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盘点结果的应用

人才盘点结果的应用

如何应用人才盘点的个人结果和团队结果? 对 HR 来说,跟老板列举繁重的苦劳容易,但清晰地呈现自身价值却很难,若 要在此基础上论证下一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的合理性,就更是挑战了。舆论的 光环和现实的残酷,加剧了 HR 的苦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如何有效呈现? 这种价值又如何逐步获得提升?只有弄清这些问题,HR 才能在企业发展中真 正赢得战略地位和价值。 作为人才管理的引擎,人才盘点能够较好地体现并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价 值。人才盘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往上承接企业战略目标的人才需求,往 下决定了人才管理行动计划的必要性和价值。行动计划的应用几乎涉及传统人 力资源管理的全部业务模块,如招聘、培训、薪酬、员工关系等。这也正是现 代人才管理远胜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所在。HR 不再是从事相互割裂的 事务性工作模块,而是从一体化的角度来解决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本问题,从而 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人才盘点是人才管理的引擎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的思路都是:明确目标—确定差距—实施计划。人才管理也 不例外,人才管理的实施分三步:人才规划、人才盘点和人才管理行动计划。 人才管理实施流程 1、人才规划 人才结构涉及员工组成的结构,人才质量涉及员工的能力构成。例如,一家提 供手机 OEM 服务的企业要转型为自主品牌手机制造商,那么在人才结构上就 需增加市场和销售员工,还要提高研发体系的人才竞争力,在人才质量上至少 需要增强客户导向、创新等能力。这就是基于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下的人才规 划。 2、人才盘点 目标是掌握现有员工的人才结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与人才规划的产出相 对比,获得人才差距。 3、人才管理行动计划 根据人才差距,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有效地缩小人才差距,以支 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盘点结果应用是人才管理的支点 人才管理行动计划是要为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供应,缩小人才需求的 差距,塑造明日企业。许多 HR 说每年都做人才盘点,但只是评估和盘点员工 的业绩、年龄、学历、就职经历等。这些都是员工过去和现在的表现,对于面 向未来的盘点还远远不够。北森建议在人才盘点中不仅要关注与员工当前现状 相关的核心指标——业绩、能力和绩效,还要关注与员工未来发展相关的核心 指标——潜力、职业兴趣和离职风险。 人才盘点核心指标 业绩指的是结果(Results),而绩效指的是结果(Results)和行为 (Behavior)的综合表现。有些企业的绩效是通过结果和行为考核结果加权平 均而得,还有的企业是应用“业绩-能力”9 宫格而得。 综合以上 6 个核心指标,可获得员工个人和团队的重要盘点结果: 盘点结果其应用 一、个人结果及其应用 员工的直接上级要结合员工 6 大核心指标的数据结果和组织的用人标准及用人 需求,充分思考员工的优劣势、目标岗位、保留方案和培养方案,并在人才校 准会上讨论、通过,确定员工在组织内部的发展通道和发展资源。在后续的行 动计划中,HR 辅助员工的直接上级制定明确的绩效改进计划(针对绩效不合 格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员工保留计划或培养发展计划(针对有潜力的员 工)。 因此,人才盘点不仅能够实现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估和发展,为组织未来的用 人需求提前做好准备,还能够满足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 个人盘点结果表示例 二、团队结果及其应用 统计了员工的个人结果后,就可得到全体员工的人才地图,即当前员工的人才 数量、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在人才规划步骤中,把人才需求和现状中的数量、 结构及质量相比较,就可得出人才差距。需特别注意的是,得到公司整体的人 才差距还不够,还要依据部门、层级和业务序列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便了解 人才高地和人才洼地在哪里。 除了整体的人才地图之外,企业还可获得对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很关键的名单: 高潜人才名单、绩效改进名单、关键岗位后备名单、重点保留员工名单等。 为获得更多团队层面的人才差距,需对当前的团队结果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分析, 甚至还要应用行业对标数据,如高潜人才的比例、关键岗位的板凳强度、关键 员工的保留风险(离职概率、离职影响分析)等,从而导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总结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尝试人才盘点实践。综合应用人才盘点结果,导出和 实施契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行动计划,便可有效地体现人才管理的价值和提升人 才管理的效率。 在盘点结果的应用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实施主体的问题。除了盘点结果中的 人才任用建议,更多的立足点会放在关键人才的发展上,人力资源、部门主管 和关键人才。人才盘点除了对人力资源部的量化管理、人才的分类管理起到重 要的引擎作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将“业务管理者”转变为“人才经理” 的过程。在北森追踪的中国企业中,业务经理的成熟速度在大幅增加,人才竞 争的加剧也在促使他们更关注人才。在北森参与的项目中,业务经理的积极性 由“观望”到“参与”再到“驱动”的过程,由原来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两张皮 逐渐整合为一个“三位一体”的过程,这可能是人才盘点带给企业更大的价值。

7 页 393 浏览
立即下载
【工具】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盘点

【工具】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盘点

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盘点表 风险因素 盘点内容 ⑴入职登记表(含入职申明与本人签字并按手印,指纹要清晰) ⑵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三份) 员工入职档案 ⑶证件照(一寸、二寸免冠照片各4张) ⑷特殊工种或特殊岗位从业证件复印件(一式两份) ⑸离职证明/上一家单位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 ⑴在职员工花名册 员工花名册 ⑵新入职人员花名册 ⑶离职人员花名册 ⑴劳动合同鉴定证明 ⑵劳动合同备案 劳动合同管理 ⑶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一式两份) ⑷劳动合同签收单及台帐 ⑸劳动合同登记台帐 ⑴商业保险合同 保险 ⑵参保人员花名册 ⑶社会保险管理台帐 工时制 ⑴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的申报备案 ⑴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与考核记录 安全培训 ⑵在职人员安全培训与考核记录 ⑶培训纪要及签到表 制度培训 ⑴员工手册表决通过文件 ⑵制度培训纪要及签到表 ⑴岗位说明书与任职资格文件 试用期管理 ⑵试用期考核记录 ⑶试用期绩效管理沟通记录 ⑴离职申请表/离职通知书 ⑵工作交接清单 ⑶员工离职办理流程单 离职管理 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一式三份,经劳动主管部门备案) ⑸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送达证明 ⑹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签收单 ⑺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台帐 ⑴加班申请单 加班/休息/休假 人力资源风险防范盘点表 风险因素 加班/休息/休假 盘点内容 ⑵加班审核单 ⑶加班通知单 ⑷请假单/销假单 ⑴定薪表 薪酬 ⑵调薪表 ⑶工资条签收单 ⑷工资条签收台帐

2 页 390 浏览
立即下载
【技巧】人才盘点个人结果的应用

【技巧】人才盘点个人结果的应用

如何应用人才盘点的个人结果和团队结果? 对 HR 来说,跟老板列举繁重的苦劳容易,但清晰地呈现自身价值却很难, 若要在此基础上论证下一年人力资源工作计划的合理性,就更是挑战了。舆论 的光环和现实的残酷,加剧了 HR 的苦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如何有效呈现? 这种价值又如何逐步获得提升?只有弄清这些问题,HR 才能在企业发展中真 正赢得战略地位和价值。 作为人才管理的引擎,人才盘点能够较好地体现并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 的价值。人才盘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往上承接企业战略目标的人才需求, 往下决定了人才管理行动计划的必要性和价值。行动计划的应用几乎涉及传统 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业务模块,如招聘、培训、薪酬、员工关系等。这也正是 现代人才管理远胜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所在。HR 不再是从事相互割裂 的事务性工作模块,而是从一体化的角度来解决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本问题,从 而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人才盘点是人才管理的引擎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的思路都是:明确目标—确定差距—实施计划。人才管 理也不例外,人才管理的实施分三步:人才规划、人才盘点和人才管理行动计 划。 人才管理实施流程 1、人才规划 人才结构涉及员工组成的结构,人才质量涉及员工的能力构成。例如,一 家提供手机 OEM 服务的企业要转型为自主品牌手机制造商,那么在人才结构 上就需增加市场和销售员工,还要提高研发体系的人才竞争力,在人才质量上 至少需要增强客户导向、创新等能力。这就是基于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下的人 才规划。 2、人才盘点 目标是掌握现有员工的人才结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与人才规划的产 出相对比,获得人才差距。 3、人才管理行动计划 根据人才差距,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有效地缩小人才差距, 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盘点结果应用是人才管理的支点 人才管理行动计划是要为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供应,缩小人才需 求的差距,塑造明日企业。许多 HR 说每年都做人才盘点,但只是评估和盘点 员工的业绩、年龄、学历、就职经历等。这些都是员工过去和现在的表现,对 于面向未来的盘点还远远不够。北森建议在人才盘点中不仅要关注与员工当前 现状相关的核心指标——业绩、能力和绩效,还要关注与员工未来发展相关的 核心指标——潜力、职业兴趣和离职风险。 人才盘点核心指标 业绩指的是结果(Results),而绩效指的是结果(Results)和行为 (Behavior)的综合表现。有些企业的绩效是通过结果和行为考核结果加权平 均而得,还有的企业是应用“业绩-能力”9 宫格而得。 综合以上 6 个核心指标,可获得员工个人和团队的重要盘点结果: 盘点结果其应用 一、个人结果及其应用 员工的直接上级要结合员工 6 大核心指标的数据结果和组织的用人标准及 用人需求,充分思考员工的优劣势、目标岗位、保留方案和培养方案,并在人 才校准会上讨论、通过,确定员工在组织内部的发展通道和发展资源。在后续 的行动计划中,HR 辅助员工的直接上级制定明确的绩效改进计划(针对绩效 不合格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员工保留计划或培养发展计划(针对有潜力的 员工)。 因此,人才盘点不仅能够实现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估和发展,为组织未来 的用人需求提前做好准备,还能够满足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 个人盘点结果表示例 二、团队结果及其应用 统计了员工的个人结果后,就可得到全体员工的人才地图,即当前员工的 人才数量、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在人才规划步骤中,把人才需求和现状中的 数量、结构及质量相比较,就可得出人才差距。需特别注意的是,得到公司整 体的人才差距还不够,还要依据部门、层级和业务序列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 便了解人才高地和人才洼地在哪里。 除了整体的人才地图之外,企业还可获得对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很关键的名 单:高潜人才名单、绩效改进名单、关键岗位后备名单、重点保留员工名单等。 为获得更多团队层面的人才差距,需对当前的团队结果进行更多更深入的 分析,甚至还要应用行业对标数据,如高潜人才的比例、关键岗位的板凳强度、 关键员工的保留风险(离职概率、离职影响分析)等,从而导出相应的行动计 划。 总结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尝试人才盘点实践。综合应用人才盘点结果,导 出和实施契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行动计划,便可有效地体现人才管理的价值和提 升人才管理的效率。 在盘点结果的应用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实施主体的问题。除了盘点结果 中的人才任用建议,更多的立足点会放在关键人才的发展上,人力资源、部门 主管和关键人才。人才盘点除了对人力资源部的量化管理、人才的分类管理起 到重要的引擎作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将“业务管理者”转变为“人才经 理”的过程。在北森追踪的中国企业中,业务经理的成熟速度在大幅增加,人 才竞争的加剧也在促使他们更关注人才。在北森参与的项目中,业务经理的积 极性由“观望”到“参与”再到“驱动”的过程,由原来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两 张皮逐渐整合为一个“三位一体”的过程,这可能是人才盘点带给企业更大的 价值。

