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对企业员工压力情绪进行有效管理

用心理学对企业员工压力情绪进行有效管理

【系列专题沙龙】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用心理学对企业员工压力情绪 进行有效管理 深圳解决之道顾问机构 总裁 池强 2009 年 7 月 致谢 向各位嘉宾致谢,感谢大家在百忙之 中参加本次沙龙活动 从本次沙龙,是解决之道公司【系列 专题沙龙】《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 中的有效应用》的第二个专题 中的有效应用》 我只是个引导者,大家有什么问题, 可以随时打断我的讲座,现场研讨 也可将问题写在纸条上,通过现场的 服务人员传给我  更加欢迎各位朋友现场发表自己的 见解!!! 2 目录 引言:从极端行为谈起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6 情绪 / 心态训练 3 引言:从极端行为谈起 据国家卫生部疾控中心二 00 九年初提供的数据,中国有心理问题 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达百分之七,总数超过一亿人 医学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有 25 万到 30 万人自杀,约占全球自杀 人数的四分之一(摘自《参考消息》) 深圳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的精神状态更容易出现问题 深圳近几年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超过 2 000 人,高于交通死亡人数;在深圳每年 2000 名自杀者中,中产阶层占了大多数 (摘自《羊城晚报》的相关报道) 4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1 压力及其表现 ∷ 压力:导致身体和感情紧张的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通常都是 消极的  与压力有关的情感的词汇:焦虑、紧张、沮丧、痛苦、不安、 绝望、恐慌、发怒、恐惧等等  压力过大时的外部表现:长期失眠、不断的梦魇、体重不断下 降(个别的表现为体重急剧增加)、常因小事引起情绪剧烈变 化(大喜、大怒、大悲、极度兴奋、极度失望)、长期心情忧 虑、倍感疲惫(尤其是感觉心累)、长期的自责、经常袭来的 挫折感  压力过大时的身体表现:失眠症、头痛症、头晕症、胃痛(易 5 得胃溃疡)、皮肤过敏症、胸闷、血压上升等等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2  压力的形成 ∷ 一些职位或岗位本身就会带来压力  比如,完全由硬指标衡量的岗位  需要负全责的职位等等 工作中的挫折会形成压力  在工作中,每天都有可能遭遇挫折;当挫折接连而至或不能正 确对待挫折时,就会产生压力 工作的转变会形成压力 生活中的不顺、挫折、意外都会带来压力 恶劣情绪与过大压力总是同时出现,互为因果,相互强化 生活中的压力会作用在工作上,工作中的压力会反映在生活中,如 此作用,压力形成且被放大 6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3  压力的影响 ∷ 压力能够累积,即如果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解除或 释放,是能够随着时间积少成多  当压力适当,又能够被正确认识时,压力可以成为 前进的动力  过大的压力首先影响情绪;或恶劣的情绪形成巨大 压力  进而影响心理  长期将破坏身体健康  更加导致情绪的变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不能正确对待、处理、排解压力,不能对恶劣情绪 进行有效干预,不仅会影响工作,还会影响生活 7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4 压力过大的预兆 ∷ 如果持续出现以下情况,则可能你现在压力过大,且已经或将要 对工作、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 持续感觉精力不足,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 压力双刃剑 开始经常胃部、背部不舒服 压力三部曲  经常头痛,却找不到病理方面的问题  长期失眠或经常梦魇  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似乎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  强迫饮食(强迫性的厌食或强迫性的进食)  脾气变得暴躁且无常  当多种症状同时出现时,有可能是压力过大;当然,去医院 8 你或你的同事出现上述情况了吗? 检查身体是非常必要的 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面临较大的压力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好做,成功时,功劳往往是别人的;失败时, 责任是你的  你承受着多方压力  你必须“均衡” 企业所有者(老板)的压力 自我职业道德及 良知的压力 公司内部人际 纠纷带来的压力 人力资源 管理 员工的压力 劳动纠纷的压力 其他社会方面的压力 公司内部执行规章 制度带来的压力 9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三种意识及其关系 意识:是指当前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其特点是神志 清楚,能感知外界和现实的各种刺激,能觉察到自己的思想,感 情和行动的目的,是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 前意识:也称之为“潜伏的无意识”,她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 前意识里的心理活动是在一个人出生后成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处于前意识里面的心理活动平时不能意识到,集中精力努力回忆 和经过提醒,才能进入意识。其作用是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 以及按照现实要求和个人的道德标准来调节心理活动的 潜意识:人们的心理活动不能被意识到的称为潜意识。弗洛伊德 认为人们的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大部分的日 常行为也受潜意识所驱动。潜意识的主要特征是非理性、无道德 性、反社会性和不可知性 10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 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 从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 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 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 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 识之中 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 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 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 潜意识 11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三步人格论 本我,是个性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由先天本能、基本 欲望所组成。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 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 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 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 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 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 则”  三者原则不同,冲突无法避免  当平衡受到破坏时,往往产生紧张、焦虑…… 12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人的心理问题,其实是自己心中对自己及对世界的看法、印象出 了问题 通俗说,就是心中对自己及世界的画像出了问题 而心中的画像就是自己的心灵地图,她控制着人的一切想法及外 在行为  这样,出了问题轻则产生消极情绪(包括紧张、焦虑等等),重 则…… 13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干预 积极情绪对人的生命活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愤怒、怨恨、恐惧、忧郁和痛苦,是人 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若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功能失调,进而造成某 些器官或系统发病 14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成就希特勒 1918 年 9 月 28 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历史时刻。 27 岁的英国二 等兵享利。坦迪与敌方 29 岁受伤的德国下士阿道夫。希特勒在法 国小镇马尔宽“相遇”,坦迪没有扣下扳机 此后,死里逃生的希特勒神经衰弱、癔证性失明(近乎疯狂的— —见人就说自己的眼睛被毒气毒瞎。) 1918 年 10 月德国当时最有名的心理医生埃德蒙德 · 福斯特运用 催眠术为其治疗 15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意识状态的客观指标 人的脑波活动频率可以从 0.5HZ 到 85HZ 之间,大脑的兴奋性越 高,其脑波的活动频率就越高,相反,人的心情越平静,脑波活 动频率就越低 通常人的脑波活动频率是 4HZ——40HZ 16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β 脑波:频率是 14HZ——40HZ ,这是清醒的,外向的,有意识与感知的状态, 通常,人在清醒时,脑波频率一般在 21HZ 以下 α 脑波:频率是 8HZ——13HZ ,这是催眠及轻松的睡眠与做梦的状态,此时 眼球往往会有快速的转动 θ 脑波:频率是 4HZ——7HZ ,这是一种舒适的睡眠状态 δ 脑波:频率是 0.5HZ——4HZ ,这是一种深度睡眠,毫无感觉的无意识状态 当有心理压力与紧张时,脑波频率就会增加,比如:焦虑、生气、恐惧、忧虑、 埋怨、愤恨时,脑波频率会升到 22HZ 以上,此时会产生有害的生理心理效应:  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 注意力下降,思考能力变得混乱  人体氧气消耗量及新陈代谢增高,容易导致精力与能量的消耗  脑波频率在 40HZ 左右时,人就会变得焦燥异常,思维活动难以控制 17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与催眠术 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 ) 引起的 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 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 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 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 而不同 催眠时暗示所产生的效应可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  以一定程序的诱导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称为催眠术 18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 自主 . 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 感觉麻痹 感觉扭曲和幻觉  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幻听和幻视现象,有时还可以依照指导 语将电视机看成方纸盒,或将臭味闻成香味 解除抑制 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 催眠者的暗示不仅指导着被试当时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影响到事后 的行为,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从而造 成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完全缺失 19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六大心理效应: 自主性减低  暗示性上升  注意范围狭窄  回忆能力增加  错觉  催眠逻辑(相互矛盾的意念同时存在大脑中)  20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术是一种心理学技术,其一般原理如下: 1 )暗示,催眠的实质是暗示 暗示是在没有对抗态度的条件下,采用某种方式,影响人们心理 与行动,从而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 判地接受一定意见和思想,或者引起生理上的某些变化 暗示要有一定方式 直接暗示  间接暗示  自我暗示  21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暗示可影响人们的认识(接 受一定的意见和思想) 暗示影响人的情绪和活动 暗示影响人的生理变化 22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权威的暗示性强  用含蓄语气暗示比直接语言命令暗示作用大  情感适当的语调语气可以增强暗示作用  安慰剂效应 “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 物质构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本不具有药 理功能,即使对于手术后创伤这样真实的“器质性病 变”,也可产生疗效,对于疼痛的有效率达 30-40% 23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术是一种心理学技术,其一般原理如下: 2 )注意 ,催眠的实质是意识狭窄,特别是注意的广度狭窄化 注意是心理活动中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催眠就是让被催眠者只注意催眠师的引导,忽视、无视其他事物 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 在进行催眠时,环境要尽量安静,不使外界刺激物刺激被催眠者, 不引起他的无意注意,不分散他对催眠师的注意  催眠师应讲明催眠术可以治好他的病(这是被催眠者的愿望),有 助于他集中精力(注意力)于催眠,配合催眠师,催眠才易成功 24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师能否对受试者予以催眠,取决于以下条件  受试者的催眠感受性  对催眠的态度  良好的信任关系  催眠师的技能  适合于催眠的环境 25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深度的划分 浅度  运动受控,但知道过程,不承认受控,(其实我能动)  观念运动(显性、隐性身心疾患的本质),观念性运动出现后暗示增强  吸引注意力时,暗示性上升  平时一般眨眼 30 次 / 分,受术者如被催眠,眨眼次数下降,每分开始 14 次者被催眠了 中度  知觉异常  态度、性格、兴趣发生变化  可暗示性改变其生理功能 深度  记忆变化,年龄倒退,人格变化  后效应  强烈深层的控制 26  用在企业管理方面时,更多的是一种暗示,最多到浅度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清晰在今天的沙龙中,我们了解催眠术技能的目 的 问题 我们了解催眠术的目的是什么? 27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前的准备——暗示性检验技巧 首先要看他 / 她是否容易被催眠 看他 / 她是否有较高暗示性 暗示性及催眠对象的选择 暗示性:不加批判的接受对方的观念及指示 暗示性强(易于催眠者) 心诚者、信服者  善良的顺从者  学生、妇女、青少年  暗示性差(不易催眠者) 警察、领导、律师等批判性职业者  智力低下、理解力差、反应慢的人  28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暗示性检验 嗅水法 测平衡功能 测记忆力 抬手法 甩手法 后倒法 手指靠拢法  一般,高暗示者 15-20% (易催眠者);中暗示者 60-70% ;低 暗示者 15-20% (不宜做催眠)  统计显示, 90% 人可以被不同程度的催眠 29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除了暗示性外,以下情况非常重要 态度:愿意接受催眠者易被催眠 经验:若被催眠者已被催眠过,则很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兴趣:对催眠术很感兴趣的人,不易被催眠 催眠分类 自我催眠 单独催眠 群体催眠 30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方法 1 )放松法 让受术者静卧床上十分钟左右,自我放松(或说静息)一会儿。 再嘱受术者微闭双目,逐一要求他前额放松……眼睛放松……面部 肌肉放松……“好,现在你前额放松了……眼睛放松了……”“面 肌放松了……”可轻声、慢慢重复几遍,每一个放松部位让受术 者体验几分钟,再嘱颈部肌肉放松……放松……再嘱上肢肌肉放松 ……放松……再嘱胸部、腹部、下肢分别放松……放松……“这样你 全身的肌肉都放松了,不想再动了,一点也不想动了,没有力气 了……你已感到全身放松,非常舒畅,全身暖洋洋的,睡吧……睡 吧……睡得越来越深……睡吧……”在嘱其放松以后,也可以提一 下他的两肢看是否放松,若他已放松,轻轻放下,若不太放松, 重嘱放松 31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方法 2 )凝视法(言语暗示加视觉刺激) 让受术者静卧床上或沙发上,闭目静息十分钟左右,当观察到他 呼吸平稳眼睑不频繁眨动后可以施术。要他放松胸部肌肉、放松 腹部肌肉,然后要他深呼吸三次,看他能否准确执行。如果他精 力集中,能够执行,此时可用一支笔或会发光的金属球之类(有 时是人的指头、眼珠)放到受术者眼前 30-50cm 处,让他凝视这 一点,切勿他视,当他集中精力注视时,逐渐由远到近移动这支 笔(或不移动),同时暗示他,“你眼皮已感到沉重、视力模糊、 疲劳、不想睁开眼了,闭上眼睛吧……瞌睡吧……睡吧”,当闭上 眼睛后立即暗示,“你已入睡了,眼皮睁不开了,完全放松没有 力气了,你全身放松,睡吧……” 32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方法 3 )言语暗示加听觉刺激 催眠时,让求治者闭目放松,注意倾听节拍器的单调声或水滴声 几分钟后,再给予类似于上述的言语暗示 同时还可以加上数数,如:“一,一股舒服的暖流流遍你全身… …;二,你的头脑模糊了……;三你越来越困倦了……;四,…… 五…… ." 33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方法 4 )言语暗示加皮肤感觉刺激 施治者首先在求治者面前把手洗净,擦干和烤热 然后嘱求治者闭目放松,用手略微接触求治者皮肤表面,从额部, 两颊到双手,按同一方向反复地,缓慢地,均匀地慢慢移动,同 时配以与上述类似的言语暗示 有时也可不用言语暗示,仅用诱导按摩 . 这种按摩还以采取不接 触到求治者皮肤的方法,只是靠双手的移动而引起温热空气波动, 给皮肤温热感而达到诱导性催眠按摩的目的 我们是否注意到所有催眠方法的一个共性: 放松 34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自我催眠法   人是精密的、自动的自我反馈保护系统: 打喷涕、打磕睡、打哈欠、出汗等等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现象。  人在不舒服的时候会感觉到困倦、想睡,缺乏活力,不想活动,就 是要让人放松,降低脑波活动的频率,从而来帮助人体调整心身状 态,恢复精力与能量  放松、催眠是一种主动的自我保护技术 自我催眠暗示疗法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已被广泛应用 它是通过自我催眠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控制心身状态和行为 的一种心理保健或心理治疗 实际上,人们早已应用自我催眠暗示,如祈祷,宗教仪式,印度 的瑜伽术,中国的气功术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实施自我催眠暗示 35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自我催眠法   提前设想很重要,设想什么,催眠后才进入什么情景 如果进行过催眠,再练习自我催眠就会很容易 自我催眠的七大心法 端正体态专注放松(身体不正,则肌肉不正,长时间会很累,放 松不了) 四肢沉重感训练 四肢温暖感训练 呼吸轻松感训练 心脏平静感训练 腹部温暖感训练 额头的凉爽感觉  36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正确认识与评估压力 压力是个双刃剑  适当的压力能够成为工作的动力  较大的压力会使员工快速成长  过大的压力回使员工离职、健康受损乃至造成更大的损失 许多工作本身由于衡量标准鲜明,属于压力大的工作 只要想干出成绩,就必然面对压力  要认识到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不能承担压力等同于不能承担责任  也要认识到,长期、过大的压力危害巨大  要对自己承受到压力进行正确的评估 37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保持压力 / 情绪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 对压力过大产生的一些症状给予足够的关注 对压力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 努力减轻生活方面压力 压力产生时不能回避,要针对焦虑的根子及时采取行动 情绪极端恶劣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干预 使用催眠术的原理 只要正确认识,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行动,是能够保证压力处于可 控状态 38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进行压力的释放     每个人处理与缓解压力的方法都不同 及时用合适自己的方法释放压力 要及时感知自己压力的积累 摸索出自己处理压力的方法 有意而为之 练习自我催眠是个缓解处理压力的好方法 大家平时是如何缓解压力的? 39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1 一天之初的好心情 ∷ 每天一起床,就要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给自己找个“简单”理由 今天我心情很好 给自己找个好心情的理由,比如: 今天天气晴朗 今天阴天 今天下雨 今天来台风了 看一个人是否快乐,不要看笑容,要看清晨梦醒时的一剎那表情 40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2   多从“明亮”的视角看待事物 同样的事物,视角不同,结果不同 灰暗的视角,产生黯淡的心理 明亮的视角,产生愉悦的心理 这首先是习惯性的积极自我暗示 甚至可以成为一种自我修炼 ∷ 分别用不同的视角看待 工作忙,加班 用灰暗的视角 用明亮的视角 工作闲,不加班 用灰暗视角 用明亮视角 41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3 对恶劣情绪进行及时干预 ∷ 当出现恶劣情绪时,不能听之任之 恶劣情绪非常容易像催眠术一样进入“意识狭窄”,但这是一 种消极的恶性的循环 要主动对自己的恶劣心情进行自我心理干预 最简单的自我心理干预就是“算了,不去想了” 更高级的心理干预就是用催眠原理转化注意,将注意集中转化 到快乐、轻松、积极的事物中 对恶劣情绪不进行自我心理干预,就等于谋财害命 42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4 平时多做放松练习 ∷ 任何催眠方法,首先就是要求放松 压力 / 负面情绪,一般伴随着紧张 经常进行自我放松,能够及时缓解压力 最简单的两种放松方法 能够放松的人,就能控制自己的压力 / 情绪 43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5 试着做压力调试催眠 ∷ 可以自己做 可以与员工一起做 两个连续可以分开做,也可以连在一起做 今天我们也会做练习 44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保持身心健康 对身体健康我们有足够的关注 对心理健康,我们往往忽视 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只有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只有身心健康,才能享受生活 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 45 练习一 6 情绪 / 心态训练 下面我们做几个动作,从这几个动作区分压力、紧张以及放松,这样你觉得有压力的时候 你就会注意到了,及时进行放松,把这些紧张压力排除,现在请跟录音一起做 先深深的吸一口气,吐气,再深深的吸一口气,吐气,现在,请把你的睛睛闭起来,请你 放松,请你用力的闭起你的眼睛,感觉一下那种紧张的程度,感觉一下脸上所承受到的紧 绷,用力的皱眉头,感觉一下那种紧绷,再用力的皱一下眉头,现在放松。感觉一下你脸 上的肌肉都放松的那种美妙的感觉,你可以感觉出来紧张及放松两者之间的差异。现在想 想你的睛睛,非常非常的平静,放松而且很舒服。现在请闭上你的嘴巴,闭上你的嘴巴而 且紧咬你的牙根,感觉一下你的牙齿,感觉一下咬牙切齿的感觉。现在请你放松,然后感 觉一下这两者中间的差异。感觉一下放松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好,感觉一下放松和紧张之间 的差别。现在把你的肩膀往后扩张,把头往前伸,再把你的头往前伸,感觉一下你脖子背 后所感觉到的那种紧绷,感觉一下你脖子上的那种紧绷,感觉一下那个紧绷,现在把你的 头缩回来,放松的把它放回来,你可以感觉紧张与放松中间的不一样。现在我要你紧握你 的拳头,紧握你的拳头,用力的把它握紧,再用力,用力的握,非常用力的握,现在,把 你的五个指头伸直,用力的把他们伸直,把它们伸出去,用力的把他们伸出去,伸到你不 能够再伸展的极限,现在请你放松,把你的手指头放松,把你的手也放松。感觉刚刚那些 紧张,由你的手指中间消失了。现在请你伸出你的脚,用力的伸直,用力的把他们伸直! 要感觉那种紧绷的感觉,现在再把你的脚掌往脚里面收,然后让你的脚指头面对你自己, 去感觉一下你的脚步关节所承受的紧张,感觉你的脚背和你的小腿所感觉的那种紧绷,那 种紧绷!紧绷!感觉那种紧绷!然后,你要放松,你感觉到你所有的腿部肌肉都放松了, 完全都放松了,你可以感受到紧绷与放松两者之间的感觉。 46 练习二   6 情绪 / 心态训练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压力调适的催眠练习 请跟着引导师一起做,放松下来,让自己的思路跟随着引导尽情 的想象 做一个深呼吸!让空气充满了你的肺,然后伸展你的四肢,一起 搓搓手,一起搓搓脸 记住这种安祥、平静而且完全放松的感觉,当你感受到压力的时 候回想这种感觉,当你需要舒解压力的时候,就重复在你脑中对 自己说着,放松 大家说说自己的感觉 47 现场互动  这是我们今天沙龙的最后一次互动,希望大家踊跃提出 自己的问题和设想,与现场的各位朋友分享分享  更加欢迎各位嘉宾现场现场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果时间不够,沙龙 结束继续交流) 48 寻解决之道 走鲲鹏之路 谢谢大家! 49

49 页 218 浏览
立即下载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衷心感谢原创学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知识在分享中创造价值 , 智慧在传播中展现意义! 作为 21 世纪的管理工作者,如何有 效激发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人际关系, 真正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的管理目标。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及 行为规律的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 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内容简介 通过典型案例,较全面地介绍了管理心理学 的基本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八章,从 个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领导心理和组 织心理四个方面作了介绍。在如何有效激发人的积 极性,改善人际关系,有的放矢地提高管理水平等 方面进行探讨;加入了实训练习。 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附 录 录 管理心理学概述 个体心理与管理 知觉与管理 态度与管理 激励与管理 群体行为与管理 领导心理 组织心理 部分心理测验量表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开篇故事】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四、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五、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个体心理 (二)群体心理 (三)领导心理 (四)组织心理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 查法 ) (四)测验法 (五)个案法 ( 问卷法 . 访谈法 . 电话调查法 . 网络调 第一章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 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3. 行为科学理论 4. 管理科学理论 5. 权变管理理论 6.“ 企业文化”理论 7.“ 学习型组织”理论 资料小百科—— 梅奥和霍桑试验 梅奥( G.E.Mayo ) 1880 年出生于澳大利亚。 1923 年他作为宾夕 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洛克菲勒基金会进行工业研究,在此期间他开 始了著名的霍桑试验。试验开始于 1924 年,结束于 1932 年,共分为四 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对工作场所进行照明试验,结果表明,照明强 度的变化对生产率没有什么影响,试验也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着工 作的生产效率。第二阶段:进行的继电器装配试验,经过研究,发现监 督和指导发生的改善能促使工人改变其工作态度,提高产量,而其他因 素对产量的提高没有多大影响,于是决定进一步研究工人的工作态度和 可能影响工人工作态度的有关因素。第三阶段:是进行大规模的访谈, 前后达 2 万多人次。总结该阶段的调查结果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 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群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每个 工人工作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自身状况,还与工作小组的同 事关系有关,任何一个人的工作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同事们的影响。第四 阶段:进行的是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结果表明,团体的成员相互保 护意识比较明显,工人对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持有不同的态度,级别越 高,越受工人的尊重,工人对他的顾忌也比较强;成员中也存在小派系, 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谁要加入这一派系,就必须遵守这 些规则,同时,谁违反了这一规则,谁就会受到处罚。梅奥在完成霍桑 试验后,提出了他的人群关系理论。 第一章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一、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 二、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二)“社会人”假设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四)“复杂人”假设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 第一节 心理现象概述 一、心理现象 二、心理实质 人的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和个性心理过程的联系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个性心理 意志过程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 第二节 气质与管理 一、气质概述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气质差异 三、气质在管理中的实践意义 气质类型与特征 气质 类型 特 征 高级神经活 动类型 多血质 热情,开朗,无忧无虑,兴趣广泛但 注意力易分散,感情易变化 活泼型 (强而平衡、灵 活 ) 胆汁质 动作粗犷有力,精力旺盛,情绪易激 动,缺乏持久力 兴奋型 (强而不平衡) 黏液质 好静,不易激动,办事稳当,善于忍 耐,思考问题深沉 安静型 (强而平衡、不 灵活 ) 抑郁质 生性孤僻多疑,敏感、细心,感情深 抑制型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 第三节 性格与管理 一、性格概述 二、性格在管理中的实践意义 什么是性格? 习惯 a· 习惯 b· 习惯 c…… 习惯 n = 性格 性格特征 表现方面 主要特征 对现实态度的待征 表现为对社会、对工作、对他人、对自己 的态度。如正直、诚实、积极、勤劳、谦 虚等,与其相反的是圆滑、虚伪、消极、 懒惰、骄傲等 意志特征 独立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等,与 其相反的为易受暗示性、冲动性、动摇性、 优柔寡断等 情绪特征 热情、乐观、幽默等,与其相反的为冷淡、 悲观、忧郁等 理智特征 深思熟虑、善于分析与善于综合等,与其 相反的为轻率、武断、主观自以为是等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 第四节 能力与管理 一、能力概述 二、能力在管理中的实践意义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能力的分类与特征 1. 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的能力和 特殊的能力。 2. 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 能力、才能和天才。 3.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把能力分为认知 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 按创造的程度,能力可分为模仿能力、再 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5. 按能力的测验观点,能力分为实际能力和 潜在能力 第三章 知觉与管理 【开篇故事】 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感觉与知觉 二、知觉的特性 三、知觉的种类 四、影响知觉的因素 五、错觉及其应用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图片 1 图片 2 第三章 第二节 知觉与管理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二、社会知觉的类型 三、社会知觉效应及应用 自我知觉的结构 自我要素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自我认识和评价 自我追求行为 对自己身体、衣着、仪表、 家庭及自己所有物等的认 追求身体外表、穿衣 知和评价 打扮、欲望的满足等 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誉、 引人注目、追求名誉、 财产及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权力、地位等 和评价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 德水平等的认知与评价 追求智慧、能力、宗 教、道德良心等 社会知觉效应 (一)首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三)晕轮效应 (四)刻板印象 (五)定势效应 第三章 知觉与管理 第三节 归因理论及应用 一、归因理论概述 二、典型的归因理论 三、归因理论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人们对行为和事件归因的一般历程 动 机 或 人 格 特 性 计 划 意 图 能 力 知 识 行 为 行 为 产 生 的 后 果 第四章 态度与管理 【开篇故事】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及其构成 二、态度的特点 三、态度的作用 态度的构成要素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意向成分 二、态度的特点 (一)对象性 (二)社会性 (三)内隐性 (四)稳定性 (五)可变性 第四章 第二节 态度与管理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过程 二、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三、态度与偏好 四、与管理相关的态度 五、态度调查 第四章 第三节 态度与管理 态度改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三、自我觉知理论 四、参与改变理论 第四章 第四节 态度与管理 改变态度的途径与方法 一、重视宣传 二、增加接触 三、参与活动 四、社会角色扮演 五、利用团体规范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激励与管理 【开篇故事】 第一节 个体行为 一、个体行为概述 二、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体行为的一般模式 需要 产生 动机 采取 行为 实现 需要满足 第五章 激励与管理 第二节 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 二、激励的作用 三、激励的原则 四、激励的方法 激励的过程 外部刺激 激发 动机 产生 行为 实现 预定目标 满 足 对新需要的强化 潜在需要 激励的方法 (一)物质激励 (二)工作激励 (三)感情激励 (四)荣誉激励 (五)参与激励 (六)目标激励 (七)危机激励 第五章 激励与管理 第三节 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 · 哈罗德 · 马斯 洛( Abraham Harold Maslo w , 1908.04.01 - 1970.0 6.08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 家。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成就需要理论 戴维 ·麦克利兰( David C. McClelland , 1917.05.20 - 1998.03.27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麦克利兰把人的 高层次需要归纳为对成 就、权力和社会交往三 种需要。 (三)双因素理论 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 格( Fredrick Herzberg , 1923-2000 年),美国的 行为科学家。 双因素理论又称 为“激励因素 -- 保健因 素”理论,赫茨伯格认为: 使员工不满的因素与使员 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是不一 样的。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维克托 · 弗鲁姆( V. H. Vro om ),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 家。曾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 位,并长期担任耶鲁大学管理学教 授兼心理学教授。曾任美国管理学 会 (AOM) 主席,美国工业与组织 心理学会 (STOP) 会长。 1998 年获 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卓越科学 贡献奖 ,2004 年获美国管理学会卓 越科学贡献奖 , 是国际管理学界最 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一)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为: MF = V x E   其中:    MF —— 激励强度( Motive Force ),是指激发 个体工作积极性的强度,即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与持 续程度;    V —— 效价( Valence ),是指所达到目标对于 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它反映个体对某一成果或奖 励的重视与渴望程度; E —— 期望值( Expectancy ),是指个体对某一行 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由此可见,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组合,决定了激励强 度的不同。 (二)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 · 斯塔希 · 亚当斯( John S tacey Adams )于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该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 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 的影响,体现了社会要求利益分配合理化的倾向。 比 社会 比较 较 因 素 个体感 受 自己的所得 / 自己的投入=他人的所得 / 他人的投入 公平 自己的所得 / 自己的投入≠他人的所得 / 他人的投入 不公平 自己现在的所得 / 自己现在的投入=自己过去的所得 / 自己 公平 过去的投入 历史 比较 自己现在的所得 / 自己现在的投入≠自己过去的所得 / 自己 不公平 过去的投入 (三)强化理论 B.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 1904-1990 年 ) ,美国的 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新行为主 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强化是指对个体行为的 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 罚)及其对该行为是否重复的 影响程度。 强化包括正强化、负强化 和自然消退三种类型 (四)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最早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 心理学教授爱德温 · 洛克于 1968 年提出。 目标是指行为的目的。与个体需要相 联的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动机,因而对个 体具有激励作用。如果目标的设置比较合适, 会使人产生想实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这样对 人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强。 目标设置的三个标准:① 目标要具体 ② 目 标要有一定难度 ③ 目标是可接受的 。 第五章 激励与管理 第四节 挫折理论 一、挫折理论概述 二、挫折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开篇故事】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行为 第六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一、群体的规范与压力 二、群体凝聚力 第六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第三节 群体的沟通与冲突 一、沟通的一般概述 二、沟通的种类 三、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 四、群体的冲突 信息沟通过程模式 噪音 信息源 信 息 编码 信 息 通道 反馈 信 息 解码 信 息 接受者 第六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第四节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一般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分类 三、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五、人际交往沟通网络 六、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不同类型沟通网络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 沟通网络 传播信息 解决问题 群体作业 领导人的 组织化 类型 速率 难易 产生 程度 程度 轮式 链式 环式 全通道式 士气高 低 对工作变 化弹性 快 简单问题 迅速生产 效率 组织 高 化并 稳定 非常显著 很低 慢 很快 简单问题 慢慢生产 效率 组织 高 化并 稳定 相当显著 低 慢 慢 复杂问题 不宜生产 有效 组织 化 不发生 高 快 慢 复杂问题 不宜生产 有效 组织 化 不发生 高 快 第七章 【开篇故事】 领导概述 一、领导 二、领导与管理 领导心理 领导的含义 定义领导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有 一些要素却被认为是领导现象的核心。它们 是: 1 、领导是一个过程; 2 、领导包含影 响; 3 、领导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 4 、 领导包含实现目标。基于这些要素,本书对 领导作如下定义;领导是个体影响一群个体 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过程。 第七章 第二节 领导心理 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三、 领导权变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特质领导理论认为:某些人天生具 有某些特殊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又会使他们 成为“伟大”的领导者。特质理论就是建立 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的。 二、领导行为理论 由于在特质论中未能找到普遍适用 的规律,研究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具体的领 导者表现出的行为身上,希望了解有效领导 者的行为是否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一理论研 究的重点在于研究领导的作风与领导的职能。 领导行为理论——四分图理论 高 关 心 人 低 低组织 高关心人 高组织 高关心人 低组织 低关心人 高组织 低关心人 抓组织 高 领导行为理论——管理方格图 1.9 高 关 心 人 9.9 5.5 1.1 低 9.1 关心生产(工作) 高 三、 领导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一种“领导匹配”理论, 所谓权变的含义就是指行为主体根据情境因 素的变化而作出适当的调整。即试图将领导 和适当的情况相匹配。权变理论认为领导的 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风格与情境相适应的 程度。为了了解领导的表现,有必要先了解 他们领导行为所处的情境。有效领导是视领 导者的风格和适当的场景相匹配的程度而定 的。 领导情境匹配图 领导者—成员关系 好 任务结构 职位权力 期待的领导风格 差 高结构 低结构 高结构 低结构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1 2 3 4 5 6 7 8 低LPCs 中LPCs 高LPCs 低LPCs 第七章 领导心理 第三节 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及领导艺术 一、领导者权力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三、领导艺术 一、 领导者权力 领导权是指一个人因为具有某种地 位或素质而获得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 用来影响别人,使别人根据他的劝告、建议 或命令行事。领导权是个动态的变量,因影 响者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定。由于领导者的 权力最终决定于对象的需要,当这些需要改 变,或影响者对于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的控 制程度改变时,这种权力也随之改变。 权力的种类 1 、合法权力 2 、奖赏权力 3 、强制权力 4 、专家权力 5 、参照权力 合法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具有外 在性质,可以统称为外在权力(职位权力)。 外在权力是经过法律、组织等直接或间接肯定 而为社会所承认,并对权力施受双方具有控制 性的约束力。领导的外在权力具体表现为决策 权、用人权、指挥权、奖惩权等。这些权力通 常以职权的形式体现出来。 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是一种与外在权 力截然不同的内在权力。它们不以社会的法律、 组织规定为基础,无须外界授予,也没有正式 的授权形式,而仅仅来自领导者本身的因素, 权力的大小取决于领导者的品格、知识、才能 等个人素质。内在权力对权力施受双方均没有 强制性的约束力。 第七章 领导心理 第四节 领导者的选拔、考核与培训 一、选拔 二、培训 三、考核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选拔——就是根据工作性质及要求从一群人中 挑选出若干人,承担相应的工作或特定的职责。 选拔的实质,就是寻求工作与人之间的最佳配合。 培训——为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水平,使他们在思 维方法、工作方式、知识结构、思想观念、道德 品质上不断提高,需要对领导者进行训练。 考核——领导工作的绩效主要是看实绩,看他 所产生的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回溯领导的过程,进一步考察领导 者品质、才能表现和勤勉程度,辩证地分析能力 与效果之间的状况。通过这样的考评,才能对领 导绩效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第八章 【开篇故事】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什么是组织 二、组织的类型 三、组织的功能 组织心理 一、什么是组织 传统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为了 实现某一共同目标,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 构成的人群集合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含 义:①共同目标。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 标,而需要协同活动;②分工与协作。个体 无法达到团体的预定目标,就需要在成员间 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还要有责任制度加以 保证;③组织的功能是协调人们达到共同目 标而进行的活动,包括各层次内部和各层次 之间的协调。 一、什么是组织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指开放 的社会技术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含义:①组 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进行信 息交流;②组织是一个社会的技术系统。它 既包括结构和技术方面,也包括心理、社会 和管理方面;③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 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④组织是一个动态概念。为了适应环境的不 断变化,组织本身也要不断地改革。 第八章 组织心理 第二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 四、组织设计的原则 五、组织结构的形式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 (一)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的原则 (二)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 (三)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 (四)联系方式的设计 (五)管理规范的设计 (六)人员配备和培训体系的设计 (七)各类运行制度的设计 (八)反馈和修正 四、组织设计的原则 (一)目标统一性原则 (二)分工协作原则 (三)指挥统一原则 (四)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五)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六)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七)执行机构与监督控制机构分设原则 (八)精干高效原则 第八章 组织心理 第三节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与目标 二、组织变革的动力 三、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四、组织变革的过程及方法 五、组织发展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依据外部环境 的变化、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并完 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生存和 发展需要的变革能力。 组织是由集体发展而来的。任何组 织结构或形态,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它在随 着内、外部环境和成员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越发展,对组织的要求就越高。 二、组织变革的动力 (一)外部动因: 1. 社会政治因素 2. 社会经济的发展 3.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4. 市场变化的因素 (二)内部动因: 1. 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2. 组织结构的改变 3. 组织职能的转变 4. 人际关系与心理因素 第八章 组织心理 第四节 组织文化心理 一、组织文化概述 二、组织文化的建设 【分析与讨论】 本章小结 组织文化的内容 1. 组织精神 2. 组织价值观 3. 组织形象 组织文化的功能 1. 凝聚功能 2. 导向功能 3. 激励功能 4. 调控功能 5. 辐射功能 二、组织文化的建设 ( 一 ) 精神文化建设 ( 二 ) 制度文化建设 ( 三 ) 物质文化建设 ( 四 ) 组织文化的丰富发展 谢谢!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87 页 202 浏览
立即下载
员工管理--职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调适(PPT 88页)

员工管理--职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调适(PPT 88页)

