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工具箱:狩猎模型

OD工具箱:狩猎模型

HRBP 工具箱:狩猎模型,你知道吗? Q、什么是狩猎模型? 狩猎模型,并不是教大家去打猎的,而是这个模型的提出者是一个叫狩野纪昭 Noritaki Kano 的日本学者提出的,KANO 是这个日本学者姓氏的罗马音。 Q、狩猎模型跟 HR 有半毛钱关系吗? 狩野纪昭提出的 Kano 模型,当初的灵感来源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狩猎模型研究的 是用户需求和用户满意度,在互联网产品界广受欢迎。而在 HRBP 在业务部门,一方面要 洞察和挖掘业务需求,二是给员工快速交付服务产品,你说有没有关系? Q、双因素理论又是什么东东? 赫茨伯格(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 论一样,重点都是在试图说服员工重视某些与工作有关绩效的原因。 在传统的观念里,认为满意的反面就是不满意。然而赫兹伯格在研究员工满意度时,发现满 意和不满意不是二选一的关系,满意的反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满意的反面是没有不满意。所 以令人满意的因素即使被去除,并不一定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意。同样的,让人感到不满的因 素被去掉,也不一定会导致员工满意。 Q、狩猎模型核心内容是什么? 1、魅力属性:用户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 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2、期望属性: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3、必备属性: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 降低; 4、无差异因素: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5、反向属性: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小结:kano 并不是直接用来测量用户满意度的方法,而是通过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区分 处理,帮助产品找出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切入点。 Q、如何应用狩猎模型? 主要用法: 1、用户需求调研 通过标准化问卷进行调研,问题设置示例: 根据调研结果,对 Kano 二维属性归类: 这是 kano 评估矩阵,结果举例: 2、产品功能优选级设计 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希望优化 5 项功能,但是不知道哪些是用户需要的。通过 kano 调研 分析,可以分别计算出 5 项功能的 better-worse 系数,构建如下四分位图。 根据 kano 模型,计算出的 better-worse 系数值,说明该产品先需要优化功能 5,然后再 满足功能 1。功能 2、3、4 对用户来说,有或者没有都是无差异的,并没有必要花大力气 去实现。 3、狩猎模型应用 5 部曲 Q、狩猎模型应用例子有没有? 举一个房地产例子: 某房地产公司正在研究青年人群的房屋需求,经过定性研究搜索到六人主要需求“带阳台”、 “有穿堂风”、“采光面多”、“可分隔出活动区域”、“方正”、“窗外景观优美”,用 KANO 模型对该组需求进行功能属性的研究。 调查结果如下: 在分类时不用考虑 I、R、Q 的数据,根据每个质量特性在 A、O、M 中出现的频率的大小 确定质量特性的分类结果。 完成对质量特性的需求分类,接下来就可以进行 KANO 模型分析了。首先进行满意影响力 (SI)和不满意影响力(DSI)两个方面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SI=(A+O)/(A+O+M+I) DSI=-1×(O+M)/(A+O+M+I) 应用以上公式对示例进行计算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将各质量特性以 SI 值为横坐标、DSI 值为纵坐标纳入敏感性矩阵中(见下图)。 结论是,在半径圈(以原点 0 为圆心,OP 为半径的圆)以外的因素,并且离原点越远的因 素,敏感性越大,可以确定方正、景观优美、带阳台、采多面光是关键要素。而在圈内的质 量特性敏感性不大,可暂时不予以考虑。 Q、狩猎模型对 HR 有什么启发? 先说两点: 1. 基本型 HR:还处于事务型工作的 HR 伙伴,目前提供“基本需求”服务,可能不会让用 户满意,但一旦失败一次,就会让用户更不满意。因此,还得加强这些事务型工作的维护及 支持,不至赶走已有的用户满意度。 2. 期望型 HR:公司对这些 HR 伙伴有了更多期待,请保持着对环境变化足够的敏感,并 需要更多元化的判断能力,尽量避免“反向需求”,而对于“期望需求”要让它不比同行弱, 最好要更为强大。

7 页 345 浏览
立即下载
OD工具箱:贝尔宾角色

OD工具箱:贝尔宾角色

听说,这是阿里都在学的 OD 工具 据说,阿里巴巴近年来推行了贝尔宾角色工具,并在跨部门及同 部门合作层面都有过不少的尝试与突破。 贝尔宾角色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个团队中应该有多少种角色? 英国组织行为学家贝尔宾博士(Dr.R.Meredith Belbin)及其团 队,经过近十年对成功团队的研究、追踪和分析后发现,一个卓越的 团队内部应该有九种角色,分别是智多星、资源调查员、协调员、推 进者、监督评论员、凝聚者、实干家、善始善终者、专家。 1、九个角色解析 九个角色可以归纳为三类:行动导向、人际导向、谋略导向,九 个角色的特征有: (1)智多星 PL(Planter) 典型特征:有个性;思想深刻;不拘一格; 积极特性:才华横溢;富有想象力;智慧;知识面广 ; 能容忍的弱点:高高在上;不重细节;不拘礼仪 ; 在团队中的作用:提供建议;提出批评并有助于引出相反意见; 对已经形成的行动方案提出新的看法; (2)监督评论员 ME(Monitor Evaluator) 典型特征:清醒;理智;谨慎 ; 积极特性:判断力强;分辨力强;讲求实际 ; 能容忍的弱点:缺乏鼓动和激发他人的能力;自己也不容易被 别人鼓动和激发 ; 在团队中的作用:分析问题和情景;对繁杂的材料予以简化, 并澄清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他人的判断和作用做出评价; (3)专家 SP(Specialist ) 专家型的特点:诚实、自我做起、专注、能在急需时带来知识和 技能; 积极特性:能够提供不易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可接受的弱点:专业领域比较狭窄,只懂自己擅长的特殊专业领 域,对其他事情兴趣不大; 智多星   谋略导向 审议员/ 监督者   标新立异,思维活跃想象力 丰富 高高在上,不重细节,不拘 礼仪 提供建议,批评以及 新的看法 理智谨慎,判断力强,讲究 实际 缺乏鼓励和激发他人与自己 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情景,对 他们的判断和作用做 出评价 专家  专心致志,自觉主动,能掌 握困难的知识和技能 提供专业意见 (4)外交官 RI(Resource Investigator) 典型特征:性格外向;热情;好奇;联系广泛;消息灵通 ; 积极特性:有广泛联系人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的事物;勇于迎接 新的挑战 ; 能容忍的弱点:事过境迁,兴趣马上转移 ; 在团队中的作用:提出建议,并引入外部信息;接触持有其他观 点的个体或群体;参加磋商性质的活动; (5)协调员 CO(Coordinator) 典型特征:沉着;自信;有控制局面的能力; 积极特性:对各种有价值的意见不带偏见地兼容并蓄,看问题比 较客观 ; 能容忍的弱点:在智能以及创造力方面并非超常 ; 在团队中的作用:明确团队的目标和方向;选择需要决策的问题, 并明确它们的先后顺序;帮助确定团队中的角色分工、责任和工作界 限;总结团队的感受和成就, 综合团队的建议; (6)凝聚者 TW(Team Worker) 典型特征:擅长人际交往;温和;敏感 ; 积极特性:有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人的能力;能促进团队的合作 ; 能容忍的弱点:在危急时刻往往优柔寡断 ; 在团队中的作用:给予他人支持,并帮助别人;打破讨论中的沉 默;采取行动扭转或克服团队中的分歧; 协调者   人际导向 凝聚者   外交家/ 信息者   沉着自信乐观,兼容并蓄, 控制局面 在智能以及创造力方面并非 超常   协助明确团队的 目标和方向 总结和综合 擅长人际交往,温和、敏感, 给 予 他 人 支 持 和 帮 适应环境 助,打破沉默,扭转 危急时刻优柔寡断 分歧 外向热情、好奇,联系广泛, 提供建议,引入外部 消息灵通 信息 兴趣转移快 (7)鞭策者 SH(Shaper) 典型特征:思维敏捷;开朗;主动探索 ; 积极特性:有干劲,随时准备向传统、低效率、自满自足挑战 ; 能容忍的弱点:好激起争端,爱冲动,易急躁 ; 在团队中的作用:寻找和发现团队讨论中可能的方案;使团队内 的任务和目标成形;推动团队达成一致意见,并朝向决策行动; (8)实干家 CW(Company Worker) 典型特征:保守;顺从;务实可靠; 积极特性:有组织能力、实践经验;工作勤奋;有自我约束力 ; 能容忍的弱点:缺乏灵活性;对没有把握的主意不感兴趣 ; 在团队中的作用:把谈话与建议转换为实际步骤;考虑什么是 行得通的,什么是行不通的;整理建议,使之与已经取得一致意见的 计划和已有的系统相配合; (9)完成者 FI(Finisher) 典型特征:勤奋有序;认真;有紧迫感 ; 积极特性: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持之以恒 ; 能容忍的弱点:常常拘泥于细节;容易焦虑;不洒脱 ; 在团队中的作用:强调任务的目标要求和活动日程表;在方案中 寻找并指出错误、遗漏和被忽视的内容;刺激其他人参加活动,并促 使团队成员产生时间紧迫的感觉; 执行者   保守,务实可靠,勤奋 缺乏灵活性,对没把握的主意不感 兴趣 将计划转化为实际步 骤 完成者  勤奋有序,有紧迫感,理想主义, 完美主义 拘泥于细节,容易焦虑不洒脱 强调任务的目标要 求,日程表,查漏补 缺,督促他人完成 思维敏捷,开朗,主动探索,有干 劲,爱挑战 好激起争端,爱冲动,易焦虑 寻找方案,推动一致 意见,目标行动 行动导向  鞭策者   这九个角色与团队的规模无关,并非一个团队必须有 9 个成员, 有时,多个成员承担一个角色。有时,一个团队成员承担多种角色, 比如,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完整团队—— 唐僧是凝聚者、完成者,孙悟空是创新者、推进者、专家,猪八戒是 外交家、监督者,沙和尚是协调者、实干者。 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具有双重角色职能角色(Functional role) 和团队角色(Team role)。职能角色是由个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所决定的,是工作任务赋予个体的角色;团队角色是由个体的气质、 性格所决定的,是个体与其他团队成员交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模 式,每个团队成员都通过同时扮演这两种角色而达到对团队目标做出 贡献。 2、团队发展的各个阶段哪些角色相对关键? 团队初期,规模较小,团队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尚未成形,对人 才的需求较小,但是要求比较高。这个阶段,人才招聘是否成功关系 着企业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是否能够健康、稳步地发展壮大,这时,企 业的初创者一般同时担任着多项职务,关键角色有实干家,凝聚者。 成长期,团队开始初具雏形,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招募大量的优秀人 才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随着部门和人员数量逐渐增加,要搭建组织架 构,明确各部门与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责,这个时候,推进者和协调者 的角色比较关键。 成熟期,制度更加完善并趋于体系化,企业文化得到更进一步的 发展,规则、价值观、方法、行为、工具都已经陆陆续续建立起来, 监督者和专家的角色也很关键,而且这个时期,人际结构成执行任务 的工具,团队角色更灵活和功能化,团队能量积聚一体,这个阶段, 创新者和外交家的角色更为关键。 衰退期,冗员增多,员工流失率上升,工作积极性降低,团队凝 聚力减弱,这个时候,凝聚者、完成者的角色更关键。 3、贝尔宾团队角色应用 贝尔宾团队角色模型可以用在团队成员的自我认知上,通过自我 测评来认知自己的行为特点和角色贡献,让员工可以发挥每个人积极 行为的优势,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 贝尔宾团队角色还可以用于团队管理,通过贝尔宾团队角色,认 知团队成员的行为特点及行为贡献,画出团队画像,查缺补漏,把认 知结果用于招新、团队搭建、部门和组织的重组中,还能用在职位评 估,指导员工的职业发展。 团队角色分工的操作流程是: ·人-角色盘点 :对团队成员性格进行盘点,分析每名成员可扮 演团队 9 中角色中的哪几种角色 ·职责-角色盘点:分析团队需达成的目标,盘点为达成目标需 履行的各项职责,每种职责需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才能完成 ·人-角色-职责配对:将人-角色-职责配对,确保角色齐全,功 能齐全,职责无遗漏 ·寻找培养替补:结合各人适合扮演的角色,为每项职责寻找替 补人员,并加以培养,确保在团队中有人休假或突然离职时,工作不 会中断。 4、贝尔宾团队角色测评问卷 最后,附上自我测评的问卷 说明:对下列问题的回答,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描绘了您的行为。 每题有八句话,请将总分十分分配给每题的八个句子。 分配的原则是:最体现您行为的句子分最高,以此类推。最极 端的情况也可能是十分全部分配给其中的某一句话。请根据您的实际 情况把分数填入后面的表中。这里有份 Excel,可以帮助你校验每题 的分数。 一、我认为我能为团队做出贡献是: A、 我能很快地发现并把握住新的机遇。 B、 我能与各种类型的人一起合作共事。 C、 我生来就爱出主意。 D、我的能力在于,一旦发现某些对实现集体目标很有价值的人, 我就及时把他们推荐出来。 E、 我能把事情办成,这主要靠我个人的实力。 F、 如果最终能导致有益的结果,我愿面对暂时的冷遇。 G、 我通常能意识到什么是现实的,什么是可能的。 H、 在选择行动方案时,我能不带倾向性,也不带偏见地提出一 个合理的替代方案。 二、在团队中,我可能有的弱点是: A、如果会议没有得到很好的组织、控制和主持,我会感到不痛 快。 B、我容易对那些有高见而又没有适当地发表出来的人表现得过 于宽容。 C、只要集体在讨论新的观点,我总是说的太多。 D、我的客观算法,使我很难与同事们打成一片。 E、在一定要把事情办成的情况下,我有时使人感到特别强硬以 至专断。 F、可能由于我过分重视集体的气氛,我发现自己很难与众不同。 G、我易于陷入突发的想象之中,而忘了正在进行的事情。 H、我的同事认为我过分注意细节,总有不必要的担心,怕把事 情搞糟。 三、当我与其他人共同进行一项工作时: A、我有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去影响其他人的能力。 B、我随时注意防止粗心和工作中的疏忽。 C、我愿意施加压力以换取行动,确保会议不是在浪费时间或离 题太远。 D、在提出独到见解方面,我是数一数二的。 E、对于与大家共同利益有关的积极建议我总是乐于支持的。 F、我热衷寻求最新的思想和新的发展。 G、我相信我的判断能力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H、我能使人放心的是,对那些最基本的工作,我都能组织得“井 井有条” 。 四、我在工作团队中的特征是: A、我有兴趣更多地了解我的同事。 B、我经常向别人的见解进行挑战或坚持自己的意见。 C、在辩论中,我通常能找到论据去推翻那些不甚有理的主张。 D、我认为,只要计划必须开始执行,我有推动工作运转的才能。 E、我有意避免使自己太突出或出人意料。 F、对承担的任何工作,我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G、我乐于与工作团队以外的人进行联系。 H、尽管我对所有的观点都感兴趣,但这并不影响我在必要的时 候下决心。 五、在工作中,我得到满足,因为: A、我喜欢分析情况,权衡所有可能的选择。 B、我对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感兴趣。 C、我感到,我在促进良好的工作关系。 D、我能对决策有强烈的影响。 E、我能适应那些有新意的人。 F、我能使人们在某项必要的行动上达成一致意见。 G、我感到我的身上有一种能使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的气 质。 H、我很高兴能找到一块可以发挥我想象力的天地。 六、如果突然给我一件困难的工作,而且时间有限,人员不熟: A、在有新方案之前,我宁愿先躲进角落,拟定出一个解脱困境 的方案。 B、我比较愿意与那些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人一道工作。 C、我会设想通过用人所长的方法来减轻工作负担。 D、我天生的紧迫感,将有助于我们不会落在计划后面。 E、我认为我能保持头脑冷静,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F、尽管困难重重,我也能保证目标始终如一。 G、如果集体工作没有进展,我会采取积极措施去加以推动。 H、我愿意展开广泛的讨论意在激发新思想,推动工作。 七、对于那些在团队工作中或与周围人共事时所遇到的问题: A、我很容易对那些阻碍前进的人表现出不耐烦。 B、别人可能批评我太重分析而缺少直觉。 C、我有做好工作的愿望,能确保工作的持续进展。 D、我常常容易产生厌烦感,需要一、二个有激情的人使我振作 起来。 E、如果目标不明确, 让我起步是很困难的。 F、对于我遇到的复杂问题,我有时不善于加以解释和澄清。 G、对于那些我不能做的事,我有意识地求助于他人。 H、当我与真正的对立面发生冲突时,我没有把握使对方理解我 的观点。

11 页 326 浏览
立即下载
OD、TD、LD实用的70个模型和工具

OD、TD、LD实用的70个模型和工具

OD、TD、LD 实用的 70 个模型和工具 一般会划分为 OD、TD、LD 三个方面,因为 OD、TD、LD 三个 词各自的涵义至今还未形成统一认识,所以我完全是按照自己 的理解划分的,仅供参考。 O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组织发展。为帮助组织 顺利适应外部,OD 实践者要帮助高层领导充分发展组织内部 , 的,属于另外的部门,比如 HR 部门或者组织发展部门等。不过 查看一下 OD 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 OD 已远远超 出传统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范为实现组织远大的外部目标提供 保障。OD 视角更高,工作范围更广。现在虽然有许多公司都设 置了 OD 岗位,但其工作内容还是更偏向于下面的 TD 和 LD 多 一些,因为 OD 的工作涉及到了组织架构设计、组织流程机制 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层面的内容,如果 OD 从业者没有较高的 影响力,这些工作开展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 TD: Talent Development,人才发展。更强调员工本身的发 展,致力于为组织持续提供关键人才,希望通过人才的力量推 动整个组织战略和业务发展。我对 TD 工作的理解是,它属于 LD 工作的上游设计和规划模块,我们的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 人才?不同层级、岗位各需要多少人才?如何做好继任者计划? 这些问题都需要 TD 来进行探索并给出答案。TD 在企业里通常 不会去实施具体的培训,具体实施会由 LD 或培训职能岗位的 同学来完成。 LD: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学习与发展。更强调知识 技能与工作的匹配,与以前的培训概念更加接近,其工作内容 更多属于培训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如果企业里只设置了 LD 而没有设置 TD,那么通常 LD 也会包含 TD 的工作内容。 一些企业的企业大学里,会有 TD 和 LD 岗位,但是 OD 岗位通 常是单独设置畴而到了组织行为与文化范畴,所以若要发挥 OD 应有的作用,OD 一定不是隶属于 HR 部门的,而是要在各 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之外(确切说应该是之上)单独设置的。 如果企业要做 1 到 3 年的培训规划,那就需要先从 OD 视角去 看企业新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会解码到各业务单元,新的战 略落地需要对组织架构、流程机制等进行调整,企业文化也要 与新的战略进行融合落地,同时也对各岗位及层级的人才提出 需求,这就到了 TD 层面,要优化人才模型、重新进行人才盘点 和继任者计划。再往下落实,是招聘、选拔、薪酬绩效调整及培 训(LD)工作。 了解了上面培训顾问专业知识图谱的内在逻辑,接下来我们将 图谱展开,来看一下更详细的内容。 一、OD 知识图谱 OD 起 源 于 勒 温 ( Kurt Lewin ) 群 体 动 力 学 ( Group Dynamics),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勒温的基础上 诞生了 NTL (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 ,NTL 掀起了 第一波 OD 热潮,当时 NTL 的专家们开发出了许多广为流传的 工具,比如乔哈里视窗、管理方格、学习金字塔等。 社会心理学和群体动力学产出了一个著名观点,而正是这一观 点,决定了国外研究小群体的 OD 衰落,而国内研究如何解决 组织问题的 OD 逐步兴起。 这个著名观点是——所有群体和组织都面临两个典型问题: (1)存续和适应外部环境;(2)整合组织的内部过程,以确 保组织持续生存和适应的能力。国内的 OD 现在更多的就是在 解决这两个问题。 OD 知识图谱部分的核心我认为是几个组织诊断模型,但是在 诊断之前,我们要对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组织战略、咨询方法 论等方面有所积累。 诊断之后往下落实的时候,要有绩效改进方面的意识(LD 领域 也有此方面的理论和模型),因为有些能落实到人的能力上 (培训有效区),有些不能(培训无效区)。 组织发展与文化、组织变革管理、咨询方法论(过程咨询理论) 首推的就是埃德加沙因的相关著作,当然,《系统之美》《领导 变革》之类的书籍阅读后也会让人受益匪浅。此外,斯蒂芬罗宾 斯(组织行为学)、明茨伯格(管理学)、彼得德鲁克(管理 学)、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这些大师的理论也是为你的 OD 实践提供滋养的重要土壤。 1、组织文化模型 当年我初入职场接受公司企业文化培训时,内心是真的挺抵触 的,认为公司愿景就是画大饼、文化就是洗脑的。后来走上管理 岗位,开始带团队,逐渐发现企业文化有点用了,后来自己开 始创业带着一群人朝着一个理想去奋斗时,突然发现,企业文 化不是虚的,而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东西。 埃 德 加 · 沙因曾给组织文化下过一个定义,放在这里供参考: “组 织 文 化 是 一 个 群 体 在 解 决 其 外 部 适 应 和 内 部 整 合 问 题 过 程中 习 得 的 一 系 列 共享深层假设的集合,它们在群体中运 行 良好 、 有 效 , 因 此 被 群 体 传 授 给 他 们 的 新 成 员 , 并 作 为 其 解 决类 似 问 题 时 感 知 、 思 考 和 情 绪 体 验 的 正 确 方 式( ( 模 式) ) 。” ① 埃 德 加 · 沙因,文化的三个层次 这个模型是后来各种洋葱模型、文化诊断模型的基础。 文化的三个层次 1、人工成分——文化的表层,容易观察但难以描述 可见的、能感觉到的体系和过程 观察到的行为 2、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文化的中间层,可以与行为和其 他人工成分一致,也可以不一致。若要更深理解,要去探寻潜 在的基本假设 理想、目标、价值观和抱负 意识形态 合理化 3、潜在的基本假设——文化的最内层,是隐藏的不易探寻 的,决定着行为、感知、思想和情感 无意识的、理所当然的信念和价值观 ② 和信咨询的企业文化洋葱模型 版 本 很 多 , 这 里 放 一 个 和 信 咨 询 的 洋 葱 模 型 。 ③ 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 丹尼森模型(The Denison Model)是组织文化诊断模型。瑞 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著名教授丹尼尔.丹尼森在经过对 1500 多 家样本公司的研究后,指出:适应性(adaptability)、使命 ( mission ) 、 参 与 性 ( involvement ) 与 一 致 性 (consistency),这四大文化特征对一个组织的经营发展, 具 有 重 大 影 响 。 适应性与使命两个维度是组织关注外部的程度,反映了企业是 否顺应外部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做出相应的改变 和调整。 一致性与员工参与性两个维度反映了组织关注内部的程度,它 要求企业具备对内部系统、结构和流程进行动态的整合,以满 足组织目标的实现。 适应性与员工参与性两个维度又反映了组织的灵活性,即以市 场、客户为导向的创新能力。 使命与一致性两个维度要求组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得企业 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且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归属 感。 在此基础上,丹尼森又将每一种文化特征细分出三个考察维度, 即: 参与性从:授权、团队导向与能力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致性从:核心价值观、配合、协调与整合来考察。 使命从:愿景、目标、战略导向与意图来考察。 适应性从:组织学习、顾客至上、创造变革来考察。 就是利用这十二个考察维度,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某一组织的 文化类型与明显特征。 2、组织战略 ① 平衡记分卡 BSC BSC 即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最初是绩效管 理和绩效考核工具, 1993 年 Robert S. Kaplan 和 David P. Norton 将平衡记分卡延伸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随后得到 了全球企业界的接受和认同。BSC 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 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 标值。 ② IBM 业务领先模型 BLM BLM 模 型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 中 文名称叫 做业务 领导力模型,也译为业务领先模型。在咨询行业,IBM 的 BLM 模 型,可以和著名的波士顿矩阵、SWOT 分析以及迈克波特的五力 模型相提并论,是企业战略制定与执行连接的方法与平台。 BLM 模型从市场分析、战略意图、创新焦点、业务设计、关键任 务、正式组织、人才、氛围与文化以及领导力等八个方面,协助管 理层进行经常性的战略制定、调整及执行跟踪。 3、组织诊断模型 ① 麦肯锡 7S 模型 是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 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 (structure)、系统/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 (staff)、技能(skill)、战略(strategy)、共同的价值观 (shared values)。 ② 韦斯伯德的六盒模型 是阿里六个盒子的原型。组织发展和人的成长一样,要讲究心 力、脑力、体力三者的协调。心力是什么?是使命和文化 box1, 让组织有强大的驱动力往前跑。脑力是什么?组织本身有实现 目标的能力 box6。体力是什么?是组织的结构、流程、机制 box2、3、4、5。 ③ 组织能力杨三角 与上面的 7S、六个盒子不同,杨三角中的三根支柱强调的主体 都是员工(杨国安老师作为腾讯的管理顾问,其杨三角在腾讯 这种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应该还是挺管用的,但放在制造业可能 就没那么适用了)。三根支柱是有顺序之别的,第一根是员工 能力,第二根支柱是员工思维模式,第三根支柱是员工治理方 式。 然后这里别忘了,上面还有个公式,里面还强调了企业成功背 后,企业战略的重要地位。 ④ Burke-Litwin 组织变革模型 这个模型更侧重于变革。上半部分,强调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 促发的愿景、使命、文化、战略调整,以及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需要的领导力变革。而下半部分,强调的是内部组织结构、制度 流程、团队协作风格、岗位能力要求、个人及组织绩效等方面的 转型。 目前在国内,我知道的 OD 领域做得较好的两家企业是翔知羽 白和和信咨询。和信咨询有个 OD 的三层论模型,翔知羽白出 过一本书《组织发展:OD 和 HR 实践者指南》。 4、绩效改进模型 吉尔伯特行为工程模型是绩效改进领域最底层的模型。 从模型本身出发,是强调在影响个人绩效的所有因素中,可以 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因素(技控),影响度 75%,一类是 个人因素(人控),影响度 25%,如果把提高员工绩效一直寄 托在这个人因素的 25%上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扩大视野,去关 注那 75%的环境因素改善。(此图是我自己画的,是按自己理 解的语言去描述的,想要原文的话需要自己再去查找下资料) 这个模型其实和组织诊断的几个模型是不谋而合的。 二、TD 知识图谱 核心是胜任力模型或者能力模型,前些年这一块工作开展起来 耗时耗力,近些年应该是顺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所以许多 都是采用敏捷建模的方式去构建自己企业的人才模型了。 就是从通用的模型中选择十几项自己企业最重要的能力项,然 后结合企业文化、战略进行构建,同时也会参考同行业标杆企 业的模型。 建模后,人才盘点、人才测评都可使用企业自己的能力模型为 参考。人才测评基本是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的,背后都是若 干年的研究积累下来的强大的数据库做支撑。 1、拉姆查兰领导梯队模型 对于领导力模型建设、管理者培养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2、人才测评模型 这个领域一般可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职业适应性测验、敬 业度测评几类。培训圈常见的是人格测验类,招聘圈常见的是 职业适应性测验类、偶有智力测验类,绩效管理圈会用员工敬 业度测评去考评管理者。 智力测验主要是盖洛普的优势识别测试; 人格测验主要测试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又分为类型论、特质 论两大门派,类型论的代表是 DISC、MBTI、HBDI,特质论代 表是 PDP、OPQ、还有九型人格等; 职业适应性测验主要是职业兴趣类测验,测验工作与人的兴趣 的匹配程度,主要代表有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哈里森测评、职 业锚。职业动机类测验效度不高,所以极少使用; 敬业度测评主要是盖洛普 Q12 测评,用来测试员工敬业度及工 作环境水平。 测评模型这一部分我个人研究不多,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参考: ① 盖洛普才干优势识别测试 把五彩缤纷的人类才干归纳为“交往”、“奋斗”、“影响”和 “思维”这四组共三十四个主题。 三十六个主题(才干) 是:亲和、诚实、成就 、行动 、适应 、分 析 、统筹、信仰、统率、沟通、竞争、关联、回顾、审慎、伯乐、 纪律、体谅、公平、专注、前瞻、和谐、理念、包容、个别、搜 集、思维、学习、完美、积极、交往、责任、排难、自信、追求、 战略、 取悦。 ② DISC D:Dominance(支配性) I:Influence(影响性) S:Steadiness(稳定性) C:Compliance(服从性) ③ MBTI MBTI 理论中,评价人的个性有 4 个维度:内向型-外向型、直 觉型-实感型、理解型-判断型以及思考型-情感型。 ④ HBDI 全称为 Herrmann Brain DominanceInstrument,全脑优势 测评。用于测评人的大脑思维偏好。全脑模型的 4 种方式为逻辑 型、组织型、交流型和空想型。 ⑤ PDP 全称为:Professional Dyna-MetricPrograms,一个行为风 格测评,起源于多个经典的诸如“智力理论”“特质理论”等 理论和研究。分成了老虎型、孔雀型、无尾熊型、猫头鹰型、变色 龙型 5 种。 ⑥ OPQ 全称为:Occupat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OPQ 管 理潜质测试基于被测者的个性和潜在能力倾向、潜在工作行为 风格指标进行描述。这个在招聘领域用的好像比培训领域要更 广。 ⑦ 九型人格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培训圈应用广泛但因为效度和信度问题没有 很好解决而长期不受心理学界待见的性格测试。 九型人格(英语: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 它包括活跃程度;规律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理 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范围/持久性。 ⑧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 全称为 Holland Vocational Interest Test。根据兴趣的不同, 人格可分为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 (E)、传统型(C)、现实型(R)六个维度,每个人的性格都 是这六个维度的不同程度组合。 ⑨ 哈里森测评 全称为 HarrisonAssessment。HA 衡量 4 个方面的 78 个适合 性因素:个性特征、任务喜好、兴趣和工作环境喜好,现在成为 了选择,招聘和发展领导人/经理的一个极好的工具。 ⑩ 职业锚 是一款职业价值观测试。共 8 种类型的职业锚。技术/职能型、管 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造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 型。 ⑪ 盖洛普 Q12 测评 针对员工敬业度及工作环境的测评,由 12 个关键问题组成。 (图中加入了绩效改进视角下的分类,可忽略) 3、人才盘点九宫格 九宫格在人才盘点的应用中,可以直观地让我们看到人才在九 宫格中的位置及分布情况,所以也有人直接将九宫格称作“人 才地图”。当然,所有能够直接标注人才所处的位置、直观呈现 人才分布状况,并且能够确定人才使用和发展策略的工具,都 可以称为人才地图,九宫格是人才地图中重要的一种应用形式。 下面这个是人才盘点中使用的经典九宫格(绩效-能力九宫格) 下面这个是在某企业中的九宫格应用案例 三、LD 知识图谱 1、从零到一建培训体系 对于还处在培训初级阶段的企业而言,可以从业务培训入手, 利用业务培训 123 模型去逐渐构建自己的培训体系。 2、培训需求分析 ① Goldstein 三层次模型 Goldstein 三层次模型是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最 大的特点就是将培训需求分析看成了一个系统,进行了层次上 的分类,通过将组织、任务、人员的需求进行整合,使得培训需 求更加全面化,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化。 ② 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 美国学者汤姆·W·戈特将“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 “差距”称为缺口,并依此确定员工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培训 内容,这就是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      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有三个环节: 发现问题所在。理想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就是问题,问题 存在的地方,就是需要通过培训加以改善的地方。 进行预先分析。一般情况下,需要对问题进行预先分析和初步判 断。 实施需求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寻找绩效差距,分析的重点是员 工目前的个体绩效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 ③ 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由美国学者 Terry·L·leap 和 Michael D·Crino 提出的。模型是建立在未来需求的基点之上,具有一定 的“前瞻性”,能有效结合组织的发展前景、战略目标和个人 职业生涯规划,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合理的结合点, 同时可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使培训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④ 以战略为导向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以战略为导向的思想弥补了差距分析模型和前瞻性分析模型的 不足,将培训需求分析的重点转向了组织。 ⑤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胜任力这一概念是由 Mc Clelland 于 1973 提出的,胜任力是 指能将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庸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表层 特征与深层特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 动机等个体特征。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主要通过组织环境变化的判 断,识别企业的核心胜任力,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企业关键岗 位的胜任素质模型,同时对比员工的能力水平现状,找出培训 需求所在。 ⑥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呈现出了三个特点: 将企业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需求进行结合,尊重了员工的个 体发展。 不仅考虑了现期需要,还考虑了远期需要,这是对前瞻性培训需 求分析模型的升华。 员工真正参与到培训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使培训需求评价的主体 得到拓展。 3、培训交付与促进技术 如 果 你 一 直 关 注 ATD ( 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人才发展协会,2014 年之前叫 ASTD)模型, 你会发现它 2004、2014、2019 三个版本中关于培训实施的描 述,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2004 版和 2014 版相似,都叫培训 交付( 2004 版为 Delivering training ,2014 版为 Training delivery ) , 2019 版 叫 做 培 训 交 付 与 促 进 ( Training delivery and facilitation),强调了 facilitation。 培训人要通过一系列行为来为学习提供催化剂,比如了解学习 者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参与者建立融洽关系,使 用适当的交付选项及媒介来使学习变得有吸引力、有效、并且适 用。培训人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培训的利益相关者发 现新视角来实现团队成果,并努力促进组织的积极变化。 下面是一些近年应用较广的培训交付及促进技术: ① 行动学习 无论你如何理解行动学习,都不妨碍大量企业正在应用这种技 术解决实际问题。 我理解的行动学习其实就是把企业中的某个实际问题变成一个 学习项目,通过多种方法和流程(比如群策群力,欣赏式探询、 未来探询、世界咖啡、鱼缸会议、开放空间等)去组织一个团队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行动学习公式:AL=P+Q+R+I,即,行动学习=结构化的知识 +质疑+反思+执行。 AL(Action Learning):行动学习 P(Programmed Knowledge):程序性的知识 Q(Questions):质疑(问有洞察性的问题) R(Reflection):反思 I(Implementation):执行 其中,质疑和反思是行动学习的灵魂,是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 的基础。 ② 引导技术 引导技术主要应用于团队活动中,是指团体领导者诱发团体成 员积极发言的方法。 SPOT 引导四要素:空间(Space)、过程(Process)、产出 (Outcome)、时间(Time)。 引导技术有很多,在培训和行动学习活动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常用的引导技术:ORID、世界咖啡、开放空间等。 ③ 教练技术 教练技术主要应用于个体潜能的激发,是一项通过改善被教练 者心智模式来发挥其潜能和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 教练技术 GROW 模型 教练用到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 GROW 模型。GROW 是四个 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Goal,目标。本次教练对话的目标,以及教练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 标。简单讲:你想要什么? Reality,现状。探索当前的情况,明确客观事实是什么,以便发 现问题。 Options,解决方案。找到可供选择的策略或行动方案,看到你 能做什么。 Will,意愿。这部分做总结,明确该做什么,何时做,谁做。 通过使用 GROW 模型,按照 G、R、O、W 的顺序来提若干问题, 就能提升受训者的觉察力和责任感,进而帮助他解决问题,提 升个人绩效。 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常常使用这个模型来帮助他们的员工 提高绩效,解决问题,做出更好的决策,学习新的技能,并达 到他们的职业目标。 ④ 岗位经验萃取技术 绝大多数都是从岗位职责出发,通过对绩效目标的关联度大小 等衡量指标对工作内容进行排序,将那些对业绩影响最大的关 键职责挑选出来,再通过一些工具界定出若干的关键工作场景, 然后通过个人萃取、专家访谈萃取、众创萃取等方式将经验萃取 出来,形成课程、微课、案例、工具表单、话术、手册等成果。 此技术与岗位学习地图的构建密切相关,使用的套路和模型是 一样的,通常会自觉不自觉的使用两个模型,一个是 DACUM 法(岗位职责分析法,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培养方案建设中 经常用到),另一个是 BAG 法。 学习地图方法论应需而变,基于工作任务分解的方法论,采用 工作坊的形式群策群力,输出工作任务流程和典型场景。无论 使用哪个模型,最终都要确保能落地,能落地的才是好的。 ⑤ OJT 在岗训练及师徒制 OJT 常与师徒制并行发生,需要配套一些内部的管理制度和奖 励机制。 所谓 OJT,就是 On the Job Training 的缩写,意思是在工作 现场内,上司和技能娴熟的老员工对下属、普通员工和新员工 们通过日常的工作,对必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等进行教育 的一种培训方法。 有人总结了 OJT 师傅培训徒弟的七个步骤,简单实用: 第一步,做给他看 第二步,说给他听 第三步,让他做给你看 第四步,让他说给你听 第五步,让他试试看 第六步,放手让他干 第七步,回头看看 4、培训项目设计 6D\\\\'s 学习项目设计法则。要把每一场培训都作为一个学习 项目去运作,要在一开始就“以终为始”界定业务收益,要 “从始至终”设计完整体验,要把重要精力放在学习转化上 (D3、D4、D5 都与此有关),要用主客观数据评估培训的成果 和 影 响 力 。 5、培训影响力评估 ① 柯氏四级评估 培训评估中,使用柯氏四级的较为普遍,但我们都知道,二级 评估到三级评估的跨越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柯氏四级评估图 形中,对三级评估那里要配套有众多措施的原因。 现在许多企业也已经关注到了三级评估的重要性,所以行动学 习的兴起,从培训的内部驱动力、外部监督强化机制角度讲, 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训交付方式。 ② CIRO 培训评估模型 CIRO 由该模型中四项评估活动的首个字母组成,这四项评估 活动是: 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确认培训的必要性。 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确定培训的可能性。 反应评估(Reaction evaluation)——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输出评估(Output evaluation)——检验培训的结果。 相比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CIRO 模型不再把评估活动看成是 整个培训过程最后一环,而是具有相当“独立、终结”特点的 一个专门步骤,并将其介入到培训过程的其他相关环节。由此, 评估的内涵和外延扩大了,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培训活动之后, 而且还可以体现在整个培训活动过程的其他相关步骤之中。 ③ 考夫曼五层次评估模型 考夫曼扩展了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他认为培训能否成功,培训 前的各种资源的获得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他在模型中加上了 对资源获得可能性的评估,并将其放在模型的第一个层次上。 考夫曼还认为培训所产生的效果不应该仅仅对本企业有益,它 最终会作用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因而, 他又加上了一个层次,即评估社会和客户的反应,从而形成了 5 个层次。 评估层次 评估内容 可能性因素说明的是针对确保培训成功所必须 1 可能性和 的各种资源的有效性、可用性、质量等问题 反应评估 反应因素旨在说明方法、手段和程序的接受情况 和效用情况 2 掌握评估 用来评估学员的掌握能力情况 评估学员在接受培训项目之后,其在工作中知 3 应用评估 4 企业效益评估 评估培训项目对企业的贡献和报偿情况 5 社会效益产出 评估社会和客户的反映,以及利润、报偿情况 ④ 菲利普斯五级评估模型 识、技能的应用情况 评估级别及相关数据的种类 数据的重点 第一级:反应和/或满意度,以及 培训项目、培训人员和 评选结果可能 所计划的行动 将如何得 到应用 第二级:学习结果 第三级:工作中的应用和/或实施 第四级:对业务的影响 第五级:投资回报率(ROI) 无形收益 6、培训项目管理 ① PDCA 戴明环 重点在学员及有利于学 习的支持性 机制 重点在学员、工作环境 和有助于学习 内容得以 应用的支持性机制 重点在培训对组织绩效 所产生的影 响 重点在于培训所产生的 用货币形式 来体现的收 益 重点在于用非货币形式体现的因素来 衡量培训的价值 ② 复盘技术 复盘无论对于团队还是个人,都有很高价值。团队复盘必须要 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则。 7、课程开发 ① ISD 模型 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即教学系统设计模型Dick and Carey 模型。 Dick and Carey 的模型(1996)是一个程序系统,包括十个 主要过程组件(一个迭代周期中的九个基本步骤以及对指令有 效性的最终评估)。 迭代周期中的九个组件及最终评估分别是: 一、分析 识别教学目标 Identify instructional goal(s):确定在教学结束 时期望学习者能够做什么; 进行教学分析 Conduct instructional analysis:逐步确定学习 者在实现目标时在做什么;确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识 别 起 点 行 为 和 学 生 特 点 Identify Entry Behaviors and learners:确定学习者当前的技能,偏好和态度以及教学环境的 特征;有关目标人群的有用信息包括进入行为,主题领域的先验 知识,对内容和潜在交付系统的态度,学术动机,对组织的态度。 二、设计 编写绩效/表现性目标 Write performance objectives:指定学 习者将要用所学技能,条件和条件的陈述来做什么; 开发标准参照测验 Develop Criterion-Reference Tests:开发 与绩效目标相一致的标准参考评估; 开发教学策略 Develop instructional strategy::在教学前活动 (动机,目标和进入行为),信息表示(教学顺序,信息,示 例),学习者的参与(实践和反馈),测试(预测试和后测试) 和跟踪方面制定策略通过活动(补救,丰富,记忆和转让)。 三、开发 开 发 和 选 择 教 学 材 料 Develop and select instruction Materials:使用教学策略来产生教学。 四、实施和评估(这两个阶段是混合在一起的,无法割裂开) 设 计 和 进 行 形 成 性 评 估 Design and conduct formative evaluation:收集用于识别如何改进指导的数据; 进行教学调整 Revise Instruction:使用形成性评估中的数据来 检查教学分析,学习者和情境分析,绩效目标,评估工具,教学 策略和教学的有效性; 设 计 和 进 行 总 结 性 评 估 Design and conduct summative evaluation:最后一个过程是设计和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是对教 学价值的评价 ② ADDIE 模 ADDIE 模 型 的 全 称 , 是 Analysis 分 析 、 Design 设 计 、 Development 发展、Implementation 实施、Evaluation 评估, 是目前企业培训课程开发领域最为经典的理论模型之一。大多 当前教育设计模型是副产品或 ADDIE 的变异塑造。 ③ HPT 模型 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于 1992 年 发 布 的 HPT (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模型。 HPT 模型,是通过运用涉及行为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组织开 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实施的广泛干预措施。因 此,它强调对目前的以及期望达到的绩效水平进行严密分析, 找出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提供大量帮助改进绩效的干预措施, 指导变革管理过程并评价其结果。 ④ 于加朋-CDOS 模型 CDOS 这 一 名 称 取 自 四 个 英 文 单 词 (Course Design Operation Standard,课程设计操作标准)的首字母,是于加 朋老师创造的。 整个理论体系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之上: 假设 1—流程假设,要产生可以控制的培训效果,培训课程至少 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一是培训课程本身就是流程化任务的 一部分,二是培训课程为学员提供了完成任务的流程; 假设 2—刺激假设,只有刺激(冲突、变化和问题)才能促成一 个人的学习和改变; 假设 3—五方模型,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完整过程可以概括为由五 个模块组成的环状结构,即分析需求、整理结构、化解复杂、引导 视听和追踪效果。 此外,CDOS 还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流程”、“冲 突”、“变化”和“问题”。 流程,即可以控制的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增值过程。 冲突,即不能接受的状况或意外的状况。 变化,即基于可比性的差异。 问题,即不确定性。 流程主要涉及组织的培训行为,  流程、冲突和变化这三个概念 合称为“刺激”,主要涉及学员个人的学习行为。 ⑤ 邱伟-FAST 模型 FAST 高效课程开发模型是邱伟老师在 ADDIE 模型基础上进行 深入和优化,所形成的一套基于问题解决的课程开发流程。 FAST 模型将课程开发分为四个步骤,每个字母代表其中的一 个步骤。 F(Focus on Problems) 聚焦问题显价值, A(Aggregate Methods )整合方案重实效, S(Select Instructions )精选教法做引导, T(Transfigure Outcomes )优化成果促精品。 8、教学设计 ① 梅里尔-五星教学法 M.戴维-梅里尔(M.David Merrill)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被 称为五星教学法)是对现有多个教学设计模型的重新归纳和提 炼,发现优秀的教学设计模型中都包含了这样的五个最基本的 教学原理,梅里尔将其称为首要教学原理。 我对首要教学原理的理解是,梅里尔当初提出该原理的目的, 是希望通过该原理中包含的五个方面,去优化现有的培训活动 或课程,尤其是那些用来解决复杂问题或完成复杂任务的培训 活动或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化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永远都能从 模型的五个方面中找到我们现有课程可以去优化的点。所以在 对这个模型进行解读时,梅里尔解释了当你关注模型中不同方 面去优化教学时,会给你带来的教学效能水平的提升路线。 首要教学原理或者五星教学法尤其适用于职场培训,因为往往 培训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很复杂的问题或者完成很复杂的任务, 所以在培训圈里是一个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一个模型。 原模型中没有序号,而只是通过这样的图形来让人们理解五个 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很明显,四部分内容都要去聚焦问题。 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按照目前市场上的共识标了序号。 ② 波曼-4C 法颠覆培训课堂 在莎朗·波曼(SharonL.Bowman)的《4C 法颠覆培训课堂 65 种反转培训策略》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教学活动设计的 4 个环 节、65 种策略。无论你是一名培训师、承担讲课任务的培训管理 者、还是经常会做分享的管理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以 学员为中心”的有效方法,从而让你的培训和分享更有效。 4C 法中,从联系到总结贯穿培训的整个过程。 联系是培训的开端或者说开场,这个环节要关联学员旧知,要 关联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期望。 概念是培训当中直接教学、讲课和演示的部分,这个环节要去 调动学员的多种感官去吸收新信息,包括听讲、讨论、思考、参 与互教互学等。 实用练习是传授知识之后的复习活动,这个环节可以使用学习 金字塔里学习效果最好的那种教别人的方式让学员练习。 总结是培训的总结和收官环节,这个环节可以通过一些教学互 动来让学员来完成内容总结,他们一定印象深刻,还可以有学 以致用的计划和承诺环节。 4C 法里许多思路和我下面会介绍的鲍勃派克的创新性培训技术 有许多共同之处,感兴趣的话你可以两个都研究看看。 ③ 库伯-经验学习圈 很多人的生活、工作技能都是凭借这样的学习流程不断进步的。 ④ 加涅-九大教学事件 ⑤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认知过程维度 ⑥ 鲍勃派克-创新性培训技术 鲍勃派克的创新性培训技术是由国内的普尔摩公司引入的,孙 波老师长期从事经验萃取及课程设计方面的咨询工作,翻译了 鲍勃派克的《重构学习体验》一书,几年前我岗位经验萃取与微 课开发工作坊课程 1.0 版本到 2.0 版本的迭代,就是基于创新 性培训技术进行的,受益匪浅。 创新性培训技术重点介绍了线下培训如何做到以学员为中心, 应用多种教学设计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来提高培训效果。其强 调的以 10 到 20 分钟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要通过不断的变换教 学方式来和学员进行不同形式的互动,与现如今流行的微课理 念、直播互动理念不谋而合,2020 年疫情之下,我对我的岗位 经验萃取与微课开发工作坊又进行了 3.0 到 4.0 版本的迭代, 应用的还是这个创新性培训技术,结合我多年对线上培训的实 践,将线下工作坊完全翻转到了线上。 顺便提一下,孙波老师的《“动”见学习体验》一书也很推荐。 ⑦ 张立志-学习方式匹配模型 根据学习内容的结构化程度不同(知识成熟度不同)、学习目 标不同(知识掌握、态度改变、技能改善、绩效提升)、学员对象 旧有知识经验不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需要匹配不同的学 习方式的。对于培训从业者而言,我认为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 专业知识,它可能决定了你设计和实施的培训的大部分效果。 张立志老师在他的《培训进化论》一书中提出过这样的学习方式 匹配模型,可以拿来作为参考。 实际中,无论什么培训,L1、L2、L3、L4,4 个维度的情况都有 可能同时出现,因为每个学员的基础不一样,也有可能一次培 训需要解决多个不同的问题。所以通过学习匹配模型,可根据 培训需求综合设置课程方式,并针对个别特殊需求进行小范围 的设置。 ⑧ 徐生吉-微课结构 12 宫格 这个模型是我在做岗位经验萃取与微课开发工作坊过程中设计 出来的。当时做这个模型的初衷是让从未接触过微课设计的学 员能够快速设计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微课作品,有了这样一个模 型,及时是 60 多岁、教育程度不高的学员也能够快速掌握。 微课结构 12 宫格模型比较适合经验技巧型微课、知识型微课内 容,对于案例型的微课内容,可以采用下面的案例型微课结构 9 宫格模型。 9、学习科学 ① 721 学习法则 是业内公认的法则,据说是由摩根、罗伯特和麦克三人在合著 《构筑生涯发展规划》 中正式提出,个人没有考证过。对于成年 人的学习,这个法则在许多职业技能的提升方面应该是具有普 适性的。 ② 学习金字塔 看了这个模型后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前些年大受追捧的演讲 型讲师早已淡出市场,而引导师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无论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还是五星教学法、创新性培训技术、还 是 4C 法,其实都是按照这样的学习方式组合进行设计的。 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 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 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曲线告诉我们,必须要做定期的复习才更有利于巩固记忆。不 过对于我们这些身在职场的学习者而言,做到定期复习其实是 不容易的,而且到了一定年龄,记忆力会衰减,理解力会上升,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应该通过赋予学习内容故事性、与已有经 验知识建立关联、构建知识的逻辑框架等方式来帮助我们的回 忆和联想,当然,定期的回顾非常有必要,这样我们就能把短 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而故事、关联、逻辑就像是图书馆的编号, 我们可以顺着编号快速找到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那些知识。 我个人还是喜欢把所学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从而加深记忆, 同时也可以记录下自己学习的点滴。 时间间隔 记忆量 刚记完 100% 20 分钟后 58.2% 1 小时后 44.2% 8~9 小时后 35.8% 1 天后 33.7% 2 天后 27.8% 6 天后 25.4% ④ 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 在教育学这个广阔的理论体系海洋中,成人群体是如此的不受 待见,以至于专门研究成人学习的理论其实并不多。 美 国 著 名 教 育 心 理 学 家 马 尔 科 姆 . 诺 尔 斯 ( Malcolm Knowles)在他所著的《被忽略的群落:成人学习者》(《The Adult Learner:A Neglected Species》)一书中对成人学习 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 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者与儿童和不同,他们学习时有着更多 的目的性以及社交意愿,他们必须先接受为什么要学习才能更 好的去学习。 成人需要指导他们为什么要学习; 成人有进行自我指导的需求,学习自主性更强; 成人可以为学习带来更多的与工作有关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学习 活动影响较大; 成人是带着一定问题去参与学习的,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会导致 不满; 成人受到内部和外部的激励而学习; 成人适合采用问题中心或任务中心为主的学习形式。 ⑤ ARCS 动机设计模型 ARCS 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约翰·M·凯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一个教学设计模型。 该模型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 所谓 ARCS,是 Attention(注意)、 Relevance(关联)、 Confidence(信心) 和 Satisfaction(满意),代表了四类 主要的动机策略,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设计教学,就可以激发学 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机。 10、讲师管理 这块我整理过一篇文章,讲兼职讲师运营管理的,对讲师管理 起步阶段的同学可能会有价值,老司机可直接忽略。文章中画 了三个小模型,放在这里供参考。 ① 兼职讲师三大来源 ② 讲师认证一体两翼 ③ 激活讲师的五星好评 11、学习系统及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作为培训顾问,还是很有必要去 使用或者熟悉一些常用工具的,要去了解他们各自的优劣及适 用边界。 ① E-Learning 系统 市面上很多家,头部的几家功能应该都差不太多了(SaaS 产品 竞争到最后会功能趋同),选合适的就行。也有大厂出的免费 的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② 微课制作工具 个人属于比较喜欢软件的,所以常用的软件都会使用的比较好, 我之前曾把自己用过的微课制作有关的软硬件工具整理过一次, 我把工具清单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甚至是职业生涯中遇见的每一个人,优先考虑他人的需求,主 动承担责任,是获得成功的前提。

