领先” 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和支持。 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图解 ↑ 朝上的“ ”体现了积极向上、动态活力的 精神内涵。 人 三个“ ”字体现了华润集团人力资源核 心价值观: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升华 人的心灵。 众 一个“ ”字体现了华润集团领导力不仅 是指个人领导力,同时也强调团队领导力、组织 领导力。 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图解 赢得价值领先: 华润黄代表朝气、积极、领先,代表收获 和成果。 创造组织优势: 蓝色代表规则和程序,组织优势即是指企 业的战略、文化、制度、流程、机制。 引领价值导向: 绿色代表生命和生机,价值导向是领导人 的生命之本,是华润基业常青的根基。 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 第一类:赢得市场领先 Compete for Market Leadership  为客户创造价值 (Creating Value for Customer)  战略性思维 (Thinking Strategically)  主动应变 (Acting Proactively) 第二类:创造组织优势 Re-generat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 塑造组织能力 (Building Organization Capability)  领导团队 ( Leading Your Team)  跨团队协作 (Collaborating across Team) 第三类:引领价值导向 Champion Corporate Credo  正直坦诚 (Acting with Integrity)  追求卓越 (Driving for Excellence) 1 、为客户创造价值( Creating Value for Customer ) 定义:以客户为中心,研究并洞察其需求,不断驱动产品和服务的改善和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赢得忠诚的 客户。 维度: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  注释:客户在这里指的是外部的客户 层级四:引领需求,创新价值 ♦ 前瞻性地预测客户需求可能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出筹划,引领客户需求。 ♦ 与客户缔结利益共同体,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双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挑战,携手客户获得长期成功。 ♦ 重塑产业价值链,为客户提供创新的增值服务。 层级三:洞察潜在需求,超越客户期望 ♦ 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研究,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通过额外的努力,完成对客户的服务,使客户感受到超 出 期望的服务质量。 ♦ 根据客户的需求,在不增加客户的开支及不损失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提供超值的解决方案、产品或服务。 注释:潜在需求指的是客户已经意识到的需要但还未寄望会被满足。 层级二:不断反思及改进对客户的服务 ♦ 主动反思产品和服务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从客户提出的问题中,找出背后在制度和流程中的漏洞,通过制度和流程的改进,保障产品和服务的持续优 化,根治问题。 ♦ 和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以主动沟通,倾听客户声音等方式,去总结及反思对客户服务的改进。 层级一:提供满意的服务,响应客户的要求 ♦ 迅速响应,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及时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和产品。 ♦ 当顾客提出问题时,以首问负责的态度花时间与精力为顾客处理问题。 2 、战略性思维( Thinking Strategically ) 定义:面对各种情境,基于数据信息,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系统性地形成对业务的认识和判断,并最终做出有 创意的战略性决策。 维度:围绕思考的广度、深度 层级四:洞察趋势,突破思维 ♦ 判断行业未来 3-5 年变化趋势,进行突破性思考,指出战略方向。 ♦ 颠覆性思考,创新商业模式,重新定义行业格局。 层级三:全局思考,把握本质 ♦ 从全局的角度平衡各种因素的利弊,运用情景规划的方式思考不同战略的可行性,找出最佳战略。 ♦ 在多变情境中,迅速抓住业务成败的核心因素,进行灵活的战略调整。 ♦ 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找到实现战略目标的杠杆解。 层级二:深刻分析,发现规律 ♦ 运用结构性管理工具对行业、市场、产品、客户进行分析。 ♦ 通过各种方式发现业务或行业规律 。 注释:这里说的规律是指一些表面的周期性或常理性的现象或特点,如果是探讨现象的背后的深层原因,则 属于本质的探讨。 层级一:指出联系,分清主次 ♦ 基于数据信息分析,看清行业、市场、产品、客户等不同因素之间的直接关联。 ♦ 基于战略目标进行优先级判断,分清主次。 3 、主动应变( Acting Proactively ) 定义:预见未来可能存在的挑战或机遇,并且主动进行谋划布局,争取并整合资源,坚韧地致力于问题的解决。 维度:预见未来的难度、解决问题的难度 层级四:预见机遇或挑战,果断决策 ♦ 在充分判断未来长期收益的基础上敢于果断做出决策。 ♦ 主动跳出现有运作框架,预见未来机遇或挑战。 ♦ 充分调动、组合所有可利用资源,以把握机遇或降低风险。 层级三:灵活应变,坚定不移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 运用多种可行性方案,争取整合各种资源,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坚定持久地采取行动。 ♦ 在逆境中沉着应对、处理突发性、复杂的事件,灵活改变工作计划,并有效推进工作,坚持达成原定的目 标。 层级二:设定中长期行动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 设定中长期目标,构思细化方案,考虑关键节点,并据此制定行动方案。 ♦ 建立长期的监控机制,以保障方案的有效执行。 层级一:积极正向、直面问题 ♦ 主动思考每天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去解决。 ♦ 以正向的心态看待日常工作的困难,直面问题,不退缩,不逃避。 4 、塑造组织能力(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 定义:根据企业整体战略、文化、价值观的要求,建立并持续优化、完善组织架构、业务与管理流程、团队人 才发展机制等,落实战略、文化、价值观,提升组织能力,从而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维度:塑造手段的复杂性、与战略匹配程度   层级四:传播落实文化价值观、打造难以复制的组织优势 ♦ 深刻意识到公司文化、价值观重要性,通过持续不断在组织内宣传贯彻、身体力行等方式,在组织内落实公 司 文化和价值观的要求。 ♦ 打破组织壁垒和层级,推动建立独特的组织文化,比如无边界沟通的跨组织协作文化、以集体反思为核心的 组 织学习文化等。 层级三:聚焦战略目标,建立战略中心型组织 ♦ 以战略为中心,构建组织架构、业务与管理流程、团队人才发展机制等,保持业务战略与组织建设的一致性。 ♦ 深刻理解公司战略,时时督促和检查组织内的组织架构、流程、人才发展等机制是否符合公司战略要求。 层级二:整体规划,系统地提升组织有效性 ♦ 规划并建立组织架构、业务与管理流程、团队人才发展等组织机制。 ♦ 建立组织能力提升的动态调整和监督机制,如设定组织能力提升的目标,并定期持续评估和跟踪。 层级一:以组织能力的视角看问题,局部改善调整 ♦ 当问题发生时,不仅仅只是解决具体问题,而是通过组织架构、业务与管理流程、团队人才发展机制等角度 进 行局部调整,以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 调查、了解并思考组织在组织架构、业务与管理流程、团队人才发展机制等上存在的问题。 5 、领导团队( Leading Your Team ) 定义:明确团队目标,建立规则和体系,实现团队有序运作,并激励团队,培养团队能力,有效提升凝聚力, 最终打造高绩效团队。 维度:团队有效性的程度、团队领导的影响程度   层级四:凝聚团队灵魂,打造高绩效团队 ♦ 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或通过象征性的事件,塑造、落实团队文化和价值观。 ♦ 通过持续地描绘、阐述愿景和使命,不断感召、激励团队,营造高绩效的工作氛围。 ♦ 采取多样的领导风格,针对不同团队成员的特点和不同工作情境的要求,灵活应对,打造高绩效的团队。 层级三:优化团队运作机制,确保团队高效运作 ♦ 系统地评估、发现团队的薄弱之处,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如优化团队配置等。 ♦ 优化团队运作机制,如建立奖惩规则、协作流程制度等,并有效落实。 ♦ 规划团队人才发展培养计划,建立人才梯队。 层级二:促进团队互动,创造学习氛围 ♦ 倡导团队合作,群策群力,鼓励团队积极互动。 ♦ 分享经验,辅导队员间的合作,化解团队合作冲突。 ♦ 为团队学习提供资源,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层级一:明确工作标准,时时监督反馈 ♦ 明确团队工作任务、目标及具体要求,并明确团队成员各自的任务及角色。 ♦ 合理进行授权,并对任务的执行过程进行检查,并给予反馈。 ♦ 坚持绩效标准,赏罚分明。 6 、跨团队协作( Collaborating across Team ) 定义:尊重和认可跨团队的成员,并与之通力协作,提供相互支持与帮助,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组织的协同 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维度:协作的难度,协作所产生的效果 注释:跨团队指的是跨部门、跨业务单元。   