职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调适 佘双好  一、成年是人生发展危机四伏的时期  二、如何确定职工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  三、面对职工心理问题如何处理 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调适方法  五、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 六、职工心理调适干预策略  一、成年是人生发展危机四伏的时期  1 、毕生发展的基本观点与成年心理学 ( 1 )发展是延续一生的  ( 2 )发展是多维度的  成长与衰老都是发展的特征发展是多样的,有些方 面的发展变化可以表现为一条不断平稳上升的直线; 有些方面则可能表现为一条波动的曲线;有些方面 发展先慢后快,也有些方面是始终保持不变或是终 身都在不断地改变;有些维度或某个维度的一些成 分会进一步扩展,而有些则会减弱。比如在语言的 发展中,在个体获得本民族语言的同时,掌握第二、 第三门语言的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尤其是在 过了儿童早期。在社会情绪的发展中,当青年人开 始与异性伙伴建立密切的关系后,他与同性伙伴的 关系会变得疏远起来;与某一个特定的异性形成亲 密的关系后,与其他异性的关系也会逐渐变得疏远 起来。在认知的发展中,有一种智力会随着年龄的 增长而增长;而另一种智力则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 弱。  ( 3 )发展涵盖了成长,维护和调节。  第一个原理是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年龄增长而衰 退,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生物学方面 的能力会衰退。  第二个原理是对文化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增长,也就是说对个体来说,要使自己的身体 和心理发展达到高水平和阶段,就越需要具有 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由于个体生物功 能的衰退,也越来越需要文化资源来弥补。  第三个原理是文化的效能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体在学习以后所取 得的效益会下降,要达到高水平的技能,就必 须付出比年轻时更多的努力。 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模型  人的一生随时随地都处于选择、最优化和补偿过程 之中,选择是个体对方向性、目标性和结果的趋向 或回避;  最优化是反映获取、优化和维持有助于获得理想的 结果,并避免非理想结果的手段和资源;  补偿是由资源丧失引起的一种功能反应,也就是既 可以创新手段已达到目标,也可以调整目标以降低 焦虑。  总之,成功地发展也许包括尽量多地获得新知识, 尽量减轻因变老而导致的某些能力下降所带来的影 响,适当调整或降低自己生活的目标,对自己最为 重要的方面进行锻炼或训练,和采用其他方法来应 对不可避免的丧失。  中年期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 个体提出最多要求的时期,因此中年期的发展任务 来自于社会的要求;  哈威格斯特( Robert Havighurst , 1972 )把中年 期的发展任务归纳为如下七条:  ( 1 )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  ( 2 )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  ( 3 )承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上的变化;  ( 4 )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  ( 5 )帮助未成年的子女完成他们的发展任务,使 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  ( 6 )与老年父母保持密切的适应关系;  ( 7 )开展成年人的业余、休闲活动   古尔德 (Roger Gould) 提出的北美成年人 的普遍发展模式如下 :  16 - 18 岁:逃离控制时期  18 - 22 岁:离开家庭时期  22 - 28 岁:建立可行的生活方式期  29 - 34 :信念危机时期  35 - 43 岁:生命危机时期  43 - 50 岁:获得稳定时期  50 岁之后,老成持重时期 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 过程要求个体适应外界社会环境,从而也要求 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部,指向他人,所以 他们的意识倾向也更我地表现为外倾性。  中年后期需要寻找自我意识的平衡,再由于知 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变得老练持重,遭遇挫 折时能够反思,对待成绩能够依据确定的目标 进行适当的评价,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和期望 适宜地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  因此,到中年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倾向逐渐转为 朝向内部。 中年期危机  并不是每一个人在中年期都会遇到危机,很多人生 活美满,事业成功,没有特别的问题。  真正的危机有三种模式:  第一种是少数男子在这一时期会经历下滑。产生这 类问题说明你所选择的工作或生活方式实际上行不 通。  第二种是一些人虽然取得了物质上的成功,但感觉 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  第三种模式是一些人发现自己的生活有严重缺陷, 他们果断放弃后重新打鼓另开张,一般要花 8 - 10 年重建生活基业。  总之,中年期如果发生危机,对个人既可能是危险 也可能是新的机会。理想的中年过渡期应是再次坚 定原有认同的时期、实现长期追求目标的时期、发 现真实自我的时期和为今后发展与衰老做准备的时 期。   2 、职业生涯的停滞期  彼得原理: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德;雷蒙德•赫 尔《彼德原理》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十分有意思 的现象:在一个科层组织中,每雇员都趋向于 晋升到他的不称职。  所谓科层组织一词最早见于宗教管理制度中, 是用来描述僧侣等级的。现在它则包括了任何 按身分、阶层或等级排列其成员或雇员的组织。 由于组织行为都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和组织结构 的阶梯,因此,现在任何一种组织行为都具有 科层性的特点。  按照彼得原理,每一个人在一定的科层组织中, 都会赢得一、两次提升,从一个能够胜任的职 位升向另一个更高的能够胜任的职位,而在新 职位上的胜任又使他们有资格再次提升。对于 一个人,最后一次晋升都是从称职级升向不称 职。  所以给定足够的时间,并假设科层组织中有足 够的等级,那么每一位雇员都要升到并停留在 他不称职级上。彼得推论表明:总有一天,每 个职位都会被不能履行它的职责的雇员所占据。 而工作都是尚未达到不称职级的雇员完成的。  幸运的是,我们不是在一个无穷的科层组织中, 而是在一个称层职级的长度和持续时间有限的 现实组织环境中,职工在一定组织结构内受两 个层面的影响:  首先是持续的长度,也就是在一连续提供给个 体移动的职位数量。将这些职位严格的限制, 其范围有可能从近乎零的流动,或到无限制的 开放所有职位给予员工流动,因而形成不同组 织之生涯发展机会。  第二个层面是指这连续职位的顶端,亦即相类 似职位最高可达到的位置。这两个概念不仅让 组织成员了解可发展的目标,而且也指出相关 职位于组织科层的发展机会。  职工的移动或是组织内的流动,可被解释为一 定比例员工某一职位上停留的时间,也就是说 在某职位之间移动需要的时间。这种移动在组 织内可能为上、下或者平等之间。这个特性将 影响员工在组织的生涯长、短程计划。  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多样的,我们可以 从事职业,摆脱职业带来的各种身心疲倦的问 题。 3 、生活的应对方式  有位中年人,昨天晚饭后,看了一部惊险、紧张的 电视剧,触发了他过去在生活中曾经遭遇过的惊险 恐怖的回忆,结果半夜睡不好,做恶梦惊醒。今天 早起来,一直情绪不稳定,到办公室上班时,为了 一件琐事跟上司顶嘴,闹得不愉快。下午回到家, 看到家里的狗睡在他的沙发上,就更不高兴,出脚 踢了狗,使狗汪汪地叫。小孩看到自己心疼的小狗 被爸爸欺负了,就放声大哭,去告诉妈妈。妈妈刚 好忙完一天的工作,身体很累,再加上这几天正是 月经来临之前,心情较敏感、紧张,一听到小孩子 的哭泣声,更是火上加油,向其丈夫发起脾气来。 丈夫听到妻子大声尖叫,唯恐被邻居听到了,不好 意思,难为情,但又不知如何去哄妻子,索性躲回 卧室,蒙盖被子睡去了;过了一会起来,却发觉一 阵阵地作痛,只好找头痛片服用……。   二、如何确定职工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  1 .主观体验标准  每一个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都会有主观不适的 体验,只要自己感到受到情绪困扰,心理就存 在一定的问题。  2 .统计学标准  人的许多心理特征都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曲 线是一条钟形曲线,中间较高,两端较低,这 是由于外于中等水平的人数最多,处于极端状 态的人数较少的原因。如果某个人处于极端处, 就会被认为他有心理问题。 3 .症状标准  一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 ) 1992 年制定国际疾病 分类第 10 版( ICD - 10 );  二是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APA ) 2002 年制定的 《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 - IV )  三是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2001 年颁布的中国精神 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 - 3 )。  4 .社会标准  也就是个体社会适应情况,即个体解决社会问题的 能力。那些能正确地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正确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能力解决自己 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目标并能为之努力奋斗的人, 即可称得上健康之人。        1 、精神病和神经症的问题 精神病是指个体心理功能受到明显损伤,以 至于不能从事正常工作,丧失工作能力的疾 病。 其主要特征有:一是妄想性思维。 二是幻觉。 三是情绪失控。 四是与他人言语交流困难。 神经症是那种心理和行为功能失调的状况,患者感 受到心理方面的痛苦,他依然能够从事正常的工作, 只是某些功能受到影响。目前精神分类标准已经把 过去统称的神经症状具体化为焦虑、躯体性障碍、 分裂性障碍或轻度心境性障碍。  其主要特征:一是患者自己意识到心理的困惑,努 力想克服障碍,因此,他们往往主动求助。  二是依然能从事正常工作,并且没有明显的外显性 行为。  三是人格保持较好的完整性。  四是较为轻度的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进行 干预,主要表现是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症状。  精神病和神经症区分的关键有三点:一是是否主动 求治,精神病患者很少主动求助。而神经症患者则 主动求助,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大部分都在综合 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最后被认为没有器质性 病变,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衰弱”, 但由于沿用生物医学模式的治疗,效果不佳,病人 十分痛苦,因而有强烈的求治动机。  二是对症状是否“自知”能力。所谓自知是指患者 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 做怎样的解释。一般来说,神经症患者对自身身心 状况有较好的自我认知,而精神病人则没有充分的 认知。  三是是否能正常工作。神经症患者虽然主诉有各种 各样问题,但并不会导致完全丧失工作的能力,只 是影响工作效果;而精神症患者则可能直接丧失工 作能力。      2 、精神病和精神失常 精神病是一个医学概念,指患者有心理障碍。而精 神失常( insanity )是一个法律概念,指一个人 没有控制自己的行为,或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 一个人是否“精神失常”必须经过心理学家和精神 病学专家鉴定。专家证人是由法院指定的,需要由 法院认定哪些人有资格对某个具体问题提出专家意 见。 在法庭上,那些被确认的“精神失常”的被告人最 后都大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精神错乱,会对自身或他 人构成威胁,因此,法律上被认定为精神失常的人 不必为他们的行为负法律责任,但要被强迫接受心 理治疗。 这就带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的一些模糊空间,如何 对待精神病人或者在失去意识控制的情况下犯罪的 问题,比如前几年发生在北京大学幼儿园的精神病 患者在发作期杀害无辜儿童的事;还有前不久媒体 介绍的精神病人伤人以后的医疗费用由谁来承担的 问题。 3 、性变态和流氓活动  性变态主要指那些与社会行为标准相违背的性行为。 按照严格的社会规范和法律标准,只有男女夫妻之 间面对面式的性交才是正常性行为,除此之外的性 行为均属“不正常”。  从心理学观点看,真正属于性变态或性欲倒错的行 为有两个特征,一是行为的冲动性和破坏性;二是 其后果致使性行为中的一方或双方产生焦虑、不适 或负疚感。  ( 1 )恋童癖:与儿童性交或对儿童进行性骚扰; 前不仅媒体沸沸扬扬的美国流行歌星杰克逊的性侵 犯事件,可以说就是一个恋童癖的例子,虽然杰克 逊被无罪释放,但并不表明他没有对儿童进行过性 侵犯,更不能说明他没有恋童倾向,只是原告母亲 所述的罪状不被陪审团认定而已。  [ 案例讨论 ]  2005 年 6 月 14 日,美国当地时间 13 日周一,美国 流行天王迈克尔 · 杰克逊恋童案的陪审团做出裁决: 今年 46 岁的杰克逊无罪,原告男童指控杰克逊的 10 项罪名均不成立。  迈克尔 - 杰克逊涉嫌性侵害、性骚扰男童,在 2004 年 4 月被大陪审团以十项重罪罪名起诉,罪名包括 他在 2003 年企图绑架孩童、阴谋教唆犯罪、性侵害 未成年儿童以及对孩童进行猥亵行为、故意提供酒 精饮料给未满 21 岁者饮用等,使得这位男星面临可 能被判最高 18 年的有期徒刑。  这件明星司法案经过长达四个多月的审判,美西时 间十三日下午法院宣判,陪审团在考虑了七天之后, 一致同意十项罪名均获无罪。   6 月 5 日,身陷“恋童案”的巨星迈克尔 · 杰克逊因 背部疼痛被紧急送往医院。杰克逊的发言人表示, 杰克逊在受审过程中一直受着背部旧伤的折磨。尽 管守候在医院门口的媒体和歌迷都没有亲眼看到杰 克逊离开医院,但据知情者透露,杰克逊当晚 8 点 后乘坐一辆多用途车离开了医院。杰克逊乘坐的车 因为受到记者和歌迷的拥堵,只得缓慢地行驶。  6 月 3 日,迈克尔 · 杰克逊的母亲凯瑟琳陪他 一起出庭。  杰克逊的首席辩护律师托马斯 · 米塞利和律师 团的华裔成员苏珊 · 于走向法庭。  即使迈克尔 · 杰克逊是天皇巨星,他在上庭之前也 得接受严格的安全检查。  杰克逊“恋童案”中的一个争议性人物,加州 圣巴巴拉地区检察官托马斯 · 史奈顿。        目 人 迈 力 示, 过 电 美国电视综艺节 《今夜秀》的主持 杰伊 · 雷诺,他是 克尔 · 杰克逊的有 证人之一。他表 在 2000 年时曾接 多次原告男童的 话留言,男童当时  态度过分热情,而 且似乎是照稿宣读,他怀疑原告在其母亲的指使下有意结交演 艺名人,以骗取钱财。不过,雷诺同时强调,“对方没有向我 索要过金钱,我也没有给过他们金钱”。   左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名嘴主持 人拉里 · 金,他是杰克逊“恋童案”庞大明星 证人团中的一员。可惜他的证词被法官认定与 该案无关,未予采用。图为 5 月 19 日他悄然 离开法庭时的情景。  女演员凡尔纳 · 沃森,  也是杰克逊“恋童案”  庞大明星证人团中的  一员。不难看出她一  脸的失望,因为法官  认为她的证词中对原  告家庭的指责过激,  不足以信。  5 月 18 日,克里丝汀 · 罗宾逊在法庭入口接受 安检,他是杰克逊的私人摄像师,他摄录下了 与案件中男童家庭的谈话。  马克 · 杰拉格斯,迈克尔 · 杰克逊的前律师。 5 月 2 0 日,加州圣巴巴拉县高等法院法官罗德尼 · 梅尔维 勒做出裁决,杰拉格斯重新出庭为本案作证,这对 于辩方律师团而言,无异于一次小小的“胜利”。 杰克逊的律师团希望他能够当面向法庭和陪审团澄 清, 2003 年 2 - 3 月对原告及其家属进行“监控”, 是杰拉格斯的主意,而并非杰克逊的本意。  这是一幅庭审的模拟图,因主演《小鬼当家》系列 电影而家喻户晓的昔日童星麦考利 · 克金出庭为迈克 尔 · 杰克逊作证。之前杰克逊的律师称,有一个由 3 00 多名明星大腕组成的庞大明星证人团将出庭为杰 克逊作证,但实际上证人团严重“缩水”,麦考利 · 克金则是其中为数不多的、真正出庭为杰克逊作证 的成员之一。右一为被告杰克逊。  被保镖簇拥的杰克逊走出法院大门,红色的套 装能为他带来好运吗?  ( 2 )恋物癖:通过一些无生命物达到性唤起;  ( 3 )露阴癖:向不愿意看的人展示自己的生 殖器;  ( 4 )窥阴癖:未经许可偷看别人的生殖器;  ( 5 )异装癖:通过穿异性的衣服达到性唤起;  ( 6 )性施虐狂:通过给人造成疼痛而使自己 获得性快感;  ( 7 )性受虐狂:自己渴求疼痛而使自己获得 性快感;  ( 8 )摩擦淫:在未经许可条件下用生殖器顶 靠异性,在其身上摩擦。 性变态中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现象,即强奸,强奸 是指违背受害者的意愿,在暴力威胁下的性交。强 奸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不计后果地对受害 者施暴。  强奸不是心理障碍,而是犯罪行为。许多专家认为, 强奸在本质上首先是一种基于侮辱他人的需要而产 生的野蛮的攻击行为,而不属于单纯性活动。许多 强奸犯具有反社会性人格,他们想得到某种东西, 因而毫不顾及受害者的感受,冲动地去满足自己的 需要,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犯罪。还有 一些强奸者对女性抱有根深蒂固的仇恨,出于敌视 女性而犯罪。  在许多情况下,强奸犯的目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性交,而是对受害者使用暴力、侮辱和贬低,迫使 对方服从。   流氓活动是一个法律和社会治安的概念,在我 国以前把流氓活动界定非常宽泛,甚至人们的 穿着打扮都可以与流氓活动对应起来,在治安 处罚条例中,对所有社会行为、有侮辱女倾向 的行为都可以归为流氓活动论处。  在法律上,凡是属于流氓犯罪都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对强奸犯、对儿童进行性侵犯、在公共场 合露阴、窥阴及摩擦等,都造成对他人的伤害, 论以侮辱、猥亵、强奸等罪状;都要受到法律 强制制裁。  4 、状态问题和人格问题  状态问题是由于一些应激性生活事件,打破了 原有的生活状态和节奏而出现的暂时性心理问 题;比如考试前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等心 理现象,当考试结束以后,就会自然缓解,这 就是由于应激性生活事件而引起的状态性问题。 这些问题一般比较容易得到干预,并且也不会 对生活其他方面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如果这 种状态维持到一定程度,凡是出现应激性生活 事件,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就会演变为一种 人格特质方面的问题。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性 格特征。  所谓人格问题即指个体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较 为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使之在与人 交往过程中成为困难。  人格障碍是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 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 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或者患者自己感到精 神痛苦。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 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在严重脑和躯体疾 病、精神疾病或精神创伤后所致的人格特征偏 离,不单独诊断为人格障碍,而作为原发疾病 的症状,名为人格改变。  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一般始于青春期;都有 混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 人际关系; 常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归咎于命运和别人 的错误;认为自己对别人无任何责任;总是走 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猜疑、仇视和固有的看法带 到哪里;行为后果有害;否认自己的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三个要素:  ( 1 )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  ( 2 )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 导致持久的适应不良  ( 3 )对本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 人格障碍症状标准 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其文化 所期望和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 泛、稳定、长期的  ( 1 )认知的异常偏离  ( 2 )情感的异常偏离  ( 3 )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 ( 4 )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          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又叫妄想型人格,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一定比 例。据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偏执型人格障 碍占人格障碍总数的百分之五点八,男性多于女性。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 1 )过分敏感。无充分依据就预期自己会招人伤害和摧残。 ( 2 )疑心重。未经证实便怀疑朋友或同事的忠诚与诚实。 ( 3 )嫉妒心强。从温和的评论和普通的事件中,看出的往 往是羞辱与威胁的倾向。 ( 4 )认知能力不强。对嘲笑与羞辱绝不宽恕。 ( 5 )不愿信任别人。原因是,无端害怕别人会利用自己的 信任来反击自己。 ( 6 )无端自卑。很容易感到自己受轻视,并立即报以恶言 与反击。 ( 7 )主观性强。未经证实便怀疑配偶和性对象的忠实。 以上七点特征只要满足了其中四点,临床上就可诊断为偏执 型人格障碍。   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和一些心理咨询门诊种比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 碍。据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分裂型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 患者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且男性多于女性。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 ( 1 )关联概念。毫无道理地将与己无关的事情联系起来的而心觉不安。  ( 2 )过度的社会焦虑。例如有陌生人在场时表现出极度不安。 ( 3 )奇异的信念和想法,或与文化背景不一致的行为。如对透视力、 心灵感应和“第六感官”、“别人可以体验我的情感”等等奇异功能特别 着迷。 ( 4 )奇怪的、反常的、特别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 行为不合时宜,不符合习俗和目的不明确。 ( 5 )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当,繁简不当,表达意思不清楚。 ( 6 )不寻常的知觉体验。比如一贯产生错觉、幻觉,常看见不存在的 人。 ( 7 )缺乏温情。难于别人建立起深切的情感关系,甚至对亲人也缺乏 必要的温暖与体 贴。 ( 8 )行为怪僻,几乎总是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工作中 必需的接触,除 一般亲属外无亲密朋友和知己。 只要满足其中五项即可诊断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            反社会性人格 反社会性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悖德狂人格等,是心理学家和 精神病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心理障碍。“悖德狂”这一诊断 名称由德国人皮尔沙特在 1835 年首先提出。指患者出现本能 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异常改变, 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亦无妄想或幻觉。 后来“悖德狂”的名称便逐渐被“反社会性人格”所代替, 如今狭义的人格障碍,即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 格障碍的特征: ( 1 )智力不存在问题。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 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烦忧、 解决困难。 ( 2 )无明显的精神疾患。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 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也无 真正自杀的历史。 ( 3 )无责任心。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妻 子(丈夫)不忠诚。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         ( 4 )有极强的掩饰能力。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 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 ,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 若。 ( 5 )鉴别能力差。他们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常常范同 样的错误。 ( 6 )病态的自我中心。他们极为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 没有爱和依恋的能力。 ( 7 )麻木不仁。他们对重要的事件情感反映淡漠。 ( 8 )缺乏真正的洞察力。遇到事情缺乏理智,不能自知问 题的性质。 ( 9 )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映。他们常做出幻想性的或使 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与     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 10 )性生活轻浮、随便。其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 ( 11 )生活无规律,无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得分最新为并 非在严密的计划下进行,而 是突然迸发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出现的时间一般都在青年期。最晚也不会 迟于二十五岁。 回避型人格障碍 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退缩、 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向遁迹荒野、不食 人间烟火的隐居这门可能就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 但现代社会中,隐居者已经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 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作 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 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地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 相反,真正有回避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的心 灵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 智性等特点。这也是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的普 遍心理症状。回避型人格的特征:  (1)易受伤害。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 受到伤害。  (2)缺少朋友。除了至亲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 人(或仅有一个)。  (3)不涉他人事。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 喜欢卷入他人的事物之中。 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 作总是尽量逃避。 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 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 (7)惧怕困难。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 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     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           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性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主 要在孩童或部分成年人中出现。依赖性人格障碍的特征: (1)无主见。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建议和保证之前,对 日常事务不能做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 处生活,改选什么职业等。(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 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 事。 (6)害怕孤独。独处时又不适和无助感,或尽全力逃避孤 独。 (7)难以接受分离。当亲密关系终止时感到无阻感或崩溃。 (8)易受伤害。很容易因遭到批评或未得到赞许而受到伤 害。 只要满足上述表现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性人格。            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格障碍,对于其有关 现象的研究目前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它和自尊、自信、他恋、 单恋等一系列概念界限还比较模糊。因此,对自恋型人格障 碍的诊断,目前尚无一致的标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1)不能接受批评。对批评的反映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 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现出 来) (2)颐指气使。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希望受人特 别关注。 (4)过分自信。坚信自己关注的问题是世界上独有的,不 能被某些特殊人物了解。 (5)想入非非。对无限的成功、权利、荣誉、美丽或理想 爱情有非分幻想。 (6)唯我独尊。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虚荣、渴望长久的关注与赞美。 (8)冷漠。缺乏同情心。 (9)多疑。有很强的妒忌心。 只要出现其中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 5 、心理问题和小偷行为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小偷小摸的 行为,他的偷东西的价值并不大,但却没有办 法抑制自己偷东西的欲望,比如在我做职工工 作干部时,有一个学院一段时间女生宿舍总是 丢洗脸盆,后来发现是一个女生把这些脸盆藏 到了自己床底下。这样,到底如何对这位女生 的行为定性,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 有心理问题的偷窃行为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 偷窃本身并不是其行为的主要动机,也就是他 的偷窃行为并非满足人们政常的生理和心理需 求,而是满足不正常的习惯和癖好。  二是偷的东西是某种替代性质的东西,比如女 生的内衣、画装品等之类。  三是行为的刻板性,重复偷窃相同的东西,甚 至路线都不发生变化。  四是没有或较少有明确的掩盖犯罪动机的行为。     6 .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很多职工很具有学习的 潜力,但他却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学习的潜力;有很多职工 学习很努力,但效果并不太好;还有很多人平时学习成绩非 常好,但一到考试就出现问题。这些外在的表现方面,都潜 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如果一个人很聪明,具有学习的潜能,而学习成绩总是上不 去,这一方面可能与学习方法有关,学习积极性有关,但也 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也就是他对学习持有很多不合理的信 念,影响了正常的智力水平的发挥。 如果一些职工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并不好。除了学习方法和 效率的问题外,可能与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有很大的关系。个 体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是先天气质带来的差异,是非常 难以弥补的,但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的优势的智力,进行弥补。 比如美国影星汤姆 · 克鲁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大学, 经过高考的筛选,一般入大学的职工在智力上是不存在很大 问题的,但智力发展不平衡是广泛存在的,因此,要善于发 现职工的优势智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教育。  7 、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  心理问题是从消极角度来透视个体问题,用理 想的标准来透视个体心理状况,检查个体是否 存在着某种心理问题。 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心理客观状况,反映一个人 的自然社会基础,它的指向是从积极的方面去 发掘个体心理发展状况和心理适应状况。  8 、心理问题和思想政治问题  从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来看,个体思想道德 素质是个体人格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人格素质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和层次 性。个体人格素质除了有一个纵向不断积累、 升华,从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 发展过程以外。在横向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层次 性关系。呈现出由心理层面、思想层面、道德 层面和政治层面的金字塔式的结构关系,同时 又转化为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 素质,形成人格结构的三个主要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内部结构的金字塔  三、面对职工心理问题如何处理  1 、消除对心理问题职工的偏见 ( 1 )心理问题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 ( 2 )有心理问题向人求助是很自然的事  ( 3 )心理健康也是人的一种积极素质的重要 方面  2 、学会一些处理职工心理问题的方法  ( 1 )积极倾听  ( 2 )澄清问题  ( 3 )将问题集中于情感  ( 4 )不要提建议 ( 5 )接受来访问者的基本观点  ( 6 )复述来访者流露的思想和情感  ( 7 )在来访者沉默时保持耐心  ( 8 )提开放式的问题  ( 9 )为来访者保密  3 、在工作中注意培养自己的些基本的工作态 度,避免因自己工作不当而使职工产生心理问 题  ( 1 )真诚( realness )的态度  ( 2 )尊重( respect )的态度  ( 3 )同感( empathy )的态度 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调适方法  1 、什么是心理咨询 ( 1 )咨询过程中,虽然往往会包括资料的提 供,但单单资料提供不是心理咨询。  ( 2 )心理咨询不是一种社交谈话。  ( 3 )心理咨询不是普通的会见。  ( 4 )心理咨询过程往往包括教导,但若只有 教导或只是在说教,却不是心理咨询。  ( 5 )心理咨询不是逻辑理性分析过程 。  ( 6 )心理咨询过程包含忠告和建议,但是单 纯提忠告和建议不是心理咨询。 ( 7 )心理咨询包含着当事人心理问题的解决, 但单纯为人解决问题不是心理咨询。  ( 8 )心理咨询过程中,安慰和开解是必要的, 但单纯安慰和开解不是心理咨询 。  ( 9 )心理咨询过程中需要同感的态度和行为, 但是同感不等于同情,同情的态度和行为不是 心理咨询 。  ( 10 )面对着某些特别的人,有人认为若采 用恐哧和威迫利诱的方式才能奏效,但是恐哧 和威迫利诱不是心理咨询。  ( 11 )指责不是心理咨询。  ( 12 ) 冷嘲热讽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 业训练的咨询人员,致力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治 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进而欣赏自己,以致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 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迈向 自我实现。  当然,这个定义也存在着局限性,这个定义误把过 程当成心理咨询本身。确实,心理咨询是一种过程, 心理咨询过程的实质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 心理问题的过程,但是过程本身并不等于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理论和方法,它是咨询师协 助解决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殊方式。简而言是,心 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处理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一种特 殊的过程和方法。心理咨询是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 和艺术。   2 、心理咨询过程和方法  早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职业指导开始,比较 重视咨询过程的技术和方法,催眠术、“麦斯 麦术”、精神分析(自由联想法)、行为矫治 技术等。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较为成形 的理论和方法 ( 1 )精神分析  自由联想,个体早期的创伤经历导致心理问题, 通过自由联想,发现过去的问题,最后恢复到 成年人的水平。 ( 2 )行为主义:经典的行为主义,通过相伴 随的行为,来消除不良行为,主要通过系统脱 敏方法。操作条件反射,强化行为塑造。社会 学习理论,通过模仿、练习、训练等方式,学 习标准化的模式。 ( 3 )人本主义:通过尊重、信任、同感的关 系,使个体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下,让自己的个 性自由地发展。  ( 4 )认知治疗:通过理性战胜非理性,通过 认知改变行为。  3 、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调适方法。 ① 顺应自然的方法  ② 合理情绪方法  ③ 归因方法  五、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 [ 案例讨论 ]2003 年的 4 月 1 日 18 时 41 分,绝望的 张国荣从中环文华东方酒店 16 楼的窗口纵身一跃, 无奈地结束了自己 46 岁的绽放生命。    流传的张  前的遗书 这是网上 国荣自杀   料分析,  可能  根各方面材 张国荣极有 死于抑郁症  1 、自杀前的预兆 ( 1 )把自己想死的念头对周围的人诉说或在 日记、绘画中表现出来;  ( 2 )情绪性格明显反常 , 焦虑不安 , 或无故 哭泣 ;  ( 3 )抑郁状态,食欲不好,失眠;  ( 4 )回避与人接触 , 与集体不融洽或过分注 意别人;  ( 5 )行为明显改变,对生活麻木且冷漠的人, 自杀前像突然变了一个人,敏感又热情;  ( 6 )无故送东西、送礼物给亲人或同学,无  来由地向他人道谢或致歉;  ( 7 )上课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成绩骤降 .  2 、自杀特别关注 ①抑郁程度重 ②有自杀未遂史 ③死亡当时急性应激强度大 ④生命质量低 ⑤慢性心理压力大 ⑥死前两天有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 ⑦有血缘关系的人有过自杀行为 ⑧朋友或熟人有自杀行为 3 、自杀干预的策略  ( 1 )倾听。  ( 2 )对处于危机中的人的思想和情感进行评估。  ( 3 )接受所有的抱怨和情感。  ( 4 )不要担心直接问及自杀。  ( 5 )要特别注意那些很快“反悔”的人。  ( 6 )做他们的辩护者。  ( 7 )充分利用合适的资源 。  ( 8 )采取具体的行动。  ( 9 )及时与专家商讨和咨询。  ( 10 )决不排斥或试图否认任何自杀念头的“合理 性”。  ( 11 )不要试图“大喝一声”就让试图自杀的人幡 然悔悟。   六、职工心理调适干预策略  1 、接纳现实,培养理性思维方式  (1) 希望有 (Preferential) 、想望 (desiring) 的信念(理性信念)与强迫性 (musturbator y) 绝对要的信念(非理性信念) 。  (2) 不可怕信念( Anti-awfulising ) ( 理性信 念 ) 与可怕 (awfulising) 的信念(非理性信 念)。  (3) 高挫折忍受力( High frustration toleran ce )(理性信念)与低挫折忍受力信念( lo w frustration tolerance )(非理性信念)。  (4) 接纳的( Acceptance )(理性的信念) 与责怪和自贬的信念 (condemning/downing beliefs) (非理性的信念)。  2 、提升人生目标 自我实现 尊 重 爱与归属 安 生 全 理 3 、变化发展的观念 誰… . 搬走我的奶 酪 两只老鼠和二个小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二只小老鼠 和二个小人住在一座可 以无限供应奶酪的迷宮 裡,不过奶酪藏在迷宮 的某一个角落,二只小 老鼠是凭着直觉去找。 二个小人則是凭着分析和 推理去找,他们花了很大 的工夫终于找到一座看上 去可以吃不完的奶酪山, 于是他們连住的地方都搬 到奶酪山的附近,日复一 日,过的很快乐。 直到某一天… 奶酪山不見了! 二只小老鼠立 刻決定去找下 一座奶酪山 但是二个小人却 被「奶酪消失」 的景象震撼住了, 他们不断問自己 以及相互討論 「誰搬走了我的 奶酪?」 誰… . 搬走我的奶酪 日子在困惑中一天天过去,其中 一個小人決定接受這个事实,去 找下一座奶酪山。 可是他的朋友不愿意,还是坐在 原來的地方,希望「搬走奶酪的 人」会將奶酪山「还給他」。 出去找奶酪的小人 在路途中几度因为不确定“能否 找到奶酪山”而动搖,但是他却发現:當一全人摆脫 了自己的恐惧,就会觉得无比的畅快和舒适! 虽然那時他还沒有找到奶酪,但是他不再为過去曾经 拥有又失去奶酪山而感到痛苦。 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新的奶酪山,也見到了那二只小老 鼠。 二只智慧的小老鼠因早就发現旧的奶酪山有越來 越少的現象,所以當旧奶酪山消失時,它们毫不 犹豫地开始寻找下一座。 然而,当這个小人兴高采烈地帶着新的奶酪找到 他的朋友 - 仍守在旧奶酪山的那个小人時,他的朋 友却拒绝吃新的奶酪,因為他仍然想吃到旧的奶 酪,仍然希望「拿走奶酪山」的人有一天會「还 給他」。 是 誰 搬 走 我的奶酪 ?  4 、生活情趣的培养  5 、弹性生活方式  6 、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 谢谢大家!

88 页 255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学通读2

心理学通读2

现代心理学 (二) 补充:意志行动 • 意志是有意识的确立目的,调节和 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 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具有动机作用, 意志通过行为 • 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意志行为。 意志行动分为两个阶段 • 1 、准备阶段 • 2 、执行阶段 1 、准备阶段 • 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 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作出行动的决定。 • 以目标来调节行为是意志行动的特点。 • 对目标实现的自觉程度对意志行动有重要 意义。 • 心理学方法:每天想想自己的目标,坚持 3 个月 2 、执行阶段 • 执行所采取的决定 • 坚持能够达到目的的行为,制止不利于达 到目的的行为。 • 这个阶段需要反复修改行动方案,坚持正 确的,抛弃错误的。 • 与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密切关系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 冲突:在意志行动中由于人们常常具有两 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从 而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冲突的出现会伴随着某种负性的情绪状态, • 如紧张、焦虑、烦恼等。 冲突可以有理智原因引起,也可以有情绪 • 原因引起,以及理智和情绪不一致引起。 冲突的种类 • 双趋冲突: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两相权衡取其重 • 双避冲突 • 前有虎后有狼 • 两相权衡取其轻 • 趋避冲突 要吃又怕胖 •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 • 双重趋避冲突 爸爸妈妈哪个好? • 跳出框框,深入思考,寻求其他创 • 造性的解决方法。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 挫折: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 扰和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 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映。 挫折有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行 • 为组成 挫折不是完全消极的,有利有弊, • 挫折是客观的,挫折感受是主观的。 挫折反应 • 一、情绪反应: • 1 、攻击:最常见,是个体遭受挫折后发泄愤怒情绪的过激行为。 直接攻击:愤怒直接发泄到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上 • 转向攻击:把愤怒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如家人,孩子 • • • • • • • 等。 象如挫折后的 把愤怒转向自己,把自己作为发泄对 自残、自杀。 2 、冷漠:与攻击相反的另一种行为。对挫折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3 、退化:个体受挫折时表现的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失去理智,以简单幼稚的方式应对。钱包被偷,嚎啕 大哭 受暗示性高,盲目的相信别人 4 、受挫折后,刻板、盲目的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着火,只知道 急,不知道叫人救火。 • 5 、幻想:通过想象的、虚幻的情景来应对 • 6 、逃避:遭受挫折后,不敢面对现实,放弃原来目标。 挫折反应 • 二、理性反应: • 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克 服各种困难,排除障碍,向目标前进。 • 也包括以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问题, 调整目标以实现最终目标。 • 三、变化: • 持续的挫折或重大的挫折会使某些人的个 性产生变化。 增强挫折承受力 • • • • • • • • • • 1 、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具有利弊两面性 2 、改善挫折情景 预防为主 挫折接种 3 、总结经验教训 失败是成功之母 自信是成功之父 4 、调节抱负水平 5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意志品质 • (一)意志的自觉独立性 相反:易受暗示和武断 • (二)意志的果断性 相反:优柔寡断和卤莽从事 • (三)意志的坚韧性 相反:退缩和执拗 (四)意志的自制性 • 相反:任性和怯懦 个体心理及其发展 • 心理过程: ( 1 ) 认知、( 2 )情感、( 3 )意 • 志 • 人格(个性): ( 1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信 • 念 ( 2 )人格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 生活压力 三、心理压力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景中的 人的心理过程及行为规律的科学 •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 B=f(P,E)      • B— 行为; P— 个体; E— 个体所处的情境; f— 函数关系 • “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环境 必须被看成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 第一节、社会知觉 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我的知觉 • 人际知觉 • 自我知觉 • • 普通心理学的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 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 过程; • 社会心理学的知觉: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 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 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补充 • 对人知觉: • 我们会用很少的信息就去判断别人 ,特别是对人 格的判断常会犯错,信息越充分才越正确。(穿 得保守,人也保守,反之亦然) • 知面易,知心难。 人对情绪的判断通常是比较准确的,对个性的判 断不太准确,要多观察才行,但人们往往容易很 快地做出判断。 例:美国法官在审判开始前,都会提醒倍审员:你们不可以在没有看过所有的证据以前做决定。 • 对人知觉受情绪影响:心情好,心情坏。 • 识人七法 • 1. 问之以是非 , 以观其志 ; • 2. 穷之以词介 , 以观其变 ; • 3. 咨之以计谋 , 以观其识 ; • 4. 告之以祸难 , 以观其勇 ; • 5. 醉之以酒 , 以观其性 ; • 6. 临之以利 , 以观其亷 ; • 7. 期之以事 , 以观其信。 诸葛亮《心书》 如何准确的知觉他人? 足够的信息,客观的态度。 一、印象形成的效应 • 首因效因:先入为主 , • (聪明、勤奋、冲动、挑剔、顽强、嫉妒) 第一印象只是第一印象而已,是需要修正的。盲人摸象的比喻。 • 近因效因:看近来的表现 • 光环效因:以点概面 • 刻板效因: • 补充:定势效应 (浪子回头金不换,好了伤疤忘了疼,) ,(写优缺点) (山东大汉,知识分子文质彬彬,文艺工作者轻浮) ,( 深陷的双眼,突出的下巴) • 缺点的人 出丑效应:最为人欣赏者并非全能的人,而是精明中带有 补充:建立良好第一影响的方法 • • • • • 坐要面对别人 姿势自然开放 身体微微前倾 目光接触 放松 • • • •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微笑 多提别人名字 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 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 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 • 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 他自己很重要。 补充 : 自我表现策略 • 1 、角色获得 我们与任何一个人交往,别人对我们应当如何行为都有一定的期 望。 • 角色获得指的是当我们的 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时,他产生愉快的感 受,不符合期望时,负性情绪,拒绝。 • 科学研究 证明:准确了解别人期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角色获得,即: 站在别人的立场 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的交往情景 中的期望与情感。 2 、相互支持 双方的自我表现要相互支持 , 于人有益 , 于己有利 在别人尊严面临威胁的时候给予支持 , 很重要。 二 、 归因 • 归因:对事件原因的解释。 对事件因果关系的解释。 • • 对他人的行为给予归因解释时,一般做 外在的情景归因和内在的性格归因。 人在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都是很客观的, 存在基本归因误差的现象。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 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补充 • 基本归因偏差: • 对他人的行为往往做性格归因(内归因) • 对自己的行为往往做情景因素解释(外归 因) • 自利归因:成绩归与自己,责任归与他人。 为了使学生保持某种上进心 , 对考试失败的归因为内部不稳定因素 : 努力不够 三、自我验证的预言 • 你觉得对方是什么样子,他就可能变成什 么样子。 • 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就可能变成什 么样子 罗森塔尔效应 第二节 人际关系 • 一、人际吸引 应 第一、住在隔壁的人:时空接近效应 熟悉产生喜欢——暴露效 第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 似性 • 信念、价值观以及 人格特征 • 兴趣、爱好 • 社会背景、地位 • 年龄、经验 第三 互补 • 需要的互补 • 社会角色的互补 • 人格特征的互补 第四、外表的吸引与好感 •我们喜欢 喜欢我们的人。 •我们讨厌 讨厌我们的人 •我们喜欢被人喜欢的感觉。 第五、才干 才干 + 小缺陷 第六、人格因素 • 积极的人格因素 • 尊重他人 ,通情达理,乐于助人,富于同情心; • 热心集体活动,工作认真负责,有特长,能力强; • 耐心、宽容、真诚、稳重、开朗、自信。 • 消极的人格因素 • 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妒忌心强; • 对集体工作缺乏责任意识、办事敷衍了事、华而不实或完全置于集体 之外; • 对人冷淡、虚伪、固执、爱吹毛求疵、渴求他人、不尊重他人、支配 欲过强; • 过分自卑、过于服从或取悦于他人、依赖性强 二、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 • 定向阶段: • 情感探索阶段: • 情感交流阶段: • 稳定交往阶段: 相互注意,选择,初步沟通 探索发现共同情感领域,沟通增加,自我表露增加 信任感、安全感确立,形成友谊关系 情感依赖形成,同性别:至交,莫逆之交 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因素 补充:人际关系的破裂 1 、分歧:不同点扩大,心理距离增加 2 、收敛:沟通减少,表面仍然 试图维持关系良好的印 象。 3 、冷漠:双方开始放弃增进沟通的努力。(着一阶段 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4 、逃避:双方尽可能相互回避 5 、终止:明显标志:关系恶化的基础 上发生一次激烈 冲突 另一种情况:关系恶化的自然延续。 补充 1 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 一、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 • • • • • • • • • 1 、重视第一印象的建立 2 、主动交往 影响主动交往的因素:缺乏自信 误解:别人对我不像我对别人那样感兴趣。 先打招呼,别人看我可能低人一等。 解决方法:少担心,多尝试。 3 、移情: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 学会同情别人,理解别人的内心感情 4 、帮助别人 感情帮助、物质帮助 补充 2 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 二、维持人际关系的技巧 • • • • • 1 、避免争论 解决不一致的途径。讨论、协商 2 、尊重别人意见,避免直接指责 3 、如果自己错了,就很快坦率承认。 4 、真诚的从别人的角度看事情,理解别人 第三节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 、 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 从众心理: 37% 的被试。 心理抗拒:自由受到威胁,产生反感而抗拒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 对象性 稳定性 (二)态度的成分 1 、认知成分 2 、情感成分 3 、行为倾向成分 当认知与情感不一致时 , 情感决定行为 我知道数学很重要 , 可我感到很枯燥 , 我不喜欢 ----- 不会认真 学数学 我知道他人不错 , 有许多优点 , 但我不喜欢他 ----- 很少交往 (三)态度与行为 态度和行为关系复杂 , 态度和行为可能不一致 态度形成 态度的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 (二)认同 (三)内化 态度的转变:认知失调理论 • 如果态度的成分 ( 认知 , 情感 , 行为 ) 失调 , 个体 会感到失去内在平衡 , 产生调整 . 恢复平衡 . • 案例:抽烟 吸烟有害健康,但每天一包烟。 1 、改变行为:戒烟 2 、改变认知:不抽烟的人并非都健康 吸烟的人并非都不 健康 3 、引入新的认知行为:抽过滤嘴的香烟。 补充 态度的改变 • 不易改变态度的人有两种: • 1 、自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态度有足 够的证据。 • 2 、性格缺乏灵活性,不易理解新的信息。 补充:态度改变的心理学规律运用 一、沟通影响规律的运用 • • • • • • • • • • • • • • • 1 、名人效应 利用高威信与高吸引力的传送者提供信息 适度激发情绪 生动的演讲方式 2 、弱化自我防御 传达者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避免命令式的给定结论, 利用各种优惠激发认同。 例:不是做广告而是向大家介绍产品 产品使用者现身说法 用试用、品赏等方法培养认同感 3 、睡眠者效应 从长远观点看,任何来源的信息沟通都有效。名人效应有效,普通人 处来的效应慢一些,但一段时间后态度的改变作用比先前更大。 例:名人说 + 老百姓现身说 4 、信息适度重复,但重复时要有变化的成分参与。 广告:不同的画面强调的是同一主题 5 、报酬越多,改变越大。重赏之下有勇夫。 补充:态度改变的心理学规律运用 二、参照群体引导 • 利用人际关系改变态度, 实验证明:人们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倾向于 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 例:食用猪内脏:美国二次大战:接受劝导的 家庭主妇 3% 改变 • 群体规定: 32% 改变 新生儿喂鱼干油:医生劝导:部分。医院 • 规定:全部 补充:态度改变的心理学规律运用 三、通过改变行为改变态度 • • 心理学原理:人们必须保持心理的协调和平衡状态,不协调和不平衡必定引起协调和平衡的调整 反应。 1 、理由不充分效应: • 人们在一种行为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找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认知协调的心 理反应。 例:一个人花了很多努力做一件事,不论这件事对否,都会认为值得的。 • • • • • 两难情景中,促使人们做出一种选择或行为,最终态度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因为这时行为不能改变,只能改变态度,以减少失调。 例:买衣服:看花眼,选一件,就是这件好。 例:世界未日预言的破灭: 世界未日推迟了,而且是由于自己的努力,所以当初的行为是正确的。 • • • • • • • • • • 2 、已做的就是好 3 、长期行为变化与新态度形成 例:国外居住时间长,新的行为方式,产生新的态度。 榜样疗法:一段时间内模仿榜样的行为和态度去生活学习,产生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改 变。 4 、不能改变的承诺: 例:节约用水:指出浪费水不好,又公开承诺,真的节约了。 5 、活动参与法: 例:保险推销活动改变了对保险的看法 进行直销的活动,改变了对产品的看法 6 、附加:是什么使我们完成了任务?最后期限是最起作用的因素。 例、 2/3 的被试在最后期限的前一天完成任务。 我们总是少估了自己达到一个目标所需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补充:态度改变的心理学规律运用 四、角色扮演和模拟想象 • 例:吸烟者扮演肺癌病人。 • 用于人员培训、心理治疗、理解人际关系 . • 例:推销过程中利用想象 • 推销过程中,一半介绍产品,另一半指导 想象,想象正在使用产品和服务。结果参 加了想象的人更多的购买了产品。 补充:态度改变的心理学规律运用 五、改变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 增加相互作用,诱发态度改变 • 例:白人对黑人态度改变的实验 白人和黑人呆在一个屋子里,不组织任何活动, • 白人玩牌,黑人看他们玩牌。 • • 42.9% 白人和黑人一起玩牌 66.7% 11.1% 补充:态度改变的心理学规律运用 六、态度改变 ----- 影响说服的因 素 • 一、可信度 1 、权威:专家说 --• 2 、个人魅力:广告 --- 名人 • 3 、意图:隐藏真实意图,消除戒心。例:让被说服者意外的听到。假借天意。 • 二、说服对象的特点: • 与说服者的关系,个性特征,信念。 • 三、说服信息的有效性 • 1 、说服信息与原有信息之间的差异 • 例:睡眠原需 8 小时,现告诉你 4 小时就可以了,拒绝 • 所以:小步走,不停步。 • 2 、信息唤起的恐惧程度 • 太高,逆反。适当才好。 • 例:吸烟,看手术录像 --- 高度恐惧 ----- 改变 36.4% • 听医生介绍 ---- 中度恐惧 ---- 改变 68.8% • 3 、单项说明,双向说明(提供赞同和反对的论据) • 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双向说明好 • 中等以下文化程度:单向说明好。 • 逆反心理和角色扮演 • 超限逆反: • 自我价值保护; • 禁果逆反: 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逆反:山珍海味,教训过多(唠叨过多) 被否定、控制、利用、丢面子等引起自我保护 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引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电影、书越禁止越走俏) • 心理咨询中改变来访者态度的方法: • 角色扮演 • 空椅子,心理剧 补充:批评的艺术 • 批评时遵循自我价值保护回避原则: • 引导人们自我判断 • 批评时赞美先行 • 善意提醒: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 或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 • 从自身错误说起 • 让别人保住“面子”