67 页 383 浏览
立即下载
华为创始人 任正非领导力分析

华为创始人 任正非领导力分析

华为创始人 任正非领导力分析 第六组 秦莹、梅强、曹月、孙珂、杨群慧、杨鹏军 C O N G T E N S 目 录 1 请在这里输入目录标题一 中国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2 任正非的特征、行为及事迹 3 运用领导学理论分析评价任正非 4 社会文化对领导力发挥的影响 Part One 中国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回首 60 年,看一个世界强国的诞生 动荡不安 均衡发展 高速发展 1949 年之前 1949 年 -80 年代初 20 世纪初 - 至今 从繁荣走向衰败 经济平衡 重心内地 全国各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国防 平衡工业 高科技产业逐步凸显 8 年抗战 4 年内战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改革开放 80 年代初 -20 世纪初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快沿海对外开放 这里,充满机会和挑战 时代赋予人们机会和挑战 沿海开放 人才汇聚 市场空白 产业空缺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 改革开放浪潮,吸引 中国市场刚启动对外 通讯、医疗、电器等 平提出沿海加快实施 内地人才前往沿海城 开放,对多数产品而 部分产业,国内并无 对外开放,港口城市 市。优秀打工者轻松 言为新市场。加上政 优秀企业运作,竞争 竞相引入资金,各产 找到高薪工资;创业 府扶持,中外企业抢 对手主要来自国外, 业公司遍地开花 者可广结志同道合者 占中国市场 相对较少,容易壮大 中国历史给予国人独特的特质 1 3 折衷与平衡 勤劳与奉献 不走极端,转向寻找新的机会和 吃苦耐劳,愿意加班。为了预期 突破点 的美好未来勇于奉献 2 尊崇与顺从 严格等级制度,下级服从上级, 在特定时期有利于团队齐心协力 独特的品质,加快了近 30 年的经济发展 Part Two 任正非的特征、行为及事迹 走近华为教父:任正非 颠簸人生 1944 年,出生于贵州安顺,童年清贫 1963 年,就读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文化大革命父亲被批斗,学业搁置 从军队转业到深圳南油,工作不顺货款无法回收,被迫离开,事业遭遇低估 43 岁,不惑之年被迫创立华为,交换机代理起步,依靠高新技术一路高歌猛进 非凡成就 2003 年,中国 IT 十大上升人物 2005 年,美国《时代》杂志全球一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1 年,以 11 亿美元首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 1153 名,中国 92 名 2015 福布斯华人富豪榜排名 350 ,全球富豪榜排名 1741 2016 胡润 IT 富豪榜,以 105 亿元排名第 35 位 任正非手中华为:一个屹立全球的国际化品牌 521 , 574 37 , 052 百万人民币 百万人民币 销售收入 净利润 49 , 218 18 万 170 个 经营活动现金流 全球员工人数 业务覆盖国家和地区 百万人民币 华为是谁?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 (ICT) 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 ICT 领域, 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2013 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排名《财富》世界 500 强第 315 位 "2016 中国企业 500 强 " 中排名第 27 位 任正非与华为的故事:毛泽东式兵法治商 兵 他,热衷毛泽东兵法 华为的发展、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传统权谋智慧和“毛式”斗争哲学的烙印 他,赋有争夺性,又不乏追随者 华为内部资料,字里行间跳动战争术语,极富煽动性,有人说华为人都被洗了脑 阵 斗 他,用“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蚕食全球市场 1992 年,华为自主研发出交换机及设备,当时海外巨头把持国内市场,任正非以“农 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攻城略地。 1996 年,华为在全球依法炮制,蚕食欧美电信商市场 他,是名副其实的军人总裁 华为热衷唱红歌,例行民主生活会,不变的主题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者 任正非与华为的故事:创造华为狼图腾 1997 年,狼狈组织计划 贯穿华为各组织机构 狼:组织进攻性 狈:管理性 敏锐的嗅觉 狡猾 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 诡计多端 群体奋斗 “ 狼性”文化成为华为精神 华为每个人都需要成为一匹狼 任正非与华为的故事:韧性变革削足适履 [ 客户需求是变化的 满足客户需求的组织与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 ] 国际化的管理规范 人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不要让先进的国际规范适应华为特色 而要让华为特色遵循先进的国际规范 华为需要 “ 削足适履” 变 革 推进管理变革过程中,华为每小时付给国外专家的费用是 300 美 元到 680 美元,共 70 位专家。累计软硬件投入十亿元以上。 打破个人主义,制定作业规范;打破本位主义,关注客户需求;取 消部门内部流程,建立跨部门结构化流程 ........ 贯 彻 任正非与华为的故事:十大管理思想 均衡发展 自我批判 抓短的一块木板 是思想、品德、素质、 不盲目创新 直面变革 华为危机 要有一颗平常心 萎缩、破产是一定会 技能创新的优良工具 1 2 3 4 到来的 5 6 8 7 9 10 区别对事与对人负责制 任职资格及虚拟利润法 规范化管理 模板化 低调 前者扩张体系,后者收 是推进公司合理评价干 本身含监控,目的是有 是所有员工快速管理 安安静静地应对外 敛体系 部的有序、有效的制度 效、快速服务业务需要 进步的法宝 界议论 任正非的特征 不屈的军人 奔跑的头狼 善于分享的战略者 低调的现实主义者 吃苦耐劳 偏执狂 系统思维 踏实 坚韧不拔 渴望生存 创新眼光 危机感 专断威严 进攻 霸气胆识 冷静 Part Three 运用领导学理论分析评价任正非 领导行为框架及所用到的理论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贯彻永恒的是管理改进 “ 做为个体的领导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 人际互动中的领导 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 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 团队与组织中的领导 理论支持: 理论支持: 理论支持: 变革型领导的关键行为 参与式领导层级 领导推动企业文化的影响机制 变革型领导:国际化企业需要不断变化 双向互动过程,使员工从“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 6 、以身 作则,传 帮带 1 、清晰地阐 述有吸引力的 愿景 变革型领导 如何行动 5 、运用戏 剧性、象征 性的行为 强 调关键价 4 、表达出对 值观 追随者的信心 1 2 2 、说明 如何实现 愿景 3 、表现 出自信和 乐观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市场 市场的竞争主体是高科技 IPR 竞争 3 5000 多个专利,敢于向苹果思科叫板 4 年轻人高技术碰壁是常事 5 华为狼性文化 6 亲自引入全球优秀管理专家参与变革 未来董事会的专用语言是英语, 58 岁仍在学习英语 参与式领导:华为的分权之道和授权之术 独裁 共同决策 协商 授权 不受他人影响 受他人影响 中央集权 事业部制 充分放权 轮值 CEO 员工数量少 按照企业经营的事业划分部门 决策权根据授权规则授给一线团队 产线较单一 提高管理效率 后方仅起保障作用 部门各司其职 创造更多新的增长点 权力平衡之术 考验运营能力和责任心 2009 1998 7 198 从独裁到授权的发展 从中保障权力的平衡 任正非在华为根植文化 主要根植机制 次要强化机制 领导关注什么样的事物 设计管理系统和程序 应对危机的方式 植入文化理念 华为的冬天 艰苦奋斗 设计组织结构 维护文化的制度 自我批判 角色示范 给人才狼的 DNA 开放进取 至诚守信 设计设施 奖励的标准 选择和排斥的标准 成就客户 清退 34 岁以上人员 成立打击对手办公室 团队合作 华为十大管理法则 …… 核心价值观 培训“任正非人生” 正式声明 故事和传奇 …… Part Four 社会文化对领导力发挥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文化因素的变化 多元化文化融合 坚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资本文化 契约精神 摒弃国外糟粕文化 个人主义 开放心态 对外开放文化 接受新事物 合作共进 社会主义文化 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 同甘共苦 荣辱与共 个人服从集体 尊崇和顺从 儒家思想: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 三千年帝制历史:权威专断 法家思想:法与罚、中央集权、控制之术 社会文化对任正非领导力发挥的影响 正向促 进作用 诚信品德:员工向雷锋、焦裕禄学习,公司不让员工吃亏 伟大梦想:把实现先辈繁荣梦想、民族振兴希望、时代革新精神作为责任 集体为重: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开放心态:华为基本法,依照国际标准建立公司管理系统 负面消 极作用 随性的脾气:任正非是性情中人,华为管理层需要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 过大的压力:过多的加班,过强的压力,透支华为人的身体 人情味低: 34 岁以上强制出差海外,员工家庭情况关心不足 THANK YOU!

23 页 357 浏览
立即下载
OD、TD、LD区别与岗位职责

OD、TD、LD区别与岗位职责

一、LD、TD、OD 涵盖内容  1、LD(Learning Development)学习发展  学习发展偏重于知识学习、技能提升及态度转变等的学习和培训工作。旨在提升现有人员 的认知和 Level,帮助小白变职业,甚至变成大咖,以符合组织的发展需要。重点工作包括 培训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内训师体系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文化建设、员工的职业发 展等。  岗位职责:  ① 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建立和完善公司学习与发展体系; ②绘制学习地图, 根据人才类别、业务类别,开发相应的专项学习计划; ③制定各阶段学习发展计划并实 施,对各类学习活动进行效果评估; ④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学习课程供应商体系,建 立多维度的学习资源; ⑤组织建立集团内训师体系,完成讲师选拔、培训和认证; ⑥ 建立和开发公司案例库;  ⑦ 调研业务部门和分子公司培训需求,在统一的框架下给予指导和合理化建议。 2、TD(Tanlent Development)人才发展  人才发展主要作用是帮助组织发挥长期优势,为组织持续提供关键人才,所以人才发展又 叫人才管理。人才管理中的关键人才的招募、薪酬、绩效管理一般会由相应模块的 HR 负 责,而 TD 主要负责关键岗位的人才发展工作,主要工作有:胜任力模型搭建、任职资格体 系建设、人才盘点、人才发展、继任者计划等。  TD 或者人才管理的专业能力,重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中心等方法。  (3)发展技术,除了培训相关的技能以外,需要运用各种发展员工的方法,如行动学习、 导师制、轮岗、在岗的辅导和反馈、工作任务等。  岗位职责:  ① 根据集团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各体系人才发展规划方案,完善并优化不同岗位、层级的 人才标准,搭建能力素质模型;  ② 统筹推动各体系人才梯队建设,组织和实施人才盘点、人才测评、考核方案活动,制定 关键人才盘点的工具方法,以及保留机制;  ③ 基于人才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有效的人才发展项目,开发相应的人才管理工具,主导 核心人才及高潜人才发展项目;   ④ 构建人才测评中心, 负责核心人才的选拔及测评管理, 通过人才盘点、评价中心等 手段,维护公司核心人才库。为业务发展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人才测评及解决方案;  ⑤ 搭建与推动执行人力资源体系相关计划,如任职要求、岗位评估、职级评定、发展通道 等,形成完整的任职资格体系。   3、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组织发展  OD(组织发展)是一个根据社会与行为科学知识进行干预,从而增强组织有效性并促进个 人与组织变革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创造适应变革的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文化,使得 组织可以积极响应战略调整带来的变革,让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可持续性地健 康发 展,让人、团队和组织的潜能最大的释放,为实现企业远大的目标提供保障。  OD 的核心职责有哪些?  由于组织的内外部商业环境是快速、不断地变化的,OD 需要对整个组织适应环境的这个 PDCA 循环的有效性负责。具体包括:  (1)确保组织不断确认内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  外部环境包括整个市场的格局,客户的需求,技术进步,竞争压力,社会/政治/法律要求 等;内部环境包括股东要求,员工的期望等等。  (2)连接战略与执行  基于公司战略,如何将战略落地,有效执行; (3)设计“组织”这个系统 包括组织、 人员、文化等相关要素。  组织指组织架构、角色职责、决策权限、回报与激励机制、信息管理机制等;  人员指能力及数量规划、人才管理、人才发展等; 文化指组织提倡的价值观、态度、行 为准则等。 (4)把握组织实际上的运行状况  重点把握组织“实际运行”的状态,检验与“设计”之间的差距。 (5)验证企业业绩  基于企业业绩、目标的达成情况,股东、员工期望的满足情况,与最新的内外部商业环境 做检验,推动组织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组织设计。 职责描述:   ①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进行组织有效性评估、组织诊断,分析组织架构与业务发展的匹配 度,促进相关组织架构、职责及管控模式的设计、优化与管理;   ② 通过行业数据调研、内部数据分析,对内部业务流程、资源配置等提出合理优化建议, 持续推进各业务单元的人效提升;  ③ 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制定并优化组织架构及组织发展规划设计;  ④设计及开发 各种形式的针对不同岗位的组织评估、设计和优化工具及方法,为组织设计的优化和赋能 提供保障;  ⑤ 负责组织绩效、个人绩效体系的优化和相关工具开发工作;  ⑥ 负责权责手册的管理,根据业务发展及时修订,并推动信息化落地。 ⑦主导岗位体系 建设、开展岗位工作分析,维护更新岗位职责;  ⑧与业务部门共同制定合理的 HC(人 员编制)并进行管理。    OD 的功能就是通过组织变革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通过内部系统的改善,如在结构、流 程、责权、人员能力、文化等方面的重塑,“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达到深入客 户需求、快速响应的效果,使组织更有战斗力。  比如华为“铁三角”模式,是因为 2006 年在苏丹市场的溃败(外部因素),其原因是客户 线不懂交付,交付线不懂客户,产品线只关注报价(内部因素)。之后华为形成了产品、 客户、交付紧密结合的铁三角模式。“铁三角”作为最贴近市场和客户的一线作战单元, 华为让项目团队在立项、投标、签约、合同变更与关闭等多个方面的决策上拥有充分的自 主权,从而极大提高了一线决策的灵活性,实现了决策前移,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新 创造热情,保证了对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准确把握与快速响应。 LD 是培训体系职责的延伸,TD 侧重于人才管理体系的构建,OD 实际上超越了 HR 的传统 职能,更侧重组织整体,重点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系统考虑整体 组织能力的构建。 那么究竟什么是 OD(组织发展)? 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狭义 OD 的职责:一般指业务 OD,更多的是围绕着业务发展所做的工作;借助系统思考, 团体动力,人力资源,心理学等理论及工具,帮助团体梳理业务方向和目标,改善团队关 系,激发个体活力,以及提升组织效率,达成业务目标。  1、根据公司战略,设计公司专属的组织构架。  不同的公司业务类型,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的组织结构不一样。 2、设计职能部门配置, 撰写职能部门工作内容。 也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员工,诠释他们要做什么。 3、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AMPES)  跨部门合作职责不清是现在很多公司遇到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要明确划定,提高工作 效率  大家需要 AMPES 模板:批准,监督,计划,执行,协助。 4、设置组织构架的可持续发 展机制。  使得公司组织构架,能够随着公司变化而变化。 OD 具体工作场景  1、 公司市场和商业模式转变 • 主持 Top 团队进行新业务战略确定; • 主持进行负 责人选拔与确定; • 组织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 • 主持核心管理团队与人员配备;  • 实施人员能力升级; • 主持业务转型保障服务; 2、 内部业务发展及组织成长  •主持公司持续的文化健康分析工作;  • 主持因业务扩张带来的流程及职责、人员能力变化等工作;  • 作为 TOP1 的工作教练, 校准因 top1 个人风格对于组织成长的影响;  • 保障公司业务转型或业绩增量带来的组织扩容、流程改造、架构及人员调整、人员能力 缺失;  • 研发或者采购因组织成长或缺的各类干预工具、机能或流程,以确保组织成长中出现的 各层级问题有对应的干预方案; •预防公司经营中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为公司各类团队及人才提供咨询与支持服务;   3、业绩扭亏与绩效提升 •组织 Top 团队进行战略与经营分析; •实施流程改造与组织架构调整; •主持关键人员调整及能力发展; •保障业务流程与人员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主持绩效管理与人员激励; 4、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  •策划并主持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章程,筹建治理与传承机能; •主持家族企业股权归属、交易、转让等权力变化工作; •策划并主持家族企业家庭关系经营,保障企业系统正常运营; •主持家族财富安全与增值、投资等工作; •负责家族企业核心人员梯队组建与培养工作; •保障家族企业核心人员替换期的正常经营及风险管控。  总结   OD 实际上超越了 HR 的传统职能,更侧重组织整体,重点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 “相互作用”,系统考虑整体组织能力的构建,通过整体性能的改善,让组织更适应内外 部环境变化。    

4 页 378 浏览
立即下载
OD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理论篇-方法工具篇-实践篇/精要完整版