层级四:建立持久合作机制,产生多元化协同效应 ♦ 通过不断协商,总结与反思等方式,创造多元化业务协作模式,建立持久的跨团队合作机制。 ♦ 坚持大华润视角,打破边界,产生多元化协同效应,形成集团核心竞争优势。 层级三:不计局部得失,化解冲突 ♦ 在处理协作出问题或矛盾时,保持沉着冷静,平衡灵活性和原则性,时刻关注整个集团的长远利益,而不 计 较自身利益的损失。 ♦ 探求双赢方案,鼓励并引导化解跨团队合作中的利益冲突。 层级二:相互支持,建立合作 ♦ 了解跨团队的资源分布情况,工作中有意识地寻求跨团队的支持。同时,当其他团队需要支持时,亦提供 帮 助。 ♦ 通过共享资源等方式、建立初步、临时的跨团队合作。  层级一:彼此尊重,相互学习 ♦ 尊重跨团队成员的多元化价值观与背景,认可他人的努力和成绩。 ♦ 愿意向其他团队的同事学习,认真地向他们征求意见和建议。 ♦ 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团队的同事分享最佳实践,以求共同提高。 7 、正直坦诚( Acting with Integrity ) 定义:做人坦诚,敢于讲真话,处事公正,坚持原则,为公司利益,不畏权威。 维度: 行为的难易程度、所承受外界压力的大小   层级四:不畏权威,犯颜直谏 ♦ 为公司整体或长远利益考虑,即使可能危及个人利益或面临权威的巨大压力,仍勇于提出和坚持个人的不 同 意见。 ♦ 当上级的言行失当,可能危害组织的利益或违背组织的原则时,敢于直谏。 层级三:直面冲突,坚持原则 ♦ 面临冲突和分歧时,不回避矛盾,敢于表明并坚持个人观点,能够客观公正地做出决策。 ♦ 面对利益诱惑时,坚守职业操守,不为所动。 层级二:处事公正,诚实可信 ♦ 待人处事公平公正。 ♦ 言行一致,遵守对他人的承诺。 层级一:遵守规则,坦率真诚 ♦ 遵循组织规则,做事规范。 ♦ 坦率真诚,说真话,说实话,少有顾虑,能当面主动分享信息、观点和评价。 8 、追求卓越( Driving for Excellence ) 定义:勇于不断挑战自我,设定更高更具挑战性目标,突破与超越过去的成绩,积极主动地追求更加卓越的业 务结果。 维度:所设定目标的难度、自我挑战的程度   层级四:挑战不可能的任务,颠覆性超越自我 ♦ 即使在看似不可能达成的情况下,如超越或引领世界或行业顶级水准,仍勇于承担风险,同时积极投入必 要 的精力与资源,缜密分析风险点与详细计划,全力行动,以求最大可能地达成所追求的目标。 ♦ 不迷信权威,不受制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勇于颠覆性突破及超越自我。 层级三:迎难而上,主动设定或承担挑战性目标 ♦ 主动为自己定立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积极采取具体行动去实现目标。 ♦ 勇于迎难而上,主动带头承担公司所设定的挑战性目标,为其他团队成员起模范带头作用。 注释:挑战性目标是指预计在努力的状态下能达成的可能性也只有 80% 。 层级二:不满足于现状,持续改进以提高效率 ♦ 不满足现状,主动思考工作中仍能提高的地方,并积极采取行动,付诸实践。 ♦ 通过对工作程序、规章制度、或工作方法等做出具体的改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超越预期的业绩 目 标。 层级一:乐业敬业,坚持高质量完成工作 ♦ 乐于接受工作安排或任务,愿意付出额外时间完成工作内容。 ♦ 对于常规的事务性工作,不厌其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典型故事 典型故事——主动应变 层级四:预见机遇或挑战,果断决策 故事示例: 我当时在开发一个新项目,想办法降低成本对这个项目的成功是十分关键。恰 好当时省政府有个科技成果转换的项目,我就希望通过申请这个项目,从而争取资 金。但这个项目是有要求的,第一必须要和高校结合,第二必须要有专利。经过分 析,我认为通过协调资源,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的。关于第一个要求,我马上就去 找我们的指导老师,他们就是高校,和他们谈过之后,他们就作为我们的第一个合 作伙伴。关于第二个要求,集团内部有人在美国有专利,做的是工艺平台,我就马 上联系他请他参与,我们联合申报,而这正是国家最感兴趣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 最终得到了省政府这个项目,争取到了资金,降低了成本。 典型故事——主动应变 层级三:灵活应变,坚定不移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故事示例: 那时候我们在建设一条新生产线,面临着很多的困难。比如宏观环境不好, 这条生产线又不顺,另外当时煤炭的供应采购保障也有点问题。这个事当时我认为 是对行业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不行,所以就组织大家总结原因,开会然后行动学习。 开始讨论是什么问题导致业绩下降,主要从我们自己内部找原因。这是我们负责的 第一条线,大家过去都没有搞过,全国也不是很多,所以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 于是在总结原因之后,我就联系设计院,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调整原有的方案 和计划,坚持这么干下去,最后那条线终于成功的建好了。 