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预测题及答案一

2009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预测题及答案一

2009 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预测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第 1 题 关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第 2 题 决策者是完美的,有能力使组织的目标最大化的假设是(  )模型。      【正确答案】: B   第 3 题 工资物价管理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采取的(  )宏观政策。      【正确答案】: C   第 4 题 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是(  )。      【正确答案】: C   第 5 题 组织发展方法的结构技术包括(  )。      【正确答案】: A   第 6 题 关于佣金制,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第 7 题 缺乏职位的相关知识所导致的面试错误被称为(  )。      【正确答案】: B   第 8 题 以下哪一个不是内部市场实行计时工资的激励手段(  )。   【正确答案】: D   第 9 题 所有达到一定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长期担任国有企业领导的管理人 员适合采用(  )年薪制。   【正确答案】: B   第 10 题 (  )是通过绩效诊断找出绩效低下的原因之后,管理者充当导师帮助员工 克服障碍提高绩效的过程。   【正确答案】: C  第 11 题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急病死亡在(  )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 工伤。   【正确答案】: A   第 12 题 家庭生产理论认为,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使用较少的半成品或利用较少辅助设 备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   A.劳动密集型   B.资本密集型   C.时间密集型   D.商品密集型   【正确答案】: C   第 13 题 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可衡量的目标和方法是指(  )。   【正确答案】: C   第 14 题 能够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是(  )。   【正确答案】: C   第 15 题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费用/总经营费用是(  )指标。   【正确答案】: A   第 16 题 决策者有较低的模糊耐受性和很强的技术取向,这属于(  )风格。   【正确答案】: B   第 17 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技术性职业(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所包括的内容的是(  )。   【正确答案】: C   第 18 题 以下哪个不是智力因素(  )。   【正确答案】: B   第 19 题 因变更劳动合同给一方带来经济损失的,一般由(  )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B   第 20 题 人力资源可以对外部的机会与威胁产生反应,这是其满足优势资源的(  ) 条件。   【正确答案】: B 第 21 题 在职培训的收益主要表现在(  )。   【正确答案】: A   第 22 题 利润最大化的雇用水平都是(  )。   【正确答案】: B   第 23 题 当前劳动力市场上有失业人口 20 万,就业人口 380 万,非劳动人口 12 万, 此时的失业率是(  )。   【正确答案】: A   第 24 题 根据乌里奇教授的观点,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要进行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制 度和政策的设计及执行的是人力资源的(  )角色。   【正确答案】: C   第 25 题 计件制不包括(  )形式。   【正确答案】: D   第 26 题 战略制定的第四个过程是(  )。   【正确答案】: C   第 27 题 关于组织发展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第 28 题 培训开发员工的责任最终落实到(  )身上。   【正确答案】: A   第 29 题 下列表述中属于上大学的非货币成本的是(  )。   【正确答案】: B   第 30 题 员工所具备的自由度、独立性、裁决权和支配权是指工作特征模型中的(  )维度。   【正确答案】: A 第 31 题 对重要问题提前作出准备并记录在标准化的表格中是(  )面试。   【正确答案】: C   第 32 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是以(  )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之 内。   【正确答案】: A   第 33 题 只要不是受害者本人故意行为所至,就应该按照规定标准进行伤害赔偿的是 (  )。   【正确答案】: B   第 34 题 工作分析的步骤有:①成立工作组;② 编写工作说明书;③ 收集相关背景信 息;④ 收集工作分析的信息;⑤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⑥ 整理和分析所得到的工作信息。正 确的顺序是(  )。   【正确答案】: A   第 35 题 外国人在我国就业,除法定情形以外,还要求(  )。   【正确答案】: A   第 36 题 员工取向的管理者关注(  )。   【正确答案】: C   第 37 题 以产业投入特点为标志来划分产业部门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第 38 题 通过找出组织或员工工作绩效中的差距,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和 策略来提高 员工竞争优势的过程是(  )。   A.绩效监控   B.绩效辅导   C.绩效改进   D.绩效反馈   【正确答案】: C   第 39 题 组织的管理层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组织内部的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是组 织文化内容的(  )。   【正确答案】: B   第 40 题 以下哪一个不是动机的要素(  )。   【正确答案】: A 第 41 题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第 42 题 在(  )组织里,资历是关键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型   D.堡垒型   【正确答案】: B   第 43 题 下列关于德尔菲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第 44 题 罗伯特.豪斯提出的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  )。   【正确答案】: A   第 45 题 为员工的培训与绩效改进指明方向与道路的过程是(  )。   【正确答案】: B   第 46 题 通过购并其他可能提供原材料或作为本组织分销链组成部分的组织属于(  )战略。   【正确答案】: B   第 47 题 为员工的培训与绩效改进指明方向与道路的过程是下列的(  )。   【正确答案】: B   第 48 题 雇用的紧迫程度对招聘面谈的质量存在重要的影响,这是面试的(  )偏差。   【正确答案】: D   第 49 题 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  )。   【正确答案】: A   第 50 题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动态性体现,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第 51 题 面试是目前招聘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筛选制度,其优点是(  )。   【正确答案】: C   第 52 题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  )的产假。   A.30 天   B.45 天   C.60 天   D.90 天   【正确答案】: D   第 53 题 关于目标管理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第 54 题 作为发言人,管理者要制定计划,调配资源,对产生的问题及各种情景带来 的压力做出应变,承担起危机管理的责任,领导扮演的角色是(  )。   【正确答案】: C   第 55 题 标杆超越的实质是(  )。   【正确答案】: A   第 56 题 赫塞和布兰查德所指的“高工作一高关系”式的领导是(  )。   【正确答案】: B   第 57 题 下列不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  )。   【正确答案】: A   第 58 题 以下哪种供需平衡的方法速度较快(  )。   【正确答案】: D   第 59 题 下列哪些不是 ERG 理论提出的需要(  )。   【正确答案】: B   第 60 题 最基本、最常用的评估是(  )。   【正确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 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第 61 题 面试的特点有(  )。   【正确答案】: A,C,E   第 62 题 (  )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的原则。   【正确答案】: A,E   第 63 题 根据乌里奇教授的观点,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包括(  )。   【正确答案】: B,C,D   第 64 题 矩阵组织形式的主要特点有(  )。   【正确答案】: A,D,E   第 65 题 关于招聘中笔试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D   第 66 题 关于招聘中笔试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D   第 67 题 补充医疗保险包括(  )。   【正确答案】: A,B,C   第 68 题 以下关于支持型领导,陈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C   第 69 题 个人奖励计划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D   第 70 题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方式包括(  )。   【正确答案】: B,D,E 第 71 题 关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建立期,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E   第 72 题 关于公平理论的陈述,正确的是(  )。   A.员工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比率与他人的相比较,依此进行公平判断   B.员工比较的是其投入与产出的自我知觉   C.员工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其他组织的员工进行比较,这属于纵向比较   D.员工将自己在不同组织中的待遇进行比较,这属于横向比较   E.改变参照对象是一种恢复公平的方法   【正确答案】: A,B,E   第 73 题 工伤职工有(  )情形,将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正确答案】: A,B,C,D   第 74 题 工作特征模型理论包括的核心维度包括(  )。   【正确答案】: A,C,D   第 75 题 上大学收益表现在(  )方面。   【正确答案】: A,D   第 76 题 关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D   第 77 题 费德勒的权变理论中领导方式可以区分为(  )。   【正确答案】: A,B,C   第 78 题 适用于不同竞争态势战略的绩效管理包括(  )战略。   【正确答案】: A,B,C   第 79 题 罗伯特·豪斯确定的领导行为是下列的(  )。   【正确答案】: A,B,C,D   第 80 题 下列表述中,属于工作实践法的特征的有(  )。   【正确答案】: C,D 三、案例分析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 每个选项得 0.5 分)   根据下列题干及选项,回答 81~85 题:   三祥公司是一个改制的上市公司,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公司从英国招聘 了一位新的总经理。由于这名新的总经理不太了解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实际情况,所以 和下级及员工相处不太和睦,而且,员工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没有目标,一年过去了,公司 没有新的起色,公司董事会在总经理关于企业的绩效问题上发生了争议。   第 81 题 要想使三祥公司在新的一年里更进一步,领导的决策很重要,根据明茨伯格 理论的决策阶段分为(  )阶段。   【正确答案】: A,C,D   第 82 题 根据三重需要理论,该领导不具备很高的(  )需要。   【正确答案】: C   第 83 题 针对该企业员工存在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时,可以利用(  )来进行目标管理。   【正确答案】: B   第 84 题 目标管理方法包括哪些要素(  )。   【正确答案】: A,B,C,D   第 85 题 对于目标管理理论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根据下列题干及选项,回答 86~90 题:   某大型国有企业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从四个角度出发关 注组织的绩效,这种方法不仅包含财务指标,同时还增加了组织长远发展所必备的指标。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绩效考评者往往对老员工给予很高的评分,导致绩效考核的效果不 佳,公司决定对考核者进行培训。   第 86 题 该企业采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是(  )。   【正确答案】: C   第 87 题 该考核方法包括的四个指标是(  )。   【正确答案】: A,B,C,D   第 88 题 与该考核方法不同类型的是(  )。   【正确答案】: C   第 89 题 绩效考核者出现的问题是(  )。   【正确答案】: A   第 90 题 关于考核者的培训,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D 根据下列题干及选项,回答 91~95 题:   某公司 2007 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 800 万美元,库存商品价值为 200 万美元,劳动成本 为 400 万美元;2008 年 3 月,该公司的产品销售值为 95 万美元,实际劳动成本为 33 万美元, 该公司通过斯坎伦计划来激励团队。   第 91 题 与斯坎伦计划属于同一类型的还有(  )。   【正确答案】: A   第 92 题 本题中的斯坎伦比率为(  )。   【正确答案】: D   第 93 题 该公司 2008 年的计划劳动成本为(  )。   【正确答案】: B   第 94 题 该公司可以将(  )万美元用于员工奖励分配。   【正确答案】: C   第 95 题 斯坎伦计划属于(  )。   【正确答案】: A,D    根据下列题干及选项,回答 96~101 题:   要获得充分的求职者信息帮助我们进行雇用决策,就需要采用对应的人员选拔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事测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人员筛选技术与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与丰富。   第 96 题 让应聘者提供长篇的文章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以展示其所具有的知识、 才能和观念的是(  )。   【正确答案】: B   第 97 题 结构性面试包括(  )。   【正确答案】: B,C   第 98 题 根据特定职位的素质要求,遵循固定的程序,采用专门的题库以及标准的评 价方法的是(  )。   【正确答案】: A   第 99 题 面试法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B,C   第 100 题 面试者根据开始几分钟对应聘者获得的感受来做出判断的是(  )。   【正确答案】: A   第 101 题 能力测验包括(  )。   【正确答案】: C,D

22 页 347 浏览
立即下载
经济师

经济师

经济师 填表时间: 被评员工姓名 考核内容 工作部门 考核要点 考核项目 要点提示 制度建设 ( 分) 计划管理 ( 分) 考核标准 完备性; 规范性; S:所订计划制度、规则中的每一个定义和操作步骤都是统一、明 确和可执行的。 5. 先进性; S:制度建设贯穿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有效管理着企业 经营活动。 7. 执行的严肃性 1. XX 股份公司下达的各 3. 项经 济指 标的 落实 程 度 职务说明书编号 区间分值 S: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了相应的、全面的计划和规章制度,完 全做到“有法可依”。 1. 工 作 绩 效 (60 分) 职务 D:对于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没有计划和制度规定,企业经营管理活 动随意散乱。 D:所订制度、规则可以随意解释,没有统一、明确和可执行的定 义和操作步骤。 D:制度建设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僵化,不能有效管理企业经营活 动。 S:在执行中所给出的灵活性是极其慎重合理的 D:在执行中所给出的灵活性是轻率的、徇私的。 S:计划管理能够围绕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XX 股份及胜利油田 董事会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 D: 计划管理脱离集团公司战略目标;XX 股份及胜利油田董事会下 达的各项重要经济指标远未达到要求 年 月 日 直接上级评分 2.计划前瞻性; S:本企业的战略和经营计划预期了市场发展趋势,使企业在可预 期的未来很主动。 3.计划可行性; S:所制定战略和经营计划充分考虑了企业各方面资源的现状和潜 力 4.实施方案周密性; 5. 发 现 问 题 的 及 时 准 确 性; 7. 考核意见的客观性; 投资项目 管 理 ( 分) D:本企业的战略和经营计划未能预期到市场发展趋势,使企业陷 入被动局面。 D:所制定战略和经营计划没有考虑企业各方面资源的现状和潜 力,使计划因为某种资源的短缺有部份不能执行 S:未预料事件少有发生、没有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突发事件 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除外) D:常有未预料事件发生、有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突发事件发 生(不可抗力事件除外) S:在计划中能够很好的预料生产经营、投资管理的未来风险与潜 在危机,在问题发生前能做好应对措施,在事故发生后能够综合 协调、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不延误 D:预料未来风险与潜在危机的意识和能力极差,在事故发生前不 能做好应对准备,在事故发生后延误问题,解决措施进程缓慢、 不得力 S:考核程序公平公正,考核结果得到员工的普遍肯定 D:考核程序不公平、不公正,考核结果引起员工的普遍指责和否 定 1.XX 股份公司投资战略的 S:投资战略主要目标按时、按质、按量如期完成 落实程度; D: 投资战略主要目标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情况方面远未达到 要求 2.提出项目的前瞻性; S:项目经营计划预期了市场发展趋势,使企业在可预期的未来很 主动。 D:项目经营计划未能预期到市场发展趋势,使企业陷入被动局 面。 S:项目经营计划充分考虑了企业各方面资源的现状和潜力 5. 提出项目的可行性; 7. 项目 实施 方案 的经 济 S:项目经营计划确保了必要的支出,避免了不必要的支出。 性; D:项目经营计划未能确保必要的支出,不必要的支出没有得到控 制。 项目实施的组织效 S:项目实施过程中决策及时、组织合理,指挥有效,项目实施完 成进展顺利 9. 率; D:项目经营计划没有考虑企业各方面资源的现状和潜力,使计划 因为某种资源的短缺有部份不能执行 D:由于决策不及时、组织部合理、指挥失灵,经常出现严重影响 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 S:项目考核程序公平公正,考核结果得到员工的普遍肯定 11. 考核意见的客观性; D:项目考核程序不公平、不公正,考核结果引起员工的普遍指责 和否定 经营管理 ( 分) 1. XX 股份公司改革目标 的落实程度 S:按集团公司规定的目标,及时有效的提出了公司生产经营、投 资项目的实施改革步骤,全面落实了集团公司下达的改革目标, 促进了企业发展。 D: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改革步骤,集团公司关于生产经营、投资 项目改革目标大部份未落实,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出现混乱。 3. 发现 问题 的及 时有 效 性 S:在经营投资管理中能很好的预料未来风险与潜在危机,在问题 发生前能做好应对措施,在事故发生后能够综合协调、及时有效 的解决问题,不延误 D: 在经营投资管理中不能预料未来风险与潜在危机,事故发生前 不能做好应对准备,在事故发生后延误问题,解决措施进程缓 慢、不得力 提出方案的周密性 S:经营管理方案信息确凿、考虑全面、论证充分,未预料事件少 有发生、没有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不可抗力 事件除外) 7. 提出方案的可行性、 S:所制定的经营管理计划充分考虑了企业各方面资源的现状和潜 力 9. 提出方案的经济性 1. XX 股份公司物资供应 S:全面贯彻 XX 股份公司物资供应价格政策 价格政策的贯彻程度 D:贯彻 XX 股份公司物资供应价格政策不力 发现问题的及时性 S:在物质供应管理中能够很好的预料未来风险与潜在危机,在问 题发生前能做好应对措施,在事故发生后能够综合协调、及时有 效的解决问题,不延误 5. 物质供应 管理 3. D:经营管理方案考虑简单或极端、内容不全面、没有经过充分论 证,未预料事件常有发生、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突发事件 (不可抗力事件除外)发生频繁 D:所制定战略和经营计划没有考虑企业各方面资源的现状和潜 力,使计划因为某种资源的短缺有部份不能执行 S:确保了必要的支出,避免了不必要的支出。 D:未能确保必要的支出,不必要的支出没有得到控制。 D:预料未来风险与潜在危机的意识和能力极差,在事故发生前不 能做好应对准备,在事故发生后延误问题,解决措施进程缓慢、 不得力 5. 7. 方案的经济性 方案的协调性 1. 系 统 的 网 络 化 提 高 程 度; 其他职责 ( 分) 考核总分(满分 100 分) D:未能确保必要的支出,不必要的支出没有得到控制; S:方案规定的供应交易责任条款明确清晰,程序步骤有章可循,确 保发生交易的双方进行协调时有章可循 D:方案对供应交易责任条款、程序步骤无任何规章制度,对交易 双方发生冲突时协调主观无力 S:系统网络设备有计划逐年更新、增添与维护,及时改善设备性 能,促进公司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速度 D:系统网络设备逐年更新、增添与维护毫无计划,系统设备陈 旧、性能落后,极大的妨碍了公司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进程 2.管理信息化提高程度; S:信息设备有计划逐年改善,技术掌握培训纳入正规计划严肃展 开,管理过程完全信息化 3.档案管理的规范、健全 S:档案管理分类有序、制度明晰、保管全面及时、保密程度完好 程度; D:档案分类混乱无序、管理随意,资料保管不全面、不及时;保 密资料任意流失 完成程度 S:有效完成 管理信息 系统建设 S:确保了必要的支出,避免了不必要的支出; D:信息设备改善毫无计划,设备陈旧落后,信息技术掌握极为滞 后,管理过程信息化程度极低 D:得不到有效完成 再上级复核意见 考评等级 S(优秀) A(良好) B(及格) C(不足) D(较差) 被考核者签名 直接上级签名: 再上级签名: 注:标 H 者为本考核项目的核心条款,该条款评分为 D 时,整个考核项目评分为 D。

6 页 310 浏览
立即下载
2020年高级经济师 人力资源专业考试 备考【简答论述题】

2020年高级经济师 人力资源专业考试 备考【简答论述题】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高级经济师 考试 备考【简答论述题】第一章至第四章 1.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对人格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中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是产生行为的动机。某些动机 也产生于非意识层面。其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人格的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 和谐是健康人格的前提。 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和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动力。其代 表人物如罗杰斯、马斯洛和霍尼等,认为个体先天或后天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 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马斯洛将自我实现置于其需要层次结构的顶点。 2.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① 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的特殊性越高,预测越准确。② 时间因素,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 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的可能性越大。③ 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的 态度预测其行为效度较高,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较难预测。④ 态度强度,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 定作用更大。⑤态度的可接近性,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意识到的态度,其可接近性越大。 3.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怎样解释态度改变的? 海德的平衡理论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 一致性的情绪压力,促使不平衡的状况向平衡状况过渡。而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理论的一种。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 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的感情。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①改变态度。②增加认知。③改变认知的 重要性。④减少选择感。⑤改变行为。 4.论述影响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 说服者的因素:①说服者的可信度(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时更有效)②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 任(说服者会从观点中获益则会被怀疑可靠性)③ 说服者具有吸引力(外表漂亮、可爱乐观、相似 性等有助于提升说服力)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说服信息因素:①差距。说服者与被说服者所持态度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越不容易说服②恐惧。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恐惧感越增加,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在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 个界限之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会发生改变③信息呈现方式。如说服信息非常复杂时,书面信息的 效果好﹔信息简单时,视觉最好。被说服者已经处于争论中时,双面说服效果比单面好 ;当人们最 初同意该信息时,单面说服效果较好。 被说服者的因素:①被说服者的人格(如自尊、智商等);②被说服者心情。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 现时介入较少,不愿意去进行较深入的考虑,容易被说服;③被说服者介入程度。介入程度越深, 态度改变越困难;④被说服者自身免疫。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使态度改变困 难;⑤个体差异。认知需求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自我监控高的人容易被说服、处于敏感期的少年 更容易被说服。 情景因素:②预先警告:当个体对问题了解较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②分散注意:分散注意 力能减少抗拒,对改变态度有利。 1.简述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 ①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均有这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 我实现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② 未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③ 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度已得到满足后,个体 才会追求高层次 的需要。 ④ 需要层次的五种层次分为两大类,高级需要和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高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 ⑤ 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2.简述企业为什么实施参与管理?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实施参与管理的理由主要包括 4 个方面,具体如下:①工作十分复杂时,管理者无法了解员工所有 情况和细节,若允许员工参与决策,可以让了解更多情况的人有所贡献。②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程度 高,有必要倾听其它部门意见,彼此协商后的决定,各方都能致力推行。③使参与者对做出的决定 有认同感,利于决策执行。④参与工作可以提供工作的内在奖赏,使工作显得更有意义。 在实施参与管理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①在行动前,要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参与。②员工参与的 问题必须与其自身利益相关。③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如智力、知识技术、沟通技巧等。④参 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⑤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参与。⑥此外,是否实行 参与管理需要考虑员工对参与的需要。 3.增加顺从的技巧有哪些? 答: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动的倾向。增加他人顺从可能性的技巧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①“脚在门槛内技巧”,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在对方接受后,再提出 一个较大的要求,那么新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会增加;②“滚雪球”,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 之后,告诉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又重新修改之前的提案,增加新的要求或价码,这时对方 更有可能接受新的出价。 ③“门前技巧”,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再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这 时小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增加;④“折扣技巧”,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 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他好处,则对方更有可能接受; 4.什么是团体思维,怎样克服团体思维的影响? 团体思维是中团体中就某一问题或事宜的提议发表意见时,有时会长时间处于集体沉默状态,没有 人发表意见,而后人们又会一致通过。通常是组织内那些拥有权威,说话自信,喜欢发表意见的主 导成员们的想法更容易被接受,但其实大多数人并不赞成这一提议。 克服团体思维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在团体决策时制定一位成员专门对其他人的论点提出质 疑,探究支持论据,以及对其他人的逻辑提出挑战,提供一系列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这种方式保证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团体决策时保持理性的、清晰的思路。②轮流引入新成员,邀请局外人参与,在最终决定前暂停, 给成员一个机会来确定并说出自己的保留意见。 5.简述团体决策的几种方法。 团体决策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①头脑风暴法。为克服团体压力抑制不同见解而设计的,鼓励创造 性思维的常用方法。其主张延迟评议,量变酝酿质变。②德尔菲技术。不安排团队成员见面,以匿 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优点是节约面谈会议成本、避免人际冲突;缺点是比较耗时,不利于激发决 策参与者的创造性。③具名团体技术。具名团体只是在名义上存在,决策时融合书面的形式,在作 决策前将交往控制在最低限度,以保证个体决策的独立性。决策时间得到严格控制,但程序僵硬呆 板,成员感受不到凝聚力,也无法获取他人的灵感。④阶梯技术。团体成员逐一加入,最后一起讨 论,直到达成共识。阶梯技术有利于选择最优方案,成员心理感受优于另外三种方法,但比较费时, 主要用于重大决策问题。 6.简述俄亥俄模式与密西根模式的关系。 俄亥俄模式认为与领导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关心人和工作管理,关心人和工作管理两个因素得分均 高的领导,能够促进员工产生高绩效和高工作满意度。 密歇根模式认为与领导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认为生产取向的领导风格和低绩 效、低满足感相关,支持员工取向的领导风格。 俄亥俄模式和密西根模式在维度的数量和性质上都极为相似,因而这两种模式理论能够互相印证, 具有很高的效度。 1.简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层次也称组织层次,是描述组织纵向结构特征。管理层次是指从组织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 一级管理组织的各个组织等级。每个组织等级就是一个管理层次。管理层次多少表明其组织结构的 纵向复杂程度。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管理幅度也称管理跨度,它是指一名领导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幅度大小往往反映上级 领导者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关系密切。首先,两者存在反比的数量关系。同样规模的组织加大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就会关系少;反之,管理层次就会增多。其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两者互相制约,其中 管理幅度起主导作用,决定管理层次,管理层次的多少取决于管理幅度的大小,同时管理层次对管 理幅度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 2.组织文化的类型及特点 桑南菲尔德提出的分类方法,将组织文化分为四种类型: ① 学院型。是为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而准备的地方。这种组织喜欢雇用年轻的 大学 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在职能领域从事专业化工作。 ② 俱乐部型。非常重视适应、忠诚和承诺。资历是关键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把管理人 员培养成通才 ③ 棒球队型。鼓励冒险和革新重视创造发明。薪酬制度以员工绩效水平为标准,对工作出色的员 工予以巨额奖酬和较大自由度,员工一般都拼命工作。 ④ 堡垒型。着眼于公司的生存。但工作安全保障不足,对于喜欢流动性、挑战的人来说,具有一 定的吸引力 3.职能制结构和矩阵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职能制的主要特点:职能分工;直线—参谋制;管理权力高度集中。职能制的优缺点:①有明确的 任务和确定的职责,由于从事类似工作面临类似问题的人们一起工作,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的机会 较多②可以消除设备及劳动力的重复,最充分地利用资源,有利于发展专门设备的开发和专家的培 养③各部门和人员实行专业分工,有利于强化专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④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固定地 归属于一个职能机构,整个组织有较高的稳定性⑤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便于最高领导层对整个企业 实施严格的控制。缺点:①狭隘的职能观念;②横向协调差③适应性差④企业领导负担重⑤不利于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培养具有全面素质、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在简单/静态环境中效果较好。主要适用于中 小型的、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 矩阵的组织形式的特点:一名员工有两位领导;组织内部有两个层次的协调;产品部门(或项目小 组)所形成的横向联系灵活多样。矩阵组织的优点和缺点:①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 合。②有利于顺利完成规划项目,提高企业适应性。③有利于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④有利于职 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缺点:①组织的稳定性较差②双重领导的 存在,容易产生责任不清、多头指挥的混乱现象。③机构相对臃肿,用人较多。在复杂/动态环境 中较为有效。适合用于技术发展迅速和产品品种较多而具有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特点的企业。 【简答题】第五章-第十二章 第六章 1.简述不同竞争战略下的人力资源战略。 竞争战略分为创新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客户中心战略。 (1)创新战略:创新战略是以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为导向的一种竞争战略。强调 风险承担和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把缩短产品由设计到投放市场的时间看成是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 其人力资源战略:招募甄选方面希望得到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的人;职位描述比较灵活,薪 酬不取决于内容非常清晰的职位范围和职责,而是取决于员工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关注创 新的结果。 (2)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实际就是低成本战略,即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大体相同的情况下, 组织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产品。其人力资源战略:培训方面重点针对员工当前从事的 工作的需要;绩效管理重点在于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对基本工作流程的遵守;薪酬水平不高于竞争对 手,同时提高浮动薪酬或奖金在薪酬构成中的比重,奖励员工在成本节约方面的任何成绩,提高生 产效率,鼓励员工降低成本。 (3)客户中心战略:客户中心战略是一种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速度等来赢得竞 争优势的战略。其人力资源战略:招聘方面非常重视求职者或候选人的客户服务能力、动机以及经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验;培训方面重视在客户知识、客户服务技巧以及以客户为导向的价值观方面;根据员工向客户所 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支付薪酬,根据服务质量支付奖金。 2.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基本对策 第七章 1.职位分析的作用 ① 有助于增强人力资源规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②有助于确保组织中的所有工作任务都得到明确 的安排,上下级之间就员工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达成共识;③有助于通过明确的任职资格来帮助 组织招募到合适的人才,增强员工和职位之间的匹配性;④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的 有效性与针对性;⑤为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评价提供客观的标准;⑥有助于评价职位在组织中的相对 价值,从而保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2.职位设计方法中的职位扩大化和职位丰富化的区别。 职位扩大化是指增加一个职位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种类,其目的是减少工作的重复性,使职位的 工作变得更有趣。具体方法则包括职位扩展和职位轮换。(1)职位扩展是指将几个相对简单的职 位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包括更多工作任务的职位。(2)职位轮换实际上并不对职位本身进行重 新设计,而是将员工在几个不同的职位之间进行调动,这种方法在生产团队中比较常见。 职位丰富化通过增加员工的工作决策权来增加员工的自主权。途径包括赋予员工在质量达不到要求 时停止生产的权力,还可以让每位员工同时执行某个特定工序中的几项任务,而不是将这些任务分 解给若干名员工。 3.简述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过程。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通常需要经历准备阶段、胜任素质原始信息收集阶段、胜任素质模型初步建立 阶段和胜任素质模型验证阶段四个步骤。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1.准备阶段。首先,该开发小组要统一思想,对胜任素质模型的内涵、作用以及需完成的胜任素质 模型构建工作的程序、方法和目标等达成共识。其次,要对组织的战略、文化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最后,开发小组还需要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 2.胜任素质原始信息收集阶段。在获取胜任素质信息方面,主要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行为事 件访谈法是一种以绩效优秀者为对象的开放式深度访谈技术。在就这些事件对绩效优秀者进行访谈 时,通常要求他们按照 STAR 原则加以描述:要求被访者说出当时的情境(Situation);自己需 要 完 成 的 工 作 任 务 ( Task ) ; 自 己 实 际 采 取 的 行 动 ( Action ) ; 这 些 行 动 最 后 产 生 的 结 果 (Result)。(2)综合评价法,综合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评价以及标杆参照等多种方 法来获得胜任素质信息。 3.胜任素质模型初步建立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在上一阶段收集的胜任素质原始信息进行 整理和 提炼,以得出相应的胜任素质的各个模块。 4.胜任素质模型验证阶段。在初步建立胜任素质模型之后,还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其有效性,即考察 在实际绩效评价或考核过程中,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之间在这些胜任素质方面是否存在显著的 差异。在验证之后,通常还需要编写胜任素质词典,形成最终的胜任素质模型。 第八章 1.简述人员招募的基本程序。 用人单位人员招募的基本程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确定招募需求。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的实际用人需求确 定的,具体取决于需要招募人员的职位本身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招募需要必须由具体的用人部门 和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确定。 (2)制订招募计划。如果确定为外部招募,组织就需要制订一份较为细致的招募计划。一份外部 招募计划包括的内容:招募范围、招募规模(招募甄选金字塔)、招募渠道、招募时间以及招募预 算等。招募计划必须获得上级主管领导的审批,方可进入实施阶段。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3)实施招募活动。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根据招募计划书,通过适当的招募渠道公布招募信 息,同时收集求职者通过各种方式投递的简历,从而为下一步的人员甄选做好准备。 (4)评估招募效果。评估招募效果就是对招募工作的最终效果以及招募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实施 情况进行评价。 第九章 1.如何进行开发和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①组织分析:当选择将培训作为应对各种压力的对策时,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 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组织的战略、可用的培训资源以及组织内部的支持程度。②人员分析: 组织产生对员工进行培训的需求时,一个主要的压力点就是员工的绩效不佳或未能达到绩效标准的 要求。而人员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训是不是解决员工绩效不佳问题的有效途径。③任务分 析: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强化他们在哪些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许多企业会借助胜任素质模型来进 行培训需求分析。 2.简述培训方法中的在岗培训法。 在岗培训法是一种通过在工作中边干边学来进行培训的方法。在岗培训可以采取自我指导学习和学 徒制计划两种形式。 1.自我指导学习是指要求员工自己承担学习的各方面责任,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学习以及让谁来帮助 自己学习等。它的优点包括两个方面:①受训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多种不同的场合学习,并且 能够得到关于学习绩效的反馈;②不需要组织提供太多的培训者,能够降低因旅行、租用会议室等 产生的费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其不足主要是:①受训者必须是愿意学习并且对于自学很适应的人; ②对组织来说其开发成本较高,开发时间较长。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自我指导学习法在将来 很可能会越来越普遍。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2.学徒计划也是一种边干边学的培训方法,它同时运用在岗培训和课堂培训两种培训手段。这种方 法的优点是受训者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劳动报酬,学成后还会随技能提高而增加。但在实施中 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培训时间长,效率不高,市场生存空间有限。 3.简述从五大方面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的体系。 1.认知性结果,认知性结果主要衡量的是受训者在培训项目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主要方式是书面测 验。 2.技能性结果,技能性结果是主要用来评价受训者的技术能力(或运动能力)以及行为是否发生改 变的一种培训效果指标。 3.情感性结果,情感性结果主要包括受训者的态度和动机两个方面的内容。它反映了受训者对于培 训项目中的培训设施、培训者以及培训内容等的感知情况。 4.组织成果,组织成果反映的是培训项目给组织带来的各种回报。 5.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是培训的经济收益与培训的货币成本之比。 4.谈一下员工开发方法中的 360°反馈法的优缺点。 360°反馈法是指每一位管理者通常都要接受上级、下级、同级员工甚至客户对自己作出的评价, 有时,一些普通员工也会得到其中若干不同来源的评价。这些评价的结果最终会反馈给被评价者, 分析造成绩效差异的原因何在,然后制订改善绩效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它的优点包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与被评价者的绩效有关的信息,使被评价者可以将自我评价 结果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并且基于自己得到的行为和技能评价结果,与组织内部和 外部的客户进行更为正式的沟通。缺点主要体现在:①它往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②有些管理人员 可能会发现并进而报复那些对自己作出不利评价的人(尤其是他们的直接下属);③往往还需要有 一位协调者或指导者来帮助大家解释所得到的评价结果。 5.简述在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中的各方责任。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1.员工本人的责任:①明确自己当前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以及具体的开发需求;②了解自己的知识、 技能优势以及存在不足的反馈,并制订有针对性的开发计划来加以改进;③扩大视野和工作中的人 际交往范围;④提高自身能力,努力通过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引起组织的关注。 2.直接上级的责任。①帮助员工明确开发需求;②为员工提供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③对员工的实 际表现作出评估,提供反馈;④积极推荐员工参加相关的培训与开发活动,同时在有职位空缺时, 推荐合适的员工作为候选人。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①帮助组织制定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体系; ② 组织专门的培训与研讨活动;③利用各种专业工具进行测评,以明确他们的开发需求;④为员 工提供各种培训、开发机会;⑤基于绩效评价结果帮助员工分析潜在知识、技能缺陷;⑥提供相关 的咨询服务。 6.在组织新员工培训时应当注意的基本原则。 企业在组织新员工培训时应当注意的几项基本原则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① 从最直观和最直接的信息入手,然后介绍更为一般化的组织政策和规章制度,并且要确保信息 提供的速度让新员工感觉舒服。②要特别注意与人有关的问题,即让新员工了解自己的上级和同事, 告诉他们需要大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工作标准的要求,鼓励他们在需要时请求他人提供帮助 和建议。③新员工周围的资深员工或上级应当对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④帮助新员工深入接触其同 事及领导。⑤在对新员工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之前,应当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工作。 第十章 1.简述绩效管理对组织的影响。 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良的绩效管理体系则会产生损害。1.良好的绩效管理 体系对组织的影响:①对组织而言,其可以让组织变得更加精简高效,更有可能实现战略目标,推 动组织变革,区分绩效优秀的员工,避免各种法律问题等。②对员工而言,员工工作目标更清晰, 获得更多的自我控制感和成就感,变得更加自信,工作满意度提升等。 (3)对各级管理者而言。管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理者更加了解员工做出的贡献,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完成上级交办各项任务,提升管理技能和领导 力。2.不良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影响:①削弱员工完成工作的动力,导致他们产生工作倦怠感,工作 满意度下降,流动率上升。②伤害员工的自尊心,损害人际关系。③浪费时间和金钱,浪费管理层 的资源。④损害组织绩效,同时使组织增加遭遇诉讼的风险。 2.简述对员工个人绩效进行评价时,如何选择行为法和结果法。 行为法是一种以评价员工完成工作的过程为中心的方法,它重点关注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做了什么, 而不考虑员工的个人特征或他们的行为到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行为法的适用情况包括:①行为和 结果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②行为和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隔很长。③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不是被评价 者本人所能控制的。 结果法是一种只看结果的方法,它重点强调员工通过工作产生了哪些成果和结果,而不考虑员工所 具有的个人特征或员工是如何完成工作的。适用情况包括:①员工在完成所需的行为方面已经非常 熟练。②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这种情况在那些需要执行重复性任务的工作中(如装配 线上的工人)很常见。③结果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改善。④正确完成工作的方式不止一种。能够 起到鼓励员工采用创造性、创新性的方法实现组织期望的结果。 在对员工个人绩效进行评价时,使用行为法还是结果法,要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确定,只有选择符 合适用条件的绩效评价方法,才能保证绩效结果的准确性与激励性。 3.论述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和关键绩效指标(KPI)两种方法的区别。 OKR 是一种新型的绩效评价工具,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广为流行。它与 KPI 体系有着明显的不同, 具体如下: ① 评价作用:OKR 是绩效改进工具,仅仅作为绩效评价的参考因素甚至不作为参考因素,不与奖 惩、晋升挂钩,不需要在不同部门或员工之间进行结果排序,因而各目标之间不涉及权重设置,也 无法汇总出总分。KPI 是典型的绩效评价工具,其结果往往需要与奖惩、晋升等挂钩,不同的目标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或指标之间一定要赋予不同的权重,并且能够算出总分,以便对不同部门或员工的评价结果进行排 序。 ② 评价的重点:OKR 强调员工的主观性和创造性,重点放在确定“我要做哪些事”方面。KPI 则 强调员工的执行力,其出发点是对付那些不想干活的人,重点放在确定“领导要我做哪些事”方面。 ③ 评价的标准:OKR 鼓励员工设置高期望,勇于尝试和超越自我,OKR 中的每一项关键结果得到 的评价结果分数过高和过低都被视为不佳,得分过高被视为之前的目标定得过低,得分过低则被视 为之前的目标定得过于不现实。KPI 实际上鼓励员工设置适度的期望甚至是低期望,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自己将来能达到绩效目标,至少不受惩罚。因此, KPI 的预定结果能够百分之百达成是理 想状态,超越则更好。 ④ 评价指标:OKR 强调指标和目标的灵活适应性,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设定目标和评估的频 率更高,通常以季度甚至月度为周期。KPI 则强调指标和目标的相对稳定性,设定目标和评估的频 率更低,通常以年度或半年为周期。 4.简述绩效评价误差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或减少绩效评价误差的措施。 ① 绩效评价误差形成的原因:第一类是有意识的误差,如过宽误差、过严误差和居中趋势误差这 三种分布误差。这类误差与评价者的动机有关,它指的是评价者有意抬高或压低被评价者的绩效等 级或分数,或者总是保守地给出处于中间状态的平均分,避免给出高分和低分。第二类是无意识的 误差,其中包括由于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对比效应等原因而产生的误差, 这类误差往往是由于评价者根据不准确的信息来源作出判断或者产生了认知偏差。 ② 预防/减少绩效评价误差的措施:(1)通过沟通计划解决评价者的动机问题;(2)通过评价者 培训避免评价误差的产生;(3)通过建立绩效评价申诉机制避免评价误差 5.当员工的工作能力没问题,但是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或工作动机较弱时,企业适合采取的纠 正措施。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针对这一类的员工,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后做出判断:①如果是由于在组织中没有得 到公平对待、报酬过低、直接上级的领导方式有问题,应设法消除导致员工绩效不佳的障碍。②如 果是员工本人确实存在自身的问题,则要具体分析造成员工工作动机不足或态度不够端正的个人原 因是否有改进的余地。如果没有可能改进,应辞退该员工,或促使其离开企业。 6.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或动机均与组织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① 要让员工明确认识到他们的绩效与组织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了解 持续绩效不佳可能带来的后果,其中包括被解雇。②应当通过岗位调整或者提供培训机会等为员工 提供绩效改进的路径。如果员工的绩效仍然没有改善,应辞退该员工,或促使其离开企业。 第十一章 1.简述组织在开展薪酬管理时,需要做出的重要决策。 任何组织在开展薪酬管理活动时,通常都需要在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管理政策 等四个方面进行决策。 ① 薪酬体系决策。其主要任务是确定组织决定员工 基本薪酬的基础是什么。通行的薪酬体系主要 有三种:职位薪酬体系、技能薪酬体系、能力薪酬体系。职位薪酬体系是以工作和职位为基础的薪 酬体系,运用最为广泛。技能薪酬体系和能力薪酬体系是以人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② 薪酬水平决策。薪酬水平是指组织中各职位、各部门以及整个组织的 平均薪酬水平,薪酬水平 决定了组织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的支付能力和薪酬战略,同行业或地区 中竞争对手支付的薪酬水平,社会生活成本指数,以及在集体谈判情况下的工会薪酬政策等。 ③ 薪酬结构决策。薪酬结构是指在同一组织内部,一共有 多少个基本薪酬等级以及相邻的两个薪 酬等级之间的薪酬水平差距。薪酬结构合理与否往往会对员工的流动率和工作积极性产生重大影响。 组织往往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职位评价以及外部市场薪酬调查,确保薪酬结构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④ 薪酬管理政策决策。其主要涉及组织的薪酬成本与预算控制方式以及组织的薪酬制度、薪酬规 定和员工的薪酬水平是否保密等问题。薪酬管理政策必须确保员工对于薪酬系统的公平性看法以及 薪酬系统有助于组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实现。 2.简述职位薪酬体系的优缺点。 职位薪酬体系就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这种评价结果来赋予承担这一 职位的员工与该职位的价值相当的薪资这样一种基本薪酬决定制度。 它的优点主要包括: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是一种真正的按劳分配体制;②有利于按照 职位系列进行薪酬管理,操作比较简单,管理成本较低;③晋升和基本薪酬增加之间的连带性增加 了员工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的动力。 它的缺点主要有:①由于薪酬与职位直接挂钩,因此当员工晋升无望时,也就没有机会获得较大幅 度的加薪,其工作积极性必然会受挫,甚至会出现消极怠工或者离职的现象;②由于职位相对稳定, 同时与职位联系在一起的员工薪酬也就相对稳定,这显然不利于组织对于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作出 迅速的反应,也不利于及时地激励员工。 3.简述职位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流程。 ① 了解一个组织的基本组织结构和职位在组织中的具体位置;②收集与特定职位的性质有关的各 种信息,即进行职位分析工作;③整理通过职位分析得到的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把重要的信 息描述出来并加以确认,编写包括职位职责、任职资格条件等信息在内的职位说明书;④对典型职 位的价值进行评价,即完成职位评价工作;⑤根据职位的相对价值高低进行排序,即建立职位等级 结构,这一职位等级结构同时也就形成了薪资等级结构。 4.某企业决定采用绩效薪酬的方式进行薪酬设计,作为该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请说明采 用绩效薪酬的优缺点及实施要点。 绩效薪酬,也称奖励性薪酬,是指员工的薪酬随着个人、团队或者组织绩效的某些衡量指标的变化 而变化的一种薪酬设计。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绩效薪酬的优点:①由于绩效薪酬往往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因此它能够把员工的努力集中在组织认 为重要的一些目标上,从而有利于组织通过灵活调整员工的工作行为来达成组织的重要目标,避免 员工的行为脱离组织的战略主线而形成本位主义倾向;②由于绩效薪酬中的报酬支付实际上变成了 一种可变成本,减轻了组织在固定成本开支方面的一些压力,有利于组织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灵活 调整自己的支付水平;③由于绩效奖励往往是与直接的绩效改善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奖金的支付对 象是那些为更高绩效的达成做出贡献的人,因此,绩效薪酬有利于组织总体绩效水平的改善。 绩效薪酬的缺点:①绩效薪酬中使用的产出标准很可能无法保持足够准确和公正,在产出标准不公 正的情况下,绩效薪酬很可能会流于形式;②绩效薪酬有可能导致员工之间或者员工群体之间的竞 争,而这种竞争可能不利于组织的总体利益;③在绩效薪酬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还有可能增加管理 层和员工之间产生摩擦的机会,因为在许多绩效薪酬中都存在讨价还价的问题;④绩效薪酬实际上 是一种工作加速器,有时员工收入的增加会导致组织出台更为苛刻的产出标准,这样就会破坏组织 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⑤绩效奖励公式有时非常复杂,员工可能难以理解。 绩效薪酬的实施要点:①组织必须认识到,绩效薪酬只是组织整体薪酬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尽管对于激励员工的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取代其他薪酬计划。只有与其他薪酬 计划密切配合,才能确保绩效薪酬正常发挥作用。②绩效薪酬必须对那些圆满完成组织绩效或行为 与组织目标一致的员工给予回报,而组织目标通常是与组织的战略经营计划和组织任务联系在一起 的。③要想实施绩效薪酬,组织必须首先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④有效的绩效薪酬必须在绩效 和奖励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⑤绩效薪酬必须获得有效沟通战略的支持。⑥绩效薪酬需要保持一定 的动态性,这是因为绩效薪酬是围绕组织经营目标、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以及员工的工作内容、工 作方式等情况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要么需要对原有的绩效薪酬进行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5.简述组织愿意提供福利的原因。 ① 政府法律规定的要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带薪休假、法定休假日等,同时,各 国政府还通过法律对组织所应当提供的福利的最低水平施加一定的限制。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② 劳动力市场竞争压力的推动。在一个竞争性的尤其是一个紧张型的劳动力市场上,随着越来越 多的组织提供某种形式的福利,其他组织实际上也被迫提供这种福利。 ③ 集体谈判的影响。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工会与雇主之间的 集体谈判机制,工会可以代表 员工就薪酬、工作时间、雇佣条件等问题与组织或者组织联盟进行谈判。 ④ 吸引和保留员工的需要。福利是一种很好的吸引和保留员工的工具,有吸引力的福利计划既能 帮助组织招募来高素质的员工,同时又能保证已经雇用的高素质员工继续留在组织中工作。此外, 福利计划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文化,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⑤ 享受优惠税收政策,提高成本支出的有效性。福利计划所受到的税收待遇往往要比货币薪酬所 受到的税收待遇优惠。 【简答题】第十二章-第二十一章 第十三章 1.简述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和缓和结构性失业的对策。 结构性失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1)最主要的是技术性失业,由于劳动力需求方需要的技 术和劳动力供给方能够提供的技术之间存在差异或错位而导致失业与空缺并存的现象。(2)在专 业结构或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衰落部门的失业者与扩展部门的工作要求不相符合,或现有的职 位空缺同失业者在地理位置上失调而造成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引起结构性失业的更主要原因 是失业工人无力支付学习技术或转移到新地区的费用;或此过程过长,短期内无法掌握新工作所需 要的技术,从而不能填补职位空缺。 缓和结构性失业的对策主要包括:①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使求职人员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 的供求情况。②由政府提供资金,向愿意从劳动力过剩地区迁到劳动力短缺地区的失业工人提供 安 置费。③制订各种培训计划,使工人的知识更新与技术发展同步进行,以适应新职业的需要。④提 供更好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供求预测。 第十四章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1.简述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劳动力流动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具体包括: (1)企业因素。①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工资较高,加上内部劳动力市场因素,员工的流动 率越低。②地理位置。因为寻找工作便利性和成本较低,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越繁华,员工的流动 率越高。③组织文化以及领导风格。员工的心理成本太高或心理收益太低,会成为导致员工流失的 一个重要因素。 (2)劳动者因素。①年龄。年轻人流动的机会成本低,投资回收期长。②任职年限。任职年限越 长,离职的可能性越低。③性别,女性员工的离职率比男性员工的离职率高。 (3)市场周期因素。①劳动力市场处于宽松状态时,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流动率下降;劳动 力市场处于紧张状态时,劳动者流动率上升。②离职率与失业率存在负相关关系。③离职率与临时 解雇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临时解雇率高时离职低。④劳动力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同步,即经济快 速增长,劳动力流动率会比较高。 (4)社会因素。①社会对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以及流动的传统习惯。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移民国家, 流动率比其它国家要高。②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直接成本。 第十五章 1.简述经济周期中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无论家庭劳动力供给决策,还是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供给决策,都可能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具 体表现在①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取者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削减之后,其他家庭成 员(带孩子的女性或年轻人)将临时性地进入劳动力队伍,以力图通过找到工作来增加家庭收入。 在经济衰退时期表现尤为明显,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人们愿意从事更长时间的有酬工作。② 灰心 丧气的劳动者效应:一些本可以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对在某一可行的工资率水平下找到工作变得 非常悲观而停止寻找工作,临时成为非劳动力参与者的情况。③两种不同劳动力供给效应在作用方 向上也是相反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附加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导致政府公布的失业率 2020 年高级经济师考试 简答论述题 备考 数字上升;而灰心丧气的劳动者在失业后退出劳动力市场后,会导致失业率下降。它们的强弱对比 就会直接影响到失业率的高低。④通常情况下,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第 一,附加劳动者效应只影响失业者尤其是唯一的挣工资者失去工作的极少数家庭;而灰心丧气的劳 动者效应则影响更多的劳动者。第二,在衰退之前就在从事市场工作的女性所占的比例已经很大, 所以在她们身上出现附加的劳动者效应的机会较少。第三,随着失业保险计划的实施,附加的劳动 者效应被进一步削弱。

19 页 318 浏览
立即下载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教材精讲班-第一部分-第二章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教材精讲班-第一部分-第二章

