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培训心得体会-金丽佳

心理培训心得体会-金丽佳

悉心见真情 润物细无声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体会 5 月 11 日一整天,听了一整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梁瑞琼教授讲 授的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课程。通过梁教授细雨无声润心田的讲解, 让我想起家乡吴侬软语的调调来,这个是后话了,不过其结果是让 我虽然听着一些让辅导员人心惶惶的内容,但还是倍感温馨与亲切 的。 针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这个主题来说,离我们又遥远又 近距离,遥远是我校学生中意欲以自杀形式结束自己生命的,建校 以来也未出现过几例;近距离的让我想到本人与某个学生交谈过后, 他低头无意说了句:“老师,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问题。”我们 都习惯叫他们“脑残的 90 后”、垮掉的一代,可是偏偏他们却期待 关注甚至于瞩目,这样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缺 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也导致少年 犯、追星族、网瘾、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这些已经成为 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 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导致“90 后”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 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他们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感恩 心的教育,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在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下, 他们也是“脆弱的一代”。 梁教授讲授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有关于危机干预中应激晤谈 的基本步骤、哪些话是可以讲、哪些话是不可以讲的:首先要建立良 好的信任关系,不要急于侵入和打断当事人目前的精神状态,为当 事人先提供具体的帮助(食物、水和护理等)以实际行动建立真诚的 信任关系,这点让我突然想到了以往看过的一些港台剧,一些谈判 专家但凡都是以这样的谈话开启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的,也是 非常基础的一步;梁教授还特别强调了陪伴与精神支持当事人的重 要性,耐心共情地倾听完他的故事。 不要与当事人争辩,哪怕你不 同意他的观点。注意听他们想告诉你什么,想让你如何帮他。如果他 能向你表达他所求、所要并且在困扰着什么,他已经有了求生的欲望, 如果像往常一样摆出老师架子去指责他,无疑加速了他恶性发展的 进程;让我吃惊的是很多梁教授提醒的不可以说的话,我们经常用 来安慰情绪低落的朋友或者学生: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其实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失恋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这四句 话心底里的回应可能会是: “你知道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 “孩子、亲属对我来说就是压力。” “永远再也找不到那样的一个人了。” “你说这些话一点都不可信,你是不值得信任的人,信口开 河。” 经过梁教授的讲解,可谓如梦初醒,不单单是对有心理障碍学 生的开导,用到自己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当有益处的。其实自己多花些 心思、脑筋,很多语言可以优美得多,甚至敲击人的心灵,正所谓悉 心见真情,润物细无声。 管理工程系 金丽佳 2012 年 5 月

2 页 297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契约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契约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契约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裁员、并购及流程再造等各 种变革,使得企业与员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由此而带 来的员工忠诚度、员工工作行为、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各方关 注,进而心理契约管理逐步成为组织变革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的战略手段。本文通过心理契约概念的解读,在介绍其对人力资源 管理的突出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发挥心理契约的积极 作用,及共建心理契约型人力资源文化的实现和意义。 关键词: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一、引言 一般而言,“心理契约”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 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与归属感,报酬,价值认 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的满意 度,并进而实现员工对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投入。因 此,企业要想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就必须全面介入 “心理契约”的建立、调整和实现的过程来实现对员工的期望。 二、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突出的原因 1.管理方式的变化:人事管理从刚性化到柔性化 人类的理性追求和非理性追求在管理实践和理论中表现为“刚 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前者以生产为中心,本质是理性的,后 者是以人为中心,本质上是情感的。以理性为主导的刚性管理是管 理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获得效益和效率的直接手段。 2.所处环境的变化:员工流动从静态到动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才流动的机制基本形成,打破了对工 作单位转换的限制,改变了过去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论感觉 如何也要坚持到退休的情况。在一个单位感觉合适就留,感觉不合 适就走,员工和企业有了一种双向选择的权利。心理契约在管理中 的具体表现,是企业能力的较量,是企业管理水平、管理制度、人 才机制的较量,是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实力的较 量。 三、心理契约在企业管理中的利弊作用 1.心理契约兑现在企业管理中的利得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纽带,是影响员工 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心理契约在企业组织中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减少雇佣双方的不安全感。二是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三 是可使员工对发生在组织中的事件产生情感性的反应。 2.心理契约违背在企业管理中的弊端 员工往往希望通过完美地完成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得到 同事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对工作成果的认可主要体现在物质和精 神两方面,物质上由“经济契约”来体现,而精神上则主要侧重 于“心理契约”。两方面任何一方没有得到较好满足都会引起员工 的不满。 四、发挥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契约作为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对于企业获取竞争 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 减少人力资源风险,企业应当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构建和维护 心理契约。 1.在招聘过程中传递真实信息以构建牢固的心理契约 招聘过程是员工与企业的初次接触,也是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 过程。招聘人员应向应聘者客观介绍组织发展现状、劳务合同的主 要内容、员工的职位和职责等,让员工对企业和所要从事的工作形 成一个比较准确的估价,降低期望与现实的冲击,从而提高工作 忠诚度,降低主动离职意愿。 2.在工作调整阶段修正和维护 心理契约预防危机的产生。当员工处于进入企业和达到正常工作 状态之间的调整过程中,开始进入企业时的兴奋、幻想、热情都会 慢慢淡化,此时员工会对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进行一个新的认 识和评估。面对这样一个惯常的适应过程和心理契约的危机,企业 是应该有所准备的。 3.在正常工作阶段加强双方沟通促进心理契约明晰化 员工与企业对心理契约的认定都是建立在各自的主观感知上, 那么就会发生当企业认为已经兑现了所有的承诺,但员工却觉得 企业在某些方面食言了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双方对契约 的理解不一致。所以企业应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与企业的沟通机会。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实现心理契约的保障 激励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寻求工作满意感这种需要来实现的。最基 本的需要如生存需要等可以通过工资、福利等方式加以满足。员工 通过签订雇佣合同,可以获得金钱,用以换取生活必需品。然而, 在雇佣合同这类正式契约中,很少涉及与较高层次的满足有关的 内容。而只有这些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并最大可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这种满足是心理契约中极为重要的 部分。 五、结语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和企业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对企业的情感投入度, 进而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流动率都和心理契约息息相关。很经 常听家人说,现如今老板难当。其实不是老板的管理实力下降,社 会在进步,老板也在努力增强自己的个人管理能力,而在知识经 济时代,员工越来越个性化,如何让员工与企业建立一种同呼吸、 共命运的理念是很关键的,心理契约是将来每个企业在人力资源 管理上取胜的一个的突破点,是一个紧密联系企业和员工的隐形 桥梁和无形资本。 参考文献: [1]魏峰,李,张文贤.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 学学报,2005(05). [2]陈加州,凌文辁,方俐洛.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 心理学报,2003(03). [3]刘凤英,戴勇.新型的招聘理念——心理契约招聘[j].商场现 代化,2007. [4]石若坤,刘新华.心理契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视角[j]. 中国劳动关系学报,2007. [5]向秋华.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人才流失控制研究[j].经济管 理,2007(8).

3 页 283 浏览
立即下载
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教育学串讲

教师资格培训心理学教育学串讲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基本内容 1、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 2、教育制度的形式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3、教育的演进 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教育——近代教育——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4、教育学的演进 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 1: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2、狭义教育 1★: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 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 2:是指具有层次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教育学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古代教育的特征 5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3、近代教育的特点 5(教育民主化)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 教育的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4、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6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平等、自由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三)填空和选择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基本内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以及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动力作用以及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巨 大推动作用。 4、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文化的特性和学生文化的特性。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本 24: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 大贡献。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它是资本的形态 2、学校文化 29★: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校园文化 30: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 形态。 (二)解答题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9★★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1★★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22★★ (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 (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4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3★★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 人力资本理论。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5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6、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25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7、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26★★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8、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27★ (1)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是教育,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 (2)网络教育的依据是兴趣选择,学校教育的依据筛选制度 (3)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 (4)网络教育是跨时空教育,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 9、学校文化的特征 29★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0、学生文化的特征 31 (1)过渡性 (2)非正式性 (3)多样性 (4)互补性 11、学生文化的成因 31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三)论述题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9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22 3、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25 4、试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6★ (四)填空和选择题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基本内容 1、个人身心发展的概念、动因和一般规律 2、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五大规律 3、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4、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 展任务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个体身心发展 36★:是指作为复杂的整体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 程,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遗传 39: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 统等特点。 3、成熟 40★: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态,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 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二)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8★★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1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41★★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43★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 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有哪几种观点 49★★ (1)内发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 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外烁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 的教育。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要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 结果。 6、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45 (1)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青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 的必然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3)在情感方面,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4) 在自我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 准 (三)论述题 1、试述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6★ (四)填空和选择题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基本内容 1、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2、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3、我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51★: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德育 57★: 3、智育 57 4、体育 57 5、美育 57 (二)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52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要点 55★★ (1)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56★★ (1)我们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56★★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三)论述题 1、如何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56★ (四)填空与简答题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基本内容 1、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社会地位 2、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人格特征 3、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的形式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师生关系 70: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 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二)简答题 1、教师职业的特点 67★: (1)传道者 (2)授业、解惑 (3)示范者 (4)管理者 (5)朋友 (6)研究者 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68★★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69★★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68★ (四)填空与选择题 第六章 课程 一、基本内容 1、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的分类,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2、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3、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4、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的结构 5、课程评价的概念,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课程评价的过程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76★: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合和进程安排。狭义课程是指某 一门学科 2、课程类型 76: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3、学校课程 78: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 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4、课程设计 81: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 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5、教学计划 81: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 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6、教学大纲 83★: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7、教科书 84: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 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8、课程实施 85: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9、课程评价 87: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 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简答题 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78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 2、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80★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3、义务教育教育计划的特点 81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 4、教科书的作用 84 (1)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 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5、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85 (1)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考虑教育现状,注意适用性 (4)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不同学科的关系以及不同学段的衔接。 6、课程实施的结构 85★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7、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87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 (3)CIPP 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三)论述题 1、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什么 85★ 2、试论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 87 (四)填空与选择题 第七章 教学(上) 一、基本内容 1、教学的概念和含义,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一般任务 2、教学过程的概念和含义,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的结构 3、教学原则的概念,我国常见的教学原则及其应用,教学方法概述,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教学 93★: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过程 96: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 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 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3、教学原则 10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基本准则。 4、直观性原则 101: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所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 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 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5、启发性原则 102:启发性原则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循序渐进原则 10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各门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 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 辑思维能力。 7、教学方法 105: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得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二)简答题 1、教学的一般任务 94★★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 97★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知的交往性 (3)认知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知:学生(主体)——课程(教材)——教师(领导)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97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教学过程的结构 100★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5、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01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102★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3)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7、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的要求 103★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8、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04★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9、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104★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0、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05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 (3)学生的特点。 (4)时间、设备和条件。 11、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05 (1)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方法性。 (2)注意启发。 (3)讲授要讲究语言技巧。 (三)论述题 1、如何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 97 2、试述如何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98★ 3、试述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性相结合 99★ (四)填空与选择题 第八章 教学(下) 一、基本内容 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2、教学组织形式 3、教学策略的概念、特征、类型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课的结构 112★: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教学组织形式 116★: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 动的结构。 3、班级授课制 116★: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 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教学策略 119: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二)简答题 1、备课的内容 111★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113★★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17★★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填空与选择题 第九章 德育 一、基本内容 1、德育的概念、意义、内容 2、德育目标的概念,我国德育的总体要求 3、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矛盾、规律 4、德育原则的概念,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的途径 5、德育方法的概念,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6、德育的模式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德育 125: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者施 加系统的教育影响,以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德育过程 12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 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简答题 1、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求 132★ (1)热爱、尊重和信赖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2)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 (3)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2、德育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33★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3、德育的途径 133 (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活动; (5)班主任工作。 4、我国德育常用的方法 134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表扬鼓励与批评处分 5、运用表扬鼓励与批评处分应注意的要求 135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3)注重宣传与教育。 (三)论述题 1、论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130★ (四)填空与选择题 第十章 班级管理 一、基本内容 1、班级的概念,班级组织的发展; 2、班级管理的概念、功能;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以学生 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二、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班级 147: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2、班级管理 148★: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 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 动过程。 3、班级目标管理 149: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 人目标,使其与班级的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 4、班级平行管理 149★: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 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二)简答题 1、班级管理的功能 148 (1)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班级管理的模式 148 (1)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 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 一种管理方式。 (4)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 使其与班级的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4、班集体的作用 152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如何形成班集体 152★★ (1)制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54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艺术家 7、班主任如何管理班集体 155★★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三)填空与选择题

12 页 303 浏览
立即下载
员工心理分析

员工心理分析

二、员工心理产生不健康因素的原因      员工心理产生不健康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社会的,有来自于企业的,也 有来自于家庭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压力引起   在工作中,当环境条件提出的要求超出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范围时,人们会感到紧张 这是一种由于对潜在危险(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意识及如何消除危险而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状 况。   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肠胃溃疡等疾病,以及手脚麻木、 肌肉酸痛、偏头痛、容易疲劳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由于压力的困扰, 造成如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下降、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 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然而,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保持员工心理 健康的重要性,不同程度地给员工施压,诸如:不能完成任务就扣奖金,违反公司规定的 就下岗,公司改制等等都给员工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心理就极易产生 很多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从而引发心理不健康因素。   同时,毕业新生不适应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又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改变现状,心理时 常处于矛盾和郁闷中,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心理调节的不平衡从而产生疾病;另一部分人 则是长年在工地工作的技术员,因为学历不高,晋升机会不多,无法回城市上班,与家人 长期分开,缺乏家庭的温暖,时间长了就容易滋生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进而诱发心理 疾病。      (二)家庭引起   路桥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是远离家庭到各地工作的,这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家庭矛盾 由于与伴侣长期分居,不少夫妻往往因感情淡化而导致感情破裂,最终走上离异之路,也 有的因为无法分担家庭事务,如照顾小孩、老人等而导致矛盾激发,最终引起家庭破裂。家 庭的种种困扰使得员工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多数员工因无法承受而直接导致心理不健康   (三)社会引起   社会上许多人对施工行业存在偏见和不理解,认为该行业的人都是农民工或是包工头 灰头黑脸的,素养不高,称他们为“马路仔”、“泥佬”什么的。他们往往在社会上不受人 尊重,有的甚至找女朋友都很困难,因此,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更甚者会发展成自暴自 弃,导致心理疾病。      三、路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社会、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身心健康的路桥施工管理人员才能修建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促进祖国的发展 保持社会和家庭和谐、稳定,因此,路桥企业的员工必须有良好的心理条件,那么如何维 护路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呢?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社会对路桥企业职业的理解和帮助   1.社会的舆论导向应多正面宣传路桥企业职业。由于路桥企业的员工大多在野外工作, 默默无闻,路桥企业员工往往被媒体忽视,媒体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农民工问题、工程进 展情况及领导视察工作上,很少对施工技术管理的企业员工进行报道,这样,他们的工作 就很难得到人们的了解、关注和尊重。社会舆论导向应多正面宣传路桥企业职业,使企业员 工在社会上被关注,从而消除心理潜在的不健康因素。   2.提高路桥企业员工的待遇。待遇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提高 路桥企业员工的待遇,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该职业的认同感,使人们产生成为路桥企业员工 的渴望、羡慕路桥企业员工等,从而让自己的子女报考土木工程类专业等。这样路桥企业员 工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会得到提高,从而使路桥企业员工本身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满足, 增加人们对路桥企业职业的关注和了解,达到理解的效果。      (二)企业要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制度   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制度,调节员工的情商。   1.设立员工心理辅导机构。目前我们的社会与以前相比更广泛地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各种心理医疗机构也随之兴起,中央电视台开设了关于心理问题的栏目“心理访谈”,为 人们排解心理障碍问题,足见人们已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了。那么作为出现心理 问题较重的路桥企业员工队伍,也应该得到专业的、良好的心理辅导,以达到身心健康, 为国家建设多作贡献。   设立心理辅导机构的形式可多样,有条件的可在项目部单独设立,没有条件的也可联 合几个项目部共同设立,或是由企业总部与医院、高校的心理专家合作,定期到项目部进 行心理咨询服务,这样,就可以给员工们搭建良好的心理治疗平台,及时调节员工心理, 解决员工的心理障碍,使员工能以健康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   2.加强职工之家建设。职工之家是当前路桥企业项目广为推行的一种丰富员工业余生 活的方式,它能使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打发闲余时间,缓解精神压力。职工之家的 主要是开设一个固定的场所,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文娱、体育等活动,如:下棋、打牌、唱歌、 跳舞、打球等等。加强职工之家的建设就是加强员工的精神建设。   3.关爱员工。在工地项目的员工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因此,企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 关爱,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对员工进行精神上的奖励和鼓励,如:逢年过节到工地慰问、 发表扬信、感谢信等,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从而得到自我满足,促进心理健 康。   4.加强沟通,尊重员工权益。沟通是获得信息的手段,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沟通能 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沟通应是企业管理者的基本功,企 业党组织要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政工干部必须提高沟通能力。要善于与职工 沟通,对不同的员工讲究不同的沟通方法。要尊重员工的隐私权利,保障员工休假、休息的 权益,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5.实行轮休制度。在不少路桥企业的工地项目,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员工无法得到 正常的休假,使员工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下,不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实行轮休制度, 让员工有休息时间,与家人团聚,放松身心。同时,有条件的工地项目可对不能轮休的员 工,安排其家属到工地探视,使他们安心、放心工作。      (三)员工要学会自我调节   人都是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所以,路桥企业的员工们应该学会如何调节自我情绪的变 化,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几种看法供大家参考。   1.学会转移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是产生心理疾病的根源,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就会产 生心理障碍从而引发疾病,因此,必须对不良情绪进行转移。转移的方法很多,比如,早 晨到安静的地方高声大喊或进行百米冲刺跑等进行发泄,转移不良情绪。   2.培养良好的爱好。爱好是陶冶情操的良好途径,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使人的精神 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比如爱好音乐、棋艺等有助于人的冷静思维的形成,球类、武术 等有助于宣泄心中闷气。所以,路桥企业员工应该培养一种或几种良好的爱好。   3.构建和谐家庭环境。路桥企业员工的心理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那么协调好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理解、宽容的能力,化解矛盾,让家庭其乐融融,相亲相爱, 对路桥企业员工的情绪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经营好家庭,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员工的压 力就会大大减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当然,构建和谐家庭环境需要家庭的各 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笔者真心希望,我们的亲人多给奋战在祖国基建一线的建设者们 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   健康就是生产力,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是一个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关系到国民 素质和民族的未来。追求健康也是每一个人的共同理想,同样也是路桥企业员工们的愿望 因此,为了又好又快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解决路桥企业员工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

3 页 261 浏览
立即下载
员工心理培训

员工心理培训

员工心理培训 一、 心理培训的作用 (一)良性循环的动力 1、车轮效应: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汽车跑的快,也是全凭车头带,但是, 如果轮子不走,还能跑快吗? 所以,要经常维修保养车轮。 (1)员工就好比火车、汽车的轮子,再好的火车、汽车,如果轮子不走,就到 不了目的地。企业就好比满载货物的火车、汽车,每个员工都是一个车轮,有一 个不走,车辆都会受损,都有翻车的可能,有一个员工不顺心、不主动,企业效 益都会大打折扣。 (2)更何况有的“轮子”制动,有的“轮子”还往后退。那就会起破坏作用。 (3)心态建设,就是让“轮子”齐心协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人心齐, 泰山移。 2、潜能效应 (1)是新世纪重视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体现。物质是有限的,而人的潜能是无 限的。 (2)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员工是“人” 。企业不仅 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工作环境,更是提供一个人为文环境,员工的心就是企业的 魂。如果员工的心不在一起,就等于企业散了魂。 (3)是创建学习型企业最关键的环节。不断学习,就能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3、主动效应 (1)个人的能力和天赋并不能直接给个人和企业带来效益,其能力和天赋的发 挥 取决于动机。 (2)所谓动机,指的就是心态、出发点和意愿。 (3)正因为如此,个人要设法激励自己的动机,企业要设法去激励员工的动机。 (4)使个人处于驱动状态,主动去创造和发挥。 (二)做事先做人 这个问题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做事之前先做人,做事就是做人。但这不 是一项要求,而是一项具体的“工程”。知道不等于做到。有位经理告诉我: “我的管理方式是对事不对人。”我认为,对事是针对方法,对人是针对心态, 对事的同时还要对人。我说:“你要么不敢对人,要么不愿意承担责任。其实是 一种逃避,是对做人工作的逃避。事情其实好解决,而人的心态和模式却相当不 容易迁善。你对事情负责的时候,有没有为这个人负责呢?你愿不愿意用心去支 持和挑战你的员工?让他看到事情没做好,他背后的心态是什么?有什么固定 模式限制了他?这做人的工作做好了,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那件事情。” 为什么企业心理培训不仅仅是涉及工作话题?因为人在工作上所表现的态度, 做事的方式,不是特殊的、意外出现的,他在生活各个领域都会以他固有的心态 和模式去面对。他不会在生活上是个乱糟糟的人,到了工作岗位上就变得有条理 一个人在生活上没有激情、没有创造力,在工作上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平常 被动、不积极,那么在工作上也肯定不是一马当先的。 所以对事也要对人,把做人的工作作为一个具体的工程来抓。 心理培训就是做人的工作。是针对人的心态的,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是让人提升 一个层面,从而做事的能力也就会上升一个台阶。我们在做心态培训的时候,会 涉及很多话题,如:信任、宽容、爱、承诺、付出、负责任、欣赏......其实这些都 是做人的主题。当我们在这些主题里有所启发,有所顿悟,自然就会去迁善自己 的心态,有效地调整行为。 1、信任:任何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否则,将一事成。 (1)只有对员工信任,才会对员工支持。员工只有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才会 尽力工作。 (2)只有领导信任员工,员工才会信任领导,才会服从分配。 2、宽容:宽容是自我发展的前提。 (1)对人宽容,与人交往时就能放松,有利于人际沟通。 (2)对事宽容,不回避,敢于面对,能够突破阻力,赢得胜利。 3、爱:爱是自我发展的需求,满足了爱的需求,自我就幸福。 (1)爱别人是一种有价值的体现,是一种有成就的感觉。 (2)被别人爱是一种受尊重、被信任、得到关心的感觉。 4、承诺:承诺是自我表现,既要表现出色,又要永不退色。 (1)一诺千金,不仅价值连城,更主要的是人品。 (2)自我的承诺永远无法收回,无论你算数不算数,别人都会给你算数。 5、付出:付出总有回报。这谁都知道,但重要的是要做到。 (1)付出,本身就说明你有能力,所以,要愿意付出,显示自己的能力。 (2)付出,本身就是价值的体现,因为,你付出了,一定有人得到了。 (3)付出,本身就有成就的感觉,因为,我付出了别人需要的,得到的自己需 要的。 6、责任心:自觉自愿的把份内的事情做好的心情。 (1)份内的事情,自觉自愿做,高兴高效;不自觉自愿,也得做,无奈、埋怨、 低效。 (2)自觉自愿地做,你的份的内含会越来越大,你的能力会越来越大,你的权 利也会越来越大,你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多。 (三)激励员工: 1、激发员工的行为:激励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人是需要激励的。 (1)要愿意而为,就能事半功倍。 (2)为目标而为,无压力,有兴趣,能出成绩。 2、关怀:人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关怀的。关怀的基础就是爱。 (1)领导要信任员工、包容员工、爱员工。员工要信任领导、包容领导、爱领导。 (2)心理培训的出发点是关心领导和员工的成长,而不是要改变领导和员工。 3、欣赏员工: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 (1)欣赏者舒服。欣赏别人,相当于观赏美景,犹如观赏优美的艺术品,好比 游览名胜古迹,就像吃蜜,就像口渴了喝冰水。 (2)被欣赏者会更完美。 4、挑战:我们要发展,要成长,就需要挑战自我。 (1)挑战,就是击跨那些不利于自我成长的言语和行为,打破自我思维的固定 模式。给予自己强有力的冲击,使现在的自我超越以前的自我。 (2)挑战的目的,就是让自我看清自己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上,如果想达成目标, 还需要提升和改善什么? (3)挑战的效果,就是激发自我所储藏的能量,让自己看到更大的可能性,发 挥出潜能。 5、 发挥出潜能:潜能的发挥,需要完成一个系统的具体的工程。 (1)需要经常调适心态。 (2)需要不断磨炼意志。 二、企业心理培训从何入手 (一)心理培训主要针对心态建设 培训就是学习。我们一生都在学习,学习分三个层次:知识的丰富多彩、技巧的 训练和心态的调适。 1、知识的丰富多彩 (1)知识的转移 (2)知识的扩展 2、技巧的训练 (1)思维能力的训练 (2)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文字说明能力的训练 (4)行为能力的训练 3、心态的调适 心理培训主要是针对第三个层次。心理调适有个原理,就是“信念——行为—— 成果”。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行为,发生什么样的行为又直接导致结果 心理态度决定自我如何调节,决定自我如何表现,决定自我如何发展,决定自 我能完善到什么程度。 “人之初,性本善”。人本善良,但由于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生活习惯等因素 就会产生不同层次的人,当然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国富首先要民强。企业要强 大,员工素质必须提高。从事服务行业,特别是酒店、航空、保险等行业个人素 质极为重要。 现在的商品非常丰富,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现在的买方市场,也就是人们常 说的顾客(买方)就是上帝,这是服务人员最基本的心理素质。 (1)信念、意识 说一切有利酒店发展的话,做一切有利酒店发展的事。在职的每一位员工必须要 有主 翁意识。酒店的兴与衰与我们息息相关,只要顾客在我们酒店躺开钱包,拉开拉 链,这里面的一部份就是我们的薪水、奖金,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 话都要对的起自己的职责。不要做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往往工作人员为应付上级 不顾客人的利益,不顾酒店的大局,死板的服务态度,使回头率不高,甚至将 生意做绝,也许按照上级的指示,酒店的规章制度,你没有做错,那这个最大 的弊端就是没有灵活运用,在特殊的问题上特殊解决,就是说做生意要灵活应 用大脑。上级他指示是硬的,因为他不可能跟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去祥祥细细 的解释每一件事。这里所说的是主人翁意识,能做到这点的定是素质较高的人员 (2)行为、形象、沟通 (3)成果 三、酒店员工心理问题分析 1、 酒店服务人员年龄(女性 18---25 岁、男性 35 岁以下) 2、 酒店员工学历程度不高与高素质服务要求的矛盾冲突 3、 酒店各部门员工的典型心理压力 (1)餐饮部门员工工作环境 餐饮服务人员工作程序:笑脸相迎——报单准确——传菜迅速——放置妥当— ——静候离席——微笑送客———快速收拾 要求时间和专业程度如此反复高效 率周到热情的服务,身心异常疲惫 (2)酒店房间整理员 (3)保安滋事斗殴 四、酒店对策解决办法 1、顾客是上帝的原则界定尺度 2、酒店业性骚扰与暴力、滋扰斗殴频发给员工带来的信任危机 3、倡导“家”的理念 4、 如何做到沟通激励:通过满足员工心理需求进行激励 5、沟通激励的原则、形式: 重视员工的心理报酬:主要包括工作保障、身份标志,给员工更富有挑战性的工 作、晋升、对突出工作成绩的承认、培训机会,弹性工作时间和优越的办公条件 等,是一种内在的报酬。 五、新员工的五种心态误区 1、自卑 2、害怕犯错 3、期望宽容 4、孤独 5、嫉妒 六、员工不良心态分析 1、墨守成规 2、惟利是图 3、怨声载道 4、急功近利 5、好高骛远 6、庸庸碌碌 7、无可奈何 8、愤世嫉俗 七、员工从业心态调整 1、态度 (1)友好与热忱 (2)一视同仁的态度 2、意志 (1)恒心:有足够的恒心作支持 (2)耐心:使客人理解、满意 (3)自律:自觉、主观能动性 (4)自主:自我调控、把握自己 3、情感 (1)光荣、高尚。 (2)关系和谐 八、员工应具备的心态 1、积极的心态 2、主动的心态 3、空杯的心态 4、双赢的心态 5、包容的心态 6、自信的心态 7、行动的心态 8、给予的心态 9、学习的心态 10、老板的心态 九、快乐服务的重要性 1、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所认定的痛苦与快乐 2、快乐中工作的好处 3、一切都是在快乐的状态下才能做好 4、活在当下,面对现实 5、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十、员工如何能够做到快乐服务 1、每一位员工都是自己的老板 2、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客人 3、微笑是服务工作的基石 4、服务是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台阶 5、服务技巧的掌握是能力 6、优秀服务,自己优秀

5 页 267 浏览
立即下载
员工心理辅导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心理辅导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心理辅导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不断推进,电力企业工作 节奏明显加快,工作压力也加大了,一些员工出现了焦躁不安、忧 虑烦闷、抑郁失落、心态失衡等心理问题,由此引发了一些过激行 为、矛盾冲突和精神疾病。面对这种局面,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采取 更加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本文就此探讨了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中实行员工心理辅导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员工心理辅导;员工帮助计划;人力资源管理;电力 企业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不断推进,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的 主体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工作节奏 明显加快,工作压力也加大不少,一些员工出现了焦躁不安、忧虑 烦闷、抑郁失落、心态失衡等心理问题,由此引发了一些过激行为、 矛盾冲突和精神疾病[1]。面对这种局面,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传统 的工作方法已不能非常有效地解决问题,实施员工辅导计划,对 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对电力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员工心理辅导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关于员工帮助计划(epa)和心理辅导 1.1 员工帮助计划的含义 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简称 epa)是指 组织(政府部门、企业、军队等)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 为其成员和员工所设置的一套长期的、系统的计划,用于对员工及 其亲属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其解决心理和行为 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绩效、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2]。 心理压力问题会给员工带来消极悲观的情绪,这种情绪如果在 企业内部蔓延,将产生十分负面的影响,员工士气低落,忠诚度 降低,对企业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员工绩效差,企业生产经营 目标无法实现,也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实行员工帮助计划,对企业员工和亲属进行心理辅导,可以有 效缓解其心理压力问题。 1.2 员工帮助计划和员工心理辅导的关系 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心理辅导者经过心理 学方面的训练,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也就是 说并非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就能够胜任心理辅导的工作。心理辅导 在我国尚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心理辅导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素 质低,相应的从业人员的培训、认证和监管机制等都未理顺,难以 适应当前社会和企业人员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3]。因此,电力 企业仅仅依靠内部人员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效果不是太理想。心 理辅导并不等同于过去我们常讲的“做做思想政治工作”那样简 单,而是需要有一批合格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心理辅导者(国 外将这样的辅导者称为心理学家,在我们看来至少是心理辅导方 面的专家)。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借助外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在企 业内部策划员工帮助计划,内外结合方能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1.3 心理辅导的作用 ⒈ 通过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化解员工的精神压力,提高员工 健康和幸福水平,营造企业良好的组织环境和管理氛围。 ⒉ 减少因员工心理问题降低生产效率和绩效的因素,从而改善 员工的绩效,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员工心理辅导的应用方法 2.1 电力企业实施员工帮助计划的方法 电力企业一线员工的工作强度高、危险大,对技术、技能提出了 很高的职业要求。安全作业一靠技能过硬,二靠心理过硬。如果出 现心理问题,就会直接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所以,电力企业更需 要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需要实施员工帮助计划,降低员工作业 事故率,增强归属感,提升士气和绩效[4]。 电力企业实施员工帮助计划的方法如下: ⒈ 对企业员工的心理状况进行专业调查和评估。可以采取问卷调 查、调研访谈和调研讨论的形式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通过调研一 是可以发现基层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二是可以看清 基层实施员工帮助计划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可以更好地把 握和实施计划[5]。 ⒉ 进行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员 工自我保健的意识和对员工帮助计划的认同。 ⒊ 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对员工开展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专题培 训及专业辅导。对管理者和员工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理 论和技巧的培训,并建立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和考核。 ⒋ 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企业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采取心 理咨询热线电话、网上心理沟通渠道、开辟咨询室等形式为需要提 供心理咨询、治疗的员工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服务。 ⒌ 建立监控反馈机制。为了让员工帮助计划能够正常、有效地运 转,并将企业中的问题反馈到高层领导,需要建立反馈良好的监 控机制。 2.2 人力资源管理中职业心理关怀体系的建设 将员工帮助计划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建立心理关怀体系,有 助于员工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该体系由四个分系统组成: ⒈ 员工心理预警系统。⑴为企业一线员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积 极有效地开展相应的心理测试,及时跟踪员工心理状态。开展作业 心理安全辅导及危险心理辨识化解,帮助员工克服侥幸、麻痹、冒 险等不安全心理状态,对心理疲劳等症状提前进行干预,对心理 问题隐患应当以预防为主。⑵重视对人才招聘时应聘者心理健康的 考察;建立各种岗位和相应心理素质胜任模型,按照员工的心理 素质和性格特征安排适合的岗位,对心理健康不符合要求的应聘 者不予招聘。 ⒉ 心理减压系统。⑴开展员工心理辅导,举办心理拓展训练、放 松疗法培训及心理辅导培训,开设适合的心理讲座,引导员工正 确处理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增强对心理疾患的抵抗力。⑵开 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组建员工俱乐部,满足员工不同的 爱好和精神需求。⑶完善员工休假制度,合理安排假期。为一线员 工准备“情绪假”——员工由于各种原因不适宜危险作业时可享 用这种假期,主动规避可能产生的作业风险。 ⒊ 职业发展系统。⑴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员工规 划职业生涯,使其明确发展的方向和成长的空间,营造出“人人 乐业”的氛围。⑵健全多途径的发展通道,建立管理、技术、技能 “三通道”模式,建立多平台、多层级岗位序列,不断激活员工工 作动力,使员工持续获得内在成长动机的激励,化解员工“职业 瓶颈”与“发展疲劳”。 ⒋ 人文关怀系统。⑴健全员工多层次的保险体系,为员工参保各 种职业伤害保险,使员工医疗、养老、意外伤害等都有保障,解决 员工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⑵不仅关心员工本人,还 要关怀帮助员工家庭,将员工的问题当成企业的问题,真正用心 去关怀。定期了解员工家庭,对特别困难的员工利用集体的力量给 予帮助和关心。节假日安排家庭聚会、联欢等形式,送去组织的关 怀和温暖,使员工心有所系,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⑶开展意 外事件辅导。对发生事故、危机事件的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心理 干预,助其迅速化解心理阴影,尽快恢复心理健康。 2.3 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⒈ 自我认知的辅导。心理学认为,人的自我包括真实的我、现实 的我与理想的我。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刻意地或无意地回避甚至 拒绝自我全方位认知,因担心暴露自己的不足,这因此造成心理 冲突、人际关系紧张。对员工的辅导就是整合三个自我,并形成正 确的自我认知。 ⒉ 人际交往的辅导。员工人际交往不仅影响其自身,也关系到企 业的发展。因为人际交往并非一帆风顺,对员工人际交往的辅导就 是帮其正确处理人际沟通的原则与技巧,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 人,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⒊ 释放压力的辅导。员工压力问题是普遍关注的焦点。员工压力 辅导帮其分析压力来源,正视压力,学会缓解压力、释放压力。 ⒋ 应对挫折的辅导。人生不会都是坦途,难免经受挫折。应对挫 折的辅导通过经常性的疏导及调控,帮助员工获得强大的心理承 受力以适应随时出现的突变。 ⒌ 职业生涯的辅导。通过辅导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 足,使员工为自己正确设立职业目标,并助其实现自己的目标。辅 导还包括员工离职、下岗等辅导。 3 结语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宝贵的资源,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不仅 关系到员工自身的发展,更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企 业员工的心理辅导需要规划、系统、专业,员工帮助计划是实现员 工心理辅导很有效的管理手段,电力企业应该尽快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德鸿等. 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提升员工幸福指数[j]. 企业 文明,2010(10). [2] 沈欣媛等. 关于 eap 模式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j]. 经济师, 2011(9). [3] 邓子鹃. 国外雇员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8,17(6). [4] 周雪梅等. eap:实现电力企业压力管理[j]. 中国电力企 业管理,2008(4). [5] 南方电网员工辅导计划课题组. 员工辅导计划研究步骤和 主要研究成果——南方电网员工辅导计划课题研究报告(下) [j]. 企业文明,2010(2). [6] 任高高等. 管理者应注重员工的心理辅导[j]. 中国民营科 技与经济,2004(12). 【作者 1 简介】刘志民,男,1976 年 8 月生,湖南省永州市人, 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工作,中文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电网 企业管理。 【作者 2 简介】张晓东,男,1977 年 5 月生,重庆市荣昌县人, 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工作,助理经济师职称,大学本科学位, 研究方向:电网企业管理。 【作者 3 简介】方创波,男,1982 年 7 月生,广东省普宁市人, 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工作,电气工程师职称,工程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电力调度和企业管理。

