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类
考证与进阶课程
企业服务
工伤保优选
企业培训
学习中心
登录/注册
关注绑定微信领3重限时好礼
100套必备
工作模版
每日免费
资料下载
免费职业
规划咨询
限时绑定福利
00:02: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注册登录
使用手机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仅差一步,马上完成
欢迎来到HRtop,根据政策法规落实实名制注册政策,需要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对用户稳私信息给予严格保密。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公司名称(选填)
任职职位(选填)
请选择任职职位
完成
手机验证码登录
未注册手机验证后将自动创建新账号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
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按相关排序
按相关性
按阅读量
按最新
全部格式
全部格式
DOC
XLS
PPT
PDF
RAR
ZIP
全部页数
全部页数
1-5页
6-10页
11-20页
21页及以上
行政部经理职位分析
行政部经理职位分析 职务名称:行政部经理 所属部门:行政部 直接上级:行政副总经理 工作目的: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 工作要求:服务意识强、工作主动、积极,对人热情。 工作责任: 1. 组织办好会议接待、娱乐等各项活动; 2. 公司行政规章制度的制定、监督、执行; 3. 负责公司办公费用的计划、办公用品的购买、管理和发放; 4. 管理公司非技术资料、计算机磁盘、光盘等资料; 5. 做好办公室人员考勤和处理各种假期; 6. 管理公司的公共卫生;食堂就餐工作; 7. 发放日常福利、节日福利; 8. 负责报刊、信件收发; 9. 负责电话、传真、E-mail 的接收或转接; 10. 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的购买、管理和维修; 衡量标准: 1、工作报告的完整性; 2、公司员工对行政部的工作反馈意见。 工作难点:如何更好地员工服务。 工作禁忌:服务意识差,办事拖拉、行动缓慢,性格暴燥。 职业发展方向:行政副总经理 任职资格: 1. 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管理类工作经验; 2. 专业背景要求:曾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3 年以上; 3. 学历要求:大专以上(管理类专业更佳); 4. 年龄要求:35 岁以上; 5. 个人素质:善于表达、任劳任怨、责任性强、对人热情。
1 页
361 浏览
立即下载
职位分析详细分析以及各种表格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众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开展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编制一份工作说明 书实际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工作描述;二是任职资格,这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常用方法是:观察法、问 卷法、访谈法、工作日记法等。做好了工作分析就为企业设计组织结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员工 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提供了一个平台。 ——导语 工作分析概述 1. 工作分析的含义 工作分析,也可以叫做职位分析、岗位分析,它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 格式把这种职位相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它人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通过工作分析,我们要回答或者说要解决以下两个主要的问题: 第一,“某一职位是做什么事情的?”这一问题与职位上的工作活动有关,包括职位 的名称、工作的职责、工作的要求、工作的场所、工作的时间以及工作的条件等一系列内容。 第二,“什么样的人来做这些事情最合适?”这一问题则与从事该职位的人的资格有 关,包括专业、年龄、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必备的证书、工作经历以及心理要求等内容。 2. 与工作分析相关的概念 由于工作分析与职位以及职位对应的工作活动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因此有必要澄清 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 ◎ 行动(action)。也称工作要素,指工作活动中不变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 ◎ 任务(task)。也称工作任务,指工作活动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由相关行动直接组成 的集合,是对一个人从事的事情所作的具体描述。 ◎ 职责(responsibility)。也称工作职责或工作责任,由某人在某方面承担的一项或多 项任务组成的相关任务集合。 ◎ 职位(position)。也称岗位,由一个人完成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职责组成的集合。在组 织中的每个人都对应着一个职位或岗位,因此从理论上说职位的数量应该等于人 员的数量,组织有多少人员相应地就有多少职位。 ◎ 职务(headship)。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和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统称。和职位不 同,职位与员工是以一一对应的,而职务却并非一一对应。 ◎ 工作(job)。是指一个或一组职责类似的职位所形成的组合。一个工作可能涉及一个 职位,也可能涉及多个职位。 ◎ 工作簇(occuppation)。企业内部具有非常广泛的相似内容的相关工作群,又被称为 职位簇、工作群。 ◎ 职业(profession)。由不同组织中的相似工作组成的跨组织工作集合。 ◎ 职业生涯(career)。指一个人在其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 3. 工作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1)工作分析为其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 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对企业内部各个职 位的工作量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从而为职位的增减提供必要的信息;此外,工作分 析对各个职位任职资格的要求也有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内部供给预测。 ◎ 工作分析为人员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由于工作分析对各个职位所必需的任 职资格条件作了充分的分析,因此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减少了主观 判断的成分,有利于提高招聘录用的质量。 ◎ 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工作分析对各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和 任职资格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可以据此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让他们了 解自己的工作;还可以根据员工与职位任职资格要求的差距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 员工与职位的匹配程度。 ◎ 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工作分析对各个职位承担的责任、 从事的活动、资格的要求等做了具体的描述,这样企业就可以根据各个职位在企业内 部相对重要性的大小给予不同的报酬,从而确保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 工作分析还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帮助。通过工作分析,每个职位从事的工作以 及所要达到的标准都有了明确的界定,这就为绩效考核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减少了评 价的主观因素,提高了考核的科学性。 (2)工作分析对企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 ◎ 通过工作分析,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行为,以帮助 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圆满地实现职位对于企业的贡献。 ◎ 在工作分析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企业经营的各个重要 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从而有助于公司的人力资源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 ◎ 借助于工作分析,企业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目前 所做的工作,可以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责空缺现象。 为更加直观地了解工作分析这一活动,我们用一个系统模型把它加以表示,如图 6-1 所示。 图 6-1 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 【自检】 什么是工作分析?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工作分析的具体实施 1. 工作分析的具体步骤 一般来说,工作分析的整个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 析阶段和完成阶段,如图 6-2 所示。 图 6-2 工作分析的步骤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 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与用途。也就是说,明确分析资料到底是要用来干什么的, 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的。工作分析的目的不同所要收集的信息和要使用的方法也会 不同。 ◎ 成立工作分析小组。为了保证工作分析的顺利进行,在准备阶段还要成立一个工 作分析小组,从人员上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小组成员一般由以下三类人 员组成:一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二是工作分析人员,主要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 员和熟悉本部门情况的人员组成;三是外部的专家和顾问,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 和专门的技术,可以防止工作分析的过程出现偏差,有利于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 性。 ◎ 对工作分析人员进行培训。为了保证工作分析的效果,还要由外部的专家和顾问 对本企业参加工作分析小组的人员进行业务上的培训。 ◎ 做好其他必要的准备。例如,由各部门抽调参加工作分析小组的人员,部门经理 应对其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这项工作;在企业内 部对这项工作进行宣传,消除员工不必要的误解和紧张。 (2)调查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 ◎ 制定工作分析的时间计划进度表,以保证这项工作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 ◎ 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选择搜集工作内容及相关信息的方法。 ◎ 搜集工作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公司组织结构图、工作流程图以及国家的职 位分类标准,如果可能的话,还应当找来以前保留的工作分析资料。 ◎ 搜集职位的相关信息。在完成以上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搜集职位的相关 信息了。一般来说,工作分析中需要搜集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 工作活动,包括承担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和过程;活动的纪录; 进行工作所运用的程序;个人在工作中的权力和责任等。 ② 工作中的人的活动,包括人的行为,如升提行动以及工作中的沟通;作业方法分 析中使用的基本动作;工作对人的要求,如精力的消耗、体力的消耗等。 ③ 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以及工作辅助用品。 ④ 与工作有关的有形和无形因素,包括完成工作所要涉及或者要运用的知识;工作 中所要加工处理的材料;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⑤ 工作绩效的信息,如完成工作所耗费的时间、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以及工作中出现 的误差等。 ⑥ 工作的背景条件,包括个人时间;工作的地点;工作的物理条件。 ⑦ 工作对人的要求,包括个人特征,所需要的教育与培训水平;工作的经验等。 上述的工作信息,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渠道来获得:工作执行者本人、管理监督者、顾客、 分析专家、职业名称辞典以及以往的分析资料。 (3)分析阶段 在搜集完与职位相关的信息之后,就要进入到工作分析的下一阶段,即分析阶段。在 这一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 整理资料。将搜集到的信息按照工作说明书的各项要求进行归类管理,看是否有 遗漏的项目,如果有的话要返回到上一个步骤,继续进行调查搜集。 ◎ 审查资料。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以后,工作分析小组的成员要一起对所获工作信息 的准确性进行审查。 ◎ 分析资料。如果搜集的资料没有遗漏,也没有错误,那么接下来就要对这些资料 进行深入的分析,也就是要归纳总结工作分析的必要材料和要素,解释出各个职 位的主要的关键因素。在分析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① 对工作活动是分析而不是罗列。工作分析是反映职位上的工作情况,但却不是一 种直接的反映,而要经过一定的加工。 ② 针对的是职位而不是人。工作分析并不关系任职者的任何情况,它只关心职位的 情况,目前的任职者被涉及的原因,仅仅只是他通常最了解情况。 ③ 分析要以当前的工作为依据。工作分析的任务是为了获取某一特定时间内的职位 情况,因此应当以目前的工作现状为基础进行分析,而不能把自己或别人对这一 职位的工作设想加到分析中去。 (4)完成阶段 这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 ◎ 编写工作说明书。根据对资料的分析,首先要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写工作说明书的 初稿;然后反馈给相关的人员进行核实;最后,形成工作说明书的定稿。 ◎ 对整个工作分析构成进行总结,找出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以后 更好地进行工作分析。 ◎ 将工作分析过程的结果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方面,真正发挥 工作分析的作用。 【事例】 W 公司的工作分析实施方案 一、 背景 W 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电子产品公司。最近,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家组为其进行了组织诊断与组织在 设计工作。通过该项工作,W 公司形成了新的组织机构智能权限和业务工作流程。为使 W 公司实现有 效的组织运行,需实施工作分析。 二、 目的 通过工作分析,使 W 公司组织设计的结果进一步深入和细化,将部门的工作职能分解到各个职位, 明确界定各个职位的职责和权限,确定各个职位主要的工作绩效指标和任职者基本要求,为各项人 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基础。 三、 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结果 本次工作分析要完成下列工作内容: ● 了解各个职位的主要职责与任务; ● 根据新的组织机构运行的要求,合理清晰地界定职位的职责权限以及职位在组织内外的关联关 系; ● 确定各个职位的关键绩效指标; ● 确定工作任职者的基本要求。 四、 需要的资料 ● 组织机构图; ● 各部门职能说明书; ● 工作流程图; ● 职权体系表; ● 岗位责任制; ● 人员名单。 五、 工作分析的方法 ● 资料调研; ● 工作日志; ● 访谈; ● 职位调查表; ● 现场观察法。 六、 工作分析的实施者 本次工作分析由某大学专家组和 W 公司有关人员共同组成工作分析实施小组。该实施小组的组成为 : 某大学的专家组,负责项目的总体策划与实施;W 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员,作为项目的协调与联络人; W 公司的高层领导,提出总体的原则并对工作结果进行验收。 七、 工作分析的实施程序 本次工作分析主要分 3 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整合阶段。 阶段一:准备阶段(5 月 10 日~5 月 20 日) ● 对现有资料进行研究; ● 选定待分析的职位; ● 设计调研用的工具。 阶段二:实施阶段(5 月 21 日~6 月 30 日) ● 召开员工会议,进行宣传动员; ● 制定具体的调研计划; ● 记录工作日志; ● 实施访谈和现场观察;发放调查表。 阶段三:调查整合阶段(7 月 1 日~7 月 20 日) ● 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 ● 与相关人员确认信息,并做适当的调整; ● 编写职务说明书。 2.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在编写工作说明书时,一般都要按照一定的格式来进行,这里我们首先来看几种工作 说明书的格式,如表 6-1、表 6-2 和表 6-3 所示。 表 6-1 工作说明书范例一 工作名称 工作内容 1. 2. 3. 部门 任职资格 1. 学历要求 2. 工作经验要求 3. 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4. 综合素质要求 5. 其他要求 工作环境 1. 工作地点 2. 工作条件 表 6-2 工作说明书范例二 职称名称: 职位编码: 职位概要: 所在部门 编制日期 职位职责 1.(职责一) 1.1 1.2 关键绩效指标(KPI) 任职资格 项目 必备要求 期望要求 学历与专业要求 所需资格证书 工作经验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能力要求 个性需求 主要关系 关系性质 直接上级 直接下级 内部沟通 外部沟通 关系对象 职位环境和条件 工作场所 工作设备 工作条件 工作时间 备注 表 6-3 工作说明书范例三 职位编号 职位名称 所属部门 职位类型 上级职位 编写日期 职位概要 履行职责及考核要点 工作关系 履行职责 占用时间 直接下属人数 间接下属人数 绩效标准 内部主要关系 外部主要关系 工作条件 工作场所 工作时间 使用设备 可转换的职位 职位关系 部门: 部门: 职位: 职位: 部门: 部门: 职位: 职位: 可晋升的职位 职位关系图 任职资格要求 最佳学历 一般条件 专业要求 资格证书 年龄要求 必要的知识 和经验 最低学历 性别要求 必要知识 外语要求 计算机要求 工作经验 必要的业务培训 必要的能力 和工作态度 能力 态度 其他事项 表 6-1 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描述式的工作说明书,而表 6-2 和表 6-3 则是一种相对复杂 的表格式的工作说明书,此外还有其他格式的工作说明书。不管格式如何变化,工作说明 书都要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工作描述,也叫做 TRDs;二是工作规范,也叫做 KSAOs。 一般来说,一个内容比较完整的工作说明书都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项目:①职位标识; ②职位概要;③履行职责;④业绩标准;⑤工作关系;⑥使用设备;⑦工作的环境和工作 条件;⑧任职资格;⑨其他信息。下面将结合这些项目来具体解释一下应该如何编写工作 说明书。 (1)职位标识 这就如同职位的一个标签,让人们能够对职位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一般要包括以下几 项内容:职位编号、职位名称、所属部门、直接上级和职位薪点。 职位编号主要是为了方便职位的管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应该包含 的信息。 职位名称确定时要简洁明确,尽可能地反映职位的主要职责内容。 职位薪点是工作评价所得到的结果,反映了这一职技在企业内部的相对重要性,是确 定这一职位基本工资标准的基础。 (2)职位概要 就是用一句或几句比较简练的话来说明这一职位的主要工作职责,要让一个对这一职 位毫无了解的人一看职位概要就知道它大概要承担哪些职责。 (3)履行职责 就是职位概要的具体细化,要描述这一职位承担的职责以及每项职责的主要任务和活 动。首先,将职位所有的工作活动划分为几项职责,然后再将每项职责进一步地细分,分 解为不同的任务,这一过程可以用图 6-3 来表示。 图 6-3 职位履行职责的分解示意图 将职位的活动分解完之后,就要针对每项任务来进行描述。描述时一般要注意下面几 个问题。 ◎ 要按照动宾短语的格式来描述,既按照“动词+宾语+目的状语”的格式进行描述 ◎ 要准确使用动词。使用动宾短语进行描述时,动词的使用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一定 要能够准确地表示出员工是如何进行该项任务的,以及在这项任务上的权限,而不能过于 笼统。 在履行职责部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如果某一职位是由多项职责组成,那么就 要将这些职责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而不能是胡乱地堆砌。在排列职责时有两个原则。 ◎ 按照这些职责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 按照这些职责所占用时间的多少进行排列。 (4)业绩标准 就是职位上每个职责的工作业绩衡量要素和衡量标准,衡量要素是指对于每项职责, 应当从那些方面来衡量它是完成得好还是不好;衡量标准则是指这些要素必须达到的最低 要求,这一标准可以是具体的数字,也可以是百分比。 (5)工作关系 是指某一职位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主要与企业内部哪些部门和职位发生工作关系,以 及需要与企业外部哪些部门和人员发生工作关系。 (6)使用设备 就是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仪器、工具、设备等。 (7)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包括工作的时间要求、工作的地点要求以及工作的物理环境条件等。 (8)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所学专业、学历水平、资格证书、工作经验、必要的知识 和能力以及身体状况。不管任职资格包括什么内容其要求都是最基本的,也就是说是承担 这一职位工作的最低要求。 (9)其他信息 这属于备注的性质,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说明,但又不属于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范围的 可以在其他信息中加以说明。 2. 工作说明书的举例 例1 实验车间技术员职务描述书 职务:实验车间技术员 部门:技术开发部 职务编号:15038 职务等级:8 日期:1990 年 5 月 4 日 工作范围: 从事实验工作,包括零部件的设计、加工、装配和改造。 工作职责: (1) 根据图纸或工程师的口头指示,运用各种机械工具或安装设备,加工、改造 产品等。 (2) 与工程师及车间主任一道,改进生产工艺; (3) 操作机床,使用焊枪并从事焊工的工作; (4) 阅读有关图纸及说明; (5) 指导本车间工人操作机器; 仪器设备及工具: 普通车床、成型机、钻孔机、磨削机、电锯、冲压机、测量仪及其他手工工具。 任职条件: 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具备了 3~4 年操作各种机械设备的经验,有较高的理 解、判断能力,会看图纸,能熟练完成实验操作,且身体健康。 4. 工作说明书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工作说明书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外部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传统的以“命令—执行”为特征的工作方式正在转变 为以“服务”为特征的工作方式。在这种工作方式中,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职位都以服务者 和被服务者的双重身份出现,需要接受上游职位的工作输入,又要对下游职位进行工作输 入,工作的链条关系越来越重要。为了反映这种关系,结合工作流程编写“履行职责”已 成为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就是企业越来越重视工作规范,尤其是其中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素质 模型”为主要标志的新的招聘标准正在逐步形成。 【自检】 工作分析的步骤是什么?每一步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工作说明书有哪几部分组成?如何来编写工作说 明书?应注意什么问题? 工作分析的方法 工作分析内容确定之后,则应该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与工具。 (1)资料分析法 为了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当尽量利用现有资料,例如,岗位责任制文本等,以便 对每个工作任务、责任、权利、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调查奠定 基础。表 6-6 是一份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对工作分析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表 6-6 某炼钢厂计划科综合统计员的岗位经济责任制 职责 在科长的领导下,按照专业管理制度和上级有关规定,负责全厂生产、经济、技术指标 综合统计工作、归口数据管理。 工作标准 ① 综合统计、编制报表、图表。月报于次月 6 日报出,季、年报表于季后第 1 月 7 日前、 次年 1 月 10 日前报出,每月 15 日前完成图表上墙,每月 28 日提出产品、品种及主要经济 指标预测,准确率达 9 项。 ② 负责结算炼铁厂生产原料、燃料耗用量。每月 1 日与烧结厂、原料处结算烧结矿、废铁 数量,做到准确无差错。 ③ 负责收集国内外同行业有关生产经济指标等资料。每月 20 日前将 16 个单位主要指 标登入台帐,填写图表上墙。 ④ 负责提出统计分析,每月 28 日前完成。 ⑤ 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建立厂级数据库,使全厂数据管理系统化、规范化。 任职条件 必须熟悉上级有关统计规章制度、统计方法,并严格执行,懂得炼铁生产工艺及主要 设备生产能力;掌握企业管理的一般知识和工业统计理论知识及统计计算机能。 从表中可为工作描述与任职说明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另外,我们还通过作业统计, 对工人的工作内容、负荷有更深的了解,它是建立工作标准的重要依据 (2)访谈法 访谈法主要是由工作分析专家与被分析工作的任职者就该项工作进行面对面的谈话, 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 工作目标; ◎ 工作内容; ◎ 工作的性质和范围; ◎ 所负责人; ◎ 所需知识与技能等。 为求资料的一致,企业当找出多位相同工作的员工参与访谈,并有系统地进行。从访 谈中,可以得到有关该职务的以下信息: ◎ 企业设置该职务的理由; ◎ 对该职务进行报酬的根据; ◎ 该职务的最终工作成果以及如何评价; ◎ 该职务的主要工作职责以及任职条件等。 