55 页 209 浏览
立即下载
《电子书--心理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心理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丛书--心理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广义的测评概念 第二节 心理测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章 人力资源测评的基本心理学原理 第一节 个体差异理论 第二节 社会知觉理论 第三节 角色理论 第四节 公平理论 第五节 期望理论 第六节 学习理论 第七节 强化理论 第三章 员工心理测评的技术与方法 第一节 心理测评的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重要的技术指标 第三节 量表的编制与选择 第四节 心理测试的实施要领 第五节 功效评鉴 第四章 核心心理素质的测评工具与测评技术 第一节 素质理论 第二节 心理素质的测评 第五章 员工行为风格及个性测评的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 个性理论 第二节 个体行为风格及个性测评工具介绍 第六章 职业适应性测评工具与测评技术 第一节 职业生涯理论 第二节 职业选择 第三节 职业开发 第四节 职业测评 第七章 领导力测评的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 领袖理论 第二节 有效领导理论 第三节 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第四节 领导力测评工具介绍 第五节 团体凝聚力的测评 序 我在华东师大为大三的学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策 划与设计》。没有想到的是,这门课程引起了同学热情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常 常还会出现因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的热情介绍而前来旁听的学生。 同时,因为需要为这门课程准备更充实、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我开始常常接 受一些中大型企业经营者的邀请,为他们设计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系统,进而 为他们的中高层管理干部作人力资源方面系列的培训。在这些人事管理培训工作 中,随着我与这些企业管理者之间思维默契程度的加深,我们常常探讨在人事 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如何对员工进行科学的考核,如何 比较准确地选拔人材?在这几年里,我开始汇聚一匹同仁和专家,对这些课题 进行了一些研究,围绕“职业适应性指导、综合心理素质测评、行为风格及个性 品质测评、职业成就潜质测评和团队内聚力”五个方面的范畴,制作了一套《企 业人力资源管理专用心理测评软件大全》,其中包括了四十套信度和效度都比较 高的心理测试量表,以协助人事管理干部能够用更精确和科学的手段来进行人 材考评。本书就是针对这四十套测评量表所进行的理论研讨。 在本书的写作和人事测评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 院的姜立杰博士负责了各章节理论框架的设计与前期文字的撰写,中国银行上 海市分行的顾 女士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也参与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文字润饰等 具体工作,我则负责全书的统稿和二稿的文字撰写工作。 多年来,有师大太多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支持和协助,有许多 企业家和人事管理干部对我的工作给予了相当大的信任和理解,有家人给予我 无尽的爱与包容。在此,衷心地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激之情!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水平有限,时间较仓促,难免有许多错误和疏 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谅解和指正! 第一章 第一节 概述 广义的测评概念 一、何谓心理测评 所谓心理测试就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方法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水平和 个性方面差异的一种科学方法。心理测试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但是现在在 许多领域都应用这种方法,在企业招聘中应用的范围尤其广泛。 心理测量 (psychometrics)是关于人的个体心理差异的测量或诊断。人们 在能力、学识、技能、兴趣、态度及人格特征等方面各不相同,构成了人与人之间 的个别差异。心理特征总会在行为上有所反映。心理测量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对 他的某种心理特征作出数量化的解释。任何一种心理属性在数量变化上都可构成 一个连续统,如记忆力的强弱、运算速度的快慢、性格从极端内向到极端外向的 变化等都各自成为一条连续统,测量的结果就是确定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征在 相应的连续统上的相对位置。 心理测量起源于中国。在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太阴、太阳、少阴、少 阳、阴阳和平五种人的观察和评估,可看作是心理测量的前奏。战国时期孟子不 仅对心理差异现象的普遍性有所认识,而且已经有了差异同一性以及差异等距 可能性的概念。他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心理测量原理的叙述。中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中论 述了在规定的九年时间内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广度、学识运用、论学本 领以及学习兴趣、专业思想、集体观念、师生关系、意志坚定性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问题。距今多年以前西周时期考试制度的建立更是世界上应用心理测量于人才选 拔工作的开始。当时的试射(即射箭考试)就是一种个别举行的单项特殊能力现场 测验,运用了效标参照的记分方法。汉代的选举制度以推荐为主,考试为辅,隋 以后的科举以考试为主,辅以推荐。唐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备。当时的考试科目有 进士、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这是当时文化发展水平在科学制度上的反 映。考试方法有帖经(填补词句中的缺字)、口义(口试)、墨义(笔试)、策问(政事 问答)和杂文(即诗赋)。东汉时期已有的童子科唐代又得到重视。1580 年天主教 传教士 M.利玛窦到中国以后,科举制度逐渐传入欧洲。在启蒙学者的鼓吹下, 法国资产阶级在 1791 年参考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了他们的文官考试制度。关于 测量方法,三国时期刘劭写《人物志》,提出了“八观”和“五视”的观察方法 前者如:“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其所短,以知其长; 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后者有:“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 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1937 年,美国人把《人物志》编译成英文 出版,书名为《人类能力之研究》。南北朝时期《颜氏家训,风操篇》中记载着江 南有“周岁试儿”的风俗,可以视为以实物为材料的近似标准化的幼儿认知— —操作活动测验法。 西方的心理测量工作开始于 19 世纪。随着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自由竞 争的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个别差异。C.达尔文的 思想为人们理解个别差异提供了理论框架。天文观测中人差方程的出现促使感觉 运动速度方面的测量得到发展。这时期出现在欧洲政治上的民主思想和教育与医 学方面对弱智儿童的关心推动了智力测量。19 世纪后期,德国的 W,冯特、英国 的 F。高尔顿、美国的 J。 M。卡特尔都对感觉能力的测量进行了研究。然而对心 理测量的发展有最重要影响的应属法国的 A。比奈,他与医生 T。西蒙合作与 1905 年编制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二、心理测评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心理测试史严格来说是很悠久的一部历史。因为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人就想 了解自己的心理活动,所以在中国古代,有许多思想家对心理测试都对了一些 探索。但是,科学的心理测试方法,还是在 20 世纪初开始形成的。首先要提到实 验心理学家威廉·冯特,他在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 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了。英国心理学家高尔根,他 对人类遗传学深感兴趣,进尔对双生子的许多心理测验进行了研究。卡特,美国 心理学家,他开始创造了心理测验这个词,他是第一位展开心理测试活动的美 国心理学家。1904 年,比纳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儿童智力量表,接着美国斯坦 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克曼教授,提出了心理商数,简称为智商 IQ。IQ 这个公式就 是: 智力年龄(或称心理年龄) IQ =————————————————×100 实际年龄 第二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量在美国军队中广泛运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第二世界大战以后,许多企业家看到了心理测量表在招聘人员中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企业管理也广泛运用。在这期间,心理能力测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美国 的韦克斯勒和英国的艾克森都对心理测试做出特殊的贡献。我国的心理测试主要 在 1978 年以后开始广泛运用。在企业招聘中运用心理测试,主要始于 80 年代中 后期。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心理测试在企业招聘中的运用将越来 越广泛。 第二节 心理测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人力资源——企业的第一资源 (一)人力资源的涵义与特征 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它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 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最活 跃、最积极、最具主动性的生产要素,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自然 资源,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中的一个特殊种类,既有质、量、时、空的属性,也 有自然的生理特征。 1、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人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是具 有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人能通过意识对所采取的行为、手段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预 测。由于人具有社会意识和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使得人力资源具 有了能动作用。 2、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要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 从个体角度看,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有其生命的周期,如幼年期、青壮年期、 老年期,其各阶段的劳动能力各不相同;从社会角度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 有培训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尊重其内在的规律,使 得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和使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3、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人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是知识的载体, 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又一特征。人在改造世界时可通过自己的智力, 使器官得到延长、放大,从而使自身能力无限扩大。同时,人的知识还可以传播 深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吸取了他们的先辈在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知识, 才使得今天的人力资源更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4、人力资源具有两重性。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人的两重性,要 求我们既要重视对人口数量的控制,更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充 分地利用和开发现有的人力资源,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获取人力资源收益的 基本途径。 5、人力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人口再生产是人口不断更新,人类自身得以延 续和发展的过程。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不同于一般生物资源的再生性。除了遵守 一般生物学规律之外,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还受到人类意识的支配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 (二)人力资源与现代企业发展 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传统的企业管理,将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视作自己 的资产。就此而言,厂房、建筑物、各种通用和专用设备、现金、银行存款、投资、 应收预付款项、存货、成品与半成品等,无疑是企业的重要资产。然而,把人力 资源看作是劳动力,同生产工具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成本耗费, 从未视其为企业的宝贵资产。随着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地位和作用的上升 与突现,现代企业管理变革和创新,须重新认识和定位企业的人力资源。事实上 人力资源也是企业的资产,只不过与物质和资金形式的资产相比,是一种更重 要的特殊资产。 (1)人力资源是首要的能动性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均 为生产要素,尽管对整个生产和经济运行来讲,缺少其中任何一种生产要素都 不可以,但是,诸要素的作用却不相同。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物 质资源要素,人力资源也无用武之地,无法作为资源发挥作用,企业亦无法运 行。然而,没有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支配、运用,物质资源则为无用之物,企 业也不复存在。因此,人力资源作为惟一能动的、起决定性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 是企业第一位的重要资源。 (2)人力资源是特殊的经济资源。物质资源本身不创造价值,惟有人力资源 通过自身劳动,创造价值、增加价值、增加物质财富。虽然其他资源要素可以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那是在人力资源要素推动下,转移旧价值,加入新价值 的结果。换言之,通过人力资源的劳动,使其他资源要素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否则,再好的设备、原材料、工具,再多的资金,也无济于事。正因如此,企业 一旦拥有和支配人力资源,便掌握和控制了获得未来更大经济利益和获取新的 物质资源的权利和条件。美国微软公司凭借其拥有的大量高级人才资源,不断地 开发新软件,使公司取得资产每周增加 4 亿美元,产值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 产值总和 的骄人成就。 (3)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均有投资凝结于其中,成为人力资本(只是每一 员工内含人力资本存量不同而已)。人力资本具有价值,可以用货币衡量。依照 原有企业资产定义,人力资源列为企业资产毫不为过,而且这一资产重于物质 资产。因为,在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现代经济发展时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远远大于物质资本,它对现代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物质资本无法替代 的巨大作用。 基于上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而且是比物质资源更重要的资产。 于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率先在诸多发达国 家企业普遍形成与建立,并在实践中贯彻之。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切身体会颇 深,他说:“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都拿去,但只要保留我组 织中的人,4 年以后,我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此言何等精彩,何等深刻! 2、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企业员工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做得很好,取得 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鉴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长期供过于求,因此,在相 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心目中,人力资源是“不值钱”的,抱着“三条腿的蛤蟆 不好找,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的观念的企业领导者不在少数。在向知识经济时 代迈进的今天,这种视人力资源为纯粹劳动力、活的生产工具的极端陈腐观念, 是必须清除的时候了。现今的时代,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且是 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人力资源生成是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有个自然成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尚有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必需、进行专门教育培训的过程。这一形成过程,历经一漫 长周期,少则 15 年,多则 20 余年。从其生成的条件和漫长的时间,以及发展的 连续性来看,人力资源是稀缺资源。 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保持、发展异常艰辛,从中透视出企业人力资源的宝 贵与稀缺。就企业而言,本身不生产人力资源,其人力资源从社会选取而来,换 言之,社会人力资源总体是企业人力资源形成的源泉和基础。但是,企业并非从 社会随意取来即用。首先,选人很难。社会人力资源生成不易,企业从社会上选 人也不易,选择到自己所需的合适的人更不易,况且尚有双向选择问题。企业选 中某人,但某人未必选中企业,真正双方满意、相互选中实为难之难。其次,企 业必须花费招聘、选择、录用成本,既有直接成本,还有间接成本,这是一笔不 小的费用。问题还在于,有些时候,这种招聘选录成本白白花费掉。仅举一例, 在穗某外贸公司,仅为了招聘一个懂外语、懂管理;又懂人力资源开发的复合型 人才,花了 60 多万元广告费在全国招聘,还多次斥资参加人才交流会,花费了 不少人力、财力、物力,虽引来应聘者数千人,可经历了两年,还是没有物色到 合适人选。最后,对于进入企业的员工,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质 量上进一步形成与发展人力资源,增大人力资本存量。任何一个企业,均有自己 独特的工作和业务。对进入企业的劳动者来说,必须通过工作实践和教育培训, 使之获得胜任企业工作的能力。同时,企业尚需有超前意识,考虑到企业未来的 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企业拓展业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提高广大员工的知识、技能。企业这种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所进行的人力资本再 投资,是适应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形成过程。勿庸置疑,企业 经过如此艰辛努力方获得的来之不易的人力资源,并经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进一步培育、形成、保持和提高的人力资源,当然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稀缺资源 企业创造愈来愈多的财富和企业效益,相对于这种无以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而言,人力资源无疑是企业的稀缺资源。 人力资源既是生产力,又是消费力。作为生产力,它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 作为消费力,它是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此特殊双重身份与作用而言 人力资源永远是宝贵的稀缺资源。企业中,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作用如上述; 作为消费力,它同样是现代企业生产和前进的动力。而且人力资源质量愈高,其 作为生产力和消费力所产生的作用愈大。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是为人的需要而 存在,为人的需要而生产的,同时也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益和全面发展而生 存与发展。否则,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毫无意义。就此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不可 缺少的宝贵稀缺资源。 常言说得好:“稀者为贵。”因为稀缺,事物方显更宝贵;同样,正因为宝 贵,愈显出其稀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已为众多大企业家所认 识,日本年轻的企业家浅井雅夫深有感慨;“一个企业留下金钱是下策,留下 事业是中策,留下人才是上策。”正因为人才资源宝贵又稀缺,企业才想方设法 地珍惜、保护、爱护、开发人力资源,这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推进到一个 新水平。 3、人力资源所表现的忠诚、向心力、创造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所在。企业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以及充足的物质资源、资本资源, 只是具备了企业经济发展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并不等于企业一定能很好地迅速 发展。我们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可谓人才济济,资金相对有保证,但是,亏损 企业不在少数。在其他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一个企业经营得好坏,能否不断发展 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是否有现代管理理念和水平,是否有充分调动全体员工 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并吸引和凝聚员工的人格魅力和优秀企业家素质。 若全体员工“心朝一处想,力向一处使”,为共同目标敬业奋斗,没有搞不好 的企业。 二、心理测评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测验是许多招聘人员的机构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人员选拔技术,这种 技术在企业人员招聘中也有应用,但在我国现阶段仍需要大力发展。心理测验有 两种目的:即工作定向的选择和人员定向的安置。所以,它可以用于求职者自测 自知,亦可以用于用人单位施测以知彼,还可以用于职业指导者获取基本的材 料依据。 心理测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潜力,以及他的心理活动规律。在企业管理,心 理测试主要用在招聘、人事安排和职业咨询方面。当前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 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每个人都尽可能发挥他的潜在 能力,而心理测试正是可以了解潜在能力的一种科学方法。因此,心理测试在招 聘中运用,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符合该企业某一岗位的需要。所谓的人事安排, 就是让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工作。而心理测试正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这 样,决策者可以把适当的人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性的学科。心理学包含的许多基本理论 如个体差异理论、社会知觉理论、公平理论、学习理论、群体优化结构理论、激励 理论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人手,揭示了正常的成年人在人际交往、成长发展、利 益分配等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可以为 人事管理者理解和预测人的心态和行为,制定符合广大员工期望的奖励制度和 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心理学的测评方法、研究方案设计的思路等可以为人力 资源开发和使用,为职务分析与职务分类提供有效的、可操作的技术路线。 具体地说,心理测评的理论与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如 下几个方面。 1、组织与岗位设计。无论是新建一个企业组织,还是进行结构调整和进行 技术改革,都需要对组织及其岗位进行重新设计,而这一项工作主要是由企业 的人事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配合来完成的。所以作为一名人事管理工作者,不仅 要具备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把握现代组织结构变化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并 能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组织与岗位进行科学的设计。 2、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进行人事管理的基础;无论是岗位的设计,人员 的选拔、考核,还是薪酬标准的制定以及教育培训的规划都是以工作分析的结果 为基础来进行的。在计划体制下,我国的企业人事管理主要是按上面的红头文件 办,很少或不必进行工作分析,当进入市场后,就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人事 管理遇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许多人事决策没有依据,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对 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系统的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不是想当然或拍脑袋就可以 解决的,而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3、人力资源规划。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具有前瞻性、预测性才能为企业在 竞争中创造优势。本章将介绍有关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内容,以及人员供给和需 求的预测方法;现代科学的预测离不开数学统计方面的知识,进人多元化时代 以后,人力资源预测又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和特点。 4、人员招募。人员招募(Recruiting)是指通过一定的宣传活动吸引足够多 的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的过程。只有你获得了充足的可供挑选的候选人时,你才 有可能通过一系列的选拔程序(selection)挑选出优秀的人才。通常所说的招聘 包括招募和选拔两项工作,而在现实的多数人力资源管理中注重选拔,对招募 则关注不够。尽管这两项工作联系十分紧密,但二者却有不同的目的、方法和程 序。招募的价值与作用绝不逊色于选拔。 6、人员选拔。选拔是指从应聘的候选人中挑选出优秀且与本组织需要相符的 人员。人员选拔是人事管理中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劳 动分工的细化。对劳动者知识和智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人员选拔方法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组织人员选拔的要求。第四章将介绍最常用的几种人员选 拔方法,如笔试法、心理测验法、面试法和情景模拟法。某些方法如面试和笔试 在传统的选拔之中也经常使用,但其客观化、标准化的程度不同,且多数人事管 理人员缺乏对这些方法的系统了解。本书将结合作者的亲身实践,详细介绍上述 选拔方法的技术问题,这将对人员选拔有重要指导意义。 7、薪酬制度。薪酬是人事管理中最核心也是最敏感的问题。从组织来说,; 薪酬是一个组织为其目标的实现所付出的人力成本,而对个人来说,薪酬是其 获得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物质基础。矛盾之处在于,为了避免成本支出过大,组织 有压低付给员工报酬的倾向,而员工则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确实是一个“两 难”的命题,而这一问题解决得如何全靠人事资源部的先生们。值得提醒的是, 随着人们工作价值观因物质丰足而逐渐由工具性工作观(工作为达到目的之手 段),转变为较精神面的工作价值观(寻求工作的“内在价值”,并在工作中获 得自我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对这样一种发展潮流的认识与把握相信会对薪酬制 度的设计有所影响。 8、人员考核。考核是人事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既是对现有组织和 员工工作状态的评价,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又是重新设计、改进工作的新起点 还是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其中原 因有考核的目标不明确,:考核的指标体系制定不合理,考核方法缺乏科学性, 而最主要的是考核结果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起来。某些单位在考核期间大家关系 紧张,考核结果一出来,就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或是怨声载道、议 论纷纷,更有甚者会出现剧烈的冲突场面。人事考核难度之大是所有人事管理者 的共同感受。第六章将向大家介绍有关人事考核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对提高 人事考核的效果,避免或减少负效应等问题会有所启发。 9、人员培训。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的营销,、管理观念与方法不断涌现, 经济全球化及自由贸易的发展,以及企业环境的变化都要求企业组织迅速作出 反应,;或是引进先进技术,或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而这些都得通过企 业的员工来实现。完全靠解聘老员工,招聘新员工来获得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员 工是不现实,也是不容许的。因此,对员工的培训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 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地位与作用绝不亚于人员的选拔。如何确立培训 的目标和内容?有哪些种类的培训方式与方法?这些方式方法的优缺点由口何?i 怎样进行选择?如何评估培训的效果与效益? 如何对跨国企业的人员进行培训? 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在设计和实施培训时需要了解的内容。 10、现代人才测评。人才测评是为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在传统考 试、考核、技能鉴定和心理测验等理论与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评价活 动。与传统人才评价方法相比,现代人才测评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定量方法的应用,测评内容也突破了单一的体能、知识或技能评价而转向对 实际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兴趣、个性品质、人际技能等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在程序上则更加科学、合理、严密,有效地控制了测评误差,测评技术手段更多 地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远程通迅、系统仿真等。在经 济发达国家,现代人才测评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组织的人才选拔、内部考核 培训等方面。 三、心理测评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原则 因为心理测试是一种科学的测试手段,所以它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循。 1、要对个人的隐私加以保护。因为心理测试涉及到个人的智力、能力等方面 的个人隐私,这些内容严格来说应该只让被试者以及他愿意让人知道的人才能 了解,所以,有关测试内容应该严加保密。 2、心理测试以前,要先做好预备工作。心理测试选择的内容、测试的实施和 计分,以及测试结果的解释都是有严格的程序的。一般来说,主试和测试者要受 过严格的心理测量方面的训练。 3、主试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要统一地讲出测试指导语;要准备好 测试材料;要能够熟练地掌握测试的具体实施手续;要尽可能使每一次测试的 条件相同,这样测试结果才可能比较正确。 4、心理测验结果只反映出人们某一方面的特点,人员选拔中还应根据实际 需要综合多种选拔方法,结合其他方面的情况,作出更周全的决策。 第二章 人力资源测评的基本心理学原理 目前在人事管理的“进”、“管”、“出”各个主要环节中应用了许多心理 学理,论涉及到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如普通心理学中的“个体差异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知觉理论”、“角色理论”、“群体结构理论”,教育心 理学中的“学习理论”,管理心理学中的“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 理论”,劳动心理学中的“疲劳理论”等。本章将介绍应用最广泛的七个心理学 理论,并对它们在人事管理中的主要应用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节 个体差异理论 个体差异,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个性特征上所存在的差异。这些差 异虽然是极其复杂的,但概括起来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倾向性的差异, 即表现在人的兴趣、需要、信念、理想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差 异,即表现在人的气质、能力、性格三方面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并非生而具有 的,它是在个体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制约的。它所表征 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行动着的个人。人事管理者如果能掌握和运用有关个体 差异的规律性,就可以对个体差异与职务差异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匹配,提高人 力资源开发的效率。 一、个体倾向性的差异 个体倾向性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总 和。它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选择性,也决定人对事物不同的态度以及各种行为模 式,标志着一个人憧憬什么、企求什么、争取什么、坚信什么、喜欢什么、嫌弃什 么和什么驱使他活动等等。可以说,个体倾向是个体潜在的力量,是人进行一切 活动的动力,它制约和调节人的所有行为过程,是个体特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 因素。个体倾向性的各因素,如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等都是相互联系、彼此 影响的,但世界观是其中的主导因素,它决定一个人总的心理倾向。 (一)个体的需要差异 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与欲望。这种渴求与欲望就其来源的性质而言, 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这里,主观性是指个体在缺乏某种东西时在内部世界 产生的一种渴望状态,只有个体自身才能深切体验到;客观性是指个体的这种 渴望并非头脑固有的,而是他对于生活中客观条件必要性的反映。这种客观存在 的必要性既包括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也包括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根据需要的内容划分,可以把它分为生存需要 社会需要和发展需要三类。其中生存需要包括人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与种族繁衍的 衣、食、住、行、婚姻等的生理需要和维持平安的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包括人为了 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文化娱乐需要,感情与归属的需要和人与人之间进行社 会交往的需要;发展需要包括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产生的对知识与技 能的需要,尊重需要,理想和成就需要。 个体之间的需要差异既有结构性的方向差异,又有强度性的水平差异。所谓 结构性的差异反映了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优势需要,如有人把生存需要置于一 切需要之首,这种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有的人则把发展需要作为优势需要, 这种人追求知识与自我完善,把追求与创造作为人生的最大享受。而所谓强度性 的差异则反映每一种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欲求强度其水平的差别。 (二)个体的动机差异 动机是指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和 信念等。也就是说,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是激励人行动的内驱力。 凡是处于清醒状态的人,每时每刻都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活动,而每一种 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而引起的。例如,体育锻炼为了强壮身体,学习知识为了 增强本领,积极工作为了祖国四化建设等。这些促使人产生行为的具体原因就是 动机。 人与人之间的动机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同个体的相同 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所激发。例如,许多人参加人才选拔的招聘考试,有的人 是出于对事业的追求,抱着为国家勇挑重担的动机来参加;有的人出于寻求个 人的发展机会,抱着寻找快速晋升机会的动机来参加。第二,在相同的环境中, 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动机与行为。例如,在同一个干部培训班中,有的入学习 刻苦、努力,有的人则马马虎虎,学习态度与成绩截然不同。第三,为了满足同 样的需要,达到共同目标的手段因人而异。例如,为了给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不同的领导者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措施,有人靠新产品开发,创造更多的利 润;有人靠技术革新,降低产品的成本;有人靠智力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三)个体的兴趣差异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 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例如,一个对棋类颇感兴趣的人,平时喜欢阅 读有关棋类的书刊,在各种消息中对棋类消息会优先注意,平日不仅积极观看 棋赛,而且向往与别人对垒。 个体的兴趣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兴趣倾向性差异。人的兴趣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是由一定的事物或现 象所引起的。其中,有的兴趣由有关社会进步和有助于人身心健康的对象而引起 有的兴趣则由有关妨碍社会进步和促使人腐化堕落的对象所引起。这种兴趣倾向 性的差异带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有高尚和低级庸俗之分。 2、兴趣广泛性的差异。人的兴趣广泛程度也有着个体差异。例如,有人兴趣 极其广泛,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文娱体育活动都有兴趣,有人则除了对自己 所从事的专业发生兴趣外,对其他任何事物几乎都不发生兴趣。一般条件下,具 有广泛兴趣的个体往往生机勃勃,而兴趣贫乏则使人暮气沉沉。 3、兴趣持久性的差异。人的兴趣既可能是长久不变的,也可能是三天两头变 化无常的。人们称前者为持久的兴趣,后者为短暂的兴趣。不同个体的兴趣持久 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例如,有的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具有稳定的兴趣,锲而不 舍,力求精深,有的人则没有恒心,朝秦暮楚。 4、兴趣有效性的差异。人的兴趣根据它的社会意义可划分为积极兴趣与消极 兴趣两大类。而同样属于积极兴趣,其有效性又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例如, 有些人的兴趣只停留在内心向往的静观状态,并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掌握与 研究它们,因而效果不明显;而有些人对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则会积极探索与研 究,其效果当然相当明显。 (四)个体世界观差异 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它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起指导 和调节作用。世界观是个体倾向性的集中表现,它给予其他个性品质以确定性, 影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存在的反映,它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它随着社会 的发展而变化。人与人之间世界观的差异反映了无产阶级世界观与资产阶级世界 观的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存在的反映,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 最科学的世界观,它阐明了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也指明了人类社会走向 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因此个人形成的世界 观是他本阶级世界观的反映。个人的世界观是一个人对现实各个方面的态度核心 并指导着人的全部行为。 二、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它决定一个人的风格、行为方式与活动效率。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气质差异 能力差异、性格差异三个方面。 (一)气质差异 气质是指个人行为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 一般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 指向性等方面。这些特点只反映一个人情感与认识的外部表现形式,而不涉及情 感与认识的具体内容。例如,某管理者对违反工作纪律的两个下级给予了严肃的 批评,假如这两个下级就其思想认识与情绪反应而言,对管理者的批评均持反 对态度,但其外在行为表现则可有明显差别。其中一个人可能会当场与管理者大 吵大闹,说出一些极不负责的话;而另一个人却一声不吭,甚至好几天都闷闷 不乐。像这类具有同样的心理活动内容,而用不同行为来表达感情的个性特点就 属于气质特征。 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气质特点,这些特点并非偶然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有规 则地互相联系着,形成不同的气质类别。早在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医生波克拉 特根据人体内四种液体的比例优势,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 粘液质、抑郁质。这一分类,后来被苏联神经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 动类型特点的实验研究的发现所证实。 多血质又称活泼型,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这种人往往活泼、好动、善于交 际,动作速度快,可塑性强,情感易变化,兴趣容易转移。 粘液质又称安静型,属于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这种人往往平静、沉着,情感 反应慢而持久,且不外露,动作迟缓而不灵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胆汁质又称兴奋型,属于不可遏止的类型。这种人往往精力充沛,热情,泼 辣,情感和语言动作发生强烈而难以控制,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具有明显 的外倾性。 抑郁质又称弱型,属于刻板而羞涩的抑郁类型。这种人往往敏感、多疑,感 情比较脆弱,做事小心谨慎,观察敏锐,善于察觉别人观察不到的细小事情。 实际上,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种类型 之间的中间类型。每种气质类型的特点,都具有好的一面,又具有差的一面。例 如,多血质的人情绪丰富,工作能力强,容易适应新环境,但注意力不稳定, 兴趣容易转移。抑郁质的人胆小,孤僻、但感情细腻,做事谨慎小心,观察力强 因而可以说,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同一气质类型的人 既可能成为杰出人物,也可能成为平庸之辈。 (二)能力的个体差异 人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不同的人能力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人能力超长,智商高达 140 以 上。也有的人能力低下,智商在 60 以下。大量的人处于中等水平,智商为 90— 110。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全国人口的智商分 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两头小”,即能力低下者、才能卓越者极少;“中间 大”,一般能力者占绝大多数。这是智力差异的常态曲线分布。 2、能力类型的差异 不同类型的能力可在知觉方面、记忆方面和思维方面分别表现出来。 (三)性格差异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 的、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 性格差异是心理学的术语,它也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与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共同构成人的个性。性格制约着能力和气质的表现,从 而使人的心理特征各具特色,彼此不同。因此,性格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决定人 的行为的选择和方向。 性格与气质不同,气质主要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而性格只是在一定程度 上受遗传因素影响,但不是主要的。性格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主体与 客体相互作用,使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在个体的反应机制中保存和固定下来, 形成的个体对人对事的态度体系,并且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 构成每个个体所有的行为方式。我们平常所说的某个人的性格如何,是指这个人 在各种环境中比较稳固地表现出来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而不是指这个人受 某种情境的影响偶尔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例如,一个人在待人处事中经 常表现出高度原则性、坚毅果断、见义勇为,那么,可以说明这些特点是他的性 格特点。而在某些情况下,对某些事情上偶尔表现出原则性不强,或处事不够果 断,则不能认为原则性不强或处事不果断是他的性格特点。所以,要对一个人的 性格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对他的态度、行为进行全面的考察,抓住其一贯的 表现。只有在各种环境下多方面地考察性格的各个侧面,才能洞察一个人的性格 全貌,作出正确的判断。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 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气质和能力对现实是中性,性格使他们带有一定 的意识倾向性。可见,性格对气质和能力影响很大,它使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成 为一个整体。 (二)性格的个体差异 与气质、能力相比,人们的性格差异更为多样而复杂。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 来归纳性格差异,划分出以下性格类型。 1、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 按人的心理活动机能占优势,可将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结绪型、意志型和 中间型四种类型。 理智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善于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 情绪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行为表现中感情用事,情绪易波动,举止受 情绪左右; 意志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行为中目标明确,积极主动,自由支配行动; 中间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没有某种心理机能占优势,而以某两种心理 机能相结合为主。 2、顺从型和独立型 按人的思想行为的独立性程度,可将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两种类型。 顺从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独立性差,易接受暗示,习惯于照别人的意 旨办事,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表示惊慌失措; 独立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易受外来因素 所干扰,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镇静自如,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3、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 按人的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可将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两种类型。 外向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行为,与人交往显得开朗而 活跃; 内向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不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行为,与人交往显得沉静 而孤僻。 4、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按人的职业选择的特性,可将性格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 型和常规型性格六种类型。 现实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有一定操作程序的工作 行为规范,喜欢安定,不注意社交而注意现实的利益。 研究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有观察、有思考分析的创造性工作,有 时好奇心使行为表现异常。 艺术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自由行动,有创造力,感情丰富,容易冲 动,不愿做单调重复的工作。 社会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责任心强,善于交往,喜欢帮助别人,能与别 人合作。 企业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组织、领导工作,好发表意见和支配别 人,自信心强,精力充沛而且有冒险开拓精神。 常规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简单、有重复性的工作,不喜欢竞争, 倾向于服从别人。 第二节 社会知觉理论 心理学中把人对他人、自我、社会角色以及人际关系的知觉统称为社会知觉 概括社会知觉产生、发展与变化规律性的理论称为社会知觉理论。由于识人、用 人是人事管理工作的核心,而它们又是以正确的社会知觉为基础的,因而掌握 有关社会知觉的基本知识,对提高人事工作者识人、用人的能力,提高人事选拔 人事考核等工作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整体反映, 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如果把社会知觉与一般的知觉相比较 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社会知觉是永远与归因分析紧密相联系的。因为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行为处于人际交往情境之中时,必然会推测他或他们外在 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状况,即对他们行为或交往活动的动机与需要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社会知觉。例如,某人对你特别热情,主动接近你,主 动给予你许多帮助等等,假如你把此行为归因为他喜欢你,你对他会产生好感 等心理体验;但如果你把此行为归因为是他有求于你,你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 认知。第二,社会知觉最容易受感情倾向的干扰。人的感情是有方向性的,分为 正向的积极情感与负向的消极情感,二者之间存在“零”,即没有任何感情。在 实际生活中,一个人只有对完全陌生的人感情才会处于“零”的状态,而对任 何一个相识的人总会有个基本的感情定位,或好感,或反感,但好感与反感的 程度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这种感情倾向会影响一个人的归因导向,感情越深,影 响越大。例如,早上你在大街上遇见好朋友,他没有与你打招呼,你会归因为他 近视眼没有看见你;但如果你遇见一个近期有些矛盾的人,就很容易把它归因 为他不愿意与你打招呼。可见,归因与情感是可以互为强化 的,好的感情诱导积极的归因,积极的归因又有助于加深感情,反之,就会形 成负循环。 一、对他人的知觉 一个人对他人的动机、情感、意向和性格等特性的知觉,称为对他人的知觉 人对人的知觉过程并非是一个“照镜子”般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经由外部环 境提供的有关他人的物理刺激(如他人的风度、言行等)与个体本身的内部倾向性 (如价值观、需要、动机等)相互作用,经信息加工而产生首尾一贯的他人映象的 过程。因此,一个人对他人的知觉是一个集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为一体的复杂的 认识过程。知觉的准确性要受如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一)他人本身的特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存在决 定意识”。在一个人对他人的知觉过程中,他人本身的特性(如他的仪表、风度、 言谈、举止、工作成绩等特性)都是客观存在。这些因素是形成知觉的外部信息源 是知觉的现实基础,也是知觉者力图寻求的知觉目标。 (二)知觉者本身的特性。知觉者本身的特性也将投射在知觉过程中,影响知 觉的选择性。例如,知觉者特别善于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特别欣赏的品德或能力 同理,知觉者也可能特别善于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特别厌恶的品德与能力;而 知觉者自己不大重视的品德与能力,在知觉过程中则常常被忽视。 (三)他人与知觉者所处的情境条件。他人与知觉者所处的情境条件也会对知 觉映象的准确性发生巨大的影响。这里所指的情境条件包括实际情境条件与参照 情境条件两类。实际情境条件包括: 1、他人与所属群体的对比关系,如一个口头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在教师队伍 中并不非常突出,而在科研工作者队伍中则会得到高度的评价。 2、他人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呈现才能的可见度。如一个基建科长任职后,几幢 职工宿舍拔地而起,众人有目共睹;而一个宣传科干部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 却常常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体现他的价值。 参照情境条件指知觉者在认识过程中所选择的参照标准。如果知觉者选择了 不同的参照模式,知觉映象也不相同。例如,某单位考核干部中碰到一个问题, 即上级与下级对某干部的评价出现了较大差异,探索其原因后发现关键在于两 者选用了不同的参照标准。下级人员选用的参照标准是前任领导,因为该干部各 方面均比前任领导强,所以给予他高度评价;上级领导选用的参照标准是同职 务的其他单位的领导干部,因为相比之下他并不突出,所以给予了很一般的评 价。 (四)“第一个印象”的干扰 人际相识时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整个知觉映象产生着强 烈的干扰作用。正如有人所分析的那样,当人们彼此之间不认识时,双方的记忆 中是一片空白,初次见面及相交后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好比彼此照了张相片,脑 袋中留下了一个总体轮廓,而后来的相互作用则是在这个总体轮廓中进行局部 的加工而已。 上述有关一个人对他人知觉的多因素分析说明,人员素质评定工作是一项 极其复杂的工程。所以,在评定程度的设计及评定结果分析时,必须十分细致, 十分慎重,决不能掉以轻心,马虎从事。 二、人际关系知觉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称为人际关系知觉。它包括对本人与他人关系的知 觉以及对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两个方面。 人际关系对人的学习和工作是有很大影响的。当一个人生活在充满友情与温 暖的环境之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反之,当人生活在一种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紧张气氛之中,则会产生焦虑、气 愤、不安全的不良心境。而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是以人际关系知觉 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知觉既影响人际关系的行为,也影响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因 果关系分析。例如,甲认为自己与乙的关系不错,就会对乙伴有喜爱、信任、支 持等积极的情感倾向,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有利于促进甲乙人际关系的行为。如愿 意向乙倾诉心中的烦闷,主动与乙一起承担工作责任,乐意帮助乙解决各种困 难等;而当甲从乙处听到逆耳的批评时,甲会把原因归为乙对自己的关心或严 格要求,因而容忍性很强。反之,如果甲认为自己与乙的关系不好,不仅对乙伴 有厌恶、怀疑、回避的消极情感倾向,而且对乙的朋友也不大欣赏。甲会对乙和 乙的朋友采取一系列不利于促进入际关系的行为表现,如说话谨慎,尽可能不 一起共事等;当甲从乙处听到表扬或批评时,甲很容易产生大量联想及归因分 析,会问一连串的“为什么”。 在人员素质测评工作中,人际关系知觉通常会有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人 际关系知觉影响评定人的心理定势。如评定人认为自己与被评人个人关系良好, 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会干扰理性的分析,导致评定人有一种偏高 评价的定势。第二,人际关系知觉影响被评人对评定结果的承受水平。如被评人 容易接受良好人际关系的评定人提供的评定结果,被评人不容易接受人际关系 不良的评定人提供的评定结果。 三、自我知觉 人通过自我观察而产生的对自己的心身状态的总体知觉称为自我知觉。每个 人的自我知觉是在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着个体的 发展而发展。 如果把自我知觉与对他人知觉进行比较,自我知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首先,自我知觉具有大量的信息来源。例如,一个人看别人,只能根据别人的言 行来推测他的心理活动(即只有外部信息,缺乏内部信息),而一个人看自己, 则是既看到自己的言行,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一个人与别人相处,只是某 一情境或某一阶段(如工作情境或十年八年时间),一个人观察自己则是有生以 来无时不在进行。其次,自我知觉是在不断的双相对照之中强化、校正和发展的 例如,人通过对自己愿望、行为的观察和客观结果的相互对照来评判自己,通过 不同人对自己的不同态度的分析来探索自己等。人的自我知觉具有相对稳定性和 完整性。 尽管自我知觉与对他人知觉相比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但因为个人对自己的 偏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自我知觉也容易产生偏差。 在人员素质评定中,自我知觉对评定过程会产生下述两方面影响。 (一) 评定人的自我知觉影响他对别人评定的准确度 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与对他人的知觉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每 个人以他人为镜子来分析自己;另一方面,每个人也以自己为镜子来评判别人。 可以设想,一个自高自大的人由于盲目地高估了自己的才能,会产生低估他人 才能的定势;而一个有自卑感的人则会由于盲目地低估自己的才能,而产生高 估他人才能的定势。 (二) 被评人的自我知觉影响他对评定结果的认可程度 测评结果反馈给被评人时,如果假设评定结果均具有合理的信度和效度, 不同的被评人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如有人愉快地接受,有人表示接受,有人 提出异议,有人甚至表现出反感。被评人对评定结果认可程度的差别,很大程度 上体现了自我知觉准确度的差别。 因为他们往往是用个体的自我知觉为标准来判断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准确度 所以当两者相同时,个人认知谐调,呈现出高认可水平;而当两者产生差异时, 个人认知失调,则呈现出低认可水平。 第三节 角色理论 角色,乃是社会角色,它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社会和社会团体中占有的适当 位置,以及被该社会或团体规定的行为规范。例如,父亲这一角色,意味着他在 家庭中占有的特殊地位,并规定了该地位所应有的角色行为。如必须参加工作, 抚养子女,教育子女,安排家庭生活等等。 因为整个社会是由多层次、多部门的职能相互关联而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 各种不同的社会岗位需要有不同的角色来承担使命,所以使每一个人同时承担 着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例如,一个男同志,在机关承担着“局长”的角色,在 行政管理干部学院的函授部承担着“学员”的角色,在省行政管理学会承担 “副秘书长”的角色,在区业余足球队承担“守门员”的角色,在家庭中承担 着“丈夫”与“父亲”的角色等。毫无疑问,当人承担不同社会角色时,由于各 个角色的性质不同,社会期待不同,使人的言行表现也有所不同。 社会学中以“角色”作为理解和分析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称之为角色理论。 该理论主要由角色行为、角色期待、角色冲突等内容组成。 一、角色行为 角色行为是指一个人接受某一社会角色后,根据社会或团体成员的期待而 表现出的实际行为。任何一个角色都包括一连串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受个人动 机的影响,而且也制约于社会团体的共同心理参考原则,它们具有如下三个特 点。 (一) 角色行为是一种特定行为 一般人皆因担任某种角色而感到满足(如医生、处长、父亲、棋手等),因而 使人在角色承担场所表现的言行均受到本身角色的制约,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 关系的制约。例如,一个厂长具有脾气急躁、容易冲动的气质特点,当他面临几 个职工的不良行为时,虽然火冒三丈,却能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以理服 人;反之,当他面临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时,自我约束的水平却大幅度降低了。 这说明,人的不同社会角色对人的行为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要人意识到自身 的角色与角色的使命,就会自觉地按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做。这种按角色的社会 要求而产生的行为,是一种外在目标诱发与控制的特定行为。 (二) 角色行为受自我意识影响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人的自我知觉、自我记忆与自我思维的总称。人的自我意 识的产生与形成都是以自身与周围的客观事物相分化为标志的。即人在逐渐地从 周围事物中分出自己的过程中,产生与形成了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素质特征 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 的。因此,对彼得来说,这个保罗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 式。” 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团体之中。人在各种团体的社会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 作用的过程中,评价他人的角色行为与个体素质,表现自己的素质与角色行为, 并在这种双向分析对比的过程中产生、检查、校正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角色行为。 因此可以说,自我意识和角色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互为因果的相当复杂的 心理关系。要了解一个人为什么愿意接受这个角色,表现出这个角色的行为,而 不愿意接受那个角色,表现出那个角色的行为,则取决于他对自己的素质和所 担任角色的认识。 (三) 角色行为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 尽管每个人都承担着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且每种角色都有特定的角色行 为要求,但因为这些行为均来自一个人,而人又具有相对稳定、综合的素质特性 所以使人的各种角色行为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完整性和统一性。例如, 一个办事认真、细致的人,无论在办公室担任主任角色,或在家庭中担任父亲角 色,都会表现出这种特性。 二、角色期待 人们根据自己长期实践形成的经验,产生对某种社会角色承担者的行为期 待称为角色期待。这种期待包括形象风度期待、行为风格期待、个体素质期待等 各个方面。例如,当人们看到一个大学教授穿着华丽服装,化着浓妆在讲台上演 讲时,会产生一种惊奇感;而当人们看到电影明星的现代化装束却觉得很正常。 这种心理状态的微妙差别就来源于不同的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虽然只是人的一种主观愿望,但却往往成为一个人评估他人素质 的心理背景。例如,一个领导者对人事干部的期待是工作认真负责,服从上级指 挥,生活艰苦朴素等。当他看到人事干部符合这个角色期待时,很容易产生喜爱 欣赏、满意等积极的情感;而当他看到的人事干部不符合这个角色期待时,“第 一个印象”就往往不佳。因为不同个体在知识、经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使他们对同一社会角色的期待也有差别,这些差别必然导致对他人角色行为评 估与素质评价的差别。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自己承担的角色和角色行为的认识主要依靠他人 的角色期待。每个人从他人的期待中体会符合自己身份的行为标准,体会到社会 的要求,他人的关心与信任。可以说,他人的期待给予个体进行角色学习的机会 他人的期待是个体实现角色、完成角色使命的有效手段。例如,许多研究证明, 群众对新任领导者的期待水平与领导者的成功概率呈现正相关;家长期待子女 上大学(期待子女成为大学生角色)与其子女入学率呈现正相关等。因而,对每个 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 三、角色冲突 不同角色呈现互不相容的目标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称为角色冲突。常见的角 色冲突有如下四种。 (一) 个人的多种角色冲突 一个人往往同时在不同团体中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如领导者、学生、父亲等) 不同角色伴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当时间、空间相互交叉时,个体会由于无法满足 各种角色的要求而产生内心矛盾。 (二) 同一社会角色的心理冲突 同一社会角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其期待与要求的不一致,会使承担者产 生矛盾心理。例如,对建筑类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有人坚持要以设计的建筑面 积平方总数作为考绩的主要指标,也有人认为要以论文篇数与外文水平作为主 要考绩指标,还有人则认为要以技术革新的经济效益作为考绩的主要指标…… 这些不同的角色期待,反映到工程技术人员身上会产生心理矛盾。 (三) 新旧角色之间的冲突 一个人的角色并非一成不变的,当他改变旧角色时,新旧角色之间会产生 冲突。例如,一个领导者退居二线之后,对新的角色往往不能一下子适应,容易 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等情绪体验。 (四) 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 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共同活动中,由于信息沟通障碍、利害关系冲突等原因会 导致人际冲突。例如,领导者与下级之间发生矛盾、同事之间发生矛盾都属于这 种类型。 角色理论

168 页 212 浏览
立即下载
趣味心理测试题

趣味心理测试题

1. 想象你在一片雪白的世界,突然 一只兔子跳了出来,你便跟在他 后面,你希望他带你去哪里? a 湖泊     b 花园     c 城堡     d 海边            [答案]:说明你在恋爱过程中 :   a 希望自己保护自己             b 希望别人保护自己   c 希望多个异性轮流保护自己      d 希望被保护,也希望保护人 2. 你有十朵玫瑰花,可以插花瓶、 插干花、送朋友,你如何安排这三件 事的前后顺序? [答案]:这三件事的前后顺序代表 你选择恋人时要求的前后顺序 插花瓶:注重性格     插干花:注重容貌   送朋友:金钱至上,注重金钱 3. 十分十分贫穷的你身上只有 100 元钱,你希望是:   a 一张 100 元钱     b 两张 50 元钱     c 十张10元钱 [答案]: a 你的爱情百分之 99 的忠诚      b 一般情况     c 花心大罗卜        4. 你经常接到一位无聊人士的骚 扰 电话,有一天电话响了,你拿 起 来,又是那个家伙, 你会对她说什么话? [答案]: 这些话是你被恋人抛弃后对他 (她) 说着第一句话。 5. 你去参观一座 100 层的大厦,进 入 电梯后不久突然停电了,你希望 您乘坐电梯停在第几层?   [答案]: 电梯厅的楼层数代表你的精神年龄 7. 有一天,不用上班,悠闲的你起 床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a 洗澡     b 打电脑      c 看电视     d 拿餐具(吃 早餐)           [答案]:此为你的人生观 : a 爱情至上                           b 天生工作狂  c 爱情与工作并重,但小心成自 恋狂      d 工作、爱情都饱受打击,要增 加信心               6. 参加大本营的《猜猜我是谁 》节目,你会露出身体的哪部分 让别人猜?         a 头的一部分     b 手      c 小腿 [答案]: a 你从小就想当明星,应选择那些 能展现你风采、才华之类的工作。 b 你欣赏自己的才华和凭能力赚钱的 工作 c 你脚踏实地,很勤奋,适合安宁 的工作

