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金、赔偿责任、法定其它赔偿一览表

补偿金、赔偿责任、法定其它赔偿一览表

经济补偿金一览表 解除终 止情形 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协议解除 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9条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用人单位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随时可以 解除劳动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 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合同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2条(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 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 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 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 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41条(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仍需裁减人员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 。 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40条(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 用人单位 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提前一个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 工作的; 月解除劳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 动合同 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的 是否需 要补偿 关注点 Y 双方签订书面协议 N 或员工书面辞职 N Y 1、员工事先通知工会,工会出具意见 后,答复工会。 2、合法解除但没有支付补偿金,劳动 部门责令仍逾期未付,加付50%- 100%赔偿金。 3、违法解除的,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 的,继续履行;不要求履行或不可能 履行的,除补偿金外,按经济补偿金 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Y 除上述外,裁员的条件、范围严格, 仅适用于特定场合 38条(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员工随时 ; 解除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 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 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Y 避免出现: 有下列情形之一,在劳动部门责令仍 逾期未付,加付50%-100%赔偿金: 1、为及时足额支付 报酬; 2、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3、不支付加班费; 员工提前 37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 解除 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 N 员工单方面权利 裁员 44条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合同终止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 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5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 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 46条: 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 44条第一项,合同期满,劳动者不续签=不补 偿;企业不续签或续签条件低于原合同=补偿 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 ; 44条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第四、五项=补偿; 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 44条第二、三、六项=不补偿 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 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 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补偿金、赔偿责任、法定其它赔偿一览表 序号 赔偿事由 法条 前提条件 赔偿金、赔偿责任、 法定其它赔偿 1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48条、87条 劳动合同不再履行 赔偿金 2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 83条 赔偿金 3 用人单位有下列之一的: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 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 85条 付劳动者工资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解除或终止劳 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未支付 赔偿金 的 4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法 80条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5 合同无必备条款或未交付合同文本给劳动者 81条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6 以担保或者其它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务 84条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7 有以下之一:强迫劳动的;违章或者强令冒险作业的;侮辱 、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恶劣 88条 、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8 未按时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 89条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9 招用与其它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的劳动者 91条 给其它单位有损害 赔偿责任 10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 92条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11 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 93条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12 个人承包经营招用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 94条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13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保密或者竞业限制的 90条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赔偿责任 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 14 合同被确认无效 86条 有过错的给对方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15 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 82条 超一个月 法定其它赔偿 16 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82条 违反本法规定 法定其它赔偿 17 劳动部门失职、违法行权 95条 给劳动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 赔偿责任 赔偿标准 2倍的经济补偿金 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 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 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 动者支付赔偿金 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 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 付赔偿金 按实际损害 按实际损害 按实际损害 按实际损害 按实际损害 按实际损害 按实际损害,由派遣单位 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 责任 按实际损害 按实际损害 按实际损害 按实际损害 每月支付两倍工资 每月支付两倍工资 按实际损害

3 页 417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之:试用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宝

人力资源管理之:试用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宝

【原创】人力资源管理之:试用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宝 近几年来,我们力求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培 训,以期帮助企业规避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通过我们 的努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不少人力资源管理者正在逐步改 变观念,不再是一味盲目追求效率了,大家已经对人力资源管 理的合法性开始重视了。事实上,在《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依 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尽可能的避免人力资源法律风险 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关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问题,有不少人力资源管理者认 为只要是试用期,企业就可以随便解除劳动合同。然而,事实上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企业在试用期内并无随便解除劳动合同的 权利。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在试用期内,一般来说,只 有劳动者在试用期有权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对企业来说则需 要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试用期间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有以 下几种情形: 1、 在试用期内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2、 过失性解除。 3、 非过失性解除 4、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过失性解除是劳动法上的一种学理概念,通常指劳动者存 1 在法定过失事项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其法律依据是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指劳动者严重 违反劳动纪录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或者劳动者严重失职 , 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在这些情形下,劳 动者被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非过失性解除也是企业的一种法定权利,是指劳动者出现 长期病假,无法从事工作或者不胜任工作等情形时,企业享有 的一种法定解除权。但是这种解除需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劳动者本人,并且需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其法律依 据是我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过失性解除和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不但适用于劳动合 同期,也适用于试用期。但是,采用这两种方式在试用期解除劳 动合同比较麻烦,程序繁琐。因此,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 宝是适用“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这一情形。 为什么说“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这一情形 是企业解除合同的法宝呢?这是因为相对而言,只要企业规定 了具体的录用条件,员工一旦被发现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 件,企业就可以行使解除权,而依据非过失性解除和过失性解 除,需要严格的实体认定,比较麻烦。如果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 由解除,只要能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就可以随时决 定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但是,这需要在招聘录用员工前就拟定好明确、具体的录 2 用条件。一般来说,录用条件包括客观资质条件、工作能力条件 职业道德条件。 客观资质条件一般包括:年龄、规定的学位、学历条件,规 定的工作经历、经验条件,规定的技术职称或岗位职称证书、规 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等级,具备政府规定的就业手续,提供 办理录用和社保手续的证明材料,与原用人单位已依法解除或 终止劳动关系,与原单位已无仍持续的竟业限制关系,其他特 定的录用条件等。 工作能力条件一般指,能胜任工作安排和岗位职责,没有 患不能从事该工作岗位的禁忌疾病,其他工作能力条件等。 职业道德条件,比如不是被通缉、取保守候、监视居住的人 能正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能按照规定按时到岗,依法缴纳个 税,同意协助办理社保,未隐瞒被法律处罚的事实,未隐瞒被 违纪处分的事实,其他职业道德条件如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爱 护企业公共财产等。 比如说,某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的录用条件要求新员工必须 诚实信用,否则用人单位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这一录用条 件在录用时已书面告知员工,并让入职人员签收。但在试用期, 该用人单位发现职工张三其实是李四,他是冒用张三的身份信 息入职的;而王五本来只有专科学历,为了应聘满足岗位需要, 又使用的假本科学历。因此,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很自由的解除 了这两位劳动者的合同,并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3 记住:上述录用条件需在招聘录用时拟定,并公示出来, 最好让被招聘的员工签字确认一下,只要在以后的试用期,发 现员工有哪一项不符合拟定的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就可以轻轻 松松解除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用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在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四个法律要件。这四个法律要件分别是 一是企业存在录用条件;二是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 件;三是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在试用期内作出;四是 解除通知书要说明理由并在试用期内交由员工签收。 4

4 页 337 浏览
立即下载
面对试用期业绩平平的新人,HR该怎么处理?

面对试用期业绩平平的新人,HR该怎么处理?

面对试用期业绩平平的新人,HR 该怎么处理? 在谈人员去留之前,很多企业是不是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入职员工不 是给资源,大力支持,而是设置各种条件,提各种要求。如七天内不办餐卡、 不领工作服,美其名曰是双向选择;不转正没有节日福利,甚至不缴纳社保, 出发点往往是成本,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 这是企业从骨子里把刚入职的员工当外人,却要求新员工把企业当家, 快速融入,成功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很多中小企业对于新入职人员都是一种散养的状态,基层员工还可以用 事务性工作让忙碌起来,业务的看个人能力,空降的就比较惨了。所有新人 整个试用期几乎没有固化的流程和针对性的指导,于是试用期结束时,用人 部门只能用“还不错、有点不大满意”之类的词汇来评价新员工。 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如一个员工迟到,我们会这样批评 他:怎么搞的,最近迟到这么频繁?员工听了不免在心里嘀咕:也就三四次 而已,哪有你说的那么频繁。 看到问题症结所在没?我们习惯给员工定性,而不是用数据说话。如我 们的月报,被集团指出有三处错误,报表的准确性与绩效息息相关,不过我 并没有直接说专员如何不细心之类的话(这是定性),而是告诉他,这次我 们的月报出现了三处错误,在整个集团中排在倒数第二,这可能会影响我们 公司绩效在集团的年终排名,甚至影响到我们薪酬等级的评定,因此我们必 须把错误降下去。我们先看下出错的原因,用哪些办法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 错误,争取下次零失误,好吗?于是我们很愉快的达成一致意见。 再回到试用期管理的话题,我们能不能不要再用“人还不错,但是业务 能力表现平平”之类的废话来评价一个人,而是用数据说话。 我会这样对员工讲:通过新员工满意度调查,你在新人中排名第三,大 家对你的沟通能力很认可,也认为你比较积极上进,但业务方面,你的业绩 排名在新人中倒数第三,虽然你一直很勤奋,因为你接待客户的数量高于平 均值,但是你的客户转化率是最低的,这其实是对公司客户资源的浪费。这 个结果证明你或许缺乏一些业务方面必备的技巧,你有没有信心在短期内将 业绩提升起来,或者再测试下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至于走还是留,HR 不要直接给用人部门建议。因为即使再正确的建议, 在实施中也可能遇到困难。我们往往有这样一种心理:如果是自己本人做的 决定,肯定会想尽办法完成,但如果是别人的建议,还没实施就各种否定, 万一失败了,也下意识地认为责任不在自己。因此我们需要用 GROW 模型 提问,激发别人进行全盘思考,最终得出新员工是走还是留的结论。 作为 HR,我们应该通过一些问题,清楚用人部门的目标是什么,并且 把它具体化,如科室绩效的达成、成本的控制等。 新人业绩平平,对用人部门冲刺年终目标会有一定的影响,还会占用编 制增加人事固定成本……我们继续询问用人部门目前为解决员工业务不理想 的现状,都做过哪些努力,效果怎么样,现在谁负责这件事,他们持有什么 态度等等。这一组问题是为了让对方搞清楚自己的现状。这些问题问下来, 思路就清晰多了。 我们可以继续追问用人部门,在相似或相同的情况下,其他新人部门是 怎么做的,最后再通过提问强化用人部门的行动意愿。按照这个逻辑谈下来 , 这名新员工留下来的概率并不高。 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总是容易被各种非核心因素干扰,如在跳槽时总时纠 结于薪资、地域、氛围等因素,而不去考虑自己三五年后的目标。 回到试用期,用人部门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如“马上要到试用期了,用 人部门还是未确定是否转正。转正吧,部门领导又怕培养不起来,后续解约 更麻烦;而直接淘汰,却又有些不舍,毕竟现在市面上候选人也不多,留着 至少能帮点忙”。 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当初招聘这个员工的目的有多少联系?HR 应该用 行动打消用人部门这个疑虑,招人、培养、辞退、解约等都不要担心,目的 只有一个,有利于公司年终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减少个人或部门的麻烦!

4 页 473 浏览
立即下载
试用期管理实施计划

试用期管理实施计划

试用期管理实施计划 周期 入职当天 入职第一周内 入 职 30 天 内 入 职 60 天 跟踪项目 责任主体 员 工 导 师 HR 完成情况 需办理事项 附件文档 发放新员工入职指引,指导新 员工办理入职手续 《新员工入职指引表》 按指引办理入职手续 《新员工入职指引表》 引见导师 —— 导师组织部门欢迎、相互介绍 —— HR 陪同新员工熟悉相关部门与 同事 —— 陪同新员工吃第一顿工作餐 —— ★ □完成 □未完成 制定新员工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表》 ★ □完成 □未完成 发放书本(必修)和电子书 (辅修),辅修适用于部门经 理及以上人员 必修:稻盛和夫《干法》; 辅修:《曾国藩家书》 制定新员工第 1 月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与总结》 (首次填写主要是计划部 分) 上级与新员工进行一次非正式 谈话 —— 填写新员工月度工作计划与总 结 《工作计划与总结》 ★ ★ □完成 □未完成 新员工及导师填写工作评价 《工作评价表》 ★ ★ □完成 □未完成 新员工填写学习反馈表 《学习反馈表》 ★ 本手册交 HR 部门核查,HR 核查 实施进展 《试用期管理手册执行核查 表》 ★ 填写新员工月度工作计划与总 结 《工作计划与总结》 ★ ★ 新员工及导师填写工作评价 《工作评价表》 ★ ★ □完成 □未完成 ★ □完成 □未完成 ★ ★ □完成 □未完成 ★ ★ ★ ★ □完成 □未完成 □完成 □未完成 □完成 □未完成 □完成 □未完成 ★ □完成 □未完成 1 □完成 □未完成 ★ □完成 □未完成 □完成 □未完成 □完成 □未完成 经办人 周 期 内 入 职 90 天 内 跟踪项目 责任主体 员 工 需办理事项 附件文档 组织实施新员工访谈 《回访记录表》 本手册交 HR 部门核查,HR 核查 实施进展 《试用期管理手册执行核查 表》 ★ 填写新员工第 3 月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与总结》 ★ 填写导师评价表 《导师评价表》 ★ 新员工读书感悟(500-800 字) 《读书报告》 撰写转正述职报告 (转正述职会议前 2 天完成) 《试用期员工转正述职报 告》 HR ★ 办理新员工转正审批手续 (试用期结束前 3 天完成) ★ 完成情况 ★ □完成 □未完成 ★ □完成 □未完成 经办人 □完成 □未完成 ★ □完成 □未完成 ★ 部门经理组织新员工转正考核 评估会议(试用期结束前一周 内完成) 本手册交 HR 部门核查、备案 导 师 □完成 □未完成 ★ □完成 □未完成 ★ □完成 □未完成 ★ □完成 □未完成 ★ □完成 □未完成 说明: 1. 新员工入职前,该手册由人力资源保管,并完成“入职前”跟踪项目; 2. 新员工入职后,该手册交由新员工保管,根据时间节点逐步执行; 3. 若新员工试用周期不足 3 个月,则“《导师评价表》、《读书报告》、转正述职”等相应 事宜前置。 2 新员工入职指引表 类别 相关手续 完成情况 录用通知书 □完成 □未完成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完成 □未完成 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完成 □未完成 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完成 □未完成 资料提交 合同签订 帐号开通 考勤管理 工资卡 办理 责任部门 经办人 人力资源部 一寸及二寸彩色免冠近照各三张 □完成 □未完成 原单位的离职证明 □完成 □未完成 社会保险、公积金相关材料 □完成 □未完成 合格的入职体检报告原件 □完成 □未完成 按政策签订劳动合同 □完成 □未完成 开通 OA 账号 □完成 □未完成 公司内部邮箱 □完成 □未完成 E-link □完成 □未完成 作息时间、用餐时间、考勤规定、门 禁密码等事项 □完成 □未完成 指纹录入 □完成 □未完成 办理指定银行工资卡 □完成 □未完成 人力资源部 运营管理部 行政管理部 (前台) 财务部 说明:人力资源部于新员工入职当天发放,全部办理完毕后,新员工将此表交给人力资源部。 3 新员工学习计划表 填写人 HR 管 理员 周期 试用期 间 类别 学习内容 学分 《稻盛和夫—干法》书本,必修 6 读书 2 《曾国藩家书》电子读本,自修 第一阶 段 : 应知 制度 规定 时间 节点 评估 方 式 入职 天 读书 报告 2 20 入职 天 入职 天 入职 天 入职 天 入职 天 导师 第二阶 段 : 应会 业务 流程 20 学分合计 入职 天 入职 天 入职 天 入职 天 入职 天 闭卷 考试 50 注:新员工须在转正述职前提交读书报告,并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员工转正前组织开展学习 计划考试,学分不满 40 分者,延长试用期或予以劝退。 4 工作计划与总结 姓名: 年 岗位: 工作事项 重点工 作 日常工 作 年 年 月 日 KPI 指标 权重% 完成情况                                                 权重% 备注 月 工作总结 工作性质 本 月 工 作 计 划 日期: 月 工作总结 工作性质 上 月 工 作 总 结 部门: 重点工 作 日常工 作 工作事项 KPI 指标                                                 备注:KPI 指标需量化,且重点工作权重不得低于 60%。 5 工作评价表 考评对象: 入职阶段:(□30 天 ;□60 天 ;□90 天 ) 考评日期: 员工自评 考核 评估 评估要点 导师考评 优 良 中 差 优 良 中 差 5 4 3 2 5 4 3 2 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及出勤情况 企业文化认同度及践行情况 敬业精神 考评 项目 进取意识和学习态度 团队协作精神 对本职岗位的胜任程度 工作效率及目标意识 创新思维和行动 合计 分 分 参考标准:(35-40 分) 优秀 ;(30-34 分) 良好;(24-29 分) 一般;(16-23 分) 较差 自评 考核 等级 导师评价 等级:□ □ □ □ 优秀 良好 一般 差 自评说明: 等级:□ □ □ □ 优秀 良好 一般 差 评价说明: 员工签字: 日期: 导师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综合评价意见: 分管 领导 备注:工作评价需结合员工工作完成情况(即表 4:工作计划与总结)。 6 学习反馈表 (入职第一个月填写) 我要反馈: 1 是否已了解公司的创业史、企业文化? □ 是 □ 否 2 是否已了解公司相关的人事、福利制度? □ 是 □ 否 3 是否了解公司行政管理和后勤方面的信息? □ 是 □ 否 4 是否了解公司行政管理和后勤方面的信息? □ 是 □ 否 5 是否已掌握工作流程、工作沟通方面的技能? □ 是 □ 否 6 今后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是否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 是 □ 否 7 认为导师是否给予了应有的指导与帮助? □ 是 □ 否 8 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否充满信心? □ 是 □ 否 我想提议: 1 在业务分工及工作职能方 面需要哪些改善: 2 要胜任工作,还需要获得 哪些培训: 3 其他意见和建议: 填写人: 日期: 7 试用期管理手册执行核查表 周期 核查项目 结果 1.计划是否全部执行 □是 □否 2.内容是否全面详实 □是 □否 3.时间是否按照节点 □是 □否 4.是否已有签字确认 □是 □否 第一个月 核查意见: 1.计划是否全部执行 □是 □否 2.内容是否全面详实 □是 □否 3.时间是否按照节点 □是 □否 4.是否已有签字确认 □是 □否 第二个月 核查意见: 1.计划是否全部执行 □是 □否 2.内容是否全面详实 □是 □否 3.时间是否按照节点 □是 □否 4.是否已有签字确认 □是 □否 第三个月 核查意见: 8 核查人 核查时间 访谈记录表 (新员工入职第一个月回访) 访谈对象: 访谈形式: 序号 沟通内容 1 关于公司环境和团队氛围 2 关于工作要求和个人胜任 3 关于职业计划和学习机会 4 关于导师和领导意见 5 关于个人意见和建议 6 关于要求和帮助 回访记录 访谈综合评估报告: 访谈人: 访谈时间: 9 导师评价表 导师姓名: 所在部门: 新员工: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HR 人员: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考核人 考核等级说明: □ 优秀 ; □ 良好 ;□ 一般 ;□ 很差 (权重:新员工 HR 各占 50%) 考核评分等级 考核项目 评价标准 计划制定 及时制定计划,内容详实、有效,合理安排新员工 工作与学习,使其尽快上岗、融入团队 指导沟通 主动与新员工进行交流、对其进行工作能力及工作 方法、技能的指导 总结反馈 及时认真地对新员工的计划和总结进行反馈,指出 其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其进步 指导态度 主动热情地对新员工进行指导,认真解答新员工遇 到的问题,大胆批评其不足 客观公正 在对新员工的考核中认真负责,认真评估新员工能 力及表现,不掺杂个人因素 综合得分: 优 5 分,考核等级: 良 4 中 3 考核评分 差 2 员工 评分 HR 评 分 得分小计 部门负责人 意见 签字: 人力资源 意见 签字: 日期: 日期: 说明:导师考核结果一年内累计 2 次“中”或一次“差”,则取消该导师的辅导资格。且该导 师不得参与当年评选优秀员工和晋升。 10 试用期员工转正述职报告 撰写要求: 一、 呈现形式:PPT 二、 内容要求: 1、自我介绍; 2、文化认同:从敬业度、文化理解与融合、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3、岗位职责与要求; 4、工作业绩回顾与总结;(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业绩、突出亮点、不足之处、改进举措 等) 5、工作案例分析;(成功案例/失败案例分析,各 1-2 个) 6、个人能岗匹配度分析; 7、下一阶段的重点计划。(工作计划、提升计划) 三、汇报方式:述职会议。 (详见:试用期员工转正述职操作指引) 11

