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干部培训课件PPT模板 (4)

中层管理干部培训课件PPT模板 (4)

202X 中层管理干部培训 工作概况 | 完成情况 | 存在不足 | 部门计 划 TIANJIANIXUYAO TIAN JIA DE NEIRONG TIAN JIA NI XU YAO TIAN JIA DE NEI RONG TIAN JIA NI XUEYAO TIANJIA DE NEIRONG 汇报人: 时间: 202.X.XX CONTENTS 目录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1 The input document 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The input document 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The input document ONE 领导的概念与 分类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领导的概念 • 领导: • 名词——是领导者 • 动词——是领导活动 • 即: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目标, 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领导的分类 领域不同: a. 政治领导 b. 业务领导 c. 行政领导 层次不同: a. 高层领导 b. 中层领导 c. 基层领导 领导要求特征 • • • • 随机性领导 经验性领导 多变性领导 创造性领导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随机性领导 • 领导者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变 通能力,没有固定模式可套 • 没有规章程序可循 • 没有统一尺度可依 • 它必须依据不同的时间、条件、 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 经验性领导 • 来源于一个人的阅历和经验 • 不是单纯从书中就能得到的 • 经验是带有一个人的烙印,渗 透着或明或暗的个人感情色彩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创造性领导 领导者生机勃勃的创造力 它不因循守旧拘泥古法,善于随机应变,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千差万别的事物面前,在复杂万变的情 况下,在艰难曲折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周密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力,大胆的策划,创造地提出解决办法 TWO 如何做好中层 领导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领导干部靠什么来领导 • 靠真理 • 靠组织 • 靠个人魅力 • 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以事实为基础的管理,领导是靠影响力,管理则是靠权利。 • 领导是有情的,管理是无情的,制度是绝情的。把无情和绝情的管理手段、方法变为有情的使用,靠 的是领导者的影响力,而不是靠权利。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总体定位 中层领导的实际作用和根本任务 • 管理者 • 落实与执行 • 组织者 • 管理与服务 • 贯彻者 • 联系与协调 • 协调者 • 即承担、实现企业决策、目标落实以 及任务分解、基层管理和与决策的协 调、沟通职能等重要任务。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当前企业中层领导存在的普遍问题 • 重专业技术,轻管理经验 • 对全局利益缺少认知,遇困难问题绕道走 • 对下属不信任,对上级参谋不到位 • 有制度不执行,布置任务不跟踪落实 • 普遍存在敢于管,不敢抓,当老好人或敢 于抓,不善落实,矛盾激化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怎样做好中层领导发挥应有作用 • 精通专业、善于管理,学会弹钢琴,只有发 挥十个手指作用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 • 胸襟开阔,顾全大局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发现、挖掘下属的长 处和优点,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当好上级 参谋,提高领导影响力加强制度执行力,目 标任务及时分解布置,且要跟踪落实、检查 提高 • 敢于抓善于管,严格加真情,培养、造就积 极向上爱企如家的团队 THREE 中层领导管理 技能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建立培训体系 Action learning (行动学习) Coaching (教练) MDP( 管理发展手册 ) PDS( 绩效发展系统 )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训练下属方法 第一步:准备 第二步:示范 第三步:练习 第四步:考核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激励下属 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以激 发其工作动力,使其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自动自发地工作 . 16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动力意愿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威胁激励 影响动力,加减法并用 奖励激励 个人发展激励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激励因素 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 因素改变这些因素会使 人获得工作满意感 成就感 认可 工作本身 责任感 晋升和个人发展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 得不到改善会引起对工作的不满 公司政策 监督 工作条件 薪金 工作安全感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 他很在乎别人的评价 • 他信任将领的正确指挥 • 他不愿受军法处置 • 他知道后退是懦弱的,成为落伍之雁 • 他坚信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 他期望在战斗中立功 • 他知道以攻为守才是最好的出路 • 他不愿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自己 • 他渴望表现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证明作为一名战士的价值 • 他觉得战争很带劲,能激发一种生存状态 • 他已形成条件反射地往前冲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竞赛 • 活跃工作气氛,提升标准 • 对业绩不佳者有压力 • 竞赛方式:每月销售排名, 打榜比赛,质量比赛,季度状元奖 • 竞赛规则:简单可操作 • 奖励:及时兑现 职业发展 87% 的员工相信,给予员工特殊的在 职培训是一种良好的激励措施 公布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让员工参与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支持员工参加同业大会及专业性组织 特点:花费不少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走到员工的办公区 , 当面致谢 ! 在你的总结报告中 , 表扬员工的好行为 福利激励方法的特点 在大众面前提及某员工的好建议 替员工承担责任 用优秀员工的姓名来命名某计划  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 感受公司对员工的关怀  与其它公司相比,有一种优越感  稳定大多数员工  费用比较高  如果公司缺乏良性竞争机制, 福利很容易养出惰性  与员工工作成就无关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激励的四原则 ◆ 激励要有“针对性” ◆ 激励具有“抗药性” ◆ 激励要有“公平性” BEST 策略 Believe in them 相信他们 Encourage them 鼓励他们 ◆ 激励体现“及时性” Share with them Trust them 分享经验 信任他们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授权范围 高层主管 中层主管 基层主管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开辟授权之路! 如果一个管理人员没有授权,那他就没有在进行管理! 2030 感谢大家认真观看 工作概况 | 完成情况 | 存在不足 | 部门计 划 TIANJIANIXUYAO TIAN JIA DE NEIRONG TIAN JIA NI XU YAO TIAN JIA DE NEI RONG TIAN JIA NI XUEYAO TIANJIA DE NEIRONG 汇报人: 时间: 202.X.XX

26 页 394 浏览
立即下载
中层管理培训课件模板PPT-中层管理者的地位 (13)

中层管理培训课件模板PPT-中层管理者的地位 (13)

20 中层管理人员管理知识 2X 与技能培训 培训人: XX 01. Part One 中层管理者的地位 Conte nts 02. Part Two 主管领班的一般职责 03. Part Three 主管领班的素质要求 04. Part Four 者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中层管理 05. Part Five 对服务的理解 01. Part 中层管理者的地位 One The Position Of Middle Managers 中层管理者的地位 地位 中层管理者的 The Position Of Middle Managers 中层管理者是本岗位的带头人,是服务员的表率、标兵,在 各项服务工作中应起模范作用和标准化的示范作用。 主管、领班是酒店各 项工作的重是衔接点,始终 中层管理者是服务员的贴心人,是基层员工工作、生活的偶 在领导服务的第一线,在酒 像,是基层员工形影不离的亲密伙伴,是基层员工的依靠力 店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的 量,知心朋友。 地位。 主管、领班的素质,反映着酒店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主管、领班素质的高底,是酒店档次高低的重要因素。 02. Part 主管领班的一般职责 Two Gener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Supervisor 主管领班的一般职责 1 、根据上级下达的工作指令,精心 组织,合理调配本班组的人力、物力, 2 、掌握、了解本班组人员的 具体地进行布置安排,把每项工作任 思想情况和业务水平,耐心 务的责任落实到人。 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充分 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技能、 业务专长。 酒店中的主管、领班,因各自岗位、 工种的不同,有具体不同的职责,同 时,也有带共性的一般职责。 3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组织实施 对员工进行培训。 主管领班的一般职责 4 、管理好本班组设备物资, 5 、与宾客保持密切不间断的联 6 、及时发现处理突发事件, 要经常和定期进行检查,发现 系,经常征求客人意见,及时 立即向领导报告请示,并详细 损坏或故障要及时报告,申请 组织分析情况,向领导报告反 记录整理分析,找出原因和规 维修或更新,以保证正常运转, 映,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 律,更好地为客人服务。 不影响客人的使用。 和办法。 主管领班的一般职责 主管领班 的责任 对上级负责 对员工负责 对客人负责 对自己负责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 明,请在此处编辑文 明,请在此处编辑文 明,请在此处编辑文 明,请在此处编辑文 字说明。 字说明。 字说明。 字说明。 03. Part 主管领班的素质要求 Three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Supervisor 主管领班的素质要求 “ 职业道德 规范 敬重本职工作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明,请在此处 01 编辑文字说明。请在此处编辑文字 说明。 热爱本职工作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明,请在此处 02 编辑文字说明。请在此处编辑文字 说明。 勤于本职工作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明,请在此处 编辑文字说明。请在此处编辑文字 说明。 03 主管领班的素质要求 文明礼貌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 明,请在此处编辑文 字说明。 宾客至上 专研技术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 明,请在此处编辑文 字说明。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 明,请在此处编辑文 字说明。 敬业乐业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 明,请在此处编辑文 字说明。 公私分明 请在此处编辑文字说 明,请在此处编辑文 字说明。 主管领班的素质要求 心理 素质 心态 气质 性格 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服务意 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服务意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 识,保持良好的心态 , 用 识,保持良好的心态 , 用 素质特征。主管领班的性 心为每一位客户服务 心为每一位客户服务 格应是温柔、开朗的。 主管领班的素质要求 能力是胜任领导工作的主观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主管领班 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至少在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主要 表现为: 组织协调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 应变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操作能力 04. Part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管理 Four 者 How To Be A Successful Middle-level Manager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NO.1 NO.2 要知道管理好别人,首先要 要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 管好自己 自己 NO.3 要知道说话要讲信用,以诚 中层管理者 信为本 六要知道 NO.6 要知道批评应在个别交谈中, 才能消除误会 NO.5 要知道表扬应在公众中,赞 扬催人奋进 NO.4 要知道控制自己的脾气,才 能坦然处之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 分析培训需求并制定计划 培训需求分析是对要进行培训的项目(内容)、参加人员、培训 方式等进行论证的过程。依据分析出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的设 计相应的培训计划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培训的方法 讲授法 示范与实际操作法 适用于某些理论 知识,基础知识 类培训内容。 适用于基层员工 的日常工作行为 方面的培训 集中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针对某一观点或 某一项目进行民 主讨论,最终得 出一科学结果或 制定出解决问题 的方案 主要针对客人投 诉,制定出预防 问题再次发生的 方案。 现场指导 针对在岗培训, 对操作中不规范 的部分予以纠正、 指导。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培训计划的内容 培训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此项培训,通过 1 2 培训对象 哪些人是这项培训的最直接受 此项培训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益者,哪些人最需要此项培训。 培训老师 培训老师 对于不同项目的培训,应根据 培训对象,培训老师的训导能 力,参加培训者的实际情况来 选择培训老师。 3 4 一种好的培训方式也是此项培 训效果好坏的保证之一。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6 不 要 1 不要专制主义, 独断专行。 4 不要对别人说话时 心不在焉。 2 不要心胸狭窄, 斤斤计较 。 5 不要孤芳自赏, 远离群众 3 不要压制批评, 听不得反面意见。 6 不要把下属视为 工具 05. Part 对服务的理解 Five The Understanding Of Service 对服务的理解 E 服务是我们企业的生命 Service Is The Life Of Our Business C SERVICE S I R V E Smile 其含义是服务员要对每一位客人提供微 笑服务 Eye 其含义是每一位服务员始终要用亲切热 情的好客 眼光关注客人,预测客人需 求,并及时提供周到,快捷的服务,使 顾客时刻感受到我们服务我们服务人员 在关心他。 Ready 服务员要随时准备为客人服务,及 时响应客户的需求。 Excellent 服务员要将每一项微小的服务工作都做 得很出色,全面体现优质服务的过程。 让客人感受“满意 + 惊喜” Create 每一位服务员要精心创造出使客人能享 受其热情服务的气氛。在服务过程中为 断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Invite 每一次服务结束时主动、热情的邀请客 人下次光临,推出特别服务项目时要邀 请客人参与。 View 服务员要把每一位客人都看作是需要提 供特殊照顾的贵宾。 20 谢谢观看 2X Thanks You For Your Watching 培训人:

22 页 358 浏览
立即下载
薪酬管理培训(分析透切深刻PPT)

薪酬管理培训(分析透切深刻PPT)

薪酬管理培训 学习内容 - 交流目的  了解薪酬基本概念  薪酬方案设计步骤  公司薪酬方案制定原则 通过学习实现二个重要目的 1 、 通过交流,基本掌握制订薪资方案的核心内容和程序 ; 2 、能梳理并解决本公司薪资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3 交流内容 - 交流目的  了解薪酬基本概念  薪酬方案设计步骤  公司薪酬方案制定原则 薪酬定义 薪酬从本质上即是员工向雇主或企业让渡其 劳动或劳务使用权后获得的报酬,也是雇主或 企业为获取员工提供的劳动或劳务所提供的回 报或报酬,体现了劳动力的价格水平。 5 薪酬的构成 全面薪酬 外在薪 酬 货币薪酬 • 岗位工资 • 技能工资 • 年功工资 • 绩效工资 内在薪酬 非货币薪 酬 工作回报 组织特征 工作环境 各种法定福利 和公司福利 • 工作的乐趣 • 友好的同事 关系 • 保险 • 工作的责任 • 组织在业界 的声望和品 牌 • 补助 • 工作的成就 • 优惠 • 工作挑战性 • 奖金 • 服务 • 股权 • 培训 • 个人才干发 挥机会与舞 台 • 红利 • 宿舍 • 获得的褒奖 • 工作餐 • 个人成长与 发展的机会 • 各种津贴 • 休息日 • 病事假 • 带薪休假 • 弹性工作制 • 缩短的工作 时间 • 组织在业界 的领先地位 • 组织成长带 来的机会与 前景 • 组织的管理 水平 • 组织文化氛 围 • 领导的个人 品质和风格 • 舒适的工作 条件 • 组织中知识 与信息的共 享 • 团队氛围 薪酬构成 外在薪酬 薪 酬 福 利 固定薪酬 浮动薪酬 长期激励 根据岗位评 估结果确定, 根据任职者 技能评估结 果确定,受 任职者能力 水平影响 受工资档次 内所处位置 的影响 根据业绩目标 完成情况确定 奖金空间一般 在年初业绩合 同中标明,受 任职者业绩水 平影响 赠予或者购买 企业股票;以 某一固定价格 购买公司的股 票期权 作为长期激励 的股票有强制 持有期要求, ( 3-5 年); 期权企业在一 定时间内行权 ( 7-10 年 ) 法定福利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住房公基金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补充福利 人身意外保险 分配住房 / 或住 房补助配车 / 或 交通补助通讯补 助餐补,过节 费/ 其他补贴培训 长期服务奖俱乐 部会员出差政策 薪酬的功能 薪酬管理的目标: 1 、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2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高绩效; 3 、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协调。 对员工个体 对组织企业 维持和保障功能 保值功能 激励的功能 增值功能 对社会和宏观 劳动力资源再 配置 与合理的流动 薪酬管理范围 六大范围: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水平、薪酬形式、薪酬管理政策、 薪酬系统的运行管理。 重点关注 薪酬体系:主要任务是确定企业的基本薪酬以什么为基础。在目前情况 下,大多数公司通行的薪酬体系有三种即职位或岗位薪酬体系、技能薪 酬体系以及能力薪酬体系,其中职位薪酬体系的运用最为广泛。 薪酬结构:是指同一组织内部不同职位或不同技能薪酬水平的对比关系, 与不同薪酬形式占薪酬总额的比例关系。它通过薪酬水平等级的数目、 薪酬系统的运行管理 不同薪酬水平之间级差的大小、决定薪酬等级和级差的标准、薪酬构成 不同部分的比例等基本要素,反映组织内部不同职位或不同薪酬水平之 说明:广汇目前主要以职位薪酬体系为主。 间的相互关系。 交流内容 - 交流目的  了解薪酬基本概念  薪酬方案设计步骤  公司薪酬方案制定原则 薪酬方案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公司内部现状 分析 岗位梳理序列 划分 公司外部薪酬 调研 第六步 第五步 第四步 薪资导入数据 套算 制定薪资方案 确定薪酬策略 (水平、结 构) 薪酬方案设计的步骤 公第 司一 内步 部: 现 状 分 析 掌握并分析以下公司内部情况 1 、分析公司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关键、核心 问题; 2 、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阶段; 3 、分析公司现行的薪酬体系结构、水平; 4 、充分掌握公司人力成本控制原则、政策。 公司内部现状分析 重点:分析公司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关键、核心问题 目的:提炼关键问题,针对的设计薪酬方案,逐步解决薪 酬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举例:明确公司现行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 原因;公司领导、员工对薪酬方案设计的期望;内部 重点激励的核心岗位;哪些岗位更注重内部公平性, 哪些更注重外部竞争力等等内容。 公司内部现状分析 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阶段 目的:制定适合公司发展阶段的薪酬方案、并为战略目标服务。 方法:关注企业运营情况、目标责任书,并加强与运管部的沟通。 充分掌握公司人力成本控制原则、政策 目的:制定适合公司成本控制原则的薪酬方案,适应本公司成本承受能 力。 方法:测算近三年人工成本总额情况、人效指标情况,作为薪酬总额参 分析公司现行的薪酬体系结构、水平 考依据。 目的:分析不同职能岗位的工资构成,设计合理的薪资方案 方法:了解不同职能岗位是否有不同的构成、所占的比重等。 方案设计的步骤 岗第 位二 梳步 理: 序 列 划 分 重点内容: 1 、了解价值评估的定义及方法 2 、掌握岗位序列分类方法 3 、识别并确定公司的核心岗位 岗位梳理序列划分 价值评估的定义和方法 定义:是指岗位评价、能力素质评估。 作用:确保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岗位评价的方法:排序法、归类法、要素计点法、 要素计分法、国际标准职 位评价系统、海氏评估 法等。 能力素质评估:建立能力素质模型 岗位评价的基本方法比较 方法 排序法 简单分类 法 要素比较 法 要素计分 法 是否量化 非量化 非量化 量化 量化 评估的对象 比较的方法 优点 缺点 简单、容易 操作、省时 省力 主观性大、无法 准确确定相对价 值、适用于小型 公司 是将职位与特 定的级别标准 进行比较 灵活性高、 可以用于大 型组织 对职位等级的划 分和界定存在一 定的难度、无法 确定相对价值 对职位要素 进行评估 是在职位与职 位之间进行比 较 可以较准确 确定相对价 值 因素的选择较困 难、市场工资随 时在变化 对职位要素 进行评估 是将职位与特 定的级别标准 进行比较 可以较准确 确定相对价 值、适用于 多类型岗位 工作量大,费时 费力 对职位整体 进行评估 对职位整体 进行评估 是在职位与职 位之间进行比 较 根据点数大小对职位进行排序 序列 职位名称 点数 1 出纳 140 2 离退休事务主办 210 3 行政事务主办 260 4 工会财务主管 335 5 总经理秘书 345 6 行政事务主管 355 7 成本会计 355 8 培训主管 405 9 会计主管 425 10 项目经理 470 11 人力资源经理 545 12 财务经理 550 13 市场经理 565 按照职位点数对职位进行初步分组 职位等级 职位名称 点数 1 出纳 140 2 离退休事务主办 行政事务主办 210 260 3 工会财务主管 总经理秘书 行政事务主管 成本会计 335 345 355 355 培训主管 会计主管 项目经理 405 425 470 人力资源经理 财务经理 市场经理 545 550 565 4 5 正式职位(薪资)等级划分及点数变动区间 职位点数等级 点数跨度 11 527 以上 10 488~526 9 449~487 8 410~448 7 371~409 6 332~370 5 293~331 4 254~292 3 215~253 2 176~214 1 137~175 岗位梳理序列划分 掌握岗位序列分类方法 目的:可以解决薪酬的对内公平性问题 步骤: 1 、梳理岗位并规范岗位名称 2 、梳理部门职责,岗位职责 3 、划分岗位序列,识别核心岗位 岗位梳理序列划分 关键点:规范岗位名称 工作内容标识 + 职位等级标识 职位等级标识:如总监、部长 / 主任、主管、专员等; 举例:财务总监、采购部长、招聘专员等。 岗位梳理序列划分 岗位序列划分以岗位工作性质和任职资格要求为主要依据,将同 Sub title 类岗位分类归并而成,这些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的素质要求相同或相 关,承担的责任和功能相似或相同。 1 、管理序列:指承担一定管理 责任并拥有一定管理职务的管 理岗位,如股份公司领导、所 属企业领导班子等岗位。 2 、职能序列:指股份公司职能 部室、所属各产业公司行政、 人力资源、运营、财务、法务、 翻译等业务类岗位。 3 、技术序列:指从事煤化工工 艺、设备管理等技术方面工作, 以及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技术 支持的岗位。如工程技术类、 工艺技术类、设备技术类岗位 等。 4 、销售序列:指在各单 位从事产品销售的岗位。 5 、生产操作序列:指在 各生产车间等生产一线从 事与生产操作直接相关的 岗位。 6 、后勤辅助序列:指以 保洁、绿化、餐饮、保安、 普通车辆驾驶为主要职责 的岗位。 岗位梳理序列划分 岗位梳理序列划分 识别核心岗位 1 、管理序列:核心岗位名称 A 、核心岗位名称 B 、核心岗位名称 C 等 2 、职能序列:核心岗位名称 A 、核心岗位名称 B 、核心岗位名称 C 等 3 、技术序列:核心岗位名称 A 、核心岗位名称 B 、核心岗位名称 C 等 4 、销售序列:核心岗位名称 A 、核心岗位名称 B 、核心岗位名称 C 等 5 、生产操作序列:核心岗位名称 A 、核心岗位名称 B 、核心岗 薪酬方案设计步骤 外第 部三 薪步 酬: 调 研 重点内容: 1 、调研流程 2 、调研目的、对象、内容 3 、调研渠道 4 、调研数据对比、分析 外部薪酬调研 薪酬调查流程 1 、明确调查目的: 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调整; 企业整体薪酬政策的调整; 具体岗位薪酬水平的调整。 2 、确定调查范围: 需要对哪些企业进行调查? 需要对哪些岗位进行调查? 需要调查该岗位哪些内容? 薪酬市场调查的起止时间。 3 、选择调查方式: 应聘者询问调查; 企业间的相互调查; 通过行业协会进行调查; 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调查。 4 、分析调查数据: 将不同内容的信息分类; 识别是否有错误的信息; 形成最终的调查结果表。 . 外部薪酬调研 调研 目的 调研 对象 调研 内容 1 、了解行业整体薪酬水平,摸清本企业薪资水平在行业内 的位置。 2 、有针对性的了解目标岗位的薪资水平,为薪资调整提供 参考。 3 、掌握薪酬水平新变化和新趋势。 1 、同地区、同行业或同规模的企业。 2 、其他行业有本企业同类岗位,构成人力资源竞争企业(员 工流 失去向、成熟人才招聘来源等)。 1 、货币性薪资: 基本工资 、岗位津贴、 绩效工资、 固定 奖金 、 浮动奖金 、其他补贴 等项目构成和水平。 2 、非货币性薪资: 培训、晋升 、住房、旅游 / 休假等。 外部薪酬调研 调研渠道及技巧 渠道 调研方式、技巧 招聘网站、 可通过在相关招聘网站、收集刊登招聘广告报纸来了解目标企业或目标 报纸 岗位的薪酬水平。 在人才招聘会的现场,通过去各个展位了解目标企业或岗位的招聘宣传 现场招聘会 情况,有关薪酬福利方面是如何设置的,将这些薪酬“情报”以 收集 宣传单、拍照等方式进行收集。 电话调研 充当应聘者,旁敲侧击地打听,但是要问周全,及时记录。 通过与应聘者电话初试,了解原企业 / 目前薪资、福利的水平和构成; 面试调研 在面试中采用问卷调查及面谈期望薪酬等方式,了解薪资、福利等信息, 做好记录,积累数据。 HRQQ 群 很多区域的 HR 自发建立起 HRQQ 群, HR 可以通过主动结识或与关 系同行业 HR 或相关人士,建立良好的联系,获取自己需要的薪酬信息。 外部薪酬调研 薪酬调研数据整理、分析注意事项: 1 、完整对比:除薪酬水平外,注意对薪酬结构和总收入的对比; 2 、信息整理:收集后,需将不同岗位和不同调查内容的信息进行分 类; 3 、信息筛选:根据企业实际,结合自身判断,识别错误或虚假的信 息,要善于筛选一些虚假水份,。 4 、数据对比分析:根据调查的目的,形成薪酬数据对比表,并列出 与本企业相应岗位的薪资对比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数据分析,形成调 研报告。 5 、长期效应:注意薪酬数据的长期积累,重在日常积累,处处留心。 薪酬市场调查:对比模板 薪酬方案设计步骤 确第 定四 薪步 酬: 策 略 重点内容: 1 、确定薪酬水平策略 2 、确定薪酬结构策略 确定薪酬水平策略 成本控制型薪酬策 市场领先型薪酬策 (高于市场水平) 略 先 领 略 后 滞 (低于市场水平) 薪酬水平策略 随 跟 混 合 市场跟随型薪酬策 混合型薪酬策 略 略 (与市场水平持 33 四种薪酬水平策略的主要特点 种类 市场领先型 薪酬策略 市场跟随型 薪酬策略 混合型薪酬 策略 薪酬市 场定位 75P 50P 25P 50P 75P 策略特点 优点 适合的公司类型 缺点 能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 , 人工成本很高 提高员工素质 薪酬水平、人工成本、 稳定人才与标杆均相似 不能在市场竞 争中处于优势 市场处于扩张期 迫切需要高素质 人才,薪酬支付 能力强, 使用范围广泛 ( 1 )根据不同的员工类别制定不同的薪酬策略。如:中高 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核心岗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职能、 生产岗位跟随市场水平,后勤辅助岗位低于市场水平等。 ( 2 )根据不同的薪酬形式制定不同的薪酬策略。如:岗位 总薪酬水平高于市场竞争对手,但基本工资低于市场水平, 绩效、激励工资高于市场水平等。促使员工关心企业财务状 况(产量、销量等),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 三种典型的薪酬结构及其特点 结构类型 高弹性 高稳定性 调和性 混合性 薪酬模型 薪酬模型 薪酬模型 薪酬模型 基本薪酬 低 高 中间水平 根据不同岗位序列, 浮动薪酬 高 低 中间水平 合理使用以上三种 员工感受 收入波动大,压 收入波动小,安 力大,安全感低 全感强,压力小 稳定、适中 方式(如销售、职 能、生产) 说明:( 1 )根据企业类型、产业的不同,合理选在薪酬结构类型; ( 2 )需考虑是否设计的薪酬结构与企业的薪酬文化有冲突, 如: 学历工资、工龄工资的问题。 华为的薪酬政策 采取高于同行业、本地区平均工资 水平的工资政策,使公司主要岗位的薪 酬水平保持在人才市场上有足够的竟争 力。员工实际薪酬增长率一般不超过劳 动生产率的增长。 案例: 市场领 先 型策略 留住核心 人才 高弹性 模 式 ,侧 重激励 薪酬水平要充分拉开差距,要有 利于形成稳定的核心层,中坚层 和骨干层队伍,薪酬要向核心人 才倾斜。 薪酬制度要保持高度的弹性, 从而为公司的成长和员工的发 展提高提供长久的激励机制。 薪酬方案设计步骤 制第 定五 薪步 资: 方 案 重点内容: 1 、根据薪酬策略,设计薪酬结构 2 、根据薪酬策略,确定薪酬的类别 3 、根据薪酬策略,设计薪酬等级 制定薪资方案 薪酬结构设计:任何薪酬结构都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级 结构 二级 结构 个人工资 (一般称资历薪资) 工龄 补贴 学历 补贴 职称 津贴 岗位薪资 岗位 工资 绩效薪资 职务 补贴 绩效 薪资 各种 奖金 关键点:确定三者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讲:按产业分,营销类绩效、 奖金等部分占比较高;按职务分,级别越高,绩效、奖金等占比越 高。 举例:股份公司职能部室薪酬结构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岗位薪资 基本工 资 岗位工资 绩效薪资 考核工资 额 兑现系 数 应发放绩 效额 制定薪资方案 确定薪酬类别: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对不同岗位类型 / 序列人员采 取不同薪酬类别。例如:管理序列人员职务等级工资制,技术序列人员 可以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制,销售序列人员可以采用提成工资制,企业特 需人员可以采用协议 / 谈判工资制等等。 基本薪酬制度种类 计时工资制 职务等级工资制 计件工资制 提成工资制 岗位技能工资制 结构工资制 岗位等级工资制 协议工资制 岗位薪点工资制 股权制 技术等级工资制 承包工资制、年功工资制 制定薪资方案 设计薪酬等级:确定薪酬等级数目 因时确 素需定 要薪 考酬 虑等 的级 影数 响目 企业的规模、性质及组织结构。 工作的复杂程度 薪酬级差 企业文化 薪酬管理上的便利 说明:一般而言,企业的薪酬结构由多少等级构成主要取决于企 业的规模、性质、组织结构及工作的复杂程度,其数量多少没有 绝对的标准。 制定薪资方案 设计薪酬等级:确定薪酬等级数目 少数目薪酬等级设计要点 ( 1 )一般企业的薪酬等级多在 7 ~ 10 级之间,同一岗位等级 中多使用多薪酬率,即由多薪阶 构成。 (2) 不同薪酬等级的薪酬浮动范 围有部分交叉,即下一等级的高 位薪酬可以超过上一等级的低位 薪酬。 (3) 目前的趋势主要是薪酬等级 数目减少,每个等级之间的薪酬 幅度拉宽,同一薪酬等级内的薪 酬差距拉大,即出现薪酬等级结 构的宽带化趋势。 多数目薪酬等级设计要点 ( 1 )组织中是否只有一个薪 酬结构,它是否包含了从高到 低的所有职位? ( 2 )在薪酬等级中值之间设 定一个很小的差异是否可取? 如果是这样的话,并且组织用 的是一个薪酬结构,那么该薪 酬结构包含 50~75 工资等级是 正常现象。 ( 3 )薪酬等级的范围越大, 就越容易对在相同职位上或类 似职位上工作而表现不同的员 工支付不同的工资率。 . 制定薪资方案 设计薪酬等级:确定薪酬等级差 薪酬等级级差越小,某个职位被赋予特定薪 酬率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薪酬等级范围将工 作评价结果相近的工作划分为一个等级,通常 3% 的级差率会划分出 50 个等级数目,而 20% 的级差率只有 5 ~ 6 个等级数目。 薪酬等 级差的 影响因 素 薪酬等级级差越大,则需要企业拥有更多数目 的薪酬结构,以适应不同职位群体或技能群体 的要求。 薪酬等级级差越大,越有利于衡量员工在不 同工作之间的薪酬差距,从而有利于其自身 的职业路径选择。 制定薪资方案 设计薪酬等级:确定薪酬等级差 等比 级差 方式 不规 则级 差方 式 薪酬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薪酬等级系 数 1 1.2 1.44 1.72 8 2.07 4 2.489 2.89 7 3.58 4 级差百 分比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薪酬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薪酬等级系 数 1 1.0 1.70 1.989 2.30 7 2.63 级差百 分比 8 10 20 17 16 14 1.232 1.41 7 12 15 说明:某等级薪资标准 = 最低等级标准 * 该等级的等级系 数 制定薪资方案 注意要点:  延伸知识:薪酬等级系数是指某等级薪酬标准和最低 等级薪酬标准之比。薪酬等级系数是确定和表示薪酬 等级级差的重要方法,它说明某等级薪酬标准是最低 等级薪酬标准的倍数。薪酬等级系数可以是等比例的, 也可以是不等比例的。  重点说明:设计薪酬方案时,必须考虑与薪资方案 配套的绩效考核、奖金分配办法、提成办法、薪资导 入、调整的管理制度。 薪酬方案设计步骤 薪第 资六 导步 入: , 数 据 套 算 重点内容: 1 、根据员工的绩效历史记录、能力、任职资格 情况等,确定套改方案初稿,与领导沟通确认套 改方案。 2 、确定人员工资时,综合考虑三方面因素: ① 职位等级 ②个人的技能和资历 ③个人绩效 3 、根据套改方案,进行薪资导入,计算出调整 前后员工收入、工资总额的变化情况;与公司经 营业务相匹配,测算本年度人工成本总额、人工 效能指标数据的变化情况。 交流内容 - 交流目的  了解薪酬基本概念  薪酬方案设计步骤  公司薪酬方案制定原则 公司薪酬政策、原则 1 、适合产业经营特点、发展阶段原则。一个薪酬方案 不可能通统一解决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比 如销售公司,产品销量、市场环境、客户群体不成熟的 情况下,可暂不执行提成工资制。 2 、控制薪酬总额,倾向核心岗位原则。在薪酬总额必 须控制的前提下,目前薪酬方案不可能解决全部薪资问 题,需解决关键问题。如核心岗位的薪资问题。 3 、提升人效管理原则。 结合本公司年度目标责任书中的人效指标,严格人工 成本总额增涨,对调整前后薪酬总额、人效指标进行测 算、对比、分析。 互动交流 共同成长 48

48 页 1212 浏览
立即下载
【HR体系】实践案例: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践:薪酬、培训、绩效等

