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2分析报告

Q12分析报告

公司 Q12 分析报告 背景 员工的敬业度是员工在情感和知识方面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和投入。大量证据显示员工敬 Content 01 业度与企业整体的业绩和成功息息相关,越来越多企业关注员工的敬业度。  杰克•韦尔奇将员工敬业度同现金流、客户忠诚度一起视为衡量一个公司稳健性的三 个指标;  宝洁公司将员工敬业度调研作为人力资源部门三大技能之一,认为敬业度调查可以 帮 助企业保持员工对公司的高承诺度;  联想从 2002 年引入盖洛普的敬业度 Q12 调研和评价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信公司自 2013 年引入盖洛普 Q12 敬业度调查后,每年度均进行敬业度调查和结果分 析, 并对各部门的改善情况进行通报。我们寄希望于不断促进提升员工敬业度,进而推动公司整体 业绩的达成。 * 目录 第一部分 Content 01 敬业度调研工具( Q12 )介绍 第二部分 调研结果及分析( 2018 年) 第三部分 项目管理推进措施 * Content 01 第一部分 调研工具( Q12 )介绍 * Q12 敬业度调研介绍 它是盖洛普的研究的成果 进行了长达 25 年的研究 Content 01  调查了几十个行业的数百家公司  询问了 1000 个不同的问题  询问了 100 万以上的员工  访谈了 8 万名经理 • 寻找优秀部门的共同点—— 12 个核心维度 • 确定测量这些共同点的最佳问卷—— Q12 * 员工敬业度分布的马蹄形模型 毁业 Content 01 敬业 敬业度弱 * 盖洛普路径 实际利润增长 股票增值 Content 01  经理的目标是 培养“敬业 ” 的员工。  Q12 用来测量 经理行动的效 果。 展 管理干预区 可持续发 忠实顾客 敬业员工 1 7 从此 进入 发现优势 2 8 3 4 5 6 9 10 11 12 优秀经理 因才适用 * Q12 介绍 Q 12 不是:  员工满意度调查  群众评议领导  举报箱 Content 01 Q12 是:  基层工作环境和员工敬 业度的 KPI  以评测为基础的管理体系 * Q12 的 12 个问题是: 1. 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 。 2. 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 3.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 4. 在过去的七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 5. 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 6. 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 7. 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 8. 公司的使命 / 目标使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 9. 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 Content 01 10. 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 11. 在过去的六个月内,工作单位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 12. 过去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 Q12 员工敬业阶梯 第四营地:我的发展 •学习和成长 •谈及进步 第三营地:我的归属 •有最要好的朋友 •同事致力于高质量 •使命 / 目标 •意见受到重视 第二营地:我的奉献 •鼓励发展 •关心我 •过去七天内受到表扬 •有机会发挥所长 大本营:我的获取 •有材料和设备 •知道要求 我的 发展 我的 归属 我的归 Content 01 共同成长 团队合作 属 我的奉 我的奉献 献 我的获 取 我的获取 管理层支持 基本需求 * Content 01 * Content 01 * Q12 项目的目标 Content 01 * Content 01 第二部分 调研结果及分析 * 相关定义  均值 ( Mean ) = 根据 5 分制所作回答的平均值。把所有的回答相加,然后除以回答 人数。 每个问题都有一个均值。 Content 01  大均值 (GrandMean ) = 根据以上情况分制对盖洛普 Q12 问题回答的综合均值。它表明 一个工作单位的整体工作环境健康度。  顶级回答 = 对某个问题答 “ 5” ( 非常同意 / 非常满意 ) 的人所占百分比。  盖洛普 50 百分位 = 盖洛普总数据库中的数值, 50% 被测工作部门的 Q12 得分在其之上。 * 调研结果分析 敬业阶梯分析:敬业阶梯理想状态是从下往上,分值应从高到低。但我部门在“管理 Content 01 层支持”阶梯得分仍是最低的。这个阶梯员工的需求是得到关注、认可、自身价值得以 实现,但这方面管理层在因才适用,实时关注员工,及时表扬,并定期和员工谈心等方 面是不足的。 我的 发展 3.13 我的归属 3.11 我的奉献 3.05 我的获取 4.00 Q12 的大均值为 3.32 * 调研结果分析 Q12 问题 样本量 非常不满意……………………非常满意 1 2 3 4 63% 01 Content Q1 :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 40 0% 5% 10% Q2 :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与设备 40 3% 5% 23% Q3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 40 5% 13% Q4 :在过去的 7 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 40 8% Q5 :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 40 Q6 :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 5 均值 23% 4.03 63% 8% 3.68 38% 40% 5% 3.28 20% 28% 40% 5% 3.15 3% 18% 25% 40% 15% 3.48 40 8% 18% 25% 38% 13% 3.30 Q7 :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尊重 40 3% 8% 30% 48% 13% 3.60 Q8 :公司的使命 / 目标使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 40 5% 18% 30% 23% 25% 3.45 Q9 :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 40 3% 18% 40% 28% 13% 3.30 Q10 :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 40 3% 5% 23% 38% 33% 3.93 Q11 :在过去的六个月内 , 工作单位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 步 40 5% 18% 23% 35% 20% 3.48 Q12 :过去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40 3% 5% 30% 45% 18% 3.70 * 调研结果分析 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 检查总体健康状况 看大均值( Grand Mean ) Content 01 • 接近或高于 Gallup 50 百分位( 3.78 ,比较理想) • 与公司或部门大均值相比,差值应在 0.5 以下  检查是否患有“高山病”或“亚高山病” 看敬业阶梯得分和每层敬业阶梯中各问题的得分分布 • 敬业阶梯从下往上,分值应从高到低,否则患有“高山病” • 每层敬业阶梯第一个问题的分值应高于同层其它问题的分值,否则应属亚“高山病”  检查其它细项 • 找出 3 项最低的顶级回答进行分析(尤其要关注底层的问题) • 如果对于某一问题,答 5 分和 1 分的人都很多(分裂阵营),应关注 • 如果某一问题分数比较分散(可能是沟通的问题)应关注 * 调研结果分析 典型情况——“街头训练” 高分 : 12 、过去一年里, 我在工作中有机 会学习和成长 Content 01 我们如何 共同发展 我的归属 低分 : 1 、我知道对我 的工作要求 我的奉献 我的获取 ( 基本需求 ) * 调研结果分析 典型情况——“错位” 高分 : 8 、公司使命 / 目标使我 觉得我的工作重要 我们如何 Content 01 共同发展 我的归属 低分 : 3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 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 我的奉献 我的获取 * 调研结果分析 典型情况——“员工抱团” 高分 : •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 的朋友 •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 工作 低分 : •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 我的个人情况 •在过去的七天里我因工作出 色而受到表扬 Content 01 我们如何 共同发展 我的归属 我的奉献 我的获取 * 调研结果分析 典型情况——“分裂阵营” Content 01 * 调研结果分析 典型情况——“无米之炊” Content 01 * Content 01 第三部分 Q12 项目管理推进措施 * 通过 Impact 共同改进工作环境 Content 01 1 、检查大均值 介绍 (INTRODUCTION) 测量 (MEASUREMENTS) 重点 (PRIORITIES) 行动 (ACTIONS) 承诺 (COMMITMENTS) 跟踪 (TRACKING) “ 为什么做调查 ?” 2 、检查“高山病”和“亚高山病” 如果有,要找出原因 “ 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 “ 我们应注意什么 ?” “ 我们如何行动改善工作环境 ?” “ 我们如何互相承诺 ?” “ 这就是我们取得的进步 .” 3 、找出 3 项最高的顶级回答, 并讨论如何保持和发扬 4 、找出 3 项最低的顶级回答, 找出原因,并制定改进方案。 * Q12 反馈与行动计划讨论会—集思广益  分成小组  指定一名记录员  针对问题,写下尽可能多的行动方案  删除以下方案 :   不具体的  不可测量的  不受我们控制的 Content 01 针对每个经过筛选的方案,指定负责人 * 召开 IMPACT 会议,制定行动计划 示 Content 01 例 附:会议纪要 日期 2008-10-20 地点 **** 会议室 主持人 孙腾飞 记录人 张有廷 参加人 孙腾飞、罗建华、卢诚、李福东、孟庆、张有廷、王兴龙、赵如军 主题 改善团队工作环境,提高员工敬业度 会议基本情况及主要内容纪要: 1 、介绍什么是 Q12 ,我们做 Q12 的目的。 2 、和大家共同对测评报告进行解读分析 1 )选择出 2 个优势项: Q1 (知道要求)、 Q2 (材料和设备),这是基本需求,是团队发展的基础,继续 保持和发扬 2 )选择出 3 个需改进的劣势项: Q7 (意见受重视)、 Q9 (高质量工作)、 Q11 (进步),它影响团队的 整体环境和员工的敬业度,做为今后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3 ) 选择出 2 个特别关注项: Q7 、 Q9 ,它们的均值都低于盖洛谱 50 百分位的值,需特别关注 * 示例 会议基本情况及主要内容纪要: 3 、制定行动计划 1 )对需加强的优势项,我们给予鼓励,并制定出保持和发展计划 Content 01 2 )对于团队存在的问题,我们集思广益,总结出多套行动方案,然后删除“不具体的”“不可测量的”“不受我们控 制”的方案,最后选定最佳的行动方案,并制定负责人 4 、我们共同承诺 1. 广开言路,寻找问题,认真分析、理性对待 2. 上下一心,共同改进,不相互埋怨,不回避责任 3. 团结一致,付诸行动,实现计划,达到目的 5 、跟进措施 1 )拟定 IMPACT 计划日志 . 2 )召开周会,对计划进行微调 3) 月末再次召开会议,讨论 IMPACT 计划进展情况 4 )对每一个阶段的成功 , 适时表彰 5 )每月公布进步 * 主要选题 1 : Q7 :在工作中 , 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尊重。 原目标值 行动措施 1 、每天 10 分钟晨会:听取部门主管工作简报,提出 3.71 计划目标值 执行人 监督人 计划开始时间 4.00 计划检查时间 示 例 检查结果 孙腾飞 罗建华 2009 年 5 月 15 日 每天早晨 执行 卢诚 孙腾飞 2009 年 5 月底 每月底 执行 卢诚 2009 年 5 月 15 日 每日 执行 孙腾飞 2009 年 5 月 每年底 执行 主要问题,明确解决思路 2 、每月底召开工作总结会:听取一线领导的心声 , 吸 纳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建议。 3 、设立专用邮箱:构筑员工建言献策渠道,加快合理 闫效瑞 化建议转化为效益的步伐 4 、激励:对于被采纳的转化为效益的建议,给以表彰 卢诚 和奖励 结果评价 提高 Q7 分值,使每一名员工都感觉自己的意见被尊重 * 总部 Q12 改善行动计划安排 Content 01 Q12 讨 1 、针对此次 Q12 分析的问题,以部门为单位,建议干部同部门员工一起召开 论会议,集思广益讨论部门工作环境现状,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做出承诺共同 努力提升工作环境。 2 、请各部门确定改善计划于 9 月 10 日前反馈人资部,人资部后续两月进行沟通调研。 3 、每年年中持续进行 Q12 项目调查,监控指标改善情况。 * Content 01 *