11 页 383 浏览
立即下载
试用期管理(法规篇)

试用期管理(法规篇)

学习笔记:HR 全程法律顾问—试用期管理 01 试用期期限 试用期是一个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约定的最长期限不超过 6 个月的考察期,在这段期 间内,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劳动者也考察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经过相互 的考察,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一、试用期的法定上限 3 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 年 试用期≤1 个月 1 年≤劳动合同期限<3 年 试用期≤2 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3 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试用期≤6 个月 二、试用期的延长和缩短 1、必须满足 3 个条件: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缩短、延长试用期。 注:北京的 HR 注意。北京的司法实践倾向于认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已经明确约定试 用期的情况下,双方又再次约定延长试用期的行为违反了“同一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 约定一次试用期”的法律规定,构成违法约定试用期。因此,需要非常谨慎。 (2)延长后的试用期不得超过法定上限 (3)必须在之前约定的试用期届满前延长 HR 应对: 1、HR 应对针对不同的劳动者、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劳动合同期限,对试用期进行“个 性化”的设置。 2、HR 应当谨慎决定是否延长试用期。如需延长试用期: ①必须在之前约定的试用期届满前与员工达成一致或征询员工的意见; ②为了避免事后取证的风险,务必采用书面形式征询劳动者的意见,劳动者同意的,让 其签字确认。 02 试用期工资和福利待遇 一、试用期工资 1、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注: (1)《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最低工资标 准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如,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 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的注册地有关规定执行,则 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标准执行。 (2)深圳最低工资标准: 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为 2200 元/月; 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 20.3 元/小时。 2、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 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 工资的 80%(满足其一即可) 二、试用期福利待遇 自用工之日起,劳动者就与用人单位缔结劳动关系,劳动者享有法律规定的全部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履行全部义务,这并不因劳动者处于试用期 而有所不同。 注: 员工在试用期内,仍然依法享受医疗期、婚假、产假及其福利待遇,即使发生重合,甚 至导致试用期虚设,用人单位也无权单方面剥夺其权益或延长试用期。 03 试用期的约定限制 一、部分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1、短期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3 个月) 2、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 二、试用期不得单独设定 《劳动合同法》,如果用人单位只约定了试用期,没有约定劳动合同期限的,则试用期 不成立,该期限视为劳动合同期限。 三、试用期只能约定一次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常见:员工二次入职时,用人单位不能再约定其试用期。就算岗位不同,也不能再约定 试用期。 四、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 根据劳动部《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企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 者工资, ①当地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②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 ③并视其欠工资时间长短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欠付 1 个月以内的向劳动者支付所欠工资的 20%赔偿金;  欠付 3 个月以内的向劳动者支付所欠工资的 50%赔偿金;  欠付 3 个月以上的向劳动者支付所欠工资的 100%赔偿金。 拒发所欠工资和赔偿金的,对企业和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 04 试用期劳动合同的解除 一、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解约的条件 《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3 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特殊情形下的解约处理 (1)用人单位出资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在试用期内解约,无权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 或赔偿培训费用。 (2)用人出资招用员工,员工在试用期内解约,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赔偿招收录用 所支付的相关费用,如猎头费用。 HR 应对: 1、由于员工在试用期内可以任意解除劳动合同,HR 尽量不要给试用期员工安排一些连 续性较强、不易交接和比较重要的工作,以免员工随时走人使公司的工作陷入被动。 2、由于企业出资培训的员工在试用期内解约,不需赔偿。HR 在制定企业培训计划和选 择培训对象时,应尽量将专项出资技术培训放在试用期结束之后,对于试用期内的员工 则主要提供一些基础入职培训和上岗培训等。 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解除的条件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①录用条件:第一、内容必须合法;第二、必须明确具体;第三、必须经过向劳动者公 示。符合三点,才能作为有效的前提和标准在用人单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 合同时援用。 ②有效的试用期评估考核 用人单位应科学地设定试用期考核标准和办法,并将其和录用条件结合起来,从而对员 工是否符合录用条件作为客观有效的判断。 ③必须在试用期届满前做出解除决定。 HR 应对: 1、HR 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做好招聘录用条件、岗位职责描述、考核标准等相关规章制度 的完善;同时,应当树立较强的证据意识:采用书面形式,员工签字确认。 2、HR 试用期评估考核应当提前,尽量不要在试用期即将届满时才进行,解除决定必须 在试用期内做出并送达劳动者。 (试用期 3 个月,2 个月半的时候进行试用期考核评估) (2)劳动者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 39 条:可任何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包括或处于患病器、孕期、产期、 哺乳期等不能轻易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 ①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④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⑤造成无效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形;(见第二章第 5 节) 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劳动者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情形——提前 30 日通知/支付 1 个月工资 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 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 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2、用人单位解约的程序 (1)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建议最好用书面形式。 (2)经过工会程序 作者知识笔记

7 页 477 浏览
立即下载
某知名有限公司-新员工入职与试用期管理办法

某知名有限公司-新员工入职与试用期管理办法

某知名有限公司-新员工入职与试用期管理办法 编制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第 1 页 共 35 页 2020-12-15 变更记录 日期 版本 变更简要说明 2020-12-15 创建 第 2 页 共 35 页 作者 目 录 新员工入职与试用期管理办法.......................................................................................................1 1 目的..........................................................................................................................................5 2 适用范围..................................................................................................................................5 3 涉及人员角色及职责...............................................................................................................6 4 员工入职管理..........................................................................................................................7 4.1 4.2 4.3 5 新员工入职第一天...................................................................................................................8 新员工入职第一周.................................................................................................................10 员工重新入职.........................................................................................................................10 新员工培训............................................................................................................................10 5.1 培训方式.................................................................................................................................11 5.2 入职培训.................................................................................................................................12 5.2.1 培训责任人....................................................................................................................12 5.2.2 培训方式........................................................................................................................12 5.2.3 培训内容........................................................................................................................12 5.3 专业性培训.............................................................................................................................13 5.3.1 培训责任人....................................................................................................................13 5.3.2 培训方式........................................................................................................................13 5.3.3 培训内容........................................................................................................................13 6 新员工试用期管理................................................................................................................14 6.1.1 6.1.2 7 新员工培养计划............................................................................................................14 试用期考核....................................................................................................................14 附则........................................................................................................................................16 附件一:新员工入职第一天确认表.............................................................................................17 附件二:新员工入职一周反馈表.................................................................................................19 附件三:员工入职详情表.............................................................................................................21 附件四:新员工入职培训表.........................................................................................................25 附件五:试用(考察)期员工培养计划.....................................................................................27 附件六:试用期员工月度考核表.................................................................................................28 附件七:试用期员工述职内容要求.............................................................................................30 附件八:员工转正申请表.............................................................................................................32 附件九:开通电子邮件通知单.....................................................................................................33 第 3 页 共 35 页 附件十:新员工银行开户材料表.................................................................................................34 第 4 页 共 35 页 新员工入职与试用期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新入职员工的管理,提高新招聘员工保留率,使其尽快熟悉公 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顺利度过试用期,达到岗位工作标准, 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新员工入职与试用期管理办法》。该办 法主要目的是: 1)帮助新员工认识并认同公司的事业及企业文化,理解并接受公司的共同 语言和行为规范; 2)帮助新员工明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快速掌握工作要领、 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3) 对新员工在试用期的表现进行跟踪和评估,为试用期的员工留用或辞退 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 1) 公司新入职员工,并处于试用期的; 2) 公司新调岗员工,并处于考察期的; 3) 以前从公司离职,间隔一段时间后,又重新返回公司任职的员工,可根 第 5 页 共 35 页 据公司制度的更新情况酌情适用此办法。 3 涉及人员角色及职责 角 色 工作职责 1) 按照人力资源部要求提交入职资料; 新入职员工 2) 按照辅导员要求安排自己的工作,尽快熟悉公司业务; 3) 按照人力资源部要求在考核中进行自评,并准备述职材 料; 新转岗员工 1) 按照辅导员要求安排自己的工作,尽快熟悉公司业务; 2) 按照人力资源部要求在考核中进行自评,并准备述职材 料; 1) 负责让新员工熟悉环境、安排其工作; 新员工辅导员 2) 编制新员工在试用(考察)期的培养计划; 3) 按照人力资源部要求对新员工进行考核; 所属部门经理 1) 审核新员工的试用(考察)期培养计划; 2) 按照人力资源部要求对新员工进行考核; 其他各部门经理 1) 定期对新员工进行本部门职能制度的培训; 1) 办理新员工入职事宜; 2) 负责新员工入职培训; 人力资源部 3) 负责跟进其他各职能部门的制度培训; 4) 负责发起新员工试用期考核,考核结果面谈反馈; 5) 负责新员工试用期转正或辞退; 第 6 页 共 35 页 公司领导 1) 负责审批新员工转正申请; 2) 与试用期绩效特别突出的新员工进行面谈; 4 员工入职管理 新员工入职流程图如下所示: 第 7 页 共 35 页 4.1 新员工入职第一天 【第一步:到人力资源部报到】 接到入职通知,按照约定时间到人力资源部报到,按照入职流程完成以下工 第 8 页 共 35 页 作: 1) 提交个人资料 a)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两张; b) 学历证、学位证、职称证及其他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证的原件及复印 件两张; c) 原单位离职证明原件; d)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卡账号; e) 一寸纸质彩色照片 2 张; f) 近 3 个月内的体检报告; 2) 填写《员工入职登记表》 3) 领取《新员工入职第一天确认表》 4) 领取《新员工入职一周反馈表》 【第二步:到所属部门报到】 1) 由人力资源部将新员工引见给部门经理: 2) 部门经理将新员工介绍给部门员工; 3) 部门经理为新员工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其辅导员; 4) 部门经理为新员工安排工作内容; 5) 辅导员带领新员工,陪吃第一顿午餐; 第 9 页 共 35 页 4.2 新员工入职第一周 部门经理和其他部门相关人员按照《新员工入职一周反馈表》的要求完成相 关工作,并签字后由新员工反馈给人力资源部。 4.3 员工重新入职 员工重新入职是指:从公司办理正式离职手续的员工,再重新返回公司入职。 离职时间不超过 6 个月(含 6 个月)的员工被重新聘用回原岗位,可以免 试用期,且公司各项福利政策可以继续享受; 离职时间超过 6 个月的员工被重新聘用回原岗位,可以免试用期,但公司各 项福利政策按照新入职员工待遇执行。 离职员工被重新聘用,但聘用岗位并非原岗位,按照普通新员工入职流程和 待遇执行。 5 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培训流程图如下所示: 第 10 页 共 35 页 5.1 培训方式 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入职培 训,主要是传达企业文化,介绍公司概况和各项规章制度等;第二部分是由各管 理部门定期组织的专业性培训,包括项目管理制度的培训、配置管理制度的培训、 采购制度的培训、产品功能的培训等。 第 11 页 共 35 页 5.2 入职培训 5.2.1 培训责任人 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 5.2.2 培训方式 集中讲解、参观。 培训前由员工在《培训会议签到表》上签字。培训完成 后,人力资源部将电 子版的各项制度发放给员工,并由员工在《制度文件签收表》签收。 必要时,入职培训后由人力资源部对新员工进行考核,并保留《入职培训考 核成绩表》存档。 5.2.3 培训内容 1) 公司概况: 公司发展史、企业现状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公司产品与经营理念、公司的 企业文化、公司的未来前景、组织架构、各部门的职能和业务范围。 2) 组织机构 公司组织机构概况,公司管理层情况介绍,各职能部门分工和定位。 3) 经营战略目标 向新员工介绍企业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经营战略目标; 4) 公司制度 第 12 页 共 35 页 考勤制度、休假制度、保密制度、薪资福利政策、报销流程、劳动合同签订、 转正流程、沟通渠道等; 给新员工培训《员工手册》《考勤与休假管理办法》《新员工入职与试用 期管 理办法》等。 5) 企业文化 公司各项团队活动介绍; 6) 实地参观 参观公司各部门工作环境,把新员工介绍给各部门的同事; 5.3 专业性培训 5.3.1 培训责任人 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新员工入职培训表》中列示的部门为准)。 5.3.2 培训方式 每两个月,集中面授讲解一次。 培训前,新员工填写《培训会议签到表》。 培训后,相关部门向新员工发放 电子版制度文件,并由新员工签收。 5.3.3 培训内容 公司相关管理制度:《项目立项与结项管理办法》、《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 法》、 《配置管理制度》《项目采购管理办法》《办公用品采购管理办法》…… 第 13 页 共 35 页 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产品特性、产品定制方法等。 6 新员工试用期管理 6.1.1 新员工培养计划 新员工入职后,部门经理指定的辅导员要对其有目的的进行培养,以月度为 周期设定培养目标,填写《试用(考察)期员工培养计划》并作为新员工在试用 (考察)期间的考核依据。 《试用期(考察期)员工培养计划》的电子版由人力资源部发送给新员工作 为参考,纸质版在人力资源部留存。 6.1.2 试用期考核 员工在试用期间的考核流程如下图所示: 第 14 页 共 35 页 通常情况下,新员工入职为 3 个月试用期。试用期间的考核安排为: 1) 第一个月末和第二个月末,由新员工的辅导员和部门经理填写《试用期 员工月度考核表》,考核新员工的工作成果、工作态度、发展潜力。员 工 本人也进行自评。人力资源部负责汇总考核结果并反馈给员工和部 门经 理; 2) 第三个月,新员工试用期满之前,由人力资源部通知员工进行述职并填 写转正申请。新员工需按照述职内容要求准备述职材料,并在述职考评会 上进行讲解。述职考评会的参与人员包括:述职人辅导员、述职人部门经 第 15 页 共 35 页 理、人力资源部。以上人员参照《试用期员工培养计划》表,对述职人进 行考核打分,填写《试用期员工月度考核表》。 人力资源部汇总员工在试用期间的所有考核成绩,征求部门经理的转正意 见,并报分管领导和公司总裁审核。审核通过的员工可正常转正,审核不通过的 员工将根据具体情况延长试用期或予以辞退。 在试用期考核中,若新员工考核成绩未达到良好,人力资源部将对其进行重 点跟进,确定其不符合岗位要求时,将予以辞退。无法确定其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时,将延长其试用期再进行考核。 人力资源部对试用期间,月达到连续迟到 3 次,或者病事假累计达到 5 天 及以上的员工进行情况调查,明确其工作态度、身体状况等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对不符合岗位要求的试用期员工予以辞退。 实习期员工考核可参考试用期考核的流程。 7 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公司人 力资源部。 若公司现存相关管理制度与本办法有冲突,以 本办法为准。 第 16 页 共 35 页 附件一:新员工入职第一天确认表 【填表说明:该表由人力资源部在新员工报到时发放给员工,由员工按照表格内容找到 相 关负责人完成表格事项并签字,下班前由新员工交还给人力资源部存档】 名 人力资源部填写 所属部门 人力资源部填写 入职时间 人力资源部填写 部门经理 人力资源部填写 姓 序号 确 认 内 容 1 收集新员工个人信息资料(身份证、学历学位证、开户材料等) 人力资源部签字 2 向员工发放《员工详情表》并回收归档 人力资源部签字 3 部门经理代表部门欢迎新员工到来,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 部门经理签字 4 为新员工指定一名资深员工作为辅导员 辅导员签字 5 新员工的办公工位、电脑、电话准备完毕 网络管理员签字 6 开通电子邮箱,发放公司通讯录,并告知新员工使用方法 前台签字 7 录入门禁指纹,并告知新员工使用方法 前台签字 8 辅导员布置新员工一周内的工作 部门经理签字 9 辅导员带领新员工吃第一餐 辅导员签字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 17 页 共 35 页 负责人签字 新员工签字确认: 人力资源部签字确认: 日 第 18 页 共 35 页 期: 附件二:新员工入职一周反馈表 【填表说明:该表由人力资源部发放给新员工,由新员工在入职一周内填写完成,并交 到 人力资源部存档】 名 人力资源部填写 所属部门 人力资源部填写 入职时间 人力资源部填写 计划提交时间 人力资源部填写 姓 序号 确 认 内 容 1 部门经理与新员工至少进行一次非正式谈话,介绍新员工的主要 负责人签字 部门经理签字 工作内容,工作要求; 2 部门经理向新员工介绍其上级、下属、同事;并向新员工介绍其 部门经理签字 他部门的负责人、主要合作的同事 3 新员工的辅导员向新员工介绍公司业务、工作流程、工作职责、 辅导员签字 权限等; 4 新员工的辅导员已经完成对其的培养计划 辅导员签字 5 人力资源部与员工签订完毕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 人力资源部签字 6 《员工手册》已经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新员工并由员工签收 人力资源部签字 7 《通讯录》已发送给新员工 行政部签字 你是否已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及各部门功能? □是 □否 你是否已清晰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 □是 □否 你是否已熟悉公司办公区的情况? □是 □否 你是否已认识部门里所有的同事? □是 □否 你今后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是否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是 □否 第 19 页 共 35 页 你是否明白试用期间的工作目标? □ 是□否 对公司、部门的意见或建议: 新员工签字确认: 人力资源部签字确认: 日 第 20 页 共 35 页 期: 附件三:员工入职详情表 【填表说明:该表由人力资源部发放给新员工,请新员工认真详细填写,填写完成后交 还给人力资源部存档】 员工证号码 人事部门填写 所属部门 人事部门填写 入职日期 人事部门填写 职 位 人事部门填写 转正日期 人事部门填写 离职日期 人事部门填写 个人照片粘贴 (一)员工基本信息(请认真详细填写) 姓 名: 性 别: 出生日期: 民 户口所在地: 有效期至: □本市城镇 □本市农村 市工作居住证》 □无 身高: 身份证号: 发证机关: □外省市城镇 户口性质: □外省市农村 是否有《北京 □有,有效期至 参加工作时间: 政治面貌: 族: 出 生 地: 总工龄: 最高学历: 宗教信仰: 体重: 血型: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家庭住址: 邮 联系电话(手机): 话: 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 □离异 □丧偶 (二)家庭状况 第 21 页 共 35 页 政 编 码 : 住 宅 电 姓 名 关系 年龄 工作单位/职务 (三)教育经历(请从高中开始写起) 起止时间 学校名称 专 业 所获证书(毕业证/学位证) (四)培训/考试经历 起止时间 培训/考试内容 所获培训/资格证书 (五)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服务起止时间 第 22 页 共 35 页 职务/职位 离职原因 (六)劳动关系情况 是否与前用人单位已经书面解除了劳动合同:□是 □否 是否与前用人单位签订了书面竞业禁止协议:□是 □否 (七)紧急联络人(请认真详细填写) 紧急联络人姓名: 与紧急联络人的关系: 单位: 联络人工作 职务: 联络电话: 紧急联络人通讯地址: (八)其他技能 □驾驶 □财会 □速记 □其他: 第 23 页 共 35 页 声明:本人在此详情表中所填写内容均属实,如有虚假,自愿受到公司辞退处理。本 人授权公司调查上述资料的真实性。 员工签字确认: 日 期: 特别提醒:下列信息如有变动,请在一周内通知人力资源部进行变更,因本人未及时 通知人力资源部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员工本人承担: 1) 姓名; 2) 身份证号码; 3) 婚姻状况; 4) 职称、从业资格; 5) 培训结业或进修毕业; 6) 本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7) 紧急联络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8) 工作居住证; 员工签字确认: 日 期: 第 24 页 共 35 页 附件四:新员工入职培训表 【填表说明:该表由人力资源部发放给新员工,由新员工按照表格内容进行培训,培训 完 成后找到相关负责人签字,各项签字完成后交还给人力资源部存档】 名 人力资源部填写 所属部门 人力资源部填写 入职日期 人力资源部填写 提交日期 人力资源部填写 培训内容 计划完成时间 负责人签字 姓 员工手册 入职第一个月 员工签收 入职培训 入职第一个月 人力资源部签字 员工考勤与休假管理办法 入职第一个月 人力资源部签字 员工入职与试用期管理办法 入职第一个月 人力资源部签字 项目立项与结项管理办法 入职第二个月 项目管理部签字 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入职第二个月 项目管理部签字 项目采购管理办法 入职第二个月 资源采购部签字 配置管理规范 入职第二个月 质量控制中心签字 测试流程规范 入职第二个月 质量控制中心签字 第 25 页 共 35 页 实际完成日期 你对培训有何意见或建议? 新员工签字确认: 人力资源部签字确认: 日 第 26 页 共 35 页 期: 附件五:试用(考察)期员工培养计划 【填表说明:该表由新员工的辅导员在新员工入职一周内填写,作为新员工试用期考核 的依据,该表的电子版由人力资源部邮件发送给新员工参考,纸质版由人力资源部留 存。】 新员工姓名 人力资源部填写 所属部门 人力资源部填写 试用期开始日期 人力资源部填写 试用期截止日期 人力资源部填写 辅导员姓名 人力资源部填写 提交日期 员工填写 培 养 计 划 总体培养目标 第 一 月 第 二 月 培养 以页面设计部门为例:了解公司业务方向,熟悉本部门的业务流程,能在 目标 指导下完成页面设计。 具体 向其提供公司建设的网站网址,网站建设的流程制度、要求他进行网站 措施 项目的二级页面设计等, 培养 目标 具体 措施 第 三 月 培养 目标 具体 措施 第 27 页 共 35 页 部门经理对培 养计划的意见 签字/日期: 附件六:试用期员工月度考核表 【填表说明:辅导员评价和部门经理评价综合评分都达到 80 分以上时,表明该员工在 试 用期间表现良好。】 被考评人: 所属部门: 考评项 内 考评日期: 容 员工自评 辅导员 部门经 评价 理评价 权重 评分标准:10 分(卓越) 8、9 分(优秀) 7 分(一般) 6 分(不足) 1-5 分 (不良) 工作成果 (50%) 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见培养计划表) 30% 有明显的工作成果 20% 接受工作时,不推诿,努力完成 5% 对待工作有积极向上的态度,自发主动 工作态度 (20%) 5% 完成交代的任务 与同事合作时,不会过分强调自身利 益,努力化解矛盾以达成工作目标 5% 工作过程符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流 5% 程规范 发展潜力 能自觉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且未来技 第 28 页 共 35 页 6% (30%) 能水平将较快提升 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路清楚,逻 6% 辑性强 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不抛弃、不放弃, 6% 坚决达成目标 工作中遇到问题会主动思考,不会只是 6% 被动接受 能贯彻上级交代的工作,按照预定的计 6% 划完成预定目标 合 计 0 0 0 100% —— 考评人签字 第 29 页 共 35 页 附件七:试用期员工述职内容要求 1) 对公司的初步认识及感受 2) 入职以来,参与了哪些项目或工作任务,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3) 对部门定位、职责及管理现状的认识及建议 4) 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解决了?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5) 试用期间的工作饱和度为 %? 6) 对自己在职这段时间进行一下总结,工作的成果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7) 给自己在试用期的表现打个分并说明原因。(满分 100 分) 8) 对公司管理或其他方面的建议 9) 结合公司发展现状及规划,本人 3 年内的职业规划; 第 30 页 共 35 页 第 31 页 共 35 页 附件八:员工转正申请表 名 人力资源部填写 所属部门 人力资源部填写 入职日期 人力资源部填写 提交日期 员工填写 姓 试用期时间 年 月 日 —— 年 月 试用期工作总结(本人填写) 试用期考核结果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不足(见该员工月度考核表) 部门经理意见 □ 提前转正 □ 按期转正 □ 延长试用期 □ 辞 退 签字/日期: □ 提前转正,转正日期为 人力资源部意见 □ 按期转正 □ 延长试用期( 年 )个月 月 日 □ 辞 退 签字/日期: 领导审批意见 分管领导意见 第 32 页 共 35 页 日 签字 / 日期: 公司总裁意见 签字 / 日期: 附件九:开通电子邮件通知单 【填表说明:该表分为两份,上表填写完成后由人力资源部存档,下表由行政部存 档。】 姓 名 所属部门 入职日期 申请日期 电子邮箱用户名 初始密码 登录地址 1、邮箱命名规则:英文名或中文姓名的拼音; 2、邮箱开通后请及时修改密码; 温馨提示 3、邮箱容量为 30M,请及时清理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以 免 因为邮箱满载而接收不到新的邮件; 4、建议使用 Foxmail,Outlook 等邮件客户端软件来收发邮 件; 5、如有问题,请咨询公司网络管理员,电话……。 第 33 页 共 35 页 邮箱已开通,我已知使用方法并收到了公司通讯录。 员工签字确认 签字/日期: -------------------以下为行政部存档----------------姓 名 性 别 所属部门 出生年月 入职日期 电子邮箱用户名 身份证号码 移动电话 邮箱已开通,我已告知新员工使用方法并已向该员工发放了 行政部确认 通讯录。 签字/日期: 【新员工邮箱开通后,请及时告知新员工,并及时向其发送公司通讯录。】 附件十:新员工银行开户材料表 【填表说明:该表由新员工填写,人力资源部收集并提交财务部,作为工资发放的依 据。】 姓 名 性 所属部门 别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 第 34 页 共 35 页 身份证复印件粘贴处 浦发银行卡号 — — — 银行卡复印件粘贴处 作为个人工资发放的依据,我保证以上内容真实准确。 员工确认 员工签字确认: 第 35 页 共 35 页 日期:

35 页 373 浏览
立即下载
试用期考核管理规定

试用期考核管理规定

试用期考核管理规定 编制部门:人力资源部 编制人: 编制日期: 执行日期:自下发之日起 制度审批人: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3 第二章 普通员工试用期考核……………………………………………………3 第三章 管理人员试用期考核…………………………………………………6 第四章 其他………………………………………………………………………8 第五章 附则………………………………………………………………………8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了对北京田永成医疗美容连锁机构所有新员工在试用期内的工作业绩、能力、态度有一个 公平、客观的评价,了解其职业倾向,并为新员工的转正去留及转正定级提供依据,特制订本 管理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北京田永成医疗美容连锁机构 第三条 原则 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注重过程定性考核与注重结果定量考核相结合原则; 多角度考核原则; 第四条 试用期考核周期 1、详见《试用期员工(周)月考核表》,第一月进行周跟踪考核,次月起改为月度考核。 2、根据公司规定,所有人员试用期均为 3 个月,表现优秀者经主管部门申请可提前转正但 试用期最短不得少于 1 个月。 第二章 普通员工试用期考核 第五条 定义 普通员工指部门负责人(不含)以下人员。 第六条 试用期工资标准及待遇 试用期工资:标准月度工资的 80%,转正考核合格实行标准工资; 2 福利:试用期期间享受社会保险;享受相应餐补、加班费、部分员工住宿等福利待遇 第七条 各相关责任人职责分工 1、人力资源部 负责试用期员工考核的组织管理; 向考核指导人发放相关考核表; 考核结果通知及考核面谈; 试用期员工转正(辞退)的办理; 对考核过程中公平、公正性进行监督,以保证考核质量; 对考核结果及考核标准等相关文件和表单进行存档。 2、各部门负责人 布置新员工在试用期期间的主要工作任务,并审批新员工试用期各阶段的工作计划; 指定指导人并监督指导人对新员工的指导和评价工作; 给予新员工试用期各阶段考核评分及评价; 对新员工提出指导意见; 及时向人力资源部反馈关于新员工的转正意见; 配合试用期内对新员工的相关培训。 3、入职引导人(可为部门负责人) 帮助试用员工熟悉公司环境、相关制度。 帮助试用员工熟悉岗位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进行相应的指导; 定期或不定期的与试用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最新动态; 对试用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4、试用员工本人 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部门负责人、入职引导人开展相关工作; 第八条 试用期考核安排 试用期考核共有六次:试用期第一月进行周跟踪考核,次月起改为月度考核。 每阶段考核结束后于两个工作日内送达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负责以后工作跟进,直接 主管负责面谈。 试用期考核的具体安排如下表: 试用期考核阶段 试用期第一次考核 试用期第二次考核 试用期第三次考核 试用期第四次考核 试用期第五次考核 转正考核 重点考察内容  责任心  纪律性  专业知识与技能  沟通与协作  工作完成情况  工作能力 时间节点 考核表 入职第 1 周 试用期员工跟踪考核表 入职第 2 周 试用期员工跟踪考核表 入职第 3 周 试用期员工跟踪考核表 入职第 4 周 试用期员工跟踪考核表 入职第 2 个月 试用期员工跟踪考核表 入职第 3 个月 试用期员工转正审批表 3 考核评价人及相关  指导人及部门负责人评 价与面谈  自我评价及改进计划  结果反馈人力资源部, 进行相关的工作  指导人及部门经理评价 及转正建议  自我评价  人力资源部办理相应手 续 说明:表中时间节点适用于试用期为三个月的普遍情况,其他情况由人力资源部酌情安排。 第九条 考核流程 1、在新员工入职之前,部门负责人指定新员工的指导人(未指定指导人由部门负责人担任 指导人); 2、新员工在办理入职当天,在人力资源部领取《员工入职导读》 3、新员工由部门负责人引见指导人,布置新员工试用期的工作任务, 4、在新员工入职后第 1 周开始到第 2 个月结束,必须按照公司规定找部门负责人领取《试 用期员工跟踪考核表》,并填写完整,由部门负责人评定后,提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视 情况和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处理意见。 5、人力资源部会在新员工转正前至少两周前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并发送《试用期员工转 正申请表》; 6、部门负责人指导新员工完成《试用期员工转正申请表》的填写并给予转正建议,最迟在新 员工试用期满前 3 天必须提交给人力资源部; 7、人力资源部根据相关考核意见,通知新员工办理转正手续或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条 试用期考核应用 1、试用期考核得分以部门负责人的评分为主,指导人有建议权, 2、试用期考核满分均为 100 分,不同分值分别对应 A、B、C、D,4 个等级,对应关系如下表: 考核总分 96-100 86-95 70-85 0-69 绩效等级 A (优秀) B (良好) C (基本合格,有待改进) D (不合格) 3、考核结果应用 阶段考核不合格者,属于不符合公司录用条件,公司予以解聘处理,连续优秀者,公司予 以重点培养,可酌情缩短试用期,提前转正。 第三章 管理人员试用期考核 第十条 定义 管理人员指部门负责人(含)及以上人员。 第十一条 试用期工资标准及待遇 试用期工资:标准月度工资的 80%,转正考核合格实行标准工资; 福利:试用期期间享受社会保险;享受相应餐补、加班费、部分宿舍等福利待遇 第十二条 各相关责任人职责分工 1、人力资源部 负责试用期员工考核的组织管理; 向考核指导人发放相关考核表; 考核结果通知及考核面谈; 试用期员工转正(辞退)的办理; 对考核过程中公平、公正性进行监督,以保证考核质量; 4 对考核结果及考核标准等相关文件和表单进行存档。 2、总经理 管理人员的主管领导即为总经理; 布置新员工在试用期期间的主要工作任务,并审批新员工试用期各阶段的工作计划; 指定指导人并监督指导人对新员工的指导和评价工作; 给予新员工试用期各阶段考核评分及评价; 与新员工进行面谈,对新员工提出指导意见; 及时向人力资源部反馈关于新员工的转正意见; 帮助试用期员工熟悉公司环境、相关制度; 帮助试用期员工熟悉岗位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进行相应的指导; 定期或不定期的与试用期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最新动态; 对试用期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3、试用员工本人 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开展相关工作; 第十三条 考核流程 1、在新员工入职之前,总经理指定新员工的指导人(未指定指导人由总经理担任指导人); 2、新员工在办理入职当天,在人力资源部领取《员工入职导读》 3、新员工由总经理引见指导人,布置新员工试用期的工作任务, 4、人力资源部会在新员工转正前至少两周前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并发送《试用期主管转 正申请表》; 5、新员工完成《试用期主管转正申请表》的填写,总经理给予转正建议,最迟在新员工试用 期满前 3 天必须提交给人力资源部; 6、人力资源部根据相关考核意见,通知新员工办理转正手续或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 试用期考核应用 1、试用期考核得分以总经理的评分为主,指导人有建议权, 2、试用期考核满分均为 100 分,不同分值分别对应 A、B、C、D,4 个等级,对应关系如下表: 考核总分 96-100 86-95 70-85 0-69 绩效等级 A (优秀) B (良好) C (基本合格,有待改进) D (不合格) 3、考核结果应用 阶段考核不合格者,属于不符合公司录用条件,公司予以解聘处理,连续优秀者,公司予 以重点培养,可酌情缩短试用期,提前转正。 第四章 其他 第十六条 试用期间出现以下情况,视为试用期考核不合格 无故旷工 2 天(含 2 天)以上; 试用期间事假超过 5 天(含 5 天)以上的; 试用期间考核不合格者; 第十七条 申诉机制 试用期间如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不服,可直接向主管领导、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 5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其它与之冲突之规定即作废。 第十九条 本管理规定最终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 附件:1、试用期员工(周)月跟踪考核表 2、试用期员工转正审批表 3、试用期主管转正审批表 附件 1: 试用期员工周(月)跟踪考核表 员工姓名: 部门: 上级主管: 入职时间: 考核时期:第( ) 年 月 日至 岗位: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请试用期员工填写下述问题: 1、本周(月)对公司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了解,以及与自己的预期有哪些偏差: 6 2、本周(月)主要完成的工作以及所完成这些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3、本周(月)遇到的问题: 4、本周(月)有哪些收获: 5、下周(月)的计划和目标: 6、对公司的意见或建议: 试用期员工(周)月跟踪考核表 评分 项目 认同 度 适应 性 直接上级评 评分 级评分 分依据(列 40% 60% 举实例) 5         5         5         分值 际 得 分 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流程规范,即使有不 能完全认同的情况,也能通过适当方式反馈的相关部门 和人员,没有一味的抱怨,牢骚和批判 能适应新公司,新同事,新岗位,新文化的转换,尽快 融入公司当中,并逐渐游刃有余的开展工作 纪律 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严 服从 格按照各项工作流程办理工作;按照规定提交各项工作 性 直接上 标准 细则解释 实 个人 报表和数据等,服从上司的安排,不主观不自我 7 积极 始终对工作保持激情和热情,每天都能以良好的精神状 主动 态投入工作,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 性 业务 技能 独立完成所分派的工作,按时、按质、按量的提交工作成 塑性强,体现出在公司长期发展的意愿 效果     15     15         10         15         15         5         100           果 潜力 工作   掌握扎实的业务知识,具有优秀的业务操作能力,可以 工作中能举一反三,具有较好的领悟力和执行能力,可 管理   意识,主动推进自己的工作 发展 时间 10 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能充分利用时间,重视 工作效率,掌握轻重缓急,当日事当日毕,不拖延,不 耽误、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能担负一些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工作,且完成的各项指标 令人满意,得到各方的一直好评和认可,工作细致认 真,虚心学习。且学习能力强 工作 对各项工作能高效完成,配合其他部门,工作没有延 能力 误,不出现差错,未收到投诉 同公司各个层面的同事都能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工 团队 作开展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也帮助,同时也积极配合他人 合作 的工作,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没有任何个人及部门本位 主义     部门负责人(或总经理)意见: 人力资源部意见: 沟通改进意见:(主管领导填写) 员工认可签字: 附件 2: 试用期员工转正审批表 姓名 性别 部门 岗位 年龄 入职日期 个人工作总结及评价(可于背面续写): 8 学历 一、试用期内主要工作表现或工作业绩 二、下阶段总体工作目标及具体思路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转正考核评价 评价要素 评价子要素 能力 专业能力(20 分) 工作态度 制度执行(10 分) 得分 主管 60% 员工 40% 9 要素综合得分 团队意识(10 分) 工作积极性(10 分) 执行力(10 分) 学习能力(10 分) 工作质量(20 分) 工作业绩 工作效率(10 分) 优秀建议加分 (10 分) 得分总计 最终得分 部门主管/经理意见: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人力中心经理意见: □同意转正,拟定薪资级别: □不同意转正,建议: □延长试用期 □劝退 管理\运营中心副总意见: 10 试用期员工转正评价表 评价要素 考核要素定义(A:合格;B:一般;C:不合格) 考核分数定义:60 分以上为合格;0—59 分为不合格 A: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公司的业务知识、掌握娴熟的专业技术(15---20) 专业能力 能力 20% B: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业务知识、专业技术一般(7---14) C:业务知识、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很低(0---6) A:能够很好的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8---10) 制度执行 10% B:基本上能够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4---7) C:在执行公司的制度方面有所欠缺(3 分以下) A: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大局观念,与人友好相处,主动配合团队工作(8---10) 团队意识 10% B:有一定的团队意识,愿意合作,合作效果一般(4---7) C:团队意识一般,合作效果不好,难以相处(3 分以下) A:工作积极性很高,能在无详尽批示和无人监督下,积极的面对工作和挑战(8---10) 工作 工作积极性 态度 10% B:有一定的工作积极性,能够自行处理常规工作,极少须监督(4---7) C:工作积极性一般,对待工作有推诿现象,对存在问题屡教不改(3 分以下) A:对上级的指示反应迅速,能够坚决执行,且反馈及时(8---10) 执行力 10% B:对上级的指示有较快速反应,能够按期执行,有反馈(4---7) C:对上级的指示反应迟钝,不执行,无反馈(3 分以下) A:非常强烈的学习意愿,学习效率高,并能很好的运用(8---10) 学习能力 10% B:愿意去学习,学习效率尚可,能自觉运用到工作中去(4---7) C:不愿意学习,即使学习效率也不高(3 分以下) A:能够完全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15---20) 工作质量 20% B:基本上能够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7---14) C:完成工作的质量一般(6 分以下) A:工作的效率很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8---10) 业绩 工作效率 10% B:基本上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4---7) C:不能够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所欠缺(3 分以下) 提出优秀的工作 建议(加分项) 附件 3: 每提出一条优秀的工作建议,可根据建议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加 1—2 分,最多加 10 分 试用期主管转正审批表 11 姓名 性别 部门 岗位 年龄 学历 入职日期 个人工作总结及评价(可于背面续写): 一、试用期内主要工作表现或工作业绩 二、下阶段总体工作目标及具体思路 申请日期: 转正考核评价 12 年 月 日 评价要素 评价子要素 得分 能力 专业能力(20 分) 备注 制度执行(10 分) 团队意识(10 分) 工作态度 工作积极性(10 分) 执行力(10 分) 学习能力(10 分) 工作质量(20 分) 工作效率(10 分) 工作业绩 优秀建议加分 (10 分) 得分总计 最终得分 评定人意见: 评定人: 试用期主管转正评价表 评价要素 考核要素定义(A:合格;B:一般;C:不合格) 13 年 月 日 考核分数定义:60 分以上为合格;0—59 分为不合格 A: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公司的业务知识、掌握娴熟的专业技术(15---20) 能力 专业能力 20% B: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业务知识、专业技术一般(7---14) C:业务知识、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很低(0---6) A:能够很好的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8---10) 制度执行 10% B:基本上能够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4---7) C:在执行公司的制度方面有所欠缺(3 分以下) A: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大局观念,与人友好相处,主动配合团队工作(8---10) 团队意识 10% B:有一定的团队意识,愿意合作,合作效果一般(4---7) C:团队意识一般,合作效果不好,难以相处(3 分以下) A:工作积极性很高,能在无详尽批示和无人监督下,积极的面对工作和挑战(8---10) 工作 工作积极性 态度 10% B:有一定的工作积极性,能够自行处理常规工作,极少须监督(4---7) C:工作积极性一般,对待工作有推诿现象,对存在问题屡教不改(3 分以下) A:对上级的指示反应迅速,能够坚决执行,且反馈及时(8---10) 执行力 10% B:对上级的指示有较快速反应,能够按期执行,有反馈(4---7) C:对上级的指示反应迟钝,不执行,无反馈(3 分以下) A:非常强烈的学习意愿,学习效率高,并能很好的运用(8---10) 学习能力 10% B:愿意去学习,学习效率尚可,能自觉运用到工作中去(4---7) C:不愿意学习,即使学习效率也不高(3 分以下) A:能够完全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15---20) 工作质量 20% B:基本上能够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7---14) C:完成工作的质量一般(6 分以下) 业绩 A:工作的效率很高,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8---10) 工作效率 10% B:基本上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4---7) C:不能够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所欠缺(3 分以下) 提出优秀的工作 建议(加分项) 每提出一条优秀的工作建议,可根据建议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加 1—2 分,最多加 10 分 14