这种方法也有弊端,如耗时较多,成本较高。另外,访谈双方的谈话技巧对效果影响 较大。因此,工作分析者在访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尊重被访谈者,态度要真诚热情,语言恰当; ◎ 营造良好的访谈氛围,使被访者感到轻松愉快; ◎ 应注意对被访谈者的启发、引导;但应避免发表自己的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 访谈前盈余先准备好相关问题和访谈记录表(如表 6-7 所示)。 表 6-7 访谈记录表 姓名: 任职时间: 1.工作目的: 日期: 地点: 现时职位和级别: 2.主要职责 3.次要职责 4.使用设备: 继续使用 经常使用 偶尔使用 (3)观察法 观察法是运用感觉器官或其他工具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特点、性质、工具、 环境等,并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 ① 观察法的使用原则 ◎ 被观察者的工作应相对稳定,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工作内容、程序、对攻 uzorenyuan 的要求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 适用与大量标准化、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不适用于脑力活动为主 的工作; ◎ 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的代表性,有时,有些行为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为出现出来; ◎ 观察人员尽可能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不应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 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② 现场观察法的观察提纲 下面是一个观察提纲的例子(如表 6-8 所示)。 表 6-8 工作分析观察提纲(部分) 被观察者姓名: 日期: 观察者姓名: 观察时间: 工作类型: 工作部门: 观察内容: 1. 什么时候开始工作? 2. 上午工作多少小时? 3. 上午休息几次? 4. 第一次休息时间从 到 5. 第二次休息时间从 到 6. 上午完成产品多少件? 7. 平均多少时间完成一件产品? 8. 与同事交谈几次? 9. 每次交谈越多长时间? 10. 室内温度 度 11. 上午抽了几只香烟? 12. 上午喝了几次水? 13. 什么时候开始午休? 14. 出了多少次品? 15. 办了多少次原材料? 16. 工作地噪声分贝时多少? ③ 观察法的操作 观察法进行时,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工作分析人员可以在员工的工作期间观察并记录 员工的工作活动,然后和员工进行面谈,请员工进行补充。工作分析人员也可以一边观察 员工的工作,一边和员工交谈。第二种方式是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基本信息,再通过访谈和 直接观察来确认和补充已了解的情况。 ④ 观察法工作分析的程序 第一步:初步了解工作信息 ◎ 检查现有文件,形成工作的总体概念:工作使命、主要任务和作用、工作流程。 ◎ 准备一个初步的任务清单,作为面谈的框架。 ◎ 为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涉及的还不清楚的主要项目做一个注释。 第二步:进行面谈 ◎ 最好首先选择一个主管或有经验的员工进行面谈,因为他们了解工作的整体情况 以及各项任务是如何配合起来的。 ◎ 确保所选择的面谈对象具有代表性。 第三步:合并工作信息 ◎ 在合并阶段,工作分析人员应该随时补充资料。 ◎ 检查最初的任务或问题清单,确保每一项都已经得到回答或确认。 第四步:核实工作描述 ◎ 核实阶段应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把工作描述分发给主管和工作的承担者。 ◎ 工作分析人员要逐字逐句地检查整个工作的描述,并在遗漏和含糊的地方做出标 记。 (4)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有关员工对有关工作内容、工作行为、工作特征和工作人员特征的重要性 和频次做出描述或打分,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找出共同的有代表性的回答,并据 此写出工作描述,再反馈该职务工作者的意见,进行补充和修改。 ① 工作分析问卷 表 6-9 工作分析问卷 日期: 公司名称: 职位与职称: 所属部门: 所属科室: 总公司、分公司地区办事处: 1.说明工作的主要职责: 主管姓名: 2.其他较不重要的职责: 3.请列举你所用的工具: 继续使用 经常使用 偶尔使用 4.做此工作需要如何教育程度? □ 高中以下 □ 高中 □ 大专 □ 大专以上 5.担任此工作需要多少年的有关工作经验 □不用经验 □1~3 年 □3 个月以下 □3~5 年 □3 个月到 1 年 □5~10 年 □10 年以上 6.你一个人以为要做好或熟悉此工作,需要多长的培训? □两周或少于两周 □六个月 □2 年 □3 个月 □1 年 □3 年 7.做好此项工作需要的监督程序如何? □经常性地监督.出去不重要之差异,其余一并由主管处置。 □每日几次即可,包括承包、接受意见及指派工作。按照一定的方式与程序进行。 □偶尔.由于多数工作皆重复且互相牵连,因此只以制定规则与标准指引进行管制即 可。 □有效监督.工作一经指派后全权负责,虽有若干方法可供采用,但不妨有自己的一 套。 □确定大目标即可。评估工作,可用任何方式。主要重在整体成效。 □少量或没有直接监督。工作方法之选择、发展与协调只要在一般政策的范围内容皆可 任意行之。 8.你所作之任何独立的决策的范畴与行之如何? 你认可的事项在生效前是否经常要经复合? 如果要,有谁复核? 你拒绝的事项在生效前是否经常要经复合? 如果要,有谁复核? 9.本工作亟需哪一方面的才能、创意,以及(或)进取的精神? 例如: 10.在本工作中可能会产生哪些差错? 11.关于公司业务,该如何与他人进行联系? 持续不断 频繁 偶尔 从不 方法(写信、电话等) 其他部门的职工 公司政策执行部门 社会大众(或同业公会) 政府机关 其他(请指出) 请列举说明联系之目的: 12.试说明会导致疲惫的肌肉动作、身体移动、工作位置与姿势的改变。并请估计每项因 素的时间长短。 13.请指出你不愿待的不良工作环境,例如脏、嘈杂、湿漉、浊气、热度、外面的天气、单 调及危险事故等。 你每个月整晚开车的天数约略多少?怎么安排? 每个月你大约要跑多少公里? 如果你负责他人的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4.本项工作由下列哪些监督职责? □指导 □分派人员 □派工 □解决员工问题 □核工 □甄选新员 □规划别人的工作 □调动(推荐□;核准□) □订立标准 □奖罚(建议□;核准□) □协调业务 □革职(建议□;核准□) □加薪(提议? ;核准? ) 请列举在你直接监督下的工作名称及所属人员之数目: 汇总由你指挥的属员数目: 评语: 填写人: 主管人员注意事项:你的签名表示你已核阅上述的工作描述。如有必要修正,请以红 笔于适当地点填附,希望能就上述各项分别加以评述。这个项目在定案前仍然会与你交流 意见。 在你属下担任此项工作 核阅人: 的人员有几个? 职 衔: ② 职位分析问卷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员曾经研究出一套数量化的工作描述法。 这就是“职位分析问卷”(PAQ),虽然它的格式已定,但仍可用来分析许多不同类型的工 作。PAQ 本身得交由熟悉此分析之工作的工作分析员填写。 它有 194 个问题,共分为六个部分: ◎ 资料投入(即指员工在进行工作时获取资料的来源及方法) ◎ 用脑过程(即如何去推理、决策、计划及处理资料) ◎ 工作产出(即员工该完成哪些体能活动,使用哪些工作器材) ◎ 与他人关系(与本身工作有关人员的关系如何) ◎ 工作范畴(包括实体性工作与社交性工作) ◎ 其他工作特性(其他有关工作的活动、条件与特征) 首先你要对问卷及工作相当熟悉,方可约谈员工并填制问卷。一旦填毕所有工作项的 问卷,你就能够以五个尺度去评量、剖析你的单位的所有工作。这五个基本尺度分别是: ◎ 具有决策、沟通与社交能力; ◎ 执行技术性工作的能力; ◎ 身体灵活度; ◎ 操作设备与器具的技能; ◎ 处理资料的能力。 表 6-10 是 PAQ 职位分析问卷中的一页。 表 6-10 是 PAQ 职位分析问卷(部分) 资料投入 1. 资料投入 1.1 工作资料来源 1.1.1 肉眼可及工作资料来源: 1. 书面资料(书、报告、笔记、短文、工作指令等)。 2. 数量性资料(所有涉及数量或金额的资料,包括图、科目、规格、数字表等)。 3. 图片资料(例如草图、蓝图、地图、照片及 X 光胶片、电视图片等)。 4. 铸模及有关的工具(摸板、型板、铸具等。大凡必须以样使用者皆可为资料来源;但 不包括上面第 3 项所得到的资料)。 5. 指示器(拨号盘、度规、信号灯、雷达、计速器等)。 6. 侧度计(尺、弯脚规等,用来收集实体之测试资料,但并不含第 5 项所示的器具) 。 7. 机具(工具、设备、机械及其他在作业时所用的机械性器具)。 8. 在制原料(零件、原料等,凡是可经修饰、加工处理者皆可充为资料之来源)。 9. 非在制原料(未加工转化或增饰的过程之原料、零件,凡正受检验、处理、包装、配 售、选品的原料,亦可充作资料来源之一)。 10. 自然特征(风景、原野、地质、植物、气候等可以观察到自然征象皆可充为资料来 源)。 11. 人为的环境特征(房屋建筑、水坝、公路、桥梁、船坞、铁道及其他人工或刻意改造 的户内外措施,但不包含第 7 项所述之设备、机器等)。 (5)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FJA) 在美国的企业人事管理中,常用到功能性工作分析方法。它以员工所需发挥的功能与 应尽的职责为核心,列出了需加以收集与分析的信息类别,规定了工作分析的内容。按照 这套方法,工作分析应包括对该工作的工作特点和担任该工作的员工特点进行分析。 工作特点包括工作职责,工作的种类及材料、产品、知识范畴三类。员工的职能是指在 工作过程中与人、事、数据打交道的过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事、数据这三个基本要素, 而每一要素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活动又可按复杂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如表 6-11 所示)。 表 6-11 员工的基本职能 数据 人 0 综合 1 配位 2 分析 3 汇编 4 计算 5 复制 6 比较 事 0 监控 1 协商 2 指示 3 监督 4 引导 5 劝说 6 交流 7 服务 8 接受指标 0 创建 1 精密作业 2 运行的监控 3 运行的启动 4 操作 5 供应 6 进料及取货 7 处理 按照上述内容与步骤,工作分析这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并按以上各项对所搜集到 的信息加以比较、分类及组织,最后形成一篇详细的工作分析记录表(如表 6-12 所示). 表 6-10 福利措施检查员工作分析记录表 职位资料: 在职人员姓名: 所 属 单 位: 职 务: 日 期: 约 谈 者: 王平 福利局 福利措施检查员 11/12/2002 钟文 工作内容简述: 主持访谈工作;填写申请表;决定受检单位措施的合格性;提供社会各界有关食品的 资料;对于不合格的厂家公布给其他相关单位知悉。 任务: 主要任务已于前面简述,具体任务如下: 任务 1 决定申请合格标准,使厂家有所遵循。 必备知识: ——标准申请格式上的项目的含义与内容; ——食品安全法令政策; ——其他与上述法规有关的政令。 必备技巧: ——无。 必备能力: ——能够阅览并理解复杂指示; ——能力股阅览并了解各种手续及口头与书面的指示,同时将之转为适宜的行动; ——能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如加法与减法); ——能够将申请要件明白地告知外行人。 体能要求: ——惯于久坐。 ——环境条件 ——无。 额外工作: ——除下达或接受指示外,善于与同事相处。 兴趣范围: ——传递资料; ——和他人的业务联系。 任务 2 为客户解说其他可以帮上忙的有关政策规定,并将适合于客户需要或便于获 得作业常识的社会团体推荐给客户。 必备知识: ——各个协助部门单位的功能; ——其他可资推荐的社团及其地址; ——引荐手续。 必备技巧: ——无。 必备能力: ——能自口头交谈中辨明客户之需要; ——有下达简单之口头和书面指示给他人的能力。 体能状况: ——耐与久坐。 任务 3 应申请人所求解释政令规定,以确定其案件的合格性。 必备知识: ——上级颁行的合格标准的要点,规定与政策。 必备技巧: ——无。 必备能力: ——对于各项有关的政令措施能解说、应用及作简单的口头表达; ——能以口头方式表达简单的算术运算。 (6)关键事件(CIT)记录法 关键事件法又称为关键事件技术是指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关键事件记 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 员工特别有效或多余行为; ◎ 关键行为的后果; ◎ 员工自己能否支配或控制上述后果。 ① CIT 的优缺点 CIT 的优点第一是被广泛用于许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比如,识别挑选标准及培训的 确定,尤其应用于绩效评估的行为锚定与行为观察中;第二是由于在行为进行时观察与测 量,所以描述职务行为,建立行为标准更加准确。 其缺点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收集那些“关键事件”并加以概述和分类。 ② 注意事项 ◎ 调查的期限不宜过短。 ◎ 关键事件的数量应足够说明问题,事件数目不能太少。 ◎ 正反两面的事件都要兼顾,不得偏顾一方。 (7)写实分析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 。 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如果做写实、描述工作的是自己,则称为工作日志法;如果由主管 人员对任职者的工作进行记录与分析,则称为主管人员分析法。 ① 工作日志法 ◎ 工作日志法概念 指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 目的的一种方法。 ◎工作日志法的优缺点 工作日志法的优点主要有信息可靠性高,适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 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所需费用小;对分析高水平与复杂的工作,显得比较经济有效。 主要缺点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使用这种方法必须做到,从事 这一工作的人对此项工作的情况与要求最清楚;使用范围小,工作状态稳定;整理新鲜数 据的工作量大,归纳工作繁琐;工作执行者在填写时,会因为不认真而遗漏很多工作内容 从而影响分析后果;若由第三者进行填写,人力投入量就会很大,不适于处理大量的职务 存在误差,需要对记录分析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 ◎工作日志实例 根据不同的工作分析目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工作日志”格式,这种格式常常以特定 的表格体现。 某公司员工工作日志实例 工 姓名: 年龄: 岗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从事本业务工龄: 填写日期自 月 至 月 日 日 作 日 志 ② 主管人员分析法 ◎主管人员分析法简介 这种方法是由主管人员通过日常的管理权力来记录与分析所管辖人员的工作任务、责 任与要求等因素。 ◎主管人员分析范例(见表 6-14) 表 6-14 某公司食品加工厂工作分析表 一、职位名称: 部 门: 任职者姓名: 主管人姓名: 二、基本职责 工作地点: 日期: 签字: 三、能够用于确定本职为工作范围的各种指标,包括定型角度和定量数据 四、填写下面的内容,以表明各职位间的工作关系 监督职位名称: 直接主管职位名称: 同一直接主管之下的其他职位名称: 直接下级职位名称: 简要说明下属的主要功能: 五、列举主要职责活动与代表性的工作项目 六、如果上述栏目无法说明,请在此举出几个典型的事例或任职时所遇到的事例 七、说明本职位工作权限与自主性 八、 完成本职位工作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与要求 【自检】 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每一种的内容是什么? 一、 案例两则 成功的案例: 复济公司在为浙江某大型服装厂做工作分析时,把员工分为决策层(领导班子)、管理 层(中层干部)、执行层(一般工人)三个层面,为每个层面量身定制了调查问卷和访 谈提纲。此外,针对该企业三班倒的作业时间,特地分时段对某些岗位的工作状态和环 境进行了较隐秘的现场录像、摄影。之后,又对部分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内务勤杂 人员实施了 5 天的工作记录。 通过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复济掌握了大量数据,并准确诊断出该企业在 HR 管理方面 的缺陷,令该企业领导心服口服。后来,复济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 HR 管理方案, 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文化的改善,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也明显增加。 失败的案例: 复济在一次为江苏某集团做工作分析的时候,两位助理咨询师想走捷径,因此仅仅采 用了小组座谈方式进行调查。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到,该企业是个典型的武断家长式组织, 小组座谈时,干部和员工要么什么都不谈,要么就谈得不着边际。虽然安排了许多次座 谈,但都收获甚微。后来只能调整策略,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调查问卷,再辅助以现场 观摩等手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才使得后续的咨询工作得以有效、有序地 展开。
20 页
365 浏览
立即下载
职位分析职位描述绩效指标培训讲义PPT课件
职位分析、职位描述、绩效指标 工作课程 今日议程 职位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方法 撰写职位描述之目的及其相关概念 职位描述的制作过程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职位描述的维护更新 小组练习 问与答 2 [ DocID] 什么是职位分析? 这一过程是通过对职位的研究,确定该职位的任务、 职责、与其它职位的关系以及该种职位的工作环境和任 职要求。 有系统地确定、收集和组织这职位的信息。 3 [ DocID] 职位分析为什么重要? 招聘 •新设职位 •与外部竞争者竞争的基础 业务目标 组织开发 •便利了程序,结构,加强了 组织变化。 •制定与业务目标一致的角色 职位分析 职位评估及级别 •是认识各职位的价值的结构 职位继承的计划,培训和发展 绩效管理 •了解机构要求的技巧和能力 •是发展绩效管理的基础 4 [ DocID] 职位分析的程序 投入 • 对组织的理解 • 业务目标 • 部门职责 • 个人职责和任务 • • • 职位分析的过程 确定被分析的工作 制定职位分析调查表 / 清单 • 收集有关的职位信息 产出 • 职位描述 5 [ DocID] 职位分析的程序 - 你想知道什么? 职位的性质 职位的目的 职责 职位水平 关系(内部 / 外部) 任职要求 技能 表现衡量 6 [ DocID] 信息收集方法 直接观察 个别面谈 团体面谈 调查问卷 员工日记 / 记录 7 [ DocID] 调查问卷 开放的形式以获得描述性的答案 设定的形式用来收集具体的任务、活动及頻率 8 [ DocID] 职位分析面谈 1. 面谈准备 2. 面谈开头 3. 获得信息 4. 澄清 5. 结束面谈 6. 跟踪 9 [ DocID] 面谈准备 事先获得有关资料 让面谈者准备相关材料 准备一问题清单 10 [ DocID] 面谈开头 营建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解释面谈的目的 保持目光接触 11 [ DocID] 获得有用的信息 职位分析面谈是一种事实挖掘的面谈。 切记获得事实而非观点或偏见 控制整个面谈过程 ,把对方带回主题 让对方有时间思考 12 [ DocID] 问题的形式 问开放式问题 什么 怎样 为什么 给你该职位的初步概念 13 [ DocID] 问题的形式 直接的问题如: 你这一职位的目的是什么 你向谁汇报 有多少员工向你汇报 让对方描述的问题 请描述一下你在质量控制委员会的角色 在没有指导的情形下,你所采取的行动是。。。 14 [ DocID] 问题的形式 在适当的时候问下列类型的问题 开放式陈述式 探究式 澄清式封闭式 总结式连接式 15 [ DocID] 避免使用 引导性问题 连珠炮式问题 偏见式陈述 多选式问题 16 [ DocID] 问题举例 你的日常工作是哪些,你每月要写几个报告? 你这个工作常常没什么事干。 你是每周、每月还是每两月提供一次信息? 17 [ DocID] 结束面谈 核查信息完整性 询问对方有什么问题 总结关键信息并告知下一步行动 感谢对方所投入的时间和努力 18 [ DocID] 练习一:问题分析 练习二:面谈 薪酬计划概览 薪酬策略 职位描述 / 职位文档 职位评估 市场定价 薪资架构 薪酬发放 历年维护 20 [ DocID] 职位描述的定义 职位描述是 可接受的、统一规范的书面职位介绍 描述的是职位本身的功能,作用及履行的职责 全面而简洁 并非详细的任务、程序或活动的清单 并非填写个人的业绩和能力 21 [ DocID] 职位描述的用途 职位描述的用途通常包括 入职培训 业绩管理 沟通 职位定价 职位评估 招聘 职业发展规划 22 [ DocID] 相关术语 职位及职位描述之相关术语 : 术语 定义 工作任务 在不评估个人意向、行动或心理过程的前提下 可在工作中加以衡量的最小活动组中一个或多 个步骤。 工作任务群 由一组工作任务所构成的一个较大的活动组。 工作职责 由一组工作任务群构成,以明确描述现有某 职位设立的目的或原因。 23 [ DocID] 例子 培训经理 实施 培训 制定年度培训 计划 收集培 训需求 分析、协调、 制定计划 评估并反馈 培训效果 组织安排 培训 通知 落实授课场所 (沟通协调) 选择培训 机构 准备教具 24 制作幻灯片 开发课程 编写培训 教材 亲自讲授 课程 讲授 [ DocID] 相关术语 职位及职位描述之相关术语 : 术语 定义 岗位 分派给某员工的一组工作任务群及/或工作职责; 岗位是由现有员工及空缺所组成的一个职位分支。 在职者 担任该岗位的员工。 职位 支持企业目标的一组类似的工作活动;总体而言, 该组工作任务、任务群及职责被分配至一个或多个相同 或类似的岗位。 职称 反映任职者某一具体方面技术/技能水平的标准 职位类别 一组基本特征相同,但知识与技能水平要求、复杂性 及职责不同的职位。 25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版 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确定公司的组织结构图 归并类似岗位,建立职位 26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版 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界定职位描述的用途 确定在职位描述中需要陈述哪些方面的信息 根据公司文化及企业特性,制定适应的职位描述格式 27 [ DocID] 职位评估所涉及的因素 影响 / 责任 解决问题 / 制定决策 知识与技能 行动自由 沟通技能 工作环境 28 [ DocID] 职位描述版式 典型职位描述需包涵的要素如下: 标题 重点 定义 基本信息 确认基本情况 职位设置目的 明确总体目的 主要职责 描述职责性质及 权限范围 对内对外联系 确定对内对外联系 汇报关系 确定职位级别 任职条件 批准审核 包括可明确该职位的总体信息 全面总结该职位存在的目的及限制 列举该职位的关键工作职责及期望的目 的 列举联系各方及其目的 通过组织架构图勾画出上级、 同级及下级关系 说明胜任该职位的 描述该职位所要求的信息及 资格要求 理念方面的标准;阐明知识、 技能及其它素质要求 跟踪审批及更新状 由审核、确认及接受各方签署 况 并标明日期 29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 版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根据职位描述所需的信息点来收集相关信息 问卷 面谈 确证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依据文本格式,归并相关信息 30 [ DocID] 内部各部门如何发挥职能? 产出 信息 产品 开票 文件 输入 员工 材料 设备 信息 内部供应商 人力资源 外部供应商 财务 其他部门 谁是客户 ? 部门 工作程序 内部客户 31 需求是什么 ? 要求是什么 ? 期望是什么 ? [ DocID] 了解内部客户 内部程序 工作 2 工作 1 物流 输入 1 输入 2 生产 质检 输出 1 内部供应商 1 工作程序 1 32 工作程序 2 输出 2 [ DocID] 例子 ÈËÁ¦ ×ÊÔ´ ² ¿ ÈËÁ¦ ×ÊÔ´ ² ßÂÔ ÈËÔ±µ÷Åä н³ 꼨 Ч 人 力资 源总 监 Åàѵ 薪 酬绩 效 经理 Ô±¹ ¤¹ ØÏ µ 培 训 经理 招聘 和 调配 经理 人力 资 源策 略 拟定 和 更新 ,实 施人 力资 源 策略 部门 管 理 V 制定 部 门业 务流 程 /岗位 职 责 人员 招 聘和 配备 人才 需 求分 析 V 拟定 各 部门 岗位 设置 及定 员 编制 审核 岗 位设 置和 定员 编制 建立 和 开拓 招聘 渠道 初步 筛 选、 面试 、办 理录 用 薪酬 绩 效 V V V V V V 拟定 、 更新 和实 施薪 酬绩 效 方案 审核 薪 酬绩 效方 案 V 组织 制 定和 调整 绩效 考核 指 标 V V 收集 绩 效考 核结 果, 计算 奖 金 培训 和 发展 收集 、 分析 和拟 定培 训计 划 审核 培 训计 划 评估 并 推荐 培训 机构 审核 并 决定 培训 机构 组织 安 排培 训 收集 反 馈信 息, 评估 培训 效 果 员工 关 系 倾听 、 收集 员工 意见 解决 员 工问 题 V V V V V V V V 33 V V V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版 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34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通常而言 描述该职位的日常工作状况,而非个别特例 描述现有职位,而非未来将设的职位 因为有时职位内容并不按预期发生变化 避免使用专有名词 ( 例如:“施乐”及“财务软件” ) ;因为 这类名词易发生变化;取而代之,可使用“复印机”及“财务 信息系统” 避免简称及缩写 使用全称来撰写职位描述,以便使不熟悉本公司、本行业或专业术语的人都能 读懂 35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基本信息 : 记录可辨明该职位的总体情况 职位全称 所在部门 所在科室 所在城市 职位级别 直接上司和 / 或下属 ( 注明职位名称,而非在职者姓名 ) 36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职责概述 : 说明设立该职位的总体目标 用二至三句话 说明该职位存在的意义 简述该职位的核心职责,并写明所受的客观限制 要领 : 完成该职位的关键职责详述后再填写职责概述,可能更容易 句型:根据。。。 ( 限制条件 ) 做。。。,以达到。。。目的 限制条件:法律,法规,原理,政策,战略,指导,指示,模型,方法,技术, 体系,做法,程序,条件,标准。。。 目的:市场,盈利,有效性,质量,产量,服务,期限,安全。。。 37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主要职责 : 详细列举日常活动及工作任务的性质及权限范围 依据重要性,列举六至八项关键职责 关键职责意指 : 设立该职位需履行的职责 可在其他员工之间进行分派 要求高绩效;若未能完成该任务,可能对未来经营成果产生严重影响 该职责耗时显著 要领 : 仅包括一般职责,而非具体工作任务 指明该职位需进行判断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 注明行使职责时所依据的参考源或指导材料 ( 例如:员工手册、政策说明、他人所委派的工作任务 ) 仅包括该职位的日常职责;例如:应避免“经理不在时,代行管理员工”之类的职责 可附加 2-3 个实例,以进一步澄清 38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要领 ( 续 ): 依据重要性,列举六至八项关键职责 句式结构应为: 内容提要:谓语 + 宾语 + 解释性短语 + 目的 / 效果 谓语始终应以行动为导向 宾语是谓语所指动作的实施对象 解释性短语进一步对谓语和宾语加以说明,例如:说明方式、地点、目的及周期 如果目的一致,可合并同类项 示例 : 信息集成:按月从销售经理处收集并将销售信息以备忘录形式分发至各高 层经理 ( 解释性短语 ) ,保证信息的按时完整性。 39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要领 ( 续 ): 用词必须明确 目标动词:认可,批准,定义,决定,开发,指挥,确立,计划,编制等 管理动词:履行,评价,达成,确保,明确,提高,加强,扩大,设置,判断,控制,维持,监督 ,分工,指示等 业务动词:提议,帮助,分析,评价,预测,解释,推荐,协调,支援,确认,核对,分发,收集 ,发行,获得,操作,提示,推进,制作,处理,供给,提出,支付等 ” 为。。努力“应改为”达到。。。效果“ 参与程度 全面负责 直接负责 与。。。