典型故事——领导团队 层级四:凝聚团队灵魂,打造高绩效团队 故事示例: 当时我在做一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那时候筹建处有一个老的团队,已经 在外场等待了 6 年,这个项目都没有实质性的开展,都是在那准备,他们对华润 也是很迷茫。所以我需要给他们鼓劲,给他们指出一个方向。于是我就举行了一 次演讲,我和员工们说:“我们是来做作品的,不是简简单单搞一个工程。而这 个作品呢,作者就是我和你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创业的,你们应该为 能参与这个伟大的工程创业而感到自豪。”在强化了这种理念以后,我觉得大家 应当是从思想上得到一种升华。从他们的行动上就能看的出来,感觉很兴奋,从 一个单纯枯燥的做工程感觉到是在做一个作品的感觉。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大为 提升,常常放弃休假,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去加班加点的工作。 典型故事——领导团队 层级三:优化团队运作机制,确保团队高效运作 故事示例: 那段时间我们发展的很快,规模迅速扩张。我觉得组织发展这里面包括两个概 念,一个是业务的发展,另一个是人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同步成长是 更为重要的。所以当时我就制定了一个计划,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团队,塑造公司各 部门一起奋斗的团队精神。在这个计划中,我提出了“黄金搭档”这一做法。就是 管理人员要和某一个店建立“黄金搭档”的关系,由店长定指标,经确认后该指标 也就成为了这对搭档的指标,作为管理人员就必须和店长一起合作来完成。在这个 过程中,我还设定了一些硬性规定,例如管理人员每个月至少去门店 5 次,至少替 门店解决三个问题等等。另外,针对“黄金搭档”还有一定的奖惩措施:如果门店 完成了指标,那么管理人员可以拿到奖金;如果完不成,他们就会被扣工资。实施 了这种新的制度之后,整个团队的氛围和业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典型故事——追求卓越 层级四:挑战不可能的任务,颠覆性超越自我 故事示例: 当时我在外地负责建设一个工程,和好几个竞争对手较劲。华润很晚才进这个 行业,那我们凭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既然进了这个行业那怎么才能超越别人呢?我 认为要超越别人就必须有超越别人的业绩,用事实说话。我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 我就要做到比你们好。对于这个工程建设,我提出了要做个非凡作品,要实现六大 共同目标。第一,同样的工程,工期最短;第二,同样的工程,造价最低;第三, 要拿到鲁班奖;第四,两台机组变作三台机组;第五,六十万机组变成六十五万机 组;第六,一年三台机组全部投产。当时提出这些目标在业内都是令大家非常震惊 的,我们那些老专家们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最后都超越了。 领导力素质故事征集标准 故事背景:有简要的背景介绍和结果描述 故事时间:最好发生在过去 2-3 年的时间内,不要太过久远(特别典型、 重大的事件可考虑例外) 主 人 翁: 故事要有明确的单一主人翁,避免仅对某单位发生的具体业务 事件进行描述 故事内容:对主人翁具体行动 / 行为 / 语言 / 想法有具体的描述; 故事内 容易聚焦、简明,能明显体现出某一素质某一层级的具体行为, 避免太过复杂或信息包含过多的故事 小组讨论与汇报 小组讨论:  任务:根据故事征集标准,讲述发生在本行业或本单位的与指定素 质特定层级相对应的故事,并填写《领导力素质故事征集表》(每 人至少讲述 1 个故事)  时间: 90 分钟 汇报与点评:  任务:每组汇报 2 个故事, 4 组共 8 个故事  时间: 60 分钟(每个故事讲述 5 分钟,点评 2 分钟) 领导力素质故事征集表 素质 层级 素质 行为 要素 故事内容 备注 故事 时间 2-3 年内发生的事 情 故事 背景 简述事情背景 故事 结果 简述事情结果 主人 翁 单一主人翁 故事 内容 对主人翁具体行 为 / 语言 / 想法的 描述;故事内容简 明聚焦 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推广计划 领导力素质模型推广及应用计划 第一阶段: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2 月 公布“素质模型”、理念导入阶段 第二阶段: 2009 年 2 月- 4 月 宣导和收集典型故事阶段 第三阶段: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12 月 深度宣导和试点应用阶段 第四阶段: 2010 年 1 月- 12 月 全面应用阶段 领导力素质模型推广及应用计划 第一阶段: 公布“素质模型”、理念导入阶段(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2 月) 1 、正式公布“素质模型”,介绍宣传推广计划,并发放宣传材料 2 、在人力资源经验分享会( 09 年初)上向人事经理提供“素质模型”宣传推广相关培 训 3 、制作并发放宣传学习材料  发放《华润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宣导手册》和便携式学习卡片  