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类
考证与进阶课程
企业服务
工伤保优选
企业培训
学习中心
登录/注册
关注绑定微信领3重限时好礼
100套必备
工作模版
每日免费
资料下载
免费职业
规划咨询
限时绑定福利
00:02: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注册登录
使用手机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仅差一步,马上完成
欢迎来到HRtop,根据政策法规落实实名制注册政策,需要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对用户稳私信息给予严格保密。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公司名称(选填)
任职职位(选填)
请选择任职职位
完成
手机验证码登录
未注册手机验证后将自动创建新账号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
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按相关排序
按相关性
按阅读量
按最新
全部格式
全部格式
DOC
XLS
PPT
PDF
RAR
ZIP
全部页数
全部页数
1-5页
6-10页
11-20页
21页及以上
招聘培训专员岗位说明书及绩效考核指标
职 位 说 明 书 编号: 职位 概况 工作 概述 工 作 内 容 和 职 责 职位名称 招聘培训专员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人力资源部部长 职位编号 人力资源部 直接下属 定编人数 1人 薪资等级 无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及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人力需求计划及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招聘与 培训工作。 1、 根据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协助人力资源部部长建立并完善公司各种员工招聘制度及 政策,并根据需要进行及时调整、修改; 2、 根据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和各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协助人力资源部部长制订员 工招聘计划; 3、 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人力资源内外部状况分析及员工需求调查,并进行员工需求分 析; 4、 利用公司各种有利资源,组织开拓和完善各种人力资源招聘渠道,发布招聘信息, 组织开展招聘和选拔工作; 5、 根据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定编定岗状况,进行工作分析,编制并及时更新职位说明 书;提供招聘分析报告和企业人员结构分析报告; 6、 跟踪评估各类人才的使用情况,建立、更新并不断维护公司人才库,提前做好应急 时的人力贮备工作。 7、部分员工资质 (如建造师证及注册证、造价员、项目经理证及信用手册、职称证、质检 员证、施工员证、试验员证等)管理及资格考试、继续教育、职称考试、塔吊司索\塔吊司 机\塔吊安拆、建筑电和建筑架子工等特殊工种上岗证考试的申报等工作。 8、负责新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公司发展史、现状及愿景、人力部相关制度培训,公司各 职能部门、办公环境等介绍并引领到相关部门;办理员工入职、体检、调岗、离职等手 续。 9、协助人力资源部部长建立和完善公司培训体系及相关规章、流程; 10、根据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公司和员工的需求状况,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拟 定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业务培训;制定各层级员工的阶段性 培训规划; 11、开发适合公司和员工需求的培训课程,组织编写培训教材、资料。选拔内部培训师, 为内部培训师提供咨询和指导; 12、确保与外部培训市场及相关部门的沟通顺畅,引进必要的培训项目,拓展培训渠道 和培训资源;选择高质量的培训合作伙伴; 13、担当所有培训项目的需求调查、组织管理、效果分析和部分课程的讲授工作; 14、负责培训记录的建立及培训费用的登记、统计;每月员工人数异动等报表。 15、编制、修订、完善员工培训手册,建立岗位职业发展方向; 16、负责员工通讯录的及时更新; 17、适时完成人力资源部部长及以上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工作权限 对公司招聘和培训体系调整的建议权。 工作重点 考核项目 1、指标费用的达标率;2、岗位职责履行程度 所属监督 人力资源部部长 工作 所施监督 薪酬档案专员 关系 内部关系 公司内部全体员工 外部关系 与招聘培训专员工作有关的各级政府部门、招聘及培训机构等。 1/3 任职说明 编号: 身体条件 年龄 25-40 性别 不限 身高 不限 相貌 端正 体能 任 良好 学历要求 本科以上 专业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优先。 经验要求 3 年以上企业本职位相关工作经验。 个性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理解实施能力。 职 必 备 计算机 熟练操作 OFFIC 办公软件、网络和 OA 系统等 工 作 外语 一般 技 能 其他 无 必备资格证 资 岗 位 格 基 本 能 力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以上 C 领导决策能力 C 社会活动能力 C 统筹规划能力 B 人际关系能力 C 激励授权能力 A 理解实施能力 C 组织指挥能力 B 语言表达能力 B 开拓创新能力 B 文字表达能力 B 分析判断能力 C 冲突管理能力 B 沟通协调能力 要求程度:A 高 B 较高 C 一般 D 较低 E 低 所需技 能培训 1.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2.执行力培训;3.招聘面试技巧培训 可直接晋升的职位 人力资源部部长 可相互转换的职位 薪酬档案专员 可升迁至此的职位 人事助理、文员 工 作 工作强度 一般,很少加班 条 件 工作环境 一般在室内,环境较好 工 作 招聘费用控制率 招聘及时有效性 考 核 培训费用控制率 指 标 报表完成准确及时性 公司培训计划实施 员工电子档案更新完整、准确及时性 及时性 公司人才库完整性 通讯录更新准确及时性 职 业 发 展 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 员工资质的有效性 本人签字/日期: 2/3 2017 年度人力资源部.招聘培训专员相关的绩效指标 15% 招聘和培训总费用控制率不得超过 100%;2017 年度招聘和培训费用总额不超过 434346 元/年。 10% 公司年度各项培训计划及时实施,不能延误。 员工资质的有效性 5% 凡公司使用且在人力部保管的员工资质全部在有 效期之内; 招聘及时有效性 5% 收到“经总经理签批 ”的“人力需求表”之日 起,1 个月内至少推荐“1 份简历”给相关部门。 公司招聘和培训费用 控制率 公司培训计划 实施及时性 3、招聘费和培训费用控制率(15%) 3-1 内容:公 2017 年度招聘和培训费用总额不超过 434346 元/年,详见人力资源部 2017 年度招聘和培训费用预算表; 3-2 公式:招聘和培训费用控制率=当期实际发生的招聘和培训费用总额/招聘和培 训费用的预算总额 3-3 评价标准:招聘和培训费用控制率在 100%以内。超过 100%时,每超过 1%时, 扣 1 分,超过 110%(不含),此项得 0; 4、公司培训计划实施及时性(10%) 4-1 内容:确保“经总经理审批后的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及时实施; 4-2 评价标准:若“人力资源部内部原因”造成延误的,每次扣 1 分;超过 3 次 (不含),此项得 0 分;人力资源部之外原因造成的延误,不扣分。 7、员工资质的有效性(5%) 7-1 内容:确保“凡公司使用且在人力资源部保管的员工资质”全部在有效期之内; 7-2 评价标准:若有失效的,每增加一个,扣 1 分;3 个(不含)以上,此项得 0 分; 10、招聘及时有效性(5%) 10-1 内容:收到“经总经理签批”的“人力需求表”之日起,1 个月内至少推荐 “1 份简历”给相关部门。 10-2 评价标准:每少推荐 1 份简历,扣 0.5 分,到扣为 0 分止; 3/3
3 页
348 浏览
立即下载
电商公司运营岗位说明书及绩效考核指标
部门职能描述 部门名称 运营中心 部门负责人 上级部门 总经办 岗位数量 编制人数 一、部门目标(1 句话概述部门存在的价值及达成的结果): 通过运营策划,提升平台影响力与客户认知,完成公司制定的年度销售任务。 二、部门职责(建议 3-5 条): 1、根据公司战略规划目标,负责制定年度中心运营销售方案和指标,并确保方案顺利执行,完成中心全年销售指标。 2、整合公司内部、外部各项资源,维护好公司与平台的良好合作关系。 3、根据月度销售目标制定推广策划方案,完成各种营销数据分析,包括货品分析、活动分析、推广效果分析。 4、针对每期促销活动推广定位和主题策划设计工作,通过自身主题式营销及平台活动,增强买家的购物体验,同时增强营销 效果,从而提高店铺转化率。 5、根据流量指标,通过直通车、钻展、活动等手段,提高店铺流量,增强营销效果,促进销售,提高投入产出比。 三、部门关键绩效指标(体现部门价值的 3-5 个关键指标) 关键指标 业绩达成率 关键指标衡量标准 实际业绩额/目标业绩额*100% (实际业绩额=销售额-退货退款) 货品实际销售数/货品目标销售数 货品完成率 (加权平均,单项货品完成率超过 100%按 100%计算) 转化率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66 号正盛商务大厦 B 座 6 楼、9 楼、10 楼 36878239 购买人数/进店人数*100% 1 联系电话:020- 岗位说明书 编号: (一)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运营总监 所属部门 直属上级 总经理 直接下级 (二)岗位职责 1、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并优化完善,制定运营标准并监督实施。 2、制定中心运营指标、年度发展计划,推动并确保中心营业指标 100%达成。 3、定期完成各平台数据分析报告,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季节,对主推货品进行定位及调整,确保货品结构合理,货品完成率 100%达成。 5、策划推进及组织协调公司重大运营计划,规划平台的策划、设计、活动、推广等相关工作并监督执行。 6、根据线上平台对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结果,优化线上运营方案,推广策略等,提升运营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7、管控部门运营成本,审核费用支出预算,提升投入产出比。 8、中心各部门工作的协调管理、培养和考核,建设和发展优秀的运营队伍。 9、负责跨部门沟通协调重大运营活动的相关对接事宜。 10、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关键业绩指标(3-5 条) 序号 关键指标 一 关键指标衡量标准 实际业绩额/目标业绩额*100% 业绩达成率 (实际业绩额=销售额-退货退款) 货品实际销售数/货品目标销售数 二 货品完成率 (加权平均,单项货品完成率超过 100%按 100%计算) 三 转化率 购买人数/进店人数*100% 四 部门关键人员流失率 关键人员离职人数/关键人员总人数*100% (四)岗位任职资格:(有选择项的,在对应选项括号内打勾) 知识与学历 优先学历要求 (担任本岗位 必须具备的受 教育程度) 初中( ) 中专/技校或高中( ) 大专( ) 大学本科(√ ) 硕士及以上( ) 1、对市场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及良好的 分析、研究判断能力。 专业知识要求 2、具备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及实操经验,擅长店铺战略规 划、活动策划、营销推广、品牌传播。 3、具备娴熟的规划性与运营策划技能,能根据公司经营战略 和业务需求,做好运营规划。 OFFICE 办公 一般( ) 技能要求 较好(√) 2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66 号正盛商务大厦 B 座 6 楼、9 楼、10 楼 36878239 联系电话:020- 优秀( ) 1、8 年以上电子商务运营经验,5 年团队管理经验。 工作经 2、5 年以上天猫、淘宝运营经理,拥有操盘年度流水千万元以上企业的成功经 验要求 验。有鞋服行业经验优先。 能力名称 一般水平 较强水平 优秀水平 沟通能力 基本技能 (在对应的 能力及水平 的方框内打 勾) 反馈能力 执行能力 团队合作 抗压能力 应变能力 力要求 其他(请注明) (在对应的 能力及水平 的方框内打 勾) √ 学习能力 所需能 管理技能 √ 协同能力 领导能力 √ 组织协调能力 √ 规划和决策能力 √ 监督执行能力 √ 处理突发问题的 √ 能力 √ 成本管理能力 其他(请注明) 计算机、一般办公设备打印机、网络( ) 专业办公设备、设计电脑配置 ( ) 办公工具 与设备 硬件需求: 软件需求: 其 他: 备注:能力要求选项,根据该职位所需核心能力要求,勾选 5-8 种核心能力。 编制日期 生效日期 撰写人 审核人 复核人 批准人 (一)基本信息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66 号正盛商务大厦 B 座 6 楼、9 楼、10 楼 36878239 3 联系电话:020- 岗位说明书 编号: (一)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运营主管 所属部门 直属上级 运营中心 直接下级 (二)岗位职责 1、负责店铺整体的运营规划,销售目标的制定与分解,营销策略的制定与落实,确保店铺营业指标 100%达成。 2、负责店铺的日常运营管理,营销活动的策划,推广计划的制定,并推进完成,提升投入产出比。 3、负责对店铺数据的监控和分析,给予店铺预警提示,并对每天的业务情况做出分析诊断,将分析结果及时向上级反馈。 4、负责对竞争对手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对市场和客户的评估分析,做出分析诊断报告,并制定相应的策略调整规划。 5、负责健全团队管理机制,规范工作流程,落实实施并监督执行。 6、负责对团队人员的工作指导及绩效考核。 7、负责安排店铺安全检查,确保店铺安全。 8、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关键业绩指标(3-5 条) 序号 关键指标 一 关键指标衡量标准 实际业绩额/目标业绩额*100% 业绩达成率 二 (实际业绩额=销售额-退货退款) 推广投入产出比 三 推广带的来营业额/推广费用 转化率 购买人数/进店人数*100% (四)岗位任职资格:(有选择项的,在对应选项括号内打勾) 优先学历要求 (担任本岗位 必须具备的受 教育程度) 初中( ) 中专/技校或高中( ) 大专(√ ) 大学本科( ) 硕士及以上( ) 1、精通电商平台运营规则,有丰富的运营规划、活动策划、营 销推广经验。 知识与学历 专业知识要求 2、精通淘宝硬广、钻石展位、直通车、淘宝客、店铺促销、聚划 算、品销宝等推广渠道。 3、有市场调研分析、品牌规划、大型活动策划经验。 4、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OFFICE 办公 技能要求 一般( ) 较好(√ ) 优秀( ) 1、3 年以上淘宝/天猫平台运营工作经验。 工作经 2、操盘年度流水 5000 万以上店铺成功经验。 验要求 3、能独立开展工作,有团队管理经验。 所需能 基本技能 能力名称 力要求 (在对应的 沟通能力 一般水平 4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66 号正盛商务大厦 B 座 6 楼、9 楼、10 楼 36878239 较强水平 优秀水平 联系电话:020- 反馈能力 协同能力 执行能力 团队合作 能力及水平 的方框内打 勾) 学习能力 抗压能力 应变能力 其他 (请注明) 领导能力 沟通能力 管理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在对应的 规划和决策能力 能力及水平 监督执行能力 的方框内打 处理突发问题的 勾) 能力 计划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 其他(请注明) 计算机、一般办公设备打印机、网络( ) 专业办公设备、设计电脑配置 ( ) 办公工具 与设备 硬件需求: 软件需求: 其 他: 备注:能力要求选项,根据该职位所需核心能力要求,勾选 5-8 种核心能力。 编制日期 生效日期 撰写人 审核人 复核人 批准人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66 号正盛商务大厦 B 座 6 楼、9 楼、10 楼 36878239 5 联系电话:020- 岗位说明书 编号: (一)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运营专员 所属部门 直属上级 运营主管 直接下级 运营中心 (二)岗位职责 1、负责店铺的营销与活动策划,活动对接与报名,活动实施与总结,对店铺营业指标负责。 2、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负责提升店铺整体有效流量,包括免费及付费流量。 3、负责店铺日常运营数据整理、分析、提出优化建议。运营数据包括店铺销售额、访客、转化率、客单、流量渠道、推广占比等。 4、负责店铺的安全检查。 5、负责对出售产品的评价、问答与客户晒图进行定期的跟踪、评估、分析和维护,针对性的制定优化方案并执行。 6、负责店铺的基础优化及产品上架。 7、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关键业绩指标(3-5 条) 序号 关键指标 关键指标衡量标准 实际业绩额/目标业绩额*100% 一 业绩达成率 二 转化率 购买人数/进店人数*100% 三 活动业绩达标率 活动实际业绩/活动目标业绩*100% 四 (实际业绩额=销售额-退货退款) 推广投入产出比 推广带的来营业额/推广费用 (四)岗位任职资格:(有选择项的,在对应选项括号内打勾) 优先学历要求 (担任本岗位 必须具备的受 教育程度) 初中( ) 中专/技校或高中( ) 大专( ) 大学本科(√ ) 硕士及以上( ) 1、熟悉淘宝、天猫运作流程与规则。 知识与学历 专业知识要求 2、熟悉淘宝硬广、钻石展位、直通车、淘宝客、店铺促销、聚划 算、网销宝等推广渠道。 3、具备良好的活动策划能力。 OFFICE 办公 技能要求 工作经 一般( ) 较好(√ ) 优秀( ) 2 年以上淘宝/天猫平台运营工作经验。 验要求 所需能 基本技能 能力名称 力要求 (在对应的 沟通能力 能力及水平 反馈能力 一般水平 6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66 号正盛商务大厦 B 座 6 楼、9 楼、10 楼 36878239 较强水平 优秀水平 联系电话:020- 协同能力 执行能力 团队合作 学习能力 的方框内打 抗压能力 勾) 应变能力 其他 (请注明) 领导能力 沟通能力 管理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在对应的 规划和决策能力 能力及水平 监督执行能力 的方框内打 处理突发问题的 勾) 能力 计划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 其他(请注明) 计算机、一般办公设备打印机、网络( ) 专业办公设备、设计电脑配置 ( ) 办公工具 与设备 硬件需求: 软件需求: 其 他: 备注:能力要求选项,根据该职位所需核心能力要求,勾选 5-8 种核心能力。 编制日期 生效日期 撰写人 审核人 复核人 批准人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66 号正盛商务大厦 B 座 6 楼、9 楼、10 楼 36878239 7 联系电话:020- 岗位说明书 编号: (一)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运营助理 所属部门 直属上级 运营主管 直接下级 运营中心 (二)岗位职责 1、负责协助完成日常工作事项及活动跟踪。 2、负责协助进行店铺日常运营数据整理和汇总。 3、负责协助店铺的基础优化。 4、负责店铺的安全检查。 5、负责新品及活动期间的产品上下架跟进。 6、负责优秀商家页面素材、活动信息、创新题材等收集,并分类整合提交上级。 7、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三)关键业绩指标(3-5 条) 序号 关键指标 关键指标衡量标准 实际业绩额/目标业绩额*100% 一 业绩达成率 二 安全检查日报提交及时性 三 基础优化工作按时进行 (实际业绩额=销售额-退货退款) 及时提交次数/应提交次数*100% (四)岗位任职资格:(有选择项的,在对应选项括号内打勾) 优先学历要求 (担任本岗位 必须具备的受 教育程度) 知识与学历 专业知识要求 OFFICE 办公 技能要求 工作经 初中( ) 中专/技校或高中( ) 大专(√) 大学本科( ) 硕士及以上( ) 1、熟悉淘宝、天猫运作流程与规则。 2、熟练使用 office 办公软件。 一般( ) 较好(√) 优秀( ) 半年以上淘宝/天猫运营工作经验,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亦可。 验要求 所需能 基本技能 能力名称 力要求 (在对应的 沟通能力 能力及水平 反馈能力 的方框内打 协同能力 勾) 执行能力 一般水平 较强水平 优秀水平 团队合作 8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66 号正盛商务大厦 B 座 6 楼、9 楼、10 楼 36878239 联系电话:020- 学习能力 抗压能力 应变能力 其他 (请注明) 领导能力 沟通能力 管理技能 组织协调能力 (在对应的 规划和决策能力 能力及水平 监督执行能力 的方框内打 处理突发问题的 勾) 能力 计划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 其他(请注明) 计算机、一般办公设备打印机、网络( ) 专业办公设备、设计电脑配置 ( ) 办公工具 与设备 硬件需求: 软件需求: 其 他: 备注:能力要求选项,根据该职位所需核心能力要求,勾选 5-8 种核心能力。 编制日期 生效日期 撰写人 审核人 复核人 批准人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 66 号正盛商务大厦 B 座 6 楼、9 楼、10 楼 36878239 9 联系电话:020-
9 页
385 浏览
立即下载
战略导向岗位设计与业绩评价
战略导向岗位设计与业绩评价 —————————————————————————————————————— 目 录 第二十六章 岗位设计概述及其与战略的关系.......................................................................6 第一节 岗位设计概述.......................................................................................................6 一、岗位和岗位研究的概念.......................................................................................6 二、岗位研究的作用...................................................................................................6 三、岗位研究方法.......................................................................................................9 四、岗位研究相关概念.............................................................................................10 五、岗位研究的产生和发展.....................................................................................11 第二节 岗位设计与战略的关系.....................................................................................15 一、从岗位的基础地位看岗位与战略的关系..........................................................15 二、从岗位设计的作用看战略与岗位的关系..........................................................16 第二十七章 岗位调查.............................................................................................................17 第一节 岗位调查的目的和内容.....................................................................................17 一、岗位调查的目的.................................................................................................17 二、岗位调查的内容.................................................................................................17 第二节 岗位调查的方式和方法.....................................................................................18 一、岗位调查的方式.................................................................................................18 二、岗位调查表设计.................................................................................................19 三、工作日写实.........................................................................................................20 四、测时.....................................................................................................................23 五、工作抽样法.........................................................................................................23 第二十八章 岗位分析.............................................................................................................25 第一节 岗位分析的概念和历史.....................................................................................25 一、岗位分析的概念.................................................................................................25 二、岗位分析的作用.................................................................................................26 三、岗位分析的历史.................................................................................................27 第二节 岗位内涵分析.....................................................................................................29 一、岗位名称分析.....................................................................................................29 二、岗位任务分析.....................................................................................................29 三、岗位职责分析.....................................................................................................30 四、岗位关系分析.....................................................................................................30 五、岗位劳动强度分析.............................................................................................31 六、岗位劳动条件和环境分析.................................................................................31 七、岗位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分析.........................................................................32 第三节 岗位人员素质要求分析.....................................................................................32 一、岗位要求知识水平分析.....................................................................................32 二、岗位工作经历要求分析.....................................................................................33 三、岗位要求职业道德分析.....................................................................................33 四、岗位要求能力要求分析.....................................................................................33 五、岗位身体素质要求分析.....................................................................................34 第二十九章 岗位设计.............................................................................................................35 第一节 岗位设计的要求和原则.....................................................................................35 一、岗位设计的概念.................................................................................................35 二、岗位设计的要求.................................................................................................35 三、岗位设计的原则.................................................................................................36 第二节 岗位规范.............................................................................................................37 一、岗位规范的内容.................................................................................................37 二、岗位规范范例.....................................................................................................38 第三节 工作说明书.........................................................................................................42 一、工作说明书的概念.............................................................................................42 二、工作说明书范例.................................................................................................44 第三十章 岗位评价.................................................................................................................50 第一节 岗位评价的概念和作用.....................................................................................50 一、岗位评价的概念.................................................................................................50 二、岗位评价的作用.................................................................................................50 第二节 岗位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51 一、岗位评价指标.....................................................................................................51 二、岗位评价标准.....................................................................................................52 第三节 岗位评价方法.....................................................................................................56 一、序列法.................................................................................................................56 二、分类法.................................................................................................................56 三、评分法.................................................................................................................57 四、因素比较法.........................................................................................................58 第三十一章 业绩评价概述及其与战略的关系.....................................................................61 第一节 受托责任及其分析.............................................................................................61 一、会计学家对受托责任关系的分析.....................................................................61 二、经济学家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64 三、本书的几点认识.................................................................................................69 第二节 关于业绩的各种观点及其评述........................................................................72 一、关于企业业绩组成内容的各种观点及其评述..................................................72 二、关于公共部门业绩组成内容的各种观点及其评述..........................................75 第三节 业绩:管理目标及其实现过程....................................................................77 一、管理的本质.........................................................................................................77 二、业绩的内容:管理目标及其实现过程..............................................................81 三、管理目标.............................................................................................................82 四、管理过程.............................................................................................................87 第四节 业绩评价与战略的关系.....................................................................................88 一、从预算的本质看战略、预算和业绩评价三者的关系......................................88 二、从预算的作用看战略、预算和业绩评价三者的关系......................................89 三、从预算的编制看战略、预算和业绩评价三者的关系......................................90 四、从预算的认识误区看战略、预算和业绩评价三者的关系..............................92 第三十二章 企业整体业绩评价.............................................................................................93 第一节 企业整体业绩评价概述.................................................................................93 一、企业整体业绩的概念.........................................................................................93 二、企业整体管理过程的内容.................................................................................95 三、企业整体业绩评价标准体系.............................................................................96 第二节 企业整体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一:战略管理评价标准..................................99 一、企业战略管理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100 二、战略管理概念结构...........................................................................................102 三、战略管理指南...................................................................................................105 第三十二章 企业整体业绩评价...........................................................................................108 第三节企业整体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二:企业治理评价标准....................................108 一、企业治理概念结构...........................................................................................108 二、企业治理结构指南中的企业治理要素............................................................113 第一节企业整体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之三:企业组织评价标准....................................115 一、企业组织概念结构...........................................................................................115 二、组织管理指南中的组织管理要素....................................................................119 第五节 企业整体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一:现行模式评述........................................120 一、财务模式...........................................................................................................120 二、综合模式:平衡计分卡...................................................................................133 第六节 企业整体管理结果评价标准之二:因果客观模式........................................135 一、因果客观模式的基本思路...............................................................................136 二、财务业绩评价标准...........................................................................................137 三、原因业绩综合评价标准...................................................................................140 第三十三章 单位业绩评价...................................................................................................142 第二节 营销管理评价标准...........................................................................................142 一、营销管理过程评价标准...................................................................................142 二、营销管理结果评价标准...................................................................................152 第三节 生产管理评价标准...........................................................................................156 一、生产管理过程评价标准...................................................................................156 二、生产管理结果评价标准...................................................................................160 第四节 设备管理评价标准...........................................................................................161 一、设备管理过程评价标准...................................................................................161 二、设备管理结果评价标准...................................................................................164 第五节 质量管理评价标准...........................................................................................166 一、质量管理过程评价标准...................................................................................166 二、质量管理结果评价标准...................................................................................171 第六节 供应管理评价标准...........................................................................................174 一、供应管理过程评价标准...................................................................................174 二、供应管理结果评价标准...................................................................................178 第七节 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标准...................................................................................179 一、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评价标准...........................................................................180 二、人力资源管理结果评价标准...........................................................................184 第八节 财务管理评价标准...........................................................................................185 一、财务管理过程评价标准...................................................................................186 二、财务管理结果评价标准...................................................................................192 第九节 会计管理评价标准..............................................................................................193 一、会计管理过程评价标准...................................................................................193 二、会计管理结果评价标准...................................................................................202 第三十四章 岗位业绩评价...................................................................................................204 第一节 岗位业绩评价的一般方法...............................................................................204 一、岗位业绩评价的概念.......................................................................................204 二、岗位业绩评价的原则.......................................................................................205 三、岗位业绩评价要素...........................................................................................206 四、岗位业绩评价主体...........................................................................................208 五、岗位业绩评价的程序.......................................................................................210 六、岗位业绩评价的方法.......................................................................................212 七、业绩评价的准确性...........................................................................................216 第二节 岗位业绩数量化评价.......................................................................................218 一、岗位业绩评价标准概述...................................................................................218 二、岗位管理过程评价标准...................................................................................221 三、岗位管理结果评价标准...................................................................................232 战略导向岗位设计 公司治理、公司组织和业务流程从战略的要求出发,确定了企业应该干什 么和怎么干。