共同负责 协助 40 [ DocID] 例子 调研 拟定 审核 评估 开发 建议 提供意见 想法 决定 行动 41 提议 计划 决定 组织 实施 执行、实现 指导 控制 监督 修改 [ DocID] 例子 ÈËÁ¦ ×ÊÔ´ ×ܼà ÈËÁ¦ ×ÊÔ´ ² ßÂÔ ² ¿ÃŹ ÜÀí ÈËÔ±µ÷Åä н³ 꼨 Ч 人力资源总监 薪酬绩效经理 Åàѵ Ô±¹ ¤¹ ØÏ µ 培训经理 招聘和调配经理 人力资源策略 拟定和更新,实施人力资源策略 部门管理 V 制定部门业务流程 /岗位职责 人员招聘和配备 人才需求分析 V 拟定各部门岗位设置及定员编制 审核岗位设置和定员编制 建立和开拓招聘渠道 初步筛选、面试、办理录用 薪酬绩效 V V V V V V 拟定、更新和实施薪酬绩效方案 审核薪酬绩效方案 V 组织制定和调整绩效考核指标 V V 收集绩效考核结果,计算奖金 培训和发展 收集、分析和拟定培训计划 评估并推荐培训机构 审核并决定培训机构 组织安排培训 收集反馈信息,评估培训效果 员工关系 倾听、收集员工意见 解决员工问题 V V V V V V V V 42 V V [ DocID] 用词 ÈËÁ¦ ×ÊÔ´ ×ܼà ÈËÁ¦ ×ÊÔ´ ² ßÂÔ ² ¿ÃŹ ÜÀí ÈËÔ±µ÷Åä н³ 꼨 Ч Åàѵ Ô±¹ ¤¹ ØÏ µ • • • • 人力资源策略:拟定和调整人力资源策略,经批准后实施 部门管理:制定人力资源部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 人员调配:审核各部门岗位设定及定员编制的调整方案 薪酬绩效:组织各部门制定和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审核薪 酬调整方案 • 培训与发展:审核并决定培训机构,保证培训的质量 • 员工关系:倾听员工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组织研究解 决方案或予以妥善处理 • 下属管理:指导和培训下属的工作,管理他们的绩效 43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汇报关系 : 显示该职位的周边关系 上级 下级 要领 : 较为简便的做法为先勾画总体组织构架,再分解至各职位 44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胜任条件 : 具体阐明胜任该职位所必备的资格要求,包括 专业知识 相关工作经验与年限 学历 专业资格 其他技能 / 特殊要求 要领 : 工作经验、学历及知识的最低要求不必与现有任职者的水平相同 注意用词的准确:精通,掌握,熟悉,了解 注意用词的程度:对外语的要求听,读,说,写 45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批准审核 : 跟踪职位描述的最终确定,以便将来 的维护与更新;牵涉到 制作方: 审核方:直接上司、部门负责人 确认方:在职者本人 46 [ DocID] 维护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必须及时更新 职位会经常变化以适应概述业务需求的变化 职位描述应 每年或至少每两年更新一次 需决定 由何人负责协调各经理 ? 职位描述于何处归档 ? 是否将此内容置于网上 ? 47 [ DocID] 动态绩效管理流程 就企业重点及目标 达成共识 制定绩 效指标 奖励 基于合理的工作与 奖励制度 方面的承诺 高绩效 文化 审核 通过反馈与学习 培养 / 提高能力 48 明确对个人及 集体贡献的期望 反馈与 指导 [ DocID] 衡量要解决的问题 衡量正确的事 关键区域 Key Result Area 加强项目 管理力度 正确衡量 衡量系统 关键指标 目标 数据跟踪 Key Performance Target 记录系统 Indicators 按时交付率 X% 49 项目交付统计 95%% ( 综合办 ) [ DocID] 常见的业绩指标 及时提供。。。。 确保。。。。正常运行 有效控制。。。 提高员工能力。。。 更好地。。。。 50 [ DocID] 绩效目标设定总原则 S — Specific and Stretch 具体的 M —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 — Achievable 可达到的 R — Result oriented 可以结果为导向的 T — Time bonded 有时间性 51 [ DocID] 结果与过程 部门指标分解 过程中活动 2002 年组织 18 次产品推 广活动 “ 手段” 岗位职责分析 影响 影响 100 家客 户有初步 意向 20 家客户 有最终意 向 结果 个人目标(过程性) 销售额 9000 万 “ 理想的结果” 拜访客户数 销售计划 撰写建议书数 访谈报告 月销售报告 52 [ DocID] 衡量或标准 成本 花费了多少?节省了多少?获得了多少?降低率 数量 发出或售出的产品 / 服务有多少?量;增加率 质量 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期望的程度如何?满意度;错误率;测试通过率; 时间性 何时开始行动?何时完成 ( 截止期 ) ?频率是多少?在什么期间内? 应答时间: A 发生后多长 时间 B 发生 影响 行动的结果或效果是什么? 事件 促成行动的条件是什么或因此而应该发生什么? 53 [ DocID] 特殊项目 在 2002 年 9 月前完成 ABC 产品成本降低 5% 的方法分析和 建议 在年底完成 XYZ 项目的第一里程碑,质量 100% ,资源计 划 92% 54 [ DocID] 练习:哪些是“聪明” 目标? 与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商协商一个行动计划 在年底前将产量提高 10% 更好地进行客户管理 装箱单 100% 与工厂原始数据相符 在2001年底前使用新的质量控制系统 使客户满意度高出去年 成为一个对员工更好的经理 没有客户对质量的投诉 55 [ DocID] 绩效目标制定 进行多样化的培训 --及时递交审计报告 --- 56 ???????????? ???????????? [ DocID] 绩效目标制定 进行多样化的培训 --- 2002 年进行至少 10 次 不同内容的培训并取得 9 0% 的满意度 及时递交审计报告 --- 57 审计后 5 个工作日内 递交审计报告 [ DocID] 职位绩效考评指标 1. 来自部门目标 部门目标分解至职位 2. 来自本职位职责 职位职责所形成的指标 58 [ DocID] 绩效指标探讨中需要问的问题 这一职责的目的是什么? 谁是这一职责所产出结果的受众? 这些受众对这些产出结果有什么期望? 他们曾经对该职位其他任职者、前任或本人有过什么赞扬 或抱怨?为什么? 怎么知道是否已满足受众的期望? 哪些数据来源可以利用? 59 [ DocID] 客户 --- 工作产出的接受者 输入: 服务 材料 信息 。。。。 供应商 输出: 服务 产品 信息 。。。。 职位 谁是客户 ? 客户 工作程序 60 需求 ? 期望 ? [ DocID] 绩效考评指标分解落实(续) 1. 直接落实 ---- 该指标由某岗位全责贡献 部门目标 降低产成品 运输费用 5% 降低库存量 1 0% 仓库管理员 职责: 期望: 发料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送产成品确保产成品及 时准确到达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确保产成品及时准确到达 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月度盘点和库存控制盘 点准确无误,及时递交 报告 仓库清洁确保卫生清洁 61 盘点准确无误,降低库存 量 确保卫生清洁 [ DocID] 绩效考评指标分解落实(续) 2. 本职位指标 仓库管理员 衡量? 期望: 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确保产成品及时准确到达 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盘点准确无误,降低库存 量 确保卫生清洁 62 [ DocID] 绩效考评指标分解落实(续) 2. 本职位指标 仓库管理员 衡量: 期望: 接到领用需求 3 小时发货。 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客户投诉次数;在 XX 前作出运 输费用降低分析报告和行动计划 确保产成品及时准确到达 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产成品盘点抽查准确率为 99 。 9 % 。原料盘点抽查准确率 99% 盘点准确无误,降低库存 量 在 XX 前作出可行的库存降低分 析报告和行动措施 确保卫生清洁 检查时达到‘特优水平 63 [ DocID] 根据职位职责设定目标(续) 确定衡量标准 •衡量标准? •关键区域 •预算谈判顺利进行,落实 预算计划 •提供及时、完整、准确、 易于理解的信息 •提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的建议 怎么知道做得 好与不好呢? •提高员工能力 64 [ DocID] 根据职位职责设定目标(续) 确定衡量标准 衡量标准: •预算取得结果与预期目标间的差异小于 X % 关键区域 •内部客户满意率 •预算谈判顺利进行,落实 预算计划 •提供及时、完整、准确、 易于理解的信息 怎么知道做得 好与不好呢? •提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的建议 •及时:每月 / 季 / 年进行信息汇总处 / 每 X 周,月给部门提供信息及建议报告。 •数据完整准确:报告内容与部门期望吻合 ,每当有查询时,均能在 X 小时内提供详 细资料及解释。 •报表清晰易读 •提高员工能力 •高层领导对建议的满意度 •可采纳性 •参考价值 •参加培训人数及覆盖率 65 [ DocID] 职位责设定目标(举例) 下一阶段主要工作职责 对主要工作职责的期望 进行可行性分析准确把握可行性 准确把握可行性和客户需求 进行系统设计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 理 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理 66 [ DocID] 职位职责设定目标(举例) (续) 对主要工作职责的期望 准确把握可行性和客户需求 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理 怎么才知道做好了 ? 67 [ DocID] 职位职责设定目标(举例) (续) 对主要工作职责的期望 准确把握可行性和客户需求 怎么才知道做好了 ? 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理 项目可行性论证或评审小组评审通过率 整个项目最终完成的结果与 客户期望的符合率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功能模块设计并按国家软件标准 设计通过阶段论证或专家小组评审 设计推倒重来的次数为 0, 返工次数低于 X 次 最终的产品 功能与客户实际需求吻合率 编程人员满意度为 95% 设计规范性 100% 68 [ DocID] 绩效指标样例 69 [ DocID] 王华的职责要求 开发市场,拜访本区域新老客户,建立与潜在客户的联系,以扩 大客源。 与有意向的客户就行业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工程的应用性能,质 量等问题进行沟通,使客户了解公司产品的益处,获得初步意向。 捕捉客户特殊需求,与技术人员沟通,协助制定相应的项目设计 方案建议书 与客户进行项目初步商务谈判,完成销售额 立项后,跟踪,拜访客户,协调在产品设计,开发和使用中存在 的问题 跟踪客户销售货款回收情况,帮助财务部快速回笼资金。 回访客户,听取客户建议,保持客户关系 70 [ DocID] 王华的目标 销售结果 目标 销售过程 目标 销售能力 提升目标 提高合同额 完成销售额 提高回款额 控制费用 扩大客源,区 域客户渗透 工作计划和销 售报告 参与部门项目 提高能力 A地区合同额 销售额 按合同规定付款率 营销费用占合同金额比 在第一季度内完成??区??家 客户的拜访和产品介绍 获得客户初步意向数 每周提交工作计划和销售报告, 按时递交项目计划中涉及的内容 成果 能力层级达到岗职位要求 71 [ DocID] PPT 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72 [ DocID]
72 页
368 浏览
立即下载
彭剑峰 - 现代企业职位分析
现代企业职位分析 ——理念、技术与案例 彭剑锋 张望军 朱兴东 罗 军 著 总序 前言 引言 职位分析的四大误区十大问题 第一章 职位分析概述 1. 为什么要做职位分析 2. 什么是职位分析 3. 职位分析的原则 4. 职位分析的系统模型 5. 职位分析的信息来源 6. 职位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类型 7. 与职位分析相关的概念 第二章 职位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 职位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2. 职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3. 职位分析应用的实证数据 第三章 职位分析的历史与趋势 1. 职位分析发展的历史脉络 2.1 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位分析的挑战 2 2.2 如何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位分析的挑战 3.3 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位分析的挑战 第四章 构建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体系 1. 建立职位分析的不同导向 2. 职位分析的不同导向的信息收集的侧重点 3. 职位分析的导向与职位分析工具的选择 4. 职位分析的导向与职位说明书内容的安排 第五章 职位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1. 职位分析方法分类 2. 访谈法 3. 观察法 4. 工作日志法 5. 文献分析法 6. 主题专家会议法 7. 问卷调查法 8. 职位分析问卷法( PAQ ) 9. 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 10. 功能性职位分析方法 11. 职位分析方法比较 3 第六章 如何构建职位描述 1. 职位描述的内容 2. 建立对职位的系统理解 3. 工作标识与工作概要 4. 工作范围 5. 工作职责 6. 工作权限 7. 业绩标准 8. 工作关系 9. 工作压力因素与工作环境 第七章 如何构建任职资格 1. 关于任职资格的基本概念 2. 建立任职资格基本方法 3. 显性任职资格 4. 隐性任职资格——工作能力要求 4 第八章 职位分析的组织与实施 1. 通用职位分析流程概述 2. 立项阶段 3. 准备阶段 4. 信息收集阶段 5. 信息处理验证阶段 6. 结果运用修订阶段 第九章 职位分析的应用 1. 职位分析在职位评价与薪酬中的应用 2. 职位分析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3. 职位分析在人员招聘中的应用 4. 职位分析在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案例篇 1.A 公司职位分析案例分析 2. 职位说明书范例 5 总 序 总 总 序 序 1993 年底,当我主持编撰完近千万字的《现代管理制度 · 程序 · 方法范例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套书时,曾暗暗发誓, 10 年之内不再写书。之所以会如此厌倦写书,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 一是书写得越厚,越缺少激情,越缺少底气。 10 年前,中国经济 管理学界的状况是:老一代的学者专注于演绎马克思的原著,并试图与 中国经济管理实践相结合;而中青年一代则擅长于编译或综述西方学者 的东西,但属于原创的研究成果很少。久而久之,自然连自己都觉得索 然无趣,更谈不上做学问的成就感,往往是高级职称评到之日,便是身 心疲惫之时。 二是由于当时编写《现代管理制度 · 程序 · 方法范例全集》的缘 故,我结识了不少中国本土企业家,在与这些创业型企业家接触与交流 的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企业的管理需求,以及管理咨询对中国 企业的潜在价值之所在,因而从 1994 年起,我与包政等几位中国人民 大学教授便一头扎进企业,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从《华为基本法》到 《新奥企业纲领》,从《 TCL 以速度抗击规模》到《天音通讯 ARS 战 略推进》,从《山东六和集团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到《白沙集团人 力资源三大机制六大体系》的建立,这一扎就是将近 10 年时间。回首 1 0 年的咨询实践,我深感企业是一个知识的炼狱,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 在于将知识奉献给社会,而管理学者的价值,则需要在企业中得以体现。 这 10 年我们给予企业的很少,但从企业获得的很多。在与企业同步成 长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得到了发展。同时,企业界的许多朋友也希望我 们将这些年来的管理实践及研究成果总结提炼出来,以期对中国企业的 发展有所贡献,加上 10 年不写书的期限将近,我们便有了再次写书的 激情和冲动。 6 总 序 总 序 这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丛书》是《和君创业管理丛书》的 一个子系列,作为国内第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丛书,我们 力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有一定的原创性。国内以往出版的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书籍, 基本上是国内学者对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成果和文献的综述,而创造 性地将现代人力资源理念、技能与方法运用于中国本土企业的实践,并 进行系统整合的图书则很少。这套丛书中的大部分观点和技术,都是我 们在长期管理咨询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并经过了许多企业实践的考 验。在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中,他们对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也很感惊异。 第二,以问题为导向。这套丛书主要从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 程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每本书的开篇都是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中国企 业人力资源管理当前面临的困惑与技术难点为主要内容,具有很强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系统提供基于战略的渐进式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整套 丛书的研究基点都是从企业战略出发,从制度、机制、程序和技术等方 面来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以往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书籍,偏重于 单一人力资源职能模块的研究,忽视了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各运行系统 的整合性与协同性。本丛书的特色之一在于,第一次从战略的角度论述 人力资源各专业模块系统在企业管理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内在关系与衔接 点。 第四,图表化与形象化。现代职业经理人工作繁忙,节奏 快,难以有时间去细嚼文字,本丛书力图通过图表的方式来表达管理思 想和实用技术,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深感要将管理思想和技术图表化, 形象化,其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和提升的过程。 7 总 序 总 序 第五,团队创造的成果。本书观点新颖实用,技术和方法富有创 新性,许多观点和技术是在群体智力激荡和团队协作过程中完成的,因 而这是一个集体创作的成果。我们这套丛书的作者是和君创业咨询公司 中一个很好的团队,虽然每本书的表达方式因内容的不同而有差异,但 其思想脉络和理念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当然,这套丛书的价值如何,最终还有待于读者的评判。作为一 种尝试和探索,本丛书自然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但我想,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探索精神,就一定能研究并开发出根植于 中国本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我们一直在努力去做,也一 定会持续地努力去做。 中 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和 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彭剑锋 2002 年 11 月 8 前 言 前 言 本书前言 早在三年前,笔者曾指出:中国企业改革的长期方案是产权与治理结 构的变革,中期方案是战略与组织(流程)的再造,短期方案则是人力 资源管理的系统性重构。从管理实践来看,由于产权和治理结构变革有 “牵一发而动全身”特点,许多企业往往选择了中期方案和短期方案的 结合。尤其是近两年来,以“战略——组织(流程)——人力资源管 理”为主线带动中国企业管理升级换代的思路逐渐获得了产、学、研各 方的认可。 而在中期和短期方案的衔接之中,现代企业职位分析既是中期方案的 落脚点,又是短期方案的基础,有效地整合了人力资源管理各板块的功 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备受企业界的关注与重视。同时,许多 中国企业在大规模引入职位分析的过程中,在职位分析理念、技术和运 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一系列的管理误区与陷阱,如“只见树木, 不见树林”;“重结果,轻过程”;“重描述、轻分析”;“重拿来、 轻创新”等等,这些误区与陷阱也使得中国企业对职位分析的界定、技 术、作用都产生了争议,限制了职位分析的有效应用。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职位分析在联通中期方案与短期方案之间的作用? 如何构建符合自身要求的职位分析系统呢?如何选择和采纳企业所需要 的职位分析工具和方法?如何建立职位说明书?如何理解职位分析的结 果在人力资源管理各板块中的应用?在本书中,笔者不仅要回答上述问 题,而且将结合多年来管理理论研究与咨询实践的经验,就中国企业开 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职位分析提出以下观点: 1 、建立中国企业开展职位分析的假设系统,强调目标导向式的职位分 析框架与技术; 2 、职位分析是以战略为导向,但同时也强调战略、组织、职位之 间传导与互动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9 前 言 前 言 3 、职位分析是中国企业走向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也是中国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管理过程,职位分析要解决 目标、信息、方法、技术、导出机制和结果应用之间的贯通和匹配问题, 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的职位分析必须以沟通、参与、管理优化作为其主 要特征; 4 、职位分析的直接结果是职位说明书,但是其形式和内容又超越职位 说明书本身,系统化的职位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职业 化水平,尤其是职业规范、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最终促进中国企业人 力资源管理基础的升级换代; 5 、要在动态过程中把握职位分析的作用和意义,理解职位分析在管理 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误区与挑战,从职位分析起源、角色内行为与 角色外行为、知识经济背景下明确职位分析在企业管理基础构建中所应 当发挥的正确作用。 本书的结构安排分为四个部分。引言从中国企业在职位分析中所面临的 四大误区与十大问题入手,统领全书的框架结构;理论篇主要介绍职位 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模型,职位分析的历史沿革与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技术篇则详细介绍职位分析目标系统的构建、职位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职位说明书的撰写、职位分析的组织实施与应用;案例篇主要通过某企 业职位分析的实施案例和不同职位说明书范本使读者通过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案例分析。在各篇阐述中,还穿插着“笔者观点”与“经验分享”, 供读者思考与启迪。 总体上来说,本土化、操作化和明晰化是本书的主要特色。 本书由彭剑锋教授主持编著,具体分工如下: 彭剑锋:负责全书框架设计,撰写第一部分,指导和修改全书其它各章 节,审定全书; 10 张望军:负责第一、二、三、四、六章编著; 朱兴东:负责第七、九章和案例编著; 罗军:负责第五章和第八章编著。 参与本书资料搜集和翻译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曾波平、张 成露、叶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梁硕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倾注了大 量的心血,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的吴 女士为本书制图和排版做 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对职位分析的系统性阐述和理念、技术探索必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中国 企业管理实践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深化和完善,欢迎读者就相关问题进行 探讨和指正,我们的电子邮件是 Zenith2001@263.net。 作者 2002 年 12 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11 引 言 引 引 言 职位分析的四大误区十大问题 误区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指中国企业的职位分析缺乏系统 思考与整体思维,缺乏对战略、组织、流程的整体适应能力。具体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职位分析缺乏战略导向 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而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绝不能脱离企业的战略、文化、组织与流程等而独立存在和运行。 职位分析也不例外。但是,根据我们的咨询经验来看,许多中国企业却 将其本末倒置,不是遵循先调整战略、组织与流程,再开展职位分析的 逻辑次序,而往往是将职位分析作为战略、组织与流程变革之前的先导 步骤。因此,我们常常看到的现象则是,企业在耗费大量的资源完成了 职位分析之后,才发现需要进行战略调整、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既而 伴随着大规模的职位变迁,原来煞费苦心形成的职位说明书却成了形同 虚设的文档。 那么,要以战略为导向进行职位分析,是否意味着,企业在没有进 行战略设计和组织调整的情况下就不能开展职位分析呢?其实,这也未 必尽然。因为,职位分析一方面要以战略为导向,强调在职位分析中明 确地体现职位对战略的价值和贡献,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目 前的组织管理模式和职位的历史与现状。纯粹以战略为导向的、推倒重 来的变革方案往往容易走向失败。因此,以战略为导向的职位分析在实 际操作中也应该是一个现状与未来、战略要求和职位实际紧密互动的过 程。 12 言 引 言 引 问题二:职位分析不能适应组织的变革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组织设计越来越强调对外部环 境的反响能力与灵活性,因而渐进性的组织优化就逐步成为了企业日常 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势必要求职位分析必须在稳 定中保持灵活,在严密中保持弹性,势必要求企业根据不同职位所受到 的组织变化的冲击与影响,来展开分层分类的职位分析。而大多中国企 业的职位分析却无视这一点,不顾职位本身的特点,一律强调职位说明 书的严密性与稳定性,忽视职位说明书的分层分类与动态管理,从而难 以满足持续性的组织优化的内在需要和要求,造成组织与职位分析的脱 节。 问题三:职位分析缺乏对流程的衔接与磨合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面向市场的流程再造,来提高为客户创造 价值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职位分析必须与流程相呼应。任何职位必 须在流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必须根据流程来确定其工作内 容与角色要求。而中国企业在开展职位分析时,大多缺乏对流程的系统 分析,没有把握流程中职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片面强调对职位内在 要素的详尽描述,结果将完整的流程分割得支离破碎,大大削弱了流程 的速度与效率。这样,就形成了职位分析与流程的脱节。 