31 页 382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工作学习手册

HRBP工作学习手册

HRBP 工作学习手册 目录 一、 HRBP 职级职责标准 二、 HRBP 的角色与职责 1、 战略伙伴 2、 变革的推动者 3、 行政事务专家 4、 员工中的倡导者 三、 HRBP 的 KPI 四、 附录:推荐书籍 一、 HRBP 职级职责标准 HRBP 类标准层级差异概览 维度 绩效 贡献 一级 责任 专业回馈 关键 能力 二级 三级 四级 影响范 围 例行性工作 HR 流程运作 HR 解决方案实施, 并管理和运作例行人 力资源流程 角色作 用 在指导下 独立执行 主导实施 —— HR 解决方案集 计,并监控和管 行人力资源流 主导设计及推 专业回馈概览见下表 专长 深度和 广度 掌握 HR 基础专 业知识(如基本 的政策、流程知 识) 沟通与影 响力 对象层 级 业务专家级团队 成员 中基层业务主管 中高层业务主管 公司高层业务 【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独立承担 HR 流程运作 【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 基于既有经验, 组合内容,进行 初步的客户化, 形成解决方案 【应用方法解决问 题】 整合 HR 领域不同要 素,提供综合性解决 方案,解决复杂问题 【应用概念解 题】 主导设计与推行 战略举措,对本 的业务战略产生 支撑 解决问题 —— 理解 HR 各领域 知识,及 HR 各 职能要素间的内 在关联 深入理解业务,或精 通某 COE 领域中的 单一模块 理解 HR 战略与 战略关联,并精 COE 领域中的单 块 专业回馈层级差异概览 维度 【经 验总 结】 专 业 回 馈 【学 习资 源建 设】 【技 要素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要求 —— 项目经验总 结或操作指 导书 项目经验、方法总 结或创新性、探索 性专业研究 数量 —— 1 篇或以上 一项或以上 质量 —— 近两年被使 用 为其他同类型业务 提供良好借鉴 为其他同类型业务提 借鉴 参与本领域学习资源 主导学习资源开发 项目经验、方法总结 性、探索性专业 一项或以上 要求 —— —— 参与本领域学习资 源建设,主导学习 资源开发或优化 数量 —— —— 两门以上 两门以上 质量 —— —— 近两年被使用 近两年被使用 要求 —— —— 作为导师辅导 HRBP 作为导师辅导 H 数量 能传 递】 质量 —— —— —— 辅导两位一级 HRBP —— 被辅导者通过二级 晋升或其他类似明 显提升 辅导两位二级 H 被辅导者通过三级晋 他类似明显提 各层级标准: HRBP 类一级标准 维度 绩效贡献 关键能力   标准要求 关键点说明 责任 在指导下承担例行、基础 性工作 1、【工作性质】例行性、基础性工作 2、【角色】在指导下,尚不能完全独 立独立承担工作职责 3、【效果】达到预期得工作目标和工 作要求 专业回馈 本层级对专业回馈无要求 —— 专长 理解和掌握 HR 基础专业 知识(如基本的政策、流 程知识) 1、通过 HR 知识技能(基础)考核 沟通与影 响力 至少用一项事例说明:与 业务专家及团队成员沟 通,取得有效结果 1、【层级】通过直接响应、准确报告 工作/项目信息等方式,与业务专家及团 队成员针对关键任务、信息进行沟通 2、【要求】能对 HR 流程在实施中的具 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识别主要问 题,并提供初步的改进建议 解决问题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至 少用一项事例说明:曾独 立承担 HR 流程运作 1、重点评估“独立执行及独立解决问 题”的能力 HRBP 类二级标准 维度   标准要求 关键点说明 独立执行 HR 流程 运作 1、【范围】执行月度和年度的人力资源流程、管 理循环 2、【角色】员工独立承担实施职责 3、【效果】所举事例是成功的,缺德预期得项目 目标或良好的业务结果,得到认可 【经验总结】项 目经验总结或输 出本专业方向内 操作指导书 1 篇 或以上 1、专业回馈是日常工作外,在专业上对组织的贡 献 2、专业回馈的目的是帮助他人成为更好的 HR 专 业人员 3、对操作性、执行性的经验进行总结,成为类似 工作的参考 理解 HR 各领域知 识,及 HR 各职能 要素间的内在关 联 1、通过 HR 知识技能进阶考核 2、【理解+应用】在了解理解 HR 各领域知识的 政策导向、具体内容、内在关联之外,还需理解 如何在时间中使用这些政策、流程和方法 沟通与影响力 至少用一项事例 说明:沟通协调 中基层业务主管 和员工,取得有 效结果 1、【层级】承担与关键礼仪关系人的直接沟通, 此级别的沟通对象应为中基层业务主管 2、【发挥的影响力】不仅仅单方面接受信息,而 是具备对话和建议的能力 解决问题 【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至少用一 项事例说明:基 于既有经验,组 合内容,进行初 步的客户化,形 成解决方案 1、重点评估“实施 HR 解决方案”的能力 2、【有效地解决挑战】准确识别问题,并应用正 确的方法和知识应对,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责任 绩效 贡献 专业回馈 专长 关键 能力 HRBP 类三级标准 维度   责任 绩效 贡献 专业回馈 标准要求 关键点说明 主导至少两个 HR 解决方 案的实施,并管理和运作 例行人力资源流程,保证 流程的有效执行 1、【挑战】通过有效的举措,解决了实施过程中 的关键挑战,规避风险 2、【角色】员工通过带领团队(实体或虚拟)承担 职责,并在其中起到主导或关键的角色作用,如 PM,或子项目经理,而不仅仅是一个参与者或从 属者 3、【效果】所举实例是成功的,取得预期的项目 目标或良好的业务结果,得到认可 【经验总结】项目经验、 方法总结或创新性、探索 性专业研究一项或以上, 能为其他同类型业务提供 良好借鉴 【学习资源建设】参与本 专业回馈是 日常工作 外,在专业 上对组织的 贡献 专业回馈的 该经验/方法应呗实践和复制,能有 效地指导他人工作 学习资源应在近两年内得到一定程 领域学习资源建设,主导 学习资源开发或优化两门 以上 【技能传递】作为导师辅 导两位一级 HRBP,被辅 导者通过二级晋升或其他 类似明显提升 专长 深入理解业务或精通某 COE 领域中的单一模块 关键 能力 度的使用,取得较好的反馈和效果 1、对员工的辅导应是持续的,而不 目的是帮助 应是哎认证之前突击完成的 他人成为更 2、除任职晋升,也可参考绩效表 好的 HR 专 现、职级晋升、重大荣誉等方式 业人员 1、深入理解业务:了解业务内容、业务管理的主 要挑战、业务对 HR 的关键述求,思考如何通过 HR 的手段解决这些挑战和述求 2、精通某 COE 领域中的单一模块 1)【理解而非仅仅认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 然”在了解单一模块各项业务的政策、流程、架构 等具体内容,以及内在联系外,需理解其背后的设 计和原因,包括其设计的优劣势、适用场景,并进 行风险预估 2)【深度】能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研究解答 本模块内关键的、挑战性的问题 沟通与影 响力 至少用一项事例说明:沟 通协调中高层业务主管的 沟通,取得有效结果 1、【层级】承担与关键利益关系人的直接沟通, 此级别沟通对象应为中高层业务主管 2、【发挥的影响力】不仅仅单方面接受信息,而 是具备对话和建议能力 解决问题 【应用方法解决问题】至 少用一项事例说明:整合 HR 领域不同要素,提供 综合性解决方案,解决发 杂问题 1、重点评估“集成设计”HR 解决方案的能力 2、【对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综合运用 HR 各领域 要素,针对业务需求进行了定制和集成设计,而不 是简单的组合、照搬 3、【有效地解决挑战】识别关键挑战,并采取正 确的策略应对,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HRBP 类四级标准 维度   绩效 贡献 责任 专业回馈 标准要求 关键点说明 主导至少两个 HR 解决方 案的集成设计,并监控和 管理例行人力资源流程, 保证流程执行的效率、质 量和一致性 1、【范围】通过 HR 多领域方案整合,解决业务问 题 2、【角色】承担 HR 解决方案设计的职责,并起到 主导作用,而不仅仅是实施 3、【效果】所举事例是成功的,取得预期的项目目 标或良好的业务结果,得到认可 【经验总结】项目经验、 方法总结或创新性、探索 性专业研究一项或以上, 专业回馈是日 常工作外,在 专业上对组织 该经验/方法应呗实践和复制,能有 效地指导他人工作 能为其他同类型业务提供 良好借鉴 【专业建议】担任任职资 格评委,参与四级任职资 格认证评议至少两次,且 无有效投诉 【学习资源建设】参与本 领域学习资源建设,主导 学习资源开发或优化两门 以上 【技能传递】作为导师辅 导两位二级 HRBP,被辅 导者通过二级晋升或其他 类似明显提升 的贡献 专业回馈的目 的是帮助他人 成为更好的 HR 专业人员 客观、准确地识别员工任职表现, 积极给予建设性、发展性的反馈和 公平公正的评价 学习资源应在近两年内得到一定程 度的使用,取得较好的反馈和效果 1、对员工的辅导应是持续的,而不 应是哎认证之前突击完成的 2、除任职晋升,也可参考绩效表 现、职级晋升、重大荣誉等方式 专长 理解 HR 战略与业务战略 的关联并精通某 COE 领域 中的单一模块 1、理解 HR 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关联:深刻理解业务 战略,思考通过组织、人才、氛围文化等 HR 战略支 撑业务战略的实现 2、精通某 COE 领域中的单一模块 1)【理解而非仅仅认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 然”在了解单一模块各项业务的政策、流程、架构 等具体内容,以及内在联系外,需理解其背后的设 计和原因,包括其设计的优劣势、适用场景,并进 行风险预估 2)【深度】能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研究解答本 模块内关键的、挑战性的问题 沟通与影响力 至少用一项事例说明:沟 通协调中高层业务主管的 沟通,取得有效结果 1、【层级】承担与关键利益关系人的直接沟通,此 级别沟通对象应为高层业务领导 2、【发挥的影响力】通过专业影响力,引导业务主 管对关键决策的讨论 解决问题 【应用概念解决问题】至 少用一项事例说明:主动 设计与推行了 HR 战略举 措,对本组织的业务战略 产生直接支撑 1、重点评估“承接业务战略”的能力 2、【与战略的相关度】直接承接业务战略 3、【对业务的影响】达成既定的业务目标 关键 能力 二、 HRBP 角色与职责 Change Strategic Agent Partner HR BP 变革的 战略伙伴 Employee Admin 四大 推动者 Champion Expert 角色 员工中的倡 World’s HR Guru:导者 Prof. 行政事 务专家 Dave Ulrich 世界知名人力资源方面的 专家 Prof. Dave Ulrich HR 部门若想创造价值,必须关注成果和贡献,而不是沉湎于日常 的专业活动,自娱自乐。要做好 HRBP,需要切实针对业务部门的特殊 战略要求,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将人力资源和其自身的价值真正内嵌 到各业务单元的价值模块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和实现 HRBP 的重要作 用。所以,认清 HRBP 的定位和职责,是每个 HR 从业者必做的事情之 一。 (一)Strategic Partner 战略伙伴 战略是有限资源的取舍,是由不满意激发的,而不满意是对现状和 期望业绩之间差距的一种感知。战略伙伴是 HRBP 的终极目标。战略伙 伴的主要活动表现为及时调整 HR 的战略,以应对外界变化;培养未来 的领导者;确立衡量 HR 效能的重要指标;针对新业务确立人员配备战 略并能设计新的组织架构;理解公司内部人才发展的需求并能在各种复 杂的事件中找出优先顺序。 角色 战略伙伴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参与战略规划,理解业务战略,将 1、制订年度人力资源计划;2、审视并调整 业务战略与 HR 战略连接,并组织落 组织架构;3、开展定岗定编;4、组织诊断 地 1、 制订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思路: 内外部环境分 析 业务战略和业 务痛点理解 评估人力资源 战略 制定人力资源 解决方案 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 (组织、人才、氛围)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及 规划执行落地 方法: (1) 内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的政策、经济状况、以及行业的环境,对每个企 业的人力资源规划都有较大的影响。关注客户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和业 界标杆,洞察外部人才市场;同时,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评估分析也决 定了企业来年的人力资源工作该如何开展,发现组织、人才和氛围方面 的机会和差距,提供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分析作为 SP 的输入。所以,在进 行人力资源规划前必须对内外部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总结评估,找出威胁 和机会点,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2) 战略理解:作为战略规划的核心成员,参与 SP 规划;将 SP 作为“望远 镜”,理解中长期业务战略。 (3) 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组织、人才、氛围):确保从业务战略到人力 资源战略紧密连接。 (4) 评估人力资源战略。 (5) 制定人力资源解决方案:1)理解业务需求:准确理解业务诉求和痛点, 主动利用组织诊断等工具识别需求和问题,将业务需求转化为 HR 需求。 2)制定解决方案:集成 COE 的专业化方法和工具,组织制定既符合公 司核心价值观,又匹配业务需求的简洁适用的 HR 解决方案,并与管理 团队达成一致。3)组织执行落地:组织业务主管、COE、SSC 等相关 角色,制定实施计划,执行落地;及时衡量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根据 需要进行优化调整。4)总结和回顾:总结固化经验;为 COE 在制定政 策、流程和方案时提供业务输入,将经验固化到流程中。 (6) 执行落地:根据业务规划(SP/BP)和人力资源战略,制定人力资源年度 工作规划,并纳入事业部会议议题,通过跟踪落地。 工具: (1)BLM 模型是一个经过业界运用实践,较成功的一个工具。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1) 市场洞察:宏观 – 经济, 政治, 社会, 技术创新;客户价值, 竞争的格局, 利润区;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渠道,敏锐洞察力,评估其影响,并采取 相应行动;事实、敏锐、 变化、 威胁、机会。 (2) 战略意图:组织机构的方向和最终目标与公司的战略重点相一致;远见 卓识、英明决策、坚定执行、短期、 长期、挑战性。 (3) 创新焦点:增长项目与现有业务的平衡;新业务开发,资源有效投入; 探索新想法,谨慎进行投资和处理资源,以及 Ambidextrous 组织,应 对行业的变化,确保业务的健康增长。 (4) 业务设计:客户价值增值,盈利能力,生态系统,风险管理,战略制定 的落脚点;始于客户的需求,挑战假设,探索各种多赢的可能性和选择 。 充分是关键。 (5) 市场结果:业绩差距是现有经营结果和期望值之间差距的一种量化的陈 述;机会差距是现有经营结果和新的业务设计所能带来的经营结果之间 差距的一种量化的评估。 (6)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满足业务设计和它的价值主张的要求所必须的行动。 哪些任务是由我们来完成的,哪些任务可以由价值网中我们的合作伙伴 完成的?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有效的业务设计的基础。 (7) 正式组织:为确保关键任务和流程能有效地执行,需建立相应的组织结 构、管理和考核标准,包括人员单位的大小和角色、管理与考评、奖励 与激励系统、职业规划、人员和活动的物理位置,以便于经理指导、控 制和激励个人和集体去完成团队的重要任务。 (8) 人才: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力以及竞争力。要使战略能够被有效执行, 员工必须有能力、动力和行动来实施关键任务。 (9) 氛围与文化: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以激励员工完成关键任务,积极的氛围 能激发人们创造出色的成绩,使得其更加努力,并在危急时刻鼓舞员工。 (2)解决方案常用到的工具: 业务需求 员工群体 1.业务目标是什么? 哪个或哪几个员工群体对目标达成 2.谁对这个业务目标负责? G 了解目标 业务目标 (应该达到的目标) 有贡献? 绩效行为目标 (应该达到的目标) 1.你希望通过这个解决方案实现的业 1.如果要达成目标,需要(xx 员工 务目标是什么? 群体)做出哪些绩效行为? 2.当这个业务目标实现的时候是如何 2.如果有明星员工,他们在哪些方 度量的? 3. 是 否 有 业 务 单 位 正 在 达 成 这 个 目 面做得比别人不同(更多、更好或 不同)? 标?他们做了什么不同的事情来达成 这个结果? A 分析现状 业务现状 1.你的团队的当前业务成果如何? 2. 一 个 典 型 团 队 的 实 际 业 务 结 果 如 绩效行为现状 1. 在 工 作 中 典 型 的 工 作 行 为 是 什 么? 何? 2.你观察到什么东西使你相信人们 会从(提到的 xx 解决方案)受益? P 探求原因 组 织 外 部 因 组织内部因素 素 工作环境因素 造成当前业 1.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员 务结果和业 工应该发生的行为与 务目标之间 实际发生的行为之间 差距的原因 的差异? 是 什 么 ? (与外部因 素相关的问 题) 能力因素 2. 与工作要求相比,员工 的技能怎样? 3. 如果(建议的解决方 4. 员工如果要表现得更成 案)实施了,还有什 功,他们需要掌握哪些 么其他因素会造成人 技能或知识? 们不能做出期望的绩 效行为? S 解决方案 针对我们已识别出来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解决方案? 2、 审视并调整组织架构 思路: 分析业务及环境的变 化,审视组织匹配性 岗位调整与人 员任命 设计组织架构,制定 调整方案 梳理业务流程,审视 与组织的适配性 组织规范有效 运作 方法: (1) 组织结构是公司战略达成的有效支撑,它解决的是任务分工和人员需求 的问题。组织架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是动态发展的。 (2) 组织架构图可帮助管理者们确定公司哪些地方需要改变,以促进战略的 执行。HRBP 的职责就是引导大家就组织架构进行对话。倘若战略的执 行要求采取一种基于团队的组织结构,那么 HRBP 就必须承担起责任, 为高管层找出创造这种组织结构的最佳途径。 (3) 分析业务及环境的变化,审视组织匹配性: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一直在变 化中,随着变化,原有的组织架构可能会不适合当前的业务需要,这时 就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 (4) 设计组织架构,制定调整方案:1)制定和调整组织架构图,是反应组织 内各部门及岗位的相互关系的结构图,组织架构图会根据战略发展对职 能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变动和调整,同时直接关联到组织的人才需求规 划及招聘计划的制定。2)清晰组织层级与权力关系,组织架构图确定后 需要明确组织的层级隶属关系是怎么样的,同时明确不同部门的归属管 理关系。组织层级与权力关系的确认主要根据组织的业务模块和流程来 进行设计,是管理关系的基础。 (5) 梳理业务流程,审视与组织的适配性,开展组织分工与授权,根据部门 及岗位的设置,以公司各项业务流程为主线,梳理出所有工作对应的组 织管理授权。 (6) 岗位调整与人员任命,根据岗位的职责明确匹配怎样的人,包括级别、 任职要求,同时要根据该岗位的任务和工作量,评估一个人的工作饱和 状况后,确定该岗位应该配置的人数。 (7) 组织规范有效运作,组织架构是依据战略分解出来的责任和任务而设立 的,所以组织架构必须要能支撑战略的发展,所以组织架构也要有一定 的前瞻性和活力,给到组织内的员工以希望和憧憬。在设计和审视组织 架构时,我们必须要考虑,战略中的任务是否有相应的部门和岗位承接 ,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现有组织中哪些部门和岗位是与战略无关或者前期 的战略任务已经达成需要进行合并调整的,紧紧围绕战略来进行组织架 构的设计和调整。 工具: 《组织架构设计与人才布局作业指导书》 《良品铺子组织架构与编制管理制度》 3、 开展定岗定编 思路: 明确组织架构, 梳理标准岗位 根据定编的原则, 制定岗位定编标准 根据业务规划及岗位定编标准,确 定未来(一般是一年)岗位人力需 求 根据业务情况及岗位定编标 准,确定当前岗位人力需求 根据未来的人力需求(一般分解 到月),确定人力成本和招聘计 划 方法: (1)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准确的人力资源需求规划才有 利于组织管理部门提前做好人员招聘和培养的准备,在需要的时候能及 时的匹配上适用的人才。如果人力资源需求预测错误,少则导致任务无 人承担,业务无法按照预期的效果开展,多了,则浪费了人力成本,给 企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组织各部门必须认真分解战略,对现 有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估,预测出任务量,在保持人效健康发展的情 形下,提出准确清晰的人力资源需求。 (2) 通常使用的定编标准有如下几种:1)按工作量指标,比如合同数、交易 数、项目数、门店数等,【示例】财务中心:门店应收会计,100 家门 店标配 1 名应收会计,目前有近 1600 家门店,定编 15 人;2)按价值 量(业务数据)指标,比如销售额、人均经营毛利、人均经营利润、市 场占有率、人力成本等,【示例】商品采购中心:采购经理, 12 大类产 品分为 6 个部,该品类产品销售占总销售额 10%设一名采购经理;以维 护维修业务为主的部门按上年度人均产值 15 到 20 万元确定人员编制。 3)按行业通常配备比例及服务幅度,【示例】人力资源中心: HRBP, 职能型 1:150 配备,生产型 1:300 配备,服务型参照生产型;4)按劳动 效率:定编人数 = 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员工劳动定额*出勤率);5)按 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示例】辅料采购部:辅料采购经理 , 独立业务部门,人数在 5-10 人设 1 名经理;管理人员按照公司员工总数 的 3%确定。 (3) 根据定编标准和该岗位业务量的变化情况,制定出月度人员编制变化表。 工具: 《定岗定编方法》 《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架构及定编模板》 4、 组织诊断 思路: 根据实际情况确 定组织诊断模型 信息收集和分析 (含诊断访谈) 任务分解,行动计 划,改进提升 反馈会议,根据问题研 讨改进计划 达成情况回顾总结, 下一步行动计划 方法: (1) 诊断的输入通常采用客观数据(人力资源 KPI+调查问卷)+抽样访谈 的方式进行。 (2) 调查问卷先行,以纸件形式,结合各项目组例会开展,以确保员工反馈 数据的客观公正性,100%覆盖。 (3) 根据调查问卷收缩诊断范围,设计访谈问卷。 (4) 根据业务情况采取抽样+全覆盖方式,以一对一深度访谈方式进行问题 再确认和根因深挖。 (5) 根据输入,进行组织诊断报告的撰写:业务问题分析、组织问题分析、 管理问题分析。 (6) 和相关管理者提前沟通诊断报告的结果。 (7) 召开组织诊断 WORKOUT,由员工自己去找寻问题的根因,拿出改进 方案,制定行动计划。 工具: 组织诊断的工具和模型有很多,各种模型和方法都有自己的视角和特点。 我们在进行组织诊断的准备工作中,需要分析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并进行合理 的取舍。业界比较具有代表性模型的有 SIX-BOX MODEL;在企业的实践中, 四张图(业务、组织、人才、氛围)这种模型和方法也使用较成功;下图的模 型也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二)Admin Expert 行政专家 这是所有 HRBP 需要做到,也是每个实行 BP 制的企业期望达到的现实目标。 其主要活动表现为全方面了解并理解传统人力资源各模块的知识,包括人力资 源规划、招聘调配、学习发展、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等,能熟练运 用这些知识,执行并帮助优化人力资源的关键制度和流程,为业务部门提供专 业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多年来,人力资源部的职员总是被看做行政人员。然而,作为行政专家这个 新角色,他们需要摆脱传统意义上制定规则和维护制度的警察形象,同时又要 确保公司的各项日常工作都顺利进行。为了从“行政人员”变身为“行政专 家”,人力资源部必须提高它们自身和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 然而,成本的降低并非人力资源部变为行政专家的唯一好处。效率的提高增 加了人力资源部的声誉,从而又为人力资源部成为战略执行伙伴打开了一扇门。 角色 角色描述 行政专家 合理规划 HR 重点工作,有 1、 夯实绩效管理 效运作会议与决策组织平 台,提升人力资源工作质量 关键业务活动 2、 人才盘点 3、建立管理者梯队 4、赋能管理者 与效率;理解业务诉求和痛 5、开展员工能力提升 点,集成 COE 专长,组织制 定 HR 解决方案,将业务需 求与 HR 解决方案连接,并 实施落地。 1、夯实绩效管理 6、时间管理 思路: 目标制定 绩效辅导 绩效总结及评价 绩效反馈 方法: 绩效管理内容包括目标制定、绩效辅导、绩效总结及评价、绩效反馈四个主要 环节。HRBP 的主要事务可以参考一下表格。 确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工作分析;2)理论验 证;3)进行指标调查;4)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如下:1)定量准确的原则;2)先进合理的原则; 3)突出特点的原则;4)简洁扼要的原则。 各角色在绩效管理中的职责 阶段 部门长 员工 HRBP 目标制定 1、回顾组织战略,分解部 1、结合部门部 1、协助部门管理团队组织战略 门目标 门目标、岗位职 解码和目标分解研讨 2、根据岗位职责,明确员 责,明确自己工 2、根据部门管理团队决定,跟 工绩效目标(与矩阵主管 作重点 踪绩效计划制定进展和质量 取得一致) 2、与主管就绩 3、提供专业方法、工具和赋能 3、与员工就绩效目 效目标、IDP 达 支持 标、IDP 达成一致,制定 成一致,制定绩 4、选取重点人群,参与到绩效 绩效计划 效计划 计划制定沟通中 1、日常工作中 1、针对员工绩效表现,及 主动积极寻求主 1、跟踪季度回顾进展和质量 管支持辅导 2、根据员工意见反馈,对主管 2、每月主动总 绩效辅导提出建议 结工作,与主管 3、提供专业方法、工具和赋能 确认或更新绩效 支持 时进行日常辅导、沟通 绩效辅导 2、对员工进行正式的绩效 回顾 计划 1、收集周边意见(含和员 1、解读、有效传递公司政策, 工的考评前确认),掌握 绩效事实 1、及时完成并 对主管进行赋能,保证主管理 提交自评总结 解到位,提供专业辅导支持 2、就主管可能 2、跟踪绩效评价工作进展和质 不清楚的绩效事 量 实主动汇报沟通 3、收集个部门初评结果,汇总 2、主动和业务/职能主管 绩效评价 (行建议否决权)沟通, 取得一致 3、进行绩效评价,给出等 分析,确保质量 级和排序 绩效反馈 1、准备:整理员工绩效事 1、回顾周期内 1、跟踪结果沟通进展和质量 实,准备沟通要点,明确 重点工作,主动 2、协助主管识别重点关注和如 员工的成绩和不足 寻找改进点,寻 低绩效、绩效跳变、特殊情况 2、沟通:沟通结果,解释 求主管建议 的员工,提供专业意见,提供 原因,传递期望 2、就下阶段工 专业辅导支持 3、总结:记录沟通情况, 总结提高 4、PIP:和低绩效员工共 作方向和重点与 3、手里员工的绩效咨询、申诉 主管沟通 并调查 同制定 PIP 目标并定期回 顾 工具:《LPPZ-Z-SX-C11 良品铺子总公司职能绩效管理制度 v1.1》 绩效面谈表 员工姓名: 上级领导姓名: 评估期间: 职位:绩效主管 职位: 谈话日期: 部门: 中心: 年 1、确认上月绩效评级结果、上月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之处: 2、上月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3、员工希望从上级处得到怎样的帮助? 4、下阶段工作绩效改进方向及计划: 月 日 5、员工对本部门绩效管理的建议: 6、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评估:(上级对工作进展情况与工作态度、工作方法 做出评价)   员工签名: 直接上级领导签名: 2、人才盘点 思路: 建立评估模型 开展人员评估(素 质+能力+绩效) 按评估结果完善人 才九宫格 各级组织审视人 才盘点结果 方法: (1) 人才盘点是对组织结构和人才进行系统管理的一种流程。在此过程中, 对组织架构、人员配比、人才绩效、关键岗位的继任计划、关键人才发 展、关键岗位的招聘,以及对关键人才的晋升和激励进行深入的讨论, 至制定详细的组织行动计划,确保组织有正确的结构和出色的人才,以 落实业务战略,实现可持续成长。 (2) 以中心为单位,通过 360 度评估全员核心能力和素质,结合年度绩效, 选拔优秀人员。 (3) 按评估结果,完成人才盘点九宫格。 工具: 超出 预期 潜达到 力预期 需要 改进 4 多是 7 新 2 人, 改 需要 善 辅 绩 1 导, 须 效 向 考 , 7/8 虑 需要 向 发展 淘 改进 5 汰 发 或 展 换 岗 5 3 人才盘点九宫格 有短期内创 造优秀业绩 的可能,帮 基本符合岗 举 助创造机会 例: 位要求,加 向 9 发展 张三 大辅导力 李四 度,促使向 改善绩效, 向86发展 努力 达到 预期 9短期 内考 8虑晋 尝试 升 更复 6杂工 鼓 作, 励 向9 成 超出 发展 长 预期 为 领 域 专 家 3、建立管理者梯队 思路: 管理岗位胜任 力模型 对管理者进行胜任 力评估进行 综合评估,确定管 理岗位后备人选 绩 效 方法: 根据雷达图,制 定发展计划 人员规 划 人才盘 点 阶段性审视继任 情况 人才培 养 人员晋 升 关键行动: 未来 1 年 人员规划 输出物: 《未来 612 月经理 和总监的 需求计 划》 人才评估 人才发展 论坛 《人才盘 点九宫 格》 《继任地 图》 核桃计划 腰果计划 《核桃计划 实施方案》 《腰果计划 实施方案》 能力测评 职务任命 《能力测 评报告》 (1) 梯队盘点的核心逻辑是“业务战略—人才需求—岗位要求—人才梯 队”(简称“四点一线” )。 (2) 了解并实践人才培养和领导梯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人才发展通道; 2)人才学习模型;3)工作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手段;4)综合课堂授 课、导师辅导、工作实践进行人才培养。 (3) 继任岗位在职者对上一阶段筛选出人员的能力与继任岗位胜任力模型能 力要求进行对标,评估,筛选出继任者,主要分为三种后备:READY-NO W,聚焦精准。ONE-JOB-AWAY,聚焦发展,需要制定未来 1-2 年的详细有 针对性的发展计划。TWO-JOB-AWAY,聚焦潜质,需要制定未来 2-3 年 的职业发展路径。 (4) 通过人才发展论坛,最终确认经理级和总监级岗位继任者并制定继任者 个人发展计划(IDP),包括在岗提升、轮岗锻炼、行动学习、研讨交流 等。针对这样的人群,提供发展和锻炼机会。 (5) 岗位要求会随着业务发展而变化,在继任者规划中,岗位职责的设定与 对人才的能力要求都要从未来 2-3 年发展的角度进行考量。否则培养的人 才永远达不到岗位的要求。 工具: 经理胜任度/准备度评估 checklist 被评 估部   评估人     胜任度   门 被评 估人 后备     后备准备度 人选 在岗/后备人选胜任度评估 序号 1 评估项 评估项说明 最近六次绩效 C 及以上 NA   NA   职级是否主管(主办)及以 2 评估结果 上 1、梯队建设、能力提升 2、绩效管理(从绩效感 3 具备的团队管理能力如何 知、组织氛围看)   3、沟通能力 4、培育了优秀的后备经理 1、具备全领域知识、并能 优化、重构系统架构 4 具备的技术看护能力如何   2、主管技术趋势,识别与 业界标杆的差距 1、前端市场的关注 2、竞争对手情况 5 是否具备端到端视野 3、后端生产制造、供应 商、合作方、上市后市场 表现   是否有过成功的基层带团队 至少任主管(主办)1 年以 经验 上,有带人的经验 是否有过项目成功交付经历   6 7   人力资源、上下游和周边 8   是否有过周边领域锻炼经历   岗位等 9 是否符合岗位胜任力模型     人才发展论坛: 主持人 开场 1. 目标 2. 时间 安排 3. 参会 人员 继任者上 级 1. 组织架构 2. 继任岗位 情况 继任者 3. 第一继任 上级 者情况 第二 / 第三 继任者情况 评委 会 1. 针对继任者 情况提问 2. 讨论是否为 继任者 3. 确定 IDP 主持人 1. 会议 总结 2. 结束 4、赋能管理者 思路: 了解并分析被赋能 管理者的情况 和管理者上级交流 明确辅导计划和目 标 制定辅导计划 利用工具和方法, 进行辅导 阶段性小结,持 续修正,助力成 功 方法: 1、借助教练式辅导、90 天转身等工具帮助主管(尤其新任主管)理解和掌握 HR 政策、流程,提升其人员管理意识和能力。 2、教练式辅导的价值:1)人力资源的杀手锏,让 HRBP 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 的发挥。2)让 HRBP 能够与管理者对上话,能够在不懂业务的时候还能知道 业务解决问题,在不如业务管理者管理经验丰富的时候还能帮助他提升能力。 3、教练式辅导的招式套路:GROW---G:制定目标;R:了解现状;O:讨论 方案;W:确定意愿。 4、教练式辅导本质。教练式辅导就是“帮助”,其本质是帮助他人学习、成长, 主管要做催化剂,而不仅仅教他们如何去做。 5、教练式辅导的内功心法:五个 KP KP1:维护自尊,加强自信 KP2:仔细聆听,善意回应 KP3:寻求帮助,鼓励参与 KP4:分享观点,传情达理 KP5:给予支持,鼓励承担 工具: 基于 Grow 模型的教练式辅导  (1) Goals 制定指导的目标:1) 正面描述;2)可控/不可控;3)SMART 原则;4)达成目标的共识。 (2) Reality 了解现状:1)收集案例和事实;2) 掌握被辅导者对案例和事 实的感受;3)掌握与指导的主题有关联的各种要素;4)直面被指导者 内心的需要;5)再次确认第一阶段制定的目标或重新调整目标;6)始 终保持支持;7) 让被辅导者感受到辅导是未来导向的。 (3) Options 探索解决方案:1)确认被指导者拥有的各种资源;2)确定可 预见的障碍物;3)分析被指导者对于辅导的主题具有哪些强项/弱项/ 风险/机会;4) 帮助被指导者区分有能力改变和不能改变的问题。 (4) Wrap-up 总结与具体行动:1) 行动计划;2)跟进方案;3)管理进 展和问责;4)表示支持。 5、开展员工能力提升 思路: 识别岗位胜任力模型和 组织及员工的差距 根据提升计划完 成并评估效果 根据差距,确定优 先发展和提升能力 制定能力提升计划 新一轮的提升循 环 方法: (1) 通过人才培养五步循环法,将人才培养与岗位职级相联系,确保人才培 养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 (2) 人才选拔:通过人才盘点,选拔可继任的人才,进入上一级岗位的储备 梯队; (3) 储备培养:对进入储备梯队的人才进行培养,使之达到上一级岗位的胜 任力标准; (4) 能力测评:检验人才培养结果,识别已达到上一级岗位的胜任力的人才 ; (5) 晋升:当出现岗位空缺时,将达标的人才进行晋升; (6) 提升学习:新晋的人员在本岗位接受提升学习,使之在本岗位从合格到 优秀;并在达到优秀标准后,便可进入更上一级岗位的储备选拔。 70 跟岗实践 岗位轮换 行动学习 走访交流 10 EMBA 领导授课 云学堂 混合式 学习 20 沙盘模拟 导师辅导 工作伙伴 测评反馈 人才培养重点项目 工具: 良品铺子人才档案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过去三年绩效 2015 部门 职位 入职时间 2014 籍贯 可流动性 偏好地区 2013 起始日期 截止日期 学校 专业 学历 起始日期 截止日期 公司 部门 岗位 主要教育经历 主要工作经历 (公司内部) 主要工作经历 (公司外部) 1—2 年 3—5 年 职业发展目标 强项 过去 12 月中所参见过的重点培训项目 过去 12 月中所进行的重点发展行动 未来 12 月内所进行的重点发展行动 待发展项 潜能评级 流失风险 流失影响 个人信息 姓名   员工编号   部门   职务   发展领域: 写出 2-3 项对个人业绩产生重要影响的发展领域(如知识、技能、素质等)。 发展方法: 您可参考 70-20-10 能力发展学习库来选择相应的发展方法。   发展行动: 详细说明与发展方法相对应的行动计划。   目标时间: 请对每项行动计划制定具体截止时间。   发展领域 能力 方案类型 期望结果     发展方法   资源       辅导与反馈 (20%)                   在岗学习(70%) 正式学习 (10%)   发展行动 在岗学习(70%)     辅导与反馈 (20%)       正式学习 (10%)       在岗学习(70%)       辅导与反馈 (20%)             正式学习 (10%) 职业管理计划 1.您未来 1-2 年的职业发展计划   2.您未来 3-5 年的职业发展计划   3.其他补充 6、时间管理 思路: 了解时间管理 的方法 对工作进行分类 重要紧急的先完成 方法: (1) 在任何时候,HRBP 或许都有一大堆事情等待处理,比如要实行绩效工 资,团队合作,或者员工发展项目等。但要想同经营业绩真正联系起来 , HRBP 就需要与各管理者共同合作,一起对每项任务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哪些任务是执行战略所必需的?哪些任务是刻不容 缓?哪些可以暂搁一旁?简而言之,哪些是经营业绩真正密切相关的。 (2) 确定轻重缓急是管理者的基本技能,他们不但应该对每天或每周要做的 事情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应该分清主次,清楚哪些事情必须优先处理, 同时最好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员工的活动。 (3) 时间管理优先矩阵是一种优秀的时间管理理论,把时间按其紧迫性和重 要性分成 ABCD 四类,形成时间管理的优先矩阵。紧迫性是指必须立即 处理的事情,不能拖延。 (4) 优先级 A:重要而且紧迫——危机和紧迫情况、有着最后期限的项目或 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优先级 B:重要但不紧迫——准备、预防措施、 规划和审议、团队建设、团队和员工的发展。优先级 C:不重要但紧迫 ——电话、不必要的会议、帮助团队成员解决问题。优先级 D:不重要 也不紧迫——闲聊电话、干扰、鸡毛蒜皮的琐事。 工具: 下图是表示任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时间管理矩阵,它有四个区域,分别代 表不同优先级的任务。 (三)Change Agent 变革推动者 借用一句话,变化无所不在。由于全球化、技术创新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如今 的变化速度更加让人头晕目眩。商界中赢家与输家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否跟上 这种变化速度。胜者能够很快地自我调整、加紧学习并迅速采取行动,而败者 却试图掌控变化,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正如前文所述,HRBP 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帮助组织形成应对变革和利用变革 的能力。变革项目可能包括建立高效能的团队,缩短创新周期,或者应用新技 术,HRBP 要确保这些项目及时得到界定、开发和实施。 HRBP 还要确保公司的愿景宣言(比如,我们要成为休闲食品零售服务业的领 导品牌)能够转化为具体行动,它必须帮助员工搞清楚,为了实现长远目标, 他们可以停止、开始,或继续从事哪些工作。 比如在惠普公司,HRBP 确保了公司的价值观“信任员工、尊重员工”转化为 具体实践,比如让员工更灵活地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在华为公司, HRBP 也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并确保了核心价值观“艰苦奋斗、成就客户、自我 批判”在各级员工层面的落地。 变化往往令人心生畏惧,使人瞻前顾后,不敢行动。作为变革推动者,HRBP 需要以坚定的决心来消除人们对变革的抵制,以结果来代替规划,以对机会的 欢呼驱走对变革的畏惧。 以下的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变革在人力资源层面有效落地。 角色 角色描述 变革推动者 理 解 变 革 需 1、变革方案制定 求,做好风 险识别和利 益相关人沟 关键业务活动 ① 风险识别:理解变革需求,提前预见和识别变革过程 中在组织、人才、氛围方面存在的阻力和风险,提供相 应变革方案供团队决策。 ② 利益相关人沟通:帮助业务主管做好变革准备,确定 通 , 促 进 变 变革方案,制定利益相关者沟通计划,积极主动影响变 革 的 成 功 实 革相关者利益,做好变革沟通。 施 2、变革实施:负责组织、人才、氛围方面的变革实施,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变革成功。 3、评估与固化:评估变革成果,将好的实践融入业务流 程和人力资源流程,固化变革成果。 整个组织变革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活动。 思路: 内外部的要求和实际的 差距是组织变革的动力 制定适合组织现状 和未来发展的架构 确定新的管理者团 队与专家团队 审视团队的绩效 管理和氛围情况 制定解决方案,打造 新的高绩效团队 方法: (1) 约翰•科特历经 10 年,对 100 多家不同规模、不同国家和不同经营状况 的公司所实施的重大变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 1995 年 3 月号上首次发表了名为《领导变革:转型为何失败》的文章。 次年,他基于此文扩展而成的专著《领导变革》出版。 (2) 科特认为,变革是由若干阶段组成的,试图跳过其中某些阶段只会招致 失败;在任何阶段犯下严重错误,都会延缓变革进程,甚至使变革功亏 一篑。他将组织变革分成八个阶段:1)制造足够强烈的紧迫感;2)建 立强大的变革领导团队;3)树立明确的愿景;4)广泛地沟通愿景; 5)授权员工,扫除变革障碍;6)系统地规划并取得短期成效;7)拒 绝松懈,进一步推动变革;8)把变革固化到组织文化中。 (3) 在变革过程中,有两点特别重要:第一,要有意识地向员工说明,新方 法、新行为和新态度,对于提高公司业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第二,企 业要确保继任的管理团队确实能代表新的行为方式。接班人选择不当, 可能会让公司十年的变革努力都付之东流。 (4) 变革的最终目的就是重新打造高绩效的团队,我们需要紧密围绕高绩效 团队的特征开展组织变革工作。 工具:组织变革前后 HRBP 需开展工作自检表 组织变革前后 HRBP 需开展工作自检表 完成 序号 1 任务分类 组织建设 任务项 时间 目前进展 部门定位、职责、导向、运作关系研讨     管理者例会制度建立及运作     新上岗管理者沟通与辅导     完成基层组织梳理         面向全员,发布部门组织手册     经理选拔与上岗沟通         审视跨地域化组织,制定应对策略,定期审 视 2 干部配备 总监选拔与上岗沟通 新组织考评关系梳理     完成关键员工信息梳理             与周边部门的沟通和交流     战略解码,重点工作研讨,确定各层级部门 重点工作 3 业务梳理 梳理各业务内外部运作关系及汇报关系,理 顺运作机制 4 工作对标 KPI 确定与对标+月度考评     5 团队建设 组织变动沟通,宣讲,逐层覆盖             部门主管与员工沟通会,解答员工困惑     针对员工困惑,制定并发布常见问题 FAQ                 组织宣传: 部门定位、职责、主管寄语,以及各级主管 简介,部门 HRP 自主宣传 面向各层级的员工访谈,重点关注涉及直接 主管变动人群的融入和稳定性 HRP 致部门全员的一封信,面向部门全员做 HRP 的自我介绍 部门核心管理团队融洽:通过活动帮助团队 加深了解、形成共识、快速融合 组织新部门团队活动,民主生活会,部门出 游等,增进大家的了解,增强组织凝聚力 6 上岗转身 新上岗干部 90 天转身   (四)Employee Champion 员工中的倡导者 如今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要求都要高。公司总是要求员工以更少的资源 做更多的事情。传统的雇佣合同通常会以工作保障和升职计划的内容为主。与 上一角色一样,这是 BP 们的常态,也是众多 HRBP 感叹总受“夹板气”的缘 由。其主要表现为管理员工之间和经理之间的矛盾;应对公司的变化,解决在 业务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政治问题。日常工作中,与其说是员工中的倡导 者,不如说是努力保持老板与员工这架原本就倾斜着的天平“相对平衡”。 但随着公司逐渐放弃旧式合同,取而代之以对信任的苍白承诺,员工对公 司也就同样报以不信任的态度了。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变得更像一种交易。他们 付出的只是时间,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员工的贡献受到抑制就是导致企业失败的病因。除非员工完全投入,否则 企业无法发展壮大。对于具有投入精神的员工——或者说,相信自己得到重视 的员工——他们会分享自己的想法,会要工作上超额付出,更加会跟客户搞好 关系,这些仅仅是随意列出的三个好处。   HRBP 有责任确保员工对公司的积极投入,让他们对组织有种难以割舍的 情结,愿意为之贡献全部力量。过去,HR 通过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来制造这 种情结,例如组织野餐、聚会、联合募捐活动等等。 当然,这些活动还得继续组织,但是 HRBP 的新定位意味着它有更多的活 动要组织。现在,HRBP 必须负责培训和指导管理者,使他们明白保持员工的 高昂士气多么重要,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 此外,HRBP 应该通过和管理层的交流,通过制度和解决方案,向员工提 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并提供各种资源以帮助员工达到公司对他们的要求。 HRBP 在指导和培训管理者、让其明白如何激发员工高昂士气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一些工具,包括研习班、书面报告或员工调查。它们能够帮助管理者 们了解组织内部士气低下的原因,这种认识不仅停留在具体个案上,而是上升 到概念层面。例如,人力资源告知管理者,大约 82%的雇员因最近一次裁员而 感到沮丧。 除此之外,HRBP 还应该使管理者认识到士气低下的根由。比如,组织行 为学家通常认为,当人们觉得外界对自身的要求超过了自己手中用来满足需求 的资源时,员工士气就会下降。同样地,如果目标不清楚,任务不分轻重缓急, 或绩效评估模棱两可,也会令士气下降。HRBP 的重要作用就是管理者面前坚 起一面镜子。 在提供建议改善员工士气方面,HRBP 能发挥关键作用。这些建议可能非 常简单,例如要求雇佣更多支持人员;也可能非常复杂,例如建议对某些项目 进行流程再造等。 角色 角色描述 关键业务活动 员 工 中 的 有效管理员工关系,提升 1、敬业度管理 倡导者 员工敬业度;合法用工, 营造和谐的商业环境 2、离职管理 3、员工健康与安全 4、突发与危机事件处理 1、敬业度管理 思路: 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实施 通过研讨和调研, 确定原因和行动 计划 分析调查数据,了 解初步原因 检验完成效果, 新一轮改进 方法: (1) 员工敬业度就是在给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他的优势的基础上,使 每个员工作为自己所在企业的一分子,产生一种归属感,产生“主人翁责 任感”。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员工敬业度衡量的是员工 乐意留在企业和努力为企业服务的程度。 (2) 员工敬业度反映员工对公司投入的智慧、感情和承诺的程度,从公司视 角来看,最终表现为以下三种行为方式:第一层是乐于宣传(say),员 工一如既往地向同事、潜在同事,尤其是向客户(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 盛赞自己所在的组织。第二层是乐意留下(stay),员工强烈希望留在组 织之中,对组织有强烈归属感。第三层是全力付出(strive),员工付出 额外的努力并致力于那些能够促成经营成功的工作。 (3) 通过对员工、企业及其行为方式的广泛调查以及所积累的经验穷举出可 能影响敬业度的因素,然后进行因子分析,剔除影响不显著或者和其他因 为高度相关的间接影响因素,浓缩出 7 个方面 24 个主要驱动因素。这七 个方面分别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团队、直接上级、同事、重视员 工)、全面回报(薪酬、福利、认可)、政策与操作(公司政策、绩效评 估、多样化、沟通)、生活质量(工作/生活平衡)、工作(工作任务、 资源、成就感、工作流程、安全、创新)、机遇(职业发展机会、学习与 发展)及企业品牌(企业文化、公司声誉、客户导向)。 (4) 借助组织气氛评估工具,定期评估员工敬业度水平,识别改进机会,采 取改进行动。 (5) 改进行动通过 HRBP 的数据分析,进行管理者和员工访谈,了解问题的 原因,召开全员讨论会,制定改进行动计划。 (6) 提升员工敬业度的 7 项原则:1)敬业度买不到也求不来,他是靠公司 管理人员的每天的活动挣来的。 2)发挥直接上司的最大影响力。 3)着 重于提升员工的感性投入。4)善于管理员工的期望值。5)在适当的时间 用适当的方式测量员工的敬业度。6)认真对待他。认真,认真,再认真。 7)敬业度不是单独的指标,他是所有人力资源活动的结果。 (7) 敬业度调查不是:员工满意度调查、群众评议领导、举报箱;而是对组 织进行体检、基层工作环境和员工敬业度的 KPI、以评测为基础的管理体 系。 (8) 如下为员工视角的敬业度: 工具: 最重要的 Q12: • 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 。 • 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与设备。 •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 • 在过去的 7 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 • 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 • 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 • 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 • 公司的使命/目标使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 • 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 • 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 • 在过去的 6 个月内,工作单位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 • 过去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____________ 部门改进计划 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 2、离职管理 思路: 提前识别有离 职风险员工 对员工进行评估和 分类,留优汰劣 定期开展离职分 析 进行离职访谈 分析并落实改进 计划 方法: (1) 和管理者一起主动识别有离职风险的优秀骨干并进行提前挽留。 (2) 关注骨干员工离职,骨干员工离职,企业会发生招募成本、时间成本、 培训成本、团队环境融合成本、离职补偿成本,甚至商业机密泄露风险、 增加竞争对手力量等等。 (3) 加强离职访谈,离职访谈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做员工保留,二是 从中 发现与企业工作有关的信息或事情,以便改进组织与管理者的工作。一 般以后者为主,因为大多数员工提出离职的时候,考虑都是比较清楚, 也找好了下家。通过离职访谈,发现管理问题,针对性改进,是一个有 效的改进输入渠道。 (4) 离职面谈可以参照以下程序来进行:1)面谈的准备工作:了解离职者的 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部门﹑职称﹑到职时间等;根据离职者的 情况,准备面谈的话题;安排面谈的时间、地点、布置环境,力求让接 受面谈者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把真实的想法表达清楚。2)面谈的过程安 排:请面谈者入座,以握手、点头、微笑等开场;自我介绍,表明身份 , 简要阐述本次面谈的话题和目的;提出问题,范围尽量要广,给对方充 分的空间表达;深入了解情况,如果对方不拒绝的话;面谈过程中要注 意对方的情绪变化,站在外方的角度考虑,提问的过程中体现出公司对 员工的关怀;尊重对方,尽量避免提出涉及离职人员 个人隐私的问题; 面谈结束,感谢对方配合,以握手等方式客气地送对方离开,并祝对方 有一个美好的前途。3)做好面谈记录:面谈前征求对方意见,如果对方 同意做记录,应当于面谈过程中及时做好记录。如果对方觉得“白纸黑 字”,担心不良后果,造成面谈时态度拘紧,不能倾谈,就应当向对方 表示歉意,用心听对方谈话要点,于面谈后第一时间记录下与该离职人 员的面谈情况。4)整理面谈记录、总结规律、提出建议:面谈结束后, 及时对面谈记录做出整理,总结出该离职者的原因及规律。提出分析报 告,交经理审核并保存资料。总结自己在此次面谈中的得失,发扬优势 , 改正不足,以期下次面谈做得更好。 (5) 离职分析,在做好离职分析报告前,对于每个离职的员工要做详细的离 职访谈,详细了解离职者辞职的真实原因。有的时候,为了挖掘真实原 因,还要和离职者在公司内的好朋友仔细沟通,这样往往能找到更加真 实的原因。很多离职者往往并不愿意和上级或者管理层透露自己离职的 真实原因,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平时要和每个员工搞好关系,做他 们的朋友,这样在做离职访谈的时候,他们才愿意吐露心声,透露真实 原因。平时的访谈做好了,离职分析报告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6) 离职分析报告的第一部分应该是一个公司人员离职情况的统计表; 分析 报告的第二部分是本期内流失率的总数据展示;分析报告的第三部分, 是分析各部门的流失率,做一个排名;分析报告的第四部分,也是最重 要的部分,就是要对流失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对各种具体原因进行归 类统计分析比较;第五部分是分析流失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分布;第 六部分是分析流失人员的绩效情况,此外,还可以对流失人员的学历情 况进行分析,对层级情况进行分析,对年龄分布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从 多方面来揭示流失的真正原因,找到真正的问题。而且这些分析之间可 以互相验证,从而使得分析更加客观和有深度,也更加令人信服。 (7) 重视离职档案管理:首先,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把员工档案信息录 入电子系统,分类管理,关键员工要尽可能信息全面、真实、及时,给 予保留优先权,至少五年甚至以上。员工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职业 生涯、重要培训经历、晋升记录、奖惩记录、资格及证书、重要总结等。 其次,档案权限管理。关键员工资料会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应该设定权 限管理,规避道德风险。最后,定期维护更新。 工具: 离职访谈表 被访 姓 名   所在部门   职 位   直接上级   联系电话   年 龄   性 别   学 历     面谈时间   谈 人信 入职时间 息 面谈地点 离职 1、 原因 2、   最后工作日   离职类型   面谈 HR 姓 名 主动离职/不胜任淘汰/其他( (勾选) ) 3、 4、 自述 (按 5、 重要 主管原因   薪酬原因   家庭原因   健康原因   缺发展机会   学习深造   工作环境   福利太少   离职 工作时间长   得不到认可   不认同同 事   不认同文   化 探因 (需 要追 问下 具体 的事 件) 其他原因 如有,请 HRBP 填写 提问维度举例(补充到离职原因自述里面): 1、如果员工是因为和直属上级有矛盾,可以追问具体原因和事件。(比如 从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及对下属培养的满意度) 2、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否能从工作中获益良 多? 3、对总收入及公司的相关福利满意度,对于公司奖励机制的满意度?希望 如何调整? 4、对上班便利性、安全性、办公环境等的满意度? 重点 原因 确认 上述原因中,哪个因素最重要? 你未来的打算?将去哪个公司工作?是属于什么行业的? 未来 你即将去的工作比现在的工作更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工作 你即将去的公司比现在的工资多吗?多多少?(如果是薪酬原因可以问一 情况 下) 对部 部门做的好的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有哪些? 门的 答: 建议 对公 公司做的好的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有哪些? 司的 答: 建议 其他 3、员工健康与安全 思路: 全面了解公司 环境的安全 制定相关的管理措 施,预防安全事故 了解员工健康状 况,关注身心健 康 方法: 明确安全责任人, 及时开展安全教育 开展多样活动,提倡运 动,帮助释放压力 (1) 员工安全与健康是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健康通常是指除了没有 足以妨碍身体正常活动之疾病与伤害外,还涉及心理与情感的问题。安 全则指身体能够正常活动的健康,但不涉及心理与情感上的问题。组织 机构为确保员工能力之发挥,必须对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卫生加以管理, 安全与健康的管理目的在预防工作场所之灾害、员工伤亡的发生,以维 护员工之身心健康。 (2) 将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纳入 HR 的工作流程,以预防为主,通过压力测试、 爱好协会等活动,引导员工积极正向思维,通过业务主管、HRBP 等途 径,提前识别风险人群,持续跟进。 (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1)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 有关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2)在各部门及员工间, 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 到实处。3)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 (4) 开展阳光心态辅导,了解员工压力或困扰的原因,帮助员工正向思维。 (5) 了解常见身心疾病的防治知识。 (6) 如何识别压力较大的员工:1)情绪方面:紧张、敏感、多疑、不稳定、 焦躁不安、难以放松、忧虑烦恼等等。2)生理方面:口干舌燥、心跳急 速、异常出汗、肌肉紧绷僵硬、胃口差无食欲、便秘、头痛、失眠、血 压升高、全身酸痛、疲劳、精神不济、消化系统不良、血管心脏病变、 新陈代谢失调等。 3)行为方面:抱怨、争执、挑剔、责备、哭泣、暴 力、踱方步、抽烟、药物滥用、生活作息混乱、坐立不安等。 工具: (1)《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2)压力测试试卷(详见附录) 4、突发与危机事件处理 思路: 了解突发和危机事 件情况,快速响应 与内外部及时沟 通,保持信息畅 通 视严重程度,考虑是 否成立危机处理小组 拿出解决方案,抓 住主要矛盾 积极跟进,平息 炒作,处理善后 方法: (1) 快速响应:视严重程度,考虑是否成立危机处理小组,组织制定应急方 案,妥善处理。 (2) 承担责任:引起公众的反感,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事实上很多情况下 引发消费者不满的主要是企业的逃避行为和消极否认态度。矫正形象、 塑造形象,争取公众的谅解和信任是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思路。企业应 该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以示诚意。 (3) 真诚沟通:及时向公众说明情况,从而体现企业勇于承担责任、对消费 者负责的企业文化,赢得消费者的同情和理解。真诚沟通涉及到政府、 媒体、消费群体、供应商、渠道商等方方面面,如果

