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P人才培养:业务主管成长任务卡

HRBP人才培养:业务主管成长任务卡

M1成长任务卡说明 1.在三个月考察期内,新晋升M1必须完成3个成长任务。 2.任务开始前,学员与导师(通常为直接上级)共识任务执行计划,导师每周对M1进行过程检查与辅导。 3.成长任务Ⅰ、Ⅱ、Ⅲ的产出作业按月收集,由学员邮件发至城市HRBP,并抄送导师、区总及区域HRBP。 M1成长任务卡Ⅰ 城市名称: 分类 成长任务 学员姓名: 任务 IDP个人诊 断 导师姓名: 分解任务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个人完成情况 1 针对个人发展的优劣势做分析 2 与导师进行个人优劣势、成长方向、行动计 划面谈 3 根据沟通结果产出个人成长报告 个人成长报告 入职日期: 优势 成长轨迹: 角色: 经验: 能力: 成果: 素质: 对标M1能力差 距(好干部标准 ) 管理自我方面: 培养期行动计划 管理业务方面: 管理团队方面: 主要成绩: 劣势 角色: 经验: 能力: 成果: 素质: 导师评价 M1成长任务卡Ⅱ 城市名称: 分类 成长任务 学员姓名: 任务 做一次经验分享 导师姓名: 分解任务 1 针对个人优势,产出分享内容,导师 检核 2 制作PPT,进行区域内经验分享(分享 对象不限,本区域主管、M0均可) 3 产出分享PPT及场景照片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个人完成情 况 经验分享情况反馈 分享日期: 分享时长: 参与对象: 分享内容( 附PPT) 场景照片 学员反馈 自我评价 参与人数: 导师评价 M1成长任务卡Ⅲ 城市名称: 分类 学员姓名: 任务 分解任务 1 成长任务 导师姓名: 开始日期 选拔高潜员工进行M0带 教 3个月内培养出 2 制定辅导计划,导师检核 一名M0 3 产出辅导报告 M0辅导报告 被辅导人: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被辅导人详细情 况概述(业绩、 能力、素质如何 ) 能力差距 (被辅导人需要提升 哪些技能、能力) 辅导动作 (针对带教内容 采取什么动作, 制定什么机制) 阶段性带教成果 (被辅导人有哪些态 度、行为、绩效改变 ) 被辅导人评价 M1自我评价 结束日期 个人完成情况 导师评价

3 页 499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的九大核心职责

HRBP的九大核心职责

HRBP的九大核心职责 【HRBP的九大核心职责是什么?】 那么最后一点时间,我想核心围绕着HRBP的工作职责来去思考,HRBP到底在刚才我讲的三 大流程或者三支支柱中它的核心职责是什么?我说它是有九个方面的核心职责,你要去推动所 在业务领域里的组织变革并负责职能落地。 第一是业务规划与落地。品这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小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业务规划的。一是根据 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政策,与业务部门协同沟通,组织业务部门理解公司战略并制定业务 经营计划。二是负责根据业务经营计划来拟定所在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三是负责推动所在业 务单元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与落地。那么本质说来,关于这个部分就是第一公司业务经营计 划,你要负责推动,第二把这个转化成为人力资源规划,第三负责这个规划的落地 第二块是组织变革与组织落地。这部分的核心职责,要求HRBP基于业务的发展要求,按照 人,按照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来结合。我们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法,来去推动所在业务领域的人 力资源规划的实现。 第三块是组织文化建设与落地,要求你基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负责所在团队的。文化宣贯和团 队文化建设并负责公司文化在你所在组织的落地。 第四块是职位设计与岗位配置。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定岗定编的方法。来去帮助业务部门 形成职位的设计数量、职位说明书,推动职位分析工作。 第五部分是员工学习与发展。要去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结和员工发展的需要推动各业务部门开展 员工学习与发展体系建设,比如说员工发展通道的建设、标准设计、任职评估、培训路径等这 些都是几部分的核心工作, 第六部分是绩效和薪酬。要求基于组织绩效目标和精细化要求负责所在业务系统的组织绩效和 个人绩效体系设计,围绕个人绩效体系来做落地和执行。同时要求基于公司整体的薪酬策略和 预算,细化所在业务领域的薪酬体系制度,包括不同职位的薪酬结构设计。 第七是干部管理,还是根据公司干部管理要求负责所在业务领域的干部管理及落地。包括干部 的培养、任命、后备干部的储备等等。 第八是业部变革和推动,业务变革的推动与协同,我们要求HRBP参与公司级的变革。同时 负责公司级变革的所在业务领域的具体的落地,我们希望他能够推动所在业务部门的变革。 第九产品经理和业务部门的协同,这里面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内部三支柱之间的协同协作。最后 第一点也是我们对 HRBP要求比较高的就是做作为产品经理负责了解业务部门需要,并负责 根据公司的人力资源的产品来负责策划定制。在没有产品支撑的情况下面我们要求你能够呼唤 炮火,协同COE(人力资源专家中心),协同SSC(HR共享服务中心)共同为业务部门来实现 服务。 这九项职能的核心的特点,都是一方面把COE在战略层面的人力资源产品负责所辖业务领域 的落地。一方面,他自身要去思考业务的需要,作为产品经理提出好的人力资源产品。来去满 足业务的要求,就是一个自上而下,一个自下而上。但我更看重的是自下而上,因为业务的变 化是日新月异的。我不可能通过总部的人力资源战略及产品能满足所有的要求,而且业务环境 非常复杂。业务区域非常广阔,这要求人力资源能够走进业务中和业务一起打仗。真正做出好 的,这种满足业务的产品。

2 页 437 浏览
立即下载
解密HRBP的组织架构

解密HRBP的组织架构

解密 HRBP 的组织架构 HRBP 的成功背后必须以相应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专业能力作为支撑。 HRBP 的组织架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HRBP 链接了人力资源部门与 业务部门,从其中的汇报关系可以一窥企业 HRBP 的设置。 HRBP 一般与其所服务的业务部门一起工作,但有三种可能的汇报关系: 直接汇报给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直接汇报给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或者是双 重汇报。汇报给谁往往意味着由谁来分配工作,设定绩效目标并进行评估,管 理 HRBP 的职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着 HRBP 的态度、工作时间及重点 的分配。 HRBP 配置的秘密 根据怡安翰威特专家的介绍,通常情况下,HRBP 根据组织结构特点、业 务特点、管理模式及业务部门的要求而设定,一般分层治理:公司层面的 HRBP,为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区域/业务部门的 HRBP,服 务区域/业务部门;甚至更低层级的 HRBP 配置。 IBM:全球化背景下的 HRBP 2009 年,IBM 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理念,将更透彻的感应度量、更全面的 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洞察三大特征融入人力资源领域即发展出“智慧人力 资源”模式。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IBM HRBP 的职责是:紧密与业务经理合作解决 人才管理中的问题,预测并规避人才流失风险,把资源投资到最关键的人才上, 提升业务经理的人才管理能力,建设积极向上的文化和工作氛围等等。 联想:保持 HRBP 的中立性与专业性 联想在运营管理部/业务支持部设有 HRBP 的岗位,其工作向业务部门负责 人汇报,甚至招聘也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开展。直接汇报给业务部门会导致 HRBP 对人力资源部门布置的工作不太积极,经常脱节,甚至当业务部门负责 人的需求和人力资源的规则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会倾向于站在前者的角度说 话。长久以往,HRBP 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的中立性和专业性就难以保证,甚 至消耗殆尽。 腾讯:HRBP 的附加价值 从 4 千到 2 万员工,腾讯只用了 4 年。快速发展的腾讯,要求人力资源必 须跟上公司的发展,甚至应该超前半步。 为了让人力资源部门能够真正帮企业创造更多附加价值,腾讯对人力资源 部门的架构进行了重新调整,让人力资源工作者深入事业群内部,建立懂业务 的 HRBP 团队,与业务捆绑。腾讯 HRBP 从满足部门各项日常人力资源事务需 求入手,落实总部和业务部门的重点人力资源工作,集部门管理协作者、员工 关系代言人以及公司/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重点工作的落地人、部门日常人力资源 工作执行人于一身。 在腾讯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显看来,腾讯 HRBP 的挑战既有来自业 务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也有来自部门经理更高的要求与员工更多的期望,对 HRBP 而言,不仅要在人力资源领域是专家,更要能够精通业务,这样才能与 业务对话。 HRBP 在各人力资源模块中的作用 招聘  拟招职位性质、级别、用途、同岗位现状、必要紧急程度  发现应聘者专业特长与部门现状匹配度  发现应聘者与部门文化、工作习惯匹配度 组织绩效  发现组织结构的效率合理性  结构、岗位、产品类型复用原因  合理调整可能性 员工绩效  绩效结果背后的真实信息反馈  部门子文化及公司文化的认同感或不适应信息  人文帮助、成长辅导 培训  针对性培训内容建议、实践帮助  感受培训内容在实践以及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意义 员工关系  了解员工工作状态中非主观因素、积极反馈  客观沟通员工问题,帮助部门了解及改善工作方式  帮助调适争议问题 目前,腾讯人力资源对业务的支持已实现从服务型向战略型,从同质化向 定制化转型;也从功能性组织、职能驱动到三支柱组织,业务驱动转型。

4 页 419 浏览
立即下载
HR三支柱工作指导手册

HR三支柱工作指导手册

HR三支柱分工 COE HR模块工作 招聘管理 人才盘点与人才规划; 雇主品牌体系建设; 招聘体系诊断优化 培训与开发 培训平台搭建 人才发展及领导力体系搭建 职业发展体系设计 绩效管理 牵头组织绩效管理 业内绩效管理最优实践研究 绩效评估方案 薪酬福利 薪酬调研 薪酬结构、策略设计 处理SSC升级给COE的员工咨询 员工关系 员工关系政策制定 解决SSC处理不了的员工咨询 员工入、转、调、离等流程管理 组织发展 组织设计 干部管理(任免、评估、培养) 组织变革 企业文化 组织氛围,各级沟通、文化机制 SSC HRBP 招聘入职手续管理 招聘信息系统维护 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 承接业务战略进行招聘规划 了解、反映业务用人需求 执行招聘计划,满足业务需求 新员工培训 共性问题的针对性培训 信息系统相关培训 承接业务培训计划 业务培训需求挖掘与培训实施 人才发展培训落地 绩效评估信息系统 参与业务的关键绩效指标设定 绩效考核与评估落地实施 定制化绩效评估方案设计 录入计算薪酬数据、发薪 解答员工薪酬问询 窗口办事大厅 业务定制化薪酬方案落地 员工关系答疑热线 入、离职、异动办理 社保公积金办理及咨询解答 承接和落地员工关系政策 对组织变动进行发文通告 调整组织架构图、流程图 相关系统信息及权限的更新维护 通过人才盘点、诊断,配合业务的组织变革 承接文化政策在业务内部的沟通、落地 文化工作的宣传、推广 业务团队标杆文化收集及团队文化打造

1 页 567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人才培养:储备主管培养工具包(盘点 提名 竞聘)工具表单

HRBP人才培养:储备主管培养工具包(盘点 提名 竞聘)工具表单

M0提名盘点表 基本信息 员工ID 姓名 基本条件 业绩维度 管理维度 3个月内 一级部 二级部 三级部 四级部 入职 自我发展 职级 职务 年龄 价值观 的绩效表 业绩排名 门 门 门 门 日期 意愿 现 是/否 S/A/B+ X/X 新人辅导 公开分享 优先条件 个性化标准 合理化 建议 各事业线 自行拟定 是(人数)/否 是(详情)/否 是(详情)/否 忠诚度 高/中/低 盘点意见 提名M0竞聘 暂不提名M0竞聘 填表说明: 1、价值观评估:价值观是底线,选项: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如绩效考核已上线,以近3个月绩效考核分数为准,≥3分为符合标准; 2、自我发展意愿:有意承担更大的责任,即使是在收入并不一定即时增长的情况下,仍然有向基层管理者发展的意愿; 3、绩效评估:按照月度考核的实际情况填写近3个月绩效结果; 4、忠诚度 高——团队融合度高,一起走下去的意愿强烈,工作投入,有耐心陪伴组织的成长,暂时没有离职风险 中——团队融合度好,有一起走下去的意愿,工作投入,离职风险低 低——离职风险高 5、盘点意见: 综合各项信息,判断是否提名M0竞聘。如提名则通知员工填写M0自荐表。 M0自荐表 申请人姓名 申请日期 员工ID 所在部门 职务 职级 入职时间 年龄 内外部工作经历 简述 突出业绩 未来规划 优劣势分析 以上部分由个人填写后提报HRBP HRBP意见 直接上级意见 城市经理意见 M0提名汇总表 员工ID 姓名 所在部门 职务 职级 入职日期 年龄 提名原因简述 M0竞聘评分表 述职日期:2019年_____月_______日 评委姓名: 竞聘评分规则概述:价值观是底线,业绩、能力、潜力评估是必要条件。能力维度和潜力维度4个评分项目总均分高于3分,单项分数3分以上的大于2项,分值相同情 况下择优录取。 述职人信息 序号 述职人姓名 入职时间 竞聘述职评价 能力维度 潜力维度 价值观 近3个月绩效 新人辅导能 分享、表达 自我发展意 学习能 和业绩排名 力 能力 愿 力 是否符合优先 条件 建议和评价 1 2 3 4 5 评分规则 序号 一 二 三 述职评估维度 具体要求 是否符合价值观 价值观是底线,选项: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如绩效考核已上线,以近3个月绩效考核分数为准,≥3分为符合标准。 新人辅导能力 能独立完成新人辅导,有效促进新人的成长,提升新人留存率。能配合主管带领2-3人小组。 分数标准:全方面超出预期,有明显优于他人的成果——5分;部分超出预期,有过人之处——4分;基本符合预期——3分;不满足预期— —2分或以下(0.5分为一刻度) 能提炼总结自己的经验、成果,并向他人分享。在团队内,配合主管营造气氛,传递正能量。 分享、表达能力 分数标准:全方面超出预期,有明显优于他人的成果——5分;部分超出预期,有过人之处——4分;基本符合预期——3分;不满足预期— —2分或以下(0.5分为一刻度) 四 自我发展意愿 五 学习能力 有意承担更大的责任,即使是在收入并不一定即时增长的情况下,仍然有向基层管理者发展的意愿。 分数标准:意愿非常强烈——5分;意愿强烈——4分;有意愿——3分;无明显意愿或不坚定——2分或以下(0.5分为一刻度) 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并能快速掌握,转化为工作能力。能带动团队学习氛围。 分数标准:全面超出预期——5分;部分超出预期——4分;基本符合预期——3分;不符合——2分或以下(0.5分为一刻度) 六 是否符合优先条 选项:是√、否× 件 优先条件包括,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重大项目,有轮岗经验,有充当业务救火队经验,有跨区交流分享经验等。 M0 IDP发展计划 日期:2019/X/XX 部门名称(填至四级部门) 职务 员工姓名 导师姓名 直接上级&HRBP 个人总结与反思 优势总结 短板反思 直属上级面谈反馈建议 沟通人:直接上级+HRBP 沟通纪要 总体建议 发挥优势 改进不足 类别 项目 行动计划及执行情况 视为项目完成的最低标准 内容 1. 阅读一本书:《时间管理》《这是你的船》《好好说话》 《没有任何借口》等; 阅读计划 2. 在一个月内读完,积极思考与实际工作场景的关联,并尝 读书心得 试落地。提交Word版读书心得,并在述职时进行分享; 3. 读书总结提交给:直接主管、HRBP 通用型 4个计划 1. 将自己的经验、技巧总结成文字版本(Word/PPT); 分享计划 2. 在城市端做一次团队分享(覆盖人数不少于5人); 3. 反馈分享照片、覆盖人员名单(交直接主管、HRBP) 分享主题及内容 1. 提交述职PPT,内容包括业绩表现、M0职责体现及个人成 附述职PPT和述职 述职计划 长; 收获 2. 参加城市端组织的述职会议,并进行岗位述职 1. 主动承担带新人的责任; 教练辅导 2. 按照新人培训的要求对新人进行辅导; 计划 3. 帮助新人破蛋 其他针对性计划 我的收获与反思 导师每周对M0进行过程检查与辅导,M0培养情况作为主管、城市经理工作述职必要汇报内容之一。 新人姓名: 岗位: 导师评语 完成日期 M1竞聘评分表 述职日期:2019年_____月_______日 评委姓名: 竞聘评分规则概述:价值观是底线,业绩和好干部标准是必要条件。好干部标准总均分高于3分,单项分数3分以上的大于半数,分值相同情况下择优录取。 述职人信息 好干部标准 自我鼓励 序号 述职人姓名 入职时间 价值观 2 3 4 5 评分规则 一 二 三 述职评估维度 具体要求 价值观是底线,选项: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如绩 是否符合价值观 效考核已上线,以近3个月绩效考核分数为准,≥3分为符 合标准。 好干部标准 小组管理 服从安排 勇于决策 执行标准 认同业务规划,高效执 能够以身作则,按照标 有主人翁意识,在面对 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 敢于决策,勇于担当, 行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 目标明确,能带领小组 准流程进行操作,并对 艰苦的创业环境时能自 对自己的工作职责、结 能独立对职责内的常规 近3个月绩效 ,能制定个人和小组工 明确分工,定计划,并 小组成员进行详细的指 我鼓励,保持积极乐观 果负责。愿意投入额外 问题进行决策。遇到例 作计划。具有成本和收 在工作中进行指导、考 示或给予示范,告诉他 的心态、饱满的工作热 时间在工作上,不以困 外事项或突发事件时, 益意识,清楚所负责业 核、监督、组织复盘等 人如何完成某项任务的 情,愿意付出。 难为借口降低工作质量 及时寻求和借助他人力 务中所需的各项支出和 。 具体方法,保证工作效 。 量。 收入。 率和质量。 1 序号 经营意识 分数标准:全方面超出岗位预期,有明显优于他人的成果 ——5分;部分超出岗位预期,有过人之处——4分;基 本符合岗位预期——3分;不满足岗位预期——2分或以 下(0.5分为一刻度) 选项:是√、否× 是否符合优先条件 优先条件包括,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重大项目,有轮岗 经验,有充当业务救火队经验,有跨区交流分享经验等。 是否符合优先条件 建议和评价