7 页 350 浏览
立即下载
【技巧】年终人才盘点误区及注意事项

【技巧】年终人才盘点误区及注意事项

人才盘点的这些雷,你可千万不要踩 雷区一:为了盘点而盘点 案例 A 公司规模不大,公司老板在与人力资源经理一起参加了一次人力资源培 训之后,对人才盘点产生了兴趣,决定要在公司实施。老板将任务全权交给了 人力资源经理来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你做事我放心!”面对老板的 信任,人力资源经理却苦恼起来:“老板的想法来得太突然。人才盘点目的何 在?没有评估工具,没有应用方向,如此‘盘点’,老板放心,我可没办法安 心啊。” 分析:A 公司为了人才盘点而盘点,首先没有明确人才盘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后期很难跟进和应用;其次,评估的工具和方法也不明确,两手空空就要去做 盘点,看到这个开头就猜得到结局,必然以失败收场。 一般来说,进行人才盘点首先要在盘点前搞清楚公司的业务战略和组织架构, 还要依据岗位设计,职责分工。之后,要结合组织需求和岗位特点去确定评估 的维度。 比如在做管理者继任计划时,在人才盘点评估维度上一般遵循“1+X+Y”的原则。 “1”是企业文化价值观:重要岗位上的人员一定要和企业“一条心”,从内心 认同企业的发展和价值观,愿意与公司一起发展,这是最为重要的。 “X”是管理层的能力要求:盘点管理层人员,当然要评定其是否具备管理能力 和管理潜质。对于在管理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管理能力依然不高、实际管理效 果不好、通过培训等指导也未见起色的管理人员,应该考虑其可能不适合管理 岗位。如果其专业能力出色,不妨考虑为其调整专业序列。 “Y”是各序列的能力要求:比如销售序列、客服序列、研发序列、职能序列, 这些序列对任职者的能力、潜力甚至性格等的要求都有差异。在实际操作层面, 最好以头脑风暴、研讨等形式将评估的维度确定下来。当然,如果有预算的话, 引入专业的第三方也可以让这一过程更加高效。 实际盘点时,搜集了各方面的评价结果之后,一般会组织管理者召开人才盘点 会,根据盘点的规模,人员构成也有所不同。比如管理层的盘点,一般由 CEO 或分/子公司/大区负责人作为第一负责人,通常按照管理序列层级进行分批盘 点。一般由被评估对象的上级完成对下属的评估和汇报。这样分批盘点下来, 也能反映出各位管理者对团队人员的了解程度和管理远见。 盘点后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但更多的还是用于能力发展方面。盘点的结果不能 止步于一堆数据和表格,必须转化为行动计划,作为年度人才培养的重点。 雷区二:将人才盘点当作“万金油” 案例 B 公司老板认为公司目前人太多,人力成本过高,而且对很多员工不满意,觉 得能力不高,在公司就是混工资。他找来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希望淘汰一些 人,精简人员,提升人效。人力资源部经理向老板提议进行一次人才盘点,用 人才盘点来衡量员工与岗位的匹配度。老板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交给人力资源 部去做。 开始操作后,人力资源部经理才发现工作量过大。不仅如此,老板对该任务的 时间、成本都有严格要求。由于之前公司胜任力体系不够完善,人力资源部经 理想要把每个岗位的任职资格、胜任力搞清楚,再通过员工胜任力的各种测评 结果来看人岗是否匹配。如此大的工作量,在规定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本来 老板对人力资源部的招聘选拔能力已经有所质疑,这次人力资源部经理自己的 提议也无法顺利完成,老板更加不满意了。 分析:人才盘点一般不用于“全员人岗是否匹配”的评定。人才盘点常用于人 员选拔,比如关键岗位继任、人才梯队建设、人才能力培养、团队人员配置等 方面。因为进行人才盘点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和成本在人才测评工具上,如果用 人才盘点的方式来评定全员人岗是否匹配,这项工作的成本太高。 对于 B 公司来说,在时间及成本要求都较为严格的前提下,人力资源部能采取 的最简单快捷的方法,是直接用“任职资格+绩效”来检验人与岗是否匹配。当 然,按照老板的要求,首先还应该确定岗位编制,而定岗定编又是另外一个大 课题。 雷区三:评估工具 360 度“无死角” 案例 C 公司董事长意识到管理层的重要性,决定对公司所有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一次 大盘点。人力资源部与各部门领导沟通后,决定采用 360 度全方位评估来进行 盘点。在领导的支持下,人力资源部采购了专业测评公司的 360 度测评工具, 评估维度和题目的科学有效性基本可以保证。专业工具在手,人力资源部对这 次盘点任务信心满满。 评估很快出了结果,但评估分数普遍虚高,根本无法在实际中应用。HR 私下访 谈了一些老员工,这才发现,由于盘点前没有阐明评估目的,大家对这次盘点 有所顾虑,以为公司要裁人,所以分数都打得很高。 分析:360 度评估是管理层盘点常用的方法,C 公司采用这个方法对中高层管理 者进行盘点并没有问题。但 360 度评估在应用上是有前提的,即一定要做好前 期“降噪”工作,明确评估目的。 C 公司在前期宣传时,应该向评估者阐明,此次盘点的目的是用于能力开发, 了解现任中高层管理者的能力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升其管理能力。其次,评估 者要了解 360 度评估工具,掌握利用该评估工具打分的方法,严格按照评估标 准评分。另外,评估一旦开始,由于涉及人员较多,中间很难再进行调整。为 了保证分数的有效性,最好在正式评估前先进行一场小范围的试测,发现问题 先行调整。任何工具都是一把双刃剑,360 度评估用不好,可能带来人际关系 紧张、团队凝聚力下降、人力资源部和高层领导者威信降低等问题。只有前期 做足准备,才不至于使人才盘点“有结果,无用处”。 雷区四:因“时机不成熟”而放弃 案例 D 公司成立十余年,当年和老板一起打江山的元老已经成为公司重要区域的老 总。元老们业绩不错,对公司也忠诚,但总是对下属护短,也看不到自身在管 理上的不足。对此,人力资源总监建议对大区的中高层进行一次盘点。消息一 出,元老们纷纷表示反对:“我天天和手下在一起,你们不过是一群坐办公室 的,能比我更了解我的下属?”“你们人力资源部这样做是什么意思?”盘点 还未开始,元老们已将矛头直指人力资源部。为了安抚各位大区经理,老板不 得不放弃已经着手进行的人才盘点工作。 分析:很多公司的销售业务都是按照区域的形式进行管理。企业在初创期,品 牌形象尚未树立,拓展市场难度大。这时,企业通常会赋予区域业务人员较大 的自主权,如销售管理权、人才招聘和使用权等。这种分权管理主要依靠“人 治”,管理较为粗放。随着业务的发展,企业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复杂化,企 业更多地依靠制度和流程来管理。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升员工绩效 和胜任力也变得刻不容缓,实施人才盘点,对人员能力进行摸底很有必要。 在实际操作中,D 公司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选择一个比较配合的大区先 试点尝试。将盘点的目的和意义向区域老总宣讲清楚,让他了解到,人才盘点 也是帮助他梳理团队,协助他更好地了解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这一点, 在盘点前以及后期的结果应用过程中,一定要让区域老总体会到,获得他的支 持。接下来的盘点工作一定要做得尽量完善。 如果盘点实施和后期应用做得好,可以举行经验分享会,用数据、事实来体现 人才盘点的价值。当其他区域老总看到人才盘点确实有价值,且人力资源部在 此过程中担当的是帮助的角色而非对立面,排斥心理就会渐渐消失。企业也可 以请第三方专业人员来做这项工作,这会使人才盘点的过程、结果更加客观公 正。

3 页 320 浏览
立即下载
【技巧】人力资源盘点的步骤及实施

【技巧】人力资源盘点的步骤及实施

人力资源盘点的步骤 (一)成立人力资源盘点工作小组   人力资源盘点工作小组由总经理和各部门主管、人力资源规划专职人员组 成,总经理担任组长,人力资源部经理任执行副组长。在进行人力资源盘点工 作之前,通过对全体员工作充分的动员,说明人力资源盘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 性,要求各部门员工积极配合,客观、详实地提供相关资料数据。 (二)制定人力资源盘点计划   人力资源盘点是对组织人力资源现状的认识与分析,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比较耗时的工作,所以必须做好进度计划,保证人力资 源盘点工作及时、顺利地进行。要树立预算管理意识,做好人力资源盘点预算, 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人力资源盘点工作。 (三)收集、整理资料信息   在进行正式的人力资源盘点前,必须全面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信息,力 求全面认识组织人力资源现状。资料信息可以通过查阅现有的档案资料、发放 调查问卷、访谈等途径获得。 (四)统计分析相关资料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将以上获取的数据整理为E XCEL数据、图表或其它电子数据库形式,直观、清晰地描述组织人力资源 状况。 (五)撰写分析报告   在收集、整理完毕所有资料之后,人力资源部安排专职人员对以上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制作《××××年度公司人力资源环境描述统计分析报告》,由公 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小组完成报告的审核工作,并报请公司总裁审核批准。   作为人力资源供给、需求预测的基础,《人力资源环境描述统计分析报 告》应该根据需要分别采用表格数据、趋势线数据、数据结构图、分类数据等 形式辅助说明,同时要对相关的数据资料或图表进行解释。 人力资源盘点的内容   为全面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依据盘点工作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人力 资源盘点分为人事信息盘点、人力资源能力盘点、人力资源政策盘点、人力资 源心理状态盘点。   1.人事信息盘点   人事信息盘点是人力资源盘点的基础工作。按照部门和职位分别对任职者 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因素进行统计,制作《职位结构分析 表》、《年龄结构分析表》(部门-年龄维度、职位-年龄维度)、《人力资 源数量分析表》(部门-数量维度、职位-数量维度)、《教育程度与人力资 源成本分析工具》等,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进行人事信息盘点不仅仅是对这些变量进行白描式的记录,还要进一步探 索它们与晋升、离职率等之间的关系。比如,考察员工在不同年龄阶段业绩和 离职率的分布特征,受教育程度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等,为组织进行科学的人 力资源规划提供参考。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组织行为学以及心理学领域相 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组织本身也要基于所在行业的特点、组织文化等特 殊因素,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例如,统计分析特定类型员工群体的离职和晋 升数据,统计分析各层管理人员提升与离职的情况等。   2.人力资源能力盘点   人事信息盘点主要是对员工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人事信息的统计分 析,有助于直观认识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但是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人力资源 现状。能力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实力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指标。因此,业务能 力分析、人际关系能力分析、成就能力分析等反映人力资源现实性和发展性的 能力盘点比单纯学历、职称盘点更重要。   要找出企业目前拥有以及未来需要的关键技术与关键能力,并建立追踪员 工能力现状及其发展性的管理系统,制作《人力资源能力分析表》(部门-专 业维度、职位-专业维度),并将技术与能力盘点与招募、培训、晋升等人力 资源系统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与能力盘点不是一次即可的解决方案,而是 持续的过程,能力盘点要及时更新,才能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   3.人力资源政策盘点   只有解决了政策和机制问题,人力资源盘点才会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坚实 的基础。对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进行梳理,判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系 统性和有效性,分析相关政策是否有助于现有人力资源的保留和开发,是否能 够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据组织发展战略,对现有人力资源政策进行梳 理和修正。   4.人力资源心理状态盘点   一些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盘点时,往往只关注员工人事信息以及技能信息 系统的建立,而忽略了更根本的员工心理状态的记录与分析。实际上,个性测 试、心理测验是人力资源盘点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员工的行为进行预测,不但 有利于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也可为组织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采取相应的 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企业应该逐步建立员工心理档案系统,用科学的手段了解 企业员工的个性特征、行为偏好等情况(例如,对员工进行职业人格类型测验、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等并记录分析),通过观察和研究员工个性与离职率以及其 他管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的放矢地制定各项 管理制度,引导员工行为导向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方向。 人力资源盘点方法   根据人力资源盘点内容的需要,可以采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访谈 法、观察法、潜能测评法、业绩调查法等不同的方法。   1.文献查阅法   人力资源部负责查阅公司整体战略规划数据、企业组织结构数据、财务预 算数据、各部门年度规划数据等相关资料。由人力资源规划专职人员负责整理 企业人力资源政策、薪酬福利、培训开发、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变动等方面的 数据资料,从以上数据中提炼出所有与人力资源规划和盘点有关的数据信息, 并整理编报。   2.问卷调查法   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经营战略计划和目标要求以及人力资源盘点工作进度 计划,下发相关调查表,在限定工作日内由各部门填写后收回。   在人力资源盘点工作进行期间,各部门应该根据业务需要和实际情况,及 时、全面地向人力资源部提供有关的信息数据。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应该认真 吸收接纳各部门传递的信息。   3.潜能测评法   潜能测评关注的是员工比较稳定的个性和能力特征,而个性和能力是影响 个人业绩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企业核心能力是否持久并不断创新的基础因素。 进行潜能测评的主要工具有:结构化面谈、心理测验和情景测验等。   4.业绩调查法   通过业绩调查,除了分析关键人才的综合能力与表现外,还能够发现业绩 不佳背后的根源,为改进人力资源政策提供一手的资料。进行业绩调查,不仅 要查阅员工的业绩档案,还可以对其上级主管进行深度访谈。此外,为了更准 确地把握员工能力,还可以运用360度反馈技术,征询同事或客户的反馈, 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人力资源盘点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要依据组织战略发展定期进行。这就 要求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保障。例如,工作日志制度、完善的档案管 理制度(员工绩效考核档案、培训档案、人力资源流动统计档案)等。作为人 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盘点要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相 结合,比如适合企业战略、流程的职位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职位说明书 以及职务规范,就是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盘点的基础。此外,还要考虑外部因 素以及内部因素的影响,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人口结构的 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同业竞争状况等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人力资源盘点实务 本人曾到一家建筑公司做人力盘点的顾问工作,这是一家国营的工程建筑公 司己有三十多年历史。在人力评估访谈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往往公 司依现有人力状况承包下适当工作量的公共工程,但不是无法如期完成,就是 工程实际人工成本费用超出原订预算金额许多。问题出在钢骨焊接工人的工作 上,在编制上有三十名焊接工,实际上也有三十名焊接工,但每次实际在现场 工作的焊接工不到十五人,其余的焊接工都在做品检及报表填写的工作或监督 外包厂商的施工焊接工作等。有时为赶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必须从公司外雇用 大批临时有专业执照的焊接工人来协助赶工进度。最后工程款的结算总是高出 预算许多。       从工程进行过程中我们很明显的看到焊接工的人力,并未充份的利用到。 在深究其原因我发现关键在于焊接工的年龄,据焊接单位主管的说明是,焊接 工在四十岁以后做焊接工作时手容易抖动,这可能与视力退化及手握电焊枪的 定力有关,若焊接时手抖动会造成焊接点起气泡,使焊接品质产生问题。了解 焊接工作需要的体能与工作品质有关,体能又与年龄有关,当然每个人的体能 并不一定与年龄同步变化,但施工单位主管必须找出一个可以掌握的标准做为 人力调配的依据,目的在降低问题品质的发生率。从该公司焊接工人的年龄分 布来看,确实有一半以上的焊接工年龄超过四十岁。或许这就是问题所在,也 就是公司必须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一家传统食品加工业的老板,近几年来感觉生意愈来愈难做,因此想 转投资高科技的光电产业,他希望能从原来的食品加工厂中找出目前已过剩的 人员,希望将他们能转到新成立的光电制造工厂,一方面减少原食品工厂的人 事成本,另一方面挑选一些熟悉公司企业文化及忠诚度高的员工进驻新公司的 筹建。那些人员可以转任?那些人员无法转任?这位老板面临他传统食品加工 厂的人力盘点问题。 由此看来现有人力不一定等于现有有效人力,现有有效人力也并不一定等于 未来有效人力,所以人力盘点应协助公司在人力规划上早做应变措施。 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常误以为“人力盘点”是纯粹人力资源部的业 务项目之一。这是不对的,“人力盘点”往往是公司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如扩厂、 迁厂、投入新产品、退出市场、裁员或关厂等),针对公司整体资源进行盘点评 估中的重要一环。当然也有公司将人力盘点与人力规划当做经常持续性的工作, 或许随时配合公司经营目标的建立及修改,年度每季做一次人力规划报告。         通常在公司的经营策略方向未确立前,资源如何分配对公司现在与未来的 发展最有利,所有与公司经营有关的内外资源均应列入考量及检验。“人力盘 点”及“技能盘点”是属于人力资源部的资源盘点的工作之一。因此“人力盘 点”扮演着提供决策者制订策略的重要参考资料角色,另一方面在公司经营策 略确立后,接着新的人力及技术需求自然会出现,因此“人力盘点”及“技能 盘点”便能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做有效的公司整体人力规划政策。 “人力盘点”及“技能盘点”应该合并来做,主要是先要确定公司营运上现 在及未来所需要那些技能?现有人力是否具备这些技能?若目前人力没有足够 的技能或现有人力的技能未来不再需要,该怎么办? 人力资源部应按公司营运需求的急迫性、优先级,制订有效的人力规划政 策,当然一方面要符合公司营运需求提供公司足够的、有效的及低成本的人力 资源,另一方面要照顾现有员工的权益及发展。 公司在做人力规划及预测时,要考虑下列因素: 1、外界的挑战  :国内外政经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科技进步的程度、同 业竞争的状况。 2、公司经营决策  :经营目标及策略(如销售、产品及生产等策略)的方向确 立,订定各项营运功能对人力需求的顺序时间表。 3、人力变动因素:年度员工流动率、缺勤率,退休、开除、辞职、死亡、 每位员工每月平均加班小时数等等因素列入考量。近三年的人力异动平均比率。 4、人力来源及人力成本  :  掌握最便捷、最适合及成本最低的人力资源,评 估各项招募管道的可行性及成本分析。 5、技术技能需求:工作分析、技能类别性质、技能等级标准、技能训练、 技能评鉴考核、技能证照等。 6、工作量分析:从公司预定的年产量或营业额或销售量去推算需要的直接 人力,再以竞争者的模范标竿做为计算间接人力的参考,加上人力变动因素的 考量求出实际公司运作需要的人力。 7、工作重新设计或安排  :  升迁、调动、改组、训练或外包等。 “人力盘点”应根据上面因素来设计人力盘点的实施内容,首先要设计员工 个别的人力盘点调查表,表中除员工个人、所属工作单位及目前负责工作内容 等基本资料外,应包含员工的专业知识及专长技术类别、在加入公司前的工作 经验及在加入公司期间的职务变动经历与工作经验、与公司工作相关的技能及 工作年资、专业证照、教育程度及训练纪录、工作绩效考核成绩及主管面谈纪 录、个人事业生涯规划、个人重大伤病纪录、性向测验报告、主管对于员工个 人企图心及创意能力表现的评语及语文学习能力等等资料。表中填写的年龄及 年资常做为公司考量人力替换的依据,年龄较大或年资较长的员工,若无法再 运用其技术专长或再教育训练,公司可能鼓励这些员工提早退休。若学历低或 无法再教育训练的员工,公司可能考虑资遣。 当收集到的员工个人调查资料输入计算机后,依技术专长分类,多少人己 达技能标准等级?各技能等级还缺多少人?多少人可用内训来补足人力缺口? 多少人需要从公司外雇用?什么时候需要雇用那些技能等级的人?从何处寻找 这类具有适合公司需要的技术等级人才?多少是需要有足够经验可立即上线工 作的人?多少是需要有些经验的人雇进公司再训练?公司现有此类技术的人员 流动率如何?是否有员工短期内将要退休?经过计算机依决策者需求输出分析 资料,一方面提供公司高层主管做进一步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依公 司营运需求制订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及执行方向。 由人力资源部在企业网络上设计人力盘点调查表,分成三个部份: 1、个人基本资料、学经历及员工个人掌握的个人信息例如个人考上某计算 机软件执照或自己在外接受技能训练获得证照或个人事业生涯规划等属于个人 才知道的信息,由员工个人负责填写输入。 2、员工直属主管负责填写输入该员工的技能水准评鉴,工作表现及学习能 力等评语或发展潜力评估等。 3、人力资源部负责填写输入该员工的技能等级资料、训练纪录、升迁调动 及调薪记录、工作绩效考核成绩、请假及奖惩或建议案等个人纪录等。人力资 源部每月或每季主动要求员工及其直属主管更新计算机资料,因此人力资源部 可以随时提供公司高阶主管最新的人力盘点信息。 