71 页 527 浏览
立即下载
业务合作伙伴-HR新角色

业务合作伙伴-HR新角色

业务合作伙伴 HR 新角色         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部的要求不再是无足轻重的后台 管理和支持部门,而是上升到业务合作伙伴的高度,HRBP(HR Business Partner,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这一角色应运而生。 HRBP 实际上就是企业派驻到各个业务部门或事业部门的 HR,他集中 于协助业务部门高层及经理在员工发展、人才发掘、能力培养等方 面的工作。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新兴市场经济体学习和知识管 理总监顾晓蓉形象地把 HRBP 描绘成“业务领导人的人力资本管理 师”,在她看来,要做好 HRBP,就要切实针对业务部门的特殊战略 需求,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         HRBP 的出现,使得业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的接口由多 模块缩减为一人,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沟通成本,提升了企业集约化 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政策、文化和价值导向在各个业务部门得以 一脉相承。因此,HRBP 的职位正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出现。         在 HRBP 这一新角色出现后,传统的职能式的 HR 构架 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面向客户的 HR 架构和平衡发展式的 HR 构架正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所谓面向客户的 HR 构架,是把人力资源部设计为两个 部分:一部分是面对业务部门的 HR 客户经理,即 HRBP,他们直接进 驻到业务部门开展 HR 工作;另一部分为支援 HRBP 的支持组,他们 的职责包括日常的薪酬福利操作、招聘渠道建设以及公司级培训项 目支援等。由于支持组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事务性的工作,HRBP 可以 专注于为业务部门提供“一站式”的人力资源解决的方案。         面向客户的 HR 架构又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我们称之为 “事业部型”,即 HRBP 不隶属于人力资源部门而是业务部门,人力 资源部只负责对 HRBP 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不直接对考核关系负责。 另一种则是“HR 代表型”,即 HRBP 是由人力资源部派驻到业务部门 的,其考核关系隶属于人力资源部。         以上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在事业部型模式下,HRBP 跟 业务部门的关系更为紧密,更能深入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但由于 缺乏人力资源部的有力支持,HRBP 很容易成为业务部门的一名 HR, 除了战略管理和专业服务的职能外,一般事务性的工作也需要他来 操作;而在 HR 代表模型下,由于 HRBP 隶属于人力资源部,他可能 在融入业务部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更常见的做法是双线报告,即 HRBP 同时想所在 业务 部门领导与总部人力资源部回报,而这种双重领导的机制对 HRBP 的 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面向客户的 HR 架构下,HRBP 容易陷入琐碎的日常事 务而无法自拔,他们与支持组之间的职责区分也不够明确。针对这 些缺陷,有公司尝试把人力资源部分为三个部分:在 HRBP 组和 HR 支持组之外,增设了 HR 研发组。前两部门基本与面向 HR 架构相同, 而 HR 研发组则主要责任 HR 最新工具的研发、最新 HR 市场信息报告 的整理,并为 HRBP 组提交给业务部门领导的政策报告提供全方位的 技术支持。这样一种全新的架构被称之为平衡发展式 HR 构架。         相比之前的架构,平衡发展式的 HR 架构除了使 HR 工 作的可持续发展性得到保证,HR 服务的质量迅速提升外,也给 HRBP 们打造了职业发展的新通路。他们既可以有管理领域的发展通路, 也可以选择向专业研发领域发展。         HRBP 的定位和职能       在设置了与 HRBP 这一角色相适应的 HR 架构之后,明确 HRBP 本身的定位和职能就成为发挥其最大功效的关键。HRBP 必须承 担以下职能:        从 HR 视角出发参与业务部门管理工作 ;        影响业务部门工作议程;        与 HR 研发组和 HR 支持组合作,给出有效的 HR 解决方 案;        向研发组和支持组反馈 HR 政策、HR 项目和 HR 进程的实 施有效性;        协调员工关系,调查培训需求;        制定并执行 HR 年度工作计划;        运作适应所在业务部门的 HR 战略和执行方案;        参与所在业务部门的领导发展和人才发展通道建设;        支持企业文化变革并参与变革行动;        建立所在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与此相对应,HRBP 不应该成为以下这些角色:       各项业务工作都很精通;       把主要时间花在事务支持工作上;       沦为协助事务和管理事务的跑腿者;       不断接收新的政策需求。       总结起来,HRBP 就是要做好人力资源部与业务部门之间 的沟通桥梁,帮助物业部门设定人力资源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树立 起对业务部门的内部客户服务意识,为他们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解 决方案。基于这样的要求,HRBP 的工作原则是围绕目标、客户和沟 通这样三个维度展开的。        HRBP 的能力素质要求        HRBP 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四大块是一项内容:        一、战略贡献        1、变革领导:要具备可以去激励并推动组织中成员成 为变革中的一员能力;        2、组织意识:要有能力在本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内发现 关联及相互关系,并找到关键人物;        3、客户服务导向:集中关注和发现客户的需求,并尽 力满足客户需求。        二、专业信用        1、战略思考:将自身的业务和所处观景结合起来,发 现突出的成功因素的能力;        2、构建人力资源架构和管理体系:理解人和组织是企 业长期成功的关键因为,并将其转化为当前发展形势下的人力、过 程、程序和系统;        3、专业技能:了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将 其变得可视化并且不断扩充知识。        三、人力资源部门领导力        1、作用和影响:洞察他人及他们的兴趣点,说服并影 响他人,从而在某个观点或目标上取得他人的支持;        2、主动性:发现问题、找到机遇和可能,并采取行动;        四、个人信誉        1、成就驱动力:为达到极为出色的表现,并超越绩效 标准;        2、探究型驱动力:有天生的好奇心以及想要去了解其 他人和当前事务的渴望;        3、勇气和正直:用于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5 页 294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岗位职责说明书

HRBP岗位职责说明书

HRBP 姓名 模块 项目 组织架构 招聘 组织稳定 HR项目 劳动纪律 NSF 培训 人才发展 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能力评估 薪酬福利 薪酬 福利 HR检查 HR健康检查 HR KPI报表 体系的维护 安全 行政 执行支持 销售管理费用 HR相关费用审核 HRBP岗位职责说明书 具体内容 办事处组织架构管理 各团队组织架构微调整审核及分析上报 统筹办事处年度招聘计划,规范流程,优化渠道 轮岗人员、二线、主管级以上人员及其它有需求的面试 支持总部或区域HR项目 HR年度重点项目规划 用工风险管控,违纪事件的预防、调查、处理 利益冲突申报台账审核 NSF招聘&测评&回顾&面谈 培训项目规划 各项培训&成长之旅质量把控,数据分析审核 人才库 people review更新回顾 PDR、IDP设定及回顾质量的提升 关键人才面谈回顾 人才评估流程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化与完善 潜力人员评估测评与辅导跟进 ASR&MSR操作,PDR年度评定 薪资分析、考核分析表格规划与审核 薪资工具表、月度考核、季度考核、集体奖金表格、铂金系统维护审核 与福利相关的审核、社保公积金年审等 健康检查年度更新、HR健康检查的执行、反馈及改善计划 HR Report、生意快报、HR月度核心KPI、HR计分卡、绿省计分卡等相关报表审核 推动办事处销售安全体系维护与良性发展 管理及推进执行销售的工伤事故和预防体系 安全组织架构规划,年度安全计划指引和审核 WISE审核相关的安全工作指引 办事处安全培训&安全活动的审核 安全事故处理 办事处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审核与执行审核 与HR相关的各种福利费用、工会费审核