但是,这些问题讨论是只见“事”,不见“人”,只讨论要做什 么事和怎么做,而不讨论谁去做。岗位设计就是要解决由谁做的问题。它将公 司治理、公司组织和业务流程所确定的事项和程序落实到岗位。本篇从战略实 施的角度来讨论岗位设计,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岗位设计概述及其与战略的关系:岗位设计概述、岗位设计与战略的关系。 ★岗位调查:岗位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岗位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岗位分析:岗位分析的概念和历史、岗位内涵分析、岗位人员素质要求分析。 ★岗位设计:岗位设计的要求和原则、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 ★岗位评价:岗位评价的概念和作用、岗位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岗位评价方法。 第二十六章 岗位设计概述及其与战略的关系 事是人为之,没有人,企业中的事也就是空中楼阁。在企业内部,人总是 处于一定的岗位,所以,岗位设计也就是研究人在企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问 题。 组织设计要落实到岗位,流程也要落实到岗位。所以,岗位是企业所有事 项最终的指向。本章的主题是岗位设计概述及其与战略的关系,对岗位设计作 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并讨论岗位设计与战略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 ★岗位设计概述:对岗位设计的相关概念及方法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岗位设计与战略的关系:讨论岗位设计与战略的关系。 第一节 岗位设计概述 一、岗位和岗位研究的概念 (一)岗位 岗位是特定的组织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员工承担完成若干项工作任务 , 并具有一定的职务和责任、权限,就构成一个岗位。职位一词,其含义与“岗 位”基本相同,专指一定组织中具有一定职责的员工的工作位置,它与职务 的区别是:职位强调承担某类工作任务的人员数量,以及具体的劳动地点 (位置)。不过,职位一词多见于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而在我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广泛使用的是岗位一词。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岗位 是企业赋予每个员工所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应负担的责任、应具有的权限的统 一。或者说,岗位是一定的技术或行政职务、工作任务、责任和权限的统一;岗 位是以“事”为中心,将工作任务、责任、权限分派给每个员工。 (二)岗位研究 岗位研究是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等活动的总称。更确 切的说,它是以企业各类劳动者的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 的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制定出岗位规范等管理文件,并对岗位 做出评价,为员工的招聘、考核、培训、晋升、调配、薪酬和奖惩提供客观依据 的过程。 二、岗位研究的作用 岗位研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同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各项工作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这些联系中可以看出岗位研究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 (一)岗位研究与员工招聘和选任 企业员工的招收、选拔和聘任是企业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努 力实现招收和选拔员工工作的科学化,对于加强企业员工队伍的组织建设、提 高员工队伍的总体素质、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推动企业的发展,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而岗位研究是企业员工招收、选拔、任用的基本前提。岗位研究 所形成的人事管理文件,如工作说明书,对某类工作的性质、特征,以及担任 此类工作应具备的资格、条件,都作了详尽的说明和规定,这就是人事管理人 员明确了招收的对象和标准,在组织人员招收、选拔和聘任的考评时,就能够 准确的选择科目和考核内容,避免盲目性,从而保证“为事择人、任人唯贤、 专业对口、事得其人”。 (二)岗位研究与企业定编定员 岗位研究与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劳动定员工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所谓定编,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条 件出发,合理确定企业组织机构的结构、形式和规模,以及人员配置数额;所 谓定员,是在定编的基础上,严格按编制名额和岗位地质量要求,为企业每 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定编定员是企业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不断的加强这 项工作,才是企业组织机构达到精简、统一、效能的目的,杜绝人员浪费,实 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最佳配置,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据有关统计资 料显示,目前仍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定员标准,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员膨胀 效率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这些企业至今还没有建立起 岗位评价与分类的制度,机构的设置缺乏真实可靠的客观依据,人员安排和 使用没有统一严格、详细具体的质量要求。值得欣慰的是,岗位研究的理论和 方法已经开始受到企业的重视。 (三)岗位研究与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多种方法,对生产 某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无论是从理论 渊源、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内容和方法,还是从其基本功能来看,岗位分析、 岗位评价与劳动定额之间都存在许多共同点。例如,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所 采用的工作日写实、测时、工时抽样等技术测定方法,在岗位分析中也得到了 广泛应用,而岗位评价的结果又是确定工序(或工种)劳动定额水平,以及 标准工作长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岗位研究与岗位职务培训 企业岗位职务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岗位的需要,队就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的在 岗在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培训。岗位职务培训作为 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员工培训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 特点:(1)岗位职务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帮 助员工获得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上岗任职的资格,不断提高员 工胜任本岗工作的能力。因此,岗位职务培训的内容必须从岗位的特点和要求 出发而加以规定。(2)岗位职务培训还具有长期性、全员性和效益性。(3) 岗位职务培训的前提是岗位规范化。岗位规范包括岗位任职标准和岗位培训规 范。岗位职务培训的上述三个特点说明:岗位研究的结果,如岗位规范等项文 件,是岗位职务培训必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五)岗位研究与业绩考核 员工的业绩考核是按照一定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品质、 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劳动态度、工作业绩等方面所进行的全面考察、评定和审 查。业绩考核与岗位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有所不同、岗位研究是以岗位为中心, 分析和评价各个岗位的功能和要求,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以及承担该 岗位职责的人员所必备的资格和条件,以便为事权人;而绩效考核是以员工 为对象,通过对员工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来判断他们是否称职 并以此作为任免、培训、奖惩、薪酬的依据,促进人适其位。虽然岗位研究与人 事考核有许多不同点,但就其实质而言,这两项活动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 “因事择人,适才适所”的要求。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程序上看,岗位研究是 员工业绩考核的前提,它要为员工业绩考核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标 准的确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六)岗位研究与劳动报酬 岗位研究为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及公平合理地支付工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企业员工劳动报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工作的性质、技术的繁简及难易程度、 工作负荷、责任大小和劳动条件等,而岗位研究正是从这些基本因素出发,建 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衡量 之后,完成岗位分级等工作的。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岗位和担当本岗位的劳动者 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使企业员工得到公平合理的工资。实际上,许 多欧美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普遍实行岗位评价制度,其最根本最直接的目的, 正是为了使企业工资制度更确切地反映岗位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对应关系。 (七)岗位研究与劳动计划、经济核算 岗位研究所形成的人事文件为企业准确地编制劳动计划、核算成本提供了前提 岗位研究完成以后,企业计划、财务部门对各个生产单位、职能部门的工作任 务总量,以及人力资源的安排和使用,有了较为精确的统计和计量,从而为 企业劳动计划的编制、产品成本的核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大大提高了计划的 准确性和可行性。 (八)岗位研究与企业劳动生产率 在调动企业员工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方面,岗位研 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岗位研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同工同酬,使员工明 确自己的职责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他们必然会在生产中明确目标,服从领 导指派,积极努力工作,不断开拓进取,其最终结果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不 断提高。 (九)岗位研究与企业劳动组织 岗位研究的重要作用还在于,通过岗位测定和分析,不断对岗位进行重新设 计和改进,推动各岗位在劳动组织中合理配置,促进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保 证生产过程尽可能均衡、协调地进行。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科 学化;还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十)岗位研究与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它除了 具有“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传统企业所不具备的一些 特点外,还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制度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些制度包括:企业的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企业的组织制度、企业的管理 制度等项内容。企业的管理制度覆盖了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包括经营管理的 组织模式、岗位责任制、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劳动工资管理制度、企 业文化建设等内容。从广义上看,除财务制度外,上述的其他制度都属于人力 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范畴。但为了便于分析研究问题,进行专门化管理,往往从 人力资源管理中将它们分离出来。具体地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大 部门:一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制度,二是员工技能开发的制度。而岗位研究的一 切最后结果,都与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员工的技能开发有着不可分割 的密切联系。因此,岗位研究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三、岗位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步骤地去考察某一现象总体,收集必要的数据资料,进 行整理、汇总、分析,研究各种因素及相关关系,以掌握现象的性质、特征以及 运动的规律性。它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研究方法的适应范围 很广泛,调查方法多种多样,如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个案调 查等等。一般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参与法、观测法、问卷法、访谈法、通信法等 等。 (二)数量分析的方法 它是运用现代数学、统计学等数量方法,对经济进行数量分析,从而判定经济 过程和各种因素属性的数值(或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在岗位分析评价的过 程中,需要采用模糊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以及社会经济统计分析等方法, 对岗位进行数理分析。不过,应当指出,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只有对 事物的质做出准确的定位,才能进行量的精确分析。质的分析是要判定经济现 象和过程所具有的各种因素、属性。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并不排斥质的分析 方法,量的分析是质的分析的延伸,只有在质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量的分析, 才能加深对质的认识。 (三)心理学的方法 由于岗位研究与工业心理及其分支人力资源心理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 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岗位进行分析评定时,也需要采用心理学的一 些方法。 ★测验法。它是通过测验(考试、测试)来测量受试者的智力水平以及个性特 征差异的方法。心理测试包括能力测验、成绩测量、品格测验等类别。主要采用 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器械、实物,另一种是使用文字和图形等。 ★观察法。它包括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它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 察心理现象,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规律的方法。有效地观察,除需要有 正确的理论指导外,还需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有被观察对象的知识, 有对客观事务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以及记录、整理材料的正确方法。 (四)评定量表法 评定量表法即采用不同的量表方式进行心理测量、评定的方法。具体有四种量 表方式: ★称名量表,亦称类别量表,以测量类别记分。 ★顺序量表。这种量表既没有相等单位,也没有绝对零,只要求在若干项目中 按一定标准排列出等级次序。 ★等距量表。该表测量水平高,采用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它以间距相等的 记分点对心理特征做出测量,常见的是五点或七点量表。 ★等比量表。该量表除含有上述三种量表的特征外,还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 绝对零点。该表测量水平最高。 (五)其他科学方法 在现代经济科学的研究中,新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控制的方法、手段和工具正 在大量涌现。例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以 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使经济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经济管理中原来无法处理的庞大繁杂的原始数据 能够得到处理和储存,并可以随时调用。在岗位研究中,应当注意学习、吸收 和应用当代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方法,从而提高岗位研究成果的精确性、可 靠性和可行性。 四、岗位研究相关概念 (一)工作研究 它是方法研究(Method Study)和时间研究(Time Study)的总称。工作 研究起源于 19 世纪末,由美国工程师泰勒,以及吉尔布雷斯夫妇首创。工作 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以人、原材料、机器设备构成的作业系统为研究对象 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分析研究、改进工作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工作研究的步骤 是:首先,进行方法研究。通过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从对象的总 体过程出发,深人研究到劳动者的每一个细小的操作动作,探寻节约人力、物 力和财力消耗的最佳程序和方法。其次,进行时间研究。它是在改进工作程序 和操作方法、实现工作标准化的基础上,运用工作衡量的各种专门技术(如实 地观察、直接测时、工作抽样、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等等),对各项标准化工 作(作业)进行时间测定,最后制定出作业的时间定额标准。总之,开展时间 研究,必须先进行方法研究,才能制定作业的时间标准。方法研究是时间研究 的前提,而时间研究又是衡量、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是否经济合理的依据,二者 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工作研究的主要作用是: ★不需要增加人员、设备和其他投资,即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能建立起科学的工作标准和劳动定额标准,为企业生产、财务、劳动、计划等 项管理提供依据; ★有利于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克服生产薄弱环节,提高产品质量。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如图 26-1 所示。 (二)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亦称为职务分析,它是指对各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 条件等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分析,加以科学的系统描绘,最后做出规范记 录的过程。亦称职务描述、工作描述(Job Description)。 (三)职位分析(Position Analysis) 它是对由一个人承担一项或若干项任务的职位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它与 工作分析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工作分析的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或相 似的职位。 (四)工作评价(Job Evaluation) 亦称为职位评价。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内容的工作,以统一的尺度 (标准)进行定量评定和估价,从而确定各项工作的相对价值。 五、岗位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外岗位研究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19 世纪 80 年代,欧美各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企业组织与 管理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行了各种改善企业管理的实验,努力把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企业管理,从而使企业管理由传统经验管理阶段 进入科学管理的新阶段。美国的工程师泰勒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 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他以毕生精力,致力于科学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 究工作。在他的著述《计件工资制》(1895)、 《工厂管理》(1903)、 《科学管 理原理》(1911),以及《美国国会的证词》(1912)中,对科学管理的理论 和方法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主要内容是: ★规定标准化操作方法。通过分析工人的操作,删除多余的不合理的动作, 将先进合理的动作标准化,并要求工人执行。 ★规定每个岗位的产量定额或以产品为对象规定工序时间定额。 ★确定工作地布置、工作程序和工作环境的具体要求,并使其标准化、统一化。 ★实现差别计件工资,根据工人实际完成的生产任务,按不同的小时工资 率支付工资。 ★将企业管理与生产作业的职能分工,使管理工作进一步专业化。 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可概括为三定,即定标准作业方法、定标 准作业时间、定每天的工作量,形成定量化的劳动管理。 除泰勒以外,吉尔布雷斯夫妇也对科学管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费兰 克·吉尔布雷斯先生是一位建筑工程师,他一生从事 “动作与时间”的研究, 重视工作效率问题;而他的夫人莉莲·吉尔布雷斯是位心理学家,更重视采用 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动作分析。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工作研究中,发明和应用了 许多新技术,如影片动作分析法。 (二)我国企业岗位研究简况 1、岗位责任制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企业的岗位研究首先表现在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上。 1949 年到 1952 年,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企业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 , 进行了生产管理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广先进的生 产经验和操作方法;初步建立了生产责任制以及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 ★1953 年到 1960 年,这一时期,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在企业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对企业领导制度进行了 探索,将生产责任制扩展到技术设计、工艺、设备、安全、材料、工具保管等职 能部门。1958 年以后,由于“左”的思想路线的干扰,忽视了客观规律,过 分夸大了主观意识的作用,使高指标、浮夸风严重泛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企业刚刚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遭到否定,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给企业 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961 年到 1965 年,这一时期在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 方针的指引下,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工业企业管理试行条例《国营工业企业工作 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以及《企业计时奖励工资暂行条例》、《企 业计件工资暂行条例》等指导性文件,全面恢复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起 来的各种制度。同时,创造并推广了许多企业管理的好经验,例如大庆油田的 企业管理经验。大庆油田在岗位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大庆人建立和健 全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其级别、层次和具体内容,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1966 年到 1976 年,这一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路线的干 扰,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1975 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 工作期间,着手对企业进行整顿,并制定了《工业三十条》,要求企业全面恢 复和健全各级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 责,根除无人负责的现象。 ★1977 年以后,特别是进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 不断深人,我国的企业管理逐步纳人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的轨道,涌现出 一大批先进企业,创造了许多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例如,首都钢铁公司,从 1981 年开始,将岗位责任制发展为经济责任制,建立健全包、保、核体系, 同时把全部技术、业务工作纳人包、保、核体系,制定了明确的岗位标准、责任 程序、时限和考核办法,保证各类岗位工作任务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从而把 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 合理的管理网络,把企业各项工作都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鞍山钢 铁公司,从 1980 年初开始,在岗位责任制方面总结出一套先进的管理经验 。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该公司在吸收纺织系统以及其他行业岗位研究的先进 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先后对全公司 43 个厂矿的 7429 个生产岗位进行了岗 位分析与评价,取得了大量数据和资料,为制定、修订企业定员定额标准,合 理体现岗位差别,建立科学的工资奖励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可 靠的依据。 2、纺织企业的岗位研究 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纺织企业岗位研究的历史较长,效果也很 显著。纺织企业开展岗位评价工作是从推行岗位工资制开始的。 1951 年原纺 织工业部根据棉纺织运转工的劳动特点,在《棉纺织工人工资制度调整方案》 (草稿)中提出:对实行计件工资的纺织运转工人,按照各工种技术难易、责 任大小、劳动轻重和劳动条件分别确定不同的工资标准,采取一个工种拟订一 个工资标准的办法,建立“独立的工资率”,也就是岗位工资制。 建立岗位工资制的前提是岗位分析和评价,当时是采取评分的方法,对各种 岗位进行评价,然后再确定出各工种的工资等级系数和工资标准。其具体方法 是: ★在实行计件的纺织运转工种中,选择代表性工种,多数是细纱挡车上或 织布挡车工。按照技术难易、责任大小、劳动轻重和劳动条件等四个因素,与实 行等级工资制的有关工种比较,找出相近的工种,并确定代表性工种的岗位 工资标准。 ★对实行计件的其他工种,则按上述四个因素,与代表性工种进行综合比 较,或采用分项评分的办法,进行岗位评价。 采用评分法,分项评分,各因素所占比重不同。例如,有的地区规定,技术 难易占 35%,责任大小占 30%,劳动轻重占 20%,劳动条件占 15%。代表 性工种四项因素均按 100 分计,其他工种按照每项因素所评分数,乘以各自 所占的比重(权数),计算出总评价分数,再乘以代表性工种的工资等级系 数和工资标准,即求出各工种的工资等级系数和工资标准。 1956 年在全国工资改革中,原纺织工业部又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对所 属纺织企业,分地区制定了纺织运转工人工资标准,不论计时、计件,全部纳 人统一的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一岗一薪”的岗位工资制。 经过多次试点,特别是经过 30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纺织运转工人中实行岗位 工资制能够适应纺织生产的特点,体现了按劳付酬原则。 1982 年以后,为了使岗位工资制进一步适应纺织企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纠正 过去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原纺织工业部在岗位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年 的努力,又分别审定和颁发了纺织企业运转生产工人的《劳动规范》,为改革 和完善岗位工资奠定了基础。 原纺织工业部还组织各地区纺织工业厅、局,制定了棉、毛、麻纺织行业运 转工人和纺织业保全保养工人的《劳动规范》。这套《劳动规范》是在岗位分析、 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纺织企业特色的,综合性很强的劳动管 理标准。 《劳动规范》的主要内容如下: (1)工种(名称)。工种是按不同生产性质和劳动操作技术内容划分的工 作类别。工种的划分可粗可细,一般应根据本行业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组织、技 术操作、工艺和设备的特点,在既能体现必要的专业分工,又能促进工人全面 发展的原则下进行划分。其名称的确定应力求简单、具体、明确。挡车工是先写 生产、设备特点,“挡车”指劳动特点。辅助工与此相反,如运粗纱工, “运” 是劳动特点,“粗纱”是生产产品特点。 (2)劳动定额。它是《劳动现范》的核心,决定岗位等级的高低和劳动报酬。 它是在一定的劳动分工、设备、工艺等条件下规定的,其水平一般以先进企业 的水平为标准,适当考虑其他企业的具体情况,并与可比用工的一档水平相 衔接,具有先进合理性和稳定性。 (3)劳动分工。它是对各工种劳动组织形式和职责范围的简要说明。 (4)设备型号与工艺条件。它是对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简要说明,一般 应选择量大、面广、有代表性的设备和工艺。 (5)技术要求与岗位责任。技术要求是对本工种工人应具备的技术水平的 规定,包括技术标准、工作法、产品质量标准、其他有关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岗 位责任制是对工人劳动态度的规定,包括职责、劳动纪律、安全操作规程、各项 规章制度等。 (6)岗位顺序。它是指根据各工种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其他因素确 定的工作等级,作为劳动报酬的依据。 (7)技术等级与平均技术等级。在实行等级工资制工种的《劳动规范》中, 统一规定了技术等级,它是等级工资制工种的工作等级,也是工资等级。在 《劳动规范》中,这三者的关系更加明确、更加一致了。在集体作业的情况下, 《劳动规范》还规定了平均技术等级,它是两个以上的等级工资制工人集体从 事统一工作的平均工作等级、平均工资等级、例如,棉纺织企业细纱保全队, 《劳动规范》核定,三级工一人,四级工一人,五级工两人,六级工一人,七 级工一人,共六人;故规定平均技术等级为五级。按规范要求配备人员最为合 理,如工人技术水平低于标准,则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技术水平高于标准, 又会造成人员浪费。 技术等级与平均技术等级是等级工资制工人《劳动规范》的重要内容。它是 以技术标准为尺度,以掌握各级技术需要的时间为基础,经过科学技术的测 定,反复核实、综合平衡以后而确定的。这一规定将劳动标准与报酬标准统一 在一起,使等级工资制在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总之,不同性质的工种,《劳动规范》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熟练工种、各工序主 要挡车工的《劳动现范》包括:工种、岗位顺序、劳动定额、劳动分工、设备型号 与工艺条件、技术要求与岗位责任等 6 项。辅助工各工序中的简单操作工,以 及为主要挡车工服务的工种,其《劳动规范》包括;工种、岗位顺序、劳动定额 劳动分工、岗位责任等 5 项。等级工资制的一般工种的《劳动规范》有:工种、 技术等级、劳动定额、劳动分工、技术要求与岗位责任等 5 项。技术工种、各工 序设备维修有技术标准考核 的工种工作队(集体)的《劳动规范》包括:工种 平均技术等级、设备型 号、劳动定额、技术等级及定员、劳动分工、技术要求与 岗位责任等 7 项内容。 第二节 岗位设计与战略的关系 从表面看来,战略与岗位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事是人为之,企业战略 所确定的所有事项都需要人去操作,而人在企业组织中就是岗位。所以,岗位 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下面,我们从岗位的基础地位及岗位设计的作用这二个方 面来分析岗位与战略的关系。 一、从岗位的基础地位看岗位与战略的关系 现代企业是人和物的结合体,人操持着物,所以,企业管理可以从两个角度 来分析,即从物的角度或从人的角度。从物的角度出发,企业管理可以分为市 场营销、新产品开发、产品生产、物料采购、技术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财 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各种专业管理,这种管理体系 是以物为中心,人围绕着物转。从人的角度出发,企业管理以岗位为基础来构 建,规定每个岗位操持什么事项以及这些事项如何操持,这种管理体系是以 人为中心的。岗位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单元。这两种方式的关系如图 26-2 所示 该图清楚地表明了以岗位为基础来建立企业运行机制和按专业来建立运行机 制这两种方式的关系,从纵向来看,就是专业管理;从横向来看,就是岗位 管理。按专业来建立运行机制时,只有纵向,没有横向;以岗位为基础来构建 企业运行机制,就是在纵向的基础上,再加上横向,纵横交错之处就是每个 岗位应做的工作,所有的专业事项都落实到了每一个岗位,各个岗位的同类 事项进行归纳就得到了专业管理体系。 岗位作为企业的基础管理单元,从本质上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将所有的职能管理进行功能分解,分解成具有岗位性的作业,在此基础上, 将所有的作业分解到每个岗位,做到分工明确。 ★为每个岗位的每项作业确定作业程序和方法,在作业程序和方法中,重点 解决岗位之间的协调,通过作业流程,将各职能、各岗位协调起来。所以,流 程是一种协调机制。有了统一的流程,就能实现分工基础上的协调。 ★从操作文件来说,有岗位规范和专业规范。岗位规范以岗位为对象来建立, 它确定每个岗位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和作业方法。解决了职能之间、岗位之间 的分工和协调问题。专业规范是在岗位规范的基础上,合并同类项而形成的, 它给每类职能管理以全局观念,形成每项职能管理的全流程,解决了岗位和 职能之间的协调。 二、从岗位设计的作用看战略与岗位的关系 本章第一节分析了岗位设计的作用。