9 页 330 浏览
立即下载
【工具】人力资源盘点及人力成本分析报表

【工具】人力资源盘点及人力成本分析报表

(公司) 人力资源盘点及人力成本分析报表 一、员工数量指标 员工总量 年初人数 目前人数 平均人数 增长率 按职务层级划分 高管 经理 主管 员工 按岗位类别划分 管理 职能 技术 后勤 按部门划分 按职务层级划分标准: 高管:地区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经理:专业经理/部门经理/副经理;员工: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普通员工。 按岗位类别划分标准: 管理:集团及所属各单位部门副经理以上人员;技术:专业师(建筑师/工程师/景观师/结构师/室内师/造价师)/助理专业 师;后勤:司机/保洁/厨师/保安。 二、人力成本指标 各部门分布人力成 本额 各部门现 有岗位编 制 (需附组织架构图) 各部门工 资总额 (需附工资表)  各项福利分布 三、员工流动指标 流失率   新进员工率 流失原因 流失员工 工龄分布 试用期       正式员工 损失率 留存率 原因分析及 解决办法 流失原因分类: 辞退、个人主观原因辞职、个人客观原因辞职、内部调动 四、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出勤率   备注:上述数据统计计算公式: 一、员工流动指标: 1、流失率=离职人员/(离职人员+期末人员)*100% 2、新进员工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100% 3、损失率=新进员工离职总数/招聘入职数*100% 4、留存率=留存员工数/招聘入职数*100% 二、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加班时数/总工作时数*100% 加班强度 比率 共计: 人,其中: 2年以下: 人; 2-5年: 人; 5年以上: 人。 (公司) 一、人员数量指标 按部门划分 按职务层级划分 按岗位类别划分 按时间划分 人员规划分析 高层 管理人员 中层 专业人员 年初人数 年末人数 高层:总裁/副总裁/总监/总监助理/地区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中层:专业经理/部门经理/副经理;基层:工程师 (建筑师/工程师/景观师/结构师/室内师/造价师)/助理专业师; 二、人员素质开发指标 学历分布 本科以上 本科 年龄分布 司龄分布 职称分布 培训计划 40岁以上 一年以上 高级职称 高级职称 高级职称 培训人次 30-39岁 三年以上  中级职称 中级职称 中级职称 内训 原因分析 培训完成率 解决办法 职称分布:工程类包括建筑、结构、景观、室内、造价等;经济类包括会计师、税务等;其他类:除工程类、经济类的; 专业结构:工程技术含报批报建人员应单列,营销策 三、人员流动指标 流失人员 流失率 工龄分布 新进员工率 原因分析 招聘完成率 解决办法 原因分析 员工满意率 解决办法 原因分析 流因原因 解决办法 四、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出勤率 五、劳动报酬指标 工资总额 两年以下 损失率 加班 强度指标 平均工资 原因分析 人力成本率 解决办法 原因分析 预算执行率 解决办法 预算包括工资性支出(工资、奖金、福利、五险一金等)和人力资源管理费(招聘费、培训费、代理费等) 六、劳动管理指标 劳动绩效比率 劳动绩效人数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七、流程执行指标 流程执行意见及 优化建议 优秀 满意 (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表 中层 专业人员 基层 其他人员 年末人数 平均人数 经理/部门经理/副经理;基层: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普通员工 ; 管理:总裁/副总裁/总监/地区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专业: 大专 中专及以下 20-29岁 五年以上  初级职称 初级职称 初级职称 外训 平均年龄 10年以上  备注:工程类 备注:经济类 备注:其他类 培训费用 其他类:除工程类、经济类的; 训费、代理费等) 两年-五年 五年以上 留存率 生产率 固定与变动 薪酬比 合格 待改进 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专业:专业师 中专及以下 平均年龄 10年以上  备注:工程类 备注:经济类 备注:其他类 培训费用 五年以上 待改进

3 页 393 浏览
立即下载
关键岗位人才盘点工具-九宫格解读

关键岗位人才盘点工具-九宫格解读

人才盘点九宫格 使用说明:例如该员工属于 “有一定能力,但业绩不能达标的员工。 能力还未转化 为绩效展现,或许目前岗位安排影响了能力发挥,或工作方法需要提升,严格的绩效管理 是关键;帮助提升业绩,仍不达标可以调整岗位”情形。在该员工盘点表中“评估情 况”一栏只需填写对应代码“8”即可。 (1)员工盘点九宫格 7 高 业绩合格潜能较好的员工, 是企业的中坚力量,重点在 于帮助他们提升绩效,可设 定更高的工作目标,进行业 绩辅导。 重点培养,加强培养和业绩 提升 有一定能力,但业绩不能 达标的员工。 能力还未转 化为绩效展现,或许目前 岗位安排影响了能力发 挥,或工作方法需要提 升,严格的绩效管理是关 键; 帮助提升业绩,仍不达标 可以调整岗位 是大部分员工所在位置,业 绩与潜能均合格的员工,也 属于企业坚实的基层力量, 这类员工提升工作绩效是关 键。 继续使用,在业绩和能力上 均可继续提升 业绩与潜能均偏低的员 工,属于不合格员工 考虑淘汰或解除劳动关系 业绩基本合格但潜能偏低的 员工,要给这类人员业绩压 力,给予培训机会,促进业 绩达标。业绩无法持续提升 或有更合适人选时,可考虑 调整岗位或淘汰 可以加强管理和培训,帮助 提升业绩; 8 能 力 中 4 业绩偏低但潜能较好的员 工,业绩不佳的原因要深 度分析,可能员工新调岗 位或是新进入公司, 需要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给予辅 导, 或目前职位安排影响 了能力发挥, 需给予更多 展现的机会,给予 一段时 期的观察其业绩的变化。 使用建议:可重点培养, 帮助提升业绩 9 低 5 6 低 中 业绩 1 1 业绩与潜能双优的明星员工, 有能力承担更高层级的任务, 需要重点关注。这类人员可以 重点培养、优先考虑晋升发 展,并注重能力转型 优先晋升 2 业绩优秀、能力合格的员工, 这部分人员是企业的骨干,安 排合适的导师、一些有延展性 的工作帮助他们提升潜能;这 类人员可以尝试承担更高级任 务、注重能力提升后,优先考 虑晋升发展。 提升业绩,可给予晋升机会 3 业绩优秀但潜能偏低的员工, 多为有经验的员工,让他们继 续发挥贡献,认同他们的贡 献,通过培训提升能力水平; 让其在现有角色充分发挥价 值。希望通过能力提升后有新 的职业机会。 加强能力转型、适应公司和岗 位新要求 高 附件 2:分子公司关键岗位人才盘点表 序 号 盘点岗 位 所属部 门 现任人员评估 姓名 能力绩 效评估 可接替人员 1 是否 稳定 姓名 可接替人员 2 能力绩 效评估 是否 稳定 姓名 能力绩 效评估 是否 稳定 内部无接替人员的解决方 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2 页 354 浏览
立即下载
【案例】干部盘点计划和方案全套