1 页 310 浏览
立即下载
【干货】尤里奇:详解HRBP四种角色与人力资源转型策略

【干货】尤里奇:详解HRBP四种角色与人力资源转型策略

尤里奇:详解 HRBP 四种角色与人力资源转型策略 1 时势造英雄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戴维•尤里奇就已经活跃在学术和咨询界,是 GE 群策 群力专家团队的核心成员。但真正使其脱颖而出成为 HR 领域顶级大师的,却是担任《哈 佛商业评论》总编托马斯•斯图沃特的那篇“炸掉你的人力资源部”的文章。 斯图沃特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论异常激烈、一片混乱。关键时刻,尤里奇站了 出来。 尤里奇通过重新界定问题,巧妙地避免了陷入争论的旋涡当中。他指出,是否废除人 力资源部这样的问题是个坏问题:如果有价值,当然就不废除;如果没有价值,当然应该 废 除。 同时,他抛出了一个更有现实价值的问题:人力资源部到底该如何创造价值? 由此,他提出了成就其大师地位的第一个观点:人力资源部门不应该再关注活动本身; 人力资源部不应该关注做了什么,而应该关注产出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尤里奇发展出 HR 角色与贡献四象限模型,被几乎所有优秀企业采用, 对人力资源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里奇后来位居《财富》杂志 2001 年度管理大师之 首,因为人们津津乐道尤里奇的四象限模型。 2 一道选择题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 MBA 课堂上,尤里奇最喜欢抛给学生一道选择题:谁应该为公 司里的人力资源活动负责? A.各部门管理者 B .人力资源人士 C.各部门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人士合作 D .咨询专家 E .没有人,自生自灭 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选 C。尤里奇会告诉他们,C 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是 A。 他告诉学生:“从根本上讲,各部门管理者对公司的产出和流程负有最大的责任。他 们负责为股东提供经济利益,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为员工提供工作的价值。为了达成 这 些产出,各部门管理者必须承担起人员管理的责任。” 即使是鼎鼎大名的专家,也并非都对这个常识性的问题有着正确的认识。鼓吹要建立 最强大的人力资源部来驱动组织运行的,大有人在。 尤里奇则一直旗帜鲜明,不改初衷。在最近出版的 HR Transformation 一书中,尤 里奇仍然不忘强调:“真正的人力资源转型,将会进一步强化直线经理在打造组织能力和 人 才队伍方面的责任。” 这位毫不讳言“喜欢 HR”的专家,却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实在难能可贵。 3 HR 要向企业一样的经营 尤里奇还提出,HR 部门应当像企业一样运营。 在这个“企业” 中,有人负责客户管理,有人负责专业技术,有人负责服务交付。 他在《人力资源最佳实务》( Human Resource Champions: The Next Agenda for Adding Value andDelivering Results )中,尤里奇最先提出了 HR 部门的组织架构再设 计框架,几经完善,变成今天大型企业中流行的三角模型。 三角模型的三个角分别是:人力资源业务伙伴( HR Business Partner,HRBP )、 人力资源专家中心( HR Center Of Expertise,HR COE )和共享服务中心( HR Shared Service Center,HR SSC )。 以 IBM 为例。自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 IBM 开始致力于人力资源转型。在经历 了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后,到 2007 年, IBM 的 HR 转型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它在 组织运营层面实现了共享服务中心、专家中心和 HR 业务伙伴的架构。 像企业一样运营,要求人力资源部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客户,并知晓客户的需求。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显然是人力资源部最重要的客户。在大型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众 多,需求千差万别。为此,人力资源业务伙伴的角色应运而生。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定位于高 层管理者的参谋和伙伴,为之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以确保 HR 贴近和满足客户需求。 4 HRBP 的四个角色干什么的 尤里奇说,评价人力资源部门的贡献,不是看它做了什么,而是看它带来什么价值。 【四个角色诞生背景】 在新经济中,胜利将来源于组织能力,包括速度、响应性、敏捷性、学习能力和员工 素质。 如果企业能够迅速地把战略化为行动,聪明而高效地管理流程,促使员工对公司做出 最大贡献与投入,并且为变革创造一个平衡过渡的环境,那么成功就将在这样的企业中产生。 角色一 作为战略伙伴 尤里奇说,“我并不认为人力资源部应该制定战略。制定战略是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 责任,而人力资源主管只是这个团队的一员。然而,要想成为高管层的合格战略伙伴,人 力 资源主管应该推动和引导一些认真的讨论,大家共同研究公司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 式来 执行战略。 HR 作为战略伙伴,要为这种讨论创造条件可采取以下 4 个步骤(职责)。 第一步,人力资源部应负责制定企业的组织架构。 换句话,它应该确定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有好几个成熟的框架都可 以采用。例如杰伊•加尔布雷思(Jay Galbraith)的星形模型,它定义了 5 个关键的组织要素: 战略、结构、奖励、流程以及人。 麦肯锡公司著名的 7S 框架则列出了公司架构的 7 个要素:战略(strategy)、结构 ( structure ) 、制 度 ( systems ) 、员 工 (staff)、风 格 ( style ) 、技 能( skills)和共 同 的 价值观( sharedvalues )。 只要合理,人力资源部采用何种框架来定义公司架构相对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 业必须清楚地阐明自己的架构。如果缺乏这种明确性,经理们就可能无法看透公司的动作 方 式,从而也不能深刻地认识到哪些因素有助于推动战略的执行,哪些因素会起阻碍作用。 他们可能会忽视制度和技能,而认为组织结构是行动与决策的唯一推动力。他们也可 能主要从价值观的角度去理解公司,而忽视了制度对工作完成的方式――也就是战略执行的方 式――的影响。 高级管理层应该要求人力资源部扮演一个建筑师的角色,其任务是进入一幢已经建好 的楼房,画出它的平面图。HR 作为建筑师,要进行测量、计算面积、标明门窗和楼梯,并 检查管道与供暖设备。最后他会提交一份全面而详细的建筑结构图,其中包含了这幢建筑 的 所有部分,并显示它们是如何搭配组合、共同发挥作用的。 第二步,人力资源部必须承担组织审查( organizational audit)的职责。 建筑结构图可显示一幢楼房内需要立刻改进的地方;组织架构图也有类似的用途。它 们可帮助经理们确定公司哪些地方需要改变,以促进战略的执行。正如上面所提到过的, 人 力资源部的职责就是引导大家就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对话。 假定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从文化、能力、薪酬、治理、工作流程和领导力这几个方 面来定义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就可以用这一模型来引导管理层展开关于“匹配”(fit ) 问题的热烈讨论――公司的文化与战备目标相匹配吗?诸如此类。假如是否定的,那么人力资 源部就应该带领大家讨论如何来弥补缺陷(参见“从架构到审查”)。 第三步,人力资源要为组织架构亟需变革之处提供方法。 换句话说,人力资源经理的任务是带领大家提议、创造和议论一些最佳实践,比如文 化变革项目或者评估与奖励体系中的最佳实践。 同样,倘若战略的执行要求公司采取一种基于团队的组织结构,那么人力资源部就 必 须承担起责任,为高管层找出创造这种组织结构的最佳途径。 第四步,人力资源部必须把自己手头的各项工作都清楚地序列出来。 这是最后一点,人力资源部不仅要把各项工作都清楚地序列出来,还有按照轻重缓急 排定次序。 在任何时候,人力资源部或许都有一大堆事情等待处理,比如要实行绩效工资,跨国 团队合作,或者“边干边学”的员工发展项目。 但要想同经营业绩真正联系起来,人力资源部就需要与各部门的经理共同合作,一起 对每项任务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哪些任务是执行战略所必需的?哪些任 务 是刻不容缓,而哪些可以暂搁一旁?简而言之,哪些是经营业绩真正密切相关的? 对人力资源部而言,成为战略伙伴是一个全新的角色,因此它可能需要具备新的能力 和技巧。例如,人力资源部员工可能需要更多培训,才能在组织审查工作中做出深入的分析。 最终,这些新知识将帮助人力资源部满怀信心地为管理层创造更多价值。而在不远的将来, 把人力资源部当做战略伙伴的这一新理念必然会带来实际的商业利益。 角色二 成为行政专家 多年来,人力资源部的职员总是被看做行政人员。然而,作为行政专家 ( administrative expert)这个新角色,他们需要摆脱传统意义上制定规则和维护制度的警 察形象,同时又要 确保公司的各项日常工作都顺利进行。为了从“行政人员”变身为“行政专家”,人力资 源 部必须提高它们自身和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 在人力资源里,有很多流程可以更好、更快、更省钱地完成。担当起新角色的人力资 源部,它的工作之一就是发现并改进这些流程。一部分企业已经承担起这些任务并收到了 喜 人的效果。 例如,有一家公司设计了一套全自动的、灵活的福利管理系统,从而省却了员工的文 书工作;另一家公司通过新的技术手段筛选简历,缩短了人员招聘的周期;还有一家公司 则 设立了电子公告牌,员工通过它可以和高管直接交流。在所有这三个案例中,人力资源 部通 过精简流程和采用新技术,既提高了工作质量又降低了工作成本。 然而,成本的降低并非人力资源部变为行政专家的唯一好处。效率的提高增加了人力 资源部的声誉,从而又为人力资源部成为战略执行伙伴打开了一扇门。 角色三 成为员工后盾 如今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要求都要高。公司总是要求员工以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 情。传统的雇佣合同通常会以工作保障和升职计划的内容为主。 但随着公司逐渐放弃旧式合同,取而代之以对信任的苍白承诺,员工对公司也就同样 报以不信任的态度了。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变得更像一种交易。他们付出的只是时间,除此 之 外别无其他。 员工的贡献受到抑制就是导致企业失败的病因。除非员工完全投入,否则企业无法发 展壮大。对于具有投入精神的员工——或者说,相信自己得到重视的员工——他们会分享 自己的想法,会要工作上超额付出,更加会跟客户搞好关系,这些仅仅是随意列出的三个 好 处。 在新角色中,人力资源部有责任确保员工对公司的积极投入——让他们对组织有种难 以割舍的情结,愿意为之贡献全部力量。过去,人力资源部通过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来制 造 这种情结,例如组织野餐、聚会、联合募捐活动等等。 当然,这些活动还得继续组织,但是人力资源部的新纲领意味着它有更多的活动要组 织。现在,人力资源部必须负责培训和指导直线经理,使他们明白保持员工的高昂士气多 么 重要,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 此外,人力资源部应该在管理层会议上成为员工的代言人,向员工提供个人与职业发 展机会,并提供各种资源以帮助员工达到公司对他们的要求。 人力资源部在指导和培训直线经理、让其明白如何激发员工高昂士气的过程中,可以 采用一些工具,包括研习班、书面报告或员工调查。它们能够帮助经理们了解组织内部士 气 低下的原因——这种认识不仅停留在具体个案上,而是上升到概念层面。例如,人力资 源 告知直线经理,大约 82%的雇员因最近一次裁员而感到沮丧。 这一消息很有用,但除此之外,人力资源部还应该使直线经理认识到士气低下的根由。 比如,组织行为学家通常认为,当人们觉得外界对自身的要求超过了自己手中用来满足需 求 的资源时,员工士气就会下降。同样地,如果目标不清楚,任务不分轻重缓急,或绩效 评估 模棱两可,也会令士气下降。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就是在高级经理面前坚起一面镜子。 在提供建议改善员工士气方面,人力资源部能发挥关键作用。这些建议可能非常简单, 例如要求雇佣更多支持人员;也可能非常复杂,例如建议对某些项目进行流程再造等。人力 资源部的新角色可能意味着它会提出更多的建议,比如建议对某些项目更多地采取团队形 式,或者建议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计划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这些建议意味着人力资源部在提醒直线经理:要注意有些员工可能在从事枯燥的、重 复性工作。譬如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Baxter Healthcare )的人力资源部就认识到枯燥 的工作是个问题,并为此重新设计工作流程,使员工同客户的联系更加直接,从而帮助解 决 了这一问题。 在教育各部门经理要关注员工士气的同时,人力资源部还要充当员工的代言人——管 理层面前它们必须要代表员工利益,在管理层讨论中它们必须替员工说话。当公司做出关 系 员工的决策时(例如关闭一家工厂),员工应当对人力资源部有充分的信心,相信后者 充分 参与了决策过程,明确反映了员工意见,并完全支持员工权益。 类似这样的支持不能是隐形的,而必须是公开的。员工在和人力资源经理沟通意见之 前,就必须知道人力资源部是自已的喉舌。 角色四 成为变革推动者 借用一句话,变化无所不在。由于全球化、技术创新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如今的变化 速度更加让人头晕目眩。商界中赢家与输家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否跟上这种变化速度。胜 者 能够很快地自我调整、加紧学习并迅速采取行动,而败者却试图掌控变化,结果浪费了 宝贵 的时间。 正如前文所述,新的人力资源部的第四职责就是帮助组织形成应对变革和利用变革的 能力。变革项目可能包括建立高效能的团队,缩短创新周期,或者应用新技术,人力资源 部 要确保这些项目及时得到界定、开发和实施。 新的人力资源部还要确保公司的愿景宣言(比如,我们要成为我们这一行的全球领先 者)能够转化为具体行动,它必须帮助员工搞清楚,为了实现长远目标,他们可以停止、开 始,或继续从事哪些工作。 在惠普公司( Hewlett— Packard ),人力资源部确保了公司的价值观——信任员工、 尊重员工——转化为具体实践,比如让员工更灵活地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 变化往往令人心生畏惧,使人瞻前顾后,不敢行动。作为变革推动者,人力资源部需 要以坚定的决心来消除人们对变革的抵制,以结果来代替规划,以对机会的欢呼驱走对变 革 的畏惧。如何做到这一点? 答案在于创建和运用变革模型(参见“以提问开始的变革”,其中列出了由通用电气 公司发明并广泛使用的变革模型)。 人力资源部必须向自己的组织介绍类似的模型,并指导高管团队熟悉它,即通过组织 一些对话与讨论,找出模型中那一长串问题的答案。简而言之,这一模型必须成为人力资 源 部所提倡使用的管理工具。 它能帮助组织确定变革的成功要素,并就每一要素来评估组织的强项和弱项。整个过 程可能会充满艰辛,但这正是人力资源部最能发挥价值的地方之一。作为变革推动者,人 力 资源专员自己不必实施变革,但是要确保变革在公司上下得到执行。 5 人力资源部门能实现转型吗? 人力资源部能够实现自我转变吗?尤里奇说,绝对不行。 事实上,对人力资源的角色转换负有首要责任的应该是 CEO 和每位直线经理――所有 必须实现业务目标的管理者。 原因在于,直线经理是工作流程和工作成果的最终责任人。他们对投资者、客户和员 工都要有所交待――为投资者创造经济价值,为客户创造产品或服务价值,为员工创造工作价 值。 所以,他们顺理成章地应当带头使人力资源部全面融入企业实际工作中。其实,要实 现这一点,他们本身就必须成为人力资源部的坚强后盾。他们必须意识到,公司的组织能 力 越出色,就越能在竞争中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使人力资源部担当起实现卓 越的 组织能力的任务。 当然,直线经理不能把新纲领强加给人力资源部。相反,运营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必 须结成合作伙伴关系,以便迅速而彻底地重新设计和确定人力资源部的职能,从而将一个 原 本忙于各种活动的部门转变为注重结果的部门。 在不同的组织中,这个过程可能不尽相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将步入新的商业时 代。 6 怎么去做人力资源转型? 尤里奇提出了人力资源战略重构模型,实际上就是 why-what-how-who 四阶段。 第一个阶段,确立人力资源战略重构的商业背景,为转型立项,也就是说,到底为什 么要转型?人力资源转型要从理解为什么要进行转型开始。主要从一般商业情境和特殊利 益 群体利益的需求开始。 第二个阶段,确定人力资源战略重构的结果,也就是人力资源转型的结果是什么?这 一阶段确定了人力资源转型预期的结果,开始人力资源转型之后,应该发生什么?比如提 升 企业的能力以及增加无形资产。 第三个阶段,重构人力资源部门,也就是开始人力资源转型的方式是什么,人力资源 战略重构要求围绕人力资源部门、举措和人员工作的战略改变来进行。 第四个阶段,要求部门经理和其他员工积极参与,也就是参与人力资源战略重构的主 体是谁,要定义清楚参与人力资源转型的角色,建立转型的长效作用。 当然,上述各个阶段理论上是按顺序进行的,但在现实中,他们往往是交叉的,例如, 了解商业背景并明白转型的框架(第一个阶段),拥有合适的人力资源转型团队(第四阶段) 是启动人力资源战略重构的关键,人力资源转型团队的建立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先来看一个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IPMA-HR)进行了人力资源转型的几项研究结 果, HR 转型的确不容易,他们的主要发现有: a. 管理层的支持是人力资源转型的关键因素。 b. 改进和升级信息技术(IT)和 HR 转型之间的连接非常重要。 c. HR 认识到了劳动力和继任规划的价值,但在这一领域缺乏支持。 d. 外包的规范性是 HR 变革和改进的一个重要工具。 7 人力资源转型有什么路径? 尤里奇说,人们通常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活动,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过程、决策或者举措。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其实是一系列的人力资源 实 践,因为实践是在理论基础上不断学习的过程,比如学习钢琴或者某项运动会,都是需要 实 践才能掌握相应的及技巧。 在《人力资源价值主张》( The HR Value Proposition )一书中,我们把不同层面的 人力管理工作分为四个实践领域,代表对组织成功起到关键流程。 a. 员工流:员工流是指组织的关键资产——员工的动向,包括员工入职,晋升和离 职,要正确的对待员工流动,保证留住并培养组织实现战略所需要的人才。 b. 绩效管理流:绩效管理流是指人员和工作的联系——标准和举措,经济或非经济 的报酬,有关关键群体利益的反馈等,正确关注绩效管理流有利于完善绩效责任制度。 c. 信息流:信息流主要是回答人们需要哪些信息来完成工作任务,哪些信息是必需的, 信息流可以是组织上下或平级之间的信息移动,也可以有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信息流动,关 注信息流,能使人民知道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时刻提醒自己何种需求可以创造价值。 d. 工作流:工作流主要回答由谁来按照什么方法在什么地方完成工作,工作流由企 业和经营过程的支持,确保员工的个人努力能够形成外部成效。 8 人力资源转型有什么方法? 尤里奇认为,人力资源实践的转型由三种方式,包括匹配,一体化和创新。 a. 匹配:人力资源实践要取得成效,需要和组织的战略匹配,组织获得成功,需要哪 些能力是首要明白的,每一项人力资源实践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组织能力的发展。提升人力 资 源实践要遵循一个标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能力,保证战略的实施,假如人力资源实 践 无法与战略匹配,要么停止或改变这种实践,这样才能保证人力资源实践的真正力量。 b. 一体化:一体化意味着绩效管理实践,人才实践,薪酬制度,沟通方式,组织设 计方式和其他人力资源实践为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战略视角以及人力资本管理方式,这种理论 是为了确保对外沟通的顺利进行,从而使人们关注关键利益群体的期望,有了这样的眼光, 绩效管理人员能够确保公司上下理解各自的职责,工作方法和担当的责任。 c. 创新:在企业创新要问自己,这些创新举措是否增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 能 否提升其效率和速度,有时候,创新并不能增加工作的成效,这是企业在开展创新时需 要承 担的风险,不过,话又要说回来,即使创新失败了,能从中有所得,也是不错的选择。