OD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理论篇-方法工具篇-实践篇/精要完整版

理论篇-方法工具篇-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要 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览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大纲 理论篇 1-1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① 个体 ④ 团队 ② 人际 ⑤ 组织 ③ 群体 1 、个 体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但世界上也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 莱布尼 茨 个体行为分析 特点 能力 • 年龄 • 专业力 • 性别 • 领导力 • 任职时间 • 经营力 人格 • • 价值观 气质:多血质、胆汁 • 自由 质、粘液质、抑郁质 • 幸福 人格理论:大五人格、 • 自尊 • 诚实 • 平衡 • …… DISC 、 MBTI 等 个体行为分析 显性:行为风格 综合:成熟度 隐性:激励因子 个体行为分析—行为风 格 D 支配型( D 因 素) - 怎样处理问题并迎接挑战 设定的程序 I S 影响型( I 因 素) 沉稳型( S 因 素) - 怎样与他人沟通并怎样影响他们 - 怎样应变以及自我调整节奏 C 严谨型( C 因 素) - 怎样处理规则及他人 影响型 掌控型 快节奏的 直言不讳的 • 直率的 • 结果导向的 • 精神抖擞的 • 固执己见的 • 活泼的 • 言辞强有力的 好问的 持怀疑态度的 友善的 认同的 • 善于分析的 • 性情平和的 • 矜持的 • 倾听他人意见的 • 一丝不苟的 • 有耐心的 • 内向的 严谨型 • 热情的 • 乐观的 • 严格的 • 有条理的 • 乐于交际的 谨慎的 善于思考的 • 谦逊的 • 委婉的 沉稳型 个体行为分析—激励因 子 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 个体行为分析—激励因 子 Values/ M otivators 价值 观 / 激励因子 Passion For 追求 / 受⋯激 励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Theoretical 理论导向 • Knowledge 知 识 • Utilitarian 实用导向 • • Aesthetic 唯美导向 Money/ROI 金钱 / 投资回 报 • Social 社会导向 • Form/Harmony 态 / 和谐 • Individualistic 个人 导向 • • Traditional 传统导向 表现特征 • 知识与学习、“ Why” 、研究 参考 • • 有形、实际、应用、 ROI/ 金钱 条理、美好、平衡 • 消除冲突、帮助他人、社会发展 Helping others 帮助他人 • 权力、领导者、个人荣誉 • Power/Control 力量 / 控 制 • 秩序、归属感、信念 • Order/Structure 秩 序 / 结构 美 个体行为分析—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成熟度? 单面向 VS 多面 向 有形 VS 无 形 衡量个体成熟 度的四个维度 短期 VS 长 期 相对 VS 绝 对 人际行 为 指具有一定关系的个体在 交 往中出来的相互作用。 人际影响的行 为 从众 顺从 服从 八种人际行为模式 行为:管理、指导、教育 反应:尊敬、顺众 行为:反抗、怀疑、厌倦 反应:惩罚、拒绝 行为:帮助、支持、同情 反应:信任、接纳 行为:尊敬、赞扬、求助 反应:劝导、帮助 行为:合作、赞同、友谊 反应:协助、友好 行为:攻击、惩罚、责骂 反应:仇恨、反抗 行为:怯懦、礼貌、服从 反应:骄傲、控制 行为:夸张、拒绝、自炫 反应:不信任、自卑 2 、群 体 定义: 群体可以界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 赖 的个体,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集合 体。 群体的发展 群体发展是一个动态过 程 群体动力 库尔特 - 勒 温 凝聚力 B=f(P , E) 驱动力 耗散力 意识、 规范、压力、士气… 群体动力系统 五种群体动力类 型 1 、群体领导方式动力 专 制、民主、自由 4 、群体公约动力 共识的力量 2 、群体组织形式动力 金 字塔、扁平化、网络化 5 、群体多数动力 大众效应 3 、群体结构性质动力 需 求(马斯洛) 群体动力的应用 领导素质及方 式 结构与功能 目标 激励斗志 公约 有利达成共识 适当竞争保持 凝聚力 任务驱动 学习力 个性增强 生命力 文化 塑造战斗力 民主 促进团结 标杆 的作用 3 、团 队 目标 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 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 权限 人 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相比群体,团队 更加规范。 计划 定位 如何建立高绩效团队 一般套路: 谨慎避坑: 合适的人 先人后事 OR 先事后人 正确的事 能力不足怎么办 有效的机制 万能的绩效考核? 文化 协作的五大障碍 5 、组 织 组织的定义 广义 很多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系统。 客观的 业务 要素系统 商业模式 规模 结构 管理 潜力空间 … 结构 功能 规范化水平 能量场域:基于追求与假设系 统 主观的 能量的点燃与互动 能量系统 组织与社会 组织与人 人与人 人与工作 员工队伍 组织氛围 … 组织的定义 狭义 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运用知识和技能相互协作合作,形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 组织的特点 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 有自己的目标。 通过分工与协作来实现目标。 组织的管理 指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等,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目标 组织结构 组织职能 组织流程 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有效性是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组织 运作与活动 投入 产出 外界环境 适应化 目标 清晰化 资源利用 最优化 职能发挥 和谐化 员工投入 敬业化 可预测性 复杂性 竞争性 ... 合理 科学 宣贯 落地 ... 人力 财力 物力 外界合作 … 结构 技术 协同 ... 技 能 动 机 态 度 价值观 ... 相关利益人 满意化 管理实践 最佳化 效益 发展 ... 战略 报酬 控制 领导 决策 ... 组织演化系统 组织 团队 群体 人际 个体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大纲 理论篇 1-2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① 组织发展的基本概念 ⑤ 组织发展的补充理论 ② 展 企业经营视角下的组织发 ⑥ 组织发展的咨询干预流程 ③ 览 组织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纵 ⑦ 组织发展实践者的价值观与自我修炼 ④ 组织发展的核心理论 组织发展的关键 词 探询 平台组织 人才发展 战略澄清及承接 引导 学习发展 岗位价值评估 生态组织 U 型理论 人才盘点 行动研究 任职资格 晋升机制 人才梯队 赋能 组织绩效 场域 人才测评 组织诊断 共创 胜任力 组织设计 职业发展 团队治疗 什么是组织发展 定义:指导如何提升组织有效性的一个知识实践领域。 运作方式:组织发展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研究促进并提升团队和人际动力的过程, 以达到企业经营的目的。 企业经营视角下的组织发 展 愿景规划层 使命愿景价值观 战略 商业模式 保障执行层 组织人 才 KPI + 组织发展:提高有效支持 组织发展的最终目 的 完善“人”在职场上的完整性,实现企业的经济绩效,消除组织发 展危机,帮助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OD 的理论依 据 序号 理论家 1 马斯洛和赫茨伯格 2 劳勒和弗洛姆 3 哈克曼和奥尔德姆 4 斯金纳 5 卢因 6 阿吉里斯 7 拜昂 8 利克特 9 劳伦斯和洛尔斯 10 莱文森 重点 应用 需求理论:个人需求 职业发展,工作多样化 期待理论:个人期望和价值 奖励机制的设计,业绩评估 工作满意度 工作设计,工作多样化 正强化:个人业绩 奖励制度,奖励制度设计 变革的焦点是团队:规范和价值 变革一致性模式 通过团队变革价值:人与人间的能力和价值 培训和教育 潜意识:集团潜意识,精神分析基础 集体行为诊断 参与式管理:管理风格和方法 参与式管理的变革 一切都要视情况而定:组织结构 组织环境可能发生的变革 组织就像一个家庭:基于家庭与精神分析的组织 按照家庭模式进行组织诊断 个人 集体 系统 OD 理论纵 览 战略 理论 行动 研究 系统 理论 变革 理论 + 核心理论 组织 行为学 社会学 人力资 源管理 U 型 理论 教练 技术 心理学 引导 技术 补充理论 ….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 究 要改变人的行为,必须首先了解影响行为的“力场”。 T-groups 库尔特 - 勒温 - 行动研究之 父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 究 解释: 行动研究方法是了解和指导组织行动的一种方法。其以共同探询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协作性 和参与性。实践中“行动研究”是反过来的,先研究再行动;呈螺旋上升结构,一般包含四个步骤: 诊断、计划、采取行动和评估行动。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 究 制定行动计划 ( OD 计划、目标 及 实现途径) 反馈 (主要客户或集体) 进一步收集信息 其他 制定行动计划 ( OD 计划、目标及 实 现途径) 行动计划 (判断目标及实现方式) 集体讨论并分析数据 (出现新观点、新态度) 顾问收集信息 并进行诊断 反馈 (顾问总结反馈,集体 解释) 咨询顾问 收集信息 行动 行动计划 讨论并分析反馈出现的 数据 反馈 收集信息 (重新评估系统状态) 主要管理者 对问题的看法 行动研究模型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 究 优势: 劣势: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行动研 究 应用场景示例: 个体层面:强化个人管理能力 / 领导力 企业层面:树立共同愿景 团队层面:高绩效团队打造 / 团队效能提升 跨领域层面:跨领域项目 系统层面:亚文化融合 行动 研究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 论 环境 解释: 系统是一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及相互依存的实体 所构 系统 成 的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 含 了各 个部分(子系统)。 子系统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从基本粒子到河外星系,从人类社会到人的思维,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 科 学到社会科学,系统无所不在。 组织发展是在系统范围内。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 论 组织系统: 组织 群体 人际 个人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 论 关键过程 / 活 动 组织 运作与活动 投入 输入 (处理)过程 产出 输出 反馈 一个系统或子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 论 系统动力学是通过分析组织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反馈结构关系来研究整系统整体行为的。 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变量: 资源 政府 技术 人才 奖金 经济 社会 经济环境 政策 / 法规 母公司 优先级 社会关注 资本金 权益 / 分 红 领导 / 领导力 战略 供应商的 供应商 (产业链 上游) 需求 业务流程 供应商 目标 / 绩 效 人才能力 知识 / 信息管 理 组织结构 / 角色 产品 /服 务 文化 市场 客群 A 客群 B 股东 客户的客 户(产业 链下游) 问题解决 外部变量 结构变量 人性变量 结构 / 人 性双维变 量 竞争者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系统理 论 诊断式 OD 对话式 OD 应用 变革式 OD 系统论 混合式 OD 系统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变革理 论 结构 技术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适应外部挑 战,配合内在环境的需要,从而调整内部的过程。 变革从 哪里入手 管理制度 在互联时代,组织变革已经成为管理者常见、重要的任务 之一。 环境 人员 变革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变革理 论 组织变革需求诊断思路: 环境 战略 人员 • 员工的能力、态度如何?是否 可 以支撑任务的完成? • 管理者的能力如何?是否可以 带 领团队达成任务? • 文化如何?起到什么作用? • 外部环境是怎么样的? • 内部环境是怎么样的? • 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 战略是怎么样的? • 是否适应环境? • 组织是否能支撑战略达成? 制度 • 结构 现有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起到 • 现有的组织结构是怎么样的? 作 用? • 是否合理? • 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 变革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变革理 论 群体动力 B=f(P , E) 变革三步骤模型 库尔特 - 勒 温 解冻 推动新变革 重新冻结 OD 关注点:群体动力及群体内存在的各种力 量 变革 理论 OD 核心理论之变革理 论 变革三步骤模型 解冻 推动新变革 • • 打破平衡 • 降低维持现状的力量,认清变 革 的需要和好处,改变心智, 重新冻结 转变行为: • 回归平衡 旧的行为 / 态度—新的行 为 / 态度 • 固化 统一 目标? 理想状态 抑制力 现状 推动力 时间 • 结构惯性 • 群体惯性 • 对固有认知的挑战 • 对专业知识的挑战 • 对已有资源的威胁 • 对已有相关利益者的威 胁 变革 理论 OD 补充理论之战略管 理 解释: 战略是应对竞争而采取的一系列连贯性的分析论证、指导方针和行动方案。 战略就是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战略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战略管 理 战略管理闭环模型 第一阶段 ——————— 战略规划 明确使命、愿景、价值观 梳理商业模式 开展战略分析 制定战略 第五阶段 ——————— 检查和调整战略 第二阶段 ——————— 转化战略 战略计划 绩效衡量标准 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 战略支出 进行战略相关性分析 战略检查与调整会议 明确战略目标、主题及衡量 标准 选择战略举措 明确执行团队及协同单元 战略性支出 结果 运营计划 流程看板 关键项目 管理 第四阶段 ——————— 监督与学习 召开运营回顾会 召开战略回顾会 绩效衡量标准 第三阶段 ——————— 规划运营 预算 结果 行动计划实施 改进关键流程 制定运营计划 规划资源能力 编制预算 战略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战略管 理 企业成功 = 战略 x 组织能 力 激励优化 战略承接与 落地 员工思维 组织能力 人才培养 员工能力 员工治理 项目制 人才盘点 扁平化架构 战略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人力资源管 理 人力资源规 划 员工关系管 理 招聘与配置 培训管理 薪酬管理 绩效管理 人力 资源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人力资源管 理 HR to OD ?  关注点:人  是企业中,距离组织发展职能最近的部门  牛逼的 HRBP 就是业务 OD 人力 资源 管理 OD 补充理论之心理学(团队咨询与治 疗) 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 论 性和应用(实践)性。这里重点介绍心理动力模式—“团队咨询与治疗”。 “ 团队咨询与治疗”以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小团队动力的原理, 对 团队进行咨询与治疗。具有个人心理及人际和团体的心理 - 社会本质。 心理 学 OD 补充理论之心理学(团队咨询与治 疗) 团体 人际 个体 团体中全体成员组成的一个整体。 两三人或三四之间的互动。 人格理论,具有生理和心理意义。 复合的团队咨询与治疗 心理 学 OD 补充理论之心理学(团队咨询与治 疗) 咨询与治疗的阶段 社交关系阶段 • 个人以熟悉的社交规范 联结关系阶段 • 成员相互测试,推进关 共享关系阶段 • 成员发展出稳定的友谊 和个人习惯的社交行为, 系。成员角色开始分化、 关系和新的团队规范, 与他人展开互动的关系。 发展。 并重视和维护团队规范。 互助工作阶段 • 进入稳定友谊阶段, 大 大加强“分享成分”。 退出与结束阶段 • 分离的焦虑与不舍 • 友谊延伸至现实生活 中 为共同利益而努力。 可 自在的看到对方的 真实 情绪,全力协助 对方。 运用“自我认识、移情、反移情、共情、倾听、沟通”等各类心理干预措 施 心理 学 OD 补充理论之 U 型理 论 奥托 · 夏 莫 U 型 理论 OD 补充理论之 U 型理 论 U 型理论是什么?  U 型理论是一个活性场域的理论,而不是一个线性的机械式过程。  既是滤镜,也是方法论。  是一种理论框架,可以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组织。它提供落地实操的工具方法帮助构建学习型 组织。  是一个“人”的存在,教会人们如何打开心灵、打开思维、打开意志,做一个真我。 U 型 理论 OD 补充理论之 U 型理 论 特点: 关注组织与领导力“源头”的探索。看待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三个层次:结果、过程以及 关注源头 源 头。改变了以往关注于结果(如领导人做了什么、表现如何)和过程(好的领导人是 怎么 做的)的现象。 “ 组织变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介入者的内在状况”。 关注土壤 关注组织的土壤(场域),领导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培育组织土壤上去,而不是一味 地 抓具体可见的事物或成果。 U 型理论,基于对 150 余位商业与宗教领袖、政治家、科学家的访谈。 U 型理论提供了 关注深度 组织 推动深层次学习、创新、变革的框架。这一框架线条清晰、逻辑合理、组织严密,经 得起 推敲。 U 型 理论 OD 的咨询干预流 程 介入 诊断 干预 评估 接触 搜集数据 制定干预行动计划 跟进 定义问题 / 需 分析数据 实施计划 评估 求 签约 / 解约 反馈数据 交付 优化迭代 常见 干预类型 目标 解决问题 沟通 文化 团队 领导力 计划 作出决策 冲突 氛围 协作 …. OD 实践者价值观主题的演 变 本尼斯 1969 坦南鲍姆和戴维斯 1990 人本主义 —— 真实的行为 适当的情绪表达和使用 冒险的意愿 多样性与公正 人为因素和情感合理化 接纳并利用个体差异 绩效改进 —— —— 生活与精神 —— 协作与社群 民主 伯克 2002 格里芬和麦乐斯 2002 丘奇 2003 开放 真实 诚实 存在 同理心 勇气 真实 开放 公平 尊重(多样化) 正直 包容性 有效性 效率 一致性 —— —— —— —— 对幸福的追求 —— 豁达高远的胸怀 信仰 —— 人际关系 协助 信任他人 社群 信任 共赢态度 合作 协作 —— 社群 协作 选择 —— 广泛 民主 参与系统事务与决策 选择 —— 民主过程 人的发展 有机系统的发展 “ 人”属性 “ 完整的人” 鼓励个人参与 人性本善 学习 发展 成长 转型 潜力 赋能 积极 主动 变革 灵活性 人的发展 自治和约束间的平衡 学习 成长 平衡 自我意识 过程的有效性 团队管理 群体 & 群际理解 冲突解决改进 —— —— 保密性 适当对抗 处理关键任务 与组织相关的利 用地位 盖勒曼、费兰克尔和兰德森 1997 真实 理解 一致 接纳 诚实 责任 开放 自我控 制 尊重 尊严 正直 价值 公正 自由 多样 性 基 本 权利 —— 尊重 正直 伦理 赋能 多样化 包容性 OD 实践者的核心价值 观 基本价值观 个人与人际价值观 系统价值观 • 热爱生活、追求幸福 • 关注人的潜能与赋能 • 学习、发展、成长与转型 • 自由、责任、自控 • 尊重人力系统的基本权利 • 共赢、信任、协作、社群、 • 公平、公正 • 保持真实、诚实、开放、理 解 及接纳的态度 • 保持一定的适应性、与灵活 性 多 样性 • 参与事务、民主及适当决策 • 有效性、效率和调适 OD 的自我修 炼 理论 方法 价值观 持续修炼,学会运用自我。 合格的 OD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大纲 方法工具篇 2-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 型 ① 企业经营与管理 ④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2.0 ② 系统视角下的组织自适应性 ⑤ 变量视角下的企业经营与管理 ③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0 ⑥ 整体性 / 系统性考量 企业经营与管理 企业经营 事务  经营业务  经营组织 ① 业务视角: 业务 行业 商业 ② 组织视角: 个体 群体 组织 流程 企业管理  管人  管事 体系 系统视角下的组织自适应 性 输入 (处理)过程 关键过程 / 活 动 输出 反馈 一个系统或子系统的组成部分 作为 OD 实践者,首先要能够识别组织系统中的各个变量,其次是找到影响组 织 有效性(绩效)的变量,从而撬动它。 系统视角下的组织自适应 性 环境 系统 子系统 A 子系统 B 自适应系统的组织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0 - 艾伦 ·P· 布拉 奇 一般环境影响 - 政府 - 经济 - 文化 资源 资本 技术 人才 奖金 处理系统(组织) $ 股东 产出 接受系统 管控机制 职能系统 1 职能系统 1 服务子系统 1 产品子系统 1 产品子系统 2 订单 竞争 企业模型完整 版 产品 /服 务 市场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2.0 政府 资源 技术 人才 奖金 经济 政策 / 法规 社会 经济环境 母公司 优先级 资本金 权益 / 分 红 社会关注 领导 / 领导力 战略 供应商的 供应商 (产业链 上游) 需求 业务流程 供应商 目 标/ 绩 效 人才能力 知识 / 信 组 织结构 息管理 /角 色 问题解决 竞争者 企业模型完整版 产品 /服 务 市场 客群 A 股东 客户的客 户(产业 链下游) 客群 B 文化 - 艾伦 ·P· 布拉 奇 变量视角下的企业经营与管 理 政府 资源 技术 人才 奖金 经济 社会 经济环境 政策 / 法规 母公司 优先级 社会关注 资本金 权益 / 分 红 领导 / 领导力 战略 供应商的 供应商 (产业链 上游) 业务流程 供应商 目 外部变量 标/ 绩 效 人才能力 知 识/信 息管理 问题解决 结构变量 人性变量 结构 / 人 性双维变 量 需求 竞争者 完整版 产品 /服 务 组织结构 / 角色 文化 市场 客群 A 股东 客户的客 户(产业 链下游) 客群 B - 艾伦 ·P· 布拉 奇 外部变 量 外部变量 & 内部变 量 政府 经济 社会 母公司 市场 客户 供应商 资源 股东 竞争者 结构变量 • 业务流程 • 目标 / 绩效 • 知识 / 信息管 理 人性变量 • 领导 / 领导 力 • 文化 • 人才能力 结构 / 人性双维变 量 • 战略 • 问题解决 内部变 量 外部变量 了解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经营管理需在外部视角的分析下指导进行。 政府  法律法规 经济  环境影响 社会 母公司  关系  社会关注  政府政策 市场 客群 A 客 群B 客户的客户 (产业链下游) 供应商  需争取的市场  供应商所扮演角色  确定市场中的客户  与供应商的关系类型  确定满足客户需求范 围  确保自身竞争优势 资源  决策与获取 供应商的供应商 (产业链上游) 股东  期望听到的声音 竞争者  直接竞争者  间接竞争者  根本需求竞争者 结构变量 组成了经营的体系、过程或机制,其主要贡献是为组织建立了一个地基和框架,便于员工在其中工作。 业务流程 目标 / 绩效 知识 / 信息管理 组织结构 / 角色  活儿如何完成  财务目的  业务驱动  战略驱动  以战略为核心  非财务目的  引擎  业务驱动  以运营为核心  贯穿各个层面  关注效率  关注完成质量  置后考量  关注支撑性及迭代性  关注匹配性及支撑性 人性变量 领导 / 领导力 (驱动因素)  激发员工高效干完活儿 影响战略、业务流 程、 人才能力、文化 文化 人才能力 +  支撑活儿干好  -  贯穿各处 影响所有的结构性变量 结构 / 人性双维度变 量 战略 (驱动因素)  干什么活儿  组织的本质和方向的选 择 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 — 战略监控—战略调整与评估  战略决策质量  战略执行质量 问题解决  解决完成活儿过程中的问 题  问题解决质量 整体性 / 系统性考 量  战略必须基于对外部变量(政府、经济、投资者、竞争者等)的了解;  目标必须从战略和业务流程中导出;  人才能力和知识 / 信息管理必须以业务流程需要为依据;  文化必须支撑组织的战略和业务流程;  问题解决必须符合工作设定,而工作设定由业务流程所定义;  领导力必须匹配战略。 整体性 / 系统性考 量 介入 01 影响组织有效性(绩效)的变量有哪些? OD 诊 断 02 各变量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诊断 的 四 个 03 各变量是如何交互作用,构成企业整体绩效的? 问 题 04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组织有效性(绩效) ? 干预 评估 课后思考: 尝试将自己公司的企业经营模型画出来,系统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找到影响业务发展的核心变量,制定改善措施。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大纲 方法工具篇 2-2 :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 环 ① 企业经营金字塔 ④ 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② 战略之战略管理闭环 ⑤ OD 视角下的战略与商业模式 ③ 商业模式之商业模式画布 企业经营视角下的组织发 展 愿景规划层 使命愿景价值观 战略 商业模式 保障执行层 组织 人才 K P I + 组织发展:提高有效支持 【战略】 战略是应对竞争而采取的一系列连贯性的分析论证、 指导方针和行动方案。 战略就是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战略管理闭环 第一阶段 ——————— 战略规划 第五阶段 ——————— 检查和调整战略 绩效衡量标准 战略计划 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 战略支出 第二阶段 ——————— 转化战略 结果 第四阶段 ——————— 监督与学习 运营计划 流程看板 关键项目管理 预算 绩效衡量标准 结果 行动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 规划运营 战略管理闭环 - 补充 版 第一阶段 ——————— 战略规划 明确使命、愿景、价值观 梳理商业模式 开展战略分析 制定战略 第五阶段 ——————— 检查和调整战略 绩效衡量标准 进行战略相关性分析 战略检查与调整会议 战略计划 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 战略支出 第二阶段 ——————— 转化战略 明确战略目标、主题及衡量 标准 选择战略举措 明确执行团队及协同单元 战略性支出 结果 第四阶段 ——————— 监督与学习 召开运营回顾会 召开战略回顾会 绩效衡量标准 运营计划 流程看板 关键项目管理 预算 结果 行动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 规划运营 改进关键流程 制定运营计划 规划资源能力 编制预算 第一阶段:战略规 划 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 我们从事何种业务,为何从事这种业务 ? 关键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如何最佳的开展竞争? (明晰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进行战略分析) (战略制定) • 使命:企业为什么而存在? • 愿景:企业在未来将成为什么样? 愿景三要素: • 张力目标、市场重心、目标实施期 限 价值观:组织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行为准 则 • 战略分析包括:外部分析、内部分析、内外部态 势 综合分析等 • 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① 宏观分析—— PESTEL 分 析 ② 行业分析——波特五力分 析 ③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④ 内外部态势综合分析—— SWOT 矩阵分 析 • 战略制定的关键要素: ① 独特的价值主张(产品和服 务) ② 特定的价值链(为产品和服务量身定 制) ③ 业务的聚焦及取 舍 ④ 业务活动的协 同 第二阶段:转化战 略 通过对战略进行具体的规划,确定战略主题和战略目标,以及对应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同时制定战略举措,以此指导实现战略目标的 行 动方案和资源配置。 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如何描述战略? • 战略地图 我们如何衡量战略? • 平衡计分卡 战略需要我们采取什 么样的行动? • 战略举措(指实现 战略目标的手段和 方法) 谁负责战略举措的执 行? • 战略执行团队 如何为战略举措配置 资金? • 战略性支出 我们如何描述战略?(战略地 图) 实现愿景 长期股东价值 生产率战略 增长战略 财务纬度 改善成本结构 提高资产利用率 增加收入机会 提高客户价值 达成财务结 果 ... 客户价值主张 客户纬度 产品 服务 品牌 伙伴关系 创造独特的客户价值… 创新流程 内部流程 纬度 • 机会识别 • R & D 组合 • 设计 / 开发 • 上市 客户管理流程 运营管理流程 法规和社会流程 • 选择 • 获得 • 供应 • 生产 • 环境 • 安全和健康 • 招聘 • 社区 • 保持 • 增长 • 分销 • 风险管理 提升业务管理能 力 .. 人力资本 习与成长 学度 纬 信息资本 文化 领导力 组织资本 协调一致 团队工作 建立组织培养人 才 ... 我们如何衡量战略?(平衡计分 卡)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纬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套绩效管理体系。 这 种“实现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是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的重要战略管理工具之一。 其中战略目标的设定原则: 1 、如果目标无法描述,就无法衡量 2 、如果目标不能衡量,就无法管理 何为平衡? 财务 非财务 结果 过程 外部 内部 长期 短期 我们如何衡量战略?—平衡计分 卡 • 指标使抽象的战略概念清晰化 • 指标用于沟通 , 而非控制 • 战略描述了一系列的因果关系 愿景 平衡计分卡通 过四个角度帮 助组织把愿景 转化成驱动行 为和业绩的运 作目标。 财务 “ 为使公司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达到什 么 样的财务目标 ?” 财务角度 目标 目标值 收益 成长 股东价值 结果 客户角度 客户 “ 为达到我们的财务目标,我们应该给客户提 供 什么样的服务 ?” 衡量指标 目标 衡量指标 目标值 形象 服务 价格 / 成本 内部角度 内部流程 “ 为使我们的客户满意,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和优化业务 流程 ?” 学习和成长 “ 为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组织应该如何学习和创新 ?” 目标 衡量指标 目标值 行动计划 流程循环时间 质量 驱动 产量 学习和成长角度 目标 市场创新 持续学习 治理财产 衡量指标 目标值 Initiatives 战略需要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战略举 措) 1 、我们的战略需要什么样的举措? • 选择战略性行动方案 2 、我们如何为战略举措提供资源支持? • 提供战略性资金 3 、谁负责战略举措的实施? • 建立责任制 案例 战略主题 标 财务 目 衡量指标 值 战略要到达成 什么? 增加现有市场 的收入 提高单店业 绩 客户 目标 如何对目标的 需要提高到的 业绩表现进行 绩效水平 跟踪? 支出 责任人 达成目标 的战略性 行动方案 为实施行 动方案提 供资金 确定行动 方案责任 人 客户满意度调查 市调公司 服务费 CRM 系统 营销副总 举措 保留更多客户 优质的服 务 内部流程 完善客户 服务体系 学习 以客户为导向 的组织 完善客户 服务体系 客户满意度 90% CRM 系统建设 开 发费 第三阶段:规划运 营 1 、哪些业务流程的改进对战略执行最关键? • 重点改进战略性的核心流程 2 、如何将战略与运营计划、预算联系起来? • 营销、销售计划 • 资源能力计划(物质资源和人力资 源) • 业务和财务预算 第四阶段:监督与学 习 1 、我们的运营是否良好? • 运营回顾会:基于业务单元的短期绩效评估,并处理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2 、我们的战略执行的如何? • 战略回顾会:基于公司层面的中期战略举措执行情况和战略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 第五阶段:检查和调整战 略 战略检查和调整会议: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 和内部战 略实施的反馈对原有战略进行反 思总结及必要的调整。 1 、我们的战略是否有效? 2 、我们的战略是否需要调整? 战略管理的四大障 碍 建立战略中心性组织统一团 队的 战略思想和战略执行。 把战略转化为可 沟通障碍 操作的行动 95 %的员工不知道公司的战略是 什么 认识 障碍 绩效管理障碍 70 %的组织没有把中层管理者的 奖金和战略相挂钩 多数组织的战略以失败告终 高层领导推动 变革 85% 的高层管理人员每个月花 在 讨论战略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 时 组织围绕战略协 战略中心型组织的 五项原则 同化 60 %的组织没有将预算与战略相 链接 资源障碍 使战略成为持续 让战略成为每一 的流程 个人的日常工作 【商业模式】 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交换价值的基本原理。 商业模式画布 描述企业商业模式,可视化商业模式、评估商业模式以及改变商业模式的通用语言。 提供物 基础设施 关键 业务 重要 伙伴 客户 客户 关系 价值 主张 核心 资源 成本 结构 客户 细分 渠道 通路 财务 收入 来源 商业模式画布九大构造块 价值主张: 为用户和客户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以及价值,帮 助 用户解决什么根本性问题? 客户细分: 目标用户群体是谁? 核心资源: 拥有什么核心资源可以保证所有商业行为的执行 和 落实? 关键活动: 需要做哪些关键性的事情才能使得产品和服务能 够 正常运行? 渠道通路: 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将产品和服务触达用户,并 使 得用户能够为之买单? 客户关系: 通过什么方式或机制可以保证产品服务和用户拥 有 长期的利益关系? 合作伙伴: 需要和哪些上下游重要企业进行重度合作? 固定成本: 在所有的商业运作过程中都包含的成本消耗? 收入来源: 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商业模式画布的 4 个视 角 关键 业务 重要 伙伴 如何提供? 提供价什值么? 客户 关系 为 谁 提 供 ? 主张 客 成本 结构 核心 资源 收益多少? 收入 来源 渠道 通路 户 细分 商业模式画布的思考逻 辑 基础设施 关键 业务 重要 伙伴 8 核心 资源 7 6 提供物 客户 关系 价值 主张 1 渠道 通路 结构 成本 9 财务 收入 来源 4 3 5 客户 客户 细分 2 课后作业: 1 、尝试描述一家电影院的商业模式画布; 2 、尝试描述自家企业的商业模式画布。 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1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2 商业模式 集团 / 业务单元 战略体系 集团 / 业务单元 放大 逻辑漏洞 3 具化 关键战略集 集团大政方针 必须要打赢的仗 执行方案 预算 运营计划 聚焦 落地 关键战略举措 资源配置 / 预 算 计划 / 方案 我们如何达到期望? 商业模式 效果? 逻辑性? 合理性? 落地性? OD 视角下的战略与商业模 式 借助 OD 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自身盈利模式以及帮助战略更好的落地。 序号 1 关键点 形式 序号 1 深入了解价值主张,解 析九大构造块,是否可 以支撑主张实现 关键点 战略规划 / 制定 深入了解盈利模式,找 到痛点,对症下药 战略澄清 S1O1~S2O 2 组织绩效 ~ 个人绩效 OD 式战略 研 讨会 2 战略执行 3 战略评价与回顾 总结复盘 运营回顾会 战略回顾会 4 战略调整 环境扫描(内外部) 审视自身 系统思考 调整专题会 研讨会 / 工作坊 2 环境扫描(内外部) 战略分析 战略执行 形式 共创 / 共识会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大纲 方法工具篇 ① 义 组织诊断的定 ② 容 组织诊断的内 ③ 程 组织诊断的流 ④ 统 开放的组织系 2-3 : 组织诊断与评 估 ⑤ 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方法 ⑥ 企业生命周期 ⑦ 组织外部诊断模型 ⑧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什么是组织诊断 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或咨询顾问,运用一些概念化的模型和实用的研究方法,来评估组 织 当前的健康状况,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迎接挑战, 最 终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整个过程。 组织诊断的内容 1 组织战略和经营策略; 2 组织结构和形态; 3 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 4 组织管理流程和作业流程; 5 组织效率和效能; 6 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 7 工作设计问题; 8 组织知名度、组织能力、组织伦理、社会责任、商业信誉、品牌价值; 9 组织内部冲突状况;人力资源诊断,薪酬福利状况、绩效管理状况、培训与发展状况 等。 组织诊断的流程 签约 介入 检查 & 调 整 组织状况诊断 与反馈 共同制定方案 目标、步骤 执行 评估 开放的组织系统 环境 文化 输入(资源) 行为和 过程、技 术 结构 输出 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方 法 投入 目标 评价 产出 内部活动及过程 系统 资源 评价 内部 过程 评价 利益相 关者评 价 企业生命周期  壮年期  青春期  学步期  婴儿期  孕育期  稳定期  贵族期  官僚期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目 标 保持盈利 销售和利润  壮年期 投资回报率  稳定期 利润 个人生存  青春期 内部和外部的派系斗争 销售和市场份额 资金  学步期  婴儿期 响应需求  孕育期  贵族期  官僚期 奇迹 组织外部诊断模 型 潜在进入 者 政治因素 法律因素 经济因素 供方的议价能力 供方 环境因素 社会因素 技术因素 宏观分析: PESTEL 分 析 新进入者的威胁 产品竞争 者现有企 业间的竞 争 替代品的威胁 买方 买方的议价能力 替代者 行业分析:波特五力分析 组织内部诊断之贯穿企业管理的三权分 立 决策权  决策质量  决策速度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 成果导向  合法、合规 监督权 经营权  经营成效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1- 诊断个体和群体行 为 组织层次 群体层次 目标,文化,结构,技术,行为和过程 群体组织, 结构,技术 群体行为, 过程,文化 有效性 有效性 有效性 个人层次 个体工作, 任务 个体行为, 态度,取向 备注:实线表示主要的影响途径,虚线表示反馈的回路。 劳动生活质 量,福利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2- 力场模 型 现状 (问题) 驱动力 约束力 理想的状态 (目标)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3- 星型模 型 战略 人员 结构 奖励 流程 星型模型的诊断问 题 成功的公式是什么 ? 战略 我们如何使自己有别于竞争对手 ? 结构 我们是如何组织的 ? 主要的领导角色是什么 ? 如何管理工作 ? 谁有权力和权威 ? 流程 如何做出决定 ? 角色之间的工作流程如何 ? 权力的机制是什么 ? 奖励 人员 目标如何塑造行 为 ? 我们如何评估 进展 ? 需要什么技能 ? 我们怎样才能最好地发展我们的才能 ?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4- 7S 模 型 战略 技能 结构 价值观 风格 系统 人员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5- 组织健康四原 则 建立一个有凝聚 力的领导团队 建立明确 强化明确性 不断传达明确性 组织内部诊断模型 6- 六盒模 型 1 、使命 / 目标 3 、关系 2 、组织 / 结构 5 、领导 6 、机制 4 、奖励 六盒模型的诊断问 题 目的 组织成员是否同意并支持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 结构 组织的宗旨和内部结构是否相适应 ? 关系 个人之间、部门之间、个人与工作性质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是他们相互依赖 ? 关系的质 量是 什么 ? 冲突的模式是什么 ? 奖励 组织的正式奖励是什么 ? 组织成员觉得他们得到的奖励和惩罚是什么 ? 组织需要做什么来适 应环 境 ? 领导 领导者定义目标吗 ? 他们在他们的计划中体现了目的吗 ? 什么是规范的领导风格 ? 机制 这些机制是有助于还是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 系统视角的六盒模 型 正式的系统 非正式的系统 (工作的过程) (应该做的工作) 目的 目标明确 目标一致 结构 功能,程序还是模型? 实际中工作怎样完成,还是未完成? 关系 谁应该跟谁做什么? 他们做得怎样? 关系的质量如何? 冲突管理的方式? 奖励 明确的系统是什么? 含蓄的,心灵的奖励 人们对报酬的感觉是什么? 领导 高层领导管理什么? 怎样管理? 管理的标准“风格”是什么? 机制 预算制度 管理信息(措施?) 计划 控制 它们的真实用途是什么? 它们在实践中发挥什么作用? 这些系统是怎么被破坏的?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大纲 实践篇 3-1 : OD 战略研讨与落 地 战略管理闭环 第一阶段 ——————— 战略规划 明确使命、愿景、价值观 梳理商业模式 开展战略分析 制定战略 第五阶段 ——————— 检查和调整战略 绩效衡量标准 进行战略相关性分析 战略检查与调整会议 战略计划 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 战略支出 第二阶段 ——————— 转化战略 明确战略目标、主题及衡量 标准 选择战略举措 明确执行团队及协同单元 战略性支出 结果 第四阶段 ——————— 监督与学习 召开运营回顾会 召开战略回顾会 绩效衡量标准 运营计划 流程看板 关键项目管理 预算 结果 行动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 规划运营 改进关键流程 制定运营计划 规划资源能力 编制预算 OD 战略陪伴全景 图 复盘 战略 规 划/制 定 OD 战 略总 结 系统 思考 共同看见 OD 战 略研 讨 内心认同 系统 思考 达成目标 使 命 愿 景 价值观 战略调整 战略执行 组织 匹配 系统 思考 扫描 与复盘 战略 评价与回 顾 集体行动 组 织/个 人绩效 共识 / 共 创 OD 式战略规划案例分享 背景介绍 某控股公司 某控股公司成立与 1996 年,旗下有三 大产业,八大管理中心,采用战略管控模式。 委员会 达的 A-BG fei-BU B-BG yy-BU C-BG 集团管理中心 财务 gm-BU HR …… …… 17 年初,各事业部需根据集团下 《战略管理纲要》与《战略指引》执 行本单 元战略。 某事业部总经理为更好制定战略并落 地,找到战略管理部门寻求帮助,期望可以 在本次战略工作有所提升。 于是,战略管理部门根据此需求开展 了以下工作… OD 咨询 环 介入 • 跟进 • 评估 • 交付 评估 • 接触 • 定义问题 / 需 求 • 签约 / 解约 诊断 干预 • 制定干预行动计划 • 实施计划 • 搜集数据 • 分析数据 • 反馈数据 借助 OD 咨询环进行干 预 干预 介入 • 沟通:明确此活动的主要目的,确 认 需求 • 活动策划:确定采用 OD 战略研讨工 作坊的形式开展此次活动,并设计相 应的流 程 • 实施 诊断 • • • • • 收集:原有操作方式、历年的经营成 果 材料、经营班子对战略的看法意见 等 分析(战略落地痛点):成果好坏、 方 式是否合理,战略落地痛点等 诊断:问题点 1 、问题点 2 等 反馈:诊断信息及建议 承诺:双方就达成一致的内容进行明确、 承诺 评估 • • • 跟进 评估 交付 OD 式战略工作坊设计原 理 设计出发点: • 战略 = 好的战略 + 好的战略管理 • 制定一个好的战略是好的战略管理的前提, 而做好组织与战略的匹配一致,是落地的关 键因素。 S1 S2 01 02 OD 式战略工作坊设计原 理 借助 U 型理论设计工作坊流 程 奥托 · 夏 莫 OD 式战略工作坊设计原 理 借助 U 型理论设计工作坊流 程 回顾过去 扫描环境 下载 定期复盘 运行 实施运行 寻找盲点 观察 原型 明确战略目标 聚焦战略重点 感知 结晶 讨论战略举措 讨论组织协同 感受团队冲突 输出计划(战略 & 组 织) 匹配组织及财务资源 输出战略重点任务书 澄清愿景和意愿 自然流现 找到突破性问 题 感受团队力量 OD 式战略工作坊 - 操作要 点 1 、环境扫 描     资源 机会 约束 挑战 战略环境 组织环境     阵型 能力 意愿 治理 OD 式战略工作坊 - 操作要 点 2 、聚焦战略重 点 ◦非打不可的仗 ◦输不得的仗 重点 1 重点 2 … ◦由公司高管“率兵打仗” ◦对公司战略方向和发展成败产生决定性影响的 ◦影响整个公司范围的 ◦需要在全公司范围调动资源才能达成的 必须打赢的仗: “ 必须打赢的 仗”( 4~6 个) 行动计划 是什么 不是什么 成功时的样子 衡量计划 OD 式战略工作坊 - 操作要 点 3 、组织的匹配一致 性 执行“必须打赢的仗”的关键人 / 组织是什么?  怎么帮助他们制定计划?  如何理解计划?  如何支持部门间合作?  哪些能力需要搭建? 找到那些可以有效支持“必须打赢的仗”的 OD 计 划 序号 1 2 3 必须要打赢 的仗 系统 & 流程 对组织的要求 设计问题 能力问题 文化问题 角色分 配 备注 OD 式战略工作坊 - 操作要 点 4 、规则与技巧 • 避免一言堂,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倡导共创,全员平等,; • 引导每个人要有“数据思维”,多输出后输入; • 重点支持人们做好个人意识的制定,为什么计划,计划中有什么,以及在支持 实施中的作用; • 关注业务、组织和人怎样联动,如:某个战略重点需要多个部门实施,则需帮 助部门加强对话, 加强合作。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大纲 实践篇 3-2 : 提升组织有效 性 组织有效性 投入 组织 运作与活动 组织有效性是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产出 组织有效性的影响因 素 组织有效性 外界环境 适应化 目标 清晰化 可预测性 复杂性 竞争性 ... 合理 科学 宣贯 落地 ... 资源利用 最优化 人力 财力 物力 外界合 作 … 职能发挥 和谐化 员工投入 敬业化 结构 技术 协同 ... 技 能 动 机 态 度 价值观 ... 相关利益人 满意化 管理实践 最佳化 效益 发展 ... 战略 报酬 控制 领导 决策 ... 背景描述 某集团公司旗下某事业部,近三年来投入产比状况一直不理想,组织战斗力低下,责 成事 业部总经理梳理现状,并提出应对措施… .. 现状盘点 序号 1 2 3 维度 战略 业务 组织人员 问题点 • 外部环境(政策)调整,对业务开展有较大影响; • 战略变化多,一年调整 3 次; • 核心班子战略管理能力普遍较弱; • 缺乏落地反馈机制; • ….. • 业务战线过长,不聚焦,资源供给不足; • 业务模式不清晰,仅靠人推进; • 产品 / 服务不清晰,找不到竞争力; • ….. • 分布式组织,山头主义严重; • 组织规则缺乏,执行效果差; • 存在不同程度的职能重叠、错位、弱化等现象; • 大灰狼、小白兔人员众多; • ….. 备注 借助的方法工具 症状“缓解法” 问题症状 副作用 根本解决法 结构模式 来源:《第五项修 炼》 症状“缓解法” 战略: / 症状“缓解法” (已经开展的) 业务: 1. 根据政策,关停部分业务,改变业务开展模式; 2. 积极公关,争取机会; 组织人员 1. 暂停招聘; 2. 对于部分职能冗余人员,做劝退处理 3. 关注临时工费用,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临时工费用审核; 根本解决法 战略: 1. 思考公司开展业务的使命; 2. 重新梳理战略目标及路径; 3. 重新梳理商业模式画布 根本解决法 (马上要开展的) 业务: 1. 确定核心业务; 2. 重新梳理业务流程; 组织人员 1. 确认组织模式及架构,部门职能; 2. 组织人员匹配 + 能力提升; 3. 薪酬、绩效改革; 关注要点 决策的质量及速度 + 执行的质量及速度 + 监督保障 机制 示例 - 战略地 图 略 示例 - 商业画 布 重要合作 关键业务 价值主张 核心资源 商业模式画布: 成本结构 客户关系 渠道通路 收入来源 略 客户细分 示例 - 业务模 式 预定式 游击战式 示例 - 业务流 程 财务部 销售部 内容社群部 略 活动体验部 形象创意部 人力资源部 示例 - 组织维 度 典型职能问题 现有部分职能 市场营销 职能重叠 - 类似的职能由多个团队在做 职能错位 - 职能存在上下履行混乱 职能弱化 - 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 渠道通路 √ 品牌中心 商品管理 √ 战略管理 √ 组织规划 √ 后勤保卫 ……… 举例 √ 略 示例 - 组织维 度 组织架构(调整前): 组织架构(调整后): 部门职责书: 略 示例 - 组织维 度 业务类别 工作项目 流程岗位 业务 负责人 组织管理 组织架构设计 与调整 架构设计与调整 岗位管理 岗位编制设计与调整 岗位编制调整(薪酬预算内) ○ 编制内 ○ 编制外 ○ 员工 ◆ △ ◆ ○ ○ 需求提报 招聘 面试管理 录用 薪酬管理 HR 经理 业务 分管领导 HR 分管领导 总经理 ○ △ ◆ ◆ ★ 年度岗位编制计划 ○ △ ◆ ◆ ★ 岗位编制调整(薪酬预算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员工 部门负责人及以上 薪酬体系设计 ○ 新员工定薪 新员工定薪 △ 年度薪酬调整 △ 岗位变动(晋升 / 降职 / 调岗) ○ 加班费 加班费审批 ○ 薪酬方案设计 特殊化薪酬方案设计(提成、计 件、承包等) ○ 公司绩效 绩效 绩效管理 备注:○申请 △初审 ◆复审★批 准 △ 部门负责人及以上 薪酬体系设计 薪酬调整 HR 职能岗 ○ △ ★ ★ ◆ ◆ ★ ★ (部门负责人及以上)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级部门 ○ △ ◆ ◆ 二级部门 ○ △ ◆ ★ 员工 ◆ ★ 备注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U” 在企业中的运用 大纲 实践篇 3-3 :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 合 组织文化 核心价值观 被所有人认同的价值观,可以维系 组织的团队,帮助企业在业绩上战 胜竞争对手。 组织氛围 行为规范 组织文化对组织有效性的影 响 外界环境 适应化 目标 清晰化 可预测性 复杂性 竞争性 ... 合理 科学 宣贯 落地 ... 资源利用 最优化 人力 财力 物力 外界合 作 … 职能发挥 和谐化 员工投入 敬业化 结构 技术 协同 ... 技 能 动 机 态 度 价值观 ... 使命先行,文化扎根 相关利益人 满意化 管理实践 最佳化 效益 发展 ... 战略 报酬 控制 领导 决策 ...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背景: 某公司成立于 1996 年,创立之初设立了价值观及 行为标准,并予以执行至 2016 年,期间并未做任 何修改。为适应外部市场变化及企业发展需要, 固 有的价值观急需重塑。 价值观研讨会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研讨会分组: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公约及注意事项: 1 、平等原则:参与人员一律平等。 2 、三不原则:不自谦、不批判、不阻拦。 3 、量多原则:数量越多越好。 4 、聚焦原则,明确本次团队共创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5 、借力原则:可以在他人想法的基础上继续提出新的想法。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研讨原则: 1 、核心层共同参与 2 、确保价值理念反映品牌的长远目标 3 、注重价值观对变革的关键驱动因素 4 、价值理念应该激励人心和使用简单易懂的语 言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步骤 1 : 1 、成员创造:各小组成员填写卡片 1 ; 2 、小组共创: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并进行上台分享; 3 、团队共创:总结所有小组成员填写的卡片 1 ,合并同类项待用; 步骤 2 : 1 、小组共创: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卡片 2 (小组可添加关键词),并进行上台分享; 2 、团队共创:总结所有小组成员填写的卡片 2 ,合并同类项待用; 步骤 3 : 1 、小组总结:卡片 1 与卡片 2 进行汇总总结,参考发放的卡片 2 ; 2 、投票:进行价值观行为投票; 3 、公布:对结果进行公布,达成共识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工具: 卡片 1 卡片 2 价值观关键词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卡片 1 示例: 行为 思想 管理 卡片 2 示例: 略 Good Bad 按时完成工作 实事求是 帮助他人 积极主动承担责任 …… 认真负责 诚信 有强烈的目标感 …… 以人为本 唯才是用 职责明确 …… 缺乏沟通 欺骗 办公室斗争 随意评价他人 …… 自私 消极怠工 推诿责任 …… 一言堂 倚老卖老 以年龄和资历提拔干部 ……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输出示例(部分) : 客户思维,员工、消费者、合作伙伴都是我们的客户 1、 以客户为 导向 客户需求,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利益所在 体验至上,为每一位客户,提供近乎品牌理想的优质体验 合作共赢,同客户智慧分享,共同成长 理性对待,适应公司日常变化,不抱怨,充分沟通,诚意配合 2、 拥抱变化 自我调整,对变化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能调整心态,克服困难,并正面影响和带动同事 迎接挑战,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 创造变化,求胜于未知并带来绩效突破性的提升 实践案例分享之一:文化重 塑 输出示例(部分): 学会学习,学习工具及方法论,系统性学习 3、 持续学习 乐于实践,不做行动上的“矮子”,学以致用 学会创新,举一反三,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 乐于分享,乐于传播,共同成长 自我察觉,厘清现况,自我察觉,建立个人愿景 4、 自我超越 不忘初心,明确使命,不断提醒什么对自己、对组织是最重要的 正视差距,突破“心理满足感”,不断接近目标,而绝不降低评判标准 精益求精,每日反省、持续精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实践案例分享之二:团队亚文化融 合 背景: 某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年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在 30% , 2018 年决定进行战 略转型,往新零售领域迈进,构 建全渠道体系。为了给顾客提供更优体验,整合, 与竞争对手全面竞争。终端零售中心的客户服务部门与电商 发展中心的客户服 务部门需要进行整合。由于两个体系的人员彼此陌生,不同的管理理念,不用的 工作方式、 不同的工作能力,整理的协作性存在很大问题,工作绩效低下。于是 开展了一下工作… . 实践案例分享之二:团队亚文化融 合 介入 • 跟进 • 评估 • 交付 评估 • 明确目的:统一愿景,融合团队,提升战斗 力 • 签约 • 搜集数据:团队诊断,出具团队文化报 告 • 分析数据 • 反馈数据 诊断 干预 • 制定干预行动计划:彼此认知,文化融合,统一愿景,从战略到组 织 • 实施计划 理论篇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组织发展理论与实践 · 精 要 大纲 理论篇 1 2 : OD 基础知识概 览 : OD 理论知识概 要 方法工具篇 实践篇 1 :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型 1 : OD 战略研讨与落地 2 :商业画布与战略闭环 2 :提升组织有效性 3 :组织诊断与评估 3 :企业文化重塑与融合 4 :其他相关方法工具介绍 4 :“ U” 在企业中的运 用 大纲 实践篇 3-4 : “ U” 在企业中的运 用 U 型理 论 奥托 · 夏 莫 U 型理论是什么?  U 型理论是一个活性场域的理论,而不是一个线性的机械式过程。  既是滤镜,也是方法论。  是一种理论框架,可以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组织。它提供落地实操的工具方法帮助构建学习 型 组织。  是一个“人”的存在,教会人们如何打开心灵、打开思维、打开意志,做一个真我。 U 型理论的特点? 关注组织与领导力“源头”的探索。看待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三个层次:结果、过程以及 关注源头 源 头。改变了以往关注于结果(如领导人做了什么、表现如何)和过程(好的领导人是 怎么 做的)的现象。 “ 组织变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介入者的内在状况”。 关注土壤 关注组织的土壤(场域),领导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培育组织土壤上去,而不是一味 地 抓具体可见的事物或成果。 U 型理论,基于对 150 余位商业与宗教领袖、政治家、科学家的访谈。 U 型理论提供了 关注深度 组织 推动深层次学习、创新、变革的框架。这一框架线条清晰、逻辑合理、组织严密,经 得起 推敲。 U 型理论运用之“个人 篇” 个人的修炼 U 型理论运用之“个人 社会场域转换的重点 篇” 层次的转换 障碍 转换重点 转换至“观察” 评判之声 为跳出反映思考的状态,注意以下三项: 观察—发泄—暂悬 转换至“感知” 嘲讽之声 转换至“自然流 现” 恐惧之声 通过内省,破坏过去的模式,引入新的视角: 观点、视角的转换—心智模式—联结的探究 通过有心理准备的选择、完全的自我接纳、静寂时间等,放下固有的个体同一性的执着: 退路的切断—完全的自我接纳—静寂时间(等待) U 型理论运用之“个人 篇” 实践秘诀:问题解决法 问题现状 问题产生的原因 最好的状态 没有指望的帮助 可能发生的结果 U 型理论运用之“团队 篇” X  谴责  侮辱、轻视  自我辩护、防御 爱  逃避 希望把支离破碎的东西统 一起来的冲动 力量 助力团队协作 所有生命力量逐渐强大、 扩展,实现自我的冲动 U 型理论运用之“团队 篇” 创造性一面 力量 爱 破坏性一面 U 型理论运用实践之“团队 篇” 1- 下载: 做好脱离的心理准备 2- 观察: 写出自己对于团队状况的 认识 6- 塑造原型: 共同塑造实现新的的未来 策略 5- 结晶: 迎接新的可能性 3- 感知: 站在对方团队成员的视角, 发现自己嘲讽之声及想避 免的结果 4- 自然流现: 向未来大胆踏出一步 关键的七个步骤 7- 运行: 把新的策略转为实践 U 型理论运用之“组织 篇” 问题处理型组织 情 真正重要的事 创造型组织 U 型理论运用实践之“组织 篇” 培养自己(干预者)的 社会场域,准备介入 7- 运行: 1- 下载 6- 塑造 : 创造安心、安全的环境 为使参与