【HR体系】实践案例: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践:薪酬、培训、绩效等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案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五、绩效管理 六、任职资格管理 七、薪酬管理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九、华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 力资源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社会财富增值的特色 农业经济社会财富增值主要来自于对土地的控制(土地雇佣劳动) 工业经济社会财富增值主要来自对资本的支配和资本的积累(资本雇 佣劳动 ) 知识经济社会财富主要来自于取得知识的人的自愿合作,使各人的知 识在共享、分享中产生知识创造(知识雇佣资本)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Æó Ò ºµ Ð ËÄ ¾ ºÕ ù Á¦ Óë ÈË Á ¦× Ô Ê ´¹ Ü Àí 展 之本 发 存 生 业 º Ë ÐÄ ¼¼ ÄÜ ÊÇ ² » ÄÜ Í ¨¹ ýÈ Îº 企 是 力 争 º Ë ÐÄ ¼¼ ÄÜ ÊÇ Ï ò × îÖ Õ ² ú Æ·¸ 企业 核 心 竞 ν » » µ à µ ½ µ Ä ¼Ó ½ ¾Þ ´ ó ¼Û Öµ Ä ¼¼ ÄÜ º Ë ÐÄ ¼¼ ÄÜ ÊÇ ¾ ºÕ ù ¶ Ô ÊÖ ÄÑ ÒÔ Ä£ ·  µ Ä ¼¼ ÄÜ ,¾ ß ÓÐ ÅÅ Ëû ÐÔ º Ë ÐÄ ¼¼ ÄÜ Ì á ¹ © ÁË ½ø Èë ¶ à Ñù » ¯ ÊÐ ³ ¡µ Ä ¿É ÄÜ ÐÔ ¶ Ô ÈË Á ¦× Ê Ô ´¹ Ü À íµ Ä Ü Á ¦Ê Ç Æó Òµ º Ë ÐÄ ¾ ºÕ ù Á ¦µ Ä ÖØ Ò ª× é ³ É ² ¿ · Ö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 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源泉 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正在从物力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 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误区  把人力资本投入看作直接人工费用  把研究开发投入看作期间费用  成本和费用是减利因素 事实上,人力资本投资和研究开发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 投资,使这两项投资产生高回报的关键是管理而其关键 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 力资源管理模式 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理念的转变: 工业经济传统权威组织管理理念 计划 组织 控制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理念 愿景 价值 氛围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  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伍 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营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我国不缺乏科技创新的种子,只缺适宜这些种子生长 的沃土和春雨、和绚的阳光 .....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刨松土地、浇水、施肥,使种子发 芽、生根、开花、结果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原 正 公 则 公平原则 公 开 原 则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¹ « Õý Ô ­Ô ò £ º 共同的价值观是公正评价员工的准则 挑战性的指标与任务是公正评价绩效的依据 本职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潜力公正评价能力的标准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¹ «Æ½ Ô ­Ô ò£ º 奉行效率优先的公平原则 鼓励员工在真诚合作与责任承诺基础上 , 展开竞争 从根本上否定短视、攀比和平均主义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¹ « ¿ ªÔ ­Ô ò £ º 抑侥幸,明褒贬提高制度执行上的透明度 根本上否定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主义行为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我们不搞终身雇用制,但这不等于不能终身在华为工作 我们主张自由雇用制,但不脱离中国的实际 过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和选 择机制 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置换,促进优秀 人才的脱颖而出,实现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激活沉淀层,使人与职位有更好的 匹配组合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 管理价值链 价值创造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课题 价值创造源泉 价值贡献度 价值回报方式 结论 为什么创造价值 如何创造价值 价值激励方式 谁创造了价值 创造了多少价值 价值如何分配 现实 承认价值创造 如何创造价值的 得到多少回报 管理 企业文化设计 绩效管理模型 薪酬回报理念 职位价值评估 绩效评价体系 薪酬制度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建立以价值链循环为主体的 绩效考核系统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骨架是由价值创 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构成的循环链。 要素 价值创造 牵引 回报 激励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依据 改 进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1 、价值创造体系: A 、以价值观统一价值创造活动,以价值观创造价值 • 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弘扬 • 良好的组织氛围的建设 • 使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有价值 B 、对价值创造要素做出明确的界定 • 劳动、知识、资本与企业家共同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 • 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不迁就有功的员工 • 让有水平的员工做实,让做实的员工提高水平。 • 小建议,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 • 反对不思进取的幼稚,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C 、通过培训,发掘和提高员工的价值创造能力 • 把人力真正变为资源 • 人力资本的增值大于财务资本的增值 D 、通过招聘,吸纳那些认同公司事业且高素质的员工 E 、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 活状态,使干部和员工永不懈怠 • 竞争是活力之源。国际竞争力实际是在国内培养出来的,市 场竞争实际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出来的 • 实行自由雇佣制 • 干部能上能下与集体大辞职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2 、价值评价体系: • 价值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的传导媒介 • 价值评价在业务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 价值评价体系是企业内部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 价值评价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牵引、激励和约束力量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建立一套适应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价值评价体系,对员工的价值创造过程和价 值创造结果进行评价,为价值分配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确定全公司及各部门的 KPI 指标(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处理好扩张与控制的 关系,保证公司均衡、快速和可持续地发展。 以业绩考核为主导,实行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工 作结果进行系统的制度评价。 考核评价结果与报酬待遇紧密挂钩,进一步激发员工的持续的创业与创新精 神。 以绩效考核与评价为载体,各级管理者承担起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责任。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3 、合理分配价值:  价值分配原则: 从根本上否定平均主义,提倡效率优先。  价值分配的价值: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  价值分配的依据: 员工的责任、绩效(可持续性贡献)、任职状况(能力、 工作态度)。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 价值分配对象: 机会、职权、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 与公司双重保险和其他人事待遇。  在价值分配过程中: 按劳分配要充分拉开差距,分配曲线要保持连续且不出现拐点, 股权分配向核心层和中坚层倾斜 , 提倡可持续贡献。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4 、价值分配体系: • 价值分配体系既是价值链循环的终点,又是新的价值链 循环的起点 • 价值分配体系通过对价值创造要素 \ 过程和结果的激励 与回报,将价值循环链进一步扩大 • 价值分配体系是重要的利益机制 • 价值分配体系是最为员工所关注的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机会、职权 工资、奖金 劳动、知识、企业家、资本 培训开发 绩效管理 组织发展 人才招聘 养老、医疗等保险 价值评价 股票期权、荣誉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 HAY 项目: 愿景和使命 工作文化及 价值观定位 ▼ : HAY 项目重点 企业业务目标 及关键领域 宏观结构 业务策略 ▼ :HAY 项目曾 有所介绍 核心业务流程 主要绩效指标 KPI ▼ 职位分析 人力资源 管理范围 职位评估与 职级结构 绩效管理 素质曲线 ▼ 报酬管理 任职资格考察 培训与开发 招聘与筛选 ▼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理念:人力资源 管理大厦 业务管理 双 向 沟 通 招 聘 调 配 培 训 开 发 绩 效 管 理 报 酬 认 可 ( 选) ( 育) ( 用) ( 留) 职位族与任职资格 文化与价值观 远景与战略目标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成: 基础:职位、职位族与任职资格 报酬与认可---解决人员激励问题 绩效管理---解决用人问题---绩效导向式 招聘管理---解决选人问题---合适的人到合适 的岗位 培训与开发---解决育人问题---人力资源增值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支持系统: 人 事 管 理 调工、调干 用工合同 劳动保险 各种证件办理 招 聘 调 配 计划 组织 实施 组 织 管 理 组织使命 组织结构 职位(族)说明 信息流向 组 织 管 理 组织使命 组织结构 职位(族)说明 信息流向 培 训 管 理 价值导向培训 上岗培训 开发培训 建素质模型 晋 升 管 理 推行任职资格 管理 技术系列 评价方式 管理系列 绩 效 管 理 评价目的 评价方式 评价结果的应用 建业标准 ( KPI ) 报 工 资 酬 管 奖金 理 建薪酬结构 荣 誉 管 理 奖惩 管理 干部 监察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公司人力资源 委员会 人力资源二 级委员会 人力资源管理部 总部各系统 干部部 总监办公室 各事业部 干部部 海 外 人 事 处 招 聘 调 配 部 考 核 薪 酬 处 荣 人 誉 事 部 处 任 职 资 格 管 理 部 秘书机构 干 部 培 训 中 心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  高层领导——设计师 制定人力资本增值目标、政策、法规 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组织文化导向、组织结构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中基层管理者--督导与执行 记录 指导 营造良好的 组织气氛 中基层 管理者 支持 举荐优秀 人才 帮助下属人 员成长 激励与合理 评价下属的 工作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二)职位: 1 、定义: 职位是组织机构的基本单位,职位存在的目 的是因为他们是落实组织使命的具体承担者, 并为人与工作之间架设了桥梁。 2 、特点: 面向结果的:从外部看--必须有输出结果 从内部看--必须有应负责任 动态的:当机构发生变化时,职位也将发生变化。 3 、区别: 目的和应负责任是职位的特征,而风格、方法和表 现是人的特征。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职位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 培训需求 选择合适 的人员 招 聘 职 类 划 分 资格管理 管理者 培 训 职位分析 组织设计 绩效管理 组织诊断 职位信息 职位评估 定 岗 定 编 人力计划 岗位任职者 明确组织的 期望与要求 职 位 分 析 的 输 出 结 果——职 位 说 明 书 职位说明书的内容 基础信息 素质 / 技能要求 职位目的 应负责任 职位范围 组织结构 衡量指标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一)典型职位 评估法: 方法来源:美国 HAY 集团,与华为合作近两年 解决问题 应负责任 (投入) (过程) (产生) 技术知识 思考的环境 采取行动的自由 知能 管理范围 人际关系技巧 影响范围 思考的挑战 影响性质 3 、职位评估结果 = 职位评估得分 + 知能得分 + 解决问题得分 应负责任得分 4 、职位等 级 4 职 位 评 估 分 数 3 2 1 (三)职位管理体系的建立 对应薪 酬范围 职位分析 职类划分 职位清理 职位评估 设立级 别结构 职位名 称规范 岗位与 人对应 职位管理与维护体系 薪 酬 框 架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五、绩效管理 五、绩效管理 组织绩效模型: 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关注个人绩效,更要关注组织绩效 个人 素质 职位 要求 组织绩效 管理 风格 组织 气氛 职位要求 个人素质 主管的管理风格 组织气氛 最终绩效 五、绩效管理 决定个人绩效成绩的关键所在 决定个人绩效成绩的关键所在 1。素质的冰山模型 1 、素质的冰山模型 技能知识 技能知识 社会角色、价值观 自我形象 社会角色、价值观 品质 自我形象 品质 动机 动机 五、绩效管理 1 、素质: 成就导向 灵活性 组织意识 演绎思维 影响能力 献身精神 归纳思维 收集信息 关系建立 服务精神 主动性 自信 培养人才 诚实正直 领导能力 监控能力 人际理解能力 合作精神 每一种素质均有可衡量的行为表现(一般可分为五级) 五、绩效管理 2 、素质的层级: 技能:指一个人将事情做好所掌握的东西,如:阅读一份盈亏报告; 知识:指一个人对于一个特定存在领域的了解,如:基本会计原理;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留给大家的形象。它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即他 所坚信要做的——如培养他人或提供使命感和方向感; 自我形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内在自己认同的本 我,如视自己为教师或领导; 品质:指一个人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性,如:是一个好的听众,或 能通过似乎无关的因素认识模式; 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 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为。 五、绩效管理 3 、不同的职位对人的动机要求不同 10 10 10 5 5 5 成就 亲和 独立贡献者 影响力 成就 亲和 管理者 影响力 成就 亲和 领导者 影响力 五、绩效管理 4 、组织气氛: 员工积极性发挥程度关键取决于组织气氛  组织气氛有六个衡量标准: 灵活性:官僚最小化及鼓励员工创新的程度 责任性:员工工作自主性及敢冒风险的程度 进取性:管理层鼓励员工不断改进追求卓越的程度 奖励性:管理层评价员工时对绩效导向及认可和表扬 明确性:员工清晰了解组织使命和方向及组织架构的 的程度 程度 凝聚性:员工之间同心同德互相合作愿意付出额外 努力的程度 五、绩效管理 5 、管理风格: 组织气氛 70% 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风格  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利兰认为管理风格有以下六种: 权威型:提供长远目标和愿景 亲和型: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民主型:建立默契,产生新思想 定步速型:以自我为榜样,追求高标准 教练型:以对下属长期的职业发展培养为出发点 强制型 权威型 亲和型 民主型 定步速型 教练型 五、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 是一个管理过程 落实公司战略目标 强化公司价值导向 为员工改进绩效提供指 导和激励 为报酬制度和人力资源 管理提供依据 绩效管理的过程及两类循环: 计划 报 酬 宏观绩效管理 绩效 实 施 考核 计划 反 馈 绩效管理 ≠ 绩效考核 辅 导 检查 微观绩效管理 五、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循环图: 支持成就 咨询建议 教练 目标设定 评估 计划 收集数据 薪酬 评估薪资水平 决定奖金或基薪的涨幅 五、绩效管理 成功的绩效评价系统的三个因素: 1 、为实现目标的决心: 清楚的目标和坚强的组织决心给予管理者信心,管理者会觉得为绩效评估花 清楚的目标和坚强的组织决心给予管理者信心,管理者会觉得为绩效评估花 点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员工也会感兴趣用绩效评估来进行为和绩效。 点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员工也会感兴趣用绩效评估来进行为和绩效。 2 、绩效分析: 为组织提供综合、准确的工作岗位职责。收集具体的工作信息。(信息 的种类、来源、收集方法和时间)。 3 、绩效测量: 绩效测量结果给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绩效测量结果给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五、绩效管理 量度准则: 1. 效度:评价测量的准确程度,即所测量的结果能 正确反映工作绩效的程度。 2. 信度: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二次测量 评估的分数是否基本一致。 3. 区分度:表现区别出员工间的差距。 4. 没有偏见:让被考核者感到对他们的绩效提供了 公正准确的评价方法。 五、绩效管理 华为公司的价值评价体系 1. 职位评估 --- 职位的相对价值 2. 劳动态度考核 --- 价值观与文化认同 3. 绩效改进考核 --- 绩效改进 4. 任职资格评价 --- 职业行为与能力 5. 中期述职制度 --- 经营改善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六、任职资格管理 六、任职资格管理 任职资格与绩效考核: 区别 任职资格 绩效考核 基础 职类的划分与行为标准 考核指标与考核标准 侧重于行为,同时关注结果 侧重于结果 ---- 任职者的贡献, 同时关注行为 关注点 管理对象 任职者在工作中体现的能力 / 技能 管理过程 标准建立 / 资格认证 / 培训 结果 达标 / 不达标 绩效 任职者的绩效改进 / 实际贡献 计划 / 辅导 / 检查 / 反馈 优秀 / 良好 / 正常 / 需改进 绩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技能需改进 资格认证的主要依据是绩效输出 任职资格 2.1 关注行为规范化 在部分职类上试行 华为任职资格演变过程 关注职位胜任能力及认证 结果的应用尝试 建立全面资格标准并进行 认证 与职位管理、绩效管理相 结合 优化标准和认证方法 明确上岗认证与例行认证 优化资格管理 推行资格认证 试行行为认证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六、任职资格管理 建立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目的 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推动做实的人不断提高水平,引导有水 平的人做实,按做实给予评价。 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职位胜任能力,以职业化的员工队伍参与国 际竞争。 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牵引员工不断学 习、不断改进,保持持续性发展 为职位晋升、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六、任职资格管理 任职资格衡量要素 品德 素质 技能 (行为) 经验 绩效 六、任职资格管理 (七)任职资格双重晋升通道 资深专家 领导者 管理者 高级专家 监督者 专家 有经验者 初做者 六、任职资格管理 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构成: 级 别 对象 单元1 单元2 单元3 单元4 5级 领导者 组织与文化 建设 干部培养 方针管理 职业素养与 工作态度 4级 管理者 目标管理与促 进决策 组织文化 建设 组织与流程建 设和周边协调 干部培养 职业素养与 工作态度 3级 监督者 任务管理与执 行 团队建设 流程执行 资源有效 利用 职业素养与 工作态度 单元5 任职资格标准 管理类 任 职 资 格 体 系 三级管理、四级管理、五级管理 适用的职位 管理职位 技术类 系统、软件、硬件、 IT 、技术支援、 技术族职位 制造 ... 营销类 产品、销售、营销策划、市场财经、 营销族职位 公共关系 专业类 计划、流程管理、人力资源、财经、 专业族职位 采购、项目管理、秘书 ... 操作类 事务、司机、保安、基层管理、 现场工程师、技术员、装配、调测 操作族职位 任职资格分类与职位分类保持一致,没有资格标准的职位类别,参照职 位说明书的任职要求进行资格认证 任职资格等级与角色 1 、技术任职资格分为 6 个级别: 1 级 ~6 级 2 、营销任职资格分为 5 个级别: 1 级 ~5 级 3 、专业任职资格分为 5 个级别: 1 级 ~5 级 4 、干部任职资格分为 3 个级别: 3 级 ~5 级 每个级别分为四等:职业等、普通等、基础等、预备等 6级 5级 4级 专家 经验丰富的 骨 干 3级 2级 1级 业务实施的基 层 主 体 职业等 普通等 基础等 预备等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步骤 资格分类 分级 职位分析 知识 级别角色 定义 确定标杆 人物 技能 行为标准 总体工作 分析 典型职位 评估 典型职位 等级 非典型职位 安插 职位定级: 典型职位 职级图 职位职级图 标准项 提取关键 工作要项 规范职位 名称 规范的职位 职级图 定义关键工作要 项的成功行为 4.2 个人申请 任职资格认证程序 行为认证 申请审核 主管推荐 + 评审 技能测试 知识考试 结果反馈 颁证 × ¸Ê ñ Éó º Ë Òé ² â ÊÔ /¿ ¼ Ê Ô ÆÀ ÆÀ Éó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七、薪酬管理 七、薪酬管理 (一)工作文化特征 工作文化与回报设计 基于职位的薪酬 市场 等级差别细小, 根据实际工作情 况评价 职位 功能型 由内外部合作者,同盟及服务合同协商决定。 市场 基于目标管理的 绩效评价系统: 绩效 与成功的计划相 结合 行为 基于研究结果,与工作直接相关的能力 基于角色族的灵活的薪酬范围 由在公司所占的 产权决定 职位 流程型 和长期结果挂钩 绩效 股份。 行为 极强的个人影响力;知识产权奖 较高的薪酬和个人的主要才能挂钩,引向更高的 个人化报酬包 / 雇佣高级人才 市场 宽带,基于由职位 和素质标准综合决 职位 定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技术步骤 网络型 市场 基于行为标准和 绩效 团队目标综合考 虑的不同的奖金 行为 根据素质定义角色族内部的等级,重点放在基 于贡献和价值观,综合评价的客户服务,团队 合作,事业发展 根据项目管理角 色和类型决定 - 职 位 职位 时效型 绩效 根据项目变量和 里程碑计划而差 异非常大的报酬 行为 面向成绩流行效果的公司核心竞争 速率稳定的独裁主义类型 七、薪酬管理 (二)影响报酬制度激励效果的因素:  个人必须了解现有的报酬制度,而且感到有吸引力;  个人必须准确地了解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得到自己的期望及报 酬;  个人必须感到自己有能力产生这种行为;  个人必须看到行为与报酬之间有直接的关系;  个人必须看到自己的表现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 七、薪酬管理 (三)评价与分配的关系 责任 保障因素 工资 激励因素 奖金 发展因素 股票 任职状况 (素质) 岗位或角色的 达到高绩效的 贡献度 关健行为 绩效 KPIs+ 目标 KPIs+ 目标 岗位或角色的 达到高绩效的 贡献度 关健行为 持续性绩效贡 献 任职状况指职位任职要求,并包括了工作态度的考核要求 (基本行为准则、敬业、团队) 七、薪酬管理 (四)薪酬制度:平衡职位的贡献与人的贡献 职位 人  职位对公司的相对贡献:典型职位评估法  任职者对公司的相对贡献:任职资格衡量 七、薪酬管理 (五)薪酬制度的宗旨: 对外公平 劳动力市场的界定,市场的调查 薪金水平的政策 对内公平 工作分析、工作描述 工作评价、薪金结构及薪酬包政策 员工公平 绩效考核、任职资格认证、 薪酬政策 增进工作效益 与效率 七、薪酬管理 (六)薪酬模式: 工资标准 工资中间线 标准 格 资 职 任 A 绩 效 管 理 0 B C A B C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职位族级 七、薪酬管理 (七)工资框架: 等级 C区 最小值 B区 最大值 最小值 VII VI V IV III II I ¿ò ¼Ü A区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一)招聘管理系统 明确用人需求 具体用人部门 审核用人需求 各干部部(处) 维持人力资源 复审筛选 汇总审核用人需求 人力资源部 寻找合适人力资源 初审分流 挑选所需人员 技能考核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二)招聘调配原则、工具: 招聘调配原则 高层干一行爱一行实行岗位轮换 基层爱一行干一行 内部流动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增值 招聘调配工具 不同职类的素质模型 认知能力测评 专业技术考试 行为事件访谈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培训:针对任职资格 使培训更有效 业 职 技 能 断 不 提 高 4级管理 专业 达标培训 监督者 考察 3级管理 专业 达标培训 2级专业 达标培训 1级专业 达标培训 上岗培训 (部门) 华为新员工 岗前培训 (中队) 新员工培训 (大队) 企业文化 (刨松土壤) 5级管理 专业 达标培训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四)培训类别: 新员工引导培训 导师制 专业 / 技术培训 管理技能培训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九、华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九、华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 统 SAP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考勤管理 人事管理 薪资 工作单 SAP 人力资源 系统 鼓励工资 费用管理 人事计划与发展 招聘管理 工作中和工作 描述 EIS 职位接替和人 员提升计划 人事管理 跨应用系统 与考勤机的接口 信件文本 资格需求 Graphics 劳动力计划 组织结构计划 培训管理 人事成本计划 工作班次计划 与外部薪资报表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信息 管理体系 员工人事信息管理: 员工人事信息管理: 管理员工基本信息: 个人基本情况、劳动合同信息、学历、工作简历 等。 管理员工动态信息: 内部工作简历、考核记录、荣誉信息、培训记录等,为其他模块,包括 招聘模块、考勤模块、工资模块提供数据基础。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信息 管理体系 招聘模块: 管理应聘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学历、工作简历、个人基本情况等。 招聘的过程管理,包括应聘人员应聘活动及状态, SAP 与电话查询接 口,可根据处理状态查询应聘结果。 培训模块: 实现对学员培训成绩和培训记录的管理。可实现按照课程查询成绩,按照 学员查询成绩,按部门查询所属员工培训成绩。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信息 管理体系 时间管理: 管理员工考勤数据,如员工作息时间表、刷卡和请假数据等。 组织管理: 能以树状结构明确表示公司各部门结构现状及历时间变 化反映部门任职人员。 产品线管理: 反 映不同产品人力分布状况。通过工作量线 \ 资源线 \ 考勤 \ 工资等模块集成提供的信息,实现产品成本核算。 请继续往下看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信息 管理体系 www.aq800.com 资料共享中心(完全免费) 资格模块: 建立资格标准体系,可记录人员资格等级信息。 工资模块: 实现对工资原始数据的管理,分散维护、集中监控。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 特点 1. 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转向制度内部的修复和完善 2. 人力资源管理由严谨 / 规范转向柔性化和弹性化 3. 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转向人力资源开发工具的开发 4. 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与管理主体的宽泛化 5. 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 管理者 --- 咨询服务者 6.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由劳动管理转向知识管理 7. 团队管理 / 组织绩效 / 素质 / 价值观等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 8. 由普遍化的管理转向对不同类别的职位 / 员工的个性化管理 9. 管理由注重经验判断转向数据 / 定量分析 / 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 10. 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新的课题 华为公司培训体系 管理三级 管理四级 营销上岗培训 管理五级 ¹ Ü À íÀ à 专业上岗培训 РԱ ¹ ¤ 技术上岗培训 技术支援 生产技术 Æó Òµ Î Ä » ¯ Åà ѵ 研发技术 ¡ ­¡ ­ 软件一级 硬件一级 ¡ ­¡ ­ 软件二级 硬件二级 ¼¼ Êõ Àà 培训连接职业生涯,并推动 任职能力提升 培 训 : 针 对 任 职 资 格 使 培 训 更 有 效 5级 管 理专 业 达 标 培 训 4级 管 理专 业 达 标 培 训 监 督 者考 察 3级 管 理专 业 标 培 训 2级 专 业 达 达 标 培 训 1级 专 业 达 标 培 训 上 岗 培 训 ( 部 门 ) 华 为 新 员 工 岗 前 培 训 ( 中 队 ) 新 员 工 培 训 ( 大 队 ) 企 业 文 化 ( 刨 松 土 壤 ) 培训类别 培训类别 •新员工引导培训 •导师制 •专业 / 技术培训 •管理技能培训 分类分级的培训--营销培 训体系介绍 Åà ѵ Ä · Ö ¼¶ · Ö Àà Åà ѵ È ¼¶ Ó ªÏ ú ¹ Ü À íÈ Ë Ô± Î å ¼¶ Ö÷ È Î/Ð Ð Õþ Öú Àí ËÄ ¼¶ ¸ ± Ö÷ ÈÎ Èý ¼¶ Ï µ Í ³² ¿ ¡ ¢ Ï îÄ ¿ ² ¿ ¾ ­À í ¶ þ ¼¶ Ó ªÏ ú × ¨Ò µ ÈË Ô± ¸ ß ¼¿ ¶ Í» § /Ï îÄ ¿ ¾ ­À í ¿ Í» § ¾ ­À í¡ ¢ Ï îÄ ¿ ¾ ­À í 培训类别 培训分上岗基础培训和提高培训四类 各级的培训,由于岗位的不同分为共性内容的培训和个性内容的培 训。 对每一层的培训安排的基本构成为: 培训 = 上岗培训 (共性内容 + 专项业务内容 + 提高培训) 培训责任的落实与资源的配 置 培训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上岗培训:由营销干部培训中心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开发,主要从各岗位的 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出发,进行开发与授课。 •提高培训:起步从外部资源开始,各层的培训都筛选一些好的课程和专家来 进行,逐步过渡到内部讲师来进行。 •专项业务培训:由各业务部门牵头,营销干部培训中心配合开发,针对本业 务部门的专项业务培训。培训教师主要由务业务部门的业务主管 担任。 内部讲师管理 —— 教师资源:市场系统(含驻外机构)各级领导,适合讲课、热心 培训的人员为主要的授课讲师。 —— 教师的选拔:自愿报名与指定相结合。 —— 教师的分级管理: 1 、主持一门课的培训 2 、授课 3 、可作为学员实习导师 —— 教师的分类管理: 1 、营销类 2 、管理类 3 、业务知识类 4 、公共类 —— 教师培训的管理:按不同层级,安排教师的课程培训。 1 、 2 级教师每年接受至少 3 个工作日的培训。 营销培训体系 营销干部培训中心组织架构 ¸ ß ¼¶ Ó ªÏ ú ¸ É ² ¿ Åà ѵ ÖÐÄ µ ç× Ó ÐÅ Ï ¢ Ö ªÊ ¶ Åà ѵ ´ ¦ Åà ѵ ´ ¦ È ÎÖ °× Ê ¸ ñ ´ ¦ Ì â ¿â ¼ ° ¸À ý Åà ѵ ¹ Ü Àí È ÏÖ ¤ Åà ѵ × Ê Á ϱ à д ¿ γ ̹ Ü Àí × Ê ¸ ñ ¹ Ü Àí ¿¼ ÊÔ × é Ö¯ ° ¸À ý ʵ Ï °¹ Ü Àí 营销培训体系 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依据为: 1 、《营销专业任职资格标准》  2 、核心岗位 KPI 指标  3 、培训需求访谈的纪要 • 课程的设计主要在一个主要营销活动的主线下,将辅助技能涵盖的 方式进行。 • 技能演练和案例研讨在自设计课程中的比例大于二分之一。 •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和访谈的结果,面向一线的培训,主要方式是 在  各片区进行分级分类的培训。每次培训的时间为 2 ~ 3 天,均利用 周末时间。 营销培训体系--课程体系 Ó ªÏ ú ¼¶ ¢ ñ ¼¶ Åà ѵ ÖØ µã » ù ± ¾ É Ï¸ Ú Öª ʶ ¼ °¼ ¼ ÄÜ É Ï¸ Ú Åà ѵ Ì á ¸ ß Åà ѵ ¿ Í» § ° Ý · à £ ¨¿ Í» § ° Ý · à µÄÚ ÈÝ ¼ °¼ ¼ ÇÉ £ ¬ ¿ Í» § ×é Ö¯ ¼ °Ï à ¹ Ø ÐÅ Ï ¢ µÄ À í½ â £ ¬ ¿ Í» § ÐÅ Ï ¢ µÄ ÊÕ ¼¯ ¼° Çþ µÀ £ ¬ È« Ãæ ¿ Í» § · þ Î ñ Òâ ʶ £ © ¡ ª2Ì ì ² ú Æ·Í Æ ¹ ã £ ¨Ö ÷ Ò ª² ú Æ·µ Ä ÑÝ ½ ²£ ¬ ÑÝ ½ ²¼ ¼ ÇÉ £ ¬ Í Æ ¹ ã » á µÄ ×Ö é ¯ ¼¼ ÄÜ £ ©¡ ª1Ì ì Í ¶ ÅÓ º Ï× ÷ ¹ µ Í ¨ ¸ ö ÈË ³ ³É ¤ ¢ ò ¼¶ Ö ÷ Ò ªÑ µ Á ·Î § £ ¨¿ Í» § È ÏÆîÄ ¿ ÔË ×÷ Ï ß £ © µÄ ¸ ÷ ÖÓ Ö ªÏ ú ¼¼ ÄÜ Ï îÄ ¿ ¹ Ü Àí £ ¨Ï îÄ ¿ · Ö Î ö ² ß » ® £ » Ï îÄ ¿ ÔË ×÷ £ ¹» « ¹ Ø ² ß » ® ¼ °» î¶ £ ¯ » É ÌÎ ñ Ì ¸Å Ð £ © ¡ ª2Ì ì ÖÆ ¶ ¨Ò µ Î ñ ¼Æ » ® £ ¨Ç ø ÓÊ ò Ð ³ ¡² ß » ® £ ¬ Òµ Î ñ Ä¿ ± ê £ ¬ ¼» Æ® µÄ ÖÆ ¶ ¨£ © ¡ ª1Ì ì ×Ò ¨ µ Ï Ê ú Û ¼¼ ÄÜ Åà ѵ £ ¨3Ì ì£ © ¢ ó ¼¶ Ñ µ Á ·Î § ÈÆ ¿Í £ ¨¿ Í» § » ¹§ Ø Ï µÄ ¸ ß Ï ß £ © ¼¶ ÖÊ ª ¶ ¼ °¼ ¼ ÄÜ ÒÔ ¼ °Í ¨¹ ý Ï îÄ ¿ ¼à ¿Ø ¶ Ô ÈË Ö ¸µ ¼ ¹ Ü Àí µÄ ¼¼ ÄÜ ¿ Í» § ¹ Ø Ï µ ¹ Ü Àí ¨¿ Í» § È ºÏ ¸· Ö £ ¬ Çø Óò ÊÐ ³ ¡¹ æ » ® £¬ ¹ ¹« Ø ¹ æ ¼ °Ê µ ® Ê© £ ¬ ¿ Í» § È º¹ Ü À í£ © ¡ ª2Ì ì Ï îÄ ¿ ¼à ¿Ø Óë Ö ¸µ ¼ ¨Ö ¸µ ϼ  Êô £ ¬ Ï îÄ ¿ ¼à ¿Ø £ ¬ ¶ à Ï îÄ ¿ ¹ Ü À£ í © ª1Ì ì £ » £ ¡ ²  ßÔ ÐÔ Ï ú ÊÛ £ ¨2 Ì ì£ © Ö ªÊ ¶ ×Ô Ñ§ Ó ªÏ ú ¼¶ Åà ѵ ÖØ µã É Ï¸ Ú Åà ѵ ¢ ô ¼¶ ѵ Á ·¹ Ü À íÏ ú Ï Ê ú Û ¶ Ó Î é ¹ Ü Àí ÊÛ ¶ Ó Î é µÄ ¼ ¼ £ ¨È Ë Á ¦× Ê Ô ´¹ Ü À í³ õ ² ½ £ ¬ Í Å ¶ Ó ½ ¨É è ÄÜ º ÍÇ ø Óò Ê Ð Ó ¹ë Ü À í£ » Ï ú ÊÛ ¹ Ü À í£ © ¡ ª2Ì ì £ ¨Õ ë ¶ Ô Ó Ïª ú ¹ Ü ³ ¡¹ æ » ® µÄ ×Û ÇÓ øò ÊÐ ³ ¡¹ æ » ®¡ ª¡ ª1Ì ì À íÖ Î° » £ © º ÏÄ Ü Á¦ Ó ªÏ ú ¢ õ ¼¶ £ Õ ¨ ë ¶ Ô Ó ªÏ ú ¹ Ü À íÖ °Î » £© Ö÷ Ò ªÑ µ Á¶ · Ô ×é Ö¯ ÔË ×÷ µÄ ÄÜ Á¦ ÓÐ § µÄ ÔË ×÷ ×é Ö¯ £ ¨¶ Ô ×é Ö¯ µÄ À í½ â £ ¬ ¹ Ü À íÔ Ë ×÷ ×é Ö¯ µÄ ¼¼ ÄÜ £ ¬ Ï ú ÊÛ ¹ Ü À í» ú ÖÆ £ ¬ ¹ « ¹ Ø ÔË ×÷ Óë ¹ Ü À í£ ¬ ÐÐ Õþ ¹ Ü À í£ ¬ · Ñ Óà ¹ Ü À í£ ¬ ¸ ß Ð§ Í Å ¶ Ó ÔË ×÷ £ © ¡ ª¡ ª2Ì ì Áµ ì ¼ ÒÕ Êõ Óë ÈË Á ¦× Ê Ô ´¹ Ü À í¡ ª1 Ì ì Ì á ¸ ß Åà ѵ ¸ Рߧ µÄ Æß ¸ ö Ï °¹ ß £ ¨1 Ì ì£ © Ï ú ÊÛ ¹ Ü À íÑ Ð Ì Ö »á £ ¨1 Ì ì£ © ÊÐ ³ ¡» ·¾ ³Ó ªÔ ì£ ¨1Ì ì£ © ² Æ Î ñ Åà ѵ £ ¨1Ì ì£ © ° ìÊ Â ´ ¦¹ Ü À íÑ Ð Ì Ö » á £ ¨1 Ì ì£ © Ö ªÊ ¶ ×Ô Ñ§ 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培训前 组织工作 确定培训课程 确定培训学员 确定培训所需资源 培训中 组织工作 控制纪律 收集课程评估 学员培训考核 培训后 组织工作 培训评估总结反馈 学员成绩汇总 培训资料存档 Ô · Ý Åà ÑÀ µ à ± ð Ò» ¶ þ Èý É ¸Ï Ú Åà ѵ £ ¨¶ ¼ þ ¶ £ © Ì ¸á ß Åà ѵ £ ¨¶ ¼ þ ¶ £ © ËÄ » ªÄ Ï » ªÄ Ï Î å » ªÖ Ð Î ÷ ÄÏ » ªÖ Ð Î ÷ ÄÏ É ¸Ï Ú Åà ѵ £ ¨È ý¼ ¶ £ © Ì ¸á ß Åà ѵ £ ¨È ý¼ ¶ £ © » ªÄ Ï Æß ° Ë ¶ « ± ± » ªÖ Ð Î ÷ ± ± » ªÄ Ï Î ÷ ÄÏ ¶ « ± ± ¹ « ˾ ¹ « ˾ ¹ « ˾ Ê® Ò» Ê ® ¶ þ » ª¶ « Î ÷ ± ± » ª± ± ¹ « ˾ É Ï¸ Ú Åà ѵ £ ¨Î å Áù ¼¶ £ © Ê® ¶ « ± ± ¹ « ˾ Ì ¸á ß Åà ѵ £ ¨Ë ¼ Ķ £ © ¾Å » ª¶ « » ª± ± Î ÷ ± ± » ªÖ Ð » ª¶ « Î ÷ ± ± É ¸Ï Ú Åà ѵ £ ¨Ë ¼ Ķ £ © Ì á ¸ ß Åà ѵ £ ¨Î å Áù ¼¶ £ © Áù ¶ « ± ± » ª¶ « » ª± ± » ª± ± Î ÷ ÄÏ 一、建立与公司发展需求相 适应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如何去匹配一个企业的发展? 创业期 1988--1994 快速成长期 1998-- 1994--1998 人事考核(普 及) 95—97 年 二次创业期 绩考核(效 优化) 98 年— 2001 年 绩效管理(升 华) 2002 年— 华为公司整体战略发展历程 创业期 快速成长期 1988--1994 1994--1998 主攻农村市场战略 合作开拓战略 • 通过做交换机的 • 1994 年 1 月,华为和国 转口贸易,两年 内 40 多家地方电信局合 内实现 1 亿多的 营业额 资共同组建华为电器股 • 1991 年推出 C&C08 交换机 份有限公司 • 1995 年国家扶持民族通 讯产业的政策出台,华 为的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 • 1997 年与中国联通建立 合作关系 二次创业期 1998-- 国际接轨战略 • 华为阪田基地一期工程 完工 • 1999 年在印度设立研 发基地 • 邀请 IBM 做管理顾问, 请 KPMG 做财务顾问, 请 KAY 做人力资源顾 问,要在管理上与国际 接轨 绩效管理各阶段发展情况 阶段 时间 主要考核内容 考核目的 第一阶段 1995 年 -1997 年 强调将考核作为单一的过程进行, 考核内容侧重于员工工作 态度、 能力和业绩。 强化管理意识,提升管理 水平。 第二阶段 1998 年 -2001 年 将绩效考核作为绩效评价的部分, 考核内容与绩效为中心。 强化成果导向,以推动 员工务实 的开展工作。 第三阶段 2002 年 - 至今 真正在公司人员中开展全员绩效管 , 将绩效考核视为一个系统的管理过 提高员工自我管理意识, 程,坚持目标导向,考核内容方面 倡导自我激励和约束。 增加跨部门之间考核。 二、观览华为的绩效管理体 系 华为,在向世界级企业迈进的过程中,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是缔造华为一个个神话最有利的发动机和保障器。尤其是作 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三大基石之一的绩效管理(另外两个是任职资 格和股权激励),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推行绩效管理的基础 1 、总裁任正非一再强调要创造高绩效的企业文化,将绩效文 化视为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并上升为战略高度加以实 施。 2 、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裁员,而是为了通过考核把 大家放在适合的岗位上,保证每个人的能力都是能够实现绩 效目标的,然后通过个人绩效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公司的总体 战略目标。 3 、绩效考核机制有三个方面,一是责任结果导向、关键事件 个人行为的结果评价考核;二是基于公司战略分层分级述职, 即 PBC( 个人绩效承诺 ) 承诺和期望绩效的完成程度;三是基 于各级职位按任职资格标准,考核员工实际能力是否达到任 职要求。 绩效管理体系架构 企业战略目标 总体绩效考评过 程 绩效管理组织与责任体系 公司业务重点与 KPI 部门业务重点与 KPI 高层管理者绩效考核 绩效 管理 岗位业务重点与 KPI 中层管理者 基层员工绩效考核 绩效辅导 绩效评价 绩效目标 绩效反馈 结果应用 KPIs 在管理循环中的作用 KPIs 建立 基于: 计划 行 动 • 愿景 • 财务预算 的绩效目标 • 流程 • 职务描述 • 战略 • 业务发展 计划 KPIs 提供了 行动的基础: 测量 • 组织架构 KPIs 将有助于: • 尽早识别潜在问题 • 监控绩效目标的进展 • 确认绩效改进领域并为组织、 部门和个人提供反馈 KPIs 指标体系构成 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通讯企业,华为公司必须执行既定的业务规划, 为此,公司高层制定如下六大 KPIs (全公司范围内): ◦ ◦ ◦ ◦ ◦ ◦ 人与文化 技术创新 制造优秀 顾客服务 市场领先 利润和增长 KPI 指标的分解 人与文化 技术创新 工作氛围 文化 能力 HR 系统 培训客 户 响应市 场的速 度 研发的 有效性 利润与增长 顾客服务 服务质 量 产品多 样化 制造优秀 主要项 目管理 资产管 理 收入管 理 供应 物料 质量 商管理 管理 改善 市场领先 成本管 理 市场份额 营销网络 市场形象 市场竞争力 客户服务方面 市场领先方面 技术创新方面 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关系 公司绩效测评 / 高层管理者述职考核 w B s P 部门、团队绩效测评 / 中层管理 B 者绩效考核 c 基层员工绩效考核 分类分层绩效考核制度 月度 试用期新 员工考核 月度 季度 中高层述职 +KPI 考核 中、基层员工 IPBC 考核 计量制员工绩效 考核 年度 年度综合 评定 绩效考核周期 年度考核(半年回顾) 一季度 年度绩效考核周期 持续反馈和指导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设定未来 12 季度考核 季度考核 季度考核 年度考核 个月的关键 奖金发放 奖金发放 奖金发放 培训需求分析 绩效指标和 基本工资调整 有关目标 奖金发放 为保证绩效考核的连续性,在年初设定绩效指标的时限 时,可以考虑延伸到下一年度的第一季度。 对于绩效考核的周期,没有固定的长短。只要你认为合 适,随时都可以 进行。 设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保证考核的权威性 主任:董事长(或授权总经理) 召集人:人力资源部经理 执行委员:生产副总,管理副总 , 经营副总 , 总工程师 , 总会计师 , 人力资源部经理 特邀顾问: 1~2 名 该委员会是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专业委员会 , 作为公司中高层领导个人及 部门级绩效考核的最高领导机构。其职能为: ① 绩效考核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② 部门考核结果的最终审批, ③ 重大绩效投诉事件的处理。 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经理负责绩效考核的具体操作、培训支持等日常性工 作。 高层人员考核机制:述职 +KPI 考核 述职 采用年终(年中)述职的方式,全面检查上一年(期)承诺 KPI 的完成情况,并对下一年 (期)的 KPI 做出承诺,并全面阐述本部门达成 KPI 的策略与措施。 为什么要进行述职? 落实公司战略,将公司战略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直度行动纲领,为各部门准确思考、分解工 作任务提供食品店据,也为后期监控和指导各部门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依据: 促进中高层领导理清思路,明确责任,抓信重点,综合平衡: 建立统一、均衡和有效的考绩制度,使公司宏观管理形成闭环,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述职内容框架 财务方面 投资报酬率 经济增加值 销售毛利率 现金平均周转期 顾客方面 顾客满意度 顾客忠诚度 市场开发 市场份额 使命 与 战略 内部运营方面 新产品开发周期 质量 内部流程 学习与成长方面 员工满意度 员工能力 信息系统的能力 高层人员考核内容 被考核人 高层人员(生产副总 , 管理副总 , 经营副总 , 总工程师 , 总会计 师) 考核周期:一年(实行年度考核、半年业绩回顾) 年薪(税前) = 月薪 * 12 + 年度业绩奖金 计薪方式:(个人年薪总额及业绩奖金比例由董事长与当事人协商制定 , 有关 股权和提成另计 . ) 各被考核人的考核成绩均分为四等,即 A( 优异 ),B( 胜任 ),C( 合 考核成绩 格 ),D( 需要改进 ). 分别对应一定的奖金额度 , 被评为 D 等者 , 建议 与 不发业绩奖金 . 各责任人的考核分数只与本人的奖金挂钩,不进行 奖金: 排序。具体金额由董事长与责任人商定 . 考核执行 董事长直接领导下的薪酬考核委员会 者 考核执行 公司财政年度结束后的 1 个月内进行考核,并兑现年度业绩奖金。 时间 考核结果决定业绩奖金 考核流程 各责任人自评,绩效考核委员会审批(被审批人回避制) 财政年度 结束后,各责任人应及时收集个人业绩证明材料,进行自评。召集 人在合适时间(不宜具体规定日期)召集考核委员会成员,开会审 批自评结果,并进行平衡 中高层管理者述职管理制度 1 、目的 2 、原则 3 、适用范围 4 、述职类型 5 、述职内容 6 、述职操作程序 7 、综合评定成绩 其他(实施表格) 中高层管理者述职管理制度 高层领导中期述职制度 1 、目的 2 、述职者 3 、述职方式 4 、述职日程 5 、述职模型 6 、述职内容 高层领导中期述职制度 中层人员考核关系图 例 绩效考核委员会 高层管理人员 人事负责人 被考核部门 绩效考核委员会 总会计师 考核结果的最终审批 直接领导,进行考核结果的复评、绩效面 谈、反馈 人力资源部 支持,监督 财务部(经理) 示 人事负责人,提供考核支持、监督 质询考核结果 被考核部门的负责人,提供自评及 业绩证明材料 中层人员考核内容 考核对象 中层人员 考核周期 季度考核 每季度第一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每季度第二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计薪方式 每季度第三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 本季度业绩奖金 如另有年终奖金发放,则每季度绩效考核结果各占 25%( 股权及提成另 计) 考核成绩与 奖金 考核执行者 考核执行时 间 各被考核部门的考核成绩均分为四等,即 A( 优异 ),B( 胜任 ),C( 合 格 ),D( 需要改进 ). 被评为 D 等者 , 建议不发业绩奖金 . 部门经理的 综合考核等级结合公司 , 部门 , 个人三方的绩效等级评定 , 各占一定比 例 . 建议各部门的考核成绩进行强制排序。考核结果决定业绩奖金。 主要执行人:分管各部门的高层管理人员 . 辅助执行人:人力资源部经理、绩效考核委员会 每季度结束后的 5~8 个工作日内进行考核,并兑现季度业绩奖金 被考核部门经理自评,直接上级主管复评,绩效考核委员会 审核。 每个季度结束后的 3 个工作日内,上述被考核部门经 理应及时收集业绩证明材料,完成部门考核等级的评定,检 查无误后,在自评栏签字。将自评结果及时送交直接上级主 管,直接上级主管通过调查、访谈等取证,应在第 5 个工作 考核流 程 日内与被考核部门经理面谈,达成共识,签署自己的评价意 见,并在复评栏签字。(如双方不能达成共识,直接上级主 管也应将意见写在考核表上)。在这两个环节中,人力资源 部要起到协调、监督、支持的作用。完成复评签字的考核表 应及时送交考核委员会召集人,召集人在合适时间( 3 个工 作日内)召集考核委员会成员开会, 审批复评结果,并进行 平衡。重点关注绩效最好和最差的几个 部门。最终的审批结 果要及时反馈到被考核部门经理 基层员工考核关系图 例 绩效考核委员会 绩效考核委员会 分管高管人员 总会计师 人事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被考核人 间接领导,员工个人考核的最终决策人 人力资源部 支持,监督 财务部经理 部门负责人 示 项目出纳员 人事负责人,提供考核支持、 监督质询考核结果 直接上司,提供下属初步考核与 反馈面谈 项目经理 项目领导,提供成员在考核期间 的项目绩效 被考核人 基层员工考核内容 考核对象 公司各部门 / 项目部下属的在职员工 考核周期 季度考核 计薪方式 每季度第一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每季度第二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每季度第三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 本季度业绩奖金 如另有年终奖金发放,则每季度绩效考核结果各占 25%( 股权与提成 另计 ) 业绩奖金 各被考核部门的考核成绩均分为四等,即 A( 优异 ),B( 胜任 ),C( 合 格 ),D( 需要改进 ). 被评为 D 等者 , 建议不发业绩奖金 . 其综合考 核结果结合公司 , 部门 , 个人三方的绩效等级评定 , 各占一定比例 . 建议个人的考核成绩在部门内部进行强制排序。考核结果决定业绩奖 金。 主要执行人: 员工的直属部门主管(部门经理) 考核执行者:辅助执行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最终裁决人:分管高管人员 每季度结束后的 5~8 个工作日内进行考核(与部门考核基本同步, 亦 考核执行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前或推迟 1~2 个工作日进行),并兑现季度 业绩 间 奖金 考核流程 被考核人自评、直属部门主管复评、分管高管人员审核。每个季度结 束后的 3 个工作日内,被考核人应及 时收集业绩证明材料,完成个人 考核等级的确定,检查无误后,在自评栏签字。将自评结果及时送交 直属部门经理,直属部门经理也应收集证据,合理安排考核时间等, 并在第 5 个工作日结束之前与被考核人面谈,达成共识,签署自己的 评价意见,并在复评栏签字。(如双方不能达成共识,直属部门主管 也应将意见写在考核表上)。在这两个环节中,人力资源部要起到 协 调、监督、支持的作用。 完成复评签字的考核表应及时送交分管副总 在 2~3 个工作日内完成最终审核,并进行平衡。如有必要,可召开考 核会议,解决争议等。最终的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到被考核人 . 考核等级标准 考核人应根据已设定的绩效目标和员工的实际表现考核员工的绩效。每 年考核周期开始时,考核人与员工共同商议,确定员工的绩效目标。每 个季度结束时,考核人根据以下的绩效考核等级来判断员工的实际绩效 水平。 D C B A 需要改进 基本合格  胜任  优异 该员工在该岗位 或任务的多个相 关绩效领域都未 能达到所须的绩 效标准 , 需做出 较大的改进   该员工在该岗位 或任务的绩效领 域能够完成大部 分绩效目标,但 仍有明显的改进 需要   该员工完成了该 岗位或任务的所 有绩效目标,达 到相关的绩效标 准,胜任该岗位 或任务的一般要 求 该员工完成了该 岗位或任务的所 有绩效目标,其 工作方式和成果 的水平都超过了 对该岗位的一般 标准和要求 营销系统 KPI 与奖金考核办 法 1 、宗旨 2 、营销系统二级指标体系 3 、奖金考核分配方法 营销系统KPI与奖金考核办法 设定薪酬结构之考虑因素 Developing Salary Structure- Considerations Base Pay Policy 基本薪酬政策 Decide Competitive Reference Salary 决定具有竞争性的标准工资 Decide Salary Ranges 制定工资幅度 Range Overlap 幅度重迭 Significance of Salary Range 工资幅度的重要性 How many structures? 多少个结构 ? Overs and Unders 高出 / 底于工资幅度 薪酬政策 Compensation Policy $ 标准工资 Reference Salary Grade 定下最经济的标准工资以支付公司架构图 级别 • Define the most economic reference salary to pay for the organization chart 建立最少增加幅度之标准工资 • Establish the smallest possible increase of reference salary 中国市场数据 上海制造业 Data as at April 1999 Market Data on ChinaShanghai Manufacturing WOFE (1) RMB 400,000 90 百分比 90th Percentile 350,000 75 百分比 75th Percentile 300,000 中位数 Median 250,000 200,000 25 百分比 25th Percentile 150,000 10 百分比 10th Percentile 100,000 50,000 0 Position Class 中国市场数据 上海制造业 Market Data on ChinaShanghai Manufacturing WOFE (2) Data as at April 1999 Position No. of Class Obs.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5 17 41 32 47 46 59 58 59 54 64 59 57 28 39 23 10 12 4 2 Yr of Exp 3 3 6 6 8 6 5 4 5 5 4 5 5 6 6 8 9 9 15 10 Regressed 10th Percentile 12,329 14,077 16,073 18,352 20,954 23,924 27,316 31,189 35,611 40,660 46,425 53,007 60,522 69,103 78,900 90,087 102,859 117,443 134,094 153,105 Regressed 25th Percentile 13,806 15,925 18,369 21,189 24,441 28,192 32,519 37,510 43,267 49,908 57,568 66,404 76,596 88,352 101,913 117,555 135,598 156,410 180,416 208,108 Regressed Median 15,628 18,272 21,363 24,978 29,203 34,144 39,921 46,675 54,571 63,804 74,599 87,219 101,975 119,228 139,399 162,984 190,558 222,797 260,490 304,561 Regressed 75th Percentile 20,164 23,383 27,116 31,445 36,465 42,286 49,036 56,865 65,942 76,470 88,677 102,834 119,250 138,287 160,364 185,964 215,652 250,079 290,002 336,298 Regressed 90th Percentile 27,759 31,768 36,356 41,607 47,615 54,492 62,362 71,368 81,676 93,471 106,971 122,419 140,099 160,333 183,488 209,988 240,315 275,022 314,741 360,196 Actual Mean 15,509 19,044 22,114 23,803 29,904 32,685 43,131 48,467 58,325 54,821 59,268 74,535 96,645 113,331 129,435 185,869 226,892 245,599 254,505 443,284 Actual Median 16,606 20,056 23,400 24,298 30,000 33,161 43,680 48,942 58,265 55,566 58,600 73,410 97,136 104,250 124,800 162,500 212,079 215,615 255,075 443,284 贵公司以及市场比较 Your Company vs the Market Comparison RMB 400,000 350,000 300,000 250,000 Your Company Trendline Regressed 25th Percentile Regressed Median Regressed 75th Percentile 200,000 75 百分比 75th Percentile 中位数 Median 贵公司回归线 Your company trendline 25 百分比 25th Percentile 150,000 100,000 50,000 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Position Class 贵公司以及市场比较 Your Company vs the Market Comparison Market Data Position Your Company Class Trendline 41 14,526 42 17,023 43 19,949 44 23,378 45 27,397 46 32,107 47 37,626 48 44,094 49 51,673 50 60,556 51 70,965 52 83,164 53 97,460 54 114,213 55 133,846 56 156,854 57 183,818 58 215,416 59 252,445 60 295,840 Regressed 25th Regressed 75th Percentile Regressed Median Percentile 13,806 15,628 20,164 15,925 18,272 23,383 18,369 21,363 27,116 21,189 24,978 31,445 24,441 29,203 36,465 28,192 34,144 42,286 32,519 39,921 49,036 37,510 46,675 56,865 43,267 54,571 65,942 49,908 63,804 76,470 57,568 74,599 88,677 66,404 87,219 102,834 76,596 101,975 119,250 88,352 119,228 138,287 101,913 139,399 160,364 117,555 162,984 185,964 135,598 190,558 215,652 156,410 222,797 250,079 180,416 260,490 290,002 208,108 304,561 336,298 Deviation from P25 5% 7% 9% 10% 12% 14% 16% 18%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6% 38% 40% 42% P50 -7% -7% -7% -6% -6% -6% -6% -6% -5% -5% -5% -5% -4% -4% -4% -4% -4% -3% -3% -3% P75 -28% -27% -26% -26% -25% -24% -23% -22% -22% -21% -20% -19% -18% -17% -17% -16% -15% -14% -13% -12% 基本薪金政策 • LAG 落后 Base Pay Policy 132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 LEAD 领先 年初 Start Year 年中 Mid 年末 End Year 1320 1320 1100 1100 800 800 • LEAD-LAG 年初 落后 - 领先之间 Start Year 年中 Mid 年末 End Year 建立竞争工资 Develop Competitive Salaries 250000 RMB 200000 150000 一个等级 = 一个 标准工资 标准工资 = 竞争报酬 = One Grade = One Reference Salary 招聘标准 Reference Salary = Competitive Pay = Recruitment Standard 100000 50000 0 2 Grade 1 41 PC 42 43 3 44 4 45 5 46 6 7 47 8 48 9 49 10 50 11 12 51 Grade or Position Class 13 52 14 15 16 53 54 55 17 CRG P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6 57 Rmb 12893 15349 18274 21756 25901 30837 36713 43708 52037 67146 79940 95174 113308 134899 160604 191206 227640 利用幅度制定工资架构 RMB Develop Salary Structure with Ranges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Grade a a b a1 - a2 b1 - b2 c1 - c2 b c d e c = Mid-Point Progression 中点增加率 = = Range Spread 幅度 = } Question: • How much should be the mid-point progression (%) between grades? • How wide should the ranges be? • How much should the range overlap? 制定幅度 Developing Salary Range 由中点开始 ( 或标准工资 ) Start with Mid-Point (or Reference Salary) 决定幅度 Decide Range Spread 定最低工资 Establish Minimum 定最高工资 Establish Maximum 定最低工资 Establishing Minimum = = Rmb 1,000 50% 1 +( 2 Rmb 1,000 1.25 Rmb 1,000 50% 1 + 2 ( = 1 + (25%) = 1 + = Rmb 800 25 100 = 1 + 0.25 = 1.25 ( E.g. Minimum Mid-Point 中 点 幅度 Range 1 +( 2 ( = ( 最低 定最高工资 Establishing Maximum 最低 幅度 Maximum = Minimum x (1 + Range) = Rmb 800 x (1 + 50%) = Rmb 800 x 1.5 = Rmb 1,200 幅度  Range = Minimum Rmb 800 Mid-Point Rmb 1,000 中点 Maximum Rmb 1,200 最高 最低 1 + 50% = 1 + ( 50 ( 最高 100 = 1 + (0.5) = 1.5 中点增加率 Mid-Point Progression Moderate Gradual Steep 稳健的 逐渐的 陡斜的 30% 15% 10% 10% More grades 多级别 30% 15% Less grades 少级别 幅度重叠 Range Overlap 2,700 2,250 1,500 1,200 RMB RMB 1,800 1,800 1,500 1,350 1,200 1,200 1,000 900 1,000 1,000 800 Grade No overlap 没有重叠 50% jump each promotion 每晋升 , 增加 50% 1,500 1,563 1,200 1,250 1,250 1,250 1,125 1,000 800 RMB 1,875 1,000 800 Grade Grade Moderate overlap 适度重叠 Big overlap 大部分重叠 25% jump each promotion 12.5% jump each promotion 每晋升 , 增加 25% 每晋升 , 增加 12.5% Range overlap 重叠部分 = 40% Range overlap 重叠部分 = 67% 1,200 - 1,000 200 1,200 - 900 300 = = 40% = = 67% 1,500 - 1,000 500 1,350 - 900 450 幅度重叠 Range Overlap (2) How much ? 多少 一个级别的幅度一般不超过三个其他级别的重叠 The range span of any one grade should not overlap much more than three other grades 幅度的重要性 Significance of Salary Range 一般期望 = 标准工资 Standard Expectation = Reference Salary - Performance 工作表现 - Competencies 技能 - Years in service 服务年期 Maximum 最高点 Q4 Q3 中点 = 竞争性工资 Mid-Point = Competitive Pay Q2 Q1 Minimum 最低点 多少结构 How Many Structures? 市场特色 ◦ Market Characteristics 内部平衡 ◦ Internal Equity 外部竞争力 ◦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管理概念 ◦ Management Philosophy 超过 / 低过 工资幅度 $ Overs and Unders Referenc e Salary 标准工资 中值前进 mid-point progression 用什么策略 ? What Strategies? 等级 Grades