归纳起来,岗位设计的作用有以下十个方 面:岗位是员工招聘和选任的基础;岗位设计是企业定编定员的基础;岗位 设计是劳动定额的基础;岗位设计是岗位职务培训的基础;岗位设计是岗位 业绩考核的基础;岗位设计是岗位劳动报酬的基础;岗位设计是劳动计划和 经济核算的基础;岗位设计是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岗位设计是企业劳动 组织的基础;岗位设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招聘和选任、企业定编定员、劳动定额、岗位职务培训、岗位业绩考核、劳动报 酬、劳动计划和经济核算、企业劳动生产率、企业劳动组织、现代企业制度这十 个方面都与企业战略有密切关系。首先,这十个方面运行机制的建立要以战略 为导向,它们要体现战略的要求,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为战略提供支持;其次, 这些因素对战略又有反作用,如果它们与战略的要求相匹配,则能促进战略 目标的实现,否则,就会成为战略的噪音或阻力。 既然上述十个方面与战略有如此关系,而岗位设计又是上述十个方面的基础, 那么,岗位设计与战略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二十七章 岗位调查 岗位研究的第一步是岗位调查,即搞清楚岗位现状。本章的主题是岗位调查, 介绍岗位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岗位调查的目的和内容:介绍岗位调查的目的及其内容。 ★岗位调查的方式和方法:介绍岗位调查的方式及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节 岗位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一、岗位调查的目的 岗位调查是以岗位为调查对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 的信息的过程。岗位调查的目的是: (1)收集各种有关的数据、资料、以便系统、全面、深入地对岗位进行描述; (2)为改进岗位的设计提供信息; (3)为制定各种人事文件(如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进行岗位分析提供 资料; (4)为岗位评价与岗位分类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岗位调查的内容 岗位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本岗位工作任务的性质、内容和程序,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以及 占制度工作时间的百分比; (2)本岗位的名称、工作地点,担任本岗位职工的职称、职务、年龄、工龄、技 术等级、工资等级等; (3)本岗位的责任; (4)承担本岗位的资格、条件; (5)担任本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体力; (6)本岗位工作的危险性; (7)本岗位的劳动强度、劳动姿势、空间、操作的自由度等; (8)本岗位使用设备、工具的复杂程度; (9)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如空气流速、温湿度、噪音、工作地照明、粉尘、有 毒有害气体、雾滴、振动、热辐射等; (10)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第二节 岗位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一、岗位调查的方式 (一)面谈 为了获得岗位的有关信息,可采用面谈的方式,即调查人直接约见职工,调 查了解其所在岗位的有关情况。通过面谈,不仅可以掌握现场观察和书面调查 所不能了解的情报和资料,而且还能进一步证明现有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弥补其不足。面谈进行以前,调查人员应拟定调查提纲,列出所有需要调查的 事项。面谈时,应按照问题的顺序逐一发问,并作详细的记录,对被调查人难 以回答或故意回避的问题,可暂时中止。面谈选择的对象应尽量广泛一些,不 仅要向担任本岗位的人员进行调查,也要向与本岗位有联系的其他人员进行 调查。这样做,可以掌握经常性和非经常性工作的详尽情况。此外,在面谈中 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尊重被调查人,接待要热情,态度要诚恳,用语要适当。 ★面谈的场地环境、器具设备要适合调查的目的,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被 调查者感到轻松,能够无拘无束地回答问题。 ★面谈中,应允许被调查人长篇大论地谈问题,直到他自己认为无话可说为 止。调查者可视具体情况,记录下他的发言要点。 ★调查者对重大的原则问题,应避免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要“引而不发”。 ★提问要采取启发式,避免命令式。 (二)现场观测 调查者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和测定,如测时、工作日写实、工作抽样 等。现场观测时应注意: ★对调查的工作事项要多提几个为什么。例如,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这样 做,什么时候做,等等。如果可能的话,应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进行观察记录 以防干扰职工正常工作。 ★为了掌握全面情况,应选择多处场地对同类岗位(工作)进行观察,这样 可消除职工个体特征对调查结构的影响,原因在于考虑的结果是岗位,而非 职工本人。 (三)书面调查 书面调查是指利用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是在调查之前由专业人员设计编制 的,被调查人接到调查表之后,应按调查项目一一认真填写。书面调查结果的 可靠性和准确性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调查表本身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二 是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和填写时的诚意、兴趣和态度。一般来说,书面调查应 与其他调查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才能保证岗位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采用何种调查方式进行岗位调查,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岗位数目较少的企业 中,可以采用面谈或现场观测的方式,收集各种资料。如果企业的规模较大, 岗位设置繁杂,除对重要的岗位采取面谈或现场观测的方式外,一般岗位可 采用书面调查的方式,由劳动人事部门编制调查表,分发给职工填写。为了弥 补书面调查的不足,对个别不清楚的调查项目应采用面谈或现场观测等方式, 加以复查、订正和补充。 二、岗位调查表设计 为了搞好岗位调查,详细了解每一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和特点,无论采用何 种调查方式,均需事前编制岗位调查表。 设计调查表要注意以下事项: (1)调查表所编列的调查项目和提出的问题,应当为调查研究的目和任务服 务,并且与被调查岗位相关。 调查表中所列出的调查项目、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必须为调查目的服务,不 该提出的问题,多一个也不行,而应该提出的问题,一个也不能少。多余的问 题列入调查表,不仅浪费调查人与被调查人的宝贵时间,还会增加整个调查 的费用开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个好方法是,在一个题目(或问 题)纳入调查表之前,首先应当回答:“本问题是否与主题有关,相关程度 如何?”然后再回答:“今后采用何种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如果 该问题相关性很差,又无法预先确定如何利用这项资料,就不要再提出这一 问题。调查表设计的目的是取得岗位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 和探索,如果调查表所列的项目和问题与被调查者无关,也就失出了调查表 的意义。有二种方法可以确保每个被调查者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是适合于他的: (1)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调查表;(2)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措辞和提 问方式。 (2)对于调查表中所列出的每个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一个问题中不要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例如,“你认为你的领导和 同事都关心你吗?”这样的问题会导致回答的困难。 ★提问的措辞要认真推敲,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自己编造的、人们生疏的名 词术语。 ★提问要防止诱导,以免造成被调查人回答问题时投其所好。出现这种倾向的 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提问带有倾向性,例如:“你愿意做劳动合同制职工 吗?”二是在提问中引用了权威人士(或部门)的话,例如:“大多数领导 认为.这个岗位工作量不饱满,你同意吗?” (3)调查表中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封闭式。在问题的后边,调查人给出两个或更多的答案,供回答者选择,这 种回答提问的方式属于封闭式。采用这种方式回答问题有以下优点: a 答案标准化,便于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b 使回答者较为准确地回答问题(如对提问不清楚,一般可从诸答案中弄清提 问的含义),提高了问卷的回收率和答案的准确可靠性; c 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这种方式回答问题有以下缺点: a 容易使回答者对提问不清楚而盲目猜测答案; b 问题和答案写得不详细、不全面,使回答者无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c 供选择的答案如果太多,不仅增加印制的费用,还会给回答者带来不便。 ★开放式。在问题后边,调查人不给任何答案,由回答人自行回答,这种提问 的方式属于开放式。对调查提问采用开放式回答有以下优点: a 可获得难以预料的某些信息; b 被调查者可以畅所欲言; c 可解决封闭式答案过多无法编排的问题。例如,-个提问有 15 种答案可选 择,那么这一问题可能难以列人调查表。相反,如采用开放式提问,这一难题 便迎刃而解。 它的主要缺点是: a 可能搜集到一些无价值的信息,开放式提问旨在收集更多、更广泛的信息, 但无法避免其中掺杂某些不相关的信息; b 回答问题各有千秋,不可能干篇一律,因而难以进行对比或统计分析; c 对回答者来说,开放式答题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需要具有较好的文字(语 言)表达能力,而一般职工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d 可能使回答者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而最终无法利用这些调查资料。 总之,基于以上特点,封闭式答题适于书面调查。而开放式答题更适合于面谈 式调查。 (4)调查表中提问次序的安排,应遵守以下规则: ★易于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而难于回答的、采用开放式答题的放在后面; ★按逻辑次序排列问题,如按时间先后顺序,按从外部到内部,按上级到下 级等顺序排列; ★采用不同长度的形式提问,有助于引起回答者的兴趣; ★针对具体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可考虑采用“漏斗性技术”提问,先问范 围广泛的、一般的,甚至是开放性的问题,后问岗位相关性很强的问题。 三、工作日写实 (一)工作日写实的作用 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按时间消耗的顺序,进 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工作日写实,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全面分析、研究工时利用情况,找出工时损失的原因,拟定改进工时利用的 措施; ★总结推广工时利用的先进经验,帮助广大员工充分利用工时,提高劳动生 产利用率; ★从工时利用情况中,可以发现生产、技术、财务、劳动等方面管理工作的薄弱 环节; ★为制定或修订定额中的作业宽放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定放时间标准提供资 料; ★为最大限度增加产量,规定工人与设备在工作日内合理的负荷量提供必要 的数据; ★为确定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级别提供依据。 (二)工作日写实的种类 (1)个人工作日写实。由调查人员对一名职工在一个工作日内全部的工时消 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的一种写实方法。 (2)工组工作日写实。由调查人员对一个工作日内一组工人在一个或几个工 作地点共同劳作的工时消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的一种写实方法。工组 工人的作业可以是相互关联的协同作业,也可以是没有联系的独立作业。 (3)多机台看管工作日写实。由调查人员对一个工作日内一名工人(或一组 工人)实行多机台看管的工时消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写实方 法。 (4)特殊工作日写实。为了满足某种特殊需要而专门组织的工作日写实。写实 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5)自我工作日写实。职工在从事某种生产任务或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中, 对自己在整个工作日内的工时消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写实方 法。 (三)工作日写实的步骤 工作日写实可以以工人,也可以以设备为对象进行。写实的范围,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集体。工作日写实的步骤如下(为了便于说明,仅以个人工作日写实 为例)。 1、写实前的准备工作 写实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应根据写实的目的选择对象。如果是为了分析和改进工时利用的情况、找出 工时损失的原因,可以分别选择先进、中间和后进工人为对象,以便分析对比 如果是为了总结先进工作经验则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工人为对象。 ★事先调查写实对象及工作地的情况,如设备、工具、劳动组织、工作地布置、 工人技术等级、工龄、工种等。如果写实是为了提供制定定额的数据资料,就需 要消除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不正常因素,以便使测定资料具有代表性。 ★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目的向操作者讲清楚,以便操作者积极配合, 协助做好这项工作。 ★明确划分事项和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以便记录。 2、实地观察记录 工作日写实应从上班开始,一直到下班结束。应将整个工作日的工时消耗毫无 遗漏地记录下
262 页
416 浏览
立即下载
01-人力资源部部门经理人事专员培训专员绩效薪酬专员绩效考核专员岗位职责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 经理 岗位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岗位 直接下级岗位 人力资源部经理 人力资源部 分管经理 人事专员、培训专员、绩效考核专员、绩效薪酬专 员 岗位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 1 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制订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 2 负责编制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表,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3 负责完成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的设计、评价及完善工作,组织各岗位工作分析和人员定岗定编 4 建立公司人员招聘体系,根据公司人力资源需求,拟定公司年度招聘计划 5 根据各关键岗位任职要求及人员素质特点,编制公司总部关键岗位职业发展通道 6 依据国家各类技术资质/ 等级规定,编制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年度计划 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编制公司年度的培训计划,制定培训预算,并将年度培训计划分解到月度培训计 7 划 8 制定和修订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先进评选方案,并督导相关人员执行 9 负责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规范绩效管理各项流程 10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协助总经理组织各部门制定部门的绩效指标,并分解到岗位绩效指标 11 负责绩效考核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助委员会处理被考核者的投诉、复议申请及相关后续工作 做好年度绩效考评工作,结合日常绩效考核结果,做好员工年度绩效终评,组织年度先进评选活动, 12 及荣誉称号授予等相关工作 制定和修订公司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设计公司薪酬体系,编制员工薪资方案及福利计划,报公司领导 13 审批 14 编制及完善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条款,建立劳动合同名册 15 负责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听取员工合理化建议,组织处理员工投诉和劳动争议 负责主持部门管理工作例会,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并分派落实,定期完成工作总结报告,监督部门一体 16 化管理体系的运行并确保有效运行 组织工作手册的编写、评审、修订等工作,组织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呈报审批并监 17 督实施 18 拟定本部门及员工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开展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及绩效考核 19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人力资源部- 人事专员 岗位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岗位 人事专员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经理 直接下级岗位 岗位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 1 依据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 协助完成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的设计、评价及完善工作,组织各岗位工作分析和人员定岗定编 3 编写岗位说明书,完善岗位管理体系 4 5 6 协助建立公司人员招聘体系,根据公司人力资源需求,拟定公司年度招聘计划 负责公司招聘活动实施工作,包括各部门招聘需求的统计、招聘文稿的草拟、招聘活动的组织实 施、接待引领新员工等工作 负责发放录用通知,及时办理录用人员的招用手续,签订劳动合同和岗位责任书,建立人事、职 称档案 7 依据公司工作需要,负责办理公司人事的任命工作 8 依据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做好员工内部调动(转岗)工作,办理转岗后的劳动合同变更手续 9 根据各关键岗位任职要求及人员素质特点,协助编制公司总部关键岗位职业发展通道 10 依据国家各类技术资质/ 等级规定,协助编制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年度计划 11 协助编制及完善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条款,建立劳动合同名册 12 组织与公司各部门、分公司人员签订及续订劳动合同 13 负责公司员工的劳动合同变更、续签、终止、提前解除等 14 协助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听取员工合理化建议,协助组织处理员工投诉和劳动争议 15 根据人事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做好公司员工人事档案整理、信息化更新工作,做好档案保密管理 16 17 对离职员工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办理各项移交手续,做好社会保险和人事档案等内容的移交工作, 并进行离职原因分析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人力资源部- 培训专员 岗位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岗位 培训专员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经理 直接下级岗位 岗位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 1 负责公司员工国家级行业专业资格、职称类考试报名和内部职称评定组织工作 2 草拟公司培训制度和相关工作流程 3 负责建立和维护内外部培训渠道和资源,形成内部讲师制度,担任基础培训课程的内部讲师 4 负责公司组织层与部门层的培训需求调查、统计和分析,建立培训体系 5 6 7 8 9 1 0 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编制公司年度的培训计划,制定培训预算,并将年度培训计划分解到月度培训 计划 依据月度培训计划组织培训的实施工作,负责讲师资源的协调、培训预算支出的控制、对培训活动 组织和质量进行全程管理,并做好会场布置、参训人员组织、出勤管理等相关工作 组织开展外部培训,负责联络外部培训机构、控制培训费用、筛选参训人员等工作及培训结束后的 反馈交流,建立外部培训档案 负责新员工、在职员工、转岗员工的培训组织、实施及考评,建立内部培训档案 负责培训后的调查、分析、评估及培训证书备案等工作,建立健全培训记录档案,为公司下一步培 训工作的开展提出改进意见 汇总各类培训资料,建立并管理公司的培训资源库,在公司范围内共享相关的管理培训和业务培训 资源 1 1 督导部门内培训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管理工作 1 2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人力资源部- 绩效考核专员 岗位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岗位 绩效考核专员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经理 直接下级岗位 岗位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 1 协助经理制定和修订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先进评选方案,督导相关人员执行 2 协助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规范绩效管理各项流程 3 搜集各部门岗位的业绩考核指标,制作各岗位的绩效考核表 定期组织并协助各部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做好工作计划、总结及工作 述职会的组织,及时向各 4 部门经理汇报绩效考核工作进展情况 5 协助相关部门/ 单位做好试用期人员的考核 6 汇总、统计、归档绩效考核数据,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档案,为绩效工资核算提供基础资料及依据 7 负责绩效考核的过程跟踪反馈等工作,协助各部门经理做好试用期员工及在职员工的考评 8 负责绩效考核结果的纵向传递及员工意见收集 9 协助绩效考核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助委员会处理被考核者的投诉、复议申请及相关后续工作 做好年度绩效考评工作,结合日常绩效考核结果,做好员工年度绩效终评,组织年度先进评选活 10 动,及荣誉称号授予等相关工作 11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人力资源部- 绩效薪酬专员 岗位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岗位 绩效薪酬专员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经理 直接下级岗位 岗位工作内容 主要工作内容 1 2 3 4 5 协助搜集各部门岗位的业绩考核指标,制作各岗位的绩效考核表 协助定期组织并协助各部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做好工作计划、总结及工作述职会的组织,及时向各 部门经理汇报绩效考核工作进展情况 协助汇总、统计、归档绩效考核数据,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档案,为绩效工资核算提供基础资料及依据 协助做好年度绩效考评工作,结合日常绩效考核结果,做好员工年度绩效终评,组织年度先进评选活 动,及荣誉称号授予等相关工作 负责制定考勤编制说明并按相关流程申报,计算员工薪酬,正确扣除社会保险个人应缴部分,及时上 报公司工资统计报表,建立员工年收入台帐 6 依据公司有关规定,按时准确编制企业在岗员工节日福利费计划 7 依据公司年终奖有关规定,做好年终分配与项目奖分配工作 8 负责收集并掌握国家、地方和人事相关的劳动、保险、户籍等政策法规,为公司员工提供相关信息支 持 9 负责公司员工社会保险的申报缴纳工作,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相关事宜 10 负责工程劳保资质与费用的管理 11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3 页
326 浏览
立即下载
销售部绩效考核岗岗位说明书
销售部绩效考核岗岗位说明书 岗位编 号 岗位定 所在部门 销售部 1人 员 岗位工 直接上级 销售部副部长 资 直接下级 无 分析人 分析日 所辖人员 无 期 本职: 负责驻外机构的绩效考核、业务管理工作和基础管理工作的督导、检 查、考核 职责与工作任务: 工作时间百分比: 职责表述:负责驻外机构的绩效考核 43% 频次:1 次/ 用 时 : 负责驻外机构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 年 40 频次:1 次/ 用 时 : 负责绩效考核方案的宣贯辅导 季 10 负责各驻外机构相关考核指标(铺货率、专卖 频次:1 次/ 用时:2 月 率)的下达 岗位名称 销售部绩效考核岗 负责各驻外机构铺货率、专卖率等市场业务指 频次:1 次/ 用 时 : 季 50 标完成情况的核实、抽查、统计、汇总 负责各驻外机构销量、加权销量、销售收入等 频次:1 次/ 用 时 : 月 24 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汇总、分析 负责各驻外机构业务管理、基础管理工作的检 频次:1 次/ 用 时 : 季 75 查考核 职 责 一 工作 负责各驻外机构绩效工资、奖金的计算、报批 频次:1 次/ 用 时 : 任务 季 24 及发放的协调 负责各驻外机构绩效工资、奖金再分配的核实 频次:1 次/ 用时:8 季 及反馈工作 负责各驻外机构员工个人收入情况的统计、汇 频次:1 次/ 用 时 : 年 24 总 负责驻外机构综合管理星级达标活动的评定 频次:1 次/ 用时:8 半年 和奖惩建议 负责各驻外机构贡献突出者申请本部长特别 频次:1 次/ 用时:4 季 奖的提名建议 负责驻外机构业务管理和基础管理方面先进 频次:1 次/ 用时:6 季 典型事例的报道 工作时间百分比:26 % 协助进行产品销售终端客户堆头、陈列、POP、频次:1 次/ 用 时 : 季 48 促销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信息反馈上报 职责表述: 协助做好营销业务管理 参与、协助市场通路管理,核实窜货、倾销现 频次:1 次/ 用 时 : 季 24 象 职 责 二 工作 负责驻外机构所在市场经销商、终端档案、动 任务 次/ 用 时 : 销量台帐建立情况的督导检查,协助做好市 频次:1 季 75 场数据的分析 协助督导、检查、汇报驻外机构贯彻公司行销 频次:1 次/ 用 时 : 季 22 政策、策略执行情况和布置任务完成情况 职责表述:负责驻外机构的营销基础管理 负责驻外机构基础管理细则的制定 工作时间百分比:8 % 频次:1 次/ 用 时 : 年 16 职 负责驻外机构基础管理细则的辅导、融会贯通 频次:1 次/ 用 时 : 责 工作 季 44 三 任务 及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评 负责驻外机构基础管理细则执行情况的汇总 频次:1 次/ 用时:8 季 分析、反馈上报 职责表述:营销服务、配送业务流程管理、资材管 工 作 时 间 百 分 比 : 4 理制度 % 负责营销本部有关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营销 频次:10 次 用时:8 职 / 年 服务、配送业务流程的制定 责 四 工作 负责营销本部管理制度、营销服务、配送业务 任务 次/ 用时:8 流程的辅导、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反馈 频次:1 季 上报 职责表述:负责各分公司分销系统、推广系统管理 工 作 时 间 百 分 比 : 3 软件使用 % 负责分公司分销系统、推广系统管理软件开发 频次:1 次/ 用 时 : 职 年 48 前有关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的调研 责 五 工作 负责分公司分销系统、推广系统管理软件开 任务 次/ 用时:8 发、使用、维护与公司主管部门的协调、对接 频次:1 季 工作 职责表述:负责各分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 工 作 时 间 百 分 比 : 2 相关手续 % 负责分公司设立、变更、延期等营业执照相关 频次:1 次/ 用 时 : 职 年 40 手续的准备 责 工作 六 频次:1 次/ 用 时 : 任务 负责分公司营业执照的年检 年 12 频次:1 次/ 用 时 : 负责分公司组织机构代码的年检 年 12 职责表述:负责营销本部工会工作 负责制定营销分会工会工作计划 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工会的有关方针、政策 工作时间百分比:11 % 频次:1 次/ 用 时 : 年 16 频次:1 次/ 用时:2 月 负责营销本部工会的组织建设、会员档案的建 频次:1 次/ 用 时 : 年 16 立、新进员工入会申请的初审 负责组织营销分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技 频次:1 次/ 用时:4 月 术、管理创新、安全达标、劳动竞赛活动 职 责 七 工作 负责组织营销分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 频次:1 次/ 用时:6 任务 月 娱乐活动 负责营销本部会员、职工群众意见、建议的反 频次:1 次/ 用时:2 月 馈 协助党委、行政,做好会员、职工群众的思想 频次:1 次/ 用时:3 月 政治工作 负责营销分会会费、捐款、爱心捐助的发动、 频次:1 次/ 用 时 : 年 32 部署、收缴工作 职责 工作时间百分比:2 职责表述: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八 % 权力: 1、有对营销本部驻外机构的绩效考核权 2、有对营销本部驻外机构考核指标的下达权和完成情况的检查权 3、有对营销本部驻外机构业务管理和基础管理的检查权 4、有对营销本部驻外机构绩效收入再分配的知情权、改正权 5、有对营销本部驻外机构综合管理星级达标活动的评定权和奖惩建议权 6、有对营销本部驻外机构贡献突出者申请本部长特别奖的提名建议权 7、有营销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的制定权 8、有营销分销软件使用情况的知情权、改进建议权 9、有分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年鉴的办理权 10、有营销分会工会工作的组织权 考核指标: 1、 驻外机构考核覆盖率=100% 2、考核指标计算准确率=100% 3、督导检查覆盖率≥90% 4、考核、计算、发放及时率=100% 5、分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办理及时率=100% 6、员工入会率≥98% 7、会费收缴率=100% 工作协作关系: 内部协调关 系 外部协调关 系 任职资格: 教育水平 专业 工作经验 销售管理部、营销服务部、市场部、渠道拓展部、各驻外机构、财务 部、企管部、人力资源部、工会 能力要求 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公文写作技能、财务管理技能、人际沟通 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税务局、劳动局 大专 经济管理 3年 通晓企业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以及计算机相关知识、 及协调技能 个性特征 稳重、责任心强,认真仔细,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生理特征 男性、身体健康 所需培训 管理知识及技能、绩效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宣传报道 写作知识,半个月 工作特点: 工作场所 一般办公室 工作方式 坐 工作时间特 正常工作时间,经常出差,周六、日经常上班 征 工作环境 无特别要求 体力精力消 工作压力一般、精力集中度较高 耗 工作环境 安静 劳动保护 无特别要求 使用工具/设 电脑、打印机、计算器、电话 备 所需记录文 台帐、统计报表、计划、总结、通知等 档 备注:
4 页
362 浏览
立即下载
绩效专员岗位说明书
绩效专员岗位说明书 一、岗位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可轮换岗位 所属部 人力资源部 门 人事专员、薪资 可晋升 绩效主管 专员 岗位 绩效专员 职位级别 专员级 撰写日期 2023.1.1 二、岗位使命(简述该职位设置的主要目的和对公司的价值): 负责公司所有员工的绩效计划的组织制定、审核、签字留档以及绩效结果的评估、绩效工资的计算工 作,保证公司所有员工的绩效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三、职位关系: 上级职位名称 绩效经理 本职位 其他同事(约 3-5 个) 绩效专员 同事职位 下属职位 招聘专员 无 薪酬专员 培训专员 四、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 (描述该职位 4—8 项主要职责,并分别描述该模块的工作任务,按重要性 排序): 职责表述:负责公司各部门员工绩效计划的制定组织工作; 职 责 一 职 责 二 1、负责组织各部门制定所属部门员工次月绩效计划并提交上级审核; 2、负责向各部门负责人收集团队所有员工的绩效计划表并做初步审核,对于不符合标 工作 准的部分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调整; 任务 3、负责向公司提交各部门员工次月绩效计划表并跟进公司审批进度; 4、负责向各部门反馈公司已审批的绩效计划表并留档。 职责表述:负责公司层面关键绩效指标完成进度的跟进及反馈工作; 1、提取公司层面的关键性指标,并按周跟进指标完成进度,对于绩效进度落后部分与 工作 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并将结果积极反馈公司领导; 任务 2、对绩效完成进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善建议得到公司批准后进行实施; 职责表述:负责组织公司所有员工绩效结果的评估工作; 职 责 三 1、负责提醒及督促公司所有员工完成上月绩效结果的自评并报上级审核; 2、负责向各部门负责人收集所属团队员工绩效评估结果及材料,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地 方及时与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调整; 工作 3、负责组织相应数据评估部门对相应指标结果真实性进行检查工作,并将结果报公司 任务 审批; 4、负责跟进公司对于员工绩效结果的最终审批工作,并及时向各部门反馈所属团队的 绩效结果情况 职责表述:负责绩效工资、奖金的计算工作; 职 责 四 1、根据各部门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及绩效工资计算规则,核算每个员工的当月绩效系 数及绩效工资; 工作 2、负责向各部门负责人反馈所属团队员工的绩效工资情况,并做出相应答疑; 任务 3、负责向公司提交绩效工资核算结果,并及时跟进审批情况,最终将审批后的绩效工 资报薪酬专员; 职责描述:负责组织员工的绩效面谈、整改工作; 职责 五 1、负责提醒各部门主管对于绩效完成较差部分的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并给出提出整改 意见; 工作 2、负责收集绩差员工的绩效面谈结果并做好档案留存工作; 任务 3、负责代表人力资源部与关键性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并向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反 馈结果并做好档案留存工作; 职责描述:负责向公司提供各类绩效总结及分析报告,负责向公司提出绩效管理完善建议; 职责 六 职 责 七 1、负责总结、分析各部门人均绩效达成情况; 工作 2、通过绩效数据分析,发现公司管理当中存在不足或需要改善的地方; 任务 3、向上级领导提供绩效方面的各类数据; 4、向公司提出绩效管理当中的不足并提出改善意见,以持续优化绩效管理工作。 工作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务 五、岗位关键绩效指标(KPI) 序号 1 关键绩效指标 衡量标准 每出现 1 人绩效计划延迟提交扣 绩效计划的制订的及时性、准确 10%,每出现 1 次不交扣 20%,每出现 性:100% 1 次不符合规范扣 10% 权重 30% 2 绩效结果评估的及时性:100% 每出现 1 人次延迟扣 10% 10% 3 绩效结果评估的准确性:100% 绩效结果准确性=正确的绩效结果数/ 总绩效数 30% 4 绩效工资核算的准确性:100% 绩效工资准确性=绩效工资准确性/总 人数 20% 5 绩效面谈覆盖率:100% 绩效面谈覆盖率=面谈的绩效人数/应 访谈的绩效人数 10% 六、工作权限 1、提案权 绩效管理制度改善的建议 2、审核权 员工绩效计划制定的规范性、绩效目的的准确性、绩效结果的规范性和真实性 3、审批权 无 4、监控权 绩差员工的改善情况 5、考核权 无 七、工作协作关系(该职位在公司内、外的主要联系单位和职位) 内部协调关系 各部门主管、员工 外部协调关系 无 八、任职资格 学历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 专业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经济 语言水平 普通话标准 工作经验 1 年以上绩效专员或薪酬专员工作经验; 计算机水平 熟练办公软件 证书 无要求 通用知识:包括行业知识、公司文化、组织结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基本规章制度 和业务运作流程等。 知识要求 专业知识:行政管理£、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R、财务£、法律£、战略£、营 销£、策划£、质量管理£、产品£其他: 。 基础技能:理解能力 R、判断分析能力 R、学习能力 R、创新能力 R、口头表达与沟 通能力 R、建立关系与协调能力£、市场策划实施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客户关系 管 理 与 维 护 能 力 £ 、 商 务 写 作 能 力 R 、 其 他 : 。 基础管理技能:计划能力 R、组织能力 R、领导激励能力£、控制能力 R、团队管理能 能力要求 力£、辅导教练能力 R、其他: 。 高级管理技能:决策能力£、战略制订能力£、风险防范能力□、企业文化建设能力 £、 其他: 。 个人品德:诚信、廉洁、忠诚。 工作态度: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 职业素养要求 工作要求:创新意识 R、团队意识£、服务意识£、成本意识 R、保密意识 R、 安全 意识£、原则性 R、分享精神 R、主动性 R、其他: 。 九、工作条件 使用工具/设备 电脑、电话机、绩效系统 工作环境 办公室 工作时间特性 正常上班时间、偶尔加班 所需记录文档 绩效计划表、绩效结果评估表、绩效工资审批表、绩效面谈记录表、绩效分析报告
3 页
352 浏览
立即下载
总经理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
总经理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 总经理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 基本信息 岗位名称 总经理 岗位等级 一级 直接上级 董事会 薪酬标准 一级 直接下属 营销总监、技术总监、人力资源部总监、财务部总监等 间接下属 公司全体员工 岗位工作关系 内部关系 董事会、高层管理人员、公司各部门 外部关系 政府机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金融机构、媒体等 职位概要 制订并实施公司的整体战略,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领导公司各部门建立健全 良好的沟通渠道;负责建设高效团结的团队;管理直接所属部门的工作 工作职责 领导制订公司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组织实施公司总体战略,发掘市场机会,领导创新与变革 根据董事会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组织制订、修改、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 组织实施财务预算方案及利润分配、使用方案 负责与董事会保持良好沟通,定期向董事会汇报经营战略和计划执行情况、资金运用 情况和盈亏情况、机构和人员调配情况及其他重大事情 领导建立公司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上级主管部门、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媒 体等部门之间顺畅的沟通渠道 领导开展公司的社会公共关系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领导建立公司内部良好的沟通渠道,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主持、推动关键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及时进行组织和流程的优化调整 主持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代表公司参加重大业务、外事或其他重要活动 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并及时向董事会汇报 领导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投资管理部、办公室等分管部门开展工作 领导建立健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制订人力资源政策,审批重大人事决策 工作权限 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权 向董事会提出公司经营目标的建议权 对副总经理、总监的人事任免建议权 对公司各项工作的监控权 对公司员工奖惩的决定权 对下属之间工作争议的裁决权 对下属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业绩的考核评价权 关键绩效 考核标准 销售收入、利润额、市场占有率、应收账款、重要任务完成情况 预算控制、关键人员流失率、全员劳动生产率 领导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影响力、计划与执行能力 任职资格 个人素质 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 善于协调、沟通,责任心和事业心强 亲和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谈判能力强 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知识技能 熟悉企业业务和运营流程 掌握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及精要,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善于制订企业发展的战略,具备把握企业发展全局的能力 熟悉企业全面运作,企业经营管理、各部门工作流程 具有敏锐的商业触觉、优异的工作业绩 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 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教育背景 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工作经验 8 年以上工作经验,5 年以上本行业或相近行业管理经验,2 年以上高层管理经验 培训方向 接受过 MBA 职业培训,接受过领导能力开发、战略管理、组织变革管理、战略人力资 源管理、经济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工作场所 独立办公室,可能经常出差 工作时间 经常加班 环境状况 舒适、无明确的节假日 危险性 基本无危险 使用设备 计算机、一般办公设备(电话、传真机、打印机、Intemet /,Intranet 网络)及通信设备
