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岗位设计的原则和关注项

组织与岗位设计的原则和关注项

组织与岗位设计的原则和关注项 组织与岗位设计的原则和关注项 1、组织设计 7 原则 (1) 目标一致性原则 组织设计以企业战略则,企业组织设计应因事设职.因职设人,目 标和任务为主要依据。 (2)分工与协作原则 组织部门的划分、业务的归口,应兼顾专业分工及协作配合。这就要 求在观念上要有整体的目标和共同奋斗的意识.在制度上应明确分 J:的责任和协作的义务,在组织形式上,应将分工和协作结合起来。 (3)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原则 只有实行统一领导,才能保证组织协调;只有分级管理,才有利于 发挥各级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组织高效和灵活性。 (4)统一指挥的原则 组织中指挥不统一是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任何下级不应 受到一个人以上的直接领导。 (5)权责相等的原则 整个组织中权责应是对等的,必须严格保证组织中每一职位拥有的 权利与其承担的责任相称,权责相等是发挥组织成员能力的必要条 件。 (6)精干实际的原则 这一原则可以使组织成员有充分施展才能的余地,才能使组织具有 高效率和灵活性。 (7)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管理幅度是同管理层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二者成反比例的关系, 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的层次越少。 2、岗位设计三项注意 为了使岗位设计能满足企业的上述各种需要,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 面进行设计以及再设计: (1)扩大工作范围 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企业可以经由工作扩大化、工作 丰富化这两种具体的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 (2)工作满负荷 每一岗位的工作量应当满负荷,使有效的工作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是岗位设计与岗位改进的一项基本任务。 (3)工作环境的优化 工作环境(劳动环境)是指工作场所、工作地点。丁作环境优化是指利 用现有科学技术,改进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使之适合企业员工 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建立“人、机、物、法、环”协调的良好系统。 3、岗位设置 4 项提问 一般来说.某一组织中的岗位设置是由该组织的总任务来决定的.” 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具体设置岗位时,应注意考虑的 方面: (1)岗位设置的数目是否符合最低数量原则,即是否能以尽可能少的 岗位设置来承担尽可能多的工作仟务。 (2)所有岗位是否实现了有效配合,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目标、分 目标和岗位任务的实现。 (3)每—个岗位是否在组织中发挥了积极效应,它与上下左右岗位之 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 (4)企业组织中的所有岗位是否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原 则,在人力成本和管理方面,是否未能达至用合适的人做正确的事。

3 页 457 浏览
立即下载
XX集团总部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XX集团总部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XX 集 团 总 部 组 织 架 构 调 整 方 案 一、 改 求 地 解 弱 环 便 易 的 震 整 设 好 应 的 属 部 发 力 通 共 到 承 的 一 、 国 大 调整的原则和目标 调 整 的 原 则 : —— 符 合 中 央 关 于 建 立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的 革 方 向 ; —— 适 应 我 国 加 入 WTO 后 国 际 化 运 作 要 ; —— 紧 密 结 合 集 团 发 展 战 略 , 有 针 对 性 决 目 前 管 理 工 作 中 存 在 的 突 出 问 题 和 薄 节 ; —— 适 合 XX集 团 的 特 点 , 精 简 高 效 , 简 行 , 尽 量 避 免 调 整 的 负 面 影 响 和 引 起 大 动 。 调 整 的 目 标 : XX 集 团 在 二 次 创 业 中 组 织 管 理 体 系 调 总 目 标 , 就 是 建 个 以 资 本 为 纽 带 , 主 业 突 出 、 治 理 良 管 理 高 效 、 集 权 与 分 权 适 度 , 能 够 适 际 化 运 作 , 具 有 可 持 续 发 展 竞 争 能 力 型 控 股 集 团 公 司 。 二、调整的基本思路 1、 集 团 总 部 的 管 理 定 位 依 据 集 团 的 企 业 性 质 、 发 展 战 略 及 对 下 公 司 业 务 的 介 入 程 度 和 管 理 现 状 , 集 团 总 的 管 理 定 位 和 管 控 的 目 标 : 一 方 面 要 充 分 挥 各 子 集 团 公 司 ( 业 务 群 ) 价 值 创 造 的 潜 和 竞 争 力 , 另 一 方 面 要 提 升 战 略 管 理 水 平 , 过 强 化 各 子 集 团 公 司 的 协 调 、 服 务 和 资 源 享 , 监 控 和 防 范 各 业 务 群 的 系 统 风 险 , 达 集 团 总 体 价 值 的 最 大 化 。 2、 集 团 总 部 的 主 要 管 理 职 能 根 据 XX 集 团 的 管 理 定 位 , 集 团 总 部 主 要 担 以 下 管 理 职 能 : —— 战 略 管 理 : 制 定 集 团 总 体 发 展 战 略 和 审 定 子 集 团 公 司 ( 各 业 务 单 元 ) 发 展 战 略 。 1 —— 投 资 管 理 : 决 定 集 团 的 投 资 战 略 和 重 大 投 资 项 目 , 评 估 和 审 定 子 集 团 公 司 限 额 以 上 投 资 项 目 。 —— 预 算 与 财 务 管 理 :预 算 与 财 务 管 理 的 内 容 包 括 部 署 、 审 核 批 准 、 检 查 各 子 集 团 公 司 的 财 务 预 算 、 资 金 运 用 、 风 险 防 范 及 风 险 控 制 的 实 施 。 ——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 负 责 集 团 职 能 部 门 和 下 属 公 司 主 要 管 理 人 员 的 任 免 、 管 理 、 培 训 , 制 定 集 团 人 力 资 源 规 划 、 政 策 与 激 励 机 制 。 —— 产 权 事 务 管 理 : 产 权 事 务 管 理 主 要 包 括 对 集 团 资 产 运 行 状 况 进 行 监 控 和 评 价 , 以 及 产 权 登 记 、 产 权 界 定 、 产 权 处 置 和 交 易 、 资 产 评 估 管 理 。 —— 监 控 和 服 务 : 监 控 集 团 总 部 及 下 属 子 展 建 集 业 集 团 公 司 的 经 营 运 作 状 况 、 重 点 项 目 进 和 关 键 财 务 指 标 ; 开 展 集 团 内 部 审 计 , 立 健 全 内 部 风 险 预 警 和 防 范 系 统 ; 促 进 团 范 围 内 资 源 和 服 务 共 享 , 协 调 发 挥 各 务 群 的 资 源 综 合 效 益 。 3、 集 团 总 部 组 织 架 构 调 整 的 主 要 任 务 根 据 集 团 总 部 组 织 架 构 调 整 的 目 标 、 管 理 定 位 和 主 要 管 理 职 能 , 针 对 目 前 总 部 组 织 管 理 上 突 出 问 题 和 薄 弱 环 节 , 此 次 集 团 总 部 组 织 架 构 调 整 的 主 要 任 务 是 :  促 进 集 团 决 策 体 系 的 科 学 化 、 民 主 化 和 规 范 化 ;  加 强 集 团 的 科 学 管 理 、 集 中 协 调 、 系 统 控 制 和 风 险 防 范 ; 有 利 于 集 团 发 展 战 略 的 实 施 和 资 源 的 整 合 与 合 理 配 置 。 三、 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 充 实 和 健 全 董 事 会 2 1、 充 实 董 事 会 的 人 员 组 成 。 董 事 会 是 集 有 会 人 实 并 员 制 团 资 ( 治 人 逐 的 衡 的 产 缺 理 员 步 重 机 决 策 , 代 位 ) 结 构 组 成 减 少 合 程 制 。 机 行 权 的 , 董 度 构 除 利 要 增 事 , , 自 。 求 加 会 形 受 身 按 , 独 与 成 政 股 照 集 立 总 合 府 权 建 团 董 经 理 委 变 立 董 事 理 和 托 动 规 事 和 办 有 运 以 范 会 职 公 效 营 外 的 将 工 会 的 管 的 公 逐 代 组 分 理 股 司 步 表 成 工 国 东 法 充 , 人 与 2、 设 立 董 事 会 秘 书 。 为 适 应 董 事 会 规 范 专 调 工 运 职 、 作 作 负 会 。 的 需 要 , 拟 设 立 董 事 会 秘 书 一 人 责 董 事 会 的 工 作 日 程 安 排 、 内 外 议 组 织 、 有 关 会 议 文 件 整 理 和 督 董 事 会 秘 书 由 集 团 办 公 室 主 任 兼 任 , 协 办 。 3、 建 立 董 事 会 科 学 决 策 的 支 撑 体 系 。 借 在 员 略 大 咨 门 鉴 国 内 外 大 型 董 事 会 下 成 立 会 内 根 据 董 事 、 投 资 等 若 干 决 策 提 供 咨 询 询 组 的 日 常 联 负 责 。 ( 二 ) 确 定 总 集 专 会 专 、 络 团 家 的 家 评 工 公 顾 决 咨 估 作 司 问 策 询 、 由 的 咨 工 组 论 总 成 询 作 , 证 部 功 委 需 为 意 有 经 员 要 董 见 关 验 会 设 事 。 职 , 。 立 会 专 能 拟 委 战 重 家 部 经 理 办 公 会 职 权 与 分 工 1、 明 确 总 经 理 办 公 会 职 权 。 根 据 董 事 会 团 务 子 实 的 费 授 经 领 公 施 运 用 权 营 域 司 董 转 等 , 按 照 总 管 理 班 子 创 新 项 目 的 业 务 协 事 会 决 定 及 管 理 ; 项 工 作 。 经 应 的 调 的 批 理 主 前 和 事 准 办 要 期 日 项 使 公 抓 运 常 ; 用 会 好 筹 运 集 集 议 重 和 行 团 团 事 大 策 监 各 预 规 投 划 控 职 算 则 资 ; 管 能 内 , 和 二 理 部 管 集 业 级 ; 门 理 2、 合 理 划 分 经 营 管 理 班 子 成 员 的 职 责 分 工 。 为 切 实 加 强 集 团 的 管 理 工 作 , 经 营 管 理 班 子 成 员 应 尽 快 全 部 到 位 。 作 为 出 资 3 人 公 不 班 代 司 应 子 表 董 兼 成 , 总 经 理 、 副 总 经 理 可 兼 任 二 级 子 事 长 , 但 应 尽 量 减 少 兼 职 , 特 别 是 任 二 级 子 公 司 的 总 经 理 。 经 营 管 理 员 的 职 责 分 工 ( 略 ) 。 3、 设 立 总 经 理 秘 书 和 业 务 助 理 。 总 经 理 秘 书 交 关 书 部 整 理 步 力 计 撤 理 置 秘 书 的 职 能 主 要 是 负 责 总 经 理 办 公 会 的 书 、 公 关 、 协 调 、 服 务 和 总 经 理 日 常 秘 工 作 ; 总 经 理 业 务 助 理 主 要 负 责 总 经 理 办 重 要 事 项 的 日 常 联 络 、 协 调 、 重 大 公 、 国 际 联 络 和 督 查 催 办 工 作 。 总 经 理 秘 、 业 务 助 理 的 人 员 编 制 设 在 集 团 办 公 室 。 ( 三 ) 调 整 总 部 机 构 设 置 和 管 理 职 能 根 据 集 团 组 织 管 理 体 系 调 整 的 目 标 , 总 职 能 管 理 部 门 的 设 置 要 进 一 步 优 化 和 调 , 职 能 管 理 作 用 需 要 大 大 加 强 , 专 业 管 人 员 队 伍 与 素 质 也 有 待 加 强 和 提 高 。 初 研 究 设 想 是 : 充 实 加 强 集 团 办 公 室 、 人 资 源 部 、 计 划 财 务 部 、 资 产 管 理 部 、 审 法 律 部 、 研 究 发 展 部 (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 并 房 地 产 部 和 产 业 投 资 部 ; 增 设 金 融 管 部 、 实 业 管 理 部 。 调 整 后 的 总 部 机 构 设 、 工 作 职 能 如 下 : 1、 集 团 办 公 室 ( 与 党 委 办 公 室 合 署 办 公 )。 主 要 职 能 : 负 责 集 团 公 文 办 理 档 传 负 服 工 和 供 设 管 案 、 责 务 、 企 有 , 。 管 后 集 和 工 业 关 总 理 勤 团 督 会 文 服 部 、 行 董 查 、 化 务 增 公 政 事 催 信 建 工 设 共 事 会 办 访 设 作 信 关 务 、 工 、 等 。 息 系 管 总 作 纪 工 为 中 、 理 经 ; 检 作 加 心 内 、 理 负 、 ; 强 , 部 社 办 责 监 为 集 由 协 会 公 集 察 集 团 集 调 职 会 团 、 团 的 团 、 能 的 党 机 监 信 办 对 管 文 建 关 事 息 公 外 理 秘 、 党 会 化 室 宣 ; 、 群 委 提 建 代 信 息 中 心 的 主 要 职 能 : 负 责 集 团 系 统 办 公 自 动 化 和 信 息 化 建 设 规 划 方 案 的 研 究 与 制 定 ; 负 责 建 立 集 团 信 息 化 管 理 系 统 平 台 ; 4 负 责 集 团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及 集 团 网 站 的 技 术 服 务 、 设 备 维 护 及 业 务 培 训 工 作 。 2、 人 力 资 源 部 。 做 为 集 团 的 人 力 资 源 管 源 控 总 理 研 指 管 理 开 股 经 ; 究 导 理 中 发 、 理 集 与 和 ; 心 , 主 要 职 能 : 研 规 划 ; 总 部 人 事 管 参 股 子 公 司 主 要 经 、 副 总 经 理 、 董 事 团 薪 酬 、 福 利 、 激 管 理 ; 总 部 员 工 经 协 调 集 团 业 务 培 训 离 退 休 人 员 管 理 。 究 理 营 ) 励 营 工 和 ; 者 的 与 业 作 制 二 ( 任 退 绩 ; 订 级 董 职 出 考 外 人 全 事 考 机 核 事 力 资 长 核 制 管 工 资 、 、 管 的 理 ; 作 3、 计 划 财 务 部 。 作 为 集 团 的 财 务 管 理 中 实 总 事 与 心 施 部 务 风 , 预 财 所 险 主 要 职 能 : 算 管 理 ; 资 务 核 算 管 理 编 制 集 团 财 预 警 管 理 。 编 金 ; 务 制 管 会 年 集 理 同 报 团 ; 国 ; 年 财 际 财 度 税 或 务 财 业 国 运 务 务 内 行 预 管 会 监 算 , 理 ; 计 控 4、 审 计 法 律 部 。 主 要 职 能 : 实 施 集 团 范 项 处 法 公 办 围 审 理 律 司 理 ( 计 集 咨 ) 工 二 级 和 调 团 法 询 服 经 济 作 。 子 查 律 务 合 公 审 事 ; 同 司 计 宜 审 , 以 ; , 核 负 上 编 为 并 责 ) 写 集 管 集 的 集 团 理 团 常 团 下 集 重 规 年 属 团 大 审 审 企 ( 诉 计 报 业 含 讼 、 告 提 下 案 专 ; 供 属 的 5、 研 究 发 展 部 。 主 要 职 能 : 研 究 编 制 集 集 究 究 和 要 团 重 略 团 3~5 年 发 展 战 略 与 规 划 , 指 团 公 司 发 展 规 划 的 研 究 和 制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及 资 本 市 场 变 XX 组 织 管 理 体 系 和 管 理 制 度 监 督 下 属 公 司 管 理 制 度 的 运 时 可 以 考 虑 设 立 企 业 管 理 部 产 业 结 构 战 略 性 调 整 规 划 ; 大 经 济 动 态 信 息 ; 研 究 XX 集 与 实 施 策 略 。 导 定 化 建 行 ) 编 团 和 工 趋 设 情 ; 报 国 协 作 势 , 况 研 国 际 调 ; ; 指 ( 究 内 化 子 研 研 导 必 集 外 战 6、 资 产 管 理 部 。 做 为 集 团 产 权 事 务 管 5 理 动 对 集 团 并 规 记 外 职 管 中 态 集 团 下 监 定 、 投 董 理 心 信 团 不 属 督 , 界 资 事 工 , 主 息 平 资 产 良 资 公 司 检 查 会 同 定 、 ( 控 管 理 作 。 要 台 运 产 不 落 计 评 股 办 职 ; 行 处 良 实 划 估 、 法 能 研 状 置 资 情 财 和 参 的 : 究 况 提 产 况 务 交 股 制 建 资 进 出 处 ; 部 易 ) 订 立 产 行 总 置 按 , 管 企 和 集 分 监 体 实 照 负 理 业 日 团 类 控 计 施 政 责 ; 派 常 资 、 和 划 方 府 集 负 出 联 产 评 评 , 案 主 团 责 董 系 状 价 价 指 的 管 产 集 事 与 况 标 ; 导 制 部 权 团 或 有 的 准 , 对 集 订 门 登 对 兼 关 7、 金 融 管 理 部 。 主 要 职 能 : 研 究 和 制 订 年 略 运 估 的 资 实 金 金 集 度 、 作 和 可 本 战 融 融 团 计 途 集 审 行 市 性 产 风 金 融 划 ; 径 和 团 重 核 集 性 研 场 的 运 作 业 的 险 。 产 研 金 大 团 究 整 方 运 业 究 融 投 金 报 体 案 营 发 和 工 融 融 告 形 的 , 展 策 具 资 企 ; 象 研 预 战 划 ; 和 业 指 策 究 警 略 开 参 资 限 导 划 与 和 、 发 与 本 额 集 、 制 防 中 资 研 运 以 团 投 订 范 长 本 究 作 上 上 融 ; 集 期 市 、 方 投 市 资 监 团 规 场 策 案 资 公 战 控 系 划 的 划 ; 项 司 略 集 统 和 策 和 评 目 在 和 团 的 8 、 实 业 管 理 部 。 主 要 职 能 : 研 究 和 制 订 规 司 协 实 司 行 执 集 划 限 调 施 的 分 行 团 金 融 以 外 的 产 和 年 度 计 划 ; 评 额 以 上 投 资 项 目 XX 各 实 业 板 块 和 经 营 过 程 管 理 和 运 营 监 控 管 理 , 析 , 监 督 检 查 重 报 告 报 审 程 序 。 业 估 的 集 服 主 点 发 和 可 团 务 要 项 展 审 行 外 ; 工 目 战 核 性 部 负 作 的 略 集 研 的 责 包 执 、 团 究 业 实 括 行 中 实 报 务 业 经 情 长 业 告 关 子 济 况 调 整 后 的 总 部 内 设 机 构 为 七 部 、 一 室 共 八 个 部 门 。 集 团 组 织 结 构 图 见 附 件 。 6 期 公 ; 系 ; 公 运 , 附件 XX 集团组织结构图 监事会 董事会 专家咨询委员会 投 资 决 策 中 心 总经理层 集 团 办 公 室 X X 国 际 计 划 财 务 部 实 业 管 理 部 X X 酒 店 旅 游 人 力 资 源 部 首 创 置 业 金 融 管 理 部 研 究 发 展 部 X X 基 础 设 施 审 计 法 律 部 X X 科 技 二、三 级 全 资、 控 股、 参 股 公 司 资 产 管 理 部 X X 贸 易 管 理 ︵ 利 润 ︶ 中 心 经 营 ︵ 成 本 ︶ 中 心

7 页 395 浏览
立即下载
ETA组织诊断问卷模板

ETA组织诊断问卷模板

ETA 模式 组织诊断调查问卷 ××××××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年 月 ETA模式组织诊断问卷 回 答 说 明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对 公司组织管理和经营状况有一个总的认识和把握。调 查面向 公司各级各类人员,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参加调查的人将有机会表达您个 人对公司的看法、希望和建设性的意见。您个人的意见对公司的决策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请仔细地阅读下面的每一个问题,并把您个人的意见用“○”标在答卷的相应选择项上。 每个问题都有 5 种选择,分别表示您同意或反对的程度: A 表示您很不同意 B 表示您不同意 C 表示您说不准自己的感觉 D 表示您同意 E 表示您非常同意 问卷填写要求: 1、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但由于我们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处理,请您务必把 您个人基本情况选择相应的项目填在答卷纸上。 2、 所有的问题都没有对错和好坏之分,只是表达了您个人对公司现状的意见和看 法,不必有什么顾虑。为了我们———公司未来的健康成长,也为了您个人的发 展,请实事求是地认真回答。 3、 请把您的回答标在专门的答卷纸上,不要在题目上做任何标记。 问 卷 部 分 1. 各级员工都感到对整个公司的目标负有责任,并能通过行动去实现。 2. 公司的事业定位(事业定位就是企业对未来从事事业的选择)是有远见和成效的。 3. 员工升迁的标准是客观的,政策是透明的。 4. 公司实施了能有效激励员工学习的措施。 5. 公司经常积极征求员工关于改革的意见并愿意接受。 6. 在我周围的大多数员工对公司的目标都很清楚。 7. 我的个人价值在公司里得到了科学的评价。 8. 我很清楚本公司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 9. 我已经得到干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训练。 10. 公司内重大的方针政策都能够及时并准确地传达给每个员工。 11. 本公司各部门之间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信息能够分享。 12. 多数员工的行为方式同公司的主导文化是一致的。 13. 为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公司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能进行合理的配置。 14. 我所在的部门(分子公司)内部的业务流程是顺畅的。 15. 我的工作能给我提供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机会。 16. 公司建立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领导掌控全局。 17. 由于与同事或上司缺乏信任,我们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 18. 公司的规章制度不仅考虑了组织的利益,而且考虑了员工个人的利益。 19. 我认为我部门工作所需权限是充分的。 20. 公司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 21. 目前我看不到能对公司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22. 员工可以自由地表达对公司的不满或意见而不会感到有压力。 23. 我认为公司的控制系统是有效的,高层领导能把握公司运作情况。 24. 我现在的收入水平符合我的期望。 25. 公司的医疗福利政策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6. 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界定十分明确。 27. 对大多数员工来讲,升迁的机会太少。 28. 现有的考核制度是公平合理的。 29. 就个人能力而言,我认为目前的收入水平是比较高的。 30. 公司的整体目标具有有效性。 31. 公司的经营战略是符合市场环境的。 32. 我所在的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是令人愉快的。 33. 进公司后,我接受过与工作有关的正规培训。 34. 我感觉公司中基于等级制度的执行特权和管理权力正在缩减,基于个人知识、技能和 效率赢得的权威正在上升。 35. 员工个人的目标是公司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36. 公司鼓励员工自由争辩,即使是上下级之间。 37. 公司推行计划与目标管理是全面的、有效的。 38. 公司的住房分配制度是合理的。 39. 员工个人的技能在公司里能得到充分和有效地发挥。 40. 同事之间经常能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 41. 公司能用最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进行决策。 42. 公司的工资和奖金分配政策是公平的。 43. 公司上下形成了有序的分权。 44. 由于公司内部信息网络建立,使得沟通更加及时、有效 45. 由于沟通不畅,我时常被误解 46. 公司的业务决策的责任正尽可能的向真正作该项工作的人转移。 47. 我对公司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很满意。 48. 员工对公司都有归属感。 49. 我的收入水平在本地区是上等水平。 50. 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是合理的。 51. 公司高层注意及时了解员工的心态和工作感受。 52. 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 53. 高层管理人员能将公司的重大信息自上而下地进行沟通。 54. 公司鼓励员工冒风险。 55. 公司的组织体制是合理的,有助于支撑公司的战略。 56. 公司过于重视从外部招聘管理人员。 57. 各部门的工作都能围绕公司的总体目标进行。 58. 公司从上到下的指挥系统是顺畅有效的。 59. 员工有机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60. 我正感到,学习成为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61. 绩效考核常常破坏上下级、或同事之间的感情。 62. 我对公司的住房和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是满意的。 63. 我的收入与我在工作中的付出是对等的。 64. 公司鼓励员工进行探索性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65. 我已经完全理解并接受了公司的文化。 66. 我能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67. 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是科学合理的。 68. 公司内部的升迁制度很完善。 69. 就我所在的部门而言,岗位设置是合理的。 70. 公司领导注重引发大家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71. 各单位(部门)虽然有独特的专业领域和工作内容,但总的来说,仍能显示出我们公 司的“风格。” 72. 总部各职能部门对各大区和分公司提供的有关信息能作出有效回应。 73. 公司没有形成能上能下的干部成长机制。 74. 公司的各项制度能得到严格执行。 75. 在我工作的部门里,所有的人对部门的工作目标都十分了解。 76. 公司的核心能力能够超过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 77. 我愿意介绍我的朋友到公司来工作。 78. 尽管变革的阻力很大,公司的高层还是促成了变革。 79. 公司总部同下属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是顺畅的。 80. 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指导帮助很有效。 81. 公司的研究开发战略是成功的。 82. 我认为我所在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是合理的。 83. 我看不出公司的发展有什么不良征兆。 84. 实践证明,本公司领导的重大决策是正确的。 85. 公司各部门和各级别的协作精神很强。 86. 公司的营销战略是成功的。 87. 公司经常举办以交流思想、智慧和经验为目的的活动。 88. 总的来说,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在成本上是节省的 89. 公司经营管理的好坏,每个员工都有责任。 90. 公司对员工绩效的考核和评价有明确具体的标准。 91. 公司对我所在部门的职责分配是合理的。 92. 总部各职能部门能够对分公司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93. 公司各级部门和机构的设置是合理的。 94. 公司的分配政策考虑了大多数员工的利益。 95. 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经常向我们灌输、宣讲学习的概念与重要性。 96. 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考核和评价有客观的依据和标准。 97. 公司能给我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98. 业绩好坏不影响一个人的晋升。 99. 我与上司的沟通是坦诚、畅通的。 100.信息技术使得公司内部知识扩散加快,提高所有层次员工的交流与合作。 101.公司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能体现团队精神。 102.对员工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及时给予答复或作出反应。 103.具体完成目标的人员有机会参与这些目标的制定过程。 104.一个人是否能获得晋升主要考机遇。 105.公司内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富有成效的。 106.我认为公司应该加大变革的力度。 107.公司的经营战略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 108.总的看来,公司在“做实”和“造势”之间找到了恰当的结合点。 109.公司的实践表明:员工的价值取决于贡献的大小而不是关系或资历。 110.公司使用各种手段从外部资源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处学习。 111.公司的各项政策都是严肃认真地制定出来的,并有利于实现公司的目标。 112.我认为走动式管理是适应公司网络发展的要求的。 113.公司的核心能力在行业中是明显的。 114.员工经常就公司的问题进行公开的、坦诚的、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115.公司在指导思想上鼓励员工进取、创新。 116.我对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很有信心。 117.各级员工都希望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并期望有高绩效。 118.公司的计划与目标管理体系已基本建立。 119.我工作所需权限是充分的。 120.公司内部有公开批评的制度或惯例,即使是以某些高级管理人员。 121.公司高层领导总是敢于推动变革。 122.我很了解本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方针决策。 123.我的收入与我的工作业绩是挂钩的。 124.公司给员工提供了创新的自由与环境。 125.公司的产品战略(推出产品或服务的节奏与时机)卓有成效。 126.公司的员工都很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工作。 127.公司的核心能力正在得到不断加强。 128.各级管理人员的走动式管理是很有效的。 129.有关公司的问题都能自下而上地得到反映。 130.只要有能力,一个人就有可能获得晋升。 131.总的来说,公司内部业务流程比较简捷。 132.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有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133.我的收入与我的工作难度和责任是相符的。 134.员工有机会参与并影响决定整个公司命运的决策。 135.公司的管理中,更重视对关键点的管理,而不是详尽的细节。 136.公司的内部环境促使每个员工积极进取。 137.一个人的升迁主要是资历因素,而不是能力因素。 138.公司的领导(中高层的人事任免)体制是科学合理的。 139.公司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 140.公司的计划与目标管理能有效的支持企业的整体战略。 141.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工作建议或要求能及时作出反应。 142.只要与领导的关系好,就能获得晋升。 143.比较而言,我所在的部门升迁的机会比较多。 144.公司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 145.公司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 146.我能感受到我们公司同事在一起时形成的“风格”。 147.全体员工对于评价贡献大小的标准有统一的认识。 148.公司的管理人员不仅关心工作,而且关心员工的生活。 149.公司的奖惩制度是公平合理的 150.公司的人事制度能够做到奖勤罚懒。 151.公司大部分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 152.公司的计划与目标管理更为短视,而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153.上级一般不会干预下级的工作。 154.员工对公司都有忠诚感。 155.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 156.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在公司的发展很不错。 157.公司用于鼓励员工学习的手段非常缺乏。 158.由于权限不足,严重影响我们部门的工作。 159.我的收入比我的期望水平低很多。 160.公司目前的考核制度不合理。 161.我很少因为沟通不畅而被上级、同事或下级误解。 162.公司不主张员工冒风险。 163.公司在选用“地面部队”(从企业内部选拔管理人员)和“空降部队”(即从外部招 聘管理人才)之间有效地找到平衡点。 164.总的来说,我现在的岗位对我个人优势发挥是不利的。 165. ETA模式组织诊断问卷 答 卷 纸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性别:A 男 B 女 2、年龄:(依据公司人员年龄结构具体设定选项) 3、学历:A 高中(中专)以下 B 大专 C 本科 D 硕士以上 4、您的工作部门: (依据公司部门结构具体设定选项) 5、目前职务: (依据公司职务序列具体设定选项) 6 您进入_________公司的年限: (依据公司人员入司年限结构具体设定选项) 二、答卷纸 1 A B C D E 2 A B C D E 3 A B C D E 4 A B C D E 5 A B C D E 6 A B C D E 7 A B C D E 8 A B C D E 9 A B C D E 10 A B C D E 11 A B C D E 12 A B C D E 13 A B C D E 14 A B C D E 15 A B C D E 16 A B C D E 17 A B C D E 18 A B C D E 19 A B C D E 20 A B C D E 21 A B C D E 22 A B C D E 23 A B C D E 24 A B C D E 25 A B C D E 26 A B C D E 27 A B C D E 28 A B C D E 29 A B C D E 30 A B C D E 31 A B C D E 32 A B C D E 33 A B C D E 34 A B C D E 35 A B C D E 36 A B C D E 37 A B C D E 38 A B C D E 39 A B C D E 40 A B C D E 41 A B C D E 42 A B C D E 43 A B C D E 44 A B C D E 45 A B C D E 46 A B C D E 47 A B C D E 48 A B C D E 49 A B C D E 50 A B C D E 51 A B C D E 52 A B C D E 53 A B C D E 54 A B C D E 55 A B C D E 56 A B C D E 57 A B C D E 58 A B C D E 59 A B C D E 60 A B C D E 61 A B C D E 62 A B C D E 63 A B C D E 64 A B C D E 65 A B C D E 66 A B C D E 67 A B C D E 68 A B C D E 69 A B C D E 70 A B C D E 71 A B C D E 72 A B C D E 73 A B C D E 74 A B C D E 75 A B C D E 76 A B C D E 77 A B C D E 78 A B C D E 79 A B C D E 80 A B C D E 81 A B C D E 82 A B C D E 83 A B C D E 84 A B C D E 85 A B C D E 86 A B C D E 87 A B C D E 88 A B C D E 89 A B C D E 90 A B C D E 91 A B C D E 92 A B C D E 93 A B C D E 94 A B C D E 95 A B C D E 96 A B C D E 97 A B C D E 98 A B C D E 99 A B C D E 100 A B C D E 101 A B C D E 102 A B C D E 103 A B C D E 104 A B C D E 105 A B C D E 106 A B C D E 107 A B C D E 107 A B C D E 109 A B C D E 110 A B C D E 111 A B C D E 112 A B C D E 113 A B C D E 114 A B C D E 115 A B C D E 116 A B C D E 117 A B C D E 118 A B C D E 119 A B C D E 120 A B C D E 121 A B C D E 122 A B C D E 123 A B C D E 124 A B C D E 125 A B C D E 126 A B C D E 127 A B C D E 128 A B C D E 129 A B C D E 130 A B C D E 131 A B C D E 132 A B C D E 133 A B C D E 134 A B C D E 135 A B C D E 136 A B C D E 137 A B C D E 138 A B C D E 139 A B C D E 140 A B C D E 141 A B C D E 142 A B C D E 143 A B C D E 144 A B C D E 145 A B C D E 146 A B C D E 147 A B C D E 148 A B C D E 149 A B C D E 150 A B C D E 151 A B C D E 152 A B C D E 153 A B C D E 154 A B C D E 155 A B C D E 156 A B C D E 157 A B C D E 158 A B C D E 159 A B C D E 160 A B C D E 161 A B C D E 162 A B C D E 163 A B C D E 164 A B C D E 以下问题是开放式问题,请表明您自己的看法: a 目前公司经营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b 我对公司最满意的方面是: c 我希望公司改进的地方是:

11 页 457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架构设计流程

组织架构设计流程

组织架构设计流程 1.组织架构设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组织架构设计流程与风险控制 业务风险 不相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 董事会 总经理 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发展 人力资源部 相关部门 段 开始 规划,企业所有的经营活 动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 标 战略委员会 阶 审批 审核 1 制定企业 战略发展规划 确定企业 主导业务 如果企业内部各层级、各职能部门关系界定不清 晰,就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D1 分析主导 业务流程 参与 2 确定管理层 次和管理幅 度,并与领 导层沟通、 确认 3 以主导流程为 基础,确定职 能部门及其相 互协作关系 D2 4 确定具体 岗位及人员编 制 如果《组织架构图》、《业务 流程图》、《岗位说明书》等 文件编制混乱,就会影响企业 审批 的运作效率 审核 5 编制《组织架构 图》、《业务流 程图》、《岗位 说明书》 结束 D3 2.组织架构设计流程控制表 组织架构设计流程控制 控制事项 D1 详细描述及说明 1.战略委员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与制约; 企 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应经过企业总经理和董事会的集体讨论、审核和审批 2.每一个部门、每一位管理者都要有合理的管理幅度。管理幅度太大,可能导致管理人员无 暇顾及一些重要事务;管理幅度太小,可能导致管理者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所以,人力资 源部在设计组织结构的时候,要确定合理、恰当的管理幅度 3.人力资源部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 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和 阶段 控制 D2 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关系;避免职能交叉、缺失 或权责过于集中 4.人力资源部应当对各机构、各部门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 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 在确保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 力求部门数量最少、人员编制最精,以达到节省沟通成本、缩短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的目的 D3 相关 规范 5.《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图》和《岗位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按照统一的规范编写 应建  《组织架构设计规范》 规范  《岗位说明书编写规范》 参照 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组织架构图》 文件资料  《业务流程图》  《岗位说明书》 责任部门  战略委员会、人力资源部、相关部门 及责任人  总经理、副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 组织架构调整流程 1.组织架构调整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组织架构调整流程与风险控制 业务风险 不相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 董事会 总经理 总经办 人力资源部 阶 相关部门 段 如果现有组织架构 开始 存在缺陷,就会影 响组织的运行效率 如果组织架构调整方 案不符合企业自身特 点及实际情况,就会 影响企业运作效率 审批 审核 参与评估 组织架构运行 效果评估 提出建议 征求相关人员 的建议 D1 1 参与 2 提出建议 D2 3 编制《组织架构 调整方案》 如果新的《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说明书》等文件编制混乱 , 发布《组织架 就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果新的组织架构运行得不到企业内部员 构调整方案》 工的积极支持,也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审批 审核 4 编制《组织架构 图》、《业务流 程图》、《岗位 职责 说明书》 组织架构调整 及人员任命 新的组织架构 运行效果分析 结束 5 D3 2.组织架构调整流程控制表 组织架构调整流程控制 控制事项 详细描述及说明 1.人力资源部应当定期对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的效率及效果进行全面评估。组织架构运行效果 D1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现有组织架构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否与企业内部主导业 务流程相符、是否满足企业内部高效管理的要求 2.组织架构在调整之前应广泛征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意见 3.企业应根据组织架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其符合现 阶段 控制 D2 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设置内部机构,应当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 等,一旦发现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交叉或运行低效现象时,应及时解决;企业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应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审批 D3 相关 规范 4.《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图》和《岗位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按照统一的规范编写 5.新的组织架构运行时,应及时查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应建  《组织架构设计规范》 规范  《岗位说明书编写规范》 参照 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组织架构图》 文件资料  《业务流程图》  《岗位说明书》 责任部门  人力资源部、相关部门 及责任人  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

4 页 455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诊断工具表单(附件)

组织诊断工具表单(附件)