第二章 领导行为 【知识点框架】6+5+3 六个领导理论 1.特质理论 2.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 3.魅力型领导理论 4.路径—目标理论 5.权变理论 6.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五个领导风格与技能 1.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2.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3.管理方格图及生命周期理论 4. 领导者的技能 三个领导决策 1.决策过程 2.决策模型 3.决策风格 【本章考情分析】 年度 单选题 多选题 案例分析题 总计 2012 5分 4分 —— 9分 2013 4分 2分 —— 6分 2014 5分 4分 8分 17 分 2015 3分 4分 —— 7分 2016 3分 2分 —— 5分 2017 2分 2分 —— 4分 2018 4分 2分 8分 14 分 2019 6分 4分   10 分 1.领导必须有影响力,因为领导的基本角色是影响他人自愿追求确定的目标; 2.领导必须有指导和激励的能力,帮助个体或群体确认目标,并激励他们达到一定目标的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领导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组织的正式任命。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获得,如:生产班组中技能 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员工往往对其他员工具有非正式的影响力。 【2019】 关于领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领导必须具有影响力,而影响力必须来源于组织的正式任命 B.领导必须具有指导和激励的能力 C.领导是一种影响群体,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 D.领导帮助个体和群体确认目标,并激励他们达到一定的目标 【答案】A 【解析】领导的影响力来源于组织的正式任命。 但影响力不仅是管理者才具有的能力,而且 它还可以从团队或组织中自然产生并发挥作用。 第一节 领导理论 【知识点】特质理论 1.传统特质理论主要观点: (1)领导者具有某些固定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 (2)只有先天具备某些特质的人才可能成为领导。 【出题角度】——判断 【2012.5】认为领导者具有某些固定特质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观点出自( )。 2.关于卓越领导者的特质的不同观点: 吉伯的观点 斯道格迪尔—扩大了特质的范围 (1)身强力壮 (1)对所完成的工作具有责任感; (2)聪明但不过分聪明 (2)追求目标过程中热情并能够持之以恒; (3)外向有支配欲 (3)解决问题时勇于冒险并富有创新精神; (4)有良好的调适能力 (4)勇于实践; (5)自信 (5)自信; (6)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必过能够忍受挫折等。 【出题角度】——判断 【2011.5】根据吉伯的观点,领导的重要特质不包含( )。 3.特质理论的缺陷: (1)忽视了下属的需要; (2)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3)忽视了情境因素(工作的结构性、权力大小等); (4)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与绩效的关系) 【知识点】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伯恩斯 交易型、变革型领 1.交易型(平庸管理) 观点 特征和方法 (1)强调个人在组织中的权威和合法性 (1)奖励:承诺为努力提供奖励,为好绩效提供 (2)强调任务的明晰度、工作的标准和产出 奖励,赏识成就 (3)关注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 (2)差错管理(积极型):观察和寻找对于标准 (4)依赖组织的奖惩制度来影响员工的绩效 的背离,采取修正行动 (3)差错管理(消极型):仅在标准没有满足时 进行干涉 (4)放任:放弃责任,避免做出决策 【2019】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伯恩斯的观点,属于交易型领导特征的是( )。 A.魅力 B.差错管理 C.智慧型刺激 D.个性化关怀 【答案】B 【解析】选项 B 正确,差错管理属于交易型领导特征。 2.变革型(强调创新)领导理论 观点 特征和方法 (1)强调理想与组织价值观来激励追随者们 (1)魅力:提供任务愿景,潜移默化的自豪感,获得 (2)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 尊敬和信任 (3)通过领导风格来影响员工和团队的绩效 (2)激励:持续的高期望,鼓励努力,用简单的手段 表达重要的意图 (3)智慧型刺激:提升智慧,理性和谨慎的解决问题 (4)个性化关怀:给予个人关怀,个性化地对待每名 员工的培训和建议 【出题角度】——判断 【2018.94】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16 年的生鲜创业公司。……为了减轻各区域总经理的工 作量,公司急需在各区域内部提拔副总经理。……有两个比较中意的副总经理人选,一位是… …另一位则是一直在该公司工作的小李,他做事非常关注任务的明晰度、标准和产出。 【2018.94】小李被任命为区域副总经理,他的领导风格属于( )。 A.变革型 B.交易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答案】B 【解析】根据案例:小李做事非常关注任务的明晰度\标准和产出。符合交易型领导的内容。 【2013.6】关注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更多依靠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员工的绩效,这是 ( )领导的主要特点。 【2014.4】伯恩斯认为领导关注任务的完成和员工的顺从,更多依靠组织的奖励和惩罚来影 响员工的绩效,是他的( )理论。 【知识点】魅力型领导理论(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豪斯) 1.魅力型领导者应具备: (1)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 (2)有理想化的愿景; (3)使用个性化风格。 【出题角度】——判断 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16 年的生鲜创业公司。……曾先生为华东地区的区域总经理,有丰 富的创业经历,加入公司时从上一家公司带来了不少得力骨干。他善于从危机中思考和学 习,并且愿意发展和支持下属,因此和他共事的人都对他有极高的信任感与忠诚度。 【2018.93】曾先生的领导风格属于( )。 A.目标型 B.魅力型 C.权变型 D.发展型 【答案】B 【解析】根据案例:他善于从危机中思考和学习,并且愿意发展和支持下属,因此和他共事的人 都对他有极高的信任感与忠诚度。符合魅力型领导的内容。 【相似题目】 【2015.3】有些领导者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并具有 个性化风格,这种类型的领导属于( )。 2.魅力型领导者与追随者 追随者表现出对领导者的高度忠诚和信心,效法其价值观和行为,并且从自身与领导者的 关系中获得自尊。由于魅力型领导者对其追随者产生影响,因而魅力型领导者将促使追随 者产生出高于期望的绩效以及强烈的归属感。研究表明,当追随者显示出高水平的自我意 识和自我管理时,魅力型领导者的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3. 魅力本身是一个归因现象,会随着情境发生变化。 能够促使魅力归因的领导特质包括自信、印象管理技能、社会敏感性和共情等。 【2019】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豪斯的观点,不属于魅力型领导特征的是( )。 A.高大英俊 B.共情 C.自信 D.印象管理技能 【答案】A 【解析】选项 A 错误,能够促使魅力归因的领导特质包括自信、印象管理技能、社会敏感性和 共情等。 【类似题目】 【2013.5】魅力型领导者的特征不包括( )。 4. 提升魅力型领导影响力的情境 包括面临剧烈变革的组织环境,也包括组织中对现状非常不满的追随者的激增。 5. 魅力型领导并非全都是正面英雄,还有非道德特征。 道德特征 非道德特征 (1)使用权力为他人服务 (1)为个人利益使用权力 (2)使追随者的需要和志向与愿景相结合 (2)提升自己的个人愿景 (3)从危机中思考和学习 (3)指责或批评相反的观点 (4)激励下属独立思考 (4)要求自己的决定被无条件接受 (5)双向沟通 (5)单向沟通 (6)培训、发展并且支持下属,与他人分享 (6)对追随者的需要感觉迟钝 (7)用内在道德标准行事 (7)遵循外在道德标准 【出题角度】——判断 【2011.6】魅力型领导者的非道德特征是( ) 【知识点】路径—目标理论(罗伯特·豪斯) 【出题角度】——人名 【2011.81】路径一目标理论的提出者是( )。 一、观点: 1.领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下属目标 和组织目标相互配合; 2.领导者要想被下属接受,就必须为下属提供满足感。 二、领导的激励作用: 1.使绩效的实现与员工需要的满足相结合; 2.为实现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必须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 三、四种风格 1.指导式: 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 2.支持型: 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 3.参与式: 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 4.成就取向式: 设定挑战性目标,鼓励下属展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出题角度】——判断 【2018.68】罗伯特,豪斯在路径-目标理论中确定的领导行为包括( )。 A.支持型领导 B.参与式领导 C.成就取向式领导 D.指导式领导 E.权变型领导 【答案】ABCD 【解析】路径目标理论提出的四种领导行为:指导式、支持型、参与式、成就取向式。 【2012.6】根据豪斯的路径一目标理论,让员工明确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 工作程序的领导称为( )。 【2013.7】根据路径—目标理论,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意见的领导方式称为( )。 【2014.5】罗伯特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认为,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属于什么类型 的领导行为( )。 【助记】 领导说:小王,按照我给你的格式做一个年度推广计划。 领导说:小王,你做一个年度推广计划,需要什么资料和我说。 领导说:小王,现在需要做一个年度推广计划,你有什么想法。 领导说:小王,年度推广计划对是目前公司的头等大事,我相信你可以圆满完成任务的。 四、提出了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中间变量: 1.下属控制之外的环境因素:工作结构、正式的权力系统、工作团队等; 2.下属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外控等。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1.82】在路径一目标理论中,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中介变量有( )。 五、不同的领导行为适合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 (1)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则支持型的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 (工作任务明确,提供支持即可) (2)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导式的领导可能被视为多余的 (员工都会做,领导指导多余) (3)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而外控型下属对指导式领导更为满意 (员工自己有主意,领导需参考;员工自己没主意,领导需指导) 【出题角度】——综合题 【2017.3】与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不相符合的是( )。 A.领导者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表现出不同的领导行为 B.不同的领导行为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 C.对于能力强的下属,指导式领导可以带来更高的业绩和满意度 D.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达成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领导 【答案】C 【解析】路径—目标理论(罗伯特豪斯),假定领导者具有变通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而表 现出以下不同的领导行为。权变因素:(1)下属控制之外的环境因素:工作结构、正式的 权力系统、工作团队等;(2)下属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外控等。应用:下属的工作 是结构化的,则支持型的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2)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 下属,指导式的领导可能被视为多余的;(3)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而外 控型下属对指导式领导更为满意。 【知识点】权变理论(费德勒) 一、观点: 1.团队绩效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与情景因素之间是否互相搭配。发明了“最不喜欢的工作伙 伴”量表。 二、领导方式 (1)工作取向:领导者主要关心工作 (2)人际取向:领导者乐于和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情景维度(3 维度) 1.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信赖和尊重的程度 2.工作结构: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程度 3.职权:领导者在甄选、训练、调薪、解聘等人事方面有多大的影响力和权力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1.7】领导理论中的权变理论强调的情景性因素不包括( )。 【2018.42】按照费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情景性因素的构成维度不包括( )。 A.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B.组织文化 C.职权 D.工作结构 【答案】B 【解析】根据情景维度:上下级关系、工作结构、职权,B 符合题意。 四、不同领导风格在不同情景下的效能 情景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好 好 好 好 坏 坏 坏 坏 工作结构 高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低 职权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领导效 关系取向 低 高 一般 低 能 工作取向 高 低 一般 高 情景维 上下级关 度 系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7.62】依据领导权变理论的观点,能使工作取向型的绩效高的情景是( )。 A.上下级关系坏、工作结构低、领导者职权小 B.上下级关系好、工作结构高、领导者职权大 C.上下级关系坏、工作结构高、领导者职权大 D.上下级关系好、工作结构低、领导者职权大 E.上下级关系好、工作结构低、领导者职权小 【答案】ABD 【知识点】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 理论)(乔治·格雷恩及同事) 一、观点: 1.理论情况:领导对组织成员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2.现实情况:领导对同一团体内部人员根据关系亲疏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团体中领导者与下属在确立关系和角色早期,把下属分为“圈里人”和“圈外人”。 二、结论: 1.领导对圈里人能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感情,很少采用正式的领导权威。 2.圈里人比圈外人承担更高的工作责任感,对于其所在部门贡献更多,绩效评估也更高。 三、互相改变的过程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这种交换过程是一个互惠的过程。 领导者们为了达到绩效目标和更持久的变化,应该着手于改变下属的自我概念。 同时作为 互惠的另一部分,下属通过他们的反应也在改变领导者的自我图式。 领导者和下属两者都 作为个体,通过团体进行反馈。 【出题角度】——综合题 【2010.6】关于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3.83】关于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强调领导公平对待每一个成员 B.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认为领导与下属的交换是一个互惠过程 C.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认为领导不能改变下属的自我概念 D.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反对领导把下属分为“圈里人”和“圈外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认为,这种交换过程是一个互 惠的过程。 【课程小结】 六个领导理论 1.特质理论 2.交易型(平庸型)和变革型(创新型)领导理论 3.魅力型领导理论——道德/非道德特征 4.路径—目标理论——指导式、支持型、参与式、成就取向式 5.权变理论——领导方式(工作取向、关系取向) 情景维度(上下级关系、工作结构、职权) 6.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圈里人”和“圈外人” 第二节 领导风格和技能 【本节知识点】 五个领导风格与技能 1.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2.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3.管理方格图和生命周期理论 4.领导者的技能 【补充】领导风格 领导者在实际领导中表现出的习惯化行为特点。 【说明】 独裁型——独断专行; 民主型——尊重大多数人意见; 放任型——顺其自然。 【知识点】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一、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格的经典理论 管理者中心 员工中心 X 理论 Y 理论 独裁 民主 生产中心 员工中心 产出 关怀 任务驱动 人际关系 督导 支持 指导 参与 【出题角度】——判断 【2019】 以管理者为中心的领导风格强调的有( )。 A.参与 B.支持 C.独裁 D.督导 E.关怀 【答案】CD 【解析】以管理者为中心的领导风格包括:X 理论、独裁、生产中心、亲密的、产出、任务驱 动、 督导、 指导。 选项 A、 B、 E 属于以员工中心。 【知识点】 早期关于领导风格的研究 (一)勒温的民主与专制模式 1.最初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儿童攻击行为的模式。 将领导作风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独裁、 民 主和放任。 (二)斯道格迪尔的研究 1.鉴别出一系列重要的领导特质 2.个体不可能只因为拥有特定的特质就能成为领导者,领导者拥有的特质必须与领导者行 使职能的情境相关。 3.人格和情境都是决定领导的因素 【知识点】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一、俄亥俄模式(2 维度) 1.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关心人、工作管理 关心人:领导者注重人际关系,尊重和关心下属的建议和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 作关系。 工作管理:领导者为了达成目标而在规定或确定自己与下属的角色时所从事的行为活动。 2.结论: 工作管理和关心人得分都高的领导比其他类型的(均低或一高一低)领导更能促使员工有 高的绩效和高的工作满意度。即,“双高”的领导更能促使高绩效和高工作满意度。 【2018.2】关于研究领导行为的俄亥俄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作管理是指领导者为了达成目标而在规定自己与下属的角色时所从事的行为活动 B.关心人是指领导者注重人际关系,尊重和关心下属的建议与情感 C.高度人际取向的领导者帮助下属解决个人问题 D.高度工作取向的领导者更加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的对待每个人 【答案】D 【解析】高度人际取向的领导者更加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的对待每个人,D 错误。 二、密歇根模式 1.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员工取向、生产取向 员工取向:关注人际关系,主动了解并积极满足员工需要。 生产取向:强调工作技术和任务进度,关心工作目标的达成。 2.结论:该模式支持员工取向领导作风 【出题角度】——判断 【2014.62】俄亥俄大学研究得出领导行为的维度包括( )。 【2011.8】关于领导风格的密歇根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知识点】管理方格图及生命周期理论 一、管理方格图(布莱克和默顿) 【助记】人站立位纵坐标。俱乐部会使人放松。 1.无为而治: 既不关心人,也不关心任务。只投入最少量的努力使必要的工作完成和维持适合的组织成 员关系。 2.最理想的领导风格: 既关心任务又关心人。工作的完成依靠高承诺的员工,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的相互依赖促 成信任和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3.乡村俱乐部型: 极度关心人的需要,但对任务漠不关心。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来创造一个友好、舒适的组织 氛围。 4.任务型管理: 极度关心任务,对人漠不关心。工作效率来自对工作条件进行布置,使人的因素的影响尽 可能小。 5.中庸式管理: 组织绩效的取得来自完成工作的需要以及将其保持在一个满意水平之间求得平衡。 【出题角度】——判断 【2019】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莱克和默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在关心人和关心任务的坐标上 都很高的领导风格是( )。 A.“乡村俱乐部” 的领导风格 B.“最理想” 的领导风格 C.“中庸式” 领导风格 D.“无为而治” 的领导风格 【答案】B 【解析】 坐标(9,9)既关心任务,又关心人,被该理论认为是最理想的领导风格。 【2012.8】布莱克和默顿的管理方格图中,位于坐标(9,9)位置的领导风格具有的特点是 ( )。 【2013.8】根据管理方格理论,“乡村俱乐部”领导风格的特点是( )。 二、生命周期理论(赫西和布兰查德) 1.影响领导者风格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下属的成熟程度。 工作成熟度—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工作成熟度越高,执行任务的能力越强,越不需 要他人的指挥。反之,则需要对其工作进行指导。 心理成熟度—从事工作的意愿或动机。心理成熟度越高,自觉性越高,越不需要外力推动。 反之,则要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角色职责。 【出题角度】——挖空题+判断 【2011.62】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下属的成熟度包括( )。 【2014.7】保罗赫塞的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就是指 ( )。 3. 根据工作取向与关系取向结合得出的 4 种领导风格 (1)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 领导规定工作任务、角色职责,指示员工员工做什么,如何做。(指导) (2)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 领导不仅表现出指导行为,而且富于支持行为。(指导+支持) (3)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 领导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共同决策) (4)授权:低工作——低关系 领导提供较少的指导或支持,让下级自主决定(放任) 【出题角度】——判断 【2019】 领导者的生命周期理论将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相结合,具有高工作—高 关系特点的领导风格是( )。 A.指导式 B.参与式 C.授权式 D.推销式 【答案】D 【解析】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 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选项 D 正确。 【类似题目】 【2010.7】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高工作—高关系的领导风格是( )。 【2012.7】根据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具有高工作一低关系特点的领导风格是( )。 【11/14】 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下属的成熟度包括( )。 4. 特点 强调被领导者的重要性,指出对于不同成熟度的员工,应采取不同形式的领导方式,以求 得最佳绩效。(区别对待) 【知识点】领导者的技能 一、领导者的三种技能:技术,人际,概念 1.技术技能:关注事 是指一个人对于某种类型的程序或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如:当员工升职并拥有领导责任后,他们的技术技能就会显得相对不重要了。作为经理, 他们更加依靠的是下属的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关心的是人 是指有效的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 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不能逃避有效人际技能的要求,这是领导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 3.概念技能:处理的是观点、思想 是指按照模型、框架和广泛联系进行思考的能力。如:制定长期计划。越高的管理职位,概 念机能的作用越重要。 结论:不同层次的领导者需要的技能的相对比例是不同的,管理层级越高,工作中技术技 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 【出题角度】——判断 【2010.8】在领导者的技能当中,按照模型、框架和关系进行思考的能力称为( )。 A.知识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人际技能 【答案】C 【解析】概念技能是按照模型、框架和广泛联系进行思考的能力,例如长期计划就需要用到 概念技能。 二、领导者技能发展的途径 (1)基于领导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和已经获得的知识为基础的方法来得到提高。 (2)辅导,讲师和领导者建立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讲师可以帮助领导者明确事业范 围和期望。 (3)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其他组织行为技能也可以用来发展领导技能。 【出题角度】——挖空题+综合题+案例 【2014.83】小张提高领导技能的途径可以包括( )。 【2016.3】关于领导者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领导者并不一定需要熟练掌握他所管理的团队的技术技能 B.管理层级越高,越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工作中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C.组织中较低层次的领导只要带领下属完成工作目标即可,不需要人际技能 D.领导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组织行为来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技能。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不能逃避有效人际技能的要求,C 说法错误。 【2014】小张是某工程设计公司从资深工程师团队中选拔上来的一位主管。他原来是公司的 技术骨干,在业务上总能拔得头筹。但是转到管理岗位后感觉压力很大,抱怨下属不支持 自己的工作,工作满意度明显降低。而很多下属员工也抱怨小张不通人情。此外,小张采用 的仍然是十五年前制定的管理流程,并没有随着市场和时间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管理的风 格与公司现在的业务不符。公司领导决定与小张深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聘请专业 讲师来提升他的领导技能。 81.从领导技能看,小张缺乏的是(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统筹技能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是一个人对于某种类型的程序或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涉及的是事; 2.人际技能是有效的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关心的是人。 3.概念技能是按照模型、框架和广泛联系进行思考的能力,处理的是观点、思想。 4.小张转到管理岗位后感觉压力很大,抱怨下属不支持自己的工作,工作满意度明显降低。 而很多下属员工也抱怨小张不通人情。所以,小张缺乏的是人际技能。5.小张采用的仍然是 十五年前制定的管理流程,并没有随着市场和时间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管理的风格与公司 现在的业务不符。所以,小张的概念技能也需要加强。 82.关于领导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领导者可以依靠下属的技术技能 B.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必须达到有效人际技能的要求 C.不同层次的领导者需要的技能的相对比例是不同的 D.领导层级越高,需要的技术技能越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的技能。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不能逃避有效人际技能的要求, 这是领导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层次的领导者需要的技能的相对比例是不同的, 管理层级越高,工作中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 83.小张提高领导技能的途径可以包括( )。 A.通过批评下属来提高领导能力 B.专业讲师对小张提供辅导 C.专业讲师帮助小张明确事业范围和期望 D.运用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其他组织行为技术发展领导技能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技能发展的途径。一种是基于领导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和已经获 得的知识为基础的方法来得到提高。另一种是辅导,讲师和领导者建立互相信任和尊重的 关系,讲师可以帮助领导者明确事业范围和期望。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其他组织行 为技能也可以用来发展领导技能。 84.领导者的成功取决于他的( )。 A.合适的行为 B.技能 C.行动 D.背景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的技能。领导者的成功取决于他的合适的行为、技能和行动。 【课程小结】 一、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二、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1.俄亥俄模式(关心人、工作管理) 2.密歇根模式(员工取向、生产取向) 三、管理方格图 (无为而治、乡村俱乐部、最理想、中庸、任务型) 四、领导者的生命周期理论 1.下属成熟度:工作成熟度、心理成熟度 2.四种风格:指导式、推销式、参与式、授权式 五、领导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三节 领导决策 【本节知识点】 1.决策过程 2.决策模型 3.决策风格 【知识点】决策过程 一、西蒙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 (1)智力活动:对环境进行搜索,确定决策的情境。 (2)设计活动:探索、发展和分析可能发生的行为系列。 (3)选择活动:在上一步可能的行为系列中选择一个行为。 二、明茨伯格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 (1)确认阶段:认知到问题或机会的产生,进行诊断。 (2)发展阶段:个体搜寻现有的标准程序或者解决方案,或者设计全新的。 (3)选择阶段:确定最终的方案。一般有三种选择方法。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9】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可以成为( )。 A.智力活动 B.情感活动 C.意志活动 D.选择活动 E.设计活动 【答案】 ADE 【解析】 西蒙的决策过程分为智力活动、 设计活动、 选择活动三个阶段 【类似题目】 【2010.9】西蒙将决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 )。 【2014.63】明茨伯格及其同事所提出的决策过程包括( )。 【2015.5】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 )。 【知识点】决策模型(3 模型) 1.经济理性模型 2.有限理性模型 3.社会模型 一、经济理性模型 1.从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 2.存在完整和一致的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3.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 4.对计算复杂性无限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佳备选方案 5.对于概率的计算不存在任何困难。 二、有限理性模型(西蒙) 1.选择备选方案:决策者试图使自己满意或寻找令人满意的结果。满意的标准可以是足够的 利润、市场份额、价格等; 2.决策者所认知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简化模型; 3.采用的是满意原则而非最大化原则,决策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必知道所有的可能方案; 4.可以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启发式原则,或商业窍门,以及一些习惯来进行决策。不需要很高 的思维和计算的能力。 有限理性模型同经济理性模型的关系:二者的差异体现在程度上,而非质的差异。 三、社会模型(弗洛伊德)来自心理学,理性模型相对的另一端 1.人类的行为主要由无意识的需求来驱动;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理性决策。 2.人们有坚持错误决策的倾向。 产生“投入的增加” 的原因: (1)项目的特点:例如投资回报的延期长,以及临时问题的处理,都有可能使决策者坚持 或者增加错误的行为。 (2)心理决定因素:一旦管理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他可能存在信息加工错误(使用了有 偏差的因素或者采取了比信息所证实的应当采用的行为更加激进的措施)。 同时由于决策者置身其中,负面信息被忽略,自身防御机制启动。 (3)社会压力:对于决策者来说,存在着同伴压力,以及需要维护自己的面子,所以继续 维持或增加错误行为。 (4)组织决定因素:不仅项目和任务的特点可以导致决策者固执己见,组织中沟通体系的 失效,政治体系的破坏以及拒绝变革都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主题角度】——综合题 【2010.62】按照经济理性决策模型,决策者的特征包括( )。 【2013.63】关于有限理性模型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8.53】关于决策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6.61】在决策过程中存在投入增加现象,也即人们坚持错误决策的倾向,下列可能导 致投入增加现象的因素包括( )。 【2017】 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认为,决策者在决策时依据的是( )原则。 【知识点】决策风格 一、决策风格的两个维度 1.价值取向: 决策者关心的是任务和技术本身,还是人和社会的因素 【说明】:“就事论事”还是“就人论事”? 2.模糊耐受性: 测量到的决策者需要的结构和控制的程度(低模糊耐受性),以及是否有能力在不确定的 环境中工作(高模糊耐受性)。 二、四种决策风格   较高模糊耐受性 关注任务和技术 【分析型】喜欢对情境进行分析, 【指导型】喜欢关注事实,迅速完 倾向于过度分析事物 关注人和社会 较低模糊耐受性 成工作 【概念型】视角宽阔,喜欢不同的 【行为型】能和他人很好合作,喜 选择。会空想和犹豫不决 欢公开交换意见;不喜欢困难的 决策 【助记】 1.就事论事,控制水平高,倾向于分析。【分析型】 2.控制水平低,仅仅指导而已。【指导型】 3.就人论事,控制水平高,倾向提出概念。【概念型】 4.控制水平低,只能付出行动。【行动型】 【出题角度】——判断 【2011.63】根据价值取向与模糊耐受性两个维度的组合,决策风格可以分为( )。 【2014.8】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以及很强的任务和技术取向,属于( )。 【2018.96】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16 年的生鲜创业公司。……由于本区域员工的能力、产能 存在差异,有的店铺下午六点下班,有的晚上八点半下班。曾先生和小李需要决定是否对 员工的下班时间做出统一规定。小李表示,这件事情的关键问题是统一下班时间后,原本 工作效率低的店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为了提高员工的效率,公司需要提供的资源及 相应的成本。 【2018.96】在决定是否统一下班时间的问题上小李的决策风格属于( )。 A.指导型 B.分析型 C.概念型 D.行为型 【答案】B 【解析】分析型: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及很强的任务和技术取向。喜欢对情境进行分 析,比指导型决策者评估更多的信息和备选方案。根据案例,小李表示,这件事情的关键 问题是统一下班时间后,原本工作效率低的店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为了提高员工的效 率,公司需要提供的资源及相应的成本。B 正确。 【2016.5】小张发现,他的领导在做决策时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讨论, 而且擅长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决策风格属于( )。 A.概念型 B.指导型 C.分析型 D.行为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决策风格。概念型: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并且倾向对人和社会 的关注。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视角宽阔,喜欢考虑不同的选择以及将来的可能性。他们为了收 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讨论,然后根据直觉进行决策。同时他们喜欢冒 险,擅长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过,有时候他们在进行决策时会陷入空想和犹豫不 决。 三、结论 决策者通常使用多于一种决策风格,这些风格可以体现决策者的优点和缺点,也可以解释 不同管理者在分析相同信息后作出不同决策的原因。 【课程小结】 六个领导理论 1.特质理论 2.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 3.魅力型领导理论 4.路径—目标理论 5.权变理论 6.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五个领导风格与技能 1.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勒温、斯道格迪尔) 2.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3.管理方格图 4.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 5.领导者的技能 三个领导决策 1.决策过程 2.决策模型(2018.53) 3.决策风格

16 页 336 浏览
立即下载
2013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3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 意) 1.下列民法基本原则中,被学者称为“帝王条款”的是()。 A.诚实信用原则 B.平等自愿原则 C.公序良俗原则 D.公平原则 答案:A 2.下列统计数据类型中,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是()。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定性数据 D.数值型数据 答案:D 3.关于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主要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维护金融稳定 C.办理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D.提供金融服务 答案:C 4.某年我国全国财政收入为 68518 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收入为 35916 亿元, 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340507 亿元,则当年我国的中央财政集中程度为()。 A.10.5% B.20.1% C.47.6% D.52.4% 答案:A 5.复式预算中经常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A.税收收入 B.收费收入 C.债务收入 D.基金收入 答案:A 6.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A 7.在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利率是()。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实际利率 D.基准利率 答案:D 8.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会计 信息,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明晰性 B.可靠性 C.及时性 D.重要性 答案:B 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是()。 A.现代企业制度 B.无产阶级政权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按劳分配制度 答案:C 10.下列会计项目中,属于企业非流动负债的是()。 A.应付账款 B.应付工资 C.长期债款 D.其他应付款 答案:C 11.某产品的生产需经过 8 道不同的加工工序,根据各道工序的合格率计算该 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应使用()。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答案:B 12.在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 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 A.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的价值形式 C.偶然的价值形式 D.扩大的价值形式 答案:A 13.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是()。 A.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D.现金流量表 答案:A 14.集中趋势测度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改组数据的()。 A.数值水平 B.离散程度 C.计量单位 D.相关程度 答案:B 15.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关于货币购买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之比 B.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正比 C.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决定汇率的基础 D.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答案:C 16.关于统计分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B.对于变量值较少的离散变量,通常采用组距分组 C.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下组限不在内” D.组距与组数成正比关系,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答案:A 17.商品经济师社会主义经济的()。 A.经济基础 B.发展趋势 C.必然结果 D.内在属性 答案:D 18.我国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采用的记账基础是()。 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权责发生制 D.收付实现制 答案:D 19.在概率抽样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一个被调查者的抽样方法是()。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判断抽样 答案:B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认 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而可以判决变更该行为的情形是()。 A.行政许可超越权限 B.行政命令违法法律 C.行政立法违法程序 D.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答案:D 21.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A.个人全部财产 B.个人及家庭全部财产 C.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D.个人全部货币资产 答案:C 22.在金融领域,一级市场是指通过金融工具的()来融通资金的市场。 A.发行 B.交换 C.抵押 D.转让 答案:A 23.商品经济生产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生产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C.政府减少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 D.要素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A 24.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会计上称为()。 A.历史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重置成本 D.公允价值 答案:D 25.下列产生分类方法中,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整个 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状况和相互关系的是()。 A.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B.三次产业分类法 C.两大部门类分类法 D.企业规模分类法 答案:B 26.下列行为中,属于无权代理的是()。 A.超越代理权的代理 B.自己代理 C.双方代理 D.恶意串通的代理 答案:A 27.假设某一预算年度中央本级预算支出规模安排为 3 万亿元,根据我国预算 法,则该预算年度中央预备费的最大规模可设置为()亿元。 A.900 B.300 C.600 D.1500 答案:A 28.某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按有关规定从低到高分为一级至五级。根据下表 中该企业按 2012 年度工人工资状况整理的累积频数分布表,该企业工资等级 为四级的工人占全体工人的百分比为()。 某国有企业 2012 年底工人工资等级累积频数分布表 工人工资等级 向上累积百分比(%) 一级  10  二级  20  三级  50  四级  85  五级 100 A.50% B.67.5% C.35% D.85% 答案:C 29.2012 年某地区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情况如下: 利润总额(万元)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 2000—3000 2 3000—4000 8 4000—5000 2 该地区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平均利润总额为()万元 A.2500 B.3000 C.3500 D.4000 答案:C 30.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短期金融工具的是()。 A.公债 B.股票 C.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D.银行债券 答案:B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列法院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简单民事案件的是()。 A.中级人民法院 B.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B 32.下列统计误差中,无法消除,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的是()。 A.有意瞒报造成的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填报错误造成的误差 D.汇总错误造成的误差 答案:B 33.按照法律规制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义务规制和()。 A.委任性规则 B.准用性规则 C.授权性规则 D.强行性规则 答案:C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 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这种诉讼制度属于()制度。 A.行政诉讼 B.督促程序 C.公益诉讼 D.支持起诉 答案:C 35.李某向某商业银行借款 100 万元,年利率为 5%,以复利计算,2 年后应偿 还本息共计()万元。 A.110.50 B.110.25 C.150.00 D.200.50 答案:B 36.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 A.上层建筑 B.社会制度 C.经济基础 D.意识形态 答案:C 37.各国划分货币层次通常采用的依据是()。 A.本位制 B.货币材料 C.货币单位 D.货币资产的流动性 答案:D 38.下列对数据特征的测度中,既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的是()。 A.离散数据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方差 答案:B 39.在会计实践中,通常将单位在日常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称为()。 A.经济业务事项 B.价值规律 C.经济活动 D.持续经营 答案:A 40.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下列客观事实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 是()。 A.自然人的死亡 B.缔结婚姻 C.自然灾害 D.意外事故 答案:B 41.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方向是()。 A.建立综合个人所得税制 B.建立分类个人所得税制 C.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D.建立统筹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答案:A 42.通常情况下,比例税率的优点是()。 A.税负公平 B.计算简便 C.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D.边际税率高于平均税率 答案:C 4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实现充分就业与收入分配公平 B.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 C.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D.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答案:B 44.下列税种中,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不发生转嫁关系的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财产税 答案:D 45.在企业会计核算时,通常将企业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应当在本期已 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称为()。 A.货币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收益性支出 D.投资性支出 答案:C 4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 A.进项税额扣除销项税额 B.销售额乘以使用税率 C.销售额乘以征收率 D.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 答案:D 47.某银行挂出英镑对美元的牌价为 GBPI=USD1.5100/1.5130,该银行从客 户手中买入 100 万英镑需要支付()万美元。 A.150.10 B.151.00 C151.30 D.152.10 答案:A 48.下列经济项目中,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账户的是()。 A.移民转移 B.侨汇 C.职工收益 D.无偿捐赠 答案:A 4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关于仲裁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B.仲裁协议应当写明提交仲裁的事项 C.仲裁协议无需选定具体的仲裁委员会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订立仲裁协议 答案:B 50.关于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体行政行为因为相对人申请复议而停止执行 B.行政复议以书面复议为基本方式,其他方式为补充 C.行政机关复议案件不能以调解方式结案 D.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承担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适当性的举证责任 答案:A  5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的结果。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B.社会制度变革 C.经济基础改变 D.政治制度变革 答案:A 52.价值规律通过市场商品价格的涨落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这种调节通 常只能是一种()。 A.事后调节 B.事前调节 C.随机调节 D.全程调节 答案:A 53.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是()。 A.私人企业 B.居民家庭 C.政府 D.慈善机构 答案:C 54.关于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金银复本位制→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B.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C.金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银本位制→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D.银本位制→金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答案:B 55.从总体上讲,我国实行的开放型经济是一种()。 A.阶段性开放 B.临时性开放 C.差别性开放 D.制度性开放 答案:D 56.在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消费 B.分配 C.交换 D.生产 答案:D 57.2012 年底,某地级市下辖 6 个区县的民用汽车拥有量(单位:万辆)分别为: 10 14 16 18 19 2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万辆。 A.16 B.16.5 C.18 D.17 答案:D 58.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概念是()。 A.财务状况 B.经营成果 C.现金流量 D.权益变动 答案:C 59.现代企业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其主要 组织形式是()。 A.现代公司制度 B.企业法人制度 C.有限责任制度 D.分层管理制度 答案:A 60.下列财政支出科目中,不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工资福利支出 B.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C.商品和服务支出 D.基本建设支出 答案:B  61.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称为 ()。 A.产业结构 B.产业布局 C.产业比例 D.产业特征 答案:A 62.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发行公债的最初目的是()。 A.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B.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C.用于弥补财政赤字 D.用于公共消费 答案:C 63.下列对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中,可以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这 两个因素对离散程度测度值影响的是()。 A.离散系数 B.极差 C.标准差 D.反差 答案:A 64.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政策上降低保障标准, 则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情况是()。 A.相对提高 B.保持不变 C.上下波动 D.相对下降 答案:D 65.在借贷记账法下,权益类账户的记账规则是()。 A.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余额在借方 B.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余额在贷方 C.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余额在借方 D.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余额在贷方 答案:D 66.由会计部门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分类,并据 以确定会计分录后填制的会计凭证称为()。 A.原始凭证 B.收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记账凭证 答案:D 67.关于货币本质的说法,错误的时()。 A.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C.货币可以表现商品价值,但本身已经没有使用价值 D.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互交换的能力 答案:C 6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拘留只能由()决定和执行。 A.人民政府 B.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 D.检察机关 答案:B 69.下列会计要素中,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是()。 A.收入 B.费用 C.利润 D.资产 答案:D 70.王某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已满 4 年,王某的下列亲属中,能够直接到人民 法院申请宣告王某死亡的人是()。 A.王某的父母 B.王某的配偶 C.王某的子女 D.王某的兄弟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71.人类社会发呢至今,曾出现过的基本社会经济形态有()。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个体经济 D.计划经济 E.市场经济 答案:AB 72.关于各类统计调查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普查使用的范围比较窄 B.统计报表均为全面调查 C.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比全面调查低 D.重点调查适用范围很广 E.典型调查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答案:ADE 7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轩会计法》,企业应办理会计手续并进行会计核算的经 济业务事项包括()。 A.会计人员的交接 B.财务成果的统计分析 C.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D.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E.以往、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答案:BCDE 74.商业银行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这种信用形式属于()。 A.国家信用 B.银行信用 C.消费信用 D.商业信用 E.直接信用 答案:BC 75.在使用第二手统计数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A.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B.无需评估保存完好的历史资料的可用价值 C.对不完整的历史数据,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设法进行适当的补充 D.在使用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数据可比性 E.只要统计指标名称未变,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具有可比性 答案:ACD 76.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商品经济欠发达条件下建设 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师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不具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 答案:ABCD 77.关于投资银行的说法,正确的有()。 A.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商业银行贷款 B.投资银行可以代理证券买卖 C.投资银行可以向工商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 D.投资银行可以参与工商企业的并购重组 E.投资银行可以代理发行或包销国债 答案:BCDE 78.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的有()。 A.增值税 B.资源税 C.消费税 D.车船税 E.营业税 答案:ACE 79.关于公共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B.公共财政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C.公共财政具有法制性特征 D.公共财政具有营利性特征 E.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答案:ABCE 80.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说法,正确的有()。 A.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 个月内 B.诉讼时效中止后,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无效 C.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D.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 E.权利人起诉至法院将导致诉讼时效中止 答案:AD 81.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 A.交易对象 B.交易工具 C.交易主体 D.交易价格 E.交易场所 答案:ABCD 82.我国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方式一般包括()。 A.立法管理 B.经济管理 C.协商管理 D.行业管理 E.自律管理 答案:ABE 83.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有()。 A.支付职工工资 B.收到税费返还 C.从银行提取现金 D.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E.取得银行借款 答案:ABE 8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人可以从事的民事活动有()。 A.接受赠与 B.继承遗产 C.房屋买卖 D.委托代理 E.接受奖励 答案:ABE 85.下列会计概念中,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有()。 A.货币计量 B.历史成本 C.公允价值 D.会计主体 E.持续经营 答案:ADE 86.建立宏观经济调控综合协调体制的基本要求有()。 A.保障重点 B.直接干预 C.目标统一 D.功能互补 E.适时适度 答案:CDE 87.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基础上新增加的统筹内 容包括()。 A.统筹各收入阶层的利益 B.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统筹一、二、三次产业 D.统筹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利益 E.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 答案:BDE 88.不兑现纸币本位制的特点包括()。 A.黄金和钞票可以并行流通 B.流通中的现金包括钞票和硬币 C.货币供给信用化 D.货币形式多样化 E.汇价由不同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来确定 答案:BCDE 89.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A.抽样调查具有经济性 B.抽样调查可以频繁地进行 C.抽样调查具有周期性 D.抽样调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E.抽样调查只适用于某些特定领域 答案:AB 90.我国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 A.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B.完善所得税制度 C.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D.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 E.支持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 答案:ACDE  91.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A.阶级矛盾 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E.各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 答案:CD 92.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财务会计报告格式和内容可以根据企业每年情况进行调整 B.财务会计报告编写前应做好财产清查和债务核实 C.财务会计报告应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编制 D.财务会计报告的结账日期应依据国家规定,不得提前或者延迟 E.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制 答案:CDE 9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核算标准 B.价值尺度 C.分配工具 D.流通手段 E.生产要素 答案:BE 94.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A.财政收入变化 B.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C.调整社会福利标准 D.消费结构调整 E.老年人口比重变化 答案:BCE 95.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 B.价格总水平 C.经济结构 D.税收征管人员的数量 E.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答案:ABCE 96.下列财政收入中,属于一般性财政收入的有()。 A.资源收入 B.债务收入 C.规费收入 D.国有资产收益 E.教育费附加收入 答案:ACDE 97.关于征信的说法,正确的有()。 A.征信可以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 B.征信可以帮助授信方了解信用申请人的真实资信状况和如期还款能力 C.企业和个人两大信贷征信系统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统一征信平台 D.征信服务包括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活动 E.征信无法对失信行为进行纠正 答案:ABCD 98.在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属于经济法部门的的法律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答案:BCD 99.关于货币供应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流通中货币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现金 B.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 C.流通中货币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所持有的现金 D.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个人存款 E.广义货币供应量不包括财政存款 答案:BCE 100.下列记账方法中,属于复式记账法的有()。 A.补充登记法 B.增减记账法 C.划线更正法 D.收付记账法 E.借贷记账法 答案:BDE 1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列由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中,可 以上诉的有()。 A.不予受理的裁定 B.对回避申请的裁定 C.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 D.中止执行的裁定 E.驳回起诉的裁定 答案:ACE 10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 财政收入 B.人均利润 C.年末人口数 D.国内生产总值 E.商品零售额 答案:ACDE 10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实行一审终审的案件有()。 A.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B.适用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 C.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 D.适用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E.高级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答案:ABCD 104.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违法行为 B.损害事实 C.主观过错 D.法定义务 E.因果关系 答案:ABCE 105.下列统计数据整理与显示方法中,适用于分类数据的有()。 A.条形图 B.圆形图 C.饼图 D.累积频数分布图 E.频数分布表 答案:ABCD

32 页 341 浏览
立即下载
2020年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0 年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题,每道题 2 分,共 20 分。) 1、胜任素质模型不适合应用于( A、晋升选拔 B、培训开发 ) C、甄选面试 D、职位分析 答案:D 解析:胜任素质是与组织的工作情境有关的,同时与一个人的高水平工作 绩效联系在一起,而职位分析是帮助组织确定某个职位需要承担的合理工作职 责和任务以及具备哪些条件的人适合承担这一职位。 2、团队 13 人组成,从事的工作相辅相成还各自承担原来的工作,团队类 型是( ) A、自我管理 B、虚拟 C、跨职能 D、问题解决 答案:C 解析:跨职能类型附和矩阵组织形式,短阵组织形式的特点为同属于两个 部门有两个领导,即在团队或项目中承担相应工作,又属于原来的职能部门。 3、人格讲究时效,保持一定情感距离,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属于( A、自恋 B、情绪 C、马基雅维利 ) D、精神病 答案:C 解析: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 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利主义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4、公司招网站设计员,设计网页,测试方法属于( A、工作样本测试 B、评价中心技术 ) C、知识测试 D、心理测 试 答案:A 解析:工作样本测试就是在一个对实际工作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模拟的环 境中,让求职者实地完成某些具体的工作任务的一种测试方法。其最大的测试 优点是测试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相关度非常高。 5、下列哪个不属于竞业限制人员( A、董事长 B、核心技术人员 ) C、会计五年 D、董事会秘书 答案:A 解析:竞业限制人员包括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以及负有保 密义务的人员。董事长属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不属高管层。 6、劳动力参与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一个国家来讲,劳动力参与率越高越好 B、其他条件一定时,女性相对工资率上升有助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C、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就业人口在劳动力年龄内人口所占百分比 D、养老金福利水平提高使退休人员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答案:B 解析: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 16 岁 以上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参与率与工资率成正相关关系。 7、情感一般包括( A、情绪和感受 )两部分 B、心境和感情 C、情绪和心境 D、情绪和感 情 答案:D 解析:情绪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感情包括情感和情绪。 8、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形是( ) A、企业发送录用信 B、员工根据领导安排,开始入职培训 C、劳动者同意录用信条件 D、企业对求职者进行面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也就是说 《劳动合同法》从实际用工之日起开始对劳资双方进行调整,而候选人表示接 受录用但实际用工之前,双方之间并非《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而是受《合同 法》的规范。接受入职培训相当于实际用工的开始,双方因此建立了劳动关 系。 9、上市公司可以采用的长期激励方法( A、收益分享计划 B、股票期权 ) C、利润分享计划 D、一次性奖金 答案:B 解析:长期绩效激励计划包括现股计划、期股计划及期权计划。收益分享 计划和成功分享计划属于团队奖励计划。一次性奖金属于短期奖励计划。 10、核定社保缴费基数,应参照( ) A、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B、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C、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两 者平均数 D、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两者加权平均数 答案:D 解析: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两者加权平均数。 第二部分案例题(共 6 道题) (一)2000 年至 2014 年微软失去行业垄断地位。2014 年改革 , 他首先基 于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趋势 , 制订了移动为先和云为先战略 ; 其次 , 还 重塑了组织文化,全知全能员工转变为强调学习成长  ,最后取消强制分级排 名绩效考核体系 , 重新建立了以促进合作、帮助成长、奖励价值为目标的绩效 体系。经过几年时间微软超越谷歌 , 位列第三。 1、微软是如何进行组织变革的? 参考答案: 答案一: 1、组织变革的程序包含以下四个步骤: ① 确定问题; ② 组织诊断; ③ 实行变革; ④ 变革效果评估。 微软的首席执行官通过对组织存在问题的分析,经过确定问题和诊断,从 两个方面进行变革: ① 业务层面的变革 从组织战略转型开始,微软的 Windows 系统曾经作为微软公司的核心引 擎,是企业营收的最根本模式,但在竞争对手不断实现操作系统的开放与免费 时,微软依然需要用户付费才能升级。所以,纳德拉提出两个方面的改革:第 一,直面现实,不再把 Windows 作为微软的核心增长模式;第二,在 Windows 之外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并将新的增长引擎确定为“云为先”战略,让 Azurewindows 取代成为微软新一代增长引擎。即将组织战略确定为移动和云数 据平台。 ② 组织层面的变革 重塑微软的企业文化,将原来要求成为全知全能型转变为强调学习与成长 型。组织设计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微软通过在薪酬、绩效等方面制度设计, 绩效方面强调合作而不是严格的等级差异,强调对创新努力的评价,这样有利 于组织拥有一种冒险创新的氛围。薪酬方面,减少薪酬体系的级别,也有利于 强调组织平等合作的文化氛围。 答案二: 微软为什么要组织变革?美国管理学家西斯史认为,当组织面临下列情况 之一时,就必须进行变革:决策失灵、沟通不畅、组织不能发挥效率、缺乏创 新。而微软公司的变革是因为感受到了危机,即企业创新能力下降、组织内部 效率低下,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智能终端、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子商 务等领域全面落后于竞争对手,使这家曾经无比辉煌过的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 有的危机。 微软新任 CEO 萨提亚纳德拉,于 2014 年 2 月走马上任,他主要从两个层面 对企业进行变革,一是业务层面,另外是组织层面,即推动组织文化的变革。 ① 业务层面的变革 从组织战略转型开始,微软的 Windows 系统曾经作为微软公司的核心引 擎,是企业营收的最根本模式,但在竞争对手不断实现操作系统的开放与免费 时,微软依然需要用户付费才能升级。 所以,纳德拉提出两个方面的改革:第一,直面现实,不再把 Windows 作 为微软的核心增长模式,首先革自己的命;第二,在 Windows 之外找到新的增 长引擎,并将新的增长引擎确定为“云为先”战略,让 Azurewindows 取代成为 微软新一代增长引擎。 ② 组织层面的变革 重塑微软的企业文化,即赋能他人。赋能他人可以超越狭隘自我,具备 “同理心”,也就是你先要学会如何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这里面包括对同 事的同理心以及对用户的同理心,以此点燃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新力。 组织设计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微软通过重塑赋能他人的企业文化,进而 影响到组织在薪酬、绩效等方面制度设计。绩效方面强调合作而不是严格的等 级差异,强调对创新努力的评价,这样有利于组织拥有一种冒险创新的氛围。 薪酬方面,减少薪酬体系的级别,也有利于强调组织平等合作的文化氛围。 2、分析微软通过组织变革要达到什么目标? 参考答案: 答案一、 组织变革的根本目标是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增强组织活力,实现组 织目标,提高组织的效能,并最终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组织变革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对其自身进行的调整和修 正,因此,组织变革应做到使组织更适应环境、使管理者更适应环境、使员工 更适应环境。 微软公司所进行组织变革,正是因为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所进行的组 织战略变革,而对内部组织文化的重塑和组织设计方面的调整,则是为了适应 组织战略调整后组织内部与战略发展相匹配,使组织能够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 顺利达成。 答案二、 组织发展是有计划变革及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 和员工的幸福感。组织发展的目的在于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合作与参与过 程以及质询精神。 微软公司通过业务层面和组织文化两个层面的变革,其核心目标是: ① 对人的尊重:认为员工是负责、明智、关心他人的,有自己的尊严,应 该受到尊重。 ② 信任和支持:主张建立新型、有效而健康的组织,形成信任、真诚、开 放和支持的氛围。 ③ 权力平等:不强调等级权威和控制。 ④ 正视问题:不把组织中的问题掩蔽起来,公开问题,让员工们发表意 见。 ⑤ 鼓励参与:鼓励员工参与决策的改革,发挥其主动性。 3、结合组织发展相关内容,简述可以采用哪些组织发展技术或措施促进变 革? 参考答案: 组织发展方法分为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和现代的组织发展方法。 (1)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结构技术和人文技术。 ① 结构技术是通过有计划地改革组织结构,改变其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 度的技术,是影响工作内容和员工关系的技术。 ② 人文技术是通过沟通、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 和行为的技术,主要包括: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质量圈、团际发展等。 (2)现代的组织发展方法有全面质量管理和团队建设两种。 (二)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增强国有企 业活力,提升国有企业效率,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背景。某公司是 一家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企业,有正式员工 2500 人,计划在明年全面启动薪酬改 革,该公司是从科研事业单位转制而来的国有企业,从事行业特种设备的科 研、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职位设置复杂,差异性大,由于公司的薪酬管理 存在诸多问题,如核心岗位的薪酬水平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同层次岗位员 工收入水平差距不合理,薪酬设置不能体现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差异,干多干少 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造成核心岗位人员、高层次人才短缺。公司薪酬改 革的目的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企业创造力和提高市 场竞争力,改革的核心思路是向关键岗、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 高全能人才倾斜,利用职位薪酬体系,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调整不合理收入 分配差距,建立健全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绩效贡献为依据的薪酬管理制度, 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做到收入能增能减。 1、该公司薪酬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该公司薪酬体系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如下: ① 公平性原则 公平感是首要考虑因素。公平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外部公平性,即同一 行业或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位的薪酬应当基本相同,因为 对他们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要求相似,他们的各自贡献也相似。二是内部公 平性,指同一企业中不同职位所获薪酬应正比于各自的贡献。三是个人公平 性,涉及同一企业中占据相同职位的人所获薪酬之间的比较。 ② 竞争性原则 竞争性原则是指在社会上和人才市场中,企业的薪酬标准要有一定的吸引 力,才足以战胜市场中同行业、同等规模的其他企业,获得企业所需的核心人 才。企业薪酬的竞争性不仅体现在较高的薪酬水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取决 于灵活多变的薪酬结构。 ③ 激励性原则 单纯较高的薪酬水平已不能有效刺激员工努力工作,要想建立一套科学合 理的具有较强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就必须在内部各类、各级职位的薪酬水平 上,适当拉开差距,以真正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④ 经济性原则 提高企业的薪酬水平,固然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员工激励性,使企业在 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一定的优势,但同时由于人工成本的提高,企业在产品市场 的竞争能力必定会有所下降。所以在薪酬体系设计时,应力求使用有限的薪酬 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⑤ 合法性原则 企业薪酬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劳动用工及人事的有关法律、法规, 尤其要体现对劳动者的尊重、公正,避免不应有的歧视。 2、从职位薪酬体系设计步骤看,该公司应如何开展职位薪酬体系设计。 参考答案: (1)该公司进行职位薪酬体系设计的步骤如下: ① 明确企业基本现状及战略目标 企业现状及未来战略目标是制定薪酬政策,进行薪酬决策的重要前提条 件。只有明确了企业现状及未来战略目标才能确定适合本企业的薪酬水平,才 能建立具有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的薪酬体系。 ② 工作分析及工作评价 工作分析是确定薪酬体系的基础,是在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前提下, 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明确企业内部各职位的职责权责、任职资格。工作评价主 要是为了解决薪酬的内部公平性问题。 ③ 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主要是为了解决薪酬的外部竞争性问题。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 收 集企业所关注的竞争对手或同行业类似企业的薪酬水平及相关信息,并根据薪 酬曲线得出本企业各职位薪酬所处的位置。 ④ 确定薪酬水平 在薪酬调查结束后,就应结合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确定薪酬水平。确定薪 酬水平时,企业可以选择领先策略、跟随策略或滞后策略,也可以根据职位特 点不同,在企业内部实行混合策略。 ⑤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结构设计是内部一致性和外部竞争性这两种薪酬有效性标准之间进行 平衡的一种结果。完整的薪酬结构中主要包括薪酬等级、薪酬等级内部变动范 围和相邻薪酬等级间的关系等。 ⑥ 薪酬预算与控制 薪酬预算就是预先性的成本分析过程,通过薪酬预算可以提前估计出企业 的人工成本,进行相应的控制。 (2)该公司进行薪酬体系设计的流程为: ① 了解一个组织的基本组织结构和职位在组织中的具体位置; ② 收集与特定职位性质有关的各种信息,即进行职位分析工作; ③ 整理通过职位分析得到的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把重要的信息描述 出来并加以确认,编写包括职位职责、任职资格条件等信息在内的职位说明 书; ④ 对典型职位的价值进行评价,即完成职位评价工作; ⑤ 根据职位的相对价值高低进行排序,即建立职位等级结构,这一职位等 级结构同时也就形成了薪资的等级结构。 3、列举说明各种职位评价方法,根据该公司职位特点,为其选择适合的职 位评价方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职位评价方法主要是找出企业内各职位的共同付酬因素,根据一定的评价 方法,按每个职位对企业贡献的大小,确定其在企业内部的相对价值。 职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排序法、分类法、要素计点法和因素比较 法。 ① 排序法是职位评价中使用较早的一种较为简单,最易于理解的评价方 法。通常以职位说明书和企业规划为基础,比较每两个职位之间的级别关系, 并根据职位相对价值的大小来确定职位等级。 ② 分类法需要预先制定一套供参考的等级标准,再将各待定级别的职位与 之对照,从而确定该职全的相应级别。 ③ 要素计点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量化评价方法,它也是先设计出一套供比 较的评级标准尺度,再将职位在各报酬要素上进行分解,最终得出该职位的相 对价值。 ④ 因素比较法也是要找出适当的付酬要素,但它无须预先开发一个“评比 标尺”,而是先在本企业中找出若干有代表性的标杆职位作为评价时的参照 物。 结合该公司的特点,适合采用的职位评价方法是要素计点法。要素计点法 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量化评价方法,它的优点是更为精确,评价结果更容易被员 工所接受,同时允许对职位之间的差异进行微调。而排序法和分类法只能适用 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因素比较法因为员工不易理解,员工对其准确性和公平性 容易产生质疑,不适合该企业。 (三)某餐饮店系百年老店,以风味小吃闻名,一直坚持小规模经营,仅 有员工 50 名,2020 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店上座率不足 10%,各项成本不 断攀升,利润大幅下滑,苦撑半年,难以为继,该店计划集中裁员 8 人,店长 让经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店长要求,经理制定了该店集中裁员实施方 案,主要内容是: 一、裁员时间节点。 4 月 10 日前,提出经济性裁员名单,4 月 15 日前,店长决定最后裁员名 单,5 月 1 日前向人事部门书面报告,5 月 30 日前,完成裁员。 二、裁员名单(8 人)。 1、张某,男性,1963 年 5 月出生,2001 年 3 月在本店工作至今。 2、李某,男性,1999 年 7 月出生,2017 年 5 月在本店工作至今,身体残 疾。 3、王某,女性,1982 年 6 月出生,与本店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赵某,女性,1985 年 3 月出生,丈夫亡故,有一个 5 岁孩子由其抚养。 5、孙某...... 6、钱某...... 7、刘某....... 8、年某....... 三、待遇安排。 1、每个被裁人员的经济补偿=N×0.5×解除劳动合同前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和 奖金之和,其中 N 为员工在本店工作年限,且 N≤10。 2、为避免进一步裁员,老店剩余职工全部降薪 20%。 1、这家企业是否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及程序进行裁员,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经济性裁员是由于市场因素或经常不善,企业为降低成本,被迫采取裁员 行为来缓解经济压力。但在实施经济性裁员时,要告知员工企业裁员的必要 性、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在实施经济性裁员之前应当获得政府及有 关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对经济性裁员的认可,并在裁员前,企业制定的裁员方案 须交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请代表充分发表意见,经修改后通过。 该公司经济情况符合经济性裁员的条件,但在裁员的操作程序方面并不符 合法律规定,即没有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也没有经过工会或职工代表大 会讨论,也没有向员工说明裁员情况,以目前的实施程序该企业不能进行经济 性裁员。 (答案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可以实施裁 员: ① 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②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③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 要裁减人员的; ④ 其它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 合同无法履行的。 根据该企业在疫情期间较长时间没有经营收入,导致生产发生严重困难, 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款第 2 款规定,具备实施经济性裁员的条件。 但在裁员的操作程序方面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即没有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报 告,也没有经过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也没有向员工说明裁员情况,以目 前的实施程序该企业不能进行经济性裁员。) 2、该店集中裁员方案存在哪些错误,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该企业在裁员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错误: (1)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进行裁员时,如果需要裁减人员二 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 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 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该公司裁员人数超过了员工总 人数的百分之十,但该店即没有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也没有向劳动行 政部门报告,在裁员流程方面存在问题。 (2)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 人员: ① 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限期劳动合同的; ② 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③ 家庭无其它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本案被裁员工中,有属于优先被留用的人员,不应当作为被裁员的对象。 (3)该企业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计算办法有误。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按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 1 年支付 1 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的,按 1 年计算;不满 6 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的经济补偿。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 12 年。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 动者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 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工资不满 12 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 工资。 (4)给员工降低薪酬属于变更劳动合同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该公司单方面决定的降薪行为,如果员工对此存在异议, 双方无法协商答成一致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 1 道题) 某公司在未来五年规划中提出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公司的核心能 力”,并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出明确的要求 。试从培训开发程序的角 度,论述公司应如何构建有效的培训开发体系,分析人才梯队建设的知道思想 和原则,说明人才梯队建设的方法。 参考答案: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人力资源成为竞争的关键。特别是企业之 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为人才的竞争,这也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人才 的培养,并通过实施人才梯队建设来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以 下从组织培训与开发的角度,分析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建设人才梯队,具体内容 如下: 第一,进行人才盘点。 根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需要,为了保证人力资源的及时、充足供应,对关 键岗位制定接班人计划,对相关岗位进行人才储备,以建立人才梯队。所以, 首先必须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掌握各岗位还需要多少人力,然后对 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进行预测,清楚人力资源有哪些来源,最终 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构建胜任力模型和建立任职资格体系。 胜任素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使组织更 容易发现哪些职位或工作角度之间具有更为一致的胜任素质要求,从而为员工 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清晰的路径。而企业的继任候选人与储备人才甄选、人 才梯队资源库建设、人才培养、继任者选拔都需要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 胜任力模型倾向于与工作不直接相关的潜质的评价,而任职资格体系侧重 于与该职业工作相关的能力评价,所以,胜任力模型与任职资格体系都是人才 梯队建设的依据和基础。 第三,人才职业生涯规划。 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是使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一 致,促进人才梯队建设,保证企业未来人才需求和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避免企业人才断档和后继无人的情况出现。 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应注意明确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中的各方面 责任: 一是员工本人的责任,员工要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动机和兴趣,明确自己 当前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以及具体的开发需求;积极获取关于自己的知识、技 能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的反馈,并制订有针对性的开发计划来加以改进;努力 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关工作群体保持接触,扩大视野和工作中的人际交 往范围;积极利用各种培训和开发机会来提高自身能力,并努力通过达到较高 绩效水平引起组织的关注。 二是直接上级的责任,直接上级是对员工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人之一。直 接上级的责任在于帮助员工确定现实、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明确开发的 需求;倾听员工在职业生涯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帮助他们界定问题的性质,共 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使员工明确组织对他们的 绩效期望和工作要求,并对员工的实际表现作出评估,提供反馈;积极推荐员 工参加相关的培训与开发活动,同时在有职位空缺时,推荐合适的员工作为候 选人。 三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帮助组织制定系统 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体系;组织专门的培训与研讨活动,帮助员工树立 正确的职业生涯开发观念;利用各种专业工具来帮助员工对自己的价值观、兴 趣、技能等进行测评,以明确他们的开发需求;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开发机 会;基本绩效评价结果帮助员工分析潜在知识、技能缺陷;就员工在职业生涯 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作出评估和反馈,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 第四,建立人才梯队资源库。 通过前面的人力资源盘点,厘清了企业的人才缺口,企业必须进行人才梯 队建设,对关键岗位制定继任者计划,相关岗位制定储备人才计划,建立企业 人才梯队资源库,挑选有潜力的员工进行测评,使测评合格者进入人才梯队资 源库。 第五,进行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进入人才梯队资源库的人才,根据继任计划/人才储备计划,结合员工个人 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企业对人才梯队资源库的人才规划培训课程并设计培养 方法,制定培养管理制度,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以达到人才梯队建设的 目的。企业对进入人才梯队资源库的人才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企业会根据目 标岗位/通道层级对人才的需要,在资源库中选拔继任者,对于选拔成功或选拔 失败者,均从人才库中移出,企业再根据储备人才的需要,再甄选一批人才进 入人才库,周而复始,不断为企业培养合格的继任和储备人才。 第六,员工开发方法 组织可以采用的员工开发方法包括:正规教育法、评价法(标杆法、360° 反馈法)、工作实践体验法(职位扩大化、职位轮换、调动、晋升和降职、临 时派遣)、开发性人际关系建设法(导师指导计划、教练辅导计划)等。 第七,人才梯队管理 人才梯队建设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企业人力资源各方面的工作 均密切相关。企业必须制定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规范人才 梯队建设过程,确定人才梯队建设的工作内容和范围,通过有效管理,保证人 才梯队建设工作高效、顺利进行。