151 页 348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阿里OD实践分享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阿里OD实践分享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 ---阿里组织发展实践案例分享 我们HR工作是相当难做的,你们是公司集团内最难做的部门,也是最具战 略性的部门。请HR的人严格的把关好招聘,要训练、考核结果。给阿里人成长、 发展就是你们一切工作的所在,让人增值,把人留住是你们的责任所在。以人为 本,这个“人”就是阿里集团最大的资本。 ——马云在HR大会上的讲话 CEO在思考什么? 主要关注点 关键工作 管理能力 业务 人 组织 √ 全面分析和把控全局 系统思考问题 √ √ 统一战略认知并做到分解落地 确保方向一致 √ √ 关注人才培养与管理梯队建设 追求持续发展 搭建多元激励体系,激活组织 保障高效有序 打造企业文化和团队凝聚力 实现文化落地 √ √ √ √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 望闻问切 —系统思考问题 全局思维(韦斯伯德六个盒子) 实现文化落地— 修炼心法 文化打造:提升团队凝聚力 政委体系:推动业务实现与文化落地 保障高效有序 — 通畅经络 组织设计:紧贴战略优化升级 组织激活:激励体系搭建与优化 提神醒脑 — 确保方向一致 战略协同(愿景共创+目标通晒) 集体学习(业务复盘+集体Review) 健身增肌 — 追求持续发展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人才盘点 干部培养与梯队建设:管理三板斧 1 望闻问切 六个盒子是1970年创立的经典组织诊断工具,2010年引入支付宝,2013年广泛应用到天猫、阿里云、菜鸟等团队; 阿里土话:不管业务怎么变,六个盒子跑一遍 。 全局思维-韦斯伯德六个盒子 输入 Box 1 目的/目标 Box 3 我们为谁创造什么价值? 组织/结构 关系/流程 谁应该和谁一起做什么? Box 2 Box 6 我们是如何分工的? 领导/管理 Box 5 领导团队能否保持盒子平衡? 支持&帮助 Box 4 回报/激励 有足够的协调手段吗? 如何激发员工动力? 环境 输出 应用场景与关键角色 • 做为搭档赋能 • OD或决策者诊 断组织问题 业务leader 组织发展 HRBP 培训 业务 Leader (LD) • 提升管理格局和 管理能力 • 促进团队对业 务和组织共识 2 提神醒脑 面向未来,阿里通过“愿景共创+目标通晒”做战略生成与落地;面向过去,阿里通过“业务复盘+群体Review”做总结和沉淀; 2010年从国外引进,经过阿里深度内化,如今在阿里广泛应用,是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利器; 阿里土话: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 。 战略协同-愿景共创 组 织 团 队 七代地图:过去、现在、趋势;基石、愿景、意义、突破点 战略协同-目标通晒 • 目的:对焦各块的目标,确保上下左右保持一致,做到一张图,一颗心 • 对象:同一业务团队(偶尔跨团队)业务leader及两级汇报线。 • 内容:总目标、各自分目标、彼此的需求 整体目标展示 • 团建活动 伙伴反馈 • 我的分目标 • 总目标更新 • 过去回顾 • 整体目标 • 与总目标的关系 • 对我的影响 • 分目标更新 • 未来展望 • 衡量标准 • 关键项目/行动 • 我的建议 • 资源协调 • 关键路径 • 需求与挑战 • 我的支持 • 人员协调 团队融合 分目标通晒 达成共识 集体学习(业务复盘+群体Review) 传统的复盘流程 阿里的复盘特色 • Check in • 关键事件 • 人人复盘 • 过程体验 • 两两交流 团队融入 集体沉淀 整体还原 欣赏式 探寻 • 关键问题 • 我的触动 • 改善行动 • 我的体验 3 健身增肌 人才盘点,是通用电气的标杆级管理工具,2008年引入阿里,现在发展为阿里每年4-5月的固定工作; 管理三板斧,则是阿里在2010年独立开发的干部培养体系,简单有效,影响深远; 阿里土话:手里有牌,心里不慌 。 人才盘点的内容 公司层面 • 业务布局:年度的战略、目标 • 整体结构各维度分布数据:层级、职能、工龄、年龄、性别等 • 关键人才:关键业务的人才现状、重点人才的发展情况 团队层面 • 人才梯队:向下看两层 • 管理动作:Hire了谁?Fire了谁?Remove了谁?批评、表扬了谁? • 人才现状:团队成员潜力/绩效的九宫格 个人层面 • Performance:最近两年的绩效结果 • Potential:未来两年的晋升可能性 • Personality:适合突破性业务还是稳健业务 人才盘点的流程 操作人:各级主管+政委 产出:盘点表、结构图 · 招聘、选拔、培训 · 轮岗、改进、淘汰 人才盘点 人才发展 人才分析 人才策略 操作人:TD+政委 产出:人才盘点报告 操作人:Leader/政委/TD 产出:年度人才策略 干部培养与梯队建设-管理三板斧 阿里巴巴原版三板斧 能力模型 & 关键课程 对象 目标 业务 组织 人才 脑部力量 高层:事业部及以上层面 看得远 定战略 造土壤 断事用人 腰部力量 中层:职能部门总监层面 镇得住 懂战略 做导演 搭班子 腿部力量 基层:一线经理主管层面 跑得快 拿结果 建团队 招·开人 管理三板斧的三重功效 业务—解决实际问题 人才—培养管理能力 每个人带着真实的业务问题现场立项 根据原有团队或者根据项目重新组队 每天一轮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每天一轮绩效的排名与淘汰 每天一轮嘉宾的点评与拍砖 每天一轮团队的总结与反思 最终带着解决方案离开 最终带着个人成长毕业 组织—全面渗透文化 每天一轮强制排序,植入绩效考核理念 高强度的竞争压力,检验认同感和执行 高管嘉宾全程参与,传递价值观和文化 三板斧的关键环节 4 通畅经络 从金字塔到矩阵再到网状,从职能到事业群到再到大中台、小前台,阿里持续的组织升级与变革,如同教科书一般经典; 与此同时,在阿里的激励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共同作用下,无论组织怎么变,业务不乱、人心不散; 阿里土话:生命在于折腾,不在折腾中涅槃,就在折腾中完蛋。 组织设计:紧贴战略优化升级 工业时代企业组织特点 信息时代企业组织特点 • 慢:流程长,反应慢 • 快: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 稳:有计划,有步骤 • 变:没有最终,只有最新 • 硬:规范化,标准化 • 软:柔韧弹性,灵活可变 • 定:求精准,求确定 • 动:有序流动,动态平衡 案例:阿里组织特色 合伙人制度 双轨发展路径 • 从绩效驱动到 愿景驱动 从劳动密集到 • 能力共享 •从金字塔式到 联邦结构 文化 结构 人才 流程 从复杂长线到 • 灵活弹性 小前锋,大后台 产品化、项目制 组织激活:激励体系搭建 职业发展双通道 激励与保健相结合 的全面薪酬 薪资:固定工资、13薪、津贴 管 理 序 列 专 业 序 列 奖金:业绩奖金、股票期权、 团队奖励 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 业绩 价值观 • 强制正态分布、末位淘汰 • 奖罚分明,与利益强关联 福利:五险一金、商业保险、 互助基金、购房贷款、团建 经费、假期 • 三方确认,确保客观公正 5 心法修炼 革命、武侠、校园、太极,这是阿里的四大文化特色,在阿里的不同发展阶段,帮助阿里凝聚人心、打胜仗; 2005年创立的政委体系,在补足管理短板、确保长远发展的同时,对文化的践行传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里土话: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在一起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 文化打造:提升团队凝聚力 使命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 愿景 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 活102年 客户第一 价值观 团队合作 诚信 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拥抱变化 激情 敬业 政委体系:推动业务实现和文化落地 2005年 政委体系设置 2015年 政委体系升级 • 关于“人”的问题的合作伙伴 • 懂业务:理解业务逻辑,从业务视角看组织 • 人力资源开发者:人力资源的增值 • 促人才:人才结构的升级和增值 • 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同心结”和桥梁 • 推文化:公司文化价值观的传递和守护 • 公司文化的倡导者、贯彻者、诠释者 • 提效能:提高团队人效产出 组织发展的五项修炼 望闻问切 —系统思考问题 全局思维(韦斯伯德六盒盒子) 实现文化落地— 修炼心法 文化打造:提升团队凝聚力 政委体系:推动业务实现和文化落地 保障高效有序 — 通畅经络 提神醒脑 — 确保方向一致 战略协同(愿景共创+目标通晒) 集体学习(业务复盘+集体Review) 健身增肌 — 追求持续发展 组织设计:紧贴战略优化升级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人才盘点 组织激活:激励体系搭建与优化 干部培养与梯队建设:三板斧 企业螺旋式协调发展 组织 人才 业务

27 页 373 浏览
立即下载
【OD组织发展精品资料】《I战略与执行-IBM 业务领导力 BLM 模型》

【OD组织发展精品资料】《I战略与执行-IBM 业务领导力 BLM 模型》

战略与执行-IBM 业务领导力 BLM 模型 具体内容       概述 战略 执行 领导力 价值观 讨论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业绩 机会 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 是一个 IBM 中高层用于战略制定与执行联 接的方法与平台 - 它从市场分析、战略意图、创新焦点、业务设计、关键任务、正式组织、人才、 氛围与文化以及领导力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帮助管理层在企业战略制定与执行 的过程中帮助系统的考虑 , 务实的分析 , 有效的资源调配及执行跟踪 对企业战略制定与执行的有目共睹与不可估量的业务价值 BLM 使 IBM 成功的四要素战略、执行、价值观与领导力之间相一致 , 从 而为 IBM 带来了多方面的业务价值 同一种语言 最基本的方法 逻辑的力量 共同的目标 执行的跟踪 自上而下实施 IBM 业务领先模型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 相互依赖关系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业绩 机会 IBM 业务领先模型 - 领导力是根本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 BLM 业务领先模型是创造快速与持续习惯不断改变的业务的核心 , 它的运用是 IBM 的高 层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与必备能力 , 通过积极的实践得以发展。 • IBM 的高管层的领导力培养是通过领导她们的高层团队进行战略问题与机会的勘查与设计 以及项目的执行来来推动变革。 • 战略设计与执行计划是高管层每年都要亲自领导的。在获得对外部市场的持续洞察、识不 新的机会、开发业务设计、确保这些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 IBM 业务领先模型 - 价值观是基础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差距 人才 创新焦点 市场结果 价值观 业绩 机会 • IBM 价值观 : 成就客户 , 创新为要 , 诚信负责 • 作为业务的主要战略家的总经理 , 要确保 IBM 价值观反映在公司的战略 上 , 各级领导者要确保 IBM 价值观是日常执行中的一部分。 • IBM 价值观是我们决策与行动的基本准则。 业绩差距与机会差距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是由不满意激发的 , 而不满意是对现状与期望业绩之间差距的一种感知。  业绩差距 是现有经营结果与期望值之间差距的一种量化的陈述。  机会差距 是现有经营结果与新的业务设计所能带来的经营结果之间差距的一 种量化的评估。  业绩差距常常能够通过高效的执行填补 , 同时不需要改变业务设计  填补一个机会差距却需要有新的业务设计。 业绩差距与机会差距的例子 业绩差距:过去的五年业务急剧增长,在此期间,产品质量有所下 降。我们引进六西格玛的尝试失败了,在过去 12 个月里我们失去了 5% 的市场份额。每一个百分点代表着约 5 亿美元收入损失。我们要 在未来 24 个月收复损失掉的市场份额。 负责人: XXX 机会差距:我们的研发小组开发出了新的技术平台,这在国内业界是 一个潜在的颠覆性的技术。目前,我们预期第一先行者的机会在 1218 个月内如果在未来 6 个月能推出此技术。但我们目前的产品开发 周期需要 18-24 个月,要取得成功,我们必须把这个周期缩短到 6 个 月。 负责人: XXX 讨论 1 – 差距分析 有哪些业绩差距 ? 有哪些机会差距? 哪些差距最重要 , 什么缘故? 形成差距的主要缘故是什么? 讨论目标  面向未来 3-5 年的业务发展 , 识不目前业务上存在的关键的业绩或机会差距 问题聚焦  回顾我们设定的战略目标 , 在一些关键的绩效指标与财务性指标上 , 是否存在差距?  与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 , 在哪些方面我们存在差距?  存在哪些市场机会 ( 机会差距 ) ? ( 能够先初步讨论 , 讨论完市场洞察后再来回顾机会 差距 )  哪些是最关键的差距? ( 考虑结果性的大的差距 , 尽量具体与量化 ) 作业输出 : 差 距描述 - 一个 或两句的差距 陈述 :     陈述的是业务结果 , 如收入 , 利润 / 贡献 , 与市场份额。 形成差距的主要缘故 有时间的约束与可量化。 有一个明确的负责人 , 承担缩小差距的责任。 练习 1 – 差距分析 差距类不 : 差距描述 : 形成差距的主要缘故 : 负责人 : IBM 业务领先模型 - 战略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业务设计 关键任 务 依赖关系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战略意图 市场洞察力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 组织机构的方向与最终目标 , 与公司的战略重点相一致 • 了解客户需求、竞争者的动向、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状况以找到机遇与 风险 , 目标是 : 解释市场上正在发生什么以及这些改变对公司来讲意味着什 么  创新焦点 • 进行与市场同步的探究与试验。从广泛的资源中过滤想法 , 通过试点与深入 市场的实验探究新想法 , 谨慎地进行投资与处理资源 , 以应对行业的变化 业务设计 • 对外部的深入理解 , 为利用内部能力与持续增加价值探究的业务设计提供了 基础。业务设计涉及六要素 : 客户选择、价值主张、价值获取、活动范围 , 持续价值与风险管理。 市场洞察 领导力 1. 宏观分析 2. 竞争动向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 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人才 创新焦点 3. 客户分析 价值观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了解客户需求、竞争者的动向、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状况以找到机遇 与风险 目标是 : 解释市场上正在发生什么以及这些改变对公司来讲意味着什么 市场洞察 : 对客户 , 您 , 与竞争对手的影响 环境驱动力 技术与服务 在技术与服务领域里的趋势与变化 客户 需求与当务之急的挑战 , 什么缘故她的客户选择您客户的产品与服务? 竞争对手 在整个竞争市场上发生了 , 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谁是主要的竞争对手? 谁是您客户的主要的竞争对手? 人口统计数据 将会对业界产生影响的生活方式 , 时尚以及文化的变化趋势 会影响市场的人口趋势 , 这些趋势代表的是机会依然威胁 法律、政治 政治 , 政府法律法规的变化 市场洞察力的缺失会对业务设计产生负面影响 , 因为我们所采 纳的支撑信息与假设估计是有瑕疵的或错误的。 市场定位框架 高 再评估 / 投入 保持 / 投入 ● 高增长 ● 高增长 ● 市场参与者 ● 市场领先者 市场吸引力 放弃 低 收获 ● 低增长 ● 低增长 ● 市场参与者 ● 市场领先者 竞争定位 高 讨论 2 - 市场洞察 讨论目标  识不未来 3 年的主要市场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 宏观分析 - 问题聚焦 产业格局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 , 机遇与挑战 整体市场空间 ( 行业整体趋势、外部环境的影响、产业链特征及变化趋势 ) ? 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变化 , 从产品到解决方案与服务 本企业的机会评估 ( 可参与空间 )  客户分析 - 能够通过哪些细分标准将我们的客户进行分类? 她们的战略重点、对服务业务的需求偏好及痛点 ; 她们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有哪 些? 她们的关键购买因素有哪些?  竞争分析 - 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价值主张、主要竞争策略 / 手段 目前的竞争格局如何 , 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 , 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 竞争对手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 标杆分析 ) ? 讨论 2 - 市场洞察 趋势 宏观分析 ( 市 场、行业、技 术等 ) 客户需求与痛 点 竞争对手的策 略 机会 威胁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资源 财务 技术 资源 分析 市场地位 / 声誉 产品 人员 其她 · 优势 劣势 战略意图 领导力 1. 愿景 2. 战略目标 3. 近期目标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氛围与文化 市场结果 战略意图 关键任务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正式组织 人才 价值观 ● 组织机构的方向与最终目标 ● 与公司的战略重点相一致 ● 体现竞争优势 差距 业绩 机会 战略意图  愿景 : 可持续的 , 占优势的业务领先地位 , 展示了长期的 , 可持 续的获利能力 - 纲领意义 , 感情契约 , 现实但有挑战性  战略目标 : 有效的 , 合理的 , 灵活的运营模式赢得现有市场的增 长机会 , 但同时保持快速习惯市场变化的能力 - 产品 , 服务 , 市场 , 客户 , 技术及时机  近期目标 : 业绩可衡量的指标 - 利润 , 成长率 , 市场份额 , 客户满意度及新产品 创新焦点 领导力 1.未来业务组合 2.创新模式 3.资源利用 增长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人才 价值观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 进行与市场同步的探究与试验 ● 从广泛的资源中过滤想法 , 通过试点与深入市场的实 验探究新想法 , 谨慎地进行投资与处理资源 , 以应对 行业的变化 麦肯锡对美国大公司长期业绩的一项跟踪调查 这项研究对美国最大的 100 家公司进行了跨越 2 个经济周期的跟踪观察。 标准普尔 500 市场指数 第 一 个 周 期 增 长 业 绩 矩 阵 高 徒劳无功 11% 收 入 增 长 面临危机 27% 徒劳无功 增长明星 9% 29% 面临危机 美国 GDP 业绩至上 33% 36% 低 “ 增长引擎” • 业务组合增长 • 市场份额增加 • 并购 股东总体回报 高 特别少是增长的驱动因素 比想象的更重要 18% 14% 业绩至上 面临危机 18% 28% 退出 18% 3% 4% 面临危机 前人栽树 , 后人乘凉 徒劳无功 退出 徒劳无功 低 增长明星 33% 退出 26% 增长明星 19% 徒劳无功 15% 业绩至上 面临危机 19% 27% 退出 36% 增长明星 41% 业绩至上 14% 增长明星 12% 业绩至上 9% 业务组合 - 三个成长的地平线 H 3 新兴机会 H 2 成长业务 将已论证的业务模式扩 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 成长为市场机会 H 1 核心业务 验证业务模式、论证可 行性、能力和价值、播 种成长的机会 Change the Game Compete to Win 延伸、捍卫、增加生产 力和利润贡献 Stay in the Game 时间和不确定性的水平 定义与特征 成熟业务 , 收入与利润的主要 来源 增长业务 , 市场增长与扩张机 会的来源 产品 / 业务创新的组合 , 未来长 期增长的机会点 管理重点与指标 近期的利润表现与现金流 -利润 ( 收入 / 支出 ) -ROIC -生产效率 收入的增长与投资回报 -收入增长 -新客户 / 关键客户获取 -市场份额增长 -预期收益 , 净现值 回报的多少与成功的估计性 -项目进展关键里程碑 -机会点的数量与回报评估 -从创意到商用的成功概率 关注成长 企业创新 - 三种典型的模式 产品 , 服务与市场创新 应用于聚焦客户与进入 市场领域 业务模式创新 关注成本 创新用于重建与企业扩 展 运营创新 创新以改善核心职能领 域的效能与效率  发展与发行创新产品与服务  进入新市场 , 寻找新客户  推行新的渠道与交付路径  发展业务运营的新方式  建立伙伴关系快速响应市场  提升业务灵活性  发展的最佳成本结构  优化流程以改进生产力  核心职能再造 ( 改组 ) 以提高效率 创新领域 产品创新 服务创新 业务流程创新 业务模式创新 文化与管理创新 政策与社区创新 讨论 3 - 战略意图与创新 IBM 战略 讨论目标 • 在公司的战略目标与方向作为输入的基础上 , 讨论业务未来 3-5 年的战略意 图 问题聚焦 • 愿景 : 对整体业务未来发展的设想与蓝图 • 战略目标 :3-5 年后的业务特征与关键指标体系 , 如收入、份额 , 人均服务产 值 , 支撑的设备销售收入等 • 主要发展路径 ( 发展节奏 ): 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与主要发展思路是什么?主 要时期性里程碑是什么? 讨论目标 • 明确未来的业务组合战略及创新焦点 问题聚焦 • 从业务整体来看角度 , 其中的子业务或子产品各属于 H1 、 H2 依然 H3 ?什 么缘故? • 市场及竞争对手有哪些创新实践值得借鉴 , 未来我们估计采取哪些创新举动? 讨论 3 - 战略意图与创新 愿景 : 战略目标 : 近期目标 : 创新焦点考虑 : 业务设计 领导力 1. 客户选择 战略 2. 价值主张 执行 市场洞察 3. 价值获得 战略意图 4. 活动范围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 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差距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5. 持续价值 市场结果 业绩 机会 6. 风险管理 ● 应以对外部的深入理解为基础 ● 着眼于更好的利用内部能力与持续改进与 变革 ● 探究可替代的业务设计 业务设计 : 客户选择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1. 选择客户的标准 , 如何确定优先级 : 谁是您的客户 , 谁不是 2. 在该细分市场下 , 客户有哪些特定的需求? 3. 快速增长市场 业务设计 : 价值主张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1. 客户需求 – 我们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否以客户的最终需求为 导向 2. 独特性 – 客户是否真正认可我们的产品与服务 3. 有影响力 – 是否能帮助客户实现增值与收益 业务设计 : 价值获得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1. 如何赚钱?我们依靠什么吸引客户并获取利润? 2. 有其她的盈利模式不? 业绩 机会 业务设计 : 活动范围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1. 经营活动中的角色与范围 2. 哪些外包、外购? 3. 与合作伙伴的协作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业务设计 : 价值持续增值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业绩 机会 1. 客户需求的转移趋势 2. 价值链中的地位 3. 我们如何保护利润 – 快速响应 , 有效控制成本 , 专利。。。。 业务设计 : 业务风险管理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1. 不确定性 2. 潜在风险 , 市场 , 对手 , 技术 3. 全面视角 - 外部 , 内部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基于独特背景、差异化以及价值主张的业务设计 例如 : 眼镜行业 客户选择 注重“成本”的购买者 注重“时尚”的购买者 注重“品质”的购买者 价值主张 “ 低成本”策略 “ 高质量、追逐时尚” 的代言 “ 高品质、时尚与健康” 的选择 活动范围  公司致力于哪些业 务活动? (What)  如何联结公司的各 业务活动? (How)  如何选择最合适业 务活动的地点? (Where) 14 公司内部 公司外部 遍布世界的沃 尔玛连锁卖场 公司内部 中国—低成本 生产 生产中心 公司外部 零售 设计 品牌 设计 零售 意大利—世界 时尚与精尖行 业人才的窗口 遍布全球的 Sunglass Huts 与 Lens 生产 crafters 品牌眼镜店 公司内部 品牌 设计 公司外部 生产 零售 日本 服务 在韩国获得生 产许可 , 在中国 进行生产 战略制定的落脚点是业务设计 战略 业绩或机会差距 对现有的和期望的业 绩之间差距的感知触 发战略创新 与公司的战略重点一 致 并作出贡献 客户价值 ƒ 竞争战略 ƒ 技术转变 ƒ 行业结构和经济 ƒ 市场洞察力 战略意图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可能的业务设计 ƒ 战略性业务组合管理 ƒ 市场试验 ƒ 对比现有的与期望的 ƒ 客户选择 ƒ 价值主张 ƒ 价值获取 ƒ 活动范围 ƒ 价值持续增值 ƒ 风险管理 能力要求 新的业务设计所要求的能力 是什么?包括组织、技能、 考核标准、文化和对价值网 络中合作伙伴的依赖程度。 业务设计是迈向执行的关键 创造一个新的业务设计 对市场的洞察力 ƒ 这个业务设计所依赖的客户角度和经济上的假设是什么 ? ƒ 这些假设还成立吗?什么可能使他们改变? ƒ 客户最优先考虑的是什么?它们又是怎样在改变? ƒ 正在发生的技术转变是什么?它们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是什么 ? ƒ 是什么将你和你竞争对手的业务设计区分开来? 战略意图 ƒ 这个业务设计是否提升 了公司的战略重点? 现有业务设计 - 客户选择 - 价值主张 - 价值获取 - 活动范围 - 价值增值 - 风险管理 期望的业务设计 - 客户选择 - 价值主张 - 价值获取 - 活动范围 - 价值增值 - 风险管理 对能力的要求 ƒ 我们是否建立在现 有能力上? ƒ 能否获得所要的新 能力? ƒ 我们有能力管理潜 在的风险吗? 创新焦点 ƒ 新的业务设计能否抓住新的价值来源?这种价值来源是可持续的吗? ƒ 客户战略重点的变化对你的业务设计会有怎么的影响?有什么可替代的设计可以 满足下一轮的客户重点? ƒ 创新对于客户以及公司的成功是否至关重要? 讨论 4: 业务设计 讨论目标 • 基于市场洞察与需要解决的关键差距 , 讨论并就业务设计 初步达成共识 • 估计需要针对不同子业务或细分客户群分不设计 ( 可先分 不做业务设计 , 然后再看是否能够合并 ) 关键问题 • 业务范畴的定义 • 当前业务设计的哪几项要素需要改变才能帮助我们缩小或 者关闭差距? • 新的业务设计估计的主要执行挑战有哪些? 练习 4 - 业务设计 现有业务设计 Current 选择客户 价值主张 价值获取 活动范围 谁是您的客户? 如何实现竞争优势 ( 差异 ) ? 如何获利?有其她赢利模式不? 经营活动中的角色与范围 价值增值 如何建立持续的利润增长 在价值链中的角色 风险管理 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如何管理的? 期望业务设计 练习 4 、 1 - 当前的业务设计 当前的业务设计 选择客户 价值主张 价值获取 活动范围 价值增值 风险管理 练习 4 、 2 - 期望的业务设计 期望的业务设计 选择客户 价值主张 价值获取 活动范围 价值增值 风险管理 估计的执行挑战 IBM 业务领先模型——执行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业务设计 创新焦点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正式组织 人才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价值观 • 满足业务设计与它的价值主张的要求所必须的行动。哪些任务是由我们来完成的 , 哪些 任务能够由价值网中我们的合作伙伴完成的?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有效的业务设计 的基础 。 正式组织 • 为确保关键任务与流程能有效地执行 , 需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管理与考核标准 , 包括 人员单位的大小与角色、管理与考评、奖励与激励系统、职业规划、人员与活动的物理 位置 , 以便于经理指导、控制与激励个人与集体去完成团队的重要任务 人才 • 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力以及竞争力。要使战略能够被有效执行 , 员工必须有能力、动力 与行动来实施关键任务。 氛围与文化 • 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以激励员工完成关键任务 , 积极的氛围能激发人们创造出色的成绩 , 使得她们更加努力 , 并在危急时刻鼓舞她们 执行-关键任务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1. 支持业务设计、尤其是价值主张的实现 2. 主要是指持续性的战略举措 (ongoing activity), 包括业务增长举措与能力 建设举措 , 3. 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客户管理 ; 产品营销 ; 产品开发 ; 交付 ; 平台 ; 服 务 ; 风险管理与能力建设并将重要运营流程的设计与落实包括在内 4. 是执行的其它部分的基础 5. 年度性的、可按季度跟踪衡量并识不出这些关键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 譬如资源、设施等。 考虑实现关键任务所需要的相互依赖关系  内部的互相依赖关系  供应商 ( 与交易相关的同盟者 )  外包合作伙伴  顾客与渠道  兴趣社区 / 团体  影响者 • 关于每一方来讲 , 什么是她们的兴趣与动机?她们之间的协同情况如何? • 在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 , 什么样的这种方案能够保持与供应商的双赢关 系 45 检查与内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46  信任  您们之间的承诺是值得依赖的不?  同盟  双方是否拥有共同的目标  灵活性  承诺是否能够依据需求的变化而调整?  权责  各方的权责明晰不?  澄清  各方对某一问题是否达成了一致的理解 ? 练习 5: 关键任务 关键任务 关键任务 1 关键任务 2 关键任务 3 关键任务 4 …、 关键任务 N 负责人 各关键任务展开阐述 - 关键任务 #:XX 任务描述  关键任务的描述 : 措施 完成关键任务的主要措施 相互依赖关系 48 衡量目标达成的重要里程碑  与内外部合作伙伴的依赖关系 里程碑   执行-正式组织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支持关键业务的执行 , 包括建立相应的 1. 组织架构 , 管理体系与流程 , 2. 资源与权力如何在组织中分配 - 授权 , 行权与问责 , 决策流程 , 协作机 制 , 信息与知识管理 3. 关键岗位的设置与能力要求 4. 管理与考核标准 , 包括      管理幅度与管理跨度 管理与考评 奖励与激励系统 职业规划 人员与活动的物理位置 执行-人才 思想 能力 承诺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正式组织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1. 关键岗位与人才布局有什么要求 - 才需求详细定义 2. 人才与能力的差距及挑战 – 欠缺哪些能力 3. 获得 – 内部获取 , 及时培养 , 外部获取 4. 激励与保留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执行-文化与组织氛围 领导力 价值, 信念 态度, 行为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关键任务 依赖关系 业务设计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人才 创新焦点 个人,团队 价值观 成功,失败 1.文化 - 社会管制系统 , 规范 2.组织氛围 - 对工作环境的感知 业绩 机会 IBM 业务领先模型——领导力的角色 领导是否展示出了风格上的多样性  提供清楚的方向?  树立高的期望值?  减少官僚作风?  让个人与集体为她们的行为负 责?  指导个人达到良好的表现? ƒ ƒ 领导是否起到了达到结果所需的行为示范作用? ƒ 领导是否培育了一种激励人心的氛围? 领导力 素质 风格 70%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氛围与文化 战略意图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 相互依赖关系 正式组织 28% 市场结果 差距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业绩 机会 文化与组织氛围 文化变革的杠杆  参与 - 鼓舞人们做出的选择 , 鼓舞参与 , 发展社会关系 , 用 团体共识与反馈来实现承诺  领导者 , 领导团队行为 – 言行明确并始终如一  信息支持 - 信息是否能够 支持对的决策与对的行为  奖励 – 什么行为 / 结果会 得到奖励 , 奖励是否能够真正 起到激励作用? 组织氛围维度 责任 ( 人们能够决定如何完成她们的工作的感 受)、 灵活性 ( 鼓舞新想法与新方法 ) 团队承诺 ( 互相帮助 , 额外努力 , 相互信任 , 团 队自豪感 ) 明确性 ( 理解愿景与方向并为之努力 ) 、 团队承诺 ( 互相帮助 , 额外努力 , 相互信任 , 团 队自豪感 ) 明确性 ( 理解愿景与方向并为之努力 ) 、 奖励 ( 对高绩效的认可 ) 明确性 ( 理解愿景与方向并为之努力 ) 、 标准 ( 员工感觉到重点放在改善业绩上并尽最大 努力 , 包括设定挑战性目标 ) 依照业务设计的要求重新全面考虑调整影响执行的各个要素 , 才能使战略 不是纸上谈兵 , 而是切实保证组织的长短期收益与持续稳定的发展 业务设计的要求 新的业务设计将要 求对组织现有能力 和价值网络中合作 伙伴的依赖程度重 新进行评估 从客户角度看,增加价值 所需的具体任务是哪些? 与价值网络中合作伙伴的 相互依赖关系怎样? 风险是否已被恰当地评估 和管理? 执行 当被赋予重要任务时, 人们有完成任务所需的 技能和动力吗? 人才 关键任务 相互依赖关系 正式组织 氛围与文化 业务行为标准、非正式的沟通网 络和权力分配方式能为关键任务 的完成赋予活力吗?现有文化中 是否有阻碍任务完成的因素呢? 当有了执行业务设计所 需的重要任务时,现有 的结构和正式的考核系 统是否支持这些任务的 完成以及所要求的综合 性? 业绩和机会差距 当任何一个因素较弱 或这些因素间缺乏一 致性时,差距就有可 能出现。 分析一致性 : 我们的一致性如何 ?    战略 & 业务设计 我们有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不? 我们有对这个业务设计必要的训练不? 我们有这种能力依然需要找外面的资源? 人才 关键任务 相互依赖关系  基于业务设计 , 我们是否清 楚地明白要完成哪些关键 任务?  有哪些情况是我们需要特 别好地执行以便提供给业 务设计? 正式组织 文化氛围  价值支持业务方向不 ?  我们需要培养哪种文化 ?  组织结构支持关键活动的 实施不?  我们需要重新设计组织结 构以完成关键任务不?  评估体系与战略相一致不? 讨论 6: 基于战略目标与新的业务设计 , 讨论为达成目标与 支撑新的业务设计所需的组织能力 讨论目标 问题聚焦 • 制定组织能力 (“ 执行模型” ) , 以支撑战略目标与期望的业务设 计的实现 , 并关闭差距 • 基于关键任务对组织 / 人才 / 文化氛围及领导力的要求 , 这些方面 需要发生哪些改变才能够支撑关键任务的实施? • 存在哪些组织的障碍及问题? • 依照问题的根因分析 , 结合战略意图与期望的业务设计的要求 , 需要采取哪些关键任务才能弥补差距并落实新的业务设计? • 识不实施这些关键任务的措施、里程碑及对内外部的相互依赖关 系以及关键的行动 讨论 6 - 组织能力 与关键任务一致的组织能力 正式组织 – 组织模式、组织架构、关键 岗位 – 人员与活动的区域分布 – 流程、系统、授权 – 业绩考核系统等 人才 – 需要的关键人才 ( 数量、类 不、技能要求 ) – 如何获取这些人才? – 人才的培养、激励与保留 文化 – 文化 – 组织氛围 领导力 – 领导者在推动战略与执行上 的角色 估计的障碍 解决方案的优先级排序矩阵 您的建议 ! 您的行动 ! 高 机会 影 响 力 放弃 低 可行性 命中 影响 : • 改变明显 • 解决 80% 的问题 • 将简化并提升效果 收获 可行性 : • 边界范围内 • 决策者可控范围 • 现实的解决这些问题 • 技术上可行 • 一定时间内合理的回报 高 深层缘故分析 目标 : 识不处理差距产生的根本缘故并治本 – 不要只是治标 步骤 : 1. 弄清差距 : 我们是否都同意、理解并能齐心协力地面对差距? 2. 直觉调查 ( 头脑风暴 ): 我们什么缘故有差距?差距什么缘故会存在?弱点在 哪里? 3. 挑战根本缘故的每一种假设 : 什么缘故?什么缘故?什么缘故? 4. 将答案分不归类到 BLM 的不同部分中去 5. ( 核对假设的事实与数据 , 看是否涵盖了所有部分 ) 6. 检查模型的一致性 , 识不每一部分中最重要的问题 7. 建立行动计划来淡化最重要的根本缘故 通常情况下 , 差距是由坏的战略造 成 , 或者由于四部分中的一个或多 个不协调造成 , 或是由于执行领导 间不协调而造成的。 分析根本缘故 : 什么缘故? 问题 “ 在过去的两 年中 , 公司没 有能抓住在新 兴市场中的价 值 x 万美元的 收入机会” 什么缘故( 机会差距 ) 因为 “ 我们不太清楚 市场的走向” 什么缘故( 市场洞察力 ) 因为 什么缘故( 正式组织 / 人 才) “ 我们没有做市 场调查所需的技 能与能力” 根本缘故 根本缘故 “ 我们的组织机构中没 有任何专门为市场调查 而准备的资源” 讨论 7 – 主要障碍及根因分析 问题 / 障碍 关键任务 / 相互依存关系 正式组织 人才 文化 组织氛围 领导力 输出 : 找出最重要的 , 阻碍您缩小差距的能力的障碍。 深层缘故 讨论 8 - 解决方案及行动计划 解决方案描述 1 2 3 4 行动项目 日 期 负责人 战略与执行的力量 领导力 战略 执行 市场洞察 战略意图 氛围与文化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 相互依赖关系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业绩 机会 利用 BLM 作为思维框架 , 通过行动学习的方式来挑战传统思维 , 逐步 提升业务领导在各方面的战略思维能力 业绩差距是现有经营结果与期望值之间差距的 一种量化的陈述 宏观 – 经济 , 政治 , 社会 , 技术创 新 客户价值 , 竞争的格局 , 利润区 机会差距是现有经营结果与新的业务设计所能 带来的经营结果之间差距的一种量化的评估 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渠道 , 敏锐洞察 力 , 评估其影响 , 并采取相应行动 事实、敏锐、 变化、 威胁、机会 战略 组织机构的方向与 市场洞察 最终目标与公司的 战略重点相一致 战略意图 远见卓识、英明决 策、坚定执行、短 期、 长期、挑战性 始终如一的关注战略问题 , 探究机会 感知、不满足、洞察力、结果 领导力 执行 氛围与文化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正式组织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增长项目与现有业务的平衡 新业务开发 (H1, H2, H3), 资源有效投入 客户价值增值 , 盈利能力 , 生态系统 , 风 险管理 , 战略制定的落脚点 探究新想法 , 谨慎进行投资与处理资源 , 以 及 Ambidextrous 组织 , 应对行业的变化 , 确保业务的健康增长 始于客户的需求 , 挑战假设 , 探究各种多 赢的估计性与选择。 充分是关键。 利用 BLM 作为思维框架 , 通过行动学习的方式来挑战传统思维 , 逐步 提升业务领导在各方面的战略思维能力 寻找估计挡路的因素 , 什么缘故  深层缘故 1  深层缘故 2 去伪存真 , 追根究底 挑战假设 , 与传统智慧 依赖关系 ( 沟通 - 使能 - 支持 保障 ) 业务的增长点在哪里 , 哪 些业务蕴藏着最丰富的机 会? 企业的创新源泉在哪里 , 如何决定资源配置方向? 您如何保证要做的情况会 发生 ? 领导力 战略 市场洞察 您如何解决问题 / 冲突 ?战略意图 您如何管理动态的变化与 Ambidextrous 组织 ( 今 天 , 明天 ) 执行 氛围与文化 业务设计 关键任务 正式组织 人才 创新焦点 价值观 市场结果 差距 业绩 机会 实施您的业务设计及价值主张 , 最关键的情况 , 情 况之间的依赖关系。 责任 , 资源 , 协作 , 流程 , 组织 , 衡量… 业务规划模板  概述  市场洞察 - 宏观分析 竞争动向 客户分析 ( 市场 / 客户细分、偏好、购买习惯 )  业务方案组合战略 - 业务设计  客户选择  价值主张  价值获得 - • 活动范围 • 价值持续增值 • 业务风险管理 业务开发  业务流程  产品路线图  执行 - 关键任务与相互依赖关系 构建组织能力 风险评估 结果衡量 关键里程碑  附件 感谢您的聆听!