印制并发放领导力素质模型宣传海报,要求各部室、利润中心张贴于会议室、走廊等公共区域  设计并发放以领导力素质模型为主题的电脑屏保,供集团内部员工使用  设计并于每月初发放关于一项素质的电脑桌面,要求集团内部员工使用  在集团内部网站的领导力专栏上刊登领导力素质模型及相关宣传材料,以便随时查阅 领导力素质模型推广及应用计划 第二阶段: 宣导和收集典型故事阶段( 2009 年 2 月- 4 月) 1 、各部室、各利润中心召开模型宣导会和研讨会,组织中层以上经理人和关键岗 位 员工进行研讨,收集和提炼发生在本单位的与各项素质相对应的典型故事, 形成本单位、本行业独有的领导力素质典型故事库,并将优秀的故事报集团领导 力发展项目组 2 、集团领导力发展项目组从收到的典型故事中评选最佳故事,在内联网和杂志上 刊登宣传,并编制集团领导力模型典型故事库 领导力素质模型推广及应用计划 第三阶段: 深度宣导和试点应用阶段(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12 月) 1 、深度宣导:  2009 年 1 月- 6 月:领导力发展项目组主导,选择五家利润中心进行深度宣导,范围 为利润中心区域总经理、城市公司总经理等以上的领导团队成员。非试点单位要派员参 与这五家单位的深度宣导,学习和积累经验,为本单位的深度宣导做好准备  2009 年 7 月- 12 月:在集团领导力发展项目组的指导下,未进行深度宣导的利润中 心要启动深度宣导项目 2 、 360 度滚动评价:  2009 年,以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为基础对集团管理的部分经理人进行 360 度评价,以 指导经理人的培养、发展和使用 领导力素质模型推广及应用计划 第三阶段: 深度宣导和试点应用阶段(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12 月) 3 、 PDMP 试点:  2009 年,领导力发展项目组主导,重点选择三家公司试点实施 PDMP 流程 4 、开发将素质模型用于招聘和薪酬管理的制度和流程:  2009 年上半年,完成相关管理制度、流程和工具的开发  2009 年下半年,在利润中心试点应用 领导力素质模型深度宣导流程 第0周 准备 准备阶段 主要是确 定被测评 人员和测 评人员, 基础数据 录入测评 系统,并 通知参与 参评的人 员。 第2周 启动会 启动会主 要是动员 被测评人 员参加测 评,介绍 深度宣导 流程及关 键技术, 被测评者 实施自我 测评。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测评反馈 圆桌会议 实施发 展计划 测评反馈 环节主要 是引导被 测评者解 读自己的 报告,并 通过岗位 本地化设 定个人的 发展目标 , 制定发展 计划。 圆桌会议 上被测评 者同人力 资源、直 接上级确 认自己的 素质岗位 本地化及 发展计划。 个人根据 自己的发 展目标及 发展计划, 采取行动, 提升个人 的素质。 第 14 周 中期总 结汇报 第 20 周 项目总 结汇报 总结发展 计划的执 行情况和 发展效果, 并通过小 组研讨改 进发展计 划。 分享每个 人的发展 计划执行 情况和素 质提升的 效果,总 结组织总 体的变化, 启动 PDMP 流程。 业绩及发展管理流程( PDMP ) 1 月 1 月 目标 设定 个人发 展计划 2月 反馈 辅导 3月 审核发 展计划 3月下旬 人才 盘点 集团 人才库 3~ 12 月 6~9月 执行发 展计划 中期 反馈 本人 上级 HR 本人 本人 上级 HR 上级 HR 人才 发展 委员会 本人 HR 本人 上级 HR 上一年度 业绩及发 展反馈与 辅导并设 定新一年 度的业绩 及发展目 标 完成岗位 本地化 上级对本 人的岗位 本地化、 个人发展 行动计划 及个人职 业发展进 行反馈辅 导 上级及 HR 审核发展 计划并确 认 召开领导 人才盘点 会议确认 公司人才 调配及发 展计划 执行个人 发展计划 上级对下 级就业绩 及发展进 行情况进 行中期总 结并调整 完善计划 完成个人 发展行动 计划 完成个人 职业生涯 规划 12 月 业绩 / 发 展评估 本人 上级 HR 业绩评价; 基于素质 能力模型 的 360 度 或 180 度 测评 领导力素质模型推广及应用计划 第四阶段: 全面应用阶段( 2010 年 1 月- 12 月)  在集团层面总结分享三家 PDMP 试点单位的经验,对流程进行完善,并举办 PDMP 流程推广的经验分享会;在其他利润中心全面推广 PDMP 流程  2009 年,以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为基础对集团管理的其他经理人进行 360 度评价,以指导经理人的培养、发展和使用  将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和薪酬管理制度、流程推广到其他利润中心 讨论与汇报 小组讨论:  任务:讨论如何在本单位广泛且深入地推广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 并完成《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推广计划表》  时间: 30 分钟 汇报与点评:  时间: 20 分钟(每组汇报 3 分钟,点评 2 分钟) 集团领导力素质模型推广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事项 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负责人 监督人 谢 谢!