14 页 401 浏览
立即下载
试用期法律风险案例分析

试用期法律风险案例分析

试用期法律风险案例分析 一 试用期如何约定 1 三类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并非所有的劳动合同均可约定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短期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及非全日制劳动合 同不得设置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以完成一定工 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 期。”第七十条规定 “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2 试用期不能单独设定   实践中某些单位与劳动者只签订试用期合同,也有人称之为“空城 计”,针对这类现象,《劳动合同法》也做了明确规定,明确该试用期并 非试用期而是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试用 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 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3 只能试用一次   实践中某些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反复约定试用期,反复试用,有人称之 为“连环计”,《劳动合同法》确立了一次试用期制度,《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 期。”一次试用制度在实践中引发的争论比较多。 首先,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就是对于二次雇佣的(即某个员工 从公司离职一段时间后再次加盟),能否与该劳动者再次约定试用期?对 此,各界看法不一,从《劳动合同法》的文意来看,并未留下任何活口, 应当理解为不允许例外情形的出现。   其次,实践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案例:一家公司与新进员工均是签订 三年的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这种情形最长可以约定六 个月试用期。然而,如果与每位员工均约定六个月试用期的话,在招工时 会遇到困难,员工的抵触情绪也比较大。在新员工中,大部分人通过三个 月的试用便可以达到公司的要求,只是对于极少部分员工无法达到。因此, 为了吸引人才及不让大多数人产生不满情绪,公司统一与新员工约定试用 期为三个月而非六个月。   不过,对于这极少部分员工,公司也愿意再给予一次机会,如果三个 月考核达不到公司的要求,则公司可以不立即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而希望 与员工协商将试用期延长至六个月,如果六个月满前能够达到公司的要求, 也可顺利转正。那么公司能否与新员工协商一致将试用期延长至六个月呢?   能否协商延长至六个月,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在三个月的试用 期内,则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将试用期从三个月变更为六个月,这是一 种试用期的变更,还是只约定了一次试用期。而如果是已经过了三个月试 用期,则不能再将试用期延长至六个月,因为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已经 结束,此时如果再延长试用期至六个月的话,相当于再约定一次试用期, 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再次,在实践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新进员工刚入职不久便不 幸生病住院,而等其出院后重新进入工作时,可能还有几天试用期便将届 满甚至早已过了试用期?实际上,员工根本没有进行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当然也没有能够考核,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公司能否延长试用期呢?在 这种情形下,公司不能单方延长试用期,只能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延长, 而且在本案中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延长试用期,需要满足以下两大要件: (1)双方原本约定的试用期不满其劳动合同期限所允许的最长的试用期长 度;(2)在试用期内能够协商一致。   最后,在实践中,升职后能否再次约定试用期也经常会成为一个疑问, 比如,张某原本为某公司的销售主管,由于销售业绩出色,公司决定将其 他破格提拔为销售经理,这时公司能否与其再次约定试用期?答案是显然 否定的,不能再与其约定试用期。在本案中,做销售主管固然出色,但是 谁能够保证在销售经理的位置上同样出色呢?如果他不能胜任销售经理的 岗位,如何处理?用人单位如何应对这种风险呢,对于这种升值的情形, 劳资双方可以约定一个转岗考核期或者称为转岗考察期,在考核期或者考 察期内,如果经过考核或者考察,能够胜任新的岗位的话,则予以转正。 如果为经过考核评估不能光胜任新的岗位的话,则可以回到原先岗位。这 里想要注意的是,这里只能够回到原岗位,而非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 动合同。 4 试用期期限与劳动合同期限挂钩   针对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滥设试用期期限的现象,《劳动合同法》采 取了试用期期限的设定须与劳动合同期限挂钩的模式,《劳动合同法》第 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 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这里的“以上”包括本数,“不满”不包括本数。  5 试用期期限严格限定   针对实践中有些单位与劳动合同对于试用期工资随意进行约定的现象, 《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此也做了特别限制,试用期 内工资不得低于一定的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及《劳动合同 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 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 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关于试用期工资的标准,实质 上是做了两大限定:一是选择性限定,即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 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满足二者之一便 可以;二是强制性限制,即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6 试用期约定违法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试用期的约定违法,那么用人单位将承担 不利的法律后果。《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 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 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 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王先生经层层面试,被一家公司录用。经双方协商,公司与王先生签 订了为期 3 年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 3 个月。   然而,劳动合同履行不到 2 个月,这家公司因经营战略调整,忽然决 定裁员。包括王先生在内的许多公司新进人员,均被列入了裁员名单。当 公司正式将裁员决定通知王先生时,王先生提出,公司应补偿他 2 个月的 工资,理由是公司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没有提前 30 日通知他,应支付一 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此外,公司在试用期无理由辞退他属于违法解除, 应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对于王先生的要求,公司当场予以拒 绝,认为公司在试用期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补偿金。王先 生因此将公司诉至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首先公司并没有在试用期证明王先 生不符合录用条件;再者王先生没有发生过失性辞退,患病或非因工负伤 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工作的,不能胜任工作,经 培训或者调整工作仍不能胜任的等情形;最后公司的裁员情况和程序也不 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所以依法认定公司的辞退行为违法,应支付王先生 自入职起的双倍赔偿金。 用人单位要明确一点:试用期的员工不能随便辞退。《劳动合同法》 规定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前 3 天通知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很多用人单位 错误的理解为企业提前 3 天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用 人单位试用期辞退员工也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否则要承担不利后果。   第一种合法情形: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此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第二种情形:过失性辞退,此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无需支付任 何经济补偿金;   第三种合法情形: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 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工作的;此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解除劳动 合同经济补偿金或者代通知金;   第四种合法情形:不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者调整工作仍不能胜任的。 此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理论上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或者代 通知金,因为此种情况下,单位操作上往往也可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 动合同;   其他“合法”情形: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经济性裁员,对于不在试用期 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上述情形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法律没有明确试 用期的员工是否适用。 商业计划书 http://www.chnci.com/syjhs 商业计划书范文 http://www.51kybg.com/syjhs/ 可行性分析报告 http://www.qfcmr.com 市场调查 http://www.51kybg.com

3 页 354 浏览
立即下载
试用期辞退员工的正确方法

试用期辞退员工的正确方法

试用期辞退员工的正确方法 在试用期内辞退员工,是许多公司在解聘员工中经常使用的杀手锏。在公司管理层的 概念中,公司并没有承诺员工什么,想让你离开就可以让你离开。因为试用期双方关系不 确定,可以随便解除劳动关系。其实,有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劳动合同法》第 21 条规 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的精神是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试用期的员 工的劳动合同。言外之意,用人单位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能依据第 40 条第 3 项(即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双方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依据第 41 条 的规定 (即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要想解除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 39 条规定的 6 种和第 40 条规定的 2 种情形共 8 种情形之一,否则就是违法的。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以下 是小编收集的一些知识,教您如何正确辞退员工。 试用期辞工风险防范  用人单位可以用来解除试用期员工合同的,比较常用的理由就是用人单位证明劳动者不符 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也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辞退劳动者的一项特权   但是,这也是最容易被用人单位忽视的关键点。用人单位要避免试用期辞退员工的败诉风 险,必须在这一关键点上下功夫。 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招聘时:变“事后考核”为 “事前考察”    在实践中,很多企业招聘员工不太注重录用前的应聘员工评估和考察工作,习惯于把 工作放在事后考核,即先把员工招进来再说,如果不合适就在试用期辞退。其实,这种做 法是危险的,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法》背景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尤其是试用期的劳 动合同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在这种背景下,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必须转变观念,变 “事后考核”为“事前考察”,尤其是对一些重点员工,招聘时要慎重,要做好员工的背 景调查工作,把好面试关,重要岗位由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联合面试,确保能招到合适 的人员。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还必须事先对录用条件进行公示。公示,简单说来, 就是要让员工知道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就是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员 工知道了本单位的录用条件。那如何进行公示呢?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通过招聘公告来公示,并采取一定方式予以固定,以便为诉讼保留证据; (2)招聘员工时向其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 (3)劳动关系建立以前,通过发送聘用函的方式向员工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其签字确 认; (4)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录用条件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等。    录用后:试用期考核,定期+不定期    录用条件明确并向劳动者公示后,接下来就要进行试用期的考核。因为用人单位要解 除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而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需要 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当然,考核需要围绕事先设定的录用条件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可 以采用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届满前:员工去或留必须做选择    经过试用考核,如果暂时还难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不能通过延长试用期来 继续考核。因为“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仅仅限于在试用期内可用,一旦超过 试用期,用人单位就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试用期届满前,必须对试用期的员工去留做一个选择,如果不太符合录用条件的, 需要按照“从严控制”原则在试用期内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当然,用人 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找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地方。    录用前:将“录用条件”具体化、书面化 我们已经提到,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比较常用的是,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 符合录用条件。因此,企业要想利用这一法律规定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就必须在招聘时对 录用条件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对录用条件一定要明确化、具体化。切忌一刀切以及将录 用条件空泛化,抽象化。 比如说符合岗位要求,就不能仅仅说符合岗位要求,而应该把岗位要求是什么,怎么 衡量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固定下来。“录用条件”应该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所谓“共性” 即所有岗位的员工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比如诚实守信,在应聘的时候如实告知自己与 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自己的教育背景、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等。所谓“个性”即每个 企业、每个岗位或者职位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有的有学历要求,要求获得相应证书 ;有的 有技术的要求,比如能符合企业招聘时对岗位职责的描述等等。“录用条件”的共性可以 通过规章制度进行明确,“录用条件”的个性则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单独的协议等进行明 确。

2 页 338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在员工试用期间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在员工试用期间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企业在员工试用期间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考察、用以确定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录用条 件或求职要求而约定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 6 个月的考察期。试用期不是劳动合 同的必备条款,属于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内容,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和考 察。很多人认为只有在签订劳动合同及员工管理等方面才存在法律风险,试用 期的风险往往被所忽视,然而越来越多的由试用期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让我 们必须重视隐藏在试用期的法律风险,防范于未然。  试用期间企业一般存在哪些用工风险呢?  一、不签订劳动合同;   在实践中,很多企业认为:在试用期内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只是以口头或 是在入职登记表、员工手册中载明试用期等方式约定试用期,这样企业就会在 劳动争议中占主动地位。其实企业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 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由此可以看出, 除了在书面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外,其他形式一般不会被法律认可。如企 业在试用期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会被法律认定为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 实劳动关系,企业将会付出双倍工资或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风险。  二、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有的企业会想: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对于企业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我与员工 签订一个单独的试用期合同,是不是就可以避开法律规定?答案是否定的,根 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的规定,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 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也就是说企业放弃了试用期,所谓单独的试 用期合同实为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则需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对于企业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  三、延长试用期期限  在试用期期间,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式状态,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防范用工风险, 但有时却往往被企业滥用,比如企业单方面延长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 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 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因此,企业是不 能超标准约定试用期的,超过法定部分的无效,企业还有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 赔偿金,违法约定试用期已履行的,按照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违法月数 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对于企业来说,因更多将眼光放在如何巧妙设置合同期 限,使试用期最长,试用期选择最好避开节假日,这样考察员工的时间就可相 当较多。  四、试用期内降低福利待遇 1、试用期工资低于法定标准  有的企业认为试用期不是正式用工,可少给工资甚至不给工资,社保就更不用 上了。应当明确:企业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类岗位最低 档工资或合同约定的 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由此 看来,企业在试用期发放的工资并不是随意决定的,必须要符合两个标准,第 一个标准是最低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 分之八十,第二个标准是按照前面计算出的试用期工资还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 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为了避免企业在试用期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过高,针对《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 的规定,建议企业进一步细分公司岗位,通过制定具体详细的职位等级和工资 等级来避免相应的法律风险,另外还可就奖金或效绩工资等通过绩效考核按月 确定,在劳动合同上只约定基本工资,这样就为企业在以后相应的纠纷中争取 了主动。   2、不为员工缴纳社保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第七十二条规 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为劳动者缴 纳社会保险费。因此一旦企业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签订了劳动合同,就要依 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现实中很多企业或是心存侥幸或是没有重视,都没有 为试用期的员工缴纳社保,但从发生的很多案例来看,员工在试用期期间发生 工伤而引发的纠纷非常多,企业莫要因小失大,一旦意外发生,和几个月试用 期的社保费相比,对员工的赔偿费将是很大的数额。  3、不让员工享受医疗期待遇  医疗期,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依法享有停止工作治 疗休息的时间。前面已经多次提到,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一个不同阶段, 并不影响双方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认定。因此试用期的员工也应享受企业为其缴 纳社保等待遇,医疗保险也属于其中,试用期员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企业是 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 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劳动者 不要求履行或劳动合同已不能履行的,用人单位已依劳合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 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后,劳动合同 解除或者终止。 因此针对试用期患病或非因公负伤的员工,企业的做法是按 规定给予员工相应的医疗期,待期满后,如果员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 事另行安排的工作时,才能以“不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支付经济补 偿金;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身工伤事故,应当给予工伤保险待遇。如用人 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的工伤保险项目和标准支付 费用。  五、解除劳动合同      有的企业认为,试用期间既然是双方互相了解的过程,那么我就可以 随时随意解除,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 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 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也就是说,只有在 试用期员工存在重大过错、医疗期满不能胜任工作、或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的情 形下,企业才可以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要解除劳动合同,首先要证 明自己对该职位有录用条件,同时对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还负有举证义务。 企业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要记住两点,一是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要符合法 定程序;二是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建议用人单位在员 工开始工作前告知其录用条件,同时在工作中要做好试用期员工的考核记录, 不能仅以试用期不合格的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3 页 336 浏览
立即下载
职业规划培训课件模板