79 页 206 浏览
立即下载
如何制定市场薪酬政策-韬睿惠悦销售激励培训

如何制定市场薪酬政策-韬睿惠悦销售激励培训

销售激励有效性培训 韬睿惠悦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ent  销售有效性模型概览  如何进行销售激励有效性的评估 — 强化战略并引导行为 — 反映岗位的特点与职责 — 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 — 支持关键人才的吸引与保留 — 对方案设计与日常管理进行有效管控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韬睿惠悦的销售有效性框架 ... 促进销售有效性的政策与方法 • • • • • 招聘与选拔人才 职业发展与晋升 绩效考核管理 培训与发展 有效管理 • 选才育才 择机而行 • • • • 销售流程 销售角色 销售支持 销售支持工具 有效管理 销售 策略 • • • • 有效激励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 销售激励 认可嘉奖 沟通 销售指标设定 有效管理 3 为最大化销售有效性,需要各个齿轮的有机配合,同时销售激励 在各个维度都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选才育才 择机而行 招聘和选拔 职业通道 销售组织 销售流程 绩效管理 销售人员发展 及管理提升 销售角色设计 决策辅助工具 销售队伍有效性的优化包括: 销售 销售 有效性 有效性 销售人员薪酬 认可 目标设定 选才育才…  择机而行…  有效激励其执行您的销售战略 并且获得高绩效 销售激励的重要性体现在: • • 沟通  • 吸引与保留人才 指明业务方向 鼓舞与激励人才 有效激励 4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有效的销售激励方案意味着… 1. 支持战略目标 2. 与销售角色一致 3. 支持人才管理 4. 促进业绩结果 5. 尽可能简单的方案 6. 成本投入有效 ( 投资回 报率 )  定义核心销售目标的  销售力量集中在增值活动和客户上  角色内容及绩效指标相符  销售代表对绩效指标有可控性  奖酬支付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 有助于吸引及挽留合适的人才  对超越目标有足够的吸引力  适当奖励高绩效人员  方案内容及计算方式高度透明  可接受的管理成本  可控的销售薪酬成本  跨职能条线在投资回报率上保持一致 ( 监管 ) 5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如何对销售激励有效性进行评估 – 分析方法 战略与行为匹配度 指标设定与分配 Quota Setting and Allocation Alignment to Strategy and Desired Behaviors Business Unit Function Job Role Plan Code Sales Leadership • 强化战略并引导行为 BU A Quota allocation links company and participant goals. Aligned to Strategy and Desired Behavior Observations MIP is funded by net income performance to goal  SP00001 Sales Management SP00002  Sales Representative SP00003  National Acct Mgmt SP00004  Incenti ve payout is based on performance against individual scorecard Performance measures are based on roll -up performance of assigned sales staff and is aligned to best practices  Meets  Partially Meets Business Units Commission based plan does not align to the account management nature of the sales role Regions Commission incentive form also serves as a “ phantom ” base salary and provi des incentive pay for recurring revenue Primary measure based on national account revenue performance to goal aligns with best practice for this role Reps ? Does Not Meet 反映岗位的特点与职责 Fulfill X Eligible for Sales Incentive Compensation? Yes X X X X “Small Game Hunter” No Yes X X X Pay Distribution Analysis 销售激励分布分析 X Yes X No X Yes Reps Regions Reps Reps Regions Reps Reps 反应销售角色性质 Reflects the Nature of the Job Role How Customers Buy Transactional No X Reps 销售角色矩阵分析 Sales Role Matrix How Sales People Sell • Persuade Reps Business Units Regions Over 50% of companies adjust quotas during the year. Adjustments are caused by changes in territories, shifts in business, or changes in the economy or industry that impact the company beyond the control of the rep. Insufficient Data A job is eligible for incentive compensation based upon its invo lvement in the sales process. Access Business Units Regions Market Opportunity Additional measures for account retention and account penetration aligns well with sales strategy and nature of the sales role 销售激励方案适用性 Sales Incentive Plan Eligibility Role in Sales Process Goals Allocated as Quotas - Balanced team performance measures drives sales management behavior and rewards for balanced performance of all sales reps Sales  Company Goals Shareholder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Business Unit Consultative Sales Rep “Big Game Hunter” “Territory Rep ” “Territory Consultant ” “Account Manager ” National Account Mgmt. “Key Account Executive ” BU A Pay Mix Plan Code Current Sales Leadership SP00001 66/34 Sales Management SP00002 59/41 Sales Representative SP00003 70/30 National Acct Mgm t SP00004 80/20 Job Role Best Fit 75/25 to 80/20 70/30 to 80/20 Incentive Form Current Best Fit Bonus to Goal Bonus to Goal Bonus to Goal Bonus to Goal Commission 50/50 to 60/40 Commission and Bonus to Goal Framework Drives:  Pay mix  Upside earnings potential  Performance area  Incentive form 销售激励差异分析 Pay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Position Drives:  Pay levels  Performance measures  Incentive plan m echanics 以绩效付薪分析 Pay for Performance Analysis 75/25 to 80/20 Bonus to Goal Bonus to Goal 绩效指标特征分析 Plan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Pay Distribution Analysis Incentive Plan 18% 14% Sales Rep 274% National Account Mgmt. 250% 12% 10% %of Median Earner 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 300% 16% % of Population • Account M anagers 8% 6% 4% 2% 200% + 191% - 200% 181% - 190% 171% - 180% 161% - 170% 151% - 160% 141% - 150% 131% - 140% 81% - 90% 91% - 100% 121% - 130% 101% - 110% 111% - 120% 41% - 50% 71% - 80% 61% - 70% 51% - 60% 31% - 40% 21% - 30% 0% - 10% 11% - 20% 0% Business Unit Performance Measure Characteristics 150% 100% BU A 100% 50% 19% 9% 0% 10th % of Average Incentive 20th 30th 40th 50th 60th 70th 80th Results Based 4  25%    Discretionary Sales Management SP00002 4  20%    Formulaic Sales Representative SP00003 5  5%    Formulaic National Ac ct Mgmt SP00004 5  15%    Formulaic  90th Payout Determination Method Relevant and Controllable SP00001 Job Role Plan Code Measures Per Plan Min. Incentive Weight Sales Leadership 212% 200% Meets  Partially Meets  Does Not Meet ? Insufficient Data Percentile Earner Market Pay Level Analysis 薪酬水平分析 • Internal Equity Analysis 内部公平性分析 支持关键人才的吸引与保留 薪酬成本分析 管控测验 Governance Test Compensation Cost of Sale Business Unit Design and Approval Process Exceptions, Disputes and Adjustments Payout Accuracy and Timeliness Compensation Cost of Sales 对方案设计与日常管理进行有效管控 Fixed Cost of Sales 25.0% 20.0% Compensation as a % of Revenue • 30.0% 20.03% 5.21% BU A Variable Cost of Sales 21.73% 5.08%  Cross -functio nal team involved (MDs, MEs, IncComp, HR)  Focus on ensurin g  Alignment to strategy  Reward high performance  Attr act/retention of talent 21.90% 7.74%  Cross -functio nal team involved ( bu siness leadership , HR and finance)  Business leadership determines pool and high level allocations  Incentive levels b ased on market  Approved by busine ss leadership BU B 15.0% 10.0% 14.82% 16.65% 14.16% 5.0% FY06 Actual FY07 Actual Meets   Excellent sys te m  Payou ts tim ely and accurate  Lack of independent oversight from outside busin ess  Lim ited corporate compensation involvement  Fe wa djustmen ts made  Sa le s incentive plan reviewed quarterly; accru als updated  Management reports pr ovided to ensure co nsisten cy in determining p ayouts and ensure no overpayment  Tracking of performance wor ks “fairly well ”  Lack of independent oversight from outside busin ess  Lim ited, to no, corporate compensation involvement  Process wo rks well  Concern payouts are not we l correlated with performance in aggregate  Lack of independent oversight from outside busin ess  Lim ited corporate compensation involvement -  Cross -functio nal team involved ( leadership , HR, Compensation)  Approved by busine ss leadership BU C  0.0% Partially Meets Plan Assessment Monitoring and Oversight  Stringent/formula ic design minim izes excep tio n s  HR approval requir ed; high b urden to gain appro val for chang es  Finan ce accrues throughout the year  Ad ju st design as necessary  Does Not Meet ? Overall Assessment Insufficient Data FY08 Budget 6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激励方案评估计分卡:对每个激励方案的具体细节进行评估 考核维度 1. 强化战略并引导行为 考核指标 a) 激励方案的绩效衡量指标是否与销售战略和重点相匹配? b) 激励方案的总量是否和业务计划(比如百分之百按照总收入分配)相匹配? 2. 反映岗位的特点与职责 a) 销售激励方案是否包含了全部有资格获得奖励的人员? b) 销售激励方案中的对象是否都具有获得奖励的资格? c) 目标奖金 / 目标固浮比是否和激励岗位角色和职责匹配? d) 目标超额激励是否和角色和职责匹配? e) 激励的形式是否和岗位角色及职责相匹配? 3. 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 a) 激励机会是否业绩导向 ? 比如不会受限于基本工资和资历 b) 总现金收入的水平是否在市场 50 分位的上下 15% 水平以内? c) 是否 50%-60% 的人都能达到或者高于目标激励值? d) 是否 90% 的人都能够获得奖励? e) 排名 10 分位获得的奖励均值是否小于 25% ? f) 排名 90 分位的人是否获得了高于目标奖金的 200%-300% 的奖励? g) 销售激励的支付是否频繁并和销售周期相匹配? h) 绩效考核是否有针对性,在 4 个指标以内? i) 绩效考核是否有效,每个指标占权重在 20% 以上 ? j) 是否大部分( 70% 以上)的奖励权重和个人职责范围相链接的? k) 是否大部分( 80% 以上)的奖励机会是基于量化的绩效考核? 4. 支持关键人才的吸引与 保留 a) 高绩效员工(排名 90 分位)的总现金收入水平是否和市场值的 75-90 分位相匹配? b) 排名 90 分位的员工的激励是否比一般的员工的两倍或更多? c) 封顶是否仅存在于少数的但是合理的情况下? d) 连续几年的薪酬和业绩达标率之间是否有合理的相关性? 5 。对方案设计与日常管 理进行有效管控 a) 方案文档是否具备清晰的设计描述、完整的条目和情况、致谢或签名? b) 年度销售激励成本保持稳定或者是逐年降低?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考核指引 指引 考核维度 1. 强化战 略并引导 行为 考核指标 绿色 黄色 红色 a) 激励方案的绩效衡量指标是否与销售战 略和重点相匹配? 所有重点已经强调 有一项重点未强调 b) 激励方案的总量是否和业务计划(比如 百分之百按照总收入分配)相匹配? 在 5% 以内上下浮动 上下浮动超出了 10% 合格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部分合格 不合格 销售角色承担的销售策略与考核指标之间的链接 销售战略 分类 行业销售 :  增长总销售量  保护和锁定核心客户  核心产品业务增长  新客户开发 可供选择项目 新订单  续单  销售额  利润率  ……  业务保留 新客户收入贡献 新客户数量  现有客户购买新产品数量  单年度订单数量在历史上的排名  ……    新业务 产品经理 :  产品销售量  新产品销售量  各产品销售比例 完成交易数量 由交叉交易产生的收入  由交叉销售产生的新客户  交叉销售   出货量 核心客户的销售量  战略产品的销量  战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 重点销售的营销费用节省  ……  新渠道开发   产品的渠道占有率    渠道销售:  重点销售 均衡绩效 重要节点完成情况 渠道管理有效性  销售管理有效性 9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衡量每个销售角色中,哪些指标的重要性和贡献度高 销售角色 业务保留 / 总业 务 新业务 行业销售 +++ ++ 产品经理 +++ + 渠道销售 ++ +++ +++ 主要 ++ 次要 交叉销售 重点销售 均衡绩效 ++ +++ ++ + 末要 销售角色 业务保留 / 总业务 行业销售 销售额完成率 渠道销售 渠道出货率 ( 90% ) 产品经理 销售额完成率 ( 70% ) 新业务 交叉销售 重点销售 均衡绩效 战略产品完成率 战略客户完成率 渠道提升 KPI (10%) 新产品目标达 成率 ( 30% ) 10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支付结构分析 目的:显示哪些销售指标实现最多支付以及其与目标支付之间的匹配度 激励支付结构——客户经理 支付额度 $100,000 $90,000 $80,000 $70,000 平均支付额度 $89,507 $26,738 $60,000 $50,000 $40,000 $10,000 $15,612 90% 80% 29.90% 17.70% 30.50% 60% 50% $36,800 41.10% 40% $45,827 $25,969 30% 20% 10% $0 51.80% 29.00% 0% 平均报酬 预定配比 总收入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100% 70% $26,970 $30,000 $20,000 $88,409 平均支付结构 平均报酬 战略性产品收入 预定配比 新产品收入 11 混合性方法详解 业务计划 分配 调整 销售副总综合 销售副总目标调整 ( +/- ) 销售总监综合 销售总监目标调整 销售经理综合 销售经理目标调整 销售代表目标 销售代表目标调整 推行 企业增长目标 销售目标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推行 考核指引 指引 考核维度 考核指标 绿色 2. 反映岗 位的特点 与职责 a) 销售激励方案是否包含了全部有资格获得奖励的 人员? 是 否 b) 销售激励方案中的对象是否都具有获得奖励的资 格? 是 否 c) 目标奖金 / 目标固浮比是否和激励岗位角色和职 责匹配? 是 存在高于 10% 的差 异 d) 目标超额激励是否和角色和职责匹配? 是 存在高于 30% 的差 异 e) 激励的形式是否和岗位角色及职责相匹配? 是 否 合格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部分合格 黄色 不合格 红色 最佳原则:只有直接参与销售的角色才应被纳入销售激励计划 销售流程 “ 售前” 理解客户需 求 “ 售前” “ 售中” “ 售后” “ 售中” 确定销售 策略 说服客户购买 “ 售后” 达成交易 交付 服务与持续 销售 可能符合销售激励资格 符合销售激励资格 大部分情况不符合销售激励资格(持续销售除外) 当人员层级上移时,销售过程的直接参与度降低,也会影响销售激励资格的获得…… . 14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销售激励方案的适用性框架 销售激励方案的适用性测试:设计适用性框架以决定哪些销售角色适用相应的销售激励方案 1 你是否有销售目标? 2 你介入了销售过程的哪些阶段? 3 有多少工作时间是在做销售工作 ? 4 你在销售中有多大的控制权 / 说服 力? 5 你是否直接面对客户? 是 售前 否 售后 售中 90% 50% 高 10% 低 中 是 否 15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销售激励方案的适用性评分卡 本计分卡可用于评估每个销售角色 指标 等级范围 面对客户 与客户接触时间占比,每 10% 为 2 分( 70%=14 分),最高 20 分 对销售收入负责 • • • 负责指定客户或指定区域 • • • 销售过程中与购买决策相关的职责 • • • • • • 控制销售结果的能力 • • • 得分 团队目标 =10 分 团队 + 个人目标 =15 分 个人目标 =20 分 支持 =10 分 管理 =15 分 销售 =20 分 理解客户需求、确定销售策略 =2 分 / 个 交易条款制定 =3 分 说服 / 谈判 =4 分 达成交易 =5 分 运送 / 交付 =2 分 收款 =2 分 影响(覆盖 / 销售支持) =10 分 管理 =15 分 控制 =20 分 总分: 最高分 =100 分 岗位得分至少 60 分才有资格参与销售激励计划 16 © 2012 16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销售管理层适用性评估框架 适用 不适用 销售激励计划 销售激励计划 管理范围 仅有管理销售的职责 管理多项职能 战略发展与执行角色 确保销售计划与战略 相一致 塑造与整合职能性战略 与计划 资源分配责任 运用财务资源达成销 售目标 运用财务和运营等多种 资源达成公司总体业务 目标 专业职责 达成财务与运营目标 设计财务与运营目标 销售激励是否适合以下管理岗位? - 办事处主管 - 区域主管 17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原则:销售激励的适用人群应是对销售过程有直接影响的 群体 适用类型 销售 高管层 销售 管理层 一线销售 或者 一线销售与服务 销售支持 (市场、销售支持等) 基本原理  长期、战略聚焦;角 色要求是多方面的, 短期的销售 / 服务指 标不能充分反映其职 责  驱动日常销售、服务 以及业绩的达成等  驱动日常销售、服务 以及业绩的达成等  间接对销售做贡献; 通常拥有较广泛的职 责范围而不仅仅是销 售 年度奖金 销售激励 销售激励 年度奖金 + 特殊激励 / 销售竞 赛 短期的、产品聚焦 的激励方案等 18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规避陷阱:各销售激励方案的适用范围 在业绩高速增长期,可能会出现参与销 售激励计划的人员越来越多…… . 销售激励 计划适用 范围 奖金计划 适用范围 在业绩稳定或者下滑期间,可能会出 现参与销售激励计划的人员越来越 少…… 销售激励 计划适用 范围 销售支持 销售支持 直接销售 角色 客服 奖金计划 适用范围 直接销售 角色 客服 市场 市场 销售管理层 销售管理层 19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销售角色既可以通过客户如何购买的方式来定义,也可以通过 企业如何销售的方式来定义 销售角色可以通过客户如何购买的方式来进行定义…… 交易型 咨询型  购买决策简单  购买决策复杂  销售周期短  销售周期长  价格是关键  价值是关键  注重效率  注重解决方案 …… 或者通过企业如何销售的方式来进行定义 “ 新业务” “ 客户经理”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 发展新客户  向潜在客户打电话或拜访客户  很少的售后服务  保留及拓展客户  明确并满足客户需要  显著的售后服务 20 销售角色的梳理是建立有效销售激励方案的基础 客户如何购买 韬睿惠悦的销售角色框架 交易型     咨询型 购买决定简单 销售周期短 价格是关键 关注效率     购买决定复杂 销售周期长 价值是关键 关注解决方案 “ 新客户拓展”   发展新客户 向潜在客户打电话或拜访客户 “ 区域经理”    “ 小范围猎人” “ 大范围猎人” “ 区域代表” “ 区域顾问” “ 客户经理” “ 大客户主管” 很少的售后服务 基于良好客户关系的业绩增长 基于树立区域内知名度的业绩增长 一定程度的售后服务 “ 客户经理”  保留及拓展客户  明确并满足客户需要  显著的售后服务  向客户推广新服务 / 产品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商如何销售  21 销售角色的梳理是建立有效销售激励方案的基础 交易型 咨询型 客户如何购买 “新客户 / 行业拓展” 发展新客户、新行业  向潜在客户打电话或拜访客户  很少的售后服务 “ 区域经理”  基于良好客户关系 / 渠道的业绩增长  基于树立行业内知名度的业绩增长  一定程度的售后服务 “ 客户经理”  保留及拓展客户  明确并满足客户需要  显著的售后服务  向原有客户继续推广新服务 / 产品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 小范围猎人” 服务商如何销售  “ 区域代表” “ 大范围猎人” 行业销售 “ 区域顾问” 渠道销售 “ 客户经理” “ 大客户经理” 销售角色的特性决定了激励计划设计的关键元素 客户如何购买     固变比 超额回报的幅度 考核领域 激励形式     “ 区域经理” 企业如何销售 “ 新客户拓展” 薪酬水平 绩效指标 激励方案机制 “ 客户经理” 高变动薪酬 1 个或者少量考核领域 适合考核个体  佣金导向  佣金 / 奖金导向   高变动薪酬 多个考核领域 适合考核团队  高变动薪酬  较高变动薪酬  较少考核领域  较多考核领域  佣金 + 奖金  佣金 + 奖金  较低变动薪酬  最多的考核领域  适合考核团队  奖金导向   岗位驱动 咨询型 交易型 框架驱动   低变动薪酬 较少考核领域 考核个体或者团队 奖金导向 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23 总的来讲,销售贡献度越高,销售人员的变动薪酬比例越大 高 超出总收入 可变部分 目标 固定部分 低 低 支付比例(固定部分 / 变 动部分) : 高 一线销售人员的贡献度 工资 / 固定部分 支付上限 深信服: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目标总收入 50/50 低,封顶 产品经理 变动部分 高,不封顶 渠道销售 行业销售 24 … 同时,在业绩优异的情况下,可获得的变动薪酬越多 支付上限 / 封顶 (180% of TTC) 对于卓越绩效者来说,能够额外获得 80% 的奖励,使得实际总薪酬变为目 标薪酬的 180% 杠杆 (80% of TTC) 目标总薪酬( TTC ) 100% 达成绩效目标时的薪酬 目标变动薪酬 (40% of TTC) 基本工资 (60% of TTC) 60%/40%/180% 表示激励计划中的固变比例与支付杠杆,其中 TTC 的 60% 为 基本工资, TTC 的 40% 为目标变动薪酬, TTC 的 180% 作为对卓越绩效者的 实际支付总额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25 设计激励方案的各种机制 相对宽松 目标达成的要求 一定要达成 个体贡献者 岗位角色 团队管理者 新上线 成熟 产品生命周期 佣金率保持 不变 根据目标的实现情 况调整佣金率 多个佣金率, 但是不与目标 挂钩 基于不同的目标 设定不同的佣金 率 奖金支付 奖金支付 奖金转化为佣金 (如果低于目标, 执行奖金方案;如 果高于目标,则使 用佣金方案) 奖金支付 绩效基于目标达成 的百分比,有门槛 值与加速 / 减速器 深信服 奖金支付 大区 小区 $5/ 单元 $3/ 单元 $3/ 单元 $2/ 单元 销售额 目标完成度 目标完成度 目标完成度 26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考核指引 合格 不合格 部分合格 指引 考核维 度 3. 最大 限度 地激 励员 工 考核指标 a) 激励机会是否业绩导向 ? 比如不会受限于基本工资 和资历 绿色 黄色 红色 是 否 b) 总现金收入的水平是否在市场 50 分位的上下 15% 水平以内? 是 排名众位的薪酬低于 市场 50 分位值 20% 以上 c) 是否 50%-60% 的人都能达到或者高于目标激励值? 是 高于或低于目标 70% – 75% d) 是否 90% 的人都能够获得奖励? 是 低于 70% 的人可以获 得 e) 排名 10 分位获得的奖励均值是否小于 25% ? 是 排名十分位的人薪酬 高于 50 分位值 f) 排名 90 分位的人是否获得了高于目标奖金的 200%300% 的奖励? 是 差异大于 50% g) 销售激励的支付是否频繁并和销售周期相匹配? 是 支出和销售周期不匹 配 h) 绩效考核是否有针对性,在 4 个指标以内? 4 个或更 少 高于 5 个 i) 绩效考核是否有效,每个指标占权重在 20% 以上 ? 全部高于 20% 权重小于 10% j) 是否大部分( 70% 以上)的奖励权重和个人职责范 围相链接的? 是 和职责范围相链接的 少于 50% k) 是否大部分( 80% 以上)的奖励机会是基于量化的 绩效考核? 是 少于 50%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薪酬组合:定义薪酬组合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固定的目标浮动奖金 • 薪酬组合及目标总现金基于工资范围的中点值设立 • 基本工资在每个销售角色既定的工资范围内浮动 • 销售角色内每个具体的销售人员的目标浮动奖金数额相同 • 一般表述为基本工资 / 目标奖金在目标总现金中的占比, 使用基本工资的中点值 固定的薪酬组合 • 目标浮动奖金的数额基于基本工资或目标总现 金的固定比例 • 目标浮动奖金随基本工资增加而增加 • 一般表述为奖金占基本工资的百分比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示例:中点值的 80/20 的薪酬组合 固定的目标浮动奖金 基本工资范围 目标奖 金 目标总现 金 实际的薪酬 组合 最小 值 $32,000 $10,000 $42,000 76/24 中点 值 $40,000 $10,000 $50,000 80/20 最大 值 $48,000 $10,000 $58,000 83/17 示例:基本工资的 25% 固定的薪酬组合 基本工资范围 目标奖 金 目标总现 金 实际的薪酬 组合 最小 值 $32,000 $8,000 $40,000 80/20 中点 值 $40,000 $10,000 $50,000 80/20 最大 值 $48,000 $12,000 $60,000 80/20 28 薪酬组合:定义薪酬组合的两种不同方法论的比较 固定的目标浮动奖金  不受基本工资影响,给予达成同样业绩结果的员工获得 同等金额浮动奖金的公平机会 优势  风险  所有员工的固定薪酬与浮动奖金之比相同  能够灵活应用在薪酬带宽并不明确,或同一级基本工 资上下浮动超过中点值 20% 的职位 / 市场  目标浮动奖金的数额随着基本工资的增长而增长 可能有部分员工由于基本薪酬高而拿到更高的浮动奖 金,而非达成杰出业绩表现  基本工资可能并不直接与员工的基能或能力挂 钩(在职年限通常会影响员工的基本工资) 不同等的浮动奖金获取机会;一个基本工资较低的员 工即使达成较高的业绩表现(更好地完成了绩效目 标),他拿到的浮动奖金可能仍会低于那些虽然绩效 达成率一般但基本工资高的员工 达成相同绩效表现的所有员工获得同样的浮动奖金  基本工资的增长不会影响目标浮动奖金的数额  能够针对不同的绩效方案更精确地建立薪酬成本的财务 模型  员工的基本工资必须在中点值附近,上下浮动不能超过 20% ,否则实际的固定薪酬 / 浮动奖金的比例会与计划 的薪酬组合有较大差异  固定的薪酬组合 如果从固定薪酬组合的方式向固定目标浮动奖金的方式 转换,基本工资处于高 / 低位员工的薪酬会受到一定的 影响  基本工资处于中点值之下的员工会拿到比原先更高 的目标浮动薪酬  基本工资处于中点值之上的员工会拿到比原先更少 的目标浮动奖金 © 2012 29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  29 销售人员的薪酬理念 描述与应用 理念    销售成本      人工成本   特征 “ 区域 X ,提成 2%” 与结果直接相链接—销售结果的一定 比例作为奖励 佣金计划 新市场、未知潜力 根据财务支付能力来决定支付多少  “ 你的市场价值在于……” 市场匹配 可管理的支付水平 基于业绩目标的激励计划 企业承诺奖励金额:“如果达成目 标,我们会给你 $X”           简单 变动成本 即时奖励 销售代表掌控客户 可能逐渐将被淘汰 做他们认为正确的,而非公司需 要的 有利于复杂销售或者团队销售 根据销售周期发放 企业拥有客户 销售代表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 需要管理不同角色、区域及客户的 协作 目标薪酬的支付与与销售成本无关,目标薪酬将被纳入薪酬成本 30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原则:支付曲线中门槛值、目标值、卓越值的设定要和目 标设定流程相结合 历史绩效数据可作为确定门槛值与卓越水平的依据 门槛值   可接受的绩效最低门槛 通常 90% 的任职者能达到 5%-10% 50%-60% 90% 目标值    预期绩效目标 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需要 持续的努力 50%-60% 任职者能达到 卓越表现值 / 封顶值    顶尖绩效 5-10% 任职者能达到 业绩可能封顶或者不 封顶 31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现行销售激励方案中的业绩指标和权重 销售角色 业务保留 / 总业务 行业销售 销售额完成率 渠道销售 渠道出货率 ( 90% ) 产品经理 销售额完成率 ( 70% )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业务 交叉销售 重点销售 均衡绩效 战略产品完成率 战略客户完成率 渠道提升 KPI (10%) 新产品目标达 成率 ( 30% ) 32 考核指引 合格 不合格 部分合格 指引 考核维 度 4. 支持 关键人 才的吸 引与保 留 考核指标 绿色 黄色 红色 a) 高绩效员工(排名 90 分位)的总现金收入水平是 否和市场值的 75-90 分位相匹配? 是 排名 90 分位的薪酬 显著高于或低于市场 75 分位值 b) 排名 90 分位的员工的激励是否比一般的员工的两 倍或更多? 是 排名 90 分位的薪酬 低于中位值的 150% c) 封顶是否仅存在于少数的但是合理的情况下? 不存在 所有情况下都存在 d) 连续几年的薪酬和业绩达标率之间是否有合理的相 关性? 第一年和第 二年的相关 性高于 0.6 第一年和第二年之间 的相关性小于 0.2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如何判断卓越绩效者的薪酬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 不理想的支付分布 最小 常规支付 卓越 最好与一般之间的 差异仅有 15% 目标激励 的 0% 100% 110% 目标激励的 115% 优化后的支付分布 最小 目标 卓越 最好与一般之间的 差异为 200% 目标激励 的 0% 目标激励的 100% 目标激励 的 200% 支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市场的 75-90 分位)有助于保留高绩效销售人才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34 Pay Differentiation: Providing top dollar to top performers Best Practice Example 400% First Line Sales Manager Actual as-paid upside Account Manager 350% 300% % of Median Earner 300% 250% 250% 200% 150% 100% 100% 50% 50% 0% 20% 10th 20th 30th 40th 50th 60th 70th 80th 90th Percentile Earner How does the actual pay differentiation compare to the desired?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通过绩效分布来审视目标设定流程的合理性 向低于目标 值倾斜 75% 100% 100% 100%  可能导致最终销售人员的薪酬市场竞争力不强  需要重新评估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 目标设置可能过低或者可能不恰当地重复计算了销售 业绩  需要重新审视目标设定以及销售人员业绩计算方式  可能对销售人员的激励计划过于慷慨  需要重新检查目标设定过程  这种模式最有可能出现在还在不断完善目标设定流程 的新组织中 125% 不规则分布 75% 目标设置太高,销售人员很难达成目标获得有竞争力 的薪酬 125% 向高于目标 值的倾斜 75%  125% 36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Sales Compensation Analytics Boom Bust Analysis – Overview & Best Practice Territory/Region Revenue - Boom Bust 110% Quadrant I: 2010 Attainment (%) 2008 Att ainment (%) I II 105%  Performed below goal in 2009 and above goal in 2010 Quadrant II:  100% Consistently performed above goal in 2009 and 2010 Quadrant III:  Underperformed in 2010 compared to 2009 performance Quadrant IV: 95% IV 90% 90% III 95% 100% 2009 (%) 2007Attainment Att ainment (%)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105%  110% Consistently underperformed in 2009 and 2010 考核指引 合格 不合格 部分合格 指引 考核维度 考核指标 5 。对方案 a) 方案文档是否具备清晰的设计描述、完整的条目 设计与日 和情况、致谢或签名? 常管理进 行有效管 b) 年度销售激励成本保持稳定或者是逐年降低? 控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黄色 红色 是 否 是 逐年增加 销售人员销售激励的总成本估算   2009 实际 2010 实际 2011 实际 2012 实际 2013 预估 2014 目标 人数 162 323 323 323 323 323 业务收入 ( 百万) 813 2,065 1,652 1,858 2,271 2,478 销售激励 ( 百万) 3.7 10.0 7.2 8.7 12.0 13.5 销售激励 / 业务收入 0.46% 0.48% 0.44% 0.47% 0.53% 0.54% 总现金收入 (工资 + 激 励) ( 百万) 12.0 26.8 24.0 25.5 28.7 30.3 总现金收入 / 业务收入 1.47% 1.30% 1.45% 1.37% 1.27% 1.22%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39 问题与回答 40 © 2012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40 页 219 浏览
立即下载
薪酬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薪酬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薪酬管理体系 目录 理知识介绍 值评估方法介绍 系设计指导 励知识介绍 2018-1-3 • 薪酬管 • 岗位价 • 薪酬体 • 长期激 薪酬管理体系 广义薪酬的一般构成 薪酬 间接薪酬 直接薪酬 基本报酬 2018-1-3 保护项目 非工作项目 其他福利与服务 医疗保险 生命保险 残疾收入 抚恤金 社会保障 假期 节日 病假 法律义务 旅游度假 休闲设施 汽车 贷款计划 低价 / 免费 餐饮 工资 岗位津贴 激励性报酬 延期支付 奖金 佣金 计件工资 利润分享 股票期权 储蓄计划 股票购买 年金 薪酬管理体系 马斯洛的需求论与激励要素的关系 荣 誉 发 展 奖 励 2018-1-3 安 全 感 福 利 生 理 需 要 工 资 薪酬管理体系 激励机制的一般构成 激励 现金 方 式 要 素 激 励 因 素 2018-1-3 非现金 固定 基本工资 岗位津贴 生理需要 浮动 短期 长期 奖金 期权 / 分红 法定福利 公司福利 安全感 归属感 荣誉与晋升 培训与发展 成就感 薪酬管理体系 企业状况与薪酬激励方案设计的关系 现金形式浮 动薪酬平均 水平 长 期 激 励 短 期 激 励 长 期 激 励 短 期 激 励 短 期 激 励 固定薪酬平 均水平 低风险 2018-1-3 长 期 激 励 中等风险 高风险 薪酬管理体系 企业生命周期与薪酬激励方案设计的关系 工 资 短 期 激 励 长 期 激 励 创业期 2018-1-3 短 期 激 励 长 期 激 励 成长期 基 本 基 本 工 资 福 利 成熟期 衰退期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的导向和基本原则 补偿原则 合法性原 则 公司发展战略 公平性原则 薪酬体系 透明性原则 公司人力资源战略 竞争性原则 外部环境、市场水平 企 业 文 化 经济性原则 岗位与人结合原则 激励性原则 薪酬体系设计导 向 2018-1-3 原则 薪酬体系设计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导向 战略以及外部环境、市场水平等因素 企业文化 公司发展战略 薪酬体系设计应考虑公司战略、文化、人力资源 薪酬构成、福利待遇、员工对薪酬的态度 战略扩张、战略收缩、多元经营等 公司人力资源战略 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裁员计划等 外部环境、市场水平 市场发展预测、供求、竞争状况等 2018-1-3 薪 酬 体 系 内部公平性 外部竞争性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基本原则:补偿原则和合法性原则 补偿性原则 • 薪酬应保障员工收入能足以补偿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 合法性原则 • 薪酬制度必须符合政府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如:关于薪酬水平最低标准的法规、反薪酬歧视 的法规、薪酬保障法规等 薪酬体系 政府有关政策和法 律法规 2018-1-3 补偿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 补偿员工恢复工作精力所必要 的衣食住行费用 补偿员工为获得工作所必需的 知识、技能以及生理发育先前 付出的费用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 过 其它 公司 员工 自 对比 获得 付出 己 同 对比 获得 付出 事 获得 付出 去 对 比 现 上  级 对 付出 比 获得 在 下  级 横向公平:包括公司间、公司内部的横向比较以及 纵向公平:如果本人现在的获得与付出之 部门内部类似岗位收入的横向比较,如果本人的获 比与以前或上下级人员的获得与付出的比 得与付出之比与他人比值相比是相近的,则认为是 值相比是相近的,则认为是公平的,否则 公平的,否则认为不公平。 认为不公平。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基本原则:透明性原则 有助于激励雇员。 • 薪酬的作用除了给员工以补偿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刺激员工努力工作,多作贡献, • 因此,组织的薪酬方案必须公开,让员工了解与自己相关的各种收入的分配方法和自己可从中得到的全 部利益,了解其利益与其贡献、能力、表现的联系,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达到充分发挥物质利 益的激励作用; • 另外,应尽量减少与员工个人工作表现相脱节的物质分配,因为这样的分配只能增加组织的成本支出, 而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帮助很小,如果分配不当,反而可能降低员工的满意度。 薪酬制度不透明 • 收入没有评判标准 • 个人利益与贡献无法联 系 • 工作缺乏指导 • 收入的激励作用弱 2018-1-3 薪酬制度透明 • 收入具有评判标准 • 个人利益与表现挂 钩 • 对工作具有指导作 用 • 收入的激励作用强 • 员工满意度高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基本原则:竞争性原则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薪酬的竞争力体现在留住人才 和吸引人才两个方面: 企 业 薪酬 薪酬 企 业 人才 • 留住员工:一个组织应给员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从而保证留住出众的优秀员工,否则只会有那 些仅希望保住自己职位的平庸员工留在岗位上; • 吸引人才:组织薪酬制度的制定应考虑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者-其它招聘人才的企业,保证组织的薪酬 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吸引到真正需要的人才,否则很难保证招到真正需要的优秀人才。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基本原则:经济性原则 成本 效益 薪酬 体系 • 薪酬的经济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成本,二是高效益,薪酬制度的作用就是在二者间找到平衡点,满 足两方面的需要。 • 薪酬的一个重要作用即激励作用,较高的薪酬所带来的激励作用以及满意度一般较高。但另一方面,薪酬 属于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制定薪酬方案时,应进行薪酬的成本核算。所以,应在成本、 效益之间取得满意的均衡,尽可能用较低的薪酬带来较高的产出增加,因此制定出一个具有激励性的薪酬 制度即成为重点。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基本原则:岗位与个人能力相结合 能力 3 薪酬 3 岗位 / 技能 3 岗位 / 技能 2 岗 位 / 技能 1 薪酬 2 薪酬 3 能力 2 岗位 2 薪酬 能力 1 2薪 能力 3 能力 2 薪酬 1 岗位 能 1 力1 酬1 薪酬 3薪 酬2 薪酬 传统的薪酬制度制定是单纯以岗位或技能等指标 为依据的,而不考虑人的能力的不同以及今后的 发展,激励方面的缺陷显而易见。 2018-1-3 现代的薪酬制度则综合考虑岗位和人的因素, 1 在强调岗位在组织中的重要性的同时,重视个 人的技能、竞争力以及职业发展。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基本原则:激励性原则 发展 目标 公司战略 发现 不足 绩效考核 修正 员工 通过对员工绩效的管理,不但可以达到员工工作表现与奖金收入挂钩的 目的,还要达到如下目的: 公司战略目标趋向一致。 或给予反面激励。 2018-1-3 1. 帮助员工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促进自身的发展; 2. 通过合理设计绩效考核,向员工指明发展方向,使员工的目标与 3. 通过绩效考核,发现优秀人员并给予正向激励,淘汰不合格人才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的四个依据 市场 依据市场“价格”为相应的技能、 知识及经验付酬 岗位 依据职务对组织 的价值与影响而付 酬 与有关岗位市 场相应的薪酬 灵活性强的绩效 驱动的薪酬 岗位价值与 职 业通道 基于能力  的 薪酬 能力 依据员工素质与 价值观付酬 2018-1-3 业绩 依据员工的 绩效高低付 酬 薪酬管理体系 一、基于市场 • 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确定员工的薪酬水平 • (经历)、稀缺性、独特性、品牌等 • – 市场薪酬调查 – 谈判工资制 • 适用对象:特殊人才 2018-1-3 根据行业标准与劳动 决定因素:历史价值 关键点 薪酬管理体系 二、基于岗位 • 依据岗位对组织战略与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的大小及承担岗位所需要的人的能力(知识、技能、 经验等)和工作的特性(应负责任、解决问题的难度)确定薪酬支付水平。由岗位价值评估结果 决定不同岗位的工资差别 • 关键点 –岗位价值评估 适用对象:一般而言适用于所有岗位,岗位相对固定、规范的企业 •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三、基于能力 2018-1-3 • 根据特定岗位员工工作的胜任能力的高低(知识、技术、能力的深度、广度和类型)确 定薪酬支付水平 • 关键点 – 员工素质和能力评价:通过衡量与绩效相关的素质和能力来决定薪酬 • 适用对象:技术研发人员、市场人员等专业人员 薪酬管理体系 四、基于业绩 • • 根据任职者在特定岗位上产生的业绩水平确定薪酬水平。包括与年度工作业绩、目标 达成有关的奖励计划、与长期工作业绩、目标有关的长期激励计划(股权、奖金等) 关键点 – 经营者与核心人才激励计划(员工持股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设计) – 核心人才薪酬包 • 适用对象一般为高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技术骨干人才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并实施成功的前提 建立现代企业薪酬体系 2018-1-3 合理的组织结构 员工思想动员 人才市场化 开放进出机制 组织结构的设置符合 发展战略,岗位和人 员设置达到精简合理, 管理体系明确 使员工调整心态,从 思想上接受新的薪酬 方案,尽量减少方案 执行中的阻力 保证企业薪酬与市场接 轨,使岗位的薪酬趋向 合理 员工能上能下,自由流 动,内部人员可以得到 更新,也使庸才能被淘 汰,使薪酬方案真正具 有激励作用 薪酬管理体系 注意杜绝“多孔”,实现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 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拙;出三孔者, 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管子  国蓄》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目录 理知识介绍 值评估方法介绍 系设计指导 励知识介绍 2018-1-3 • 薪酬管 • 岗位价 • 薪酬体 • 长期激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的工作步骤 输出 条 组织结构 设计 市场工资水平 输入 年度工资总额 件 工作分析 岗位价值评估 岗位说明 书 岗位薪酬点数 收入测算 工 基 和 等级、幅度 、级差确定 与绩效 考核挂钩 薪酬激励 方案形成 考核体系 设计 浮动收入 津贴、福 作 础 步 骤 收入 岗位基准 工资系列 岗位固定和 果成作工 浮动收入 发放办法 调薪调级办法 2018-1-3 利 长期激励 薪酬管理体系 岗位价值评估的目的 • 岗位价值评估的中心是“事”而非人。 过程。 位价值。 • 岗位价值评估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衡量的 • 岗位价值评估对工作进行科学定量测评,以量值表现岗 • 岗位价值评估使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岗位有统一的评判和估价标准,便于比较岗位 间价值的高低。 • 岗位价值评估为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一般情况下岗位价值评估的工作步骤 举例 主要活动 时间 评估前 岗位说明书准备 岗位评估培训 负责人 工作小组和 慧朴咨询项目小组 目小 组 介绍部门岗位情 况 否 当场进 行 评估人员 阅读岗位说明书 目小 组 慧朴咨询项 慧朴咨询项 • 根据部门大小,每部门花几分钟介绍 部门岗位,主要介绍新增和变化岗位, 原有岗位作简单说明 评估人员 打分结果分析规则: • 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其余 分 数的平均得分为岗位评估分数 是否掌握打分方法 是 正式打分 打分结果分 析 打分结果分析满足要求 评估人员 慧朴咨询项目小组 否 评估后 是 岗位薪酬设计 2018-1-3 备注 l 为了便于不同评估法的操作,拟将岗位 评估工作分两批进行,第一次海氏评估 法主要针对管理、行政、技术等各岗位,第 二次要素评估法主要针对工人岗位 慧朴咨询项目小组 • 30% 的评估人员对某岗位的评估分数偏 离该岗位平均分 30% 范围需对该岗位重 新打分 • 对管理、行政、技术等各岗位评估时, 慧朴咨询项目小组和企业人员的评估得 分将各占 50 %的权重 • 在对工人岗位评估时,来自分厂的得分 将占 50 %的权重 薪酬管理体系 岗位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 定性为主 定量为主 • 序列法 • 海氏评 • 分类法 估法 估法 2018-1-3 • IPE 评 薪酬管理体系 序列法是由评价人员凭着自己的判断,根据岗位的相对 价值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的岗位价值评估方法 序列法岗位价值评估步骤 1. 由有关人员组成评定小组(企业领导、主管部门 领导和人力资源经理参加),并做好各项准备工 作。 2. 了解情况,收集有关岗位方面的资料、数据。 3. 评定人员事先确定评判标准,对本企业同类岗位 的重要性逐一作出评判,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 次要的、再次要的顺次往下排列。 4. 将经过所有评定人员评定的每个岗位的结果加以 汇总,得到序号和。然后将序号和除以评定人数,得 到每一岗位的平均序数。最后,按平均序数的 大小,由小到大评定出各岗位的相对价值的次序。 2018-1-3 序列法主要问题和适用对象 主要问题 • 主观性强。特别当某一岗位受特殊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高空、高温、高寒或在有害有毒的环境下 工作时),常会将岗位的相对价值估计过高。 • 岗位序数差不一定能反映出岗位的相对价值差。 • 评价结果的准确程度不高且不稳定 适用对象 • 生产单一、岗位较少的中小企业 薪酬管理体系 价 分类法是在将企业岗位分类再分档的基础上进行岗位 值评估的方法 分类法岗位价值评估步骤 1. 组成评定小组,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 2. 按照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岗位的作用和特征,将 企业全部岗位分成几个大的系统。 3. 将各个系统中的各岗位分成若干层次,最少分为 5 - 6 档,最多的可分为 15 - 20 档。 4. 明确规定各档次岗位的工作内容、责任和权限。 5. 明确各系统各档次(等级)岗位的资格要求。 6. 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 2018-1-3 分类法主要问题和适用对象 主要问题 • 和序列法相比,分类法的主观性有所改进。通过 先分类,避免了将某些特殊岗位相对价值估计过高 的现象。但在评估同类岗位的价值时,仍不能相对 客观地反映出岗位的价值差别。 • 评价结果的准确程度不高。 适用对象 • 岗位较多的中大型企业。 薪酬管理体系 海氏评估法介绍-更适用于知识型企业 海氏评估法评估的是一个组织中岗位的相对贡献,决定于三个因素: 对知识 技能的 要求 知识技能是指使工作绩效达到可接受水平所必需的 专门业务知识及相应的实际运作技能总和,这些知 识和技能可以是技术性的、专业性的或行政管理性 的。 对解决 问题能 力的要 求 任何职务在工作中总要在一定程度上涉及解决问题 的过程。典型的过程包括考察和发现问题,分清问 题的主次轻重,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拟 定出若干备选对策,在权衡与评价这些对策各自利 弊的基础上作出决策,然后付诸实施等环节。 岗 位 价 对 相 2018-1-3 值 知 识 力 能 技 能 分 岗位所 承担的 责任 (投入) 知识技能 职务所承担的责任是指担任职务人员的行动对工作 最终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 分 任 责 (过程) 分 (产出) 解决问题 应负责任 岗位价值评估分数 薪酬管理体系 海氏评估法中所使用的薪酬因素解释 因素 知 识 解 技 决 能 责 问 任 题 2018-1-3 因素解释 工作所需要的专门知识 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 析诊断问题、提出对策、 权衡与评估、作出决策 主要指任职者的行动对 最终结果可能造成的影 响 子因素 子因素解释 专业知识 有关理论知识、专门技术和实际方法 管理技巧 计划、组织、执行、控制、评估的能力和技巧 人际能力 沟通、协调、激励、培训、关系处理等技能 思维环境 是指任职者在什么样的思维环境中解决问题,是有明确的既定规则, 还是只有一些抽象的规则 思维难度 指任职者解决问题的难度和对创造性的要求,是不需要创造性,按 照老规矩办事,还是需要解决没有先例可以依据的问题 行动的自由度 是指任职者自主地做出行动的程度,是完全按照既定规范行动,还 是在没有指引的情况下工作 对结果的作用 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提供信息、提供建议, 还是和其他部门共同行动、分摊责任,或本人承担主要责任 职务责任 造成的经济性正负后果 薪酬管理体系 用 图表 1 :知识技能评分表的分析和运 高级设计师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用 图表 2 :解决问题能力评分表的分析与运 高级设计师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分=知识技能分 × 解决问题百分比 注:每个选项的两个百分数为最低值和最高值,可在两 者之间确定评估结果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用 职务 大小等级 责任 金额范围 图表 3 :职务承担的责任评分表的分析与运 微小 略有 中等 巨大 间接 直接 间接 直接 间接 直接 间接 直接 职务对结果的 作用 后勤 辅助 分摊 主要 后勤 辅助 分摊 主要 后勤 辅助 分摊 主要 后勤 辅助 分摊 主要 10 14 19 25 14 19 25 33 19 25 33 43 25 33 43 57 有规定 的 12 16 22 29 16 22 29 38 22 29 38 50 29 38 50 66 14 19 25 33 19 25 33 43 25 33 43 57 33 43 57 76 16 22 29 38 22 29 38 50 29 38 50 66 38 50 66 87 受控制 的 19 25 33 43 25 33 43 57 33 43 57 76 43 57 76 100 22 29 38 50 29 38 50 66 38 50 66 87 50 66 87 115 25 33 43 57 33 43 57 76 43 57 76 100 57 76 100 132 标准化 的 29 38 50 66 38 50 66 87 50 66 87 115 66 87 115 152 33 43 57 76 43 57 76 100 57 76 100 132 76 100 132 175 38 50 66 87 50 66 87 115 66 87 115 152 87 115 152 200 一般性 规定 43 57 76 100 57 76 100 132 76 100 132 175 100 132 175 230 行 50 66 87 115 66 87 115 152 87 115 152 200 115 152 200 264 动 57 76 100 132 76 高 175 100 132 175 230 132 175 230 304 级 100 132 的 有指导 设 计 师 的 自 66 87 115 152 87 115 152 200 115 152 200 264 152 200 264 350 由 度 76 100 132 175 100 132 175 230 132 175 230 304 175 230 304 400 87 115 152 200 115 152 200 264 152 200 264 350 200 264 350 460 方向性 指导的 100 132 175 230 132 175 230 304 175 230 304 400 230 304 400 528 115 152 200 264 152 200 264 350 200 264 350 460 264 350 460 608 132 175 230 304 175 230 304 400 230 304 400 528 304 400 528 700 广泛性 指引的 152 200 264 350 200 264 350 460 264 350 460 608 350 460 608 800 175 230 304 400 230 304 400 528 304 400 528 700 400 528 700 920 200 264 350 460 264 350 460 608 350 460 608 800 460 608 800 1056 战略性 指引的 230 304 400 528 304 400 528 700 400 528 700 920 528 700 920 1216 264 350 460 608 350 460 608 800 460 608 800 1056 608 800 1056 1400 304 400 528 700 400 528 700 920 528 700 920 1216 700 920 1216 1600 一般性 无指引 350 460 608 800 460 608 800 1056 608 800 1056 1400 800 1056 1400 1840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图表 4 :职务评价因素权重分配 表 序号 2018-1-3 知识技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务责任 总计 举例 1 30 % 70 % 100 % 总裁、销售经理、厂长 2 40 % 60 % 100 % 部门经理 3 50 % 50 % 100 % 会计,出纳 4 60 % 40 % 100 % 打字员,行政助理 5 70 % 30 % 100 % 科研开发人员 薪酬管理体系 岗位测评得分计算方法 岗位测评分=(知识技能分+解决问题能力分) × 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权重 +岗位责任分 × 岗位责任权重 分数 知识技能 解决问题能力 460 66 % 知识、能力权重 40 % 岗位责任 责任权重 115 岗位测评分 60 % × 460×66 % 计算 + 763 .6 303.6 × 305.4 69 + 2018-1-3 374.4 薪酬管理体系 业 系统 2018-1-3 IPE 评估法-更适用于制造型企 • 每个主体评估因素分解为 2 - 3 个评估因素 • 每个评估因素分解为 2 - 3 个子因素 • 由此组成 7 个评估因素, 16 个子因素的岗位价值评估 • 此处各因素权重仅为参考作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需 薪酬管理体系 评估主体因素一:职责大小 评估因素 2 :监督管 理 评估因素 1 : 对企业的影响 类别 影响 规模 人数 责任大小:岗位价值越高,其责任越大,对组织的影响力也越大,影响程度也 越深,将决定企业的命运和发展。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评估因素 1 :对企业的影响打分 表 岗位 / 术人员 生产部门 影响程度 微小影响 有限影响 稍有影响 一些影响 5 10 一般管理人员 辅助员工 / 工人 15 20 10 20 技 副科长 15 25 科长 / 业务主管部门副职 / 主 工 20 30 40 30 35 30 40 40 45 设总 部门 正 职 / 副总 院副职领导 院正职领导 50 60 100 50 60 90 140 200 220 相当影响 25 50 55 60 90 110 160 240 290 主要影响 30 60 70 80 120 150 190 280 390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评估因素 2 :监督管理打分 表 级别 下属类别 级别 1 2 3 1 下属人数 辅助职工 (包括直 接和 间接) 0人 1-4 人 10 2 3 包 括 专 业 技 包 括 专 业 技 专 业 技 术 人 术人 员 , 但 术人 员 或 管 员和 部 门 副 职 及以下管理 没 有管理人员 理 人员 人员 10 10 20 25 30 30 35 40 40 45 50 4 5-10 人 5 11-20 人 50 55 60 6 21-50 人 60 65 70 7 51-100 人 101-200 70 75 80 8 人 201-300 人 80 85 100 9 300 人以上 90 95 120 2018-1-3 4 10 40 5 6 专 业 技 术 人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 中 层 管 员和 部 门 正 理人 员 和 院 职 及以下管理 副 级领导 人员 10 10 60 50 50 60 60 70 70 80 80 100 100 120 120 150 150 180 70 80 100 120 150 180 210 薪酬管理体系 评估主体因素二:职责范围 评估因素 4 :沟通技 巧 评估因素 3 :责任范 围 独立性 频率 广度 外 面 对内 / 对 技巧 业务知识 职责范围:岗位管理范围越广,受控程度越小,独立性越大,需要的沟 通能力越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的影响就越大,将决定企业经营 目标的最终实现。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评估因素 3 :责任范围打分 表 部门副职及以下 1 1 2 3 4 5 6 7 级别 1 2 3 4 5 2018-1-3 2 3 部门正职及以上 5 6 7 8 9 协 助 正 职 广度 担 任 同 部 分 管 几 个 重 复 性 的 大 部 分 相 领 导 同 部 管理 部 门 领 导 一 个 领 导 两 个 负 责 全 面 门几 个 相 部门 或 子 活动 似的工作 门内小组 或 领导 一 部门或大项 或更多部门 工作的院领 似 工作 公 司的院领 独立 个 一 般项目 目 导 导 性 30 15 20 40 50 分 工 明确 / 时 刻受控制 40 60 20 25 50 一 定 工 作 时 限 / 经 常受 25 40 50 60 70 控制 根 据 常 规 方 法 和 惯 例 160 175 35 55 65 75 80 120 进行 工 作 100 检 查控制 按 175 190 75 90 50 65 85 135 总 原 则 工 115 作 / 以 效果 控制 190 210 60 75 85 95 100 145 根 125 据 战 略 子 目 标 工 作 210 250 90 110 70 80 100 155 和受控制 135 根 据 院 目 标 业务知识面 工 作 由 院 只需要院其他职务的有限知识 长控制 对院其他职务要有较好的了解 根 据 上 级 机/ 或国内行业市场要有一般了解 对整个院和 构 所 定 目 对整个院和 / 或国内行业市场有较好了解 标工作 / 由 全面了解整个院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国内市场情况 上级机构控 制 4 额外的分数 5 10 15 25 40 薪酬管理体系 评估因素 4 :沟通技巧打分 表 级别 级别 1 2 3 4 5 6 沟通技巧 联系频率 简单 较难 复杂 院内部 院外部 院内部 院外部 院内部 院外部 1 偶尔 20 35 35 60 60 70 2 经常 30 40 40 60 60 80 3 频繁 40 50 60 70 80 90 联系频率定义 偶尔:一月几次 经常:有规律但不是每天 频繁:几乎每天 沟通技巧定义 简单:沟通需要基本礼仪和交换信息 较难:沟通有费力的性质,需要影响他人并与人合作 复杂:对组织运营非常重要的沟通 注:请考虑该岗位内部和外部沟通技巧的需要,先分别评分,再将两者之和填入打分表。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评估主体因素三:工作复杂程度 评估因素 6 : 解决问题的难度 评估因素 5 :任职资 格 创造性 学历 经验 评估因素 7 :环境条 件 风险 复杂性 环境 岗位工作复杂程度:岗位工作复杂难度越大,知识经验的要求越高,解决问题的 难度越大,开拓创造性越强,对企业市场开发、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就越 大,将决定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级别 1 评估因素 5 :任职资格打分 表 经验 不必有经验 级别 年以 学历 2 3 4 5 6 7 8 熟悉标准性的 须有专门业务 须有工作所需 技术专业经验 广深的职务经 特别广深的职 跨几个职务的 工作 ( 如:半 经验 ( 如:半 的深度和广度 或广阔的职务 验或跨几个职 务经验或跨职 特别管理经 验 年以下 ) 年- 2 年 ) 经验 ( 如: 2-5 经验 ( 如: 5-8 务的管理经验 务的重大管理 ( 如: 16 ( 如: 8-12 年) 年) 上) 经验 ( 如: 年) 12- 16 年 ) 20 30 40 1 高中及以下 10 2 中专 20 30 40 50 3 大专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4 大学本科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5 硕士及以上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级别 评估因素 6 :解决问题难度打分 1表 2 3 4 5 6 复杂性 问 题 清 楚 / 被 确 问 题 已 确 定 / 有 通 常 问 题 已 确 必 须 确 定 问 题 / 必 须 确 定 问 题 问 题 / 必 须 确 定 问 题 / 定 常 规 性 质 /点分析 有 限 难 度 / 需 要 一 定 / 有些难度 / 需 难 处 理的/ 需 要一些分析 复 /杂复 / 杂 大广 量泛 明确指示 析和调查 分 要 析 分 和 复 细 杂 常 需 要 花 很 多 时 的 跨部门分析 致调查 级别 创造性 1 2 3 4 5 6 2018-1-3 无 需 创 造 或改 进 / 一 切 已有明 确 规定 基 于 现 行 办 法 / 一 般 性 改进 改 进 和 发 展现 有 的 方 法和 技 术 / 受 益于 部 门 内 部 的经验 创 立 新 方 法 和 受 业 验 创 技 术 / 益于 企 内 部的经 立 新 的 高效 的 方 法 和技 术 / 受 益 于企 业 外 部 的 经验 行 业 创 新 或突破 性发明 7 / 必 须 确 定 问解 题决 多复 数杂 非 间 广泛 问 题 / 大 量 的跨部 门分 析 10 20 30 40 50 65 80 20 30 40 50 60 75 90 30 40 50 65 80 95 110 40 50 65 80 100 120 140 50 65 80 100 120 140 160 65 80 95 110 130 150 170 薪酬管理体系 评估因素 7 :环境条件打分 表 级 别 1 2 3 级别 环境 风险 低 中 高 1 2 舒适 苦 20 30 40 一般 艰 3 0 4 0 4 0 5 0 5 0 6 0 环境:工作条件有身体、精神方面的影响程度 风险:职务风险或身体上的意外伤害和危险 2018-1-3 3 薪酬管理体系 在有的情况下,一种岗位价值评估方法并不能完全评价企业的 所有 岗位,要根据实际设计特别的评价方法 评价各工种工人的岗位价值方法指标解释 评价项目 生产责任( 15 分)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产品、产量和质量所负的责任 安全责任( 5 分) 指劳动者发生事故的风险系数,以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设备责任( 5 分) 指劳动者使用设备的价值量大小,以及对生产的影响情况的差异 消耗责任( 5 分)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的差别 工艺要求( 15 分) 指劳动者在生产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和操作要求高低不同的差异 技能要求( 10 分) 指对劳动者胜任本岗位所应具有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差异 知识要求( 5 分) 指劳动者胜任本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要求 操作形式( 5 分) 指 劳 动 者 在 生 产 过 程 中 , 由 于 看 管 设 备 的 台 数 、 设 备 的 复 杂 系 数 、 作 业 程 序 、 作 业 标 准 不同 所形成的工作量的差异 工作责任( 30 分) 工作难度 (30 分) 注意力集中程度( 10 分) 指劳动者为完成本岗工作所需视觉、听觉的集中程度和应变要求差异 劳动强度( 30 分) 班次形式( 5 分) 指劳动者班次(一班制、两班制、三班制)不同形成的差异 体力强度( 10 分) 指劳动者劳动过程中消耗体力的不同程度 危险性( 5 分) 指劳动者所承担的工作对身体的影响,例如工作环境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工作本身 对身体有可能造成危害 劳动条件 (10 分) 其他( 5 分) 2018-1-3 高温、噪音等对劳动者劳动条件的影响 举例 薪酬管理体系 设计岗位价值评估方法需要准确定义,以具有操作性 举例 评价项目 指标解释 打分方法 3 分 是指 劳动 者 只 做 简 指 劳 动 者 在 生 产 过 程 中 , 对 生 单的辅助工作,对生 生产责任 产 产 品 、 产 量 和 质 量 所 负 的 责 产产品的产量、质量 ( 15 分) 任 基 本 没有责任 6 分是 指 劳动 者做 辅助 工 作 , 对 生 产 产 品的 产 量 、 质 量 负 一 定责 任 9 分是 指 劳动 者做 生产 工 作 , 对 生 产产 品的 产 量 、 质 量 负次 要责 任 1 2 分是指劳动者做生 产 工 作 , 对生 产产 品 的 产 量 、 质量 负主 要 责任 15 分是 指劳动者在关 键 岗位 工作 , 对生 产 产 品 的 产量 、 质量 负 关键责任 2 分是 指 该 岗 位工 作性 1 分 是指 该岗 位 工 作性 质 决 定 其 发 生 事 故的 质 决 定 无 发 生 事 故 的 概 率 极 小 , 即 使 发生 事 故 危 害 程 度也 低 可能 3 分是 指 该岗 位工 作性 质 决 定 有 一 定的 发生 事 故 的 可 能 性, 但发 生事故时危害程度小 4 分 是 指 该 岗 位工 作性 质 决 定 有 一 定 的 发生 事 故 的 可 能 性 , 发生 事 故 时 危 害 程度 高 5 分 是 指 劳动 者 工 作性 质决定其发生事故的 概率高,发生事故时 危 害 程度也高 2 分是 指 该 岗 位使 用简 单 设 备 , 设 备价 值 指劳动者使用设备的价值量大 设备责任 小 , 以 及 对 生 产 的 影 响 情 况 的 1 分 是指 该岗 位 基 本 不 低 , 设 备 发 生 故障 对 ( 5 分) 使用设备 生产影 响小 差异 3 分是 指 该岗 位使 用设 备 有 一 定 的 价值 量, 设 备 发 生 故 障对 生产 有一定影响 4 分 是 指 该 岗 位使 用设 备 有 较 大 的 价 值 量, 设 备 发 生 故 障 对 生产 的影响大 5 分 是 指 劳动 者 使 用的 设备价值量很大,如 设备发生故障,设备 修复成本很高,整条 生 产 线 可 能瘫 痪 2 分是 指 该 岗 位有 一定 物 质 消 耗 , 但 在 产品 3 分是 指 该岗 位有 一定 4 分 是 指 该 岗 位有 较 多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 消耗责任 消 耗 对 产 品 成 本 的 影 响 程 度 的 1 分 是指 该岗 位 基 本 没 成 本 中 所 占 的 比 例很 物 质 消 耗 , 在产 品成 物 质 消 耗 , 在 产 品成 ( 5 分) 有物质消耗 小 差别 本 中 占一 定比 例 本 中占 较 大比 例 5 分 是 指 该 岗 位 物 质消 耗占产品成本中极大 的比例,如果控制不 好,将导致产品成本 的大幅 上扬 安全责任 指 劳 动 者 发 生 事 故 的 风 ( 5 分) 险 系数 , 以 及 事 故 的 危 害 程 度 工作责任 ( 30 分)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岗位价值评估结果作为薪酬设计的依据使用 举例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目录 理知识介绍 值评估方法介绍 系设计指导 励知识介绍 2018-1-3 • 薪酬管 • 岗位价 • 薪酬体 • 长期激 薪酬管理体系 岗位价值评估后,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没有严格统一的模式,符合实际的灵活操作更关键 •理想模式: 1 2 岗位价值评估得分统计 工资总额 / 岗位价值评估总分 得出每分对应的收入 得出每个岗位在一定条件下的 测算收入 和市场水平比较进行调整 基本确定每个岗位的收入水平 确定薪酬结构 根据岗位工作特征,划分薪酬 系列 确定各类岗位固定、浮动收入 的比例关系 根据薪酬结构、系列和比例关系,测算岗位固定收入部分,划分工资等级,初步建立岗位工资体系 考虑职业发展的需要,对不同薪酬系列进行细化,鼓励能力发展,完善工资体系 3 2018-1-3 对浮动收入部分通过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和业绩挂钩,实现短期、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体系 薪酬管理体系 第一步:岗位收入水平的确定 1 岗位价值评估得分统计 工资总额 / 岗位价值评估总分 得出每分对应的收入 得出每个岗位在一定条件下的 测算收入 和市场水平比较进行调整 基本确定每个岗位的收入水平 • 岗位收入水平的确定需要结合企业的工资总额和市场水平来决定。 • 在很多情况下,不一定需要测算每个岗位的收入水平。往往根据岗位价值评估结果和需要,先将岗位 价值评估分数划分区间,然后将在这一区间的一些岗位归为同一收入水平进行测算。 • 岗位薪酬点数:代表该岗位经过岗位价值评估后其收入水平在整个企业中的位置,往往取最低岗位价 值评估得分为 1 ,其他岗位按比例测算。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岗位价值分数划分区间举例 举例 级别 岗位评估分数区间 岗位名称 标准岗位价值系数 一级 730-829 2.1 二级 630-729 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部主任 技术 发 展 部 主 任、 企 业 发 展 部 主 任、 财 务 部 主 任 、 人力资源部主任 三级 530-629 四级 430-529 五级 330-429 院长 工 作 部 主 任、 市 场 开 发 与 经 营 管理 部 副 主 任 、 技术 与 标 准 化 处处 长 、 监 审 部 主 任 、 质 量 保证 处 处 长、综合处处长、信息技术处处长 企业 发 展 部 副 主任 、 党 群 工 作 部 主 任 、 市场 开 发 与 经营 管 理 部 主 任工 程 师 、 纪 委 副 书 记 、 技术 发 展 部 主任 工 程 师 、 档 案 资 料 中 心 主任 、 财 务 部 副主 任 、 人力 资 源 部 副 主任 、 离 退 休 处 处 长 、 院 长工 作 部 副 主任、工会副主席 综合 处 副 处 长 、 党 群 工 作 部 副 主 任 、离 退 休 处 副 处 长、纪检员 1.8 1.5 1.3 1 • 以上区间划分 100 分为一个级别。 • 标准岗位价值系数的计算取每一分数区间的中位值,如 380 分, 480 分, 580 分, 680 分和 780 分。如果取第五级的标准岗位价 值系数为 1 的话,按照比例就可以计算出其他级别的标准岗位价值系数。 • 区间的划分可以有很多种,以上只是举了一种,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别的划分方法或者可以划分得区间更多、更细一些。在划分 时,如果有些岗位的评估得分正好在划分区间的边缘,可以根据需要划入上一级。 • 岗位价值系数的最终确定也完全可以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需要 , 适当按比例扩大或缩小不同级别间的差距。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在确定具体岗位总收入水平时需要结合企业的薪酬政策 举例 岗位 当地市场化程度 当地资源稀缺性 补充速度 收入水平 高层管 理 技术骨干 很低 极其稀缺 极慢 稀缺 慢 市场 75 % 分位 比市场 50 % 分 位高 20 % 比市场 50 % 分 位高 10 % 低 市场骨干 管理中层 较低 较稀缺 较慢 技术人员 相对较 较稀缺 较慢 不稀缺 较快 供过于 求 很快 低 一般管理人 员 一般事务人 员 2018-1-3 较高 很高 比市场 50 %分 位高 10 % 市场 50 %分 位 市场 50 % 分位 薪酬管理体系 第二步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关键步骤 岗位收入水平的基本确定 2 确定薪酬结构 根据岗位工作特征,划分薪酬 系列 确定各类岗位固定、浮动收入 的比例关系 根据薪酬结构、系列和比例关系,测算岗位固定收入部分,划分工资等级,初步建立岗位工资体系 考虑职业发展的需要,对不同薪酬系列进行细化,鼓励能力发展,完善工资体系 和绩效管理体系挂钩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系列的划分 举例 1 、职能管理系列 职 能 公司领导:包括总经 理、党委书记、副总 经理兼总工、副总经 理、党委副书记兼纪 委书记、总经理助理 中层管理人员:职能 管理部门正职、副职 2 、营销管理系列 3 、生产管理系列 市场营销部:部长、 副部长 营 销 生 市场营销部:营销主 管一级、营销主管二 级、营销主管三级 产 职 营 生 管 管 管 能 一般管理人员:职能 部门一般管理人员 销 市场营销部:营销代 表一级、营销代表二 级、营销代表三级 产 生产单位:室主任一 级、室主任二级、室 主任三级 生产单位:经营计划、 统计兼资料、报帐员 兼行政、内勤、项目 计划工程师 营 理 管 管 管根据各企业的习惯,有时候需要划分薪酬系列 销 一 产 一 国家:工程院院士 勘察设 计大师 集团公司: XX 专 特 业首席专家 集团公司:副总 殊 生 职 理 能 2018-1-3一 生 理 生产单位:处长、 副处长、分院院 长、副院长、项目经 理 4 、生产技术系列 二级生产单位:处 / 分院总、处 / 分院 副总 荣 产 生 誉 技 产 称 二级生产单位:高级 设计师、设计师、绘 图师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结构的确定 XX 集团公司薪酬体系结构 岗位工资 在岗人员才 有岗位工 资,岗位工资 的 确定依据为 岗位评估得 分和岗位薪 酬系数 经营风险奖 金 适用于 公司领导,有 经营生产权的 部门和二级公 司负责人 绩效工资 项目奖金 适用于公 司 中层管理 人员、一般 管理人员、 生产部门的 行政支持人 员 适用于生产 和科研电算部门 的项目经理、项 目管理人员、设 计人员、绘图人 员及其他项目人 员。外业人员还 享受外业津贴 效益奖金 适用于公 司 中层管理 人 员,职能 部 门中层与 生 产部门中 层 浮动收入 管理人员 固定收入 各部门不同 的 公司统一 奖金来源、 发放方式 有 • XX 集团公司薪酬体系结构由固定工资(岗位工资)、浮动工资(绩效工资和各类 区别 奖金)、长期激励、福利和特殊奖励四部分组成 • 不同人员适用不同的薪酬结构。具体构成在报告的后面阐述 2018-1-3 举例 销 加 术 及 人 营销奖金 股权激励 适用于营 • 适用于核心 骨干人员 人员,参 投标的技 人员,以 信息提供 员 • 建议院里根 据实际情 况,结合改制 建 立长期激励 体系 长期激励部分 结合改制 福利 • 住房公积金和 社会保险等 特殊奖励津 贴 • 例如公司首席专家 津贴、技术创新奖、 注册资格奖等等 薪酬管理体系 确定岗位固定收入与浮动收入的比例关系 固 定 部 分 ( 岗 位 工 资 ) 举例 浮 动 部 分 1 0 0 % 9 0 % 8 0 % 7 0 % 5 0 % 5 0 % 6 0 % 6 0 % 7 0 % 7 0 % 7 0 % 7 0 % 6 0 % 5 0 % 4 0 % 3 0 % 2 0 % 5 0 % 5 0 % 4 0 % 3 0 % 4 0 % 3 0 % 3 0 % 3 0 % 1 0 % 0 % 公 司 领 导 职 能 中 员 ) 任 人 职 主 管 理 副 室 般 部 部 门 一 般 管 理 人 员 ( 含 部 门 正 门 正 副 职 、 总 工 生 产 部 门 员 职 能 一 产 产 销 人 生 生 营 层 • 职能管理中层与院生产经 • 公司领导、生产部门负责人 营业绩不直接相关,不过分 的收入与集团公司整体、部 门整体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 管部门的效率与集团公司整 • 提高浮动薪酬比例,个人收 体管理效率、成本密切相 入与业绩密切挂钩,提高责 关; 任约束和经营动力。 • 适当提高固定比例,同时 个人收入与院整体业绩部分 挂钩,切实提升部门负责人 的全局意识。 2018-1-3 • 职能管理部门、生产部门 一般管理人员与院生产经营 业绩相关性较弱; • 固定比例相对较高,浮动 部分与工作绩效挂钩。 • 生 产 技 术 人 员 营销人员与经营业绩密切相 关,提高浮动比例,上不封顶, 切 实提高营销人员积极性; • 生产技术人员与生产密切相 关,提高浮动比例,上不封顶, 鼓 励多劳多得; • 室主任不脱产,但考虑到有一 定的管理要求,提高了固定部 分的比例,浮动部分与生产人 员类同。 薪酬管理体系 在此基础上,进行工资体系的设计 典型的工资等级结构 几种工资等级结构 等级结构 1. 级差 幅度 12 2018-1-3 13 14 15 16 等级 2. 3. 薪酬管理体系 建立岗位进级标准,实现人岗匹配 举例 对一岗建立几个薪酬标准 5 经验丰富,考虑晋升 4 有经验,业绩优异 3 能力达到岗位要求 2 有潜 力,要进一步开发 1 2 新入职无经验者 • 对于新招聘的员工,一律从建议岗位进级标准进起。对于破格录用 的员工,可以在建议岗位进级标准上下浮动 1 级 • 对于现有员工,在建立公司薪酬体系的过程中,工资额度可能会有 变化。为了体现岗位与人的结合,应该对所在岗位上的人具体分析,建立 相应的标准。具体而言,可以在建议岗位进级标准上稍加调整。例 如: – 对于学历大大超过所在岗位要求的(例如:所在岗位要求大 专以上学历,实际在岗人为硕士学历),可以在建议岗位进 级标准上浮 1 级 – 对于在公司服务年限很长、或是在过去有过突出表现(例如: 行业获奖、一贯绩效表现优秀),可以在建议岗位进级标准 上浮 1 级 • 对于兼职岗位,岗位进级采用高的薪级标准 • 完善公司的《晋升管理制度》,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薪酬管理体系 宽带薪酬的基本概念 • 宽带薪酬设计就是企业将原来十几甚至三十几个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同时将每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 浮动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在这种薪酬体系设计中,员工不是沿着公司中惟一的薪酬等 级层次垂直往上走。相反,他们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或者所有时间里可能都只是处于同一个薪酬宽带之中,他 们在企业中的流动是横向的,随着能力的提高,他们将承担新的责任,只要在原有的岗位上不断改善自己的 绩效,就能获得更高的薪酬。即使是被安排到低层次的岗位上工作,也一样有机会获得较高的报酬。 • 宽带薪酬同一薪酬级别会含有多个岗位,与此同时,岗位名称需要归并和简化;经理和下属可能会在同一级 别,更强调以能力的增长进行职业发展,而不局限于级别的晋升。 • 宽带薪酬更适用于知识型企业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传统薪酬结构 • 幅宽 40 %~ 60 % • 级差 10 %~ 15 % 2018-1-3 宽带薪酬结构 • 幅宽超过 100 %,根据需要甚至可 以到 300 ~ 400 % • 级别少,弱化级差概念 薪酬管理体系 宽带薪酬的潜在问题 工期望和决定薪酬的技巧 • • 理系统,以衡量员工绩效和成长 力资源部门给予指导 能造成成本上扬 2018-1-3 要求主管有管理员 要求专业的业绩管 • 要求经验丰富的人 • 控制不好的话,可 薪酬管理体系 第三步:和绩效管理体系挂钩 • 浮动收入(奖金)的发放思路 • 绩效考核方法和指标设计 – 在绩效管理培训中阐述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奖金发放思路 举例 公司领导薪酬构 成 固定部分 团队考核指标 l 根据战略规划 设置年度院合 同、收入、利 润等财务指标 经营 风险 奖金 备 注: Ø 具体考核方法见考核报告 部分 Ø 城建院、公路处如果实 行经营生产权下放政策, 那么薪酬将与公司领导的 结构类似,发放也采取二 次考核发放形式 2018-1-3 改制后,每年年初由董事会设置上述团队考核指标, 交职代会或监事会通过后执行 年度结束后,公司薪酬绩效考核委员会根据院年度经 营指标完成情况决定经营风险奖金发放额度;改制 后,此项工作由董事会考核决定 l 具体而言,可以根据经营指标综合成绩决定奖金发放 额度。计算如下:目标达成率低于 80 %时,该项指 标 得分为 0 ; 80 %≤目标达成率≤ 100 %时,该项指 标得分= 2× 目标达成率 ×100 - 100 ; 100 ≤ 目 标达成率≤ 110 %时,该项指标得分=目标达成率 ×100 ; 110 % ≤ 目标达成率≤ 120 %时,该项指 标得分= 2× 目标达成率 ×100 - 110 ;目标达成率 高于 120 %时,该项指标得分为 130 ;该项指标最高 得分为 130 。 若经营风险奖金未发放,则该款项纳入院发展基金 l 实发经营风险奖金 = 院年收入 *0.22%* 考核得分 / 100 , l 根据个人分管工作重点不同对公司领导分别考核 l 浮动部分 团队考核 岗 位 工 资 l 改制前,每年年初由公司薪酬绩效考核委员会根据院 战略规划设置一系列财务指标和经营风险奖金额度, 交职代会通过后执行 对公司管理层 整体经营管理 能力的考核 个人考核 对公司管理 层个人全年工 作状况的综合 考 核 l 管理层某人的实发经营风险奖金 = 管理层实发经营风 险奖金总额 × (本人岗位薪酬系数 × 本人年度考核 最终得分对应的发放比例) /∑ (管理层人员岗位薪 酬系数 × 年度最终考核得分对应的发放比例) 薪酬管理体系 奖金发放机制 举例 得分 可以上不封顶 130 110 100 60 % 0 80 2018-1-3 100 110 120 合同额目标达成率 收入目标达成率 利润目标达成率 薪酬管理体系 目录 理知识介绍 值评估方法介绍 系设计指导 励知识介绍 2018-1-3 • 薪酬管 • 岗位价 • 薪酬体 • 长期激 薪酬管理体系 股票和期权是实现长期激励的主要方式,目前国际通行 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l 股票期权 (Stock Option) l 模拟股票 (Phantom Stock) l 长期业绩奖励 (Long Term Performance Bonus) l 公式股票计划 (Formula Stock Plan) l 业绩股票 (Performance Shares) l 股票增值权 (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 l 限制股票 (Restricted Stock) l 可转换公司债券 (Convertible Debentures) l 员工持股计划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ESOPs)) l 管理层股票购买计划 (Management Stock Purchase Plans(MSPP))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企业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机制举例 美国部分公司 CEO 收入- 1999 (百万美元) 2018-1-3 公司 基本工资 年度奖金 期权收益 美国运通 1.02 2.40 59.95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1.40 1.90 26.67 波音 1.00 0.00 2.63 花旗 1.03 8.50 4.70 可口可乐 1.25 1.50 106.48 迪斯尼 0.76 5.00 107.22 通用电气 2.80 7.20 261.45 强生 1.33 1.30 66.84 莫克 1.10 1.45 101.60 薪酬管理体系 长期激励通常做法介绍一:员工持股计划 l 员工持股计划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简称 ESOP) ,指由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 认 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公司工会 / 持股会进行集中管理的产权组织形式,其本质是股票奖励 计划。 l 通过员工持股的机制把员工的命运和公司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员工持股的结构设计,真 正激励为公司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经营者,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企业。通过员工持股的运做,在 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推动公司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018-1-3 l 通过员工持股的运做,强化约束机制,员工持有的股份,不仅有收益性也有风险性。公司一旦 亏损,员工持有的股份就相应贬值,为减少这种风险,员工就会加强自我约束和自主约束,追 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和长期稳定的发展。 l 通过员工持股,强化监督机制。员工持股使其具有员工和股东的双重身分,作为股东,对公司 的各种经营行为监督是从自身利益着眼;作为员工,对公司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能及时发现 问题,形成主动而有效的监督。 薪酬管理体系 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特征 • • 持股人或认购者必须是本企业工作的员工 员工所认购的本企业的股份不能转让,不能交易,不能继承 • 员工持股股份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形成: – 一是员工现金认购方式购企业股份 – 二是员工透过员工持股专项贷款资金贷款认购本企业股份 • • • 2018-1-3 – 三是企业将历年累计的公益金转为员工股份划转给员工 – 四是奖励红股形成员工持股 内部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中,在职员工应有现金投入,贷款认购比例不应太高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以二次利润分配参与公司利润分享计划。即以工会或职代会社团法人名义享受公司利润 分配,再由专职机构(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再按员工个人持股数额进行二次利润分配 经公司股东会或产权单位同意,内部员工股份原则上可通过两种方式设置:一是增资扩股方式设置,二是通 过产权转让方式设置 薪酬管理体系 员工持股的股份分配 • • • 在本公司工作的员工持股资格由各公司自行民主决定 非公司员工不得以任何方式参加内部员工持股 员工认股应遵循以下原则: – 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 • • 2018-1-3 – 坚持自愿出资的原则; – 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公司应依据员工个人岗位、职称、学历、工龄和贡献等因素,通过评分的办法确定员工认购的股份 数额,具体评分办法有各公司自行确定 公司应制订员工股份认购方案,经持股员工集体讨论,并经公司股东会或产权单位同意后执行 薪酬管理体系 员工认购股份程序 员工向工会提出 购股申请 办理购股 手续 工会审查员工 持股资格 员工向工会缴付 购股资金,工会 向员工出具“员工 股权证明书” 根据员工股份 认购方案确定 个人持股额 公告员工 持股额度 公司应妥善保管员工 的持股名册并上报 审批部门备案 * 此处工会指拥有法人地位的单位,在有的企业表现为员工集资持股的投资公 司等形式。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中的预留股份 2018-1-3 • 公司根据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员工持股总额中,可设置部分预留股份,以具备资格的新增员工 认购 • 预留股份由员工持股会借资金一次性购入,并负责管理和运作 • 员工持股会偿还筹借资金本息的主要途径: – 预留股份每年所得红利 – 新增员工认购股份缴纳的股金 • 新增员工认购股份按规定有关条款,股份按上年末公司每股帐面净资产值计算 • 当员工脱离公司,不再继续持有内部员工股,其所持股份由员工持股会回购,转作预留股份。 脱离公司是指调离、离退休、自动离职、停薪留职、被辞退或解聘、被开除或死亡等情形 薪酬管理体系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中的备用金管理 • 备用金是指员工持股会用于购买内部员工预留有股份和回购脱离公司的员工所持股份的专项周转资金 • 备用金的来源: – 以员工持股会名义贷(借)入的资金 – 新增员工认购股份所交纳的资金 – 内部员工预留股份每年所分红利 • 备用金的用途: – 购买预留股份 – 回购脱离公司员工所持股份; – 归还员工持股会用于购买预留股份的贷(借)款的本息 • 2018-1-3 备用金必须专款专用,由公司财务部门设立专门帐户和负责核算。资金的日常支出由员工持股会负责人审 批,重大支出经持股员工讨论决定,并每年向持股员工公布收支情况 薪酬管理体系 金地集团的员工持股案例 • 公司背景: – 金地集团成立于 1991 年,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截至 2002 年,集 团 已拥有 8 家控股子公司,总资产 22 亿元,净资产 12 亿元,并形成了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物业服 务、地产中介、广告代理与商业贸易同步发展的产业结构。由深圳市福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深圳市 投资管 理公司、美国 UT 斯达康有限公司、深圳市方兴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金地实业开发总公司工会作为发 起人 , 在原金地实业开发总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对原金地实业开发总公司进行改组 , 以发起设立方 式 , 于 1996 年 2 月 8 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 实施背景: – 深圳市金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 , 成立之初 , 管理的小区条件差 , 环境恶劣 , 物业管理的困 难比 较大。 – 在企业内部 , 由于缺乏内在的动力机制 , 员工的积极性不高 , 公司管理涣散、漏洞多 , 业主意见很大 , 公 司也留不住人才 , 金地物业公司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 – 在此情况下 , 金地抓住深圳市政府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的契机 , 果断地实施了员工持股的产权制度改 革 , 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深圳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国有企业通病,必须 推 进产权制度的改革。 – 深圳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福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于 1994 年开始试行企业内部 职工持股,成为深圳市被列入首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的第一家区属国有企业。 薪酬管理体系 金地集团员工持股实施过程 • • • • • • • 金地集团在实施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设计了 2530 万股作为内部员工持股的股份总额,每股面值为 1 元。 规定员工持股总值不得超过总股本的 30 %。实行职工持股制度后,公司总股本中约 70 %为国有股和法人股,约 30 %为内部职工股。 在内部职工股的总量中, 70 %供现有员工认购, 30 %作为预留股份,用于奖励公司优秀人员和新增员工认购。 内部职工持股首先要由职工本人提出申请,由员工持股管委会审查持股资格和持股限额。除部门经理以上管理 人员必须足额认购外,其余职工以自愿为原则。 员工持股额度分配按照所负责任、员工能力及贡献大小 , 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采取“打分制”量化 确定 ; 持股员工与公司风险共担 , 利益同享 ; 员工股份分红 , 优先用于偿还公司借款的本息。 高层经理的个人持股数量不能超过职工持股总量的 10 %。 内部职工股不转让、不交易、不继承。职工离开企业后,所持股份由管委会收购。回购款交职工本人或法定继 承人或指定受让人。 • 员工持股管委会对持股职工建立持股帐户。员工持股管委会以社团法人名义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然后再对持 股职工进行二次分配。预留股份的红利作为员工持股管委会的备用金,可以用于回购职工股,也可用于二次分 配。 • 员工持股总额占公司总股本的 23% ,委托工会以社团法人参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员工依法选举董 事、监事进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 , 参与公司的决策和专职监督 , 使员工持股成为“决策股”。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金地集团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 2018-1-3 • 金地集团实行职工持股的资金通常有三个来源:主要由员工个人出资、公司划出专项资金借给员工、 工会从历年积累的公益金中划转三部分组成。 • 职工个人出资认购公司股份,占资金来源的 35 %- 50 %。 • 公司为职工个人提供贷款,专用于认购公司股份,大体占资金来源的 35 %。贷款本是从企业分红中 扣回。利率参考同期住房贷款利率。 • 从公司的奖励基金和福利基金中提出一部分直接奖励给企业的优秀职工。 薪酬管理体系 长期激励通常做法介绍二:股票期权 2018-1-3 •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萌芽于 70 年代的美国,在 90 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股票期权指公司 给予经理人员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持有这种权利的人员,即股票期权受权人,可以按约定的价 格和数量在受权以后的约定时间内购买股票,并有权在一定时间后将所购的股票在市上出售,但股票 期权本身不可转让。 • 受权人通过股票期权获得的收入一般由行权价差收入和转售增值收入两部分组成。如果在约定的行权 期股票市价高于约定价(行权价),股票期权受权人就会向公司购买约定数量的股票(行权),从而 获得价差收入;如果所购股票的市价在行权后继续上升,受权人就通过股票转售获得股票增值转让收 入。在股票市价低于约定价格时,被授予者可以放弃行购买股票的权利。 • 受权人行权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如从受权到行权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等。公司向受权人提供的股票,可 以是公司从市场上购买的股票(即回购股票),也可以是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增发股票)。受权人的 收益与股票市价、行权条件以及税制有关。 薪酬管理体系 股票期权行权收益图 股票价格 股票 交易价 股票转让收入 执行价 行权收入 行权价 禁止行权期 行权期 时间 授予日 2018-1-3 行权日 出售日 有效日 薪酬管理体系 美国国内税务法关于激励股票期权的规定 公司的股票 2018-1-3 • 期权只能授予本公司雇员,只能用于购买本公司或母公司、下属 • 必须遵守股东认可的成文文件 • 经股东批准后,期权必须在 10 年内授出,授出后的 10 年内行使 • 执行价格必须高于或等于授予时的市场价格 • 授予时,雇员不能持有公司 10% 以上股份等等 薪酬管理体系 美国股票期权的授予范围 2018-1-3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这些员工在公司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掌握着公司的日常决策和经 营,因此是激励的重点 • 技术骨干:期权计划有向一般职员扩大的趋势,如英特尔公司 1997 年修订的“股票期权方案”将 授予对象延伸到了全球范围的所有员工 • 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在三种情况获赠股票期权: - 受聘 - 升职 - 年度业绩评定 (通常受聘升职时获得的期权较多) 薪酬管理体系 美国股票期权的执行方式 2018-1-3 • 现金行权:即行权人向公司指定的证券商支付行权费用以及相应的税金和费用,证券商以行权价格为其 购买股票,行权人持有股票,选择适当时机出售股票以获利。 • 无现金行权:即行权人不需以现金或支票来支付行权费用,证券商以出售部分股票获得的收益来支付行 权费用。 • 无现金行权并出售:即行权人决定对部分或全部可行权的股票期权行权并立刻出售,以获取行权价与市 场价的差价带来的利润。 薪酬管理体系 美国股票期权的执行时间 •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法的规定,作为公司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只能在“窗口”期内行权或出售该公司股票。 • 所谓“窗口”期是指从每季度收入和利润等指标公布后的第 3 个工作日开始直至每季度第三个月的 10 天为 止。除此限制之外,高级管理人员可以自由选择行权及出售股票的时机。 • 公司通过董事会的薪酬委员会来管理股票期权计划,薪酬委员会有权决定每年的股票期权赠与额度、授予时 间以及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对股票期权计划进行解释以及作出重新安排。 • 有时,由于税法的变更或者股票期权计划的规模过大,董事会的薪酬委员会有权在未获得股东同意的情况下 变更股票期权计划中的部分或全部条款,甚至中止该计划。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美国股票期权行权股票来源 股票期权行权所需股票的来源渠道有两个: • • 公司发行新股票 通过留存股票帐户回购股票:留存股票是指一个公司将自己发行的股票从市场购回的部分,这些股票不 再由股东持有,其性质为已发行但不流通在外。公司将回购的股票放入留存股票帐户,根据股票期权 或其它长期激励机制的需要,留存股票将在未来某时再次出售 2018-1-3 薪酬管理体系 中国公司股票期权实施特点 • 在中国,上市公司推行股票期权的方案与国际惯例都有些不同,大部分都结合了一些其他股权激励的特点,有些措 施属于创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内推行股票期权的公司有长源电力 (000966) 、清华同方( 600100 )、东方 电 子( 000682 )、中兴通讯 (000063) 等。 • 下面以长源电力为例分析在中国实行股票期权的方案和特点。湖北长源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源电力)成 立于 1995 年 4 月 7 日,是由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开发公司、华中电力开发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中国建设 银 行等七家大型国有企业于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热力及设备生产及其有关技术的开发、 技术服务和培训等。 • 长源电力股票期权方案整体思路:在公司业绩达到规定了指标后,公司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自二级市购买规定数量 股票,按规定价格售予公司的管理层。 – 激励范围: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及全资和控股电厂的主要负责人,今后还将逐步扩大范围 – 考核指标:净资产收益率高于 9 %、总资产报酬率高于 3.87 % – 股票期权数量:社会公众股的 0.1% – 股票期权的赠予时间:股东大会后 – 股票期权的行权价:公司股票首次发行价 6.1 元的 110%—120% – 股票来源: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 薪酬管理体系 长源电力的股票期权方案特点 • 由于中国在金融市场、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不成熟,照搬西方现成的股票期权方案很难实行。长源电力