15 页 327 浏览
立即下载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点重点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点重点

第一章 组织激励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等的物质需要,及对归属、爱等的社 会需要。 二、动机 1、动机的概念: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 满足人的需要。动机有三个要素:1)决定人行为的方向;2)努力的水平;3)坚持的水平。 2、动机的分类: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又称外在动机) 三、激励 1、激励的概念: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激励对于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 员工出色的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激励的类型:(1)从激励内容角度分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2)从激励作用的角度分类:正向激励和负向激 励。(3)从激励对象的角度分类: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划分的五层次人类需要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2、主要观点 (1)人具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以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有激励作用。 (3)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 (4)以上五种层次的需要还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前三个层次为基本需要,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要,因为前三者 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而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 3、在管理上的应用(简单了解) (1)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内在激励。 (2)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因为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 (3)该理论还表明,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4、局限性 五层次需要并不严格成阶梯关系,不是某种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再有激励作用,也不是只有当第几需要 都得到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 二、双因素理论 1、内容 赫兹伯格认为,满意与不满意并不是或此或彼、二择一的关系:一些令人不满的因素虽然被去除,并不一定就令 人满意;而一些令人满意的因素即使不存在,也不一定就使人不满;于是,满意的反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反面 是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等因素。 保健因素: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表解: 2、在管理上的应用 1 让员工满意防止员工不满意 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消除不满,却不一定能激励员工;要想激励员工,必须重视员工的成就感、认同 感、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等。 三、ERG 理论(奥尔德佛) 奥尔德佛提出 ERG 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 (1)生存需要(Existence)。 (2)关系需要(Relation) 。 (3)成长需要(Growth) 。 ERG 理论认为,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满足低层次需要 的欲望就会加强。 四、三重需要理论 1、主要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里兰提出三重需要理论。 (1)成就需要:指个体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 成就需要高的人有三个特点:一是选择适度的风险;二是有较强的责任感;三是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大 公司的杰出的总经理往往没有很高的成就动机。 (2)权力需要:指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 权力需要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别人,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高权力需要是高 管理效能的一个条件,甚至是必要的条件。杰出的经理们往往都有较高的权力欲望。 (3)亲和需要:指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亲和需要强的人往往重视被别人接受和喜欢,他们追求友谊和合作。这样的人在组织中容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 人际关系,易被别人影响,因而往往在组织中充当被管理的角色。出色的经理的亲和需要相对较弱。 2、在管理上的应用 在对员工实施激励时,需要考虑员工这三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以便提供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激励措施。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出色经理人的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的特点是:成就需要较低、权力需要较高、亲 和需要较低。 五、公平理论 1、主要内容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 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 投入包括员工认为他们带给或者贡献给工作的所有丰富多样的成分——员工所受的教育、资历、工作经验、忠 诚和承诺、时间和努力、创造力以及工作绩效等;产出是他们觉察到从工作或雇主那里获得的报酬,包括直接的工 资和奖金、额外福利、工作安全等。 比较方法包括纵向比较(组织内自我比较和组织外自我比较)和横向比较(包括组织内他比和组织外他比)。 2、感到不公平的员工恢复公平的方法: 1)改变自己的投入或者产出; 2)改变对照者的投入和产出; 3)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4)改变参照对象; 5)辞职。 3、在管理上的应用 (1)根据员工对工作和组织的投入给予更多的报酬,并确保不同的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大致相同,以保持员工 的公平感。 (2)因为公平感是员工的主观感受,应经常注意了解员工的公平感。对于有不公平感的员工予以及时的引导 或调整报酬。 六、期望理论(弗罗姆) 2 1、主要内容 该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动,如努力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在一定概率上达到某种结果, 并且这种结果可以带来他认为重要的报酬。效价×期望×工具=动机 效价: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程度,它是对个体得到报酬的愿望的数量表示。(个人需要多少报酬) 。 期望: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程度,是员工对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绩效的估 计值,用概率表示。 (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 工具: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 。 期望理论的特色是,它强调情景性,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每个人的动机。 2、在管理上的应用 期望模型中的三个因素可以有多种组合,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高的正效价、高期望和高工具。如果得到报酬 的愿望高,但是另外两个估计的概率值都很低,则动机很可能最多也只是中等水平,也就是说,如果期望和工具都很 低,那么即使报酬的效价很高,动机也会很弱。 七、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一种行为主义的观点,强化理论 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理状态。行为矫正是强化理论的应用。 第三节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含义和目标设定的过程 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激励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通过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 的、可行的而且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 过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2、目标管理的要素:目标具体化、参与决策、限期完成、绩效反馈 二、参与管理 1、参与管理。就是让下属人员实际分享上级的决策权。 2、质量监督小组。通常由 8 到 10 位员工及 1 名督导员组成,小组成员定期集会讨论质量方面的难题,分析问题出现 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然后监督实施。质量监督小组是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的模式。 三、绩效薪金制 重点 1、绩效薪金制的概念 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激励措施,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计件工资、工作奖金、利润分成、按利分红等。绩效可以是 个人绩效、部门绩效和组织绩效。绩效薪金制的实施必须以公平、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为基础。绩效薪金制优点:在 于他可以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 计件工资通过确定每件产品的计件工资率(即每件产品的报酬),将员工的收入和产量直接挂钩。 按利分红是把薪酬和企业效益(利润)联系在一起。 2、斯肯伦计划 它融合了参与管理和绩效薪金制两种概念,被称作是“劳资合作、节约劳动支出、集体奖励”的管理制度。该 计划的主张是:(1)组织应结合为一体,不可分崩离析(2)员工是有能力而且愿意贡献出他们的想法和建议的 (3)效率提高后所增加的获利,应与员工共同分享。 斯肯伦计划有两项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是设置一个委员会,二是制定一套分享成本降低所带来利益的计算方法。 委员会由劳资双方推派代表组成,其职能是审核员工所提出的建议,找出最佳方案予以实施。同时,委员会还负责计 算实施建议后节约了多少成本,并按照 75%归员工、25%归公司的方式分配节省下来的这部分成本。 斯肯伦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劳资双方是否能够彼此相互信赖,以及整个组织中的所有员工是否对这一制度报 以强烈认同的态度。 第二章 领导行为 3 第一节 领导理论 领导指的是一种影响群体、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 领导有两个基本的特点:(1)领导必须有影响力(2)领导还必须具有指导和激励的作用。 一、特质理论: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格特质与能否成为领导的关系上。 传统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某些固有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先天具备这些特质的人 才有可能成为领导。 特质理论的不足:(1)忽视了下属的需要(2)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3)忽视了情景因素 (4)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 二、改变型领导理论 美国伯恩斯把领导分为两种类型:交易型和改变型。 (1)交易型领导:强调的是一个人在组织中的与位置相关的权威和合法性,任务的明晰度、工作的标准和产出, 他们很关注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这些领导更多依靠组织的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员工的绩效。 (2)改变型领导:通过更高的理想和组织价值观来激励他的追随者们,能够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他们更多 地通过自己的领导风格来影响员工和团队的绩效。 如下为交易型和改变型领导者的特征和方法: 伯恩斯认为在多数情况下,交易型领导者依靠的是消极型差错管理,多以交易型领导是一种相对平庸的管理, 而改变型领导则导致组织在革新和变化中的超额绩效。所以通过补充、选拔、晋升、培训和发展培养出的改变型领 导,会使组织有效地运转并且健康地成长。 三、魅力型领导理论 罗伯特·豪斯在伯恩斯改变型领导的基础上提出了魅力型领导理论。 魅力型领导者是指具有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以及使用个性化风格的领 导者。魅力型领导者的追随者认同他们的领导者及其任务,表现出对领导者的高度忠诚和信心,效法其价值观和行 为,并且从自身与领导者的关系中获得自尊。 魅力本身是一个归因现象,会随着情境发生变化。能够促使魅力归因的领导特质包括自信、印象管理技能、社 会敏感性和共情等。 魅力型领导者的道德特征和非道德特征 四、路径——目标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是由罗伯特•豪斯提出的,该理论采纳了俄亥俄模型的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的思路,并同激 励的期望理论相结合。 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下属的目标与群 体或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如果想要被下属接受,就必须能够为员工提供满足感,这种满 足感既有关于现时的,也有关于未来的。 该理论认为领导的激励作用在于:一是使绩效的实现与员工需要的满足相结合;二是为实现有效的工作绩效 提供必须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 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 (1)指导式领导: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 (2)支持型领导: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 (3)参与式领导: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 (4)成就取向式领导:设定挑战性目标、鼓励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豪斯假定领导者具有变通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而表现出上述各种不同的领导行为。路径——目标理论提出 了两个权变因素作为领导的领导行为和结果之间的中间变量:一是下属控制范围之外的环境因素,如工作结构、正 式的权力系统、工作团队等;二是下属的个人特征,如经验、能力、内外控等。 五、权变理论 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团队绩效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与情境因素之间是否搭配。费德勒将领导方式区分为工 作取向和人际取向两类。如果一个人对他最不喜欢的工作伙伴也用肯定性的形容词去描绘,说明他乐于和同事形成 4 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人际取向型的;反之,则认为该领导者主要关心生产,属于工作取向型的。 费德勒认为,情景因素可以分为三个维度:一是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主要指的是下属对领导者信任、信赖和尊重 的程度;二是工作结构:主要指的是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程度;三是职权:主要指的是领导者在甄选、训练、调薪、 解聘等人事方面有多大的影响力和权力。 不同领导风格不同情景下的效能 在任务高度程序化以及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很好的情况下,领导者们会觉察到任务导向更加有助于工作绩效的 提高。 六、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乔治•格雷恩及其同事提出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简称 LMX 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团体中领导者与下属在确立关系和角色的早期,就把下属分出“圈里人”和“圈 外人”的类别。 LMX 的推进分为四个阶段:(1)区分领导——下属的二元探索;(2)对 LMX 关系中的特征及其组织含义/结 果的调查;(3)对二元合作关系建构的描述;(4)在团体和社会网络水平上区别二元关系的集合。其中,第四步 也包括了组织内部的网络以及与客户、供货商、股东等外部的关系。 第二节 领导风格与技能 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实际领导中表现出的习惯化行为特点。在组织行为学的早期研究中,已经直接或者间接 涉及对领导风格的讨论。例如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格的经典的 X 理论和 Y 理论,X 理论代表了传统权威的管理风格,Y 理论代表了启发式、人性化的管理风格。 交易型和转换(改变)型领导理论用组织愿景和“做正确的事情”来激励下属。 领导的两个主要功能:关心人与工作管理。 领导风格既可能是正性的也可能是负性的。 一、早期关于领导研究 1、勒温的民主与专制模式:最初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模式,每个俱乐部有三种领导类型:独裁、民主、放任型。不同 的领导风格能够在相似的组织中产生不同的反应。 2、斯道格迪尔的研究:人格和情景都是决定领导的因素。 二、 俄亥俄模式和密西根模式 1、俄亥俄模式:关心人和工作管理。 关心人是领导者注重人际关系,尊重和关心下属的建议和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高度人际取 向的领导者帮助下属解决个人问题,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对待每一个下属,关心下属的生活、健康、地位和满意度。 工作管理是领导者为了达到目标而在规定或确定自己与部属的角色时所从事的行为活动,包括工作任务、工作 关系、工作目标。高度工作取向的领导者关注员工的工作,要求维持一事实上的绩效水平,并强调工作的最后期限。 许多研究发现,工作管理和关心人得分高的领导,比其他类型的领导更能促使员工有高的绩效和高的工作满意 度。 2、密西根模式 他们得到了两个描述领导行为的维度:员工取向和生产取向。 员工取向的领导者关注人际关系,主动了解并积极满足员工需要。生产取向的领导者强调工作技术和任务进度, 关心工作目标的达成。密西根模式发现员工取向的领导风格与团体高绩效和员工高满足感相关,生产取向的领导风 格则和低绩效、低满足感相关。因此该模式支持员工取向的领导作风。 与俄亥俄模式相比较,密西根模式在维度的数量和性质上与其极为相似,因而这两种模式理论能够互相印证, 具有很高的效度。 三、布莱克和默顿管理方格图 四、领导者的生命周期 作为管理方格理论的扩展,赫塞和布兰查德发展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影响领导者风格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5 是下属的成熟度,即个体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能力与意愿。成熟度包括两个方面:(1)工作成熟度(2)心理成熟度。 赫塞和布兰查德将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相结合,得出四种领导风格: (1)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领导规定工作任务、角色职责,指示员工做什么,如何做。 (2)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领导不仅表现出指导行为,而且富于支持行为。 (3)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领导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4)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领导提供较少的指导或支持,让下级自主决定。 情景理论与其他权变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强调了被领导者的重要性,指出对于不同成熟度的员工,应采取 不同形式的领导方式,以求取得最佳绩效。 五、领导者的技能 领导者的三种主要技能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一个人对于某种类型的程序或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2)人际技能:有效地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 (3)概念技能:按照模型、框架和广泛联系关系进行思考的能力。例如,长期计划就需要用到概念技能。在越 高的管理职位上,概念技能的作用也就越重要。 概念技能处理的是观点、思想,而人际技能关心的人,技术技能涉及的则是事。 管理层级越高,工作中的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 技能的发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基于领导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提高。 另一种是辅导,讲师和领导者建立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讲师可以帮助领导者明确事业范围和期望。除此之外,培 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其他组织行为技能也可以用来发展领导技能。 第三节 领导决策 决策是指在不同的选择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 一、决策过程 1、西蒙的决策阶段:智力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 2、明茨伯格的决策阶段:确认阶段—→发展阶段—→选择阶段 二、决策模型 1、经济理性模型 决策者在任何方面都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具备以下特征:  从途径——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  存在完整和一致的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 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  对计算复杂性无限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佳备选方案。  对于概率的计算不存在任何困难性。 2、有限理性模型 相对于理性模型而言,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更加接近现实。该模型认为: (1)在选择备选方案时,决策者试图使自己满意,或者寻找令人满意的结果。满意的标准可以是足够的利润、市 场份额、价格等。 (2)决策者所认知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简化模型。 (3)由于采用的是满意原则而非最大化原则。 (4)可以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启发式原则,或者商业窍门,以及一些习惯来进行决策。 与理性模型相比,西蒙的模型同样是理性和最大化的,但是这里的理性受到了限制,决策者以满意为决策的终 点,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做到最大化。所以有限理性模型与理性模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程度上,而非质的差异上。 3、社会模型 与理性模型相对的另一端,是来自心理学的社会模型。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需 求来驱动的,人类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理性决策,做出非理性决策。 6 另外,有一部分决策者认为人们有坚持错误决策的倾向,他们称之为投入的增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四个: (1)项目的特点:出现这种投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项目的特点。例如投资回报的延期,以及临时问题 的处理,都有可能使决策者坚持或者增加错误的行为。 (2)心理决定因素:一旦管理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他可能存在信息加工错误(使用了有偏差的因素或者采 取了比信息所证实的应当采用的行为更加激进的措施)。同时由于决策者置身其中,负面信息被忽略,自身防御机 制未启动。 (3)社会压力:对于决策者来说,存在着同伴压力,以及需要维护自己的面子,所以继续维持或者增加错误行 为。 (4)组织的决定因素:不仅项目和任务的特点可以导致决策者固执己见,组织中沟通体系的失效,政治体系的 破坏以及拒绝变革都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三、决策风格 两个维度:价值取向与模糊耐受性。 价值取向是指决策者关心的是任务和技术本身,还是人和社会的因素。 模糊耐受性是指测量到的决策者需要的结构和控制的程度(低模糊耐受性),以及是否有能力在不确定的环 境中工作(高模糊耐受性)。 两个维度上各有高低的区分,组合起来,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决策风格: 1.指导型:低模糊耐受性、倾向于关注任务和技术本身。 2.分析型:高模糊耐受性、很强的关注任务和技术取向。 3.概念型:高模糊耐受性、倾向于关注人和社会。 4.行为型:低模糊耐受性、倾向于关注人和社会。 第三章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 第一节 组织设计概述 一、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组织设计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方式所进行的设计,基本内容包括: (1)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新建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它是依据企业的战略 和目标,对组织结构进行的全新设计;二是对现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它是根据企业的变化和发展目标,对企业 原有组织结构进行的再设计,即组织结构的变革。 (2)保证组织正常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这类设计包括对组织结构运行过程中的横向协调、管理 规范、绩效评估制度、激励体系、人员配备、培训与开发体系等方面的设计。组织设计从形式上可以分为静态设计和 动态设计,只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设计称之为静态组织设计,同时对组织结构和运行制度进行的设计称之为动态组织 设计。古典的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的,只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进行研究;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动态的,它包含组织 结构设计和运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 (二)组织结构设计 1、组织结构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这 个定义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企业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 2)设计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3)组织结构的内涵是企业员工在职、权、责三方面的结构体系。 组织结构主要内容有: ① 职能结构:完成企业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关系。 ② 层次结构:各管理层次的构成,又称组织的纵向结构。 ③ 部门结构: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又称组织的横向结构。 7 ④ 职权结构:各管理层次、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和相互关系。 组织结构的三要素:复杂性。复杂性是指任务分工的层次、细致程度。规范性。规范性是指使用规则和标准 处理方式以规范工作行为的程度。集权度。集权度是指决策权的集中程度。 2、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特征因素和权变因素。 (1)特征因素(十个): ①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它是描述组织纵向结构特征的一个概念。管理幅度是指一名领导者直接领导的 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存在着反比关系,并且互相制约,其中管理幅度起主导作用。 ② 专业化程度。指企业各职能分工的精细程度,具体表现为其部门(科室)和职务(岗位)数量的多少。 ③ 地区分布。企业在不同地区、城市设有生产工厂和管理机构的状况。 ④ 分工形式。即企业各部门的横向分工所采取的形式。常见的有:职能制、产品制、地区制及混合制。 ⑤ 关键职能。即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较大职责和权限的职能部门。 ⑥ 集权程度。 ⑦ 规范化。员工以同种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 ⑧ 制度化程度。企业中采用书面文件的数量可以反映制度化程度。 ⑨ 职业化程度。指企业员工为了掌握其本职工作,需要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程度。 ⑩ 人员结构。各部门人员、各职能人员在企业职工总数中的比例情况。 (2)权变因素:企业环境、企业战略、企业技术、人员素质、企业规模、企业生命周期等。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 (1)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基本职能设计、关键职能设计和职能的分解。它是组 织设计过程中的首要工作。 (3)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这一步是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 (4)联系方式的设计。是指企业中纵向管理层次之间、横向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方式和控制手段。 (5)管理规范的设计。这个步骤是组织结构的细化,它可以起到使组织结构合法化、规范化,巩固和稳定组织结构 的作用。 (6)人员配备和培训体系的设计。 (7)各类运行制度的设计。 (8)反馈和修正。组织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反馈和修正,以适应新的情况。 二、组织设计的类型 (一)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首先使用) 1、行政层级模式的决定因素:① 权力等级②分工③规章 ④程序规范。行政层级形式的组织往往比较强调规章和程 序规范。⑤非个人因素⑥技术能力。决定工作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能力和绩效,而不是其他非个人因素。 2、行政层级形式的适用范围 :复杂/静态环境 (二)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法约尔) 1、职能制的主要特点:① 职能分工。②直线---参谋制。③管理权力高度集中 2、职能制的优点: ① 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有明确的任务和确定的职责,并且由于从事类似:工作、面临类似问题的人们在一起 工作,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的机会较多。 ② 职能形式可以消除设备及劳动力的重复,可以对资源最充分地利用,这种形式也适合于发展专家及专门设 备。 ③ 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实行专业分工,有利于管理人员注重并能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技能,有利于强化专业管 理,提高工作效率。 ④ 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固定地归属于一个职能机构,专门从事某一项职能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部门间 的联系能够长期不变,这就使整个组织有较高的稳定性。 ⑤ 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便于最高领导层对整个企业实施严格的控制。 3、职能制的缺点: 8 ① 狭隘的职能观念。②横向协调差。③适应性差。④企业领导负担重。⑤不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能够经营整 个企业的管理人才。 4、职能制的适用范围: 简单/静态 职能制结构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的、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 (三)矩阵组织形式 矩阵组织形式是把按职能组合业务活动,以及按产品(或工程项目、规划项目)组合业务活动的方式结合起来运 用的一种组织设计形式,即在同一组织内部,既设置具有纵向报告关系的若干职能部门,又建立具有横向报告关系 的若干产品部门(或项目小组),从而形成纵向与横向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矩阵的组织结构形式。 1、矩阵组织形式的特点:① 一名员工有两位领导。②组织内部有两个层次的协调。③产品部门(或项目小组)所形成 的横向联系灵活多样。 2、矩阵组织形式的优点: ① 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② 有利于顺利完成规划项目,提高企业的适应性。 ③ 有利于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 ④ 有利于职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3、矩阵组织形式的缺点:① 组织的稳定性较差。②双重领导的存在,容易产生责任不清、多头指挥的混乱现象。③机 构相对臃肿,用人较多。 4、矩阵组织形式的适用范围:复杂/动态 矩阵结构适合应用于因技术发展迅速和产品品种较多而具有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特点的企业。 (四)其他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形式 1、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特点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分别建立经营事业部,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 分散经营。每个事业部都是实现公司目标的基本经营单位。 2、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优点: (1)有利于总公司的最高层摆脱具体管理事物,集中精力于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 (2)增强企业的活力; (3)有利于把联合化和专业化结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 3、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缺点: (1)容易使各事业部只顾自身的利益,减弱整个公司的协调一致性; (2)公司和各个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复,会增加费用和管理成本。 4、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适用范围:产品种类多且产品之间工艺差别大,或市场分布范围广且市场情况变化快、要求 适应性强的大型联合企业或公司。 团队结构形式:目前组织工作活动的最流行的方式。 虚拟组织形式:“可以租用,何必拥有?”这是虚拟组织的实质。 无边界组织形式。无边界组织形式所寻求的是通过组织扁平化来减少指挥链,对管理幅度不加限制,取消各种职能 部门,代之以授权的团队。 第二节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简单地说,组织文化就是组织成员的 共同价值观体系,他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 二、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 1)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 2)工作群体的特征、管理者和基层主管的领导模式、组织特征、管理过程; 3)外部环境也是影响组织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9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1)导向作用。2)规范作用。3)凝聚作用。4)激励作用。5)创新作用。6)辐射作用。 组织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 四、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结构 1、组织文化的内容:创新与冒险;注重细节;结果导向;人际导向;团队导向;进取心;稳定性。 2、组织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1)物质层。2)制度层。3)精神层。 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制度层和精神层 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及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组织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 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五、组织文化的类型 1)学院型:为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而准备的地方。提供大量的专业化培训。 2)俱乐部型: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培养通才。例如政府机构和军队等。 3)棒球队型:鼓励冒险和革新,重视创造发明。如会计、法律、软件开发等行业领域比较普遍。 4)堡垒型:着眼于公司的生存,工作安全保障不足。如大型零售店等。 六、组织文化与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表现在: (1)组织的制度化。组织的制度化程度越高,组织文化就越倾向于严谨,这虽然可保证效率,但也容易造成保守 和墨守成规。 (2)组织的规范化。组织中高度的规范化可以带来行为的可预测性、次序性和行为的一致性。与制度化相同,高 度的规范化可能不利于形成鼓励多样化、革新的组织文化。 (3)组织的管理层次。管理层次较少、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的组织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较为灵活,开放,从 而鼓励员工的自主决断。 (4)集权程度。集权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在组织中形成民主、参与、开放、自主的文化。 (5)招聘制度。员工的多样化程度低、以内部招聘为主的组织倾向于拥有强调稳定和连续性的文化,而反之,多 样化程度高、以外部招聘为主的组织重视灵活性和创新的价值。 (6)绩效评估体系。如果企业拥有一种合作的组织文化,那么强调个人绩效的评估体系显然是不适宜的。如果 企业希望拥有一种冒险、创新的组织文化,则绩效评估体系应该将重点放在评价创新的努力上,而不是以成败论英 雄,这样才不至于降低员工创新的热情。 (7)薪酬制度。不同级别间薪酬差异很大的薪酬体系适合于强调等级的组织文化,而不是崇尚平等的文化。一 个想培养合作氛围的组织不应该过分强调薪酬的功能性意义。 第三节 组织变革与发展 一、组织变革概述 1、组织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必须对自身进行整理和修正,这就叫组织变革。由此可见,组织变革的原因内部 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心理的等;内部环境主要指组织成员的工作态 度、士气、期望、个人价值观、人员素质的变化等。 变革的征兆:决策失灵;沟通不畅;组织不能发挥效率;缺乏创新 2、组织变革的方法: (1)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人员的变革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变革; (2)以结构为中心的变革。这种分化与统合就是组织结构的变革,包括重新划分和合并新的部门,调整管理层 次和管理幅度,任免负责人,明确责任和权力等; (3)以技术为中心的变革。 (4)以系统为中心的变革。 3、组织变革的程序:(1)确定问题。(2)组织诊断。常用的组织诊断方法有组织问卷、职位说明书、组织结构图、 组织手册等;(3)实行变革;(4)变革效果评估。 10 二、组织发展概述 (一)组织发展的含义 组织发展是有计划变革及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 组织发展所包含的观念与针对的目标包括:(1)对人的尊重(2)信任和支持(3)权力平等(4)正视问题 (5)鼓励参与。 (二)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 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 1)结构技术:是通过有计划地改革组织的结构,改变其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度的技术。 2)人文技术:是通过沟通、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的技术,主要包括:敏感性 训练、调查反馈、质量圈、团际发展等。 (三)现代的组织发展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指整个企业通过共同努力,引进新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文化,大幅度消减因 质量不佳而导致的成本因素,以此来满足顾客的需要,甚至经常超出顾客的期望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组织管理上最流行的技术革新之一。 要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的这些要求,需要满足的条件: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全面质量管理;挑选具有高度责任感的 员工;需要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全面质量管理规划需要从上向下推行,并持续地从下向上付诸实施。 2、团队建设。一个好的团队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规模小;能力互补;有共同的意愿、目标和工作方法;情愿共同 承担责任。 第四章 第一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 一、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共同发展的结果。 1、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审视企业内部的资源,研究者们发现组织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优势资源的以下四个条件:(1)价值 (2)稀缺性(3)不可模仿性(4)不可替代性。 2、人力资源管理面临量化评估的挑战 人力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这一本质决定了对其管理所产生的绩效影响难以测量与评估。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对人力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的模式。是指组织采 用战略的眼光和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组织、实施和控制。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改变结构和文化,组织绩效和业绩,特殊能力的开发,以及管理变 革。它的目的是:通过确保组织获取具有良好技能和良好激励的员工,使组织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组织的 战略能力,依靠人们实现战略目标和依靠核心人力资源建立竞争优势。 2、基本观念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特征是以投资的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组织的物质资产一般不会流失,但人力资本 却会离开。因此,对组织而言,人力资本的投资成为一种风险更大的投资,组织必须战略,确保员工在本组织有足够 长的服务期,直到组织获得的回报与其培训员工技能及知识所付出的投入相当为止。 目前并非所有的组织愿意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管理层的价值观。 (2)对待风险的态度。 (3)员工技能的性质。 (4)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可能性。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1)对达成组织的战略和目标提供支持,确保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都产生附加值 11 (2)加强文化管理,释放并开发人的内在能力 (3)开发流程使员工的贡献达到最大,对有潜力的员工,进行远景规划 (4)在全企业范围内,使每个人的持续学习和发展成为其工作生活的重要内容 (5)设计、执行和管理各种系统,提供特殊的技能培训,以确保员工学到有关经验 (6)通过专家招聘、开发和培训员工,使他们具有技能和态度 (7)管理不断增长的多种职业生涯模式、多种职业追求的员工队伍。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机制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作用的重要原则是匹配或称为契合,组织的效率依赖于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之 间紧密的匹配。匹配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作用的主要机制。 舒勒和杰克逊认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匹配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外部匹配与内部匹配。外部匹配又被称为 “纵向整合”,指的是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内部匹配也称作“横向整合”,指的是发展和强化人 力资源管理各种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或捆绑式人力资源实践。 (一)战略管理过程 组织的战略管理过程也可以叫做战略制定过程,包括五个阶段: (1)确立并说明其经营活动的使命,如果目前已经有使命说明,则要对其进行检查。 (2)通过对组织外部环境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性的作用因素,清楚认识外部环境中存在 的威胁和机遇。 (3)对组织的资源和管理体系等内部环境进行评价,确定组织的主要优势和劣势,找到将优势变成资本或最 大限度减少劣势的途径。 (4)确定目标,即确定下个时期的工作目的和目标,同时确定如何衡量和评价实现这些目标过程中的的工作 业绩。 (5)确定战略,即确定组织打算使用何种方式,采取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操作和竞争从而实现自身目标。 (二)不同总体组织战略的人力资源需求 组织的总体战略有以下三种类型,其中每种都需要有独特的人员管理方法。 1、成长战略 组织的成长战略可以分成内部成长与外部成长战略。 1)采用内部成长战略的组织关注市场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开发。与成长战略相关的战略性人力资源问题 主要包括:制定适当的规划以保证及时雇用和培训新员工,适应市场需求,改变现有员工的晋升和发展的机会,保证 快速成长时期依然能够继续保持质量和绩效标准。 2)外部成长战略通常是通过购并竞争对手(横向整合),或购并其他可能提供原材料或作为本组织分销链组 成部分的组织(纵向整合),从而扩展资源或强化市场地位。与外部成长战略相关的关键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有两个:一是对不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合并。二是裁员战略,兼并和收购通常导致解雇员工。 2、稳定战略或维持战略 采用这种战略的组织重要的是确定关键员工,并制订特殊的人才保留战略以留住他们。 3、转向或紧缩战略 采用这种战略的组织一般决定压缩或精简业务,力图增强基本能力。所以裁员常常是这一类组织的主要问题。 裁员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一是必须能够裁去那些工作绩效不佳的员工从而实现对劳动力队伍的精简。 二是如何提高那些在裁员之后仍然留在企业中的人员的士气。裁员之后的幸存者会有负罪感,可能会为未来担忧。 裁员之后组织中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一般会下降。 (三)不同经营战略的人力资源需求 1、成本领先战略 实施这类战略的组织力图提高效率、削减成本,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吸引顾客。这种战略假设产品价格的小幅度 变化会对顾客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还假设,顾客对价格比对品牌更敏感。 2、差异化战略 实施这种战略的组织往往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不同于竞争对手。组织极力追求顾客对某种特殊品牌的忠诚。对 于采用差异化战略的组织而言,产品设计或服务多样化的创造与创新是关键。因此,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是激 12 励创新。 3、聚焦战略 实施这种战略的组织认为,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不同的需求,并极力去满足某一特定群体的需求。此时,关键性问 题是确保员工清楚地了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特殊市场的独特性。培训和保证顾客满意是这种战略的关键因素。 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 管理部门能够直接参与组织的战略决策,在明确的组织战略前提下,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针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 境制定策略,共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具体而言有如下的差异,见表 4-1。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强调组织中人的管理,无论其在组织的哪个工作领域中,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 所以那些与员工联系最多的业务管理人员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注意焦点在于组织与内部员工和外部股东的合作关系,员工关系仅仅是活动内容 的一个方面,其活动涉及员工、客户、股东、政府部门及公共利益群体等多种类型。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变革性,他认识到组织内部的任何成长、调整或变革创新的成功都取决于员 工,因为员工是引起产品或服务变化的主休。因此,人力资源部更多地扮演着改革推动者的角色,保证组织内部的机 制能够适当地促进变革,从而保证组织确定和适应外部环境中的重要挑战。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变革创新方面则比较主动、系统。例如,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常常处理的问 题是,矫正某个员工的纪律行为,或实施某种新的销售佣金制度。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十分灵活,处理需要兼 顾各种时间期限的问题,为适应组织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而制订计划和政策。同时,这些创新方案还能够与其他人 力资源管理制度保持一致。 (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传统的官僚式控制方式限制组织的发展能力及对环境进行迅速反应的能力。战 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一般采用更为有机的和宽松灵活的控制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工作流程和工作 职责通常具有灵活性,没有更多的规章束缚,只受影响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性因素控制,并根据环境的需要不 断地修改控制体系。 (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更主张广泛的工作设计,强调灵活性,要求对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所 以更常采用的是交叉式培训、团队作业、自治管理。 (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员及其知识和能力作为投资的关键。 (8)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投资的方法考虑回报,从关注人力资源增值的角度考虑费用支出。 五、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 总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所面临的障碍大部分根植于组织的文化,组织的历史、价值观以及管理规则 可能成为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阻力。 第二节 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工作者 一、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角色 表 4-2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四种角色 横向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关注的是过程还是人员,纵向表示着眼于未来发展还是日常的操作工作,纵横交叉 就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四种角色: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及变革推动者。 (1)战略伙伴,指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要参与到企业战略的制定中去。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扮演建筑师 的角色。 (2)管理专家,在这些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开发与设计出适合本组织具体情况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表 现出熟练的业务能力,并对部门管理者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咨询。 (3)员工激励者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要构筑起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 (4)变革推动者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要成为变革的推动器。 图 4-3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六项角色模型 其中,可信赖的行动家位于塔尖,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能否成为高效人力资源领导者的核心要素。业务联盟和 13 日常工作战术家处于金字塔基部,被乌里奇教授称为“基柱——必要但不充分”,是“必要但不需要完全掌握”的 能力。 二、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须具备的特征 1)专业技术知识;(2)业务知识;(3)管理变革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权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责任。这是因为: (1)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必须针对组织的具体情况,而关于组织状况和部门需求的了解都必须得 到各个部门的时间和精力的配合与支持; (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单单依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地推行; (3)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职权上的不同 1、职权及其划分 职能职权是顾问性质的职权关系,即进行调查、研究并向直线职权提出建议。人力资源经理属于职能管理者, 他们负责协助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管理者处理选拔、评估、激励等方面的事务。 2、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 一般来讲,当组织规模很小的时候,直线经理是可以独立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的。当组织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直 线经理就需要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协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支持。 3、人力资源管理者(或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 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权既有与直线经理相似的直线职能,也有人力资源经理特有的服务职能。 人力资源经理的直线职能包括两方面:第一,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行使直线管理者的职权,指挥其下属的 工作;第二,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对组织其他管理者可行使相当程度的直线职能,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由于工 作关系能够经常接触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因此人力资源经理所提出的建议经常被当作为上级指示,从而受到直线经 理的重视。 人力资源经理的服务职能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作为组织最高管理层的助手,要协助组织最高管理层确保人 力资源的战略、目标、政策和各项规定的实施。第二,人力资源经理要为直线经理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支持,此 外,人力资源经理往往需要对直线经理提供必要的经常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直线经理掌握并不断更新有 关人力资源的政策、知识、技能和变化趋势。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绩效评价 一、量化评估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意义 1、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发展产生战略性的贡献; 2、有助于显现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成绩,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地位; 3、有助于掌握人力资本增值情况,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外界环境的改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绩效评估方法 评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成绩,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其本身的工作进行评定;二是衡量人力资源管理 部门的工作对组织整体绩效的贡献。 第五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人力资源规划,有时也叫人力资源计划,是系统评价人力资源需求,从而拟定一套措施,使组织稳定地拥有一定 质量和必要数量的人力,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组织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以实现包括个人利 14 益在内的组织目标的活动。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同时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目标在于使组织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供应与特定时期组织内部预计空缺的职位相吻合,并 为组织未来发展所需要人才作出安排。具体表现为下述内容: (1)防止人员配置过剩或不足; (2)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单、地点获得适当数量并具备所需技能的员工; (3)确保组织能够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 (4)为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和体系提供方向和一致的标准; (5)将业务管理人员与职能管理人员的观点结合起来。人力资源部与业务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是确保任何人 力资源规划活动成功的基础。 (三)意义 1) 有助于组织发展战略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的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组织进行人力 资源规划时要以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作为依据,而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也需要将自身的人力资源状况作为 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变量。 2) 有助于组织人员稳定。 3) 有助于降低人力资本的开支。 (四)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系 (1)与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的关系;(2)与人员招聘的关系;(3)与绩效考核的关系;(4)与薪酬福利 的关系;(5)与培训管理的关系。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类型 根据时间长短,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主要指根据企业战略确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和配套政策,一般是三年以上的人力资源计划。 (二)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 主要指三年以内的人力资源计划,又被称作是年度人力资源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1)晋升规划。晋升规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员分布状况和层级结构所拟定的人员提升政策和方案。 2)补充规划。补充规划和晋升规划密切相关,补充规划和培训开发规划以及配备规划也有类似的关系。 3)培训开发规划。培训规划与晋升规划、配备规划、个人发展规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培训完成于晋升发生之 前,是配备规划、个人发展规划必须涉及的内容。 4)配备规划。配备规划是对中、长期内处于不同职务或工作类型的人员分布状况的规划。 5)继任规划。继任计划服务于两个目的:第一,在组织的重要岗位出现离职的时候,以利于人员过渡,帮助完成 人员替换。第二,确定具有高潜质的员工的开发需求,加强对这些人员进行未来工作所需技能的开发,帮助他们实现 职业发展计划。 6)职业规划。人的职业发展要与组织发展对人的需求结合起来。 三、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1)经济因素;2)政府影响因素;3)地理环境和竞争因素;4)人口统计趋势。人口统计因素 的不断变化已经形成了更具有差别性的劳动力群体。 2、内部环境因素:1)技术和设备条件;2)规模。企业规模的变化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在原有业务范围内扩大或压 缩规模;二是增加新的业务或放弃旧的业务;3)企业经营方向;4)组织文化。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 1)组织目标与战略分析。组织的战略规划先于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应该与企业的组织战略相吻合,按照战 略规划的要求,转化为定量和定性的人力资源计划。 2)提供人力资源信息。这些信息一方面来源于组织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另一方面来源于职务分析工作。 3)人员预测。在人力资源规划中最关键性的一环是对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预测,预测的质量决定着人力资源规 15 划的价值。从逻辑上讲,人力资源的需要是产量、销售量、税收等商业要素的函数。但并不是说产量增加,劳动力成 比例地增加。员工人数还会受到改善技术、改进工作方法,改进管理等非商业因素的影响。 4)供需匹配。一般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1)在所预测的人力资源供需之间是否存在不平衡? (2)现有生产率发展趋势和薪酬水平对劳动力的水平和成本有什么影响? (3)在某些工作岗位和年龄层是否存在人员流动的问题? (4)是否具有一批符合未来需要的,具有足够潜力的管理者? (5)是否存在关键能力短缺问题? 5)执行计划与实施监控。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包括事前的结果预期及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1)事前的结果预期 (2)实施后的效果评价。实施后的效果评价包括对规划制定过程的评价和规划效果的评价。 在对人力资源规划进行评估时,一要客观、公正和正确;二要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三是征求部门领导 和基层领导的意见。 2、人力资源规划的责任 3、人力资源规划的动态原则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考信息的动态性; 2)依据组织内外情境的动态变化,制定和调整人力资源全局规划和具体规划的经常性。 3)执行规划的灵活性; 4)具体规划措施的灵活性和动态性; 5)对规划操作的动态监控。 第二节 人力资源预测与平衡 人力资源预测主要分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是指对组织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进行估计的 活动。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程序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在实践应用中采用自上而下的预测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1)预测组织未来生产经营状况。从根本上说,组织未来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人员需求量。 2)估算各职能工作活动的总量。 3)确定各职能及各职能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工作负荷。 4)确定各职能活动及各职能活动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需求量。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定量预测法和定性预测法。 1.定量预测法 定量预测法又被称为统计学方法,指的是通过对某些商业要素进行预测从而决定劳动力队伍的大小。所谓商业 要素指的是销售量或市场份额等组织的商业属性。这种方法多使用于一个组织在稳定的环境中运营或某一种商业 要素可以用某种程度的确定性被预测出来时。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时间序列分析法。即通过分析企业在过去五年左右时间中的雇用数据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 (2)比率分析法。即通过计算特殊的商业因素和所需员工数之间的比率来确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提 供比趋势分析更为精确的估计值。例如,大学中的教授数可以根据学生/教员的比率为基础来预测。假设一个大学 中有 10000 名学生和 500 名教授,这样学生与教授的统统不是 10000:500,即为 20:1,表明每 20 名学生需要 1 名教 授。如果这个大学预期明年注册的学生会增加 1000 名,就将另外聘用 50 名教授。 (3)回归分析法。通过确定企业的业务活动量和人员水平这两种因素之间是否相关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 的技术。 16 2.定性预测法 定性预测方法又称作判断法,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预测方法。这种方法依赖的是人的经验、智力和判断 能力,而不是数字处理能力。最常用的判断技术有: (1)主观判断法。主观判断法是组织各级领导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自下而上确定未来所需人员的方法。 这是一种较粗的人力需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期预测,对组织规模较小、结构简单和发展均衡稳定的企业比较 有用。 (2)德尔菲(Delphi)法。又称专家决策术,是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发展的看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 化方法。德尔菲法一般适合于对人力总额的预测。 德尔菲法的特点是:第一,吸取和综合了众多专家的意见,避免了个人预测的片面性;第二,不采用集体讨论的 方式,而且是匿名进行,从而使专家们可以独立地做出判断,避免了从众行为;第三,采取了多轮预测的方法,经过 几轮反复,专家们的意见趋于一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销售力量估计法。适用于导入新产品时对新增雇员的估计。当新产品投入市场时,销售人员被要求以他 们以往的有关顾客的需要和兴趣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估计对新产品的需求。然后用这些信息去估计为满足这种需 求需要雇用多少人员。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存在偏差的可能。 二、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1、企业内部供给预测方法: 1)人员核查法。若组织规模较大,组织结构复杂时,人员核查应建立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信息库。人员核查法是 静态的预测方法,它不能反映人力拥有量未来的变化,因而多用于短期人力拥有量预测。 2)人员调配图。是一种岗位延续计划,用以了解潜在的人员变动。 3)马尔科夫分析方法。分析的第一步是做一个人员变动表,表中的每一个数字表明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 在两个工作之间调动的雇员数量的历年平均百分比。一般以 5—10 年为周期来估计年平均百分比。周期越长,根据 过去人员变动所推测的未来人员变动就越准确。 使用马尔科夫分析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关键是要确定出人员转移率矩阵表。2、企业外部人力资 源的供给预测 外部人力供给预测包括对地方劳动力市场以及全国劳动力市场的预测。组织外部人力供给的来源主要包括失 业人员、各类学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其他组织流出人员等。如果公司收集了现有员工来源的信息,就能够进行 统计并制定出最佳的人力来源规划。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综合平衡 (一)人力供给与人力需求的平衡。 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有三种类型,即人力资源不足、人力资源过剩、结构性不平衡(两者兼而有 之)。 1、供给小于需求 人力资源的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张和新的经营领域的开拓时期。这一阶段常常是企业人力 资源结构调整的最好时机。这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平衡供需: (1)从外部雇用人员,包括返聘退休人员,这是最为直接的方法。 (2)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现有工作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改进生产技术、增加工资、进行技能培训、 调整工作方式等等。 (3)延长工作时间,让员工加班加点。 (4)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减少员工的流失,同时进行内部调配,增加内部的流动来提高某些职位的供给。 (5)将组织的某些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等于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2、供给大于需求 绝对的人力资源过剩状况主要发生在企业经营萎缩时期,这时过剩人员的处置成为企业能否度过萧条期的关 键因素之一。具体的措施办法有: (1)扩大经营规模,或者开拓新的增长点,从而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2)永久性的裁员,或者辞退员工。裁员或辞退虽然能够比较快速地解决组织问题,但会产生劳资双方的敌对行 为,也会带来众多的社会问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支持。 17 (3)提前退休。即给

68 页 367 浏览
立即下载
2005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

2005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

2005 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 前提。 12. 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可采取多种方式对基进 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小题,每题 1 分。在备选项中,只有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行支持,其中体现公共财政非盈利性特点的方式是()。 1 个答案最符合题意) B.承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产权清晰 A.询价招标 1.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诸方面经济有关系中,决定 C.机会平等 B.提供贷款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资料的()。 D.劳动具有谋生性质 C.引进外资 A.归属关系 7. 在市场经济国家,公路、地铁、无线电视大都是由国家而 D.提供贴息 B.占有关系 不是由私人来投资的,其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是,上述部门 13. 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根本依据是()。 C.支配关系 ()。 A.税收法律 D.使用关系 A.属于垄断性行业 B.税收原则 2.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 B.属于公共物品的生产部门 C.税收负担 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 C.具有负外部性的特点 D.税收机构 A.构建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制度 D.关系着国计民生 14. 企业税负一般用企业缴纳的()来表示。 B.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8.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引起的失业。 A.所得税占企业利润总额的比率 C.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A.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 B.所得税占企业销售额的比率 D.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制 B.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 C.流转税占企业销售额的比率 3. 居民可支配收是()的居民个人收入。 C.产业结构变动 D.全部税收占企业利润总额的比率 A.初次分配中形成 D.季节变化 15. 收费是政府参与收入分配的方式之一,它具有()特点。 B.经过企业调节之后 9. 通货紧缩是指()。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C.经过再分配之后 A.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 B.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 D.用于个人消费 B.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 C.特定性、福利性和随意性 4.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 C.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D.自原性、受益性和普遍性 A.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 D.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16. 下列各项中,能有效避免国际重复征税,被世界上大多 B.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 10.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就可能会导致 数国家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C.侧重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 ()。 A.免税法 D.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A.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B.扣除法 5. 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对经 B.本国旅游收入不变 C.抵免法 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C.本国出口增加 D.低税法 A.技术进步 D.本国进口增加 17. 发行国债时,规定不同号码的债券有不同偿还期限,这 B.人力资本 11. 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可以()。 种偿还方法称为()。 C.资本积累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比例 A.买销偿还法 D.自然资源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B.比例偿还法 6.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使要素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C.抽签偿还法 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但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以()为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D.轮次偿还法 18. 用经常性预算收入来偿还到期国债的本息,其实质相当 C.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 是()。 于()。 D.调节经济总量的要求 A.外汇储备 A.用现期的税收来偿还前期的国债 24. 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B.流通中通货 B.用前期的税收来偿还现期的国债 下列诸资产项目中,流动性最强的是()。 C.贴现及放款 C.用将来的税收来偿还现期的国债 A.准备金存款 D.政府债券 D.用现期的税收来偿还将来的国债 B.短期贷款 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货 19. 国债的债务负担率是指()。 C.短期证券 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A.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 GDP 的比率 D.银行房产 A.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B.国债余额与当年 GDP 比率 25. 根据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既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 B.实现充分就业 C.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M1),又属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是()。 C.保持物价稳定 D.国债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A.活期存款 D.保持利率稳定 20. 我国国债分为可流通国债和不可流通国债,不可流通国 B.定期存款 31. 在一般性货币政策的工具中,中央银行掌握完全主动权 债是指()。 C.储蓄存款 得是()。 A.凭证式国债 D.财政存款 A.公开市场操作政策 B.记账式国债 26. 对净利差的管理和对利率敏感性缺口率的管理,是商业 B.消费者信用控制政策 C.有纸国债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其中,正缺口战略适用于 C.贴现政策 D.企业债券 ()。 D.窗口指导政策 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省级预算预备费 A.利率下降期 32.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 的动用由()决定。 B.利率上升期 以控制,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 A.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C.物价下降期 A.生产者信用控制 B.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物价上升期 B.商业信用控制 C.省级人民政府 27. 某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资金收付业务,客户为此支付了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省级财政部门 1 万元手续费。这种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 D.消费者信用控制 22. 当经济繁荣、失业减少时,政府(),可以减缓需求过 A.中间业务 33. 为实行对货币流通的分别管理、重点控制,货币当局将 旺势头。 B.负债业务 全部货币分解开来,划分成不同层次。划分货币层次的基本 A.扩大财政赤字规模 C.贷款业务 标准是()。 B.增加国债发行规模 D.票据贴现业务 A.统计工作的可能性 C.减少社会保障支出 28. 确定有价证券交易价格的主要依据是()。 B.货币资金的安全性 D.增加购买性支出 A.未来收益的现值 C.货币的流动性 23. 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B.未来收益的总值 D.金融资产的可控性 这是根据()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 C.各种有价证券的差异性 34. 若美元的利率为 5%,日元的利率为 3%,则根据抛补利 A.作用空间 D.利息 率平价理论,远期美元()。 B.作用时间 29. 下列各项中,应填列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的 A.年升水率为 2% B.年贴水率为 2% B.相对指标 46. 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 C.年贬值率为 2% C.平均指标 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这一指 D.年升值率为 2% D.时点指标 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35. 国内某公司在海外直接投资取得并汇回的利润,应计入 41. “增长 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 A.报告期水平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项目。 ()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B.增长 1%的绝对值 A.收益 A.计量单位 C.累计增长量 B.经常转移 B.数据类型 D.平均增长量 C.直接投资 C.时间 47. 下列各项中,确认资产的条件中不包括()。 D.资本转移 D.调查方法 A.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36. 实现货币对外可兑换的目的和实质在于()。 42. 下列集中趋势测度值中,适用于品质数据的是()。 B.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 A.杜绝外汇黑市 a.众数 源 B.使外汇资源流入银行系统 B.简单算术平均数 C.形成资产的交易必须已经发生 C.消除外汇管制 c.标准差 D.资产必须是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有义务 D.推动货币国际化 D.加权算术平均数 48.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 37. 从使用者角度看,从()中取得的统计数据是第二手统 43. 以 2000 年为基期,我国 2002、2003 年广义货币供应量 A.会计主体 计数据。 的 定 基 发 展 速 度 分 别 是 137.4% 和 164.3% , 则 2003 年 与 B.设置账簿 A.经济普查 2002 年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是()。 C.权责发生制 B.农产量抽样调查 A.16.4% D.规定会计报表格式 C.《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B.19.6% 49. 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D.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统计报表 C.26.9% A.聘请法律顾问费 38. 抽样时,由于样本容量不足造成的误差与因为()造成 D.119.6% B.支付生产工人劳动保险费 的误差,都属于代表性误差。 44. 如果两组数据是以不同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 C.企业支付的营业税 A.被调查者有意虚报 散程度的测度值是()。 D.购置固定资产的费用 B.数据汇总错误 A.离散系数 50. 下列各项中,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在资产负债表 C.填报错误 B.标准差 上的项目是()。 D.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C.方差 A.应收账款 39. 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D.极差 B.存货 A.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45. 下列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最高的是()。 C.固定资产 B.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A.某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私人汽车拥有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D.货币资金 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0.82 51. 2004 年末,某公司其他应收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为 D.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B.某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 5000 元,其他应付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为 2000 元,其 40. 经济增长率指标属于()。 C.某城市景点游客数量与票价的相关系数为-0.58 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 60 元,则资产负债表 A.总量指标 D.某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9 上其他应收款项目的期末数为()元。 A.7000 A.1 个月 D.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 B.6940 B.3 个月 63. 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司发行新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5000 C.6 个月 A.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一年以上 D.4940 D.1 年 B.公司在最近五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 52. 我国企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属于()。 5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定金合同从() C.公司在最近五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 A.账户式 起生效。 D.公司预期利润率小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B.报告式 A.实际交付定金之日 64. 集体商标是指()的商标。 C.单步式 B.定金合同成立之日 A.可使用于多种商品上 D.多步式 C.主合同成立之日 B.用于表明多种服务项目 53.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所 D.主合同生效之日 C.表明使用者具有申请注册的社会组织成员资格 产生的现金流量。 59.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 D.由两个以上商标使用权人所持有 A.变卖固定资产 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6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经纪类证券公司 B.取得债券利息收入 的,该撤销权消灭。 只允许经营()业务。 C.支付各项税费 A.两年 A.证券经纪 D.支付融资租赁费用 B.三年 B.证券自营 54. 下列各项中,影响企业流动比率却不影响其速动比率的 C.四年 C.证券承销 因素是()。 D.五年 D.证券分销 A.企业的存货增加 60.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以企业的设备为 66.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分 B.从银行提取现金 抵押物的,应向()办理抵押物登记。 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 C.偿还应付账款 A.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 ()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D.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B.抵押人所在地的人民政府 A.三分之一 55. 以下指标中,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的是()。 C.财产所在地的公证部门 B.二分之一 A.流动比率 D.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三分之二 B.资产总额 61. 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 D.四分之三 C.总资产周转率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应当不少于()。 67.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对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 D.利润总额 A.1 个月 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至少经过()才可以转让。 56.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企业()的指标 B.2 个月 A.15 日 A.偿债能力 C.3 个月 B.1 个月 B.盈利能力 D.4 个月 C.3 个月 C.资产变现能力 62. 下列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职权的是()。 D.6 个月 D.营动能力 A.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6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 57. 行为人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相对 B.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 同应当()。 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内予以追认。 C.修改公司章程 A.报商标局备案 B.经商标局核准 A.排他性的产权关 C.交付法 C.经商标权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 B.明确的产权规则 D.公卖法 D.经商标评审委员会核准 C.清晰的企业产权结构 E.摊派法 6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专利权 D.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 7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 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E.一定的政府干预 的预算管理权限包括()。 A.专利权保护的对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74. 在下列总需求的构成部分中,属于内生变量的有()。 A.编制本级总预算草案 B.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20 年,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A.消费需求 B.批准本级总预算草案 C.专利权以口头方式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 B.投资需求 C.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满前终止 C.政府需求 D.审查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D.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所在单位 D.净出口需求 E.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70. 我国注册商标实行自愿注册原则,但依法律规定生产或 E.政府支出 80. 运用财政政策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时,一般是通过() 销售()必须使用注册商标。 75.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则包括()。 来实现的。 A.家具 A.社会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A.改变增值税类型 B.服装 B.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相结合 B.发行外债 C.香烟 C.城镇保障制度和农村保障制度相同 C.调整关税税率 D.饮料 D.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合理分担风险 D.增加财政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 E.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基金的收缴运营相分离 E.修订出口退税政策 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 76.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主要有()。 81. 衡量国债规模适度与否的指标有()。 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A.税收 A.偿债率 71. 在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定含义的表述中,正确 B.转移支付 B.债务依存度 的有()。 C.公共支出 C.发行率 A.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国债 D.债务负担率 B.我国正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过渡时期 E.财务管理 E.清偿率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77. 衡量外债规模适度与否的指标有()。 82. 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未基本建立 A.外债偿债率 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还未建立 B.债务依存度 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 72. 关于基尼系数的正确说法包括()。 C.负债率 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 A.基尼系数为 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D.债务率 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B.基尼系数的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就越大 E.清偿率 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 C.基尼系数的值域总是在 0 和 1 之间 78. 下列各项国债发行方式中,可以通过银行系统进行的有 83.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 D.在任何社会中,基尼系数都不可能等于 0 ()。 A.票据贴现 E.基尼系数为 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 A.公募法 B.货款 73. 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应当包括()。 B.包销法 C.再贷款 D.结算 89. 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B.企业欠职工的工资 E.证券投资 A.城镇登记失业率 C.企业欠银行的贷款 84. 中央银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B.人均居民个人卫生支出 D.企业签订的采购合同 A.不以盈利为目的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E.企业负责人个人购房时向朋友的借款 B.只与企业和金融机构发生往来 D.第三产业贡献率 95.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 C.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E.人口自然增长率 A.资产 D.在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90. 下列各项中,适用于分类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的方法有 B.负债 E.可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 ()。 C.费用 85.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其对银行的业务包括()。 A.累积频数 D.收入 A.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B.比例 E.利润 B.作为最后贷款人 C.百分比 96.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是()。 C.集中准备金 D.比率 A.资本公积 D.发行货币 E.累积频率 B.未分配利润 E.组织全国清算 91. 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 C.应收账款 86. 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一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有()。 A.加权算术平均数 D.营业收入 A.保持物价负增长 B.简单算术平均数 E.盈余公积金 B.保持经济增长 C.极差 97. 财务会计记录运用的会计方法有()。 C.实现充分就业 D.众数 A.填制审核凭证 D.实现国际收支顺差 E.中位数 B.设置账户 E.实现国际收支逆差 92. 连续变量具有()的特点。 C.复式记账 87. 作为金融监管的经济学理论之一,市场失灵理论的主要 A.可以取无穷多个值 D.登记账簿 观点有()。 B.取值连续不断 E.成本计算 A.金融体系存在着负外部性 C.只可以取有限个值 98.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包括()。 B.金融体系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 D.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 A.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C.金融体系具有公共产品特性 E.取值不能一一列举 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 D.金融体系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 93. 通常情况下,设计统计表要求()。 合计 E.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A.没有数字的单元格应空白 C.全部账户期未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未贷方余额合计 88. 下列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B.左右两边不封口 D.资产账户余额合计=负债账户余额合计 A.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 C.表中数据一般是右对齐 E.收入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费用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B.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是等价关 D.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 99. 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法定解除条件的有()。 C.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正比 E.行标题之间不必用横线隔开 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D.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94.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负债的有()。 B.在履行期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 E.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A.企业购买的国债 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C.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 正确的有()。 1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 未履行 A.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交易,必须报国务院证券监督 正确的有()。 D.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管理机构核准 A.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转让自双方协议签订之日 E.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 B.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必须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不得假借他人 起生效 现合同目的 名义或者以个人名义进行 B.任何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 100. 公司出现一定情形时可以解散,这些情形包括()。 C.客户的证券买卖委托,不论是否成交,其委托记录应当按 许可合同 A.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届满 规定的期限,保存于证券公司 C.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 10 年 B.股东会决议解散 D.证券公司应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作出承诺 D.专利权人享有在其专利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的权利 C.因公司合并需要解散的 E.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申请解散,应当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 E.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专利年费。 D.因公司分立需要解散的 机构批准 105. 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包括()。 E.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103. 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后,公司出现一定情形,由国务院证 A.新颖性 101. 公司解散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的职权有()。 券监督管理机构暂停其公司债券上市交易,这些情形包括 B.创造性 A.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 C.实用性 B.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 A.公司有一般违法行为 D.富有美感 C.清缴所欠税款 B.公司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符合公司债券上市条件 E.保密性 D.代表公司开展新业务 C.公司债券所募集资金不按照审批机关批准的用途使用 E.清理债权、债务 D.公司未按照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履行义务 1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 E.公司最近一年亏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B 7.B 8.A 9.B 10.D 11.A 12.D 13.C 14.A 15.B 16.C 17.D 18.A 19.B 20.A 21.C 22.C 23.D 24.A 25.A 26.B 27.A 28.A 29.B 30.A 31.A 32.D 33.C 34.B 35.A 36.C 37.C 38.D 39.B 40.B 41.C 42.A 43.D 44.A 45.B 46.B 47.D 48.A 49.D 50.C 51.B 52.A 53.C 54.A 55.C 56.B 57.A 58.A 59.D 60.D 61.B 62.C 63.A 64.C 65.A 66.C 67.D 68.A 69.C 70.C 二、多项选择题。 71.AC 72.BCD 73.ABCD 74.ABD 75.ABDE 76.ABC 77.ACD 78.AB 79.CD 80.CE 81.ABD 82.BCDE 83.ABE 84.AC 85.BCE 86.BC 87.ACE 88.ADE 89.ACDE 90.BCD 91.ABC 92.ABE 93.BCDE 94.BC 95.CDE 96.ABE 97.ABCD 98.ABC 99.ABCE 100.ABCD 101.ABCE 102.ABCE 103.BCD 104.BCDE 105.ABC