65 页 378 浏览
立即下载
施耐德电气组织发展实践—施耐德电气-英文课件

施耐德电气组织发展实践—施耐德电气-英文课件

Integrated Talent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Wang Jun, Ph.D Director,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Confidential Property of Schneider Electric Schneider China • 26,000 Employees • 1 Headquarter in Beijing , 5 branches, 40 Regional Offices • 1 Customer Care Center located in Beijing and Wuhan • 700+ Distributors Urumqi Beijing Tianjin Xi’an • 300 Cities presence • 26 Production Facilities • 8 Distribution Centers • 3 R&D Centers • 1,000+ R&D Engineers • 1 Energy University • 1,000+ Local Suppliers Confidential Property of Schneider Electric | Page 2 Suzhou Chengdu Head Office Regional Office Production Facility R&D Center Distribution Center Customer Care Center Wuhan Guangzhou Shenzhen Shanghai HR Structure & Interaction with OD/TM HR Services HR Solutions Global HR Functions Operations/TA&M • System support for TM campaigns (Talent Review, Succession Pla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ompetency Review) •Data source on talent analytics Rewards L&D • Talent rewards and retention solution • Salary analytics on talents • 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 execution •Operational support for talent programs HR Business Partner HRBP TM/OD • 30 % of implementation of global TM/OD initiatives • 50% of execution of country level TM/OD programs • 20% BU specific TM/OD •Critical role/talents hiring Report to Global Human Resources Report to HR or Business Leader Transformational People Strategy To Support Business High Performance Culture Global Ambition China Priority We drive performance. Win as a team. Empower and engage our people. Performance and optimization Well-Being We help individuals & teams unleash their full potential. Happy and health workplace China Actions • Spans & layers • Well-being training • WESOP • Well-being campaign • STIP • Cool Site 2.0 • Recognition program Diversity & Inclusion Our leaders are authentic. They coach and inspire their teams. We value and respect differences. We build a company where everyone has an equal chance to succeed and give fair opportunities for all. Feedback & coaching • 6 Leadership expectation • Perform. review • HC & people cost Leadership • Mentoring • Career Connect • Employee Engagement • Retention dialogue /checklist Female & Generation • Gender workshop • Female in front office Learning We want our people to be recognized as the best professionals of our industry. Learning day & path • One day training • Digital learning • Female talents • Sales learning path • Young talents • On-boarding • Heforshe Talent We build careers. All employees who are performing at the required level and who demonstrate alignment with the Schneider SCOPE values are Talents. Pipeline and Community • Talent Review and exposure • Position based succession plan • Critical role communities & assessment • Chinese Talent Community 4 TM & OD Focus Lead strategic intervention leading to greater talent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Talent Management Leadership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Capability Culture and Transformation Talent strategy Succession plan Talent review Hipo development prog. Leadership vision Leadership competency Leader integration Mentoring/coaching Organization diagnostics Spans & Layers Critical role develop. Career & competency Employee Eng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Change Management 5 Competency &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onfidential Property of Schneider Electric • Accurat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underpins the Talent Review • Succession planning is informed by accurate assessment of candidate competency vs success profile and results from the talent review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ning Talent Review • Performance gaps highlight areas for competency development Succession Planning New calendar & Performance process Talent Management process Integrated Talent Management • IDPs containing SMART development goals are the central link between all these discussions and are the means of tracking progress 6 Talent Management & Development Strategy N-1 Challenges Buy N-2/N-3 • Leading in new “Normal” • ONE team spirit • Succession • Digital competency & capability • Strategic outside-in view • Female leadership • Identification of top •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 Innovative retention plan • Hire 5-10 1 job away potentials to prepare succession • Female in commercial mgt. • Digital talents • Marco Polo • Management Trainee Solution • Develop own successors Build Quality Consistency Visibility Mobility Diversity • Leading & Engaging Gen Y • BU young talents program • 1 gen Y at N-2 • Tiger 2.0 • IDP for Box 9/8/6 LEAD/LEAP /One Leadership program ONE China Talent Management Young Talents Reverse Mentoring program Raise the bar through high performance culture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Cross BUTalent Exposure IDP, HRC+SCC mobility meeting Nationality, Generation Transformation i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1. 2. 3. 4. 5. 6. Performance Philosophy Overall assessment High Performer Performer Competent Under-performer Match to a required behaviour Individual goal achievement = Performance exceeds target Performance on target Performance Partially on target + Role model Demonstrated Manager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 what + how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a year-round business process STIP is integrated into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trong empowerment in decision making Developing people and teams 6 Leadership Expectations (MGR) • Business developer • Team builder • Team player • SCOPE values role model • Great professional • Decision maker Improvement area Performance Below target Managers‘ judgment on fin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balancing results and behaviors No target distribution on rating , no hard rules on weighting PIP to manage low performer SCOPE values (Individual) • Straightforward • Challenge • Open • Passionate • Effective Differentiation & Calibration • Managers must differentiate according to performance • N+2 managers calibrate for consistency Assessing and Selecting Leaders: 9 Box Performance over time 7 High High performance / at potential Solid High performance / Solid potential 4 Solid performance / at potential Low At (Same role scope) 5 Solid performance / Solid potential 1 Low performance / at potential 8 2 Low performance / Solid potential Solid (Expanded role scope) 9 High performance / High potential 6 Solid performance / High potential 3 Low performance / High potential High (Significantly Expanded role scope) Potential to advance Confidential Property of Schneider Electric 9 Assessing Potential 1. Displays a strong orientation to our business - Positive about Schneider and his/her career within the company Option Score High 3 Medium Low 2 1 High Medium Low 3 2 1 High Medium 3 2 Low 1 4. Actively fosters team and people development - Is a team builder, focused on improving performance through people - Demonstrates the required interpersonal skills such as giving feedback and coaching - Is able to get the best out of people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High Medium Low 3 2 1 5. Demonstrates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builds bridges to optimise performance - Is open to new ideas and diverse opinions - Manages the matrix well and collaborates effectively across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usiness - Is well-networked externally High Medium Low 3 2 1 - Recognised for deep knowledge within their business/function - Demonstrates a high degree of customer-orientation, whether external or internal 2. Demonstrates effective critical thinking and decision making - Effectively balances longer-term strategic with short-term tactical demands - Manages complexity well, identifying casual linkages amongst diverse data - Willing to challenge accepted solutions and take a fresh approach - Unafraid to make tough calls when necessary 3. Demonstrates learning agility and embraces change at the personal and organisational levels - Is self-aware and understands own strengths/weaknesses - Adapts rapidly to challenging situations, delivering results with minimal supervision - Shows a willingness to champion and lead important change initiatives Assessing Potential 6. Is an effective communicator and influencer: - Influences decision making through sound analysis - Is a straightforward and persuasive communicator - Clearly links arguments and business cases to outcomes beyond own BU/function 7. Demonstrates strong aspiration for leadership in career to date (inside/outside Schneider) - Rapid upward progression in responsibility/seniority - Has embraced lateral moves to gain necessary experience - Shows evidence of seeking to take on extra responsibilities within his/her current role - Shows a willingness to lead by example High Medium Low 3 2 1 High Medium Low 3 2 1 8. Overall alignment with Schneider expectations of leaders/Schneider values For people managers and other leaders, has demonstrated the 6 Leadership Behaviours: High Business developer - 'Discovers what the customer needs and delivers it profitably' Medium Team builder - 'Improves performance through developing effective teams and individuals' Low Team player - 'Easy to work with, a consistent collaborator. Builds bridges, not walls' Role model - 'Clearly demonstrates our SCOPE values; leads by example' Great professional - Demonstrates deep content knowledge; an expert guide to customers and colleagues' Decision maker - 'Decisive, not impulsive. Willing to take responsibility and make tough calls' For individual contributors, has demonstrated behaviours aligned with the 'SCOPE' values: Straightforward - 'Communicates clearly and directly; follows through with actions' Challenging - 'Shows flexi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in seeking to improve our performance' Open - 'Receptive to new ideas and diverse opinions; collaborative internally and connected externally' Passionate - 'Positive about our business and our technology; committed to our customers and our people' Effective - 'Agile and pragmatic; delivers on commitments' Minimum score = 8 Maximum score = 24 3 2 1 Same Level = +1 Level = 8 to 13 14 to 19 +2 Levels = 20 to 24 Great people make Schneider Electric a great company

12 页 304 浏览
立即下载
你不是管理者,同样需要领导力(内附实操手册)

你不是管理者,同样需要领导力(内附实操手册)

就算你不是领导者,一样需要领导力 内附实操手册 “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不论你身在何处或从事怎 样的工作。时代在改变,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文化也因 为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但是真正的领导原则却是恒定不变 的……”。 —— 约翰 · 麦克斯维尔 美国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 · 麦克斯维尔博士, 全球超过 126 个国家的政要和数千万企业家参加过麦克斯 维尔博士的培训,就连奥巴马、比尔•盖茨、巴菲特和乔 布斯都曾专门向他请教领导力问题 2 的 士 尔博 维 斯 麦克 议 建 21 个 影响力法则 [ 21 个建议 ] 你变成什么样,人们才会追随你? 麦克斯维尔博士的 21 个建议为您答疑解惑。 盖子法则 增值法则 根基法则 3 1. 盖子法则 无论你想实现什么目标,都取决你的带领别人的能力。 领导能力强,瓶盖就高,反之,团队的发展潜力 便会受到限制,领导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有效盖子因素,领 导能力越高,他就越有成效。如果你的领导能力达到 8 分, 那么你的成效就不会高过 7 分。 你想发挥更大的作用,你就需要更大的影响力。 无论你想实现什么目标,都取决你的带领别人的 能力。 2. 影响力法则 真正的领导力是无法转移、指派或委任的,只能从 逐渐积累的影响力而来 衡量一个人的领导力,全看他的影响力, 如果没有影响力,就绝对无法领导别人。 真正的领导力是无法转移、指派或委任的, 只能从逐渐积累的影响力而来,领导是指影响别人 来跟随自己,而管理则指维持系统及其流程。如果 你不能影响别人,人们就不会跟随你; 如果人们不能跟随你,你就不是领导者, 这就是“影响力法则”。 3. 过程法则 领导力来自日积月累而非一日之功,领 导力本身十分复杂,包含各种因素;尊重,经验, 感情、待人技巧、纪律、动势,时机……无法一 一细数。 领导者需经长期历练才能成熟有效, 每一位领导者都是学习者,学习领导必须每天 培养,绝非一天就可以实现。 4. 导航法则 谁都可以使一艘船转 变方向,但惟有领导者才能设 定航线。 领导者必须具备积极的 心态才能领导别人踏上未曾走 过的道路,你必须有坚定的信 念才能带领团队走完全程。 Leadership 5. 增值法则 领导力的底线不在于我们自己能走多远,而在于 我们能够帮助别人走多远 在很多人的眼里,领导的地位意味着成 功,他们想要走得越来越远,爬上自己能力所及 的最高位。 但与这种观点相反,领导力的底线不在 于我们自己能走多远,而在于我们能够帮助别人 走多远。 要做到这点,领导者就要服务于他人, 提升他人的价值。 6. 根基法则 信任乃是领导的根基,领导力就是策略与品格二者合一有效结合, 欲取得人们的信任,领导者必须是能力、关系和品格这几种特质的典范,你 务必要把别人对你的信任当作最宝贵的资产。 品格带来信任,信任带来领导力,每一个人的成就,都无法超越他 品格的上限。 当领导者拥有高超的品格时,人们很容易接受他,并且相信他有能 力带领大家迈向成功。 7. 尊重法则 人们自然会跟随比自己强的领导者,值得信赖的坚强的领导者。 麦克斯维尔博士花毕生的心血来培养自己的领导力,也使他有能力去领 导其他具备有领导潜能的人。 8. 直觉法则 好领导者必须培养自知的能力 领导者必定带着领导者的直觉来看每一件 事,领导者的直觉或出于本能地知道如何反应。 先天能力与后天技巧的结合,这种经过操 练是直觉涉及领导的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好领 导者必须培养自知的能力,认识自己的长处,技 能、弱点,及心理状态。 9. 吸引力法则 越是好的领导者,就越能吸引好的领导者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吸引什么样的人,领导者 知道成功的秘诀在于找到人才来弥补自己短处,这样 就可以专心致志做自己擅长的事。 你和跟随你的人共同之处;积极的态度乐观, 年龄层,背景,价值观,领导能力。 越是好的领导者,就越能吸引好的领导者。 10. 亲和力法则 主动和人交往,然后竭力建立关系,身为领导者就必须学习这么做 领导者知道得人之前必先得其心。 要别人伸手支持你之前,得先感动他们的心,这就 是亲和力法则。除非你先感动人心,否则无法叫人付诸行 动。 当彼此间有了更强的人际关系与亲和感,跟随者就 愿意帮助他的领导者,因为他们之间建立了彼此的信任。 成功的领导者遵循法则,主动和人交往,然后竭力 建立关系,身为领导者就必须学习这么做。 11. 核心圈法则 一个领导者的潜力由最接近他的人所决定,领导者身 边的核心圈足以影响领导者,以及影响整个组织的发挥。 你应该把五种人带进核心圈: 1 、有潜力者, 2 、积 极乐观者, 3 、助你成功者, 4 、能增产者, 5 、能验证价值 者。 成功不是来自你知道什么,而是来自于你认识什么样 的人,以及你如何向这群人表达你自己,你身边必须有一群最 优秀的人才,惟有这样,你的梦想才会实现,这就是核心圈法 则。 12. 授权法则 惟有你愿意把功劳给别人时,才会成为真正伟大的事业,领导 必须愿意全力扶助跟随者,甚至愿意栽培他们来取代自己,助人提升能 力会使你受到尊敬。 13. 镜像法则 领导者树立好榜样后, 下属会跟着模仿他们的行为从 而取得成功。如果领导者只是 说教,那就是没有真正实践; 只有当他们亲自开始做的时候, 才能算是传授。 14. 接纳法则 人们在接受一个新信息时,都先考虑谁是传递者 人们先接纳领导者,才能接纳他的愿景,人们先拥护一位领导者, 接着才拥护领导者的愿景,他们认定一个人可信,自然会接纳这个人的想 法。 人们在接受一个新信息时,都先考虑谁是传递者,如果你认为信 息的传递者值得信赖,他们就相信信息具有价值。 不管环境怎么困难,成功的机会多么渺茫,他们仍然相信跟随领 导者。 15. 制胜法则 领导者都具有一个特质,那就是他们无法接受 失败,为了成功他们费心筹划,然后动员一切力量实现 它,领导者明白没有退而求其次的计划,不成功决不放 弃,信念支持他们继续奋斗下去,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16. 动势法则 如果改变团队的方向,领导者必须营造前进的气氛, 只有领导者才能激发动势,惟有那些能引发他人动力的领导 者才能创造出动势。 当团队有了很强的领导者,而且又有了动势时,成 员自然斗志高昂。效率之高就超乎自己所预期的程度。 17. 优先次序法则 领导者明白忙碌不一定等于成就;好的领导者都 格守优先次序法则;不管是他所领导的是一个小公司,或 者是大教会,不管是他所经营的小本生意或者亿万财富, 都是如此。你必须明白什么能带来最大的回报,根据优先 次序,每一件事情都有其目的。 18. 舍得法则 真正的领导力本质,乃是牺牲 领导者必须先“舍”再“得”,舍得法 则对任何领导者都实用,你必须先放下身段,才 会有所进展。真正的领导力本质,乃是牺牲。一 个人必须放下许多东西,才能获得潜在的机会, 领导者一定的牺牲,而这种牺牲是一种持续的过 程,并非一次付出而已。成功的领导者需要不断 的改变,进步,与牺牲。 19. 时机法则 时机决定一切 时机决定一切:在错误时机采取错 误行动,结果是灾难;在错误的时机采取 正确行动,结果是抵制;在正确时机采取 错误行动,结果是错误;正确时机正确行 动,结果是成功。所以,只有在正确的时 机采取正确的行动,才能为你的组织带来 成功。 20. 爆炸性倍增法则 领导的最高境界 带领跟随者得到相加的效果,带领 领导者得到相乘倍增的效果。你要开始栽培 领导者,只有这样,才可以到达最高境界, 培植领导人才的杰出领导者,会在团体里经 历一种无法相信的倍数增长效果。 21. 传承法则 一位领导者的长久价值由其继承 者决定,重视由内部培植领导人才,顺利 传承是领导者成就的最高点,当他培养了 一群领导者来完成他的志愿时,他的一生 就变的有意义了,如果一位领导者能够使 机构在没有他的情形下继续完成大事,那 么他就创造出了传承的典范。 一旦学会了这些法则,你要去实践它,并应用在生活中。 实践这些法则,人们将会欣然追随你。任何与他人交往的事业的成 败都取决于你的领导力水平。在你努力发展组织的时候,请记住这 些: 人才决定组织的潜力 关系决定组织的士气 结构决定组织的规模 目标决定组织的方向 领导决定组织的成败 掌握这些法则之后,你还应该与你的团队一起分享它们。 没有一个领导者能够同时把这 21 件事都做好,因此需要建立一支 优秀团队共同实践这些法则。 学会领导 追求梦想,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所有准备活 动后,出色的领导力将助你取得成功。 学会领导——不仅为自己,也要为追随你的人们。 在达到最高水平之后,不要忘记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领导 者。 Firmbased Perspecti ve 成功的领导管 理 1 Company 2 Leader 3 success Thank You !

30 页 305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发展】OD咨询全过程-启动、诊断、干预、转变

【组织发展】OD咨询全过程-启动、诊断、干预、转变

OD 咨询过程介绍 OD 咨询的整体过程 启动 迭代 循环 诊断 迭代 循环 干预 迭代 循环 转变 收集数据 整体规划 跟进 评 进入 签 分析数据 设计行动 价 完成 约 数据反馈 采取行动 进入前 迭代循环 典型干预主题:沟通、协作、团队、文化、绩 效 启动阶段 - 进入 前 要点 具体说明 自我评价 进行内部审视: 假设、信念、推测、技能、经验、知识、践行理论、 优势、发展优势、信任、可信度等。 进行外部审视: 客户如何看待我和我的技能? 研究 了解组织: 使命、规模、产品 / 服务、市场定位、竞争对手、 历史、 文化、客户概况等等 启动阶段 - 进 入 具体说明 要点 管理初次会面的边界: 定向 简介、时间、节奏、结果、谁需要到场、角色。基于真正的兴趣和好奇心与客户 接触。 追踪所述的内容以及信息共享的方式;关注过程和内容;观察关于文化、 士气和关系的 信息。 识别客户 建立关系 确立对咨询工作的需求 识别签约客户(们)——使用咨询服务的客户和有权力控制过程及实施结果的客户。 通过了解谁是客户、分享你是谁以及探索价值观等活动进行有意义的接触。探索 多元化 动态、挖掘矛盾,以及关注客户和自我的感受(即:兴奋、超然、敌意、 不感兴趣)。 邀请客户“讲故事”。探询需求、期望和希望;寻求事例以了解关注点和问题:客 户系 统想要进行什么变革、请求帮助行为背后的需要、其他变革努力、目前及之 前的成功或 失败;他们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启动阶段 - 签 约 要点 具体说明 构建期待结果 共同制定关于客户期待结果及咨询目标的明确声明。这是一个澄清、重构、澄清的迭代过程。 创建共享期待 描述咨询工作和对成功的要求。探索并分享客户 / 实践者的诉求、需要、愿望(针对咨询工作中的接触、 控制、 信息和参与)。进行肯定式的陈述并表现出理解和同理心,让其安心。 澄清范围和角色 共同定义咨询工作的范围:最初策略、目标、步骤、关键成功因素、利益相关者、参与者、产品(如果 有的 话)和交付时间表、可能影响咨询工作的外部因素、还有谁需要以及以何种方式参与其中。澄清并 定义角色、 责任以及承诺水平。就客户 / 实践者的共同责任达成一致。 协商合作结构 就成功完成项目所需的时间、金钱、支持和参与人员进行协商。坦诚地谈论费用问题,包括实践者的费 用结构、 开支和付款计划,应付给成本中心及代付之处的费用。 衡量、反馈、评价 确定如何评价咨询工作、如何定义成功、如何衡量结果、如何协商问责、随着变革的展开,实践者如何重新 协商和重订契约。 评估契合度、清晰度和承诺 总结和文档记录 评估客户和顾问之间的契合度。如果契合度良好,可继续合作;否则就终止合作。如果可能,重复循环该 阶段 和 / 或与另一顾问合作。评估客户和顾问双方对于继续合作是否具备足够的清晰度和承诺 共同制定一份书面协议,对本次咨询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实践者预期、过程、范围、结果、可交付成果 、关系、时间表、沟通的性质和频率,以及预算。确定下一步骤:相关人员、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工作 地 点、工作方式、费用和持续时间。 诊断阶段 - 数据收 集 要点 制定计划 沟通 准备收集数据 采集数据 格式化数据 具体说明 考虑期望结果并选择相关模型;选择数据收集方法;考虑可用资源;决定谁应该 参与其 中,何时参与以及为何参与;考虑由组织文化和客户偏好施加的限制。 与客户共同起草一份函件——与组织共享目标、目的、过程和时间框架。 制定定性方案和 / 或选择定量工具;收集相关信息;或为更具创造性的方法准备 材料。 适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仅收集必要的或相关的数据 决定如何共享结果、和谁共享、何时共享、以何种格式共享;减少偏见和失真; 采用 简单模型;使材料易于阅读;采用视觉辅助来增添趣味性。 收集数据的 4 种方 式 1 问卷法 自填式问卷 封闭式问卷 2 优点 易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概括 ; 严谨、 中立与客观地收集新资料的最 经 济最快捷的方法 ; 适用于大型 抽样 调查、重复测量、在不同 单位之 间或不同的规范之间进 访谈法 自访谈问卷或访谈提纲 上 的开放式问题 优点 能够涉及许多主题 ; 在访谈之前 及 其过程中可以修改 ; 能够交流 感情 , 建立信任关系 ; 资料丰富 , 便于 理 解访谈对象的观点和看法。 3 观察法 对人和工作场所进行结构 式或开放式的观察 优点 资料不受人们自我陈述及其 偏 见 的影响 ; 拥有具体情境以及情 境效 应的资料 , 拥有难以测量的 主题的 丰富资料 ( 如突发行为 和文化 ); 具 有形成新的见解和 假设的资料。 行比较 ; 标 准化的测量工具包括 前测项目 , 反 映诊断模型并有利 于确立科学的 研究态度。 缺点 难于获得有关结构和行为的资料 ; 缺乏情境塑造行为的信息 ; 不 适于 微妙敏感的问题 ; 缺少人 情味 ; 存 在如下风险 : 无回答、 带有偏见或 无效回答 , 过分依赖 标准化的测量 和模型。 缺点 成本高 , 难以进行大样本的调查 ; 受访者持有偏见的或按社会赞同 的观点回答 ; 回答不具有可比性 ; 难于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进行分析 ; 为了适应受访者而对访谈进行 调整 , 从而影响访谈结果的严谨性。 缺点 有些现象很难观察 ; 成本高且耗 时 ; 观察者有偏见 , 信度低 ; 可能影 响 被观察者的行为 ; 难以分析和 报告 ; 不精确 , 显得不科学。 4 专题讨论会、小组讨论法 讨论群体过程、文化、环境、 挑战、战略 ; 由咨询顾问或管理人 员指导 ; 模拟、练习 优点 拥有关于复杂而微妙过程的资料 ; 互动激发创造力、团队工作和策划 ; 拥有及时分析和反馈的可靠资料 ; 成员参与诊断 ; 可以进行自我诊 断 ; 咨询顾问可以在人们之间建立信 任和理解关系。 缺点 由于群体过程、历史和领导的影 响而产生偏见 ( 如老板抑制反对 意见 ); 要求群体中具有较高水 平 的信任和合作 ; 不深刻、不 精确 ; 可能出现肤浅的具有偏 见的结果 和作出没有根据的决 定。 诊断阶段 - 数据分 析 要点 理解数据 为反馈做好准备 具体说明 评估数据揭露了什么——模式、 因果 关系、意外发现等。考虑可 能会影 响数据的外围因素。基于 商定的格 式准备一份报告。 支持客户解读数据;清楚地传达 信息; 跟踪来自系统不同部分的 数据如何相 互影响。 诊断阶段 - 数据反 馈 要点 计划会议 “ 无伤害” 公开会议 报告数据但不做 任何辩护或解释 后续步骤 具体说明 就如何共享反馈、谁将出席会议以及在哪里举行会议达成一致并形成 流程; 决定领导层 / 管理层是否提前接收信息;保持陈述的简单明了; 对之进行调整以适应受众;确保后勤的良好管理。 反馈自然会引发焦虑并有可能令客户感到威胁;避免使用个人姓名; 而是专 注于主题、趋势和模式;使用客户的语言;保管好记录。 陈述目标;建立规范;构建融洽关系;注意保密性和不打击报复性; 共享会议结构;描述数据收集过程;让客户系统能够传达自己的讯息 ;沟通会议后将发生的事情。 保持兴趣、建立承诺;鼓励客户确认模式、分享反应、提出问题;记 录对数据的添加和纠正;避免关注过去、支持生成迈向未来的能量; 支持客户承担分析、评估和创造意义的责任;识别会议期间可能出现 的复杂情感模式并给予适当处理 支持客户确认并优先考虑关键议题及机会;准备提供建议;决定后续 行动、 时间表和责任;针对后续步骤签约。 干预阶段 - 整体规 划 要点 具体说明 强化焦点 澄清背景及期待结果;根据需要进行修正;将学习进行 综合及与客 户协调实施方法。 起草计划 文档记录方法和理论依据;起草包括活动、角色、资源 、权限和时间表的详细计划;纳入有效的评估过程。 审查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审查计划;收到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后勤 与客户合作,确保后勤方面的细节问题得到处理。 干预阶段 - 设计干 预 起草设计 集体讨论可选方案并探索若干可能出现的情境; 明确理论依据; 教练客户去评估选项。 让客户参与 让客户参与到方案利弊的讨论对话中; 打造客 户能力。  设计时,考虑以下的问题会有帮助:  OD 顾问的角色是什么?  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什么理论、假设和“其他”知识可能适用于这种情形?理论上的矛盾如何统一?  对于如何实施转型和变革(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以及如何管理抗拒应持有何种信念?这些信    念 如何驱动决策? 要想产生变革需要哪些领导力实践? 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在干预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何推荐这个方法而非另外一个呢? 干预阶段 - 实施干 预 实施 按计划开展干预活动;保持非反应性的存在;保持在计划“范围”内。 反馈 与客户一起确保报告、评估和反馈过程连同后续任务按约定完成。 调整 基于实践者和客户学习到的内容,调整干预设计;必要时循环回 到签约环节;检查实现期待结果的进展情况并予以调整。 总结和文档记录 对照计划书面记录实际发生的事情;激发学习;根据需要进行跟进。 转变阶段 - 跟 进 跟进 确保授权结构和机制到位;打电话、启动会议、发送电子邮件 并检查进度。 调整 基于反馈协同设计迷你干预措施。 提供支持 为参与变革举措的个人提供支持、鼓励和认可。 转变阶段 - 评 估 制定计划 重新审视期待的结果和合约。决定使用的评估工具(定性、定量); 协作并商定采取的措施;根据需要设计工具;确定由谁收集、收集 什 么、何时收集以及在哪里收集数据。 收集和分析数据 实施计划;分析并决定报告数据的格式;关注诊断阶段所采用的反馈 策略;协同决定什么有效、什么没有效果以及什么属于意外结果。 评估影响 审查客户的满意程度、达成的系统结果以及变革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文档记录 记录所获悉的东西;在整个系统范围分享。 评估的 3 大维 度 系统结果 客户满意度 干预措施在多大程度上达 成了期 望结果? 咨询工作在多大程度上 可以让客户 满意? 过程绩效 变革过程的效率和 有效性如何? 转变阶段 - 完 成 结束合约 创建一个结束仪式以强调该合约的结束。决定结束仪式的 参与人员、 内容、时间、地点及方式。 转变 如果要结束合作关系,我们应确定谁、怎样、什么时间及采取什么方 式进行。澄清想要的是何种持续接触。如果开始一项新的合约,应循 环回到启动阶段并安排“第一次接触”会议。 自我评估 循环回到进入前阶段;获得客户、关键利益相关者及信任同事的 反馈;记录所获悉的东西;为自我反省留出空间。 总结和文档记录 撰写干预行动总结并提交给客户;经客户允许,考虑在某专业论坛 上分享相关信息。