7 页 409 浏览
立即下载
OD工具箱:BLM模型

OD工具箱:BLM模型

HRBP 工具箱:BLM 模型,值得你了解! 1BLM 模型是神马? BLM 模型(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一般翻译为“业务领先模型”,源自 IBM 一套完整的战略规划方法论,这套方法论是 IBM 在 2003 年研发的。 BLM 模型分为四部分,最上面是领导力,公司的转型和发展归根结底在内部是由企业 的领导力来驱动。最下面是企业价值观,这是底盘。 中间的两部分被称为战略和执行,好的战略设计,还要有非常强的执行,没有好的执行, 再好的战略也会落空。 补充两个概念,一什么是方法论,二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 2 什么是方法论和战略规划? 方法论就是将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之后形成的一套可以重复使用的框架和逻辑。小到问 题解决的办法,大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只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被验证的、被证明成功的 思考方法都可以成为方法论。 战略规划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一个环节,战略管理则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部环节。涉 及企业整体和企业各个部门的目标设定、战略步骤的设计、实施、评价、绩效评估等等。 好的战略管理,除了战略规划,还有基于预算制度的目标设置、资源分配,清晰而严格 的绩效管理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华为为何引入 BLM 模型 2005 年,华为销服体系和 IBM 合作领导力项目的时候,华为发现 IBM 的 BLM 工具可 以弥补业务部门战略落地的缺失,促进业务和人力资源战略的有效连接,于是将 BLM 模型 引入到研发并推广。 也就是说,华为引进 BLM 模型,有两个目的: 一保证业务部门的战略从制定到落地。BLM 核心在于战略制定后要通过组织、人才、 氛围来支撑战略的成功。 要保证战略执行,组织是否有效匹配战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否匹配战略需求?文化 和氛围方面是否支撑战略?也包括激励是否能有效促进战略的实施? 二如何保证人力资源与业务紧密关联。以前华为制定战略的时候,人力资源是不被邀请 的。唯一参与的是,有时候在业务战略里需要补充 1-2 页人力资源规划,也就是说,HR 来 填个空就行了。 现在运用 BLM 模型之后,在战略执行环节,HRBP 是引导员,成为主力。比如业务部 门做 80X 规划的时候,就有业务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两个部分,并形成了例行的机制,在 各部门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和业务管理不再是割裂的两张皮。HR 不再是可有可无。 4BLM 模型八个方面 BLM 认为企业战略的制订和执行部分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战略意图、市场洞察、创 新焦点、业务设计、关键任务、氛围与文化、人才和正式组织等。 第一,战略意图。好的战略规划,起始于好的战略意图的陈述和战略目标的表达,这是 战略规划的第一步。 第二,市场洞察。市场洞察力决定了战略思考的深度,其目的是为了清晰地知道未来的 机遇和企业可能碰到的挑战与风险,理解和解释市场上正在发生着什么,以及对公司未来的 影响。 第三,创新焦点。把创新作为战略思考的焦点,其目的是为了捕获更多的思路和经验。 好的创新体系是企业与市场进行同步的探索和实验,而不是独立于市场之外的闭门造车。 第四,业务设计。战略思考要归结到业务设计中。即要判断如何利用企业内部现有的资 源,创造可持续的战略控制点。好的业务设计要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新的业务设计能否建 立在现有能力基础上;否则,能否获得所需要的新能力。 第五,关键任务。关键任务统领执行的细节,是联接战略与执行的轴线点,给出了执行 的关键任务事项和时间节点,并对企业的流程改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六,正式组织。执行的保障。在展开新业务的时候,一定要舍得投入人力和资源。同 时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系统以及考核的标准。否则执行的结果往往会大 打折扣。 第七,人才。人才要有相应的技能去完成战略的执行。包括技能的描述,以及获得、培 养、激励和保留人才的措施。 第八,氛围与文化。常见的管理风格包括强制式、身先士卒式、教练式和授权式,在知 识密集型经济时代,大多数成功转型的企业,最终都逐渐形成了开放、授权、共享的氛围和 文化。 5 什么战略意图? ——明确战略意图是战略思考的起点 战略意图指的是公司或者部门的方向和希望实现的目标,或者说想做成什么样的事,达 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通常战略意图可以是未来 3~5 年的描述,而战略目标应该是分年度的具体目标的陈述。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公司或者部门的战略意图是在三年以内成为某个行业里最领先的解 决方案提供商,那么在战略目标的陈述方面就应该给出具体的未来三年周期里的每一年的具 体战略目标。比如销售收入、市场份额、利润率、人均生产率等的指标,而这些指标一定要 符合 SMART 原则。 6 什么是市场洞察力? ——市场洞察力决定了战略思考的深度 市场洞察,指的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清楚的了解,不仅了解现状,还要试图预见未 来的发展。这包括: √客户需求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竞争者的状况,以及竞争者的动向 √技术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市场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发展 建立市场洞察力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清晰地知道未来的机遇和企业可能碰到的挑 战和风险,是要理解和解释市场上正在发生什么,以及这些发生的改变对公司来说意味着什 么。 7 什么是创新焦点? ——把创新作为战略思考的焦点 创新焦点是指如何在一个战略设计里,运用创新的方法捕捉更多创新的思路和经验,在 新的战略设计中,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差异化商业模式带来新的增值点。 通常做创新焦点思考的时候,以下几个问题有助于理清思路,找到创新的方向。 √ 新的业务设计能否抓住新的价值来源?这种价值来源是可持续的吗? √ 客户对自身业务优先级的变化,对业务设计会有怎么样的影响?有什么可替代的设 计可以满足下一轮的客户需求? 所以创新焦点最终解决的依旧是为客户、为市场创造价值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要使 企业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从市场和客户那里获得持续的价值。 8 什么是业务设计? ——战略思考要归结到业务设计 业务设计除了 PPT 里面的描述,通常一个好的业务设计,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 √新的业务设计能否建立在现有能力基础上? √如果不完全能够,又能否获得所要的新能力呢? 一个好的业务设计又要包含六个方面的要素,包括选择客户、价值主张、价值获取、活 动范围、价值持续增值和风险控制。这六个要素的陈述看似枯燥,实则包含了业务设计方面 堪称最佳实践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9 什么是价值主张? 价值主张就是公司、企业为客户传递什么样的独特价值,帮助实现什么样的价值,更清 楚地说就是要给市场和客户带来什么样的独特好处。每个企业的价值主张应该是独特的。 有人说这些词语太绕口,但这恰恰是西方商业环境和我们正在发展的商业环境很不一样 的地方,西方商业环境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学理论以及相关术语, 当我们与国际进行对接和交流的时候,了解这些术语,了解这些语汇背后的内涵确实是很有 必要的。 10 什么是关键任务? ——关键任务的设定统领着执行的细节。 关键任务给出了执行的关键任务事项和时间节点,并且对企业的流程改造、流程重建提 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关键任务中,涵盖以下几点重要的内容: √ 哪些行动是用来支持业务设计,尤其是价值主张实现的 √ 应该考虑哪些事项,将运营流程的设计和关键流程的改造包含在内 √ 关键任务是联接战略和执行的轴线点,是执行的其他部分的基础,应该设计一些年 度的或按季度的跟踪和衡量指标,以便于跟踪检查 对中国企业来讲,这里还要加上一条就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因为推进流程的改进和提升 与信息化的建设已经变得密不可分。 11 什么是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执行的组织保障 正式组织指的是为了确保关键任务和流程能够有效地推进和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 结构、管理制度、管理系统以及考核标准。其中包括: √ 组织和人员单位的规模、角色定位 √ 奖励和激励系统、评价系统 √ 人员的职业规划、技能要求 √ 活动的范围,物理位置等 国内企业倾向的一个做法是,在现有的组织体系之内,赋予不同的职能于某个已经存在 的组织,这样的安排在有些情况下是有效的,因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组织资源和人 力资源。 对于那些重要的尚待开发的业务以及战略性的举措,最好还是组织专门的组织机构,便 于非常聚焦地执行,也便于人员的培养和成长,同时也使组织能够在未来合理地评估战略推 进的效果。 12 什么是人才? ——人才要有相应的技能去完成战略的执行 人才是指重要岗位的人员要配备相应的技能,才能完成出色的业绩。当组织确定之后我 们要考虑的自然就是组织内的人才了。 要考虑的与人才相关的事项通常包含: √ 详细定义人才的需求,包括技能的描述、技能级别的分布、技能级别的比例以及数 量等 √ 计划如何获得人才 √ 如何培养人才 √ 如何激励人才 √ 如何留存人才 关于获得人才,有一个著名的 3B 法则。 第一个 B(build)自己去培养人才。 第二个 B(borrow)从外面借得人才,指通过与合作伙伴或者联盟单位的资源分享, 暂时取得具备某种技能的人力资源,项目型组织招聘的合同制员工就是这种类型。 第三个 B (buy),购买,比如高薪聘请技术和管理专才就是购买的一种方法。 13 什么氛围和文化? 氛围是指与企业战略执行相关的管理氛围,文化是员工默认的行为准则,这和企业价值 观有很大的关系。 企业的氛围往往和领导者的管理与领导风格有关,常见的有四种: √ 强制式:有点像专制时代的统治者,要求绝对服从。 √ 身先士卒式:你不行,我来干干给你看。 √ 教练式:启发和引导团队成员。 √ 授权式: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发挥。 管理风格没有绝对的对错,领导者要在不同的组织、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战略目标, 进行施治。只不过越来越多的员工喜欢教练式和授权式的领导,而大多成功转型的企业,最 终都逐渐形成了这种开放、授权、共享的氛围和文化。 -end-

15 页 448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 从小白到高手的八堂课与OD、TD、LD

HRBP 从小白到高手的八堂课与OD、TD、LD

HRBP 从小白到高手的八堂课 讲师:陈昌锦 等课程。 第七课 HRBP 该如何做 OD 、 TD 、 LD 目录 一、 HRBP 如何做组织诊断 二、 HRBP 如何做人才发展 三、 HRBP 如何做学习发展 一、 HRBP 如何做组织诊断 组织诊断优化过程 切入组 织达成 约定 明确方 案设计 模型 反馈结 论有效 闭环 收集信 息分析 根因 达成共识 逻辑优化 诊断目的:认清事实、 作出判断、协助改进 建模 3 大原则:以事实为 依据、严格的结构化、 以假设为导向 诊断团队:明确项目 组及团队运作方式; 梳理诊断组织特点与 状态;制定诊断规划 1 、信息收集 4 、验证 反馈改进 结论特征:开门见山; 不能作为解决对策的 就不是结论;讨论的 金字塔结构 2 、分析 3 、假设 诊断反馈:以对方能 理解的方法沟通反馈 解决方 案 优化辅导与评估:项 目里程碑跟进 团队诊断与辅导活动 组织气氛建设的核心是团队主管 组织气氛建设效果好坏取决于团队主管的团队管理能力的高低 • 新定位:帮助基层主管提升团队管理能力。通过团队诊断与辅导活动,向基层团队 • 关键目标:诊断与辅导相辅相成。     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服务,帮助基层团队提升业绩。 能够对目标团队建立全面深刻的认识。 能够给出合适的改进方法和改进行动。 能够推动团队主管有效开展改进行动。 能够结合事实数据引导主管改进管理。 团队诊断模型 影响团队工作能力的关键因素 员工能力 组织目标 明确愿景 态度管理 统一目标 工作管理 技能提升 文化氛围 工作氛围 技术积累 梯队建设 组织能力 员工关系 组织气氛 团队工作能力 成长管理 确定使命 团队诊断与辅导活动的关键流程 1 启动 2 了解团队 3 问卷调查 4 员工访谈 5 梳理与总结 6 分析与建议 7 诊断交流 关键节点 8 管理优化宣讲 会 9 改进跟踪  启动 • 目标 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激发团队主管重视和支持。 • 方式 1 、初步了解团队,找到团队的薄弱环节,并选择合适的启动切入点。 关键活动:针对团队主管的启动邮件。 2 、与团队主管初步交流,介绍问题切入点和改进计划,获取重视和支 持。 关键活动:与团队主管的启动交流会。  员工访谈 • 目标 获取团队的详细情况 • 方式 关键活动: 1 、制定访谈提纲和访谈问题 2 、实施访谈,注意挖掘问题背后的真实事实和数据。 获得深入答复的参考问题: 1 、问题是什么? 2 、具体表现是什么?具体事例或者数据是什么? 3 、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4 、改进建议  梳理与总结 • 目标 1 、获取团队员工关注的问题 2 、建立对团队的全景式认识,不仅仅是员工反馈出来的信息,还能发掘 隐含的信息。 • 方式 1 、梳理问题点。 2 、分门别类。 3 、原因型鱼骨图。 关键活动:输出员工访谈总结。  分析与建议 • 目标 1 、选择需要改进的关键问题。 2 、针对关键团队管理领域,制定改进思想和改进行动。 • 方式 分析工具:对策型鱼骨图 关键活动:输出团队诊断报告。 诊断报告关键内容: 1 、描述团队的整体情况,给出全景图。 2 、提供团队管理的改进建议。 3 、改进建议包括改进思路和改进行动。只有改进思路是不够的,还 要有可以落地执行的改进行动。  诊断交流 • 目标 1 、帮助基层主管改进工作方法,提供团队工作能力。 2 、通过与基层主管的交流,了解诊断分析的不足。 • 方式 关键活动:诊断交流 注意事项:真诚、尊重、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 管理优化宣讲会 • 目标 1 、向全体员工表达管理团队正视 不足、勇于改进、打造卓越团队的 积极意愿。 2 、向全体员工展示团队工作改进 思想与行动,进行公开承诺。 3 、引导、激发管理团队提升团队 管理的积极意愿,能够更主动更有 效的进行团队管理工作。 4 、引导、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团队 改进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 • 方式 1 、开场。 2 、介绍团队的优势与不足。 3 、解读团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 、倾听员工更深入的反馈。 5 、提出改进行动计划。 6 、倾听员工更深入的反馈。 7 、重复 3~6 ,直到全部问题和改进行动处理 完毕。 8 、总结。 团队诊断与辅助的关键能力 目标 能够基于比较离散的、不完备的信息,建立对团队的全面深入的认 识,并给出合适的工作进行指导。 关键能力 • 对团队管理思想和方法有深刻的理解。 • 有强的信息挖掘和搜集能力。 • 有强的抽象、归纳、分类能力。 二、 HRBP 如何做人才发展 方案实施流程 输入 公司的领导力模型 • 平时行为表现 • 业绩表现 •360 度评估 • 组织氛围调研 能力 高 • 人才盘点会议 • 上级评价 姓名 落 实 培 养 措 施 能力优势 3) 张三 所在单位 业绩 低 直接上级 HR 1) 2) 希望在一年 内提升的能 岗位实践( 70% )人际关系( 20% ) 力 晋升 导师制 / 辅导 1) 2) 对小王的盘点 低 (在 HRBP 协助下填写评价表,准 备人才盘点会议的资料) 职业期望 ( 3~4 年) 中 轮岗 项目锻炼 个人发展计划 ( IDP ) 学习模仿 培训( 10% ) 阅读 课堂培训 学习 中 高 实施步骤 4周 网上领导力测评 准备测评者和 评价者名单 实施网上测评 制定个人测评 报告 完善个人档案 3周 上级评价 根据 HRBP 提 供的工具表格 完成对下级的 评价 把下级放入九 格图,并进行 综合排序 对下级的职业 发展提供书面 建议 3周 周期为 1 年 人才盘点 实施人才培养 每位负责 人、 HRBP 、公 司领导讨论自己的 业务规划、人才状 况、人才培养建议 由直接上级对下 属人员进行 “发 展反馈” 由公司领导参加 的对总监的盘点 会议 对 20% 左右的高 潜力人才制定个 人发展计划 HRBP 协助业务 部门领导实施高 潜力人才的个人 发展计划 步骤一:实施网上领导力测评 1 、主要策略:公司领导力模型、通用文化价值观,实施 360 度评估 织氛围调查或 Q12 员工敬业度测评 完善干部履历表 2 、成果:个人测评报告 组 1.360 度测评报告样例—能力方 面 2. 360 度测评报告样例—组织氛围调 查 公平性 学习发展 合作信任 组织氛围调查结果示意 参与者自己的士气状况 下属人员的士气状况 公平性 学习发展 合作信任 3. 360 度测评报告样例—敬业 度 等级分类 敬业度调查 1 、我非常清楚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 2 、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 3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 4 、在过去的七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 5 、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 6 、部门有人鼓励我的发展。 7 、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 8 、部门的使命 / 目标使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   9 、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 10 、我在部门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 11 、过去的六个月内,部门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 12 、过去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12十分认同 比较认同 3.10 3.09 3一般 45不认同 极不认同 统计 3.20 3.67 3.61 3.24 2.93 3.70 3.68 3.24 3.81 3.98 4.00 3.84 2.88 3.02 3.28 3.31 3.20 3.77 3.69 3.35 2.67 3.22 3.19 2.88 3.64 3.54 3.85 3.84 3.65 3.56 3.34 3.10 3.62 3.68 3.36 3.01 3.53 3.46 3.05 3.22 3.55 3.59 3.50 3.12 3.47 3.61 3.43 3.00 3.69 3.54 3.18 3.12 3.07 3.81 3.76 3.56 3.32 3.28 3.21 2.87 2.75 3.23 2.90 2.89 3.67 3.53 3.44 3.36 3.13 3.02 4 、干部履历表示例 姓名 & 职衔 : 部门 照片 工作地点 个人信息 绩效信息 性别 : 09 年绩效成绩 : 籍贯 : 职级 : 带兵 整体表现 : 学历 / 专业: 发展人才 潜力: 激励团队 毕业院校 : 离职意向 布阵 可释放性 战略思维 四海为家性 商业意识 入职时间 : 直接上级 / 职级 : 职业发展 提效率 近三年主要的工作成就 2017-2019 期望的职业机会 塑造组织效能 时间 跨部门合作 灵活性 关注效率 鼓励创新 在本企业的工作经验 责任性 职业地图 起止时间 岗位名称 用一句话描述岗位职责和部门情况 理论知识 技能掌握 个人风格 专员 主管 经理 总监 副总裁 重视授权 鼓励冒险                                                                   工作标准 持续改进 追求卓越 激励性 急校为本 在本企业之前的工作经验   即使认可                                             团队协作 愿意贡献 互信合作 上一次评级时间: 组织层面的成果:组织领导力诊断报告和发展规划 组织领导力诊断报告和发展规划报告 1 、方法论 2 、我们的发现 • A 公司总体分析 • 领导力优势 • 领导力不足 • 分业务单元的分析 • 各自的领导优势 • 各自的领导力不足 3 、我们的建议 • 组织领导力发展建议 • 非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议 4 、下一步行劢方案 个人层面的成果:个人领导力测评报告  为每一位接受评估的干部提供一份《个人领导力测评报 告》,报告中包含 各项测评结果、发展建议、行劢计划模版等;  组织 “领导力测评报告解读”培训,辅导管理者更好 地解读测评报告,增进自我认知,制定行动计划。  整合内部培训资源,提供培训课程清单,供管理者后续 自行报名参加培训。 步骤二:上级评价 主要策略: 两级评价体系:总监对下级的评价;总经理对下级的评价 管理者是“下级评价和发展的” Owner , HRBP 是工具方法的支持者,先 综合个人经验、业绩、素质进行定性评价。再运用九格图方式,进行定 量评价 成果: 对总监及以下管理者的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人才盘点会议(步骤三)的所使用的资料 按照 HR 提供的模板,准备好 评价操作流程 子公司总经理 总监 总监 经理 总监 经理 总监 经理 经理 员 员 员 员 员 员 员 工 工 工 工 工 工 工 总经理负责完成对总监的 评价;总监负责完成对下 属经理的评价。同时进行! • 个人能力综合评价表 • 九格图 • 综合排序 根据连续四个季度的业绩 突出,其次看行为表现, 由部门负责进行推荐。 比 例为 10%~15% 。名 单确定后,由 HR 为每位 甄选出来的优秀员工完成 个人评价表和个人发展计 划表。 用到的评价工具 / 表格 对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表格, HRCOE 将提供《操作手册》 评价工具 1 :在 HR 协助下,上级管理者完成对下级的综合能力评价(见下表 ) 根据领导力模型:选 出最多三项优势,至 少 3 个待发展的素质 / 能力项 关键经历 主要成就 待发展的素质:用具 体行为描述出来。如: 关键决策时,优柔寡 断,喜欢把决策责任 推给上级 此表仅为示意 用到的评价工具 / 表格 能力素质、经验和知识水平 & 更高一 层岗位的要求 评价工具 2 :九格 图 业绩结果 / 达成岗位要求的程度 普通绩效 6 个月内新被提拔人 可提拔 在原岗位上发 展 不能被提拔 完成胜任者 杰出绩效者 员 提升绩效 现在需被提拔 (7) (8) (9) 发挥优势,提升绩 发挥优势,提升绩 发展其更高级的技 效( 4 ) 效( 5 ) 能( 6 ) 降职或辞退 发挥优势提升绩效 (1) (2) 经验丰富的“老鸟 ” (3) 用到的评价工具 / 表格 评价工具 3 :综合排 序 根据综合表现,所负责岗位重要 性,对下属人员进行综合排序: 1 、(姓名) 2 、(姓名 ) 3 、(姓名) 4 、(姓名) 5 、(姓 名) 6 、 7、 8、 9、 10 、 下属中谁离开让你最 难受? 用到的评价工具 / 表格 当 前 任 职 者 评价工具 4 :安排关键岗位的继任计 划 岗位名称 当前任职者姓名 现 在 可 以 接 替 者 岗位名称 岗位名称 岗位名称 岗位名称 岗位名称 岗位名称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Current Title) 姓名 (Current Title)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高潜力人才:来源于九格 图的 6 、 8 、 9 需 12 姓名 姓名 姓名 (职务) (职务) (职务) 姓名 ( 职务 ) 姓名(职务) 姓名 个 月 的 培 养 18-36 个 月 培 姓名 ( 职务 ) 姓名 (Current Title) (职务)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职务) (职务) (职务) (职务) 姓名 ( 职务 ) 注意:盘点有多少个 open 的关键岗位?关键岗位有没有内部继任者?(如果没有)启动外部招 聘 姓名 (职务) 姓名 (职务) 步骤三:人才盘点会议 主要策略: 与公司领导、 HR 专家讨论每位下属的业绩、能力表现, 以及“发展 、激励和保留策略” 商讨关键岗位上的后备人选 制定下属的发展计划 成果: 确定评价的最终结果 确定关键岗位的继任计划 确定关键人才的发展计划(给出要点) HRBP 根据盘点会议的要点,制定详细的个人发展计划 人才盘点会议讨论的要点:对人才的绩效、关键岗位的继 任计划、关键人才发展、关键岗位的招聘、以及对关键人 才的晋升和激励进行深入讨论,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确保组织有正确的组织结构和出色的人才,以落实业务战 略,实现可持续成长。 它是对步骤二的评价结果的确认 关键岗位后备计划 关键人才激励 高潜人才晋升与培养 子项目一领导力测评数据是人员盘点的数据以人才要求为标准,对在岗人员及后备人员的数量 和质量进行盘点来源之一。 上级评定表 李四 …… …… …… …… 绩效 结果 / 达成岗位要求的程 度 领导力 张三 任职能力及 领导力评价 优 可培 难以 秀 养 接受 素质、经验和知识水 平 & 更高一层岗位的 要求 姓名 角色履行 评价 优 可培 难以 秀 养 接受 可提拔 在原岗位 上发展 不能被提 拔 确定培养人员名单 确定招聘计划 普通绩效 6 个月内新 完成胜任 杰出绩效 者 者 提升绩效 现在需被提 拔 被提拔人员 发挥优势, 发挥优势, 发展其更高 提升绩效 提升绩效 级的技能 降职或辞退 发挥优势提 经验丰富的 升绩效 “老鸟” 步骤四:实施个人发展计划 • 主要策略: 整合公司的发展资源(发展机会),并与素质 模型对应 把“钢用在刀刃上”,重点落实对高潜力人才 的培养 人才培养执行“ 271” 策略,不单纯依靠培训 • 成果: • 对所有参与本次评价的人员进行反馈,由其上级负责反馈, HR 支持 • 80% 的关键人才个人发展计划得到落实 对参与本次人才盘点的人员进行一对一反馈 HRCOE 提供《管理者反馈指南》 反馈对象: 10%~15% 的优秀员工,由 HR 和经理共同参与,以征求其发展 需求为目的 所有的经理:由其上级负责反馈 所有的总监:由其上级负责反馈 反馈原则: 以鼓励和发展为导向 反馈具体的行为和发展建议 听取其发展需求 (如果是高潜力人才)与确认个人发展行动计划 三、 HRBP 如何做学习与发展 学习与发展  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 不是单独发生在某个时刻的事件 当个人在拉伸或超出自己的“舒适”区域( comfort zones )时,发展才会发生  人际关系 20%  学习和发展主要通过 :  关键经历 (70%)  人际关系 (20%)  培训 / 教育 (10%) 培训 / 教育 10% 特殊经历 70% 组织将如何让人正确学习 关键经历 (70%) 最有效的发展是:分配给员工特定的角色,让其 “真枪实弹”地实践 职能和经营类的锻炼机会,比如: 前端岗位的锻炼机会,比如: 客服部门轮岗、新成立部门、把某 销售 个业务起死回生 市场 晋升机会: 经理 总监 业务负责人 特别机会: 项目经理 跨区域或跨业务的整 合角色 组织变革角色 组织将如何让人正确学习 人际关系 (20%) 通过他人的反馈,或对他人的模仿,或者对他人的跟随,而发生的学习对个人成 长至关重要 导师制 领导他人 跨部门沟通 反馈辅导 团队合作 与新领导的合作 角色模仿 人才发展 360 度评估反馈 同级反馈 团队建设   培训 / 教育 (10%) 课堂教学和阅读是掌握知识、技能的最常用途径! 学历提升课程 领导力培训 培训计划 上网学习; e-learning 自行行培训 外部论坛 培养方案设计方法论之一:关键岗位管理人才发展方式 关键岗位的管理人才 适当的特质 和技能 + 学习计划 适当的经验 发展经验 • 为关键人群设计的领导力 的课程 • 渐进的工作范 围 • 业务管理课程 • 跨单位 / 职能 • 职能 / 工作显得专业课程 • 不同的业务状 况 = 适当的领导 能力 高绩效的未来管理人才 培养方案方法论之二:混合式学习模式 信息 基本信息 协作 专家网络 社区 常见问题 FAQ 政策和流程 案例分享和 最佳实践 工具与链接 案例分享和 最佳实践 新闻和文章 学习 通过指导习得 的经验 概念和学习 知识整合 在职锻炼 教室学习 行动学习 导师 挑战 教练 业务项目 轮岗 E-learning 模拟学习 新工作机会 谢谢