8 页 319 浏览
立即下载
2008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

2008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

2008 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 的变动。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 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 构之间的联系机制。 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 有1个最符合题意) 4. 我国目前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 方向的变动。 1. 如果 C 表示消费、I 表示投资、G 表示政府购买、X 表示出口、 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7.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 M 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 B.集体所有制 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式是()。 C.混合所有制 A.最高收入 A. GDP=C 十 I 十 G 十 X D.股份合作制 B.最低收入 B.GDP=C 十 I 十 G—M [答案]B C.平均收入 C.GDP=C 十 I 十 G 十(X 十 M) [解析]本题考核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07 年单选第 2 题, D.超额收入 D.GDP=C 十 I 十 G 十(X—M) 04 年单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中家庭 [答案]A [答案]D 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典型的集体所有制形式。 [解析]本题考核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机会成本是指 [解析]用支出法计算 GDP 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GDP=C+I+G+ 5. 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 (X-M) A.平衡措施 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 B.引导措施 8. 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 这一目标的关键是()。 C.紧急措施 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 2000 元、1200 元、800 元和 1000 A.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D.干预措施 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 B.引入企业家的竞争机制 [答案]D 本、平均成本分别是 2100 元、1200 元、900 元和 700 元,则该 C.进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解析]本题考核第二章第三节均衡价格。07 年单选第 3 题。在 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元。 D.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均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 A. 0 [答案]A 预措施。 B.150 [解析]本题考核第 1 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 6. 如果甲产品是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说 C.100 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 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D.300 要达到改革目标,关键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A.无关 [答案]C 3. B.是替代品 [解析]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A.以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资产控制主体的一项法律制度 C.是互补品 产量由 2 个单位增加到 3 个单位,总成本由 2000 元增加到 B.企业的出资者委托经营者从事经济活动的契约关系 D.是缺乏价格弹性的 2100 元,所以边际成本是 100 元。 C.明确企业出资者应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承担有限财产责任的 [答案]C 9. 自然垄断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项法律制度 [解析]考核第 2 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精讲班第一套 A.国家法令 D.企业内部权利机构的设置、运行以及权利机构之间的联系 模拟题中的单选题。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 B.经济规模 机制 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 C.规模经济 [答案]D 率。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D.产品质量 [解析]考核第 1 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人治理结构或企业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 [答案]C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 [解析]市场结构的类型和划分标准,其中完全垄断市场中介 B.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 绍了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 C.与横轴平行 论依据的是()理论。 ① 政府垄断;我国政府对铁路、邮政等就是完全垄断 D.不影响市场价格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 ② 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 [答案]B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品的完全垄断 [解析]考核第 3 章。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 ③ 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 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④ 自然垄断: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的进行生产, 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答案]C 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 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解析]考核第 8 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国际贸易理论 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与规模 13.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属于非生产要素收入的 的演变。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 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精讲班讲义中有很明确的说明。 项目是()。 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 10. 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A.工资 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 A.资源均衡配置 B.利息收入 置或要素储备。 B.资源有效配置 C.租金收入 16. 对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不分经济成分,经济形式和 C.产品供给过少 D.企业间接税 经营方式,实行统一税收政策,征收相同的税收。这样征税 D.产品供给过多 [答案]D 所体现的税收公平称为()公平。 [答案]D [解析]考核第 5 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用 A.纵向 [解析]考核第四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外部不经济:是 收入法核算 GDP,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B.横向 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 ① 生产要素收入 C.机会 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 包括工资、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公司税 D.名义 的生产者,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 前利润。 [答案]B 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 ② 非生产要素收入 [解析]本章考核第十一章财政收入概述中税收原则。能力原 11. 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反映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是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类是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 则要求根据纳税能力来确定税收总额、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 ()。 另一类是资本折旧。 的比例。能力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纳 A.城镇实际失业率 14.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纳税 B.城镇预期失业率 A.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为互补关系 能力不同的纳税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 C.城镇登记失业率 B.消费函数大于储蓄函数 17. 条件相同的经济主体应当享受等同的税收政策,这体现 D.城乡登记失业率 C.消费函数小于储蓄函数 了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答案]C D.消费函数恒等于储蓄函数 A.法治化 [解析]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 [答案]A B.弥补市场失灵 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解析]考核第五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中 C.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 1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 的消费和储蓄。 D.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A.与个别企业需求曲线一致 15.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实要素的 [答案]C [解析]考核第 9 章公共财政职能的特征。表现在财政支出方 国债发行制度。07 年单选第 23 题。国债发行条件包括国债种 [解析]考核第十二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从内容上看 , 面,意味着公共财政提供的服务是适用于所有的市场活动的 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 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政府预算反映了可 或者服务于所有市场活动主体的根本利益,表现在税收方面 国债的发行方式。 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的多少。政府预算是政府 意味着条件相同的经济主体应当享有同等的税收政策。 21. 甲公司销售应税产品交纳的消费税,通过提高该产品价 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18. 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指标是()。 格将税负全部转移给购买该产品的乙公司。这种税负转嫁方 24. 下列税种中,从 2002 年 1 月 1 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 A.财政收入征管效率 式属于()。 享税的是()。 B.财政支出绩效水平 A.后转 A.增值税 C.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B.前转 B.所得税 D.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消转 C.证券交易印花税 [答案]D D.旁转 D.资源税 [解析]考核第 10 章财政支出 [答案]B [答案]B (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 [解析]考核第 11 章财政收入概述。06 年单选题考点。 [解析]考核第十二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分税制财 干预经济的程度。 前转:又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 政管理体制。见教材 107 页第一段第二行。国务院决定从 2002 (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 高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 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1994 年分税制规定: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均属于 19. 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是()。 22. 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遍和常用的是()。 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A.所得税 A.回购交易 25. 在我国,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目的将其财政收入转用下级 B.流转税 B.期货交易 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称为()。 C.资源税 C.期权交易 A.财力性转移支付 D.财产税 D.现货交易 B.横向转移支付 [答案]B 答[答案]D C.一般性转移支付 [解析]考核第 11 章。见教材 85 页,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中 [解析]考核第 11 章财政收入概述。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 D.专项转移支付 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总额的 60%多,主要包括增值税、消 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现 [答案]D 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和期权交易方式。 [解析]考核第 12 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注意“特定目 20. 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 其中,现货交易方式: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 的”。 ()。 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26. 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A.发行数额 23. 政府理财的主导和基本环节是()。 A.税率标准 B.票面金额 A.信贷计划 B.纳税人数量 C.流动性 B.政府预算 C.经济发展水平 D.发行方式 C.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D.居民收入水平 [答案]D D.年度投资计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第 11 章财政收入概述,见教材 93 页,考核 [答案]B [解析]考核第 11 章财政收入概述。07 年单选。经济发展水平 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 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水 [答案]B 27. 下列有关货币需求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平随货币数量变动而自发波动,故而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 [解析]考核第 15 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A.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 基本标志,又称为开放性通货膨胀。(2)抑制型通货膨胀: 33. 存款货币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B.货币需求是主观需求 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 A.信用中介 C.货币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行为 来反映,只表现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B.支付中介 D.货币需求是派生需求 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 C.信用创造 [答案]B 30.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的关 D.货币创造 [解析]考核第 14 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的第一节货币需求。 系。 [答案]A 类似 05 年的一个多选题。 A.政府 [解析]考核第十六章存款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存款货币银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 B.存款货币银行 行的主要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其中信 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C.社会保障部门 用中介是基本职能。 注意: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客观货币需求、也是一种派生需 D.政策性银行 34. 下列各项中,属于存款货币银行二线储备的是()。 求(即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答案]A A.业务库存现金 28.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 [解析]考核第 15 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独立性问 B.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以控制,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 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是 C.存放在同业的活期存款 A.生产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 D.短期有价证券 B.商业信用控制 31. 通常情况下,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资产的()。 [答案]D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A.收益性 [解析]考核第 16 章。一线储备是指无收益或低收益的现金资 D.消费者信用控制 B.安全性 产,为应付客户提现的第一道防线。包括:业务库存现金、在 [答案]D C.流动性 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存放在同业的活期存款、二线储备是 [解析]本题考核第十五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消费者信用 D.可得性 指短期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库券,变现能力强,但收益较低。 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 [答案]C 35. 在货币市场流动性最高、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交 予以控制,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 [解析]考核第十四章 货币供求和货币均衡。货币供给层次划 易的金融工具是()。 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 A.股票 29. 抑制型通货膨胀的表现()。 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B.长期商业票据 A.人们持币待购,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变慢 32. 某存款货币银行以其持有的某企业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 C.短期政府债券 B.物价普遍上涨 请求信用支持,中央银行予以同意。这种业务属于中央银行 D.长期政府债券 C.有效需求不足 的()业务。 [答案]C D.货币贬值 A.贴现 [解析]考核第 16 章存款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04 年单选。 [答案]A B.再贴现 36. 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以下属于 [解析]考核第 14 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的通货膨胀类型 。 C.公开市场 核心资本的是()。 04 年单选题的考点。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为公开型通 D.窗口指导 A.公开储备 B.资产重估储备 B.分在“140-1500”这一组中 B.极值 C.呆账准备金 C.分组“130-140”这一组中 C.众数 D.长期次级债券 D.分在“130-140”或“140-150”均可 D.几何平均数 [答案]A [答案]B [答案]A [解析]考核第 17 章金融监管。 [解析]考核第 20 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类似 07 年单选。 [解析]考核第二十一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中离散系数(标准 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注意“上组限不在内”。 差系数)的公式。见教材 197 页。离散系数通常是就标准差来 (1)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公开储备, 40. 算术平均数与众数、中位数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 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 50%。 A.都适用于分类数据 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 (2)附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 B.都适用于顺序数据 44. 在对数据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 C.都不受极端值影响 ()。 券。 D.都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A.无任何关系 37. 在衡量国际收支状况的指标中,反映实际资源跨国转移 [答案]D B.反比关系 状况的是()。 [解析]考核 21 章 C.正比关系 A.贸易差额 41. 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 34 人 、 D.组距总是组数的 5 倍 B.经常账户差额 34 人、35 人、35 人、36 人、36 人、37 人、37 人,其中位数为 [答案]B C.储备资产差额 ()人。 [解析]考核第 20 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06 年单选题。组 D.综合差额 A. 34 距=级差值 /组数 [答案]B B.35 组距与组数成反比例关系,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少, [解析]考核第 18 章,04 年单选题。经常差额代表经常账户的 C.36 组距越大。 收支状况,反映了实际资源的跨国转移状况,等于国民收入 D.37 45. 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国内吸收之差。 [答案]B A.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38. 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 [解析]考核第 21 章 B.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A.相对指标 42. 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B.时期指标 A.中位数 D.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 C.时点指标 B.众数 [答案]B D.平均指标 C.加权算术平均数 [解析]考核第 22 章时间序列,05 年单选题。 [答案]B D.位置平均数 46.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 [解析]考核第 19 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答案]C A.算术平均法 39. 将 一 批 数 据 进 行 分 组 , 各 组 的 组 限 依 次 是 “ 110- [解析]考核第 21 章,中位数、众数均属于位置平均数,不受 B.几何平均法 120”、“120-130”、“130-140” 、“140-150” 、“150- 极端值的影响。 C.众数 160”,按统计分组的规定,140 这一数值()。 43. 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之比。 D.中位数 A.不计算在任何一组 A.算术平均数 [答案]B [解析]考核第 22 章时间序列。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 B.相关性 A.重要性 用几何平均法。 C.历史成本 B.可比性 47. 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 ,可以分为 D.权责发生制 C.谨慎性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 [答案]C D.相关性 A.比例指标 [解析]考核第 25 章会计概论。 [答案]A B.比率指标 51. 在会计核算中,对效益惠及几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应作 [解析]本题考核第 25 章会计概论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要 C.平均指标 为()处理。 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D.变异指标 A.收益性支出 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固定资产 [答案]C B.资本性支出 是企业资产中重要的项目在报表中单独列示。而低值易耗品 [解析]考核第 19 章统计与统计数据。见教材 175 页。07 年单 C.资产 不是很重要的项目,在报表中并入存货项目反映。 选题。统计指标按照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 D.企业经营费用 54. 下列会计报表中,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的是()。 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答案]B A.资产负债表 48. 确定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的方法为()。 [解析]本题考核第 25 章会计概论。 B.利润表 A.二次平均 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 C.现金流量表 B.基期加权 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C.最小二乘法 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它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 [答案]A D.报告期加权 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 [解析]考核第 26 章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静态 [答案]C 作为收益性支出,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收 会计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属于动 [解析]考核第 24 章相关与回归。07 年单选。确定直线中未知 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中。 态会计报表。 常数 a、b 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也称为最小平方法。 52. 企业可将不拥有所有权但能控制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 55. 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 49. 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属于资产项目的是()。 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要求。 析计算填列的是() A.预付账款 A.谨慎性 A.货币资金 B.预收账款 B.相关性 B.长期借款 C.预提费用 C.实质重于形式 C.短期借款 D.盈余公积 D.重要性 D.资本公积 [答案]A [答案]C [答案]A [解析]考核第 26 章财务会计报告。 [解析]考核第 25 章会计概论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重于 [解析]考核第 26 章财务会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编制。06 年 B.C 为流动负债;D 为所有者权益项目。 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 单选题。货币资金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50. 对各项资产应按取得时支付的实际成本计量,其后不得 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 56. 下列指标中,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使用效率的是()。 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这遵循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 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上视为企业资产。 A.流动比率 的()原则。 53. 企业将生产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这体现 B.资本总额 A.客观性 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要求 C.总资产周转率 D.利润总额 C.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 C.无限责任公司 [答案]C D.存货的未来销路不定 D.两合公司 [解析]考核第 27 章 财务报表分析。05 年单选题。总资产周转 [答案]C [答案]A 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解析]本题考核第 27 章财务报表分析。本章课后题第 5 题。 [解析]本题考核第 29 章,07 年单选。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 57. 某企业本期取得商品销售收入 2800000 元,应收票据本 见教材 265 页最下方。速动资产中扣除存货主要原因是存货 任公司的特殊形式,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 期收回 210000 元,应收账款本期收回 600000 元,均以银行 变现能力较差。 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 存款收讫。另外,当期因商品质量问题发生退货价款 30000 60. 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不包括() 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应当采取国有独资 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根据上述资料,现金流量表 A.发生在合同成立后 公司的形式。 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元。 B.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 63. 甲乙双方在合同中对合同履行的费用负担约定不明确的, A. 3580000 C.缔约当事人必须有过失 根据法律规定,应按()的办法处理。 B.3560000 D.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A.由享受权利一方负担 C.2980000 [答案]A B.由履行义务的一方负担 D.2770000 [解析]考核第 28 章 合同法律制度。类似本章课后题第 3 题。 C.由获得利益一方负担 [答案]A 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 D.由双方平均负担 [解析]本题考核第 26 章财务会计报告中的现金流量表。销售 (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2)一方违背 [答案]B 商品 、 提 供劳 务收 到的 现 金 = 本 期销 售商 品 收 到的 现 金 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3)缔约当事人必须 [解析]本题考核第 28 章合同法,见教材 277 页,04、07 年单 2800000+前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的应收票据 210000+前期销 有过失;(4)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选。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售商品本期收到的应收账款 600000-本期销售本期退回商品 6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保证的 6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股份有 支付的现金 30000=3580000 元。 说法中,错误的是()。 限公司监事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58.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为 A.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A.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 基础。 B.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B.监事会应当包括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 A.实地盘存制 C.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 C.监事不可以提议召开临时监事会会议 B.永续盘存制 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D.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三人 C.收付实现制 D.保证合同是一种从合同 [答案]C D.权责发生制 [答案]C [解析]考核第 29 章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 [答案]D [解析]考核第 28 章合同法。本章课后题第 6 题和第 18 题的综 于 3 人。监事会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 [解析]考核第 25 章 会计概论。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 合考点。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不能履行债务时, 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 1/3。监事会每 6 个月至少召开 生制为基础。 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称为一般保证。所以 C 错误。 一次会议。监事可以提议召开临时监事会会议。此题使用排除 59. 在计算速动比率时,要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 62. 由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 法是很好选择的。 除以流动负债。这是因为()。 的公司,应当采取()形式。 6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证券公司经营 A.存货的价值较大 A.国有独资公司 ()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5000 万元 B.存货的质量不稳定 B.股份有限公司 A.证券经纪 B.证券自营 ⑦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员。 [解析]本题考核第 31 章工业产权法。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 C.证券资产管理 68.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 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 D.证券承销于保荐 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内不得转让。 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 [答案]A A. 3 个月 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 [解析]考核第 30 章证券法。 B.6 个月 的标志。 6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向不特定对象发 C.12 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2分,每的备选项中,有 2 行的证券票面总值超过人民币()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 D.2 年 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 A. 500 万 [答案]C 分;少选,所选的每个先项得 0.5 分) B.1000 万 [解析]本章考核第 30 章证券法。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 71.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 C.5000 万 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 12 个 A.独立性 D.1 亿 月内不得转让。 B.排他性 [答案]C 6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 C.流动性 [解析]本题考核第 30 章证券法。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证券票 同应该()。 D.可分性 面总值超过人民币 5 000 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证券 A.报商标局备案 E.竞争性 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90 日。 B.经商标局核准 [答案]ABCD 6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知悉证券交易内 C.经商标权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 [解析]本题考核第 1 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07 年多选。产权基 幕信息的知情人员不包括()。 D.经商标评审委员会核准 本特征如下: A.发行人的董事 [答案]A 独立性---产权主体拥有自主运用产权的权利 B.持有公司 3%股份的股东 [解析]本题考核第 31 章工业产权法。2005 年单选。商标注册 排他性---产权受法律保护不可侵犯 C.发行人控股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 流动性---产权主体可以通过产权流动、重组获取产权收益最 D.保荐人 标,被许可人享有该注册商标的使用权。经许可使用他人注 大化 [答案]B 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 可分性---产权包含的一组权利可以分割组合使用 [解析]本题考核第 30 章证券法。我国《证券法》明确规定,下 称和商品产地,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72. 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有()。 列人员为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 70. 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 A.政资分开 ① 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 B.归属清晰 ② 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 C.权责明确 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他特定品质的标志是()。 D.保护严格 ③ 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A.商品商标 E.流转顺畅 ④ 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B.服务商标 [答案]BCDE ⑤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 C.集体商标 [解析]本题考核第 1 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类似 05 年多选题。 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⑥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 D.证明商标 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①归属清晰,②权责明确,③保护严 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答案]D 格,④流转顺畅。 73. 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的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 D.资源配置 A.替代效应 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E.经济稳定和发展 B.互补效应 76. 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的特征包括()。 [答案]ADE C.收入效应 A.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解析]本题考核第 9 章公共财政职能。05 年多选题考点。在社 D.蛛网效应 B.同行业各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差别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职能主要有:资源配置职 E.乘数效应 C.同行业各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存在差别 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答案]AC D.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79. 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 [解析]考核第 2 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7 年多选题。 E.资源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A.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得需求与价格变动成反方 [答案]ACDE B.农村公用设施保障水平较低 向变化。 [解析]考核第 3 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又叫纯粹 C.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较低 74. 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中,正确的有()。 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特征: D.经济建设投入规模偏小 A.总是高于均衡价格 (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且生 E.基础性科研投入不足 B.总是低于均衡价格 产者的规模都很小。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 [答案]ABCE C.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 的接受者,不是价格的决定者;每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只 [解析]考核第 10 章财政支出概述。 D.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 是被动的接受市场价格,它们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的力 财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 E.可能会出现变相涨价现象 量。 一是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 [答案]AC (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既不存在产品差别 二是基础性科研和义务教育保障力度不够; [解析]考核第 2 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三是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严重短缺; 保护价格也称为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 (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四是财政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各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偏 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保护 77. 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当前主要国际贸易理论有 少 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实施保护价格,往往出现供过于求现象 ()。 80. 我国流转税税种包括()。 为此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A.绝对优势理论 A.土地增值税 75.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有()。 B.相对优势理论 B.增值税 A.厂房和设备折旧 C.要素禀赋理论 C.消费税 B.管理人员工资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D.房产税 C.原材料费用 E.外贸依存理论 E.关税 D.燃料和动力费用 [答案]ABCD [答案]BCE E.生产工人工资 [解析]考核第 8 章。07 单选题的考点。 [解析]考核第 11 章财政收入概述。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 [答案]AB 78. 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 税、营业税和关税。土地增值税和房产税、契税等属于财产税。 [解析]考核第 3 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 A.收入分配 81. 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有()。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B.市场监管 A.消费税 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C.汇率稳定 B.个人所得税 C.财产税 E.以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E.公开市场业务 D.企业所得税 [答案]ADE [答案]ADE E.关税 [解析]考核第 13 章财政政策 [解析]考核第 15 章中货币政策的类型。 [答案]BCD 84. 下列各项中,属于商业银行基本管理原则有()。 87. 根据我国目前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属于 M2 而不属于 M1 [解析]考核第 11 章财政收入分类。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 A.盈利性原则 的有()。 财产税、企业所得税。间接税包括各种流转税种。 B.公平性原则 A.银行活期存款 82. 下列关于政府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C.流动性原则 B.银行定期存款 A.政府预算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 D.公开性原则 C.流通中的现金 B.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 E.财政性原则 D.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作出的选择 [答案]AC E.股票 C.政府预算体现了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解析]考核第 16 章,06 年多选题。存款货币银行经营管理的 [答案]BD D.我国的预算年度实行跨年制 基本原则: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 [解析]考核第 14 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类似 05 年单选考点。 E.政府预算按照编制形式分类,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85.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征有()。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答案]ABC A.不以盈利为目的 (1)M0=流通中现金 [解析]考核第 12 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B.对居民办理存贷款业务 (2)M1= M0+银行活期存款 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 C.与政府发生资金往来关系 (3)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表的形式体现,该表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 D.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相对独立性 注意: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 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C 正确 E.在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时完全没有独立性 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 从政治性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政府预算指 [答案]ACD M2 是广义货币量,包括 M1 以及潜在的货币量。 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作出选择;政府 [解析]考核第 15 章中央银行活动特征。05 年多选题考点。 88. 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监管当局的主要职责应包括 预算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准备购买 (1)不以盈利为目的。以金融调控为己任,稳定货币,促进 ()。 具体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及其成本。B 正确。 经济发展是其宗旨。 A.提供充分的安全网 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利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 A (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只与政府或存款货币银行等金 B.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 正确。 融机构发生资金往来关系。 C.培育银行内部信用评估系统 我国政府预算采用的是历年制,D 错误。 (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 D.有效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 按照预算编制的形式,政府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行政干预和牵制。 E.加快制度化进程 E 错误。 86. 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 [答案]BCE 83. 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具有()的特点。 的有()。 [解析]考核第 17 章金融监管。 监管当局担三大职责: A.决策时滞较长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1)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 B.决策时滞较短 B.消费者信用控制政策 (2)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 C.效果时滞较长 C.优惠利率政策 (3)加快制度化进程。 D.效果时滞较短 D.再贴现政策 89. 一般而言,货币升值产生的经济影响有()。 A.出口增加 产生原因: C.产品合格率 B.进口增加 (1)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D.销售额 C.产出增加 (2)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 E.考试分数 D.资本流出增加 (3)样本容量不足等 [答案]ABDE E.抑制物价上涨 92. 下列总量指标中,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的有()。 [解析]考核第 22 章,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应该属于时期指 [答案]BE A.股票价格指数 标或者时点指标中的连续登记且不管指标值变动与否都要登 [解析]考核第 18 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B.煤炭生产总量 记的情况。本题中产品产量、可支配收入、销售额、考试分数均 货币升值,增加进口,减少出口,B 正确;货币贬值会引起需 C.财政收入 属于时期指标。 求拉上的物价上涨和成本推动物价上涨,货币升值就会抑制 D.商品零售额 95. 下列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中,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有 物价上涨。E 正确;货币贬值一般会使产出增加,货币升值产 E.年末人口数 ()。 出减少。货币贬值如果预期进一步还会贬值,就会导致资本 [答案]AE A.存货周转天数 流出增加。所以 ACD 均不选。 [解析]考核第 19 章统计与统计数据。本题实际考核时点指标 B.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90. 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包括的内容。 C.已获利息倍数 A.重点调查 93. 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 D.市盈率 B.抽样调查 A.时期序列 E.流动比率 C.典型调查 B.时点序列 [答案]AB D.普查 C.相对数时间序列 [解析]考核第 27 章财务报表分析。06 年多选;CE 反映偿债能 E.全面报表 D.平均数时间序列 力;D 反映盈利能力。 [答案]ABC E.整数时间序列 96. 一般情况下,下列帐户的期末余额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 [解析]考核第 19 章统计与统计数据。普查属于一次性全面调 [答案]AB 流动负债类的有()。 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均属于非全面调查。全面报 [解析]考核第 22 章时间序列的分类。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 A.长期股权投资 表要求调查对象中每一个单位都填报,所以属于全面调查。 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 1)绝对数时间序列: B.预付帐款 91. 代表性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统计指标值是绝对数。根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又分为 C.其他应付款 A.抽样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时期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结果。 D.应付帐款 B.有意虚报、瞒报 即过程总量。 E.存货 C.抄录错误 时点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 [答案]CD D.样本容量不足 (2)相对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相对数 [解析]考核第 26 章财务会计报告。A 属于长期资产;BE 属于 E.样本结构与总体存在差异 (3)平均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平均数 流动资产。 [答案]ADE 94. 下列统计指标中,可以采用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平均数 97. 由于款项支付的时间与费用的归属期涉及的会计期间不 [解析]考核第 19 章统计与统计数据。05 年单选相关考点。 的有()。 同,为了合理进行待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设置的账户 代表性误差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无 A.产品产量 有()。 法消除,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B.可支配收入 A.财务费用 B.待摊费用 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 2. C.预提费用 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消,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 定的其他方式转让 D.管理费用 照合同性质不得抵消的除外。 3. E.利润 当事人主张抵消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 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答案]BC 抵消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4. [解析]考核第 25 章会计概论。课后题第 40 题。 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 内不得转让。 98. 会计计量时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的主要原因是()。 致,也可以抵消。 103. A.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 101. 可以决定终止上市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情形有()。 B.历史成本具有综合性 A.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 A.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C.历史成本的数据比较容易取得且可靠 B.股东会决议解散 B.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且拒绝纠正 D.历史成本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C.因公司合并需要解散 C.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 E.历史成本符合会计分期基本前提 D.因公司分立需要解散 D.公司解散 [答案]AC E.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E.公司被宣告破产 [解析]考核第 25 章会计概述.课后题第 39 题。见教材 229 页。 [答案]ABCD [答案]BCDE 99.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 [解析]本题考核第 29 章公司法。05 年多选题。 [解析]考核第 30 章证券法。07 年单选相关考点。上市公司有 A.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102. 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C.留存收益 A.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 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 D.出售资产所得 B.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或者 ② 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 E.银行存款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 [答案]ABC C.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③ 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 解析;考核第 25 章会计概述。 其他方式转让 ④ 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 100. D.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东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 104. 务抵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生转让的效力 A.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A.当事人主张抵消的,应当通知对方 E.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 B.科学发现 B.主张抵消的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 转让 C.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C.抵消不得附条件 [答案]ABCD D.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D.抵消不得附期限 [解析]考核第 29 章公司法。见教材 298 页。 E.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 E.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不可以抵 股份转让 [答案]ABCD 消 1. 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股东转让其股份,应 [解析]考核第 31 章工业产权法。 《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包 [答案]ABCD 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 括:①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② [解析]考核合同法律制度。07 年单选题相关考点。当事人互负 他方式进行。 科学发现;③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债 公司出现一定情形时可以解散,这些情形包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股 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 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东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 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交易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包括()。 方法;⑤动物和植物品种,但对于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 法,可以依法授予专利权;⑥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1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禁止作为商 标注册但可以作为非注册商标或其他标志用的有()。 A.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型号的 B.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的 C.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勋章相近的 D.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E.同“红十字”标志相似的 [答案]AB [解析]考核第 31 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见教材 325 页。禁止 作为商标注册但可以作为非注册商标或其他标志使用的有: 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型号的;缺乏显著性特征的 仅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须有 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构成的三维标 志不得注册。

13 页 320 浏览
立即下载
2009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

2009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真题

2009 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多比少好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 D.可加总性 D.等于平均产量[答案]C 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答案]B [解析]当边际产量等于 0 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1. [解析]可传递性是指假定有 ABC 三种组合,如果消费者对 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总产量曲线的形状。教材第 25 页有原话。 价格。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的偏好大于 B,对 B 的偏好大于 C,那么对 A 的偏好必定大于 可以结合图 1—16 进行记忆。 A.取消农业税 C,如果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则如下图所示: 6. 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 自然垄断指的是()的情况。 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 A.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 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的进行收购 一种产品 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 B.企业垄断某种自然资源 [答案]C C.政府对重要自然资产实行完全垄断 [解析]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 D.两家企业共同控制一个市场 致市场过剩,当市场出现过剩时,政府应及时入市收购并予 [答案]A 以储备,否则保护价格必然流于形式。 [解析]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保护价格的相关知识。教材第 5 页有相关 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一个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 规定,只是出题角度较灵活。 A.B 均位于 I2,AB 偏好相同;AC 位于 I1,AC 偏好相同,根据 供给一个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2. 偏好的可传递性,B 与 C 的偏好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自然垄断的定义。参见教材第 33 页。 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 B 比 C 具有更多的 X2,根据多多益善假定,B 必定比 C 更受偏 7. 50 单位和 80 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 好,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A.卖方具有垄断地位 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及偏好的基本假定。教 B.企业生产有商品或服务具有耐用品性质 A.增加 30 单位 B.减少 30 单位 材 14 页倒数第三行有原话。 C.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C.增加 130 单位 D.减少 130 单位 4. D.不同消费者所在的市场能被隔离开 [答案]B 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答案]B [解析]某商品价格与其替代品需求量同向,与其互补品需求 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 [解析]第一,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 量相反。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上升 50 个单位, 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量下降 80 个单位,总共影 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 响是甲商品需求量下降 30 个单位。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 [答案]A 市场之间流动,即不能使购买者在低价市场上买到产品再卖 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解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其含义是:在一定的 到高价市场上去。如果这两个条件能够满足,那么,企业就可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替代品、互补品的相关知识。教材第 8 页 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选择商品的最 以通过对缺乏弹性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而对富有弹性的 对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介绍中,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需 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市场规定较低的价格,以增加总收益。 求变动做了理论阐述。本题只是把这种理论阐述变成了具体的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教材中的原话。只要记住就能选对。参见 [试题点评]教材中有原话。参见教材第 38 页。中 华会计 网 例子。 教材第 18 页。 校 3. 5. 8. 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 任意两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 假定来判定的。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 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是() A.还存在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B.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间分配公平中 华会计 网 校 A.道德风险 B.正向选择 C.逆向选择 D.外部不经济 要目标,就需要实行() C.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 [答案]C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解析](1)逆向选择是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出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 现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看商品驱除市场的现象。 C.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2)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协议达成后,协议的一方利用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答案]D 信息的不对称,对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 [答案]A [解析]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 如交完汽车保险后不认真开车,交完财产保险后不注意防盗。 [解析]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主 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逆向选择的定义。参见教材 44 页。 要目标,就需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 的境况变坏。换言之,社会已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如果资源 11. 需求。 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 A.需求不足性失业 [试题点评]教材有明确表述。参见教材第 66 页。 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那么社 B.摩擦性失业 15. 会就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C.隐性失业 A.出口退税 B.关税壁垒 C.出口配额 D.非关税壁垒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状态的标准。参见教材 D.周期性失业 [答案]A 第 40 页。 [答案]B [解析]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 9. [解析]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间接补贴包括出口退税、出 A.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自愿失业的类型。参见教材第 61 页。 口信贷等。 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 12.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72 页。 怕累托最优 购买,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 16. B.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最小,那么 的恒等关系是() A.满足国有经济需要 无论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 A.I=S+(T-G)+(M-X) B.满足国民经济需要 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怕累托最优 B.I=S+T-G+M 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C.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 C.I=S+(T-G) D.满足企事业发展需要 效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怕累托最优 D.I=S+(M-X) [答案]C D.无论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就可 [答案]A [解析]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公共财政的出发点 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怕累托最优 [解析]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 I=S+(T-G)+ 和落脚点 [答案]B (M-X)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76 页。 [解析]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储蓄—投资恒等式。参见教材第 49 页。 17. 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 13. 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职能 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的怕累托最优。中 华会计 A.1B.2C.3D.4 的体现。 网 校 [答案]D A.经济发展 B.经济稳定 C.市场维护 D.收入分配 [试题点评]教材有原话。参见教材 45 页。 [解析]投资乘数:k=1/(1-β)=1/(1-0.75)=4 [答案]A 10.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投资乘数公式。参见教材第 53 页。 [解析]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 14. 国际收支平衡;财政经济发展职能的意义不仅仅要促进经济 科斯定理的含义是() 在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质量的商品往往 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种现象称为() 下列失业类型中,属于自愿失业的是() 如果用 I 表示投资、S 表示储蓄、T 表示税收、G 表示政府 假定边际消费货币 β 是 0.75,则投资乘数 k 应为() 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 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 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 增长,还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经济结构的改善,经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 100 页。 A.从紧 B.中性 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22. C.稳健 D.积极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公共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但是 度财政收支计划是()。 [答案]D 出题角度有些绕。参见教材第 78 页。 A.政府预算 B.信贷计划 C.税收计划 [解析]为了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保持经济平 18. D.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 反映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答案]A 经济政策,从 2008 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 A.按政府职能分类 [解析]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宝程序审 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B.近支出使用部门分类 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试题点评]这个题真是出的挺偏的。参见教材 126 页。即便考 C.按支出经济分类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概念。参见教材第 105 页。 生没有在教材上看到过这句话,但是如果结果实际稍加分析 D.按支出能否等到等价补偿分类 23. 也是能得出答案的。 [答案]C A.事权划分 B.财政收支划分 27. [解析]财政支出经济分类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 C.企业隶属关系划分 D.税权划分 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 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等到全面、具体、清晰地反映。 [答案]B 的愿望称为()。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83 页。 [解析]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 A.预防动机 B.投机动机 19. [试题点评]本题出自教材原话。参见教材 111 页。 C.交易动机 D.平衡动机 A.效益性 B.准确性 C.固定性 D.公开性 24. [答案]C [答案]C A.增值税 B.营业税 [解析]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 [解析]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C.资源税 D.消费税 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参见教材第 95 页。 [答案]D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交易动机的概念。参见教材第 131 页。 20. [解析]消费税、关税等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28. 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中央固定收入所包括的内容。参见教材 A.银行活期存款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114。 B.银行定期存款 [答案]D 25. C.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解析]消转是纳税人用减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 转为()的改革。 D.银行储蓄存款 增利润中得到抵补,通过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 A.消费型 B.积累型 [答案]A 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实际上税负并没有转嫁,而是 C.收入型 D.补偿型 [解析]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了。消转是一种特殊的税负转嫁形式。 [答案]A 的狭义货币供应量。 21. [解析]从 2009 年 1 月 1 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曲生产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内容。参见教材第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加税收 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 133 页。 C.发行国债 D.增加收费 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 29. [答案]C [试题点评]这个题真是出的挺偏的。参见教材 127 页。 A.吸收存款 B.票据贴现 [解析]以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对经济可能产生的事作 26. C.发放贷款 D.发行股票 用比较小。 开始,我国实行了()财政政策。 能够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 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 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 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较小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是() 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年 财政管理体制核心内容是各级政府间的()。 下列税收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从 2009 年 1 月 1 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曲生产型 为应对国际金融包机的严重影响,从 2008 年第四季度 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 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 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 [答案]A [解析]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职能。参见教材第 B.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 152 页。 C.人为的浮动汇率制度 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33.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153 页。 发表的证券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 [答案]B 30. 场达到()。 [解析]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 A.零效率 B.弱型效率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173 页。 B.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C.半强型效率 D.强型效率 37.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答案]C A.世界银行 D.保证充分就业 [解析]如果公开发表的证券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 B.国际清算银行 [答案]C 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 C.金融稳定委员会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货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半强型效率的概念。参见教材第 156 页。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34. [答案]D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参见教材第 147 页 看出,发生危机国家的汇率政策的共同特点是()。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 31. A.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179 页。 首付款比例是 40%,最长还款期限是 5 年,这种规定属于 B.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38. ()。 C.实行盯住汇率制度 ()。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实行货币局确定汇率制度 A.定比尺度、定距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 C.间接信用指导 D.直接信用控制 [答案]C B.定序尺度、定比尺度、定类尺度、定距尺度 [答案]A [解析]从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危机 C.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解析]消费者信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 主体的共同特点是盯住汇率制度。 D.定类尺度、定距尺度、定序尺度、、定比尺度 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162 页。 [答案]C 类等。 35. [解析]按低级到高级、粗略到精确顺序排列的数据计量尺度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消费者信用控制的理解。参见教材 是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体制。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第 148 页。 A.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参见教材第 183 页。 32. B.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混业监管 39. 技术性业务,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这体现了商业银行 C.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 专家根据经验选择 10 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的()作用。 D.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分业监管 这类调查方法属于()。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答案]C A.专家调查 B.重点调查 C.信用创造 D.货币投放 [解析]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历 C.系统调查 D.典型调查 [答案]B 程是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答案]D [解析]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受企业委托,为其办理与货币资本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167 页。 [解析]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 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汇兑、非现金结算等,使银行成为 36. 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成为社会的总账房。 A.自发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某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居民提供汽车贷款的最低 商业银行受企业委托,为其办理与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 根据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对有效市场的分类,如果公开 从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历程 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 在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构是()。 按低级到高级、粗略到精确顺序排列的数据计量尺度是 为了解全国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找出安全隐患,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典型调查概念的理解。参见教材第 187 页。 40. (2)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 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主要有圆形图和()。   则该行业 2000 年至 2008 年平均每年职工人数为()万 数。 A.条形图 人。 (3)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直方图 A.1300B.1325C.1333D.1375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指数的类型。参见教材 220 页。 C.累积分布图 [答案]B 46. D.茎叶图 [解析]平均职工人数=[(1000+1200)/2*3+(1200+1600)/ 资总额增加 21%,则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加()。 [答案]A 2*2+(1600+1400)/2*3]/8=1325 A.10%B.11%C.12%D.21% [解析]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主要有圆形图和条形图。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答案]A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193 页。 的计算公式。参见教材 213 页例如 4—10。 [解析]工资总额=职工人数指数﹡平均工资指数 41. 44. (1+21%)=(1+10%)﹡平均工资指数 下列指标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并且易受极端值 影响的是()。 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分析中,“增长 l%的绝对值” 的计算公式为()。 2008 年与 2007 年相比,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 10%,工 平均工资指数=121%/110%=110%职工平均工资增加率=110%-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答案]A 1=10% [解析]中位数和众数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极差描述数据离 [试题点评]本题与教材 P223 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销售量指 散程度,只有选项 A 算术平均数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并 数 属于同一个类型。 且易受极端值。 47.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204—205 页。 和()。 42. A.货币形态 B.产品形态 C.消费形态 D.资本形态 离散系数比标准差更适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包括价值形态、收入形态 这是因为离散系数()。 [答案]B A.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表现形态是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 B.不受数据差异程度的影响 品形态。 C.不受变量值水平或计量单位的影响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230 页。 D.计量更简单 48. [答案]C A.支出法 B.分配法 C.生产法 D.收入法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计算工业增加值。 [解析]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 [答案]A [答案]C 量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解析]增长 l%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 [解析]我国工业、农业增加值均采用生产法。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离散系数的特点。参见教材第 208 页。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增长 l%的绝对值”的公式。参见教材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230 页。 43. 第 217 页。 49. 45. A.进行经营决策分析 某行业 2000 年至 2008 年的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 如下: 年份 职工人数(万人) 2000 年 1000  2003 年 2005 年 2008 年 1200  1600  1400  按照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下列会计工作中,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的是()。 A.基期指数和报告期指数 B.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C.设置会计科目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编制会计报表 [答案]B D.清查财产 [解析](1)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 [答案]A 指数。 [解析]管理会计主要向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进行经营规划、 经营管理和预测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解析]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试算平衡法的公式。参见教材第 253 页。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参见教材第 238 页 支出均属于资本性支出。 56. 50.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对资本性支出的理解。参见教材第 246 页 A.历史成本 是()。 53. B.现值 A.流动资产 A.货币 C.重置成本 B.固定资产 B.实物 D.公允价值 C.递延资产 C.货币和实物 [答案]A D.无形资产 D.数量 [解析]企业在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答案]A [答案]A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 [解析]流动资产是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变现、出售或耗用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 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 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 255 页。 年内(含 1 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 248 页。 57. 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 54. A.营业利润率 物。 A.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B.资产负债率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流动资产的概念。参见教材第 242 页。 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 C.速动比率 51. C.期初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D.存货周转率 则是()。 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答案]A A.实质重于形式 [答案]D [解析]BC 反映偿债能力;D 反映营运能力。 B.历史成本原则 [解析]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参见教材第 286— C.会计主体 本期减少的金额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 288 页 D.货币计量 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其实余额和期末余额,基本关系为: 58. [答案]B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负债总额为 552 万元,利润表反映利润总额为 300 万元,那 [解析]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原则: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 252 页。 么该企业 2008 年末所在者权益是()万元。 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 55. A.288 则。 A.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余额在借方 B.588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参见教材 B.一个企业 的全部借方账户与全部贷方账户相对应 C.540 第 246 页。 C.从单个账户看,借方发生额等于贷方发生额 D.252 52. D.一个企业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本期 [答案]A A.生产车间水电费 贷方发生额合计 [解析]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840-552=288 万元 B.管理人员工资 [答案]D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所有者权益的公式。参见教材第 245 页。 C.购进无形资产支出 [解析]试算平衡公式: 59. D.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每股收益为 0.2 元,每股股利为 0.15 元,该公司无优先股, [答案]C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则该公司市盈率为()。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者耗用的资产 下列会计处理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 下列财务支出项目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计量。 账户结构的基本关系是()。 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计量。 下列指标中,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是()。 某企业 2008 年末资产负债反映的资产总额为 840 万元、 某公司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每股市价为 3 元, A.15% D.质押财产折价的,应当依照政府指导价格 B.未发表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B.20% [答案]C C.著作人身权归作者享有,不能转让 C.15 [解析]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A 错误;设立质权, D.著作人身权不受著作权保护期限的限制 D.20 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B 错误,债务人履行 [答案]B [答案]C 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 [解析](1)著作权因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一般不必 [解析]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3/0.2=15 质押财产,D 错误,质押财产折价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履行任何形式的登记或注册手续,也不论其是否已经发表。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市盈率的计算公式。参见教材第 288 页。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动产质权的相关知识。参见教材第 299 页 (2)著作权突出对人身权的保护 60. 63. 注:著作权中作者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关于动产交付的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 A.动产物权的转让,均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等人身权利,永远归作者享有,不能转让,也不受著作权保 B.机动车物权的转让,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A.董事会有权对公司合并作出决议 护期限的限制。 C.动产物权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 B.董事会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著作权的相关知识。参见教材第 330— 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C.董事会有权修改公司章程 332 页。 D.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 D.董事会有权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 66. 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答案]D A.申请之日 [答案]A [解析]ABC 均属于股东会的职权。 B.登记之日 [解析]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职权。参见教材第 C.公告之日 另有规定的除外。 321 页。 D.授予之日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动产交付的相关知识。参见教材 293 页。 64. [答案]A 61. 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说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20 年,自()、起计算。 法,正确的是()。 [解析]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 20 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A.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 A.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的职权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职 权的期限为 10 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B.新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 权有所不同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发明专利权的相关知识。参见教材第 335 C.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采取划拨方式 B.董事会成员中必须有公司职工代表 页。中华 会计网校 D.采取招标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采取书 C.监事会行使职权所必需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67. 面形式订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D.股份有限公司高经理,由股东大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 A.家用电器 [答案]C [答案]C B.卷烟 [解析]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地下分别设 [解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职权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职 C.饮料 立。新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设 权相同,A 错误; D.婴儿用品 立建设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划拨等方式。 董事会成员中可以在公司职工代表,B 错误; [答案]B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 297 页。 监事会行使职权所必需的费用,由公司承担。C 正确 [解析]目前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是烟草制品。 62. 股份有限公司高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D 错误。 68. A.动产均可出质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323—324 页。 ()。 B.设立质权,当事人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订立质权合同 65. A.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 C.债务人履行债务,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A.著作权因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 关于动产质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商品中,依照法律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是()。 下列行为中,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是 的联合行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A.收入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 D.裸装的食品必须附加产品标识 B.替代 除、限制影响的 [答案]D C.递减 D.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解析]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 D.规模经济 [答案]A 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E.导向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适用范围: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248 页。 [答案]AB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解析]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 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 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方倾斜的。 (3)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 71.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19 页。 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 题有()。 74. (4)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A.供给短缺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不适用本 B.生产者变相涨价 B.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 法。 C.黑市交易 成本的那个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341 页。 D.生产者变相降价 C.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69. E.过度生产 D.总可变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 ()。 [答案]ABC 固定成本的那个点 A.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解析]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 E.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B.采用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排队现象。当政府监管不力时,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 [答案]BCE C.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还会导致变相涨价等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短期成本曲线图形的认识。 D.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为一千元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4 页。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28 页。 [答案]D 72. 75. [解析]下列行为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 A.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 A.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 B.商品重要性 B.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差别 销售 C.商品用途多寡 C.企业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D.资金有机构成 D.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五千元。 E.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E.具有很多的生产者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参见教材第 345 页 [答案]DE [答案]BCDE 70. 下列有奖销售行为中,不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是 关于生产者产品质量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的说法,正确的有()。 [解析]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资金有机构成、生产 [解析]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 A.产品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者、产品具有差异性、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进入或 B.产品应当具备其应有的使用性能,但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9—10 页。 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73.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参见教材第 C.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 ()效应。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 33 页。 76.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假设有()。 能。 [解析]根据政府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可将政府预算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参见教材第 77 页。 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B.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79.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分类。参见教材第 107 页。 C.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 82. D.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A.政府补助支出 A.实行分税制体制 E.长期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B.公共卫生支出 B.建立部门预算制度 [答案]ABC C.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 C.实行工商税制改革 [解析]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 D.捐赠支出 D.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 E.债务利息支出 E.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入的增加而减少。 [答案]ADE [答案]BDE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假设。参见教材第 [解析]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 [解析]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49—50 页。 出。 (1)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 77.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83 页。 (2)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A.进口配额 80. (3)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B.直接补贴 和地方共享税税种包括( (4)建立先进完备的预算技术保障体系 C.自愿出口限制 )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参见 D.歧视性公共采购 A.增值税 教材第 109 页。 E 歧视性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B.个人所得税 83. [答案]ACDE C.消费税 择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解析]政府除利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和调节进口贸易外, D.企业所得税 A.减少财政支出 还常常采取各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对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政府干 E.证券交易印花税 B.增加财政支出 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 [答案]ABDE C.降低税率 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所以选项 B 错误。 [解析]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 D.提高税率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非关税壁垒措施。教材第 71 页有明确的 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 E.减少财政补贴 介绍。属于记忆性的知识。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93 页。 [答案]BC 78. 81. [解析]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就要采取扩张性的财 非关税壁垒包括()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有() 财政转移性支出包括( 按照我国现行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使用权限划分,中央 根据政府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可将政府预算分 我国近年来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为实施宏观调控而选 A.稳定价格 为() 政政策刺激需求。ADE 均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配置资源 A.增量预算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措施。参见教材第 123 C.分配收入 B.零基预算 页。 D.稳定的发展经济 C.年度预算 84. E.平衡国际收支 D.单式预算 ()。 [答案]BCD E.复式预算 A.商业银行发达程度中 华会计 网 校 [解析]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 [答案]AB B.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数量 制约商业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因素有 C.提取现金数量 [答案]ABCD D.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中 华会计 网 校 D.中央银行独立程度中 华会计 网 校 [解析]中国支付结算体系由四部分组成: E.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解决短期国际收支失衡 E.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数量 (1)银行账户体系 [答案]ACE [答案]BCE (2)支付结算工具体系中 华会计 网 校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如下: [解析]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一般来说,银行 (3)支付清算系统 (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 (4)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1)受到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铁限制。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的构成。参见教材第 (3)国际收支的调节。 (2)要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146 页。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参见教材 177 页。 (3)要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87. 90.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制约商业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 A.弥补短期资金不足 A.商品销售额 款的因素。参见教材第 134 页。 B.弥补票据清算的差额 B.上班出行方式 85. C.解决临时性资金需求 C.家庭收入 ()。 D.解决长期性资金需求 D.居住地区 A.货币发行 E.解决投资性资金需求 E.年龄 B.集中准备金 [答案]ABC [答案]ACE C.代理国库 [解析]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期资金不足、票据 [解析]如果一个变量由数值型数据来记录就称为数值型变量。 D.最后贷款人 清算的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资金短缺需求。 例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零件尺寸、年龄、时间等。 E.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同业拆借市场的作用。参见教材 157 页。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数值型变量的理解。参见教材 185 [答案]CE 88. 页。 [解析]对政府的业务 A.市场风险 91. (1)代理国库 B.规模风险 A.经济性 (2)代理国家债券发行 C.信用风险 B.时效性强 (3)对国家提供信贷支持 D.流动性风险 C.适应面广 (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E 操作风险 D.周期性 (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答案]ACDE E.准确性高中 华会计 网 校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中央银行对政府的业务。参见教材第 144 [解析]常见的金融风险有四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 [答案]ABCE 页。中 华会计 网 校 风险、操作风险。 [解析]抽样调查具有以下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 86.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金融风险的类型。参见教材第 161 页 准确性高。 A.银行账户体系 89.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抽样调查的特点。参见教材 186 页。 B.支付结算工具体系 () 92. C.支付清算系统 A.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A.离散系数 D.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B.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B.中位数 E.企业信贷征信系统 C.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C.众数 下列各项金融业务中,属于中央银行对政府的业务的有 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由()组成。 同业拆借市场的作用包括() 常见的金融风险类型包括()中 华会计 网 校 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特征有 下列变量中,通常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有()。 相对于普查而言,抽样调查的特点包括()。 适于测度顺序数据的指标有()。 D.均值 B.费用 A.收到咨询收入 E.标准差 C.投资 B.销售商品取得货款 [答案]BC D.利润 C.收到出口退税 [解析]众数适用于各类数值,中位数适用顺序数据和数值型 E.所有者权益 D.收到银行借款 数据。 [答案]ABD E.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现金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205—206 页中 华会计 网 校 [解析]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收入、费用、利润。 [答案]ABC 93.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第 243 页。 [解析]收到银行借款属于筹资活动;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现金 A .发展水平 96. 属于投资活动。 B.平均增长量 ()。 [试题点评]本题稍有难度。参见教材第 270 页。 C.发展速度 A.不导致夸大资产 99. D.平均发展水平中 华会计 网 校 B.不虚增账面利润 A.企业的偿债能力 E.增长速度 C.扩大所有者权益 B.企业技术水平 [答案]ABD D.不扩大所有者权益 C.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 [解析]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内容包括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 E.多计资产 D.企业的盈利能力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速度分析包括发展速度与增长 [答案]ABD E.企业会计人员工作能力 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解析]谨慎性又称为稳定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 [答案]ACD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内容。参见教材第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 [解析]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分析企业的偿债 211—212 页。 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如某一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 能力、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94. 针对时间序数的水平分析指标有()。 某超市 2007 年总销售额为 100 万元,2008 年总销售额 下列各项会计业务处理要求中,符合谨慎性原则的有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法可供选择时,应选择采取一种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账面利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参见教材第 为 121 万元,2008 年的商品销售均价比 2007 年上涨 10%,则 润、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 279 页。 2008 年与 2007 年相比()。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谨慎性原则的相关内容。参见教材第 251 10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关于遗失物的说法,正 A.商品销售量指数为 110% 页。 确的有()。 B.商品销售额指数为 121% 97. C.由于价格上涨使得总销售额增加了 10 万元 A.货币计量 B.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D.由于销售量上升使得总销售额增加了 11 万元 B.设置账户 C.拾得人因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的,不必承担民事责任 E.销售量增加 10% C.复式记账 D.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 [答案]ABE D.填制和审核凭证 E.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拾 [解析] E.登记账簿 得人所有 销售额指数=销售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 [答案]BCDE [答案]ABD 销售额指数=121/100=121% [解析]会计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 [解析]拾得人因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的,灭失的,应当 销售价格指数=1+10%=110% 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承担民事责任。C 错误。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 95.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会计记录的主要方法。参见教材 252 页 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E 错误。 98.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遗失物的相关知识。参见教材 296 页。 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A.收入 会计记录的主要方法有()。 下列经济业务中,因经营活动而引起的现金流入有()。 A.遗失物是指非故意抛弃而丢失的物品 101. 合同履行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E.时间性 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A.全面履行原则 [答案]ACDE (5)没有正大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 B.诚实信用原则 [解析]知识点产权的特征有: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 的交易条件; C.协作履行原则 形态的智力成果、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 D.过罚相当原则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特征。参见教材 329 页。 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E.经济合理原则 1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禁止作为商标注册或使 (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 [答案]ABCE 用的标志包括()。 行为。 [解析]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标志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参见教 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 B.“红十字”标志 材 341—342 页。 [试题点评]参见教材 306 页。 C.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标志 1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股 D.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标志 份的情形包括()。 E.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 A.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答案]ABCD B.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解析]禁止作为商品注册或使用的标志包括:同中华人民共 C.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相近似的,以 D.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及同“红十字”,“红新月”的标志、名称相同或相近的;带 E.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 有民族歧视性的;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对于缺乏显著特 公司收购其股份 征的标志可以使用但禁止作为商标注册。 [答案]ACDE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禁止注册或使用某些标志的规定。参见教 [解析]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 材 337 页。 外:中华 会计网校 1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 (1)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地位的行为包括()。 (2)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A.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 (3)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B.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且无正当理由 (4)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 C.搭售商品且无正当理由 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D.实施经营者其中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收购本公司股份的相关规定。参见教材第 E.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325 页。 [答案]ABCE 103. 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 [解析]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 A.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B.保密性 (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C.专有性 (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D.地域性 (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