【案例】干部盘点计划和方案全套

干部盘点工作计划 序号 计划 内容 说明 1 盘点方案拟定 盘点目的、意义、方法、计划、结果应用等 PPT,包含相应表单设计 管理者沟通 与管理者沟通盘点方案,并就盘点方案细节进行讨论确 定 2 3 4 盘点基础信息 能力盘点测评方法 盘点时间选择 盘点方法选择 测评方法选择 干部档案(个人基本信息) OD组整理 干部档案(个人履历) 干部个人填写,BU审核 胜任力测评 测评内容,测评方式 潜力测评 测评内容,测评方式 性格/领导风格测评 测评内容,测评方式 5 盘点方案修订 根据管理者反馈确认各部门盘点行动方案 6 盘点实施 根据盘点行动方案,实施盘点 相应表单设计 写,BU审核 owner 计划完成时间 6/9/2013 6/21/2013 6月底 6月底 待定 待定 6月底 8月-12月 干部盘点思路 定义 目的 配合公司战略,对人才进行系统管理的过程 干部能力发展 干部潜力培养 对公司 为什么做人才盘点 人才库建设 继任体系 发现员工优势 意义 对管理者 关键人才识别与培养 检验人岗匹配、团队匹配 增强管理针对性 对员工个人 人才盘点盘什么 绩效 基于过去 能力 基于现在 潜力 基于未来 被评价者基础信 息 有效反馈 职业生涯发展 个人基本信息 个人履历 工作述职 胜任力 能力评价 潜力 领导风格 人才盘点怎么盘 盘点会议 直接上级评价 员工的优势项、待发展项 小组讨论 九格图 会议输出成果 发展计划 继任计划 领导力阶梯完善 盘点结果应用 个人发展IDP 人才梯队 人才储备 结合能力评价的反馈,从绩效、能 力、潜力的角度对员工进行评价 中层干部基础档案 基本信息 姓名 工号 部门 绩效考核 干部积分 性别 年龄 学历 2010年 2013年 专业 毕业院校 入司时间 2011年 2014年 岗位 职级 管理团队人数 2012年 2015年 工作述职 述职维度 工作总结 (一个阶段内能力发展总结,优劣势,具体事件说明……) 提升计划 (分析自己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提升能力……) 品格行为 团队管理 基础人员管理 学习成长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工作经验(大华) 部门 (一级、二级部门 ) 经验地图 岗位 职级 研发 营销 工作经验(大华之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公司 奖惩经历 技术 供应链 专业支持 供应链 专业支持 经验地图 部门 岗位 研发 营销 技术 学习/培训经历(包括公司内外部) 奖惩时间 奖惩名称 奖惩单位 奖惩事件 培训时间 培训名称 职业规划 时间 3-5年规划 个人发展目标 拟发展路径 培训机构 能力评价结果反馈 测评项 测评维度 测评方式 学习与发展 指导与监督 5 客户为中心 4 胜任力 …… 360 团队合作 3 自评 激励 上级 同事 关注细节 沟通协调 分析判断 潜力 …… 360/其他 个人特质 …… MBTI/PDP 能力评价结果反馈 测评结果 0.5 学习与发展 指导与监督 5 0.3 4 团队合作 3 0.4 客户为中心 自评 激励 上级 同事 关注细节 沟通协调 分析判断 0.2 0.1 0 展 心 中 -0.1与发 为 习 户 学 客 励 激 调 断 节 作 监 协 判 细 合 通 析 注 队 与 沟 分 关 团 导 指 督 调 断 节 作 监 协 判 细 合 通 析 注 队 与 分 关 团 导 指 盘点报告(盘点会议) 员工基本信息 姓名 工号 部门 直接上级 直接上级评价 (全方位关键能力阐述,优势项、待发展项,职业发展建议) 盘点小组评价 □胜任 是否胜任岗位 人才九格图(在相应位置勾选) □不胜任 发展/改善建议 (待发展项/待提高项,发展/改善计划) 绩效 4 7 9 2 5 8 1 3 6 潜力 接班人 胜任情况 立即胜任 1年胜任 2年胜任 候选人 职业发展路径 候选人基本情况 (建议管理者的发展路径,可以跨职能等) 干部盘点计划 盘点时间 盘点部门 盘点对象 干部基础档案 干部基础信息 干部履历 能力评价 BU审核 胜任力 潜力 盘点会议 领导风格 直接上级评价 盘点会议 盘点沟通会 发展反馈 盘点报告 员工反馈

5 页 398 浏览
立即下载
【案例】关于营销系统管理干部人才盘点与管理能力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

【案例】关于营销系统管理干部人才盘点与管理能力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

关于开展 2020 年营销系统第一期管理干部人才盘点 与管理能力培训需求调研项目的通知 一、背景: 根据公司人才聚焦战略,每半年开展一次干部人才盘点与培训需求调研,近期将逐步实施各系统 2020 年半年度 管理干部人才盘点与管理能力培训需求调研工作。 二、目的: 1、有效评估与挖掘人才:全面、客观地评价营销管理干部,挖掘营销优秀人才与高潜质人才; 2、管理能力培训需求调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营销干部管理能力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塑造与培养, 促进营销干部管理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 三、对象:营销系统经理级及以上人员 四、实施内容与方法: 1、人才结构分析:人力资源中心根据《在职人员花名册》对营销系统人员从数量、结构、质量等多维度进行分析, 并形成《人力总体结构分析报告》; 2、业绩评估:汇总分析 2020 年 1-5 月绩效考核结果,出具《业绩评估分析报告》; 3、能力与潜力评估: 1)能力主要针对通用管理能力与专业技能方面评估;潜力评估包括学习导向、发展意愿; 2)人力资源中心根据纵向工作管理确认评估人(上级、同级、下级),并发出 《通用管理能力评估表( 7+1 模 型)》(需一对一对接跟踪);(详见附件) 3)各评估人按要求填写《通用管理能力评估表(7+1 模型)》,基于被评估人与自身关联工作职能,进行客观公 正地评价,明确阐述被评估人的核心优势、劣势(各项原则上不超过三项); 4、形成评估报告:汇总整合以上多维度的评价结果,形成《营销系统人才地图》、《个人能力评估报告》、《干 部通用管理能力培训需求》等综合性评价报告,纳入干部管理档案,为后期人才培养、人才职业发展、人员合理任 用提供依据。 五、实施计划 事 项 具体负责人 时间截点 产出结果 人才结构分析 ***** 2020.6.23-6.28 《人才结构分析报告》 业绩评估 ***** 2020.6.23-6.28 《个人业绩评估分析报告》 能力与潜力评估 ***** 2020.6.26-6.28 《通用管理能力评估表 (7+1 模型)》 《营销系统人才地图》 形成评估报告 人力资源中心 2020.6.29-7.6 《个人能力评估报告》 《干部通用管理能力培训需求》 六、其他 营销系统优秀主管级提报:经大区优选评估后(按照大区所辖主管级岗位 10%比例)可作为后期重点关注、培养 经理级储备人才进行提报,详见《主管级优秀人才提报表》 特此通知