4 页 386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 主办: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时间:2010 年 8 月 19-20 日(周四-周五) 地点:中国·上海  费用:3280 元/人(包括授课费、讲义、证书、午餐等) 【课程背景】 21 世纪是心理导向的世纪,是注重人性化管理的时代。在这个信息更多、选择机会更广的时代里,人与人之 间的合作、交往和相处更加追求思维方式的默契,更注重轻松自然、舒适、高效的心理感受。作为一个注重管理效 能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时,必须先要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在西方发达国家,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几乎 都具有心理学的知识背景。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增强,在中国企业中,从实际应用和系统理论的双重角度来学习心 理学,是人事管理人员更好从事工作的基础培训。本次课程系统介绍核心心理学理论与相应技术。课程将紧扣人 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与应用,突出心理学人才测评技术的训练,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实操研讨。本课程旨在通 过一系列互动心理游戏与训练,帮助学员了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养成自身的健康心态,储备积极的心理 态度,以科学又人性化的方法去辅导、培训、影响其所管理、沟通的员工。 【培训方式】专家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演练、师生互动等。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核心心理学理论 1、什么是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 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的定义 人类心理包括哪些层面和要素 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应从哪些基础的要素入手 培训和提升自身与他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带案例分析讲解) 帮助我们真正地了解人 提高招聘技能 有助于协调团队中的人际关系 按照心理的差异,把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为员工设计多样化的激励手段和考核手段 提升员工满意度管理的技巧 帮助管理者提升领导魅力 3、目前作为应用学科,心理学的分支及其发展动态 4、从应用的角度介绍心理学界最新的对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成果 情商概念的提出 智力最新概念 思维决策模式 团队心理的最新研究进展等 5、中国人特有的心理活动特点 思维特点 情感特点 行为特点 与日本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比较 对中国人进行人事管理的关键心理原则 第二部分    心理学在人事招聘和人才选拔中的运用 1、岗位胜任力模型 通用电气经营成功的经验之一:围绕岗位胜任力模型而展开的招聘、考核评价、晋升等管理技术运用 基于多年的企业人事辅导经验,我们所设计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及其理论介绍 围绕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主要测评技术和工具介绍(重点围绕唐老师的测评工具讲解) 2、几个核心的测评指标 情绪的稳定性 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能力 性格与气质 心理需要 3、招聘中的心理测评常用的工具和量表 心理素质测评 行为风格及个性测评 职业适应性测评 领导力测评 团队凝聚力测评 员工士气测评 员工组织使命感 4、招聘中的心理测评常用的方法 测谎技术运用 情境模拟技术运用 面谈技术等 5、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案例分析及其问题解答 第三部分    心理学在员工激励上的应用 1、 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动机激发理论 管理中的惩罚与奖励理论 需要理论 过程激励理论 中国式激励理论 管理中的挫折和冲突管理 2、 员工激励中的心理学技巧 行为主义流派 认知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 3、Google 公司的成长案例:如何借助心理激励留住和吸引人才 员工激励的类型 薪酬福利待遇 精神或心理报酬 4、团队精神激励的心理原则 重视精神激励 营造团队良好氛围 小步子的物质激励手段 注重员工情绪管理 5、团队管理中的实用激励方法 有效的沟通 愉悦温暖的团队文化 承认和适度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 引导员工去实现高级心理需要 注意员工的心理保健因素,消除不满情绪 企业之间横向信息交流 6、个人在团队中工作活力激发的方法 习得性无能感的消除 存在价值的被肯定 独一无二的感觉 7、怎样使团队小组产生独特的激励效果 灌注希望:与部属一起规划未来的发展前景 情绪舒泻:关心团队成员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 知识的传授:用培训进修方式激励员工 利他主义:建立互相尊重和关心的管理环境 仿效行为:善用从众心理 8、如何了解与管理不同年代的员工 生于 60 年代或以前的员工:头低头; 生于 70 年代的员工:背靠背; 生于 80 年代的员工:脸贴脸。 9、如何用心理学原理来设计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系统 职业生涯管理的实际效果分析 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围绕唐老师提供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制度进行本公司的问题解答 第四部分   心理学在员工绩效考核中的运用 1、绩效考核中的难题与困扰 公平性 量化与标准化 人际现象导致对考核标准的把握失误 2、如何运用心理学技术淡化以上冲突 绩效面谈技巧 绩效管理技巧 如何化解冲突 第五部分    心理学在员工职业心态管理中的运用 1、情绪与心态在管理中的特性 丛众效应 弥漫效应 扩散与夸张效应  消极情绪相对积极情绪更容易快速产生以上效应 2、情绪与心态管理的良好收益 于管理团队的收益 提高整体组织绩效与个人的收益 4、EAP 员工支持系统的管理理念(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什么是 EAP EAP 对企业 HR 管理的价值 Dr. Roman 的 7 项核心 EAP 技术 基本的 EAP 咨询技巧 5、在现实中要具有哪些积极的心态 每天进步一点点,学会进行持续的自我激励与自我超越 凡事从正面和积极面来考虑和对待  内心宁静 主动调试好心情 6、如何对员工进行心态和情绪管理 如何进行职业心态培训 如何进行积极情绪培训 如何合员工年龄和生活现状进行家庭生活能力指导 如何帮助员工管理压力和不良 讲师介绍: 唐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总裁班项目、职业经理人项目、精品课程班项目教授。 自 1984 年起至今,一直从事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研究及开发,曾先后独立负责或合作承担多项国家级、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上海市级的教育心理学科研项目。具有对九百多家外资和国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心理 咨询经验,累计咨询时间 6000 个小时以上。 擅长的辅导领域是:     人格及心理健康、心理学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心理测评,特别专注于心理学的 实际应用。 荣誉客户:     朗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飞利浦亚明照明有限公司、强生集团、美国 CND 蓄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宝隆集团、上海 市区供电局、平安保险(全国总公司)、中宏保险、安泰人寿、一只鼎食品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昂立有限公司、上海 白猫有限公司、上海强生、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外运-天地快件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申 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上海管理总部、海通证券有限公司、安进(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三明食品有 限公司、瑞士雅培制药有限公司、靳羽西化妆品公司、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艾利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多 家企业进行教育内训和咨询。 目前正在负责的部分大型管理咨询项目: 711 研究所《动研部两中心转制及战略、管理咨询》项目 上海市南电力公司管理层及下属 5 家供电分公司《岗位分析、绩效考核、员工招聘、干部选拔与晋升、员工职业生涯 辅导》等系列项目 上海第一食品商店《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等系列咨询项目 上海市社会与劳动保障局《高级职业经理人鉴定评价系统》等咨询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报名回执表 公司全称(发票抬头) 地址 联系人姓名 电话 职务 E-mail 参加学员信息 姓名 电话 职务 E-mail 姓名 电话 职务 E-mail 姓名 电话 职务 E-mail 付款方式:□电汇/转帐 □现金 (在所选项上打“√”) 付款总金额 住宿预定(协助预订,费用自理): 住房日期从 日入住至 日退房,房间数量 你对此课程的需求: 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Email:info@purise.com 产品 手机 手机 手机 手机

4 页 287 浏览
立即下载
特岗培训心理学复习大纲

特岗培训心理学复习大纲

特岗培训心理学复习提纲 主讲教师 周宁 第一章           绪论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的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 基本规律的科学。(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应为哪 5 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1)确定教学目标;(2)了解学生特点;(3)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4)教 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5)教学测量与评价。 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学习理论;(2)学生的学习;(3)学习策略;(4)学习迁移;(5)学习动 机。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三化 取向;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全人化。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一、  心理发展的实质和一般过程: 1、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主要是指心理的个体全程的发展。 2、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其特点归纳如下:一是有意识的心理; 二是社会性的心理;三是有言语功能的心理。   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起基础作用,不论是遗传还是生理成熟,它们都是个体心理发 展的生物基础,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因此, 在先天因素相同的状态下,后天因素决定着个体心理的发展。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影响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这 个内部矛盾是个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心理的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促成的。维果斯基“最近发展 区”理论认为,只有那种高于个体的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观努力之后又能达到的要求, 才是最适合的教育目标。 4、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 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下,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都具有的 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 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差异。年龄特征与个 别差异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三、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与发展理论 1、维果斯基的发展性教学主张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 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 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 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 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 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1)图式。动作或心理运算的结构,它是指导人们行 为的心理模式,图式既可以十分简单,也可以十分复杂。(2)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 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同化类似于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3)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 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4)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经验之间恢复均 衡的过程,称为平衡。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 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 展都依次通过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不过,不同的儿童通过这些阶 段的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过渡时期,还可能会表现出几个阶 段的特点。(1)感觉运动阶段(0-2 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2)前运算阶段(27 岁)。在感觉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 号代替外界事物。(3)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 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 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操作, 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2 岁以后)。进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 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 (三)对教育的启示。(1)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并认真倾听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理解儿童目前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知觉周围世界的,从而正确地判断儿童目前所处的思 维发展水平。(2)教学应该适合儿童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超越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教学 只会徒劳无益。(3)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概念的实例。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 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 8 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 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 岁);第二阶段:自 主对怀疑(1.5-3 岁);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 岁);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 岁);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 岁);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 岁);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 岁);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 岁以后)。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一)人格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 用的产物,各个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人格 发展的问题上,不但要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体 的教育作用。(二)人格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 的人格发展特点,引导个体向着对立发展过程的积极方向发展。(三)人格的发展虽然在 各个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作用 过程。 第三章    学习心理 一、学习的定义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而引起的比 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二、学生学习特点 1、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3、学习的主动性与被 动性并存。 “主体性学习理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 三、学习分类 1、我国的学习分类 (1)知识的学习;(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3)智能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 为习惯的学习。 2、国外的学习分类 加涅的学习分类: 四、学习理论 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第一,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 结为刺激或情境(S)与反应(R)之间的直接联结,用 S-R 公式作为解释所有心理现象 的最高原则;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作用被动地在 S-R 之间建立联结;第三, 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 研究。 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早期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第一,否认刺激 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认为行为受意识的支配,以意识为中介;第二,主张学习的 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 S-R 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 的研究方向上,主张对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进行探讨。 现代认知派以布鲁纳和奥苏伯尔为代表。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学 习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但布鲁纳强调学生的发现,奥苏伯尔则强调接受。 五、学习迁移 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动机概述 1、动机与学习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2、动机与需要、诱因关系: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内因,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外因。 3、动机分类: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4、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复杂,动机的强度适中,对学习具有 较适宜的促进作用。 二、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说;2)需要层次说;3)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 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4)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一种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某一 卓越的社会目标的需要);5)归因理论(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们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 败,同时人们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 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   几种具体的学习 一、知识的掌握 1、知识的类别: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程序性知识(怎么办?) 2、知识的获得: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3、知识的保持:记忆种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 线、遗忘理论);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深度加工/多重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 合理复习) 4、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1)迁移定义 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 按效果分:正迁移与负迁移 按顺序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促进知识迁移的条件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对材料的理解程度;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定势作用;认 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4)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二、技能的形成 1、技能的种类: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2、动作技能的培养: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示范与讲解;练习与反馈 3、智力技能的培养:形成条件化知识;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加强学生的言语表 达训练;科学开展练习 三、问题解决 1、问题和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理论——试误说、顿悟说、信息加工说 3、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定势;问题情境;功能固着;知识经验) 四、创造力的培养 1、创造力(性)的定义: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称之为 创造性。 2、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 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 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创造力的培养措施 广开思路;远距离联想;多中心注意;类比推理;克服紧张;集体讨论(头脑风暴 法);心理安全; 第六章   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定义:在学习活动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2、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内部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 元认知: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3、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理解和保持知识的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应用知识的解题策略:问题表征策略;具体求解策略;思路总结阶段的策略 监控策略(元认知策略): 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与控制 第七章  品德形成与培养 一、品德心理结构:知、情、意、行 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 岁),规则还没有约 束力;2)权威阶段(6~7、8 岁),又称他律阶段;3)可逆性阶段(8~10 岁),又称自 律阶段;4)公正阶段(10~12 岁),公正感成为情感领域的核心、规范。 2、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情 境;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提出人们道德判断的发展共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世俗水平(9 岁以前)。阶段 1 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 2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世俗水平 (9-20 岁)。阶段 3 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 4 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3)后世俗水平 (20 岁以后)。阶段 5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 6 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第八章   个体差异 一、学生个体差异表现 认知差异:包括智力差异、认知风格差异 人格差异: 性别差异:成就动机的个体差异、自我观念的个体差异 二、智力 1、智力理论——智力二因论、智力群因论、智力结构论、多元智力论; 2、智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3、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的基本条件、智力测验的发展历程; 4、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治理发展早晚的差异 第九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 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二、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外攻性行为问题;2)内攻性行为问题;3)学业适应问题;4)偏畸习惯;5)焦 虑症状;6)精神病症候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2)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3) 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 (接第 10 页) 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又让这位男同学背诵相关段落,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能流利背 诵。老师就问:“你是怎么背诵的?”他回答:“反复读。”老师有些生气了,就问:“你 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那些方法?”他不回答,沮丧的低下了头。 请结合学习策略的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在语文教师指定用某方法时,那位男同学能够运用该方法,并促进了他对 课文的背诵效果。而当在正常学习中,老师不再明确告诉他哪篇课文该用那种方法时,他 就不会利用老师所教的那些方法了。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如下原因:(1)教师没有了解他 所教授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该男孩的年龄阶段。若该男孩的年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只能在 有明确的指导下使用那些策略,就会出现上述现象。若想让他独立使用,只能等到他的年 龄同策略自发使用的年龄相当时。目前要提高其背诵成绩,只有另选符合其年龄或者仍在 老师的指导下作用所教策略。(2)教师在进行策略教学时,没有按有关原则去做。比如, 没有明确告诉学生每种策略的适用范围,没有让该男孩子独立练习选择恰当的策略,使其 没有达到对策略进行迁移使用的水平。导致离开指导就不会选用那些有效的方法。(3)没 有对其正确的选要给予及时鼓励,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强他对正确使用策略的信心。 (4)没有引导其使用某种方法后的记忆效果同只反复读时效果做比较,增强其对策略有 效性的认识。

6 页 263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素质测试题

心理素质测试题

请你做以下八道心理素质测试题,每题只能一个选择,然后根据括号内的分数 累加起来,看看总分是多少,就能大致了解你的心理素质和应付能力。 1.你骑车闯红灯,被警察叫住;后者知道你急着要赶路,却故意拖延时间,这 时你——— a.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怎么办才好 b.十分友好地、平静地向警察道歉 c.听 之任之,不作任何解释 2.在朋友的婚礼上,你未料到会被邀请发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你——— a.双手发抖,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b.感到很荣幸,简短地讲几句 c.很平淡 地谢绝了 3.你在餐馆刚用过餐,服务员来结账,你忽然发现身上带的钱不够,此刻,你 会——— a.感到很窘迫,脸发红 b.自嘲一下,马上对服务员实话实说 c.在身上东摸 西摸,拖延时间 4.假如你乘坐公共汽车时忘了买票,被人查到,你的反应是——— a.尴尬,出冷汗 b.冷静,不慌不忙,接受处理 c.强作微笑 5.你独自一人被关在电梯内出不来,你会——— a.脸色发白,恐慌不安 b.想方设法自己出去 c.耐心地等待救援 6.有人像老朋友似的向你打招呼,但你一点也记不起他(她)是谁,此时你—— — a.装作没听见似的不答理 b.直率地承认自己记不起来了 c.朝他(她)瞪瞪眼, 一言不发 7.你从超市里走出来,忽然意识到你拿着忘记付款的商品,此时一个很像保安 人员的人朝你走过来,你会怎么办? a.心怦怦跳,惊慌不措 b.诚实、友好地主动向他解释 c.迅速回转身去补付 款 8.假设你从国外回来,行李中携带了超过规定的烟酒数量,海关官员要求你打 开提箱检查,这时你会——— a.感到害怕,两手发抖 b.泰然自若,听凭检查 c.与海关官员争辩,拒绝检 查         心理素质测试题答案:选 a 得 0 分,选 b 得 5 分,选 c 得 2 分 1.(0~25 分)你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很容易失去心理平衡,变得窘促不 安,甚至惊慌失措。 2.(25 分~32 分)你的心理素质比较强,性情还算比较稳定, 遇事一般不会十分惊慌,但有时往往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3.(32~40 分)你的 心理素质很好,几乎没有令你感到尴尬的事,尽管偶尔会失去控制,但惫自来 说,你的应变能力很强,是一个能经常保持镇静,从容不迫的人。 了解更多 http://www.haibao.cn/article/13590.htm#ixzz220ApgaGu 情绪管理 测试题 A 2010-06-10 13:35 1.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回答:D 正确 1. A  指人们在内心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 2. B  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3. C  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4. D  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心理体验 2.工作中的层层束缚使工作关系问题难以应付,然而一旦处理不善就会堆积问 题,进而产生更多的压力。首先要:    回答:D 正确 1. A  搞清楚自己的角色 2. B  工作限期要明确 3. C  个性要明显 4. D  明确问题的基本原因 3.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并不容易,因为紧迫感会让我们压力更大。解决这个问题 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    回答:A 正确 1. A  时间管理 2. B  优先顺序 3. C  改变思维方式 4. D  明确目标责任 4.艾利斯的 REF 理论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 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也称为情绪困扰的 ABC 理论,A 是指:    回答:A 正确 1. A  诱发性事件 2. B  个体所遇到的诱发性事件之后产生的相应信念 3. C  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4. D  驳斥、对抗 5.遇有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回答:C 正确 1. A  沉默 2. B  谩骂 3. C  宣泄 4. D  下棋 6.情绪链调整法的第一个步骤是:    回答:A 正确 1. A  确定真正要的是什么 2. B  相信改变对自己有帮助 3. C  停止所有旧的行为模式 4. D  测试一下效果 7.身体健康首先要求:    回答:D 正确 1. A  按摩身体 2. B  缓解压力 3. C  陶冶情操 4. D  劳逸结合 8.从情绪的功效角度对情绪分类,可分为:    回答:C 正确 1. A  无形情绪和有形情绪 2. B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3. C  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 4. D  都不正确 9.情绪的反应以及情绪所表现的行为要符合:    回答:D 正确 1. A  周围环境 2. B  国家法律 3. C  单位制度 4. D  社会规范 10.人际关系取决于一个人:    回答:C 正确 1. A  社会阅历是否丰富 2. B  思维反应是否敏捷 3. C  情绪表达是否恰当 4. D  文化知识是否渊博 11.鉴定压力症状的指标是:    回答:D 正确 1. A  身体健康状况分析 2. B  情绪症状 3. C  日常生活中的异常行为 4. D  以上都包括 12.减轻下岗与换岗时压力的关键所在于对工作的:    回答:A 正确 1. A  适应性和灵活性 2. B  认同感和自信心 3. C  自信心和自主性 4. D  自豪感和自觉性 13.压力源是指给我们造成压力的:    回答:C 正确 1. A  客观环境 2. B  主观原因 3. C  客观事实 4. D  主观感受 14.艾利斯的 REF 理论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 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也称为情绪困扰的 ABC 理论,D 是指:    回答:D 正确 1. A  诱发性事件 2. B  个体所遇到的诱发性事件之后产生的相应信念 3. C  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4. D  驳斥、对抗 15.宣泄一般是在背地里,在知心朋友中进行的。采取的形式有:    回答: D 正确 1. A  用过激的言辞抨击、谩骂、抱怨恼怒的对象 2. B  尽情地向至亲好友倾诉自己认为的不平和委屈等,一旦发泄完毕, 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 3. C  通过体育运动、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 4. D  以上都可以