16 页 355 浏览
立即下载
领导力体系建设课程/领导力培训课件PPT

领导力体系建设课程/领导力培训课件PPT

领导与领导力 讲师: HRtop 目录 /Contents 第二章 领导力 第一章 领 导 01 领 导  领导的概念  领导与管理  领导的方式  领导者概述 1.1 领导的概念 领 导 “ 领导”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行为, 企业家领导员工创造业绩,政治人 物领导人民对国家议题的关心,军 队指挥官领导士兵捍卫国家,设计 师领导流行前沿…… 1.1 领导的概念 您是否有听过领导理论大师 沃伦 • 本尼斯? 美国当代杰出的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大师 沃伦 • 本尼斯说,“领导行为和爱情差不多, 人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却难以说的清楚”。那 么,该怎么描述领导行为呢? 1.1 领导的概念 其实,追寻一个词语的本义,至少有两种途径,一是从词语 的字面意思入手,二是从该词语对应的外文词汇入手。 因此,从词语的本义来讲, “ 领”是“带领” 这和英文 Leadership” 的词 根“ lead (引导、领路、走 在队伍的前头)”的含义是一 致的。 “领导”就是“带领引导”。 领导 “ 导”是“引导” 1.1 领导的概念 可见,“领导”的本义就是带领大家朝着既定方向前进的行为,而领导的目的在于为实现 组织的目标而努力。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对领导的定义:“领导是率领和引导 任何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1.1 领导的概念 一、这些让人困惑的话语 “ 别沉溺于管理了,赶紧领导吧!” —— 杰克•韦尔奇 “ 绝大多数组织都被管理过度却领导不足。” —— 著名领导力大师沃伦 . 本尼斯 这些家伙都从不同的角度、不约 而同的强调了“领导”比“管 理”更重要,这不禁让很多人产 生了疑惑,到底“领导”和“管 “ 美国不是要做世界的警察、管理世界,而是要去 领导世界。” ——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大抉择》 理”有何区别?为什么他们都那 么强调“领导”的重要性呢? 1.2 领导与管理 二、领导与管理的背景 “ 领导”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导向行 为,从原始社会时代,部落首领就开始 领导部落族群“打怪、升级、捡装备”、 争夺领地等。“领导学”实际上是一门 通常,人们习惯把“领 导”和“管理”当作同义语来 用,而实际上,“领导”和 很古老的学问,其学术源头最早可以追 溯到 2500 多年前的老子时代。可以说, 自从有了组织,“领导”就产生了。 “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管理”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从古 关于“领导”与“管理”的历 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万里长城,这些 史渊源关系,可以这样来看: 伟大的建筑工程都充分证明了古人卓越 的管理才能和管理实践的悠久历史。而 “管理学”作为一种典型的组织控制行 为和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则显得相当 “年轻”,它主要是工业化社会,特别 是 20 世纪工业组织规模化运作的思想产 物。 1.2 领导与管理 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但是,组织在专业化经理人的“管理”下 运作到一定程度,却越来越失去了“领导”的 那种原始纯朴的“带领”、“表率”、“启 发”和“激励”等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和情势下,自然就提出了 一种要求:追寻“管理”的原始“领导”意义, 使实施权威控制的“管理者”改换角色、转变 职能、回归到“满腔激情”、“众望所归”的 “领导者”角色上。 1.2 领导与管理 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如果说领导与管理有区别的话,那也如同左 手与右手或鼻子和嘴巴的区别一样,在理论上将 它们割裂开来加以区别是没有意义的。 —— 德鲁克 崩溃了,为什么德鲁克又说 由于“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失去 它们没有区别?从“领导” 其核心的源头职能“领导”的作 与“管理”二词总是混为一 用,因而,“领导”重新被重视 谈来看,二者并没有本质的 起来,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 区别,的确,它们的共同目 “领导”越来越被作为一个独立 的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的活动被研究和应用 1.2 领导与管理 四、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进而,作为从名词意义的角度来看,“领导者”与 管理者试图控制事 物,甚至控制人,但领 导人却努力解放人与能 量。 “管理者”自然也产生了显著的区别,被誉为“领导力第 一大师”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 . 科特说:“管理者试图 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人却努力解放人与能 量。” 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领导者”与“管理者”之 间的辩证关系:“管理者”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 —— 约翰 . 科特 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实现战略目标; “领导者”的工作是确定方向、制定战略、激励和鼓 舞员工,并带领全体组织成员创造更大的绩效。 1.2 领导与管理 四、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头儿( boss ) 领导者领导靠的是影响力,管理者管理靠的是管理权 领导者 务虚者,决策者 领导者应能超越现实与制度,管理者是无情与遵照 领导者在队伍前面示范,管理者在队伍中间控制 管理者 经理人 ( managers ) 领导者给出方向,做正确的事;管理者寻找方法, 务实者,执行者 正确做事 1.3 领导的方式 德国心理学家莱温( P. Lewin )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的工作方式对下属群体行为的影响,把领导者的领 导方式分为三种极端的领导工作作风,即专制作风、民主参与作风和放任自流作风。 专制作风 民主参与作风 放任自流作风 专制作风的领导者以力服人,即靠权力 民主参与作风的领导者以理服人,以身作 放任自流作风的领导者,工作事先无布置, 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特点是:发号施 则,拟议中的行动或决策同下属磋商,鼓 事后无检查,权力完全给予个人,一切悉 令,要求他人依从,为人教条且独断, 励下属参与。特点是:所有政策是领导和 听尊便,毫无规章制度。特点是:极少运 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和 下属共同讨论决定的,是领导者是下级共 用权力,给下属高度的独立性,依靠下属 惩罚,偶尔也有奖励。有人统计,具有 同智慧的结晶。分配工作尽量考虑个人能 确定他们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专制作风的领导者和别人谈话时,有 力、兴趣和爱好。谈话时用商量、建议和 为下属提供信息,充当群体和外部环境的 60% 左右采取命令和指示的口吻。 请求的口气,下命令仅占 5% 左右。 联系人,以此帮助下属工作的进行。 1.4 领导者概述 1.4.1 领导者的定义 领导者( Leader )是指担任 某种领导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 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群体。如 前所述,领导者就是一个组织的 “头儿( boss )”。 领导者的工作就是确定方向、 制定战略、激励和鼓舞员工,并带 领全体组织成员创造更大的绩效。 1.4 领导者概述 1.4.2 领导者的重要性 【鲦鱼效 应】 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鲦鱼因个体 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然而,如果将一只 较为强健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 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是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这就是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经常提到的“鲦鱼效应”,也称之为 “头鱼理论”,它生动地反映了团队中领导人的重要性。 【鲦鱼效应】的启示 下属的悲剧往往是领导一手造成的,失败的领导者用自己的失败掩盖了他所领导团队的全部业绩和努力。 正所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臭皮匠领导三个诸葛亮,等于四个臭皮匠” 1.4 领导者概述 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对于这个团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领导者的思维决定团队的思维 领导者的风格决定团队的风格 领导进步则团队进步 领头人的速度决定队伍的速度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领导改变则团队改变 领 导 者 决 定 了 团 队 的 一 切 ! 故而,拿破仑说: 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可以 打败一头绵羊领导的一群狮子 1.4 领导者概述 1.4.3 领导者的层级 老子的领导观 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 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 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最好的领导者(或统治者),人们并不知道他的存 在;其次的领导者,人们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领 导者,人们畏惧他;更次的领导者,人们轻蔑他。领导 者的诚信不足,人们才不相信他,最好的领导者是多么 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 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几千年前的古人,居然有这样的 境界,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1.4 领导者概述 1.4.3 领导者的层级 最卓越的领导者 无为而治,低调,深居简出,下属似乎感觉不到他的存 在,但一切却能有序运作,即是说,下属在没有领导的 时候,仍能正常的工作。 次一级的领导人 $ 添加标题 最低级的领导人 以身作则,带头表率,亲自处理相关事宜,鞠躬 往往不讲诚信,却善于耍弄权术,欺上瞒下, 尽瘁,任劳任怨,以道德教化下属,以恩典施与 人们互相对掐、彼此内耗,最后导致纠纷冲 下属,部下臣属往往感恩戴德、赞不绝口。 突不断,搞得组织环境乌烟瘴气。 第三级的领导人 强调按规则办事,通过行政权力等手段控制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 大家都很怕他,弄得组织成员人人心惊、个个胆颤,空气十分紧张。 1.4 领导者概述 最卓越与最低级的领导人的根本差别何在?老子认为关键在诚信、在境界,如果能够尊重人 们,不轻易发号施令,取信于人,使他们各安其生,领导者就可以悠闲自得,做起事来功到自然成, 组织运作起来一切自然顺畅。 02 领 力 导  领导力的定义  领导力的组成  领导力的提升 第二章 领导力 领导者不是天生的,我们可能因为学历高、 资格老而升任,也可能因为优越的技术水准, 出色的业务能力升任。 升任后,领导者不再是技术顾问,也不能靠自 己的能力条件独善其身,而必须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换句话说,担任领导的原因并不能保证其胜任领导 的职务与工作,而实在是另有一套学问与功夫。 第二章 领导力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讲,“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 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 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 不称职的地位。” 故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称职的领导者, 就要不断学习做领导者的技能,即学习领导 力。 21 世纪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时代, 对领导者而言,如何成功领导、达成目标, 并让部属、追随者情愿留在身边效力,难度 更胜以往。 2.1 领导力的定义 德鲁克说,“发现一个领导者最有效的办法 是,看其是否有心甘情愿的追随者”。 领导能力简称领导力,是号令组织成员行动与全力以 赴的技能,是能够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完成目标的能力。这种 能力是影响力而非操纵力、控制力。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领导 力,只要你能对其发生影响,你就可能是领导。 所以,真正的领导力应由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来衡量, 自认为是领导者而又没有追随者的人,只是在散步。 2.2 领导力的组成 2.2.1 领导力的实质就是影响力 各家观点 哈罗德•孔茨 蒂芬•柯维 美国管理学家 美国领导学家 草根分享者 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领导即是 现代领导者的才能就是其影响力, 结合前面领导力的定义,我们发现,领 一种影响过程,是影响人们心甘 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 导力实质就是领导者的影响力,即领导 情愿和满怀热情为实现组织目标 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 者拥有影响被领导者的能力或力量。 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 2.2 领导力的组成 2.2.2 影响力的三大组成部分 领导者的威信也或者称为非职位权力, 包含领导者的品德修养(尤其是信誉)、 知识技能(或称专家权、专长权)、实 际业绩(或成功经历或资历)和个性魅 力(宽容、豁达、自信和谦虚等)。 职位权力 威信 组织所赋予的职位权力,包含法定权(职位所赋 可理解为是威望 + 信誉,威望即专业特长和成功经历, 予的法定权力)、惩罚权和奖赏权。 信誉即品德修养的核心体现。 激励能力 领导者的激励能力,即激发人的内在动机,调动人的 积极性。这是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2.3 领导力的提升 2.3.1 从权利要素进行分析 美国管理顾问肯尼斯 . 布朗夏尔说,“卓越的领导能力关 键在于影响他人的能力,而不是职位所赋予的权力”。 权力是有限的,而影响力是无穷的。领导不是统治,也不是压制, 更不是飞扬跋扈,而是一种凝聚人心的积极力量。滥用权力是领 导者黔驴技穷的表现。 回归到“领导”的本意,领导就是要做好表率、带好头,古代的 可见,企业中 想做大事的人太多, 而愿把小事做完美 皇帝还要御驾亲征呢!领导是在前面冲锋陷阵号召队员“跟我 的人太少。若员工 上!”,而不是跟在后面踹着队员的屁股高喊“给我上!”,这 或团队没有执行力, 是领导之所以是领导的根本所在。 企业何来的执行力? 2.3 领导力的提升 2.3.1 从权利要素进行分析 【故事:两个不同的县 长】 鲁国的单父县缺少县长,国君请孔子推荐一个学 生,孔子推荐了巫马期,他上任后十分非常勤奋,兢兢 业业工作了一年。结果,单父县大治!不过,巫马期却 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此时,国君又来请孔子再推荐一 个人。于是,孔子推荐了另一个学生宓子贱。 子贱弹着琴、唱着小曲就到了单父县,他到任后 就在自己的官署后院建了一个琴台,终日鸣琴,身不 下堂,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有情有调、很滋润。一 年下来单父县依然大治。后来,巫马期很想和子贱交 流一下工作心得,于是他找到了宓子贱。 2.3 领导力的提升 2.3.1 从权利要素进行分析 【故事:两个不同的县 长】 两个人的谈话是从寒暄客套开始的,不过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巫马期带着崇拜的眼神,羡慕地握着子贱的手说:“你比我强,你 有个好身体啊,前途无量!看来我要被自己的病耽误了。” 子贱听完巫马期的话,摇摇头说:“我们的差别不在身体,而 在于工作方法。你做工作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可是事业那么大、事 情那么多,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努力的结果只能是勉强支撑,最终 伤害自己的身体;而我用的方法是调动能人给自己做工作,事业越 大可调动的人就越多,调动的能人越多事业就越大,于是工作越做 越轻松。”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懂得授权和不懂授权的区别。善于授 权,就是让下属能够独当一面、自主地、创造性地干事,而不需要 事必躬亲,去通过集权控制或强制所有人按部就班地执行命令。 2.3 领导力的提升 2.3.1 从权利要素进行分析 授权可以借助别人的力 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0 1 授权可以激励下 属,培养下属 0 4 0 3 0 2 授权可以提高效率,确 保组织的灵活机动性 授权可以使领导者分身 有术,做更重要的事儿 2.3 领导力的提升 2.3.2 授权建议 抓大放小,抓关键节点 要容忍别人的小错误 把握方向,推行目标管理 放弃最无能的属下 2.3 领导力的提升 2.3.3 从威信要素进行分析 ③ 创造实际业绩 ① 提升品德修养 领导无德,何以服众?只能被下属严重鄙 实际业绩是威信的保证,百姓爱戴严肃而 视!这里尤其是要注重领导者的信誉,“言必 有作为的领导,胜过爱戴懦弱无能的领导千百 行,行必果”。 倍,从古到今,皆是如此。 ② 提高专业技能 建立 威信 ④ 修炼个人魅力 专业技能是威信的根本,领导无才,何以 个性魅力是威信的补充,领导者的最高境 驭众?古代的将领多是熟知兵法而又武艺高超 界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宽容、豁达、自信 者。有战斗力的领导才是最好的领导! 和谦虚让领导者笼罩着一层迷人的光环。 2.3 领导力的提升 2.3.4 从激励要素进行分析 从激励要素进行分析,就是要:善用激励艺术。 激励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是成就最卓越领导者的关 键所在。领导者要能够激励下属去自动自发、心甘情愿地完成目 标,而不是依托权力的压制。 【来自于电影中的故事情节】 二战时,苏联红军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殊死保卫战。当时德 军势头凶猛,而苏军节节败退,苏军元帅在震怒之下,问手下的军官怎样 才能守得住?一个军官建议说,“对所有逃跑的士兵格杀勿论,以此加强 纪律”,但他的建议不被元帅认可。 这时,另一军官则说,“给他们希望,给他们勇气,激励他们对祖 国的爱,让他们相信最终会迎来胜利,所以我们要树立一位英雄来激励他 们”。建议得到采纳,苏军最终获得胜利。

34 页 338 浏览
立即下载
领导力培训课程游戏

领导力培训课程游戏

领导力游戏-踢足球 教练技术 他的授权方式   踢足球 形式:6 个人一个小组为最佳 类型:指导、帮助其他组员学习技能 时间:15 分钟 材料及场地:每组一个龙门及一个足球,在空地进行 适用对象:参加领导力训练的全体人员 活动目的:用于说明在指导下属或同事工作或交代任务时所需要的技巧。 操作程序:培训师把龙门及足球发给小组,龙门与射球的地方相隔 8 米,而后给小组十分钟的练习 时间,之后进行比赛。每组要踢十个球,每人至少要有一次的踢球机会。进球最多的小组为胜组。 有关讨论: 1、你们小组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技巧,如果有成员在这方面比其他成员更有优势,那么这些成员怎样教其他 人也具备这方面的技巧? 2、不懂执行这一任务的组员们,你们当时怎样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来完成任务,是否有学习的欲望,向其 他组员学习有没有障碍,这些障碍是什么? 教练技术 时间:30 分钟 道具:七巧板若干套 游戏目的:让主管学会如何进行指导下属 游戏操作方法: 1、导师先教方法给教练,大约 3-4 分钟。具体方法是定义目标,定义形状,定义多边形的每边。 2、然后看谁教的快,由小组教练教会,然后由小组抽签决定谁来代表小组进行比赛。 3、可增加 12 秒限时完成项目,正确的进行加分。 4、三分钟练习,有谁摆不出来罚分。 1 他的授权方式 形式:8 人一组为最佳 时间:30 分钟 材料:眼罩 4 个,20 米长的绳子一条 适用对象:全体参加团队建设及领导力训练的学员 活动目的 让学员体会及学习,作为一位主管在分派任务时通常犯的错误以及改善的方法。 操作程序 1、 培训师选出一位总经理、一位总经理秘书、一位部门经理,一位部门经理秘书,四位操作人员。 2、 培训师把总经理及总经理秘书带到一个看不见的角落而后给他说明游戏规则: —总经理要让秘书给部门经理传达一项任务,该任务就是由操作人员在戴着眼罩的情况下,把一条 20 米 长的绳子做成一个正方形,绳子要用尽。 —全过程不得直接指挥,一定是通过秘书将指令传给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指挥操作人员完成任务。 —部门经理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秘书请示总经理 —部门经理在指挥的过程中要与操作人员保持 5 米以上的距离。 有关讨论 作为操作人员,你会怎样评价你的这位主管经理?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分派任务? 作为部门经理,你对总经理的看法如何?对操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看法如何? 作为总经理,你对这项任务的感觉如何?你认为哪方面是可以改善的。   2

2 页 310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发展杨三角/我们正处于VUCA 时代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发展杨三角/我们正处于VUCA 时代

组织发展‘杨三角’ 我们正处于VUCA 时代 V olatility 易变性 U ncertainty 不确定 C omplexty 复杂性 A mbiguity 模糊性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变化是持续性的,不确定性是常态 VUCA 原本是军事用语,是 volatility (易变性)、 uncertainty (不确定性)、 complexity (复杂 性), ambiguity (模糊性)的缩写, 20 世纪 90 年代被普遍使用,后来被用于各种组织的战略思想 中。 近年来,由于我们面临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模糊不清、难以预测和不断变化,技术的革新瞬间可以 颠覆一个行业,一些企业开始无法确定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是谁,于是, VUCA 一词逐渐流行。在 VUCA 时代,变化的频次、力度都远超过往,企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VUCA 不仅会带来挑战,还会提供机会,前提是自己比竞争对手准备得更充分。因此,世界一流企业, 从不把环境的变化当成消极的因素,而是积极适应 VUCA 新常态,主动打造自身能力,提高战斗力和 竞争力 组织发展‘杨三角’ 面对 VUCA 时代,企业如何应对挑战? 杨三角理论认为:企业持续的成功 = 战略 * 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 指一个团队发挥的整体战斗力,是一个团队竞争力的 DNA ,是一个 团队在某方面能够明显超越竞争对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真正组织能力具备四个特点: ① 独特性 ②深植于组织内部 ③不依赖个人 ④可持续性 组织发展‘杨三角’ “ 杨三角”组织能力的理论模型 (2) 员工思维模式 ( 愿不愿意? ) • (1) 员工能力 ( 会不会? ) • • • • • 即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团队)必须 • 具备能够实施企业战略、打造所需组织能力的 • 知识、技能和素质。也就是说员工会不会、能 不能做出与组织能力(如创新、低成本、服务 • 等)匹配的决策和行为。 如何培养员工能力?企业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 题: Ⅰ. 要打造所需的组织能力,公司具体需要怎样 的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什么能力和特质? Ⅱ. 公司目前是否有这样的人才储备?主要差 距在哪里? Ⅲ. 如何引进、培养、保留、借用合适的人才 和淘汰不合适的人才 ? 员工会做不等于愿意做,因此组织能力的第二 个支柱就是员工的思维模式,让大家每天在工 作中所关心、追求和重视的事情与公司所需的 组织能力匹配。 公司要考虑的具体问题包括: Ⅰ. 什么是主管 / 员工需具备的思维模式和价值 观? Ⅱ. 如何建立和落实这些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愿不愿意? 员工 思维模式 组织能力 会不会? 员工能力 (3) 员工治理方式 ( 容不容许? ) 员工具备了所需的能力和思维模式之后,公 司还必须提供有效的管理资源和制度支持才 能容许这些人才充分施展所长,执行公司战 略。 在员工治理方面,公司要考虑的具体问题包 括: Ⅰ. 如何设计支持公司战略的组织架构? Ⅱ. 如何平衡集权与分权以充分整合资源,把 握商机? —— 权责 Ⅲ. 如何建立支持公司战略的信息系统和沟通 交流渠道? —— 信息 Ⅳ. 公司的关键业务流程是否标准化和简洁化? —— 流程 允不允许? 员工 治理方式 组织发展‘杨三角’ “ 杨三角”组织能力的理论模型两个原则 这 3 个支柱缺一不可,必须符合两个原则: 员工 思维模式 组织能力 员工能力 员工 治理方式 ① 平衡( balance ), 3 个支柱都要强,而不单是其中一两个强; ② 匹配( alignment ), 3 个支柱的重点都必须与所需组织能力协调一致。 01 组织发展‘杨三角’ 组织能力应用的典型案例 波特曼 . 丽嘉酒店 组织能力 迈瑞 丽嘉 格兰仕 技术创新 卓越服务 低成本 招聘:专业扎实、学习能力强,副总裁 亲自招聘; 员工能力 培训:提前培训,与导师“共同成奖”; 内部提拔 / 晋升; 留才 / 期权,开宝马非稀罕事 员工思维 方式 员工治理 模式 自主创新和高标准; 赢得客户尊重 / 信赖; 绩效导向 / 激励。 招聘:刚出校门毕业生,拥有乐于助人、 招聘:吃苦耐劳,家境贫困,非一流学, 喜欢酒店工作的品质; 成绩中上; 培训: 30 天入职,每年 130 小时。每 培训:做中学、问人 年岗位认证考核 借才:低成本引入退休外脑 领导理念和行为; 感情 物质,成本“苦行僧”;创业者 每天晨会奖励、表扬 利益共同体;绩效导向底薪制度。 授权信任和项目管理; 高度授权(授权 2 千美金解决客户诉); 质量管理体系; 聆听员工声音; 允许失败 / 团队决策。 建立强大信息系统。 经济规模(采购、制造、研发高度集权 授权) 组织发展‘杨三角’ 打造员工能力的方法、步骤: 如何打造员工能力? 先决条件:找准人 核心问题:留住人 企业具体需要怎样的 人才?能力、特质? 主要差距在哪里? 如何引进、培养、保 留、借用合适的人才 和淘汰不合适的人才 ? 方法 关键点 建立胜任 能力模型 赢得人才 保留与淘 汰 建立人才 培养机制 •外部咨询主持,高层参与,配合已验证的能力模型字典,建立员工能力模型; •胜任能力包括:专业能力 + 核心员工能力 •落实关键:高层承诺;绩效挂钩;行为标准 •提高人才命中率的 4S 方法:①标准(胜任能力 + 过去成就 + 未来潜力) ② 寻找(内建 / 外引 ,8/2 法则)③筛选(测试、结构化面试) ④ 巩固(激励、尊重、独特价值主张) 留人关键因素: ①现有工作满意度 ②未来发展空间;③离开公司的代价 ④ 竞争对手的待遇; • 淘汰低绩效人员,实现组织平衡 • •高层的哲学与参与 - 公平游戏规则 - 针对性培训系统 - 干中学 - 持之以恒 的可量化评估体系 工具: GE“ 小房子”人才发展架构 组织发展‘杨三角’ 打造员工能力的工具选择和设计: 员工能力 员工思维 员工治理 领导 / 员工能力模型 人力库存盘点 人员调动 关键人才抢夺 新培训课程 EMBA 行业评鉴中心 360 度反馈 网络学习 观摩学习 与大学 / 伙伴结盟 高阶主管以身作则 平衡计分卡 KPI 设定及开展 新的核心价值 新绩效标准 客户满意度调查 利润中心 / 成本中心 变动性工资 激励计划 / 季奖金 股票选择权 升迁标准 末位淘汰 流程再造 六 SIGMA 跨部门合作 项目 / 项目经理 重要客户经理 组织重组 组织扁平化 授权 学习性组织 职级评鉴 岗位职责改变 知识管理 客户管理系统 组织发展‘杨三角’ 如何塑造员工思维模式? 什么是主管 / 员工需具备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如何建立和落实? 塑造员工思维模式的三个步骤,三个工具 确定理想员工思维模式 审核现存员工思维模式 确定思维模式变革战略 由上而下:依靠高管通过个人言行、决策、制 度; 由外而内:依靠外部客户与竞争对手; 由下而上:依靠基层员工参与推动。 组织发展‘杨三角’ 建立员工治理模式? 改善组织边界 选择合适的组织架构 通过运用权责、 信息、能力、 激励 4 个杠杆,激发员工主 人翁精神,使之思维和行动与 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组织架构理清两个核心问题, 如何分工以及如何整合: • 如何分工:按职能、按产品、 按区域、按客户、矩阵式; • 如何整合:建立规章制度、统 一工作流程、建立 IT 系统。 构建员工施展才华的平台 垂直边界 水平边界 外部边界 组织发展‘杨三角’ NUMMI 员工治理八项措施 案例 ① 无裁员政策 ② 扁平团队组织: 6 个管理层级减到 3 层 ③ 简化工作类别: 81 类工种简化为 3 类:生产工、维修工、模具 工 权责 ④ 合作的劳资关系:原本 1400 页责权义手册缩短到 100 页 ⑤ 信息共享:看板管理、会议;使员工及时了解整个进度 信息 ⑥ 严格甄选和定岗:甄选 - 培训 - 定岗 需要 7 天时间 ⑦ 持续培训:持续双向培训,晋升基层主管时需 13 周脱产培训 ⑧ 平等奖励结构:员工与组长工资差额 5 角 / 时;设置小组奖 金、提案奖金、出勤奖等激励。连续全勤一年的,参加汽车抽 奖。 能力 激励 组织发展‘杨三角’ 总 员工 思维模式 结 ① 企业战略成功、组织效率提升,以及经营规模的增 长,都需要依靠与之匹配的组织能力。 ② 先有组织能力,后有百年老店,要持续成功,我们 组织能力 员工能力 员工 治理方式 要打造与战略匹配的组织能力。 ③ 打造合适的组织能力,关键在于最高领导人和领导 团队的能力、判断和坚持。

12 页 299 浏览
立即下载
战略领导力模型BEI访谈/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研讨会

战略领导力模型BEI访谈/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研讨会

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研讨会 研讨会目的 了解影响组织绩效的四环模型 掌握素质 / 素质模型的概念 掌握华为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中每个素质的内涵 了解素质模型下一步的应用 研讨会的期望     全身心投入 及时提问 把手机调至震动 会后可以向别人解释华为战略领导力模型的含义 四环模型、素质模型和素质介绍 整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领导力 素质模型 使命 管理 素质模型 岗位族群 素质模型 组织核心 能力 岗位族群 岗位描述 职责明确 管理职责的 相互关系 领导力发展 薪酬政策和体系 后备干部培养计划 绩效管理体系 培训与发展 招聘与选拔 关键绩效 指标 人力资源规划 关键成功 因素 工作文化 战略 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 远景 岗位评估 领导者对组织氛围有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绩效 领导素质 工作需要 领导有效性 业务框架 领导风格 70% 组织氛围 30% 公司绩效 伟大的领导:     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不止采用一种领导风格,而是具备了多种领导风格,并知晓在适当的时候 采用适当的风格 了解自身行为及内在驱动因素 正确知晓他们在团队中的角色 为什么不同的团队业绩好、坏不同? P=f(person, situation) 绩效= f( 人,环境 ) 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组织气氛  组织气氛是人们在某个环境中工作时的感受。是“工作地 点的氛围”,一个影响个人及团队行为方式的标准、价值 观、期望、政策和过程的混合体。它是人们对“我们在这 里的工作方式”的感受。 组织气氛 “ 对工作环境的感觉”  创造“明星”绩效的关键  员工非凡动力的源泉 积极的氛围能够强化员工忠诚  伟大的领导者能够取得其员工 20% 到 30% 的额外付出,因为 他们创造了积极的组织氛围,这意味着员工…… 越忠诚, 就越具有创造性、越专注 - 哈佛大学 六大组织气氛  Flexibility 灵活性  Responsibility 责任性  Standards 工作标准  Rewards 激励  Clarity 明确性 HAY×éÖ¯Æø·ÕÎʾí  Team commitment 团队承诺 组织气氛评估结果 (例子) 组织气氛调查结果 100 90 80 现状 理想的状态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灵活 责任 标准 奖励 明确 团队 总体氛围 组织气氛的重要性 组织气氛方面的提升将导致不同的绩效结果: – 组织气氛提升 10% 将导致净营业收入提高 7.9% ( 跨国石油公司数据 ) – 组织气氛提升 14 % 将导致第一年收入增长 5.1% ( 美国寿险公司 ) – 组织气氛提升 12% 将导致销售额提高 5.1% ( 跨国消费品公司 ) – 组织气氛提升 13% 将导致利润提高 8.8% ( 美国寿险公司 ) – 组织气氛提升 10% 将导致员工流失率下降 2.4% ( 综合数据 ) 灵活性  员工对于工作中受制约程度的感受;  在多大程度上,他们认为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妨碍他们做好工作的不必要的 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其它的条条框框的制约;  他们的新想法,新观念可以被接受的程度。 责任性  员工对工作中所拥有的授权程度的感受;  他们在工作中无须事事请示上级的程度;  他们感觉必须对工作结果完全负责的程度。 工作标准  员工所感受到的管理层强调改善绩效和要求大家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程度;  员工感受到其企业及其员工个人是否有又有挑战性、又可以达到的目标的 程度;  管理层对平庸工作表现的忍耐程度。 激励  员工感觉到出色的绩效能得到承认和奖励的程度;  对绩效的承认和奖励,同工作表现出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程度;  人们对自己绩效水平的了解程度; 明确性  每个员工都感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要求和职责;  每个员工都清楚地理解他们的工作要求和职责与组织的宏观目标之间的关 系。 团队承诺  员工的团队自豪感;  在需要时付出额外努力的意愿;  相信组织中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目标努力的程度。 组织气氛调查的内涵 灵活性  将官僚主义减到最少 : 员工不受条条框框约束的程度。  创新:员工受到鼓励去锐意创新的程度。 组织气氛调查的内涵 责任性  授权 : 员工感觉到他们在工作中无须事事请示上级,可以对工作结果完全 负责的程度;  冒险 : 员工受到鼓励可以冒合理风险的程度。 组织气氛调查的内涵 标准  提高:员工所感受到的管理层强调改善绩效的程度;  卓越 : 员工感受到的管理层设定高标准和有挑战性目标的程度。 组织气氛调查的内涵 激励  基于绩效水平的奖励 :  员工所感受到的管理层基于绩效水平进行奖励的程度;  承认和赞扬 : 员工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被认可和表扬而不是被恐吓和批评 。 组织气氛调查的内涵 明确性  使命与方向 : 员工对公司的远景目标以及实现远景目标的行动计划的清晰 程度;  对组织和岗位的理解 : 员工对组织架构、岗位要求以及公司的有效运作的 清晰程度。 组织气氛调查的内涵 团队承诺  意气相投 : 同事之间互相信赖和喜爱的感觉;  合作精神 : 员工互相帮助去完成工作的程度;  奉献精神 : 员工在需要时乐于加班加点的程度;  团体荣誉感 : 员工对他们所工作的部门或组织感到骄傲的程度。 管理风格 管理者创造组织气氛的手段  行为模式  根据形势调整行为方式的能力  应用各种不同风格 强制型 Coercive 权威型 Authoritative 亲和型 Affiliative 民主型 Democratic 领跑型 (以身作则型) Pace Setting 辅导型 Coaching 强制型 主要目标 : 立即、无条件地服从  通过单向的指令方式,发出大量的指示;  要求员工立即服从或遵守管理者发出的指示;  通过严密的监控实施控制;  依赖于负面的或校正型的反馈指出员工的错误;    不是通过对服从指示者的奖励,而是通过声明不服从者的不良后果来激励员工 。 权威型 主要目标:为组织、员工指出长远的目标和方向  为组织制定明确长远目标和方向,并向员工做透彻阐述;  在不伤害自己权威的情况下,征求员工对于组织长远目标以及最佳实施方案的见解;  把宣传推动组织目标 / 方向看作管理者的核心任务;  从员工与组织长远利益的关系出发,通过解释组织目标背后的理由,取得员工的支持;  根据组织发展的战略方向,制定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并进行相应的监控;  平衡使用积极和消极的反馈来激励员工。 亲和型       主要目标:建立管理者与员工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 特别重视推动同事之间友好往来; 重视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少强调工作指令、目标以及标准等; 关心员工,强调能使人开心的事情(如:工作保障、额外福利、家庭与工作平衡 等); 利用各种机会给予员工积极的反馈,避免与绩效相关的对抗; 对员工进行奖励时,个人特性与工作表现一样重要。 民主型 主要目标:建立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激发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  相信员工有能力为自己和组织制定正确的方向;  邀请员工参与对其工作有影响的决策过程;  经常召开会议倾听员工心声;  对员工成绩予以奖励,避免采取负面反馈或惩罚。 领跑型 主要目标:要员工高标准地完成任务 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 高标准,并期望他人理解所要求遵循的工作方式或采用的策略背后的道理;  对授权感到担心;  如果员工的表现达不到要求,就把任务拿过来自己做;  不同情不良的工作表现;  当员工遇到困难和寻求帮助时,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 只就眼前的工作与他人协调。 辅导型 主要目标:促进员工的长远发展  帮助员工清楚地认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 鼓励员工建立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  对于管理者和员工在员工发展过程中的角色责任和员工达成共识;  在说明道理的基础上,及时地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指导,并提供有利于员工发展的 反馈;  为了促进员工长远的发展,可能放低眼前工作的标准。 管理风格量表:举例 管理者 A 100% 100% 90% 80% 90% 80.60% 80% 71.90% 70% 63.40% 70% 60% 60% 50% 50% 40% 40% 30% 30% 19.20% 20% 20% 11.30% 10% 0% 21.40% 10% 强制型 鼓动型 亲和型 民主型 榜样型 教练型 为什么要研究素质 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发现 – 在几乎每一个岗位上,都有绩效好和绩效一般的员工。 – 在一些复杂程度较高的岗位上,高绩效者的工作效率要高出一般员工的 50% 。 – 与一般员工相比,高绩效者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或行为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 如果我们模仿高绩效者的行为方式,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绩效! 胜任素质 (Competency) 方法的历史简介      美国外事局甄选驻外联络官( Foreign Service Information Officer , FSIO ),发 现原有的甄选方式下选出的驻外联络官在绩效表现上有着巨大差异,甄选技术预 测性低 由于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博士在心理学界的巨大声誉,美国外事局聘请麦克里 兰博士负责驻外联络官的甄选项目 在该项目中,麦克里兰博士摒弃一切原有的主观判断标准和条件,在不同绩效的 FSIO 人群中抽取被访谈者,结合关键事件法和动机测量方法中的主题统觉测验, 提出行为事件访谈(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 最终发现:智商、性别、种族 等原有的甄选标准无法预测 FSIO 的工作业绩,而 -些潜在的、深层次的心理特征影响着 FSIO 的工作业绩,并总结出决定 FSIO 的 工作业绩的三种核心测量指标 – 跨文化的人际敏感性 – 对他人的积极期望 – 快速进入当地政治网络 该项目结束后,麦克里兰博士整理了项目成果和若干项测量指标,提出了能力素 质模型 ( Competency Model )方法 “ 胜任素质模型”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     “ 胜任素质模型”对企业发展至关重 要,一份对北美 1000 家公司的调 查显示: 未将核心能力与企业经营战略挂钩的 公司,其三年期股东总回报为 10% ; 将核心能力与企业经营战略挂钩的公 司,其三年期股东总回报为 14% ; 使用将核心能力与企业经营战略挂钩 的人力资本管理计划的公司,其三年 股东总回报为 30% 。 一般来讲,世界 500 强公司的股东回 报每增加 1% ,将使其市场价值增加 6150 万美元。 30 25 20 15 三年期股东回报 10 5 0 A公司 未将核心能力 与企业经营战 略挂钩的公司 B公司 将核心能力 与企业经营战 略挂钩的公司 C公司 将核心能力与企业 经营战略挂钩的人力 资本管理计划的公司 什么是素质 素质是那些可以达成高绩效的技能 , 知识 , 价值观 , 自我形象及动机等的 组合 技能 知识 对高绩效来说 是必要的,但 不是充分的 社会角色与价值观 自我形象 特质 动机 提供长远成 功的驱动力 素质的组成 技能 个人运用他所掌握知识的方式和方法。 如可以驾驶车辆,可以有 效地面试挑选应聘者。 知识 个人在某些领域内掌握的知识的总和。 如掌握法律方面的知识, 懂得财务方面的知识等。 社会角色与 价值观 个人呈现给社会的形象。 作为一个领导者。 自我形象 个人对自己的形象定位,以及个人看待自 己的方式。 自认为是个老师。 个性特点 相对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的个人行为特点, 往往表现为一种性情或气质。 如是个很好的聆听者,比 较自信或自负等。 动机 对行为不断产生驱动、影响作用的想法。 如想要自我成就某些事情 ,想通过影响别人来获得 满足感等。 素质的特点 素质是 :  描述可以观察到,可以衡量的行为  可以提高和发展的行为特征   素质不是 :  描述个人内在的潜在因素  无法改变的个性特征  基于过去的需要  与绩效无关的想像中的成功特点 基于目前和未来的经营需要而选定的 驱动高绩效的关键因素 认识动机 看图片写故事:  请花一分钟的时间看一下下页的图片,然后写一段不少于 150 字的故事。 在故事中描述出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他(她)们的对话、动作、想法 及感受。 动机  动机是一种持续、反复地对目标状态的一种关注,这种关注是一种自然、 自发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引导和选择特定的人的行为。  动机的这种对目标状态的关注,往往通过幻想或白日梦体现出来。  总括起来 , 动机分为三种 : – 成就动机 – 亲和力动机 – 影响力动机 成就动机  基本特征:达到或超过代表卓越的标准,以及改进和提高个人的工作表现 。  当成就动机被激发起来时,人们下意识地关注:  比别人表现更出色,这里的“别人”是作为某种卓越水平的代表;  达到或超过自我设定的卓越标准;  完成新的、独特的或革新性的工作;  对个人事业进步做长期的打算和规划 亲和力动机   基本特征:建立和保持亲密、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或避免损害或中止这种人际 关系。 当亲和动机被激发时,人们下意识地关注:  建立、恢复或保持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被别人喜欢或接受;  在与他人分离或结怨后,希望恢复与别人的良好关系;  把集体活动看作与别人交往的机会 影响力动机  基本特征:对别人产生或施加影响。  当影响力动机被激发时,人们下意识地关注: – 影响他人的强有力的行为(如侵略性的行为); – 不请自来地为别人提供帮助、建议或 支持; – 通过限制别人行为或生活条件的方法来控制他人; – 影响、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或者按自己的意志做事、而不是妥协 或尝试去理解别人; – 试图给别人或者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 激起他人强烈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  自己的名声、地位或实力 动机是如何过滤信息的? 亲和力动机 该人关注于船上 的人坐在船边。 他 / 她写道:几 个朋友欢聚在一 起,集体乘船漂 游。这表现了他 / 她对人际关系 的关注和个人兴 趣。 影响力动机 该人关注于站立的 人。她写道:一个 船长正在指挥,并 努力激发船员以赢 得帆船比赛的胜利 。这是一种影响他 人的思维方式。这 将很自发地体现在 影响力动机为主导 的人身上。 成就动机 该人关注于船尾的 绳索和设备。他 / 她写道:人们正在 测试一个新的、很 高级的船模设计, 并努力使其成功。 这反应了以成就动 机为主导动机的人 的关注点。 麦克利兰的能力素质辞典 战 略 导 向 搜 集 信 息 适 专 把 责 自 应 业 握 任 信 调 性 未 心 心 整 来 成 就 导 向 外在行为 成就行为模型 内在动机 成就驱动力 培 养 人 才 团 队 合 作 组 织 文 化 认 同 客 户 服 务 导 向 亲和行为模型 亲和驱动力 影 人 组 监 响 际 织 控 力 理 理 能 解 解 力 影响行为模型 影响驱动力 结 交 能 力 归 纳 思 维 演 绎 思 维 与动机相关的行为 使用电话的行为特点 成就动机 亲和力动机 影响力动机  实用性地使用 使用电话保持  传递、传播信息  电话-例如“你要干 个人关系-例如“我  打策略性内容的电话 只是打电话跟你聊聊天  接到的电话大多是与 嘛?” 。” 打更多的电话 策略性信息有关 与动机相关的行为 运动 成就动机 亲和力动机  个人化的运动项目,  群体或团队主导的运  个人化或群体性的运 可 立即拿自己与标准 动项目-例如排球、 动项目,目的是通过 比较的 -例如跑步、 垒球、篮球 取胜、押宝、或对有 打高尔夫球 影响力动机 声望的场景和战略性 的伙伴的选择来影响 别人 与动机相关的行为 阅读 成就动机 亲和力动机  大多数是非小说读物-  浪漫小说 例如技术期刊、以及各  人物性格丰满的小说, 种教程  侦探小说 例如:珍妮奥斯汀 影响力动机  政治和历史人物传记  神学、宗教、哲学及 心理学  表现政治谋略、性侵 犯和暴力的小说 岗位的要求 岗位要求与个人动机   感到沮丧:当你乐于付出的远远超出工作要求时-你的工作对你来说缺乏挑战 成就动机 亲和力动机 影响力动机 你的动机 岗位的要求   痛苦不堪:当你的工作对你的要求远远大于你乐于付出的程度 成就动机 亲和力动机 影响力动机 岗位的要求 你的动机 岗位要求与个人动机   你会感到无聊:虽然你的动机特性同工作要求相一致,意味着你找对了职业, 但你的工作对你却不再具有挑战性 。 成就动机 亲和力动机 影响力动机 你的动机 岗位的要求 你会精疲力竭:虽然你的动机特性同工作要求相一致,意味着你找对了职业,但是 你的工作对你的要求远远大于你所能够或你所愿意付出的程度,以至于你将无法长 久地干下去 成就动机 亲和力动机 影响力动机 岗位的要求 你的动机 什么是素质模型  与绩效直接相关的素质的组合。  是能够针对特定的组织、族群、角色区分绩效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素质。 素质模型设计的总流程 优秀领导者行为事件访谈 优秀领导者行为访谈会 解 码 (coding) 中高层管理者领导力测评 关于公司文化 / 远景 / 战略 目标的材料 素质模型数据库 解读 标杆研究 华为战略领导 力素质模型 BEI 访谈提纲  被访谈者:  访谈者:  日期: 访谈前的准备          准备好录音机、录音带、电池、笔、名片 得体的着装 访谈提纲 被访者的基本资料 访谈的地址、地点、时间 注意事项: 建议在访谈前将双方的手机调整到振动档 调整座位位置确保录音机可以录到访谈双方的声音 为自己和被访者准备好一杯水 访谈介绍      访谈方法介绍 姓名、职务、公司 访谈的目的 感谢对方并自我介绍 强调个人的行为(不是“ 我们” )  强调具体的行为(“拍电影”的 比喻)  访谈资料的运用  将会被文字录入、分析及用以建 造模型       就访谈过程中经常性的打断表示抱歉 明确访谈需要录音 强调保密性原则 确认被访者有无疑问并进行解答 开始录音 “ 今天是 2005 年 X 月 X 号 X 时, 我是 Hay 集团的顾问 XXX, 和 X 总 做访谈, X 总,我可以得到您的允 许 开始录音吗?” BEI 访谈流程图 两年内发生的具体 事件: 项目介绍及 被访者对素 质的基本认 知 1 、成功的 故事 2 、有挫折 感的故事 被访者的看法 关键人才在迎 接挑战实现组 织发展方面的 应具备的素质 总结 3 、成功的 故事(可 选) 10 分钟 60 - 90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关键职业发展阶段 目前职位 请用 2-3 分钟简单概述您的职业发展经历? 您认为最关键的几次职业发展转折点? 为什么您这么认为? 职位名称 : 管理层级: 主要职责: 职位名称 : 管理层级: 主要职责: 职位名称 : 管理层级: 主要职责: 关键点 : 1. 地区 ? 2. 事件 ? 3. 工作内容 ? • 工作职责 • 整体工作成果 • 最突出成就 • 管理层级 ( 管辖预算 / 人员规模 ) 被访谈人现任职位信息 您认为目前您在本职位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包括什么 ? 1. 2. 3. 4. 您认为未来您所在职位将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包括什么 ? 1. 2. 3. 您认为过去您在本职位上最大的工作动力和激情来源于什么 ? 1. 2. 3. 被访者对关键人才素质的基本认识 故事开始前需要强调:  请选取最近在您的工作中发生的( 1.5-2 年内)一件 令您感到很高兴很成功 的事情!  在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请注意告诉我们  您当时做了什么?  您当时想了什么?  您当时说了什么?  您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 在开始前,我会先引导您把您的故事结构描述一下 故事 1: 成功事件 故事整体概述 : 为什么您认为是成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体现个人参与的事件标题 • • • • • • 起因或背景是什么? 主要涉及人员及角色? 事情的发展 ? 具体的例子? 您当时具体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 您当时的想法和感受 ? 事情的结果 ( 包括姓名及关键动词 ): 被访谈者个人亲身参与的关键点: (关键点的解释) 时间跨度 开始 ... ‹ ‹ ‹ ‹ ‹ 结束 您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您的感受的背后有什么想法?请关注您的参与部分。您觉得 事件结果 : 成功之处在哪里?您的贡献是什么?对公司的影响是什么? 故事 2: 挫折事件 故事整体概述 : 为什么您认为是挫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体现个人参与的事件标题 • • • • • • 起因或背景是什么? 主要涉及人员及角色? 事情的发展 ? 具体的例子? 您当时具体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 您当时的想法和感受 ? 事情的结果 ( 包括姓名及关键动词 ): 被访谈者个人亲身参与的关键点: (关键点的解释) 时间跨度 开始 ... ‹ ‹ ‹ ‹ ‹ 结束 事件结果 : 您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您的感受的背后有什么想法?请关注您的参与部分。您觉得 成功之处在哪里?您的贡献是什么?对公司的影响是什么? 故事 3: 成功事件 故事整体概述 : 为什么您认为是成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体现个人参与的事件标题 • • • • • • 起因或背景是什么? 主要涉及人员及角色? 事情的发展 ? 具体的例子? 您当时具体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 您当时的想法和感受 ? 事情的结果 ( 包括姓名及关键动词 ): 被访谈者个人亲身参与的关键点: (关键点的解释) 时间跨度 开始 ... ‹ ‹ ‹ ‹ ‹ 结束 事件结果 : 您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您的感受的背后有什么想法?请关注您的参与部分。您觉得 成功之处在哪里?您的贡献是什么?对公司的影响是什么? 被访者的看法  告诉被访者讲故事的环节已经可以了,要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 为保证组织的持续的、健康的发展,请问您觉得关键 人才应该具备什么 样的素质? 行为事件访谈初步发现  被访谈者突出素质优势:  被访谈者明显素质弱势: 华为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 华为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  97 年,华为请 HAY 做人力资源开发顾问, 2005 年,再次请 Hay ,做领 导力培养、开发和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为其全球战略布局、领导干部 队伍持续战斗力提供保证。 华为战略领导力素质模型  发展客户能力  发展组织能力  发展个人能力 发展客户能力  关注客户:  定义——这是一种致力于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用各种方法满足客户需求 的行为特征。“客户”是指现在的、潜在的客户(内外)。  层级四:想客户所未想,创造性地服务客户。  层级三:探索并满足客户潜在的需求。  层级二:解决客户的担忧,主动发现并满足客户未明确表达的需求。  层级一:响应明确的客户需求。 发展客户能力  建立 伙伴关系:  定义——这是一种愿意并能够找出华为与其他精心选择的合作伙伴之间的 共同点、与他们建立具有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来更好地为华为的客户服务 的行为特征。  层级四:寻求共识,实现双赢。  层级三:共同发展伙伴关系。  层级二:开展对话。  层级一:对外开放,建立联系。 发展组织能力  团队领导力  定义——这是一种运用影响、激励、授权等方式来推动团队成员关注要点 、鼓舞团队成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团队智慧等方法来领导团队的行为特征 。  层级四:鼓舞士气,影响团队。  层级三:授权团队。  层级二:设定高绩效团队的行为期望。  层级一:任务式领导。 发展组织能力  塑造组织能力  定义——这是一种辨别并发现机会,以不断提升组织能力、流程和结构的 行为特征。  层级四:进行组织或流程的重新设计,建立干部梯队,一持续提升绩效。  层级三:匹配人力资源,发现、培养后备干部。  层级二:指导团队。  层级一:理解执行组织、流程,并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 发展组织能力  跨部门合作  定义——这是一种为了公司整体利益而主动与其他团队合作、提供支持性 帮助并获得其他部门承诺的意愿和行为特征。  层级四:整体利益最大化。  层级三:主动理解其他部门需要,采取行动提供帮助,寻找双赢。  层级二:处理冲突,愿意妥协。  层级一:尊重他人,并贡献自己的观点。 发展个人能力  理解他人  定义——这是一种准确地捕捉和理解他人没有直接表露或只是部分表达出 来的想法、情绪以及对其他人看法的行为特征。  层级四:理解深层问题。  层级三:理解真实意图。  层级二:理解情绪和表达。  层级一:识别情绪和状态。 发展个人能力  组织承诺  定义——这是一种为了支持公司的发展需要和目标,愿意并能够承担任何 职责和挑战的行为特征。  层级四:为公司利益做出牺牲。  层级三:认同及传播公司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支持公司。  层级二:展现公司形象。  层级一:努力融入组织。 发展个人能力  战略思维  定义——这是一种在复杂模糊的情境中、用创造性或前瞻性的思维方式来 识别潜在问题、制定战略性解决方案的行为特征。  层级四:对业务重新构思或创造新的业务概念。  层级三:深入浅出地去洞察战略。  层级二:运用复杂的理念去实施战略。  层级一:通过发展趋势来实施战略。 发展个人能力  成就导向  定义——这是一种关注团队最终目标,并关注可以为公司带来最大利益的 行动的行为特征。  层级四:敢于冒经过评估的风险。  层级三:做出成本 / 效益分析。  层级二:设定并实现挑战。  层级一:把事情做得更好。 素质模型的应用 素质模型的应用 后备干部 培养计划 职业发展规划 绩效管理 素质模型 招聘和选拔 培训与发展 薪酬体系 素质模型在招聘和选拔中的应用  优点: 1. 2. 3.  增强岗位 / 任职者的匹配程度 降低流失率 更客观 方法: 1. 2. 针对性面试( Targeted BEI ) 评估中心( Assessment Center) 素质模型在培训和发展中的应用  优点: 1. 2. 3. 4.  缩短学习曲线 集中在关键行为上 根据工作、组织和个人的需要来制定发展的目标 有明确的里程碑来衡量进程 方法: 1. 2. 根据模型确定培训需求 根据模型中素质的描述来决定从哪方面发展自己 素质模型在职业发展及后备干部计划中的应用  优点: 1. 2. 3.  更好地支持提升的决策 减少关键的优秀员工的流失 防止人员需求的瓶颈出现 方法: 1. 2. 3. 辨认关键的岗位 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岗位和个人的素质要求) 根据档案进行评估、选拔和发展 素质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 优点: 1. 2.  提供沟通的平台 传统绩效管理的着眼点在过去,素质管理的着眼点在将来 方法: 1. 2. 3. 年初沟通素质发展目标,成为绩效指标 根据素质模型中不同层级的定义来制定发展计划,通过辅导来帮助发展 回顾素质发展情况,成为整体绩效的一部分 素质模型在薪酬方面的应用  优点: 1. 2.  直接激励公司所期望的行为 薪酬投资用于更长期的绩效 方法: 1. 2. 3. 把薪酬的调整与素质发展水平相联结 根据包含素质水平的整体绩效确定奖励薪资的金额 逐步加强素质水平与薪酬的紧密联系