组织诊断工具表单(附件) 目录 一、 附 1:资料清单....................................................................0 二、 附 2:问卷设计....................................................................6 三、 附 3:诊断重点或要点.............................................................13 四、 附 4:病因、表现形式、医治的药方.................................................13 五、 附 5:案例分析...................................................................21 一、 附 1:资料清单 1. 企业经营组织结构图; 2. 职位说明书; 3. 职员考核表; 4. 企业系统图; 5. 企业有关经营组织的会议记录; 6. 职员履历。 要对企业进行组织管理的诊断,就必须首先对企业的管理状况进行详细而周密的了解,这其中,最主要的 资料主要是企业管理体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下是具体的情况: 1. 企业内部状况资料调查 调查主要内容如下: 1) 企业概况 调查企业概况是最简洁地了解企业,其内容包括:本企业全名称,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和主要产品,资本总 额和产权结构,隶属关系,本部所在地;总资产,总销售额,利润水平,员工人数,在行业地位;企业发 展沿革和主要特点;主要领导人的主要经历等。 2) 企业组织结构和职责 组织结构,可用其现行组织结构图表示。组织结构图绘制的时候,应分别将投资者、经营者和执行者之间 的领导关系表示出来;一般从上到下绘制,有领导关系的岗位或部门之间,用线段连接起来,没有领导关 系的不用连线,注意区分业务部门和参谋部门。 对上述各个机构(或部门或公司)的目标责任和主要工作内容,按表一要求填写。表中“目标责任”指本 部门最终对组织所承担的义务;“主要工作内容”指本部门目前所做的主要工作内容;“运行评价”指本 部门目前实际是否按此规定运行的。其评价可分为:“ A”——较好按此运行,“B”——基本按此运行, “C”——基本未按此运行三类。 表一:部门职责调查表 编号 部门名称 主要工作内容 人数 总数 调查者: 运行评价 领导 年 月 日 1 3) 产权结构、核算关系和地理位置分布 对于具有子公司和分公司的企业,在进行管理组织设计时,需要了解其所属部门(或公司)的隶属关系、 产权特性、法律地位、核算中心、总资产、控股比例、员工总数、总资产、地理位置等情况。其调查表格参见表 二。表中:“部门名称”包括本公司和本公司所属的各个业务部门(或公司);“隶属上级”指直接领导 本部门的上级单位;“产权特性”包括上市股份公司,独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 上级非独立的业务部门等;“法律地位”包括对立法人单位,非独立的委托法人单位,非独立的委托法人 单位,非独立法人单位;“核算中心”指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控股比 %”指在 本部门的总资产里其上级所占比例;“地理位置”指以本公司为圆心的距离,并指明行政区域名称。本调 查表的内容可根据企业特点作适当增减。 表二: 编 部门 隶属上 产权特 法律地 号 (或公 级 性 位 核算中心 总资本 控股% 员工总数 总资 地理 产 位置 司)名 称 4) 经营状况 经营状况主要了解每个业务部门(或公司)的销售额、边际利润率、利润额,由此再求出劳动生产率(人 均销售额)、资金利润率等。调查表格见表三。表中“人数”、“资金”和“业绩”均为所属部门(或公 司)的。S 为销售额,BE 为边际利润率,P 为利润额。本表第一行应填写全公司的数字。计量单位为人、万元、 %。 表三: 经营状况调查表 编号 部门名称 人数 资金 前二年业绩 S BE 前一年业绩 P S BE 本年业绩(计划) P S BE P 2 调查者: 5) 年 月 日 事业或产品构成及其相关性 事业或产品构成及其相关性是设计管理组织又一项必须了解的内容。显然事业或产品(或服务)构成及其 在资源利用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一致关系。对事业管理体制的选择十分重要。事业或产品构成及其相关性 的调查内容参见表四。 表四:事业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调查表 编号 部 门 主要事 产业类 事业或 相互依 相互一致性关系 (或公 业或产 别 产品类 存关系 产品服 销售地 市场客 物质供 生产技 司)名 品内容 务 区 户 应 术 别 称 表中:“产业类别”指农业、建筑业、采掘业、制造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事业或产品类别” 指产业中的行业,如制造业中的机构、电子、纺织等,商业中的批发商、零售商等;“相互依存关系”为两 个部门(或公司)之业务上的依存关系,其依存程度可分为: A-几乎为上下道工序,中间几乎不能断开, B-有密切联系,但中间可以断开参与社会循环,C-几乎没有联系;“相互一致性关系”指两个部门(或公 司)之间资源上的共同性程度,其程度的表示可以用双方共同的生产(或销售)数量(或金额)占少的一 方总量的比例来表示,A 为超过50%,B 为超过10%,C 为低于 10%,D 为0%(没有共同性)。 6) 市场销售情况 市场销售状况调查主要了解主要产品的目标市场及其市场占有率。此外了解销售组织、职责,销售价格管 理,销售活动控制情况。还要了解销售服务活动和顾客投诉的处理等。 7) 原材料、配套件、协作件的供应状况 3 主要了解原材料、配套件、协作的采购和供应方法,决策程序,质量、价格和进度控等 8) 人员结构 人员结构调查主要了解员工按部门、岗位、文化和年龄的分布。按部门分布包括公司机关和各个业务部门 (或公司)的人数,按岗位分布包括从事领导(班长及其以上领导)人员、经营(购销)人员、生产人员、 一般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按文化程度分布包括初中及以下、中专中技高中、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研 究生,按年龄分布包括28岁及以下、29~45、45岁以上。参见表五。 4 表五:人员结构调查表   部门  项目   全 公 司合并 公 司 机关 合计 按 领导 岗 经营 位 生产 一般管理 后勤服务 按 硕士生以上 文 大学本科 化 大学专科 高中中专 初中及以下 按 小等于 28 岁 年 29-45 岁 龄 大于45岁                        调查者:    年  月  日 9) 企业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 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的了解,是为了更好地使管理组织设计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要了解内容主要是战 略目标和战略措施的构成。 企业战略目标应有一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指标值构成,使目标具有可考核性和度量性;企业战略目标切忌 口号式的空洞无物。战略目标内容通常含有经济性的、规模性的、社会或行业地位性的、社会形象性的等方 面的内容。 战略措施亦称分战略或局部战略,其内容包括产品市场战略、资源利用战略、组织战略和企业形象战略。产 品市场战略是把事业落实到具体的产品品种或服务项目上,把服务领域或对象落实到目标市场上。资源利 用战略是对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组织战略是如何借助外部社会力量(如用专业化 协作、企业兼并合作、组建企业集团等)和企业内部责任和权限的重新划分。企业形象战略包括企业理念、 5 行为和视觉形象在内的企业内在形象和外部形象。 10) 企业领导者个性了解 企业领导者的个性对管理组织的选择和确定是有直接影响的的。因此对管理者个性了解有助于使管理组织 设计方案能更好地符合企业实际。 2. 企业外部环境资料调查 了解企业外部环境是为管理组织咨询提供背景资料。资料来源主要由企业提供。 企业外部环境的内容包括: 1) 行业发展趋势和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2) 社区环境对员工生活、行政后勤、辅助生产的服务能力; 3) 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4) 原材料、配套件、协作件的供应商情况。 以上就是我们要进行企业的组织管理诊断的资料收集清单。 二、 附 2:问卷设计 1. 你是否了解本厂今年的经营目标 5) 了解 6) 不大了解 7) 不了解 2. 你是否了解本厂的经营方针 1) 了解 2) 不大了解 3) 不了解 3. 你担任的工作量如何 1) 大 6 2) 适中 3) 小 4. 你的工作职责明确吗 1) 明确 2) 不大明确 3) 不明确 4) 你的工作职责和职权相当吗 5) 相当 6) 没有足够的职权 7) 极不相当 5. 你的业务专长发挥得怎样 1) 全部发挥 2) 只发挥一部分 3) 根本用不上 6. 你急需学习什么 1) 文化 2) 科学技术 3) 管理知识 7. 影响你工作劲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分配工作不当 2) 要求过高 3) 相处关系不好 4) 奖金少 5) 生活困难 6) 业务水平低 7) 领导关心不够 8. 最使你头痛和烦恼的是什么问题 1) 会议太多 2) 工作担子重 7 3) 工作目标不明确 4) 分配奖金 5) 职责不清 9. 你认为本厂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 1) 生产过程组织 2) 管理组织 3) 设备维修 4) 物资供应 5) 资金运用 6) 成本核算 7) 市场经营 8) 劳动人事 10. 你认为提高本厂经营管理水平应从哪里入手 1) 严格管理制度 2) 培训干部 3) 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 4) 明确职责、责权对等 5) 推行现代化管理手段 6) 经营组织机构合理化 11. 你对改进现职工作有无办法 1) 已有考虑 2) 正在考虑 3) 没信心也无办法 岗位设置现状调查表 部门 岗位名称 主要任务 岗位分类 人数 8 岗位职责现状调查表 岗位名称: 隶属部门: 技术级别: 岗位:人员: 编号: 1.隶属关系 1.1.直属上级领导: 1.2.直属下级部门和岗位: 2.目标责任: 3.主要工作内容: 3.1.…… 3.2.…… 3.3.…… 4.主要工作权限: 4.1.…… 4.2.…… 填写: 审核: 调查日期: 岗位工作的工作量调查表 岗位名称: 隶属部门: 工作内容 NO 内容 填写者: 操作内容 NO 重复周期 内容 审查者: 岗位人员: 完成一次(件)的 备注 时间 年 月 日 日负荷: 时 分,负荷率: % 9 瞬时观测记录表 部门: 次观 测 日 数 观测人: 用途:岗位设置 姓名 期和时 间 0 1 0 2 0 3 合 计 工 作次数 占 观测% 10 领导与被领导工作关系规定的内容要点 内容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 被领导者对领导者 1.岗位责任 ·职责规定要明确可检查评价 ·对职责的理解准确、深刻 ·检查理解和掌握是否正确 ·按要求认真负责的完成 ·授权不授责 ·尽职尽责,职责权对等 ·必须布置工作计划任务 ·必须接受计划任务 ·计划必须明确、科学、可行 ·准确理解,不明白可以质疑 ·不布置不可执行的计划 ·尽职尽责,千方百计完成 ·不要越级请示 ·不要越级请示 ·及时反映例外问题 ·及时反映例外问题 ·定期检查或抽查 ·无条件接受检查 ·越级检查,掌握情况 ·越级反映问题 (包括岗位目标责 任、主要工作内容和 权限)制定 2.工作计划制 定、布置和执行 3.业务指挥和 请示 4.工作检查和 汇报 ·任何时候对每个部下工作情况不 ·及时、准确、真实汇报工作情况 能失控 5.过失纠正和 工作指导 6.考核评价和 结果处理 ·对正确的做法及时给予肯定 ·对正确的做法继续坚持 ·对错误的做法及时给予纠正 ·对错误的做法及时纠正 ·对不会做的工作给予指导 ·对不会做的工作请求支持 ·考核必须认真严肃 ·接受考核 ·考核结果必须反馈给本人 ·听取反馈,认真反省 ·依据考核结果明确奖惩 ·不得再犯同样差错 ·对教育后仍不称职者坚决请 ·依据考核结果制定自我能力开发计 求降职务或免职处理 7.工作改善 划 ·组织指导开展经营创新、管理 革新、作业改善 8.互相尊重, 消除隔阂 ·积极开展创新、革新、改善,提合理 化建议 ·尊重部下人格和隐私权 ·尊重领导人格和隐私权 ·主动消除隔阂 ·互相理解,消除隔阂 部门职责卡片样例 ××公司部门职责卡片 部门名称:生产部: 编号:***** 11 1.隶属关系 1.1.直属上级领导:公司总经理 1.2.直属下级部门和岗位:部长 1 人,副部长 1 人,调度工程师 8 人,资料员 1 人。 2.目标责任: 按公司总经理授权,负责全公司供水、发电运行指挥调度工作,确保按时、按量、优质、低能耗完成生产 任务。 3.主要工作内容: 3.1.编制年、季、月供水、用电计划,拟定调度方案和运行方式。 3.2.编制和发送生产日、月、季和年度统计报表。 3.3.掌握生产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掌握水质、水文、能源消耗信息,判断异常征兆和能耗水平, 及时发出生产指令。 3.4.发现、防范和组织排除生产运行中的不安全隐患。 3.5.建立生产设备明细档案,批复生产设备、设施的检修申请 3.6.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4.主要工作权限: 4.1.按公司总经理授权对供水、发电生产工作行使指挥权。 4.2.有权要求有关单位提供生产调度所需要的信息。 4.3.对生产设备、设施检修申请有批复权。 4.4.有全公司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权、考核权和奖罚建议权。 12 组织问题调查表 序号 问题点 存在程度 无 较 小 1 目标混乱而不明确 2 权限过分集中 3 权限过分分散 4 有关部门缺乏协调 5 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约 6 职责不明 7 有责无权 8 主管人员的工作负荷太重 9 职务重叠 10 信息不畅 11 工作指派不合理 12 推诿扯皮 13 上级承办下级的事务 14 下级承办上级的事务 15 工作经重倒置 16 奖惩不当 17 干部搭配不当 18 用人不当 19 待遇不当 20 名位不当 备 一 般 较 大 很 注 大 总数 调查地点: 三、 调查日期: 附 3:诊断重点或要点 1. 企业有没有经营组织机构图? 2. 企业业务程序是什么? 3. 有没有界定权责的规定? 13 4. 近年来企业经营组织有哪些变动? 5. 企业经营组织的管理幅度是多少? 6. 企业经营组织采取了什么形式? 7. 企业经营组织的管理层次有几个? 8. 企业经营业务规模有多大? 9. 有没有考核经营组织的指标?企业如何考核经营组织? 四、 附 4:病因、表现形式、医治的药方 病因和临床表现形式 从管理诊断的角度来讲,一个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病因是非常多的,可能有大的方面比如宏观环境、行 业背景、所有制状况等等因素,也有可能是企业自身内部的微观因素。在这里,我们小组将主要就我国企 业存在的一些病因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企业组织管理存在的病因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 中有一些具体情况我们将在后面的案例里进行详细分析): 1) 企业管理组织机构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已经或正在由生产型管理向经营开拓 型管理发展。但是企业管理组织的结构形式没有多大的变化,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多数 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直职能制的结构形式。直线职能制虽然是企业管理体制下的生产型管理的企业,或 者是实行人权式管理体制的大型公司的下属生产单位的管理组织。也就是说,企业管理组织虽然适应 性比较强,但不是都适应任何企业。因此,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应随着企业内外部条件和经营环 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2) 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庞大、重叠、臃肿。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下,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设置和管理层次 的划分,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达到企业组织的目标。但是,由于我们过去强调企业管理机 构上下对口设置以及不注意从管理组织总体的合理性调整机构,从而造成管理机构庞大,不仅管理 层次多,在管理层内也往往存在着一些多余的部门、多余的管理岗位、多余的人。这样,必然降低组织 的管理效率。 3) 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清、相互关系不明。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清、相互关系不明的问题,在企业中是比较普 遍地存在的。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有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不是因事设人,而是因人设事; 14 二是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和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三是组织运行中的流程不合理,不能及时地 反映和直辖市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 4) 管理职责不清、相互关系不明,组织中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之间就会经常产生磨擦、扯皮,造成有些 工作没有人干,而同种工作又多人去作,影响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影响了职能部门管理人员 作用的发挥。 5) 职责不清,相互关系不明,还不行于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考核,致使各种激励手段达不到调动人的 积极性的目的。 6) 对职能管理人员授权不当。授权不当的表现之一,是上层领导授权不够,使职能部门或管理人员没有 足够的权力完成本职工作。授权不当的表现之二,是不能根据职、责、权相当的原则有节制的授权,片 面推行职权分散化。授权不当的表现之三,是有权无责,即只规定责任,而不授予完成责任所必须的 权力。授权不当的表现之五,是多头授权。 7) 临时性机构多。我国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由于多年没有调整和改革,而当形势发展,出现临时任务等 外部环境和政策等临时性协调组织机构。委员会有时是必要的,但是过多的委员会等临时性机构的存 在却是分裂或授权不明确的结果,实际上是企业管理组织水平不高的表现。 医治的药方 在管理诊断中,其实是没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为每个企业都有具体的情况,所以这也要求诊断 人员要对每个不同的企业进行详细的把脉,再开出合适的药方。我们在这里就针对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开 出一些比较常用的药方,期待能够对中国的企业起到一定的疗效。 1) 企业应该设置合理的目标 可以说,每一个健康的组织都有一个合理的目标。而那些病态的企业很多都是这样表现的:有些企业在设 置组织机构时不大考虑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目标;有的企业要进行组织机构调整,恨不得马上就要诊断人员 画出一张调整后的组织机构图;有的企业甚至赶时髦,生般硬套地模仿别的企业的组织机构。这样的结果 , 在决定组织机构时,将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议而难决;即使决定了,实施起来也很困难。如 15 果把企业的经营状况、事业构成特征、企业发展目标搞清楚。以有效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为前提,来设置企 业的组织结构,那么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 第一,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度量的。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在一个时期里,经过努力最终要达到的期望或 者标准。如,一个企业规定下一个年度要完成利润 1000 万元,这就是以利润为目标,以 1000 万元为指标 值构成一年的经营目标。有的企业提出一年之内完成 1000 万元,同时开发三项新产品,开发三个区域的市 场。那么该企业在年度里将由三项指标和相应的指标值构成经营目标。还有的企业提出,在下一年里完成 利润 1000 万元,同时全面推行财务预算控制制度。那么该企业将由两项指标和相应的指标值构成经营目标 上面所说的三种情况具有四个共同点:一是有一个完成目标的期间;二是有一个或一组可度量的指标名称 ; 三是每个目标都有可以度量的尺度,不管这个尺度是定量的还是定性的;四是目标完成结果是可以评价的。 企业经营目标不同,其管理组织设置也就会有所不同。例如,某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仅仅是利润,那么经过 分析后得出影响利润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协件成本过高,那么组织机构设置上将可能强化外部协件管理。又 如,年度计划规定了开发三项新产品和三个区域的市场。那么在组织机构上就要强化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 两个部门,甚至建立必要的专门机构来完成这项任务,当然对于其他部门有的仍然维持,有的可能减弱。 第二,目标经营应该是可以展开的。在目标的展开过程中,下一个层次目标是上一个层次目标完成的保证 措施。因此,企业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这个问题,设立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可以展开的目标。 目标展开的层次关系是设置或者调整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依据之一。上一个层次的措施即为下一个层次的 目标,也即为相应的职责。显然这边的职责不是指做什么,而是要求工作完成后希望达到的结果。这和目 前许多企业中部门或者岗位职责仅仅规定做什么有本质的区别。 目标是对上一级对下一级的要求,下一层目标是由上一层领导决定的,而不是上下之间讨价还价决定的。 有的企业内部存在这种讨价还价现象,特别是目标高低直接和领导者利益紧密挂钩的时候就更为突出。 2) 组织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充分了解工作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说,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内容越少,组织机构就可以越简练。这里所说的“工作内容”是企业为了实现 其经营目标,必须要做的事情。工作内容越多,组织机构就越庞大;工作内容越少,组织机构就可以越精 练。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不论大小,均要搞“大而全”、“小而全”,所以组织机构十分庞大。市场经济 16 条件下面,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仅仅做本企业必须要做的工作,纷纷将一部分后勤服务性工作内容 从经营系统剥离出来使之社会化;有的把设备维修、动力供应,甚至许多非关键的部品制造也都转由其他 企业为其服务;甚至有的企业质量检测、财务管理、计算机辅助信息系统都由社会专门的服务机构来提供 服务。所以不同的企业或者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所要实现的工作目标相同,但所要做的内 容可能不同,因而其组织机构的设置也不一定相同。 此外,工作内容的筛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一家老企业,其工作内容只能是有什么就选什么,无 法非去除某项不可;没有的不一定非增加不可。例如一家制药厂已经建了一个热电车间,既作为蒸汽加热 源,又能发电保证双路供电。因此必须有动力供应部门。而另一家制剂药厂,动力直接由室外低压进户, 配电后送到各个机台。显然这个企业就不必设有动力部门。对一家新建的企业,就不必在搞“大而全”、 “小而全”。业务和管理工作内容筛选主要注意以下的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经济性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应该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应该充分地走社会化和 专业的路子。凡是别的企业能做好的事,尽量发挥其作用为本企业服务,自己不要去搞;相反自己要做的 事情尽量是别人做不了或者是企业核心秘密的事。 第二个原则是可控制性原则。业务筛选的时候要使自己的事业保持竞争力,把核心技术保护住。例如某家 仪器公司,自己研究开发出一种关键的集成电路,这一核心秘密自己掌握起来,绝不简单转让给别人生产 , 而仪器上所用其他元器件、部件、机箱等通用件由外协提供。这样可以用不多的资金、生产面积和人员,形 成了很高的生产能力。 第三个原则是可行性原则。主观愿望想把一部分工作内容委托别的企业来做,但还需要看企业所处地理位 置和环境情况能否实现。例如某企业地处远离城市的地方,周围又没有其他单位,那么职工生活只得由企 业自己解决;相反企业建在城里,社会化程度很高,就可以利用社会提供的服务。 3) 正确处理管理职能中的指挥与参谋的关系 管理者必须行使直线指挥权限。管理者不能放弃管理中的直接决定和指挥权限,否则将给管理组织系统带 来混乱。产生放弃直接决定和指挥权限的原因,有管理者的认识和不恰当地授权问题,也有管理者自身能 力不足或外部条件使其不能充分行使管理权限的问题。 17 管理者对参谋部门(或人员)同样要进行管理,要布置任务,听取汇报,检查工作,要安排计划,不能放 任自流。 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参谋机构或参谋人员的作用。管理者不能发挥参谋机构作用的现象,在不少企业都程度 不同地存在,应当重视解决。例如,有的企业设置了不少参谋部门(或人员),但是领导者整天自己忙得 团团转,参谋人员事情很少;有的企业管理者对参谋部门加工提供的生产经营状况的信息和当前经营中需 要急迫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不闻不问;有的企业参谋人员的工作得不到管理者的支持,参谋人员到下面收 集生产经营情况时,下面予以封锁,甚至提供假情况、假数字,对于这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有 的管理者不仅不去严肃制止,反而听之任之。对参谋人员工作的认可,支持其工作,发挥其作用,是企业 指挥系统能有效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参谋人员,特别是参谋部门的负责人,必须牢记自己的参谋地位。管理过程中许多职权都可以去争取 , 例如信息收集处理、决策方案的拟定、方案实施当中的指导、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等职权,但业务工作的决 定权和从事指挥权不应该去争取,在一些管理混乱的企业里,许多管理部门(参谋性质的)都在拼命“抓 实权”,总希望业务部门的领导去求他,以便从中牟取本部门甚至个人的不应有的利益。这是搞好企业管 理的大敌。 参谋人员不应把自己的发现(信息处理的结果)和意见强加给直线主管人员,而只能推荐自己的意见。参 谋人员往往是从某个专业角度提出应该怎样做的建议,而作为指挥人员通常还要考虑更综合的问题,例如 安排谁去更合适的等问题。如果过分强求直线主管人员,容易产生误会。 4) 管理组织中的职、责、权必须对等 管理组织中的每个部门(或者岗位),其职、责、权三者应该保持对等关系,即处在什么职位,就应该承 担什么义务,享有什么权限。三者互为条件,又相互制约。当职、责、权之间失去均衡的时候,管理组织将 出现混乱,甚至企业将出现各种腐败现象。只有当这三者之间对等的时候,组织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在这个方面对企业来说,特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讲,是一种常见病,因此主要以“预防”为主。其主要 的方法有以下的几种: 必须以工作结果的目标责任作为每个岗位的职责。这些目标责任必须是明确的、可度量的。例如对设备部门 18 其职责不是规定“维修好设备仪器”,而是规定“保证运行中的设备不出现故障停机”。对于生产部门不 是规定“组织好生产”,而是规定“按计划完成产品的品种规格、品质、交货期和成本”。这两种规定有着 非常重要的区别:前者实质上只是规定了“做什么?”,后者不仅规定了做什么,而且规定了“完成到什 么程度”。 必须制定有效的控制规程,包括作业控制过程和财务收支预算控制规程,杜绝放任自流的现象的发生。 建立科学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通过人事考核,评价每个员工的业绩与遵守公司规定情况。对于因工作态 度和道德品质问题而产生的失职和违纪,管理者必须有明确的态度和克服的措施,不应该听之任之。 5) 集权和分权应该适度 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创业的时候其规模比较小,产品比较单一,许多业务活动都是由外部提供的。因 此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销、人、发、财等是公司集中统一管理。随着品种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上述业 务活动将分别在不同的部门进行,并且授权各个部门负责人管理相应的业务。但是此时设计经营管理活动 的决策仍然在公司一级,各个部门只是决策的执行部门。至此,虽然有了授权行为,但公司的管理权限仍 然是集中的。这种管理方式称为集权管理。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品种进一步增多,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地域分布广泛,市场竞争加剧。一部分企业 按照产品或地区特点,将相关的业务活动集中于一位管理者领导,并且进一步授予经营管理权限,例如授 予产品的调整、自主开展产品销售和材料采购、自主安排生产计划、审批费用支出、招收生产工人、安排管理 人员等,形成相对独立的事业中心。这种方式称为分权管理。 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中的“权”是指对实现目标的行为具有决定权和指挥权。这种权限集中在总公司成为 集权管理,分到事业中心就成为分权管理。谁行使这个权,谁就应对其目标完成结果负责。完成目标是这 种权限使用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从本质上讲,分权管理只是一种目标管理形式;事业部制是以利润为目 标的分权管理形式。只要处理妥当,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项业务工作都可以实行分权管理。 半个多世纪以来,分权管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几乎已成为流行的做法。适度的分权管理能充分地调 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分权不适当会使管理人员增加,产生内部隔离,影响资源配置等弊端。在推行 分权管理中要兴利除弊。 19 1. 而在分权管理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建立一个可度量的目标责任是实施分权管理的起码条件。由于分权管理的“权”是实现目标责任的决 定权和指挥权。分权是为更好地实现目标责任的手段。因此离开了明确的、可度量的目标责任去分权, 只能招致分裂和混乱。有一家家用电器公司,产品单一,整个公司在一个大院子里,供、产、销、人、 财、物统一管理好好的,却要搞“改革”,实行权的事业部制,把生产部(含生产车间)、技术部、设 备训、供应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都变成事业部,形成利润中心,各个事业部各自行使业务工作的决定 和指挥权。结果导致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完整的系统被肢解了,使企业经营受到重大影响。 2) 分权管理决不意味着可以搞“自治”、搞“帮联”,一家建材企业实行分公司管理体制,分公司领导 误认为“只要我最后完成了利润承包指标就行了,其他的事总公司不要再管了。”于是各种费用支出 包括员工工资、奖金都由分公司自立标准,员工自己招聘,生产经营陉不报计划也不报结果,只报一 份真实程度令人怀疑的财务结算报表,材料采购、工艺技术、设备维修、产品销售各自都另搞一套,高 级轿车自己买,连公司宣传画册也要各自单独印制。显然这种分权实际上变成了自治。“自治”严重 地破坏了生产力。分权管理绝对不应该成为搞“自治”的借口。 3) 对于总公司领导来讲,实行分权管理决不意味着放弃管理职责。有一位总经理认为实行分权管理后, 担子轻松了,可以超脱一点了,“到年底收收租子就行了”。基实不然,担子点没有减少因为总经理 对董事会的责任并没因为分权而有丝毫的减少。总公司经营不善,董事会要追总经理的责任,分公司 经理是承担不了任何责任的。至于是否可以超脱一些,也不一定。如果授权恰当,分公司经理得力, 总经理是可以省出处理具体事务的时间来处理企业发展,但是如果授权不恰当,分公司经理不得力 或另搞一套,那么除非总经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否则总经理花掉的精力将超过自己直接处理所花 的精力。 4) 分权管理分出去的权不是无限制的,而是有一定限度的,是对实现子目标很必要的那一部分权限分 下去。例如总公司认为必须保证主要原材料统一采购,那么主要原材料采购权不能分下去,只能集中 使用;又如广告宣传必须以总公司的名义统一进行,那么广告宣传权就不能分下去,只能集中在总 公司统一组织。国际上一些实行分权管理几十年、经验十分成熟的大公司,没有一家把所有的经营权 都放下去的,至少在产品市场组合、投资决策、财务预决算、对外融资和投资、财务会计制度、人事工 20 资制度、产品订价等权限是不敢轻易放下去的。很难像分公司经理在完成经营目标以及分权多少上, 敢和总公司公开讨价还价。 5) 分权管理的同时必须加以控制,以便确保所授出的职权能得到恰当的使用。实行分权管理之后,常常 出现授权者不愿再进行控制,接受权限者反对控制的现象,大家都等着“秋后收租子”。这是一种天 真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一般凌晨,实现分权管理之后,上对下的控制不是应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 以保证下属单位自主权大了之后仍然能与总公司保持一致。 6) 实行分权管理授权的职权可以重新收回集中。由于事业的发展,情况的变化和管理信息处理手段的进 步,集权与分权的权限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分出去的权可以再集中,集中的也可以再分出去。集中、 分散的内容是根据整个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还需要。例如总公司感到产品质量影响到公司信誉和生 存的时候,可以把质量控制权限收到总公司集中管理;当然如果质量很稳定,下面管理已比较成熟、 有效,那么也可以再放下去。不管是分权还是集权,唯一的目的是保证总公司取得长期稳定增长的经 济效益。 五、 附 5:案例分析 “WD”企业经营组织诊断报告 “WD”企业现在有职工 2500 人,已经形成 50 万吨铁、60 万吨钢、40 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对所在省的经 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厂领导重视企业管理改革,并把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改革列为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他们要求咨询 人员提供组织机构改革方案,以推动企业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 企业经营组织现状及问题 咨询人员通过座谈会、个别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证明该厂领导把经营组织机构的改革提到企业改革的 首要地位,确实抓住了主要矛盾,代表了广大干部的心愿。 问卷调查反映的问题 21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厂虽然制定了经营方针、经营目标,但是,并没有把它进一步贯彻下去,使每个经 营管理人员都清楚,而且经营管理责任制也不够健全。在人员配备上,存在着人浮于事、用人不当、人员素 质不能适应职能管理需要的问题。 多数经营管理人员要求学习企业管理知识,有改善本厂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积极性,并比较一致地认为,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应该从经营组织机构合理化入手。问卷调查的主要项目的统计,如表格 1 所示。 表1 调查项目 被调查人所占比例 (一)你是否了解本厂今年的经营目标 1、 了解 0.35 2、 不大了解 0.34 3、 不了解 0.31 (二)你是否了解本厂的经营方针 1、 了解 2、 不大了解 3、 不了解 0.23 0.41 0.36 (三)你担任的工作量如何 1、 大 2、 适中 3、 小 0.13 0.53 0.34 (四)你的工作职责明确吗 1、 明确 2、 不大明确 3、 不明确 0.68 0.06 0.26 (五)你的工作职责和职权相当吗 1、 相当 2、 没有足够的职权 3、 极不相当 0.45 0.25 0.30 (六)你的业务专长发挥得怎样 1、 全部发挥 2、 只发挥一部分 0.31 0.34 22 3、 根本用不上 0.35 (七)你急需学习什么 1、 文化 2、 科学技术 3、 管理知识 0.13 0.11 0.76 (八)影响你工作劲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分配工作不当 0.11 2、 要求过高 0.05 3、 相处关系不好 0.18 4、 奖金少 0.07 5、 生活困难 0.08 6、 业务水平低 0.22 7、 领导关心不够 0.29 (九)最使你头痛和烦恼的是什么问题 1、 会议太多 2、 工作担子重 3、 工作目标不明确 4、 分配奖金 5、 职责不清 0.21 0.08 0.10 0.09 0.52 (十)你认为本厂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 1、 生产过程组织 2、 管理组织 3、 设备维修 4、 物资供应 5、 资金运用 6、 成本核算 7、 市场经营 8、 劳动人事 0.07 0.35 0.05 0.05 0.02 0.02 0.01 0.43 (十一)你认为提高本厂经营管理水平应从哪里 入手 1、 严格管理制度 2、 培训干部 3、 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 0.22 0.08 0.15 0.06 23 4、 明确职责、责权对等 0.07 5、 推行现代化管理手段 0.42 6、 经营组织机构合理化 (十二)你对改进现职工作有无办法 1、 已有考虑 2、 正在考虑 3、 没信心也无办法 0.09 0.53 0.38 专题调查反映的问题 该厂的经营组织的只能不够明确,没有专职岗位负责这一工作,没有经营组织演变的资料,甚至没有反映 组织机构现状的组织图。专题调查反映的问题类似问卷调查,是长期存在而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在经营组织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1) 组织机构较庞大,且管理层次不够清晰。该厂行政系统处级以上的单位有 24 个,科级以上的单位有 122 个;政工系统处级以上的单位有 10 个,科级以上的单位有 29 个。这在同类企业中是较少见的职 能处有许多下属单位,如质量处的检测站,安全处的监测站,机动处和供应处等职能处的仓库、行政 处的托儿所和招待所,均并列职能科。职能处的管辖单位最多的有 17 个,计 721 人。 2) 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例如,在 24 个行政处级单位中,有 8 个处设有综合科。综合科的业务范围是处内 的事务性工作。机动处的综合科 8 个人,其中,2 名科长,6 人分别担任处内的劳动人事、收发、福利、 行政、打字、工会职务。该处的机构如图 10 所示。8 个处的综合科共有 102 人,如表 2 所示。 表2 职 另 外 该 厂 有 矿 , 能 技术质量处 安全环保处 机动处 计控处 供应处 销售处 基建处 保卫处 合计 处 综合科人数 6 4 8 12 32 17 10 13 102 山 24 三处,距总厂较远。总厂职能部门对矿山难以管理,故设矿山进行管理。而矿山处人员较少,实际上只主 管技术,起不到综合职能管理的作用。这样,矿山多头领导,实际上仍然处于都管而又都不管的局面,组 织领导关系混乱。如图 1 所示。 3) 经营及开发性职能薄弱,不适应转轨变型的需要。该企业虽然管理机构庞大,但是管理职能不够完善 例如,企业的长期规划,专用资金的管理,技术经济分析及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及预测、产品分析 等工作,没有相应的管理岗位或单位来负责。企业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虽已设置经济研究室,但 只有两名研究人员,难以开展工作。 25 26

27 页 434 浏览
立即下载
房地产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房地产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房地产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一、 组织架构 总经经理 营销管理中心 市 场 部 销 售 部 产品研发中心 开 发 部 研 发 部 拓展中心 工程管理中心 设 计 部 工 程 部 采 购 部 维 修 部 审 算 部 拆 迁 部 拓 展 部 二、 组织关系 董事会 总经理 市 场 部 经 理 销 售 部 经 理 开 发 部 经 理 研 发 部 经 理 拓展部副总 工程部副总 总工 开发部副总 设 计 部 经 理 工 程 部 经 理 维 修 部 经 理 采 购 部 经 理 审 算 部 经 理 拆 迁 部 经 理 拓 展 部 经 理 一、机构设置 最高权利机构: 【董事会】 金汇(集团)董事会为铭星地产的最高权利机构,主要负责公司的经营决策、公司制度的审批以及高层管理 1 人员的聘用等方面重大决策。 公司部门设置:总经办、营销管理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工程管理中心、拓展中心 营销管理中心下设:市场部、销售部、开发部。 产品研发中心下设:研发部、设计部 工程管理中心下设:工程部、维修部、采购部、审算部 拓展中心下设:拆迁部、拓展部 注:物管部对外作为独立的物管公司,实行独立核算,下设物管部、商管部、工程部、财务部,其中物管部目前下分设 云阳、富阳、小河三个项目处。 二、部门职责 (一)总经办 1. 组织公司经营项目的现状及前景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供总经理决策参考。 2. 组织审议、审订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经总经理审核、董事会审批后负责部署实施。 3. 组织审议、审订公司年、季、月度经营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负责部署实施。 4. 监督、协调各职能部门对公司经营计划的执行。 5. 对各部门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报总经理审批。 6. 汇集营销、拆迁、工程、招商、财务、人事等公司内部信息,并组织进行综合分析,提取重要信息供各级管理人员 参考。 7.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公司目前状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以适应公司发展需要。 (二)营销管理中心 1. 内部立项后,统一安排立项和整体方案设计工作 2. 协调管理市场及开发部办理工程项目立项审批:用地计划的报批和报审及工程项目开工的各种手续。 3. 协调管理市场部及销售部选择外部营销公司,制定产品方案与营销计划。 4. 协调管理工程技术部完成设计规划 5. 负责内部立项后,项目部成立前向经理办公会汇报项目进展和结果。 6. 负责配合外部销售公司、市场开发部营销工作中对工程的要求 7. 负责协调管理工程现场的销售工作 8. 负责工程销售过程中的客户服务工作的实施。 *市场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负责公司市场研究工作。 及时收集有关房地产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向、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确保信息的有效性。 组织项目市场调研,编写调研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发建议、定位报告、营销策划报告。 负责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拟定项目营销策划报告以及各项推广策划方案。 负责组织针对本公司房地产商品的广告创意的征集工作,并围绕征集到的广告创意方案开展讨论,尤其 关注广告传播的品牌主张。 组织项目营销推广的执行工作。 确定开发项目售楼中心的位置以及根据项目定位提出售楼中心的装修布置方案。 项目操作过程中,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分析销售和市场竞争发展状况,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 负责确定项目营销方案的制定与配合实施。 监督项目营销进程,提出营销计划的修改建议,参与审核项目部提出的修改建议。 配合销售计划和方案的实施,协助制定客户政策、管理合同签约和管理客户档案。 配合项目部完成客户服务工作,处理客户投诉和争端,选择、管理物业公司。 负责建立客户数据库,配合市场分析以及公司项目总结提供信息。 负责潜在客户需求调查,负责调查商的筛选、管理和过程监控、成果评估。 *销售部 1. 负责办理开发项目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2 2. 3. 4. 5. 负责根据公司具体要求制定销售管理制度、程序并监督贯彻执行。 负责根据市场情况配合市场部确定营销策略;根据市场部制定销售方案,并根据销售方案组织销售工作的开展。 负责根据部门实际情况,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申报培训需求,并配合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培训成果的评估及考核。 负责组织客户接待、合同签订等销售活动。并注意挖掘开发新的客户,并对销售合同及客户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并进行管理工作。 6. 负责已签协议、合同客户的资料收集、按揭办理、销售款催缴、受理客房投诉等相关服务工作。 7. 根据销售方案编制项目销售资金回笼计划,并负责执行。并负责协助财务部收取客户需缴交的各项费用。 8. 办理房屋注册证,并协助客户办理房屋产权手续。 9. 参与物业验收移交等工作,与物管公司交接客户资料及相关资料。 *开发部 *项目开发事务 1. 及时收集本市及省内地、州、市的地块供应信息,每季度提出地块供应市场动态分析报告。 2. 有目的性的参加地块竞投,洽商会,寻求新项目,做好新项目的储备工作。 3. 组织对规划性质符合公司战略的地块进行相关资料收集、进行初步实地考察。 4. 根据公司的要求,组织对初步意向性地块进行地块分析、投资测算、提出书面建议报公司申请进行深度考察。 5. 对公司目标地块展开相关联络、公关活动,参加竞标、洽商活动,负责办理手续,取得土地开发权。 6. 负责协助销售研发部开展对拟开发项目的地块分析、投资分析、开发思路、可行性分析等工作。 7. 协助研发部进行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设计的委托工作。 8. 参与项目各阶段方案评审会,提出意见或建议。 9. 负责公司与政府各专业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 *项目报建事务 1. 负责申请项目选址定点和规划红线、申报项目建设计划,负责办理方案的报批手续。 2. 负责办理设计审批申报,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用地批准书、土地预登记证等相 关手续的申报工作。 3. 申办招投标审批手续、申办施工许可证、申报计委立项、申报投资许可证。 4. 办理各种行业部门的报建审批手续,主要包括水、电、气消防、排污、绿化、人防等。 5. 与各种相关行业部门联系,对场地原有管网进行迁移或拆除。 6. 负责组织处理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地界纠纷问题。 7. 组织设计单位进行水电气等综合管网的方案设计。 8. 申办临时用水、用电手续,协调与水电行业部门协调工地通水、通电等事务。 9. 与水、电、煤气、电视、电话、网络通讯等行业部门签订施工合同,协调进场施工。 10. 配合办理项目竣工验收手续,并组织办理竣工备案手续。 11. 处理与公司项目有关的各种政府机构、行业部门、金融机构的公共关系。 (三)产品研发中心 *研发部 1. 负责组织开展对拟开发项目的地块分析、投资分析、开发思路等作为决策依据之一。 2. 负责组织项目建筑策划等项目开发的前期规划工作,提出项目总体开发策略。 3. 负责组织概念规划设计,提出项目开发的具体实施步骤,并组织相关部门讨论。 4. 负责拟定项目设计任务书,并组织项目的总体规划、单体建筑、环境景观的设计,并主持方案评审。 5. 对外来方案图纸,组织本部门和相关部门讨论、论证、上报和实施。 6. 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建设施工组织总设计》,审批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7. 协调各专业的设计工作,组织提供设计单位所需的项目开发相关资料。 8. 负责项目室内、外主要建筑材料规格、品牌等的选用、确定工作,密切与开发部合约预算组配合。 9. 参与工程招、投标及工程队伍的选择工作。 10. 负责公司产品研发、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等事务。 11. 收编并保管工程项目的全部技术档案。 *设计部 1. 负责开发项目的工程设计工作。 2. 负责设计单位和专业技术咨询公司的选择、委托。 3. 负责配合项目规划方案招标和评选工作。 3 4. 负责组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会审,协助工程部进行施工图设计。 5.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与设计方协调设计变更的组织工作。 6. 7. (三)工程管理中心 1. 负责可行性研究中的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配合市场营销部完成可行性研究。 2. 负责公司的开发项目中的工程技术支持。 3. 负责选择、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进入项目部,并提供专业标准和支持。 4. 负责组织对项目部的共性问题、专项难点技术、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5. 组织开发项目的工程招标工作,负责工程招标协调工作,办理工程招标手续 部门人员设置: 【总经办】 设总经理、营销副总经理、工程副总经理、拓展副总经理、总工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总经理 职位名称 总经理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董事会 直接下级 工程中心副总经理、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拓展中心副总经理、总工   平行关系 职位目的 职位数量 统率公司全体员工,按照董事会决策的公司发展战略开展具体的经营工作,并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建议  工作职责 1 公司战略/经营规划 • 主持拟定公司经营战略,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 根据董事会战略决议,主持拟定公司未来几年的业务目标、业务计划、预算计划,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 领导经营团队拟定公司年度预算大纲,并提交董事会审批 • 根据年度预算大纲,领导公司经营团队,拟定年度经营计划/预算,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 根据董事会审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开展经营工作,并对经营结果最终负责 • 指导下属控股、参股子公司根据公司的业务规划制定各自的业务计划  组织管理 • 根据董事会决议,主持拟定公司组织结构、职能设置,并提交董事会审议,通过后领导组织实施工作 • 主持制定并初审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并提交董事会审议,通过后领导制度执行工作  • 业务管理 领导经营团队制定公司季度、月度工作计划/预算,并终审部门预算和月度业务计划,按照计划主持协调公司资源的 配置,安排各部门工作 • 指导拟定公司的项目投资计划,领导经营团队初审公司的项目计划、项目预算,提交董事会通过后,领导经营团队开 4 展工作,并主持协调公司资源的配置  业务管理 • 领导营销副总经理,完成项目的前期开发、产品定位工作,并负责最终签约工作 • 领导公司经营团队审定开发项目的产品定位、营销计划、工程计划、重大招标、采购工作 • 领导经营管理部门,完成公司的整体资本运营工作,主持制定公司兼并、重组、资产转移的计划,并提交董事会终审 • 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代表公司签定合同或协议,对外付款,决定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价格等商业交易行为 • 负责直接指导并监督营销管理中心、工程管理中心、总经理办公室的工作  人力资源管理 • 领导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拟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提交董事会审批后,监督规划执行 • 领导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拟定公司人力资源政策(薪资、考评体系、福利政策、招聘、解聘、人员规划),根据董事会权 限规定,提交董事会审批,并监督政策执行 • 领导企管部人力资源主管制订和修改经营团队职位说明书,报请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终审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与下属 各单位经理的职务说明书 • 提请董事会聘任或解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副总或总监),聘任或解聘董事会聘任或解聘以外的人员 • 领导经营团队根据公司的计划/预算指标,确定管理人员、部门与下属各单位的业绩考评指标 • 领导经营团队终审公司员工的激励提升方案 • 终审副总、部门经理与下属各单位主管的业绩考评(关键业绩指标和能力指标)和奖惩决定 ★ 总经理(续表) 职位名称 总经理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董事会 直接下级 工程中心副总经理、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拓展中心副总经理、总工   平行关系 职位数量  •  任职资格 •  • 1 任职说明 由董事会的专业委员会提名候选人,由董事会负责任命 教育背景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具有三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高级管理经验(副总以上职位)或具有五年以上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高级管 5 理经验(副总以上职位) •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杰出的战略眼光及商业判断力,能够洞察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 高尚的道德品质 • 领导公司成为一流公司的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 出色的领导实施能力,使公司快速进入正常的商业运作 • 出色的沟通能力,协调管理团队团结奋斗 • 领导和协调重大交易谈判与资本运作的能力 • 出色的管理人员培训能力,使下属不断成长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总工 职位名称 总工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董事会 直接下级 产品研发部经理、设计部经理   平行关系 职位数量 1 6 职位目的 作为公司工程技术事务的直接领导者,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层重大事务决策;主持公司技术研发、 项目规划及施工阶段设计与技术支持;  工作职责 公司战略/经营规划 • 协助总经理拟定公司经营战略,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 根据年度预算大纲,协助总经理拟定年度经营计划/预算,并主持年度技术研发设计工作和技术支持计划的拟定工作 • 根据董事会审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开展技术研发与技术支持工作,并对最终的执行结果负责  •  组织管理 主持拟定公司研发部及设计部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营流程和的制度,经董事会审核批准后执行 业务管理 ﹡设计事务: • 配合策划部完成项目总体定位策划; • 依据项目规划设计建议书组织总规、单体、立面、环境景观方案的设计,经营销部确认后报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确定; • 主持完成并审查评审项目的概念规划、总平面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单体设计; • 组织设计部进行施工图设计,对施工图纸进行送审,取得审查批准书; • 控制项目工程技术的经济性、力争施工图设计最合理、最优化; • 根据具体情况与设计方协调设计变更; • 协调处理各设计功能在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贯彻项目定位意图; • 考察确定与项目相关的设计单位及日常协调工作; • 配合工程部共同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事故进行处理; • 组织工程部对项目施工抢险及重大技术方案确定处理意见并监督实施; ﹡施工技术事务: • 配合工程部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 • 确保设计深度,以利工程部具体组织实施; ﹡项目工程成本控制: • 依据项目成本预算、利润预算,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并编制项目工程成本控制预算; • 依据项目工程成本控制预算,选择确定各种建筑材料或结构形式; • 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技术更改发生的工程签证和隐蔽签证,临时签证进行确认; • 负责项目的工程预算的复审和结算的复审工作,以及相应的工程资料的复审管理工作。 7 ﹡组织编制并完善公司各阶段、各部门工作目标计划;  人事管理 • 参与制定公司主管人员的重要业绩考评指标 • 主持拟定研发中心主管人员的岗位配置、职位说明书及业绩考评指标 • 向总经理办公会提请产品研发中心主管人员任免建议,并参与决策 • 负责对研发部及设计部主管人员实施绩效考评(关键业绩指标和其他能力指标),并提出奖惩建议  • 财务 遵照公司权限规定,行使费用与合同审批权 ★ 总工(续表) 职位名称 总工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董事会 直接下级 产品研发部经理、设计部经理 营销中心副总、工程中心副总、拓展 平行关系 中心副总   任职资格 •  •  • 1 职位数量 任职说明 由总经理提名候选人,由董事会任命 教育背景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具有五年以上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经验(部门经理以上职位)或三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技术管理经验(部门经理以 上职位) 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公正、沉稳的道德品质,对技术研发工作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 出色的技术能力,能够完整的项目实施中会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 较强的客户责任心,能够提供针对客户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 • 较强的领导实施能力,使技术工作快速、高效的实施 • 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完成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内外部技术单位共同工作 • 出色的计划/预算管理能力,能够协调资源,控制技术研发管理与技术管理工作 8 • 较强的人事管理能力,能够挖掘技术人才、培养技术人才、使用技术人才 • 必要的土地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建造知识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营销中心副总 职位名称 营销管理中心副总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开发部经理、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理 职位数量 1 平行关系 职位目的 工程中心副总、总工、拓展中心副总 作为公司营销事务的直接领导者,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层重大事务决策;主持公司土地开发、项目 前期策划、设计、广告宣传、销售管理和客户管理工作 9  公司战略/经营规划 工作职责 • 协助总经理拟定公司经营战略,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 协助总经理拟定公司年度预算大纲,并提交董事会审批 • 根据年度预算大纲,协助总经理拟定年度经营计划/预算,主持年度市场工作计划的拟定工作,并主持年度营销中心 计划的拟定工作 •  •  根据董事会审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开展市场营销工作,并对最终的执行结果负责 组织管理 主持拟定公司营销管理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营流程和相关的制度,经董事会审核批准后执行 业务管理 • 主持制定房地产市场研究计划,并监督实施 • 领导市场部及销售部制定公司的品牌推广计划,经总经理办公会审定后,监督实施 • 配合总经理审定公司多项目滚动开发的月度、季度计划/预算,主持拟定公司多项目开发的市场计划/预算 • 主持公司前期的土地开发工作,参与初审项目可行性报告,参与项目土地开发立项审批,参与土地开发合同签署审批 工作 • 主持项目的前期市场策划工作,主持市场策划方案(客户定位策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广告促销策略)的制定,并 参与方案的审批 • 协调前期开发过程中市场营销部门与其它部门的衔接工作 • 参与和外部策划公司与销售代理公司的合同谈判工作 • 参与项目的计划/预算评审工作 • 督导客户服务与管理工作 • 领导营销管理中心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水平 • 参与总经理办公会,并参与公司业务决策 • 负责主持开发项目的工程设计工作 • 负责设计单位和专业技术咨询公司的选择、委托 • 负责组织规划方案招标和评选工作 • 负责组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会审,协助工程部组织施工图设计  人事管理: 10 • 参与制定公司主管人员的重要业绩考评指标 • 主持拟定营销管理中心员工的岗位配置、职位说明书及业绩考评指标 • 向总经理办公会提请营销管理中心主管人员任免建议,并参与决策 • 负责对营销主管人员实施绩效考评(关键业绩指标和其他能力指标),并提出奖惩建议  • 财务 遵照公司的权限规定,行使费用与合同审批权 ★ 营销中心副总(续表) 职位名称 营销管理中心副总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开发部经理、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理 职位数量 1 平行关系 工程中心副总、拓展中心副总  任职说明 任职资格 •  •  • 由总经理提名候选人,由董事会任命 教育背景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具有五个以上大中型房地产项目营销管理经验(营销经理以上职位)或三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营销管理经验(部 门经理以上职位) 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精确的市场判断力,能够洞悉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与单个房地产项目的市场潜力 • 公正、果敢的道德品质,策划客户满意项目的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 出色的领导实施能力,使项目营销工作快速、高效的实施 • 出色的创新能力,能够创新的解决项目策划中遇到的和即将遇到的问题 • 出色的协调/沟通能力,协调部门共同工作 • 出色的计划/预算管理能力,能够协调资源,控制项目营销与客户管理工作 11 • 高超的人事管理能力,能够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 必要的广告策划、建筑设计、工程建造和房地产相关法律知识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工程管理中心副总 职位名称 工程管理中心副总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工程部经理、审算部经理、采购部经理、维修部经理 平行关系 拓展中心副总、营销中心副总、总工 职位数量 1 职位目的 实现公司技术管理和设计管理专业水平的提高,有效控制工程中质量、进度与成本、主持公司概预算管理工作以及主持项目材 料采购及维修等事务。 12  • 协助总经理拟定公司经营战略,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 根据董事会审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及管理工作,并对最终的执行结果负责  •  工作职责 组织管理 主持拟定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营流程和的制度,经董事会审核批准后执行 业务管理  负责组织公司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工作,负责组织审核公司开发项目的工程结算  组织公司开发项目的工程招投标工作,并负责标底编制、审核工作,办理工程招投标手续  负责工程主要材料价格的确认及成本控制工作  负责协调大宗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对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进行比选,建立合格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名录  负责公司已建项目零星维修工程  ★ 公司战略/经营规划 人事管理  主持拟定工程管理中心员工的岗位配置、职位说明书及业绩考评指标、薪资指标,提交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 向总经理办公会提请工程管理中心员工的任免建议  负责对工程管理中心员工实施绩效考评(关键业绩指标和其他能力指标),并提出奖惩建议  财务  遵照公司权限规定行使费用与合同审批权 工程中心副总(续表) 职位名称 工程管理中心副总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工程部经理、审算部经理、采购部经理、维修部经理 13 平行关系 拓展中心副总、营销中心副总、总工  •  •  • 1 职位数量 任职说明 由总经理提名候选人,由董事会任命 教育背景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具有五年以上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经验(部门经理以上职位)或三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技术管理经验(部门经理 以上职位)  任职资格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公正、沉稳的道德品质,对工作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 出色的技术能力,能够完整的项目实施中会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 较强的客户责任心,能够提供针对客户需求的技术维修解决方案 • 较强的领导实施能力,使技术工作快速、高效的实施 • 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完成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内外部施工单位共同工作 • 出色的计划/预算管理能力,能够协调资源,控制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 • 较强的人事管理能力,能够挖掘技术人才、培养技术人才、使用技术人才 • 必要的土地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建造知识 14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拓展中心副总 职位名称 拓展中心副总 所属部门 拓展中心 直接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拓展部经理、拆迁部经理 平行关系 工程管理中心副总、营销中心副总 职位数量 1 职位目的 协助论证公司房地产开发的可行性,负责论证其它投资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并协助实施  公司战略/经营规划 工作职责 • 协助总经理拟定公司经营战略,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 根据董事会审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开展拆迁、拓展工作,并对最终的执行结果负责  •  组织管理 主持拟定公司拓展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营流程和的制度,经董事会审核批准后执行 业务管理 • 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研究,论证关于项目投资方式、投资规模、节点计划及投资估算的初步方案 • 负责向公司董事会提交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甄选、评价论证房地产行业相关新投资项目 • 参与、协助董事会投资委员会的投资论证工作,负责向公司董事会提交其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参加投资项目的谈判与实施工作 • 协调配合有关中介机构开展专业支持工作 • 负责投资、合作的资料动态收集、整理工作 • 协助创立新的参股、控股公司 • 对项目初期投资进行动态跟踪,分析评价 • 负责办理拟开发项目的土地征用、拆迁相关手续,取得拆迁许可证、办理拆迁冻结 • 负责确定征界限及拆迁范围,组织好建设用地和市政代征地内的拆迁安置工作 • 组织拆迁工作的开展,进行拆迁谈判,与拆迁户签订拆迁安置协议 • 负责根据拆迁方案组织开展开发项目的征地、补偿和安置等工作 • 负责组织和协调建筑红线内原有建筑物拆除的相关工作,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15 •  • 拆迁实施过程中,协调组织拆迁处、公证处、法院等职能部门的配合工作 财务 遵照公司权限规定,行使费用与合同审批权 】 ★ 拓展中心副总(续表) 职位名称 拓展中心副总 所属部门 拓展中心 直接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拓展部经理、拆迁部经理 平行关系 工程管理中心副总、营销中心副总 职位数量 1  •  • 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 工作经验 具有 5 年以上资产管理的工作经验 素质与技能 • 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 必要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 具有在大型企业投资管理的经验 • 了解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 具有企业经营计划、分析和考核的经验 • 必要的投资管理、房地产开发和相关法律知识 16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市场部经理 营销管理中心 职位名称 市场部经理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营销管理中心经理 直接下级 策划主管、文员 职位数量 1 平行关系 职位目的 开发部经理、设计部经理、销售部经 理 作为公司市场部的管理者,在营销中心副总的领导下,负责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项目开发、项目定位、营销、客户服务的 协调与执行工作 • 负责依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人员进行管理 • 负责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寻找开发工作,组织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及项目策划方案 • 负责配合完成在项目部成立前负责项目前期的勘察、土地征用、项目立项审批、用地计划的报批和报审及工程项目开工 工作职责 的各种手续 • 负责开发项目广告的营销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销售公司的选择及销售项目部的组建 • 负责协调销售公司、工程部、物业公司之间的工作 • 组织房地产市场状况研究:供求分析、客户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政策分析等 • 组织项目市场调查工作 17 • 负责协调组织公司的客户服务工作 • 对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并加以控制  •  • 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具有五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或具有五年以上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管理经验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杰出的眼光及商业判断力,能够洞察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 领导公司成为一流公司的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 出色的领导实施能力,使公司开发项目快速进入正常的商业运作 • 出色的沟通能力,协调管理团队团结奋斗 • 出色的管理人员培训能力,使下属不断成长 • 必要的广告策划、建筑设计、工程建造和房地产相关法律知识  专业知识与技能: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类专业,5 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40 岁以下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开发部经理 营销管理中心 职位名称 开发部经理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营销管理中心经理 直接下级 报建主管 职位数量 1 平行关系 职位目的 设计部经理、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 理 协助营销中心总经理完成项目储备及前期开发工作 18 工作职责 • 负责依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人员进行管理 • 负责组织收集项目储备相关信息,寻找潜在的开发项目机会 • 负责组织项目前期市场调查、用地实地踏勘和周边调查工作 • 负责组织对土地方进行相关调查并拟定相关谈判策略,并负责组织草拟相关合同文件,主持或参与项目谈判 • 负责组织研究项目的运作模式,编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参与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工作 • 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公司开发建议 • 负责组织该项目部成立前所有政府审批手续的办理及对外公共关系 • 负责组织项目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完善项目开发动态资料库 • 根据公司组织结构调整、 部门职责的重新分配及业务的重组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 对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并加以控制  •  • 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具有五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的房地产项目开发经营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出色的政府部门的协调沟通能力 • 较强的社会关系协调能力 • 较强的谈判能力 • 较强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 • 必要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和相关合同法律知识  专业知识与技能:建筑、土建或房地产专业,5 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45 岁以下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9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销售部经理 营销管理中心 职位名称 销售部经理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营销管理中心经理 直接下级 销售主管 职位数量 1 平行关系 职位目的 设计部经理、市场部经理、开发部经 理 协助营销副总经理完成项目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工作 • 负责依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人员进行管理 • 协助市场部经理完成公司销售工作的策划组织、协调工作,并建立并完善全面的销售管理系统,包括客户、销售代表、 销控、价格等所有环节 • 负责根据市场情况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项目销售策略 • 负责销售计划和方案的实施,制定客户政策、管理合同签约和管理客户档案,包括销售公司的选择并通过项目销售经 理管理销售工作 工作职责 • 负责建立并调整有关巡展及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系统 • 负责根据销售要求,建立相应的公关宣传体系,包括所有外包公司的选择及监督 • 建立广告宣传的策略系统,并根据具体进展及时调整 • 监督所有策略的执行,包括展会、各类销售工具、大众媒体宣传等工作 • 根据公司组织结构调整、 部门职责的重新分配及业务的重组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 对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并加以控制  教育背景 任职资格 •  • 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五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营销管理的工作经验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较强的行业趋势分析能力 • 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 较强的沟通访谈能力 20 • 必要的广告、促销管理能力 • 熟悉掌握房地产建设知识和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专业知识与技能: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5 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45 岁以下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研发部经理 营销管理中心 职位名称 研发部经理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营销管理中心经理 直接下级 研发主管 平行关系 设计部经理 职位数量 1 职位目的 协助市场部及工程部经理完成工程设计工作 • 负责组织项目的投资分析、建筑策划等项目开发的前期规划工作。 • 对外来方案图纸,组织本部门和相关部门讨论、论证、上报和实施。 • 负责提出项目总体开发策略,组织概念规划设计,提出项目开发的具体实施步骤,并组织销售部、工程部等相关部门 讨论。 • 负责拟定项目设计任务书,并组织项目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市政方案规划、总平面规划、单体建筑、环境景观的设 计,并主持方案评审。 工作职责 • 负责组织进行公司产品研发、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等事务。 • 监督检查工程项目的全部技术档案的收编、保管工作。 • 负责依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人员进行管理 • 参与设计单位和专业技术咨询单位的委托 • 组织规划方案招标和评选活动 • 根据公司组织结构调整、 部门职责的重新分配及业务的重组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 对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并加以控制 21  •  • 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大学本科及以上 工作经验 具有五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设计管理工作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较强的领导实施能力 • 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 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 较高的人事管理能力,能够洞察本部门员工的困难与不足,适时进行帮助 • 必要的房地产行业工程管理、设计、项目开发和相关法律知识 • 熟练使用绘图软件  专业知识与技能:建筑、土建专业,5 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不限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设计部经理 营销管理中心 职位名称 设计部经理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营销管理中心经理 直接下级 设计主管 职位数量 1 平行关系 职位目的 开发部经理、市场部经理、销售部经 理 协助产品研发部及工程部经理完成工程各阶段设计工作 • 负责依据公司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人员进行管理 • 配合对设计单位和专业技术咨询单位的委托 • 协助组织规划方案招标和评选活动 工作职责 22 • 组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会审,协助工程中心组织好施工图设计 • 配合项目部控制建筑安装工程成本,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水平的分析 • 根据策划及公司内部讨论意见绘制项目方案草图 • 联络设计院出具设计图,为报建工作提供各阶段的设计图纸 • • 根据公司组织结构调整、 部门职责的重新分配及业务的重组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 对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并加以控制  •  •  任职资格 在施工过程中联络设计方解决图纸上发生的技术问题,办理设计修改通知 教育水平 大学本科及以上 工作经验 具有五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设计管理工作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较强的领导实施能力 • 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 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 较高的人事管理能力,能够洞察本部门员工的困难与不足,适时进行帮助 • 必要的房地产行业工程管理、设计、项目开发和相关法律知识 • 熟练使用绘图软件  专业知识与技能:建筑、土建专业,5 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不限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3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拓展部经理 拓展中心 职位名称 拓展部经理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拓展中心副总经理 直接下级 拓展主管 职位数量 1 平行关系 职位目的 工作职责 协助拓展副总经理协助论证公司新项目的可行性,并协助实施 • 具体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 • 负责收集宏观、行业市场发展、市场竞争格局信息 • 负责公司内部信息平台的建立工作 • 负责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并形成报告 • 负责对公司下达的特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 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参与公司领导的讨论论证 • 参与公司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方案设计 • 参与重大设计方案、重大设计变更方案的论证会,评选最优方案 • 参与公司和规划设计院单位的沟通协商工作 • 参与审核设计方案通知书、项目设计条件、项目勘查报告等项目前期文件 • 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资金使用计划 • 负责落实本部门的综合计划 • 负责对下属人员业务指导、培训与考核工作  教育背景 任职资格 •  • 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五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营销管理的工作经验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较强的行业趋势分析能力 • 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24 • 较强的沟通访谈能力 • 熟悉掌握房地产建设知识和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专业知识与技能:工商管理或经济类专业,5 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45 岁以下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市场部策划主管 市场部 职位名称 市场部策划主管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市场部经理 直接下级 文员 平行关系 销售主管、设计主管、报建主管 职位数量 1 职位目的 协助部门经理完成市场研究、策划工作 • 负责公司开发项目的全面市场调研工作,并根据市场调研情况提出产品定位、项目总体策划和项目总体运作方案的建 议 • 参与新项目的研究论证工作,为公司提供相关决策支持和操作建议 • 负责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与市场情况,定期提出公司项目储备的总体原则和储备方向的建议 • 组织与指导下属人员进行整体市场状况研究,包含经济环境与政策研究、供求市场研究、客户研究、竞争项目与竞争对 工作职责 手研究等方面 • 负责根据市场研究情况,组织与指导下属有关研究人员定期编写市场报告 • 负责市场研究中心全部报告的整体质量控制,包括提纲的编辑讨论、资料数据的控制、关键章节的控制及组织不同形 式的讨论与文稿形成过程的监督 •  负责市场信息系统流程的建立,包括信息来源、汇总、数据库的整理与刷新、报告的形成等 教育背景 任职资格 •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25  工作经验 • 三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的工作经验 •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 较强的行业、企业分析研究能力 • 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 较强的沟通访谈能力 • 熟悉掌握房地产建设知识和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专业知识与技能:中文、市场营销或房地产开发专业,3 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45 岁以下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市场部策划文员 职位名称 市场部策划文员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市场部策划主管 直接下级 平行关系 职位目的 市场部 1 职位数量 协助部门经理完成市场研究策划资料准备工作 • 进行市场调查策划,提出市场调查提纲、问卷 • 进行定位策划,进行项目定位分析,提出项目定位功能、形象、规模、户型、业态、造型、价格等建议报告 • 进行营销推广策划,提出广告主题、分主题、文案创意和美工建议,提出活动策划 工作职责 26 • 负责广告制作发布、楼书制作、装修售楼部等营销宣传的执行 • 收集各种房地产营销策划、规划设计、广告装潢等信息资料  •  • 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二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的工作经验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 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 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 • 思维活跃,富于创意,熟悉房产策划 • 熟悉掌握房地产建设知识和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专业知识与技能:中文、市场营销或房地产开发专业,3 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45 岁以下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销售部销售主管 销售部 职位名称 销售部销售主管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销售部经理 直接下级 客服人员 平行关系 策划主管、设计主管、报建主管 职位数量 1 27 职位目的 协助部门总经理完成房屋销售、办证等工作 • 进行销售面积的测算、登记 • 接待客户,登记来电来访,办理认购、预售、签订购房合同,收取缴款凭证,开立收据,登记销售台帐,归纳销售报 表 工作职责 • 为客户代办产权和银行按揭 • 汇总购房合同、销售台帐、收据、客户缴款凭证,定期移交给财务  •  • 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三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营销管理的工作经验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 较强的沟通访谈能力 • 必要的广告、促销管理能力 • 熟悉掌握房地产建设知识和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 专业知识与技能: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3 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45 岁以下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铭星地产职位说明书: ★ 销售部客服人员 28 职位名称 销售部客服人员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销售部销售主管 直接下级 平行关系 职位目的 工作职责 1 职位数量 协助部门总经理完成房屋销售、接待等工作 • 售楼现场接待,对客户咨询进行解释,登记来电来访,客户回访 • 签定认购协议,购房合同,并签定《商品房买卖合同》 • 收取交款凭证,开立收据登记销售台帐,并负责收取相关资料 • 负责客户资料的收集,购房尾款的催收,并建立客户档案,对销售资料进行管理 • 对售楼现场人员礼仪、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 售楼现场环境、清洁工作监管 • 配合交房手续办理 • 完成上级交代的其它工作  •  •  任职资格 销售部 教育背景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学历/技能 工作经验 二年以上大中型房地产企业销售的工作经验 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 较强的沟通访谈能力 • 勤勉踏实,办事仔细认真 • 必要的促销基本知识 • 较熟悉房地产建设知识和房地产相关法律知识  专业知识与技能:市场营销、房地产开发专业,二年以上专业经验  年龄要求:45 岁以下  个人素质:廉洁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9