27 页 355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与业务部门沟通

HRBP与业务部门沟通

1 HRBP 如何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 HRBP 已经成为国内人力资源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新的发展 思路。 HRBP 已经成为国内人力资源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新的发展 思路,因为人力资源工作想要在组织中有稳固的地位和更为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寻求一种方 式能为组织贡献更多的直接的商业价值。而在这众多的方式中,成为企业业务合作伙伴成为 当前主流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业务(战略)合作伙伴这个职位在企业中逐渐被设立和发展 起来。 但是面对这样的一个转型,HRBP 其实也有很多的困惑,第一:HRBP 的这种模式,在目前中国 的环境中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成功模式可循,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第二,来自业务部门的 不理解,业务部门很可能认为 HR 是不懂业务的,即使“想帮忙”也很有可能最后只能是“帮 倒忙”。一方面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各种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 HRBP 要用 智慧来处理这种情况,笔者也根据这些年的一些经验,给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于 HRBP 开展工 作有所帮助。 我将 HRBP 与业务部门沟通分为四个关键步骤: 第一,把与业务部门实现共赢作为目标 作为 HRBP 在一开始把与业务部门共赢作为自己的目标非常重要。有的人可能会说,你怎么这 么啰嗦,这种大道理谁都懂。但我想说的是,很多人都只是把共赢挂在嘴上,甚至挂在墙上, 但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拿共赢去忽悠业务部门,其实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么忽悠 的后果就是:失去业务部门对你的信任。长远来看,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只有真正 把共赢作为目标,并把其贯彻到行动上,才能给获得业务部门的支持。 第二,找到关键人,打好信任的基础 想开展好工作,没有业务部门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是说要一头扎进去,跟谁都要搞 好关系,因为你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找到关键人就很重要,关键人找对了,可以帮助你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把关键人分为三类: 1)业务部门的 leader,只有得到了业务部门 leader 的支持,后面的很多工作才好开展; 2)影响力大的员工(意见领袖),取得这些影响力大的员工的支持,帮助你获得员工的支持, 在执行时工作推进才比较顺利; 3)业务专家,业务专家可以帮助你,快速的了解业务,并抓住关键点。 这三类关键人,我建议 HRBP 都要找,有的 HRBP 很会走“上层路线”,却忽略了“基层路 线”,结果导致了自己在具体深入业务,熟悉业务的过程遇到一线的层层阻力,这样你还是 不能把工作顺利开展,所以我建议 HRBP 一定要这三类关键人都要找,才能比较顺利的深入业 务,熟悉业务。 然后,与关键人建立信任。与关键人建立信任时,推荐给大家建立信任的几条非常实用的法 则:1)知己知彼法则;2)需求法则;3)专业度法则;4)舍得法则;5)期望值法则。 通过这些可以快速的与对方建立信任。下面,我就对每一条法则给予一定的解释: 1)知己知彼法则,意思是你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和沟通方式,了解对方可以利用的工具有 PDP 测试,针对对方的性格特点和沟通方式,有针对性的与对方进行沟通,比如:第一类关 键人,业务部门的 leader,有很多业务部门的 leader 是老虎型,对于老虎型的人,他们往往 关注 HRBP 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他们并不是很关注细节的东西,所以与他们沟通你要明确 的说出你的价值所在;第二类影响力大的员工(意见领袖),有很多的意见领袖是孔雀型的人, 他们比较喜欢接触新事物,往往会比较容易接触和沟通,这也是你很好的切入点;第三类业务 专家,有很多业务专家是猫头鹰型的人,他们往往比较细致,重视逻辑,会帮助你把业务解 释和分析的很细,通过他们你可以很深入的了解业务;总之,就是对于三类关键人,你要了解 他们的沟通方式,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沟通; 2)需求法则,就是了解对方现在有什么需求,需要什么帮助; 3)专业度法则,就是作为 HRBP,我们自己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能够为业务部门提供专 业价值; 4)舍得法则,就是我们需要先伸出援手,帮助对方解决一些问题或者说满足需求,才能得到 他们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这个在心理学中又叫互惠效应; 5)期望值法则,就是在与对方合作的前三次,超出对方的期望值,那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 大大增强了。综合运用这五条法则能够较快的帮助你与关键人打好信任的基础。 第三,了解业务,寻求共赢 深入了解业务,是 HRBP 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对于我们工 作的不理解,这时可以用到关键对话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澄清技巧,澄清业务部 门同事对我们的误解,具体句式为“不是,是”。具体可以这么说:“我不是想要给咱们业 务部门找麻烦和派活,我熟悉业务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咱们部门的工作。” 在了解业务中,很重要的是找到业务部门和后台部门的共赢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关键 对话中的工具:CRIB 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帮助 HRBP 用于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和目的的。CRIB 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套沟通话术,特别适合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时使用: 第一步,承诺(Commit)寻找共赢的方法,用这个方式开场很重要,让业务部门意识到我们关 心他们的利益,这样能让对方比较积极的配合; 第二步,了解(Recognize)对方方法背后的目的,HRBP 往往容易陷入的只了解业务部门的一 些做法,但却忽略了对方这么的背后有什么目的,很多情况下目的就是对方的需求,才是共 赢的关键点; 第三步,创作(Invent)共赢的方向,创作共赢的方向,就是要把业务部门的需求与后台部门 的需求结合起来,从两个维度来定位出共赢的方向; 第四步,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找出共赢的方法,我们光有共赢的方向还不够,还需要一 起想出实现共赢的方法,才能真正把共赢落到实处。 第四,循序渐进,体现价值 作为 HRBP,如何体现我们的价值?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要 循序渐进,“从大出着眼,从小处着手”,为什么这么来?1)因为我们对于业务的了解是循序 渐进的,步子大了很可能就脱离了业务;2)我们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以下猛药;3)业务部 门对我们也是一个逐步加深信任的过程。 那么如何,体现价值呢?我建议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 1)信息共享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也是其他价值的一个基础,在关键对话的课程中,我们特别强调,沟 通的双方要有一个共享信息库,共享的信息越多,最后双方彼此的了解程度就更深,越容易 做出最优的决策,那么我们的 HRBP 就要为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起信息共享的机制和 载体,比如:定期的沟通,或搭建共享的信息平台等都是我们可以做的。 2)流程优化 流程优化是 HRBP 很重要的工作,能够帮助业务部门提升效率和效益。流程优化方面,给大家 讲一个指导思路和一个方法。一个指导思路就是变被动为主动,让整个的流程更加具有前瞻 性,这样可以主动支持业务的发展,而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等待业务部门提出需求;一个方法 是流程图法,需要 HRBP 对于业务了解之后绘制流程图,并找出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进行优化, 提高效率,让业务部门把主要的精力可以投放在业务发展上。 3)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就是利用 HR 领域的专业知识,工具等来进一步提升业务的水平。比如:为业务部门 提供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这是对于员工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等的项目)项目 支持,有的业务部门的员工工作压力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很有可能导致员工积极 性下降,甚至流失。这时由 HRBP 来帮忙运作 EAP 项目最为合适,首先 HRBP 了解大家的情况, 同时 HRBP 介于人力资源和业务部门的身份可以让员工更有安全感,另外完全可以发挥出 HRBP 在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价值。增值服务的机会点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找,根据业务目标和 人员的能力现状,梳理出人员的能力现状与业务目标要求的能力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利用 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工具或培训等多种手段帮助业务部门的人员提升能力,达到目标的要 求,从而帮助业务目标的实现。 HRBP 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岗位,的确还处于摸索期,似乎有千头万绪的工作要做,面对这种情 况不能慌了阵脚,还是要在工作中抓关键点,关键点从哪里来呢?就是从与业务部门的互动和 沟通中来,做到了以上的四个步骤,可以帮助 HRBP 更加有效的和业务部门的沟通并抓到关键 点(文\王明伟 KeyLogic 资深讲师) HRBP 如何了解业务问题并立足人力资源的范畴开展工作 热度 5 已有 434 次阅读 2015-11-08 11:26:50 | HRBP , 绩效 , 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人均效能最大化,也就是用少的人办成多的事。在看待如何提升业务部门的绩效水平这个问题时,不 能简单的去看绩效的结果,还要去看绩效的过程,知道人均效能是如何提升或者降低的,才能对症下药,不造成误诊。人力 资源的工作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业务部门去发现、诊断、协助改善影响人均效能的可能因素,回到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内,使用 人才、激励、文化、配置、培训发展等手段解决绩效问题。 一、业务部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缺乏目标和计划体系,负责人靠经验管理,不能形成 PDCA 闭环,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 2、对员工的管理一刀切,不进行区分或者在使用上有错位现象,比如让新人承担核心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做操作性工作; 3、部门负责人的履职存在偏差,有时会偏离公司设定的核心目标和任务,或者选择性的履职,出现出工出力不出绩效的情 况; 4、不善于做绩效分析,对出现的绩效问题束手无策,找不到原因,或者找错原因,不能对症下药; 5、不善于或不使用或错误使用激励手段,在工资、奖金、团建、工作及人员调整等方面不能奖优罚劣; 二、人力资源工作对于业务绩效的价值 1、建立目标与计划管理体系,没有职责空白,每一项职责都有目标、有任务、有标准、有考核、有人做; 2、识别关键人才,没有人员浪费,核心职能应该有能手和足够的熟手在做,关键人才应该放到核心岗位上,帮助做好核心 人才配置,及时淘汰不需要的员工; 3、引导业务部门全面和正确履职:从干部履职评估的角度促进业务部门全面履职的同时有所侧重,确保核心工作不偏离 KPI 和重点工作目标; 4、使用一套方法论,以顾问的角色帮助诊断绩效断点,找到组织、流程和岗位层面影响绩效的问题,并协助分析改善方案, 做好教练,不要越俎代庖; 5、确保公正激励,把部门的组织绩效、费用、员工收入、人员调整实现联动,倒逼部门和员工提升管理水平和人员能力, 间接促动绩效提升。 三、如何切入业务并发挥人力资源工作的价值 1、学习和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 能够听懂业务的语言,了解业务的工作内容,是判断业务履职能力的前提,也是作为 HRBP 的基本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对 业务的理解能力决定了对业务绩效改善所能够参与的深度。如何获取这种能力,除了日常工作中与业务的接触以外,更重要 的是通过人力资源工作本身职责的履行去获取,常见的手段有: (1)  对部门负责人进行工作分析 (2)  对部门负责人进行履职访谈 (3)  参加业务部门的例会 (4)  学习业务部门的应知应会 (5)  跟踪业务部门的目标计划管理 (6)  关注集团和公司的各种与业务有关的公文(尤其是考核、通报、制度) (7)  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模块、任务、手段、流程、指标等, 2、进行工作分析,协同业务部门梳理部门和岗位说明书 许多业务部门在没有建立部门管理标准之前,偏向于经验管理,缺乏清晰而细致的部门及岗位职责,人事在方法、工具、培 训等方面与业务部门共同的进行工作分析,提供专业的支持,帮助完成业务部门工作梳理,使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清晰明了、 目标明确,建立岗位说明书,是人事部门了解业务、切入业务,获取业务部门认可的有效手段,另外产出的结果可以作为后 期干部履职、绩效评估的依据。 3、保持与业务部门沟通的频度和质量,建立信任关系 虽然通过制度的规定,可以强制业务部门配合人事部门完成了解和分析业务绩效的要求,但这种纯粹刚性的联系不能保证沟 通的真实性、深度、有效性,反而使业务部门容易敷衍,我们获取不到有效的信息,因此与业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容易 让业务部门接受,也就是柔性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 (1)使用业务的语言与业务沟通,在沟通中不能自说自话,需要尝试站在业务的角度去了解问题而不是监管的角度去质问 业务,不要让业务以为人事只针对结果做考核做通报; (2)不越俎代庖,更多的从目标计划、组织、流程、岗位、人员履职等方面分析绩效问题,而在具体的业务策略、执行、 操作等层面少发表意见,尊重业务部门的权威。同时,人事本身要具备能力去帮助分析业务的问题; (3)有目的、有结果的沟通,在与业务沟通之前做好功课,了解沟通问题的前因后果,每次沟通必然有目的,能够帮助业 务分析了解或者解决一个问题,同时在业务执行上助力而不是给业务制造障碍。 4、掌握切入业务的时机,利用管理机制发挥人事的作用 以目标计划管理的手段促进业务履职,以履职结果提升人事在绩效分析和整改中的地位和作用。干部履职评估、绩效考核、 干部调整等是集团赋予人事的职责和权力,人力资源工作可以结合这些工作内容作为契机直接切入对业务绩效结果的考察, 并提出改善建议,同时在目标计划管理上与总经办协同,在部门目标制定中参与决策,在员工的日常工作计划管理中主导, 利用各种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这几项工作在实际结果中的落地。 (1)推动业务部门建立完善的 PDCA 管理循环和复盘机制,在年度、季度、月度目标制定时参与部门目标和计划的制定, 有建议权;在各部门的日常计划管理中主导员工的绩效管理。 (2)通过季度评估、干部调整、干部履职等人事本职工作自然切入业务绩效诊断的过程,了解干部履职的过程,在沟通中 发现业务部门的绩效结果、业务履职、管理履职等方面的问题,反映出在绩效在组织、流程、岗位三个层面的问题。 5、充分利用人才管理、文化、激励等手段提升人事对绩效的管理作用 建制度、树标准,人事利用人才选用育留、激励等手段对绩效结果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事在业务管理上的发言权,从 机制上保障人事对业务部门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应用的手段如目标计划管理(绩效标准)+赛马机制(绩效执行)+ 复盘(绩效分析和改善)+任命/晋升/调薪+团建)等。 帮助业务部门发现绩效问题,立足于人事的范畴进行解决,助推业务绩效提升是人事工作的价值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人事干 部扮演着多重角色,每一种角色的切换要适时适机,只有游刃有余的切换好角色、扮演好角色才能做业务绩效助推的好伙伴! 这些角色可以是规则参与制定者、赛马裁判员、绩效诊断顾问、团队辅导员。 2 你具备 HRBP 的“胜任力”吗? chinahrd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2015-11-09 09:283 我总结出七项胜任力,分别为:聚焦客户、理解业务、澄清问题、建立关系、结果导向、有 效创新、专业能力,从这七方面来谈谈对 HRBP 胜任力的看法。 最近,很多 HR 微信群,从事或准备从事 HRBP(即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的人,都在不断地 问及一个问题:到底他们适合做 HRBP 吗?能够胜任 HRBP 吗?   10 年前,我就在组织中运用了这个角色,而一个好的 HRD 原本就是一个大 BP(业务合伙)。 我总结出七项胜任力,分别为:聚焦客户、理解业务、澄清问题、建立关系、结果导向、有 效创新、专业能力,从这七方面来谈谈对 HRBP 胜任力的看法。   胜任力之一:聚焦客户   现在人人谈互联网思维,我认为就是用户思维、体验思维,归根结底都是客户思维。原来人 力资源的组织架构,都是职能式的,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考虑过: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 应该服务的客户是谁?有的说是员工。有的 HR 认为自己是管理部门,是帮助企业去监督和管 理所有业务人员的,这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在追逐组织人本效益最大化的今天,恐怕人力资 源部并非仅仅是管理部门,而是同时具备服务职能。   事实上,人力资源的客户,不仅是员工,还有业务经理、公司高管、甚至总裁、老板等。当 然,能够把员工当成客户已经不错了,但有几个人是真正站在员工角度考虑问题的?与其经 常抱怨员工难管,要我说是你没本事针对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员工制定有效的定制化解决方 案。不能影响和激励大家,还谈什么员工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试图成为一个经营部门,因为只有需要你自负盈亏时,摊派 制的行为习惯才能转化为客户思维。这时不得不考虑:你设计的产品是业务部门所需的吗? 如果无人埋单,你将毫无价值!这也是人力资源部经常说的,“组织、机制改变人的行为” 吧。   当然,聚焦客户不是简单的迎合,而是让客户满意,也许组织模式的改变能够帮助人力资源 从业者扭转自身角色,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个时候你不会设计一个绩效考核的表就直接 发给业务部门,而是认真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明确绩效考核到底能够帮助业务部门解决哪 些问题,让业务部门会用、爱用、抢着用。这样,你就和客户间建立了信任和粘性,这才是 真正的聚焦客户!   胜任力之二:理解业务   我给企业做咨询时发现一个现象,一位企业老板想培养人力资源负责人,于是打算让其轮岗, 以便全面了解公司业务。老板的想法是如果轮到销售体系,最好直接去一线做销售和跟单, 这样对于快速了解业务非常有好处。   而这位人力资源负责人,也觉得只要在销售部门帮助负责人做一做人员管理,就对人和业务 都会了解。   我完全同意这位老板的想法。这就像做饭,是一门实践学科,看菜谱学也不能完全掌握。如 果有机会深入一线,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你将会和业务部门平等对话,不再是门 外汉。   但问题又来了,很多 HR 是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从事 HR 工作,没有轮岗的机会,是不是就不能 做好 HR 呢?其实不是。只要你有心,愿意多花时间去参加业务会议,多与员工和业务领导沟 通,就能得到很多有效的信息,也会逐渐了解业务情况。管理是相通的,虽然可能行业不同, 但都是某几类工作的集合体,只要你懂得融会贯通,了解业务并不是难事。   对于人力资源从业者来说,之所以不理解业务,是因为没有主动沟通,而只是被动接受或简 单迎合。因此,理解业务不是空话,而是真的潜心去沟通、学习、研究、思考,一定要跨越 这个鸿沟!而 BP 意为业务伙伴,可见理解业务是前提,否则何谈伙伴?   胜任力之三:澄清问题   当你帮助业务部门解决问题的时候,效果并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其实更多的是因为你没有帮 业务部门真正澄清问题。   在我做顾问的一家企业的经营分析会上,每个业务老总都在汇报结束后,指出其他部门的很 多问题,却不谈自己的问题。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请问,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什么(难道 是批斗会)?第二个问题:你们刚才说的都是问题吗?   这么举例,其实是想和大家澄清什么是问题。这里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是你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   我们往往会说别人的问题,但请问,别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首先 要分析自己的问题,从自身角度剖析并解决才是最有效的。当然,别人的问题不是不可以提, 而是要先看自己,再看别人,给别人提建设性的意见才有价值。   第二,是现实的问题还是演绎的问题?   我们很多时候会说一些话,比如某个员工会对领导说,大家都认为他/她不好,如果遇到这种 情况怎么办?我会把它转为现实的问题,即请问大家是谁?都有谁说了他/她不好?具体哪些 不好?有什么事例证明吗?这样的问题都不可能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于是,我们要经常在 自省,我们问的都是现实的问题吗?   第三,是将来的问题还是过去的问题?   很多人往往会说,“我原来就是这么干的。”其实原来已经是过去式,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 看未来。在分析问题时,我们要看清楚,到底哪些是对未来产生影响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 真正找到了,并解决了,可以给企业经营带来真正有意义的帮助。但往往大家更喜欢沉迷于 过去的经验里。   至此,你是不是真正清楚了到底什么是问题?如果 BP 能够帮助业务部门真正澄清问题,其实 离问题的解决已经不远。而 HRBP 一定要具备这个素质。问题澄清以后,解决方案可以交给 COE(专家中心)完成,亦或由 HRBP 与 COE 共同完成。   以上这三项是我认为 HRBP 具备的最重要的胜任力。接下来将接着谈另外四个胜任力指标。即: 建立关系、结果导向、有效创新、专业能力。   建立关系   我曾经说过一句“豪言”:想做一个好的 HR,一个必备条件是要有好酒量。听众们笑倒一片, 但这并非笑谈。尤其是,如果你在酒文化盛行的地区,不能和业务部门拼拼酒量,怎么可能 和业务部门建立信任?哪怕你不胜酒力喝倒下,也足见诚意!于是我在山东企业任职时,招 聘的 HR 首先看酒胆,再看酒量,这是要契合业务特性和企业文化啊。   但酒肉关系只是初级的关系,如果要真正赢得信任,必须为业务部门创造价值,一定要关注 利益相关人。每当我们推行一件事,会涉及很多人,比如绩效管理,会涉及的利益相关人并 非仅员工,还会涉及中、高层管理者,乃至总裁、董事长。不同层级对一件事的诉求往往不 一样,员工不希望绩效是为了扣钱;中层不希望拍脑袋打分还要硬着头皮面谈;高层不希望 这只是一个形式……   于是,当人力资源部门推行一件事时,一定要想清:这对各层级的价值是什么?影响当事人 配合度的原因是什么?你有解决方案吗?还是一道令下,将它硬推下去。这是不同的思维理 念。而和业务部门建立关系,就一定要其感觉到我们是有价值的,是在帮助他们。   结果导向   有业务部门评价 HR 部门做事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人力工作一般是短期内很难出成效 的,在推行中往往会受到质疑,令人有较强的挫败感。   纠其原因,其实是做事时没有“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没有真正从业务角度出发,没有预 测到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以及利益相关人的想法和需要。   HR 们的通病是,做事做给自己看,是以玩自我专业为核心目标,以为这些专业可以帮助业务 部门解决问题。殊不知,没有摸清需求,很多事就事倍功半。为什么很多从业务部门转做 HR 能做得不错?原因就是他们了解业务,并擅于整合资源去推进业务,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目标。   HR 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是专业的延展还是解决问题?从组织的角度来看,解决问题是王道, 助力业务是王道,推动战略是王道!   有效创新   做 BP(即业务伙伴)的还需要创新?当然,BP 的出现就是源于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一 人生病,全家吃药”。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人员要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目的是有效!因此, 把别人的方案抄过来的做法将不复存在。我最怕 HR 同行找我要各种方案、制度和表格,拿去 稍做修改就给企业用上了。“拿来主义”的弊端是,你很难说清其中的逻辑,以及设计者的 想法和遇到的问题。于是,当使用者挑战 HR 时,可能就无言以对。   我曾经服务过的几家企业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即企业发展大了,需要规范管理,于是从外 企空降了一些 HR 高管。空降兵满腔热血的将原来企业运用的有效工具及经验在新的企业中推 行,但往往推行不下去。外企的成熟套路在民企就会遇到一堆质疑,且外企的整个体系都是 全球总部设计的,中国区只是执行。其实,很多人没有认真研究过其所以然,于是在民企推 行的过程中,被大家不断地质疑。由于一种方案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而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 问题。所以,不经思考、不做结合企业的价值性创新工作,其方案是无用且徒生烦恼。   有 HR 曾问我,现在的员工不喜欢公司的制度,这些员工怎么这么难管呢?我就反问:企业的 制度是为什么而定的?员工不喜欢的因素是什么?需要员工喜欢吗?如果员工不喜欢,对于 公司经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实我想说的是,一个企业的制度是可以进行适度创新和修 改的,关键在于适用、有用,体现价值。   而 BP 岗位的出现,更是彰显人力资源能够帮助业务部门做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因为业务不同、 人不同,人力资源的解决方案也应该不同,这才能真正体现 HR 的价值。   专业能力   之所以把这个胜任素质放在最后,并非其不重要,而是因为它是基础。   但对于 HRBP 来讲,其人力资源专业不需要全模块掌握,也就是说,BP 是通才而非全才,通才 即人力资源的每个模块都知道,但都不够深入;全才是不仅知道,而且绝大多数比较深入。 但 BP 并非所有的模块都不擅长,一般 BP 相对会擅长于招聘、激励、团队建设等。这些专业 能力的需要和塑造要看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对 HRBP 的角色定位。   到底 HRBP 这个角色有那么重要吗?在这里,我只想强调几点:   第一,HRBP 不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你的组织中可以不设 BP 的角色,但不能没 有业务思维,就像互联网思维一样,你的企业非互联网企业,但不代表你不应该具有互联网 思维。   第二,HRBP 这个岗位未来最有价值,纵观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你会发现,共享服 务(SSC)的那些基础事务是很容易外包的(现在国内也有很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具备很强 的外包能力及专业性),专家中心(COE)也是可以外包的,有太多的咨询机构可以承接这些 工作。而只有 BP 无法外包,因为 BP 的核心是了解业务,并可以出具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因 此,这个岗位的价值将越来越凸显。   第三,HRBP 这个岗位并非把人力资源部改成了三驾马车的模式,才可以有这个角色的出现。 即使没有三驾马车,仅是二驾或四驾,亦或现在的职能式的组织结构不变,仅增加了 BP 的岗 位也是可以的,凡事不需教条,仅需有用!   其实 BP 并不是个新词,之所以大家现在热捧,是因为互联网来了,90 后来了。随着“全民创 业、大众创新”的理念推广,现在的员工越来越难激励和保留,企业该重新审视人力资源工 作了。说实话,BP 这个岗位真的不是谁都能做,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岗位,互联网公司的 BP 经验可以稍少一些,因为对接的业务负责人和员工都是年轻人。但传统企业则比较难,因 为传统企业的业务负责人,都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如果你没有多年的 HR 或其他功力, 如何与业务领导平等对话?更谈何影响力?   因此,你们都准备好迎接这个挑战了吗?这七项能力你都具备了吗?其实无论是 BP 还是任何 一个 HR 的岗位,如果想在企业中有价值,就必须了解具体业务,做有用的事! 3 案例分析:HRBP 的活动应这样搞 mise1980 2015-06-11 09:302 作为最了解业务的 HRBP,在组织活动时也需要融入到业务中来。 【案例】   我们公司位于北京,主要做移动互联网产品。我在其中一个事业部担任 HRBP,事业部负责全 国渠道管理。为了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领导要求我每月组织一次员 工活动。   3 月份我组织了评选各渠道的“员工之星”的活动,给选出来的员工寄送纪念性的杯子;4 月 份是给每个渠道绩效第一的员工发送奖品,奖品是北京的京八件。并且都把活动的照片 、获 奖员工的心得,都在公司内部论坛进行了分享。   我对自己举办的活动还是非常满意的,在有限的经费下照顾到大多数群体。可领导认为雷声 大雨点小,有点虚、没起到实际效果。看来,即使要把员工活动组织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   【解析】   组织活动确实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活动搞去搞来就那么些花样,玩多了员工会感到乏味, 组织者会感受无味,而走向鸡肋。   在员工活动中,HR 与决策者最大的区别是:HR 总想着如何用最少钱的来办最好的事情,但这 往往是自我的一厢情愿,更重要的是 HR 并没有意识到问题还自我感觉良好。而决策者呢?在 关注成本的同时更多的要效果,他们甚至会为了必要的效果而放松对成本的控制。为什么会 这样呢?因为 HR 多时仅将活动当作任务,为了活动而活动,而决策者则将活动当成企业文化 的一部分,看成是企业向心力的一部分。   在现在企业活动中最常见的礼品为杯子、被子、小电器、糕点等,价值一般就几十元到百来 元而已,这些东西对于员工而言实用性几何?纪念性几何?想必三五个月后,应没有几位员 工能还会想起这些纪念品,更没有几位员工会正面提及。   既然是正规的 BP 那应是非常了解业务发展的,何不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而定制礼品呢?企业 活动要搞,但搞活动只是承载着企业关心员工的一种载体,而不是为搞活动而活动的形式。 企业活动如何搞?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   其一、加强活动的竞争性   活动要体现全民共乐的理念,尽可能有多的让员工参与进来,加强员工的参与感。但在礼品 方面则需要进行竞争性的设置,让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更突出。百元的礼品有多少人会地意呢? 想一想,什么毛毛细雨洒满大地,却引起关注的人;而局部暴雨会引起大众的关注呢?一样 的道理,礼重才心意重嘛。再说了,通过激烈的竞争而获得的战胜品会不会比一般普及性的 奖品更有故事与意义呢?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竞争性,体现出礼品的含金量与实际价值才更 有意义。   其二、活动应配合业务需求   渠道事业部的 BP 组织的活动,要高度配合业务的重点、淡旺季来区别组织。公司组织员工活 动虽然为企业文化、人性关怀为主,但是作为商业公司虽然活动都需要体现一定的商业价值。 作为最了解业务的 HRBP,在组织活动时也需要融入到业务中来。   在淡季活动方向,一是侧重通过活动促进员工提升斗志,提升业务;二是通过提升员工的学 习意识,在活动中组织学习,具体要依企业的实际需要而定。而在旺季活动,同样有两个方 向的偏重,一是偏重优中选优,更进一步提升业务高峰;二是偏重员工身心的放松,引导员 工心身健康,做到劳逸结合提高效率,当然偏重哪一块还得依业务的实际需要而定。   其三、活动礼品加强员工的参与感   常见的大众礼品基本在员工心中没有地位,那应如何解决呢?常言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 亮”,一个人能想到的礼品一是有限,二是不一定是员工想要的。可以由员工进行自设计再 定制,至少也要让员工参与提供礼品建议,这样至少员工的对礼品的满意度会高出很多。   其四、了解老板的真实需求   活动的满意度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员工(受益者),另一方面是老板(出资者),老板 让你搞活动,一定有他的需求。是要气氛、还是形式、还是体现企业文化等,针对不同的老 板需求,设计活动方案,才能让老板更满意。因为,有时老板的满意比员工的满意更得要, 这是一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 如何做好一个培训项目 (2014-04-21 12:36:52) 转载▼ 【如何做好一个培训项目】 @陈祖鑫 ——今天抽空分享一个高管培训项目的运作过程,有大篇幅内容过来,请大家留意。   ——首先是培训主题的确立,不管是培训活动还是培训项目,或者通俗的讲一次培训课程, 总是有一个核心就是——主题。要在公司做一个精品有特色的培训项目,通常建议就是一定 要紧靠公司发展战略,举例,公司今年战略是大举并购兼并其他企业,不用说,企业管理层 就需要迫切的了解企业并购、企业重组、融资,风险管控等相关的培训课程,具体是哪一个 细分主题,自然是跟核心的对象直接关联,听一听老板和高管的想法总之是没有错的。   ——其次是培训对象,能影响企业高管、能让老板全程参与的培训一定是好的培训,一般来 说,针对新员工培训、老员工技能培训、中层管理干部培训也能做出一定的成绩的,但远远 没有针对高管的培训的来得实际。对 HR 来说,精品培训项目必须定位关键人才,针对企业 高管,为企业老板量身定制,这样的培训才是 HR 最应该做的。这也是树立 HR 部门形象, 体现 HR 能力最重要的机会。   ——再回过头来,说说培训需求,刚好今晚线下活动晓慧分享“培训需求的三种驱动”:① 战略驱动:源于一个组织而来。一般是策略研讨,引领变革,重塑文化。问题点在决策层; ②能力驱动:源于一个岗位。提升能力,确保达成,关键是执行层;③问题驱动:源于一群 岗位,策略落地,决策问题,提升业绩。我们既然做中高层的培训,而且是精品项目,一定 是基于战略驱动的,同时也会结合能力驱动和问题驱动。   ——补充一下培训背景,我工作的这家公司,属于多元化企业集团,以食品制造为主,我当 时要做这个培训项目的时候,我们公司在全国收编了很多分子公司,管理架构,管理模式肯 定还在摸索中,但最核心的,肯定是分子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流程管理一直上不去,怎么办 呢,当时流行的就是标杆学习,一个是国外标杆,一个是国内标杆,我们首先就得找国内的 标杆企业,说白了,就是竞争对手,所以,大家看我现在这么喜欢组织“走进企业”,源头 就在这里。   ——大家一定会有一个疑问,竞争对手怎么会让你们进去学习呢?包括,现在每天都有人问 我“走进企业”活动中“被走进企业”,他们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先按下不表吧,直接 说我们企业如何走进标杆企业(竞争对手)。一开始,我们主动的邀请标杆企业的管理人员 给我们做培训,但别人不愿意来。后来,我们就去对方企业所在的城市做训练营和培训班, 顺道邀请他们来,人家就来了。这个到底怎么实现的?   ——答案,这个就是托关系的,找利益点,我们做的标杆学习主题培训,目标就是同行,作 为同行,企业之间多多少少都是有人脉,比如可能是同一家供应商,比如大股东、投资方有 关系的,比如老板之间的私交等,其实,圈子都很小的。我们这一次做培训,借助是投资方 的关系,市场上,投资人是最聪明的,他们总是是希望投资利益最大化,投资人同时投资行 业前几名的很正常,如果你能找到他,把需求搞清楚,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好,直接讲到我们的培训项目,除了安排标杆企业参观和学习,我们还有一个培训主干 课程《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培训》,这就是传说中的《非人》课程,培训对象是分公司一 把手和 HR 负责人,还有总部的部门经理。为什么标杆主题培训揉进去《非人力资源的人力 资源培训》,从我们当时所处的情形来剖析,分公司出现在精益管理、流程管理不得劲,完 全是分子公司的人员管理造成的,对人力资源管理欠缺理解。这个课程安排的逻辑很容易理 解,但要说服老板得花一些技巧。   ——上文提到我们公司,刚刚收编了很多分子公司,在人员架构和管理模式还在摸索中,因 此,总部当然希望借助任何一个高管集中的机会来强化总部管理职能,我们植入《非人》课 程,核心目的,一方面直接强化总部人力资源的组织地位,另一方面就是从人力资源的口径 去指导业务部门如何开展培训,如果纯粹的业务标杆学习,有可能仅仅是运营部门的事。这 一次,HR 来牵头这么一个培训项目,远远不只是为了实现传统的培训目标,还会有管理目 标,这就是培训项目的战略意义。   ——直接讲到操作层面吧。在公司内部做培训基本都不难,难的就是去公司外面做,因为所 有的资源都不在你的手上,讲师、场地、预算、课程、日程等等培训要素都是在项目运作过 程中一步步完善的。我们这标杆学习的培训项目操作,难点就是我们必须要去另外一个城市, 而哪一个城市我们还没有分公司接洽,当时我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筹办,跟老板大致汇报, 有了这么一个培训需求和初步的培训方案,我带着一个培训主管就杀过去了。   ——说实话,仅仅带着一个培训方案和培训主管,然后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展一个陌 生的培训主题,而且培训讲师、培训场地、培训日程都是在路上完成的,在一开始真的有些 捉虾的,心里挺没底的。甚至,我们机票都是在机场你才知道几点几分的飞机,因为我们都 是 open 票,候补票,我们经常一波人出门,很可能有几个人坐上飞机了,还有几个人在机 场继续等待下一趟航班。旅程和工作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你除了学会快速适应,没有别 的法子。   ——我们在哪个陌生城市落地后,第一个事情是确定培训场地,跑了整整两天,主攻机场高 速下来的各种四星五星级酒店,五星是要考虑档次,四星要考虑价格,还有一些特殊要求, 比如不要距离标杆企业太远,来回参观太折腾;酒店交通一定要方便,因为我们的高管都是 全国飞过来,要让大家容易找到;当然,最核心的就是培训场地,毕竟,这次我们不是来旅 游的,是过来组织培训的,如何挑选一个合适的培训场地呢?   ——很多人会疑问,确定一个培训场地有那么麻烦吗?为什么不在出发之前,上网查,然后 让酒店直接报价不就得了吗?……这个思路是用来确定场地对接人、酒店地址,但一个会场 到底适不适合你们的培训,经验告诉我们,一定是需要现场考察的,酒店的各式客房通常都 是高度标准化,看不看无妨,但酒店的培训会场,因为是根据你的培训主题和培训流程来定 制,比如展板,条幅,灯光、音乐,麦克,茶歇……培训经理一定跑起来,亲自去抓。   ——如何选择一个培训场地?当年我们手机还不是那么先进,现在拍个照,没准跟总部电话 会议确定一下就好了,当时呢,我们需要发邮件,事先要了解所有酒店的报价、具体场地环 境、写出对比方案,拉个预算然后上报,一边等着审批,一边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准备培训课 程,比如跟培训公司要一些方案,跟标杆企业确定参观日程、培训日程,还有就是培训常规 的后勤事务,茶歇方案、接待方案,场地布置,培训材料、七七八八的那些内容。   ——具体一个培训项目的组织过程,做过培训经理的,估计都能说上好几箩筐。我挑几个细 节说一下吧,比如我们培训接待,考虑我们企业多少有着一些传统国企风,因为大老板是体 制内出来的人,加上这次所有的培训对象都是分公司的一把手和总部的各种总经理。于是, 我们在当地租用了好几辆车,比如中巴车接小头目,小客车接老板们,来来回回的从机场到 酒店的路上跑,尤其是公司大老板,提前来的人深夜还排队去机场迎接,恨不得还托关系跑 到停机坪去接。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酒店客房的布置,虽然酒店房间都标准化配置,但我们统一租下来 之后,我们还是有所安排的。比如参训人员所有房间,都有我们自己做的培训手册,培训日 程,温馨提示,大家的通讯录、入住的房间分机号等。这都是在几个小时之内完成、印刷、 分装。特别是老板房间的布置,我们要亲自踩点,在老板进屋子之前,调好空调,摆好果盘, 测试温度、湿、度安静度,测试电话、电脑能否正常使用,别看五星级酒店,你不能马虎贪 图省事。当时,只有我和一个培训主管,机场,酒店,各种跑,简直要崩溃。   ——吐槽一个小插曲,公司不缺钱,但我们培训预算流程走的慢,太坑爹了,我们在当地, 所有酒店客房会场预订押金,租车押金预订、培训茶歇准备等先得临时用个人信用卡先预付, 早就刷爆了,后来还搭上了几个人的。因此,一个异地项目最现实教训就是,出门去搞培训 项目,没有几万现金在手上是很麻烦的。坦率的说,我们这个项目肯定有不完美的地方,我 们出发走的是出差流程,到了当地,才砸实了启动那么一个大型培训项目。   ——当然,我们培训项目过程也有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和临时变动,这个太正常了,比如培训 当天是,培训教室后面有人在施工,有干扰声音怎么成?我们马上跟酒店协商,必须换的! 比如老板临时要召开高管会议,三更半夜的,我们马上要跟酒店协商,给我们另找会议室, 加班加点的做会务!又比如分公司好不容易聚会都要喝大酒,我们马上去超市买!酒店的酒 都喝不起啊!这系列细节都考验培训团队在培训项目管理中能力,就一句话,以客户需求为 导向。   ——异地培训项目,一定有超出我们 HR 常规工作的事情,怎么办?比如公司一把手晚上临 时召集高管开会,我们 HR 就要客串完成会务组织、会议记录,会议结束还要按照会议管理 规范,24 小时内上报会议纪要、完成工作简报,这原来都是企业行政部门的工作,但我们也 不能含糊。还有一些八卦的事情,比如公司的二把手,喜欢晚上两三点钟去带人去马路飙车, 或去某个小巷子吃吃喝喝弄烧烤,HR 也不能失陪吧。   ——还有一些培训项目经常出现的意外情况,比如参会者喝酒喝多了,要有解酒的办法,或 者找到没有醉的人给扛回去,比如喝酒撒酒疯,没准进了 110,要有应急捞人的办法;比如 有的发烧感冒,得知道药店在哪里,随时能买到他们要买的药,比如他们临时要返回公司, 第一时间能给他们订到机票,能排出车送他们到机场,他们还可能培训间歇去旅游,去逛街、 去购物、去探亲,你得随时呼应。说实话,我原来是挺反感这些行政接待工作的,但做异地 的培训项目,HR 不做这些工作,谁做来这些工作呢?   ——这个培训项目,除了参训者规格比较高,外请的培训讲师也是不能忽视的,还有标杆企 业邀请过来的嘉宾,股东关系,背景更是不一样,还有就是集团总部派过来的讲师,级别更 高了,公司一二把手都要尊重的。这样,我们的接待任务真的非常繁重,无论是听课的还是 上课的,都是一堆领导,一个级别比一个级别高,一定要小心伺候好。说实话,我们不可能 事先把这些细节一一想到的,但我们有义务提醒自己,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头。   ——一个普通的培训项目,组织培训学员上课,没有什么难度,难的是组织一群领导上课, 而且都是公司高管,而且基本都全部列席在你的一个培训课程,最让人发指的是,我还得兼 着做会议主持,培训主持,活动串场(培训主管做茶歇、摄像、讲师服务等)。现场主持其 实也不难,难的是你还得提前低调的给领导写发言提纲、颁奖词什么的,这个活儿,按道理 领导秘书的事情,但在异地,你只能替行政办了,这个是不是培训项目?当然是。   ——讲得更细致一点,我们这样的培训项目,流程设计中,前面是有领导致辞开场的(显得 有规格),后面要有领导总结的(尾巴要收好),一把手开场,二把手结尾,自然而然我们 就是要准备不同版本的发言稿。其中,还有一个环节,培训结束前,还要给邀请过来的嘉宾 老师颁奖,赠送纪念品,因此,纪念品准备颇费苦心啊,很多奖品都是我们托人坐飞机稍过 来的(快递没我们快)。如果还要设计奖状,制作奖杯,哭的心肯定是有的。   ——不知不觉到饭点了,说说我们培训的用餐,我们是食品行业,比如分公司这帮人对茶歇 的要求极其高极其挑剔,比如他们从来不喝超市那些包装的咖啡,只喝用机器现磨出来的咖 啡,我们就得想办法啊;还有啊,他们每顿饭还得点不同的菜,做培训项目都得会点菜的; 中午呢,只喝红酒不喝白酒,晚上呢,只喝白酒不喝红酒,光是酒,我们就得被好几种,每 种好几箱。而且大家不能总在酒店吃饭,还得去当地的风俗餐馆吃,你抽空还得去饭馆踩点, 看有没有停车位,包厢够不够大,一个培训项目,囊括的工作范围其实有很多。   ——说说培训项目中去标杆企业参观环节,这才是培训的核心主题,前提是你要跟标杆企业 联络好,确定好流程,比如需要注意的细节,我们去对方企业,能否在车间拍照,有没有饭 局啊?随行的一些参训者总是有不自觉的,比如没有按规定穿好防护帽子,有用手机偷拍照 片的,甚至在厂区憋不住抽烟的,这都是靠我们组织者动员参训者的里面的“带头大哥”来 帮我们治理。你一个小小培训经理,如果直接跟分公司和总部的头头们大呼小叫,后果是很 严重的 。   ——时间关系,简单说一下培训项目收尾,作为组织者,肯定都是最后才撤场,先送走所有 人,领导先走这是普适程序,嘉宾也是要送到位,当然,总是有一些参训者,需要在当地自 己安排行程的,他们还会继续住酒店的,这就要把酒店费搞清楚,我们是事先统一订下房间, 但所有人都是前台自行付押金、离开酒店自行结账(除了总部和领导我们负责之外)。这样 后续培训成本处理就简单多了。   ——最后总结一下,做好一个培训项目,有一些要点:1)主题有高度:上接公司战略或紧 接公司的痛点,这样才有可能引起公司高层重视;2)预算要充足:不舍得出差搞培训就别整 那么复杂的项目;3)课程要丰富,不要请那种教科书老师,一定有落地和干货内容;4)课 程形式要新颖:请公司高管去竞争对手参观,抓住让他们服气的地方;5)接待要到位,培训 效果的第一关就是培训组织的满意度。如果你时不时处于一个参训者的角度,真正做到换位 思考你就能理解这个了。   ——补充培训项目的几个心得,跟大家分享:1)艺多不压身,作为 HR,不要把自己框定为 一个只能做什么事情的单技能的人,而是要考虑按照公司需要尽可能拥有多技能能够给公司 带来更多价值的人。2)办法总比问题多,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做项目肯定是有难度,人生地 不熟的,但使劲想还是有办法的;3)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问题, 有的熟人不一定能帮上忙,不如找专业服务的人;4)凡事有一个备选方案,比如我们定航班, 都是定两个时间点,错了一个,还有下一个,定酒店也定两个,搞错了不要纠结于错误本身, 而且迅速找出下一个解决方案。 (全文完) 2 如何将 HRB P 胜任力转 化为管理 效能 举报违规检举侵权投诉| 分享| 2014-11-10 12:07 企业管理 专业回答 zhen38691 2014-11-10 17:50 1、理解业务 根据我的亲身体会,HR 对业务的理解是最重要的,HR BP 首先是一个业务伙伴。如果 HRBP 不懂业务, 不知道业务部门在想什么、想做什么、痛苦是什么,那怎么能成为业务伙伴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业务很重要,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到真正理解业务,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 一般来说,老板没有义务(你也不要期待)告诉你业务的战略是什么,他们需要你提供何种帮助。这就需 要 HR BP 有一种永远要和业务紧密结合的意识,并且运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影响能力,主动去和业务部 门沟通,主动了解业务模式、盈利、产品、市场定位等业务知识。 事实上,所有的业务知识都应该来源于 HR BP 和业务部门的主动接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 2、聚焦客户 无论做什么工作,客户永远是最重要的。公司规模、发展阶段不同,HR BP 做的事情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客户的满意度非常重要,因为客户的满意度就是我们的业绩。 那么,怎么才能聚焦客户,让客户满意?我认为在客户管理时,应该原则性和非原则性并重。 对于原则性问题,我们是要坚持的。如果出现违反劳动法、和公司政策不一致等情况,HR BP 就应该强势 地坚持原则,不能客户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但是在强势的时候要注意策略,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不。我们要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解释背后的道理:公司政 策为什么要这样制定,劳动法为什么做这种规定,如果违背可能会为公司带来什么风险、对个人有什么坏 处,等等。 这样重复几次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管理者对这些道理已经很了解了。当然,这不是说今天做出解释,明天 就能达到这个效果,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付出。 非原则性问题指的是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的事,没有什么政策限定这件事是白还是黑。 比如在招聘时,我们明明看到这个人可能有一些问题,但是用人部门一定要他,而且给出了非常充分的理 由,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粗暴地说 No,但也不能一味迎合说 Yes。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清楚地告诉用人部门,这个人的优势劣势各是什么,如果招他进来需要在哪些方面给 予重点关注。因为我们的专业知识,我们对人的判断会比较准,所以一定要负起这个责任,主动告诉管理 者这些考虑。 3、专业 HR 的专业大部分指的是 HR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只要想学并且肯花 时间去学,都可以掌握。 但在这里,我们所说的 HR 专业不仅仅限于知识和技能层面,更多的是 HR BP 对业务的理解。如果没有办 法和业务联系起来,HR 有再多绝技,最终也将一无是处。 我有一位 HR 同事,学术方面很厉害,可以用英文讲心理学。从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来看,很多人都不如 她。但是这个人最后以失败告终,离开了公司。原因当然有很多方面,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她无 法真正帮助业务发展。 以我交给她的一次校园招聘项目为例。那一年的校园招聘启动晚了,我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她,并且强调了 项目的紧急性。然后,我告诉她大概需要做什么,比如安排好时间表、人员需求、预算等。 结果两天后,她分享了一份长达 40 页的 PPT,讲的都是理论和模型。看到第 10 页的时候,还没涉及任何 实质性内容,我实在忍不住了,再次告诉她,现在这个项目赶时间,需要的是结果,你需要做的是安排时 间表等非常具体的事情。 但是又过了两天,她仍然没有拿出任何可行的项目计划,还是坚持从学术上、从理论上去策划,研究怎样 才能做得更完美。后来,我只能换人,因为她的确不知道别人要什么。 所以在工作时,如果不懂得别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再多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徒劳,因为你没有价值。 我的这个同事在知识层面真的很棒,但是当需要救火的时候,她还在讨论防火知识,这是很忌讳的。HR 学了这么多知识,目的是什么?其实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归根到底还是要真正地帮助到业务的发展。 4、创新 很多 HR 都知道创新很重要,但总觉得创新离我们太远。其实大家不要把创新想得太宏大,觉得创新一定 是革命性、颠覆性的突破。我们还没到那个阶段,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寻找创新点。 特别是作为 HR BP,其实没有人告诉我们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所以很多人都比较迷茫。我最大的体会 是,在没有人指导的时候,我们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去创新,去探索,去突破。 我给大家举一个我们公司的例子。七年前,汤森路透北京运营中心成立,同时缩减原来在美国和欧洲的运 营中心。我们的员工和管理者都是直接向海外汇报的,由于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冲突、内部竞争等种种问 题,很多员工及经理跟海外的沟通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我们经常听到海外的管理者抱怨我们本地员工,这背后的原因是本地的员工缺乏应对海外管理的经验,那 怎么提升他们这些方面的能力呢?我们提供了与英语、文化差异及认知、多元化和技术相关的培训课及研 讨会,但发现这些活动费钱费力,效果却没有那么好。 我们就想,花了这么多的资源来培训,还得不到认可,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怎样更有效更直接?最后 我们发明了“远航计划”,在北京运营中心进行海选,把通过层层选拔的优胜者直接送到海外去,使他们跟 海外管理者能面对面工作、沟通、交流和分享。 他们不仅跟海外的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认可,工作开展比以前顺畅了许 多,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现在“远航计划”已经持续了三年,效果也非常明显,很多原本害羞的员工现在都敢于向高级管理者提出挑 战性的问题。“远航计划”已经成为北京运营中心著名的品牌。 所以说,其实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可以在过程中慢慢寻找最优解,把不好的方式淘汰掉。 当然,理想的结果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达成的。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持续思考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个过程 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5、建立关系 HR 要建立和业务伙伴的关系,不是指的请客吃饭或者笑脸相迎。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展示自己 HR 的 技能和知识,让对方信服你的专业能力。 我之前加入泰康人寿是标准的空降兵。很多经理都是创业打天下走出来的,个个都非常优秀。对于外面请 来的人,他们其实心里有一些抵触。对此我也很理解。 所以我开始跟他们合作时很低调,更多的是寻找机会让他们了解我的人品及专业技能。 比如一家分公司的总经理想调整领导班子,要我帮忙看看他们的能力。于是我就和班子的每个成员谈了半 个小时,然后和这位总经理分享每个人的优势、劣势和性格特征,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更好地管理 他们,等等。 说完之后,我发现他的态度和眼神都不一样了。最后他说:“你用了半个小时,怎么就看出来这么多东 西?我跟他们打交道一年多了,对他们的了解也不过如此。”所以,用专业建立信任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有的 HR 经常说总经理不信任我,业务伙伴不听我的。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先从自身去找原因, 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作为 HRBP,我们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影响别人,要先去建立自己的信任力。当我们对别人有帮助的时 候,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3 培训札记:发现故事的力量 chinahrd 来源:培训杂志 2015-11-18 09:352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并在生活中寻找灵感,最终设计出了别具特色的培训 方式——管理故事会。 作为公司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的班主任,如何调动管理者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参与度,一直是我 关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并在生活中寻找灵感,最终设计出了别具特 色的培训方式——管理故事会。   获取灵感 发现故事的力量   之所以通过故事会的方式开展培训,是源于一档电视节目。一天晚上,我在收看《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时发现,嘉宾们现场分享的真实故事总能让观众们感同身受,给人以震撼与启迪。于是我灵光一闪:能否在培 训中运用这种形式调动学员积极性呢?每个人丰富多彩的工作经历本身就是宝贵的学习素材和资源,而来自不 同管理岗位的管理者们经验丰富,如果让他们分享日常工作中的管理故事,自然要比课程更有感染力与借鉴意 义。   想法有了,我便开始构思“管理故事会”。首先,我搜索了与《鲁豫有约》类似的故事类栏目,如《王刚讲故 事》《传奇故事》等。经过分析,我总结出了这类栏目吸引观众的三大共性要素:有悬念、有兴奋点、有教育 意义。有悬念就是故事在内容上要体现矛盾冲突,而且由于事态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当事人内心活动的描绘也 尤为重要;有兴奋点是指故事来自于实践,与工作实践贴合,能够引起观众共鸣;有教育意义也就是能够将故 事中的理论精华提炼出来,让观众在听完故事后能够获得新知。   总结出这三大要素,我又进一步设计了管理故事模板,涵盖了故事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启发等 (见图表 1),通过这个模板就可以清晰地梳理管理故事的主题及脉络。     付诸实践 组织管理故事会   模板设计完毕时,恰逢我负责的一个青年干部培训班正式开班,这为我实施管理故事会创造了良好契机。   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接纳并完成这项教学,我首先召开班会,介绍了管理故事会的由来、目的及实施流 程,向他们讲解故事模板的使用方法;之后将学员分组,让他们各自准备一件自己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真人真 事,梳理思路,挖掘亮点,并在故事模板中填写故事梗概;紧接着学员在小组内口述故事的内容,分享自己的 感触和体悟,小组其他成员则要在其讲完故事之后总结得失、作出评价并提出建议;最后一个环节是班级分 享,每个小组选出两名代表利用幻灯片,向全班学员讲故事、谈感想,并将小组内提出的建议在全班分享。   故事会非常成功,学员们的参与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他们通过故事讲述自己的困惑和经验,并通过讨论、讲 演的方式自主学习,解决困惑;还通过故事自觉地将以往培训课上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一一印 证,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的消化与转化。   反思总结 沉淀智慧   管理故事会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于这次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否则故事会就会沦为一种形式,难以取得实质 性成果。因此,课程结束后,我要求学员们根据故事模板完成文字版的管理故事并提交。然后我又对这些故事 进行筛选整理,将其中暴露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寻求专家资源帮助解答,或者定为下 一次的授课以及故事会的主题或方向。   此外,班级还成立了编委会,将故事按照类别分类整理,挑选典型故事编成《管理故事》手册。由于故事涉及 当事人隐私,在编辑手册过程中使用了化名,在保证故事真实性的基础上,避免读者对号入座。例如,一位学 员利用“正向激励法”提升自身管理权威和员工执行力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作为一名管理者应有的智慧和管理技 巧,因此被编入手册,成为经典案例。一方面,这种方式是组织智慧的一种积淀;另一方面,它提升了管理故 事的传播效应,让更多的学习者从中获益。   一档电视节目可以转化为一个培训项目,生活处处有灵感,关键是要将灵感转化为创意并付诸实施,满足工作 与生活的需要。