90 页 194 浏览
立即下载
薪酬结构比例(咨询过程培训)

薪酬结构比例(咨询过程培训)

例:某副总年收入为: 108000 每年补充福利: 9600 年收入 基本工资 季绩效工资 年绩效工资 A 薪资结构比例 全年总额 B C 9% 120% 38880 12960 56160 9600 129600 —— 3240 3240 年末达到标准绩效的实发现金 3240 3240 年末达到标准绩效的收入 3240 3240 A B —— 1000 —— 56160 1000 —— 56160 1000 129600 补充福利 长期激励 D E=年收入*120% 36% 24% 40% 9% 120% 38880 25920 43200 9600 129600 —— 季末达到标准绩效的实发现金 3240 6480 年末达到标准绩效的实发现金 3240 6480 年末达到标准绩效的收入 3240 6480 全年总额 —— C 3240 薪资结构比例 1000 基本工资 季绩效工资 年绩效工资 月末实发现金 每年补充福利: 9600 —— 年收入 薪资结构比例 例:某副总年收入为: 108000 E=年收入*120% 52% 季末达到标准绩效的实发现金 全年总额 D 12% 3240 每年补充福利: 9600 长期激励 36% 月末实发现金 例:某副总年收入为: 108000 补充福利 —— 1000 —— —— 1000 —— 43200 1000 —— 43200 1000 年收入 月末发放 基本工资 A 年末发放 季绩效工资 基本工资 B C 年绩效工资 D 129600 补充福利 E 36% 18% 12% 34% 9% 38880 19440 12960 36720 9600 月末实发现金 3240 —— —— 季末达到标准绩效的实发现金 3240 —— 年末达到标准绩效的实发现金 3240 19440 3240 36720 1000 年末达到标准绩效的收入 3240 19440 3240 36720 1000 3240 —— 1000 —— 1000 例:某副总年收入为: 108000 每年补充福利: 9600 薪资结构比例 全年总额 年收入 基本工资 季绩效工资 年绩效工资 A B C 补充福利 长期激励 D E=年收入*120% 24% 24% 52% 9% 120% 25920 25920 56160 9600 129600 —— 月末实发现金 2160 季末达到标准绩效的实发现金 2160 6480 年末达到标准绩效的实发现金 2160 6480 年末达到标准绩效的收入 2160 6480 —— 1000 —— —— 1000 —— 56160 1000 —— 56160 1000 129600 单位:元 收入合计 实发现金 股权 合计 F=A+B+C+D G=E H=F+E 109% 120% 229% 117600 129600 247200 4240 —— 4240 7480 —— 7480 63640 —— 63640 63640 129600 193240 收入合计 实发现金 股权 合计 F=A+B+C+D G=E H=F+E 109% 120% 229% 117600 129600 247200 4240 —— 4240 10720 —— 10720 53920 —— 53920 53920 长期激励 129600 183520 收入合计 实发现金 股权 合计 F=年收入*120% G=A+B+C +D+E H=D I=G+H 120% 109% 120% 229% 129600 117600 129600 247200 —— 4240 —— 4240 —— 7480 —— 7480 —— 63640 —— 63640 129600 63640 129600 193240 收入合计 实发现金 股权 合计 F=A+B+C+D G=E H=F+E 109% 120% 229% 117600 129600 247200 3160 —— 3160 9640 —— 9640 65800 —— 65800 65800 129600 195400

1 页 652 浏览
立即下载
新入行培训-中国银行薪酬体系与员工关系管理

新入行培训-中国银行薪酬体系与员工关系管理

中国银行薪酬体系 与员工关系管理介绍 人力资源部 2009 年 5 月 6 日 中国银行薪酬体系及政策介绍 人员创造经营价值 银行经营目标 银行业务经营策略与 关键竞争能力 企业文化 银行对员工的要求 客户满意 员工对银行的需求 人力资源策略 人员配置 员工 敬业 薪酬激励 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 管理 绩效管理 学习与发展 基于战略的薪酬体系模型 企业的追求和使命 战 面略 层 人力资源战略与机制 社会与行业环境 制 面度 层 技 面术 层 企业的核心价值 企业的发展战略 薪酬的理念与政策 法 律 环 境 内部竞争 薪酬架构 实现战略目标 内部公平 薪酬制度 提升竞争能力 员工贡献 薪酬管理 促进组织成长 职位分析、职位评估、等级设计 计算机管理系统 薪酬管理的框架 结果 支柱 基础 薪酬制度与体系 外部 竞争性 内部 公平性 个人 激励性 市场参照 岗位价值 胜任能力 绩效管理 薪酬体系_全面薪酬的概念 企业文化 发展机会 福利 期短激 励 培训 岗位津贴 学习机会 商业 保险 长期激励 固定奖 金 基本工资 社会保 险 工作条件 工作氛围 公司荣誉 社会尊重 全面薪酬构成 全面薪酬的构成 岗位工资 绩效奖金 法定福利 现金福利 长期激励 培训机制 薪酬等级_体现价值导向 6 7 8 10 11 12 13 级 4 5 十一级 18 档 9 3 级 级 级 级 级 中 / 高级管理 级 级 初级管理层 / 高级专业技术 级 级 中级专业技术 初级专业技术 技能操作 客户经理 薪酬体系 级 薪酬结构_目标年薪构成 薪酬等级 非营销类目标年薪 营销类目标年薪 岗位工资占比 绩效工资占比 岗位工资占比 绩效工资占比  3__1 55% 45% 45% 55% 3__2 3__3 55% 55% 45% 45% 45% 45% 55% 55% 4__1 55% 45% 45% 55% 4__2 55% 45% 45% 55% 4__3 55% 45% 45% 55% 5__1 55% 45% 45% 55% 5__2 5__3 55% 55% 45% 45% 45% 45% 55% 55% 6__1 60% 40% 40% 60% 6__2 60% 40% 40% 60% 7 60% 40% 40% 60% 8 60% 40% 40% 60% 9 60% 40% 50% 50% 10 65% 35% 60% 40% 11 65% 35% 60% 40% 12 70% 30% 65% 35% 13 70% 30% 65% 35% 目标年薪标准_ “工资薪点”对应关系 时期 学习期 薪点 关键职责胜任情况及业务技能、上岗标准等 1 2 3 应用期 4 5 6 拓展期 7 8 9 指导期 10 11 员工岗位工资薪点将综合考虑员工对关键职责胜 任情况、能力、绩效考核、知识学历、任职时 间、岗位技能等因素确定。 岗位工资_计算公式 目标年薪 = 岗位工资 + 绩效奖金 岗位工资 = 薪点目标年薪 × 岗位工资占比 绩效奖金_体现价值创造导向 绩效奖金基数=薪点目标年薪 × 绩效奖金占比 绩效奖金 与单位绩效 挂钩部分 + 与团队 / 个人绩效 挂钩部分 (包括延迟发放部分) 分支机构综合绩效目标完成率≥ 80% 方可起付 绩效奖金_构成举例 薪酬等级 员工绩效奖金根据银 行、团队、个人绩效 考核结果支付。 举例 职位不同,挂钩比例 不同。 个人绩效占比 单位绩效占 团队绩效 个人绩效 比 占比 占比 二级分行行长 80% / 20% 二级分行副行长 70% / 30% 部门总经理 80% / 20% 部门副总经理 50% / 50% 团队主管 30% 50% 20% 团队副主管 20% 30% 50% 经营性支行行长 80% / 20% 经营性支行副行 长 70% / 30% 一般员工 10% 30% 60% 薪酬方案的总体框架 薪酬管理办法 薪酬改革实施细则 非直接劳 动关系人 员薪酬办 法 新入行员工 薪酬管理 办法 分行本部 福利办法 二级行行级 管理人员薪 酬管理办法 二级分支 机构薪酬 管理规定 考勤管理 客户 \ 理财 \ 产品 规定 经理等方案 ( 修订稿 ) 职位评估结果(薪酬等级) / 职位聘任结果 新入行员工薪酬管理办法 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入行后在试用期、见习期内根据本行薪酬管理办法 给予与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相应的岗位工资水平。试用期内不享受绩效奖金。研究 生过渡期一般为半年,本科生见习期一般为一年,在过渡期和见习期的薪酬标准 如下表,正式聘任后按所聘职位薪酬等级及薪酬制度进行管理。   学历 工资 试用期 过渡期 / 见习期 获聘职位后 全日制 博士研究生 3000 元 / 月 过渡期 9 级薪点一 按所聘岗位薪酬等级及 薪点执行 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 2500 元 / 月 过渡期 10 级薪点一 按所聘岗位薪酬等级及 薪点执行 全日制本科生 见习期工资武汉市 2000 元 / 月;地市行 15 按所聘岗位薪酬等级及 00 元 / 月 薪点执行 中国银行薪酬体系及政策介绍 福利制度 福利 --- 法定福利项目 项目 单位缴费比例 个人缴费比例 享受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 20% 8% 退休时养老金 基本医疗保险 8% 2% 基本医疗保障 失业保险 2% 1% 失业后可领取一定数额 失业金 工伤保险 0.50% 工伤待遇保障 生育保险 0.50% 女工生育保障 住房公积金 10% 10% 退休时领取或购房时提 供低息房贷 企业年金 4% 2% 退休时补充养老金 固定福利及弹性福利项目 类别 固 定 福 利 弹 性 福 利 序号 项 目 具体内容 1 过节费 (四大节日) 元旦 春节 五一(含端午) 国庆(含中秋) 2 高温费 1 体检费 2 商业保险 3 4 5 三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 各类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 根据需求以团队优惠价格为员工办理专业健身美容等 会所会员卡。 职工在行内食堂就餐充值、家用汽车油卡充值、移动 餐卡、油卡、手机卡充值 电话充值。 员工在规定的公休假及长假期间出外旅游所支付的交 公休及长假旅游部分费用 通、住宿费用。 健身与保健 6 子女费用 7 员工医疗费 如子女入托、教育、医疗费用。 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额度以外的部分医疗费用 福利 --- 企业年金 什么是企业年金? •企业和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 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的特点 •为既定缴费型计划,退休收入由实际缴费和投资收益确定 •要求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 •设定归属原则,员工离职可按一定规则转移个人账户金额 •管理机构包括受托人、帐户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管理 人,确保基金安全 •员工只能在退休、身故或出国定居时才能领取企业年金待遇 企业年金制度—如何参加 员工如何参加 须知事项一 企业年金计划 告知员工 填写登记表 确保员工 详细了解 年金政策 == 签署年金协议  资格审查 信息反馈 企业年金制度—如何缴费 年金计划参加人 须知事项二 计划参加人分类 1 、已退休或 2011 年前 退休 2 、将于 2010 年以后退 休 如何进行年金缴费 如何进行个人缴费 个人不缴费 2006 年起每月按月度缴 费基数的 2% 进行个人缴 费 员工个 人缴费 由我行 从每月 工资中 代扣 企业年金制度 --- 缴费基数 须知事项三 年金计划参加人 的年金缴费基数 如何确定 年度缴费基数: 权责发生制下计划参加人上年度实际岗位工资 与绩效工资之和 月度缴费基数: 为年度缴费基数的 1/12 ,不设定上限或下限 企业年金制度—如何归属 单位缴费及投资收益 须知事项四 如何归属 离职时参加计划年限 单位缴费及投资收益归属计划参加人比例 不满 3 年 0% 满 3 年,不满 4 年 50% 满 4 年,不满 5 年 75% 满5年 100% 如计划参加人退休或在退休前去世,全部归属于计划参加人 企业年金制度—账户积累 须知事项五 个人账户的 积累预期 单位缴费积累 投资收益分配 个人缴费积累 企业年金制度—如何领取 计划参加人如何领 须知事项六 取年金个人账户金额 —— 员工退休时,须所在机构出具相关证明(如退休证明等), 由计划参加人向受托人(企业年金理事会)提出申请,经受托人 核实无误后,由受托人指令托管人(基金托管银行)支付; —— 员工退休前去世,须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如注销户籍证 明等),由指定受益人向受托人提出申请,经受托人核实无误后, 由受托人指令托管人支付; —— 员工出国定居时,须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如出境定居证 明等),由计划参加人向受托人提出申请,经受托人核实无误后, 由受托人指令托管人支付。 什么是员工关系管理 ? 什么是员工关系管理  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章、社会道德规范  为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 组织对员工实施有效管理,规范员工行为的内 部规章 主要内容    用工制度 劳动合同法 考勤管理制度 现行的用工制度  劳动合同制用工  派遣制用工制度 劳动合同法简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 2007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节 集体合同  法人代表及委托代理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为法人代表机构。湖北省分 行辖内各二级分支行具有劳动法律主体资格。  根据分级管理原则,省分行行长作为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 理人实行二级授权制,即:董事长- 省级分行行长- 各二级分支行行长。委托代理人代表所在分支行与劳动者 签订劳动合同。  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理人发生变更,已签订 的劳动合同书继续有效。 劳动合同的期限—种类  有固定期限  无固定期限  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内容为期限 劳动合同的期限—初签  正规大学本科毕业生签 3 年  新接收指令性计划复转军人 签 3 年  其他新入行人员签 1 年  维护客户关系新招聘的人员根据客户资源变动情况一 年一签 劳动合同的期限—试用期        第十九条 :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 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 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 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 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解除—劳动者提出解除 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 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 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 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 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 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合同终止     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 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济补偿—前提条件 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 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 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济补偿 —标准 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 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 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 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 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 均工资。  考勤管理制度 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工作及休息时间 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和银行工作特点 以及对外营业的需要,为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维护员工的休息权利,我行实行以下三种工时制度: 1 、每日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 40 小时的标准工时 制度,星期六和星期日为每周休息日; 2 、部分工作岗位的员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如各单 位、部门总经级以上干部、部分营销人员、值守人员、专 职司机等); 3 、部分工作岗位的员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如对外营业的部分岗位、供电值班、检修人员等部分后 勤保障人员等)。 请(休)假种类  请假  病假 事假 婚丧假 生育假 休假 年休假 探亲假 请休假待遇——年休假     1 、中国银行员工自参加工作第二年开始享受年休假,工龄 2-10 年的 5 个工作日, 11-20 年的 10 个工作日, 20 年以上的 15 个 工作日。 2 、享受原则 ( 1 )享受年休假者,各部门应统筹安排,原则上当年使用, 特殊情况经所在单位同意最迟不超过次年的 3 月 31 日。 ( 2 )当年新参加工作、商调和复转入行的,不享受年休假 待遇。 ( 3 )当年外派回行或公派离岗学习半年以上的,不享受年 休假待遇。 ( 4 )其他离岗时间较长的,不应享受年休假待遇。 3 、待遇:年休假期间,员工薪酬福利待遇不受影响。 4 、对于某些业务岗位或管理岗位,实行强制休假。 请休假待遇——年休假        5 、休假排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14 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 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 一 ) 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 二 ) 职工请事假累计 20 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 三 ) 累计工作满 1 年不满 1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2 个月以 上的; . ( 四 ) 累计工作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3 个月以 上的; ( 五 ) 累计工作满 20 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 4 个月以上的。 病假  期限 门诊病例首次不得超过 15 天,病假期满仍需休 息治疗的,每次续假时间不超过 7 天,连续休假时间不 超过 30 天; 住院病人出院后每次续假时间不超过 15 天,连 续休假时间不超过 30 天; 超过 30 天仍需继续病休治疗者,由部门根据 病假证明提出意见,报单位劳鉴小组审核同意,人力资 源部门与其签订《员工病假协议书》办理病休手续,病 休期间仍需凭医院开具的病休证明办理续假手续。 病假—医疗期 连续工龄 10 年以 下 10 年以 上 中行工龄 医疗期 累计计算医疗期的时间范围 5 年以下 3 个月 6 个月 5 年以上 6 个月 12 个月 5 年以下 6 个月 12 个月 6—10 年 9 个月 15 个月 11—15 年 12 个月 18 个月 16—20 年 18 个月 24 个月 20 年以上 24 个月 30 个月 病假——待遇 医疗期 3个月 6个月 9个月 12个月 18个月 24个月 累计计算病休 病休6个月以下 病休6个月以上 时间的范围 岗位工资标准 疾病救济 6个月 -50% 12个月 -60% 15个月 70% 30% 18个月 80% 40% 24个月 90% 50% 30个月 100% 60% 事假    员工因私事需占用工作时间处理,本人又没有其它假 可休,可以提出请事假。 事假一次一般不超过 3 天,确有特殊原因的,经本人 申请,所在部门领导同意,报人力资源部门批准,可 酌情准假。 待遇:员工经批准请事假时,按实际缺勤天数,以岗 位工资日工资额标准据实扣除岗位工资部分。绩效奖 金由部门按绩效考核办法管理。 生育假 婚丧假 产假  哺乳假  节育手续假  陪护假  婚假  晚婚假  治丧假  员工福利待遇不受影响 探亲假   探亲假期是指员工参加工作满一年,不与配偶或父母 同居一地(户口不在一地者),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 团聚的(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 个白天,一般按两地相距 100 公里以上计算,下同), 可以享受探亲假待遇。 新参加工作的员工,在见习期内(获得硕士和博士学 位的研究生一年内)不能享受探亲假,期满转为正式 员工后,当年可以享受探亲待遇。 探亲假—期限  员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假期一次,假期为三十 天;如一方已享受了探亲假待遇,夫妇已经团聚,另一 方就不能再享受探亲待遇。  未婚员工探望父母的,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 十天;如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员工自愿 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 已婚员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在这四年中的 任何一年,经单位领导批准即可探亲,假期为二十天。 探亲假—待遇    享受探亲假者,工资福利不受影响。 已婚员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目标年薪 百分之三十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 单位负担。 员工探望配偶、未婚员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 所在单位负担。 探亲假—境外探亲  公派出国研究生配偶的出国探亲假 一般为三个月,因故需续假的,经批准续假最多不得超过三 个月。前三个月工资照发,从第四个月起停薪留职。 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配偶的出国探亲假 一般为三个月,因故需续假的,经批准续假最多不超过三 个月。出国探亲的第一个月工资照发,从第二个月起停薪留职。  员工因私出境的假期 一律按事假处理 逾期不归者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出国探亲的一切费用自理。 迟到、早退、旷工    迟到(早退):指员工未履行请假手续,因个人原因未按时到达(提 前离开)工作岗位,时间在 30 分钟以内的。 旷工: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按旷工处理: ( 1 )员工迟到、早退在 30 分钟— 3 小时按旷工半天处理, 3 小时以上按旷工一天处理; ( 2 )员工未经请(续)假或请(续)假未获批准即擅自离岗 或未到岗的; ( 3 )谎报请假事由,涂改、伪造病假证明或病历的; ( 4 )不服从组织调动或分配工作后不到岗报到上班的; 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发 1 小时日工资(日工作时间按 8 小时,日工资 标准按个人目标年薪计算);每旷工半天扣发半天日工资(计算方法 同上),并列入考勤考核范围,按相关旷工规定处理。连续旷工十五 天以上的,应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假期计算及说明  年休假不包括公休假和法定节假日,其他假期均包括 公休假和法定节假日。  全年病、事假累计在三十天以上的,当年不得再享受 探亲假,如已享受或部分享受,则从下一年扣回。 祝愿各位新同仁 :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 鸟飞 谢谢大家!

59 页 1013 浏览
立即下载
【HR体系】实践案例: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案(薪酬、培训、绩效等)