93 页 366 浏览
立即下载
中高层管理干部领导力

中高层管理干部领导力

管理语录(一) 人才是企业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没有一 流的人才便没有一流的企业,这已是成功的企业 家们的共识;然而,有了一流的人才,还必须善 于组合,才能真正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而 “组 合” 人才的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企业的领导。 一、领导的角色定位 1 、领导的产生 —— 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 队进行演奏,就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指挥, 这样,领导便产生了。 2 、领导的概念 —— 领导是社会组织链条上的关键点位,是指挥 和协调社会组织、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的规 范力、引导力和驱运力。 一、领导的角色定位 2 、领导的概念 ( 1 )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 2 )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 ( 3 )领导是高层次的组织管理活动 ( 4 )领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3 、领导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 领导是企业宏观战略的决策者 —— 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者 —— 领导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领导的角色定位 4 、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 ( 1 ) 领导者的职位 —— 领导者的职位是指权力机关或人事行政部门根 据法律法规,按一定的程序规范任命或选举的 领导者所担任的职务和责任。其有三个特点:  职位的设置有一定的数量规定性  职位是以“事”为中心而确定的  职位本身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领导的角色定位 4 、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 ( 2 ) 领导者的职权 —— 领导者的职权是法定的与职位相当的领导权力  职位的性质决定了职权的性质  职位的高低决定了职权的范围 ( 3 ) 领导的责任 —— 行政责任、法律责任、经营责任 ( 4 )领导三要素 —— 领导、被领导、领导环境 一、领导的角色定位 • 企业管理 层次示意图 现代企业 决策层 管理层 操作层 宏观战略 中观策略 微观战术 确定目标 制定计划 拟定方法 调 研 咨 询 民 主 决 策 发 布 命 令 高 层 管 理 中 层 管 理 基 层 管 理 技 术 开 发 生 产 制 造 市 场 营 销 管理语录(二) 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和多元化,沟通协调能力 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能力。作为企业领导,必然 会面对客户、下属、同行、股东、金融界、法律 部门、政府部门的人员等,甚至还要接触三教九 流的人。这就要求当领导的人必须掌握处世原则, 学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本领和方法。 二、领导工作的原则 1 、领导管理的九大原则 —— 领导原则是领导活动规律的具体体现,是领 导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 —— 领导管理有九大原则: ( 1 )激励原则: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最 大限度地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从而使全体员 工能够同心同德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 ( 2 )目标导向原则: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能 够有效激励企业成员的创业热情。 二、领导工作的原则 1 、领导管理的九大原则 ( 3 )分层原则:依据企业规模划分领导管理层 次,各层次领导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职权。 ( 4 )适度原则:把握和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 5 )权变原则:市场是瞬息万变的,领导者必 须具备锐利的目光和机敏的头脑,随机应变。 ( 6 )宽严相宜原则: —— 宽严公道,赏罚分明 —— 赏罚慎重,把握时机 —— 宽严相济,交替使用 二、领导工作的原则 1 、领导管理的九大原则 ( 7 )弹性原则:体现为动态管理的原则,即在 领导活动中,领导者行使职能、确立目标和制定 计划时要留有余地。 ( 8 )系统原则:领导者要运用系统控制论的原 理来把握事物,凡事从大局出发,系统化思考分 析和解决问题,要掌握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 结构性和层次性。 ( 9 )反馈原则:决策执行中及时的跟踪了解情 况,以便及时进行调节。 三、领导工作的内容 1 、领导工作的内容之一——管人(招、育、用、留) 2 、领导工作的内容之二——管事(事业、事情、事务 ) 3 、领导工作的内容之三——管物(财物、商品、资产 ) 4 、领导工作的内容之四——“上管天” 5 、领导工作的内容之五——“下管地” 6 、领导工作的内容之六——“中间管空气”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切社会 财富都是人的智慧转化的结果。 四、领导工作的过程 领导工作的过程示意图 领导者 领导环境 决 策 过 程 决 策 动 员 指 挥 组 织 被领导者 控 制 用 人 驾 驭 人 反 馈 过 程 管理语录(三) 同样一块铁,可以锈蚀消损,也可以百炼 成钢,为什么?或风吹雨打,或炉火熊熊,置 方环境不同。 同样一个人,可以庸碌无为,也可以成就 大事,为什么?或松散懈怠,或紧张有序,所 处环境不同。 领导抓管理,就是为下属创造出一个催人 向上,奋发图强的环境,促使下属发挥出最佳 战斗水平。 五、领导与制度化建设 1 、人才竞争与制度竞争 —— 长期以来引导的是“人才竞争观念” —— 人才竞争的背后是制度竞争 2 、企业管理中的“匹配理论” ——“个人——工作”匹配理论(重在个人能力) ——“个人——组织”匹配理论(重在企业制度) —— 制度与利润关联示意图 五、领导与制度化建设 员 工 与 利 润 的 关 系 利润的增长来源于顾客忠诚度 忠诚度是顾客满意的最直接结果 顾客满意受员工服务价值的影响 员工满意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价值 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提高员工满意度 五、领导与制度化建设 3 、传统意义的制度化 —— 部分人的理解是建立规章制度 4 、现代意义的制度化 ——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观念 (“人治”与“法治”) 五、领导与制度化建设 5 、广义制度化的基本内容 —— 全面法制化(观念、机制、行为、规范) —— 内涵一:工作职责(部门职责、职位说明书) —— 内涵二:工作流程(部门、岗位流程示意图) —— 内涵三:工作规范(行为准则、考核标准、 ISO ) —— 内涵四:企业法制化成为风尚 五、领导与制度化建设 6 、领导的目标与管理的目标 —— 领导的目标是变革组织以长期适应环境的变化 —— 管理的目标是维持组织,使组织得以平稳运行 7 、目标管理的四个基本过程 —— 建立目标体系(锁链式目标—手段 / 次目标) —— 制定目标(目标体系、组织结构、负责人) —— 组织实施(主管人员、执行者 / 角色) —— 检查与评价 五、领导与制度化建设 8 、管理工作一般性思路 战略目标 阶段目标 工作规划 实施方案 人员组织 总体计划 分解计划 相关部门 相关人员 组织学习 项目实施 责任明确 充分授权 发布命令 过程监控 自主完成 适度指导 过程考核 结果评估 反馈对照 综合评估 结果考核 目标策划 管理语录(四) 在当今社会,一个人再优秀、再杰出,如 果 仅凭自己的力量也难以取得事业的成功。作为领 导者,必定要有组织、凝聚、驾驭各类人才的能 力,打造出一支具有集体主义观念与团队合作精 神的优秀人才队伍。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1 、领导者素质的基本特征 ( 1 )综合性: ——“通才”与“德、才、学、识、质、体” ( 2 )层次性: —— 领导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 ( 3 )动态性: —— 在学习化生存的今天,能力是个变量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各层次人员必要技能分析表 高层领导 中层干部 基层管理者 一线操作者 技术能力     人事能力     判断能力     备 注 代表含义:很重要较重要次重要 不重要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2 、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 1 )品德素质:思想境界、事业追求、人生观、价 值观、品德修养 ( 2 )知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的知识范 围、较高的知识层次 ( 3 )能力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 学习能力: 观念 态度 方法 行动 —— 创新能力: 洞察 预见 决断 推动 应变 —— 综合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  利益整合能力 知识综合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2 、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 4 )心理素质: —— 敢于决断的气质:气质是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 胆汁质  多血质  粘液质  抑郁质 —— 竞争开放的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人、对事的 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  竞争心态(敢于面对竞争是自信力的体现)  开放心态(开放心态体现了学习态度和包容 性) —— 坚韧不拔的意志:强烈的成功信念、精神的力量 体现为工作魄力、敢于迎接任何挑战的勇气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2 、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 5 )个人魅力:魅力是人的素质能力在社会群体中释 放出来的特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领导的形象魅力:星相术存在价值与合理性 —— 领导的品格魅力:  人格的力量  意志的力量  信念的力量  性格特征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2 、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 5 )个人魅力: —— 领导的情感魅力: 人是情感动物,以情动人的艺术 3 、提高领导者综合素质的途径: ( 1 )学习化生存: —— 内容选择、吸收速度 ( 2 )交友与“以人为镜” ( 3 )勤于思考总结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 SWOT 分析方法 劣势 —— 优势、强项 Weaknesses (Strengths) —— 劣势、弱点 (Weaknesses) 挑战 —— 机遇、机会 (Opportunities) Threats —— 挑战、威胁 (Threats) 优势 Strengths 机遇 Opportunities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认知坐标示意图 自己已察觉 3 1 别人 已察觉 别人 未察觉 4 2 自己未察觉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4 、企业领导班子素质结构 ( 1 )年龄结构:整体年轻化与老、中、青三结合 “35 岁是道坎”与“年龄是个宝” ( 2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立体化 技术、管理、金融、法律、社会常识 ( 3 )智能结构:智能优化的综合体 组织、学习、调研、思维、表达、创新 ( 4 )气质结构:气质协调互补型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5 、领导能力的基础 ( 1 )领导的 3K —— 权力( kenryoku ):指挥系统,上对下的命令 —— 成果( kekka ):领导是能出成果的人 —— 权威( keni ):权力与权威的关系、权威的附 加值 ( 2 )权威三要素 —— 有效的专业能力(技术权威、理论专家) —— 业务经营能力(计划、执行、检查) —— 组织管理能力(人力资源调配) 六、优秀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6 、 WTO 之后领导者的 9 种新能力 ( 1 )核心竞争能力 ( 2 )战略主导能力 ( 3 )互动影响能力 ( 4 )自我调控能力 ( 5 )动态决断能力 ( 6 )创新意识能力 ( 7 )现代流通能力 ( 8 )多元思考能力 ( 9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七、领导如何管理激励下属 1 、领导方法 —— 实事求是的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领 导方法的根本点 —— 群众路线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一线的员工更清楚市场 —— 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 —— 调查研究的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 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以点带面 七、领导如何管理激励下属 2 、创造性领导的艺术  树立领导的权威性  让下级有一定的自主权  学会“弹钢琴”,分清主与 次  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善于沟通,巧于协调  相互尊重,各自职权  抓大事,勿拘泥于琐事  永恒的管理创新 七、领导如何管理激励下属 3 、领导服人的三种方式 —— 之一:力服 案例一: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总裁“铁腕人物”吉 宁 案例二:“汽车大王”艾柯卡从福特到克莱斯勒 海尔对各层次领导干部的要求: 张瑞敏说:我们要求干部宠辱不惊,自强不息,保持 慎终如始、谦虚认真的作风,不断超越自我,真正意识到 能否承担起企业发展的重任,对自己是素质、人格的考验。 七、领导如何管理激励下属 —— 之二:才服 从三国时期的曹操说起 案例一:蛇口工业区著名企业家袁庚 案例二:世界首富微软总裁彼尔• 盖茨 —— 之三:德服 历史上的刘备与宋江 案例一: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案例二:香港华人首富“超人”李嘉诚 七、领导如何管理激励下属 —— 力服、才服、德服的评价  力服为下:驾驭一般人,才智较低者, 诉求点:“努力做”,效果:恐惧的压力;  才服为中:驾驭智慧较高但尚未超过自己者, 诉求点:“怎么做”,效果:产生佩服;  德服为上:驾驭才智超过自己者, 诉求点:“做什么”,效果:建立信任感。 七、领导如何管理激励下属 4 、管理与激励下属的方法 ( 1 )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2 )领导者严格自律的示范效应 —— 其身正,不令而从 ( 3 )常用的有效领导方法 —— 先表扬后批评:“三明治技巧” —— 公平对待员工:莫捧“明星员工” —— 用好自己的左膀右臂:副职与助理的角色 七、领导如何管理激励下属 ( 3 )常用的有效领导方法 —— 多听下属意见并欢迎反对意见 —— 掌握授权的火候  合理分权:管理的辐度与层级关系  充分授权:明确职责与下属工作的自由空间  有效控权:考核与监督问题 —— 做时间管理的表率 —— 如何惩处下属(沟通与说服)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损之以利 七、领导如何管理激励下属 小游戏: 游戏内容: 基本规则: 问题思考: 闭目撕纸 自由发言谈谈从这个游戏中感受到了什么?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1 、沟通的种类及结构 —— 畅通沟通渠道 防干扰 反 馈 发送者 编码 渠道 译码 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策略性 接收者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2 、企业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在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良好的人 际关系是组织中的润滑剂。 人际行为模式与人际关系 人际行为是指具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出 来 的相互作用行为: ——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出有积极意义的 行为,如热情、友好、关怀、支持等; —— 具有不良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出有消极意义的 行为,如仇恨、敌视、破坏、伤害等。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人际交往障碍 —— 利益冲突:利益分配不公,财富占有的多寡 —— 不对称信息:信息传递的误差引起误解 —— 情感冲突:体现为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对企业管理干部的特别提示: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情重义的民族,中国人的感情 特别细腻,内涵十分丰富,所以作为中国的企业管理 者必须注意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有句古话叫做 : “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3 、部门冲突与合作 部门冲突 —— 观念冲突:不同部门负责人存在思想观念的差 异 —— 利益冲突:各部门都会存在小团体利益 —— 职权冲突:职位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结构性障碍 —— 目标冲突:不同部门工作目标会有差异 部门冲突的危害性与合作必要性 —— 内耗、勾心斗角,引起人际关系紧张, —— 工作受影响,最终企业整体利益受损失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3 、部门冲突与合作 部门合作 —— 合作是指人们相互联合起来,为取得共同的利益 而协调一致的活动 —— 合作在工作中的意义  合作有助于密切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 合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 合作的前提  合作部门的共同利益:目标一致  合作部门同时行动  合作部门相互信赖 —— 结构性合作与非结构性合作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3 、部门冲突与合作 合作与竞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 竞争的特点: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争夺同一 目标而互相超越的活动 —— 竞争的功能:  激发员工拚搏的内在动力  增强企业活力和凝聚力  有利于新技术开发和人力开发  有利于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工作氛围 —— 竞争、合作与工作效率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4 、企业内平级关系的协调 处理同级关系的五大原则 —— 尊重:做人的第一前提 —— 信任:相互信任,互不猜疑, —— 宽容: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容人的雅量, 注意:宽容不是无原则迁就,宽容不是软弱可欺 —— 真诚:“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 人心都是肉长的” —— 自制:自我克制是有涵养的表现(曾国藩) 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4 、企业内平级关系的协调 协调同级关系的艺术(协调十八法)  先治己,后治人  合理授权  颠倒论长短  健全制度  以德报怨 忌“越俎代庖”  主动沟通,增进感情  敢于承担责任 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4 、企业内平级关系的协调 协调同级关系的艺术(协调十八法)  怒不对人  相逢开口笑  甘当配角  顾全大局  切勿妒忌  红花须有绿页扶持  勿“听风就是雨”  雪中送炭  管理 = 服务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5 、如何处理企业内的上下级关系 ( 1 )上下级关系结构 —— 隶属关系:组织系统中必然会有隶属关系 —— 职能关系:传递、控制、协调、激发 —— 依存关系:平等相待,相互依存(领导关系轮) 上级 同级 领导者 群众 下级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5 、如何处理企业内的上下级关系 ( 2 )上下级的差异性 —— 权位差异: —— 素质差异: —— 职责差异: —— 角色表演差异: 任何团队组织中的人群,都 存在着个性化的差异,我们必须 认同和理解它的存在。 ( 3 )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原则 —— 对待下级:平等、公正 —— 对待上级:服从、大局为重、认清角色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6 、处理上下级关系的艺术 ( 1 )协调上下级关系 —— 上下级之间要互尊互重 —— 上下级之间要互谅互让 —— 上下级之间要互来互往 ( 2 )处理下级关系的艺术 —— 处理艺术之一:引力艺术  作风的吸引性  态度的相近性  利益的共同 性  需求的互补性  威望的征服性  感情的相通 性  目标的一致性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 处理艺术之二:平衡艺术  平衡利益的可容性  平衡心理的可接受性  平衡空间的等距性 —— 处理艺术之三:信息沟通艺术  消除沟通障碍  建立全方位信息沟通网络  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 —— 处理艺术之四:弹性控制艺术 —— 处理艺术之五:保持距离的艺术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 语言艺术之一:语言功底 —— 语言艺术之二:表扬的艺术 —— 语言艺术之三:批评的艺术 ( 3 )处理上级关系的艺术 —— 注重第一印象 —— 学会理解上司意图 —— 选择与上司沟通关系的机会和场合 —— 同上司谈话的语言技巧 成功的企业家往往需要多方面的才能,可能既 是策划家、演说家,又是指挥家、实干家,还同时 是旅行家、冒险家。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小练习: 学会赞美与融洽关系 前后相邻两人互相观察、交流,分别找出 对方的五至十项优点。 要求:每组至少有一对学员上台陈述、表演。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7 、基中层干部的心态修炼 成功在于心态 ——人的心理模式 ——象由心生 ——培养积极心态 ——基中层干部魅力培养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8 、团队无穷的精神力量 —— 激发团队成员的内在动力 生存竞争力 精 神 资 本 灵 商 智商 情商 杠杆效能 推动文明 点 石 成 金 八、基中层干部的沟通艺术 9 、团队成员的精神激励 引爆成员生 命的核潜能 石头的价值 灵 智商 商 情商  积极的心态建设(信念:一切皆由心生) —— 乐观主义,相信明天会更好! 管理语录(五)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阔的是 天空,但比天空更宽阔的则是人的胸怀。一个优 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 才之能、容才之德;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要有虚怀 若谷的容才雅量。

60 页 342 浏览
立即下载
关于什么是HR3D-扫盲TD、LD、OD

关于什么是HR3D-扫盲TD、LD、OD

关于什么是 HR3D?扫盲 TD、LD、OD     身为 HR 大军中的一员,我深知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酷爱学习,尤其爱追赶时髦,国 际国内的人力资源理念,一个不落,哪个火就蜂拥而上,争先恐后,看似很勤奋和努 力,实则一知半解蕴藏风险。     我个人常常为这种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也很荣幸成为 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希望有余力可以帮助大家普及新知,也必须提醒大家三思后行、 谋定而后动,不要急着做小白鼠。      对时髦新潮的管理理念,多学多看,这个没毛病,但是要防止对新式理论的一知半 解、不懂装懂。同时国外风靡一时的舶来品未必完全适合国内企业,甚至在推广过程 中也很少有足够数量的成功的案例,切不可以盲目照搬到企业自身。      变革总是失败多过成功,就比如 KPI 毁掉了索尼,人力资源三支柱在国内也没有太 多成功推行的范例,阿米巴的经营模式的成功也仅限日本企业。      最近 OD 的概念在人力资源圈里很热,连我自己都曾推荐前下属花时间去学下 OD。关于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这些职位,很多公司 JD 所 描述的职责似乎都差不多。光概念都让人觉得不明觉厉,很厉害很高大上的样子。      今天满足大家学新知识的意愿,我和大家一起本着学习的心态,探讨人力资源管理 的“3D”, 扫盲 TD、LD、OD 知识,即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 展)这些职位概念,并探讨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联系。      (一)TD、LD、OD 的概念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这些职位,很多公司 JD 所描述的 职责似乎都差不多。我们就先聊聊 LD、TD、OD 的概念。      TD(Talent Development):人才与发展,偏向企业的人才胜任力模型、职位体系 、 任职资格体系搭建、人才评估、岗位管理等;     LD(learning Development):学习与 发展,偏重于企业的学习以及培训工作;与传统人力资源的培训对应。重点包括培训体 系建设、员工的职业发展、建立学习型组织和文化等。人才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组 织发挥长期优势,为组织持续提供关键人才。人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关键岗位人才的 招募、识别、发展、管理和留任。人才管理中的关键人才的招募、薪酬、绩效管理一 般会由相应模块的 HR 负责,而 TD 主要负责关键岗位的人才发展工作,具体工作如: 胜任力模型搭建/任职资格体系建设、人才盘点、人才发展、继任者计划等。     OD (组织发展)概念: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D(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组织与发展,集中于确保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关系健康发展,着重于公司架构,岗位 设置,人员编制等。更多对应人力资源规划,侧重人才发展和组织战略方面的。      (二)重点说下 OD 的用途 我个人觉得,OD 需要重点了解下,因为他在企业里更容易实行,目前这个职位的市 场需求也很强烈,空缺大薪酬也高,学好对大家的职业发展有利。      关于 OD 的说法很多很杂,有些企业招聘的 OD,其职责更像 TD 或 LD,只有少数 企业的 OD 能够跳开“人”或者“学习/培训”范畴,进一步触及到更为宏观的组织设 计领域。      OD(组织发展)的核心目的,就是如何让组织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让组织可持 续性地健康发展,让人、团队组织的潜能最大释放。      OD 的作用:OD 实践者要帮 助高层领导充分发展组织内部,为实现组织远大的外部目标提供保障。OD 实践者和 战略专家类似,OD 可以帮助组织做好充足的内部准备,从而实现具有挑战性的、远 大的外部目标。      OD 的功能:OD 的功能就是通过组织变革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通过内部系统的 改善,如在结构、流程、责权、人员能力、文化等方面的重塑,“让听得见炮声的人 呼唤炮火”,达到深入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效果,使组织更有战斗力。      OD 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多年的 BP 和 COE 的结合,必须积累各种岗位的知识经验才 能够胜任这个岗位,或者说一个好的 OD 必须具备通读企业内所有核心部门岗位能力, 岗位任职资格,然后还要能够有效分解企业目前的战略对于各个岗位的匹配,进而有 效的设计组织的架构,组织架构部门间的流程节点,设置流程控制点和关键点,为后 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切入。      (三)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区别和联系     TD(人才发展), 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这三个并非模块看似相似其实也有区别。      有不少企业招组织发展 OD,其实质工作内容和职责更像 TD、LD 或者是两者的混 合体,只是名字不同,这是不准确的。      个人理解 OD 看重组织本身,以流程出发设计组织的结构和岗位。保证各部门岗位 分工协作流畅,无重叠无空白。所以可以说 OD 是一个更理论化的工作。OD 的依据更 多的是公司战略及流程。      这其中 OD 岗位上的人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得不承认,再完美的流程也 存在人为误差。那么 TD 就要保证人是可以支撑 OD 流程的。      而 LD 通常由培训部门来操心,HRBP 及业务部门可以共同定义在岗者哪里需要发展, 而如何发展,靠什么发展是业务部门和培训部门共同经营的。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三者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范畴      OD(组织发展)以公司中短期战略为依据,设定组织内架构,流程等,依赖并服务于 业务发展方向。相关干系人主要是高层管理者,CEO,HRD,COO 等,随着业务环境 的改变,OD 的工作也需要实时应对做出调整,使公司持续发展;      TD(人才发展),有组织层面,重视关键人才,这就需要人才发展管理,根据组织发 展的方向,界定人才发展阶梯,定义关键岗位,划定关键人才,梳理人才胜任力模型, 干系人主要有 HRBP,BU Head 等等;      LD(学习发展),人才发展过程当中,员工从小白成长为初级、中级、甚至高级员工 , 相关赋能工作就是 LD 需要操心的事情了。这时 LD 需要根据胜任力模型来搭建培训体 系,使学习和职业发展相关联,主要干系人是培训经理,HRBP。      总的来说,这三部分工作都需要了解业务了解人了解组织需要,并且还是有相关联 系的。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三者的侧重点     TD 也可以理解为 Talent Management,主要集中关注人才获取(TA),人才开发(包含 LD),人才职业生 涯(包含人才退出,已经再进入)。      LD 关注于提升人才的 Level,主要以培训的形式进行。是 TD 的一部分。      OD 侧重于组织,包括架构与人才配置,包含 TD,和 LD。     总之,三个共有的部 分就 LD。OD 是最全面且最复杂的,不仅要考虑人才的问题,还要考虑组织的问题。 三 者 之 间 有 部 分 互 通 的 关 系 。 一 般 情 况 下 , L&D 归 属 于 TD , 而 TD 归 入 TM(Talent Management),OD 是 HR 系统里独立的一个 Function。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都是互通的,不能绝对独立起来,三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 系和相互支持配合。 进阶性: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按操作者的能力来讲各自有 进阶发展路径,但是没有明显的谁高谁低的问题,三者都可以做到各自的总监职位 L&D Director,TD Director, OD Director, 没有谁高一级低一级的区别。小规 模的企业统一归属 HRD 管理,大企业归属人力资源副总裁或总裁管理。      以上,是我对这些新概念的学习和了解,其中不乏参考性的习得内容,仅仅是个人 见解。我也是和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学习中。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 TD(人才发展), 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三者的概念、区别、联系侧重点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 解了。     我认为,OD 是三者中最全面的,也是非常值得求新求异的 HR 来学习的, 况且从市场供不应求和薪酬数据来说也非常值得 HR 去学习和寻求突破。      但要在企业实现这个岗位或者这一系列操作流程的话,一般较大的跨国集团或者运 作比较规范的公司才比较容易成功,还需要领导的重点支持愿意投入人力和资源才行 。 实施以前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如果真的要在公司层面实现 TD(人才发展),LD(学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功能, 上升到组织架构层面的范畴,最好外包给咨询公司做,外力介入引入外脑更容易成功 。 实际上,很多公司是要依赖第三方咨询公司来做 OD 和 TD 的工作,因为他们的测评工 具相对专业完善,人才发展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经验,也更便宜,还可以转嫁风险。       另外,正如绩效范畴一直是人力资源方面最难的也最有价值的, TD(人才发展),LD(学 习与发展)、OD(组织发展)也会在未来有比较好的运用前景,HR 如果真想往这个方向 发展,建议参加专门机构的系统培训,全面深入学习,给自己和未来一个机会。