误区二:重结果,轻过程 问题四:忽视职位分析过程本身的价值与贡献 职位分析项目对于企业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果价值,即 通过职位分析所获得的信息为组织与人力资源体系的设计提供基础性的 信息;二是过程价值,即通过职位分析,帮助企业对组织的内在各要素 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帮助企业提高对自身状况的把握,帮助任职者 13 言 引 言 引 言 形成对职位的系统理解。而国内大多企业在开展职位分析时,常常只重 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单纯用职位说明书本身的形式质量来评价整个项 目的价值与意义,结果往往是期望过高,失望过多。同时,也造成片面 追求文本形式的美观与漂亮,职位说明书最终成为了“中看不重用的花 瓶”。 问题五:忽视对职位分析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整个职位分析项目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项目过程的控制与 管理。而国内的大多企业,一是片面追求成果表现形式上的美观,忽视 过程本身的价值;二是过分强调对外部专家的依赖,三是由于缺乏过程 控制的意识与经验,从而造成企业的内部人员对整个项目的参与不足, 进一步造成信息失真、分析肤浅,整个项目流于形式,整个项目的效果 大打折扣。 误区三:重描述,轻分析 职位分析的一大基本原则是对职位要素的分析,而不是对其进行简单 的罗列与描述,而这一点恰恰又是国内企业目前在职位分析中的通病。 具体包括: 问题六:忽视对工作职责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把握 任何职位的工作职责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非简单的拼凑与组合。 对职责之间内在逻辑的把握,一是有利于形成对职责的系统理解,使任 职者能够按照职责的逻辑来安排工作,而非无头苍蝇似的找不到头绪; 二是有利于把握不同职责对整体目标的贡献,找到努力的方向,优化资 源的配置;三是有利于找到职责履行中的难点,为绩效的改进找到突破 口和切入点。而目前国内企业在进行职位分析时,一方面由于任职者本 身的参与不够,另一方面由于职位分析人员缺乏系统性的训练,因而往 往难以形成对职责逻辑的把握,而仅仅进行简单的罗列与描述。 14 引 言 引 言 问题七:忽视对职责与业绩标准、任职资格之间关系的把握 职位可以看作一个投入产出系统,而任职资格就是投入,职责就是 过程,业绩标准就是产出。只有在对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任职资格与业绩标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但 国内企业在进行职位分析时,往往割裂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仅仅依据感 觉与经验来建立业绩标准与任职资格,使得职位说明书本身的系统性、 准确性和可信度受到影响,并进而使职位说明书在招聘、录用、考核等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受到限制。 误区四:重拿来,轻创新 在整个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职位分析是最为基础的管理工 具,但同时也是技术含量最高,操作最难的板块之一。因此,职位分析 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会取决于是否能够采用科学、实用的职位分析技 术与方法。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基础较为薄弱,职位分析 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尚缺乏丰厚的实践土壤,对职位分析的研究大都还停 留于对国外理论与技术的引入,缺乏基于本土实践的系统性的职位分析 理念、技术与方法的创新,致使中国企业的职位分析在假设系统、框架 体系、技术方法上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 业职位分析项目的有效开展。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八:职位分析框架与技术缺乏假设系统 假设系统是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区别于经验的关 键要素。职位分析技术的假设系统,是指在构建职位分析技术体系之前, 技术的构建者和使用者对于职位内在各要素以及职位与其外部环境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抽象理解。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职位分析方法, 其背后都有一套独特而完整的关于职位的理解和诠释,从而保证了职位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与此相反,国内的管理学者和企业管理 15 引 言 引 言 实践者在对国外的职位分析方法加以引进、消化、改进和创新,以及开 发本土化的职位分析技术时,却往往忽视了隐藏在技术背后的假设系统, 形成对技术的孤立而片面的理解,使职位分析技术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问题九:职位分析的操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成果缺乏显 著的应用 职位分析在企业的战略、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非常广泛 的应用。但另一方面,由于任何一种职位分析方法都有其优势与不足, 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针对一定的目的而展开,都无法满足组织与人力资 源管理的所有要求。因此,必须建立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技术,即明确 规定职位分析在本企业运用所要针对的具体目标,如:是要以考核为导 向,还是要以薪酬为导向,或者二者兼顾。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职位分 析信息收集的重点,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方法以及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与版 式。但大多数中国企业对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 将职位分析视为包治百病的良方,不顾企业的病症而胡乱服用,导致职 位分析方法失当,信息收集分散,职位说明书缺乏目标针对性。 正是由于职位分析缺乏目标导向,职位说明书缺乏目标针对性 ,导致其在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够显著,耗费大量资源形成 的职位说明书与职位分析报告最终却往往束之高阁,不能为实际的管理 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职位分析项目也成为了毫无意义的“造文件运动 ”。 问题十:缺乏成熟的职位信息收集与处理技术 信息收集与处理技术是职位分析技术的核心。但在国内企业 所采用的职位分析技术中,职位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技术还停留在较为初 级的阶段。一方面缺乏定量化的技术与方法;另一方面,传统的、定性 的信息收集与处理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缺乏系统性的总 结,职位分析专家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性认识还仅仅停留于自身的脑 海中, 16 引 言 引 尚未能进行系统总结,以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这就导 致了职位分析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职位分析员的个人能力及其 对工作的感性认识,这是目前国内企业中的职位说明书形式五花八门, 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 上述四大误区十大问题,并非某一企业的特殊案例,而是笔者在为 国内外数十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的经验总结,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说服 力。而本书则正是在这四大误区的基础之上加以展开,从理念、技术与 案例三个方面,全方位对职位分析进行解剖,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对 上述误区的应对之策。 17 言 第 1 章 职位分析概 述 18 第 一 章 概 一、为什么要做职位分析?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整体上来看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发 展趋势,一方面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导向,另一方面是强调人力 资源管理系统的内部整合(如图 1-1 所示)。而职位分析在上述两个趋 势中都扮演者关键性的角色。对于前者,职位分析是从战略、组织向人 力资源管理过渡的桥梁;对于后者,职位分析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 在各板块进行整合的基础与前提。正是由于职位分析在组织与人力资源 管理中这种关键的角色,使其得以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至今仍然能够 获得关注与重视;正是由于其对于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地位, 使得中国企业必须将职位分析作为探寻现代化管理之路的重要环节。 目标与战略 组织文化 组织设计 职位分析 职位序列与 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 招聘录用 体系 培训开发 体系 绩效管理 体系 员工激励 体系 图 1-1 :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 位 19 述 第 一 章 概 述 二、什么是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又称为工作分析、岗位分析或者职务分析。不同的学者对 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君创业对职位分析的界定见图 1-2 。 和君创业认为:职位分析是…… 一种基础性的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工具; 以战略为导向,以组织为基础,并与流程相衔接的; 对职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的一系列 程序、技术与方法; 其成果以职位说明书、职位分析报告等为主; 图 1-2 :和君创业对职位分析的界定 三、职位分析的原则 笔者在管理咨询的实践中,总结出了适用于中国企业的职位分析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战略为导向,强调职位与组织和流程的有机衔接 职位分析必须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与组织的变革相适应、与提高流 程的速度与效率相配合,以此来推动职位描述与任职资格要求的合理化 与适应性。 以现状为基础,强调职位对未来的适应 职位分析必须以职位的现实状况为基础,反对职位分析中的面壁虚构 ,但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职位分析对外部市场环境、战略转型、技术 变革、组织与流程再造、工作方式转变等一系列变化的影响,强调职位 分析的适应性。 20 第 一 章 概 述 以工作为基础,强调人与工作的有机融合 职位分析必须以工作为基础,以此来推动职位设计的科学化,强化 任职者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规范;同时,职位分析又必须充分照顾到任职 者的个人能力与工作风格,在强调工作内在客观要求的基础之上,适当 的体现职位对人的适应,处理好职位与人的之间矛盾。 以分析为基础,强调对职位的系统把握 职位分析决不是对职责、任务、业绩标准、任职资格等要素的简单 罗列,而是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加以系统的把握。所谓系统把握,包 括系统把握该职位对组织的贡献,把握其与其他职位之间的内在关系, 把握其在流程中的位置与角色,以及把握其内在各要素的互动与制约关 系,从而完成对该职位的全方位的、富有逻辑的系统思考。 以稳定为前提,但重视对职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 为了保持组织与管理的连续性,企业内部的职位设置以及与此相对 应的职位说明书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但另一方面,职位说明书又并非一 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组织、业务与管理的变化适时进行 调整,因此需要在稳定的基础上,加强对职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 四、职位分析的系统模型 职位分析是对职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的一个系统性的 过程。笔者在对这一系统性过程的各种参与要素、中间变量与最终成果, 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剖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概括职位分析的 系统性模型(见图 1-3 )。 21 第 一 章 概 参与 者 职位信 息 外部专家 员 工 管理者 职位目的 任 务 职 责 职位关系 工作流程 业绩标准 工作权限 工作环境 必要知识 所需技能 必要经验 胜任能力 …… 搜 定性方法: 集 文献研究、问 卷、访谈等 定量方法: PAQ 、 FJA 等 综合分析方法 收集信息的 方法 工作描 述 工作概要 职责任务 关键业绩 指标 组织图表 分 析 人力资源 管理职能 影 响 知识、技 能与胜任 能力要求、 行为标准 等 战略传递 组织设计 流程设计 工作设计 人力资源规划 招聘选拔 人力资源配置 培训开发 绩效考核 职位评价与薪酬 职业生涯管理 任职资 格 图 1-3 :职位分析的系统模型 五、职位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类型 笔者将职位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概括为三个方面:工作的外 部环境信息、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与任职者相关的信息(具体请参见表 1-1 )。在职位分析实践中,企业的职位分析人员常常会犯“信息收集 的近视症”,即常常只看到工作与任职者信息,而看不到职位存在的广 义的环境,因此,所收集的信息往往忽略了组织的特征,相关的产品、 技术与服务等。而事实上,这类信息对于帮助职位分析人员从根本上理 解职位,对职位的目的、职责与任务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具有至 关重要的意义。 22 述 第 一 章 表 1-1 概 述 职位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 工作的外部环境信息 组织的愿景、目标与战略 组织的年度经营计划与预算 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 组织结构、业务流程 / 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营销管理等 组织所提供的产品 / 服务 组织采用的主要技术 有关组织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 客户服务的有关信息 组织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行业标杆职位的状况(以行业中的领 先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为主) 客户(经销商)信息(包括客户档案、 客 户 经 营管 理 模 式、客 户投 诉记录 等) 顾客(最终用户)信息(包括顾客的 内在需求特点、顾客调查、顾客投诉 等) 外部供应商的信息 主要合作者与战略联盟的信息 主要竞争对手的信息 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工作内容 / 工作情景因素 工作职责 工作任务 工作活动 绩效标准 关键事件 沟通网络 工作成果(如报告、产品等) 工作特征 职位对企业的贡献与过失损害 管理幅度 所需承担的风险 工作的独立性 工作的创新性 工作中的矛盾与冲突 人际互动的难度与频繁性 与任职者相关的信息 任职资格要求 一般教育程度 专业知识 工作经验(一般经验、专业经验、管 理经验) 各种技能 各种能力倾向 各种胜任素质要求(包括个性特征与 职业倾向、动机、内驱力等) 人际关系 内部人际关系(与直接上司、其他上 级、下属、其他下级、同事之间的关 系) 外部人际关系(与供应商、客户、政 府机构、行业组织、社区之间的关 系) 六、职位分析的信息来源 笔者认为,职位分析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在 的行业与产业的职位标杆或职位标准;二是企业内在的组织层面的信息 与期望;三是来源组织内部与职位相关的各类人员。四、来源于外部的 组织或客户。(具体参见图 1-4 ) 23 第 一 章 概 述 来源于产业 / 行业的标杆 其他企业的职位说明书 职业数据 美国职业名称大词典 职业信息网 来源于组织内部的文献 组织现有的政策、制度文献; 信息来源 以前的职位说明书或岗位职责描述 劳动合同 人力资源管理文献 来源于与职位相关的组织人员 该职位的任职者 该职位的同事 该职位的上级 对该职位产生影响或受该职位影响的其他人员 来源于外部组织或人员 组织的客户 组织的策略联盟者 组织的上游供应商 组织的销售渠道 图 1-4 :职位分析的信息来源 七、职位分析的成果 职位分析通过对职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其成果主要 包括两种:一种是职位说明书,另一种为职位分析报告。 (一)职位说明书,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职位描述,主要 对职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概括,包括职位设置的目的、基本职责、组织图 (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业绩标准、工作权限、职责履行程序等内容; 二是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主要对任职人员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概括, 24 第 一 章 概 述 包括该职位的行为标准,胜任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特 征以及对人员的培训需求等内容。职位说明书的这两个部分并非简单的 罗列,而是通过客观的内在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职位分析报告,其内容较为自由宽泛,主要用来阐述在职位分析 的过程中所发现的组织与管理上的问题、矛盾,以及对这些问题和矛盾 的解决方案。具体包括:组织结构与职位设置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流 程设计与流程运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组织权责体系中的问题与解决 方案、工作方式和方法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 解决方案等。 八、与职位分析相关的概念 在本书中,与职位分析相关的概念将包括: 工作要素( Job Elements) :是指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 最小活动单位,工作要素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直接 体现于职位说明书之中。例如,接听电话。 任务 (Task) :是指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要素, 是职位分析的基本单位,并且它常常是对工作职责的进一步分解。例如: 回答客户的电话咨询。 职责细分( Duty ):职责细分既可以作为职位分析中完成职责 的主要步骤而成为职责描述的基础,也可以以履行程序或“小职责”的 身份出现在职位说明书当中。例如,处理客户的电话咨询与投诉。 职责 (Responsibility) :是指为了在某个关键成果领域取得成 果而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集合,它常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上行动的目标 来加以表达。例如:维护客户关系,以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 25 第 一 章 概 述 权限 (Authority) :是指为了保证职责的有效履行,任职者必须 具备的,对某事项进行决策的范围和程度。它常常用“具有批准……事 项的权限”来进行表达。例如:具有批准预算外 5000 元以内的礼品费 支出的权限。 任职资格 (Qualification) :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 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求。它常常胜任职位所需要的学 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素质)等来加以表达。 业绩标准 (Performance Standard) :是指与职位的工作职 责相对应的对职责完成的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例如:人力 资源经理的业绩标准常包括:员工满意度、空岗率、培训计划的完成率 等。 职位 (Position) : 是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某一任职者所对 应的组织位置,它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职位与任职者是一一对应的。 如果存在职位空缺,那么职位数量将多于任职者人数。例如:销售部副 经理周平。 职务 (Job) :是指组织中承担相同或相似职责或工作内容的若干 职位的总和。例如:销售部副经理。 职级( Class) :是指工作责任大小,工作复杂性与难度,以及对 任职者的能力水平要求近似的一组职位的总和,它常常与管理层级相联 系。比如:部门副经理就是一个职级。 职位簇 (Family) :根据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或者对组织的贡献 的相似性而划分为同一组的职位。职位簇的划分常常建立在职位分类的 基础上。 例如:管理职位簇、研发职位簇、生产职位簇、营销职位簇。 26 第 2 章 职位分析在 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与作用 27 第 二 章 地 位 与 作 用 在前面的一章中我们已经谈到,职位分析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理的两大发展趋势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而这种关键性的角色可以进 一步概括为:职位分析在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 要地位。 一、职位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职位分析 职位目的 实现战略传递 工作职责 明确职位边界 工作任务 提高流程效率 履行程序 实现权责对等 工作权限 强化职业化管理 图 2-1 :职位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职位分析对于企业的战略的落地与组织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战略传递: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职位设置的目的,从而 找到该职位如何来为组织整体创造价值,如何来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与 部门目标,从而使组织的战略在直线指挥系统上能够得以落实。 (二) 明确职位边界: 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界定职位的职责与权限, 消除职位之间在职责上的相互重叠,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由于职位边界 28 第 二 章 地 位 与 作 用 不清导致的扯皮推诿,并且防止职位之间的职责真空,使组织的每一项 工作都能够得以落实。 (三) 提高流程效率:通过职位分析,可以理顺职位与其流程上下游 环节的关系,明确职位在流程中的角色与权限,消除由于职位设置或者 职位界定的原因所导致的流程不畅,效率低下等现象。 (四) 实现权责对等: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根据职位的职责来确定或 者调整组织的分权体系,从而在职位层面上使权责一致找到落脚点。 (五) 强化职业化管理:通过职位分析,在明确职位的职责、权限、 任职资格等的基础上,形成该职位的工作的基本规范,从而为员工职业 化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职位分析用于组织调整的案例: 案例一:一家小型通信技术公司,邀请外部专家对其 28 名在职人员的 职位进行“职位分析”。在对由员工及其上级提供的工作信息进行研究 后,外部专家发现与维护客户服务信息系统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被分到了 3 个不同员工的职位上,这导致了他们在更新客户付款信息、安排技术 服务方面的延迟。经过组织调整,公司将所有与客户服务相关的工作分 到其中两名员工的职位上,由他们分别承担独立的两部分任务,而另一 名员工则全面负责客户记录更新、沟通客户信息的工作。 案例二:某企业销售部,客户经理(销售代表)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 花在处理文字事务上,没能及时主动的与客户进行沟通。职位分析揭示 了这种现状,并且通过设立专门的文员岗位处理销售部门所有的文字事 务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享受高薪的销售代表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从 事实际的销售工作,为企业创造高价值。 29 第 二 章 地 位 与 作 用 二、职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职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本用途 职位分析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其基本用途如图 2—2 所示: 职位分析 在 HRM 中的应用 成果 工作设计 工作再设计 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职业安全与卫生项目 工职位描述 对工作做什么、如 何做、为什么做以 及何时何地做进行 描述 人力资源规划 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 制订人力资源存量清单 确定满足人力需求的方案 任职资格 工作 分析 职位对任职者在知 识、技能、能力及 其他特质方面的要 求 绩效标准 员工工作绩效的评 价标准 报酬要素 作为薪酬决策基础 的工作和人的相关 特征 工作族 根据工作、员工以 及环境的相似性划 分的工作类别 人员招聘与配置 制作申请表格 向就职者进行工作介绍 人事匹配 提高甑选的效度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指标及标准 绩效考核申诉及指导 薪酬管理 职位评价与职位分类 人员流动性、稀缺性 内在公平性 培训开发与职业生涯 培训需求分析 职业生涯咨询与指导 职业通道设计 图 2-2 :职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用途 30 第 二 章 地 位 与 作 用 (二)职位分析成果运用的两种方式: 1 、间接运用:是用来推导出其他的成果,然后再将其他成果应用于人 力资源各模块。即在职位分析的不同成果之间也存在着推导的先后顺序 (见图 2-3 )。 职位分析 工作描述 报酬要素 绩效标准 任职资格 2 、直接运用: 工作簇 图 2-3 :职位分析的间接运用 ( 1 )工作设计:工作设计的有效开展需要对职位的现有工作流程、工 作设备、工作方式、工作环境等方面获得准确、充分的信息。而职位分 析恰恰可以为此提供前提和基础,从而有利于工作分析的顺利展开。 ( 2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对现有职位的审 核。这是一个内部评价过程,需要由职位描述及任职资格所提供的工作 基本信息,包括组织中有哪些工作任务,多少个职位和岗位,这些职位 的权力传递链条及汇报关系如何,每一职位目前是否产生了理想的结果 ——如果没有,是职位本身的设置原因还是任职者的原因,如何改进。 ( 3 )人员招聘与配置:职位分析可以提供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 ( 工 作规范 ) ,从而为人员招募、甄选决策提供了依据,大幅度提高人员甄 选技术的效度和信度,降低组织的用人风险,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与工 作适应性。