29 页 387 浏览
立即下载
基于“六个盒子”设计的组织诊断问卷调查

基于“六个盒子”设计的组织诊断问卷调查

基于“六个盒子”设计的组织诊断问卷调查 在咨询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内部和外部组织发展( OD )顾问都必须解决组织 诊断问题。组织诊断需要进行两级诊断,即初步和强化诊断( Lippitt & Lippitt , 1978 )。组织诊断问卷( ODQ )的目的是提供调查反馈数据来强 化诊断工作。调查问卷本身或与其他信息收集技术(如直接观察或访谈)结合 使用,将提供识别组织和 / 或其各部分运作优缺点所需的数据。调查问卷将收 集与非正规活动有关的数据。 有意义的组织诊断工作必须基于组织功能的理 1 、使命 / 目标 我们在做什么生意? 论或模型。这使得行动研究成为可能,因为它 有助于识别问题,这对组织发展至关重要。其 3 、关系 我们如何处理人们之间 的冲突? 2 、结构 我们如何分配工作? 5 、领导 谁在保证各个盒子间的 平衡?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型是韦斯伯德( 1976 ) 六个盒子组织模型。 韦斯伯德的模型建立了 一种系统方法,用于分析影响组织管理方式的 6 、有用的机制 我们有足够的协调技术 吗? 4 、激励 是否有激励员工做组织 所期望做的事情 变量之间的关系。它规定了正式和非正式活动 的六个领域的评估:目的、结构、关系、奖 励、领导和有用的机制。左图中的外圆确定了 input (输 入) output (输 出) 外部环境 它强加什么限制和要求? 诊断的组织边界。该边界阐明了内部环境的功 能,排除外部环境。 | ODQ 说明 组织诊断问卷( ODQ )基于韦斯伯德的以实践者为导向的理论模型。 ODQ 在韦斯伯德提出的 6 个领域以及第 7 个领域即对变化的态度都给出了数据。该 项目被附加到参与组织诊断人员的有用机制之中。在组织中尝试任何计划变更 工作时,了解组织的变化是明智的,这些知识有助于变革推动者了解如何指导 他们的努力。 三十五个问题组成了 ODQ ,七个变量各五个问题。要求受访者以 1 到 7 的等 级表示他们对组织的当前观点,得分“ 4” 表示中性点。 | ODQ 的用途 ODQ 可以被运用到一个工作单元,一个完整的组织或者某个随机样本。你也 可以用于分析员工或职能部门,以及评估不同级别的管理或监督的思想。它应 由顾问或流程促进者来进行管理,以确保对问卷及其使用给出充分的解释。顾 问还可以培训其他人来管理调查问卷。 | ODQ 管理和评分 调查问卷的管理员必须向受访者强调他们的态度,希望受访者能做到诚实以 对,且不会追究受访者的责任。如果不消除某方面的顾虑,则收集到的七个变 量中任何一个或全部的组织评估数据可能会不准确。所有 ODQ 陈述都是积极 的,可以很容易地辨别出来。 对调查问卷的评分可以不止一种方式进行。汇总数据最有用,个体的回答并不 重要。首先为每个人提供自评表,然后,个人评分表可由顾问、助理或者电脑 汇总分析。 | ODQ 数据处理 一旦收集了调查数据,就必须对它们进行处理分析。第一个任务是把数据变成 一个条形图或线形图(可利用 Excel 或其他任何类似的技术)来进行数据可视 化呈现,以帮助用户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它们。顾问应首先将数据分析结果提交 给组织这方面的负责人(最好是组织里面的高管)或直接受益部门的主管,以 建立理解、承诺和支持。 | ODQ 数据处理 接下来,与工作组的会议至关重要。在这次会议期间,顾问必须在任务和维护 问题之间进行微妙的平衡,以提高工作效率。在这次会议期间,会发生一些事 情:提供信息(反馈);信息是客观讨论的;鼓励小组解决问题;促进对解决 方案进行头脑风暴;根据标准对备选解决方案进行评估;选择一个解决方案; 制定行动计划;并确定了未来评估计划。 ODQ 对于诊断工作非常有用,因为它提供了有关人们对其组织的看法的数 据。它是一种可以与其他信息收集技术分开使用或与其他信息一起使用的工 具。 组织定期对自己进行分析诊断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希望组织分析具有价 值,就必须从组织中工作的人那里了解他们的想法,该调查问卷将帮助你 对组织进行有效的自我分析。 说明:调查时,请匿名调查,这样才能获得最真实的反馈。请让你的员工 回答所有三十五个问题,坦诚相待。 请员工在三十五个问题中,用⭕️或者☑️的方式选择一个数字来表达他们的 想法。 序号 调查问题 非常同 同意 意 基本 同意 基本不 不同 非常不 中立 同意 意 同意 1 组织可以明确说明自己的目标 1 2 3 4 5 6 7 2 组织分工灵活 1 2 3 4 5 6 7 3 直接主管给我的努力提供了支持 1 2 3 4 5 6 7 4 我和我的主管的关系和谐 1 2 3 4 5 6 7 5 我的工作为我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1 2 3 4 5 6 7 6 我的直接主管为我提供了对我和我的工作有帮助的建议 1 2 3 4 5 6 7 7 这个组织没有抵制变革 1 2 3 4 5 6 7 8 我个人认同我的部门和公司的既定目标 1 2 3 4 5 6 7 9 组织的分工旨在帮助其实现目标 1 2 3 4 5 6 7 非常 同意 同意 基本 同意 10 组织的领导规范有助于组织进步 1 2 3 4 5 6 7 11 如果我遇到与工作有关的问题,我总是能获得他人的帮助 1 2 3 4 5 6 7 12 组织的薪酬和福利福利公平对待每位员工 1 2 3 4 5 6 7 13 我有做好工作所需要的信息 1 2 3 4 5 6 7 14 组织引入了足够的新政策和流程 1 2 3 4 5 6 7 15 我理解这个组织的目标 1 2 3 4 5 6 7 16 划分工作任务的方式是合乎逻辑的 1 2 3 4 5 6 7 17 组织的领导努力使组织实现其目标 1 2 3 4 5 6 7 18 我与工作团队成员的关系既友好又专业 1 2 3 4 5 6 7 序号 调查问题 基本不 不同 非常不 中立 同意 意 同意 非常 同意 同意 基本 同意 19 组织存在内部晋升机会 1 2 3 4 5 6 7 20 组织有足够的机制将组织与员工利益绑定在一起 1 2 3 4 5 6 7 21 组织倾向于不断寻求改变 1 2 3 4 5 6 7 22 组织的优先事项得到了员工的理解 1 2 3 4 5 6 7 23 我工作部门的结构设计得很好 1 2 3 4 5 6 7 24 每当我的领导指导完我的工作后,我都变得很清晰 1 2 3 4 5 6 7 25 我建立了正确完成工作所需的关系 1 2 3 4 5 6 7 26 我的薪资与我履行的工作是对等的 1 2 3 4 5 6 7 27 在需要帮助时,其他业务部门对我的业务部门很有帮助 1 2 3 4 5 6 7 序号 调查问题 基本不 不同 非常不 中立 同意 意 同意 非常 同意 同意 基本 同意 28 我偶尔喜欢改变我的工作 1 2 3 4 5 6 7 29 我有足够的输入来决定我的工作业务目标 1 2 3 4 5 6 7 30 组织的分工实际上有助于实现其目标 1 2 3 4 5 6 7 31 我理解领导为影响我和工作部门其他成员所做的努力 1 2 3 4 5 6 7 32 没有证据表明该组织存在未解决的冲突 1 2 3 4 5 6 7 33 组织要完成的所有任务都与激励相关 1 2 3 4 5 6 7 34 组织的规划和控制工作有助于其增长和发展 1 2 3 4 5 6 7 35 组织有能力进行改变 1 2 3 4 5 6 7 序号 调查问题 基本不 不同 非常不 中立 同意 意 同意 | ODQ 评分汇总表 说明:将您在问卷上圈出的数字转移到下面的空白处,添加每一列,并将每个总和除 以 5 。 这将为您提供七个区域中每个区域的可比分数。 目的 结构 领导 关系 奖励 有用的机制 对变革的态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合计 合计 合计 合计 合计 合计 合计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 ODQ 背景和解释 说明:将您的平均分数从 ODQ 评分表转移到下图中的相应方框。然后研究下面的背景信 息和解释建议。 背景: ODQ 是一种调查反馈工具,旨在收集有关组织功能的数据。它衡量组织中员工的看法, 以确定可从组织发展工作中受益的活动领域。它可以用作唯一的数据收集技术或与其他技 术(访谈或直接观察等)结合使用。 韦斯伯德的六盒组织模型( 1976 )是该组织诊断问卷调查的基础 七个变量:目的、结构、关系、奖励、领导、有用机制和对变革态度。前六个变量来自韦 斯伯德的模型,而最后一个变量是为了向顾问提供有关人员变革准备度的信息。 | ODQ 背景和解释 说明:将您的平均分数从 ODQ 评分表转移到上面相应的方框中。然后可以参考下面的 背景信息和解释建议对得分进行解读。 背景: ODQ 是一种调查反馈工具,旨在收集有关组织功能的数据。它衡量组织中员工的看 法,以确定可从组织发展工作中受益的活动领域。它可以用作唯一的数据收集技术或与 其他技术(访谈或直接观察等)结合使用。 韦斯伯德的六盒组织模型( 1976 )是该组织诊断问卷调查的基础 | ODQ 背景和解释 七个变量:目的、结构、关系、奖励、领导、有用机制和对变革态度。前六个变量来自 韦斯伯德的模型,而最后一个变量是为了向顾问提供有关人员变革准备度的信息。 该工具是反映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系统方法。 ODQ 衡量系统的非正式方面。顾问可能需要收集有关系统正式方面的信息并检查正式 和非正式系统之间的差距。 使用 ODQ 是确定组织变革工作的适当干预措施的第一步,它作为诊断工具的使用可以 是改善组织服务其客户能力的第一步。 | ODQ 背景和解释 解释和诊断 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基于数据解释的诊断。 第一种诊断方法:评估七个变量中每个变量与 4 分相关的方差值。 4 分中立点以上的分 数表明组织功能存在问题,得分越接近 7 ,问题就越严重。得分低于 4 表示没有问题, 得分为 1 表示功能处于最佳水平。 第二种诊断方法:评估每个问题与 4 分相关的差值。可以对问卷中的 35 个问题中的每 个问题的得分进行评估,以产生关于问题区域的更严格的对比信息,这样做出的诊断会 更精确。 | ODQ 背景和解释 例如,我们假设问题 8 的平均得分是 6.4 。这不仅表明组织目的存在问题,而且还表明 组织和个人目标之间存在差距的更具体问题。 与第一种诊断方法所描述的广义诊断方法相比,第二种诊断方法更精确的诊断工作可能 会帮助对组织进行更适当的干预 适当的诊断必须解决方框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问题的相互关联性。 例如,如果关系存在问题,奖励制度是否可以奖励关系行为?如果项目 33 的平均得分 远高于 4 ( 5.5 或更高)并且关系中的所有题目( 4 、 11 、 18 、 25 、 32 )的平均 分高于 5.5 ,则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19 页 420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架构调整案例