15 页 226 浏览
立即下载
员工心理测验相关知识

员工心理测验相关知识

心理测验相关知识 (一)北森 16PF 人格测验 题目数量: 181 所需时间: 30min 简介: 该系统的开发背景是最新的胜任素质模型以及“人-岗匹配”原理,从企业应用角 度,测试了现代企业招聘中十分关注的维度特征,帮助招聘人员实现轻松,有效招聘。另 外,该系统的测试报告详细分析了员工的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决策能力、社会适应性、 做事风格等方面的素质,辅助企业在安置、培训、选拔、考核等各种环节中的人事决策。 详细资料: 一、系统理念: 根据最新的人力资源和管理科学的研究表明,不同公司的不同职位对人员的各方面素质的 要求差异很大,不同人格特性的人适应不同的岗位。所以,制定自己企业各个岗位的人格 特征模型,有针对性地了解应聘者的素质特征,实现“人-岗”匹配,即可在很大程度上提 高招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北森公司基于职位素质要求,利用国际上最新提倡的“人-岗匹配”原则,开发了北森新 16 PF 测评系统。 二、理论基础: 16PF 人格测验是根据心理学家卡特尔(R. B. Cattell)的人格理论编制的。卡特尔经过多年对人 格因素的研究,确定了 16 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人格 16 因素问卷”,用以测量相 关特质维度上的个体差异。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个体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所包含的 16 个人格因素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影响性、活跃性、规范性、敢为性、情感性、 怀疑性、想象性、世故性、忧虑性、变革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通过对个体的 16 个人格因素的分析,可以判断受测者的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决策能力、社会适应性、行 为风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征,辅助企业在安置、培训、选拔、考核等各种环节中的人 事决策。北森新 16PF 人格测验也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准确的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三、报告构成: 北森新 16PF 招聘系统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人事管理的综合信息,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报 告内容: 乐群性、情绪稳定性、影响性、独立性等 16 个基本维度的特征 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工作创造力和社会适应性等 4 个方面的预测分数 人际关系、决策能力、做事风格、心理健康等 4 个综合方面的解释 四、应用方向: 可以用于企业的安置、培训、选拔、考核等人事环节。 五、适用群体: 企业员工和应聘者。 (二)艾森克个性测验 题目数量: 88 所需时间: 30min 简介: 艾森克个性测验(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 EPQ),是英国心理学 家艾森克教授(H.J.Eysenck)编制的一个专用于人格测量的心理测验工具,经过 50 年来的 发展和反复修订,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已成为心理门诊、精神病院、教育、人 才招聘选拔、职业规划等行业应用广泛的心理测验工具,其价值已得到医学心理、心理咨 询、婚恋家庭、社会科学、人才测评等应用领域心理学工作者的肯定和喜爱。 详细资料: 理论背景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对各种事物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个性测验是通过测量方法测量出人在一定的情景下,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 和个性品质,例如兴趣、爱好、情感、气质、性格等。心理学家对个性的不同方面进行观 察、归纳、总结,可以归结成个性特质类型。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认为个性类型不是非此 即彼互相排斥的,个体在不同的类型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艾森克提出了三个个性类 型维度:外倾-内倾,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精神质-超我机能,个体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分布 可以区分出不同的个性类型。 问卷内容 艾森克个性测验,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好测量效果。 EPQ 是自陈式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四个 分量表: E 量表:测量内外倾维度,反映外向、好交际的倾向,是人类性格的基本类型。 高分特征: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情绪冲动而难以控制,爱交际、喜聚会、渴求刺激,并 会粗心大意和爱发脾气; 低分特征:低分者较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冷淡,喜欢有序而 稳定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气。 N 量表:测量神经质-稳定性维度,反映的是正常行为表现出的情绪是否比较稳定,表明从 异常到正常的连续特征。 高分特征:焦虑水平高,情绪易变化,容易激动; 低分特征:稳重温和,不易焦虑,情绪反应轻微且易控制。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P 量表:测量精神质-超我机能维度,反映倔强固执和讲求实际的倾向,表明从异常到正常 的连续特征。 高分特征:孤独离群,冷酷无情,好斗而不顾危险,难以融入社会环境; 低分特征:情感丰富,对他人表现出较多关心,注重道德规范,容易适应社会。 L 量表:测量掩饰性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 平。西方结果表明高分有掩饰倾向,也可能较成熟老练,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但在 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具体作用尚未明确。 (三)名称: 北森探鼎职业兴趣测验 题目数量: 25 所需时间: 30min 简介: 职业兴趣测评系统是以 holland 的职业兴趣类型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国文化下职业 本身的特点作了一些调整,同时吸收国外测验的优点和职业兴趣理论,例如 carrerkey, SII 等,最终量表采取了情景式的设计,将职业兴趣分为艺术型、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 企业型、常规型六种职业兴趣偏好作为测量维度。题目的设计尽量具有隐蔽性,避免了受 测者对职业的优劣感。本产品适合各类人群用来了解自己的职业偏好,明晰自己的职业规 划设计。 详细资料: 一、目 的 兴趣是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 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或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不同 的人兴趣不同;同一个人也有多种不同的兴趣。其中职业兴趣是职业的多样性、复杂性与 就业人员自身个性的多样性相对应下反映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特点。 职业兴趣上的个体差异是相当大的,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一方面,现代社会职业越来 越分化,活动的要求和规范越来越复杂,各种职业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个体的 吸引力和要求也就迥然不同。另一方面,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教育、社会经济地位、 环境背景不同,所乐于选择的职业类型、所倾向于从事的活动类型和方式,也就十分不同 二、功 能 从艺术、事务、经营、研究、操作、社交六种取向中,锁定被测者的职业兴趣 在确定职业兴趣的基础上,结合被测者的兴趣特点,确定职业/工作方向。 明晰被测者的优劣势,适宜的工作类型 了解被测者与各职业类型模板之间的匹配程度 三、特 点 汲取了国外以往测验的优点和其职业兴趣的理论框架,根据中国人以及中国职业的特点设 计,符合中国的国情。 题目的设计采用情景式的设计,具有隐蔽性,尽量避免了使受测者有对职业的优劣感,降 低了社会赞许性。 同时也避免了题目过时,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特点。适合各类人员 对职业兴趣测评的需要。 四、适用对象   职业兴趣测验适用范围很广,它包括:一般人员,管理人员 五、构 成    职业兴趣测验根据中国职业自身的特点,在吸收国外测验的优点和其职业理论的基础之上 采取艺术取向 (四)名称: 北森职业锚测验 题目数量: 60 所需时间: 30min 简介: 职业锚本问卷的目的在于帮助您思索自己的能力、动机及价值观从而找出影响您 做出职业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 下面给出了一系列描述,每个题项有 6 级判断,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太同 意、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请对每个选项进行 6 级评判,并选择相应选项。 例题:我希望工作能为我带来很高的收入。 如果你对此描述“有点同意“,则请点选“有点同意“。 注意:所有选项均没有对错、好坏、高低之分,与您的生活和工作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请放心根据您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作答,不要考虑应该选择什么或别人希望自己选 择什么。 详细资料: 【综述】: 在你目前从事的工作中,你是否希望这份工作能满足自己各种需求,金钱、地位、独立、 施展才华……你希望从中得到这一切,但你不得不承认,没有一份工作,可以满足你所有 的需求。那么,当这些需求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时,哪个才是你最不能放弃的呢?这时,你 就需要了解自己的职业锚。 职业锚(Career anchor),是指当一个人在面临困难的职业选择时,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 弃的内心深层次的东西。正如“职业锚”这一术语中“锚”所表达的,职业锚就是人们在 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企业和个人进行职业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要素 在全球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中,职业锚测评系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适用对象 北森职业锚测评系统 V2.0 适用于职场人士,也适用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在校学生。如果 实际的工作经验不足,对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并不了解,仅凭想象去认识自己是非常 困难的。 二、职业锚的对个人的帮助 职业锚,作为人们内心深层次价值观、能力和动力的整合体,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与工作生 命周期中,在个人与组织的事业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职业锚能够清楚地反映个人的价值观与才干,也能反映个人进入成年期的潜在需求和动机 个人锚定于某一锚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真正认知自我的过程,认识自己具有什么样的 能力、才干,自己最需要什么。通过对职业锚的认识,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贡献区, 从而决定自己将来的主要生活与职业选择。 【确定职业目标,发展职业角色形象】 职业锚清楚地反映出个人的职业追求与抱负。例如:技术 /职能型职业锚的人,其志向和抱 负是在专业技术方面有所成就,有所贡献。同时,根据职业锚可以判断个人达到职业成功 的标准,例如抛锚于管理型的雇员来说,他衡量职业成功的标准是能否升迁至更高的管理 层,获得更大的管理机会。因此明确自己的职业锚,可以帮助个人明确职业成功的标准, 职业成功要求的环境,从而确定职业目标,发展自己的职业角色形象。 【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职业锚是个人的长期贡献区,职业锚形成后,个体便会从事相对稳定的职业。早日认清自 己的锚位,你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而且擅长的工作,在所在行业中赢得更多发展空 间。通过工作经验、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你的职业技能将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也随 之增加。 三、职业锚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职业锚已经成为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必选工具。国外许多大公 司均将职业锚作为员工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参考点。在著名的搜索引擎 Google 中搜索中文词“职业锚”词时,可以搜索出 10 页的内容。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将职业锚测评 列在了职业发展工具之首。 从组织的角度来说,北森职业锚测评系统 V2.0 可以起到以下帮助作用: 管理下属:北森职业锚测评报告从管理者的角度,提供了每种职业锚类型的员工所喜好的 工作内容、期望的薪酬补贴方式及工作晋升方式、奖励认可方式,了解了下属的职业锚类 型,管理者才能有针对性地管理自己的下属。 人员安置:当出现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时,仔细分析考虑候选人的职业锚类型特点与所 面临职位的特点,寻找最匹配的人或岗,真正做到人岗匹配。 员工发展:目前,许多国际上知名的大公司都将员工的职业规划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来开展。

5 页 195 浏览
立即下载
职场开会选座位的学问

职场开会选座位的学问

开会选座位的学问 4 种常见位子决定你的说服力 一 . 会议 / 沟通时座位的四种安排形式 对 峙 对 方 位 亲 切 对 方 位 桌子 桌子 你 你 辅 佐 位 你 对 方 疏 离 对 方 位 桌子 桌子 你 1.1 位对 峙 双方面对面相对而坐的座位。这种坐法意味着直接面对面,清楚 明白、没有模糊空间。例如要谈合同、谈规范、厘清一件事情的 脉络、将细节梳理清楚等“理智型”的谈话;或是当领导者想让 对 方 下属知道事态严重、想让合作方知道今天的会议内容非常正式且 严肃时,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坐法。 此外,由于面对面时,能让彼此的表情、肢体动作等所有非语言 桌子 信息一览无遗,所以对峙位也有着将双方之间既有的感受“极大 你 化”的效果。例如当双方属于敌对关系,采取对峙位会显得剑拔 弩张;但若是双方感情不错时,对峙位则能大幅增进互相支持的 气氛。 工程 / 技术背景的人入座时,通常会直觉地采取对峙位。 1.2 位亲 切 双方坐在同桌角的各一侧。例如你想对沟通对象(来访者或员 对 方 桌子 工)表达友好的亲切感,或是想安抚对方、想让情势不要有对抗 感/严肃感时,很适合采取这种坐法 ,因为它不至于太亲密,能 你 让对方保有个人的空间,但又不像对峙位那么壁垒分明。 销售背景的人偏好亲切位。 1.3 位辅 佐 双方并肩坐于桌子较长的一侧。顾名思义,辅佐位是为了辅助、 你 桌子 对 方 解说、支援,一般会坐辅佐位的人,关系通常不出伴侣、好友、 家人、助理或合作密切的商业伙伴。 这也意味着在会议上,只要看老板旁边坐的是谁,你就能推敲 出:谁的意见很重要 !(当然有可能只是为老板提供材料证据的 助理) 服务职能类的人最喜欢坐在辅佐位。 1.4 位疏 离 长桌上两侧斜对角的位子,当你因为任何理由不想靠近对方,包 对 方 括对其有戒心,或者是不想打扰(或被打扰)时,就会以此种方 式入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若对方心中刚好正在怀疑你是否不 桌子 喜欢他、不信任他,而你又恰巧坐了疏离位,那么无非就证明 了:你真的不喜欢他、不信任他!如果你并没有这样的意图,还 你 是坐近一点吧。 二 . 善用 位疏 离 日本大企业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同公司一行三人一起出差,其飞 机座位通常不会划在同一横排,而是打散坐在前后排,这就是善用 “疏离位”所营造出的“我不打扰你,你也不打扰我”的气氛。 2.1 离 善用 位 疏 的启发 大家出差时(飞机、高铁或大巴)会倾向于把座位划在同一排,无形中就创造出了“辅佐 位”。然而,在旅途中若想进行一些私人事宜,例如阅读、玩游戏、看电影、追剧或小睡 等,如果座位紧邻老板 / 同事,难免会有所顾虑,而无法全然放松。因此,建议领导们, 除非有事情要谈,否则在旅途中不妨善用“疏离位”策略,为自己(也为对方)保留适度 的空间。 善用 离 位疏 三 . 思考题 当你需要说服团队时,该怎么坐? 如果今天提出的议题会有几个潜在反对者,你如何透过座位安 排来引导会议气氛,从而把可能的反抗力道降到最低? 先想一想,想好后再往下看 3.1 思考题答案 1 不对坐 2 打散坐 3 排暗桩 千万别用“对峙位”把反对者安排在你的对面。 团结力量大,打散力量小。 针对可能的反对者,你需要把他们打散。 把自己的支持者,安排在正对面最显眼处! 3.2 错误的做法 例如下图, 3 位反对者全都坐在你的对面,形成了两边壁垒分明的形势,于是交谈变成了 交战,你射我一箭、我还你一枪,对方质疑的表情、封闭的肢体动作都被你一览无遗,他 提出的观点听在你耳里都像是在挑衅,而你的解释也被对方理解为借口或是强辩。 支 持 你 中 立 桌子 反 对 反 对 反 对 3.3 正确的做法 反 对 你 反 对 桌子 中 立 支 持 反 对 • 调换位子,打破反对者们团结的形势,让其中两位坐到你左右两侧的“辅佐位”。这个 位子有着支援、支持的倾向,会让对方即使想反对,却不自觉地变得缓和或“反不起 来”。 • 接着,将团体中最可能的支持者(也就是暗桩)安排在你的正对面最显眼的位置。这么 做不只能让你在传达信息时,因为能看见他的正面表情所以更有信心,更能透过他的肯 定反应让其他中立者考虑积极表态,也有机会松动反对者的立场,软化其抗拒之心。 位子排好 形势造好

13 页 214 浏览
立即下载
岗位培训心理练习(一)

岗位培训心理练习(一)

岗位培训心理练习(一) 1.关于新医学模式对心身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人的心理对健康有能动作用 B.社会环境对健康也有影响 C.人的心理特性比生物学特性更重要 D.心身相互联系 E.完整的个体包括心身两个方面 2.新的医学模式是指 A.生物医学模式 B.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C. 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人的双重性是指: A.人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 B.人有好坏之分 C.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D.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是不一致的 E. 以上都是 4. 弗洛依德将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 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催眠状态 E. 梦境 5.经过反复强化,一些与条件刺激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 该现象是 A.巩固 B.强化 C.泛化 D.消退 E. 回忆 6.潜意识的内容要能够被人清晰地感知,需要经过的层次是: A. 思维 B. 前意识 C. 催眠 D. 回忆 E.注意 7.根据人格结构理论,遵循道德原则活动的是: A. 超我 B. 自我 C. 本我 D. 本能 E.性格 8.曾经生病打针的儿童,对穿白大衣的人感到害怕属于: A. 联想 B. 泛化 C. 强化 D. 退化 E.幻想 9.行为发生后引起消极的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减弱的操作条件反 射称为: 遵循现实原则活动的人格部分是 A.超我 B.自我 C.本我 D.本能 E.性格

1 页 224 浏览
立即下载
奥鹏培训心理试题

奥鹏培训心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初中生记忆发展特点的 是()。 A. 不存在具体形象记忆 B. 有意记忆进一步发展 C. 意义识记的能力更加发展 D. 对词的抽象实际能力有新的发展 正确答案:A 2. 初中生在新的学习条件下,学习动机、 态度、兴趣和()的发展都有了新的特点。 A. 能力 B. 语言 C. 行为 D. 思维 正确答案:A 3. 成年期的()是创造性思维表现最佳年 龄。 A. 25 岁至 45 岁 B. 25 岁至 30 岁 C. 30 岁至 45 岁 D. 35 岁至 50 岁 正确答案:A 4. ()是个别咨询中最常见和主要的形式。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正确答案:C 5. 以下对催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际上并不是睡 C. 心理障碍 D. 精神疾病 正确答案:A 8.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智商在()之间, 一般能进入学校学习。 A. 20-34 B. 35-49 C. 30-45 D. 50-69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9. 艾里克森认为,人类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儿童早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 ) A. 约从4岁到5岁 B.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 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C.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 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D. 艾里克森认为个体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 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此阶段的 主动性发展有关。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11.以下不是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 A. 在教学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而无意注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B. 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对抽象材 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B. 在催眠状态下,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和 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 C. 在整个小学期内,教学的抽象性,是引 行动的能力 C. 催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 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 D.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 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 D. 催眠的效果通常都非常好,目前已经应 绪色彩。 正确答案:C 用于各个领域。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6.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 儿的早期同伴交往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①“简单交往”时期②“以客体为中心” 时期③“互补性交往”时期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13. 情绪的构成不包括() A. 主观体验 B. 生理唤醒 C. 外在行为 D. 主观行为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4.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 )。 A. 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 B. 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 实现 C.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 说来提高认识 D.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 提高认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7. () 就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A. 一般心理问题 B. 严重心理问题 满分:1 分 得 12. 婴 段:①他律道德阶段②自律道德阶段③前 道德判断阶段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5. 以 下是根据动机产生的根源不同来进行分类 的动机是() A. 交往动机 B. 成就动机 C. 内在动机 D. 权力动机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6. 经 典型条件反射是()发现的 A. 巴甫洛夫 B. 马斯洛 C. 弗洛伊德 D. 柯尔伯格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亲社 会行为在( )逐渐增加,6-12 岁增长显著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学龄前期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8. 人 类通过()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认 识了事物的整体 A. 知觉 感觉 B. 感觉 知觉 C. 感觉 感觉 D. 知觉 知觉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青 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主要功能并不在 于( )。 A. 帮助学生开发个人潜力 B.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格,养成健 康的学习生活态度 C.解决个别存在明显心理疾病的学生的问 题 D.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0. 下 列不属于注意的种类的是()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前注意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21. 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 ) A. 规则是相对的、可以随时更改的 B. 不理解规则可以不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 或改变 C. 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态度,认为 或者好的、或者是坏的 D. 判断行为完全看动机而不看结果。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22. 公众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6 米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3. 1978 年,心理学家()修正了挫折-侵犯理 论。 A. 多拉德 B. 柯波尔 C. 巴普洛夫 D. 伯克威茨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4. 动 机的产生() A. 只受外因的影响 B. 只受内因的影响 C. 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 D. 不受内外因的影响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25. 社交 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4 米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6. 能 力除了完成某项活动的成就水平之外,还 需要 A. 已经学会的知识 B. 已经学会的技能 C. 在某方面具有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 D. 已有的才能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7.()是指激发、维持、调节并引导人们从 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推动力量。 A. 需要 B. 归因 C. 动机 D. 调节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9. 下列 不属于自我调控系统的是( ) A. 认知风格 B. 自我控制 C. 自我体验 D. 自我认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0. 下列不属于认知风格的是( ) A. 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 冲动和沉思 C. 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 D. 同时性和继时性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1. 态 度具有一定的()和持久性。 A. 稳定性 B. 渐进性 C. 永恒性 D. 可变性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2.() 以谈话方式为主,必要时进行有关的心理 测验。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3.“锣 鼓听声,听话听音”是指()。 A. 音色 B. 声调 C. 音频 D. 音量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4. 以 下对儿童性别判断正确的是( )。 A. 2 岁左右的儿童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B. 大多数 2.5~3 岁的儿童不能正确地说 出自己的性别 C. 5-7 岁的儿童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 D. 理解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在学龄期间。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5.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 A. 望梅止渴 B. 学说话 C. 学走路 D. 学穿衣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8. 辅 导员说“你真不幸,你真可怜”,是()的 态度。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 望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情绪。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0. 青 春期是个体的中学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 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 )次高峰 A. 五 B. 四 C. 三 D. 二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下列属 于特殊能力的是(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抽象概括力 D. 色彩识别力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婴儿 自我的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方面 A. 自我意识 B. 自我认识 C. 自我记忆 D. 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3. 小学 生言语的发展从()言语和书面言语两个 方面来看。 A. 口头 B. 正式 C. 非正式 D. 独白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4. 以下 对青春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危机的时期 B. 个体在青春期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二次 高峰 C. 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发展平稳 D. 青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速度相对平稳, 由此造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导 致各种身心发展的矛盾出现。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6. ()是 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A. 知觉 B. 记忆 C. 感觉 D. 回忆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8. 以下 对侵犯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 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B. 侵犯行为包括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和 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C. 儿童的侵犯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D. 女孩一般有更多的言语侵犯。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下 列不属于思维种类的是() A. 直观动作思维 B. 逻辑形象思维 C. 形象思维 D. 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1. 成 年期包括成年(),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 A. 前期 B. 早期 C. 初期 D. 后期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3. “你对此感到伤心”是()会谈技术。 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4.对意 识是一个连续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 B. 从意识到无意识再到注意 C. 从注意到意识再到无意识 D. 从无意识到注意再到意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8.“听 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具有()效果。 A. 指导 B. 解释 C. 忠告和提供信息 D. 自我暴露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人 类个体的记忆发生时间为( ) A. 妊娠早期 B. 妊娠中期 C. 妊娠末期 D. 新生儿早期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0.)指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 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 的生活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A. 个性化 B. 团体化 C. 社会化 D. 从众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 心理 健康是一个()状态。 A. 连续 B. 断断续续 C. 时断时续弥散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 改变 侵犯冲动来源的个人心理的途径有几种?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是个体从儿童期迈向成年期的一个过 渡时期。 A. 儿童期 B. 少年期 C. 青春期 D. 成年期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 )中最典型的理论是社会学习论与社会交 换论。 A. 认知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以下 对新生儿记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记忆主要是进行“再认” B. 稳定条件反射的形成 C. 记得快忘得也快。 D.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0. 初 中生可以利用()作为学习的工具。 A. 语言 B. 动作 C. 文字 D. 抽象符号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1. 1939 年,心理学家()等人提出了挫折-侵 犯理论。 A. 多拉德 B. 柯波尔 C. 巴普洛夫 D. 伯克威茨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2. ()是 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 A. 催眠 B. 睡眠 C. 白日梦 D. 记忆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3.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学龄前期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5. 侵犯 ()最直接的表示就是接纳。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4. 即侵犯行为,也称为()。 A. 伤害行为 B. 破坏行为 C. 攻击性行为 D. 抢劫行为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6. 以人 ()岁的儿童将权威看做是与自己的需求 一致。 A. 4 B. 6 C. 7 D. 8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6. 到 为中心的辅导法是由()提出的。 A. 罗杰斯 B. 艾利斯 C. 巴普洛夫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8. 记忆 包括三个基本的过程是() A. 编码、存储、提取 B. 编码、存储、遗忘 C. 编码、提取、遗忘 D. 存储、编码、遗忘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5. 以 下有关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人的气质差异是后天最终形成的 B. 人的气质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 ()岁的时候,儿童认为权威基本上是自 愿的合作的。 A. 4 B. 6 C. 8 D. 9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7. ()是个体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 愿望的情绪反应。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以 ()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 和 A. 知觉 感觉 B. 感觉 知觉 C. 感觉 感觉 D. 知觉 知觉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0. ()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 得成功的内在动因 A. 权力动机 B. 成就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生理性动机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 孩子 开始知道“我是谁”,“我是男孩还是女 孩”是在()。 A. 婴儿期 制约 C. 孩子刚一出生时,并不能表现出明显的 气质差异 D. 气质有好坏之分。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7. 下 列( )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 特征。 A. 气质 B. 性格 C. 认知风格 D. 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8. 精神 分裂症再()岁以下儿童极少有。 A. 6 B. 12 C. 15 D. 16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提出了十种不合理信念。 A. 罗杰斯 B. 艾利斯 C. 巴普洛夫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 脱离 了社会环境,人们就不会产生()。 A. 认知 B. 印象 C. 归因 D. 态度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个人 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5 米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0. 辅 导员说“你一定很不好受”,是用了() 的态度。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2.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者智商在()之间, 不能进入学校学习。 A. 20-34 B. 35-49 C. 30-45 D. 50-69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 遗 忘的规律是()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匀速 D. 没有规律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0. C. 独立意识 D.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5. ( )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A. 回忆 B. 记忆 C. 思维 D. 想象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 )是当人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 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时 的思维。 A. 形象思维 B. 逻辑思维 C. 演绎思维 D. 直观动作思维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8. ()是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 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 知觉 B. 想象 C. 回忆 D. 感觉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自我 认知也称()。 A. 自我理解 B. 自我发现 C. 自我概念 D. 自我了解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1. 心 理健康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有人际 交往的欲望。 A. 乐群性 B. 亲社会性 C. 健康性 D. 乐于助人性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4. 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个体主观性和环 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10.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 ()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 下列 是(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个体主观性和环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3. 具 不属于反抗心理原因的是()。 A. 自我意识的高涨 B. 兴奋性过强 有()的物质环境可以增进婴儿对环境的 积极探索。 A. 营养性 B. 安全性 C. 经济性 D. 刺激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 在出 生后 5-6 周,婴儿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 和微笑,即( ) A. 自主性微笑 B. 社会性微笑 C. 无意识微笑 D. 潜意识微笑。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2. ( )是一种由于感觉面临危险而引起的令人 不快的情绪 A. 焦虑 B. 恐怖 C. 强迫 D. 恐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2. () 以下对睡眠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个体的睡眠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B. 睡眠的第二个阶段是浅睡期 C. 并不是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五个阶 段,未经历五个阶段并不能说明个体身体 或心理功能的失调 D. 睡眠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 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 90 分钟,每晚会重 复几次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2. 成 年期指()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 A. 18,19 岁 B. 20,21 岁 C. 21,22 岁 D. 19,20 岁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6. 、在 ( )时期,婴儿已经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 反应,经常企图控制同伴的行为。 A. “以客体为中心”时期 B. “简单交往”时期 C. “互补性交往”时期 D. “共通性交往”时期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艾 里克森提出( )。 A. “人生六个阶段” B. “人生七个阶段” C. “人生八个阶段” D. “人生九个阶段”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 一位男生一直对同桌女生没有好感,但 自从一次生病,那位女同学无微不至地照 顾了他后,他对同桌的印象一下子改变了。 这一现象被 称为(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投射效应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3. () 告诉我们,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 应地,内在理由会越少。 A. 登门槛效应 B. 过度理由效应 C. 留面子效应 D. 目标分解效应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5.在 ()时期,婴儿与同伴之间出现很多复杂 的社交行为,相互之间的模仿已经很普遍, 而且还能开展一些需要相互合作的游戏。 A. “以客体为中心”时期 B. “简单交往”时期 C. “互补性交往”时期 D. “共通性交往”时期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社会 认知不包括( )。 A. 对自己的认知 B. 对他人的认知 C. 对群体的认知 D. 对世界的认知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2. ( )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 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 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相适应 A. 社会性知觉 B. 社会性认知 C. 社会性理解 D. 社会性选择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0. ()是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 意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6. 凡是 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物都叫做() A. 观察 B. 强化物 C. 榜样 D. 替代物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7. ( )是个体真正成熟的阶段,此时身心各方 面发展都已经基本完成。 A. 儿童期 B. 少年期 C. 青春期 D. 成年期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从 ()岁开始,权威被看做是必须服从的内 在权利。 A. 2,3 B. 5,6 C. 7,8 D. 8,9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1. 在 社会认知中,对他人或事物外部特征的知 觉被称之为( )。 A. 认知 B. 印象 C. 归因 D. 判断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8. ( )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 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 重要标志。 A. 同伴交往 B. 母子交往 C. 依恋 D. 微笑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0.“对不对”、“是不是”属于()会谈 技术。 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9. ()可以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向心理咨 询机构求情书面帮助。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 ( )的原理是在原来发生恐怖的环境中, 当一个人产生不安或恐惧反应时,若同时 产生与恐惧反应相拮抗的反应,就可减轻 其恐惧程度。 A. 满灌法 B. 角色扮演法 C. 模仿学习法 D. 系统脱敏法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自主 性行为培养不包括( ) A. 把钱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买衣服 B. 允许孩子安安静静地看完他喜欢的电视 C. 鼓励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 D. 不再催促他写作业,但是要求孩子保证 作业质量。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5.以下 对情绪不稳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爱发火 B. 男孩更倾向于以生闷气的方式表达自己 的不满和愤怒 C. 好生闷气 D. 情绪大起大落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6. 以下 不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紧张的是( ) A. 面临重要场合有大小不同的紧张感 B. 由于紧张感的存在,或许睡眠不如平时 踏实,但醒后精力充沛 C. 虽然有的时候一想到考试就害怕,但只 满分:1 分 得 15. ()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A. 少年期 B. 青春期 C. 青年期 D. 成年期 要进入了学习状态,这些想法就会消失 D. 经常不易入睡、作噩梦,食欲不振。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8. 自主 性问题辅导的基本步骤有: ①分析原因, 选择辅导领域。 ②发现问题,提出辅导建 议。③巩固训练成果,定期检查。④对青少 年进行技能训练。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6. 对于 持有“我每次考试都必须超过别人,否则 就不是好成绩”这一不合理信念的学生, 辅导员不能做这样的辩论( ) A. 每个人能力的大小都不一样 B. 如果你没有尽最大努力,就不会得到好 成绩 C. 大家考试时的发挥水平也可能不一样 D. 一个人有的方面可能要优于别人,有的 方面却不如别人,这是很正常的。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0. 缺 乏主张在自主性差的青少年身上可能表现 为 A. 青少年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知道自己 想做什么 B. 逃避需要自己提出主张的问题 C.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分配时间 和精力 D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常表达出自己的观 点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7. 在 使用代币的方法时,正确的是()。 A. 使用此方法时对孩子进行隐瞒 B. 代币只是假的奖励物,不会有积极效果 的 C. 代币时制定的计划只要家长单独制定即 可,无需和孩子商量 D. 让孩子明白代币的含义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8. ( )是一种由于感觉面临危险而引起 的令人不快的情绪。 A. 耐挫力问题 B. 说谎 C. 恐惧 D. 情绪不稳定问题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9. ( )的主要表现是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特 别是对于被人注意尤为敏感。 A. 学校恐惧 B. 情绪不稳定 C. 注意力不集中 D. 社交恐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8. 以 下不是厌学表现的是( ) A. 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 B. 以消极的态度、情感对待学习生活 C. 经常出现考试焦虑 D. 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8. ( )是指个体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 具体事物,无法抑制无关事物干扰的问题。 A. 焦虑 B. 网络成瘾 C. 注意力不集中 D. 厌学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 ( )指对自己有着不良的观念、不适宜 的评价以及赋予过低的自我价值。 A. 自信 B. 自卑 C. 自傲 D. 自责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3. 家庭 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 A. 父母 B. 孩子 C. 爷爷奶奶 D. 外公外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4. ()是指青少年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不 良情境或事件的消极反应,是一种非特定 时期的悲伤、不快乐或苦闷的情绪状态。 A. 焦虑 B. 自卑 C. 恐惧 D. 抑郁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5. 在进 行归因训练时,正确的是()。 A. 每当辅导对象做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 辅导员应给予及时鼓励 B. 积极归因是指因为积极而使得归因正确 C. 消极归因指把因为消极而使得归因错误 D. 要和来访者保持很远的距离,以显示辅 导者的权威性。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6. 小兰 在生活中常常表现有以下行为: ①在学习 和工作中,常常表现不佳,避免接受挑战, 由于害怕失败而放弃工作。 ② 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对批评过于敏感、 过分希望取悦他人。 ③ 在进行休闲活动时,常常避免参加一 些会让人品头论足的活动,还会认为自己 不配得到奖赏,不配参加一些放松和享受。 小兰表现为哪一类心理健康问题?( ) A. 自信 B. 自卑 C. 自傲 D. 自责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7. 对 于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辅导员对其辅导有 三个阶段: .① 改变辅导对象不合理的想法 ②帮助辅导对象了解自己的情绪。 ③控制 情绪、模仿学习。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8. ( )是厌学学生的不良认识 A. 读书无用 B. 确定自己需要学习 C. 家长不喜欢自己 D. 同学总是敌对自己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 D. 持续的紧张或苦难。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12. 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厌学 主要原因,以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学习目的不明确 B. 学习跟不上要求,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 C. 人际关系不协调,逆反心理严重 D. 家长长期对孩子放任不管。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14. 家长找一组小卡片,用很肯定的语气和 孩子谈一谈他的奖励计划,然后列出一张 赚到卡片可以换取的好处的清单。这种方法 叫做( )。 A. 厌恶法 B. 榜样示范法 C. 代币法 D. 行为契约法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5. 处 于焦虑状态中的个体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过 强的生理反应,对他们有益的行为训练除 了( )。 A. 自我暴露法 B. 放松训练法 C. 深呼吸放松法 D. 系统脱敏训练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6. 在 使用角色扮演时,应注意() A. 如果辅导对象本人没有强烈要求改变自 )主要是指一个人不能积极地调节、控制自 己的情绪。 A. 抑郁 B. 焦虑 C. 恐惧 D. 情绪不稳定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系 统脱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①实施 系统脱敏 ②渐进性放松训练 ③制定《恐惧 己现状的愿望,辅导员应当慎重使用该方 法 B. 使用此方法,越多越好 C. 当孩子没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时也要 层次表》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1. 以 下哪些经历并不能导致自卑的形成?( ) A. 惯常的惩罚、忽视或虐待 B. 来自社会对其有偏见的家庭或社会组织, 导员应对辅导对象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不应 持有的态度是( )。 A. 接纳 B. 鼓励和给予信心 C. 积极关注 D. 忽略。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比如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低 C. 属于家庭中的同类分子 坚持运用角色扮演,这是孩子的抵抗 D. 辅导员可以根据辅导对象的实际情况, 通过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角色,来改变对 自己的高动机和高期望。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 辅 18.( )中青少年父母与青少年都是辅导对 象,根据问题的性质分别或同时参加辅导。 A. 个体辅导 B. 家庭辅导 C. 合作辅导 D. 学校辅导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世 界卫生组织把()定为青春期。 A. 10 到 20 岁 B. 12 到 16 岁 C. 16 到 18 岁 D. 12 到 18 岁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0. 对 于焦虑的辅导,辅导员可以通过下面三个 步骤: ①得出合理信念。 ②挑战不合理信 念。③识别不合理信念。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1.有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孩子主要表现是 A. 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有的经常 做些小动作 B. 身体状态还好 C. 情绪高昂 D. 做作业时没有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 象 正确答案:A D. 活动自主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 矫 正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的方法不包括() A. 代币法 B. 自我提示法 C. 缩小视野法 D. 精神分析疗法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3. 持 有“一次考不好,就证明自己能力差,以 后做什么事都会失败”信念的是( ): A. 绝对化要求 B. 过分概括化 C. 糟糕至极 D. 相对合理的要求。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5. ( )指的是青少年自己发起一个想法并制定 目标的过程,是个体不需要寻求他人同意 就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主观感觉。 A. 情绪自主 B. 认知自主 C. 行动自主 满分:1 分 得 2. ( )是指辅导员与青少年信赖的人一起进行 辅导,通过榜样示范和观察学习来增强成 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控制,提高青少年对 社会规则的认同,抵制同伴群体的压力, 减少不良行为。 A. 合作辅导 B. 家庭辅导 C. 个体辅导 D. 学校辅导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8. 对待 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辅导者应该保持() 的态度。 A. 充满爱心、保持耐心与要求经常性的反 馈 B. 保持耐心、夸奖与同感 C. 真诚、要求经常性的反馈与同情 D. 佩服、充满爱心与同感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1. 青 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常常受环境因素的干扰, 以下不属于环境因素干扰的一项是 A. 相互攀比 B. 盲目追星 C. 加入不良团伙,表现出违规行为 D. 有自己的处事原则。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3. ( )指一个人的独立决策、主宰自己情绪和不 依赖外界的帮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努力 成就自己目标的能力 A. 自主 B. 自卑 C. 自信 D. 自责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4. ( )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 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A. 抑郁 B. 焦虑 C. 恐惧 D. 情绪不稳定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6. 对 于自主性差的青少年,辅导员基本的辅导 态度应避免下列哪一项( )? A. 主动发现自主性问题 B. 尽可能少地要求他的朋友参加辅导 C. 根据导致问题的原因选择辅导对象 D. 避免辅导中出现强迫的方式和急躁的态 度。 正确答案:B 19. ( )表现为回避上学,拒绝去学校, 同时可能伴有焦虑和其他躯体症状。 A. 逃学 B. 社交恐惧 C. 登高恐惧 D. 学校恐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20. ( )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 倦情绪或冷漠态度,甚至表现出逃避 行为的心理问题。 A. 网络成瘾 B. 焦虑 C. 厌学 D. 社会适应不良 正确答案:C :1 1. 厌学者的主要表现为()。 A. 对学习消极应付,时常伴有愉快的体验 B. 经常为自己辩解,但是勇于接受挑战和 机会 C. 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或者怀疑学习 某些知识是否必要 D. 厌学者坚信自己一定能学习进步。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3. 辅导 员在家庭辅导中避免使用的方法是 A. 以寻求解决办法为中心 B. 从孩子做出自己选择的成功事件中寻找 父母合适的行为方式 C. 鼓励父母更多地使用成功事件中所采用 的行为方式 D. 找出父母教养行为的偏颇。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教 师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反馈时,应注意 ()。 A. 对于较小的孩子,当他由于注意力不集 中出现对课堂有干扰的活动时,可以使用 暂停隔离 B.当孩子某些不当行为出现时,要加大奖 励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出现正当行 为 C. 增加处罚的使用 D. 当小孩子在发生不恰当的行为时,应该 即可给与关注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6. 对待 厌学的人,辅导者应该保持()的态度。 A. 信任、尊重与爱心 B. 信任、依赖与同感 C. 信任、歧视与同情 D. 佩服、尊重与同感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对于 持有“要是考试过不了关,以后的前途就 完了”这一步合理信念的学生,辅导员不 能有这样的评论( )。 A. 考试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B. 应该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当前的学习 和复习上,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C. 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考出好成绩是水 到渠成的事情 D. 考试也是一门技能。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1. 以下不是非理性信念特征的是( )。 A. 绝对化要求 B. 过分概括化 C. 糟糕至极 D. 相对合理的要求。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4. 以 下不是社交恐惧的主要表现的是()。 A. 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特别是对于被人 注意尤为敏感 B. 渴望出席社交场合,并常常制造机会出 现在公开场合 C.遇到要发言的场合,发言前就紧张,发 言过程中更是紧张,有时甚至达到恐慌的 程度 D. 有时很难和异性单独相处,在异性面前, 往往面红耳赤,讲话结巴,十分不安,极 不自在。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6. 辅 导者对厌学者的态度应为应保持() A. 爱心和高亢 B. 内疚和欢喜 C. 信心和尊重 D. 焦虑和豁达。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厌学 儿童的表现主要是( ) A. 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 B. 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 C. 喜欢学习 D. 能够认真对待学习生活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 ( )指的是青少年自己发起一个想法并制定 目标的过程,是个体不需要寻求他人同意 就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主观感觉。 A. 情绪自主 B. 认知自主 C. 行动自主 D. 活动自主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8.( )是指盲目地将自身的特征或所有物与他 人进行比较,并力求超过他人的心理。A. 盲目追求 B. 违规 C. 攀比 D. 自卑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9. 以 下不是场依存型人的特点是( ) A. 具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和较少的独立性 B. 认知改组技能低,通常不易从习惯的问 题解决方式中摆脱出来 C. 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 D. 社会技能高,善于社交。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 注意 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为()。 A. 在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活动,比如玩游戏、 看电视等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上,也表现出 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B. 经常为自己辩解,但是勇于接受挑战和 机会 C. 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外界环境的一 点小小的变化就能引起其注意 D. 坚信自己一定能学习进步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0. 施 行各种方案时家长应注意的一些原则中, 正确的是() A. 规则和指令必须清楚、简单,而且用具 体的方式表现出来 B. 使用此方法,越多越好 C. 时间性问题越少考虑越好 D. 尽量不给与反馈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1. 恐 惧的基本辅导态度不包括( )。 A. 理解和接纳 B. 耐心和鼓励 C. 严格是执行辅导计划的大敌 D. 态度要坚定。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 ( )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的 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 但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和坚持性。 A. 动机 B. 记忆 C. 意志 D. 想象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0 2. 人的认知经验、动作经验和情绪经验等 也是可以通过( )获得的。 A. 社会需要 B. 社会交往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学 4.下列哪个是训练人际熟悉方面的活动。( ) A. 交流面对面 B. 食指超能力 C. 撒网捕鱼 D. 知彼知己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6. “大 风吹'活动适合在()展开。 A. 室内 B. 室外 C. 室内外皆可 D. 只能是操场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0. 在 自我反思和人际交往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 () A. 情绪感受能力 B. 情绪体验能力 C. 情绪理解能力 D. 情绪调控能力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一个 人从了解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进而到能够 肯定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被称 )。 A. 自我认同 B. 自我肯定 C. 自我接纳 D. 自我发展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9. ( )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A. 需要的满足 B. 生理的成熟 C. 一定的社会交往 D. 完整的家庭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3. “进 化论”活动的目的是()。 A. 活跃团体气氛,舒展身体 B. 缩小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C. 让学生感受快乐的同时,体验挫败的 感觉 D. 分享团体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正确答案:AC 满分:2 分 4.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指个 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 态,包含哪几个层面( )。 A. 心理感受 B. 心理认知 C. 生理变化 D. 外显行为 正确答案:ACD 满分:2 分 5. 下 列有关于“价值观大拍卖” 活动目的,正 A. 能够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确描述的是()。 A. 帮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分类 B. 澄清他人要求与自身期望 C. 探索自身价值观和职业兴趣取向 D. 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AD 满分:2 分 10. “食 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C. 自我发展的不平衡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其 指的超能力”的活动目的是()。 A. 引导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情绪 B. 引导学生从感性角度理解合作的必要性 和价值 C. 增进谈体成员的熟悉感、亲密感 D. 记忆同伴信息 正确答案:AB 满分:2 5. 人的本质是( )。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生理的人 C. 完整的个体 D. 拥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6. 下列 哪个活动是训练情绪调节的团体活动( )。 A. 新闻发布会 B. 天气预报站 C. 亲爱的小黑 D. 大象的故事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7. 教 渴望独立 B. 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分化出了理 它的问题,比如情绪问题 D. 他们的自尊心很强,非常关注自我形象。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1. 可 以在异性交往团体中使用的是?( ) A. 小小记者 B. 魅力四射 C. 酸酸甜甜就是我 D. 宝石工匠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2. 哪 项不是团体活动“大风吹”的目的。 A. 活跃团体气氛 B. 提供给学生结识陌生人的机会 C.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 D. 舒展身体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3. 关 于暖身活动,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暖身活动是通过谈话来提高学生机体兴 奋性的准备活动 B. 暖身活动可以是一些合作性或竞争性的 游戏,也可以是一些借助道具来进行的游 戏 C. 暖身活动的种类较少,而且活动的变化 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团体训练时,应注意 将活动涉及的主题与( )相匹配。 A. 训练的内容 B. 学生自我的发展水平 C. 学生的成熟度 D. 学生的人格特征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8. 情绪 也很有限 D. 暖身活动不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因为 是受到个体内在信念的影响的,是()提 出的。 A. 艾宾浩斯 B. 艾利斯 C. 冯特 D. 巴甫洛夫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9. 下列 独创等思维特性 C. 创造力水平的高低一定会反映在学生的 活动中,训练学生创造力的是()。 A. 拯救阳光城 B. 古老的密码 C. 韦恩图游戏 D. 大汉堡与小薯条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0. 对 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使用过多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4. 以 下对青少年的创造力描述正确的是( A. 创造力是一种低水平的思维能力 B. 创造力是指个体结合敏锐、流畅、变通、 学习成绩上 D. 创造力与思维的长远发展和个人生涯成 就并没有很大的相关性。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5. 对 于小学生而言,我们设计的应是。( ) A. 抽象的,注重自身发展、体验的活动 B. 形式简单,注重团体合作、体验的活动 C. 形势较复杂多变,又有合作又有竞争的 活动形式 D. 独立的,形象的活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6. 在 各种情绪体验中,以( )的情绪体验最具 代表性。 A. 欢乐 B. 恐惧 C. 愤怒 D. 羞愧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7.“火星人来了”活动的参与人数在() 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0 D. 40-60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8. 什 么是破冰活动。 A. 破冰活动是一类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淡,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活动 B. 破冰活动是一类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热 情交往的活动 C. 破冰活动是一类能够让熟悉的人们互相 冷淡的活动 D. 破冰活动就是暖身活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0. 下 列活动中,能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活动是 () A. 哑剧串串烧 B. 邻居一堆堆 C. “哈姆雷特”表 D. 镂空的书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21. “大风吹”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0 D. 40-60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分 22. “大风吹”活动的活动时间一般在。( ) A. 10 分钟 B. 20 分钟 C. 30 分钟 D. 40 分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4. 通 过改编“石头、剪刀、布”而创新的活动是 () A. “火星人来了” B. “大风吹” C. “螺旋握握手” D. 进化论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5. 下 列活动中,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活动是 ()。 A. 哑剧串串烧 B. 邻居一堆堆 C. “哈姆雷特”表 D. 镂空的书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6. ( )是所有人际合作交往的基础。 A. 有效的人际交往 B. 自我接纳的发展程度 C. 对自己的认识 D. 人格的成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7. 下 列哪个不是小学生团体的设计思路 A. 团体建立 B. 人际适应和熟悉 C. 人际信任与合作 D. 人际交往与沟通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 个 体情绪智商发展的最基础部分是什么。( ) A. 情绪感受能力 B. 情绪体验能力 C. 情绪认知能力 D. 情绪调控能力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29. “火星人来了”适用于()年级的学生。 A. 低 B. 高 C. 中学 D. 任意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30. 下 列活动中,能引导学生练习分类技能的是 ()。 A. 拯救阳光城 B. 古老的密码 C. 韦恩图游戏 D. 大汉堡与小薯条 正确答案:C 1. 在每次团体训练活动的最后,教师常常 通过( )的形式来达到结束当次团体训练 的目的。 A. 热身、分享和家庭作业 B. 讨论、分享和任务布置 C. 讨论、热身和任务布置 D. 讨论、分享和家庭作业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2. 活动 “神探柯南”的训练目标是( )。 A. 信息交流 B. 想象力 C. 注意力 D. 观察力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4. 不少 列属于自我体验与认知方面的活动是。( 青春期的中学生表现出冲动、易怒、暴躁、叛 逆的特点,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学生( ) 。 A. 青春期生理因素 B. 成人感的出现 C. 缺乏情绪管理与社交技巧 D. 父母的不理解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5. 对小 小记者”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0 D. 人数不限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2. “送你一朵赞美花”活动属于( )方面的 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 确的( )。 A. 在这一个阶段,教师应该着重让学生认 活动。 A. 自我认知 B. 自我体验 C. 自我体验与认知 D. 自我接纳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3. 下 列哪项不是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 A. 情绪发展与整体人格发展日益融合 B. 容易出现多重情绪障碍 C. 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压力调适”主题 D. 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观察、表达”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16. 关 于开始活动,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识到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让学生学会如 何主动积极地认识他人 B. 教师应让学生熟悉简单的人际交往规则 C. 教师在应该让学生懂得,要在人际交往 过程中兼顾到对方的情绪和态度,在与人 和睦相处中增进人际关系 D. 这一阶段教师不用对学生做过多的引导, 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学习人际交往策略。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6. 心理 学家认为自我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 衡量( )的标志,自我的发展有利于推动 个体个性的发展和成熟。 A. 成熟与错 B. 性格成熟 C. 是错发展 D. 个性成熟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7. 下 列活动中,能培养孩子理性分析的活动是 () A. 哑剧串串烧 B. 邻居一堆堆 C. “哈姆雷特”表 D. 镂空的书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8. 下 列活动中,能训练学生推理能力的是()。 A. 拯救阳光城 B. 古老的密码 C. 韦恩图游戏 D. 大汉堡与小薯条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0. 下 ) A. 镜中的我 B. 魅力四射 C. 酸酸甜甜就是我 D. 一起跳舞吧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11.“小 ) A. 开始活动能够调动团体成员的参与积极 性,活跃团体气氛,增强团体凝聚力 B. 开始活动保证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效 果达成 C. 开始活动用时较长才能达到效果 D. 开始活动可以与团体的主题活动相关联。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7. 在 团体训练中,哪一个不属于情绪管理能力 的四个目标( ) A. 情绪体验能力 B. 情绪表达能力 C. 情绪感染能力 D. 情绪调控能力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8. 下 列哪个活动不是训练情绪表达的团体活动 ( )。 A. 情绪大联唱 B. 炸弹受气包 C. 新闻发布会 D. 天气预报站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9. 在 一系列团体训练的尾声阶段,教师则常使 用讨论、分享、任务布置与( )相结合的形 式来结束这一系列团体训练活动。 A. 告别活动 B. 升华 C. 座谈 D. 家庭作业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0. 思 维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以下对各阶段的描 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阶段:通过语言、文字或艺术图形 的方式,与其他人交流信息 B. 信息交流阶段: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比 较,从而检验一种新事物 C. 联系阶段:根据逻辑关系(包括顺序、序 列、先后、组别、分类或归并等)对事物进行 归类 D. 推理阶段:推论从特定时间以后的某个 时间、空间将发生的事情。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2. 一 般的暖身活动时间是()。 A. 5-10 分钟 B. 3-5 分钟 C. 10-15 分钟 D. 15-20 分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4. 下 列哪项不是发展学生自我接纳能力的目标 ( )。 A. 自我体验能力 B. 自我认知能力 C. 自我接纳能力 D. 自我发展能力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6. 对 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 正确的。( ) A. 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 自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 B.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刚刚开始 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 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 C. 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 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 D. 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 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7. 团 体训练的目的是()。 A. 寻求娱乐 B. 追求胜利 C. 实现自我成长 D.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 哪 个阶段是针对情绪表达、调节进行干预的主 要时期。( ) A. 小学阶段 B. 中学阶段 C. 大学阶段 D. 青春期阶段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5. 下列 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反而不会使情绪激化, 推向冲动、越轨的行为 B. 情绪难免具有非理性的成份 C. 对于情绪团体训练,我们要遵循 “快乐 至上”的原则 D. 情绪常常是短暂的,但它可能累积,需 要疏导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3. 团 体活动“螺旋握握手”属于( )。 A. 开始活动 B. 暖身和分组活动 C. 结束活动 D. 破冰活动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4. 自 我接纳的前提是什么( )。 A. 了解自我、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 B. 善待自我,自尊自爱 C. 肯定自我发展的价值 D. 拥有完善的人格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6. 关 于破冰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破冰活动需要的时间比暖身活动短 B. 破冰活动不会成为主活动 C. 破冰活动用于团体成员出现隔阂的阶段 D. 破冰活动只能用于开始阶段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2.“火 星人来了”活动的活动时间一般在( ) A. 10 分钟 B. 20 分钟 C. 30 分钟 D. 40 分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4. 对 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情绪体验 的重点在于( )。 A. 失去控制 B. 成人意识膨胀 C. 压力体验 D. 丧失感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 团 体活动“闻鸡起舞”属于。( ) A. 暖身活动 B. 暖身和分组活动 C. 结束活动 D. 破冰活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7. 我们期望通过团体训练的形式,加深学 生对人际交往活动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那 么哪项不是教师应坚持的认知( )。 A.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B. 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需要良性引导 C. 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人际交往 D 人际交往技能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 为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我 的同伴”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1 D. 人数不限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9. 各 种情绪的体验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 ) 发展较早,( )等次之,而( )等情绪发 展较晚。 A. 愉快感和愤怒感;恐惧和焦虑;羞愧和 委屈 B. 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 委屈 C. 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 C. 总结,保持 D. 升华,结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1. “我的自画像”活动适合。( ) A. 本活动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 团体使用 B. 适合全部年龄段的学生使用 C. 不用加以修改就适合青春期的孩子使用 D. 不用加以调整就适合高中生的孩子使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3. 团 体训练的最佳人数是( )人。 A. 8~12 B. 12~16 C. 10~20 D. 20 人以上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5. 以 下活动中有助于放松的活动是()。 A. 进化论 B. 火星人来了 C. 乌鸦与乌龟 D. 大风吹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 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个体主观性和环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我们平时所说的智力就是( ) A. 一般能力 B. 特殊能力 C. 模仿能力 D. 创造能力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怒感 D. 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恐惧和 焦虑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 “乌 龟与乌鸦”是训练()的团体活动。 A. 情绪体验 B. 情绪表达 C. 情绪认知 D. 情绪调节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9. 结束 活动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是什么。( ) A. 总结,升华 B. 维持,保存 二、多选题 2. 焦虑的不同水平有 A. 焦虑不足 B. 适度焦虑 C. 严重焦虑 D. 过度焦虑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3. 初 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状况是( )。 A. 思维过程的深度、广度、精确性和灵活性 与小学阶段相比均没有太大的变化 B. 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已经达到平衡水平 C. 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仍然存在,思想 容易偏激与极端 D. 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CD 满分:2 分 4. 初中 生记忆的发展从()几方面来看。 A. 目的性 B. 方法 C. 内容 D. 结果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5. 常 见的渐进策略是)。 A. 登门槛效应 B. 过度理由效应 C. 留面子效应 D. 目标分解效应 正确答案:AC 满分:2 分 6. 属于不合理信念的是()。 A. 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B.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C. 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完美的答案 D.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的灾祸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7. 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 理论、方法与技术。心理健康辅导员必须潜 心钻研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掌握心理健 康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努力做到() A. 掌握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理论 B. 发展多方面的知识结 C.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辅导的实践活动 D. . 锻炼心理辅导技能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8. 青 少年心理健康个体辅导的基本态度是 A. 共情 B. 积极关注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 9.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 先天遗传影响和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毁灭性与创造性并存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10. 小 学生自意识的发展包括()。 A. 自我认识的发展 B. 自我评价的发展 C. 自我体验的发展 D. 自我道德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11. 成 功爱情与婚姻的心理因素有()。 A. 价值观一致 B. 性意向一致 C. 忠贞 D. 自尊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2. 认知法主要包括()。 A. 阅读或听故事 B. 多媒体呈现 C. 艺术欣赏 D. 联想活动及理性情绪发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3. 初中生容易出现那些心理和行为偏差( A. 心理生物性紊乱 B. 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C.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D. 强迫症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14. 幼 儿的记忆在量与质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 步,特征体现在()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 B. 记忆不精确 C.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D 形象记忆占优势。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5. 学校教育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 A. 把握好教学难度。 B.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 让学生感到学习有效、努力有效 D. 教师应多激励、多鼓励学生,培养学 生的自信心。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6. 学生出了问题,适度的批评、惩罚是必要的, 但如果方式、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帮助学生 改正错误,还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通常教师批评学生的不当做法有以下几种: A. 时机不当 B. 不顾场合 C. 不问缘由 D. 适当体罚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 脑中产生的对事物个体的认识 B.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 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C.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D.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正确答案:BC 满分:2 分 18. 以下 属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类型的是()。 A. 自我肯定型 B. 自我错定型 C. 自我矛盾型 D. 自我扩张型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9. 在与辅导对象会谈时,指导方式是多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 给予特殊的建议和指导,如对考试焦虑 的辅导对象建议修改作息制度 B. 自由联想式指导 C. 角色性指导,采用角色扮演、角色替代、 角色颠倒等方法,指导辅导对象获得不同 以往的新经验 D. 训练性指导,如指导辅导对象进行放松 训练、系统脱敏训练、决断训练等。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0. 辅导员在运用解释时要注意( ) A. 要注意了解情况,准确地把握问题 B. 要注意解释不能强加于人,最好在辅导 对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时进行解释 C. 解释不能过多,防止辅导对象错认辅导 员的参照体系,而使辅导关系恶化 D. 根据辅导对象特点因人而异,确定解释 的理论和依据。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1. 青少年心理健康个体辅导的适用对象( A. 存在心理障碍的个体 B. 存在精神疾病的个体 C. 心理健康条件下有一时性困惑的个体 D. 心理健康条件下有一般性心理健康问题 的个体 正确答案:CD 满分:2 分 22. 制订 团体训练方式包括()的基本过程。 A. 制定方案 B. 训练实施 C. 评估反思 D. 结束追踪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23. 不 当教育方法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杀手,主要 表现有( ) A. 批评不当,惩罚过严 B. 不顾实际,负担过重 C. 过分关心或漠视学生 D. 评价随意、武断,以偏盖全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4. 以下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 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 B. 以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为基础 C. 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为出发点 D. 以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为主线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5. 以下哪些方面体现了高中生自我意识的高 度发展? A. 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 B. 自我意识的成分分化 C. 强烈的关心自己个性的成长 D. 自我评价成熟及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6. 心理素质包含()。 A. 能力素质 B. 个性心理品质 C. 心理健康素质 D. 综合素质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27. 以 下有关能力分类正确的是( ) A.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B. 一般能力和创造能力 C.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D. 模仿能力和特殊能力 正确答案:AD 满分:2 分 28. 学习 障碍包括哪些特征()? A. 差异性 B. 集中性 C. 缺陷性 D. 和排除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9. 团体训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A. 认知法 B. 操作法 C. 集体讨论法 D. 角色扮演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0. 辅导员的高尚职业道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 A. 热爱辅导事业,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B. 保护和尊重辅导对象的利益和人格 C. 在辅导关系中不寻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D. 以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指导辅导对象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 如 何摆正“好”学生的”坏“心理”。 A. 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 B.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C. 激励教育与挫折教育并行 D. 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 学 习的基本类型包括() A. 经典型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观察学习 D. 替代学习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C. 不切实际的希望 D. 不切实际的追求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11. 下列 2. 人格特点是()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 就追踪反馈的结果来说,一般会有()的 情况出现。 A. 问题得到解决,效果显著 B. 部分问题得到解决,辅导取得一定效果, 但不显著 C.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辅导无效 D. 问题得到解决,效果一般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4. 下 列属于操作法的是()。 A. 游戏 B. 作业法 C. 体育活动 D. 测验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5. 青 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是 A. 民主性原则 B. 参与性原则 C. 接受性原则 D. 开发性原则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6.出 现沉默时,辅导员应迅速判断和分析沉默 产生的原因,这是灵活应付沉默的前提。A. 当辅导员看到辅导对象陷入长久的沉默之 中时,可以适时的问“能告诉我你在想什 么吗 B. 如果辅导对象由于思考而沉默时, 辅导员最好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表示自 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以等待对方打破沉 默 C. 如果辅导对象由于思考而沉默且沉默 时间过久,辅导员可用关切的询问提示对 方 D. 如果沉默是由于害怕、愤怒或愧疚引起 的,辅导员就要对辅导对象的这些负面情 感进行及时处理。 正确答案:ABCD 7. 青少年团体训练侧重于实现()和() 两个高层次目标。 A. 形成 B. 促进 C. 维护 D. 保持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9. 影响 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理发展水平 B. 心理发展水平 C. 学习动机 D. 学习方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0. 不合理的信念可以分为()类型。 A. 不切实际的夸大 B. 不切实际的要求 哪些属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 A. 胎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成年初期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2. 幼儿记忆有哪些特征()?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 记忆不精确 C.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D. 形象记忆占优势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3. 常见的思维形式有() A. 概念形成 B.演绎 C.问题解决 D. 推理 正确答案:ACD 满分:2 分 14. 心 理健康辅导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 表现( ): A.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B. 良好的记忆力 C. 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 D. 处理各种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5. 行为矫正法具有()的特点 A. 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B. 行为矫正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C. 行为桥正强调对行为改变的测量 D.行为矫正拒绝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 设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6. 意识可以分为() A. 控制的意识状态 B.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 白日梦状态 D. 睡眠状态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7. 影响社会心理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A. 家庭 B. 学校 C. 大众传播媒介 D. 参照群体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9. 减少侵犯的额途径有()。 A. 在社会中逐渐养成较少侵犯的成熟个性 结构 B. 进行归因训练 C. 减少接触侵犯行为模式的机会 D. 惩罚侵犯行为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0. 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 高尚的职业道德 B. 健康的心理素质 C. 精湛的业务能力 D. 适当的自护意识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1. 小学生社会性交往包括哪些方面()? A. 父母-儿童关系 B. 同伴关系 C. 师生关系 D. 合作关系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22. 社 会心理有()学派的主要理论。 A. 行为主义 B. 认知 C. 早期精神分析 D. 符号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3. 下列属于讨论法的是()。 A. 演讲 B. 辩论 C. 脑力激荡法 D. 专题讨论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4. 注意分为()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26. 沉 默是指在会谈过程中,辅导对象停顿数十 秒或数分钟不讲话的情况。沉默的原因包括 以下几种 A. 对辅导员不信任,表示抗拒或拒绝等 B. 为了整理思路,进行适当回忆 C. 等待辅导员讲话 D. 因为厌倦而不愿再说。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7. 一个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应该( ): A. 感情必须是深沉、真挚的 B. 与辅导对象的谈话,应当是坦率的、认真 的和真诚的 C.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D. 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良好的 记忆力、 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处理各种意外事件 的应变能力。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8. 下列属于阅读障碍的典型表现的是(). A 听写成绩很差 B. 阅读速度慢 C. 朗读时减字加字 D.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0.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A. 损害轻微 B. 能自己调整 C. 需别人帮助 D. 时间短暂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3. 在 会