2 页
364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方法、工具及程序
工作分析介绍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Job Analysis 1 Agenda 1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 2 、工作分析的演化历史 3 、工作分析方法 / 系统 4 、工作分析工具 5 、工作分析的程序 2 1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 2 、工作分析的演化历史 3 、工作分析的程序 4 、工作分析工具 5 、工作分析系统 3 1 – 工作分析定义 工作分析: 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 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 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 影响。 4 1 - 工作分析定义(续) 通过对工作输入、工作转换过程、工作输出、 工作的关联特征、工作资源、工作环境背景等的分 析,形成工作分析的结果——职务规范(也称作工 作说明书)。 职务规范包括工作识别信息, 工作概要,工 作职责和责任,以及任职资格的标准信息,为其他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使用提供方便。 5 1 -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 人力资源规划 薪酬与福利 工作分析 工作描述 绩效评估 人 员 选 聘 人 员 录 用 人员培训与发展 6 1 - 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在组织内部以及内部和外 部之间的流动行为、现状、供给和需求进行 预测,并作出平衡供需的过程。 工作分析对内部员工的升迁、调动以及职位空 缺的填补方式等决策都有重要价值。 7 1 – 工作分析与招募和培训 •招募:人员的招聘、甄选、录用、配置等 构成整个招募过程,完成对空缺职位的填补。 •随着环境、组织和知识结构的变化,任职 资格要求需要不时调整,以适应上述变化。 •工作分析为人员招募提供参考标准;为确 定培训需求、设计培训项目、评估培训效果 和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据。 8 1 – 工作分析与绩效评估 工作绩效是员工行为的外显结果,其目的是研 究影响绩效的因素,从而尽量消除消极因素, 鼓励积极因素,不断改善绩效。 工作分析对任职资格的要求,保证合适的人担 任合适的岗位。关键绩效指标也为绩效评估系 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9 1 – 工作分析与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根据公司战略、政策以及市场 供需状况,确定各岗位的薪酬水平,不同岗 位的薪酬差异水平,并作出恰当的调整。 •确定薪酬的基础是工作评估,就是确定各 岗位在组织全体职位中的相对价值。工作分 析为工作分类和工作评估提供标准化的比较 依据。 10 1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 2 、工作分析的演化历史 3 、工作分析的程序 4 、工作分析工具 5 、工作分析系统 11 2 – 工作分析历史沿革 •思想渊源: 2500 年前 苏格拉底 ( Socrates ) •早期实践: 1800 世纪至一战前 F.W.Taylor •大规模应用:二战时期 W.V.Bingham 的 用途记录 ; Ismar Barush 与工职人员薪资等 级划分 •进一步发展: PAQ 、 FJA 、 TI/ CODAP 、 ARS 、 BCM 、 HSMS 、 JEM 、 TTA 、 VERJAS 、 WPSS 、 OMS … 12 1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 2 、工作分析的演化历史 3 、工作分析方法 / 系统 4 、工作分析工具 5 、工作分析的程序 13 3 – 工作分析方法 / 系统 人员倾向性 CIT 临 界 特 质 分 析 系 统 TIA TTAS 工 作 要 素 法 管 理 人 员 职 务 描 述 问 卷 FJA MPDQ 职 务 分 析 问 JEM PAQ 卷 工作倾向性 职 能 工 作 分 析 法 任 务 清 单 分 析 系 统 关 键 事 件 法 14 3a – 职务分析问卷( PAQ ) •PAQ ( Position Analysis Questionnaire ) : 19 世纪 50 年代末期为分析一系列广泛发职位而开发 , 为确定任职资格、制定薪酬标准提供量化依据。 在现有的诸多方法中,其研究基础和应用广度最强。 通过标准化、结构化问卷,根据 194 个工作要素收集 6 大类信息:信息来源、智力过程、工作产出、人际 关系、工作背景、其他职位特征。 15 3a – 工作要素法( JEM ) •JEM ( Job Element Method ) : 典型的开放式人员导向性工作分析系统,美国人事管理 事务处 E.S.Primoff 研究开发。目的在于确定对成功完 成特定领域的工作有显著作用的行为及其行为依据。 需要有一组专家级的任职者或者任职者上级( SMEs ) 来对这些显著要素进行确定、描述和评估。 广泛的工作因素包括知识、技术、能力、愿望、兴趣和 个性特征。但并不包括任何与具体工作任务有关的信息。 在所有的工作分析系统中,对人员的甄选、培训最有效。 16 3a – 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 MPDQ ) •MPDQ ( 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 所有工作分析系统中最有针对性的一种,分析对象为 管理职位和督导职位,问卷高度标准化和结构化。 产生于 1974 年,定型于 1984 年,涉及过 1500 多个描 述工作行为的题目,标准版本为 15 部分 270 题。 分析结果可根据不同用途形成多种报告。包括工作评 价、绩效管理、薪酬设计、人员甄选、培训、工作设 计和再设计等。 17 3a – 临界特质分析系统( TTAS ) •TTAS(Threshold Traits Analysis System) 完全以个人特质为导向,目的是为了提供标准化的信 息以辨别人们为基本完成和高效完成某类工作分别至 少需要哪些品质特征(临界特质)。人员甄选最佳。 评价对象为包含能力因素和态度因素的 5 类工作范畴 (身体特质、智力特质、学识特质、动机特质、社交 特质)组成, 21 个工作职能和 33 个特质因素,评价 维度为等级、实用性和权重。 三种分析技术: ThresholdTraitsAnalysis 、 DemandAnd TaskAnalysis 、 TechnicalCompetenceAnalysis 18 3b – 职能工作分析方法( FJA ) •FJA ( Functional Job Analysis ) 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和职业发展服务中心的职 业分类系统,是一种以工作为导向的工作分析 系统,对工作内容的描述非常全面具体。 针对工作的每项任务要求,分析完整意义上的 工作者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 能(工作者实际所做的工作),以获取通用技 能、特定工作技能和适应环境能力的相关信息。 基本框架:信息 + 行为 + 指导 + 设备 = 结果 19 3b – 任务清单分析系统( TIA ) •TIA ( Task Inventory Analysis )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空军人力资源研究室发明, 历经 20 年发展成熟。 在高度结构化的调查问卷包括背景信息和任务 清单两部分,任职者填写并评价各工作项,评 价维度有:相对时间花费、执行频率、重要程 度、困难程度等 任务清单的产生: 1 )部门目标 职能 工作 任务 2 ) 观察或工作日志 3 ) SMEs 20 3b - 关键事件法( CIT ) •CIT ( Critical Incidents Technique ) 工作分析专家、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在大量收集 与工作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其中关键行 为以及具体分析其岗位特征、要求的方法。 优先适用领域:确定培训需求与绩效管理。 21 工作分析工具(信息收集方法) 1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 2 、工作分析的演化历史 3 、工作分析方法 / 系统 4 、工作分析工具 5 、工作分析的程序 22 信息收集方法 •面谈法 •问卷调查法 •观察法 •工作日志法 •职务实践法 •文献资料分析法 •专家讨论法 23 4 – 面谈法 •说明目的,用途,反馈时 •群体 / 个人 间,对被访谈者的利益 •主管 / 本人 / 第三方 •语言清楚易懂 •了解背景信息 •避免冲突 •时间 / 地点 •不显示个人偏好 •主持人对现场气氛的引导 •保持礼貌、谦恭 •结构化和标准化访谈提纲 •保持谈话的兴趣和热情 •阶段性总结 24 4 – 问卷调查法 •事先征得主管支持 •场所安静、时间充裕、避免冲突 •与答卷人的沟通 •随时、尽快解答疑问 •收卷之前检查完整性 •答谢 25 4 – 工作日写实 •本人填写 •信息包括: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方法、工 作职责、工作权限、花费时间,一般要 10 天 以上 •适用于管理或其他随意性大、内容复杂的工 作 •随时填写 •工作上级检查 •保证抽样的代表性 26 工作分析步骤 1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 2 、工作分析的演化历史 3 、工作分析方法 / 系统 4 、工作分析工具 5 、工作分析的程序 27 工作分析程序 / 步骤 结果应用 确定目的 选择系统 制定工作说明书 培训小组 分析信息 收集信息 28 5 – 工作分析目标 •目标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管理问题: 工作描述 / 工作设计或再设计 / 明确任职资 质要求,指导招募与人员调配 / 培训 / 薪酬 / 绩效 / 协调工作关系 常见管理问题有:高人员流失率、机构膨 胀、员工满意度低、缺勤率升高、生产率 低、事故多、质量下降、投诉增加…… 29 5 – 选择工作分析方法 / 系统 影响因素: •工作的结构性 •产业的类型 •工作的结果和过程特征 •企业的管理哲学和价值观 •… 30 5 – 收集工作信息 •工作活动 •所需机器设备 •工作条件 •任职资格要求 部分信息可由调用背景资料获得: 企业组织机构图、岗位配置图、工作流程图、 原有的工作说明书 31 5 – 信息分析 •工作说明书 + •任务清单 •权限分配 •重点工作项目 •任职资格确认 •…… 32 Q&A Thanks for your time ... 33
33 页
449 浏览
立即下载
采购员任职资格及级别划分标准
公司采购员(一级)行为标准 1 采购业务 1.1 根据生产计划,能运用 ERP 系统制定采购计划, 1.2 根据采购计划要求,督促供应商按要求及时供货; 1.3 对所采购的不合格品及时处理调换; 2 供应商的调查 2.1 通过传真、邮寄等方式向供应商发出调查表; 2.2 及时回收供应商调查表,完成初步的整理统计工作后提交相关人员。 公司采购员(一级)资格标准 1. 2. 3 知识: 1.1 专业知识:统计知识、产品知识 1.2 企业知识:企业采购流程,企业文化 技能: 1.3 专业技能: 熟悉 ERP 系统操作 1.4 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经验: 半年以上工作经验 公司采购员(一级)培训要点 1 2 培训要点:统计方法、相关工作流程、 培训方式:企业内训、在职培训 公司采购员(二级)行为标准 1 采购业务 1.1 以传真、电话等形式向相关供应商发出询价要求,进行比价;; 1.2 在采购过程中与供应商沟通协调,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进度,对供货进度实行监控; 1.3 合理制定采购计划,控制采购数量及采购批次; 1.4 以传真等形式向供应商提供完整的采购文件; 2 供应商的推荐 2.1 根据对供应商的调查,进行整理分析后,推荐相应的供应商; 2.2 及时维护更新 ERP 系统中的供应商信息 3 结算 3.1 根据供应商的应收款情况及双方约定的付款时间,及时提出付款申请; 3.2 对供应商的发票进行核对,正确后登记交财务挂账; 公司采购员(二级)资格标准 1 2 3 知识: 1.1 专业知识:统计知识、产品知识、财务基本知识、 1.2 企业知识:同一级 技能: 2.1 专业技能:熟练操作 ERP 软件、常用分析方法、 2.2 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经验:从事采购工作一年以上,至少完成过十次的采购任务; 公司采购员(二级)培训要点 1 2 培训要点:ERP 软件培训、统计培训、财务基础培训 培训方式:内部培训,在职培训 公司采购员(三级)行为标准 1 采购业务 1.1 根据比价结果,确定采购价格,报部长批准; 1.2 根据部门采购信息,对供应商的 100%供货情况等进行分析,每月报部长; 1.3 每月对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1.4 与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明确各项条款 1.5 对现有的库存状况时行分析,制定降低库存的措施; 2 供应商的管理 2.1 根据被推荐供应商的综合情况,确认供应商; 2.2 根据供应商的综合供货情况,进行加工业务种类、数量的调整; 2.3 推动供应商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 3 结算 3.1 每月制定应付款计划报财务审批; 公司采购员(三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统计知识、产品知识、财务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 1.2 企业知识:同二级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常用分析方法、常用的供应商评价方法 2.2 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谈判能力 3 经验: 从事采购工作三年以上,主持某一方面的采购工作; 公司采购员(三级)培训要点 1 2 培训要点:相关法律法规、供应商的评价方法 培训方式:内部培训、在职培训 公司采购员(四级)行为标准 1 采购业务 1.1 对采购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问题,与相关人员综合协调处理; 1.2 根据采购业务各环节运作情况,分析现有流程中存在的瓶颈 并制定改进 方案; 1.3 制定降低成本的方案,并落实实施; 2 供应商的网络建设 2.1 对现行供应商网络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2.2 提出完善现行供应商网络的改进建议;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和完善并制订 实施方案; 3 结算 3.1 每月进行采购资金需求的预测,报财务备案; 3.2 根据资金状况,对各供应商进行合理分配; 公司采购员(四级)资格标准 1 知识: 1.1 专业知识:同三级 1.2 企业知识:同三级 2 技能: 2.1 专业技能:常用分析方法、供应商的管理 2.2 通用技能:同三级 3 经验:从事采购工作五年以上,主持多方面的采购工作; 公司采购员(四级)培训要点 3 4 培训要点:常用管理方法,相关部门业务流程、 培训方式:送外培训、内部培训
4 页
1101 浏览
立即下载
制造部多媒体各岗位任职资格说明书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音箱一课 1 因素名称:最低学历要求 因素定义:知识内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其判断的基准是国民教育水 平。注意与什么学历的人从事本项工作无关系。 1 高中毕业和中专 30 2 大学专科 60 3 大学本科 100 4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80 适用点 V 2 因素名称:知识范围 因素定义:处理本职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判断基准在于广博而不在精深。 1 日常工作知识,上岗前不需要进行培训 2 基本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知识,上岗前需要经过短期和 20 系统的培训 3 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需要积累较多的实践经验 40 4 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需要其他 90 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5 需要解决多专业的综合问题,要求具备综合性专家的 180 知识结构 适用点 5 V 3 因素名称:专业要求 因素定义: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运用的难度;以任职者在工作中自主决策时间的 比例和自主决策的范围来衡量。 1 无需决策 0 2 自主决策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主管 10 3 自主决策的机会较少,但工作事务上的自主性较大. 30 4 有近一半的事情可以自主决策,一般技术问题或专业 60 工作可自行解决; 5 大部分事情可以自主决策,只有极为重大的工作任务 120 才需请示上级主管 6 基本上是自主决策的 180 适用点 V 4 因素名称:工作经验 因素定义:指工作得达到基本要求,还必须有某种必须随着经验不断积累才能掌握的 技巧。判断基准根据掌握这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的技巧所花费的时间。 1 无需专门的经验 5 2 1年以下 20 3 1~3年(含1年) 40 4 3~5年(含3年) 80 5 5~8年(含5年) 160 6 8年以上 240 适用点 V 5 因素名称:资格证书 因素定义:指工作中所需要的由国家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认证的非教育序列的资格类证 书要求 1 不需要专门的资格证书 0 2 初级资格或者相当于初级资格 30 3 中级资格或者相当于中级资格 80 4 高级资格或者相当于高级资格 150 适用点 V 6 因素名称:能力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对于任职者各种心理层次上的能力的要求,例如人际关系能力、分 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能力的种类和程度进行判断 1 不需要具备特别的能力 5 2 需要一般的能力,达到平均水平即可 15 3 需要能力较多 30 4 需要多种能力,其中几种较为突出 90 5 需要能力较为全面,并且十分突出 180 7 因素名称:语言要求 适用点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指工作所要求的语言技能 1 只需要能用自己习惯的汉语进行沟通 2 能够用普通话或粤语进行流利沟通;或者英语词汇达 40 到2000左右 3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读写流利 60 4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听读写流利 120 10 V 5 六级以上,口语流利 180 8 因素名称:技能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要求的相关技能。技能指经过相关训练可以掌握的、对特定的工具 或者事务具备的操作处理技巧 1 不需要特殊的工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体能即可 2 工作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 15 才能掌握(1月) 3 需要特定的技能,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掌握 4 某方面的技能特别突出,需要有该领域的深厚基础才 90 能掌握 5 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适用点 5 40 V 180 9 因素名称:责任心 因素定义:对自身工作职责和公司利益的承诺,能否积极主动为自己的行为、工作承 担责任 1 一般 10 2 稍好,有一定的责任心,能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50 3 较好,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100 4 好,有很强的责任心,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爱护公司 200 的财产、名誉 5 极强的责任心,视公司如家,一切从公司的利益出发 300 适用点 V 10 因素名称:主动性 因素定义:任职者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承担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表现情况,以 加班时间等因素判断 1 一般,只是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上级要求什么就做 5 什么 2 稍好,有一定的主动性,经要求或动员能够承担份外 60 的工作 3 较好,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承担 4 好,有很强的主动性,经常主动提出或者直接从事额 240 外的任务 120 适用点 V 11 因素名称:心理承受能力 适用点 因素定义:能否面对挫折保持永不服输、积极进取的心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能否 保持情绪的稳定,正常开展工作的心理状况 1 一般 10 2 稍好 50 3 较好 100 4 好, 180 适用点 V 12 因素名称:综合素质 因素定义:整体的人格、心理素质、创造力、分析判断力等能力的健全水平和日后进 步的潜力 1 不适用 0 2 一般 30 3 稍好 100 4 较好 200 5 好 300 13 因素名称:个人要求 适用点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个人的基本要求 1 男性 0 2 女性 0 3 无性别限制 0 V 4 年龄 0 V 5 无年龄限制 0 6 以往的职业记录 0 14 因素名称:其他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上述未尽事项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说明书 岗位:修理 职等: 2--3等 说明 高中、中专学历(理科/电子) 说明 宽放条件 有修理经验2年者适用初 中毕业 宽放条件 1.熟悉多媒体音箱工艺原理和基本流程 ; 2.电子知识; 3.了解一般电子制造行业修理流程。 说明 有近一半的事情可以自主决策,一般技 术问题或专业工作可自行解决;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电子/多媒体音箱修理经验 说明 宽放条件 1.外部招聘需有电子专业资格证书; 2.内部招聘需通过专业考试确认其实际 水平相当于初级资格。 说明 宽放条件 1.一定沟通能力 2.良好的判定能力和异常反馈能力。 说明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 宽放条件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 说明 宽放条件 1.焊锡、电批技能; 2.电子测试、维修技能。 说明 宽放条件 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作负 责 说明 宽放条件 主动关注生产质量状况及时处理不良品 。 说明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能面对挫折、加以改善;能调整情绪, 正常开展工作。 说明 宽放条件 能统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人达成一致, 有一定适应能力,注重形象与仪表 说明 1. 2.无任何不良职业记录。 说明 宽放条件 能力强,业绩良好者年 龄酌情放宽。 宽放条件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音箱一课 1 因素名称:最低学历要求 因素定义:知识内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其判断的基准是国民教育 水平。注意与什么学历的人从事本项工作无关系。 1 高中毕业和中专 30 2 大学专科 60 3 大学本科 100 4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80 适用点 V 2 因素名称:知识范围 因素定义:处理本职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判断基准在于广博而不在精深。 1 日常工作知识,上岗前不需要进行培训 2 基本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知识,上岗前需要经过短期和系 20 统的培训 3 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需要积累较多的实践经验 4 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需要其他专 90 业的知识和技能 5 需要解决多专业的综合问题,要求具备综合性专家的知 180 识结构 适用点 5 V 40 3 因素名称:专业要求 因素定义: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运用的难度;以任职者在工作中自主决策时间 的比例和自主决策的范围来衡量。 1 无需决策 0 2 自主决策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主管 10 适用点 V 3 自主决策的机会较少,但工作事务上的自主性较大. 4 有近一半的事情可以自主决策,一般技术问题或专业工 60 作可自行解决; 5 大部分事情可以自主决策,只有极为重大的工作任务才 120 需请示上级主管 6 基本上是自主决策的 30 180 4 因素名称:工作经验 因素定义:指工作得达到基本要求,还必须有某种必须随着经验不断积累才能掌握 的技巧。判断基准根据掌握这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的技巧所花费的时间 。 1 无需专门的经验 5 2 1年以下 20 3 1~3年(含1年) 40 4 3~5年(含3年) 80 5 5~8年(含5年) 160 6 8年以上 240 适用点 V 5 因素名称:资格证书 因素定义:指工作中所需要的由国家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认证的非教育序列的资格类 证书要求 1 不需要专门的资格证书 0 2 初级资格或者相当于初级资格 30 3 中级资格或者相当于中级资格 80 4 高级资格或者相当于高级资格 150 适用点 V 6 因素名称:能力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对于任职者各种心理层次上的能力的要求,例如人际关系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能力的种类和程度进行判断 1 不需要具备特别的能力 5 2 需要一般的能力,达到平均水平即可 15 适用点 V 3 需要能力较多 30 4 需要多种能力,其中几种较为突出 90 5 需要能力较为全面,并且十分突出 180 7 因素名称:语言要求 适用点 因素定义:指工作所要求的语言技能 1 只需要能用自己习惯的汉语进行沟通 2 能够用普通话或粤语进行流利沟通;或者英语词汇达到 40 2000左右 3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读写流利 60 4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听读写流利 120 5 六级以上,口语流利 180 10 V 8 因素名称:技能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要求的相关技能。技能指经过相关训练可以掌握的、对特定的工 具或者事务具备的操作处理技巧 1 不需要特殊的工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体能即可 2 工作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才 15 能掌握(1月) 3 需要特定的技能,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掌握 4 某方面的技能特别突出,需要有该领域的深厚基础才能 90 掌握 5 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适用点 5 V 40 180 9 因素名称:责任心 因素定义:对自身工作职责和公司利益的承诺,能否积极主动为自己的行为、工作 承担责任 适用点 1 一般 10 2 稍好,有一定的责任心,能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50 3 较好,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100 4 好,有很强的责任心,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爱护公司的 200 财产、名誉 5 极强的责任心,视公司如家,一切从公司的利益出发 V 300 10 因素名称:主动性 因素定义:任职者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承担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表现情况, 以加班时间等因素判断 1 一般,只是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上级要求什么就做什 5 么 2 稍好,有一定的主动性,经要求或动员能够承担份外的 60 工作 3 较好,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承担 4 好,有很强的主动性,经常主动提出或者直接从事额外 240 的任务 120 适用点 V 11 因素名称:心理承受能力 因素定义:能否面对挫折保持永不服输、积极进取的心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能 否保持情绪的稳定,正常开展工作的心理状况 1 一般 10 2 稍好 50 3 较好 100 4 好, 180 适用点 V 12 因素名称:综合素质 适用点 因素定义:整体的人格、心理素质、创造力、分析判断力等能力的健全水平和日后 进步的潜力 1 不适用 0 2 一般 30 3 稍好 100 4 较好 200 5 好 300 适用点 V 13 因素名称:个人要求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个人的基本要求 1 男性 0 2 女性 0 3 无性别限制 0 4 年龄 0 5 无年龄限制 0 6 以往的职业记录 0 V V V 14 因素名称:其他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上述未尽事项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格说明书 岗位:条形码打印员 职等: 2等 说明 宽放条件 高中、中专学历,计算机操作专业 如有3年以上同类工作经验其学 优先 历要求可以放宽到初中毕业 说明 宽放条件 1.了解基本的统计知识; 内部招聘担当2--3年其他文员工 2.计算机条形码打印的相关知识。 作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者也可 说明 从事一般的作业,基本具备独立操 作能力,特殊工作在技术人员指导 下完成。 宽放条件 从事一般的作业,基本具备独立操 作能力,特殊工作在技术人员指导 下完成。 说明 1---3年文员工作经验 说明 宽放条件 计算机专业毕业 宽放条件 以实际操作为技能程度判定依据, 如有计算机操作证书者优先证书 说明 1.有较强数具统计能力; 2.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宽放条件 1.有较强数具统计能力; 2.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说明 宽放条件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须掌握与计算 机操作有关的英语单词。 说明 宽放条件 1.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2.掌握计算机条形码打印操作技能 。 说明 宽放条件 具有服务意识以保证生产条形码供 应顺畅为基本职责,在休息时间因 生产异常需临时安排工作时要全力 配合。 说明 宽放条件 能主动与生产管理人员沟通保证条 形码打印的适时适量供应在异常时 及时应变。 说明 宽放条件 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并能保持积 极向上的工作心态 说明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1.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人达成一致, 有一定适应能力,注重形象与仪表 2.工作细心,自律较强 说明 宽放条件 1.限女性,但年龄须在19---30之 间; 2.无不良职业记录。 说明 宽放条件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音箱一课 1 因素名称:最低学历要求 因素定义:知识内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其判断的 基准是国民教育水平。注意与什么学历的人从事本项工作无关系。 1 高中毕业和中专 30 2 大学专科 60 3 大学本科 100 4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80 适用点 V 2 因素名称:知识范围 因素定义:处理本职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判断基准在于广博 而不在精深。 1 日常工作知识,上岗前不需要进行培训 2 基本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知识,上岗前需要 20 经过短期和系统的培训 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需要积累较多 40 的实践经验 3 适用点 5 4 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而 90 且需要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5 需要解决多专业的综合问题,要求具备综 180 合性专家的知识结构 V 3 因素名称:专业要求 因素定义: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运用的难度;以任职者在工作 中自主决策时间的比例和自主决策的范围来衡量。 1 无需决策 0 适用点 2 自主决策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上 10 级主管 3 自主决策的机会较少,但工作事务上的自 30 主性较大. 4 有近一半的事情可以自主决策,一般技术 60 问题或专业工作可自行解决; 5 大部分事情可以自主决策,只有极为重大 120 的工作任务才需请示上级主管 6 基本上是自主决策的 V 180 4 因素名称:工作经验 因素定义:指工作得达到基本要求,还必须有某种必须随着经验不 断积累才能掌握的技巧。判断基准根据掌握这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 的实际工作的技巧所花费的时间。 1 无需专门的经验 5 2 1年以下 20 3 1~3年(含1年) 40 4 3~5年(含3年) 80 5 5~8年(含5年) 160 6 8年以上 240 适用点 V 5 因素名称:资格证书 因素定义:指工作中所需要的由国家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认证的非教 育序列的资格类证书要求 1 不需要专门的资格证书 0 2 初级资格或者相当于初级资格 30 3 中级资格或者相当于中级资格 80 4 高级资格或者相当于高级资格 150 适用点 V 6 因素名称:能力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对于任职者各种心理层次上的能力的要求,例如 人际关系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能力的种类和程度 进行判断 适用点 1 不需要具备特别的能力 5 2 需要一般的能力,达到平均水平即可 15 3 需要能力较多 30 4 需要多种能力,其中几种较为突出 90 5 需要能力较为全面,并且十分突出 180 V 7 因素名称:语言要求 适用点 因素定义:指工作所要求的语言技能 1 只需要能用自己习惯的汉语进行沟通 2 能够用普通话或粤语进行流利沟通;或者 40 英语词汇达到2000左右 3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读写流利 60 4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听读写流利 120 5 六级以上,口语流利 180 10 V 8 因素名称:技能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要求的相关技能。技能指经过相关训练可以掌握 的、对特定的工具或者事务具备的操作处理技巧 1 不需要特殊的工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体能 5 即可 2 工作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经过 15 简单的培训才能掌握(1月) 3 需要特定的技能,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 40 能掌握 4 某方面的技能特别突出,需要有该领域的 90 深厚基础才能掌握 5 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180 适用点 V 9 因素名称:责任心 因素定义:对自身工作职责和公司利益的承诺,能否积极主动为自 己的行为、工作承担责任 1 一般 2 稍好,有一定的责任心,能为自己的工作 50 负责 3 较好,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 100 作负责 4 好,有很强的责任心,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200 ,爱护公司的财产、名誉 5 极强的责任心,视公司如家,一切从公司 300 的利益出发 适用点 10 V 10 因素名称:主动性 因素定义:任职者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承担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 务的表现情况,以加班时间等因素判断 1 一般,只是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上级要 5 求什么就做什么 2 稍好,有一定的主动性,经要求或动员能 60 够承担份外的工作 3 较好,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 120 主动承担 4 好,有很强的主动性,经常主动提出或者 240 直接从事额外的任务 适用点 V 11 因素名称:心理承受能力 因素定义:能否面对挫折保持永不服输、积极进取的心态,在有压 力的情况下,能否保持情绪的稳定,正常开展工作的心理状况 1 一般 10 2 稍好 50 3 较好 100 4 好, 180 适用点 V 12 因素名称:综合素质 因素定义:整体的人格、心理素质、创造力、分析判断力等能力的 健全水平和日后进步的潜力 1 不适用 0 2 一般 30 3 稍好 100 4 较好 200 5 好 300 适用点 V 13 因素名称:个人要求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个人的基本要求 1 男性 0 2 女性 0 3 无性别限制 0 4 年龄 0 5 无年龄限制 0 6 以往的职业记录 0 V V V 14 因素名称:其他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上述未尽事项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职资格说明书 岗位:多媒体物料员 职等: 2等 说明 宽放条件 高中、中专学历 如有3年以上同类工作经验其学 历要求可以放宽到初中毕业 说明 宽放条件 1.了解基本的统计知识; 2.了解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尤其是物料管理 基本流程。 说明 从事一般的作业,基本具备独立操作能力, 特殊工作在上司指导下完成。 宽放条件 从事一般的作业,基本具备独立操作能力, 特殊工作在上司指导下完成。 说明 1---3年生产物料员相关工作经验 宽放条件 内部招聘生产作业员中了解物料 管理基本流程和生产流程,工作 接受适应能力强者也可; 说明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1.有较强数具统计能力; 2.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说明 宽放条件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无须掌握英语。 说明 能够熟练操作叉车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具有服务意识以保证生产物料供应顺畅为基 本职责 说明 宽放条件 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承担 说明 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并能保持积极向上的 工作心态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能够吃苦耐劳,工作细心,自律较强 说明 宽放条件 1.限男性,但年龄须在20---35之间; 2.无不良职业记录。 说明 宽放条件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生产各课 1 因素名称:最低学历要求 因素定义:知识内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其判断的 适用点 基准是国民教育水平。注意与什么学历的人从事本项工作无关系。 1 高中毕业和中专 30 2 大学专科 60 3 大学本科 100 4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80 V 2 因素名称:知识范围 因素定义:处理本职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判断基准在于广博 适用点 而不在精深。 1 日常工作知识,上岗前不需要进行培训 2 基本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知识,上岗前需要经过短 20 期和系统的培训 3 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需要积累较多的实践 40 经验 4 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需要 90 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5 需要解决多专业的综合问题,要求具备综合性专 180 家的知识结构 5 V 3 因素名称:专业要求 因素定义: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运用的难度;以任职者在工作 适用点 中自主决策时间的比例和自主决策的范围来衡量。 1 无需决策 2 自主决策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主管 10 3 自主决策的机会较少,但工作事务上的自主性较 30 大. 4 有近一半的事情可以自主决策,一般技术问题或 60 专业工作可自行解决; 5 大部分事情可以自主决策,只有极为重大的工作 120 任务才需请示上级主管 6 基本上是自主决策的 0 180 V 4 因素名称:工作经验 因素定义:指工作得达到基本要求,还必须有某种必须随着经验不 断积累才能掌握的技巧。判断基准根据掌握这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 适用点 的实际工作的技巧所花费的时间。 1 无需专门的经验 5 2 1年以下 20 3 1~3年(含1年) 40 4 3~5年(含3年) 80 5 5~8年(含5年) 160 6 8年以上 240 V 5 因素名称:资格证书 因素定义:指工作中所需要的由国家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认证的非教 适用点 育序列的资格类证书要求 1 不需要专门的资格证书 0 2 初级资格或者相当于初级资格 30 3 中级资格或者相当于中级资格 80 4 高级资格或者相当于高级资格 150 V 6 因素名称:能力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对于任职者各种心理层次上的能力的要求,例如 人际关系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能力的种类和程度 适用点 进行判断 1 不需要具备特别的能力 5 2 需要一般的能力,达到平均水平即可 15 3 需要能力较多 30 4 需要多种能力,其中几种较为突出 90 5 需要能力较为全面,并且十分突出 180 7 因素名称:语言要求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指工作所要求的语言技能 1 只需要能用自己习惯的汉语进行沟通 2 能够用普通话或粤语进行流利沟通;或者英语词 40 汇达到2000左右 3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读写流利 10 60 V 4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听读写流利 120 5 六级以上,口语流利 180 8 因素名称:技能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要求的相关技能。