组织架构调整案例

目录  概述及回顾 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 部门内部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范围  流程总览 概述  组织架构方案调整的目标为: 确定更为符合 ×× 目前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要求的方案。  组织架构方案调整的主要依据为: – ×× 战略规划 – ×× 诊断性分析报告 – 上市公司法律要求 – 国外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借鉴 – ×× 管理高层针对组织架构方案的多次讨论意见 概述  组织架构方案调整的主要方面为: 1 市场部的设立与功能增强 2 研发项目管理强化和弹性化 3 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主要产品线的突出 4 产品销售的专业化 5 投资管理的功能增强 6 采购、物流、财务、人事、行政的服务共享 7 信息技术管理的服务共享和功能增强 概述  以下为 ×× 战略方向的概要回顾 使命 愿景 建立世界级通信产品研发和 生产基地,致力于向中国移 动通信运营商和消费者提供 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网络解 决方案,并成为中国移动通 信运营商优选的 业务合作伙伴 提升在中国提供移动通 信产品和网络解决方案 的领航地位 战 略 目 标 优化业务 投资组合 加强产品 研发能力 价值观 降低营运 成本与费 用 提升市场 营销平台 增强员工 技能和团 队精神 • • • • 共享知识 与 信息资源 务实创新 团队合作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 加强客户 与公共关 系管理  以下将就 ×× 诊断性分析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概要回顾 加强对外 合作与联 盟 1. 市场管理诊断性分析  市场研究缺乏必要信息资源,信息收集手段不够完善,仅有 的市场分析资料在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共享  市场分析缺乏完整的模式,难以支持战略决策的需要,而营 销策略也非根据市场分析结果制定 2. 新产品开发管理诊断性分析  目前 ×× 设有多个研发机构如美国同步公司、 ×× 科技公司、技术中 心、手机研究所、及各事业部下属的研发部门, – 有限的资源分散、包括仪器仪表、人力资源等, – 有的项目重复设立,造成资源的浪费; – 虽然各项目涉及的技术和知识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协同效应难以发挥  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和生产脱节,产品设想报告按照可批性报告要求编 制,缺乏对各项资源需求的正确估计与预测,导致项目执行过程资源 缺乏,进度失控  研发组织结构变动频繁,造成研发小组成员变动加剧,项目工作连续 性受影响、进度受损。 3 制造管理诊断性分析  系统、机架、手机、手机增值配件、车载防盗系统、传输接入设备等 不同产品制造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差距很大  生产统计、成本分析欠缺 4 销售管理诊断性分析  销售产品过分依赖销售人员个人能力,客户档案资料、各种招 标文件等资料缺乏统一管理,人员离职造成市场流失  系统销售人员不重视应收帐款的回收, XXXX 年 7 月有超过 1 2 亿应收帐款。财务人员对应收帐款的催收缺少必要的监督  终端销售缺乏对分销商的业绩进行汇总分析,营销总部对分销 商的总体情况缺乏了解,以至于营销渠道管理缺乏规范化的政 策  营销人员单纯的追求快捷销售,缺乏对销售成本的控制  确乏客户满意度评估分析 5 投资管理诊断性分析  整个投资过程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和财务审核, 且由于实际投资拍板权在集团领导班子而难于落实投资决策责 任,从而有可能使集团蒙受潜在的投资损失  投资部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仅限于其与子公司总经理的不定 期交流,缺乏投资反馈体制,有效的跟踪管理及必要的投资分 析,无法根据被投资公司的业绩表现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降低 投资风险,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 6 采购、物流、财务、人事、行政 诊断性分析  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 7,000 6,246 6,000 5,000 4,050 4,000 3,000 2,000 2,807 2,537 1,590 2,244 1,000 2014 管理人员 2015 2016 生产工人 6 采购、物流、财务、人事、行政 诊断性分析  组织架构庞大  内部利润中心,人为价格因素,造成部门各自为政  权利过于下方,盈利部门费用迅速膨胀  内部价格核算,财务工作量增大,造成不必要的费用开支  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7 信息技术管理诊断性分析 硬件使用现状及整体战略 目前信息系统的整体策略 – 目前整个 ×× 集团在考虑信息系统建设时,并没有从整个集团的 成本效益出发,制定信息系统实施整体策略,而是各部门各做各 的。 – 股份公司信息部门对整个公司的信息系统缺乏总体规划,其主要 精力不是为整个公司进行信息技术支持,而是立足于部门的创收 做一些经营性工作,例如: Internet 国际顶级域名注册等 目录  概述及回顾 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 部门内部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范围  流程总览 2. 集团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董事会 内部审计 总裁 战略发展执行 副总裁 战略副总裁 战 略 规 划 部 信 息 技 术 部 技术 副总裁 人事行政执 行副总裁 总会计师 行政副总裁 投资副总裁 投 资 管 理 部 质 量 部 中 央 研 究 院 财 务 部 东 信 股 份 核 算 中 心 总 经 办 人事行 政执行 副总裁 兼集团 人力资 源部总 经理 人 力 资 源 部 行 政 部 行政副 总裁兼 行政部 经理 2. 股份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董事长 内部审计部总经理 总裁 、营 运 总 裁 战略发展执行 副总裁 战略 副总裁 战 略 规 划 部 总 经 理 信 息 技 术 部 战略副 总裁兼 战略规 划部总 经理 投资 市场 副总裁 副总裁 投 资 管 理 部 总 经 理 技术 副总裁 市场执行副总裁 市 场 部 总 经 理 投资副 市场副 总裁兼 总裁兼 投资部 市场部 总经理 总经理 终端销售 副总裁 终 端 销 售 部 客 户 服 务 中 心 总 经 理 终端销售 副总裁兼 终端销售 部总经理 生产执行 副总裁 财务 总监 物流副 总裁 系统销售 副总裁 系 统 销 售 部 网 络 工 程 部 总 经 理 系统销售 副总裁兼 系统销售 部总经理 人事副总裁 质 量 部 总 经 理 中 央 研 究 院 院 长 基 础 元 器 件 部 总 经 理 系 统 生 产 部 总 经 理 终 端 生 产 部 总 经 理 传 输 设 备 部 总 经 理 物 资 管 理 部 采 购 部 总 经 理 财 务 部 总 经 理 人 力 资 源 部 包 括 仓 储 运 输 物流副 总裁兼 物资管 理部总 经理 核 算 中 心 经 理 培 人事副 训 总裁兼 中 人力资 心 源部总 经 经理 理 总 经 办 2.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主要职位级别  董事长 1 位  总裁 1 位,营运总裁 1 位  执行副总裁共 4 位 -战略发展、市场、生产、集团人事行政(兼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 总会计师 1 位、财务总监 1 位  副总裁共 9 位 -战略(兼战略规划部总经理)、投资管理(兼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技术、市场副总裁(兼市场部 总经理)、终端销售(兼终端销售部总经理)、系统销售(兼系统销售部总经理)、物流(兼物资管 理部总经理)、股份人事(兼股份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集团行政  总经理共 14 位 -战略发展、市场、客户服务中心、网络工程、质量、中央研究院、基础元器件、系统生产(兼生产 执行副总裁助理)、终端生产、传输设备、采购、集团财务、股份财务、内部审计  经理-在部门中下设经理,负责部门相应业务块的工作,如,销售大区的负责人称经理  主管-在部门业务块中,受经理领导的下一级职位称主管,相当于 senior  职员-在部门业务块中,受主管领导的下一级职位称职员,相当于 staff (按具体岗位,如,财务 部有出纳、会计等称谓) 目录  概述及回顾 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 部门内部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范围  流程总览 战略规划部主要业务 战略规划部 信息收集分析 内 外 部 信 息 收 集 内 外 部 因 素 分 析 市场定 位、行 业吸引 力模型 分析、 行业价 值链模 型分析 、行业 驱动力 模型分 析 战略规划 S W O T 分 析 愿景 、使 命、 价值 观的 调整 确定 、特 定战 略的 制定 实施 计划 的制 定、 执行 和改 进滚 动修 整 战略实施 战 略 联 盟 缔 结 战 略 实 施 监 控 和 评 估 摩托罗拉合作小组 与 摩 托 罗 拉 的 接 口 内 外 部 信 息 收 集 分 析 合 作 策 略 制 定 合 同 谈 判 及 签 订 实 施 监 控 战略规划部岗位设置 共计: 19 人 总经理 项目总监 (1) (战略伙伴) 经理( 5 ) 业 务 主 管 (2) 高级分析员( 5 ) 业 务 员 (3) 分 析 员 (2) 投资管理部主要业务 投资管理部 投资规划 投 资 可 行 性 研 究 及 报 告 投 资 项 目 立 项 报 告 编 制 外 聘 中 介 机 构 专 家 接 口 投资项目管理 投 资 概 预 算 管 理 投资 项目 过程 时间 、成 本、 质量 及风 险监 控 投 资 项 目 日 常 监 管 控股公 司管理 子公司管理 投 资 回 报 评 估 及 定 期 总 结 子公 司设 立 (独 资、 合资 、合 作) 子公 司董 事、 监事 派出 人员 任命 子 公 司 高 级 管 理 人 员 评 价 子 公 司 增 资 、 减 资 子 公 司 上 市 控 股 公 司 战 略 管 理 控 股 公 司 日 常 管 理 证券管理 证 券 投 资 股 东 大 会 、 董 事 会 会 务 管 理 分 红 派 息 投 资 者 关 系 管 理 信 息 披 露 增 资 配 股 证 监 会 协 调 投资管理部岗位设置 部门总经理 证券操作经理( 1 ) 证 券 分 析 员 (1) 投资经理( 5 ) 证 券 操 作 员 (1) 投 资 主 管 (5) 投 资 专 员 (5) 共计: 21 人 证券部主任( 1 ) 主 任 助 理 (1) 市场部主要业务 市场部 市场信息收集分析 市 场 、 行 业 等 信 息 收 集 公 司 内 信 息 共 享 市 场 调 查 新 产 品 需 求 提 出 及 确 认 项 目 市 场 可 行 性 分 析 企业形象 广告公关 信 息 分 析 企业 形象 识别 系统 管理 (含 品牌 管理 ) 媒 体 与 广 告 管 理 公 共 关 系 管 理 营销策略 促 销 管 理 渠 道 管 理 策 略 定 价 策 略 新产 品导 入策 略和 产品 撤退 策略 产 品 支 持 服 务 策 略 市场部岗位设置 部门总经理 公关及企业 形象经理 (1) 经 理 助 理 (2) 终端产品经 理 (1) 广 告 和 媒 体 专 员 (1) 经 理 助 理 (2) 共计: 19 +? 人 系统产品经 理 (1) 市场调研经 理 (1) 代理品牌经 理 (1) 区域代表处 主任 ? 经 理 助 理 (2) 市 场 调 研 员 (5) 品 牌 经 理 助 理 (2) 主 任 助 理 (?) 中央研究院主要业务 中央研究院 手机开发公司 其他研发 技 术 跟 踪 和 研 究 技 术 信 息 的 分 析 总 结 战 略 合 作 技 术 谈 判 组 织 技 术 研 讨 项 目 技 术 可 行 性 分 析 软 件 设 计 及 验 证 系统开发公司 硬 件 设 计 及 验 证 结 构 设 计 及 确 认 系 统 集 成 最 终 验 证 研 发 项 目 总 结 评 估 分 析 开 发 公 司 技 术 成 果 转 让 新产品项目管理 新产品项目管理 可行性分析及产品设想 新 产 品 及 产 品 新 型 需 求 提 出 新 产 品 开 发 可 行 性 分 析 新 产 品 设 想 报 告 编 制 及 评 审 产品设计 新 产 品 开 发 行 动 计 划 主 要 供 应 商 选 择 确 定 新 产 品 开 发 设 计 新 产 品 设 计 与 开 发 评 审 新 产 品 生 产 和 市 场 验 证 确 认 产业化 新 产 品 验 证 与 确 认 新 产 品 开 发 项 目 总 结 与 回 顾 工 艺 路 线 确 定 、 工 艺 文 件 编 制 新 产 品 试 制 工 程 更 改 控 制 市场化 新 产 品 量 产 广 告 和 促 销 计 划 及 执 行 销 售 力 量 的 培 训 及 建 立 客 户 服 务 力 量 的 培 训 及 建 立 中央研究院岗位设置 新产品管理委员会 项目经理 市场副经理 (1 ) 技 术 档 案 管 理 (1) 市 场 小 组 硬 件 组 长 研发副经理 (1 ) 软 件 组 长 结 构 组 长 产业化副经理 (1 ) 测 试 组 长 产 业 化 小 组 销售副经理 (1) 销 售 组 长 综合管理副经理 (1) 人 力 资 源 采 购 财 务 中央研究院岗位设置 院长 硬件处经理 (1 ) 技 术 档 案 管 理 (1) 高 级 硬 件 工 程 师 工 程 师 软件处经理 (1 ) 技 术 员 高 级 软 件 工 程 师 软 件 工 程 师 结构处经理 (1) 软 件 程 序 员 模 型 制 造 工 程 师 造 型 设 计 师 测试处经理 (1) C A I D 设 计 师 结 构 设 计 师 软 件 测 试 工 程 师 技术处经理 (1 ) 高 级 工 程 师 工 程 师 技 术 员 股份人力资源部主要业务 人力资源部及下属培训中心 人力资 源规划 人 力 资 源 规 划 职 务 说 明 和 人 员 编 制 人员招聘 招 聘 推 荐 内 部 招 聘 一般 社会 招聘 、新 毕业 生、 紧缺 人才 招聘 猎 头 公 司 选 择 员工培训 临 时 工 招 聘 招 聘 面 试 员 工 内 部 培 训 培 训 供 应 商 选 择 学 历 培 训 绩效管理 出 国 培 训 绩 效 管 理 体 系 的 建 立 部 门 和 员 工 绩 效 管 理 绩 效 考 核 结 果 申 诉 员工职业 生涯 薪酬管理 职 业 生 涯 设 计 薪 资 福 利 结 构 设 计 调 整 员 工 晋 升 专 业 技 术 职 称 评 定 工 资 、 奖 金 发 放 薪 资 报 表 编 制 其他 考 勤 管 理 结 构 性 人 员 调 整 员工 待岗 、辞 职、 解聘 、退 休 员 工 信 息 档 案 管 理 股份人力资源部岗位设置 共计: 24 人 部门总经理 (1) 薪资经理 (1) 薪 资 专 员 (4) 人事经理 (1) 考 核 专 员 (2) 档 案 专 员 (1) 培训经理 (1) 人 事 专 员 (6) 资 料 管 理 员 (1) 培 训 专 员 (2) 专 业 教 员 (4) 集团人力资源部主要业务 集团人事行政部 制 定 人 力 资 源 政 策 制 定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制 定 绩 效 考 核 体 系 制 定 员 工 培 训 体 系 制 定 行 政 管 理 制 度 监 督 制 度 的 执 行 集团人力资源部岗位设置 共计: 4 人 部门总经理 (1) 人 事 制 度 专 员 (1) 人 员 管 理 (1) 档 案 专 员 (1) 行政部主要业务 行政部 领 导 视 察 接 待 会 议 会 务 安 排 公司 非货 运车 辆调 配、 维修 保养 × × 报 报 刊 征 订 档 案 管 理 公 文 管 理 印 章 管 理 娱 乐 和 公 益 活 动 组 织 行政部岗位设置 共计: 9 +?人 部门总经理 行政专员 (1) 收发 专员 (2) 文印 专员 (1) 档案 文员 (1) 司 机 (? ) 会议 接待 (2) 总经办主要业务 总经办 领 导 日 程 安 排 领 导 报 告 起 草 领 导 电 话 接 听 领 导 文 件 档 案 整 理 领 导 行 政 事 务 处 理 总经办岗位设置 总经办主任 秘书 (17) +( 14 ) 共计: 32 人 目录  概述及回顾 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 部门内部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范围  流程总览 流程总览 预 算 业 务 流 程 管 采购管理 市场管理 战略规划 管理 新产品 研发管理 销售管理 制造 管理 •GSM 基站销售 •传输设备销售 仓储运输 •手机及配件销售 管理 •寻呼机销售 •软件产品销售(如 GPS ) 支 持 流 程 理 •原材料及外协件采购 •进口货物采购 •低值易耗品及其他物资采购 •研发小批量采购 •非生产性、生产设备采购 •GSM 基站制造 •传输设备制造 •手机及配件制造 •寻呼机制造 网络工程 管理 (系统) 客户服务 管理 技术质量 管理 投资管理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 管理 成本管理 固定资产设 备管理 证券管理 信息技术 管理 资金管理 报表管理 内 部 审 计 管 理 1 战略规划管理流程总览 愿景、使命、价值 观的确定流程 市场定位 / 行业吸 引力模型分析流程 内 / 外部信息收集 流程 行业价值链模型分 析流程 SWOT 分析流程 行业驱动力模型分 析流程 特定战略的制定流 程 战略实施计划的制 定流程 战略联盟缔结流程 关键绩效指标: –企业战略分析报告提交的准时性 –战略实施反馈报告数量 战略实施计划的执 行和改进流程 1 战略规划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一节 企业战略规划   确保企业战略规划在充分剖析企业外部环境、了解 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的条件下制定,保证其科学性 预见性、计划性和可行性 确保公司拥有完善的战略规划与运作体系,以获得 企业更高的成功机率 第二节 内 / 外部信息收集    确保企业内、外部信息收集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确保企业内、外部信息收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确保所有的相关人员能及时共享所需信息      第三节 内部因素分析     建立针对移动通信行业及其他 ×× 所处行业的业务 组合评估模式 公司根据自身情况绘制业务组合模型,确保公司资 源的合理分配 确保对评估指标打分(以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确保根据模型结果图准确诠释未来可能的业务优化 战略     战略发展副总裁、总裁、总裁办公会议及职工代表 大会等各管理层次审批企业战略规划 管理层对各部门执行战略实施计划的监控、评估及 调整 分析员对原始信息进行分类删选,判断原始信息是 否是准确、可量化和有价值 战略规划总经理审阅经分析员每周(月)删选出对 战略规划决策有用的信息及附件,并上报战略发展 副总裁 分析员每季对信息提供部门提供的原始信息进行评 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信息收集部门 战略规划总经理审阅、修改市场定位 / 行业吸引力 模型分析 / 结果图,并上报战略发展副总裁 战略发展副总裁审阅市场定位 / 行业吸引力模型分 析 / 结果图,并提出审阅及修改意见 战略规划总经理审阅、修改企业内部价值链模型分 析报告,并上报战略发展副总裁 战略发展副总裁审阅企业内部价值链模型分析报告 并提出审阅及修改意见 1 战略规划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四节 市场 / 行业分析-行业驱动力模型分析  确保通过对进入威胁、客户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 力、替代威胁、竞争激烈程度五种行业驱动因素和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能得到准确有效的分析 第五节 SWOT 分析   确保通过对内外部分析结果的综合和概括,明晰企 业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 确保公司应当采取的可能战略方向的全面性、准确 性和可行性 第六节 愿景、使命、价值观的确定  确保调整后的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符合企业未 来的战略方向及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定位的共识, 并对企业战略规划具有总体指导作用  战略规划总经理审阅并修改行业驱动力模型分析报 告,并上报战略发展副总裁  战略规划总经理综合分析结果,出具 SWOT 分析 报告并上报给战略发展副总裁 战略发展副总裁审阅 SWOT 分析报告,并提出审 阅及后续指导意见     第七节 企业特定战略的制定    确保特定战略与公司总体战略定位的一致性 确保功能层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的一致性 确保基于公司的竞争能力和资源,以及行业吸引力 状况来选择评估适合公司发展的主要战略     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审阅、修改战略环境评估报告和 公司的战略方向建议 战略发展副总裁审阅战略环境评估报告和公司的战 略方向建议,并对重点内容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总裁办公会议审阅战略环境评估报告和公司的战略 方向建议(愿景、使命、价值观) 战略规划总经理审阅特定战略 战略发展副总裁审阅、修改特定战略综合报告是否 准确、有效、全面,并提出审阅及修改意见 总裁审阅特定战略综合报告是否准确、有效、全面 并提出审阅及修改意见 特定战略综合报告经总裁办公会议和职代会通过, 并报董事会备案 1 战略规划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八节 战略实施计划的制定   确保保障战略实施计划落实的相关政策及资源的安 排配合 确保实施计划操作的可行性以及各实施部门对于计 划制定的充分参与和认同 第九节 战略实施计划的执行和改进   确保各部门明确公司的战略规划、实施计划和分部 门执行方案、对执行资源的充分投入与协调统一 确保在对执行状况的及时监控的基础上,优化改进 实施计划及相应资源安排 第十节 战略联盟缔结   确保公司的战略联盟符合公司总体战略发展方向 确保潜在战略合作伙伴能为公司战略发展带来最大 价值和利益          战略规划总经理审阅、修改各部门年度战略实施计 划及各项配套措施 战略发展副总裁审阅战略实施计划是否详细、准确 全面、可行,并提出审阅及修改意见 总裁办公会议审阅战略实施计划,提出审阅意见并 进行相应的修改 各部门负责人对照实施计划检查本部门执行情况 规划副总裁每季主持召开会议,就执行过程中发现 的问题讨论决定解决措施 战略规划总经理就战略执行差异提出改进意见 战略发展副总裁会同公司高级管理层对联盟的商业 计划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公司董事会审批结盟的谈判策略是否可行 董事会根据结盟战略审批联盟合作方案与协议 3 市场管理流程总览 关键绩效指标: –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 –潜在客户向现实客户的转化率 –旧客户的保留率 广告公关代理公司 选择与评估流程 广告活动流程 –市场活动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 –年度客户调查表数量 / 客户数量 市场调研 公关活动流程 –客户满意度 CIS ( VIS )导入 及管理流程 市场营销年度规划 及调整流程 信息发布会流程 日常信息收集、处 理和共享流程 促销活动流程 MOT CSF 促销活 动流程 新产品上市流程 新产品定价流程 市场部紧急信息委 托代表处收集流程 3 市场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一节 市场营销年度规划及调整  确保公司的市场营销年度规划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 划和年度预算,并配合其他各特定职能战略的有效 达成  确保各类营销活动的费用及拨款按品牌或大类产品 进行有效的计划 第二节 信息收集和应用  确保公司的市场调研活动能够为公司的整体战略规 划或市场营销决策提供所需的翔实可靠信息和资料  确保公司的市场调研活动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使用 不同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手段,达到最优的调研效果 第三节 广告公关代理公司选择与评估  确保广告公关代理公司选择与评估活动能够从可靠 的供应商处以最优的价格采购到合格的服务  确保广告公关代理合同的全面性,在双方责任义务 、价格、保密、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严格定义,保 障公司的最大利益          市场部总经理审定市场各分功能相关规划和预算是 否符合市场营销战略和总体规划 财务总监审定市场营销年度规划和预算书 市场部总经理审批调研计划框架方案和预算书,决 定是否聘请专业调研公司和调研所用方式 财务部审批市场调研计划框架方案和预算书 调研经理审核问卷、群体讨论提纲、访谈提纲、资 料收集来源和范围及调研样本范围 市场部总经理审核对广告公关公司的需求与选择标 准 市场执行副总裁审核合作广告公关公司 市场部执行副总裁审核是否续签中长期代理合同 财务总监审核广告公关公司合作合同 3 市场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四节    第五节     广告活动 确保公司对广告活动的及时评估,提升其在提高公 司品牌形象方面的效率和效益 确保公司根据预定的目标审核广告活动,并支付广 告费用 确保广告供应商的广告创意、文案设计、推广与公 司市场战略和目标相吻合 公关活动 确保公司对公关和信息发布会活动的及时评估,提 升其在提高公司品牌形象方面的效率和效益 确保紧急公关决策的全局性和及时性,保证公司的 最大利益 确保信息发布会活动目标和内容规划符合公司市场 战略和品牌战略,并有效满足公司公关战略和市场 战略的需求 确保公司的信息发布会方案从可靠的公关供应商以 最优价格采购合格的服务         市场部总经理审批广告草案和媒介方案及预算 市场执行副总裁审批广告草案和媒介方案及预算 财务部总经理审批广告草案和媒介方案及预算,超 预算或超权限的由财务总监审批 市场部总经理审阅品牌经理根据广告活动效果评估 报告作出的广告活动及媒介策略改进建议书 市场总经理审核由公司单独或与公关公司共同拟制 的公关执行方案及预算 市场执行副总裁审核批准超权限或超金额的公关执 行方案 总裁办公室会议审核紧急公关方案和预算 财务部按权限审核发布会方案和预算 3 市场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六节 促销  确保公司的促销活动设计和执行能够以适当的促销成 本取得合适的销售业绩回报  确保促销方案与分销渠道特质和需求相吻合  确保公司摩托罗拉产品的促销活动目标和内容符合摩 托罗拉方营销战略和促进公司年度摩托罗拉产品销售 目标的达成  确保 CSF 促销预算方案得到摩托罗拉方 CSF 金额预 算和资源支持 第七节 CIS 、 VIS 导入及管理  确保公司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对于确立和塑造企业精神 和企业核心理念的支持和识别作用,对于企业整体品 牌、形象的统一和规范作用  确保公司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建立的权威性、全员参与 性和自上而下的一体性  确保公司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专业化、个性化和 系统化  确保公司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定期评估,提高 VI 在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方面的效率       市场部总经理审核针对最终消费者或代理商的促销 工具设想方案,并与销售部达成共识 市场副总裁审核超权限或超金额促销和预算方案 财务部总经理审核促销预算和方案,财务副总裁审 核批准超权限或超金额促销和预算方案 市场部总经理审核 VI 手册 CI 委员会审核评审 VI 手册 CI 委员会组织各相关部门总经理、市场副总裁会议 评估 VI 导入实施评估汇总报告 3 市场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八节    第九节     新产品定价 确保新产品定价活动吻合公司整体战略发展,并有 效满足公司产品战略、市场战略和销售战略的需求 确保新产品定价活动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竞争 者、消费者、代理商等市场力量因素 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充分考虑各部门如研发、生产 、销售等相关衔接性   市场执行副总裁召集各副总裁会议审核竞争者和市 场接受度报告,并拟订定价目的 总裁审核并签字确认新产品定价报告    市场部总经理审核新产品传播方向建议书 市场副总裁审批新产品上市初步规划书 市场执行副总裁审批新产品上市规划书 新产品上市 确保新产品上市活动整体规划符合公司市场战略和 营销年度规划 确保新产品上市过程中不同部门的有效整合,各项 活动安排层次有序达成项目整体目标 确保新产品上市前的最终市场确认和研发、生产的 复核把关 确保新产品上市活动的及时评估,提升上市活动的 有效性和经济性 4 新产品研发管理流程总览 关键绩效指标: –新产品开发数量 项目管理小组成立 –新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开发项目组成 立 –新产品设计开发成本与预算的比较 –新产品设计开发进度的延迟天数 新产品概念设想市 场调研流程 新产品可行性分析 新产品设想的初步 筛选 –新产品上市数量 新产品总体技术方 案设计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 新产品生产和市场 验证与确认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 评审 新产品验证与确认 评审 新产品开发总体规 划方案的编制 新产品开发总体规 划方案的评审 新产品开发项目总 结与回顾 4 新产品研发管理 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一节 新产品概念设想市场调研  确保公司的新产品设想市场调研活动能够符合并 促进公司整体战略和新产品战略的达成和发展  确保公司的新产品概念设想融合技术和经营可行 性 第二节 新产品设想的筛选  基于公司产品规划和资源条件进行新产品开发决 策确保新产品开发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确保公司高层对新产品开发决策达成一致意见, 以实现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资源保障 第三节 项目管理小组成立  根据新产品开发的性质,确保产品经理人选有能 力协调各方资源完成新产品开发任务  确保项目管理小组人员的素质与技能合理组合   市场执行副总裁审批新产品概念设想初稿 市场执行副总裁审批新产品概念设想书  产品管理委员会各评审委员签字确认新产品设想评 审报告 营运总裁签发新产品设想评审报告和新产品开发项 目管理任务书    产品管理委员会对产品经理候选人进行评估 , 确定最 终人选 产品管理委员会提名产品副经理人选 , 与产品经理沟 通确认 4 新产品研发管理 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四节 新产品开发可行性分析  合理计划新产品开发资源投入,控制开发项目风 险  确保分析过程中提出的技术可行性方案能够实现 第五节 新产品开发总体规划方案  确保新产品开发总体规划方案符合公司的新产品 开发任务要求  确保新产品开发总体规划方案建立在客观评估公 司资源条件的基础上  确保各部门充分理解和支持新产品开发工作,并 认可总体规划方案中对本部门的人员调度和进度 安排 第六节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  确保新产品设想报告中的功能需求在原型样机上 逐一得到实现和验证  确保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工作进度和预算符合总 体规划方案的要求         产品管理委员会核实可行性分析报告对公司资源现 状评价的客观性,并对可行性方案进行取舍 公司总裁签发新产品开发可行性方案及评审报告 项目管理小组确定产品开发项目组的人员素质组合 模型 产品管理委员会确定产品开发项目组的人力资源配 置和总体规划方案 各部门负责人审核新产品开发规划中模块的规划 公司总裁签发新产品开发总体规划方案 产品管理委员会和项目管理小组对设计与开发过程 中的关键控制点实行进行事前和事中控制,确保分 单元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集成 、样机试制各阶段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避 免新产品开发资金的浪费 项目管理小组确保产业化人员和市场人员参与新产 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避免市场、研发和生产之间 脱钩 4 新产品研发管理 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七节    第八节    新产品验证与确认 确保新产品设计中的问题通过生产和市场的验证得 以发现和纠正 确保下阶段新产品量产与市场投放活动的正常进行 确保不适合进行商业化的新产品能够以技术转让等 形式及时得到价值实现 新产品开发总结与回顾 确保新产品开发的设计文档齐全 确保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得到管理 和共享 确保新产品开发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政策得到贯彻和 实施    项目管理小组按照新产品开发总体规划方案组织和 协调样机小批量试制和用户试用、试销活动 产品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部门安排与项目进展之间 的冲突,并对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 产品管理委员会和产品开发项目组分别对新产品开 发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董事会评估产品管理委员 会的业绩,产品管理委员会评估产品开发项目组的 业绩,层层落实奖惩措施 15 投资管理流程总览 关键绩效指标: –投资收益率 子公司董事、监事 派出人员任命 子公司设立 –投资收益增长率 子公司高级管理人 员评价 –投资回收周期 投资决策 投资可行性分析 子公司增资、减资 控股公司战略管理 子公司上市 控股公司日常管理 外聘中介机构 / 专 家 召开董事会 召开股东大会 分红派息 证券投资实施 信息公开发布 投资者关系管理 投资者来访接待 15 投资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一节 投资决策  确保公司投资决策符合公司总体投资规划  确保投资项目的市场、资金和技术可行性分析具有 充分的客观性,以控制投资决策风险  确保投资项目小组由合适的人选组成,并落实项目 经理的责任  确保投资项目的计划性和可行性,并保证资金的合 理运用和良好回报 第二节 投资子公司管理  确保子公司合作方选择的合理性以保证子公司设立 后的正常运转  确保投资管理部对于控股子公司重大决策和日常业 务管理的有效监控  确保对于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客观评价  通过可行性分析控制子公司增资的风险,确保公司 对于子公司的增、减资决策经过慎重分析  降低子公司上市风险,确保子公司上市的可行性最 大化         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对外聘中介机构 / 专家申请理由 进行审核,确定是否需要外聘专家 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审核项目小组成员组成 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审核项目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 、可靠性,并列举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风险管 理方法 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审阅项目主要风险的分析和控 制状况 总裁审阅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投资管理部总经理 和筹备小组商讨确定的合作方 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奖惩方案必须经过子公司董 事会讨论通过 依据权限范围分别由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总裁、 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子公司的增资、减资、清算 等重大决策 子公司上市计划必须经过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战略 发展执行副总裁、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15 投资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三节 控股公司管理  确保公司战略规划对控股公司的发展战略的指导性  确保投资管理部对于控股公司的经营信息能够及时 了解并作出评价和建议  确保对于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客观评价  确保投资管理部对于子公司出现的问题能够作出及 时反应  确保控股公司战略规划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贯彻 第四节 证券投资实施  确保证券投资计划与公司的战略规划中的投资规划 相一致  除特殊情况,确保证券投资资金与公司年度预算相 符并保证投资资金的合理运用  确保证券投资的交易安全,并保证较好的投资收益  确保证券投资信息及时整理和反馈,对证券操作行 为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监控和调整         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和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审批控股 公司细化战略规划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和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必须审批 控股公司董事会文件 子公司财务总经理审批定期财务报告,对于认为有 重大财务问题的,提交财务总监审批 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审批控股公司经营评价及建议报 告,对于有重大经营问题的提交公司战略发展执行 副总裁审批 在权限范围内,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审批自营投资决 策报告和风险控制报告,如超出权限范围则由战略 发展执行副总裁审批 在权限范围内,财务部总经理审批资金申请,如超 出权限范围则由财务总监审批 证券投资调整方案及理由必须经过投资管理部总经 理和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审批 证券投资年报必须经过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和战略发 展执行副总裁审批 15 投资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五节    聘请中介机构 / 专家 确保中介机构 / 专家的所提供的服务具有专业性 确保与中介机构 / 专家合作的保密性、公正性 确保聘请中介机构 / 专家费用支出的合理性    第六节     召开董事会 确保董事会的召开符合法定条件 确保董事会的召开有充分的准备,使得会议能够顺 利召开、董事们决策有依据,有准备 确保董事会文件的起草、准备、签署均符合法定形 式要件 确保董事独立、正确的意思表示,并为其表决负责      投资管理部总经理负责审批将要中介机构 / 专家提 供的服务需求之说明 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和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审批中介 机构 / 专家情况报告和中介机构 / 专家项目建议书 和报价,如超过审批权限,递交公司董事长或子公 司总经理审批 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审批聘请 中介机构 / 专家合同,如超出权限范围交由公司董 事长或子公司总经理审批 证券部会务组必须在会议召开 10 日前通知各位董事 证券部会务组统计出席会议的董事人数,必须确保 与会董事占全体董事半数以上,才可以召开董事会 证券部会务组必须将董事会文件提案在会议召开前 一周送交各位董事审阅,使得董事们事先对提案能 够作较为充分的了解 各位董事对董事会报告和各项提案进行审议,并对 形成的决议进行表决,过半数董事同意,决议通过 董事会秘书所作的会议纪要必须经各位董事审阅后 签字认可 15 投资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七节 股东大会  确保股东大会的召开符合法定条件  确保股东大会的召开有充分的准备,使得会议能 够顺利召开,股东们决策有依据,有准备  确保股东大会的文件的起草、准备、签署、变更 均符合法定形式要件  确保股东大会议题所指向的文件的真实性、可行 性  严格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切实保证各方股东的 利益,使其能充分行使股东权力  确保股东大会的信息发布符合国家法律和证监会 的有关规定,确保信息公开发布的准确性、及时 性         第八节 分红派息  确保按照股东大会审核通过的方案进行红利分配  确保分配方案的实施均符合国家法律和证监会的 有关规定  确保对外发布的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 证券部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和董事长审核股东大会 所有文件 财务总监审核财务报告,总经理审核总经理业务报 告 董事会秘书必须签字确认股东大会一切向外公开发 布的信息 股东大会会议通知的必须提前 30 天公告 证券部总经理审核参加会议的重要宾客和公司领导 名单并由行政部提前十天进行通知 对于股东大会投票需要由公证处进行公证 在股东大会结束三个工作日内必须在指定的媒体上 公告股东会决议 证券部总经理审核资金申请单是否与股东大会通过 的红利发放决议相符 分红派息公告经过证券部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审核 15 投资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九节    第十节    投资者管理 确保与投资者保持经常的信息交流,建立公司在投 资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确保公司对于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的重点关系 维护、管理 确保投资部成为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了解公司情况的 窗口,为股东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信息公开发布 确保一切对外发布的信息均有董事会秘书签字确认 确保所有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符合三公原 则 确保信息刊登媒体选择的专业性、保证信息的顺利 刊登      证券部总经理审核股东分类标准并确定股东分类 证券部接待人员根据投资者的来访意图、时间、人 数、拟了解的信息决定是否有必要制定接待计划 证券部接待人员拟定的接待计划必须经过证券部总 经理审核 如证券部总经理决定有必要请董秘和公司高层领导 参与接待,必须由董秘审核接待计划和高层领导参 与的必要性 董事会秘书必须对信息披露申请表、停牌申请表进 行签字确认 16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总览 职务说明和人 员编制 人力资源规划 的制定 人力资源规划 的确认和调整 内部招聘 培训供应商选 择 员工内部培训 结构性人员调 整 工资调整 一般社会招聘 招聘推荐 不脱产学历培 训 员工待岗 考勤管理 出国培训 员工解聘 新毕业生招聘 绩效管理 体系 的建立和修改 部门绩效管理 工资发放 员工绩效管理 紧缺人才招聘 猎头公司选择 员工退休 临时工招聘 奖金发放 职业生涯设计 薪资报表编制 招聘面试 新进员工管理 专业技术职称 评定 关键绩效指标: 员工信息档案 管理 –招聘成功率 –每年员工培训人天 –绩效考评结果员工申诉次数 –员工流失率 –员工满意度 员工晋升 员工辞职 绩效考核结果 申诉 1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  确保公司人力资源整体工作计划符合公司整体战略 和业务发展的需求,以及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  确保人员需求计划满足各部门人力资源需要;确保 人员调整计划满足部门功能和业务发展需要;确保 员工培训计划满足岗位技能发展需要;确保薪资计 划具有激励性  确保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的计划性、预见性、指导 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节 职务说明和人员编制  确保职务设置的可操作性,能够适应各部门的功能 性质和业务发展  确保职务说明能为招聘、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和员 工职业设计提供依据  确保各部门工作量核算的科学性,并能够作为确定 人员的编制的主要依据  确保职务说明和人员编制随着部门岗位的调整和职 能的转变而及时调整         各部门主管副总裁审核部门提交的人力资源规划和 人力资源规划调整申请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核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调整 的人力资源规划 营运总裁审核并签发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财务执行副总裁审核调整后人力资源规划涉及的资 金使用情况 部门经理审核部门填写的工作量核算表 部门主管副总裁审批部门职务说明和人员编制 人力资源部核实各部门职务说明和工作量统计 营运总裁签发公司各部门职务说明和人员编制 1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三节 人员招聘  确保招聘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招聘质量, 降低招聘成本  在招聘和应聘的双向选择中展示公司形象  在涉及不同用人部门的招聘工作中协调各部门、管 理者的关系,规范招聘行为  人力资源部经理确定招聘渠道,并审阅招聘管理员 拟定的招聘宣传资料  用人部门总经理审批部门面试通过人员名单 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核招聘录用人员名单  对紧缺人才招聘由主管副总裁审核确定录用人员, 并交营运总裁签字  确保鼓励公司内部人员推荐外部人才政策的落实  确保面试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降低面试成本   确保对于公司紧缺人才招聘的重视,与猎头公司合 作过程中的风险最小化 内部招聘过程中,如果调入部门和调出部门意见有 分歧,由营运总裁审核并决定是否调动   确保招聘工作中猎头公司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核猎头公司的选择,并将合同 交公司法律顾问审核  确保临时工招聘符合部门用人需要   确保新进员工培训和考核的规范性,并根据试用期 考核结果决定新进员工的转正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根据公司的招聘推荐奖励政策审 核员工招聘推荐的奖励方案  用人部门总经理根据绩效考评情况审批新进员工的 转正 1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四节 员工培训管理  确保员工培训符合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提高员工 的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  确保员工培训安排与部门工作安排的协调性  确保培训课程的合理设置和培训教师的合理评估  确保培训供应商选择的合理性  确保员工档案中员工培训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更新 员工档案  员工所在部门的主管、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批员工 学历培训申请表  部门总经理审批员工培训请假单 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核培训供应商合同,后交财务 部审核合同条款;如更改合公司标准合同条款,应 当经过公司法律顾问的审核 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批培训供应商评级标准 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批公费学历培训的费用报销  部门总经理和部门主管副总裁审核员工出国培训申 请表 1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五节 绩效管理  确保绩效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 绩效考核委员会讨论审核绩效考核评审小组制定的 部门平衡分数卡  绩效考核委员会讨论审核个人业务指标  绩效考核委员会年中审核部门绩效考核的目标值修 改申请  确保部门绩效考核目标值制定的合理性  确保对部门经营管理情况考核的规范性,对部 门经营活动起到检查、监督和激励的作用  确保部门绩效考评为相关部门总经理的绩效考 核提供主要依据  部门主管和员工讨论制定个人业务指标目标值和员 工素质模型考核期望的修改  坚持立体考核的原则,多方面、多层次、多角 度地进行考核,确保考核质量,有效地发挥绩 效考核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员 工的薪酬调整、奖金发放、职务调整、培训密 切挂钩,为各项人事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 绩效考核评审小组审核确认绩效考核结果  员工所在部门的上级主管签字确认员工申诉调查结 果  确保公司人力资源考核的公平和民主,保障员 工的合法权益,培养良好的公司氛围  确保考核质量,对有偏差的员工绩效考核及时 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六节 员工发展  确保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发展符合公司的战略和 业务流程  部门的主管副总裁审批并上报晋升部门经理及部门 经理以下级别人员的申请表  确保人员的晋升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和个人职业生涯 设计来管理  营运总裁审批晋升部门经理及部门经理以下级别人 员的申请表  确保不同级别的人员通过不同的程序晋升  董事会讨论并审核晋升公司副总裁级别的人员  确保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规范性   确保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过程中低级、中级、高级职 称评定的分类管理 部门总经理审批本部门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人员 名单  人力资源部审核评定人员的低级职称  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中级职称  普天集团审核并签发高级职称 1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七节 薪资管理  确保工资的计划和调整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 工资的分配合理  营运总裁根据公司薪酬体系审批各部门提出的调资 申请  确保工资调整发放和人事变动的同步性  营运总裁审批各部门的奖金额度报告  确保部门的奖金额度与部门的绩效挂钩  部门总经理审批部门内部奖金额度分配方案  确保奖金的考核发放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  营运总裁审核员工工资单  确保工资计算的准确性,按时准确发放正式员工、 临时工的工资  部门总经理审核部门的劳动情况报表 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核对内薪资报表的准确性并签 批  营运总裁审核对外报表  确保全公司薪资报表准确、及时的编制上报  确保及时准确的为领导和各部门提供薪资统计资料 1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八节   第九节     结构性人员调整流程 确保人员内部结构性调整符合公司战略和各部门职 能的需求及变化 确保人员结构性调整的有序性和慎重性 确保最终由营运总裁决定和调解企业结构性调整争 议 第十节   考勤管理 确保公司的考勤管理工作在考勤制度的规定内有效 开展,保证请假管理工作有据可查 确保公司考勤奖惩的力度和有效性 员工待岗 确保待岗人员安排的慎重性和待岗名单的说服力 确保淘汰不合格员工,增强公司内部员工竞争上岗 的意识 确保对安排待岗人员重新上岗的重视   考勤管理员审查员工的请假申请和证明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批对员工的奖惩处理    公司总裁签发人员结构性调整方案 营运总裁审批人员结构性调整规划的具体安排 如果调入部门和调出部门意见有分歧,由营运总裁 决定最终调整名单  部门总经理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审核部门待岗人 员申请表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审批待岗人员申请表 营运总裁审批待岗人员名单 如果调入部门和调出部门意见有分歧,由营运总裁 决定最终调整名单    1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十一节   员工辞职 确保对与辞职人员沟通的重视,并与工作优秀的辞 职人员就其提出的条件进行协商 确保公司技术、管理等机密的安全 第十二节 员工解聘 第十三节 员工退休 第十四节 员工信息档案管理       确保解聘员工管理的合法性和慎重性 在人员流动时确保公司技术、管理等机密的安全 确保退休员工离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简捷性 确保养老金发放符合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 确保员工信息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为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提 供重要依据   人力资源部审核部门提交员工辞职申请表的及时性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和营运总裁就辞职人员级别审批 辞职申请表    人力资源部根据劳动法审核解聘方案 职工代表大会审核公司的总体解聘方案 营运总裁审批员工辞职申请表  社会保障部门审核退休员工养老金  营运总裁审批保密档案信息的调用申请 17 行政管理流程总览 公文管理 ×× 报 档案管理 印章管理 报刊征订 用车管理 电话管理 礼品订购需求 关键绩效指标: –事务处理的差错次数 –内部客户满意度 17 行政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一节 公文管理  确保公司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 确保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公文质量  确保公文管理过程中国家、公司秘密的安全 第二节 ×× 报  确保根据公司战略制定宣传方向和重点,并如实 、迅速地报导  确保 ×× 报成为展示企业精神,报导 ×× 新闻, 培养企业文化的工具  确保 ×× 报成为公司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渠道 第三节 档案管理  确保公司信息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 确保公司档案归档和维护的严密性  确保公司档案调用的安全性和快速性 第四节 报刊征订(略)       相关部门主管审批本部门草拟的文件,并提交行政 部 行政部总经理审阅部门提交的草拟文件 营运总裁审核并签发文件 行政部总经理审阅并批示拟办意见 营运总裁审批经由行政部总经理批示后的文件  ×× 报编辑负责人根据公司战略和具体行动方案,确 定 ×× 报宣传方向和重点 行政部总经理审核定稿   档案管理负责人审批档案借阅需求 行政部总经理审批密级档案借阅需求 17 行政管理主要控制目标及控制点(续) 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目标 第五节 用车申请  确保公司非货运车辆用车申请和调度的无缝连接  确保用车调配的合理性  确保对非货运车辆服务监督的力度和有效性 第六节 电话管理  确保部门电话安装和话费收取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 确保电话维修的快速性  确保手机话费报销的可控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第七节 礼品订购需求  确保公司接待、宣传、会议等活动中礼品采购的 计划性和规范性  确保公司外事接待中礼品对公司形象的宣传性 第八节 印章管理  确保公司印章、法人章的法定性和权威性  确保公司印章、法人章销章的规范性和可监督性        用车单位部门总经理审批部门非货运车辆的用车申 请 根据用车情况信息,行政部总经理审批对车队人员 的奖惩方案 部门主管审批部门内部电话安装申请 行政部总经理审批根据手机费用报销额度和经理名 单制定的手机费用报销预算 部门主管副总裁审批部门内部有特殊原因的员工提 出手机费用的报销申请 财务执行副总裁审批部门提交的报销申请  相关部门总经理审批本部门的礼品订购计划和采购 预算及计划外申请 行政部总经理审批礼品采购需求汇总表和计划外礼 品订购申请    相关部门总经理审批刻章申请和用章申请 行政部总经理审批部门签批的刻章申请和用章申请 印章管理员查核部门经理销章

68 页 400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能力提升的关键利器---如何通过组织诊断来做改进

组织能力提升的关键利器---如何通过组织诊断来做改进

组织能力提升的关键利器---如何通过组织诊断来做改进 讲师:祝登甲 一、典型模型 目 CONTENTS 录  、Mckinsey 7S  、Mercer  、TW(Tower Watson)  、Hay 二、案例介绍 组织诊断模型的业界实践 业界已有的典型模型 标准化模型的共性: • 多种调查方式整合运用 • 可应用于不同层次对象 • 包含许多类似维度 Mckinsey 7S Mercer Tower Waston HAY GROUP • 维度多为4-8个 业界组织模型框架总结 战略目标 McKinsey • Mcrcer • TowerWatso • n 战略 组织/流程 Hay 氛围/价值观 • 组织机构 • 核心技能 • • 管理系统 • 人员 • 经营战略 与商业环 • 境 • 战略连接 • 度 • • 人才 战略一致 • 性 • 管理结构 业务流程 • 人员 管理和授 权 决策制定 • 主要职责 共有的价值 • 观 • 共有的价值 • 观 • 员工对公司 • 的忠诚度 • 工作环境 决策机制 组织绩效 • 管理 领导力 员工发展 • 与培训 • • • 信息和知 识流报酬 激励 领导及管理 • 效能 薪酬与福 利 直接主管的 • 管理 创新 领导力 组织绩效 领导风格 工作满意度 • 沟通与团队 合作 • 团队合作 人才管理 • 团队作用 • 领导风格 其他 • • 一、典型模型 目 CONTENTS 录  、Mckinsey 7S  、Mercer  、TW(Tower Watson)  、Hay 二、案例介绍 组织诊断前的思考 如何开展组织诊断 诊断流程:针对基层团队Q12、离职访谈等各种背景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确认访谈重点,并 通过COE/HRBP协同访谈,输出系统的诊断报告。 诊断形式:COE与HRBP优势互补,紧密协同,诊断过程采用PARR的方式,不断迭代、不 断优化。 诊断维度:以解决问题前进路上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宗旨,以业务为中心,来确定访谈维度。 如何保证组织诊断的效果 获取主管的支持:组织诊断思路和方案获得更多主管的广泛支持,为确保接下来的工作开展 输入强心剂。 保障员工说真心话:访谈中以业务为主线,与员工保持语言对齐。 保障问题有效闭环:原声呈现员工的心声并进行根因分析,根据问题的复杂性,分层呈现给 相应的管理团队,并于COE共同支撑后续管理提升活动。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以助力业务成功为主线 组织诊断前的思考 Prepare Act 诊断维度 核心 组成 员开 实验 局 访谈报告树 评估报告 优化 访谈 维度 与技 巧 Reflect+Review 作为固定议题,每周例会进行RR 访谈 实施 访谈组 介绍访 谈发现 全员讨 论&分 享 总结并 固化经 验 组织诊断维度 业务状况 绩效管理 团队内部运作 清晰的业务 前景 外在要求和 挑战 现状及目标 上下对齐 目标清晰/有牵 引,上下对齐 及时辅导与 激励反馈 主管布阵点 兵 政策流程的传递 渠道及效果 业务流程/制 度合理性 团队内外部接 口关系顺畅 业务中员工 发展 评价流程与 质量 AT/CT运作 组织气氛 领导力 针对Q12弱项 的追问 员工期望与实际 差距 管理现状的感 知 周边反馈与印 证(与MFP结合) 成员间的信任 关系 领导力短板 确定诊断部门 通过推荐与自荐等形式,最终选取XX个团队作为上半年组织诊断的对象,保证三/四级部门均有对象覆盖 。 序号 一级部门 二级部门 三级部门 四级部门 部门主管 HRBP 访谈组长 1 IP开发部 软件平台 USP MPLS开发部 李不花 罗友友 脱脱 2 移动宽带 网控硬件 VPR BGP开发部 牛天田 李善来 墨迹 不打无准备之仗 每一场访谈开始前,访谈组对团队的业务进度、交付质量、压力与挑战以及组织气氛、离职情况等已掌握 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明确诊断访谈侧重点。  背景:16年XX业务V5、V8软硬件并行作战,17年是向V9切换的关键一年;  强度:XX组代码量较大,模块较多,员工的技能与人力均不足,交付压力从去年至今持续较大 。 业务现状  版本规划:部分员工希望PO在版本规划方面能够考虑的更加周全,避免目前版本过多、人力投 入过大。 业务现状 组织气氛 团队测评 主管需求  15年-16年上半年,XX部门主管离职5人(3人创业、2人去友商),同比其他团队偏高。  3、4、5、6得分较低,主要表现在工作安排难体现优势,员工疲惫感较强,主管较为严格,日 常鼓励和表扬相对较少。  15年组织绩效测评为良好,对V5、V8在运作规范和维护支持方面非常肯定,对V5解决方案及 V8的问题单解决方面,需要提升。  了解员工对于业务切换的看法;以及员工对于X版本前景的信心。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从开始到结束,COE和HRBP始终紧密协同,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访谈策划 ①一线的敏感度 HRBP COE 战斗在一线,保 ②共同打造炮弹 访谈实施 反馈会议 ③结对访谈 闭环改进 ④总结与反馈 ⑤针对XX的专项分析 ⑥并肩支撑改进 持对于组织与员 共同讨论和制定 战前充分准备; 输出基层LM团 输出基层LM团 输出基层LM团 工的敏感度,提 方案,同时获得 结对实施访谈; 队诊断报告; 队诊断报告; 队诊断报告; 出组织诊断需求。 业务部门管理团 通过实验局优化 通过反馈会议, 通过反馈会议, 通过反馈会议, 后,全面推广。 向管理团队反馈 向管理团队反馈 向管理团队反馈 诊断发现; 诊断发现; 诊断发现; 队的支持。 访谈团队 关键发现 协议组 SMP IGP\SSP MPLS VPN 二层协议 · · · · · · V8相关团队均呈现出共性问题! 由诊断到“汇”诊 面向VPR AT及V8 TDT的反馈会议 对V8相关团队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专项诊断报告 共性问题&本团队无法解决的问题 (外部接口、技术决策、需求变更、异地管理) 维度 面向基层团队的反馈会议 LM 1 LM 2 LM 3 事实依据 员工 PL PM/LM 总体情况 省略 省略 省略 业务前景 省略 省略 省略 绩效管理 省略 省略 省略 组织气氛 省略 省略 省略 团队内部运作 省略 省略 省略 领导风格 省略 省略 省略 由表象到根因、由零散到系统 理解团队现状---》诊断显性问题---》诊断深层次的问题---》诊断V8系统性根因

12 页 404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下)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下)

2017/4/1 1 今天的话题  组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组织规模的含义  不同规模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别  组织生命周期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组织结构的特点  对行政性机构的评价  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部门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部门间工作流程的依存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2 今天的话题 组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4—11) 组织规模的含义 不同规模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别  组织生命周期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组织结构的特点  对行政性机构的评价  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部门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部门间工作流程的依存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3 组织规模的含义 对企业规模的衡量,可以用多种指标,常 用的有:职工人数、企业生产能力(年产量)、 年销售额、企业投资额等。 在组织设计中,80%以上的组织理论研究 者认为,组织规模主要是指一个组织内拥有职 员的人数。 4 不同规模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别  结构的正规化程度:大型企业的正规化程度通常要高 于小型企业  决策分权化程度: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分权将增加  人员结构 :  专业人员的比例上升  中高层行政人员的比例下降  结构的复杂性: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组织结 构越来越复杂  纵向复杂性  横向复杂性 5 某汽车配件厂组织结构图 厂长 教 育 行 政 办 公 室 技 术 开 发 办 公 室 生 产 经 营 办 公 室 生 产 一 组 生 产 二 组 技 术 检 验 科 财 务 科 生 产 三 组 6 某机械厂组织结构图 厂长 副厂长 经营决策办 企 管 科 信 息 管 理 中 心 总师办 经营销售部 财 计 销 务 划 售 科 科 科 产品制造部 技术开发部 质量保证部 人事教育部 生 协 运 供 产 作 输 应 科 科 科 科 技 术 工 锻 管 艺 冶 理 科 科 科 用 质 量 计 户 管 量 服 理 科 务 科 科 劳 保 教 资 卫 育 科 科 中 心 工 具 科 设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铸 备 车 车 车 车 车 车 钢 科 间 间 间 间 间 间 车 间 铸 造 车 间 模 型 车 间 实 验 车 间 动 力 车 间 后勤部 行 基 职 政 建 工 科 科 医 院 7 彼得·布劳对组织规模与结构关系的分析 美国组织学家彼得·布劳(Peter Blau)在分析总结组 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时,明确指出:“规模是影 响组织结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在组织初期组织规 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要大于当组织规模达到一定程度 后再扩大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程度。”例如,当一个 组织的总人数从原来的600人增加到700人时,其对组 织结构的影响程度就大于从原来2600人增加到2700人 的影响。 8 布劳关于组织规模影响组织结构程度分析图 高 Y2 组 X2 织 结 构 差 Y1 异 化 X1 程 度 低 600 700 2600 2700 组织规模 9 组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结构要素 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 1.管理层次数目 少 多 2.部门和职务数量 少 多 3.分权程度 低 高 4.技术和职能的专业化 低 高 5.正规化程度 低 高 6.书面沟通和文件数量 少 多 7.专业人员比率 小 大 8.文书、办事人员比率 小 大 9.中高层行政人员比率 大 小 10 各特征因素间的关系 规模增大 分工细化 专业人员 比例提高 层次增加 分权增多 对协调的 需要增加 正规化程度提高 对标准化的 需要增大 领导人员比例下降 11 今天的话题  组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组织规模的含义  不同规模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别 组织生命周期对组织结构的影响(13—20)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组织结构的特点 对行政性机构的评价  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部门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部门间工作流程的依存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12 企业的生命周期  概念:在企业成长过程,如同人的成长要经历幼年、青年、中年、 老年等阶段一样,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每一阶段上,都具有 独特组织特征和不同的组织危机,企业的这种成长过程和阶段, 称之为企业的生命周期。  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葛瑞纳教授(Larry E.Greiner)在《组 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概 念,划分为5个阶段。  1983年美国的奎因(Robert E.Quinn)和卡梅隆(Kim Cameron) 在《组织的生命周期和效益标准》一文中,把组织生命周期简化 为四个阶段:创业阶段、集合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阶段。 13 创业阶段  主要特点:  公司创建者多是技术人员或企业主,他奉行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 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制造和销售新产品上,并不重视管理方面的活动。  企业往往还没有正式的、稳定的组织结构,分工粗,职工间的交流 多采用非正式的方式。  每日工作时间较长。依赖适当的报酬或分享股权。  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控制,主要依靠才依靠创业者亲自监督。  主要危机:领导危机  解决方法:创业人学会当管理者或聘请一名新的优秀 领导人。 14 集合阶段  主要特点:  建立按职能划分的组织结构,人员有较明确的职责和分工。  主要的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来。如建立起比较正规的会计制 度,采购、销售、仓库管理也有相关的管理制度。  初步建立职工的激励制度和工作标准。以部分代替领导人的 亲自监督。  职工之间的沟通开始采用正式的、书面的沟通方式。  公司经理及其高级助手掌握各项指挥、决策权利,下层管理 人员只能是职能专家,执行命令,没有自主权。  危机:缺乏自主权危机  解决方法:实行分权,并在分权后强调管理的正规化, 以寻求适当的控制和协调。 15 规范化阶段  主要特点:  实行分权制的组织结构,日常的生产经营权下放到由较低的 管理层次来行使。  高层管理主要从事经营战略和重大的财务、人事决策,以及 处理公司的例外性事物。  组织结构强调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规章制度得到进一 步健全并得到严格的执行。  对下级职工的考核和激励,不凭领导者个人的感情和印象, 而依靠正规的、客观的奖惩制度。  书面的、正式的信息沟通方式大大增加。  危机:文牍主义(官僚)危机  解决方法:实行协作、团队的新观念,实行更具柔性 和灵活性的管理 16 精细阶段  主要特点:  注意通过小组的群体活动来迅速解决各种问题,该小组由各职能部 门人集合;  常常采用矩阵的组织结构;  削减公司总部职员,分派到各个小组中去,起咨询作用而不是现场 指挥。  物质奖励是依据小组的工作成绩,而不是个人成绩。  在整个组织中鼓励创新精神,反对僵化、守旧。 企业发展到这一阶段,达到了成熟阶段,但它仍需要更新,以适 应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面对更新,企业可能由三种发展前途: (1)企业又进行了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如高层管理人员的经常培训和更替、 机构和规章的精简,使得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成长。 (2)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而稳定存在。保持已有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3)遇到新的的危机而得不到解决,从而衰退下去。 17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组织特征 Ⅰ 创业阶段 Ⅱ 集合阶段 Ⅲ 正规化阶段 Ⅳ 精细阶段 重点的 目标 生存 成长 声望,稳定性扩大市场 独特性,完 善的组织 正规化 程度 非正规化 初步正规化 正规化 正规化 组织形 式 直线制 职能制 职能制或事业部制 职能制加矩 阵结构 集权程 度 个人集权 上层集权 有控制的分权 有控制的分 权 高层领 导风格 家长式 有权威的指令 分权 参与 奖励方 式 凭个人印 象和感情 个人印象和制 有正归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系统考核, 度各半 不靠个人印象和感情 按小组奖励 18 企业的生命周期与组织结构 大 新的危机 再发展 稳定 文牍主义 危机 靠合作 而成长 衰退 自主危机 靠分权、 协调而成长 规 领导危机 靠指导而成长 模 靠创造力而成长 1.创业阶段 小 2.集合阶段 3.正规化阶段 组织年龄 4.精细阶段 平稳发展时期 变革时期 19 对政性机构评价 企业规模、行政性机构及效益图 高 行 政 机 构 化 程 度 高效益企业 低效益企业 低 2000 4000 6000 8000 10 000 企业规模(用人数表示) 20 今天的话题  组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组织规模的含义  不同规模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别  组织生命周期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组织结构的特点  对行政性机构的评价 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22—36)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部门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部门间工作流程的依存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21 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概述 技术——用来使组织投入转变为组织产出的工 具、技能和行动。 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层次分析: 一、整个企业的技术特点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二、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技术特点对组织结构 的影响。 22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1 伍德沃德关于企业技术类型的研究 英国工业社会学家琼·伍德沃德按对输入转化 为产品的复杂性程度 把企业分为三种类型: 小批量与单件生产技术 大批量生产技术 连续加工生产技术(持续管道型流水作业生 产技术) 23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2 伍德沃德的一些重要发现: (1)技术的复杂性越来越高,管理层次的数目、经理人 员同全体职工的比例、大学毕业的管理人员所占的比 重等都明显增加 (2)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随技术复杂性程度的提高出 现增大的趋势。 (3)工人技能水平逐步提高。 (4)组织刚性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 24 技术类型与组织结构特征的相互关系 组织结构特点 单件生产 大量生产 连续加工 管理层级的数量 3 4 6 高层领导的管理幅度 4 7 10 基层领导的管理幅度 23 48 15 管理人员/总人数比率 低 中 高 工人的技能水平 高 低 高 规范化程序 低 高 低 集权化程度 低 高 低 口头沟通程度 高 低 高 书面沟通程度 低 高 低 整体结构类型 有机 机械 有机 25 企业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3 阿斯顿小组对技术的研究 设备自动化程度  工作流程一体化 Workflow Integration  操作流程刚性 衡量准确程度 主要结论: 1、制造企业工作流程一体化程度高于服务企业。 2、随着工作流程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企业的官僚化特征也随之增加。 3、技术对结构有影响,但不如伍德沃德研究资料表现得那么明显。 4、指出服务业区别于制造业的特点:见下表 26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结构特征比较 组织结构特征 提供服务 提供产品和服务 提供产品 是 一般 不是 不严格 一般 严格 高 中等 低 人际关系 技术和人际关系 技术 5.决策集权程度 低 中等 高 6.规范化 低 中等 高 1.地区上的分散性 2.任务界限 3.技术职员的专业化程度 4.技术的重点 27 部门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对部门技术有重大影响的框架是由美国的管理学家查 尔斯·佩罗(Charles Perrow)  佩罗提出两个指标作为划分部门技术类型的依据: 任务的多样性:该部门工作中事先未曾预料到(或 规章中没有规定)的新事件发生的频率 工作活动的可分解性:生产或工作活动是否可以分 解为具体的工作阶段和工作步骤。 28 佩罗部门技术框架 部门技术 低 执行性艺术 贸易 精细产品 制造 可 分 析 性 大学教学 一般管理 非例行性 技艺性 销售 文秘 描图 审计 高 法律 工程 税务会计 一般会计 例行性 低 战略计划 社会科学研究 应用研究 工程性 多样性 高 29 部门技术类型与组织结构特征的关系 组织结构特征 部门技术类型 例行性工作 技艺性工作 工程技术工作 非例行性工作 1.规范化程度 高 适中 适中 低 2.人员专业素 质 稍需专业训练 和经验 需要工作经验 需要正规专业 教育 需要专业教育 和工作经验 3.管理幅度 宽 适中偏宽 适中 窄 4.集权程度 高 适中 适中 低 纵向的 书面的 横向的 口头的 书面的 口头的 横向的 口头的 6.控制方法 规章、预算、 报表 训练和会议 报表和会议 明确责权目标、 会议 7.目标重点 数量和效率 质量 可靠性和效率 质量 机械性 偏向有机性 偏向有机性 有机性 5.沟通类型与 方式 8.组织结构类 型 30 部门间工作流程的依存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依存性——各个部门间在完成任务中彼此对资源(人、 财、物、信息)的依赖程度。  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汤普森(James Thompson)从 组织内各个部门技术间相互联系的角度来分析技术, 并揭示技术与组织结构的相互联系。他把技术分为三 大类型 : 集合性依存 序列性依存 互惠性依存 31 集合性依存技术 特点:各个部门都可以独立地工作,彼此间没有什么生 产技术上的联系,他们分别地为企业作出贡献。依存性 程度最低。如麦当劳餐厅和银行的分支机构 对结构的要求:决策权可以适当的分散;部门间的沟 通和协调要求较低,一般通过执行企业的统一规章、 标准和程序来维持各部门间的协调,单位间不需要进 行日常的协调。 32 序列性依存技术 特点:一个部门的产出成为另一个部门的投入,顺序地 完成产品的制造任务或某项管理业务。依存性中等程度。 对结构的要求:要求决策权适当集中,以加强各部门的 协调配合;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要求较高,一般通过加 强计划工作,统一安排计划进度来协调各单位的活动, 保证生产和工作的衔接,为解决例外事项,同时必须实 行各部门间的协调和调度。 33 互惠性依存 特点:甲部门的产出是乙部门的投入,而乙部门的产出又 是甲部门的投入,相互联系非常紧密,互相提供资源。 对结构的要求:要求决策权有较多的集中,以加强各部 门的协调和配合;不仅要加强计划和调度,必要时还要 随时召集碰头会议,实行有关部门面对面地沟通和相互 调整。 34 詹姆斯 的工艺技术——组织结构示意图 组织结构特征 部门技术类型 依存 程度 集权 程度 沟通 要求 主要协调方式 集合性依存 低 低 低 规章、标准、程序 序列性依存 中等 中等 中等 计划和进度表 互惠性依存 高 高 高 相互协调、小组会议 35 不同运动队伍之间的依赖关系 棒球 足球 篮球 相互依赖性 集中性 序列性 互惠性 队员之间的个 体分散性 高 中 低 合作 具有规定的运 动规则 运动计划及位 置作用 相互调整和共 同的责任 关键管理工作 选择队员并发 展他们的技能 准备并管理运 动 影响运动的流 程 36 开发——制造——销售三部门的相互依赖性 三部门的依 存模式 顺序式 互惠式 (低紧密度) 交互式 (高紧密度) 过程流 图示 开发 开发 开发 制造 制造 制造 销售 销售 销售 组合方式 协调方式 三部分设 计划进度和 统计报表 三部分设 项目经理 按产品成 立事业部 在统一领导 下实行“一 条龙”管理 信息流 37 38 2017/4/1 39 40