12 页 321 浏览
立即下载
2010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

2010年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

2010 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真题及详解   C.感到报酬不足的员工可能会减少自己的工作投入   参考答案:C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各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   D.在管理中应尽量使不同的员工的投入产出比大致相同   【答案解析】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为智力活动、 合题意)   参考答案:B 设计活动和选择活动。   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类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   【答案解析】一般说来,薪资水准、教育水平较高的员工,视野较为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决策过程,参见教材 P32 是( )。 开阔,依据的信息比较全面,常常以他人为比较对象,进行横向比较。   9.组织的纵向结构指的是( )。   A. 生理—安全—自我实现—尊重—归属和爱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公平理论,参见教材 P15-16   A.职能结构  B.部门结构  C.层次结构  D. 职权结构   B.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5.在期望理论中,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称为( )。   参考答案:C   C.安全—生理—尊重—归属和爱—自我实现   A.工具  B.效价  C.期望  D. 动机   【答案解析】层次结构又称为组织的纵向结构。   D. 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归属和爱   参考答案: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组织结构设计,参见教材 P37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称为工具。   10.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是( )。   【答案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类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期望理论,参见教材 P16   A. 职能设计 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   6.下列情境中,不适宜推行参与管理的是( )。   B.管理规范的设计 要。   A.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迫   C.联系方式的设计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需要层次理论,参见教材 P12。   B.员工具备相应的智力、知识技术和沟通技巧   D.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   2.关于奥尔德佛提出的 ERG 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C.参与不会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   参考答案:D   A.“关系需要”对应马斯洛需要理论中的部分“安全需要”、全部   D.组织文化支持员工的参与管理   【答案解析】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是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 “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部分“尊重需要”   参考答案: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组织设计的程序,参见教材 P39   B.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   【答案解析】推行参与管理要有成效必须符合的一个条件是:在行动   11.具有直线—参谋制特点的组织形式属于( )。   C.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 前,要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参与。选项 A 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迫,所   A.行政层级式 一定会减弱 以不适宜推行参与管理。   B.矩阵组织形式   D.不同文化下各种需要的顺序可能会发生改变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参与管理,参见教材 P19   C.职能制形式   参考答案:C   7.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具有低能力—高意愿的特点时 ,   D.事业部制形式   【答案解析】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 适宜的领导风格是( )。   参考答案:C 要的欲望一定会加强,选项 C 说法有误。   A.指导式  B.推销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答案解析】职能制的主要特点有:职能分工、直线—参谋制和管理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 ERG 理论,参见教材 P14   参考答案:B 权力高度集中。   3.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会导致员工( )。   【答案解析】当被领导者的成熟度为低能力—高意愿时,适宜的领导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组织形式的划分,参见教材 P40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没有不满 风格是推销式。   12.矩阵组织形式在( )环境中较为有效。   参考答案:D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应的领导风格,参见教   A.简单/静止  B.复杂/静态  C.简单/动态  D.复杂/动态   【答案解析】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不会招致 材 P31   参考答案:D 员工的不满。   8.西蒙将决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 )。   【答案解析】矩阵组织形式在复杂/动态环境中较为有效。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双因素理论,参见教材 P13   A.设计活动—选择活动—智力活动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矩阵组织形式的使用范围,参见教材 P43   4.关于公平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B.选择阶段—确认阶段—发展阶段   13.重视创造发明的组织文化称为( )组织文化。   A.员工比较的是对自己和他人投入、产出的知觉   C.智力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   A.学院型  B.棒球队型  C.俱乐部型  D.堡垒型   B.教育水平较高的员工做比较的时候依据的信息比较片面   D.确认阶段—发展阶段—选择阶段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棒球队型组织重视创造发明。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B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组织文化的类型,参见教材 P46   【答案解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匹配。   【答案解析】工作分析在员工职业生涯中具有作用。工作评价应以工   14.对于采取稳定性战略的组织而言,关键性的战略人才资源管理问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发生作用机制,参见教 作分析为基础。工作分析为薪酬体系的设计提供间接支持。所以选项 题是( )。 材 P58 ACD 错误。   A.从零开始,建立全部新的人力资源战略   18.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是( )。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工作分析,参见教材 P95   B.大量而快速的裁员   A.人员供给预测  B.组织目标与战略分析   22.由企业内各个部门自行实施工作分析的缺点在于( )。   C.对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进行合并   C.人员需要预测  D.供需匹配   A.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D.确定关键员工并制定特殊人才的保留政策   参考答案:B   B.工作分析结果可能不专业,影响信度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是组织目标与战略分析。   C.耗费资金   【答案解析】对于采取稳定性战略的组织重要的是确定关键员工,并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参见教材 P77   D.分析者对分析对象的业务流程不熟悉 制定特殊人才的保留政策。   19.关于德尔菲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参考答案:B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稳定性战略或维持战略,参见教材 P59   A.德尔菲法吸取和综合了众多专家的意见,避免了个人预见的片面   【答案解析】企业内各个部门自行实施工作分析的缺点在于工作分析   15.关于裁员中幸存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 性 结果可能不专业,影响信度。选项 A 是企业内人力资源部门实施工作分   A.他们往往心存感激、激情高效地去工作   B.德尔菲法应采取多轮预测的方法 析的缺点。选项 CD 是咨询机构实施工作分析的缺点。   B.他们的归属感一般会下降   C.德尔菲法应采取匿名方式进行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企业内各部门实施工作分析的缺点,参见教材   C.他们可能会为未来担忧   D.德尔菲法是一种集体讨论的预测方法 P98   D.他们可能会有负罪感   参考答案:D   23.关于工作分析成果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德尔菲法不采用集体讨论的做法,而是匿名进行,所以   A.工作描述是对人的要求,它界定了工作队任职者各方面的要求   【答案解析】裁员中幸存者一方面可能会在不加薪的情况下被要求承 选项 D 错误。   B.工作规范是对职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范的描述性文件 担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能还会有负罪感。还有,他们可能会为未来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德尔菲法,参见教材 P82   C.工作规范主要涉及工作任职者实现在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等内容。 担忧,满意度和归属感一般会下降。只有选项 A 说法错误。   20.在一个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可以按此   D.职位说明书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两个部分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转向或紧缩战略,参见教材 P59-60 相连,也可以没有关系,使用者可以根据特殊需要对系统加以设计。这   参考答案:D   16.按照密歇根大学乌里奇教授的观点,着眼于未来,同时关注员工 种类型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属于( )系统。   【答案解析】工作规范是对人的要求,它界定了工作队任职者各方面 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 )。   A.分散型  B.集中型  C.混合型  D.独立型 的要求。工作描述是对职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范的描述性文件,   A.变革推动者   参考答案:D 主要涉及工作任职者实现在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等内容。选项 ABC 说法都   B.战略伙伴   【答案解析】在一个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 是错误的。   C.管理专家 可以按此相连,也可以没有关系,使用者可以根据特殊需要对系统加以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工作分析成果文件,参见教材 P98   D.员工激励着 设计。这种类型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属于独立型系统。   24.关于有效的人员甄选系统应当达到的目标,错误的说法是( )。   参考答案: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类型,参见教材 P88   A.应将那些复杂、费用较高的程序放在甄选系统的最前边   【答案解析】按照密歇根大学乌里奇教授的观点,着眼于未来,同时   21.关于工作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B.应提供明确的决策点 关注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变革推动者。   A.工作分析在员工职业生涯中没有作用   C.应充分提供应聘者是否任空缺职位的信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角色,参见教材 P63   B.工作分析的成果文件可以为员工培训提供信息支持和指导   D.应按照需要多次核实和检查最重要的情况   1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   C.工作分析应以工作评价为基础   参考答案:A   A.同化  B.匹配  C.控制  D.整顿   D.工作分析为薪酬体系的设计提供直接支持   【答案解析】根据人员甄选有效排列的评价标准,应将那些复杂、费 用较高的程序放在甄选系统的最后边。所以选项 A 说法有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面试的主要偏差,参见教材 P118   C.薪酬区间的重叠区域越小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人员甄选的评价标准,参见教材 P108   29.关于针对员工不同的工作表现应采取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D.薪酬比较比率越小   25.在获取有关胜任特征数据资料的方法中,要求被研究者列出他们   A.对于贡献型员工,组织给予必要的奖励   参考答案:C 在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关键实例,并详细描述事件的起因,过程及感想的   B.对于安分型员工,主管应对其进行绩效辅导   【答案解析】薪酬等级的区间中值极差越大,薪酬区间的重叠区域越 方法的是( )。   C.对于堕落型员工,组织要对其进行必要培训以提升其工作技能 小。   A.观察法  B.试验点  C.专家小组法  D.行为事件访谈法   D.对于冲锋型员工,组织要对其进行适当惩罚以督促其改进绩效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薪酬变动范围与薪酬变动比率的确定,参见教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A 材 P151   【答案解析】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   【答案解析】对于安分型员工,组织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升其   33.斯坎伦计划、拉克收益分享计划及改造生产盈余计划三者的相同 类似于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它要求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 工作技能;对于堕落型员工,组织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敦促其改进绩 点是( )。 中发生的关键事例。 效。对于冲锋型员工,主管人员应当对其及进行绩效辅导。   A.都以提高生产率为目标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参见教材 P111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绩效考核结果分析概述,参见教材 P141   B.都能够很好地节约原材料成本   26.早求职者众多,招聘成本压力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将 ( )作为人   30.关于绩效考核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C.都要求很好地节约原材料成本 员甄选的第一步。   A.行为锚定法的成本低廉,评价尺度统一   D.都是按月支付奖金   A.体检  B.筛选申请材料  C.应聘面试  D.管理能力测试   B.不良事故法能提供丰富的绩效反馈信息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B   C.目标管理法的设计成本较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答案解析】提高生产率是斯坎伦计划、拉克收益分享计划及改造生   【答案解析】人员甄选的第一步是筛选申请材料。   D.关键事件法的执行性高,但无法应用于绩效反馈 产盈余计划三者的相同点。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人员甄选的方法,参见教材 P114   参考答案:C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收益分享计划,参见教材 P154   27.面试初始阶段的重要任务是( )。   【答案解析】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公布法等考核方法成本低廉、   34.下列员工福利中,不属于法定福利的是( )。   A.努力创造和谐的面试气氛 评价尺度统一,但是无法应用于绩效反馈面谈。不良事故法能有效规避   A.社会保险  B.法定假期  C.收入保障计划   B.全面评定应聘者的面试表现 工作差错造成的组织利益的巨大损失,但是不能提供丰富的绩效反馈信   D.住房公积金   C.深入考察应聘者的实际情况 息。关键事件法设计成本低,但是执行性不高。所以选项 ABD 说法错误。   参考答案:C   D.认真阅读应聘者的求职申请表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绩效考核方法的比较,参见教材 P134   【答案解析】法定福利包括社会保险、法定假期和住房公积金。   参考答案:A   31.对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应以( )为导向。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福利的构成,参见教材 P155—156   【答案解析】面试初始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努力创造和谐的面试气氛。   A.行为   35.关于佣金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面试工作流程,参见教材 P116   B.员工的特点   A.佣金制是在销售人员奖励中最常用的方式   28.面试考官根据开始几分钟对应聘者的感觉作出判断,这种面试偏   C.结果   B.佣金制是指根据员工的绩效,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给员工提成 差被称为( )。   D.员工的态度   C.佣金制能使员工既关注短期业绩,又注意公司的长期效益   A.非语言行为造成的错误   参考答案:C   D.佣金制可能使收入差距过大,导致一部分员工产生不公平感   B.负面印象加重倾向   【答案解析】对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应以结果为导向。   参考答案:C   C.对比效应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方法,参见教材 P142   【答案解析】佣金制使员工只关注短期业绩,而不注意公司的长期效   D.首因效应   32.在薪酬等级的变动幅度一定的情况下,薪酬等级的区间中值极差 益。教材上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但是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来。   参考答案:D 越大,则( )。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销售人员薪酬,参见教材 P162   【答案解析】面试考官根据开始几分钟对应聘者的感觉作出判断,这   A.薪酬变动率越大   36.人工成本结构指标反映了( )。 种面试偏差被称为首因效应。   B.薪酬区间渗透度越大   A.企业员工均收入的高低。   B.企业人工成本的构成情况及其合理性   A.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44.某地区 2008 年年度人口数为 250 万人,其中就业人口 190 万人,   C.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B.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非劳动人口 50 万人,则该地区在 2008 年的失业率为( )。   D.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工成本的变动幅度。   C.劳动力供给人数减少   A.5%  B.4%  C.3%  D.2%   参考答案:B   D.劳动力供给人数增加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人工成本结构指标反映了企业人工成本的构成情况及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250- 合理性。   【答案解析】工资率提高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力供 190-50)/(250-50)×100%=5%。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企业人工成本,参见教材 P164. 给时间减少。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失业率的计算,参见教材 P191   37.在典型的职业生涯通道类型中,描述员工在同一管理层级或技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工资率影响的收入效应,参见教材 P180.   45.关于宏观人力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技能等级上不同工种之间变动路径的是( )。   41.如果某地区制造工人的市场工资率从 2000 元/月上升到 2500 元/   A.人力政策是一种就业促进政策,它主要针对的是结构性失业   A.横向通道 月,其劳动力供给总时间上升 5%,则此类劳动力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B.人力政策和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   B.纵向通道 ( )。   C.人力政策和财务政策不能同时采用   C.双通道   A.0.4  B.0.25  C.0.2  D.0.1  参考答案:C   D.人力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劳动者尤其是失业者进行培训   D.职业生涯道   【答案解析】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5%÷[(2500-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A 2000)/2000]=0.2.   【答案解析】人力政策和财务政策可以同时采用。   【答案解析】横向通道即员工在同一管理层级或技术、技能等级上不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计算,参见教材 P182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人力政策,参见教材 P195 同工种之间变动路径。   42.附加的工人效应体现了( )特点。   46.关于晋升竞赛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职业生涯通道的类型,参见教材 P173   A.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   A.晋升竞赛是在存在内部劳动人市场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员工激励   38.在六种职业兴趣类别中,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数理分析能力,   B.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方式 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工作的兴趣类型是( )。   C.劳动力需求的经济周期   B.要想让晋升竞赛变的更加激烈,就不能让失败者得到有价值的待   A.社会型  B.研究型  C.企业型  D.常规型   D.劳动力需求的生命周期 遇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A   C.晋升竞赛实际上是一种将员工的工资与其相对绩效挂钩的做法   【答案解析】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数理分析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   【答案解析】附加的工人效应体现了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特点。   D.晋升竞赛理论表明,晋升决策做出的过早,不利于充分发挥其激 成琐细工作的兴趣类型是常规型。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参见教材 P183 励作用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职业兴趣类型,参见教材 P175   43.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在决定自己的劳动力需求数量时   参考答案:B   39.在其他条件不变动的情况下,( )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应遵循的决策原则是( )。   【答案解析】如果失败者不能得到相对较好的待遇,员工们可能不愿   A.非劳动收入的增加   A.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意进入竞赛,所以要想让晋升竞赛变的更加激烈,就要让失败者得到有   B.劳动收入的增加   B.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价值的待遇。   C.工资水平的下降   C.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晋升竞赛,参见教材 P214-215   D.工资水平的上升   D.劳动力的平均成本小于平均收益   47.由于高等教育文凭与高生产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企业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B 利用文化来筛选员工的做法是有道理的,这是( )的一个基本观点。   【答案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动的情况下,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   【答案解析】 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劳动力的边际成本   A.劳动力供给理论 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等于边际收益。   B.劳动力需求理论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收入效应,参见教材 P180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参见教材   C.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   40.工资率提高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导致( )。 P185   D.收入分配理论   参考答案:C   D.2 周岁   【答案解析】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上级工会指导该企业职工推举   【答案解析】根据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企业利用大学毕业文凭   参考答案:C 的代表与企业订立。 作为筛选工具可能确实是一种既简单明确而且预测准确率也比较高的方   【答案解析】女职工在哺乳未满 1 周岁的婴儿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集体合同的相关规定,参见教材 P241 法。 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   54.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当事人的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参见教材 P204 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   48.2009 年,很多高中毕业生由于对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感到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哺乳期的保护,参见教材 P228 当事人 担忧,放弃了参加高考,对此,正确的观点是( )。   51.关于劳务派遣的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B.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后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   A.这些人不去上大学一定是错误的   A.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当事人   B.这些人本来就不应该去上大学   B.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向本单位派   C.用人单位和仲裁员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C.如果大学毕业时找不到工作,确实不该去上大学 遣劳动者   D.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有分立   D.上大学的收益并不仅仅发生在刚毕业时,而是长期的,如果仅仅   C.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劳动法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 前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根据大学毕业时能否找到工作来做出决策,可能会是错误的 50 万元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D   D.劳务派遣单位可以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管理费用   【答案解析】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   【答案解析】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上大学好还是不上大学   参考答案:A 的单位为当事人。选项 B 说法错误。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 好,取决于此人上大学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对比。如果收益现值大于成   【答案解析】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属于《劳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选项 C 错误。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 本,则上大学就是值当的,否则就是不值当的,不能根据主观判断。 动合同法》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的范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 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有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选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参见教材 P202 法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 50 万元。劳务派遣单位不可以向被 项 D 说法错误。   49.在劳动和社会保险法的使用中,如果同位法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 派遣劳动者收取管理费用。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相关内容,参见教材 P246 定不一致,应该( )。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参见教材 P238   55.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 )不是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   A.适用特别规定   52.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A.奖金   B.适用一般规定   A.全日制用工   B.计划生育补贴   C.适用下位法的规定   B.非全日制用工   C.加班工资   D.适用地方政府规定   C.劳务派遣用工   D.计件工资   参考答案:A   D.聘用制用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同位法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应该适用特别规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 定。   【答案解析】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班加点工资及其他工资。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适用的主要基本规则,参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非全日制用工,参见教材 P240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工资总额的组成,参见教材 P254 见教材 P226   53.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   56.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其停工留   50.女职工在哺乳未满( )的婴儿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 由( )指导该企业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订立。 薪期一般不超过 12 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社区的市场劳动 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   A.企业 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 )个月。 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B.人民法院   A.3   A.3 个月   C.劳动行政部门   B.6   B.6 个月   D.上级工会   C.9   C.1 周岁   参考答案:D   D.12   参考答案:D 向劳动者支付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期间的赔偿金。   B.管理幅度的大小往往反映上级领导者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   【答案解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 12 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   A.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 量的多少 殊,经社区的市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   B.集合合同规定   C.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存在正比关系 得超过 12 个月。   C.用人单位平均工资   D.管理幅度决定管理层次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工伤待遇,参见教材 P258   D.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   E.管理层次对管理幅度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57.下列社会保险险种中,企业职工个人不缴费的是( )。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ABDE   A.养老保险   【答案解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使用期违法但已履行的,应以   【答案解析】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存在反比关系。所以选项 C 错误。   B.医疗保险 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参见教材 P38   C.失业保险 期期间的赔偿金。   64.关于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D.工伤保险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参见教材 P255   A.它有利于总公司的最高层集中精力于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   参考答案:D   二、多项选择(共 2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   B.它有利于把联合化和专业化结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解析】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   C.它能增强企事业的活力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参见教材 P256 选项得 0.5 分)   D.它适合于产品种类多且产品之间工艺差别小的企业   58.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   61.根据麦克里兰提出的三重需要理论,人的核心需要包括( )。   E.它会减弱整个公司的协调一致性 供给亲属抚恤金和( )。   A.生存需要   参考答案:ABCE   A.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B.权力需要   【答案解析】事业部制组织适合于产品种类多且产品之间工艺差别大   B.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C.亲和需要 的企业。所以选项 D 错误。   C.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D.成长需要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参见教材 P43   D.一次性伤残经济补偿金   E.成就需要   65.关于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BCE   A.组织设计会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   【答案解析】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   【答案解析】麦克里兰提出的三重需要理论,认为人有三种需要,即   B.如果企业要鼓励创新、开放的组织文化,就需要提高组织的制度 补助金、供给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 化程度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工伤待遇,参见教材 P258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参见教材 P14   C.多样化程度高、以外部招聘为主的组织通常更重要视灵活性和创   59.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如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用人单位   62.按照经济理性决策模型,决策者的特征包括( )。 新的价值 应依法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工资( )的工资报酬。   A.从途径-目标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   D.强调严格的等级差异的绩效评估体系可以培养合作的组织文化   A.50%   B.决策者遵循的是满意原则,在选择时不必知道所有的可能方案   E.一个希望培养合作氛围的组织不应该过分强调薪酬的功能性意义   B.300%   C.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   参考答案:ACE   C.200   D.决策者可以采用经验启发式原则或一些习惯来进行决策   【答案解析】如果企业要鼓励创新、开放的组织文化,就需要降低组   D.150%   E.决策者在选择备选方案时,试图寻找令人满意的结果 织的制度化程度。所以选项 B 错误。强调合作的文化与强调严格的等级差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AC 异的绩效评估体系是无法很好的共同合作的。所以选项 D 错误。   【答案解析】法定节假日工作,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工   【答案解析】选项 BDE 是有限理性模型。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参见教材 P46-47 资 300%的工资报酬。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经济理性决策模型。参见教材 P32-33   6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责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参见教材 P254   63.关于管理层次、管理幅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任,这是因为( )。   6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使用期违法但已履行的,应以 ( )为标准,   A.一个组织的管理层次的多少,反映其组织结构的纵向复杂程度   A.所有管理者喜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B.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贯穿于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   【答案解析】选项 BC 属于表层的胜任特征。   A.企业发展的需要   C.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的落实需要各部门的积极推行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胜任特征模型。参见教材 P109   B.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的投资回报率   D.各部门的管理者都归人力资源部门直接管理   70.在人员甄选活动中经常使用的非智力预测因素有( )。   C.企业净资产的价值   E.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A.情绪   D.员工所享有的其他福利项目的多少   参考答案:BCE   B.记忆力   E.员工的持股比例和认购能力   【答案解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几乎所有的管理   C.气质   参考答案:ABCE 人员都要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责任,原因有三,即选项 BCE.   D.注意力   【答案解析】在员工持股计划成本中,对于股本的设计应考虑四个因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权。参见教材 P65   E.人格 素,即选项 ABCE.   67.在人力资源需要预测方法中,属于定性分析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ACE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员工持股计划。参见教材 P158   A.主观判断法   【答案解析】选项 BD 属于智力因素。   74.按照家庭生产理论的观点,正确的说法是( )。   B.比率分析法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人员甄选活动中经常使用的非智力预测因素。   A.一个家庭的可利用时间主要有两个用途:市场和闲暇   C.回归分析法 参见教材 P113   B.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D.德尔菲法   71.关于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C.夫妻双方之间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是一种联合决策   E.时间序列分析法   A.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对绩效管理的有力支持   D.家庭产品只能采取时间密集型的方式生产   参考答案:AD   B.绩效管理是绩效考核的一个环节   E.在决定家庭成员的时间用途时,比较优势原理是适用的   【答案解析】选项 BCE 都属于定量分析方法。   C.绩效管理侧重于信息的沟通和绩效的提高   参考答案:BCE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人力资源需要预测方法。参见教材 P82   D.绩效考核侧重于信息沟通和绩效的提高   【答案解析】一个家庭可利用的时间主要用在市场工作、闲暇和家务   68.工作轮换的缺点是( )。   E.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劳动上,所以选项 A 错误。家庭产品既可以采取时间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A.训练员工的成本增加   参考答案:ACE 也可以采用商品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所以选项 D 错误。   B.员工在转换工作的初期效率较低   【答案解析】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所以选项 B 错误。绩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家庭生产理论。参见教材 P183   C.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效考核侧重于绩效的识别、判断和评估,所以选项 D 错误。   75.关于长期劳动力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D.使员工的离职率升高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关系。参见教材 P127   A.市场工资率上升的规模效应会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   E.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72.一个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在制定薪酬方案时,应( )   B.市场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会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   参考答案:ABE   A.采用资金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的薪酬结构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工资率下降必然会导致劳动力需   【答案解析】工作轮换的优点有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降低   B.实施高于市场水平的基本薪酬 求的增加 了员工的离职率。所以选项 BD 不选。   C.实施不高于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   D.市场工资率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也可能导致劳动需求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工作设计方法中的工作轮换。参见教材 P103   D.追求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的增加   69.根据胜任特征的结构冰山图,深层的胜任特征包括( )。   E.对于创新给予足够的报酬和奖励   E.工资率变化莫测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更   A.社会角色   参考答案:AD 小   B.知识   【答案解析】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往往追求的是效率最大化、成   参考答案:ABC   C.技能 本最小化。在薪酬水平方面以竞争对手薪酬为准,在薪酬结构方面奖金   【答案解析】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   D.自我概念 部分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 力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E.动机/需要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不同竞争战略下的薪酬管理。参见教材 P148 所以选项 D 错误。工资率变动在长期中能够比短期中对企业的劳动力需   参考答案:ADE   73.在员工持股计划成本中,对于股本的设计应考虑( ) 求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选项 E 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长期劳动力需求。参见教材 P186 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该公司的产值翻了两番,员工的收入也大大增加,大家觉得比以前更满   7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 ),则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合理性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违约金。参见教材 P238 足了。 越强。   79.仲裁庭裁决争议案件中,仲裁员若( ),则应当回避。   81.绩效薪金制度的主要优点是( )。   A.人力资本投资后获得收益的时间越长   A.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A.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低   B.接受代理人请客送礼   B.为企业节省成本   C.人力资本投资后收入增加值越大   C.促使争议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C.使管理者的监督职能加强   D.人力资本投资完成后获得收益的风险越高   D.私自会见当事人   D.使员工的晋升和产品质量挂钩   E.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越高   E.是仲裁委员会主任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ABC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绩效薪金制度的主要优点在于他可以减少管理者的工作   【答案解析】选项 D“获得收益的风险越高”,人们更不愿意进行人   【答案解析】仲裁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与 量,因为员工为了获得更高的薪金会自发地努力工作,而不需要管理者 力资本投资。选项 E 机会成本越高,意味着成本越大,人们也不愿意进 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 的监督。 行人力资本投资。 决的;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送礼的,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绩效薪金制度的主要优点。参见教材 P19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及高等教育的几个重要结论, 要回避。   82.关于绩效薪金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主要体现在选项 ABC.参见教材 P203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仲裁中的回避。参见教材 P250   A.绩效薪金制中的绩效只能是个人绩效   77.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的工资,但用人单位下列扣除劳动者部   80.应当认定为工作或视同工作的情形包括( )。   B.绩效薪金制的基础是公平、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分工资的情形中,不属于克扣工资的是( )。   A.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工   C.常用的绩效薪金制有计件工资等   A.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应偿还用人单位的债务 作受到伤害的   D.对管理者实施按利润分红也是绩效薪金制   B.用人单位要求代扣被派遣劳动者的服装费用   B.劳动者在工作场所内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参考答案:BCD   C.用人单位代扣应由劳动者本人负担过重的社会保险费用   C.劳动者患职业病的   【答案解析】绩效可以是个人绩效、部门绩效和组织绩效。所以选项 A   D.法院委托用人单位扣除的抚养费、赡养费或赔偿费 E.用人单位收   D.劳动者在抢险救灾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不选。参见教材 P19 取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检查费   E.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绩效薪金制的相关内容。参见教材 P19   参考答案:ACD   参考答案:ACD   83.该公司实行绩效薪金制时,可以选择的绩效包括( )。   【答案解析】选项 BE 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部分工   【答案解析】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   A.个人绩效 资的规定范围,所以不选。 意外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所以选项 B 不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B.部门绩效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工资支付中的工资的部分扣除。参见教材 P254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视同工伤。所   C.责任绩效   78.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除约定( )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 以选项 E 不选。   D.组织绩效 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工伤认定。参见教材 P257   参考答案:ABD   A.按约定期限履行劳动合同   三、案例分析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   【答案解析】绩效可以是个人绩效、部门绩效和组织绩效。   B.劳动纪律 题不得分,少选项,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绩效薪金制的相关内容。参见教材 P19   C.培训服务期   (一)某公司是一家由事业单位转而成的股份制企业。在转制之前,员   (二)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 850 人,文职人员 56 人,中层与基   D.竞业限制 工的薪酬基本上是按照职务、技术职称和工龄等来确定的,员工的工资 层管理人员 38 人,销售人员 24 人,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   E.福利待遇 差别不大,所以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尽管单位的效率不高,但大家觉得 离职率高达 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 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   参考答案:CD 挺满足。但改制以后,由于企业要直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公司 4%,中层与基层人员年均离职率为 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   【答案解析】除约定培训服务期和约定竞业限制的情形外,用人单位 的领导层决定打破传统的薪酬体制,实行绩效薪金制,如今两年过去了 , 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 10%,销售人员要增加 1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 5%,中层和基层人员可以不增加,人   B.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参考答案:BD 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   C.培训规划   【答案解析】外部咨询机构作为工作分析的实施主体,其缺点在于耗 源规划初稿,以便于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D.晋升规划 费资金,且对企业不了解,企业需要花费时间与其进行沟通。   84.关于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B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工作分析的实施主体。参见教材 P98   A.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补充 2 人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主   89.为做好该公司的工作分析,应使员工明确( )。   B.销售人员需要补充 4 人 要指三年以内的人力资源计划,又被称为是年度人力资源计划。所以本   A.工作分析的目的   C.文职人员需要补充 5 人 题选 AB   B.工作分析的成本效益   D.生产维修人员补充 111 人   【试题点评】本案例题考核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参见教材 P75   C.工作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答案:AD   (三)某公司是一家发展迅速的企业,随着企业发展,公司的组织结   D.工作分析过程中员工应给予的配合   【答案解析】计算过程如下表: 构、技术条件等都发生了改变。公司在发展中不仅设立了新的职位,而且   参考答案:AD   期初人数 离职情况  明年增加情况  补充人数 原有很多职位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也发生了变化。但公司仍然沿用原   【答案解析】做好工作分析,一般员工应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工   生产及维修工人  850  8% 有的职位说明书,造成职位说明书严重脱离实际。 作分析过程中自己需要给予哪些配合。   (68)  5%   公司意识到了问题,决定聘请咨询机构重新实施工作分析。由于没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工作分析需要取得相关人员的支持。参见教材   (43) 111 有与公司进行充分的沟通,咨询机构对公司的状况和业务情况并不了解 , P98   文职人员 56 4% 由于前期的动员和宣传工作没有做好,多数员工并不了解工作分析的重   90.为做好公司的工作分析,咨询公司在发放问卷和访谈之前,应( )。   (3) 10% 要性和意义,在确定了工作分析的目的后,咨询机构在人力资源部门的   A.了解该公司内部的相关信息   (6) 9 配合下,在公司内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但收效甚微。   B.收集公司外部的相关信息   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 38 3%   在公司的催促下,新的职位说明书终于制定出来了,但由于与现实   C.构建胜任特征模型   (2) 0 情况有较大差距,所以遭到了很多部门的指责和批评。公司投入大量资   D.开展职位评价   (0) 2 金实施的工作分析最终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答案:AB   销售人员 24 6%   87.该公司原有职位说明书严重脱离实际的原因是忽视了工作分析结   【答案解析】在确定了工作分析的实施目的之后,可以通过调查企业   (2) 15% 果的( )。 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来掌握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为工作相关信息的收   (4) 6   A.标准化原则 集、分析、整理以及结果的形成奠定基础。   85.小王在编制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B.一致性原则 C.动态应用原则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工作分析的流程。参见教材 P95   A.10 年后组织人员的总需求   D.规范管理原则   (四)某研究机构对于本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进行了研究,如果发   B.现有人员数量   参考答案:C 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本地区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同   C.1 年后人员的留任比率   【答案解析】工作分析结果形成之后,在应用的过程中,应遵循动态 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比较大;第二,本地区男性劳动力   D.5 年后可能离职人员数量 应用的原则,根据变化及时调整。 和女性劳动力之间的交叉工资弹性较高,而且为负值;第三,本地区目前   参考答案:BC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工作分析的流程。参见教材 P96 处于一种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但是未来几年中,几家新建的企业将投   【答案解析】小王编制的是“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所以其需要收   88.该公司聘请外部咨询机构作为工作分析的实施主体,其缺点是( )。 产,而本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第四,某特殊行业的生 集的信息有现有人员数量和 1 年后人员的留任比率。与选项 AD 关系不   A.耗费企业人力 产规模及所使用的技术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该行业过去的工资水 大。   B.耗费资金 平一直很高,本地的年轻人在上大学时纷纷报考与该行业有关的专业,   86.小王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称为( )。   C.缺乏说服力和公证性 今后几年,预计这些人大学毕业后,绝大部分会回到本地就业。   A.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D.外部人难以在短期内对企业有深入了解   91.根据第一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比较高   94.根据第四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D   B.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较低   A.该行业的劳动力供给在未来几年会出现大幅度增加   【答案解析】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C.该地区的劳动力供给量比较大   B.该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在未来几年会出现大幅度增加 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   D.该地区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较大,这种情况不利于工资水平   C.该行业未来几年可能出现工资率下降,但是就业人数上升的情况 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 的提高   D.该行业未来几年可能出现工资率和就业人数同时上升的情况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培训费用。参见教材 P237   参考答案:AD   参考答案:AC   97.关于小马离职后竞业限制约定的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答案解析】根据派生需求定理,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越大,生产此产   【答案解析】某特殊行业的生产规模及所使用的技术没有明显变化,   A.竞业限制一般为 3 年 品的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劳动力需求 这说明劳动力需求不会发生很大改变。而未来几年一大批相关专业的大   B.解除劳动合同后,该企业应给予小马一次性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的弹性越大,则工会在尽可能保障其成员就业安全的情况下为他们赢得 学毕业生会投入到该行业的就业队伍,这将导致该行业的劳动力供给在   C.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2 年 的工资增长幅度就越小。 未来几年内出现大幅度增加,这必将会导致工资率的下降。所以本题选   D.解除劳动合同后,该企业应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小马经济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派生需求定理。参见教材 P187 项 AC 正确。 补偿   92.关于第二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劳动力市场均衡。参见教材 P190   参考答案:CD   A.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是指劳动力自身的工资率变化 1%导   (五)某企业职工小马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经常出工不出力,多次因   【答案解析】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2 年,所以选项 C 正确。在解除 致的另外一种劳动力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工作质量问题与主管领导发生了摩擦,小马想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但又 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所以   B.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这说明两种劳动力之 有顾虑,原因是小马在 1 年前接受企业的安排,到国外参加了专业培训, 选项 D 正确。 间是一种总替代关系 企业为此支付了 4 万元培训费用,且小马与企业订立了培训服务期协议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竞业限制。参见教材 P237-238   C.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这说明两种劳动力之 和竞业限制协议。小马想离开企业,但又不愿向企业支付违约金,于是   (六)赵某于 2008 年 3 月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订立了口头协议 。 间是一种总互补关系 希望企业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由于小马很长时间工作表现不好,企业领 2008 年 5 月的一天,赵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自己不小心摔倒受伤。经   D.当男性劳动力的工资率上涨时,女性劳动力需求会出现上升 导也很头疼。 医院治疗康复后,赵某要求公司认定工伤,支付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   参考答案:AC   95.如果小马违反培训服务期约定,应向企业支付违约金额是( )。 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赵某于是以公司为   【答案解析】两种劳动力的交叉工资弹性值为负值,则意味着一种劳   A.两倍培训费用 被申请人,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会促使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减少,这说明两者之间   B.不超过培训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98.关于赵某与该公司订立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是一种总互补关系。所以选项 BD 不选。   C.4 万元培训费用   A.赵某若每周在该公司累计工作 30 小时,该公司可以与赵某订立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参见教材 P188   D.不低于培训费用的 80% 口头协议   93.根据第三种情况,该地区在未来几年中将会出现( )。   参考答案:B   B.自赵某在该公司工作之日起双方已建立劳动关系   A.工资率和就业人数同时上升的情况   【答案解析】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   C.因赵某从事非全日制用工,该公司与其不得订立口头协议   B.工资率上涨而就业人数不变的情况 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D.赵某与该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双方未建立劳动关系   C.工资率不变而就业人数上升的情况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有关培训服务期的违约金。参见教材 P237   参考答案:B   D.劳动力市场无法实现均衡的情况   96.根据《劳动合同法》,企业支付小马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培训费   【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BD 用包括( )。   选项 A、C 错误。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其他   【答案解析】根据第三种情况,由于新企业的投产,会导致劳动力需   A.培训期间的差旅费 情形,都应当订立书面协议。本题中看不出是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签 求的增加,而劳动力供给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这将会使工资率上涨而   B.培训期间的工资 订口头协议是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 就业人数不变,从而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状态。所以选 BD.   C.培训期间企业发放的福利   选项 B 正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劳动力市场均衡。参见教材 P190   D.有凭证的培训费用   选项 D 错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劳动法律关系。参见教材 P220、240   99.若因赵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摔伤是否属于工伤发生争议,( )。   A.可由该公司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作出决定   B.赵某不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C.赵某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工伤认定   D.赵某可在摔伤 1 年内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选项 A 错误。根据规定,由职工所在单位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 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企业不能自行认定。   选项 B 错误,选项 D 正确。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 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1 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行 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选项 C 错误。不能直接起诉。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工伤认定。参见教材 P257   100.关于赵某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赵某因该公司不予认定工伤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B.赵某与该公司因双方是否已建立劳动关系的争议属于行政复议范 围   C.赵某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前,必须与该公司进行协商   D.该公司不是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 A、B、C 错误,选项 D 正确。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 争议是指劳动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争 议。被申请人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劳动行政复议。参见教材 P273

11 页 328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规划试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规划试题

管理师人力资源规划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企业计划用任务总工时为 5050,企业的定额工时为 5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 0.01。运用劳 动定额法预测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应为(B)A.50 人 B. 50 人 C.100 人 D. 200 人 2、将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合并,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这样的工作设计 措施属于(C)。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满负荷 C. 横向扩大工作 D. 纵向扩大工作 3、关于组织结构,表述正确的是(A)。A.矩阵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双道命令系统 B 于公司在法律和 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的法人企业 异大的企业 C 直线制适合于那些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业务多样、市场差 D 直线职能制中的职能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是一种领导关系,而非指导关系 4、事业部制结构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B)A、集中决策、分散投资额 构服从战略 B、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C、组织结 D、以成果为中心 5、(D)表示各级行政负责人或职员的主要职责范围。A、组织职务图 B、组织功能图 C、组织机构图 D、 组织职能图 6、(B)不属于人力资本的项目。A、头公司的购买力的费用 B、劳动力流动费用 C、教育培训开支 D、教育 刊登招聘广告费用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岗位规范内容中“知识要求”范畴的是( C、文化程度 D )。A、管理知识 B、政策法规知识 D、理解叛断能力 8、从内容上区分,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B)。A、战略发展规划 划 B、政策法规知识 C、制度建设规 D、员工开发规划 9、(C)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范围。A、企业工资项目 B、企业职工福利费 C、职业住房基金 D、企业办公用品的费用 10、搞好劳动定员的核心是(A)。A、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 使用劳动力 B、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C、合理节约的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11、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是(D)。A、个人所提供的心理状态 B、个人所提供的思维习惯 C、个人所提供的 行为习惯 D、个人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于 12、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是(B)。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因人力资历源设岗 D、因企业结构设岗 13、影响和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有(A)。A.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战略 B、管理体制、企业规模、投 资成本 C、经营战略、投资成本、环境变化 D、企业规模、人才结构、管理体制 1 14、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中,中期规划一般是( A)。A、三至五年 B、三年 C、五至十年 D、十到二 十年 15、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企业中进行各种以提( )为目的的培训。A.人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处理人际 关系的技巧 B.人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政策水平 16、在人力资源管理成核算中,( )和计算管理行为失误或不当造成的直接成本比较容易。A、分析 B、 确定 C、预测 D、规范 17、一项研究表明,()的企业都在使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A、65% 18、 B、75% C、85% 95%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A)。A.预测人力资源供应与需求,确定招聘所需要人力,查清内部现有 人力资源情况 B.预测人力资源供应与需求,确定招聘所需要人力,政府机关对人力资源规划 C.政 府机关对人力资源规划,确定招聘所需要人力,查清内部现有人力资源情况 D.查清内部现有人力资源情况,政府机关对人力资源规划,预测人力资源供应与需求 19、企业一般根据人员(D)来计算其人力资源现状。A、固定率 B、增加率 C、减少率 D、流动率 20、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成本是指为(A)人力资源所实际支出的全部成本。A、利用、开发和重置 B、获 得、开发和重置 C 利用、获得各重置 D、利用、获得和开发 21、企业的()影响到人力开发和预测分析。A、政策、计划、机构 B、政策、计划、日标 C、计划、目标、机构 D、目标、机构、政策 22、 劳动要素之所以成为生产诸要素的主体,是因为它能够对于()加以运用。A、物质要素 素 C、生产要素 B、经济要 D、消费要素 23、岗位评价(C)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A、系统化 化 C、科学化 B、标准 D、技术化 24、某国企在对几个公司并购之后,决定将高层与中层的管理岗位通通拿出来竞竞聘,也就是说,所有 的管理岗位都通过竞争上岗,一批有才能的员工脱颖而出。但是,这样组成的领导、班子却互相不服气, 无法很好配合与协调彼此的工作,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团队成员之间无法产生互增值 B、国企的管理机制有问题 C、彼此的修养有问题 D、应该加强企 业文化建设 25、适时、适地、适量地提供人力资源以满足组织和工作的要求是最经济地使用人力资源的()。 A、基本方法 B、基本目标 C、本质要求 D、基本要求 26、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D)。A、人力资源计划 B、人员培训 C、劳动定额 D、工作分析 27、如果一个企业的规模较小,员工的素质又比较高,应该臬来设计部门结构类型呢?( C)A、以工作 和任务为中心 C、以成果为中心 B、以关系为中心 D、以价值观为中心 2 28、劳动力市场应立足于(A),为用人单位提供所需的各种人才。A、全方位服务 B、经济发展 C、双向选 择 D、有效配置 29、由一至多工作要素组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从事的系列活动被称做( C)。A、责任 务 B、职务 C、任 D、义务 30、如果一个部门以利润为中心,那么,最好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类型?(A)A、事业部制的结构形 式 B、复杂的结构或形式 C、直线制的结构或形式 D、矩阵的结构或形式 (二)多选题 1、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有(AD)。A、时间定额 B、看管定额 C、服务定额 D、产量定额 E、消耗 定额 2、根据马歇尔提出的供求均衡工资论,表述正确的是(AD)。 A、工资水平越高,劳动力供给数量越多 B、工资水平越低,劳动力供给数量越多 C、工资水平越高,劳动力需求数量越多 D、工资水平越低, 劳动力需求数量越多 3、关于部门结构设计,正确的表述是(AE)。A.部门结构设计最关键的是对部门结构的选择和规划 组织机构决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机构的外在表现 B C 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具有明 确性和高度稳定性 D,如果一个部门以成本为中心或以责任为中心,适宜采用事业部制 E.企业到了产品多样化阶段,组织 结构一般要从集权制转向分权制 4、从理论上讲,决定工作性质的因素主要包括()。 A、企业总体经营战略 B、组织结构的模式 C、所采用的生产技术 D、工作环境的差异 E、从事工作员工类 型 5、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目标有()。A、有效的员工激励 配置 D、企业在适当时机,获得适当人员 B、保持智力竞争的优势 C、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 E、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潜力 6、岗位分析信息收集者主要有()。A、顾客 B、任职者 C、上级主管 D、最高管理层 7、对组织机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A、增大数量 E、岗位分析人员 B、扩大地区 C、纵向整合 D、多种经营 E、横向整合 8、一般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费用包含的基本项目是()。 A、工资项目 B、涉及到员工利益的社会保险费用及其他相关的资金项目 C、员工住房基金 D、其他项目 D、员工失业保险费 9、为了使岗位工作丰富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多样化 B、任务的整体性 C、任务的意义 D、 自主权 D、反馈 10、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时间定额 B、现行定额 C、产量定额 D、计划定额 E、设计定 3 额 (三)技能部分: 案例 1、:某高新技术企业按业务的分类,成立了三个针对不同产品的事业部,各事业部下设销售团队 , 技术支持团队和研发团队,各部门的业务收入和成本都是独立核算的,但需要平摊后勤部门(行政部 / 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所产生的成本。目前,公司共有 134 人,其中三个事业部 104 人,后勤部门 30 人, 高层领导 4 人。由于成立时间不到三年,客房资源还不够稳定,所承接的业务量波动较大。因此,在工 作任务繁重时有些员工,尤其是研发和技术人员,会抱怨压力过大,各事业部经理也会抱合格人手少, 招聘来的人不能立即适应项目的工作需要;但在工作任务相对较少的时期,经理们又会抱怨本部门的人 力成本太高,导致利润率下降。 1、 绘制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 2、 该公司在人员供需状况上遇到了什么问题?请为公司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案例 2、 回归预测法 回归预测法主要是运用数学中的回归原理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通过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量与其 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影响因素的变化推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变化。最简单的回归失单变量 的回归议程,体现的人力资源需求数量仅仅随着一个变量发生变化。例如,一所学校中所城的教师 人娄随着学生人数变化,假如 2001 年该学校的学生人数为 1200 人,需发新增教师多少人? 表 2-1 年份 某学校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变化表 学生人数(X) 教师人数(Y) 1991 380 32 1992 450 39 1993 520 46 1994 580 52 1995 650 59 1996 720 66 1997 800 74 1998 890 83 1999 980 92 2000 1100 104 2001 1200 ? 4

4 页 317 浏览
立即下载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技能参考答案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技能参考答案

2006 年 11 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操作技能试卷 标 准 答 案 与 评 分 标 准 一、简答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评分标准: (1)定义: 关键事件法是指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有效和无效的工作行为导致成功或 失败不同的结果。这些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被称为“关键事件”,考评者要记录和观察这些关键事件, 因为它们通常描述了员工的工作行为以及工作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这样在评定一个员工的工作行为时 就可以利用关键事件作为衡量的尺度。   (4分) (2)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 优点: ①关键事件对事不对人,让事实说话。                   (1分) ②考评者不仅注重对行为本身的评价,还要考虑行为的情景。         (1分) 缺点: ①关键事件的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                    (1分) ②只能作定性分析,不能作定量分析。                   (1分) ③不能区分员工工作行为的重要性程度。                  (1分) ④很难使用该方法比较员工在绩效上的差异。                (1分) 2、评分标准:(每项2分,最高10分) (1)岗位的名称是什么?谁从事此工作?    (2 分) (2)岗位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 分) (3)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使用什么设备?    (2 分) (4)此任务的目的是什么?此岗位的任务和别的岗位的任务的关系是什么?  (2 分) (5)操作者对班组和设备的责任是什么?   (2 分) (6)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噪音、温湿度、光线等)如何?   (2 分) 二、计算题(本题 1 题,共 20 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只有计算 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评分标准: (1)如果岗位突出对学历和思想品质的要求,则: 甲综合得分为:9×1+5×0.5+1×1+11×0.8+9×0.8+7×0.7+3×0.6=35.2 (2分) 乙综合得分为:7×1+9×0.5+7×1+9×0.8+7×0.8+11×0.7+7×0.6=43.2 (2分) 丙综合得分为:5×1+7×0.5+3×1+9×0.8+5×0.8+9×0.7+11×0.6=35.6 (2分) 丁综合得分为:3×1+9×0.5+9×1+7×0.8+11×0.8+7×0.7+9×0.6=41.2 (2分) 按综合排名,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招收乙和丁两名候选人。         (1分) (2)如果突出事业心和解决问题能力,则: 甲综合得分为:9×0.5+5×0.5+1×0.8+11×1+9×0.8+7×1+3×0.6=34.8 (2分) 乙综合得分为:7×0.5+9×0.5+7×0.8+9×1+7×0.8+11×1+7×0.6=43.4 (2分) 丙 综 合 得 分 为 : 5×0.5 + 7×0.5 + 3×0.8 + 9×1 + 5×0.8 + 9×1 + 11×0.6 = 37   (2分) 丁综合得分为:3×0.5+9×0.5+9×0.8+7×1+11×0.8+7×1+9×0.6=41.4 (2分) 按综合排名,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招收乙和丁两名候选人。         (1分) 综上所述,最终的人员录用方案应为候选人乙和候选人丁。          (2分) 三、综合题(本题共 2 题,第 1 小题 18 分,第 2 小题 22 分,共 40 分) 1、评分标准: (1)两种不同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分层式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 ① 包括的薪酬等级比较多,呈金字塔形排列。                (2 分) ② 员工薪酬水平的提高是随着个人岗位级别向上发展而提高。         (2 分) ③ 在成熟的、等级型的企业中常见。                    (2 分) 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 ① 包括的薪酬等级较少,呈平行形。                    (2 分) ② 员工薪酬水平的提高可以随着个人岗位级别向上发展而提高,也可以是横向工作调整而提高。 (2 分) ③ 在不成熟的、业务灵活性强的企业中常见。                (2 分) (2)该企业薪酬等级类型调整正确与否及原因,体现的薪酬策略。 ① 该企业的举措是正确的。 (2 分) ② 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更适合于业务灵活性强的企业。 (2 分) ③ 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作为一种新的薪酬策略,可以使员工借助各种不同职位去发展自我,既使职 位不升迁,只要业绩突出亦可获得相应的报酬。        (2 分) 2、评分标准: (1)培训需求收集方法: ① 面谈法                                ② 重点团队分析法                            ③ 工作任务分析法                            ④ 观察法                                ⑤ 调查问卷                               (2)选择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方法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① 评估的目的——是在组织、工作还是任务的层次上,确定培训需求。     (3分) ② 目标人群的特点、规模以及在组织运营中的重要程度。大规模和重要的人群组就需要多花些时间和 财力进行较为详细的需求评估。                  (3 分) ③ 有关人员对培训的抵触程度。通过小组讨论或面谈等形式使目标人群和他们的管理者确实参与到培 训中来,有助于克服对培训的抵触情绪。              (3 分) ④ 所需资料的类型。软资料带有主观性,但可以通过对硬资料的分析确定其可靠程度。                                     (3 分) 四、方案设计题(本题 1 题,共 20 分) 评分标准: (1)表中列出“调查说明”,得 1 分。 (2)表中提出“保密要求”,得 1 分。 (3)表中给出“示例”,得 1 分。 (4)表中列出“个人信息”,每列出一项给 1 分,最高 3 分。 (5)表中列出至少 6 个相关封闭式问题,每个问题 2 分,最高 12 分。每个封闭式问题的选项少于 5 项和多 于 9 项,共扣 4 分。 (6)表中至少列出 2 个开放式问题,每个 1 分,最高 2 分。 参考答案: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说明:请您选择一个最符合您看法的答案。 我们将对您的答案保密,请您务必表达真实的想法。 示例:我对目前获得的收入感到满意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如果您对上述的问题感到“非常同意”,请您在“非常同意”的“□”中打“√”, 其余的选项则不必填写。注意:每一题只能有一个选择。 所在部门 年龄 职务 企业工龄 性别 学历 (1)我对目前公司的管理制度感到满意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2)我对工作环境感到满意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3)上级认可我的工作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4)我对公司提供的薪酬、福利感到满意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5)公司能为我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6)我与同事的关系非常和谐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7)我愿意在今后的3年里为公司服务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8)你认为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9)你对公司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不同意 □强烈反对