另一方面,通过职位分析提供的任职资格,可以提高组织内 部人力资源配置的效果,提高员工的适岗率,使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得 以正确、有效的利用。 31 第 二 章 地 位 与 作 用 ( 4 )绩效考核:职位分析为绩效考核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绩效标准,从 而使绩效评价有据可依,大大减少了绩效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其 能用于员工的报酬决策和人员晋升、调派、奖惩。并且,绩效标准的明 确还为任职者设立了一个标杆,使其能够有目标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提 高工作绩效。 ( 5 )薪酬管理:职位分析是进行职位评价的前提,有效的职位评价又 是建立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的基础。因此,通过职位分析与职位评 价,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工资结构,提高报酬的内部公平性。报酬通常 都是同工作的复杂性、职责大小、工作本身的难度,以及工作要求的任 职资格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必须通过职位分析才能得到 确定。 ( 5 )培训与开发:职位分析可以提供关于做好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 能的信息,从而为分析任职者的培训需求提供了前提,从而有利于提高 整个培训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 6 )职业生涯管理:职位分析可以摸清楚职位之间在工作内容以及任 职资格上的逻辑关系与内在差异,形成以职位为基础的职业生涯通道, 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规范与标准,提高员工升迁异动的合理性。 职位分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 A 公司是一家成长型企业。由于经营有方,该公司在短短的五年中 从 40 多人的小企业,飞速成长为拥有 400 多名员工的公司。但企业随 着企业的做大,公司在管理上的问题也逐步浮现出来:职责混乱、用人 缺乏标准,考核依靠主管评价,员工相互之间的薪酬攀比,人才流失等 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该公司在外部咨询专家的建议下,开展了职位 分析项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考核与薪酬体系设计。通过这样的变革, 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员工抱怨、人才流失等现象及时得 到了遏制。职位分析为这一变革提供了良好的起点与基础。 32 第 二 章 地 位 与 作 用 三、关于职位分析应用的实证数据: 前面从理论层面上阐述了职位分析的应用范围,那么,在实践 领域,职位分析到底有哪些用途呢?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什么样的用 途才是职位分析真正的目标呢?下面给出了美国管理协会( AMA )对 职位分析的用途进行的调查数据。 表 2-1 AMA 对美国公司职位分析用途的调查结果 职位分析信息的用途 回答数目 百分比 明确工作职责 为职位评价与薪酬决策提供数据 220 192 90 79 为建立绩效标准提供基础 为建立目标管理提供基础 为人员招聘提供支持 110 80 68 45 33 28 界定工作权限 40 16 组织结构调整 23 9 明确职位对其他部门的价值 12 5 支持职业生涯管理 10 4 识别培训与开发需求 上岗引导 其他 6 3 3 2 1 1 说明: ( 1 )该数据来自于美国管理协会于 20 世纪 80 年代,对当时的财 富 500 强中的 244 家企业的调查。该调查要求回答者列举在公司中职位 分析的三项最主要的用途。 ( 2 )从该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排在最前面的三项用途是:明 确工作职责(可以帮助实现战略传递与组织优化)、职位评价与薪酬决 策、建立绩效标准。 33 第 3 章 职位分析的 历史与趋势 34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第一节 职位分析的起源与历史 1 、职位分析的起源:以泰罗的“时间动作研究”为代表 。 1911 年,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在其重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 中发表了著名的“时间动作研究”的方法。所谓“时间动作研究”,就 是将工作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并对每一部分进行计时。通过分析,对 各种工作活动的时间及其顺序重新进行规划,从而制订出标准化的工作 程序与方法,在从事该工作的所有工人中进行推广,以达到提供生产效 率,科学确定劳动定额与工资报酬的目标。同时,泰罗的还认为,要对 组织进行科学的管理,就必须对组织中的每一份工作进行系统研究,从 而科学的选拔、培训工人,达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泰罗的理论对于管 理的科学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认为是现代职位分析的发端。 在泰罗之后,明斯特伯格与吉尔布雷思夫妇又遵循泰罗的研究 轨迹,在传统工业领域的职位分析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职位分析的发展:公平管理 公平管理包括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前者是指个体之间实际获 得的报酬数量是否与其投入对等,而后者则是指用来进行利益分配的程 序、手段和方法是否被认为具有公平性的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公平管理越来越受到员工的认同与重视,并对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与 工作绩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建立在职位分析基础之上的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一系列 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制度能够在观念上带来程序公平的感受,同时又 能够在技术上保证分配与工作投入与贡献相关联。因而,公平管理也成 为 35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职位分析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因。例如斯科特在 20 世纪 20 年代,通过对 军队工作的系统研究,成功地将职位分析运用于军人的测评与选拔,而 后又将其移植到工业部门。巴鲁什通过对工作中影响报酬的要素进行研 究后,提出了工作等级划分的方法,并将其用于 1923 年美国《工薪划 分法案》。 3 、职位分析的兴盛:反歧视运动 职位分析的发展源自于 20 世纪后半叶美国反歧视运动的巨大 成功。从 1964 年的《民权法案》开始,美国政府陆续通过了一系列的 法案,针对雇佣中的歧视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具体包括: 禁止在招募广告中出现歧视性的词汇和描述; 禁止在人员甑选中出现对少数民族可能构成歧视或与工作无关的甑选 标准与测试手段; 禁止在报酬、晋升、调动中出现与工作无关的区别性对待; 企业为了避免遭受反歧视诉讼,必须在招聘、考核、薪酬、升 迁调动等一系列活动中证明,其所采用的标准、程序、方法与工作具有 高度的相关性。而职位分析恰恰是达成这一要求的必经之路。职位分析 由此而得以普及。 4 、职位分析的成熟:管理的规范化与职业化 透视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轨迹,已经经历了一 个由简到繁,而又由繁入简的过程。而其之所以能够实现管理制度与程 序的精简,消除管理中的文牍与官僚现象,实现灵活性与规范化的统一 。关键点就在于他们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塑造了一 支高度职业化的经理人队伍。 36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而职位分析通过明确职位的工作目标、职责权限与任职资格, 在构建规范化管理制度和培养职业经理人队伍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员工队伍的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职 位说明书就是“按规则办事的、按规则受益”的起点。例如:在宾汉的大 力推动下,在美国国家就业局下成立了职位分析调查司,该调查司通过对 数千个职位的调查与研究,形成了《美国职位大词典》 ,为各行各业职 业规范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标准,成为职位分析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 碑。 5 、现代职位分析的发展的主流:定量化与个性化 在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职位分析的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 趋势: 一种趋势是走结构化、定量化的道路,将现代心理学与统计科学 的研究成果大量运用于职位分析,形成一系列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大 大提高了职位分析的效度、信度与精确性,并实现了职位分析成果向人员 选拔、职位评价等其他人力资源板块的直接过渡。例如:在 1972 年,心 理学家麦克米克等人开发出了包含 195 个具体项目的“职位分析问卷( P AQ )”,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定量化的职位分析方法。此外,还包 括法恩开发了以人员为导向的“职能工作分析系统( FJA )”、弗莱根将 关键事件技术( CIT )运用于职位分析等。 另一种趋势是走个性化的道路,实现职位分析与企业具体的战略 、组织与管理机制的密切结合,为企业中各层各类的职位提供量身定做的 职位说明书。 6 、职位分析在中国的兴起:岗位责任制与岗位职责 职位分析在中国企业中展开大规模的实践发端于 90 年代初的国 有企业改革。在国企改革中,大量的企业开始推行岗位责任制以解决组织 中的 37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责权利不对等的问题,这为中国企业引入职位分析技术埋下了伏笔。在 岗位责任制中,其核心在于对岗位职责的界定。它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 题: 岗位职责界定缺乏战略导向,描述有余,规范不足; 缺乏业绩标准、任职资格等职位说明书的重要内容; 7 、职位分析在中国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入 在 90 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化, 中国企业对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引 入和实践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 职位分析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越来越多地受到 中国企业的关注。另一方面中国的管理咨询业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职 位分析在中国企业的广泛开展。许多管理学专家、本土咨询公司和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始探索中国本土化的职位分析技术与方法,并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典型代表包括彭剑锋主编的《现代管理制度 · 程序 · 方法 范例全集》的相关内容、肖鸣政的《工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安鸿章 的《岗位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周占详的《担负现代企业人机效率的理 论与实务》等。 8 、职位分析在中国的现状与趋势:转向以战略为导向的 系统性职位分析 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首先面临着两大基本的问题,即国有企业 转型与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适应这一 时代命题,必须基于企业的战略、组织与流程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的 38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设计,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国有企业的转型和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在 人力资源整合方面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职位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也必须面向战略、面向组 织和面向流程。因此,以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扎根 于中国企业多年的管理咨询队伍,在深入研究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 题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战略为导向、与组织相配合、与流程相衔 接的职位分析方法,代表了中国企业职位分析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39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第二节 职位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知识经济对职位分析的挑战 在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之时,伴随着高科技企业的崛起,知 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初露端倪。在知识创新型企业中,其竞争环境和 运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对企业的战略、组织与人力资 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职位分析作为现代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使知识型工作 与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进而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必须 把握的重心和关键点。知识型工作相对于传统工作所发生的变化,及 其带来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可以通过图 3-2 来表示。 传统工作 知识型工作 对职位分析的挑战 确定性的工作 非确定的工作 重复性工作 创新性工作 边界清晰 边界模糊 个人工作 团队工作 职能型工作 项目型工作 非专业工作 以知识为基础 应对挑战的方法 建立分层分类的职 位说明书 对职位 分析本 身的挑 战 建立交叉互动式的 职位分析方法 建立适应团队工作 的职位分析方法 单一技能要求 多种技能要求 上司权力 顾客权力 上级协调 同级协调 对职位分 析方法的 挑战 强调职位说明书的 动态管理 提倡 OCB 来弥补职 位说明书的不足 图 3-2 :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位分析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40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从传统工作向知识型工作的转变,对职位分析提出的挑战,可 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对职位分析本身提出的挑战 1 、职位本身的不确性增加 职位分析以职位为研究与分析的对象,并且以职位内容本身的 确定性、可重复性为其研究的前提。职位说明书则是将职位中稳定的、 确定性的内容加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描述。但是,随着工作本身从确定 性向不确定性的转变,从重复性向创新性的转变,职位内容本身的变异 程度将大大增加,职位说明书中可以加以规范和标准化的内容将变得越 来越少。因此,职位分析本身的存在价值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2 、更加宽泛的职位界定 职位分析的目标是寻找工作之间的内在差异,而诸多差异的核 心则在于职位的目标与职责之间的不同,正是在这一前提下,传统的职 位分析都强调对职位职责的明确界定,通过理清职位之间的职责、权限 的边界来为组织与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基础。但是,随着工作本身从重复 性向创新性的变化,知识型工作不再强调这一点,而是允许,甚至鼓励 职位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的重叠,以打破组织内部的本位主义与局限 思考,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与意识。那么,在边界模糊的条件之下,什 么样的工作内容应该包含于职位说明书中,什么样的工作内容不应该包 含于职位说明书中,将成为难以确定的问题。同时,对职责的明确界定 ,是否会进一步加深任职者的视野固化,是否会抑制员工的创造性与活 力?这些问题都将对职位说明书本身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提出挑战。 41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 3 )团队工作和项目工作取代传统的个人职位 从个人工作向团队工作,从职能型工作向项目型工作的转变 ,使得知识型员工对组织所做出的贡献不再仅仅取决于其个人的、直接 的工作成果,而是依赖于其所在团队的整体工作业绩。这种状况就使得 知识工作的过程难以监控,成果难以衡量。另一方面,团队成员都是按 照角色界定来开展工作,团队成员的工作交叉、职能互动,团队之间的 成员交换与互动,是团队创造力的根源之一。因此,在团队中将不再存 在着固定的、稳定的职位,这样,传统的职位分析就是失去了研究与分 析的对象。 (二)对传统职位分析方法所提出的挑战 1 、传统的职位分析方法难以收集知识工作的信息 从传统的非专业工作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的转变,工作的外 显行为特征逐步被任职者的内在思维过程和思维创新所取代。而传统的 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等职位分析方法,都是以对任职者的行为特征 和外在工作活动信息进行收集为基础来展开的。这些方法在运用于对知 识型工作进行分析时,将难以收集到职位内在的、本质的、核心的信息 。因此,传统的职位分析将面临着方法失效的危险。 2 、 现代的职位分析方法需要扩大职位信息的来源 从上司权力向顾客权力,从上级协调向同级协调的转移,使得 传统的以对任职者本人及其上级进行调查来收集职位信息的方法,已不 能全面把握职位的工作内容与任职要求,因此,职位分析发展的一大趋 势,是要将该职位的内在顾客与外在顾客,业务流程的上下游环节都纳 入到职位分析的信息来源之中,形成对职位全面的信息收集与判断。 42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二、 如何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位分析的挑战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工作本身的变化,知 识工作的兴起,使得职位分析在新的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于这 种变化,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开始提出“抛弃职位分析”、“我们 不需要职位说明书”等一系列新的观点。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 真的就不需要职位分析了吗?在今天的中国企业或者说今天的高科技企 业中,为了与知识经济接轨,真的要抛弃职位说明书吗?对于这种观点 ,我们不能认同。 根据我们为数十家中国企业进行管理咨询的经验来看,中国企业非 但不能抛弃职位说明书,恰恰相反,而是要扎扎实实的做好职位分析这 一基础性的管理工作,为管理的规范化提供支持。其理由如下: (一)职位说明书仍然具有适用性 任何职位的内在结构都可以归结为三个层次(见下图),即目标、 职责与任务。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逐步分解的体系。 因此,所谓工作内容的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可以从这三个层次的稳定性 与不确定来进行度量。 目 标 职 责 任 务 图 3-3 :职位内在结构的三个层次 和君创业根据这样的结构,研究了传统职位、知识型职位和目 前的大多数职位之间的稳定性与确定性的差异,其结果如图 3-4 。 43 第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传统 职位 三个层次都是稳定的、标准化的,规定了工作的目标 ,同时还规定了完成这一目标的手段、步骤与方法。 纯粹的 知识工 作 三个层次都将变得模糊,都将具有不确定性与不稳定 性,从而给任职者本人的创新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现实的 职位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职位的目标是稳定不变的,工作 任务则是随着工作情景、人员风格的差异而存在着很 大的灵活性。而对于工作职责这一层次,其灵活性与 稳定性将受到职位类别和管理层级的巨大影响。 分层分类的职 位说明书 图 3-4 :传统职位、知识工作与现实职位的比较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企业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稳定 与不稳定、确定性与不确定的统一体,虽然有的职位稳定性更高,有的 职位更富于变化,但对于大多数职位,还是可以通过职位分析来抓住其 中最为核心、最为稳定的部分,来界定其工作内容,从而形成标准化 / 规范化的职位说明书。 (二)中国企业的管理困境呼唤职位分析 中国企业对职位分析的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参见图 3-5 )。 1 、职责重叠,权限不明: 缺乏明确的部门职能定位与职位的职责权限 划分,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相互重叠、职责权限不对等的现象屡见不 鲜,“人人负责、人人无责”,从而严重抑制了组织与工作效率的提升, 同时也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提供了土壤。 2 、职业化管理队伍噩待建立:中国企业大多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职业 44 三 章 历 史 与 趋 势 化的管理队伍,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普遍缺乏职业素养。所谓职 业化素养,主要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规范与职业意识。而职 位说明书对于职业规范与职业意识的建立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3 、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技术 平台: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人 力资源管理,事实上停留在 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人力 的行政事务性工作缠身。而 形成这样的困境的根源并非 缺乏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重 职位 视,而是在于缺少可以支撑 分析 人力管理的技术与工具。而 缺乏 管理 资源 平台 人力 技术 资源部还被大量的缺乏价值 职责 权限 重叠 不明 第 在这些技术与工具中,首当 其冲的就是以职位分析为基 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职业化管理队伍噩待建立 图 3-5 :中国企业的管理困境呼唤职位分析 三、 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对职位分析的挑战 (一) 建立分层分类的职位说明书 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职位在职位本身的稳 定性与不确定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稳定性较差,而创造性要求较 高的职位对传统的标准化的职位说明书提出挑战。因此,需要根据职位 类型的差异来建立分层分类的职位说明书(具体见图 3-6 )。 45 第 三 章 职位类别 历 史 与 趋 势 职位特点 对职位说明书的要求 创新要求高 、工作方式 难以固定 采用更加宽泛的职责描述; 更加强调职责界定的成果导向; 更加注重任职资格中的创新要素。 职能管理与 基层直线管 理职位 创新要求较 低、规范化 、职业化要 求高 需要采用严格、准确的职责描述; 既要注重职责界定中的成果导向,也要注重 职责界定中的过程性部分; 任职资格的界定要注重“责任心、业务知识 、专业技能”等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与职业规 范的因素。 生产操作 工人 基本不需要 创新,强调 职位的标准 化与操作一 致性 同时注重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工作程序 的界定; 包括完成工作所采用的工具、设备与技术; 任职资格需要将心理能力与身体能力相结合 研发与高层 管理职位 图 3-6 :分层分类的职位说明书的特点与要求 (二) 建立交叉互动式的职位分析方法 由于个人工作向团队工作、职能工
151 页
389 浏览
立即下载