【HR体系】实践案例: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案(薪酬、培训、绩效等)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案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五、绩效管理 六、任职资格管理 七、薪酬管理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九、华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 力资源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社会财富增值的特色 农业经济社会财富增值主要来自于对土地的控制(土地雇佣劳动) 工业经济社会财富增值主要来自对资本的支配和资本的积累(资本雇 佣劳动 ) 知识经济社会财富主要来自于取得知识的人的自愿合作,使各人的知 识在共享、分享中产生知识创造(知识雇佣资本)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力资 源管理模式 Æó Òµ º Ð ËÄ ¾ ºÕ ù Á¦ Óë ÈË Á ¦× Ô Ê ´¹ À Üí 展 之本 发 存 生 业 º Ë ÐÄ ¼¼ ÄÜ ÊÇ ² » ÄÜ Í ¨¹ ýÈ Îº 企 是 力 争 º Ë ÐÄ ¼¼ ÄÜ ÊÇ Ï ò × îÖ Õ ² ú Æ·¸ 企业 核 心 竞 ν » µ » à µ ½ µ Ä ¼Ó ½ ¾ ´Þ ó ¼Û Öµ Ä ¼¼ ÄÜ º Ë ÐÄ ¼¼ ÄÜ ÊÇ ¾ ºÕ ù ¶ Ô ÊÖ ÄÑ ÒÔ Ä£ · µ ÂÄ ¼¼ ÄÜ ,¾ ß ÓÐ ÅÅ Ëû ÐÔ º Ë ÐÄ ¼¼ ÄÜ Ì á ¹ © ÁË ½ø Èë ¶ à Ñù » ¯ ÊÐ ³ ¡µ Ä ¿É ÄÜ ÐÔ ¶ Ô ÈË Á ¦× Ê Ô ´¹ Ü À íµ Ä Ü Á ¦Ê Ç Æó Òµ º Ë ÐÄ ¾ ºÕ ù Á ¦µ Ä ÖØ Ò ª× é ³ É ² ¿ · Ö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 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源泉 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正在从物力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 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误区  把人力资本投入看作直接人工费用  把研究开发投入看作期间费用  成本和费用是减利因素 事实上,人力资本投资和研究开发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 投资,使这两项投资产生高回报的关键是管理而其关键 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的人 力资源管理模式 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理念的转变: 工业经济传统权威组织管理理念 计划 组织 控制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理念 愿景 价值 氛围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  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伍 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营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我国不缺乏科技创新的种子,只缺适宜这些种子生长 的沃土和春雨、和绚的阳光 .....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刨松土地、浇水、施肥,使种子发 芽、生根、开花、结果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原 正 公 则 公平原则 公 开 原 则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¹ « Õý Ô ­Ô ò £ º 共同的价值观是公正评价员工的准则 挑战性的指标与任务是公正评价绩效的依据 本职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潜力公正评价能力的标准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¹ «Æ½ Ô ­Ô ò£ º 奉行效率优先的公平原则 鼓励员工在真诚合作与责任承诺基础上 , 展开竞争 从根本上否定短视、攀比和平均主义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¹ « ¿ ªÔ ­Ô ò £ º 抑侥幸,明褒贬提高制度执行上的透明度 根本上否定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主义行为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我们不搞终身雇用制,但这不等于不能终身在华为工作 我们主张自由雇用制,但不脱离中国的实际 过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和选 择机制 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置换,促进优秀 人才的脱颖而出,实现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激活沉淀层,使人与职位有更好的 匹配组合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 管理价值链 价值创造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课题 价值创造源泉 价值贡献度 价值回报方式 结论 为什么创造价值 如何创造价值 价值激励方式 谁创造了价值 创造了多少价值 价值如何分配 现实 承认价值创造 如何创造价值的 得到多少回报 管理 企业文化设计 绩效管理模型 薪酬回报理念 职位价值评估 绩效评价体系 薪酬制度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建立以价值链循环为主体的 绩效考核系统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骨架是由价值创 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构成的循环链。 要素 价值创造 牵引 回报 激励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依据 改 进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1 、价值创造体系: A 、以价值观统一价值创造活动,以价值观创造价值 • 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弘扬 • 良好的组织氛围的建设 • 使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有价值 B 、对价值创造要素做出明确的界定 • 劳动、知识、资本与企业家共同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 • 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不迁就有功的员工 • 让有水平的员工做实,让做实的员工提高水平。 • 小建议,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 • 反对不思进取的幼稚,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C 、通过培训,发掘和提高员工的价值创造能力 • 把人力真正变为资源 • 人力资本的增值大于财务资本的增值 D 、通过招聘,吸纳那些认同公司事业且高素质的员工 E 、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 活状态,使干部和员工永不懈怠 • 竞争是活力之源。国际竞争力实际是在国内培养出来的,市 场竞争实际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出来的 • 实行自由雇佣制 • 干部能上能下与集体大辞职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2 、价值评价体系: • 价值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的传导媒介 • 价值评价在业务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 价值评价体系是企业内部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 价值评价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牵引、激励和约束力量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建立一套适应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价值评价体系,对员工的价值创造过程和价值 创造结果进行评价,为价值分配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确定全公司及各部门的 KPI 指标(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处理好扩张与控制的 关系,保证公司均衡、快速和可持续地发展。 以业绩考核为主导,实行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 结果进行系统的制度评价。 考核评价结果与报酬待遇紧密挂钩,进一步激发员工的持续的创业与创新精神。 以绩效考核与评价为载体,各级管理者承担起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责任。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3 、合理分配价值:  价值分配原则: 从根本上否定平均主义,提倡效率优先。  价值分配的价值: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  价值分配的依据: 员工的责任、绩效(可持续性贡献)、任职状况(能力、 工作态度)。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 价值分配对象: 机会、职权、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 与公司双重保险和其他人事待遇。  在价值分配过程中: 按劳分配要充分拉开差距,分配曲线要保持连续且不出现拐点, 股权分配向核心层和中坚层倾斜 , 提倡可持续贡献。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4 、价值分配体系: • 价值分配体系既是价值链循环的终点,又是新的价值链 循环的起点 • 价值分配体系通过对价值创造要素 \ 过程和结果的激励 与回报,将价值循环链进一步扩大 • 价值分配体系是重要的利益机制 • 价值分配体系是最为员工所关注的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机会、职权 工资、奖金 劳动、知识、企业家、资本 培训开发 绩效管理 组织发展 人才招聘 养老、医疗等保险 价值评价 股票期权、荣誉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 HAY 项目: 愿景和使命 工作文化及 价值观定位 ▼ : HAY 项目重点 企业业务目标 及关键领域 宏观结构 业务策略 ▼: HAY 项目曾 有所介绍 核心业务流程 主要绩效指标 KPI ▼ 职位分析 人力资源 管理范围 职位评估与 职级结构 绩效管理 素质曲线 ▼ 报酬管理 任职资格考察 培训与开发 招聘与筛选 ▼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理念:人力资源 管理大厦 业务管理 双 向 沟 通 招 聘 调 配 培 训 开 发 绩 效 管 理 报 酬 认 可 ( 选) ( 育) ( 用) ( 留) 职位族与任职资格 文化与价值观 远景与战略目标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成: 基础:职位、职位族与任职资格 报酬与认可---解决人员激励问题 绩效管理---解决用人问题---绩效导向式 招聘管理---解决选人问题---合适的人到合适 的岗位 培训与开发---解决育人问题---人力资源增值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支持系统: 人 事 管 理 调工、调干 用工合同 劳动保险 各种证件办理 招 聘 调 配 计划 组织 实施 组 织 管 理 组织使命 组织结构 职位(族)说明 信息流向 组 织 管 理 组织使命 组织结构 职位(族)说明 信息流向 培 训 管 理 价值导向培训 上岗培训 开发培训 建素质模型 晋 升 管 理 推行任职资格 管理 技术系列 评价方式 管理系列 绩 效 管 理 评价目的 评价方式 评价结果的应用 建业标准 ( KPI ) 报 酬 管 理 工 资 奖 金 建薪酬结构 荣 誉 管 理 奖惩 管理 干部 监察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公司人力资源 委员会 人 力 资 源 二 级 委 员 会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部 总部各系统 干部部 总 监 办 公 室 各事业部 干部部 海 外 人 事 处 招 聘 调 配 部 考 核 薪 酬 处 荣 人 誉 事 部 处 任 职 资 格 管 理 部 秘 书 机 构 干 部 培 训 中 心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  高层领导——设计师 制定人力资本增值目标、政策、法规 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组织文化导向、组织结构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中基层管理者--督导与执行 记录 指导 营造良好的 组织气氛 中基层 管理者 支持 举荐优秀 人才 帮助下属人 员成长 激励与合理 评价下属的 工作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二)职位: 1 、定义: 职位是组织机构的基本单位,职位存在的目 的是因为他们是落实组织使命的具体承担者, 并为人与工作之间架设了桥梁。 2 、特点: 面向结果的:从外部看--必须有输出结果 从内部看--必须有应负责任 动态的:当机构发生变化时,职位也将发生变化。 3 、区别: 目的和应负责任是职位的特征,而风格、方法和表 现是人的特征。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职位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 培训需求 选择合适 的人员 招 职 类 划 分 聘 资格管理 管理者 培 训 职位分析 组织设计 绩效管理 组织诊断 职位信息 职位评估 定 岗 定 编 人力计划 岗位任职者 明确组织的 期望与要求 职 位 分 析 的 输 出 结 果——职 位 说 明 书 职位说明书的内容 基础信息 素质 / 技能要求 职位目的 应负责任 职位范围 组织结构 衡量指标 四、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估 (一)典型职位 评估法: 方法来源:美国 HAY 集团,与华为合作近两年 解决问题 应负责任 (投入) (过程) (产生) 技术知识 思考的环境 采取行动的自由 知能 管理范围 人际关系技巧 影响范围 思考的挑战 影响性质 3 、职位评估结果 = 职位评估得分 + 知能得分 + 解决问题得分 应负责任得分 4 、职位等 级 4 职 位 评 估 分 数 3 2 1 (三)职位管理体系的建立 对应薪 酬范围 职位分析 职类划分 职位清理 职位评估 设立级 别结构 职位名 称规范 岗位与 人对应 职位管理与维护体系 薪 酬 框 架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五、绩效管理 五、绩效管理 组织绩效模型: 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关注个人绩效,更要关注组织绩效 个人 素质 职位 要求 组织绩效 管理 风格 组织 气氛 职位要求 个人素质 主管的管理风格 组织气氛 最终绩效 五、绩效管理 决定个人绩效成绩的关键所在 决定个人绩效成绩的关键所在 1。素质的冰山模型 1 、素质的冰山模型 技能知识 技能知识 社会角色、价值观 自我形象 社会角色、价值观 品质 自我形象 品质 动机 动机 五、绩效管理 1 、素质: 成就导向 灵活性 组织意识 演绎思维 影响能力 献身精神 归纳思维 收集信息 关系建立 服务精神 主动性 自信 培养人才 诚实正直 领导能力 监控能力 人际理解能力 合作精神 每一种素质均有可衡量的行为表现(一般可分为五级) 五、绩效管理 2 、素质的层级: 技能:指一个人将事情做好所掌握的东西,如:阅读一份盈亏报告; 知识:指一个人对于一个特定存在领域的了解,如:基本会计原理;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留给大家的形象。它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即他 所坚信要做的——如培养他人或提供使命感和方向感; 自我形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内在自己认同的本 我,如视自己为教师或领导; 品质:指一个人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性,如:是一个好的听众,或 能通过似乎无关的因素认识模式; 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 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为。 五、绩效管理 3 、不同的职位对人的动机要求不同 10 10 10 5 5 5 成就 亲和 独立贡献者 影响力 成就 亲和 管理者 影响力 成就 亲和 领导者 影响力 五、绩效管理 4 、组织气氛: 员工积极性发挥程度关键取决于组织气氛  组织气氛有六个衡量标准: 灵活性:官僚最小化及鼓励员工创新的程度 责任性:员工工作自主性及敢冒风险的程度 进取性:管理层鼓励员工不断改进追求卓越的程度 奖励性:管理层评价员工时对绩效导向及认可和表扬 明确性:员工清晰了解组织使命和方向及组织架构的 的程度 程度 凝聚性:员工之间同心同德互相合作愿意付出额外 努力的程度 五、绩效管理 5 、管理风格: 组织气氛 70% 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风格  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利兰认为管理风格有以下六种: 权威型:提供长远目标和愿景 亲和型: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民主型:建立默契,产生新思想 定步速型:以自我为榜样,追求高标准 教练型:以对下属长期的职业发展培养为出发点 强制型 权威型 亲和型 民主型 定步速型 教练型 五、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 是一个管理过程 落实公司战略目标 强化公司价值导向 为员工改进绩效提供指 导和激励 为报酬制度和人力资源 管理提供依据 绩效管理的过程及两类循环: 计划 报 酬 宏观绩效管理 绩效 实 施 考核 计划 反 馈 绩效管理 ≠ 绩效考核 辅 导 检查 微观绩效管理 五、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循环图: 支持成就 咨询建议 教练 目标设定 评估 计划 收集数据 薪酬 评估薪资水平 决定奖金或基薪的涨幅 五、绩效管理 成功的绩效评价系统的三个因素: 1 、为实现目标的决心: 清楚的目标和坚强的组织决心给予管理者信心,管理者会觉得为绩效评估花 清楚的目标和坚强的组织决心给予管理者信心,管理者会觉得为绩效评估花 点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员工也会感兴趣用绩效评估来进行为和绩效。 2 、绩效分析: 为组织提供综合、准确的工作岗位职责。收集具体的工作信息。(信息 的种类、来源、收集方法和时间)。 的种类、来源、收集方法和时间)。 3 、绩效测量: 绩效测量结果给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绩效测量结果给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五、绩效管理 量度准则: 1. 效度:评价测量的准确程度,即所测量的结果能 正确反映工作绩效的程度。 2. 信度: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二次测量 评估的分数是否基本一致。 3. 区分度:表现区别出员工间的差距。 4. 没有偏见:让被考核者感到对他们的绩效提供了 公正准确的评价方法。 五、绩效管理 华为公司的价值评价体系 1. 职位评估 --- 职位的相对价值 2. 劳动态度考核 --- 价值观与文化认同 3. 绩效改进考核 --- 绩效改进 4. 任职资格评价 --- 职业行为与能力 5. 中期述职制度 --- 经营改善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六、任职资格管理 六、任职资格管理 任职资格与绩效考核: 区别 任职资格 绩效考核 基础 职类的划分与行为标准 考核指标与考核标准 侧重于行为,同时关注结果 侧重于结果 ---- 任职者的贡献, 同时关注行为 关注点 管理对象 任职者在工作中体现的能力 / 技能 管理过程 标准建立 / 资格认证 / 培训 结果 达标 / 不达标 绩 效 任职者的绩效改进 / 实际贡献 计划 / 辅导 / 检查 / 反馈 优秀 / 良好 / 正常 / 需改进 绩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技能需改进 资格认证的主要依据是绩效输出 任职资格 2.1 关注行为规范化 在部分职类上试行 华为任职资格演变过程 关注职位胜任能力及认证 结果的应用尝试 建立全面资格标准并进行 认证 与职位管理、绩效管理相 结合 优化标准和认证方法 明确上岗认证与例行认证 优化资格管理 推行资格认证 试行行为认证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六、任职资格管理 建立任职资格管理体系的目的 规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推动做实的人不断提高水平,引导有水 平的人做实,按做实给予评价。 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其职位胜任能力,以职业化的员工队伍参与国 际竞争。 树立有效培训和自我学习的标杆,以资格标准牵引员工不断学 习、不断改进,保持持续性发展 为职位晋升、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六、任职资格管理 任职资格衡量要素 品德 素质 技能 (行为) 经验 绩效 六、任职资格管理 (七)任职资格双重晋升通道 资深专家 领导者 管理者 高级专家 监督者 专家 有经验者 初做者 六、任职资格管理 管理类任职资格标准构成: 级 别 对象 单元1 单元2 单元3 单元4 5级 领导者 组织与文化 建设 干部培养 方针管理 职业素养与 工作态度 4级 管理者 目标管理与促 进决策 组织文化 建设 组织与流程建 设和周边协调 干部培养 职业素养与 工作态度 3级 监督者 任务管理与执 行 团队建设 流程执行 资源有效 利用 职业素养与 工作态度 单元5 任职资格标准 管理类 任 职 资 格 体 系 三级管理、四级管理、五级管理 适用的职位 管理职位 技术类 系统、软件、硬件、 IT 、技术支援、 技术族职位 制造 ... 营销类 产品、销售、营销策划、市场财经、 营销族职位 公共关系 专业类 计划、流程管理、人力资源、财经、 专业族职位 采购、项目管理、秘书 ... 操作类 事务、司机、保安、基层管理、 现场工程师、技术员、装配、调测 操作族职位 任职资格分类与职位分类保持一致,没有资格标准的职位类别,参照职 位说明书的任职要求进行资格认证 任职资格等级与角色 1 、技术任职资格分为 6 个级别: 1 级 ~6 级 2 、营销任职资格分为 5 个级别: 1 级 ~5 级 3 、专业任职资格分为 5 个级别: 1 级 ~5 级 4 、干部任职资格分为 3 个级别: 3 级 ~5 级 每个级别分为四等:职业等、普通等、基础等、预备等 6级 5级 4级 专家 经验丰富的 骨 干 3级 2级 1级 业务实施的基 层 主 体 职业等 普通等 基础等 预备等 任职资格标准开发步骤 资格分类 分级 职位分析 知识 级别角色 定义 典型职位 评估 职位定级: 确定标杆 人物 典型职位 等级 典型职位 职级图 技能 行为标准 总体工作 分析 非典型职位 安插 职位职级图 标准项 提取关键 工作要项 规范职位 名称 规范的职位 职级图 定义关键工作要 项的成功行为 4.2 个人申请 任职资格认证程序 行为认证 申请审核 主管推荐 + 评审 技能测试 知识考试 结果反馈 颁证 × ¸Ê ñ Éó º Ë Òé ² â ÊÔ /¿ ¼ Ê Ô ÆÀ ÆÀ Éó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七、薪酬管理 七、薪酬管理 (一)工作文化特征 工作文化与回报设计 基于职位的薪酬 市场 等级差别细小, 根据实际工作情 况评价 职位 功能型 由内外部合作者,同盟及服务合同协商决定。 市场 基于目标管理的 绩效评价系统: 绩效 与成功的计划相 结合 行为 基于研究结果,与工作直接相关的能力 基于角色族的灵活的薪酬范围 由在公司所占的 产权决定 职位 流程型 和长期结果挂钩 绩效 股份。 行为 极强的个人影响力;知识产权奖 较高的薪酬和个人的主要才能挂钩,引向更高的 个人化报酬包 / 雇佣高级人才 市场 宽带,基于由职位 和素质标准综合决 职位 定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技术步骤 网络型 市场 基于行为标准和 绩效 团队目标综合考 虑的不同的奖金 行为 根据素质定义角色族内部的等级,重点放在基 于贡献和价值观,综合评价的客户服务,团队 合作,事业发展 根据项目管理角 色和类型决定 - 职 位 职位 时效型 绩效 根据项目变量和 里程碑计划而差 异非常大的报酬 行为 面向成绩流行效果的公司核心竞争 速率稳定的独裁主义类型 七、薪酬管理 (二)影响报酬制度激励效果的因素:  个人必须了解现有的报酬制度,而且感到有吸引力;  个人必须准确地了解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得到自己的期望及报 酬;  个人必须感到自己有能力产生这种行为;  个人必须看到行为与报酬之间有直接的关系;  个人必须看到自己的表现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 七、薪酬管理 (三)评价与分配的关系 责任 保障因素 工资 激励因素 奖金 发展因素 股票 任职状况 (素质) 岗位或角色的 达到高绩效的 贡献度 关健行为 绩效 KPIs+ 目标 KPIs+ 目标 岗位或角色的 达到高绩效的 贡献度 关健行为 持续性绩效贡 献 任职状况指职位任职要求,并包括了工作态度的考核要求 (基本行为准则、敬业、团队) 七、薪酬管理 (四)薪酬制度:平衡职位的贡献与人的贡献 职位 人  职位对公司的相对贡献:典型职位评估法  任职者对公司的相对贡献:任职资格衡量 七、薪酬管理 (五)薪酬制度的宗旨: 对外公平 劳动力市场的界定,市场的调查 薪金水平的政策 对内公平 工作分析、工作描述 工作评价、薪金结构及薪酬包政策 员工公平 绩效考核、任职资格认证、 薪酬政策 增进工作效益 与效率 七、薪酬管理 (六)薪酬模式: 工资标准 工资中间线 标准 格 资 职 任 A 绩 效 管 理 0 B C A B C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职位族级 七、薪酬管理 (七)工资框架: 等级 C区 最小值 B区 最大值 最小值 VII VI V IV III II I ¿ò ¼Ü A区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一)招聘管理系统 明确用人需求 具体用人部门 审核用人需求 各干部部(处) 维持人力资源 复审筛选 汇总审核用人需求 人力资源部 寻找合适人力资源 初审分流 挑选所需人员 技能考核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二)招聘调配原则、工具: 招聘调配原则 高层干一行爱一行实行岗位轮换 基层爱一行干一行 内部流动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增值 招聘调配工具 不同职类的素质模型 认知能力测评 专业技术考试 行为事件访谈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培训:针对任职资格 使培训更有效 业 职 技 能 断 不 高 提 4级管理 专业 达标培训 监督者 考察 3级管理 专业 达标培训 2级专业 达标培训 1级专业 达标培训 上岗培训 (部门) 华为新员工 岗前培训 (中队) 新员工培训 (大队) 企业文化 (刨松土壤) 5级管理 专业 达标培训 八、招聘与培训开发 (四)培训类别: 新员工引导培训 导师制 专业 / 技术培训 管理技能培训 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九、华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九、华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 统 SAP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考勤管理 人事管理 薪资 工作单 SAP 人力资源 系统 鼓励工资 费用管理 人事计划与发展 招聘管理 工作中和工作 描述 EIS 职位接替和人 员提升计划 人事管理 跨应用系统 与考勤机的接口 信件文本 资格需求 Graphics 劳动力计划 组织结构计划 培训管理 人事成本计划 工作班次计划 与外部薪资报表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信息 管理体系 员工人事信息管理: 员工人事信息管理: 管理员工基本信息: 个人基本情况、劳动合同信息、学历、工作简历 等。 管理员工动态信息: 内部工作简历、考核记录、荣誉信息、培训记录等,为其他模块,包括 招聘模块、考勤模块、工资模块提供数据基础。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信息 管理体系 招聘模块: 管理应聘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学历、工作简历、个人基本情况等。 招聘的过程管理,包括应聘人员应聘活动及状态, SAP 与电话查询接 口,可根据处理状态查询应聘结果。 培训模块: 实现对学员培训成绩和培训记录的管理。可实现按照课程查询成绩,按照 学员查询成绩,按部门查询所属员工培训成绩。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信息 管理体系 时间管理: 管理员工考勤数据,如员工作息时间表、刷卡和请假数据等。 组织管理: 能以树状结构明确表示公司各部门结构现状及历时间变 化反映部门任职人员。 产品线管理: 反 映不同产品人力分布状况。通过工作量线 \ 资源线 \ 考勤 \ 工资等模块集成提供的信息,实现产品成本核算。 请继续往下看 三、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信息 管理体系 www.aq800.com 资料共享中心(完全免费) 资格模块: 建立资格标准体系,可记录人员资格等级信息。 工资模块: 实现对工资原始数据的管理,分散维护、集中监控。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 特点 1. 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转向制度内部的修复和完善 2. 人力资源管理由严谨 / 规范转向柔性化和弹性化 3. 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转向人力资源开发工具的开发 4. 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与管理主体的宽泛化 5. 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 管理者 --- 咨询服务者 6.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由劳动管理转向知识管理 7. 团队管理 / 组织绩效 / 素质 / 价值观等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 8. 由普遍化的管理转向对不同类别的职位 / 员工的个性化管理 9. 管理由注重经验判断转向数据 / 定量分析 / 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 10. 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新的课题 华为公司培训体系 管理三级 管理四级 营销上岗培训 管理五级 ¹ Ü À íÀ à 专业上岗培训 РԱ ¹ ¤ 技术上岗培训 技术支援 生产技术 Æó Òµ Î Ä » ¯ Åà ѵ 研发技术 ¡ ­¡ ­ 软件一级 硬件一级 ¡ ­¡ ­ 软件二级 硬件二级 ¼¼ Êõ Àà 培训连接职业生涯,并推动 任职能力提升 培 训 : 针 对 任 职 资 格 使 培 训 更 有 效 5级 管 理专 业 达 标 培 训 4级 管 理专 业 达 标 培 训 监 督 者考 察 3级 管 理专 业 标 培 训 2级 专 业 达 达 标 培 训 1级 专 业 达 标 培 训 上 岗 培 训 ( 部 门 ) 华 为 新 员 工 岗 前 培 训 ( 中 队 ) 新 员 工 培 训 ( 大 队 ) 企 业 文 化 ( 刨 松 土 壤 ) 培训类别 培训类别 •新员工引导培训 •导师制 •专业 / 技术培训 •管理技能培训 分类分级的培训--营销培 训体系介绍 Åà ѵ Ä · Ö ¼¶ · Ö Àà Åà ѵ È ¼¶ Ó ªÏ ú ¹ Ü À íÈ Ë Ô± Î å ¼¶ Ö÷ È Î/Ð Ð Õþ Öú Àí ËÄ ¼¶ ¸ ± Ö÷ ÈÎ Èý ¼¶ Ï µ Í ³² ¿ ¡ ¢ Ï îÄ ¿ ² ¿ ¾ ­À í ¶ þ ¼¶ Ó ªÏ ú × ¨Ò µ ÈË Ô± ¸ ß ¼¶ ¿ Í» § /Ï îÄ ¿ ¾ ­À í ¿ Í» § ¾ ­À í¡ ¢ Ï îÄ ¿ ¾ ­À í 培训类别 培训分上岗基础培训和提高培训四类 各级的培训,由于岗位的不同分为共性内容的培训和个性内容的培 训。 对每一层的培训安排的基本构成为: 培训 = 上岗培训 (共性内容 + 专项业务内容 + 提高培训) 培训责任的落实与资源的配 置 培训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上岗培训:由营销干部培训中心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开发,主要从各岗位的 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出发,进行开发与授课。 •提高培训:起步从外部资源开始,各层的培训都筛选一些好的课程和专家来 进行,逐步过渡到内部讲师来进行。 •专项业务培训:由各业务部门牵头,营销干部培训中心配合开发,针对本业 务部门的专项业务培训。培训教师主要由务业务部门的业务主管 担任。 内部讲师管理 —— 教师资源:市场系统(含驻外机构)各级领导,适合讲课、热心 培训的人员为主要的授课讲师。 —— 教师的选拔:自愿报名与指定相结合。 —— 教师的分级管理: 1 、主持一门课的培训 2 、授课 3 、可作为学员实习导师 —— 教师的分类管理: 1 、营销类 2 、管理类 3 、业务知识类 4 、公共类 —— 教师培训的管理:按不同层级,安排教师的课程培训。 1 、 2 级教师每年接受至少 3 个工作日的培训。 营销培训体系 营销干部培训中心组织架构 ¸ ß ¼¶ Ó ªÏ ú ¸ É ² ¿ Åà ѵ ÖÐÄ µ ç × Ó ÐÅ Ï ¢ Ö ªÊ ¶ Åà ѵ ´ ¦ Åà ѵ ´ ¦ È ÎÖ °× Ê ¸ ñ ´ ¦ Ì â ¿â ¼ ° ¸À ý Åà ѵ ¹ Ü Àí È ÏÖ ¤ Åà ѵ × Ê Á ϱ à д ¿ γ ̹ Ü Àí × Ê ¸ ñ ¹ Ü Àí ¿¼ ÊÔ × é Ö¯ ° ¸À ý ʵ Ï °¹ Ü Àí 营销培训体系 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依据为: 1 、《营销专业任职资格标准》  2 、核心岗位 KPI 指标  3 、培训需求访谈的纪要 • 课程的设计主要在一个主要营销活动的主线下,将辅助技能涵 盖的方式进行。 • 技能演练和案例研讨在自设计课程中的比例大于二分之一。 •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和访谈的结果,面向一线的培训,主要方 式是在  各片区进行分级分类的培训。每次培训的时间为 2 ~ 3 天,均 利用周末时间。 营销培训体系--课程体系 Ó ªÏ ú ¼¶ ¢ ñ ¼¶ Åà ѵ ÖØ µã » ù ± ¾ É Ï¸ Ú Öª ʶ ¼ °¼ ¼ ÄÜ É Ï¸ Ú Åà ѵ Ì á ¸ ß Åà ѵ ¿ Í» § ° Ý · à £ ¨¿ Í» § ° Ý · à µÄÚ ÈÝ ¼ °¼ ¼ ÇÉ £ ¬ ¿ Í» § ×é Ö¯ ¼ °Ï à ¹ Ø ÐÅ Ï ¢ µÄ À í½ â £ ¬ ¿ Í» § ÐÅ Ï ¢ µÄ ÊÕ ¼¯ ¼° Çþ µÀ £ ¬ È« Ãæ ¿ Í» § · þ Î ñ Òâ ʶ £ © ¡ ª2Ì ì ² ú Æ·Í Æ ¹ ã £ ¨Ö ÷ Ò ª² ú Æ·µ Ä ÑÝ ½ ²£ ¬ ÑÝ ½ ²¼ ¼ ÇÉ £ ¬ Í Æ ¹ ã » á µÄ ×Ö é ¯ ¼¼ ÄÜ £ ©¡ ª1Ì ì Í ¶ ÅÓ º Ï× ÷ ¹ µ Í ¨ ¸ ö ÈË ³ ³É ¤ ¢ ò ¼¶ Ö ÷ Ò ªÑ µ Á ·Î § £ ¨¿ Í» § È ÏÆîÄ ¿ ÔË ×÷ Ï ß £ © µÄ ¸ ÷ ÖÓ Ö ªÏ ú ¼¼ ÄÜ Ï îÄ ¿ ¹ Ü Àí £ ¨Ï îÄ ¿ · Ö Î ö ² ß » ® £ » Ï îÄ ¿ ÔË ×÷ £ ¹» « ¹ Ø ² ß » ® ¼ °» î¶ £ ¯ » É ÌÎ ñ Ì ¸Å Ð £ © ¡ ª2Ì ì ÖÆ ¶ ¨Ò µ Î ñ ¼Æ » ® £ ¨Ç ø ÓÊ ò Ð ³ ¡² ß » ® £ ¬ Òµ Î ñ Ä¿ ± ê £ ¬ ¼» Æ® µÄ ÖÆ ¶ ¨£ © ¡ ª1Ì ì ×Ò ¨ µ Ï Ê ú Û ¼¼ ÄÜ Åà ѵ £ ¨3Ì ì£ © ¢ ó ¼¶ Ñ µ Á ·Î § ÈÆ ¿Í £ ¨¿ Í» § » ¹§ Ø Ï µÄ ¸ ß Ï ß £ © ¼¶ ÖÊ ª ¶ ¼ °¼ ¼ ÄÜ ÒÔ ¼ °Í ¨¹ ý Ï îÄ ¿ ¼à ¿Ø ¶ Ô ÈË Ö ¸µ ¼ ¹ Ü Àí µÄ ¼¼ ÄÜ ¿ Í» § ¹ Ø Ï µ ¹ Ü Àí ¨¿ Í» § È ºÏ ¸· Ö £ ¬ Çø Óò ÊÐ ³ ¡¹ æ » ® £ ¬ ¹ ¹« Ø ¹ æ ¼ °Ê µ ® Ê© £ ¬ ¿ Í» § È º¹ Ü À í£ © ¡ ª2Ì ì Ï îÄ ¿ ¼à ¿Ø Óë Ö ¸µ ¼ ¨Ö ¸µ ϼ  Êô £ ¬ Ï îÄ ¿ ¼à ¿Ø £ ¬ ¶ à Ï îÄ ¿ ¹ Ü À£ í © ª1Ì ì £ » £ ¡ ²  ßÔ ÐÔ Ï ú ÊÛ £ ¨2 Ì ì£ © Ö ªÊ ¶ ×Ô Ñ§ Ó ªÏ ú ¼¶ Åà ѵ ÖØ µã É Ï¸ Å Úà ѵ ¢ ô ¼¶ ѵ Á ·¹ Ü À íÏ ú Ï ú ÊÛ ¶ Ó Î é ¹ Ü Àí ÊÛ ¶ Ó Î é µÄ ¼ ¼ £ ¨È Ë Á ¦× Ê Ô ´¹ Ü À í³ õ ² ½ £ ¬ Í Å ¶ Ó ½ ¨É è ÄÜ º ÍÇ ø Óò Ê Ð Ó ¹ë À Ü í£ » Ï ú Ê ¹Û Ü À í£ © ¡ ª2Ì ì £ ¨Õ ë ¶ Ô Ó Ïª ¹ú Ü ³ ¡¹ » æ® µÄ ×Û Çø Óò ÊÐ ³ ¡¹ æ » ®¡ ª¡ ª1Ì ì À íÖ Î° » £ © º ÏÄ Ü Á¦ Ó ªÏ ú ¢ õ ¼¶ £ Õ ¨ ë ¶ Ô Ó ªÏ ¹ú Ü À íÖ °Î » £© Ö÷ Ò ªÑ µ Á¶ · Ô ×é Ö¯ ÔË ×÷ µÄ ÄÜ Á¦ ÓÐ § µÄ ÔË ×÷ ×é Ö¯ £ ¨¶ Ô ×é Ö¯ µÄ À í½ â £ ¬ ¹ À Ü íÔ Ë ×÷ ×é Ö¯ µÄ ¼¼ ÄÜ £ ¬ Ï ú Ê ¹Û Ü À í» ú ÖÆ £ ¬ ¹ « ¹ Ø ÔË ×÷ Óë ¹ Ü À í£ ¬ ÐÐ Õþ ¹ À Ü í£ ¬ · Ñ Óà ¹ Ü À í£ ¬ ¸ ß Ð§ Í Å ¶ Ó ÔË ×÷ £ © ¡ ª¡ ª2Ì ì Á ìµ ¼ ÒÕ Êõ Óë ÈË Á ¦× Ê Ô ´¹ À Ü í¡ ª1 Ì ì Ì á ¸ ß Åà ѵ ¸ Рߧ µÄ Æß ¸ ö Ï °¹ ß £ ¨1 Ì ì£ © Ï ú ÊÛ ¹ À Ü íÑ Ð Ì Ö » á £ ¨1 Ì ì£ © Ê ³Ð ¡» ·¾ ³Ó ªÔ ì£ ¨1Ì ì£ © ² Æ Î ñ Åà ѵ £ ¨1Ì ì£ © ° ìÊ Â ´ ¦¹ À Ü íÑ Ð Ì Ö » á £ ¨1 Ì ì£ © Ö ªÊ ¶ ×Ô Ñ§ 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培训前 组织工作 确定培训课程 确定培训学员 确定培训所需资源 培训中 组织工作 控制纪律 收集课程评估 学员培训考核 培训后 组织工作 培训评估总结反馈 学员成绩汇总 培训资料存档 Ô · Ý Åà ÑÀ µ à ± ð Ò» ¶ þ Èý É ¸Ï Ú Åà ѵ £ ¨¶ ¼ þ ¶ £ © Ì ¸á ß Åà ѵ £ ¨¶ ¼ þ ¶ £ © ËÄ » ªÄ Ï » ªÄ Ï Î å » ªÖ Ð Î ÷ ÄÏ » ªÖ Ð Î ÷ ÄÏ É ¸Ï Ú Åà ѵ £ ¨È ý¼ ¶ £ © Ì ¸á ß Åà ѵ £ ¨È ý¼ ¶ £ © » ªÄ Ï Æß ° Ë » ªÖ Ð Î ÷ ± ± » ªÄ Ï Î ÷ ÄÏ ¶ « ± ± ¹ « ˾ ¹ « ˾ ¹ « ˾ Ê® Ò» Ê ® ¶ þ » ª¶ « Î ÷ ± ± » ª± ± ¹ « ˾ É Ï¸ Ú Åà ѵ £ ¨Î å Áù ¼¶ £ © Ê® ¶ « ± ± ¹ « ˾ Ì ¸á ß Åà ѵ £ ¨Ë ¼ Ķ £ © ¾Å » ª¶ « » ª± ± Î ÷ ± ± ¶ « ± ± » ªÖ Ð » ª¶ « Î ÷ ± ± É ¸Ï Ú Åà ѵ £ ¨Ë ¼ Ķ £ © Ì á ¸ ß Åà ѵ £ ¨Î å Áù ¼¶ £ © Áù ¶ « ± ± » ª¶ « » ª± ± » ª± ± Î ÷ ÄÏ 一、建立与公司发展需求相 适应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如何去匹配一个企业的发展? 创业期 1988--1994 快速成长期 1998-- 1994--1998 人事考核(普 及) 95—97 年 二次创业期 绩考核(效 优化) 98 年— 2001 年 绩效管理(升 华) 2002 年— 华为公司整体战略发展历程 创业期 快速成长期 1988--1994 1994--1998 主攻农村市场战略 合作开拓战略 • 通过做交换机的 转口贸易,两年 内实现 1 亿多的 营业额 • 1991 年推出 C&C 08 交换机 • 1994 年 1 月,华为和国 内 40 多家地方电信局合 资共同组建华为电器股 份有限公司 • 1995 年国家扶持民族通 讯产业的政策出台,华 为的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 • 1997 年与中国联通建立 合作关系 二次创业期 1998-- 国际接轨战略 • 华为阪田基地一期工程 完工 • 1999 年在印度设立研 发基地 • 邀请 IBM 做管理顾问, 请 KPMG 做财务顾问, 请 KAY 做人力资源顾 问,要在管理上与国际 接轨 绩效管理各阶段发展情况 阶段 时间 主要考核内容 考核目的 第一阶段 1995 年 -1997 年 强调将考核作为单一的过程进行, 考核内容侧重于员工工作 态度、 能力和业绩。 强化管理意识,提升管理 水平。 第二阶段 1998 年 -2001 年 将绩效考核作为绩效评价的部分, 考核内容与绩效为中心。 强化成果导向,以推动 员工务实 的开展工作。 2002 年 - 至今 真正在公司人员中开展全员绩效管 , 将绩效考核视为一个系统的管理过 提高员工自我管理意识, 程,坚持目标导向,考核内容方面 倡导自我激励和约束。 增加跨部门之间考核。 第三阶段 二、观览华为的绩效管理体 系 华为,在向世界级企业迈进的过程中,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管 理体系,是缔造华为一个个神话最有利的发动机和保障器。尤其是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三大基石之一的绩效管理(另外两个是任职 资格和股权激励),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推行绩效管理的基础 1 、总裁任正非一再强调要创造高绩效的企业文化,将 绩效文化视为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并上升为战略 高度加以实施 。 2 、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裁员,而是为了通过 考核把大家放在适合的岗位上,保证每个人的能力都是 能够实现绩效目标的,然后通过个人绩效目标的实现来 完成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 3 、绩效考核机制有三个方面,一是责任结果导向、关 键事件个人行为的结果评价考核;二是基于公司战略分 层分级述职,即 PBC( 个人绩效承诺 ) 承诺和期望绩效的 完成程度;三是基于各级职位按任职资格标准,考核员 工实际能力是否达到任职要求。 绩效管理体系架构 企业战略目标 总体绩效考评过 程 绩效管理组织与责任体系 公司业务重点与 KPI 部门业务重点与 KPI 高层管理者绩效考核 绩效 管理 岗位业务重点与 KPI 中层管理者 基层员工绩效考核 绩效辅导 绩效评价 绩效目标 绩效反馈 结果应用 KPIs 在管理循环中的作用 KPIs 建立 基于: 计划 行 动 •愿景 •战略 KPIs 提供了 行动的基础: •流程 •职务描述 测量 •组织架构 •业务发展 计划 KPIs 将有助于: •财务预算 •尽早识别潜在问题 的绩效目标 •监控绩效目标的进展 •确认绩效改进领域并为组织、 部门和个人提供反馈 KPIs 指标体系构成 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通讯企业,华为公司必须执行既定的业务规划, 为此,公司高层制定如下六大 KPIs (全公司范围内): ◦ ◦ ◦ ◦ ◦ ◦ 人与文化 技术创新 制造优秀 顾客服务 市场领先 利润和增长 KPI 指标的分解 人与文化 技术创新 工作氛围 文化 能力 HR 系统 培训客 户 响应市 场的速 度 研发的 有效性 利润与增长 顾客服务 服务质 量 产品多 样化 制造优秀 主要项 目管理 资产管 理 收入管 理 供应 商管理 物料 管理 质量 改善 市场领先 成本管 理 市场份额 营销网络 市场形象 市场竞争力 客户服务方面 市场领先方面 技术创新方面 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关系 公司绩效测评 / 高层管理者述职考核 w B s P 部门、团队绩效测评 / 中层管理 B 者绩效考核 c 基层员工绩效考核 分类分层绩效考核制度 月度 试用期新 员工考核 月度 季度 中高层述职 +KPI 考核 中、基层员工 IPBC 考核 计量制员工绩 效考核 年度 年度综合 评定 绩效考核周期 年度考核(半年回顾) 一季度 年度绩效考核周期 持续反馈和指导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设定未来 12 季度考核 季度考核 季度考核 年度考核 个月的关键 奖金发放 奖金发放 奖金发放 培训需求分析 绩效指标和 基本工资调整 有关目标 奖金发放 为保证绩效考核的连续性,在年初设定绩效指标的时限 时,可以考虑延伸到下一年度的第一季度。 对于绩效考核的周期,没有固定的长短。只要你认为合 适,随时都可以 进行。 威性 设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保证考核的权 主任:董事长(或授权总经理) 召集人:人力资源部经理 执行委员:生产副总,管理副总 , 经营副总 , 总工程师 , 总会计师 , 人力资源部经理 特邀顾问: 1~2 名 该委员会是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专业委员会 , 作为公司中高层领导个人及 部门级绩效考核的最高领导机构。其职能为: ① 绩效考核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② 部门考核结果的最终审批, ③ 重大绩效投诉事件的处理。 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经理负责绩效考核的具体操作、培训支持等日常性工 作。 高层人员考核机制:述职 +KPI 考核 述职 采用年终(年中)述职的方式,全面检查上一年(期)承诺 KPI 的完成情况,并对下一 年(期)的 KPI 做出承诺,并全面阐述本部门达成 KPI 的策略与措施。 为什么要进行述职? 落实公司战略,将公司战略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直度行动纲领,为各部门准确思考、分解 工作任务提供食品店据,也为后期监控和指导各部门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依据: 促进中高层领导理清思路,明确责任,抓信重点,综合平衡: 建立统一、均衡和有效的考绩制度,使公司宏观管理形成闭环,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 力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述职内容框架 财务方面 投资报酬率 经济增加值 销售毛利率 现金平均周转期 顾客方面 顾客满意度 顾客忠诚度 市场开发 市场份额 使命 与 战略 内部运营方面 新产品开发周期 质量 内部流程 学习与成长方面 员工满意度 员工能力 信息系统的能力 高层人员考核内容 高层人员(生产副总 , 管理副总 , 经营副总 , 总工程师 , 总会计 被考核人 师) 考核周期:一年(实行年度考核、半年业绩回顾) 年薪(税前) = 月薪 * 12 + 年度业绩奖金 计薪方式:(个人年薪总额及业绩奖金比例由董事长与当事人协商制定 , 有关 股权和提成另计 . ) 考核成绩 与 奖金: 各被考核人的考核成绩均分为四等,即 A( 优异 ),B( 胜任 ),C( 合 格 ),D( 需要改进 ). 分别对应一定的奖金额度 , 被评为 D 等者 , 建议 不发业绩奖金 . 各责任人的考核分数只与本人的奖金挂钩,不进行 排序。具体金额由董事长与责任人商定 . 考核执行 董事长直接领导下的薪酬考核委员会 者 考核执行 公司财政年度结束后的 1 个月内进行考核,并兑现年度业绩奖金。 考核结果决定业绩奖金 时间 考核流程 各责任人自评,绩效考核委员会审批(被审批人回避制) 财政年度 结束后,各责任人应及时收集个人业绩证明材料,进行自评。召集 人在合适时间(不宜具体规定日期)召集考核委员会成员,开会审 批自评结果,并进行平衡 中高层管理者述职管理制度 1 、目的 2 、原则 3 、适用范围 4 、述职类型 5 、述职内容 6 、述职操作程序 7 、综合评定成绩 其他(实施表格) 中高层管理者述职管理制度 高层领导中期述职制度 1 、目的 2 、述职者 3 、述职方式 4 、述职日程 5 、述职模型 6 、述职内容 高层领导中期述职制度 中层人员考核关系图 例 绩效考核委员会 高层管理人员 人事负责人 被考核部门 绩效考核委员会 总会计师 考核结果的最终审批 示 直接领导,进行考核结果的复评、绩效面 谈、反馈 人力资源部 支持,监督 财务部(经理) 人事负责人,提供考核支持、监督 质询考核结果 被考核部门的负责人,提供自评及 业绩证明材料 中层人员考核内容 考核对象 中层人员 考核周期 季度考核 每季度第一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每季度第二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计薪方式 每季度第三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 本季度业绩奖金 如另有年终奖金发放,则每季度绩效考核结果各占 25%( 股权及提成另 考核成绩与 奖金 考核执行者 考核执行时 间 计) 各被考核部门的考核成绩均分为四等,即 A( 优异 ),B( 胜任 ),C( 合 格 ),D( 需要改进 ). 被评为 D 等者 , 建议不发业绩奖金 . 部门经理的 综合考核等级结合公司 , 部门 , 个人三方的绩效等级评定 , 各占一定比 例 . 建议各部门的考核成绩进行强制排序。考核结果决定业绩奖金。 主要执行人:分管各部门的高层管理人员 . 辅助执行人:人力资源部经理、绩效考核委员会 每季度结束后的 5~8 个工作日内进行考核,并兑现季度业绩奖金 考 核 流 程 被考核部门经理自评,直接上级主管复评,绩效考核委员会 审核。 每个季度结束后的 3 个工作日内,上述被考核部门经 理应及时收集业绩证明材料,完成部门考核等级的评定,检 查无误后,在自评栏签字。将自评结果及时送交直接上级主 管,直接上级主管通过调查、访谈等取证,应在第 5 个工作 日内与被考核部门经理面谈,达成共识,签署自己的评价意 见,并在复评栏签字。(如双方不能达成共识,直接上级主 管也应将意见写在考核表上)。在这两个环节中,人力资源 部要起到协调、监督、支持的作用。完成复评签字的考核表 应及时送交考核委员会召集人,召集人在合适时间( 3 个工 作日内)召集考核委员会成员开会, 审批复评结果,并进行 平衡。重点关注绩效最好和最差的几个 部门。最终的审批结 果要及时反馈到被考核部门经理 基层员工考核关系图 例 绩效考核委员会 绩效考核委员会 分管高管人员 总会计师 人事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被考核人 间接领导,员工个人考核的最终决策人 人力资源部 支持,监督 财务部经理 部门负责人 示 项目出纳员 人事负责人,提供考核支持、 监督质询考核结果 直接上司,提供下属初步考核与 反馈面谈 项目经理 项目领导,提供成员在考核期间 的项目绩效 被考核人 基层员工考核内容 考核对象 公司各部门 / 项目部下属的在职员工 考核周期 季度考核 计薪方式 业绩奖金 每季度第一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每季度第二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每季度第三个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津贴 + 本季度业绩奖金 如另有年终奖金发放,则每季度绩效考核结果各占 25%( 股权与提成 另计 ) 各被考核部门的考核成绩均分为四等,即 A( 优异 ),B( 胜任 ),C( 合 格 ),D( 需要改进 ). 被评为 D 等者 , 建议不发业绩奖金 . 其综合考 核结果结合公司 , 部门 , 个人三方的绩效等级评定 , 各占一定比例 . 建议个人的考核成绩在部门内部进行强制排序。考核结果决定业绩奖 金。 主要执行人: 员工的直属部门主管(部门经理) 考核执行者:辅助执行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最终裁决人:分管高管人员 每季度结束后的 5~8 个工作日内进行考核(与部门考核基本同步, 亦 考核执行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前或推迟 1~2 个工作日进行),并兑现季度 业绩 间 奖金 考 核 流 程 被考核人自评、直属部门主管复评、分管高管人员审核。每个季度结 束后的 3 个工作日内,被考核人应及 时收集业绩证明材料,完成个人 考核等级的确定,检查无误后,在自评栏签字。将自评结果及时送交 直属部门经理,直属部门经理也应收集证据,合理安排考核时间等, 并在第 5 个工作日结束之前与被考核人面谈,达成共识,签署自己的 评价意见,并在复评栏签字。(如双方不能达成共识,直属部门主管 也应将意见写在考核表上)。在这两个环节中,人力资源部要起到 协 调、监督、支持的作用。 完成复评签字的考核表应及时送交分管副总 在 2~3 个工作日内完成最终审核,并进行平衡。如有必要,可召开考 核会议,解决争议等。最终的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到被考核人 . 考核等级标准 考核人应根据已设定的绩效目标和员工的实际表现考核员工的绩效。每 年考核周期开始时,考核人与员工共同商议,确定员工的绩效目标。每 个季度结束时,考核人根据以下的绩效考核等级来判断员工的实际绩效 水平。 D C B A 需要改进 基本合格  胜任  优异 该员工在该岗位 或任务的多个相 关绩效领域都未 能达到所须的绩 效标准 , 需做出 较大的改进   该员工在该岗位 或任务的绩效领 域能够完成大部 分绩效目标,但 仍有明显的改进 需要   该员工完成了该 岗位或任务的所 有绩效目标,达 到相关的绩效标 准,胜任该岗位 或任务的一般要 求 该员工完成了该 岗位或任务的所 有绩效目标,其 工作方式和成果 的水平都超过了 对该岗位的一般 标准和要求 营销系统 KPI 与奖金考核办 法 1 、宗旨 2 、营销系统二级指标体系 3 、奖金考核分配方法 营销系统KPI与奖金考核办法 设定薪酬结构之考虑因素 Developing Salary Structure- Considerations Base Pay Policy 基本薪酬政策 Decide Competitive Reference Salary 决定具有竞争性的标准工资 Decide Salary Ranges 制定工资幅度 Range Overlap 幅度重迭 Significance of Salary Range 工资幅度的重要性 How many structures? 多少个结构 ? Overs and Unders 高出 / 底于工资幅度 薪 酬 政 策 Compensation Policy $ 标 准 工 资 Reference Salary Grade 定下最经济的标准工资以支付公司架构图 级 别 •Define the most economic reference salary to pay for the organization chart 建立最少增加幅度之标准工资 •Establish the smallest possible increase of reference salary Market Data on China 上海制造业 Shanghai Manufacturing WOFE (1) 中国市场数据 Data as at April 1999 RMB 400,000 90 百分比 90th Percentile 350,000 75 百分比 75th Percentile 300,000 中位数 Median 250,000 200,000 25 百分比 25th Percentile 150,000 10 百分比 10th Percentile 100,000 50,000 0 41 43 45 47 49 Position Class 51 53 55 57 59 Market Data on China 上海制造业 Shanghai Manufacturing WOFE (2) 中国市场数据 Data as at April 1999 Position No. of Class Obs.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5 17 41 32 47 46 59 58 59 54 64 59 57 28 39 23 10 12 4 2 Yr of Exp 3 3 6 6 8 6 5 4 5 5 4 5 5 6 6 8 9 9 15 10 Regressed 10th Percentile 12,329 14,077 16,073 18,352 20,954 23,924 27,316 31,189 35,611 40,660 46,425 53,007 60,522 69,103 78,900 90,087 102,859 117,443 134,094 153,105 Regressed 25th Percentile 13,806 15,925 18,369 21,189 24,441 28,192 32,519 37,510 43,267 49,908 57,568 66,404 76,596 88,352 101,913 117,555 135,598 156,410 180,416 208,108 Regressed Median 15,628 18,272 21,363 24,978 29,203 34,144 39,921 46,675 54,571 63,804 74,599 87,219 101,975 119,228 139,399 162,984 190,558 222,797 260,490 304,561 Regressed 75th Percentile 20,164 23,383 27,116 31,445 36,465 42,286 49,036 56,865 65,942 76,470 88,677 102,834 119,250 138,287 160,364 185,964 215,652 250,079 290,002 336,298 Regressed 90th Percentile 27,759 31,768 36,356 41,607 47,615 54,492 62,362 71,368 81,676 93,471 106,971 122,419 140,099 160,333 183,488 209,988 240,315 275,022 314,741 360,196 Actual Mean 15,509 19,044 22,114 23,803 29,904 32,685 43,131 48,467 58,325 54,821 59,268 74,535 96,645 113,331 129,435 185,869 226,892 245,599 254,505 443,284 Actual Median 16,606 20,056 23,400 24,298 30,000 33,161 43,680 48,942 58,265 55,566 58,600 73,410 97,136 104,250 124,800 162,500 212,079 215,615 255,075 443,284 贵公司以及市场比较 Your Company vs the Market Comparison RMB 400,000 350,000 300,000 250,000 Your Company Trendline Regressed 25th Percentile Regressed Median Regressed 75th Percentile 200,000 75 百分比 75th Percentile 中位数 Median 贵公司回归线 Your company trendline 25 百分比 25th Percentile 150,000 100,000 50,000 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Position Class 贵公司以及市场比较 Your Company vs the Market Comparison Market Data Position Your Company Class Trendline 41 14,526 42 17,023 43 19,949 44 23,378 45 27,397 46 32,107 47 37,626 48 44,094 49 51,673 50 60,556 51 70,965 52 83,164 53 97,460 54 114,213 55 133,846 56 156,854 57 183,818 58 215,416 59 252,445 60 295,840 Regressed 25th Regressed 75th Percentile Regressed Median Percentile 13,806 15,628 20,164 15,925 18,272 23,383 18,369 21,363 27,116 21,189 24,978 31,445 24,441 29,203 36,465 28,192 34,144 42,286 32,519 39,921 49,036 37,510 46,675 56,865 43,267 54,571 65,942 49,908 63,804 76,470 57,568 74,599 88,677 66,404 87,219 102,834 76,596 101,975 119,250 88,352 119,228 138,287 101,913 139,399 160,364 117,555 162,984 185,964 135,598 190,558 215,652 156,410 222,797 250,079 180,416 260,490 290,002 208,108 304,561 336,298 Deviation from P25 5% 7% 9% 10% 12% 14% 16% 18%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6% 38% 40% 42% P50 -7% -7% -7% -6% -6% -6% -6% -6% -5% -5% -5% -5% -4% -4% -4% -4% -4% -3% -3% -3% P75 -28% -27% -26% -26% -25% -24% -23% -22% -22% -21% -20% -19% -18% -17% -17% -16% -15% -14% -13% -12% 基本薪金政策 •LAG 落后 Base Pay Policy 132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年初 •LEAD 领先 Start Year Mid 年末 End Year 1320 1320 1100 1100 800 800 年初 •LEAD-LAG 年中 年中 Start Year Mid 年末 End Year 建 立 竞 争 工 资 Develop Competitive Salaries 250000 一 个 等 级 = RMB 200000 150000 一 个 标 准 工 资 One Grade = One Reference Salary 标 准 工 资 = 竞 争 报 酬 = 6 9 招 聘 标 准 Reference Salary = Competitive Pay = Recruitment Standard 100000 50000 0 2 Grade 1 41 PC 42 43 3 44 4 45 5 46 7 47 8 48 49 10 50 11 12 51 Grade or Position Class 13 52 14 15 16 53 54 55 17 CRG P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6 57 Rmb 12893 15349 18274 21756 25901 30837 36713 43708 52037 67146 79940 95174 113308 134899 160604 191206 227640 利用幅度制定工资架构 RMB Develop Salary Structure with Ranges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Grade a b c d e a b c = Mid-Point Progression 中点增加率 a1 - a2 = b1 - b2 = Range Spread 幅度 c1 - c2 = } Question: •How much should be the mid-point progression (%) between grades? •How wide should the ranges be? •How much should the range overlap? 制定幅度 Developing Salary Range 由中点开始 ( 或标准工资 ) Start with Mid-Point (or Reference Salary) 决定幅度 Decide Range Spread 定最低工资 Establish Minimum 定最高工资 Establish Maximum 定最低工资 Establishing Minimum = = Rmb 1,000 50% 1 +( 2 Rmb 1,000 1.25 Rmb 1,000 50% 1 + 2 ( = 1 + (25%) = 1 + = Rmb 800 25 100 = 1 + 0.25 = 1.25 ( E.g. Minimum Mid-Point 中 点 幅度 Range 1 +( 2 ( = ( 最低 定最高工资 Establishing Maximum Maximum = = = = 最低 幅度 Minimum x (1 + Range) Rmb 800 x (1 + 50%) Rmb 800 x 1.5 Rmb 1,200 幅度  Range 点 高 = Minimum Rmb 800 最低 Mid-Point Rmb 1,000 中 Maximum Rmb 1,200 最 1 + 50% = 1 + ( 50 ( 最高 100 = 1 + (0.5) = 1.5 中点增加率 Mid-Point Progression Moderate Gradual Steep 稳健的 逐渐的 陡斜的 30% 15% 10% 10% More grades 多级别 30% 15% Less grades 少级别 幅度重叠 Range Overlap 2,700 2,250 1,500 1,200 RMB RMB 1,800 1,800 1,500 1,350 1,200 1,200 1,000 900 1,000 1,000 800 Grade No overlap 没有重叠 50% jump each promotion 每晋升 , 增加 50% 1,500 1,563 1,200 1,250 1,250 1,250 1,125 1,000 800 RMB 1,875 1,000 800 Grade Big overlap 大部分重叠 12.5% jump each promotion 每晋升 , 增加 12.5% Grade Moderate overlap 适度重叠 25% jump each promotion 每晋升 , 增加 25% Range overlap 重叠部分 = 67% Range overlap 重叠部分 = 40% 1,200 - 1,000 200 = 40% 1,200 - 900 300 = = = 67% 1,500 - 1,000 500 1,350 - 900 450 幅度重叠 Range Overlap (2) How much ? 多少 一个级别的幅度一般不超过三个其他级别的重叠 The range span of any one grade should not overlap much more than three other grades 幅度的重要性 Significance of Salary Range 一般期望 = 标准工资 Standard Expectation = Reference Salary - Performance 工作表现 - Competencies 技能 - Years in service 服务年期 Maximum 最高点 Q4 Q3 中点 = 竞争性工资 Mid-Point = Competitive Pay Q2 Q1 Minimum 最低点 多少结构 How Many Structures? 市场特色 ◦ Market Characteristics 内部平衡 ◦ Internal Equity 外部竞争力 ◦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管理概念 ◦ Management Philosophy 超过 / 低过 工资幅度 $ Overs and Unders Referenc e Salary 标准工资 中值前进 mid-point progression 用什么策略 ? What Strategies? 等级 Grades

145 页 228 浏览
立即下载
中层管理培训课件模板PPT-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5)

中层管理培训课件模板PPT-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5)

20XX 中层管理干部培训 PPT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汇报人: XX 汇报时间: 20XX 01 .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e 目录 / CONTENTS 02 .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03 .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04 . 干部的管理培训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ARTONE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领导的概念 • 领导: • 名词——是领导者 • 动词——是领导活动 • 即: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 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 和指引的行为过程。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领导要求特征 领导的分类 领域不同: a. 政治领导 b. 业务领导 c. 行政领导 层次不同: a. 高层领导 b. 中层领导 c. 基层领导 • 随机性领导 • 经验性领导 • 多变性领导 • 创造性领导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随机性领导 • 领导者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变通能 力,没有固定模式可套 • 没有规章程序可循 • 没有统一尺度可依 • 它必须依据不同的时间、条件、机 智灵活的处理问题 经验性领导 • 来源于一个人的阅历和经验 • 不是单纯从书中就能得到的 • 经验是带有一个人的烙印, 渗透着或明或暗的个人感情 色彩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创造性领导 领导者生机勃勃的创造力 它不因循守旧拘泥古法,善于随 机应变,因人、因事、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在千差万别的事物面前, 在复杂万变的情况下,在艰难曲 折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周密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力, 大胆的策划,创造地提出解决办 法 PARTTWO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领导干部靠什么来领导 • 靠真理 • 靠组织 • 靠个人魅力 • 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以事实为基础的管理,领导是靠影响力,管理则是 靠权利。 • 领导是有情的,管理是无情的,制度是绝情的。把无情和绝情的管理手段、 方法变为有情的使用,靠的是领导者的影响力,而不是靠权利。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总体定位 • 管理者 • 组织者 • 贯彻者 • 协调者 中层领导的实际作用和根本任务 • • • • 落实与执行 管理与服务 联系与协调 即承担、实现企业决策、目标落实以及 任务分解、基层管理和与决策的协调、 沟通职能等重要任务。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当前企业中层领导存在的普遍问题 • 重专业技术,轻管理经验 • 对全局利益缺少认知,遇困难问题绕 道走 • 对下属不信任,对上级参谋不到位 • 有制度不执行,布置任务不跟踪落实 • 普遍存在敢于管,不敢抓,当老好人 或敢于抓,不善落实,矛盾激化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怎样做好中层领导发挥应有作用 • 精通专业、善于管理,学会弹钢琴,只有发挥十 个手指作用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 • 胸襟开阔,顾全大局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发现、挖掘下属的长处和 优点,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当好上级参谋,提 高领导影响力加强制度执行力,目标任务及时分 解布置,且要跟踪落实、检查提高 • 敢于抓善于管,严格加真情,培养、造就积极向 上爱企如家的团队 PARTTHREE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建立培训体系 Action learning (行动学习) Coaching (教练) MDP( 管理发展手册 ) PDS( 绩效发展系统 )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训练下属方法 第一步:准备 第二步:示范 第三步:练习 第四步:考核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激励下属 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以激发 其工作动力,使其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自动自发地工作 .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动力意愿 需求 动力 满足 目标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影响动力,加减法并用 • 威胁激励 • 奖励激励 • 个人发展激励 PARTFOUR 干部的管理培训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04 干部的管理培训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 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因素 改变这些因素会使人获得工作 满意感 保健因素 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 因素得不到改善会引起对工作 的不满 成就感 认可 工作本身 责任感 晋升和个人发展 公司政策 监督 工作条件 薪金 工作安全感 04 干部的管理培训 • 他很在乎别人的评价 • 他信任将领的正确指挥 • 他不愿受军法处置 • 他知道后退是懦弱的,成为落伍之雁 • 他坚信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 他期望在战斗中立功 • 他知道以攻为守才是最好的出路 • 他不愿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自己 • 他渴望表现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证明作为一名战士的价值 • 他觉得战争很带劲,能激发一种生存状态 • 他已形成条件反射地往前冲 04 干部的管理培训 竞赛 职业发展 87% 的员工相信,给予员工特 • 活跃工作气氛,提升标准 殊的在职培训是一种良好的激励 • 对业绩不佳者有压力 措施 • 竞赛方式:每月销售排名, 打榜比赛,质量比赛,季度 状元奖 • 竞赛规则:简单可操作 • 奖励:及时兑现 公布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让员工参与制定个人职业发展 计划 支持员工参加同业大会及专业 性组织 特点:花费不少 04 干部的管理培训 福利激励方法的特点  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走到员工的办公区 , 当面致谢 !  感受公司对员工的关怀 在你的总结报告中 , 表扬员工的好行为  与其它公司相比,有一种优越感 在大众面前提及某员工的好建议  稳定大多数员工 替员工承担责任  费用比较高 用优秀员工的姓名来命名某计划  如果公司缺乏良性竞争机制,福利很容易养出惰性  与员工工作成就无关 04 干部的管理培训 激励的四原则 ◆ 激励要有“针对性” ◆ 激励具有“抗药性” ◆ 激励要有“公平性” ◆ 激励体现“及时性” BEST 策略 Believe in them 相信他们 Encourage them 鼓励他们 Share with them Trust them 分享经验 信任他们 04 干部的管理培训 授权范围 高层主管 中层主管 基层主管 20XX 谢谢大家认真观看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enter the title Please 汇报人: XXX 汇报时间: 20XX

26 页 317 浏览
立即下载
XX公司咨询项目-薪酬管理方案与绩效管理方案汇报

XX公司咨询项目-薪酬管理方案与绩效管理方案汇报

机密 北京奥瑞金种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项目 薪酬激励方案与绩效管理方案汇报 2002 年 6 月 22 日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今日议程 • 薪酬激励体系设计 •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第 2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奥瑞金公司新的薪酬结构 其他激励 虚拟股权分红 福利 司龄工资 福利 目前结构 •针对公司高层员工 •基本不变,加工和制种人员工作 餐补助增加为 10 元。 •每年 30 元,从 1997 年 12 月起 计算 效益奖金 •与考核结果、公司整体效益挂钩 •根据净资产收益率和与岗位工资 总额的比率提取 •董事会根据决算报告确定总额 岗位工资 •岗位本身、地区、职业发展序列 决定岗位工资 •浮动部分受考核结果影响 奖金 固定工资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固定部分 + 浮动部分) 新的系统结构 第 3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岗位工资分为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按月发放 岗位工资 岗 位 工 资 包 括 2 个 部 分 司龄工资 福利 浮动部分 虚拟分红 其他激励 固定部分 / 浮动部分 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按月发放 比例确定原则 固定部分 效益奖金 •管理岗位:总监级员工 5: 5 ;其他管理 岗位 6: 4 ; •普通员工:营销代表与服务代表 5: 5 ; 其他员工 7: 3 。 根据岗位工资 级别按月发放。 第 4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岗位工资制定考虑因素:岗位差别,个人差别,地区差 别,市场价格等等,并向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倾斜 岗位差别 个人差别 市场价格 地区差别 •每个岗位之间价值不同,工资基准不同 •个人能力、经验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职业发展规划上 •通过了解同行业、各地区劳动力市场价格,作为制定岗位工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地区之间的差别在不同岗位之间不尽相同,建议如下: –初级、部分中级管理岗位( M1—M6 )考虑地区差别,中高层管理岗位不考 虑地区差别 –技术岗位全部考虑地区差别 –通用类岗位全部考虑地区差别 –营销、研发不考虑地区差别 岗位工资范围 •公司正式员工,不包括外聘专家、临时工、零工等。 第 5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岗位工资浮动政策:根据内外部情况,董事会可以决定调 整岗位工资 工资普调 •根据国家公布的通货膨胀率、各地区社会整体薪酬增加幅度等,公司可以每年整 体向上普调所有员工的工资,上涨幅度由董事会根据经营状况、各地差异等因素 董事会决定。 关键岗位 •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公司董事会有权对高层员工的薪酬做出上涨或降薪的决定, 上涨或下调的比例由董事会确定。 •高层员工即参加公司虚拟分红计划的人员。 第 6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议价(谈判)工资政策:为了招到某些特别人才,董事长 / 总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议价工资 目的 •为了公司能够在保持整体工资框架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招到某些企业 急需的、特定的专门人才设定议价工资政策。 实际操作 •在招聘职业经理人、关键技术人员、关键管理人员时,需要董事长或总裁与应聘 人谈判,协商工资; •根据对招聘岗位的管理权限,董事长或总裁与应聘者谈判确定岗位工资; •高管人员谈判工资需要报董事会备案。 第 7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工资设计 3P 原则 职 业 发 展 序 列 S8 M8 S8 营销代表 市场部经理 服务代表 注:以上为示意图,不代表实际 岗位 第 8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通用系列的岗位工资设计: 11 个等级,级差为 10%-15% 制定原则 •采用当地通用岗位的高位数、中位数作为参考,结合奥瑞金的实际情况设定级差。 实际操作 •岗位工资分为 11 个等级,其中 5-6 级为中间值,指该人员能够完全满足岗位需要的 技能、经验、学历等; •目前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上下调整定级; •考核时可以根据考核结果调整薪酬。 第 9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不参与岗位工资的岗位 •不参与岗位工资制定的岗位包括长临工和零工,如炊事员、保管员、门卫或保 安、清洁工等; •这些岗位人员的工资采用固定工资制,保持目前工资水平; •为了鼓励这些岗位在公司长期工作,核发司龄工资和福利(具体规定见薪酬激 励制度)。 •年终发放双月工资作为年终奖励。 第 10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设立司龄工资的目的是鼓励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 岗位工资 司龄工资 福利 效益奖金 虚拟分红 其他激励 计算方法: •所有员工(含长临工、零工)加入奥瑞金公司 工作满一年后开始计算司龄工资。 •从 1997 年 12 月起,在奥瑞金公司工作每满一 年,司龄工资增加 30 元。 发放方式: •年初累加; •按月发放。 第 11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员工福利与现状相比 , 建议调整工作餐补助 岗位工资 原 有 福 利 变 动 内 容 司龄工资 福利 效益奖金 虚拟分红 其他激励 员工福利包括: •节日贺礼、生日贺礼,结婚、分娩贺礼,丧葬抚慰金、特种岗位补助、社 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年度体检等。 •建议保持现状不变。 工作餐补助: 加工工作期间: 10 元 / 日 制种工作期间: 10 元 / 日 其他人员: 6 元 / 日 第 12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效益奖金作为年终奖金一次发放,由董事会根据上年盈 利情况、按照一定比例提取 岗位工资 司龄工资 提取条件与总额计算 福利 效益奖金 虚拟分红 其他激励 净资产收益率(ROE) 10-20% 20-50% 50%以上 效益奖金提取:ROE超过 10%部分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提取岗位工资总额比例 (超额累进制) 5% 1.67% 1% 效益奖金/岗位工资 0-50% 50%-100% 100%— 计算公式 某员工年度效益奖金  说 明 该员工上一考核年度岗位工资总额  绩效考核系数  效益奖金总额  公司所有员工上一考核年度岗位工资总额  绩效考核系数 •每个经营年度结算、并在考核结束的一个 月内一次性发放; •员工试用期内无效益奖金; •长临工、零工等岗位无效益奖金。 绩效考核系数对应表 年度考核等级 绩效考核系数 S 130% A 115% B 100% C 50% D 0 第 13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虚拟分红强调对高层员工的长期激励 岗位工资 司龄工资 福利 效益奖金 虚拟分红 其他激励 参加对象: 级别在 T15 、 M9 、 S15 、 R10 级以上(含)的员工。 年度虚拟分红: 本年虚拟分红所得现金=上年止该员工的累积虚拟分红资本金 × 本年决算净资产收益率 其中:虚拟分红的资本金等于该员工当年的效益奖金数额,逐年累加; 决算净资产收益率以当年财务年终核算为准。 说明 •净资产收益率低于 20% ,则当年暂停虚拟分红、资本金不再累加,但已有虚拟分红资本金 不取消; •虚拟分红资本金逐年累积,但不能提取为现金,不能转让,并且没有任何实际股东权利, 也不实际拥有股份; •员工降职、离职、待职或其它原因离开岗位时则不再参与虚拟分红; •每年虚拟分红在下一年度分为 12 个月平均发放 。 第 14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其他奖励作为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物质与精 神鼓励并重的做法 岗位工资 司龄工资 福利 效益奖金 虚拟分红 其他激励 奖励名称 奖励分档 奖励方式 奖励人数 评奖单位 金种子奖 1 新品种销售额的一定比例 开发团队或个人 董事长 创新奖 3 奖金 1000—500 元 6 总裁 特别贡献奖 3 奖金 5000—200 元 6—10 总裁 五星服务奖 1 奖金 1000 元 部门或个人 董事长 合理化建议奖 3 奖金 500—100 元 10 总裁 第 15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今日议程 • 薪酬激励体系设计 •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第 16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绩效管理体系综述 目的 •保证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员工发展,利益分配评价标准 考核方法 •经理以上人员: KPI 考核 + 专门任务指标考核 •科研部基层管理人员和所有非管理人员:专门任务指标考核 评分方式 •KPI 指标考核结果与专门任务考核结果经加权平均得出最终考核结果, 按考核结果将员工分为五个等级:卓越、优秀、合格、较差、不胜任 考核的时间与频率 •一年两次考核,分为半年考核、年度考核 考核实施方式 •上下级充分沟通与互动,通过计划沟通,上下级制定工作计划,在过 程中实施控制与支持,考核期末进行绩效反馈与沟通 考核流程 •员工自评,直接上级评价,跨级上级审核,人力资源部审核,董事长 或总裁审批 结果的使用方式 •薪酬调整、职业发展序列晋升、培训 第 17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出发点 • 绩效考核体系要能体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与核心价值 理念 • 强调考核体系的实效和可操作性,不过于追求精细化,以易于 执行为基本设计思路 • 不以奖惩为考核目的,强调对员工的绩效改进和提升 第 18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绩效考核适用对象 适用对象 • 全体正式员工 不适用对象 • 公司总裁 • 兼职、特约人员 • 试用期员工 • 半年考评期内累计不到岗超过 2 个月的员工不参与 本半年度考评 • 年度考评期内累计不到岗超过 3 个月(包括请假与 各其它各种原因缺岗)的员工不参与本年度考评 第 19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考核关系 间接上级 审核 人力资源部起组 织与协调作用 申诉 被考核者的 直接上级 考核 相关组织 评价 指参与满意度调 查的部门或提供 考核建议的部门 结果 确认 被考核人员 评价 相关组织 第 20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奥瑞金绩效管理总体思路 : 分为经理以上人员绩效考核 与个人绩效考核,采用任务计划沟通设定工作目标的方 式 计划沟通、目标设定 各总监 KPI 指标考核 部门经理 • KPI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即关键业绩考评指标 • 制定 KPI 指标应兼顾公司长期目标和短期利益的结合 • KPI 针对工作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作内容,以及占用大量工作 时间的工作内容 • 专门任务考核针对 KPI 考核不能关注到的重要业务内容; • 专门任务可以是临时性、过程性或不易用 KPI 表示的、 重要的工作 , 如学习、员工发展、创新等。 • 岗位职责为员工考核的出发点; • 通过上下级沟通,上级在每次考核周期给员工设定工作 计划、个人发展计划等并设定指标,对于指标完成情况 进行考核 经理 专门任务指标考核 科研部基层 管理人员、 所有普通员工 专门任务指标考核 第 21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奥瑞金部分考核与被考核对象 考核者 研发总监 / 财务总监 董事长 市场总监 / 生产总监 总裁 营销中心经理 / 市场部经 理 生产中心经理 / 产供部经 满意度调查提供者 市场总监 生产总监 理 人力资源部经理 / 法务部经 理 / 行政部经理 / 品管部经 理 财务部经理 科研部经理 中心行政部经理 总裁 总部各部门,生产 / 营销中心经理 财务总监 总部各部门,生产 / 营销中心经理 研发总监 中心财务部经理 营销 / 生产中心经理 财务部经理 中心品管部经理 品管部经理 中心品管部、中心财务部 生产 / 营销中心经理、中心行政部、中心品管 部 生产 / 营销中心经理、中心行政部、中心财务 部 第 22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KPI 指标设定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财务类、客户类、业 务类 KPI 分类 财务类 说明 •盈利、增长和所创造的价值,可 以用财务方法表现 举例 •收入、利润、费用、投资回报率、 销售增长率等 客户类 •顾客如何评价我们,顾客关心什么; •从为顾客提供有价值服务的角度出发, 我们应怎样对待顾客 •内部服务质量 •外部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等 业务类 •主要的对外工作结果; •主要的对内管理工作 •市场占有率 •品质管理 •合同管理等 第 23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对于财务类指标通过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分解形成,对于业 务类、客户类指标通过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分解形成 目标组成和设定示意 销售利润率 公司销售 收入目标 分解 公司利润目标 年度经营目标 净资产利润率 公司年 度计划 公司预计 总成本开 支 地区 1 销 售收入预 测 地区 2 销 售收入预 测 销售费用 + 公司总部 管理费用 + + 下级各部 科研费用 公司净资产预计 + 财务费用 + 具体工作计划 生产成本 第 24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奥瑞金关键业绩指标体系 财务类 销售额 业务类 生产成 本 销售费 用 管理费 用 市场份 额 客户类 计划制 定准确 质量达 数量达 标 标 客户满意 度 内部满意 度 总监 市场总监 ü 生产总监 ü ü ü 研发总监 ü ü 财务总监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中心经理 营销中心经理 生产中心经理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部门经理 ü 市场部经理 产供部经理 人力资源部经理 ü ü ü ü ü ü ü 法务部经理 科研部经理 财务部经理 行政部经理 品管部经理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ü 第 25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对于每项考核内容( KPI 、专门任务)设定打分规则 10 分 出色,该项工作绩效大大超越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任 务,并且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显著超出规定的标准,得到来自客户的高度评价,给公司带来预期外 的较大收益。 8 分 优秀,该项工作绩效超出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完成 任务,在数量、质量上超出明显规定的标准,获得客户的满意,超过公司预期目标。 6 分 良好,该项工作绩效达到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基本上达到规定的时间、数量 、质量等工作标准,没有客户的不满意,达到公司预期目标。 4 分 需改进,该项工作绩效基本达到常规标准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偶有小的疏漏,有时在 时间、数量、质量上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标准,偶尔有客户的投诉,并没有给公司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 2 分 不良,该项工作绩效显著低于正常工作标准的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工作中出现较大的 失误,或在时间、数量、质量上与规定的工作标准相距甚远,经常突击完成任务,经常有投诉发生, 给公司造成较大的损失或不良影响。 0 分 差,该项工作绩效根本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标准的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现:工作中出现大的 失误,或在时间、数量、质量上与规定的工作标准相距很大,由于主观原因没有完成任务,有重大投 诉发生,给公司造成大损失或不良影响。 备注:在评价打分只能打 0 、 2 、 4 、 6 、 8 、 10 分。 第 26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考核结果处理 : 对每项考核内容设定权重,加权计 算,把得分结果 P 值分为五等,强制分布 考核得分 8.00P≤10.00 7.00P≤8.00 5.50P≤7.00 4.00P≤5.50 P≤4.00 对应等级 S 卓越 A 优秀 B 良好 C 较差 D 不胜任 比例分配 ≤5% ≤10% ≥5% ≥5% •以全公司人员为基数,考核 结果实施强制分布 •各级经理在评价打分时应该 合理客观,自觉控制比例 •各级经理在评价时,对于单 项考核内容打分在 10 分、 2 分、 0 分时需要具体事例说明; •对于考核结果为 S 级、 D 级 需要具体情况说明 •人力资源部汇总统计、结果整 合后提交总裁 •总裁根据结果有权按强制分配 比例调整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是 D 级的员工需要隔 级上级面谈 •考核结果是 S 级、 D 级的员工 需要总裁审定 第 27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绩效考核结果分布 原则上各类考核结果在员工总人群中的分布为正态分布 考核结果为 不良的员工 考核结果为 中等的员工 考核结果为 优秀的员工 第 28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考核结果使用:主要体现在薪酬、职业发展上 薪酬调整 职业发展 对应等级 S 卓越 A 优秀 B 良好 C 较差 D 不胜任 浮动工资变动比例 130% 115% 100% 50% 0% 效益奖金变动比例 130% 115% 100% 50% 0% •对于连续三年年度绩效考评达到 B 级的员工、年度绩效考评连续两年达到 A 级的员工或年度绩效考评达到 S 级的员工应在本人所在职业发展序列中晋升一 级,并相应调整薪酬并向上浮动 •年度绩效考评等级为 C 级的员工建议培训和转岗 •年度绩效考评等级为 D 级或连续两年年度绩效考评等级为 C 级的员工应被安 排待岗,待岗期间薪酬标准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 29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考核周期:每年考核两次 (12 月份和 6 月份),其中 12 月份为半年考核, 6 月份为年终考核 • 半年考核 –考核时间: 12 月份的最后 12 个工作日 –考核结果使用:次年 2 月 --7 月 • 年度考核 –考核时间是 6 月 21 日开始的 20 个工作日 –考核结果使用: 8 月 - 次年 1 月 第 30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部门经理工作计划 / 考核表举例 ( 市场总监) 姓名 所在部门 一、考核期内主要工作计划及要点 1 二、考核期内考核内容 1、KPI(关键业绩指标) 目标 市场规划准确性 销售额 市场占有率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客户满意度 总计 2、专门任务指标 目标 职位 考核期 市场总监 结果 得分 结果 得分 权重(%) 30 25 15 10 10 10 100 权重(%) 计分 计分 总计 100 KPI权重(%) 专门任务指标权重(%) 考核总分 考核等级 三、考核期内对KPI完成情况、专门任务完成情况自我总结 1 2 四、上级评价与改进建议 人力资源部审核意见 总裁审批 第 31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个人工作计划 / 考核表举例(驻点技术员) 员工姓名 岗位 所在部门 考核期 一、考核期内主要工作计划及要点 1、面积、质量要求 2、日常计划、表格填写 3、个人发展 4、关系处理 5 二、考核期内考核内容 工作计划指标 目标 结果 质量达标:品管部数据 按工作程序工作 日常工作 总计 考核总分 三、考核期内队工作计划及目标完成情况自我总结 1 四、上级评价与改进建议 人力资源部审核意见 权重(%) 70 20 10 100 考核等级 得分 计分 跨级上级审批 第 32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满意度调查表举例 评价部门: 被评价部门: 评价时间: 您好:欢迎参与并支持公司的问卷调查活动。 本考核表用于对公司内其它部门在本考核期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本问卷共分两部分,请认真阅读各部分的评价标准和说明,由你部门内部员工共同对表中 所列项目进行讨论和评价,最终由部门经理评价。 评价标准和操作说明: 10为非常满意、8为比较满意、6为良好、4为比较不满意、2为不满意 、0为非常不满意 各评价部门请针对以下各项问题填入相应的评价等级,由人力资源部进行分数处理 第一部分: 评价等级 得分 评价项目 1 总体上,您对 部在本考核期内的工作状态是否满意? 2 同上个考核期相比,在本考核期内的工作改进与提升 3 对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服务意识与工作支持 4 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处理部门之间事务 5 对外部客户的服务意识 6 部门间业务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效率 7 部门间工作任务承诺的实现 8 工作效率 9 工作规范性 10 部门内人员的专业技能 平均得分 第二部分:(对于评价为10、2、0的项目请举例说明) 1. 在本考核期内,你认为 部工作表现较好的方面有哪些?请具体说明。 2. 在本考核期内,你认为 部工作应重点加强哪些薄弱环节?请具体说明。 第 33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考核实施流程 组 织 目 标 岗 位 职 责 计划—— 目标设定 任务分解 沟通确认 绩效管理循环 考核—— 绩效评估 绩效面谈 绩效审核 实施—— 计划执行 任务指导 任务变更 结果使用—— 薪酬、奖金 职务调整、 培训、教育 … … 第 34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与年度计划是考核指标设定的 出发点 公司目标确定 目的 主要工作 时间 执行者 计划、沟通阶段 实施阶段 考核阶段 结果使用 •公司经营目标与年度经营计划确定并分解,是公司绩效管理的出发点 •在公司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确定公司年度经营目标 •制定公司年度经营与工作计划 •每年 3 、 4 月份 •董事会、经营发展委员会 第 35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计划阶段需要上下级通过面谈沟通总结上个考核期,并设定 下个考核周期的工作任务、目标、衡量标准、考核权重等 公司目标确定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计划、沟通阶段 实施阶段 考核阶段 结果使用 •上一个考核期的目标完成情况回顾、个人总结(述职、自评)、上级总结与评分 ,双方绩效沟通 •明确考核期内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需要完成的目标 •提取考核目标与任务,确定各项权重 第四步 •确定各项目标与任务的衡量标准 第五步 •双方确认,填写工作任务表 第 36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计划的原则—— SMART • S=Specific • M=Measurable 可测量:数量、质量、时间、满意度、财务指标 • A=Accordant 确切:清楚,具体,不含糊,直接并可以理解 达成一致:个人目标、团队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 之间要保持一致 • R=Realistic • T=Timely 现实:在个人的控制和能力范围之内 时限:必须在确定的时限内完成 第 37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在考核期内,被考核员工按照确定的计划任务书开展工 作,考核者实施监督与指导 公司目标确定 任务执行 监控与指导 任务变更 计划、沟通阶段 实施阶段 考核阶段 结果使用 •被考核员工按照本考核期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达成工作目标。 •根据确认的工作计划,指导、监督、协调下属员工的工作进程。记录重 要的工作表现。 •原则上,任务调整和变更都应当以书面的形式记录和备案。实际操作中, 可以根据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第 38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考核阶段则重在对绩效的面对面沟通,强调绩效改进工作 公司目标确定 绩效评估 绩效面谈 绩效审核 计划、沟通阶段 实施阶段 考核阶段 结果使用 •依据确定的工作计划、任务、任务变更情况、实际工作产出结果和重 要行为,进行工作目标的绩效等级评估。 •根据考核结果,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确定绩效评定 的一致意见,并讨论绩效改进的方式和途径。 •被考核者的跨级领导和人力资源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负责处理 绩效评估过程中的争议。 第 39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在考核期内,被考核员工按照确定的计划任务书开展工 作,考核者实施监督与指导 公司目标确定 薪酬调整 计划、沟通阶段 实施阶段 考核阶段 结果使用 •…… 员工晋升 •…… 员工培训 •…… 人员选拔 •…… 第 40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考核体系提交文件 •绩效考核制度 •总监、各部门关键绩效指标 •相关用表 –满意度调查表 –计划 / 考核表 –申诉表 –…… 第 41页 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咨询三期沟通 需要避免的考核误区 • 最高决策者重视不足 • 以人力资源部为绩效考核主体 • 过分追求量化模式 • 关注考核分值甚于绩效改善 • 目标的设定缺乏沟通 • 各级管理层没有足够的授权 • 过于精细化,追求绝对公平 第 42页