4 页 313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重点(熟记)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重点(熟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 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作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 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 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 组织调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把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研究. 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刚性; 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 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又强调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 设计。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多选) 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机构和规章。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研究。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还加进了人的因素 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然占有主导的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个) 1.任务与目标原则 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在组织设计中要十分重视横向协调问题。主要的措施有:(多选) (1)实行系统管理,把职能性质相近或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归类,成立各个管理子系统,分别由各副总经理 (副 厂长、部长等)负责管辖。 (2)设立一些必要的委员会及会议来实现协调。 (3)创造协调的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念,增加相互间的共同语言。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有效管理幅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它受职务的性质、人员的素质、职能机构健全与否等条件的影响。管理幅度的大 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呈反比例关系。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集权优点: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分权优点:是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组织条件。 合理分权有利于基层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决策,也有利于上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 集中精力抓重大 问题。 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 企业在确定内部上下级管理权力分工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多选) A、企业规模的大小 B、企业生产技术特点 C、各项专业工作的性质 D、单位的管理水平 E、人员素质的要求等。 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外部环境和企业任务发生变化时,能够继续有序地正常运转(稳定)。同时又要保证组织在运转过程中,能够根 据变化了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变更,组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如何稳定:建立明确的 A、指挥系统、B、规章制度;C:有较好适应性的组织形式和措施 二、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一)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是矩阵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它把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综合考虑了产品、地区与职能参谋机构 形成了三类主要的管理组织机构系统。 一是 按产品划分事业部,即利润中心; 第 1 页 共 50 页 二是 按职能划分专业参谋机构,即专业成本中心; 三是 按地区划分管理机构,即地区利润中心。这种组织结构模式把产品事业部经理、地区经理和总公司专业职 能参谋部门很好地统一协调起来,由三方代表共同组成产品事业委员会,对各类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行领导。它主要 应用于跨国公司和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 (二)模拟分权组织结构 模拟分权组织结构是指根据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的大型联合企业 把企业分成许多“组织单位”, 使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实现“模拟”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以调动其生产经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改善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的的组织结构。 (三)分公司与总公司 分公司与总公司结构模式较多地出现在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合并后各分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 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分公司没有独立 名称。如果发生资不抵债的情况,总公司必须以其资产对分公司的债务负责。 (四)子公司与母公司 子公司是指受集团或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独立的法人企业。这种结构 模式的特点是,子公司不是母公司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机构,它有自己的公司名称和董事会,有独立的法人 财产,并以此承担有限责任,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各种业务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五)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是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2.企业集团的职能机构框图 (1)依托型组织职能机构 依托型组织职能机构又称依附型组织职能机构,是指由一家 实力雄厚的主体企业的职能机构兼任企业集团本部 的职能机构。 (2)独立型组织职能机构 具体可采用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等。 (3)智囊机构及业务公司和专业中心 智囊机构又称决策咨询委员会、战略研究部或信息公司,其任务有: A、搜集相关信息资料, B、参与制定集团的经营战略规划、中长期计划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C、根据理事会的指示,为集团高层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备选方案,参与集团的决策活动,为集团制定和实施 正确的经营决策出谋划策。 业务公司和专业中心一般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求发展的法人实体 (4)非常设机构 组成临时性工作机构,直接归集团的负责人指挥,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后,工作人员仍回到原来的单位或另行 安排工作。 【能力要求】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简答) 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多选) A、企业环境。变——分权 不变——集权 B、企业规模。一般而言,企业规模小,管理工作量小,为管理服务的 组织结构也相应简单;企业规模大,管理工作量大,需要设置的管理机构多,各机构间的关系也相对复杂。可以说, 组织结构的规模和复杂性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相应增长的。 C、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企业战略目标就有什么样 的组织结构,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政策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 设计和调整时,只有对本企业的战略目标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正确选择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和 特征。 D、信息沟通。组织结构功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获得信息 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二、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 (一)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 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包括: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任务小组)等模式,也就是广义 的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 这种结构模式的最大优点是 A、具有明确性和 B、高度稳定性。 但这种结构也有很大的缺陷,就是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往往只了解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很难了解整体的任务并把 自己的工作和它联系起来。 适用规模较大或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这种结构模式的适用范围较小。 (二)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 以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结构包括事业部制和模拟分权制等模式。 事业部制一般在大型企业中采用, 优点:A、能了解自己的任务,B、稳定性,C、适应性。 第 2 页 共 50 页 缺点:A、设置较多的分支机构,B、管理费用较多。 当一个大型企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技术、经营业务方面有紧密联系时,模拟分权结构模式比较适用,但其 明确性不强,实际工作中也不易真正做到以成果为中心。 (三)以关系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 以关系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通常出现在一些特别巨大的企业或项目之中,如某些跨国公司。从本质上说, 它只是将其他组织设计原则加以综合应用,缺乏明确性和稳定性,实用性较差。 第二单元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知识要求】 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 钱德勒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组织结构服从战略。 2.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规模、产品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这时,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 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 A、增大数量战略。简单(直线)。 B、扩大地区战略。建立职能部门结构(直线职能制)。 C、纵向整合战略。事业部制结构。 D、多种经营战略。矩阵结构或经营单位结构。 【能力要求】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3步) (一)组织结构诊断(4分析) 1.组织结构调查 (现状分析) 本阶段要对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调查,掌握资料和情况。系统地反映组织结构的主要资料有: A、工作岗位说明书。 B、组织体系图。 C、管理业务流程图。它主要包括:业务程序,业务岗位,信息传递,岗位责任制, 借助上述各类资料,能系统地了解组织结构的现状及问题,但这些资料 反映的只是正式组织关系,而未反映非 正式组织关系,很难完全反映结构运行中的特殊情况,如人员之间的扯皮、摩擦等。必须把“死”的资料同“活”的 情况相结合,采用深入的个别访问、印发组织问卷等方法,搜集各种情况、意见和建议。 2.组织结构分析(职能分析) 通过分析研究,明确现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为提出改进方案打下基础。组织结构分析主要有三方面: (1)职能的变化 (2)关键性职能置于中心地位。 (3)职能的性质及类别。通过分析职能的性质和类别,要使成果性职能的位置,配置在非成果性职能之上。 3.组织决策分析 在分析决策应当放在哪个层次或部门时,要考虑的因素有: (1)决策影响的时间。 (2)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 (3)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 (4)决策的性质。 4.组织关系分析 (二)实施结构变革 1.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 变革的征兆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经营业绩下降 (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 (3)员工士气低落 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 (1)改良式变革。 (2)爆破式变革。(重大的以至根本性变革) (3)计划式变革。(系统研究,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比较理想) 3.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 人们反对变革的根本原因: A、失去工作安全感 B、一部分领导与员工有因循守旧思想,不了解组织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保证变革顺利进行,应事先研究并采取如下相应措施: A、让员工参与 B、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C、大胆起用新人 (三)企业组织结构评价 对变革后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考察组织变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变革实施者,修正变革 第 3 页 共 50 页 方案,并为以后的调整和变革做好准备。 二、企业组织结构的整合 组织结构整合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是一种计划式变革。 (一)企业结构整合的依据 第一步结构分化,第二步结构整合。 结构整合主要解决:A、分散倾向 B、相互间协调 (二)新建企业的结构整合 可以通过结构分析图表来进行。由于这是在企业组织结构实际起作用之前进行的,因此,难免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这个整合的结果是否合理,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 (三)现有企业的结构整合 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的不协调会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多选) A、各部门问经常出现冲突。 B、存在过多的委员会 C、高层管理部门屡屡充当下属部门相互间冲突时的裁判和调解者。 D、组织结构本身失去了相互协调的机能,全靠某个有特殊地位的人或权威来协调。(制度化管理变成了人性化 管理) 如果现象不是十分明显或不很严重,仅作局部调整,重点放在协调措施的改进上。 如果现象非常严重,则应重新进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再作整合。 (四)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多选) A、拟定目标阶段。它是整分合中“整”的阶段。 B、规划阶段。组织规划主要是通过各种程序重新建立目标, C、互动阶段。这是执行规划的阶段。 D、控制阶段。即当组织运行过程中,出现某些人不合作的倾向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目标和规划的最终 实现。 三、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应用实例 结论:1、任何一个整合方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2、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3、需要有一个过渡期,不可能一蹴而就 【注意事项】 对组织结构变革方案 1.要经过仔细研究和充分酝酿 2.尽可能地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避免“限期完成”的运动方式。 3.为了切实保证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知识要求】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泛指各种类型人力资源规划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特指企业人员规划。从时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区分为中长期计划以及按照年度编 制的短期计划,一般来说,五年以上的计划可以称之为规划。 (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 狭义(与人有关)的人力资源规划,按照年度编制的计划主要有: 1.人员配备计划 实现企业内部人员的最佳配置。 2.人员补充计划 促进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完整与改善。 3.人员晋升计划 要尽量使人与事达到最佳匹配,人员晋升计划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激励员工。 (二)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广义包括狭义)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按照年度编制的计划,除了上述三种人员计划之外,还包括: 1.人员培训开发计划 人员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 A、受训人员的数量 B、培训的目标 C、培训的方式方法 D、培训的内容 E、培训费用的预算等。 2.员工薪酬激励计划 3.员工绩效管理计划 4.其他计划 其他计划包括劳动组织计划、员工援助计划、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等。 第 4 页 共 50 页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5点,多选) A、满足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的要求 B、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 C、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 D、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E、使组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 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4+4) (一)外部环境 A、经济环境 B、人口环境 C、科技环境 D、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 (二)内部环境 A、企业的行业特征 B、企业的发展战略 C、企业文化 D、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四、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4个) 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人力资源的供给保障问题是人员规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 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4.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流动性过低,不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流动性过高,造成人力资本的损耗,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增加。 【能力要求】 一、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简答 5步)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即企业的各类人员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活动,它的核心部分包括:人力 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及供需综合平衡三项工作 企业各类人员规划的基本程序是: 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信息有:企业自身的因素 和企业外部因素 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 的资料。 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 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这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其准确程度直接决定了规划的效果和成败,也是整 个人员规划中最困难、最重要的工作环节。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 政策措施。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协调平衡是人员规划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则是为这一活动服务的。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人员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应对其实施过程及结果进 行监督、评估,并重视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规划,使其更切合实际,更好地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对人员规划进行评价的目的是要了解人员规划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它既可以对人员规划做出恰当的 反馈,也可 以测算人员规划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在评估人员规划时,企业要注意,规划应当反映组织内部目标或外部目标的变化, 必须明确有什么部门或人员承担了相应责任;为保证有效地完成计划,规划应有适当的弹性,给予执行人员一定的 独立决策权;最后,应当考虑人员规划与其他经营计划的相关性。 二、企业各类人员计划的编制 (一)人员配置计划 企业的人员配置计划要根据 A、企业的发展战略 B、结合企业的工作岗位分析所制作的工作说明书和企业人力资源盘点的情况来编制。人员配置计划的主要内容 应包括 A、企业每个岗位的人员数量 B、人员的职务变动情况 C、职务空缺数量以及相应的填补办法等。 (二)人员需求计划 预测人员需求是整个人员规划中最困难、最重要的部分。人员需求预测计划的形成必须参考人员配置计划。 (三)人员供给计划 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计划的对策性计划。主要包括人员招聘计划、人员晋升计划和人员内部调动计划等。 (四)人员培训计划 培训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为了实现提升而进行的培训,二是为了弥补现有生产技术的不足而进行的培训,如招 聘进来的员工接受的岗位技能培训等。 (五)人力资源费用计划 第 5 页 共 50 页 人力资源活动需要相应的费用,人员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 (六)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 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的目的,是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动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七)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 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第一单元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基本程序 【知识要求】 一、人力资源预测的内涵 (一)预测 预测是计划的基础,是对未来状况做出估计的专门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于通过各种定性、定量方法对数据进行 分析,发现事物发展过程中找出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规律性。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是估算组织未来需要的员工数量和能力组合,它是公司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 核心和前提, 其直接依据是公司发展规划和年度预算。 (三)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是指企业根据既定的目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 内部和外部各类人力资源补充来源情 况的分析预测。 (四)人力资源预测与人员规划的关系(多选) A、从组织的目标与任务出发,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数量和结构符合其特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条件的 要求; B、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要满足个人的利益(个人与组织匹配) C、保证人力资源与未来组织发展各阶段的动态适应。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 (一)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总量预测)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从企业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对企业所需要的人力 资源数量和质量进行的科学 分析和预测。 (二)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与增量预测(+、- 预测) 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主要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的自然消耗(如自然减员)和自然流动(如专业转移、变动而引起的人力资 源变动) 企业人力资源增量主要是指,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行业调整等发展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源上的新的需求。 (三)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 可以保证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结构的 最佳组合,以避免出现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组织的不配 套,或结构及比例失调等状况。 (四)企业特种人力资源预测 对企业特种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使企业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与方法,加快开发和培养特 殊人才资源,使企业人力资源在变革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 (一)对组织方面的贡献(多选) A、满足组织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现实生活中的组织都是动态组织, 而非静态组织。 B、提高组织的竞争力。进行人力资源预测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能力,完善组织的战略目标,提升组织的 竞争力。 C、人力资源预测是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直线部门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 (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 1.人力资源预测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2.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人力资源预测能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发展,对调动员工的积极 性有很大的帮助。 四、人力资源预测的局限性(多选) A、环境的不确定性 B、企业内部的抵制 C、预测的代价高昂 D、知识水平的限制 【能力要求】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步骤(简答 4步) 一、准备阶段 (一)构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系统 由几几方面组成(多选)A、总体经济发展 B、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 C、建立预测模型与评估 (从宏观→微 观) (二)预测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1.SWOT分析法 优劣势分析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第 6 页 共 50 页 2.竞争五要素分析法(五力模型) 企业要进行以下五项分析(多选): A、对新加入竞争者的分析 B、对竞争策略的分析 C、对自己产品替代品的分析 D、对顾客群的分析 E、对供应商的分析 (三)岗位分类 1.企业专门技能人员的分类(操作人员) 2.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分类 3.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分类(行政管理人员) (四)资料采集与初步处理 1.数据的采集 一般而言,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查阅资料、实地调研两种,无论哪一种方法都需要设计相应的.调查表。 二、预测阶段(预测的程序,企业进行需求预测的步骤 简答)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结果确定职务编制和人员配置 2.进行人力资源盘点,统计出人员的缺编、超编以及是否符合职务资格要求; 3.将上述结果与部门管理者进行讨论,修正并得出统计结果 4.(-)对预测期内退休的人员、未来可能发生的离职的人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得到)进行统计,得出统计结果 (为未来的人员流失状况); 5.(+)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工作量的增长情况,确定各部门还需要增加的工作岗位与人员数量,得出 统计结果(为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 6.将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量、未来的人员流失状况和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汇总计算,得出企业整体的人力 资源需求预测。 三、编制人员需求计划 核算计划期内企业各部门人员的需要量,应根据各部门的特点,按照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分别采用不同的 方法。比如,企业的生产性部门是根据生产任务总量和劳动生产率、计划劳动定额以及有关定员标准来确定人员的需 要量。 在现实的操作中,企业应对短期、中期、长期的人力资源需求分别进行预测与分析。 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知识要求】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原理: 事物内部变量问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变量间的确定性关系,称为函数关系;另一类是变量间的不确定关系, 称为相关关系。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实际上是预测学的一部分,它遵循预测学的原理。在预测学中,一般应用以下原理:(多选) A、惯性原理 B、相关性原理 C、相似性原理 【能力要求】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技术路线 二、对象指标与依据指标 (一)对象指标 对象指标是指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对象,可以是总量需求预测指标,也可以是结构需求预测指标。 (二)依据指标[企业内部的相关指标] 依据指标也就是影响需求预测的变量因素。 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3种] (一)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可以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最好是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先上→下; 再下→上。最后,由人事部门汇总确定全公司的用人需求,形成员工需求预测,交由公司经理审批。 (二)描述法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长期预测 (三)德尔菲法 [背对背专家法、主观判断法、反复多次、匿名] 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估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它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德尔菲法的工作步骤一般分四轮进行。 1.第一轮:提出预测目标和要求,确定专家组,准备有关资料,征求专家意见。[专家来源广泛] 在预测过程中,主持预测的人力资源部门应做到以下两点: A、向专家说明预测对组织的重要性,以取得他们对这种预测方法的理解和支持 B、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2.第二轮:简明扼要地以调查表方式列出预测问题(问题一般以25个为宜),交付专家组讨论评价,然后由预测 组织统计整理。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 第 7 页 共 50 页 A、所提的问题应该尽可能简单 B、不问人员需求的总体绝对数量,而问变动数量[增减] C、对于专家的预测结果也不要求精确,但是要专家们说明对所做预测的肯定程度。 3.第三轮:修改预测结果,充分考虑有关专家的意见。 4. 第四轮:请专家提出最后意见及根据。 这种方法适合于对人力需求的长期趋势预测。 四、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10种] (一)转换比率法 人力资源预测中的转换比率法是:首先根据企业生产任务(或业务量)估计组织所需要的一线生产人员(或业务 员)的数量,然后根据这一数量来估计秘书、财务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辅助人员的数量。 转换比率法的目的是将企业的业务量转换为对人员的需求,这是一种适合于短期需求预测的方法。转换比率法假 定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变的。 这种预测方法存在着两个缺陷: 一是进行估计时需要对计划期的业务增长量。目前人均业务量和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精确的估计 二是这种预测方法只考虑了员工需求的总量,没考虑结构。 (二)人员比率法 采用人员比率法时,首先应计算出企业历史上关键业务指标,然后根据可预见的变量计算出所需的各类人员数 量。 其应用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又称为时间序列法,即从过去延伸将来。 趋势外推法通常仅涉及有关人力资源问题中能够数量化的方向或那部分内容。其预测的可靠性,与历史的和现在 的资料时间长短,以及外推时间的长短密切有关。 (四)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就是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 种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 (五)经济计量模型法 经济计量模型法是先将公司的员工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的形式表示出来,依 此模型及主要因素变量,来预测公司的员工需求。 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一般只在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大公司里采用。 ★趋势外推法和回归分析法本质上都是经济计量模型法,不同的是: A、趋势外推法最简单,其自变量只有一个,即时间变量。 B、回归分析法也比较简单,不考虑不同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C、经济计量模型法则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且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六)灰色预测模型法 灰色预测模型法的本质也是经济计量模型法,不同的是,经济计量模型法对数据的完整性有很高的要求, 而灰色预测模型法能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非确定信息的系统进行预测。 灰色预测模型法特点: 灰色过程中的数据随机性强,杂乱无章,但是有序有界,即过程中的数据集合隐含潜在规律。 运用灰色系统进行预测的算法比较复杂,需运用专门的软件进行计算。 (七)生产模型法 生产模型法是根据企业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总额来进行预测,它主要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八)马尔可夫分析法 马尔可夫分析法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观察历年企业内部人数的变化,找出组织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 ★(九)定员定额分析法[5种方法 多选] A、工作定额分析法 B、岗位定员法 C、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 D、劳动效率定员法 E、比例定员法 (十)计算机模拟法 计算机模拟法是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诸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应采取尽可能多的方法进行预测。 【注意事项】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的注意事项: 1.转换比率法和数学模型法都是以现存的或者过去的组织业务量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都适合于预测具有 共同特征的员工的需求。这种预测方法的精确性有赖于: A、两者之间关系的强度 B、这种关系提炼方法的精确性 C、在将来继续保持的程度。(持续性)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都是以函数关系不变作为前提,但是,这经常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需要用管 理人员的主观判断进行修正?。 第 8 页 共 50 页 (1)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决策或进入新市场的决策会影响到对新进人员和企业现有人员的能力等特征的需要, 这时只有数量分析是不够的。 (2)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会减少对人员的需求,这是数量分析中难以反映的。 (3)企业在未来能够支配的财务资源不仅会制约新进员工的数量,也会制约新进员工的质量,因为财务资源制约 着员工的薪资水平。 第三单元 企业人力资源的总量预测 【能力要求】 一、企业人员总量需求预测 (一)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是利用惯性的原理,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总量进行预测。 二、企业专门技能人员总量预测 (一)企业劳动定员定额分析 1.定性分析 2.★按劳动效率定员[要会算] 要计算某个工种定员人数,通常利用以下公式进行核算: (1)定额完成率=实际完成定额工时总数/实作工时总数 (2)实作工时总数=制度工时总数一缺勤工时总数一非生产工时总数一停工工时总数+加班加点工时总数 或者=制度工时总数×工时利用率+加班加点工时总数 (3)工时利用率=作业率×出勤率 (4)出勤率=出勤工时/制度工时 (5)作业率=实作工时/出勤工时 (6) 第四单 元 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预测 【能力要求】 一、企业专门技能人员结构预测 对专门技能人员而言,在企业技术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同工种的员工人数存在稳定的比例关系。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结构预测 对经营管理人员而言,若没有发生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其人员数量与基层人员呈稳定的比例关系;若生产技 术、销售技巧等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其人员分类结构较为稳定;若社会的文化水平提高速度较平稳,其人员学历结构 较为稳定;若社会生活水平和生活节奏保持稳定,则其人员的年龄结构较为稳定。 第四节 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供求平衡 第一单元 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知识要求】 企业人员供给包括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两种 一、内部供给预测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必须考虑下述因素: A、企业内部人员的自然流失(伤残、退休、死亡等) B、内部流动(晋升、降职、平调等) C、跳槽(辞职、解聘)等。 二、外部供给预测 1.影响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多选] A、地域性因素 B、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 C、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 D、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 2.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 (1)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 (2)复员转业军人 (3)失业人员、流动人员 预测比较困难 (4)其他组织在职人员。 【能力要求】 一、企业人员供给预测的步骤 [现1+内3+外1+汇总1]简答 1.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盘点,了解企业员工队伍的现状。 2.分析企业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历年员工调整数据,统计出员工调整的比例。 3.向各部门的主管人员了解将来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状况。 4.将上述的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得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的预测。 5.分析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各种因素(主要是地域性因素和全国性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企业外部人 力资源供给预测。 6.将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进行汇总,得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二、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 第 9 页 共 50 页 (一)人力资源信息库 人力资源信息库是计算机运用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建立的、记录企业每个员工技能和表现的 功能模拟信息库。 人力资源信息库针对企业不同人员,又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l.技能清单。技能清单的设计应针对一般员工 某企业为一部门提出的技能清单由四部分组成:[多选] A、主要说明员工的工作岗位、经验、年龄等; B、介绍员工技术能力、责任、学历等; C、对员工工作表现、提升准备条件等的评价; D、对员工最近一次的客观评价,尤其对工作表现的评价。 2.管理才能清单。 ★(二)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综合分析] 企业通过分析可作出决策,对提升受阻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1、进行一次“一对一”的面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和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2、为他们提供更加宽松 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或深造的机会 3、给他们压“重担”,适当扩大他们的工作范围,让其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 4、提高他们的薪资等级等 (三)马尔可夫模型 业务主管这一职位在将来会出现短缺的现象,据此公司应提出以下具体的对策:[多选] A、查明公司业务主管离职率高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快地降低离职率; B、加大对公司业务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尽快地晋升为业务主管; C、采用多种方式,广开人员补充的渠道,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填补业务主管的岗位空缺。 第二单元 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 【能力要求】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平衡(包括数量和质量)是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 一、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完全平衡这种情况极少见,甚至不可能,即使是供求总量上达到平衡,也会在层次、结构 上发生不平衡。 二、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人少] 当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在未来可能发生短缺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以避免短缺现象的发生。 1.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余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内部调整]。 2.如果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定培训和晋升计划,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定外部招聘计划。[培 训或外部招聘] 3.如果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的员工又愿延长工作时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定延长工 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这只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 4.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资源的格局。 5.制定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 6.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但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及培训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改进工艺设计等方式,来调动员 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企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人多] 企业人力资源过剩是我国现在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现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难点问题。解决企业人力资 源过剩的常用方法有: 1.永久性辞退 2.合并和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合并精简] 3.鼓励提前退休 4.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如制定全员轮训计划,使员工始终有一部分在接受培训,为企业扩大再 生产准备人力资本。 5.加强培训工作,鼓励部分员工自谋职业,同时,可拨出部分资金,开办第三产业。 6.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随之降低工资水平 7.任务分解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 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 【知识要求】 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一)个体差异原理 员工测评的基本假设认为,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个体差异体现在]: A、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B、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自然、社会因素 C、不同的人做相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效果和效率。 (二)工作差异原理 第 10 页 共 50 页 员工测评的另一个假设是,不同的职位具有差异性。 A、首先是工作任务的差异,也就是工作内容的差异 B、还有就是工作权责的差异 C、不同的工作责任,对完成这些任务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 ① 不同的工作就要由拥有相应素质的人来承担 ② 每个人适合做和喜欢做的工作是不一样的 (三)人岗匹配原理 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人事相应] 人岗匹配包括: A、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 B、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 C、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 D、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 二、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4种] A、选拔性测评 选拔性测评是指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的测评。其主要特点如下: 1.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 2.测评标准刚性强 3.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 4.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 5.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 B、开发性测评 主要是为了摸清情况,了解测评对象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从而为测评对象指出努力方向, 为组织提供开发依据。 C、诊断性测评 诊断性测评是以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目的的测评 D、考核性测评 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 其主要特点如下: 1.概括性。测评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素质表现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总结性的测评。 2.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三、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 [5个相结合的原则] (一)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应具体体现在: 1、测评目标体系制定 2、手段方法选择 3、评判与解释结果 (二)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所谓定性测评,就是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侧重从行为的性质方面对素质进行测评;而定量测评,就是 采取量化的方法,侧重从行为的数量特点方面对素质进行测评。 只从定性内容上去测评素质是不深入的,往往是一种模糊的印象判断;而仅仅从定量形式方面去测评素质,则 往往是不完全的,是一种表面的与形式的测评。 (三)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1、静态测评的优点是便于横向比较。 缺点是忽视了被测评者的原有基础与今后的发展趋向。 2、动态测评则是根据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进行的素质测评,是从前后的变化情况而不是当前所达 到的标准进行的素质测评。 动态测评优点 了解被测评者素质的实际水平 缺点是不便于相互比较。 心理测验一般是静态的,而评价中心、面试与观察评定具有动态性 应把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如很多企业在招聘时,既采取问卷、考试等统一的静态形式,又采取评价中心、 面试等动态的方法来测评人的素质。 (四)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素质(里)与绩效(表)互为表里,素质是取得绩效的条件保证,而绩效是素质高低的事实证明。因此,应该从 素质测评中预测绩效,从绩效测评中来验证素质。 (五)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优点:准确性 缺点:尽管最后总和相加,也反映不了其原貌。在实际测评中,应将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四、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 (一)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 一次量化与二次量化中的“一”与“二”可作两种解释。 当“一”与“二”作序数词解释时,一次量化是 第 11 页 共 50 页 A、直接的定量刻画 B、一次量化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 C、可称之为实质量化 二次量化即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 A、进行间接的定量刻画 B、没有明显的数量关系 C、形式量化 其次,当“一”与“二”作基数词解释时 一次量化 A、可以一次性完成 B、直接综合与转换 二次量化 A、两次计量才能完成 B、先纵向量化 后横向量化 (二)类别量化与模糊量化 类别量化特点: 1、 归类 2、 每个测评对象属于且仅属于一个类别,不能同时属于两个以上的类别 3、 量化在这里是一种符号性的形式量化,“分数”在这里只起符号作用,无大小之分。 模糊量化则要求把素质测评对象 A、先确定的每个类别 B、每个测评对象是那些分类界限无法明确,或测评者认识模糊和无法把握的素质特征。 类别量化的测评对象则是那些界限明确且测评者能完全把握的素质特征。 (三)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 顺序量化、等距量化与比例量化属于深层次的量化,可以看做是二次量化。 等距量化则比顺序量化更进一步 A、它不但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强弱、大小、先后等顺序的关系 B、任何两个素质测评对象间的差异相等 C、等距离化可以使素质测评对象进行差距大小的比较 比例量化又比等距量化更进一步 A、不但要求素质测评的排列有顺序等距关系,而且还要存在倍数关系 B、比例量化的步骤可以在顺序量化的第一步基础上进行 C、比例量化可以使素质测评对象进行差异比例程度的比较 (四)当量量化 [解决综合问题] 当量量化实际上也是 A、近似的等值技术 B、当量量化常常是一种主观量化形式 C、其作用是使不同类别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量化,能够相互比较和进行数值综合 五、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一)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3个] 由标准、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1.标准 标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客观形式、主观评价、半客观半主观三种, 如果从标准表示的形式来看,则有评语短句式[含有一个以上的变量词,模糊变量词]、设问提示式、方向指示式、 数字式 如果根据测评指标操作的方式来划分,则有测定式与评定式。 (1)测定式。直接测出或计量出有关测评标准规定的内容 (2)评定式。根据有关标准直接得出结果的方式 2.标度 所谓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 测评指标的标度大致有量词式、等级式、数量式、定义式、综合式等。 (1)量词式标度。带有程度差异 (2)等级式标度。等级顺序明确的字词 等级与等级之间的级差应该具有顺序关系,最好还要有等距关系。等级之间的距离要适当: 太大了,测评结果太粗 太小了,判断过细,不好把握操作。 等级数在5以内,测评效果最佳。 3.标记 所谓标记,即对应于不同标度(范围、强度和频率)的符号表示 标记没有独立意义 (二)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 测评标准体系设计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两个方面。 第 12 页 共 50 页 横向结构是指将需要测评的员工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并列出相应的项目 纵向结构是指将每一项素质用规范化的行为特征或表征进行描述与规定,并按层次细分。 横向结构是基础,纵向结构是分解 横向 注重测评素质的完备性、明确性和独立性等 纵向 注重测评要素的针对性、表达简练性和可操作性等 1.测评标准体系的横向结构 (1)结构性要素 [静态 品质指标] 包括: 1)身体素质 2)心理素质 (2)行为环境要素 [动态] 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内部环境指个人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它直接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 外部环境指客观外界存在的、间接影响个体行为表现的环境条件,包括工作性质和组织背景两方面。 (3)工作绩效要素 2.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 在测评标准体系中,一般根据测评目的来规定测评内容,在测评内容下设置测评目标,测评目标下设测评指标。 (1)测评内容 测评内容的正确选择与规定,是实现测评目的的重要手段。测评内容在这里是指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与范围, 它具有相对性 测评内容的确定步骤一般是分析被测评对象的结构,找出所有值得测评的因素。然后根据测评目的与职位要求进 行筛选。内容分析最好借助于内容分析表进行。内容分析表的设计,纵向可以列出被测客体的结构因素,横向可以列 出每个结构因素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方面 (2)测评目标 素质测评内容与测评目标具有相对性与转换性。 测评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测评的目的与工作职位的要求 同一测评目的依据不同的工作职位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测评目标。 (3)测评指标 测评指标在这里并非完全同义于统计学中的“指标”,它是素质测评目标操作化的表现形式。 测评内容、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是测评标准体系的不同层次。测评内容是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与范围,测评目 标是对测评内容的明确规定,测评指标则是对测评目标的具体分解。 (三)测评标准体系的类型 1.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 一般是对测评对象内涵的直接描述或诠释 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 与测评客体直接相关。这里的选拔标准不是客观的、绝对的,而是主观的、相对的。 六、品德测评法 (一)FRC品德测评法 所谓FRC品德测评法是事实报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品德测评方法。 可以是个别的谈话,也可以是集体的问卷。 作出定性与定量的评定。 (二)问卷法 (三)投射技术 投射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广义的投射技术是指那些把真正的测评目的加以隐蔽的一切间接测评技术。 狭义的投射技术是指把一些无意义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图形、句子、故事、动画片、等呈现在被测评者面前,不给 任何提示、说明或要求,然后问被测评者看到、听到或想到什么。 投射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A、测评目的的隐蔽性 B、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 C、反应的自由性 七、知识测评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把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体现了不同的知识要求。六个知识测评层次是: 1.知识 2.理解 4.分析 5.综合 6.评价 六个层次在测评试题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正态分布 我国测评专家根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六层次,结合我国知识测评实践,提出了知识测评的三个层次,记忆、理解、应 用 八、能力测评 A、一般能力测评 第 13 页 共 50 页 B、特殊能力测评 C、创造力测评 D、学习能力测评 [最简单有效的是心理测验,应用形式是笔试] 【能力要求】 一、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 (一)准备阶段 1.收集必要的资料 {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对象应该有相应的资料} 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 {测评人员的质量和数量对整个测评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测评人员的标准: (1)坚持原则,公正不偏; (2)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 (3)有一定的测评工作经验; (4)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5)有事业心,不怕得罪人; (6)作风正派,办事公道; (7)了解被测评对象的情况。 3.测评方案的制定 (1)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 (2)设计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与参照标准 这项工作是减少测评过程中测评误差的一种手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参照标准 (4)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 人事测评方法通常采用四个指标:A、效度 B、公平程度 C、实用性 D、成本 (二)实施阶段 {是整个测评过程的核心} 1.测评前的动员 2.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 (1)测评时间 测评时间最好不要选在一周开始的第一天或周末,应该选在一周的中间,并在上午9:OO左右进行。 (2)测评环境 尽可能具备如下条件:宽敞、通风,光线充足、明亮,温度适中,安静。 3.测评操作程序 (1)报告测评指导语 [主持人说明] 测评指导语包括以下内容: A、员工素质测评的目的; B、强调测评与测验考试的不同; C、填表前的准备工作和填表要求; D、举例说明填写要求; E、测评结果保密和处理,测评结果反馈。 (2)具体操作 1)单独操作 [逐一进行测评] 优点:严格依据测评参照标准的内容 缺点:花费时间较多。 2)对比操作 缺点:增加了主观成分 (3)回收测评数据 (三)测评结果调整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 [5个] A、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 B、晕轮效应 [以点带面] C、近因误差 D、感情效应 E、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2.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 [4个] A、集中趋势分析 B、离散趋势分析 C、相关分析 D、因素分析 3.测评数据处理 计算被测对象每个指标的测量结果,按一定的组合顺序,绘制素质测评曲线图和结构测评曲线图 [胜任能力 图] (四)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1.测评结果的描述 (1)数字描述 第 14 页 共 50 页 优点:可比性 (2)文字描述 优点:更具体更生动 2.员工分类 对员工进行分类的标准有两种:调查分类标准和数学分类标准。 (1)调查分类标准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调查范围越广就越接近于实际。以此种标准区分出的被测评对象,还分别代 表着各类员工所应达到的素质要求和水平。 (2)数学分类标准 统计方法 3.测评结果分析方法 (1)要素分析法 (2)综合分析法 (3)曲线分析法 二、企业员工测评实施案例 {主要参考流程 案例分析} (一)组建招聘团队 (二)员工初步筛选 (三)设计测评标准 (四)选择测评工具 (五)分析测评结果 (六)作出最终决策 (七)发放录用通知 第二节 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单元 面试的基本程序 【知识要求】 一、面试的内涵 主要用于员工的终选阶段,也可用于员工的初选和中选阶段。 面试的特点:[5个] A、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工具; B、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C、面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D、面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的; E、面试考官与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二、面试的类型 1.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面试可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又称为规范化 面试,要求做到 A、程序的结构化 B、题目的结构化 C、评分标准的结构化 2.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面试可分为单独面试与小组面试。单独面试又称序列化面试,小组面试又称同时化面 试。 3.根据面试的进程,面试可分为一次性面试与分阶段面试。 4.根据面试题目的内容,面试可分为情景性面试和经验性面试。 三、面试的发展趋势 1.面试形式丰富多样 2.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 3.提问的弹性化 4.面试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 5.面试考官的专业化 6.面试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能力要求】 一、面试的基本程序 结构完整的面试程序如下:[4步] (一)面试的准备阶段 1.制定面试指南 一般以书面形式呈现,主要包括如下内容:[5步] A、面试团队的组建 B、面试准备 C、面试提问分工和顺序 D、面试提问技巧 E、面试评分办法 2.准备面试问题 (1)确定岗位才能的构成和比重 首先,分析该空缺岗位所需要的才能有哪些; 第 15 页 共 50 页 其次,分析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各占多少比重; 再次,分析综合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各自占多少比重等; 最后,用图表的方式将面试才能项目以及相应的权重列出 (2)提出面试问题 3.评估方式确定 (1)确定面试问题的评估方式和标准 (2)确定面试评分表 4.培训面试考官 (二)面试的实施阶段 面试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5个阶段 1.关系建立阶段 [可以预料到的问题开始发问] 用封闭性问题 2.导入阶段 [有所准备的、比较熟悉的题目] 用开放性问题 3.核心阶段 [关于核心胜任力的事例] 用行为性问题与其它问题配合使用 4.确认阶段 [对核心阶段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确认] 常用开放性问题 5.结束阶段 常用行为性和开放性问题 (三)面试的总结阶段 1.综合面试结果 (1)综合评价 [将多位考官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 (2)面试结论。面试结束后,主考官和面试小组还要给出一个面试结论。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应聘者进行综 合评价; 其次,对全部应聘者进行比较; 第三,将岗位条件和应聘者的实际情况作比较,应特别重视那些和应征岗位最为密切的评价项目。 总之,面试考官衡量应聘者的素质时,应以公司岗位需求为前提,着眼于应聘者的长期发展潜力,判定其是 否符合公司的需要。 2.面试结果的反馈 结果反馈给用人部门 (1)了解双方更具体的要求 (2)关于合同的签订 (3)对未被录用者的信息反馈 [忽视了对未被聘用者辞谢,没有给予未被聘用者应有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损 害了企业的形象]。 3.面试结果的存档 (四)面试的评价阶段 二、面试中的常见问题 1.面试目的不明确 2.面试标准不具体 3.面试缺乏系统性 4.面试问题设计不合理 (1)主观问题太多 (2)多项选择式的问题 [应该将其改为开放性或行为性的问题] 5.面试考官的偏见 A、第一印象 B、对比效应 C、晕轮效应 D、录用压力 三、面试的实施技巧 [了解] 1.充分准备 2.灵活提问 3.多听少说 4.善于提取要点 5.进行阶段性总结 6.排除各种干扰 7.不要带有个人偏见 8.在倾听时注意思考 9.注意肢体语言沟通 面试考官可以参考肢体语言传递出的信息,但却不能单纯地根据肢体语言信息得出结论,而应在接下来的面试 提问中,收集更多的有用信息,并进一步做出验证和判断。 【注意事项】 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 1.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 2.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 3.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 4.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组织 第 16 页 共 50 页 5.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 6.注意不忠诚和欠缺诚意的应聘者 7.关注特殊员工 8.慎重做决定 9.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 第二单元 结构化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知识要求】 一、结构化面试问题的类型 1.背景性问题 2.知识性问题 3.思维性问题 4.经验性问题 [过去] 5.情境性问题 [假如 如果] 6.压力性问题 7.行为性问题 [围绕与工作相关的关键胜任能力来提问] ★二、行为描述面试的内涵 行为描述面试简称 BD,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化面试。 与一般的结构化面试的区别在于,它采用的面试问题都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征的行为性问题。 (一)行为描述面试的实质 了解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二是特定的行为行为模式 行为描述面试的实质: [3 条] A、用过去的行为预测未来的行为; B、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 C、探测行为样本。 (二)行为描述面试的假设前提 1.一个人过去的行为最能预示其未来的行为 2.说和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三)行为描述面试的要素 [4 个关键的要素] STAT 策略 1.情境 2.目标 3.行动 4.结果 【能力要求】 一、基于选拔性素质模型的结构化面试步骤{6 步 简答} (一)构建选拔性素质模型 1.组建测评小组。 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岗位所在部门的主管、招聘岗位的资深任职者,并对测评小组进行培 训。 2.从招聘岗位的优秀任职人员中选出一定的人员组成测验样本。 3.对测验样本进行人格测验,总结各个被测人员的素质特征。 4.将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做选拔性素质表。 5.将岗位选拔性素质表中的各个素质进行分级,绘制选拔性素质线 (二)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 它的主要依据是选拔性素质模型。其主要步骤如下: 1.将选拔性素质模型分解为一组选拔性素质,每一个选拔性素质就是一个测评指标。 2.请专家针对每一个测评指标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问卷。 3.将问卷发放给该岗位的部分员工,进行预先测试,检验其有效性 4.编写结构化面试大纲 (三)制定评分标准及等级评分表 (四)培训结构化面试考官,提高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和效度(多选) 1.要求面试考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2.要求面试考官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 3.要求面试考官掌握相关的员工测评技术 4.要求面试考官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 (五)结构化面试及评分 (六)决策 1.淘汰不具备关键选拔性素质的候选人 2.对剩下的每位候选人员的指标等级得分作如下处理:求得负分的每个指标的得分的平方和 s(s=∑Ci2,如果 Ci0),并按 s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候选人编号。S 越小,编号越小,说明候选人和岗位匹配得越好。 3.对 S 相等的候选人员作如下处理 :先对比其得正分的指标的数目,得正分的指标越多,说明该候选人越优秀, 将其编号排在前面。 第 17 页 共 50 页 4.对 S 相等,得正分的指标的数目也相等的候选人作如下处理:将得正分的指标的得分累加,得分越高,说明 该候选人越优秀,将其编号排在前面。 5.根据人力资源规划中招聘人数的要求,按照小编号优先的原则,从前到后选取一定数量的应聘者作为候选人。 二、结构化面试的开发 结构化面试的开发包括(多 选) A、测评标准的开发 B、结构化面试问题的设计 C、评分标准的确定 第三单元 群体决策法的组织与实施 【知识要求】 1.决策人员的来源广泛 群体决策法的特点如下: (多选) A、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B、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C、用人部门经理 D、用人部门经验丰富的员工 2.决策人员不唯一 3.提高了招聘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能力要求】 为了满足企业越来越需要综合性人才的要求,也为了提高招聘决策的客观性,企业通常采取群体决策的方式, 即有多个招聘人员进行招聘。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建立招聘团队 为了确定各位招聘人员的评价权重 二、实施招聘测试 三、作出聘用决策 第三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单元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 【知识要求】 一、评价中心的含义 评价中心是从多角度对个体行为进行标准化评估的各种方法的总称。它使用多种测评技术,通过多名测评师对个 体在特定的测评情境中表现出的行为做出判断 评价中心的主要作用是: 1.用于选拔员工,重点在于挑选那些具有胜任岗位所必需的能力或潜质的员工; 2.用于培训诊断,重点分析员工优劣势,明确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为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3.用于员工技能发展,在培训诊断的基础上,改善提高其能力。评价中心技术主要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 筐测验、案例分析、管理游戏等。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 由一定数量的一组被评人(6~9人),在规定时间内(约1小时)就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各个成员处于平等 的地位,并不指定小组的领导者或主持人。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类型 无领导小组讨论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讨论的主题有无情境性,可以分为 (1)无情境性讨论 (2)情境性讨论 2.根据是否给应聘者分配角色,可以分为 (1)不定角色的讨论 (2)指定角色的小组讨论 四、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 [适用于人际沟通的岗位员工的选拔] 2.能在被评价者之间产生互动 3.讨论过程真实,易于客观评价 4.被评价者难以掩饰自己的特点 5.测评效率高 无领导小组讨论同时对多名被评价者进行考察。比起其他评价方法要节省时间,减少重