职业规划培训课件模板

LOGO 职 业 规 划 职业生涯规划 / 人生规划 PPT 汇报人: 日期: 2 01 个人成长历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岗位主要职责 02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3 04 以前工作业绩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以后工作规划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3 第一部分 个人成长历程 PART 01  个人简历  学习经历  工作经历  培训经历 4 个人简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个人能力 执行力 团队协作 代用名 80% 所属部门 & 公司职位 个人简介: 59%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个人形象 95%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获得荣誉 : 产品推广 100%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5 成长过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2008 NOW 2012 2014 2011 2007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2008 2007 NOW 2012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2011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2014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单击填加内容 6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7 时间线模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月份 2006 成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 本描述 月份 2011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月份 2012 月份 2010 月份 2008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 本描述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月份 2015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 详细文本描述 8 第二部分 岗位主要职责 PART 02  填加标题  填加标题  填加标题  填加标题 9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 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 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点 击 输 入 简 要 文字 内 岗位 职责 容 , 文 字 内 容 需概 括 精 炼 , 不 用 多 余的 文 字 修 饰 , 言 简 意赅 的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 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 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 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 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10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优势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 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 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机会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 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 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S O W T 劣势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 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 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风险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 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 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11 头脑风暴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填加 标题 12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单击此处添 单击此处添 单击此处添 单击此处添 加文本,单 加文本,单 加文本,单 加文本,单 击此处添加 击此处添加 击此处添加 击此处添加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13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填加 标题 14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单击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标题 添加 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15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 + =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16 第三部分 以前工作业绩 PART 03  填加标题  填加标题  填加标题  填加标题 17 工作业绩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前期工作 参与项目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市场部分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修饰。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修饰。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修饰。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 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 字修饰。 字修饰。 字修饰。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修饰。 修饰。 修饰。 18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01 02 03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19 项目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项目 分析 单击此处填加文字内容 存在问题一? 单击此处填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填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填加文字内容 存在问题二? 存在问题三?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 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单击此处填加文字内容 ………… 20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添加标题 1 添加标题 2 添加标题 3 21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文本单击添加 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添加文本单 击添加文本单击 添加文本 单击添加文本单击 添加文本单击添加 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添加文本单击添 加文本单击添加文本 单击添加文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2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在此输入内容文本 在此输入内容文本 在此输入内容文本 在此输入内容文本 在此输入内容文本 在此输入内容文本 23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填加标题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填加标题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填加标题 点击输入说明文字 添加 文本 24 第四部分 以后工作规划 PART 04  填加标题  填加标题  填加标题  填加标题 25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优势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劣势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单击填 加内容 单击填 加内容 单击填 加内容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26 27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工作 安排 行动 策略 客户 服务 填加 标题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 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 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 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 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 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销售 方向 工作 规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产品 计划 创新 规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8 29 填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欢迎提问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或详细文本描述 WHAT ? WHEN ? WHO ? HOW ?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 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WHY ? 谢 谢 观 赏 汇报人: XXX 汇报时间: XXXX

30 页 372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模板)

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模板)

新员工入职培训模板 公司介绍 / 员工培训 / 会议报告 / 总结 / 精品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公司 / 团队介绍 ( 我们是谁 ) 项目简介 产品和运营 ( 我们要干什么 ) ( 打算怎么做 ) 发展计划 ( 长远打算是什么 ) 财务和融资 ( 花钱与找钱 ) 公司(团队)介绍 公司 ( 团队 ) 简介 组织结构 核心成员介绍 公司介绍 某公司在 2008 年 8 月 8 日(奥运会开 幕)兴建,提供作品交易服务,主要经营正版 设计稿,正版摄影图,正版插画,正版 3d 模 型,正版 flash 源文件等经营。在花木兰,设 计师可通过售设计稿获得利润,设计公司能通 过买设计稿获得作品。 花木兰在平面广告设计 及其计算机软件领域持有“ XX”“XXX” 商 标。 团队介绍 我们的 Our team 团队 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店内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 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单个营业员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 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 团队整体的目标顺势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员工身上得到 落实 专业 年轻 有激情 行动 力强 核心成员介绍 王姓名 职位名称 在这里输入主要的工作经验和胜任的能力专长,也可输入从事此工 作的年份和工作心得等等 ~~~ 王姓名 职位名称 在这里输入主要的工作经验和胜任的能力专长,也可输入从事此工 作的年份和工作心得等等 ~~~ 团队成员介绍 张姓名 职位名称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介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 容……。 王姓名 李姓名 陈姓名 职位名称 职位名称 职位名称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介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 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介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 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介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 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 容……。 组织架构链 董事会 总经理 资 料 部 研 发 部 电 子 开 发 部 化 工 开 发 部 采 购 部 生 管 部 电 子 厂 行 政 人 事 部 质 管 部 生 产 部 仓 库 经营副总 行政副总 生产副总 生 技 部 质 管 部 质 检 部 行 政 部 人 力 资 源 部 信 息 管 理 部 法 务 部 总 务 室 电 脑 室 股 份 部 财 务 部 文 管 中 心 会 计 出 纳 证 券 部 股 份 制 办 公 室 营 销 部 对 外 投 资 部 商 务 中 心 销 售 部 国 际 部 售 后 服 务 部 外 贸 部 加 工 部 项目介绍 项目来源 需求分析 项目解决的问题 行业前景 竞争对手 可行性分析 项目来源分析 关于此次项目来源分析讨论 ( 1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 2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 3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 4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需求分析 关于此次需求分析内容在此输入 . 关于此次需求分析内容在此输入 . 关于 此次需求分析内容在此输入 . 关于此次需求分析内容在此输入 . 生产 财 务 销售 合作 IT 研发 服务 解决了什么问题 关于此次创业解决了一些什么问题, 进行讨论分析 模拟讨论方式 控制时间节点 确认讨论问题 形成讨论指导 行业前景 发展趋势 消费习惯 1 这里输入段落文本这里输 入段落文本这里输入段落 文本这里输入段落文本这 里输入段落文本这里输入 段落文本这里输入段落文 本这里输入段落文本 政策扶持 2 这里输入段落文本这里输 入段落文本这里输入段落 文本这里输入段落文本这 里输入段落文本这里输入 段落文本这里输入段落文 本这里输入段落文本 3 这里输入段落文本这里输 入段落文本这里输入段落 文本这里输入段落文本这 里输入段落文本这里输入 段落文本这里输入段落文 本这里输入段落文本 竞争对手分析 1 处于起步阶段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 里输入内容文本 2 整体规模小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 里输入内容文本 3 市场占有率低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 里输入内容文本 可行性分析 主要任务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时间表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效益预测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50 % 28 % 15 % 82 % 75 % 61 % 团队协同较好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操作方式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资金略欠缺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请 在这里输入段落文本内容 产品和运营 产品概述 产品形式 网络营销方案 地面推广计划 代理推广 利润分析 产品概率 有经济效益 有利于群众 有利于提升形象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 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 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 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 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 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产品形式 线下门店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 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 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手机 APP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 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 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网络营销方案 QQ 空间 利用 QQ 空间来进行朋友圈间的传播,达到广告目的。利用 QQ 空间来进行朋友圈间的传播, 达到广告目的。利用 QQ 空间来进行朋友圈间的传播,达到广告目的。 微信营销 利用微信朋友圈间的传播,达到广告目的。利用微信朋友圈间的传播,达到广告目的,利用 微信朋友圈间的传播,达到广告目。 网络 营销 微博营销 利用新浪微博来进行传播利用新浪微博来进行传播利用新浪微博来进行传播,利用新浪微博 来进行传播利用新浪微博来进行传播利用新浪微博来进行传播,利用新浪微博来进行传播利 用新浪微博来进行传播利用新浪微博来进行传播。 本地论坛社区 利用 QQ 空间来进行朋友圈间的传播,达到广告目的。利用 QQ 空间来进行朋友圈间的传播, 达到广告目的。利用 QQ 空间来进行朋友圈间的传播,达到广告目的。 各项推广方案 添加标题 行动 策略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 客服 服务 日程 安排 后期 保障 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 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 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 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 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输入内容文本 代理推广方案 72% 添加标题 代理 推广 50% 添加标题 82%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利润分析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 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意 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点 击 输 入 简 要 文字 内 利润 分析 容 , 文 字 内 容 需概 括 精 炼 , 不 用 多 余的 文 字 修 饰 , 言 简 意赅 的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 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意 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 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意 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发展规划 公司战略目标 短期盈利计划 五年发展规划 产品开发计划 市场拓展计划 公司战略分析 合作创新开拓 并肩共赢未来 企业 使命 开扩、创新、 企业 宗旨 诚信、实惠、 企业 文化 经营 理念 服务、服务、再服务 原创、原创、再原创 敬业、团结、开扩、求实 以为经营钻石为理念、打造 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系统 软件 五年发展规划 2015 年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说明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说明 2016 年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 现阶段盈利计划 添加标题 计划一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 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输入内容文本 添加标题 计划二 添加标题 计划三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 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输入内容文本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 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输入内容文本 添加标题 计划四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 容文本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 在这里输入内容文本在这里 输入内容文本 产品开发目标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添加文本 目标 4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 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 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 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 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 用多余的文字修饰,言简 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市场拓展计划 本地 市场 本地市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高档 市场 周边 市场 周边市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高端市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财务与融资 各项成本预算 资金缺口 融资计划 融资主要用途 各项成本预算 人力成本 在这里添加文本内容在这 里添加文本内容 办公成本 在这里添加文本内容在这 里添加文本内容 推广费用 在这里添加文本内容在这 里添加文本内容 其他费用 在这里添加文本内容在这 里添加文本内容 资金缺口 资金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85%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15%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已有资金 所需资金 融资计划 融资计划 1 融资计划 5 融资计划 3 融资计划 4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 融资主要用途 用途 一 用途 六 用途 二 用途 七 资金主要用途 用途 三 用途 八 资金主要用作推广和人 力成本两大用途, 10 项 具体用途。 用途 四 用途 五 用途 九 用途 十 结束语 新思路 新机遇 新项目 新市场 新模式 THANK YOU