4 页 280 浏览
立即下载
宜宾事业单位考试心理素质测试题

宜宾事业单位考试心理素质测试题

  本测验共有 187 道题目,都是有关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会有 不同看法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对问题如何回答,并没有"对"与"不对"之分,只是表明 你对这些问题的态度。请你要尽量表达个人的意见,不要有顾虑。   应当记住的是: 1. 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2. 不可漏掉任何测题; 3. 尽量不选择"B"答案; 4. 本测验不计时间,但应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一定要 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整个测验。 5. 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做 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1.我很明了本测验的说明: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我对本测验每一个问题,都能做到诚实地回答: A.是的; B.不一定; C.不同意。 3.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愿意: A.到一个繁华的城市去旅游; B.介于 A、C 之间; C.游览清静的山区 4.我有能力应付各种困难: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即使是关在铁笼内的猛兽,我见了也会惴惴不安: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6.我总是不敢大胆地批评别人的言行: A.是的; B.有时如此; C.不是的。 7.我的思想似乎: A.比较先进; B.一般; C.比较保守 8.我不擅长说笑话,讲有趣的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9.当我见到亲友或邻居争执时,我总是: A.任其自己解决; B.介于 A、C 之间; C.予以劝解。 10.在群众集会中,我: A.谈吐自然; B.介于 A、C 之间; C.保持沉默。 11.我愿做一个: A.建筑工程师; B.不确定; C.社会科学研究者。 12.阅读时,我喜欢选读: A.自然科学书籍; B.不确定; C.政治理论书籍。 13.我认为很多人都有些心理不正常: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我希望我爱的人擅长交际,无需具有文艺才能: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5.对于性情急噪,爱发脾气的人,我仍能以礼相待: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受人侍奉时我常常局促不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7.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之后,我总是需要比别人更多的休息才能恢复工作效率。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半夜醒来,我常常为种种忧虑而不能再入睡: A.常常如此; B.有时如此; C.极少如此。 19.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时,我常常急得涕泪交流: A.从不如此; B.有时如此; C.常常如此。 20.我认为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离婚,可以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21.我对人或物的兴趣都很容易改变: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22.在工作中,我愿意: A.和别人合作; A.不确定; C.自己单独进行。 23.我常常会无缘无故地自言自语: A.常常如此; B.偶然如此; C.从不如此。 24.无论是工作、饮食或外出游览,我总是: A.匆匆忙忙,不能尽兴; B.介于 A、C 之间; C.从容不迫。 25.有时我怀疑别人是否对我的言谈真正有兴趣: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26.如果我在工厂里工作,我愿做: A.技术科的工作; B.介于 A、C 之间; C.宣传科的工作 27.在阅读时,我愿阅读: A.有关太空旅行的书籍; B.不太确定; C.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 28.本题后面列出的三个单词,哪个与其他两个不同类: A.狗; B.石头; C.牛。 29.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 A.把生活安排得和以前不一样; B.不确定; C.和从前相仿。 30.在一生中,我总觉得我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31.当我说谎时,总觉得内心羞愧,不敢正视对方: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32.假使我手里拿着一把装有子弹的手枪,我必须把子弹后取出来才安心;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33.多数人认为我是个说话有风趣的人;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34.如果人们知道我内心的成见,他们会大吃一惊;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35.在公共场合,如果我突然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就会感到局促不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36.我总喜欢参加规模庞大的晚会或集会;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37.在学科中,我喜欢: A.音乐; B.不一定; C.手工劳动。 38.我常怀疑那些出乎我意料的对我过于友善的人动机是否诚实: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39.我愿意把我的生活安排得象一个: A.艺术家; B.不确定; C.会计师。 40.我认为目前所需要的是: A.多出现一些改造世界的理想家; B.不确定; C.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41.有时候我觉得我需要剧烈的体力劳动: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42.我愿意跟有教养的人来往而不愿意和鲁莽的人交往: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43.在处理一些必须凭藉智慧的事物中: A.我的亲人表现得比一般人差; B.普通; C.我的亲人表现得超人一等。 44.当领导召见我时,我: A.觉得可以趁机提建议; B.介于 A、C 之间; C.总怀疑自己做错了事。 45.如果待遇优厚,我愿意做护理精神病人的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46.读报时,我喜欢读: A.当前世界上的基本问题; B.介于 A、C 之间; C.地方新闻。 47.在接受困难任务时,我总是: A.有独立完成的信心; B.不确定; C.希望有别人的帮助和指导。 48.在游览时,我宁愿看一个画家的写生,也不愿听人家的辩论: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49.我的神经脆弱,稍有点刺激就会使我战栗: A.时常如此; B.有时如此; C.从不如此。 50.早晨起来,常常感到疲乏不堪: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51.如果待遇相同,我愿选做: A.森林管理员; B.不一定; C.中小学教员。 52.每逢过年过节或亲友结婚时,我: A.喜欢赠送礼品; B.不太确定; C.不愿相互送礼。 53.本题后面所列三个数字中,哪个数字与其他两个数字不类同: A.5; B.2; C.7。 54.猫和鱼就象牛和: A.牛奶; B.牧草; C.盐。 55.我在小学时敬佩的老师,到现在仍然值得我敬佩: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6.我觉得我确实有一些别人不及的优良品质: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57.根据我的能力,即使让我做一些平凡的工作,我也会安心的: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58.我喜欢看电影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的次数: A.比一般人多; B.和一般人相同; C.比一般人少。 59.我喜欢从事需要精密技术的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0.在有威望,有地位的人面前,我总是较为局促、谨慎: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1.对于我来说,在大众面前演讲或表演,是一件难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2.我愿意: A.指挥几个人工作; B.不确定; C.和同志们一起工作。 63.即使我做了一件让别人笑话的事,我也能坦然处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4.我认为没有人会幸灾乐祸地希望我遇到困难: A.是的; B.不确定; C.不是的。 65.一个人应该: A.考虑人生的真正意义; B.不确定; C.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学习。 66.我喜欢去处理被别人弄得一蹋糊涂的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7.当我非常高兴时,总有一种"好景不长"的感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68.在一般困难环境中,我总能保持乐观: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69.迁居是一件极不愉快的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70.在年轻的时候,当我和父母的意见不同时; A.保留自己的意见; B.介于 A、C 之间; C.接受父母的意见。 71.我希望把我的家庭; A.建设成适合自身活动和娱乐的地方; B.介于 A、C 之间; C.成为邻里交往活动的一部分。 72.我解决问题时,多借助于: A.个人独立思考; B.介于 A、C 之间; C.和别人互相讨论。 73.在需要当机立断时,我总是: A.镇静地运用理智; B.介于 A、C 之间; C.常常紧张兴奋。 74.最近在一两件事情上,我觉得我是无辜受累的: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75.我善于控制我的表情: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76.如果待遇相同,我愿做一个; A.化学研究工作者; B.不确定; C.旅行社经理。 77."惊讶"与"新奇"犹如"惧怕"与: A.勇敢; B.焦虑; C.恐怖。 78.本题后面列出的三个分数,哪一个数与其他两个分数不类同: A.3/7; B.3/9; C.3/11。 79.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冷淡我: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0.我虽然好意待人,但常常得不到好报: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1.我不喜欢争强好胜的人: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82.和一般人相比,我的朋友的确太少: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83.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总是回避参加应酬性的活动: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4.我认为对领导逢迎得当比工作表现更重要: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85.参加竟赛时,我总是着重在竟赛活动,而不计较其成败: A.总是如此; B.一般如此; C.偶然如此。 86.按照我个人的意见,我希望做的工作是: A.固定而可靠的工资收入; B.介于 A、C 之间; C.工资高低随我工作的表现而随时调整。 87.我愿意阅读: A.军事与政治的事实记载; B.不一定; C.富有情感和幻想的作品。 88.我认为有许多人之所以不敢犯罪,其主要原因是怕被惩罚: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89.我的父母从来不严格要我事事顺从: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0."百折不挠","再接再励"的精神似乎被人们所忽略: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1.当有人对我发火,我总是: A.设法使他镇静下来; B.不太确定; C.自己也会发起火来。 92.我希望: A.人们都友好相处; B.不一定; C.开展斗争。 93.不论是在极高的房顶上,还是极深的隧道中,我很少感到胆怯不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94.只要没有过错,不管别人怎样说,我总能心安理得: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5.我认为凡是无法用理智来解决的问题,有时就不得不靠权力来处理: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96.我在年轻的时候,和异性朋友交往: A.较多; B.介于 A、C 之间; C.较别人少。 97.我在社团活动中,是一个活跃分子: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98.在人声嘈杂中,我仍能不受干扰,专心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 99.在某些心境下,我常常因困惑陷入空想而将工作搁置下来: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00.我很少用难堪的语言去刺伤别人的感情: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01.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选做: A.列车员; B.不确定; C.描图员。 102."理不胜辞"的意思是: A.理不如辞; B.理多而辞寡; C.辞藻华丽而理由不足。 103."铁鍬"与"挖掘"犹如"刀子"与: A.琢磨; B.切割; C.铲除。 104.我在大街上,常常避开我所不愿意打招呼的人: A.极少如此; B.偶然如此; C.有时如此。 105.当我聚精会神倾听音乐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 A.我仍能专心倾听; B.介于 A、C 之间; C.不能专心而感到恼怒。 106.在课堂上,如果我的意见与老师不同。我常常: A.保持沉默; B.不一定; C.当场表明自己的看法。 107.我单独跟异性谈话时,总显得不自然: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08.我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确不太成功: A.是的; B.不完全是这样; C.不是的 109.每当做一件困难工作时,我总是: A.预先做好准备; B.介于 A、C 之间; C.相信到时候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110.我所结交的朋友中,男女各占一半: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11.在结交朋友方面,我宁可: A.结识很多的人; B.不一定; C.维持几个深交的朋友。 112.我愿意做一个社会科学家,而不愿做一个工程师: A.是的; B.不确定; C.不是的。 113.如果我发现别人的缺点,我会不计一切地提出指责: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14.我喜欢设法影响和我一起工作的同志,使他们能协助我实现我所计划的目标: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15.我喜欢做戏剧、音乐、歌剧、新闻采访等工作: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16.当人们表扬我的时候,我总觉得不好意思: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17.我以为一个国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政治问题; B.不太确定; C.道德问题。 118.有时我会无故地产生一种面临大祸的恐惧: A.是的; B.有时如此; C.不是的。 119.我在童年时,害怕黑暗的次数: A.极多; B.不太多; C.几乎没有。 120.在闲暇的时候,我喜欢: A.看一部历史性的探险电影; B.不一定; C.读一本科学性的幻想小说。 121.当人们批评我古怪不正常时,我: A.非常气恼; B.有些动气; C.无所谓。 122.到一个新城市里去找地址,我经常: A.找人问路; B.介于 A、C 之间; C.参考市区地图。 123.当朋友声明他要在家休息时,我总是设法怂勇他同我一起到外面去游览: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24.在就寝时,我常常: A.不易入睡; B.介于 A、C 之间; C.极易入睡。 125.当有人烦扰我时,我: A.能不露生色; B.介于 A、C 之间; C.总能说给别人听,以泄气愤。 126.如果待遇相同,我愿做一个: A.律师; B.不确定; C.航海员。 127."时间变成了永恒"这是比喻: A.时间过得很快; B.忘了时间; C.光阴一去不复返。 128.本题后面列的哪一项应接在"XOOOOXXOOOXXX"的后面: A.XOX; B.OOX; C.OXX。 129.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别方向: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0.我热爱我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31.如果我急于想借朋友的东西,而朋友又不在家时,我认为不告而取也没有关系: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2.我喜欢向朋友讲述一些我个人有趣的经历: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3.我更愿做一名: A.演员; B.不确定; C.建筑师。 134.业余时间,我总是做好安排,不使时间浪费: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5.在和别人交往中,我常常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一种自卑感: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36.和不熟识的人交谈,对我来说: A.毫不困难; B.介于 A、C 之间; C.是一件难事。 137.我所喜欢的音乐,多数是: A.轻快活泼的; B.介于 A、C 之间 C.富有情感的。 138.我爱想入非非: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39.我认为未来二十年的世界局势,定将好转: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40.在童年时,我喜欢阅读: A.神话幻想故事; B.不确定; C.战争故事。 141.我向来对机械、汽车、飞机等有兴趣: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2.即使让我做一个缓刑释放的罪犯的管理人,我也会把工作搞好: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3.我仅仅被认为是一个能够苦干而稍有成就的人而已: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4.就是在不顺利的情况下,我仍能保持精神振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5.我认为节制生育是解决经济与和平问题的重要条件: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46.在工作中,我喜欢独自筹划,不愿受别人干涉: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7.尽管有的同志和我的意见不和,但仍能跟他搞好团结: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148.我在工作和学习上,总是使自己不粗心大意,忽略细节: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49.在和别人争辩或险遭事故后,我常常表现出震颤、精疲力竭、不能安心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50.未经医生处方,我是从不乱吃药的: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51.根据我个人的兴趣,我愿意参加; A.摄影组活动; B.不确定; C.文娱队活动。 152."星火"与"燎原"犹如"姑息"与: A.同情; B.养奸; C.纵容。 153."钟表"与"时间"犹如"裁缝"与: A.服装; B.剪刀; C.布料。 154.生动的梦境,常常干扰我的睡眠: A.经常如此; B.偶然如此; C.从不如此。 155.我爱打抱不平: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56.如果我要到一个新城市,我将要: A.到处闲游; B.不太确定 C.避免去不安全的地方 157.我爱穿朴素的衣服,不愿穿华丽的服装: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58.我认为安静的娱乐远远胜过热闹的宴会: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59.我明知自己有缺点,但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 A.偶然如此; B.极少如此; C.从不如此。 160.我总把"是非"、"善恶"作为处理问题的原则: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1.当我工作时,我不喜欢有许多人在旁参观: A.是的; B.介于 A 与 C 之间; C.不是的。 162.我认为,侮辱那些即使有错误的有文化教养的人,如医生、教师等也是不应该的: A.是的; B.介于 A 与 C 之间; C.不是的。 163.在各种课程中,我喜欢; A.语文; B.不确定; C.数学。 164.那些自以为是,道貌岸然的人使我生气: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5.和循规蹈矩的人交谈: A.很有兴趣,亦有所得; B.介于 A、C 之间; C.他们的思想简单,使我厌烦。 166.我喜欢: A.有几个有时对我很苛求但富有感情的朋友; B.介于 A、C 之间 C.不受别人的干涉。 167.如果征求我的意见,我赞同: A.切实制止精神病患者和智能低下的人生育; B.不确定; C.杀人犯必须判处死刑。 168.有时我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沮丧、痛苦: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69.当和立场相反的人辩论时,我主张: A.尽量找出基本概念的差异; B.不一定; C.彼此让步。 170.我一向重感情而不重理智,因此我的观点常常动摇不定: A.是的; B.不致如此; C.不是的。 171.我的学习多赖于: A.阅读书刊; B.介于 A 与 C 之间; C.参加集体讨论。 172.我宁愿选择一个工资较高的工作,不在乎是否有保障,而不愿做工资低的固定工作: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73.在参加讨论时,我总是能把握住自己的立场: A.经常如此; B.一般如此; C.必要时才如此。 174.我常常被一些无谓的小事所烦扰;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75.我宁愿住在嘈杂的闹市区,而不愿住在僻静的郊区: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76.下列工作如果任我挑选的话,我愿做: A.少先队辅导员; B.不太确定; C.修表工作。 177.一人(  )事,众人受累: A.偾; B.愤; C.喷。 178.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 )苗助长: A.揠; B.堰。 C.偃。 179.气候的变化并不影响我的情绪: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0.因为我对于一切问题都有一些见解,所以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有头脑的人: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1.我讲话的声音: A.宏亮; B.介于 A、C 之间; C.低沉。 182.一般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活泼热情的人: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3.我喜欢做出差机会较多的工作: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4.我做事严格, 力求把事情办得尽善尽美: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5.在取回或归还借的东西时,我总是仔细检查,看是否保持原样: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6.我通常总是精力充沛、忙碌多事: A.是的; B.介于 A、C 之间; C.不是的。 187.我确信我没有遗漏或不经心回答上面任何问题: A.是的; B.不确定; C.不是的。 卡特尔人格测试因素分析: A:乐群性 低分解释:缄默、孤独、冷漠 技术名称:分裂情感 一般名称:含蓄 特征描述:通常表现为执拗、对人冷漠、落落寡合,吹毛求疵,宁愿独自工作,对事不对人, 不轻易放弃已见,为人工作的标准常很高,严谨而不苟且。 高分解释:外向、热情、乐群 技术名称:环性情感,或高情感 一般名称:开朗 特征描述:通常和蔼可亲,与人相处,合作与适应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愿意 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斤斤计较,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萍水相逢时也可以一见如故。   B:聪慧性 低分解释:思想迟钝,常识浅薄,抽象思维能力弱 技术名称:低 3 一般名称:智能较低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理解力不强,不能“举一反三” 高分解释:聪明,富有才能,善于抽象思维 技术名称:高 8 一般名称:智能较高 特征描述:通常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正确。     C:稳定性 低分解释:情绪激动,容易产生烦恼 技术名称:低自我力量 一般名称:情感影响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不容易应付生活上所遇到的阻挠和挫折,容易受环境支配而心神动摇不 定,不能面对现实,常常会急躁不安,身心疲乏,甚至失眠、恶梦、恐怖等。 高分解释: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技术名称:高自我力量 一般名称:情感稳定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能以沉着的态度应付现实中各种问题;行动充满魄力;能振作勇气,有 维护团结的精神;有时高C者,也可能由于不能彻底解决许多生活难题而不得不强自宽解。     E:恃强性 低分解释:谦虚、顺从、通融、恭顺 技术名称:顺从性 一般名称:谦虚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行为温顺,迎合别人的旨意;也可能即使处在十全十美的境地,也有 “事事不如人”之感。 高分解释: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技术名称:支配性 一般名称:主观武断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可能非常武断,时常驾驭不及他的人,对抗有权 势者。     F:兴奋性 低分解释:严肃、审慎、冷静、寡言 技术名称:平静 一般名称:严肃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行动拘谨,内省而不轻发言,较消极、阴郁;有时可能过份深思熟虑, 又近乎骄傲自满;在工作上,常常是一位认真而可靠的工作人员。 高分解释: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技术名称:澎湃激荡 一般名称:无忧无虑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活泼、愉快、健谈,对人对事热心而富有感情,但有时也可能过份冲动, 以致行为变化莫测。    G:有恒性 低分解释: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精神 技术名称:低超我 一般名称:自私自利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缺乏远大的目标和理想,缺乏责任感甚至有时会不择手段地达到某一目 的。 高分解释: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技术名称:高超我 一般名称:有良心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细心周到,有始有终,是非善恶是他的行为指南,所结交的朋友多系努 力苦干的人,不十分喜欢诙谐有趣的场合。     H:敢为性 低分解释:畏怯退缩,缺乏信心 技术名称:威胁反应性 一般名称:胆小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在人中羞怯,有不自然的表现,有强烈的自卑感;拙于发言,更不愿和 陌生人交谈;凡事采取观望态度;有时由于过份的自我意识而忽视了对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事 物的认识。 高分解释: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技术名称:副交感免疫性 一般名称:冒险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不掩饰,不畏缩,有敢作敢为的精神,能经历艰辛而保持毅力;有时可 能粗心大意,忽视细节;也可能无聊多事,喜欢向异性献殷勤。     I:敏感性 低分解释:理智,着重现实,自恃其力 技术名称:极度现实性 一般名称:硬心肠 特征描述:常多以客观、坚强、独立的态度处理当前的问题;并不重视文化修养,以及一些 主观和感情之事;可能过份骄傲,冷酷无情。 高分解释:敏感,感情用事 技术名称:娇养性情绪过敏 一般名称:软心肠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心肠软,易受感动,较女性化;爱好艺术,富于幻想;有时过份不务实 际,缺乏耐性和恒心;不喜欢接近粗鲁的人和做笨重的工作;在团队活动中,由于常常有不 着实际的看法和行为而降低团体的工作效率。    L:怀疑性 低分解释:依赖随和,容易与人相处 技术名称:放松 一般名称:信任别人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无猜忌,不与人竞争;顺应合作,善于体贴人。 高分解释:怀疑、刚愎、固执已见 技术名称:投射紧张 一般名称:多疑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多疑心,不信任别人,与人相处常斤斤计较,不顾别人利益。    M:幻想性 低分解释:现实、合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 技术名称:实际性 一般名称:实际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先要斟酌现实条件,而后决定取舍,不鲁莽从事,在关健时刻,也能保 持镇静,有时可能过份重视现实,为人索然寡趣。 高分解释:幻想、狂放任性 技术名称:我向或自向性 一般名称:空想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忽视细节,只以本身动机、当时的兴趣等主观因素为行为的出发点,可 能富有创造力,有时也过份不务实际,近乎冲动,因而容易被人误解。     N:世故性 低分解释:坦白、直率、天真 技术名称:朴实性 一般名称:直率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思想简单,感情用事;与人无争,心满意足;但有时显得幼稚、粗鲁笨 拙,似乎缺乏教养。 高分解释:精明能干,世故 技术名称:机灵性 一般名称:伶俐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处世老练,行为得体;能冷静分析一切,但近乎狡猾;对一切事物的看 法是理智的、客观的,甚至有时是刻驳的。     O:忧虑性 低分解释:安祥沉着,有自信心 技术名称:信念把握 一般名称:安静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有自信心,不易动摇,信任自己有应付问题的能力;有安全感,能运用 自如;有时因缺乏同情而引起别人的反感。 高分解释:忧虑抑郁、烦恼自扰 技术名称:易于内疚 一般名称:忧惧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觉得世道艰辛,人生不如意,甚至沮丧悲观;时有患得患失之感;自觉 不如人,缺乏和人接近的勇气。     Q 1:实验性 低分解释:保守、尊重传统观念和标准 技术名称:保守性 一般名称:保守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无条件地接受社会中许多相沿已久的、而有权威性的见解,不愿尝试探 新,常常激烈的反对新思想以及一切新的变革,墨守成规。 高分解释:自由和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技术名称:激进性 一般名称:试探性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喜欢考验一切现有的理论和事实,而予新的评价,不轻易判断是非,愿 意了解较先进的思想与行为;可能广见多闻,愿意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     Q 2:独立性 低分解释:依赖、随群、附和 技术名称:团体依附 一般名称:依赖集体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愿意与人共同工作,而不愿独立孤行;常常放弃个人主见,附合众议, 以取得别人的好感;需要团体的支持以维持其自信心,但不是真正的乐群者。 高分解释: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技术名称:自给自足 一般名称:自恃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能够自作主张,独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不依赖别人,也不受社会舆 论的约束;同样,也无意控制和支配别人;不嫌恶人,但也不需要别人的好感。     Q 3:自律性 低分解释:矛盾冲突,不顾大体 技术名称:低整合性 一般名称:无原则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既不能克制自己,又不能新生礼欲,更不愿考虑别人的需要,充满矛盾, 却无法解决。 高分解释:知已知彼,自律谨慎 技术名称:高自我概念 一般名称:克制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言行一致,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感情行动,为人处事能保持自尊心,赢 得别人的重视,有时却太固执成见。     Q 4:紧张性 低分解释:心平气和,闲散宁静 技术名称:低能量紧张 一般名称:松懈(驰) 特征描述:低者通常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平衡,也可能过分疏懒,缺乏进取心。 高分解释:紧张困扰,激动挣扎 技术名称:能量紧张 一般名称:紧张 特征描述:高者通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安,过度兴奋,时常感觉疲乏,又无法彻底摆脱以求 宁静,在集体中,对人对事都缺乏信心,每日战战兢兢生活,不能控制自己。 二元分析结果: 1:适应与焦虑型 低分者: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觉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和认为重要意义的事;但极端低 分者,可能缺乏毅力,遇事知难而退,不肯努力奋斗。 高分者:通常易于激动、焦虑,对自己的环境常常感到不满意,高度的焦虑,不但会减低工 作的效率,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易患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2:内向与外向型 低分者:内向,通常羞怯而审慎,与人相处多拘谨不自然;内向性格无所谓利弊,而以工作 条件为准,如内向者较专心,能从事较精确性的工作。 高分者:通常善于交际,不计小节,不受拘束;外向性格也无所谓利弊,也以工作条件为准, 有些工作极需外向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对于学术研究者未必有利。     3: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 低分者:情绪多困扰不安,通常感觉挫折气馁,遇到问题必须百般考虑才能作出决定;但较 为含蓄敏感,温文尔雅,讲究生活艺术。 高分者:安详警觉,通常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但有时过分现实,忽视生活情趣;遇到 困难时,有时欠考虑,不计后果,冒然行事。     4:怯懦与果断型 低分者:常常人云亦云,忧柔寡断,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依赖别人的扶持,因而事事迁就, 以获取别人的欢心。 高分者:独立、果断、锋芒必露,有气魄,通常主动寻找可以施展所长的环境或机会,以充 分表现自己的独创能力。     5:心理健康因素 心理健康总分介于 4~40 之间,平均值为 22 分,一般低于 12 分者占百分之十左右,这种人 情绪不稳定的程度颇为显著     6:专业有成就者的个性因素 从事某种专业,智力高低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其个性因素也是重要的。     7:创造能力个性因素     8: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 总分介于 4~40 之间,平均值为 22 分,不足 17 分者仅占百分之十左右,在工作和学习上的 成功可能性较小;27 分以上者则有成功的希望。   计分方法 1.  原始分 本项测验共包括对 16 种性格因素的测评,以下是各项性格因素所包括的测试题. A: 3 .26.27.51.52.76.101.126.151.176. B:28.53.54.77.78.102.103.127.128.152.153.177.178. C:4.5.29.30.55.79.80.104.105.129.130.154.179. E:6.7.31.32.56.57.81.106.131.155.156.180.181. F:8.33.58.82.83.107.108.132.133.157.158.182.183 G:9.34.59.84.109.134.159.160.184.185 H:10.35.36.60.61.85.86.110.111.135.136.161.186. I:11.12.37.62.87.112.137.138.162.163. L:13.38.63.64.88.89.113.114.139.164 M:14.15.39.40.65.90.91.115.116.140.141.165.166 N:16.17.41.42.66.67.92.117.142.167 O:18.19.43.44.68.69.93.94.118.119.143.144.168. Q1:20.21.45.46.70.95.120.145.169.170 Q2:22.47.71.72.96.97.121.122.146.171 Q3:23.24.48.73.98.123.147.148.172.173 Q4:25.49.50.74.75.99.100.124.125.149.150.174.175 16PF 所包含的十六种人格因素以及八种次级因素的含义如下:         16 种人格因素和次级因素 Y3 的分数解释以标准分为准,次级因素 X1、X2、X3、X4、Y1、Y2、Y4 的分数解释以原始分为准。其中,各因素标准分的范围为 1~10 分,3 分以下(含 3 分)属于低分,8 分以上(含 8 分)属于高分,4~7 分为中间状态。  十六种人格因素:         因素 A(乐群性):低分特征:缄默,孤独,冷漠。高分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因素 B(聪慧性):低分特征:知识面比较窄,抽象思考能力比较弱。高分特征:富有 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         因素 C(稳定性):低分特征: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 高分特征: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因素 E(恃强性):低分特征: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高分特征:好强固执,独立 积极。         因素 F(兴奋性):低分特征:严肃,审慎,冷静,寡言。高分特征:轻松兴奋,随遇 而安。         因素 G(有恒性):低分特征: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高分特征:有恒负责, 做事尽职。         因素 H(敢为性):低分特征: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高分特征: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因素 I(敏感性):低分特征:理智,着重现实,自恃其力。高分特征:敏感,感情用 事。         因素 L(怀疑性):低分特征: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高分特征:怀疑,刚愎,固执 已见。         因素 M(幻想性):低分特征: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高分特征:幻想的, 狂放不羁。         因素 N(世故性):低分特征:坦白,直率,天真。高分特征:精明能干,世故。         因素 O(忧虑性):低分特征: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高分特征:忧虑抑郁,烦恼 自扰。         因素 Q1(实验性):低分特征: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高分特征:自由 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因素 Q2(独立性):低分特征:依赖,随群附众。高分特征: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因素 Q3(自律性):低分特征: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高分特征:知已知彼,自律谨 严。         因素 Q4(紧张性):低分特征:心平气和,闲散宁静。高分特征:紧张困扰,激动挣 扎。 八种次级因素:         次级人格因素是由以上有关的基本因素标准分,经过数量均衡,连同 指定常数,相加而成的(见如下各项中的公式)。另外,以下各因素分数的高低并不就等同 于心理健康状态的好坏以及成就、创造力、成长能力的水平。它只是表明人格因素对这些方面 的影响程度。事实上,除了人格因素,成就大小、创造力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等还受到其它诸 多因素影响。         适应与焦虑型 X1:【X1=[(38+2×L+3×O+4×Q4)-(2×C+2×H+2×Q2)]÷10】低分特 征: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如分数极低, 则可能对困难的工作缺乏毅力,有事事知难而退,不肯奋斗努力的倾向。高分特征:不一定 有神经症,因为它可能是情境性的,但也可能有一些调节不良的情况,即对生活上所要求的 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不满意。高度的焦虑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身体健康。         内向与外向型 X2:【X2=[(2×A+3×E+4×F+5×H)-(2×Q2+11)]÷10】低分特征:内倾 趋于胆小,自足,在与别人接触中采取克制态度,有利于从事精细工作。这种类型无所谓利 弊,主要取决于在哪种情况下采取这种态度。高分特征:外倾,开朗,善于交际,不受拘束, 有利于从事贸易工作。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 X3:【X3=[(77+2×C+2×E+2×F+2×N)- (4×A+6×I+2×M)]÷10】低分特征:情感丰富而感到困扰不安,它可能是缺乏信心、颓丧的类 型,对生活中的细节较为含蓄敏感,性格温和,讲究生活艺术,采取行动前再三思考,顾虑 太多。高分特征:富有事业心,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行动迅速,但常忽视 生活上的细节,只对明显的事物注意,有时会考虑不周,不计后果,冒然行事。         怯懦与果断型 X4:【X4=[(4×E+3×M+4×Q1+4×Q2)-(3×A+2×G)]÷ 10】低分特征: 依赖别人,纯洁,个性被动,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对支持他的人在行动上常适应其需求, 为获取别人的欢心会事事迁就。高分特征:果断,独立,露锋芒,有气魄,有攻击性的倾向, 通常会主动地寻找可以施展这种行为的环境或机会,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独创能力,并从中取 得利益。         心理健康因素 Y1:【Y1=C+F+(11-O)+(11-Q4)】心理健康状况几乎是 一切职业及事业成功的基础。心理不健康者,其学习和工作效率都会因之减低。心理健康标 准可介于 4-40 之间,均值为 22 分。低于 12 分者仅占人数分配的 10%  ,情绪不稳定的程度 颇为显著。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 Y2:【Y2=Q3×2+G×2+C×2+E+N+Q2+Q1】本 次级因素意指人格中的某些因素可能对将来的专业成就所具有的影响,它并不代表将来专业 成就所达到的水平。其总分可介于 10-100 之间,平均分为 55,67 以上者其成功的机会更大。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 Y3:【Y3=(11-A)×2+B×2+E+(11-F)×2+H+I×2+M+(11- N)+Q1+Q2×2】标准分高于 7 者属于创造力强者的范围,应有其成就。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 Y4:【Y4=B+G+Q3+(11-F)】本次级 因素总分可介于 4-40 之间,平均值为 22 分,不足 17 分者仅占人数的 10%左右,从事专业 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较小。25 分以上者,则有成功的希望