50 页 306 浏览
立即下载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第三版版高级教材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第三版版高级教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 目录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第一单元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设计和实施 第二节 企业集团组织规划与设计 第三节 企业集团人力资本战略管理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第二节 人事测评技术的应用 第一单元 沙盘推演测评法 第二单元 公文框测试法 第三单元 职业心理测试 第三节 企业招聘规划与人才选拔 第四节 人力资源流动管理 第一单元 员工晋升管理 第二单元 员工调动与降职管理 第三单元 员工流动率的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第一节 企业员工开发体系的构建 第一单元 员工培训开发系统的总体设计 第二单元 培训开发规划的制定 第三单元 企业培训文化的营造 第二节 创新能力思维 第一单元 思维创新 第二单元 方法创新 第三节 企业员工培训开发成果的转化 第四节 职业生涯管理 第一单元 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 第二单元 分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 第三单元 职业生涯的系统管理 第四章 绩效管理 第一节 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设计与运行 第一单元 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单元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第三单元 绩效管理运作体系设计 第四单元 绩效考评结果应用体系设计 第五单元 绩效管理系统的诊断与维护 第二节 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应用 第五章 薪酬管理 第一节 企业薪酬的战略性管理 第一单元 整体薪酬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第二单元 薪酬外部竞争力:薪酬水平的控制 第三单元 薪酬内部公平性:薪酬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第二节 各种薪酬激励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第一单元 经营者年薪制的设计 第二单元 股票期权的设计 第三单元 期股制度的设计 第四单元 员工持股制度的设计 第五单元 特殊群体的薪资制度设计 第三节 企业福利制度的设计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新发展 第二节 集体协商的内容与特征 第三节 集体劳动争议与团体劳动争议 第四节 重大突发事件管理 第五节 和谐劳动关系的营造 第一单元 工会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第二单元 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工作压力管理与员工援助计划 第一单元 工作压力管理 第二单元 员工援助计划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第一单元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的概念、特征和衡量的标准。 【知识要求】 一、正确界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词,实际上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或者“战略上的人 力资源管理”,如从英文愿意看,后者的翻译也比较确切的。与此有关的术语还有“人力 资源战略管理(Human Resource Strategic Management)或者“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以 及“人力資源战略(Human Resource Strategic)”。 首先,应当明确“战略”与“策略”两个基本概念的差异性。战略和策略是军事上常 用的专业术语,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性的计划或规划,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政方针,而策 略是指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很显然,战略是策略的上位概念, 这说明一些港台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将“Strategic”一词译为“策略(性)”要比“战略 (性)”更确切一些,因为人力资源战略毕竟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部分。 其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人力 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它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 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 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它是“通过人实现可持续的竞争 优势而设计的组织系统”;有的专家认为,它是“为促进企业实现目标的规划性部署与活 动方式”;还有人认为,它是“把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业务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括 识别实施业务战略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能力和保障这些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政策和实践做法。 这些学者的分析判断基本上概括了战略性人资源管理概念的概念和内涵,但至少还有以下 几个特点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企业经营者不能把人力 资源视为与资金我、技术和其他要素具有同等重要性的资源而同等对待。应当将员工视作更 为珍贵的资源,将其置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之上,事事时时处处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首 要位置,并系统地进行管理,刻意地进行发掘。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 理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源的方向性、整体性、时空性、和规划性,它要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 适时地制订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集中全力组织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全方位地对战略 规划进行监督、控制,及时对战略规划进行必要的反馈和修订。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更高阶段,这一历史性飞跃使它具 有一系列新的转变和特点。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 求,他们不但应当具备战略规划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更高水准的决策力和执行 力。 总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 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 战略管理的高度,实现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个管理科学概念既是一个现实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战备性人力资源管理 概念的产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纵观西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它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发展时期: 1、经验管理时期。它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到 19 世纪末泰勒制产生之前的一 段历史发展时期。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大量先进技术的涌现, 各种生产设备的更新,使工厂内劳动力的配置状况发生了重大专变,它不但要求劳动者与 劳动资料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迫使劳动者时时处处适应生产技术设备的要求,而且由于 生产作业方式的变革,要求劳动者“奴隶般地服从并满足”更加专业化、复杂化和精细化 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要求。这种劳动组织方式的变革,虽然给企业和资本家带来了巨大的 生产率和经济收益,但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资本主义生产作业方式给劳动者的心理 和生理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工厂主把一个人肢解成各种碎片,使其变成机器的附属 物,工人在工作中的活力完全消失,而工作变成了令人厌恶的苦差事。他们使人与劳动中 的智慧完全分离。面对当时工厂中出现的劳动问题,某些企业的管理者也试图进行一些改 革,如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曾经在苏格兰的一家纺织厂进行了有益 的改革尝试,由于他最早创建了工作绩效评价系统,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因而被人们 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2、科学管理时期。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 国管理学家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1915)与同时代的其他管理学家一起, 彻底扬弃了根据经验和习惯或者凭借主观想象和假设组织生产、进行管理的传统做法,从 企业的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不断实践和深入探索,创立了一套全新的管 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体系。泰勒等人所倡导的“动作与时间研究”的理论,为提高劳动生产 率、促进企业劳动组织科学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方法,开创了现代劳动定额学以及工业 工程学的先河。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即泰勒制所阐明的各种原理, 如挑选一流工人承担岗位工作,通过系统训练使工人掌握标准化操作方法,实现工具、设 备、材料以及作业环境的标准化,为以后的工业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 件。此外,泰勒所提出的构建激励性工资报酬制度、实行职能制或直线职能制、坚持例外原 则、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劳资双方建立融洽的协作关系等论述,也成为早期企业人事管理 理论的基本范畴。 1912 年,泰勒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对泰勒的听证会上所作的证词,对科学管 理的实质作出了明确的概括:科学管理是对所有公司或企业员工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 即员工对待自己的工作、同事和雇主的态度,以及企业对待自己的职责、同事和下属员工的 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如果没有这两个方面彻底性的精神革命,科学管理就 不复存在了。实际上,泰制不仅是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方法,而且是一种变革性的管理哲学。 正如英国管理学者厄威克所指出的那样,他(泰勒)对过去(19 世纪)产生、发展起来的 东西加以综合形成了一套思想,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实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总 之,泰勒等管理学家所倡导的科学管理原理,不但极大丰富了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也为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现代管理时期。从 19 世纪 20 年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前期的行为科学即 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阶段。泰的科学管理理论和制度主要是从劳动者的生理和物理方面研 究劳动效率问题,通过作业操作的合理化、工作程序的科学化,制定工作标准和时间定额,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从而实现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虽然泰国勒制在推动劳动效率方 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但它加大了劳动者的工时强度和休能消耗,引发了工人的 不满和抵制。正如列宁所说,泰勒制“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 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果”。实践证明,仅从物理和生理方面研究企业生产效率问 题是不够的,还必须应用心理学来研究人的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由此,哈佛大学教授 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以著名的霍桑试验(Hawthorne Experiment)为 基础,开创性地探索了员工在企业生产中的人群关系,系统研究了作为“社会人”的员工 及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最终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他认为,员工是“社会人”,企业中 存在着“非正式的组织”,优秀的企业领导在于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通过提高员工满 意度来鼓舞士气。梅奥所创立的人际关系学说,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研究以及一系列新的理 论发挥了先导作用。1949 年,他在芝加哥大学一次科学会议上,正试提出了“行为科学” 这一新的名称,以替代人际关系学说。 如果将梅奥创立的人际关系学说称为前期的行为科学的话,那么在 20 世纪 40 年代以 后涌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则可以被称为后期的行为科学,如美国心理 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iow,1908-1870)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心理学家赫茨伯格 (F.Herzberg)创立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弋(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创立的 X-Y 理论,以及其他一些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Z 理论、成就 需要理论、期望理论、目标理论、挫折理论、强化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 敏感性训练理论、沟通理论、冲突调节理论、行为效果理论、领导方式一体化理论、支持关系 理论等。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已被广泛推广并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 如目标管理、参与管理、工作分析与再设计、岗位评价与分级、薪酬福利制度变革、工作条件 和劳动环境改善、生产安全与健康等诸多方面,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企业的 规模迅速扩大,原有的生产经营理论和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因此, 许多新兴的管理学派应运而生。尽管这些学派在产生背景、历史渊源、研究对象、涉及范围和 具体内容上有所交叉,相互影响,但从历史的延续上看,基本上可以归为几个大类,除古 典管理、行为科学学派以外,还有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论和管 理科学(数理、会计和经济分析)等学派有, 这些新兴的管理理论可以被统称为现代管理 理论。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韦恩·卡肖认为,行为科学,即研究与人们的行为有关的社会 学、心理学,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作出了贡献,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知识、应用技 能与方法都出自行为科学。同时,他举证一些管理学专家的意见,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的产生,至少应当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更新,对劳动专业分工与协 作以及企业劳动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劳资双方关系紧张与自由劳资谈判的出现;③ 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④芒斯伯格(Hugo Munsterberg,1863-1916)创立的早期工业 心理学;⑤美国文官委员会的建立所带来的政府的人事活动;⑥人事专家以及由这些专家 组成的人事部门出现;⑦ 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包括前期的人际 关系学说和后期的行为科学);⑧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的社会劳动立法及法庭的判例。这些 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属于社会与企业管理的实践范畴,另一类则管理思想和 管理方法的理论范畴。也就是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形成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 是基于社会生产生活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二是与管理劳动者有关的各种管理 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前者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后者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而 后者又是对前者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能够指导人 的管理实践。 追溯历史,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经 历了以下三个具体发展阶段。 1、传统人事管理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到 50 年代后 期,是西方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时期。如前所述,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期 形成的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 20 世纪 20 年代创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 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各种现代管理理论,都对人事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 大影响,同时,也给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实践活动注入了丰富的营养和动力。1923 年美 国出版了“人事管理学”的专门著作,此后,有关“人事管理学”的专著大量发行,其中 比较 有影响的代表作是 1947 年出版的由迈克尔·朱修斯教授(Michael J·Jucius)主编 的《人事管理学》。该书以建立有效的人事管理为目标,阐述了人事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 地提出了企业如何充分运用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管理手段,有效发挥人事管理的录用 开发、维持和使用四种基本职能,强化和推动人事管理的基础工作以及现代管理模式的基 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把人事管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从欧美企业人事管理的实践活动来看,这一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人事管理活动 被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企业人事管理的制度体系逐步趋于健全完善,如建立人 事档案、员工规则(手册)、人事统计和员工记录等;②管理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 由一般行政性、事务性管理,扩展到实行集中式的员工招聘、人员测试和挑选、正式员工绩 效评估,以及有效激励的薪资福利管理;③企业雇主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以工作 效率为中心,强调采用动作时间研究的方法,推行生产工作定额,加大劳动强度,转变到 有效地运用心理测量和面谈等科学方法,重视员工的个别差异,借用工会、非正式组织、团 队建设、薪资福利、保险计划、入职教育、技能培训、主管关怀下属、执行劳动法令等管理措施, 注重调整人际关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④出现了专职的人事管理主管和人事管理部门。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从工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到 70 年代, 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转换期。其实,“人力资源管理”一词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但多见于宏观经济研究之中。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生产经营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环境和条 件的变化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人事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人事管理理 论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已经无法容纳并且不能满足企业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这时传统的 要被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所替代,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⑴ 人事管理的范围继续扩大,由原有的几项扩展到几十项,如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 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录用与考评、平等就业与反对歧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员工激励 管理、员工发展计划、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士气调查、劳动力市场调查、薪资 结构、工资测算、薪酬调查、劳动纪律监察、劳资合同与协商谈判、退休与解职管理、医疗与饮 食服务、员工住房保障、证书管理等。 ⑵ 不但人事部门承担着员工的责任,各级直线主管也必须对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活动及其相关资源动作的效果全面负责。 ⑶ 企业人事管理不仅对内部的员工负责,也必须对外部的社会和政府负责,不断提高 员工的职业生活质量。 ⑷ 企业雇主开始接受了人力资源开发新观念:“人力资源”是一种把人力即劳动力当 做一种财富的价值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途径和方法,将“人力”作为 一种特殊的、积极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资源刻意加以开发,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组织与个人 的预定目标。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的许多知名大公司之所以纷纷将其“人事 部”更名为“人力资源部”,就是接受了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和新理论。盖斯特教 授(D.E.Guest,1987)系统分析比较了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他认 为,从计划的性质上看,人事管理具有短期性、应急性、单一性和占术性的特点,而人力资 源管理具有长期性、预先性、整合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从管理制度的特点上看,前者强调外 部控制,要求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而后者倡导自我控制,注重自我约束,实现个人承 诺;人员工关系上看,前者对员工采取统一的、机械的、无差别的态度,信任度很低,后者 则采取积极的、灵活的、承认个别差异性的态度,对员工有很高的信任度;从管理目标上看 前者追求成本最小化,而后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从管理人员的功能定位上看,前者追求专 家实现专案管理,而后者要求专业人员与直线管理层的全面整合,即倡导“人力资源管理 不仅仅是人事经理的职责,也是直线经理不可推卸的责任”的管理理念。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现代人力资源 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无论是在欧洲、美洲,还是在亚洲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了长足的 进步。这一时期,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了自己在管理学体系中的学术 地位,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地发表出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理论最终取代了传统人事管理理论。这一些先进的国际化大公司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占领市场产品、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制高点,在不断深入实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 基础上,又将人力资源管理从初级阶段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和理论,在管理的理论和目标、管理的性质和深度、管理角色和职能、管理方式和方法等诸 多方面都突显了新的变化和特色。 【能力要求】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特征的分析 分析研究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分析由传统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再 由人力资源初阶管理发展到高阶管理的历史发展延续过程,还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分析研究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从而正确地把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 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由过去仅仅满足和实现企 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要求,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 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系统。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从狭义的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 的平衡计划,提升到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即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总体竞 争优势,从企业经营战略出发,制订企业总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是由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划组成,它具体可以区分为:人力资源总体战略规划,以及与之配 套的组织发展与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保险与员工激励、 各类专门人才补充与选拔、劳动关系与职业发展等多种年度计划或中长期计规划。 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提升和丰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归纳起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以下五种理论: ( 1 ) 一 般 系 统 理 论 。 例 如 凯 兹 ( D.Katz ) 和 康 恩 ( R.L.Kahn ) 以 及 赖 特 (P.M.Wright)和赛内尔(S.A.Snell)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论。他们认为,人力资源 管理是一个组织中的子系统,它通过人才的获得、使用、留任、和替换等功能,提升组织效 能。他们还认为,这个子系统是完全开放性的,并且在组织竞争力的管理模型中,员工的 知识技能是“投入”,员工的行为是“转换”,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是“产出”。 (2)行为角色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员工的行为与其他员工相联系,进而产生可以 预测的结果。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组织的工具,用来传递角色信息,支持期望变成行动,审 视角色的表现,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本理论。以西多·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和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等人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 人力资本投资增长水平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物质资本 投资收益率。由此引申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企业重视员工的培训开发,对员工知识 技能培训投资越多,企业获利的机会也就越多,企业获利的机会也就越高。 (4)交易成本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企业会选择适当的管理形式和组织结构,使它在 执行、监督和评估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最经济化。每个组织都要解决好管理形式和组织措 施问题,以期望获得正当的权益,并对非正当利益进行有效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措 施如能充分发挥作用,对员工与企业形成的有形的契约进行有效管理,组织交易成本就会 下降,组织效益就会提高。 (5)资源基础理论。这理理论认为,组织存在三种基本资源,即物质资源、人力资源 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中的人力与组织资源(如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内外 的社会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是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工具。也有的专 家认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 Theories)和用户基 础(Constituency Based Theories)两种理论基础之上的,前者包括如前所述行迹角色、 资源基础、人力资本、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代理理论。代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战略 管理模式会给公司带来巨额利益,比如在薪酬策略上,采用以绩效为基础的计酬方法,提 倡 3P ( 岗 位 、 绩 效 和 报 酬 ) 管 理 模 式 。 而 后 者 则 包 括 制 度 管 理 (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和资源依赖(Resource Dependence)理论。 总之,不管如何分类,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发 展阶段,它汇集了各种学科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实际上,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考察也不难发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歉收并蓄,荟萃 了管理学、经济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和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例如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基于企业战略管理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员工培训与开发源于资本投资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员工招聘与选拔运 用了心理测量的方法与技术,各种人力资源基础管理技术出自生理学、人体工程学和工业 工程学,劳动关系的确立和调整禀赋于劳动法学的原理和基本原则等。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单一的 行政性事务管理转变为整体的专业性职能管理,再转变到综合的系统性战略管理,反映了 几十年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从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 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组织性质的转变。图 1-1,图 1-2 和图 1-3 是三张不同时期的企业组织结构图, 可以清晰地说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性质和功能的转变。图 1-1 显示了早期管理阶段人事部门 的地位和作用,在企业组织中各个层级都设立人事部门,但它是在各级直线部门的集中指 挥和领导下,承担着人事管理职能的服务性和咨询性的参谋部门。图 1-2 说明了人力资源初 级阶段人事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这时部门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每个层级的人事部门 除受到直线部门的指挥和监督外,还直接隶属于上一层级的领导,人事部门具有半独立性 的地位,既具有一定参谋性又具有一定的决策性。这种组织制度上的安排,更加强调了人 力资源管理的控制性,以保障各个层级直线主管人事管理活动政策性和公平性。图 1-3 体现 了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新变化。人事部门不再是服务性、咨询性和控制性的参谋部 门,已经完全转变为足以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表现和绩效的重要决策部门,成为企业提升 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和直线主管部门的重要支撑系统。 总经理 销 售 经 理 质 检 经 理 质 管 科 生 产 经 理 生 产 科 总经理 财 务 经 理 设 备 科 人 事 经 理 销 售 经 理 人 事 科 质 检 经 理 质 管 科 图 1-1 早期人事部门结构图 生 产 经 理 生 产 科 财 务 经 理 设 备 科 总经理 质 管 科 人 事 科 图 1-2 初期人力资源部管理部门结构 图 销 售 经 理 人 事 经 理 质 检 经 理 生 产 经 理 生 产 科 经营战略组 财 务 经 理 设 备 科 人 事 经 理 人 事 科 图 1-3 战略性人力资源部管理部门结构图 (2)管理角色的转变。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部门性质和地位的转变,人力资 源管理人员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近几年来,国外的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从管理程序、管理对象、管理期限(短期与长期)和管理性质(战术与战略)四个维度上, 剖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转变和新的定位。首先,从作业程序与短 期的战术性操作维度上看,人事经理是构建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组织绩效评估, 进行薪酬制度设计,实施员工管理的行政专家;其次从短期的战术性操作与管理对象—— 员工维度上看,人事经理是了解并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使员工为企业作出贡献的领跑 者、带头人即领导者;再次,从员工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维度上看,人事经理是企业员 工培训与技能开发的推动者,组织发展和组织变革的设计师,企业改革的代理人;最后, 从长期发展战略与管理作业动作维度上看,人事经理是企业经营战略合作伙伴,他不但要 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制订出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战略 规划,而且能够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对规划进行有效的实施、监督、控反馈,最终保障战 略规划目标的实现,如图 1-4 所示。 长期战略性(Strategic) 战略伙伴(Strategic Partner) 变革代理人(Change Agent) 战略结合(Align HR and Business Strategy) 组织的变革(Manage OD Change) 战 略 实 施 ( Strategic Execution ) 培 训 与 开 发 ( Training & Development) 管理作业程序(Process) 管理对象(People) 行政管理专家(Administrative Expert) 员工的领跑者(Employee Champion) 构建人力资源基础(Build HR Infrastructure) 了解员工需求(Understand Employee Need) 员工薪酬与绩效评估 员 工 的 贡 献 率 ( Employee Contribution) (Employment,Work Compensation, Wage/Salary Review Performance Review) 短期战略性(Operational) 图 1-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转变 (3)管理职能的转变。人力資源管理部门性质和人事经理角色的转变,实质上是人力 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所以不断演进,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管理 具有经营性和战略性的双重职能。经营性职能的基础和起点,它要支撑企业日常的生产经 营活动正常运行,实施企业短期年度计划,保障基本经营目标的实现;战略性职能是从企 业的总体出发,立足全局,关注长远,力求管理理念、组织制度和方法的创新,不断提升 人力资源竞争优势。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其战略职能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增强。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扩展,不但表现在纵向上,还表现在横向上。纵向的扩展 是以经营性职能为起点,逐步转换到系统性、方向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职能方面。横向的扩 展是由过去强调“提升员工职业生活质量”,注重员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和身体健康,发展 到企业社会性职能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企业不但要奉公守法,保障公平公正,还要贡 献社会,有益于社会发展,提倡企业与劳动者的双赢,与社会同步发展。 (4)管理模式的转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从交易性实务管理到方向性战略管 理的转变,交易性实务管理只强调“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做好事性”,而方向性战略管理 强调“运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因此,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思想和 管理模式上发生了角度飞跃,它更加突出了:①管理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即人力资源管理 要全方位面向市场,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条件,还要重视和适应企业所处的国内与国际 环境。②管理的系统性和动态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总休体系统重要的支持分系统,企业 的人力资源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随机应变,不断地变化管 理方式方法。③管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和要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针对性和灵活性。为了实现更高更新的管理目标, 要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采用系统的、权变的管理模式,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才能达 到理想的境界。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衡量标准的确立 在剖析了上述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特征之后,应试图建立一个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 量标准(模型)。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衡量标准: 1、基础工作的健全制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是否健全和牢固?如定编 定岗定员定额标准化程度,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程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水平,包括信 息输入、存储、处理与输出等环节的配套程度。 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子系统是事建立?内外系统的配套性和 协调性如何?通过何种方法和途径保障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即从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到实 施、监督、反馈和控制的机制是否确立?各个环节的运作是否顺畅? 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企业高层决策者是否建立全新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实质性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到决策层面,视人事经理为自己的战略经营伙伴。人事经 理的角色是否重新定位,是否由单一的亚角钯转变为二重、三重或四重角色。 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从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到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 方法等诸多方面,是否有所更新、有所变化、有所发展。 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确度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衡量,如企业人力 资源规划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重大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基础性管理的精细化 程度,管理评估的数量化、标准化程度等。 总之,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发展到现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论是从企业管理的实践 活动方面来分析,还是从专业理论和科学发展方面去考察,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不但面临 着以往不同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巨大变化,也产生了过去未曾有过的一系列新特点。现代 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乃至向更高更新阶段不断演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最基本的 事实: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深入实践,努力学习,不断探索, 力求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舞台上导演出全新的、生动的剧目,使现代人力资源 管理理论和实践更加绚丽多彩。 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设计与实施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和特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构成和主要影响 因素,人力资源策略与经营策略的关系。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设计的要求。企业内外部环 境的分析,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决策、实施与评价。 【知识要求】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寻求发展,需要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出发,根据 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明确企业的目的、经营宗旨和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 总体发展战略,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进行必要的适时调整, 才能登高望远,把握战略全局,充分发挥自己企业的竞争优势,克敌制胜。从企业战略管 理的不同层次上看,企业的职能战略是由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供应管 理、财务管理等战略构成的。在这些战略中,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核心战略。 (一)战略的含义 “战略”一词原是军事上的一个重要术语,如希腊语中的“战略”一词 strategos 是 指统帅军队的将领。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方略,是交战国一方运用武装力量赢得 战争胜利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对企业战基本概念的表述有多种,如西方学者 MmNicholas 认为,战略是企业运用它所 拥有的技术和资源,在最有利的情况下达成基本目标的科学与艺术。Alfred Chandler 认为, 战略是企业基本的长期目标及其为达成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案与配置所需资源的决策。而 Michael Porter 认为,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一些终点与公司为达到它们而寻求的途径的 结合物。H.Mintzberg 则认为,战略是“一系列或整套的决策或行动方式”,这套方式包括 刻意安排的,即计划性的,也包括临时随机决定采取的战略,即非计划性的。 (二)企业战略的一般特点 从上述对战略及企业战略基本概念的表述中不难看出企业战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目标性。企业战略的第一个特点是它必须体现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的要求。企业发展 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企业使命是指为了达到生存、发展和赢利等经济目的,对 经营活动内容和业务范围即企业长期的战略意向,以及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所作 出的正确定位。企业使命包括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企业宗旨、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等具体 内容。企业目标是一个体系,即有长期目标,又有中短期目标;即包括总体的全局性战略 目标,又包括局部的阶段性战役、战术目标。 企业目标是以下六各基本要素综合平衡的结果。①获利程度。获得满意、较高水平的利 润,是实行战略管理的企业主要目标之一。②产出能力。企业的生产规模及产出能力标志着 企业的贡献程度,在市场稳定的条件下,产出能力与获利水平呈下相关。③竞争地位。企业 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企业绩效的一个主要指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是企业 战略目标之一,不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企业的经济目的就无法实现。④技术水平。企业的技 术水平标志着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决定着产品市场地位,关系到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 常常将技术领先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⑤员工发展。21 世纪,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具有 同等重要意义,而且员工必须先于企业发展,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技能开发 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极其重要的支撑点。⑥社会责任地。现代企业是为人民消费者而存在的 也是为了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精神生活质量而存在的。因此,它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公共 责任,如保护环境、支持公益事业等。 2、全局性。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明确地指出,战略问题是“研 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无论是从战争战略学的角度看,还是从企业战略学的角度看, 战略问题是指具有全局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研究带有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 战略学的任务”,由此可以推论研究企业生存发展的、带有全局性的指导规律,应当是企 业战略管理学的任务。 3、计划性。计划是由计划信息采集与分析、计划目标的定位、计划资源的供需平衡、计划 决策、计划实施与检查、信息反馈等具体环节构成的,企业战略的形成过程也是一项战略管 理计划形成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的计划过程包括战略分析(了解企业组织所处的环境和 相对竞争地位)、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方案评价与选择)、战略方案实施(采取措施 实现战略目标)等内容。 4、长远性。企业战略是总目标和若干分目标组成的,这些目标不是一时性权宜之计, 而是具有前瞻性的长远大计,即需要从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高 望远,经过充分的预测、考量、剖析和综合平衡而最终确定的。企业发展战略是在未来相当 长一段时期内需要通过企业领导和全员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 5、纲领性。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和赢利,实现企业的使命和宗旨,达到一定 时期的发展目标而提出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这个文件指明了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规划 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框架,对经营活动领域、业务扩张范围、技术攻关重点、企业获利水 平、市场营销策略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作了基本定位,但它不是可能全面具到,只能是 “写意”画出粗线条,战略规划“具体细化”的任务是由企业中短期计划如年度计划来体 现和完成的。企业年度计划是实施战略规划的具体操作计划,是实现战略规划目标的保障 计划。 6、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总体而言,企业战略具有双重属性和特点,一方面是它的 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前者是相对稳定的,而后者是动态的、随机可变的。由于企业外 部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内部资源的多样性,将可能使企业遭遇到 始料不及的各种挑战、压力和威胁,这些随机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 种企业发展的机遇。这就是需要高度重视对企业战略“例外的特殊问题”的管理,提高企 业战略管理的应变性、竞争性,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其他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名称称谓。它是企业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 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人力资源战略作业企业发展战略下属概念,是实现企业发 展战略目标重要支撑系统,人力资源战略通常泛指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与 管理的总体方向、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依据其发展方向和目标的 定位,将其细化为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工作计划。因此,可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定 义为:它是企业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上,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和发展所作出的总 体预测、决策和安排。 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上述企业战略的一 般属性之外,还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它的精神性。相对于其他资源来说,人力资源 是软件,属于哲学的精神范畴,而企业生产经营资料和条件、物力、财力等则属于哲学的物 质范畴。按照正确的哲学观点,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又对物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人力资源 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虽然受到一定时期内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企业的经营范围、 生产规模、财务实力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它始终是一种重要的核心战略,它对企业的 物质资源具有巨大的推动力。二是它的可变性、可调性。与企业其他职能性战略相比,如技 术开发、生产制造、供应销售等战略规划运作周期长,风效慢,而人力资源战略却具有更大 的弹性和灵活性,运作的周期短,见效快,潜力大,效益高。 (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 当前,企业发展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什么受到企业家的普遍关注,成为企业 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其原因有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给企业 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以后,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使企业不得不以全新的 视角来审视和思考未来,可以说,每一个成熟的企业都需要对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作出正确 的回答。“企业未来将如何发展”“企业如何迎接外资企业的挑战”“企业在日益竞争激 烈的市场中怎样才能克敌制胜”。其次,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把事关全局的关键工作, 即需要明确地指出战略的重点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 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键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一定要失败的。他所说的“一 着不慎,满盘皆输”,就是说带有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 有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占争如此,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企业的决策 者必须懂得全局的规律性东西,学会指导和把握全局,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各个阶段的局部 性工作,使局部的阶段性工作服从于全局、服务于全局。最后,现代企业除了受到外部环境 的压力,还面临自身的各种资源如何有效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特别是当涉及企业发展的重 大战略问题时,企业不可能超越现有物质资料的占有情况,也不可能超越现有财务实力和 人力资源的现状,盲目地作出某种超现实的设想。总之,企业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和条件, 从现实和可能出发,通过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平衡,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才能 把握企业发展的全局,在激烈的市场大潮中瓮中保持竞争优势,克敌制胜。 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确定的情况下,制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利于使企业明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即哪一项工作 是真正值得投入,需要密切关注的。 2、有利于界定人力资源的生存环境和活动空间。企业的管理问题可以分成内、外两个部 分,对内管理的目的是如何在所处的环境下选择和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与外界机构、 组织以及资源提供者保持均衡的互利互惠关系。企业竞争战略的着眼点立足于后者,而人 力资源战略不仅要重视前者,更多的是考量后者。事实证明,很多企业的成功并不完全是 靠高水准的内部管理,有些企业是在关键时刻把握住了商机,有些企业则是掌握了关键性 的资源,如核心技术、顶尖的专门人才等,有些企业则是设置了各种“防火墙”,采取积 极的防御措施,保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竞争优势。由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着眼点是如 何使企业保持人才竞争的优势,因此,它的制定有利于界定人力资源的生存环境和活动空 间。 3、有利于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及相关政策的合理定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的职能包括吸引、录用、保持、发展、评价和调整六个方面。这些职能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在企业价值链的运行中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的正常发挥, 有赖于正确的策略和劳动人事政策的指引。企业必须根据人力资源战略的要求,对一定时 期内的工作重点,以及与之配套的劳动人事政策作出明确的规定,才能使人力资源的职能 部门明确工作目标,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 4、有利于保持企业人力资源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核心是从全局发展的 要求出发,着眼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未来,从而增强和保持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企业人力资 源战略虽然是着眼于将来,对企业资源的长期开发利用有着得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它并没 有忽视对企业当前目标和行动方向的指引,特别是对那些带有全局性的关键事项的调控。 列宁指出,战略家必须“朝着大的目标走去,又必须从小的目标开始”。一项成功的人力 资源战略不仅要具有前瞻性,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总方针和总方向作出明确的规定, 还必须从企业现有资源状况出发,对各项阶段性工作作出正确的指引。 5、有利于增强领导者的战略意识,人力资源战略的确定是企业者的天职,这是因为: 第一,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来自于企业各个部门,只有企业领导者才有可 能接触并掌握这些资料和数据;第二,由于居于高位的领导者怀外界保持着密切联系,只 有他们才最了解谁是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谁又是未来潜在的竞争对手,或者是有力的支 持者、合作者;第三,战略的实施需要调动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企业所有资源;第四,战 略决策具有很大风险性,为了规避风险提高其效度和住度,唯有企业领导者可能具有这样 的能力和远见,而一般员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可能具有这样胆识和远见。通过 战略的制定与贯彻,将进一步促进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意识的提高。 6、有利于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鼓舞员工的士气,增强员工的信心,努力进 行工作。人力资源战略的确定和贯彻落实,将使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信念和奋斗目标,从根 本上拓宽了员工生存和发展空间,为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供 了条件。 二、人力资源战略的构成 在军事上,根据范围的不同,一般决策问题按照战争、战役和战术区分为战略和策略 两个层次。如前所述,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方略;策略是为了实现总体战略的目 标和和要求,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而确定的工作方针、具体政策和行动方式。 在企业战略的管理范畴内,一般将战略区分为: 1、总体战略(Corporate Strategy),也称公司战略,是从事多种经营、多元化的大 中型企业、企业集团(总公司)所制定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其战略重点是:公司内的资源如 何有效配置组合和合理分配,各个下属单位如何提高绩效、相互协调聚集团体的竞争优势, 根据公司的体制和战略目标如何开拓新的事业、进入新的领域等。总体战略经常涉及公司财 务资金运作和组织结构变革创新等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2、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y),也称竞争战略、经营战略,是公司的二级战略属 于事业部层次的战略。它一般是指在单一生产经营的企业中,为了生存发展和赢利,实现 总体战略目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绩效等问题所作出 的战略决策。 3、职能战略(Functionqal Strategy),是涉及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如生产、技术、人 事、财务、供应等),充分发挥其功能,以推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实现的具体的分支战略。 因此,在专指某种职能战略如人力资源战略时,一些专家往往采用“人力资源策略”的提 法。实际上,有些专家学者并没有完全将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严格区分开来,通常使用了 “竞争策略”“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策略”等提法。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按照不同的标志可以作出如下区分: 从时限上可区分为长期战略规划,即 5 年以上的人力资源总体战略规划;中短期规划, 即在近期 3~5 年内所采取的战略决策,或者称之为人力资源策略。 从层级和内容上可区分为人力资源总体发展战略、组织变革与创新战略、员工培训开发 战略、专才培养选拔策略、员工招聘策略、绩效管理策略、薪酬福利与保险策略、员工激励与 发展策略、劳动关系管理策略。 从性质上可区分为吸引策略、参与策略和投资策略三种类型。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职能部门来说,从总体发展战略出发,根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经 营战略目标的要求,适时作出人力资源战略决策,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一些企业 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时,往往忽视了它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的系统性、和配套性。从人力资 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确实是企业管理的中心、核心和重心,但对不同时期不同条 件下不同规模的企业来说,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覆盖范围、具体内容和作用程度也不尽相 同。在研究人力资源战略问题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能低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 不能无限地加以夸大。虽然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是企业发展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毕竟是企业战略的下属概念。 按照企业战略学的观点,企业战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外部导向战略和内部导向战 略。前者侧重于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压力,后者侧重于内部资源开发。一般来说,内部导向 发展战略是成功企业的核心战略。因此,企业应以自身的动态资源而不是静态资源为基础, 制定并推行自己的战略,即内部导向的发展战略。内部导向战略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建立 在内部资源而不是外部资源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二是建立在不确定性资源(如人力资源) 而不是确定性资源(资金、设备和原材料)的基础上。换言之,它是建立在能创造不确定性 资源的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并且是建立在动态性资源,如智力、信息、技术、组织等要素的 基础上。 一般来说,企业为了迎接市场的挑战,可以制定两种促进企业发展创新的战略:一种 是技术开发型的长期发展战略;另一种是人力资源开发型的中短期发展战略。前者注重机 器设备的更新,后者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 技术开发型战略是依据规模经济原则,力求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产量,通过技术创新 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它是自上而下推动的,采用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性战略是以工作地的人力资源为对象,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迅速解决 工作现场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劳动关系,注重人的潜在能力的开发,充分调动员工的生 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自下而上的推动,采用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模式。 两种发展战略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前者是靠雄厚的资金投入,以职能组织为中心, 主要依靠技术专家和系统工程师;而后者是以团队为中心,主要依靠作业小组和操作者。 两种战略发展的最后者是:前者形成有型资产的积累;后者鼓舞了员工士兵气,建立了融 洽的劳动关系。 三、人力资源策略与经营策略的关系 在英文中“strategy”具有双重意义,既可指战略,也可指策略。在上述分析中,泛 指企业战略管理中人力资源问题时,使用了“人力资源战略”这一述语。实际上,在具体 的管理活动中,使用“人力资源策略”这一述语,更能具体和反映其概念的内涵。此外, 作为企业总战略第二层次的竞争战略或经营战略,也可以使用“竞争策略”或“经营策 略”来替代。在讨论下列问题时,将采用这样的提法。 1、廉价型竞争策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力求以低价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提 供某种服务,从而抢占市场的制高点。采取这一策略,要求企业借助高科技、扩大生产规模 雄厚的财务实力等手段,在生产上、采购供应上或在营销过程中,精打细算、节约开支、降 低成本才能得以实现。本策略适宜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的或者生产比较稳定、技术变化不 大的企业采用。 2、独特型竞争策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力求以独特性产品克敌制胜。采用 独特性产品竞争策略有以下两种具体形式: (1)创新竞争策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力求生产销售竞争对手所不能制 造的创新产品,以占领市场的制高点,获取竞争优势。 (2)优质竞争策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生产销售竞争对手所不能制造的 优质产品,虽然生产销售的产品与竞争对手是同类的,但其高品质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欢 迎。 独特性产品竞争策略不是以“价廉”取胜,而是以“物”取胜。 事实上,企业在确定竞争策略时,不可能“博采众长,兼而有之”。由于企业各类资 源的有限性,上述竞争策略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对企业的要求也完全不同,企业只能根据 现有的情况,突出重点,选择有利的竞争策略。实践证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根据总体 发展战略要求,经过认真的比较分析,专注于一种策略,力求提高和发展企业在某个方面 的竞争优势,而那什么都想干,干什么也不专注,既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也没有 提出具体策略的企业,往往是不成功的企业。它们的产品或服务既不“价廉”,也“不物 美)。 在企业确定采取某种竞争策略之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可与之配合,充分发挥积极 的推动作用,便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与之对应的三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吸引策略。当企业采取廉价竞争策略时,宜采用科学管理模式,如泰罗制。其特点是: 中央集权,高度分工,严格控制,依靠工资、奖金维持员工的积极性。 采取吸引策略的企业,其竞争策略是以廉价取胜。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采用中央集 权模式,生产稳定、规模较大、分工巨细、协作紧密,它要求员工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可靠性, 掌握简单的操作技术,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并对员工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在采取廉价竞争策略的情部下,企业要尽量减少一切与业务无关的开支,对人工成本 实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员工的配置要以“人少高效”为目标。企业无论是在招收、录用方面 还是在人员培训方面,投入的资金都很少,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纯粹是一种简单的利益交 换关系。 2、投资策略。当企业采取创新性产品竞争策略时,宜采用 IBM 公司投资策略模式。其特 点是:重视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与员工建立长期工作关系,重视发挥管理人员 和技术人员的作用。 采取投资策略的企业,其内部环境与采取吸引策略为主的企业大不相同,主要区别是: 第一,其竞争策略通常是以创新性产品取胜;第二,其生产技术复杂,对人员要求很高。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生产技术进步,企业始终处在一个不断成长、发展、创新的环境和过 程中。 为了有效地配合企业创新策略的实施,采取人力资源投资策略的企业,常常聘用多于 实际工作需要的员工,注重专门人才储备和培养,高度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和训练,不断提 高员工个体素质和企业整体素质,并通过较高的薪酬福利保险,与员工建立长期稳固的关 系。企业将人员作为投资的主要对象,以求获得技术与产品创新的竞争优势。在美国,IBM 公司就属于典型的采取人力资源投资策略的企业。 3、参与策略。当企业采取高品质产品竞争策略时,宜采用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其特点是: 企业决策权下放,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具有归属感;注重员发挥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采取参与策略的企业,立足于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故此企业将决策权下放到基层,使 每个员工都有参与决策的机会。例如,日本企业中的小组处管制(Self Managed Work Tenam)使员工享有较大自主权,小组员工的聘任由小组决定,管理人员只为小组提供必要 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培训的重点放在员工的沟通、协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薪酬与 奖励制度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贯彻实施,这样就从根本上保障了全面质量控(TQM)制度得到 了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总之,企业无论采取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其主旨都是一样的,即通过系统有效 的人力资源管理,统一员工的观念和行为,协调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充分调动个员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使员工适应企业内部环境和要求,另一方面使人力资源为实 现企业竞争策略的强有力的内在动力。 企业竞争策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能否得到完全的贯彻,取决于企业职能性的人力资 源管理计划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推行,将直接 影响到员工的信念、精神状态和行为,而员工的信念、精神状态和行为又是决定竞争策略的 关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通过两个基本途径来影响企业精神、员工信念和行为的。一是 物质性的管理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二是企业各种有益信息的传递和灌输。企业所有的人力 资源管理活动,如人员的甄选、调配、晋升、考评、培训、薪酬福利等,除了具有各自专门的 作用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功能,就是直接向员工表明哪些信念和行为是企业赞赏、 支持和鼓励的哪些信念和行为是企业坚决抵制、排斥和反对的;什么东西最重要,什么东 西不重要的。同时,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持续不断地向员工传递和灌输各种有用的信息, 潜移默化地对员工进行影响教育,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企业。例如在员工入职培训时,

359 页 324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论文(培训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论文(培训方向)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企业培训需求调查与效果评估的关系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山东省济宁市 山东亿维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培训需求调查与效果评估的关系 李星梅 山东亿维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能力,开始组织员工进行各类培训,为了保 证培训效果就必须要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效果评估。培训需求调 查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数据 汇总分析;需求要点提取。培训效果评估的调查项目有反应和/或满意 度,以及行动计划;学习结果;对业务的影响;投资回报率 (ROI);无形收益。而员工对于公司整体培训安排的否定态度主要 集中在需求与给予的匹配度上,如果员工认为不需要所接受的培训, 那么就很难要求他们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工作当中去。因此需要在培 训前进行了详细的员工分类调查。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在培训效果评 估当中的体现就是培训效果。 关键词:培训需求调查 培训效果评估 相互作用关系 进入 2000 年后,大中型企业迫于发展的压力,为了提升员工的 能力,开始组织员工进行各类培训。但是,培训多了,随之而来的就 是对培训有效性的考验,因此企业开始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但是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管理者们发现,真正影响培训效果的核心因素 是培训需求调查的准确性。所以本文将着重阐述,如何实施培训需求 调查,如何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以及如何提高培训需求调查的准确性 以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当然培训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培训效果评估的结 果来体现。 一、 培训需求调查与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1、 培训需求调查的实施: 1) 确定调查范围: 培训需求调查范围一般确定为哪类员工,可以选 择多个类别,但是各类员工必须分别进行调查。为了确 定究竟需要对哪一类或哪几类员工进行调查,一般要 先找到问题点(因为企业的培训最直接的目的是解决 员工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围绕问题点进行原因分 析,以期通过培训从源头解决问题。 造成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我们一般需 要针对主要原因来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培训或是其它方 式来解决,如果确实需要进行培训,再确定究竟培训 哪些人才是有效的。 2) 确定调查方式: 针对不同类别的员工,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调查 方式,以便获得有意义的数据。比如,针对基层员工, 可能经常使用面谈法,而中层管理人员可能需要进行 高层面谈结合问卷调查法。在进行调查的同时还需要获 取各类数据以确定调查的方向。比如基层行政人员,在 调查之前要获取店端费用控制数据及员工对后勤保障 工作的满意度数据等。 经常使用的调查方式有结构化面谈、开放式调查表、 半开放式调查表、封闭式调查表、业绩分析法、表现分 析法等,其中业绩分析法、表现分析法一类的方法,属 于以终为始的方法,在本文的第四部分会详细讲到。 3) 实施调查: 调查的实施是整个调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设计了再好的调查方案,如果在实施阶段出现执行问 题则会使获得的数据出现极大的偏差。 为了保证实施过程的效果,在拿到调查方案后, 首先要做的是选择适合的调查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培 训。然后是真的不同的调查方式,确定调查进行的地点 和整体环境。最后还需要考虑什么时间进行调查比较合 适。即要通盘考虑实施调查的“天时、地利、人和”。三 者缺一不可。 4) 数据汇总分析: 数据汇总的方式是在设计调查方案的时候就已经 确定的。在取得调查所需的全部数据后要先进行初步筛 选,首先要剔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比如满意度 类调查当中的全满分卷或是封闭式调查中的全肯定或 全否定问卷以及回答不完整或答非所问的问卷等。然后 将各类员工的问卷进行分类(有时一些开放式问卷会 出现,不同类别员工填写同一张问卷的现象。) 保证问卷合格且分类完毕后再根据方案进行数据 汇总,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5) 需求要点提取: 数据汇总的最终目的是让数据说话,即从数据中 找出问题点,以便找出解决的方法。比如某些数据偏高 或偏低,某些数据变化起伏较大,某些数据的因变量 未变化或变化很小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不正常的变动, 某些数据的相关性现象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而此 项数据并未提醒明显的变化,等等不正常的现象都需 要进行特别关注。找出数据异常的根本原因,才有可能 对症下药。 2、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1) 第一级:反应和/或满意度,以及行动计划:重点在培 训项目、培训人员和培训结果可能将如何得到应用。 2) 第二级:学习结果:重点在学员以及各种有利于学习 的支持性机制。 3) 第三级:工作中的应用和/或落实:重点在学员、工作 环境和有助于学习内容得以应用的支持性机制。 4) 第四级:对业务的影响:重点在培训流程对具体的组 织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5) 第五级:投资回报率(ROI):重点在于培训所产生的 用货币形式体现的收益。 6) 第六级:无形收益:重点在于用非货币形式来体现的 因素来衡量的培训价值。 7) 综合应用:以上六种评估方法将得到六种数据,它们 都有各自的用途,可以用于不同的具体目的。为了一个 具体的培训项目而计划评估策略的时候,必须及早决 定要使用哪一级评估。在确定之前必须要充分征求利益 相关者的意见,以便评估能够给他们带来真正需要的 数据。 二、 为什么培训需求调查的准确性会影响培训效果: 在亿维集团内部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除了脱产的 新员工入模子培训、主管培训班、店长培训班等,员工还被 横向、纵向进行分类之后,每个周五都会进行不同类别不 同形式的 OJT※,比如销售技巧、主管如何带队伍、店长费 用控制、服务流程等。但是即便公司进行了如此细致周密的 培训安排,并且每一次培训都要专人甚至专门的团队进行 组织实施。但是从培训效果评估结果来看,员工对所学知 识在工作当中的应用程度还是很不尽人意。为了解开谜团 培训部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调查。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形式 被调查者匿名填写问卷但是按员工级别交卷,数据统计如 下: 员工对公司培训的看法 肯定 否定 1 公司安排的培训 80%是我所需要 27% 73% 的。 2 公司的培训很有计划性。 55% 45% 3 公司所聘请的外部讲师 80%值得 67% 33% 付出其所得的报酬。 4 公司的内部讲师 90%是合格的。 86% 14% 5 公司培训的组织水平可以满足我 92% 8% 的要求。 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员工对于公司整体培训安 排的否定态度主要集中在需求与给予的匹配度上,而对于 其它 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意见。而培训部地另一张调查表更 能体现这一结论。在得到了以上结论后,培训部向部分对 受训内容执行较差的员工发出了一个调查,调查只有一个 问题:您认为是什么阻碍了您使用所学到的内容?数据统 计如下: 答案内容 占比 (%) 1 因为培训的内容我不需要。 47.3 2 因为没有弄明白。 25.2 3 因为员工不配合。 13.3 4 因为上级不支持。 5.0 5 其它原因。 9.2 从以上两项调查看来,如果员工认为不需要所接受的 培训,换句话说就是员工不是自愿去学习这些内容的,那么 就很难要求他们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工作当中去,因为他 们主观排斥这些培训,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本就不投入 导致学不到任何东西,何谈学以致用。 所以在进行制定培训计划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 以掌握尽可能准确的员工培训需求,以便员工从主观意愿 上接受培训,提高学习效率和使用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 效果。 三、 如何提高培训需求调查的准确性。 在企业当中每一个员工的培训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 在培训需求调查开始之前,我们必须将员工进行尽可能细 致的分类,以便调查更有针对性。举例说明: 2011 年 3 月,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亿维数码广场济宁 旗舰店,附件配售数量较 1、2 月份有明显下降。济宁店店 长申请培训部对员工进行配售相关培训。培训部在安排培 训之前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可能造成附件配售数量下降 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表: 分类 情况描述 是否出现 产品因素 缺货,或存货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不严重 打包方案不合理,或选择不当。 未出现 激励因素 附件星级奖励下降 未出现 人员因素 新建店调走支持销售员 10 人 严重 新建店调走支持销售主管 3 人 较严重 新近补充员工经验欠缺 较严重 主管对配售重视度下降 严重 根据分析结果,培训部确定针对新入职销售员、销售 主管两类人群进行调查,并按照调查结果,分别安排了以 下培训: 时间 培训项目 主要内容 参加人员 略 配售方案 配售 方案 宣贯 ,利润点 各 销 售 主 明确。强 调配售的重要 管。 性。 主推附件 附件产品知识 ,搭配标 销售员 准 附 件 销 售 如何 销售附件 ,如何根 销售员 技巧 据客户需求设计附件配 售方案。 在培训进行结束后分别进行了二级评估,结果如下: 评估级别 结果 第一级评估:对培训的反应和满意度以 4.23(五分制) 及行动计划。 第二级评估:学习结果 提问回答正确率 96% 与以往的附件培训第一、二级培训效果相比较有明显 提升,而整体课程设计并没有改变,只是在培训前进行了 详细的员工分类调查,然后按结果将员工重新组合后,分 别进行培训,而不是让所有的员工参加所有的培训。 四、 培训需求调查与培训效果评估的相互作用关系。 培 训 效 果 如上图所示,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在培训效果评估当 中的体现就是培训效果。培训需求调查为培训效果评估提 供方向,而培训效果调查则可转化成下一次培训需求调查 的诱因。 如果我们要评估培训的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判断 员工的培训需求有没有被满足。 一旦在培训效果评估的数据当中发现有某些已知的或 新发现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就必须开始新的一轮培训需求 调查,实施和评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提升培训的整体效果就必须在培训开始之前 进行详细的培训需求调查。而培训效果评估所得出的结论除了验证培 训的效果和收益外,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次培训提供了依据。如果只进 行培训效果评估,则会发现问题仍旧存在,员工通过培训改进工作的 效果很差。如果进行了培训需求调查而不通过效果评估去验证它的准 确性,就会发现第一级评估的满意度总是很低。因此培训需求调查与 培训效果评估是相互影响的,以终为始,循环往复,必须严格按照 PDCA 的规律严格执行,才能共同发挥提升培训效果,提升员工能力 , 提升企业赢利能力的作用。 注释: OJT:即 On the job training,在职培训或在岗培训。对应于 OFF-JT,集中培训 或脱产培训,也叫离岗培训。 参考文献 1、 杰克.J.菲利普斯、罗恩.德鲁.斯通:《如何评估培训效果》,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141. 2、 张正顺:《解密三星培训之道》,机械工程出版社,2008,176. 3、 邹晓春、孙宗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203. 4、 余世维:《有效沟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5. 5、 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52.