35 页 374 浏览
立即下载
选才-育才-用才-留才

选才-育才-用才-留才

选才 育才 用才 留才 第一章 企业中的个人行为:促动因素 促动因素的信条 工作动力概述 1.3 历史趋势与主要论点 1.4 期望理论与工作动力 选才——招聘和配备 2.1 招聘与配备的理论模型 招聘、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2.3 外聘的征召、筛选、雇佣决策 第三章 育才——培训与开发 3.1 有效培训的决定因素 3.2 培训需求、目标与评价 3.3 培训项目、方法技术 用才——知人善任 发掘员工的潜能 工作配合考量 正确对待问题及员工关系 岗位重组: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重视员工的提拔 留才——用人不疑 合用人才的诊断——人员功能正常发挥的标志 企业必须关心人事危险——识别“九种”危险人物 第一章 企业中的个人行为促动因素 1.1 促动因素理论研究 促动因素,或者行为动力,指的是导致个人行为方向、强度、耐力的一种心理 作用机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个人行为的方向、强度和耐力并不仅仅是由于 个人能力的差异造成的,或者是由于不可抗拒的环境需求造成的。我们知道,有 时,不可抗拒的环境力量胁迫、强制人们采取行动,比如说,洪水滔天而来,人们 不得不争相逃命。这种被迫行为不是产业组织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 促动因素理论寻求理解、阐释、预测:(1)一个人面临许多可能的目标时选择哪 个去为之奋斗(即行动方向);(2)一个人为实现自己选定的目标打算付出多大的努力 (即行动强度);(3)一个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时,特别是在遇到因难时,可以 坚持多长时间(行动耐力)。 在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领域,研究促动因素课题的历史相当长。而工作行 为动力可以算作是人类促动因素广大课题中的一个特殊子课题。研究工作行为动力 的产业组织心理学家直接把研究重点放在工作场所的个人行为上。一切有关工作场 所个人行为的理论、实践,都是他们研究的对象。产业组织心理学家在工作动力研 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可以应用到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当中,比如说,筛选、培 训、管理者行为等。 就组织行为范畴而言,促动因素这一术语注注是指一种至关重要的管理活动。 说得更具体一点.促动因素是管理者用来激发、引导雇员行为以便实现组织目标的 技巧或方法。不过,在绝大多数西方企业里,为强化雇员的劳动表现和工作成绩而 专门设计的管理实践,很少是直接运用某一种工作动力理论的。常见的做法都是把 促动因素的概念结合到广泛的组织活动当中去,比如说,建设企业文化,营造企业 活力,改进企业行为等等。因为工作动力理论是经过改头换面以后,才运用到特定 的组织活动当中,所以,要评估促动因素管理技巧对一个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有无促 进作用并不容易。 值得高兴的是,西方的行为科学家当中仍然有人致力于促动因素管理技巧的评 估工作。卡泽尔和古佐两人于 1983 年在《美国心理学家》英文杂志上撰文指出, 80%的工作行为动力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促动因素的管理技巧可以改善企业的劳 动生产率:他们的这一结论,是基于对 207 篇公开发表论文的统计分析做出的。 这些论文就各种不同的以心理学理论假设为依据的管理技巧实验进行了总结、分析 和报告。举例来说,有的企业实行以组织目标指导管理活动的方法,有的企业则引 导雇员、中下层管理者自己确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个人目标。这些做法都是促动 因素理论的具体实践。正如卡泽尔和古佐两人总结的那样,绝大多数此类实验表 明,企业管理者采用的促动因素管理技巧对企业的经营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1.1-1 促动因素的信条 指导当前思考和研究人类促动因素科学活动的有三条假设:第一,促动因素是 不能直接观察的。平时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系列个人行为和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结 果。个人特征、工作任务特征和工作环境特征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和工作表现, 通过对其影响方式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促动因素。 第二,促动因素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固定属性。西方的心理学家既讲个人行为的 动机,又讲个人行为的促动因素。个人行为动机经常是以性情倾向中稳定的个人差 异来定义的。而个人行为的促动因素不同于动机,促动因素指的是一种动态的、内 在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个人因素和个人所处的环境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造成的。 因此,构成这种状态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比如说,某种个人因素发生了变 化,或者是个人所处的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完成某 种生产任务的促动因素也就发生了变化。换句话说,现代产业组织心理学方法并不 把促动因素看成是一种个人属性,而把它看成是一种个人状态,一种受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和组织因素持续不断的互相影响的个人状态。 第三,促动因素对个人行为(不论是隐藏的还是公开的)具有重大影响。说得更具 体一些,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打算干什么,打算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是由 这个人的促动因素决定的。促动因素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和对工作成绩的影响是有差 别的,明白这一点对理解工作场所的促动因素效应极为重要。在工作场所,促动因 素的变化能否影响工作成绩,要看工作成绩是怎么界定的,怎么评价的。如果一个 人的工作努力不能马上或者极大地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那么,一些凭借增进雇 员动力而强化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案很可能没有什么效果。(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有 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产业组织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促动因素和工作成绩”的论 述。 我们最好把促动因素影响个人行为和工作成绩的过程看成是两个互相关联的心理机 制:目标选择和目标追求[目标追求有时也叫自我约束]的有机融合。促动因素的 “认知理论”把目标选择描述成一种决策和承担义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个 人目标的选择是由个人因素和个人对所处环境的判断共同决定的。这个过程的结 果,即一个人的意图或者目标,使这个人的脑海里展现出一幅未来前景,刻画出理 想的结局。相对于意图来说,目标对未来结局定义得更清楚。为一个目标做出许诺 或承担义务具有如下作用:指引一个人的注意力,把这个人的精力用在目标实现 上,并鼓励这个人坚持不懈(这里也请读者查看有关产业组织心理学教科书中的内 容)。意图和目标可以涉及一个人的行为,比如说,“我今天的目标是多工作 3 小 时”;意图和目标也可以涉及一个人希望获得的结果,比如说。“我的目标是争取 提升”。个人和环境特征影响着目标的选择,也同样影响着目标被明确表达出来的 特征。 西方的产业组织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来描述目标选择的决策过程,并 经常用这些理论来预测个人行为。当目标容易实现时(比如说,一个人同时收到好 几份聘用合同,要从中选出一个中意的),用这些理论做出的预测往往是成功的。 但 是,当目标的追求涉及到诸多困难,或者在遇到困难时需要付出加倍努力并且要延 长奋斗时间时,对工作成绩的预测还要额外考虑一个人对其目标做出的承诺,他或 她的敬业精神,以及其他的促动因素过程。 目标追求指的是一个人选择了艰难目标之后见之于行动的动力机制,为了实现 这个人所选定的艰难目标,他或她必须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动主动加以自我约 束。有些目标,例如学习一项极其复杂的新技术,或者攻读一个学士学位,就要求 有一个自我约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个人要能够扩展、规划他或她的次级 目标,监视他或她的工作成绩,总结评价与推进目标实现有关的活动。如果目标追 求机制有缺陷,那么就可能阻挠由目标选择向行动的成功转换,同时也会削弱促动 因素对工作成绩的效用。 1.1-2 工作动力概览 在过去的 60 多年里.西方的产业组织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工作动力理论和假 设:坎贝尔和普里查德两人于 1976 年对以前的理论研究做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系的肯菲教授,则分别对 70 年代中期和队 70 年代中期 到 1990 年两段时期内工作动力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做了系统阐述。斯蒂尔斯和波 特两人对组织行为领域内运用促动因素的主要管理手法做了描述。 得益于理论上的进步,西方国家的企业家们在组织实践当中创造、发展了数不 胜数的工作动力管理方式和技巧。在工作动力研究领域,尽管免不了个别理论或技 巧的盛盛衰衰,但从总体上看,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人们对工作动力理论和实践 的兴趣有增无减。工作动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产业组织心理学的核心课题, 更是组织行为、行政开拓、管理培训项目、工作培训项目等的重要内容。 1.1-3 历史趋势 通过改变一个人的促动因素,把心理学原理运用到强化、促进工作成绩方面的 历史,是与人类行为和工作场研研究中听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紧密相关的。早期 的管理学理论,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曾长期运用货币报酬刺激个人促 动因素和工作成绩。20 世纪初叶,心理学界创新的“个人品格理论”和“学习理 论”,导致了工作动力管理方式的发展。这些新的管理方式旨在改善和强化工作成 绩,所采用的手法是,创造一种组织环境或者组织条件,以便促进满足雇员要求与 增加工作努力程度两者之间的和谐。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直到 60 年代,关于 选择决定因素方面的理论和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使得产业组织心理学 家提出了旨在改进对工作场所雇员行为进行预测的各种模型,例如,预测雇员自动 离职的理论模型等。也就是在这同一时期,著名的豪索恩研究项目获得明显证据: 社会传统和非货币刺激也对工作动力和工作成绩有影响。 20 世纪中叶“行为主义”的兴起,使得刺激、帮助式的学习(亦称工具主义式学 习,和加强巩固受到重视,并被作为改变工作场所雇员行为的一条途径。这里谈到 的两个概念不太容易理解,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马戏团里的驯兽师在所驯动物完 成一个规定动作之后,总是要给动物一点儿东西吃,以资奖赏。久而久之,动物意 识到每完成一个动作后,总有点儿东西吃,因此也就乐意接受驯兽师的口令。这里 面就有 oPnvltleaming 和 reinforcement 的道理。由动物推而及人,也是一样。 如果雇员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之后,总能得到雇主的表扬和奖励,屡试不爽之后, 雇员的工作行为就可以推测了:努力不会白费,多干就会多得。这样,经过一系列 的刺激一反应一确认一加强过程之后,个人就仿佛“学”得某种行为。有兴趣的读 者可查阅产业组织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行为修正”方面的章节。 沿着这一趋势,运用行为修正技巧的组织干预发展很快,旨在从各个不同方面 改善工作成绩,比如说,安全操作,相互协作、配合等等。与此同时,工作任务特 征研究领域里的进展,促使人们更加关心工作当中的促动因素潜力,加之内在动力 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终于导致西方企业组织干预的形成:通过工作的重新设计, 来强化雇员的工作动力和改善工作成绩。在工作的重新设计方面付出努力,目的是 要强化雇员的工作动力。通过创新工作环境,促使雇员生成一种成效感,而且觉得 自己有能力,有水平,有自主性。〔请有兴趣的 i 卖者查阅产业组织心理学教科书 中关于 “工作丰富化”方面的内容。]工作的重新设计和赫茨伯格早期研究工作中 的某些方面有些类似。赫茨伯格当时关注的是。队心理学上看,对工作感到满意的 决定因素是什么。另外,请有兴趣的读者查阅产业组织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双因 素理论”的内容。〕 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量采用目标确立法和目标管理方 式。基于“确立目标就会立马采取行动”这样一种人类行为的认识,这些新的管理 方式极为关注挑战性目标确立的过程;关注对这样的挑战性目标做出承诺的过程; 并且关 注为这些目标而不懈奋斗的过程。 当前,论述目标管理法的文献比比皆是,不论是侧重理论探讨,还是侧重实践 应用,都已成为产业组织心理学发表论文的主旋律。不过,绝大多数组织行为的理 论工作者和实践者都承认,目前尚不存在一个“最佳的”理论或方法:于是,产业 组织心理学界又出现了一个日益明显的发展趋势:提出更加广泛的理论框架来归 纳、补充目标选择的主要信条,并在阐释人类行动的“行为理论”、“目标追求理 论”方面争取突破。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理论的宽泛化却给组织实践者加重了负 担,使他们难以进行促动因素问题的仔细分析,从而也就无法在可行的组织干预实 践当中做出抉择。 1.1-4 主要论点 当前,有关促动因素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主要论点可以归结为三大组:(1)个 人品格方法论;(2)认知选择/决策方法论;(3)目标/自我约束方法论。下面依次 对每一种主要论点的假设条件、理论框架和研究发现做一介绍。 1.个人品格方法论。 个人品格方法论强调的是个人身上比较长久的品性特征对目标选择和目标追求 产生的影响。依照个人品格方法论研究工作动力的观点又可区分成三类。第一类观 点是在广义个人品格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模型,比如说,“马斯洛需求阶梯 理 论”。依照这种观点,个人在工作场所的行为和满意程度,被认为是受这个人 当前需求状态的强度支配,而当前的需求状态是放在一个通用的需求等级阶梯中加 以考察的。通过了解一个人最突出的需求[例如,归属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企业 可以造就一种容易使雇员需求得到满足的组织环境,从而使企业能够增进雇员的工 作成绩和满足感。尽管这一立论众所周知,但科学研究一直未能对这一模型的基本 信条提供支持,也未能展示这一模型在预测工作场所的雇员行为方面是有用的。 个人品格方法论的第二类观点认为,个人身上有一种或很小的一组普遍存在的 心理上的动机,这种动机可能影响到个人行为和工作成绩。持这类观点的行为科学 家,将其大部分研究工作放在成就动机强度的个人差异方面。[例如,对成功的渴 望,干一番事业的需求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产业组织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 “成长需求强度”和“成就”的论述。]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成就动 力测试分数高的人与分数低的人相比,前者选择颇具挑战性目标的可能性更大一 些,坚持奋斗的时间也似乎更长一些。 本世纪中叶,产业组织心理学界对一段动机的角色也极为关注,例如,对能力 的渴望,对自主权的渴望,对公正的渴望,等等。与“成就动力理论”不同,“动 机理论”并不强调动机程度上的个人差别,而是强调引发动机的条件以及动机对个 人行为的影响。德希的“认知评价理论”和亚当的“公平理论”就是该类动机理论 的典型代表。(请有兴趣的读者查阅产业组织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公平理论”的 论述。)举例来说,亚当的“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觉得他或她的投入和所得 比率与旁人相比不平衡或不对称时,就会唤起公正动机。 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以动机为基石的理论和广义的个人品格方 法论是有区别的,前者更加全力强调这样的组织条件:能够煽动一般动机引发的个 人行为,同时又能唆使动机影响行为的认知过程。80 年代以后,以动机为基石的 理论方法在传统信条基础上,开始重视内在促动因素的作用和公正/公平动机。从 这一时期研究工作动力的大量文献中,不难发现这种趋势。 个人品格方法论的第三类观点是在 80 年代初期形成的,这类观点可以说是个人 品格基础研究新进展的直接结果。在过去的 20 年里,研究个人品格的行为科学家 们在识别和测量品格范围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亦请有兴趣的读者查阅产业组织 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内倾性格”和“外倾性格”的论述。) 个人品格研究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西方的行为科学家们, 特别是心理学家们,在基本的个人品性方面获得广泛共识。这就是个人品格的“大 五项”:“外倾性格”、“情感性格”、“佰意性格”、“谨慎性格”和“坦率性 格”。在这“大五项”当中,“谨慎性格”有时也被称作“愿意干并且靠得住”, 是和促动因素联系最紧密的个人品格属性。最近关于个人品性与工作成绩相互关系 的研究表明,“谨慎性格”同工作成绩的若干方面有着牢靠的相关关系。这一结论 使得产业组织心理学家们重新鼓起研究下述问题的兴趣:在与促动因素有关的品性 方面,个人之间的差异何以能影响到劳动行为和工作成绩?为什么从事服务行业工 作的人尤其如此? 2.认知选择/决策方法论。 认知选择/决策方法论强调选择和行动的两个决定因素: (1)个人的预期(比如 说,一个人对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成绩水平关系的看法,对工作成绩水平与个人所 得关系的看法,等等)。(2)个人对预期结果的主观评价。这里讲的预期结果是和各 种可供选择的行动相联系的(比如说,估计各种获得结果的正负效应或者得失)。行 为学家们把这种思维定式称作“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意图预测的是一个人的 选择和决策,不一定是后续的工作成绩。在绝大多数理论模型当中,个人是被当作 理性的决策者来看待的,他或她做出的决策符合正向结果的最大化原理。 (但请注 意,“期望理论”模型是在个人看法的基础上预测选择行为。对周围环境的错误判 断,或者对努力程度、工作成绩、所得结果相互关系的错误看法将会产生“糟糕 的”决策。)从促动因素理论来看,选择可能与特定行动的方向(目标选择)、强度 (目标追求)和耐力有关。 认知选择/决策方法论的知名度在 80 年代初期达到顶峰。整个 70 年代和 80 年 代,组织行为学家把大多数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检测这种方法论及 相关模型的核心信条;二是考察各类模型的预测效度。这一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 “期望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包含了若干局限和困难,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 成绩的预测效度也比预期的水平要低(尽管对工作选择的预测效度一直不错 )。 “期望理论”模型由于在预测工作场所雇员当前行为时存在缺陷,使得 80 年代利 用此类经典模型研究组织实践的势头衰退了,继之,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现代的、 综合的选择理论框架的新发展:诸如内勒、普里查德和伊尔根提出的“组织行为理 论”,以及比奇和米切尔提出的“意象理论”。这两种理论都继承了“期望理论” 的若干经典假设,但却采用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决策理论框架,其中既包括个人品格 上的个人差别,又包括了促动因素的心理处理过程,比如说自我约束等。 3.目标/自我约束方法论。 目标/自我约束方法论强调的是影响目标追求的因素,或者说影响一个人的目 标转化成行动的因素。[有兴趣的读者查阅产业组织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认知过 程”的论述。]在组织心理学领域,最著名的“目标确立模型”是由洛克和他的同 事们创立的。这一“目标确立模型”的着眼点是目标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他 的理论模型的研究对象较为广泛一些,但都没有离开目标追求所涉及的心理过程。 这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包括:“控制论”,“资源配置论”和“交往一认知理 论”。 关于组织目标确立的早期研究,都详细考察了明确指定难度不同的目标的效 应。大多数此类研究表明,被指定较难目标和具体目标(例如,“这星期要卖出 6 辆汽车”)的人,工作成绩水平高;而被指定简单目标和模糊目标(例如,“发挥你 的最佳水平”)的人,工作成绩要差。后来的研究则一直寻求更为全面地考察这一 常见结果的临界条件。这些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正向目标一成绩关系的出现需要两 个关键的前提条件:一是个人接受指定的目标;二是要向个人提供工作成绩反馈。 有几项研究进一步指出,当工作任务相对简单时,指定较为困难的目标,其效果有 可能更好;反之,当工作任务比较复杂时(比如监督管理,项目筹划等),指定挑战 性目标的效果比较差。 近来,为了更加贴切地考察目标的特定属性、个人属性和工作条件属性如何影 响目标追求和工作成绩,产业组织心理学家们运用“控制论”、“资源配置论”、 “交往一认知理论”做着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又向我们展示,将目标效应中介到 工作成绩还需要进一步的条件。从事这些研究工作的专家们认为,工作任务需求、 对自身功效的知觉、目标承诺、完成任务的倾向等,也同样是目标确认方法之行为 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1.1-5 小结 在工作动力和促动因素方面出现如此众多的理论和管理应用技巧无非点明两 点:第一,理解和预测个人行为是极其复杂的。第二,这一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和实 践应用业已取得重大进展。传统的工作动力理论,诸如由奥尔德弗改编的“马斯洛 需求阶梯理论’,亚当的“公平理论”,鲁穆的“期望理论”,已经让位给新的理 论方法。这些新的理论方法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处理、个人品格和自我约束 等领域的新进展之上的。这些新的理论方法经常收编一些旧理论的要素,但收编的 方式是科学的:他们汲取旧理论要素中的合理成分,使之成为新理论方法相互间对 话的语言和切磋研究的工具,而不似旧理论那样同名不同义。我们从如下的新理论 模型中不难看出这一点:例如洛克和莱瑟姆的“目标确立模型”,肯菲和阿克曼的 “学习与成绩综合资源模型”,以及洛德和克南的“控制论”。此外需要指出的 是,新理论方法与旧理论方法在概念抽象上也有差别。举例来说,所有现代的理论 模型都特别重视目标的作用,认为目标是连接个人与组织的最基本概念。还有,这 些新的理论方法特别注重对个别劳动行为的预测,而不是对总的工作成绩或者总体 满意程度进行估计。 从 90 年代的情况看,虽然说产业组织心理学家们在工作动力的理论领域取得了大 量进展,但西方发达国家工作场所的不工断演进持续地对这一领域提出新的重大课 题和挑战。我们把 90 年代所面临的两大课题概述如下。 1.工作的社会/文化内涵。 越来越多的行为科学家认为,社会内涵的影响业已成为工作动力和工作成绩的 一个重要决定因素。这促使产业组织心理学家们把广泛的“社会因素”引入他们的 促动因素理论模型当中。然而,直到最近,人们还不大愿意去理解,在雇员工作小 组或雇员团队劳动形式中发挥作用的独特的以及动态的促动机制。我们在第 2 章中 曾经谈到雇员团队这种劳动组织形式。日本是运用这种劳动组织形式最出色的发达 国家,美国、西欧的许多企业自 80 年代末起也群而效仿。这种劳动组织形式对组 织经营业绩显著的正面效应,激起了产业组织心理学家重新审视和研究促动因素理 论的极大兴趣。在这种背景之下,几个旨在探讨雇员团队促动机制的研究项目于 8 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启动。这些研究项目以及后来的类似研究,开始考察雇员团队 属性和工作任 务属性如何影响目标、动力和团队中个别成员的行为。 与此相关联的另一条线索是文化交叉或者文化融合因素。文化交叉的有关研究 表明,促动因素管理技巧的运用及其效果,部分地取决于所采用的激励方法是否与 那个社会中的文化价值观相一致。埃历兹指出,当一个社会中盛行集体主义文化 时,与集体主义、倾向结伙的价值观相一致的激励方法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举例 来说,“质量圈”、“自治工作组”、参与目标确立活动等促动因素管理技巧适合 在日本、中国和以色列这样的国家。与此相对照,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和谐一致的激 励方法,比如说,单独的工作丰富化,单独的目标确立,单独的奖励计划等,在美 国这样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国家往往有较好的效果。埃历兹还进一步强调,伴随着 劳动队伍日益加剧的国际化,管理手法上能获得最终成功,关键要看一个组织的文 化价值观是否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合拍。 2.促动因素的管理 工作动力的传统观念意味着雇员是激励方法的被动承受者。组织和组织的管理 者费尽心机地改变工作条件,提供适当的工作刺激内容,以求使雇员的工作动力最 大化。不过,这种传统观念是有问题的,理由有两个:第一。过去 30 多年的理论 和研究清楚地表明。在促动机制(心理)过程中,雇员个人是积极主动的个体。雇员 是按照个人目标、个人纲要、个人信念来解释管理者的实践活动并做出反应的。 “雇员社会化”、“程序公正原则”和“领导艺术”方面的研究也说明,影响促动 因素的不仅在于组织及其管理者能给雇员个人提供什么,而且在于组织及其管理者 实施各类组织实践的方式方法。举例来说,“程序公正原则”方面的研究表明,工 作激励(如奖金、提职等)的配置或分发程序对雇员的情绪和行为能产生重大影响, 并且是独立于刺激结果的。 第二,据估计,直到本世纪末,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作场所,劳动力人口构成 和特征、生产技术、经济状况等,将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也似乎要持 续不断地侵蚀管理者对雇员促动因素的控制:举例来说。雇员构成的多样化必将导 致雇员目标和雇员态度的多样化,雇员对传统激励方法,比如工资的看法和反应也 势必千差万别。同样地,伴随着新技术,尤其是信息处理技术的大量采用.使得雇 员分散、独立工作成为可能。这样一来,管理者就不能按照传统监督方法监督职 工,与此相联系的传统激励方法也就派不上用场,同时又提出了新的促动因素问 题。举例来说,在非传统的工作场所,例如家里,如何鼓励雇员承诺自己定立的目 标呢?如何加大工作努力程度呢?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西方企业迫切需要工作动力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这向产 业组织心理学家发出了急迫的召唤:以前所未有的综合方法来仔细考虑雇员如何控 制他或她的促动因素,以便对管理者的实践做出反应。依照这种目标追求的观点, 促动因素有可能表现为一种与工作相联系的高收入和雇员资源,换句话说,是一组 织能够开发、管理者和雇员可以共享的资源。西方企业近来开展的职工培训项目, 多以自我约束原理为依据,目的也在于培养雇员掌握与工作有关的目标和行动的技 艺。此类新型职工培训,实际上代表着培训企业有可能大量削减组织成本的一条可 行途径:减少监督,减少旷工,减少浪费和亏损。 1.2 期望理论与工作动力 1.2-1 期望理论模型 期望理论假定,企业内部的现有雇员或者企业外部的求职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试 图使其“预期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但是,由于他或她所处的外部环境中存在许多 不确定因素,因此。个人仅仅能“寻求”最大化地满足欲望。比如说,一名雇员可 能相信,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有可能使自己获得晋升机会,而晋升机会是让自己感 到满意的东西。可是,当这名雇员完满地完成工作任务时,他或她并没有被提升, 因为他或她的雇主决定用延长劳动合同的方式以资鼓励。此外,也可能出现这种情 况,雇员原来预期可令他或她满意的事情到头来不过尔尔。假如这名雇员真的被提 升了,他或她发现新的工作岗位虽然权力大了,地位高了,但同时负的责任也多 了,干得更累了。因此,提升以后的满意程度远非原来想象的那么高。如此看来, 期望模型并没有说人们真的可以使其满足程度最大化,而只是说他们试图使其满足 程度最大化。 1.预期:努力一行为知觉过程 根据期望理论,一个人采取某种行动的促动因素取决于这个人的三种幻觉(或曰 信念)。其中之一就是“预期”。“预期”说的是一个人对其涉足某种特别行为之 能力的知觉、判断或者信念。预期知觉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一名求职者看到一 家企业 正在征召计算伊程序设计员,他很想谋得这个职位。那么,假如他去申请,他对自 己获得这个职位的可能性有一种知觉。再比如说,一名雇员想露先进生产工作者, 那么,要是他或她努力去做,他或她认为成功的希望有多大?简而言之,给定某种 努力程度,预期代表着一个人对其实现某种行为或然性(一种主观可能性)的估计。 期望理论预言,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一个人的预期知觉越强(因而越能肯定这个人 即将成功地涉足一种行为),那么,采取这种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大。 2、媒介:行为一报酬知觉过程 这里讲的“媒介”,指的是一个人对一种行为后续过程(或者结果)的知觉,举例 来说,雇员也许会问:“如果我工作卖力,那么老板会给我加薪吗?”如果我这个 星期天天准时上下班,那么车间主任会表扬我吗?”再比如说,一名想离开当前雇 主的工人也许会问:“如果我辞掉当前的这份工作,那么我将不得不到另一个城市 去找工作吗?”由此看来,“媒介”代表的也是对某种或然性的主观判断,只是这 种或然性的应用情景不同:如果采取某种行为(例如努力工作).那么一种报酬(例如 涨工资)跟进的可能性有多大?这里请注意,对每一种潜在的报酬来说,媒介知觉可 能是唯一的。举例来说,如果一名雇员相信努力工作将会导致薪水的增加 (我们称 为接受提薪的高媒介),那么,他或她也可能相信自己的老板不会在任何场合提供 表扬(我们称为口头称赞的低媒介)。 3.价位知觉 我们也许要问,一个人对其可能获得的报酬感觉如何呢?这潜在的报酬对他或她 来说是值得的,不值得的,还是平平常常、马马虎虎?其实,期望理论对一种报酬 的称心合意性并不能做出先验的推断,而只能笼而统之地说一句“对每个人来说, 每一种特定的报酬或许只有一种价位”。