59 页 229 浏览
立即下载
奥尔波特价值观量表

奥尔波特价值观量表

亲爱的同学:你好! 我们是**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了了解当前青年的兴趣爱好,我们想听 听你的看法。.请仔细阅读以下问卷,并做出你自己的选择。你的回答无对错、好坏之分,感谢 你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谢谢你的合作! 心理学研究所 2004 年 6 月 性别:男 □ 女 □ 民族: 系科: 年级: 大一 □ 大二□ 大三□ 大四□ 家庭总月收入: 5000 元以上 □ 2500~5000 元 □ 800~2500 元 □ 800 元以下 □ 家庭所在地:大城市(省会或直辖市)□ 中小城市 □ 小城镇 □ 农村 □ 第一部分 说明:下面的每个问题都有 a、b 两个答案,请每一个题项后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字(3、2、1、0)。 具体方法是:A. 如果你赞同 a 答案,不赞同 b 答案,就在 a 答案后的括号内填写数字“3”,b 答案后 的括号 内填“0”。 B. 如果你赞同 b 答案,不赞同 a 答案,就在 b 答案后的括号内填写数字“3”,a 答案后 的括号 内填“0”。 C. 如果你只是略偏向答案 a,那么你就在 a 答案后的括号内填“2”,b 答案后的括号内 填“1”。 D. 如果你只是略偏向答案 b,那么你就在 b 答案后的括号内填“2”,a 答案后的括号内 填“1”。 1 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发现规律而不是规律的实际应用。 a 是( ) b 否( ) 2 从总体看,《圣经》这部书最好从神话和文学的角度去欣赏而不是领会神的启示。 a 是( ) b 否( ) 3 下面 2 个人,你认为哪一个为人类进步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4 假如你有必备的能力,你愿意成为哪一个: 5 象贝多芬、莎士比亚、拜伦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如果他们自私自利,忽视别人的感情,你 认为情有可原吗? a 李政道( ) b 雷锋( ) a 银行家( ) b 政治家( ) a 是( ) b 否( ) 6 下面 2 门学科,你认为最终哪一门对人类更重要? 7 就当代领导的能力而言,下面哪种更重要? a 数学( ) b 神学( ) a 完成一个实际的目标 ( ) b 鼓励下属更加关心他人的权益( ) 8 当你目睹一次隆重的仪式时,如运动会开幕式、开国大典、外国元首来访的欢迎仪式等,给你印 象最深刻的是: a 场面的色彩和壮观( ) b 人的威力和权势( ) 9 你喜欢下面哪一组品质? a 灵魂的纯洁和对信仰的虔诚( ) b 大公无私与富于同情心( ) 10 假如你是一个大学教授并具有必备的能力,你愿意教: 11 假如你在看晚报时,有两个以同样字体刊出的题目,你将专心阅读: a 诗歌( ) b 物理和化学( ) a 宗教启示( ) b 市场需求信息 ( ) 12 在第 11 题同样的条件下,你将阅读: a 最高法院做出的判决( ) b 新的科学理论的发表( ) 13 当你参观一个古寺庙时,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崇拜、敬仰的心情而不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艺术和美 的享受。 a 是( ) b 否( ) 14 假如你有足够闲暇时间,你愿意把它用来: a 组织社团活动( ) b 参加社会义务劳动( ) 15 去展览馆参观,你主要是看: 16 假如你生活的群体中没有什么社团组织,如果有条件许可,你愿意组织一个: a 最新商品( ) b 科教仪器( ) a 自由论坛( ) b 管弦乐队( ) 17 现在修复寺庙、教堂等的意图应该是: a 倡导利他主义和仁慈观念( ) b 鼓励宗教崇拜和与神的情感交流。( ) 18 假如你在候车室要等待一段时间,只有两本杂志可供你选择阅读,你将选: a《科学时代》( ) b《艺术世界》( ) 19 你喜欢听哪一种系列讲座: a 中美政治体制改革比较( ) b 佛教和伊斯兰教比较( ) 20 下面两种教育的目的,你认为哪一种更重要? a 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使其 能获得经济报酬( )b 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使其能帮助不幸的人( ) 21 下面两类人,你喜欢读哪一类人的传记? a 秦始皇、刘邦、朱元璋、曹操( ) b 孟子、张衡、王充( ) 22 我们现代的工业和科技发展是否标志当今社会所取得的文明程度比其他以往任何时候(如古希 腊时代)都高? 23 a 是( ) b 否( ) 如果你被分到一个企事业单位,在工资待遇一样的情况下,你愿意做: a 社会福利工作( ) b 管理工作( ) 24 给你两本书,让你从中选择读一本,你愿选:a《中国宗教史》( )b《中国工业发展史》( ) 25 现代社会从哪方面获益更多? a 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福利意识的增强( ) b 人类行为基本规律的掌握( ) 26 假如你在一个既可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又可以影响公众观念的职位,你愿: a 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 b 影响公众观念( ) 27 你喜欢听哪一种类型的演讲: a 当地公共事物工作进展( ) b 当代画家评价( ) 28 凡是能够收集到的证据都表明:宇宙演化到今天这个状态都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因此没有必要 给 这种演化假定第一推动力或假定是神带来了这种演变。 a 我赞同这种观点( ) b 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 29 看报时,通常你喜欢读哪一版? 30 如果你有了孩子,你认为对他进行哪方面的教育更重要? 第二部分 a 经济( ) b 文学艺术( ) a 宗教( ) b 体能( ) 紧接背面回答 说明:下面每一个问题都有四个答案,请在每个题项后面的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数字(4、3、2、1)。 仔细阅读每题的四个答案,你最赞同的或者最喜欢的填“4”,次赞同或者次喜欢的填“3”,依次类推。 请每道题内不要填两个相同的数字。 1 你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致力于: a 为老、弱、病、残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 b 发展生产贸易 c 保证公民信教自由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d 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威信和地位 ( ) ( ) ( ) ( ) 2 你认为一个忙碌了一周的商人最好把星期六的时间用来: a 去听新学科系列讲座 b 去听关于形势与政策的报告 c 去听音乐会 d 去参加宗教活动 3 如果你能改变某些城市公立学校的教育政策,你将: a 鼓励学习音乐、美术 b 鼓励研究社会问题 c 添加实验设备 d 增加实用性课程 4 你喜欢什么样的同性朋友? a 有效的、勤勉的、注重实际的 b 深信人生是命运注定的 c 有组织领导才能 d 对艺术和情感很敏感 5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小城里,有足够的收入,你愿意用钱来: a 资助工商业的发展 b 资助当地的宗教活动 c 资助当地的科技事业 d 捐给残疾人基金会 6 当你去影剧院时,你通常喜欢看: a 有关伟人(政治家、国家元首)生活剧目 b 象芭蕾舞那样富于想象的剧目 c 表现人类友爱与痛苦的剧目 d 根据某些还在争论的观点拍摄的科教片 7 假如你有必备的能力,下面的各种职业的工资待遇又相同,你愿成为: a 科学家 b 商店经理 c 牧师 d 政治家 8 如果你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和资金,你愿用来: a 收集精美的雕塑和字图 b 建立一个收养、训练弱智儿童的中心 c 研究政治家治国策略 d 经商或建立自己的私人企业 9 在和一些同性的亲密朋友聚会时,你感兴趣谈的话题是: a 本民族的宗教教义 b 科学的发展 c 文学艺术 d 社会变革与社会制度完善化 10 这一个暑假,假如你具有以下能力,其他条件也具备,你准备: a 撰写一篇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 b 到幽静的地方度假,欣赏美丽的风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c 应聘担任市(县)长助理 ( ) d 去新的商业部门锻炼获取经验 ( ) 象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的冒险活动,对人类意义深远且重大。其原因是: a 他们表现了人类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的力量 ( ) b 他们丰富了我们的地理学、气象学、海洋地理学的知识 ( ) c 他们使全世界人民相互沟通、增进了解、加深了友谊 ( ) d 他们为透彻理解神的旨意做出了一些贡献 12 一个人应该根据什么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 ) a 个人的宗教信仰 ( ) b 美的观念 ( ) c 商品观念 ( ) d 仁慈观念 13 你对下列名人感兴趣的顺序是: ( ) a 南丁格尔(红十字会创始人) ( ) b 拿破仑 ( ) c 亨利·福特(美国汽车大王) ( ) d 伽利略 14 在选择妻子时,你喜欢怎样的女性(仅供男性作)? ⑴ a 社会地位高,要求别人崇拜她 ( ) ( ) b 乐于助人 ( ) c 在生活中十分注重宗教信仰 ( ) d 美丽漂亮 14 在选择丈夫时,你喜欢怎样的男性(仅供女性作)? ⑵ a 事业上有所成就,要求别人崇拜他 ( ) ( ) b 乐于助人 ( ) c 在生活中十分注重宗教信仰 ( ) d 英俊潇洒 15 ( ) 你在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时候,你倾向于把它看作是: ( ) a 表现人类对神的渴望和情感 ( ) b 很多文物的价值都难以估量 ( ) c 表现了雕刻者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 ) d 设计与和谐的典范 该价值观量表是 Allport 的价值观量表,包括六个价值维度:政治型、经济型、理论型、社会型、艺术型、 宗教型。 题目中各选项分别属于六种价值中的一种。分别将六种价值得分加起来就是六种价值的得分。 各价值的选项如下: 第一部分; 部分 题目 理论型 经济型 政治型 社会型 艺术型 宗教型 1 a b 2 3 a a 4 b a b 5 6 b b a 8 b b 9 10 一 部 分 12 b b b a a 13 b 14 15 a b a b a b b a b b 24 a b a a b 27 a b a 30 b 2 a 3 c 4 c 6 d 7 a 8 9 b 10 a 11 b d a a b d a 5 12 b b 1 分 b a 29 部 a b 26 二 b a 23 28 b a 22 25 b a 19 21 b a 20 a a 16 18 a a 17 第 a b 11 第 a a 7 b c b d d c b b b c b a d c c a c d c d a d a d c b a c a b c d d b a 13 d c 14(1)(2) 15 c b b a a b d c d a

6 页 218 浏览
立即下载
员工心理分析

员工心理分析

二、员工心理产生不健康因素的原因      员工心理产生不健康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社会的,有来自于企业的,也 有来自于家庭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压力引起   在工作中,当环境条件提出的要求超出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范围时,人们会感到紧张 这是一种由于对潜在危险(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意识及如何消除危险而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状 况。   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肠胃溃疡等疾病,以及手脚麻木、 肌肉酸痛、偏头痛、容易疲劳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由于压力的困扰, 造成如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下降、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 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然而,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保持员工心理 健康的重要性,不同程度地给员工施压,诸如:不能完成任务就扣奖金,违反公司规定的 就下岗,公司改制等等都给员工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心理就极易产生 很多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从而引发心理不健康因素。   同时,毕业新生不适应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又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改变现状,心理时 常处于矛盾和郁闷中,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心理调节的不平衡从而产生疾病;另一部分人 则是长年在工地工作的技术员,因为学历不高,晋升机会不多,无法回城市上班,与家人 长期分开,缺乏家庭的温暖,时间长了就容易滋生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进而诱发心理 疾病。      (二)家庭引起   路桥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是远离家庭到各地工作的,这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家庭矛盾 由于与伴侣长期分居,不少夫妻往往因感情淡化而导致感情破裂,最终走上离异之路,也 有的因为无法分担家庭事务,如照顾小孩、老人等而导致矛盾激发,最终引起家庭破裂。家 庭的种种困扰使得员工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多数员工因无法承受而直接导致心理不健康   (三)社会引起   社会上许多人对施工行业存在偏见和不理解,认为该行业的人都是农民工或是包工头 灰头黑脸的,素养不高,称他们为“马路仔”、“泥佬”什么的。他们往往在社会上不受人 尊重,有的甚至找女朋友都很困难,因此,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更甚者会发展成自暴自 弃,导致心理疾病。      三、路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社会、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身心健康的路桥施工管理人员才能修建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促进祖国的发展 保持社会和家庭和谐、稳定,因此,路桥企业的员工必须有良好的心理条件,那么如何维 护路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呢?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社会对路桥企业职业的理解和帮助   1.社会的舆论导向应多正面宣传路桥企业职业。由于路桥企业的员工大多在野外工作, 默默无闻,路桥企业员工往往被媒体忽视,媒体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农民工问题、工程进 展情况及领导视察工作上,很少对施工技术管理的企业员工进行报道,这样,他们的工作 就很难得到人们的了解、关注和尊重。社会舆论导向应多正面宣传路桥企业职业,使企业员 工在社会上被关注,从而消除心理潜在的不健康因素。   2.提高路桥企业员工的待遇。待遇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提高 路桥企业员工的待遇,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该职业的认同感,使人们产生成为路桥企业员工 的渴望、羡慕路桥企业员工等,从而让自己的子女报考土木工程类专业等。这样路桥企业员 工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会得到提高,从而使路桥企业员工本身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满足, 增加人们对路桥企业职业的关注和了解,达到理解的效果。      (二)企业要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制度   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制度,调节员工的情商。   1.设立员工心理辅导机构。目前我们的社会与以前相比更广泛地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各种心理医疗机构也随之兴起,中央电视台开设了关于心理问题的栏目“心理访谈”,为 人们排解心理障碍问题,足见人们已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了。那么作为出现心理 问题较重的路桥企业员工队伍,也应该得到专业的、良好的心理辅导,以达到身心健康, 为国家建设多作贡献。   设立心理辅导机构的形式可多样,有条件的可在项目部单独设立,没有条件的也可联 合几个项目部共同设立,或是由企业总部与医院、高校的心理专家合作,定期到项目部进 行心理咨询服务,这样,就可以给员工们搭建良好的心理治疗平台,及时调节员工心理, 解决员工的心理障碍,使员工能以健康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   2.加强职工之家建设。职工之家是当前路桥企业项目广为推行的一种丰富员工业余生 活的方式,它能使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打发闲余时间,缓解精神压力。职工之家的 主要是开设一个固定的场所,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文娱、体育等活动,如:下棋、打牌、唱歌、 跳舞、打球等等。加强职工之家的建设就是加强员工的精神建设。   3.关爱员工。在工地项目的员工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因此,企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 关爱,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对员工进行精神上的奖励和鼓励,如:逢年过节到工地慰问、 发表扬信、感谢信等,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从而得到自我满足,促进心理健 康。   4.加强沟通,尊重员工权益。沟通是获得信息的手段,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沟通能 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沟通应是企业管理者的基本功,企 业党组织要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政工干部必须提高沟通能力。要善于与职工 沟通,对不同的员工讲究不同的沟通方法。要尊重员工的隐私权利,保障员工休假、休息的 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5.实行轮休制度。在不少路桥企业的工地项目,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员工无法得到 正常的休假,使员工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下,不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实行轮休制度, 让员工有休息时间,与家人团聚,放松身心。同时,有条件的工地项目可对不能轮休的员 工,安排其家属到工地探视,使他们安心、放心工作。      (三)员工要学会自我调节   人都是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所以,路桥企业的员工们应该学会如何调节自我情绪的变 化,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几种看法供大家参考。   1.学会转移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是产生心理疾病的根源,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就会产 生心理障碍从而引发疾病,因此,必须对不良情绪进行转移。转移的方法很多,比如,早 晨到安静的地方高声大喊或进行百米冲刺跑等进行发泄,转移不良情绪。   2.培养良好的爱好。爱好是陶冶情操的良好途径,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使人的精神 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比如爱好音乐、棋艺等有助于人的冷静思维的形成,球类、武术 等有助于宣泄心中闷气。所以,路桥企业员工应该培养一种或几种良好的爱好。   3.构建和谐家庭环境。路桥企业员工的心理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那么协调好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理解、宽容的能力,化解矛盾,让家庭其乐融融,相亲相爱, 对路桥企业员工的情绪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经营好家庭,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员工的压 力就会大大减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当然,构建和谐家庭环境需要家庭的各 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笔者真心希望,我们的亲人多给奋战在祖国基建一线的建设者们 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   健康就是生产力,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是一个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关系到国民 素质和民族的未来。追求健康也是每一个人的共同理想,同样也是路桥企业员工们的愿望 因此,为了又好又快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解决路桥企业员工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

3 页 207 浏览
立即下载
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教育学串讲

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教育学串讲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基本内容 1、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 2、教育制度的形式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3、教育的演进 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教育——近代教育——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4、教育学的演进 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 1: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2、狭义教育 1★: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 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 2:是指具有层次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教育学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古代教育的特征 5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3、近代教育的特点 5(教育民主化)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 教育的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4、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6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平等、自由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三)填空和选择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基本内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以及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动力作用以及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巨 大推动作用。 4、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文化的特性和学生文化的特性。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本 24: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 大贡献。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它是资本的形态 2、学校文化 29★: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校园文化 30: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 形态。 (二)解答题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9★★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1★★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22★★ (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 (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4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3★★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 人力资本理论。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5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6、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25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7、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26★★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8、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27★ (1)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是教育,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 (2)网络教育的依据是兴趣选择,学校教育的依据筛选制度 (3)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 (4)网络教育是跨时空教育,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 9、学校文化的特征 29★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0、学生文化的特征 31 (1)过渡性 (2)非正式性 (3)多样性 (4)互补性 11、学生文化的成因 31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三)论述题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9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22 3、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25 4、试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6★ (四)填空和选择题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基本内容 1、个人身心发展的概念、动因和一般规律 2、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 3、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4、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 展任务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个体身心发展 36★:是指作为复杂的整体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 程,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遗传 39: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 统等特点。 3、成熟 40★: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态,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 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二)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8★★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1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41★★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43★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 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有哪几种观点 49★★ (1)内发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 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外烁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 的教育。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要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 结果。 6、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45 (1)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青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 的必然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感方面,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4) 在自我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 准 (三)论述题 1、试述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6★ (四)填空和选择题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基本内容 1、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3、我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51★: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德育 57★: 3、智育 57 4、体育 57 5、美育 57 (二)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52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要点 55★★ (1)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56★★ (1)我们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56★★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三)论述题 1、如何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56★ (四)填空与简答题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基本内容 1、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社会地位 2、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人格特征 3、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的形式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师生关系 70: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 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二)简答题 1、教师职业的特点 67★: (1)传道者 (2)授业、解惑 (3)示范者 (4)管理者 (5)朋友 (6)研究者 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68★★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69★★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68★ (四)填空与选择题 第六章 课程 一、基本内容 1、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的分类,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2、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3、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4、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的结构 5、课程评价的概念,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课程评价的过程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76★: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合和进程安排。狭义课程是指某 一门学科 2、课程类型 76: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3、学校课程 78: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 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4、课程设计 81: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 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5、教学计划 81: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 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6、教学大纲 83★: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7、教科书 84: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 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8、课程实施 85: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9、课程评价 87: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 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简答题 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78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 2、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80★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3、义务教育教育计划的特点 81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 4、教科书的作用 84 (1)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 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5、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85 (1)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考虑教育现状,注意适用性 (4)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不同学科的关系以及不同学段的衔接。 6、课程实施的结构 85★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7、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87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 (3)CIPP 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三)论述题 1、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什么 85★ 2、试论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 87 (四)填空与选择题 第七章 教学(上) 一、基本内容 1、教学的概念和含义,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一般任务 2、教学过程的概念和含义,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的结构 3、教学原则的概念,我国常见的教学原则及其应用,教学方法概述,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教学 93★: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过程 96: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 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 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3、教学原则 10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基本准则。 4、直观性原则 101: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所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 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 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5、启发性原则 102:启发性原则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循序渐进原则 10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各门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 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 辑思维能力。 7、教学方法 105: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得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二)简答题 1、教学的一般任务 94★★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 97★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知的交往性 (3)认知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知:学生(主体)——课程(教材)——教师(领导)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97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教学过程的结构 100★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5、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01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102★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3)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7、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的要求 103★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8、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04★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9、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104★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0、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05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 (3)学生的特点。 (4)时间、设备和条件。 11、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05 (1)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方法性。 (2)注意启发。 (3)讲授要讲究语言技巧。 (三)论述题 1、如何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 97 2、试述如何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98★ 3、试述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性相结合 99★ (四)填空与选择题 第八章 教学(下) 一、基本内容 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2、教学组织形式 3、教学策略的概念、特征、类型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课的结构 112★: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教学组织形式 11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 动的结构。 3、班级授课制 116★: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 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教学策略 119: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二)简答题 1、备课的内容 111★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113★★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17★★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填空与选择题 第九章 德育 一、基本内容 1、德育的概念、意义、内容 2、德育目标的概念,我国德育的总体要求 3、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矛盾、规律 4、德育原则的概念,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的途径 5、德育方法的概念,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6、德育的模式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德育 125: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者施 加系统的教育影响,以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德育过程 12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 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简答题 1、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求 132★ (1)热爱、尊重和信赖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2)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 (3)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2、德育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33★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3、德育的途径 133 (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活动; (5)班主任工作。 4、我国德育常用的方法 134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表扬鼓励与批评处分 5、运用表扬鼓励与批评处分应注意的要求 135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3)注重宣传与教育。 (三)论述题 1、论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130★ (四)填空与选择题 第十章 班级管理 一、基本内容 1、班级的概念,班级组织的发展; 2、班级管理的概念、功能;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以学生 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班级 147: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2、班级管理 148★: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 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 动过程。 3、班级目标管理 149: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 人目标,使其与班级的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 4、班级平行管理 149★: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 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二)简答题 1、班级管理的功能 148 (1)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班级管理的模式 148 (1)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 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 一种管理方式。 (4)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 使其与班级的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4、班集体的作用 152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如何形成班集体 152★★ (1)制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54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艺术家 7、班主任如何管理班集体 155★★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三)填空与选择题

12 页 237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特征测评量表(测评版)