1 页 602 浏览
立即下载
【工具】人力资源盘点模型及人资源状况分析填报模板

【工具】人力资源盘点模型及人资源状况分析填报模板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版本:1.1Beta 项目 维度 平均人数 填报区 指标 当月月初在职总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总人数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校验区 计算区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0 \ \ 当月月末在职的正式工人数 用工结构 人 员 结 构 0 #DIV/0! 0 #DIV/0! 0 #DIV/0! 劳务派遣工占比 #DIV/0! #DIV/0! #DIV/0! 小时工占比 #DIV/0! #DIV/0! #DIV/0! 职能员工工占比 #DIV/0! #DIV/0! #DIV/0! DC员工占比 #DIV/0! #DIV/0! #DIV/0! 营运员工占比 #DIV/0! #DIV/0! #DIV/0! 男员工占比 #DIV/0! #DIV/0! #DIV/0! 女员工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16至18岁人数 16至18岁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19至25岁人数 19至25岁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26至30岁人数 26至30岁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31至35岁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36至40岁人数 36至40岁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41至45岁人数 41至45岁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46岁及以上人数 46岁及以上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初中及以下学历人数 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中等学历人数 中等学历占比 #DIV/0! #DIV/0! #DIV/0! 专科学历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本科学历人数 本科学历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研究生学历人数 研究生学历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劳务派遣工人数 0 0 0 当月月末在职的小时工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DC员工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男员工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女员工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31至35岁人数 员工平均年龄 学历结构 #DIV/0! 去年同期 #DIV/0! \ \ \ 0 0 0 当月月末在职的营运员工人数 年龄结构 月末人数 上月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职能员工人数 性别结构 平均人数 当月 正式工占比 当月月末在职的促销员人数 职能结构 指标 当月月末在职的专科学历人数 0 0 \ 0 第 1 页,共 11 页 0 0 \ 0 0 0 \ 0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版本:1.1Beta 项目 维度 司龄结构 填报区 指标 人员数量 性别结构 上月 去年同期 当月 上月 计算区 去年同期 去年同期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一年及以下司龄人数 一年及以下司龄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一至三年(含)司龄人数 一至三年(含)司龄占比 #DIV/0! #DIV/0! #DIV/0! 三至五年(含)司龄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五至十年(含)司龄人数 五至十年(含)司龄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十至十五年(含)司龄人数 十至十五年(含)司龄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十五年以上司龄人数 十五年以上司龄占比 #DIV/0! #DIV/0! #DIV/0! 经理级及以上占比 #DIV/0! #DIV/0! #DIV/0! 经理级以下占比 #DIV/0! #DIV/0! #DIV/0! 男员工占比 #DIV/0! #DIV/0! #DIV/0! 女员工占比 #DIV/0! #DIV/0! #DIV/0! 25岁及以下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占比 26至30岁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占 比 31至35岁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占 比 36至40岁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占 比 41至45岁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占 比 46岁及以上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占比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人数占比 中等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占 比 专科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占 比 本科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占 比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三至五年(含)司龄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经理级及以上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经理级以下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中的男员工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中的女员工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31至35岁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0 0 0 \ \ \ 0 0 0 \ \ \ 0 0 0 当月月末在职的36至40岁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0 0 0 当月月末在职的41至45岁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46岁及以上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平均年龄 \ \ \ 当月月末在职的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 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中等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学历结构 上月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26至30岁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人 力 资 源 从 业 人 员 结 构 当月 试用期以内占比 当月月末在职的25岁及以下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年龄结构 指标 当月月末在职的试用期以内人数 员工平均司龄 管理结构 当月 校验区 当月月末在职的专科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0 当月月末在职的本科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第 2 页,共 11 页 0 0 资 源 从 业 版本:1.1Beta 人 学历结构 员 结 维度 构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项目 填报区 指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0 当月 0 校验区 上月 0 去年同期 编 制 达编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达编率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正式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劳务派遣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小时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职能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DC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营运员工人数 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入职的正式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入职的劳务派遣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入职的小时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入职的职能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入职的DC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入职的营运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内部推荐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人数 内部推荐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内部推荐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数 内部推荐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一年及以下司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 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一至三年(含)司龄人力资源从业人 员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三至五年(含)司龄人力资源从业人 员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五至十年(含)司龄人力资源从业人 员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十至十五年(含)司龄人力资源从业 人员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十五年以上司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 数 0 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平均司龄 \ \ \ \ \ \ 当月月末实际在编人数 当月月末编制总数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正式工人数 累计新入职人员结 构 (按用工方式区分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劳务派遣工人数 )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小时工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职能员工人数 累计新入职人员结 构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DC员工人数 (按职能区分) 年初累计至今入职的营运员工人数 当月入职的正式工人数 当月新入职人员结 构 当月入职的劳务派遣工人数 (按用工方式区分 ) 当月入职的小时工人数 当月入职的职能员工人数 当月新入职人员结 构 当月入职的DC员工人数 (按职能区分) 当月入职的营运员工人数 内部推荐 累计入职人数 指标 研究生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占比 一年及以下司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人数占比 一至三年(含)司龄人力资源从业 人员人数占比 三至五年(含)司龄人力资源从业 人员人数占比 五至十年(含)司龄人力资源从业 人员人数占比 十至十五年(含)司龄人力资源从 业人员人数占比 十五年以上司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人数占比 当月月末在职的研究生学历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人数 司龄结构 计算区 0 0 第 3 页,共 11 页 0 0 0 0 0 0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版本:1.1Beta 项目 内部推荐 维度 累计入职人数 校园招聘 累计入职人数 网络及媒体 累计入职人数 填报区 指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校验区 当月 上月 计算区 去年同期 招 聘 企业合并 累计入职人数 军转干部安置 累计入职人数 企业内部猎头 累计入职人数 上月 去年同期 内部推荐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校园招聘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人数 校园招聘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校园招聘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数 校园招聘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校园招聘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人数 校园招聘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网络及媒体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人 数 网络及媒体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网络及媒体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数 网络及媒体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网络及媒体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人才中介/市场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人才中介/市场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人才中介/市场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猎头公司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人数 猎头公司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猎头公司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数 猎头公司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猎头公司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人数 猎头公司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企业合并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人数 企业合并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企业合并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数 企业合并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企业合并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其他企业调入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其他企业调入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其他企业调入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军转干部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军转干部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军转干部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企业内部猎头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企业内部猎头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企业合并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人数 其他企业调入 累计入职人数 当月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内部推荐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网络及媒体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人 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人才中介/市场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 人数 人才中介/市场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人才中介/市场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 累计入职人数 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人才中介/市场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 人数 猎头公司 累计入职人数 指标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其他企业调入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 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其他企业调入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 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其他企业调入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 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军转干部安置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 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军转干部安置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 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军转干部安置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 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企业内部猎头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 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企业内部猎头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 数 0 第 4 页,共 11 页 0 0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版本:1.1Beta 项目 企业内部猎头 维度 累计入职人数 填报区 指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校验区 当月 上月 计算区 去年同期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企业内部猎头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 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店面/项目现场招聘渠道入职的职能 员工人数 店面/项目现场招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店面/项目现场招聘渠道入职的DC员 聘 工人数 累计入职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店面/项目现场招聘渠道入职的营运 员工人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定向招聘培养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 人数 定向招聘培养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定向招聘培养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 累计入职人数 数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定向招聘培养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 人数 其他招聘方式 累计入职人数 指标 企业内部猎头渠道贡献率(营运)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DIV/0! #DIV/0! #DIV/0! 店面/项目现场招聘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店面/项目现场招聘渠道贡献率(DC)#DIV/0! #DIV/0! #DIV/0! 店面/项目现场招聘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定向招聘培养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定向招聘培养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定向招聘培养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其他招聘渠道入职的职能员工人数 其他招聘方式渠道贡献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其他招聘渠道入职的DC员工人数 其他招聘方式渠道贡献率(DC) #DIV/0! #DIV/0! #DIV/0! 年初累计至今通过其他招聘渠道入职的营运员工人数 其他招聘方式渠道贡献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招聘满足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招聘满足率(DC) #DIV/0! #DIV/0! #DIV/0! 招聘满足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平均招聘周期(职能) #DIV/0! #DIV/0! #DIV/0! 试用期离职率(职能) #DIV/0! #DIV/0! #DIV/0! 试用期离职率(DC) #DIV/0! #DIV/0! #DIV/0! 当月离职的营运试用期员工人数 试用期离职率(营运) #DIV/0! #DIV/0! #DIV/0! 当月处于试用期的营运员工平均人数 试用期离职率(合计) 当月获晋升人员人数 员工内部流动率(晋升) #DIV/0! #DIV/0! #DIV/0! 当月获平调人员人数 员工内部流动率(平调) #DIV/0! #DIV/0! #DIV/0! 员工内部流动率(降级) #DIV/0! #DIV/0! #DIV/0! 员工内部流动率(业务单元内) #DIV/0! #DIV/0! #DIV/0! 截至当月月末仍满足的职能招聘需求数 当年截至当月月末 仍满足的 截至当月月末仍满足的DC招聘需求数 招聘需求数 截至当月月末仍满足的营运招聘需求数 \ 职能平均招聘周期 当月入职的职能员工招聘天数之和 \ \ \ \ \ 当月离职的职能试用期员工人数 当月处于试用期的职能员工平均人数 试用期离职率 配 置 人员异动情况 当月离职的DC试用期员工人数 当月处于试用期的DC员工平均人数 当月获降级人员人数 当月业务单元内异动人数 \ 0 第 5 页,共 11 页 \ 0 \ 0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版本:1.1Beta 配 置 人员异动情况 维度 项目 填报区 指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0 当月 校验区 0 0 上月 去年同期 当月跨业务单元异动人数(经理级及以上) 计算区 指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员工内部流动率(跨业务单元) #VALUE! #VALUE! #VALUE! 25岁及以下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26至30岁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31至35岁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关键人才年龄结构 当月月末在职的36至40岁关键人才人数 36至40岁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41至45岁关键人才人数 41至45岁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46岁及以上关键人才人数 46岁及以上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初中及以下学历关键人才人数 初中及以下学历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中等学历关键人才人数 中等学历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专科学历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本科学历关键人才人数 本科学历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研究生学历关键人才人数 研究生学历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一年及以下司龄关键人才人数 一年及以下司龄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月末在职的一至三年(含)司龄关键人才人数 一至三年(含)司龄关键人才人数 占比 三至五年(含)司龄关键人才人数 占比 五至十年(含)司龄关键人才人数 占比 十至十五年(含)司龄关键人才人 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十五年以上司龄关键人才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关键人才内部流动率(晋升) #DIV/0! #DIV/0! #DIV/0! 当月跨业务单元异动人数(经理级以下) 关键人才数量 当月月末在职的职能关键人才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营运关键人才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25岁及以下关键人才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26至30岁关键人才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31至35岁关键人才人数 关键人才平均年龄 关键人才学历结构 当月月末在职的专科学历关键人才人数 关 键 人 才 当月月末在职的三至五年(含)司龄关键人才人数 关键人才司龄结构 当月月末在职的五至十年(含)司龄关键人才人数 0 \ 0 0 0 \ 0 0 0 \ 0 0 当月月末在职的十至十五年(含)司龄关键人才人数 当月月末在职的十五年以上司龄关键人才人数 员工平均司龄 \ \ \ 当月关键人才晋升人数 关键人才异动情况 第 6 页,共 11 \页 \ \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版本:1.1Beta 项目 维度 填报区 指标 关键人才异动情况 当月关键人才平调人数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校验区 计算区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 \ \ 指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关键人才内部流动率(平调) #DIV/0! #DIV/0! #DIV/0! 关键人才内部流动率(降级) #DIV/0! #DIV/0! #DIV/0! 职能关键人才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职能关键人才主动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营运关键人才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营运关键人才主动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关键人才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关键人才主动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当月管理培训生晋升人数 管理培训生内部流动率(晋升) #DIV/0! #DIV/0! #DIV/0! 管理培训生异动情 当月管理培训生平调人数 况 管理培训生内部流动率(平调) #DIV/0! #DIV/0! #DIV/0! 管理培训生内部流动率(降级) #DIV/0! #DIV/0! #DIV/0! 管理培训生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当月已休事假天数之和 平均事假天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已休事假人数 平均病假天数 #DIV/0! #DIV/0! #DIV/0! 事假发生率 #DIV/0! #DIV/0! #DIV/0! 病假发生率 #DIV/0! #DIV/0! #DIV/0! 在编不在岗率 #DIV/0! #DIV/0! #DIV/0! 当月关键人才降级人数 当月职能关键人才离职人数 当月职能关键人才主动离职人数 当月职能关键人才平均人数 关键人才离职情况 当月营运关键人才离职人数 当月职能关键人才主动离职人数 当月营运关键人才平均人数 当月离职关键人才平均司龄 0 0 0 \ \ \ 0 0 0 \ \ \ \ \ \ 当月月末在职的职能管理培训生 管理培训生数量 当月月末在职的采购管理培训生 当月月末在职的营运管理培训生 管 理 培 训 生 当月管理培训生降级人数 当月管理培训生离职人数 \ \ \ 管理培训生离职情 当月管理培训生平均人数 况 离职管理培训生平均司龄 考勤管理 当月已休病假天数之和 当月已休病假人数 \ 当月月末在编不在岗人数 当月已录入的加班工时数总和 第 7 页,共 11 页 薪 \ \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版本:1.1Beta 项目 维度 填报区 指标 当月已缴交社保的人数 薪 酬 福 利 福利 上月 去年同期 计算区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0 0 0 0 0 0 指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社保覆盖率 #DIV/0! #DIV/0! #DIV/0! 公积金(强积金)覆盖率 #DIV/0! #DIV/0! #DIV/0! 当月已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事件数量 工伤发生率 #DIV/0! #DIV/0! #DIV/0! 当月已申请工伤认定且工伤类型为交通事故的工伤数 量 当月已申请工伤认定且工伤类型为机器伤害的工伤数 量 当月已申请工伤认定且工伤类型为工具伤害的工伤数 量 当月已申请工伤认定且工伤类型为暴力伤害的工伤数 量 当月已申请工伤认定且工伤类型为摔/扭/烫伤的工伤 数量 交通事故占比 #DIV/0! #DIV/0! #DIV/0! 机器伤害占比 #DIV/0! #DIV/0! #DIV/0! 工具伤害占比 #DIV/0! #DIV/0! #DIV/0! 暴力伤害占比 #DIV/0! #DIV/0! #DIV/0! 摔/扭/烫伤占比 #DIV/0! #DIV/0! #DIV/0! 其他工伤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违纪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 因违纪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合同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 因合同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占比 #DIV/0! #DIV/0! #DIV/0! 因薪资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福利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 因福利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工伤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 因工伤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 因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 占比 #DIV/0! #DIV/0! #DIV/0! 总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主动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正式工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劳务派遣工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当月应缴交社保的人数 当月已缴交公积金(强积金)的人数 当月应缴交公积金(强积金)的人数 工伤情况 当月 校验区 0 0 0 当月已申请工伤认定且工伤类型为其他的工伤数量 当月已在劳动部门登记的劳动争议数量 劳动关系情况 当月因薪资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 当月发生的劳动关系管理费 当月离职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人数 0 0 0 \ \ \ 0 0 0 当月正式工离职人数 当月正式工平均人数 当月劳务派遣工离职人数 0 第 8 页,共 11 页 0 0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版本:1.1Beta 项目 维度 填报区 指标 当月劳务派遣工平均人数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校验区 当月 0 上月 0 计算区 去年同期 0 当月小时工离职人数 指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小时工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职能员工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DC员工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营运员工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核心管理团队及助理总监(含)员工 #DIV/0! #DIV/0! #DIV/0! 经理级及以上员工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经理级以下员工离职率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合同到期终止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合同到期终止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调出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调出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退休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身故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辞职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辞职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辞退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辞退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个人发展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个人发展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健康原因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健康原因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同事关系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同事关系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小时工平均人数 当月职能员工离职人数 离职率 当月职能员工平均人数 当月DC员工离职人数 当月DC员工平均人数 0 0 0 当月营运员工离职人数 当月营运员工平均人数 当月核心管理团队及助理总监(含)员工离职人数 当月核心管理团队及助理总监(含)员工平均人数 \ \ \ 当月经理级及以上员工离职人数 当月经理级及以上员工平均人数 当月经理级以下员工离职人数 0 0 0 当月经理级以下员工平均人数 离职类型 员 工 关 系 当月因退休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身故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0 第 9 页,共 11 页 0 0 员 工 版本:1.1Beta 关 系 维度 主动离职(辞职) 原因 主动离职员工年龄 结构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项目 填报区 指标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校验区 当月 上月 计算区 去年同期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当月因培训机会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培训机会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学习深造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学习深造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家庭原因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家庭原因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工作环境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工作环境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晋升机会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特长发挥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管理制度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管理制度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自信心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自信心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自动离职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自动离职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薪资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薪资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比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部门管理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部门管理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工作时间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部门领导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其它原因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其它原因而离职的员工人数占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16至18岁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16至18岁员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19至25岁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19至25岁员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26至30岁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26至30岁员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31至35岁员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36至40岁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36至40岁员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41至45岁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41至45岁员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46岁及以上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46岁及以上员工人 数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当月因晋升机会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因特长发挥而离职的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31至35岁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员工平均年龄 0 0 \ 0 0 \ 0 0 \ 当月主动离职的一年及以下司龄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一至三年(含)司龄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三至五年(含)司龄员工人数 主动离职员工司龄 结构 指标 0 第 10 页,共 11 页 0 0 当月主动离职的一年及以下司龄员 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一至三年(含)司 龄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三至五年(含)司 龄员工人数 《人力资源状况与分析》填报模板 版本:1.1Beta 项目 维度 填报区 指标 主动离职员工司龄 当月主动离职的五至十年(含)司龄员工人数 结构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校验区 当月 0 上月 0 计算区 去年同期 0 当月主动离职的十至十五年(含)司龄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十五年以上司龄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员工平均司龄 \ 当月主动离职的五至十年(含)司 龄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十至十五年(含) 司龄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十五年以上司龄员 工人数 当月 上月 去年同期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 当月主动离职的初中及以下学历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初中及以下学历员 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中等学历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中等学历员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专科学历员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本科学历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本科学历员工人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主动离职的研究生学历员工人数 当月主动离职的研究生学历员工人 数 #DIV/0! #DIV/0! #DIV/0! 当月6S报表人数 当月人事费用率 #DIV/0! #DIV/0! #DIV/0! 当月EBIT 当月人均销售 #DIV/0! #DIV/0! #DIV/0! 当月人均利润 #DIV/0! #DIV/0! #DIV/0! 当月人工成本ROI #DIV/0! #DIV/0! #DIV/0! 当月人均人工成本 #DIV/0! #DIV/0! #DIV/0! 主动离职员工学历 当月主动离职的专科学历员工人数 结构 效 益 \ 指标 人均成本与效益 当月净销售 0 \ 当月人工成本 第 11 页,共 11 页 0 \ 0 \

8 页 392 浏览
立即下载
某房地产公司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某房地产公司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XX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XX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内容提要: 1 人事政策盘点 2 人才结构盘点 3 人员在岗及需求盘点 4 员工满意度调查说明 5 员工年度表现评估 6 行业薪酬调查 一、 人事政策及作业实务盘点 职能 1 制度名称 不足的地方 改进建议 XX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人力资源规划 招聘与配置 培训与开发 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 员工手册 组织手册、权责手册 二、人才结构盘点 2015 年度公司人员结构分析图表(截止 2015 年 12 月 31 日) 2 XX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图表一:人数变动 3 图表二:学历 XX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部门 年初 人数 年底 人数 学历 本科(及以 上) 大专 中专 高中(及以 下) 人数 (人)                                 总计       其中工程类人员初级职称 人,中级职称 人,高级职称 称人,中级职称 人,共 人,占总人数的 %                                                     图表三:籍贯 籍贯   总计 其中男性   %;女性   人,占总人数的     %             图表四:年龄 年龄段 ≤30 岁 4   总计   人,占总人数的 人数 (人) 人;其他人员初级职   图表五:离职类型 人数(人)                     离职状态 辞职 人数(人) XX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30≤40 岁           公司辞退       >40≤50 岁           合同到期       >50 岁                       总计             总计 平均年龄 图表六:年资 入职年限       人数(人)             图表七:离职明细                                                                                                                             部门 离职人数   离职人员 图表八:月度人数变动明细 月份 5 当月入职 人数 当月离职 人数 XX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合计 6                                                                                                                                             合计                       34 期初人数: 人,期末人数: 人;入职人数: %。(2009 年的流动率为 %) 注:流动率公式:离职人数/(期末+离职) 人,离职人数: 人 ;总计人员流动率: 三、人员在岗与需求盘点 2015 年公司人员在岗与需求一览表 部门   序 号 岗位设置   总计 需求 人数 现有 人数 截止日期: 现在岗人员盘点   2010-12-31 备注   四、员工满意度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在 XX 往年二次员工满意度调查表的基础上,结合盖洛普的 Q12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而制订的。问题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工作满意度(1-4)、公司 管理(5-10)、沟通与合作(11-13)、绩效与薪酬(14-17)、员工发展(18-20)。详情请见下页 2015XX 员工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提要说明:发放调查表人数: 参加人数: 总平均分: (满分百分) 整体满意度(满分 5 分): 即满意度总体评价: 7 序 号   分值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0分 意见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一般 不太同意 非常不同意 未选 统计 人数 1 2 公司目前的工作环境让我很满意 现在的工作负荷量安排很合理 3 我的能力和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我的意见受到重视 4 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及同事的认可 5 公司业务流程和制度很规范 6 公司创造一个公开及信任的管理环境 7 公司对于我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与支持 8 我有足够的自主权来独立自主处置所面临的工作问题 9 公司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凝聚力 10 公司能及时表扬绩效突出的个人或集体 11 我知道公司、上级对我的工作要求 12 上级总能提供工作成绩的反馈,以便我明确以后的目标 13 我能与同事共同合作将工作做好 14 我现在拿到的薪酬反映了我对公司的贡献 15 公司关心员工福利情况 16 与目前外面公司的同行相比较,我的工资是公平的 17 我愿意维持现有薪酬福利继续留在公司工作 18 公司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鼓励我的发展 19 公司能给我提供较好的工作职务机会、满足自身发展 20 我在工作中有机会接受培训和学习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总分 % 总平 均分  小计 注:1、参加人数是指参与调查并提交了调查表的人数,从表中来说参加人数是每一个问题各项意见人数的总和;主要参加人员为经理(含)以下员工。 2、“%”是指各个意见人数占总参与人数的百分比 3、“总分”是各意见人数与分值之积之和,总平均分=总分÷参加人数(指选 5-1 分的人数,不含单项题未选项人数) 4、“整体满意度得分”是“总平均分”的平均值=总平均分÷20  五、员工年度表现评估 人力资源部同部分部门负责人沟通后,结合年度考核成绩、个人工作表现等,做出年度初步综合评估(见下表),做为公司领导在年度评先、提职、加 薪、调整等人事布局时的参考,其中建议说明中的加薪是基于年度普调的角度考虑建议的,具体幅度等尚需专题测算后提报。 编制部门:人力资源部 2015 年绩效考核成绩表 年度综合评估等级:A 优秀,可提拔、加薪,B 良好,可培养、加薪,C 合格,D 需改进,E 不合格 8 序 号 部 门 序 号 姓 名 二季度 三季度 10 月 11 月 12 月 人力资源部 年度综合评估 建议说明   1 2 3 4 5 六、XX 省部分 XX 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薪酬待遇调查及公司调薪建议 人力资源部 二〇一六年一月五日 9