76 页 412 浏览
立即下载
【团队建设】领导力提升与塑造: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

【团队建设】领导力提升与塑造: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

卓越管理者 Motivation & Satisfaction Management 高绩效团队建设 与 管理 领导力提升与塑造 传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的区别 1 、传统管理者的第一个特征:时间属于别人 2 、传统管理者的第二个特征:身在什么岗位,就用什么样的思维 来看待问题 3 、传统管理者的第三个特征:只专注于事物,忽略了对人的培养 团队管理的三个视角 团队视角 矛盾视角 目标视角 团队绩效 1 、定义:团队绩效是指团队实现预定目标的实际结果,主要包括三 个方面: ① 团队生产的产量(数量、质量、速度、顾客满意度等); ② 团队对其成员的影响(结果); ③ 提高团队工作能力,以便将来更有效地工作。 2 、意义:任何成功的团队都需要建立明确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 目标,这意味着管理者必须对提升销售额、提高利润、有效回款做 出有效的行为。 3 、团队绩效的基础与条件:能力、激励、体系等 高绩效团队的打造方法 1. 明确管理行为的属性,是能力还是意愿; 2. 按照能力为主,打造高能力团队; 3. 按照意愿为主,打造高意愿团队; 4. 在高能力或者高意愿的基础之上,采用刚性授权或者 监管打造精英化团队; 团队士气 1 、定义:团队士气是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指的是一系列激发 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 时间的内部和外部力量。团队士气是员工行为的原动力,也是行为的 直接驱动力。 2 、意义:团队士气在某种程度上预测和评析人的行为背后的本质需 求,以及他们所处的状态。 3 、团队士气的矛盾与平衡:绩效水平、管理状态、员工关系 高团队士气的打造方法 1. 按照意愿为主线,打造家庭式和高意愿团队; 2. 明确现有团队的状态,选择与团队状态一致和高一级的 行为模式,团队士气提高; 3. 打造高绩效的团队,业绩好往往可以掩盖组织现有的矛 盾,弱化矛盾。需要注意的是精英化团队的团队士气未 必是提高的。 人际关系 1 、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 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 上的联系。 2 、人际关系的存在形式与组成: • 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 和协调性的程度 • 人际关系有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 • 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高人际关系的打造方法 1. 明确团队现有的状态; 2. 预估团队未来的状态; 3. 明确未来团队的核心人物; 4. 以核心人物为中心,使团队其他成员向核心靠拢,提 高凝聚力,降低离散度; 5. 打造和核心人物一致的人员,这就是你的“嫡系”, 人际关系大幅改善。 团队士气模型解锁:满意度与动机 需求级别 相对公平 归属 责任寄予 自由 Locked 安全承诺 成就激励 授权 信任 尊重认同 发展空间 士气 能力 人际 需求类别 分析个人工作上的动力 • 每一对声明,你有五分去分配,以表示你对它们的重视 程度。你的重要性分配应该表示你对每一问题互相比较 的情形下所作出的衡量。 • 这 5 分必须依照以下其中一个方式分配: • 5—0 4—1 3—2 2—3 1—4 0—5 • 你不可以用半分的分数。 • 这项测试应该在很自然以及快速的情形下进行,请记得 需要的是你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他人的。 分数填写示例 4 1 2 3 0 5 结果统计和汇总计算 • 评估 • 把每个字母 A——I 的分数加起来,以达到每一组的总 得分,全体总分不应超过 140 分。 • 把你的数字移到“你的得分”的那页 • 纵向讲每一列的分数加在一起求和,满分 140 分 • 将各列的总分写在下一页你的得分当中 • 得分最高的三项代表你工作的主要动机来源 个人动机分析与自我评估 事件 4-2 :关于事故非主责任人的处理场合 • 请仔细阅读下列场合背景,并做出 相应的决策。(请选择三项) • 接着 4 - 1 的情境,现在,你知道 项目的辅助执行人员 23 、 24 、 42 、 44 号员工按规定 也将负一定的责任,也可能受到扣 除奖金的处分。但这些处分完全在 于你是否会向上提及。你会如何处 理? A 、告诉所有人,这是原则性问题,一切按规定处 理。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0 人际 关系 1.44 B 、告诉所有人,你会尽可能地减少大家的损失。不会 向上提及。 团队 业绩 50 团队 士气 3.00 人际 关系 0.65 C 、告诉所有人,如果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不再发生 事故,你就不会向上提及,否则,就会加倍地受罚。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8 人际 关系 1.53 D 、与非主责任人面谈,询问具体的事故原因。