40 页 359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诊断之六个盒子

组织诊断之六个盒子

一、六个盒子的简洁介绍 Q、六个盒子是什么鬼? 六个盒子,江湖人称"六个 BOX",也叫韦斯伯德的六盒模型,是组织内部视角、不断 检视业务实现过程的利器。 六个维度分别是“使命/目标、结构/组织、关系/流程、奖励/激励、支持/工具、管理 /领导”。 Q、六个盒子核心作用是什么? 用 HR 小伙伴的话来说“不管业务和组织架构怎么变,六个盒子跑一遍。” 因此,六个盒子也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组织诊断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盘点现状”、“打 开未来”,以及搭建起现实与未来的桥梁。帮助建立业务团队的组织大图起到了全面了解自 已的关键作用。 Q、六个盒子具体怎么用? 可以作为几种工具: 1、盘点工具:能够就组织现状进行盘点。 2、诊断工具:建立全面的组织视角,从解决单个问题到更全面看组织, 3、沟通工具:是一套简洁的语言,就组织状态开启有效的沟通。 4、平台工具:HR 和业务在一张大图上工作,能有效开展工作。 Q、六个盒子使用场景是什么? 有三个主要场景: 1、新团队摸底:当你进入一个新团队,想全面了解这个团队。 2、组织中调频:当你和关键人对话,深度进行组织盘点和现实状况讨论。 3、组织架构调整前:可用于帮助梳理现状,找到调整后的目标。 Q、六个盒子适用于那些人? 业务 Leader,期望对于组织有所发展的管理者,有责任感的领导者,和业务伙伴战斗 在一起的 HRBP 们。 Q、HR 怎么才能玩转六个盒子? 两个要点: 1、日常对话:平时跟业务 leader 或核心骨干一对一的对话,有一个思维模型。 2、专业讨论:与业务核心骨干团队,同业务或管理大图上讨论,有一个专业工具。 Q、六个盒子到底讲的是什么? 核心内容是: 1.使命——组织是否有清晰的使命?员工是否理解并认同公司的使命? 2.结构——企业内部工作是如何被分配的?考虑到使命时,人力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 3.奖励——考察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否都有相对应的激励措施。奖励是支持还是阻 碍了任务的达成? 4.关系——公司各单元协调的方式是怎么样的?缺乏协调是否会引起矛盾? 5.支持——支持组织工作的系统和流程是怎么样的? 6.管理——被视作密切观察其他五个盒子中非正常事件或意外结果的最后一个盒子。 其作用就是否确保其他五个盒子能处于均衡的状态?若失衡时要采取怎么样的行动及时修 正? Q、六个盒子落地关键点是什么? 三个关键点: 1、Who 和谁用?关键是不是一个人去面对这些盒子,而是和谁一起来探寻,即 “INPUT”高质量的信息将对于"OUTPUT"的有效性是重要影响。 2、Why 为什么用?考虑到六个盒子的作用边界,六个盒子是站在较为微观看组织大 图。就像雷达屏幕一般,显现在上面的光点告诉了我们组织的事情——也就是业务实现过 程的状况。 3、How 怎么用?有团队 DIY 出了属于自己的问题和内容,也玩出了独特的味道,通 过在一起共识和讨论提升了效率。不但听懂了别人的还清晰地表达了自己所想的内容。 Q、六个盒子应用有什么要注意的? 常见的一些误区: 1、过度聚焦: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某个盒子,并从这个盒子切进去找解决方案。 2、过度简化:只关注某个盒子的静态状况,忽略六个盒子动态的演进过程 3、过度排序:把六个盒子当作强制排序,忽略了他们同时存在,彼此影响。 4、过度理想:把六个盒子当成万能钥匙,不考虑六个盒子以外的其他因素。 二、六个盒子的案例解读 案例一:六个盒子在阿里云的案例 第一盒子:使命、战略、目标 使命——愿景 战略——三到五年的蓝图、里程碑 目标——一年左右切实可行的衡量指标 1、战略大图 1)是否有清晰的客户价值 2)是否清晰 3)是否让人兴奋 4)大家是否有 Buy in 2、战略大图落地 1)战略路径是否清晰 2)核心抓手是什么 ——能够最体现战略的落地点核心点或是核心事件或活动,例 如 阿里云 200 个 HC,搜索:移动搜索、云搜索 3)是否被合理分解为各个部门的目标:化学分解而非物理分解 3、如何衡量(KPI 是什么) 4、拼大图 1)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业务目标,业务逻辑,暂时不需要考虑人的因素。 2)抓手——从量变到质变 3)关于客户价值—— (1)客户是谁,细分客户市场 (2)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什么情况出现才表示的问题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展现结果) 例如:运维的客户需求:系统的稳定/系统的灵活/成本 (4)怎么判断客户价值已经清楚了?——看业务部门是否已近达成一致,客户的声音 是被清晰的在内部传递的。阿里云是技术驱动业务。 第二个盒子:结构&组织 1、排兵布阵 1)分工&职责是否都清晰 2)模糊边界越来越多,挑战在于:各司其职、混战 3)如何看待跨界 2、核心关键部门 Leader 是否胜任? 1)如何搭配 2)有什么好处和风险 3)能力有啥缺失?有没有发展计划? 3、战略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否具备? 4、扁平化是趋势、弹性、自我驱动 1)清晰的分析组织,从业务和人来看,哪些人是外招、哪些是内招、培养的周期。 2)阿里云之前的业务需要,主要招聘技术人员,但目前技术稳固的情况下,人员可能 要更多的进行内部流转。通过人才盘点的形式,了解组织的需求。 3)呼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散——未来的方向。 第三个盒子:关系&流程 1、部门和主体其他部门的关系 1)与集团相关业务块的关系 2)产品、工程、技术的关系 3)和客户部门、横向部门的关系 4)创新小组和本职业务的关系 2、关注官方的流程,更要关注民间的流程 3、边界模糊是常态 4、组织文化:让大家在面临选择时判断一致,而不依赖于流程制度,人际依赖越来越 强。 第四个盒子:酬劳&激励 1、奖励:由外而内 激励:由内而外 1)什么是个体动力 2)是否了解和释放了个体的能量和潜力 3)对什么行为和结果予以奖励 4)对什么行为和结果给予鼓励 5)谁被奖励 6)谁奖励个体 7)奖励是公平和有序的吗? 8)奖励个体还是团队 2、如何奖励和激励 1)物质、奖项、无意识的潜意识影响、办公环境,鼓励创新 2)多长时间做一次激励,激励的范围(集体还是个人) 第五个盒子:支持&工具 1、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去做? 1)硬的:技术资源 2)软的:关系、连接 2、公开透明的协调程序 计划、预算、控制、信息、评估的流程 3、支持: 1)技术、服务、合作、制度、工具 2)禁区和底线清楚 3)协调自己控制区域以外资源的能力 4)员工有不断成长能力的机会和资源 5)关系:你对合作伙伴的了解认同和合作伙伴对你的了解认同。 第六个盒子:管理和领导 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 1、在第一个盒子的表现:指明方向,使众人行 2、在第二个盒子的表现:排兵布阵,知人善用 3、在第三个盒子的表现:建机制,造土壤 4、在第四个盒子的表现:梦想驱动,奖谁罚谁 5、在第五个盒子的表现:协调资源,扩大影响力 案例二:某 O2O 行业的图文案例 。 三、六个盒子在阿里的实践心得 分享嘉宾:2011 年加入阿里电销的前线团队,2014 年的四月份转的后台 HRG 。 【提问:你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选用了“六个盒子”工具?】 阿里 HRG: 1、业务的差异:我转到后台,发现前线与后台的业务和组织非常不同:业务上,前台 是相对简单一个业务线,而后台相对复杂,有 18 条业务线,包括商业产品、策划、品控、 培训、资源管理、业务拓展等;同时,我的搭档在后台也变成了五个。 2、遇到的挑战:随着这些业务现状的差异性,组织的方式也变得非常有挑战。前线很 统一,后台变得更加要灵活,作为 HRG,我变得很难有精力全程参与所有的大小业务会议, 最大挑战是如何快速看清业务和组织的现状,找到 HR 的核心发力点。 3、使用的初衷:六个盒子的工具给了我一些快速地做出诊断的方法,与业务伙伴们一 起找到核心的发力点,这是我运用这个工具的初衷。 【提问:在运用六个盒子的过程中,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吗?】 阿里 HRG:六个盒子在阿里就那么几个人会讲课,我也听过好几个版本的内容。我自 己面临的是一个小的组织,想要请到讲师来帮助,现实上比较困难的,最后决定我自己来, 也就从这儿开始了我与六个盒子的缘份。前面主要有几个准备动作: 第一是明确了只有我自己来授课和帮助团队一起跑六个盒子。 第二是如果我来做,用什么方式和流程来做。 第三是从理论和实践活动都要做什么准备。 【提问:六个盒子落地的现场什么样的?】 阿里 HRG: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1、理论的部分:比如开场部分梳理部分,要讲清楚几个问题:“六个盒子是什么?”、 “为什么要用六个盒子?”、“六个盒子的价值是什么?”、“六个盒子能够带来什么?”。 比如说“使命和目标”这个盒子,核心讲清楚几个问题,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谈这个内容?”、 “使命和目标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当下我们要重点谈目标”、“这个内容需要回答清 楚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客户、合作伙伴、支持方的差异”、“内容如何衡量好与 不好的标准是什么?”等等。 2、实战的部分:关键是是现场前的准备,要在流程、问题、机制,如何做引导等上进 行设计和思考,当然核心的目的是什么呢?组织诊断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真实 地呈现现状和问题,而不是抱怨过去,或是探讨未来的愿景。所有的人和流程的设计,最终 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敢于讲真话,是整个过程的核心要 Hold 的场域。 【提问:第一次使用六个盒子,大家给予你的反馈如何?】 阿里 HRG:透过六个盒子跑几遍后,我发现的变化是: 1、业务 Leader 的反馈:从原来的焦虑变得有力量而笃定。 2、业务同学的反馈:从原来认为是 Leader 的事情变成是我们共同要面对的事情。 3、我个人的反馈:从原来我个体的看见,只是点对点的建议,力量是不足的,现在感 觉更有力量和动力。 4、整体上的反馈:经过六个盒子后,大家共同看见,有一个共同的语境,在同一个视 角去发现业务和组织的现状,变得不再是自己,而是和一群人一起,更容易达成共识,这是 大家共同推动的结果。 【提问:”六个盒子”实践最困难是什么?】 阿里 HRG: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是有很多的焦虑和担心的,担心搞砸了,担心搭档不满 意,担心现场自己 HOLD 不住。可一旦开始了,就没有什么困难可言了,在现场就会很自 然的在场子里,和搭档一起坚定地往下走,边做边设计。 我内心的信心是: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大家共同在做组织诊断。 【提问:如果要告诉即将使用”六个盒子”的小伙伴们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阿里 HRG:几场跑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想要做一件事很难,特别是在策划的阶段, 但当真正的实现时,发现没有想象中这么难,只要开始实践开始时,就成功 90%成了。 实践的勇气非常重要,就如奥托说到 0.8 的原则,就是边实践边反思。我们要相信六个 盒子的力量,它足够帮助到业务和组织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 活出来。 -end-

21 页 413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上)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上)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上) Contingency on Organization Design(Ⅰ) 2 2018/5/30  组织结构概述       组织环境分析 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条件下组织结构的设计 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3 早期的战略——结构理论 战略——结构理论的发展 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 今天的话题 组织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 组织结构构成:复杂性、规范性、集权性 组织的有效性 课堂讨论——“宇宙”冰箱厂的组织两难问题 2018/5/30 今天的话题 组织结构概述(4~ 16) 组织结构构成:复杂性、规范性、集权性 组织的有效性 4  组织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2018/5/30 组织结构的三个核心要素 5  复杂性  规范性  分权性 2018/5/30 一、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 6 复杂性:一个组织中的差异性(Differentiation)  横向性差异(Horizontal Differentiation)  纵向性差异(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 空间分布差异性(Spatial Differentiation) 2018/5/30 1、横向性差异 7  含义:一个组织内成员之间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专业方向、技能 及任务和工作性质等方面的差异程度,并由此产生的组织内部部门 与部门之间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 专业化——一个组织把它的总任务分成最小而又有机相连的部分,并据此 形成专业化系统或部门。  部门化——对从事相类似的工作的人的活动和为进行协调和管理的部门。 组织结构中的部门化一般按人数、职能、产品与服务、生产工序、顾客、 地区分布等要素组织 2018/5/30 2、纵向性差异   8 含义:指组织结构中纵向垂直管理层的层级数及其层级之间的差异 程度。 决定组织层次的决定因素是:管理幅度(Span of Control)  管理幅度——一个管理者所能直接有效地指导、监督或控制其下属的 人员数。  管理幅度小——高耸式组织结构  管理幅度大——平坦式组织结构 2018/5/30 管理幅度对纵向性差异的影响 一个工厂有36个生产工人: 厂长 副厂长 副厂长 18个生产工人 18个生产工人 “扁平”式组织结构示意图 厂长 第一车间主任 小组长 小组长 6个工人 6个工人 第二车间主任 小组长 小组长 小组长 小组长 6个工人 6个工人 6个工人 6个工人 “高耸”式组织结构示意图 9 2018/5/30 3、空间分布差异性  10 含义:一个组织在其管理机构、厂房及其人员在地区分布上形成的 差异程度。 2018/5/30 规范性(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指组织中各 二、组织结构中的规范性 项工作标准化程度。   组织规范——有文字记载的有关规章制度、工作程序、 工作标准化及有关方针政策。  规范性影响因素   规范性形成的方法     11 职能差异、管理层级 选拔 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政策 培训 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 2018/5/30   三、组织结构中的集权与分权 含义:组织中的决策权集中在组织结构中的哪一点上的程度与差异。 分权意义  管理者个人能力有限  组织发生变革时需要对外界环境作出迅速反应  通过允许职工参与决策而达到激励职工的目的 应做什么 能做什么 环 境 信息 输入 解释与 建议 打算做什么 被授权做什么 选 择 授 权 执 行 实际做什么 行 动 组织决策过程图 12 2018/5/30 组织的有效性  “从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一个组织的建立就是为了实现既定的一个或多 个特定的目标。因此,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就可以用来作为衡量组织效益 的标准。” ——美国著名组织学家查理斯·佩罗(Charles Perrow)  组织的有效性就是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 衡量方法     13 目标方法 系统资源方法 内部过程方法 利益相关者法 2018/5/30 衡量组织的产出方面以及组织是否按照期望的水平完成目标。  目标法 组织有效性——组织完成其目标的能力。 目标 盈利 成长 市场份额 社会责任 雇员福利 产品质量与服务 研究与开发 多样性 效率 财务稳定 资源保护 管理开发 14 公司(%) 89 82 66 65 62 60 54 51 50 49 39 35 2018/5/30  系统资源法 考察转换过程中投入的一面,假定组织必须成功地获得 投入资源、转化资源及输出产品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 组织有效性——组织开发环境取得稀缺的和有价值的资 源的能力。  指标     15 讨价还价的情况——系统开发环境获取贵重资源的能力; 系统决策者觉察并准确解释外部环境真实特点的能力; 维持组织内部日常活动; 组织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 2018/5/30 内部过程法    一个有效的组织具有平滑的内部过程,雇员是高兴和满意的,部门 的活动相互交织以保证较高的生产率。 有效性——组织利用其拥有的资源来达到内部健康和效率。 指标:        16 浓厚的公司文化和积极的工作氛围 团队精神 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信心、信任和沟通 决策靠近信息资源的程度 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的顺畅程度 考核管理者的因素:业绩、发展、有效工作团体 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8/5/30 相关利益者法 利益相关者——组织内部或外部关心组织的一个集团。债权人、供 应商、雇员、所有者、顾客等。  有效性——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 利益相关者 有效性标准  指标  所有者 雇员 顾客 债权人 社区 供应商 政府 17 财务收益率 工人满足、薪水、监督 产品服务或质量 信用的可靠性 对社区事物的贡献 满意的交易 法律、规章的遵循 2018/5/30 今天的话题  组织结构概述 组织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18~ 21) 早期的战略——结构理论 战略——结构理论的发展 18  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2018/5/30 战略管理模型 反馈 实施外 部分析 制定目 标和任 务陈述 建立 长期 目标 制定、评 价和选择 战略 战略实施:管理、营 销、财务、研究与开 发及计算机信息系统 度量和 评价业 绩 实施内 部分析 战略制定 19 战略实施 战略评价 2018/5/30 早期的战略——结构理论   20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埃尔佛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于1962年出 版了《战略与结构》 他的研究表明,美国许多大公司的发展,经历了战略发展的四个阶段,每 一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 数量扩大战略阶段  地域扩散战略阶段  纵向一体化战略阶段 时间 t+1 t+2  多种经营战略阶段t 产品多样化战略 低 相应组织结构 简单型结构 高 职能型结构 部门化结构 2018/5/30 战略——结构理论的发展 21  迈尔斯(R. E. Miles)和斯诺(C. C. Snow)(1978)的研究是当代最流 行最有影响的理论。他们以改变产品和市场的程度为基础,把组织划分为 四种战略类型和与之相适应的四种组织结构类型。  防守型战略(Defenders)及其组织结构  进攻型(Prospectors)战略及其组织结构  分析型(Analysers)战略及其组织结构  反应(Reactors)战略 2018/5/30 战略类型——结构示意图 22 战略类型 战略目标 面临环境 组织结构特征 防守型 战略 稳定和 效率 稳定的 高度劳动分工,高度规范化,集权化, 严密的控制系统 分析型 战略 稳定和 灵活性 变化的 适度的集权控制;规范化程度高,对一 部分实行分权制和低规范化 进攻型 战略 灵活性 动荡的 低劳动分工,低规范化,部门化松散型 结构,分权化 2018/5/30 今天的话题   组织结构概述 组织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23~32) 组织环境分析 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条件下组织结构的设计  23 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2018/5/30 企业面临的环境层次 经济力量 政治力量 产业环境 企业组 织内部 技术力量 24 宏观环境 社会力量 2018/5/30 主要外部环境影响(PEST) Political 政治和法律环境 Economic 法 律 政 府 法 规 Social 经济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经济增长 货币与财政政策 利率 汇率 消费 投资 就业 人口 地理分布 教育 职业和商业观念 生活方式 社会价值 自然资源 生态保护 企业 技术环境 技术变革速度 产品寿命周期 新技术构想 25 Technology 2018/5/30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 产业竞争性分析替代品 (来自其它行业) 关键要素 的供应者 企业间的竞争 消费者 潜在的新进入者 26 2018/5/30 环境的不确定性分析  27 环境的不确定性——决策者不具有关于环境因素 的足够信息,并且难以预测外界的变化。 2018/5/30 评估环境不确定性框架 稳定 环境变化 简单+稳定=低度不确定 1、外部因素较少且性质 比较接近; 2、因素趋于稳定,如有 变化也比较稳定 如:软饮料罐装厂、啤酒 批发商、食品加工厂 不 确 复杂+稳定=中低度不确定 1、外部因素较多且性质 差异大; 2、因素趋于稳定,如有 变化也比较缓慢 如:大学、电器制造厂、 化工公司和保险公司 定 简单+不稳定=中高度不确定 性 复杂+不稳定=高度不确定 不稳定 1、外部因素较少且性质 比较接近; 2、因素变化频繁且无预 见性 如:时装公司、玩具制造 厂 简单 1、外部因素较多且性质 相异; 2、因素变化频繁且无预 见性 如:电子公司、航空公司 、电子通讯公司 复杂 环境复杂程度 28 2018/5/30  相应增加企业职能部门和职位的数目,以加强企 环境不确定性下的组织结构设计 业对外联系的职能       29 收集、整理和发布外部环境变化的有关信息 代表企业向外部环境输出信息,以加强外界对企业的认识 缓冲作用。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对内部生产的冲击和干扰作用 加强企业管理中的协调和综合职能 增强组织结构的柔性  刚性结构,又称机械性结构(Mechanical Organization System)  柔性结构,又称有机性结构(Organic Organization) 强化计划职能和对环境的预测 2018/5/30 缓冲部门(Buffering Departments) 计划 财务 销售和 广告 开发 研究 生产核心 仓库 库存 作业 计划 质量 控制 顾客 服务 缓冲部门降低了环境不确定性对生产核心的冲击 30 2018/5/30 组织各部门目标和方向的差别  31 劳伦斯(Paul Lawrence)和洛西(Jay Lorsch)曾对十家公司的制 造、研究和销售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各个部门与不同外界团体 发生联系,每个部门都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目标和业务特点。 特点 研究开发部门 制造部门 销售部门 目标 创新、质量 生产效率 满足顾客需求 时间期限 长 短 短 工作导向 基本以任务为导向 任务导向 社会导向 组织正规化程度 低 高 高 2018/5/30 机械性与有机性组织结构对比 机械性 32 有机性 1.有正式组织及明确领导关系 1.领导关系不太明确,常有变动 2.分工细,有明确任务、权责规定 2.分工粗,任务和权责关系常作调整 3.规范化的规章和程序 3.规范化的规章、程序较少 4.决策权限集中于上层 4.决策权限下授 5.主要靠纵向沟通 5.主要靠横向沟通 6.职能制 6.事业部制或矩阵结构 2018/5/30 组织结构与环境的权变框图 稳定 环境变化 简单+稳定=低度不确定 1.机械性结构:规范、 集权 2.部门很少 3.无综合业务 4.业务导向 不 复杂+稳定=中低度不确定 1.机械性结构 2.部门多,对外联系多 3.有一些综合业务 4.有一些计划 确 定 简单+不稳定=中高度不确定 性 复杂+不稳定=高度不确定 不稳定 1.柔性结构 2.部门少,对外联系少 3.有一些综合业务 4.计划导向 1.柔性结构 2.部门多,专业化高,对 外联系多 3.有很多综合任务 4.广泛的计划和预测 简单 复杂 环境复杂程度 33 2018/5/30 今天的话题    组织结构概述 组织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34~ 35) 课堂讨论——“宇宙”冰箱厂的组织两难问题 34 2018/5/30 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 人员的素质包括:员工的价值观念、思想水平、工作作风、业务知 识、管理技能、工作经验和年龄结构等。  人员素质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表现 集权与分权的程度  管理幅度大小  部门设置的形式  定编人数  35 2018/5/30 因事设人和因人设事   因事设人——首先确定组织结构和编制,然后据此配备 必要数量和质量的人员。 因人设事——首先要任用具体的干部和人员,然后根据 这些人员的素质特点,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和职位。  到底是因人设事对,还是因事设人对 ?  36 课堂案例讨论——“宇宙”冰箱厂的组织两难问题 2018/5/30 因事设人和因人设事   37 一般因事设人事正确的组织原则 在特定条件下,因事设人可能也是合理的、必 要的 2018/5/30 一些卓越公司的做法  在这项研究之前我们以为会有这样的发现:一个公司从优秀推向卓 越的第一步是为公司设定一个新的方向、新的袁静和战略,然后找 到合适的人,在朝这个新的方向前进。  然而我们发现有时情况恰恰相反。那些主管不是首先确定目的地, 然后才把人们引向哪里。他们首先让合适的人上车,不合适的自然 请下车,然后才决定去向何处。  你可以教会农民如何炼钢,但你却无法教会一个人恪守职业道德, 如果它已开始就不具备的话。(纳科尔公司) ——《从优秀到卓越》[美]吉姆· 柯林斯 38 2018/5/30 一些卓越公司的做法 先人 让合适的人上车。 组建卓越的管理团队。 后事 一旦有了合适的人选,便 选择通向卓越的最佳途径。 39 2018/5/30 40 2018/5/30 谢谢! 41 2018/5/30 42 2018/5/30