26 页 270 浏览
立即下载
培训心理学教材

培训心理学教材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一:条件反射    专业培训讲师的授课,不象学校老师授课那样,端坐在台上不断地讲授,而要和学员互 动起来,他们之间有很大差别,尤其会使用到一些所谓的授课方法,比如团队活动、案例分 析、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达到授课目的。这些授课方法,比讲授更好地让学员接受,因为 它们符合学员的心理结构。     那从心理学的角度,尤其是成人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授课方法,就很有必要。我们 来看几个典型的心理学理论,首先是前苏联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注意到,没有喂食时,狗看见喂养者或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胃 液和唾液。巴甫洛夫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在喂食之前先出现“铃声”刺激,铃声结束以后, 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或称自然反 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可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 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件反射”,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 的“条件刺激”。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铃声、红灯等),由于它总 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 起该本能反射,后人称这种反射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当然这个心理学实验是针对动物的,那对成人的教学来说,也有参考价值。俗语说 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条件反射。我们看到某个场景于是产生某种情 绪,也是条件反射,因为场景和过往的经验联系了起来。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狗相当于学员 , 食物相当于讲师和课程。狗看到食物会泌唾液,某些学习能力强的学员,看到课程,也会产 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讲师的课程内容要符合学员的需求,这是让学员产生自然反射。而 铃声相当于培训现场给学员的,或讲师给学员的某种“刺激”,讲师通过这些“刺激”,和 学员脑子里,固有对学习的理解、或某种经验呼应起来,于是导致了学员学习行为的发生, 所以是条件反射。     培训时,如何使用条件反射原理呢?简单地来说,讲师要模拟场景,和学员头脑中 固定的某种经验配合,或唤醒学员头脑里面的学习结构,产生学习的条件反射。操作的办法 如下:     1、课程开始以前。有些客户会让领导开营,或做培训前的讲话,强调培训的重要性, 讲师和课程的优秀,也可以暗示学员,好好学习,领导在关注你们,于是营造了认真学习的 气氛。这就是把领导的权威,延续到讲师身上,于是学员在遵守纪律方面要好一些。领导的 讲话,相当于铃声,在学员身上产生了条件反射。      2、讲师上课有个小铃铛,一方面为了强调课堂的纪律,提醒上下课。另一方面学员 以前上学时,听到铃声,一定是上课、下课或有重要事情,讲师使用铃铛就可以暗示学员, 这是严肃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娱乐。于是铃铛,可以和学员以前的经验联系起来,就是所谓 的条件反射了。当然有的讲师使用音乐,提醒学员上课,不过学员从前没有听到音乐,就上 课的习惯,可能不如铃铛更有效,但音乐或许更有趣。$ _1 j8 S) h9 j: P$ o      3、培训中,讲师设计案例时,要模拟学员的工作场景,当学员看到案例,就会回想 起他工作中发生的事情,于是在讲师的带动下,学员会进行思考,于是学员才会去想解决问 题的办法,才会接受讲师的内容。这时的案例就相当于,提醒学员进入学习状态的铃声,在 学员身上产生了条件反射。( v! h, s9 q0 U1 r9      4、在具体的授课方法上,讲师也可以用到条件反射。讲师说:我们在工作中要团 结紧张,还要什么?学员说:严肃活泼。讲师说:对!我们要劳逸结合。这就是讲师利用学 员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达到条件反射一样的互动。讲师说:知己知彼,才能怎样?学员说: 百战不殆。讲师说:所以我们要非常了解客户,下面我们看了解客户的三个方面。于是课程 得到了延续,讲师此时,也利用了条件反射的原理。等等这些授课方法,我们都是在用条件 反射原理。( `, N2 m% |2 T.     条件反射的引导方法,大多数讲师都在使用,但如果讲师使用太频繁的话,学员会感 到单调和疲惫,有思考力的学员,会感觉自己象应声虫一样,不断回应讲师封闭式的问题。 当然讲师可以通过案例,来模拟场景,和学员的经验配合起来,挖掘学员深入的思考,也是 更高明地用条件发射原理。7 ~0 q4 k! J- l7 M#     简单地来说,讲师首先要分析学员,判断学员头脑里的学习结构。然后在培训中的课 程准备、现场布置、授课方法上,都可以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达到授课的目的。, _6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斯金纳实验 上篇文章说到了条件反射,在授课中的应用。我们看到在一些培训中,讲师使用了一些 奖励和惩罚学员的办法,这样的授课方法,心理学的原理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了一个装小白鼠的箱子,箱内有机关,小白鼠只要碰到这个 机关,就有一粒食物掉出来。开始时它们在箱子里乱动,碰巧触动机关,就有食物丸掉出来 。 以后,小白鼠越来越少去碰其它地方,而越来越多地去碰这个机关。最后,为了获取食物丸 , 它们就去碰这个机关。# F7 p8 e1 R& v* V; o,     斯金纳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它的 某种需要(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在这个过 程中,生物的某种行为,为了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于是生物产生了记忆,它重复这种行为 。 故称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相同的是,工具性条件 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都是利用了生物的记忆。但不同的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中的生 物,是把记忆和某种相关的东西联系了起来。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生物,它的行为是为了 获得某种奖励或逃避惩罚,“某种相关的东西”变成了具体的奖励或惩罚。     在管理中,管理者用 KPI 来考核员工,把下属的业绩和奖励或惩罚结合起来,这样的 操作方式,也是使用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结构。但成熟的管理者,都知道考核会驱动员 工工作,但不是万能的,员工还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等等,精神方面的激励。而且初涉 职场的新员工,对 KPI 考核还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自由散漫一些,于是考核的效果就差一 些。而拖家带口的老员工,被考核过很多次,对考核带来的痛苦记忆深刻,于是很看重考核 , 于是努力工作,完成考核指标。     在培训中,有的讲师也在使用这个原理,授课前,讲师把规则讲清楚,大家分小组来 竞赛,讲师发小礼品,或给学员盖美女与怪兽的图章,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热情。这个授课方 法的前提,就是利用了斯金纳实验的原理。把奖励和惩罚与学员的学习联系了起来。但这样 的授课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奖励和惩罚会分散学员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因为培训的目的是 让每个学员都参与,都学会,而不只是赢得团队的胜利,更不是牺牲弱的团队。从内容上来 看,讲师是裁判,控制竞赛的进度,也就是说,讲师是知道正确答案的人,否则没有办法控 制竞赛的节奏。而客观地来看,营销和管理的很多方面,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科特勒的营 销理论,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也可能是错的,不适合起步阶段的中国企业。营销和管理只有 适合与否,而无正确与错误之分,讲师给出的也只是个人的观点而已。现在采用竞赛的方式 , 讲师用个人观点,来强加给学员,会遇到学员的抵触和反感,造成学习的障碍。     回想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和我们小时候被老师表扬,得到小红旗的作用是一样的, 它是我们应试教育的延续。应试教育的侧重点,不在培养所有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 综合能力,而更侧重在不断地测试他们,把他们中优秀的筛选出来,落后的淘汰掉。现在的 学校教育,也已经在向素质教育转型了,可我们现在很多讲师,还使用这样的教学法。呜呼 ! 讲师是服务者,目的是保证最多数的学员,能很好地学习,而不是被公司请来筛选他们的, 这种教学法,有欠妥当!     而且对于中高层学员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更关注在课程的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他们 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他们上过的培训课程已经很多了。所以让他们互相竞赛,可能会激发 他们的好胜心,但也可能激发他们的反感。他们最关心解决他现在的问题,学习目的很明确 。 所以这个授课方法,对基层员工,让他们感觉到好玩,是可以使用的,但对中高层就会有一 些问题。     从角色上来看,讲师本质上是培训的服务者,而不是学员的管理者。讲师给学员上课 , 是收了企业费用的,或者说是收了学员费用的。所以讲师和管理者,有本质的区别。管理者 可以去考核员工,可以奖励或惩罚员工,那是组织赋予管理者的权力。培训讲师这样做就不 合适了,没人赋予培训师这样的权力,来考核学员,尤其是惩罚学员,相反学员因为是买单 人,反而有赶走讲师的权力。讲师使用这个方法,是利用了学员头脑里,固有的对老师的尊 重,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类,但我认为是值得提倡的。培训讲师作为服务者,还 是关注在授课的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为好。内容第一,形式第二,才是正道。+ w* ]1 c    当然如果学员回答问题不错,参与的不错,演练的不错,讲师可以发动大家鼓掌来鼓 励学员,或直接给某种奖励,也会比竞赛的效果更好。即便是使用竞赛的方式,也要只给奖 励不给惩罚,才让学员感觉到,没有太大的压力,于是学员关注学习,关注内容。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三:马斯洛需求层次   上次在银川上课,有个学员和我交流起授课方法来,问我是不是学过心理学,我告诉他 , 我用的授课方法,是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于是对方很惊讶,这么常见的需求层次, 怎么和郝老师高超的授课方法有联系呢?请看下面的阐述。   所谓需求层次理论是说,人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有衣服穿,有饭吃,才有心思做别 的。吃饱了以后,然后要追求安全感,环境的安全也好,身体的安全也好,心理的安全也好 。 于是“安而后能虑”,开始考虑社交的事情,有社交的需求,想交一些朋友,有朋友在一起 才更有安全感,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也可以在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里,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最起码有人愿意听他的观点,他在团队中是被接 纳和认可的,也就是满足了尊重的需求。最后他的境界提升了,想做祖国和人民做一些 贡献, 为社会做些什么,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想活得更有价值,于是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用我们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饱暖思淫欲”,这个说法不 是很恰当,但说的也是需求层次。    当然一般人是从生理需求开始,一层层向上,最后到自我实现。但也有的人,在吃不 饱穿不暖的时候,就胸怀天下了,孔子评价弟子颜回的:“回也贤哉,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培训中,这个心理模式如何使用呢?&    培训的组织者,首先要满足学员的生理需求。比如说中午和晚上,培训组织者安排了 聚餐,让学员有饭吃,学员感觉好。最好在吃饭时,比在家吃的水准要高一些,或有一些特 色,于是学员感觉来培训值。我以前在企业组织培训时,甚至在每张桌子上,放上当次的菜 单,这样学员坐在那里,就知道今天是几个菜,什么菜,于是好制定“吃饭计划”。而且把 男女学员错开坐,这样菜可以被均匀地消灭。住宿尤其是要干净,最好可以上网,方便学员 晚上处理公务。住宿的地方要可以方便购物,出去以后有一些娱乐场所,那就更好了。当然 如果学员素质不高,或是被“押”着来培训的,这样的安排反而让他们方便地逃课,还不如 关在深山里,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度假村培训为好     安全需求。我以前在《培训现场细节如金》里写过一些。比如教室要足够大,灯光要足 够明亮,有逃生通道,这样学员有安全感。椅子干净,坐着不累。空调温度适中。学员有茶水 喝。      社会需求。学员互相希望沟通,分享彼此的经验。于是讲师把学员分小组,在小组 里有组长带动大家交流和研讨。女孩子平均分配,各个不同地区来的人,错开地坐在一起。 这些方式都可以满足大家社交的需求。中国人是内向的,本来心里想和那个人交流,但我如 果主动去和他认识,就显得我没面子,或万一对方不愿意认识我,不愿意和我交流,那我怎 么收场呢?于是大家会都采用最保险的策略,大家都绷着。其实讲师就是打破僵局的角色, 讲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把学员分成小组,团结紧密地坐在一起,桌子不能太大,大了有谈 判的感觉,在可以放下教材和水杯的情况下,越小越好,桌子的作用是让学员找到小组的感 觉,不是用来写字的。在授课过程中,讲师要有意识地,在课程的前面,加一些简单的小组 研讨,让大家通过研讨,熟悉小组的成员,为后面的培训打下基础。    在课间休息时,有的讲师会放一些有意思的投影片,或 MTV,甚至放《憨豆先生》的短 片,来吸引教室里的学员。这些是最愚蠢的做法!课间是学员社交的时间,是学员回顾和消 化课程内容的时间,是学员之间探讨课程内容,互相学习的时间,是学员评价讲师,表示赞 赏或发泄不满的时间,一句话:课间可能比课堂更重要。讲师播放的东西,很有意思,于是 让一些学员找到不和别人交流的借口,影响了授课效果。所以我的做法是,遮住投影仪,只 放音乐,不给学员太多的选择。     尊重需求。学员在小组里,就某个主题进行了研讨,讲师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于是学员在讲师的引导和带动下,进行分享。这样的分享,满足了学员被尊重的需求。尤其 是中高层的学员,他们本身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讲师要让他们在小组里分享,和大家分享。 简单地来说,讲师首先要尊重学员,学员才会尊重讲师的观点,尊重课程内容。     最后是自我实现。学员来培训,不单是要互相激发和交流,更主要的是想从讲师这里 得到启发和参考。也就是要帮学员提升和总结,这就是自我实现了。在他们分享完了,他们 会想:我们的经验和想法都说完了,那听听讲师怎么说,他难道比我们还要厉害吗?于是讲 师此时可以帮他们总结,总结的更深刻一点,总结的更宽一点,实在不行,就总结的更有趣 一点,郝老师所谓的三点式总结。这个过程是最考验讲师的,所以讲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实践 , 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有自己的观点。否则就是在混时间了。      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满足,在于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教室的现场布置。郝老师以前 说过的培训的三要素:讲师、学员、场地,也是这个意思,细节真的如金。社会需求的满足, 要靠小组教学,如何带动小组来参与,也是考验讲师功力的。讲师首先尊重学员的想法,让 学员来分享,这样是满足学员的尊重需求。分享完了,讲师的总结,就是满足了学员的自我 实现需求。      综合起来看,郝老师以前的一篇文章叫《引导式教学的五个步骤》,说到的教学法 就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具体内容是:讲师先要引导,再让学员研讨某主题,然 后学员分享,学员分享完以后,讲师进行总结,最后关联引申到学员工作中去。     简单地来说郝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引导、研讨、分享、总结、关联,这个授课方法是 来源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你的授课方法是来源于哪里?你想过吗?9 l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四:社交恐惧症   在培训课程中,我发现,即便是企业内训,有的企业,学员之间也不是很热络,不能 象朋友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开放而自由地表达思想。而更多地是在试探,在提防,在 维护尊严,在排斥别人,在为自己辩护。为什么这样?答案很简单,同事即是伙伴,也是对 手!在面对同事时,不能暴露真正的自我,否则今后在和那个“对手”竞争过程中,可能落 败,于是以上学员的互相提防、排斥等行为,就可以理解了。   企业内训是这样,公开课程更是如此。参加公开课程的学员,大多是企业的骨干员工 , 甚至是高级管理人员,或老板。他们在企业时,习惯于指挥别人。而现在他们来参加培训, 也容易把“官架子”,过分的自尊,过分的自信,带到培训中来,不把讲师和别的学员放在 眼里,总等别人和他们沟通,而不是主动与别人沟通。   心理学把这种,一群人在一起,从而产生的沟通障碍,叫做社交恐惧症。说它是所谓 的恐惧症,是严重了一些,但基本道理还是对的。除了天生热情开朗和自来熟的人之外,大 多数人在社交场合中,都不愿意主动地暴露自己,去和别人主动搭话,因为你不知道别人是 怎么想的。万一你暴露了自己,主动答话,而别人不喜欢说话,甚至喜欢打击人的话,你自 己会受到伤害,于是隐藏自己就可以理解了。俗话管这种现象叫“先说先死”。   公司开会也有这个现象,刚开始时,大家都说一些无关大局的废话,说一些绝对正确 的话,比如说:“我想这个产品的开发,对公司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要销售一批、储备 一批、研发一批,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形成梯队,才在面对对手竞争时,从容不迫,我想对 公司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老总这么说是可以理解的,但销售经理这么说,就有问题 了,上面的话显然是废话,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还用你说吗?现在需要你来表态,到底 ABC 三个产品,你们销售部准备主推哪个,我们需要你明确的观点!可是他如果明确表达了 自己的观点,引起反对怎么办?他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于是只好说废话,表明对这个问题 的重视,但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害怕“先说先死”,看别人是怎么说,然后自己再考虑,如 何表达自己。     成人学员,在企业中历练多年,已经养成了以上的习惯,说可怕一点是社交恐惧症 , 说通俗一些是社交困难。虽然大家都知道,如果每个人都隐藏自己,对集体的交流不利,而 展现自己,是会给大家和自己都带来好处的,但我就是打死也不说,看大家的反应。培训讲 师,此时就起到了,促动学员互相交流的角色,要注意各个细节。   首先在培训开始前,讲师要亲自参与布置教室,尤其要注意桌椅摆放。桌椅摆放看起来 很简单,让服务人员做就可以了,但其实很关键,因为人是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动物,环境可 以影响学员的心态。就象我们陪客户吃饭时,会特别注意主人和客人坐的位置,你可以让领 导和贵客,坐在门口,上菜的位置吗?那你还想不想干了?吃饭时坐在哪个位置,反映了每 个人的地位,各安其位,才能摆正心态,才有良好饭局的开始。     培训的道理也是一样,教室里面桌椅的摆放,也影响了学员的交流。培训有所谓的三 要素之说:讲师、学员、场地,缺一不可。不过培训中,桌椅的摆放,不是要体现尊卑,而是 要让学员消除社交恐惧症,促进学员充分地交流。那种摆放成课桌式,“排排座分果果”的 方式,我们就不说了。那样的摆放,学员只能和旁边两个学员交流,因此从学员身上学到的 东西有限,非常不利于小组研讨。如果课程内容是以讲师讲授主,知识和经验是来自讲师, 这样的摆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心态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摆放,就有问题了。还 有所谓的马蹄形的摆放,也是类似,学员在教室周围,按照马蹄形的形状,坐成一圈或两圈 , 讲师站在教室中间授课,这也是典型的以讲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专业讲师的授课方式,应 该是引导的方式,学员一方面可以从讲师身上学到东西,另一方面学员可以从,小组的成员 身上学到更多实际操作的东西。那这样的引导式教学,教室如何布置呢?请看我发给培训合 作伙伴的要求:) p2 [0 p& W, J& S$ E7 M   “请把培训现场的桌子和椅子,摆成小组讨论的方式,这样便于学员交流。每个小组大 约 6-7 个人左右。如果教室空间太小,可以用小桌子,但一定要保证学员小组之间的空间, 讲师可以走过。一定要注意,在不影响学员交流的情况下,桌子越小越好。如学员人数多, 可以增加组数,但不要增加小组的人数。不同地区的学员最好错开来坐,这样才有充分的交 流。如果女同学比较少,就把女同学平均分配,最好坐在小组的中间。”- ~5 f% Q9 K* ]. b     如果完全按照这样的摆放,结果就是,来自不同公司、不同地区、不同经历的 6-7 个 学员,围着一个或两个女学员,坐在了一起。桌子还不是很大,大家互相靠的很近,有人不 想交流吗?有人打死都不说吗?很难!这样的布置,让学员没有选择,他除了和小组的学员 共同探讨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当然这些布置都是在培训开始前就做好,学员不知道讲师的 意图。      如果讲师事先不这样设计,很多熟悉的人会坐在一起,有人如果主动和不熟悉的人 坐在一起,别人首先会怀疑他的企图是什么。这些熟悉的人,一个部门和地区的人,本来平 常就在一起,交流就很多了,于是培训中,不容易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还有一个 问题是,如果他们就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今天坐在了一起,也要分个高下,于是就某些课程 内容,不容易达成一致。而不同地区的人在一起,最起码他会给别人面子,于是不同地区的 经验得到了交流,研讨也容易进行。     以上说消除社交障碍的方法,是在课前,布置教室时,要考虑到的。下面看看课程进 行中,还有什么办法,让学员能交流起来。     在课程内内容开始前,我还让小组成员互相认识,推选小组长,小组长来有义务带 动小组交流,有权指定小组的发言人,而且这个发言人,不是固定的,而是每个人都要发言 。 我看你们还不研讨?谁可以做到不说话?那是与小组长为敌!就是与组员为敌!有的学员可 能不愿意发言,你推我挡,但还会在组长和组员的要求下来发言。' 有个关于猴子的故事,也是说的这个道理,一大群猴子被关在笼子里,准备被宰杀, 被做成猴脑。当厨师走近笼子时,猴子们惊慌失措,纷纷往角落中躲藏,他们还把猴群中最 弱小的推出来,推到笼子的口边。等到厨师把那只可怜猴抓走,猴群才重新安静下来。组长 指定,每个人都发言,这样的模式,对于爱学习和分享的组员来说,无论什么规则,他们都 会积极发言,踊跃参与。但对于那些没有分享习惯,都是“*&^)_员”,打死也不说的组员来 说,这样的规则,让大家都无可逃避。于是有人很聪明,觉得反正都是要发言,现在看到这 个题目比较简单,于是主动冲上去发言。那些总是逃避的,会被组长和发过言的人要求,象 那只可怜的猴子一样,被推举出来发言。他可能有一些怨气,但更多的怨气是对组长,对自 己为什么要最后说,而不是埋怨讲师,因为讲师的规则,是对所有学员的,不是针对这个学 员的。你想保持沉默吗?在郝老师的课堂里,你是做不到的。2 [$     有的讲师,在培训开始前,会带学员做一些热身活动,讲师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家 互相认识。比如说有的讲师用起队名、队口号、队图标,然后展示的方法。有的讲师用“征集 签名”的方法。有的用做体操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大家可以上网络上搜索,有很多。但目 的都是让大家用最快的时间,互相熟悉和了解,突破社交恐惧症。但有个别讲师走到了魔道 , 为了形式而形式,对这样的活动严重依赖,一做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看起来很热 闹,看起来学员都动了起来,但人家来参加培训,是为了学到东西,这些只是手段,不是目 的,最多 5-10 分钟。. |     在培训进行中,讲师还要促动小组研讨,讲师是外来的规则的建立者。比如说讲师给 小组发了大白纸,和白板笔。讲师要求把小组讨论的结论,写到大白纸上。讲师提出了问题 或给出了案例,让大家研讨。于是组长有理由,组织大家来研讨,因为那是讲师要求的。即 便是对方不热心,不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没有伤害到组长的面子,因为那不是我没事找事 , 非要找你研讨什么,我遵照的是讲师的指令。于是讲师的规则,讲师的案例,讲师的问题, 就成了学员研讨的借口。     作为专业讲师,要考虑每个细节,尤其是要站在学员的角度上考虑,如何能帮助学员 更好地交流,更好地学习。培训现场有两个讲师,一个是站在台上的讲师,另外一个是学员 旁边别的学员。在大多数培训中,促动学员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比讲师讲述更重要,讲师 是培训的引导者,而不只是传授者。有时,学员讲师比讲师讲师更重要。9 b+ c; r( T& Z8 W/     作为讲师,你促动你的学员交流了吗?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五:桑代克的“试错”学习理论 5   桑代克,箱子,钉着木条,脚踏板,开门。猫,饿猫。门外,鱼。试验开始了。     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想出去吃鱼。后来偶然碰到 脚踏板。饿猫打开了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又把饿猫关在箱子 里,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于是一只会开门的猫,诞生了!象 不象训练武林高手?     桑代克认为,猫不是通过逻辑推理,不是通过观察别人,更不是自己顿悟,学会逃出 箱子的。它们能顺利逃脱,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不断地尝试。在失败中,消除无用行为, 记住有助于逃脱的行为,最后成功地学会逃脱。桑代克说,它们已经在有用的行为,和目标 之间建立了联系。这就是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就是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简单地来说,人从 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简称“试错学习”。* |5     在大量的人和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第一条是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心态。学习者有准备来学习,而又给以学 习活动,学习者就感到满意。学习者有准备,而没有学习的活动,学习者就感到烦恼。学习 者无准备,而被强制学习,学习者也会感到烦恼。     这个准备律,经验稍微丰富一点的讲师,都可以和自己的授课经验应证。如果你的学 员是被强迫来的,不是自己真心想学,而是领导认为他们该学,那无论是谁来上课,也无法 搞定,讲师能把时间混到,学员没有走光,那就不错了。所以企业在请讲师授课前,一定要 精心选择课程,选择那些学员感兴趣的课程,充分了解学员的需求,再结合企业授课目的, 才能让学员觉得来听课,对他自己有价值,于是学员准备好了,学习心态才能放平。     对于已经充分准备好的学员,讲师要靠内容吸引学员,而不是讲自我推销的话。学员 花钱来听讲师自我推销,你觉得讲师是不是有点过分呢?有的讲师还说些什么意义和重要性 之类的废话,学员也会感到无奈。他们会想:你说的这些对我有什么价值呢?我来听课是想 知道怎么办,而不是什么意义。我们认为很重要,很有意义,所以才来听课,请告诉我们怎 么办。     桑代克在实验中还发现,人对外部情景的态度,除了心态调整的这个准备律以外,还 取决于年龄、饥饿状态、精力状态或瞌睡程度等。于是现场的水,食品,空调,光线,可以消 除这些影响,而让学员的精力集中到培训内容中来。所以站在培训的角度看准备律,就是课 程要满足学员的需求,讲师要靠内容吸引学员,并消除培训现场的负面干扰。     第二条是练习律。它强调联结的作用,就象那只猫一样,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真正 掌握。但是桑代克也指出,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 助于学习,对于猫来说,打开门以后能吃到鱼,那是猫满意的效果。对于培训的学员来说, 学习了以后,能对他的工作有帮助,那是学员满意的效果。所以无论如何,你的练习要让学 员觉得有意义,而不是带学员做了多少活动,更不是讲了多少笑话。     练习的作用是明显的,就象学习游泳一样,光学了游泳理论而不练习,就去横渡长江 , 那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在培训中,针对不同课程,可能用思考的“顿悟”,也可能用练习的 “渐悟”。如果是态度类培训的话,我想还是“顿悟”的效果好一些,讲师让学员在困顿中 ,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一些技巧性课程的话,还是不断的练习效果为好。当然最好是学员 在“顿悟”后,再加上练习来强化,“渐悟”以后,再来个理论上的总结和提升,学习的效 果会更好。( \5 D* B!     如果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员去“顿悟”。如果是内容复杂,而学员的层次不 是很高的话,你让他“顿悟”,他们“悟”不出来呀,还不如让他们犯错误,然后再总结出 来。比如你能经过引导和提示,能让学员“顿悟”出能量和质量的关系吗?除非你的学员有 爱因斯坦的潜质,普通学员还是启发一下,让大家都犯错误以后,再来讲解为好,也就是 “渐悟”。     注意这里说的让学员犯错误,是让所有的人都犯错误。这样犯错的他,藏在大家里面 , 反正大家是一样的,他没有丢面子,有安全感。如果是小组练习,尽量不要在一个小组出了 错后,讲师进行点评更正,除非错得离谱,大家都看出来了,讲师不得不要点评。而是要等 三个小组说完了,大家都犯了错误后,讲师再来点评价。这样那些犯了错误的小组,感不到 太大的压力,毕竟错的是三个,而不是一个。3 M' X5 w& U& i0 I" o     讲师在用角色扮演的授课技巧时,也要让大家都来练习。讲师讲了某销售技巧后,要 让所有的学员都来练习,不能只找两个人来示范。别人在看他们两个在练习,那是学不会, 违背了这个练习律,学员只是知道了,没有被强化,在学员的脑中形不成“联结”。     第三就是效果律了。桑代克认为如果动作,跟随情境中满意的变化,在类似情境中, 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否则减少。效果律建议用具体奖励,如金星、口头表扬等对 学员进行重复练习。如不停地重复乘法表,并且提供奖励,形成了刺激(7×7=?)和反应 (49)的联结。桑代克的效果律和斯金纳的激励理论类似。具体观点,读者可以看我的《授课 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 2:斯金纳的“奖励与惩罚”教学法》     总的来看,根据桑代克的学习规律,在培训中,企业要找到学员的需求,讲师要唤醒 学员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尤其是技能类的课程,比如说销售技巧课程,讲师一定要让大 家多练习,只有让学员不断地犯错误,才能让学员在错误中学到东西,也就是“渐悟”。所 谓的“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不也是“渐悟”的道理吗? 学员学完内容后,讲师或培训组织者,要给学员一些奖励,培训效果更好。5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六:格式塔派的“顿悟”学习理论     和桑代克的“试错”学习理论不同,格式塔学派强调的是“顿悟”。格式塔学派强调 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 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3 G. M. 他们也用“倒霉”的动物做试验。心理学家苛勒于 1913 年至 1917 年,用黑猩猩做了一 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苛勒在笼子外放有香蕉,笼子里放有两根短竹 棒,用单根无法够到香蕉。黑猩猩常常将棒子扔向香蕉,把棒子搞丢。但当它拿起棒子玩时 , 顿悟的端倪就出现了。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一个名叫苏丹的黑猩猩,最后将两根棒子像钓 鱼竿一样接起来,够着了香蕉。(来自《人猿的智慧》)*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把两根棒子接在一起,多少有点偶然,然而苏丹一旦看到棒子接 起来,与远处香蕉的关系时,就能够想到这个主意,从而一次又一次把一根棒子,插进另一 根棒子的未端,以便够得着远处的香蕉。- f9 [, b, j" W( b,     苛勒的实验表明黑猩猩,已经领会到了自己的动作为什么进行,怎样去进行,以及最 终的结果为何,领会到了自己的动作与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在苛勒看来,猩 猩对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种盲目“试错”过程,而是对问题“顿悟”,灵机一动,计上心 头。     有个大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也是这个道理。他 10 岁那年,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要学 生把 1 到 100 的数相加起来(即 1+2+3+,…,+100)。比高斯大的孩子,闷着头一个数一个数 地相加。高斯却不着忙,认真考虑一番后,用他从未学过的求“等差级数前 n 项”和的方法 算出了得数 5050。显然高斯的思考过程,不是拿到问题以后,直接去尝试,而是分析了目的 和情景的关系,产生了“顿悟”。格式塔学派认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看到的东西不完全 取决于外界,而是在人脑中有某种“场”的力量,把刺激组织成一定的“完形”。从而决定 人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也就是“顿悟”了。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也是个“顿悟”的 过程。      对培训来说,学员是有经验的,学员在学习时,不单是产生“刺激-反应”的学习效 果,而要经过和经验对照,才决定是否“反应”。因此学习行为对于那些很有经验的人来说 , 他们会和头脑中的经验对照,所以是个“顿悟”的过程,不能一味地灌输和教导。对于那些 没有经验的人来说,直接灌输“刺激-反应” ,多练习还是有道理的。: d.     我们以前上学时,有无类似的经验呢?有一道题,你怎么也想不出来,上午上课在想 , 下午也在想,于是晚上带着这个问题睡觉了,早上起来,突然灵光一闪,答案找到了。这个 过程就顿悟。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强调 “顿悟”。培训中也是类似,你没有必要解释那么多定义,讲述那么多意义,而是让学员自 己来解决问题,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g7 _i     以上说的是学习效果,格式塔心理学家还认为,通过顿悟获得的理解,不仅有助于学 习迁移,而且不容易遗忘。Katon 在 1940 年做了一组实验。把 149162536496481 写在一张卡 片上,要一组被试看 15 秒钟,然后试图回忆它。这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在一般情况下, 除了记住其中少数几个数字外,没有人能全部记住。但在给另一组被试看这张卡片之前,告 诉他们在试图记住它以前,先想一下这些数字为什么这样排列,是否有规律可循。结果不少 被试都觉察到,这些数原是用 1 到 9 的平方排列起来的。这样一来,回忆这些数字就毫无困 难,哪怕是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后也能轻易做到。+ n& X& M6     因此讲师在授课时,不能剥夺学员思考的权利。尽量让学员自己去体验去感受,这样 学员才记忆深刻。就象你看电影时,有个人在你旁边,不断地给你讲解电影的内容,和你说 下一分钟,将要发生什么,你的感受如何?你把话都说完了,你说得很全面了,学员哪里还 有思考的余地?学员哪里还有思考的积极性?你的课堂不沉闷才奇怪。# \* ^4     就象上面黑猩猩笼子外面,有香蕉作刺激一样,格式塔心理家也强调刺激。但他们认 为学习的内容对学习者有意义,学习者会有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对学习者最大的刺激和奖 励。有时任务看上去简直不可能完成,但越是这样,当他们突然发现解决办法时,就越会有 “顿悟”的快感。我上中学时,数学在全年级也是最好的。因为我从解题中,获得了很多乐 趣,觉得数学很美,那也是“顿悟‘的体验。所以格式塔心理家,经常抨击滥用各种外部奖 励,诸如使用糖果、好分数、五角星或金钱之类的东西,来驱动学习。不加区分地使用奖励物 可能会使学生分心,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而只关心能得到什么奖励上,从而不可能达到, 对问题情境有“顿悟”的理解。就一般而言,解决了问题本身,就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我 在《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斯金纳的“奖励与惩罚”教学法》里,也抨击了这样的授 课方法。# }+     总结来看格式塔心理家,在学习方面强调模拟场景,讲师引导,让学员‘顿悟“,而 不是死记硬背,拼命练习。“顿悟”的授课,学员记忆深刻,容易迁移到工作中。在教学过 程中,学习的结果就是对学员最大的奖励,并不需要借助外部的物质奖励,那些会干扰学习 的效果。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七:教室布置的“从众效应”     从授课效果上来看,大班授课,那么多学员,讲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员,促动每个 学员的学习,只管自己演讲得效果不错就可以了,至于学员学了多少,那取决于学员的吸收 能力。但小班授课就不同了,讲师要照顾到每个学员,要促动学员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观 点,让学员不但从讲师身上学到东西,从其他学员身上也可以学到东西,这才是小班的价值 所在。       所以说小班的内训授课,讲师有更大的压力,还要在这个压力下,带动大家参与,其 实对讲师的授课技巧,有更高的要求。下面专门说说,讲师如何靠分组,引导授课气氛,促 动学员交流的办法。我们可以看到有的讲师授课时,当学员人数众多时,分成 10 个人小组, 当学员人数较少时,就分成 3 个或 4 个人一个小组,其实这些做法,违背了学习规律,都不 利于小组研讨达成一致。     心理学家阿希,在 1955 年做了关于“从众心理”的研究(《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 究》P402 页)。实验材料是18对卡片,每对左边的一张画有一条线段,右边画有三条不同 长度的线段,其中有一条同左边卡片上的等长。被试坐在一群人当中,辨认哪两条线段一样 长。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被试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错误概率小于1%。% o' w2 O# c8 D( y4     但是,当其他人纷纷故意做出错误的判断时(这是实验者的安排),被试就显得犹豫 不决,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这样连续试验了几组,统计结果表明,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 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 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 行为。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 A+ _. w" o7 w2 G0 I     后来他把这种“从众”做出判断的行为,叫做“从众效应”。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三 人成虎”,也是“从众效应”的典型案例。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众倾向性随着团队规模的提高而增加,但这仅仅限于,人员数 量在 6-7 人的团体。其规模超出这个数字时,从众的水平不会增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 所降低。阿希声称,随着团体成员的增多,人们开始怀疑其他成员,有目的地影响自己的行 为,并开始抵抗这种显而易见的压力。无论如何,7 个人以下的小组,有利于达成一致的结 论,有利于小组的研讨。其实从数学上分析,也是如此,7 个人之间有 21 种联系,8 个人之 间有了 28 种联,而 9 个人之间有 36 种联系,10 个人之间竟然有 45 种联系!显然,团体人 数越少,越有助于达成一致,有助于小组研讨。在培训中也是一样,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 员达成一致。7 个人以下的小组,更有利于达成一致。但小组人员也不能太少,太少了他们互 相的经验,得不到充分的交流,新鲜的观点太少。而且在有的企业培训中,学员不守纪律, 小组本来只有 4 个人,有两个人因为公务繁忙离开了,剩下的两个人,如何研讨呢?所以小 组的成员一定是 6-7 个人为好。  w+ H7 {5 `#     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也曾数度对从众行为进行了研究探索,结果与经典实验相似 。 在一次实验后,实验者访问了发生从众行为的被试,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有个始终表现出 从众行为的被试者说:“我看到别人怎样讲,自己也就怎样讲,有几次我看出是不对头,但 别人都这么说了,我也就跟着讲。”有的被试则说:“开始我坚持,后来看着大家都讲的与 我不一样,怀疑自己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所以也就随大流了。”有的说: “开始我相信自己是对的,后来发现就我一个与别人不同,觉得奇怪,于是就随从了。”由 此看来,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是群体压力。当个体行为与众不同时,就会感到群体压力,而 个体又不愿意受到孤立。当个体行为与别人一致时,就会产生“没有错”的安全感,于是就 产生了很多人都采取与群体内多数人,保持一致意见的现象。阿希实验还表明,即使在问题 情境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个人仍会因群体压力产生从众行为。     后来阿希变动了实验。他对 7 名助手的回答进行了改变,使其中一个助手在实验条件 下,给出正确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有 5%的被试同意团体的一致意见。显然,你只需 要一名同盟者,就可以坚定立场,并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也就是说一对六是实验者不接受 的,但只要有人和他相同,二对五他是可以接受的。     培训讲师如何应用这个原理呢?当讲师发现小组的研讨偏题时,可以促动到原来的题 目上来,讲师首先要观察,哪些人对偏的题目不感兴趣,于是可以问两个人的观点,从而靠 他们影响大家,回到正题上来。如果小组讨论的结论,非常负面,这个技巧也是有用的。毕 竟在小组里,还有一些希望回到正题上来得学员,讲师的促动可以促使他们联合起来,推动 小组正面研讨。& |6 b# n# P$ I/ A- |     在阿希实验中,还有个操作的要点,被实验者是后来的,而前面已经有六个人在等他 了。他不知道这六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六个人会对他怎样。于是在这个陌生的地方, 看看别人在作什么,于是模仿大家,从众做事,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也就是说,你对某领域 了解越少,越没有竞争优势,越容易从众。刺激越模糊,任务越困难,人们越容易相信众人 的判断。3 A* ^  E6 L$ S8 z  g' r$     总之小组研讨是培训中最常用的方式,如何才有利于达成一致,并充分交流意见呢? 6-7 人的小组是最适合的。讲师还要在授课过程中,促动小组,引导研讨的方向。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八:“学习助长”与“学习抑制” 你家孩子,在家一个人吃饭,吃得香,还是到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吃饭,吃得香? 你当初骑车上学时,后面有车超过你,你是不是要加快车速,追上去?你现在是讲师了,50 个人听你授课,是否比 10 个人听课,你发挥得更好?你有无发现,老实的小狗,看到别的 狗吠叫,也跟着吠叫了起来?     在心理学上,把这些行为就叫“学习助长”。简单地来说,一个人的表现会因为别人 的注意,或竞争,而有所提高。当有他人在场时,他可能会比独自一个人时,表现得更好。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 1897 年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 成 25 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结果表明,平均时速为 24 英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 速为 31 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 32.5 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 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学习助长现象。我想如果在骑车人的后面, 跟上一条饿狼,那他是不是骑得更快了?     特里普利特认为当观众在场时,往往会唤起别人评价自己的想法,你关心别人的评 价,就会自我驱动地,就会有更好地表现。另外人和人之间,还有隐蔽的竞争,人人都有不 同程度的好胜心,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了竞争,用我们的俗话来说,就是“逞能”。在 各种比赛活动中,啦啦队和观众的鼓劲声、以及其他运动员的表现,都可以促进表现。! C" y: Y: [; ?1 N& X     生活中也是一样,在这个电视机和 DVD 普及的时代,人们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呢? 有人说电影院的音响效果好,我想这只是一个原因。当初我在清华上学时,在大礼堂看过数 不清次数的电影,当遇到激动人心的情节时,学生们会自发地鼓掌,甚至欢呼,那种上千人 一起笑,一起激动的心情,不就是“学习助长”吗?培训现场也有如此的效果,有的课程, 你在家看书就学会了,为什么还要去听课呢?因为有人喜欢那种气氛,和别人在一起学习的 气氛。有的中学老师也有体验,某学生说:我不到教室里去,就看不好书、写不出东西来。这 说明教室对他,有助长效应。也有学生说:我坐在教室里,什么事也干不好,这说明教室对 他,有抑制作用。     我们在培训时,如何利用学习助长原理呢?比如说在培训时,把来自不同地区的人 错开,分在不同的小组中,而且把数量少的女孩子平均分配,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如果是 来自一个地区的学员,他们互相很熟悉,平常该碰撞的已经碰撞过了,早就没有什么新鲜的 了,那个“烂人”一直是自己讨厌的,如何能在小组中更有激情?更何况他们之间谁强谁弱 , 早就已经是确定了的,还用竞争吗?互相促进的效应就很小了。而不同地区的人坐在一起, 于是“学习助长”出现了。把女孩子平均分配,而且坐在小组中间,就更是这个道理了。但 凡正常男人总想在一群男人中,表现出自己是最优秀的,来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力。男女搭配 , 培训不累。这是男人的本性,你可以说是好色也好,可以说是本能也好,总之“学习助长” 是一定存在的。我在发给企业的培训准备清单里,详细地说了分小组的方式: “请把培训现场的桌子和椅子,摆放成下图小组的方式,这样便于学员交流。每个小组 7 个人以下。无论教室大小,桌子要尽量小。小组之间的空间,讲师可以走过。在不影响学员交 流的情况下,桌子越小越好。如学员人数多,可以增加组数,但不要增加小组的人数。不同 地区的学员最好错开来坐,这样才有充分的交流,让学员学到更多东西,女学员平均分配, 坐在小组中间的侧边。”1 g5 y#     和“学习助长”相对应的是“学习抑制”。有别人在场时,有时你会和别人竞争,激 发出你的能力来,但有时别人的存在,会让你感到消沉,感到到压抑,让你感到被打扰。心 理学科特雷尔等人的实验表明,被试在学习比较简单的材料时,有其他人在场比单独学习效 果更好。但当学习比较复杂的材料时,效果则相反,单独一个学习的成绩,优于有他人在场 情况下的成绩。也就是说,对于动作简单而又是熟练的工作者而言,当众作业时,会因众人 的注意而加强动机,使得作业成绩有所提升。但对于动作复杂而又是初学的新手而言,当众 作业时,会因众人的注意,而紧张与增加压力,因而造成作业成绩的降低。因此在安排工作 时,如果是一般简单性劳动(挖沟、挑土等),在责任制的前提下,集体劳动效率高。如果 是复杂性工作(创作,设计等),则尽量让其单独思考。5 m; w# Q, ^+ R7     在培训中,学员尽量水平差不多才好,尽量不要高层、中层和基层搅和在一起,有些 公司说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也不少,多来人能节省培训费,为什么不让多来?可那些基 层员工,会被中高层员工压抑,而不敢发言,或怕发言后别人对他有负面的评价,因此产生 了“学习抑制”。- F4 m' B6 r& ~8 U) B( s      即便是同样层级的学员,讲师也尽量把经验丰富的与经验一般的学员,错开坐,这 样才能激发大家的交流,让同样级别的学员,互相挑战,带热了培训现场的气氛。* K7 }3 _2 U  ^     讲师在培训中,还要注意,尽量不要点名。那些强的学员无所谓,反正我强,我正好 有了表现的机会,产生了“学习助长”效应。而那些弱的学员,万一不懂如何来回答,而被 讲师点名了,就会没有安全感,被“学习抑制”。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九: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     无论是大班演讲也好,还是小班培训也罢,授课结束,只是学员学习的开始。如果学 员在培训后,不去使用培训的内容,无论企业花了多少代价,讲师水平无论多高,这个培训 简直没有用。而学员要使用,首先要把培训的核心内容记住,而且这个记忆要尽量深刻,尽 量持久。就象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后,三年不骑,骑上车 5 分钟后,就和三年前的骑车水平差 不太多。那在培训中,记忆是怎样发生的?和记忆相伴的遗忘,又是怎样发生的?讲师如何 才能加强学员的记忆呢?讲师怎样围绕记忆来设计课程,让学员上完培训课的记忆,就象学 员学骑自行车的记忆一样有效呢?& j" F2 r, t$ C# w2 T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 1885 年发表了他的记忆实验报告,成为了发现记忆遗忘 规律的第一人。和其他心理学家做实验一样,艾宾浩斯做了记忆实验。不过实验的伟大之处 在于,他不是以小猫小狗,不是以自愿者,而是以自己为测试对象,整个实验花费了 5 年时 间。在实验中,他选用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比如 asww,cfhhj,ijikmb,rfyjbc 等, 作为需要记住的材料,通过对自己记忆效果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他发现刚刚记忆完毕 , 记忆量为 100%。20 分钟后,记忆量为 58.2%。1 个小时后,记忆量为 44.2%。8 到 9 个小时后, 记忆量为 35.8。一天后,记忆量为 33.7。2 天后,记忆量为 27.8。6 天后,记忆量为 25.4。一 个月后,记忆量为 21.1。然后艾宾浩斯利用上述数据,描绘出一条曲线,竖轴表示学习中记 住材料的数量,横轴表示时间,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 线,凭借这条曲线,艾宾浩斯成了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5 g; t9 {" R$ A     简单吗?一条曲线,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但你知道他付出了什么代价吗? 花费 5 年的时间,记忆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还要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分析和总结。也就 因为他是刻板的德国人,比较“笨”地坚持学术的严谨性,才能坚持下来,要是我们“聪 明”的中国人,早就说以此类推,所以如何了。这条曲线告诉我们,遗忘不是均衡的,在记 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几乎就不再 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是“先快后慢”。     那培训讲师在授课时,要怎么做,才能加强学员的记忆呢?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讲 师的水平再高,大部分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结束以后,一定被遗忘,这是不改的事实,被学 员记住的只是课程的一小部分。讲师的作用是尽量加大这一部分,让核心的授课内容,成为 这一部分。于是讲师要把课程分成模块,基本上以 1 个小时为一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开头和结 尾的部分,要回顾上一个单元的内容,尤其是核心的内容,一定要反复强调,加深学员的记 忆。我在授课时,还把核心内容,写在大白纸上,粘贴在教室旁边的墙上,可以方便地带领 学员回顾,加强记忆。     艾宾浩斯还发现,记住 12 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 16.5 次。为了记住 36 个无 意义章节,需重复 54 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 480 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 8 次!这个实验告 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 越慢,死记硬背费力不讨好。再理解的知识,也要勤于复习,重复训练才有效果。* b4 L1 S+ C8 X     于是讲师在授课中,逻辑性一定要强,让大家顺着一条线走下来,学员才对课程有 全面的理解,最后记忆效果才好。而且讲师的内容要有意义,也就是说和学员的工作相关。 尽量不要说讲师和他老婆怎么了,和他女儿怎么了,这些内容对学员来说是无意义的。或经 常说一些搞笑,但与课程主题无关的笑话,那样的讲师就更无聊了,简直是在混时间。当然 , 特别高手的学员,可以从中举一反三,从讲师和老婆的关系中,悟出公司和客户关系的道理 来。但大多数学员是普通人,这些东西对大多数学员来说,都无意义,课后一定被遗忘。; Z, A* a/ h% 关于记忆这个困扰人类的话题,后人还进行了很多研究,1999 年在美国的世界记忆学大会 上,公布了“关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定量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该成果表明,在人类大脑 记忆过程中,会形成三种记忆,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6 ~$ A. a% r2 Y( K+ i- h; @      以记单词为例,你在几秒中之内,会产生一个“感觉记忆”,这个记忆保持 3 到 4 秒转瞬即逝,你对这个单词不会感觉太深。感觉记忆之后还有一个“短时记忆”,这个记忆 大概延续 4 到 16 个小时,不同的人相差四倍。我们上学时,有的学生平常不学习,考试要突 击,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我老婆就是这方面的高手。3 l; R; L. ?1 g% p6 h    关于“短时记忆”,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发现,人的记忆广度平均数为 7,即大多数人 一次最多只能记忆7个独立的“块”。他在 195 年的一篇著名论文《魔术数字 7 加或减 2:我 们加工能力的限制》上,说明了短时记忆不可贮存很多信息,7 加减 2 也就是 5 到 9 个项目。 讲师在授课时,最好把给你学员的要点,在 7 个以下,而且要把它们模块化,这样有利于学 员记忆。5 Q! B/ F- ^, _$ A/ ?     在这两个记忆消失后,会产生一个长时记忆痕迹。但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 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因此长时记忆的强度也不同。有人晚 上学习,长时记忆的效果好,有人要清晨,所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忆曲线,会让你的学习更 有效率。, R% Y% N# v& k" a; [5 v3 ^     总之,培训讲师在授课中,多次强调核心的授课要点,让它成为学员的长期记忆, 而且要逻辑化地授课,更要以学员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开发课程,让学员觉得学习的课程内容 , 对他的工作有意义。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十:沙姆的“神秘气泡” 你注意过一群鸟,是怎样站在一棵大树上的吗?它们不是集中站在一根树枝上,而是分 散地站在整个树的不同树杈上。你去饭馆吃饭,如果里面已经有些人了,你会和他们靠得很 近吗?很少有人这样,我都是坐在尽可能舒服,可以看到风景,并远离别人的位置上。这些 我们都习以为常,不这样反而很奇怪了。1 y8     20 世纪 60 年代,心理学家沙姆却做了个有心人。他进行了大量实验,最早提出了 个人空间的概念。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 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 沙姆就进去坐在 他或她旁边,测试那个人的反应如何。实验进行了整整 80 个人次。结果证明, 在只有两位读 者的阅览室里, 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沙姆坐在他们身边后, 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 大多数人默默地,走到别处坐下, 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 “你想干什么?” ) t+     他认为,每个人的周围,都存在着一个空间范围,对这一范围的侵犯和干扰,将会 引起人的焦虑和不安,这个“神秘气泡”随身体移动,它并不是人们的共享空间,而是在心 理上,个人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这个“神秘气泡”的大小,受到个人特点、社会习惯、文化 环境等因素影响。     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拉开与大臣们的距离,大臣们则弯腰低头,眼睛 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背朝外出,这些都体现了皇权,可见皇帝的“气泡”有多大。有人在 开会时,不敢坐在老总身边,是为了避免侵犯老总的“气泡”,而他忘了,如果你经常坐在 老总身边,时间长了,老总就把你包含在他的“气泡”里,你就成了他的自己人,他的心 腹。: 因此讲师在准备教室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能让学员在很多椅子的教室,随 便坐,而是要做到有多少个人,就只有多少把椅子,不给学员挑位置的权利。并且每个人都 有名位牌,学员是没有选择的,这样可以尽量消除“神秘气泡”的影响。否则在一个有 100 个座位的教室,来了三十个学员,会坐得稀稀拉拉,没有上课的气氛。等他坐在了那个位置 上,你让他站起来,坐回到小组的座位上,那就难了,甚至是不可能的。并在安排小组座位 时,尽量让桌子小些,学员之间挨得近些,让学员互相进入彼此的气泡,为学员充分交流打 下基础。详细操作办法可以看郝志强写的《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四:培训现场的“社交 恐惧”》。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此研究,提出了四种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首先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的最小间隔,即"亲密无间",范围在 15 厘米之内, 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气息。其远范围是 15 厘米到 44 厘米之间,可能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体现亲密友好。     在培训中,当学员有问题时,讲师要走过去,主动距离他很近,这样可以更和谐地 处理问题。如果讲师在处理学员问题时,和学员保持远距离,那你们两个看上去象陌生人, 这对讲师处理学员的问题不利。而且在培训现场,讲师是可以走动的,学员是不可以走动的 , 于是讲师主动对提问题的学员,表示亲密,学员即便感到不舒服,也说不出什么。更何况讲 师已经对他表示了亲密,他作为学员也会给讲师面子,除非讲师的课太差了。" ^% M+ c0 e% q5     其次是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 距离的范围为 46~76 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早上上课前,一般来说讲师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现 场,此时如果有学员已经先到,讲师可以问候一下,并和个别“面善”的学员,沟通一下企 业情况和课程内容,于是讲师和学员的距离就拉近了很多。课间有学员和讲师交流,讲师也 可以使用这一距离。   第三是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较正式关系。其近范 围为 1.2~2.1 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管理者常用 宽大的办公桌