4--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纲要 第一节 职位分析概述 第二节 职位分析的具体实施 第三节 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第四节 胜任素质模型 职位分析的含义( 1 ) 职位分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 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 位的过程。 职位分析提供的信息可以用 6W1H 来概括,具体如下: Who ,谁来完成这些工作? What ,这一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 When ,工作的时间安排是什么? Where ,这些工作在哪里进行? Why ,从事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For who ,这些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谁? How ,如何进行这些工作? 职位分析的含义( 2 ) 职位分析的结果: 职位描述 职位规范 通过职位分析,我们要回答或者说要解决如下两个主要问题: 某职位是做什么事情的? 什么样的人来做这些事情最合适? 与职位分析相关的概念 行动 (action) 任务 (task) 职责 (responsibility) 岗位 (position) 职位 (job) 职位族 (job family) 职业 (occupation) 职业生涯 (career) 职位分析的目的 组织 最理想的状态 期望 管理人员 员工 传递 自我知觉 正确的理解 完全重合 正确的理解 最大化 职位分析的作用( 1 ) 职位分析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依据。它为人 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人力资源其他所有的职能活动应 当说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进行的。 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为人员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为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帮助 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 人 力 资 源 规 划 招 聘 录 用 培 训 开 发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绩 效 管 理 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 薪 酬 管 理 职位分析的作用( 2 ) 职位分析对企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 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行为 有助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协调效应 职位分析的系统模型 信息来 源 任职者 管理者 外部专家 访谈 问卷 观察 工作记录 …… 搜 集 收集资料的方法 职位信息 职位描述 人力资源管 理职能 职位名称 职位目的 工作职责 业绩标准 使用设备 制 工作关系 作 必要知识 所需技能 必要经验 …… 任务 职责 绩效要点 人力资源规划 招聘选拔 培训开发 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 应 用 技术条件 身体条件 …… 职位规范 企业管理的其他 相关方面 纲要 第一节 职位分析概述 第二节 职位分析的具体实施 第三节 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第四节 胜任素质模型 职位分析的时机 新成立的企业。 战略的调整、业务的发展,使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发生变化。 企业由于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需重新定岗和定员。 建立制度的需要。 企业没有进行过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的原则 系统分析原则 关注职位原则 以当前工作为依据原则 职位分析的步骤 准备阶段 调查阶段 分析阶段 完成阶段 准备阶段 确定职位分析的目的和用途。 成立职位分析小组。小组一般由以下三类人员组成: 企业的高层领导 职位分析人员 外部的专家和顾问 对职位分析人员进行培训。 做好其他必要的准备。 调查阶段 制定职位分析的时间计划进度表。 根据职位分析的目的,选择搜集工作内容及相关信息的方法。 搜集工作的背景资料。 搜集职位的相关信息。 工作活动 工作中的人的活动 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及工作辅助用品 与工作有关的有形和无形因素 工作绩效的信息 工作的背景条件 工作对人的要求 分析阶段 整理资料 审查资料 分析资料 在分析资料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对工作活动是分析而不是罗列。 针对的是职位而不是人。 分析要以当前的工作为依据。 完成阶段 编写职位说明书。 对整个职位分析过程进行总结,以利于以后更好地进行职位 分析。 将职位分析结果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管理的相关方面, 真正发挥职位分析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活动,职位分析是 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随时进 行这项工作,使职位说明书能及时地反应职位的变化情况。 职位分析的方法 职位分析的方法 定性的方法 量化的方法 访谈法 职位分析问卷( PAQ ) 非定量问卷调查法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MPDQ ) 观察法 通用标准问卷( CMQ ) 关键事件技术 O*NET 系统 工作日志法 职能职位分析法( FJA ) 工作实践法 弗莱希曼职位分析系统法 职位分析计划表法( JAS ) 定性的方法 访谈法 非定量问卷调查法 观察法 关键事件技术( CIT ) 工作日志法 工作实践法 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与职位的承担者面谈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 优点:能简单、快速地收集职位分析资料,适用性强。 缺点:被访谈者往往夸大其承担的责任和工作难度,容易引 起职位分析材料的失真和扭曲。 访谈法的类型 个别访谈法 集体访谈法 访谈问题提纲 你平时需要做哪些工作? 主要的职责有哪些? 如何去完成它们? 在哪些地点工作? 工作需要怎样的学历、经验、技能或专业执照? 基本的绩效标准是什么? 工作有哪些条件和环境? 工作有哪些生理要求和情绪及感情上的要求? 工作的安全和卫生状况如何? 访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选择最了解工作内容、最能客观描述职责的员工。 尽快建立融洽的感情,说明访谈的目的及选择对方进行访谈的原因。 事先准备一份完整的访谈问题表,重要的问题先问,次要的问题后问。 如果工作不是每天都相同,就请对方将各种工作责任一一列出,然后根 据重要性排出次序,以避免忽略那些虽不常见但却是很重要的问题。 在访谈过程中,职位分析人员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如果出现不同的看法,不要与员工争论。 如果出现对主管人员进行抱怨,职位分析人员不要介入。 不要流露出对工资待遇方面有任何兴趣,否则员工会夸大自己的职责。 访谈结束后,将收集到的材料请任职者和他的直属上司仔细阅读一遍, 以便做修改和补充。 非定量问卷调查法 非定量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将问题制作成问卷发给员工, 让其填写来搜集信息。 优点 能迅速得到进行职位分析所需的资料、速度快; 节省时间和人力,实施费用较低; 调查表可在工作之余填写,不会影响工作; 可以使调查的样本量很大,适用于需要对很多工作者进行调查的 情况。 缺点 设计理想的调查表费时、费力,设计费用较高; 调查表由工作者单独填写,缺乏交流; 被调查者可能不积极配合,不认真填写,从而影响调查质量。 调查问卷范例 观察法 由职位分析人员直接观察所需分析的工作,记录某一时 期该职位工作的内容、形式、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分 析的方法。 优点:职位分析人员能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工作的要求 和内容。 缺点:只适用于工作内容主要是由身体活动来完成而且 重复性大、重复周期较短的工作。 关键事件技术( CIT ) 关键事件技术是通过一定的表格,专门记录工作者工作过 程中那些特别有效或特别无效的行为,以此作为确定任职资格 的一种依据。 记录的内容包括: 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 有效和无效行为的特征现象 行为的后果 工作者可以控制的氛围 努力程度的评估 关键事件记录的操作步骤 把每一关键事件打印在卡片上。 让多位有经验的职位分析者对所有卡片进行分类,分类的标 准可以统一,也可不统一,对那些分类有争议的事件要讨论, 直到取得一致意见。 对类别予以明确的概括和定义。 资格条件比较。 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是由职位的任职者本人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工 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提炼取得所需要资料的一种方法。 优点:搜集的信息比较全面,一般不容易遗漏。 缺点:使用范围较小;信息整理量大,归纳工作繁琐。 工作日志表示例 工作日志 姓 名: 职 位: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从事本业务工龄: 填写期限: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说明: 1 、在每天工作开始前将工作日志放在手边,按工作活动发生的顺序及时填写, 切勿在一天结束后一并填写。 2 、要严格按照表格要求进行填写,不要遗漏任何细小的工作活动。 3 、请您提供真实的信息,以免损害您的利益。 4 、请您注意保管,防止遗失。 日期 序号 工作开始时间 工作活动名称 工作活动内容 工作结束时间 工作活动结果 时间消耗 备注 工作日志填写示例 日期 6月6日 工作开始时间 9 : 00 工作结束时间 17 : 30 序号 工作活动名称 工作活动内容 工作活动结果 时间消耗 备注 1 复印 文件 40 页 5 分钟 存档 2 起草公文 代理委托书 1200 字 1 小时 报上级 3 参加会议 上级布置任务 1次 30 分钟 参与 4 请示 贷款数额 1次 20 分钟 报批 … … … … … … 18 录入数据 经营数据 200 条 45 分钟 承办 工作实践法 工作实践法是指由职位分析人员亲自从事所需研究的工 作,以搜集相关信息。 优点:获得第一手资料,准确地了解工作的实际过程, 以及在体力、知识和经验等方面对任职者的要求。 缺点:只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或工作内容比较 简单的工作,不适用于需要进行大量训练和危险的工作。 量化的方法 职位分析问卷法( PAQ )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MPDQ ) 通用标准问卷( CMQ ) O*NET 系统 职能职位分析法( FJA ) 弗莱希曼职位分析系统法 职位分析计划表法( JAS ) 职位分析问卷法( 1 ) 职位分析问卷法包括 194 个标准化的问项,可分为六个方面: 信息投入 脑力过程 体力过程 同他人的关系 工作环境 其他特点 职位分析问卷法( 2 ) 对工作进行分析时,首先确定每一个问项是否适用于被分析 的工作。 根据六个维度对有效问项加以评价,这六个纬度是:信息使 用度、耗费时间、对工作的重要性、发生的可能性、适用性 和特殊计分。 将评价结果输出到计算机产生一份报告,说明某些工作在各 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 职位分析问卷法( 3 ) 优点 将工作按照上述维度的得分提供一个量化的分数顺序, 就可以对不同的工作进行比较,有点类似于工作评价。 缺点 对体力劳动性质的职业适用性较强,对管理性质、技术 性质的职业适用性较差; 无法体现工作性质的差异; 可读性差,不易理解。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1 )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是专门针对管理性工作而设计的职位分 析问卷。主要对九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评定: 人员管理 计划和组织 决策 组织发展 控制 代言人 协调 咨询 行政管理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2 ) 优点 专门为评定管理职位而编制的问卷,弥补了以前的职位 分析问卷对管理职位分析效果不好的弊端。 缺点 在分析技术、专业等其他职位时显得无能为力。 通用标准问卷( CMQ )( 1 ) 接受管理和实施管理 主持或发起会议 知识和技能 参与会议 语言的运用 体力活动 利用视觉信息或其它感觉信息 设备、机器和工具的使用 管理与业务决策 环境条件 内部联系 其他工作特征 外部联系 通用标准问卷( CMQ )( 2 )——具体评定方式 第七部分 : 管理与业务决策 这一部分主要调查您完成工作时所进行的管理与业务决策。请注意,我 们这里指的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您必须做出的决策。 您进行这种决策的频率是多少? 您在制定决策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选择最佳的答案). (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答案). a)从不间断到 每小时一 次 a) 我对决策具有最终决定权 b)从几小时一次到每天一次 b)通常我做出决策,上级不作改变 c)从几天一次到每星期一次 c)我做出决策,但需要上级的批准 d)从几星期一次到每月一次 d) 我向决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建议 e)从几个月一次到每年一次 e) 我向决策制定者提供有关信息 受这些决策直接影响的程度有多大? 您在执行决策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选择最佳的答案). (可多选). a) 个别员工 a) 不起作用,由别人负责执行 b) 个别工作团队、项目组 b) 我委派别人去执行这些决策 c) 整个部门 c) 我和其它部门的人共同执行决策 d) 整个分公司或地区 e) 整个单位,甚至上级部门 d) 我和下属一起执行决策 e) 我亲自执行这些决策 通用标准问卷( CMQ )( 3 )——具体评定方式 管理财务 (如果是,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您在确定或改变预算大小方面参与决策吗? 您进行这种决策的频率是多少? a b c d 在制定决策中您起什么样的作用? E A 受这些决策直接影响的程度有多大? a b c d E b c d e 在执行决策中您起什么样的作用? A b c d e 您在购买原料或耗材方面参与决策吗? 您进行这种决策的频率是多少? a b c d 在制定决策中您起什么样的作用? E A 受这些决策直接影响的程度有多大? a b c d E b c d e 在执行决策中您起什么样的作用? A b c d e 通用标准问卷的特点 优点 不仅可以用来分析技术、半技术工作,也适合于管理职位 和专业职位; 分析结果不仅可用来撰写职位说明书,也可以用来辅导培 训需求分析和设计绩效评价量表; 更加行为化、具体化,更容易进行评定; 所使用的语言对评定者的要求较低。 缺点 如果采用纸笔方式进行评定,问卷显得较长; 有些内容可能会与所分析的职位没有明显关系; 如果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评定,可能对评定者要求比较高。 O*NET 系统的内容模型 任职者要求 •基本技能 •跨功能型技能 •知识、教育 经验要求 •培训 •经验 •证书 工作要求 •一般工作活动 •工作情境 •组织情境 O*NET 系统 任职者特征 •能力 •职业价值观和兴趣 •工作风格 职业特征 •劳动市场信息 •职业前景 •薪水 工作特征要求 •职业技能、知识 •任务、职责 •机械、工具和装备 职能职位分析法 职能职位分析法有两种: 美国劳工部的 FJA 系统 目的在于找到一种能对不同工作进行量化的等级划分以及 分类比较的标准化方法。 法恩的 FJA 系统 在美国劳工部 FJA 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但提供的信息更多, 涉及工作的任务、目的及工作对任职者的培训要求等方面。 弗莱希曼职位分析系统法 该系统认为能力是引起个体绩效差异的原因,因此在分析时 主要对与工作有关的 52 个能力维度进行评价。 在操作时,首先对能力进行描述,然后再沿一条 7 分尺度图 来分别对顺序排列的每一能力水平都列举出一个行为基准的 例子。 职位分析计划表法 该方法是美国劳工部创立的一种职位分析法,结合了定性和 定量两种方法。实施时由训练有素的职位分析人员负责收集 信息。 此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定量职位分析 法还有职位分析调查表( OAI )、职位要素调查表( JEI ) 等。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不同的方法,也可将 有关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纲要 第一节 职位分析概述 第二节 职位分析的具体实施 第三节 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第四节 胜任素质模型 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职位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 职位描述( TRDs ):反映职位的工作情况,是关于职位所从事或 承担的任务、职责以及责任的目录清单。 职位规范( KSAOs ):反映了职位对承担这些工作的人的要求, 是人们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 他特征的目录清单。 一份完整的职位说明书应包括的具体项目: 职位标识 使用设备 职位概要 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履行职责 任职资格 业绩标准 其他信息 工作关系 职位标识 职位标识,这就如同职位的一个标签,让人们能够对职位 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一般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职位编号 职位名称 所属部门 直接上级 职位薪点 描述职责时要注意的问题 要按照动宾短语的格式来描述,即按照“动词 + 宾语 + 目 的状语”的格式来进行描述。 示例:监督和控制部门年度预算,以保证开支符合业务计划要求。 示例:指导下属制定招聘计划,以保证各部门的用人需求 。 要准确地使用动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动词举例: 对象或主体 针对计划、制度 针对信息、资料 思考行为 直接行动 上级行为 下级行为 其他 动词 编制、制订、拟定、起草、审定、审查、转呈、转交、提交、 呈报、存档、提出意见 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提供、汇报、通知、 发布、维护管理 研究、分析、评估、发展、建议、参与、推荐、计划 组织、实行、执行、指导、控制、采用、生产、参加、提供、 协助 主持、组织、指导、协调、指示、监督、控制、牵头、审批、 审定、批准 核对、收集、获得、提交、制作 维持、保持、建立、开发、准备、处理、翻译、操作、保证、 预防、解决 履行职责描述的示例 职责 任务 设备保养 1 、根据保养时间要求更换零部件以及添加润滑剂。 2 、保持对机器设备所做保养的所有记录。 3 、定期检查机器设备上的量器和负荷指示器,以发现可能表明设备 出现问题的不正常现象。 4 、根据要求完成非常规性保养任务。 5 、承担对执行维护任务的操作工进行有限监督和培训的任务。 设备修理 1 、对设备进行检查并提出报废或修理某一零部件的建议。 2 、如果设备需要被修理,则需要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来使该零部件 恢复正常工作。其中包括使用各种手工工具和设备来对该零部件进行 部分或者全部的重组。最主要的是内燃机和水压机的全面大修以及故 障排除。 测试与批准 1 、确保所有要求完成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均已完成,并且必须是按照 设备生产商所提供的说明书来进行的保养和维修。 2 、批准或否决某设备已经达到在某工作中被使用的条件。 库存保持 1 、保持设备保养和维修所需要的库存零部件。 2 、以最低的成本,采购令人满意的零部件。 其他职责 上级分配的其他临时性任务 职责排列的原则 如果某一职位是由多项职责组成的,那么就要将这些职责按 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而不能是胡乱的堆砌。 在排列职责时有两个原则: 按照这些职责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也就是说如果 某一职位的职责具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那么就要按照 这一顺序进行排列。 按照各项职责所占用的时间多少进行排列。 业绩标准与工作关系 业绩标准,就是职位上每项职责工作业绩的衡量要素和衡 量标准,衡量要素是指对于每项职责,应当从哪些方面来 衡量它是完成的好还是完成的不好;衡量标准则是指这些 要素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这一标准可以是具体的数字, 也可以是百分比。 工作关系,主要是指某一职位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主要与 企业内部哪些部门和哪些职位发生工作关系,以及需要与 企业外部哪些部门和人员发生工作关系。 使用设备、工作的环境与条件 使用设备,就是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仪器、工具、设 备等等。 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包括工作的时间要求、工作的地点 要求、工作的物理环境条件等等。 任职资格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般来说任职资格应包括以下几 项内容: 所学的专业 学历水平 资格证书 工作的经验 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身体状况 纲要 第一节 职位分析概述 第二节 职位分析的具体实施 第三节 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第四节 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的定义 胜任素质指“和参照效标(合格的绩效或优秀的绩效)有 因果关联的个体行为特征 ( 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 特质与动机及其综合反映 ) 。( Spencer, 1993 )” 换言之,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 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鉴别性胜任素质。 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合格者与表现不 合格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基准性胜任素质。 胜任素质的冰山模型:示例 一般管理人员 优秀管理人员 大专以上学历 可见的 知识 外显的 大专以上学历 技能 8 年工作经验 探讨、启发 社会角色 权威、命令 我们可以做好 自我概念 我可以做好 宏观的、全面的 特质 具体的、细致的 权力动机 动机 个人功绩 8 年工作经 验 深藏的 内隐的 胜任素质的构成要素 成就导向:希望工作杰出或超出优秀标准的动机强度。 A 、成就欲强度 A-1 、没有优秀工作的标准。不特别关心工作,只做被要求做的份内工作(可能关注于与工作 无关的社会生活、地位、嗜好、家庭、运动及友情等)。在采访过程中,他们表现为不 能对自己的工作做生动而详细的描述,但对工作以外的活动却能娓娓而谈。 A0 、注重任务本身。努力工作,但对于工作结果是否出色则没有标准。 A1 、想做好工作。向优秀标准努力,试图将工作做好或正确无误。有时也许会表达出对浪费 时间和低效率的沮丧(如埋怨浪费时间并想做得更好),却没有导致特别的提高。 A2 、为达到管理层的标准而工作。努力工作以达到管理层所设定的标准(如,达到预算,销 售额和质量要求 ) 。 B 、成就影响 B1 、个人表现:通过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有效的个人工作方法,提高他或她的工作效率,包 括努力改进他人(重要的下属、秘书等)工作效率的努力。 B2 、影响一至两个人:可以实现小的资金承诺。 B3 、影响四至十五人的工作小组:实现一般规模的销售和财政承诺,努力达到更有效的工作 系统,使其他人工作更有效率,提高整个小组的工作表现。 B4 、影响超过 15 人的一个部门,实现大的销售和相当程度的预算承诺。 胜任素质的核心特征:客观性 不设任何主观前提 , 完全 以“绩效” 为取舍标准 博 士 外 向 型 智 商 家 庭 背 景 血 型 职 业 经 历 价 值 取 向 组织绩效 , 个人绩效 态 度 个 人 需 求 身 高 体 重 胜任素质的核心特征:任务越复杂,深层胜任特征越重要 特质 相对重要性 例如 : • 耐力 • 主动自觉 • 人际敏感性 • 影响力 • 自信 与任务有关 的知识和技 能 例如:电子知识 , 产品知识 , 谈判技 巧 低 工作复杂性 高 胜任素质的核心特征:因果关联 胜任素质 成就导向 行为 绩效 高目标 绩效持续改进, 高标准、高要求 不断创新。 如果员工的成就导向不强,组织不得不花很大的力气去引导员工 为自己设置比较高的目标,推动员工去达到比较高的标准与要求; 而如果员工的成就导向强,只要有足够的资源与支持,一般员工 会主动要求业绩的改善 胜任素质与绩效 个人胜任素质个人行为个人绩效组织绩效 胜任素质的核心特征:分级可测评性 成就动机 层级关系示例 承担结果 多快好省 高标准 有行动 有标准 有意愿 平衡风险 分析收益 挑战目标 改善绩效 制定标准 表达意愿 第 1 层级 第 2 层级 第 3 层级 第 4 层级 第 5 层级 第 6 层级 胜任素质的核心特征:行为可测评性 A.-1 没有绩优标准,工作马虎,不关注 细节。 A.0 工作努力,但是绩效不佳。 A.1 试图把工作做好、做正确。 A.2 努力工作以图达到组织 / 他人制定 的绩优标准。 A.3 设定个人关于“绩优”的标准,但 还缺乏一定的挑战性。 A.4 通过改变工作流程与方法以改进绩 效,并达到绩优标准。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与绩优标准。 A.5 胜任素质的核心特征:突破点 随着胜任素质层级的提高, 绩效水平也随着提高; 绩效水平 在胜任素质的某个层级点, 绩效将会出现大幅度的提 高; 这一点叫突破点或回报点; 花在突破点之前的时间和 努力是很值得的; 突破点 胜任特征层级 花在突破点之后的时间和 努力最好用于其他胜任素 质的提升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概念 胜任素质模型就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 系列不同胜任素质要素的组合。具体来说: 通常由 4-6 项胜任素质构成; 每项胜任素质都有权重(重要性程度); 每项胜任素质都有明确的界定; 部分胜任素质模型还界定了所需要达到的等级。 某企业中层营销类 胜任素质模型 基准性胜任素质模型与鉴别性胜任素质模型 基准性胜任素质模型 绩效标准:胜任 区 分:能胜任工作但是表现并不出色者、不能胜任者 鉴别性胜任素质模型 绩效标准:优秀 区 分:优秀者、能胜任工作但是表现并不出色者 胜任素质模型的种类 职位胜任素质模型:市场总监;销售总监 职能型胜任素质模型: 技术类;营销类 角色型胜任素质模型:高层管理人员;中层;大学毕业生 组织胜任素质模型:核心胜任素质 / 通用胜任素质 建立胜任素质模型的过程:业绩为纲,战略为领,六步成形 1 2 3 4 5 确定职位 及其绩效标准 确定 效标样本 获取 样本数据 数据 处理分析 •销售量、利润 •一般样本 •管理风格 •客户满意度等 •优秀样本 •BEI •访谈结果编码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分析 •评价中心 •专家评议组 6 建立 验证 Competency Competency 模型 模型 •确定 competency •BEI 项目 •问卷调查 •确定等级 •评价中心 •描述等级 •专家评议组 行为事件访谈的起源 行为事件访谈是从关键事件法( CIT )和主题统觉测验 (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 TAT )这两个技术的结合 演变而来的。 一般来讲,行为事件访谈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 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 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具体包括:这 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 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 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 确定被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胜任素质。 行为事件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 1 )了解被访谈对象。 ( 2 )安排一个不受打扰的谈话场所。 ( 3 )对访谈人员进行培训。 ( 3 )准备好录音设备。 ( 4 )准备访谈提纲并熟悉所要访谈的内容。 行为事件访谈的步骤 第一步:介绍和说明 ① 访谈者作自我介绍 ② 解释访谈目的和程序 ③ 消除被访谈者的疑虑 第二步:了解工作职责 第三步:行为事件访谈 第四步:结束 ① 结束。 ② 详细记载和摘录访谈资料。 行为事件访谈后的数据编码 第一步:组织编码小组。 第二步:编码训练。 第三步:独立编码。 第四步:正式编码。 行为事件访谈的优点 ( 1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收集的资料效度高,在观察和识别胜任素质的能 力和效度上优于其它资料收集方法。 ( 2 )行为事件访谈不仅描述了行为的结果,并且说明了产生行为的动机、 特质、自我认知、态度等潜在方面的特征,因此采用行为事件访谈解释 胜任素质与行为的驱动关系上非常有效的。 ( 3 )行为事件访谈可以验证通过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同时还可以发现 新的胜任素质;可以准确知道受访者如何表达他们的工作才能。 ( 4 )行为事件访谈详细记载被访谈者所讲述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因 此可以归纳出通用的案例来作为组织实施招聘面试、模拟培训的有效工 具和角色扮演蓝本。特别是绩效杰出者提供的关于具体事件的详细描述 可以成为员工发展可参照的职业发展路径。 行为事件访谈的缺点 ( 1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一个行为事件访谈需要花费 1 个人一整天的时间: 1.5 ~ 2 小时作访谈,加上 3 小时的分 析。 ( 2 )访谈者和编码者必须接受过培训,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 ( 3 )行为事件访谈偏重关注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事件及个人 素质上,所以可能会失去或偏废一些不太重要但仍与工作有 关的信息与特征。 ( 4 )时间、成本及必要的专家支持使行为事件访谈无法大规 模进行,只能限定在小范围内展开。
76 页
353 浏览
立即下载