技能指经过相关训练可以掌握 适用点 的、对特定的工具或者事务具备的操作处理技巧 1 不需要特殊的工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体能即可 2 工作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经过简单的 15 培训才能掌握(1月) 3 需要特定的技能,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掌握 40 4 某方面的技能特别突出,需要有该领域的深厚基 90 础才能掌握 5 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5 V 180 9 因素名称:责任心 因素定义:对自身工作职责和公司利益的承诺,能否积极主动为自 适用点 己的行为、工作承担责任 1 一般 10 2 稍好,有一定的责任心,能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50 3 较好,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100 4 好,有很强的责任心,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爱护 200 公司的财产、名誉 5 极强的责任心,视公司如家,一切从公司的利益 300 出发 V 10 因素名称:主动性 因素定义:任职者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承担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 适用点 务的表现情况,以加班时间等因素判断 1 一般,只是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上级要求什么 5 就做什么 2 稍好,有一定的主动性,经要求或动员能够承担 60 份外的工作 3 较好,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承 120 担 4 好,有很强的主动性,经常主动提出或者直接从 240 事额外的任务 V 11 因素名称:心理承受能力 因素定义:能否面对挫折保持永不服输、积极进取的心态,在有压 适用点 力的情况下,能否保持情绪的稳定,正常开展工作的心理状况 1 一般 10 2 稍好 50 3 较好 100 4 好, 180 V 12 因素名称:综合素质 因素定义:整体的人格、心理素质、创造力、分析判断力等能力的 适用点 健全水平和日后进步的潜力 1 不适用 0 2 一般 30 3 稍好 100 4 较好 200 5 好 300 13 因素名称:个人要求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个人的基本要求 1 男性 0 2 女性 0 3 无性别限制 0 4 年龄 0 5 无年龄限制 0 6 以往的职业记录 0 14 因素名称:其他 V V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上述未尽事项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任职资格说明书 岗位:生产文员 职等: 2等 说明 宽放条件 高中、中专学历 如有3年以上同类工作经验其学历要求可以 放宽到初中毕业 说明 宽放条件 1.了解基本的统计知识; 2.了解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组织架构。 说明 从事一般的作业,基本具备独立操作能力,特殊工 作在上司指导下完成。 宽放条件 说明 1---3年生产文员相关工作经验 说明 宽放条件 1.内部招聘生产作业员中思维敏捷,接收 能力强,计算机操作能够达到职位要求的 无经验也可; 2.外部招聘无生产文员工作经验但乐于接 受新工作挑战,适应能力强,有其他文员 工作经历1---3年也可。 宽放条件 以实际操作为技能程度判定依据,如有计算机操作 证书者优先 说明 宽放条件 1.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说明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无须掌握英语。 宽放条件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无须掌握英语。 说明 宽放条件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打字速度在每分钟 60字以上。 说明 宽放条件 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说明 加班有限制故职内正常工作若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 需义务加班。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并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心 态 说明 宽放条件 1.能统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人达成一致,有一定适 应能力,注重形象与仪表 2.性格开朗具有亲和力,具有服务意识,工作细心 有耐性 说明 宽放条件 1.限女性,年龄须在19---30之间 2.无不良工作记录。 说明 宽放条件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音箱一课 1 因素名称:最低学历要求 因素定义:知识内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其判断的基 准是国民教育水平。注意与什么学历的人从事本项工作无关系。 1 高中毕业和中专 30 2 大学专科 60 3 大学本科 100 4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80 适用点 V 2 因素名称:知识范围 因素定义:处理本职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判断基准在于广博而 不在精深。 1 日常工作知识,上岗前不需要进行培训 2 基本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知识,上岗前需要经过短 20 期和系统的培训 3 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需要积累较多的实践 40 经验 4 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需要 90 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5 需要解决多专业的综合问题,要求具备综合性专 180 家的知识结构 适用点 5 3 因素名称:专业要求 因素定义: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运用的难度;以任职者在工作中 自主决策时间的比例和自主决策的范围来衡量。 1 无需决策 2 自主决策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主管 10 3 自主决策的机会较少,但工作事务上的自主性较 30 大. 4 有近一半的事情可以自主决策,一般技术问题或 60 专业工作可自行解决; 5 大部分事情可以自主决策,只有极为重大的工作 120 任务才需请示上级主管 6 基本上是自主决策的 V 适用点 0 180 V 4 因素名称:工作经验 因素定义:指工作得达到基本要求,还必须有某种必须随着经验不断 积累才能掌握的技巧。判断基准根据掌握这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 际工作的技巧所花费的时间。 1 无需专门的经验 5 2 1年以下 20 3 1~3年(含1年) 40 4 3~5年(含3年) 80 5 5~8年(含5年) 160 6 8年以上 240 适用点 V 5 因素名称:资格证书 因素定义:指工作中所需要的由国家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认证的非教育 序列的资格类证书要求 1 不需要专门的资格证书 0 2 初级资格或者相当于初级资格 30 3 中级资格或者相当于中级资格 80 4 高级资格或者相当于高级资格 150 适用点 V 6 因素名称:能力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对于任职者各种心理层次上的能力的要求,例如人 际关系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能力的种类和程度进行 判断 1 不需要具备特别的能力 5 2 需要一般的能力,达到平均水平即可 15 3 需要能力较多 30 4 需要多种能力,其中几种较为突出 90 5 需要能力较为全面,并且十分突出 180 7 因素名称:语言要求 适用点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指工作所要求的语言技能 1 只需要能用自己习惯的汉语进行沟通 2 能够用普通话或粤语进行流利沟通;或者英语词 40 汇达到2000左右 3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读写流利 10 60 V 4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听读写流利 120 5 六级以上,口语流利 180 8 因素名称:技能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要求的相关技能。技能指经过相关训练可以掌握的 、对特定的工具或者事务具备的操作处理技巧 1 不需要特殊的工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体能即可 2 工作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经过简单的 15 培训才能掌握(1月) 3 需要特定的技能,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掌握 40 4 某方面的技能特别突出,需要有该领域的深厚基 90 础才能掌握 5 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适用点 5 V 180 9 因素名称:责任心 因素定义:对自身工作职责和公司利益的承诺,能否积极主动为自己 的行为、工作承担责任 1 一般 10 2 稍好,有一定的责任心,能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50 3 较好,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100 4 好,有很强的责任心,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爱护 200 公司的财产、名誉 5 极强的责任心,视公司如家,一切从公司的利益 300 出发 适用点 V 10 因素名称:主动性 因素定义:任职者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承担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的表现情况,以加班时间等因素判断 1 一般,只是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上级要求什么 5 就做什么 2 稍好,有一定的主动性,经要求或动员能够承担 60 份外的工作 3 较好,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承 120 担 4 好,有很强的主动性,经常主动提出或者直接从 240 事额外的任务 适用点 V 11 因素名称:心理承受能力 因素定义:能否面对挫折保持永不服输、积极进取的心态,在有压力 的情况下,能否保持情绪的稳定,正常开展工作的心理状况 1 一般 10 2 稍好 50 3 较好 100 4 好, 180 适用点 V 12 因素名称:综合素质 因素定义:整体的人格、心理素质、创造力、分析判断力等能力的健 全水平和日后进步的潜力 1 不适用 0 2 一般 30 3 稍好 100 4 较好 200 5 好 300 13 因素名称:个人要求 适用点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个人的基本要求 1 男性 0 2 女性 0 3 无性别限制 0 V 4 年龄 0 V 5 无年龄限制 0 6 以往的职业记录 0 14 因素名称:其他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上述未尽事项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任职资格说明书 岗位:班长 职等: 2--3等 说明 宽放条件 高中、中专学历 如有3年以上同类工作经验其学历要 求可以放宽到初中毕业 说明 宽放条件 1.熟悉多媒体音箱工艺基本原理和产品工艺流程 ; 2.基层生产管理知识,如生产效率提升、质量管控、 现场7S维护、生产过程的物流管控; 说明 从事一般的作业,基本具备独立操作能力。在上司指 导下,指导下级 宽放条件 说明 1---3年多媒体音箱制造业班长管理经验 宽放条件 1.内部招聘有2--3年助理经验表现突 出积极向上参加过储干培训人员也可 ; 2.外部招聘无多媒体音箱制造经验但 有组装制造业经验并有兴趣挑战新工 作者也可。 说明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1.具有基本的现场管理能力:合理组织、管理现场作 业人员,保证产线的顺利生产; 2.对生产异常的正确判断和及时准确报告能力; 3.良好的表达能力和部属培训能力; 4.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说明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 宽放条件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 说明 宽放条件 熟悉制造业组装过程的诸如:电批、烙铁等工具的操 作并可以指导培训下属。 说明 宽放条件 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说明 ,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承担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并能及时调整工作心态保持积 极向上的工作心态 说明 宽放条件 具有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有一定适应能力 说明 宽放条件 1.以往职业记录无不良业绩。 说明 宽放条件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音箱一课 1 因素名称:最低学历要求 因素定义:知识内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其判断的 适用点 基准是国民教育水平。注意与什么学历的人从事本项工作无关系。 1 高中毕业和中专 30 2 大学专科 60 3 大学本科 100 4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80 V 2 因素名称:知识范围 因素定义:处理本职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判断基准在于广博 适用点 而不在精深。 1 日常工作知识,上岗前不需要进行培训 2 基本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知识,上岗前需要经过 20 短期和系统的培训 3 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需要积累较多的实 40 践经验 4 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需 90 要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5 需要解决多专业的综合问题,要求具备综合性 180 专家的知识结构 5 V 3 因素名称:专业要求 因素定义: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运用的难度;以任职者在工作 适用点 中自主决策时间的比例和自主决策的范围来衡量。 1 无需决策 2 自主决策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主 10 管 3 自主决策的机会较少,但工作事务上的自主性 30 较大. 有近一半的事情可以自主决策,一般技术问题 60 或专业工作可自行解决; 4 0 5 大部分事情可以自主决策,只有极为重大的工 120 作任务才需请示上级主管 6 基本上是自主决策的 180 V 4 因素名称:工作经验 因素定义:指工作得达到基本要求,还必须有某种必须随着经验不 断积累才能掌握的技巧。判断基准根据掌握这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 适用点 的实际工作的技巧所花费的时间。 1 无需专门的经验 5 2 1年以下 20 3 1~3年(含1年) 40 4 3~5年(含3年) 80 5 5~8年(含5年) 160 6 8年以上 V 240 5 因素名称:资格证书 因素定义:指工作中所需要的由国家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认证的非教 适用点 育序列的资格类证书要求 1 不需要专门的资格证书 0 2 初级资格或者相当于初级资格 30 3 中级资格或者相当于中级资格 80 4 高级资格或者相当于高级资格 150 V 6 因素名称:能力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对于任职者各种心理层次上的能力的要求,例如 人际关系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能力的种类和程度 适用点 进行判断 1 不需要具备特别的能力 5 2 需要一般的能力,达到平均水平即可 15 3 需要能力较多 30 4 需要多种能力,其中几种较为突出 90 5 需要能力较为全面,并且十分突出 180 7 因素名称:语言要求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指工作所要求的语言技能 1 只需要能用自己习惯的汉语进行沟通 2 能够用普通话或粤语进行流利沟通;或者英语 40 词汇达到2000左右 10 V 3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读写流利 60 4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听读写流利 120 5 六级以上,口语流利 180 8 因素名称:技能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要求的相关技能。技能指经过相关训练可以掌握 适用点 的、对特定的工具或者事务具备的操作处理技巧 1 不需要特殊的工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体能即可 5 2 工作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经过简单 15 的培训才能掌握(1月) 3 需要特定的技能,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掌 40 握 4 某方面的技能特别突出,需要有该领域的深厚 90 基础才能掌握 5 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V 180 9 因素名称:责任心 因素定义:对自身工作职责和公司利益的承诺,能否积极主动为自 适用点 己的行为、工作承担责任 1 一般 2 稍好,有一定的责任心,能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50 3 较好,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作负 100 责 4 好,有很强的责任心,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爱 200 护公司的财产、名誉 5 极强的责任心,视公司如家,一切从公司的利 300 益出发 10 V 10 因素名称:主动性 因素定义:任职者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承担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 适用点 务的表现情况,以加班时间等因素判断 1 一般,只是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上级要求什 5 么就做什么 2 稍好,有一定的主动性,经要求或动员能够承 60 担份外的工作 3 较好,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 120 承担 4 好,有很强的主动性,经常主动提出或者直接 240 从事额外的任务 V 11 因素名称:心理承受能力 因素定义:能否面对挫折保持永不服输、积极进取的心态,在有压 适用点 力的情况下,能否保持情绪的稳定,正常开展工作的心理状况 1 一般 10 2 稍好 50 3 较好 100 4 好, 180 V 12 因素名称:综合素质 因素定义:整体的人格、心理素质、创造力、分析判断力等能力的 适用点 健全水平和日后进步的潜力 1 不适用 0 2 一般 30 3 稍好 100 4 较好 200 5 好 300 13 因素名称:个人要求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个人的基本要求 1 男性 0 2 女性 0 3 无性别限制 0 4 年龄 0 5 无年龄限制 0 6 以往的职业记录 0 14 因素名称:其他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上述未尽事项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任职资格说明书 岗位:组长 职等: 4等 说明 宽放条件 电子专业专科 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者高 中毕业可以接受 说明 宽放条件 1.了解ISO9001或TS16949质量体系; 2.基层生产管理知识,包括:生产效率提升、质量 管控、成本节约、物流控制、现场7S管理; 3.具备一定的IE知识和QC7大手法的运用。 说明 从事一般的作业,基本具备独立操作能力。在上司 指导下,指导下级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1---3年多媒体音箱制造业组长管理经验 1.内部招聘有3年以上班长经 验并且工作表现突出积极上 进人员也可; 2.外部招聘无多媒体音箱制 造经验但有组装制造业经验 并有兴趣挑战新工作者也可 。 说明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1.基本具有全面的现场管理能力:能通过培训、教 导下属员工工作改善,保证产线的顺利; 2.对生产异常的正确判断并有一定的分析对策能力 ; 3.较强的表达能力和部属培训能力; 4.较强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说明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掌握一定量与生产有关的基 础英语单词。 宽放条件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掌握一定量与生产有关的基 础英语单词。 说明 宽放条件 熟悉制造业组装过程的诸如:电批、烙铁等工具的 操作并可以指导培训下属。 说明 宽放条件 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 说明 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承担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并能及时调整工作心态保持 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 说明 宽放条件 能统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人达成一致,有一定适应 能力,注重形象与仪表 说明 宽放条件 1.以往职业记录无不良业绩。 说明 宽放条件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音箱一课 1 因素名称:最低学历要求 因素定义:知识内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其判断的基准是国民教 适用点 育水平。注意与什么学历的人从事本项工作无关系。 1 高中毕业和中专 30 2 大学专科 60 V 3 大学本科 100 V 4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80 2 因素名称:知识范围 因素定义:处理本职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判断基准在于广博而不在精深。 1 日常工作知识,上岗前不需要进行培训 2 基本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知识,上岗前需要经过短期和系统的培训 20 3 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需要积累较多的实践经验 4 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需要其他专业的知识 90 和技能 5 需要解决多专业的综合问题,要求具备综合性专家的知识结构 适用点 5 40 V 180 3 因素名称:专业要求 因素定义: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运用的难度;以任职者在工作中自主决策时 适用点 间的比例和自主决策的范围来衡量。 1 无需决策 0 2 自主决策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主管 10 3 自主决策的机会较少,但工作事务上的自主性较大. 30 4 有近一半的事情可以自主决策,一般技术问题或专业工作可自行 60 解决; 5 大部分事情可以自主决策,只有极为重大的工作任务才需请示上 120 级主管 6 基本上是自主决策的 V 180 4 因素名称:工作经验 因素定义:指工作得达到基本要求,还必须有某种必须随着经验不断积累才能掌 握的技巧。判断基准根据掌握这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的技巧所花费的 适用点 时间。 1 无需专门的经验 5 2 1年以下 20 3 1~3年(含1年) 40 4 3~5年(含3年) 80 5 5~8年(含5年) 160 第 57 页,共 68 页 V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音箱一课 6 240 8年以上 5 因素名称:资格证书 因素定义:指工作中所需要的由国家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认证的非教育序列的资格 适用点 类证书要求 1 不需要专门的资格证书 0 2 初级资格或者相当于初级资格 30 3 中级资格或者相当于中级资格 80 4 高级资格或者相当于高级资格 150 V 6 因素名称:能力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对于任职者各种心理层次上的能力的要求,例如人际关系能力 适用点 、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能力的种类和程度进行判断 1 不需要具备特别的能力 5 2 需要一般的能力,达到平均水平即可 15 3 需要能力较多 30 4 需要多种能力,其中几种较为突出 90 5 需要能力较为全面,并且十分突出 180 7 因素名称:语言要求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指工作所要求的语言技能 1 只需要能用自己习惯的汉语进行沟通 2 能够用普通话或粤语进行流利沟通;或者英语词汇达到2000左右 40 3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读写流利 60 4 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听读写流利 120 5 六级以上,口语流利 180 10 V 8 因素名称:技能要求 因素定义:指工作要求的相关技能。技能指经过相关训练可以掌握的、对特定的 适用点 工具或者事务具备的操作处理技巧 1 不需要特殊的工作技能,具备基本的体能即可 2 工作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才能掌握( 15 1月) 3 需要特定的技能,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掌握 40 4 某方面的技能特别突出,需要有该领域的深厚基础才能掌握 90 5 需要多方面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 180 第 58 页,共 68 页 5 V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音箱一课 9 因素名称:责任心 因素定义:对自身工作职责和公司利益的承诺,能否积极主动为自己的行为、工 适用点 作承担责任 1 一般 10 2 稍好,有一定的责任心,能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50 3 较好,有较强的责任心,主动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100 4 好,有很强的责任心,为自己的工作负责,爱护公司的财产、名 200 誉 5 极强的责任心,视公司如家,一切从公司的利益出发 V 300 10 因素名称:主动性 因素定义:任职者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承担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表现情况 适用点 ,以加班时间等因素判断 1 一般,只是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上级要求什么就做什么 5 2 稍好,有一定的主动性,经要求或动员能够承担份外的工作 60 3 较好,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承担 120 4 好,有很强的主动性,经常主动提出或者直接从事额外的任务 240 V 11 因素名称:心理承受能力 因素定义:能否面对挫折保持永不服输、积极进取的心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 适用点 能否保持情绪的稳定,正常开展工作的心理状况 1 一般 10 2 稍好 50 3 较好 100 4 好, 180 V 12 因素名称:综合素质 因素定义:整体的人格、心理素质、创造力、分析判断力等能力的健全水平和日 适用点 后进步的潜力 1 不适用 0 2 一般 30 3 稍好 100 4 较好 200 5 好 300 第 59 页,共 68 页 V 任职资格说明书 部门:制造部 课别:音箱一课 13 因素名称:个人要求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个人的基本要求 1 男性 0 2 女性 0 3 无性别限制 0 V 4 年龄 0 V 5 无年龄限制 0 6 以往的职业记录 0 14 因素名称:其他 V 适用点 因素定义:上述未尽事项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第 60 页,共 68 页 任职资格说明书 岗位:课长 职等: 6等 说明 宽放条件 统考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有5年以上生产管理课长工作经 验语言和文字实际表达能力等同 大专以上水平者,学历标准在高 中以上也可。 说明 宽放条件 1.熟悉ISO9001或TS16949质量体系; 2.生产管理系统知识,如:生产循环流程、生产效率提升、 质量管控、成本节约、现场7S、物流控制; 3.具备一定的IE知识和安全生产知识。 说明 宽放条件 担任部门范围内的事务工作,能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 ,并能在上司的指导下,指导,监督下级 说明 宽放条件 1。3---5多媒体音箱制造课长管理工作经验优先 2。制造行业同等职位三年以上 第 61 页,共 68 页 无 任职资格说明书 1。3---5多媒体音箱制造课长管理工作经验优先 2。制造行业同等职位三年以上 岗位:课长 职等: 6等 无 说明 宽放条件 说明 宽放条件 1.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对突发事件的正确判断和应变处理能力; 3.很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一定的创新能力。 说明 宽放条件 能用普通话流利沟通并掌握一定生产管理专用英语词汇可 以阅读英文工作邮件和简单回复。 说明 宽放条件 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第 62 页,共 68 页 任职资格说明书 岗位:课长 职等: 6等 说明 宽放条件 1.兢尽职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及对公司的承诺。 2.能准确判断工作的合理性和承担必要的责任 3.能以身作则,主动维护公司利益。 说明 宽放条件 有较强的主动性,在有任务时能够主动承担 说明 宽放条件 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并能及时调整工作心态保持积极向 上的工作心态 说明 宽放条件 敬业乐群,积极进取,思维敏捷严谨。 第 63 页,共 68 页 任职资格说明书 岗位:课长 职等: 6等 说明 宽放条件 1.以往职业记录无不良业绩。 说明 宽放条件 第 64 页,共 68 页 朝阳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岗位技能需求及评定表 部门: 职务类别: 职业技能 类别 经营管理 能力 专业技术 管理能力 电脑技术 现 作 及 场 业 管 理 品 管 技 术 课别: 职务名称: 评定分数: 评定等级: 技能名称 内容 代码 等级分 A1 3 基层执行能力 执行上司的工作任务或工作计划,督导下属人员实施 A2 5 项目跟进能力 担任项目或工程的跟进监督的人员 A3 10 课别管理能力 担任负责并且重要的工作,能发现问题,参与一部门经营方针的规划,并能解决问题 A4 12 部门规划管理能力 负责一部门的全面工作,并能独立规划部门的发展与运作,或担任高度专业化业务的管理人员。 A5 16 项目策划,管理能力 担任重要项目或工程的指挥或监督的人员 A6 20 企业经营规划能力 参与全公司经营方针的规划,负责一部门的全面工作,或担任高度专业化业务的管理人员 B1 1 无技能性,被动展开工作 B2 2 基本技术作业能力 B3 3 部门项目的技术辅助能力 B4 5 部门子项目的技术能力(课别) B5 6 部门项目的技术辅导能力 B6 8 部门项目研发统筹能力 B7 9 项目立项统筹能力 担任负责并且重要的工作,参与高层次的产品规划、立项、审核等工作,能独立解决困难的问题。对于本领 域的相关法规相当熟悉 C1 1 Excel应用 应用电子表格,表格绘制 C2 1 Word应用 能文书处理,管理文件档案,文件操作 C3 1 Powerpoint应用 建立简报 C4 2 数据统计分析 资料/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统计图形生成与编辑 C5 3 电脑硬件维护 硬件的维修与维护 C6 4 网络系统维护 C7 6 软件编程 C8 8 系统开发 程序开发与更改,维护 D1 1 简单重复的操作 熟悉本工站各产品的基本操作 D2 1 了解基本的操作流程 能及时发现处理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D3 2 对工艺有一定的认知 熟悉工艺基本原理和产品工艺流程 D4 3 具有基本的现场管理能力 合理组织、管理现场作业人员,保证产线的顺利生产 D5 4 基本具有全面的现场管理能力 能通过培训、教导下属员工工作改善,保证产线的顺利 D6 5 全面管理部门内生产及外部门协调 较强的现场管控及异常协调处理能力 D7 6 计划部门的管理工作 擅长组织协调及目标拟订及管理能力 D8 8 统筹部门的全面工作 高超的领导统御及工作规划能力 E1 1 熟悉相关客户的产品品质检验标准 能区分良品/不良品 E2 2 按流程处理事务 熟悉制程巡检规范及品质监控重点 E3 3 综合考量产品的特性 能合理拟订客户别的产品抽样计划 E4 4 合理识别产品潜在问题 较强的品质平衡力,能对缺陷合理分级 E5 5 熟练分析问题,改善问题 熟悉QC七大手法并能熟练运用 E6 5 处理一般客诉问题 较强的制程品质异常协调处理能力 E7 6 良好制程监督客户协调 良好的品质统计分析及改善能力 E8 6 熟练系统化管理 熟悉ISO9001/TS16949/SPC/ISO14001系统 E9 8 良好综合组织能力 建立或完善公司品质预防及控制系统 E10 8 独立管理能力 能设计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品质实验验证 E11 10 系统化开发能力 制订公司的品质成本改善计划并组织实施 从事一般的作业,接受上司指导 从事一般的作业,在上司指导下,指导下级 从事一般的作业,基本具备独立操作能力。在上司指导下,指导下级 担任部门范围内的事务技术工作,能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并能在上司的指导下,指导,监督下级 担任本部门范围内的事务技术工作,能独立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能在上司的指导下,指导,监督下 级 担任比较重要的业务工作,参与高层次的产品规划、立项、审核等工作,并负责部门的事务及技术性指导 网络的设计、安装、运行、安全和维护工作 安装,应用软件知识和制作的技能 第 65 页,共 68 页 朝阳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岗位技能需求及评定表 部门: 职务类别: 课别: 职务名称: 评定分数: 评定等级: 技能名称 内容 职业技能 类别 物 流 管 理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后勤事务 管理 个性特征 代码 等级分 F1 2 具基本的物料库存作业知识 熟悉物料包装、搬运、储存的管理规定 F2 3 能对物料的账目进行管理 建立库存物料的动态总帐,维护帐物卡一致 F3 4 能规划物料管理 建立完善公司物料进出仓库的管控制度,完善物料分级及定期盘点制度 F4 6 建立物料控制系统及制度 建立维护公司的呆滞料预防及处理系统,常备料的安全库存及订购点的设定 F7 6 基本的物料跟单能力 熟悉采购下单及跟催流程及方法 F8 8 熟悉本领域的采购专业知识 具有供应商开发及管理,采购议价、降价能力 F10 6 生产跟单能力 生产进度跟踪及统计 F11 6 生产协调能力 生产进度异常的协调处理 F12 8 生产计划能力 周/日生产计划的编制 F13 8 产销协调控制能力 订单负荷分析及产能 规划 F14 10 物流系统整合改善能力 ERP、MS等现代管理系统与技术 F15 12 物流系统规划能力 制订和完善公司物流发展规划及改善目标 G1 3 熟悉员工招聘及培训流程 熟悉招聘、培訓、考核、考勤管理等各項事務, G2 4 熟悉公司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懂人力資源規劃、開發及薪酬福利管理 G3 4 懂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及关系处理 熟悉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及關係處理知識 G5 5 熟练掌握工作沟通及员工培训技巧 能良好的进行沟通解决各方劳资问题,并能对员工进行培训 G6 7 擅长人力资源规划及开发 良好的规划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H1 2 事务管理 具备服务意识 H2 3 外务处理 具备沟通能力及服务意识 H3 5 安全事务检查 熟悉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及检查要求 H4 5 行政事务处理 特发事件的组织协调及应对处理能力 H5 7 企业内保的规划 公司安全制度和系统的制订、策划能力 H6 7 公司后勤保障体系的保障 公司后勤保障体系的规划、完善能力 I1 1 高中学历 高中,中专学历 I2 2 大专学历 统考全日制专科 I3 3 大学学历 统考全日制本科 I4 5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国家认可的学历 I5 0 无需工作经验 I6 1 2年工作经验 I7 3 2-5年的工作经验 I8 4 5-8年的工作经验 I9 6 10年以上工作经验 I10 1 一般素质 具有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有一定适应能力 I11 2 良好的素质 能统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人达成一致,有一定适应能力,注重形象与仪表 I12 4 优秀的素质 能统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人达成一致。适应能力强。注重形象与仪表。成熟,稳重,果敢,富有责任心 I13 6 极佳的素质 极具亲合力,能统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人达成一致。成熟,稳重,果敢。适应能力强。注重形象与仪表。 I14 6 职业服务记录 无任何不良记录 第 66 页,共 68 页 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位技能需求及评定表 评分 部门评定 人事部审核 得分 第 67 页,共 68 页 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位技能需求及评定表 评分 部门评定 人事部审核 得分 第 68 页,共 68 页
35 页
379 浏览
立即下载
职业指导的地位与作用 培训课件讲义