84 页 289 浏览
立即下载
奥鹏培训心理试题

奥鹏培训心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初中生记忆发展特点的 是()。 A. 不存在具体形象记忆 B. 有意记忆进一步发展 C. 意义识记的能力更加发展 D. 对词的抽象实际能力有新的发展 正确答案:A 2. 初中生在新的学习条件下,学习动机、 态度、兴趣和()的发展都有了新的特点。 A. 能力 B. 语言 C. 行为 D. 思维 正确答案:A 3. 成年期的()是创造性思维表现最佳年 龄。 A. 25 岁至 45 岁 B. 25 岁至 30 岁 C. 30 岁至 45 岁 D. 35 岁至 50 岁 正确答案:A 4. ()是个别咨询中最常见和主要的形式。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正确答案:C 5. 以下对催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际上并不是睡 C. 心理障碍 D. 精神疾病 正确答案:A 8.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智商在()之间, 一般能进入学校学习。 A. 20-34 B. 35-49 C. 30-45 D. 50-69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9. 艾里克森认为,人类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儿童早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 ) A. 约从4岁到5岁 B.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 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C.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 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D. 艾里克森认为个体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 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此阶段的 主动性发展有关。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11.以下不是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 A. 在教学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而无意注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B. 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对抽象材 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B. 在催眠状态下,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和 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 C. 在整个小学期内,教学的抽象性,是引 行动的能力 C. 催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 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 D.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 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 D. 催眠的效果通常都非常好,目前已经应 绪色彩。 正确答案:C 用于各个领域。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6.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 儿的早期同伴交往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①“简单交往”时期②“以客体为中心” 时期③“互补性交往”时期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13. 情绪的构成不包括() A. 主观体验 B. 生理唤醒 C. 外在行为 D. 主观行为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4.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 )。 A. 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 B. 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 实现 C.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 说来提高认识 D.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 提高认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7. () 就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A. 一般心理问题 B. 严重心理问题 满分:1 分 得 12. 婴 段:①他律道德阶段②自律道德阶段③前 道德判断阶段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5. 以 下是根据动机产生的根源不同来进行分类 的动机是() A. 交往动机 B. 成就动机 C. 内在动机 D. 权力动机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6. 经 典型条件反射是()发现的 A. 巴甫洛夫 B. 马斯洛 C. 弗洛伊德 D. 柯尔伯格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亲社 会行为在( )逐渐增加,6-12 岁增长显著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学龄前期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8. 人 类通过()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认 识了事物的整体 A. 知觉 感觉 B. 感觉 知觉 C. 感觉 感觉 D. 知觉 知觉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青 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主要功能并不在 于( )。 A. 帮助学生开发个人潜力 B.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格,养成健 康的学习生活态度 C.解决个别存在明显心理疾病的学生的问 题 D.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0. 下 列不属于注意的种类的是()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前注意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21. 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 ) A. 规则是相对的、可以随时更改的 B. 不理解规则可以不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 或改变 C. 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态度,认为 或者好的、或者是坏的 D. 判断行为完全看动机而不看结果。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22. 公众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6 米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3. 1978 年,心理学家()修正了挫折-侵犯理 论。 A. 多拉德 B. 柯波尔 C. 巴普洛夫 D. 伯克威茨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4. 动 机的产生() A. 只受外因的影响 B. 只受内因的影响 C. 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 D. 不受内外因的影响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25. 社交 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4 米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6. 能 力除了完成某项活动的成就水平之外,还 需要 A. 已经学会的知识 B. 已经学会的技能 C. 在某方面具有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 D. 已有的才能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7.()是指激发、维持、调节并引导人们从 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推动力量。 A. 需要 B. 归因 C. 动机 D. 调节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9. 下列 不属于自我调控系统的是( ) A. 认知风格 B. 自我控制 C. 自我体验 D. 自我认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0. 下列不属于认知风格的是( ) A. 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 冲动和沉思 C. 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 D. 同时性和继时性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1. 态 度具有一定的()和持久性。 A. 稳定性 B. 渐进性 C. 永恒性 D. 可变性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2.() 以谈话方式为主,必要时进行有关的心理 测验。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3.“锣 鼓听声,听话听音”是指()。 A. 音色 B. 声调 C. 音频 D. 音量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4. 以 下对儿童性别判断正确的是( )。 A. 2 岁左右的儿童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B. 大多数 2.5~3 岁的儿童不能正确地说 出自己的性别 C. 5-7 岁的儿童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 D. 理解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在学龄期间。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5.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 A. 望梅止渴 B. 学说话 C. 学走路 D. 学穿衣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8. 辅 导员说“你真不幸,你真可怜”,是()的 态度。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 望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情绪。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0. 青 春期是个体的中学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 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 )次高峰 A. 五 B. 四 C. 三 D. 二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下列属 于特殊能力的是(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抽象概括力 D. 色彩识别力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婴儿 自我的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方面 A. 自我意识 B. 自我认识 C. 自我记忆 D. 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3. 小学 生言语的发展从()言语和书面言语两个 方面来看。 A. 口头 B. 正式 C. 非正式 D. 独白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4. 以下 对青春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危机的时期 B. 个体在青春期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二次 高峰 C. 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发展平稳 D. 青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速度相对平稳, 由此造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导 致各种身心发展的矛盾出现。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6. ()是 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A. 知觉 B. 记忆 C. 感觉 D. 回忆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8. 以下 对侵犯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 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B. 侵犯行为包括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和 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C. 儿童的侵犯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D. 女孩一般有更多的言语侵犯。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下 列不属于思维种类的是() A. 直观动作思维 B. 逻辑形象思维 C. 形象思维 D. 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1. 成 年期包括成年(),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 A. 前期 B. 早期 C. 初期 D. 后期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3. “你对此感到伤心”是()会谈技术。 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4.对意 识是一个连续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 B. 从意识到无意识再到注意 C. 从注意到意识再到无意识 D. 从无意识到注意再到意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8.“听 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具有()效果。 A. 指导 B. 解释 C. 忠告和提供信息 D. 自我暴露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人 类个体的记忆发生时间为( ) A. 妊娠早期 B. 妊娠中期 C. 妊娠末期 D. 新生儿早期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0.)指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 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 的生活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A. 个性化 B. 团体化 C. 社会化 D. 从众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 心理 健康是一个()状态。 A. 连续 B. 断断续续 C. 时断时续弥散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 改变 侵犯冲动来源的个人心理的途径有几种?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是个体从儿童期迈向成年期的一个过 渡时期。 A. 儿童期 B. 少年期 C. 青春期 D. 成年期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 )中最典型的理论是社会学习论与社会交 换论。 A. 认知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以下 对新生儿记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记忆主要是进行“再认” B. 稳定条件反射的形成 C. 记得快忘得也快。 D.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0. 初 中生可以利用()作为学习的工具。 A. 语言 B. 动作 C. 文字 D. 抽象符号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1. 1939 年,心理学家()等人提出了挫折-侵 犯理论。 A. 多拉德 B. 柯波尔 C. 巴普洛夫 D. 伯克威茨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2. ()是 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 A. 催眠 B. 睡眠 C. 白日梦 D. 记忆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3.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学龄前期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5. 侵犯 ()最直接的表示就是接纳。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4. 即侵犯行为,也称为()。 A. 伤害行为 B. 破坏行为 C. 攻击性行为 D. 抢劫行为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6. 以人 ()岁的儿童将权威看做是与自己的需求 一致。 A. 4 B. 6 C. 7 D. 8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6. 到 为中心的辅导法是由()提出的。 A. 罗杰斯 B. 艾利斯 C. 巴普洛夫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8. 记忆 包括三个基本的过程是() A. 编码、存储、提取 B. 编码、存储、遗忘 C. 编码、提取、遗忘 D. 存储、编码、遗忘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5. 以 下有关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人的气质差异是后天最终形成的 B. 人的气质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 ()岁的时候,儿童认为权威基本上是自 愿的合作的。 A. 4 B. 6 C. 8 D. 9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7. ()是个体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 愿望的情绪反应。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以 ()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 和 A. 知觉 感觉 B. 感觉 知觉 C. 感觉 感觉 D. 知觉 知觉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0. ()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 得成功的内在动因 A. 权力动机 B. 成就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生理性动机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 孩子 开始知道“我是谁”,“我是男孩还是女 孩”是在()。 A. 婴儿期 制约 C. 孩子刚一出生时,并不能表现出明显的 气质差异 D. 气质有好坏之分。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7. 下 列( )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 特征。 A. 气质 B. 性格 C. 认知风格 D. 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8. 精神 分裂症再()岁以下儿童极少有。 A. 6 B. 12 C. 15 D. 16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提出了十种不合理信念。 A. 罗杰斯 B. 艾利斯 C. 巴普洛夫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 脱离 了社会环境,人们就不会产生()。 A. 认知 B. 印象 C. 归因 D. 态度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个人 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5 米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0. 辅 导员说“你一定很不好受”,是用了() 的态度。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2.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者智商在()之间, 不能进入学校学习。 A. 20-34 B. 35-49 C. 30-45 D. 50-69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 遗 忘的规律是()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匀速 D. 没有规律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0. C. 独立意识 D.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5. ( )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A. 回忆 B. 记忆 C. 思维 D. 想象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 )是当人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 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时 的思维。 A. 形象思维 B. 逻辑思维 C. 演绎思维 D. 直观动作思维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8. ()是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 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 知觉 B. 想象 C. 回忆 D. 感觉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自我 认知也称()。 A. 自我理解 B. 自我发现 C. 自我概念 D. 自我了解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1. 心 理健康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有人际 交往的欲望。 A. 乐群性 B. 亲社会性 C. 健康性 D. 乐于助人性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4. 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个体主观性和环 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10.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 ()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 下列 是(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个体主观性和环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3. 具 不属于反抗心理原因的是()。 A. 自我意识的高涨 B. 兴奋性过强 有()的物质环境可以增进婴儿对环境的 积极探索。 A. 营养性 B. 安全性 C. 经济性 D. 刺激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 在出 生后 5-6 周,婴儿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 和微笑,即( ) A. 自主性微笑 B. 社会性微笑 C. 无意识微笑 D. 潜意识微笑。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2. ( )是一种由于感觉面临危险而引起的令人 不快的情绪 A. 焦虑 B. 恐怖 C. 强迫 D. 恐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2. () 以下对睡眠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个体的睡眠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B. 睡眠的第二个阶段是浅睡期 C. 并不是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五个阶 段,未经历五个阶段并不能说明个体身体 或心理功能的失调 D. 睡眠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 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 90 分钟,每晚会重 复几次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2. 成 年期指()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 A. 18,19 岁 B. 20,21 岁 C. 21,22 岁 D. 19,20 岁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6. 、在 ( )时期,婴儿已经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 反应,经常企图控制同伴的行为。 A. “以客体为中心”时期 B. “简单交往”时期 C. “互补性交往”时期 D. “共通性交往”时期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艾 里克森提出( )。 A. “人生六个阶段” B. “人生七个阶段” C. “人生八个阶段” D. “人生九个阶段”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 一位男生一直对同桌女生没有好感,但 自从一次生病,那位女同学无微不至地照 顾了他后,他对同桌的印象一下子改变了。 这一现象被 称为(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投射效应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3. () 告诉我们,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 应地,内在理由会越少。 A. 登门槛效应 B. 过度理由效应 C. 留面子效应 D. 目标分解效应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5.在 ()时期,婴儿与同伴之间出现很多复杂 的社交行为,相互之间的模仿已经很普遍, 而且还能开展一些需要相互合作的游戏。 A. “以客体为中心”时期 B. “简单交往”时期 C. “互补性交往”时期 D. “共通性交往”时期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社会 认知不包括( )。 A. 对自己的认知 B. 对他人的认知 C. 对群体的认知 D. 对世界的认知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2. ( )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 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 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相适应 A. 社会性知觉 B. 社会性认知 C. 社会性理解 D. 社会性选择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0. ()是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 意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6. 凡是 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物都叫做() A. 观察 B. 强化物 C. 榜样 D. 替代物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7. ( )是个体真正成熟的阶段,此时身心各方 面发展都已经基本完成。 A. 儿童期 B. 少年期 C. 青春期 D. 成年期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从 ()岁开始,权威被看做是必须服从的内 在权利。 A. 2,3 B. 5,6 C. 7,8 D. 8,9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1. 在 社会认知中,对他人或事物外部特征的知 觉被称之为( )。 A. 认知 B. 印象 C. 归因 D. 判断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8. ( )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 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 重要标志。 A. 同伴交往 B. 母子交往 C. 依恋 D. 微笑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0.“对不对”、“是不是”属于()会谈 技术。 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9. ()可以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向心理咨 询机构求情书面帮助。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 ( )的原理是在原来发生恐怖的环境中, 当一个人产生不安或恐惧反应时,若同时 产生与恐惧反应相拮抗的反应,就可减轻 其恐惧程度。 A. 满灌法 B. 角色扮演法 C. 模仿学习法 D. 系统脱敏法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自主 性行为培养不包括( ) A. 把钱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买衣服 B. 允许孩子安安静静地看完他喜欢的电视 C. 鼓励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 D. 不再催促他写作业,但是要求孩子保证 作业质量。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5.以下 对情绪不稳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爱发火 B. 男孩更倾向于以生闷气的方式表达自己 的不满和愤怒 C. 好生闷气 D. 情绪大起大落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6. 以下 不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紧张的是( ) A. 面临重要场合有大小不同的紧张感 B. 由于紧张感的存在,或许睡眠不如平时 踏实,但醒后精力充沛 C. 虽然有的时候一想到考试就害怕,但只 满分:1 分 得 15. ()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A. 少年期 B. 青春期 C. 青年期 D. 成年期 要进入了学习状态,这些想法就会消失 D. 经常不易入睡、作噩梦,食欲不振。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8. 自主 性问题辅导的基本步骤有: ①分析原因, 选择辅导领域。 ②发现问题,提出辅导建 议。③巩固训练成果,定期检查。④对青少 年进行技能训练。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6. 对于 持有“我每次考试都必须超过别人,否则 就不是好成绩”这一不合理信念的学生, 辅导员不能做这样的辩论( ) A. 每个人能力的大小都不一样 B. 如果你没有尽最大努力,就不会得到好 成绩 C. 大家考试时的发挥水平也可能不一样 D. 一个人有的方面可能要优于别人,有的 方面却不如别人,这是很正常的。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0. 缺 乏主张在自主性差的青少年身上可能表现 为 A. 青少年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知道自己 想做什么 B. 逃避需要自己提出主张的问题 C.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分配时间 和精力 D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常表达出自己的观 点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7. 在 使用代币的方法时,正确的是()。 A. 使用此方法时对孩子进行隐瞒 B. 代币只是假的奖励物,不会有积极效果 的 C. 代币时制定的计划只要家长单独制定即 可,无需和孩子商量 D. 让孩子明白代币的含义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8. ( )是一种由于感觉面临危险而引起 的令人不快的情绪。 A. 耐挫力问题 B. 说谎 C. 恐惧 D. 情绪不稳定问题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9. ( )的主要表现是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特 别是对于被人注意尤为敏感。 A. 学校恐惧 B. 情绪不稳定 C. 注意力不集中 D. 社交恐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8. 以 下不是厌学表现的是( ) A. 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 B. 以消极的态度、情感对待学习生活 C. 经常出现考试焦虑 D. 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8. ( )是指个体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 具体事物,无法抑制无关事物干扰的问题。 A. 焦虑 B. 网络成瘾 C. 注意力不集中 D. 厌学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 ( )指对自己有着不良的观念、不适宜 的评价以及赋予过低的自我价值。 A. 自信 B. 自卑 C. 自傲 D. 自责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3. 家庭 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 A. 父母 B. 孩子 C. 爷爷奶奶 D. 外公外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4. ()是指青少年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不 良情境或事件的消极反应,是一种非特定 时期的悲伤、不快乐或苦闷的情绪状态。 A. 焦虑 B. 自卑 C. 恐惧 D. 抑郁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5. 在进 行归因训练时,正确的是()。 A. 每当辅导对象做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 辅导员应给予及时鼓励 B. 积极归因是指因为积极而使得归因正确 C. 消极归因指把因为消极而使得归因错误 D. 要和来访者保持很远的距离,以显示辅 导者的权威性。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6. 小兰 在生活中常常表现有以下行为: ①在学习 和工作中,常常表现不佳,避免接受挑战, 由于害怕失败而放弃工作。 ② 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对批评过于敏感、 过分希望取悦他人。 ③ 在进行休闲活动时,常常避免参加一 些会让人品头论足的活动,还会认为自己 不配得到奖赏,不配参加一些放松和享受。 小兰表现为哪一类心理健康问题?( ) A. 自信 B. 自卑 C. 自傲 D. 自责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7. 对 于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辅导员对其辅导有 三个阶段: .① 改变辅导对象不合理的想法 ②帮助辅导对象了解自己的情绪。 ③控制 情绪、模仿学习。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8. ( )是厌学学生的不良认识 A. 读书无用 B. 确定自己需要学习 C. 家长不喜欢自己 D. 同学总是敌对自己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 D. 持续的紧张或苦难。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12. 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厌学 主要原因,以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学习目的不明确 B. 学习跟不上要求,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 C. 人际关系不协调,逆反心理严重 D. 家长长期对孩子放任不管。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14. 家长找一组小卡片,用很肯定的语气和 孩子谈一谈他的奖励计划,然后列出一张 赚到卡片可以换取的好处的清单。这种方法 叫做( )。 A. 厌恶法 B. 榜样示范法 C. 代币法 D. 行为契约法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5. 处 于焦虑状态中的个体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过 强的生理反应,对他们有益的行为训练除 了( )。 A. 自我暴露法 B. 放松训练法 C. 深呼吸放松法 D. 系统脱敏训练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6. 在 使用角色扮演时,应注意() A. 如果辅导对象本人没有强烈要求改变自 )主要是指一个人不能积极地调节、控制自 己的情绪。 A. 抑郁 B. 焦虑 C. 恐惧 D. 情绪不稳定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系 统脱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①实施 系统脱敏 ②渐进性放松训练 ③制定《恐惧 己现状的愿望,辅导员应当慎重使用该方 法 B. 使用此方法,越多越好 C. 当孩子没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时也要 层次表》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1. 以 下哪些经历并不能导致自卑的形成?( ) A. 惯常的惩罚、忽视或虐待 B. 来自社会对其有偏见的家庭或社会组织, 导员应对辅导对象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不应 持有的态度是( )。 A. 接纳 B. 鼓励和给予信心 C. 积极关注 D. 忽略。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比如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低 C. 属于家庭中的同类分子 坚持运用角色扮演,这是孩子的抵抗 D. 辅导员可以根据辅导对象的实际情况, 通过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角色,来改变对 自己的高动机和高期望。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 辅 18.( )中青少年父母与青少年都是辅导对 象,根据问题的性质分别或同时参加辅导。 A. 个体辅导 B. 家庭辅导 C. 合作辅导 D. 学校辅导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世 界卫生组织把()定为青春期。 A. 10 到 20 岁 B. 12 到 16 岁 C. 16 到 18 岁 D. 12 到 18 岁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0. 对 于焦虑的辅导,辅导员可以通过下面三个 步骤: ①得出合理信念。 ②挑战不合理信 念。③识别不合理信念。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1.有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孩子主要表现是 A. 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有的经常 做些小动作 B. 身体状态还好 C. 情绪高昂 D. 做作业时没有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 象 正确答案:A D. 活动自主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 矫 正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的方法不包括() A. 代币法 B. 自我提示法 C. 缩小视野法 D. 精神分析疗法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3. 持 有“一次考不好,就证明自己能力差,以 后做什么事都会失败”信念的是( ): A. 绝对化要求 B. 过分概括化 C. 糟糕至极 D. 相对合理的要求。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5. ( )指的是青少年自己发起一个想法并制定 目标的过程,是个体不需要寻求他人同意 就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主观感觉。 A. 情绪自主 B. 认知自主 C. 行动自主 满分:1 分 得 2. ( )是指辅导员与青少年信赖的人一起进行 辅导,通过榜样示范和观察学习来增强成 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控制,提高青少年对 社会规则的认同,抵制同伴群体的压力, 减少不良行为。 A. 合作辅导 B. 家庭辅导 C. 个体辅导 D. 学校辅导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8. 对待 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辅导者应该保持() 的态度。 A. 充满爱心、保持耐心与要求经常性的反 馈 B. 保持耐心、夸奖与同感 C. 真诚、要求经常性的反馈与同情 D. 佩服、充满爱心与同感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1. 青 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常常受环境因素的干扰, 以下不属于环境因素干扰的一项是 A. 相互攀比 B. 盲目追星 C. 加入不良团伙,表现出违规行为 D. 有自己的处事原则。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3. ( )指一个人的独立决策、主宰自己情绪和不 依赖外界的帮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努力 成就自己目标的能力 A. 自主 B. 自卑 C. 自信 D. 自责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4. ( )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 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A. 抑郁 B. 焦虑 C. 恐惧 D. 情绪不稳定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6. 对 于自主性差的青少年,辅导员基本的辅导 态度应避免下列哪一项( )? A. 主动发现自主性问题 B. 尽可能少地要求他的朋友参加辅导 C. 根据导致问题的原因选择辅导对象 D. 避免辅导中出现强迫的方式和急躁的态 度。 正确答案:B 19. ( )表现为回避上学,拒绝去学校, 同时可能伴有焦虑和其他躯体症状。 A. 逃学 B. 社交恐惧 C. 登高恐惧 D. 学校恐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20. ( )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 倦情绪或冷漠态度,甚至表现出逃避 行为的心理问题。 A. 网络成瘾 B. 焦虑 C. 厌学 D. 社会适应不良 正确答案:C :1 1. 厌学者的主要表现为()。 A. 对学习消极应付,时常伴有愉快的体验 B. 经常为自己辩解,但是勇于接受挑战和 机会 C. 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或者怀疑学习 某些知识是否必要 D. 厌学者坚信自己一定能学习进步。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3. 辅导 员在家庭辅导中避免使用的方法是 A. 以寻求解决办法为中心 B. 从孩子做出自己选择的成功事件中寻找 父母合适的行为方式 C. 鼓励父母更多地使用成功事件中所采用 的行为方式 D. 找出父母教养行为的偏颇。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教 师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反馈时,应注意 ()。 A. 对于较小的孩子,当他由于注意力不集 中出现对课堂有干扰的活动时,可以使用 暂停隔离 B.当孩子某些不当行为出现时,要加大奖 励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出现正当行 为 C. 增加处罚的使用 D. 当小孩子在发生不恰当的行为时,应该 即可给与关注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6. 对待 厌学的人,辅导者应该保持()的态度。 A. 信任、尊重与爱心 B. 信任、依赖与同感 C. 信任、歧视与同情 D. 佩服、尊重与同感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对于 持有“要是考试过不了关,以后的前途就 完了”这一步合理信念的学生,辅导员不 能有这样的评论( )。 A. 考试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B. 应该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当前的学习 和复习上,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C. 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考出好成绩是水 到渠成的事情 D. 考试也是一门技能。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1. 以下不是非理性信念特征的是( )。 A. 绝对化要求 B. 过分概括化 C. 糟糕至极 D. 相对合理的要求。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4. 以 下不是社交恐惧的主要表现的是()。 A. 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特别是对于被人 注意尤为敏感 B. 渴望出席社交场合,并常常制造机会出 现在公开场合 C.遇到要发言的场合,发言前就紧张,发 言过程中更是紧张,有时甚至达到恐慌的 程度 D. 有时很难和异性单独相处,在异性面前, 往往面红耳赤,讲话结巴,十分不安,极 不自在。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6. 辅 导者对厌学者的态度应为应保持() A. 爱心和高亢 B. 内疚和欢喜 C. 信心和尊重 D. 焦虑和豁达。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厌学 儿童的表现主要是( ) A. 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 B. 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 C. 喜欢学习 D. 能够认真对待学习生活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 ( )指的是青少年自己发起一个想法并制定 目标的过程,是个体不需要寻求他人同意 就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主观感觉。 A. 情绪自主 B. 认知自主 C. 行动自主 D. 活动自主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8.( )是指盲目地将自身的特征或所有物与他 人进行比较,并力求超过他人的心理。A. 盲目追求 B. 违规 C. 攀比 D. 自卑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9. 以 下不是场依存型人的特点是( ) A. 具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和较少的独立性 B. 认知改组技能低,通常不易从习惯的问 题解决方式中摆脱出来 C. 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 D. 社会技能高,善于社交。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 注意 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为()。 A. 在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活动,比如玩游戏、 看电视等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上,也表现出 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B. 经常为自己辩解,但是勇于接受挑战和 机会 C. 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外界环境的一 点小小的变化就能引起其注意 D. 坚信自己一定能学习进步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0. 施 行各种方案时家长应注意的一些原则中, 正确的是() A. 规则和指令必须清楚、简单,而且用具 体的方式表现出来 B. 使用此方法,越多越好 C. 时间性问题越少考虑越好 D. 尽量不给与反馈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1. 恐 惧的基本辅导态度不包括( )。 A. 理解和接纳 B. 耐心和鼓励 C. 严格是执行辅导计划的大敌 D. 态度要坚定。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 ( )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的 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 但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和坚持性。 A. 动机 B. 记忆 C. 意志 D. 想象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0 2. 人的认知经验、动作经验和情绪经验等 也是可以通过( )获得的。 A. 社会需要 B. 社会交往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学 4.下列哪个是训练人际熟悉方面的活动。( ) A. 交流面对面 B. 食指超能力 C. 撒网捕鱼 D. 知彼知己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6. “大 风吹'活动适合在()展开。 A. 室内 B. 室外 C. 室内外皆可 D. 只能是操场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0. 在 自我反思和人际交往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 () A. 情绪感受能力 B. 情绪体验能力 C. 情绪理解能力 D. 情绪调控能力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一个 人从了解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进而到能够 肯定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被称 )。 A. 自我认同 B. 自我肯定 C. 自我接纳 D. 自我发展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9. ( )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A. 需要的满足 B. 生理的成熟 C. 一定的社会交往 D. 完整的家庭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3. “进 化论”活动的目的是()。 A. 活跃团体气氛,舒展身体 B. 缩小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C. 让学生感受快乐的同时,体验挫败的 感觉 D. 分享团体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正确答案:AC 满分:2 分 4.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指个 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 态,包含哪几个层面( )。 A. 心理感受 B. 心理认知 C. 生理变化 D. 外显行为 正确答案:ACD 满分:2 分 5. 下 列有关于“价值观大拍卖” 活动目的,正 A. 能够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确描述的是()。 A. 帮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分类 B. 澄清他人要求与自身期望 C. 探索自身价值观和职业兴趣取向 D. 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AD 满分:2 分 10. “食 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C. 自我发展的不平衡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其 指的超能力”的活动目的是()。 A. 引导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情绪 B. 引导学生从感性角度理解合作的必要性 和价值 C. 增进谈体成员的熟悉感、亲密感 D. 记忆同伴信息 正确答案:AB 满分:2 5. 人的本质是( )。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生理的人 C. 完整的个体 D. 拥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6. 下列 哪个活动是训练情绪调节的团体活动( )。 A. 新闻发布会 B. 天气预报站 C. 亲爱的小黑 D. 大象的故事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7. 教 渴望独立 B. 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分化出了理 它的问题,比如情绪问题 D. 他们的自尊心很强,非常关注自我形象。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1. 可 以在异性交往团体中使用的是?( ) A. 小小记者 B. 魅力四射 C. 酸酸甜甜就是我 D. 宝石工匠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2. 哪 项不是团体活动“大风吹”的目的。 A. 活跃团体气氛 B. 提供给学生结识陌生人的机会 C.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 D. 舒展身体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3. 关 于暖身活动,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暖身活动是通过谈话来提高学生机体兴 奋性的准备活动 B. 暖身活动可以是一些合作性或竞争性的 游戏,也可以是一些借助道具来进行的游 戏 C. 暖身活动的种类较少,而且活动的变化 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团体训练时,应注意 将活动涉及的主题与( )相匹配。 A. 训练的内容 B. 学生自我的发展水平 C. 学生的成熟度 D. 学生的人格特征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8. 情绪 也很有限 D. 暖身活动不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因为 是受到个体内在信念的影响的,是()提 出的。 A. 艾宾浩斯 B. 艾利斯 C. 冯特 D. 巴甫洛夫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9. 下列 独创等思维特性 C. 创造力水平的高低一定会反映在学生的 活动中,训练学生创造力的是()。 A. 拯救阳光城 B. 古老的密码 C. 韦恩图游戏 D. 大汉堡与小薯条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0. 对 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使用过多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4. 以 下对青少年的创造力描述正确的是( A. 创造力是一种低水平的思维能力 B. 创造力是指个体结合敏锐、流畅、变通、 学习成绩上 D. 创造力与思维的长远发展和个人生涯成 就并没有很大的相关性。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5. 对 于小学生而言,我们设计的应是。( ) A. 抽象的,注重自身发展、体验的活动 B. 形式简单,注重团体合作、体验的活动 C. 形势较复杂多变,又有合作又有竞争的 活动形式 D. 独立的,形象的活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6. 在 各种情绪体验中,以( )的情绪体验最具 代表性。 A. 欢乐 B. 恐惧 C. 愤怒 D. 羞愧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7.“火星人来了”活动的参与人数在() 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0 D. 40-60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8. 什 么是破冰活动。 A. 破冰活动是一类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淡,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活动 B. 破冰活动是一类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热 情交往的活动 C. 破冰活动是一类能够让熟悉的人们互相 冷淡的活动 D. 破冰活动就是暖身活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0. 下 列活动中,能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活动是 () A. 哑剧串串烧 B. 邻居一堆堆 C. “哈姆雷特”表 D. 镂空的书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21. “大风吹”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0 D. 40-60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分 22. “大风吹”活动的活动时间一般在。( ) A. 10 分钟 B. 20 分钟 C. 30 分钟 D. 40 分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4. 通 过改编“石头、剪刀、布”而创新的活动是 () A. “火星人来了” B. “大风吹” C. “螺旋握握手” D. 进化论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5. 下 列活动中,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活动是 ()。 A. 哑剧串串烧 B. 邻居一堆堆 C. “哈姆雷特”表 D. 镂空的书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6. ( )是所有人际合作交往的基础。 A. 有效的人际交往 B. 自我接纳的发展程度 C. 对自己的认识 D. 人格的成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7. 下 列哪个不是小学生团体的设计思路 A. 团体建立 B. 人际适应和熟悉 C. 人际信任与合作 D. 人际交往与沟通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 个 体情绪智商发展的最基础部分是什么。( ) A. 情绪感受能力 B. 情绪体验能力 C. 情绪认知能力 D. 情绪调控能力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29. “火星人来了”适用于()年级的学生。 A. 低 B. 高 C. 中学 D. 任意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30. 下 列活动中,能引导学生练习分类技能的是 ()。 A. 拯救阳光城 B. 古老的密码 C. 韦恩图游戏 D. 大汉堡与小薯条 正确答案:C 1. 在每次团体训练活动的最后,教师常常 通过( )的形式来达到结束当次团体训练 的目的。 A. 热身、分享和家庭作业 B. 讨论、分享和任务布置 C. 讨论、热身和任务布置 D. 讨论、分享和家庭作业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2. 活动 “神探柯南”的训练目标是( )。 A. 信息交流 B. 想象力 C. 注意力 D. 观察力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4. 不少 列属于自我体验与认知方面的活动是。( 青春期的中学生表现出冲动、易怒、暴躁、叛 逆的特点,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学生( ) 。 A. 青春期生理因素 B. 成人感的出现 C. 缺乏情绪管理与社交技巧 D. 父母的不理解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5. 对小 小记者”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0 D. 人数不限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2. “送你一朵赞美花”活动属于( )方面的 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 确的( )。 A. 在这一个阶段,教师应该着重让学生认 活动。 A. 自我认知 B. 自我体验 C. 自我体验与认知 D. 自我接纳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3. 下 列哪项不是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 A. 情绪发展与整体人格发展日益融合 B. 容易出现多重情绪障碍 C. 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压力调适”主题 D. 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观察、表达”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16. 关 于开始活动,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识到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让学生学会如 何主动积极地认识他人 B. 教师应让学生熟悉简单的人际交往规则 C. 教师在应该让学生懂得,要在人际交往 过程中兼顾到对方的情绪和态度,在与人 和睦相处中增进人际关系 D. 这一阶段教师不用对学生做过多的引导, 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学习人际交往策略。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6. 心理 学家认为自我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 衡量( )的标志,自我的发展有利于推动 个体个性的发展和成熟。 A. 成熟与错 B. 性格成熟 C. 是错发展 D. 个性成熟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7. 下 列活动中,能培养孩子理性分析的活动是 () A. 哑剧串串烧 B. 邻居一堆堆 C. “哈姆雷特”表 D. 镂空的书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8. 下 列活动中,能训练学生推理能力的是()。 A. 拯救阳光城 B. 古老的密码 C. 韦恩图游戏 D. 大汉堡与小薯条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0. 下 ) A. 镜中的我 B. 魅力四射 C. 酸酸甜甜就是我 D. 一起跳舞吧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11.“小 ) A. 开始活动能够调动团体成员的参与积极 性,活跃团体气氛,增强团体凝聚力 B. 开始活动保证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效 果达成 C. 开始活动用时较长才能达到效果 D. 开始活动可以与团体的主题活动相关联。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7. 在 团体训练中,哪一个不属于情绪管理能力 的四个目标( ) A. 情绪体验能力 B. 情绪表达能力 C. 情绪感染能力 D. 情绪调控能力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8. 下 列哪个活动不是训练情绪表达的团体活动 ( )。 A. 情绪大联唱 B. 炸弹受气包 C. 新闻发布会 D. 天气预报站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9. 在 一系列团体训练的尾声阶段,教师则常使 用讨论、分享、任务布置与( )相结合的形 式来结束这一系列团体训练活动。 A. 告别活动 B. 升华 C. 座谈 D. 家庭作业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0. 思 维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以下对各阶段的描 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阶段:通过语言、文字或艺术图形 的方式,与其他人交流信息 B. 信息交流阶段: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比 较,从而检验一种新事物 C. 联系阶段:根据逻辑关系(包括顺序、序 列、先后、组别、分类或归并等)对事物进行 归类 D. 推理阶段:推论从特定时间以后的某个 时间、空间将发生的事情。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2. 一 般的暖身活动时间是()。 A. 5-10 分钟 B. 3-5 分钟 C. 10-15 分钟 D. 15-20 分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4. 下 列哪项不是发展学生自我接纳能力的目标 ( )。 A. 自我体验能力 B. 自我认知能力 C. 自我接纳能力 D. 自我发展能力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6. 对 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 正确的。( ) A. 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 自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 B.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刚刚开始 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 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 C. 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 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 D. 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 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7. 团 体训练的目的是()。 A. 寻求娱乐 B. 追求胜利 C. 实现自我成长 D.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 哪 个阶段是针对情绪表达、调节进行干预的主 要时期。( ) A. 小学阶段 B. 中学阶段 C. 大学阶段 D. 青春期阶段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5. 下列 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反而不会使情绪激化, 推向冲动、越轨的行为 B. 情绪难免具有非理性的成份 C. 对于情绪团体训练,我们要遵循 “快乐 至上”的原则 D. 情绪常常是短暂的,但它可能累积,需 要疏导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3. 团 体活动“螺旋握握手”属于( )。 A. 开始活动 B. 暖身和分组活动 C. 结束活动 D. 破冰活动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4. 自 我接纳的前提是什么( )。 A. 了解自我、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 B. 善待自我,自尊自爱 C. 肯定自我发展的价值 D. 拥有完善的人格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6. 关 于破冰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破冰活动需要的时间比暖身活动短 B. 破冰活动不会成为主活动 C. 破冰活动用于团体成员出现隔阂的阶段 D. 破冰活动只能用于开始阶段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2.“火 星人来了”活动的活动时间一般在( ) A. 10 分钟 B. 20 分钟 C. 30 分钟 D. 40 分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4. 对 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情绪体验 的重点在于( )。 A. 失去控制 B. 成人意识膨胀 C. 压力体验 D. 丧失感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 团 体活动“闻鸡起舞”属于。( ) A. 暖身活动 B. 暖身和分组活动 C. 结束活动 D. 破冰活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7. 我们期望通过团体训练的形式,加深学 生对人际交往活动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那 么哪项不是教师应坚持的认知( )。 A.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B. 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需要良性引导 C. 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人际交往 D 人际交往技能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 为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我 的同伴”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1 D. 人数不限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9. 各 种情绪的体验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 ) 发展较早,( )等次之,而( )等情绪发 展较晚。 A. 愉快感和愤怒感;恐惧和焦虑;羞愧和 委屈 B. 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 委屈 C. 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 C. 总结,保持 D. 升华,结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1. “我的自画像”活动适合。( ) A. 本活动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 团体使用 B. 适合全部年龄段的学生使用 C. 不用加以修改就适合青春期的孩子使用 D. 不用加以调整就适合高中生的孩子使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3. 团 体训练的最佳人数是( )人。 A. 8~12 B. 12~16 C. 10~20 D. 20 人以上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5. 以 下活动中有助于放松的活动是()。 A. 进化论 B. 火星人来了 C. 乌鸦与乌龟 D. 大风吹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 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个体主观性和环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我们平时所说的智力就是( ) A. 一般能力 B. 特殊能力 C. 模仿能力 D. 创造能力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怒感 D. 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恐惧和 焦虑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 “乌 龟与乌鸦”是训练()的团体活动。 A. 情绪体验 B. 情绪表达 C. 情绪认知 D. 情绪调节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9. 结束 活动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是什么。( ) A. 总结,升华 B. 维持,保存 二、多选题 2. 焦虑的不同水平有 A. 焦虑不足 B. 适度焦虑 C. 严重焦虑 D. 过度焦虑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3. 初 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状况是( )。 A. 思维过程的深度、广度、精确性和灵活性 与小学阶段相比均没有太大的变化 B. 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已经达到平衡水平 C. 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仍然存在,思想 容易偏激与极端 D. 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CD 满分:2 分 4. 初中 生记忆的发展从()几方面来看。 A. 目的性 B. 方法 C. 内容 D. 结果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5. 常 见的渐进策略是)。 A. 登门槛效应 B. 过度理由效应 C. 留面子效应 D. 目标分解效应 正确答案:AC 满分:2 分 6. 属于不合理信念的是()。 A. 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B.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C. 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完美的答案 D.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的灾祸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7. 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 理论、方法与技术。心理健康辅导员必须潜 心钻研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掌握心理健 康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努力做到() A. 掌握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理论 B. 发展多方面的知识结 C.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辅导的实践活动 D. . 锻炼心理辅导技能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8. 青 少年心理健康个体辅导的基本态度是 A. 共情 B. 积极关注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 9.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 先天遗传影响和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毁灭性与创造性并存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10. 小 学生自意识的发展包括()。 A. 自我认识的发展 B. 自我评价的发展 C. 自我体验的发展 D. 自我道德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11. 成 功爱情与婚姻的心理因素有()。 A. 价值观一致 B. 性意向一致 C. 忠贞 D. 自尊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2. 认知法主要包括()。 A. 阅读或听故事 B. 多媒体呈现 C. 艺术欣赏 D. 联想活动及理性情绪发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3. 初中生容易出现那些心理和行为偏差( A. 心理生物性紊乱 B. 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C.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D. 强迫症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14. 幼 儿的记忆在量与质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 步,特征体现在()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 B. 记忆不精确 C.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D 形象记忆占优势。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5. 学校教育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 A. 把握好教学难度。 B.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 让学生感到学习有效、努力有效 D. 教师应多激励、多鼓励学生,培养学 生的自信心。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6. 学生出了问题,适度的批评、惩罚是必要的, 但如果方式、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帮助学生 改正错误,还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通常教师批评学生的不当做法有以下几种: A. 时机不当 B. 不顾场合 C. 不问缘由 D. 适当体罚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 脑中产生的对事物个体的认识 B.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 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C.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D.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正确答案:BC 满分:2 分 18. 以下 属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类型的是()。 A. 自我肯定型 B. 自我错定型 C. 自我矛盾型 D. 自我扩张型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9. 在与辅导对象会谈时,指导方式是多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 给予特殊的建议和指导,如对考试焦虑 的辅导对象建议修改作息制度 B. 自由联想式指导 C. 角色性指导,采用角色扮演、角色替代、 角色颠倒等方法,指导辅导对象获得不同 以往的新经验 D. 训练性指导,如指导辅导对象进行放松 训练、系统脱敏训练、决断训练等。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0. 辅导员在运用解释时要注意( ) A. 要注意了解情况,准确地把握问题 B. 要注意解释不能强加于人,最好在辅导 对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时进行解释 C. 解释不能过多,防止辅导对象错认辅导 员的参照体系,而使辅导关系恶化 D. 根据辅导对象特点因人而异,确定解释 的理论和依据。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1. 青少年心理健康个体辅导的适用对象( A. 存在心理障碍的个体 B. 存在精神疾病的个体 C. 心理健康条件下有一时性困惑的个体 D. 心理健康条件下有一般性心理健康问题 的个体 正确答案:CD 满分:2 分 22. 制订 团体训练方式包括()的基本过程。 A. 制定方案 B. 训练实施 C. 评估反思 D. 结束追踪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23. 不 当教育方法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杀手,主要 表现有( ) A. 批评不当,惩罚过严 B. 不顾实际,负担过重 C. 过分关心或漠视学生 D. 评价随意、武断,以偏盖全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4. 以下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 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 B. 以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为基础 C. 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为出发点 D. 以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为主线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5. 以下哪些方面体现了高中生自我意识的高 度发展? A. 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 B. 自我意识的成分分化 C. 强烈的关心自己个性的成长 D. 自我评价成熟及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6. 心理素质包含()。 A. 能力素质 B. 个性心理品质 C. 心理健康素质 D. 综合素质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27. 以 下有关能力分类正确的是( ) A.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B. 一般能力和创造能力 C.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D. 模仿能力和特殊能力 正确答案:AD 满分:2 分 28. 学习 障碍包括哪些特征()? A. 差异性 B. 集中性 C. 缺陷性 D. 和排除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9. 团体训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A. 认知法 B. 操作法 C. 集体讨论法 D. 角色扮演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0. 辅导员的高尚职业道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 A. 热爱辅导事业,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B. 保护和尊重辅导对象的利益和人格 C. 在辅导关系中不寻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D. 以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指导辅导对象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 如 何摆正“好”学生的”坏“心理”。 A. 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 B.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C. 激励教育与挫折教育并行 D. 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 学 习的基本类型包括() A. 经典型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观察学习 D. 替代学习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C. 不切实际的希望 D. 不切实际的追求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11. 下列 2. 人格特点是()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 就追踪反馈的结果来说,一般会有()的 情况出现。 A. 问题得到解决,效果显著 B. 部分问题得到解决,辅导取得一定效果, 但不显著 C.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辅导无效 D. 问题得到解决,效果一般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4. 下 列属于操作法的是()。 A. 游戏 B. 作业法 C. 体育活动 D. 测验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5. 青 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是 A. 民主性原则 B. 参与性原则 C. 接受性原则 D. 开发性原则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6.出 现沉默时,辅导员应迅速判断和分析沉默 产生的原因,这是灵活应付沉默的前提。A. 当辅导员看到辅导对象陷入长久的沉默之 中时,可以适时的问“能告诉我你在想什 么吗 B. 如果辅导对象由于思考而沉默时, 辅导员最好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表示自 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以等待对方打破沉 默 C. 如果辅导对象由于思考而沉默且沉默 时间过久,辅导员可用关切的询问提示对 方 D. 如果沉默是由于害怕、愤怒或愧疚引起 的,辅导员就要对辅导对象的这些负面情 感进行及时处理。 正确答案:ABCD 7. 青少年团体训练侧重于实现()和() 两个高层次目标。 A. 形成 B. 促进 C. 维护 D. 保持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9. 影响 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理发展水平 B. 心理发展水平 C. 学习动机 D. 学习方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0. 不合理的信念可以分为()类型。 A. 不切实际的夸大 B. 不切实际的要求 哪些属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 A. 胎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成年初期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2. 幼儿记忆有哪些特征()?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 记忆不精确 C.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D. 形象记忆占优势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3. 常见的思维形式有() A. 概念形成 B.演绎 C.问题解决 D. 推理 正确答案:ACD 满分:2 分 14. 心 理健康辅导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 表现( ): A.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B. 良好的记忆力 C. 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 D. 处理各种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5. 行为矫正法具有()的特点 A. 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B. 行为矫正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C. 行为桥正强调对行为改变的测量 D.行为矫正拒绝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 设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6. 意识可以分为() A. 控制的意识状态 B.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 白日梦状态 D. 睡眠状态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7. 影响社会心理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A. 家庭 B. 学校 C. 大众传播媒介 D. 参照群体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9. 减少侵犯的额途径有()。 A. 在社会中逐渐养成较少侵犯的成熟个性 结构 B. 进行归因训练 C. 减少接触侵犯行为模式的机会 D. 惩罚侵犯行为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0. 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 高尚的职业道德 B. 健康的心理素质 C. 精湛的业务能力 D. 适当的自护意识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1. 小学生社会性交往包括哪些方面()? A. 父母-儿童关系 B. 同伴关系 C. 师生关系 D. 合作关系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22. 社 会心理有()学派的主要理论。 A. 行为主义 B. 认知 C. 早期精神分析 D. 符号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3. 下列属于讨论法的是()。 A. 演讲 B. 辩论 C. 脑力激荡法 D. 专题讨论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4. 注意分为()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26. 沉 默是指在会谈过程中,辅导对象停顿数十 秒或数分钟不讲话的情况。沉默的原因包括 以下几种 A. 对辅导员不信任,表示抗拒或拒绝等 B. 为了整理思路,进行适当回忆 C. 等待辅导员讲话 D. 因为厌倦而不愿再说。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7. 一个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应该( ): A. 感情必须是深沉、真挚的 B. 与辅导对象的谈话,应当是坦率的、认真 的和真诚的 C.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D. 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良好的 记忆力、 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处理各种意外事件 的应变能力。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8. 下列属于阅读障碍的典型表现的是(). A 听写成绩很差 B. 阅读速度慢 C. 朗读时减字加字 D.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0.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A. 损害轻微 B. 能自己调整 C. 需别人帮助 D. 时间短暂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3. 在 会