心理特征测评量表(测评版)

xx 有限公司 管理人员心理特征测评量表 重要说明: 1、 请您认真回答每个问题,每道题目都必须回答。 2、 本次测评的目的只是找出您对应的心理特征。因此,本问卷的答案无所谓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请您 放心作答。 3、 请您尽快回答每道题目,只要回答您平时“是怎样的”就行了,不要在每个题目上太多地思考。 4、 测评题量为 162 题,时间为 1 个小时(包括填写答题卡的时间),请合理安排好作答时间。 第一部分(共 87 题) 以下 25 道题,同意的请选择“是”,不同意则填“否” 。 1.1、为纠正员工的错误,管理者应先指出员工的优点,然后再讨论其不对之处。 1.2、管理者没有必要与下属讨论组织的远程目标。只要下属能了解组织当前目标,他们就能有效地履行任 务。 1.3、最佳的谴责方式是当众斥责。 1.4、怨气或士气问题一般应由员工的直接上司处理,而不适合另外指定专人处理。 1.5、为下属制定工作目标时,应该大于他们所能负荷的工作限度。 1.6、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在于执行规章制度。 1.7、同事之间人缘最佳者应成为合适的管理者。 1.8、管理者如在下属面前认错,则将丧失下属对他的尊敬和损害自己的威严。 1.9、管理者如果以“我不知道,但我想办法为您解决”作为问题的答复,则该管理者就有资格教导他人 该如何做这项工作。 1.10、技术人员当管理人员比其他人更合适。 1.11、管理者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培养的。 1.12、管理者值得花大量时间来让新员工接受良好的培训。 1.13、讽刺是对付多嘴员工的最佳妙方。 1.14、让规章制度被彻底执行的最好方法,就是制订多重违规处惩措施。 1.15、管理者应征求下属有关他们对工作方法的意见。 1.16、良好的管理者应尽量授权下属,以履行自己职务范围内的工作。 1.17、为了绝对公平起见,管理者应不理会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而对他们一视同仁。 1.18、管理者不应不断地提醒员工有关过去所犯的错误,一旦员工错误已经改正,则不应再被提及。 1.19、偶尔对员工的责骂将有助于让一般员工遵守制度。 1.20、惩罚员工时,管理者应避免说出或做出任何足以令员工憎恨的事。 1.21、对下属员工要求严格时,员工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1.22、倘若新员工没有学好履行职责内工作的方法,则应视为他们没有接受良好的培训。 1.23、管理者对自身工作感兴趣与否,要比他是否能够有效地工作更为重要。 1.24、当管理者对员工详细说明工作的细节时,员工才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工作。 1.25、管理者若想有效地做好工作,就必须经常了解下属的感受、态度与想法。 2.1 、在工作上,您能胜任于做重要的决策。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2.2、做决策时,您运用系统方法。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2.3、面对决策,您心中畏惧。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2.4、您敢于接受决策的责任。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2.5、您能从您所从事的许多困难中决策,至少多半是正确的。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3.1 、无论在工作上或生活上,您会从事长远规划的设计。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3.2 、对于工作,您至少在一个星期前就筹划完善,并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做。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3.3、 您熟悉制订计划的技巧和计划的评审技术。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3.4 、当您被指定从事某一专门工程时,在开始动工之前,您能详尽地规划您的工作方法。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3.5 、您常常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4.1 、在工作上或非工作上,为实现更大目标,您有指派他人工作的经验。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4.2、您了解您的工作部门的组成方式、协调作业、报告系统、各成员的职责及主要负责人的控制幅度。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4.3、您的工作,需要与部门内或部门外的其他成员合作协调。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4.4、您熟悉组织的基本原理以及目前管理上组织的形态如何变化。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4.5、您对整个公司或企业的组成有明确的了解。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5.1 、您现在的工作符合工作部门的时承表和计划。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5.2、您知道本部门的报告系统如何遵行。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5.3、您知道整个单位的报告制度是如何运行的。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5.4、您会将自己的工作划分为几个部分,并为每一部分建立标准。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5.5、您定期检查工作绩效。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5.6、您知道资料处理如何进行以及它在您的工作部门所占的地位。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5.7 您有提醒自己在一定时间完成工作的习惯。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6.1 、其他同事也偶尔向您请教问题。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6.2、当批评别人时,您的评语常出于建议。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6.3、您有最好的办法激励部门内和您熟悉的同事更努力工作。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6.4、当其他人有特殊成就时,您赞扬他们。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6.5、其他人不论何事都有由您决定的倾向。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6.6、如果您对某项工作能工作得更好,您仍愿意分派给别人做。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6.7、您与您的同事相处得很好。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7.1、您感到上个月工作干得不错,可到发奖金时只发给您三等,您一位知心朋友告诉您说,这是因为某 某在上司面前说了您坏话。您听后如何处理: A、很生气,要找经理讲清楚 B、首先对自己上月工作进行反思,必要时澄清一下 C、生闷气,借酒浇愁 7.2、您是个有妻室或丈夫的正派人,由于工作需要常和某女士(男士)来往,接触,您耳闻有人对您们 捕风捉影妄加议论,您: A、发誓要找出造谣者并找他算帐 B、您不理那一套,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C、感到委屈,为了不使人议论想辞掉那个工作 7.3、您和同事外出办事,因缺少某方面知识而办了一件尴尬事,回来后同事拿您这件事当 众寻开心,出 您的洋相,这时您 A、面红耳赤,下不了台 B、和同事一起大笑,事后说明原委 C、揭对方老底寻开心 7.4、您因工作成绩而晋升一级工资,同事们要您请客,这时 A、您认为没必要而加以拒绝 B、感谢同事们关照,必要时有个表示 C、只找几个要好的朋友到餐厅吃一顿 7.5、您因为工作中一时失误,受到上司批评处罚,原来和您不错的人不但不来安慰您,反而躲得远远的 , 您的反应是: A、您对旁边的朋友骂他是白眼狼、势利眼,没有良心 B、认为是人际关系中的弊病,毫不介意 C、随他的便,地球照转 7.6、您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因工作变动要离开您到另一个单位去,您: A、为他饯行,祝他如意 B、不冷不热,听便 C、设法让他不离开您 7.7、公司年底给员工发大米,掌秤的人给别人秤的都不错,但轮到给您秤时却大不一样,还挑不好的, 这时您: A、认为这是偶然发生的,并不是故意与您为难,高兴领走大米 B、您心中不悦,认为他不公平,但还是领走大米了 C、您认为他故意为难您,不领大米就走了 7.8、市场上某种食品涨价了,而这种食品又是您平时喜欢吃的,您会怎么办? A、您少买些,但把菜谱适当调整一下 B、它涨它的,照买不误 C、您大发牢骚,但还是买了 7.9、您有一门远亲患病,从外地来投奔您,请您帮助联系医院或请名医治疗,您工作 太忙,而且住宿又 是大问题。这时您如何处理? A、尽管有困难,您也热情接待,想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劝他多住些日子治疗 B、您热情接待,但告诉他您爱莫能助,请他原谅 C、您厌烦之情溢于言表,借故推脱了事 7.10、您的朋友、同事、邻居中,有人结婚、生日、丧葬、迁居等,难免要破费一点表示表示,您: A、尽管要花点钱,还是选点有特色的小礼品表示心意 B、您假装不知道或借故躲开 C、您对一般人不屑一顾,但对有体面的人送以重礼 7.11、您朋友借了您一笔钱,可过了很久总不还您。您不了解他是一时无力偿还还是忘在脑后了,而您近 期又急用这笔钱,您怎么办? A、只要等一等再看 B、您找到他讨要 C、请一位与您与他都要好的朋友去提醒一下 7.12、您给孩子买了一件刚上市的服装,回家一试小得不能穿。您找到商店,但售货员拒绝退货。您: A、心里有气,回到家里把衣服丢到一边 B、和他大吵大闹,引来众人围观 C、找到经理室说明情况,表示歉意,商量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8.1 、您花很多的工作时间用于说话和聆听。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8.2、当您陈述问题时,别人能正确地知道您的意思。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8.3、当您表达最重要的事情时,您能清晰地表明您的目标。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8.4、您能够让新同志听懂如何从事交付给他的工作。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8.5、从您得到的反馈中,您已知道听者确实知道您所说的内容。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8.6、当您听他人说话时,您能集中精神。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9.1 、您现在的工作需要写备忘录、报告及书信吗。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9.2、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您曾写过超过十页的报告。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9.3、在工作外,您经常写作。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9.4、当您写作时,您对文章的语法、逻辑性、清晰程度、说服力、可读性有信心。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9.5、如果您曾是一位技术专家,您现在能写一篇让外行人也能读懂的报告。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0.1 、现在,您所从事的工作需要有创造性的能力。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0.2、当您听到其他的创新时,您能举一反三地尝试到自己的工作上。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0.3、在工作和生活上,您常常在想用更好的办法来做事。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0.4、面对困难而又一时找不到确切的办法时,您经常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1.1 、当您碰到与您的意见或计划相反的见解时,您愿意倾听别人的反对意见。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1.2、您对可能影响工作的新趋势保持警觉。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1.3、您会承认错误而改变对其他观念、方法、人的看法。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1.4、您会试着去了解“渐进求变”的优点而尽力去求其实现。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1.5、您处理问题时,能不受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1.6、受批评时,您认为那是学习、改进的机会。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第二部分(共 27 题) 12.1、如果某位中学校长请您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举办一次介绍公司情况的晚间讲座,而那天晚上恰好播 放您最喜欢看的电视剧的大结局,您如何选择: A、立即接受邀请 B、同意去,但要求改期 C、以有约在先为由拒绝邀请 12.2、如果某位重要客户在周末下午 6:00 打来电话,说他们购买的复合肥出了质量问题,要求紧急处理, 而主管人员与技术服务人员已经下班,您该如何处理: A、马上组织相关人员为客户换肥 B、打电话给技术服务人员,要求他立即处理此事 C、告诉客户下周才能解决 12.3、如果某位与您竞争最激烈的同事向您借一本经营管理畅销书,您如何处理: A、立即借给他 B、同意借给他,但声明此书的价值并没有那么好 C、直接告诉他,书被别人借走了 12.4、如果某位同事为方便自己出去旅游而要求和您调换休息时间,在您还未决定如何度假的情况下,您 如何处理: A、马上应允 B、告诉他您要回家请示妻子 C、拒绝调换,推说自己已经参加旅游团了 12.5、在您急匆匆地驾车去赴约途中看到一位同事的车出了故障,停在路边,您如何处理: A、毫不犹豫地下车帮忙修理 B、告诉他您有急事,不能停下来帮他修车,但一定帮他找修理工 C、装作没看见 12.6、如果某位同事在您准备下班回家时,请求您留下来听他倾诉内心的苦闷,您如何处理: A、立即同意留下来 B、劝他等第二天再说 C、以其他理由拒绝他的请求 12.7、如果某位同事因要去医院探望妻子,要求您替他去接一位乘夜班飞机来的领导,您如何处理: A、马上同意替他去接 B、找借口劝他另找别人帮忙 C、以自己没时间为由拒绝 12.8、如果某位同事的儿子想选择与您同样的职业,请您为他做些求职指导,您如何处理: A、马上同意 B、答应他的请求,但同时声明您的意见可能已经过时,他最好再找些最新资料做参考 C、只答应谈几分钟 12.9、您在某次会议上发表的演讲很精彩,会后几位同事都向您索取讲话提纲,您如何处理: A、同意,并立即复印 B、同意,但并不重视 C、不同意,或只是表面答应 12.10、如果您参加了一个新技术培训班,学到了一些对许多同事都有益的知识,您会怎么处理: A、返回后立即向大家宣布并分发参考资料 B、只泛泛地介绍一下情况 C、把这个培训班贬得一钱不值,不泄露任何信息 13.1、在工作中,为达到目标,您习惯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3.2、您尽可能避免个人的偏见和冲突以免影响工作。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3.3、如果做错,您会承认错误以及从中吸取教训。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3.4、您能面对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它,而不让它持续地困扰您。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3.5、有私人问题时,您仍能集中精力工作。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3.6、有紧急事情发生时,您能不惊不慌,平心静气地去解决它。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4.1 、您知道您的工作对组织目标的贡献。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4.2、您知道其它部门在整个组织上的功能。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4.3、您知道其它部门在整个组织上的相互关系。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4.4、您愿意让您的上级知道会影响绩效的一些事情。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4.5、当其他人协助改进您的(或您部门的)工作时,您会与他们合作。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4.6、当有份外工作时,您心甘情愿去做。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5.1 、在目前的工作上,工作的方法大部分是您自己选择的。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5.2、您经常随时“走动工作”,而不是被要求或被指挥时才做。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5.3、工作碰到困难时,在求助上级之前,您经常尝试自己解决。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5.4、开会时,您都热心参与。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15.5、您是“今日事今日毕”的人。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完全不符。 第三部分(共48题) 本部分每道题目均有两个答案:A 和B。请仔细阅读题目,按照与您性格相符的程度分别给A和B 赋予一 个分数,并使一组中的两个分数之和为5。最后,请在问卷后的答题纸上相应的方格内填上相应的分数。 例子:“您参与社交聚会时 A.总是能认识新朋友。( 4 ) B.只跟几个亲密挚友呆在一起。( 1 ) 很明显,您参与社交聚会时有时能认识新朋友,有时又会只跟几个亲密挚友呆在一起,在以上的例子中, 我们给总是能认识新朋友打了4 分,而给只跟几个亲密挚友呆在一起打了1 分。当然,在您看来,也可能 是3+2或者5+0,也可以是其他的组合。 01.当您遇到新朋友时,您 A.说话的说话时间与聆听的时间相若。 ( ) B.聆听的时间会比说话的时间多。 ( ) 02.下列哪一种是您的一般生活取向? A.只管做吧。 ( ) B.找出多种不同选择。 ( ) 03.您喜欢自己的哪种性格? A.冷静而理性。 ( ) B.热情而体谅。 ( ) 04.您擅长 A.在有需要时间时同时协调进行多项工作。 ( ) B.专注在某一项工作上,直至把它完成为止。 ( ) 05.您参与社交聚会时 A.总是能认识新朋友。 ( ) B.只跟几个亲密挚友呆在一起。 ( ) 06.当您尝试了解某些事情时,一般您会 A.先要了解细节。 ( ) B.先了解整体情况,细节容后再谈。 ( ) 07.您对下列哪方面较感兴趣? A.知道别人的想法。 ( ) B.知道别人的感受。 ( ) 08.您较喜欢下列哪个工作? A.能让您能迅速和即时做出反应。 ( ) B.能让您定出目标,然后逐步达成目标的工作。 ( ) 下列哪一种说法较适合您? 09.A.当我与朋友聚会后,我会感到精力充沛,并会继续追求这种做法。 B.当我与朋友聚会后,我会感到疲累,觉得需要一些空间。 ( ) ( ) 10.A.我较有兴趣知道别人的经历,例如他们做过什么?认识什么人? ( ) B.我较有兴趣知道别人的计划和梦想,例如他们会往哪里去?憧憬什么? 11.A.我擅长订出一些可行的计划。 ( ) B.我擅长促成别人同意一些计划,并竭力合作。 ( ) 12.A.我会突然尝试做某些事,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 ) B.我尝试做任何事前,都想事先知道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 13.A.我经常边说话,边思考。 ( ) ( ) ( ) B.我在说话前,通常会思考要说的话。 ( ) 14.A.四周的实际环境对我很重要,而且会影响我的感受。 B.如果我喜欢所做的事情,气氛对我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 ( ) ( ) 15.A.我喜欢分析,心思缜密。 ( ) B.我对人感兴趣,关心他们所发生的事。 ( ) 16.A.即使已出计划,我也喜欢探讨其它新的方案。 ( ) B.一旦定出计划,我便希望能依计行事。 ( ) 17.A.认识我的人,一般都知道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 ) B.除了我感觉亲近的人,我不会对人说出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18.A.如果我喜欢某种活动,我会经常进行这种运动。 ( ) ( ) B.我一旦熟悉某种活动后,便希望转而尝试其它新的活动。 ( ) 19.A.当我作决定的时候,我更多地考虑正反两面的观点,并且会推理与质证 ( ) B.当我作决定的时候,我会更多地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并希望能够达成共识。 20.A.当我专注做某件事情时,需要不时停下来休息。 ( ) B.当我专注做某件事情时,不希望受到任何干扰。 ( ) 21.A.我独处太久,便会感到不安。 ( ) B.若没有足够的自处时间,我便会感到烦躁不安。 22.A.我对一些没有实际用途的意见不感兴趣。 ( ) ( ) B.我喜欢意见本身,并享受想象意见的过程。 ( ) 23.A.当进行谈判时,我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技巧。 ( ) B.当进行谈判时,我会拉拢其他人至同一阵线。 ( ) 当您放假时,您多数会 24.A.随遇而安,做当时想做的事。 ( ) B.为想做的事情订出时间表。 ( ) 25.A.花多些时间与别人共度。 ( ) B.花多些时间自己阅读、散步或者发白日梦。 26.A.返回您喜欢的地方度假。 ( ) ( ) B.选择前往一些您从未到达的地方。 ( ) 27.A.带着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事情。 ( ) B.处理一些对您重要的人际关系。 ( ) 28.A.忘记平时发生的事情,专心享乐。 ( ) B.想着假期过后要准备的事情。 ( ) 29.A.参观著名景点。 ( ) B.花时间逛博物馆和一些较为幽静的地方。 30.A.在喜欢的餐厅用餐。 ( ) ( ) B.尝试新的菜式。 ( ) 下列哪个说法最能贴切形容您对自己的看法? 31.A.别人认为我会公正处事,并且尊重他人。 B.别人相信在他们有需要时,我会在他们身边。 32.A.随机应变。 33.A.坦率。 ( ) ( ) ( ) ( ) B.按照计划行事。 B.深沉。 ( ) ( ) ( ) 34.A.留意事实。 ( ) B.注重事实。 ( ) 35.A.知识广博。 ( ) B.善解人意。 ( ) 36.A.容易适应转变。 37.A.爽朗。 ( ) ( ) 38.A.实事求是。 ( ) 39.A.喜欢询问实情。 ( ) 40.A.不断接受新意见。 41.A.率直。 42.A.事实求是。 43.A.公正。 ( ) ( ) ( ) ( ) B.处事井井井有条。 B.沉温。 ( ) ( ) B.富想象力。 ( ) B.喜欢探索感受。 ( ) B.着眼达成目标。 B.内敏。 ( ) B.具远大目标。 B.宽容。 ( ) ( ) ( ) 您会倾向 44.A.暂时放下不愉快的事情,直至有心情时才处理。 ( ) B.及时处理不愉快的事情,不会把它们抛诸脑后。 ( ) 45.A.自己的工作被欣赏,即使您自己并不满意。 ( ) B.创造一些有长远价值的东西,但不一定需要别人知道是您做的。 46.A.在自己有兴趣的范畴,积累丰富的经验。 B.有各式各样不同的经验。 47.A.感情用事的人较容易犯错。 ( ) ( ) ( ) B.逻辑思维会令人自以为是,因而容易犯错。 48. A.犹豫不决必失败。 B.三思而后行会成功。 ( ) ( ) ( ) ( )

12 页 210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

 心理测试   个性测试 职业兴趣测试 自陈量法 投射法 心理实验法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表(MMPI)     心理测试 所谓心理测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来测量被评者的智力水平和个性方面差异 的一种科学方法。   心理测量在员工招聘中有许多优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1) 迅速。心理测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潜在能 力和他的各种指标。 (2) 比较科学。世界上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全科学的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全面了 解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而目前心理测试比较科学地了解一个人的基本素 质。 (3) 比较公平。员工招聘中往往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倾向,但心理测试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不公平性。因为通过心理测试,心理素质比较高的员工可以脱 颖而出,而心理素质较低的应聘者,落选也感到心平气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心理 测试的成绩比较低。 (4) 可以比较。员工素质的高低通过智力测试以后,他们的测试结果可以比 较,因为用同一种心理测量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有可比性,而其他的方法往往在不同 的场合,不同的地点,没有可比性。   心理测量也有以下几个缺点: (1) 可能被滥用。心理测量虽然是一种科学的测量手段,但是也可以被人滥用。 比如,有些人在员工招聘中滥用不合格的量表,反复使用某一种不科学的量表,这 样得出的结论就不能令人满意。 (2) 可能被曲解。有的时候,你测量了某一结果,你曲解以后,对某人的心理 活动和以后的行为都可能产生不良结果。比如,有些人认为智商高就一定能成功, 那么看到智商低的人,他就会产生一种卑视感。   我们要充发发挥心理测试在员工招聘中的作用,需要尽量克服与防止可能产生 的不良影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标准化。我们在员工招聘中进行心理测试,一定要尽量运用标准化的量表、 标准化的指导语、标准化的环境、标准化的程序,这样才能够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测 试结果。 (2) 严格化。我们在进行心理测试时,应该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专家的指 导。另外,测试量表尽量保密,不要让无关的人员接触到量表,尤其是量表的标准 答案。再有,我们在进行心理测试时,评价一定要谨慎,这样才能够全面地、合乎逻 辑地、科学地来评价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他的潜在能力。 心理测试的原则是: 首先,要对个人的隐私加以保护。因为心理测试涉及到个人的智力、能力等方面的个 人隐私,这些内容严格来说应该只让被试者以及他愿意让人知道的人才能了解,所 以,有关测试内容应该严加保密。 第二,心理测试以前,要先做好预备工作。心理测试选择的内容、测试的实施和计 分,以及测试结果的解释都是有严格的顺序的,一般来说,主试及测试者要受过严 格的心理测量方面的训练。 第三,主试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要统一地讲出测试指导语;要准备好测试 材料;要能够熟练地掌握测试的具体实施手续;要尽可能使每一次测试的条件相 同,这样测试结果才可能比较正确。 个性测试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总和,它是一个人能否施展才能, 有效完成工作的基础,某人的个性缺陷会使其所拥有的才能和能力大打折扣。个性 可以包括性格、兴趣、爱好、气质、价值观等等。个性是由多方面内容组成的,因此, 我们不能希望通过一次测试或一种测试,就把人的所有个性都了解清楚,而是分别 进行测试了解,以准确、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整体个性。在招聘中可通过个性测验, 了解一个人个性的某一方面,再结合其他指标来考虑他适合担任哪些工作。 个性测试的方法有好多种。市面上能找到许多类似卡特尔的1 6 项 PF 测试的个性清 单,像萨维尔和霍尔兹沃思(Saville & Holdsworth)的职业个性问卷(OPQ),还 有明尼苏多相人格系列 (MMPI),加利福尼亚心理系列 (CPI),伯勒特人格系列 (BPI) , 赫 麦 迪 克 统 觉 测 验 (TAT) , 哥 登 个 人 性 向 分 析 (GPP) , 舍 斯 托 性 情 调 查 (TTS),吉欧佛德-齐默曼的气质调查实验(GZTS)等。 BPI 主要是测试一个人的神经倾向、自主性、内向性、外向性、自信等特征;TAT 是一 种常用的投射人格测验,它通过要求被试者回答一些问题或解释一些情景,从中了 解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及成就需求。人格测验中较为流行的是 MMPI(自陈),它列 出550个涉及26个方面的问题。被试者对这些问题按“是”、“不是”或“无法 回答”来回答,根据他的回答对被试者的人格特征做出评价。     作为选择工具,个性测试不如其他类型测试的作用大,其主要特征是可靠性和有 效性较低,由于一些个性测试强调主观解释,所以需要专业的心理学家从事测试工 作。   好的心理测试应具备以下特点: (1) 测试手段应区分不同的应试者;   (2)测试可靠,说明问题; (3)测试具有一定的标准化程序,并在足够大的相关样本人群得到过应用。因此 要对个体的测试结果加以比较,从而得出对结果的合理解释。 职业兴趣测试     职业兴趣测试(vocational interest tests)是心理测试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表明一 个人最感兴趣的并最可能从中得到满足的工作是什么,该测试是将个人兴趣与那些 在某项工作中较成功的员工的兴趣进行比较。它是用于了解一个人的兴趣方向以及 兴趣序列的一项测试。     兴趣似乎在很长时期内是稳定的,并与某些领域的成功有关。但是兴趣不等于才 能或能力,对这些特点的测试应与兴趣测试同时进行。此外,很容易在兴趣测试问 题的回答上作假,虽然在员工选择中可能用到一些兴趣测试,但是它们主要用于评 议和职业的指导方面。 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斯庄格职业兴趣表(SVIB)和库得兴趣记录(KPR)等。兴趣测 验通常列出众多的兴趣选择项,涉及运动、音乐、艺术、文学、科学、社会服务、计算、 书写等领域,例如,喜欢踢足球,喜欢看球赛,喜欢听流行音乐,喜欢听交响乐, 喜欢看画展,喜欢外出写生,喜欢看爱情小说,喜欢看侦探小说,喜欢看科普杂 志,喜欢自己做小家具,喜欢写诗歌,喜欢做数字游戏,喜欢写信,喜欢外出旅 游,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下棋,等等。根据被试者对各种兴趣项目的“是”或 “否”选择,或依据受试者排列出的兴趣序列,可以对其是否适合某一职业或某一 种工作做出判断。 兴趣测验有许多用途,最典型的就是用与员工的生涯规划,因为一个人总是把自己 感兴趣的事情做得很好。另外还可以用它作为选择的工具,如果你能选择那些与现 职成功的雇员的兴趣相似的候选人,那么这些候选人很可能在新的岗位上也能取得 成功。 自陈量法   自陈量法是按事先编制好的人格量表(若干问题),由应试者本人挑选适合于 描写个人人格特质的答案,然后从量表上得到分数,判断应试者个人人格的类型的 一种方法。它是和投射法相对应的一种方法。   自陈量表中最盛行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它列出550个涉及 26个方面的问题,例如:我渴望获得成就,我常常不信任他人,我常常怀疑自己 的能力,我不喜欢主动与别人交谈,我常常容易激动,我有时也说谎,我常常做噩 梦,我认为生活对我不公平,我喜欢影响别人,等等。被试者对这些问题按“是”、 “不是”来回答,根据他的回答对被试者的人格特征做出评价。 投射法 所谓投射法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 景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法。测试中的媒介,可以是一些没有规 则的线条;也可以是一些有意义的图片;也可以是一些只有头没尾的句子;也可是 一个故事的开头,让被试来编故事的结尾。因为这一画面是模糊的,所以一个人的 说明只能是来自于他的想象。通过不同的回答和反应,可以了解不同人的个性。 投射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主试者的意图目的藏而不露,这样创造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外 界条件,使测试的结果比较真实。它真实性强,比较客观,心理活动了解得比较深 入, 它的缺点是分析比较困难,需要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主试。因此,在员工招聘中运用 投射测验一般比较少,只有在招聘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中才考虑运用,不可能大规模 运用。 最著名的投射法是罗夏目的测试和主题理解测试,简称 TAT。TAT 是一种常用的投 射人格测验,它通过要求被试者回答一些问题或解释一些情景,从中了解一个人的 行为动机及成就需求。这一测验类似电影方面的蒙太奇。让受试人看一套连续图片, 如第一章是男人在奏提琴,第二章是女人环绕那人的双手,第三张是恶人,第四张 是原先奏琴的男人在爬绳子……。灯塔看完图片之后,请他解释这些话的意思,主 试人根据对方编出的故事可以知道对方的人格与人生态度。 (1) 这是什么? 主试人拿起一支铅笔问对方:“这是什么?” 受试人答:“这是一支铅笔。”这答案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缺乏想象力。如果对方回 答的详细一些,如“这是有橡皮的某牌铅笔,用起来不错。但画工程设计图似乎不 行,因为这只是写字用的。”就被认为有想象力。 (2) 这是做什么用的? 用前例:如果对方回答是“写字或绘图用的”,也没有什么不对,就是缺乏想象 力。如果他回答:“可以拿来敲头部,帮助我们思考”,就有了想象力了。它“可以 用来刺杀他”,也是有想象力,不过这是可怕的想象力。 心理实验法 心理实验法是指有目的严格控制,或者创造一定条件来引起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产 生,以进行测量的一种科学方法。 实验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实验室实验法,另外一种叫情景实验法。 实验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其他若干变量被妥善控制的情景下,主试有系统地操纵某 一自变量A,使其他有所改变,然后观察A的改变对另一变量B的影响。这里变量 A通常称为实验变量,而其他被控制的变量称为控制变量,B称为因变量。在实验 法中还有种变量叫机体变量,就是指个体机体本身对反应有影响的特征。 用实验法来测量个体的心理活动,通常应该只有一个实验变量,也就是说针对某种 心理状态。如果同时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变量时,那么在研究每一个实验变 量的对反应变量及因变量的影响外,要考虑许多实验变量对反应量所产生的互相影 响。   实验法的优点是比较客观,目的针对性强,想了解什么心理活动就可以针对进 行设计,但是它设计困难,费用相对比较高。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EPPS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53年编制。该量表是以 美国心理学家默瑞(H.A.MURRAY)在1938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 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映的一致性,每包括两个第一人称 的陈述句,要求受测者按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中圈选一句话。EPPS的主要功能是经由个人对题目 的选择而鉴别其在15种心理需求上的倾向,从而了解个人的人格特质。这15种需求是: 成就(ach)         顺从(def) 秩序(ord)         表现(exh) 自主(out)         亲和(aff) 省察(int)         求助(suc) 支配(dom)         谦逊(aba) 慈善(nur)         变异(chg) 坚毅(end)         性爱(het)             攻击(agg) 全量表的题目平均分配测量这15种需求,成为15个分量表,施测后每人得到15个分数。根据 个人所得的15个分数绘制的剖析图,即可对个人的心理倾向有个概括的了解。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范本   这个量表包括许多成对的语句。对它们所描述的特征,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其方式你 可能曾感觉到,也可能没有感觉到。例如: A我喜欢对别人谈我自己。 B我喜欢为我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   在这两个特征中,你应当选更能你自己特征的那一个。假如你喜欢“对别人谈你自己”的程度 高于你喜欢“为自己所定的目标而工作”,则你应当选A而不是B。假如你喜欢“为你自己所定的 目标而工作”的程度高于你喜欢“对别人谈自己”,则你应当选B而不是A。   你可能同时喜欢A与B。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比较喜欢的一个。 你既不喜欢A也不喜欢B,那么你也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选出你讨厌程度较低的那一个。   这个量表上有些成对的特征与你的爱好有关,如上面提到的A与B。其他的成对的语句则同你 感觉如何有关。例如: A当我失败时,我感到沮丧。 B当我在一群人面前演讲时,我感到紧张。   你应当从中选出更能表现你特征的那一个。“当你失败时,你感到沮丧”比“当你在一群人面 前演讲时,你感到紧张”更能表现你的特征,则你应该选A而不是B。假如是B更能表现你的特 征,则你该选B而不是A。   如果两句话都描述了你的感觉,那么你该选你认为你的特征表现得更好的那一个。假如两句话 都没有正确描述你的感觉,那你应当选你认为比较正确的那个。总之,对于每道题的A、B必须而且 只能选择其一。   你进行选择的根据,应当是你当前的喜好、倾向与感觉,而不是你认为应该喜欢什么或怎样感 觉。这不是测验,任何答案都无所谓对错。你所作的选择如能最好地反映你自己的喜好,倾向与感 觉,那就是最佳选择。请对第一道题都作答,不要跳过任何一题。 作答时,在答案纸的每个题号下面圈出A或B,以表示你选A还是B。注意:你所圈的题号必须同 问卷上的题号相一致。 1. A当我的朋友有麻烦时,我喜欢帮助他们。 B对我所承担的一切事情,我都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 2. A我喜欢探求伟人对我所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有什么看法。 B我喜欢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3. A我喜欢我写的所有东西都很精确、清楚、有条有理。 B我喜欢在某些职工、专业或专门项目上自己是个公认的权威。 4. A我喜欢能随我的意志来去自如。 B我喜欢能够自豪地说我将一件难题成功处理了。 5. A我喜欢解答其他人觉得很困难的谜语与问题。 B我喜欢遵从指示去做别人期待我做的事。 6. A我喜欢在宴会上讲些趣事和笑话。 B我喜欢写本伟大的小说或剧本。 7. A我喜欢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新奇与改变。 B当我认为我的上级做得对时,我喜欢对他们表示我的看法。 8. A对我所承担的任何工作,我喜欢对其细节作好计划与组织。 B我喜欢遵从指示做我所该做的事。 9. A在公共场合中,我喜欢人们注意和评价我的外表。 B我喜欢读伟人的故事。 10. A我喜欢回避要我按照例行方法办事的场合。         B我喜欢读伟人的故事。 11. A我喜欢在某些职业、专业或专门项目上自己是个公认的权威。         B我喜欢读伟人的故事。 12. A我喜欢探求伟人们对各种我所感兴趣的问题的看法。         B假如我必须旅行时,我喜欢把事情先要安排好。 13. A我喜欢将我开了头的工作或任务完成。         我喜欢保持我的书桌或工作间的清洁与整齐。 14. A我喜欢告诉别人我所经历的冒险与奇特的事情。         B我喜欢饮食有规律,并且有固定时间吃东西。 15. A我喜欢独立决定我所要做的事。         B我喜欢保持我书桌或工作间的清洁与整齐。 16. A我喜欢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B我喜欢在宴会上讲些趣闻与笑话。 17. A我喜欢遵从习俗,并避免做我所尊敬的人认为不合常规的事。         B我喜欢谈我的成就。 18. A我喜欢我的生活安排得好,过得顺利,而不用对我的计划作太多改变。         B我喜欢告诉别人我所经历的冒险与奇特的事情。 19. A我喜欢阅读以性为主的书与剧本。         B我喜欢用些别人不懂其意义的字眼。 20. A我喜欢批评权威人士。         B我喜欢用些别人不懂其意义的字眼。 21. A我喜欢完成其他人认为需要技巧和努力的工作。 B我喜欢能随我的意志来去自如。 22. A我喜欢称赞我所崇拜的人。          B我喜欢很自如地做我所想做的事。 23. A我喜欢将的信、帐单和其他文件整齐地排列着并以某种系统存档。         B我希望独立决定我所要做的事。 24. A我喜欢提出明知没有人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B我喜欢批评权威人士. 25. A我喜欢将所承担的事办成功。         B我喜欢结交新朋友。 26. A当我动怒时,我想摔东西。         B我喜欢逃避责任与义务。 27. A我喜欢遵照指示去做我所该做的事。         B我喜欢与朋友有深厚的交情。 28. A我喜欢我写的所有东西都很精确、清楚、有条有理。         B我喜欢广交朋友。 29. A我喜欢在宴会中说趣闻与笑话。         B我喜欢写信给我的朋友。 30. A我喜欢随我的意志来去自如。         B我喜欢与朋友共享一切。 31. A我喜欢解答别人认为困难的谜语与问题。         B我喜欢就一个人为什么那样做去判断他,而不是从他实际上做什么去判断他。 32. A我喜欢接受我所崇拜的人领导。         B我喜欢了解我的朋友们对他们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怎样感觉。 33. A我喜欢饮食有规律,并且在固定时间吃东西。         B我喜欢研究与分析别人的行为。 34. A我喜欢谈些别人认为机智与聪明的事。         B我喜欢将自己放在别人立场上,看自己若处于相同的情境会有什么感觉。 35. A我喜欢照我的意思做我想做的事。         B我喜欢观察其他人在某个场合的感觉。 36. A我喜欢完成别人认为需要技巧和努力的工作。         B我喜欢在我失败时朋友们能鼓励我。 37. A作计划时,我喜欢从其间接为我所敬重的人那里获得些建议。         B我喜欢我的朋友对我仁慈。 38. A我喜欢我的生活安排得好,过得顺利,而不用对我的计划作太多的改变。         B当我生病时,我喜欢我的朋友感到不安。 39. A我喜欢在团体中成为众目所瞩的对象。         B当我受伤或生病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为此小题大做。 40. A我喜欢回避要我按照例行方法办事的场合。         B当我沮丧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同情我并使我愉快。 41. A我想写一本伟大的小说或剧本。         B当作为群众团体的一个成员时,我喜欢被指定或被选为领导者。 42. A在团体中,我喜欢接受别人的领导来决定团体该做什么。         B只要可能,我喜欢监督与指导别人的行动。 43. A我喜欢将我的信、帐单与其他文件整齐地排列着,并依某种系统存档。         B我喜欢成为我所属的机构与团体的领导之一。 44. A我喜欢问些明知别人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B我喜欢告诉别人怎样做他们的工作。 45. A我喜欢回避责任与义务。         B我喜欢被人们叫去做和事佬。 46. A我喜欢在某种职业、专业或专门项目上成为公认的权威。         B每当我做错了事,我感到有罚恶感。 47. A我喜欢读伟人的故事。         B我觉得我必须承认我所做的一些错事。 48. A对我所承担的任何工作,我喜欢对其细节作好计划与组织。         B当事情不顺时,我感到我比任何人更该受到责备。 49. A我喜欢用些别常常不明白其意义的字眼。         B我觉得样样不如人。 50. A我喜欢批评权威人士。         B在我认为是我上司的人面前,我感到胆怯。 51. A对我所承担的一切事情,我喜欢尽力而为。         B我喜欢帮助比我不幸的人。 52. A我喜欢探求伟人们对我所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有什么看法。         B我喜欢对我的朋友们慷概。 53. A在处理难题时,我喜欢在开始之前作计划。         B我喜欢为我的朋友做点小事。 54. A我喜欢对别人谈我所经历冒险与奇特的事。         B我喜欢我的朋友信任我,并对我倾诉他们的麻烦。 55. A我喜欢发表我对事情的看法。         B我喜欢原谅有时伤害了我的朋友。 56. A我喜欢自己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B我喜欢在新奇的餐厅里吃饭。 57. A我喜欢遵从习俗,避免作我所尊敬的人认为不合常规的事。         B我喜欢追求时髦。 58. A在开始工作之前,我喜欢对它做好组织和计划。         B我喜欢施行和到处观。 59. A在公共场合,我喜欢人们注意和评价我的外表。         B我喜欢搬家,住到不同的地方。 60. A我喜欢独立决定我所要做的事。         B我喜欢作些新鲜且有变化的事。 61. A我喜欢我能自豪地说我解决了一个难题。         B对我所承担的事,我喜欢认真去做。 62. A当我认为我的上司做得对时,我喜欢对他们表示我的看法。         B我喜欢在接受其他事之前完成手头的事。 63. A假如我必须旅行时,我喜欢对他们表示我的看法。         B我喜欢继续解我的难题或问题,直到解决为止。 64. A我有时喜欢做些事,只为了想看别人对事的反应。         B我喜欢固定于某一职业或问题上,甚至看来它好象没什么希望。 65. A我喜欢作别人认为不合常规的事。         B我喜欢不受干扰地长时间工作。 66. A我喜欢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B我不在乎与迷人的异性表示亲近。 67. A我喜欢称赞我所崇拜的人。         B我喜欢被异性认为身材吸引人。 68. A我喜欢保持我的书桌与工作间的清洁与整齐。         B我喜欢与异性谈情说爱。 69. A我喜欢谈我的成就。         B我喜欢听或说以性为主的笑话。 70. A我喜欢依我的方式做事而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B我喜欢看以性为主的小说或剧本。 71. A我喜欢写伟大的小说或剧本。         B我喜欢考虑与我看法相反的观点。 72. A在团体中我喜欢接受别人的领导来决定团体该做什么。         B假如某人罪有应得的话我想公开地进行批评。 73. A我喜欢我的生活安排得好,过得顺利,而不用对我计划作太多的改变。         B当我动怒时,我想摔东西。 74. A我喜欢问些没有人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B我喜欢对别人说我对他们的看法。 75. A我喜欢回避责任与义务。         B我想取笑那些我认为他们行为愚蠢的人。 76. A我喜欢对我的朋友忠实。         B对我所承担的事,我喜欢尽力做好。 77. A我喜欢观察别人在某种情况下的感觉。         B我喜欢我能自豪地说我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难题。 78. A当我失败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鼓励我。         B我喜欢将所承担的事做得很成功。 79. A我喜欢成为我所属机构与团体的领导人。         B我喜欢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80. A当发生差错时,我觉得我比别人更该受到责备。         B我喜欢解答别人认为困难的谜语与问题。 81. A我喜欢为我的朋友做事。         B做计划时,我喜欢从其见解为我所尊敬的人那里得到些建议。 82. A我喜欢将自己放在别人的处境上,去想象在同样情况下也会有什么感觉。         B当为我的上司做得对时,我喜欢对他们表示我的看法。 83. A当我有问题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能同情与了解。         B我喜欢接受我所尊敬的人领导。 84. A在群众团体中,我喜欢被指定或选为领导者。         B在团休中,我喜欢接受别人的领导来决定团体该怎么做。 85. A假如我做错了事,我觉得应该受处罚。         B我喜欢遵从习俗,避免做我所尊敬的人认为不合常规的事。 86. A我喜欢与朋友共享一切。         B在开始做困难的事情之前,我喜欢先作计划。 87. A我喜欢了解我的朋友在面临各种问题时的感觉。         B假如我必须旅行时,我喜欢事先将事情安排好。 88. A我喜欢我的朋友对我仁慈。         B在开始之前,我喜欢将工作组织与计划好。 89. A我喜欢被别人看作领导。         B我喜欢将我的信件、帐单与其他文件整齐地排列着并依某种系统存档。 90. A我感到我所受到的痛苦与折靡对我而言是好处多于坏处。         B我喜欢将我的生活安排得好,过得顺利,而不用对我的计划作太多的改变 91. A我喜欢与我的朋友有深厚的交情。         B我喜欢谈些别人认为机智与聪明的事。 92. A我喜欢观察我朋友们的性格并尝试找出他们成为这样的原因。         B我有时喜欢做些事,只为了想看别人对它的反应。 93. A当我受伤或生病时,我喜欢我的别友小题大做。         B我喜欢谈我的成就。 94. A我喜欢告诉别人该怎么做他们的工作。         B我喜欢成为团体中众目所瞩的对象。 95. A在所认定的强者面前我感到胆怯。         B我喜欢用些别人不懂其意义的字眼。 96. A我比较喜欢与朋友共事而不喜欢独自工作。         B我喜欢表达我对事情的看法。 97. A我喜欢研究分析他人的行为。         B我喜欢做些别人不认为不合常规的事。 98. A当我生病时,我喜欢朋友们为我感伤。         B我喜欢避免需要依常规做事的场合。 99. A只要可能,我喜欢监督与指导别人的行动。         B我喜欢依照我的方式办事不管他人的想法。 100. A我觉得我处处不如人。             B我喜欢回避责任与义务 101. A我喜欢将我所承担的事办成功。             B我喜欢结交新朋友。 102. A我喜欢分析我自己的动机与感情。             B我喜欢广交朋友。 103. A当我有困难时,我喜欢我的朋友帮助我。             B我喜欢为我的朋友做事。 104. A当我的观点被冲击时,我喜欢为之辩护。             B我喜欢写信给我的朋友。 105. A每当我作错事时,我感到内疚。             B我喜欢与朋友共享一切。 106. A我喜欢与朋友共享一切。             B我喜欢分析我自己的动机与感情。 107. A我喜欢接受我所尊敬的人的领导。             B我喜欢了解我的朋友在面临的各种问题时的感觉。 108. A我喜欢我的朋友们高兴地为我办点小事。             B我喜欢从人们为什么那样做而不从他实际做什么事判断人。 109. A大家在一起时,我喜欢决定我们该做什么。             B我喜欢预测我的朋友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 110. A当我退休或避免了冲突时,我觉得比争取达到目标的还好些。             B我喜欢他人的感情与动机。 111. A我喜欢结交新朋友。             B当我有麻烦时,我喜欢我的朋友帮助我。 112. A我喜欢从人们为什么那样做而不从他实际做什么事判断人。             B我喜欢我的朋友们对我有深情。 113. A我喜欢将我的生活安排好,过得顺利,而不用对我计划作太大的改变。             B当我生病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为我感伤。 114. A我喜欢人们叫去做和事佬。             B我喜欢我的朋友们高兴地为我办点小事。 115. A我觉得我必须承认自己做错了事。             B当我沮丧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同情我,并使我愉快。 116. A我喜欢与朋友们共事而不喜欢独自进行工作。             B当我的观点被攻击时,我喜欢为之辩护。 117. A我喜欢观察我的朋友们性格,试着找出究竟是什么缘故使他们成为现在 这样。              B我喜欢能说服与影响其他人去做我想做的事。 118. A当我沮丧时,我喜欢我的朋友朋友们同情我,并使我愉快。             B在团体中,我喜欢决定我们该做什么。 119. A我喜欢问我明知没有人回答得出来的问题。             B我喜欢告诉别人怎么做他们的事。 120. A在我所认定的强者面前,我感到胆怯。             B只要我能够的话,我喜欢监督与指导别人的行动。 121. A我喜欢加入一个各成员之间彼此温暖与友善的团体。             B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时会感到内疚。 122. A我喜欢分析别人的感情与动机。             B由于自己无能力处理各种情况使我感到沮丧。 123. A当我生病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为我感伤。             B当我退让与避免争执时我感到比争取达到目的还好些。 124. A我喜欢我能够说服与影响他人做我想做的事。             B由于自己无力处理各种情况使我感到沮丧。 125. A我喜欢批评权威人士。             B在我认为是自己上司的人面前,我感到胆怯。 126. A我喜欢加入在成员之间彼此具有温暖与友善的感情的团体。             B当我朋友们有麻烦时,我喜欢帮助他们。 127. A我喜欢分析我的动机与情感。             B当我的有朋友们受伤时,我喜欢同情他们。 128. A当我有麻烦时,我喜欢朋友帮助我。             B我喜欢待人以仁慈与同情。 129. A我喜欢成为我所属机构与团体的领导之一。             B当我朋友受伤或生病时,我喜欢同情他们。 130. A我觉得我的痛苦与不幸是好处多于坏处。             B我喜欢对我的朋友共事而不喜欢独立工作。 131. A我喜欢与朋友共事而不喜欢独立工作。             B我喜欢试验与尝新东西。 132. A我喜欢思索我的朋友们的性格,探讨他们象现在这样。               B我喜欢尝试新的职业,而不喜欢一直做同样的老事情。 133. A当我有问题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能同情与了解。             B我喜欢些原来不熟悉的人。 134. A当我的观点被攻击时,我喜欢为之辩护。             B我喜欢在日常生活中经历新奇与变迁。 135. A 当我退让避免了争执时,我感觉到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还好些。             B我喜欢搬家住到不同的地方去。 136. A我喜欢为我的朋友办事。             B当我有功课做时,我喜欢即做并一直工作至完成为止。 137. A我喜欢分析别人的感情与动机。             B当我工作时,我喜欢避开干扰。. 138. A我喜欢我的朋友们高兴地为我办点小事。             B我喜欢熬夜将工作完成。 139. A我喜欢被别人当做领导。             B我喜欢长时间地工作而不受别人干扰。 140. A假如我做错了事,我觉得我应受责备。             B我喜欢坚持我的职业方向,甚至看来好象没什么进展时,我也不在乎。 141. A我喜欢对我的朋友忠实。             B我喜欢与迷人的异性约会。 142. A我喜欢预测我的朋友在各种情况下的行动。             B我喜欢变得性兴奋。 143. A我喜欢我的朋友们对我有深情。             B我喜欢变得性兴奋。 144. A在一群人中,我喜欢由我决定该做什么。             B我喜欢参与异性的社交场合。 145. A我为自己无力处理各种情况感到沮丧。             B我喜欢看以性为主题的书本与剧本。 146. A我喜欢写信给我的朋友。             B我喜欢看报上有关谋民其他暴力方面的新闻。 147. A我喜欢预测朋友科在各种情况下将怎样做。             B我喜欢攻击与我观点相反的看法。 148. A 当我受伤或生病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为我小题大做。             B当事情不顺时,我想责怪别人。 149. A我喜欢告诉别人如何做他们的工作。             B当有人侮辱我时,我想报复。 150. A 我感到处处不如人。            B当我不赞同他们的看法时,我喜欢说服他们。 151. A当我的朋友们有麻烦时,我喜欢帮助他们。             B对我所承担的事,我喜欢尽力而为。 152. A 我喜欢旅行,到各处看看。             B我喜欢完成别人认为需要技巧与努力的任务。 153. A 对我所承担的一切事情,我喜欢认真去做。            B我喜欢完成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154. A 我喜欢与迷人异性约会。            B对我所承担的事我希望能够做成功。 155. A 我喜欢看报上有关谋杀与其他形式的暴力新闻。            B我想写一本伟大的小说或剧本。 156. A 我喜欢对我的朋友做点小事。            B作计划时,我喜欢我所敬重的人给我提出些建议。 157. A 我喜欢在日常生活中经历新奇与变异。            B当我认为我的上司做得对时,我喜欢对他们表示我的看法。 158. A 我喜欢熬夜将工作完成。            B我喜欢称赞我所仰慕的人。 159. A 我喜欢变得性兴奋。            B我接受我所仰慕的人领导。 160. A 当有人侮辱我时,我想报复。            B在团体中,我喜欢接受别人的领导来决定团体该做什么。 161. A 我喜欢对我的朋友们慷慨。            B在做困难的事之前,我喜欢作个计划。 162. A 我喜欢交新朋友。             B我希望我的一切作品都是严密、整齐而有条理的。 163. A 我喜欢将我开了头的事情或工作完成。             B我喜欢使我的书桌与工作间保持清洁与整齐。 164. A 我喜欢     被异性认为身材迷人。             B对我所承担的任何事,我喜欢巨细无遗地进行计划与组织。 165. A我喜欢告诉别人我对他们的看法。            B我喜欢饮食有规律,并在固定的时间吃东西。 166. A 我喜欢我的朋友表示深情。            B我喜欢说些别人认为机智聪明的事。 167. A 我喜欢尝试新的工作而不喜欢一直作同样的老事情。             B我有时想做一些事情的目的只为了想看别人对它的反应。 168. A 我喜欢坚持自己的工作与方向。基本看来好象已进入了无底深渊,我也不在乎。            B在公共场合中我喜欢人注意和评价我的外表。 169. A 我喜欢看以性为主题的书与剧本。            B在团体中,我喜欢成为人所注目的对象。 170. A 当事情不顺时,我想责怪别人。             B我喜欢问些明知没有人能回答的问题。 171. A 当我的朋友受伤或生病时,我喜欢对他们表示同情。            B我喜欢说我对事情的看法。 172. A 我喜欢在新奇的餐厅吃饭。             B我喜欢做些别人认为不合常规的事。 173. A 在承担其他事之前,我喜欢每次只作一件事并将它完成。            B我喜欢能自如地做 我想做的事。 174. A 我喜欢参与有关性与性行为的讨论。            B我喜欢照我自己的方式来做而不管别人有什么看法。 175. A 当我动怒时,我想摔东西。            B我喜欢回避责任义务。  176. A 当我的朋友有困难时,我喜欢帮助他们。            B我喜欢对我的朋友忠实。 177. A 我喜欢做些新鲜的事。            B我喜欢交新的朋友。 178. A 当我有功课要做时,            B 我喜欢即时开始并持续到工作完成为止。 179. A 我喜欢与迷人的异性约会。            B我喜欢广交朋友。 180. A 我喜欢攻击与我观点相反的看法。            B我喜欢给朋友写信。 181. A 我喜欢对我的朋友慷慨。            B我观察别人在某一情况下的感觉。 182. A 我喜欢在新奇的餐厅吃饭。            B我喜欢将自己放在别人的立场,来象想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 183. A 我喜欢熬夜将工作完成。            B我喜欢了解我的朋友们在面临各种问题时的感觉。 184. A 我喜欢变得性兴奋。            B我喜欢研究分析别人的行为。 185. A 我喜欢取笑哪些我觉得做了蠢事的人。            B我喜欢预测我的朋友们在各种情况下会怎么做。 186. A 对我有伤害的朋友,我喜欢原谅他们。            B当我失败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鼓励我。 187. A 我喜欢试验与尝试新的事情。            B当我有问题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能同情与了解。 188. A 我喜欢持续地解谜与问题,直到解决为止。            B我喜欢我的朋友对我仁慈。 189. A 我喜欢被异性认为身材迷人。            B我喜欢我的朋友对我有深情。 190. A 假如某人是罪有应得,我会公开批评他。            B当我受伤或生病时,我喜欢我的朋友们小题大做。 191. A 我喜欢对我的朋友们有深情。            B我喜欢被人当领导。 192. A 我喜欢尝试新的工作,而不愿做同样的老事情。            B在群众团体中,我喜欢被定或被选为领导。 193. A 我起了头的一切事情,我都喜欢将它完成。            B我喜欢我能够说服与影响别人作我所要做的事。 194. A 我喜欢参与有关性与性行为的讨论。            B愿意被人们叫去做和事佬。 195. A 当我动怒时,我想摔东西。            B我喜欢告诉别人怎么做他们的工作。 196. A 我喜欢对我的朋友们表示深情。            B事情有差错时,我觉得我比任何人都更该受到责备。 197. A 我喜欢搬家,住在不同的地方。             B当我作错事,我觉得我该受到处罚。 198. A 我喜欢坚持自己的工作或方向,甚至当他们看来好象已使我陷入无底深渊时,我也不 在乎。 B 我觉得我所受的痛苦与不幸是好处多于坏处。 199. A 我喜欢看以性为主题的书与剧本。 B我觉得我必须承认有些事我做错了。 200. A 当事情不顺时,我想责怪别人。 B我觉得我处处不如人。 201. A 对我所承担的一切事情。我喜欢尽力而为。 B喜欢帮助比我不幸的人。 202. A 我喜欢做新的和各不相同的事。 B我喜欢侍人仁慈和同情。 203. A 当我有工课要做时,我喜欢及时开始并一直做到完成为止。 B我喜欢帮助比我不幸的人。 204. A 我喜欢参与异性的社交场合。 B我喜欢参与有异性的社交场合。 205. A 我喜欢攻击与我观点相反的看法。 B我喜欢我的朋友信任我并告诉我他们的问题。 206. A 我喜欢待人仁慈和同情。 B我喜欢旅行,到各处看看。 207. A 我喜欢遵照习俗,避免做人家认为不合常规的事。 B我喜欢追求新潮与时髦。 208. A 对我所承担的一切事情。我喜欢认真去做。 B我喜欢在日常生活中经历新奇与变异。 209. A 我不在乎迷人的异性表示亲近。             B我喜欢追求新潮与时髦。 210. A 当我不赞同别人的意见时,我想指责别人。             B 我喜欢追求新潮流与时髦。 211. A 我喜欢帮助比我不幸的人。             B我喜欢将我开了头的任何事情或工作完成。 212. A 我喜欢搬家,住在不同的地方。             B我喜欢长时间地工作而不受干扰。 213. A 假如我必须旅行的话,我喜欢先将事情安排好。             B 我喜欢持续地解谜题直到解出为止。 214. A 我喜欢与异性谈恋爱。             B 在承担别的事之前,我喜欢将现在的工作或任务完成。 215. A 我喜欢别人说我对他们的看法。             B 当我工作时,我喜欢避免干扰。 216. A 我喜欢为我的朋友们办点小事。             B 我喜欢参与有异性的社交场合。 217. A 我喜欢见不熟识的人。             B 我喜欢与异性谈恋爱。 218. A 我喜欢持续解谜题直到解出为止。             B 我喜欢与迷人的异性表示亲近。 219. A 我喜欢谈论我的成就。             B 我喜欢听或谈认为是做了蠢事的人。 220. A 我想取笑那些我认为是做了蠢事的人。             B 我喜欢听或说以性为主的笑话。 221. A 我喜欢我的朋友们信任我并找他们的麻烦。             B 我喜欢看报上有关谋杀与其它形式的暴力新闻。 222. A 我喜欢追求新潮流与时髦。             B 假如某人罪有应得,我会公开批评他。 223. A 当我工作时,我喜欢避免干扰。             B 当我不赞同别人的看法,我想责怪他们。 224. A 我喜欢听或说以性为主的笑话。             B 当有人侮辱我时,我想报复。 225. A 我喜欢回避责任义务。             B 当有人做了我认为很愚蠢的事情时,我想取笑他们。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答卷纸 姓名    性别   年龄   父亲职业       母亲职业         文化程度      职业        兄弟姐妹共几个       排行第几    预测日期                      就每一题选A或            B,并在答案纸相对的题号上圈出A或             B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表(MMPI)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郝兹威与莫金利于四十年代初期编 制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同志在有关单位的协作下于80年代将MMP I引进我国,称作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 (一) MMPI的内容   MMPI法有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其中16个为重复题目,(主要 用于检验被试反映的一致性,看作答是否认真),实际上只550题。题目的内容 范围很广,包括身体各方面的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 会等问题的态度。 MMPI有10个临床量表,包括1)颠病(HS),2)抑郁(D),3)瘾病 (HY,)4)精神病态(Pd),5)男性化--女性化(Mf),6)妄想狂 (Pa),7)精神衰弱(Pt),8)精神分裂(SC)9)轻躁狂(Ma), 10)社会内向(Si)。其中Mf与 Si量表只能说明人格的趋向,与疾病无 关,从上述10个量表中可得到10个分数,代表10种个性物质。 MMPI有4个效度量表,用于鉴别不同的应试态度和反应倾向。如果在这些量表 上出现异常分数,意味着其余量表分数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包括:L、F、K。 说谎分数(L):共15个题目,在此量表上分数较低,说明诚实、自信、富于自我 批评精神。 诈病分数(F):共64个题目,在此量表上得高分可能是蓄意装病。回答不认真 或真的有病,如妄想、幻觉、思维障碍等。 校正分数(K):由30个对装假敏感的题目组成,高K分可能表示或装好的企 图,低K分可表示过分坦率、自我批评或装坏的企图,K分数用于校正某些临床量 表似可增加其效度。 疑问分数(?):表示漏答,无法答或“是”“否”均作回答的题目数,超过30 题则答卷无效。 (二) 测量,计分方法与分数解释   MMPI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被试应具有小学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被 试可以根据测试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测试,测试无时间限制,但应尽快完成。可个别 施测也可团体施测。   计分:大样本可采用计算机计分的方法,需要特殊的工具作答,小样本可借助 14张模板计分。具体方法如下: 1) 先计算“?”量表的原始分,它包括同一题作两种答案的题数和未答题的数 目, 2) 每个模板依次覆盖在答卷纸上,数模板上有多少洞里划上了记号。这个数目 是量表的原始分数。 3) Hs、Pd、Pt、Sc、Ma五个量表的原始分数要加一定比例的K分:H s+0。5K,Pd+0。4K,Pt+1。0K,Sc+1。0K,Ma+0.2K。 4) 将各量表的原始分(Hs、Pd、Pt、Sc、Ma)为加K后分数登记在剖 面图上,并将各点相连,即成为被试人格特征的剖析图(图略) 5) 由于每个量表的题目数量不等,各量表的原始分数无法比较,需要换算成T 分数:            10+(X-M) T=50+―――――――――                  S X为某一量表所得的原始分数,M与S为常模团体在该量表上所得的原始分数的平 均数及标准差。在测验说明书中附有换算表,可通过查表将原始分数直接转换成T 分数。MMPI各量表T分超过70(高于平均数两个标准差)既属异常,但相同 分数在不同量表上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许多量表中有重复交叉的题目,因此 一个升高另一个随之升高,MMPI的解释有两种方法,一是图谱法,二是编码 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其分数解释进一步自动化,在分数解释的软件系统下,只 要将答卷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自动打印出分数的书面解释。 (三) MMPI在甄选录用中的应用。 MMM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格测验,尤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和理论研究中。 在人员甄选录用中,作为心理及性格测验的一种手段也有许多方面的探索。例如M MPI中的社会内向量表(Si),作为正常人个性倾向性的量表得到较多的应 用。MMPI中的四个效度量表,被应用于其它量表之中,用以检验的反应是否真 实等等。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表说明 A、本测验由许多与你有关的问题组成,当你阅读每一题目时,请考虑是否符合你 的行为,感情、态度及意见。 如果情况符合,请在纸上该题目号号码右边“是”字下的圆圈内画√(如图题目 1) 如果情况不符合,请在答案纸上该题目号码右边“否”字下圆圈内画√(如图题目 2) 如果确实不能判定,是或否,则不必作任何记号。 在答案纸上作答(图例)                    是   否               题目1  √               题目2      √ B、应尽可能对每个问题给予回答,空下来的题目(即不回答的题目)越少越好。 C、请尽快填写你看完题目后的第一个印象,不要在每一道题目上费太多时间思索。   个性各有不同,答案无所谓对与不对,好与不好,完全不必有任何顾虑。 D、务请看清题号然后在答案纸上相应的题目号码右侧作答以名发生错误。 E、请不要在这本小册上做任何记号。 1. 我喜欢看机械方面的杂志。 2. 我的胃口很好。 3. 我早上起来的时候,多半觉得睡眠充足,头脑清醒。 4. 我想我会喜欢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5. 我很容易吵醒。 6. 我喜欢看报纸上的犯罪新闻。 7. 我的手脚经常是很暖和的。 8. 我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使我感兴趣的事情。 9. 我现在工作(学习)的能力,和从前差不多。 10. 我的喉咙里总好象有一块东西堵着似的。 11. 一个人应该去了解自己的梦,并从中得到指导和警告。 12. 我喜欢侦探小说或神秘小说。 13. 我总是在很紧张的情况下工作。 14. 我每个月至少有一、二次拉肚子。 15. 偶尔我会想到一些坏得说不出口的话。 16. 我深信生活对我是残酷的。 17. 我的父亲是一个好人。 18. 我很少有大便不通的毛病。 19. 当我干一件新的工作时,总喜欢别人告诉我,我应该接近谁。 20. 我的性生活是满意的。 21. 有时我非常想离开家。 22. 有时我会哭一阵笑一阵,连自己也不能控制。 23. 有恶心和呕吐的毛病使我苦恼。 24. 似乎没有一个人了解我。 25. 我想当一个歌唱家。 26. 当我处境困难的时候,我觉得最好是不开口。 27. 有时我觉得有鬼附身上。 28. 当别人惹了我时,我觉得只要有机会就应报复迪是理所当然的。 29. 我有胃酸过多的毛病。一星期要犯好几次,使我苦恼。. 30. 有时我真想骂人。 31. 每隔几个晚上我就做恶梦。 32. 我发现我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工作上。 33. 我曾经有过很特别,很奇怪的体验。 34. 我时常咳嗽。 35. 假如不是有人和我作对,我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36. 我很少担心自己的健康。 37. 我从来没有为了我的性方面的行为出过事。 38. 我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干过小偷小摸的事。 39. 有时我真想摔东西。 40. 有很多时候我宁愿坐着空想,而不愿做任何事情。 41. 我曾一连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什么也不想干,因为总是提不起精神。 42. 我家里人对我已选择的工作(或将要选择的职业)不满意。 43. 我睡得不安,容易被惊醒。 44. 我觉得我的头到处都疼。 45. 有时我也假话。 46. 我的判断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47. 每星期至少有一、二次,我突然觉得无缘无故地全身发热 48. 当我与人相处的进修听到别人谈论希奇古怪的事,我就心烦。 49. 最好是把所有的法律全都不要。 50. 有时我觉得我的灵魂离开的我的身体。 51. 我的身体和我大多数朋友一样地健康。 52. 遇到同学或不常见朋友。除非他们先向我打招呼,不然我就装作没看见。 53. 一位牧师,(和尚、道士、神父、阿訇等教士)能用祈祷和把手放在病人的 头上来治病。 54. 认识我的人差不多都喜欢我。 55. 我从来没有因为胸部痛或心痛而感到苦恼。 56. 我小时候,曾经因为胡闹而受过学校的处分。 57. 我和别人一见面就熟了(自来熟) 58. 一切事情都由老天爷安排好了。 59. 我时常听从某些人的指挥,其实他们还不如我高明。 60. 我不是每天都看报纸上的每一篇社论。 61. 我从未有过正常的生活 62. 我身体某些部分常有像火烧、刺痛、虫爬、麻木的感觉。 63. 我的大便正常,不难控制。 64. 有时我会不停在 做一件事情。直到别人不耐烦为止 65. 我爱我的父亲。 66. 我能在我周围看到其他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动物和人。 67. 我希望我能象别人那样快乐。 68. 我从未感到脖子(颈)后面疼痛 69. 和我性别相同的人对我有强烈的3吸引力。 70. 我过去经常喜欢玩丢手帕的游戏。 71. 我觉得许多人喜欢夸大看书的不幸,以便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72. 我为每隔几天或经常感到心口(胃)不舒服而烦恼 73. 我是个重要人物 74. 男性:我总希望我是女的,女性:我从不因为我是女的遗憾 75. 我有时发怒 76. 我时常感到悲观失望。 77. 我看爱情小说 78. 我喜欢诗 79. 我的感情不容易受伤害 80. 我有时捉弄动物。 81. 我想我会喜欢干森林管理员那一类的工作。 82. 和人争辩的时候,我常争不过别人。 83. 任何人只要他有能力,而且愿意努力工作是能成功的。 84. 近来,我觉得很容易放弃对某些事务的希望。 85. 有时我对别人的东西,如鞋、手套、等所强烈吸引,虽然这些东西对我毫无 用处,但我总想摸 摸它或把它偷来。 86. 我确实缺少自信心。 87. 我愿意做一名花匠 88. 我总觉得人生是有价值的。 89. 要使大数人相信事实的真相,是要经过一番辩论的。 90. 有时我将今天应该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 91. 我不在乎别人拿我开玩笑。 92. 我想当个护士。 93. 我觉得大多数人为了向上爬而不异说谎的。 94. 许多事情,我做过以后就后悔了。 95. 我几乎每星期都去教堂(或常去寺庙) 96. 我几乎没有和家里人吵过嘴。 97. 有时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去做一些惊人或有害的事。 98. 我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99. 我喜欢热闹的聚会。 100. 我碰到一些千头亏绪的问题,使我感一犹豫不决。 101. 我认为女的在性生活方面,应该和男的有同等的自由。 102. 我认为最难的是控制我自己。 103. 我很少有肌肉抽筋或颤抖的毛病。 104. 我似乎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 105. 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有时发脾气。 106. 我总觉得我自己好象做错了什么事或犯了什么罪。 107. 我经常是快乐的。 108. 我时常觉得头胀算塞似的。 109. 有些人太霸道,即使我明知他们是对的,也要和他们对着干。 110. 有人想害我。 111. 我从来没有为寻求刺激而去做危险事。 112. 我时常认为必须坚持那些我认为正确的事。 113. 我相信法制。 114. 我常觉得头上好像有一根绷得紧紧的带子。 115. 我相信人死后会有“来世” 116. 我更喜欢我下了赌的比赛和游戏。 117. 大部分人之所以是诚实的,主要是因为怕被人识破。 118. 我在上学的时候,有时因胡闹而被领导叫去。 119. 我说话总是那样不快也不慢,不含糊也不嘶哑。 120. 我在外边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比在家规矩得多。 121. 我相信有人暗算我。 122. 我似乎和我周围的人一样精明能干。 123. 我相信有人在跟踪我。 124. 大多数人不异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而不愿失掉机会。 125. 我的胃有很多毛病。 126. 我喜欢戏剧。 127. 我知道我的烦恼是谁造成的。 128. 看到血的时候,我既不害怕,也不难受。 129. 我自己常弄不清为舒适驸这样爱生气和发牢骚。 130. 我从来没有吐过血,或咯过血。 131. 我不为得病而担心。 132. 我喜欢栽花或采集花草。 133. 我从来没有放纵自己发生过任何不正常的性行为。 134. 有时我的思想跑得太快都来不及表达出来。 135. 假如我能不买票白看电影,而且不会被人发觉,我可能会去做的。 136. 如果别人待我好,我常常怀疑他们别有用心。 137. 我相信我的家庭生活,和我所认识的许多人一样,幸福快乐。 138. 批评和责骂都使我非常伤心。 139. 有时我仿佛觉得我必须伤害自己或别人。 140. 我喜欢做饭烧菜。 141. 我的行为我半受周围人的喜欢所支配。 142. 有时我觉得我真是毫无用处。 143. 小时候我曾加入过一个团伙,有福共享,有祸同当。 144. 我喜欢当兵。 145. 有时我想借故和别人打架 146. 我喜欢到处乱逛,如果不行,我就不高兴。 147. 由于我经常不能当机立断,因而失去许多良机。 148. 当我正在做一件重要事情的时候,如果有人向我请教或打扰我,我会不 耐烦的。 149. 我在前写过日记。 150. 做游戏的时候,我只愿赢而不愿输。 151. 有人一直想毒死我。 152. 大多数晚上我睡觉时,不受什么思想干扰 153. 近几年来大部分时间,我的身体都很好 154. 我从来没有过抽疯的毛病 155. 现在我的体重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轻。 156. 有一段时间,我自己做过的事情全不记得了。 157. 我觉得我有时常无缘无故地受到惩罚。 158. 我容易哭 159. 我不能象从前那样理解我所读的东西了。 160. 在我一生中,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象现在这么好。 161. 有时候我觉得我的头顶一碰就疼 162. 我痛恨别人以不正当的手段捉弄我,使我不得不认输 163. 我不容易疲倦 164. 我喜欢研究和阅读与我目前工作有关的东西。 165. 我喜欢结识一些重要人物,,这样会使我感到自己也很重要。 166. 我很害怕从高处往下看 167. 即使我家里有人犯法,我也不会紧张 168. 我的脑子有点毛病 169. 我不怕管钱 170. 我不在乎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 171. 在聚会当中,尽管有人出风头,如果让我也这样做,我会感到很不舒服 172. 我时常需要努力使自己不显出怕羞的样子 173. 我过去喜欢上学 174. 我从来没有昏倒过。 175. 我很少头昏眼花 176. 我不大怕蛇 177. 我母亲是个好人 178. 我的记忆力似乎不错 179. 有关性方面的问题,使我烦恼。 180. 我觉得我遇到生人的时候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181. 无聊的时候,我就会惹事寻求开心。 182. 我怕自己会发疯 183. 我反对把钱给乞丐, 184. 我时常听到说话的声音,而不知道它是从那里来的。 185. 我的听觉显然和大多数人一样好 186. 当我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常发觉我的手在抖。 187. 我的双手并没有变得笨拙不灵 188. 我能阅读很很长的时间,而眼睛不觉得累。 189. 许多时候,我觉得浑身无力。 190. 我很少头痛 191. 有