44 页 457 浏览
立即下载
【工具】HRBP绩效工作手册

【工具】HRBP绩效工作手册

绩效工作手册 一、目的........................................................2 二、基本原则.................................................2 三、绩效管理过程..........................................2 (一)绩效计划制定............................................2 1、绩效计划分类...................................................................................2 2、个人绩效计划制定流程..................................................................3 3、个人绩效管理方法..........................................................................4 4、岗位/个人 KPI 的来源.....................................................................4 5、个人绩效计划制定的方法..............................................................4 6、目标设定原则...................................................................................5 7、权重设定原则...................................................................................6 8、指标类型...........................................................................................6 9、考核方案模板示例..........................................................................6 (二)绩效辅导与实施........................................7 1、绩效辅导目的...................................................................................7 2、绩效辅导渠道...................................................................................8 3、绩效辅导的主要工作......................................................................8 4、针对性的绩效辅导方法..................................................................8 5、绩效辅导记录表..............................................................................9 (三)绩效考核评估.........................................10 1、考核评估流程................................................................................10 2、考核周期及考核时间....................................................................11 (四)绩效反馈与运用.....................................12 1、绩效申诉流程................................................................................12 2、绩效反馈面谈................................................................................13 3、绩效结果运用................................................................................14 四、员工试用期考核协议及打分表...................15 一、目的 1、通过绩效管理将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 起来,确保公司战略快速平稳地实现; 2、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良好的沟 通机制,增强部门凝聚力; 3、通过绩效管理提高部门负责人的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促进部 门快速发展; 4、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工作行为等进行客观评价,为员工薪资调整、职位 变动、培训与发展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基本原则 1、与公司发展方向相一致 将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绩效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推动公司和员工 的共同发展。 2、以提高员工绩效为导向 通过绩效管理帮助员工发现优缺点,找到进一步提升绩效的路径。 3、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指标的设定上,要针对不同的岗位性质,既要设计定量指标,也要设计定性 指标。 4、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充分发挥考核的效果,“三公”原则由始至终贯穿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 三、绩效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主要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与实施、绩效考核评估、绩效反馈 与运用四个阶段的工作,它是一个循环的工作流程,各自的主要工作事项如下 图: 绩效计划制定 • 确定绩效目标 • 根据绩效目标制订绩效计划 绩效辅导与实施 • 被考核者完成本职工作 • 各级考核者为被考核者提供指 导和帮助 • 各级考核者观察并记录被考核 者的工作表现及完成的工作业绩 绩效反馈与运用 • 告知被考核者考核结果对被考 核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 针对被考核者有待提高的内容 制订绩效改进计划 • 绩效奖金、升降任免 绩效考核评估 • 各级考核者根据被考核者的实 际工作表现对其展开评估 (一) 绩效计划制定 1、 绩效计划分类 分类 平台基础 关注要点 公司层面 部门层面 个人层面 BSC ( 平 衡 积 分 BSC ( 平 衡 积 分 部门目标分解 卡) 卡) 职责范围 关键结果领域 公司层面的业绩衡 部门层面的业绩衡 个人层面的业绩衡 量指标 量指标 量指标 结果运用 2、 目标分解 高管层长期激励 员工绩效奖金 目标分解 部门负责人评价 员工绩效奖金 员工绩效奖金 个人绩效计划制定流程 由员工直线上级根据员工工作职责及部门承担的指标制定员工月度重点工作计 划及相关考核指标,并就重点工作计划、考核指标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双方 应对工作绩效要求达成共识。 3、 个人绩效管理方法 类别 以结果为基础 以特质为基础 以行为为基础 对被考核者特质 工作过程; 进行评估 对行为进行评估 发展导向 全面,注重过程 容易片面, 相比评估难度大, 考核成本高,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不易比较 相对而言主观性大 技术/研发 行政、服务、支持 特点 直观、简单 容易操作, 优点 缺陷 比较客观 结果为导向的职位 范围 4、 销售、生产 岗位/个人 KPI 的来源 (1) 部门 KPI 分解 (2) 岗位关键职责 (3) 当期重点工作任务(计划) (4) 需要改进的绩效领域 5、 个人绩效计划制定的方法 (1) 鱼刺图法 确定关键绩效领域 KPA 设定考核标准 KPI 确定考核目标 定量、定义… 举例:招聘经理 (2) 行动计划分解法 举例: 采购部目标 1. 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单位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 4 %, 30 %的原材料采用国内的优质原材料。 主要行动计划: 选择主要的原材料 , 与现有供应商谈判,降低现有的采购价格 选择主要的原材料 , 寻找优质的新供应商,以此来降低采购价格 选择主要的原材料 , 以国内的优质原料替代部分国外进口原材料 降低 B 类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和成本 B 类原材料采购价格平均降低 20 % (成果性指标) 3 月份之前重新签订与供应商的采购合同 (过程性指标 ) 与 2 到 3 家新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建立合作关系并进入供货阶段(成果性指标) 4 月之前完成供应商评估阶段(过程性指标 ) 6 月之前进入供应商试制阶段(过程性指标 ) 8 月完成与这些供应商的合同签订(过程性指标 ) 以国内的优质原料替代部分的进口原料 国内原材料占总原材料的 30 %(成果性指标 ) 5 月之前完成总部对供应商的考察工作(过程性指标) 6、 目标设定原则 在制定考核方案时,应遵循以岗位职责为出发点,以部门目标为导向,通 过从部门目标落实到个人目标来实现考核方案的制定。 目标设定应遵循 SMART 原则: (1)S-Specific 具体化的:指目标必须明确,并清楚地用可执行的用语描 述员工需要实现的目标; (2)M-Measurable 可衡量的:指目标的确定应达到一定的准确程度;衡 量方法应是可信赖和数量化的,至少应该能够确定目标是否完成; (3)A-Attainable 可实现的:指目标值具有挑战性并且在员工付诸努力之 后可以达到; (4)R-Relevant 实际的的:指个人目标应当承接组织/部门的目标,而不 是凭个人兴趣而定; (5)T-Time-related 时效性的:目标的时效性是指在制定目标时应包含截 止期和各阶段任务完成时间表。 7、 权重设定原则 (1)关键绩效指标的总数目,建议一般不多于 10 个,业务部门最好不要 超过 12 个; (2)所有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之和为 100%; (3)单个指标或目标的权重最小不能小于 5%;最大值不能大于 30%;最 好是 5 的倍数(计算方便); (4)各指标或目标权重比例应该呈现明显差异,避免出现全部平均分配权 重比例的状况。 8、 指标类型 指标类型 定量评价法 定性评价法 定义 将绩效结果同事先设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 的方法,通常是达成结果的比率 将绩效结果同事先设定的工作标准(定性 描述)进行比较的方法,通常是结果或事 实与预期描述标准的比较 备注 1.通常定量指标要占 1/2~ 2/3 左右;定性指标占 1/3~ 1/2 左右 2.根据岗位工作性质的差 异,定量和定性指标之间的 比例可作适当调整 9、 考核方案模板示例 XX 绩效考核方案 姓名: 部门: 职位: 考核周期: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权重 业绩达成率 20 人均绩效业 KPI(关 绩 20 目标值 评价标准 —— —— —— —— 键绩效指 标) 开单率 —— —— KPI+KPA 考 核项目要求业 新增客户比 例 人员培训方 KPA(关 10 备注 案汇报 10 —— —— 绩指标不超 8 项(建议 5-8 10 —— —— —— —— —— —— 项) 键绩效事 件) 新员工入职 手册编写 内部人员培 管理目标 养 离职率 5 15 10 具体考核指标 由上下级制 —— —— 定,偏于管理 能力的提升 (二) 绩效辅导与实施 1、绩效辅导目的 (1)帮助员工获得成功; (2)确保尽可能有效的处理即将出现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 (3)帮助员工提高能力责任; (4)使员工改变工作行为,促使公司目标达成; (5)帮助员工加强某一特定领域的业绩表现; (6)认同员工良好的业绩,鼓励其良好的表现。 2、绩效辅导渠道 正式渠道 例会制度:定期的召开会议,提供一个直接沟通的机会。 书面报告:采用月度、季度、年度的方式,内容严谨准确, 便于保存,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意识的进行双向沟通 一对一面谈:讨论深入,因材施教,有利于建立融洽的上 下级关系。 非正式渠道 工作之中经常性肯定、鼓励、指导 • 电话/飞信/电子邮件 • 简短的碰头会 • 经常走动式地同员工聊天 工作之余的各种交流活动 • 午餐、咖啡时间的交流 • 联欢会、生日晚会等非正式团体活动 3、绩效辅导的主要工作 绩效辅导阶段特别强调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参与,强调管理者与员工形成绩效 伙伴关系,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上级须做的工作: (1)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 (2)了解员工所遇到的障碍; (3)帮助员工清除工作的障碍; (4)提供员工所需要的培训; (5)将员工的工作表现反馈给员工,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 4、针对性的绩效辅导方法 进步神速者 表现进步者 未尽全力者 表现退步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供更多工作及表现机会 适时给予正面鼓励及培训 给予更多授权及承担适当风险 协助制定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增加与上级联系的机会 适时公开肯定成就 了解员工长处及主要改善事项 适时回馈员工,提供必要教导与培训 强调期中检讨 增加更多工作相关任务 教导如何有效利用资源 尝试了解员工未尽全力的背景和原因 发掘过去成功之处或兴趣所在 尝试调整工作内容以符合个人需求 随时回馈,鼓励小成就 以非传统方式协助员工解决阶段性问题 发掘问题 增加期中审视与回馈 提供更多咨询与教导 注意员工行为 定期与上级沟通,报告进度与计划 5、绩效辅导记录表 绩效辅导记录表 部门: 员工姓名: 辅导时间: 一、工作进展回顾(进度回顾、分析好的方面与需改善的方面): 1、 2、 3、 二、工作行为反馈(沟通积极/消极行为、总结员工看法、提出建议): 1、 2、 3、 三、下阶段的行动计划(事项、责任人、时间、资源): 1、 2、 3、 (三) 绩效考核评估 1、考核评估流程 (1)员工自评 A、目的:促进被考核人对考核周期内的工作完成情况和能力展现情况进行回 顾、总结,对自身表现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制定改善计划。 B、被考核人进行自评打分,按照完成情况赋分。 (2)上级打分 A、目的:上级对被考核人在考核周期内的能力展现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 价,准确衡量被考核人的绩效。 B、评估打分: 根据面谈情况、被考核人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算出最终绩效得分。 (3)辅导面谈 A、目的:上级与被考核人进行面谈,就被考核人的工作完成情况和能力展现 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讨论制定改善计划,以提高员工绩效。 B、被考核人直属上级与被考核人就考核周期内的工作完成情况和能力展现情 况进行面谈。 2、考核周期及考核时间 考核一般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三种,具体考核时间如下表所示: 考核类别 考核时间 考核实施时间 考核结束时间 年度考核 1 月 1 日~12 月 31 1 月 10 日左右 1 月 25 日左右 日 季度考核 每个季度 下个季度第一个月的上旬 月度考核 每月 次月的前 5 天 (四) 绩效反馈与运用 1、绩效申诉流程 (1)提交申诉 被考核者有权利了解考核的成绩,如对考核结果不服,可以按照程序进行 申诉。 考核申诉有效期为绩效沟通结束后的一个星期之内。被考核者进行绩效考核 申诉时需填写《绩效考核申诉表》。 (2)申诉受理 员工直接上级的上级领导接到员工绩效考核申诉后,应向员工直接上级和 员工了解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如未得到合理解决则依次由部门 HRBP、集团人 力资源中心共同协商处理。 (3)申诉处理 A、上级领导在接到员工申述后,对员工申述内容进行调查,与员工直接领 导进行协调、沟通,并在 3 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不能协调的或无任何答复的, 上报部门 HRBP 处理。 B、部门 HRBP 处理在接到员工申述后,对员工申述内容进行调查,并在 3 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不能协调的或无任何答复的,上报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处理 C、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接到员工申述,应在 3 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接受的答 复,对于申述事项无客观事实依据,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述不予受理。在接受申述 后首先对员工申述内容进行调查,然后在 10 个工作日内进行最终裁决,明确 答复申述人最终裁决结果,同时对评估存在明显问题的员工经理,将进行评估 指导及相应处置。 绩效考核申诉表 申诉人 部门 职 位 考核者 申诉理由 申诉处理意 见 受理人签字: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2、绩效反馈面谈 绩效面谈主要是对员工在绩效周期内绩效目标、业绩表现、能力优势、需要 提升项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培训等内容进行正式的总结和沟通; 各级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应及时对被考核者绩效中未达到公司要求的内容进 行分析并制订出相应的改进计划,各级考核者应为被考核者提供绩效改进指导 和帮助,并跟踪其改进结果。绩效面谈需要记录并保存,部门 HRBP 对面谈情 况进行抽查。 绩效反馈面谈表 姓名: 职位: 部门: 考核者: 面谈日期: 年 月 日 面谈地点: 考核结果 面谈主要内容 绩效改进计划 改进事项 考核者签字 改进目标 被考核者签 字 措施 所需的支持 日期 3、绩效结果运用 员工考核结果作为其薪资调整、奖金发放、职务晋升或降职或辞退、人员培训 等的重要依据。 四、员工试用期考核协议及打分表 试用期员工考核协议 (备注:红色字体为需要填写的内容) 兹聘请 XXX 为公司 XXXXXXXX,负责公司 XXXXXXX 工作。为认真贯彻落 实公司工作计划,进一步强化岗位工作目标管理,特此施行此试用期绩效考核 办法。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明确甲乙双方劳动关系、工作目标及责任,特签 订此试用期绩效考核协议,以确保试用期绩效目标的完成, 并为决定新员工的 去留提供依据。 二、试用期期限 试用期自 2016 年 XX 月 XX 日至 2016 年 XX 月 XX 日止,共计三个月。 三、岗位职责 1、 …; 2、 …; 3、 …; 4、… 四、试用期工作目标及考核 下表为试用期考核表,总共 100 分,定性指标类和定量指标类各占 50 分, 其中: (1)定性指标包含合规、主人翁精神、正能量、目标达成能力、发现问题与解 决问题的能力五个方面,试用期结束由直接上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并列 举相关事例。 (2)定量指标指的是可以直接量化的并与本部门/本岗位的重点关注指标紧 密联系的考核项目。 (3)试用期绩效评估总分低于 80 分(不含)的,不予转正录用。 表一: 类别 项目/指标 权重 合规 10 主人翁精神 10 正能量 10 目标达成能力 10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定性指标 表二: 类别 定量 考核指标/工作目标 时间 评价标准 权重 1、… 入职第一周 … … 2、… 入职第二周 … … 3、… 入职第一个月 … … 指标 4、… 入职第二个月 … … 5、… 试用截止时间 … … 五、附则 作为劳动合同的补充附件,本文件随劳动合同签署,入职后一并生效。 六、签字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并理解以上全部内容,无任何疑问或异议,并接受其所规 定的任务指标和考核办法。 被考核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试用期员工( )考核打分表 试用期员工考核打分表由新员工的直接上级和部门 HRBP 共同打分完成, 总共 100 分,定性指标类和定量指标类各占 50 分,其中: (1)定性指标(表一)直接上级和 HRBP 打分各占 50%权重,直接上级需 对每一项列举示例,HRBP 结合上级评价及日常观察进行打分; (2)定量指标(表二)直接上级打分占 70%,HRBP 打分占 30%。评价标准 里如有考试、测评、报告等,在转正时需一并提交给部门 HRBP 核查,并作为 HRBP 打分的依据。 (3)最终得分由部门 HRBP 计算。 表一: 类 项目/指标 权重 直接上级打分(50%) HRBP 打分 别 分数 定 合规 10 主人翁精神 10 正能量 10 目标达成能力 10 发现问题与解 10 性 指 标 分数 具体事例 (50%) 决问题的能力 表二: 类 考核指标/工 别 作目标 时间 定 1、 入职第一周 量 2、 入职第二周 指 3、 入职第一个 标 评价标 权 直接上级打分 HRBP 打分 准 重 (70%) (30%) 月 4、 入职第二个 月 5、 试用截止时 间 得分情况计算: 定性指标项得分=(直接上级打分 50%+HRBP 打分 50%)=[ ]+[ ]=[ ] 定性指标项得分=(直接上级打分 70%+HRBP 打分 30%)=[ ]+[ ]=[ ] 总分=(定性指标项得分+定性指标项得分)= [ ] 签字: 直接上级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HRBP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员工签字 : 日期: 年 月 日