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0 人际 关系 1.38 E 、与非主责任人面谈,告知他们将会按规定受到什 么样的处理,并对出现这样的问题表示遗憾,安慰他 们。 团队 业绩 60 团队 士气 3.80 人际 关系 1.19 F 、召集全体员工进行避免事故相关的培训。 团队 业绩 60 团队 士气 3.80 人际 关系 1.19 G 、要求他们写检查。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0 人际 关系 0.65 H 、召开会议,让所有人投票决定是否向上提及这些员工 的责任。 团队 业绩 50 团队 士气 2.25 人际 关系 1.19 I 、告诉所有人,公司规定就是非主责任人必须受到 处罚。 团队 业绩 50 团队 士气 2.25 人际 关系 1.19 J 、告诉所有人,决定权在你。你要看他们的诚 意。 团队 业绩 50 团队 士气 2.25 人际 关系 1.19 K 、与非主责任人面谈,告诉他们,决定权在你,你 不会对他们做出任何处理,但你不希望这样的事情 再次发生。 团队 业绩 50 团队 士气 3.00 人际 关系 0.65 L 、与非主责任人面谈,告诉他们,决定权在你, 你决定让他们接受处罚,但这是为了他们的未来着 想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8 人际 关系 1.82 M 、由项目的负责人来处理。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8 人际 关系 1.53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高人际关系的打造方法 1. 明确团队现有的状态; 2. 预估团队未来的状态; 3. 明确未来团队的核心人物; 4. 以核心人物为中心,使团队其他成员向核心靠拢,提 高凝聚力,降低离散度; 5. 打造和核心人物一致的人员,这就是你的“嫡系”, 人际关系大幅改善。 休息十分钟…… 事件 4-3 :关于事故管理者的处理场合 • 请仔细阅读下列场合背景,并做 出相应的决策。(请选择三项) • 接着 4 - 1 、 4 - 2 的情境,现 在,虽然不会受到任何规定的处 分,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 53 、 54 号员工,你会如何处理? A 、不做任何处理。 团队 业绩 50 团队 士气 3.00 人际 关系 1.44 B 、告诉项目负责人,他们要自己决定自己会受到怎样 的处罚。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 人际 关系 1.44 D 、告诉项目负责人,他们要自己决定自己会受到怎样 的处罚。 团队 业绩 54 团队 士气 2.88 人际 关系 1.62 E 、要求项目负责人以负责人的身份与其他的项目责 任人面谈,告知他们 .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8 人际 关系 1.53 F 、召集全体员工进行避免事故相关的培训。 团队 业绩 60 团队 士气 3.80 人际 关系 1.19 G 、要求他们写检查。 团队 业绩 60 团队 士气 3.80 人际 关系 1.19 H 、召开会议,让所有人投票决定是否向上提及这些员工 的责任。 团队 业绩 50 团队 士气 2.25 人际 关系 1.19 I 、告诉所有人,公司规定就是非主责任人必须受到 处罚。 团队 业绩 50 团队 士气 2.25 人际 关系 1.19 J 、告诉所有人,决定权在你。你要看他们的诚 意。 团队 业绩 50 团队 士气 2.25 人际 关系 1.19 K 、要求他们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与事故责任人面 谈,并且由他们来告知责任人的处理方法。 团队 业绩 60 团队 士气 3.80 人际 关系 1.19 L 、要求他们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召开团队会议,向 团队报告事故的原因和问题所在,并且召集大家制 定应对策略。 团队 业绩 60 团队 士气 3.80 人际 关系 1.19 M 、给予项目负责人与主责任人相同的处罚标准。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8 人际 关系 1.53 N 、给予项目负责人与非主责任人相同的处罚标准。 团队 业绩 55 团队 士气 3.08 人际 关系 1.53 A B D E F G H I J K L M N 管理抉择 • 请仔细阅读题目 4-3 ,如果想要最高的绩效目标,你的管 理行为选择是? 管理抉择 • 请仔细阅读题目 4-3 ,如果想要最高的团队士气,你的管 理行为选择是? 事件 4-1 :关于事故主责人的处理场合 • 请仔细阅读下列场合背景,并做出相应的 决策。(选择三项) • 在你的团队所负责的事务中,出现了一次 重大的项目事故。这次事故的缘由可能是 由于客户未能明确地告知他们的要求和环 境条件,以及项目的执行人员的疏漏。现 在,你知道项目的执行人员 33 、 34 、 43 号员工按规定将负主责,可能受到扣 除奖金和降级的处分。你会如何处理? 事件 4-2 :关于事故非主责任人的处理场合 • 请仔细阅读下列场合背景,并做出 相应的决策。(请选择三项) • 接着 4 - 1 的情境,现在,你知道 项目的辅助执行人员 23 、 24 、 42 、 44 号员工按规定 也将负一定的责任,也可能受到扣 除奖金的处分。但这些处分完全在 于你是否会向上提及。你会如何处 理? 事件 4-3 :员工寻求加薪的场合 • 请仔细阅读下列场合背景,并做 出相应的决策。