31 页 230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契约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契约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契约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裁员、并购及流程再造等各 种变革,使得企业与员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由此而带 来的员工忠诚度、员工工作行为、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各方关 注,进而心理契约管理逐步成为组织变革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的战略手段。本文通过心理契约概念的解读,在介绍其对人力资源 管理的突出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发挥心理契约的积极 作用,及共建心理契约型人力资源文化的实现和意义。 关键词: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一、引言 一般而言,“心理契约”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 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与归属感,报酬,价值认 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的满意 度,并进而实现员工对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投入。因 此,企业要想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就必须全面介入 “心理契约”的建立、调整和实现的过程来实现对员工的期望。 二、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突出的原因 1.管理方式的变化:人事管理从刚性化到柔性化 人类的理性追求和非理性追求在管理实践和理论中表现为“刚 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前者以生产为中心,本质是理性的,后 者是以人为中心,本质上是情感的。以理性为主导的刚性管理是管 理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获得效益和效率的直接手段。 2.所处环境的变化:员工流动从静态到动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才流动的机制基本形成,打破了对工 作单位转换的限制,改变了过去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论感觉 如何也要坚持到退休的情况。在一个单位感觉合适就留,感觉不合 适就走,员工和企业有了一种双向选择的权利。心理契约在管理中 的具体表现,是企业能力的较量,是企业管理水平、管理制度、人 才机制的较量,是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实力的较 量。 三、心理契约在企业管理中的利弊作用 1.心理契约兑现在企业管理中的利得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纽带,是影响员工 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心理契约在企业组织中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减少雇佣双方的不安全感。二是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三 是可使员工对发生在组织中的事件产生情感性的反应。 2.心理契约违背在企业管理中的弊端 员工往往希望通过完美地完成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得到 同事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对工作成果的认可主要体现在物质和精 神两方面,物质上由“经济契约”来体现,而精神上则主要侧重 于“心理契约”。两方面任何一方没有得到较好满足都会引起员工 的不满。 四、发挥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契约作为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对于企业获取竞争 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减少人力资源风险,企业应当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构建和维护 心理契约。 1.在招聘过程中传递真实信息以构建牢固的心理契约 招聘过程是员工与企业的初次接触,也是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 过程。招聘人员应向应聘者客观介绍组织发展现状、劳务合同的主 要内容、员工的职位和职责等,让员工对企业和所要从事的工作形 成一个比较准确的估价,降低期望与现实的冲击,从而提高工作 忠诚度,降低主动离职意愿。 2.在工作调整阶段修正和维护 心理契约预防危机的产生。当员工处于进入企业和达到正常工作 状态之间的调整过程中,开始进入企业时的兴奋、幻想、热情都会 慢慢淡化,此时员工会对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进行一个新的认 识和评估。面对这样一个惯常的适应过程和心理契约的危机,企业 是应该有所准备的。 3.在正常工作阶段加强双方沟通促进心理契约明晰化 员工与企业对心理契约的认定都是建立在各自的主观感知上, 那么就会发生当企业认为已经兑现了所有的承诺,但员工却觉得 企业在某些方面食言了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双方对契约 的理解不一致。所以企业应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与企业的沟通机会。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实现心理契约的保障 激励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寻求工作满意感这种需要来实现的。最基 本的需要如生存需要等可以通过工资、福利等方式加以满足。员工 通过签订雇佣合同,可以获得金钱,用以换取生活必需品。然而, 在雇佣合同这类正式契约中,很少涉及与较高层次的满足有关的 内容。而只有这些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并最大可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这种满足是心理契约中极为重要的 部分。 五、结语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和企业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对企业的情感投入度, 进而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流动率都和心理契约息息相关。很经 常听家人说,现如今老板难当。其实不是老板的管理实力下降,社 会在进步,老板也在努力增强自己的个人管理能力,而在知识经 济时代,员工越来越个性化,如何让员工与企业建立一种同呼吸、 共命运的理念是很关键的,心理契约是将来每个企业在人力资源 管理上取胜的一个的突破点,是一个紧密联系企业和员工的隐形 桥梁和无形资本。 参考文献: [1]魏峰,李,张文贤.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 学学报,2005(05). [2]陈加州,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 心理学报,2003(03). [3]刘凤英,戴勇.新型的招聘理念——心理契约招聘[j].商场现 代化,2007. [4]石若坤,刘新华.心理契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j]. 中国劳动关系学报,2007. [5]向秋华.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人才流失控制研究[j].经济管 理,2007(8).

3 页 226 浏览
立即下载
HR的五层性格模型

HR的五层性格模型

        做了近 10 年的服务管理,从最初分公司的文员到全国总部服务部部长, 职位到了顶峰,我的职业兴趣也随之改变。朋友说我适合做人力资源工作,于 是毅然决然地在别人的羡慕中结束了原来的工作,转而从人力资源专员开始学 起。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近三年,从最初的单独学做招聘、绩效考 核、培训 等一个个模块,到一年后晋升为经理助理,全面负责部门所有的日常工作,这 一路走得还算顺利,我要感谢带我的经理,一起共事的同事,还 有自己。因为 这两年我利用业余时间也学历了许多专业知识,工作中不断历练、思考、积累。 但有时心中仍有一问:究竟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从事人力 资源管理工作?说实话, 所有的性格测试也罢、专业理论知识中也罢、还是杂志文章等,我都没有找到自 己内心认为十分贴合、信服的答案。直到看到 这篇文章,我恍然大悟: HR 的五层性格模型                                                                                                           究竟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九型人格、MBTI、霍兰德 等各种测试工具给了我们不同的结果,但由于主 持测试者的水平决定了测试结 果的准确度,而且复杂的测试结果表述也往往让做自我测试的非专业人士摸不 着头脑。在此,笔者提出一个通俗易懂的 HR 五层性格模 型。(作者原文,本人 认识略有不同。以下内容有较高程度认 同)          第一层:所有人力管理者应当必备的性格        无论处于部门的什么职位,HR 在员工眼里都是掌握很多员工信息的管理 人员。所以,HR 必备的性格既会包括热情、主动、包容、谦和、勤奋、公正的一面, 也会有多疑、内敛、理想化的一面。        前半部分性格使 HR 可以在员工面前大方得体、善于沟通、赏罚公平。人力 资源工作直面各级员工的薪资待遇、作息时间、绩效考评等等,必须能够面对高 薪员工不嫉妒,面对轻松岗位员不工羡慕,面对权力岗位员工不胆怯。      后半部门性格会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处理员工关系、招聘面试等过程中, 能对事对人的本质做出更深入的了解,对利害关系做更多的权衡,避免粗糙、武 断和盲目。             第二层:部门副手和助理所具备的性格       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处于企业发展的舞台幕后,是企业人才供给和士气激 励的主力,是企业发展的支撑性辅助部门。因此,HR 应具备甘当绿叶不争功、 细心耐心成 就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和部门副手、助理的性格要求很像。       如果一些人热衷于出人头地、挥斥方遒,他们会排斥这些性格在自己身上的 形成。当然这未必就说明这些人不适合做 HR,而只能说明他们会把人力资源工 作做向标榜和邀功的方向。如果能够碰到符合这企业或认可这种 HR 性格的老板 也可以有施 展空间的。          第三层:法务、财务人员共有的性格       因为做薪资和做劳动关系的缘故,HR 往往会表现出法务和财务人员所共同 具备的特性来,即谨慎、计较、苛刻、严肃。这些性格可以帮助 HR 面对庞大复杂 的薪酬 数据、错综复杂的劳动风险防范的时候,步步为营,固若金汤。      但因为这些性格会削弱人的亲和力,对于招聘、培训等岗位不是很适用,所 以不是所有的 HR 都会有这些性格。            第四层:营销人员所具备的部分性格       HR 做到主管以上级别,往往做的就不再是技术活儿了,需要更多的纵横捭 阖、调解斡旋能力,既要在员工和公司之间找到利益诉求平衡点,又要为部门争 取更多权 益。这时就需要具有营销人员的部分性格,即灵活、圆融、思辨。       这些性格有助于 HR 在中高层管理群体中树立一个善于应付各种复杂局面, 善于处理利害关系的能干形象,有利于 HR 在企业内树立个人影响力,为进一 步晋升和 获得高层授权提供必要铺垫。            第五层:所有 企业高层应具备的性格        HR 做到总监以上级别,需要接触到更多的跨部门合作,需要参与公司的 战略制定和执行,需要其他任何一个企业高层所应当具备的性格:大度、全局观 远见、沉 稳。       对于小节(非细节)的不计较,对于企业全局的熟悉掌握,对于企业和部 门未来的真知灼见,对于动荡时期的沉稳应对,都会给人以专业度和掌控力的 感觉。HR 身 处员工管理的枢纽地位,专业度和掌控力会有助于人力资源工作的 开展,也有利于 HR 更好地塑造自身的职业形象。       以上除了第一层是“必备”性格外,其他都是可选性格。当然,性格有天生 的部分,也有后天培养的部分。以性格定职业,只是我们择业的手段之一。但如 果你真的 喜欢人力资源工作,又觉得自己的性格和这个岗位有些出入,不妨参 照本文的模型,进行自我性格调整,尽量去靠近模型的要求。相信行动养成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因素将不会再阻碍你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4 页 219 浏览
立即下载
人格测验问卷介绍

人格测验问卷介绍

人格测验问卷介绍 人格也称个性。人格的定义繁杂,理论众多,内容各异。最简明的定义就是,人格是人 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或是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 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 稳定的差异 。独特性差异性 、内隐性、稳定性和统一性是大多定义公认的人格特性。 人的一生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评价他人或自己的人格特点,如,内向、外向,沉稳、 冲动,热情、冷漠等等。心理学家对人格的测量是从个体差异的评定开始的。很多人格测验 以特质论作为理论基础,强调测量行为深层次下的心理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个人独特的 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它决定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殊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通过 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儿童青少年的许多情绪障碍、行为问题都与人格特点有关,因此,人 格的测量是心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人格测量的工具之一是人格测验。由于人格的内隐性和儿童青少年人格的相对不稳定 性,适用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测验其发展相对落后于智力测验、成就测验等的发展,人格 测验的信、效度一般也低于智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人格测验分为投射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投射性测验是利用没有明确结构和固定意义、 易于引发多种反应的刺激,鼓励被试暴露出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思想、情感、欲望、动机等, 以此推断它的人格结构。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 和绘画测验。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技术性很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客观性测验通常是用经过 精心编制的一系列问题调查表,让被试按照一定的要求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作出反 应。结果一般可以参照常模作出解释。广泛使用的人格问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MMPI)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适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问 卷相对较少,这里仅介绍几个有影响的儿童青少年人格问卷。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 (H.J.Eysenck)夫妇编制的,1975 年发表了最新修订本。问卷分为成人版和儿童版,分别适 用于 16 岁以上成人和 7~15 岁儿童,施测仅需要 10~15 分钟。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编制是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的。在早期的研究中,艾森克通过因素 分析抽取出两个维度,即神经质(Neuroticism,又称情绪性) N 和内外倾性 (Extroversion)E,以后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又增加了第三个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m)P 或 称心理变态倾向。艾森克认为,神经质、内外倾性和精神质是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人 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的表现程度,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现在广为流行的 “大五”人格结构理论中仍包含神经质和内外倾性两个维度。 艾森克人格问卷共 90 个题目,被试以“是”或“否”作答。然后,按 E、N、P、L 四个 量表记分。内外倾性 E 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有关;神经质 N 因素与植物神 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精神质P因素与某些易发展为行为异常的心理特质有关;L 为测谎 量表,是后来加进去的效度量表,用以测定被试者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倾向,或者测定 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关于各维度典型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人格问卷中也有明确的描述。 E 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这种人往往好交际、健谈,渴望寻求刺激和冒险,回答问题 不假思索,乐观、好动。分数低则表示人格内向,这种人表现安静,不喜过多交往,富于内 省,不喜欢刺激、冒险,偏保守,情绪比较稳定。 N 分数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常表现出高焦虑、忧心忡忡,易激动,对各种刺激反 应强烈,易感情用事。与此相反,分数低的人,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容易平静,善于自 控,稳重,性情温和,不易焦虑。 P 为精神质,并非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具有突出 精神质的人性情孤僻,对他人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常表现出攻击性。如果是儿童,则表 现为古怪、孤僻,对同伴和动物缺乏同情心,不关心人等。 目前,艾森克人格问卷已在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获得了较确定的信度和效度。中国 心理学家龚耀先和陈仲庚先后修订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中文版。陈仲庚修订的成人问卷和 儿童问卷,最后修订本为 85 个项目。 二、儿童人格调查表 儿童人格调查表(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Children,PIC)是美国心理学家沃特 (R.D.Wirt,1997)等人编制的,被誉为“儿童明尼苏达人格调查表”。与明尼苏达人格调查 表(MMPI)所不同的是儿童人格调查表是由父母或其他照料者报告所观察的儿童行为,反映 的可能是成人观察者对儿童行为的态度和知觉。调查表由 600 个项目组成,用真或假二择 一方式作答,描述了儿童的行为、态度与家庭的关系等,可用于 3~16 岁儿童。1990 年沃 特等人发表了儿童人格调查表的修订版(PIC-R),有三种形式,分别包括 131、280 和 420 个项目。420 个项目的修订版仍为 16 个分量表,其中 3 个效度量表,12 个临床量表, 1 个筛选量表。 1.效度和筛选量表撒谎(L):评估否定儿童行为的倾向。 频次或偏差反应(F):区别夸大问题或过少反应倾向。 防卫(DE):评价父母对儿童行为评价的自我防卫倾向。 适应(ADJ):筛选量表,评价一般的心理健康适应状况,以决定儿童是否需要作心理 评价。 2. 临床量表 成就(ACH):揭示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 智力筛查(IS):确定儿童有无智力功能受损问题。 发展(DEV):对智力或身体发展迟滞作出评估。 躯体症状担忧(SOM):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躯体症状主诉的频次、严重性、疾病 及其适应。 抑郁(D):评估各种抑郁行为。 家庭关系(FAM):评价家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确定家庭和父母性格在儿童精神病理 发展中的作用。 过失行为(DLQ):评估过失违法行为倾向。 退缩(SDL):评价脱离社交接触的程度。 焦虑(ANX):测量各种焦虑表现。 神经症(PSY):区分有精神病的儿童与正常儿童、行为失调儿童和发展迟滞儿童。 活动过度(HPR):区分活动过度与正常儿童。 社交技能(SSK):测量在社交活动中的适应技能的有效性。 儿童人格调查表的常模乃是 60 年代建立的,被试来自美国明尼那波斯(Minneapalis) 地区,2390 名 5 岁半到 16 岁半的正常男女儿童,200 名 3~5 岁的正常男女儿童。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57~0.86。因素分析抽取出 5 个因素:过失/行为失调/ 外化行为问题;认知发展;心理病理/内化行为问题;活动水平;躯体症状忧虑。 三、青年人格调查表 青年人格调查表(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Youth,PIY)是评价 9~19 岁儿童青少年 情绪和行为适应、学校适应、家庭特征和相互作用,以及学业能力等状况的,由美国心理学 家莱查(D.L.Lachar)和格仑伯(C.P.Gruber)1995 年编制。该量表以儿童人格调查表(PIC)的 题库为基础,增加了一些新项目,且采用了自我报告法。 问卷包括 4 个量表:内化/外化行为、认知缺损、社会退缩和社会技能缺失。与这些因 素量表有关的分量表如下。 冲动与分心:轻率、鲁莽、分心和活动过度、冲动。 过失或犯罪:反社会行为、失控、不顺从。 家庭机能失调:亲子冲突、父母适应不良、婚姻失调。 现实扭曲:疏离感、幻觉和错觉。 躯体忧虑:身心症状、肌肉紧张和焦虑、过分关注疾病。 心理不适:恐惧、忧虑、抑郁、睡眠失调。 认知缺损:学业成绩差、记忆差、能力不济、学习问题。 社会退缩:社交内向、孤立。 社交技能缺失:低同伴社交地位、与同伴冲突。 常模分别提供了正常与临床不同性别被试的T分数。常模样本由美国 5 个州的接受正 规教育的 2327 名青少年组成,被试的分层取样符合美国统计总署有关种族、父母教育水平、 社区规模等统计指标,并考虑到父母的婚姻状况。此外,还有 1178 名被试作为临床常模, 他们来自 50 个医疗诊所,既有住院病人,也有非住院病人。 四、NEO 人格问卷 NEO 人格问卷(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 PI)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 (P.T.Costa)和麦克雷(R.R.McCra)据人格的“大五”(the Big Five)结构理论编制的人格 五因素问卷。作者从 1978 年开始编制问卷,最初只用于测量人格的神经质(Neuroticism)、 外向性(Extraversion)和对经验的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后来于 1985 年又增 加了两个新维度,即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谨慎性(Conscientiousness)的成人。 在不断对问卷进行修订和改进后,作者于 1992 年出版了 NEO 人格问卷的修订版 NEO PIR 。该问卷仍包括自我报告和他人评定两种形式,适用于 16 岁以上的青 少年和成人。每种问卷由 240 个陈述句组成,如,我经常感到无助,并希望他人能解决我 的问题。用五点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进行评定记分。 问卷包括了“大五”理论所提供的五个大维度,其中每个维度又包含六种成分,每种 成分用八个项目测试,具体如下。 1.神经质,此维度上得高分者可能有出现某种精神问题的危险性,低分者具有情绪稳 定、冷静、放松等特点,并有能力面对紧张压力情境。六种测量成分是焦虑、愤怒、敌意、抑郁、 自我意识清醒、冲动性和脆弱性。 2.外向性,此维度得高分的特点是合群、喜欢刺激、精力充沛且乐观。测量成分有热情、 合群、果断、活跃、寻求兴奋和积极情绪。 3.对经验的开放性,开放的个体对自身和外界都充满好奇,他们生活经验丰富,思想 充满新意,价值观念不保守。测量成分有想象力、审美能力、感觉、行动、思想和价值。 4.宜人性,高分者是亲社会的,他们乐于助人,信任他人;低分者具有怀疑他人,不 愿与他人合作等特点。测量成分有信任、诚实坦率、利他、顺从、谦逊和善心。 5.谨慎性,高分者的特点是做事有目的、有计划,可靠,低分者缺乏原则性。测量成分 是能力、秩序、责任心、努力成功、自律和谨慎从容。 目前,NEO 人格问卷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等领域。过 去研究仅涉及成人,自 1986 年迪戈曼(J.M.Digman)将人格大五理论用于儿童青少年人格 研究后,许多研究者都开始了对儿童青少年人格五因素结构的探索。为与成人的人格五因 素相区别,有研究者将儿童青少年人格五因素称为“小五”因素(O.P.John 等,1994)。这 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 NEO 人格问卷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现在 NEO 人格问卷中文版的 修订正在进行中。 五、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也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因此, 自我概念一直是人格测验的重要内容。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费茨 (W.H.Fitts)于 1965 年编制,1988 年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基于自我概念的多维观点而编制, 主要依据是临床经验。有两种格式,一种供咨询及辅导用,一种供临床治疗及研究用,题 目完全相同,都是在 5 点量表上作答,只是记分方式不大一样。适用于 12 岁及 12 岁以上 被试。 量表共有 100 个自我描述的句子,其中 90 题描述自我概念,另外 10 题选自(ME)、个 人自我(PER)、家庭自我(FA)、社会自我(SO)以及总体自我。每部分的内容又从三个方面测查: 自我认同(ID)、自我满意(SA)和行为(B)。现详述如下。 身体自我:即受试者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外貌、技能和性方面的感觉。 道德伦理自我:即受试者对其道德价值、宗教信仰、好坏人等的看法。 个人自我:对自己个人价值及能力的评价。 家庭自我:对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一分子的价值及胜任感的看法。 社会自我: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的价值及胜任感。 自我认同:反应受试者对自我现状的描述。 自我满意:对自我现状的满意程度。 行为:受试者在接纳自我或拒绝自我后,实际所采取的应对行动,或表现在外的行为。 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是应用广泛的人格量表之一。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林邦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曾出版了该量表的中文修订本。