30 页 478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专业人士进阶知识图谱(上部分)

HRBP专业人士进阶知识图谱(上部分)

知识 图谱 HRBP 专业人士 进阶知识图谱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处于当今人才战略的前沿,是最近几年HR 领域增长最快的角色,在许多组织中也都代表着最关键的角色。 出色 的HRBP需要在战略和执行之间取得平衡。他们必须对团队正在努力解 决的业务挑战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够通过人才管理的视角重新定义这些 挑战,并提出好的问题同时设计创新的解决方案。 优秀的HRBP大有可为! 第一篇章 HRBP:从事务型到战略型 一. HRBP的四角色模型 长期/战略性 战略性合作伙伴 变革推动者 使人力资源系统和业务战略 保持了一致,并为企业设定 HR工作的优先级顺序 通过转型和使企业适应 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 来帮助企业 流程 戴维·尤里奇 人才 HR效率专家 员工支持者 通过设计和提供更有效的 人力资源系统,为企业 节省了成本 通过员工承诺与专业能力 确保了员工对企业的 高贡献度 日常/运营性 1. 四角色模型的演化 战略 HR HR 服 务 交 付 HR HR管理层 HR业务伙伴( HRBP) 业 务 伙 伴 专家中心( COE) 业务 共享服务中心( SSC) 集中化 分布式 员工/ 管理者 自助 服务 运营 管理者 员工 其它用户 二. IBM 的HR三支柱模型 共享服务中心 Shared Service Center 从:处理常规问题 到:处理HR交易 • 薪酬调整 • 员工查询 • 福利问题 • 其他 主要 关注 运营有效 关注 客户管理 客户亲密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 HR Business Partner 更多时间进行内部咨询 主要 人才 领导力 组织文化 绩效 能力 发现 Discover 关注 方案卓越至上 主要 专家中心 Center of Expertise 更多时间进行方案设计 2.1 IBM的HR三支柱的发展历程图 20世纪90年代初 2007年 • 专业能力评估 外包: 美国(2002年 (2001年) )EMEA( IBM共享服务中心 投 资 回 报 本地整合 (1992年前 ) 美国区域化 (1992年) 美国集中 (1995年) EMEA集中 (1998年) PBC 2001年 第Ⅱ阶段 WFS福利服 务中心 单流程 第Ⅲ阶段 第Ⅳ阶段 全国人力资源 HRSC人力资 共享服务中心 源问询 多流程 全球化 • 全球OM-单 一ATS(美洲 ,2008年) • 全球化系统 • 区域人力资源管理 • COE与人力资源合作伙伴 CV Wizard 2004年 第Ⅴ阶段 员工服务中 心整合 第Ⅵ阶段 转型外包 多职能部门 多公司 Learning@IBM 2004年 第Ⅶ阶段 全球化 全球政策,根据法 律规定进行本地调 整 能力整合 (2008年) 2005年 全球OM-单一 ATS(欧洲/亚太 ,2006-2007年 ) IDP 2002年 WWER 2002年 第Ⅰ阶段 共享服务的 前身 薪资规划 2003年)加拿 大和亚太地区 (2004年)将 亚太虚拟的 工作转给BTO 薪资与报销 客户 (2001年) 美国首个ATS ,关闭36个 CERIS系统 全球化 2005年&2006年 更加注重人力资源 战略与计划和政策 工作 • 第Ⅷ阶段 持续改进 区域和全球呼叫中 心 人力资源支出降低 近50% 全球整合的企业 资料来源:顾晓蓉. 实现企业全方位的人才管理. IBM全球企业咨询, 2010. 三. HRBP成熟度模型 等级 3.0 敏捷优化 绩 效 提 升 2.0 战略定位 1.0 混合模式 描述 采用业务驱动的方法和 流程 事务性工作被委派给其 他HR角色; 采用COE模型 特性 为业务目标制定做贡献 使战术工作与业务目标 保持一致 管理COE项目 战略协作薄弱 多面手角色,与业务部 主要专注于战术工作 门开展战略合作 战略协作薄弱 @2019 Gary A. Depaul. PhD 专注于 结果 专注于 解决方案 Adapted from the forthcoming book, HRBP3.0 3.1 三种型号的HRBP…… 项目 事务型HRBP 管理型HRBP 战略型HRBP 服务对象 某一个业务单元 若干个小业务单元,某一个较大的 业务单元 大规模业务单元、多个业务单元或 区域范围 人员多元化程度 人员结构单一 人员结构有一定多元化 人员结构多元化程度较高 服务对象职能 单一某项职能 2-3项职能合集 复杂的职能合集 工作方式 近一半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大 少量下属或助理,多半是独立事务 量的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 性工作者 要求 HR专员/主管 (熟悉某一模块即可) 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组织发展、变 更和整合 具备HR某几个模块专业知识的HR主 熟悉HR各个模块,对战略有理解 管/经理;或者业务转型过来 的HR经理/总监 3.2 不同 HRBP 工作时间分布的差异 传统模式 领先模式 战略 战略 规划 规划 咨询服务 转变 咨询服务 流程/合规 流程/合规 行政 行政 夹在人力资源部和业务部中间的可怜虫 为业务管理人员提供与人才管理方面的专 家协助,是战略人才管理的构建者 3.3 HRBP 进阶的三角模型 存在 价值 完成HR部门安排 的人事任务 to 给业务 创造价值 角色 定位 HR专家 to HR专家 问题解决者 业务 关联 弱关联 to 清晰了解业务部门 的目标和流程 目标 勇于 改变 固定的思维方式与 工作习惯 to 以客户为中心 随需应变 换位 思考 本位意识和模块思 维 to 积极寻求共识 乐于 融合 干预直线经理的人 事管理 to 把属于直线经理的 权力和责任还给他 们 态度 能力 业务 知识 了解较少 to 具备HR专业知识 了解业务运作 外部 视角 仅关注HR工作本 身 to 关注业务部门需要 HR做什么 to 以恰当的角度、深 度、频率了解业务 需求 有效 沟通 基本没有业务沟通 3.4 战略型 HRBP 的5角色模型 基础问题 • 可以为候选人提供多少 薪水? • 入职流程是什么?… • • 作; • 如何利用员工的数据来 解决战略问题? • 赢得员工的信任,协 • 如何改善员工体验?… 助其做好职业规划。 3 2 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业务 目标是什么? 为了帮助解 决业务问题,HRBP必须 对这些问题以及影响因素 有深入的了解; • • 5 有影响力且 善于讲故事 战略顾问 • 赢得业务管理者的信 任,为其提供战略协 进阶问题 1 具备较强的同理心; 数据驱动的 问题解决者 独立的意见者 4 • 在业务部门和人力部 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 通; • 在没有直接权限的情 值得信赖的 教练 • 在业务与公司人力资 源之间形成独立的观 点和发言权; • 主动支持关键战略计 况下,提升在人才方 划并塑造HRBP的方 对业务有好奇心; 面关键决策的影响力 向。 善于提出好问题,并对问 。 题进行整体思考。 3.5 麦肯锡:HRBP的进化 CHRO HR资源占用比例: % BP 提供战略性人才咨询,并将业务 战略转化为HR战略 COE 通过BP提供洞见,并对具有战 略重要性的领域给予支持 5% 5% 共享服务 执行HR产品中的行政和事务性 工作——专注于降低成本和标准 化任务 40% HR 专家库 把即将执行的任务进行细分和重要性排序—— 例如,紧急与否,需要团队还是个体——从而 合理地分配任务 50% 资料来源:麦肯锡 四. HRBP的角色与胜任素质 分析和预测 企业战略和 文化大使 业务部门的 HR咨询师 桥梁 咨询 建议和影响 员工管理 的政委 变革管理者 指导和促进 提供解决方案 全局观念 HRBP四大角色模型 HRBP的胜任素质 五. HR三支柱的运营关系 通过与业务进行沟通、调研,针对具体问题制订 合理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4 业务部门 1 HRBP 部门内部HR问题咨询,如业务部门的人员配置 、职业生涯等 3 2 标 准 化 服 务 6 HRSSC 5 1 无 帮法 助解 ;决 提的 供问 业题 务向 实 践 案 例寻 求 人 力 资 源 战 略 目 标 分 解 COE 传 统 行 政 性 咨 询 2 流程发起的两种情况: 1、业务部门发起 1 6 业务部门发起 HR 需求,如果是传统行政性咨询 ,则转到 SSC 为其解答 如果是部门性 HR 问题咨询,转到BP,解决不了 ,再转到 COE,最终由 HR SSC 具体执行 2、HR 主动发起 1 2 HR 战略目标,由 COE 制定与公司战略匹配的 BP 分解后,交由 SSC执行 提供公司通用类HR解决方案 HRCOE 第二篇章 HRBP 专业模型 一. STAR面试法 • 当时的情境是怎么样的? • 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 Situation 情境 • 事件的结果是什么? • 这一时间引发了什么问题和后果? • 事件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Result 结果 Task 目标 Action 行为 • 你当时的任务是什么? • 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 你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 你对当时的情况有何反应,心里怎 么想的? • 你采取了什么行为?实际上做了什 么或者说了什么? 1. 宝洁8大问 第一问 举例说明,你如何制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并且最终实现了它。 第二问 请举例说明你在一项团队活动中如何采取主动性,并且起到领导者的作用,最终获得你所希望 的结果。 第三问 请详细描述一个情景,在这个情景中你必须搜集相关信息,划定关键点,并且决定依照哪些步 骤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第四问 举例说明你是怎样用事实促使他人与你达成一致意见的。 第五问 举例证明你可以和他人合作,共同实现一个重要目标。 第六问 举例证明,你的一个创意曾经对一个项目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七问 请举例,你是怎样评估一种情况,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事情上从而获得你所期望的结果。 第八问 举例说明你怎样获得一种技能,并将其转化为实践。 2. 面试的步骤与安排 面试步骤 介绍 问题 时长 (分别为30/45/60分钟的面试) 采取的措施 2/5/7分钟 • • • • • 准时出现 询问候选人是否需要饮料、食物或者去洗手间 与候选人呈 90°而坐,而且尽量让候选人能看到门 介绍自己和团队 面试开始之前提前告知对方,自己需要记笔记 20/32/40分钟 • • • • • • • 用一个行为/经验性问题开场 提问! 保持面试的交谈(相视无言很尴尬的) 清晰表达你的问题,让应聘者知道你要的是什么 灵活应变,决定进一步探讨还是继续当下话题,或是换个主题 有时间意识 和应聘者互动(有眼神接触、点头等等) • • 谦逊(也要贯穿面试始终) 给出诚实的回答,让应聘者有代入感/团队感 • • 强调你喜欢在你的公司工作的原因 尽量突出在贵公司员工的技能和兴趣会怎样紧密联系、相得益彰(他 们要能够想象出在这里工作的样子) 感谢候选人付出的时间 候选人提问 5/5/8分钟 感谢和推荐 3/3/5分钟 • 二. 员工的价值创造流程 绩效产生过程 投入 知识经验 意愿、需要 与动机 专业技能 过程 产出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工 作 过 程 工 作 绩 效 绩效管理 薪酬激励 1. 10大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 简介 需求层次理论 由美国著名俄裔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是研究组织动机时应用最广泛的理论。 X理论和Y理论 是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工作激励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于1960 年代提出。其中Y理论又被称作人性本善理论。 双因素理论 也称作保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0年代末提出。 成就需要理论 又称作“三种需要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提出。 五因子工作特征理论 是美国学者理查德·哈克曼和雷格·奥尔德汉姆提出工作特征模型。 行为主义理论 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华生行为主义和桑代克的尝试学习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的一种新行为主义理论。 期望理论 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VIE)”,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 》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 公平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 例的主观比较感觉。 逆转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普特尔在1982年提出的逆转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总是存在两个状态相对立的动机,其中只有一 个动机被激活。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指的是任务本身的兴趣或愉悦带来的动机,这存在于个体内部而非依赖于任何外部力量的驱动。外在 动机指的是从事某个活动的行为是为了取得外部收入,这种动机常常与内在动机相抵触。 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成就 追求卓越的原因 自我实现 地位与尊重 心理需要 归属感与认同感 打卡的基础 安全感 基本需要 基本的生理需求 三. 人才识别:盘点九宫格 最优秀的5%员工 高 未 来 能 力 预 测 未 来 绩 效 A:计划职位提升或 特殊项目 C:发出警告、 进行指导、 安排不同职位 A: 明确能力发展重 点以提升整体能力 中 低 A+: •制定相应的职业 发展计划 •给予他们奖励 C-:淘汰这部分 人员 低 最差的5%员工 B:不动这部分 员工,管理他们 的薪资基于合理水 平 B:重点提升技能 中 绩效=现有能力的体现 高 3.1 京东员工分类:80%的钢加20%的金子 能 力 1. 能力一般,价值观不匹配,叫“废铁”。 强 铁锈 钢 2. 价值观非常匹配,能力不达标,叫“铁”。 金子 3. 能力和价值观都在80分到90分之间,叫“钢” 。 废铁 弱 4. 价值观匹配度极高,能力极强,叫“金子”。 铁 价值观 不匹配 匹配 能力:业绩、绩效,可以用分数衡量 价值观:不用分数点评,看匹配度 非常匹配 5. 能力非常强,价值观不匹配,叫“铁锈”。 3.2 阿里巴巴的双轨制员工分类 价值观评价 绩效评分标准 • • • • • • 3分:不合格——10% 3.25分:需要提高——10% 野狗 Performance • A档:标杆 • B档:合格 • C档:缺乏 好 明星 牛 绩 效 3.5分:符合预期——60% 狗 3.75分:部分超过预期——15% 小白兔 4分:持续一贯超出预期——10% 5分:杰出——5% 不好 不符合 Value 价值观 符合 3.3 Apple的成长管理矩阵 陡 峭 • 要关注两类人:处于陡峭的成长轨迹和 处于平稳的成长轨迹上的人。 • 以他们渴的方式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 而不是以你认为他们想要的方式。 • 要推动团队中所有人去实现卓越绩效; • 判断应该雇用和辞退怎样的人; • 当员工表现不好的时候,可能仅仅是老 成 长 轨 迹 板(你)的错误; • 了解每个人在某一时刻需要怎样的成长 轨迹,以及这是否与团队的需求和机会 相匹配。 平 稳 低 绩效 高 四. 人才培养:从整体学习到微学习 微学习(Micro-Learning) 整体学习(Macro-Learning) 我现在需要帮助。 我想学点新东西。 • • • • • • 2分钟以内 问题导向 通过提问进行搜索 视频、音频或图文 索引和可搜索 内容的质量和效果可以评价 • • • • • 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定义,概念,原则和实践 通过他人的经验进行学习 通过人们的交谈,从中学习 需要辅导和支持 内容是否有用并能有效解决我的问题? 讲师的教育背景和权威性如何? 音频、视频、文章、代码示例、工具模型 课程、体系、MOOCs、流程 资料来源:joshbersin 4.1 某公司员工18个月快速启动计划 • 直线经理对日常工作 • 所有大学生集中培训 • 对公司及其产品的简 • 单了解 对电脑技能和商业英 语的培训 • ; 高效演讲技能、项目 管理技能 正式入职前6个月 帮助员工学习与 发展的系统 集中学习 线上学习 进入公司后的6个月 基于KAS的360度培训模型 • 的辅导; 成人学习的解决方案 第13~18个月 导师计划 • K是知识(Knowledge),深层次的 • 根据自己职业发展的需要寻找 • • • 公司知识、文化、政策等; A是指态度(Attitude),使新员工 实现从学生到职业经理人的转变; S是指技能(Skill),包括怎么样用 英语进行商业文书协作。 高级经理成为自己的导师 导师不受部门与地域限制 五. 员工辅导:Growth模型 Goal 目标 1. 目标是什么? Honest & Compliance 诚实 & 遵守合规 Results & Responsibility 结果对照和岗位职责 因是什么?如何改进? 3. 是否展现了主人翁精神? Growth 模型 Teamwork 团队协作 2. 达成目标,为什么?未达成,原 Ownership 主人翁精神 4. 价值成果与目标的差距在哪里? 5. 什么行为体现了团队协作? 6. 员工行为是否诚实?是否合规? Worth 价值 5.1 员工4C辅导模型 高效运用 GROW模型 数据驱动的分析诊断 找到真正需要 改进的问题 Confirm 诊断确认 制定辅导计划 1. Confirm:诊断确认清楚辅导谁?辅导什么?为什么是 这些人以及这些领域?评价的标准和维度有哪些?怎样 辅导价值最大?影响最大?辅导的目标?辅导的成本? 什么时间辅导?等…… Coaching 实施辅导 2. Coaching:展开辅导对话,针对员工存在的问题引导 员工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思维方法。 3. Consensus:双方达成一致的观点、即将采取的行动计 划。如果没有达成任何共识的辅导,需要回到辅导流程 Change & Check 行为绩效改变 和检查反馈 每周回顾 持续关注改变并反馈 Consensus 达成共识 制定可执行的 计划并实施 建立敏捷的 目标管理体系 中重新审视问题的所在。 4. Change &Check:有改变代表有效果,如果员工的行 为没有改变也没有出现相应的结果,就需要返回检查辅 导的四个环节哪里出了问题。 5.2 6P检查法:有效诊断员工问题 1. Performance绩效:硬指标,比如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客户 Performan ce 拜访数据、单个客户的产出情况、ROI等等。是结果数据。 绩效 2. Productivity生产力:包括员工生产力、区域生产力、产品生产力、 Productivit y Plan 计划 生产力 客户生产力。涉及内外部的生产力评价。是结果数据。 3. Product产品:包括产品的细分市场,从产品涉及的领域本身出发 垂直思考,挖掘机会与增长点,关键产品优势增长领域。 6P 检查法 Promotion 推动 4. People人员:需要考虑人员的空岗率、满员状况、训练程度、意愿 、能力、士气、态度需求、执行力等等。 Product 产品 5. Promotion推动:经理对人员的激励、推动的频率力度是否足够? 搞清楚员工匹配的动力是否足够。 6. Plan计划:包括获取市场份额、产品研发等清晰的目标以及策略、 People 人员 员工的计划和一线经理的跟进计划。 5.3 教练与传授的差别 领导的 想法和认知 个体的 想法和发展 传授/指挥 教练/引导 领导者 分享和影响 个体 决策和发展 5.4 员工指导GROW 模型 Goal Reality Options Will 你想要的目标是什么? 被指导者希望能通过努力,在下一个季度实现30%的业 绩增长。 现状如何? 现状:所使用的工具过于陈旧,严重影响效率;自己过 于懒惰,学习时间过短。 有什么选项或者障碍? 参加一次外出学习; 更新现有的工具; 多与公司内部专家沟通学习。 形成行动计划 确定外出学习的主题和时间 确定沟通学习的对象,并预约好时间 5.5 员工辅导的五项关键能力 引导员工 自我认知的能力 员工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举例:“你认为你刚才的拜访做得怎么样?与专业拜访标准对照差距在哪里? 认同员工的能力 快速建立信任和理解 举例:“我看到你拜访的覆盖率非常高,超出平均标准!非常棒!你怎么做到的,可以分享一下 吗?你的拜访每次总能轻松达成拜访目标,真棒!有什么诀窍吗?” 辅导工具 运用的能力 运用工具提高辅导效率 举例:借助电脑、手机、iPad、PPT等等工具,有利于让员工看到自己绩效与行为的真实世界 ,尽可能让你的辅导可视化。 共同制定 清晰计划的能力 高效执行和改变的基础 举例:注意是共同而不是任何一方单方面制定计划,计划必须符合Smart原则,这需要双方坦 诚务实的沟通,最好提交纸质版计划或至少电子版计划。 激励能力 让辅导落地解决员工的动力问题 举例:“正如刚才分析的一样,如果客户增加10个,每个客户增长20万元销售,整体销售额就会 增加200万。这件事不难,我会在资源方面重点支持,你将在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动作呢?” 5.6 员工SBI反馈框架 Situation 情境 Behavior 行为 Impact 影响 + 在之前的客户会议上, 你既能分享我们的想法,又 能很好地听取他们的意见。 客户告诉我,他们认为我们 清楚地理解了他们的需求。 - 当你向我们的总监提出你的 建议时, 你提出了所有的问题,但却 把他的问题留到最后。 我注意到我们的总监似乎不 是很乐意等到最后。 六. 项目管理步骤 监控 1. 2. 3. 4. 启动 规划 执行 识别价值 明确目标 识别干系人 建立团队 1. 明确范围 2. 制定计划 3. 重大里程碑确 认 4. 识别风险 5. 项目活动分解 1. 有效监控 2. 质量控制实施 指导书 3. 分项目组运作 4. 管理变更 收尾 1. 项目总结 七. 解决问题的流程 问题 Q1: 你的业务向题(机会)是什么? Q2: 你的问题(机会)涉及的范国是什么? 目标 Q3: 问题(机会)的主要衡量指标是什么? Q4: 衡量指标的目标值是多少?现在完成了多少? 原因 Q5: 影响目标实现的业务关键环节是什么? Q6: 影响关键环节的根源因素是什么? 方案 Q7: 你的最佳解方案是什么? 风险 Q8: 方案可能的风险是什么?如何规避风险? 计划 Q9: 具体实施计划、里程碑和关键监控点是什么? 评估 Q10: 最终结果如何? 问题界定 原因分析 方案制定 计划实施