9 页 342 浏览
立即下载
人才盘点具备特质及实施步骤

人才盘点具备特质及实施步骤

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于是开始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梯队建设,首要任务就是搭好架子——梳理各部门的核心岗位,定义这些岗位所需 人员的胜任力,储备、培养后备人才。     其次,根据能力需求,对比分析后备人才的能力短板,设计提升方案,给予锻炼机会, 让人才迅速成长起来。   一、核心人才定义     对于企业来说,具备专业特长的、或比较稀缺的、或能力多面的,都可以定义为核心人 才。可以因某一项能力或多项能力而定,不能呆板片面。     1.具备专业特长     我曾看到过一个案例,某厂进口机器坏了,请了外国工程师来修。工程师检修后,画了 一道线,让把该处的线圈去掉一些。果真修好了,工程师收取了一万美元。有人质疑,划 一道线,这个价太贵。工程师回答说,划一道线,只要一美元,但知道在哪画,要九千九 百九十九美元。     这样的员工,可以能常人之所不能,那就是核心人才。     2.创造更高价值     有些员工,能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或许是其所得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这类比大多 数员工创造更高价值的员工,也是核心人才。     他们除了创造直接利益,还能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形成标杆,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你追 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     3.稀缺、难以替代     以我们公司为例的话,在有连锁门店的企业中,销售岗位的员工一定是最多的,流动性 大,可替代性强,那就不能定义为核心人才。     但在大部分门店中,设有手机美容师一职,该岗位员工少,如果人员异动,很难在短期 内找到替代,这就是核心人才。     当然,不能寒了销售岗位员工的心,因此要通过某种方式,定义其中的一部分为核心人 才。     4.培养周期长     某些岗位的员工离职,即时能够及时找到替代、接班人,但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 胜任工作。     举个简单的例子,售后接待员,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工作,只要会说礼貌用语,把需要维 修的产品接下、能填写工单,就可以了。而优秀的售后接待员,要微笑有耐心、能够调节 顾客情绪、懂得很多专业知识便于沟通。。。。。。     这就需要时间进行培养了,这样岗位的员工,可以定义为核心人才。     5.可塑造性强     有些员工被定义为核心人才,也许只是一段时期内的。     企业更看重可持续性发展,也许员工当下能力不强,但学习意愿强、积极主动、对新知 识接受消化快,也可以定位核心人才。     6.忠诚度高     随意的去圈定核心人才,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当培养出来后,却辞职了, 那是非常的得不偿失的。     因此,对企业忠诚的员工,更适合被定义为核心人才。       二、标准     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些标准了,这里补充一点,即核心人才所占比例。     设置比例是为了更好的突出核心,如果不设置比例,那么技术岗位的员工是否都可以定 义为核心人才呢?     显然不能,如果一个岗位的员工都是核心人才,那管理容易乱套、培养资源不能集中, 最后大家都归于普通。     以前的签到中,有很多同仁都分享到“二八原则”——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 占其中一小部分,约 20%,其余 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在企业中的话,大概 20%的员工,集中了企业 80%-90%的技术资源与管理权力,为企 业创造了超过 80%的财富和利润。     因此,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定义各岗位核心人才的比例,建议在 15%-25%左右,可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人才盘点步骤     人才盘点针对企业所有员工,包括管理层,通过测试评估等,筛选出核心人才与可培养 员工,区分出普通员工与待改善员工,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分别制定成长方案。     1.测试阶段     设计通用的测试问卷,结合有针对性的问题,分别对员工进行测试,分析员工的忠诚度、 能力匹配度、开放性、亲和力、责任感等。     2.考核阶段     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安排与被测试员工有直接工作联系的上级、同级、下级各三至五 人左右,就员工表现打分。     3.沟通阶段     人员表现了解了,需要深入沟通,组织人才盘点沟通小组,更为直观的认识员工的综合 素质与培养潜力等,便于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     4.使用建议     发现了人才的特点,就要利用起来,向所属部门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发挥员工的 能力。     画了个图,大家看看就知道哪些事核心人才了。