42 页 213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文化培训模板(如何建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培训模板(如何建立企业文化)

2022企业文化的建立 1 企业文化的定位 2 企业文化建立内容 3 目录 Contents 做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4 企业文化工作怎样评价 5 建立我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6 企业文化的传播及学习 Part 1 企业文化的定位 企业文化的定位 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的定位,可知企业文化工作的针对 目标是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主要的工作是围绕 一点:如何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积极健康、活 泼合谐的员工精神氛围 . 开展企业文化工作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要说明我们期望的员工精神状态 说清楚这一点,我们才知道企业文化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 员工才会较好的自觉配合和调整 要解决做企业文化工作的手段问题 企业文化工作的手段和其它工作不同,有它的特殊性 要弄清企业文化工作的评价标准问题 怎样评估我们的企业文化工作是不是做到位了,效果到底 怎么样 我们期望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 企业的需要  企业需要员工忠诚、主动,能共富贵也能共患难, 总能保持高昂的士气,那企业就好做了  这是一个互相的概念。互相忠诚、互相尊重、互 相帮助、互相理解 员工的需要  除了员工的功利要求之外,需要更多愉快、尊重、自豪和 温暖的感受,那日子就好过了  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是这样 , 由此达到 积极健康、活泼合谐 , 这就是我们企业文化所期待的状态 Part 2 企业文化建立内容 企业文化建立内容 精神文化层面 是企业的思想,是员工心的认识,是企业的信仰、 追求,对内起到聚合员工之心,对外起到聚合客 户之心的作用 对于我公司而言需要建立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追求的目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 价值观 团队协作精神、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 激励与创新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改善 例如: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对人充分 信任,我们追求高标准的贡献,我们将始终如一 的情操与我们的事业融为一体,我们通过团队和 通过鼓励灵活创新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是为了人类 的福利 企业文化建立内容 制度文化层面 它是企业员工在具体工作中应用的文化,是员工的思考模式,是企业制度内涵真正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的结 果,它对企业员工起到规范的作用 对我公司而言就是建立一整套的制度体系,包括公司的各种管理制 度以及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差异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精神文 化层面的企业文化内容,建立制度文化层次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立内容 物质文化层面,它是企业工作 环境中融入的文化,是文化由 外而内的促进方式,同时也是 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 及自己独特个性的体现 物质文化层面的企业文化是和 公司日常工作联系最密切的, 公司的工作环境、员工的举止 仪表等构成了公司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层面 Part 3 做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做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良好沟通,是做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方 法。没有沟通就谈不上前面所说的 " 互相 " 的概念了 沟通 企业文化的工作,是要在经营性、制度性和管理性渠道之外,建立更多各 种各样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的渠道和载体,使企业员工达成精神层面的充 分交流,能把心里话和内心情感尽量多的表达出来 相互了解多了,就能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行为和心态,员工与员工、 员工与公司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 做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渠道方面,可以是内部刊物、网站、座谈、论坛、比赛、游戏、文 艺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来丰富这些沟通渠道和载体, 这些事情能把人们从固有工作的轨道中解脱出来,消除常规工作中 的不和谐   内部刊物和网站:内部刊物和网站建设是现代企业 宣传自身、建设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渠道和载体要 论坛:如我公司搞的“每周论坛”“信息交流例 会” 丰富、要有效 比赛、游戏:如拓展训练、工作竞赛、团队 小游戏,利用工作间隙,通过做一些小游戏 增加知识和增进友谊 做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企业方面 可以提出企业理想、企业观念、企业道德等并有效地得到理解和贯彻 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能得到合理的解答和较为满意的回应 员工方面 企业文化产生功用的主要特点是陶冶和薰染 Part 4 企业文化工作怎样评价 企业文化工作怎样评价 为什么要进行评价? 企业文化是否起作用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是否产生好处了,企业家和 员工们是否减少了郁闷、增加了快乐,工作效率是否提高了?这些问题 的回答就需要看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工作怎样评价 一是对待企业内部非原则性不愉快事情的态度。是一点 小事就弄得满城风雨,还是能开诚布公,良好解决 衡量 标准 二是对待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的态度。是事不关已、高 高挂起,还是主动协助,积极帮忙。这是制度管不到的, 很说明问题 三是看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关心。是现实得很、做一 点算一点,还是事事能从长远考虑,关心企业就是关心 自己。关心未来发展就能同舟共济 企业文化工作怎样评价 企业员工统一着装 针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办法 具体的统一 企业形象的统一 硬件风格的统一 / 员工公关风格的统一 企业文化工作怎样评价 充分尊重员工个性,使之最大限度的合谐起来。个性与个性会有碰撞,但 也由此产生创新的力量,在制度的基础上,尊重个性,使之合谐 个性的方面 个性与个性会有不同,但就象十个手指弹钢琴,个有个的作用,用乐 谱使之合谐起来,形成合力 Part 5 建立我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建立我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一 成立企业文化创建项目小组 二 召开企业文化创建动员大会 三 企业文化调研分析 企业文化建立流程 四 出企业文化调研报告  建立我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企业文化的维持 一旦形成企业文化之后,在实务上会建立起 一套行为准则供员工遵循 包括:新进人员的甄选标准、考核绩效的评价标 准、报酬的制度、教育训练及生涯发展的推行 建立我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指导原则,也是必备的核心文化。 例如我公司的“?” 经营策略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但它也会影响企业文化。如我公司重视弹 性、自主、创新。 企业文化的形成 Part 6 企业文化的传播及学习 企业文化的传播及学习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潜移默化有许多种形式, 例如通过故事、仪式、象征性特权、语言等。 故事 仪式 象征性特权 语言 企业文化的传播及学习 故事 每一企业总有说不完关于赢家、输家、成功、失败案子的故事。关于企业的创立或创办人的故事, 更有重大的影响力 专门拿出时间让故事的亲身经历者讲故事 企业文化的传播及学习 仪 式 表达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和激励 台塑企业董事长王永庆先生每年在集团企业员工 运动大会上,总是带领主管们做长距离的跑步, 企业通过各种仪式表达企业的经营理念 有时候则表演百米竞走。他所示范的是一种平民 的、刻苦的运动。强烈的表达了作为工业人的心 态和行事风格 企业文化的传播及学习 象征性特权 通过给员工提供一些象征性特权让员工了解公司对员工的重视 这些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刺激一般员工“力争上游”的进取心 台湾的公司提供轿车给协理以上的 天登电脑公司,设在加州的总部, 加州大学给予获得诺贝尔奖的教 设有慢跑路径,篮球场、游泳池、 授特别的停车证。有此停车证, 高级主管使用。办公大楼停车区域 舞会场地,并且一切供所有的员 在校园内有随意停车的特权 有特别划定的停车位给高级主管。 工使用。此举无非传达一项讯息: “公司重视员工”、“一视同 仁”的开放心胸 有的公司购买高尔夫球场、俱乐部 会员证,供高级主管替公司做公共 关系。 企业文化的传播及学习 语 言  一个公司成立久了,也会形成一些特有的“语言”。借着学会这种语言,组 织成员表达出他们对其文化的接受,而这么做,也有助于企业文化的保存  如在我公司企业形象策划总监苏立亚的统一安排下,总结每位元老的经典语 言形成我公司的“奇思妙语”  “ 以德服人”  “ 征服” 谢 谢 企业文化的建立

30 页 574 浏览
立即下载
离职面谈培训

离职面谈培训

培训期间 : 1. 请将 2. 按 离厂 调为 或 状态 . 参加培训 , 不得无故迟到 . 早退或 3. 培训期间 , 请做好培训记录 . 一(1)员工管理的哲学基础 (2)个体人力资本的特征 (2)个体人力资本的特征 ◆ 投资渠道的单一性 对一般的员工而言,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有一份工作, 经济学上称为投资渠道单一。投资渠道越单一,投资风 险也越大,而投资风险越大对投资收益率的要求相应的 也就越高,所以,因为员工在单位时间内的投资渠道非 常单一,甚至只有一个,所以他要求的回报基本上是无 限的,这就决定了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在长时间内是 无效的。 (2)个体人力资本的特征  ◆ 独有性和附属性 当人们有现金资本时,可以把它存到银行里,可以用 它买股票,可是当你有员工时,你却不能把它存在银行 里,因为员工的智力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他独有的, 所以经常有“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员工可以随时 把他的智力资产带走。 (2)个体人力资本的特征  ◆ 资本的能动性 人力资本的能动性是指员工可以进行自我开发。如果 一位员工在进入公司时是一名本科生,但在 5 年后的学 历可能发生变化,他的要求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公司的 各级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一定要注重培养和充分调动 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3)团队人力资本的特征 (3)团队人力资本的特征  ◆ 团队人力资本的互补性 在招聘时,作为团队的人力资本,首先要考虑的是人 力资本的互补性。正如一句俗话所说“一山不能容二 虎”,企业在进行招聘时,要尽量使团队人力资本的专 业知识和专业技巧构成三角形的技术和管理技能的搭配。 本的特征  (3)团队人力资 ◆ 团队人力资本的重组性 重组指的是重新改造,目的是让部门之间相 互融合。在重组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裁员和兼 并。 的特征  (3)团队人力资本 ◆ 团队人力资本的“冰棒”理论 所谓“冰棒”理论来自于小孩儿吃冰棒的故事。假定 你要为你的小孩买一根冰棒,当你把冰棒买回来时,冰 棒因为时间太长已经化成冰水了,这时候,如果你试图 用冰水来代替冰棒,小孩儿一般来说很难接受。对一家 公司使用员工来说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对人力资本的 团队效应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一位员工在公司内已经长 时间没有被使用,那么,这个员工的专业知识就呈现出 不断消退的现象,他的专业知识也会像冰棒一样慢慢地 融解,这就是“冰棒”理论。公司人力资本的“冰棒” 现象会给公司带来负面的心理效应,在经济上势必也会 导致负资产的产生。       二.离职面谈 1   . 离职面谈的定义: 指的是员工在产生离职意向并在离开公司前 , 公司部门相关人员为了解离职原因与其进行 的谈话 , 以此达到对工作环境、企业文化、 流程、系统、管理方式以及发展模式等各个方 面进行评估和改进的目的 . 二.离职面谈  2 . 离职类型: 1 . 趋利型:即对现公司也不是不满意,而是有别 的 \“ 诱惑 \” ,如高工资、职务、工作环境、培训机 会等。此类人员占辞职人员中的大多数。 2. 改换环境型:此类人员变换单位是因为不愿意长久地 呆在一个环境中,喜欢从新的环境中寻求新的感觉。 3. 负气型:此类人员不太成熟,可能会为上级一句批评 的话或同事的一点 \" 冒犯 \" 而负气离开 面谈 二.离职 4. 厌恶型:此类人员讨厌现有的或公司整体、或某个人、 或上级、或管理方式,为了摆脱,只有辞职。 5. 试探型:此类人员心计比较多,有时工作不顺利或工作 不令上级满意,便又自我看重,于是就以辞职来投石问 路,如果上级挽留,那么,就少不了安慰,会更加重视 其;如果上级同意,则印证了自己的感觉:上级确实对 其本人很不满意,那么就没必要抱有幻想了。 6. 外力型:即迫于外力,没有办法才辞职。如有的人搬家 了,离办公室过远;有的人因长期加班,家人不满。为 了家庭,需要寻找一个能有更多时间同家人相处的工作。 7. 自我不满型:这类人员对自己估价较低,在工作不顺利 时,就有逃避的想法。 二.离职面谈 3 . 离职面谈的原则: 面对面或直接沟通的原则 避免引导式提问原则 多听少说的原则 面谈结构化原则 对事不对人原则 实效性原则 真诚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 二.离职面谈  面对面或直接沟通的原则 : 离职访谈最好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这有利于双方的 沟通和理解,也有利于更好地发现和从根本上消除敏感 及抵触的情绪。然而,如果无法进行面对面的离职访谈, 也可以通过邮寄离职调查问卷纸件或者电子件进行。 二.离职面谈 避免引导式提问原则 : 引导式提问,面谈者主观性比较强,对离职人员容易 产生误导,而且采集不到真实想法,导致面谈收集的资 料不够全面、具体 . 另一方面 , 容易使员工产生戒备心理 , 不利于离职面谈 的顺利进行 . 二. 离职面谈 多听少说的原则 : 应给予离职人员合适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适当的 时候,应对离职人员进行善意引导或打消他的疑虑,而 不是施加压力。对有些事情,你应进行必要的解释,并 思考和理解离职人员说的话(可以只是理解他的观点, 但不一定要同意)。保持冷静,要抵制自卫或反驳的情 绪。要记住,你的目的是探出离职人员的想法、意见和 对一些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进行说教或训诫。 二.离职面谈  面谈结构化原则 面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 符合它的流程和基本步骤 , 能避免少问、不问或者漏问.  面谈结构化不合理 , 将不利于对面谈结果进行有效评估 和分析,导致面谈收效甚微. 二.离职面谈  实效性原则 : 面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员工为什么要离职,企业 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改进,防止流 失更多的员工,所以面谈不应该草草结束。 二.离职面谈  真诚性原则 : 让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尊重与关怀。如果员工觉得 你只是在应付或揭其疮疤、挑其刺,你都不会得到积极 的、有价值的回馈。也不要让员工觉得你要他为公司贴 金,否则面谈将变成对双方都无益的礼节性交谈。 二.离职面谈  开放性原则 : 设计的面谈问题要留有较宽的思考空间,面谈时也不 要只是按事先列出的问题逐项惯例式地发问,让员工依 照个人经验回答而不加过多限制。多问一些类似“什 么”、“如何”和“为什么”等开放式的问题,而不是 用“是”或“否”就可以回答的封闭式的问题 . 案例一:  如果遇到离职员工跟你绕弯子,老是回答说不知道或者  是一直讲就是不想做,没有什么原因的时候.   假如你是面谈者,该如何处理此问题? 二.离职面谈 4 . 员工离职原因相关表格   (1) . 莱尔德公司离职面谈表格    (2) . 离职原因分析表    (3) . 离职面谈表 二.离职面谈 5 . 离职面谈的程序 :   (1) 员工 领班 主管 主管 HR HR 总经理 (2) 职员 总经理 二.离职面谈 6 . 离职面谈的技巧 : 1. 离职面谈的注意事项 :   (1) 离职人员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参加离职面谈,公司不要 强迫他们参加。如果有人拒绝参加离职面谈,可以提供离 职调查问卷,但对方同样有权自行决定是否接受。 (2) 除了雇主可以正当要求离职人员归还的文件和材料之外, 你不能强迫他转移自己掌握的知识。 (3) 离职面谈的资料应遵循保密性原则 , 不得随意更改 , 翻 阅. 二.离职面谈 ( 4 )谈话时的语言和方式 A、语言要共通 B 、语气要亲切 C 、态度要明朗、和蔼、真诚 D 、尊重对方,不忘记你的笑容 E 、要将话题转给对方 案例分析 :  案例二 : 遇到员工回答问题有顾虑,不敢指出公司的具 体问题 . 如果你是面谈者 , 该如何处理 ? 二.离职面谈 2 . 选择面谈时机的技巧 : (1) 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留住这个雇员的话,那么谈话 进行得越快,你成功的机会也越高,面谈应在提出离职 时刻进行。在谈话前,你应尽可能寻找到雇员离职的蛛 丝马迹,这种信息一收集到,谈话就该立刻进行,将其 离意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雇员公开宣布离职,那就覆 水难收了。 二.离职面谈 2 . 选择面谈时机的技巧 : (1) 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留住这个雇员的话,那么谈话 进行得越快,你成功的机会也越高,面谈应在提出离职 时刻进行。在谈话前,你应尽可能寻找到雇员离职的蛛 丝马迹,这种信息一收集到,谈话就该立刻进行,将其 离意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雇员公开宣布离职,那就覆 水难收了。 二.离职面谈 2 . 选择面谈时机的技巧 : (1) 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留住这个雇员的话,那么谈话 进行得越快,你成功的机会也越高,面谈应在提出离职 时刻进行。在谈话前,你应尽可能寻找到雇员离职的蛛 丝马迹,这种信息一收集到,谈话就该立刻进行,将其 离意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雇员公开宣布离职,那就覆 水难收了。 二.离职面谈 (2)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为了收集详细具体的信息, 那么最好将离职面谈安排在这个雇员工作的最 后阶段即正式离职当天。面临离职的员工,会 很自然地流露出对企业的长期隐藏着的评价和 观点,尤其是一些在职期间由于顾虑难以说出 的问题。 二.离职面谈 3 . 提问的技巧 : 在面对面的谈话中,可以用“为什么”来提问以获取 进一步的信息,尤其是当已获得的答案含糊不清或者过 于肤浅时。以“什么”和“如何”开头的问题更有助于 让对方思考和发表真实见解。公司应尽量给予所有离职 员工发表评论的机会,而不论他们是什么级别。    二.离职面谈           · 你是如何做出离职决定的? · 你决定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你决定离职的其他原因是什么? 在你决定离职的原因中,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你对公司将来如何处理好这种情形或解决好这些问题, 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你在公司有什么好的或开心的或满意的经历吗? · 你在公司有什么沮丧的或困难的经历吗? · 如果公司提供机会,你本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或更多? · 你自己本想承担哪些额外的职责? · 公司本可以怎样使你更好地发挥才能和潜力? 二.离职面谈           你觉得公司或部门内的沟通如何? 你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何感想? 你觉得公司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关系如何?应该如何处 理? 你觉得自己的角色发展或定位适当吗? 你觉得公司应如何更好地引导你进入自己的角色? 你觉得公司招聘你的方式如何? 与你进公司时对它的期望相比,现实是如何改变的? 公司本应如何改进对你的招聘,本应如何改进对你的入 职培训? 二.离职面谈 · 你觉得公司本应该如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其他部门或 更好地与之合作,以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  · 你对公司对你展开的绩效评估和给出的绩效反馈有何 看法?  · 你对公司的绩效考核系统有何看法?  · 你对公司的激励机制有何看法?你认为它本应如何进 行改进?  · 你觉得公司应如何改进工作条件、工时、换班制度、 便利设施等? · 你觉得公司的哪些设备或机器要更换、升级或没有得到 充分及合理的使用?  二.离职面谈 你觉得公司对你的管理方式如何? 你本来想如何改变公司对你设定的期望、目标?为什么? 你觉得公司存在哪些特别荒谬的政策、制度或指令? 你觉得公司存在哪些荒谬的资源浪费、毫无意义的报告 或会议、官僚作风等?你能具体谈谈吗?  你觉得公司应如何缓解员工的压力?  你觉得公司应该如何让你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 公司或管理层有没有在什么方面给你的工作造成麻烦, 或使你沮丧,或降低了你的效率?  你觉得公司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员工的见解和经验?        二.离职面谈         · 撇开导致你决定离职的原因,是什么使你起初决定与公司 长期共同发展事业? 公司怎样才 能留住好的员工(不再失去像你一样优秀的 员工)? 当情况好转,你会考虑重新回公司吗? 你是否愿意谈谈你的去向(如果你已经决定了)? 是什么吸引你想加入他们? 他们提供了什么重要的条件正是我们这所缺少的? 如果合适,是否可以谈谈或重新考虑你留在公司的可能性? 你需要我们为你提供一些帮助,以更好地决定下一步应该 怎么做吗?(很显然,我们不能给予任何承诺。) 案例分析 : 案例三 : 如果遇到员工因本公司薪资太低考虑离职 , 碍于情面 又不好意思提出加薪 , 另一家公司又以高薪聘请 , 如果你是面谈者 , 你该如何处理 ? 二.离职面谈 3 . 面谈者应具备的技巧 : (1) 原则上讲,公司可以授权任何人去主持离职谈话, 前提条件是这个人必须是离职员工能够公开、坦诚对待 的人,是个员工认为公正不偏的客观的人。 (2) 直接主管不宜出面,要另找他人,或是上司的上司 , 或是人力资源部专业人员 . (3) 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 (4) 具备一定的面谈提问能力   ( 5 ) 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常识    二.离职面谈  4. 面谈前期准备的技巧 : (1) 面谈地点应选择轻松、明亮的空间。没有第三者的干扰,雇员觉 得轻松、自然,也就没有太大压力与过多的顾虑,那么就能在谈话 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2) 面谈时间以 20 分钟至 40 分钟之间较为妥当。过短得到的信息 不会全面,过长雇员会生厌烦情绪。 (3) 准备好离职者的个人基本资料和档案、离职申请书、以往绩效 考核记录等,以便正确掌握离职原因,也可让离职者感受到面谈者 对于当事人离职的重视程度而非敷衍了事。 二.离职面谈 5. 面谈过程中的技巧: (1) 可以先帮面谈对象倒杯茶水,营造一种轻松自然的 气氛,还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以善意的动作建立彼此 信息的关系。交流的主题应尽量与离职员工利益直接相 关,体现出企业对他的尊重与关怀,可以按照其心理适 应状况逐步展开交流。 案例分析 :  案例四 如果遇到员工做事经常出错 , 常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 而她又说是因为每天的事很杂乱 , 没有一个专门的职责, 所以导致出问题 . 假如你是面谈者 , 该怎样做离职面谈 ? 二.离职面谈 (2) 交流过程中,管理者要注意:多听,做他的倾听者; 少说,及时作良性或补救性沟通,必要时给予指导、帮 助。如果他是抱着对企业怨恨的心理离开的,尽管听他 发泄出来,同时要找出令他不满的原因,以便企业能发 现自身管理上的缺陷。还要尽量消除其中的误会。 (3) 了解员工即将上任的新公司职务,看看到底是什么 因素吸引着他,企业在同一方面为什么会让他失望,同 时最好能听听他对企业的建议,留下他的电话以便以后 与他保持联系。 案例分析 : 案例五 : 如果遇到某老员工士气低落 , 还带领一批人歪曲公司事 实 , 对新员工产生极度不良影响 , 多次与其交流都得不到 妥善解决 , 故公司决定将其辞退 , 但考虑到影响 , 需进行 离职面谈 如果你是面谈者 , 该怎样处理 ? 二.离职面谈 6. 面谈后的技巧 : (1) 面谈结束后,要对离职人员表示感谢,并表达良好 祝愿。如果需要完成一些特别的检查事项或后续工作, 确保完成它,并进行报告。 (2) 离职面谈结束后,客观地思考离职人员给出的答案, 找出其中明确和隐含的意思。 (3) 根据你对离职面谈结果的分析,采取必要的行动。 如果问题迫切,或者离职人员想继续留在公司且公司也 非常想留住他们,立即采取行动,否则机会就会丧失。 二.离职面谈  案例六 : 如遇到员工回答含糊其词 , 如 : 回家有事不想做 . 不想干了 , 干得没意思等 做为离职面谈者 , 该如何辨别离职原因的假 相? 二.离职面谈 7. 如何做好离职面谈的后续分析工作 ? (1) 检验面谈信息真伪 (2) 提炼信息输出报表 (3) 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二.离职面谈 (1) 检验面谈信息真伪 可以与前期准备的资料进行核对 ; 或通过与该岗位的 其他人员进行沟通 , 以确定所说是否属实,如 : 根据部 门负责人反映此员工考核的记录注意到该员工没有某项 技能,那么他离职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胜任工作或缺乏 培训,而不是他所说的薪水待遇偏低。 二.离职面谈 (2) 提炼信息输出报表 人力资源部门应以月度、季度或年度等为时间单位, 将离职面谈所获的信息、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提炼出导 致员工流失的关键要素,测算出流失成本,综合成离职 原因分析统计报表,通过分析汇总,全面反应员工离职 的真正原因、整体人事变动情况以及据此提出的改进公 司政策、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议,报分管领导参考决策。 二.离职面谈 (3) 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员工离职意味着他的一个职业生涯告一段落,另一个 新的职业生涯即将开始。此时,企业如果能够出面对其 既往生涯进行总结、评价,对其新的职业生涯进行必要 建议,对员工来说将是莫大的安慰,是企业对员工个人 发展负责任的表现。因此,离职面谈是“以人为本”的 一种体现,既是对离职员工的抚慰或挽留,又是对在职 员工的心理安慰,减少员工的离职给在职员工带来心理 波动。企业绝不应该把员工离职面谈看作包袱、例行公 事,而应该高度重视,纳入员工关系管理体系之内,使 员工离职后仍然能够成为公司的人力资源。 三.小结    1 . 成功的离职面谈可以给企业带来显性和隐性的双重收获,维系双 方关系。通过面谈,不仅可以融洽公司与离职员工的关系,还可起到 挽留核心员工的作用,而对于企业不想留用的员工,也可以通过离职 面谈降低双方的敌对意识,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关怀. 2 . 面谈者应注意转换意识,离职并不等于不合作,成功的离职面谈 也许是下次进一步合作的基础;离职面谈但求做好,不能做绝;对于 员工的离职,应关心他们离开公司后干得怎么样,想不想回来,事实 上,有些勇于“吃回头草”的人,回来后会更加踏实的工作,因为他 们因此有了比照,学到了新的知识,增长了新的经验,会更加珍惜来 之不易的工作。 3. 离职面谈需得到部门相关人员的重视 , 老员工的频繁流动 , 一方面 不利于品质的稳定 , 另一方面公司需消耗大量的人力 , 物力和财力去 招聘新员工 , 而新员工从招聘到入职 , 从陌生到适应再到胜任 , 需要一 个漫长的过程 , 所以 , 部门相关人员应抱有招人不如留人的心态 , 认 真对待每一位离职员工 , 不可忽视任何一人 . 二.离职面谈

53 页 292 浏览
立即下载
培训-薪酬体系

培训-薪酬体系

薪酬管理 —— 谭文杰 培训目的 让项目小组成员了解有关薪酬的基础知识。 了解薪酬管理体系的内容 提出冠东在薪酬体系设计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 建议,供参考。 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薪酬的基础知识 薪酬的概念 薪酬管理的概念 影响薪酬的因素 第二部分:薪酬管理体系设计 薪酬体系设计的内容 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第三部分:冠东在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时应该注 意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部分:薪酬的基础知识 薪酬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薪酬? 薪酬就是企业支付给个人的,作为个人劳动回报而得 到的各种酬劳,它包括经济的(又分为直接的和间接 的)和非经济的报酬两类。换言之,就是个人获得其 为企业所创造价值中应得的那部分回报或酬劳。 薪酬可分为广义薪酬和狭义薪酬,广义薪酬是指包含 非经济报酬在内的薪酬,而狭义薪酬一般是指经济类 报酬。 薪酬的基础知识 二、什么是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就是企业对所创造价值进行分配过程 的管理。 薪酬管理强调的是企业所创造价值分配的过程, 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而不是孤立的。 薪酬管理体系不是独立运行的,与人力资源管 理系统其他功能模块是有紧密关联的。 薪酬的基础知识 薪酬管理体系在企业 价值链中的作用 价值创造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谁创造了企业 的价值? 创造了 多少价值? 价值 如何分配? 价值创造理念整合 基于战略发展要求 确定企业的价值排序 企业价值创造的 2 : 8 法则 价值评价的机制、 工具、技术与方法 五大评价系统(潜能 评价、职业化行为评 价、绩效评价、绩效 改进、绩效管理循环 系统) 价值分配的形式(机 会、职权、信息、认 可,工资、奖金、红 利、股权等) 价值分配的理念与依 据(薪酬理念、分权 机制、绩效考评) 核心是组织权力与经 济利益的分配 薪酬的基础知识 三、薪酬的构成 广义薪酬的构成。 狭义薪酬的构成 广义薪酬的构成 薪 经济的 直接的 工资 佣金 奖金 间接的 保险计划: 人身、健康、医 疗意外灾害等 社会援助福利: 退休计划 社会保障 工人的伤病补助 教育补助 员工服务 缺勤支付: 休假 节假日 病假等 酬 非经济的 工作 有趣的工作 挑战性 责任感 褒奖的机会 成就感 发展的机会 工作环境 合理的政策 称职的管理 意气相投的同事 恰当的社会地位标志 舒适的工作条件 弹性时间工作制 缩减的周工作时数 共担工作 自助食堂式报酬 便利的通讯 狭义薪酬的构成 职位工资 工资 基本工资 职能工资 市场工资 强制福利 狭义薪酬 福利 福利保险 自选 额外工薪 奖金 绩效工资 有正负 附加福利 奖金 提成 加班等 基于职位绩效 基于目标绩效 薪酬的基础知识 四、影响薪酬的主要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影响 职务等级的影响 个人能力及业绩的影响 薪酬的主要影响因素 行业差异 人才价值观 劳动力价格水平 企业文化 与薪酬相关法律 薪酬政策 现行工资率 企业愿景 企业内部因素 劳动力市场 社会经济环境 企业经营绩效 劳动力供需关系 企业运作能力 地区生活指数 薪酬 职类差别 职种差别 工作岗位 任职资格水平 职位等级 员工能力及业绩 工作技能 工作业绩 第二部分:薪酬管理体系设计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 一、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内容: 1 薪酬政策 2 薪酬构成 3 岗位评价 4 薪酬水平 5 总额控制 6 薪酬制度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 二、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公平原则 2 竞争原则 3 激励原则 4 经济原则 5 合法原则 二、薪酬管理设计的原则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外 部 公 平 公平原则 竞争原则 激励原则 经济原则 内 部 公 平 薪 资 结 构 多 元 个 人 能 力 激 励 薪 酬 总 额 控 制 个 人 公 平 过 程 公 平 结 果 公 平 薪 资 水 平 领 先 薪 酬 价 值 取 向 团 队 责 任 激 励 企 业 绩 效 激 励 利 润 合 理 积 累 劳 动 力 价 值 平 衡 合法原则 国 家 相 关 法 规 企 业 制 度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 三、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主要步骤: 1 制定本企业的薪酬原则与战略 2 3 4 5 6 7 8 9 薪酬调查(发多少) 职务分析和职务评估(内部公平) 调查目前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确定企业薪酬总额 设计奖金模式、津贴模式和长期激励模式 形成薪酬制度、奖金制度、福利制度和长期激励政策文件 薪酬管理体系的模拟实施 根据实施情况对薪酬管理体系进行改进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 四、薪酬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关系: 与核心模块的关系: 任职资格管理系统是基础,提供标准和晋升路径;绩效管理系 统是保障,提供基础和调整标准。 与其他模块的关系: 培训管理系统和人才规划与配置的关系是,培训使员工能力提 升并可得到较高工资;人才规划决定员工配置,而劳动力市场形势 影响人才配置,也会影响薪酬策略。 第三部分:在设计冠东薪酬管理 体系时应注意问题及建议 薪酬体系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公平性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员工和老板都满意?员工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公平的 回报,老板希望工资涨了,效益也应该同步上涨。) 2 、如何转变员工的观念,特别是争取中层的支持和参与。 (?公司高层的观念更新了,但其它员工呢?他们怎样理解这次项目咨询的目的?他 们怎样看待薪酬改革?怎样避免造成“老板在天上飞,员工在地上跑”的现 象?) 3 、薪酬体系设计怎样切实体现公司的工作文化、价值取 向,并与公司的现状相符? (?怎样才能做一条真正适合冠东的“裙子”) 薪酬体系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4 、薪酬体系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一个好的体系或好的制度必须首先保证是可操作的。) 5 、薪酬制度应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应确立以能力和业绩 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 (改变管理独木桥的方式,改变以职位或以学历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转向以能力 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

22 页 582 浏览
立即下载
北大纵横—北京世博伟业房地产—薪酬制度培训

北大纵横—北京世博伟业房地产—薪酬制度培训

薪 酬 制 度 培 训 薪酬制度制定的依据与原则 薪酬分配的依据: 1 、岗位价值 2 、个人能力 3 、个人业绩 薪酬分配的原则: 1 、竞争性原则:参照市场薪酬水平,使公司的薪酬水平具 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 、激励性原则:打破工资刚性,增强工资的弹性,通过绩 效考评,使员工的收入与公司业绩和个人业绩紧密结合,激 发员工积极性;另外,设计薪酬晋升通道,使不同岗位的员 工有同等的晋级机会; 3 、公平性原则:薪酬设计重在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价机制, 在统一的规则下,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决定员工的最终收 入; 4 、经济型原则: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的增长幅度应低于总利 润的增长幅度,用适当工资成本的增加引发员工创造更多的 经济增加值,保障股东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职系职等的划分 职系:同一类性质的工作岗位集合。 本制度中根据岗位评价结果将公司 38 个岗位划分为高等管理者、管理职系、操作职系、营 销职系和项目职系五个职系。 职等:同一职系中不同的等级。 高层管理者 管理职系 三等 二等 一等 二等 一等 总经 理 工程 总工 副总、 程师 战略 副总、 营销 副总 综合 管理 部经 理、 审计 部经 理 财务 部经 理 操作职系 四等 三等 战略发展、 薪酬 项目拓展、 考核、 设计助理、 会计、 策划助理、 审计 总经理秘 书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二等 一等 营销职 系 招聘培 司机、 销售部 训、客 前台 经理、 户服务、 销售代 销售助 表 理、行 政助理、 出纳 项目职系 四等 三等 二等 项目工 程部经 理、合 约部经 理、物 资部经 理 土建工 程师、 水暖工 程师、 电气工 程师、 装修工 程师 土建预 算、电 气预算、 暖通预 算、物 资采购 一等 物资 核算、 资料 管理 薪酬体系的构成 工资制度:本薪酬体系共包含年薪制、岗位绩效工资制、项目工资制、提成工资制和协议工 资制五种工资制度。每种工资制度对应相应的职系。 年薪制 高层管理者 岗位绩效工资制 项目工资制 提成工资制 协议工资制 管理职系 操作职系 营销职系 项目职系 公司急需、紧缺 人才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薪酬元素 固定薪酬 浮动薪酬 基本 工资 岗位 工资 岗位绩效工资制 项目工资制 保底 工资 提成 奖金 项目阶 段奖金 项目结 束奖 提成工资制 绩效 奖金 协议工资制 由双方协商决定 年终 奖 福利 总经理 特别奖 包含社会统 筹保险、各 类补助和津 贴、节日福 利等,公司 正式员工均 享受 所有员 工均有 机会享 受 岗薪基数:岗薪基数是确定员工岗位工资、标准绩效奖金和标准阶段奖的基础,根 据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的承受能力和岗位评价结果测算得出。 详见《薪酬管理制度》。 职系 权重 岗位工资 标准绩效奖金 标准项目阶段奖 合计 管理职系 40 % 60 % / 100 % 操作职系 60 % 40 % / 100 % 项目职系 50 % / 50 % 100 %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薪酬元素解释 基本工资 = 学历工资 + 年功工资 岗位工资:根据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的承受能力、外部市场薪资水平和岗位评价结果测算得出,体现员工所在岗 位的内在价值和员工技能因素。以岗位价值为主、技能因素为辅,实现岗位与技能相结合,并采取以岗定薪、 薪随岗变的原则,实现薪酬与岗位价值挂钩。 保底工资:是对营销职系员工的一种固定薪酬,是其基本生活的保障,由北京地区的平均保底工资水平确定。 绩效奖金:对员工岗位业绩完成情况的一种激励性薪酬,体现员工在当前岗位和现有技能水平上通过自身努力 为公司实现的价值。绩效奖金与个人及部门季度考核结果挂钩,按季度发放。 提成奖金:对营销职系员工完成销售业绩的一种激励性薪酬,按照销售收入一定比例确定发放。 项目阶段奖金:对项目职系员工按照项目阶段进度划分完成阶段性目标的一种激励性薪酬。项目阶段奖金与 项目每个阶段完成质量、成本控制等结果挂钩,在项目每个阶段结束后考核发放。 项目结束奖:在项目整体结束后对项目职系员工的一种激励性薪酬。项目结束奖金与该项目完成质量、成本控 制等结果挂钩,在项目结束后考核发放。 年终奖:在公司年度经营利润目标超额完成情况下,员工对公司利润的分享。年终奖与公司年度经营情况、个人 及部门年度考核结果挂钩,按年度发放。若公司当年经营利润未超出预期目标,则取消年终奖。 总经理特别奖:是对在年度工作中或在某一项目、某一事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或团队,由总经理提名,经 薪酬考核会议批准,对个人或某一团队给予的特别奖励,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按年度发放。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年薪制 年薪制收入 = 基本薪金 + 效益薪金 + 年终奖 + 福利 基本薪金 = 标准年薪 × 40% ÷ 12 效益薪金 =标准年薪 × 考核系数 -基本薪金 ×12 每月发放 年底发放 注:其中标准年薪是计算基本薪金和效益薪金的基础,和年终奖无 关,详见《薪酬管理制度》。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制收入 = 基本工资 + 岗位工资 + 绩效奖金 + 年终奖 + 福利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福利按月发放,不与考核结果挂钩。 部门经理绩效奖金=标准绩效奖金 × 部门季度考核系数 ×3 其他人员绩效奖金=标准绩效奖金 × 个人季度考核系数 × 部门季度考核系数 ×3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项目工资制 项目工资制收入 = 基本工资 + 岗位工资 + 项目阶段奖 + 项目结束奖 + 福利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福利按月发放,不与考核结果挂钩。 部门经理项目阶段奖=(标准项目阶段奖 ÷20.95 ) × 部门阶段考核系数 × 季度在项目天数 其他人员项目阶段奖=(标准项目阶段奖 ÷20.95 ) × 个人阶段考核系数 × 部门阶段考核系数 × 季度在项目天数 无项目期间,工资收入仅由基本工资与岗位工资构成。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提成工资制 提成工资制收入 = 保底工资 + 提成奖金 + 福利 保底工资与福利按月发放,不与考核结果挂钩。 销售部经理的提成奖金按季度计算发放;销售代表的提成奖金按月度发放。 提成基数 = 销售额 × 提成比例 • 签订销售合同,客户首付款全部到帐后: 销售部经理提成奖金 = 提成基数 × 个人季度考核系数 × 首付比例 ×80% 销售代表提成奖金 = 提成基数 × 首付比例 ×80% • 客户付全款或办理完按揭贷款,房款全部到帐后: 销售部经理提成奖金 = 提成基数 × 个人季度考核系数 × ( 1 -首付比 例) ×80% 销售代表提成奖金 = 提成基数 × ( 1 -首付比例) ×80% • 客户办理入住手续后: 销售部经理提成奖金 = 提成基数 × 20% × 个人季度考核系数 销售代表提成奖金 = 提成基数 × 20%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协议工资制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公司因为急需或紧缺而临时聘用或有长期合约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 人才、高级营销人才以及其他特殊人才。协议工资制的使用申请需经综合管理部提出,并经薪酬 考核会议批准。 协议工资的确定与发放: 协议工资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双方谈判确定,每月固定发放。实行协议工资制的员 工与公司之间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规定薪酬总额、发放方式、工作内容和考核方法。实行协议工 资制的员工如果经考核确定能力达不到公司要求,将其薪酬按其工作性质对应转为岗位绩效工资 制、项目工资制和提成工资制中的一种执行。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年终奖与项目结束奖 年终奖总额确定:每年按公司年利润增长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具体比例由薪酬考核会议讨论确定。 年终奖分配比例:高层∶中层∶基层 = 40∶30∶30 ;其中高层年度奖金分配比例为:总经理∶其他高层 = 40∶60 ;未 参加年终考核的员工,不参加年终奖的分配。 总经理的年终奖= 年终奖总额 × 40 % × 40 % 副总经理的年终奖= 年终奖总额 × 40 % × 60 % × 中层的年终奖= 年终奖总额 × 30 % × 基层的年终奖 = 年终奖总额 × 30 % × 个人年度考核系数 ∑ 副总年度考核系数 个人年度考核系数 ∑ 中层年度考核系数 个人年度考核系数 ∑ 基层年度考核系数 项目结束奖总额确定:根据项目利润情况,由薪酬考核会议确定项目结束奖总额。 项目结束奖分配比例:经理∶一般员工 = 40∶60 。 经理的项目结束奖= 项目结束奖总额 × 30 % × 一般员工的项目结束奖 =项目结束奖总额 × 30 % ×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个人项目总体考核系数 ∑ 经理项目总体考核系数 个人项目总体考核系数 ∑ 一般员工项目总体考核系数 薪酬调整 公司薪酬调整分为整体调整与个别调整两种方式 。 当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发展发生重大变化、市场薪酬水平发生变化等重大因素出现,有必要对公 司整体薪酬体系予以调整,整体调整主要针对岗薪基数。 个别调整根据员工个人年度考核结果和学历、岗位变动等情况决定,调整内容主要为基本工资和岗薪基数。 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个人年度考核评定等级同时为“优秀”的员工,次年度岗薪基数在所在职等 内上浮一级。若第二年度个人考核评定等级继续达“优秀”,则该岗薪基数固定,次年再在所在 职等内向上浮动一级;若第二年度个人考核评定等级未达“优秀”,则原上浮的岗薪基数下调回 原来的岗薪基数;个人年度考核评定等级为“不合格”的员工,次年度岗薪基数在所在职等内下 调一级;连续两年个人年度考核评定等级为“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待岗处理。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谢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世博伟业项目组 谢 !

14 页 205 浏览
立即下载
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课件模板PPT-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课件模板PPT-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管理培训教育文案 汇报人: XX 汇报时间: 202X 目 录 CONTENTS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领导的概念 • 领导: • 名词——是领导者 • 动词——是领导活动 • 即: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 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 和指引的行为过程。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与分类 概念与分类 概念与分类 领域不同: a. 政治领导 b. 业务领导 c. 行政领导 层次不同: a. 高层领导 b. 中层领导 c. 基层领导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与分类 领导者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它不因循守旧拘 泥古法,善于随机应变,因人、因事、因 地制宜, 概念与分类 因势利导在千差万别的事物面前,在复杂 万变的情况下,在艰难曲折的环境中,充 分发挥想象力,周密的思考力,灵活的应 变力,大胆的策划,创造地提出解决办法 01: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领导者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变通能 力,没有固定模式可套没有规章程 序可循没有统一尺度可依它必须依 据不同的时间、条件、机智灵活的 处理问题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来源于一个人的阅历和经验 不是单纯从书中就能得到的 经验是带有一个人的烙印,渗透着 或明或暗的个人感情色彩 领导者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变通能力, 没有固定模式可套没有规章程序可循没 有统一尺度可依它必须依据不同的时 间、条件、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 领导的概念与分类 来源于一个人的阅历和经验 不是单纯从书中就能得到的 经验是带有一个人的烙印,渗透着或明 或暗的个人感情色彩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领导 对下属不信任,对上级参谋不到位 有制度不执行,布置任务不跟踪落实 普遍存在敢于管,不敢抓,当老好人 或敢于抓,不善落实,矛盾激化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重专业技术,轻管理经验 对全局利益缺少认知,遇困难问题绕 道走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如何 做好 领导 不敢抓,当老好人或敢于抓,不善落 实,矛盾激化 领导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领导干部靠什么来领导 • 靠真理 • 靠组织 • 靠个人魅力 • 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以事实为基础的管理,领导是靠影响力,管理则是 靠权利。 • 领导是有情的,管理是无情的,制度是绝情的。把无情和绝情的管理手段、 方法变为有情的使用,靠的是领导者的影响力,而不是靠权利。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精通专业、善于管理,学会弹 钢琴,只有发挥十个手指作用 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旋律胸襟 开阔,顾全大局 目标任务及时分解布置,且要 跟踪落实、检查提高 敢于抓善于管, 只有发挥十个手指作用才能奏 出悦耳动听的旋律胸襟开阔, 顾全大局 如何做好 如何做好 如何做好 如何做好 如何做好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发现、 挖掘下属的长处和优点,客观 公正、实事求是,当好上级参 谋,提高领导影响力加强制度 执行力, 严格加真情,培养、造就积极 向上爱企如家的团队 02: 如何做好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总体定位 • 管理者 • 组织者 • 贯彻者 • 协调者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 PDS( 绩效发展系统 中层领导 管理技能 MDP( 管理发展手册 Coaching (教练) Action learning (行动学习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训练下属方法 第一步:准备 第二步:示范 第三步:练习 第四步:考核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 望得到满足,以激发其工作动力,使其充分 发挥个人的潜能,自动自发地工作 . 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 望得到满足,以激发其工作动力,使其充分 发挥个人的潜能,自动自发地工作 . 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 望得到满足,以激发其工作动力,使其充分 发挥个人的潜能,自动自发地工作 .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威胁激励 威胁激励 威胁激励 威胁激励 奖励激励 奖励激励 奖励激励 奖励激励 个人发展激励 个人发展激励 个人发展激励 个人发展激励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激励的四原则 BEST 策略 Believe in them 相信他们 Encourage them 鼓励他们 ◆ 激励具有“抗药性” Share with them 分享经验 ◆ 激励要有“公平性” Trust them 信任他们 ◆ 激励要有“针对性” ◆ 激励体现“及时性”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激励因素 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因素改 变这些因素会使人获得工作满意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管理 技能 感 管理 技能 保健因素 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因 管理 技能 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因素改 变这些因素会使人获得工作满意 感 管理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激励因素 管理 技能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保健因素 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因 素得不到改善会引起对工作的不 素得不到改善会引起对工作的不 满 满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成为落伍之雁他坚信服从命令是军人 的天职他期望在战斗中立功 他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他信任将领的 正确指挥他不愿受军法处置他知道 后退是懦弱的, 他知道以攻为守才是最好的出路 他不愿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自 己他渴望表现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管理 技能 管理 技能 管理 技能 管理 技能 证明作为一名战士的价值他觉得战争 很带劲,能激发一种生存状态他已形 成条件反射地往前冲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中层管理 活跃工作气氛,提升标准 对业绩不佳者有压力 中层管理 87% 的员工相信,给予员工特 殊的在职培训是一种良好的激励 措施 中层管理 中层管理 竞赛方式:每月销售排名,打榜 比赛,质量比赛,季度状元奖 公布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让 竞赛规则:简单可操作 奖励:及时兑现 支持员工参加同业大会及专业性 员工参与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组织 特点:花费不少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开辟授权之路! 如果一个管理人员没 有授权,那他就没有在 进行管理!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01 02 03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中层领导管理技能 活跃工作气氛,提升标准 对业绩不佳者有压力 竞赛方式:每月销售排名, 打榜比赛,质量比赛,季度 状元奖 87% 的员工相信,给予员工 特殊的在职培训是一种良好 的激励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再见 管理培训教育文案 汇报人: 汇报时间: 202X

24 页 299 浏览
立即下载
2022薪酬谈判技巧PPT插画风企业HR内部培训使用模板

2022薪酬谈判技巧PPT插画风企业HR内部培训使用模板

企业 HR 内部培训使用模板 薪酬谈判技巧 Salary Negotiation Skills 演讲人: XXX 时间: XXX 目录 CONTENTS 01 • 薪酬谈判准备 02 • 薪酬谈判步骤 03 • 谈判关键环节 第一章节 薪酬谈判准备  薪酬谈判准备 可行性分析 保证外部竞争性,能吸引与 激励人才 保证内部公平性,薪酬谈判 的结果要体现该职位与人才 在企业内的相对价值 掌握主动权 分析对手优劣及动机: 通过离职原因、换工作频度、 技术能力; 出差(出国)机会、家庭情 况等。 换位思考 预测可能的突发情况并做好 对策 — 得出对方可能感兴趣的 问题从而做好回应的准 第二章节 薪酬谈判步骤  薪酬谈判步骤 1. 开场白:开局阶段,掌握主动权 2. 观察试探:洞察心理、探测底线 3. 交谈:引导对方、说服对方、拒绝对方 4. 小心收局:最后通牒 、穷追不舍 5. 让步:程度适度、方法适度 6. 实现目标  薪酬谈判步骤 01 正确处理‘破冰’期,营造适宜谈话 氛围 02 不要急于进入正题,但话语不要 ‘唠叨’ 03 行为、举止、言语不要太生硬  薪酬谈判步骤 洞察对方心理,探测对方的底线 • 观察 启发 诱惑 引导对方,说服对方,拒绝对方,此环节引入公司内部信息 1. 黑白脸策略:一方面告诉对方公司的范围,一方面让对方感受到公 司的诚意 2. 诚实告知委婉拒绝:期望超出太多时使用 3. 不要‘被攻击’:永远给自己虚拟一个‘领导’,让对方认为你不 是最终决策人 4. 转移回避:公积金、社保、差补、话补、交通工具、提成、网络差 评等  薪酬谈判步骤 不动声色 不论结果如何,不在当场给予回应(最终结果我们会再电话通知) 最后通牒 态度强硬,语言明确(不能用大概、可能等模糊词汇) 穷追不舍 适当的时间致电询问对方,考虑的如何? 结论告知 你的期望我们也会考虑,但结合现在人才市场的情况,我们提供的 薪资范围是 * ,你可以再考虑考虑,三天之后给我们一个回复。 第三章节 谈判关键环节  谈判关键环节 薪酬谈判的三个关键 1. 向对方询问期望 2. 回应对方的期望 3. 打压对方的期望 向对方询问期望 目前状况:刚好您说到这,我也顺便了解一下,您目前的薪 资福利是什么情况? 期望薪酬:您的期望薪酬是多少? 10~12k ?还是有其他的 想法?您薪酬要求的底薪大概是多少呢? 期望调薪幅度:您期望自己每年加薪的幅度是多少呢?  谈判关键环节 打压对方的期望 从四个方面着手,压出空间 招聘前期介入谈薪 告知定薪原则 拆分原薪酬结构 弱化应聘者的重要性  谈判关键环节 告知对方期望会做定薪参考 询问期望只是我们面试中的一个环节,并非您一定就通过了 面试,所以在此我不能给予您任何承诺,但是您的期望会作 为参考值加入我们的整体评价。 • 询问技巧 1 、用专业难题打击自信,再突出‘培养’表示对其期望; 2 、将期望薪资与能否得到 OFFER 联系起来,降低对方‘乱要 价’的机率 3 、打击未遂:最后通牒,诚实告知,委婉拒绝  谈判关键环节 吸引员工带动企业发展 薪资待遇 加班费 年终奖 杰出贡献奖 加班补贴 调薪机会 年薪制 福利 金钱型员工 新方向 独挡一面 信任、使命 人才引进 股票、投资权 宽松的氛围 晋升空间 行业发展 企业文化 行业领先 党支部、工会 成功型员工 事业型员工 培训 导师 知识体系团队 学习型员工  谈判关键环节 • 告知市场幅度 • 保留结果 一般情况,换一份工作的加薪空间为 10% 左右 ....... 不论是否录用,不做承诺,告知事后答复(不用让对 方感到拿 OFFER 是件容易的事 ) • 掌握说话艺术 加法原则:改变‘降低’试用期工资,采用‘提高’ 转正后薪资 • 帮他“算账” 针对‘年薪’型员工,要善于帮他‘算账’,把所有 的薪酬福利都合计在一起,再分摊到每天 企业 HR 内部培训使用模板 薪酬谈判技巧 Salary Negotiation Skills 演讲人: XXX 时间: XXX

16 页 201 浏览
立即下载
56_薪酬改革人员(四定培训)

56_薪酬改革人员(四定培训)