37 页 391 浏览
立即下载
华为高管给HRBP的一封信

华为高管给HRBP的一封信

华为高管-给 HR-P 的一封信 XX: 首先,我要向你致以谦意,对不起! 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但是在你看来可能恰恰相反。我骂得最多的人是你,最不领你的情, 天天把你呼来喝去,没有表扬过你一句话。有一个场景我依然记得,那天我粗暴地打断你与机关的例会, 让你立即跑到 H 公司去。我当时的脸色和语气肯定让你很不舒服。对不起! 你曾经与我探讨过,HRBP 在区域 BU 应该干什么?我的理解是,你如何干才能拿 A?给员工一个大的愿 景,一个清晰的使命和可以衡量的目标,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个问题回答不好,确实是我的问题,员 工的潜能也难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地区部中,有一件事大家很受启发,一个做支撑工作的员工在问同样 一个问题时,管理团队给出一个开玩笑式的回答:KPI 在全球排前三,就打 A。原来按照他讲的话,工作 太杂太乱,不知道干什么好,整天有人催他干这个干那个。自从有了这个“标准”之后,这位兄弟是“满 血复活向前冲”。 让优秀的人“升官发财”,这也是我很简单的愿望。我多么希望在我地区部的兄弟,个个都能够升职,可 以到其他地区部或机关做个关键岗位中高级干部。一般升了职,公司的薪酬待遇也会跟上来,钱也随之而 来。但是,在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框架下,如何让优秀的人可以“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 我们立意也不要太高。看一看我们这个岗位能干什么? 首先,要深入业务实践。机关各个行管曾给我派过多个支撑岗位员工,我都“挪”出他用了,一个被派去 做交付项目管理,一个被派去做销售项目概算预算。在区域没有“亲临一线”的说法,就是抡起胳膊自己 干,砍过一百棵树,就知道磨柴刀这一工序是多么重要了。 这次 H 公司的融合,与机关讨论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你最终呈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还是与本地员工坐在一起,分析个人和组织的得失,为每一个人解决实实在在的利益。我想,你应该骄傲, 在一场足以引起恶性事件中你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我很清楚这一点。没有 BU 主管、SDM、PM 等区域关 键岗位的经验,是无法理解组织和员工的“痛”的。 第二,要倾听,用心倾听。倾听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工具,销售是这样,HR 也是。这大半年来,我至少与二 三十个本地员工沟通过。 我始终相信高手在民间,关键在于他愿不愿意告诉我们。有时候,我自以为是地制定一套规则制度,以为 可以“为民请命”,实际上往往是“火上浇油”,没有理解员工或基层组织真正的困难和问题。 许多人以为本地化程度很低是本地员工能力较差,与好几个我们认为能力很强的骨干员工沟通之后,我发 现是华为中方员工根本不给人家机会,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一个中方新员工来到项目组马上就可以当 “头”,而一个已经干了三年的本地员工还是啥也不是。只有与最小颗粒作战单元的员工做过细致沟通, 我才真正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 第三,将心比心。我很反感那种“大义凌然”的 HR,把公司的政策背得滚瓜乱熟,但对员工是一种高高 在上资本家态度。一件事情,经过衡量,如果我自己也做不到、做不好,那么我就失去指责或指导别人的 权利了。 我们只有放下架子,不要以征服者的态度去反击员工的指责,与他们站在同一立场上,在公司的框架和流 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激励我们的员工。昨天你写的一个关于 SDM 主管邮件,让我特别感动。我觉得, 你是理解了那位主管彼时彼刻内心中最煎熬的那点痛,你做的是倾听、理解、抚慰和帮助。将心比心,我们 终究也有老去干不动的那一天! 第四,绿灯亮,红灯也要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多数情况下,HR 要做绿灯,告诉大家“大道”通向 哪里。有时候,也要做红灯,做规则的执行者,甚至要敢于当责做“恶人”。我们的规则都是透明的、公开 的,大家可以参与讨论的。我们待人处事的规则,要如同我办公室的门一样,为工作而随时开着,没有任 何一件事需要保留什么秘密的。正如,我写给你的这封信,也是可以公开的。 HR 的事情是探索不尽的,在区域这个岗位上,我愿意与你一起探索、分享和共勉。一首诗 The Road Not Taken,我很喜欢: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2 页 831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如何与业务共舞

HRBP如何与业务共舞

HRBP ,如何与业务共舞 HR Business Partner 迈向成功之路的实战解构 目录 CONTENTS HR BP 要做什么 ?— 角色定位 什么样的 HR BP 是最美的舞者?—从胜任力的角度解构 HR BP 的挑战—提升胜任力的五大门槛 HR 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HR BP 要做什么—角色定位 停止自我陶醉,走向舞台中央! HR BP 要做什么—角色定位 HR BP 要做什么—角色定位 HR BP 要做什么—角色定位 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如何做, 才能为业务部门创造价值? HR BP 要做什么—角色定位 HR BP 要做什么—角色定位 美国著名的人力资源专家 David Ulrich 在《人力资源最佳实务》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源 部门应扮演四种角色:战略伙伴、员工关系专家、 事务管理专家和变革助推剂。 什么样的 HR BP 是最美的舞者?—从胜任力的角度解 构 什么样的 HR BP 是最美的舞者?—从胜任力的角度解 构 研究表明, HR BP 的四种角色中,战略伙伴这一 终极目标带来的影响力是其他三项的三至四倍。 成功的 HR BP ,其角色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善 于用业务语言描述 HR 问题;善于结合 HR 专业知识与 业务知识来发现并解决企业内部问题;关注并支撑业务 绩效。 HR 经理人的胜任能力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然后 才是经验、动机和教育程度。 HR BP 的挑战—提升胜任力的五大门槛 HR BP 的挑战—提升胜任力的五大门槛 门槛一:非专业出身的 HR 胜任力之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提 升 HR BP 的挑战—提升胜任力的五大门槛 门槛二:专业出身的 HR 胜任力之商业知识的增强 HR BP 的挑战—提升胜任力的五大门槛 门槛三: HR 胜任力之变革管理能力的培养 HR BP 的挑战—提升胜任力的五大门槛 门槛四:将 HR 胜任力为管理效能 HR BP 的挑战—提升胜任力的五大门槛 门槛五: HR BP 的角色归属—— HR 部门还是业务部门?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式 1 找到 HR BP 胜任力鉴别 与培养的有效方法 2 5 借助 e-HR 为 HR BP 搭建高效 工作的平台 五大措施 强化商业意识,提高业务知识 提高和提升业务流程管理( BPM) 能力 3 4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1 式 1. 客户导向的 HR 模式 2. 讲求平衡的 HR 模式 华为公司采取了一种典型的 HR 平衡架构模式,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 HRMC) 、人力资源管理部和干部 处三个职能机构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1 式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1 式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1 式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1 式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1 式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1 式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1 式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根据发展阶段合理调整 HR BP 在组织架构中的设置模 1 式 起初联想在运营管理部 / 业务支持部建立 HRBP 人 员,他们向业务部门负责人汇报,结果 HRBP 人员对人力 资源部布置的工作不太积极,甚至会站在业务部门的角度, 对违背人力资源政策的业务部门开脱。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2 找到 HR BP 胜任力鉴别与培养的有效方法 Ⅰ Ⅱ Ⅲ Ⅳ 胜任力评估 胜任力解析 胜任力培养计划 胜任力培训 Ⅴ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2 找到 HR BP 胜任力鉴别与培养的有效方法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3 强化商业意识,提高业务知识 1. 强化 HR 管理人员的商业意识,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2. 以业务部门的项目为手段提高 HR 人员的业务 知识, 加强与业务部门的联系 3. 鼓励与 HR 人员参与业务部门运营例会,并在 HR 部门 内部定期交流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3 强化商业意识,提高业务知识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3 强化商业意识,提高业务知识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4 培养和提升业务流程管理( BMP) 能力 业务流程管理是一套整合企业各种业务环节的全面管理模式。业 务流程管理涵盖了包括企业员工、设备、应用系统等内容的优化 组合。通过 BPM ,企业能够实现跨应用、跨部门、跨合作伙伴 与客户的企业运作。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5 借助 E-HR 为 HR BP 搭建高效工作的平台 HRBP 如何舞出最美的动作?—胜任力提升的有效措 施 5 借助 E-HR 为 HR BP 搭建高效工作的平台 谢谢! THANKS

35 页 645 浏览
立即下载
201511-视界2——HRBP在发展中的角色与价值演变

201511-视界2——HRBP在发展中的角色与价值演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设立 HRBP 一职,那么 HRBP 的角色定位是什么?随着管理趋势的发展, HRBP 在企业中的价值是如何演变的? HRBP 在发展中的角色与价值演变 文/徐升华 昇华永信管理咨询有限创始人/ 首席顾问 香港浸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有14 年跨 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丰富的培训经验,创造性的提出 HRBP价值模型,著有《解密HRBP发展与体 系构建》一书 经常听到人力资源同行抱怨说:工作开展不顺利,公司对人力资源工作不重视,部门对人力资源工 作不认可,甚至员工也认为人力资源部在设置重重障碍限制员工的发展等。 在大多数企业中,人力资源部定位于服务部门,无法直接产生直观的有形价值,甚至还需要花费不 少企业资金预算。因此,人力资源部在企业中究竟应该怎样定位,以期获得各部门的认可,甚至是客户、 合作商和社会的认可,并创造其应有价值是值得每一个人力资源工作者和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认真 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最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HRBP,以业务伙伴的心态去解决人力资源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那么HRBP的魅力究竟为什么越来越大?人力资源“三支柱”结构化运营模式为什么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人 力资源“六大模块”功能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 历史往往是探索未来的一个支点,首先来回顾一下人力资源发展简史(如表1所示)。 表 1:人力资源发展简史 通过表1,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1)业务的发展变化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发展 变化,而非人力资源的发展变化反过来作用于业务的发展。这就给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一个明确的信 号,人力资源的价值在于促进组织业务的发展,因为自身的专业性是无法直接产生价值的; 2)一元化劳动力向多元化劳动力转型。劳动力从以往的单一贡献劳动价值到如今成为组织的合伙人, 除了提供劳动给组织创造价值以外,还参与组织的发展规划与组织价值分配; 3)人力资源管理者向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转型。明显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参与到组织 的发展当中来,成为组织发展价值的共创者。 基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传统的HR向当代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转型是一条实现人力资源管理 者价值创造的必由之路。 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一直以来都是人力资源从业者热衷于探讨的一个话题。基于笔者 14 年的实践经历,认为HRBP在组织中应该担当好以下六个角色(如图1所示): 图1:HRBP在组织中承担的六大角色 角色一:自我颠覆者 在明确HRBP在组织中要担当的角色之前,必须要认清一个前提,那就是:实现组织业务发展价值是 组织成员共同的使命。HRBP的一切活动必须围绕实现组织业务价值来展开。基于这一点,首先HRBP要扮演 一个自我颠覆者的角色。不能够用昨天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组织今天或者明天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应该 要用后天的技术和技能来解决今天组织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不能颠覆和迭代自身的技能,那么也就不能为组织的业务发展去创 造价值,自身也将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角色二与三:信用构建人和关系协调员 其次要成为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信用构建人和关系协调员。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组织资源相对不足 往往是导致组织中各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股东与员工之间发生矛盾的导火索。 作为一名有价值的HRBP,要能够在这些利益相关方之间做出平衡并化解其中的矛盾和冲突。以合作共赢 的指导思想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组织的和谐发展。 角色四:战略执行者 组织发展战略的执行不单是业务部门的职责,也是HRBP的职责。HRBP不能成为组织业务发展的旁观 者,而应当成为组织业务发展的加速器,以及组织业务发展战略的执行者。 角色五:能力打造匠 当在致力于化解和弥补组织中员工技能缺失的时候, HRBP要能够制定并实施一套可行的员工培养和 发展体系。在制定和实施这套体系的时候,依据组织业务的发展战略去打造和发展员工,使自己成为一 个能力打造匠,不但能够制定和实施整体的员工发展方案,而且还能够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员工发展 方案。 角色六:变革催化师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客户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总是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组织的业务要不断 满足客户要求和市场需求,就得不断更新技术去制造出更新换代的产品以满足客户或市场,这样组织才 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组织中的一员,HRBP 也要为了适应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去推动组织 的变革和创新,成为组织变革中的催化剂,加速组织的变革和创新,力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HRBP 的价值点 作为HRBP,在组织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价值的点在哪里?( 如图2所示) 图2:HRBP价值域 由图2不难看出,HRBP在组织中需要履行的职责和发展的技能。在组织不同的发展阶段中,HRBP需要 履行的职责会有相应的变化,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5项: 1.了解组织商业环境,在有关组织发展与人才发展的战略和战略执行上,贡献成熟的领导力; 2.服务内外部客户,在指导决策和提供前瞻方案时,提供来源于客户的有洞察效能的数据; 3.制定组织发展方略,在实施跨功能构建综合人才发展计划影响组织变革时,遵循决策层的指示和 领导层的建议; 4.运营HR管理体系,在解决问题时,无论情况多么复杂,都要寻找到问题的根源,迅速设计并执行 解决方案; 5.提升自身技能,在履行组织赋予的职能和本身的工作使命时,确保自身的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最后,在完成上述HRBP的职责,体现HRBP在组织中的价值上,每一位HRBP都应该掌握以下技能并具 备前瞻的商业视野。HRBP的胜任力要求和传统的HR的胜任力要求有很大不同。 在充分了解了HRBP的角色、职责和胜任力之后,得出一个关于HRBP价值体现的结论。很显然,一个专 业的、有价值的HRBP应当能够交付: 1)吸引最佳适合组织业务发展的人才; 2)发展战略和差异化的组织能力; 3)提升个人、团队和组织的绩效; 4)创建基于价值导向的组织文化; 5)提升HR功能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HRBP是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的体现,是应时代发展与市场要求的有效存在,在推动组织战 略发展的道路上,仍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 页 1180 浏览
立即下载
从IBM到阿里巴巴,优秀的HRBP是如何炼成的