职业指导的地位与作用 这一讲主要介绍职业指导的含义,主要包括职业指导的历史与发展, 职业指导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这一讲的学习,对职业指导工作的 意义、作用有一个初步了解,进一步增 强作好职业指导工作的信心。 一、职业指导的含义 二、职业指导的历史发展 三、开展职业指导的主要意义 四、职业指导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一、职业指导的含义 (一)含义 职业指导是指职业人员向劳动 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促其实 现双向选择的过程 (二)职业指导的工作内容 1 、调查分析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2 、开展对劳动者个人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并对其职业能 力进行评价; 3 、帮助劳动者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 方向,增强择业能力; 4 、向劳动者提出培训建议,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 ; 5 、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及退出现役的军人等 特殊群体提供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 6 、指导用人单位选择招聘方法,确定用人条件和标准; 7 、对从事个体劳动和开办私营企业的劳动者,提供开业 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服务; 8 、对就业训练机构的培训方向、训练规模和专业设置等 ,提供导向; 9 、对在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三)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 1 、宣传国家有关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 、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协调劳动力供求 双方的相互关系; 3 、指导劳动者依法确定劳动关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组织用人单位与求职的劳动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 5 、负责与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等方面的工作联系。 二、职业指导的历史与发展 (一)职业的含义 “ 职业”是指在业人员所从事 有偿工作的种类。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 人为生活所得发挥个人能力并为社会作 贡献的持续性活动。 职业渊源 职业的产生与人类的劳动息息相关。 职业种类的变化也是由社会分工的变 化引起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劳动分 工模式和职业结构必然要发生变革,不断有新 的职业诞生,同时也有旧的职业萎缩与消亡。 (二)我国职业指导的历史与发展 1 、我国早期的职业指导 我国早期职业指导始于 20 世纪初,据 文献资料, 1916 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 生初创职业指导。 1927 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直接为社会服务 的组织——上海职业指导所。 2 、改革开放后职业指导的发展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劳动人事制度、企 业招聘制度、教育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在国 家政策指引下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发展多种就 业形式,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就业结构,形成了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机制 ,给职业指导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颁发了 原国家劳动部于 1994 年 10 月 《职业指导办法》,明确规定职业介绍机 构应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配备专(兼)职 职业指导人员,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 指导、咨询和服务。 五”、 在学校职业指导方面,我国“七 “ 八五”、“九五”期间都专门立题进行 了职 业指导教学实验研究和教材开发。 (三)国外职业指导的基本情况 1 、美国职业指导 美国是开展职业指导最早的国家,代 表人物弗兰克 . 帕森斯在其著作《职业选择》 一书中指出: ① 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 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 ② 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各种职业中成功 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以及晋升 机会; ③ 对上述两方面作出明智的思考。 美国职业指导理论认为: 由弗兰克 . 帕森斯创立的“特征—因素论 ”,该理论在西方国家职业指导中一直处于主 导地位,理论的中心论点是追求人与职业的相 互匹配。 由霍兰德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 论”,理论的中心论点是通过把握人格的特征 来进行职业选择达到人职匹配。 2 、德国的职业指导 原联邦德国《劳动促进法》阐明了 职业咨询的定义:职业咨询是在选择职 业以及更换职业时提供建议和信息。 3 、日本的职业指导 日本劳动界和教育界十分重视职业 指导。日本政府于 1921 年制定并颁发 了《职业介绍法》。职业指导所主要执 行下列任务: ① 为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 ② 对求职者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查,以使 求职者发现、了解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③ 对已经就业的人员进行如何适应职业 岗位的指导。 4 、国际职业指导发展新趋势 ① 服务的广泛与高度组织化 ② 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中的多学科交叉应用 ③ 计算机辅助测量与多媒体的应用 ④ 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劳动就业联系的加强 ⑤ 注重提高职业指导专业人员的素质和队伍的建设 三、开展职业指导的重要意义 职业指导的基本意义 (一)职业指导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合理运行 (二)职业指导可以帮助用人单位获得切合单位 需要的劳动力 (三)职业指导有助于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 每个人都要经历求职、就业、上岗、转岗等职 业生涯发展的过程,而职业指导又是贯穿于个人职业生 涯全过程的。 职业指导帮助求职者确定职业方向。 职业指导帮助求职者进行就业前准备。 职业指导帮助求职者避免择业误区,选择适合 自己的职业岗位。 职业指导还努力帮助求职者,推荐他们参加职 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职业指导可以促进教育改革 职业指导与学校学生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 联系,是适应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沟通 学校与社会、职业准备与未来就业的桥梁,也 属于学校教育内容的有机部分,对促进学校教 育的改革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学校教育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职业指导内容: 观;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地 进行自我评价,了解社会需要; 可帮助学生进行升学和就业的选择, 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毕业生。 四、职业指导的作用 职业指导的作用: 中介作用、促进就业的作用、 调节作用和教育激励作用。 (一)职业指导的中介作用 职业指导就像架在求职者、用人单 位、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梁,既维护三者的利益 ,又促进着三者的改革和发展,重要的是在三 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这就是职业指 导的中介作用。 1 、职业信息的传递,使求职者、 用人单位、学校形成紧密联系。 2 、职业指导促进劳动力供需合理 匹配。 3 、职业指导沟通了学校教育与社 会需求的联系。 (二)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职业指导能够帮助还未步入社会的在校学 生做好就业前准备。 职业指导帮助毕业生迈出步入社会关键的第一步; 职业指导帮助失业、下岗、转业人员成功实现再就业; 职业指导帮助用人单位分析劳动力市场情况,帮助用人单位 制定和实施符合实际情况的招聘计划,向用人单位推荐比较好的 、适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劳动力; 职业指导通过对劳动力供需双方实施咨询、帮助,促使双方 进行选择,促进劳动力就业。 (三)职业指导对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作用 职业指导帮助劳动力供需双方进行选择, 通过选择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劳动力供需双方的 意思都能够得到满足。 用。 职业指导可以发挥对劳动力流动的调控作 (四)职业指导对求职者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1 、帮助求职者建立目标。 2 、帮助求职者树立职业理想。 。 3 、教育劳动者争取做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30 页
379 浏览
立即下载
职位分析、职位描述、绩效指标PPT培训内容
职位分析、职位描述、绩效指标 工作课程 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is material, it may not be disclosed or provided to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your organization and Hewitt Associates LLC. 今日议程 职位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方法 撰写职位描述之目的及其相关概念 职位描述的制作过程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职位描述的维护更新 小组练习 问与答 Hewitt Associates 2 [ DocID] 什么是职位分析? 这一过程是通过对职位的研究,确定该职位的任务、 职责、与其它职位的关系以及该种职位的工作环境和任 职要求。 有系统地确定、收集和组织这职位的信息。 Hewitt Associates 3 [ DocID] 职位分析为什么重要? 招聘 •新设职位 •与外部竞争者竞争的基础 业务目标 组织开发 •便利了程序,结构,加强了 组织变化。 •制定与业务目标一致的角色 职位分析 职位评估及级别 •是认识各职位的价值的结构 职位继承的计划,培训和发展 绩效管理 •了解机构要求的技巧和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是发展绩效管理的基础 4 [ DocID] 职位分析的程序 投入 • 对组织的理解 • 业务目标 • 部门职责 • 个人职责和任务 • • • 职位分析的过程 确定被分析的工作 制定职位分析调查表 / 清单 • 收集有关的职位信息 产出 • 职位描述 Hewitt Associates 5 [ DocID] 职位分析的程序 - 你想知道什么? 职位的性质 职位的目的 职责 职位水平 关系(内部 / 外部) 任职要求 技能 表现衡量 Hewitt Associates 6 [ DocID] 信息收集方法 直接观察 个别面谈 团体面谈 调查问卷 员工日记 / 记录 Hewitt Associates 7 [ DocID] 调查问卷 开放的形式以获得描述性的答案 设定的形式用来收集具体的任务、活动及頻率 Hewitt Associates 8 [ DocID] 职位分析面谈 1. 面谈准备 2. 面谈开头 3. 获得信息 4. 澄清 5. 结束面谈 6. 跟踪 Hewitt Associates 9 [ DocID] 面谈准备 事先获得有关资料 让面谈者准备相关材料 准备一问题清单 Hewitt Associates 10 [ DocID] 面谈开头 营建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解释面谈的目的 保持目光接触 Hewitt Associates 11 [ DocID] 获得有用的信息 职位分析面谈是一种事实挖掘的面谈。 切记获得事实而非观点或偏见 控制整个面谈过程 ,把对方带回主题 让对方有时间思考 Hewitt Associates 12 [ DocID] 问题的形式 问开放式问题 什么 怎样 为什么 给你该职位的初步概念 Hewitt Associates 13 [ DocID] 问题的形式 直接的问题如: 你这一职位的目的是什么 你向谁汇报 有多少员工向你汇报 让对方描述的问题 请描述一下你在质量控制委员会的角色 在没有指导的情形下,你所采取的行动是。。。 Hewitt Associates 14 [ DocID] 问题的形式 在适当的时候问下列类型的问题 开放式陈述式 探究式 澄清式封闭式 总结式连接式 Hewitt Associates 15 [ DocID] 避免使用 引导性问题 连珠炮式问题 偏见式陈述 多选式问题 Hewitt Associates 16 [ DocID] 问题举例 你的日常工作是哪些,你每月要写几个报告? 你这个工作常常没什么事干。 你是每周、每月还是每两月提供一次信息? Hewitt Associates 17 [ DocID] 结束面谈 核查信息完整性 询问对方有什么问题 总结关键信息并告知下一步行动 感谢对方所投入的时间和努力 Hewitt Associates 18 [ DocID] 练习一:问题分析 练习二:面谈 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is material, it may not be disclosed or provided to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your organization and Hewitt Associates LLC. 薪酬计划概览 薪酬策略 职位描述 / 职位文档 职位评估 市场定价 薪资架构 薪酬发放 历年维护 Hewitt Associates 20 [ DocID] 职位描述之总体目的 使根本不了解该职位的人通过阅读职位描述, 便可很快了解该职位的特征、范围、职责及胜任条件 Hewitt Associates 21 [ DocID] 职位描述的定义 职位描述是 可接受的、统一规范的书面职位介绍 描述的是职位本身的功能,作用及履行的职责 全面而简洁 并非详细的任务、程序或活动的清单 并非填写个人的业绩和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22 [ DocID] 职位描述的用途 职位描述的用途通常包括 入职培训 业绩管理 沟通 职位定价 职位评估 招聘 职业发展规划 Hewitt Associates 23 [ DocID] 相关术语 职位及职位描述之相关术语 : Hewitt Associates 术语 定义 工作任务 在不评估个人意向、行动或心理过程的前提下 可在工作中加以衡量的最小活动组中一个或多 个步骤。 工作任务群 由一组工作任务所构成的一个较大的活动组。 工作职责 由一组工作任务群构成,以明确描述现有某 职位设立的目的或原因。 24 [ DocID] 例子 培训经理 实施 培训 制定年度培训 计划 收集培 训需求 分析、协调、 制定计划 Hewitt Associates 评估并反馈 培训效果 组织安排 培训 通知 落实授课场所 (沟通协调) 选择培训 机构 准备教具 25 制作幻灯片 开发课程 编写培训 教材 亲自讲授 课程 讲授 [ DocID] 相关术语 职位及职位描述之相关术语 : Hewitt Associates 术语 定义 岗位 分派给某员工的一组工作任务群及/或工作职责; 岗位是由现有员工及空缺所组成的一个职位分支。 在职者 担任该岗位的员工。 职位 支持企业目标的一组类似的工作活动;总体而言, 该组工作任务、任务群及职责被分配至一个或多个相同 或类似的岗位。 职称 反映任职者某一具体方面技术/技能水平的标准 职位类别 一组基本特征相同,但知识与技能水平要求、复杂性 及职责不同的职位。 26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版 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确定公司的组织结构图 归并类似岗位,建立职位 Hewitt Associates 27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版 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界定职位描述的用途 确定在职位描述中需要陈述哪些方面的信息 根据公司文化及企业特性,制定适应的职位描述格式 Hewitt Associates 28 [ DocID] 职位评估所涉及的因素 影响 / 责任 解决问题 / 制定决策 知识与技能 行动自由 沟通技能 工作环境 Hewitt Associates 29 [ DocID] 职位描述版式 典型职位描述需包涵的要素如下: 标题 重点 定义 基本信息 确认基本情况 职位设置目的 明确总体目的 主要职责 描述职责性质及 权限范围 对内对外联系 确定对内对外联系 汇报关系 确定职位级别 任职条件 批准审核 Hewitt Associates 包括可明确该职位的总体信息 全面总结该职位存在的目的及限制 列举该职位的关键工作职责及期望的目 的 列举联系各方及其目的 通过组织架构图勾画出上级、 同级及下级关系 说明胜任该职位的 描述该职位所要求的信息及 资格要求 理念方面的标准;阐明知识、 技能及其它素质要求 跟踪审批及更新状 由审核、确认及接受各方签署 况 并标明日期 30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 版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根据职位描述所需的信息点来收集相关信息 问卷 面谈 确证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依据文本格式,归并相关信息 Hewitt Associates 31 [ DocID] 内部各部门如何发挥职能? 产出 信息 产品 开票 文件 输入 员工 材料 设备 信息 内部供应商 Hewitt Associates 人力资源 外部供应商 财务 其他部门 部门 工作程序 谁是客户 ? 内部客户 32 需求是什么 ? 要求是什么 ? 期望是什么 ? [ DocID] 了解内部客户 内部程序 工作 2 工作 1 物流 输入 1 输入 2 生产 质检 输出 1 内部供应商 1 Hewitt Associates 工作程序 1 33 工作程序 2 输出 2 [ DocID] 例子 ÈËÁ¦ ×ÊÔ´ ² ¿ ÈËÁ¦ ×ÊÔ´ ² ßÂÔ ÈËÔ±µ÷Åä 人力资 源策 略 н³ 꼨 Ч 人力 资源总 监 拟定 和更 新 ,实 施人力 资源策 略 部门管 理 V 制定 部门 业 务流 程 /岗位职 责 人员招 聘和 配 备 人才 需求 分 析 V 拟定 各部 门 岗位 设置及 定员编 制 审核 岗位 设 置和 定员编 制 建立 和开 拓 招聘 渠道 初步 筛选 、 面试 、办理 录用 薪酬绩 效 V V V V 组织 制定 和 调整 绩效考 核指标 V V 收集 绩效 考 核结 果,计 算奖金 培训和 发展 Hewitt Associates 培训经 理 招聘和 调配 经 理 V V 收集 反馈 信 息, 评估培 训效果 员工关 系 倾听 、收 集 员工 意见 解决 员工 问 题 薪 酬绩效 经理 Ô±¹ ¤¹ ØÏ µ V 拟定 、更 新 和实 施薪酬 绩效方 案 审核 薪酬 绩 效方 案 收集 、分 析 和拟 定培训 计划 审核 培训 计 划 评估 并推 荐 培训 机构 审核 并决 定 培训 机构 组织 安排 培 训 Åàѵ V V V V V V V V V 34 V V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Hewitt Associates 职位描述版 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35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通常而言 描述该职位的日常工作状况,而非个别特例 描述现有职位,而非未来将设的职位 因为有时职位内容并不按预期发生变化 避免使用专有名词 ( 例如:“施乐”及“财务软件” ) ;因为 这类名词易发生变化;取而代之,可使用“复印机”及“财务 信息系统” 避免简称及缩写 Hewitt Associates 使用全称来撰写职位描述,以便使不熟悉本公司、本行业或专业术语的人都能 读懂 36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基本信息 : 记录可辨明该职位的总体情况 职位全称 所在部门 所在科室 所在城市 职位级别 直接上司和 / 或下属 ( 注明职位名称,而非在职者姓名 ) Hewitt Associates 37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职责概述 : 说明设立该职位的总体目标 用二至三句话 说明该职位存在的意义 简述该职位的核心职责,并写明所受的客观限制 要领 : 完成该职位的关键职责详述后再填写职责概述,可能更容易 句型:根据。。。 ( 限制条件 ) 做。。。,以达到。。。目的 限制条件:法律,法规,原理,政策,战略,指导,指示,模型,方法,技术, 体系,做法,程序,条件,标准。。。 目的:市场,盈利,有效性,质量,产量,服务,期限,安全。。。 Hewitt Associates 38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主要职责 : 详细列举日常活动及工作任务的性质及权限范围 依据重要性,列举六至八项关键职责 关键职责意指 : 设立该职位需履行的职责 可在其他员工之间进行分派 要求高绩效;若未能完成该任务,可能对未来经营成果产生严重影响 该职责耗时显著 要领 : 仅包括一般职责,而非具体工作任务 指明该职位需进行判断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 注明行使职责时所依据的参考源或指导材料 ( 例如:员工手册、政策说明、他人所委派的工作任务 ) 仅包括该职位的日常职责;例如:应避免“经理不在时,代行管理员工”之类的职责 可附加 2-3 个实例,以进一步澄清 Hewitt Associates 39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要领 ( 续 ): 依据重要性,列举六至八项关键职责 句式结构应为: 内容提要:谓语 + 宾语 + 解释性短语 + 目的 / 效果 谓语始终应以行动为导向 宾语是谓语所指动作的实施对象 解释性短语进一步对谓语和宾语加以说明,例如:说明方式、地点、目的及周期 如果目的一致,可合并同类项 示例 : 信息集成:按月从销售经理处收集并将销售信息以备忘录形式分发至各高 层经理 ( 解释性短语 ) ,保证信息的按时完整性。 Hewitt Associates 40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要领 ( 续 ): 用词必须明确 目标动词:认可,批准,定义,决定,开发,指挥,确立,计划,编制等 管理动词:履行,评价,达成,确保,明确,提高,加强,扩大,设置,判断,控制,维持,监督 ,分工,指示等 业务动词:提议,帮助,分析,评价,预测,解释,推荐,协调,支援,确认,核对,分发,收集 ,发行,获得,操作,提示,推进,制作,处理,供给,提出,支付等 ” 为。。努力“应改为”达到。。。效果“ 参与程度 全面负责 直接负责 与。。。共同负责 协助 Hewitt Associates 41 [ DocID] 例子 调研 拟定 审核 评估 开发 建议 提供意见 想法 决定 行动 Hewitt Associates 42 提议 计划 决定 组织 实施 执行、实现 指导 控制 监督 修改 [ DocID] 例子 ÈËÁ¦ ×ÊÔ´ ×ܼà ÈËÁ¦ ×ÊÔ´ ² ßÂÔ ² ¿ÃŹ ÜÀí ÈËÔ±µ÷Åä н³ 꼨 Ч 人力资源总监 薪酬绩效经理 Åàѵ Ô±¹ ¤¹ ØÏ µ 培训经理 招聘和调配经理 人力资源策略 拟定和更新,实施人力资源策略 部门管理 V 制定部门业务流程 /岗位职责 人员招聘和配备 人才需求分析 V 拟定各部门岗位设置及定员编制 审核岗位设置和定员编制 建立和开拓招聘渠道 初步筛选、面试、办理录用 薪酬绩效 V V V V V V 拟定、更新和实施薪酬绩效方案 审核薪酬绩效方案 V 组织制定和调整绩效考核指标 V V 收集绩效考核结果,计算奖金 培训和发展 收集、分析和拟定培训计划 评估并推荐培训机构 审核并决定培训机构 组织安排培训 收集反馈信息,评估培训效果 员工关系 倾听、收集员工意见 解决员工问题 Hewitt Associates V V V V V V V V 43 V V [ DocID] 用词 ÈËÁ¦ ×ÊÔ´ ×ܼà ÈËÁ¦ ×ÊÔ´ ² ßÂÔ ² ¿ÃŹ ÜÀí ÈËÔ±µ÷Åä н³ 꼨 Ч Åàѵ Ô±¹ ¤¹ ØÏ µ • • • • 人力资源策略:拟定和调整人力资源策略,经批准后实施 部门管理:制定人力资源部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 人员调配:审核各部门岗位设定及定员编制的调整方案 薪酬绩效:组织各部门制定和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审核薪 酬调整方案 • 培训与发展:审核并决定培训机构,保证培训的质量 • 员工关系:倾听员工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组织研究解 决方案或予以妥善处理 • 下属管理:指导和培训下属的工作,管理他们的绩效 Hewitt Associates 44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汇报关系 : 显示该职位的周边关系 上级 下级 要领 : 较为简便的做法为先勾画总体组织构架,再分解至各职位 Hewitt Associates 45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胜任条件 : 具体阐明胜任该职位所必备的资格要求,包括 专业知识 相关工作经验与年限 学历 专业资格 其他技能 / 特殊要求 要领 : Hewitt Associates 工作经验、学历及知识的最低要求不必与现有任职者的水平相同 注意用词的准确:精通,掌握,熟悉,了解 注意用词的程度:对外语的要求听,读,说,写 46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批准审核 : 跟踪职位描述的最终确定,以便将来 的维护与更新;牵涉到 制作方: 审核方:直接上司、部门负责人 确认方:在职者本人 Hewitt Associates 47 [ DocID] 维护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必须及时更新 职位会经常变化以适应概述业务需求的变化 职位描述应 每年或至少每两年更新一次 需决定 由何人负责协调各经理 ? 职位描述于何处归档 ? 是否将此内容置于网上 ? Hewitt Associates 48 [ DocID] 练习 请基于撰写职位描述的撰写指导原则,以您自己的职位 填写一份空白的职位问卷来草拟职位描述。 Hewitt Associates 49 [ DocID] ? 问与答 Hewitt Associates 50 [ DocID] 绩效管理和绩效目标设立工作课程 * 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is material, it may not be disclosed or provided to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your organization and Hewitt Associates LLC. 动态绩效管理流程 就企业重点及目标 达成共识 制定绩 效指标 奖励 基于合理的工作与 奖励制度 方面的承诺 高绩效 文化 审核 通过反馈与学习 培养 / 提高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52 明确对个人及 集体贡献的期望 反馈与 指导 [ DocID] 衡量要解决的问题 衡量正确的事 关键区域 Key Result Area 加强项目 管理力度 Hewitt Associates 正确衡量 衡量系统 关键指标 目标 数据跟踪 Key Performance Target 记录系统 Indicators 按时交付率 X% 53 项目交付统计 95%% ( 综合办 ) [ DocID] 常见的业绩指标 及时提供。。。。 确保。。。。正常运行 有效控制。。。 提高员工能力。。。 更好地。。。。 Hewitt Associates 54 [ DocID] 绩效目标设定总原则 S — Specific and Stretch 具体的 M —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 — Achievable 可达到的 R — Result oriented 可以结果为导向的 T — Time bonded 有时间性 Hewitt Associates 55 [ DocID] 结果与过程 部门指标分解 过程中活动 2002 年组织 18 次产品推 广活动 “ 手段” 岗位职责分析 Hewitt Associates 影响 影响 100 家客 户有初步 意向 20 家客户 有最终意 向 结果 个人目标(过程性) 销售额 9000 万 “ 理想的结果” 拜访客户数 销售计划 撰写建议书数 访谈报告 月销售报告 56 [ DocID] 衡量或标准 成本 花费了多少?节省了多少?获得了多少?降低率 数量 发出或售出的产品 / 服务有多少?量;增加率 质量 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期望的程度如何?满意度;错误率;测试通过率; 时间性 何时开始行动?何时完成 ( 截止期 ) ?频率是多少?在什么期间内? 应答时间: A 发生后多长 时间 B 发生 影响 行动的结果或效果是什么? 事件 Hewitt Associates 促成行动的条件是什么或因此而应该发生什么? 57 [ DocID] 特殊项目 在 2002 年 9 月前完成 ABC 产品成本降低 5% 的方法分析和 建议 在年底完成 XYZ 项目的第一里程碑,质量 100% ,资源计 划 92% Hewitt Associates 58 [ DocID] 练习:哪些是“聪明” 目标? 与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商协商一个行动计划 在年底前将产量提高 10% 更好地进行客户管理 装箱单 100% 与工厂原始数据相符 在2001年底前使用新的质量控制系统 使客户满意度高出去年 成为一个对员工更好的经理 没有客户对质量的投诉 Hewitt Associates 59 [ DocID] 绩效目标制定 进行多样化的培训 --及时递交审计报告 --- Hewitt Associates 60 ???????????? ???????????? [ DocID] 绩效目标制定 进行多样化的培训 --- 2002 年进行至少 10 次 不同内容的培训并取得 9 0% 的满意度 及时递交审计报告 --- Hewitt Associates 61 审计后 5 个工作日内 递交审计报告 [ DocID] 职位绩效考评指标 1. 来自部门目标 部门目标分解至职位 2. 来自本职位职责 职位职责所形成的指标 Hewitt Associates 62 [ DocID] 绩效指标探讨中需要问的问题 这一职责的目的是什么? 谁是这一职责所产出结果的受众? 这些受众对这些产出结果有什么期望? 他们曾经对该职位其他任职者、前任或本人有过什么赞扬 或抱怨?为什么? 怎么知道是否已满足受众的期望? 哪些数据来源可以利用? Hewitt Associates 63 [ DocID] 客户 --- 工作产出的接受者 输入: 服务 材料 信息 。。。。 供应商 输出: 服务 产品 信息 。。。。 职位 客户 工作程序 Hewitt Associates 谁是客户 ? 64 需求 ? 期望 ? [ DocID] 绩效考评指标分解落实(续) 1. 直接落实 ---- 该指标由某岗位全责贡献 部门目标 降低产成品 运输费用 5% 降低库存量 1 0% 仓库管理员 职责: 期望: 发料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送产成品确保产成品及 时准确到达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确保产成品及时准确到达 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月度盘点和库存控制盘 点准确无误,及时递交 报告 仓库清洁确保卫生清洁 Hewitt Associates 65 盘点准确无误,降低库存 量 确保卫生清洁 [ DocID] 绩效考评指标分解落实(续) 2. 本职位指标 仓库管理员 衡量? 期望: 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确保产成品及时准确到达 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盘点准确无误,降低库存 量 确保卫生清洁 Hewitt Associates 66 [ DocID] 绩效考评指标分解落实(续) 2. 本职位指标 仓库管理员 衡量: 期望: 接到领用需求 3 小时发货。 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客户投诉次数;在 XX 前作出运 输费用降低分析报告和行动计划 确保产成品及时准确到达 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产成品盘点抽查准确率为 99 。 9 % 。原料盘点抽查准确率 99% 盘点准确无误,降低库存 量 在 XX 前作出可行的库存降低分 析报告和行动措施 确保卫生清洁 Hewitt Associates 检查时达到‘特优水平 67 [ DocID] 根据职位职责设定目标(续) 确定衡量标准 •衡量标准? •关键区域 •预算谈判顺利进行,落实 预算计划 •提供及时、完整、准确、 易于理解的信息 •提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的建议 怎么知道做得 好与不好呢? •提高员工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68 [ DocID] 根据职位职责设定目标(续) 确定衡量标准 衡量标准: •预算取得结果与预期目标间的差异小于 X % 关键区域 •内部客户满意率 •预算谈判顺利进行,落实 预算计划 •提供及时、完整、准确、 易于理解的信息 怎么知道做得 好与不好呢? •提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的建议 •及时:每月 / 季 / 年进行信息汇总处 / 每 X 周,月给部门提供信息及建议报告。 •数据完整准确:报告内容与部门期望吻合, 每当有查询时,均能在 X 小时内提供详细 资料及解释。 •报表清晰易读 •提高员工能力 •高层领导对建议的满意度 •可采纳性 •参考价值 •参加培训人数及覆盖率 Hewitt Associates 69 [ DocID] 职位责设定目标(举例) 下一阶段主要工作职责 对主要工作职责的期望 进行可行性分析准确把握可行性 准确把握可行性和客户需 求 进行系统设计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 理 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 划分合理 Hewitt Associates 70 [ DocID] 职位职责设定目标(举例) (续) 对主要工作职责的期望 准确把握可行性和客户需求 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理 Hewitt Associates 怎么才知道做好了 ? 71 [ DocID] 职位职责设定目标(举例) (续) 对主要工作职责的期望 准确把握可行性和客户需求 怎么才知道做好了 ? 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理 Hewitt Associates 项目可行性论证或评审小组评审通过率 整个项目最终完成的结果与 客户期望的符合率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功能模块设计并按国家软件标准 设计通过阶段论证或专家小组评审 设计推倒重来的次数为 0, 返工次数低于 X 次 最终的产品 功能与客户实际需求吻合率 编程人员满意度为 95% 设计规范性 100% 72 [ DocID] 绩效指标样例 Hewitt Associates 73 [ DocID] 王华的职责要求 开发市场,拜访本区域新老客户,建立与潜在客户的联 系,以扩大客源。 与有意向的客户就行业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工程的应用 性能,质量等问题进行沟通,使客户了解公司产品的益处, 获得初步意向。 捕捉客户特殊需求,与技术人员沟通,协助制定相应的 项目设计方案建议书 与客户进行项目初步商务谈判,完成销售额 立项后,跟踪,拜访客户,协调在产品设计,开发和使 用中存在的问题 跟踪客户销售货款回收情况,帮助财务部快速回笼资金。 回访客户,听取客户建议,保持客户关系 Hewitt Associates 74 [ DocID] 王华的目标 销售结果 目标 销售过程 目标 销售能力 提升目标 提高合同额 完成销售额 提高回款额 控制费用 扩大客源,区 域客户渗透 工作计划和销 售报告 参与部门项目 提高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A地区合同额 销售额 按合同规定付款率 营销费用占合同金额比 在第一季度内完成??区??家 客户的拜访和产品介绍 获得客户初步意向数 每周提交工作计划和销售报告, 按时递交项目计划中涉及的内容 成果 能力层级达到岗职位要求 75 [ DocID] ? 问与答 Hewitt Associates 76 [ DocID]
76 页
541 浏览
立即下载
奂鑫控股有限公司职务晋升实施办法
奂 鑫 控 股 有 限 公 司(CE)厂区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奂鑫控股有限公司 职务暨职等晋升实施办法 撰写∕XXX(人力资源部副理) 审阅∕XXX(总经理特别助理) XXX(管理部副理) -內容- 联络单 师职位评定系统与薪资基本原则 内容一 内容二 晋升目的、原则 晋升条件与相关规定 内容三 晋升作业流程 附件一 绩效考评表格 地址: 奂鑫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中春路 2666 号 No.2666, Zhongchun Rd., ZhuanqiaoTown, Minhang District, Huan Hsin Holdings Co., Ltd. Shanghai City 201108, China TEL : 86-21-64892888 FAX : 86-21-64892828 联 络 单 受文单位: 徐总经理 会办单位: 副本呈送: 巫副总、刘主任、曾特助 副本抄送: 页 数: 1/2 发文单位: 总经办 文 号: 日 期: 12/12/2009 主旨:2009 年宜鑫(CE)厂区《职务晋升实施办法》 内容: 一、职务/职等晋升目的 (一)拔擢优秀人才。 (二)激励员工自我成长与发挥潜在能力,并发展各种职业生涯路径。 (三)落实集团在地化(localization)之经营策略。 二、职务/职等晋升原则 (一)人员之晋升与调动应以各部门编制职务及人数为基准,遇有缺额时始得办理。 (二)遴选具有部属培育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与变革推动能力之人才。 (三)获得职务晋升之人员,因有职务加给,不得再调升职等。 (四)特案晋升:具有重大贡献、表现特优或业务拓展需要,经权责主管提报总经理核准者 不在此限。 三、职务晋升人数 本年度拟提报「职务晋升」人数计 142 人,平均每月人事成本预估增加 29550 元,详细 之人员分布如下表所示。 组长 组长 组长 G1 G2 G3 15 9 30 151 37 24 4 27 28 50 10 15 25 35 45 厂别 总人数 直接 外派 副理 课长 副课长 主任 副主任 宜鑫 5497 4327 38 5 21 4 46 各部门提报晋升人数 1 6 7 本年度可晋升人数(预计) 1 3 8 工程师 技术员 文员助理 其它间 书记员 接人员 295 82 437 31 24 9 30 - - - - 核准: 审核: 经办: 联 络 单 受文单位: 徐总经理 会办单位: 副本呈送: 巫副总、刘主任、曾特助 副本抄送: 页 数: 2/2 发文单位: 总经办 文 号: 日 期: 12/12/2009 四、职等晋升条件与相关规定 总专业经历(含宜鑫年资) 晋升类别 晋升前 晋升后 高中 中专 大专 员一 员二 1 0.5 - 本科 宜鑫 职等 考绩 培训 工龄 要求 资格 时数 0.5 员一 - 本年度考绩需 达优等以上 30H 考勤与奖惩规定 特殊奖励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两次小过 当年度累计「小 之违纪处分(可功过相抵) 功一次」者,得 员二 员三 2 1 - - 1 员二 前一年考绩需 40H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4 天 以优先列入晋 员三 师一 3 2 1.5 1 1 员三 达优等以上 40H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升名单 师一 师二 5 4 2 1.5 1.5 师一 40H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两次小过 当年度累计「小 之违纪处分(可功过相抵) 功两次」者,得 前一年考绩需 师二 师三 师三 师四 6 8 5 6 4 2 4 2 2 2 师二 达优等以上 50H 50H 师三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4 天 以优先列入晋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升名单 1.当年不得有累计一次小过之 当年度累计「大 违纪处分(可功过相抵) 功一次」者,得 连续两年考绩 师四 师五 师五 师六 10 12 8 10 6 4 8 4 6 5 师四 需达优等以上 50H 50H 师五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0 天 以优先列入晋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升名单 1.当年不得有累计两次警告之 当年度累计「大 违纪处分(可功过相抵) 功一次」者,得 连续三年考绩 师六 师七 16 14 12 10 8 师六 需达优等以上 60H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0 天 以优先列入晋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升名单 五、职等晋升人数 本年度拟提报「职等晋升」人数计 226 人,平均每月人事成本预估增加 35200 元,详细 之人员分布如下表所示。 员一 员二 员三 师一 师二 师三 师四 师五 师六 合计 间接人员(含奂亿) 24 2 36 183 57 29 6 1 0 338 直接人员(含奂亿) 6111 268 263 57 12 19 1 0 0 6731 预估晋升人数 - 100 50 35 20 12 5 2 1 226 本次晋升办法经总经理核准后自 12 月 17 日公告后开始,12 月 31 日结束,相关流程 见《职务晋升作业流程》详细说明之。 核准: 审核: 经办: 【职务晋升实施办法】 晋升目的、晋升原则与相关规定 200X 年 XXXX 职务晋升实施办法 一、晋升目的 (一)为因应本公司快速成长与发展,并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策略,透过公平、公正、公开之 晋升考核制度以拔擢优秀人才。 (二)激励员工自我成长与发挥潜在能力,并发展各种职业生涯路径。 (三)落实集团在地化(localization)之经营策略。 二、晋升原则 (一)人员之晋升与调动应以各部门编制职务及人数为基准,遇有缺额时始得办理。 (二)各部门之职务及人数编制以部级、课级为单位,若其现有总人数未达编制人数时,得 以较低职级人员占用较高职级之编制缺额,但不得以较高职级人员占用较低职级之 编制缺额。 (三)部门主管对具发展潜力之人才,应考虑其适任性、未来性及本办法规定之晋升条件, 按职涯发展路径培养训练之。 (四)遴选具有部属培育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与变革推动能力之人才。 (五)获得职务晋升之人员,因有职务加给,不得再调升职等。 (六)破格晋升:具有重大贡献、表现特优或业务拓展需要,经权责主管提报总经理核准者 不在此限。 三、职务晋升条件与相关规定 本次职务晋升包含「组长(含实习组长)级干部」、 「主任(含副主任)级干部」、 「课长 (含副课长)级干部」与「经理(含副理)级干部」等四个层级,相关晋升条件、资格如下 所示,并汇整于表 1-1。 表 1-1 职务晋升相关规定汇总表 总专业工作经历(含宜鑫年资) 晋升类别 晋升前 晋升后 实习组长 组长 (副组长) (G3) 组长(G3) 组长 (G2) 高中 中专 大专 本科 须有实习组长(副组长) 0.5 年以 上之经验 须有组长(G3) 0.5 年以上之经验 宜鑫 职等 考绩 培训 工龄 要求 资格 时数 0.5 员一 1 员二 组长(G2) 组长(G1) 须有组长(G2) 0.5 年以上之经验 1.5 员二 组长(G1) 副主任 须有组长(G1) 0.5 年以上之经验 2 员三 本年度考绩需 达优等以上 前一年考绩需 达优等以上 30H 主 任 6 5 4 2 2.5 师一 达优等以上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两次 小过之违纪处分 40H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4 天 40H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40H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两次 小过之违纪处分 前一年考绩需 副主任 考勤与奖惩规定 50H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4 天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主 任 副课长 8 6 4 2 3 50H 师二 过之违纪处分 近两年考绩需 副课长 课 长 10 8 6 4 4 师三 达优等以上 1.当年不得有累计一次小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0 50H 天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课 长 副 理 12 10 8 6 5 50H 师四 告之违纪处分 近三年考绩需 副 理 经 理 16 14 12 10 8 师五 达优等以上 1.当年不得有累计两次警 60H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0 天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一)晋升组长(含副组长)级干部 年资规定 实习组长(副组长)→组长 G3:须于宜鑫服务满 0.5 年以上,且须有实习组长(副组长)0.5 年以上之管理经验 组长 G3→组长 G2:须于宜鑫服务满 1 年以上,且须有组长(G3)0.5 年以上之管理经验 组长 G2→组长 G1:须于宜鑫服务满 1.5 年以上,且须有组长(G2)0.5 年以上之管理经验 学历要求 以晋升具「高中以上」学历者为原则 考绩规定 前一年考绩须达优等以上 教育训练与培训经验 需达教育训练研习时数 30 小时以上 ※备注:研习时数未达规定者,得以缴交「管理书籍」之心得报告,经总经理室稽核,可 抵免学分(一本为 4 小时) 考勤与奖惩规定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两次小过之违纪处分 2.当年度总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4 天 3.当年度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二)晋升主任(含副主任)级干部 年资规定 组长→副主任:须于宜鑫服务满 2 年以上,且须有组长 1 年以上之管理经验 副主任→主任:须于宜鑫服务满 2.5 年以上,且须有副主组 1 年以上之管理经验 学历要求 以晋升具「中专以上」学历者为原则 考绩规定 前一年考绩须达优等以上 教育训练与培训经验 需达教育训练研习时数 40 小时以上 ※备注:研习时数未达规定者,得以缴交「管理书籍」之心得报告,经总经理室稽核,可 抵免学分(一本为 4 小时) 考勤与奖惩规定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两次小过之违纪处分 2.当年度总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4 天 3.当年度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三)晋升课长(含副课长)级干部 年资规定 主任→副课长:须于宜鑫服务满 3 年以上,且须有主任 2 年以上之管理经验 副课长→课长:须于宜鑫服务满 4 年以上,且须有副课长 1.5 年以上之管理经验 学历要求 以晋升具「中专以上」学历者为原则 考绩规定 近两年考绩须达优等以上 教育训练与培训经验 须达教育训练研习时数 50 小时以上 ※备注:研习时数未达规定者,得以缴交「管理书籍」之心得报告,经总经理室稽核,可 抵免学分(一本为 4 小时) 考勤与奖惩规定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一次小过之违纪处分 2.当年度总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4 天(不含特休) 3.当年度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四)晋升经理(含副理)级干部 年资规定 课长→副理:须于宜鑫服务满 5 年以上,且须有课长 4 年以上之管理经验 副理→经理:须于宜鑫服务满 8 年以上,且须有副理 5 年以上之管理经验 学历要求 以晋升具「大专以上」学历者为原则 考绩规定 近三年考绩须达优等以上 教育训练与培训经验 须达教育训练研习时数 60 小时以上 ※备注:研习时数未达规定者,得以缴交「管理书籍」之心得报告,经总经理室稽核,可 抵免学分(一本为 4 小时) 考勤与奖惩规定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两次警告之违纪处分 2.当年度总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0 天(不含特休) 3.当年度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四、职等晋升条件与相关规定 总专业经历(含宜鑫年资) 晋升类别 本科 宜鑫 职等 考绩 培训 工龄 要求 资格 时数 晋升前 晋升后 高中 中专 大专 员一 员二 1 0.5 - - 0.5 员一 员二 员三 2 1 - - 1 员二 员三 师一 3 2 1.5 1 1 员三 师一 师二 5 4 2 1.5 1.5 师一 本年度考绩需 达优等以上 前一年考绩需 达优等以上 30H 40H 师三 师三 师四 6 8 5 6 4 4 2 2 2 2 师二 40H 40H 达优等以上 50H 50H 师三 连续两年考绩 师四 师五 师五 师六 10 12 8 10 6 8 4 6 4 5 师四 需达优等以上 50H 50H 师五 连续三年考绩 师六 师七 16 14 12 10 8 师六 需达优等以上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两次小过 之违纪处分(可功过相抵)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4 天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前一年考绩需 师二 考勤与奖惩规定 60H 4.累计小功一次者 特殊奖励 当年度累计「小 功一次」者,得 以优先列入晋 升名单 1.当年度不得有累计两次小过 当年度累计「小 之违纪处分(可功过相抵) 功两次」者,得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4 天 以优先列入晋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升名单 1.当年不得有累计一次小过之 当年度累计「大 违纪处分(可功过相抵) 功一次」者,得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0 天 以优先列入晋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升名单 1.当年不得有累计两次警告之 当年度累计「大 违纪处分(可功过相抵) 功一次」者,得 2.请假天数不得超过 10 天 以优先列入晋 3.不得有任何矿工之纪录 升名单 五、职等晋升人数 本年度拟提报「职等晋升」人数计 226 人,平均每月人事成本预估增加 35200 元,详细 之人员分布如下表所示。 员一 员二 员三 师一 师二 师三 师四 师五 师六 合计 间接人员(含奂亿) 24 2 36 183 57 29 6 1 0 338 直接人员(含奂亿) 6111 268 263 57 12 19 1 0 0 6731 预估晋升人数 - 100 50 35 20 12 5 2 1 226 【职务晋升作业流程】 XXXXXXXXXX《职务晋升作业流程》 作业时段 事业体系/部级单位 人力资源部 责任部门 日期 人资部 12/15~12/17 整廠區人力盤點 人资部 (已完成) 公告可晉升層級人員條件 人资部 12/15~12/17 晉升作業通告 阶 段 一 ︵ 筹 备 规 划 ︶ 12/19 各部門提出晉升名單 各部门 理) 填寫晉升人員背景資料 阶 段 三 ︵ 晋 升 布 达 ︶ 12/20~12/21 各部门 +管理部 (逾期不予受 人资部 12/22~12/23 初審晉升者背景資料 阶 段 二 ︵ 审 查 筛 选 ︶ (逾期不予受 初審通過者自評 理) 12/24 各部门 部門主管初核 (逾期不予受 理) 事業體系主管復核 人評會決議晉升名單 各部门 12/26~12/27 各部门 12/28~12/29 人评会 预计 12/31 下午 2:00 举行 推荐晉升名單予總經理 人评会 06/1/3 总经理 - 總經理核准 年度表彰,人事傳達 人资部 预计 06 年 1 月份 月会正式布达 附件一【绩效考评表格】 表一 人事考核表 表二 职务晋升自评表