大学教师职位分析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一、背景: www.hrtop.com 教师工作分析实施方案 目前正在开设《岗位研究》,通过完成此工作分析,了解工作分析的过程及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二、目的: 了解教师工作性质,工作流程,教师的职责。明确工作分析的实施过程。 三、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结果 本次工作分析中完成下列工作内容 ·了解教师的主要职责任务 ·明确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 ·确定教师职位的关键绩效指标。 ·工作分析的最终结果为形成每个职位的《职务说明书》。 四、工作分析的方法 ·工作分析所涉及的方法 ·资料调研 ·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 五、工作分析实施者 本次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小组完成。该小组的成员为:张红蕾,常晓婷,李妍 张娇,朱珍,郎涛,胡根达。全组成员合作完成整个工作分析过程。 六、工作分析的实施程序 本次工作分析主要分为3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整 合阶段 阶段一:准备阶段(11 月 10 日——11 月 17 日) ·有关现任职务的资料记录 ·参考《职位分类大辞典》里相关职位信息 ·选定教师的职位分析 ·设计调研用的工具 阶段二:实施阶段(11 月 18 日——12 月 20 日) ·制定具体调研计划和详细时间安排表,明确参与人员任务职责 ·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调研工具使用方法,进行配合 ·记录工作日志 ·发放调查表 ·实施访谈 阶段三:结果整合阶段 12 月 21 日——2012 年 1 月 4 日 ·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 ·与有关人员进行信息确认,并作出适当调整 ·编写职务说明书 七、需要的资料 ·组织机构图; ·教师职务说明书 ·职权体系表 ·人员名单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访谈提纲及整理 访谈人: 访谈时间: 访谈地点: 被访者: 被访者所在岗位:大学教师 记录人: 记录时间: 开头语:老师,您好,我是 09 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的学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 我们小组的任务是要对大学教师这一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所以我们需要经过对 您的访谈得到一些信息用以制定工作说明书,我担任访谈者的角色,我们的访 谈不是对您进行评价,也不会对您的工作产生任何影响,好了,现在我们开始 吧! 1、您所在的这个岗位的工作目标是什么?比如,您每年要完成多少学时的教学 任务?需要完成多少篇学术论文?需要出版著作么?对于学生的指导与研究项 目分别有什么样的目标? 教学方面:讲师每年完成 280 课时,副教授每年完成 340 课时,但目前 教师的工作量大,多说老师都将超额完成教学任务。 科研方面:每 3 年考核一次,但由于学校不是十分重视,教师没有具体 科研任务。 有时根据学生需要会帮助学生完成课题研究,但这些都属于额定工作, 不在考核目标内。 2、您的日常工作需要哪些人的配合与协作,您的工作又配合了哪些人的工作? 第一、需要学生配合,学生出勤,课堂回答问题等。 第二、需要教室管理人员配合,要保证教学器材,设备正常使用。 第三、需要教务人员,财务人员及辅导员的辅助。对于教学外的事务需 要这些人员配合,提供便利条件以完成相关工作。 第四、需要教研主任,学院领导辅助,制定教学任务,学期目标。 作为老师又与以上相关人员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素质。 3、您在完成这些职责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主要说一下教学方面的困难:上课方式太局限,这种固定的教室不利于学 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沟通。 有时教室里教学设备出现问题,会影响教学进度 4、学校对您的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怎样考核的? 学校对老师的工作主要采用量化考核,因为对于教学质量部易于评价, 所以,考核主要看老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和有无教学事故问题。 5、学校对老师实行怎样的考勤制度? 对于老师来说,第一点是上课不可以吃到,除校车问题带来的上课迟到 都属于教学事故问题,老师如果因为必要原因需要调课的需要办理调课手续。 6、您认为衡量能否出色完成您所在岗位职责的标准是什么? 必要一点是获得学生认可,要保证学生上课,学有所获,不出现重大教 学事故。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7、您所在的岗位需要怎样的学历?有特殊的专业要求么?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 么? 作为大学教师,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学历至少为硕士。就学历而言 越高越好,学历越高,教学内容越有深度,知识面广,便于学生拓展知识, 但总体来说学历对教学的影响不是特别大。而教学经验呢,当然是有经验好 , 丰富的经验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正面促进的影响。但这不是招聘教师时的必 选条件。 8、您的工作需要哪些相关的证书或执照? 作为老师必需的是教师证和学位证,基本证书就是这些,对于其他证书执 照没有要求,我们学校有部分老师是没有教师证的。 9、您觉得从事这个工作需要哪些能力? 必要的是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要具备自学能力,要能够组织课堂,需要 科研能力,来完成学校的科研任务。 10、您认为做好此项工作对个人的素质有哪些要求? 心里素质一定要好,要能够承受压力,要有同理心,要同学生感同身受, 要有耐心,细心,亲和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最重要的是需要责任心, 因为老师本事就是良心工作,只有具备必要的责任心才能做好工作。 11、您认为您的工作压力大么?您的工作所需要的体力劳动量和脑力劳动量是如 何的状态?劳动强度有多大? 就我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压力问题要根据不同老师情况而定,这与个 人成就动机有关,成就动机大的可能需要付出 70%~80%的精力才能胜任工 作,成就动机相对较小的,可能只需要付出 20%~30%的精力即可,这需要 自我平衡。 工作强度来说,备课,科研这些工作都是高强度工作,要求体力良好, 十分耗费脑力,老师就是一项体力与脑力想结合的工作 12、您对我们上面所谈的还有哪些补充? 没有了。 结束语: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大学教师职务分析问卷 本问卷的目的在于对您所担任的职务进行了解与分析,问卷的问题不会对您和 您的组织有任何影响。请根据您所在岗位,为下面的问题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注意保持问卷整洁。谢谢您的合作! 下面问题为不定项选择,请根据您的经验认真填写,谢谢! 1、您所在的这个岗位的工作目标是 A 完成教学任务 C 关注学生发展 B 科研立项 D 辅导学生 2、您的日常工作需要哪些人的配合与协作, A 学生 B 学校后勤人员 C 校领导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D 教研室主任 www.hrtop.com E 辅导员 F 学生家长 G 其他人员如:_____________ 3、您需要配合哪些人的工作? A 辅导员 B 其他任课老师 D 教研室主任 C 学校领导 E 其他人员如______________ 4、您在完成这些职责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A 教学设备 B 学生上课积极性 D 身体状况问题 C 教学方式 E 其他问题如___________ 5、学校对您的哪些工作进行考核 A 教学任务 B 教学事故出现情况 D 学生成绩 C 科研成果 E 其他考核项目如:______________ 6、您认为衡量能否出色完成您所在岗位职责的标准是什么 A 获得学生认可 B 完成额定的教学工作量 C 完成定额科研工作量。 D 承担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讲习题课等工作 E 系统地讲授 1 门或 1 门以上的课程 7、您所在的岗位需要怎样的学历 A 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 B 硕士及以上学历 C 博士及以上学历 8、您的工作需要哪些相关的证书或执照 A 教师资格证 D 英语等级证书 B 计算机等级证书 C 相关专业证书 E 其他证书如_____________ 9、您觉得从事这个工作需要哪些能力 1 沟通能力 5 创新能力 导能力 调能力 2 自学能力 3 组织能力 4 科研能力 6 应变能力 7 语言表达能力 8 判断决策能力 9领 10 计划能力 11 分析能力 12 组织认识能力 10 内部协 14 信息管理能力 15 专业技术能力 其他能力如________________ 10、您认为做好此项工作对个人的素质有哪些要求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1 责任心 力 www.hrtop.com 2 承受压力 3 要有同理心 6 严谨 7 进取心 9 服务意识 10 协作精神 12 稳健 4 要有耐心,细心 8 开拓意识 11 敏锐 14 敬业 15 忠诚 5 亲和 12 果断 16 勤勉 其他素质如:__________________ 11、您的工作所需要的体力劳动量和脑力劳动量是如何的状态? A 体力劳动量较大 C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较大 B 脑力劳动量较大 D 没太大影响 12、有特殊的专业要求么 A 有 B 无 13、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么 A 需要 B 不需要 14、您认为您的工作压力大么? A 很大 B 一般 C 不大 15.您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情况: A 普遍使用 B 偶尔使用 C 基本不用; 16、是否需要经常加班 A 经常加班 B 有时加班 C 不加班 工作分析总结 问卷调查人员名单:李鹏,索贵彬,王哲,葛永红,杨昌红,段梅素 访谈人员:陈伟娜,袁志忠,张圣泉 结果统计:发放问卷 6 份,回收 6 份,有效问卷 5 份 (其中一份问卷填写不完整) 第一题 A 完成教学任务(100%) C 关注学生发展(60%) 第二题 A 学生(100%) D 教研室主任 (20%) B 科研立项(80%) D 辅导学生(100%) B 学校后勤人员(100%) (100%) E 辅导员(80% C 校领导 (100%) F 学生家长 第三题 A 辅导员(100%) B 其他任课老师(100%) C 学校领导 (100%) D 教研室主任(100%) 第四题 A 教学设备(20%) B 学生上课积极性(60%) C 教学方式 (60%) D 身体状况问题(40%)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第五题 A 教学任务(100%) B 教学事故出现情况(20%) C 科研成果 (60%) D 学生成绩(100%) 第六题 A 学生认可(100%) B 完成额定的教学工作量(100%) C 科研工作量(80%) D 承担辅导答疑、批改作业 (100%) E 系统地讲授 1 门或 1 门以上的课程(80%) 第七题 A 学士学位及以上(100%) B 硕士及以上(80%) C 博士及以上 (60%) 第八题 A 有(100%) B 无(0%) 第九题 A 需要(60%) 第十题 A 教师资格证(100%) B 不需要 (40%) B 计算机等级证书(60%) C 专业相关证书(100%) 第十一题 D 英语等级证书 (60%) A 沟通能(100%) B 自学能力(100%) C 组织能力(100%) D 科研能力(100%) E 创新能力(60%) F 应变能力 (100%) G 语言表达能力(100%) H 判断决策能力 (20%) I 领导能力(20%) J 计划能力(80%) K 分析能力(100% ) L 组织认识能力(60%) M 内部协调能力(80%) N 信息管理能力(60%) 第十二题 O 专业技术能力(100%) A 责任心(100%) B 承受压力(100%) C 要有同理心(20%) D 要有耐心,细心(100%) E 亲和力(80%) F 严谨 (100%) G 进取心(100%) H 开拓意识(100%) I 服务 意识(100%) J 协作精神(80%) K 敏锐(60%) L 果断 (40%) M 稳健(80%) (100%) N 敬业(100%) 第十三题 A 很大 (40%) 第十四题 A 体力劳动量较大 40%) (0%) O 忠诚(100%) P 勤勉 B 一般 (40%) C 不大(20%) B 脑力劳动量较大(40%) C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较大(20%) D 没太大影响 第十五题 A 普遍使用 (100%) B 偶尔使用(0%) C 基本不用(0%) 第十六题 A 经常加班(60%) B 有时加班(40%) C 不加班(0%) 组织机构图 大学教师工作描述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工作名称:教师 工作概述: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研究课题,组织课堂,指导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 工作关系: 向教研室主任汇报 与学生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与教室管理人员合作完成上课任务 与校内其他工作人员配合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 任职资格: 身体素质:能够承受较大强度工作,身体状况良好 心理素质:承受压力,要有同理心,要有耐心,细心,亲和力,需要责任 心,应变能力, 知识经验:硕士及以上学历,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具备自学能力 要能够组织课堂,需要科研能力 职业品德:传承社会精神 培育国民成长,立足人才培养 坚持立德树人,以 学生为根本 用真爱去育人,遵循教育规律 实施素质教育,忠诚教育事业 真心 关爱学生,校园献智奉爱 讲台燃烧激情,回归教师本源 践行育人天职,弘扬科 学精神 努力探索创新,坚持诚实守信 力戒学术浮躁。 组织机构图 学院党群机构设置表 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委办公室 组织部 宣传部 统战部 学工部 保卫部 武装部 机关总支 共青团委员会 工会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学院行政机构图 校长办公室 依法治校纪检监察 监察处 处 审计 学工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技处 财务处 后勤管理处 后勤集团 老干部处 校园管理处 设备资产处 图书馆 博物馆 学术传播中心 保卫处 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发展规划办公室 宣化留守处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9 页
379 浏览
立即下载
技术部经理职位分析
技术部经理职位分析 职务名称:技术支持部经理 所属部门:技术支持部 直接上级:营销副总经理 工作目的:对公司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工作要求:认真负责、工作主动、热情。 工作责任: 1. 收集竟争者产品的功能、性能信息,比较本公司产品的优缺点,提出同类比较报告; 2. 对公司产品熟练的运用,并能从机理上进行全面理解; 3. 解答客户、代理商、集成商涉及产品的技术问题; 4. 定期在专业性大众期刊上、互联网等媒价上发表与公司产品、技术方向相关的文章; 5. 负责产品的现场技术支持; 衡量标准: 1、向上级递交的工作报告; 2、客户的反馈意见。 工作难点:如何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 工作禁忌:知识面狭窄,没有耐心,应变能力差。 职业发展方向:营销部副总经理 任职资格: 1. 工作经验:三年以上大中型企业工作经验; 2. 专业背景要求:曾从事技术支持服务工作 3 年以上; 3. 学历要求:本科,大专以上需从事专业 3 年以上; 4. 年龄要求:28 岁以上; 5. 个人素质:知识面广、善于与各类性格的人交往,有较强应变能力,善于交际,责任性强、,对人热情。
1 页
342 浏览
立即下载
HEWITT职位分析、职位描述、绩效指标
职位分析、职位描述、绩效指标 工作课程 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is material, it may not be disclosed or provided to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your organization and Hewitt Associates LLC. 今日议程 职位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方法 撰写职位描述之目的及其相关概念 职位描述的制作过程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职位描述的维护更新 小组练习 问与答 Hewitt Associates 2 [ DocID] 什么是职位分析? 这一过程是通过对职位的研究,确定该职位的任务、 职责、与其它职位的关系以及该种职位的工作环境和任 职要求。 有系统地确定、收集和组织这职位的信息。 Hewitt Associates 3 [ DocID] 职位分析为什么重要? 招聘 •新设职位 •与外部竞争者竞争的基础 业务目标 组织开发 •便利了程序,结构,加强了 组织变化。 •制定与业务目标一致的角色 职位分析 职位评估及级别 •是认识各职位的价值的结构 职位继承的计划,培训和发展 绩效管理 •了解机构要求的技巧和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是发展绩效管理的基础 4 [ DocID] 职位分析的程序 投入 • 对组织的理解 • 业务目标 • 部门职责 • 个人职责和任务 • • • 职位分析的过程 确定被分析的工作 制定职位分析调查表 / 清单 • 收集有关的职位信息 产出 • 职位描述 Hewitt Associates 5 [ DocID] 职位分析的程序 - 你想知道什么? 职位的性质 职位的目的 职责 职位水平 关系(内部 / 外部) 任职要求 技能 表现衡量 Hewitt Associates 6 [ DocID] 信息收集方法 直接观察 个别面谈 团体面谈 调查问卷 员工日记 / 记录 Hewitt Associates 7 [ DocID] 调查问卷 开放的形式以获得描述性的答案 设定的形式用来收集具体的任务、活动及頻率 Hewitt Associates 8 [ DocID] 职位分析面谈 1. 面谈准备 2. 面谈开头 3. 获得信息 4. 澄清 5. 结束面谈 6. 跟踪 Hewitt Associates 9 [ DocID] 面谈准备 事先获得有关资料 让面谈者准备相关材料 准备一问题清单 Hewitt Associates 10 [ DocID] 面谈开头 营建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解释面谈的目的 保持目光接触 Hewitt Associates 11 [ DocID] 获得有用的信息 职位分析面谈是一种事实挖掘的面谈。 切记获得事实而非观点或偏见 控制整个面谈过程 ,把对方带回主题 让对方有时间思考 Hewitt Associates 12 [ DocID] 问题的形式 问开放式问题 什么 怎样 为什么 给你该职位的初步概念 Hewitt Associates 13 [ DocID] 问题的形式 直接的问题如: 你这一职位的目的是什么 你向谁汇报 有多少员工向你汇报 让对方描述的问题 请描述一下你在质量控制委员会的角色 在没有指导的情形下,你所采取的行动是。。。 Hewitt Associates 14 [ DocID] 问题的形式 在适当的时候问下列类型的问题 开放式陈述式 探究式 澄清式封闭式 总结式连接式 Hewitt Associates 15 [ DocID] 避免使用 引导性问题 连珠炮式问题 偏见式陈述 多选式问题 Hewitt Associates 16 [ DocID] 问题举例 你的日常工作是哪些,你每月要写几个报告? 你这个工作常常没什么事干。 你是每周、每月还是每两月提供一次信息? Hewitt Associates 17 [ DocID] 结束面谈 核查信息完整性 询问对方有什么问题 总结关键信息并告知下一步行动 感谢对方所投入的时间和努力 Hewitt Associates 18 [ DocID] 练习一:问题分析 练习二:面谈 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is material, it may not be disclosed or provided to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your organization and Hewitt Associates LLC. 薪酬计划概览 薪酬策略 职位描述 / 职位文档 职位评估 市场定价 薪资架构 薪酬发放 历年维护 Hewitt Associates 20 [ DocID] 职位描述之总体目的 使根本不了解该职位的人通过阅读职位描述, 便可很快了解该职位的特征、范围、职责及胜任条件 Hewitt Associates 21 [ DocID] 职位描述的定义 职位描述是 可接受的、统一规范的书面职位介绍 描述的是职位本身的功能,作用及履行的职责 全面而简洁 并非详细的任务、程序或活动的清单 并非填写个人的业绩和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22 [ DocID] 职位描述的用途 职位描述的用途通常包括 入职培训 业绩管理 沟通 职位定价 职位评估 招聘 职业发展规划 Hewitt Associates 23 [ DocID] 相关术语 职位及职位描述之相关术语 : Hewitt Associates 术语 定义 工作任务 在不评估个人意向、行动或心理过程的前提下 可在工作中加以衡量的最小活动组中一个或多 个步骤。 工作任务群 由一组工作任务所构成的一个较大的活动组。 工作职责 由一组工作任务群构成,以明确描述现有某 职位设立的目的或原因。 24 [ DocID] 例子 培训经理 实施 培训 制定年度培训 计划 收集培 训需求 分析、协调、 制定计划 Hewitt Associates 评估并反馈 培训效果 组织安排 培训 通知 落实授课场所 (沟通协调) 选择培训 机构 准备教具 25 制作幻灯片 开发课程 编写培训 教材 亲自讲授 课程 讲授 [ DocID] 相关术语 职位及职位描述之相关术语 : Hewitt Associates 术语 定义 岗位 分派给某员工的一组工作任务群及/或工作职责; 岗位是由现有员工及空缺所组成的一个职位分支。 在职者 担任该岗位的员工。 职位 支持企业目标的一组类似的工作活动;总体而言, 该组工作任务、任务群及职责被分配至一个或多个相同 或类似的岗位。 职称 反映任职者某一具体方面技术/技能水平的标准 职位类别 一组基本特征相同,但知识与技能水平要求、复杂性 及职责不同的职位。 26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版 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确定公司的组织结构图 归并类似岗位,建立职位 Hewitt Associates 27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版 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界定职位描述的用途 确定在职位描述中需要陈述哪些方面的信息 根据公司文化及企业特性,制定适应的职位描述格式 Hewitt Associates 28 [ DocID] 职位评估所涉及的因素 影响 / 责任 解决问题 / 制定决策 知识与技能 行动自由 沟通技能 工作环境 Hewitt Associates 29 [ DocID] 职位描述版式 典型职位描述需包涵的要素如下: 标题 重点 定义 基本信息 确认基本情况 职位设置目的 明确总体目的 主要职责 描述职责性质及 权限范围 对内对外联系 确定对内对外联系 汇报关系 确定职位级别 任职条件 批准审核 Hewitt Associates 包括可明确该职位的总体信息 全面总结该职位存在的目的及限制 列举该职位的关键工作职责及期望的目 的 列举联系各方及其目的 通过组织架构图勾画出上级、 同级及下级关系 说明胜任该职位的 描述该职位所要求的信息及 资格要求 理念方面的标准;阐明知识、 技能及其它素质要求 跟踪审批及更新状 由审核、确认及接受各方签署 况 并标明日期 30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职位描述 版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根据职位描述所需的信息点来收集相关信息 问卷 面谈 确证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依据文本格式,归并相关信息 Hewitt Associates 31 [ DocID] 内部各部门如何发挥职能? 产出 信息 产品 开票 文件 输入 员工 材料 设备 信息 内部供应商 Hewitt Associates 人力资源 外部供应商 财务 其他部门 部门 工作程序 谁是客户 ? 内部客户 32 需求是什么 ? 要求是什么 ? 期望是什么 ? [ DocID] 了解内部客户 内部程序 工作 2 工作 1 物流 输入 1 输入 2 生产 质检 输出 1 内部供应商 1 Hewitt Associates 工作程序 1 33 工作程序 2 输出 2 [ DocID] 例子 ÈËÁ¦ ×ÊÔ´ ² ¿ ÈËÁ¦ ×ÊÔ´ ² ßÂÔ ÈËÔ±µ÷Åä 人力 资源 策略 н³ 꼨 Ч 人力 资源总 监 拟定 和更 新,实 施人 力 资源 策略 部门 管理 V 制定 部门 业务流 程 /岗位 职责 人员 招聘 和配备 人才 需求 分析 V 拟定 各部 门岗位 设置 及 定员 编制 审核 岗位 设置和 定员 编 制 建立 和开 拓招聘 渠道 初步 筛选 、面试 、办 理 录用 薪酬 绩效 V V V V 组织 制定 和调整 绩效 考 核指 标 V V 收集 绩效 考核结 果, 计 算奖 金 培训 和发 展 Hewitt Associates 培训 经理 招聘 和调 配经理 V V 收集 反馈 信息, 评估 培 训效 果 员工 关系 倾听 、收 集员工 意见 解决 员工 问题 薪 酬绩效 经理 Ô±¹ ¤¹ ØÏ µ V 拟定 、更 新和实 施薪 酬 绩效 方案 审核 薪酬 绩效方 案 收集 、分 析和拟 定培 训 计划 审核 培训 计划 评估 并推 荐培训 机构 审核 并决 定培训 机构 组织 安排 培训 Åàѵ V V V V V V V V V 34 V V [ DocID] 职位描述制作的步骤 职位认定 Hewitt Associates 职位描述版 式确定 职位信息的 收集 35 信息综合 文本的制成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通常而言 描述该职位的日常工作状况,而非个别特例 描述现有职位,而非未来将设的职位 因为有时职位内容并不按预期发生变化 避免使用专有名词 ( 例如:“施乐”及“财务软件” ) ;因为这类名词 易发生变化;取而代之,可使用“复印机”及“财务信息系统” 避免简称及缩写 Hewitt Associates 使用全称来撰写职位描述,以便使不熟悉本公司、本行业或专业术语的人都能读懂 36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基本信息 : 记录可辨明该职位的总体情况 职位全称 所在部门 所在科室 所在城市 职位级别 直接上司和 / 或下属 ( 注明职位名称,而非在职者姓名 ) Hewitt Associates 37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职责概述 : 说明设立该职位的总体目标 用二至三句话 说明该职位存在的意义 简述该职位的核心职责,并写明所受的客观限制 要领 : 完成该职位的关键职责详述后再填写职责概述,可能更容易 句型:根据。。。 ( 限制条件 ) 做。。。,以达到。。。目的 限制条件:法律,法规,原理,政策,战略,指导,指示,模型,方法,技术,体系,做法,程序,条 件,标准。。。 目的:市场,盈利,有效性,质量,产量,服务,期限,安全。。。 Hewitt Associates 38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主要职责 : 详细列举日常活动及工作任务的性质及权限范围 依据重要性,列举六至八项关键职责 关键职责意指 : 设立该职位需履行的职责 可在其他员工之间进行分派 要求高绩效;若未能完成该任务,可能对未来经营成果产生严重影响 该职责耗时显著 要领 : Hewitt Associates 仅包括一般职责,而非具体工作任务 指明该职位需进行判断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 注明行使职责时所依据的参考源或指导材料 ( 例如:员工手册、政策说明、他人所委派的工作任务 ) 仅包括该职位的日常职责;例如:应避免“经理不在时,代行管理员工”之类的职责 可附加 2-3 个实例,以进一步澄清 39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要领 ( 续 ): 依据重要性,列举六至八项关键职责 句式结构应为: 内容提要:谓语 + 宾语 + 解释性短语 + 目的 / 效果 谓语始终应以行动为导向 宾语是谓语所指动作的实施对象 解释性短语进一步对谓语和宾语加以说明,例如:说明方式、地点、目的及周期 如果目的一致,可合并同类项 示例 : 信息集成:按月从销售经理处收集并将销售信息以备忘录形式分发至各高 层经理 ( 解释性短语 ) ,保证信息的按时完整性。 