20 页 307 浏览
立即下载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HRBP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HRBP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 一、面试评价 应聘者姓名 应聘岗位 管理经验 HR 开发性质 业务 职等预估 业务 综合评价 HR 综合评价 业务A 综合评价 业务B □ 部门经理 □ 核心开发/设计 □ T1/初级 □ □ 团队负责人 □ 模块开发/设计 □ T2+/中级+ T2/中级 □ 普通员工 □ 对接开发/设计 □ T3/高级 □ T4/专家 二、问题设计及测评要点 (同一个测评点最多询问应聘者5个问题,问题深入递进以考察候选人资质能力:1.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在某一项要素的能力水平,则可终止该要素的问题提问;2.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整体能力水平,则可礼 貌的终止面试;3. 对各要素测评提问,不分先后顺序;4. 对问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做具体要求。) 类型 测评要素 行为举止及精神状态,沟通表达 # 1 2 1 基本情况 2 上下班耗时,家庭稳定/保障性,求职动机及最 快到岗时间等基本情况 3 4 5 1 2 项目背景/技术选型 3 4 5 1 2 项目经验 缺陷/重构 3 4 5 1 2 性能/测试/ 3 4 5 1 2 javaSE:将业务概念分组,按照业务主线聚合类 似的分组概念。 3 4 5 1 2 javaEE:数据建模 - 领域建模 3 4 5 1 2 专业知识 javaEE:接口设计 3 4 5 1 2 javaEE:概要设计__ 总体设计 3 4 5 1 2 javaEE:概要设计__ 模块设计/容灾设计/监控设计 问题设计 自我介绍 回答记录摘要 javaEE:概要设计__ 模块设计/容灾设计/监控设计 3 4 5 1 2 团队精神及其他 学习能力,团队配合,以及其他补充测评点 3 4 5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整体能力水平,则可礼 面试官 HR: HR: HR: HR: HR: HR: HR: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 一、面试评价 应聘岗位 管理经验 HR 开发性质 业务 职等预估 业务 综合评价 HR 综合评价 业务A 综合评价 业务B □ 部门经理 □ 核心开发/设计 □ T1/初级 □ 团队负责人 □ 模块开发/设计 □ T2+/中级+ □ T2/中级 □ T3/高级 二、问题设计及测评要点 (同一个测评点最多询问应聘者5个问题,问题深入递进以考察候选人资质能力:1.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在某一项要素的能 貌的终止面试;3. 对各要素测评提问,不分先后顺序;4. 对问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做具体要求。) 类型 测评要素 # 1 行为举止及精神状态,沟通表达 2 1 基本情况 2 上下班耗时,家庭稳定/保障性,求职动机及最 快到岗时间等基本情况 3 4 5 1 项目经验丰富性: 1、参与过几个项目,项目性质(B端/C端) 2、项目规模(开发人数,产品人数,分工) 3、是否有主导项目 2 3 4 5 1 项目经验 项目熟悉度: 1、列举一个单独负责的项目/模块 2、简要说一下核心的功能和要素是什么,为什 么? 3、针对目前的设计思路,是否有其他方式实现 当时需求?为什么? 2 3 项目经验 项目熟悉度: 1、列举一个单独负责的项目/模块 2、简要说一下核心的功能和要素是什么,为什 么? 3、针对目前的设计思路,是否有其他方式实现 当时需求?为什么? 4 5 1 2 项目规划能力: 1、按照现阶段项目流程,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2、对于优劣势的评定如何而来 3 4 5 1 项目管理能力: 1、在项目过程中的具体工作(日常) 2、项目推进流程是怎样的 3、项目的里程碑节点如何制定 4、如何控制里程碑节点 2 3 4 5 1 产品能力: 1、需求分析能力 2、需求理解能力 3、需求管控能力 2 3 4 5 专业知识 1 产品工具: 1、现在的原型工具 2、现在的流程管控工具 2 3 4 5 1 沟通能力: 1、冲突解决、应变能力 2、对于方案的应变能力 3、时间节点的应变能力 2 3 4 5 1 2 团队精神及其他 1、如何看待加班 2、如何看待出差 3 4 5 中级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 应聘者姓名 □ 团队负责人 □ 模块开发/设计 □ T2+/中级+ □ 普通员工 □ 对接开发/设计 □ T3/高级 □ T4/专家 候选人资质能力:1.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在某一项要素的能力水平,则可终止该要素的问题提问;2.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整体能力水 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做具体要求。) 问题设计 回答记录摘要 评测出应聘者整体能力水平,则可礼 面试官 HR: HR: HR: HR: HR: HR: HR: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 一、面试评价 应聘岗位 管理经验 HR 开发性质 业务 职等预估 业务 综合评价 HR 综合评价 业务A 综合评价 业务B □ 部门经理 □ 核心开发/设计 □ T1/初级 □ 团队负责人 □ 模块开发/设计 □ T2+/中级+ □ T2/中级 □ T3/高级 二、问题设计及测评要点 (同一个测评点最多询问应聘者5个问题,问题深入递进以考察候选人资质能力:1.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在某一项要素的能力水 貌的终止面试;3. 对各要素测评提问,不分先后顺序;4. 对问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做具体要求。) 类型 测评要素 行为举止及精神状态,沟通表达能力 # 1 2 1 基本情况 2 上下班耗时,家庭稳定/保障性,求职动机及最 快到岗时间等基本情况 3 4 5 1 项目经验丰富性: 1、参与过的项目数量及规模 2、深度参与项目的竞品分析思路,交互思考 2 3 4 5 项目经验 1 最佳项目案例: 1、列举一个单独负责的项目/模块, 2、如何平衡设计风格与效率 3、项目沟通合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2 3 4 5 1 UI视觉设计: 流行趋势/Material Design及设计理念/作品 2 UI视觉设计: 流行趋势/Material Design及设计理念/作品 3 4 5 专业知识 1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三要素/基本考察点/交互最佳案例的应 用 2 3 4 5 1 2 团队精神及其他 学习提升能力/团队协助及矛盾处理/创新能 力/其他补充测评点 3 4 5 中级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 应聘者姓名 □ 团队负责人 □ 模块开发/设计 □ T2+/中级+ □ 普通员工 □ 对接开发/设计 □ T3/高级 □ T4/专家 候选人资质能力:1.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在某一项要素的能力水平,则可终止该要素的问题提问;2.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整体能力水平, 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做具体要求。) 问题设计 回答记录摘要 评测出应聘者整体能力水平,则可礼 面试官 HR: HR: HR: HR: HR: HR: HR: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 一、面试评价 应聘岗位 管理经验 HR 开发性质 业务 职等预估 业务 综合评价 HR 综合评价 业务A 综合评价 业务B □ 部门经理 □ 核心开发/设计 □ T1/初级 □ 团队负责人 □ 模块开发/设计 □ T2+/中级+ □ T2/中级 □ T3/高级 二、问题设计及测评要点 (同一个测评点最多询问应聘者5个问题,问题深入递进以考察候选人资质能力:1.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在某一项要素的能 貌的终止面试;3. 对各要素测评提问,不分先后顺序;4. 对问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做具体要求。) 类型 测评要素 行为举止及精神状态,沟通表达 # 1 2 1 基本情况 2 上下班耗时,家庭稳定/保障性,求职动机及最 快到岗时间等基本情况 3 4 5 1 项目经验丰富与熟悉度: 1、参与项目数量及规模 2、测试的流程,测试推进,项目中与开发的交 互 2 3 4 5 项目经验 1 项目规划思考能力: 1、按照现阶段项目流程,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2、对于优劣势评定的出发点 2 3 4 5 1 软件测试基础: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用例的设计 方法/测试所需文档/软件测试的分类/缺陷的跟 踪管理/bug等级/接口测试 2 3 软件测试基础: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用例的设计 方法/测试所需文档/软件测试的分类/缺陷的跟 踪管理/bug等级/接口测试 4 5 1 2 自动化测试:功能自动化测试/接口自动化测 试/常用自动化工具的使用/编程基础 3 4 5 专业知识 1 2 性能测试和常用性能测试工具的使用 3 4 5 1 2 数据库SQL/网络基础知识/linux命令等 3 4 5 1 2 团队精神及其他 自我学习能力,团队配合,沟通技巧,测试职业 发展 3 4 5 中级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 应聘者姓名 □ 团队负责人 □ 模块开发/设计 □ T2+/中级+ □ 普通员工 □ 对接开发/设计 □ T3/高级 □ T4/专家 候选人资质能力:1.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在某一项要素的能力水平,则可终止该要素的问题提问;2. 当问题已评测出应聘者整体能力水 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做具体要求。) 问题设计 自我介绍 回答记录摘要 评测出应聘者整体能力水平,则可礼 面试官 HR: HR: HR: HR: HR: HR: HR: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业务: 面试全轮次评估表 一、主要考察维度 1.专业知识技能,工作/项目模式,价值取向与组织适配度 2.沟通能力,解决问题与系统思考的能力 二、面试评价 应聘岗位 应聘者姓名 管理经验 HR 开发性质 业务 职等预估 业务 综合评价 HR 综合评价 业务A 综合评价 业务B □ 部门经理 □ 核心开发/设计 □ T1/初级 □ T2/中级 □ 团队负责人 □ 模块开发/设计 □ T2+/中级+ □ 普通员工 □ 对接开发/设计 □ T3/高级 □ T4/专家 三、问题设计及测评要点( 问题列表供参考,挑选提问,简要记录。) 类型 基本情况 测评要素 # 问题设计 观察着装,行为举止,精神状态 1 自我介绍 上下班耗时,家庭稳定/保障性, 最快到岗时间 2 评估薪资,求职动机 3 目前薪资,期望薪资,离职原因? 观察其态度,并测试其诚实程度 坦诚,自身特性,与岗位和团队的 匹配性 根据不同岗位及岗位要求,设计项 4 是否介意向原公司做背调? 项目经验与专业知识 目测评要素,附表 根据不同岗位及岗位要求,设计专 业知识测评要素,附表 住址,如何到达,家庭婚育,当前工作 状态? 5 自我评价个人优点和缺点 6 简单介绍一个深度参与的项目 7 阐述专业知识概要及设计开发细节 时间规划,加班态度 8 最典型的一个工作日如何安排,是否有 加班情况,如何看待加班? 责任心,风险意识 9 对委任的任务完成不了,可能影响项目 进度时如何处理? 跨组织的任务中,涉及过多成员时,易 及时补位的观念,积极促动还是等 10 形成“责任者缺位”现象,如何看待及 待,全局观 行动 沟通习惯,工作效率 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面试 (了解候选人的工作 模式,价值取向) 独立的观点想法,经验借用 11 在工作中倾向用哪种形式沟通?什么是 最有效的沟通形式? 12 目前工作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在哪里? 主要工作成绩是什么,为什么? 13 目前项目/业务流程是什么样的,其优缺 点是什么? 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成功的项目举例,项目对个人的挑 14 战是什么?贡献在哪里?不足及如何改 善? 求职动机,员工与组织适配度 15 对你的工作有激励作用的因素有那些? 工作中追求的成就感是什么? 观察回答应聘者的生活环节与工作 16 业余时间安排,兴趣爱好 是否相适应 经过上面面试,请你对你的面试结果作 自我认知,自信心 17 初步的评价,说明为什么。 管理风格,能否客观委婉 18 有几个部属,各自优缺点,如何带? 独立的观点想法,经验借用 19 上司对部属做些什么更利于他们的成长 独立的观点想法,经验借用 团队如何管理,如何做人员梯队建设, 20 人员离职与备份,如何进行人员优化/淘 汰 独立的观点想法,经验借用 21 管理风格 绩效与工作/项目是如何绑定的,效果如 何? 回答记录摘要 计 面试官 HR: HR: HR: HR: HR: 业务: 业务: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HRBP:

9 页 324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如何招到高素质的人才

HRBP如何招到高素质的人才

HRBP 如何招到高素质的人才? 没时间或心情看“案例”和“解析”的 HRBP 们,可以直接跳转至 “HRBP 怎样看穿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小编把重点都给你们标 注了。 案例 周女士应聘进一家新公司,担任人事主管一职,通过和总经理沟通, 周女士的工作重点为招聘。因为公司为高科技公司,薪酬处于中等 偏上的水平,招聘并不困难,前来面试的人也还不少。周女士最近 学习了基于胜任素质的招聘课程,希望先设定公司的通用胜任素质 要求,然后设定各职位序列的胜任素质要求,再细化到每个岗位的 胜任素质要求,然后挑选与要求相符的人员,以提升招聘的质量。 在向总经理汇报方案时,总经理对于胜任素质没有什么兴趣,觉得 公司成立之初,岗位尚未完全确定,对于究竟哪个岗位需要什么胜 任素质,公司也不太清楚,不同意周女士方案。周女士大失所望, 起身告辞,总经理说了一句:胜任素质没必要,但素质还是很重要 的,我希望我们招进来的人都是有素质的,希望人事部门要把关好 应聘人员的素质。 周女士询问总经理所指的素质是什么含义?总经 理说:我这里所指的素质就是平常我们说某个人素质高低的意思。 周女士听得似懂非懂,更加让她头疼的事,如何才能了解应聘者素 质是高还是低呢?请各位招聘专家为她支支招! 解析 将岗位胜任素质作为招聘的依据,比起将岗位任职资格作为招聘依 据,对提升和改善招聘质量更加有效。此两者的区别我在此简单的 说明下: 所谓岗位胜任素质,其实是一组和该岗位优秀绩效相关的素 质。比如优秀的销售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素质,善于和陌生人打交 道。那么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就是销售人员的胜任素质之一。而任 职资格只是胜任该岗位的最低要求,和绩效的相关性很弱。比如销 售人员的任职资格:年龄 18 周岁以上,中专以上学历,普通话流利, 五官端正。这是担任销售人员最起码的要求。用岗位胜任素质招进 来的人,其业绩从理论上来讲,要比用岗位任职资格招进来的人要 优秀。 时下很多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其评价求职者的重点正在从岗位 任职资格转向岗位胜任素质。这无疑将大大提升人员招聘的效果。 但是对于初创企业及变化发展较快的企业,要提炼出优秀人员的素 质,绝非易事。对于初创企业来讲,业务不稳定,岗位职责也不固 定,对于如何才算将岗位工作做好,似乎都还在探索中,更谈不上 提炼出优秀人员的素质了。而对于变化发展较快的企业,岗位也会 随之变化,岗位职责的变化导致胜任素质发生变化,因此,提炼出 来的优秀岗位胜任素质可能很快就与新岗位的胜任素质不相符了。 那么怎么办呢?任职资格无法找到优秀的人员,胜任素质又无法适 应企业变化。 办法是有的,而且很多优秀的企业也在采用。最具代表性的是微软 公司,比尔·盖茨曾经对员工说:“四到五年后,现在的每句程序指 令都得淘汰。”可想而知,微软的岗位,无论是依据任职资格还是 胜任素质招聘,都无法确保得到公司所想要的人才。因此微软的用 人策略是:找最聪明的员工。微软长期一直都是只雇用全球 5%最 顶尖的人才。看到这里大家可能笑了,以为 HRBP 哥建议大家公司 去招最聪明,最顶尖的人。 不急,暂不下结论,再来看看日本企业的人才招聘之道。熟悉日本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朋友应该非常清楚,日系企业招聘人才,经验 和专业不是第一位的,人员的综合素质才是他们最看重要的。比如 面试的礼仪、着装、心态、品德、待过的企业或学校背景等他们十 分看重。无论你经验或能力多强,可能面试迟到或着装没有注意细 节,就可能让他们拒之门外。他们有一个理念,只要人员素质好, 一切能力及专业经验都是可以培养的,任何岗位都是可以胜任的。 日本企业的基层多能工制和中高层的轮岗制就是基于这么一个理念。 正如一块优质的的石材,可以根据需要雕刻出各种图案。 回到周女士的故事中来,周女士的总经理提出不讲胜任素质,但要 求人事部门要把关好应聘人员的素质,与上述微软及日本企业的用 人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总经理这里所指的素质,主要是指员工的 综合素质,与岗位的相关性可能不大。概括起来讲,主要指文化素 质、道德品质、个人素养等要求。我们经常会说哪个公司的员工素 质高,可能是从他们的形像、礼仪、修养等方面来判断的。比如从 来没看到该公司员工乱扔垃圾,着装都比较整洁统一得体、上车都 会给需要的人让座或在酒店吃饭从来不会大声喧哗之类。那么这些 素质又如何被测评出来呢? 文化素质根据其学历情况或书面测试较为容易判断。而道德品质及 个人素养则较难测评出来。HRBP 哥根据自己 16 年多的 HRBP 管理 经验,在此提出一些方法供各位 HRBP 参考。觉得有理,不妨一试, 觉得无聊,一笑了之,不必太在意。 HRBP 怎样看穿应聘者的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的核心是道德品质及个人素养。个人素质折射的是一个人 习惯了的思考模式或行为模式。比如有人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你习 惯了的思考模式如果是人家是故意的欺负你,你就会以牙还牙。如 果你喜欢随地丢垃圾,其实是你的行为习惯了有垃圾就丢到地上。 一个人的习惯是长久的行为养成的,而行为深受环境的影响。 追踪应聘者的学习及生活成长环境 因此看一个人的素质,还得看一个人的学习及生活成长环境。谈到 环境,任何一个人都是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的结果,深受家庭、 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要判断一个人的素质状况,从他的生活学 习成长环境可以判断一二。 首先是看家庭成长环境。 生活条件是优越还是艰苦,父母所从事的工作类型,性格特征。家 中是独子还是有兄弟姐妹?家庭是完整的还是不完整?家庭是我们 的第一教室,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的环境及父母会给我们的成 长带来重大的影响,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就是曾学习过的学校。 家有家风,校有校风,学校环境,老师同学的素质也会影响我们的 成长。一般来讲,好的学校学风严谨,素质高的同学相对较多,那 么在这样的环境学习成长,其素质高的概率也要高一些,很多企业, 为什么一提校园招聘就选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这方面的考量也是 有的。 第三就是曾经历过的企业。 企业的管理及文化,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模式。要求松散,毫 无压力企业出来的人肯定适应不了节奏快,压力大,业绩导向的企 业。同样的是世界 500 强,国企出来的员工似乎很难适应外资的世 界 500 强企业。不管你是否承认,企业的管理及同事确实影响了我 们很多。一个作风正派,春风化雨的领导下成长的员工,会比一个 睚眦必报,素质低下的领导下成长的员工其素质可能要高一些。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忍不住要反驳 HRBP 哥,自古英雄不问出处, 家庭不好出好人的,学校不好出人才的,好企业出来的渣人大把, 你说的是不是不对呀。没错,光根据以上内容来判断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我们来讲,出身于什么家庭无法选择,谁做你的父母也没有选 择,学校来讲,除了高中大学可以通过我们努力来选择外,小学初 中似乎选择的自由也不大。企业似乎我们没有进去之前也没有办法 了解究竟是好是坏? 鉴别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成长的环境确实会对我们素质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你过去的 成长环境不太好,现在自己又没有努力创造和寻找一个更好的环境, 那么,可以说你的素质很难有所改变和提升了。所以,现在的情况 对于判断一个人的素质情况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一是看求职者最喜欢看哪些方面的书籍,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寡。 只喜欢看些杂志小报的人其性大约躁于能将一本厚厚的小说看完的 人。多在哪方面阅读,就会在哪方面有所进步。喜欢阅读名人传记 的人,一般其志向也比只爱看爱情小说的人要大。一年到头看不到 两本书的人,其学习能力远非一年看书超过百本的人。学习是创新 的根源,人的改变就是创新,失去源泉,改变也无从谈起。 二是看求职者最喜欢或最重要的朋友是些什么人。俗话说,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喜欢和什么样的朋友在一起,就代表他和朋友有着 某种类似的特质。喜欢和玩的同事在一起,大约学习是无戏了。喜 欢和学习的朋友在一起,至少可以耳儒目染一些东西。 三是看他业余的时间在做什么。人与人的差距源于 8 小时外如何处 理,人们常说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8 小时外聊 天看电视玩手机的人和有针对性学习的人应该其想法会有很大的差 异。 四是看他的夫妻感情或男女朋友关系如何。夫妻关系或男女朋友关 系好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人宽恕,性格随和,善于沟通,而 且品德不差。有人会问,我夫妻关系差,但我很好。仔细想一想, 是不是你哪方面确实有所不足,和最爱的人都处理不了关系,又如 何和一个以工作或利益结联的同事处理好关系呢?当然也有例外的 情况,我们只谈概率。 从细节处观察应聘者 以上综合判断后,接下来就是观察细节。细节其实最能暴露问题, 作为一个招聘人员,不可以错过对细节的认真观察。细节主要看以 下几点: 一是穿着打扮。 着装打扮和生活习惯及环境息息相关,可以暴露求职者的一些信息。 比如两个都是穿得非常干净,打扮整洁的人进来面试,真正爱干净 的人会关心凳子是否干净,对于凌乱的面试桌,可能会主动去整理。 对于发型也罢,对于皮鞋也好,她会时时保持整洁。我曾经面试过 两个候选人,面试完了,当时天正下着雨,地上到处都是水。两个 穿着精致的候选人,一个是非常小心的行走,另一个却是昂首朝前, 全然不顾脚下,可以判断的是后者要豪爽大度一些但也绝不是一个 细致爱整洁的人。对于男生,我曾有个一个非常有效的测试方法, 在征得对方同意后,让对方将口袋或钱包的东西拿出来让我看下, 见证奇迹的时候出现了,不爱整洁,没有条理的人大多是口袋乱七 八糟,各种乱一起。一个人的着装其实是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搭 配及整洁可以多少看出一个人的素养。我曾去一家日本企业面试, 日本人就问我当时西装上面的一个配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喜欢它。 其实这个方法确实非常有效,防不胜防。 二是看礼节礼貌。 前来面试的人,大多人会注意礼节礼貌,然而仔细观察,问题就会 暴露。有人来面试时热情礼貌,面试完之后,特别是不太顺利的面 试,可能是不会顾及曾经坐过的凳子,喝过的茶杯,面试室的灯, 还有对面试官的尊重,比如给面试官打开门,表示感谢之类。面试 过程中的表情、动作、语气、语调和说话的内容都能看出一个人的 修养。 三是看资料证件。 无论是个人的简历还是填写的相关资料,是否整洁,是否端正,是 否认真,是否按规定的要求书写?还有证件,任何一份证件其实都 是付出的结果证明,证件保管很糟的人,其实是对自己的劳动成果 不珍惜的表现。一个自己劳动成果都不会尊重的人,似乎尊重别人 的劳动成果也是困难的。 以上提供的是判断人员综合素质的方法,至于判断标准,就得看公 司对个人素质要求的高低了。不同的岗位应该要求有所不同,比如 业余时间,对于普通员工来讲,只要作息正常,不做违法的事情也 算是可以了,但对于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来讲,业余时间所从事的内 容则非常重要。周女士如果能按以上方法,选择素质相对较高的人 员进来,相信会让总经理满意。 以上提供给各位的方法,只不过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任何方法事 情都例外情形,任何方法都有不适应的地方,这里只当是抛砖引玉, 希望各位同行能有更多更好的实用方法分享出来,帮助我们 HRBP 找到更合适的人才。

9 页 302 浏览
立即下载
华为、腾讯、阿里的HRBP实践

华为、腾讯、阿里的HRBP实践

华为、腾讯、阿里的 HRBP 实践 演讲人:人力资源部 什么是 HRBP ? ^-^ DON’T BE AFFRAID 没想的那么难 HR 三大支柱( 3D 模型) COE 人力资源 专家中心 理 •处理常规问题 转变 •Shared Service Center •Deliver •处理人力资源事务 交易操作、薪酬调整 福利问题、员工问题 •关注:提高效率 化 人才管 •Center of Expertise •Design •设计政策和流程 •关注:优化政策及流程 领导力 组织文 绩效 内部客户 HRBP SSC 人力资源共享 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 业务伙伴 •HR Business Partner •Discovery •挖掘业务部门需求 •针对内部客户需求提供咨询服务 •关注: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 三大案例 1 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 2 华为推行的 HRBP 模式 3 腾讯三支柱模式应用 1 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 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 阿里政委起源 •起源时间: 2004-2005 年间 •灵感来源:《历史的天空》、《亮剑》 •价值观传承、更快捷地支持业务及人员培养 阿里政委的含义 在阿里巴巴,政委是一个神秘的人力资源岗位: 通俗解读: 专业解读: 政委在阿里叫 HRG 实质是公司派驻到各业 ( HR Generalis 务线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t) 和价值观管理者,与业 可译为 HR 多面手, 什么都要管的意思。 ONE 务经理一起做好所在团 队的组织管理、员工发 展、人才培养等工作。 TWO 阿里政委 VS HRBP 阿里政委不能简单等同于 HRBP : 不同 HRBP 源于外企 政委源于阿里 相同 都是基于业务需求, 提出的 HR 创新管 理模式 阿里政委的定位 •上得厅堂: 成长 能进行组织诊断,发现真正问题 具备 HR 专业能力,提出并实施解决方案 •下得厨房: 员工 主管 做有温度的 HR ,陪伴和跟随员工成长 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敢于说真话丑话。 后台 行政 市场运营 产品专家 两句话 业务 partner 政委 目标 策略 阿里政委与业务经理的关系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业务线关注短期目标, 业绩导向,政委关注长期目 标,文化传承和干部培养, 两者之间是一对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 监督与制衡: 阿里政委在用人、组织 文化方面有一票否决权。对 于业务经理,一方面在思想 上、方向上进行指引和帮助, 另一方面,对于业务线的决 策有明显制衡权。 阿里政委的四大角色 政委架构的搭建 04 文化倡导者 公司文化的倡导者 / 贯彻者 / 诠释者 01 合作伙伴 关于“人”的问题 的合作伙伴  纵向线 • 小政委:分布在具体的城市区域,与区域经理搭档 • 大政委:直接与事业部总经理 / 高级业务经理搭档  横向线 03 02 公司与员工之间的 “ 同心结”和桥梁 人力资源开发者: 人力资源的增值 同心结 开发者 • Function HR :负责事务性、基础性的 HR 工作 • HRG :负责更多策略性、前瞻性的 HR 工作 政委体系的优点 •团队更具“战斗力” •最大限度的避免决策盲区 •政委就是一个巨大的“司令”储备库 •打造最具独特的企业文化 阿里政委的工作目标 1 懂业务 不懂业务就无法 与业务经理配合默契。 提效能 不遗余力地提高 团队人效产出。 2 3 促人才 促进团队人才 增值和成长。 推文化 推动公司价值 观和文化落地。 4 阿里政委的工作内容 精通 HR 各模块 工作经验五年 200 人以上的团队管理经验 有销售团队管理经验优先 阿里政委的特色工作 • 知道你的上级现在想什么?知道你上级的上级在想什么? • 上一个台阶看问题,把问题揪出来,揪上去。 • 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有全局观。 • 认识真实的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短板。 • 美己之美,美人之美!照镜子要照下属、自己、同事和老板。 • 还要做到及时交流,定期 review 。 • 需要及时感知这个团队状况; • 团队士气是否过于低落,需要设法振奋一下; • 团队士气是否高烧不退,需要降一下温。 01 揪头发 02 照镜子 阿里政委 特色工作 03 摸温度 04 闻味道 •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气场, • 管理者既要有敏感度和判断力,又要懂得望闻问切。 • 望:透过现象看本质;闻:感受,闻气味;问:沟通;切:以小见大,切中要害。 阿里政委的核心能力 接战 能略 力衔 • 能重构需求、识别战略性合作机会,实施企业战略性合作项目; • 能够将 HR 工作的战略规划和业务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 有能力激励和推动组织中的成员接受变革和拥抱变化; • 有能力在本部门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发现关联,并识别 业人• 能力• 力专• 具备对准业务价值链的深刻洞察力; 能够发现并引导员工开拓性地发挥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能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业务和所处的环境和业务需求结合起来; 能够把握人员、流程和信息等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能将其转 化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 出关键人物、关键环节和关键联系。 察 业• 能 务• 力洞 能把人力资源工作进行专业化整合与表达,实现显性化业务交融; 导个• 能人• 力领• • 要能洞察他人及其兴趣点,说服并影响他人,组织大家齐心协作; • 同时要主动发现问题,发现机遇和可能,并突破性地解决问题。 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知识,并不断显性化。 具有能够胜任多重压力并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的潜质; 要具有很强的成就动机,追求完美,注重细节; 具有很强的探究动机,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想去了解他人和当前事 物的渴望; • 敢于勇于说出、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阿里巴巴如何打造组织能力? 想到一块儿: 企业文化、价值观、团建 / 士气营造 员工思维 组织 能力 长到一块儿: 人员招聘和人力增值 员工能力 做到一块儿: 绩效管理、薪酬福利 员工管理 政委体系如何落地? • 首先明确职权职责定位; • “ 政委”的最首要职责是 • 推动领导与员工间的信任融合; • “ 政委”实际就是公司派驻到 把企业的使命、愿景与价 • 创建基于公司价值观的部门文化; 各个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值观要变成员工的信仰、 • 充当员工的心理咨询师; 者和价值观管理者; • 主要协助各个业务单元经理做 好团队管理、员工发展、人才 发掘、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习惯和行为。 • 赋予组织角色,为人力资源提供 业务支持。 • 这些作用集中体现在融入中心工 作和人力资源战略落地两个方面。 政委的可借鉴模式 业务隶属型 即“政委”归所在业务部门管辖,人力资源部只负责对 “政委”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不直接对考核关系负责。 派驻代表型 即“政委”是人力资源部派驻到各个业务单元的,其考 核关系、晋升或调动关系隶属于人力资源部,“政委” 在业务上帮助业务经理开展人力资源工作。 某司“政委”组织体系的搭建在当前管理层级较少的时候,选择“业务隶 属”型模式,后期随着管理层级增多将考虑派驻形式。 政委体系存在的意义 运行核心目标 使人力资源 工作中心回归 战略导向 “ 政委体系”也好, HRBP 也罢 •通过政委体系的构建,人力资源能够跳出原有繁琐的具体 事 务操作层面,从而集中精力聚焦到依据企业的战略确定人力 资源战略规划; •通过人力资源的专业工具和技术来支撑人力资源业务工作, 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的落地。 2 华为推行的 HRBP 模式 华为 HRBP 六大角色 核心价值 观传承的 推动者 华为 V-CROSS 战略 伙伴 变革 推动者 1 、战略伙伴( Strategic Partner ) 2 、 HR 解决方案集成者( HR HRBP 关系 管理 3 、 HR 流程运作者( HR Process HR 解决 方案集成 者 HR 流程 运作者 Solution integrator ) Operator ) 4 、关系管理者( Relationship Manager ) 5 、变革推动者( Change Agent ) 6 、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驱动者( Core Value ) 华为 HRBP 怎么培养? 三个角色的定位 •直接主管:把握方向的,给支持, 及时反馈。 •教练:角色转身的专业指导,一对 一的教练辅导,穿针引线。 •导师:针对新岗位特定知识经验的 分享指导,及时提供经验,响应求助。 华为 HRBP 模式 VS 阿里巴巴政委体系 客户 第一 拥抱 变化 团队 合作 激 情 诚 信 敬 业 3 腾讯三支柱模式应用 腾讯三支柱模式应用 马化腾 •腾讯视员工为企业的第一财富。 •对于腾讯来说,业务和资金都不是最重要的。 •业务可以拓展,可以更换,资金可以吸收,可以调整; •而人才却是最不可轻易替代的,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奚丹 •随着员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发展是否与行业和公司 的发展同步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公司的解决之道主要是靠文化——专门成立文化管理委 员会,推广企业的价值观,加快新人融入公司的步伐 腾讯人力资源发展三阶段 HR 面临的挑 战 HR 工作的重点 HR 角色变化 第一阶段 1999-2003 建立初步的人力 资源管理职能和 体系 招聘、培训、薪 酬、绩效等职能 型工作 职能专家 行政专家 第二阶段 2003-2009 企业文化面临着被稀 释的危险;人才储备 与培养遇到瓶颈 第三阶段 2009-2015 管理层级增加;业务扩 大化;人力资源需求呈 现多元化和差异化 阶段 事项 职业发展通道的简历; 员工发展与成长;管理 干部和储备人才的培养; 企业文化的变革 对接公司战略;推动组织 变革;提供专业快捷人力 资源服务;高效支持一线 业务单元人力资源工作 标志事件 人力资源部从财 务中独立出来 战略执行者 员工激励者 人才培养师 职能专家 文化管理委员会、 腾讯学院成立 战略参与者 变革推动者 业务伙伴 职能专家 HRBP 团队成立, 人力资源平台部 成立 腾讯 HR 三支柱分工及定位 腾讯 HR 三支柱之间的关系 战略参与 流程优化 人力资源专家中心 COE 制度制定 确定标准 问题 反馈 内部客户 反馈 问题 招聘管理系统 支持 方案 制度 规范 文化培养 培训管理系统 制度落地 薪酬管理系统 需求落地 绩效管理系统 外包管理 人力资源平台部 SSC 交付服务 需求反馈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 伴 HRBP 业务支撑 员工沟通 腾讯人力转型的启示 腾讯 HR 说 体系化 “ 三支柱的模型应用前提是企业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 也跟所在行业有关,传统行业可能达到一定的规模,但这 个模型未必在里面适用……” “HRBP 跟业务部门接触得最密切,其实是业务部门的一 个窗口,如果员工有什么需求,希望他第一时间会想到的 是 HRBP 。但是, HRBP 不一定直接把员工的需求解决掉, 而是可以引导员工找到相应的接口人去完成……” 可持 续性 可被 信赖 参与 战略 坚持 创新 客户产品 观念意识 腾讯三大支柱模式可借鉴之处 学习心得 •HR 产品化 •传播性 •产品化思维,以客户导向, •所有 HR 产品都要学会包装和 围绕用户体验做文章,换 传播;一方面企业的各产品本 到 HR 的位置 身也是需要在员工内部推广, •HR 精品化 •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做成精 品,极富专业水准,全部 是 HR 自己去完成 另一方面, HR 产品捆绑进入 •创新性 •瞬息万变互联网企业要求 创新一点都不过分,对 HR 也是如此 业务线,业务线的员工的接受 度和传播度就会有效提升。 总结 Step 2 Step 1 制定战略 优化流程 融入业务 Step 3 创新服务 Step 4 灵活变革

32 页 362 浏览
立即下载
课程大纲:《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的自我修炼》(梅博-)

课程大纲:《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的自我修炼》(梅博-)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 HRBP)的自我修炼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利润导向的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 质疑和期望: “你们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才能创造高层期望的价值并有效服务于业务运营?” 人力资源部在 HRBP 转型初期,又面临着“HRBP 角色模糊、意识扭曲、绩效低下、 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的不满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本课程《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模式的自我修炼》重点围绕影响 HRBP 工 作绩效产出的三个核心要素(心态与思维、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系统地展开了阐述。 课程积累了华为公司 18 余年的 HRBP 运作方法论,同时经过其他大中型 HRBP 转 型企业的实践、验证和优化。 课程目标  了解成功 HRBP 的心态与思维模式;  掌握 HRBP 的能力要点,了解能力建设的方法;  掌握 HRBP 人际关系的关键要点。 课程特色  本课程所讲授的 HRBP 运作模式构建与运作是由华为公司 18 余年的人力资源标 杆总结,同时经过了讲师在其他大中型 HRBP 转型企业的反复实践和验证。讲师对 HRBP“从无到有”、“碰撞融合”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经验。 第 1 页 共 4 页 授课方式  讲授、游戏、练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故事分享…… 授课对象:  HRBP 从业人员、HRBP 后备人员 授课时长:  6-12 学时 课程内容 一、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的基础认知  什么是 HRBP?  HRBP 模式的起源、3D 模型、变化与价值  案例:IBM、华为等企业的 BP 操作  HRBP 要做些什么?  HRBP、COE、SSC 的定义、角色与职责  案例:华为公司 HRBP 的角色定位及要求  HRBP 有哪几种模式?  HRBP 的四种典型模式  哪些因素影响 HRBP 绩效?  研讨:HRBP 模式在实践中的制约条件有哪些?  HRBP 工作绩效要素分析 二、 HRBP 的成功要素之心态与思维  HRBP 应具备哪些心态? 第 2 页 共 4 页  HRBP 的思维该如何转变? 三、HRBP 的成功要素之能力建设  HRBP 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 HRBP 的关键行为能力  HRBP 的知识结构  BRBP 的能力结构  HRBP 胜任力七大要素  案例:华为公司 HRBP 的能力要求  HRBP 能力建设的五个标准  HRBP 如何提升业务理解能力?  业务理解能力提升的五个关键措施  业务理解能力提升的三类学习资源  切入业务的五个角度 四、HRBP 的成功要素之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有哪些基本法则?  如何与周边同事相处?  HRBP 初进业务部门的三个要点  HRBP 新人的工作方法  同高层相处的三个建议  同上级相处的三个原则 第 3 页 共 4 页  与同僚相处三个原则  与下属相处的三个原则  与人力资源部相处的三个原则  如何扩大人际影响力?  扩大影响力的三个心法  扩大影响力的三个策略 五、HRBP 的个人发展  HRBP 职业发展的六个阶段  HRBP 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路径 六、回顾与答疑 第 4 页 共 4 页

4 页 325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向上管理三原则

HRBP向上管理三原则

HRBP 向上管理三原则 【引述】 满怀希望的递上一份培训方案,却被老板一票否决;提出薪酬优化建议,上级 领导认为暂不调整;新提出的福利方案,被搁置在老板的办公桌上……你是否 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个冥思苦想出来的建议,却根本得不到上级的采纳,明 明自身拥有过硬的能力,却没有机会展示给领导。 其实,你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积极的影响来管理上级,来让上级跟着你的 想法走,为你工作!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对上级进行管理? 【解析】 古谚道:县官不如现管,主要表述的是现任直接上司对自己的影响与重要性。 有才华不被上司认同,有能力得不到施展空,这可能是职场最苦闷的事情之一 了。 人在职场,为了什么?无数次的调研表明,直接的经济收入以不被排在一位, 取而代之的是被认同感、被尊重感。是的,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找到存在感。 存在感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被认同感、被尊重感。 在职场上,如果你的工作多次被上司否定而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与尊重。那么基 本上可以肯定,你在这个职场池中遇到了黑色的天花板。要么换一个职场池, 要么洗清你的天花板。可以谁能保证新的职场池就一定会铺满鲜花呢?不是说 天下乌鸦一般黑嘛?怎么办?那就先洗清自己的天花板吧。 如何洗清自己的天花板,就是如何搞定你的上司。向上管理这个理念也流行了 数载,但真正做到管理上司,可能没有几个职场人士能做到。与其说向上管理, 不如说做好自己,用自己的专业、行为,独立的处理好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从 而让上司看到你的能力、你的责任心、你的成长与可塑性,这样你的职业池中 也许会是有另一番风景。如何影响你的上司?笔者认为以下三点是至关重要的。 其一、专业 无论什么岗位,也无论你的情商有多高,专业永远是职场上的基本功。在职场 上大家常常会见到一些专业能力有限,但却在公司有着极其重要的职位与地位, 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笔者通过总结分析:他的情商极高,能极时到老板信息, 在企业发展阶段老板在需要这样的人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 他们这群人又会慢慢地转移到权力之外,处在高位却无实权的职位上。 你的上司无论是投资人,还是职业经理人,他们无论多么需要有人来捧而找到 成就感,但搞定问题,提升业绩永远是他们的追求,因此他们更需要的是有专 业能搞定问题的下属。花架子那只是昙花一现,而不可久负盛名。孙悟空的情 商极低,唐僧虽不喜欢他,但在关键时候不是照样想着他、念着他吗? 其二、专注 专业是职场的生存之基本,很多朋友却因为自己的专业而害了自己。时刻想着 东方不亮有西方,去了太阳有月亮。孰不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是需要时 间来验证。没有时间有沉淀有多少老板会放心让你独挡一面?成了皆大欢喜, 可以失败了呢?你可以去西方,也可以有月亮,可以老板却什么都没有了。 脚踏实地的做,用自己的专业与用心一次又一次地为上司、公司化解危机,想 必没有上司看不到吧?笔者在企业做 HRBP 时,更多的是协调各部门的事情, 通过真心的协调让其他们的部门来“推动”HRBP 工作,比自己想要的效果会 更好。 例如:想提升员工的福利,可以直接提吗?当然也可以,但通过的可能性大吗? 正如引述中的一样,不可能。当各部门负责人在老板办公室喝茶时,由他们提 出来,你认为老板批准的可能性是不是更高呢? 通过自己的专业、专注,让各部门负责感受到你的价值,推动他们去影响老板 的决策,看起来你什么都没有做,其实想做的事情你都已经做了,这就是影响 上司而重视自己。 其三、谦让 HRBP 工作本不是一项可以出风头的工作,他更多的是要求你能在后方默默支 持业务部门与老板。因此,很多 HRBP 动不动就向老板提建议或者是邀功劳, 其实错了。 HRBP 要想让上司重视你、关注你,你必需要懂得“以退为进”,将更多的功 劳让给其他平行部门负责人或者是老板。例如:笔者之前在企业任 HRBP 时, 推行商学院,院长都是请老板担任,公司最有威望的高管一定担任荣誉院长, 而主执行者的笔者一般只担任执行副院长或者是执行主任。这样在企业推行商 学院的各项工作,比自己担任院长起来更好推动,呈上的方案更易得到批准。 以退为进的谦让之道,作为支持性工作的 HRBP 如果用到位了,你的工作会有 足长的提升。