42 页 371 浏览
立即下载
BD组织诊断报告

BD组织诊断报告

BD 组织管理诊断报告 PAGE 1 项目进程 第 1-4 天 08/28-08/31 项目启动 资料搜集 内部研讨 发放、回收职位 说明书 勾画业务流程 第5-7天 09/01-09/03 中层管理者访 谈 资料搜集整理 第 8-9 天 09/04-09/05 内部研讨 职位说明书 第 10-12 天 09/06-09/08 中、高层交流 问卷设计 问卷发放 问卷分析 第 13-29 天 09/09-09/25 撰写报告 补访 内部研讨、汇 报 第 30 - 30 天 09/26-09/26 中期报告汇报、 定稿 确定下阶段计划 撰写报告 访谈阶段 高层访谈: 15 人次; 中层访谈: 18 人次 电话访谈: 23 人次 共计: 56 人次 中层访谈: 84 人次 高层访谈: 5 人次;电话访谈: 30 人次 共计: 119 人次 PAGE 2 汇报 导读 总论 组织 计划 协调 PAGE 3 控制 资源浪 费 总结 BD 发展阶段回顾 计划经济时期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健康发展 初步发展 改革奋进 文革 建所 1955 苏联帮 助下建 所,建 立相关 专业 1960 1966 从仿制 到立足 国内的 转变 1977 破坏严 重,科 研工作 艰难推 进 1985 以科研为中 心有选择地 生产,增加 收入,弥补 经费不足 PAGE 4 1998 科研开发、 规模化生 产、创汇、 技改跃上 新台阶 2000 受金融危 机影响有 所滑 坡, 2000 年后好转 年份 在计划经济时代, BD 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适 应了当时稳定的环境和企业办社会等特点 所首长 所办公室 政治处 技术处 器材处 标 组 干 宣 保 计 教 科 部 织科 传 卫 科 划 准科 育 化 科 科 科 档 案 资 料 科 行政处 材 配 科计 科 料科 件 划 行 财 房 卫 食 幼 政 务 产 生 堂 儿 笠 科 科 科 科 园 一 二 四 五 八 九 十 十 十 二 二 室 室 室 室 室 室 室四 室五 十 十 室 六 一 二 室 室 外界环境稳定 任务以计划的方式下达 收入以科研经费划拨 企业办社会 机动处 二 十 三 室 二 十 五 室 二 十 六 室 1965 年组织结构图 PAGE 5 二 十 七 室 一 二 五 七 机 检 间车 间 车间 车间 车科 动科 验 基层单位只 接受上级分 派下来的任 务,没有自 己独立的业 务,是典型 的直线职能 式组织 自改革开放以来, BD 的外部环境 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环境变化 国家不再全包 BD 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培养自我生存能 力 国家对科研 1977 年底, BD 的八项任务作了修订,在科研的基础 上,有选择地生产一些高质量的材料和仪器,增加收 入,弥补技术改造费用不足,并逐步向科研费用自给 自足的方向发展 方式发生了 院所的管理 根本的转变, 生存和发展 不再以上级 的计划任务 军转民的大政策 为基础,而 经济形态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 变, 1992 年正式提出市场经济 PAGE 6 要依靠自身 的实力和活 力获取机会 “ 适者生存” , BD 顺应环境变化逐步调整着自身的组织结 构,在传统直线职能式的基础上,已揉入了一定事业部式管理 模式 院长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科技委主任 科 技 委 总工程师 标 准 化 中 心 非金属 科研副 院长 开发副院 长 物 资 供 应 部 管理副院长 产 品 发 展 部 科 技 发 展 部 院部 财 务 审 计 部 监 察 部 档 案 法 律 外 事 中心 顾 问 办 室 条件保障副 院长 人力资源副 院长 条 件 保 卫 计 量 保 障 保 密 中心 部 部 技 改 质 量 后勤 管 理 办 服务 部 集团 党委副书记 纪委 退 休 离 管 办 处 人 力 资 源 部 工会主席 团委 宣 传 组 织 党办 文 化 部 部 ﹝ 第 二 第 一 第 二 第 三 第 四 熔 铸 第 五 第 六 第 九 第 十 第 十 第 十 第 十 第 二 第 二 第 二 第 二 科 研 十 八 研 究 研 究 研 究 研 究 中心 研 究 研 究 研 究 一 研 二 研 四 研 五 研 十 一 十 二 十 三 十 五 试 验 研 究 室 室 室 室 室 室 室 究室 究室 究室 究室 研 究 研 究 研 究 研 究 厂 室 室 室 室 室 生产 科研 销售 二级核算单位从事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作为利润中心,实际上是事业部式的 管理方式,但二级核算单位的部分职能如营销、采购等业务又被职能化到职能部门 进行管理。整个过程是在探索中前进,一直没有进行详细的职能分析和组织结构的 实质性调整,职能分布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PAGE 7 工会 直线职能式与事业部式各具优缺点,二者的混和 式组织结构是现阶段较为合适的选择 所适应的 环境 优势 劣势 直线职能式 事业部式 较低的不稳定性 中度到高度的不确定性、变化性 •鼓励部门内规模经济 •促进深层次技能提高 •促进组织实现职能目标 •在小到中型规模下最优 •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时最优 •适应不稳定环境下的适度变化 •由于清晰的产品责任和联系环节, 从而实现顾客满意 •跨职能的适度协调 •使各分部适应不同的产品、地区 和顾客 •在产品较多的组织中效果更好 •决策分权 •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较慢 •可能引起高层决策堆积、层级 超负荷 •导致缺乏创新 •导致部门间缺少横向协调 •对组织目标的认识有限 •失去了职能部门内部的规模经济 •导致产品线之间缺乏协调 •失去了深度竞争和技术专门化 •产品线间的整合与标准化变得困 难 PAGE 8 但混合式组织结构在 BD 长期整合的不彻底性,为 BD 的组织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技术人员流失 权责划分不清,职能归属过细或分散,造成办 率低下,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 64% 70% 激励考核不合理,造成各部门(或个人)只注重局 部(或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航材院整体利益的 最大化 没有明确的业务方向,导致什么都做,资源分散, 什么都做不好 62% 60% 36% 30% 职 能 部 门 B … 职 能 部 门 X 权责划分 60% 50% 40% 职 能 部 门 A 31% 25% 20% 10% 0% 二 级 单 位 1 二 级 单 位 2 … 二 级 单 位 N 问:你认为 BD 长远发展的风险来自哪些方面? 院职能部门、二级核算单位各自的职责是什么,二者之间是 以什么关系运行,各自扮演什么角色,都没有清晰的界定, 部门间的分工也不清楚,造成运行不畅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9 导读 总论 组织 计划 协调 PAGE 10 控制 资源浪 费 总结 组织是为实现目标对资源的一种系统性安排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员工的分工协作体系 组 织 结 构 含 义 的 三 个 方 面 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 组织结 构又可 称为权 责结构, 是员工 在职、 责、权 方面的 结构体 系 职能结构 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 工作,以及比例和关系 层次结构 各管理层次的构成,即纵向结 构 部门结构 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即横向结 构 职权结构 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 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系 PAGE 11 从组织结构角度分析,组织设计涉及权责匹配、 职能分工、指挥、管理规范等方面 复杂性:组织分化的程度 正规化: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度 集权化:决策制定权力的分布 涉 及 因 素 劳动分工 部门化 统一指挥 职能设计 职权和职责 横向协调 管理跨度 管理规范 PAGE 12 它强调的原则包括目标突出性、一致性、统一性, 管理界定层次性、有效性,责权利相匹配…… 稳定适 应相结 合 集分权 任务 精干 目标 高效 分工 协作 基本 原则 相结合 有效 幅度 竞争优势 责权利 相结合 统一 指挥 各 种 资 源 以 实 现 执行监 督相结 合 协调 各 项 业 务 组织结构 公司战略三角 组织结构通过协调和控制实现对资源能力与各项业务的合理配置, 从而取得组织的竞争优势。为实现战略目标,有效的组织结构需满 足一定的设计原则 PAGE 13 控制 BD 中存在部分职能部门定位错位,将不承担管理 职责的部门设为职能管理部门,如标准化中心 标准化中心 上报建设项 目 集团公司 审批 国防科工委 各编写单位 各工厂、院 所 组织主编单位 开计划会 落实各主编单 位 组织课题组编 写 初稿审核 征求意见 整理意见,完 成送审稿 审核 开审查会 提出修改意见 形成报批搞 再次确认 确定标准 标准化中心标准建立流程 PAGE 14 标准化中心的 主要业务是行 业管理职能, 从流程图中可 以看出,其服 务的对象是行 业内各单位, 而不是 BD 内 创造利润的二 级核算单位, 按照贡献分析 法,标准化中 心不应该作为 BD 的职能部 门 又如航材中心 航材中心的主要职责 航材中心的主要业 务是行业管理职能, •组织行业内技术人员技术 培训、考核和发证 其服务的对象是行 •负责航空材料、热工艺和 理化测试行业管理 是 BD 内创造利润的 业内各单位,而不 二级核算单位,按 •负责各类辞书、手册的编 纂出版工作、材料体系的 软科学研究 照贡献分析法,航 材中心是不应该作 为职能部门 PAGE 15 在对外经营管理职能和对内生产管理职能方面存在 不平衡,表现为对外经营管理职能较弱 •经营管理职能: •生产管理职能: 协调组织内部生产技术经济活动 局限于组织内部,按照既定的经 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适 营决策和计划组织组织内部活动 应市场需要和变化,提高组织适 的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 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保证经济效 益长期稳定增长的管理职能,是 外向型职能,带有较多的决策性 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等为目标, 相对于经营职能来说,属于内向 的、执行性的职能 对外 对内 科技发展部在型号项目方面有一定的对外公关行为,部分横向课题 基本上是课题组去争取;产品发展部的市场行为很少,营销与销售 基本上是生产单位自己完成,产品发展部仅具有合同管理的职能 PAGE 16 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部门间 存在冲突,如产品发展部与科技发展部 目标不同 技术依存性 科技发展部 科研项目的 取得和完成 生产对科研 的支持 产品发展部 产品研发立项 与产品营销 生产对科研 的依赖 在 BD , 团体 间冲 突主 要表 现为 横向 冲突 共享资源的争夺 有限的资 金、物质 设备和人 力资源 科技发展部与产品发展部的冲突是一种横向的部门间的冲突 冲突必须要得到有效的管理,否则一个组织就会有可能不能 实现目标  PAGE 17 横向 冲突 的解 决方 式是: 合并 与协 调 部分职能部门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过小,出现职位虚设 现象,有必要进行合并 管理幅度: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地指挥下属的人数 审计监察部 部长(审计) 审 计 主 管 1 个人汇报 组织部 纪委 团委 党办 部长 副书记 书记(兼) 党办主任 干 事 干 事 干 事 副部长 (监 察) 干 事 干 事 2 个人汇报 1 个人汇报 1 个人汇报 1 个人汇报 管理原则一般认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不宜少于 2 人,否则等于职位虚设! PAGE 18 按管理层次划分,可分为决策层、管 理层和作业层三个层次 决策层 管理层 作业层 管理层与 决策层管理关系到 组织的全局 对上承担执行、协 助和参谋的责任, 对下发挥指导、服 务和监督的作用 高层和中层所有要 求都在这个层次上 落实,是组织的生 产现场 PAGE 19 作业层职 责不清, 有的管理 层职责被 放到了作 业层,有 的作业层 的职责实 际上是管 理层在做 在职能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权责关系上,一些职能 部门对二级单位的管理职能已由宏观监督服务的管理 层深入到作业层面的操作范畴,如科技发展部 科 技 发 展 部 研 究 室 • 科研课题立项 •科研课题计划 •科研课题进度检查 •科研过程管理 •科研经费的使用 •科研材料购买 •科研人员的岗贴、奖金 •科研协调 •科研课题归档审查 一方面不利于调 动二级单位的积 极性和责任感, 另一方面,职能 部门所承担的责 任太大 可以考虑将这 些管理职能从 科技发展部向 研究室转移 •科研申请准备 •建议课题组成员组成 •较小权限的过程管理 •课题归档文件的撰写 •课题归档文件的审查 PAGE 20 又如计量中心,管理层职能与作业层职能的同时 承担,给中心自身工作带来许多的问题 计量中心主要职能 计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 对全院各单位计量工作的统一管理 •计划审批 •上帐、贴彩标、排周期 •周检任务的下达、数据库 维护 •追溯管理、周期管理 •状态( ABC 类、报废、封 存)变化管理 •原始记录档案管理 •院闲置计量器具的统一 调配 •院计量人员管理 •型号计量管理 •自检设备的管理 •最高计量器的管理 •设备(计量部分)验收 对全院各单位计量器具的检测 •初检 •周检 现在这些职能全部 放在计量中心,没 有将管理层职能与 作业层职能分开 中层 管理 职能 作业 职能 •外检 PAGE 21 •管理人员只维护了计量 中心的利益,而忽视了 全院的利益; •测定人员在管理费用使 用方面有不利于院方的 问题; •中心主任花在事务上的 时间多,不利于计量技 术的提高,计量管理和 计量技术都难管理好; 同时职能部门管理者与二级单位管理者存在兼岗现 象,监督、服务、操作职责由一人承担 物质供应部部长 副部长(兼物 质库主任) 副 主 任 自 购 物 质 验 收 稽 核 人 员 原 材 料 复 验 货 运 管 理 人 员 地 中 衡 保 管 员 业务 主管 综合 主管 业务 员 物质供应部组织结构图 物质供应部副部长兼任物质库主任,职能部门与二级单位职能不分 业务达到经济的规模化,才适于职能化,物质部副部长和库主任由一人兼任, 说明这个职位职责不清晰 供应和库存如果不分开,有可能产生联手损害院方利益的问题 PAGE 22 适度的职能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组织效率 职能专业化的作用:明确部门职责,提高管理效率 职能专业化的原则:根据业务特征,梳理各项职能, 在保证协调顺畅的前提下设立专业职能部门,并保持 动态调整,增强部门活力 关键职能设计 基本职能设计 根据组织设计的 相关变量,如环 境、战略、技术、 规模等特点加以 调整,确定本组 织应具备的基本 职能 根据组织的任务和 战略,在基本职能 中找出实现企业战 略其关键作用的职 能,如:质量管理、 研究开发、市场营 销、生产管理等关 键职能设计模式 PAGE 23 职能分解 将确定的基本职 能和关键职能逐 步细化为两级职 能、三级职能等, 从而为各个管理 层次、部门、职 务以至岗位规定 相应的管理职能 BD 组织结构中存在相近、相关职能分散,职能专 业化优势没有很好突出,资源浪费、效率不高和效 果不良的现象 院长、党委副书记 葛 子干 科技委主 任 益小苏 科 技 委 总工程师 吴学仁 非金 属科 研副 院长 陈祥 宝 标 准 化 中 心 开发副 院长 张 军 物 资 供 应 部 科 技 发 展 部 产 品 发 展 部 档 案 中 心 党委书记、副院长 刘 井宏 管理副院长 李晓红 院 部 外 事 办 财 务 部 法 律 顾 问 室 审 计 监 察 部 条件保障副 院长 于洁 飞 条 件 保 障 部 技 改 办 保 卫 保 密 部 党委副书 记 宋京 平 计 量 中 心 纪 委 质 量 管 理 部 离 管 处 人 力 资 源 部 有关形象的工作内容 科技保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采购工作内容 PAGE 24 退 休 办 工会主席 贺书奎 宣 传 文 化 部 团 委 工 会 组 织 部 党 办 如宣传职能分散在四个部门分管 院部职能: 内部网、对 外形象宣传 宣传文化部职能: 报纸、简报、橱 窗、电视 •职能分散不利 于部门的规模 科技发展部职能: 企业形象、科研 能力宣传 化 •职能分散易导 产品发展部 职能:产品 宣传、企业 形象 致协调成本增 加,甚至产生 部门间的矛盾 PAGE 25 科技保密职能管理分散在科技发展部和保卫保密部, 职能管理流程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步骤,且实际并未 达到所需效果 经办人 申请 主管领导 审核 N 科技部知识 产权主管 Y 审核 Y N 科技委 审核 保卫保密部 Y 盖章 N 投稿 对外发表论文流程 对外发表论文的保密审核已经在主管领导、科技部和科技委从技术上 完成了,保卫保密部只是盖章,并无能力履行审核的职能 PAGE 26 物资供应部与条件保障部间的采购职能存在一定 程度的重叠,规模化采购效用发挥不充分 物质供应部部长 条保部部长 副部长 副部长 设 备 固 定 资 产 主 管 仪 器 改 造 主 管 设 备 改 造 主 管 进 口 设 备 主 管 设 备 计 划 主 管 设 备 购 置 主 管 ··· 业 务 主 管 4 业 务 员 综 合 管 理 6 1 条保部采购对象是设备,物质供应部采购的对象是原材料、器材,二者并无 实质性差异,按照分工专业化的原则,设备采购和物质采购应在同一部门 PAGE 27 职能缺失将直接导致职能部门管理效应发挥不足, 如人力资源部考核、薪资职能缺位 环 人力资源 规划 境 甄选 招聘 确定和选聘有 能力的员工 解聘 定向 培训 绩效考 评 职业发 展 发挥不足 能适应组织和不断更新技 能与知识的能干的员工 能长期保持高绩效水平 的能干、杰出的员工 环 境 PAGE 28 职能缺失 能 为 领 导 的 战 略 不 足 , 也 因 此 不 战 略 性 工 作 投 入 大事 量务 的性 时工 间作 和, 精占 力据 使人力资源部从事的多为事务性工作,其人力资源规划、 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等管理职能基本没有发挥 决 策 提 供 参 考 人事档案 职称评定 工资管理 招聘与培训 劳动合同管理 绩效考核 薪酬与激励设计 现在的主 要工作 基本缺乏 PAGE 29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职业生涯设计 干部考核 投入不足或 效果不好 又如财务部缺失财务分析、资金筹措、投资管理、 审计等财务管理职能 部长 1人 副部长 综合业务室 出 纳 1人 报 销 会 计 档 案 管 理 会 计 5 人 1 人临时 工 成本管理室 工 资 核 算 会 计 销 售 核 算 会 计 纳 税 管 理 会 计 1人 2人 1人 稽 核 固 定 资 产 会 计 成 本 稽 核 会 计 成 本 预 算 会 计 总 帐 会 计 1人 1人 1人 1人 1人 2人 资金计划室 质 量 成 本 会 计 预 算 会 计 1人 基层核算会计 资金计划室的三个岗位职责 只由一人承担 PAGE 30 融 资 会 计 1人 投 资 会 计 令其无法给高管提供更高层次院经营管理的支持 财务管理职能 具备的职责 注: 财务管理各职能 财务 宏观经 济预测 金融市 场预测 预算 资金筹 措计划 成本 计划 投资 调查投 资环境 制定投 资报告 分析投资 效益 投资事 项处理 …... 经 会计 汇总报 表 计帐职 能 对帐职能 考核经 济效益 …... 营 税务 税法分 析掌握 交税纳 税 税务效益 分析 税务事 项处理 …... 审计 股权 审计 表示财务部门现有 预算 审计 BD 资金供 需预测 资金需要 量计划 投资 审计 调度 资金 利润 计划 会计 审计 PAGE 31 费用 计划 税务 审计 …... …... …... 企 业 运 作 因各种原因,个别部门职能弱化,如科技委 长期出差在外,一 年有一半的时间不 在院内,且兼 28 室 主任,不能有足够 的时间和精力开展 科技委的工作 科技委主任 副主任 ( 兼职 1 人 ) 副主任 ( 兼职 1 人 ) (1 (技 术 人主 )管 秘 人书 2 4 ) (专 职 人委 )员 副主任 (1 人 ) 航材中 心,非 职能管 理部门 PAGE 32 94 年改选后, 一直没有增选 新的委员,委 员会由 53 人减 少至现在的 15 人,许多职能 已无力承担 岗位设置:存在职能专业化分工过细、没有体现职 能设置的经济规模性,如条件保障部 部长 ( 刘屏 ) 副部长 (1 人 , 贺靠团 ) (设 周备 宏改 明造 )主 管 (进 于口 俊设 洁备 )主 管 设 (备 韩计 琪划 )主 管 (设 蔡备 连购 生置 )主 管 厂 房 (固 王定 雁资 )产 主 管 (基 张建 智规 勇划 )主 管 技 (改 高措 泽施 )主 管 ( 胡 海电 借博气 调、 监 )张理 斌 ( 赵水 暖 君 明监 )理 ( 王土 建 震 宇监 )理 副部长 (1 人 , 李秉铎 ) (电 力 荣 立能 华源 主 ) 管 (水 暖 张 志能 国源 主 ) 管 (机 械 王 俊动 安力 调 ) 度 ( 梁环 保 若 虹主 )管 (技 术 张 少安 萍全 主 ) 管 (特 种 马 品设 阑备 主 ) 管 ( 田 其技 昌安 巡 查 外员 借 ) ---- 仪 (器 李改 波造 )主 管 副部长 (1 人 , 吴振海 ) — 设 备 ( 杨固 定 志资 琴 )产 主 管 办公室人员 (1 人,朱日旭 ) 非常满意 • 岗位设置是以各岗位承担的职责和职能专业化程度划 5.84% 很不满意 分 , 如设备类采购作为一类职能,可以设为一个岗位,同 15.33% 时根据工作量,一岗可多人; • 作为条件保障部各岗位设置是以设备或基建的细分类别, 如有关设备细分为 : 进口设备主管、设备计划主管、设备 不满意 一般 29.20% 49.64% 购置主管、设备固定资产主管、设备改造主管……划分过 细,工作量不饱满,进口设备一年一般只有一次左右,但 基层部门对条件保障部的工作满意度调查 也设置一个岗位;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33 岗位设置:又如外事办 您认为外事办应该如何调整? 外事办主任 1人 50% 46.83% 保持现状 45% 40% 35% 应整合 30% 译 审 1人 翻 译 1人 外 遣 员 1人 办 事 员 1人 应弱化 18.25% 25% 20% 15% 7.94% 10% 5% 0% 应强化 4.76% 2.38% 外事办 •存在临时性工作由经常性岗位员工完成的问题,经常性工作、临时性工作对 岗位设置、考核办法、人员素质要求不同。 •建议设 1 - 2 个经常性岗位,其他设兼职岗位,临时抽调人员来完成。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34 应撤销 岗位设置:再如档案中心 1 1 您认为档案中心应该如何调整? 中心主任(院部 部长兼) 40% 38.10% 35% 领导助理 30% 25% 文 书 档 案 科研 档案 业务 人员 科研 档案 管理 人员 设备 基建 档案 管理 人员 1 1 2 2 档案 调拨 人员 1 档 案 编 研 员 档 案 资 料 员 20% 1 1 0% 23.02% 14.29% 15% 10% 3.97% 5% 档案中心 •主要问题:岗位划分过细; 档案有价值信息挖掘不够。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保持现状 应整合 应弱化 应强化 应撤销 PAGE 35 0.79% 岗位设置:人力资源部以“身份”管理出发,而非依据管 理职能划分岗位,造成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 部长 副部长 1人 干 部 管 理 1人 工 人 管 理 1人 工 资 管 理 1人 人 事 劳 资 统 计 1人 副部长 劳 动 组 织 1人 人 事 档 案 管 理 人 事 调 配 富 余 人 员 管 理 1人 再 就 业 管 理 1人 研 究 生 管 理 1人 博 士 后 管 理 1人 有的按管理对象划分岗位,有的按业务职能划分, 多处出现一人多岗现象,说明岗位工作不饱满, 可以合并一些岗位 PAGE 36 岗 位 培 训 管 理 继 续 教 育 岗位设置:质量管理部的岗位设置标准不统一,有的 按管理对象类别设置,有的按业务管理流程设置,职 责上有一定的重叠和雷同 1 按下属单位类 别划分 1 5 个 二 级 单 位 1 1 2 个 二 级 单 位 3 个 二 级 单 位 质量管理部组织结构图 岗位设立时 1 副部长 非金 属主 管 金属 主管 部长 质量 检验 主管 1 2 个 二 级 单 位 1 划分的标准 质量 审核 主管 不统一,直 产品合格 证主管 1 3 个 二 级 单 位 按业务管理流 程进行划分 PAGE 37 1 接造成岗位 职能有重复, 在工作的协 调上会由于 这种重复带 来一些不必 要的冲突 岗位设置:科技发展部存在因人设岗、一人兼多 岗等现象 部长 ( 赵希宏,副总师兼 ) 工艺测试副部长 ( 空缺,刘平部长助理 ) * PAGE 38 (科 李技 文简 林报 声 返像 聘主 )管 — --- 没必要作为 常设机构 同样存在一人 兼多岗现象 * + (行 申政 裕内 后务 )主 管 ( 张 焱重 、点 郑型 号 诗办 建 ) ( 杨 忠试 明样 加 聘杨工 )永测 安试 主 管 返 * - 一人多岗, 这几个岗位 可考虑合并 - 综 (合 罗统 辉计 )主 管 ---- - 奖 (金 罗岗 辉贴 )主 管 ( 李魏 ( 谦 邵 陆直 、 文 张斌 本九 (件 、 焱 技立 直 申 蔡 资 立 裕 、伯术 十 后 料) 郑 主 一 ) 主 诗 成 管返 冶 管 建、 金 付 聘办 陆洋 ) 本、 - # 经 (费 罗合 辉同 )主 管 成 (果 申专 裕利 后知 魏识 邵产 斌权 )主 管 网络和锻造副总 师,属因人设岗 重点型号副部长 张庆玲 非金属副部长 何鲁林 + # 综 合 部计 长划 助主 理管 兼 ) ---- * ( 刘 平 副总工程师 (5 人 ) (外 杨协 忠供 明方 )主 管 各 类 基 金 主 管 岗位设置:财务部综合业务岗位划分过细,预算、 融资、投资岗位虚设 部长 资金计划室的三个岗位 职责只由一人承担 1人 副部长 综合业务室 出 纳 1人 报 销 会 计 档 案 管 理 会 计 5 人 1 人临时 工 工 资 核 算 会 计 1人 销 售 核 算 会 计 2人 成本管理室 纳 税 管 理 会 计 1人 稽 核 1人 固 定 资 产 会 计 1人 成 本 稽 核 会 计 1人 成 本 预 算 会 计 1人 总 帐 会 计 1人 2人 资金计划室 质 量 成 本 会 计 预 算 会 计 融 资 会 计 投 资 会 计 1人 基层核算会计 1人 报销会计:调查反映报销业务每天只在上午办理业务,从服务职能的发挥上分析,此 岗工作安排时间不太便于二级核算单位业务的及时办理; 工资核算会计:每月在人力资源部递交工资单后,进行核算并付款,该岗业务每月集 中进行一次; 档案管理会计:目前由临时工担任此岗工作。该岗业务一般在一段时间帐务的累计下 才会发生,并集中处理; PAGE 39 岗位设置:宣传文化部同样存有岗位划分过细的现象, 同时形象宣传岗位与其他部门岗位职能有重叠 35% 30.95% 30% 23.02% 25% 20% 宣传文化部部长 1 人 员工对宣传文化部改革的看法 13.49% 15% 10.32% 10% 部长助理 1 人 4.76% 5% 0% 理 论 宣 传 主 管 电 视 新 闻 主 管 电 视 新 闻 编 辑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保持现状 应整合 应弱化 应强化 应撤销 广播 新闻 主管 (兼 理论 宣传 主 管) 1人 报 纸 1.4 版 编 辑 1 人 报 纸 2.3 版 编 辑 1人 形象 宣传 主管 (兼 电视 新闻 编 辑) 1人 宣传文化部 形象 宣传 主管 (兼 电视 新闻 主 管) 1人 院其他部门的宣传职能 科技部:企业形象、 科研能力宣传 产品部:产品宣传、 企业形象 院部:内部网、对外 形象宣传 •不利于经济规模化 •部门岗位职能划分过细 •建议一人多岗 •易产生部门间的矛盾 PAGE 40 岗位设置:工会中的图书管理、俱乐部管理、消费服 务社岗位没有实质作用,岗位职能划分过细 主席 1 1 组 织 美 工、 会 计 非必 要岗 位 1 副主席 副主席 宣 教 及 女 工 福 利 出 纳 办 事 员 图 书 管 理 员 俱 乐 部 管 理 1 1 1 1 与人力 资源职 能相关 文化馆 健身房 消费服 务社 1 据访谈发现,这些设 施很少能够为职工提 供应有的服务,可考 虑由物业管理 PAGE 41 1 文 体 1 与团委的 活动相关, 不必单设 岗位设置:院部的一些岗位没有随 BD 的发展进行必 要的调整,造成与其他部门岗位职能重叠 50% 院部部长 1 48.41% 保持现状 45% 40% 应强化 35% 30% 政 策 主 管 形 象 主 管 公 文 秘 书 行政 秘书 (兼 公文 秘 书) 1 有待调整 的岗位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接 待 机 要 员 1 25% 20% 打 字 员 复 印 员 15% 应弱化 11.11% 14.29% 应整合 7.94% 10% 0.00% 5% 0% 应撤销 院部 问:你认为院部应该如何调整? 1 2 存在必要 性不强的 岗位 PAGE 42 组织结构中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导致部门和 员工在工作中处于一种困惑状态 不明确 34.55% 非常不明确 非常明确 1.56% 2.08% 调查:在需要相关 部门合作的事务中, 您认为各部门间的 责任界定 比较明确 61.81% 问:您是否发 现有属于自己 职责范围之内 的工作,自己 没有权力负责? 门与二级核算单位间、 二级单位间、职能部 门间都存在着职权界 定不清晰的状况。在 经常 15.92% 有时 41.91% 此状态下,容易出现 资源冲突和相互推诿 的现象,影响组织的 从来没有 11.14%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整个组织中,职能部 运作效率 偶尔 31.03% PAGE 43 影响着各层次人员在组织中的工作效率 经常不知道应该向谁汇报工作 注重绝对公平、不注重效率 没有人愿意拍板决策 时间观念差 职能部门办事拖拉 多干的不如少干的,干活的不如看着干的 7.09% 15.49% 27.56% 55.12% 65.88% 67.98% 0% 20% 40% 60% 80% 问:下列哪些情形在 BD 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44 同时多年来, BD 职能部门改革不彻底 60% 改革任务只完成一小部分 光说不做 改不如不改 改革彻底 52.41% 50% 40% 9.61% 30% 22.46% 22.19% 20% 22.34% 10% 66.23% 2.94% 0% 1.82% 很快 快 不快 很慢 问:你认为我院的改革步伐是快是慢?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问:你认为我院的改革处于何种状态? PAGE 45 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 对 BD 目前存在问题的调查 70% 60% 50% 40% 对职能部门工作不满意的原因调查 70% 68.65% 53.37% 43.01% 36.79% 30% 20% 10% 0% 24.09% 机关机构臃肿,人 浮于事 敬业精神弱化 团队意识弱化 人员观念落后,导 致素质下降 能部门管理层次划 分不清 60% 50% 40% 30% 20% 62.96% 部门人员过多,人浮于 事 对职能部门长期缺乏服 务质量、速度的考核, 导致服务好坏无人关心 管理制度长期处于政出 多门、条块分割状态, 执行混乱 部门本位主义严重 10% 0% 部门领导服务意识差 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员工认为机关机构臃 调查显示 : 人浮于事是员工不满意各职能部 肿、人浮于事是目前存在的最重要问题 门的主要原因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46 原因之一: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促使员工向职能 部门转移,造成人浮于事、官僚主义 对员工重新选择岗位的调查 生产中 心 11.83% 其他 8.49% 其他 5.38% 研究室 26.09% 生产中心 16.98% 职能部 门 56.70% 调查显示:重新选择岗位的情况时,超 过一半的员工将选择职能部门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如果仅以追求收入为标准,员工对部 门重新选择的调查结果 职能部门 58.49% 研究室 16.04% 调查显示:如果仅以追求收入高为标准,对 部门的重新选择中有近六成的员工会选择职 能部门 PAGE 47 原因之二:稳定、工作压力小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2.59% 生产中心 2.99% 其他 1.49% 研究室 10.45% 3.70% 3.70% 0% 职能部门 研究室 生产中心 职能部门 85.07% 其他 如果仅以追求地位高为标准, 员工在不同部门间的选择 调查显示: 如果仅以追求地位高为标准,超过 九成的员工会选择职能部门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如果仅以追求工作悠闲、稳定为 标准,员工在不同部门间的选择 调查显示: 如果仅以追求工作悠闲、稳定为标 准, 85% 的员工会选择职能部门 PAGE 48 原因之三:接近权力、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 职 权 与 权 力 对 权力 照 核心 会计 图 营销 权力 职 次 权 层 财务 生产 人事 研发 研发 ` 职能 如果仅以 与权力中 心接近为 标准,员 工对部门 的不同选 择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4.29% 职能部门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2.86% 2.86% 0% 研究室 生产中心 其他 PAGE 49 •锥体的中心是组织的 权力核心,越接近这 个权力核心,对组织 决策的影响越大 •一个人晋升得越高, 反映在其职权的提升 种,他与权力核心的 距离越近 •未必需要有职权才能 产生权力,可以通过 向权力核心的内圈作 水平移动即可,而不 必往上升迁 •一些人向职能部门靠 近就是为了向权力核 心接近 原因之四: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优点体现不多, 反而对组织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非正式组织的优点: •给组织成员带来归属感、地位感、自尊 感 •满足人们社交的需要 •弥补正式沟通的不足 •与组织目标一致时会提高组织效率 非 正 式 团 体 不同研究室提拔起来的员工 有亲戚关系的员工 非正式组织的缺点: •扰乱正常的沟通渠道 •与组织目标不一致时,会降低组织效率 •有时阻碍组织的变革 关于 BD 改革主要阻力的调查 60% 50% 40% 老领导班子时的不同派别 一些中高层领导的小团体 28.68% 30% 21.05% 20% 2.63% 10% 不同偏好的员工 多年错综复杂 的人际关系 47.63% 影响个别群体 的权力利益 领导层的决心 不够坚决 员工的普遍抵 制 0% 调查显示:有近五成的员工认为多年 复杂的人际关系阻碍 BD 的改革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50 导读 总论 组织 计划 协调 PAGE 51 控制 资源浪 费 总结 从组织效用的发挥来分析,目标是组织前进的 指明灯 宏伟的远景目标是为了… 人力 资源 •对组织形成重大挑战,使之不 满足于现状,从而确保不断的增 长 •鼓舞凝聚人心,吸引人才,使 财务 管理 战略 营销 管理 员工觉得前景广阔 •创造大量的创新机会,为员工 技术 管理 提供发展的平台 运作 管理 •形成以业绩为主导的企业文化 —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提升在外界的地位 发展战略作为组织在资源稀 缺条件下的行动方向选择 PAGE 52 作为目标的实施工具,计划可分为三个层次,递进式 帮助组织实现组织目标,缺乏目标的组织就象没有航 灯的小船一样,不知漂向何方 定 义 战略计划 经营计划 作业计划 涉及范围 计划时间 作用 现状 关系企业全局的、 为企业设立总体目 标、确立企业地位 的筹划 全局性的, 计划期间 长,通常 涉及企业 为 5 年以 的内外部 上 从企业目前面对的 环境和拥有的资源 出发,规定对战略 计划的落实措施 侧重关注 本企业内 部经营 通常为 1 年或 5 年 以下 明确和分解 战略计划, 导向迷茫 使之能贯彻 执行 企业内部各部门为 实现经营计划而规 定的实施细节 企业内部 的各个作 业部门 不超过 1 年 明晰各职 能、作业 衔接不顺畅 部门任务、 职责 PAGE 53 宏观性、 方向性 不清晰 BD 目前发展战略尚不清晰 缺乏技术带头人 战略目标不明确 高层领导能力不够 其他 44.59% 不知道 22.75% 45% 40% 35% 34.30% 了解 17.75% 30.61% 30% 25% 20% 15% 10% 6.07% 5% 不太了解 27.25% 一般 32.25% 0% 问:你是否知道 BD 的战略目标 问:你认为什么因素影响 BD 的前途 一个没有方向意识和连贯一致经营战略的组织,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将会是什么结局?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54 同时,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参谋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对 BD 的战略规划缺乏 分析的广度和深度 院领导班子 •对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分析不够 财 务 部 科学技 术委员 会 历史等 原因, 现沟通 不畅 财务部在投资、财务 和预算方面的职能匮 乏,无法对战略计划 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持 科 技 发 展 部 •行业信息搜集(包括竞争对手、政 策法规、客户需求、技术发展趋势 等)不全面 产 品 发 展 部 对资源争夺 的冲突 •对新兴行业和相关行业的信息搜集 基本没有 •缺乏从事组织战略研究的关键人员 科技委委员多年 没有改选,委员 由 53 人减少到现 在的 15 人,参谋 职能发挥不充分 PAGE 55 人力资源规划在缺乏院发展战略指导 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战 略 制 定 过 程 战略规划 ( 长期 ) •宗旨 •环境 •目标 •战略 人 力 规 划 过 程 分析问题 • 院需求 • 外部因素 •内部供给 •分析 经营规划 ( 中长期 ) •规划所需资源及配置策略 •新项目开发规划 •关停并转规划 预测需求 •员工数量 •员工结构 •组织和工作设计 •净需求量 年度计划 ( 短期 ) • 工作目标 •项目计划与安排 • 监督与控制 制定行动方案 •岗位分析与配置 • 招聘 • 提升与调动 •培训与发展 •工资与福利 BD 战略目标定位不明晰、宣讲不深入,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 规划;同时,人力资源规划的薄弱,导致不能有效地配合战略推进 PAGE 56 BD 的经营计划制定过于重视财务业绩指标,核心 能力面临丧失的风险 国防方面需求的减少 一些曾经赖 以自豪的核 心能力面临 着丧失的风 险 27.71% 60.20% 激励考核不合理,造成 各部门(或个人)只注 重局部(或自身)利益 最大化,忽视航材院整 体利益的最大化 64.23% 关键技术人员流失 0% 50% 100% 问:你认为我院长远发展的风险来自哪些方面? 科研优势在不断弱化 •没有重视员工能力的提高 •员工能力发挥不足 •优秀员工在不断流失 闲置设备多,设备新度低 发挥不畅或无法发挥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科 研 基 础 设 备 综 合 人 开 才 发 能 核心能力指标 力 PAGE 57 型 号 科 研 横 生 经 向 产 费 课 利 题 润 经 财务性指标 费 预算作为一种将资源分配给特定活动的数字性计 划,是经营计划实施的工具之一 原料采购预算 生产预算 销售预算 期末存货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 管理费用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 售出产品成本预算 资本支出预算 预算的种类 收入预算 费用预算 利润预算 现金预算 资本支出预算 可变预算 固定预算 预算的方法 增量预算 预算损益表 预算资产负债表 预算现金流量表 零基预算 总预算图 注:科研服务与有形产品一样,其生产过程抽象为与有形产品生产过程同一 PAGE 58 目前 BD 财务预算基本采用的是简单加成、汇总的方 式,缺少对内外因素的综合分析 各部门负责人 编部 门年 度预 算 预算会计 汇总各预 算方案、 备案 财务部部长 审核 院长 审核 资金评审会 讨论 部门 的预 算方 案 不通 过 预算会计 通过 按预 算执 行 当场修 改预算 表 按预算执行 •各基层业务单位在去年的 基数值上简单的进行加成、 汇总、讨论形成 •缺乏对外部环境、 BD 内 部资源做出针对性的分析 财务预算流程 PAGE 59 作业计划制定不少,但相互间的衔接度低,造成 效果不理想 制定 78.01% 销售计划 问:您部 门是否制 定计划 ? 供应计划 作业计划 营销计划 生产计划 说不清 9.46% 50% 不制定 10.74% 根本不制 定 1.79% 1-2天完成所有 审批程序 41.07% 40% • 运作中 , 计划制定较多 , 但计划执行 过程中报批太多,造成计划的衔接不强; 30% •销售计划与采购计划、生产计划、营销 计划衔接不好; 10%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20% 0% 21.43% 19.64% 10.71% 7.14% 2-5天完成所有 审批程序 1-2小时完成所 有审批程序 2-4小时完成所 有审批程序 4-8小时完成所 有审批程序 员工反映事务的报批过程一般要经历的时间 PAGE 60 导读 总论 组织 计划 协调 PAGE 61 控制 资源浪 费 总结 职权配置一般需符合四个基本原则 职权有三类 职 权 配 置 的 四 个 基 本 原 则 直线职权 职能职权 参谋职权 统一指挥 指挥的集中统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如果多 头领导,多头指挥,下级将无所适从,管理混乱是不 可避免的,重点是对参谋职权与职能职权的设计 责权一致 保证各级部门及其主管人员的职责和权力相对应, 需要解决好:决策权、指挥权与用人权相统一;正 确处理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的配置 参谋机构发 挥作用 实行强制参谋制度,保证参谋机构有职有权;授予 参谋机构和人员超级报告权 对职权作出 明确规定 如果不明确规定,部门间的摩擦、推诿,以及为此 而频繁开会、领导出面协调等工作会很多。具体要 求是:全面、具体;科学、确切;书面形式 PAGE 62 但在 BD 院级领导层面,权责匹配上目前尚不完 全统一 院长、党委副书记 葛 子干 科技委主 任 益小苏 科 技 委 总工程师 吴学仁 非金 属科 研副 院长 陈祥 宝 标 准 化 中 心 科 技 发 展 部 开发副 院长 张军 物 资 供 应 部 党委书记、副院长 刘 井宏 管理副院长 李晓红 产 品 发 展 部 档 案 中 心 院 部 外 事 办 财 务 部 法 律 顾 问 室 审 计 监 察 部 条件保障副 院长 于洁飞 条 件 保 障 部 技 改 办 质 量 管 理 部 保 卫 保 密 部 党委副书 记 宋京 平 计 量 中 心 纪 委 退 休 处 工会主席 贺书奎 离 管 处 人 力 资 源 部 宣 传 文 化 部 团 委 工 会 组 织 部 党 办 院长指挥链上的副院长职权与党务指挥链上的党委书记职权没有明晰的界定。指 挥链不清晰,决策权、指挥权与用人权分离,责任与权力不一致 PAGE 63 副院级分工过细,为部门间协调增加难度 院长 科技委 主任益 科 技 委 总工程 师 非 金 属 科 研 副 院 长 标 准 化 中 心 科 技 发 展 部 党委书 记 开发副 院长 物 资 供 应 部 管理副 院长 产 品 发 展 部 熔 铸 中 心 院 部 档 案 中 心 外 事 办 财 务 部 法 律 顾 问 室 审 计 监 察 部 条 件 保 障 部 技 改 办 副 总 质 量 师 条件保 障副院 长 保 卫 保 密 部 质 量 管 理 部 人力资 源副院 长 计 量 中 心 人 力 资 源 部 党委副 书记 纪 委 宣 传 部 组 织 部 退 休 处 工会主 席 离 管 处 团 委 党 办 共 8 个副院级职位,其中 7 位需要院长进行协调,院长同时还管理 5 个职能部门, 按照管理跨度为 4 - 6 人的原则,实际上是管理幅度较大 PAGE 64 工 会 个别职能部门出现了双重领导现象 院长 35.00% 33.25% 30.00% 27.06% 26.55% 偶尔 没有 25.00% 总工 程师 非金属科 研副院长 20.00% 15.00% 13.14% 10.00% 标 准 化 中 心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5.00% 科 技 发 展 部 0.00% 经常 有时 多头指挥调查 每个部门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否则会出 现多头指挥的问题,造成难以考核,或者 下级的无所适从 PAGE 65 在决策层之外,管理层与作业层同样存在决策权、 指挥权和执行权不统一的现象 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近六成的员工认为 在本部门人员调配、奖金分配方面需 要更大的权利 70% 60% 基层管理人员近五成的员工认为在本部门人 员调配、奖金分配方面需要更大的权利 44.71% 45% 40% 58.54% 35% 30% 50% 25% 40% 17.65% 20% 30% 15% 19.51% 20% 9.76% 10% 4.88% 0% 一般 不需要 无所谓 需要 一般 不需要 例子: •他不听你的,还找事,你没有权力把他怎么样,他却可以炒了你; •许多事没法办,他只要每天来上班,什么事不做也要给工资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4.71% 5% 0% 需要 7.06% 10% PAGE 66 无所谓 多头指挥和越级汇报等不规范管理问题的存在, 影响着 BD 指挥系统的正常运作 问: BD 在日常管理中,上下级间的指 令和汇报是否存在越级现象 日常管理中, 不知道 一半以上的人 31.52% 认为上下级的 指令和汇报存 在越级现象 几乎没有 13.95% 非常普遍 10.85% 问:是否经常出现多个领导 向你分派任务的情况 35% 33.25% 30% 有时有 43.67% 接近七成的25% 人在日常工20% 作中接受多15% 头指挥 10% 27.06% 26.55% 13.14% 5% 0% 经常 有时 偶尔 没有 重要原则 •上级对下级只能越级检查不能越 级指挥 •下级对上级不能越级报告,只能 越级申诉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造成企业管理指挥系统失灵 •降低上级的威信 •损害管理者在员工中的整体形象 PAGE 67 一些职能部门主管服务意识不强,在考核、监督体系不 健全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 两种管理控制方式 多干的不如少干的,干活的不如看着干的 职能部门办事拖拉 被服务人员向部门 外部监督 领导反映 职能部门权力过大,但缺乏相关责任的匹配 基层单位负责人承担了责任,但并没有相应 的权力 80% 67.98% 监督 部门领导对主管的 管理 作用有限 本部门成立的考核 内部考核 小组对主管的业绩 进行考核 作用有限 除本部门之外的, 外部考核 与主管工作相关的 员工参与考核 有效, 但没有 实行 内部监督 65.88% 60% 42.38% 40% 33.33% 20% 因怕报 复,此 路不通 考核 0% 调查 : 关于您对 BD 的一些看法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68 为此基层领导面对职能部门的各项、各级要求, 疲于应付,无法集中精力做主营业务 工会 工会 工会 工会 的活 的活 的活 的活 动 动 动 动 工会 工会 工会 的活 的活 团委 的活 动 动 活动 动 基层领导 各类 各类 各类 各类 报批 报批 报批 报批 调查:基层单位负责人工作时间 团委 团委 团委 其他 活动 活动 活动 杂事 统计 统计 统计 统计 统计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职能部门的主管将二级核算单位的领导当作漏 斗,所有的事情首先要找的就是基层领导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46.77%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35.48% 14.52% 3.23% 10%-30%在处理与 职能部门间的协 调和审批事务 30%-50%在处理与 职能部门间的协 调和审批事务 50%-70%在处理与 职能部门间的协 调和审批事务 70%以上在处理与 职能部门间的协 调和审批事务 各研究室的领导多是专业研究的带头 人,在各种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投入了 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PAGE 69 纵向沟通方面,上下级部门之间沟通效果差,没 有形成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的氛围 调查显示:员工普遍反映上下级沟通渠道差 强人意 60% 调查显示:对工作存在问题时 , 只有不到一半 的人直接与上级沟通 , 很多人更认为说了也没 有用 说了也没用,发些牢骚算了 找机会与直接上级交流 与最亲密的同事私下交流 找比较熟悉的航材院管理者交流 其他 51.07% 50 % 40 % 30 % 50% 27.81% 40% 21.12% 20 % 30% 10 % 20% 0% 畅通 43.95% 不畅通 一般 30.00% 21.84% 14.47% 10% 3.42% 0% 问:请您评价一下我院的内部沟通情况: 上、下级沟通渠道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问:如果您对 BD 的工作存在疑问, 您将怎样? PAGE 70 横向沟通方面,部门间的横向沟通效果 不尽如人意 51.91% 60% 50% 43.72% 40% 30% 20% 10% 0% 4.37% 畅通 不畅通 一般 对 BD 部门间信息交流渠道状况的调查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71 调查显示: 只有不到 5% 的认为 部门间信 息沟通是 畅通的, 有 43% 的 员工认为 是不畅通 的,接近 五成的员 工认为一 般 造成不同部门相应人员间信息传递速 度慢,工作效率不高 偶尔不能 5.43% 偶尔能 53.74% 经常能 8.79% 经常不能 32.04% 对员工能否及时了解到本院和本 部门相关经营管理信息的调查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72 调查显示: 只有不到 9% 的认为能及 时了解到经 营管理信息, 有近 86% 的 员工认为是 不能及时了 解到本院和 本部门相关 的经营管理 信息 二级核算单位间协调也不顺畅,主要原因是各单位为 各自利益固守一方,很少从整体利益出发解决问题 80% 70% 现行经济管理办法的驱使,造 成基层单位为各自利益固守一 方,绝少从整体出发解决问题 69.14% 55.02% 60% 收入高低的长期性差异,造成 一些部门人员心理不平衡,时 而会反映到工作中 50% 40% 28.62% 30% 14.87% 20% 10% 各单位业务环境的差异造成各 自关注点的不同,故时有发生 忽视彼此协作的现象 各单位任务繁重,顾不过来 0% 问:您认为与各基层单位协调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73 实际调查发现, BD 管理中尚存人治多于法治、规 范性制度实施不力的问题 对我院的管理制度是否 能得到严格执行的调查 对我院衡量个人成功主要标准的调查 30% 29.67% 27.75% 不知道 10.94% 25.27% 25% 20% 15% 10% 5% 17.31% 能力、水平的 高低 权力大小 与领导关系的 好坏 收入多少 好像能 32.32% 不能 45.80% 0%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能 10.94% PAGE 74 为此, BD 管理走向规范化,需要从人治 到法治的转变 人治 法治 •人为因素太多不利于 BD 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易形成集权,随意性 •利于授权、利于 BD 的进 一步发展 •揣摩领导意图,看上级脸 色行事 •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目标明确,利于竞争 •扼杀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才流失 •易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的 工作氛围 PAGE 75 导读 总论 组织 计划 协调 PAGE 76 控制 资源浪 费 总结 有效的控制系统一般有十个方面的特性 准确性:提供正确的数据 标准合理性:控制标准必须是合理的 和能够达到的 适时性:能及时地改变管理层的注意 力,使之防止某一部门出现对组织造 成严重伤害的行为 战略高度:管理层应该控制那些对组织 经济性:从经济角度上看,控制系统 的运行是合理的 强调例外:控制手段应该顾及到例外 情况的发生 灵活性:适应各种变化或利用各种新 的机会 多重标准:实际工作中很难用单一指 标进行客观评价,多重标准可以减少 狭隘的工作方式 通俗性:一个难以理解的控制系统会 导致不必要的错误,挫伤员工的积极 性 纠正行为:应该在指出问题的同时, 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行为有战略性影响的因素。控制重点应放 在容易出偏差或偏差造成危害最大的地方 PAGE 77 对二级单位的管理控制可通过四种控制 方式来实现 业绩控制 总部下达一系列指标作为 下属单位的奋斗目标和考 核标准 人 对下属单位关 员 控 键岗位的人员 制 进行控制 控制体系 控制体系 对下属单位一 权 定额度以上的 限 经营权限进行 控 控制 制定信息交流制度,保证 总部及时、准确、全面地 掌握下属单位的生产运营 信息 信息控制 PAGE 78 制 如果上下级之间缺乏管理控制,常常会 导致计划的延误 上级 反 复 循 环 下级 上级领导为下属推荐的目标 下级人员目标的初步说明 可利用的资源 相互一致 下级人员的目标、计划 上级领导人定期检查进度 下级人员正进行的业绩 正确的衡量标准和上级领 导人的帮助 下级人员取得的最终业绩 计划 行动 反馈 检查 计划 行动 反馈 检查 原有水平 最终检 查和业 绩的考 评 新的 计划 管理过程一定要形成一个闭环 上升到新水平 PAGE 79 在日常管理中, BD 存在任务下达后不及时检查 和反馈、时间观念不强的问题 职能部门办事拖拉 超过五成的员 时间观念差 工认为的时间 没有人愿意拍板决策 观念 注重绝对公平、不注重效率 80% 60% 领导经常交办一些事情但却不问结果 65.88% 55.12% 40% 20% 27.56% 15.49% 13.12% 0% 问:在 BD 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情形?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PAGE 80 差, 13.12% 的员工认为领 导经常交代一 些事情后,却 不问结果 财务控制:缺乏财务监督,审计职能不足,难于保 证财会信息的一致性、客观性、完整性 财务审计 预算审计 各研究室 投资审计 会计审计 税务审计 生产中心 院属公司 固定资产审计 职能部门 其他 项目审计 合同审计 目前 BD 审计工作发挥并不充分,监督和参谋职能有缺失 PAGE 81 成本控制:财务部成本管理室的成本会计管理职 能发挥不完全 • 反映职能 • 计划和预 算职能 • 控制职能 •对 BD 生产经营过 •成本计划是预先 •通过对组织成本 •利用成本核算资 程中发生的一切耗 规定组织计划期 的控制使产品成 料,对影响成本 内产品生产消耗 本按照人们预先 升降的各种因素 和各种产品的成 测算确定的成本 进行科学的分析 本水平。 水平进行,从而 比较,研究成本 防止浪费,使资 变动的因素和原 源得到合理的使 因,了解成本变 用。 动的规律,寻求 费,进行计量、记 录、归集、分配、 汇总,计算出各成 本对象的总成本和 单位成本。 BD 现在的成本会 • 分析、评 价职能 降低成本的途径。 计的反映职能还没 有完全发挥出来 PAGE 82 成本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方式为二级单位 成本转移提供了可能 科研经费使用方向 10% 院留 原因分析 没有对研究 室进行成本 5% 奖金 5% 岗贴 5% 专业方向 75% 研究室使用,节余可留 存,用于以后使用 自我控制的 有效激励 研究室会尽 量想办法用 完这笔经费 没有会计帐 研究室可以将 实相符的监 其他成本转移 督控制 到科研费用中 因为缺乏对 基层核算人 员的控制 PAGE 83 绩效控制:奖金的提取以科研收入和生产利润为基础, 成为二级单位将成本进行转移分摊的直接原因 科 研 生 产 本成 入收 科研是以科研经费的到帐额来计算, 与科研过程的成本消耗没有关系 润利 生产奖金是以利润的多少来计算的,在 销售收入一定条件下,成本的转移是在 数字上扩大利润的有效手段 对二级单位来说,将生产成本转移 到科研是成本最低、最方便的选择 PAGE 84 成本控制:院财务部对基层核算人员没有人员控 制,为二级核算单位实现成本转移提供了方便 部长 1人 副部长 综合业务室 出 纳 报 销 会 计 档 案 管 理 会 计 5 人 1 人临 时工 工 资 核 算 会 计 销 售 核 算 会 计 2人 成本管理室 纳 税 管 理 会 计 稽 核 固 定 资 产 会 计 1人 1人 成 本 稽 核 会 计 成 本 预 算 会 计 总 帐 会 计 1人 1人 1人 2人 资金计划室 质 量 成 本 会 计 预 算 会 计 1人 基层核算会计 作为核算基础的基层核算会计业务上接受院财务部的指导,但人员属于 其所在的二级核算单位,无法代表院方利益,保持客观公正。在失去对 基层核算人员控制的情况下,对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控制失去了基础 PAGE 85 融 资 会 计 投 资 会 计 成本控制:以上情况导致科研成本、生产 为 其 成本核算不清的现象 科 研 特点是 弹性大, 不易控 制 本成 成 本 的 转 移 提 供 了 方 便 生 产 本成 润利 院财务部实际不能控制二级核算单位客观地对成本进行分摊,那么 BD 的成本核算也就失去了基础,造成了成本不清的问题 PAGE 86 财务缺乏准确的成本核算,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 能解决,包括利润不清、奖励不公、考核不力等 生产、科研成本不 清,无法为高层决 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些不进行生产的 研究室科研人员感 到收入不公 生产部门不计成本的 从事生产,侵蚀全院 利益,有些产品的生 产成本如果不进行转 移,未必是有利润的 带来的 一系列 问题 PAGE 87 研究室不愿将科 研与生产分开 科研人员无法摆 脱生产“利润” 的诱惑,影响科 研水平的提高, 从而不利于 BD 科研实力的增强 采购控制:采购部门缺乏监督机制,如物资供应部 业务员 购买申请人 供应部部长 开发副院长 其他人员 接受任务 是否合格供方 否 审核 是 草拟合同 是否大于 30 万 是 过程控制 和抽查 进行供方评定 参与合同评审 否 合同评审 签订合同 合同评审 签订合同 物质供应部器材采购合同确定流程 PAGE 88 库存控制:库存管理混乱,内控不足,盘点工作 至今仍无一清晰结果 物质供应部 物质库 二级库 采购 商品 原材料 日用品 课题组 室主任 申请 审批 入库 盘点 领取 入库 使用 库存管理流程 PAGE 89 物质供应部采 购的原材料未 经盘点就入二 级库,在二级 库,管理混乱, 浪费严重,二 级库没有能力 每天盘点。整 个原材料院内 无人清楚,流 动资产利用率 不高 信息控制:归档文件保密体系不健全,审核不到 位,威胁 BD 的科研成果积累 课题组 室主任 科技部主管 科技部长 副总师 总师 写出 报告 审核 审阅 签字 技术主审 审核 总结 小结 受专业 和时间 的限制 汇报 归档 审核 室主任对科研过程最为 了解,是审核过程的重 要一环,但室主任事务 太多,且在权责不对等 情况下,室主任可以不 负责任;各研究室科技 委作用也几乎没有发挥 档案室 科研文件归档流程 原因分析: •保密体系不完善,科研人员不信任 •科研成果转化制度不健全 •科技部将科研过程管理过多,对应的审核工作 无力完成 •对研究室的考核缺少这方面的内容,室主任可 以不负责任地签字  PAGE 90 一些重要文件 以小结的方式 未经科技发展 部的审核,而 室主任审核经 常不严,成为 一个漏洞 绩效控制:对二级核算单位的考核指标过于单一,有些单 位不适合用经济指标,造成各个利益节点都在留利 有些二级单位是适 合用经济指标来考 核,如 9 室、 12 室等 有些二级单位是不 适合用经济指标来 考核,如 4 室、 16 室等 对公共服务性二级 单位,他们不直接 创造利润,采用经 济指标考核,易产 生节节留利现象 由于设备的原因, 投入的劳动量是不 同的,以经济指标 考核,易在员工中 产生不公平情绪 PAGE 91 绩效控制:完全以经济关系为纽带连接各业务部门,在院内形 成了一个垄断市场,使部门间协调不力,服务质量差,内协交 易成本过高,运行不畅,影响到全院的运作效率 如果完全依经 济关系为纽带, 内协是一个垄 断的市场 现象一: 垄断的市场需要公 共管理部门代表公 众的利益来干涉其 定价等行为,并进 行协调、监督 一线研究室不愿分课题给服务性 研究室,服务性研究室则以需要 研究为名,要求科研费,实际技 术上已经不需要再进行研究 现象二: 干涉定价 不健全 监督 缺失 协调 成本高 一些服务性业务部门以 加急件为由,提高服务 价格 现象三: 一些服务性业务部门在 不能提高服务价格的情 况下,以各种理由拖拉 不提供及时服务 增加了我院产品的生产成本,造成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不良 后果 人为拉长生产周期,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不同业务部门间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影响员工士气 PAGE 92 绩效控制: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不健全,影响科 研人员的积极性 科研 成果 转化 的两 种现 状 科研 成果 转化 不健 全的 不良 后果 没有回报 例子:熔铸中心的发展后 劲不足,原研究室没有得 到应有的回报 有回报,但实现不多,因无 法了解科研成果创造的效益 到底是多少,缺乏制度管理 和保障 例子: 12 室原某公司出去 后,只送过一个小皮包, 请吃过一次饭 归档文件虚假现象出现, 担心归档后,技术被他人 影响我院的科研积累 偷窃,自己从中没有回报 科研人员自己从事生产 活动,不能扬长避短, 浪费稀缺的科研资源 科研人员为确保自己的科 研成果得到回报,干脆自 己去做向生产的转化 科研人员抱着科研成果 不放,无法为我院的发 展做贡献 科研人员自己无力将其转 化为生产,又不愿没有回 报地交给他人来做 PAGE 93 绩效控制:对职能部门缺乏绩效考核,造成职能部门不重 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各业务部门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部门办事人员服务意识差 70% 67.28% 62.96% 60% 50% 48.77% 40% 部门人员过多,人浮于事 调查反映职 对职能部门长期缺乏服务质量、速度的考核,导 致服务好坏无人关心 能部门办事 管理制度长期处于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状态,执 行混乱 部门本位主义严重 部门领导服务意识差 30% 20% 10% 0% 识差,部门 人员过多, 人浮于事等 部门领导水平能力差 是员工不满 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个岗位职责不清 意于职能部 业务流程不合理 门的主要原 因 其他 问:您对各职能部门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来源:调查问卷 人员服务意 PAGE 94 导读 总论 组织 计划 协调 PAGE 95 控制 资源浪 费 总结 内部资源可以从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 隐形资源、财务资源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组 织 资 源 物资资源 利用率、可转移性、 厂房、土地、设备等 增值性 物资资源 人力资源 各种专业和素质的研 时间、积极性和精力、 发者、管理者、生产 发挥等 者、营销者 技术资源 成果水平、可产品化 能力 技术能力、 专利、 诀窍等 隐形资源 知名度、美誉度、忠 诚度 品牌形象、客户资源、 公共关系等 财务资源 增长性、信用度、稳 定性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 银行授信额度 PAGE 96 对组织资源的评价可以通过利用度—转移 性矩阵来描述 低 闲置资源 资 活力资源 制,使用于其他业务的可 源 利 •转移性指资源扩