59 页 283 浏览
立即下载
《管理中的心理学》全

《管理中的心理学》全

《管理中的心理学》 自我的心理管理 前 言     前言     管理的第一要素即是管人,也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和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 来改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和管理效率。     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心理上的 较量”。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周围一切的人力资源,让他们尽最大可 能的为您服务呢?这其中包括您的员工、您的上下级关系、您的同事、甚至你的客户。这时若您能将管理 心理学知识利用起来融会贯通,使之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生活,那您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成为 无往而不利的强者!我们可以列出这样一个递进的等式:了解人的心理====驾驭人的心理=====支配人 =====支配世界。由此可见,我们任何一位渴望成功、渴望支配世界的人都应当而且必须了解并掌握一 些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     如果您是一位企业的决策者,通过掌握管理中的心理学,可以有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改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效益,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如果您是一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通过借助管理中的心理学准确找到自身的定位,了解与缓 解自己上下级关系的压力和情绪,矫正管理中的偏差,找到最佳的激励自我和下属的有效方法,从而 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能动性,逐步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优秀职员和管理高手;     如果您是一位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那您更需要通过学习管理中的心理学,才能更好地认识 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修养,才能纠正理智上、行为上的“错位”,才能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出真实的人 格与自我价值。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看了这么多您也许会想:这么专业的心理学会很难掌握吧。错!我们 出版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您能通过轻松愉快的阅读来学习并掌握专业的管理心理学知识,本书不同于 一般心理学书籍那样繁述,而是力求语言通俗易懂、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版式分明有致,让您乐学其 中!     最后想说的是,任何事物都不会尽善尽美,本书的编撰还存在很多缺陷,希望热心的朋友予 以体谅,并给予帮助、指正!     对于企业的管理,其最大对象是管人,即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从本质 上说,人本管理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改善人际关系等方 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的科学,它为搞好人本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如果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成果,找到人类活动的客 观规律,管理一定有好办法。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如何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管理的难题和研究重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思想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每个行为都直 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当需要得到满足,行为结束后,又会有新的需要产生新 的动机,引起新的行为。因此,“需要”是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根本动力。做好人本管理工作,首先 就要研究和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结构的。人们的现实需要主要包括: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安全的 需要、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求知成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以上这些需要,物质需要是 前提和基础。因此,人本管理工作要重视人的物质需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 人的积极性。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最主要的是要关心群众生活,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管理者 要时刻关心下属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关心他们的工资、奖金、住房、医疗、保险等物质利益。要确立 这样的认识,那就是管理工作一旦撇开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势必会软弱无力。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地位、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关系等的不同,各类人员的需要表现出较大的 差异。因此,管理工作者要善于观察人,了解人的需要,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方 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调动不同类型的人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人 尽其才,才尽其力。同时,管理工作还应该通过分析具体人的具体需要来掌握人的行为的规律,以提 高对可能出现的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力。 人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各有特点。人的心理是复杂的, 又是多变的,而且还具有锁闭性的特征,即心灵深处的东西往往不愿意轻易地暴露。因此,企业的管 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也正是我们出版 这本书的初衷,希望通过本书使企业各阶层的管理者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理论。这样不仅可以使管理者 更好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差异,讲究审时度 势、“量体裁衣”,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中的心理学》 自我的心理管理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人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各有特点。人的心理是复杂 的,又是多变的,而且还具有锁闭性的特征,即心灵深处的东西往往不是愿意轻易地暴露。因此,企 业的管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也正晚们 出版本书的初衷,希望通过本书使企业各阶层的管理者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理念。这样不仅可以使管理 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差异,讲究审时 度势、“量体裁灾”,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中的心理学》 自我的心理管理 目 录     目  录   第一篇 自我的心理管理     第一章 做好心理准备     做个无私的管理者     把握划敌为友的技巧     善用反对自己的人     不怕否定自己     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机敏圆通,游刃有余     驾驭个人情绪,做脾气的主人 用微笑去面对陌生环境     第二章 态度决定高度     对工作保持热忱     高效执行,拒绝借口     让自信始终贯穿在工作中     勤奋:比才能更重要     困难面前坚忍不拔     在挑战面前积极主动     在吃苦耐劳中得到磨练     责任到此,不能再推卸     团队需要“罗文精神”      第二篇 与上级的心理管理     第一章 了解上级心理     学会揣摩上级意图     懂得欣赏自己的上级     消除“向上”的恐惧症     接受命令要“听话听音”     了解上级对好恶的看法     体会理解上级的处境与心理     以请教的方式交换意见     认清角色  避免“功高盖主”     第二章 配合上级工作     处处维护上级形象     在上级面前不要计较得失     要敢于主动揽过     不要向上级提出非分只想     未成熟的建议不要提     产生矛盾要巧化解     在上级与下属间承上启下     第三章 使上级接纳你     想办法给上级留下好印象     不留痕迹地推行自己的意志     对上级的责备应理解     把握进言的尺度 对上级的否定不要耿耿于怀      第三篇 对下属的心理管理     第一章 解析下属心理     学会按人分类     了解员工的需求     尊重个性,差别对待     用心发现员工的兴趣     安抚诱导情绪不稳定的员工     利用好耿直的员工     注意引导性格孤僻的员工     正确面对下属的桀骜不驯     准确认清阿谀奉承的现象     解读 “老黄牛”式的下属     揣摩死板员工的心理     第二章 有令必行的艺术     要活用上级的权威     先通情,后达礼     引而不发,掌握主动     让下属各尽其才     做到使员工心服口服     掌握放与收的技巧     使人才形成互补     第三章 拉近心理距离     做个善解人意的管理者     只能“理”,不能“管”     让员工感到你的厚道     善待失意者     采用巧妙的批评手段     用宽容去对待偏见     掌握安慰人的“心技”     疏导下级的压力     分散员工的敏感度     第四章 唤醒沉睡的心灵     唤醒“沉睡”的员工     鼓励下属去制定目标     让员工永远充满希望     运用合理的不公平去激励     赏罚绝对要分明     用荣誉激励奋进     使员工在挫折中崛起     明白不仅为薪水而工作 用赞美去满足员工的心理     第四篇 同级间的心理管理     第一章 了解同事心理     在默契中了解同事心理     要学会投其所好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     掌握分寸,分清职责     糊涂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善于分析判断,增强应变能力     第二章 做好沟通协调     重视和同事的合作     注重沟通的方式     与人为善,以诚相待     互相弥补,积极配合     是非原则  讲究艺术     借助幽默的力量     善于控制情绪     不委曲求全,可以理服人     用感情打动他人的心     第三章 处理同事间的各种关系     同事关系中的进与退     保持适当的距离     正视同事间的嫉妒心理     正确面对拉帮结派     防止轻易被小人欺骗     提防恩将仇报的人     巧识有神经质的人     识破挑拨离间的嘴脸     远离翻脸无情的人     与各类同事愉快相处 《管理中的心理学》 自我的心理管理 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篇  自我的心理管理      所谓心理管理即是人通过对自己心理的调节,力图保持某种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自我的心理管理从始至终起着一种内部调控的作用。自我管理是人类对自身的管理,是一个人认识自 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作为管理者,进行管理活动是工作的重点,这其中除了对员工的管理之外,还 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者还要进行自我的心理管理。也就是说,管理者应该从自己的心理上进行 准备和提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把管理工作做好。     第一章   做好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就是在进行某项行为之前所做的心理管理,就是将自己的心理机能提高到和行为相 适应的高度上来,以便行为的顺利实施。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之前,首先应该从心理上对所要进行 的管理行为做必要的心理准备,在自己的心里有一个预期和提前量,这样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将管理 行为和管理思想真正贯彻到位。     做个无私的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表现是很重要的,因为员工会将你的行为在潜意识里形成自己的 行为标准。而一个管理者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将所有员工装在自己心里,用一杆秤去衡量所有员工的表 现。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应该是一个无私的人,一个会将所有员工平等对待的人。这是管理者必须要做 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培养。     一个管理者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员工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在管理者完成自我的心理管理过 程之后,他需要将自己的这个心理能力运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去。比如,他要考虑如何把所有员工 的心力集中到一起,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协力完成共同的目标。因此,管 理者要从心理上认识到其工作的重点应该在员工身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尤其是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 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比那些高层管理者更多地接触到员工。既然是与员工接触,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 心底无私,在自己的心里将员工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管理者的心既不能偏左,也不能靠右。如果一个 管理者不能真正从心理上完成这样的自我管理,那么他就很难要求自己的员工,甚至引起他们心理上 的反感。因此,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到“心底无私”,才能赢得“天地宽”。     在工作中,往往为了工作的需要,管理者要抛开自己的心理偏向,比如手下得力员工的调动, 就是一件让每个管理者头疼的事情。因为,本身得力下级就是管理者自己很器重和欣赏的,是从心理 上得到认可的,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法自己都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共同工作中,相 互已经建立了心理默契和愉快的工作关系,甚至私下的交情也不错。现在要被突然从你的团队中调走, 的确令人苦恼。但是为了工作的整体需要,那么此时就需要你首先从公司的人事部署、经营策略和本部 门的工作方针考虑,明确自己的工作需要;再仔细分析下级的工作能力、性质、耐力和其他的潜质;然 后,就是你运用自己心理管理能力的时候了,你就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决定取舍。     当然,你还必须和你的下级讲清楚,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心理趋向,这需要诚恳的态度和心 理上的沟通。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以上的心理准备,那么你就可以开门见山地去说:“这是出于整个公 司和工作的考虑,尽管你一直工作很努力,工作成绩也很好,但你对本部门工作的熟悉正是你的优势, 何况从整体上和将来的发展考虑,在别的部门更能发挥你的能力。”这虽然总是让人感到难堪,但你 要知道,在公事上你应该是对公司负责,而不是对某个下级负责。这自然也与你的心理偏向和个人感 情无关,你私下里可以耐心地向他做出更详细的解释,就不至于因此而影响相互的关系。     我们常说“公事公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底无私才是你赢得员工认可和尊重的前提。这 尤其在你解雇自己得力和喜欢的员工时表现得更加突出。当然要做到公事公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你要放弃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认同,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试和管理,不让你的心理判断影响思想的 理性判断。这可能很难,但你必须这么去做,因为,心理判断往往应该服从思想的理性判断。但如果你 不能很好地做到,甚至公私不分,那你的下级也会效仿,从而导致公司秩序混乱。不仅如此,员工也 会因此对上级产生不信任,并产生反抗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富有正义感的员工,总会在这个时候挺身 而出,那公司的情况就会更糟糕。     由此可见,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在内心不能掺杂任何私人感情。当 然,从赏罚的角度来说,人们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一般人都喜欢奖赏而害怕惩罚,但赏罚分明可以 让员工士气大增,更容易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同样也是管理者进行自我心理管理必须经历的过 程。     我们都熟知“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历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可以说是赏罚分明的一 个典范事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熟知那段历史,当时,街亭是魏蜀两军的必争之地。蜀将马谡熟 读兵书,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在心理上已经建立了对马谡的高度认同。当马谡自己力争为先锋 去镇守街亭时,诸葛亮明白事关重大,让他立下了军令状,还任命大将王平做他的助手。但是由于马 谡并没有完全理解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加上他自己刚愎自用,不理王平等人的劝阻,弃城不守,舍水 上山,犯了兵家大忌。结果,魏军将蜀军团团围住,切断其水和粮草的来源。蜀军大乱,在魏军强大的 攻势下不可避免地溃败了,街亭战略要地失守。结果导致诸葛亮整个战略难以实施,丧失最佳的战略 时机,一出岐山宣告失败。诸葛亮退回汉中之后,严厉追究马谡街亭失守的责任,最后以军法论处。     我们都能看到诸葛亮心里的难受和激烈的内心斗争,以及他有多么的不忍心,但诸葛亮更明 白,如果不按军法从事,他将失去手下大将的人心,兴复汉室的理想就彻底成了一句空话。相信看过 《三国演义》的人会有深刻的印象,诸葛亮犹豫,在中军帐反复思量,是有爱惜人才的因素,但他内心 深知,这是必须要下的决心。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完成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心理救赎。他的内心 斗争,也是原有的心理机制与自我心理管理能力的一次较量,这个较量的结果就是对自我心理管理的 最好诠释。     诸葛亮赏罚分明的做法赢得了手下大将的拥护和诚服,也更加强了自己的威性。     一个聪明的管理者,或者说一个懂得自我心理管理的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个人感 情,更知道什么时候必须使用自我心理管理的能力来做出有利于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取舍,那 就是一碗水端平。 把握化敌为友的技巧     把握化敌为友的技巧     职场有时像战场,难免会碰到一些“敌人”。但是职场又不能完全像战场,每个人都得有团 队的概念,才能够成就事业。所以在职场上,作为管理者,当你在工作上非常需要某个人的协助,而 这个人又跟你有某种程度的不合时,你该怎么做?逃避和放弃,是最笨的方法,这么做只会显示你的 懦弱和无能。要化敌为友的确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最有用的办法就是先把握你的“敌人”的心理,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 药,有针对地接触“敌人”的武装,达到心理沟通和认可的目的,真正做到化敌为友。     当别人抓住你的错误大加指责时,你在恼怒之前,不妨先平复自己的心态,认为他是对你的 关心。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要比无休止的争论对错强得多。如果你能挖掘对方句句带刺的话 里隐藏的积极因素,那么就会大大消除出现敌对场面的可能性,从而减弱攻击的心态。接着,你要有 直面问题的心态,努力找出合理的办法解决它。可以先分析原因,自己先想想,是不是做了哪些事、说 过哪些话让对方看不顺眼。如果不明就里地去找对方兴师问罪,只会更加激起对方的“反感”心理, 让对方看你更不顺眼,激化矛盾。     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向对方问清楚原因。你可以问他:“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否可 以告诉我是什么问题。”如果对方什么话也不愿意说,那说明对方对你的敌意较深,那你干脆直截了 当地跟对方说:“我知道你对我似乎有些不满,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把话说清楚。”实在不行,可以向 对方发出委婉的警告。如果对方不肯承认他曾经跟别人说过不利于你的话,你也不必戳破他,因为对 方已经从心理上感到了自己的言语和态度的不当之处,这时你只要跟他说:“我想可能是我误会了。 不过,如果以后你有任何问题,希望你能直接告诉我。”你的目的只是让对方知道:你绝对不会坐视 不管。这时你的心理优势已经确立,你就可以向对方发出化解矛盾的信号。因为,当对方成为你的“敌 人”后,他会产生躲避的心理,会尽量避免在同一个场合碰面,但是否你在心里更加注意对方呢?因 为要知道他的行踪以便避开,要知道他有没有在背后说你是非。所以,如果你想化解仇怨,不妨先发 出点信号,找寻和对方碰面的机会,温和地注视他,看看他的反映,是尴尬?腼腆?躲避对视?还是 怒目而视?只要不是最后一条,那就有戏。     如果你觉得这样直接向对方示好从心理上还难以接受的话,那你可以借助第三者。也许你很 突然向对方示好,会让对方怀疑你的居心。不妨借和其他同事聊天的机会说她几句好话,或向知道你 俩关系的人倾吐反悔之意,相信总能传到对方耳朵里。只要对方接收到你的信息,他肯定会产生相应 的心理反应。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有“再见还是朋友”的心理愿望,对方也肯定有,毕 竟“人之初,性本善”,爱一个人比恨一个人舒服。所以你所做的一切,对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说 不定也甜在心里呢!如果是这样,你的“化敌”计划就大获成功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你和别人的关系搞僵,并不是涉及到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而更多的则是平 常的一点一滴小事不注意造成的。所以,这就要求你首先培养这样的心理机制——小题大做,也就是 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把小事重视起来。     比如对方出于炫耀心理抨击你,那你即使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也肯定会感到在心理上被伤害, 你心理本能的反应就是还击,想办法赢回心理的平衡和优势,自然就和对方产生了对立情绪。其实, 原本可能就是对方顺口一说,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而你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用宽容的心来 对待这件事,可能就会将事情的僵局在未出现之前就扼杀掉。但相反,只能是把关系搞僵。不如本着低 调的心理,这样既会平息冲突,也会让他在体察到你低调的同时有所歉疚收敛。让人三分不为懦,愿 意承认对方的长处,将为你赢得一个朋友。       许多时候,矛盾的产生是你说了不该说的话。比如,如果同事能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你,说明 他对你有足够的信任,但要是他从别人嘴中听到了自己的私密,不要说,她肯定在心里认定是你出卖 了她,也肯定会在心里不止千遍地骂你。因此,用你的诚心换别人的信任,加强你们之间的友情,那 么,你们的友谊会促进相互思想认识的统一。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是巩固职场友情的基本要求,如果 这一点做不好,不仅没有哪个同事敢跟你推心置腹,更会将曾经的朋友变成仇人。     大凡成功的人士都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度。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中, 凡事具有包容别人的胸襟,绝不能逞一时心理之快。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人才齐聚你的麾下,将你 的思想顺利贯彻下去。我们一般会对自己赏识和喜欢的人格外宽容,但对和自己顶撞的人有着心理本 能的抵触和反感,甚至产生成见,这是很危险的。只要是对方本着对工作负责的心情和你发生冲突, 那你就应该区别对待,你的宽容和大度会很快化解对方的怨气,使他们更加受到感动而加倍努力工作。     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对于自己的忠诚者要包容,就是对于和自己有不同嗜好、主义 或主张的敌对者,也要有包容的心。你会发现,包容是化解一切不快的最好良药。     今天的职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发现别人要把你拉下马,一定要勇于面对问题和挑 战,但不要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否则情况会更加糟糕。目前已不是可以独享功劳的时代,与别人 分一杯羹,获得双赢的局面,才是现代职场人要学习的主要问题。 善用反对自己的人     善用反对自己的人     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能以大局为重,甚至对个人的暂时损失也不计较,这是豁达大 度的表现。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人生活在世上,不管多 么富有,多么有权势,总有不顺心之事。当人内心矛质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除时,机体内分泌功能 就易失调,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等,还常伴有头晕、多梦失眠、倦怠无力、心绪烦 乱等症状。这些心理与生理异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身在职场,难免会和人产生矛盾,发生纠纷,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这个看似很正常 的事情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管理者,可能最常碰到的就是来自上 级或者下属的反对意见。这其实并不是坏事,相反还是好事。     想想看,首先对方之所以向你提出反对意见,就证明你的想法有不妥当之处,有需要完善的 地方,那这部正是你需要提高的地方吗?另外,从对方的角度和心理来分析,对方之所以能提出反对 意见,证明对方用心研究了你的提案,这也正是对方对你的重视。所以,你应该放宽的是自己的心态, 平衡的是自己的心理。你不应该一听到反对意见就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应该静下心来耐心 听听对方的意见,相信对你帮助一定不少。     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光要听得进去反对意见,还要善于使用反对意见的人。     在 1968 年的美国大选中,基辛格是作为尼克松对手的智囊人物出现的。尼克松在吹捧自己的 “老板”的同时,自然避免不了大肆攻击对手尼克松,他甚至在电台呼吁:“在所有候选人中,尼克 松当总统最危险。”还挖苦说:“建议尼克松去做副总统候选人,因为他当副总统的经验很丰富。”总 之,基辛格把尼克松算是骂绝了。但是,恰恰尼克松获得了大选的胜利,当选美国第 37 届总统。     尽管基辛格攻击尼克松,但尼克松捐弃前嫌,力邀基辛格加入自己的幕僚班子。在他上任后, 曾两次亲自约见基辛格,甚至会谈中忘记了午餐。通过交谈,基辛格改变了对尼克松的看法,更重要 的是对其委以重任。基辛格后来回忆说:“在对外政策上,尼克松比 1956 年以来的所有总统候选人都 好。”基辛格对尼克松的宽宏大量和宽厚无私心怀好感,同时认为他识人的眼力的确高人一筹。     这一消息传开,各界纷纷赞赏尼克松的大度和气量。他的这一举措,也使得新政府一开局就 赢得了喝彩,很好地提高了白宫的声誉。尼克松起用基辛格,正是看中了基辛格的才能,同时也利用 了媒体的作用,改变了人们对政府的心理偏见,为新政府赢得了良好的开局。     作为管理者,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具有平易近人、心胸宽广、宽厚容人、虚怀若 谷、与人为善的高风亮节。这样的管理者不仅能够对被领导者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有助于在组织内部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使人感到亲切温暖,心情舒畅地忘我工作。同时,对于领导班子群体形象具有 示范作用。实践证明,主要领导者的开阔胸怀是凝聚整个班子的“粘合剂”,只有在领导班子内部创造 和谐的民主气氛,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才能开诚布公、推心置腹、互不设防地讨论和研究问题。     善于使用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甚至内心里反对自己的人,是《三国演义》识人用人的出奇之处。 诸如孔明之用魏延,曹操之用司马懿,从而把唯才是举的思想推向完美无缺的境地。     气量也是一种力量。气量是一个人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内在力量。拥有大气量者可成大事,小 肚鸡肠难成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刘邦善用部下之长,才使自己夺得天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 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专横跋扈,结果自刎乌江。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有博大的胸襟,要有气 量、有肚量,能容事、能容人、能容话,不计自己对他人之恩,不计他人对自己之怨。     作为管理者不但要善于团结志同道合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特别是反 对自己的人。要受得住委屈,经得起“误会”,对相互间的纠葛和矛盾要善于淡化,善于遗忘,切不 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要时刻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有“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的雅量。要有容人纳贤的肚量,敢于用那些比自己强的人,能容人之长、容人之功,更要善于容人之短、 略人小过。就像刘邦所说的: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筹划粮草,我 不如萧何。但张良、韩信、萧何皆能为我所用。这正说明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有眼界开阔,胸怀开 阔,才能团结各方面的人才一到干大事,成大业。别人才会对你更加钦佩敬重,才能够产生巨大的感 召力和凝聚力。     宽容是一种不需投资、保持心理健康的“维生素”。一个管理者只有保持心理的健康,才能更 理智和长远地看待事业和人生,也才能营造更大的成就。 不怕否定自己     不怕否定自己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被许多胸怀大志的人用来自勉。但通往塔 尖的天梯太狭窄,并不是每一个胸有点墨的人都能顺利到达,所以,如何学会适时低头,懂得及时规 避,蓄势待发,使自己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运用耐心和智慧成为最后的赢家。记得看到过这样 一个故事,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 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 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 头。”     没错,这个道理对普通员工适用,对管理者来说同样适用。作为管理者来说,由于自己的职 业地位相较于普通员工来说,已经算是有所成就的了,而正是这一点让他们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 管理者必须时刻有低头的心理准备,简单地说,就是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更进一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认可和自信,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心理过程。一 个人只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能做 自己的主人,独立地做出判断和从事行动。他才能够不怕否定、批评和指责,有自己内在的标准。他才 能够不寻求赞许,不为了得到赞许而丧失自我。他才能够不停留在现在的安全感里,敢于展现勇气去 追求自我实现。     这种不断否定自己展现出来的自信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外在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质量。只有 那些惧怕失败与否定、没有自己的人生优势的人,才会是真正的自卑,才是对自己心理能力的一种彻 底否定。如果你不否定自己,不否定自己的所谓内向,接纳自己,提高自己不怕失败、不怕否定的心理 承受能力,渐渐地你就会真正自信起来。     切瑞虽然怀揣着 MBA 的证书,但她还是接受现有的这个低层的公关职位,因为她需要一个熟 悉和适应的过程。但工作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轻松有趣。上级身兼数职,所以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出差, 案头的工作和资料堆积如山,这自然成为切瑞的事情。因为对工作的情况并不熟悉,每天的整理和安 排都让她忙得晕头转向。上级是个大忙人,对下级要求很高,布置工作从来都是提纲挈领,需要下级 对工作有相当的熟悉程度和悟性。所以,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切瑞有种强烈的紧迫感,并且常常 会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的感受。     同事间的竞争一刻也没有停止。切瑞想,与其和她们较劲,还不如自己动手。每项工作她都尽 力拿出最好的设计方案。然后又不断地否定自己,以期做得更好、更出色。逐渐地,切瑞在这个过程中 建立更强的自信心。也在不断的否定中逐渐看到自己的潜力,并将这种潜力逐渐开发了出来。     不断否定自己其实更是一种自我的“心理暗示”,一种不断告诉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心理暗 示。这种心理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不断否定最佳的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 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于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对于病人来说,积极的 自我暗示,会使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境,从而有益于病情的稳定和症状的消除。而消 极的自我暗示,会破坏和干扰人的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以致体内各种器官功能紊乱,抗病力降低。 同样的,不断否定自己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一个人增强心理能力,更勇敢和自信地面对更大的 挑战。     人们很容易有抱残守缺的心理,这就是一种不自信的消极心理。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不能做出 更好的成就来,那还不如先守住现在的成果。一个有远见的管理者明白,今天的一块钱就是明天的十 块钱,而投入赚来的十块钱,就可能得到一百块、一千块钱。相反,如果害怕把十块钱投入进去,没信 心赚回更多的钱,那他只能永远守着自己的十块钱,而羡慕别人赚到的一百块、一千块钱。只有不断地 否定自己,才能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不断否定自己就是不断看轻以前的自己,赢得更满意的另一个自己。年长的人总是忘不了给 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它并不是自 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诗人鲁藜说,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珍珠, 就会有被埋没的痛苦。曾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抬头 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 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记住低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 的资质、能力如何,在社会而言,你无疑是渺小的,要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就得把自己看轻些,把 奋斗的目标看重些。富兰克林从中领悟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最后终于完 成了一番伟业。     如果在一个团队里,老把自己当作主角,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嘲笑你,现实会让你感 到格格不入。只有看轻自己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加强自身内心修炼、提高自己 的心理能力,才会在各种挫折面前心安理得,并奋发向上。     看轻自我,其实是一种力量的寻找;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 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人都是在失败中不断否定自己,然后认清自己,既而再次树立自信的。 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一个职场中人很重要的职业操守,尤其是对于那些管理者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 为,作为管理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有很多条件和机会接触到公司和上级的秘密,如果不能保持保守 秘密的操守和心理素质,那就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给上级和自己的声誉带来负面的影 响,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前途。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任总统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他的一位朋友想打探有关潜艇基地的计 划,这自然是一个机密。罗斯福煞有介事地向四周看了看,小声问:“你能保密吗?”     对方以为情报即可到手,马上说:“当然能。”     没想到罗斯福也说了一句:“那么,我也能。”     《大长今》中有郑尚宫娘娘训导众小宫女的一个情节。在郑尚宫所说的重要戒律中,有一条就 是要“善于沉默,保守秘密”。     长今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有一种保守秘密的心理机能,因此得到了郑尚宫、皇上和皇后 对她的敬重和信任。     保守秘密,是身为职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心理机能,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机密关系到企业 的成败,关系到上级的声誉与威望。身为职业人一定要牢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对保密事宜做 到守口如瓶。保守秘密,是身为职业人取信上级的重要一环。     这就要求首先从心理上建立一个屏障,将知道的秘密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如果你思想松懈、心 理屏障倒塌、说话随便,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意或无意地造成泄密,那么,轻则会使上级的工作处于 被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重则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伤害,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这是下级对上级的 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势必会使上级在各个方面处于不利。这样的事,即使发生一次,也会使上级难 堪,对你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作为泄密者的你也会从心理上失去对企业的忠诚感觉和思想。所以,事关 工作机密,管理者一定要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之又慎。     1990 年 9 月,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宣布解除空军参谋长杜根将军的职务,原因是杜根将军向记 者公开发表了美国同伊拉克的作战计划,透露了美国的“具体作战方案”,泄露了有关美国空军的规 模和布防的机密。     在诱惑颇多的今天,人很容易出于心理诱惑的驱动,背叛自己的忠诚而出卖别人或公司,而 能够守护忠诚的就显得更加可贵。     克里丹•斯特是美国一家电子公司很出名的工程师。这家电子公司规模不大,在日益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时刻面临着来自规模较大的比利孚电子公司的压力,处境很艰难。     有一天,比利孚电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邀斯特共进晚餐。在饭桌上,这位部门经理对斯特说: “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产品的数据资料给我,我会给你很好的回报,怎么样?”     一向温和的斯特一下子就愤怒了:“不要再说了!虽然我的公司效益不好,处境艰难,但我 决不会出卖我的良心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我不会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好,好,好,”这位经理不但没生气,反而颇为欣赏地拍拍斯特的肩膀,“这事儿当我没 说过。来,干杯!”      不久,斯特所在的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了。斯特失业了,一时又很难找到工作,只好在家里 等待机会。没过几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电子公司总裁的电话,说想见他一面。     斯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对手”找他什么事。他疑惑地来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 比利孚公司总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拿出一张非常正规的大红聘书—请斯特做技术部经理。     斯特惊呆了,喃喃地问:“你为什么这样相信我?”     总裁哈哈一笑,说:“原来的部门经理退休了,他向我说起了那件事并特别推荐你。小伙子, 你的技术水平是出了名的,你的正直更让我佩服,你是值得我信任的人!”     斯特这才明白过来。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诚信,成为了一流的职业经 理人。     保守秘密是一种职责,更是内心的一杆标尺和对忠诚的心理认同。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 高度心理认同,才能不被心理诱惑所左右和驱使,而作出违背心理尺度的事情来。     秘密好比俘虏,放走秘密,只有严惩看守。你对下级说“这件事千万不要对别人说……”时 就已变成了一个该受处罚的看守了。上层的决策也许对你来说压在心里不好受,但是如果你透露给了 下级,下级反而就失去了对你的信任。因为秘密必须由知道秘密的人自己严守。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种心理互动活动。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我们 不少管理者,在得到了金钱、地位、名誉之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幸福。他们整天口口声声说老 板不理解他们,同事不理解他们,下属不理解他们,客户不理解他们,就连父母、妻子、孩子也不理解 他们?这其实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身边的人和物,你会突然感到原来世界 如此美好。     感恩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内心责任。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然、社会、公司、股东、老板、同事、下属、 客户等等,甚至父母妻儿的付出漠然置之,认为那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并非如 此。中外历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成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败在“离心离德,孤家寡人”。所以, 感恩其实就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内心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公司的责 任,对社会的责任。因为只有铭恩于心,才会有恒久的责任。     做人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是这样的。如对我们的父 母要心存感恩,这是由于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更健康地成长,让我们放飞心中的理想;对师长 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许多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对 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们知道有人可以和我们血脉相连;对 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心存感恩, 一句非常简单的语言充满了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碎的小事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得无比亲切起来。     一个工作单位,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也许每一个人都了解并知道,大家都是这里的一员, 我们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生活,努力地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虽然平凡,但我们有自己的光芒,不妄 自菲薄,也不骄傲虚浮,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光和热。正是有了这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我们的事 业才变得如此璀璨与辉煌。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 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     一位普通的邮差因其平凡但持之以恒的送给人们快乐的工作,而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国家 级奖项——终身成就奖。     终身成就奖在通常的情况下,只授给各界名流、社会精英,授给一个普通的邮差却是破天荒 的事。然而,真正的快乐是金钱无法买到的。授予他终身成就奖,皆因他在清苦的工作中,把快乐传递 给了人们。     他每天一大早出门,用自行车驮着报刊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在现代社会的日本,很少 有人以此为终身职业,因为这差事辛苦且收入微薄。但是,他一干就是 25 年,且不打算放弃。人们这样 评价他说:“凡是接受过他服务的居民都很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居民从他手中拿到信件的 时候,也收到了一分快乐。”     每一个人都应该像这位邮差一样,始终抱着感恩的心,把快乐送给每一个人。作为管理者, 你有信赖的上级对你委以重任,有团结的部属为了工作不遗余力,有合作愉快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有 那么对真心为你的成就喝彩的人……你的感恩的心,会像邮差一样将快乐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也 一样会赢得周围人的尊敬和信赖。     国际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过这样的话:“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 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人生怀有一 种感恩心理,这是值得追求的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们认可这种追求,但是,对于给我们造成形形色色不幸,带来灾难痛苦的逆境,包括我们 的对手和敌人,也要怀有感恩心理。霍金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逆境让我们学会了刻苦、忍耐、淡泊和 宽容,仅从这种负面的角度看问题,将会使我们永远生活在心灵的阴影之中。换一个角度,我们会发 现,逆境和敌人原来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感恩,会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就像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 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进取的信念。     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 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有了感恩的心情,我们即使遭受挫折,感觉到我们受到 某些不公正的待遇,碰到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也不会怨恨失望,更不会自暴自弃。同时我们只有有 了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放开自己的胸怀去宽容待人。     作为管理者除了感恩自己的家人,还要感恩自己的老板、同事和下属,让感恩这种心理动力 成为工作的积极推动者。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谦虚是一种美德,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一个管理者如果拥有这样的优良品格,必 然能做出非凡的成就,也更能赢得上级和部属的喜欢和拥戴。管理者虽然身居高位,但要知道,这并 不能说明你就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比你的下级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管是谁, 都有别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和优点。因此,你的谦虚是你拉近和下级距离的最好武器。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里,成为了这个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 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听说他俩也就是本科生学历,有啥好聊的呢?”这么想着,他只是朝两人微微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似地跑到对面上厕所去了。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刚才没去打招呼,现在又不好意思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了几步,也迈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了。     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过了一会,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 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于是也起身往水里跨,心想:“我就不信这本 科生学历的人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扑咚”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赶紧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反问道:“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而就掉水里了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其中一位说:“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桩子正 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不了解情况,怎么也不问一声 呢?”     任何人都不喜欢骄傲自大的人,这种人在与他人合作中也不会被大家认可。你可能会觉得自 己在某个方面比其他人强,但你更应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强项上,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自 己的肤浅和无知。因为团队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你必须保持足够的谦 虚。谦虚会让你看到自己的短处,这种压力会促使你在团队中不断地进步。     其实,人和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就像一句谚语中说的那样:“光滑的瓷器来自泥土,一旦 破碎就归于泥土。”再高的学历也只代表过去,而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 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而你作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更是要首先具备这个优 良的品德。     老子曾经告诫世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会超出众人;一个不自 夸的人会赢得成功;一个不自负的人会不断进步。相反地,老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 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字伐着无功,自夸者不长。”     的确,作为管理者的你谦虚时显得他高大;你朴实和气,上级和下级就愿与你相处,认为你 亲可靠;你恭敬顺从,上级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配合很默很合得来;你愚笨,同事就愿意帮 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心里 会感到紧张,做事就没把握了,而且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交往和工作难以继续。     谦虚可以使你永远把自己置于学习的地位,并有助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但是,谦虚决不是通 常意义的客套与虚伪,也不是遇到工作时的退缩与推委,更不是所谓的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如果公 司需要你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你也有这样的能力,你必须知难而进,当仁不让,决不能把谦虚作为 推卸责任的借口。 机敏圆通,游刃有余     机敏圆通,游刃有余     一提到“机敏圆通”,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浅薄轻佻、卖弄小聪明、耍嘴皮子、请客送礼和善 于投人所好等。不可否认,“机敏圆通”的确有以上所说的一面,但是,更重要的是看他这么做的目 的是什么,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来这么做的,必须要区别对待。比如,作为一个管理者这么做, 如果是从工作的角度出发的,那首先他的心理动机就是无可指责的;其次,他这么做既可以很好地领 略上级的意图,把握工作的方向,又可以更好地团结下级,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那就是可取的。     职场竞争的异常激烈,使得职业人要想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仅靠自己的个人形象的好坏以及 个人工作成绩的优劣,是完全不够的!在注重个人内外兼修的同时,还应该善于经营人际关系,注意 为人的口碑,确保自己可以在与同事交往中能够游刃有余。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融入同事的爱好之中。接受、了解同事们的一些感兴和爱好,从中寻找共同话题,通过交流尽 快融入团体之中,这对增进工作友谊有很大的帮助。     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要是同事能将自己的隐私信息告诉你,那只能说明同事对你是足够的 信任。要是同时在别人嘴中听到了自己的私密被公开后曝光,他肯定认为是被你出卖了。那么你们的关 系也就破裂了,也许还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困扰。因此,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巩固职业友情的基本要求, 如果这一点做不好,恐怕没有哪个同事敢和你推心置腹。     闲聊应保持距离。在办公之余,大家相互在一起闲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有些人多半是 为了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知识面广,其实也不过是皮毛而已。如果遇到打破砂窝问到底提问,对方 马上就会露馅了。这样会让喜欢神“侃”的同事难堪;相信以后再闲聊的时候,同事们都会有意无意 地避开你的。因此,在闲聊时,不求事事明白,适可而止,这样同事们才会乐意接纳你。     远离搬弄是非。流言是职场中的“软刀子”,搬弄是非,会让单位上的其他同事对你产生一 种避之惟恐不及的感觉。要是到了这种地步,相信你在这个单位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因为到那时已经 没有同事把你当回事了。     低调处理内部纠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小矛盾或者某个下级的错误,处理时要注意方法, 要理性处理摩擦事件,不要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就算你有理,就算你是上级,如果理不饶人的话, 他们也会对你产生敬而远之,以后也会时刻提防你的,这样你会失去同事和下级的支持。此外,他还 会怀恨在心,你又会多一“敌人”。     切忌随意伸手借钱。不到万不得已,不随意向同事借钱,更不要向下级借钱。如果借了钱,一 定要记得及时归还。不要因为个人经济方面的疏忽,使同事和下级对你丧失信任感,从而疏远你。     牢骚怨言要远离嘴边。不少人总是怒气冲天、牢骚满腹,总是逢人就大倒苦水,这样做会让同 事和下级感到既然你对目前工作如此不满,为何不跳槽,去另寻高就呢?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 情绪。     得意之时莫张扬。得意之时,不要张扬,以免招致一些人的嫉妒,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当失 意的时候,不能在公开场合诉说对上级的不满,甚至还牵扯到其他同事和下级,这样,不但会招致上 级的厌烦,也会引起下级的怨愤。     照顾好上级的同时,讨好同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讨好上级很重要,讨好同事也很重 要,顾上不顾下,会引起同事的排斥、反弹,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顾下不顾上会引起上级的不满, 以致影响加薪、升职。     机敏圆滑是善于人际交往的代名词,虽然人们对它怀有敌意,但那是一种偏见。如果你真能 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将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驾驭个人情绪,做脾气的主人     驾驭个人情绪,做脾气的主人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尽管可能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并不是谁都能在遇到不顺的时候很好 地化解问题,许多人更是把发脾气当成发泄。而恰恰是这一点使他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还会 给人留下一个浮躁、懦弱的不好印象。想想看,作为一个管理者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尽快想 办法解决问题,弥补损失,而是大光其火,追究下级的责任,甚至将下级骂个狗血喷头,那他不但解 决不了问题,还会给上级留下推卸责任的印象,给下级留下无能的印象。因此,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 情绪,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树立形象的必需。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管理者,更会赢得他人 的信赖。     曾经担任过美国作战部长的斯坦顿,早年做过林肯的战地机要秘书,一天,他气乎乎地告诉 林肯,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     林肯听了也很生气,于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他甚至说:“可以狠 狠地骂他一顿。”斯坦顿马上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拿给林肯看,林肯看后高声叫好。但是当斯坦顿把 信收好时,林肯问他干什么去,他回答说:“寄出去呀。”林肯大声说:“千万不要胡闹,这信不能 寄,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这么处理。你写这封信时,已经解气了,现在感觉好多 了吧,那就把扔掉,再写第二封吧。”     林肯是一个自我约束力很强的人,当他知道别人的批评是真诚的并且有道理时,就会心悦诚 服地接受。     他手下的米德将军就曾因为拖拖拉拉不服从他的命令而贻误了战机,错失了一举歼灭敌对方 李将军的大好机会,林肯知道后,气得浑身发抖,对自己的儿子罗伯特喊到:“上帝呀!这是什么意 思?他们已经在我们的手边了,只要一伸手,他们就成我们的了;可是我的言语和行动就没能使我的 部队动一动,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任何一位将军也能把李将军打败。如果我去那里,我将亲手给他一 个耳光!”     就是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林肯给米德写的信仍保持着高度的克制:“我亲爱的将军,我相 信你并不了解李将军逃跑所造成的后果将是多么的严重。他已经落到了我们手里,如果歼灭他,就会 立即结束战争,可是这样一来,战争将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你当时怎么会在南岸那么做呢?要说你现 在还能再做出更多的成就,那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我现在也根本没这个指望。你的黄金时间一去不复 返了,而我也因此感到无比遗憾。”就这样一封信,林肯写好后却一直夹在他的文件夹里,直到去世 后才被人们发现。     如果说林肯发出这封信,那他心情是痛快了,然而既然良机已经错失,对米德的责备只能使 米德为自己极力辩解,减弱他作为一个指挥官所该发挥的作用,或许还会迫使他辞职也未可知。     要想控制别人,就要先控制好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人总会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在造 成自己困扰的时候,首先要在心理上建立克制的意识,把不满的情绪用积极的思考来转移,反击回去 或发泄给别人都有失管理者的领导风度,林肯这种解气的方法堪称一绝。 用微笑去面对陌生环境     用微笑去面对陌生环境     谁也不会在一个环境里呆一辈子,必然会面对不熟悉的陌生环境,那么显然逃避不是解决问 题的办法,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由于工作的需要,要跟很多陌生的客户和环境 打交道,职责所在,必须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那么如何调整和处理自己面对陌生环境的心理状态, 就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常说“微笑是最美的表情”,和陌生人交往,微笑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武器。 更重要的是,要用一种微笑的心境来面对一切陌生,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小对陌生的恐惧感,让自己以 一种自信平和的心态来处理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工作中难免会接触到或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会习惯性地板起一 张面孔,保护着原本虚弱的尊严,以免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和伤害。结果,陌生的环境照例还是陌生 的,他所担心的“危险”仍然潜伏在他的周围。这样,不是反倒把自己搞得很累、很乏吗?如果我们换 一副表情,尝试着用微笑面对,会不会好些呢?     当你面对陌生的工作岗位、陌生的下级,如果你把自己伪装起来,给对方一张严肃的面孔, 那么你会发现,你在工作中的障碍会越来越多,很多工作甚至根本就无法展开,你的下级也对你有了 天然的抵触,你交代的工作他们不是马上去完成,而是先静观其变。你和下级、上级之间就像有一道无 形的墙隔着,互相之间有了提防,那就人为给团队的团结加入了分解剂,而不是黏合剂。但如果你展 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无形中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你的微笑也会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他们也愿意 试着了解你,彼此的感情就会有增进的机会和可能。这才是团结的黏合剂,工作也会因此变得顺利起 来,你的身旁增加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还是一种自尊、自爱、自信的表现。微笑是人类面孔上最动人的一 种表情,是社会生活中美好而无声的语言,她来源于心地的善良、宽容和无私,表现的是一种坦荡和 大度。微笑是成功者的自信,是失败者的坚强;微笑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也是化敌为友的一剂良方。 微笑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爱心和诚心的一种礼赞。     在陌生的环境里学会微笑,你就学会了怎样在陌生人之间架一座友谊之桥,也掌握了一把开 启陌生人心扉的金钥匙。     让我们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微笑吧!首先是一种心理的放松和坦然。对待陌生人,我们该多 一些真诚和友善。我们根本用不着为那些人伪装,因为我们都只是擦肩而过的人生过客。你的冷面、他 的冷面、所有人的冷面,构成了陌生的人际环境,制约着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而我们学会了微笑,你的 笑脸、他的笑脸、所有人的笑脸尽管依旧“陌生”,依旧要擦肩而过,但我们的内心却再不会疲惫和紧 张,我们的心里也变得轻松而愉快。人与人之间虽无言但很默契,我们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到的不再是 陌生与冰冷,而是融洽和温暖。 对工作保持热忱     第二章   态度决定高度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 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 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态度就是一种心理能力,这种能力足以左右你对事物的看法 和判断。因此,这种心理能力只有不断得到加强,才能更有助于你的成功。     对工作保持热忱     国外有一群心理学家在做实验:选择一群非常