薪酬改革“人员四定”培训 1 目 录 一、 “四定”原则与目的 二、 “四定”的工作流程与方法 (一)“四定”工作的流程 (二)“四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 三、“四定” 工具及其填写说明 2 一、原则与目的 原则与目的 “ 四 定” 的 原 则 : 准确量化、客观分析、公正评估、优化结构 “ 四定”的内容: 定量 确定部门职责内每一项工作的耗时,并合计汇总出部门的工 作总量 定编 根据工作量,以每年 255 天计,得出部门完成所需工作的最 基本人力 定员 对岗位人员进行测评与分析,依据结果确定各岗位合格人选 定岗 确定岗位名称及其编制,以及聘任的基本标准和考核指标 “ 四 定” 主 要 目 的 : 为合理确定人员编制提供依据 为优化人员结构奠定基础 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标准 为薪酬改革、员工定薪提供依据 3 流程与方法 二、 “四定”的作业流程 在开展“四定”工作前,先熟悉“四定”的整体作业流程, “四定”的整体作业流程包括六大环节: 准 备 宣 导 信息采集 “四定” 反 工作内容 1 、拟定工作方案 1 、大会宣导 1 、信息收集的方 法 •明确工作目标 2 、部门宣导 •制定工作计划 3 、个别宣导 2 、信息收集需注 意的问题 •配备相关人员 •选定工具 •了解部门工作流程 2 、组织相关培训 3 、信息表的整理 与及时反馈 1 、分析各种 馈 1 、四定报告 实 施 1 、根据四定结 信息,形 的内容与部 果进行二次定 成”四定 门进行反馈, 薪 “报告 得到部门及 2 、形成部门、 其分管领导 员工考核指标 的认可 体系 2 、四定结果 要求部门负 3 、建立部门岗 位聘用标准 责人对员工 进行反馈 4 三、 “四定”的工作方法 (一)如何做好准备工作 1 、拟定工作方案。 ( 1 )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目标是“四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 四定”工作所有的步骤 和动作都应紧紧围绕“四定”的工作目标来进行。 ( 2 )制定工作计划 : 应围绕“四定”工作的目标来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 , 对“四定”工作 进行全面的统筹和规划 , 充分考虑“四定”工作可能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 步骤和环节。务求细致 , 全面 , 严密 , 实用。计划的每一个步骤均应逻辑严密并能体现高效和快捷运作的基本特征。工作计 划内容应包括“四定”工作的主要内容 , 运作程序 , 时间安排 , 每个阶段需达成的成果和最终成果 目标等。 ( 3 )配备相关人员 : “ 四定”小组成员由人事部门和其他熟悉目标单位情况的人员组成。小 组成员要求熟悉公司人事政策、具有严明的纪律观念、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 “四定”小组应由一个负责人统管“四定”工作的全局 , 并对“四定”小组进行全盘的领导。“四 定”小组下分多个分小组 , 每个分小组由 1—2 人组成 , 由其全面负责 2—3 个部门的“四定”工 作的具体实施。 ( 4 )选定工具 : 工具的正确选用将可以保证“四定”工作延着正确的方向 , 顺利的进行下去。 使“四定”工作少走弯路 , 这里推荐可供选用的工具如下 : 定量 : 部门 / 岗位工作量信息采集表 , 流程分析表 定编 : 部门组织架构设计表 , 部门 / 岗位工作量信息采集表 , 流程分析表 定岗 : 岗位聘任标准设计表 , 考核指标设计表 定人 : 员工能力评价表 , 员工二维技能排序表 ,“ 四定”单位现有人员的几种排队表。 5 ( 5 )了解“四定”单位 : 了解“四定”单位的基本情况利于“四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 能 够使“四定”工作一步主动 , 步步主动 , 并能大大提高“四定”的工作效率。因此先期拿到利于 “四定”工作进行的各种第一手资料尤为必要 , 围绕这些资料展示的信息进行先期的分析和调研 , 力争能够带着问题进入“四定”单位。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 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需要搜集 的资料很多 , 但必须搜集到的应有四定单位上年度的工作报告和总结、本年工作计划、员工基本信 息等。 2 、组织相关培训。 培训应面向所有“四定”小组成员 , 确保每一位小组成员从思想上对“四定”工作予以足够 的重视 , 并能熟练的运用各项工具和技巧高效的进行工作 , 确保任务的顺利达成。培训内容应包括 “四定”目的的宣导 , 工作计划 , 工作制度 , 工作纪律 ,“ 四定”手册和相关工具的使用 , 注意事 项和相关技巧 , 沟通方法等。 (二)如何做好“四定”的宣导 1 、操作方案的宣导 ( 1 )宣导的方式 : 大会宣导 : 大会宣导由“四定”小组牵头组织 ,“ 四定”小组负责人主持宣导 ,“ 四定”单 位最高负责人做动员讲话 , 到会人员包括“四定”单位部门负责人以上各级领导。宣导会内容应 紧紧围绕宣传“四定”工作的目的和目的 , 力争取得“四定”单位各级领导的理解 , 支持和配合 , 为四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思想上扫清障碍。 部门宣导 : 除大会宣导外 ,“ 四定”小组还应组织力量到各部门进行现场宣导 ,“ 四定”工作 的目的和意义应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并配合部门经理,针对各部门的具体情况采用宣导 , 答疑等多种方式 , 消除员工的顾虑 , 使之能自觉的配合“四定”小组成员的工作。 6 个人宣导 : 在访谈阶段,应针对各员工不同的性格特点,因地制宜 , 随机应变的采取更 加灵活的方式 , 与访谈对象作更细致的沟通 , 争取被访谈者的理解。尤其重要的是访谈者要遵守 为被访谈者保密的原则 , 不应向“四定”小组以外的人透露访谈者所谈内容。这一点应作为一项 组织纪律予以明确 , 并在访谈时明确的告知被访谈者。如有违反并造成不良影响的 , 应对违反者 予以纪律追究和相应处罚。 ( 2 )宣导的材料 : 为了增强宣导的效果,大会宣导和部门宣导应尽可能采用投影幻灯的形 式进行, “四定”单位部门负责人以上领导应人手一份宣导材料 , 其他层次的员工口头宣导即 可 , 但务必注意效果 , 如确有需要 , 一些非机密资料也可下发给普通员工 , 消除“四定”工作的 神秘感 , 取得普遍的理解和支持。。 ( 3 )宣导的语言:宣导时各小组成员要统一口径,讲的内容和标准要保持高度一致和统 一 , 切不可各说各话 , 互相矛盾。如一时有些地方拿不准 , 不应现场即时答复 , 应及时组织“四 定”小组成员会议进行研究 , 在“四定”小组统一口径后再向对方答复。宣导要从正面宣传入手, 不要讲消极的东西 , 误导被宣导人 , 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 给“四定”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障 碍。 ( 4 )宣导的纪律 : 宣导时要明确宣导的纪律 , 暂时未确定的东西不要讲;已明确不能讲 的不要讲 , 自己拿不准的不要讲 , 注意保持与被宣导人的良好关系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切忌不能 同被宣讲人发生争执 , 造成不良影响 , 影响“四定”工作的正常进行。如属被访谈人或被宣导人 不支持 , 不配合 , 应及时将情况向“四定”小组进行汇报 , 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反映和解决问 7 2 、提供相关问题答疑 : 为“四定”单位提供相关问题答疑是“四定”工作必不可少的一 个步骤和环节 , 目的在于令“四定”单位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明确了解“四定”的目的和意义 , 都 能正确熟练的运用工具进行填写表格 , 保证填写信息的质量。便于“四定”小组信息的搜集和分 析。因此答疑可以分多种形式进行。对于共同性的问题可采取集体答疑 , 对于个别问题可以采取 个别答疑 , 也可以把集体答疑和个别答疑结合起来进行 , 比如 , 可以在集体答疑时 , 针对个别人 的提问进行回答。但不论那一种方式 , 都务求灵活 , 方便 , 准确 , 快捷 , 迅速。意思明确 , 不至 于误导被宣导人。 3 、统一思想认识 , 取得“四定”单位的理解 , 支持和配合 : 统一思想认识 , 取得“四 定”单位的理解 , 支持 , 和配合是“四定”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之关键。因此“四定”小组在宣 导时一定要热心、诚心、细心、耐心、恒心,打消“四定”单位部分成员的误解和抵触情绪 , 从 管理者的大思维角度出发宣导“四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 使管理者从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经营 理念和成本意识 , 从行动上自觉的支持和配合“四定”小组的各项工作 , 从而达成三赢 ( 领导 满意 ,“ 四定”小组满意 ,“ 四定”单位满意 ) 的理想局面。在实际工作中 ,“ 四定”小组成员应 时刻保持与“四定”单位的良好沟通 , 及时为“四定”单位答疑解惑 , 象朋友一样为他们排难解 忧 , 不给“四定”单位制造麻烦 , 确保“四定”单位在“四定”的同时 , 还能顺利的完成其本 职工作。实现管理、生产两不误。 8 流程与方法 (三)如何做好“四定”的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四定”的基础,也是整个“四定”中最为艰难的环节——国内外企业管理中遇 到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对非销售人员或非生产线上的后线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管理 人员的工作量无法客观、公正的评估。信息采集得好,则后续的工作就快捷且准确,反之 则会导致反复返工或错误的结果。 信息采集方法(一):访谈法 通过对单位(部门)领导、员工的访谈,了解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访谈还是对宣导的 补充,它是个对个的更深入的宣导,通过访谈使“四定”的意义更加清楚、准确、深 刻地传达给访谈对象。 分析访谈结果 掌握访谈技巧 确定访谈内容 核实与印证有关内容与数据 被访员工主谈,访谈人引导 围绕工作目标 选择访谈对象 应涉及部门的每一个员工 9 信息采集方法(二):其他方法 流程与方法 观察法 小组工作人员定时和不定时地对工作职场进行观察,主要是 观察员工的工作情景,以此对单位(部门)整体和个人的工 作状况、工作激情、工作负荷作出一定的判断,共分析时参 考。 穷尽工作法 要求单位(部门)员工将自己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年度) 的所有从事的工作完全彻底地逐项列出,做到不遗漏、不重 复,并标明每项工作的耗费时间。 外部咨询法 为了防止被调查人员故意夸大自己的工作量,还需要对“四 定”单位(部门)的前任领导、原岗位(现已调职)员工、 甚至公司内外的相关专业专家进行咨询。这些人员往往能够 提供较为真实的信息。 业务流程分析法 通过对业务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分析,能够客观地对工作量 作出评估。 工作成果查阅法 对员工过去的工作成果(如,核保、核赔处理的档案,完成 的项目报告,等)进行复查,以正常技能所需要的必要工作 时间作为参照,判断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技能。 问卷调查法 主要是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员工综合能力作出客观、公 正的评价。 10 流程与方法 信息收集要注意的事项: 事前解释 部门填写工具表格前,各改革小组成员要细致解释清楚每一 个项目的意义以及填写办法。对需要部门经理签字的作出明确说 明,以加强相互控制,防止弄虚作假。 事中跟踪 及时了解联系部门的填写进度、填写情况,注意督促,对填 写过程中的困难及时排除。 事后反馈 对填写不合要求的要重填写或修改,充分保证填写材料的真 实、可靠性。 要注意与部门多 沟通,最后整体 文稿必须经部门 负责人签字确认 11 成果与反馈 “四定”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四定工作报告,报告应包含该部门的组织架构、人员分析、指 标确定、流程分析等方面内容 **** 部门“四定”分析报告 •部门概况 •组织架构及人员编制分析 •人员结构现状分析 •人员评估(考核排名情况) •考核指标 •部门内各岗位的岗位聘任标准 •主要业务流程及人力、时间分配 •主要结论 “四定”所确定的岗位考核指标、岗位聘任标准、部门考核排名等信息在四定工作结束后 由部门负责人向员工进行反馈 12 工具与表格 “四定”工具 ¶ 部门信息采集表(部门填写) ¶ 工作岗位采集表(员工填写) ¶ 部门组织架构(部门填写) ¶ 工作流程分析(“四定”小组成员与部门共同厘 定) ¶ 员工排名表(部门确定) ¶ 岗位聘任标准(“四定”小组成员与部门共同厘 定) ¶ 考核指标表(“四定”小组成员与部门共同厘定) 13 部门信息 表 1--1 部门工作信息采集表 部门名称: 部门负责人: 一、请叙述部门的主要职责 工作职责: 1. 2. 3. 4. 5. 6. 7. 8. 9. 10. 填表指导: 部门职责:填写此表要求简洁、具体、项数一般不超过十项,应区分出哪些职责属 于战略规划性职责,哪些职责属于操作事务性职责。 14 部门信息 表 1--2 部门工作信息采集表 二、请具体描述部门的所有工作任务 (一)最重要的工作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 人 1. 2. 3. 4. 5. 填表指导: 6、 1 、“工作性质”的解释: 7、 工作性质包括“日常性”、“时段性”、“偶然性”、“项目”。“日常性”指每 天均需处理的工作,如考勤、证券部资金结算等;“时段性”指在一段时间内需处理的工 作,如工资核定、招聘等;“偶然性”或“临时性”指一年内偶尔一次需处理的工作,如 圣诞晚会策划等;“项目”指战略发展中心项目组、常规稽核等工作。 2 、所需天数 / 人: 指该项工作所花费的所有工作天数和人力,设定一年的标准工作日为 250 天,如某 项目需 4 人,每人 30 天,则可填 120 天 / 人。最多不超过 365 天, 300 天以上为异常 现象,将重点分析。 15 部门信息 表 1--3 部门工作信息采集表 二、请具体描述部门的所有工作任务 (二)其他工作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 人 1. 2. 3. 4. 5. 6. 7. 8. 9. 16 表2 员工信息 工 作 岗 位 信 息 收 集 表 (由每位在岗人员填写) 岗位名称: (包括行政职务岗位和普通岗位名称)撰 写 人: 部门名称: 本岗位目前有 主 管 领 导: 室 名 称: 人, 岗位职责: 本岗位能否充分发挥你的特长?如果让你选择,你认为哪些岗位最适合你? 最主要的三工作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日常性、时段性、偶然性、项目) 1、 2、 3、 其他工作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1、 2、 3、 4、 5、 6、 7、 17 部门组织架构 表 3--1 部门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 四定”前) 原定编 : 现有人数: 现有人数: 其中经理 : 人 人 人 部 室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室 人 人 人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室 人 人 人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人 人 人 主要建议: 填表指导: 部门架构:要求填写最近期的岗位情况、岗位责任明确、岗位之间相互没有交叉重叠,要 防止部门为了凑岗位人为虚报、拼凑岗位。 18 部门组织架构 表 3--2 (“ 四定”后 ) 定编 : 其中经理 : 部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人 人 室 部 室 定编: 人 定编: 人 岗位 1 : 岗位 1 : 人 人 岗位 2 : 人 岗位 2 : 人 岗位 3 : 人 岗位 3 : 人 主要变化(如实行组织扁平化,请详细说明): 室 定编: 岗位 1 人 岗位 2 人 岗位 3 人 人 : : : 19 工作流程分析 工作流程是分析岗位的核心表格,其目的一是帮助部门明确核心流程,以合理配置核心人力, 二是确定作为“定岗定员”的主要依据。 工作流程分析 节点 1 节点 2 主要任务 • • • • • • 结 果 • • • • • • 时 间 • • • • 标准人力 节点 1 节点 3 节点 4 结果 流程分析的方法 1 、根据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找到各部门的核心工作,将部门核心工作展开就形成一 个核心流程; 2 、找到每个流程的关键点即节点,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环节的结果,一般流程为四、 五个环节(节点),所有节点的集合就得到总结果,即形成一个工作分析流程。 20 工作流程分析 工作分析流程与工作操作流程有本质的区别,如何从一个操作流程归纳出分析流程,有赖 于“四定”工作人员对工作节点的把握 • 外 部 招 聘 流 程(操作流 程) 用 人 部 门 填写招聘申 请执行单 寿险人事行政部 审核招聘 需求 策划、安排招聘广告; 联络人才交流中心; 收集、筛选应聘材料, 招聘启动 10-20 工作日 寿 集中常 险 规测试 用 人 人 事 部 行 门 0.5 政 工作日 部 专业 测试 0.5 工作日 用 人 集中联 部 合面试 门, 人 事 0.5 部 工作日 门 人事部 审核、执行 应聘材料报批 0.5 工作日 领 导 审 批 5-10 工作日 结 果 反 馈 招聘结束 • 外 部 招 聘 流 程 (分 析 流 程) 用人部门提出 招聘申请 核 人 小 组 核人 复试 人员到岗 21 工作流程分析 •组织架构与人员编制管理流程 3-5 个工作日 收到当日回复 二级机构人事部提出 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 计划、调整申请 呈报 会商 寿险人事行政部 经办人 不 同 意 审核材料 二级机构人事部 组织实施 二级机构人事部 同 意 退还原材料 寿险人事行政部 电话解释 经办人 拟批复 传真 当日回复 •分析流程 二级机构人事部提 出组织架构和人员 编制计划、调整申请 寿险人事行政部 经理 相关部 门 寿险人事行政部 审核、批复 组织实施 22 工作流程分析 流程分析中的注意事项: 1 、在流程分析时应组织部门经理、室主任和少数业务骨干集中一起讨论确定,辅之以个别 访谈,确保结果合理。注意核心流程至少占部门全部工作量的 80% 以上,且核心流程一般不 超过 6 个。“部门所有工作表”是从横的角度核定工作量,“工作流程表”是从纵的角度核 定工作量,相互补充配合。 2 、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归纳,先确定节点,再在主要任务、结果上尽量详细 地列明,以工作流程结合工作量确定标准人力 3 、流程是单一流向的,而不是四周发散的,即所有工作导向流程的结果 4 、流程分析的导向不是减人,而是以业务为导向,使流程更合理、顺畅,节省出 人力从事更重要的工作 5 、给部门长传达信息,部门人数多少、人员素质如何,部门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部门人员的素质和效率状况,部门长要有利益责任和管理责任,要计入考核范围 6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调查与工作量分析中的“标准人力”是指部门中技能 较高,完全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充满工作激情的人员。 23 员工排名 员 工 排 名 表 优秀者 排名 姓名 胜任工作者 排名 姓名 基本胜任者 排名 姓名 需培训提高者 排名 姓名 调整对象 排名 姓名 备注 员工排名表是本次“人员四定”工作的关键结果之一,涉及二次分配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在要求部门经理以“公心、责任心”为前提,根据部门现有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严格列 出优秀、胜任、基本胜任、需培训提高、调整对象五类人员,不能含糊其词,也为人员调 整和培训提供依据。 24 员工排名 本次员工评价主要侧重于各岗位员工的能力、工作表现及工作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据 此设计多个评价点,对各岗位员工进行综合测评。部门经理的工作能力由机构分管领导予 以评价;员工的能力评价由部门负责人予以评价 员工能力评价因素 工作能力 1 。在岗人员的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从业经验 . 2 。在岗人员的专业知识 3. 在岗人员的协调 , 沟通能力 4. 在岗人员对突发事件的 反应能力 5. 在岗人员的逻辑推理能力 6. 在岗人员的创新能力 7. 在岗人员对工作的自信程度 8. 在岗人员的应对能力 ( 例如 : 被问到 工作表现 1. 工作的细致及认真程度 2. 工作效果 3. 工作总体差错率 4. 总体工作效率 5. 工作完成情况 ( 指速度 , 正确性 , 工 作定额的完成情况 ) 6. 工作的程序与准备(是否有浪费 , 不 工作态度 1. 改善工作现状的意愿 2. 工作热情和进取心 3. 工作中的学习能力 4. 工作中不畏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 5. 工作中的团队精神 6. 工作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7 。工作中对后进者的帮助 8 。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的意愿 匀 , 勉强的地方 ? ) 7. 工作的返工延误率 问题时,是否会有措手不及的现象? 如果部门负责人有两个,必须意见表达一致。表格具体格式见后页 25 员工技能评价要点( 1 ) 评价要点 分值 0--3 。 5 分) 3。5 (好) 0 (差) 1 。在岗人员的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从业经验 . 2 。在岗人员的专业知识 3. 在岗人员的协调 , 沟通能力 4. 在岗人员对突发事件的 反应能力 工 作 能 力 5. 在岗人员的逻辑推理能力 6. 在岗人员的创新能力 7. 在岗人员对工作的自信程度 8. 在岗人员的应对能力 ( 例如 : 被问到问题时,是否会 有措手不及的现象? 9. 在岗人员理解自身职责和上级指示的能力 10. 在岗人员把握自身扮演角色的能力 11. 在岗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在岗人员运用过往经验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26 员工技能评价要点( 2 ) 评价要点 分值( 0--2 。 5 分) 2。5 (好) 0 (差) 1. 工作的细致及认真程度 2. 工作效果 3. 工作总体差错率 工 作 表 现 4. 总体工作效率 5. 工作完成情况 ( 指速度 , 正确性 , 工作定额的完成情 况) 6. 工作的程序与准备(是否有浪费 , 不匀 , 勉强的地 方?) 7. 工作的返工延误率 8. 对主要经营业绩指标的认识理解能力 9. 突发事件应对手法(处理的内容是否合乎上司的意图 ? ) 10. 对工作成果的预见能力 11. 决策的科学性 27 员工技能评价要点( 3 ) 评价要点 分值( 0--2 分) 2 (好) 0 (差) 1. 改善工作现状的意愿 2. 工作热情和进取心 3. 工作中的学习能力 4. 工作中不畏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 5. 工作中的团队精神 工 作 态 度 6. 工作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7 。工作中对后进者的帮助 8 。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的意愿 9 。清楚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 10 。工作自觉性 11 。承担工作中的责任 12 。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13 。在工作中公私分明 14 。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加班加点的情况 15 。为维护公司制度而规劝他人的勇气 28 1 、考核指标的分类: 考核指标 • 对“四定” 部门的考核指标, • 对个人(部门经理、部门副手和普通员工)的考核指标。 2 、考核指标的性质 • 反映业绩因素的 KPI 指标 • 反映主要工作的考核指标 3 、指标的设计原则:具有针对性与导向性 • 部门和部门经理考核指标由部门先提出初稿,小组与部门共同沟通,共同设计确定指 • 其他员工考核指标由员工先设计初稿,部门经理把关,小组统一平衡。 • 考核指标应控制在 8 个指标以内。所有指标应尽可能能够定量,并且是客观性指标。所 有指标最终都要能够向全体员工公开,考核指标应有明确的打分规则。 • 为体现 360 度的考核思想,设计考核指标要促进各部门对上级和对其它部门、下级机构 的服务,考核指标均设置“领导满意度”和“内部客户满意度”的指标。 • 为保证考核结果的可对比性,同一考核对象的考核项目应保持一致,但不同背景的考核 对象的考核项目权重合数据各不一样; • 个人考核指标的建立应促使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保持一致,团队业绩影响个人绩效,个 人表现影响团队业绩; • 对部门经理考核指标设置有“员工状态”指标,以促使部门经理注意提高员工技能素质。 29 表 6--1 考核指标 考 核 指 标 保险公司部门考核指标 考核 期限 部门 项目 考核指标 2000 制定 2000.6 日期 考核标准 权重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部门 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评价主体 基础数据来源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服务质量 部门经理签名: 主管领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各部 门、二级机构) 分管领导签名: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不适合具体经营单位。 30 表 6--2 保险公司部门 B 类干部(部门负责人)考核指标 姓名 项目 部门 考核 2000 期限 职务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权重 本部门员工状态 员工整体素质、员工成长情况、工 作激情、工作饱和状态、学习创新 精神 10% 主管领导、内部客 评分 户(各部门、) 服务质量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 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主管领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各部门、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本人签名: 评价主体 制定 2000.6 日期 基础数据来源 二级机构) 分管领导: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部门长。 31 表 6--2 保险公司部门 B 类干部(部门副手)考核指标 姓名 项目 部门 考核 2000 期限 职务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权重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 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评价主体 制定 2000.6 日期 基础数据来源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服务质量 本人签名: 主管领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各部门、 二级机构) 分管领导: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部门副手。 32 表 6--3 保险公司员工考核指标 姓名 项目 部门 考核指标 考核 2000 期限 职务 考核标准 权重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 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评价主体 制定 2000.6 日期 基础数据来源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服务质量 本人签名: 主管领导 内部客户 满意度调查 分管领导: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普通员工。 33 表4 部门岗位聘任标准 部门: 岗位名称及 在岗人员 岗位在以下各方面的要求/在岗人员情况 现状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称 性格 工作经历 特殊培训 特殊技能 ….. 其他要求 岗位要求 现岗位情况 岗位要求 现岗位情况 岗位要求 现岗位情况 填写说明 : 岗位要求为四定后岗位聘任标准,现岗位情况为现岗位工作人员状况。此表主要反 映该部门人员素质的基本指标和聘任要求,特别是聘任标准要给部门解释清楚,要求填 写项目齐全,避免理解偏差导致此表收上来要返工或者没有利用价值。 34 “四定”应注意的事项 1 、目前仍有相当一批部门经理缺乏人力成本意识,加上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在“四定”中可 能会难以避免的出现争编制、多要人、夸大工作量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 “四定”小组在思想上要 高度重视,在收集信息、访谈时,要细致、深入、耐心,还要掌握分寸、善用技巧(要学好本《手 册》所 介绍的方法)。 2 、对人员技能评估时,一些部门经理可能会因为怕得罪人,往往夸大下属的能力,且不愿提供 淘汰人员名单。针对这种情况,应向部门经理讲清道理,晓以利害,说明“若在四定时实事求是提供 情况,得罪人的责任是由四定小组承担,过了这个时间,部门经理他仍躲避不了矛盾,而且还得自己 扛责任。”根据我们的经验,经过这样的说服,一般部门经理会积极配合。 3 、从“四定”一开始,就一定要将“人员精少、薪酬优厚、业绩增长、成本下降”的薪酬改革 总体目标反复向部门经理灌输。 4 、考核指标的量化,要尽可能减少人为主观因素。考核指标要尽量精细化,在员工的考核指标 上面要多下工夫,要根据岗位职责制定尽量量化的、可测量的指标,达成共识,使员工明确努力的方 向。 5 、知识型工作的工作量难以确定,而且缺乏衡量标准,因此要辩证地处理好“精确”与“模 糊”的关系。即调查工作一定要精确,信息收集决不含糊,原则性问题决不妥协,但最终设计流程时, 又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定或未定因素,留有余地,使“定量”工作尽可能客观公正。 35 建立在对采集的所有信息包括部门、各岗位(人员)工作量、内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结 构、员工状态(技能、态度、绩效)等各方面分析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必须撰写“四定”工作报 告 如何撰写“四定”工作报告 1 、前提条件 第一、熟悉“四定”单位(部门)的 运作; 第二、本着开放的心态多角度思考; 第三、掌握各种常见分析方法。 2 、分析方法的熟练使用 3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充分分析 ( 1 )工作量分析 ( 2 )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流程分析 ( 3 )人员结构分析 ( 4 )人员评估 ( 5 )其他方面(如工作成果)的分析可以用来印证所得出的初步结论 * 具体描述见后 36 如何分析并作出“四定”工作报告( 1 ) “ 四定”必须建立在对采集的所有信息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分析主要包括部门、 各岗位(人员)工作量、内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结构、员工状态(技能、态度、绩效)等 各方面分析。“分析”是“四定”作业流程的关键环节。做好分析工作的前提是: 第一、熟悉“四定”单位(部门)的 运作; 第二、本着开放的心态多角度思考; 第三、掌握各种常见分析方法。 熟悉“四定”对象的运作。这是开展“四定”工作的起码条件。如果以前对“四定”单位(部 门)了解不多甚至根本不了解,则一定要在准备阶段想方设法了解该单位(部门)的基本情况,譬 如部门主要职责、简史、员工基本信息等。如果已经与该单位(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那 就更好了。 本着开放的心态多角度思考。所谓开放的心态,指的是不带任何预定的观念,抱着“双赢”的 态度,重事实、重数据。多角度思考要求“四定”人员防止片面、孤立看待问题。对问题要运用各 种方法分析,对得出的结论要多方印证、佐证。 1 、几种常见的分析方法 ( 1 )比较法 例如:某个部门一位员工被部门领导和多数员工认为是工作量最饱满的,而另一位所填报工作 量是最高的,那么可以推论后者的工作量需要进一步核实。 ( 2 )剔除法 例如:分析核心业务流程时发现有些环节涉及到主管领导、外单位(部门)人员,那么这些人 的工作量和人力资源是可以不考虑在内的。 37 如何分析并作出“四定”工作报告( 2 ) ( 3 )矛盾法 假设一个核心业务流程全程完成被告之需要 22 个工作日(即整整一个月),但经与部门领导 和骨干员工分别沟通,一致认为实际不可能这么长。因此,该流程的时间跨度需要再核实。 ( 4 )常识法 曾经有一位员工填写周工作量为 72 小时。若周工作量为 72 小时,该员工不仅周末两天需要 加班 10 小时,而且每个工作日需要加班 4.4 小时。这显然有悖于常识。 ( 5 )反推(逆向)法 假设一个人在从事了多年水险核保之后被安排在火险核保岗,他同样干得很出色。而另一个人 只从事过一个岗位。因此,可以反推前者比后者综合技能强。 ( 6 )排他法 如果核心流程和非核心流程中都包含了某项职责,那么就存在重复的可能。 ( 7 )归纳法 分析时必须时刻注意从各种表象材料中归纳出带有共性的东西。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一种分析方法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有组合使用并灵活运用才能产 生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可以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推出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 2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 ( 1 )工作量分析 通过对部门和岗位工作信息采集表、个人工作日志(周、日记录)的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的 分析、访谈可以基本测定出部门、员工的工作量。然后以此为基数再进行进一步求证、核实。部门 和岗位工作信息也要相互印证。在分析这些信息的同时可以对岗位人员的工作效率、激情和技术难 度等进行分析。 38 如何分析并作出“四定”工作报告( 3 ) 意 对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否需要与有关当事人进行反馈要视具体情形而论。即使要反馈沟通,也要注 策略,留有回旋的余地。 提示:第一、部门和岗位工作信息采集表要注意归纳各工作内容(项目)的逻辑关系。 第二、工作日志对分析重复性(日常性)工作比较有效。 ( 2 )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流程分析 首先找出该部门(单位)的各个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流程,确定每个流程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及人力, 整个流程的时间跨度。流程分析有助于分析工作量、确定人力和标准人力。对流程中重复的环节进行归 并 , 剔除不合理或由外单位(部门)所承担的工作内容(项目)。人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 R = ( X  Y ) 250 日 R :人力 X :流程全程所需工作日(若流程全程跨度超过一年,应剔除超过一年的部分) Y :因外部门(单位)人员提供或部分有时可以简化(省略)而节余的工作日 250 日:全年按 250 个工作日计 标准人力是指部门中技能较高,完全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充满工作激情的人员。 提示:第一、核心业务流程工作量总和应占 80% 以上,否则核心业务流程可能有遗漏; 第二、重点分析核心业务流程。非核心业务流程的分析主要用于印证核心业务流 程的分析。 39 如何分析并作出“四定”工作报告( 4 ) ( 3 )人员结构分析 从学历、专业、年龄、司龄、性别、资历(相关经验)、潜能等方面进行分析。人员结 构还包括员工技能组、团队运作等 例 1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某部门员工平均司龄为 5 年,而且近三年没有新聘过一人。这 样就可以说该部门新鲜血液补充不够,不利于新陈代谢。。 例 2 :某分公司车险部如果没有一位员工是学汽车专业的,尽管有相关专业如机械制造、 电机、电子等员工,但该部人员结构也是有缺陷的。是不是全是学汽车制造的就是最好的呢? 当然不是。如果该部共有 5 人,汽车制造本科生 1 人,汽配厂原厂长 1 人,保险专业(或有 产险从业经验) 1 人,精于营销(客户关系管理) 1 人,善于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 1 人,那 么其人员结构可以是比较合理的,技能得到优化组合。 ( 4 )人员评估 人员评估主要从技能、态度、表现(业绩)、效率等方面评估。经过访谈、测评(评 价)、工作成果等分析应对该单位(部门)员工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评价。当与部门经理的 评价不一致时要与部门经理反复沟通,并征求该部门主管领导的意见。若最终仍然不能达成 一致时,而“四定”小组的意见具有令人信服的依据,可以向主管领导汇报。经过评估后员 工最好分为五类,并具体排序。人员评估如同人员结构分析一样为优化人员结构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 提示:人员的不可替代性和一人多能在分析时应受到特别重视; ( 5 )其他方面(如工作成果)的分析可以用来印证所得出的初步结论。 ( 6 )分析要做细、做透。分析的同时要注意归纳。对所收集的一切信息都要进行分析,不 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如果发现任何不一致的地方,务必刨根究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 观、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40 “四定”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 “ 四定”工作报告主要包括“单位(部门)概况”、“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人员结 构”、“人员评估”、“考核指标”。“岗位聘任标准”和“业务流程”等内容,并将相关 表格作为附件。 第一、“单位(部门)概况” 第二、“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 第三、“人员结构” 第四、“人员评估” 第五、“考核指标”分为对“四定”单位的考核指标 第六、“岗位聘任标准” 第七、“主要结论” 工作报告形成后经“四定”小组负责人审阅后要向该单位(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汇 报(反馈)。工作报告不能出现自相矛盾之处。若与有关当事人出现分歧经反复沟通后仍不 能达成一致,应请“四定”小组负责人出面帮助沟通。如果依然不能达成共识,经“四定” 小组负责人同意后可以将“四定”小组的看法报更高层领导定夺。 41 “四定”工作报告的反馈 “ 四定”小组在方案出台后要与单位(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反馈具体的实际情况,以 便对方案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这就需要:争取到相关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员工的积 极配合;要求对每一项内容的确定,都须经过沟通、制定、反馈、探讨、修改、再反馈、再统一的 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流程如下: 如 有 不 同  工作量信息采集  工作流程分析  各岗位聘任标准 各部门各岗位  各岗位考核指标 室主任、员工  人员结构分析  人员技能评估、排 序  部门编制的确定 达 成 一 致 “四 定”报 告 各部门经理 如 有 分 岐  部门架构调整设想 致达 成 一 分管领导 人事部经理 薪酬改革小组 致达 成 一 班子成员 如 有 不 妥 修改、补充、完善 42 “ 四定”报告出台后,向“四定”单位反馈的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1 、分析人员结构:我们要把从年龄 、司龄 、知识结构 、性别、资历等几方面来分析 每个部门的人员结构的结果与部门经理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尊重部门经理及分管领导的意见下 与“四定小组”的意见达成统一。 2 、员工综合评估排序:我们要把通过员工互评、主任评、部门经理评的办法,客观、公 正排出的顺序。用详实的依据和理由向部门经理反馈。通过“四定”工作我们还需与部门经理 密切配合,帮助部门找出需调整的人员及需通过培训才能胜任现职的人员。为二次定薪打下基 础。 3 、部门编制的确定:“四定”小组确定的每个部门的编制,涉及到与现在部门编制可能 有差异,在反馈时我们需要引入两个用人意识:“标准人力”、“人力成本”;三大机制;四 定的考核指标(部门内员工的状况)。并且站在他们的角度,反复沟通,终要达成共识。 4 、部门架构调整: 要注意:“四定”小组在与上级领导沟通后可以提出在部分部门实行扁平化的构想。个别 部门有可能产生不同意见,这里须强调的是如果我们与部门经理沟通达不成共识,我们可以保 留意见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争取取得高层分管领导的支持和配合来做部门经理的工作,最终 达成一致。 在形成“四定”工作报告之前,一定要与部门经理反馈,然后记录下意见和理由,再与相 关部门(企划、人事、分管领导)反馈,如果还有异义则一定要几家相关单位坐在一起沟通确 定。 “ 四定”报告经过反馈、修改后,正式由各个部门经理签字认可,报有关领导审批,确定 后即正式进行实施。 43 “四定”结果的实施 “ 四定”正式实施时,要严格按方案执行,并严密跟踪落实的情况,监控随时出现的各种问 题,以便能及时加以解决。 由于此项工作是政策性比较强的工作,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对此会比较敏感。相关 部门应作好相应的工作准备。 检验“四定”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是否为优化人员结构提供了依据;是否为薪酬改革的实施 奠定了基础; 对公司今后的“四定”工作是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使此工作能顺利进行,少走弯 路。 44 积极行动 圆满成功 45 谢谢大家 46 架构扁平化——涵义、意义和目标 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和人员之间是否具有迅速进行动态组合或联合的能力,成为评价该企业组 织模式是否符合新经济时代要求的标准之一。业务处理的时效、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创新能力 已成为当今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意义 涵义 •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管理层,有利于 提高效率、强化责任、节约成本 架构扁平化是指在 一个层级中通过合 • 有利于增强上下级的沟通 并或裁减中间层、 • 给人才成长拓展更大的空间,有 最终达到层级减少、 利于吸引、保留优秀人才 效率提高、更有利 于人才成长目的的 组织行为。 • 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最新趋势 目标 精干高效、 让组织更 有活力! • 提高市场敏感性、增强技术创新 的意识和能力 47 架构扁平化——利弊分析、挑战和问题(一) •扁平化后的期望效果 – 员工不再论资排辈,而是凭借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 不断超越自己; – 拓展员工上升空间,不再人为限制高级职数; – 部门内、部门之间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组建不同的项目小组,让优 秀员工有充分的表现舞台,提高机关活力和工作效果; – 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每位员工的责任意识; – 通过薪酬制度的支持,让优者更优、让平庸者不再可能“滥竽充 数”, 促进内部良性竞争; 48 架构扁平化——利弊分析、挑战和问题(二) •扁平化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 认识偏差:如何看待变化后的上升空间及内部架构 – 协调问题:部门内、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突出 – 对分支机构的指导及对外联络的问题 – 领导问题:管理跨度、管理难度加大,协调组织与绩效评估能力 要求高,识人、用人更具慧眼。 49 架构扁平化——利弊分析、挑战和问题(三) 如何适应扁平化 – 加强对扁平化的认识 – 调整心态:进取心、公平竞争 – 调整行为方式(领导方式):注意加强协调能力、组织能力, 加强绩效评估力度项目实行目标考核。 50 机密 总公司寿险健康保险部“四定”分析报告 总公司薪酬改革工作小组: 二○○○年七月十日 51 目 录 ·寿险健康保险部基本情况 ·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分析 ·现有人员结构分析 ·考核指标 ·初步结论与建议 ·附件 52 寿险健康保险部基本情况 健康保险部的发展概况 寿险健康保险部(以下简称健保部),几经起落,历经福利部、医疗保险部到 1998 年 2 月 17 日年正式更名为健康保险部。目前该部门现由黄协理分管,张剑敏副总经理负责, 下设有 6 个职能室(个险推展室、团险推展室、契约核保室、客户服务室、理赔管理室、 企划精算室),共有员工 13 人,其中部门负责人 1 人,室主任 2 人。 健保部主要职责 1. 健康险产品开发 2. 健康险业务、行政和技术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3. 全系统健康险业务的推动和业务质量管理 4. 全系统健康险专业队伍建立 备注:由于健康保险业务目前正处于起步推展阶段,部门工作职责的发挥略有侧重 5. 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及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政策跟踪研究 6. 国际合作、国内公关 53 健保部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公司的贡献 主要工作成果 存在的或应引 起重视的问题 •自健保部成立以来已经开发各类产品 13 个,今年拟报批长期险 2 个,开发水平在国内 同业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健康险业务推动,产生保费收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控制两核风险,降低赔付率,直接创造经营效益 •通过健康险的业务推展的市场效应,提升公司品牌 •健康险业务从深寿一个机构推展到全国 18 个机构 •对推展健康险业务的机构实行差异化管理,设置了健康保险部或健康保险工 作组,有效控制了健康险无效的组织扩张 •健康险业务规模截止 6 月 30 日,完成实收保费 1800 万元 •利用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资源,建立了健康险的销售模式 •全系统健康险专兼职管理人员 100 人 •健康险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立(总公司、分公司人员的充实) •健康险风险管控机制的建立 •健康险售后服务待完善(保全、理赔、续保或续期收费等) •企划与产品开发力量需加强 •工作侧重点应有所转移(从直接的业务推动转向培训、督导及为机构提供咨询服务) 54 健康保险部内部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分析 工作量 •业务进入全面推展阶段,大批人力着重分支机构的健康险系统推展工作。从工作量分布分析, 员工的工作量是饱满的,有兼岗的情况。 •该部门在今年有 2 名员工脱落,使得人力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部分岗位出现超负荷现象 所需人力 •现阶段,契约核保室与团险推展室均只有 1 人,日常工作无法正常运作。其余室也人手紧缺。 根据业务发展的循序渐进性及从人才储备、人才培养周期的考虑,健康保险部可以在现有的人 员规模上,适当增员,但部门在 2000 年的整体人力控制在 20 人以内。 •现有 13 人,增加 7 人(应届毕业生 3 人,精算、产品开发 2 人,机构调用 1 人,部门副手 1 人) “ 四定”前后的内部架构和人员编制详见附 1-2 。 55 健康保险部现有人员结构分析 专业学历 •医学: 6 人,法律: 2 人,中文: 1 人,保险 4 人,计算机、经贸管理、金融各 1 人 •硕研 5 人,大本 11 人 年龄司龄 •最大 44 岁,最小 21 岁,平均年龄 30 岁 •司龄最长 6 年,最短 1 个月; 5 年以上 4 人, 3—4 年 8 人, 1 年以下 4 人 性别结构 •男员工 12 人,女员工 4 人 简评:学历、性别、年龄诸结构比较合理。专业结构欠佳。 6 人具有分支机构工作 经验,自 99 年以来,人员流失 3 人,流出率 27% ( 2 人深造, 1 人去同业),人员规 模自 98 年以来未作重大调整, 2000 年将新增应届毕业生 3 人。因其流失的人员原来 主要从事产品开发与调研工作,尽快以补充精算及产品开发人员为重点。 一类(优秀): 人 二类(胜任): 人 三类(基本胜任): 人 四类(需培训提高者): 人 人员排名情况 •由于新入司人员( 2000.6 以后入司),对其工作技能难以作出准确的评估,暂列入培训提高对象,其 工资亦可根据薪酬改革方案,半年后进行二次定薪。 详见附件 56 初步结论和建议 人力编制与组织架构 •2000 年人力编制控制在 20 人。 •健康保险内部架构设置可以维持现状 人员结构 •人员学历、年龄、性别结构比较合理,但要调整专业结构,本年度 应重点引进精算人员 新人的培养与帮带 •新人比例会偏大,在注重新生力量培养的同时要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运作。 人员的层次 •人员差异分明 •人员分为四档 57 表 1--1 定”前) 原定编 : 31 人 部门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 四 健康保险部 现有人数: 13 人 其中经理 : 1 人 个险推展室 团险推展室 契约核保室 定编: 5 人 岗位 1 产品客户分析 1 人 岗位 2 业务管理 1 人 岗位 3 销售推展 3 人 定编: 4 人 岗位 1 产品客户分析 1 人 岗位 2 推 展 : 3 人 定编: 5 人 岗位 团险契约管理 1 人 岗位 团险核保 1 人 岗位 个险契约管理 1 人 岗位 个险核保 2 人 李平、王震凌、乔善波 卢建龙 高佐 客户服务室 理赔管理室 定编: 4 人 岗位 1 团险客服 1 人 岗位 2 个险保全 1 人 岗位 3 续保管理 1 人 岗位 4 单证管理 1 人 邝友强 易平 杨萍 企划精算室 定编: 6 人 岗位 1 团险理赔 1 人 岗位 2 个险理赔 3 人 岗位 3 医院管理 2 人 定编: 6 人 岗位 1 市场研究 1 人 岗位 2 精 算 2 人 岗位 3 数据分析 1 人 财务管理 1 人 产品设计 1 人 邓建华 梅贤森 万晓梅 陈睿 主要建议: 本架构是健康保险部根据专业化经营的要求设计的,并在 3 月份得到批准。 人员编制确定位 31 人(现在岗人员 13 人,另新分应届毕业生 3 人),主要是考 虑人才的储备与培养。考虑现阶段的业务规模、人力配置的层次性及业务发展 的渐进性,部门主动提出:本年度内实际人数控制在 20 人以内。并对室的人员 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58 表 1--2 (“ 四定”后 ) 部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定编 : 20 人 其中经理 : 2 人 个险推展室 定编: 4 岗位 1 人 岗位 2 人 岗位 3 人 人 : : : 团险推展室 定编: 2 岗位 1 人 岗位 2 人 岗位 3 人 人 : : : 健康保险部 契约核保室 定编: 3 岗位 1 人 岗位 2 人 岗位 3 人 人 : : : 客户服务室 定编: 3 人 岗位 1 : 人 岗位 2 : 人 岗位 3 : 人 理赔管理室 定编: 3 岗位 1 人 岗位 2 人 岗位 3 人 企划精算室 人 : : : 定编: 4 岗位 1 人 岗位 2 人 岗位 3 人 人 : : : 主要变化(如实行组织扁平化,请详细说明): 因健康保险部的组织架构刚调整到位,其设置基本符合目前业务发展的需 要,同时又兼顾到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在“四定”后,可以保持现有的 架构。 人员编制在现在的规模上:理赔服务室增 1 人,企划精算室增 2 人,团险推 展室增 1 人,契约核保室增 2 人,同时希望增加部门副手 1 人。共新增 7 人。总人 力 20 人。 59 表5 员 工 排 名 表 优秀者 排名 姓名 胜任工作者 排名 姓名 基本胜任者 排名 姓名 需培训提高者 排名 1 1 1 1 2 2 2 2 3 3 3 4 4 4 姓名 调整对象 排名 姓名 备注 5 60 考 表 6--1 核 指 标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部门考核指标 部门 健康保险部 项目 考核指标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考核 期限 制定 2000.6 日期 2000 考核标准 权重 评价主体 健康险业务推广 机构推展计划完成≥100%;保 及业务质量监控 费达成率≥100%;赔付率控制 ≤90% 健康险产品开发 新 产 品 开 发 计 划 完 成 率 ≥ 100%;新产品市场竞争力;基 础数据库的健全 业务管理操作系 业务管理流程合理;业务处理 统完善 效率高;业务处理系统安全性 高 市场调研 调研报告对高层领导决策有参 考价值 40% 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 30% 主管领导、客户、业务员 20% 同上 10% 主管领导及分管领导 服务质量 40% 60% 主管领导 内部客户(各部门、二级机构) 部门经理签名: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 调、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 贡献 基础数据来源 财务部,企划精算部 访谈,市场调研报告、电脑部 计划执行情况,访谈 访谈、领导评分 满意度调查 分管领导签名: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不适合具体经营单位。 61 表 6--2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部门 A 类干部(部门长)考核指标 姓名 张剑敏 项目 部门 健康保险部 考核指标 制定 2000.6 日期 权重 机构推展计划完成≥100%;保费 达成率≥100%;赔付率控制≤90% 人员配备;开发流程及功能;新 产品开发计划完成率≥100%; 功能完备,运作高效,安全性, 成本低 对高层决策有参考价值 40% 主管及相关部门 20% 主管及相关部门 20% 主管及二级机构 10% 主管及内部客户 访谈,领导评分 本部门员工状态 员工整体素质、员工成长情况、 工作激情、工作饱和状态、学习 创新精神 10% 主管领导、内部客 户(各部门、) 访谈,考核 服务质量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 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健康险研发体系建立 健康险风险管控体系完善 健康险战略研究 内部客户 满意度 考核 2000 期限 考核标准 健康险系统推展 主要工作 职务 副总经理 本人签名: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部门长。 评价主体 基础数据来源 财务部、企划精算部 访谈,评分 访谈,电脑部 主管领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 (各部门、 二级机构) 分管领导: 62 健康险业务推展和质量监控流程 制定机构推展方案 工作安排 培训相关人员 • 推展城市 • 发布培训通知 • 推展人员 • 培训教师、教室、设 备 • 推展内容 • 培训资料准备 • 培训结果测评 机构销售启动 • 和机构相关部门进行沟 通 • 机构 HBS 系统的安装调 试 • 机构销售人员的培训 跟踪监督 • 电脑系统存在的问题 • 操作问题 • 销售体系运作状况 • 进行营销竞赛激励 • 辅助进行市场宣传、新 闻发布 • 销售体系建立(试行) 结果 • 所选城市有良好 的市场状况 • 培训安排紧凑、有条 理 • 培训有针对性,根据健 康险销售的专业性 • 问题及时解决 • 信息来源充分 • 培训材料齐全、到位 • 机构各部门取得协调 • 对意见和建议及时处 理 • 内容安排精练有 效 • 教学质量保证,测试 针对有效 • 宣传策划、实施产生良 好效应 • 对机构提供支持和帮 助 • 激励措施有效运用 工作量 天 2 人* 1 6 人 * 16 天 6 人 * 28 天 8 人 *50 天 63 健康险业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流程 现行技术 的实际运用 反馈意见 和建议 修改、完善 技术操作体系 进行试运行 反馈意见 投入实际运用 工作安排 • 实际工作状 况 • 各机构运用 推展和沟通 • 实际运行情况机构 • 汇总意见和建议 • 运作情况反应 • 找到问题所在 • 各种意见的征求和 • 提出解决和完善方 反馈信息的收集 案 • 制订和修改各项规 则 结果 信息收集充分 工作量 6 人 *50 天 6 人 * 20 天 需求、改进方案有 针对性、有前瞻性 • 建立模拟环境试 运行 • 建立试点机构 • 获取各种信息是 否正确可靠 模拟环境、机构选 取有效性 6 人 *10 天 6 人 *10 天 • 征求各相关岗 位人员意见和建 议 • 关键岗位人员 访谈 • 下发新的运行模式 • 培训、宣导 • 规则规定 • 跟踪、落实运行情况 意见反映全面 运行顺畅 6 人 * 20 天 64 健康险保全、续保工作流程 项目确定 主要任务 •分支机构提 出业务需求 提出基本 框架 项目论证 •拟定业务流 程及说明 •组织相关人 员进行讨论, 征求相关岗位 意见 •根据新业务 流程拟订相关 电脑需求 •配合电脑部 程序开发人员 的相关工作 •设计相关单 证及辅助工具 •程序开发完 毕后的测试工 作 •明确和相关 岗位的业务衔 接 •将电脑需求 提交电脑部开 发设计业务管 理程序 •确定新业务 电脑程序满足 分支机构业务 需求及健康险 客服管理工作 的需要 •总公司拟订 相关规则 结 果 •确定业务需 求的可行性 •收集相关资 料和数据 •确定新业务 流程的基本框 架 •确定新业务 流程 拟定电脑 需求 配合电脑程序的 开发、测试 时 间 •2 天 •5 天 •30 天 •10 天 •60 天 人 力 •1 人 •1 人 •2 人 •1 人 •2 人 •程序下发分 支机构运行 •完善健康险 保全、续保 作业规则 65 险种设计流程 市场调研 主要任务 •同业产品 收集与分析 •业务员反 馈信息分析 •客户反馈 信息分析 结 果 •市场需求 的了解及分 析 •调研及分析 报告 •提出产品开 发计划 拟定产品 形态 •拟 定 拟 开发的产 品类型、 保险责报 备及跟踪 任等基本 框架 •确定新产 品的基本形 态 •确保产品 符合市场需 求 设计条款 产品定价 报备及跟踪 •根 据 产 品 形态设计保 险条款 •依保险责任 收集、分析 数据 •报 相 关 部 门及人员讨 论 •确定保费精 算方法 •计算保费 (费率) •条款责任明 •基础数据适 晰,符合相关 用、公式正 部门要求 确 •保费(费 率)准确无 误 新险种试点及推广 •准 备 条 款 报备材料 •险种介绍及培 训 •与 公 司 相 关部门讨论、 沟通 •协助进行新险 种的试点及推广 •与 保 监 会 相关部门及 人员沟通 •条款及时 报备 •新产品及 时投入市场 •产品投入 市场 •了解产品的销 售情况 •使销售人员尽 快熟悉、了解 新产品 •掌握市场对产 品的接受度 时 间 •60 天 •10 天 •20 天 •32 天 •20 天 •20 天 人 力 •2 人 •1 人 •1 人 •1 人 •1 人 •1 人 66 健康险理赔技术管理工作流程 规则制定 相关内容 执行落实 反馈分析 任务 •健康险理赔程 序规则的制定与 修订 •医疗服务政策 的跟踪与研究 •险种理赔规则 的制定 •理赔技术手册 的编写与修订 •HBS 电脑需求 的分析与改进 •理赔程序规则 与险中规则执行 检查考核 •技术工具手册 的下发与内容培 训 •信息与建议收集 •工作技术状况分 析 •分析报告与改进 措施 结果 •规则制定合理 •政策及时跟进 •规则准确 •手册实用 •HBS 需求合理 •机构工作联络 •考核严谨 •内容掌握到位 •准确反映理赔技 术 •改进措施有前瞻 性、合理 时间 •25 天 / 人 •35 天 / 人 •25 天 / 人 •25 天 / 人 人力 •2 人 •2 人 •2 人 •2 人 67 健康险理赔信息管理工作流程 数据整理 数据审核 报表编制 结果分析 反馈 •统计数据的确 定 •统计数据的电 脑生成 •统计数据的汇 总 •统计数据与业 务数据的核对 •数据审核 •审核意见反馈 •根据统计数据 完成报表编制 •健康险理赔各 类报表的上报与 下发 •经营效益分析 •经营风险分析 •对异常结果的 重点分析与改进 建议 •提交分析报告 •业务反馈 •技术反馈 •机构反馈 •管理反馈 •总结 结果 •确定数据合理 •数据生成及时 合理 •保证数据准确 •提供准确报表 满足统计分析 •准确揭示健康 险理赔状况 •报表分析充分 满足管理需要 •反馈及时合理 •总结到位 时间 •5 天 / 人 •5 天 / 人 •3 天 / 人 •30 天 / 人 •15 天 / 人 人力 •2 人 •2 人 •2 人 •2 人 •2 人 任务 68 健康险理赔超权案件审批工作流程 上报件汇集 任务 案件审核 •机构上报案件的•审核录入材料 •审核案件处理 汇集 •与上报机构的联过程 系 批复处理 •作出批复 决定 •通知上报 机构 电脑作业 总结分析 •完成审批的电•超权件汇总 •状况分析 脑作业 •与上报机构确•总结 认 •分析实际 •总结有效 结果 •及时获取上报件•审批严格慎密 •依据充分 •批复合理 信息 •及时与机构理赔 沟通 时间 •15 天 / 人 •25 天 / 人 •25 天 / 人 •25 天 / 人 •20 天 / 人 人力 •2 人 •2 人 •2 人 •2 人 •作业准确 •沟通及时 •2 人 69 健保部工作职责描述( 2 ) (二)其他工作 人 1. 健康险产品推展(销售策划、辅助品设计、培训材料编写、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 时段性 80/5 2. 健康险核保人制度建设 日常性 60/2 3. 健康险核赔人制度建设 日常性 60/2 4. 健康险核保技术手册、操作规范修订 时段性 20/2 5. 健康险理赔管理 日常性 150/3 6. 健康险核赔技术手册、操作规范修订 时段性 20/2 7. 健康险保全业务管理 日常性 8. 健康险客户服务工作 日常性 组织培训和业务人员宣导) 100/2 70 80/1 健保部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公司的贡献 主要工作成果 存在的或应引 起重视的问题 •通过健康险业务推动,产生保费收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控制两核风险,降低赔付率,减少死差损和新契约预收差,直接创造经营效益 •通过健康险的市场推展效应,提升公司品牌 •健康险业务从一个机构推展到 16 个机构 •对靠占健康险业务的机构实行差异化管理,设置了健康保险部或健康保险工 作组,有效控制了健康险的无效组织扩张 •健康险业务规模截止 6 月 30 日,完成实收保费 1800 万元 •利用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资源,建立了健康险的销售模式 •全系统健康险专兼职管理人员 100 人 •健康险专业性管理队伍的建立(总公司、分公司人员的充实) •健康险风险管控机制的建立 •健康险售后服务待加强(保全、理赔、续保或续期收费等) •企划与产品开发力量需加强 71

71 页 212 浏览
立即下载
培训薪酬需求调查表

培训薪酬需求调查表

Office培训课程调查问卷 1、您当前使用的Office是什么版本? office2007 office2003 officeXP 4 office2000 2、您属于哪个年龄段? 21-25 26-30 31-35 36-40 销售部门 市场部门 财务部门 41以上 3、您所在的部门是? 行政人事部 其他 4、工作中,您使用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的频率 每天必不可少 一周两三天 偶尔使用 基本不用 5、工作中,您觉得自己的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的熟练程度 非常熟悉,能独立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熟练,能够对付一般需求 了解基本功能,但难以解决问题 生手,只会往表格中填写数字 6、您认为贵公司的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情况是 完备的模板,直接套用即可 有模板,能涵盖大部分需要 有模板,但需要自己做大量的定制 无模板,根据需要自己创建 5 无模板,根据需要自己创建 7、常使用Word来编辑 ✘ 工作报告 ✘ 项目文档 产品说明书 商务信函 内部刊物 其他 内部通知书 8、下面这些概念或技巧,您了解并应用过的有哪些(可多选) 查找替换 ✘ 多级符号 分栏符 ✘ 分节符 交叉引用 邮件合并 表格 数据计算 格式、样式 ✘ 分页符 ✘ 脚注 ✘ 自动生成目录 ✘ 保护文档 图表制作 ✘ 自动图文集 其他 9、您觉得在文档编辑中最大的障碍是 基本操作不熟悉 缺乏高级技巧 页面不美观 重复操作效率低下 分析数据 制作图表,用于汇报、演示 10、您的Excel一般用来(可多选) 仅仅填写数据 收集整理数据 薪酬满意度调查表 亲爱的员工: 你好!非常感谢你接受这次薪酬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涉及员工对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 酬差距、薪酬决定因素、发放方式等满意度调查。 为使公司此次薪酬体系设计更具激励性、公平性、竞争性,请你务必表达真实的想法,我们 将对你所填的信息进行保密。再次向你表现感谢! 所在部门: 性别: 岗位: 社会工龄: 婚否: 学历: 1、你对目前获得的年收入感到: 很满意 基本满意 很不满意 不满意 说不清楚 3 说不清楚 4 2、你的年收入与本地区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你感到: 很满意 基本满意 很不满意 不满意 3、你的年收入与本地区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你感到: 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说不清楚 4、下列各因素中,激励你努力工作的主要是哪些(请不要超过三个选项): ✘ 公司前景 公司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 技能提升机会 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 ✘ 高薪酬 ✘ 复职业道德 ✘ 晋升机会 良好的工作氛围 其他 5、你比较认同的薪酬结构(可多选): 经济性薪酬 月薪 月度奖金 季度奖金 年终奖金 项目奖金 股权 公积金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通讯补贴 午餐补贴 交通补贴 过节费 高温费 其他 非经济性薪酬 休假 员工宿舍 带薪旅游 其他 培训 文体活动 体检 无息贷款 3 6、对于下列决定薪酬差异的因素,你认可的是(可多选): 工作技能 文化水平 工作年限 协调责任 经济责任 创新程度 工作复杂度 工作紧张程度 决策责任 工作负荷量 管理责任 工作质量 其他 7、你认为薪酬结构中岗位工资与绩效奖金的比例应是: 9:1 8:2 7:3 6:4 5 5:5 8、你对薪酬保密这一点如何看待: 应该全部公开 应该全部保密 薪酬制度应该公开,薪酬金额保密 所在部门 人力资源部 行政部 财务部 市场部 销售部 工程部 项目部 采购部 性别 男 女 岗位 副总经理 部门经理 部门主管 部门专员 部门职员 经理助理 1 合理分层次公开 按照公司规定执行 社会工龄 婚否 1-3年 未婚 4-6年 已婚 7-10年 10-15年 15年以上 无所谓 学历 博士 研究生 双学士 本科 大专 中专 、薪酬结构、薪 实的想法,我们