122 页 438 浏览
立即下载
OD 总监教你如何做组织诊断

OD 总监教你如何做组织诊断

OD 总监教你如何做组织诊断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 Organization Design 白睿 某百亿级上市集团组织发展总监 专栏作家、特约撰稿人 多家企业长期顾问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目录 一、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内容和目的 二、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模型建立与运用 组织结构诊断 问卷调查结论 访谈结论 标杆企业借鉴 法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组织诊断主要是搜集 10 个关键问题的 答案 我们的组织十分 清楚提升企业价 值的三大要务? 我们的后勤支持 所创造的价值是 否与其成本相当? 组织结构是否反 映企业的价值源 泉? 对重大决策的个 人角色、责任和 职权是否清晰明 了? 我们的管理团队 团结并且配合默 契? 是否有大量高绩 效人才,任职于 其能发挥最大才 能的岗位上? 我们是否评估关 键事项———并 将其与员工激励 挂钩? 我们是否有执 行变革的能力? 在业务成功的关键 环节中,我们的一 线业务部门执行力 是否持续一致的出 色? 我们是否有高 绩效文化?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企业组织四维度 一个组织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部分或者维度,分别是领导、结构、流程、员工,这四 个维度决定了组织整体的效能。组织的有效性就是分别对每个维度进行测评,以了解组 织整体情况。 如果把企业组织比作人体 大脑 领导维度 企业组织 四维度 骨骼系统 结构维度 血肉及神经系统 流程维度 细胞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员工维度 目录 一、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内容和目的 二、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模型建立与运用 组织结构诊断 问卷调查结论 访谈结论 标杆企业借鉴 法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组织架构有效性诊断分析的模型  模型主要展示了对于组织结构的信息搜集和分析方法。信息搜集是组织结构诊断分析的基础,主要包括问 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组织结构进一步的分析均需要基于上述方法所采集到的信息来进行。  同时,在诊断过程中还要结合标杆企业借鉴法将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优秀企业对比并吸取其成功经验,为日 后的组织优化做准备。 领导维度 问卷 调查法 访谈法 • 从战略的角度 挖掘企业的战 略总体目标, 今后的业务发 展方向。企业 的价值观,高 层领导风格以 及上下级的职 能关系等要素 结构维度 • 企业的组织结 构,部门的划 分以及角色和 职责定位等信 息。管理层级 在整体结构下 的协作,部门 职责的清晰度 以及分工的合 理度等问题 流程维度 • 企业组织内部 的流程执行力 度,部门间信 息沟通的有效 性以及在执行 方面的管控体 系是否得当, 部门之间的协 作通道是否顺 畅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人员维度 • 企业组织内部 人力资源的考 核绩效体系的 完善性,人员 在管理和其他 技能方面的发 挥情况以及企 业对人员的职 业发展规划及 激励机制等方 面地做法等信 息 目录 一、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内容和目的 二、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模型建立与运用 组织结构诊断 问卷调查结论 访谈结论 标杆企业借鉴法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案例: A 公司背景情 况 公司业务 A 公司是一家国内大型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贸易是公司的主要利 润来源,所占公司业务全部收入超过 90% 。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开始 着 力关注并发展其他业务,目前物流业务、房地产业务尚在开展之中,两项 业务 综合所占公司业务全部收入约 10% 行业竞争 目前,贸易业务仍是公司的主业,但是贸易业务的总体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业 务面临战略性危机,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市场竞 争的 要求 第三层面 公司长期整体战略:三个层面的发 第二层面 展战略布局,是 A 公司实现持续 增 长的关键 市政公用设施 建设 第一层面 金融 房地产 贸易板块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物流 医疗 教育 案例: A 公司组织结构 图 根据公司实际运行来看, A 公司总部定位于战略控股型公司,总部的职能在当前主要强 调 资本运营、重大决策、选准用好经营者 董事会 投资评审委员会 薪酬委员会 审计监督委员会 财务预算委员会 总裁 副总裁 战 略 发 展 部 总裁助理 人 力 资 源 部 资 本 运 营 部 财 务 中 心 下属各子公司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总 裁 办 公 室 实 业 事 业 部 海 外 事 业 部 公司总部与业务单位管理模型的主要模型 采取任何的组织形式都应与企业的行业性质、产业结构、企业文化以及所在行业的发展阶段 相适应  公司应选择与其所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自身业务特点相适应、充分反映公司价值理念、流 程的管理模式 模式 1 控股 公司 价值来源 核心关键的 职责 我们是谁 ( 公司核心 ) 由与客户最接近的 业务单位识别潜在 的机会来创造价值 生成 / 强制生成规范 的管理模式 模式 2 职能 部制 公司的专家意见和控 制创造价值 共同做出关键决定 识别并购候选人 我们是投资公司 我们是所有业务单位 的关键领导者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模式 3 事业 部制 由与客户最接近的业务 单位创造价值 还通过管理各业务单位 的链接来创造价值 在业务单位之间的链接 中增加价值,推动战略 的实施 我们是一家管理共同体 的战略领导者 模式 4 矩阵 式 业务单位利用公司 的专家意见,做出 关键决定,来创造 价值 通过专家意见为业 务单位提供指导 我们既是管理共同 体的顾问,也是它 的战略领导者 对组织结构模式不适当的选择会极大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企业资源 的浪费,导致企业经营效率的严重下降 事业部制和功能制的对比 管理模式 事业部制 事 业 部 制 公司价值理念 结构特点 / 实例 适用环境 这个结构适用于处于行业竞争 在这个模式下,公司总部规模相对较小 加剧 , 公司业务实现了跨区域 而集中,而业务部门按照产品 / 产业或 经 营,以及公司业务快速多元 务单位的联接。 地 理位置的不同分别组合成独立的业务 化阶 段的公司。由于公司各业 公司总部只参与设 部 单元,公司业务策略的制定及有关具 务领域 之间具较高相对独立性, 立公司战略和政策, 创建和实行严格规 范的绩效管理模型 体 运营决定权被下放到事业部层面,整 过于集 中的协调及管理功能会 个 公司的控制系统权力集中程度介于控 拖延公司 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时 来进行管理 都 将逐渐取代功能部制模式。 业务单位更贴近客 户;公司总部与业 股 随着全球化进程,此模式在未来长期 间。 此模式的缺点是:支持功能的规 模效应难以实现,各部门间的技 术转移难以进行 功能部制 功 能 部 制 这类公司相信总部 通过积极和深入地 参与操作层面的决 策制定工作,将会 产生显著的价值 在这种公司组织结构中,管理及业务职责 按功能划分,权力集中在公司总部(战略 规划、财务、人力资源及 IT )。此类型 拥 有很高的权力集中度,利于实施标准 化控 制系统、学习及能力的建设、以及 系统内 规模效应的实现。 这个结构常用于单一业务,区域 最早的实践者为美国的铁路公司,而较新 的则有苹果电脑及通用汽车。 该结构主要缺点:部门独立性弱, 不 能成为单独的利润中心 .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集中,所在行业处于成熟期,市 场稳定和技术发展变化不大的公 司。在此行业发展阶段中,企业 的战略重点从实现差异化向提高 成本效率转移。 通过将公司结构与事业部制和功能部制进行对比发现, A 公司总部的 组 织结构在本质上是职能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一直以来公司以贸易为主的业务发展模式而建立的。 董事会 优点 • 促进技能提高 • 促进实现职能目标 总裁 总裁助理 副总裁 • 对环境变化反应缓慢 • 决策速度慢,会延误 缺点 总 裁 办 公 室 人 力 资 源 部 财 务 公 司 资 战 实 海 本 略 业 外 运 发 事 事 营 展 业 业 部 部 部 部 下属各子公司 • 部门间缺少横向协调 • 部门目标和企业目标 常不一致 功能部制 • 小型或中型规模 组织适用 • 一种或少数几种产 性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工作 品 ( 业务 ) 管理幅度和层级诊断 董事会 总裁 副总裁 副总裁 副总裁 工业园筹 海外事业 战略发展 建办主任 部总经理 事业 部部长 战略发 工业园 总裁办 经理 展部副 筹建办 副主任 部长 副主任 人力资 企业文化 源部副 办公室主 部长 任 财务中心 总经理 部总 本总裁助理兼 资运营部长 财务中 心副总 经理 实业事 业部副 总经理 资本运 营部副 部长 到 员 工 共 科 员 5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级 1 科 员 4 科 员 1 科 员 2 科 员 2 科 员 2 人 实业 科 员 1 人 2 企 业 文 化 科 员 1 人 事 管 理 科 员 总 副总裁 裁 总裁办主 任 人力资 源部长   从 管理幅度指主管人员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 组织设计时,当直接管理的下属人数超过某个限度时,才允许增加一个管理层次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从 A 公司目前表面的岗位 结 构来看,总部的管理层 次 过多,管理幅度小,容 易 引起组织的职位虚设、 越 级指挥、多头领导等现 象 发生 组织职能诊断四维度 组织职能诊断四维度 职能缺失 职能弱化 诊断维度 职能错位 原创制图:白睿,转载请注明出处 职能交叉 解释说明 职能缺失 某些部门的职能设置存在关键业务能力的缺失 职能错位 某部门承担了其他部门应有的业务能力 职能弱化 某些职能部门的业务能力不足以支撑业务的运行 职能交叉 某部门应有的业务能力分散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能部门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14 人力资源部职能诊断 人力资源部 职能缺失 组织 发展 与薪 酬绩 效部 职能错位 培 训 发 展 部 招 聘 与 配 置 部 企 业 文 化 部 I T 部 职能弱化 后 勤 部 工 程 办 质 量 控 制 部 原创制图:白睿,转 载请 明出处 注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生产中心 品 控 部 目录 一、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内容和目的 二、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模型建立与运用 组织结构诊断 问卷调查结论 访谈结论 标杆企业借鉴法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问卷调查法实施步骤 问卷调查设计 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 问卷调查的分析 问卷调查是为了达到调研目的和收集必要数据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它提供了标 准化和统一化的数据收集程序,使问题的用语和提问的程序标准化,每一个应答 者会看到 或听到相同的文字和问题。 一份好的问卷,不仅能提供所需的必要的管理决策信息,而且还必须简洁、有趣且具有逻辑 性,使被访者乐于作答并能够提供准确的答 案,同时,还要满足编辑、编码和数据处理的要 求。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问卷调查题目设计 组织有效性问卷调查表总共设计了 70 道题目,对员工采取不记名调查的形式,覆盖企业 的 高、中、基层各个系统,从多角度、多层次收集员工对企业的感受。 调查实施时间 样本选取办法 问卷调查将于 2011 年 X 月 XX 日 - XX 日实施。各 接受调查的部门在 X 月 XX 日上午 须将 收回的问卷密封入 档案袋,交回咨询 项目组。咨询项目 组将从当日下午开 始进行问卷数据录 入和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将在 公司各个层级展开, 公司的全体员工将 参加问卷调查,样 本总数应不低于公 司人数的 60% 。 调查方式 问卷题目选择 问卷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取 无记名方式。每人 填写的问卷只有本 人和咨询项目组知 晓,咨询项目组将 以问卷调查统计分 析报告及企业诊断 报告的形式提交公 司领导,决不涉及 具体部门和人员。 题目选择以咨询项 目组对企业战略和 组织命题的理解为 基础,充分参考咨 询公司组织诊断工 具和方法。所设题 目本身无对错好坏 之分,被调查者将 有机会如实表达对 公司经营管理的看 法、希望和建设性 意见。 咨询项目组将在 X 月 XX 日开始进行 问 卷调查数据的录入、 校对、处理、统计 和分析,统计方法 将根据实际数据情 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及显著性检验。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问卷调查评分设计 Ø 员工针对问卷里的每条问题,根据对现状的评估进行评分,最高为 5 分(代表完全 同 意),最低为 1 分(代表完全不同意 ) 。 分值 同意或反对的程度 1 表示 很不同意 2 表示 不同意 3 表示 说不准自己的感觉 4 表示 同意 5 表示 非常同意  均方差反映了观点的一致程度,均方差越高,则观点一致程度越低  所有数据的统计均以有效问卷为准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组织的有效性问卷调查就是基于每个维度下的子要素设计出问题进 行信息搜集,以全面了解组织结构内在的整体情况 战略目标 价值观层 级沟通 授权 领导风格 流程 维度 计划流程 部门协作 品质控制 信息沟通 资源保障 部门划分 角色及职责 管理层级 例外工作 工作驱动 价值评价 技能发挥 成长发展 激励机制 公司承诺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根据对每个维度不同子要素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用于发现组织结 构中不同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强弱程度 维度 维度与要素 领 导 结 构 流 程 员 工 最大值 最小值 均值 标准差 序号 1 4 维 2 度 要 素 3 统计图 领导维度 结构维度 战略目标 部门划分 3 价值观 角色及职责 0.8 4 0.8 5 层级沟通 管理层级 3.1 0.6 6 授权 例外工作 1.0 3.1 0.7 7 领导风格 工作驱动 4.5 1.0 3.2 0.8 8 4.6 1.0 3.1 0.7 9 4.8 1.0 3.3 0.7 10 流程维度 员工维度 4.6 1.4 3.2 0.7 11 4.3 1.0 3.0 0.8 计划流程 价值评价 12 4.5 1.0 2.5 0.7 13 部门协作 技能发挥 5.0 1.0 3.3 0.7 14 品质控制 成长发展 4.3 1.4 3.1 0.6 15 信息沟通 激励机制 5.0 1.0 3.3 0.7 16 5.0 1.0 2.9 0.6 资源保障 公司承诺 17 4.6 1.6 3.3 0.7 18 5.0 1.0 2.9 0.9 19 4-5 高 4.5 1.0 3.1 0.7 20 1-2.5 低 战略目标 管理层级 工作驱动 授权方面 领导风格 部门划分 角色及职责 管理层级 例外工作 工作驱动 5.0 1.3 3.0 0.7 1 4.5 1.0 3.1 0.7 2 4.3 1.0 3.0 0.7 5.0 1.0 3.1 5.0 1.0 3.4 4.4 1.3 5.0 计划流程 部门协作 品质控制 信息沟通 资源保障 价值评价 技能发挥 成长发展 激励机制 公司承诺 表 5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问卷调查问题设计实例展示 - 领 导 维 度 分析 1 2 3 4 5 领导维度分析 战略目标 我很清楚本公司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 公司的经营战略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 公司已实施的经营战略是符合市场环境的。 公司高层领导为了公司的发展总是敢于促进变革。 实践证明,本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公司的发展。 管理层级 工作驱动 授权方面 领导风格 领导人对企业理念和管理原则有深入的思考和宣贯。 公司从上到下的指挥系统是顺畅有效的。 公司上级部门能够负有成效地指导帮助下级部门的工作。 公司各部门间的业务能够得到有效的协调。 公司对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是负有成效的。 我认为我所在部门工作所需权限是充分的。 公司上下形成了有序的分权。 我的个人工作所需权限是充分的。 我们部门的工作没有因为权限不足而受到严重影响。 公司高层注意了解员工的心态和工作感受。 公司领导注重引发大家思考 , 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在我的权责范围内,上级一般不会干预下级的工作。 公司经常积极征求员工关于改革的意见并愿意接受。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问卷调查问题设计实例展示 - 结构 维 度 分析 1 2 3 4 5 结构维度分析 部门划分 公司的现有组织体制是合理的,有助于支撑公司的战略。 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界定十分明确。 就我所在的部门而言,岗位设置是合理的。 公司总部各级部门和外派机构的设置是合理的。 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是合理的。 角色及职责 公司对我所在部门的职责分配是合理的。 我认为我所在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是合理的。 管理层级 例外工作 工作驱动 公司的管理层级较为扁平化,层级不多。 公司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是迅速而高效的。 管理层没有越位、错位、却为的现象。 就我的工作岗位所做的工作均是我的职责范围内的。 在工作中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而产生额外的工作。 工作中产生的新的问题都是能够顺利解决的。 公司关键岗位、职位的人选确定依据职位要求和个人能力,而非个人背景。 工作的完成是依靠公司结构下的程序而实现而非依靠个人关系和影响力。 各部门和员工之间的正式合作关系是完善的。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在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之前,需要首先对调查样本的性别、年龄分布、部门 分布、工作年限和学历等进行统计为之后的分析打下基础 样本性别分布图 样本年龄分布图 60 岁以上 0 女 41% 男 50 - 60 岁 59% 40 - 50 岁 2 2 30 岁以下 0 样本学历分布图 33 30 - 40 岁 32 10 20 30 40 高中以下 大专 本科 样本部门分布图 14 16 12 8 4 6 8 8 5 5 样本年限分布图 14 10 9 硕士以上 40 4 20 0 0 1 年以 下 1-2 年 2-5 年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5 年以 上 根据统计结果 , 通过对单个维度中的要素所对应的问题进行细分,从内 部 人员的角度发现公司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并作为形成企业诊断报告的 基础 和重要组成部分。 评述 综合评价总体平均 3.96 38. 公司的组织架构有助于工作的顺利 进行 39. 公司的组织架构有助于及时反馈意见和迅速决 策 40. 个人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网络对于完成我的工作 并不重 要 1.12 41. 在我们部门,经理与部门成员之间能良好地互相协 作 42. 目前的工作流程有利于促成跨部门的合作和协作效 率 的提高 1.11 • 3.62 • 3.32 1.26 • 4.45 3.46 1.25 0 • 3.77 1.15 2 3 4 1 平均得分 5 • 均方 根据问卷调查,公司的员工对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部门间 差 协作评价较低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员工对于此项的总体评分为 3.72 ,最低评分 员工对于现有工作流程的评价 较低 公司员工认为个人关系和非正 常网络对完成工作具有重要意 义 公司部门内部的经理与部门成 员之间可以良好地进行相互协 作,但目前工作流程不利于跨 部门的合作和协作效率的提高 。这样易于引起以部门为中心 的现象而不是以流程为中心的 现象,要考虑从提高部门间协 作效率角度出发改进现有流程 。 员工对于现有组织结构的评价 也较低 目录 一、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内容和目的 二、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模型建立与运用 组织结构诊断 问卷调查结论 访谈结论 标杆企业借鉴法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访谈法实施过程 访谈是调研和分析的基本技能,访问者通过与被访者面对面的谈话,有效避免了问卷 等其他研究方法的弊端,有利于深入了解被访者的真实想法。 访谈准备 设计访谈提纲。访谈 提纲是指在访谈中所 要涉及的话题要,通 常是按照一定的顺序 逐一列出所要讨论的 话题。 实施访谈 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 应该注意访谈技巧,根 据被访者的特质或情绪 来调整访谈节奏,决定 试采用封闭式问题 还是 开放式问题。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总结访谈 访谈结束之后应立即整理 访谈纪录,及时补充漏记 的要点。同时还应该列出 访谈中发现的重要信息或 意外信息,列出本次访谈 的初步结论。并且将总结 出的问题列入 4 个不同 的 维度,易与问卷做互 补和 对比。 按照被访者的不同,访谈可以分为内部访谈和外部访谈两种 内部访谈 领导 维度 结构 维度 流程 维度 员工 维度 外部访谈 内部访谈又可按照被访者的职位高低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外部访谈主要包括供应商访谈、 竞争者访谈和消费者访谈,更多的是从组织运作中表现的问题来看,而竞争者访谈如果有条件 的话,还可以在不违反有关法律的情况下,获取竞争对手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信息。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企业内部访谈提问提纲示例——高 层 企业内 部高层 领导 企业内 部中层 领导 企业内 部基层 员工 问题 访谈对象:高层 领导 公司总裁 / 总经理助理 n 能否让我分享受一下您的工作经验, 尤其是在本 公司的工作经验吗? n 请介绍一下本公司的组织结构及总 部对各分公司 的管理现状,您对它的评价如何? n 您对公司最大的不满是什么?您在 公司最担忧的 是什么? n 本公司现有的企业理念是什么?请 谈谈您对本公 司企业理念及其贯彻实施的看法 n 请您谈谈本公司的人才结构、员工 招聘取向以及 干部提拔标准? n 请您谈谈本公司的内部绩效评估、 激励考核及奖 罚制度及其效果。 请您谈谈本公司的内部沟通机制 n n … 在对高层领导的访谈问题设置中应该着重考虑涉及企业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目的是为 了了解高层人员对整个企业各层面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企业的思考。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企业内部访谈提问提纲示例——中 层 n 企业内 部高层 领导 企业内 部中层 领导 企业内 部基层 员工 问题 深访对象:中 层领导(各部 门经理) 本部门和其他部之间的日常业务协作关系 是 怎样的?沟通如何? n 您认为本公司的组织结构合理吗? n 岗位责任有没有具体落实? n 您的日常工作是哪些?各项工作所占的时 间 比例? n 您的日常是否会作工作计划,是否有相应 的 检查、反馈、监督机制? 请您谈谈本公司的内部沟通机制,沟通状 况 及您对加强沟通的建议 请谈谈公司是如何对本部门人员进行管理的 (考核、监控等)。 n n … 对中层领导的访谈问题设置中应该重点涉及其所在部门的状况、管理中的问题及对于组织内部管理、 机 制、流程的看法及意见。目的是为了了解该层级对于企业战略方面以及基层方面的认识。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企业内部访谈提问提纲示例——基 层 企业内 部高层 领导 企业内 部中层 领导 企业内 部基层 员工 深访对象:各 个职能部门的 基层员工 问题 n 请您谈谈您的日常工作情况?碰到最大的 困 难是什么?为什么? n 您认为公司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以适用 客 户 / 顾客的变化的要求? 在日常工作中,其它部门有否不合作?其 它 的部门对本部门是否有投诉?各自体现 在哪 ?公司上下级的沟通得怎样? n n 您是怎样看待公司的凝聚力?它与公司现 在 通行的激励分配机制有什么关系。 n 请谈谈您对公司经营管理、发展规划的看法 n … 对基层员工的访谈问题设计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其日常工作中对整个组织运作实际情况的评价及感受, 从而得到最基层和直观的企业组织结构情况的认识。同时也应该问及员工对企业整体战略方面的问题, 通过各个部分问题的重叠从而查看各层级看法的异同。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企业外部访谈提问提纲示例 公司背景 • • 公司的情况介绍 公司成功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公司的发展目标及发展趋势?将发 展什么样的核心能力? •… 业务情况 • 目前,贵公司主要有哪些业务? • 您认为,不同业务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 贵公司的主要人员配置情况 公司主要的销售渠道是什么?主要的业务网点分布情况如何? •… 竞争情况和行业趋势 您在行业价值链的那些环节有所涉及?在不同环节中的竞争地位 如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公司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各自的市场份额有多大? 国外竞争者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态如何? • • 对于企业外部竞争者的 访谈问题提纲设计示例 • • • •…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通过问卷的定量分析和访谈的定性分析能够直观的通过客观评分得出各个维度的优 势和弱势要素,并且能够深入了解企业所面临主要问题,获取内部员工的直观评价 问卷 调 查 在公司内部,部门组织模 式为功能部制及“准事业 公司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 部制”相结合,因此在结 结构。各个层级在战略不明 构及发展趋势上不能有效 确,战术不清晰,缺乏集体 配合对公司财务、人力资 意志。领导人对企业理念和 源及 IT 等支持功能的有 管理原则缺乏思考、提炼和 效 集中,充分发挥这 宣贯。老板与下面 些功能的效能及有效性 缺乏沟通;中 层与 老板思想差 领导维度 结构维度 越大,对话越来 距越来 问卷评分: 问卷评分: 越困难, 3.6 访谈 调 研 流程维度 问卷评分: 从业务流程上看, 2. 准事业部之间以及它们 4 同其它业务功能部门之间 存在着较大相关性。但在结 构上,准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不利于准事业部与其它功能 部门间,以及准事业部间的 合 合作机制的建立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3.9 员工维度 问卷评分 4.0 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和管 理技能,员工缺乏完成工 作的技能。员工缺乏发展 通道,绩效机制没有发挥 应有的效果,员工主动性、 积极性不足,缺乏激情。 人员稳定性存在隐患。 目录 一、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内容和目的 二、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模型建立与运用 组织结构诊断 问卷调查结论 访谈结论 标杆企业借鉴法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标杆企业借鉴法 标杆企业借鉴法 是指在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 践,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 断,从而使本企业得到不断改进,从而进入赶 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 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企业学习。通过学 习,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 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过程。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在针对 A 公司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 可以选取了一家采用事业部制的跨 国企业 - 飞利浦公司以及一家国内 大 型同行业公司的组织结构。同时, 还针对结构确定之后优秀公司的绩 效管理的概况做了展示,以帮助 A 公司分析和规划自身整体结构管理 系统之用。 飞利浦在中国的各项业务采用事业部的形式来分类管理,总部只是起到一 个服务平台的作用,而具体监控则由荷兰事业总部直接负责 飞利浦组织体系 飞利浦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品牌管理部 资金部 法律部 IT 税务部 办公室 管理部 • 会计并表 • 招聘 • 公共关系 • 融资 • 法律事务 • 税收咨询 • 不动产租赁 • 财务审核 • 培训 • 统一标识 • 资金调拨 • 信息平台 建设及维 护 电子元器件 照明 • 品牌保护 消费电子 1) 小家电 医疗器械 半导体 • 办公室管理 商业电子 2) 各合资企业 … 飞利浦在中国的运作完全采用事业部的组织形式,事业部运作十分独立,其控制直接由荷兰 的事业总部负责 飞利浦在中国的投资总部是一个为其各事业部提供战略规划和监控等专业服务的平台,并提 供人力资源、法律、税务、 IT 、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飞利浦在华事业部每年将上交一定的品牌管理费用给投资总部,关于品牌形象建设的相关事 务由总部统一进行,资金部主要负责各事业部的资金筹措和融通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采用事业部制的公司总部组织应强化其战略规划、战略监控和服务 职能的建设 国内某大型贸易集团事业部制形式 该企业最初主营业务为钢铁贸易,组织结构经历了直线型到功能部制的转变。介于业务多元化发展, 组 织规模逐渐扩大,公司最终将组织结构转变成为事业部制,促进了独立利润中心运转的职能建设, 实行 分权管理改善决策。基于该企业自身状况,该模式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XYZ 总公司决策委员会 总公司职能层 总裁办公室 公司 企业规划管理部 IT 服务部 人力资源部 XYZ 有 色贸易及投标 XYZ 发展 • 财务部 审计部 战略业务单元 (SBU) 财务 资金 融 通和 运用 • 钢铁及相关产 品的贸易及服 务 – 钢铁 – 原材料 – 招标 – 贸易服务 其它 – 香格里拉 – 厦钨 • • • 国际有色 电子商务门 户网站 投标业务 新战略业务发 展部 XYZ 电子商务 • • • 五金网站 saveway 钢铁交易平 台 XYZ 腾龙 – 软件开 发 – 教育网 络 – ... XYZ 投资 • • 如保险 • • • 资产托管运 作 不良资产处 置 财务性投资 与托管资产 相关的人事 等资源安排 法律部 综合部 控股子公司 控股子公司 国外分支机 构 参股子公司 构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参股子公司 国内 / 国外分支机 国内 / 成功企业的组织结构为 A 公司提供借鉴意 义 董事会 投资评审委员会 Ø 薪酬委员会 为保持企业多元化业务的顺利成长, 的 新业务时,可以考虑以设立各专 总裁助理 战 略 发 展 部 业事 业部的形式,减少公司的管理 人 力 资 源 部 幅度。 资 本 运 营 部 划的 职能建设 实 业 事 业 部 海 外 事 业 部 股东大会 是 强化总部战略规划和监控的职能 是 强化其销售、市场策划和战略规 总 裁 办 公 室 财 务 中 心 下属各子公司 转变的关键之一是强化总部作为规划、 基于标杆企业组织结构对 A 公司的组织结构建议及设想 服务和监控平台的职能建设,尤其 Ø 转变的关键之二是加强事业部作为 独 立利润中心运转的职能建设,尤其 财务预算委员会 总裁 副总裁 在公司出现众多的除贸易业务以外 Ø 审计监督委员会 董事会 投资评审委员会 薪酬委员会 总 裁 办 公 室 贸 易 事 业 部 事 业 部 事 业 部 … … 财 务 中 心 业务部门 … … 审 计 法 律 部 新 … …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人 力 资 源 部 财务预算委员会 总裁 职能部门 副总裁、总裁助 理 战 略 发 展 部 监事会 事 业 部 标杆企业其他优秀经验参考——绩效管理系 统 公司良好的组织结构必须与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效力,建立一 个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前提是:将公司总目标进行自上而下系统化分解,使之 成为组织内各层面具高度相关性的具体目标 公司战略 公司战略决定公司目标 – 随着战略的发展,指标会发生变化 公司目标必须支 持战略的实现 – 战略决定目标的设定和资金的倾斜 公司目 职能部门的目标需要 确保公司目标的达成 公司目标应当驱动价值产生以提升绩效 职能部门和战略业务单位的目标需要直接 支持 公 司目标,但需要更 职能部门 / 战 略 业 具可控性 务单位目标 这些目标的数目将趋于减少,设计将趋于 简单化 个人目标需要确保职 能部门目标的达成 个人目标 绩效考核的个人部分集中于个人的行为, 建立理解和承诺,保持体系的一定主观性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组织机构有效性诊断 • 从战略的角度 挖掘企业的战 略总体目标, 今后的业务发 展方向。企业 的价值观,高 层 领导风格以 及上下级的职 能关系等要素 • 企业的组织架 构,部门的划 分以及角色和 职责定位等信 息。管理层级 在整体架构下 的协作,部门 职责的清晰度 以及分工的合 理度等问题 • 企业组织内部 考 的流程执行力 的 度,部门间信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获取信息、 收集整理,并对组织每一维度 进行分析诊断。 通过标杆企业借鉴法学习优秀 企业实践经验,在对企业信息 做出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取适 合本企业运用的组织结构方法 为下一阶段的方案设计提供依 据 • 企业组织内部 人力资源的 核绩效体系 完 善 性 , 人 员 息沟通的有效 他 性以及在执行 发 方面的管控体 在管理和其 系是否得当, 职 部门之间的协 及 作通道是否顺 方 畅 业对人员的 技能方面的 挥 情 况 以 及 企 业发展规划 激励机制等 面 地 做 法 等 信 息 准备阶段 组织结构有效性诊断 设计阶段 实施阶段 组织结构调整 组织结构方案实施 优化方案设计 与辅导 白睿原创,仅限交流

40 页 431 浏览
立即下载
六个盒子模型组织诊断分享

六个盒子模型组织诊断分享

六个盒子模型组织诊断分享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宾夕法尼亚大学组织动力 学 教授、组织发展专家韦斯伯德发明了六个盒 子模 型,这是一个用以提升组织效率的诊断工 具。在 这个模型中,他确定了让组织取得成功 的六个关 键领域,通过这六个盒子诊断的成果, 将会是一 系列可以推动组织变革的组织干预措 施。 CONTENTS 01 六个盒子组织诊断步骤 02 六个盒子的优点和缺点 03 六个盒子的应用及案例 如果用六个盒子进行组织诊断,将会需要 经过两大阶段 10 个步骤的流程,分别是 第一阶段: 从整体上对组织进行快速扫视,其 中包括 4 个步骤: 1. 划出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即对组织 的 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有明确的判断和划 分 2. 描绘出组织的输入 / 输出系统,包括: - 输入: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 输出:组织对外的产出 - 转型过程; - 反馈机制。 3. 使用生产者 / 客户满意度一致性象限表,确定现阶段主要问题是什么。 真正好的企业,必定是生产者(组织内人员)和客户(组织外人员)都共同满 意的,以下的满意度一致性量表是判断一个企业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指针。 量表样本: 从以下量表可以看出,生产者和客户对组织的满意度并不一致,生产 者对组织满意度较低,即本组织的首要问题是调和内部冲突和矛盾 5 生产者 4 客 非常 不满意 1 2 3 4 5 1 2 3 4 5 客户 3 户 非常满意 满 说明 • 棕色 : 状态不好的组织 • 绿色 : 需要引起警惕的组织 • 灰色 : 状态良好的组织 2 意 consumer satisfaction 1 0 0 1 2 3 生 产 者 满 意 producer satisfaction 4 5 4. 根据组织成员及客户的满意度, 来确定现阶段组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关注已确定的关键问题, 然后通过每一个盒子逐步进行分析, 分为 6 个步骤: 5. 目的:我们在做的业务是什么? - 目标匹配:考虑到组织的环境,组织的目标有多合适? - 目标明确:目的是否足够明确,能够为组织成员提供指导? - 目标协议:组织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共享组织的目标? 6. 结构:组织的组织方式以及人 与 单位相互作用的方式。 - 绘制组织结构图; - 确定主要的组织设计原型(包括功 能 / 产品 / 项目 / 程序,或混合设 计); - 评估环境、技术和部门的变化速度; - 列出正式和非正式系统的问题; - 发现过去组织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因, 以判断反复出现的问题。 7. 关系:人们之间,以及与与技术互动的方式。 评估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质量: •组织成员(同事和经理 / 员 工) •执行不同任务的单位 •人才及其技术 •系统、设备和方法 其中,需要考量两个因素 : 相互依赖的程度 •关系中内在冲突的程度 •当相互依存度高、关系质量 差、冲突管理模式不足时,要 求成员尝试新的沟通方式 8. 激励:人们与其工作相关的内在和外在奖励。 组织需要激励什么 - 无论是从实际角度还是从心 理 角度来看,组织需要付出什 么? - 什么样的环境让组织成员感 到 被奖赏或惩罚。 韦斯伯德运用马斯洛的需要 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 素理论来诊断报酬制度与感 知报酬制度的匹配性。 9. 领导力:指的是典型的领导任务,包括与其他盒子之间的平衡。 为了让管理者有效地行动,管理者的领导风格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行为相适应。领导 层的主要任务是扫视环境,设定目标,调整内部组织以实现既定目标。 10. 有用的机制:用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计划,控制和信息系统。 有用的机制可以: - 协助协调或整合工作; - 协助监督组织的工作; - 帮助处理组织诊断的问题。 另外,机制本身不是孤立的、僵化的, 而是贯穿其他五个盒子其中,包括正式 和非正式,有益的和无用的 机制的类别包括: - 政策、程序、议程、会议; - 非正式设备,为正式结构增加的特别 解 决方案; - 计划、预算、控制和测量。 六个盒子作为组织诊断的工具之 一,并不是万能的。由于六个盒 子在许多知名企业的应用,例如 阿里、波音,加上目前组织发展 的盛行,使六个盒子模型进入了 大众的视野。在这里,我们将会 列明六个盒子的优点和缺点,让 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应该在怎 样的场合,对其进行使用。 01. 六个盒子模型相对简单,便于用 户 理解和可视化。它反映了组织中的基本 活动和关键变量,并在不少企业成功实 施帮助客户实施其变更计划。 03. 尽 管 六 个 盒 子 模 型 并 没 有 广 泛 地 被 应用,但一些知名的组织发展专家, 例 如 Nadler, Tushman, Burke, 和 Litwin 还是基于该模型开发了他们的 方法。 01 02 03 04 02.. 由于韦斯伯德对变革的过程很 感 兴趣,他将公司政治作为交付阶段设 计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使组织 能够接受变革,个人和部门必须有权 实现变革。韦斯伯德认为冲突是任何 组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个假设比 麦肯锡的 7S 模型更现实。 04. 六 个 盒 子 模 型 相 对 简 单 , 便 于 用 户 理解和可视化。它反映了组织中的 基本 活动和关键变量,并在不少企业 成功实 施帮助客户实施其变更计划。 01 该模型仅提供了表面的战略和财务分析。在初步 检查了组织是否适合其环境后,战略被假定为不 变的。而基于此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并没有在财务 上得到验证。 02 没有实证数据验证韦斯伯德将一个组织分为六个 部分的合理性,这个模型是基于逻辑推理的。 03 韦斯伯德采用了组织结构“功能决定形式”的基 本原理,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前的组织结构,限 制了组织可以追求的目标范围。 04 该模型以目标设定理论为基础,该理论支持这样 一种观点:即雇主和雇员之间目标达成一致,可 提高组织效率和绩效。其他组织有效性理论包括 系统理论、共享价值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05 韦斯伯德明确区分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 式的组织是组织应该工作的方式。非正式组织是 组织真正有用的方式。这种分析差异在现实中通 常过于刻意。 六个盒子不是万能的,但是经过中国本土企业的 改良应用,也不失为一种进行组织诊断的好方法, 以下我们将举一个阿里云运用六个盒子进行诊断 的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其中,对每个盒 子的理解和运用,实践运用会和韦斯伯德的模型 会有少许不同。 第一盒子:使命、战略、目标 使命—— 愿景 战略—— 三到五年的蓝图、里程碑 1. 战略大 图 1. 是否有清晰的客户价值 2. 是否清晰 3. 是否让人兴奋 4. 大家是否有 Buy in 目标 ---- 一年左右切实可行的衡量指 标 2. 战略大图落 地 1. 战略路径是否清晰 2. 核心抓手是什么 —— 能够最体现战略的落 地 点核心点或是核心事件 或活 动,例如 阿里云 200 个 HC , 搜索:移动搜索、云搜 索 1. 是否被合理分解为各个 部 门的目标:化学分解而 非物 理分解 第一盒子:使命、战略、目标 3 、如何衡量( KPI 是什么) 图 4 、拼大 1. 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业务目标, 业务逻辑,暂时不需要考虑人的因素。 2. 抓手——从量变到质变 3. 关于客户价值—— 4. 客户是谁,细分客户市场 5. 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6. 什么情况出现才表示的问题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展现结果) 例 如:运维的客户需求:系统的稳定 / 系统的灵活 / 成本 7. 怎么判断客户价值已经清楚了?——看业务部门是否已近 达 成一致,客户的声音是被清晰的在内部传递的。阿里云是 技 术驱动业务。 第二个盒子:结构 & 组 织 排兵布阵 核心关键部门 Leader 是否胜任? 战略 扁平化是趋势、 弹性、自我驱动 • 分工 & 职责是否都清晰 • 模糊边界越来越多,挑战在于:各司其职、混战 • 如何看待跨界 • 如何搭配 • 有什么好处和风险 • 能力有啥缺失?有没有发展计划? • 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否具备? • 清晰的分析组织,从业务和人来看,哪些人是外招、哪些是内招、培养的周期。 • 阿里云之前的业务需要,主要招聘技术人员,但目前技术稳固的情况下,人员 可能要更多的进行内部流转。通过人才盘点的形式,了解组织的需求。 • 呼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散——未来的方向。 第三个盒子:关系 & 流 程 02 关注官方的流程, 更要关注民间的流 程 04 组织文 化 •与集团相关业务块的关系 •产品、工程、技术的关系 •和客户部门、横向部门的关系 •创新小组和本职业务的关系 01 部门和主 体 其他部门的 关系 03 边界模糊是常 态 •让大家在面临选择时 判断一致, •而不依赖于流程制度, •人际依赖越来越强。 第四个盒子:酬劳 & 激 励 1. 奖励:由外而 内 激励:由内 •什么是个体动力 而外 •是否了解和释放了个体的能量 和潜力 •对什么行为和结果予以奖励 •谁被奖励 •谁奖励个体 •奖励是公平和有序的吗? •奖励个体还是团队 2. 如何奖励和激 励 •物质、奖项、无意识的潜 意识影响、办公环境,鼓励 创新 •多长时间做一次激励,激 励的范围(集体还是个人) 第五个盒子:支持 & 工 具 1. 是否有足够 的 资源去做?  硬的:技术资源  软的:关系、连接 2. 公开透明 的 协调程序  计划、  预算、  控制、  信息、  评估的流程 3. 支持: 技术、服务、合 作、制度、工具  禁区和底线清楚  协调自己控制区 域以外资源的能力 员工有不断成长 能力的机会和资源 第六个盒子:管理 & 领 导 正确的做事 & 做正确的 事  在第一个盒子的表现:指明方向,使众人行  在第二个盒子的表现:排兵布阵,知人善用  在第三个盒子的表现:建机制,造土壤  在第四个盒子的表现:梦想驱动,奖谁罚谁  在第五个盒子的表现:协调资源,扩大影响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6 页 522 浏览
立即下载
OD咨询过程(内参)

OD咨询过程(内参)

OD 咨询的整体过程 启动 迭代 循环 诊断 迭代 循环 干预 迭代 循环 转变 收集数据 整体规划 跟进 进入 分析数据 设计行动 评价 签约 数据反馈 采取行动 完成 进入前 迭代循环 典型干预主题:沟通、协作、团队、文化、绩效 启动阶段 - 进入 前 要点 自我评价 具体说明 进行内部审视: 假设、信念、推测、技能、经验、知识、践行理论、 优势、发展优势、信任、可信度等。 进行外部审视: 客户如何看待我和我的技能? 研究 了解组织: 使命、规模、产品 / 服务、市场定位、竞争对手、 历史、文化、客户概况等等 启动阶段 - 进 入 具体说明 要点 定向 识别客户 建立关系 管理初次会面的边界: 简介、时间、节奏、结果、谁需要到场、角色。基于真正的兴趣和好奇心与客户 接触。追踪所述的内容以及信息共享的方式;关注过程和内容;观察关于文化、 士气和关系的信息。 识别签约客户(们)——使用咨询服务的客户和有权力控制过程及实施结果的客户。 通过了解谁是客户、分享你是谁以及探索价值观等活动进行有意义的接触。探索 多元化动态、挖掘矛盾,以及关注客户和自我的感受(即:兴奋、超然、敌意、 不感兴趣)。 确立对咨询工作的需求 邀请客户“讲故事”。探询需求、期望和希望;寻求事例以了解关注点和问题: 客 户系统想要进行什么变革、请求帮助行为背后的需要、其他变革努力、目前 及之 前的成功或失败;他们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启动阶段 - 签 约 要点 具体说明 构建期待结果 共同制定关于客户期待结果及咨询目标的明确声明。这是一个澄清、重构、澄清的迭代过程。 创建共享期待 描述咨询工作和对成功的要求。探索并分享客户 / 实践者的诉求、需要、愿望(针对咨询工作中的接 触、 控制、信息和参与)。进行肯定式的陈述并表现出理解和同理心,让其安心。 澄清范围和角色 共同定义咨询工作的范围:最初策略、目标、步骤、关键成功因素、利益相关者、参与者、产品(如果 有的话)和交付时间表、可能影响咨询工作的外部因素、还有谁需要以及以何种方式参与其中。澄清并 定义角色、责任以及承诺水平。就客户 / 实践者的共同责任达成一致。 协商合作结构 就成功完成项目所需的时间、金钱、支持和参与人员进行协商。坦诚地谈论费用问题,包括实践者的费 用结构、开支和付款计划,应付给成本中心及代付之处的费用。 衡量、反馈、评价 评估契合度、清晰度和承诺 总结和文档记录 确定如何评价咨询工作、如何定义成功、如何衡量结果、如何协商问责、随着变革的展开,实践者如何重新 协商和重订契约。 评估客户和顾问之间的契合度。如果契合度良好,可继续合作;否则就终止合作。如果可能,重复循环该 阶段和 / 或与另一顾问合作。评估客户和顾问双方对于继续合作是否具备足够的清晰度和承诺 共同制定一份书面协议,对本次咨询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实践者预期、过程、范围、结果、可交付成果 、关系、时间表、沟通的性质和频率,以及预算。确定下一步骤:相关人员、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工作 地点、工作方式、费用和持续时间。 诊断阶段 - 数据收 集 要点 制定计划 沟通 准备收集数据 采集数据 格式化数据 具体说明 考虑期望结果并选择相关模型;选择数据收集方法;考虑可用资源;决定谁应该 参与其中,何时参与以及为何参与;考虑由组织文化和客户偏好施加的限制。 与客户共同起草一份函件——与组织共享目标、目的、过程和时间框架。 制定定性方案和 / 或选择定量工具;收集相关信息;或为更具创造性的方法准 备 材料。 适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仅收集必要的或相关的数据 决定如何共享结果、和谁共享、何时共享、以何种格式共享;减少偏见和失真; 采用简单模型;使材料易于阅读;采用视觉辅助来增添趣味性。 收集数据的 4 种方 式 1 问卷法 自填式问卷 封闭式问卷 2 优点 易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概括 ; 严谨、 中立与客观地收集新资料的最 经 济最快捷的方法 ; 适用于大型 抽样 调查、重复测量、在不同 单位之 间或不同的规范之间进 访谈法 自访谈问卷或访谈提纲 上的开放式问题 优点 能够涉及许多主题 ; 在访谈之前 及 其过程中可以修改 ; 能够交流 感情 , 建立信任关系 ; 资料丰富 , 便 于理 解访谈对象的观点和看法。 3 观察法 对人和工作场所进行结构 式或开放式的观察 优点 资料不受人们自我陈述及其 偏 见 的影响 ; 拥有具体情境以及情 境效 应的资料 , 拥有难以测量的 主题的 丰富资料 ( 如突发行为和 文化 ); 具 有形成新的见解和假 设的资料。 行比较 ; 标 准化的测量工具包括 前测项目 , 反 映诊断模型并有利 于确立科学的 研究态度。 缺点 难于获得有关结构和行为的资料 ; 缺乏情境塑造行为的信息 ; 不 适于 微妙敏感的问题 ; 缺少人 情味 ; 存 在如下风险 : 无回答、 带有偏见或 无效回答 , 过分依赖 标准化的测量 和模型。 缺点 成本高 , 难以进行大样本的调查 ; 受访者持有偏见的或按社会赞 同 的观点回答 ; 回答不具有可 比性 ; 难于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进行分 析 ; 为了适应受访者而对访谈进行 调整 , 从而影响访谈结果的严谨 性。 缺点 有些现象很难观察 ; 成本高且耗 时 ; 观察者有偏见 , 信度低 ; 可能影 响 被观察者的行为 ; 难以分析和 报告 ; 不精确 , 显得不科学。 4 专题讨论会、小组讨论法 讨论群体过程、文化、环境、 挑战、战略 ; 由咨询顾问或管理 人 员指导 ; 模拟、练习 优点 拥有关于复杂而微妙过程的资料 ; 互动激发创造力、团队工作和策划 ; 拥有及时分析和反馈的可靠资料 ; 成员参与诊断 ; 可以进行自我诊 断 ; 咨询顾问可以在人们之间建立信 任和理解关系。 缺点 由于群体过程、历史和领导的影 响而产生偏见 ( 如老板抑制反对 意见 ); 要求群体中具有较高水 平 的信任和合作 ; 不深刻、不 精确 ; 可能出现肤浅的具有偏 见的结果 和作出没有根据的决 定。 诊断阶段 - 数据分 析 要点 理解数据 为反馈做好准备 具体说明 评估数据揭露了什么——模式、 因果关系、意外发现等。考虑可 能会影响数据的外围因素。基于 商定的格式准备一份报告。 支持客户解读数据;清楚地传达 信息;跟踪来自系统不同部分的 数据如何相互影响。 诊断阶段 - 数据反 馈 要点 计划会议 “ 无伤害” 公开会议 具体说明 就如何共享反馈、谁将出席会议以及在哪里举行会议达成一致并形成 流程;决定领导层 / 管理层是否提前接收信息;保持陈述的简单明 了; 对之进行调整以适应受众;确保后勤的良好管理。 反馈自然会引发焦虑并有可能令客户感到威胁;避免使用个人姓名; 而是专注于主题、趋势和模式;使用客户的语言;保管好记录。 陈述目标;建立规范;构建融洽关系;注意保密性和不打击报复性; 共享会议结构;描述数据收集过程;让客户系统能够传达自己的讯息 ;沟通会议后将发生的事情。 报告数据但不做 任何辩护或解释 保持兴趣、建立承诺;鼓励客户确认模式、分享反应、提出问题;记 录对数据的添加和纠正;避免关注过去、支持生成迈向未来的能量; 支持客户承担分析、评估和创造意义的责任;识别会议期间可能出现 的复杂情感模式并给予适当处理 后续步骤 支持客户确认并优先考虑关键议题及机会;准备提供建议;决定后续 行动、时间表和责任;针对后续步骤签约。 干预阶段 - 整体规 划 要点 具体说明 强化焦点 澄清背景及期待结果;根据需要进行修正;将学习进行 综合及与客户协调实施方法。 起草计划 文档记录方法和理论依据;起草包括活动、角色、资源 、权限和时间表的详细计划;纳入有效的评估过程。 审查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审查计划;收到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后勤 与客户合作,确保后勤方面的细节问题得到处理。 干预阶段 - 设计干 预 起草设计 集体讨论可选方案并探索若干可能出现的情境; 明确理论依据; 教练客户去评估选项。 让客户参与 让客户参与到方案利弊的讨论对话中; 打造客户能力。  设计时,考虑以下的问题会有帮助:  OD 顾问的角色是什么?  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什么理论、假设和“其他”知识可能适用于这种情形?理论上的矛盾如何统一?  对于如何实施转型和变革(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以及如何管理抗拒应持有何种信念?这些信    念 如何驱动决策? 要想产生变革需要哪些领导力实践? 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在干预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何推荐这个方法而非另外一个呢? 干预阶段 - 实施干 预 实施 按计划开展干预活动;保持非反应性的存在;保持在计划“范围”内。 反馈 与客户一起确保报告、评估和反馈过程连同后续任务按约定完成。 调整 基于实践者和客户学习到的内容,调整干预设计;必要时循环回 到签约环节;检查实现期待结果的进展情况并予以调整。 总结和文档记录 对照计划书面记录实际发生的事情;激发学习;根据需要进行跟进。 转变阶段 - 跟 进 跟进 确保授权结构和机制到位;打电话、启动会议、发送电子邮件 并检查进度。 调整 基于反馈协同设计迷你干预措施。 提供支持 为参与变革举措的个人提供支持、鼓励和认可。 转变阶段 - 评 估 制定计划 重新审视期待的结果和合约。决定使用的评估工具(定性、定量); 协作并商定采取的措施;根据需要设计工具;确定由谁收集、收集 什么、何时收集以及在哪里收集数据。 收集和分析数据 实施计划;分析并决定报告数据的格式;关注诊断阶段所采用的反 馈 策略;协同决定什么有效、什么没有效果以及什么属于意外结果。 评估影响 审查客户的满意程度、达成的系统结果以及变革过程的效率和有效 性。 文档记录 记录所获悉的东西;在整个系统范围分享。 评估的 3 大维 度 系统结果 客户满意度 干预措施在多大程度上达 成了期望结果? 咨询工作在多大程度上 可以让客户满意? 过程绩效 变革过程的效率和 有效性如何? 转变阶段 - 完 成 结束合约 创建一个结束仪式以强调该合约的结束。决定结束仪式的 参与人员、内容、时间、地点及方式。 转变 如果要结束合作关系,我们应确定谁、怎样、什么时间及采取什么方 式进行。澄清想要的是何种持续接触。如果开始一项新的合约,应循 环回到启动阶段并安排“第一次接触”会议。 自我评估 循环回到进入前阶段;获得客户、关键利益相关者及信任同事 的 反馈;记录所获悉的东西;为自我反省留出空间。 总结和文档记录 撰写干预行动总结并提交给客户;经客户允许,考虑在某专业论 坛 上分享相关信息。