113 页 269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学在人员招聘选拔及评价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人员招聘选拔及评价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经理的“伯乐”技术 —— 心理学在人员招聘、选拔及评价中的应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解决的是 管理中的心理学问题 • 一个案例:奖金应该如何发放? 问题: 1 、如何进行制度安排? 2 、为什么如此设计? 3 、我们的选择为什么出现了问题? 4 、应该怎么办? • 结论:解决人的问题必须从心理学的角 度出发 我们如何认识人? C A E D B 电梯里的位置 二、建立评价员工的心理学标尺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心理现象是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 程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 心理现象 知(认识过程):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 注意、言语等 情(情感活动):与认识同时产 生的一种主观 体验 意(意志行动):表现出来的外 部行动和内部 心理过程 • 任何心理活动都有三个组织部分 心理活动 内容:客观现实的反映 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机制:神经活动的兴奋、抑制、 诱导、联系 –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 心理学的生理基础 1 、人体生理与神经系统 – 人体生理 八大系统 运动 循环 消化 生殖 神经 呼吸 心脏 内分泌 脑:延(低级中枢、呼吸 和心跳)、桥、中、间、 小脑、大脑 中枢神经 脊髓 神经系统 按解剖分:脑和脊神经 周围神经 按功能分:感觉和运动 –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大脑皮层分为很多区( 50 区),不同的区 分管不同的机能 右半球:感觉(直观的思维) 左半球:抽象、概括的思维(需要语言) – 反射与反射系统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反射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 器 感觉与知觉 1 、感觉 – 什么是感觉 •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时,人脑对事物 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识的开始。 外部感觉:视、 听、嗅、味、触 感觉的分类 : 内部感觉:渴、病、心跳等 运动感觉:动量、 平衡等 2 、知觉 – 知觉概说 • 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 种类:空间知觉、时间只觉、运动知觉 – 空间知觉 • 形状 、大小、距离、方位 – 时间知觉 • 延续性和顺序性 • 生物钟、警惕点、生物周期 – 运动知觉:空间位移的知觉 – 错觉 • 缪勒-莱依尔错觉 • • • • 垂直-水平错觉 对比错觉 透视错觉 其它错觉 注意与记忆 1 、注意 – 什么是注意 • 注意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 定事物的集中和指向——人的认识活动是有选择性的 •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监督功能 –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随意注意 轨道 有意识注意、注意的 2 、记忆 –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 记忆的种类与信息加工学说 •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外界 S 感觉所造成的 • 短时记忆:具有选择性 • 长时记忆:语言是其媒介 • 模型 外界 S 感 觉 记 忆 注意 遗忘 ( 消退 ) 短 时 记 忆 长 时 记 忆 遗忘 遗忘 • 遗忘曲线 想象与思维 1 、想象 – 想象是人脑在感觉的基础上对记忆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一种特殊的思维 – 三个特点 创造新形象、表象记忆、想象是创造的先决条件 – 梦与想象 • 梦的特点:离奇性 逼真性 • 起因:生理变化 外部 S 有时很难找出原因 • 梦是想象的直接现实 • 梦的生理现象: EEG 、脑电图 程 梦是记忆的中转过 2 、思维 –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 – 思维的发展(种类) •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 思维的过程 • 分析与综合、 • 比较、分类、系统化 • 抽象与概括 – 思维的品质 • 广度、深度、独立性、敏捷性、逻辑性 – 思维的形式 • 概念 • 判断:肯定概念之间的联系 • 推理:多个判断形成推理(归纳和演绎) –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 • • • 发现问题:收集问题的准备期 分析问题:潜伏期 提出问题:明朗期 检验假设:验证期 3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科学的、广义新思想的思维过程,其 特点有 • 新颖性 • 个人的色彩 独创性 –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 情境因素 • 多余 S 的干扰 • 动机水平 功能上的固定性 原型启发 语言和言语 • 语言和言语的一般概念 – 语言是符号,它代表事物、思想的过程 – 言语是一个人运用语言进行思考,并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去影响 别人的过程 • 言语的种类 – 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形体语言 •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 对语言的感知 – 书面语言的感知 语音感知的测定 言语的解释 意志行动 1 、意志的一般概念 – 意志是人自觉的确立目的,并支配行动通过 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本质是它可以积极的调节人的行动 – 意志、认识和情感的关系 • 认识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 情感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 – 意志的特征 • 自觉性是意志的主要特征 情绪与情感 –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所抱态度的一种主 观体验 – 七情包括喜、怒、哀、乐、爱、恶、惧 情绪的分类 – 原始情绪 • 快乐 哀 恐惧 悲 厌恶 轻 – 与感觉 S 有关的情绪 • 疼痛 快 – 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与社会规范、标准、 道德相关联 • 成功与失败的情绪:自我知觉、渴望水平 • 骄傲与羞耻 内疚与悔恨 – 与别人有关的情绪:是由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引 起的 • 爱 企求 恨 情感的分类 • 道德感 感 美感 理智 性格、智力与能力 1 、概说 –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认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的、 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性格、能力、 气质 – 智力是抽象的思维能力,是对于环境的适应能 力、学习能力、处理复杂的、抽象事物的能力 –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行为活动效率、与能否顺利 完成活动任务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 – 智力水平的分布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气质与性格 1 、气质 – 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 心理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指向性 – 气质类型 •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 多血质 粘液质 胆汁质 抑郁质 • 伊曼努尔 . 康德 活动气质:冷血质和温血质 感性气质:重血质和轻血质 • 巴普洛夫 兴奋型:勇敢、有攻击性 灵活性:活泼生动、反应灵敏 惰性型:镇静、有耐力、警惕性高 抑制型:胆小、畏缩、多被动防御反应 • 血型说 A 型:消极保守型 B 型:积极进取型 AB 型: A 型和 B 型的综合 O 型:积极进取型,比 B 型更为激进 3 、性格 应的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 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 性格与气质 • 气质在社会意义的评价上无好坏之分,而性格特 征理论上有好坏之分 •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 •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程度 • 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气质 – 性格的形成 • 遗传、教育 人格与人格测量 1 、人格: 是由各种特性组成的,但又是一个统一体 – 人格类型理论 • 类型论 克瑞奇尔的类型论:斗士型、肥胖型、瘦长型 荣格的类型论:内、外向 斯普兰格的类型论: 经济型 、 理论型、宗教型 审美型、 权力型、社会型 – 特质论 奥尔波特提出 17593 三个描述性格的品质词 汇因此在管理中要把握住人性格的基本特性 – 性格的发展理论(艾里克森): 按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管理 • 相应的引导人物是:母亲、父亲、家庭、邻居、学校的师 生 / 伙伴和小团体、友人 / 异性 / 合作或竞争的同伴、一起 工作或分担家务的人们、人类 • 每一阶段的成败可能会成为今后性格发展的导向:如第一 阶段成功则是以后社会信任的基础,如失败则可能造成今 后的不信任心理 阶段 1、婴儿 早期 2、婴儿 晚期 3、儿童 早期 4、儿童 晚期 5、青春 期 6、成年 早期 7、成年 中期 8、成年 晚期 年龄 危机 0– 1 信赖与不信赖 1– 3 自律对羞愧与怀疑 4– 5 创新与罪恶 6 –11 勤奋与自卑 12 – 20 20 24 25 65 65 岁 以上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亲密对孤独 特点 失(没有解决危 成功(解决危机) 机) 基本的信任 恐惧 (希望) (不信任) 自主 自我怀疑、困惑 (发展控制意志) 先后指向不同目的 矛盾感 (创造性) (自责) 无能 能力 (自卑) 不确定感 自我认识 (对自我的模糊) (合群等) 泛爱或孤僻 关心下一代对自我关注 关心他人、 自我成长 失望、自私、自利 自我整合对失望 完善 失望、停滞 – 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评价个性的标准 熟 1、 2、 3、 4、 5、 6、 7、 不成熟 被动状态 依赖性 少量的行为 兴趣浅薄、低 目光短浅 从属的地位、服从 缺乏自我意识 无自知之明 成 ----- 〉 主动状态 独立性 复杂的行为 兴趣深刻、高 远见卓识 平等与优越的地位 具有自我意识 自我控制 作为管理者,不但要掌握下属的性格,同时,更重要 的是创造条件,使其性格健康、成熟地发展 – 卡特尔的特性论:表面特性 根源特性 1 、乐群性 性 4 、特强性 性 7 、敢为性 性 10 、幻想性 13 、实验性 16 、紧张性 2 、智慧性 3 、稳定 5 、兴奋性 6 、恒定 8 、敏感性 9 、怀疑 11 、世故性 14 、独立性 12 、忧虑性 15 、自率性 厉 的 – 艾森克的理论:内外向( E )、神经性( N ) 精神质 ( P )、掩饰性( L ) 焦虑的 喜怒无常 于思维 克制的 一团和气 镇定的 易怒的 抑郁 胆汁 粘液 多血汁 领袖的 好斗的 易动 冲 健谈 易受刺激 活泼的 三、评价员工从认识自我开始 哈里斯的窗户 自我的认识 知道 不知道 他 人 的 认 识 知 道 不 知 道 组织中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环境的特性 1 、社会满意度 2 、组织目标 3 、事件发生的地点 B A 被知觉对象的特性 1 、身体的表观特性 2 、语言的沟通 3 、非语言的沟通 4 、归因属性 他人的知觉 知觉者的特性 1 、自我接受程度 2 、知觉的结构 3 、反馈的显著性 4 、个人的经验 C • 社会认知过程中的偏见判断 – 知觉的错误 – 社会知觉与认知偏见 • 第一印象:观看同一张照片,使用不同的指 示语(罪犯或学者),对照片有不同的评价 • 晕轮效应:个别代替整体 评价一个人:聪明、灵巧、勤奋、坚定、 热情 ( 冷酷) • 优先和近因:管理者如何运用信息 实验:给一个被试者讲述一个人的特征 – 外向 – 内向 – 先说此人外貌的特点,后说其内向表现;结果与上述一致, 表现为优先效应 – 反之,但如果在 先外--》后内 中插一段别的谈话, 结果却表现为近因效应 – 定式--成见 – 选择认知: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认知或自己乐意的 认知 – 极端品质加强判断 – 信息整合作用 – 社会刻板效应 四、评价中心 —— 必须掌握的心理测评技术 1 、人员素质的概念 – 组成 生理遗传 生理素质 体征 精力 素 质 能力 心理素质 智力 人格 知识、经验、技能 认知、性格、情感 态度、需求 2 、人员测评定义 – 人员测评是一种科学的测量方法,它是通过调查、问卷、 面谈、模拟、民意测验等多种综合的方法对人员的能力、 性格、态度、素质、智力水平、工作绩效等方面进行综 合的评定,这种评定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为特征。 – 测评 == 测量 + 评价 • 测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客观的反映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特 征。 • 评价: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相似、 等级的判断。 – 测评类型 • • • • • 选拔性测评: 配置性测评: 开发性测评: 诊断性测评 考核性测评 3 、历史发展 – 初期阶段:二十世纪初 比奈和西蒙(法国)制定出第一 个智力量表,并进行第一次智力测验 1916 年,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对比奈-西 蒙量表进行修订,制定“斯坦福-比奈儿童 智力量表” – 统一测评阶段:二十世纪中期 1934 年,美国制定统一的考绩制度,其 中包括工作速度、创造力、组织能力等 16 项指标, 1934 年发展到 31 项 – 系列测评阶段: 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按职务的内容进 行职务分类和工作分析。 评价内容:工作绩效 任职能力 工作态度 – 行为测评阶段: 解决人的特点与职业的相关性 如:性向测验 4 、中国的测评发展历史 – 1 、原始贤能公推制 —— 民主选举 – 2 、原始贤能禅让制 —— 让贤 (原始部族社会) – 3 、世卿世绿制 (夏朝)—— 家天下 – 4 、军功制 (秦朝)—— 以军功大小而论 – 5 、察举制 (汉朝)—— 下诏公开征召人才 以德、才、知识、功绩考察人才 – 6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考核的内容:( 1 )家世、门第 ( 2 )状(行状):道德、才 能 ( 3 )品:即地等,由状决定 – 7 、科举制 (隋唐到清)—— 完整的人才考举制 5 、测评理论的特性与功效 – 测评理论是多学科的产物 心理学:心理测验、能力、气质、性格 社会学:测量方法、民意测验 统计学:结果处理 行政学:职能分析、分类 管理学:制定分析和评定指标。 管理职能 – 功效:是人力资源开发、选拔、招聘、使用、 评价、异动、奖励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 础 – 特点:主观评定因素对正确判断产生很大影 响 – 对行为的测评:人的行为与职业的相关性到 底如何,包括性向测验和态度测验等 测评理论及其应用 1 、理论指导体系 – 测量要素体系:测量什么内容(明确概念) – 标准体系:确定标准(好与坏的等级系列) – 计量体系: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验(数与量、 定性与定量) – 评价体系: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说明(必须标 准化) – 方法体系: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评价(心 理学、社会学等) – 理论指导体系: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测评 (例:领导的特质论还是类 型学 说) – 测评的组织和培训:测评必须有一定的机构 和专业人员 2 、测评的内容和方法 – 智力测验: IQ 水平测量、 – 能力素质测验: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测量) – 个性或人格测验: CPI 人格测验、明尼苏达 多相性格问卷( MMPI )、卡特尔 16 种人 格因素问卷( 16PF )、莫雷主题统觉测验 ( TAT )等。 – 知识测验 – 职业性向测验 – 态度测验 – 民意测验 – 常规工作考核 – 工作行为测验: PM 量表 团 体 绩 效 M PM PN P 弱  目标达成  强 八个方面: – – – – – – – 工作激励 对待遇的满意度 企业保健 精神卫生 集体工作精神 会议成效 绩效规范 3 、测评的程序 – 确定测评对象和实施者 – 确定测评方法并实施测评 – 处理测评结果 – 进行评价 – 存档 – 跟踪 – 再测评 4 、测评的心理学基础 – 测评的心理要素 a. 个人的心理素质要素——气质、能力、人 格、智力、态度 b. 领导的品格要素和作用 c. 组织的行为要素——人际关系、激励、内 聚力、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等 素质论的一些研究   重要性 个人品质 非常重要 督察能力 事业成功 自我实现 自信 决断性 中等重要 对工作稳定的需求 主动亲近生人 对优厚资金的需求 外观感受的成熟度 最不重要 男性 — 女性 美国、日本企业的领导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日本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美国 品德 能力 使命感 任感 依赖性 积极性 忠诚心 进取心 忍耐性 公平性 热情 勇气 思维决定能力 规划能力 判断能力 创造能力 观察能力 劝说能力 对人的理解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下级能力 调动积极性能力 合作精神 决策能力 组织能力 授权能力 应变能力 勇于负责 创新能力 敢当风险 尊重他人 品德优良 —— 测评的心理统计学概念 测验的常规分配(常态曲线) 2  0  2 集中趋势: 平均数 : X = X/n 加权平均数 Xw = nX/n 中数 Ma :数据排列中的一个点,使其中一 半 在另一半之下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分数 离中趋势: 全距:最大分数和最小分数之间的差 A :集中 B :离中 – 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 信度:测评是否针对所要测评度内容, • 效度:用于检验测验的有效性 信度 效度 效度: – 内容效度:实际测评内容与所要测评内容的 一致性程度 – 关联效度: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 结构效度:实际测评结果与我们所想测评内 容的同构程度 信度: – 再测信度:用相关系数 r 测量信度 – 复本信度: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 的测评结果的变异程度 – 一致性信度:相同素质测评项的分数间的一 致性程度 – 评价者信度: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 测评的项目分析 • 适合度(难度):指被测者行为符合项目测评标 准的程度 • 区分度: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人区分 开来的鉴别能力 • 独立性:项目之间的非关联性 • 选项质量:能力测量中的选择题形式 – 测评的心理误差 • 哈罗效应误差:晕轮效应 • 趋中心性误差 • 宽大性误差 • 逻辑误差:依据关系进行判断 • 对比效应误差 • 接近效应误差 – 选择测验的标准 • 测验的内容(任务、过程) • 测验的难易程度(效率、时间、标准化程度) • 评分方法(客观、非客观) • 测验的费用、工时 • 对测验的解释 • 表面效度 评价中心 1 、评价中心的产生 – 1942 年美国成立 OSS (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 )遴选海外工作人员 – 1956 年美国 AT&T 利用该方法遴选督导人 员(由心理专业人士担任评审委员)。 – 1958 年 MichiganBell 起用非心理专业人士 担任评审委员,使该方法得以广为运用。 – 1970 年美国有 100 所评价中心。 – 1975 年美国有 400 所评价中心。 – 1980 年美国有 1000 所评价中心,其主要功 能除遴选外,另增加发展( Development )。 – 1994 年信义房屋自行研发设置评价中心,甄 选店长。 •当时的评价要素: – 动机:战争的责任感、兴趣大小、热情、努力 程度 – 实践能力:判断准确性、速度、解决问题能力 – 情绪稳定性:成熟、控制、神经质等 – 社会关系:成就感、社会知觉、合作等 – 领导:组织能力、指导合作能力等 – 身体:勇敢、强健、敏捷 – 观察和报告:听、说、沟通、报告、回忆 – 宣传鼓动 – 保持能力:警觉 2 、评价中心的方法 1 、面谈: 了解个人历史 投射测验 句子完成测验 健康调查 工作状况调查 2 、人格测评 3 、管理测评 4 、常规测验: 自我管理测验 特殊的能力测验:机械、符号能力 5 、从属测验:服装物品、时间表、字据等 放在床上、椅子或桌子上,四分钟后 观 察和描述,测验观察者的记忆能力 6 、地图记忆能力 7 、审讯测验 8 、实地游戏 9 、搭结构测验 10 、压力面谈 11 、情境表达 12 、主题会议 13 、无领导人讨论 14 、角色扮演 15 、公文处理 – 结论 1 、能力和特点:年龄、性别、社会地位、 气质、特殊能力、情感 2 、在进行评价之前,应该进行工作分析和 被测者行为研究 • 评价角色的任务构成 • 每个角色失败或成功的状况 • 将上述结果进行分类作为评价的内容 • 试验性工作 • 设计满意的评价交流 • 获得组织中的一个评价样本 • 反馈修订 • 获得一个已经反馈 4 - 5 年组织的人 事 状况的材料 3 、设计一个评价的计划,确定选拔的有效性 的范围,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4 、确定一个概念体系:涉及不同的人格标准 5 、将评价标准存档 6 、将评价候选人做为长期工作的结果以供组 织决定 评价中心的素质评价内容 序号 素质内容 序号 素质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首创精神 力的忍耐性 精力 能力 对他人的认知 分析能力 决策能力 创造能力 事的能力 口表达能力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控制能力 划和能力 授能力 自我实现 自我坚持性 社交能力 工作倾向 情感特征 智能水平 对群体的影响力 评价中心技术的操作案例 – 面谈技术:生活经历、职业生涯、行为表现特 征、健康状况等 – 人格评价: CPI 、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 – 管理评价:无领导讨论、公文处理、角色扮演 CPI 人格测量 第一类:支配性、社交能力、自信心的测量 支配性( DO ) S) 社交能力( SY ) ( SP ) 自我接受( SA ) B) 进取能力( C 社交表现风度 自我良好感( W 第二类:责任感、社会成熟度、、个人内在特性的测量 责任感( RE ) 社会化( S O) 自我控制( SC ) 容忍性( TO ) 重印象性( GI ) 同众性( CM ) 第三类:成就特性、智力效能的测量 立性成就( AI ) 从众性成就( AC ) 智力效能( IE ) 第四类:心理倾向、行为方式的测量 灵活性( FX ) 心理倾向( PY ) 女性化( FE ) 独 霍兰德的职业性向测验 职业性向分为六类: – 现实型 – 调研型 – 艺术型 – 社会型 – 创新型 – 常规型 无领导小组讨论 • 评价指标 —— 9 级评价 1 征 2 3 4 5 ( 1 )自我坚持性 ( 3 )工作能力 ( 5 )智能水平 的影响力 6 7 8 9 ( 2 )社交能力 ( 4 )情感特 ( 6 )对群体 • 自我坚持性:自信心、精力、表达能力 成就导向 • 社交能力:交往性、合作性、应变性、受纳性 • 工作能力:条理性、责任心、慎重性 工作努力程度 • 情感特征:冲动性、情绪性、焦虑倾向 潜在的情感问题 • 智能水平:明智程度、辩才、兴趣广度 独创性、社会知觉能力 • 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力: 公文处理 • 评价内容 – 计划与组织能力: 1 、组织计划性 2 、工作程序性 – 控制能力: 1 、监督、控制 – 授权能力 1 、目标 2 、目标设置 2 、工作重点 3 、时间管理 3 、服从管理 3 、工作明确 4 、内容 – 分析能力: 1 、认识 2 、基本的关系 4 、信息的组织 5 、分析 – 判断能力: 1 、结论 3 、统一性 3 、信息的收集 2 、认知 / 应急性 4 、决定性 – 文字沟通能力: 1 、语法 2 、拼写 3 、清晰度 4 、见解 5 、文字的组织 6 、恰当、准确 传统评选方法与评价中心的比较 传统评选方法 ASSESS management CENTER 评选人未充分了解,标的职务所需的能力,无法很周 标的职务所需的能力均先经分析界定,且评审者均事先 详地按能力需要来评选人员。 了解,故可就能力需要评监人选。 评选人根据候选人过去期间之工作表现,推出断其可 根据标的职务所需的能力,设计或选用可让候选人显 否胜任未来之工作;或实施面谈冀从谈吐中分析了解 现该等能力的活动(部分为模拟状况),视候选人在活动 候选人人之长短处(此易选中表达能力较优者)。 中之表现,评量其能否胜任该职务。 由於过份依赖单一评选人与单一评选方法,评选结果 评选方法,评选过程不一,因人而异,易造成不公 易为评选人之偏见所影响,或仅看到候选人某一好的 或不好的一面。由於采用多样考选方式与多位评选人 平。评选方法、评选过程均经标准化,故较公平。 且评选标准一致,故评选人个人偏见不易影响大局。 候选人的有关各项资料未经系统化的讨论与整合即 候选人之有关资料均由所有评选者循标准化、系统化的 下结论。 过程整合。 评选人易在压力下遽做决定,且过份迷信训练一定可 核选标准系相对标准,换言之,顷向於选出该群候选人 以弥补个人之缺失。由於多人负责评选故可分摊压力, 中之最好者。核选标准系决对标准,视每一候选人各方 且评选过程既定,不易遽下决定,另认为部分能力无 面的能力水平而定。 法藉训练而大幅提高。