举例来说,同一名雇员,可能觉得提薪对 他的价值很高,也可能觉得获得同行的赞誉与提薪的价值不相上下,或者觉得提职 不如提薪来得实惠(假定提职后的薪水不如单纯提薪多)。这样看来,在检验或者运 用期望 理论时,重要的是对每种报酬能有价位尺度。 4.整体期望模型。 一般说来,预期知觉、媒介知觉和价值知觉共同影响个人行为的促动因素。我们用 图 4-1 来展示这一过程。如图 4-l 所示,一名雇员预期涉足一种行为(比如发奋工 作)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1)如果他或她觉得能成功地实现这一行为(高预期);(2) 如果他或她相信行为将会导致报酬(高媒介);(3)如果他或她发现潜在报酬有吸引力 (高价位)。 预期 努力 媒介 行为 价位 报酬 1 报酬 2 报酬 3 图 1-1 雇员的行为动力过程 如果我们把期望理论原理应用到组织实践当中,企业中的个人行为及其工作动力正 是遵循了如图 4-2 所示的期望理论模型。 技艺、能力 预期报酬 的价位 努力 努力→报偿 出现概率 外在报酬 满意程度 成绩 角色知觉 内在报酬 图 1-2 个人行为动力期望模型 我们从上面的理论模型中看到,一个人对其当前的工作岗位是否满意,取决于他或 她从中获取的劳动报酬。这劳动报酬既有外在的,又有内在的。但无论是外在的劳 动报酬,还是内在的劳动报酬,都是同他或她的工作成绩联系在一起的,不劳而获 的例子我们不想谈论。从逻辑上看,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如何,取决于他或她工作过 程中付出的努力程度。在由劳动行为(努力)向工作成绩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者本身 拥有的知识、技艺和能力,他或她对自身角色的感知,会释放出重大影响。那么, 劳动者的行为(工作努力程度)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或她对预 期获得的劳动报酬做出的价位判断或知觉;二是对由努力获取奖赏的概率判断或知 觉。值得指出的是,这两方面的知觉本身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重复实践的结晶, 是不断接受工作成绩反馈和满足程度反馈后形成的概念。因此,雇员劳动行为的促 动因素(M)来自三种知觉源泉:对付出努力到完成生产任务过程(E—P)的知觉;对 做出成绩到获得报酬结果过程(P—0)的知觉;对源泉报酬结果价位(V)的知觉。它 们之 间的联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M=(E→P)·(P→0)·V 4.2-2 对工作动力的影响 前面期望理论模型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对企业的管理者(不论是生产经营部门, 还是入力资源管理部门,抑或是整个企业)确立强化雇员工作动力的政策和实践是 有帮助的。在上面提到的三种动力源泉中,显而易见,管理者可以对(E-P)知觉过 程和(P-0)知觉过程施加影响,但对第三种知觉过程,即雇员对报酬价位知觉的影 响力就很难说了。这是因为,雇员对劳动报酬的价位知觉,完全取决于获得报酬者 本人的主观价值判断。雇员的价值观、偏好,很可能在其加入本组织之前就已经建 立起来了。因此,我们最好是把注意力放在前两个知觉过程上。 1.对“预期”知觉过程(E-P)的影响。 既然“预期”指的是关于努力何以同行为相联系的信念,那么,我们不想把注 意力放在雇员完成工作任务的实际能力上。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从不 同途径影响雇员的工作能力。首先,给定要完成的工作任务,“预期”知觉可以通 过筛选和培训步骤获得改善。在雇佣新工人时,筛选步骤可以实现个人/岗位匹配 (我们将在第 2 章详细谈论个人/岗位匹配模型)。而职工培训和开发步骤,可以增 进现有雇员的技艺和能力,从而增进“预期”知觉(我们将在第 3 章中详细谈论职 工培训和开 发)。其次,西方企业对生产流水线的管理实践中也有改善“预期”知觉的策略。 比如说,给定雇员的工作能力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借助重新设计工作岗位、工作任 务,使雇员觉得自己有能力胜任指定的工作。这些新型的组织开发项目,自 80 年 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推广。此外,配备职员过程中采取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操 作(例如调职、升降等),也可以促进和改善个人/岗位匹配,从而影响雇员的“预 期”知觉。 以上提到的这些管理实践,旨在改进工作岗位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对应,从 而坚定雇员的“预期”信念。这样的管理策略隐含着一个假定条件:雇员知道他们 干什么工作,并且知道在何种水平上完成它。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如此的前提条件 并不是经常有保证的。如果生产流水线管理者能让手下人明白干什么、怎样干,那 么,他或她的管理效果一定错不了。我们在 1.1 节提到的确立目标理论模型正好 能说明这一点。确立的目标明确,有适当的挑战性,依照确立目标理论模型,将会 导致工作成绩的改善。因此,从预期模型的内容来看,目标确立很可能会加强“预 期”知觉。 2.对“媒介”知觉过程(P-O)的影响。 如果说“预期”知觉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能力的话,那么,“媒介” 知觉过程则是取决于下面问题的答案:作为特定行为的一种后果,什么东西有可能 发生?因此,改进“媒介”知觉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管理者如何在合乎要求 的行为与 报酬后果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管理者需要向被管理者明确:劳动报酬是有条件 的,要依据合乎要求的劳动行为而定。这不仅意味着,成功实现理想行为的个人将 会得到回报;而且也意味着,没有按要求做事的人将不会得到报酬,甚至有可能为 此付出代价。 建立一套有条件报酬的政策和实践,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举例来 说,假定有一家企业打算用一套成就工资制度来奖赏和刺激优良的工作成就,那 么,至少下面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必须建立起来: (1)工资增长如何同工作成就挂 钩;(2)工作成就如何衡量。车间主任也要对下属工人的工作成就有所评价,并据 此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增进工资的建议。由此也可以看出,要想成功地实施一 项旨在改进雇员“媒介”知觉过程的计划,生产经营部门和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是 很重要的。 作为一名组织管理者,对雇员工作行为的确认和强化方式有两种选择:或者是 对合乎要求的行为予以奖赏,或者是对不希望看到、不合乎要求的行为施以惩罚。 不过,行为科学家们对惩罚进行研究后发现,惩罚手段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不太容易 捉摸和预测,至少不像使用正面奖励那样有章可循。使用惩罚手段仅仅向雇员表明 什么行为不被接受,并不能告诉应当怎样做、做什么。不仅如此,除非用惩罚开展 的批评具有积极意义,否则,惩罚总是在雇员的脑海里留下阴影,对惩罚过自己的 领导留下不愉快的记忆。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管理者在影响雇员的“媒介”知觉过程时,也还 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说,在有工会组织的企业里,劳动合同是通过劳资之间 的集体谈判达成的。通常,劳动合同当中有这样一个条款:雇员的提职提薪要依照 其工龄长短。这样,管理者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建立起成就工资制度。再比如,西方 国家都有《最低工资标准法》,只要是你的雇员,工作行为、工作成绩再不理想, 你也不能把他或她的工资降到法定标准之下。 现在,西方企业中职工团队的领导组织形式越来越普遍。职工团队组织形式的 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完成工作任务有赖于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工作成绩的好坏不 是能由一个人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奖赏。 这样,一个人的劳动报酬数量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而且还取决于同组其他同 事的劳动。在这种情况下,雇员的“媒介”知觉过程确实难以把握。这时,团队成 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共同语言对适当行为的预期有重大影响。不用说,团队目标 和最终目标的兼容和互补也至关重要。 1.2-3 对一些重要行为的影响 1.吸引外部求职者,招收新雇员。 具体到职工招聘和工作申请,“预期”知觉指的是,一个外部求职者对他或她 申请工作、获得录用的可能性的看法。“媒介”知觉指的是,如果接受了这份工 作,对这工作和与其有关后果之间可能联系的看法。这两种知觉极大地受招聘企业 的招聘过程左右。 预期模型在若干情况下可以用来推测求职者的专业和职位选择。西方的产业组 织心理学家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比如说,他们发现,会计 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对每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录用可能性都有一个“预期”,对某一 家事务所的“预期”越高,被这家事务所面试的概率越大。再比如说,求职者倾向 于接受“媒介”知觉高的企业的聘用。这两个例子,或多或少地说明预期模型的预 测功能。 这里有必要指出,求职者的工作选择行为和成为新雇员后的工作行为是不一样 的。一般说来,求职者在加入一个组织之前,对这个组织的了解毕竟不如到这个组 织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这也就是说,求职者对这个企业的“媒介”知觉大致不存在 (他或她无法想象到这家企业工作后,某种特定的工作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或者是他或她的“媒介”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不准确。在招聘组织工作中,这两种知 觉极易被招聘企业操纵和利用。招聘企业可以借此招揽外部求职申请者。但这样做 是要付 出代价的:如果求职者成为企业的新雇员之后,发现实际情况与招聘过程中的宣传 有出入,新雇员的“预期”知觉和“媒介”知觉就会大打折扣,对工作不满意、高 辞职率也就在所难免。 2.促动成绩。 “期望理论”研究和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对雇员工作成绩的促动。依据这一理论 模型,获得促动因素最多的雇员,往往也是工作成绩突出的雇员。一项对美国汽车 保险推销员的调查研究发现,销售量高的推销员,其“预期”知觉也高(相信他们 只要努力工作,便能卖出更多的保险),“媒介”知觉相应也高。 这样的研究结果对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管理者只要能够强化雇员的“预 期”知觉和“媒介”知觉,便能促动雇员的劳动行为朝着希望的方向转化和发展, 从而改善雇员的工作成就。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筛选、培训、劳动报酬设计以及其他 的组织开发项目,都可应用“期望理论”中的基本原理。 3.促动长期雇佣关系 多数组织都不希望自己的雇员像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长期雇佣关系对实现组 织的战略目标无疑是有帮助的,至少,雇员和雇主之间的相互信任不是短期可以建 立起来的。雇员是否决定离开现在的雇主,也取决于他或她的两种知觉:他或她要 考虑到别处找到工作(比较满意的)的可能性有多大——“预期”知觉;离职后会有 一些什么样的后果,这些后果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媒介”知觉。管理者对这 两种知觉的了解和操纵,无疑会影响打算出走的雇员的离职决策。 和吸引新雇员一样,“期望理论”在建立长期雇佣关系领域里的应用远不及在 工作成就方面的应用,对雇员离职出走行为的预测也很不稳定。但它的基本原理仍 不失为建立长期雇佣关系的一种指导。 第二章 选才——职工招聘和配备 2.1 职工招聘与配备的理论模型 对任何企业、任何组织而言,配备职员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关键内容。所 谓配备职员,实际上是一种双向选择和匹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找到了想 去的单位,单位找到了想要的雇员,两者建立起雇佣关系。 这里之所以强调配备职员是一种双向选择和匹配的过程,是因为组织和个人在 这一过程中都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对组织的考虑和个人的考虑都要认真对待,准确 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不可偏颇。这一点是现代企业制度中配备职员区别于传统企 业制度中配备职员的重要标志。在传统的配备职员过程中,突出强调的是组织选择 个人,组织永远是主动的,个人永远是被动的。 从组织的角度看,强调配备职员的活动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例如,组织的 生存发展目标,劳动生产率目标,增长目标等。从个人的角度看,强调在配备职员 的过程中求职者个人受到了组织的公正对待,最终找到一份收入不菲、较为满意的 工作。 限于篇幅,我们这一节着重介绍职工招聘与配备的理论模型、企业在配备职员 过程中的做法,并考察招聘活动如何影响组织的效益。这种安排当然不是有意忽视 个人因素。事实上,个人在招聘过程中的经历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招聘制度的效 果。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自认为在企业的招聘过程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很难想象 他或她上班后能心情舒畅、尽职尽责。更何况他或她来不来上班还未最终确定呢。 考虑到我们在第 1 章中曾涉及到个人因素,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配备职员远非“今天我们雇了两个秘书”这么简单。配备职员不是单纯的一个 事件,而是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一套制度。配备职员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 活动组成的,其中包括征召、筛选、决策和提供工作。平时我们看到的“某某公司 招收了两名秘书”实际上是该公司配备职员过程的最高、最后的表现,在此之前已 经铺垫了不少工作了。 我们把配备职员说成是一套制度,是因为在求职者流入组织(即所谓外向配备职 员)或者组织内部人员调配(即所谓内向配备职员)的过程中,有一整套规范的做法。 单就外向配备职员而言,从求职者进入这个过程到求职者成为一个新雇员走出这个 过程,中间有许多步骤。 第一步是当事企业决定填补一个空缺,例如招一个成本核算会计员,而这一决 策本身则是该企业人事管理长远规划和配备职员计划的一部分。通常的做法是,通 过征召活动,例如刊登人事招聘广告等,吸引和识别对这一职位有兴趣的求职申请 者。第二步就是在求职者当中进行筛选。人事管理部门会采用各种筛选手段,例如 面试、笔试和实地测试等,依照工作岗位的要求来评估求职者。第三步是依据评估 结果做出决策,决定拒绝和接受的名单。在决定接受的名单时,还要列出先后次 序。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在发出拒绝通知的同时,先向接受名单上的第一 人发出聘用通知。如果接受,配备职员的过程即告完成,余者发出拒绝通知。如果 第一人不接受,通知发向第二人。依此类推,直到接受名单上有人接受为止。如果 都不接受,此次配备职员的努力宣告失败。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视情况做 出重新招聘或暂停的决策建议。 简而言之,求职者要走过配备职员的全过程。配备职员的一整套制度是要促成 和保证个人和工作岗位的有效匹配。 当一个求职者经过上述步骤接受聘请成为新雇员时,他或她与其新雇主之间就 建立起一种雇佣关系。一旦形成或进入雇佣关系,配备职员的过程还会沿着两个方 向延续。一个是积极的方向,新雇员有可能获得升迁或者内部调动,从而创造新的 个人/岗位匹配。另一个是消极的方向,雇员有可能自动离职、也可能被遣散、被 开除,从而中止雇佣关系。由此可见,在形成、维持或者中止雇佣关系的过程中, 既有组织做出的选择,也有个人的自我选择。双方选择的动机,都是要创造出个人 /岗位匹配。下面我们就以雇佣关系和个人/岗位匹配为支点,介绍配备职员的相 关模型。 2.1-1 个人/岗位匹配模型 配备职员组织工作的核心是个人/岗位匹配。这种匹配要求把个人特征同工作 岗位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理想的人力资源管理后果。我们在日常生活 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张三不适合在公共关系部工作,他对同事和客户总是爱 理 不理,拉着长脸”;“李四做质量检验科长真是人尽其才,本人不仅技术过 硬,而且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王五讲他应聘推销员的主要原因是报酬方式具有 吸引力,劳动报酬与努力程度直接挂钩,卖得多挣得多”;“赵六觉得上海证券营 业部总经理的位置极具挑战性,而且有较大的自由度,很适合自己于一番事业的雄 心壮志”…… 所有这些议论至少说明个人/岗位匹配有四个重要方面。第一,每个工作岗位 都有其特殊要求,例如,做公共关系工作要善于待人接物,做质检工作要技术过 硬,一丝不苟,等等。不仅如此,每个工作岗位还隐含着报酬。第二,个人要想胜 任某一工作岗位,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才干,而且还要有动力。第三,上 面的四个例子当中,如果把工作岗位的特征同个人的特征对接起来,都有一个匹配 度的问题。第四,对每一个个人/岗位匹配来说,都意味着某一种结果。比如说, 张三的雇佣关系极可能是短暂的,而李四的却恰恰相反。 上面提到的这四个方面可以用一个个人/岗位匹配模型来表达。 在模型中我们看到,工作岗位有其特定的要求和与之相联系的报酬;个人有其 特定的素质和动机,个人素质表现为一个人的知识、技术、能力、才干以及其他个 人特征。个人和工作岗位之间需要匹配。匹配的好坏要视其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 的后果而定。如果两者匹配得好,就能把合格的求职者吸引过来,新雇员积极肯 干,工作出色,自己也感到满意,雇佣关系得以长期维持。 实际上,个人和工作岗位需要匹配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岗位要求与个人素质要 匹配,二是工作的报酬与个人的动力要匹配。可以这样讲,招聘和配备职员的所有 活动,都是要实现这两个层面的匹配,而且不能偏颇。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举例 来说,有一家企业想招一名研究开发部副经理,强调应聘者一定要具备什么样的知 识、技能、才干和经验。应聘者当中也的确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这是不是意味着 可以实现个人/岗位匹配呢?不一定。如果招聘企业给这个职位定的报酬标准与应 聘者的期望有落差,个人/岗位匹配照样无法实现。“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 草”当然不行,让马儿吃少了,或者吃过量了也不行。 工作岗位 要求 报酬 匹 人力资源后果 影响 吸引力 工作业绩 出勤率 工龄 满意程度 其他目标 配 个人 知识、技 能等工作 动力 图 2-1 个人/岗位匹配模型 有必要指出,好的个人/岗位匹配将会促成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后果,例如较 长的雇佣关系,对本职工作满意等。但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后果的不都是配备职 员的活动,不受企业自身力量控制的外力也会发生作用。举例来说,如果有外来的 企业想挖人才,出得起难以匹配的高薪,就挡不住有人“跳槽”。再比如说,除了 个人/岗位匹配的质量以外,影响职工劳动成果的还有技术手段、组织结构、雇佣 关系等等。同样是美国的汽车工人,在美国人开的汽车厂里和日本人开的汽车厂里 的劳动成果就是不一样。 2.1-2 招聘工作模型 前面提到,配备职员的过程,无论是外向型的还是内向型的,都有循序渐进的 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要采取适当的行动。这些阶段和连带的相应行动也可以 说是招聘工作的组成部分。图 5-2 所示的模型归纳了这些招聘工作的组成部分以 及各步骤的一般后果。 求职者 (个人) 组织 江作岗位) 征召帜别、吸引) 筛选测试、评估) 雇佣快策、匹配) 图 5—2 招聘工作模型 有如招聘工作模型表明的那样,配备职员的工作起自求职者和某一组织之间的互 动。我们还以外向型的招聘工作为例,求职者寻找可以为之工作的组织以及该组织 中的就业机会;组织则为填补眼前或者即将出现的空位寻找求职者。因此,从招 聘工作一开始,求职者和组织就如同博弈的双方参与进来,并且一直参与到过程结 束。 有的时候,组织的优势很明显,在配备职员的过程中掌握着主动权。我们在此不妨 举一个假想的例子。比如说,劳动力市场上有大量的失业工人。招工的企业就会非 常挑剔,甚至非常霸道,非要招到某一类的求职者不可。有的时候,求职者具有一 定的优势,在招聘过程中可以向组织要价。有的时候,求职者和组织都有许多可供 选择的对象,双方在招聘工作中的地位比较对等。 招聘工作的起始阶段是征召活动。在这一阶段、组织和求职者都想借助征召活 动识别对方,吸引对方。组织的征召手段包括征召广告,派出招聘人员到大专院 校,召开工作信息发布会,分发招聘手册,向本组织雇员吹风等。以图识别求职者 中间的合格者,并把他们吸引过来。与此同时,求职者也想识别有合适工作机会的 组织。他们采取的手段是。阅读大量的招聘广告,与雇佣机构或者雇佣代理人联 系,大量发送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求职者向潜在雇主发出信 号。特别是在精心策划和准备的个人简历与求职信中,求职者历数自己的知识、能 力和专长,以便吸引招聘组织的注意。 逐渐地,征召阶段被筛选阶段代替,招聘活动的重心转移到评估方面来了。组 织采用的筛选手段有面试、笔试、模拟测试等,借以评判求职者的知识、技能、才 干以及求职者的激励因素,换句话说,求职者想从工作中获取什么、获取多少。结 合这些评判,对照工作岗位的要求和报酬水准,再来衡量求职者同工作岗位的匹配 程度。求职申请者也会依据自己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对有关组织进行评估。 然后,求职者依据这些评估,结合个人素质和激励因素方面的自我鉴定,再来衡量 有兴趣的工作岗位同自己的匹配程度。由此可见,组织和求职者两方面都在筛选, 都在评估。 做完评估之后,招聘工作便进入了雇佣阶段。在这个阶段,组织和求职者都要 做出自己的决策,以便达成个人与工作岗位的最后匹配。从组织这方面说,不可能 把所有的求职者都留下来,必须排出其中的一大部分。经过一次一次的筛选、过 关,一小部分人最终剩了下来。对这部分人,组织还必须排出先后次序,最终决定 向谁发出聘用通知,聘用的内容是什么。一旦有求职者接受了组织的聘用条件,成 为一名新雇员,雇佣关系就算正式建立起来了。 对求职者而言,雇佣阶段意味着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求职者对是否继续 留在配备职员的过程中要做出决定。有的求职者在接二连三地收到拒绝信后,经不 起挫折和打击,干脆不找了;有的则坚持不懈,不找到工作决不罢休。对后一种人 来说,总会获得就业机会。他或她将会依据情况的变化做出总体判断,最终选择一 个和自身条件相当的工作。 这里有必要指出,前面的分析大都是依照外向型的招聘工作展开的。内向型的 配备职员工作不太一样。组织内部的配备职员活动不涉及外部劳动力市场,申请者 是本组织现有的雇员,面对的是当前的雇主。雇主依据组织的需要和雇员的表现, 对一部分雇员的工作予以调整,或升迁、或转换、或降职使用。另一方面,部分雇 员也因求变、求发展向雇主提出变更工作岗位的请求。这样,便有了组织内部的劳 动力市场,一般称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上从事配备职员的工作也 要经历征召、筛选和雇佣三个阶段。雇主和雇员是这些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从人力 资源管理的角度讲,内部劳动力市场也具有促进和改善个人/岗位匹配的重要功 能,它是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继续和补充。 2.1-3 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我们在本章一开始就指出,配备职员的活动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把对招聘活动本质的考察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学的整体框 架中,分析招聘活动的外部环境,检讨它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互关系。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美国的产业关系学界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界有着许多不 同的版本。我们这里仅就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派做些简要的分析。请看图 2-3。 图 2-3 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1.个人/岗位匹配。 依照图 2-3 所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个人/岗位匹配在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 活动中扮演着中心角色。的确,从人力资源管理学派的观点来看,所有的人力资源 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创造和维持个人/岗位匹配而展开的。当然,创造和维持 个 人/岗位匹配本身并不是目的,谋求个人/岗位匹配的目的是要实现人力资源 管理的结果。 2.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西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辅助性 的,另一类则是功能性的。辅助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工作测量、工作分析和 人力资源计划。这三种活动并不能直接影响个人/岗位匹配,而是为功能性的人力 资源管理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从逻辑上讲,是要先有工作测量、工作分析和 人力资源计划,尔后才能进行配备职员的活动。因此,辅助性的活动理应增进配备 职员活动的效果。 功能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个人/岗位匹配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也会影响到 人力资源管理的后果。功能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外向型招聘、内向型招聘、 职工培训和开发、设计劳动报酬、确立劳动关系以及营造工作环境等。其中任何一 种活动都有可能对个人/岗位匹配过程产生重大而又独特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 西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常会单独设立功能科室,分别掌管这些活动。 3.各种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虽说上述各种活动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各功能科室分别撑管的,但各种功能性 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因此,无论实施任何一种活动,都 要加以通盘考虑。举例来说,假定有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依照企业的人 力资源发展计划,决定在未来 12 个月内新雇 20 名中层管理受训人。为了实现这 一目标,各种功能性的活动之间必须密切配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回答下面一 系列问题:这 20 名中层管理受圳人是从企业外部招呢,还是从企业内部选拔 ?或 者内外都要考虑?对企业外部应聘者的资格如何规定?对企业内部应聘者有什么要 求?起点工资和其他待遇定在何种水平上方能吸引足够的应聘者?让这别名受训人接 受哪种类型的培训和开发?什么时候进行?晚间和周末要不要利用?如何利用?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要从总体上把握一条原则,那就是采取的各种功能性活动要 相互协调,共同促成新雇 20 名中层管理受训人这一目标。在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 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在其一领域做出的决策势必影响到另外的领域。比如说,掌管 劳动报酬的人出于控制劳动力成本的考虑,提议(1)受训人的起点工资沿用往年标 准,(2)取消一直依惯例发放的雇佣奖金。如果这两条提议被雇主采纳,那么,吸 引新受训人的工作将变得很困难。要想招徕足够的应聘者,征召工作就必须变出新 的花样,而且要付出比往年更多的努力。不仅如此,征召来的人可能素质不高,因 此,培训和开发大纲需要做相应的改动。还有,周末的培训安排也可能被取消,用 以弥补冻结起点工资和取消雇佣奖金。 4.外部环境: 在图 2-3 的上部,罗列着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个人/岗位匹配以及人力资 源管理后果的四种外部因素。它们分别是经济状况、劳动力市场、劳工工会和法令 法规。下面依次介绍 e (1)经济状况。 这里讲的经济状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地区的经济状况,行业的经济状 况,国家的经济状况,甚至跨国的经济状况。这广义的经济状况对一个组织内部的 总体财务状况当然会有影响。以美国的汽车制造业为例,通用汽车公司所能提供的 就业机会和工作类型,它所需要的汽车工人数量和职业类型,它对这些工人所能提 供的报酬数量和类型,无不受它所处的经济状况的制约。 (2)劳动力市场 这里讲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外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代表着这样一个外部活 动场所,组织从这个场所寻求新的雇员(劳动力需求),个人在这个场所出卖劳动力 (劳动力供给)。招聘活动可以说对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敏感。从量的方 面来说,“吃紧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不应求)会使招聘活动变得既困难又昂 贵,因为不易征召适当数量的求职者。与此相反,“宽松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 供过于求)将给雇主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因为可以识别并吸引足够数量的求 职者。 从质的方面说,劳动力需求一方对求职者的素质(知识、技术、能力、才干及其 他的特征)会提出具体要求,对求职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框定一个范围。而劳 动力供给一方的素质结构、激励因素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能否满足特定组 织配备职员的需求,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的资源数量和构成。 (3)工会组织 在有工会组织的行业和企业里,工会