从IBM到阿里巴巴,优秀的HRBP是如何炼成的

讲师介绍 老雷 CHO 互联网独角兽 20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历经IBM、阿里巴巴和第1车贷等,职业 经历从外企到民企,从传统到互联网,在企业的初创、发展、成熟 的各阶段、从A轮到D轮的互联网公司各阶段都有深刻的体验,对于 搭团队、落文化、变组织和建体系,更有独到的见解。 目录 目录 CONTENTS 01 HRBP角色定位 02 像业务一样思考 03 用HR专业找到突破口 04 如何与其他HR职能合作 05 HRBP的职业发展 06 思维比方法更重要 01 HRBP的角色定位 尤里奇 阿里 什么时候适合设HRBP HRBP应该做什么 1.1 HRBP叫做业务伙伴 1.2 尤里奇  尤里奇1997年提出HR三支柱模型,明确HRBP角色定位: 1、战略伙伴:在组织和人才战略、核心价值观传承方面推动战略的执行 2、解决方案集成者:集成COE的设计,形成业务导向的解决方案 3、HR流程执行者:推行HR流程,支持人员管理决策 4、变革推动者:扮演变革的催化剂角色 5、关系管理者:有效管理员工队伍关系 1.3 阿里巴巴  阿里:2004-2005年提出, 业务和战略原因,学习我党政委 (亮剑、历史的天空)  定位:上得厅堂(组织诊断、发现问题、专业能力、解决方案) 下得厨房(有温度、伴随成长、独立思考、说真话丑话)  角色:人的问题合作伙伴、人力资源开发者、企业与员工连接者、 企业文化传承者 1.4 什么时候需要设置BP?  什么时候适合设BP?规模、阶段、跨区域、组织类型  不设BP,也可以干好BP的工作  BP分层对接:上中下 1.5 HRBP应该做什么?  文化:宣导、执行、监督  组织变革:沟通  招聘:确定HC,面试,发OFFER  育:确定需求,主导计划、跟进改进结果 1.5 HRBP应该做什么?  用:定个人目标,盯过程,看结果;谁行谁不行  留:“千人千面”  氛围:触动人心、走心  流动:推动人才优化 02 像业务一样思考 业务思维,不是HR思维 如何做到懂业务 如何搞定业务老大 2.1 业务思维,不是HR思维 HR模块不是为了做而做 是为了解决业务的痛点、问题 是为了支持公司使命、战略和目标 2.2 如何做到懂业务?  参加业务会议  写会议纪要  和业务老大沟通:正式、非正式  HR各环节与业务老大一起,如面试、绩效面 谈、设计培训培养方式,等等 2.2 如何做到懂业务?  不断学习业务、产品等知识  作为小白用户,体验新产品  和业务部门在一起办公  跟销售一起跑市场等等 2.2 如何做到懂业务?  组织各种业务会议,包括战略共创会  深刻理解公司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 1-3年的战略  深刻理解各业务本质、价值链,我们给相关方提供 什么价值?  我们业务的长项、短板和差距 2.3 如何搞定业务老大? 1、你是否知道业务老大每天着急什么?关心什么?风格? 2、内因决定外因 3、独立思考,又相互影响 4、沟通、沟通、再沟通 2.3 如何搞定业务老大? 5、说别人听懂的话 6、做好互补 7、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8、每天每一件小事都让锻炼自己的不可或缺性 03 用HR专业寻找突破口 专业是基础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专业HR? 八大模块里HRBP怎么做 3.1 专业是基础  专业是HRBP做事的基础,没了基础就像 无源之水  如何判定是不是专业?掌握专业方法+看 到本质 3.2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专业的HR?  大厂历练  传帮带  应用新工具、方法  专业培训  各模块轮岗  资深HR老师 3.3 HR八大模块HRBP怎么做?  招聘管理  员工氛围  培训培养  企业文化  绩效管理  组织发展  薪酬激励  人才流动 3.3.1 五位一体的招聘体系  培训一线经理、老大必  高效协同的流程  渠道深耕细作  人才库 雇主品牌 是核心 须花时间找人  专业的招聘团队 3.3.1 五位一体的招聘体系  业务需求不清晰怎么办? 招聘 常见 问题  业务需求不合理怎么办?  业务希望候选人完美怎么办?  业务不会面试怎么办?  业务和HR判断候选人不一致怎么办? 3.3.1 五位一体的招聘体系  求才,公司卖点 招聘关键点  过程决定结果  HR要面试价值观  行为面试  犹豫的、没想清楚的坚决不用 3.3.1 五位一体的招聘体系 行为面试 理论基础:人的行为是一贯性的 目标:发现候选人是否具备岗位要求的能力 方法: 找到能证明该人选已在过去的工作中显示 那些能力的证据。 找出候选人过去做的,说的, 想的和感受的 发现候选人是怎样行事及动机 3.3.1 五位一体的招聘体系 行为面试问题举例 沟通 行为标准: 1、清晰和准确的陈述; 2、反应迅速和恰当; 3、用有组织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 面试问题——剥洋葱、打破砂锅问到底 1、讲一个与同事意见不同的例子,你是怎么处理的? 2、讲一个你被客户投诉的例子,你是怎么处理的? 3、讲一个你被主管误会的例子,你是怎么处理的? 3.3.2 培训培养  培训提升技能  培养加入管理者KPI,没有合格的下属就不能晋升  最优秀的人做讲师  自主研发课程(如真实案例+真实作业),外部实战课程  形式:共创式行动学习、经验萃取  跟进行为的改变 3.3.2 培训培养  培养提升思维、认知、格局,尤其是高管  看书:杂书  学习商业类:历史、现实等等  跨界学习如混沌大学  品质与心性:沙漠徒步等等  文化要培训培养 3.3.3 绩效管理  KPI还是OKR哪个好?  绩效管理闭循环  定目标:区分不开关键任务和日常工 作怎么办?中后台怎么定? 3.3.3 绩效管理  过程管理:以提升绩效为核心的辅导,不是秋 后算账  考核:价值观要考核(360度反馈+案例); 业务觉得下面人都好或不敢说不好怎么办? 3.3.3 绩效管理 价值观描述举例 开放 1分:为人处事简单直接,不情绪化、不抱怨 2分:表达不同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直言不讳 3分:自谦自省,多倾听少表达,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4分:有同理心,善于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考虑 5分:有理想和高远的目标追求,心胸宽广 3.3.4 薪酬激励  职级体系是基础  职级要与公司规模匹配  职级对应岗位体系,评价岗位和评价人不要对等  职级要求+能力模型,来匹配你的职级  很多高职位的不匹配怎么办? 3.3.4 薪酬激励  薪酬体系  很多人与薪酬体系不匹配怎么办?高的低的?  明确告知  薪酬结构:上中下 3.3.4 薪酬激励  期权  多或少都不好;给的时间也很重要  什么岗位要给?  可以对赌业绩 3.3.4 薪酬激励  激励  精神激励非常重要,甚至超过物质  90后靠“想做的事”驱动  勇敢说出:肯定和认可 3.3.5 员工氛围  闻味道  走心  文化是核心 3.3.6 企业文化  组织梳理愿景、使命、价值观,核心团队达成共识  形成通俗易懂的定义  CEO及CEO下一级自上而下以身作则践行  通过各种途径宣导:会议、文章、优秀员工、开除员工、团建等等  落地人力机制(选用育留) 3.3.6 企业文化  落地业务机制:如敬业(结果导向),通过建立PD(日报早会晚会) C(周总结分享)A业务机制强化价值观  落地形式:  节约每一分钱就是创业精神的落地方式;  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叫总就是开放的落地方式;  271末位淘汰制、分享文化就是敬业、结果导向的落地方式 3.3.7 OD  前中后台模式  阿米巴模式  组织变革:沟通是核心,层层沟通,各种沟通 3.3.7 OD  人才盘点:九宫格  组织诊断:六个盒子  271 3.3.7 OD  管理团队建设计划:选育用留流  接班人计划  轮岗 3.3.8 人才流动  主动“流”  不停的“流”  “逼着”业务老大优化人  271、人才盘点等等 04 HRBP与三支柱 HRBP和COE、SSC的分工 HR三支柱能力模型 4.1 HRBP与COE、SSC分工  基本的服务  “一站式”回答询问  与员工、经理自主服务  BU/地区的内部咨询  BU/地区的人力资源政策执行  BU/地区的招聘、骨干员工管理等  工作流程执行  处理招聘入职、保险福利、工资发放 等各种传统人力管理业务  运用标准模式来执行人力资源业务 运 作 效 率 服 务 人力资源 顾问团队BP 人力资源 服务团队SSC 客 户 满 意 企业战略 人力资源目标 协同与共享 发掘 设 计 最 适 方 案 人力资源 专业团队COE  全公司范围的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计划 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流程优化 4.2 HR三支柱能力模型 SSC 核心能力 客户第一 团队协作 目标导向 关注细节 服务 组织了解 业务敏感 分析与诊断 沟通与影响 突破性思维 适应变革 辅导 BP 战略思考 专业 COE 05 HRBP的职业发展 HRBP的晋升之路 初中高级HRBP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5.1 HRBP的晋升之路 专业能力 初级BP 熟练掌握1-2个 对业务有一定 专业模块 对各专业模块 中级BP 都有了解和掌 握 高级BP 对业务理解 的 了解 对业务有较深 的理解 对专业模块有 对业务有深刻 深刻理解,知 理解,理解业 道本质和要点 务本质 与业务老大 沟通 与业务老 大关系 交面 服务为主 交口 支持为主 交心 大概薪资 水平 年薪20W左 右 年薪2550W左右 支持+管理+ 年薪50W- 影响 100W 5.1 HRBP的晋升之路 高级HRBP 中级HRBP 初级HRBP 思维+心性 品质+价值观 专业知识+技能 5.1 HRBP的晋升之路 HRBP的晋升之路 建议多读书——融会贯通、领悟  经济:国富论、资本论  企业史:A∙钱德勒  战略:竞争战略、智能商业  管理:GE、稻盛和夫  哲学:曾国藩、王阳明  思想:孔孟、庄子 06 HRBP的思维 多说Why和How 适用的、实用的,才是专业的 深刻洞悉人性 06 HRBP的思维 06 HRBP的思维 06 HRBP的思维 最后的彩蛋 阿里巴巴政委体系摘要 阿里巴巴政委体系摘要 阿里巴巴政委体系摘要 阿里巴巴政委体系摘要 阿里巴巴政委体系摘要 赠给大家三句话 感谢观看

61 页 423 浏览
立即下载
某地产集团人力资源各模块工作组与HRBP工作权责划分明细

某地产集团人力资源各模块工作组与HRBP工作权责划分明细

集团人力资源各模块工作组与HRBP工作权责划分明细 序号 类别 1 2 工作事项 集团人力资源部 HRBP(带团队) 全年计划 集团总部招聘计划拟定及汇总其他分子公司 、事业部招聘计划。 所管辖部门招聘计划的提报及审核。 渠道管理 集团招聘渠道管理及各分(子)公司/事业部 招聘渠道采购审核,并向各公(子)公司/事 业部提供猎头渠道及政策支持。 无 ① 集团总部所有岗位;分(子)公司/事业 部副总监级(含)以上岗位,以及除物业、 资产管理事业部经理级以下其他岗位; 招聘 3 招聘岗位 4 面试录用 5 培训计划 ① 制定全集团并汇总各分(子)公司/事业 部年度培训计划; ②协助HRBP制定业务部门培训计划。 6 资源管理 集团培训资源管理及各分(子)公司/事业部 培训采购审核,并向各分(子)/事业部提供 资源支持 7 8 培训 培训需求调查/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实施 ① 分(子)公司/事业部经理级(含)及以下岗位; ② 协助集团招聘组与用人部门进一步沟通副总监级(含) 及以上待招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对标公司岗位等; ③ 协助集团招聘组做好新员工入职报到对接,以及对试用 期内新入职经理级(含)及以上岗位访谈及跟进。 所招聘岗位面试实施及录用审核 ① 制定所管辖部门年度培训计划; ②协助业务部门制定专业培训计划。 无 ① 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及评估方法; ②制定培训需求调查及评估问卷; ③ 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及评估结果。 ① 组织学员参与培训需求调查并进行评估; ②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及评估数据 汇总。 ① 集团总部所有人员培训实施; ②物 业及资产管理事业部经理级(含)以上通用 管理类培训实施; ① 按要求组织所管辖部门员工参加集团培训 ②负责所管辖部门 主管(含)级以下岗位通用管理类培训实施 ③ 协助业务部门组织实施专 业类培训 9 Elearning 基础人事管理(含入职、 离职、劳动合同、社保、 公积金、商业保险、人事 档案、合同备案等) 10 Elearning系统管理及课程更新维护 无 统一管理全集团 无 集团总部各部门的考勤管理,审核、抽查各 分(子)公司/事业部考勤相关工作 负责督促业务部门考勤人员按时提交排 特殊工时制申报 全集团工时申报 整理所管辖部门的申报资料(岗位说明 13 人员花名册管理 全集团人员花名册统筹及管理 所管辖部门离职人员名单的报备 14 工伤申报 全集团工伤资料的收集、申报 所管辖部门的沟通协调、安抚慰问 15 劳动关系管理 集团总部各部门劳动关系管理及执行,协助 HRBP相关工作 所管辖部门的劳动关系管理及执行 16 集体合同申报 负责申报和提交材料、对外沟通 17 组织架构及编制 参与集团总部组织架构、岗位编制的拟定, 并审核汇总各公(子)公司/事业部提报资料 组织变革及人才管理 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及人员盘点计划并组织实 施 11 12 考勤 员工关系 18 工资核算 19 人工成本预算 统筹工资核算及发放 集团总部人工成本预算并审核汇总各公(子 )公司/事业部提报资料 所提供所管辖部门职工代表名单 应用人力资源专业意见参与所管辖部门组织架构及 推动执行所管辖部门的人才发展计划及人 无 负责所管辖部门的人工成本费用预算 20 薪酬绩效 晋升/降职/转正/调动 ① 所管辖部门经理级(含)人员的晋升、降职、转正、调 集团总部人员沟通、协调及流程发起和跟进 动的前期沟通协调、审核及流程的发起和跟进; ,审核各公(子)公司/事业部提报经理级人 ②人员异动通知单及调动手续的办理; 员资料 ③ 副总监级以上人员的试用期自评报告的收集并提交集 团人资。 ① 集团总部各部门的沟通及方案编制并监督 实施,考核结果运用的最终审核 ① 参与拟定业务部门绩效考核细则并监督实施; ② 审核各 ② 绩效结果的收集整理及绩效申诉的处理; 公(子)公司/事业部绩效方案并监督实施; ③ 经理级(含)以下的结果运用审核。 ③ 绩效结果的运 用审核及绩效申诉处理。 21 绩效管理 22 薪酬方案及标准 统一拟定 23 EHR系统权限 所有权限 负责所管辖部门各岗位薪资福利的调研,并参与 开通所管辖部门的人员信息及薪资查阅权 块工作组与HRBP工作权责划分明细 HRBP(总部代表) 备注 所管辖部门招聘计划的提报及审核。 无 含物业BP ① 收集确认分(子)公司/事业部/用人部门提报 的招聘需求,并审核招聘人数、到岗时间、建议薪 酬等是否符合公司标准后提交集团招聘组; ② 协助集团招聘组与用人部门进一步沟通待招岗 位职责及任职要求、对标公司岗位等; ③ 协助集团招聘组做好新员工入职报到对接,以 及对试用期内新入职人员访谈及跟进。 ① 协助确认面试官并提交招聘组; ② 参与面试及录用审核 协助制定所管辖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及专业培训计 划。 无 含物业BP 组织所管辖部门学员参与培训需求调查并进行评估 。 ① 按要求组织所管辖部门员工参加集团培训②协 助业务部门组织实施专业类培训 无 无 负责督促业务部门考勤人员按时提交排班表 整理所管辖部门的申报资料(岗位说明书) 所管辖部门离职人员名单的报备 所管辖部门的沟通协调、安抚慰问 所管辖部门的劳动关系管理及执行 所提供所管辖部门职工代表名单 应用人力资源专业意见参与所管辖部门组织架构及岗位编制的拟定 推动执行所管辖部门的人才发展计划及人员盘点 无 负责所管辖部门的人工成本费用预算 ① 所管辖部门人员的晋升、降职、转正、调动的 前期沟通协调及审核,审批流程由薪酬组统一发起 ; ②经理级(含)以上人员的试用期自评报告的收集 、提交。 参与拟定业务部门绩效考核细则并监督实施; ② 绩效结果的收集整理及绩效申诉的处理; ③ 经理级(含)以下的结果运用审核。 负责所管辖部门各岗位薪资福利的调研,并参与薪资拟定。 开通所管辖部门的人员信息及薪资查阅权限。