4 页 700 浏览
立即下载
【薪酬设计体系】薪酬改革“人员四定”培训

【薪酬设计体系】薪酬改革“人员四定”培训

薪酬改革“人员四定”培训 目 录 一、 “四定”原则与目的 二、 “四定”的工作流程与方法 (一)“四定”工作的流程 (二)“四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 三、“四定” 工具及其填写说明 一、原则与目的 原则与目的 “ 四 定” 的 原 则 : 准确量化、客观分析、公正评估、优化结构 “ 四定”的内容: 定量 确定部门职责内每一项工作的耗时,并合计汇总出部门的工作总 量 定编 根据工作量,以每年 255 天计,得出部门完成所需工作的最基本 人力 定员 对岗位人员进行测评与分析,依据结果确定各岗位合格人选 定岗 确定岗位名称及其编制,以及聘任的基本标准和考核指标 “ 四 定” 主 要 目 的 : 为合理确定人员编制提供依据 为优化人员结构奠定基础 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标准 为薪酬改革、员工定薪提供依据 流程与方法 二、 “四定”的作业流程 在开展“四定”工作前,先熟悉“四定”的整体作业流程, “四定”的整体作业流程包括六大环节: 准 备 宣 导 信息采集 “ 四定” 反 馈 工作内容 1 、拟定工作方案 1 、大会宣导 1 、信息收集的方 法 •明确工作目标 2 、部门宣导 •制定工作计划 3 、个别宣导 2 、信息收集需注 意的问题 •配备相关人员 •选定工具 •了解部门工作流程 2 、组织相关培训 3 、信息表的整理 与及时反馈 1 、分析各种 1 、四定报告 实 施 1 、根据四定结 信息,形 的内容与部 果进行二次定 成”四定 门进行反馈, 薪 “报告 得到部门及 2 、形成部门、 其分管领导 员工考核指标 的认可 体系 2 、四定结果 要求部门负 责人对员工 进行反馈 3 、建立部门岗 位聘用标准 三、 “四定”的工作方法 (一)如何做好准备工作 1 、拟定工作方案。 ( 1 )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目标是“四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 四定”工作所有的步骤和动 作都应紧紧围绕“四定”的工作目标来进行。 ( 2 )制定工作计划 : 应围绕“四定”工作的目标来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 , 对“四定”工作进行 全面的统筹和规划 , 充分考虑“四定”工作可能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 步骤和环节。务求细致 , 全面 , 严密 , 实用。计划的每一个步骤均应逻辑严密并能体现高效和快捷运作的基本特征。工作计划内容 应包括“四定”工作的主要内容 , 运作程序 , 时间安排 , 每个阶段需达成的成果和最终成果目标等。 ( 3 )配备相关人员 : “ 四定”小组成员由人事部门和其他熟悉目标单位情况的人员组成。小组 成员要求熟悉公司人事政策、具有严明的纪律观念、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 “四定”小组应由一个负责人统管“四定”工作的全局 , 并对“四定”小组进行全盘的领导。“四 定”小组下分多个分小组 , 每个分小组由 1—2 人组成 , 由其全面负责 2—3 个部门的“四定”工 作的具体实施。 ( 4 )选定工具 : 工具的正确选用将可以保证“四定”工作延着正确的方向 , 顺利的进行下去。使 “四定”工作少走弯路 , 这里推荐可供选用的工具如下 : 定量 : 部门 / 岗位工作量信息采集表 , 流程分析表 定编 : 部门组织架构设计表 , 部门 / 岗位工作量信息采集表 , 流程分析表 定岗 : 岗位聘任标准设计表 , 考核指标设计表 定人 : 员工能力评价表 , 员工二维技能排序表 ,“ 四定”单位现有人员的几种排队表。 ( 5 )了解“四定”单位 : 了解“四定”单位的基本情况利于“四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 能够 使“四定”工作一步主动 , 步步主动 , 并能大大提高“四定”的工作效率。因此先期拿到利于“四 定”工作进行的各种第一手资料尤为必要 , 围绕这些资料展示的信息进行先期的分析和调研 , 力争 能够带着问题进入“四定”单位。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 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需要搜集的资 料很多 , 但必须搜集到的应有四定单位上年度的工作报告和总结、本年工作计划、员工基本信息等。 2 、组织相关培训。 培训应面向所有“四定”小组成员 , 确保每一位小组成员从思想上对“四定”工作予以足够的 重视 , 并能熟练的运用各项工具和技巧高效的进行工作 , 确保任务的顺利达成。培训内容应包括 “四定”目的的宣导 , 工作计划 , 工作制度 , 工作纪律 ,“ 四定”手册和相关工具的使用 , 注意事 项和相关技巧 , 沟通方法等。 (二)如何做好“四定”的宣导 1 、操作方案的宣导 ( 1 )宣导的方式 : 大会宣导 : 大会宣导由“四定”小组牵头组织 ,“ 四定”小组负责人主持宣导 ,“ 四定”单位 最高负责人做动员讲话 , 到会人员包括“四定”单位部门负责人以上各级领导。宣导会内容应紧 紧围绕宣传“四定”工作的目的和目的 , 力争取得“四定”单位各级领导的理解 , 支持和配合 , 为四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思想上扫清障碍。 部门宣导 : 除大会宣导外 ,“ 四定”小组还应组织力量到各部门进行现场宣导 ,“ 四定”工作 的目的和意义应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并配合部门经理,针对各部门的具体情况采用宣导 , 答疑等多种方式 , 消除员工的顾虑 , 使之能自觉的配合“四定”小组成员的工作。 个人宣导 : 在访谈阶段,应针对各员工不同的性格特点,因地制宜 , 随机应变的采取更加灵 活的方式 , 与访谈对象作更细致的沟通 , 争取被访谈者的理解。尤其重要的是访谈者要遵守为被 访谈者保密的原则 , 不应向“四定”小组以外的人透露访谈者所谈内容。这一点应作为一项组织 纪律予以明确 , 并在访谈时明确的告知被访谈者。如有违反并造成不良影响的 , 应对违反者予以 纪律追究和相应处罚。 ( 2 )宣导的材料 : 为了增强宣导的效果,大会宣导和部门宣导应尽可能采用投影幻灯的形式 进行, “四定”单位部门负责人以上领导应人手一份宣导材料 , 其他层次的员工口头宣导即可 , 但务必注意效果 , 如确有需要 , 一些非机密资料也可下发给普通员工 , 消除“四定”工作的神秘 感 , 取得普遍的理解和支持。。 ( 3 )宣导的语言:宣导时各小组成员要统一口径,讲的内容和标准要保持高度一致和统一 , 切不可各说各话 , 互相矛盾。如一时有些地方拿不准 , 不应现场即时答复 , 应及时组织“四定” 小组成员会议进行研究 , 在“四定”小组统一口径后再向对方答复。宣导要从正面宣传入手,不 要讲消极的东西 , 误导被宣导人 , 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 给“四定”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障碍。 ( 4 )宣导的纪律 : 宣导时要明确宣导的纪律 , 暂时未确定的东西不要讲;已明确不能讲的不 要讲 , 自己拿不准的不要讲 , 注意保持与被宣导人的良好关系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切忌不能同被 宣讲人发生争执 , 造成不良影响 , 影响“四定”工作的正常进行。如属被访谈人或被宣导人不支 持 , 不配合 , 应及时将情况向“四定”小组进行汇报 , 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反映和解决问题 , 不 可擅自与其发生纠纷。 2 、提供相关问题答疑 : 为“四定”单位提供相关问题答疑是“四定”工作必不可少的一 个步骤和环节 , 目的在于令“四定”单位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明确了解“四定”的目的和意义 , 都 能正确熟练的运用工具进行填写表格 , 保证填写信息的质量。便于“四定”小组信息的搜集和分 析。因此答疑可以分多种形式进行。对于共同性的问题可采取集体答疑 , 对于个别问题可以采取 个别答疑 , 也可以把集体答疑和个别答疑结合起来进行 , 比如 , 可以在集体答疑时 , 针对个别人 的提问进行回答。但不论那一种方式 , 都务求灵活 , 方便 , 准确 , 快捷 , 迅速。意思明确 , 不至 于误导被宣导人。 3 、统一思想认识 , 取得“四定”单位的理解 , 支持和配合 : 统一思想认识 , 取得“四 定”单位的理解 , 支持 , 和配合是“四定”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之关键。因此“四定”小组在宣 导时一定要热心、诚心、细心、耐心、恒心,打消“四定”单位部分成员的误解和抵触情绪 , 从 管理者的大思维角度出发宣导“四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 使管理者从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经营 理念和成本意识 , 从行动上自觉的支持和配合“四定”小组的各项工作 , 从而达成三赢 ( 领导 满意 ,“ 四定”小组满意 ,“ 四定”单位满意 ) 的理想局面。在实际工作中 ,“ 四定”小组成员应 时刻保持与“四定”单位的良好沟通 , 及时为“四定”单位答疑解惑 , 象朋友一样为他们排难解 忧 , 不给“四定”单位制造麻烦 , 确保“四定”单位在“四定”的同时 , 还能顺利的完成其本 职工作。实现管理、生产两不误。 流程与方法 (三)如何做好“四定”的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四定”的基础,也是整个“四定”中最为艰难的环节——国内外企业管理中 遇到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对非销售人员或非生产线上的后线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管 理人员的工作量无法客观、公正的评估。信息采集得好,则后续的工作就快捷且准确,反 之则会导致反复返工或错误的结果。 信息采集方法(一):访谈法 通过对单位(部门)领导、员工的访谈,了解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访谈还是对宣导的 补充,它是个对个的更深入的宣导,通过访谈使“四定”的意义更加清楚、准确、深 刻地传达给访谈对象。 分析访谈结果 掌握访谈技巧 确定访谈内容 围绕工作目标 选择访谈对象 应涉及部门的每一个员工 核实与印证有关内容与数据 被访员工主谈,访谈人引导 信息采集方法(二):其他方法 观察法 流程与方法 小组工作人员定时和不定时地对工作职场进行观察,主要是观察 员工的工作情景,以此对单位(部门)整体和个人的工作状 况、工作激情、工作负荷作出一定的判断,共分析时参考。 穷尽工作法 要求单位(部门)员工将自己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年度)的 所有从事的工作完全彻底地逐项列出,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并标明每项工作的耗费时间。 外部咨询法 为了防止被调查人员故意夸大自己的工作量,还需要对“四 定”单位(部门)的前任领导、原岗位(现已调职)员工、 甚至公司内外的相关专业专家进行咨询。这些人员往往能够 提供较为真实的信息。 业务流程分析法 通过对业务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分析,能够客观地对工作量作 出评估。 工作成果查阅法 对员工过去的工作成果(如,核保、核赔处理的档案,完成的 项目报告,等)进行复查,以正常技能所需要的必要工作时 间作为参照,判断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技能。 问卷调查法 主要是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员工综合能力作出客观、公正 的评价。 流程与方法 信息收集要注意的事项: 事前解释 部门填写工具表格前,各改革小组成员要细致解释清楚每一个项目 的意义以及填写办法。对需要部门经理签字的作出明确说明,以 加强相互控制,防止弄虚作假。 事中跟踪 及时了解联系部门的填写进度、填写情况,注意督促,对填写过程 中的困难及时排除。 事后反馈 对填写不合要求的要重填写或修改,充分保证填写材料的真实、可 靠性。 要注意与部门多 沟通,最后整体 文稿必须经部门 负责人签字确认 成果与反馈 “ 四定”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四定工作报告,报告应包含该部门的组织架构、人员分析、指 标确定、流程分析等方面内容 **** 部门“四定”分析报告 •部门概况 •组织架构及人员编制分析 •人员结构现状分析 •人员评估(考核排名情况) •考核指标 •部门内各岗位的岗位聘任标准 •主要业务流程及人力、时间分配 •主要结论 “ 四定”所确定的岗位考核指标、岗位聘任标准、部门考核排名等信息在四定工作结束后 由部门负责人向员工进行反馈 工具与表格 “ 四定”工具 ¶ 部门信息采集表(部门填写) ¶ 工作岗位采集表(员工填写) ¶ 部门组织架构(部门填写) ¶ 工作流程分析(“四定”小组成员与部门共同厘 定) ¶ 员工排名表(部门确定) ¶ 岗位聘任标准(“四定”小组成员与部门共同厘 定) ¶ 考核指标表(“四定”小组成员与部门共同厘定) 部门信息 表 1--1 部门工作信息采集表 部门名称: 部门负责人: 一、请叙述部门的主要职责 工作职责: 1. 2. 3. 4. 5. 6. 7. 8. 9. 10. 填表指导: 部门职责:填写此表要求简洁、具体、项数一般不超过十项,应区分出哪些职责属于 战略规划性职责,哪些职责属于操作事务性职责。 部门信息 表 1--2 部门工作信息采集表 二、请具体描述部门的所有工作任务 (一)最重要的工作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 人 1. 2. 3. 4. 5. 填表指导: 6、 7、 1 、“工作性质”的解释: 工作性质包括“日常性”、“时段性”、“偶然性”、“项目”。“日常性”指每天 均需处理的工作,如考勤、证券部资金结算等;“时段性”指在一段时间内需处理的工作, 如工资核定、招聘等;“偶然性”或“临时性”指一年内偶尔一次需处理的工作,如圣诞 晚会策划等;“项目”指战略发展中心项目组、常规稽核等工作。 2 、所需天数 / 人: 指该项工作所花费的所有工作天数和人力,设定一年的标准工作日为 250 天,如某项 目需 4 人,每人 30 天,则可填 120 天 / 人。最多不超过 365 天, 300 天以上为异常现 象,将重点分析。 部门信息 表 1--3 部门工作信息采集表 二、请具体描述部门的所有工作任务 (二)其他工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 人 表2 员工信息 工 作 岗 位 信 息 收 集 表 (由每位在岗人员填写) 岗位名称: (包括行政职务岗位和普通岗位名称)撰 写 人: 部门名称: 本岗位目前有 主 管 领 导: 室 名 称: 人, 岗位职责: 本岗位能否充分发挥你的特长?如果让你选择,你认为哪些岗位最适合你? 最主要的三工作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日常性、时段性、偶然性、项目) 1、 2、 3、 其他工作 1、 2、 3、 4、 5、 6、 7、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部门组织架构 表 3--1 部门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 四定”前) 原定编 : 现有人数: 其中经理 : 人 人 部 人 室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人 人 人 室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人 人 人 室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人 人 人 主要建议: 填表指导: 部门架构:要求填写最近期的岗位情况、岗位责任明确、岗位之间相互没有交叉重叠,要 防止部门为了凑岗位人为虚报、拼凑岗位。 部门组织架构 表 3--2 后) 部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 四定” 定编 : 其中经理 : 人 人 部 室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室 人 人 人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室 人 人 人 主要变化(如实行组织扁平化,请详细说明):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人 人 人 工作流程分析 工作流程是分析岗位的核心表格,其目的一是帮助部门明确核心流程,以合理配置核心人力,二 是确定作为“定岗定员”的主要依据。 工作流程分析 节点 1 节点 2 主要任务 • • • • • • 结 果 • • • • • • • • • • 时 间 标准人力 节点 1 节点 3 节点 4 结果 流程分析的方法 1 、根据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找到各部门的核心工作,将部门核心工作展开就形成一 个核心流程; 2 、找到每个流程的关键点即节点,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环节的结果,一般流程为四、 五个环节(节点),所有节点的集合就得到总结果,即形成一个工作分析流程。 工作流程分析 工作分析流程与工作操作流程有本质的区别,如何从一个操作流程归纳出分析流程,有赖 于“四定”工作人员对工作节点的把握 • 外 部 招 聘 流 程 (操 作流 程) 用 人 部 门 填写招聘申 请执行单 寿险人事行政部 审核招聘 需求 策划、安排招聘广告; 联络人才交流中心; 收集、筛选应聘材料, 招聘启动 10-20 工作日 寿 集中常 险 规测试 用 人 人 事 部 行 门 0.5 政 工作日 部 专业 测试 0.5 工作日 用 人 集中联 部 合面试 门, 人 事 0.5 部 工作日 门 人事部 审核、执行 应聘材料报批 0.5 工作日 领 导 审 批 5-10 工作日 结 果 反 馈 招聘结束 • 外 部 招 聘 流 程 (分 析流 程) 用人部门提出 招聘申请 核 人 小 组 核人 复试 人员到岗 工作流程分析 •组织架构与人员编制管理流程 3-5 个工作日 收到当日回复 二级机构人事部提出 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 计划、调整申请 呈报 会商 寿险人事行政部 经办人 不 同 意 审核材料 二级机构人事部 组织实施 二级机构人事部 同 意 退还原材料 寿险人事行政部 电话解释 经办人 拟批复 传真 当日回复 •分析流程 二级机构人事部提 出组织架构和人员 编制计划、调整申请 寿险人事行政部 经理 相关部 门 寿险人事行政部 审核、批复 组织实施 工作流程分析 流程分析中的注意事项: 1 、在流程分析时应组织部门经理、室主任和少数业务骨干集中一起讨论确定,辅之以个别 访谈,确保结果合理。注意核心流程至少占部门全部工作量的 80% 以上,且核心流程一般不 超过 6 个。“部门所有工作表”是从横的角度核定工作量,“工作流程表”是从纵的角度核 定工作量,相互补充配合。 2 、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归纳,先确定节点,再在主要任务、结果上尽量详细 地列明,以工作流程结合工作量确定标准人力 3 、流程是单一流向的,而不是四周发散的,即所有工作导向流程的结果 4 、流程分析的导向不是减人,而是以业务为导向,使流程更合理、顺畅,节省出 人力从事更重要的工作 5 、给部门长传达信息,部门人数多少、人员素质如何,部门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部门人员的素质和效率状况,部门长要有利益责任和管理责任,要计入考核范围 6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调查与工作量分析中的“标准人力”是指部门中技能 较高,完全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充满工作激情的人员。 员工排名 员 工 排 名 表 优秀者 排名 姓名 胜任工作者 排名 姓名 基本胜任者 排名 姓名 需培训提高者 排名 姓名 调整对象 排名 姓名 员工排名表是本次“人员四定”工作的关键结果之一,涉及二次分配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在要求部门经理以“公心、责任心”为前提,根据部门现有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严格列 出优秀、胜任、基本胜任、需培训提高、调整对象五类人员,不能含糊其词,也为人员调 整和培训提供依据。 备注 员工排名 本次员工评价主要侧重于各岗位员工的能力、工作表现及工作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据 此设计多个评价点,对各岗位员工进行综合测评。部门经理的工作能力由机构分管领导予 以评价;员工的能力评价由部门负责人予以评价 员工能力评价因素 工作能力 1 。在岗人员的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从业经验 . 2 。在岗人员的专业知识 3. 在岗人员的协调 , 沟通能力 4. 在岗人员对突发事件的 反应能力 5. 在岗人员的逻辑推理能力 6. 在岗人员的创新能力 7. 在岗人员对工作的自信程度 8. 在岗人员的应对能力 ( 例如 : 被问到 工作表现 1. 工作的细致及认真程度 2. 工作效果 3. 工作总体差错率 4. 总体工作效率 5. 工作完成情况 ( 指速度 , 正确性 , 工 作定额的完成情况 ) 6. 工作的程序与准备(是否有浪费 , 不 匀 , 勉强的地方 ? ) 7. 工作的返工延误率 问题时,是否会有措手不及的现象? 如果部门负责人有两个,必须意见表达一致。表格具体格式见后页 工作态度 1. 改善工作现状的意愿 2. 工作热情和进取心 3. 工作中的学习能力 4. 工作中不畏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 5. 工作中的团队精神 6. 工作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7 。工作中对后进者的帮助 8 。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的意愿 员工技能评价要点( 1 ) 评价要点 1 。在岗人员的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从业经验 . 2 。在岗人员的专业知识 3. 在岗人员的协调 , 沟通能力 4. 在岗人员对突发事件的 反应能力 工 作 能 力 5. 在岗人员的逻辑推理能力 6. 在岗人员的创新能力 7. 在岗人员对工作的自信程度 8. 在岗人员的应对能力 ( 例如 : 被问到问题时,是否会 有措手不及的现象? 9. 在岗人员理解自身职责和上级指示的能力 10. 在岗人员把握自身扮演角色的能力 11. 在岗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在岗人员运用过往经验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分值 0--3 。 5 分) 3。5 (好) 0 (差) 员工技能评价要点( 2 ) 评价要点 1. 工作的细致及认真程度 2. 工作效果 3. 工作总体差错率 工 作 表 现 4. 总体工作效率 5. 工作完成情况 ( 指速度 , 正确性 , 工作定额的完成情 况) 6. 工作的程序与准备(是否有浪费 , 不匀 , 勉强的地 方?) 7. 工作的返工延误率 8. 对主要经营业绩指标的认识理解能力 9. 突发事件应对手法(处理的内容是否合乎上司的意图 ? ) 10. 对工作成果的预见能力 11. 决策的科学性 分值( 0--2 。 5 分) 2。5 (好) 0 (差) 员工技能评价要点( 3 ) 评价要点 1. 改善工作现状的意愿 2. 工作热情和进取心 3. 工作中的学习能力 4. 工作中不畏挫折坚持到底的精神 5. 工作中的团队精神 工 作 态 度 6. 工作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7 。工作中对后进者的帮助 8 。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的意愿 9 。清楚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 10 。工作自觉性 11 。承担工作中的责任 12 。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13 。在工作中公私分明 14 。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加班加点的情况 15 。为维护公司制度而规劝他人的勇气 分值( 0--2 分) 2 (好) 0 (差) 1 、考核指标的分类: 考核指标 • 对“四定” 部门的考核指标, • 对个人(部门经理、部门副手和普通员工)的考核指标。 2 、考核指标的性质 • 反映业绩因素的 KPI 指标 • 反映主要工作的考核指标 3 、指标的设计原则:具有针对性与导向性 • 部门和部门经理考核指标由部门先提出初稿,小组与部门共同沟通,共同设计确定指 • 其他员工考核指标由员工先设计初稿,部门经理把关,小组统一平衡。 • 考核指标应控制在 8 个指标以内。所有指标应尽可能能够定量,并且是客观性指标。所 有指标最终都要能够向全体员工公开,考核指标应有明确的打分规则。 • 为体现 360 度的考核思想,设计考核指标要促进各部门对上级和对其它部门、下级机构 的服务,考核指标均设置“领导满意度”和“内部客户满意度”的指标。 • 为保证考核结果的可对比性,同一考核对象的考核项目应保持一致,但不同背景的考核 对象的考核项目权重合数据各不一样; • 个人考核指标的建立应促使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保持一致,团队业绩影响个人绩效,个 人表现影响团队业绩; • 对部门经理考核指标设置有“员工状态”指标,以促使部门经理注意提高员工技能素质。 表 6--1 考核指标 考 核 指 标 保险公司部门考核指标 考核 期限 部门 项目 考核指标 2000 制定 2000.6 日期 考核标准 权重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部门 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评价主体 基础数据来源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服务质量 部门经理签名: 主管领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各部 门、二级机构) 分管领导签名: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不适合具体经营单位。 表 6--2 保险公司部门 B 类干部(部门负责人)考核指标 姓名 项目 部门 考核 2000 期限 职务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权重 本部门员工状态 员工整体素质、员工成长情况、工 作激情、工作饱和状态、学习创新 精神 10% 主管领导、内部客 评分 户(各部门、) 服务质量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 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主管领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各部门、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本人签名: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部门长。 评价主体 制定 2000.6 日期 二级机构) 分管领导: 基础数据来源 表 6--2 保险公司部门 B 类干部(部门副手)考核指标 姓名 项目 部门 考核 2000 期限 职务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权重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 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评价主体 制定 2000.6 日期 基础数据来源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服务质量 本人签名: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部门副手。 主管领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各部门、 二级机构) 分管领导: 表 6--3 保险公司员工考核指标 姓名 项目 部门 考核指标 考核 2000 期限 职务 考核标准 权重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 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评价主体 制定 2000.6 日期 基础数据来源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服务质量 本人签名: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普通员工。 分管领导: 主管领导 内部客户 满意度调查 表4 部门岗位聘任标准 部门: 岗位名称及 在岗人员 岗位在以下各方面的要求/在岗人员情况 现状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称 性格 工作经历 特殊培训 特殊技能 ….. 其他要求 岗位要求 现岗位情况 岗位要求 现岗位情况 岗位要求 现岗位情况 填写说明 : 岗位要求为四定后岗位聘任标准,现岗位情况为现岗位工作人员状况。此表主要反映 该部门人员素质的基本指标和聘任要求,特别是聘任标准要给部门解释清楚,要求填写 项目齐全,避免理解偏差导致此表收上来要返工或者没有利用价值。 “ 四定”应注意的事项 1 、目前仍有相当一批部门经理缺乏人力成本意识,加上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在“四定”中 可能会难以避免的出现争编制、多要人、夸大工作量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 “四定”小组在思想上 要高度重视,在收集信息、访谈时,要细致、深入、耐心,还要掌握分寸、善用技巧(要学好本《手 册》所 介绍的方法)。 2 、对人员技能评估时,一些部门经理可能会因为怕得罪人,往往夸大下属的能力,且不愿提 供淘汰人员名单。针对这种情况,应向部门经理讲清道理,晓以利害,说明“若在四定时实事求是提 供情况,得罪人的责任是由四定小组承担,过了这个时间,部门经理他仍躲避不了矛盾,而且还得自 己扛责任。”根据我们的经验,经过这样的说服,一般部门经理会积极配合。 3 、从“四定”一开始,就一定要将“人员精少、薪酬优厚、业绩增长、成本下降”的薪酬改革 总体目标反复向部门经理灌输。 4 、考核指标的量化,要尽可能减少人为主观因素。考核指标要尽量精细化,在员工的考核指标 上面要多下工夫,要根据岗位职责制定尽量量化的、可测量的指标,达成共识,使员工明确努力的方 向。 5 、知识型工作的工作量难以确定,而且缺乏衡量标准,因此要辩证地处理好“精确”与“模 糊”的关系。即调查工作一定要精确,信息收集决不含糊,原则性问题决不妥协,但最终设计流程时, 又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定或未定因素,留有余地,使“定量”工作尽可能客观公正。 建立在对采集的所有信息包括部门、各岗位(人员)工作量、内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结构、 员工状态(技能、态度、绩效)等各方面分析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必须撰写“四定”工作报告 如何撰写“四定”工作报告 1 、前提条件 第一、熟悉“四定”单位(部门)的 运作; 第二、本着开放的心态多角度思考; 第三、掌握各种常见分析方法。 2 、分析方法的熟练使用 3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充分分析 ( 1 )工作量分析 ( 2 )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流程分析 ( 3 )人员结构分析 ( 4 )人员评估 ( 5 )其他方面(如工作成果)的分析可以用来印证所得出的初步结论 * 具体描述见后 如何分析并作出“四定”工作报告( 1 ) “ 四定”必须建立在对采集的所有信息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分析主要包括部门、各 岗位(人员)工作量、内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结构、员工状态(技能、态度、绩效)等各 方面分析。“分析”是“四定”作业流程的关键环节。做好分析工作的前提是: 第一、熟悉“四定”单位(部门)的 运作; 第二、本着开放的心态多角度思考; 第三、掌握各种常见分析方法。 熟悉“四定”对象的运作。这是开展“四定”工作的起码条件。如果以前对“四定”单位(部 门)了解不多甚至根本不了解,则一定要在准备阶段想方设法了解该单位(部门)的基本情况,譬 如部门主要职责、简史、员工基本信息等。如果已经与该单位(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那 就更好了。 本着开放的心态多角度思考。所谓开放的心态,指的是不带任何预定的观念,抱着“双赢”的 态度,重事实、重数据。多角度思考要求“四定”人员防止片面、孤立看待问题。对问题要运用各 种方法分析,对得出的结论要多方印证、佐证。 1 、几种常见的分析方法 ( 1 )比较法 例如:某个部门一位员工被部门领导和多数员工认为是工作量最饱满的,而另一位所填报工作 量是最高的,那么可以推论后者的工作量需要进一步核实。 ( 2 )剔除法 例如:分析核心业务流程时发现有些环节涉及到主管领导、外单位(部门)人员,那么这些人 的工作量和人力资源是可以不考虑在内的。 如何分析并作出“四定”工作报告( 2 ) ( 3 )矛盾法 假设一个核心业务流程全程完成被告之需要 22 个工作日(即整整一个月),但经与部门领导和 骨干员工分别沟通,一致认为实际不可能这么长。因此,该流程的时间跨度需要再核实。 ( 4 )常识法 曾经有一位员工填写周工作量为 72 小时。若周工作量为 72 小时,该员工不仅周末两天需要加 班 10 小时,而且每个工作日需要加班 4.4 小时。这显然有悖于常识。 ( 5 )反推(逆向)法 假设一个人在从事了多年水险核保之后被安排在火险核保岗,他同样干得很出色。而另一个人 只从事过一个岗位。因此,可以反推前者比后者综合技能强。 ( 6 )排他法 如果核心流程和非核心流程中都包含了某项职责,那么就存在重复的可能。 ( 7 )归纳法 分析时必须时刻注意从各种表象材料中归纳出带有共性的东西。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一种分析方法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有组合使用并灵活运用才能产 生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可以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推出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 2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 ( 1 )工作量分析 通过对部门和岗位工作信息采集表、个人工作日志(周、日记录)的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的 分析、访谈可以基本测定出部门、员工的工作量。然后以此为基数再进行进一步求证、核实。部门 和岗位工作信息也要相互印证。在分析这些信息的同时可以对岗位人员的工作效率、激情和技术难 度等进行分析。 如何分析并作出“四定”工作报告( 3 ) 对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否需要与有关当事人进行反馈要视具体情形而论。即使要反馈沟通,也要注意 策略,留有回旋的余地。 提示:第一、部门和岗位工作信息采集表要注意归纳各工作内容(项目)的逻辑关系。 第二、工作日志对分析重复性(日常性)工作比较有效。 ( 2 )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流程分析 首先找出该部门(单位)的各个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流程,确定每个流程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及人力,整 个流程的时间跨度。流程分析有助于分析工作量、确定人力和标准人力。对流程中重复的环节进行归并 , 剔除不合理或由外单位(部门)所承担的工作内容(项目)。人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 R = ( X  Y ) 250 日 R :人力 X :流程全程所需工作日(若流程全程跨度超过一年,应剔除超过一年的部分) Y :因外部门(单位)人员提供或部分有时可以简化(省略)而节余的工作日 250 日:全年按 250 个工作日计 标准人力是指部门中技能较高,完全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充满工作激情的人员。 提示:第一、核心业务流程工作量总和应占 80% 以上,否则核心业务流程可能有遗漏; 第二、重点分析核心业务流程。非核心业务流程的分析主要用于印证核心业务流 程的分析。 如何分析并作出“四定”工作报告( 4 ) ( 3 )人员结构分析 从学历、专业、年龄、司龄、性别、资历(相关经验)、潜能等方面进行分析。人员结构 还包括员工技能组、团队运作等 例 1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某部门员工平均司龄为 5 年,而且近三年没有新聘过一人。这样 就可以说该部门新鲜血液补充不够,不利于新陈代谢。。 例 2 :某分公司车险部如果没有一位员工是学汽车专业的,尽管有相关专业如机械制造、 电机、电子等员工,但该部人员结构也是有缺陷的。是不是全是学汽车制造的就是最好的呢? 当然不是。如果该部共有 5 人,汽车制造本科生 1 人,汽配厂原厂长 1 人,保险专业(或有 产险从业经验) 1 人,精于营销(客户关系管理) 1 人,善于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 1 人,那 么其人员结构可以是比较合理的,技能得到优化组合。 ( 4 )人员评估 人员评估主要从技能、态度、表现(业绩)、效率等方面评估。经过访谈、测评(评价)、 工作成果等分析应对该单位(部门)员工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评价。当与部门经理的评价不 一致时要与部门经理反复沟通,并征求该部门主管领导的意见。若最终仍然不能达成一致时, 而“四定”小组的意见具有令人信服的依据,可以向主管领导汇报。经过评估后员工最好分 为五类,并具体排序。人员评估如同人员结构分析一样为优化人员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提示:人员的不可替代性和一人多能在分析时应受到特别重视; ( 5 )其他方面(如工作成果)的分析可以用来印证所得出的初步结论。 ( 6 )分析要做细、做透。分析的同时要注意归纳。对所收集的一切信息都要进行分析,不 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如果发现任何不一致的地方,务必刨根究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 观、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 四定”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 “ 四定”工作报告主要包括“单位(部门)概况”、“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人员结 构”、“人员评估”、“考核指标”。“岗位聘任标准”和“业务流程”等内容,并将相关 表格作为附件。 第一、“单位(部门)概况” 第二、“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 第三、“人员结构” 第四、“人员评估” 第五、“考核指标”分为对“四定”单位的考核指标 第六、“岗位聘任标准” 第七、“主要结论” 工作报告形成后经“四定”小组负责人审阅后要向该单位(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汇报 (反馈)。工作报告不能出现自相矛盾之处。若与有关当事人出现分歧经反复沟通后仍不能 达成一致,应请“四定”小组负责人出面帮助沟通。如果依然不能达成共识,经“四定”小 组负责人同意后可以将“四定”小组的看法报更高层领导定夺。 “ 四定”工作报告的反馈 “ 四定”小组在方案出台后要与单位(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反馈具体的实际情况,以 便对方案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这就需要:争取到相关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员工的积 极配合;要求对每一项内容的确定,都须经过沟通、制定、反馈、探讨、修改、再反馈、再统一的 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流程如下: 如有不同  工作量信息采集  工作流程分析 各部门各岗位  各岗位考核指标 室主任、员工  人员技能评估、排 序  部门编制的确定 “四 定”报 告 各部门经理 修改、补充、完善 分管领导 人事部经理 薪酬改革小组 如有不妥 如有分岐  部门架构调整设想 一 致 达成一致  人员结构分析 达 成 达成一致  各岗位聘任标准 班子成员 “ 四定”报告出台后,向“四定”单位反馈的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1 、分析人员结构:我们要把从年龄 、司龄 、知识结构 、性别、资历等几方面来分析每 个部门的人员结构的结果与部门经理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尊重部门经理及分管领导的意见下与 “四定小组”的意见达成统一。 2 、员工综合评估排序:我们要把通过员工互评、主任评、部门经理评的办法,客观、 公正排出的顺序。用详实的依据和理由向部门经理反馈。通过“四定”工作我们还需与部门经 理密切配合,帮助部门找出需调整的人员及需通过培训才能胜任现职的人员。为二次定薪打下 基础。 3 、部门编制的确定:“四定”小组确定的每个部门的编制,涉及到与现在部门编制可 能有差异,在反馈时我们需要引入两个用人意识:“标准人力”、“人力成本”;三大机制; 四定的考核指标(部门内员工的状况)。并且站在他们的角度,反复沟通,终要达成共识。 4 、部门架构调整: 要注意:“四定”小组在与上级领导沟通后可以提出在部分部门实行扁平化的构想。个别部 门有可能产生不同意见,这里须强调的是如果我们与部门经理沟通达不成共识,我们可以保留 意见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争取取得高层分管领导的支持和配合来做部门经理的工作,最终达 成一致。 在形成“四定”工作报告之前,一定要与部门经理反馈,然后记录下意见和理由,再与相关 部门(企划、人事、分管领导)反馈,如果还有异义则一定要几家相关单位坐在一起沟通确定。 “ 四定”报告经过反馈、修改后,正式由各个部门经理签字认可,报有关领导审批,确定后 即正式进行实施。 “ 四定”结果的实施 “ 四定”正式实施时,要严格按方案执行,并严密跟踪落实的情况,监控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便能及时加以解决。 由于此项工作是政策性比较强的工作,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对此会比较敏感。相关部 门应作好相应的工作准备。 检验“四定”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是否为优化人员结构提供了依据;是否为薪酬改革的实施奠 定了基础; 对公司今后的“四定”工作是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使此工作能顺利进行,少走弯路。 积极行动 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架构扁平化——涵义、意义和目标 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和人员之间是否具有迅速进行动态组合或联合的能力,成为评价该企业组 织模式是否符合新经济时代要求的标准之一。业务处理的时效、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创新能力 已成为当今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意义 涵义 架构扁平化是指在 •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管理层,有利于 提高效率、强化责任、节约成本 一个层级中通过合 • 有利于增强上下级的沟通 并或裁减中间层、 • 给人才成长拓展更大的空间,有 最终达到层级减少、 利于吸引、保留优秀人才 效率提高、更有利 于人才成长目的的 组织行为。 • 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最新趋势 • 提高市场敏感性、增强技术创新 的意识和能力 目标 精干高效、 让组织更 有活力! 架构扁平化——利弊分析、挑战和问题(一) •扁平化后的期望效果 – 员工不再论资排辈,而是凭借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 不断超越自己; – 拓展员工上升空间,不再人为限制高级职数; – 部门内、部门之间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组建不同的项目小组,让优 秀员工有充分的表现舞台,提高机关活力和工作效果; – 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每位员工的责任意识; – 通过薪酬制度的支持,让优者更优、让平庸者不再可能“滥竽充 数”, 促进内部良性竞争; – 管理队伍越来越精干。 架构扁平化——利弊分析、挑战和问题(二) •扁平化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 认识偏差:如何看待变化后的上升空间及内部架构 – 协调问题:部门内、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突出 – 对分支机构的指导及对外联络的问题 – 领导问题:管理跨度、管理难度加大,协调组织与绩效评估能力 要求高,识人、用人更具慧眼。 架构扁平化——利弊分析、挑战和问题(三) 如何适应扁平化 – 加强对扁平化的认识 – 调整心态:进取心、公平竞争 – 调整行为方式(领导方式):注意加强协调能力、组织能力, 加强绩效评估力度项目实行目标考核。 机密 总公司寿险健康保险部“四定”分析报告 总公司薪酬改革工作小组: 二○○○年七月十日 目 录 ·寿险健康保险部基本情况 ·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分析 ·现有人员结构分析 ·考核指标 ·初步结论与建议 ·附件 寿险健康保险部基本情况 健康保险部的发展概况 寿险健康保险部(以下简称健保部),几经起落,历经福利部、医疗保险部到 1998 年 2 月 17 日年正式更名为健康保险部。目前该部门现由黄协理分管,张剑敏副总经理负责, 下设有 6 个职能室(个险推展室、团险推展室、契约核保室、客户服务室、理赔管理室、 企划精算室),共有员工 13 人,其中部门负责人 1 人,室主任 2 人。 健保部主要职责 1. 健康险产品开发 2. 健康险业务、行政和技术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3. 全系统健康险业务的推动和业务质量管理 4. 全系统健康险专业队伍建立 5. 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及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政策跟踪研究 备注:由于健康保险业务目前正处于起步推展阶段,部门工作职责的发挥略有侧重 6. 国际合作、国内公关 健保部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公司的贡献 主要工作成果 存在的或应引 起重视的问题 •自健保部成立以来已经开发各类产品 13 个,今年拟报批长期险 2 个,开发水平在国内 同业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健康险业务推动,产生保费收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控制两核风险,降低赔付率,直接创造经营效益 •通过健康险的业务推展的市场效应,提升公司品牌 • 健康险业务从深寿一个机构推展到全国 18 个机构 • 对推展健康险业务的机构实行差异化管理,设置了健康保险部或健康保险工 作组,有效控制了健康险无效的组织扩张 • 健康险业务规模截止 6 月 30 日,完成实收保费 1800 万元 • 利用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资源,建立了健康险的销售模式 • 全系统健康险专兼职管理人员 100 人 •健康险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立(总公司、分公司人员的充实) •健康险风险管控机制的建立 •健康险售后服务待完善(保全、理赔、续保或续期收费等) •企划与产品开发力量需加强 •工作侧重点应有所转移(从直接的业务推动转向培训、督导及为机构提供咨询服务) 健康保险部内部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分析 工作量 •业务进入全面推展阶段,大批人力着重分支机构的健康险系统推展工作。从工作量分布分析, 员工的工作量是饱满的,有兼岗的情况。 •该部门在今年有 2 名员工脱落,使得人力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部分岗位出现超负荷现象 所需人力 •现阶段,契约核保室与团险推展室均只有 1 人,日常工作无法正常运作。其余室也人手紧缺。 根据业务发展的循序渐进性及从人才储备、人才培养周期的考虑,健康保险部可以在现有的人 员规模上,适当增员,但部门在 2000 年的整体人力控制在 20 人以内。 •现有 13 人,增加 7 人(应届毕业生 3 人,精算、产品开发 2 人,机构调用 1 人,部门副手 1 人) “ 四定”前后的内部架构和人员编制详见附 1-2 。 健康保险部现有人员结构分析 专业学历 •医学: 6 人,法律: 2 人,中文: 1 人,保险 4 人,计算机、经贸管理、金融各 1 人 •硕研 5 人,大本 11 人 年龄司龄 •最大 44 岁,最小 21 岁,平均年龄 30 岁 •司龄最长 6 年,最短 1 个月; 5 年以上 4 人, 3—4 年 8 人, 1 年以下 4 人 性别结构 •男员工 12 人,女员工 4 人 简评:学历、性别、年龄诸结构比较合理。专业结构欠佳。 6 人具有分支机构工作 经验,自 99 年以来,人员流失 3 人,流出率 27% ( 2 人深造, 1 人去同业),人员规 模自 98 年以来未作重大调整, 2000 年将新增应届毕业生 3 人。因其流失的人员原来 主要从事产品开发与调研工作,尽快以补充精算及产品开发人员为重点。 一类(优秀): 人 二类(胜任): 人 三类(基本胜任): 人 四类(需培训提高者): 人 人员排名情况 •由于新入司人员( 2000.6 以后入司),对其工作技能难以作出准确的评估,暂列入培训提高对象,其工 资亦可根据薪酬改革方案,半年后进行二次定薪。 详见附件 初步结论和建议 人力编制与组织架构 •2000 年人力编制控制在 20 人。 •健康保险内部架构设置可以维持现状 人员结构 •人员学历、年龄、性别结构比较合理,但要调整专业结构,本年度 应重点引进精算人员 新人的培养与帮带 •新人比例会偏大,在注重新生力量培养的同时要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运作。 人员的层次 •人员差异分明 •人员分为四档 表 1--1 部门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 四定”前) 原定编 : 31 人 现有人数: 13 人 其中经理 : 1 人 个险推展室 定编: 5 人 岗位 1 产品客户分析 1 人 岗位 2 业务管理 1 人 岗位 3 销售推展 3 团险推展室 契约核保室 定编: 4 人 岗位 1 产品客户分析 1 人 岗位 2 推 展 : 3 人 定编: 5 人 岗位 团险契约管理 1 人 岗位 团险核保 1 人 岗位 个险契约管理 1 人 岗位 个险核保 2 人 卢建龙 高佐 人 李平、王震凌、乔善波 健康保险部 客户服务室 定编: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岗位 4 4 人 团险客服 个险保全 续保管理 单证管理 邝友强 易平 杨萍 理赔管理室 1人 1人 1人 1人 企划精算室 定编: 6 人 定编: 6 人 岗位 1 市场研究 1 人 岗位 1 团险理赔 1 人 岗位 2 精 算 2 人 岗位 2 个险理赔 3 人岗位 3 数据分析 1 人 岗位 3 医院管理 2 人 财务管理 1 人 产品设计 1 人 邓建华 陈睿 梅贤森 万晓梅 主要建议: 本架构是健康保险部根据专业化经营的要求设计的,并在 3 月份得到批准。 人员编制确定位 31 人(现在岗人员 13 人,另新分应届毕业生 3 人),主要是考 虑人才的储备与培养。考虑现阶段的业务规模、人力配置的层次性及业务发展 的渐进性,部门主动提出:本年度内实际人数控制在 20 人以内。并对室的人员 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表 1--2 部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 四定” 后) 定编 : 20 人 其中经理 : 2 人 个险推展室 定编: 4 岗位 1 岗位 2 岗位 3 人 : : : 团险推展室 定编: 2 人 岗位 1 人 岗位 2 人 岗位 3 人 : : : 健康保险部 契约核保室 定编: 3 人 岗位 1 人 岗位 2 人 岗位 3 人 : : : 客户服务室 理赔管理室 定编: 3 人 人 岗位 1 : 人 岗位 2 : 人 岗位 3 : 定编: 3 人 岗位 1 人 岗位 2 岗位 3 人 企划精算室 人 : : : 定编: 4 人 岗位 1 人 岗位 2 人 岗位 3 主要变化(如实行组织扁平化,请详细说明): 因健康保险部的组织架构刚调整到位,其设置基本符合目前业务发展的需 要,同时又兼顾到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在“四定”后,可以保持现有的 架构。 人员编制在现在的规模上:理赔服务室增 1 人,企划精算室增 2 人,团险推 展室增 1 人,契约核保室增 2 人,同时希望增加部门副手 1 人。共新增 7 人。总人 力 20 人。 人 : : : 人 人 人 表5 员 工 排 名 表 优秀者 排名 姓名 胜任工作者 排名 姓名 基本胜任者 排名 姓名 需培训提高者 排名 1 1 1 1 2 2 2 2 3 3 3 4 4 4 5 姓名 调整对象 排名 姓名 备注 考 表 6--1 核 指 标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部门考核指标 部门 健康保险部 项目 考核指标 主要工作 内部客户 满意度 考核 期限 制定 2000.6 日期 2000 考核标准 权重 评价主体 健康险业务推广 机构推展计划完成≥100%;保 及业务质量监控 费达成率≥100%;赔付率控制 ≤90% 健康险产品开发 新 产 品 开 发 计 划 完 成 率 ≥ 100%;新产品市场竞争力;基 础数据库的健全 业务管理操作系 业务管理流程合理;业务处理 统完善 效率高;业务处理系统安全性 高 市场调研 调研报告对高层领导决策有参 考价值 40% 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 30% 主管领导、客户、业务员 20% 同上 10% 主管领导及分管领导 服务质量 40% 60% 主管领导 内部客户(各部门、二级机构) 部门经理签名: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 调、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 贡献 分管领导签名: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不适合具体经营单位。 基础数据来源 财务部,企划精算部 访谈,市场调研报告、电脑部 计划执行情况,访谈 访谈、领导评分 满意度调查 表 6--2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部门 A 类干部(部门长)考核指标 姓名 张剑敏 项目 部门 健康保险部 考核指标 制定 2000.6 日期 权重 机构推展计划完成≥100%;保费 达成率≥100%;赔付率控制≤90% 人员配备;开发流程及功能;新 产品开发计划完成率≥100%; 功能完备,运作高效,安全性, 成本低 对高层决策有参考价值 40% 主管及相关部门 20% 主管及相关部门 20% 主管及二级机构 10% 主管及内部客户 访谈,领导评分 本部门员工状态 员工整体素质、员工成长情况、 工作激情、工作饱和状态、学习 创新精神 10% 主管领导、内部客 户(各部门、) 访谈,考核 服务质量 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 部门整体运作、对公司的贡献 40% 60% 健康险研发体系建立 健康险风险管控体系完善 健康险战略研究 内部客户 满意度 考核 2000 期限 考核标准 健康险系统推展 主要工作 职务 副总经理 本人签名: 注:本表只适合管理部门部门长。 评价主体 财务部、企划精算部 访谈,评分 访谈,电脑部 主管领导 满意度调查 内部客户 (各部门、 二级机构) 分管领导: 基础数据来源 健康险业务推展和质量监控流程 制定机构推展方案 工作安排 培训相关人员 机构销售启动 • 推展城市 • 发布培训通知 • 推展人员 • 培训教师、教室、设备 • 机构 HBS 系统的安装调 试 • 培训资料准备 • 操作问题 • 培训结果测评 • 进行营销竞赛激励 • 推展内容 • 和机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跟踪监督 • 机构销售人员的培训 • 辅助进行市场宣传、新闻 发布 • 电脑系统存在的问题 • 销售体系运作状况 • 销售体系建立(试行) • 所选城市有良好的 市场状况 结果 • 信息来源充分 • 内容安排精练有效 工作量 天 2人* 1 • 培训安排紧凑、有条理 • 培训有针对性,根据健康 险销售的专业性 • 培训材料齐全、到位 • 机构各部门取得协调 • 教学质量保证,测试针 对有效 • 宣传策划、实施产生良好 效应 6 人 * 16 天 6 人 * 28 天 • 问题及时解决 • 对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 • 对机构提供支持和帮助 • 激励措施有效运用 8 人 *50 天 健康险业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流程 现行技术 的实际运用 反馈意见 和建议 修改、完善 技术操作体系 进行试运行 反馈意见 投入实际运用 工作安排 • 实际工作状况 • 实际运行情况机构 • 汇总意见和建议 • 建立模拟环境试 运行 • 各机构运用推 • 运作情况反应 • 找到问题所在 展和沟通 • 各种意见的征求和 • 提出解决和完善方案 • 建立试点机构 反馈信息的收集 • 制订和修改各项规则 • 获取各种信息是 否正确可靠 结果 信息收集充分 工作量 6 人 *50 天 6 人 * 20 天 需求、改进方案有 针对性、有前瞻性 模拟环境、机构选 取有效性 6 人 *10 天 6 人 *10 天 • 征求各相关岗位 人员意见和建议 • 关键岗位人员访 谈 • 下发新的运行模式 • 培训、宣导 • 规则规定 • 跟踪、落实运行情况 意见反映全面 6 人 * 20 天 运行顺畅 健康险保全、续保工作流程 项目确定 主要任务 •分支机构提 出业务需求 提出基本 框架 •拟定业务流 程及说明 •总公司拟订 相关规则 结 果 •确定业务需 求的可行性 •收集相关资 料和数据 •确定新业务 流程的基本框 架 项目论证 拟定电脑 需求 配合电脑程序的 开发、测试 •组织相关人 员进行讨论, 征求相关岗位 意见 •根据新业务 流程拟订相关 电脑需求 •配合电脑部 程序开发人员 的相关工作 •设计相关单 证及辅助工具 •程序开发完 毕后的测试工 作 •明确和相关 岗位的业务衔 接 •将电脑需求 提交电脑部开 发设计业务管 理程序 •确定新业务 电脑程序满足 分支机构业务 需求及健康险 客服管理工作 的需要 •确定新业务 流程 时 间 •2 天 •5 天 •30 天 •10 天 •60 天 人 力 •1 人 •1 人 •2 人 •1 人 •2 人 •程序下发分 支机构运行 •完善健康险 保全、续保 作业规则 险种设计流程 市场调研 主要任务 •同业产品 收集与分析 •业务员反 馈信息分析 •客户反馈 信息分析 拟定产品 形态 •拟 定 拟 开 发 的产 品类型、 保 险 责报 备 及 跟踪 任 等 基本 框架 设计条款 •调研及分析 报告 •提出产品开 发计划 •确定新产 品的基本形 态 报备及跟踪 •根 据 产 品 形态设计保 险条款 •依保险责任 收集、分析 数据 •报 相 关 部 门及人员讨 论 •确定保费精 算方法 •计算保费 (费率) •与 保 监 会 相关部门及 人员沟通 •条款责任明 晰,符合相关 部门要求 •基础数据适 用、公式正 确 •条款及时 报备 •市场需求 的了解及分 析 结 果 产品定价 •确保产品 符合市场需 求 •保费(费 率)准确无 误 新险种试点及推广 •准 备 条 款 报备材料 •险种介绍及培 训 •与 公 司 相 关部门讨论、 沟通 •协助进行新险 种的试点及推广 •新产品及 时投入市场 •了解产品的销 售情况 •使销售人员尽 快熟悉、了解 新产品 •掌握 市场对产 品的接受度 时 间 •60 天 •10 天 •20 天 •32 天 •20 天 •20 天 人 力 •2 人 •1 人 •1 人 •1 人 •1 人 •1 人 •产品投入 市场 健康险理赔技术管理工作流程 规则制定 任务 结果 •健康险理赔程序 规则的制定与修 订 •医疗服务政策的 跟踪与研究 •规则制定合理 •政策及时跟进 相关内容 •险种理赔规则的 制定 •理赔技术手册的 编写与修订 •HBS 电脑需求 的分析与改进 •规则准确 •手册实用 •HBS 需求合理 时间 •25 天 / 人 •35 天 / 人 人力 •2 人 •2 人 执行落实 •理赔程序规则与 险中规则执行检 查考核 •技术工具手册的 下发与内容培训 •机构工作联络 •考核严谨 •内容掌握到位 •25 天 / 人 •2 人 反馈分析 •信息与建议收集 •工作技术状况分 析 •分析报告与改进 措施 •准确反映理赔技 术 •改进措施有前瞻 性、合理 •25 天 / 人 •2 人 健康险理赔信息管理工作流程 数据整理 任务 结果 •统计数据的确定 •统计数据的电脑 生成 •统计数据的汇总 数据审核 •统计数据与业务 数据的核对 •数据审核 •审核意见反馈 •确定数据合理 •数据生成及时合 •保证数据准确 理 人力 •2 人 •根据统计数据完 成报表编制 •健康险理赔各类 报表的上报与下 发 结果分析 •经营效益分析 •经营风险分析 •对异常结果的重 点分析与改进建 议 •提交分析报告 反馈 •业务反馈 •技术反馈 •机构反馈 •管理反馈 •总结 •提供准确报表满 •准确揭示健康险 足统计分析 理赔状况 •报表分析充分满 足管理需要 •反馈及时合理 •总结到位 •5 天 / 人 •3 天 / 人 •30 天 / 人 •15 天 / 人 •2 人 •2 人 •2 人 •2 人 •5 天 / 人 时间 报表编制 健康险理赔超权案件审批工作流程 上报件汇集 案件审核 批复处理 电脑作业 总结分析 •机构上报案件的 •审核录入材料 •审核案件处理 汇集 •与上报机构的联 过程 系 •作出批复 决定 •通知上报 机构 •完成审批的电 •超权件汇总 •状况分析 脑作业 •与上报机构确 •总结 认 结果 •及时获取上报件 •审批严格慎密 信息 •及时与机构理赔 沟通 •依据充分 •批复合理 •作业准确 •沟通及时 时间 •15 天 / 人 •25 天 / 人 •25 天 / 人 •25 天 / 人 •20 天 / 人 人力 •2 人 •2 人 •2 人 •2 人 任务 •2 人 •分析实际 •总结有效 健保部工作职责描述( 2 ) (二)其他工作 工作性质 所需天数 / 人 1. 健康险产品推展(销售策划、辅助品设计、培训材料编写、 时段性 80/5 组织培训和业务人员宣导) 2. 健康险核保人制度建设 日常性 60/2 3. 健康险核赔人制度建设 日常性 60/2 4. 健康险核保技术手册、操作规范修订 5. 健康险理赔管理 6. 健康险核赔技术手册、操作规范修订 时段性 日常性 20/2 150/3 时段性 20/2 7. 健康险保全业务管理 日常性 100/2 8. 健康险客户服务工作 日常性 80/1 9. 健康险销售及新销售渠道探索 10. 健康险保全业务技术手册、操作规范修订 11. 健康险续保操作流程、制度及规范修订 日常性 / 时段性 时段性 时段性 80/1 20/2 20/2 健保部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公司的贡献 主要工作成果 存在的或应引 起重视的问题 •通过健康险业务推动,产生保费收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控制两核风险,降低赔付率,减少死差损和新契约预收差,直接创造经营效益 •通过健康险的市场推展效应,提升公司品牌 • 健康险业务从一个机构推展到 16 个机构 • 对靠占健康险业务的机构实行差异化管理,设置了健康保险部或健康保险工 作组,有效控制了健康险的无效组织扩张 • 健康险业务规模截止 6 月 30 日,完成实收保费 1800 万元 • 利用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资源,建立了健康险的销售模式 • 全系统健康险专兼职管理人员 100 人 •健康险专业性管理队伍的建立(总公司、分公司人员的充实) •健康险风险管控机制的建立 •健康险售后服务待加强(保全、理赔、续保或续期收费等) •企划与产品开发力量需加强

71 页 257 浏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