3 页 293 浏览
立即下载
案例:某公司-丽箭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案例:某公司-丽箭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丽箭公司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 前言: 人力资源盘点报告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 第二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盘点,第三部分是人员流动方面盘点,第四部分 是用工状况盘点,第五部分是对培训状况盘点,第六部分是能力盘点,第七部 分是对考核和薪酬状况分析,第八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盘点提要:  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 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盘点  人员流动方面盘点  用工状况盘点  培训状况盘点  能力盘点  考核和薪酬状况分析  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一、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 一.思路 综述中首先分析公司的员工,从年龄、学历,岗位结构比例等方面分析人 员结构特点,然后,具体分析 PM、PG 情况。归纳总结目前人员的基础情况。 二.主要内容 在对人员现状分析汇总如下: 全体人员情况为:  年龄结构:一支年轻的团队,年龄结构合理。  岗位结构:部长,PM,员工的比例中,员工所占的比例偏大。  学历结构:学历结构以本科学历为主体。整体素质比较高  用工形式:用工形式比较简单。 PM 员工情况为:  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的管理团队。  学历结构:本科学历  专业结构:1 名为计算机专业,都无管理类专业背景  工作年限:PM 工作年限较短,平均为 3.5 年 PG 团队情况为:  年龄结构:主要是轻壮年,较为年轻的业务团队。  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体,人员教育素质教好。  工作年限:工作 1 年的占 30%,工作 4 年和 5 年的共占 6%比例,工作 4 年或 5 年的 PG 所占比例非常小。 三.公司人员盘点 1.全体人员结构图 全体人员结构图 部长, 3人, 3% PM, 4人, 4% 部长 员工, 95人,93% 部长,PM,员工的比例中,员工所占的比例偏大。 2.全体人员岗位分类图 PM 员工 岗位分类图 管理部, 5人,5% 管理部 开发部 开发部, 97人, 95% 管理部人员比例不大。 3.全体人员年龄结构图 年龄结构图 平均年龄26.3岁 50 25岁以下, 47人 45 40 35 30 25 年龄结构 20 26-30岁, 15人 15 10 31-35岁, 7人 5 36岁以上, 0人 0 25岁以下 26-30岁 年轻的团队,年龄结构合理。 4.全体人员学历结构图 31-35岁 36岁以上 学历结构图 硕士, 3人, 3% 其他, 1人, 1% 本科肄业, 1人,1% 专科, 11人, 11% 本科 专科 本科肄业 硕士 其他 本科, 86人,84% 学历结构以本科学历为主体。 5.关联公司人员结构图 关联公司人员用工情况 停薪留职, 3人, 3% YIKE, 1人, 1% E-LINK, 16人, 16% ATWELL E-LINK YIKE 停薪留职 ATWELL, 8 人,80% E-LINK 工作的员工占 16%比例。 6.公司人员性别比例图 性别比例图 女员工, 23人, 23% 女员工 男员工 男员工, 79人, 77% 女员工占 23%比例。 二、PM 情况分析 1.PM 年龄结构图 PM平均年龄25.93岁 33 32 32 31 30 29 28 28 PM 28 27 27 26 25 24 1 比较年轻的 PM 管理团队。 2.PM 工作年限图 2 3 4 PM平均在本企业工作年限3.5年 4.5 4 4 4 3.5 3 3 3 2.5 PM 2 1.5 1 0.5 0 1 2 3 PM 工作年限较短。 3.PM 专业结构图 计算机应用 机械设计 机械自动化 电子信息 1 名为计算机专业,都无管理类专业背景。 4 三、PG 情况分析 1.PG 学历结构图 学历结构图 专科, 10人, 11% 本科肄业, 1人,1% 硕士, 3人, 3% 硕士 本科 专科 本科肄业 本科, 75人,85% PG 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体,人员教育素质教好。 2.PG 专业结构图 专业结构图 其他, 6人, 7% 电子信息类, 6人, 7% 日语类, 9人, 10% 计算机类 日语类 电子信息类 其他 计算机类, 6人,76% PG 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主。 3.PG 年龄结构图 PG年龄结构图 36岁以上, 0人, 0% 31-35岁, 3人,3% 26-30岁, 36人,42% 25岁以下, 47人, 55% 25岁以下 26-30岁 31-35岁 36岁以上 较为年轻的 PG 团队。 4.PG 目前本企业工作年限 目前本企业工作年限 五年, 2人, 2% 四年, 4人, 4% 三年, 8人, 9% 0年, 27人, 31% 二年, 21人, 24% 一年, 27人,30% 0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工作 1 年的占 30%,工作 4 年和 5 年的共占 6%比例,工作 4 年或 5 年的 PG 所 占比例非常小。 二、管理制度盘点 一.总体状况 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流程等都无明确的书面文件,基本状态是按照约定 俗成的“规矩”来进行,没有明确的流程以及设计合理的表单。一旦发生争议, 无书面记录的依据。 二.目前具体执行规定盘点 1.薪酬福利制度 无明确的薪酬制度,工资标准的制定没有依据 现有福利情况:加班打车报销、生日礼品、节假日福利礼品,但只限于端 午、中秋。 没有午餐、交通等各类补贴,也没有大连市规定的职工可以享受的采暖补 贴。无其他节庆费。 对于所有福利公司都没有相关制度说明其发放原则及标准等。 2.招聘及录用、离职管理制度 招聘流程、录用制度不健全,无基本的岗位说明以及录用条件说明。对于 员工的离职管理,公司无明确的流程和制度。而员工的入职和离职的过程是企 业用工风险存在最多的地方。 3.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公司无健全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对劳动合同的订立、试用期转正、劳动 合同的变更、续签、解除、终止无具体流程及表单。 如,无试用期转正相关书面审核手续。 劳动合同签署后下发无员工签收程序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中的工资并非工资总额 违约金具体执行标准不明确。(新法中规定不允许设置违约金项目) 合同中的附件条款以及补充协议叙述不明确 划死劳动合同中的备选条款或注明“无” 4.工时、考勤以及休假 工时:实行每周五天,每天 8 小时的标准工时制。 公司为员工报销平日加班打车费,相当于承认员工加班,应支付加班费或 予以补休。 考勤:上下班实行打卡制度。但考勤审核不严格,根据各部门报上来的请 假单等为依据容易有舞弊现象。 休假:公司对国家规定各类假期的具体执行不清或不规范,如婚假、陪护 假等 5.劳动安全和纪律 员工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员工的日常管理显得尤 为重要,对违纪等级的界定不仅仅涉及的是员工的奖惩及日常管理问题,更是 关系到劳动合同具体执行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首次把劳动安全列为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中,因此公司 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劳动安全制度。 6.人事关系方面 由于个人原因无法按时转移,影响公司交费的,公司虽予以补缴,但是由 个人承担滞纳金。用口头约定的方式有来约定存在一定的风险。 7.实习协议: 与学生本人签订两方协议,不符合实习生使用的规定。对于突发事故,如 交通事故等没有防范措施。 三、亟需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1.招聘录用管理制度:规范招聘录用的各个环节,尽量减少用工风险,员工的 录用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育、留、离等模块。 2. 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提升员工的技术及管 理 能力。 3. 薪酬管理制度:完善、透明的薪酬管理制度能更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4. 福利制度:完善、明确的福利制度对员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激励,也能最 大 限度吸引人才保留人才。 5. 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员工绩效,激励员工。更有效的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 6. 工时管理制度: 7. 假期管理制度: 规范用工时间,实现更有效的公司管理,避免用工风险 8. 考勤管理制度: 9. 人事调动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科学合理的调动制度可以规避劳动 争 议和用工风险。 10.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作为和劳动合同关系最密切的制度,其流程和表单的 设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用工规范化合法化。 11. 劳动安全与工伤管理条例:劳动安全首次被列入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可见 其中要之处,企业亟需建立健全相关规定。 12. 日常准则及处罚条例:与员工日常管理最为密切的制度,劳动合同相关条 款的执行直接依附于对劳动纪律的界定。 13. 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在企业遇到劳动争议问题时,为员工和企业都提供最 快速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14. 员工离职管理制度:员工离职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到的法 律条款最多的一个环节,也是劳动争议最易发生的一个环节。健全员工的离职 管理制度,能有效地避免用工风险。 三、人员流动方面盘点 一. 人员流动概述  2007 年新入职员工共 27 人,都为正式员工。主要是采取大连在线网络 招聘的形式。  当年入职当年离职人员为 4 人,06 年入职离职人员为 5 人,05 年入职 离职人员为 4 人,04 年入职离职人员为 6 年,03 年入职离职人员为 1 人。 属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常的人员流动,但工作 2 到 3 年离职人员较多, 应引起重视。 二. 2007 年人员入职情况 2007 年新入职员工共 27 人,都为正式员工。主要是采取大连在线网络招聘 的形式。2007 年上半年新入职人员情况如下: 2007 年新入职员工情况统计表 序号 部门 1 开发部 2 3 4 开发部 开发部 开发部 正式/兼职/ 停薪留职 正式 正式 正式 正式 姓名 性别 职务 年龄 入社时间 学历 人事关系 赵炜 M PG 27 2007-5-8 本科 关系未转入 杨帆 F PG 26 2007-5-22 本科 97550 王永孝 M PG 25 2007-5-22 本科 关系未转入 董传生 M PG 26 2007-6-2 专科 关系未转入 PG 25 2007-6-15 专科 关系未转入 5 开发部 正式 韩林 M 6 开发部 正式 宋成震 M PG 32 2007-6-25 本科 101348 7 开发部 正式 王茗 M PG 27 2007-7-2 本科 关系未转入 8 开发部 正式 杨健 M PG 23 2007-7-2 本科 102083 9 开发部 正式 高占刚 M PG 24 2007-7-2 本科 102080 10 开发部 正式 刘文军 M PG 23 2007-7-3 本科 102085 11 开发部 正式 张继业 M PG 25 2007-7-4 本科 102078 12 开发部 正式 赵圣刚 M PG 27 2007-7-6 本科 101346 13 开发部 正式 郑丹丹 F PG 22 2007-7-9 本科 102081 14 开发部 正式 史建勋 M PG 23 2007-7-11 本科 102090 15 开发部 正式 薛清彪 M PG 23 2007-7-11 本科 102091 16 开发部 正式 张学正 M PG 23 2007-7-11 本科 102088 17 开发部 正式 曹健 M PG 30 2007-7-16 本科 101347 18 开发部 正式 石赞 M PG 31 2007-7-23 专科 102092 19 开发部 正式 蔺阳 F PG 24 2007-8-1 本科 办理中 20 开发部 正式 M 部长 2007-9-1 本科 无档案关系 21 开发部 正式 温庆革 M PG 30 2007-9-25 本科 关系未转入 22 开发部 正式 李维 M PG 24 2007-10-1 本科 办理中 23 开发部 正式 孙鹏 M PG 24 2007-10-30 本科 办理中 24 开发部 正式 谢彦博 M PG 25 2007-11-1 本科 办理中 25 开发部 正式 王忠杰 M PG 26 2007-11-1 本科 26 开发部 正式 苏琦 F PG 25 2007-11-6 本科 关系未转入 27 开发部 正式 孙百全 M PG 24 2007-11-9 本科 办理中 今康雅 史   新入职未办 理 新入职员的人事关系未转入,不符合人事管理相关规定。建议调查关系未 转入原因,并明确告知员工具体转入期限,若确实无法转入,最好不予录用。 三.招聘渠道分析 长期使用大连在线和校园招聘,招聘渠道比较简单,随着公司业务发展状 况,建议加强人员招聘的计划性,预见性。适当尝试和拓宽招聘形式。重点是 做好招聘需求分析。 四.离职情况 2007 年上半年共离职 21 人,正式员工 7 人,非正式员工 2 人,实习员工 18 人 。当年入职当年离职人员为 4 人,06 年入职离职人员为 5 人,05 年入职离 职人员为 4 人,04 年入职离职人员为 6 年,03 年入职离职人员为 1 人。属于企 业发展过程中正常的人员流动,但工作 2 到 3 年离职人员较多,应引起重视。 离职人员情况如下表: 2007 年离职人员情况统计表 序 号 部门 姓名 性别 职位 入职时间 学历 员工 类别 离职日期 1 开发部 刘振涛 M PG 2004-2-1 本科 正式 2007-1-16 2 开发部 吕作奎 M PG 2005-2-1 本科 正式 2007-1-18 3 开发部 张超 M PG 2005-3-28 本科 正式 2007-2-5 4 开发部 何湘鹏 M PG 2004-3-8 本科双学位 正式 2007-2-28 5 开发部 杨晖 M PG 2006-11-20 本科 非正式 2007-3-16 6 开发部 付长勇 M PG 2004-9-6 本科肄业 正式 2007-3-28 7 开发部 项巍 M PG 2003-7-1 本科 正式 2007-3-31 8 开发部 王龙 M PG 2004-12-27 自考本科 正式 2007-4-30 9 开发部 宋慎良 M PG 2006-11-22 本科 实习 2007-4-16 10 开发部 范永庆 M PG 2004-7-1 本科双学位 正式 2007-5-31 11 开发部 何睦 F PG 2005-3-7 本科 正式 2007-6-11 12 开发部 山绍儒 M PG 2004-6-7 本科 正式 2007-6-30 13 开发部 王健 M PG 2005-3-15 本科 正式 2007-6-30 14 开发部 金德鑫 M PG 2006-7-3 本科 正式 2007-7-24 15 营业部 三浦强 M 副总 经理 2001-12-2 本科 正式 2007-7-31 16 开发部 谷川将 M PM 2006-10-16 本科 正式 2007-7-31 2007-5-22 本科 正式 2007-8-20 17 开发部 李美 F 软件 工程 师 18 开发部 雷鸣 M PG 2007-7-9 本科 正式 2007-8-22 19 开发部 李刚 M PG 2006-5-18 本科 正式 2007-9-30 20 开发部 郝明海 M PG 2007-9-27 本科 正式 2007-11-2 21 开发部 黄雨涵 F PG 2007-11-2 本科 非正式 2007-11-15 四、用工状况盘点 一.用工状况概述  都为正式员工,都已经交纳保险和签订劳动合同。  用工形式比较简单。但要在入职时把人事档案等相关手续办理好,规 范用工管理。 二.劳动用工情况 由于公司存在着先上岗后办理入职手续的不正常现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 需要为员工梳理劳动关系。这部分人员情况如下表: 理顺劳动关系人员情况统计表 序号 用工 保险 合同 情况 情况 2007-8-1 已缴 已签 软件工程师 2007-10-1 已缴 已签 谢彦博 软件工程师 2007-11-1 已缴 已签 开发部 孙鹏 软件工程师 2007-10-30 已缴 已签 开发部 孙百全 软件工程师 2007-11-9 已缴 已签 部门 姓名 职位 入职日期 开发部 蔺阳 软件工程师 开发部 李维 开发部 4 5 1 形式 类别 正式 2 3 办理中 6 人事关 开发部 张庆军 部长 2001-11-27 已缴 已签 7 系未转 开发部 李显余 主任 2005-1-2 已缴 已签 8 入 开发部 董传陆 PM 2004-8-16 已缴 已签 9 开发部 赵鲲鹏 软件工程师 2005-3-14 已缴 已签 10 开发部 毛晓明 软件工程师 2004-11-22 已缴 已签 11 开发部 董久柱 软件工程师 2006-5-1 已缴 已签 12 开发部 马雪松 软件工程师 2006-11-21 已缴 已签 13 开发部 赵炜 软件工程师 2007-5-8 已缴 已签 14 开发部 韩林 软件工程师 2007-6-15 已缴 已签 15 开发部 王茗 软件工程师 2007-7-2 已缴 已签 16 开发部 董传生 软件工程师 2007-6-2 已缴 已签 17 开发部 王永孝 软件工程师 2007-5-22 已缴 已签 18 开发部 温庆革 软件工程师 2007-9-25 已缴 已签 19 开发部 苏琦 软件工程师 2007-11-6 已缴 已签 20 开发部 罗海燕 软件工程师 2006-7-3 已缴 已签 21 开发部 吴作涛 软件工程师 2002-10-8 已缴 已签 22 开发部 赵永波 软件工程师 2005-1-25 已缴 已签 23 新入职 24 未办理 开发部 周文彬 软件工程师 2005-3-14 已缴 已签 开发部 王忠杰 软件工程师 2007-11-1 已缴 已签 五、培训工作盘点 一.培训发展 自 2007 年 2 月至 2007 年 11 月公司内训及外训情况如下: 培训情况表 培训形式 内训 时间 课程 受训人员 地点 2007.2 财务知识讲座 10 会议室 2007.4-2007.7 新版标准日语 15 研修室 2007.1-2007.10 高级日语 8 会议室 2007.11.12-11.14 CMMI 认证知识培训 20 会议室 外训                                         二. 培训情况分析 1.公司缺乏培训规划,培训的不足使得公司不能整体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 仅有的培训主要针对新员工培训,和日语方面的培训。可界定公司提供的专业 技能培训,对于日语培训,建议签订培训协议。 2.培训的种类比较单一,针对管理人员,没有管理技能培训,建议对于 PM,增加关于项目管理、领导力方面的培训。 3.公司缺乏对人员的能力开发和个人发展指导,令员工无归属感和发展目 标,工作动力仅来源于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责任感。 4.人员流失隐患大。员工普遍希望在公司成长的同时,看到个人职业发展 的希望,但由于缺乏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无法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协调一致。 4.培训的不足使得公司不能整体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无法起到增强企业 竞争力及内聚力的作用 5.培训体系,缺乏层次,缺乏培训的需求分析和培训总结,培训的实施简单,不 能够满足现代的要求 6.晋升:晋升无标准,主观因素大,既未起到激励作用,对公司和个人发 展也不利,缺乏晋升通道。 六、能力盘点 一. 总体情况 公司需要从三个方面全面提升能力, 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能力。 二. 主要结论 1. 技术能力:目前研发人员主要从事应用层面的编码,总体研发能力较弱, 2. 如果公司需要自主开发产品,则可以通过外部招聘迅速提升研发能力。 3. 管理能力:缺乏管理技巧、方法和管理艺术,缺乏系统管理手段和方法。 尤其在项目管理能力、领导力开发方面可以针对管理层加强培训。 4.市场能力:需要在市场开发能力、市场维护能力、营销能力等方面全面提 升市场能力。缺乏市场开拓的目标不明确;缺乏市场开拓的勇气;技巧,缺乏 营销手段、策略;对竞争对手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 七、考核和薪酬状况盘点与分析 一.考核状况 1. 公司目前实施项目经费奖金发放办法,该办法的计算办法,存在 PM 和 PG 之间的工资差距很大的问题,而且存在往往日本客户很满意,但根据奖金计 算方法,BUG 率很高,所以按照该计算方法,奖金不多,这样就需要部门人为 的根据大家的付出调整项目奖金,而且客户的满意度不仅仅受到程序编写品质、 交货期、开发流程、新人教育的影响,还受到对式样书的理解程度的影响。现 在项目奖金仅仅作为安慰,没有实现激励感,是对不能实行加班费的安慰。 2. 项目经费奖金发放办法,仅对于项目的考核,缺乏科学的考评指标,无 法正确进行引导人员向公司所需要的方向发展。需要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 使员工的绩效得到真实的评价,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使员工产生满意感。 二.薪酬状况 1. 福利体系构成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没有体现出采暖、车补等方面的 福利补助。可把薪酬福利体系构成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福利补贴三个部分。 规范薪酬管理。 2.PM 和 PG 之间的薪酬差距较大,缺乏内部公平行,可以通过职级的重新 设计,增加职级,增强职位晋升梯度。可以在薪资方案,薪资调整时间,职位 晋升梯度上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薪酬吸引力和激励效果。 八、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一.思路: 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总结,针对性地给出具体改进办法。 二.人力资源状况总结 1.在对人员现状分析汇总如下: 全体人员情况为:  年龄结构:一支年轻的团队,年龄结构合理。  岗位结构:部长,PM,员工的比例中,员工所占的比例偏大。  学历结构:学历结构以本科学历为主体。整体素质比较高  用工形式:用工形式比较简单。 PM 员工情况为:  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的管理团队。  学历结构:本科学历  专业结构:1 名为计算机专业,都无管理类专业背景  工作年限:PM 工作年限较短,平均为 3.5 年 PG 团队情况为:  年龄结构:主要是轻壮年,较为年轻的业务团队。  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体,人员教育素质教好。  工作年限:工作 1 年的占 30%,工作 4 年和 5 年的共占 6%比例,工作 4 年或 5 年的 PG 所占比例非常小。 2.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流程等都无明确的书面文件,基本状态是按照约 定俗成的“规矩”来进行,没有明确的流程以及设计合理的表单。亟需建立健 全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 2 到 3 年离职人员较多,应引起重视。人员流失隐患大。员工普 遍希望在公司成长的同时,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但由于缺乏职业生涯发 展规划,无法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4.培训的不足使得公司不能整体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无法起到增强企 业竞争力及内聚力的作用,公司缺乏对人员的能力开发和个人发展指导,令员 工无归属感和发展目标,工作动力仅来源于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责任感。针对管 理人员,没有管理技能培训,建议对于 PM,增加关于项目管理、领导力方面 的培训。 5.公司亟需从三个方面全面提升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能力。 三.主要结论 初步提出如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流程,表单 2. 规范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岗位权限和资源 3. 设计岗位梯度。职业生涯发展的双通道,技术类职位梯度,管理类职位 梯度 4. 提炼企业文化,指导员工思想和行为 5. 健全激励机制 6. 设计绩效管理制度和与之相匹配的薪酬方案 7. 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对 PM 的项目管理、领导力的提升