2 页 642 浏览
立即下载
HRBP的修炼之路-西部大区-吕超

HRBP的修炼之路-西部大区-吕超

HRBP 经验分 享 西部大区 吕超 2020-12 如何做好自 身定位? • BP 的定位 太 笼统,需 进 一步细化 HRBP 的实操困 惑 需要哪些独 做哪些事体 现自身价值? • 帮助业务成 功才能体现 BP 的 价 值 怎样与业务 部门沟通? • 沟通的难度 和深度相比 以往大大增 加 特的思维方 式? • 从专业管理 角度出发的 思维不被业 务部门接受 需要具备哪 些素质与技 能? • 对其他专业 知识的欠缺 阻碍正常工 作的开展 2 如何做好 HRBP ? 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探索之中——外求无法 需以双脚走出一条路,在实践中领悟、总结和积累 获取最真实、最深切的认识,总结原汁原味的经验教训 这注定是一条非凡之路! 目 录 CONTENTS 01/ 角色定位和转变 02/ HRBP 的工作路径 03/ HRBP 的自身修炼 4 1.HRBP 的定位 - 支持核心业 务 经营指标 核心业务 了解业务,与业务互动 组织变革的代言人 经营指标的支撑 组织变革 业务部门支持 企业文化与形象 制度流程和体系搭建 人力资源战略计划 具有竞争力薪酬 员工培训和发展 员工关系 绩效管理 员工满意度 人均效能 劳资关系 员工关系的专家 人事管理的专家 提高效益,提高满意度 从被动到主动 日常管理和运作 提高人力资源的专业能力 5 2. 迈向业务伙伴角色转变 -HRBP 的特 点 HRBP 经理人的胜任能力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然后才是经验、动机和教育程度 关注并支撑业务绩效 善于用业务语言描述 HR 问题 善于结合 HR 专业知识与业务知识来发现并解决企业内部问题 6 3.HRBP 考评体系 - 中梁 VS 旭辉 ⚫ 中梁和旭辉的 HRBP 考核都基于人力和业务视角,而旭辉将条线排名纳入了 考评 HR 关键事 项 人力( 50% ) 优秀实践 HRBP 绩效考评 业务 ( 50% ) 中梁 工作满意度 V S 旭辉 7 4. 迈向业务伙伴角色转变 - 从零开始的无极限成 长 ⚫ 懂战略、懂业务、更懂 HR 业务,处事圆融, 游刃有余 崭新的视野和感受  战略和业务的理解  产生有价值的观点 人和事的扩展 与业务跳好“双人舞”  跨越业务语言障碍  了解业务目标和进展  拉通业务的逻辑  高层基层的上挤下 压  纷繁复杂的事项 前所未有的思维转变  从我出发→从他出发  从现象到根因,再到 HR 解决方案 偏科到全面的转变 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实现与业务部门的共赢 8 目 录 CONTENTS 01/ 角色定位和转变 02/ HRBP 的工作路径 03/ HRBP 的自身修炼 9 HRBP 的工作路 径 ⚫ 围绕人才建设和和业务提升展开,以西部联盟一中心 为例 2019 年末,西部联盟一中心面临两大问题:核心岗位到岗率不足,组织能力偏弱;业务条线排名普遍靠 后, 条线管控能力不足 联盟一管理中心 组织 川东北 核心 岗位到 岗率 75% 川蓉 86.67% 陕中 86.67% 联盟一 2019 年末核心岗位到岗 率 关中 87.5% 条线 年度排名 营销 12 运营 6 工程 10 客服 13 成本 4 招采 10 精装 7 联盟一 2019 年度各条线排 名 10 1.HRBP 的工作路径 - 明确业务期望并进行匹 配 ⚫ 人才队伍的管理 思路 核心岗位 到岗率 核心岗位到岗情况 核心员工的 识别和提升 后备干部 的培养 识别组织中表现 优异的员工 B 角储 备 给予激励 招聘 调配 下一步 计划 关键岗位能力提升计划 进实 施、评 估 赋能提 新栋梁 升 培养 跟 11 2.HRBP 的工作路径 - 明确业务期望并进行匹 配 ⚫ 人才队伍的管理 - 西部联盟一实例:补齐调结构→向下 输送 补齐调结构 • 联盟核心岗位调整 8 人, 到岗率 100% • 区域公司核心岗位调整 27 人 • 储备池建设,人才梯队 向下输送 • 截 至 2020 年 11 月 底, 联盟中心向区域 公司输 送核心岗位 11 人 • 区域核心岗位到岗率达 90% 以上 搭建 遵循先人后事原则,围绕“源、库、池、模、流”,参照高素质经营人才 3.0 模 型 讲管理格局,重核心团队,优系统机制,完善组织,打造高素质经营团队 12 3.HRBP 的工作路径 - 明确业务期望并进行匹配 ⚫ 组织氛围提升 - 感受中梁文化,加深认知 - 践行中梁文化,以行促效 - 知 学习 - 学习中梁文化,以学促 行- 活动 交流 践行 行 - 传播中梁文化,广而宣 之- 与员工打成一片,牵头多样化的员工活动,培养认同感,增强凝聚 力 13 4.HRBP 的工作路径 - 明确业务期望并进行匹 配 ⚫ 做好业务一把手的 副手 摸清业务领导意图 摸清意图是认领任务 的第一步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 能动性 抓好人事 找到合适的人 激励想干的人 重用胜任的人 撤换错误的人 协助团队建设 帮助业务一把手形 成团结的团队 帮助营造良好的工 作作风 重视文化建设 业务一把手的副手,不是代替业务去决策,而是提供咨询、建议、工具和方法, 帮助业务做出正确的决策 5.HRBP 的工作路径 - 跨越业务语言的障 碍 以共赢为目标,了解业务、提炼需求 意识层面 ⚫ 工作思维转变,变被动为主动,逐渐建立合作基础 - 信任 行动层面  参加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例会、活动  定期 / 不定期出差,协同拜访,了解业务工作流程  了解业务的特点、业务结构及所处的环境、背景 目标层面  提炼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深层次分析判定其需求本质,从而满足业 务需求  通过人力资源理念、工具、方法、制度等提升业务部门的业绩,成为其真 正的合作伙伴 15 6.HRBP 的工作路径 - 把头脑中的业务逻辑拉 通 菜鸟阶段 ⚫ 对业务知识有普及性认 知,零散,知其一不知其二 ⚫ 跟不上业务部门的思 路, 不能和业务部门深入探讨 高级阶段 ⚫ 能够找到业务问题的 原始根源 ⚫ 能理清业务前后端的 逻辑关系,形成端到端的 业务 逻辑流 业务 突破业务瓶颈,是辨别 HRBP 是否成功的关键因 子 16 7.HRBP 的工作路径 - 对业务目标及其进展了然于 胸 掌握业务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明确他们的人力资源需求 掌握业务目标 和短期进展 HR 工作怎样 与业务目标相 匹配 与业务部门讨 论下一步举措 人力资源工作与业务共同发展,才能更深层次地影响业 务 17 8.HRBP 的工作路径 - 有目标、高效、有价值的沟 通 HRBP 不是在沟通,就是在去沟通的路 上 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从对方 能在其中有所收获的角度来考 虑问题,提出问题 态度比内容更重要,人一般会 先接受对方的态度再接受对方 说的内容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以 说服对方为目的 有目标 高效 有价值 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把杯 子清空,倾听对方所说的内容 相互尊重,双赢观念,沟通是 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而不是 一边倒的过程 能够当面沟通就不要电话沟 通, 能够电话沟通就不要邮件沟通 18 9. 工作成果展 现 ⚫ 截至 2020 年 10 月底,西部联盟一中心各区域公司核心岗位到岗率较 2019 年 末已有较大提 升;各业务条线的排名除工程外均有较大进步,其中成本、精装和营销已跻 身前三 联盟一管理中心 组织 川东北 核心 岗位到 岗率 86% 川蓉 85% 陕中 92% 关中 100% 注:川东北工程运营负责人已任命,达州事业部拟撤销;川蓉工程运营负责 人 已到岗,法务外招中;陕中平凉事业部负责人由白立文暂代 联盟一 2020 年 10 月底核心岗位到岗率 条线 2019 年 排名 2020 年 10 月 底 排名 营销 12 3 运营 6 4 工程 10 客服 13 12 (三季度) 6 成本 4 2 招采 10 7 精装 7 2 (三季度) 联盟一 2020 年 10 月底各条线排 名 19 目 录 CONTENTS 01/ 角色定位和转变 02/ HRBP 的工作路径 03/ HRBP 的自身修炼 20 1.HRBP 的自身修炼 - 从业务中领悟管理之 道 ⚫ 业务部门组织资源、激励人员、达成目标的能力对管理者有很高的要求,带 着学习的心态去参与,可以学习许多工作改进的方法 市场 业务部门 人财物 客户 流程 规则 业绩 HR 工作 改进 方法 既定时间 21 2.HRBP 的自身修炼 - 提升抗压能力,做好情绪管 理 ⚫ HRBP 的工作性质决定了 HRBP 要时刻面对突发事情不断的工作压力以及他 人动荡情绪的包围与冲击,保持稳定的心态与情绪,是 HRBP 的必修课 他人 情绪 突发 事件 HRBP 情绪的时刻感知、检测与调控 上下 挤压 自我肯定、内心自给自足和持 久和谐 灵活调整策略、节奏和氛围 精力 分配 22 3.HRBP 的自身修炼 - 坚持 HR 的原则 底线 ⚫ “ 坚守”定义为对原则问题自始至终的坚持,坚守原则才能与业务部门形成良性 循环 + HRBP 增强回路 服务 监控 业务部门 + 业绩输出 HRBP 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原则性,不能唯领导和业务部门是从,不仅服务于 业 务部门,更要监控业务部门 HRBP 的底线和原则就是不能违背公司的政策和规定,不允许任何的弄虚作假行 为, 维护公平公正的管理文化 23 4.HRBP 的自身修炼 - 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汲取智 慧 ⚫ “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需要到广大世界中汲取 智慧 能力 人脉可以拓展 HRBP 的能 延伸 力  不求回报地热心帮助他人 人脉的拓展 同行交流、善于结交朋  建立个人品牌,培养亲和力 友、打开视野 学习 学习 人力 的技 能 招聘、培训、干部管 理、薪酬绩效、员工 关系…… 基础能力 HRBP 业务及管 理 知识 业务的逻辑和进度、 学习 项目管理知识、组织 的管理  好的工作平台是建立人脉的最佳 机会  善于通过朋友结交朋友 必修课程 24

25 页 342 浏览
立即下载
6-HRBP入门-到底是怎样的HRBP

6-HRBP入门-到底是怎样的HRBP

HRBP 入门 —— 到底是怎样的 HRBP ? CONTENT S 1. 是什么? 2. 怎么来的? 3. 是干什么的? 4. 总结: 1 人 2 公司 3 层次 4 角色 引题 “ 真正的人力资源转型,将会进一步强化直线经理在打造组织 能力和人才队伍方面的责任。” 1. 是什么? 1 、 HR——HR 基础能力 HR 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知识和技能,这是 HR 的基础,这是 HR 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业务 部门老大他们所欠缺的,他希望你帮助他弥补的,这是 HR 的立身之本。 2 、 B—— 业务理解力 B 就是业务理解力,建议大家不要直接去做业务,也不要跟业务部门比拼业务的理解力。业 务理解力两个角度,硬的方面,需要你主动去了解业务部门的术语行话。而软的方面,叫琴 棋书画样样精通。 3 、 P—— 合作包容能力 P 是一个态度,也是合作包容的能力。提倡一种良性的冲突,业务部门,你如果一味得的讨 好它你没有价值,你一味的跟他对着干,你也存活不下去。 1. 是什么? 思维 方式 2. 怎么来的? 关注产出是什么?(三类客户) 在新经济中,胜利将来源于组织能力,包括速度、 响应性、敏捷性、学习能力和员工素质。 扩展学习:组织能力杨三角 HR 价值 HRBU 实践 四角色 三支柱 HRBP 理论(尤里奇) 2. 怎么来的? 2. 怎么来的?   在新经济中,胜利 将来源于组织能力, 包括速度、响应性、 敏捷性、学习能力和 员工素质。 —— 组织能力杨三 角 2. 怎么来的? 尤里奇还提出, HR 部门应当像企业一样运营。在这个“企业” 中, 有人负责客户管理,有人负责专业技术,有人负责服务交付。 2. 怎么来的? 2. 怎么来的? 矩阵型组织结构、项目管理机制与二元管理基础被作者称为传统企业转型“三引擎”, 通过打造“三引擎”,转变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为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升级创造条件, 如果没有这种运行环境,“四角色模型”与“三支柱模型”根本无法在企业中实现。 3. 是干什么的? 1 、事务性工作:各种七零八碎的工作,比如你的员工说 我的福利社保怎么办,你得帮弄,员工说我今年的 培训报没报上啊。 2 、策略型工作:根据公司或者业务部门具体工作目标需要你展开项目性的活动安排,比如说百人招聘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怎么去做,或培训项目怎么去设计。 3 、战略性工作:具有前瞻性,能洞察组织和业务部门在未来三年到五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你要帮他想 未来三年到五年,在策略上怎么去支持和实现这个目标和愿景。最关键的一点是关注整个组织的整体需求, 而不是关注某一个人具体的单个的需求。 3. 是干什么的? 选 育 用 留 以上非仅 HRBP 工作, HR 也是上述工作 3. 是干什么的? 区别在于权重的变化(工作重心)而已 3. 是干什么的? 基于业务 需求, 不同时期 会有不同 重点 3. 是干什么的? 4. 总结 1人 2 公司 戴维尤里奇 华为、阿里巴巴 4 角色 3 层次 事务性、策略性、战略性 战略伙伴、变革推动者、效率专家、员工支持者 谢谢

18 页 963 浏览
立即下载
1-HRBP讲义

1-HRBP讲义

HRBP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 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 社会趋势 管理趋势 1. 去组织化 1. 生态控制 2. 去中心化 人的趋势 2. 共同进化 3. 去身份化 1. 两极性 3. 群体智能 2. 公开性 企业趋势 3. 流动性 任务趋势 1. 平台化 1. 项目制 2. 社区化 2. 众包制 3. 小型化 3. 极客制 2 第一章 认识 什么是人力资源业务伙伴 HRBP • Human Resource, Human Resources • Business Partner • 事务性伙伴 • 如何帮到个人 1. KSA: Knowledge, Skill, Ability 知识、技能、能力 – 能力分析 2. AMV: Attitude, Motive, Value – 任务分析 态度、动机、价值观 3. CMP: Culture, Mechanism, Program • 策略性伙伴 文化、机制、程序 • 如何帮到团队 职业资产 心理资本 组织记忆 – 流程分析 • 战略性伙伴 • 如何帮到组织 – 战略分析 4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是关于任务、人、组织三者之间互动、 共变关系的管理理论和 ( 基于上述理论的 ) 管理实 践。 • W.L.French • • • •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 1883 ~ 1950 ) 创新来自生产函数的变化 Production function: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Innovation is 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function. 5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 任务管理 1.定义:清晰或模糊 2.要素:原子或混沌 3.启动:情景或指令 4.活动:操作或处理 5.承担:团队或个人 6.标准:规则或权威 7.控制:前端或后端 8.反馈:同时或后置 9.改善:备案或许可 • 人员管理 1.职责:清晰或模糊 2.归属:项目或职能 3.关系:合作或从属 4.薪酬:绩效或身份 5.主力:专业或事务 6.管理:自我或指令 7.考核:过程或结果 8.动机:内在或外在 9.能力:专业或全能 6 第二章 执行 HR 立场的业务流程和程序改进 7 古典管理理论 经济人假设 泰勒 法约尔 韦伯 科学管理 作业管理 一般管理 职能管理 科层制 公共管理 个体劳动效率 组织流程效率 社会资源效率 效率最大化 8 流程管理 S S 指令启动 启动 物理路径 编写文档 路径 文档 情景启动 数码路径 处理活动 主观决策 活动 操作活动 决策 客观决策 引用文档 不可控外部活动 外包 可控外部活动 未内化的外部资源 采购 已内化的外部资源 9 HRD 需求部门 填补空缺 人力资源部 E 岗位空缺 S N N 需求 / 要 求确认 要求 确认 审 批 N Y 填补空缺 岗位 设计 E B4 N B3 复试 Y B7 N 终试 B8 Y 高层 面试 N 评估 N Y 行为 面试 Y N B2 笔试 背景 调查 B5 试用期 评估 N B1 N 要求 Y 招聘 广告 甄选 方案 面试官 认证 媒体 媒体 选择 简历筛选 决策 Y 纸笔 测试 Y Y N 外部招聘 流程图 广告 发布 简历 投递 面试 通知 参加 面试 素质 面试 初试 评价 中心 N 录用 通知 B6 Y 岗位 培训 入职 培训 职业化 培训 候选人 培训 机构 劳动 合同 转正 从战略到行为 • balanced scorecard(BSC) 1. 财务 2. 非财务 ( 客户 ) 3. 业务流程 4. 学习与成长 • 因果逻辑 • 战略地图 • Robert Caplan, co-founder of BSC 销量 / 利润 客户忠诚 新增客户 产品 / 服务质量 研发 / 创新 流程质量 / 周期 管理者技术 员工技术 11 什么是工作? • Job 活(块、份) • Work 工作,作品 • Work, Task, Activity, Motion 1. 2. 3. 4. 5. 6. 职业:某人在某阶段所担任的一系列职位的共性 职位:工作和工作者的总称 工作:一系列任务的组合 任务:一系列目的一致的活动 活动:是由目的、动机、动作构成的产出性和收益性的行为系 统。 动作(行为):可观察、可描述、可模仿的身体运动方式的片 段化分解。 12 职位说明书 Post Description 工作说明书 Job Description 任职要求 Job Specification 作业指导书 Task Orientation 作业流程及指导原则 胜任力模型 Competency Model 组织特征 + 绩效特征 + 继任特征 SOP 标准操作程序 能力词典 Competency Dictionary 技能培训 Skill Training 能力发展 Ability Development 13 职位 / 岗位 Post/Position 工作 Work 责任 Accountability 工作者 Worker 任务 Task 职责 Responsibility 知识 / 技能 / 能力 KSA 态度 / 动机 / 价值观 AMV 活动 Activity 里程碑 Milestone 标准操作程序 SOP 动作 Motion 标准 Standard 定义 & 情绪 & 动作 Definition & Emotion & Motion 数据 Data (比特 Bit ) 14 任务分析 1. 2. 3. 4. 关键绩效分析 关键领域分析 关键情景分析 任务要素分析 – 信息、人员、物品、工具、时间、环境 5. 任务活动分析 – 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沟通、处理、操作 15 团队化工作设计 • 每位员工技能需求减少 • 熟练程度增加 • 更能有效的运用工具与技 术 ( 刺激发明新机器 ) • 产品或服务的品质能维持 一致的水准 技能丰富化管理 • Job enrichment • 工作特性理论 (Job characteristics theory) • 技能丰富化管理 Skill enrichment Management • 特种兵的价值:多样技能 16 组织结构 双向机制 • 组织结构 • 目标分解与成果合并的双 向机制 生物组织 • 基因组织 • 隐性的潜在目的(整体), 本能性、现实性、硬接线 • 目标分解,从上而下,虚 拟过程 • 成果合并,从下而上,现 实过程 • 生命组织 • 显现的意识目的(个体), 自觉性、理想性,软接线 17 ch ain 指挥链 Chain of Command 承受力 定位 置换 每层只对上一层负责 • 隔层不管理 • 汇报不越级 指令与指导 • 实线上级:指令 • 虚线上级:指导 18 管理跨度 • 高耸化 Sp an – 层次多、跨度小。方向一致、专业 集中,管理难度小 量 Span of Control 下级机构的数量 直接下级的专业数 • 扁平化 – 层次少、跨度大。系统化、协调速 度快,管理成本低 • 趋势 – 层次少、跨度大:降低管理成本、 加快决策速度、增加灵活性、贴近 市场和客户、加强对员工的授权 19 De c is ion 集权 / 分权 Centralization Decentralization 决策的集中程度 • 集权 – 优势:一致性、可控 性 – 劣势:多元性、灵活 性 • 趋势 • 分权化,决策的及时性、 信息的真实性、决策的有 效性 • 针对分工复杂,采用分类 决策 20 规范 St an da rd Duplicatable Mass production 一致性 可复制性 • • • • 活动及要素的标准化程度 可控性 效率、协作 同质化 • 标准化的个性化 21 结构决定性能 性能 结构 1. 专业:任务、活动专业细分 2. 方向:各层级目标的一致性 3. 协调:部门间的高效合作 4. 控制:设想和成果一致 5. 灵活: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6. 创新:顺应和引导市场需求 7. 保守:坚守目标和现状 8. 效率:资源效率最大化 9. 改善:流程的自我优化 10.统一:标准和流程统一 11.执行:执行的坚决迅速 12.战略:决策的系统性、合理性 1. 分工:工作的细分程度 2. 深度:加大直接管理的层级数 3. 跨度:加大直接管理的部门数 4. 职能式:专业优先行政 5. 事业部:行政优先于专业 6. 开放式:各环节都接触外界 7. 封闭式:出口和入口接触外界 8. 项目制:任务导向的资源配置 9. 自治式:备案,基层修改流程 10.集权制:审批,高层修改流程 11.直线制:执行权优先于决策权 12.参谋制:决策权优先于执行权 22 直线参谋制 工厂经理 职能部门 车间主任 职能部门 车间主任 职能科室 班组长 车间主任 职能科室 班组长 • 把企业管理机 构分为 1. 直线机构,按 命令统一原则 对组织各级行 使指挥权 2. 职能机构和人 员,按专业化 原则,对直线 部门进行指导 班组长 23 董事会 CEO 执行长 CFO CHO 财务总监 人事总监 信息部 财务部 人事部 CIO 总经理 运营总监 营销总监 实 线 与 虚 线 CTO 技术总监 COO 生产部 营销部 24 矩阵制 总经理 甲产品 ( 项目 ) 小 组 乙产品 ( 项目 ) 小 组 丙产品 ( 项目 ) 小 组 职能 部门 2 职能 部门 3 职能 部门 4 跨部门跨专业的任务团队 职能 部门 1 25 组织类型 1. 直线组织 ( 官僚组织、科层组织、层级组织 ) – 2. 扁平化组织 – 3. 适合复杂环境和需要快速反应的项目 矩阵式组织 – 6. 适合专业程度高和标准化程度高的组织 联邦式组织 – 5. 适合专业服务和创新型企业 中央式组织 – 4. 适合稳定的环境和生产导向型企业 适合以项目团队为任务为任务单元的组织 复合型组织 – 按任务要求设计内部子系统 26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5 变革危 机 4 官僚危 机 3 控制危 机 2 自主危 机 1 领导危 机 27 第三章 素质 从 HR 立场定位分析高绩效素质 28 关于素质 • 冰山模型 Iceberg model Sigmund Freud • 洋葱模型 Onion model Heinz Hartmann • 双元模型 Dual center model Dan P. McAdams 表层能力 技能 浅层能力 知识 深层能力 心理素质 29 心理素质 Predictor 认知力 客观 投入 对方立场 客体丰富 特质思维 特指表述 情景描述 工作记忆 情绪觉察 行为归因 头脑演习 目光接触 情绪同步 平等意识 内控 共情 情绪力 行动力 人际力 30 广义的培训 • 学习 Learning 获得新知识,或思维方式 • 训练 Skill building 样板、标准,通过模仿,掌握构成技巧的一系列动作 • 开发 Abilities developing 机会、环境,发展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情绪能力、人际能力等 31 培训管理 • • • • • 过度进化:招聘门槛 蘑菇定律:入职速度 彼德原理:有效晋升 组织记忆:经验依赖 自我复制:内生增长 • 关键词 – 课程库、模块化、老唱片、 金字塔 1. 2. 3. 组织弹性:后备管理人员、 技能丰富化 组织变革:顾客导向型组 织、学习型组织 核心能力:容易复制、难 以模仿的能力 – – – – – 知识的一致性 行为的一致性 目标的一致性 任务的系统性 协作的自发性 32 晋升前的培训 主管训练营 经理模拟仓 1. 任务分析 1. 目标管理 2. 预案开发 2. 任务管理 3. 下属激励 3. 预算管理 4. 下属指导 4. 授权管理 5. 绩效面谈 5. 会议主持 6. 会议沟通 6. 职能沟通 7. 团队管理 7. 规则制定 8. 追随能力 8. 标准开发 9. 冲突处理 9. 过程控制 10. 组织沟通 10. 绩效诊断 33 十大原则 1. 日照原则:自上而下 2. 钟楼原则:统一概念 3. 头像原则:员工受益 4. 婚前原则:事先培训 5. 积木原则:标准模块 6. 套路原则:行为训练 7. 发条原则:激发兴趣 8. 厨师原则:快乐学习 9. 唱片原则:不断重复 10.草种原则:系统协调 34 E-learning  组织知识管理  知识的 3Cs Consilience 一致性 Consistency 相容性 Cumulation 累积性 1. 组织记忆——在组织中建立知 识库 2. 组织学习——正式的知识获取 途径 3. 知识转化——个人知识与组织 记忆间的持续转化 4. 知识创造——新知识进入组织 记忆的正式途径 5. 团队建立——建立知识管理团 队 6. 社区维护——知识交流、更新、 共享的开放平台 35 技能 • 技能 • A skill is the learned ability to carry out a task with pre• 通过长期实践或主动练习 determined results often 而获得的,能够完成特定 within a given amount of 任务,而且具有效率价值, time, energy, or both. 或审美价值的一系列动作。 • Skill building • 技能培训 36 动作化 沟通能力 一对一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  镜像反射 一对一倾听能力 一对多倾听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一对一表达能力 会议发言能力 会议主持能力 冲突处理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通知性、描述性 论述性、论证性 启发性、诱导性 批判性、分析性 姿势一致、目光接触 情绪同步、语境同步 适度反馈 嗯哼、然后呢? 引导:你当时是…… 价值发现 内容:观点一致 观点:新的视角 过程:开诚布公 要点复述 我听到三点 37 层级胜任力 • 全体人员的胜任素质 – 主动思维、延迟满足、自我接纳、情绪互动 • 基层管理者胜任素质 – 团队管理——情景思维、动机激励、技能辅导、氛围营造 – 职能管理——语义思维、标准制定、流程设计、预案开发 • 中层管理者胜任素质 – 分析思维、目标分解、过程控制、成果合并 •高层管理者胜任素质 – 系统思维、战略决策、结构设计、文化塑造 38 文化与素质 • 1968 和 1972 , 11,2000 1. 权力距离 (Power Distance) 2. 不确定性规避 (Uncertainly Avoidance) 3. 个人主义 / 集体主义 (Individualism) 4. 男性化 / 女性化 (Masculinity) 5.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Long-term Orientation) 1983, Culture’s Consequences 1993,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 39  Protestant 新教 Catholic 旧教 1. 1. 天职:劳动可以拯救灵魂 • 务实,以劳动为荣,重技能 • 因果思维 2. 直接:个人与上帝对话 • 公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 开放,观念共存,包容性 3. 理性:成果导向 • 效率,以节俭为美德 • 组织特征 1. 会众制:对下负责,民主 2. 扁平化:基层拉动,改良 3. 职业化:基层授权,服务 • 运行效率高、改良成本低 修行:宗教仪式拯救灵魂 • 务虚,不劳动为荣,重身份 • 象征思维 2. 代理:通过僧侣与上帝对话 • 剥削,人生来有贵贱等级 • 封闭,思维禁锢,排他性 3. 激情:欲望导向 • 形式,以奢华为荣耀 • 组织特征 1. 任命制:对上负责,集权 2. 高耸化:高层推动,革命 3. 身份化:自我服务,剥削 • 运行效率低,改良成本高 40 Self-evident • 不证自明的、不言而喻的假设 • implicit cultural personality 内隐文化人格 1. 价值基点:组织还是个人 2. 组织定义:人合还是事合 3. 关系定义:从属还是契约 4. 激励导向:忠诚还是绩效 5. 权力归属:个人还是职位 6. 等级定义:身份还是情景 7. 能力导向:全才还是专家 8. 动机来源:外在还是内在 9. 资源配置:后台还是前线 41 人性假设 • 性恶论 • 奥古斯丁 Aurelius Augustinus, 354–430) (原罪论) • 衍生自由意志论、赎罪论 • 《荀子 · 性恶》 : 人之性恶 , 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 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 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 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 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 焉。 • 性善论 • 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善感性) • 以自然哲学观为基础 • 人本性善良,但在后天的发 展中受不良影响使其扭曲。 • 浪漫主义哲学创始人 • 《孟子 · 告子上》:恻隐之 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 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42 X 理论与 Y 理论 Y 理论:独立的自动人 1.人不讨厌脑力和体力的付出, 并渴望发挥才能; 2.多数人愿意承担负责,寻求发 挥能力的机会; 3.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去 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 4.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 作用; 5.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 有的。 X 理论:逐利的理性人 1.在工作上,人是理性的,工作 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物质利益 2.人本性懒惰,厌恶工作,不愿 意承担责任; 3.多数人必须用强制、惩罚、威 胁,才能使他们努力工作 4.激励只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层次 上起作用 5.绝大多数人只有极少的创造力。 43 需求层次 5 自我实现 充分发挥潜能、实现理想、成就事业 4 尊重需求 自尊、自信、认可、尊重、地位、权利 3 社交需求 认同感、归属感、友谊、亲情、爱情 2 安全需求 身心免受伤害,远离危险、恐惧、焦虑 1 生理需求 基本生存需求,水、空气、衣食住行 44 动机双因素理论 • 弗里德里克 · 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 1923-2000) 心理学家、管理理论家、行为科学家 • 激发因素 Motivator 导致满意的因素 – 兴趣、成就感,工作挑战性,社会认可、责任感、生涯发展、个人成 长。 • 保健因素 Hygiene 导致不满意的因素 – 政策、行政管理、监督、工作条件、薪酬、福利、地位、安全、人际 关系。 45 工作特性  必备任务特性理论, Requisite Task Attributes Theory , Arthur Nicholson Turner, Paul Roger Lawrence, 1965 。 6 特性界定工作复杂性: (1) 变化性 (2) 自主性 (3) 责任 (4) 所需知识及技能 (5) 所需的社会交往 (6) 可选择的社会交往。现象 1. 高度复杂任务的员工有更加良好的出勤记录 2. 复杂社区背景的员工对中低复杂度的任务满意 3. 传统社区背景员工对高度复杂的任务更满意  Job Characteristic Model 工作特性模型 • J. R. Hackman and G. R. Oldham 1974 1. 多样性:技能 skill variety 2. 完整性:成果 task identity 3. 重要性:任务 task significance 4. 自主性:决策 autonomy 5. 反馈性:直接、明确、即时 feedback 意义 责任感 学习 46 工作意愿与工作能力 • 职场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 1. 蜜月期:意愿和幻想 2. 挫败期:现实冲击 3. 恢复期:技能提高、自信恢复 4. 风暴期:能力上升、意愿波动 5. 稳定期:绩效突出、意愿稳定 47 期待效应 • 皮格马利翁效应 • Pygmalion Effect • 1968 年,由美国著名心理 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 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 出 霍桑效应 • Hawthorne Effect • 霍桑实验, 1924 年至 1933 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 究,由哈佛大学行为学家 乔治 · 埃尔顿 · 梅奥 ( George Elton Mayo )主 持 48 选择性关注 负向强化 • 关注消极面 • 点金成石 正向强化 • 关注积极面 • 点石成金 • 批评与自我批评 • 表扬与自我表扬 • 大棒 • 制造业文化 • 胡萝卜 • 创意产业文化 49 文化与行业 1. 制造业文化: – 强调标准、计划、流程、边界和控制 – 组织结构为高等级、高控制 2. 服务业文化: – 强调积极的情绪互动和顾客体验 – 组织结构为低等级、低控制 3. 创意产业文化: – 强调创新、反传统、打破常规 – 组织结构为个人主义、反控制 4. 知识产业文化: – 理性、逻辑,目标导向和系统思维 – 团队主义、高个人、高合作 – 低等级、低控制 50 文化重塑 培训 发展 氛围 理念 入职培训 心理素质 合理的评价标准 终极价值 转正培训 思维能力 公正的晋升机制 工具价值 专业培训 专业技能 公开表扬,私下批评 顾客价值 新晋主管培训 管理技能 事前辅导,事后鼓励 敬业精神 新晋经理培训 领导才能 关注优点,发现机会 尊重他人 新晋高管培训 人际才能 情绪互动,同喜同悲 自我发展 51 HRBP 的胜任素质 • 作为业务伙伴的能力:价值分析、体验分析 – 顾客价值、用户体验、价值引领、体验创新 • 作为 HR 专家的能力:任务分析、流程分析、能力素质分 析 – 个人效率、任务效率、流程效率 • 作为战略评估专家的能力:目标思维、系统思维 – 文化重塑、结构设计、管理开发 52