(请选择三项) • 接着 4 - 1 、 4 - 2 的情境,现 在,虽然不会受到任何规定的处 分,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 53 、 54 号员工,你会如何处理? A B C D E F G H I J 事件 4—1 K L M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事件 4— 2 A B D E F G H I J K L M N 事件 4—3 管理抉择 • 请仔细阅读题目 4-1 , 4-2 , 4-3 ,这是一组连续的管理 事件,如果想要最高的绩效目标,你的管理行为选择是? 管理抉择 • 请仔细阅读题目 4-1 , 4-2 , 4-3 ,这是一组连续的管理 事件,如果想要最高的团队士气,你的管理行为选择是? 连续管理行为选择 1. 团队中间状态预估与判断; 2. 避免出现断层,能力或态度断层; 3. 明确团队的路径与走势; 4. 关注向左、向下群体,控制矛盾; 5. 关注行为正向移动的群体必须是团队中有人的群 体。 事件 2-1 :对于销售目标的超越 • 请仔细阅读下列场合背景,并做出 相应的决策。 • (可多选) • 马上就是年末了,今年你所在的团 队总体已经完成了销售指标,(只 有那些能力低于 3 的成员没有完成 指标)但你知道团队只要在加把劲, 一定能够超越今年的目标。而完成 目标之后,将会有一笔团队奖金给 你分配,于是,你会怎么做? 事件 2-2 :对于销售目标的达成 • 请仔细阅读下列场合背景,并做 出相应的决策。(选三项) • 马上就是第二季度末了,今年上 半年你所在的团队总体距离销售 指标只差一步,(只有那些能力 高于 3 的成员完成了指标)但你 知道团队只要在加把劲,一定能 够达到今年的目标。如果完不成 目标,团队将会得不到绩效奖 金,于是,你会怎么做? 事件 2-3 :对于销售目标的推进 • 请仔细阅读下列场合背景,并做 出相应的决策。(请选择三项) • 在上个季度,你所在的团队总体 没有完成销售指标,(只有那些 能力高于 4 的成员完成了指标) 团队没有得到绩效奖金,那些完 成了业绩的销售人员对此颇有微 词,于是,你会怎么做? 事件 2—1 B D C F G H I L M N O E J K P Q A C D F G H I J K L M 事件 2—2 B C D E F G H I K L 事件 2—3 N O P 管理抉择 • 请仔细阅读题目 2-1 , 2-2 , 2-3 ,这是一组连续的管理 事件,如果想要最高的绩效目标,你的管理行为选择是? 管理抉择 • 请仔细阅读题目 2-1 , 2-2 , 2-3 ,这是一组连续的管理 事件,如果想要最高的团队士气,你的管理行为选择是? 谢 谢!

67 页 587 浏览
立即下载
领导力培训课程游戏

领导力培训课程游戏

领导力游戏-踢足球 教练技术 他的授权方式   踢足球 形式:6 个人一个小组为最佳 类型:指导、帮助其他组员学习技能 时间:15 分钟 材料及场地:每组一个龙门及一个足球,在空地进行 适用对象:参加领导力训练的全体人员 活动目的:用于说明在指导下属或同事工作或交代任务时所需要的技巧。 操作程序:培训师把龙门及足球发给小组,龙门与射球的地方相隔 8 米,而后给小组十分钟的练习 时间,之后进行比赛。每组要踢十个球,每人至少要有一次的踢球机会。进球最多的小组为胜组。 有关讨论: 1、你们小组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技巧,如果有成员在这方面比其他成员更有优势,那么这些成员怎样教其他 人也具备这方面的技巧? 2、不懂执行这一任务的组员们,你们当时怎样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来完成任务,是否有学习的欲望,向其 他组员学习有没有障碍,这些障碍是什么? 教练技术 时间:30 分钟 道具:七巧板若干套 游戏目的:让主管学会如何进行指导下属 游戏操作方法: 1、导师先教方法给教练,大约 3-4 分钟。具体方法是定义目标,定义形状,定义多边形的每边。 2、然后看谁教的快,由小组教练教会,然后由小组抽签决定谁来代表小组进行比赛。 3、可增加 12 秒限时完成项目,正确的进行加分。 4、三分钟练习,有谁摆不出来罚分。 1 他的授权方式 形式:8 人一组为最佳 时间:30 分钟 材料:眼罩 4 个,20 米长的绳子一条 适用对象:全体参加团队建设及领导力训练的学员 活动目的 让学员体会及学习,作为一位主管在分派任务时通常犯的错误以及改善的方法。 操作程序 1、 培训师选出一位总经理、一位总经理秘书、一位部门经理,一位部门经理秘书,四位操作人员。 2、 培训师把总经理及总经理秘书带到一个看不见的角落而后给他说明游戏规则: —总经理要让秘书给部门经理传达一项任务,该任务就是由操作人员在戴着眼罩的情况下,把一条 20 米 长的绳子做成一个正方形,绳子要用尽。 —全过程不得直接指挥,一定是通过秘书将指令传给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指挥操作人员完成任务。 —部门经理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秘书请示总经理 —部门经理在指挥的过程中要与操作人员保持 5 米以上的距离。 有关讨论 作为操作人员,你会怎样评价你的这位主管经理?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分派任务? 作为部门经理,你对总经理的看法如何?对操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看法如何? 作为总经理,你对这项任务的感觉如何?你认为哪方面是可以改善的。   2

2 页 369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