3 页 377 浏览
立即下载
腾讯HR职能划分与组织模式-ODHR全景图

腾讯HR职能划分与组织模式-ODHR全景图

腾讯 HR 实践分享 腾讯 HR 职能划分与组织模式 . 腾讯 HR 体系 职能 划分 COE (Centers of Experts) BP (Business Partner) HR 专业领域专家: HR 共享服务平台: 业务合作伙伴: •HR 战略、政策制定 • 区域 HR 管理的共享业务平 台 • 业务部门专业 HR 顾问 •HR 信息化建设的 IT 支撑平 台 •" 一站式” HR 解决方案提供 • 方法论、工具研发与指导 • 公司级 HR 项目策划和主 导 人力资源部 组织 设置 SSC (Shared Services Centers) • 业务部门个性化 HR 需求满足 •HR 运营管理的共享服务平台 人力资源平台部 各事业群 HR 中心 腾讯学院 薪酬福利部 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部 研发设计侧 运营支撑侧 业务需求侧 腾讯文化 愿景 使命 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网 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网 价值观 经营理念 管理理念 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 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关心员工成长 I 活水计划: 6 年磨一剑,不断打磨产品 2011-2012 建立规则 2013 深耕文化 2014- 2017 口满足哪些条件可以活水? 口当前上级能否 say no ? 口职级、薪酬能否调整? 口绩效考核归属? 升级 全 新出发 运营打磨 不断迭代 , 尊重人性,覆盖全流程 让每个人都觉得活水是 关注用户的声音,不断 很自然的事 2018 debug 口信息泄密怎么办? 口被上级拖太久? 口转岗绩效不公正? 口调整交接 期 口活水信用 口战时机制 活水计划的成效( 1 ) : 促进员工良性流动 & 产品优胜劣汰 8000+ 60% 活水计划贯彻得很彻底,促成了员工的主动流动,解决了微信大部分的人才 招聘( 60% ),也避免了人才外流,值得鼓励和坚持! 张小龙 I 活水计划的成效( 2 ) : 绩效发展 & 满意度 • 舌水转岗员工的长期绩效得到提升 , 激发了个体的活力 2015 年下半年转岗员工 牛 沖 59 70169 1冲1曰 K ・ 1 与 K2K3 T 梭验 0.0S62 ■ 员工满意度得到提升 组织发展工作全景图 围绕组织能力与管理干部领导力提升 使命 / 愿 景 组织战 略 经营策 略 组织能力分析 组织诊断 组织架构 / 分析 / 人才盘 点 员工思维 组织 ,员工能力能力员工治理 组织设计 (架构 / 管控模式 …) 实施沟通 管控模式梳理 (绩效■激励■汇报关系…) 团队调整 (晋升■任命… …) 包括 M&A 项目 外 组织变革 人才规划 部 人 才 市 场 分 析 管理干部素质 能力要求 囑级 丿 70% 岗位学习 管理职级 标准 / 定 义 Career Path 丿 成长路径 领导力 发展 Roadmap 评估 及培养 丿 沟 ( Coaching/Shadowing/ 岗位职责调整 …) 20% 自学 (书籍, Video , Internet… ) ---------------------------------------------------------------------------- 通 腾讯管理干部管理伸系全景图 管理干部成长路径 L6 L4/L5/ 高层管理者 I 中层管理者 L1/L2 基层管理者 任命与留用 >任命:综合绩效、能力、资历 (工作经验、 培训和培养情况) >不胜任管理干部的主动管理 培养与发展 >领导力 360 反馈 > [咅养与发展:參种方式 多管齐下 >领导力 360 评估 >通过人才盘点九宫格识 ^ 后 备干部 >继任计划 腾讯领导力一帝企鹅模型 随着行业和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公司和高管对干部能力要求的侧 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 2017 年 7 月,在保持 6 大维度不变的前提 下,更新了能力要求及内涵: 腾讯管理干部应: 本着正直的心, 以激情■好学■开放的态度和行动, 培养人才,打造精品, 创造用户价值。 帝企鹅 腾讯管理干部素质能力要求 “ 帝企鹅 " 已成为公司对所有高、中、基层管理干部的核心要求。 腾讯的双通道职业发展体系 管理发展通道 职业发展通道 咼层官理者 权威 公司早在 05 年就搭建 了 —套含管理发展通道 ft 和 职业发展通道的双通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 \----------/ 初做者 专家 / 资深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丿 业务骨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丿 道 职业发展体系。 腾讯学院培训伸系总览图 对内 课程体系 经典项目 对外 经典项目 腾讯大学公开课 基层管理干部培养之组长 LDI N 育龙潜龙飞龙 基层管理干部培养之总监项目 管理启明星 中层管理干部培养之中干 LDI 新任总监训练营 新攀登计 公司针对不同专业族群,公司提供丰富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 /"-............................................................................................................................................................................................................................................................................................... ................................................................................................................................................................................................................................................................................................... 划 飞跃计 .............................................................................................................................................................................................................................................................................................................. 技术 市场 设计 专业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 族 划 培 族培 族培 创意马拉松 族 培 产品 / 项目族培训 训 训 训 训 培训 高手在民间 名家之声 公司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通用技能类培训课程 ------------------------------------------------------------------------------------------------------------------- , / ■ 新人 培训 各 BG 展开针对性的新人岗位培训 社会招募新人岗前培训 校园招募新人岗前封闭培训 毕业生回归日 腾讯达人 Q-learning. 腾学汇、公众号等平台承载了海量的在线学习资源 启航计划 远航计划 走进腾讯 合作项目 微信公开课 创业公开课 校企合作系 CT 。云 列课 + 俱乐部 - 腾讯大学 .\ Tencent University / 大学网站 + 公众号 组织变革与组织能力提升 业务价值链 业务环节 业务环节 业务环节 员工思维 业务价值链条的梳理 + 组织能力的诊断 员工能力 员工治理 ▼ 组织的变革 & 组织效能优 化 业务环节 Sample: CSIG 组织能力建设思路 愿景 / 使命 战略目标 BG 整体 产业互联网 数字化助手 -- 医疗 一教 育 -车联 / 地 图 一云 寻找差距 员工思维 发展能力 CSIG 组织能力 员工能力 Sample: 腾讯从 2S2B, 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 如何落地 ? ▲ 医疗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对产业本质的 顶层设计 2 : 产业价值 理解和对产业运行效率的贡献 零售 消费 互 联网 教育 顶层设计 1 :价值链能力整合 / 赋能 -------------------------------► 出行 合作伙伴 产品 员工思维 员工能力 员工治理 组织能力 / 解决方案 服务 售卖 后) (交付 + 售 业务链 Sample: CSIG 组织变革 & 组织能力提升 云 与智 慧产业 事业群 生态 / 合作伙伴 业务 产品 链条 员工思维 - 研发管理能力 , 长业务链协同能力 - 前瞻的技术布局能力 解决方案 - 行业 / 客户理解能力 - 生成解决方案能力 文化 定义“产业互联网”,形成战略一致认知 构 价值观 建文化体系,统一思想和行为,加强凝聚力 考核激励 售卖 - 品牌建设能力 - 销售体系、平台构建能力 服务(交付 + 售后) - 持续的流程优化能力 - 服务质量评估与监控能力 - 服务工具化能力 激励考核优化 核算体系优化 人才引进 员工能力 产业互联网人才升级:头部精兵强将 / 生力军 / 雇主品牌 / 人才标准 产业互联网干部标准与管理体系 能力要求 及培养 研发 / 产品 架构师 / 行业运营 销售 / 渠道 / 市场 技术前瞻性建设 员工治理 组织设置 运作机制 服务 自研业务上云 建设销售统一管理平 台 从能力 - 产品 - 解决方案的打通 产业互联网研究 交付及服务体系搭 建探索 组织变革八步法一 A Bigger Opportunity

17 页 726 浏览
立即下载
OD/PIP组织发展和绩效改善策划方案(课件PPT-69张)

OD/PIP组织发展和绩效改善策划方案(课件PPT-69张)

组织发展和绩效改善策划 什么是 OD/PIP 组织发展 / 绩效改善策划法(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ning, 简称 OD/PIP ) 是一种咨询和培训的方法 , 是一种有计划的和系 统的变革方法。 OD/PIP 是整个组织系统(包括高层管理人员 在内)的一种努力行为,其目标在于提高整个组 织的效益和活动,并借助于行为科学、管理科学 以及其他一切相关知识,通过对组织结构和组织 过程做有计划的干预,来帮助实现组织的具体目 标和意图。 OD/PIP 的基本特征 它是一种有计划的变革活动 (方法、战略、过程), 其中包括:       以组织为首要的对象; 数据的收集; 诊断; 绩效改善计划和目标; 资源调配; 战略对策; OD/PIP 的基本特征(续一)  行动(在岗的)定向;  为实施既定方案而做长期的努力;  连续不断的评估;  主持变革的机构 。 涉及与以下议题相关的整个组织的参与:  整个组织或其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部门 ;  全部重要的子系统:人文 / 文化的;工艺 / 技术的;管理上的(结构、策略、程序等等)。 OD/PIP 的基本特征(续二) 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 – 最好形成自上而下的变革模式; – 最高管理层理解、认同并管理 OD/PIP 工作; – 最高管理层事先应同意启动 OD/PIP 工作 ; – 必须有某个关键人物感到了变革的必要性 ; – 需要高层管理者们的长期支持 。 OD/PIP 的基本特征(续三) 有一批从事组织发展工作的专职人员;  内部专家;  外请专家;  两者的结合。 基本的 OD/PIP 方法(对策)如下:  致力于制定计划、设置目标、解决问题的程序的工作 ;  管理者团队建设。 OD/PIP 的基本特征(续四) OD/PIP 的补充方法:       对有关组织上的团队绩效的资料进行调查和反馈; 组织碰头会; 致力于各群体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问题的解决 ; 工作再设计和工作丰富化 ; 组织结构和体制方面的变革 ; 诸如人际关系(如敏感性)培训、管理发展规划、其他的教育和培训行为、咨询和教练 活动之类的个人向导式的方法 。 如何运作 OD/PIP — 具体方法指南 绩效改善工具 OD/PIP 研讨培训班的主要载体是绩效改 善工具,它构成了 OD/PIP 循环圈的第三个 阶段,这是集中精力于组织诊断和制定行 动方案的阶段。 接下来将对 OD/PIP 研讨培训班的开展 及绩效改善工具的操作步骤作详细地说明。 绩效改善工具的四个阶段 阶段 编号 步骤 一、 阶 段 组织目标和绩效检验 1、 我们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其基本目的和使命。 2、 重大的长远目标。 3、 近期的目标、绩效指标及其顺序。 4、 检查绩效并设置期望目标。 二、 确认并分析绩效问题以及阻力和动力 5、 问题普查。 6、 问题分类和分析。 7、 对动机(机遇)予以认定和分析。 8、 对阻力和动力的相对强度予以评估(力量场分析)。 绩效改善工具的四个阶段(续表) 阶段 编号 步骤 三、 阶 段 制定绩效改善战略和行动方案 9、 使用头脑风暴法收集有关如何行动的意见。 10 、 战略和行动方案的分析和整理(多种方案的筛选和确定)。 11 、 指定实施责任人和协调者。 (该阶段的最终结果:给组织提供一份绩效改善计划) 四、 实 施 安 排 12 、 预测困难及如何去克服。 13 、 认定需要同上级主管协商的问题并详细说明所需要的支持。 14 、 指明更需优先安排的行动方案、顺序和时间安排。 15 、 建立行动团队并就进度审核会议作出时间安排。 (突出强调团队工作、行动默契和绩效改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 环过程) 第一阶段:组织目标和绩效测评 第一步:组织的基本目的或使命 • 在黑板上记录管理者小组成员提出的不同 说法,内容可涉及组织结构、公司章程等; • 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对“我们的 经营方向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 • 认定组织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及组织使 命。(见下页例表) “ 我们从事的是什么业务” 国际电信公司 我们的业务是按照以下条件提供的国际双向电信服务: — 保证赢利 — 高效率、不间断 — 为基本社会公众服务 — 价格合理 — 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邮政和电信公司 —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更多人提供高效的邮政电信服 务。 地方航空公司 — 我们从事的是固定航班和临时包机兼而有之的、提供国内国际运 送旅客、货物和邮件服务的航空运输业务。 第二步:重大的长远目标 •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确定并列出组织的重大长远目 标(打印分发给学员)。 • 咨询专家应提供的指导:  检查目标的全面性;  让各种想法都流露出来(头脑风暴法);  归并类似的目标,避免重复; 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并按重要性排列目标。 a. 重大长远目标实例 国际电信公司 — 提供高效的国际电信服务 — 赢利 — 保证合理使用专项资金 — 高效率的使用和保护资源 — 符合国际标准 — 克服外部制约因素 — 不断提供具有优越的工作条件的就业机会 — 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 — 确定购置需求并保持设备的先进性 — 为满足国家需要,贯彻长远计划 — 保证适当的人员流动和调整 第三步:近期目标和绩效指标 依据第二步确定的长远目标,管理团队在 本步骤需完成以下任务: – 为下一年度确定近期目标; – 确定为衡量进度所需的绩效指标; – 判定已有的管理信息和尚需开发的信息; – 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目标和绩效指标。 管理团队的具体任务 思考工作领域中最重要的绩效指标; 简要描述这些指标的性质; 对所描述的指标加以分类; 区分哪些指标可以直接测量、那些还不能; 找出已经有了可靠信息的指标,指出其来源; 确定还需要再补充信息的指标(也许需要开 发一套新的管理信息系统); 审查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 管理团队的具体任务(续) 弄清每个起支配作用的或受支配的指标; 确定与组织绩效最佳化相一致的指标; 弄清与组织的目标和目的相一致的指标; 应用有助于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的检测手 段; 按照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排列; 确保管理团队就每个近期目标及其绩效指 标达成共识。 第四步: 测量绩效和设置目标 • 管理团队要在本步骤中对第三步确立的近期目标和有关 的绩效指标的当前实际绩效水平予以测量,并为下一年 (甚至未来五年的)设置富有挑战性而又很现实的目标。 • 设定目标一定要以现实绩效资料为基础,并对市场的需 求有彻底的了解。管理小组应当对照下列标准检查绩效 目标的可靠性:   目标是否有足够的意义和挑战性? 目标是否足够切实可行? 对目标的认识是否达到了充分的一致? 1. 目标和绩效指标实例 目 标 绩 效 指 标 目前的 绩效 水平 预期的绩效目标 下一年 五年后 邮政和电信公司(选例) 1 、扩展电话服务 每年通话的纯交换数 9000 9500 25000 2 、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 每千次通话所需的员工数 91.6 80 40 3 、改善服务效率 每年每千次通话的差错率 1.02 1.0 0.8 4 、赢利 每年净投资的收益率( % ) 14.5 15.6 20 5 、拓展邮政业务 开设邮局数 1023 1093 1430 6 、缩减成本 每个邮局的平均人数 34054 31656 25000 7 、改进为公众服务的效率 每年丢失和损坏的挂号邮件数 3132 1900 1500 8 、改善财务状况 每年增加的纯收入(百万) 0.6 0.8 1.0 第二阶段:分析绩效问题 第五步:对问题的认识 • 咨询专家协助小组对问题进行探讨,借用 头脑风暴法或问题普查会议; • 把表面的或症状性的问题同深层次原因和 根本性的问题区分开来; • 审查所列举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删除 重复问题和不重要的问题; • 最终形成一张具有更重要意义的、更为精 确的认定过的问题表。 第六、七步:问题和机遇分析 • 分析、整理组织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阻 力)和机遇(动力); • 明确问题的来源(内部还是外部); • 善于寻找并充分利用机遇(动力); • 学习运用定量分析和现代管理技术来解决 即定的问题(在专家指导下)。 第八步:变革潜力评估 咨询专家帮助管理团队解决下列问题: – 对当前存在的各种力量(阻力或动力)施加影响的能力如何? – 对实现预期的变革有多大把握? – 评估阻力和动力的强度等级; – 参考其他组织在 OD/PIP 训练期间认定的阻力和动力的一些实 例。(见下页表) 阻力和动力的实例 地方航空公司 阻力(问题) 强度 动力 强度 1 、领导行为缺乏连续性 1 1 、恢复了活力的管理 5 4 2 、引进改善了的计划和经 3 营体制及其程序 3 、投资不足 3 3 、已得到改善的士气 4 、政治利益,如在国际渠 道中允许不正当竞争 4 5 、缺乏现代管理程序、技 术和体制 4 5 、更新了的地区信誉,如 5 新资本的注入 6 、缺乏纪律性 3 6 、更加重视培训和当地化 3 7 、缺乏对一线的适当监控 4 7 、充满活力的市场战略 2 、缺少熟练的员工 4 、财务状况的改善 4 4 4 第三阶段:制定战略和行动方案 第九步:激发行动观念 • 运用头脑风暴法,启发成员提出创造性的 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初步的行动方案; • 形成自由鸣放的气氛,使成员可以不受约 束的发表想法,对各种想法暂不做出判断 和评价。 • 咨询专家在适当的时候,对正在进行的创 造性思维过程和应用性设想过程给以简要 的理论指导。 第十步:筛选战略和行动方案 • 严格审视各种选择方案及其效应,然后做 出对付各种力量的战略和行动方案; • 引入“小组决策法”,提倡小组集体制定 战略,以此提高小组在重要的战略和行动 方案决策方面的成效; • 预测各种战略和行动方案的可行性; • 预测各种战略和行动方案在将来的价值 (方案的成本和收益比较)。 第十步:筛选战略行动方案(续) 筛选行动方案时建议使用“脚本写作”的 预测技术,其具体程序如下: – 按照处理阻力或动力的有效性,从被选方案中选择两、 三个; – 预测和勾画执行这些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 – 综合各种方案的有利因素,形成最为有效的行动方案。 第十一步:任命行动方案协调人 • 为每个行动方案指定一个关键人物作为 协调人,责成其负起协调行动、汇报进 度的责任。 • 这种责任不应当归属于一个小组,而应 当落实到个人,以保证必要的行动能够 得到执行。 利用动力的战略和行动方案实例 地方航空公司 动力 编号 情况 描述 战略 1、 富有生 机的营 销战略 1 、认 定市场 及其机 遇 行动方案 a 、全面的市场调研 b 、确定优先次序 c 、实施销售计划 d 、监控和评估 a 、设定收益指标 注释: MM= 营销经理 TA= 技术顾问 DG= 总经理 2 、提 出收益 和收入 改善计 划 3 、改 善对客 户的服 务 行动责任人 / 协调人 进度汇报:时间 间隔 / 汇报对象 市场调研小组 / 市场经理 连续 /MM 市场调研小组 和财务部 /MM 每季度或 按要求 /DG 营销小组 /MM 半年或按要求 / DG b 、制定时间表和频率 c 、指定运载量推销责任 按要求 /MM d 、广告攻势和销售大军 调研组和财务部 /MM 连续的 /TA e 、经常审核支出情况 所有管理人员 /DG 连续的 /DG a 、改善沟通 b 、改善员工绩效、仪表和礼仪 c 、强调礼貌周到和整洁 所有管理人员 /MM 部门负责人 /TA 连续的 /TA 第四阶段:实施安排 第四阶段要完成的任务 • 第十二步:预计妨碍实施行动方案的困 难,决定克服困难的应变战略; • 第十三步:确定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谈 判的关键问题,详细说明所需要的支持; • 第十四步:指出最需优先安排的行动方 案及其在实施和时间方面次序; • 第十五步:建立行动团队以确保顺利实 施,并定出第一次进度审核会议的时间。 实施安排实例—地方航空公司 在前几个阶段中,已将以下因素确定为组织绩效改善计划的要素,即:目 标和目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阻力或动力;行动方 案和战略。 为了有效的实施这个计划,确定行动方案协调人并组建了一个代表面广的 行动团队(第十五步)。下面列出估计在执行绩效改善计划的过程中会遇到的 一些主要困难(第十二步): 无符合条件的参与人员;     不能够说服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不能够说服和调动其他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缺乏资金保证和财务担保。 为了克服预料中的困难和对变革的抵抗,必须考虑采用下列战略(第十二 步): 所有行动团队及其目标,要通过组织的公开信和对 OD/PIP 研讨培训班的总结来与所有的员工小组沟通;  实施安排实例(续)   行动团队应该坚持定期开会并保证到会率; 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行动团队在做什么。 影响计划实施并需要同主管领导(董事会和咨议会)协商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十三步): 授权;    工资水平、工作条件、上岗条款和整体劳动政策; 实施的先后次序。 由于同时启动所有行动方案是不可能的,因而决定按优先次序(第十四步) 选定涉及到两种最重要的阻力和两种最重要的动力的行动方案: 阻力:缺乏技术熟练的劳动力; 缺乏合适的一线管理人员。 动力:改善了的财务状况; 更新了的管理。 实施安排实例(续) 至于时间安排(先后顺序),出于战略考虑,我们决定选择涉及到下列 力量的那些行动方案必须首先实施,而不是按上文中已确定的优先次序进行 (第十四步): 阻力:缺乏纪律约束; 缺乏合适的一线管理人员。 动力:引入改进了的计划和经营体制及程序; 改善了的财务状况。 已组建了一个团队来发动、指导和协调绩效改善计划并审核进度及其结 果(第十五步)。行动团队成员由曾参加过 OD/PIP 研讨培训班的官员组成, 其中包括各部门的负责人、技术顾问 / 经营部主任(由董事长任命)。 行动团队将每三个月开一次会,审核绩效改善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就进 度情况向总经理汇报。还有一点必须考虑的是:在 2003 年初开会审核 2002 年的经营目标和执行方案上的成果,并为 2003 年制定目标和计划。 附录一:绩效改善工具 组织发展( OD )和绩效改善 策划( PIP )研讨培训班 前言 该工具以大量经验为基础,为您提供提高绩效 和振兴组织方面的服务。 该工具力图为您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 定计划时的逻辑上的启发,它包含了一些相关的 信息和一系列工具或行动步骤。 该工具可以根据您的情况做一定调整和修改。 绩效改善工具—步骤流程图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和绩效衡量 对绩效问题和阻力、 动力予以认定和分析 提出改善绩效的 1 、回答问题: “我们经营的是 什么业务”(基 本目的和使命) 5 、确认组织 面临的主要绩 效问题(阻 力) 第一阶段 组织目标 2 、确定组织 的主要长远 目标 6 、按照相对的 重要性和解决起 来的难易程度对 问题进行分类并 做出分析 3 、认定近期 目标和绩效 指标并按重 要程度排序 7 、对动力(机 遇)加以认定并 将其分类 4 、认定现有 绩效水平, 设定目标并 衡量差距 8 、评估阻力 和动力的相对 强度并拟出绩 效分析图 到第二阶段 到第三阶段 战略和行动方案 9 、召开头脑 风暴会议,激 发有关减少阻 力、扩大动力 的创新性行动 方案 10 、对各种 行动方案进行 分析并筛选出 处理各种力量 的战略方案 11 、记录下与每种 力量相对应的战略、 行动方案、责任人 和行动协调人 到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安排实施 12 、预计执 行实施方案中 的困难并认定 发起变革的战 略 13 、确认需 同上级主管部 门谈判的问题 并具体开列所 需的帮助 14 、标出需特 别优先的行动 方案及其实施 顺序和时间 15 、建立行动小组 以确保绩效改善计 划的实施,并安排 进度审核会的时间 现在该开始 实施了!!! 循环往复 第一阶段:组织目标和绩效测量 第一步:基本目标或使命 以群体的共识为基础,用一句话简要地说 明 “我们经营的是什么业务?” 第二步:主要长远目标 以第一步的总体说明为基础,再一次借助 团队的努力,确定并列出组织的主要长远目 标: 1、 2、 3、 4、 5、 第三步 .a: 近期目标、绩效指标和优先次序:  确定最重要的近期目标;  认定相关的绩效指标和测量绩效所需的信息,并将指标分类;  注意哪些信息尚待开发;  按重要程度将指标排列优先顺序。 下表用于列举指标,第三步 .b 的表格用于按优 先顺序列举指标。 近期目标和绩效指标表 近期目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 绩效指标 类型 信息(记号) 现成可用的 尚待开发的 第三步 .b 近期目标 (按重要程度排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 信息(记号) 绩效指标 类型 现成可用的 尚待开发的 第四步 .a : 测量绩效并设置目标 – – – 为已列出的绩效指标确定现有的绩效水平; 为每个指标确定未来一年的和五年的绩效目标; 衡量现有绩效水平和未来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四步 .b :绩效测量和绩效目标 目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 绩效指标 目前的绩效水平 应有的绩效水平(绩效目标) 下一年 五年后 第二阶段:认定绩效问题 第五步 .a :  对消除绩效差距的过程中可能碰到的绩效问题作一次民意测 验;  把全体成员最初认识到的绩效问题列入第五步 .b 的草图中;  在进行完小组讨论和取得共识后,把最终提炼出的问题列入 第五步 .c 中。 第五步 .b :问题清单草稿 问题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 12 、 问 题 (阻 力) 说明 第五步 .c :问题清单定稿 问题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问 题 (阻 力) 说明 第六步 .a :问题分类 按下列标准对第五步 .c 中列出的问题予以分类: – 问题涵盖的范围(整个组织或部门化的); – 影响问题的因素(物质、技术、人力、组织关系等); – 问题解决的方法(能依靠现代管理技术或尚没有解决手段); – 问题的来源(组织内部、外部); – 解决问题的依靠力量(自身或外部)。 第六步 .b :问题分类表 第一类 问题编 号及简 要表述 整个组 织范围 的问题 子系统 (部 门)的 问题 第二类 物质、 技术、 数量性 问题 人员、 人力、 组织关 系问题 第三类 能用管 理科学 技术解 决的问 题 注释:在每一相应的栏目中写出该范畴的问题所占的百分比 不能用 现有的 模式解 决的问 题 第四类 组织内 部原因 引起的 问题 组织外 部原因 引起的 问题 第五类 在组织 内部能 解决的 问题 在组织 外部才 能解决 的问题 第六步 .c :重要程度与难易程度 问题编号及其说明 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解决的难易程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 注释:按五个档次来评估每个问题的影响及解决的难易程度,对每个问题写下合适的分数: 5= 很高; 4= 高; 3= 中等; 2= 一般; 1= 低 第七步 .a :认定动力 认定并列举有利于组织绩效提高的推动力 量,在下表的最后也可列出尚需发掘的“潜 在动力”。 动力: 1、 2、 3、 4、 5、 第七步 .b :动力分类表 动力(来自第七步 . a) 单靠完善管理即 可增强(或引入) 的力量所占的比 例(百分比) 单靠上级主管支 持能增强(或引 入)的力量所占 的比例(百分比) 单靠其他机构支 持能增强(或引 入)的力量所占 的比例(百分比) 1、 2、 3、 4、 5、 6、 7、 8、 注释:以百分比来揭示每一动力单靠改善管理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强(或引入);与此相对照, 这些力量仅仅依靠上级主管或其他机构的支持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增强(或引入)。 第八步 .a :阻力和动力强度评估 编号 阻力清单(来自第六步 . c) 强度 ( 15) 编号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 10 、 动力清单 ( 来自第七步 ) 注释:阻力和动力按五分制评估, 5= 很高; 4= 高; 3= 中等; 2= 偏低; 1= 低。 强度 ( 15) 第八步 .b :绩效分析表(力量场) 阻力(来自第八步 .a ) 强度 高 中 低 1、 2、 3、 中 高 强渡 5、 6、 …… 5 5 4 4 3 3 2 2 1 1 现有绩效水平 0 低 4、 0 1 1 2 2 3 3 4 4 5 5 1、 2、 3、 4、 5、 6、 …… 动力(来自第八步 .a ) 注释: 对阻力和动力分别按第八步 .a 中列出的各自相应的强度水平向 0 线画一条带箭头的线。 第三阶段:制定战略和行动方案 第九步 .a : – 最好每次只对付一种阻力和动力; – 对最为紧要的力量给予更多的关注; – 利用“头脑风暴法”发掘建设性意见; – 将意见形成战略或行动方案。 第九步 .b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会议的程序: – 确定需优先处理的阻力或动力; – 把阻力和动力的编号和说明写在黑板上(见下页表); – 小组成员对实施方案提出想法; – 在黑板上迅速记录每个成员的想法,不要打断成员的发言,保证 每个人畅所欲言。 行动观念记录格式 阻力 / 动力 编号 描述 处理这种力量的行动观念 1、 1、 2、 3、 1、 2、 2、 3、 1、 3、 2、 3、 第十步:筛选战略和行动方案 对第九步 .b 中产生的行动观念进行组合、 归并、调整、放弃和重写,并且要求做到: – – 彻底审查行动观念,制定出处理各种力量的最佳战略; 制定出与战略相一致的最有创意、最强有力的行动方案。 将这些战略和行动方案记录在黑板上(格 式见 下页表)。 战略和行动方案记录表 阻力 / 动力 编号 1、 2、 3、 4、 5、 6、 描述 用于应付各种力量的行动观念 战略 行动方案 第十一步 .a :行动方案的协调 •对每一个行动方案指定一个“行动方案协 调人”; •明确汇报时间和汇报对象; •在黑板上记录如下内容:      阻力或动力的编号及描述; 战略或战略体系; 行动方案; 行动责任和协调人; 进度汇报 第十一步 .b :阻力处理方案表 阻力 编号 描述 行动方案 战略 编号 描述 行动责任 及协调人 汇报进度: 时间及汇报 对象 第十一步 .c :动力处理方案表 动力 编号 描述 行动方案 战略 编号 描述 行动责任 及协调人 汇报进度: 时间及汇报 对象 第四阶段:安排实施 第十二步:预计实施中的困难 预计的主要困难(按重要程度排 序) 相应的实施战略(按重要程度排 序)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 10 、 第十三步:与上级主管部门协商 需与上级主管部门协商的重大议题 1、 2、 3、 4、 5、 6、 对所需的支持(决策、政策等)的简要表述 第十四步:优先行动方案时间表 紧急的实施方案 (按优先顺序排 列) 1、 2、 3、 4、 5、 6、 7、 8、 9、 大体的时间安排(月 / 年) 实施的次序 (第一、第二等) 开始 结束 第十五步:成立实施任务工作组 成立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工作组; 决定工作组的规模、权威和授权范围、它 与行动协调人的关系以及会议日程计划(见 下页表); 安排第一次审核纠偏会议议程(三个月后, 最多不能超过六个月): – – 审核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方案执行情况; 修订原有目标、设立新的目标、绩效指标。

69 页 393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发展与变革

组织发展与变革

组织发展与变革 Co nt ents 目录 一 组织发展 二 组织变革 组织发展 Ta b l e o f C o n t e n t s 一 组织发展的概念 二 组织发展的阶段 三 组织发展的有效管理 一、组织发展的概念 组织发展(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简称 OD )是 指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织进行有计划、 系统的管理,以促使整个组织更新和发展的过程,其目 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能。 二、 发展的阶段 ( 1 )理普特和施密特组织发展阶段。 表 1 理普特和施密特组织发展阶段 阶段 产生期 青年期 转折关系 关键阶段 可能出现的后果 1. 创建新组织 危险性 受挫或不开展活动 2. 持续生存系统 献身精神 组织坏死 3. 获得稳定性 有机组织 组织遇到机遇 4. 赢得发展 接受环境变迁 人事困难 5. 取得成就 持续变革 由于竞争而影响能量传播 6. 为社会作出贡献 大家都为社会做贡献 人员的创造性低落 成熟期 ( 2 )米尔斯组织发展的历史演变 表2 1800—1849 年 企业组织发展的历史演变 1850—1899 年 1900—1949 年 1950—2000 年 产品 单一产品 有限的标准产品线 专业生产线 标准化并创造新产品 市场 区域市场 国家市场 国家或国际市 场 稳定和变革的市场 组织结构 总代理店 功能化 专门化 混合化(如矩阵式) 支配过程 个人控制 计划和销售控制 利润控制 由人、计划、市场绩效 控制 三、 对组织发展的有效管理 ( 1 )组织发展范围及干预措施 个 人 二三人之间 小组和群体 协助制定终身性长期规划和事业计划 角度分析 个别辅导和咨询 敏感性训练(包括技能、知识、人际关系、决策、计划等)、互相协作 过程性咨询(指信息沟通、处理问题、决策等活动的咨询) 请第三者解决矛盾冲突 群体协作、检查工作 小组建设(包括以工作任务为主;以小组活动为主;本小组敏感性训练;调查反 馈;活动过程咨询;角色分析等) 小组范围的决策 群体之间 群体之间的活动 以群体过程为主和以工作任务为主的技术干预和结构干预 群体协作、制定目标、计划 调查反馈 整个组织 技术、结构干预 思想见面交流会 战略性计划活动 组织目标、计划、协作等 调查反馈 ( 2 )组织发展的内容 • 组织发展调查 要想使组织得到发展必须要进行组织调查。做到对组织 工作效果、组织结构和设计有效性如何等组织内幕了如 主要内容:绘制组织图表,编写组织手册, 指掌。 组织核查表。 • 组织发展规划 1. 2. 3. 4. 对当前组织的分析。 主要内容:管理人事的要求,改进工作的需 要,管理人员的储备。 确定规划的目标。 为员工发展开创机会。 规划的评价。 内部:培训规划、辅导、工作轮换、委员会 任命、有计划地提升等。 外部:专业会议,工业会议等 • 组织发展过程 输入 人员 财产 资金 时间 信息 原料 转换过程 组织结构、制 度、人事政策、 规范、人际关 系、领导、技 术、研发 信息反馈 组织发展的过程模式 输出 劳动生产率、服 务、绩效评估、 激励、满足感、 创造性、灵活性、 个人发展、组织 气氛 组织发展 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指对自我、对他人和人际之间关 系的敏感程度。又称为实验室训练法或训 练团体法,是指一种群体训练的方式,透 过非结构性的团体互动,在专业家的协助 下,提高了解自我和他人的行为能力、学 习合理且适当的人际关系与行为模式,从 是采用个人与组织共同努力的方法,组织中 而改变或调整自己的观念、态度或行为, 的成员使其个人理想的生活目标及事业计划 以利于组织的健全与发展。 与组织的策略性目标相结合,以增进个人及 一种程序,由组织内的上下两级人员确认 组织的工作效能。 共同目标,依据目标制定各成员的工作目 标和主要职责,并依设定的目标作为业务 团队建设指在外聘专家的帮助下,依靠 指导原则与评价各成员实际成果的标准”。 群体成员自己的力量,协调群体内部的 关系,改进活动过程,提高群体工作效 率的变革活动。 是一种解决群体间冲突、改善彼此关系的一种 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 间的和谐关系,是指“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个 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由 具有咨询专业知识的第三者负责进行了解冲突, 然后加以干预与控制,并使双方面对冲突加以 解决的一种过程”。 ( 3 )组织发展的技术 1. 敏感性训练 2. 生活与事业规划法 3. 目标管理 4. 团队建设 5. 第三者干预技术 组织变革 Ta b l e o f C o n t e n t s 一 组织变革的定义 二 组织变革的目标 三 组织变革的内容 四 组织变革的阻力 五 组织变革的程序 一、定义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 变自己内在的组织结构。 外部环境 组织稳定 状态 组织变革 内部条件 组织再稳 定状态 外部环境: 技术的变革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 产生极大影响,不断改变产品结构、生产技 术、生产方式和公众的消费偏好。 1. 技术的不断进步 公众消费偏好的快速转移,使许多的产品和 服务迅速老化,生产周期变短;还有对知识 的追求和对美的向往。 2. 价值观念的变化 社会上不断出现新体制、新政策、新制度、 新组织以及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必然要影 响个人、组织及地区环境的变化。 3. 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 内部情况: 1. 决策失灵 2. 沟通阻塞 3. 机能失效 4. 缺乏创新 组织决策经常出现错误,或者决策过于迟 缓,以致无法把握良好机会 组织内意见沟通不良,上下级不能顺利有 效的沟通,以致活动失调、人事纠纷等严 重后果。 组织的主要机能不能发挥效率,或者不能 起真正作用,无法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 组织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难以产生新观 念、新制度、新方法,以致阻碍组织目标 实现。 组织成员状况变化: 1. 组织的简单化和专制化的管理方式限制了成 员的个人发展机会 2. 组织内等级分明,地位差别大,使成员产生 了强烈的不公平感 3. 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转向内在的责任心和尊 严感,而组织仍只靠奖惩 4. 组织成员当前的需要无法满足,如组织的奖 惩和晋升不能兑现 5. 成员希望获得尊重、友谊、信任和真诚等情 感满足,但组织只强调任务是否完成 6. 组织成员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目标 1. 使组织与环境相适应 组织变革是目前经济全球化下各类组织所面临的问 题。如今,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已经基本趋于 稳定并且出现下降,并且传统的营销战略已经不再支持大 多数厂商的收入和盈利持续增长。但是在工业化国家的经 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开发,使制造业的整 体生产率开始提高,造成过度的生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把全球化制造和全球化营销综合起来,并且通过综合 的物流来开辟新的业务地点。 2. 改变企业内部职工们的工作态度和交往手段 在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组织变革和发展都涉及要求 他人变革的管理者,或者被要求对自己进行变革的管理者。 组织变革往往想向组织的员工表达以下信息:信任自己的 组织、更加努力工作、分享成功的喜悦、建立新的工作生 活质量标准体系。 包括设备的更新、工艺程序的改 变、操作顺序的改变、信息沟通 系统的改革、业务流程的再造、 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三、组织变革的内容 1. 从组织结构着手变革 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评价标准、 作风、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从技术着手变革 三个维度: 1. 复杂性:包括分工程度、工作设计、 管理宽度等。 2. 集权度:决策权的集中分散程度。 3. 规范性:通过规则和标准处理方式 规范工作行为的程度。 3. 从人事方面着手变革 四、组织变革的阻力 1. 心理因素造成的阻力 首先组织变革会打破原有的稳定格局,让员工产生不安全感; 其次组织变革会使人们感到风险增大,预期不稳定; 最后组织变革可能会影响某些人的地位和职权,因此遭到抵制。 2. 经济因素造成的阻力 组织变革会使个人直接或者间接的收入降低,如精简机构会使 某些干部 失去职权,从而影响收入;或者一些人靠吃大锅饭和坐便车获 得收入, 改革后收入降低。 3. 社会因素造成的阻力 任何一个群体要维持自己的生存,都会在组织内形成一致的价 值观念、共同的态度乃至行为规范,以保持成员的行动一致。而组 织变革则会打破这种平衡,因此遭到抵制。除此,还有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和利益关系等等。 五 变革的程序 总结、评 价和反馈 认识变革 的必要性 变革计划 的执行 制定变革 的详细计 划 明确变革 的目标 具体分析, 确定要变 革的问题 选择正确 的变革方 法

19 页 313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