4 页 329 浏览
立即下载
【工具】集团人力资源各模块工作组与HRBP工作权责划分明细

【工具】集团人力资源各模块工作组与HRBP工作权责划分明细

集团人力资源各模块工作组与HRBP工作权责划分明细 序号 类别 工作事项 集团人力资源部 HRBP(带团队) HRBP(总部代表) 1 全年计划 集团总部招聘计划拟定及汇总其他分子公司 、事业部招聘计划。 所管辖部门招聘计划的提报及审核。 2 渠道管理 集团招聘渠道管理及各分(子)公司/事业部 招聘渠道采购审核,并向各公(子)公司/事 业部提供猎头渠道及政策支持。 无 ① 集团总部所有岗位;分(子)公司/事业 部副总监级(含)以上岗位,以及除物业、 资产管理事业部经理级以下其他岗位; 招聘 3 招聘岗位 4 面试录用 5 培训计划 ① 制定全集团并汇总各分(子)公司/事业 部年度培训计划; ②协助HRBP制定业务部门培训计划。 6 资源管理 集团培训资源管理及各分(子)公司/事业部 培训采购审核,并向各分(子)/事业部提供 资源支持 7 培训 培训需求调查/ 培训效果评估 ① 分(子)公司/事业部经理级(含)及以下岗位; ② 协助集团招聘组与用人部门进一步沟通副总监级(含 )及以上待招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对标公司岗位等; ③ 协助集团招聘组做好新员工入职报到对接,以及对试 用期内新入职经理级(含)及以上岗位访谈及跟进。 ① 制定所管辖部门年度培训计划; ②协助业务部门制定专业培训计划。 无 ① 组织学员参与培训需求调查并进行评估; ②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及评估数 据汇总。 ① 按要求组织所管辖部门员工参加集团培训 ②负责所管辖部 ① 按要求组织所管辖部门员工参加集团培训②协 门主管(含)级以下岗位通用管理类培训实施 ③ 协助业务部门组织实 助业务部门组织实施专业类培训 施专业类培训 9 Elearning Elearning系统管理及课程更新维护 无 统一管理全集团 无 12 考勤 含物业BP ① 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及评估方法; ②制定培训需求调查及评估问卷; ③ 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及评估结果。 ① 集团总部所有人员培训实施; ②物 业及资产管理事业部经理级(含)以上通用 管理类培训实施; 11 ① 收集确认分(子)公司/事业部/用人部门提报 的招聘需求,并审核招聘人数、到岗时间、建议薪 酬等是否符合公司标准后提交集团招聘组; ② 协助集团招聘组与用人部门进一步沟通待招岗 位职责及任职要求、对标公司岗位等; ③ 协助集团招聘组做好新员工入职报到对接,以 及对试用期内新入职人员访谈及跟进。 协助制定所管辖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及专业培训计 划。 培训实施 基础人事管理(含入职、 离职、劳动合同、社保、 公积金、商业保险、人事 档案、合同备案等) 含物业BP ① 协助确认面试官并提交招聘组; ② 参与面试及录用审核 所招聘岗位面试实施及录用审核 8 10 组织所管辖部门学员参与培训需求调查并进行评估 。 集团总部各部门的考勤管理,审核、抽查各 分(子)公司/事业部考勤相关工作 负责督促业务部门考勤人员按时提交排班表 整理所管辖部门的申报资料(岗位说明书) 特殊工时制申报 全集团工时申报 13 人员花名册管理 全集团人员花名册统筹及管理 所管辖部门离职人员名单的报备 14 工伤申报 全集团工伤资料的收集、申报 所管辖部门的沟通协调、安抚慰问 所管辖部门的劳动关系管理及执行 员工关系 15 劳动关系管理 集团总部各部门劳动关系管理及执行,协助 HRBP相关工作 16 集体合同申报 负责申报和提交材料、对外沟通 17 组织架构及编制 参与集团总部组织架构、岗位编制的拟定, 并审核汇总各公(子)公司/事业部提报资料 应用人力资源专业意见参与所管辖部门组织架构及岗位编制的拟定 组织变革及人才管理 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及人员盘点计划并组织实 施 推动执行所管辖部门的人才发展计划及人员盘点 18 工资核算 19 人工成本预算 20 薪酬绩效 晋升/降职/转正/调动 所提供所管辖部门职工代表名单 统筹工资核算及发放 集团总部人工成本预算并审核汇总各公(子 )公司/事业部提报资料 备注 无 负责所管辖部门的人工成本费用预算 ① 所管辖部门经理级(含)人员的晋升、降职、转正、 集团总部人员沟通、协调及流程发起和跟进 ,审核各公(子)公司/事业部提报经理级人 调动的前期沟通协调、审核及流程的发起和跟进; ②人员异动通知单及调动手续的办理; 员资料 ③ 副总监级以上人员的试用期自评报告的收集并提交集 团人资。 ① 所管辖部门人员的晋升、降职、转正、调动的 前期沟通协调及审核,审批流程由薪酬组统一发起 ; ②经理级(含)以上人员的试用期自评报告的收集 、提交。 ① 集团总部各部门的沟通及方案编制并监督 实施,考核结果运用的最终审核 ① 参与拟定业务部门绩效考核细则并监督实施; ② 审核各 ② 绩效结果的收集整理及绩效申诉的处理; 公(子)公司/事业部绩效方案并监督实施; ③ 经理级(含)以下的结果运用审核。 ③ 绩效结果的运 用审核及绩效申诉处理。 21 绩效管理 22 薪酬方案及标准 统一拟定 负责所管辖部门各岗位薪资福利的调研,并参与薪资拟定。 23 EHR系统权限 所有权限 开通所管辖部门的人员信息及薪资查阅权限。

2 页 345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的九大核心职责

HRBP的九大核心职责

HRBP的九大核心职责 【HRBP的九大核心职责是什么?】 那么最后一点时间,我想核心围绕着HRBP的工作职责来去思考,HRBP到底在刚才我讲的三 大流程或者三支支柱中它的核心职责是什么?我说它是有九个方面的核心职责,你要去推动所 在业务领域里的组织变革并负责职能落地。 第一是业务规划与落地。品这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小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业务规划的。一是根据 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政策,与业务部门协同沟通,组织业务部门理解公司战略并制定业务 经营计划。二是负责根据业务经营计划来拟定所在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三是负责推动所在业 务单元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与落地。那么本质说来,关于这个部分就是第一公司业务经营计 划,你要负责推动,第二把这个转化成为人力资源规划,第三负责这个规划的落地 第二块是组织变革与组织落地。这部分的核心职责,要求HRBP基于业务的发展要求,按照 人,按照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来结合。我们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法,来去推动所在业务领域的人 力资源规划的实现。 第三块是组织文化建设与落地,要求你基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负责所在团队的。文化宣贯和团 队文化建设并负责公司文化在你所在组织的落地。 第四块是职位设计与岗位配置。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定岗定编的方法。来去帮助业务部门 形成职位的设计数量、职位说明书,推动职位分析工作。 第五部分是员工学习与发展。要去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结和员工发展的需要推动各业务部门开展 员工学习与发展体系建设,比如说员工发展通道的建设、标准设计、任职评估、培训路径等这 些都是几部分的核心工作, 第六部分是绩效和薪酬。要求基于组织绩效目标和精细化要求负责所在业务系统的组织绩效和 个人绩效体系设计,围绕个人绩效体系来做落地和执行。同时要求基于公司整体的薪酬策略和 预算,细化所在业务领域的薪酬体系制度,包括不同职位的薪酬结构设计。 第七是干部管理,还是根据公司干部管理要求负责所在业务领域的干部管理及落地。包括干部 的培养、任命、后备干部的储备等等。 第八是业部变革和推动,业务变革的推动与协同,我们要求HRBP参与公司级的变革。同时 负责公司级变革的所在业务领域的具体的落地,我们希望他能够推动所在业务部门的变革。 第九产品经理和业务部门的协同,这里面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内部三支柱之间的协同协作。最后 第一点也是我们对 HRBP要求比较高的就是做作为产品经理负责了解业务部门需要,并负责 根据公司的人力资源的产品来负责策划定制。在没有产品支撑的情况下面我们要求你能够呼唤 炮火,协同COE(人力资源专家中心),协同SSC(HR共享服务中心)共同为业务部门来实现 服务。 这九项职能的核心的特点,都是一方面把COE在战略层面的人力资源产品负责所辖业务领域 的落地。一方面,他自身要去思考业务的需要,作为产品经理提出好的人力资源产品。来去满 足业务的要求,就是一个自上而下,一个自下而上。但我更看重的是自下而上,因为业务的变 化是日新月异的。我不可能通过总部的人力资源战略及产品能满足所有的要求,而且业务环境 非常复杂。业务区域非常广阔,这要求人力资源能够走进业务中和业务一起打仗。真正做出好 的,这种满足业务的产品。

2 页 323 浏览
立即下载
HR三大支柱模型介绍

HR三大支柱模型介绍

"3D"HR 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COE/SSC/HRBP)/ HR 职能划分三支柱模型: COE(Centre of Excellence or Center of Expertise 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中心或人力 资源领域专家)  SSC(Shared Service Centre 共享服务中心),  HRBP(Business Partner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Dave Ulrich 1996 年提出此概 念,大概 01、02 年引入中国。无论是 HR 三支柱还是“跨界”&“混搭”,目的都是 “Alignment”& “Segmentation”。“Alignment”与公司业务一致;“Segmentation” 精准定位创造价值。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任何企业中都应该是第二号人物”,但在中国, 99%的企业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人力资源部没创造这么大的价值——业务增长很快,但 HR 总在拖后腿。有些人说人力资源部是“秘书”,有人说人力资源是“警察”,在中国, 真正认为人力资源部是“业务伙伴”的真是凤毛麟角。 Aon Hewitt 全球咨询经验和研究证明,人力资源部可以成为业务驱动力,关键是 HR 自身的运作模式要发生变化。本文从人力资源组织设计入手,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帮 助 HR 更好支持业务增长。  重新定位人力资源部门 HR 成为业务的驱动力,首先要把“人力资本”当成一项业务来经营。如果做到这一点, 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然而,目前中国企业的人 力资源部按职能块划分团队(例如薪酬、培训、绩效等)的运作模式阻碍了 HR 的价值创造 ——每个职能块同时负责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以及事务性支持(例如发薪、入职手续)。不 管是在总部、业务线还是区域,这种组织架构层层复制。当业务提出需求时,总部人力资源 往往从一个职能块角度提供方案,然后变成一项公司政策要求下面推广。在这种背景下, 总部的业务领导者总觉得方案隔靴搔痒,下属单位的业务领导者觉得人力资源在强制推行 政策,缺乏对一线业务的理解和灵活性。 HR 实现业务增值,就要像业务单元一样运作。在这个业务单元里,有人负责客户管理、 有人负责专业技术、有人负责服务交付,这就出现了 HR 的角色进一步细分问题。 将 HR 的角色一分为三 HR 组织重新设计,简单来讲就是将 HR 的角色一分为三。领先实践证明,这种业务模式 的变化更有助于提升 HR 的效率和效能,这就是在领先公司中常见的 HR 三支柱模型。    人力资源部门向业务部门一样也能做,首先要回答的是自己的客户是谁,他们的需 求是什么?从上图顶部来看,人力资源部门通过满足业务需求,从而间接推动客户需求的 满足。 借用营销的客户细分理论,HR 可以把自己目标客户分成三类:1)高层管理人员:他 们的需求主要围绕在战略执行所需的组织、人才、文化、制度及变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2) 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需求主要围绕在人员管理方面的咨询、辅导和工具;3)员工:他们 的需求主要围绕在解答政策方面的疑问,并提供便捷的服务支持,例如劳动合同、入职手 续、薪资发放等。其中第 1 类客户的需求高度定制化,第 3 类客户的需求相对标准化;第 2 类客户介于二者之间。 HR 的运作模式要服务于客户需求的满足。同服务外部客户一样,最难满足的是定制化 需求,为此 HR BP(Business Partner)角色应运而生,以扮演顾问和 HR 客户经理的角色。 他们主要的时间用于挖掘内部客户需求,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他们是确保 HR 贴近业 务需求,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的关键。 但是,提供解决方案意味着需要同时精通业务及 HR 各个领域的知识。寻找一群样样精 通的人才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专业细分的需要,这就是 HR COE(center of expertise)。HRCOE 的角色是领域专家,类似于 HR 的技术专家,借助本领域精深的专 业技能和对领先实践的掌握,负责设计业务导向、创新的 HR 的政策、流程和方案,并为 HRBP 提供技术支持。 如果希望 HR BP 和 HRCOE 聚焦在战略、咨询性的工作,他们就必须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 脱出来。同时,HR 的第三类客户——员工,其需求往往是相对同质的,存在标准化、规模化 的可能。因此,这就出现了 HRSSC(shared service center)。HRSSC 是 HR 标准服务的提供 者,他们负责解答管理者和员工的问询,帮助 HRBP 和 HRCOE 从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并对 服务的满意度和卓越运营负责。 HR 的角色一分为三还有其他的好处,即同时实现业务导向和公司整体一致性。很多公 司的人力资源总监面临的困境是,满足了某个业务部门的需要,就会影响整个公司一致性, 如果不满足,业务部门又会抱怨 HR 不解决问题。角色一分为三后,HR BP 的使命是确保 HR 实现业务导向,贴近业务解决问题;HRCOE 的使命是确保全公司政策、流程和方案框架设计 的一致性,并基于 HRBP 反馈的业务需求,在整体一致的框架下保留适度灵活性;而 HRSSC 的使命是确保全公司服务交付的一致性。这 3 个支柱共同作用,从而实现矛盾的平衡。 HR BP:HR 的业务伙伴,确保业务导向  HR BP 的角色和职责 HR BP’s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HR BP (Business Partner)通常扮演如下几个角色:           HR BP 往往贴近内部客户配置人员,通常来说,对于较高层级的组织,围绕管 理架构,根据解决方案的复杂度配置 HRBP 人员;对于较低层级的组织,根据 BP/全职员工 服务率配置 BP,以支持日常人员管理。 在中国实施 HRBP 的关键成功因素:  一项针对已经推行了 HR BP 的公司的全球调研发现,有 53%的公司认为 BP 在本公司 的推行是不成功的,原因在于——仅仅改个名字并不代表转型成功。HRBP 的关键成功因素 是什么?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发展 HR BP 的技能:如前所说,提供业务所需的解决方案需要 HRBP 既具备业务知 识,又需要全方位掌握人力资源技能。在中国企业,很多 HR 是业务出身的,这群人如果转 型为 HRBP 虽具备了解业务的先天优势,但是,仅仅有业务背景是不够的,尤其中国的管理 者,由于普遍比较年轻,往往难以清晰表达自己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就需 要系统提升 HRBP 的咨询技能,沟通和人际关系技能以及广泛的 HR 知识,以准确挖掘内部 客户的需求,并转化为 HR 的需求。在转型到 HRBP 岗位之前,候选人需要精心的选拔和充分 的准备。 2.帮助业务主管的做好准备:HR BP 推行不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业务主管不知道 HRBP 到底应该干什么,因此还是回到老路来要求 HRBP;因此在推行之前,应该与业务主管清晰 地沟通 HRBP 的角色,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做好期望管理。很多企业因为 HRBP 到底应该 向谁汇报而困惑,在最开始推行 HRBP 时,笔者建议 HRBP 向业务汇报,这样可以确保业务 主管将 HRBP 当成是自己人,有足够的 ownership 来发挥 HRBP 的作用。 3.帮助 HR BP 从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HRBP 推行不成功的第三个原因是共享服务中心 的建立往往需要 3~5 年的时间,在过渡期 HRBP 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还要自己承担,导致 HRBP 产生挫败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 BP 团队中设立一些承担事务性工作初级角色, 他们帮助有经验的 BP 去分担事务性角色,让他们聚焦在高端工作,而在共享服务中心充分 建立后,这些角色将逐步转移到共享服务中心。 HR COE:HR 的领域专家,确保设计一致性 HR COE (Center of Expertise)通常扮演如下几个角色:           对于全球性/集团型的大型公司来说,由于地域/业务线的复杂性, HR COE 需 要为不同的地域/业务线配置专属资源,以确保设计贴近业务需求。其中,总部 COE 负责设 计全球/全集团统一的战略、政策、流程和方案的指导原则,而地域/业务线 COE 则负责结合 地域/业务线的特点进行定制化,这样的 COE 设置可以在满足框架一致性的同时,允许业务 所需的灵活性。 在中国实施 HR COE 的关键成功因素: 基于 Aon Hewitt 的咨询经验,COE 成功推行的难度不亚于 HRBP.HRCOE 推行的关键成功 要素是什么?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HR COE 和 BP 的充分沟通:HR 政策对公司的影响是敏感、广泛和深远的。如果 HRCOE 和 HRBP 的沟通不畅,则无法确保 HR 政策支持业务发展。这就需要二者把沟通变成习惯,并 将几个关键沟通节点流程化:1)年度计划时,邀请 HRBP 共同规划;2)设计时,将 HRBP 提出的需求作为重要的输入;3)实施时,指导 HRBP 进行推广;4)运作一段时间后,寻求 HRBP 的反馈,从而作为改进的重要输入。 2.HR COE 的专业技能的提升:成功的设计需要对业务需求的充分理解,更需要在本领 域精深的专业技能、深厚解决涉及领域较为宽泛的一般问题的专业经验及对领先实践的掌 握。对中国企业来说,HR 团队通才居多,专才不足,部分专业技能的缺失意味着无法在内 部培养人才。为了快速提升 COE 团队的整体素质,笔者建议从业界招募有丰富经验的高级 COE 专家作为内部培养的补充,并要求这些专家扮演导师的角色,带领整个团队的进步。 3.HR COE 资源的共享:专家往往资源是有限的,每个业务单元/部门都配备专职 COE 专家,意味着巨大的人才数量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质量的往往难以保证,政策的制 定高度割裂,难以实现一致性,这就意味者需要实现 COE 资源的共享。Aon Hewitt 的全球 调研也支持这一观点,和 HRBP 不同(几百名员工可以配备 1 名 HRBP),但是 COE 往往是几 千名员工才能配备 1 名 COE 专家的,这就意味着每层组织都配备专职 COE 团队是不现实的。 基于 AonHewitt2009 年全球调研数据,77%的全球的公司仅在全球或下一级组织(如事业部 /区域)设置 COE,而不会在更低层级的组织设置 COE.而资源共享的最大障碍是汇报关系, 中国企业往往在不同层级的组织都配备 HR,且向业务汇报;实现资源共享,需要决心和行 动对 COE 资源进行整合,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HR SSC:HR 的标准服务提供者,确保服务交付的一致性 HR SSC(Shared Service Center)通常扮演如下角色:               HR SSC 的使命是为 HR 服务目标群体提供高效、高质量和成本最佳的 HR 共享服 务。为了达成这样的使命,HRSSC 通常的需要一个分层的服务模式来最大化工作效率。 第 0 层-网络自助服务:在这一层,管理者和员工,通过网页自助服务解答 HR 问题和 完成 HR 事务处理;基于领先实践,在这一层通常可以处理 66%的问题; 第 1 层-HR SSC 服务代表:在这一层,接受过综合培训的 HRSSC 代表将通过电话、对话 和邮件提供支持;在这一层通常可以处理 28%的问题; 第 2 层-HR SSC 专员:在这一层,升级到第 2 层的查询将由在特定 HR 领域掌握专业技 能的 HR 专员负责处理,本地 HR 和/或 HRBP 可能根据具体的查询内容选择介入;在这一层 通常可以处理 5%的问题; 第 3 层-HR COE:升级到第 2 层的复杂查询,由 COE 或职能专家负责处理。在这一层需 要处理的工作量不应该超过 1%。 在中国实施 HR SSC 的关键成功因素: 1.逐步转移,最小化风险:如前文所说,HR SSC 无法一夜建成,在过渡期,很多企业 的 HRCOE 和 HRBP 仍要承担事务性工作,导致 HR 业务模式的转变遭到很多质疑。解决这个问 题的方法是在 HRCOE 和 HRBP 中设立过渡性的岗位,他们专职承担事务性工作,并根据 HRSSC 建立的进程,初步转移过去; 2.提升网络自助服务功能:中国的员工更加习惯于“面对面”(high touch)而非 “自助式”(high tech)的服务,主要原因是 IT 技术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为了达到领先公 司的效率水平,中国企业需要提升网络自助服务功能,并实施有效的变革管理,转变服务 目标群体现有的以面对面为主的服务获取习惯; 3.正确选择 SSC 服务范围:并不是所有的事务性工作都适合纳入 HR SSC(这也意味着 并非建立了 SSC 后,COE 和 BP 仍会有少量的事务性工作)。适合纳入未来 HRSSC 的工作往往 具备量大、事务性、容易标准化/集中化、能够清晰定义并文档化、要求高合规性、可自动化处 理、能量化等特性;而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工作就不适合放到 HRSSC 中运作; 4.选址:成功的选址事半功倍。在制定选址决策时,中国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如下 4 个因 素:1)规模效益:集中运作的 HR SSC 可发挥规模优势,降低运营成本以及管理难度;如 果公司存在其他共享中心,共址建设,成本更低;2)人才:需要重点考虑可供选择人才的 数量和质量、语言能力(全球运作公司尤为重要)、离职率和工资成本等;3)基础设施: 包括电信质量、电力质量和稳定性、房产等;4)业务展望:业务开展难易度,政治和自然 灾害、税收、7X24 小时运营、数据/IP 保护、供应商成熟度、公司的市场拓展计划等。

6 页 299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工具清单

HRBP工具清单

工具清单 PARTNER BUSINESS HRBP必备实操(一) 战略洞察类 • 战略(strategy)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 • 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有关战争全面的内容/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 • 洞察:看穿,观察得很透彻,洞察并能激发感情的源泉;或是发现内在的内容或意义,洞察其本质。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业务领导模型 领导力 业务洞察 关键人物与 相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战略意图 市场结果 氛围文化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地图 “ 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的创始人,美国平衡记分卡 协会主席。战略地图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戴维·诺顿 (David P. Norton)提出。战略地图是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战略地图实质是阐述如何将组织的战略可视化,描述了实现组织战略的逻辑路 径图,主要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目标(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 面、学习与成长层面)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 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 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S. Kaplan 4 商业模式画布 关键活动 价值主张 客户关系 客户细分 重要伙伴 渠道通路 核心资源 成本构成 收入来源 5 业务理解类 • 这个阶段集中在理解项目目标和从业务的角度理解需求 • 将这个知识转化为数据挖掘问题的定义和完成目标的初步计划 海盗指标模型 Acquisition 获取 Retention 留存 由投资人Dave McClure提出了 Referral 推荐 一套分析不同阶段用户获取的 “海盗指标” Activation 激活 Revenue 收益 7 VRIO分析法——关键因素分析法 2 3 有多少竞争企业已拥有某种 不具备这种资源和能力的 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 企业在取得它时面对与已 1 稀缺 价值 难以模仿 组织 经拥有它的企业相比较处 于成本劣势吗? VRIO模型最早由杰恩·巴尼提 出,巴尼在《从内部寻求竞争 优势》(1995)一文中概括了该 模型的核心思想:可持续竞争 优势还依赖于独特的资源和能 4 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使企业 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充分利 力,企业可把这些资源和能力 对环境威胁和机会作出反应 用起资源和能力的竞争潜 应用于环境竞争中。 吗? 力吗? 8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关键因素分析法 收集CSF情报 识别CSF 公司定位 制定行动计划 比较评估CSF 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也叫KSF(Key Successful Factors [KSF],两者含义相近,由1970年由哈佛大学教 授William Zani提出,指为达成企业愿景和战略目标,需要组织重点管 理,以确保竞争优势的差别化核心要素。 9 组织诊断类 • 对组织的文化、结构以及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 • 确定是否需要变革的活动 • 管理者对于是否应该变革、哪些地方应该变革、是否具备变革条件等问题 五星模型 战略 组织的愿景是什么?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是什么? 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人员 结构 怎样划分工作? 有多少管理层级? 需要怎样能力的人? 如何开发他们? 美国管理专家加尔布雷斯提出的组 织诊断框架,该框架是企业设计选 择的基础。 报酬 需要测量和奖励哪些行为、结果和 价值观?如何测量?使用何种手段? 流程 哪些人需要沟通和协调? 需要使用哪些系统和活动来协调 沟通和建立目标? 11 7S模型 麦肯锡 Structure 结构 System 制度 Style 风格 Staff 员工 Skill 技能 Strategy 战略 Shared Value 共同价值观 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 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业在发展 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 12 六个盒子 1 使命/愿景 Input 5 2 6 管理 领导力 支持工具 韦斯伯德的六盒模型 是从组织内部视角不断审视业务实现过 结构组织 程的利器。 4 奖励激励 3 关系流程 Output Environment 13 变革管理类 • 当组织成长迟缓,内部不良问题产生,愈无法因应经营环境的变化时,企业必须做出组织变革策略 • 将内部层级、工作流程以及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善管理,以达企业顺利转型。 尤里奇变革模型 延续变革 如何开始以及持续 监控进度 如何评价? 改变体系与结构 如何制度化? 动员承诺 谁还应该加入? 塑造愿景 做成什么样? 建立共同需求 为什么做? 领导变革 谁负责 15 卢因三阶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是计划变革理论的创始人。卢因的三步骤过程是将变革看作是对组织平衡状态的一种打破,即 解冻。解冻一旦完成,就可以推行本身的变革,但仅仅引入变革并不能确保它的持久,新的状态需要加以再冻结。这样才能使 之保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再解冻的目的是通过平衡驱动力和制约力两种力量,使新的状态稳定下来。 变革 TEAM 解冻 再解冻 16 科勒变更八步 传递愿景 共创愿景 移除障碍 约翰·科特在1995年出版的《领导变 变革领导 团队 短期成效 革》一书中,介绍经典的变革管理 八步骤,实施企业变革的关键环节, 在您为企业规划与实施变革项目时, 制造紧迫感 变革调整 能快速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思路,提 高企业变革的成功概率。 融入文化 www.islide.cc 17 团队沟通类 • 团队(team)最基本的定义是一群人有共同目标 • 团队沟通即为工作小组内部发生的所有形式的沟通 乔哈里窗 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 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 称为“自我意识的发 现——反馈模型”,中 国管理学实务中通常称 之为沟通视窗。这个理 论最初是由乔瑟夫 (Joseph)和哈里 (Harry)在20世纪50年 代提出的 别人知道 别人不知道 公开区 盲目区 隐藏区 封闭区 自己知道 自己不知道 19 ORID焦点呈现 实践 客观事实 感受 客观反射 意义 事实分析 行动 ORID方法的源起,要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说起,在太平洋 战争的美军中有一位叫Joseph Mathews军中牧师,一直 在思考如何帮助那些参与战争的人们,将那些发生在他们 生命中的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寻找出更多的意义 20 SPIN提问 Situation Questions • 有关现状的提问 Implication Questions • 有关影响之提问 Problem Questions • 有关问题的提问 Need-Payoff Questions • 有关需求与回报之提问 SPIN指由是尼尔·雷克汉姆 (Neil Rackham)先生创立 21 问题分析类 • 在管理中,通常把实际状况与应有的要求标准之间的差异叫问题 • 按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寻找出问题所在,并确定问题发生原因的系统方法 麦肯锡七步成诗 关键分析 优先排序 沟通交流 分析议题 界定问题 分析问题 归纳建议 来自于麦肯锡的方法论,和曹植没有关系哦 23 GAPS模型 Goal • 界定 • 服务目标 Analyze • 分析 • 服务现状 Problem • 界定 • 服务问题 Solution • 提出 • 解决方案 24 利益相关者模型 投资人 市场价值 社区监管 声誉价值 客户 客户占有率 员工 员工价值 合作伙伴 直线经理 合作价值 战略价值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 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 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 25 创新思考类 • 这个阶段集中在理解项目目标和从业务的角度理解需求 • 将这个知识转化为数据挖掘问题的定义和完成目标的初步计划 黄金思维圈 方法,措施 常见的思考方式:what-how-why 表象,特证 黄金圈思维方式:Why-how-what 目的,原因 西蒙斯涅克的国际知名广告专业人,他发现了“黄金思维圈”, 这个法则揭示了这个世界上为何有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影响力, 同样地,在人际沟通中,我发现“黄金思维圈”更是一款强大 的沟通利器,它能迅速帮你找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真正问题与 诉求,而一旦澄清了问题本身,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7 六顶思考帽 客观 批判 乐观 指挥 创新 直觉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 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 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 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 “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 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28 曼陀罗思考 WA-Work in Progress 持续自己工作的思考 以及行动 WR-Human Networking Yellow pages 创造自己的行动 的环境 曼陀罗艺术原本起源于佛教, 被今泉浩晃先生加以系统化 利用之后,却成为绝佳的计划工具。 Wo-Doing List for Makes a Life 决定自己的行动 执行计划 WN-Scheduling Making Today 创造自己的 行动时间 MY-Feel& Thinking Studying 培养学习 思索 观察力 感性 29

29 页 363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