17 页
411 浏览
立即下载
【薪酬体系】岗位分析与岗位说明书撰写实务
岗位分析与岗位说明书撰写实务 目录 CONTENTS 一、我们该怎么办? 01 管理者经常遇到的困惑有哪些? 02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03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目录 CONTENTS 二、如何做岗位分析? -“ 三 清” 01 “ 清岗位” u 岗位名称清单 - 岗位设置表 u 岗位职责清单 目录 CONTENTS 二、如何做岗位分析? -“ 三 清” 02 “ 清流程” u 清理公司的总业务流程 u 清理主要业务流程 u 业务流程梳理 目录 CONTENTS 二、如何做岗位分析? -“ 三 清” 03 “ 清职能” u 部门职能清单 u 部门职能整合 目录 CONTENTS 二、如何做岗位分析? -“ 三 清” 04 梳理与整合 u 绘制业务流程地 图 u 部门职能调整 u 岗位整合 目录 CONTENTS 三、如何撰写“岗位说明书? 01 岗位说明书包括那些内容? 02 编写岗位说明书应注意事项 03 岗位说明书的格式 04 岗位说明书的编写 一、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案例 1 :一段对话折射的问题! x美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源驱动器的外资企业, 成立于 1998 年,在行业也小有名气。在 2012 年我 在 给这家公司做咨询时,遇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 天正 好在李总经理办公室听到以下通话: 李总: “生管部小何吗?” 回话:“我是何敏,请问李总 有什么指示?” 李总:你们 8 月份的生产计划排期 中 RD50 与 RD50S 属于共线生产,排在一天怎么 生产?“ 回话:“哦,这个问题我们部门有讨论过, 后来是我 们总监跟生产部门沟通后确定的……。” 李总:“那叫你们总监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 案例 2 : 一桩“投诉事件”引发的思考 这是笔者曾经服务过的x公司的一个经历。 2006 年我刚进这家公司的第一天上班的上午接到的 电话:“为什么辞退我?我又没做错什么!……” 电 话那头传来激动的大嗓门,震得顶棚都要掉下来 似 的。等到对方一股脑说完,我才接过话头:“您 好! 我是新来的人力资源总监,请问您是哪个部门, 贵 姓?有什么事情请慢慢说!” ,“哦,总监啊, 不 好意思!我是 Y 公司制造部助理陈锋!我被我们 主 管给炒了,求您给我作主……”。 案例 2 :(续 1 ) 对于公司辞退员工我一向比较慎重,知道处理不好 就会产生劳资纠纷,并且影响公司的形象,于是 决 定先了解事情的原委再说。 经过多方的了解, 终于理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 昨天部门主管请 事假,交待助理陈锋把上周生产计 划达成情况整 理好,并送一份给生产总监。结果到 了晚上生产 总监还没收到,便打电话劈头盖脸地把 部门主管 训一顿。部门主管折腾了一天刚回到家, 就马上 打电话责问陈锋。陈锋开始还小声解释: “他们 每天的生产完成情况都是发给您的,资料也 在您 电脑上,我也没有您的电脑密码! 案例 2 :(续 2 ) 考虑到您在医院又不好意思打扰您,想等您回来再 处理,一忙又把这事给忘了。”“没有电脑密码 你 不会打电话给我?你进公司也两年了,怎么一 点长 进都没有!”部门主管提高了声调。一来二 去陈锋 也恼了:“这个报告又不是我负责,你的 责任,你 没做到,倒反过来栽在我身上,我只是 帮你呢!” 听到陈锋做错了事情,不但不承认错 误,反而强词 夺理。部门主管也火了“明天早上 8:00 到我办公 室!”啪的一声挂了电话。 案例 3 :原来都是老板的问题! 这是 Y 公司召开的,由董事长亲自参加的一次产品延期 交 货的检讨会。 董事长: “今天你们各部主管给我一个明确的交代!不 找出原因、追查出责任人、拿出改善措施,大家都不要 下班!”董事长表情严厉的,使会议的气氛更加沉闷。 “那,先请业务部王总监先讲”。总经理先打破沉寂。 于是王总监介绍了事件的经过: H 客户属于新开发的 美 洲客户,经过一年多的跟踪联系,终于在上上个月 下了 十五万套的订单,按合同 50 天交货,但是有五万 套无法 按期交货。客户一气之下终止了合同,剩下没 发货的五 万套也不要了, 案例 3 :续 1 还要追究公司三十多万美金违约金。虽然在业务部与 董事长的直接协调下,违约事件得到平息,但仍增加 了空运成本 15 万美金。 于是大家从业务部开始,都 来找原因。 业务部讲订单还在意向型阶段,已经用邮 件知会了相 关部门做好预准备,在合同签订后的当天 业务部就把 出货计划表下给了 PMC 部、进出口部。 PMC 部说第二天就组织编制了物料需求计划表及生产 计划表,并召开了生产协调会,根据物料需求计划表, 将物料采购计划分解出来了。 案例 3 :续 2 采购部说因采购经理出差耽误了三天,待采购计划 审核好后,交给老板审核单价又花去了一个星期。 但我们还是按时将材料采购回来了。 生产部门主 管说,你们采购部确实是在生产前将材 料采购回 来了,但是电线达不到外观与绝缘等级标 准,我 们投入了大量人力去挑选,也才挑了 20% 能 用。 害得我们赶计划交期,全部只做了半成品,连 车 间厕所都堆满了无处放。等到要交货了,电线还 没回来,延误交期怎么能怪我们? 案例 3 :续 3 采购部说电线是差了点,我们也向老板反映过,但按 客户标准采购供应商要涨价,老板不批啊!等到电线 出现问题了,我们的报告还一直压在老板那里,我们 也没办法呀! 追究来追究去,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造 成延误责任是 老板没有及时审批报价单,导致了不能 按时生产,按 期交货。 董事长坐在那里听他们七嘴八 舌讨论,额上青筋直冒, 最后竟拂袖而去。 01 、管理者经常遇到的困惑有哪些? 为什么有人天天加班,事情做都做不完? 为什么有人没事做,天天喝茶看报纸? 为什么有功劳大家争,有责任无人担? 为什么上司跳过你直接安排你下属工作? 为什么有工作没有人做,贻误战机? 为什么招聘的员工常常不符合要求? 为什么绩效考核那么随意? 为 什么做多做少,工资一个样? 为什么老板抱怨培训钱花了,没效果? 为什么员工抱怨自己不知道做什么好? 为什么老板抱怨工资加了,效率没提高? 为什么员工离职率高,员工总是不满意? 02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 问 题? 因为: 我们并不了解每个人的工作量是多少? 我们并不了解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合格的员工? 我们并不了解如何每个员工的工作标准? 我 们并不了解如何有效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我们并不了解员工的职业生涯? 我们不了解 岗位的价值有多大? 我们并不了解员工到底 需要什么? 我们到底该怎么 办? 我们应 该做: 岗位分析 岗位说明书 二、如何做岗位分析? “ 三 清” 体检 01 、“三清”的信息,资料来源: 01-1 、原有的 《岗位说明书》; 2 、原有的程序文件,主要业务流程图; 3 、原有的组织结构图; 4 、原有的组织目标、指标库; 5 、原有的部门职能划分表; 6 、岗位设计者; “ 三 清” 01-7 、 任职者; 8 、任职者上司或下属; 9 、同行业标杆企业的资料; 10 、合作伙伴; 11 、客户; “ 三 清” 02 、“清岗位” 岗 战 略 位:是指组织结 构中的最小单位。一定 组织目标 的时间内,某一名员 工 承担一系列相同或 组织架构 相近 的任务时,一个 工作岗 位就产生了。 岗 位 “ 三 清” 岗位基于组织而非个人 Ø 岗位为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而存在 Ø 岗位是个人与工作之间的纽带 Ø 任职者变换,岗位的根本特征即所 从事任务及主要活动不变 “ 三 清” 02-1 、整理一份岗位清单 序 所属部门 号 1 企业管理部 2 岗位 名 称 岗位 编 号 部长 G-2001 企业管理部 企划专员 3 企业管理部 4 企业管理部 薪等 直接 职 上 等 级 直接 下 级 2 总裁 G-2002 4 部长 无 企管专员 G-2003 4 部长 无 信息专员 G-2004 4 部长 无 专员 “ 三 清” 02-2 、整理岗位职责清单(工作任务清 单) 部门各岗位职责清单 序号 岗位名称 岗位职责(任务) 1 部长 2 企划专员 3 企管专员 4 信息专员 子任务 例:人力资源经理职责清单 “ 三 清” 02-3 、整理任职资格清单 序 号 1 单 部门各岗位任职资格清 岗位 名 称 部长 2 企划专员 3 企管专员 4 信息专员 知识 水 平 技能 要 求 素质 要 求 自然 条 件 知识水平 Ø 教育水平 完成岗位基本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学历,不能要求过 高或过低,也不是条件越多越好 Ø 专业要求 本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相关专业要求 Ø 知识技能 指为正确完成本岗位职责所应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或技能 Ø 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的长短和 工作经验的类型 Ø 职业资格 要求任职者应该具备的职业资格、从业资格或特殊 技能 技能要求 Ø 计算机技能 完成岗位基本职责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技能的要 求;最好要有等级或水平的描述 Ø 语言技能 完成岗位基本职责所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的要求; 最好要有等级或水平的描述 素质要求 自然条件 人力资源经理任职资格清单 教育水平: 本科或以上学历 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劳动经 专 业 要 求 :济学及相关专业;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管理学 知识技能:理论、心理学理论, 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及劳动政策、行业知识; 工作经验: 5 年以上从业经验, 3 年该岗位工作经历 ; 计算机 技能:熟练操作 Micro Office 等办公软件; 语言技能: 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应具备 的能力素质:有较强的领导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分析 决策能力、影响力、计划与执行能力 自然条件:不限 “ 三 清” 03 、“清流程” 1 、公司原业务总流程 2 、各职能或节点的流程 3 、辅助业务流程 主要业务流程与节点流程不可或缺 某公司业务流程图(原) 某公司节点流程图(原) NG 客户订单 (业务部) 产能分析 (生产计划部) 生产制令 (生产计划部) 物料计划表 (采购部) 发料单 (物料部) 生产计划表 (生产计划部) 生产执行 (生产部) BOM 表 (工程部) 制程检验 (品保部) 生产制令 (生产计划 部) 成品 (成品仓库) 某公司辅助业务流程图(原) 工程维修单 (各部门) 部门主管审核 (各部门) 维修项目勘测 (维修部) 项目预算 (各部门) 分管副总审批 (副总) 工程维修 (维修部) 维修项目验收 (各部门) 材料采购 (采购部) “ 三 清” 04 、“清职能” 04-1 、整理各部门职能(职责)清 单 梳理与整合 05-1 、绘制公司业务流程地图 a 、以 公司现有的状况,绘制公司业务 总流程。 b 、对比收集的公司原业务总 流程,进 行梳理出那些是已经发生改变的,那些是 增加的。 c 、将新旧流程图进行对比,说明差异 原因,并形成业务流程梳理报告,经总 裁 办公会 ( 或扩大办公会)讨论,审核, 批 准。 某公司业务流程图(梳理前) 某公司业务流程图(整合后) 客户管理 CRM 报价单 合同订单 OEM 代码管 理 订单分析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规划 MRP 采购计划 采购议价 生产制造单 成品检验 品质检验 仓库收货 财务收付 BOM 表 成品仓库 生产领料单 分销 DRP OEM 客 户 从上图梳理前与后的对比可以看出 有以下变化: 变化①:公司实行无 库存管理。 变化②:采购实行了 “按单订料”。 变化③:取消了 “成品外发”。 变化④:增加了检 验流程。 n 梳理流程必须以能够有利于实 现组织目标为前提,凡是与组 织或部门无关的流程一律删减! n 梳理流程一般以核心流程为先! 梳理与整合 05-2 、优化组织结构 a 、根据确定的 业务流程图,优化公司 的组织结构。 b 、将新旧组织图进行对 比,说明优化原 因,并形成组织结构优 化报告,经总裁办 公会 ( 或扩大办公 会)讨论,审核,批准。 某公司组织结构图(优化前) ** 公 司 营销部 营销部 研发部 研发部 生产计划部 人资部 财务部 电子科 塑胶科 生产部 品保部 物料部 成品仓库 五金科 涂装科 制造科 采购部 采购部 工程部 工程部 某公司组织结构图(优化后) ** 公司 业务部 人资部 财务部 生产管理部 研发部 销售部 电子科 电子科 塑胶科 五金科 品保部 物流部 涂装科 组装科 采购部 工程部 从上图优化前与后的对比可以看出有以下 变 化: 变化①:将“营销部”撤分为“业务 部”与“销售部”。 变化②:将“生产计划部”与“生产 部”合并“生产管理部”。 变化③:将“物料部”与“成品仓库” 合并“物流部”。 变化④:将“制造课”更名“组装科”。 梳理与整合 05-3 、部门职能整合 a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 新成立的“业务部” 负责国内与国外的业务拓展,包括工程与 OEM 。 b 、新成立的“销售部”负责产品的 销售与服 务。 c 、将原“生产计划部”与“生产部”职能 合 并,负责生产计划与生产实施。 d 、将原“物料部”与“成品仓库”职能 合 并,并将职能扩展为负责物料,成品仓 储 管理,报关。 e 、将“采购部”原职 能“采购检验”划分 到“品保部”的来料 检验;将原职能“采 购收货”划分到“物 流部”收货入库。 f 、将“制造科”更名 “组装科”,职能是 负责成品组装,其半 成品制造部分归各产 品特性的相关部门。 职应按业务性质整合 梳理与整合 05-4 、岗位整合 a 、岗位名称的规范 (案例:岗位名称设 置表)。 b 、按整合后的部门职能(职 责)进行分 解,使各岗位职责不重叠。 c 、对分解 的岗位职责的难易程度进行评 估,某个岗位负责的事务难度过大,可以考 虑撤分或者增加岗位来降低难度系数(案例: 产品工程师)。 d 、对岗位的工作量合理分配,按正常 的工作时间分配后,过量的可以考虑重 新 设立一个岗位,如果工作量部足以再 设岗 位的,可考虑与本部门其他岗位调 配(案 例: N 个采购员)。 e 、管理岗位的层级配置与管理幅度符 合行业标准或者最优要求(简约,成本低, 效率高)。 1 、岗位说明书包括那些内容? 1.1 、岗位说明书撰写中常见的问题 岗位名称不规范,不统一。 行政关系与 职能关系不清,体现在多头领 导和跨部 门领导。 工作职责描述主次不分,没有 条理。 工作权限与职责不匹配。 任职 资格标准脱离岗位实际要求。 各岗位职 责重叠。 忽视反馈与确认环节,不能被员工接受, 也就不能指导工作。 语言描述不规范:“动 词 + 宾语 + 结果”人 力资源部经理负责人力资源战略工作可描述为 “负责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 保证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支 持”。 ……… 1.2 、岗位说明书的定义 岗位说明书是用文件形式来表达的工 作分析的结果,基本内容包括工作描述 和任 职说明,工作描述一般用来表达工作内 容、 任务、职责、环境等,而任职者说明则 用来 表达任职者所需的资格要求,如技能、 学历、 训练、经验、体能等。 1.3 、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包括那些? 岗位说明书 基本 资 料 (八项) 工作 描 述 (六项) 工作 任职 环 资 境 格 (九项) (六项) 岗位说明书 基本资料(八项) 岗 岗 所 位 位 属 名 编 部 职 等 直 直 晋 轮 接 接 升 岗 上 下 通 岗 岗位说明书 工作描述(六项) 工 工 工 工 工 工 作 作 作 作 作 作 概 内 职 结 关 说 岗位说明书 任职资格(九项) 岗 岗 岗 所 位 位 位 属 名 名 编 部 职 等 直 直 晋 轮 接 接 升 岗 上 下 通 岗 岗位说明书 工作环境(六项) 工 工 职 工 作 作 业 作 场 环 危 时 舒 均 适 衡 度 性 2 、编写岗位说明书注意事项 1 )、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可依据工作分析的 目 标加以调整,内容可简可繁; 2 )、岗位说明书可以用表格形式表示,也可 采用叙述型,但一般都应加注工作分析人 员 的姓名、人数栏目。 3 )、岗位说明书中,需个人填写的部分,应 运用规范述语,字迹要清晰,力求简洁明了; 4 )、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用语要明确, 不 要模棱两可; 5 )、评分等级的设定也要依实际情况决定; 6 )、岗位说明书用统一的格式,注意整 体 的协调,做到美观大方。 7 )、岗位相同的多个岗位并用同一份职 位 说明书。 8 )、岗位说明书的内容是说明该职位而 不 是某个人的工作。 9 )、岗位说明书不应该包括个人的优点 或 缺点。 10 )、临时项目小组不需撰写岗位说明书。 3 、岗位说明书模 板 决策责任(非主管勿填): 仪器工具设备: 操作能力: 工作关系: 工作地点与环境: 工作地点(必选):□办公楼□ 80% 室内 □ 60% 室外 □ 60% 出差 □常年出差 温度:□ 40 度以上 □ 30-40 度 □ 20-30 度 □ 10-20 度 □ 10 度以下 光线:□明亮□一般□较暗□ 漆黑 卫生:□清洁□基本清洁□一般□较脏□ 很脏 危险:□无□基本无危险□比较危险□ 非常危险 空气:□清新□普通□较差□ 极差 其他(请手写): 产 Th 的影响 4 、编制各部门岗位的岗位说明书 4.1 、如何填写“岗位名称” 岗位名称是 对工作名称的进一步明确, 规范职位的名称有利于进行职位管理; 按公司岗位设置表的统一名称填写(见 “老 HRD 手把手教你做岗位管理 96 页) 4.2 、如何填写岗位编码 岗位编码是公司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是 部门在公司的“身份证”。 严格按公司的组织编码规则(见“老 HRD 手把手教你做岗位管理 107 页), 如 五金部冲床组冲床工的编码为: A4B2- C1-01 4.3 、如何填写“所在部门” 所在部门是指该职位所属的机构或部门; 原则上是指同一独立核算单位的二级部门, 如五金部。如五金部门下边还设有五金科, 应填写为:五金部五金科。 4.4 、如何填写“报告关系” 报告关系指该 岗位的直接上级; 一般会有 以下几种情况: 机构(包括子公司、分公司、 事业部、分厂) 或部门副职的直接上级是正职; 各部门或机 构正职的直接上级是对应的主管 领导; 各部门内人员的直接上级一般来讲都是该 部 门的正职;但如果部门内还有科,则科长 的直 接上级是否部门正职,各科内的员工直 接上级 是该科科长。 4.5 、如何填写“岗位等级” 经过工作分析,岗位评估后确定的 该岗位在公司的级别位置。 4.6 、如何填写岗位概要 描述工作的总体性质,因此只列出其主要功 能或活动即可。一般一句或者 2-3 句话即可。 例如某企业行政部经理的岗位概要为:负责 公司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及后勤保障工作; 参与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监督制度的执 行。 4.7 、如何填写“职责要求” v 工作的责任与任务是编写说明书最为繁杂的部分。 为了了解和描述职位的情况,至关重要的是要明 确提供该职位的职责范围和权限; v 职位的职责来自于组织使命的分解,按照组织 的 要求,本职位应该做什么; v 在编写职责时,首先应该将本职位职责的几个 大 块找出来,即本职位应该做那几方面的事情, 然 后对每块事情进行具体描述; v 在具体描述时,每一条职责,都应尽量以流程 的 形式描述,尽量讲清楚每件事的输入与输出, 描 述的格式为:“动词 + 名词宾语 + 进一步 描述任 务的词语”; 职责分解示意图 岗位 使命与主要职责 岗位职责分解 4.3 1.1 4.0 3.0 1.0 2.0 4.2 1.2 1.3 4.1 2.1 3.3 3.23.1 2.3 2.2 岗位职责描述的逻辑性要求、每一个岗位都有 多项的职责,在进行岗位职责时应按照顺 序 清晰的排列,条理上清楚,既不能使各 岗位 的职责重叠,也不能留有空白。 岗位职责描述按照职责重要程度编写。 岗位 职责描述要按照履行职责的频率来编写。 岗位职责描述用词要规范,标准:每一句话只 完整表达 一项基本职责,撰写的句式一般为: 行为 + 行为对象 + 限 制条件 + 达到的效果 + 考核 标准 职责项目的数量和权重:每个岗位职责的数量 有多有少, 根据部门职责分解到每个岗位的数 量一般在 6-8 项为宜。 4.8 、如何填写权限要求 在权限的描述中,重要 的是清楚的界定每一职 责上的权限,应该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恰当地描 述权限范围。一是人事方面的权力,二是财务 方面的权力,三是技术方面的权力。在描述 权 力时一般用三种权力方式:一是建议权, 二是 审查权,三是批准权。 针对制度、方案、计划等文件可以用草拟、 拟 订、审核、审定、转呈、提交、下达、备 案、 存档、提出意见等动词; 针对信息、资料可以用调查、收集、整理、 分 析、研究、总结、提供、汇报、反馈、转 达、 通知、发布、维护管理等动词; 关于某项工作(上级)可以用主持、组织、 指 导、安排、协调、监督、管理、会同、审 批、 审定、签发、批准、评估等动词; 思考行为可以用研究、分析、评估、建议、 参 与、推荐、计划等动词; 直接行动可以用组织、执行、指导、控制、 监 管、采用、参加、阐明、解释、提供、协 助等 动词; 上级行为可以用批准、指导、确立、规划、 监 督等动词; …… 4.9 、如何填写工作关系 工作关系是指用于说明任职者履行职务时 与 企业的内部或外部的人员因工作关系而发 生的 联系。一般用工作关系图来描绘一个岗 位上下 左右的各种工作关系和工作对象。 例:维修工程师的内部工作关系图: 技术课课长 PE 工程师 本岗位 维修技术员 分析工程师 4.10 、如何编写绩效标准 岗位绩效标准是企业期望该岗位任职者完 成工 作任务时须达到的标准,在编写绩效标 准时应 注意以下要点: 1. 应明确考核的岗位是该岗位的上一级岗 位, 而不是某个人。 2. 考核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工作 的能力,二是工作的行为(过程),三是工 作 的结果(业绩,包括正业绩、负业绩)。 3. 考核的方式与时间:即在什么时间(多 长)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考核。 4.11 、如何填写任职资格 岗位任职资格也称岗位规范。是指岗位任 职 者担任该职务时应具备的教育水平、工 作经 验、身体素质及其它特性要求。它为 企业招 聘、选拔录用适岗人员,提供决策 依据,也 为培训与开发提供依据。 4.11-1 、如何填写学历与专业要求 最低 学历要求。 专业要求不仅体现满足岗位需 求的最低要求 还应规范为与岗位的知识相 一致或者相关连 的专业要求。 采用国家 或行业颁发的资格证书。 4.11-2 、如何填写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的编写这 里指的是从事与该岗位相 近的工作经历,而 非该人员的整个工作经历。 一定要以该岗位任职者在规定的试用期内能 胜任该岗位工作为标准,既不能规定的太长, 也不能太短。 4.11-3 、如何填写知识技能要求 一定是为完成该岗位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 知 识或技能,如财会人员的财务知识与财务 软件 应用。 知识技能的范围要求:即要列 出需要什么样的 知识和能力。 知识、技能 的水平要求:即要描述清楚所需的 知识技能 应达到什么样的等级、水平。 4.11-4 、如何填写能力要求 正确履行该岗位职责必须具备的能力 对该岗位 而言是最重要的能力 能力与技能是有区别的, 不能混为一谈,应 细分别。技能具有通过学习, 可熟练掌握的 特点,如打字;而能力是指要预 期的能在不 同场合与环境下综合运用的潜质, 如创新能力。 4.11-5 、如何填写素质要求 素质是指一个 人的潜在特质,与生俱来,一 般不宜改变; 特质,素质要求一般不宜多,一到两个即可; 如成就动机,原则性等 4.12 、如何填写职业通道(晋升与轮换) 一个 企业的员工发展通道应不只有一个通道, 公司在制定员工发展计划应考虑让员工从纵 向的发展、也要考虑横向的发展。 轮换注意点:一是属于岗位工作范围的扩大, 二是岗位不要跨部门或跨区域,三是岗位 的 难易程度相当。 4.13 、如何填写工作条件! 工作的条件包括工作地,工作场所的物 理 条件、职业危害因素,工作时间特征 等。 4.13-1 、如何填写工作地点! 工作地的 描述是一个大的工作区域,如深 圳市龙 华新区即可。不能范围太大如广东 省或 派出机构如美国等,也不能太细,如 某 街道某路某号。 4.13-2 、如何填写工作条件环境! 工作场所的环境应将影响的因素列明, 并注明在某因素下的持续时间,频度。如: 装卸工岗位,需说明室外作业,其室外作 业时间占总作业时间 50% ,且室外作业 年均 4 个月处于高温作业( 33℃ 以上)。 如:涂装工岗位,需要说明室内作业, 有 轻微粉尘,需带防护面具,职业病类型: 肺病。 4.13-3 、如何填写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特征的描述:描述的是正常状况 下开始工作时间至结束的时间,如上班 时 间为 8:00-12:00 , 13:30-17:30 。 有例外 情况只需注明即可,如偶尔需加班或出差。 4.14 、谁来编写岗位说明 书 该岗位的直接上级。 总结 公司战略 信息收集 清流程 “三 清” 清职能 岗位说明书 清岗位 岗位分析的结果应用 岗位分析的 应用很多方面,本节课 主要是应 用于规范岗位说明书。 谢谢收看 THE END
98 页
381 浏览
立即下载
厂长(经理)工作责任制度.doc
厂长(经理)工作责任制度 □ 职务 1.认真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上级主管机关的指示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 2.领导编制工厂的长远发展规划,审定年度生产经营综合计划,提出各个时期工厂的奋斗 目标和中心工作及重大措施方案,使企业不断增强活力,开拓前进。 3.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素质,确保全面完成任期责任目标和年度方 针目标,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领导全厂进行技术革新,搞好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和新品开发,不断提高企业的 技术素质,努力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 5.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提高,满足用户需求,不断争创名牌,积极扩大产品出口。 6.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文明生产。 7.加强职工文化技术教育,促进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工厂人才素质。 8.坚持“用人唯贤”的方针,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干部政策,正确使用选拔和培养干 部。 9.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及职工三者利益关系 , 使职工收入逐年增长,集体福利条件不断改善。 10.负责搞好与厂职代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副厂长、“三总师”各级组织各个部门的积 极作用。 11.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征求意见,自觉接受监督。 12.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开好厂长办公会、厂务会、工厂管理委员会,使生产行政各项 重大问题得以及时研究处理。 13.保证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不受侵犯。 14.坚持“一支笔”批钱的原则,按财务制度规定,负责审批工厂费用开支。 □ 职权 1.对工厂整个生产经营工作有决策指挥权,对紧急重大问题,有临机处置权。 2.有对厂级副职人选的提名报审和中层行政干部的任免权。 3.按国家和企业规定,有权对职工进行奖惩。 4.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企业人、财、物的不合理摊派。 5.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使用企业的各种资金、人员和物资。 6.有权签发厂内有关行政文件和工作报告,签订各种技术经济合同或协议。 7.根据上级和职代会有关精神,有权修订工厂规章制度,调整行政组织,制订具体政 策。 8.有权合理使用按规定提取的厂长基金。 □ 职责 1.对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规定以及职代会决议负责。 2.对由于决策失误,领导不力,造成完不成生产和技改计划或经济效益下降负责。 3.对未能达到任期目标和年度方针目标负责。 4.对发生厂内重大质量事故和出厂产品质量不合格,严重损坏工厂信誉负责。 5.对工厂发生重大的设备、人身、火灾、交通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及重大失、泄密事件 负责。 6.对领导班子不团结,工作不深入,作风不正派,造成工厂纪律松弛,管理混乱,厂 风不正负责。 7.对事前未作充分调查和可行性分析而草率签署技术经济合同或协议,给工厂造成重 大经济损失负责。 8.对职工收入水平下降负责。
1 页
433 浏览
立即下载
工艺部门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doc
工艺部门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 □ 职务 1.在总工程师领导下,主管全厂工艺技术工作和工艺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技术工 作方针、政策和工厂有关规定。组织制定工艺技术工作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并制定技术组 织措施方案。 2.组织编制产品的工艺文件,制定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根据工艺需要,设计工艺装备 并负责工艺工装的验证和改进工作;设计工厂、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 3.组织工艺人员深入生产现场,掌握质量情况;指导、督促车间工艺员及时解决生产 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搞好工艺技术服务工作。 4.负责新产品图纸的会签和新产品批量试制的工艺工装设计,完善试制报告和有关工 艺资料,参与新产品鉴定工作。 5.负责工艺技术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组织科内和车间工艺人员搞好工艺管理 , 监督执行工艺纪律。 6.组织领导新工艺、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抓好工艺试验课题的总结与成果鉴定, 并组织推广应用。搞好工艺技术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7.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对职工的技术教育。 8.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工作,对技术改进方案与措施,负责签署意见,不断 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9.负责本科人员的管理工作和全厂各单位工艺人员的业务领导和考绩工作。 10.负责本科方针目标的展开和检查、诊断、落实工作。 11.完成总工程师布置的各项临时任务。 □ 职权 1.按规定审批程序,对工艺文件、工装图纸有更改权,对制订的工艺文件有解释权, 对不符合图纸要求的工艺作业有纠正权。 2.对车间执行工艺的情况有检查、监督权,对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有制止和处罚权。 3.有权向有关部门索取产品质量和原材料消耗的资料。 4.有权召开全厂性工艺技术人员的专业会议,进行技术交流,组织技术攻关,对技术 业务工作进行布置和指导。 5.对全厂工艺技术人员的奖惩、晋升、晋级有建议权。 □ 职责 1.对在计划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工艺准备工作,而影响新产品试制进度和生产任务完成 负责。 2.对因工艺编制或工装设计问题,导致产品大量报废或返修,造成经济损失负责。 3.对解决生产中发生的工艺技术问题不及时,影响生产负责。 4.对审查签署的工艺技术文件、产品技术条件、工艺标准、工艺规程等工艺资料的正确 性、合理性、完整性负责。 5.对原材料工艺消耗定额存在计算方法或数值错误,造成浪费或损失现象负责。 6.对由于工艺设计不合理,造成不良影响负责。 7.对本科方针目标未及时展开、检查、诊断、落实负责。 8.对在工艺技术上发生失、泄密现象负责。 9.副科长协助科长工作,对科长布置的工作负责。
1 页
421 浏览
立即下载
供应运输部门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doc
供应运输部门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 □ 职务 1.在分管副厂长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物资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负责编 制物资(含包装材料)供应计划和采购计划,并按计划做好物资供应工作。 2.核定和掌握所属仓库资金的定额和各种物资的储备定额,加强资金管理,实行储备 资金指标下库,组织处理超储积压物资,保证储备资金的合理使用。 3.负责制定材料(含包装材料)、燃料供应定额,严格按定额(或限额)发料,主要生产 用料送到车间。 4.根据设备动力科提报的计划,负责组织全厂设备电器备件的采购和保管供应工作。 5.加强仓库管理,定期组织盘点,对盘盈、盘亏、丢失、损坏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 任,提出处理意见。 6.掌握各类物资的收发动态、库存和主要原材料、燃料、油料、贴花纸、包装材料的消耗 情况,按时编报物资供应统计报表及分析报告。 7.按照国家的能源政策和法令,负责制订工厂节能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 能源管理,监督能源的合理使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按时填报能源统计报表。 8.加强废旧物资的管理,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保管、修复、改制、再生利用和对外处 理等工作。 9.做好本科所属运输车辆的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完成工厂物资运输任务,保证行车 安全。 10.加强安全防火的教育和管理。 11.根据厂长方针目标展开要求,负责本科方针目标的展开、检查、诊断和落实工作。 12.负责完成厂部临时布置的各项任务。 □ 职权 1.在计划范围内,有权代表工厂签订材料、工具、备件等物资订货合同。 2.有权检查各部门生产物资使用情况和储备情况。对各部门不合理使用物资或盲目储 备,有权制止。 3.有权监督、检查各部门能源管理和能源消耗情况。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有权制止和提 出处理建议。 4.有权处理多余积压物资和废旧物资。对各单位擅自处理废旧物资,有权予以制止。 5.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有权对外进行物资调剂。 6.有权要求各部门按期提供有关的计划、各类物资消耗统计报表、工艺消耗定额和其它 有关资料。 7.有权调配运输车辆。 8.对本科下属人员的调动、奖惩、晋级有建议权。 □ 职责 1.对物资供应计划编制不周或物资供应不及时,影响工厂计划任务的完成负责。 2.对供应物资的品种、规格、质量不符合要求,影响生产、工作负责。 3.对由于执行制度不严,盲目采购,造成物资超储积压浪费,影响资金正常周转负责 。 4.对能源管理不善,使用监督不严,造成浪费,完不成上级下达的能源节约计划指标 负责。 5.对由于管理不善,工作失职造成物资(含包装材料)损失或毒品外溢、丢失负责。 6.对由于教育不够,本科人员发生违反政府法令或财经纪律,不遵守市场规定或徇私 处理物资,给工厂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负责。 7.对由于忽视安全教育、措施不力,造成人身、设备、交通安全和火灾事故负责。 8.对采购进厂的已淘汰或即将淘汰的物资负责。 9.对本科方针、目标未及时展开、检查、诊断、落实负责。 10.副科长协助科长工作,并对科长布置的工作负责。
1 页
405 浏览
立即下载
岗位说明书的编写与应用-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部门职能划分