116 页 450 浏览
立即下载
员工资遣管理办法

员工资遣管理办法

员工资遣办法  第一条 为配合本公司各部门实际业务需要,以达成企业的有效经营起见,特订 定本法。 第二条 本公司正式任用员工的资遣悉依本办法办理。 第三条 各部门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可资遣人员: 1.组织编制紧缩或单位并编及撤销。 2.工厂因全部或一部歇业时。 3.工厂因不可抗拒事由须停工一个月以上时。 4.因业务事业范围、生产技术或程序改变,须紧缩职务时。 5.单位人事费用影响单位成本的过度负担或公司利润时。 第四条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部门可予资遣: 1.经考核结果而无适当工作或实际业务的。 2.个人专长无法胜任其所承受的职务的。 3.身体衰弱,不能胜任工作的,或考绩列为丙等的。 第五条 员工资遣先后顺序如下: 1.历年平均考绩等级低者较高者为先。 2.曾受惩戒者较未受惩戒的为先。 3.在公司服务年资浅者较年资深者为先。 第六条 资遣员工通知日期如下: 1.在公司服务 3 个月以上未满 1 年的于 10 日前。 2.在公司服务 1 年以上未满 3 年的于 20 日前。 3.在公司服务 3 年以上的于 30 日前。 第七条 本公司资遣的员工给予资遣费,其标准如下: 1.服务未满一年的发给一个月工资的资遣费。 2.服务一年以上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基本薪资的资遣费。 3.服务已满 5 年以上者除发给资遣费外,并按本公司员工储蓄及退休福利基金 计划支给退职金。 第八条 本办法董事会通过后公布实施,修改时亦同。 

1 页 352 浏览
立即下载
员工满意调查在服务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员工满意调查在服务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员工满意调查在服务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服务企业的文化建设是服务企业内部营销的主要目标,旨在建设一种以人为本的 服务文化。内部营销的实施是以人事管理策略为基础的,员工满意度是衡量内部营销效果的 主要指标,也是了解企业文化建设,寻找制定文化建设策略依据的重要指标。实例研究表明 , 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能用来分析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亚文化的现状以及文化建设管理。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企业;内部营销,员工满意度 一、服务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营销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界、学术界的重视。 近年来,在服务型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更是被广泛推崇。企业文化作为对内产生凝聚力、 对外产生竞争力的管理手段受广大企业,尤其是服务企业的青睐不是没有道理的。在部分日 益激烈的服务市场中,一方面公平竞争的原则使一些原来依靠政策生存的服务企业丧失了一 种强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服务企业产品的有形部分往往不具备太高的技术含量,相互之 间很容易摹仿,产生竞争优势的途径集中在服务差异化和人员差异化,而服务差异化又依靠 人员来实施。其结果是企业对雇员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需要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来统一雇 员的价值观念,提高雇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向顾客传递满意的服务。 按照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的说法,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 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实践,是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或不 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共通的文化现象。对于服务企业而言,企业文化首先要强调全员 的共通,强调重视人(雇员)的作用和地位,因为服务企业中,产品是通过雇员来创造并传递 的,雇员既是产品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服务企业更应该采用 以人为本的文化取向。其次,服务企业的文化要围绕向顾客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来发展,按 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说法,就是要建设一种服务文化,使所有的雇员(包括前端服务和后端支 持的员工)树立为顾客服务的共同理念,尤其是管理层应该从政策、程序、奖励机制和行动 等各个方面支持顾客服务。 内部营销,简言之就是以内部员工为目标的营销活动。内部营销的作用是通过服务文化的建 设、人力资源管理中营销手段的运用、组织与雇员的营销信息沟通、以及奖励和表扬机制, 统一员工的价值观,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形成持 久不衰地企业竞争优势。这些目的与服务企业的文化建设目的是一致的。 Berry 认为内部营 销是建设共同价值基础上的企业文化的力量,Cahill 和菲利普·科特勒等人都认为内部营销的 根本目标之一是建设顾客导向的企业文化。 服务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由里及外依次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 要是指相同的组织价值观、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制度文化层面则是指组织统一的行为规范 , 而物质文化则是指服务企业的对外物质形态。服务企业内部营销的步骤主要是解决服务企业 精神文化的建设和统一,其次是推动、协调制度文化的建设,同时对物质文化建设也有一定 的促进作用。通过服务文化的建设、人事管理中对雇员的筛选、组织目标和营销信息的分享 , 服务企业能够尽可能为此雇员具有相同的价值观;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职位和对员工的分 类管理,组织与雇员间的沟通,适当的表彰和激励机制,服务企业能够维持统一的行为规范 ;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服务企业既能够更好的满意雇员,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和 发展。 二、员工满意度与内部营销绩效评估 当企业将产品对外进行营销的时候,企业通过营销组合策略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当服 务企业进行内部营销时,管理者同样可以用创造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 (对应于产品策略)、减 少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对应于价格策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应于地点策略)以及加强 沟通和适当的激励措施(对应于促销策略)等一系列的内部营销组合策略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顾客满意度是顾客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性综合评价,是顾客对企业、产品 、 服务和员工的认可。如果顾客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满意,顾客会将他们的消费感受通过口碑 传播给其他的顾客,从而有利于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企业形象。因而顾客满意度既可以 作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和市场细分的标准,又可以作为了解企业市场营销绩效的重要参 照变量。 服务企业内部营销中,营销的目标是企业的内部员工,员工就是内部营销的“顾客”。员工 的满意度是员工对企业以及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待遇、人际关系等一系 列员工关心和员工利益的认可。员工对这些满意,就会将他们的感受转化为勤奋努力的工作 、 良好的工作热情、礼貌待人和助人为乐的工作态度,就会将他们的感受变成优质文明的服务 产品传递给顾客。由此可见,员工满意度是评价内部营销绩效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从内部营销的组合策略的本质来看,他们基本上是由人力资源策略为主体组成的。有吸引力 的工作机会要靠人力资源部门来提供,并分派给最需要的人;劳动时间的减少、劳动强度的 降低、工作环境的改善要靠人力资源部门去推动;激励制度 (奖励、晋升渠道等)要由人力资 源部门牵头来制定;共同价值观念以及共同行为标准的建立与传播 (人才甄别、人才培训等) 都必须由人力资源部门去实施。毫无疑问,人力资源部门是内部营销实施的主体。正因为这 样,我们可以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的方法来评估内部营销的绩效。如:美国舒斯特教 授设计的人力资源指数问卷,就是通过员工对 15 项人力资源工作的满意度的测量获得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和整个组织环境气氛的评价。 三、员工满意度调查与服务企业文化建设 对企业文化现状进行评估是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既然服务企业内部营销的目 标是建立一种服务文化,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而内部营销绩效又可以用员工满意度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因素)来评估,那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用舒斯特的话,就是企业 整个组织环境气氛也就可以用员工满意度来进行评估。问题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员工的满意 度呢?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仍然依据舒斯特提出的人力资源指数间卷来研究服务企业文化 建设现状的评估问题。根据这个问题,员工的满意度包括 15 个方面,分别叙述如下: 报酬制度: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和其他(物质的与非物质方面的)奖励; 信息沟通:组织内信息的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 组织的效率:对组织的整体能力和取得成功的自信程度以及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成功程度; 关心员工:组织在关心员工方面给人们的印象如何; 组织目标:每一员工对组织目标有所了解,并确认其目标,而且对此感到自豪; 合作: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共同目标而有效合作奋斗的同时,各自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 提 升; 内在满意度:员工对自己工作得到的报酬的满意度,如对成就的进取意识,工作胜利时的自 豪 感,对自我成长发展的评估以及对自己有能力的感受; 8、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管理政策和程序、管理体系与管理实践、正规的组织结构与 请示报告制度; 9、人际关系: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感情沟通; 10、环境:组织内部的气氛使员工感到愉快和得到拥护和支持,并且将组织视作和谐的 工作环境; 11、员工参与管理:员工有为组织献计献策的机会,能与上级磋商沟通,并在组织的决 策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12、工作群体:对自己日常工作中最接近的同事感情; 13、群体间协调能力:各独立群体间相互协商,并能有效地完成共同工作目标的能力(团 队精神); 14、第一线的管理:组织成员对第一线管理人员的能力与人品的信任; 15、管理的质量:组织成员对中级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能力与人品的信任。 在以上项目中,通过分析每一项的基本内容和性质,不难发现,员工对组织目标、合 作、人际关系、员工关心、员工参与、内在满意、群体协作的满意程度能够反映服务企业的 精神文化状态,员工对报酬制度、信息沟通、组织效率、基层管理和管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则 是对服务企业制度文化的综合评价。最后,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能从企业内部的侧面 反映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状况。 服务企业员工满意度除了能够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外,还能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提 供以下信息: 1、同岗位上不同员工的满意度的差异往往是员工的需要不一致、或者是制度的不公平而引 起的。表明服务企业存在对于员工岗位安排不合理或者是制度需要改进等不利于企业文化建 设的因素。 2、不同类型岗位上员工满意程度的差异,往往是因为制度不公平或者沟通不够引起的。说 明服务企业制度文化有弊病或者文化网络不健全。 3、在一个工作点上,员工满意度差异出现成组分布的现象往往是因为亚文化的存在引起的, 有些亚文化对企业主体文化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必须尽快抑制它的滋长。 4、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岗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优先提高那些重要岗位上员工、先进员 工的满意度,利用市场细分原理、ABC 分类方法实现对员工的分类管理,保证企业文化建 设的循序递进。 5、定期持续的员工满意度调查可以用来监测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四、员工满意度调查与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实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员工满意度调查来了解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检测文化建 设的效果,为文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中消研在接受一家商业银 行的委托,为其制定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时候就采用过这样的方法进行该银行的文化现状研 究,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这个银行的具体情况,我们为员工满意度调查设计了 57 个问题,涉及组织目标、管理质量(从管理制度和领导能力两方面)、工作环境、组织效率、 内在满意、报酬、信息沟通、员工参与、人际关系和关心员工共 10 个方面。对于任何一项 因素的满意程度从高到低,我们用 5,4,3,2,1 来代表,一个团体(部门)对这一因素的满 意度用团体内全体员工对该因素的满意度地平均值来代表,总的满意程度用各项因素满意度 得分的总和除以所有因素的最高满意度得分的总和来表示。这次调查中,我们共发放 394 份 调查表,收回 388 份,其中全面合格的答卷 307 份,达不到全面合格标准的答卷是指存在 漏答题的现象的答卷,这样的答卷有 81 份。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该银行文化建设中存在下 列问题: 1、漏答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关于银行组织目标的问题,也就是说,员工对目标不明确 或者不满又不愿意说。结合在调查中发现的其他现象,我们进一步判断出主要的原因是员工 对银行的组织目标不明确。这对于服务企业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集中精力实现企业目标 是很不利的,说明该银行文化建设中共同价值观的确立还有待加强。 2、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该银行中唯一获得全国青年文明服务窗口称号的支行营业部的 员工总体满意度偏低,低于另外一个各项制度均与个人效益挂钩的营业部。通过进一步的调 查,我们发现,这家银行的管理制度不规范、不统一,各个支行不一样洞时,银行一贯采取 的是以直接利润为基础、以金钱为主要奖励物的激励政策,造成了拜金主义的盛行。那个支 行在创建全国青年文明服务窗口称号的实践中,很多员工付出了额外的劳动,但是不能产生 可以计算奖金的直接利润,从而产生了得不偿失的感觉,造成了不满意。作为一个金融重地 , 银行中普遍存在拜金主义,当然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克服的主要问题。依照这样的分析,我 们确定,加强对员工需求的了解、扩大银行可以向员工提供的激励措施、清理和规范有关的 制度、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该银行文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3、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该银行的员工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我们设想 这家银行存在比较严重的亚文化现象,这种亚文化可能会妨碍企业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证实这一想法,我们以员工满意度为变量,对员工进行了 K—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结 果使我们大吃一惊,因为员工被分为非常明显的三大类,用 A,B,C 来表示,分别占总员 工数的 40%,41%和 19%。A 类的平均满意度最高,其次是 B 类,满意度最低的是 C 类。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B 类比 A 类的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关于报酬方面的问题引起的,C 类 与 B 类相比,对报酬满意度低是共同的,但是 C 类同时对领导水平的满意度偏低。同时,我 们还发现,中层以上干部基本上都在 A 类。这就说明以普通员工为主的 B 类和以中层干部为 主的 A 类员工在报酬着法上的差异较大。虽然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只是沟通不够所造成的, 或者是对岗位工资制度理解不深刻,该银行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及早解决,否则容易发展 成为领导层和员工层之间的对抗情绪,影响服务产品的创造和传递,影响服务文化的建设和 共同文化基础的形成,C 类员工是落后员工和在银行改革中个人利益受到影响的员工为主体 构成的,银行应该通过加强沟通、扶助后进、适当淘汰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减少它们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负面影响。 以上实例进一步论证了员工满意度调查在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文化建 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服务企业应该通过连续跟踪调查的方式,及时掌握员工满意 度的变化与发展情况,为企业文化建设策略的制定寻找依据,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沿着既定的 路线发展。

7 页 343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