16 页 390 浏览
立即下载
美的集团管控模式-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管理咨询项目建议书

美的集团管控模式-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管理咨询项目建议书

美的集团管控模式、公司治理和 组织架构管理咨询项目建议书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Consultants 目录  毕博管理咨询公司简介  毕博对管控模式、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的认识  管控模式、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的案例分析  毕博对美的集团管理咨询项目的理解  毕博为美的集团管理咨询项目制定的工作方法  项目时间安排和项目小组结构  附录 2 本项目涉及三个课题,公司治理结构、集团管控模式和组织 架构设计 I. II.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 公司治理结构设计的一般原 则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式 IV. 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 I. II. III. 总部的管控角色定位模式 构 结 理 治 司 公 集团 管控 模式 设 架构 组织 计 III. I. II. III. IV. 组织架构设计理念 集团管控模式对总 部特征的影响 业务部门的设置模 式 管理部门的设置要 求 总部为业务单元创造价值的 方式 总部和业务单元的集权 / 分 权方式 3 组织设计方面九个拥有最深远的影响力的理念 对组织设计的理解 描述  组织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结构”— 一体化的组织 构架设计 它包括系统、流程、操作程序、人员 的职责及组织文化 原因  随着变化节奏的不断加快,维持原状的结构意味着将很快被淘汰  逐渐认识“软性”问题对于组织有效性的影响(如:变革管理服 务的高速发展)  越来越多的分权现象给集中控制造成难度  领导 / 协调将通过共享价值与愿景来 实现而非通过由上自下的指导与控制 共享价值与愿景  人员流动性高,这些人掌握了关键的公司资产(知识和技能)— 对于他们的激励是成功的关键  日益复杂的需求与期望  组织将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而  竞争程度日益激励 非以 CEO 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  需要对地方市场的响应能力  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的灵活性  将运营方面的控制能力下放到各事业 部,使总公司的人员降到最少是相当 普遍的 积进的分权  个人 & 团队将对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 负有更多的责任  更少的管理层面形成了更短的反馈路径,缩短了与客户之间的距 离  基于项目的工作趋势 间进度 — 明晰的定义、一次性的目标、定制的时 职责明晰 资料来源:毕博公司分析 4 组织设计方面九个拥有最深远的影响力的理念(续) 对组织设计的理解 描述  保留核心的技能与知识;并将其 “ 分类化” 它职能 / 工作外包出去— “ Shamrock” 理念  分享及利用公司知识积累的能力 将日益重要 原因  需要控制成本并在不确定性很高的环境中保持灵活性  知识作为关键公司资产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导致了“核 心专业人员”的发展  需要发展并保护核心竞争能力以提高竞争优势  知识作为公司资产的重要性  ‘ 投资’ 包括人员、发展,而非局限于固定资产 学习型组织  组织结构将更容易基于经常性的 动态组织结构 变化而调整  对于组织的理解也将日益灵活 (“ 虚拟公司” )  在特特殊的技能和专业技术上, 不同的组织单元相互依赖,而非 依赖于总部  需要对环境中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和新的机会比 竞争对手更早地作出响应  对“必须的组织解体”方法的接受  知识而非建筑、机器等有形资产已成为组织的主要资 产  对于独一无二的地方能力、知识和优势的认识  需要利用组织中各方面的技能来提升竞争优势 相互依存 资料来源:毕博公司分析 5 组织机构设计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对组织设计的理解 战略上激进——而不是在组织设计上 没有完美的组织结构  无论哪种组织架构都 在简化一些工作的同 时令另一些工作更加 困难  关键在于辨别出最关 键的因素,并围绕它 进行设计  在机构整合过程中需 要对妥协方进行补偿 设计需要从对外界现实 环境的清晰理解出发 … 而同时需要考虑自身 企业文化和能力水平  市场机会和客户 需求  管理队伍和变革 意愿  来自标竿企业的 启示  组织的接受程度 和能力 组织架构并不能解 决基础设施的问题  沟通障碍——系 统问题 6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对以下因素进行论证 对组织设计的理解 1 战略重点——是否组织架构能够支持并 促进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 2 集权 / 分权——决策应该采用集权还 是分权? 4 部门划分——组织架构设计中划分部 门的主要纬度是什么(职能、区域、 产品、客户或渠道)? 6 业务线与职能线的权力平衡——业务 线与职能线之间权力划分 组织架构设 计的主要考 虑因素 管理幅度——向每个经理汇报的 人数是多少?组织架构应该是 “扁平化” 还是“多层级式”? 3 工作的划分——组织架构定义的 工作职责需要紧密合作还是独立 运作? 5 实施风险——是否实施新的组织架构将带 来业务中断、人员流失、行业内和 / 或 公共关系上的风险? 7 7 业务部门内部的组织架构有多种设置模式 对组织设计的理解 适用范围 职能型 事 业 部 型 客户型 产品型 地域型 矩阵型  产品开发生命周期长  整合后可以形成规模经济  产品和服务标准度高  客户类别非常重要  对不同客户有不同服务  客户谈判能力强  不同产品针对不同客户  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短  整合后规模经济不明显  产品本身价值和运输价值低  必须上门完成服务  要求离客户近以便运输和维护  必须在当地设立机构  对创新的要求  优秀的信息技术支持  共享人力资源 优点 缺点  避免相同职能的重复设置,降低 成本   有利于资源的集中利用 , 同一职 能采用统一的政策 部门间协调工作量大,有时运作 效率低  高层领导日常协调工作量大  有利于从客户出发进行产品 / 服 务组织   有利于满足客户要求,积累行业 知识和客户经验 部门负责人各自为政,信息封锁 在部门内部  职能无法共享,资源造成浪费  有利于围绕该产品的业务发展 在多种经营企业中有利于权力下 放   部门负责人各自为政,信息封锁 在部门内部 有利于新产品成长   职能无法共享,资源造成浪费  有利于及时送货、降低运输成本   有利于积累当地客户知识 部门负责人各自为政,信息封锁 在部门内部  有利于捕捉更多客户  职能无法共享,资源造成浪费  同时有利于专业和产品经验  鼓励创新  双向汇报关系  通过协调满足客户需求  复杂的信息流  促进复杂决策 8 每个业务单元可以采用子公司 / 事业部 / 分公司 / 运营部门等 不同形式 对组织设计的理解 弱 子公司  权利 义务        缺点 适用 范围 独立法人 享有高度的战略和经营自主权 事业部    优点 强 总部的掌控程度   利润中心 提高净资产回报率为股东创造价值  业务单元对自身盈亏负责 与高增长战略相一致 公司高管可集中精力于新的发展机 会  无法实现规模效益 公司总部必须仔细监控下属公司的 业绩 非正式的流程缺乏对公司运营的影 响  适用于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即多产 业、多产品、多消费群、多渠道      分公司 / 运营部门 非独立法人,但对经营资产有明确的使 用权 有较高的经营自主权但无很大的战略决 策权  利润中心 提高财务回报率和关键的战略性目标  保证不同产品业务之间市场资源的共享 通过共享服务实现规模效益 在保证业务单元经营自主的前提下影响 其战略  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流程执行不当 则会影响价值创造 财务表现可能会滞后于实际业务的发展       适用于单一产业但多产品、多消费群、 多渠道  非独立法人 有限的经营自主权无战略决策权 一般是成本中心 提高产出(产量、质量等) 培养强大的功能型技术 经营改进与企业战略直接相联系 由于缺乏交叉功能协作,企业适应 市场变化的能力减弱 过分注重成本节约会更改对新市场 机会的忽视 一般会妨碍业务对市场进行细分并 发展相应的产品和渠道 适用于单一产业单一到多样产品、 相似客户群和单一渠道 9 总部与下属业务单元的管理职能的设置(划分)应该基于公 司所采用的管控模式 对组织设计的理解 战  市场研究 略 经 营 计 划  战略规划编制  监控评估  编制  执行监控  评估考核 投资管理   投资项目的 审批和立项 管理  子公司运作评估  流程体系建设  股权管理  企业制度管理 投资项目实 施的监控  投资收益分析  质量管理体系  董事会委派管理  风险控制体系  资产清理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规划  人力资源年度计划  招聘管理     财务管理  普通招聘  内部招聘 / 调动 试用期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  职业生涯规划  人才培养  晋升管理 绩效管理   会计  绩效管理体系  内部会计政策  员工绩效管理  会计核算  总帐 / 应收应付  合并报表 薪酬管理  薪酬规划  薪资体系    福利设计 人事档案管理    行政秘书 流程管理 人事政策   费用控制  成本分析  费用报销 内部银行 档案 / 合同管理  内部结算 离职 / 退休管理  内部贷款 计划和管理分析  秘书服务  文档管理  行政督办  来访接待  后勤管理 法 律 公 关 审计  合同审核  法律纠纷处 理  企业形象  媒体管理  展会管理 企业文化  计划预算  运营和业务分 析  内部审计  党委 / 团委  项目审计  工会 管理报表 / 决 策支持  管理审计  企业文化建设  离任审计  同级审计  资金管理  投资评估  融资管理  风险管理  税务  税务筹划  税务审查 信息技术  信息系统规划  信息系统维护  IT 项目实施管 理  信息系统支持 服务  供应商管理  网站信息管理 10 从总体上看,总部对下属业务单元的管理与控制功能主要围 绕四个层面展开 对管控模式的理解 创造价值的基础  1 战略规划及控制 2 举例   协调各业务 单元的运作 制定公司总体战略,改变公 司的业务组合来创造价值 通过协调各部门活动,制定 内部交易方案,共享技能 / 经验,优化资源配置,以发 挥协同效应创造价值         3 管理单一业务 单元的发展  通过指导、服务、控制业务 单元的战略及经营来创造价 值    4 职能及共享服务   通过提供职能服务以及共享 服务创造价值   创造价值的前提 买 / 卖业务 内部创造新的业务 通过投资创造新的业务 通过并收购及内部重组 重新定义业务组合  公司制度和指导方针 公司决策机制及流程 内部交易价机制 资源配置 可能影响价值的方面 总部需对资本运作及资产 价值有深入的认知 总部需对各业务单元的未 来发展趋势有深刻的把握   各业务单元需有类似的运 营层面的关键成功因素  过分鼓励各单元追求 不存在的协同,转移 高管层对本业务单元 的管理精力 批准或否决业务单元战 略规划 审批主要的固定资产投 资计划 设定绩效指标并积极监 控 任免业务单元高管层 / 继 任人选  总部对各业务单元的市场 趋势及内部运作有深厚的 经验  制定不合适的业务体 系及业务目标,过宽 的管理幅度和深度。 例如繁冗的预算制定 体系及投资计划审批 体系 提供职能上的专业技能 提供更有效的共享服务 协助各业务管理层实施 独立的或关联 服务  总部需具备丰富的共享服 务运作经验  强制要求各业务单元 使用同样的共享服务 ,忽视了业务的独特 性 资料来源: Corporate-Level Strategy:, 1995 Goold, Campbell, Alexander   对各业务发展趋势缺 乏把握 非经济的兼并收购 11 根据企业业务整合情况和总部对下属业务单元运营过程的参 与程度,公司总部的管控模式可细分为四种类型 对管控模式的理解 -企业管控模式- 运营 管理型 运作层面 运营干预度 – – – – 决策制定的重要性 / 风险 / 时间跨度 机构成熟度 业务竞争力 行业动态 战略 控制型 战略设计 战略 设计型 战略指导 财务方面 掌控力度低 掌控力度高 财务 控制型 多元业务 共享技能 共享业务 系统 同一业务 系统 业务协同程度 – – – 业务组合 组织机构/资源共享性 协同效应 资料来源: From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Corporate Strategy, M Porter, HBR May-June 1987 12 在不同的管控模式下,总部对下属业务单元的管理与控制功 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对管控模式的理解 财务控制型 战略设计型  总部对业务 单元的干涉程度  程度较低,灵活性较大  局限于财务考核与资本配置   业务单元 的独立性 总部关注的价值   关注运营指标  有一定的独立性  就运营层面的表现向总 部负责  首要遵循业务操作标准  制定重要政策 决定战略方向 协调业务单元 较小或中等 就财务表现向总部负责   股东价值  企业价值  负责财务、法律和投资者关系 的人员设置在总部 其他设置在业务单元  负责战略、法律和财务 的人员设置在总部 其他设置在业务单元 考虑设置共享服务中心  总部人员的规模 一定程度,频率较高 在运营上有自己的独立 性,在战略上有较大程 度的独立性 就费用水平和盈利能力 向总部负责    制定重要政策 进行财务整合 小       运营管理型    人员的设置 总部人员的角色 在战略和运营上有自己的独立 性 比较有限,通常是季度 性的 关注战略、财务考核和 指导方向 战略控制型  程度较高 关注职能和运营层面, 以及业务单元之间的互 动  较少程度的独立性  就财务表现向总部负责  首要遵循管理标准 负责重要运营的人员设 置在总部和业务单元  负责重要运营的人员都 设置在总部  制定具体的政策和程序  承担具体职责  大  大 13 对应于四种不同的管控模式,集团总部在创造价值的行为方 式上也具有不同的表现 对管控模式的理解 1 A. 运营管理型  战略规划及控制 2 3 4 职能及共享服务  进行收购 很少出售业务  较少出售业务  掌控相关界面来保证利用协同  许多正规的机制来协调 效应 ( 例如 , 内部交易定价,政策 等 )  很高的个人影响力  总部制定计划和预算  共同制定战略计划和目标  总部经常检测多个财务 / 运营指  总部监测多个财务 / 运营指标  从长期的角度来衡量资本花费 标  从长期的角度来衡量资本花费  很高程度的共享服务  位于总部     整体战略管理 投资管理 业务单元战略及经营 计划管理 总部职能服务 C. 战略设计型  业务创造  普遍使用共享服务来获得协同 可以位于总部和业务部门     整体战略管理 投资管理 业务单元战略管理 总部增值服务 资料来源: Corporate-Level Strategy:, 1995 Goold, Campbell, Alexander D. 财务控制型 较少的基于战略相关性,技能传  持续收购 递的投机收购  持续出售业务  没有关联影响  较少出售业务  较少正规的机制来协调  比较适中的个人影响力  总部审阅业务部门的战略计划和  没有战略规划 目标  从上至下制定目标  总部监测关键的战略 / 财务指标  总部严格控制财务指标  从长期的角度来衡量资本花费  从短期的角度来衡量资本花费  共享服务仅用于独特的或很难得  没有共享服务 效应和规模效应  总部创造价值的 关键活动 许多收购:基于战略相关性,  协调各业务 单元的运作 管理单一业务 单元的发展 较少基于降低成本,地域扩张 B. 战略控制型 到的功能  可以位于总部和业务部门    整体战略管理 投资管理 业务单元协同  投资管理 14 总之,在不同的管控机制下,集团总部在不同程度上对其下 属业务单元的经营过程实施不同力度的决策性管理及控制 对管控模式的理解 -总部角色模型- 角色 A. 运营管理型 B. 战略控制型 C. 战略设计型 D. 财务控制型 关键作用 总部制定 并监控下属业务 单元运营目标  制定业务单元发展战略,详细审议业务单元年度经营计划并进行审批  每月检查财务和关键运营指标,建议进一步的行动对策  对计划外的、重大的投资和经营项目进行决策  审批和调整业务单元发展战略  审议业务单元年度经营计划的逻辑性,并建议进一步的行动对策  随时介入业务单元间运作协调,获得协同效应  审批业务单元制定的发展战略,并确保各业务单元发展符合集团整体战略和利益  购买低估的业务放入投资组合,然后扭亏为盈  在适当的时间和价格情况下,出售业务  在非常情况下介入业务单元的运营,确保达到目标 资料来源:“ Defining a Clear Role for the Corporate Center.” McKinsey Staff Paper, March 1990/No. 48 总部制定战略目标, 同时监控运营目标的执行 情况 总部仅制定战略目 标,不追踪运营目标表现 总部仅作出投融资 决定,完全不涉及下属业 务单元的战略及运营决策 过程 15 从另一个方面看,集团总部对业务单元的管理机制又可相对 分为集权式管理和分权式管理 对管控模式的理解 集权管理(紧密型管理) 总部 分权管理(松散型管理) 总部 集团总经理 职能部门 A 职能部门 B 职能部门 A 业务单元总经理 业务 单元 职能部门 B 职能部门 B 业务单元总经理 直接管理 职能部门 A 集团总经理 业务 单元 直接管理 职能部门 A 间接管理 职能部门 B 间接管理 业务单元职能部门具有较高的自主权,进行运营决 策并执行处理; 总部职能部门制定职能政策指导并提供共享服务 集权管理 总部职能部门中央集权,制定职能战略、制定职能 运营计划、进行运营决策; 业务单元职能部门仅负责日常事务性处理 人员设置及 汇报关系 总部向业务单元相应部门派驻关键负责人人员,管 理该职能活动; 派驻人员向总部部门实线汇报,向业务单元总经理 虚线汇报 人员设置 及汇报关 系 优点 统一的运作平台,提高公司整体的决策效率、部门 间协调 优点 提高对内部紧急情况的反应速度,调动部门积极性 缺点 对总部职能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信息传递的 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 缺点 机构重叠,管理部门利益难以协调;较难进行管理 评估 分权管理 业务单元自行选择关键负责人进行职能管理 职能负责人向业务单元总经理实线汇报,向总部相 应职能部门虚线汇报 16 集权或分权的决定必须基于对以下三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对管控模式的理解 -各职能管理模式选择的考虑因素- 考虑因素 对职能管理的启示 对总部价值提升的重要性    集团管控定位 集团战略的贯彻 业务单元间协同  总部对战略规划、投资管理、业务单元高管层的管理应有较强的管控力度 适宜采用集权(紧密)管理 职能标准化程度高 职能管理实施的效率及可行性     职能的标准化 沟通的复杂度 变化多决策点多 管理与执行的可分离度  组织载体的形式对选择职能公司 管理模式的限制  职能标准化程度低 沟通复杂程度低 沟通复杂程度高 变化少决策点少 变化多决策点多 管理与执行的可分离度高 组织载体的要求 适宜采用分权(松散)管理 管理与执行的可分离度低 原则上事业部适用集权的管理模式;而上市子公司难以实行集权管理模式 一般采用分权管理模式 17 不同的总部管控定位角色对应着五大职能的不同集权及分权 方式 对管控模式的理解 战略规划 运营管理 型总部 总 部 重 点 职 责 投资管理 集权  全面负责整体及业 务单元战略及经营 计划的制定、控制 、绩效评估 集权  战略控制 型/战略 设计型总 部 总 部 重 点 职 责    财务控制 型总部   整体战略制定、控 制、绩效评估 业务单元战略制定 、经营计划审批及 重大项目审批;绩 效评估 相对集权    整体战略制定、评 估 业务单元战略实施 的绩效评估 业务单元重大项目 审批 业务单元新项目的 投资论证   相对集权  业务单元重大项目 审批 制定并推行财务管 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及集 中资金管理 一律审批    相对集权  相对分权 总 部 重 点 职 责 所有投资项目审批 集权  相对集权 不 同 的 总 部 管 控 定 位 财务管理 制定并推行财务管 理制度 建立以盈利为核心 的全面预算管理 计划外审批,计划 内自行控制 制定并推行财务管 理制度 信息管理 集权 集权 制定和推行人力资 源管理体系 委派高管层及绩效 考核 业务单元人力资源 管理    相对分权   制定和推行人力资 源管理体系 委派高管层及绩效 考核   分权  委派高管层及绩效 考核 全面负责整体及业 务单元的信息技术 战略规划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维护 相对集权  相对分权  人力资源 管理 全面负责整体的信 息技术战略规划、 预算和管理制度 关键应用系统选择 和应用集成 信息基础架构的选 择和建设 分权  控制财务系统保持 一致 18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指的是由权力机构、经营管理机构和监督 机构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权力机构 经营管理机构 监督机构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对于公司治理的定义( OECD ) 公司治理是一套监管和管理公司业务的系统。公司治理架构列明公司内各个参与者的权利和责任分布,例如董事会、经 理、股东和其他利益关系者,并说明公司事务的决策规则和程序。这套系统不但提供一个架构让公司定立目标,也提供 各项达致目标和监察表现的方法。 19 企业的发展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高 上市公司 市 场 对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的 要 求 非上市公司 合伙制企业        所有者即经营者 所有者拥有一切的经营 信息 无董事会等机构 无公司治理结构    企业所有者是数目有限的 股东 只需向股东定期披露经营 信息 可以根据经营规模大小考 虑是否设置董事会及监事 会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高    企业所有者是广大的社会 公众 公司的所有权 / 股权高度 分散 社会公众对公司的各类信 息披露要求很高 必须依法设置股东大会、 董事会及监事会 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最 高 低 高 股权集中程度 低 20 所有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四权分立,纵向授权、层 层负责,为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决策质量提供了路径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人选  对董事会、监事会工作进行 授权  不随便干预董事会工作  股东会 董事会 对股东会负责  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 机构  委托经理进行公司经 营 监事会  对股东会负责  代表股东会监督 公司经营  经理层 对董事会负责 进行公司经营的 执行工作 21 公司治理结构遵循的一般原则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 保护性: 保护性 公司治理结构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护股东的各项权益,股东有能力 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对公司经营层进行有效监控。  公平性: 公平性 保证公平合理地对待公司所有的股东,包括小股东及外方股东, 所有股东都有机会纠正其不当行为。  责任性: 责任性 承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与利益 相关者的密切合作,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并实现持续发展。  透明性: 透明性 确保公司信息得到及时准确地披露,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 绩效、所有权信息以及监管信息等。  职责性: 职责性 明确董事会的角色与职责,董事会既要对公司负责,也要对股东 负责,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及对经营层的有效监督。 22 良好的公司治理的特征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 衡量一个治理制度或治理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 – 如何使公司最有效地运行 – 如何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 如何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维护和满足  一个能够保护股东利益的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应具有以下特征: – 董事会能有效的发现公司问题并上报股东会 – 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及公司经理层进行有效地监督 – 股东通过总公司董事会、监督机构对总公司高级管理层有足够的监控能力 – 股东、董事会、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有清晰的界定 – 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且平衡制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架构 – 能够对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管理 – 能够及时、充分地进行重要信息的报告 23 世界上通行的治理模式有两种基本架构,一种是英美模式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英美治理模式 股东大会 监督职能 委任 报酬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 公共政策 委员会 选任 董事会 外部董事 内部董事 CEO 执行层 薪酬激励 监督审计 执行职能 选任 监督  以英美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 采用的是“外部治理”模式,股 权分散在大量个人投资者和部分 机构投资者中  由于股权分散,股东之间不能进 行有效沟通与合作,对企业管理 人员的约束最终是通过资本市场 实现的  这种模式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 监督辅助 提名任免 裁拥有相对较大的权力,采用这 种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资本市场有 效而且存在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 监督辅助 24 另一种是欧洲模式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 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 式,采用的是“内部治理”模式,通 常由与企业有长期稳定关系的利益相 关者实现,如股东、家族、银行、工 会、行业等 欧洲治理模式  在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中,监事 股东大会 执行职能 执行董事会 会是权力核心,类似于通常意义上的 董事会,而董事会则是一个执行机构, 是通常意义上的管理层 监事会 经理层 监督职能  这种模式下利益群体间权力的制衡是 相对的,利益群体可以通过改变公司 结构、签订股东协议、建立歧视性投 票权或更改决策程序等手段降低少数 股东参与决策的有效性  在资本市场不成熟的区域,以及具有 垄断性质的行业,比较容易形成欧洲 模式的治理结构 25 目前,公司治理模式从“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管理型 治理型  雇佣、监督并在必要时撤换管理层  促成有效决策,并能纠正错误决策  拥有足够的权力控制管理层  拥有足够专业知识提高决策效率  确保独立、公正地考核公司管理层的 经营业绩  建立适当的激励措施保障董事会有足 够的动机参与公司价值创造  董事长与经理的角色分开  支持开放式的信息沟通  有独立的财务及法律顾问  有充足的工作时间 公司治理结构如何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决策质量 26 公司治理准则和改革建议在全球各地不断演进,世界各国均 在评估各种受监管和不受监管的操守准则及已制定的法规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英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变化   鉴于财务报表不符合要求的事件及企业丑闻的发生 ,英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检讨工作,其中第一项是 要确保财务报告和审计监管工作的效率,并重点处 理下列事项: – 审计工作的素质,特别是加强审计师的独立性 – 财务报告与审计要求 – 公司治理,特别是审计委员会的角色 美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变化  第二项检讨工作旨在研究非执行董事的角色及效率 – 在英国非执行董事的人数,包括名单、委任程序及被委任 的原因 – 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和效率 – 非执行董事与企业投资者之间的实际和潜在关系 – 如何加强非执行董事的素质、独立性和效率  安然事件的发生,触发了美国国会属下的部分委员 会、法务部和证交会展开了一系列检讨工作。准则 和措施上的重大改变将对各企业及其董事会、外部 审计师以及负责编制及向投资者提供财务信息的其 他人士构成影响。这些事件增加了部分股东对董事 、审计委员会成员、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师在审慎履 行职务方面的期望,也开始影响企业的公司治理程 序。主要事项包括: – 审计委员会与管理层及审计师的相互影响 – 股东对披露财务及非财务信息方面期望的转变 – 在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面临的种种挑战 美国两家主要证券交易所也提出了有关公司治理规 则的新准则及修订,这些建议将会增加审计委员会 的权力和责任。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建议主要包括: – 审计委员会拥有挽留及罢免外部审计师的“唯一权力” – 由审计委员会审批所有独立审计师的费用及期限,包括一 些重大非审计项目 – 所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均须设立内部审计部门 – 把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酬金只限于董事会服务费 – 必须每年评估审计委员会的表现 27 公司治理准则和改革建议在全球各地不断演进,世界各国均 在评估各种受监管和不受监管的操守准则及已制定的法规 (续) 对治理结构的理解 欧盟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变化     公司治理一直是欧盟成员国关注的课题,然而,由 于有关行政人员薪酬、重整财务报告而引发的争议 ,以及一些大企业倒闭事件,进一步加强了欧盟要 确保欧洲公司都拥有良好公司治理工作的决心。 除了对欧盟现行采用的 43 条公司治理守则进行研 究外,欧盟还设立了“公司法专家高层次小组”, 以研究如何改革欧洲的公司法。研究事项包括: – 如何改善公司治理模式,以促进各成员国企业的有效运 作 – 欧洲证券市场的整合工作。 建议包括要求企业向股东和债权人提供更高质量的 信息;披露更多有关公司治理架构及其实际应用的 资料、公司治理守则的遵守情况,以及股东对于制 订董事酬金的角色。 其他关于公司治理的建议还包括:增加股东的权利 、保护少数股东的权益、“特别调查”程序赋予的 股票权及在企业资不抵债时促使董事继续负责业务 运作的企业 日本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变化    日本政府制订《日本商务法规》以执行公司治理, 由国会通过的改革建议提出单一董事会制度的方案 。根据单一董事制度,公司必须: – 在董事会内设立审计、提名及薪酬委员会,而外部董事 须占每个委员会成员人数中的大多数 – 行政人员由董事会委任和监察 日本的司法界也发表了有关公司治理的意见,指出 企业的董事在法律上须负责确立公司的内部控制系 统。 另外,日本公司治理论坛也发表了《公司治理修订 原则》,当中强调了董事会的监督角色和董事会内 各委员会的责任、行政总裁的职责、股东的相应行 动、内部监控与披露,以及公司与股东、投资者之 间的关系。 28 目录  毕博管理咨询公司简介  毕博对管控模式、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的认识  管控模式、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的案例分析  毕博对美的集团管理咨询项目的理解  毕博为美的集团管理咨询项目制定的工作方法  项目时间安排和项目小组结构  附录 PPT 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29

29 页 493 浏览
立即下载
阿里都在学的OD工具

阿里都在学的OD工具

听说,这是阿里都在学的 OD 工具 据说,阿里巴巴近年来推行了贝尔宾角色工具,并在跨部门及 同部门合作层面都有过不少的尝试与突破。 贝尔宾角色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个团队中应该有多少种角色? 英国组织行为学家贝尔宾博士(Dr.R.Meredith Belbin)及其 团队,经过近十年对成功团队的研究、追踪和分析后发现,一个卓 越的团队内部应该有九种角色,分别是智多星、资源调查员、协调 员、推进者、监督评论员、凝聚者、实干家、善始善终者、专家。 1、九个角色解析 九个角色可以归纳为三类:行动导向、人际导向、谋略导向,九 个角色的特征有: (1)智多星 PL(Planter) 典型特征:有个性;思想深刻;不拘一格; 积极特性:才华横溢;富有想象力;智慧;知识面广 ; 能容忍的弱点:高高在上;不重细节;不拘礼仪 ; 在团队中的作用:提供建议;提出批评并有助于引出相反意见; 对已经形成的行动方案提出新的看法; (2)监督评论员 ME(Monitor Evaluator) 典型特征:清醒;理智;谨慎 ; 积极特性:判断力强;分辨力强;讲求实际 ; 能容忍的弱点:缺乏鼓动和激发他人的能力;自己也不容易被 别人鼓动和激发 ; 在团队中的作用:分析问题和情景;对繁杂的材料予以简化, 并澄清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他人的判断和作用做出评价; (3)专家 SP(Specialist ) 专家型的特点:诚实、自我做起、专注、能在急需时带来知识 和技能; 积极特性:能够提供不易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可接受的弱点:专业领域比较狭窄,只懂自己擅长的特殊专业 领域,对其他事情兴趣不大; 智多星  标新立异,思维活跃想象力  丰富 高高在上,不重细节,不拘  礼仪 理智谨慎,判断力强,讲究  实际 缺乏鼓励和激发他人与自己 谋略导向 审议员/ 监督者 提供建议,批评以及 新的看法 分析问题和情景,对 他们的判断和作用做 出评价 专家  的能力 专心致志,自觉主动,能掌 提供专业意见 握困难的知识和技能 (4)外交官 RI(Resource Investigator) 典型特征:性格外向;热情;好奇;联系广泛;消息灵通 ; 积极特性:有广泛联系人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的事物;勇于迎 接新的挑战 ; 能容忍的弱点:事过境迁,兴趣马上转移 ; 在团队中的作用:提出建议,并引入外部信息;接触持有其他 观点的个体或群体;参加磋商性质的活动; (5)协调员 CO(Coordinator) 典型特征:沉着;自信;有控制局面的能力; 积极特性:对各种有价值的意见不带偏见地兼容并蓄,看问题 比较客观 ; 能容忍的弱点:在智能以及创造力方面并非超常 ; 在团队中的作用:明确团队的目标和方向;选择需要决策的问 题,并明确它们的先后顺序;帮助确定团队中的角色分工、责任和 工作界限;总结团队的感受和成就, 综合团队的建议; (6)凝聚者 TW(Team Worker) 典型特征:擅长人际交往;温和;敏感 ; 积极特性:有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人的能力;能促进团队的合作 ; 能容忍的弱点:在危急时刻往往优柔寡断 ; 在团队中的作用:给予他人支持,并帮助别人;打破讨论中的 沉默;采取行动扭转或克服团队中的分歧; 协调者 人际导向 凝聚者 外交家/ 信息者  沉着自信乐观,兼容并蓄,  协助明确团队的  控制局面 在智能以及创造力方面并非  目标和方向 总结和综合  超常 擅长 人际 交往 ,温 和、 敏  感,适应环境 危急时刻优柔寡断  外向 热情 、好 奇, 联系 广  泛,消息灵通 兴趣转移快 给予他人支持和帮 助,打破沉默,扭转 分歧 提供建议,引入外部 信息 (7)鞭策者 SH(Shaper) 典型特征:思维敏捷;开朗;主动探索 ; 积极特性:有干劲,随时准备向传统、低效率、自满自足挑战 ; 能容忍的弱点:好激起争端,爱冲动,易急躁 ; 在团队中的作用:寻找和发现团队讨论中可能的方案;使团队 内的任务和目标成形;推动团队达成一致意见,并朝向决策行 动; (8)实干家 CW(Company Worker) 典型特征:保守;顺从;务实可靠; 积极特性:有组织能力、实践经验;工作勤奋;有自我约束力 ; 能容忍的弱点:缺乏灵活性;对没有把握的主意不感兴趣 ; 在团队中的作用:把谈话与建议转换为实际步骤;考虑什么是 行得通的,什么是行不通的;整理建议,使之与已经取得一致意见 的计划和已有的系统相配合; (9)完成者 FI(Finisher) 典型特征:勤奋有序;认真;有紧迫感 ; 积极特性: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持之以恒 ; 能容忍的弱点:常常拘泥于细节;容易焦虑;不洒脱 ; 在团队中的作用:强调任务的目标要求和活动日程表;在方案 中寻找并指出错误、遗漏和被忽视的内容;刺激其他人参加活动, 并促使团队成员产生时间紧迫的感觉; 执行者 完成者   保守,务实可靠,勤奋 缺乏灵活性,对没把握的主意不感  兴趣 勤奋有序,有紧迫感,理想主义,  完美主义 拘泥于细节,容易焦虑不洒脱  思维敏捷,开朗,主动探索,有干  劲,爱挑战 好激起争端,爱冲动,易焦虑 行动导向 鞭策者 将计划转化为实际步 骤 强调任务的目标要 求,日程表,查漏补 缺,督促他人完成 寻找方案,推动一致 意见,目标行动 这九个角色与团队的规模无关,并非一个团队必须有 9 个成员, 有时,多个成员承担一个角色。有时,一个团队成员承担多种角色, 比如,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完整团队— —唐僧是凝聚者、完成者,孙悟空是创新者、推进者、专家,猪八 戒是外交家、监督者,沙和尚是协调者、实干者。 在 团 队 中 , 每 个 成 员 都 具 有 双 重 角 色 职 能 角 色 (Functional role)和团队角色(Team role)。职能角色是由个体的专业知识和专 业技能所决定的,是工作任务赋予个体的角色;团队角色是由个体 的气质、性格所决定的,是个体与其他团队成员交互作用时表现出 来的特征模式,每个团队成员都通过同时扮演这两种角色而达到对 团队目标做出贡献。 2、团队发展的各个阶段哪些角色相对关键? 团队初期,规模较小,团队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尚未成形,对 人才的需求较小,但是要求比较高。这个阶段,人才招聘是否成功 关系着企业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是否能够健康、稳步地发展壮大,这 时,企业的初创者一般同时担任着多项职务,关键角色有实干家, 凝聚者。 成长期,团队开始初具雏形,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招募大量的优秀 人才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随着部门和人员数量逐渐增加,要搭建组 织架构,明确各部门与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责,这个时候,推进者和 协调者的角色比较关键。 成熟期,制度更加完善并趋于体系化,企业文化得到更进一步 的发展,规则、价值观、方法、行为、工具都已经陆陆续续建立起 来,监督者和专家的角色也很关键,而且这个时期,人际结构成执 行任务的工具,团队角色更灵活和功能化,团队能量积聚一体,这 个阶段,创新者和外交家的角色更为关键。 衰退期,冗员增多,员工流失率上升,工作积极性降低,团队 凝聚力减弱,这个时候,凝聚者、完成者的角色更关键。 3、贝尔宾团队角色应用 贝尔宾团队角色模型可以用在团队成员的自我认知上,通过自 我测评来认知自己的行为特点和角色贡献,让员工可以发挥每个人 积极行为的优势,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 贝尔宾团队角色还可以用于团队管理,通过贝尔宾团队角色, 认知团队成员的行为特点及行为贡献,画出团队画像,查缺补漏, 把认知结果用于招新、团队搭建、部门和组织的重组中,还能用在 职位评估,指导员工的职业发展。 团队角色分工的操作流程是: ·人-角色盘点 :对团队成员性格进行盘点,分析每名成员可 扮演团队 9 中角色中的哪几种角色 ·职责-角色盘点:分析团队需达成的目标,盘点为达成目标需 履行的各项职责,每种职责需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才能完成 ·人-角色-职责配对:将人-角色-职责配对,确保角色齐全, 功能齐全,职责无遗漏 ·寻找培养替补:结合各人适合扮演的角色,为每项职责寻找 替补人员,并加以培养,确保在团队中有人休假或突然离职时,工 作不会中断。 4、贝尔宾团队角色测评问卷 最后,附上自我测评的问卷 说明:对下列问题的回答,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描绘了您的行为。 每题有八句话,请将总分十分分配给每题的八个句子。 分配的原则是:最体现您行为的句子分最高,以此类推。最极 端的情况也可能是十分全部分配给其中的某一句话。请根据您的实 际情况把分数填入后面的表中。这里有份 Excel,可以帮助你校验 每题的分数。 一、我认为我能为团队做出贡献是: A、 我能很快地发现并把握住新的机遇。 B、 我能与各种类型的人一起合作共事。 C、 我生来就爱出主意。 D、 我的能力在于,一旦发现某些对实现集体目标很有价值的 人,我就及时把他们推荐出来。 E、 我能把事情办成,这主要靠我个人的实力。 F、 如果最终能导致有益的结果,我愿面对暂时的冷遇。 G、 我通常能意识到什么是现实的,什么是可能的。 H、 在选择行动方案时,我能不带倾向性,也不带偏见地提出 一个合理的替代方案。 二、在团队中,我可能有的弱点是: A、如果会议没有得到很好的组织、控制和主持,我会感到不痛 快。 B、我容易对那些有高见而又没有适当地发表出来的人表现得过 于宽容。 C、只要集体在讨论新的观点,我总是说的太多。 D、我的客观算法,使我很难与同事们打成一片。 E、在一定要把事情办成的情况下,我有时使人感到特别强硬以 至专断。 F、可能由于我过分重视集体的气氛,我发现自己很难与众不同。 G、我易于陷入突发的想象之中,而忘了正在进行的事情。 H、我的同事认为我过分注意细节,总有不必要的担心,怕把事 情搞糟。 三、当我与其他人共同进行一项工作时: A、我有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去影响其他人的能力。 B、我随时注意防止粗心和工作中的疏忽。 C、我愿意施加压力以换取行动,确保会议不是在浪费时间或离 题太远。 D、在提出独到见解方面,我是数一数二的。 E、对于与大家共同利益有关的积极建议我总是乐于支持的。 F、我热衷寻求最新的思想和新的发展。 G、我相信我的判断能力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H、我能使人放心的是,对那些最基本的工作,我都能组织得 “井井有条”。 四、我在工作团队中的特征是: A、我有兴趣更多地了解我的同事。 B、我经常向别人的见解进行挑战或坚持自己的意见。 C、在辩论中,我通常能找到论据去推翻那些不甚有理的主张。 D、我认为,只要计划必须开始执行,我有推动工作运转的才能。 E、我有意避免使自己太突出或出人意料。 F、对承担的任何工作,我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G、我乐于与工作团队以外的人进行联系。 H、尽管我对所有的观点都感兴趣,但这并不影响我在必要的时 候下决心。 五、在工作中,我得到满足,因为: A、我喜欢分析情况,权衡所有可能的选择。 B、我对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感兴趣。 C、我感到,我在促进良好的工作关系。 D、我能对决策有强烈的影响。 E、我能适应那些有新意的人。 F、我能使人们在某项必要的行动上达成一致意见。 G、我感到我的身上有一种能使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的气 质。 H、我很高兴能找到一块可以发挥我想象力的天地。 六、如果突然给我一件困难的工作,而且时间有限,人员不熟: A、在有新方案之前,我宁愿先躲进角落,拟定出一个解脱困境 的方案。 B、我比较愿意与那些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人一道工作。 C、我会设想通过用人所长的方法来减轻工作负担。 D、我天生的紧迫感,将有助于我们不会落在计划后面。 E、我认为我能保持头脑冷静,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F、尽管困难重重,我也能保证目标始终如一。 G、如果集体工作没有进展,我会采取积极措施去加以推动。 H、我愿意展开广泛的讨论意在激发新思想,推动工作。 七、对于那些在团队工作中或与周围人共事时所遇到的问题: A、我很容易对那些阻碍前进的人表现出不耐烦。 B、别人可能批评我太重分析而缺少直觉。 C、我有做好工作的愿望,能确保工作的持续进展。 D、我常常容易产生厌烦感,需要一、二个有激情的人使我振作 起来。 E、如果目标不明确, 让我起步是很困难的。 F、对于我遇到的复杂问题,我有时不善于加以解释和澄清。 G、对于那些我不能做的事,我有意识地求助于他人。 H、当我与真正的对立面发生冲突时,我没有把握使对方理解我 的观点。

11 页 383 浏览
立即下载
组织架构调整的四大层面

组织架构调整的四大层面

组织架构调整的四大层面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不合理的组织架构势必会影响企业的 发展,组织的国度臃肿除了影响企业的发展外,还会造成企业成本的过度浪费。 所谓的组织架构:就是将企业的目标分配给企业员工的行为。随着企业的不断 发展,企业组织架构也要随之调整。那么,组织架构调整的四个层面分别是什 么? 方法/步骤 一、流程层面 流程可以看作是组织的神经网络系统,是组织能力的具体体现。我们发现 大多数企业实施的流程,只不过是被“部门墙”割裂为一段一段的“切片流 程”,并没有对企业的运行效率带来多大的提升。流程设计、优化或重组需要 真正从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面向客户把各部门的活动整合起来,实现跨部 门的高效协同和运作。 二、员工层面 员工是组织的细胞,员工的能力、动机和行为直接影响到业务活动执行的 效率和质量。从组织架构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通过选、育、用、 留等环节实现在合适的岗位用好合适的人的目标,同时要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 和氛围,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动机,影响员工的行为,推动业务活动的高效执 行。 三、 领导层面 领导是组织的脑袋。很多企业领导人往往认为企业管理落后,组织不力, 是由于各级管理者水平不够,或者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殊不知组织不力 的原因首先在于领导者,而不在于员工。所以,组织成长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突 破老板成长的瓶颈。领导者不应该只一味要求员工改变,而应该从自己做起, 进行自我反省,提升自身的境界、素质和领导力,实现自我超越。 四、结构层面 结构相当于组织的骨骼系统。从结构力学的观点看,结构产生力量,组织 架构也是如此。有效的组织结构正是根据战略和业务模式的要求,通过合理的 分工协作机制,支撑组织能力的形成,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2 页 341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