52 页 415 浏览
立即下载
【案例】腾讯的HR三支柱:COE、HRBP、SDC是如何分工落地的?

【案例】腾讯的HR三支柱:COE、HRBP、SDC是如何分工落地的?

腾讯的 HR 三支柱:COE、HRBP、SDC 是如何分工落地的? 在众多企业 HRBP 的实践中,腾讯已把三支柱中 SSC(共享服务平台)升级为 SDC(共享交付平台),这个创新离不开腾讯人力资源平台部总经理马海刚,本 文超级干货,请大家自动收藏。 马海刚,2008 年加入腾讯,现职腾讯人力资源平台部总经理,曾任职人力资源 部副总经理兼平台研发系统及运营平台系统 HRD。马海刚先生还曾在华为技术 有限公司工作近七年,先后担任管理代表、中东北非地区部部长助理等职务, 后在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三年。 腾讯 SDC 的建立背景 腾讯近几年的发展可用“超速”来形容,在这样快速的组织与人员规模扩张下, 腾讯 HR 开始思考:“一个怎样的 HR 体系能够支持腾讯的发展,做到既符合 大公司特点,又能够灵活应对不同事业群(BusinessGroup,以下简称:BG) 需求;不仅快速响应业务,还能快速制定方案,深入挖掘出 HR 的附加价 值?”由此,腾讯 HR 的变革拉开帷幕。 腾讯的 HR 运作模式建立在“更加关注业务需求”的基础之上,从业务需求出 发,衡量 HR 的价值定位。 1.打造和强化 COE,确保 HR 与公司战略发展紧密关联,前瞻与研发的角度确 保 HR 站在战略前沿,通过各种人力资源工具和方法论的实施给予政策支撑。 2.让 HR 深入 BG,建立熟悉业务、懂业务的 HRBP 团队。HRBP 团队成员每天 参与 BG 的业务会议,了解不同 BG 业务的个性化的特征,对业务需求进行诊 断,给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与项目管控。 3.建立中间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团队共享、能力共享、信息共享”。通过 高效的 EHR 信息系统,为各部门提供一站式 HR 解决方案,提高 HR 团队的工 作效率。 腾讯 HR 架构模式按照上述思路设计,在保持 COE 和 BP 职能角色的同时,于 2010 年设立人力资源平台部,即 SDC(SharedDeliverCenter,以下简称: SDC)。 腾讯 SDC 的定位 腾讯 SDC 通过对集团各区域共性 HR 解决方案的集成、E-HR 信息化的集成、 人事运营服务的集成,实现对业务端 HR 共性需求的标准交付、员工端 HR 基 础事务的及时受理、HR 内部 COE 及 BP 端 HR 运营工作的有效剥离与整合支 撑。 SDC 强调在共享和服务的基础上,推进共性业务的支撑、标准化流程的管控、 专业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服务效率和满意度的提升,无论是对公司、业务 单位,还是对 HR 内部的 COE 和 BP 而言,SDC 都是“可依赖、可减负、有长 效运营机制和支撑能力”的资源共享、能力共享、团队共享交付平台,是专业 的伙伴式服务和咨询中心。更多 HRBP 相关分享,推荐关注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微信搜索 GHR 即可关注。 腾讯 SDC 的现状 腾讯 SDC 现有员工约为 120 人,除了薪酬部分(腾讯的薪酬部分具有特殊性, 其内部建立了完整独立的薪酬部门)外,日常 HR 运营支持部分的职责模块已 基本涵盖。 腾讯的人力资源平台部(SDC)从无到有,旨在让腾讯的管理艺术完整传承, 一是把共性的 HR 事物传承下来,让总部的各类 HR 管理举措在不同区域无缝 承接;一是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事业群的管理经验,在公司层面、其他 事业群借鉴运用。为此,人力资源平台部建立了三个具有 HR 平台特性的服务 和咨询机构:按区域集成的共性 HR 解决方案服务和咨询机构、HR 信息化建设 服务和实施机构、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 1.按区域集成的共性 HR 解决方案服务和咨询机构。 SDC 区域 HR 共性解决方案服务团队的职责,很清晰的被界定为从 HR 角度, 为各 BG 的发展提供高效、周到、细致的业务支持和服务管控,提供更让公司 和 BG 信任的 HR 共享资源管理平台。具体表现为: (1)负责区域的人才招聘、人才培训、综合 HR 事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 确保公司各项 HR 战略、政策、措施在区域的传承和落地有充分的资源平台支 持; (2)满足区域业务长期发展和持续成功对 HR 专业服务支撑的需求; (3)满足区域员工对组织氛围、各种 HR 服务的需求。 2.HR 信息化建设服务和实施机构。 HR 全面信息化建设即为人力资源体系经络的构建,既需以人为本,并且将增 值的流程保留,也需将人力资源体系的信息化脉络搭建。其机构的职责具体表 现为: (1)输出与 HR 信息系统建设机制和流程,并推动优化和落地执行,确保企业 内部 HR 系统的有序性、高效性、安全性; (2)深入挖掘和快速响应 HR 业务部门和 HR 系统用户的需求,通过专业化需 求分析,总结和提炼出与 HR 系统建设规划相匹配的方案,并推动开发实现; (3)承担 HR 系统的运维工作,跟踪 HR 系统的运行健康度,通过各类数据的 分析,找寻 HR 系统待改进提升的“优化点”,转化为新的需求规划,推动 HR 系统循环改进。 3.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 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满意度为目 标,以共享、标准、高效为特点,处理各种 HR 重复性、操作性事务的集成化 服务平台。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分为“经济”基础、运营管理、服务 质检体系三个层面: (1)“经济”基础:即底层的运维有效性管理,包括成本--价值理念、资源规 划与投放、关键指标体系; (2)运营管理:包括运营平台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两个部分,涵盖交付管理 (业务接入、业务标准化、交付控制)、数据管理(服务数量、人力布局)、 作业平台系统建设、呼叫系统建设、知识库系统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 (3)服务质检体系:关注多维客户,确保各种能力的循环改进。 关于腾讯人力资源部的转型以及 SDC 的三大服务机构的整合串联,腾讯举了这 样的一个例子: “例如在一个招聘活动过程中,HRBP 的关注点在于需求是否合理,人员是否合 适;COE 的关注点在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工具更好的识别需要的人才。而如 何高效的纳入人才,快速的满足需求就需要人力资源平台部统一处理与实现。 例如前期的 cold-call 活动由基础人事运营服务和咨询机构承担;在与 HRBP 实 时沟通,明确需求特征,并进行候选人筛选时,区域集成的共性 HR 解决方案 服务和咨询机构承担;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如何让流程更顺畅高效,需要 HR 信息化建设服务和实施机构负责。” 腾讯 SDC 的特色 1.关于职责覆盖 腾讯 SDC 实行职责与流程逐一覆盖的原则。虽然平台的建立需求是自上而下的, 但是整个建立的过程则是以阶段性的成果为导向逐步实现的。 例如 2010 年 HR 运营共享平台的职责模块搭建初期,由于当时业务部门用人的 严重缺口,但招聘经理真正将精力运用在招聘增值活动上的比例不足 60%。因 此,腾讯以招聘为切入点,试着将剩余的 40% 精力通过运营服务的建设进行有 效释放,最终帮助企业高效解决问题。 腾讯在建立任何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体系或架构时,都是以解决当前问题为切入 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长效的运营机制。腾讯一直秉承着在不影响业务 发展的情况下,验证平台价值并逐步覆盖职责的理念。但是,通过解决问题体 现价值只达到了第一个目标,怎样将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保留下来,并且体系 化、可持续化下去,才是建立平台的真正目标。 2.关于用户体验: 腾讯 SDC 中的很多业务可以通过微信实现并且产生互动。例如员工需要公司开 具收入证明,腾讯微信会针对所有内部员工开启一个叫作“HR 助手”客户端。 用户在 HR 助手页面上只需用手指简单进行几项操作,这样的需求就能直接被 后台受理。后台的受理过程会对员工的身份进行验证和鉴别,并将该员工的个 人内容放入模板输入任命后进行打印盖章,随后递交到该员工最近的 HR 服务 窗口并通过微信通知员工前来领取。 作为一家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腾讯将用户的的体验与感受放在首位,并试 图把 HR 的工作通过公司的产品思维进行结合与实现。 3.关于员工激励: 腾讯 SDC 属于多地域管理。跨地域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平台打通,资源整合。 例如在北京的 HR 会非常清楚上海的运营业务状况,上海 HR 团队的成功经验, 可以通过这样的信息流通在北京进行成功复制。各地 HR 团队的全局性和整合 性是平台员工最大的价值,在实现价值的同时,平台员工充斥着自豪感和对未 来的期许,这是对员工非常独特的激励方式。 腾讯 SDC 未来几年的发展 腾讯的三大人力资源平台在搭建上已出具模型,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关 键字: 1.体系化:人力资源 COE 需要项目化,主要关注钻研与引领前瞻;HRBP 需要 进行前沿诊断,关注个性输出。但是,整个人力资源仍需要有体系的运转。因 此,腾讯 SDC 需要在体系化方面不断发挥其专业性。 2.可持续:人力资源需要保证公司的基业长青,因此,SDC 怎样需要根据业务 发展的生命周期变化进行总结和最佳实践的沉淀,并且将 HR 的工作不断地可 持续的传承下去。 3.可被信赖:企业的任何一个业务需求,都不是通过某一位 HR 或某一个角色 解决的,而是一种通力合作的形式。怎样让合作伙伴予以信任,不仅是 SDC 的 发展方向,也是腾讯整个人力资源部门未来的发展方向。 腾讯 SDC 的干货总结 一、HR 管理架构的升级 支持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发展的 HR 组织体系,既要符合大公司特点,又能 够灵活应对不同事业群对 HR 的要求,不仅快速响应业务,还能快速制定方案, 深入挖掘出 HR 的附加价值。基于这样的理念,马先生总结目前腾讯推行的 HR 新模式的作用是: 1、COE:负责前瞻性的研究,研发出未来更适合腾讯的模式; 2、HRBP:团队负责沉入各业务,诊断业务发展,管理好事业群的不同需求; 3、SDC:中间人资资源平台部确保公司在不同区域实现 HR 操作流程规范化、 标准化,并提高 HR 工作效率。 二、HR 信息化的升级 腾讯探索出的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特点有三: 第一,去权力化、去人制化、推行数据决策 ; 第二,使用新技术实现 HR 管理的颠覆式创新; 第三,实时掌握最新的 HR 关键指标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例如,腾讯产品 人力盘点 BI,通过对项目人力对比分析与预警,牵引公司人力向重点产品调整。 (图:同类项目的人力总体投入对比) 三、HR 服务与管控的升级 腾讯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重视用户体验,重视 员工。这个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也充分体现, 他们的 HR 服务与管控系统有三点属性: 一、用户属性:互动性、针对性;易触达、超预期;稳定、透明、可持续 二、产品属性:产品化思维 、端到端 、可自选+定制化 三、好玩属性:更多的乐趣 、更多的个性、更多的创新 例如,腾讯内部 HR 服务与互动平台——HR 助手。利用微信平台作为入口和互 动媒介,并融合后台数据处理和业务处理能力,为全员提供随时、随地享受 HR 便捷服务的移动平台。

6 页 486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