87 页 298 浏览
立即下载
HR的五层性格模型

HR的五层性格模型

        做了近 10 年的服务管理,从最初分公司的文员到全国总部服务部部长, 职位到了顶峰,我的职业兴趣也随之改变。朋友说我适合做人力资源工作,于 是毅然决然地在别人的羡慕中结束了原来的工作,转而从人力资源专员开始学 起。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近三年,从最初的单独学做招聘、绩效考 核、培训 等一个个模块,到一年后晋升为经理助理,全面负责部门所有的日常工作,这 一路走得还算顺利,我要感谢带我的经理,一起共事的同事,还 有自己。因为 这两年我利用业余时间也学历了许多专业知识,工作中不断历练、思考、积累。 但有时心中仍有一问:究竟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从事人力 资源管理工作?说实话, 所有的性格测试也罢、专业理论知识中也罢、还是杂志文章等,我都没有找到自 己内心认为十分贴合、信服的答案。直到看到 这篇文章,我恍然大悟: HR 的五层性格模型                                                                                                           究竟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九型人格、MBTI、霍兰德 等各种测试工具给了我们不同的结果,但由于主 持测试者的水平决定了测试结 果的准确度,而且复杂的测试结果表述也往往让做自我测试的非专业人士摸不 着头脑。在此,笔者提出一个通俗易懂的 HR 五层性格模 型。(作者原文,本人 认识略有不同。以下内容有较高程度认 同)          第一层:所有人力管理者应当必备的性格        无论处于部门的什么职位,HR 在员工眼里都是掌握很多员工信息的管理 人员。所以,HR 必备的性格既会包括热情、主动、包容、谦和、勤奋、公正的一面, 也会有多疑、内敛、理想化的一面。        前半部分性格使 HR 可以在员工面前大方得体、善于沟通、赏罚公平。人力 资源工作直面各级员工的薪资待遇、作息时间、绩效考评等等,必须能够面对高 薪员工不嫉妒,面对轻松岗位员不工羡慕,面对权力岗位员工不胆怯。      后半部门性格会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处理员工关系、招聘面试等过程中, 能对事对人的本质做出更深入的了解,对利害关系做更多的权衡,避免粗糙、武 断和盲目。             第二层:部门副手和助理所具备的性格       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处于企业发展的舞台幕后,是企业人才供给和士气激 励的主力,是企业发展的支撑性辅助部门。因此,HR 应具备甘当绿叶不争功、 细心耐心成 就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和部门副手、助理的性格要求很像。       如果一些人热衷于出人头地、挥斥方遒,他们会排斥这些性格在自己身上的 形成。当然这未必就说明这些人不适合做 HR,而只能说明他们会把人力资源工 作做向标榜和邀功的方向。如果能够碰到符合这企业或认可这种 HR 性格的老板 也可以有施 展空间的。          第三层:法务、财务人员共有的性格       因为做薪资和做劳动关系的缘故,HR 往往会表现出法务和财务人员所共同 具备的特性来,即谨慎、计较、苛刻、严肃。这些性格可以帮助 HR 面对庞大复杂 的薪酬 数据、错综复杂的劳动风险防范的时候,步步为营,固若金汤。      但因为这些性格会削弱人的亲和力,对于招聘、培训等岗位不是很适用,所 以不是所有的 HR 都会有这些性格。            第四层:营销人员所具备的部分性格       HR 做到主管以上级别,往往做的就不再是技术活儿了,需要更多的纵横捭 阖、调解斡旋能力,既要在员工和公司之间找到利益诉求平衡点,又要为部门争 取更多权 益。这时就需要具有营销人员的部分性格,即灵活、圆融、思辨。       这些性格有助于 HR 在中高层管理群体中树立一个善于应付各种复杂局面, 善于处理利害关系的能干形象,有利于 HR 在企业内树立个人影响力,为进一 步晋升和 获得高层授权提供必要铺垫。            第五层:所有 企业高层应具备的性格        HR 做到总监以上级别,需要接触到更多的跨部门合作,需要参与公司的 战略制定和执行,需要其他任何一个企业高层所应当具备的性格:大度、全局观 远见、沉 稳。       对于小节(非细节)的不计较,对于企业全局的熟悉掌握,对于企业和部 门未来的真知灼见,对于动荡时期的沉稳应对,都会给人以专业度和掌控力的 感觉。HR 身 处员工管理的枢纽地位,专业度和掌控力会有助于人力资源工作的 开展,也有利于 HR 更好地塑造自身的职业形象。       以上除了第一层是“必备”性格外,其他都是可选性格。当然,性格有天生 的部分,也有后天培养的部分。以性格定职业,只是我们择业的手段之一。但如 果你真的 喜欢人力资源工作,又觉得自己的性格和这个岗位有些出入,不妨参 照本文的模型,进行自我性格调整,尽量去靠近模型的要求。相信行动养成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因素将不会再阻碍你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4 页 281 浏览
立即下载
各大公司HR必备的心理测试题

各大公司HR必备的心理测试题

各大公司 HR 必备的心理测试题(超准) 前言:本心理测试是由中国现代心理研究所以著名的美国兰德公司(战略研究所)拟制的 一套经典心理测试题为蓝本,根据中国人心理特点加以适当改造后形成的心理测试题,目 前已被一些著名大公司,如联想、长虹、海尔等公司作为对员工心理测试的重要辅助试卷, 据说效果很好。现在已经有人建议将来作为对公务员的必选辅助心理测试推广使用。快来测 试一下,很准的! 注意: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应为你第一印象的答案,把相应答案的分值加在一起即为 你的得分。(从头看下去,不要先看答案,会受影响的。) 1、你更喜欢吃那种水果? A.草莓 2 分 B.苹果 3 分 C.西瓜 5 分 D.菠萝 10 分 E.橘子 15 分 2、你平时休闲经常去的地方 A.郊外 2 分 B.电影院 3 分 C.公园 5 分 D.商场 10 分 E.酒吧 15 分 F.练歌房 20 分 3、你认为容易吸引你的人是? A.有才气的人 2 分 B.依赖你的人 3 分 C.优雅的人 5 分 D.善良的人 10 分 E.性情豪放的人 15 分 4、如果你可以成为一种动物,你希望自己是哪种? A.猫 2 分 B.马 3 分 C.大象 5 分 D.猴子 10 分 E.狗 15 分 F.狮子 20 分 5、天气很热,你更愿意选择什么方式解暑? A.游泳 5 分 B.喝冷饮 10 分 C.开空调 15 分 6、如果必须与一个你讨厌的动物或昆虫在一起生活,你能容忍哪一个? A.蛇 2 分 B.猪 5 分 C.老鼠 10 分 D.苍蝇 15 分 7、你喜欢看哪类电影、电视剧? A.悬疑推理类 2 分 B.童话神话类 3 分 C.自然科学类 5 分 D.伦理道德类 10 分 E.战争枪战类 15 分 8、以下哪个是你身边必带的物品? A.打火机 2 分 B.口红 2 分 C.记事本 3 分 D.纸巾 5 分 E.手机 10 分 9、你出行时喜欢坐什么交通工具? A.火车 2 分 B.自行车 3 分 C.汽车 5 分 D.飞机 10 分 E.步行 15 分 10、以下颜色你更喜欢哪种? A.紫 2 分 B.黑 3 分 C.蓝 5 分 D.白 8 分 E.黄 12 分 F.红 15 分 11、下列运动中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不一定擅长)? A.瑜珈 2 分 B.自行车 3 分 C.乒乓球 5 分 D.拳击 8 分 E.足球 10 F.蹦极 15 分 12、如果你拥有一座别墅,你认为它应当建立在哪里? A.湖边 2 分 B.草原 3 分 C.海边 5 分 D.森林 10 分 E.城中区 15 分 13、你更喜欢以下哪种天气现象? A.雪 2 分 B.风 3 分 C.雨 5 分 D.雾 10 分 E.雷电 15 分 14、你希望自己的窗口在一座 30 层大楼的第几层? A.七层 2 分 B.一层 3 分 C.二十三层 5 分 D.十八层 10 分 E.三十层 15 分 15、你认为自己更喜欢在以下哪一个城市中生活? A.丽江 1 分 B.拉萨 3 分 C.昆明 5 分 D.西安 8 分 E.杭州 10 分 F.北京 15 分 查看答案: 180 分以上:意志力强,头脑冷静,有较强的领导欲,事业心强,不达目的不罢休。外表和 善,内心自傲,对有利于自己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有时显得性格急噪,咄咄逼人,得理 不饶人,不利于自己时顽强抗争,不轻易认输。思维理性,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很现实, 对金钱的欲望一般。 140 分至 179 分:聪明,性格活泼,人缘好,善于交朋友,心机较深。事业心强,渴望成 功。思维较理性,崇尚爱情,但当爱情与婚姻发生冲突时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婚姻。金钱欲 望强烈。 100 分至 139 分:爱幻想,思维较感性,以是否与自己投缘为标准来选择朋友。性格显得 较孤傲,有时较急噪,有时优柔寡断。事业心较强,喜欢有创造性的工作,不喜欢按常规 办事。性格倔强,言语犀利,不善于妥协。崇尚浪漫的爱情,但想法往往不切合实际。金钱 欲望一般。 70 分至 99 分:好奇心强,喜欢冒险,人缘较好。事业心一般,对待工作,随遇而安,善于 妥协。善于发现有趣的事情,但耐心较差,敢于冒险,但有时较胆小。渴望浪漫的爱情,但 对婚姻的要求比较现实。不善理财。 40 分至 69 分:性情温良,重友谊,性格塌实稳重,但有时也比较狡黠。事业心一般,对本 职工作能认真对待,但对自己专业以外事物没有太大兴趣,喜欢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不 喜欢冒险,家庭观念强,比较善于理财。 40 分以下:散漫,爱玩,富于幻想。聪明机灵,待人热情,爱交朋友,但对朋友没有严格 的选择标准。事业心较差,更善于享受生活,意志力和耐心都较差,我行我素。有较好的异 性缘,但对爱情不够坚持认真,容易妥协。没有财产观念。

2 页 383 浏览
立即下载
人格测验问卷介绍

人格测验问卷介绍

人格测验问卷介绍 人格也称个性。人格的定义繁杂,理论众多,内容各异。最简明的定义就是,人格是人 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或是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 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 稳定的差异 。独特性差异性 、内隐性、稳定性和统一性是大多定义公认的人格特性。 人的一生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评价他人或自己的人格特点,如,内向、外向,沉稳、 冲动,热情、冷漠等等。心理学家对人格的测量是从个体差异的评定开始的。很多人格测验 以特质论作为理论基础,强调测量行为深层次下的心理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个人独特的 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它决定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殊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通过 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儿童青少年的许多情绪障碍、行为问题都与人格特点有关,因此,人 格的测量是心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人格测量的工具之一是人格测验。由于人格的内隐性和儿童青少年人格的相对不稳定 性,适用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测验其发展相对落后于智力测验、成就测验等的发展,人格 测验的信、效度一般也低于智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人格测验分为投射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投射性测验是利用没有明确结构和固定意义、 易于引发多种反应的刺激,鼓励被试暴露出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思想、情感、欲望、动机等, 以此推断它的人格结构。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 和绘画测验。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技术性很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客观性测验通常是用经过 精心编制的一系列问题调查表,让被试按照一定的要求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作出反 应。结果一般可以参照常模作出解释。广泛使用的人格问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MMPI)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适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问 卷相对较少,这里仅介绍几个有影响的儿童青少年人格问卷。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 (H.J.Eysenck)夫妇编制的,1975 年发表了最新修订本。问卷分为成人版和儿童版,分别适 用于 16 岁以上成人和 7~15 岁儿童,施测仅需要 10~15 分钟。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编制是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的。在早期的研究中,艾森克通过因素 分析抽取出两个维度,即神经质(Neuroticism,又称情绪性) N 和内外倾性 (Extroversion)E,以后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又增加了第三个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m)P 或 称心理变态倾向。艾森克认为,神经质、内外倾性和精神质是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人 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的表现程度,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现在广为流行的 “大五”人格结构理论中仍包含神经质和内外倾性两个维度。 艾森克人格问卷共 90 个题目,被试以“是”或“否”作答。然后,按 E、N、P、L 四个 量表记分。内外倾性 E 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有关;神经质 N 因素与植物神 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精神质P因素与某些易发展为行为异常的心理特质有关;L 为测谎 量表,是后来加进去的效度量表,用以测定被试者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倾向,或者测定 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关于各维度典型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人格问卷中也有明确的描述。 E 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这种人往往好交际、健谈,渴望寻求刺激和冒险,回答问题 不假思索,乐观、好动。分数低则表示人格内向,这种人表现安静,不喜过多交往,富于内 省,不喜欢刺激、冒险,偏保守,情绪比较稳定。 N 分数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常表现出高焦虑、忧心忡忡,易激动,对各种刺激反 应强烈,易感情用事。与此相反,分数低的人,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容易平静,善于自 控,稳重,性情温和,不易焦虑。 P 为精神质,并非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具有突出 精神质的人性情孤僻,对他人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常表现出攻击性。如果是儿童,则表 现为古怪、孤僻,对同伴和动物缺乏同情心,不关心人等。 目前,艾森克人格问卷已在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获得了较确定的信度和效度。中国 心理学家龚耀先和陈仲庚先后修订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中文版。陈仲庚修订的成人问卷和 儿童问卷,最后修订本为 85 个项目。 二、儿童人格调查表 儿童人格调查表(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Children,PIC)是美国心理学家沃特 (R.D.Wirt,1997)等人编制的,被誉为“儿童明尼苏达人格调查表”。与明尼苏达人格调查 表(MMPI)所不同的是儿童人格调查表是由父母或其他照料者报告所观察的儿童行为,反映 的可能是成人观察者对儿童行为的态度和知觉。调查表由 600 个项目组成,用真或假二择 一方式作答,描述了儿童的行为、态度与家庭的关系等,可用于 3~16 岁儿童。1990 年沃 特等人发表了儿童人格调查表的修订版(PIC-R),有三种形式,分别包括 131、280 和 420 个项目。420 个项目的修订版仍为 16 个分量表,其中 3 个效度量表,12 个临床量表, 1 个筛选量表。 1.效度和筛选量表撒谎(L):评估否定儿童行为的倾向。 频次或偏差反应(F):区别夸大问题或过少反应倾向。 防卫(DE):评价父母对儿童行为评价的自我防卫倾向。 适应(ADJ):筛选量表,评价一般的心理健康适应状况,以决定儿童是否需要作心理 评价。 2. 临床量表 成就(ACH):揭示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 智力筛查(IS):确定儿童有无智力功能受损问题。 发展(DEV):对智力或身体发展迟滞作出评估。 躯体症状担忧(SOM):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躯体症状主诉的频次、严重性、疾病 及其适应。 抑郁(D):评估各种抑郁行为。 家庭关系(FAM):评价家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确定家庭和父母性格在儿童精神病理 发展中的作用。 过失行为(DLQ):评估过失违法行为倾向。 退缩(SDL):评价脱离社交接触的程度。 焦虑(ANX):测量各种焦虑表现。 神经症(PSY):区分有精神病的儿童与正常儿童、行为失调儿童和发展迟滞儿童。 活动过度(HPR):区分活动过度与正常儿童。 社交技能(SSK):测量在社交活动中的适应技能的有效性。 儿童人格调查表的常模乃是 60 年代建立的,被试来自美国明尼那波斯(Minneapalis) 地区,2390 名 5 岁半到 16 岁半的正常男女儿童,200 名 3~5 岁的正常男女儿童。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57~0.86。因素分析抽取出 5 个因素:过失/行为失调/ 外化行为问题;认知发展;心理病理/内化行为问题;活动水平;躯体症状忧虑。 三、青年人格调查表 青年人格调查表(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Youth,PIY)是评价 9~19 岁儿童青少年 情绪和行为适应、学校适应、家庭特征和相互作用,以及学业能力等状况的,由美国心理学 家莱查(D.L.Lachar)和格仑伯(C.P.Gruber)1995 年编制。该量表以儿童人格调查表(PIC)的 题库为基础,增加了一些新项目,且采用了自我报告法。 问卷包括 4 个量表:内化/外化行为、认知缺损、社会退缩和社会技能缺失。与这些因 素量表有关的分量表如下。 冲动与分心:轻率、鲁莽、分心和活动过度、冲动。 过失或犯罪:反社会行为、失控、不顺从。 家庭机能失调:亲子冲突、父母适应不良、婚姻失调。 现实扭曲:疏离感、幻觉和错觉。 躯体忧虑:身心症状、肌肉紧张和焦虑、过分关注疾病。 心理不适:恐惧、忧虑、抑郁、睡眠失调。 认知缺损:学业成绩差、记忆差、能力不济、学习问题。 社会退缩:社交内向、孤立。 社交技能缺失:低同伴社交地位、与同伴冲突。 常模分别提供了正常与临床不同性别被试的T分数。常模样本由美国 5 个州的接受正 规教育的 2327 名青少年组成,被试的分层取样符合美国统计总署有关种族、父母教育水平、 社区规模等统计指标,并考虑到父母的婚姻状况。此外,还有 1178 名被试作为临床常模, 他们来自 50 个医疗诊所,既有住院病人,也有非住院病人。 四、NEO 人格问卷 NEO 人格问卷(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 PI)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 (P.T.Costa)和麦克雷(R.R.McCra)据人格的“大五”(the Big Five)结构理论编制的人格 五因素问卷。作者从 1978 年开始编制问卷,最初只用于测量人格的神经质(Neuroticism)、 外向性(Extraversion)和对经验的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后来于 1985 年又增 加了两个新维度,即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谨慎性(Conscientiousness)的成人。 在不断对问卷进行修订和改进后,作者于 1992 年出版了 NEO 人格问卷的修订版 NEO PIR 。该问卷仍包括自我报告和他人评定两种形式,适用于 16 岁以上的青 少年和成人。每种问卷由 240 个陈述句组成,如,我经常感到无助,并希望他人能解决我 的问题。用五点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进行评定记分。 问卷包括了“大五”理论所提供的五个大维度,其中每个维度又包含六种成分,每种 成分用八个项目测试,具体如下。 1.神经质,此维度上得高分者可能有出现某种精神问题的危险性,低分者具有情绪稳 定、冷静、放松等特点,并有能力面对紧张压力情境。六种测量成分是焦虑、愤怒、敌意、抑郁、 自我意识清醒、冲动性和脆弱性。 2.外向性,此维度得高分的特点是合群、喜欢刺激、精力充沛且乐观。测量成分有热情、 合群、果断、活跃、寻求兴奋和积极情绪。 3.对经验的开放性,开放的个体对自身和外界都充满好奇,他们生活经验丰富,思想 充满新意,价值观念不保守。测量成分有想象力、审美能力、感觉、行动、思想和价值。 4.宜人性,高分者是亲社会的,他们乐于助人,信任他人;低分者具有怀疑他人,不 愿与他人合作等特点。测量成分有信任、诚实坦率、利他、顺从、谦逊和善心。 5.谨慎性,高分者的特点是做事有目的、有计划,可靠,低分者缺乏原则性。测量成分 是能力、秩序、责任心、努力成功、自律和谨慎从容。 目前,NEO 人格问卷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等领域。过 去研究仅涉及成人,自 1986 年迪戈曼(J.M.Digman)将人格大五理论用于儿童青少年人格 研究后,许多研究者都开始了对儿童青少年人格五因素结构的探索。为与成人的人格五因 素相区别,有研究者将儿童青少年人格五因素称为“小五”因素(O.P.John 等,1994)。这 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 NEO 人格问卷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现在 NEO 人格问卷中文版的 修订正在进行中。 五、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也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因此, 自我概念一直是人格测验的重要内容。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费茨 (W.H.Fitts)于 1965 年编制,1988 年进行了修订。该量表基于自我概念的多维观点而编制, 主要依据是临床经验。有两种格式,一种供咨询及辅导用,一种供临床治疗及研究用,题 目完全相同,都是在 5 点量表上作答,只是记分方式不大一样。适用于 12 岁及 12 岁以上 被试。 量表共有 100 个自我描述的句子,其中 90 题描述自我概念,另外 10 题选自(ME)、个 人自我(PER)、家庭自我(FA)、社会自我(SO)以及总体自我。每部分的内容又从三个方面测查: 自我认同(ID)、自我满意(SA)和行为(B)。现详述如下。 身体自我:即受试者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外貌、技能和性方面的感觉。 道德伦理自我:即受试者对其道德价值、宗教信仰、好坏人等的看法。 个人自我:对自己个人价值及能力的评价。 家庭自我:对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一分子的价值及胜任感的看法。 社会自我: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的价值及胜任感。 自我认同:反应受试者对自我现状的描述。 自我满意:对自我现状的满意程度。 行为:受试者在接纳自我或拒绝自我后,实际所采取的应对行动,或表现在外的行为。 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是应用广泛的人格量表之一。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林邦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曾出版了该量表的中文修订本。

5 页 276 浏览
立即下载
自我意识量表

自我意识量表

自我意识量表 所谓“自我意识”,乃是对自己存在觉察,即自己认识自我的一切,包括自我的生理状况 心理特征和人际关系,间言之,自我意思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下面的量表是 心 理 学 Feningstein 、 Scheier 和 Buss 在 1975 年 编 制 的 “ 自 我 意 识 量 表 “ ( Self Consiousness Scale,简称 SCS。)请根据每一个陈述与你自己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在你 认为合适的数字上打“√”。 1、 我经常试图描述自己。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3、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太清楚。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4、我经常反省自己。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5、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6、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7、我从不检讨自己。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8、我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在意。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9、我很关心自己的内在感受。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10、我常常担心我是否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11、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动机。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12、离开家时,我常常照镜子。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13、有时,我有一种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14、我关心他人看我的方式。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15、我对自己的心情变化很敏感。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16、我对自己的外表很关注。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17、当解决问题时,我清楚自己的心理。 A.完全不符合 B.不太符合 C.说不清 D.比较符合 E.非常符合 计分办法 代表内在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3、15、17; 代表公众自我的题目包括:2、5、8、10、12、14、16。 第 3 题和第 7 题为反向题,即选 A 得 4 分,选 B 得 3 分,选 C 得 2 分,选 D 得 1 分,选 E 得 0 分;其余各题为正向题,既即选 A 得 0 分,选 B 得 1 分,选 C 得 2 分,选 D 得 3 分, 选 E 得 4 分。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内在自我的平均得分位 26,而外在自我的平均得分为 19。 结果解释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分为内在自我意识和公众 自我意识。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他们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信念, 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中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担心别人对 自己有不好评价,勇士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评价,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 容易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

2 页 282 浏览
立即下载
情绪稳定性测试

情绪稳定性测试

情绪稳定性测试 1.看到自己最近一次拍摄的照片,你有何想法? a.觉得不称心 b.觉得很好 c.觉得可以 2.你是否想到若干年后会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 a.经常想到 b.从来没想到 c.偶尔想到 3.你是否被朋友、同事、同学起过绰号、挖苦过? a.这是常有的事 b.从来没有 c.偶尔有过 4.你上床以后,是否经常再起来一次,看看门窗是否关好、炉子是否封好等。 a.经常如此 b.从不如此 c.偶尔如此 5.你对与你关系最密切的人是否满意? a.不满意 b.非常满意 c.基本满意 6.你在半夜的时候,是否经常觉得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事? a.经常 b.从来没有 c.极少有这种情况 7.你是否经常因梦见什么可怕的事而惊醒? a.经常 b.从没有 c.极不 8.你是否曾经有多次做同一个梦的情况? a.有 b.没有 c.记不清 9.有没有一种食物使你吃后呕吐? a.有 b.没有 c.偶尔有 10.除去看见的世界外,你心里有没有另外一种世界? a.有 b.没有 c.说不清 11.你心里是否时常觉得你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 a.时常 b.没有 c.偶尔有 12.你是否曾经觉得有一个人爱你或尊重你? a.是 b.否 c.说不清 13.你是否常常觉得你的家庭对你不好,但是你又确知他们的确对你好? a.是 b.否 c.偶尔 14.你是否觉得没有人十分了解你? a.是 b.否 c.说不清楚 15.你在早晨起来的时候最经常的感觉是什么? a.秋雨霏霏或枯叶遍地 b.秋高气爽或艳阳天 c.不清楚 16.你在高处的时候,是否觉得站不稳? a.是 b.否 c.有时是这样 17.你平时是否觉得自己很强健? a.否 b.是 c.不清楚 18.你是否一回家就把房门关上? a.是 b.否 c.不清楚 19.你坐在小房间里把门关上后,是否觉得心里不安? a.是 b.否 c.偶尔是 20.当一件事需要你作出决定时,你是否觉得很难? a.是 b.否 c.偶尔是 21.你是否常常用抛硬币、玩纸牌、抽签之类的游戏来测凶吉? a.是 b.否 c.偶尔 22.你是否常常因为碰到东西而跌倒? a.是 b.否 c.偶尔 23.你是否需用一个多小时才能入睡,或醒得比你希望的早一个小时? a.经常这样 b.从不这样 c.偶尔这样 24.你是否曾看到、听到或感觉到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 a.经常这样 b.从不这样 c.偶尔这样 25.你是否觉得自己有超越常人的能力? a.是 b.否 c.不清楚 26.你是否曾经觉得因有人跟你走而心理不安? a.是 b.否 c.不清楚 27.你是否觉得有人在注意你的言行? a.是 b.否 c.不清楚 28.当你一个人走夜路时,是否觉得前面潜藏着危险? a.是 b.否 c.不清楚 29.你对别人自杀有什么想法? a.可以理解 b.不可思议 c.不清楚 以上各题的答案,选 a 得 2 分,选 b 得 0 分,选 c 得 1 分。请将你的得分统计一 下,算出总分 。得分越少,说明你的情绪越佳,反之越差。 总分 0~20 分,表明你情绪基本稳定,自信心强,具有较强的美感、道德感和 理智感。你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能理解周围人们的心情,顾全大局。你一定 是个性情爽朗、受人欢迎的人。 总分 21~40 分,说明你情绪基本稳定,但较为深沉,对事情的考虑过于冷静, 处事淡漠消极,不善于发挥自己的个性。你的自信心受到压抑,办事热情忽高忽 低,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总分在 41 分以上,说明你的情绪极不稳定,日常烦恼太多,使自己的心情处于紧张和矛 盾中。如果你得分在 50 分以上,则是一种危险信号,你务必请心理医生进一步诊断。

4 页 283 浏览
立即下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