岗位说明书的编写与应用 【课程名称】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部门职能划分 【所属体系】 人力资源类 【主讲专家】 尹隆森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 岗位设置 1.岗位的分类与设置的基本原则 2.企业的定员定编 3.如何编制企业的岗位设置表 第二讲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 1.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的概念 2.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的作用 3.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的方法 第三讲 工作岗位调查 1.工作岗位调查概述 2.工作岗位调查表的设计与填写 3.工作岗位调查的方法 第四讲 企业岗位分析 1.岗位分析的内容与程序 2.岗位内涵分析 3.员工素质要求分析 第五讲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 1.岗位说明书的定义与要求 2.岗位任职条件与沟通关系的确定 3.岗位职责的确定 第六讲 岗位说明书的应用 1.岗位说明书的作用 2.岗位说明书的应用(案例) 第七讲 岗位评估概述 1.岗位评估的概念 2.岗位评估的特点 3.岗位评估的功能和作用 4.岗位评估的程序 5.岗位评估的要求 第八讲 岗位评估的指标和标准 1.引言 2.岗位评估的指标 3. 因素点值权数的设计 第九讲 岗位评估的操作方法 1. 岗位评估的应用示例 2.岗位评估工作心得体会 3.岗位评估和薪酬体系设计之间的关系 第1讲 岗位设置 【本讲重点】 岗位的分类 岗位的设置原则 企业的定员定编 岗位设置表的编制 管理运行外在的形式必须跟企业家内在的心灵相一致。企业家有三种境界:第一是亲力亲为;第二 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是无为而治。 ——郭咸钢 岗位的分类 在提到岗位的具体设置前,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岗位的分类。企业里有很多岗位,这 些岗位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成若干个类型:生产岗位、执行岗位、专业岗位、监督岗 位、管理岗位以及决策岗位等。 ◎生产岗位: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制造、安装、维护及为制造做辅助工作的岗位。生产 岗位的员工主要从事企业基本的生产业务。 ◎执行岗位:主要是指从事行政或者服务性工作岗位。执行岗位的员工根据领导的安 排执行自己的任务。 ◎专业岗位:主要是指从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的岗位。例如工程师、经济师、会计或 者软件设计师等等。 ◎监督岗位:指部门科室、队部、办事处等岗位,执行监督工作。例如审计部门、监 察部门,或者其他受董事会或股东会委托,监督企业各项工作的人员。 ◎管理岗位:主要是指一些部门、科室的主管或者经理,或者是一家单位的负责人。 他们的职责是管理一家小的单位。 ◎决策岗位:主要是指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例如企业的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或分 管各个业务的总监等。 【自检】 你所在的公司具体有哪些工作岗位?你处于何种工作岗位?试分析你的工作岗位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岗位的设置原则 1.岗位设置的数目应符合最低数量原则 ◎岗位不要设置很多,数量要尽可能少 对岗位的设置不要设置很多,岗位数量要尽可能的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所有的工作 尽可能的集中,不要特别分散。从经济角度来说,不必花很多人工费。每一个人、每一个 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承担很多责任。 ◎如何才能符合最低数量原则 在设定部门的职责以后,部门人员肯定要来分担整个部门的所有责任。那么,如何划 分、确定职责,才符合最低数量原则呢?这里介绍一种岗位责任分工的确定方法。其过程 如图 1-1。 图 1-1 岗位责任分工的确认过程 【事例】 例如人力资源部大概有这样 4 项工作: ◎一是负责企业员工管理,如人员招聘、录用、调转、解聘等。 ◎二是薪酬福利,如制定薪酬政策、做工资表、发放工资等。 ◎三是培训。 ◎四是考核。 4 项工作就设置 4 个岗位。设计的时候,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所负的主要责任一般是 2 项到 5 项。因 为是基层工作人员,所以只承担一部分责任。如果是中层工作人员,如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下属单位 负责人等,这些人的工作职责一般是 5 至 10 项。高层管理人员,例如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等, 可能负的主要责任是 8 项到 12 项。 这是一个大致数目,仅供参考。如果基层工作人员分工的时候,已经承担了 8 项或者 10 项了,可能 承担起来有困难,这时可能就要划为两个岗位。中级人员,如果负责的工作超过了 15 项,负担可能很重, 需要加设一名副经理。高级人员也是这样。按照这个原则划分,符合最低数量,使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承担的职责最合适,而且企业所付出的代价最低。 2.所有岗位要求实现最有效的配合 岗位设置的时候,对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一般区分为主责、部分和支持三类,这样 来确定配合关系。主责是指某一个人所负的主要责任;部分指只负一部分责任;支持是指 责任很轻,只协助他人。每个人的主责、部分和支持一定要划清楚。 3.每个岗位能否在企业组织中发挥最积极的作用 岗位设置的第三个原则是每个岗位是不是在整个企业组织中能够发挥最积极的作用。 岗位在组织设置里面,应该使它发挥最大作用。每一个岗位都要有相应的主责,然后有部 分或者支持性工作。例如基层工作人员要有两项到五项的主责,如果工作分工里没有主责 都是部分或支持,那么这个同志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一项主要责任都没有,会认为自己是 跑龙套的,只给别人摇旗呐喊。 4.每个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关系是否协调 “是否协调”是指岗位之间的责任不交叉、没有空白。避免某一个责任张同志是主责, 李同志也是主责,两个人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责,出了事谁负主要责任,在工作中谁主动。 一项职能没有人负主责,就是岗位职责出现了空白。 如果某一项工作,既有负主责的同志,又有配合的同志,还有做支持性工作的同志, 就表示岗位之间配合得很好。 5.岗位设置是否符合经济、科学和系统化的原则 岗位设置如果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和系统化的原则,那么岗位设置对企业的经济 效益应该是积极的。企业都在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也是企业控制成 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岗位设置得特别多,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就多,企业支付的费用就 多,这不符合经济化原则。如果岗位设置过少,可能某一个事情没有人管,或者某一个岗 位的员工负担特别重而产生怨气,这项工作就做不好。所以要体现经济化原则,要符合科 学原理。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是一个大的完整的系统,岗位设置要和组织结构设计、职能 分解吻合,要符合系统化原则。同时,岗位设置也为岗位描述、岗位评价、薪酬福利体系 设计提供支持,是一体的。 【自检】 在确定企业的定员定编时,应该遵循哪几项基本原则?你是否遇到过职责不明而造成纠纷的情况? 结合你自身的体会,谈谈你是如何处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的定员定编 1.什么是企业的定员定编 对于每一家企业来说,按照规范化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企业的发展战 略。在企业既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企业的组织结构的设计以及职能的分解,根据需 要设置岗位,确定企业的编制,然后再确定执行岗位工作的具体工作人员,这一过程就叫 做企业的定员定编。 在完成企业的定员定编后,要求能够使各个部门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岗位不重 复、工作无遗漏,达到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 图 1-2 企业定员定编的一般过程 2.岗位与人员的关系及区别 岗位和人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岗位不一定是一个人,可能是几个人。例如财务 部会计师的岗位,可能是两个人,也可能是三个人。较小的公司财务工作业务量不大,财 务部可能只有一名经理,下设一名会计师、一名出纳,这时会计师岗位就是一个人;如果 企业财务工作量很大,会计师岗位可能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分为成本会计、总账会计等 等。只要岗位是相同的,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人员的职责应该是相同的。 另外,也有可能是一个人同时负责好几个岗位。例如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就有好几 项工作,但是如果公司刚刚成立,规模不大,就没有必要设一个经理、四个员工。完全可 以只使用三个员工:一名经理下设两个员工,一个负责员工管理和兼管培训部门,另一个 负责薪酬和考核管理。将来企业发展了,业务量大了,人员少了工作忙不过来,这时候就 需要再添加两个人员。 岗位设置表的编制 岗位设置表是岗位设置工作的最后成果,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正式的、重要的文 件。岗位设置表通常有部门职位设置表和公司岗位设置总表两种形式。 1.部门职位设置表 按照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职位分别做的表称为部门职位设置表。这种表主要是介绍 部门内有几个岗位、工作职责等,每个部门一张表。例如公司一共有 11 个部门,那么就要 有 12 张表。其中公司高层,例如公司总经理、各个副总或者总监之间的分工也要有一张岗 位设置表。 企业下属单位,例如中心或者实验室也要单独一张表。如果是地区公司或者分公司, 可能跟总公司一样要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分公司的领导要有一张表;另外分公司各 个部门要有一张表。 岗位设置表跟岗位说明书不一样。岗位说明书是把岗位的主要职责、部分责任、支持 责任全部写清楚,岗位设置表只写主要职责。 【案例】 某公司企业管理部岗位设置表。 表 1—1 管理部岗位设置表 部门名称 本部门职位 设置总数 (个) 企业管理部 5 本部门总人数 5 职位名称 部长 职位人数 1 主要职责分工 全面负责集团的发展战略研究与管理、集团规章制度 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合同、法律事务管理以及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管理。 企划专员 1 集团发展战略研究与管理、集团刊物的编辑等。 企管专员 1 组织规章制度的编制、上报、审批,企业文化建设管 理。 网络信息专 1 网络软硬件维护、网上信息编辑发布、筹建集团信息 员 化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 合同法律专 1 处理集团、各子公司的法律纠纷和各类经济合同管理 员 与法律咨询,参与重大合同谈判及起草以及员工法制 教育和其它法律事务。 备 注 2.公司岗位设置总表 公司岗位设置总表即把全公司的岗位统一排成一张大表,上面只写明岗位编号、岗位 部门、岗位名称而不写岗位职责。 总表包括三个栏目: ◎岗位编号 规范化管理中,文件前面都有一个英文字母。例如岗位设置用G,G后面的数字表示 一个部门,假如公司有 11 个部门,分别用G—1、G—2 等表示,分别表示企管部、生产 部等。如果是第一个部门的第一个岗位就叫 1001,第二个是 1002 等。这样编的好处是: 实现计算机化、信息化管理的时候比较方便。 ◎岗位部门 每家企业都由若干个部门组成,不同的岗位也分别隶属于各个部门。例如生产管理员 这个岗位就隶属于生产部。 ◎岗位名称 首先确定称呼方法,例如公司的最高领导有的叫总裁,有的则叫总经理等等。各部门 的领导有的叫部长,有的叫经理。部长或者经理之下有的单位叫主管,有的单位叫专员。 科员里面能承担一定责任的、级别相对高一点的叫主任科员,承担一般责任的可能叫做员 工管理员、培训员等。这样就把公司的所有岗位的名称统一起来,列在岗位设置表里。 【案例】 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岗位设置总表。 表 1-2 部门 岗位编号 岗位设置总表 岗位名称 职位人数(人) 公 HT-G-Ⅰ 董事长 1 司 HT-G-Ⅱ 总裁 1 总 HT-G-Ⅲ 运营总监 1 HT-G-Ⅳ 市场总监 1 HT-G-Ⅴ 财务总监 1 HT-G-Ⅵ 行政总监 1 HT-G-Ⅶ 技术总监 董事长不计,合计:6 人 总 HT-G-1001 主任 1 裁 HT-G-1002 秘书 1 办 HT-G-1003 司机 1 部 合计:3 人 企 HT-G-2001 部长 1 业 HT-G-2002 企划专员 1 管 HT-G-2003 企管专员 1 理 HT-G-2004 网络专员 1 部 HT-G-2005 法律专员 1 合计:5 人 生 HT-G-3001 部长 1 产 HT-G-3002 计划统计专员 1 部 HT-G-3003 生产调度专员 1 HT-G-3004 设备管理专员 1 HT-G-3005 安全管理专员 1 合计:5 人 资产管 HT-G-4001 部长 1 理部 HT-G-4002 资产管理专员 1 合计:2 人 技术 HT-G-5001 部长 1 发 HT-G-5002 技术管理专员 1 展 HT-G-5003 技术研发工程师 3 部 合计:5 人 质 HT-G-6001 部长 1 量 HT-G-6002 质控工程师 1 管 HT-G-6003 认证工程师 1 理 HT-G-6004 质检工程师 1 部 合计:4 人 财 HT-G-7001 部长 1 务 HT-G-7002 资金管理专员 1 部 HT-G-7003 成本管理专员 1 HT-G-7004 会计师 1 HT-G-7005 出纳员 1 合计:5 人 审 HT-G-8001 部长 1 计 HT-G-8002 审计师 1 部 融投 合计:2 人 HT-G-9001 部长 1 资管 HT-G-9002 融投资管理专员 理专员 1 合计:2 人 人力 HT-G-10001 部长 1 资源 HT-G-10002 人事培训专员 1 部 HT-G-10003 薪酬福利专员 1 合计:3 人 行 HT-G-11001 部长 1 政 HT-G-11002 行政管理员 2 部 HT-G-11003 基建管理专员 1 HT-G-11004 基建管理员 3 合计:7 人 职能部门总计 49 人 【本讲小结】 本讲主要讲述岗位设置方面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岗位的分类,各类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各不相同; 其次是岗位设置时所必须遵循的“五项基本原则”,即岗位数最少、岗位之间职责明确,实现有效配合、 岗位发挥其最大作用、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和岗位设置科学且系统化;然后是企业的定员定编的概念和 目的;最后谈到了岗位设置表的编制。其中,应该重点掌握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部门岗位设置表和公司 岗位设置总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讲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 【本讲重点】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的基本概念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关于工作岗位研究的几点认识 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的基本概念 岗位的概念与职位的区别 1.岗位的定义 在特定的组织中,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一名职工承担若干项任务,并具有一定 的职务、责任和权限时就构成一个岗位。岗位是职工职务、工作任务和责任、权限的统一。 ◎一定的时间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可能两年或者三年。也许因为做得好升职了,或者 因为工作需要调动,或者被解聘了,不在这个岗位了。所以,要求在一定时间之内。 ◎一定的空间就是执行任务必定是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如果在某家公司工作,一定是 在这家公司内履行职责,不可能跑到另外一家公司去。 岗位是企业给予员工的任务、责任和权限的统一。在岗位上,要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要负责任,要把工作做好。如果做不好,可能会受到惩罚或者被解聘。另外,领导会赋予 一定的权限,有责便有权。 2.岗位和职位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经常讲到岗位和职位,岗位与职位在实际意义上相比较,没有太大的区 别。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称为职位,什么情况下称为岗位呢?通常对于一些知识密集型企 业或管理方面的岗位,叫做职位更恰当一点。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或劳动密集型的岗位叫 做岗位比较合适,例如工人就不要叫职位。 岗位的含义更广泛。无论高层还是低层,都可以称为岗位。低层次的人员称为职位就 不太合适了。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的概念 1.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的定义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是岗位分析、岗位评定和岗位分类等级等多项活动的总称。它是 以企业单位中各类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岗位调查,收 集有关工作岗位的信息及科学的岗位分析、评定,制订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岗位分 类图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文件,为员工的招聘、调配、考核、培训、升降、奖罚以及劳动 报酬等提供客观依据。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简称工作岗位研究或岗位研究。 2.工作岗位研究的相关研究术语 ◎任务 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或者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而进行的一项活动。 ◎职务 指对职工所应承担事务的规定。它与职位的不同点在于强调所承担的任务内 容,而不是指任务的地点。 ◎责任 指份内应做的事。即职工在职务规定的范围内应尽责尽职、保质保量地完成 任务。 ◎职责 职务和责任的统一。专指须有一名职工担负的各项任务组成的工作活动。 工作岗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 工作岗位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中需要由人来承担的劳动岗位。首先要有岗位,如果没有 岗位,研究就失去了意义;其次,这个岗位要由某员工来承担。岗位研究的中心任务是要 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人事相宜,人称其职,人尽其才”。 2.研究内容 ◎工作分析和研究 工作内容的研究,例如工作方法、操作方法、工作的标准及工作时间等。另外,非常 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企业对定额的研究。定额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就像过去 泰勒的科学管理中,把人的劳动动作进行分解,然后确认时间,研究哪些动作可以去掉, 怎么节约时间。都属于工作分析和研究。 ◎岗位调查 一家成立很多年的企业,已经设置了许多岗位,这些岗位到底设置得合适不合适,工 作量饱满不饱满,需要什么样的认知条件,将来如何考核等等。这些问题要进行调查研究 这项工作叫做岗位调查。岗位调查为岗位分析、岗位评价提供依据。 ◎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也叫职位分析或叫职位描述。岗位分析最核心的内容是编制岗位说明书,即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所用的档案。这项工作的实际应用性很强。 ◎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也叫做职位的评价、职位评估或者岗位评估。在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上,对某 一个岗位进行整体的、综合性的评价,确定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及如何确定薪酬。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为基础的,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七项作用: 1.有助于企业的定员定编 这项工作在编制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起相当大的作用。企业在编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的时候,或者在年初,或者在某一发展阶段开始的时候,都要编制人力资源的规划。例如 2003 年人力资源要做哪些工作;人员、岗位要不要增加或者调整;员工薪酬要不要增加等 。 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是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依据这个基础资料来确定需要设立多少 个岗位,配备多少人员。 2.有助于员工招聘、甄选和录用 企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员工的任职条件,例如这名员工将承担哪些责 任,给多少工资等问题。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是基础资料,如果没有这些资料,招聘录用 工作就不好做,更难保证“为事择人,任人唯贤、专业对口,事得其人”。 3.有助于确定劳动定额和提高生产力 劳动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多种方法,对生产某种产品或完 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无论是从理论渊源、考察的对象和范围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看,还是从其基本功能来看,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与劳动定额之间都 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结果是确定劳动定额水平,以及标准工作日长 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4.有助于设计与管理薪酬 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为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公平合理地支付劳动报酬提供了可靠 的保证。企业员工劳动报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工作的性质、繁简难易程度,劳动强度、 工作负荷和责任的大小以及劳动环境的优劣。岗位研究正是从这些基本因素出发,建立了 一套完整的评定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衡量之后完成岗位分级 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岗位和担任本岗位的员工与薪酬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5.能有效地对员工实施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估 目标管理的前提是要分析每个岗位所承担的责任、职权范围以及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 依据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的资料对员工进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以 岗位为中心,分析和评定各个岗位功能和要求,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以及承担本 岗位的人所必备的资格和条件。另外,从人事管理工作程序上看,岗位研究是人事考核的 前提,岗位研究要为人事考核的内容、项目和指标体系的确定,提供详尽的数据和资料。 6.有助于开发人力资源和组织职务培训 企业岗位职务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岗位职务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具有一定政治文化素 质的在岗在职人员进行岗位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培训。岗位职务培训是员工培训的重要 组成部分。岗位职务培训的内容必须从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出发而加以规定。岗位职务培训 的特点说明,岗位研究的结果——岗位规范等文件,是岗位职务培训必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7.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劳动效率方面,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具 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岗位研究实现同工同酬,并使企业员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以及 今后努力的方向,他们必然要在生产中服从领导,积极工作,不断进取,其最后结果将是 更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岗位研究的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 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依存的要素所组成的、处于一定环境条件中、并 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每个系统可以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系统的特性见图 2-1)。整个规范化管理体系是一个大的系统,从发展战略、组织设计 、 职能分解、岗位设置一直到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都要服从前面研究的结果。根据战略来 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根据组织结构设计来进行职能分解,根据职能分解来做岗位设置,根 据岗位设置来做工作分析和岗位研究。 任何一个完善的组织、单位都是一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因此,在岗位研究中,应从系 统论出发,将每个岗位放在组织系统中,从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 2.能级原则 所谓能级原则就是一个岗位在组织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等级,起什么样的功能,也就 是岗位在管理中所具有的能量等级。在规范化体系里面,每一个岗位在企业里所发挥的作 用不一样,也就是说能量不一样。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就不是这样,例 如所有的正处级干部工资应该一样。现在同样是处长,但是每个人在企业里发挥的作用或 者所具有的能量不一样,例如技术部经理与行政部经理发挥的能量是不一样的。通过对每 一个岗位的功能分析,最后确定其在企业里的能量等级。 3.标准化原则 通过分析以后,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例如任职条件,有一个统一标准,凡是部门经理 级的一定要有大本以上文化程度,凡是担任技术总监的一定要有高级职称等。不是确定某 一个岗位具体的任职条件,而是确定某一个范围内的统一标准。 4.最优化原则 通过对岗位的分析和研究,最后使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的分配最优化,达到企业所有 资源整合的最优状态。例如,某一个部门设置三个人还是四个人或者五个人合适。通过对 岗位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三个人太忙,一忙可能会有失误,五个人偏多,四个人最优。 岗位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的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步骤地去考察某一现象总体,收集必要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以掌握现象的性质、特征、事情以及运动规律性。岗位分析的 很多内容都需要有第一手资料,而第一手资料的来源就是直接到岗位上进行调查、研究和 分析。 2.数量分析的方法 数量分析就是运用现代数学、统计学等数量方法,对经济进行量的分析,从而判定事 物过程和各种因素属性的数值关系的一种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取得基础性资料。通过对 基础性资料进行数量化分析,得出结论。例如工作负荷问题,到底工作负荷重不重,就要 通过动作计时来检查。 【举例】 某机械厂车工车间的正常工作时间为每天 8 小时。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一个工人平均一天的工作量为 车 100 个零件,而车完 1 个零件大概需要 4 分钟,每个工人喝水、上厕所时间按半小时计。通过这些数 量的分析,显然可以看出这个车间的工人工作负荷不足,相当多的时间是浪费掉的,应该对其每天的工作 量进行调整。 3.心理学的方法 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员工的思想状况,如某些岗位工作量并不一定大,可能员工思想 负担很重;有些岗位虽然工作量较大,但是思想负担比较轻。如果需要,就可以采用心理 学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如技术部的心理负担可能比较重,因为如果在某个技术环节上出现 失误,可能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4.其他的科学方法 在现代经济科学研究中,新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控制的方法、手段、工具正大量涌现。 在岗位研究中,应当注意学习、吸收和应用当代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方法,从而提高岗 位研究成果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自检】 你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过哪些岗位研究的方法?如何具体操作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外,你个人 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工作岗位研究的几点认识 1.认真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 工作岗位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如果不做这项工作, 就没有基础资料,可能会在岗位评价、薪酬福利体系设计、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中出现失 误。例如在北京要坐车去某个地方,地图就是基础资料。要想知道那个地方在哪里,通过 查看地图可以知道,并了解了乘车路线。如果没有做这些基础工作,出门就上车,就容易 出现方向不对甚至越坐越远的情况。 2.合国情,逐步吸收消化 工作岗位研究这项工作在西方和港澳台已经推行很长时间了,但在中国内地特别是国 有企业推行还有困难,因为一些人对于这些概念和理念存在认识问题。例如在国有企业里 大家认为只要是处级干部拿钱就应该一样。类似这些思想会给推行工作造成阻力,所以要 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来逐步推行,逐步吸收消化。有些分析也要尽可能接近企业内部情况 逐渐被大家理解。另外,要逐步认识到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推开。 3.意适用性原则与标准化原则 在推行工作岗位研究这项工作中,特别要注意适用性原则和标准化原则。就是通过分 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能不能在企业里推行,是不是适用,是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否则, 很多研究是在做无用功。分析研究的结果最后要落实到岗位标准上,这些岗位标准应该符 合标准化原则,在标准面前人人平等。 4.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无论研究还是应用差距都很大。目前,在我国的企业里,工作 分析和岗位研究还处于初试阶段。与欧美企业或港澳台企业相比,研究和应用都很初级, 差距非常大。有些企业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做成以后无法应用。主要原因一 是脱离企业实际,二是推行阻力大。往往是做成文件后,就放在保险柜里存起来,起不了 任何作用。 【本讲小结】 本讲主要介绍工作分析与岗位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工作分析与 岗位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大作用;叙述了岗位研究的若干基本原则,即系统原则、能级原则、标准 化原则和最优化原则;向大家介绍了调查研究、数量分析、心理学方法等岗位研究的方法;最后,根据岗 位研究的产生和发展,对照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讲了几点对岗位研究工作的认识,并对我国企业的岗位研 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页
386 浏览
立即下载
岗位职等职级及对应薪酬表
职等职级及对应薪酬体系(不含提成、补贴) 5/1/2016 层次 职等 职务 典型职责举例 L6 总经理/ 副总经理 公司多个部门统筹 管理者; L5 总监 全面管理一个或多 个职能部门; L4 经理 管理一个职能部门 L3 主管 细分职能负责人; 高级管理层 中级管理层 L2 高级专员 高级业务执行人 L1 专员/助理/文 员 基础事务执行人 执行层 职级 月工资总 额 基本工 资 (外) 绩效工 资 (外) 岗位补 贴 (内) 6 5 4 3 2 1 6 5 4 3 2 1 6 5 4 3 2 1 6 5 4 3 2 1 6 5 4 3 2 1 6 5 4 3 2 1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20,000 18,000 15,000 12,000 10,000 8,000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5,500 5,800 5,500 5,200 5,000 4,800 4,500 5,500 5,200 5,000 4,800 4,500 4,200 4,000 3,700 3,500 3,200 3,000 2,8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5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5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1,800 12,000 10,500 9,000 7,500 6,000 4,500 6,000 5,400 4,500 3,600 3,000 2,400 2,400 2,250 2,100 1,950 1,800 1,650 1,160 1,100 1,040 1,000 960 900 1,100 1,040 1,000 960 900 840 800 740 700 640 600 560 24,500 21,000 17,500 14,000 10,500 7,000 11,000 9,600 7,500 5,400 4,000 2,600 2,600 2,250 1,900 1,550 1,200 850 2,140 1,900 1,660 1,500 1,340 1,100 2,400 2,160 2,000 1,840 1,600 1,360 1,400 1,160 1,000 760 600 440 对应的部门及职位 总经办 财务管理部 营销中心 资产管理部 风险控制部 人力资源部 行政部 总经理/ 副总经理 - - - - - - - 财务总监 营销中心总监/ 事业部总监 资产总监 风控总监 人资总监 行政总监 - 财务经理 - 资产经理 风控经理 人资经理 行政经理 - 财务主管 区域经理 资产主管 风控主管 人资主管 行政主管 - 主办会计 - 会计/ 出纳 高级资产运营 / 高级调度专员 高级行政专员 中高级销售经理 高级风控专员 高级人资专员 /现场经理 / 高级资产采购 员 初级销售经理/ 资产运营专员 /资产调度/ 销售助理 采购员 风控专员 人资专员/助 行政助理/司 机/网管/现场 理 管理 部门 财务管理部 营销中心 资产管理部 风险控制部 人力资源部 行政部 岗位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6档 财务总监 财务经理 财务主管 主办会计 会计 出纳 营销中心总监 事业部总监 区域经理 销售经理 资产总监 资产经理 资产主管 资产运营 资产调度 资产采购 风控总监 风控经理 风控主管 风控专员 人资总监 人资经理 人资主管 人资专员 行政总监 行政经理 行政主管 行政专员 现场管理 8000 5500 4500 4200 3200 2800 8000 8000 3500 3000 8000 5500 4500 3200 3200 3500 8000 5500 4500 3500 8000 5500 4500 3200 8000 5500 4500 3200 3200 10000 6000 4800 4500 3500 3000 10000 10000 4000 3300 10000 6000 4800 3500 3500 3700 10000 6000 4800 3700 10000 6000 4800 3500 10000 6000 4800 3500 3500 12000 6500 5000 4800 3700 3200 12000 12000 4500 3500 12000 6500 5000 3700 3700 4000 12000 6500 5000 4000 12000 6500 5000 3700 12000 6500 5000 3700 3700 15000 7000 5200 5000 4000 3500 15000 15000 5000 3800 15000 7000 5200 4000 4000 4200 15000 7000 5200 4200 15000 7000 5200 4000 15000 7000 5200 4000 4000 18000 7500 5500 5200 4200 3700 18000 18000 5500 4000 18000 7500 5500 4200 4200 4500 18000 7500 5500 4500 18000 7500 5500 4200 18000 7500 5500 4200 4200 20000 8000 5800 5500 4500 4000 20000 20000 6000 4200 20000 8000 5800 4500 4500 4800 20000 8000 5800 4800 20000 8000 5800 4500 20000 8000 5800 4500 4500
3 页
369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员岗位薪酬等级表
职员薪酬等级表 层 职 职 级 等 级 职务 核 心 骨 干 层 岗位工资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7级 8级 9级 10级 11级 12级 13级 14级 15级 16级 17级 18级 19级 20级 A 总经理 2020 ### ### ### ### ### ### ### ### ### ### ### ### ### ### ### ### ### ### ### ### B 副总经理 2020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 8000 9600 ### ### ### ### ### ### ### ### ### ### ### ### ### ### ### ### ### ### 管 理 1等 C 技术总监、销售总监 层 2等 基本 工资 D 财务总监、人力总监 2020 7000 8400 9800 E 总经理助理 2020 6000 7400 8800 ### ### ### ### ### ### ### ### ### ### ### ### ### ### ### ### ### A 总工程师 2020 6000 8200 9400 ### ### ### ### ### ### ### ### ### ### ### ### ### ### ### ### ### B 项目工程师 2020 5000 5550 6100 6650 7200 7750 8300 8850 9400 9950 ### ### ### ### ### ### ### ### ### ### 高级研发工程师、高级结构工程师、高级设计师、高 C 级软件工程师、高级体系工程师、高级IE工程师 2020 5000 6500 7000 7500 8000 8500 9000 9500 ### ### ### ### ### ### ### ### ### ### D 研发主任工程师 2020 3900 4350 4800 5250 5700 6150 6600 7050 7500 7950 8400 8850 9300 9750 ### ### ### ### ### ### E 部门经理、主管工程师 2020 3300 3550 3800 4050 4300 4550 4800 5050 5300 5550 5800 6050 6300 6550 6800 7050 7300 7550 7800 8050 F 销售主管 202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4400 4600 4800 5000 5200 5400 5600 5800 ### ### 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中级IE工程师、中级SMT工程 A 师、电源工程师 202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4400 4600 4800 5000 5200 5400 5600 5800 6000 6200 6400 6600 6800 7000 7200 3等 执 行 层 B 部门主管,项目主管,结构工程师,体系工程师 2020 2480 2660 2840 3020 3200 3380 3560 3740 3920 4100 4280 4460 4640 4820 5000 5180 5360 5540 5720 5900 PE工程师,IE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网络工程师,QE工程 C 师,SQE工程师,SMT工程师,品质工程师,认证工程 师,CNC编程工程师,设备工程师,PIE工程师,ME工程师 2020 1800 1960 2120 2280 2440 2600 2760 2920 3080 3240 3400 3560 3720 3880 4040 4200 4360 4520 4680 4840 国际营销主管,国内营销主管,高级销售代表,船务主 D 管,部门副主管,保安队长,车队队长,后勤主管 2020 1800 1960 2120 2280 2440 2600 2760 2920 3080 3240 3400 3560 3720 3880 4040 4200 4360 4520 4680 4840 采购工程师,销售工程师,会计,出纳,秘书,招聘专员, E 培训专员,绩效专员,项目工程师、物料工程师、物流 工程师、资料工程师、人力资源专员 2020 1500 1650 1800 1950 2100 2250 2400 2550 2700 2850 3000 3150 3300 3450 3600 3750 3900 4050 4200 4350 A 国际销售代表,翻译,广告文案,稽核专员,初级工程师, 2020 1500 1650 1800 1950 2100 2250 2400 2550 2700 2850 3000 3150 3300 3450 3600 3750 3900 4050 4200 4350 DQA 认证员,网络管理员,外事专员,船务员,生管专员,物控 B 专员,助理工程师,7S专员,采购员,客服专员,行政专员 2020 1500 1620 1740 1860 1980 2100 2220 2340 2460 2580 2700 2820 2940 3060 3180 3300 3420 3540 3660 3780 助理工业设计师 IE助理工程师,测试助理工程师,BOM助理工程师,司机, 初级助理,考勤专员,专业类储干,外贸助理,项目助理, 202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2600 2700 2800 2900 3000 3100 3200 3300 3400 4等 C 会计助理 总务管理员,销售助理 销售代表,研发文员,销售文员,采购文员,品质文员,制 D 造文员,行政文员,文控文员,会计文员,前台文员 2020 1500 1580 1660 1740 1820 1900 1980 2060 2140 2220 2300 2380 2460 2540 2620 2700 2780 2860 2940 3020 基 层 E 销售员、售后服务,资料员、仓库员 2020 1500 1560 1620 1680 1740 1800 1860 1920 1980 2040 2100 2160 2220 2280 2340 2400 2460 2520 2580 2640 A 中级技术员、班长 2020 80 160 240 320 400 480 560 640 720 800 880 960 1040 1120 1200 1280 1360 1440 1520 1600 电工、组长、技术员、SMT技术员、ME技术员、输单员 5等 B 、修理工、技术员、货仓组长、料房组长、调机技术 员、CNC操作员、塑胶组长、火花机操作员、线切割技 2020 工、省模技工、模具技工、试模技术员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540 600 660 720 780 840 900 960 1020 1080 1140 1200 喷油机操作员、波峰焊操作员、印刷机操作员、贴片 机操作员、SMT检查员、全能工、丝印工、焊锡工、物 A 料员、样板员、实验员、仓管员、助拉、IQC、IPQC、 2020 6等 QA、OQC、上下模、测试员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440 480 520 560 600 640 680 720 760 8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工人(作业员)、保安、帮厨、清洁工、啤工、碎料 B 员 2020 加班费计算方式: 1、6等、5等,正常工作时间工资2020元,平时加班费为17.41元/时,周末加班费为23.22元/时,法定假日加班34.83元/时。 2、6A、5A、5B等级,根据岗位的贡献度不同及服务年限长短享受不同职务津贴。 备注:5职等中的岗位,如因特殊情况,可设成月薪制(伙食免扣)。 工人薪酬等级表 职 等 职务津贴 正常工 作时间 工资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7级 8级 9级 10级 11级 12级 13级 14级 15级 16级 17级 18级 19级 20级 中级技术员、省模组长、线切割组长 、火花机组长 2020 80 160 240 320 400 480 560 640 720 800 880 960 1040 1120 1200 1280 1360 1440 1520 1600 B 电工、领班、生产组长、品管组长、 样板组长、客退组长、技术员、SMT 技术员、ME技术员、输单员、修理工 、厨师、货仓组长、料房组长、调机 技术员、CNC操作员、塑胶组长、火 花机操作员、线切割技工、省模技工 、模具技工、试模技术员 202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540 600 660 720 780 840 900 960 1020 1080 1140 1200 A 喷油机操作员、波峰焊操作员、印刷 机操作员、贴片机操作员、SMT检查 员、全能工、丝印工、焊锡工、物料 员、样板员、实验员、仓管员、助拉 、IQC、IPQC、QA、OQC、上下模、测 试员 202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440 480 520 560 600 640 680 720 760 800 B 工人(作业员)、保安、帮厨、清洁 工、啤工、碎料员 202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职 级 职位名称 A 5等 6等 加班费计算方式: 1、6等、5等,正常工作时间工资2020元,平时加班费为17.41元/时,周末加班费为23.22元/时,法定假日加班34.83元/时。 2、6A、5A、5B等级,根据岗位的贡献度不同及服务年限长短享受不同职务津贴。 备注:5职等中的岗位,如因特殊情况,可设成月薪制(伙食免扣)。
5 页
299 浏览
立即下载
上一页
1
2
...
249
250
251
...
251
252
下一页
跳到
页
热门推荐
团队管理和领导力培训课件
13963 阅读
41 页
公司部门BSC绩效考核指标分解
10006 阅读
12 页
人力资源年中述职报告PPT
892 阅读
31 页
人力资源价值量化体系(含薪酬表)
1683 阅读
2 页
2023年度人力资源部年中工作总结回顾
10072 阅读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