19 页 352 浏览
立即下载
GE通用电气人才盘点

GE通用电气人才盘点

以高超的管理实践著称的通用电气公司(GE),被其他公司效仿最多的管理之一是年 度领导力和组织评估会(Session C),也就是别的公司称之为人才盘点的会议。 Session C 是对 GE 人力资源工作进行的评估,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审视公司的一系列目 标与计划,是识别人才的过程,也是识别公司发展对人才和组织的需求的过程。 在 Session C 的会议中,CEO 亲力亲为。CEO 和高级人力资源副总裁会见每个业务单 位的主管和人事主管,讨论领导力和组织问题。 在长达 12-14 个小时的紧张会议中,参会者对业务单位有潜质的人才以及组织的优先 目标做出评估。谁应该得到晋升、奖励和发展?怎么去做?谁没有达到业绩目标?对于 这些问题,每个人都必须坦诚,并且必须执行会议的决策。 参会者在对话中会反复讨论,而且对话会与各个业务单位的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 CEO 会用笔做记录,总结对话的要点和行动项目,跟踪每次会议的效果。    Session C 人才盘点的全过程    每年的 4 月或 5 月,GE 的 CEO 以及人力资源部门的 SVP 将在 GE 的各个职能单元主 持 Session C,针对该管理团队的业绩表现和高潜力人才进行长达一天的盘点。 会议包括以下目标 审议战略前景对人才的潜在影响 关键个体的绩效回顾 识别高潜能人才 在组织范围内进行人才的交叉比较 针对前 20%和后 10%的员工制定战术 规划高级职位的继任 规划高潜力经理的发展步骤 绩效的人才的评价和讨论会参照 GE 的领导力素质模型进行。 这些行为素质是 Session C 进行评价的参考框架,保证人才的识别和规划过程能够与 首要战略保持一致。 GE 从价值观和业绩两个维度对员工进行区分,以此为基础进行人才的激励、储备、培 养和优化。 Session C 关于员工绩效和潜力的讨论基于以下几方面信息来源: (1)个人内部简历和自我评价。 作为员工在 GE 的绩效要素之一,所有员工需完成一份一页长的个人简历表格,包括其 职业史、技能和发展需求,以及在与其经理讨论基础上得出的理想的下一步行动。 (2)按时间顺序的深度结构化访谈。 这是 GE 对资深员工进行的访谈,这些高强度的访谈(最长 5 小时)考察其个人职业生 涯中的主要工作成果、失败及错误,并最终形成评价和发展报告,结果会对其个人晋升 和轮岗产生影响。 (3)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由个体的直接上级完成,包括员工对评价的以及来自经理、同事和员工的 360 度反馈,说明相关的优势和不足。 (4)最新的职业潜力评价。 高于被评价员工两个层级的经理完成该员工进步/潜能评价。 Session C 会议首先由各个 BU 的 CEO 阐述其直接汇报者的绩效(除了该事业部的人 力资源副总裁,其他副总裁不参加会议的这一部分),在讨论完这些内容后,该事业部 的高层管理者可以参加进来,由该事业部的副总裁阐述所分管业务的全面人员概览,最 后针对该事业部人才管道状况进行评估。 在 Session C 上,GE 的 CEO 和其他与会者会采用同一种参考工具,用来呈现每名员 工绩效和潜能的缩略图,他们的资料被压缩成一份由两页纸组成的文档后供大家进行讨 论,其中包括职业背景/经验、可晋升程度/绩效评定、360 度绩效反馈总结、优势/发 展需求/可能的发展动向四方面。 这一简单的报告,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直观地了解被评价者,并更加有效地纳 入领导力发展规划中。   Session C 会议流程   第一阶段:对业务领导的讨论 (汇报人:事业部 CEO 和该事业部高级人力资源经理 ) √ 请回顾/讨论您所直接管辖的组织结构。我们将基于该结构图讨论您直接下属(业务 领导)的工作经验,他们的组织,以及他们的继任计划。我们希望看到/讨论基是基于 EMS(员工管理系统)系统中的数据。 √ 提供对您的所有主管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九宫格中的排序(20/70/10)。 √ 请告诉我们您的组织的管理者结构,告诉我们您的管辖的组织中有多少管理人才,讨 论您管辖范围内最优秀的管理者。说明在您的组织中的管理岗位空缺情况,以及填补这 些空缺的计划。 第二阶段:人才管道讨论 (汇报人:事业部 CEO 和该事业部高级人力资源经理 ) √ 提供所有事业部高级管理者的九宫格 20/70/10 等级/可提升性排序。我们将以这种形 式讨论发展“最佳员工”的行动方面,并改善/开除那些效率最低的员工。 √ 展示您组织中员工的多元化数值。回顾您的“最佳员工”中的多元化和全球化人才, 以及每个人的培训计划/时间安排。 √ 分析所有副总裁、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和业务时间/经验。 √ 提供每年主管、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自愿和非自愿的离职率,突出留住员工的最 佳做法。 √ 列出高级管理人员和主管的潜质。列出 EDC、BMC、AMMS,以及参加通用电气的管 理能力测评的提名者。 第三阶段:战略性增长 (事业部业务领导可参加 ) √ 描述您的组织是如何支持有机和无机增长的。 √ 告诉我们您是如何从商业拓展向市场进行资源转移的。 √ 为我们展示您的市场和销售团队的结构。我们将以这种形式讨论事业部 EB 及以上人 员,以及他们的继任计划。 √ 提供 EB 及以上的所有市场/销售领导者的九宫格 20/70/10(能力)等级排序。列出高 级管理人员/主管的潜质。 √ 更新最近一年销售队伍发展的情况。 第四阶段:卓越工程管理 (只有工程部门参加,企业领导团队可能参与 ) √ 讨论您在卓越工程管理方面都做了什么,请给我们展示在工程领域从新员工到副总裁 的员工发展渠道,包括组织内各级工程师的人数。  √ 给我们展示工程职能的组织结构。我们将以这种形式来讨论所有主管/ 高级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薪酬方案,以及他们的继任计划。 √ 提供对所有执行理事会及以上管理人员的九宫格 20/70/10(能力)等级排序。我们将 以这种形式讨论最佳高级管理人员和主管。 第五阶段:首席执行官调查 √ 回顾您的 CEO 调查结果和行动计划。请务必告诉我们您将重点改善的三个领域和您的 策略。 √ 告诉我们您对调查结果的看法。包括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以便我们进行跨事业部比 较。 √ 我喜欢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工作 这家企业运行地很好 企业的沟通是公开和诚实 √ 我的上级经理/主管通过他/她的领导能力激发高业绩 综合来看,我对通用电气很满意。   我们能从 Session C 中学到什么? 1 、人才盘点应该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Session C 的成功推行离不开高级管理层的推动。CEO 在 Session C 人才评价和规划 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是 GE 领导力发展进程的本质特征。作为 GE 的 CEO,杰克·韦尔奇 在与人才相关的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比如 Session C。 在 Session C 的会议中,CEO 亲力亲为。CEO 和高级人力资源副总裁会见每个业务单 位的主管和人事主管,讨论领导力和组织问题。 在长达 12-14 个小时的紧张会议中,参会者对业务单位有潜质的人才以及组织的优先 目标做出评估。 参会者在对话中会反复讨论,而且对话会与各个业务单位的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 CEO 会用笔做记录,总结对话的要点和行动项目,跟踪每次会议的效果。  CEO 对人才进行着坚定且高调的管理,同时要求其他高层领导全力投入到人才发展的 工作中,这些都保证了 GE 对于领导力储备的持续关注,并且这一过程是严格而高效的。 2 、人才盘点必须保证人才评定的公正性  Session C 最终会生成一个九宫格,比较了所有候选员工的晋升的可行性。这一矩阵 通过绩效和价值观两个维度划分为 9 类,将所有员工分配到各个维度中去。 绩效/价值观矩阵扩矩阵结果提供了 GE 领导力人才库的健康状况。CEO 对于 Session C 的熟悉避免了不符合实际的评价,并在不同分支中进行校准,以此保阵能 够提供真实的情况以指导继任计划且适度关注发展类的活动。 3 、人才盘点的结果导向必须保障为人才发展负责 基于 Session C 的讨论决议,CEO 和高级执行官们达成共识并签订每位员工的发展 行动计划,指明了员工为进一步发展其领导力,才能在 GE 范围内可能担任的领导者岗 位。 公司总部拥有 TOP500 的员工,并将他们派往各个业务部,提供培训和实践类的发展 机会,包括:在克劳顿学院讲授技术类和管理类的课程、对外讲课、跨区域、跨职能部 门、跨业务单元的轮岗、晋升为拥有更大或不同职权的职位、被指派至特别工作组或项 目团队等。 经理层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渠道的质量负责机制对于 GE 成功保持强大的领导备至关重要。 公司期望所有的经理人针对下属的职业目标进行指导,这样的工作能够将公司 CEO 及 高级执行团队和公司每一位专业员工的成长联系起来。

6 页 370 浏览
立即下载
【技巧】年终人才盘点的常见四大误区

【技巧】年终人才盘点的常见四大误区

年终人才盘点的四大误区 年终很多企业都会进行人才盘点:从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盘点企业现有人 才,以判断现有的人才资源能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 人才盘点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有着很重大的意义。但是,很多企业却将这项 很有意义的工作做成了劳民伤财的工作,还附带伤害了业务部门与 HR 部门的关 系。 如果你的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那很可能是不幸陷入了以下四个误区之中。 误区一:目的未定,方案先行 人才盘点指的是一个动作,但却可以有多种目的。 一般来说,企业做人才盘点无非有以下三个目的:选拔人、储备人、发展 人。针对不同的目的,人才盘点采用的具体方案也会有所差异。 从人才标准、盘点工具、结果产出和后续应用这四个阶段出发,可以看出 应用于不同目的的人才盘点工作有着以下不同: 误区二:平均用力,劳民伤财 很多企业一做盘点,就走到了盘点全民的道路上,希望将每个人的详细数 据都盘一下,获得非常详实的数据。我们暂且将这种全面详实的人才盘点称为 全面普查式盘点。 另一种方式称为小步快跑式盘点,这种方式适合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创业 型、快速发展型企业。 小步快跑式盘点有以下三个特点: 重点突出:只关注关键岗位的后备人才和领导岗位的人才盘点,根据 80/20 原则,企业大部分的价值是由最关键的 20%的岗位上的人产生的,这 20% 的人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 见效明显:与全面普查式的盘点相比,小步快跑式盘点面对的人数更少, 能够更快的出具关键人群的结果。而这部分人的结果恰恰是老板最关注的。这 种花相对较少的精力就可以让高层见到产出的方式,也有利于人才盘点后续工 作的推动。 简单高效:全面普查盘点需要企业先确定不同岗位的标准,然后采用相应 的工具去盘点不同岗位的人,最后在不同群体间做对比分析,简直难于上青天。 而小步快跑盘点重点关注的群体是高潜质人才和领导。在一个企业中,对高潜 人才和领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一致的,不会因岗而异,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盘点 的复杂程度。,也使得所有参与盘点的人才数据可以横向对比。 综上,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这两种盘点方式也各有适用范围: 误区三:关注个体,忽视整体 很多企业在盘点的时候只关注个人和团队,却忽视了组织层面的盘点。这 带来一个可能的后果:我盘出了优秀人才,盘出了高潜质人才,却没有留住! 高潜质人才的流失率往往也较高,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外部原因,优秀的人才谁都想要,竞争对手也想要。 其二是内部原因,企业的资源、平台都是有限的,如果高潜人才在企业没 有用武之地,不用别人挖,他们自己也会另谋出路。 因此,怎样能创造更好的环境,将这些高潜人才留住,发挥他们的潜力也 是人才盘点需要考虑的问题。建议在人才盘点的时候,先从组织层面对员工敬 业度进行调研,识别影响员工敬业度的关键因素,站在公司层面制定改善与提 升的策略,从而留住优秀人才。 如下图所示,这家企业的敬业度调研结果表明,如果重点改进工作任务、 政策与制度、绩效评估三个因素,则可大大提升员工敬业度水平。 误区四:重视数据,忽视关联 人才盘点可以让企业得到人员的很多数据,如下图所示,这家快消企业从 知识技能、经验、能力三个方面对 32 位销售经理进行了全面的盘点,得到了关 于销售经理的详细数据: 表 1 某快消企业销售经理人才盘点结果 从这份盘点数据可以看到这群销售经理在“财务知识”、“市场知识”上 达标率略低,缺乏“扭转业绩”和“海外开拓市场”的经验,在“商业敏感” 这项能力上,水平不足。 通过这份数据可以直接为企业的制定销售经理培养计划提供前期输入。这 是人才盘点数据的第一层应用:识别发展重点。 人才盘点数据的第二层应用是横向关联,将个体的盘点数据与绩效进行关 联分析,从而识别岗位的关键绩效驱动因素,为企业的招聘和内部选拔提供指 引。 表 2 人才盘点数据与绩效相关分析表 从上表可以看到,“政府公关技能”、“扭转业绩”、“灵活性与抗压”、 “商业敏感”、“团队激励能力”、“说服影响”这几个因素与绩效的相关系 数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这为销售经理这一岗位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招聘与选拔标 准,同时也能为培训发展提供更为聚焦的方向。 人才盘点数据的第三层应用是纵向关联。通过数据对比,企业可以按年份 分析个人和团队盘点数据的发展趋势,从而评估企业人才发展方案的有效性, 并提前预测行业和业务的变化。还是以上文中的销售经理盘点为例,将知识技 能对绩效的相关系数做历年对比,可得到下图: 从上表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知识对销售经理的绩效相关性会 加强。这说明,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公司战略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 致各个因素对绩效影响强度发生变化。这类前瞻性的纵向数据,对于企业审视 自身业务发展与人员是否匹配,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5 页 345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