7 页 377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历年真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历年真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二级真题目录 2007 年 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0 2007 年 11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0 2008 年 5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25 2008 年 5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31 2008 年 11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33 2008 年 11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42 2009 年 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45 2009 年 5 月 17 日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51 2009 年 11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54 2009 年 11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63 2010 年 5 月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65 2010 年 11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81 2010 年 11 月人力资源师二级考试真题及答案..................................................89 2011 年 5 月企业人力资源二级真题...........................................................92 2011 年 11 月人力资源二级真题及答案.......................................................104 2011 年 11 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118 201205 人力资源师二级考试题..............................................................122 2013 年 5 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138 2013 年 5 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155 2013 年 11 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真题.......................................................162 2007 年 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第 1~25 题,共 25 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行业规范 (B)道德是一种缺乏制约措施的理想化的行为规范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0 第 页 (共 3 页) (C)道德是一种关于做人的,但同时又缺乏共同标准的行为规范 (D)道德是一种关于做事情的,同时又带有模糊的行为规范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牢记“两个务必” (D)“八荣八耻” 3、某企业家说,“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无形资产”的意思是() (A)人是真正干工作的资源,人是无形资产(B)是某种无形的、说清楚的存在物 (C)主要是企业精神和员工的职业道德 (D)企业的规章制度 4、关于“忠于企业”,理解正确的是() (A)只在某个企业工作一辈子(B)一切听从企业上司的安排,绝不和企业上司三心二意 (C)完成本职工作、不给企业出难题(D)全心全意为企业着想做事 5、做生意“一诺千金”,其意思是说() (A)言多必失(B)讲求诚信(C)少做许诺(D)语言要谦逊、中肯 6、从业人员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是() (A)无私奉献(B)即使不喜欢某个工作,也得表现出喜欢的样子 (C)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D)对得起良心,拿工资问心无愧 7、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处理关系时,要坚持() (A)按照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行事(B)按照道德规范、法律、政策和制度规定办事 (C)按照折中的方式对待当事双方(D)按照同事们的共同愿望、要求办事 8、关于节俭,正确的说法是() (A)不是在任何时代都需要节俭(B)如果个人或企业的财力雄厚,那么就无需倡导节俭 (C)节俭既是个人道德问题,也关系到企业的成败(D)节俭不是道德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 (A)自律功能(B)导向功能(C)整合功能(D)激励功能 10、职业道德品质包括() (A)职业理想(B)对财富的孜孜追求(C)社会责任感(D)意志力 11、从职业规范的意义上看,衣着不整的员工容易给人留下()的印象 (A)工作很忙(B)对工作很投入(C)懒散(D)不认真 12、()等说法,属于职业禁语。 (A)“后边等着去”(B)“请大家站在线外”(C)“靠边儿”(D)“请往外走” 13、职业理想的层次越高,从业人员()。 (A)工作干劲越大(B)潜能发挥得越充分 (C)越容易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D)越是难以管理 14、在职业活动中,讲诚信的意义在于()。 (A)它是彼此之间获得信任的基础(B)它是经济交往持续、稳定、有效运行的重要规范 (C)它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D)它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5、对待利益,从业人员要树立的观念有() (A)人为财死,鸟为食亡(B)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C)天下攘攘,皆为利往(D)淡泊名利,不为物役 16、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的正确做法有() (A)与客户建立经常性的通讯联系 (B)为避免顾客投诉给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拒绝顾客登门解决问题 (C)征求顾客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并设法加以改进 (D)多设立一些服务网点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7、工作忙时,你一般会() (A)感到压力巨大(B)心情很抑郁(C)找到其中的乐趣(D)调整心态 18、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你觉得() (A)别人待自己不公平(B)别人不愿意和自己交往 (C)大家很关照自己(D)高兴的事儿总会感染自己 19、上司安排你带一名新徒弟,一段时间后,发现他进步不大,工作老是出差错,你会() (A)向上司提出换人(B)给他制定更加严格的要求 (C)失去信心,不再帮助他(D)顺其自然,让他自己领悟 20、如果你的上司要去旅行结婚,这位上司平时口碑不是太好,你会() (A)送个小礼物给他(B)别送什么,自己也送什么 (C)发送手机短信给他(D)送他一份厚礼 21、你觉得自己在单位是个()的。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1 第 页 (共 3 页) (A)朋友很少(B)不惹事生非(C)大家愿意共事(D)别人不真正了解自己 22、遇到困难时,你一般会() (A)自己解决(B)找同事帮助(C)放弃(D)怪自己学的知识少 23、由于工作忙碌,本来你打算周末好好休息一下,但同位同事不期而至,占用你大半天的时间,你会() (A)感到有点沮丧(B)觉得无所谓(C)觉得这个周末过得不如意(D)认为这个周末过得还可以 24、公司召开员工大会时,领导讲话,你一般会() (A)耐着性子听领导说话(B)带一份小报看看(C)爱走神(D)能明白领导的心情 25、春节前,虽然天气还冷,但不知何故,家里的几头大蒜长出了嫩芽,母亲感到很失望,你想对母亲说的话是() (A)“别那么节俭!几头大蒜,不值得伤心”(B)“要是长得再长一点,就可以炒菜了” (C)“好象春天到了”(D)“眼不见心不烦,扔了它,我再去买几头”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 涂黑) 26、劳动力供给弹性是(C)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j6 (A)劳动力需求量(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C)劳动力供给量(D)劳动力供给增长量 27、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B)j16 (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 X 价格(D)货币工资 X 价格指数 28、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C)j30 (A)保障报酬权(B)保障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D)保障休息休假权 29、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①剪枝决策②计算期望值③绘制树形图。排序正确的是(B)j68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 30、(D)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j100 (A)工作成就(B)工作绩效(C)工作态度(D)工作满意度 31、从管理形式上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B)2 (A)静态管理(B)动态管理(C)权变管理(D)权威管理 32、(B)以行为科学理论为依据,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2 (A)古典组织理论(B)近代组织理论(C)现代组织理论(D)当代组织理论 33、(C)表明,一个领导者能够有效领导的直属下级人数是有一定限度的。3 (A)任务与目标原则(B)集权与分权结合原则 (C)有效管理幅度原则(D)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34、以(A)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结构包括事业部制和模拟侵权制等模式。9 (A)成果(B)工作(C)关系(D)人员 35、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前兆是(除 A)12 (A)新任领导上任(B)企业经营业绩下降(C)员工士气低落(D)组织结构本身弊病显露 36、从内容上讲,狭义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人员晋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和(D)。22 (A)职业生涯规划(B)人员培训计划(C)薪酬福利计划(D)人员配备计划 37、(A)是人员规划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69 (A)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B)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问题 (C)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问题(D)人力资源的系统设计问题 38、以下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A)40 (A)德尔菲法(B)趋势外推法(C)马尔可夫分析法(D)人员比率法 39、某企业计划期任务总工时为 6060,定额工时为 6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 0.01,运用工作定额分析法测定 分析法测定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B)46 (A)60(B)100(C)160(D)200 40、(B)具体表现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生产下降。69 (A)人力资源供求平衡(B)人力资源供大于求(C)人力资源供不应求(D)人力资源供求失衡 41、小王喜欢登山,小李喜欢听音乐,这体现了(A)原理。72 (A)个体差异(B)工作差异(C)环境差异(D)人岗匹配 42、为了填补财务总监的空缺,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测评,这属于(D)素质测评。74 (A)考核性(B)诊断性(C)开发性(D)选拔性 43、(C)就是指测评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79 (A)标度(B)误差(C)标准(D)标准差 44、测评者由于只关注到被测评者某方面的品质特征而作出片面判断,这是(A)。90 (A)晕轮效应(B)感情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 45、一般情况下,差异量数越小,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就越(A)。91 (A)大(B)无关(C)小(D)不确定 46、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在大学阶段,学习重要,还是实践更重要?”是一个(D)。137 (A)排序型题目(B)开放工题目(C)资源争夺型题目(D)两难式题目 47、合格的面试考官不应该有的行为是(D)。109 (A)尽量创造和谐的氛围(B)面试过程察言观色 (C)面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D)认真倾听,适当发表结论性意见 48“你怎么看待北京房产价格直线上涨的现象?”是结构化面试中的(C)。113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2 第 页 (共 3 页) (A)前景性问题(B)知识性问题(C)思维性问题(D)压力性问题 49、(D)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127 (A)公文筐测试(B)非结构化面试(C)结构化面试(D)无领导小组讨论 50、受训者往来交通费用、食宿费用和教室租借费用(A)191 (A)属于直接培训成本(B)不计入培训成本(C)属于间接培训成本(D)不能确定属于哪种培训成本 51、(A)以特定的行为术语作出表述,如“掌握”、“了解”和“应用”。152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评价(D)课程范围 52、在企业发展的(C)应集中力量建设企业文化。166 (A)衰退期(B)发展期(C)成熟期(D)创业初期 53、对于需要定期开发的培训项目,企业一般(C)。168 (A)聘请本专业的专家(B)聘请专职培训师 (C)从内部开发教师资源(D)从大中专院校聘请讲师 54、(B)承担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职能工作的具体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171 (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基层管理人员(D)一线管理人员 55、(D)不属于培训中评估的作用。177 (A)保证培训活动按照计划进行(B)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 (C)找出培训的不足,总结教训(D)保证培训效果测定的精确性 56、(A)是第一级评估,它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的评估方式。184 (A)反应评估(B)学习评估(C)行为评估(D)结果评估 57、(D)不属于评估企业在培训中所获得成果的硬性指标。185 (A)成本节约(B)产量增加(C)废品减少(D)态度转变 58、某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降低成本,这种培训成果属于(D)。190 (A)认知成果(B)技能成果(C)情感成果(D)绩效成果 59、(D)不属于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205 (A)强制分配法(B)强迫选择法(C)成对比较法(D)直接指标法 209 60、(A)比较适用于考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专家。 (A)成绩记录法(B)短文法(C)劳动定额法(D)排列法 61、“日清日结法”的实施程序包括①考评与激励;②设定目标;③控制。正确顺序为(D)219 (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②③① 62、(D)不是由考评者的主观性带来的。224 (A)晕轮误差(B)自我中心效应(C)分布误差(D)评价标准误差 63、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程序包括①理论验证;②工作分析;③指标调查;④修改调整。其正确顺序是(C)238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64、对考评指标标准进行多种要素综合计分,不宜选用(D)。242 (A)简单相加法(B)系数相乘法(C)百分比系数法(D)几何平均法 65、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和(B)。253 (A)时间指标(B)时限指标(C)利润指标(D)收益率指标 66、在设定关键绩效指标时,(A)不适合用来解决工作产出项目过多的问题。257 (A)设置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B)比较产出结果对组织的贡献率 (C)删除与工作目标不符合的产出项目(D)合并同类项,将增值贡献率的产出归到一个更高的类别 67、在 360 度考评中,主观性最强的维度是(D)。263 (A)上级评价(B)同级评价(C)下级评价(D)自我评价 68、(B)是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前提。273 (A)薪酬的市场调查(B)岗位分析与评价(C)绩效考评的实施(D)岗位调查与分类 69、进行薪酬调查时,若岗位复杂且数量大,应采用(B)。280 (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B)问卷调查法(C)采集社会公开信息(D)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调查 70、(D)表示的是不同职系之间的相同相似岗位等级的比较和平衡。294 (A)职组(B)职门(C)岗级(D)岗等 71、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程序包括①职组的划分;②职门的划分;③职系的划分。排序正确的是(C)。300 (A)②③①(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72、以下不属于岗位工资制度的是(B)。310 (A)一岗一薪制(B)技术工资制(C)一岗多薪制(D)薪点工资制 73、关于绩效工资说法错误的是(A)。314 (A)佣金制不属于绩效工资形式(B)绩效工资过于强调个人的绩效 (C)计件工资属于绩效工资形式(D)绩效工资的基础缺乏公平性 74、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必备条件不包括(A)。318 (A)完善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B)明确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C)健全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完善的竞争机制(D)健全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 75、薪酬水平一般的企业应注意(B)点处的薪酬水平。283 (A)25%(B)50%(C)75%(D)90% 76、经营者年薪制度的构成一般不包括(C)。318 (A)可变工资(B)浮动工资(C)提成工资(D)固定工资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3 第 页 (共 3 页) 77、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C)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别程序。385 (A)10 人(B)20 人(C)30 人(D)50 人 78、劳动者派遣协议规定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从而使双方建立起(D)。353 (A)事实劳动关系(B)劳动派遣关系(C)形式劳动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 79、若派遣劳动者的授受单位不能履行派遣服务费支付义务,派遣机构(A)。356 (A)应负有担保责任(B)应该代为支付(C)应负有刑事责任(D)没有任何责任 80、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D)的企业提出的警示和提示。362 (A)生产经营不正常、亏损较大(B)工资增长较慢、经济效益较差 (C)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D)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 81、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A)。370 (A)全面责任(B)安全生产技术领导责任(C)直接责任(D)安全生产技术监督责任 82、企业员工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不包括(B)。374 (A)安全第一(B)效益第一(C)预防为主(D)以人为本 83、企业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的特点不包括(B)。379 (A)群众性(B)系统性(C)自治性(D)非强制性 84、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遵循自愿原则,该原则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380 (A)申请调解自愿(B)调解过程自愿(C)退出调解自愿(D)履行协议自愿 85、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时效为 60 日,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延期,延期不得超过(B)。385 (A)15 日(B)30 日(C)60 日(D)90 日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 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ABD)。j12 (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体现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E)增大工资总额 87、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ACE)。j30 (A)基本保护(B)平等就业权(C)全面保护(D)自由择业权(E)优先保护 88、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要求(ABC)。j106 (A)分配公平(B)程序公平(C)互动公平(D)法律公平(E)组织公平 89、下列对人力资本理解正确的是(ABCDE)。j152 (A)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B)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C)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 (D)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E)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90、关于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BD)。1 (A)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B)组织理论被称于广义组织理论(C)组织设计理论被称为大组织理论 (D)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外延不同(E)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外延相同 91、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组合原则包括(BCE)。9 (A)以产权为中心(B)以关系为中心(C)以成果为中心(D)以岗位为中心(E)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 9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包括(ABC)。12 (A)改良式变革(B)爆破式变革(C)计划式变革(D)组织结构整合(E)反馈式变革 93、(CDE)属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内部环境。25 (A)企业的行为特征(B)企业结构(C)企业的发展战略(D)企业文化(E)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94、人力资源预测的局限性包括(BCDE)32 (A)预测方法不精密(B)企业内部的抵制(C)预测的代价高昂(D)知识水平的局限(E)环境的不确定性 95、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包括(ABCDE)。39 (A)转换比率法(B)马尔可夫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灰色预测模型法(E)趋势外推法 96、(BCD)属于动态的员工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发被测评者的进取精神。75 (A)心理测评(B)面试(C)评价中心(D)观察评定(E)个性测试 97、诊断性测评的特点有(ABCD)。74 (A)结果不公开(B)查找原因时,测评内容精细(C)有较强的系统性 (D)了解现状时,测评内容全面(E)过程强调客观性 98、面试的发展趋势有(ABCDE)。100 (A)提问弹性化(B)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C)形式丰富多样 (D)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E)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 99、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主要有(ABDE)。74 (A)开发性测评(B)选拔性测评(C)综合性测评(D)诊断性测评(E)考核性测评 100、下列属于投射技术特点的是(BCD)。85 (A)人际互动性强(B)被测评者反应的自由性(C)测评目的的隐蔽性 (D)内容的非结构性和开发性(E)用过去行为预测未来 10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有(ABCDE)。90 (A)感情效应(B)测评指标体系不明确(C)近因效应(D)测评参照标准不明确(E)晕轮效应 102、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必须保证培训规划的(ABCE)。143 (A)普遍性(B)有效性(C)标准化(D)多样性(E)系统性 103、培训项目计划包含的层次有(ACD)。155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4 第 页 (共 3 页) (A)企业培训计划(B)培训人员计划(C)课程系列计划(D)培训课程计划(E)培训阶段计划 104、外部培训资源的开发途径有(ABCDE)。168 (A)从大中专院校聘请教师(B)聘请专职培训师(C)在网络上寻找并联系教师 (D)聘请本专业专家学者(E)从顾问公司聘请培训顾问 105、管理技能的开发模式有(ABCDE)。173 (A)敏感性训练(B)角色扮演(C)决策模拟训练(D)决策竞赛(E)轮渡任职计划 106、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包括(ACE)。178 (A)培训目标达成情况评估(B)培训计划评估(C)培训效果效益综合评估 (D)培训需求整体评估(E)培训工作者的绩效评估 107、结果评估的缺点包括(ABDE)。185 (A)需要较长的时间(B)相关经验少,评估技术不完善(C)多因多果,只能做定性方面的分析 (D)多因多果,简单的数字对比意义不大(E)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否则无法拿到相关数据 108、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包括(ACE)。205 (A)合成考评法(B)直接指标法(C)日清日结法(D)关键事件法(E)图解式评价量表法 109、绩效考评效标是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具体包括(BCD)。204 (A)优越性效标(B)特征性效标(C)结果性效标(D)行为性效标(E)一般性效标 110、绩效考评方法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偏误有(ABCDE)。221 (A)分布误差(B)自我中心效应(C)个人偏见(D)优先和近期效应(E)晕轮误差 111、头脑风暴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CDE)237 (A)鼓励别人改进想法(B)依靠个人的冷静思考(C)思想愈激进愈开放愈好 (D)强调产生想法的数量(E)任何时候都不批评别人的想法 112、战略导向的 KPI 体系的意义体现在(ABCDE)。245 (A)具有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B)是企业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C)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斗志 (D)能够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E)是激励和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一种新型机制 113、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BCD)234 (A)简洁性原则(B)明确性原则(C)针对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E)经济性原则 114、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正式薪酬调查可以分为(BDE)。271 (A)企业薪酬调查(B)商业性薪酬调查(C)行业薪酬调查(D)专业性薪酬调查(E)政府薪酬调查 115、薪酬调查的意义在于能够为(BCDE)提供参考依据。274 (A)绩效管理制度的调整(B)薪酬晋升政策的调整(C)整体薪酬水平调整 (D)岗位薪酬水平的调整(E)薪酬制度结构的调整 116、对薪酬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BCDE)。283 (A)数据排列法(B)频率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离散分析法(E)图表分析法 117、岗位工资制的特点主要有(BCDE)。309 (A)根据业绩支付工资(B)客观性较强(C)以岗位分析为基础(D)对岗不对人(E)根据岗位支付工资 118、关于宽带式工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BCDE)。334 (A)有利于工作绩效促进(B)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C)有利于工作岗位变动 (D)能引导员工自我提高(E)有利于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 119、企业工资制度的类型主要包括(CDE)。308 (A)固定工资制(B)组合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D)岗位工资制(E)技能工资制 120、关于劳动者派遣管理表述正确的是(BDE)。353 (A)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B)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C)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形式劳动关系主体之一(D)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E)派遣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之间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 121、劳动者派遣机构(ABCDE)。355 (A)应当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B)必须具备企业法人设立的条件(C)是受派遣劳动者的形式用人单位 (D)其设立应当得到劳动保障部门的特许(E)是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之间的中介组织者 122、按照劳动争议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AB)。378 (A)权利争议(B)利益争议(C)个别争议(D)集体争议(E)团体争议 123、关于制定工资指导线说法正确的是(ADE)。362 (A)应当遵循协商原则(B)只需符合企业的需求(C)应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发展状况 (D)应密切结合所在地的宏观经济状况(E)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 124、劳动组织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BCE)。374 (A)以劳务关系取代劳动关系(B)工作时间合理组织(C)不同工种、工艺阶段合理组织 (D)工作场地供应服务(E)准备性和执行性工作合理组织 125、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E)。381 (A)合议原则(B)强制原则(C)一次裁决原则(D)回避原则(E)区分举证责任原则 2007 年 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卷 册 二:操作技能 一、改错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按照所选择效标的不同,绩效考评方法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品质导向型的考评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 法、特殊能力测试法和 PAQ 问卷法;行为导向型的主观考评方法,主要有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 强迫选择法和结构式叙述法;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主要有关键事件法,行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5 第 页 (共 3 页) 表法和直接指标法;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劳动定额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成绩记录法和评价中心法: 综合型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评法、日清日结法和目标管理法。 请指出上述描述中存在的 5 处错误,并予以改正。(5 分) 1、评分标准: (1)PAQ 问卷法不属于品质导向型的考评方法。 (1 分) (2)强迫选择法属于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 (1 分) (3)直接指标法属于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 (1 分) (4)评价中心法属于综合型的绩效考评方法。 (1 分) (5)目标管理法属于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 (1 分) 2、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由雇主与工会协商发布的,它具有指令性,可以规范劳动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劳动 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分为月工资收入和周工资收入两种形式,按高数、中位数和常规数三种标准反映平均水平。劳动力 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国家对企业工 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已经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由调控工资比例转变为调控工资水平。 请指表面化述描述中存在的 5 处错误,并予以改正。(5) 评分标准: (1)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劳动保障部门向社会发布的。 (1 分) (2)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具有指导性,不具有指令性。 (1 分) (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分为年工资收入与月工资收入两种形式。 (1 分) (5)宏观调控已经有由调控工资总量转变为调控工资水平。 ( 二、简答题(本题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在实施 360 度考评方法时,应密切关注哪些问题?(10 分) 评分标准: ①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 360 度考评的管理人员。1 分) ②实施 360 度考评方法,应选择最佳的时机。组织面临士气问题,处于过渡时期,或走下坡路时,不宜采用 360 度 考评方法。 (2 分) ③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进行沟通,要求考评者对其意见承担责任,确保考评者地意见真实可靠。(1 分) ④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如使用加权平均方法或其他量化方法,整理汇总核算多位考评者的评价结果,需要注意地 是:对不同的被考评者,应使用相同的权数以保证公平。 ⑤防止考评过程中出现作弊、合谋等违规行为。(1 分) ⑥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结果的影响。(1 分) ⑦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进行保密,上级评价除外。(1 分) ⑧不同地考评目的决定了考评内容的不同,所应关注的事项也有所不同。(1 分) 2、 请简要说明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10 分) 评分标准:制度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 ①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员工现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2分) ②工作岗位说明。收集有关新岗位与现有岗位要求的数据(1分) ③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岗位对于培训的要求,预测培训的潜在困难。(1分) ④培训内容安排。排定各项培训内容或议题地先后次序。(1分) ⑤描述培训目标。编制目标手册。(1分) ⑥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的具体项目与内容。(1分) ⑦选择培训方法。根据培训项目的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1分) ⑧设计评估标准。选项测评的工具,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标准。(1分) ⑨试验验证。对培训规划进行评析,发现其不足,并进行改进。(1分) 3、 请简要说明劳动者派遣的成因和特点.(10 分) 评分标准: (1)劳动者派遣现象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有其内在的深刻成因: ①为了降低劳动管理成本。(1分)②为了促进就业与再就业。(1分) ③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1分)④为了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地需求。(1分) (2)劳动者派遣的主要特点: ①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用工的用人单位。( 2 分)②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获得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用 人单位。(2 分) ③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者派遣中的劳动争议,即可能发生于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之间,也可能发生于派遣劳动者 与接受单位之间。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虽然也会涉及派遣劳动者的利益,但不属于劳动争议,而属 于民事纠纷。 (2 分) 三、 综合题(本题共 3 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YT 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电子企业。2006 年,该公司实行了企业工资与档案工资脱钩,与岗位、技能、贡献和效益挂钩的 “一脱四挂钩”工资、奖金分配制度。 一是以实现劳动价值为依据,确定岗位等级和分配标准,岗位等级和分配标准经职代会通过形成。公司将全部岗位划分 为科研、管理和生产三大类,每类又划分出 10 多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工资和奖金分配标准。科研人员实行职称 工资,管理人员实际职务工资,工人实行岗位技术工资。科研岗位的平均工资是管理岗位的 2 倍,是生产岗位的 4 倍。 二是以岗位性质和任务完成情况为依据,确定奖金分配数额。每年对科研、管理和生产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6 第 页 (共 3 页) 奖,最高的达到 8 万元。总体上看,该公司加大了奖金分配的力度,进一步拉开薪酬差距。 YT 公司注重公平竞争,以此作为拉开薪酬差距的前提。如对科研人员实行职称聘任制,每年一聘。这样既稳定了科研人 员队伍,又鼓励优秀人员脱颖而出,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YT 公司薪酬体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2 分) YT 公司薪酬体系的优势: ①YT 公司的“一脱四挂钩”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同时考虑了岗位特点、员工技能水平、员工贡献和企业效益四个方面, 可见 YT 公司的薪酬体系是一种平衡的薪酬体系。(2 分) ②YT 公司将企业的全部岗位划分为科研、管理和生产三大类,岗位分类较合理。(2 分) ③YT 公司将每类岗位细分为 10 多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工资和奖金分配标准,可见 YT 公司的薪酬体系细节明 确,为新的薪酬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分) ④YT 公司的薪酬体系重点突出,便重于科研人员,使关键技术人才的薪酬水平高于一般可替代性强的 员工薪酬水平, 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2 分) ⑤YT 公司通过加大奖金分配力度的做法来拉开薪酬差距,有利于企业效益的增长。2 分) ⑥YT 公司注重公平竞争,如对科研人员实施聘任制,为拉开薪酬差距提供前提。 2 分) (2) 您对完善 YT 公司薪酬体系有何建议?(8 分) 对 YT 公司的薪酬体系的建议:YT 公司的薪酬制度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要保证其有效的运行,还需要做以下几点: ①掌握市场薪酬水平变化,及时进行薪资调整,提高薪酬制度的对外竞争力。2 分) ②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为薪酬制度的运行提供依据,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合理。2 分) ③在贯彻薪酬制度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并完善沟通平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不断发现问题,提 出对策,完善薪酬制度。(2 分) ④注意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对高层管理者、核心技术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推行长期激励,如年薪制,期权 和股权计划等。(2 分) 3、PS 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系统集成、计算机产品代理销售的 IT 高新企业。最 近,PS 公司准备采用面试方法对应聘客户经理,主要从事网络产品的推广,工作中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该公司准备采 用面试方法对应聘者进行甄选。面试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初试,由一位 HR 招聘专员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每人面试时间 大约 10~15 分钟,测评指标如下:仪表良好,言谈举止得体,具有亲和力、普通话标准、性格开朗、对岗位了解、逻辑条 理清晰。第二轮复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考官根据求职的应答表现,对其相关胜任素质做出相应的评价。该职位有 一重要的能力指标为沟通能力,该指标的定义如表 1 所示。 表1 沟通能力指标说明 能力指标 指标说明 语言简洁,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根据表述内容和沟通对象的特点采 沟通能力 取适当的表达方式,在人际交往中,能通过各种途径和线索准确的把握和理 解对方的意图,并使别人接纳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1) 在面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10 分) ① 充分准备。② 灵活提问。③多听少说。)④善于提取要点。 )⑤进行阶段性总结。(1分) ⑥ 排除各种干扰。⑦不要带有个人偏见。⑧在倾听时注意思考。⑨注意肢体语言信息。⑩创造和谐的面试气氛。 (2)根据上述资料,为“沟通能力”指标设计一个面试提问和评分标准。(10 分) ① 提出的问题是行为性的问题。(2 分) ② 所设计的问题内容应针对沟通能力,与指标说明内容密切相关。 (2 分) ③ 所设计的评分标准应针对沟通能力的指标内容,评分等级数量不少于 3 个。(2 分) ④ 各评分等级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易于评定。(2 分) ⑤ 每个评分等级要有相应的分值。 (2 分) ⑥ 有回答问题的时间限定。(2 分) 提问与评分标准举例: 问题: 在于他人的交往中,你遇到过令你非常尴尬的事情吗?你通常如何处理?回答时间 5 分 钟 等级 评分标准 分值 A级 例子真实,处理得当,化尴尬于无形,沟通能力优秀 10 B级 例子真实,勉强处理好,沟通能力良好 8 C级 善于避免尴尬环境,沟通能力一般 6 D级 难以处理该事情,沟通能力弱 4 2、某汽车集团是一个有 20 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生产轿车和轻型汽车。该集团由总经理直接领导,下设多个职 能部门,如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生产管理部、企划信息部。另外还有自己的投资室、审计室和战略研究所。 集团下属工厂除了总装厂外,还有配套生产厂,如发动机厂、车身厂和变速器厂。各生产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彼此相互 独立,它们除了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外,还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如计划科,厂长办公室、质量管理 科等。集团赋予各生产厂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但是,配套生产厂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给总装厂使用。 (1)该集团适合采用哪种组织结构模式?请设计其组织结构图,并说明理由。(10 分) 该汽车集团可以采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 集团下属有很多分厂,各个分厂实行厂长负责制,独立核算,分别构成各个独立的利润中心,因此,可以分成四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7 第 页 (共 3 页) 个事业部:总装厂、发动机厂、车身厂和变速器厂。(2 分) 该集团的组织结构如图所示:(2 分) 集团总经理 投资室 审计室 战略研究室 总经理办公室 总装厂 轿 车 人力资源部 财务部 车身厂 发动机厂 轻 型 汽 车 轿 车 发 动 机 生产管理部 机轻 型 汽 车 发 动 轿 车 车 身 企划信息部 变速器厂 轻 型 汽 车 车 身 轿 车 变 速 器 器轻 型 汽 车 变 速 图 1 集团总体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评分标准:层次分明,上下关系明确,结构完整,各 2 分,共 6 分,画到分厂一 级即可 (2) 发动机厂适合采用哪种组织结构模式?请设计其组织结构并说明理由。(20) a)发动机厂可以采用模拟分权的组织结构模式。 发动机厂的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根据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对管理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发动机厂分为三个组织单位 : 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将它们看成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赋予其尽可能大的经营自主权,拥有自己的 职能结构,使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实现“模拟”的独立经营权、独立核算,以此调动各个组织单位的 生产积极性。(2 分) 厂长 b)发动机厂的组织结构如图 2 所示: 计划科 图 2 发动机厂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图评分标准:层次分明,上下关系明确,结构完整,各 2 分,共 6 分 厂长办公室 质量管理科 研发中心 销售中心 生产中心 组轻 型 设 车零 车发 市 轿 备 间部 间动 场 动 调 车 件 机 2007 年 11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力 研 研 生 组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科 部 产 装 发 职 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等 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一、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 1~16 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总 工 程 师 室 轿 车 研 发 组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8 第 页 (共 3 页) 销 售 业 务 组 售 后 服 务 组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B)道德是一种理想化的、难以落到实处的行为规范 (C)道德是一种人人能够认同.但人人又不藤意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 (D)道德是一个缺乏共同评价标准的行为规范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D ). (A)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脱离低级趣味 (B)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C)牢记"两务务必" (D)八荣八耻。 3、建设节约型社会.很重要的一十方面是要求从业人员树立强烈的(B ). (A)改革创新观念 (B)节能减捧意识 (C)团结协作意识 (D)求真务实精神 4、古人所谓"慎独"的意思是(C ). (A)人是合群的社会性动物,要加强合作和谐.不能搞单打一 (B)人的心灵需要慰籍.要防止出现曲高和寡的状况 (C)人在独处时,要谨防发生违背道德要求的意念和行为 (D)要树立独立人格意识,防止发生侵犯独立人格的现象 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 ). (A)集体主义 (B)合理利己主义 (C)社会主义 (D)温和功利主义 6、企业文化的自律功能是指(C ). (A)不断强化从业人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B)严格按照法律矫正员工的动机和行为 (C)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推动企业行为规范化 (D)开展职业纪律教育,增强从业人员豹纪律意识 7、某公司奉行"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的理念,正确理解的是(D ). (A)要不计成本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B)无条件地满足顾客提出的任何要求 (C)一切都是顾客说了算 (D)顾客的满意程度决定企业的命运 8、关于打造品牌.正确的说法是( C ). (A)只要掌握了高新技术.就能打遗品牌 (B)打造品牌.棱心任务是加强广告等嶷体宣传工作的力度 (C)员工具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内在力量 (D)质优价高才能打造品牌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趣) 9、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 BC)。 (A)体闲功能 (B)导向功能 (C)整合功能 (D)健身功能 10、关于职业活动,正确的看法是(AB ). (A)职业活动与杜会分工密切相关 (B)职业活动当中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C)职业活动包含着高尚的内涵,它绝不能作为人谋生的手段 (D)职业活动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发展 11、《公民道德建设实实纲要》指出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AB ). (A)爱岗敬业 (B)服务群众 (C)开拓创新 (D)艰苦奋斗 12、下列说法中.属于职业禁语的是(ABCD ). (A)"问剐人去" (B)"不知道' (C)"我有什么办法。又不是我让它坏的。 (D)"后边等着击" 13、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是(BD ). (A)仪表堂堂 (B)语言规范 (C)举止优雅 (D)待人热情 14、符合爱岗敬业要求的是(BCD ). (A)慎重选择职业,一旦选择了莱种职业就要踏踏实实干一辈子 (B)强化职业责任.严格履行职业责任的规定,不管成文与否 (C)提离职业技能,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D)加强职业责任修养,不断锤炼自己的职业意志 15、下列做法中.违背诚实守信要求的是(AD ). (A)甲与乙签订供货台同,后来原料涨价,甲要求提价没有得到同意便中断供货 (B)张某答应事某"摆平"赵某.后来张某意识别问题的错误.便借故不干了 (C)X 厂发货到 Y 厂,不知何故 Y 厂迟迟投有收到货物.x 厂依合同进行赔偿 (D)某女结识某男.后该女发现该男不诚实,于是她采取多种方式愚弄对方 16、下列做法中,符台团结互助要求的是(AD ). (A)工作中相互取长朴短 (B)互助即互相帮助,是否要帮助同事要以对方能否帮助自己为前提 (C)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要求他人向自己看齐 (D)做事情多从善良、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树立团队意识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9 第 页 (共 3 页)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17、你和某同事同住一室,这天,你回寝室时发现同事的家人来了,你会( ). (A)说明自己只是偶尔回来.借口自己忙.便匆匆离开寝室 (B)问候同事的家人.早早离开寝室 (C)和同事的家人聊聊天,简短介绍自己和同时相处的情况 (D)把同事拉到一边.询问有什么需要自己做的事情 18、你在上班赶路,遇到一位外地游客向你问路.你解释了半天,对方还是不清楚怎么走,这时你会( )。 (A)画个图纸给游客 (B)建议他坐出租车 (C)让他去找警察帮助 (D)说声对不起,告诉对方,自己再耽误时问就会上班迟到了 19、同事们在议论领导的缺点,你会( ). (A)不参与议论 (B)劝阻同事不要背后议论 (C)向领导委婉转运建议(D)参与议论 20、如果你的某十同事"十一"要结婚,给你发来了请柬。但这位同事与你平日里根少有交往你会( ). (A)不送任何礼物 (B)主动表示祝贺.并且送上自己的礼物 (C)说自己假日早就预定回家.发送手机短信向他祝贺 (D)仿照别人.送他一份扎物 21、自己五音不全,一次.单位搞联欢.几个同事起哄拉你唱歌,你会( ). (A)为了不使自己出丑,赶紧离开现场 (B)反复说明自己不会唱歌,劝大家不要使自己难堪 (C)横下心,反正唱不好,就尽情地唱吧 (D)事先说明情况.请要大家将就着听 22、天气预报说"明天白天,晴,风力一、二级",几位朋友邀你第二天台家外出游览,当大家正兴致勃勃地玩耍时,突 然天降大雨。你会( ). (A)谴责天气预报不准确 (B)诅咒天公捉弄人 (C)责备自己决策错误 (D)觉得雨中游历别有情趣 23.你剐刚来到某个新单位上班.听某同事讲,这个单位的一把手本事不大•但脾气不小,大 家都不服他.你会( ). (A)感到有点沮丧 (B)觉得这个同事挺关心自己,告诉了自己很重要的信息 (C)问问同事,为什么这位领导还不下台呢 (D)只听,但并不发表看法 24、某同事爱搞恶作剧,虽然没有出格的事情.但也时常令人感到不自在.假如这样的事情发 生在你的身上.你一般 会( ). (A)不理睬对方 (B)向对方发出警告 (C)一笑了之 (D)也拿对方搞点恶作剧 25、秋天.虽然阳光依然充足.但爸爸种在院子里的花却有些桔黄了.只有在花茎上长得的几 粒果实在微风中瑟瑟抖 动。爸爸凝视了许久,说:"天凉了.冬天不远了。"你要对爸爸说的是 ( ). (A)"是呀,爸爸.天凉了,冬天不远了" (B)"天凉了,爸爸,你要注意换衣服保暖,保重身体" (C)"季节变换,报正常.把那些枯萎的花拔掉了吧,爸爸" (D)"爸爸,你看,花茎上结了许多果实,明年可以多种一些"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26~125 题,共 100 题,满分为 10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26~85 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相应字母涂 黑) 26、(D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 27、(B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28、(B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29、企业资源优势具有( B)的特点,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 (A)绝对性和时间性 (B)相对性和时间性 (C)绝对性和暂时性 (D)相对性和持续性 30、(B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 (A)组织效率 (B)组织承诺 (C)工作绩效 (D)工作分析 3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不包括(C )。 (A)定编定岗定员定额 (B)员工的绩效管理 (C)员工的引进与培养 (D)员工的技能开发 32、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A )所研究的内容占有主导地位. (A)静态组织设计理论 (B)动态组织设计理论 (C)古典组织设计理论 (D)近代组织设计理论 33、(C )将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组织结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10 第 页 (共 3 页) (A)模拟分权组织 (B)分公司与总公司 (C)多维立体组织 (D)子公司与母公司 34、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为减少竞争压力.企业会采取(C )。 (A)增大数量战略 (B)扩大地区战略 (C)纵向整合战略 (D)多种经营战略 35、(A )是企业最常用的组织结构变革方式。 (A)改良式变革 (B)爆破式变革 (C)组织结构整台 (D)突发式变革 36、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的程序包括①控制阶段:②互动阶殷;③拟定目标阶段:④规划阶段,排序正确的是(D ).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37、人员晋升计划的内容不包括(A ). (A)晋升意向 (B)晋升比率 (C)晋升条件 (D)晋升时间 38、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与前提是(A ). (A)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B)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C)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D)人力资源供求平衡和协调 39、定员定额分析法不包括(D ). (A)工作定龋分析法 (B)比例定员法 (C)劳动效率定员法 (D)人员比率法 40、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不包括( D). (A)人力资源信息库 (B)马尔可夫模型 (C)管理人员接替模型 (D)回归分析模型 41、销售工作要求执行者能说会遵,秘书工作要求执行者细致周到.这体现了(B )原理. (A)个体差异 (B)工作差异 (C)人岗匹配 (D)环境差异 42、某一测试问卷中有一道"你对 Java 语言的掌握程度如何?"的题,选项为"A 精通;B 善于;C 尚可".在这里."精 通"、"善于"、"尚可"是指( A). (A)标度 (B)指标 (C)标记 (D)标准 43、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将教育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最高层是(C )。 (A)理解 (B)应用 (C)评价 (D)分析 44、某主管总是给自己的得力助手打高分.给其他下属打低分.这体现了(B )。 (A)晕轮效应 (B)感情效应 (C)近因散应 (D)首因效应 45、关于面试说法错误的是(D ). (A)面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B)面试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方式 (C)面试按预先设计的程序来进行 (D)面试过程中,考官与应聘者的地位平等 46、若招聘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面试的问题及考核的要素完全一致,这说明(C ). (A)面试目的不明确 (B)面试缺乏系统性 (C)面试标准不具体 (D)问题设计不合理 47、"你有什么业余爱好?"是结构化面试中的(D )。 (A)经验性阃题 (B)情景性问题 (C)压力性问题 (D)背景性问题 48、在一次面试中•考官提问"如果公司搌你出差,而这时你妻子病重.你会怎么处理?这是一个(D )问题。 (A)经验性面试 (B)投射性面试 (C)描述性面试 (D)情景性面试 49、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这是一个(C )。 (A)两难式题目 (B)资源争夺型题目 (C)开放式题目 (D)捧序选择型题目 50、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前提是(B )。 (A)工作岗位说明 (B)培训需求分析 (C)工作任务分析 (D)设计培训内容 51、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是(C )。 (A)课程内容制作 (B)谭程内容安排 (C)课程内容选择 (D)课程内容试验 52、企业在发展期应提高(B )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使之适应企业的要求。 (A)高层 (B)中层 (C)直线 (D)基层 53、从企业内部开发培训资源的优点不包括( A). (A)教师水平较高 (B)培训成本较低 (C)教师与学员易于变流 (D)培训易于控制 54、"解决和处理问题方法训练"又称为(D )。 (A)决策竞赛 (B)轮流任职计划 (C)角色扮演 (D)决策模拟训练 55,(B )是指评估者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而不是用事实和数宇加以证明。 (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 (C)建设性评估 (D)总结性评估 56、(B )是第二级评估.用于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获。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行为评估 (D)螭果评估 57、(B )是指受训者取得的成果能真正反映其绩效差别的程度. (A)信度 (B)区分度 (C)相关度 (D)可行性 58、(A )可以用来测量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态度、动机以及行为等方面的特征. (A)情感成果 (B)认知成果 (C)技能成果 (D)绩效成果 59、(A )更适于评价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11 第 页 (共 3 页) (A)行为性效标 (B)结果性效标 (C)特征性效标 (D)综合性效标 60、(B )不属于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A)成绩记录法 (B)排列法 (C)劳动定额法 (D)短文法 61、克服绩效考评宽厚、苛严和居中趋势误差的最佳方法是(B )• (A)简单排列法 (B)强迫分布法 (C)成绩记录法 (D)成对比较法 62、(A )是绩效考评要素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A)工作岗位分析 (B)工作岗位评价 (C)企业绩效考核 (D)员工薪酬设计 63、一般情况下.应以( B)能达到的水平作为绩效考评指标的评定标准• (A)全体员工 (B)多数员工 (C)少数员工 (D)个别员工 64、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不包括(A )。 (A)问卷调查法 (B)目标分解法 (C)关键分析法 (D)标杆基准法 65、采用(C )所获得的考评结果.可用于决定一些非激励性的工资待遇(A)先进标准 (B)平均标准 (C)基本标准 (D)落后标准 66、当绩效指标的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时,可采取的改进措旆是(D )。 (A)缩短跟踪和监控的时间 (B)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 (C)设置更为精细的跟踪指标 (D)跟踪"正确率"指标转为跟踪"错误率"指标 67、360 度考评法是基于( B)的一种考评方法• (A)性格特征 (B)胜任特征 (C)外貌特征 (D)品质特征 68、具有"快、准、全"特点的薪酬调查方式是(D )。 (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B)问卷调查 (C)采集社会公开信息 (D)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调查 69、百分位法将岗位的所有薪酬调查数据从低到高排列,分为(C )组。 (A)2 (B)5 (C)10(D)20 70、(A )是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所进行的横向分类. (A)职组 (B)职等 (C)岗级 (D)岗等 71、薪酬满意度调查的步骤包括①设计并发放调查表;②回收并处理调查表;③确定调查方式;④确定调查对象;⑤反 馈调查结果;⑥确定调查内容。排序正确的是(A )。 (A)④③⑥①②⑤ (B)⑥④③①②⑤ (C)④⑥③①②⑤ (D)⑥③④①②⑤ 72、( C )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岗位纳入由职组、职系、岗级和岗等构成的体系之中。 (A)岗位评价 (B)岗位调查 (C)岗位分类 (D)岗位分析 73、岗位评价要素的特征不包括(B )。 (A)共通性 (B)显著性 (C)可观察性 (D)可衡量性 74、(B )将工资计划和培训计划结合在一起。 (A)年薪制 (B)技能工资制 (C)绩效工资制 (D)岗位工资制 75、员工的(A )应与企业的经济效益、部门业绩考核结果和个人业绩考核结果挂钩。 (A)浮动工资 (B)固定工资 (C)基本工资 (D)岗位工资 76、(D )是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A)企业公积金 (B)企业年薪 (C)企业附加福利 (D)企业年金 77、(B )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 (A)工资指导线 (B)工资协议 (C)工资集体协商 (D)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78、工资集体协商时,一方在接到另一方提出的书面协商意向书后,应于(B )内予以答复。 (A)15 日 (B)20 日 (C)30 日 (D)60 日 79、(C )是处理生产与安全两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A)以人为本 (B)奖惩分明 (C)安全第一 (D)预防为主 80、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形式包括(A )。 (A)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 (B)月工资收入和周工资收^ (C)日工资收^和小时工资收入 (D)年工资收入和日工资收入 81、企业应安排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发现疾病时应及时(C )。 (A)转岗 (B)解聘 (C)治疗 (D)上报 82、按照( B)划分,可以将劳动争议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 (A)劳动争议的主体 (B)劳动争议的性质 (C)劳动争议的客体 (D)劳动争议的标的 83、关予劳动争议仲裁说法错误的是(D ). (A)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 (B)仲裁程序具有特定性 (C)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 (D)仲裁实行强制的原则 84、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即(C ). (A)强制原则 (B)一次裁决原则 (C)台议原则 (D)区分举证责任原则 85、劳动争议钟载委员会的组成不包括(C )。 (A)工会代表 (B)用人单位代表 (C)职工代表 (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12 第 页 (共 3 页) 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ACD )之间的动态平衡. (A)外部环境 (B)内部环境 (C)企业实力 (D)战略目标 (E)长近发展 87、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包括(ABCDE ).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公早的报酬 (C)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D)融治的人际关系 (E)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88、群体决策的优点有(BCDE ). (A)能比个体需要的时间少 (B)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C)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 (D)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E)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8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测量技术包括(AE ). (A)工作岗位研究 (B)KPI 技术 (C)关键事件访谈 (D)BSC 技术 (E)人员素质测评 90、(ABCDE )是新型组织结构模式. (A)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B)子公司与母公司 (C)模拟分权组织结构 (D)分公司与总公司 (E)企业集团 9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部门内部结构包括(ABE ). (A)矩阵结构 (B)直线制 (C)事业部制 (D)分权制 (E)直线职能制 92、(BCDE )环境属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外部环境。 (A)组织 (B)科技 (C)人口 (D)经济 (E)法律 93、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施 I 包括( ACDE ). (A)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B)保持稳定性的原则 (C)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D)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E)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94、(ABCDE )是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因素. (A)顾客需求的变化 (B)生产需求变化 (C)劳动力成本趋势 (D)追加培训需求 (E)生产率变化趋势 95、人力赍源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包括( BDE)。 (A)转换比率法 (B)描述法 (C)回归分析法 (D)德尔菲法 (E)经验预测法 96、人岗匹配包括(ABCD )相匹配. (A)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 (B)不同岗位之间 (C)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 (D)不同员工之间 (E)工作权限与员工愿望 97、在员工素质测评量化中.( ABDE)可以被看作二次量化. (A)类别量化 (B)顺序量化 (C)实质量化 (D)等距量化 (E)模糊量化 98、关于行为描述面试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其实质是识别关键性工作要求 (B)简称 BD 面试 (C)用过去的行为预涮未来的行为 (D)其实质是探测行为样本 (E)用个人的行为预测集体的行为 99、员工素质测评指导语的内容应包括(ABCDE ). (A)测评目的 (B)举例说明填写要求 (C)强调测评与测验考试的不同 (D)填表前的准备工作和填表要求 (E)测评结果的保密和处理,测评结果反馈 100、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认知耳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若干个层次,其中包括(ABCDE ). (A)理解 (B)应用 (C)分析 (D)综合 (E)评价 10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包括(ABCE ). (A)题目的质量影响测评的质量 (B)对评价者和测评标准要求较高 (C)应聘者表现易受同组成员影响 (D)被评价者行为没有伪装的可能 (E)被评价者行为仍然有伪装的可能 102、(ABCDE )属于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 (A)培训目的 (B)培训规模 (C)培训目标 (D)培训时间 (E)培训对象 103、设计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包括(BCDE )。 卷册一:职业道德部分 13 第 页 (共 3 页) (A)普遍性原则 (B)最优化原则 (C)刨新性原则 (D)针对性原则 (E)适应性原则 104、国外常见的教学计划设计程序模式包括(ACD ). (A)肯昔的教学设计程序 (B)罗斯的教学设计程序 (C)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程序 (D)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 (E)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学设计程序 105、培训课程演练结柬后,人们经常运用头脑风暴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BDE )的意见。 (A)客户 (B)学员 (C)上司 (D)同事 (E)专家 106、开发培训教材的方法有(BCDE ). (A)向政府购买 (B)瓷料包的使用 (C)开发可利用的信息资豫 (D)设计视听资料 (E)利用可开发的学习资源组成话的教材 107、在设计培训评价标准时,应当注重培训指标和标准的(ABCD ).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区分度 (D)可行性 (E)动态性 108、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包括(ABCD ). (A)目标管理法 (B)绩效标准法 (C)劳动定额法 (D)成绩记录法 (E)合成

127 页 341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法律手册必读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法律手册必读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法律手册必读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法律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集体合同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国家劳动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摘录)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审批方法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已废止)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和问题解答) 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最低工资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新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衔接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源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容 生效日期 1/1/1995 10/27/2001 1/1/2006 6/1/2007 1/1/2008 1/1/2008 5/1/2008 8/4/1995 1/1/1995 5/10/1995 5/1/2004 5/25/2005 8/17/2006 5/1/1995 1/1/2008 1/1/2008 2/20/1980 1/1/1995 1/1/1995 3/1/1994 5/1/1995 9/10/1997 1/1/1995 5/12/1995 11/8/2000 3/1/2004 1/3/2008 1/1/2004 1/1/2011 11/1/2004 5/1/2007 12/1/2004 1/1/1995 2/1/2005 4/30/2001 7/9/2003 10/1/2006 8/1/2005 9/14/2010 1/1/2011 5/1/2005 7/1/2011 11/15/1996 5/1/2013

2 页 345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2014最新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2014最新版)

国家职业资格统一考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复习题(2014 最新版)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的属性: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 段的稀缺性。 3、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4、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5、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6、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在商品市场中,居民户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企业则是供给者 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7、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 8、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9、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10、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两个特点: A、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B、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11、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 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 (4)验证。 12、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目 的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13、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14、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 程度,即 ES=(△S÷S)/(△W÷W),其中, ES 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 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 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15、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 (1)供给无弹性,即 ES=0 (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 ES→∞ (3)单位供给弹性,即 ES=1 (4)供给富有弹性即 ES>1 (5)供给缺乏弹性即 ES<1 16、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动趋势: (1)15—19 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女性劳参率上升趋势。 -1- (3)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4)25—55 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17、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即 Ed=(△D÷D)/(△W÷W),其中, Ed 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D/D 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W/W 表示 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18、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19、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关系: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 求增加 20、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大类: (1)需求无弹性,即 Ed=0 (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 Ed→∞ (3)单位需求弹性,即 Ed=1 (4)需求富有弹性即 Ed>1 (5)需求缺乏弹性即 Ed<1 21、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2)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3)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设总产量为 Q,可变的劳动要素投入为 L,平均产量为 AP,边际产量为 MP, 即 AP=Q/L MP=△Q/△L AP 与 MP 的交点为 AP 的最大值,当 MP=0 时,总产量取得极大值 22、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价格不变,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设 劳 动 的 边 际 产 品 收 益 为 MRP , 劳 动 的 边 际 产 品 价 值 为 VMP , 产 品 的 价 格 为 P , 即 MRP=VMP=MP·P 。 在 完 全 竞 争 条 件 下 , 短 期 企 业 劳 动 力 需 求 决 定 的 原 则 是 : MRP=VMP=MP·P=MC=W 23、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A·马歇尔 24、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瑞士洛桑学派的 L·瓦尔拉 25、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主旨:供求和价格 26、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业 27、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的两个方面: (1)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 (2)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28、均衡价格论出自:新古典学派创始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 A·马歇尔在其所著 《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来的。 29、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30、影响货币工资的三个因素: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31、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计件工资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32、福利的支付方式:(1)实物支付(2)延期支付 33、福利的特征: (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2)法定性(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34、总供给=消费+储蓄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2- 35、失业类型: (1)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它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2)技术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 理而造成的失业。 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 施职业技能开发。 (3)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 在失业中所占比重很大。 (4)季节性失业。 36、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7、失业程度的两个指标:失业率、失业持续期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38、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平均失业持续期的长度 39、失业的影响: (1)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2)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3)失业直接影响 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40、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41、最低工资标准,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42、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 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 43、工会职能: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 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44、市场经济国家受法律保护的三个制度结构: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 务 45、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 46、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 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47、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采取减少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削弱 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以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 48、货币政策: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 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49、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以增加总 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50、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51、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52、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1)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3)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 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5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 通常基尼系数在 0.2~0.4 之间。基尼系数小于 0.2 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 0.4 以上时,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 第二章 劳动法 1、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 -3- (1)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 (2)它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3)它有高度的稳定性。 (4)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 (2)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适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 4、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原则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3)物质帮助原则 5、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6、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 业培训权等。 7、劳动权的核心是: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 8、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 9、全面保护: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 10、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 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例如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应当坚持安全重于生产的原则,即使生产受到影响也要坚持 安全第一的原则等。 11、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内容: (1)劳动者有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2)平等协商的权利。 (3)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 (4)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和企业家 协会。 (5)听取工会意见。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7)参与权、知情权、咨询权。 12、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强制性 13、社会保险的特征: (1)社会性(2)互济性(3)补偿性 1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当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5、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劳动法律。 16、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17、劳动规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18、任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 19、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20、劳动(雇佣)合同:是雇员与雇主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1、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 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22、习惯法: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习惯)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 为基础。 23、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4- 24、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4)职业培训 制度(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25、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 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26、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最低劳动标准,一般属于强行性法律规范。 27、社会保险制度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 28、社会保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的体制,社会保险的项目、种类,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 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和标准,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原则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运营和管理等。 29、劳动法的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劳动法》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劳动法律部门各项劳 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 30、劳动法的分类:所有制结构模式和职能结构模式。 31、劳动法所有制结构模式划分为: (1)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2)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3)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4)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法律制度(5)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32、劳动法律体系的构成: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 33、劳动关系法的构成: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职工民 主管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 34、劳动标准法的构成:工作时间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35、劳动保障法的构成: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 36、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 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7、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两个条件: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存在着调整劳动关 系的法律规范。 38、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的分离为其条件。 39、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40、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1)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41、劳动合同关系:指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42、劳动合同关系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 4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 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4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45、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一次调整: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 法律关系。 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二次调整:若运行出现如违约行为、侵权行为等障碍时,则对劳动 法律关系继续进行调整。 46、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 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47、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 -5- 4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 系的参与者,即雇主与雇员。 49、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50、法律通 常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51、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 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 52、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必须具备用工权利能力和用工行为能力。 53、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54、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结果。 55、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分为两类:劳动法律 行为、劳动法律事件。 56、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 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57、劳动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司法行为。 58、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 观现象。 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 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 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2、企业战略的实质: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3、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 4、外部环境调研的方法: (1)获取口头信息(2)获取书面信息(3)专题性调研 5、行业成长过剩:当整个行业日趋成熟时,行业成长变慢,导致为生存而产生的激烈竞 争,利润下降。 6、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7、企业资源优势具有相对性和时间性。 8、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 (1)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2)生产率,即单位要素的产出; (3)工艺设计水平; (4)产能的利用程度。 9、企业的总体战略: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 10、企业撤退战略的方式: (1)特许经营(2)分包(3)卖断(4)管理层与杠杆收购(5)拆产为股/分拆(6)资 产互换与战略贸易 11、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 (1)效益原则(2)适当原则(3)有效原则 12、重点战略:是指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和竞争的领域, 以充分满足这一领域的市场需求的战略。 13、成熟行业的特点: (1)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2)成本和服务成为竞争的中心内容。(3) 行业利润水平下降。(4)行业生产能力增长缓慢。 14、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 (1)领导地位战略(2)合适定位战略(3)收获战略(4)迅速退出战略 -6- 15、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 16、战略评价标准: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 17、决策科学化包括: (1)合理的决策标准(2)有效的信息系统(3)系统的决策观念(4)科学的决策程序 (5)决策方法科学化 18、安全余额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越大,经营越安全。 当经营安全率低于 20%时,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 19、决策树的构成四个要素:决策点、方案枝、状态节点、概率枝 20、决策树的分析程序: (1)绘制树形图(2)计算期望值(3)剪枝决策 21、悲观决策标准:也称“华德决策准则”。 22、现代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 (1)使决策目标具体化(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3)为控制提供标准 23、PDCA 循环法: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 阶段的程序,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工作方法。 24、目标管理的特点: (1)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2)要求有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3)更富于参与性 (4)强调自我控制(5)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25、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建立合理有效的目标体系或目标网络 26、市场营销活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 27、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28、市场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1)按交换对象不同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 场。 (2)按照买方的类型分为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 (3)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不同分为世界市场、全国性市场、地方市场。 29、服务市场:提供的是特殊的商品——服务,它具有不可储存、无法转售、不可触知等无 形特征,必须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 30、消费者市场:是指为了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 3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1)文化因素(2)社会因素(3)个人因素(4)心理因素。 32、购买决策过程的五种角色:倡议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33、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者的差异程度,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四种: (1)习惯性购买行为(2)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3)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4)复杂 的购买行为。 34、购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买后行为。 35、组织市场的三种类型: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 36、产业市场的特点: (1)产业市场上的购买者多为企业单位,数量较少,购买规模较大。 (2)产业市场上的购买者往往集中在少数地区。 (3)产业市场的需求具有派生性,即最终取决于消费者市场的需求。 (4)产业市场的需求缺乏弹性。 (5)产业市场的需求有较大的波动性。即消费者市场需求量的较小波动会导致产业市场 需求量的巨大波动。 (6)专业人员购买。 (7)互惠。 -7- (8)直接购买。 (9)产业购买者往往通过租赁方式取得产业用品。 37、采购中心包括五种成员:使用者、影响者、采购者、决定者、信息控制者。 38、直接重购: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从供应商名单中选 择供货企业,并直接重新订购过去采购的同类产业用品。 39、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 (1)环境因素(2)组织因素(3)人际因素(4)个人因素 40、企业营销机会:是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优势的市场机会。 41、产品项目: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大类内由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区别的具体产 品。 42、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 43、商标:是指已获得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的一部分。 44、包装策略种类: (1)相似包装策略(2)差别包装策略(3)组合包装策略(4)复用包装策略 (5)附 赠品包装策略 45、投入期企业的营销策略: (1)快速掠取策略(2)缓慢掠取策略(3)快速渗透策略(4)缓慢渗透策略 46、成长期企业的营销策略: (1)改进和完善产品(2)开拓新的市场(3)树立产品形象(4)增强销售渠道功效 (5)适时降价 47、产品改良途径: (1)品质改良(2)特色改良(3)式样改良(4)附加产品改良 48、折扣和折让定价策略: (1)数量折扣(2)功能折扣(3)现金折扣(4)季节折扣(5)推广折让和补贴 49、心理定价策略: (1)整数定价策略(2)尾数定价策略(3)声望定价策略(4)招徕定价策略 (5)分 级定价策略 50、销售渠道的概念:是指产品由企业(生产者)向最终顾客(消费者)移动过程中所经 过的各个环节,或企业通过中间商(转卖者)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 51、渠道的长度:就是产品在从生产者流向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的中间层次和环 节。 52、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 (1)产品因素(2)市场因素(3)企业因素(4)企业的营销意图(5)国家的法律约束 (6)中间商的特性。 53、企业实力: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 54、独家性分销: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 55、促销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方式。 56、广告:企业以一定代价,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可能的购买者传递企业产品或劳务信 息,以增加影响、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 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1、态度: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2、工作满意度的定义: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3、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1)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融洽的人际关系 (5)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8- 4、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贝克尔 5、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三种承诺: (1)感情承诺(2)继续承诺(3)规范承诺 6、组织承诺的结果:与工作满意度类似,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 7、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即我们如何认识他人。 8、社会知觉的特征: (1)首因效应(2)光环效应(3)投射效应(4)对比效应(5)刻板印象 9、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 每个成员的特征。 10、归因: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1、内因:即内在的原因,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 为者的人格、品质、情绪、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 12、外因:即外在原因,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外部因素。 包括:行为者所处的各种环境和机遇、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及工作与个的相互作 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激励的作用。 13、稳因:即稳定的原因,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因素。 包括:行为者的能力、人格、品质、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制度和规范。 14、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 (1)分配公平(2)程序公平(3)互动公平 15、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弗洛姆。 16、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 17、在桑代克的效果律中强调了三个行为法则: (1)“强化原则”。在对相同环境做出的几种反应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应,将更有 可能再次发生。 (2)“惩罚原则”。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3)“消退原则”。如果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结果, 在若干时间后,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 18、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 19、组织行为矫正模型被认为是:有效的行为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方法之一。 20、组织行为矫正模型的步骤: (1)识别和确认对绩效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为。 (2)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基线测量。 (3)当关键行为被确认后,也得到了一个基线标准,那么就需要做功能性分析了。(4) 干预行为。 21、团队的有效性的四个要素: (1)绩效(2)成员满意度(3)团队学习(4)外人的满意度 22、团队学习: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 23、内部团队过程包括: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冲突、氛围和情绪。 24、团队的任务职能:帮助团队成员设定团队议事日程,让团队始终瞄准目标,做出高效 决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而不是扯皮。 25、团队的维护职能:关注于人际关系,它让团队成员结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够继续相处 甚至有某种乐趣。 26、群体决策的优点: (1)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2)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3)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9- (4)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 27、群体决策的不足: (1)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 (2)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 (3)如果群体由少数人控制,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 (4)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 28、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 (1)群体多样性(群体异质性)。(2)群体熟悉度。(3)群体的认知能力。(4)群体成 员的决策能力。(5)参与决策的平等性。(6)群体规模。(7)群体决策规则。 29、人际关系的五个发展阶段: (1)选择或定向阶段(2)试验和探索阶段(3)加强阶段(4)融合阶段 (5)盟 约阶段 30、个体的沟通风格四种类型: (1)自我克制型(2)自我保护型(3)自我暴露型(4)自我实现型 31、明茨伯格的三类经理角色: (1)人际关系类角色(2)信息类角色(3)决策类角色 32、领导特质: (1)内驱力(2)自信心(3)创造性(4)领导动机(5)领导者的随机应变能力 33、关怀维度:指的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 的工作关系。 34、结构维度:指的是领导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标。 35、费德勒(Fred Fiedler)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 36、费德勒分离了三个情境因素,这是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即(1)领导者与被 领导者的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权。 37、领导情境理论: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择领导风格的依 赖条件。 38、领导情境理论的内容:工作成熟度、心理成熟度 39、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 标,并确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40、路径—目标理论的四种领导行为: (1)指导型(结构维度)(2)支持型(关系维度)(3)参与型(4)成就导向型。 41、参与模型:把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并在具体情境和工作结构下讨论 如何选择领导方式和参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的程度。 42、培训和发展领导者技能的理论和方法: (1)加速站(2)辅导(3)按需培训(4)确定领导技能的范畴 43、心理测量:就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 赋予这些数学一定解释的过程。 44、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45、心理测验按内容分为两类: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46、心理测验按方式分为: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情境测验。 47、心理测验按目标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48、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1)信度(2)效度(3)难度(4)标准化 49、信度:又称稳定性或可信性,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50、效度: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是一 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10 - 51、标准化经过的四个标准步骤: (1)选定所需要的测验题(2)抽样选定标准化样本进行试测(3)施测程序标准化,对 每个被试按同样规定施测(4)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 52、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时的三种策略: (1)择优策略(2)淘汰策略(3)轮廓匹配策略 53、测量方法在培训与开发中的作用: (1)它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 (2)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 (3)它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人性内容: (1)自然属性(2)心理属性 2、自然属性: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又称为生物属性。 3、人性特征: (1)人性具有能动性(2)人性具有社会性(3)人性具有整体性(4)人性具有两面性 (5)人性具有可变性(6)人性具有个体差异性 4、“经济人”又称为“唯利人”、“实利人”,代表人物:泰罗 5、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是“社会人”假设说的代表人物。 6、人本管理的机制: (1)动力机制(2)约束机制(3)压力机制(4)保障机制(5)环境优化机制 (6) 选择机制 7、人力资本的特征: (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它与人体不可分离。 (2)人力资本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存在,必须通过生产劳动方能体现出来。 (3)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4)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 (5)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 (6)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 (7)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8、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1)人力资本投资的连续性、动态性。 (2)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与客体具有同一性。 (3)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者与收益者的不完全一致性。 (4)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形式多样。 9、人力资本支出分为三类: (1)实际支出或直接支出。(2)放弃的收入或时间支出。(3)心理损失。 10、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培训投资 11、影响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因素: (1)个体偏好及资本化能力,能力低的人接受教育比能力高的人接受教育的边际收益率 低。 (2)资本市场平均报酬率。 (3)货币的时间价值及收益期限。 (4)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5)国家政策。 12、人力资源开发包括: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以及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与调剂等诸多 - 11 - 管理活动。 13、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 (1)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2)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层次性。(3)人力资源开发 目标的整体性。 14、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包括: (1)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性。(2)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个体发展需要的 多元性。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也必须因时而异。 15、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包括: (1)目标制定的整体性(2)目标实施的整体性 16、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 17、人的发展具有的特征: (1)充分发展的可能性(2)发展方向的多样性(3)发展结果的差异性 18、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根本目标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和有效运用。 19、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四个主要途径: (1)需要激励(2)目标激励(3)行为激励(4)综合激励 20、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要研究:温度、湿度、气压、毒物、噪声、振动、辐射等环境的生理 效应,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21、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创新能力开发体系、创新能力激励体系、创 新能力配置体系 22、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的四大环节: (1)职业开发(2)组织开发(3)管理开发(4)环境开发 23、组织开发目标种类: (1)提高组织的能力(2)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3)改善组织内部行为方式(4)提高组 织内成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满意程度(5)提高个人与群体在计划和执行中的责任 程度 24、组织开发的主要方法: 第一种是库尔特·利温的三步模式:解冻、改变、重新冻结 第二种是拉里·格雷纳的过程顺序模式。 第三种是哈罗德·莱维特的相互作用变量模式。 25、管理开发的基本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目标管理手段 26、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国际环境 27、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 (1)时间性(2)消费性(3)创造性(4)主观能动性 28、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2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 (1)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 心。 (2)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 管理。 (3)在管理方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现代人力 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 (4)在管理策略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人事工作,属于战术性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属于战术性与战略性相结合 的管理。 (5)在管理技术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 科学性和艺术性。 - 12 - (6)在管理体制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多为主动 开发型。 (7)在管理手段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 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 (8)在管理层次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处于决策层。 30、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 31、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1)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企业赢得人才的制高点。 3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1)同素异构原理:总体组织系统的调控机制。 (2)能位匹配原理:人员招聘、选拔与作用机制。 (3)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员工配置运行与调节机制。 (4)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员工酬劳与激励机制。 (5)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员工竞争与约束机制。 (6)动态优势原理:员工培训开发、绩效考评与人事调整机制。 3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1)完整全面地看待人的因素。 (2)使员工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及员工与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 (3)肯定个人的尊严,公正待人,对人彬彬有礼。 (4)鼓励员工自立自强。 (5)不断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随时向员工提供有关信息。 (6)不要高估自己而低估下属的能力。 (7)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计划、决策和意图,言简意赅。 (8)因人而异,随机制宜,适时适度,有理有利有节。 34、员工的基本特征: (1)生理性的需要(2)心理性的需要(3)社会性的需要(4)道德性的需要 35、员工的动态特征: (1)员工激励(2)员工的自我保护机制(3)员工的成熟和发展 3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五种职能: (1)吸收、录用。(2)保持。(3)发展。(4)评价。(5)调整。 3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 (1)定编定岗定员定额(2)员工的绩效管理(3)员工技能开发 3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 (1)工作岗位研究(2)人员素质测评 - 13 -

13 页 324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法律手册必读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法律手册必读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法律手册必读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法律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集体合同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国家劳动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 摘录)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审批方法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已废止)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和问题解 答) 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最低工资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新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衔接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的通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 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源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130501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12最新版 生效日期 1/1/1995 10/27/2001 1/1/2006 6/1/2007 1/1/2008 1/1/2008 5/1/2008 8/4/1995 1/1/1995 5/10/1995 5/1/2004 5/25/2005 8/17/2006 5/1/1995 1/1/2008 1/1/2008 2/20/1980 1/1/1995 1/1/1995 3/1/1994 5/1/1995 9/10/1997 1/1/1995 5/12/1995 11/8/2000 3/1/2004 1/3/2008 1/1/2004 1/1/2011 11/1/2004 5/1/2007 12/1/2004 1/1/1995 2/1/2005 4/30/2001 7/9/2003 10/1/2006 8/1/2005 9/14/2010 1/1/2011 5/1/2005 7/1/2011 11/15/1996 5/1/2013 师法律手册必读内容 链接 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05.htm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6431 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10/28/content_85478.htm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71394 http://www.molss.gov.cn/gb/news/2007-06/30/content_184630.htm http://www.molss.gov.cn/gb/zt/2007-08/30/content_197492.htm http://www.gov.cn/flfg/2007-12/29/content_847310.htm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1629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0912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1048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937.htm http://www.bjld.gov.cn/LDJAPP/search/fgdetail.jsp?no=10300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77099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832.html http://www.gov.cn/zwgk/2007-12/16/content_835226.htm http://www.gov.cn/zwgk/2007-12/16/content_835228.htm http://rsc.chzu.edu.cn/s/19/t/442/2e/cf/info11983.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436553.htm http://www.bjld.gov.cn/LDJAPP/search/fgdetail.jsp?no=739 http://www.bjld.gov.cn/LDJAPP/search/fgdetail.jsp?no=255 http://www.lawtime.cn/info/laodong/ldzygjfg/2011011393224.html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65481 http://www.molss.gov.cn/gb/ywzn/2006-02/15/content_106800.htm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1374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26 http://www.molss.gov.cn/gb/ywzn/2006-02/15/content_106799.htm http://www.molss.gov.cn/gb/zxwj/2008-01/10/content_219002.htm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4508 http://www.gov.cn/flfg/2011-01/07/content_1780156.htm http://www.jstzhrss.gov.cn/art/200511/11156.html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8/content_901300.htm 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5/content_20619.htm http://www.molss.gov.cn/gb/ywzn/2006-02/20/content_107422.htm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75072.htm http://www.laodongfa.com/search/lawcontent.asp?id=38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8406 http://www.court.gov.cn/qwfb/sfjs/201006/t20100603_5775.htm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3051/23052/23060/2006/3/ch94191143910136002869-0.htm http://www.court.gov.cn/qwfb/sfjs/201009/t20100915_9409.htm# http://www.gov.cn/zwgk/2010-12/24/content_1772115.htm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91632 http://finance.jrj.com.cn/2010/10/2910158441209.shtml 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6/303101199630.html

2 页 330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