5 页 220 浏览
立即下载
《管理中的心理学》全

《管理中的心理学》全

《管理中的心理学》 自我的心理管理 前 言     前言     管理的第一要素即是管人,也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和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 来改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和管理效率。     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心理上的 较量”。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周围一切的人力资源,让他们尽最大可 能的为您服务呢?这其中包括您的员工、您的上下级关系、您的同事、甚至你的客户。这时若您能将管理 心理学知识利用起来融会贯通,使之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生活,那您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成为 无往而不利的强者!我们可以列出这样一个递进的等式:了解人的心理====驾驭人的心理=====支配人 =====支配世界。由此可见,我们任何一位渴望成功、渴望支配世界的人都应当而且必须了解并掌握一 些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     如果您是一位企业的决策者,通过掌握管理中的心理学,可以有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改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效益,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如果您是一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通过借助管理中的心理学准确找到自身的定位,了解与缓 解自己上下级关系的压力和情绪,矫正管理中的偏差,找到最佳的激励自我和下属的有效方法,从而 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能动性,逐步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优秀职员和管理高手;     如果您是一位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那您更需要通过学习管理中的心理学,才能更好地认识 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修养,才能纠正理智上、行为上的“错位”,才能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出真实的人 格与自我价值。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看了这么多您也许会想:这么专业的心理学会很难掌握吧。错!我们 出版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您能通过轻松愉快的阅读来学习并掌握专业的管理心理学知识,本书不同于 一般心理学书籍那样繁述,而是力求语言通俗易懂、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版式分明有致,让您乐学其 中!     最后想说的是,任何事物都不会尽善尽美,本书的编撰还存在很多缺陷,希望热心的朋友予 以体谅,并给予帮助、指正!     对于企业的管理,其最大对象是管人,即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从本质 上说,人本管理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改善人际关系等方 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的科学,它为搞好人本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如果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找到人类活动的客 观规律,管理一定有好办法。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如何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管理的难题和研究重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思想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每个行为都直 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当需要得到满足,行为结束后,又会有新的需要产生新 的动机,引起新的行为。因此,“需要”是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根本动力。做好人本管理工作,首先 就要研究和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结构的。人们的现实需要主要包括: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安全的 需要、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求知成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以上这些需要,物质需要是 前提和基础。因此,人本管理工作要重视人的物质需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 人的积极性。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最主要的是要关心群众生活,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管理者 要时刻关心下属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关心他们的工资、奖金、住房、医疗、保险等物质利益。要确立 这样的认识,那就是管理工作一旦撇开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势必会软弱无力。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地位、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关系等的不同,各类人员的需要表现出较大的 差异。因此,管理工作者要善于观察人,了解人的需要,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方 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调动不同类型的人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人 尽其才,才尽其力。同时,管理工作还应该通过分析具体人的具体需要来掌握人的行为的规律,以提 高对可能出现的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力。 人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各有特点。人的心理是复杂的, 又是多变的,而且还具有锁闭性的特征,即心灵深处的东西往往不愿意轻易地暴露。因此,企业的管 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也正是我们出版 这本书的初衷,希望通过本书使企业各阶层的管理者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理论。这样不仅可以使管理者 更好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差异,讲究审时度 势、“量体裁衣”,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中的心理学》 自我的心理管理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人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各有特点。人的心理是复杂 的,又是多变的,而且还具有锁闭性的特征,即心灵深处的东西往往不是愿意轻易地暴露。因此,企 业的管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也正晚们 出版本书的初衷,希望通过本书使企业各阶层的管理者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理念。这样不仅可以使管理 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差异,讲究审时 度势、“量体裁灾”,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中的心理学》 自我的心理管理 目 录     目  录   第一篇 自我的心理管理     第一章 做好心理准备     做个无私的管理者     把握划敌为友的技巧     善用反对自己的人     不怕否定自己     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机敏圆通,游刃有余     驾驭个人情绪,做脾气的主人 用微笑去面对陌生环境     第二章 态度决定高度     对工作保持热忱     高效执行,拒绝借口     让自信始终贯穿在工作中     勤奋:比才能更重要     困难面前坚忍不拔     在挑战面前积极主动     在吃苦耐劳中得到磨练     责任到此,不能再推卸     团队需要“罗文精神”      第二篇 与上级的心理管理     第一章 了解上级心理     学会揣摩上级意图     懂得欣赏自己的上级     消除“向上”的恐惧症     接受命令要“听话听音”     了解上级对好恶的看法     体会理解上级的处境与心理     以请教的方式交换意见     认清角色  避免“功高盖主”     第二章 配合上级工作     处处维护上级形象     在上级面前不要计较得失     要敢于主动揽过     不要向上级提出非分只想     未成熟的建议不要提     产生矛盾要巧化解     在上级与下属间承上启下     第三章 使上级接纳你     想办法给上级留下好印象     不留痕迹地推行自己的意志     对上级的责备应理解     把握进言的尺度 对上级的否定不要耿耿于怀      第三篇 对下属的心理管理     第一章 解析下属心理     学会按人分类     了解员工的需求     尊重个性,差别对待     用心发现员工的兴趣     安抚诱导情绪不稳定的员工     利用好耿直的员工     注意引导性格孤僻的员工     正确面对下属的桀骜不驯     准确认清阿谀奉承的现象     解读 “老黄牛”式的下属     揣摩死板员工的心理     第二章 有令必行的艺术     要活用上级的权威     先通情,后达礼     引而不发,掌握主动     让下属各尽其才     做到使员工心服口服     掌握放与收的技巧     使人才形成互补     第三章 拉近心理距离     做个善解人意的管理者     只能“理”,不能“管”     让员工感到你的厚道     善待失意者     采用巧妙的批评手段     用宽容去对待偏见     掌握安慰人的“心技”     疏导下级的压力     分散员工的敏感度     第四章 唤醒沉睡的心灵     唤醒“沉睡”的员工     鼓励下属去制定目标     让员工永远充满希望     运用合理的不公平去激励     赏罚绝对要分明     用荣誉激励奋进     使员工在挫折中崛起     明白不仅为薪水而工作 用赞美去满足员工的心理     第四篇 同级间的心理管理     第一章 了解同事心理     在默契中了解同事心理     要学会投其所好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     掌握分寸,分清职责     糊涂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善于分析判断,增强应变能力     第二章 做好沟通协调     重视和同事的合作     注重沟通的方式     与人为善,以诚相待     互相弥补,积极配合     是非原则  讲究艺术     借助幽默的力量     善于控制情绪     不委曲求全,可以理服人     用感情打动他人的心     第三章 处理同事间的各种关系     同事关系中的进与退     保持适当的距离     正视同事间的嫉妒心理     正确面对拉帮结派     防止轻易被小人欺骗     提防恩将仇报的人     巧识有神经质的人     识破挑拨离间的嘴脸     远离翻脸无情的人     与各类同事愉快相处 《管理中的心理学》 自我的心理管理 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篇  自我的心理管理      所谓心理管理即是人通过对自己心理的调节,力图保持某种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自我的心理管理从始至终起着一种内部调控的作用。自我管理是人类对自身的管理,是一个人认识自 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作为管理者,进行管理活动是工作的重点,这其中除了对员工的管理之外,还 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者还要进行自我的心理管理。也就是说,管理者应该从自己的心理上进行 准备和提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把管理工作做好。     第一章   做好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就是在进行某项行为之前所做的心理管理,就是将自己的心理机能提高到和行为相 适应的高度上来,以便行为的顺利实施。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之前,首先应该从心理上对所要进行 的管理行为做必要的心理准备,在自己的心里有一个预期和提前量,这样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将管理 行为和管理思想真正贯彻到位。     做个无私的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表现是很重要的,因为员工会将你的行为在潜意识里形成自己的 行为标准。而一个管理者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将所有员工装在自己心里,用一杆秤去衡量所有员工的表 现。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应该是一个无私的人,一个会将所有员工平等对待的人。这是管理者必须要做 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培养。     一个管理者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员工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在管理者完成自我的心理管理过 程之后,他需要将自己的这个心理能力运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比如,他要考虑如何把所有员工 的心力集中到一起,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协力完成共同的目标。因此,管 理者要从心理上认识到其工作的重点应该在员工身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尤其是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 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比那些高层管理者更多地接触到员工。既然是与员工接触,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 心底无私,在自己的心里将员工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管理者的心既不能偏左,也不能靠右。如果一个 管理者不能真正从心理上完成这样的自我管理,那么他就很难要求自己的员工,甚至引起他们心理上 的反感。因此,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心底无私”,才能赢得“天地宽”。     在工作中,往往为了工作的需要,管理者要抛开自己的心理偏向,比如手下得力员工的调动, 就是一件让每个管理者头疼的事情。因为,本身得力下级就是管理者自己很器重和欣赏的,是从心理 上得到认可的,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法自己都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共同工作中,相 互已经建立了心理默契和愉快的工作关系,甚至私下的交情也不错。现在要被突然从你的团队中调走, 的确令人苦恼。但是为了工作的整体需要,那么此时就需要你首先从公司的人事部署、经营策略和本部 门的工作方针考虑,明确自己的工作需要;再仔细分析下级的工作能力、性质、耐力和其他的潜质;然 后,就是你运用自己心理管理能力的时候了,你就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决定取舍。     当然,你还必须和你的下级讲清楚,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心理趋向,这需要诚恳的态度和心 理上的沟通。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以上的心理准备,那么你就可以开门见山地去说:“这是出于整个公 司和工作的考虑,尽管你一直工作很努力,工作成绩也很好,但你对本部门工作的熟悉正是你的优势, 何况从整体上和将来的发展考虑,在别的部门更能发挥你的能力。”这虽然总是让人感到难堪,但你 要知道,在公事上你应该是对公司负责,而不是对某个下级负责。这自然也与你的心理偏向和个人感 情无关,你私下里可以耐心地向他做出更详细的解释,就不至于因此而影响相互的关系。     我们常说“公事公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底无私才是你赢得员工认可和尊重的前提。这 尤其在你解雇自己得力和喜欢的员工时表现得更加突出。当然要做到公事公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你要放弃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认同,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试和管理,不让你的心理判断影响思想的 理性判断。这可能很难,但你必须这么去做,因为,心理判断往往应该服从思想的理性判断。但如果你 不能很好地做到,甚至公私不分,那你的下级也会效仿,从而导致公司秩序混乱。不仅如此,员工也 会因此对上级产生不信任,并产生反抗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富有正义感的员工,总会在这个时候挺身 而出,那公司的情况就会更糟糕。     由此可见,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在内心不能掺杂任何私人感情。当 然,从赏罚的角度来说,人们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一般人都喜欢奖赏而害怕惩罚,但赏罚分明可以 让员工士气大增,更容易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同样也是管理者进行自我心理管理必须经历的过 程。     我们都熟知“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历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可以说是赏罚分明的一 个典范事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熟知那段历史,当时,街亭是魏蜀两军的必争之地。蜀将马谡熟 读兵书,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在心理上已经建立了对马谡的高度认同。当马谡自己力争为先锋 去镇守街亭时,诸葛亮明白事关重大,让他立下了军令状,还任命大将王平做他的助手。但是由于马 谡并没有完全理解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加上他自己刚愎自用,不理王平等人的劝阻,弃城不守,舍水 上山,犯了兵家大忌。结果,魏军将蜀军团团围住,切断其水和粮草的来源。蜀军大乱,在魏军强大的 攻势下不可避免地溃败了,街亭战略要地失守。结果导致诸葛亮整个战略难以实施,丧失最佳的战略 时机,一出岐山宣告失败。诸葛亮退回汉中之后,严厉追究马谡街亭失守的责任,最后以军法论处。     我们都能看到诸葛亮心里的难受和激烈的内心斗争,以及他有多么的不忍心,但诸葛亮更明 白,如果不按军法从事,他将失去手下大将的人心,兴复汉室的理想就彻底成了一句空话。相信看过 《三国演义》的人会有深刻的印象,诸葛亮犹豫,在中军帐反复思量,是有爱惜人才的因素,但他内心 深知,这是必须要下的决心。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完成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心理救赎。他的内心 斗争,也是原有的心理机制与自我心理管理能力的一次较量,这个较量的结果就是对自我心理管理的 最好诠释。     诸葛亮赏罚分明的做法赢得了手下大将的拥护和诚服,也更加强了自己的威性。     一个聪明的管理者,或者说一个懂得自我心理管理的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个人感 情,更知道什么时候必须使用自我心理管理的能力来做出有利于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取舍,那 就是一碗水端平。 把握化敌为友的技巧     把握化敌为友的技巧     职场有时像战场,难免会碰到一些“敌人”。但是职场又不能完全像战场,每个人都得有团 队的概念,才能够成就事业。所以在职场上,作为管理者,当你在工作上非常需要某个人的协助,而 这个人又跟你有某种程度的不合时,你该怎么做?逃避和放弃,是最笨的方法,这么做只会显示你的 懦弱和无能。要化敌为友的确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最有用的办法就是先把握你的“敌人”的心理,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 药,有针对地接触“敌人”的武装,达到心理沟通和认可的目的,真正做到化敌为友。     当别人抓住你的错误大加指责时,你在恼怒之前,不妨先平复自己的心态,认为他是对你的 关心。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要比无休止的争论对错强得多。如果你能挖掘对方句句带刺的话 里隐藏的积极因素,那么就会大大消除出现敌对场面的可能性,从而减弱攻击的心态。接着,你要有 直面问题的心态,努力找出合理的办法解决它。可以先分析原因,自己先想想,是不是做了哪些事、说 过哪些话让对方看不顺眼。如果不明就里地去找对方兴师问罪,只会更加激起对方的“反感”心理, 让对方看你更不顺眼,激化矛盾。     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向对方问清楚原因。你可以问他:“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否可 以告诉我是什么问题。”如果对方什么话也不愿意说,那说明对方对你的敌意较深,那你干脆直截了 当地跟对方说:“我知道你对我似乎有些不满,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把话说清楚。”实在不行,可以向 对方发出委婉的警告。如果对方不肯承认他曾经跟别人说过不利于你的话,你也不必戳破他,因为对 方已经从心理上感到了自己的言语和态度的不当之处,这时你只要跟他说:“我想可能是我误会了。 不过,如果以后你有任何问题,希望你能直接告诉我。”你的目的只是让对方知道:你绝对不会坐视 不管。这时你的心理优势已经确立,你就可以向对方发出化解矛盾的信号。因为,当对方成为你的“敌 人”后,他会产生躲避的心理,会尽量避免在同一个场合碰面,但是否你在心里更加注意对方呢?因 为要知道他的行踪以便避开,要知道他有没有在背后说你是非。所以,如果你想化解仇怨,不妨先发 出点信号,找寻和对方碰面的机会,温和地注视他,看看他的反映,是尴尬?腼腆?躲避对视?还是 怒目而视?只要不是最后一条,那就有戏。     如果你觉得这样直接向对方示好从心理上还难以接受的话,那你可以借助第三者。也许你很 突然向对方示好,会让对方怀疑你的居心。不妨借和其他同事聊天的机会说她几句好话,或向知道你 俩关系的人倾吐反悔之意,相信总能传到对方耳朵里。只要对方接收到你的信息,他肯定会产生相应 的心理反应。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有“再见还是朋友”的心理愿望,对方也肯定有,毕 竟“人之初,性本善”,爱一个人比恨一个人舒服。所以你所做的一切,对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说 不定也甜在心里呢!如果是这样,你的“化敌”计划就大获成功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你和别人的关系搞僵,并不是涉及到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而更多的则是平 常的一点一滴小事不注意造成的。所以,这就要求你首先培养这样的心理机制——小题大做,也就是 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把小事重视起来。     比如对方出于炫耀心理抨击你,那你即使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也肯定会感到在心理上被伤害, 你心理本能的反应就是还击,想办法赢回心理的平衡和优势,自然就和对方产生了对立情绪。其实, 原本可能就是对方顺口一说,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而你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用宽容的心来 对待这件事,可能就会将事情的僵局在未出现之前就扼杀掉。但相反,只能是把关系搞僵。不如本着低 调的心理,这样既会平息冲突,也会让他在体察到你低调的同时有所歉疚收敛。让人三分不为懦,愿 意承认对方的长处,将为你赢得一个朋友。       许多时候,矛盾的产生是你说了不该说的话。比如,如果同事能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你,说明 他对你有足够的信任,但要是他从别人嘴中听到了自己的私密,不要说,她肯定在心里认定是你出卖 了她,也肯定会在心里不止千遍地骂你。因此,用你的诚心换别人的信任,加强你们之间的友情,那 么,你们的友谊会促进相互思想认识的统一。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是巩固职场友情的基本要求,如果 这一点做不好,不仅没有哪个同事敢跟你推心置腹,更会将曾经的朋友变成仇人。     大凡成功的人士都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度。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中, 凡事具有包容别人的胸襟,绝不能逞一时心理之快。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人才齐聚你的麾下,将你 的思想顺利贯彻下去。我们一般会对自己赏识和喜欢的人格外宽容,但对和自己顶撞的人有着心理本 能的抵触和反感,甚至产生成见,这是很危险的。只要是对方本着对工作负责的心情和你发生冲突, 那你就应该区别对待,你的宽容和大度会很快化解对方的怨气,使他们更加受到感动而加倍努力工作。     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对于自己的忠诚者要包容,就是对于和自己有不同嗜好、主义 或主张的敌对者,也要有包容的心。你会发现,包容是化解一切不快的最好良药。     今天的职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发现别人要把你拉下马,一定要勇于面对问题和挑 战,但不要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否则情况会更加糟糕。目前已不是可以独享功劳的时代,与别人 分一杯羹,获得双赢的局面,才是现代职场人要学习的主要问题。 善用反对自己的人     善用反对自己的人     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能以大局为重,甚至对个人的暂时损失也不计较,这是豁达大 度的表现。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人生活在世上,不管多 么富有,多么有权势,总有不顺心之事。当人内心矛质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除时,机体内分泌功能 就易失调,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等,还常伴有头晕、多梦失眠、倦怠无力、心绪烦 乱等症状。这些心理与生理异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身在职场,难免会和人产生矛盾,发生纠纷,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这个看似很正常 的事情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管理者,可能最常碰到的就是来自上 级或者下属的反对意见。这其实并不是坏事,相反还是好事。     想想看,首先对方之所以向你提出反对意见,就证明你的想法有不妥当之处,有需要完善的 地方,那这部正是你需要提高的地方吗?另外,从对方的角度和心理来分析,对方之所以能提出反对 意见,证明对方用心研究了你的提案,这也正是对方对你的重视。所以,你应该放宽的是自己的心态, 平衡的是自己的心理。你不应该一听到反对意见就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应该静下心来耐心 听听对方的意见,相信对你帮助一定不少。     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光要听得进去反对意见,还要善于使用反对意见的人。     在 1968 年的美国大选中,基辛格是作为尼克松对手的智囊人物出现的。尼克松在吹捧自己的 “老板”的同时,自然避免不了大肆攻击对手尼克松,他甚至在电台呼吁:“在所有候选人中,尼克 松当总统最危险。”还挖苦说:“建议尼克松去做副总统候选人,因为他当副总统的经验很丰富。”总 之,基辛格把尼克松算是骂绝了。但是,恰恰尼克松获得了大选的胜利,当选美国第 37 届总统。     尽管基辛格攻击尼克松,但尼克松捐弃前嫌,力邀基辛格加入自己的幕僚班子。在他上任后, 曾两次亲自约见基辛格,甚至会谈中忘记了午餐。通过交谈,基辛格改变了对尼克松的看法,更重要 的是对其委以重任。基辛格后来回忆说:“在对外政策上,尼克松比 1956 年以来的所有总统候选人都 好。”基辛格对尼克松的宽宏大量和宽厚无私心怀好感,同时认为他识人的眼力的确高人一筹。     这一消息传开,各界纷纷赞赏尼克松的大度和气量。他的这一举措,也使得新政府一开局就 赢得了喝彩,很好地提高了白宫的声誉。尼克松起用基辛格,正是看中了基辛格的才能,同时也利用 了媒体的作用,改变了人们对政府的心理偏见,为新政府赢得了良好的开局。     作为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平易近人、心胸宽广、宽厚容人、虚怀若 谷、与人为善的高风亮节。这样的管理者不仅能够对被领导者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有助于在组织内部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使人感到亲切温暖,心情舒畅地忘我工作。同时,对于领导班子群体形象具有 示范作用。实践证明,主要领导者的开阔胸怀是凝聚整个班子的“粘合剂”,只有在领导班子内部创造 和谐的民主气氛,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才能开诚布公、推心置腹、互不设防地讨论和研究问题。     善于使用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甚至内心里反对自己的人,是《三国演义》识人用人的出奇之处。 诸如孔明之用魏延,曹操之用司马懿,从而把唯才是举的思想推向完美无缺的境地。     气量也是一种力量。气量是一个人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内在力量。拥有大气量者可成大事,小 肚鸡肠难成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刘邦善用部下之长,才使自己夺得天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 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专横跋扈,结果自刎乌江。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有博大的胸襟,要有气 量、有肚量,能容事、能容人、能容话,不计自己对他人之恩,不计他人对自己之怨。     作为管理者不但要善于团结志同道合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特别是反 对自己的人。要受得住委屈,经得起“误会”,对相互间的纠葛和矛盾要善于淡化,善于遗忘,切不 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要时刻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有“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的雅量。要有容人纳贤的肚量,敢于用那些比自己强的人,能容人之长、容人之功,更要善于容人之短、 略人小过。就像刘邦所说的: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筹划粮草,我 不如萧何。但张良、韩信、萧何皆能为我所用。这正说明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有眼界开阔,胸怀开 阔,才能团结各方面的人才一到干大事,成大业。别人才会对你更加钦佩敬重,才能够产生巨大的感 召力和凝聚力。     宽容是一种不需投资、保持心理健康的“维生素”。一个管理者只有保持心理的健康,才能更 理智和长远地看待事业和人生,也才能营造更大的成就。 不怕否定自己     不怕否定自己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被许多胸怀大志的人用来自勉。但通往塔 尖的天梯太狭窄,并不是每一个胸有点墨的人都能顺利到达,所以,如何学会适时低头,懂得及时规 避,蓄势待发,使自己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运用耐心和智慧成为最后的赢家。记得看到过这样 一个故事,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 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 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 头。”     没错,这个道理对普通员工适用,对管理者来说同样适用。作为管理者来说,由于自己的职 业地位相较于普通员工来说,已经算是有所成就的了,而正是这一点让他们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 管理者必须时刻有低头的心理准备,简单地说,就是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更进一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认可和自信,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心理过程。一 个人只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能做 自己的主人,独立地做出判断和从事行动。他才能够不怕否定、批评和指责,有自己内在的标准。他才 能够不寻求赞许,不为了得到赞许而丧失自我。他才能够不停留在现在的安全感里,敢于展现勇气去 追求自我实现。     这种不断否定自己展现出来的自信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外在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质量。只有 那些惧怕失败与否定、没有自己的人生优势的人,才会是真正的自卑,才是对自己心理能力的一种彻 底否定。如果你不否定自己,不否定自己的所谓内向,接纳自己,提高自己不怕失败、不怕否定的心理 承受能力,渐渐地你就会真正自信起来。     切瑞虽然怀揣着 MBA 的证书,但她还是接受现有的这个低层的公关职位,因为她需要一个熟 悉和适应的过程。但工作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轻松有趣。上级身兼数职,所以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出差, 案头的工作和资料堆积如山,这自然成为切瑞的事情。因为对工作的情况并不熟悉,每天的整理和安 排都让她忙得晕头转向。上级是个大忙人,对下级要求很高,布置工作从来都是提纲挈领,需要下级 对工作有相当的熟悉程度和悟性。所以,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切瑞有种强烈的紧迫感,并且常常 会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的感受。     同事间的竞争一刻也没有停止。切瑞想,与其和她们较劲,还不如自己动手。每项工作她都尽 力拿出最好的设计方案。然后又不断地否定自己,以期做得更好、更出色。逐渐地,切瑞在这个过程中 建立更强的自信心。也在不断的否定中逐渐看到自己的潜力,并将这种潜力逐渐开发了出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更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暗示”,一种不断告诉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心理暗 示。这种心理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不断否定最佳的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 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于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对于病人来说,积极的 自我暗示,会使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从而有益于病情的稳定和症状的消除。而消 极的自我暗示,会破坏和干扰人的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以致体内各种器官功能紊乱,抗病力降低。 同样的,不断否定自己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一个人增强心理能力,更勇敢和自信地面对更大的 挑战。     人们很容易有抱残守缺的心理,这就是一种不自信的消极心理。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不能做出 更好的成就来,那还不如先守住现在的成果。一个有远见的管理者明白,今天的一块钱就是明天的十 块钱,而投入赚来的十块钱,就可能得到一百块、一千块钱。相反,如果害怕把十块钱投入进去,没信 心赚回更多的钱,那他只能永远守着自己的十块钱,而羡慕别人赚到的一百块、一千块钱。只有不断地 否定自己,才能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不断否定自己就是不断看轻以前的自己,赢得更满意的另一个自己。年长的人总是忘不了给 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它并不是自 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诗人鲁藜说,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珍珠, 就会有被埋没的痛苦。曾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抬头 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 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记住低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 的资质、能力如何,在社会而言,你无疑是渺小的,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就得把自己看轻些,把 奋斗的目标看重些。富兰克林从中领悟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最后终于完 成了一番伟业。     如果在一个团队里,老把自己当作主角,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嘲笑你,现实会让你感 到格格不入。只有看轻自己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加强自身内心修炼、提高自己 的心理能力,才会在各种挫折面前心安理得,并奋发向上。     看轻自我,其实是一种力量的寻找;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 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人都是在失败中不断否定自己,然后认清自己,既而再次树立自信的。 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一个职场中人很重要的职业操守,尤其是对于那些管理者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 为,作为管理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有很多条件和机会接触到公司和上级的秘密,如果不能保持保守 秘密的操守和心理素质,那就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给上级和自己的声誉带来负面的影 响,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前途。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任总统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他的一位朋友想打探有关潜艇基地的计 划,这自然是一个机密。罗斯福煞有介事地向四周看了看,小声问:“你能保密吗?”     对方以为情报即可到手,马上说:“当然能。”     没想到罗斯福也说了一句:“那么,我也能。”     《大长今》中有郑尚宫娘娘训导众小宫女的一个情节。在郑尚宫所说的重要戒律中,有一条就 是要“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长今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有一种保守秘密的心理机能,因此得到了郑尚宫、皇上和皇后 对她的敬重和信任。     保守秘密,是身为职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心理机能,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机密关系到企业 的成败,关系到上级的声誉与威望。身为职业人一定要牢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对保密事宜做 到守口如瓶。保守秘密,是身为职业人取信上级的重要一环。     这就要求首先从心理上建立一个屏障,将知道的秘密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如果你思想松懈、心 理屏障倒塌、说话随便,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意或无意地造成泄密,那么,轻则会使上级的工作处于 被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重则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伤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这是下级对上级的 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势必会使上级在各个方面处于不利。这样的事,即使发生一次,也会使上级难 堪,对你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作为泄密者的你也会从心理上失去对企业的忠诚感觉和思想。所以,事关 工作机密,管理者一定要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之又慎。     1990 年 9 月,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宣布解除空军参谋长杜根将军的职务,原因是杜根将军向记 者公开发表了美国同伊拉克的作战计划,透露了美国的“具体作战方案”,泄露了有关美国空军的规 模和布防的机密。     在诱惑颇多的今天,人很容易出于心理诱惑的驱动,背叛自己的忠诚而出卖别人或公司,而 能够守护忠诚的就显得更加可贵。     克里丹•斯特是美国一家电子公司很出名的工程师。这家电子公司规模不大,在日益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时刻面临着来自规模较大的比利孚电子公司的压力,处境很艰难。     有一天,比利孚电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邀斯特共进晚餐。在饭桌上,这位部门经理对斯特说: “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产品的数据资料给我,我会给你很好的回报,怎么样?”     一向温和的斯特一下子就愤怒了:“不要再说了!虽然我的公司效益不好,处境艰难,但我 决不会出卖我的良心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我不会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好,好,好,”这位经理不但没生气,反而颇为欣赏地拍拍斯特的肩膀,“这事儿当我没 说过。来,干杯!”      不久,斯特所在的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了。斯特失业了,一时又很难找到工作,只好在家里 等待机会。没过几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电子公司总裁的电话,说想见他一面。     斯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对手”找他什么事。他疑惑地来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 比利孚公司总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拿出一张非常正规的大红聘书—请斯特做技术部经理。     斯特惊呆了,喃喃地问:“你为什么这样相信我?”     总裁哈哈一笑,说:“原来的部门经理退休了,他向我说起了那件事并特别推荐你。小伙子, 你的技术水平是出了名的,你的正直更让我佩服,你是值得我信任的人!”     斯特这才明白过来。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诚信,成为了一流的职业经 理人。     保守秘密是一种职责,更是内心的一杆标尺和对忠诚的心理认同。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 高度心理认同,才能不被心理诱惑所左右和驱使,而作出违背心理尺度的事情来。     秘密好比俘虏,放走秘密,只有严惩看守。你对下级说“这件事千万不要对别人说……”时 就已变成了一个该受处罚的看守了。上层的决策也许对你来说压在心里不好受,但是如果你透露给了 下级,下级反而就失去了对你的信任。因为秘密必须由知道秘密的人自己严守。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种心理互动活动。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我们 不少管理者,在得到了金钱、地位、名誉之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幸福。他们整天口口声声说老 板不理解他们,同事不理解他们,下属不理解他们,客户不理解他们,就连父母、妻子、孩子也不理解 他们?这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身边的人和物,你会突然感到原来世界 如此美好。     感恩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内心责任。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然、社会、公司、股东、老板、同事、下属、 客户等等,甚至父母妻儿的付出漠然置之,认为那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并非如 此。中外历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成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败在“离心离德,孤家寡人”。所以, 感恩其实就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内心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公司的责 任,对社会的责任。因为只有铭恩于心,才会有恒久的责任。     做人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是这样的。如对我们的父 母要心存感恩,这是由于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更健康地成长,让我们放飞心中的理想;对师长 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许多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对 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们知道有人可以和我们血脉相连;对 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心存感恩, 一句非常简单的语言充满了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碎的小事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得无比亲切起来。     一个工作单位,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也许每一个人都了解并知道,大家都是这里的一员, 我们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生活,努力地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平凡,但我们有自己的光芒,不妄 自菲薄,也不骄傲虚浮,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光和热。正是有了这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我们的事 业才变得如此璀璨与辉煌。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 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     一位普通的邮差因其平凡但持之以恒的送给人们快乐的工作,而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国家 级奖项——终身成就奖。     终身成就奖在通常的情况下,只授给各界名流、社会精英,授给一个普通的邮差却是破天荒 的事。然而,真正的快乐是金钱无法买到的。授予他终身成就奖,皆因他在清苦的工作中,把快乐传递 给了人们。     他每天一大早出门,用自行车驮着报刊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在现代社会的日本,很少 有人以此为终身职业,因为这差事辛苦且收入微薄。但是,他一干就是 25 年,且不打算放弃。人们这样 评价他说:“凡是接受过他服务的居民都很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居民从他手中拿到信件的 时候,也收到了一分快乐。”     每一个人都应该像这位邮差一样,始终抱着感恩的心,把快乐送给每一个人。作为管理者, 你有信赖的上级对你委以重任,有团结的部属为了工作不遗余力,有合作愉快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有 那么对真心为你的成就喝彩的人……你的感恩的心,会像邮差一样将快乐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也 一样会赢得周围人的尊敬和信赖。     国际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过这样的话:“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 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人生怀有一 种感恩心理,这是值得追求的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们认可这种追求,但是,对于给我们造成形形色色不幸,带来灾难痛苦的逆境,包括我们 的对手和敌人,也要怀有感恩心理。霍金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逆境让我们学会了刻苦、忍耐、淡泊和 宽容,仅从这种负面的角度看问题,将会使我们永远生活在心灵的阴影之中。换一个角度,我们会发 现,逆境和敌人原来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感恩,会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就像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 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进取的信念。     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 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有了感恩的心情,我们即使遭受挫折,感觉到我们受到 某些不公正的待遇,碰到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也不会怨恨失望,更不会自暴自弃。同时我们只有有 了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放开自己的胸怀去宽容待人。     作为管理者除了感恩自己的家人,还要感恩自己的老板、同事和下属,让感恩这种心理动力 成为工作的积极推动者。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谦虚是一种美德,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一个管理者如果拥有这样的优良品格,必 然能做出非凡的成就,也更能赢得上级和部属的喜欢和拥戴。管理者虽然身居高位,但要知道,这并 不能说明你就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比你的下级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管是谁, 都有别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和优点。因此,你的谦虚是你拉近和下级距离的最好武器。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里,成为了这个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 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听说他俩也就是本科生学历,有啥好聊的呢?”这么想着,他只是朝两人微微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似地跑到对面上厕所去了。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刚才没去打招呼,现在又不好意思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了几步,也迈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了。     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过了一会,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 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于是也起身往水里跨,心想:“我就不信这本 科生学历的人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扑咚”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赶紧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反问道:“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而就掉水里了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其中一位说:“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桩子正 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不了解情况,怎么也不问一声 呢?”     任何人都不喜欢骄傲自大的人,这种人在与他人合作中也不会被大家认可。你可能会觉得自 己在某个方面比其他人强,但你更应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强项上,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自 己的肤浅和无知。因为团队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你必须保持足够的谦 虚。谦虚会让你看到自己的短处,这种压力会促使你在团队中不断地进步。     其实,人和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像一句谚语中说的那样:“光滑的瓷器来自泥土,一旦 破碎就归于泥土。”再高的学历也只代表过去,而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 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而你作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更是要首先具备这个优 良的品德。     老子曾经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 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地,老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 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字伐着无功,自夸者不长。”     的确,作为管理者的你谦虚时显得他高大;你朴实和气,上级和下级就愿与你相处,认为你 亲可靠;你恭敬顺从,上级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配合很默很合得来;你愚笨,同事就愿意帮 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心里 会感到紧张,做事就没把握了,而且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交往和工作难以继续。     谦虚可以使你永远把自己置于学习的地位,并有助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但是,谦虚决不是通 常意义的客套与虚伪,也不是遇到工作时的退缩与推委,更不是所谓的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如果公 司需要你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你也有这样的能力,你必须知难而进,当仁不让,决不能把谦虚作为 推卸责任的借口。 机敏圆通,游刃有余     机敏圆通,游刃有余     一提到“机敏圆通”,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浅薄轻佻、卖弄小聪明、耍嘴皮子、请客送礼和善 于投人所好等。不可否认,“机敏圆通”的确有以上所说的一面,但是,更重要的是看他这么做的目 的是什么,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来这么做的,必须要区别对待。比如,作为一个管理者这么做, 如果是从工作的角度出发的,那首先他的心理动机就是无可指责的;其次,他这么做既可以很好地领 略上级的意图,把握工作的方向,又可以更好地团结下级,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那就是可取的。     职场竞争的异常激烈,使得职业人要想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仅靠自己的个人形象的好坏以及 个人工作成绩的优劣,是完全不够的!在注重个人内外兼修的同时,还应该善于经营人际关系,注意 为人的口碑,确保自己可以在与同事交往中能够游刃有余。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融入同事的爱好之中。接受、了解同事们的一些感兴和爱好,从中寻找共同话题,通过交流尽 快融入团体之中,这对增进工作友谊有很大的帮助。     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要是同事能将自己的隐私信息告诉你,那只能说明同事对你是足够的 信任。要是同时在别人嘴中听到了自己的私密被公开后曝光,他肯定认为是被你出卖了。那么你们的关 系也就破裂了,也许还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困扰。因此,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巩固职业友情的基本要求, 如果这一点做不好,恐怕没有哪个同事敢和你推心置腹。     闲聊应保持距离。在办公之余,大家相互在一起闲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有些人多半是 为了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知识面广,其实也不过是皮毛而已。如果遇到打破砂窝问到底提问,对方 马上就会露馅了。这样会让喜欢神“侃”的同事难堪;相信以后再闲聊的时候,同事们都会有意无意 地避开你的。因此,在闲聊时,不求事事明白,适可而止,这样同事们才会乐意接纳你。     远离搬弄是非。流言是职场中的“软刀子”,搬弄是非,会让单位上的其他同事对你产生一 种避之惟恐不及的感觉。要是到了这种地步,相信你在这个单位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因为到那时已经 没有同事把你当回事了。     低调处理内部纠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小矛盾或者某个下级的错误,处理时要注意方法, 要理性处理摩擦事件,不要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就算你有理,就算你是上级,如果理不饶人的话, 他们也会对你产生敬而远之,以后也会时刻提防你的,这样你会失去同事和下级的支持。此外,他还 会怀恨在心,你又会多一“敌人”。     切忌随意伸手借钱。不到万不得已,不随意向同事借钱,更不要向下级借钱。如果借了钱,一 定要记得及时归还。不要因为个人经济方面的疏忽,使同事和下级对你丧失信任感,从而疏远你。     牢骚怨言要远离嘴边。不少人总是怒气冲天、牢骚满腹,总是逢人就大倒苦水,这样做会让同 事和下级感到既然你对目前工作如此不满,为何不跳槽,去另寻高就呢?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 情绪。     得意之时莫张扬。得意之时,不要张扬,以免招致一些人的嫉妒,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当失 意的时候,不能在公开场合诉说对上级的不满,甚至还牵扯到其他同事和下级,这样,不但会招致上 级的厌烦,也会引起下级的怨愤。     照顾好上级的同时,讨好同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讨好上级很重要,讨好同事也很重 要,顾上不顾下,会引起同事的排斥、反弹,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顾下不顾上会引起上级的不满, 以致影响加薪、升职。     机敏圆滑是善于人际交往的代名词,虽然人们对它怀有敌意,但那是一种偏见。如果你真能 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将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驾驭个人情绪,做脾气的主人     驾驭个人情绪,做脾气的主人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尽管可能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并不是谁都能在遇到不顺的时候很好 地化解问题,许多人更是把发脾气当成发泄。而恰恰是这一点使他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还会 给人留下一个浮躁、懦弱的不好印象。想想看,作为一个管理者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尽快想 办法解决问题,弥补损失,而是大光其火,追究下级的责任,甚至将下级骂个狗血喷头,那他不但解 决不了问题,还会给上级留下推卸责任的印象,给下级留下无能的印象。因此,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 情绪,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树立形象的必需。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管理者,更会赢得他人 的信赖。     曾经担任过美国作战部长的斯坦顿,早年做过林肯的战地机要秘书,一天,他气乎乎地告诉 林肯,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     林肯听了也很生气,于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他甚至说:“可以狠 狠地骂他一顿。”斯坦顿马上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拿给林肯看,林肯看后高声叫好。但是当斯坦顿把 信收好时,林肯问他干什么去,他回答说:“寄出去呀。”林肯大声说:“千万不要胡闹,这信不能 寄,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这么处理。你写这封信时,已经解气了,现在感觉好多 了吧,那就把扔掉,再写第二封吧。”     林肯是一个自我约束力很强的人,当他知道别人的批评是真诚的并且有道理时,就会心悦诚 服地接受。     他手下的米德将军就曾因为拖拖拉拉不服从他的命令而贻误了战机,错失了一举歼灭敌对方 李将军的大好机会,林肯知道后,气得浑身发抖,对自己的儿子罗伯特喊到:“上帝呀!这是什么意 思?他们已经在我们的手边了,只要一伸手,他们就成我们的了;可是我的言语和行动就没能使我的 部队动一动,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任何一位将军也能把李将军打败。如果我去那里,我将亲手给他一 个耳光!”     就是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林肯给米德写的信仍保持着高度的克制:“我亲爱的将军,我相 信你并不了解李将军逃跑所造成的后果将是多么的严重。他已经落到了我们手里,如果歼灭他,就会 立即结束战争,可是这样一来,战争将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你当时怎么会在南岸那么做呢?要说你现 在还能再做出更多的成就,那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我现在也根本没这个指望。你的黄金时间一去不复 返了,而我也因此感到无比遗憾。”就这样一封信,林肯写好后却一直夹在他的文件夹里,直到去世 后才被人们发现。     如果说林肯发出这封信,那他心情是痛快了,然而既然良机已经错失,对米德的责备只能使 米德为自己极力辩解,减弱他作为一个指挥官所该发挥的作用,或许还会迫使他辞职也未可知。     要想控制别人,就要先控制好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人总会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在造 成自己困扰的时候,首先要在心理上建立克制的意识,把不满的情绪用积极的思考来转移,反击回去 或发泄给别人都有失管理者的领导风度,林肯这种解气的方法堪称一绝。 用微笑去面对陌生环境     用微笑去面对陌生环境     谁也不会在一个环境里呆一辈子,必然会面对不熟悉的陌生环境,那么显然逃避不是解决问 题的办法,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由于工作的需要,要跟很多陌生的客户和环境 打交道,职责所在,必须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那么如何调整和处理自己面对陌生环境的心理状态, 就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常说“微笑是最美的表情”,和陌生人交往,微笑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武器。 更重要的是,要用一种微笑的心境来面对一切陌生,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小对陌生的恐惧感,让自己以 一种自信平和的心态来处理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工作中难免会接触到或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会习惯性地板起一 张面孔,保护着原本虚弱的尊严,以免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和伤害。结果,陌生的环境照例还是陌生 的,他所担心的“危险”仍然潜伏在他的周围。这样,不是反倒把自己搞得很累、很乏吗?如果我们换 一副表情,尝试着用微笑面对,会不会好些呢?     当你面对陌生的工作岗位、陌生的下级,如果你把自己伪装起来,给对方一张严肃的面孔, 那么你会发现,你在工作中的障碍会越来越多,很多工作甚至根本就无法展开,你的下级也对你有了 天然的抵触,你交代的工作他们不是马上去完成,而是先静观其变。你和下级、上级之间就像有一道无 形的墙隔着,互相之间有了提防,那就人为给团队的团结加入了分解剂,而不是黏合剂。但如果你展 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无形中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你的微笑也会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他们也愿意 试着了解你,彼此的感情就会有增进的机会和可能。这才是团结的黏合剂,工作也会因此变得顺利起 来,你的身旁增加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还是一种自尊、自爱、自信的表现。微笑是人类面孔上最动人的一 种表情,是社会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她来源于心地的善良、宽容和无私,表现的是一种坦荡和 大度。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是失败者的坚强;微笑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也是化敌为友的一剂良方。 微笑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一种礼赞。     在陌生的环境里学会微笑,你就学会了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也掌握了一把开 启陌生人心扉的金钥匙。     让我们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吧!首先是一种心理的放松和坦然。对待陌生人,我们该多 一些真诚和友善。我们根本用不着为那些人伪装,因为我们都只是擦肩而过的人生过客。你的冷面、他 的冷面、所有人的冷面,构成了陌生的人际环境,制约着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而我们学会了微笑,你的 笑脸、他的笑脸、所有人的笑脸尽管依旧“陌生”,依旧要擦肩而过,但我们的内心却再不会疲惫和紧 张,我们的心里也变得轻松而愉快。人与人之间虽无言但很默契,我们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的不再是 陌生与冰冷,而是融洽和温暖。 对工作保持热忱     第二章   态度决定高度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 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 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态度就是一种心理能力,这种能力足以左右你对事物的看法 和判断。因此,这种心理能力只有不断得到加强,才能更有助于你的成功。     对工作保持热忱     国外有一群心理学家在做实验:选择一群非常

113 页 213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