Hewitt Associates 40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要领 ( 续 ): 用词必须明确 目标动词:认可,批准,定义,决定,开发,指挥,确立,计划,编制等 管理动词:履行,评价,达成,确保,明确,提高,加强,扩大,设置,判断,控制,维持,监督 ,分工,指示等 业务动词:提议,帮助,分析,评价,预测,解释,推荐,协调,支援,确认,核对,分发,收集 ,发行,获得,操作,提示,推进,制作,处理,供给,提出,支付等 ” 为。。努力“应改为”达到。。。效果“ 参与程度 全面负责 直接负责 与。。。共同负责 协助 Hewitt Associates 41 [ DocID] 例子 调研 拟定 审核 评估 开发 建议 提供意见 想法 决定 行动 Hewitt Associates 42 提议 计划 决定 组织 实施 执行、实现 指导 控制 监督 修改 [ DocID] 例子 ÈËÁ¦ ×ÊÔ´ ×ܼà ÈËÁ¦ ×ÊÔ´ ² ßÂÔ ² ¿ÃŹ ÜÀí ÈËÔ±µ÷Åä н³ 꼨 Ч 人力资源总监 薪酬绩效经理 Åàѵ Ô±¹ ¤¹ ØÏ µ 培训经理 招聘和调配经理 人力资源策略 拟定和更新,实施人力资源策略 部门管理 V 制定部门业务流程/岗位职责 人员招聘和配备 人才需求分析 V 拟定各部门岗位设置及定员编制 审核岗位设置和定员编制 建立和开拓招聘渠道 初步筛选、面试、办理录用 薪酬绩效 V V V V V V 拟定、更新和实施薪酬绩效方案 审核薪酬绩效方案 V 组织制定和调整绩效考核指标 V V 收集绩效考核结果,计算奖金 培训和发展 收集、分析和拟定培训计划 评估并推荐培训机构 审核并决定培训机构 组织安排培训 收集反馈信息,评估培训效果 员工关系 倾听、收集员工意见 解决员工问题 Hewitt Associates V V V V V V V V 43 V V [ DocID] 用词 ÈËÁ¦ ×ÊÔ´ ×ܼà ÈËÁ¦ ×ÊÔ´ ² ßÂÔ ² ¿ÃŹ ÜÀí ÈËÔ±µ÷Åä н³ 꼨 Ч Åàѵ Ô±¹ ¤¹ ØÏ µ • • • • 人力资源策略:拟定和调整人力资源策略,经批准后实施 部门管理:制定人力资源部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 人员调配:审核各部门岗位设定及定员编制的调整方案 薪酬绩效:组织各部门制定和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审核薪 酬调整方案 • 培训与发展:审核并决定培训机构,保证培训的质量 • 员工关系:倾听员工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组织研究解 决方案或予以妥善处理 • 下属管理:指导和培训下属的工作,管理他们的绩效 Hewitt Associates 44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汇报关系 : 显示该职位的周边关系 上级 下级 要领 : 较为简便的做法为先勾画总体组织构架,再分解至各职位 Hewitt Associates 45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胜任条件 : 具体阐明胜任该职位所必备的资格要求,包括 专业知识 相关工作经验与年限 学历 专业资格 其他技能 / 特殊要求 要领 : Hewitt Associates 工作经验、学历及知识的最低要求不必与现有任职者的水平相同 注意用词的准确:精通,掌握,熟悉,了解 注意用词的程度:对外语的要求听,读,说,写 46 [ DocID] 撰写职位描述之指导原则 批准审核 : 跟踪职位描述的最终确定,以便将来的维护与更 新;牵涉到 制作方: 审核方:直接上司、部门负责人 确认方:在职者本人 Hewitt Associates 47 [ DocID] 维护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必须及时更新 职位会经常变化以适应概述业务需求的变化 职位描述应 每年或至少每两年更新一次 需决定 由何人负责协调各经理 ? 职位描述于何处归档 ? 是否将此内容置于网上 ? Hewitt Associates 48 [ DocID] 练习 请基于撰写职位描述的撰写指导原则,以您自己的职位 填写一份空白的职位问卷来草拟职位描述。 Hewitt Associates 49 [ DocID] ? 问与答 Hewitt Associates 50 [ DocID] 绩效管理和绩效目标设立工作课程 * 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is material, it may not be disclosed or provided to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your organization and Hewitt Associates LLC. 动态绩效管理流程 就企业重点及目标 达成共识 制定绩 效指标 奖励 基于合理的工作与 奖励制度 方面的承诺 高绩效 文化 审核 通过反馈与学习 培养 / 提高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52 明确对个人及 集体贡献的期望 反馈与 指导 [ DocID] 衡量要解决的问题 衡量正确的事 关键区域 Key Result Area 加强项目 管理力度 Hewitt Associates 正确衡量 衡量系统 关键指标 目标 数据跟踪 Key Performance Target 记录系统 Indicators 按时交付率 X% 53 项目交付统计 95%% ( 综合办 ) [ DocID] 常见的业绩指标 及时提供。。。。 确保。。。。正常运行 有效控制。。。 提高员工能力。。。 更好地。。。。 Hewitt Associates 54 [ DocID] 绩效目标设定总原则 S — Specific and Stretch 具体的 M —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 — Achievable 可达到的 R — Result oriented 可以结果为导向的 T — Time bonded 有时间性 Hewitt Associates 55 [ DocID] 结果与过程 部门指标分解 过程中活动 2002 年组织 18 次产品推 广活动 “ 手段” 岗位职责分析 Hewitt Associates 影响 影响 100 家客 户有初步 意向 20 家客户 有最终意 向 结果 个人目标(过程性) 销售额 9000 万 “ 理想的结果” 拜访客户数 销售计划 撰写建议书数 访谈报告 月销售报告 56 [ DocID] 衡量或标准 成本 花费了多少?节省了多少?获得了多少?降低率 数量 发出或售出的产品 / 服务有多少?量;增加率 质量 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期望的程度如何?满意度;错误率;测试通过率; 时间性 何时开始行动?何时完成 ( 截止期 ) ?频率是多少?在什么期间内? 应答时间: A 发生后多长 时间 B 发生 影响 行动的结果或效果是什么? 事件 Hewitt Associates 促成行动的条件是什么或因此而应该发生什么? 57 [ DocID] 特殊项目 在 2002 年 9 月前完成 ABC 产品成本降低 5% 的方法分析和建议 在年底完成 XYZ 项目的第一里程碑,质量 100% ,资源计划 92% Hewitt Associates 58 [ DocID] 练习:哪些是“聪明” 目标? 与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商协商一个行动计划 在年底前将产量提高 10% 更好地进行客户管理 装箱单 100% 与工厂原始数据相符 在2001年底前使用新的质量控制系统 使客户满意度高出去年 成为一个对员工更好的经理 没有客户对质量的投诉 Hewitt Associates 59 [ DocID] 绩效目标制定 进行多样化的培训 --- ???????????? ???????????? 及时递交审计报告 --- Hewitt Associates 60 [ DocID] 绩效目标制定 进行多样化的培训 --- 2002 年进行至少 10 次不同 内容的培训并取得 90% 的满意 度 审计后 5 个工作日内递交审 计报告 及时递交审计报告 --- Hewitt Associates 61 [ DocID] 职位绩效考评指标 1. 来自部门目标 部门目标分解至职位 2. 来自本职位职责 职位职责所形成的指标 Hewitt Associates 62 [ DocID] 绩效指标探讨中需要问的问题 这一职责的目的是什么? 谁是这一职责所产出结果的受众? 这些受众对这些产出结果有什么期望? 他们曾经对该职位其他任职者、前任或本人有过什么赞扬 或抱怨?为什么? 怎么知道是否已满足受众的期望? 哪些数据来源可以利用? Hewitt Associates 63 [ DocID] 客户 --- 工作产出的接受者 输入: 服务 材料 信息 。。。。 供应商 输出: 服务 产品 信息 。。。。 职位 客户 工作程序 Hewitt Associates 谁是客户 ? 64 需求 ? 期望 ? [ DocID] 绩效考评指标分解落实(续) 1. 直接落实 ---- 该指标由某岗位全责贡献 部门目标 降低产成品 运输费用 5% 降低库存量 1 0% 仓库管理员 职责: 期望: 发料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送产成品确保产成品及 时准确到达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确保产成品及时准确到达 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月度盘点和库存控制盘 点准确无误,及时递交 报告 仓库清洁确保卫生清洁 Hewitt Associates 65 盘点准确无误,降低库存 量 确保卫生清洁 [ DocID] 绩效考评指标分解落实(续) 2. 本职位指标 仓库管理员 衡量? 期望: 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确保产成品及时准确到达 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盘点准确无误,降低库存 量 确保卫生清洁 Hewitt Associates 66 [ DocID] 绩效考评指标分解落实(续) 2. 本职位指标 仓库管理员 衡量: 期望: 接到领用需求 3 小时发货。 及时满足领用需求 客户投诉次数;在 XX 前作出运 输费用降低分析报告和行动计划 确保产成品及时准确到达 客户手中 , 降低费用 产成品盘点抽查准确率为 99 。 9 % 。原料盘点抽查准确率 99% 盘点准确无误,降低库存 量 在 XX 前作出可行的库存降低分 析报告和行动措施 确保卫生清洁 Hewitt Associates 检查时达到‘特优水平 67 [ DocID] 根据职位职责设定目标(续) 确定衡量标准 •衡量标准? •关键区域 •预算谈判顺利进行,落实 预算计划 •提供及时、完整、准确、 易于理解的信息 •提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的建议 怎么知道做得 好与不好呢? •提高员工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68 [ DocID] 根据职位职责设定目标(续) 确定衡量标准 衡量标准: •预算取得结果与预期目标间的差异小于 X % 关键区域 •内部客户满意率 •预算谈判顺利进行,落实 预算计划 •提供及时、完整、准确、 易于理解的信息 怎么知道做得 好与不好呢? •提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的建议 •及时:每月 / 季 / 年进行信息汇总处 / 每 X 周,月给部门提供信息及建议报告。 •数据完整准确:报告内容与部门期望吻合 ,每当有查询时,均能在 X 小时内提供详 细资料及解释。 •报表清晰易读 •提高员工能力 •高层领导对建议的满意度 •可采纳性 •参考价值 •参加培训人数及覆盖率 Hewitt Associates 69 [ DocID] 职位责设定目标(举例) 下一阶段主要工作职责 对主要工作职责的期望 进行可行性分析准确把握可行性 准确把握可行性和客户需求 进行系统设计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 理 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理 Hewitt Associates 70 [ DocID] 职位职责设定目标(举例) (续) 对主要工作职责的期望 Hewitt Associates 准确把握可行性和客户需求 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理 怎么才知道做好了 ? 71 [ DocID] 职位职责设定目标(举例) (续) 对主要工作职责的期望 准确把握可行性和客户需求 怎么才知道做好了 ? 模块功能简明准确,模块划分合理 Hewitt Associates 项目可行性论证或评审小组评审通过率 整个项目最终完成的结果与 客户期望的符合率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功能模块设计并按国家软件标准 设计通过阶段论证或专家小组评审 设计推倒重来的次数为 0, 返工次数低于 X 次 最终的产品 功能与客户实际需求吻合率 编程人员满意度为 95% 设计规范性 100% 72 [ DocID] 绩效指标样例 Hewitt Associates 73 [ DocID] 王华的职责要求 开发市场,拜访本区域新老客户,建立与潜在客户的联系,以扩 大客源。 与有意向的客户就行业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工程的应用性能,质 量等问题进行沟通,使客户了解公司产品的益处,获得初步意向。 捕捉客户特殊需求,与技术人员沟通,协助制定相应的项目设计 方案建议书 与客户进行项目初步商务谈判,完成销售额 立项后,跟踪,拜访客户,协调在产品设计,开发和使用中存在 的问题 跟踪客户销售货款回收情况,帮助财务部快速回笼资金。 回访客户,听取客户建议,保持客户关系 Hewitt Associates 74 [ DocID] 王华的目标 销售结果 目标 销售过程 目标 销售能力 提升目标 提高合同额 完成销售额 提高回款额 控制费用 扩大客源,区 域客户渗透 工作计划和销 售报告 参与部门项目 提高能力 Hewitt Associates A地区合同额 销售额 按合同规定付款率 营销费用占合同金额比 在第一季度内完成??区??家 客户的拜访和产品介绍 获得客户初步意向数 每周提交工作计划和销售报告, 按时递交项目计划中涉及的内容 成果 能力层级达到岗职位要求 75 [ DocID] ? 问与答 Hewitt Associates 76 [ DocID]
76 页
459 浏览
立即下载
职位分析问卷法
工作分析与评价管理 一、职位问卷分析法( PAQ ) 1 、概念 职位分析问卷法( PAQ )是一项基于计算机 的、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它 是 1972 年由普渡大学教授麦考密克 ( E.J.McComick )开发出的结构化的职位分 析问卷。经过多年实践的验证和修正, PAQ 法已成为使用较为广泛的有相当信度的职位 分析方法。 2 PAQ 的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两点: 开发一种通用的、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方 法来建立某职位的能力模型,以淘汰传统 的测验评价方法。 运用统计推理的方法进行职位间的评价, 以确定相对报酬。 3 2 、 PAQ 的用途 人 力 资 源 信 息 库 4 3 、职位分析问卷的结构 经过实践中大量的统计分析、验证,现行 通用的 PAQ 共包含 6 个部分, 187 项工作 元素。经过对大量样本进行的主成分分析, PAQ 可以聚类为 33 个维度,每个维度包 含若干工作元素组成,每项工作元素都有 与之对应的若干等级量表,通过对这些工 作元素的评价,以反应目标职位在各维度 上的特征 5 ( 1 )信息来源 信息输入:从何处以及如何获得工作所需的信息? 知觉解释 解释感觉到的事物 信息使用 使用各种已有的信息资源 视觉信息获取 通过对设备、材料的观察获取信息 知觉判断 对感觉到的事物作出判断 环境感知 了解各种环境条件 知觉运用 使用各种感知 6 ( 2 )体力活动 工作中包含哪些体力活动、需要使用什么工具设备? 使用工具 使用各种机器、工具 身体活动 工作过程中的身体活动(坐立除外) 控制身体协调 技术性活动 操作控制机械、流程 从事技术性或技巧性活动 使用设备 使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装备、设备 手工活动 从事手工操作性相关的活动 身体协调性 身体一般性协调 7 ( 3 )脑力处理 工作中有哪些推理、决策、计划、信息处 理等脑力加工活动? 决策 信息处理 作出决策 加工处理信息 8 ( 4 )人际关系 工作中需要与哪些人发生何种内容的工作联系? 信息互换 一般私人接触 监督 / 协调 相互交流相关信息 从事一般性私人联络和接触 从事监督协调等相关活动 工作交流 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交流 公共接触 公共场合的相关接触 9 ( 5 )工作情景 工作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何? 潜在压力环 境 工作环境中是否存在压力和消极因素 自我要求环 境 对自我严格要求的环境 工作潜在危 险 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10 ( 6 )其他特征 其他活动、条件和特征 典型性 事务性工作 着装要求 薪资浮动比 率 规律性 典型性工作时间和非典型性工作时间的 比较 从事事务性工作 自我选择着装与特定要求着装的比较 浮动薪酬与固定薪酬的比率 强制性 有规律工作时间和无规律工作时间的比 较 在环境的强制下工作 结构性 从事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工作活动 灵活性 敏锐的适应工作活动、环境的变化 11 4 、职位分析问卷的示例 1.1.1 工作信息视觉来 源 内容 释义 使用的深度 尺度 等级 1 书面材料 书本、报告、文件、文档 通用 等 2 数量化资 包含大量数字信息的资料 通用 料 ,如会计报表、帐目、数 字表等 3 图形材料 图片或类似图片的信息材 通用 料,例如地图、照片、 X 光片等 N 无运用 1 少量 2 偶尔 3 一般 4 较重要 5 非常重要 12 2.6 操作协调活 动 内容 重要性 释义 尺度 等级 93 手指操作 各种类型的细致的手指 通用 活动,包括使用精密仪 器、写字、绘图等,没 有显著手臂运动 94 手臂操作 通过手臂运动操纵控制 通用 目标,例如修理汽车、 包装产品等 N 无运用 1 微小 2 低 3 平均 4 高 5 极度13 4.1.1 口头交 流 内容 重要性 释义 尺度 等级 99 劝导 对于有关财务、法律、技术 通用 、精神以及各种专业方面的 问题向他人提供咨询和指导 10 谈判 与他人就某项问题达成一致 通用 0 所进行的交流沟通,例如劳 动谈判、外交关系 N 无运用 1 微小 2 低 3 平均 4 高 5 极度 14 4.3 工作联系数量 内容 释义 尺度 等级 11 工作 与他人或组织发生工作联系的深度,例如 专用 2 联系 与客户、病人、学生、公众、雇员等;仅 考虑与工作相关的联系 专用尺度 1 2 :联系时 几乎不 不经常 间 3 4 5 偶尔 经常 非常频繁 15 5 、 PAQ 的运用 ( 1 )工作维度得分统计报告 工作维度得分统计分析报告是目标工作在 PAQ 各评价维度上得分的标准化和综合性的比较分 析报告。所有的评价维度得分均采用标准分的 形式( Z 分数),标准得分直接反应目标职位 与 PAQ 提供的样本常模在该维度上的差异,标 准得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百分比,直观的 说明目标职位在评价维度上的相对位置,便于 不同职位之间的相互比较。 16 某职位工作维度得分统计分析报告 部分 维度 一 知觉解释 百分比 标准分 标准误差 1 1 2 3 4 5 6 7 8 9 9 0 0 0 0 0 0 -0× 0 0 9 -.22 .02 二 使用工具 .80 .19 -- × -- 三 决策 .42 .36 ---- × ---- 四 信息互换 -.25 .03 五 潜在压力环境 .04 .14 六 典型性 -2.14 .01 -× - -- × - × 17 ( 2 )能力测试预测数据 能力测试预测数据是 PAQ 另一项重要的 成果形式, PAQ 通过对职位信息的分析, 确定该职位对于任职者各项能力( GATB 系统)的要求,并且通过与能力水平常模 的比较,将能力测试预测分数转化为相应 的百分比形式,便于实际操作。 18 ( 3 )职位评价点值 职位分析结果最重要的用途是进行职位 评价,通过 PAQ 内在的职位评价系统对 所收集的职位信息进行评价,确定各职位 的相对价值。通过这些相对价值,确定组 织工作价值序列,作为组织薪酬设计的基 础框架。 19 5 、 PAQ 中的六种量表 使用的范围——工人使用该项目的程度 时间总量——做事情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比例 对职位的重要性——问题所细分出来的活动对 于执行工作的重要性 出现的可能性——工作中身体遭受伤害的可能 性程度 可应用性——某个项目可应用于该职位 专用代码——用于 PAQ 中特别项目的专用等级 量表 20 二、工作要素法( JEM ) 一种典型的开放式的人员导向型工作分析系 统,由一组专家级的任职者或者上级(主题 专家组)来对显著要素(纬度)进行确定、 描述和评估。 目的:确定对成功的完成特定领域的工作有 显著作用的行为及行为的依据 分析对象:一类具有相似特征的工作 JEM 不包括任何与具体工作相关的信息 21 1 、 JEM 所涉及的工作要素 知识:如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语水平 技能:如打字速度、驾驶技术 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判断能力 工作习惯:工作时间不规律、对工作的热爱程度 个性特点:自信、主动性、独立性、外向 任职者必须具备的 能够区分优秀员工 是差员工缺乏的 22 2 、 JEM 的实施步骤 23 纬度 心理调节 能力 突出的智 力能力 鲜明的个 性特征 特定的工 作习惯 熟练的知 识和技能 身体素质 界定 有效完成工 作所需要的 心理素质和 能力 有效完成工 作所需要的 智力和天赋 有效完成工 作所需要的 性格特点 有效完成工 作所需要的 行为习惯或 意愿 有效完成工 作所需的知 识和技能 有效完成工 作所需的身 体方面的特 征 子纬度 应付高压力 工作的能力 应对困难和 挫折的能力 心理控制能 力 变化适应能 力 孤独排遣能 力 平抑不满能 力 忍耐力 勇气 判断能力 抽象能力 记忆能力 逻辑思维能 力 推理能力 信息接受能 力 快速思维能 力 理解能力 想象力 创造力 敏感性 创新精神 独立性 团队合作能 力 自尊 毅力 成就动机 自信 主动性 责任感 好奇 冒险意识 社交能力 亲和力 内向 外向 果断 谦虚 工作时间不 规律 承担超负荷 的工作 职业道德 学习愿望 同时处理多 个问题的能 力 注重工作细 节 预先计划 多方面考虑 问题 区分主要次 要 自律 口头表达能 力 书面表达能 力 高学历 专业知识 专业技术 时间管理能 力 外语运用 计算机运用 调查研究能 力 沟通能力 决策能力 协调能力 组织能力 手工操作能 力 健康的体魄 24 划分分析纬度 对每一个纬度和子纬度采用四个指标进行评 估: 评估最低要求:可以以最低要求被接受的员工 都具有的要素 评估优秀员工的要求:对每一个要素,确定它 们是否可以作为区分优秀员工的重要特征 评估问题或者麻烦出现的可能性 评估实际可行性:对每一个要素,确定外部求 职者是否能够达到该要素的要求。 25 要 素 对于 勉强 接受 员工 (B ) +都 具备 √一 些具 备 0几 乎无 人具 备 对于 挑选 优秀 员工 (S ) +非 常重 要 √有 价值 0没 有区 分性 如果 不考 虑它 (T ) +带 来很 大麻 烦 √带 来一 些麻 烦 0无 影响 实际 中, 该要 求, 可以 使我 们 (P ) +填 充所 有职 位 √填 充一 些职 位 0无 法填 充 S× T P + =2 √=1 0=0 IT TV = SP =IT +T +SB-P 区分 区分 时的 价值 重要 性 P’ TR + =0 √=1 0=2 =S+T+S P’-B 该工作的培 训要素 26 IT :该分值表示某一个子纬度在对求职者进 行区分时的重要性 TV :该分值表示某一要素所具备的对该类 工作的求职者的区分价值 TR :那些与优秀业绩密切相关的,勉强可 接受的员工所不具备的,难以在求职者的特 征中找到的,却也不会因为不具有它而引起 严重工作障碍的因素 27 三、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 MPD Q) 管理职位是复杂多变的 甄选管理者、评价管理者、提拔管理者、向 管理者支付合理的报酬以及正确界定管理者 的工作职责 研究管理工作的方法比较少 28 管理行为的复杂性难以描述 认知行为和思想过程都属于管理工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 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难以从行为上加以描述 和界定 29 1 、 MPDQ 问卷概述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各功能板块要求开发设 计三种主要管理工作评价维度,通过这些 维度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 信息分析板块 信息输入板块 信息输出板块 管理职位分析问卷的主体部分,包 管理职位分析问卷的信息运用部分 括 15 部分, 274 项工作行为,由 ,在相关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生成 8 管理职位任职者填写,主要用于收 种运用于不同人力资源功能板块的 集该职位的相关信息 信息分析报告 30 序号 主要部分 1 一般信息 描述性信息,如工作代码、预算权限、主要职责等 2 组织结构图 职位在组织架构中的位置,如上司、平级、下属等 3 决策 4 题数 项目释义 16 决策活动描述和决策的复杂程度 22 计划组织 战略性规划和短期操作性计划、组织活动 27 5 行政事务 包括写作、归档、记录、申请等活动 21 6 控制 跟踪、控制和分析项目、预算、生产、服务等 17 7 监督 监督下属的工作 24 8 咨询创新 为下属或其他工作提供专业性、技术性咨询指导 20 9 工作联系 内部工作联系与外部工作联系,包括联系对象与目的 16 10 协作 在内部联系中从事的协调性活动 18 11 表现力 在推销产品、谈判、内部激励等工作中的表达行为 21 12 商业指标监控 对财务、市场、生产经营以及政策等指标的监控与调节 19 13 KSAs 工作对任职者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所需要的培训活动 31 14 综合评定 上述十项管理功能的时间和相对重要性评价,其中“计划组 织”功能分为战略规划和短期计划两方面 10 15 反馈 任职者对本问卷的反馈意见以及相关补充说明 31 7 示例: 操作定义: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需要管理 者在多种层次上与组织内部或外部人进行 沟通交流。本部分旨在收集工作联系的性 质与水平的信息 第一步——重要性 下表列举了主要的联系对象和目的,请根 据重要性程度和发生频率对发生在你工作 中的各种“工作联系”的作出评价 32 发生频率评价指标 0 几乎不发生 1 次要 2 一般重要 3 比较重要 4 关键 33 联系目的 内部联系 信息分享 影响说服 命令指导 董事会 高层管理者 部门经理级 主管级 专业类员工 事务类员工 34 第二步—其他联系 如果还有其他性质的联系,请详细写明其 联系对象和目的 35 联系目的 外部联系 收集或提 供信息 解决 问题 销售产品 服务 协商谈 判 客户 行业组织 工会代表 社区代表 求职者 媒体 政府部门 36 2 、评价尺度——重要性评价尺度 0 该活动与本工作完全无关 1 该活动只占本工作的一小部分且重要程 度不高 2 该活动属于本工作的一般重要部分 3 该活动是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该活动是本工作的关键部分或者说至关 重要的部分 37 决策权限评价尺度 0 不适用:我不参与这些活动决策 1 为决策提供一般性服务:我记录和分析各种 候选方案和他们带来的可能后果 2 有建议权:我要向我的主管提出建议或提供 制定决策需要的各种基本信息 3 共同决策权:我和其他人共同决策,并且不 需要经过直接主管的审核 4 独立决策权:我有权独立做出决策,并且不 需要经过直接主管审核 38 3 、 MPDQ 问卷的管理工作纬度 ( 1 )管理工作因子 决策:评定各种信息和各种候选方案 计划与组织:制定计划和日程安排 行政:文件和档案的整理和保管 控制:控制和调整人力等资源的分配 咨询和创新:提供关键信息和咨询 协作:与其他团体合作实现组织目标 表现力:与个人和团体沟通交流 监控商业指标:净收入、销售额、国际商业和经济趋 势、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 39 ( 2 )管理绩效因子 工作管理:计划执行和资源使用情况 商业计划:制定病实施商业计划 解决问题 / 制定决策:分析商业和技术上的…… 沟通:高效、全面、准确地进行沟通 客户 / 公众关系:代表组织与客户等打交道 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分配、指导、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监督和管理、指导、领导下属 组织支持:归属感 专业知识:具备实现绩效的技术知识 40 ( 3 )工作评价因子 制定决策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影响力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知识、经验和技能 联系 41 4 、 MPDQ 问卷分析报告 管理职位描述 管理工作描述 个体职位价值报告 团体工作价值报告 个体职位任职资格报告 团体工作任职资格报告 团体比较报告 与职位对应的绩效评价表 42 指标监控 工作维度 表达 协调 咨询创新 监督指导 控制 行政事务 计划组织 决策 0 1 2 重要性程度 参照系(29项管理职位) 3 4 任职者 43 5 、临界特质分析系统( TTAS ) TTAS 是完全以个人特质为导向的工作分析 系统。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标准化的信 息以辨别人们为基本完成和高效完成某类工 作分别至少需要具备哪些品质、特 征, TTAS 称这些品质和特征为临界特质。 44 TTAS 特质表 对特质评价 三类纬度 等级:特定特质的复杂度要求或强度要求 实用性:在求职者当中,有多大比例能够具备 这一特质并达到评定的等级 权重:与目标工作相关的特质对工作绩效的影 响程度。 45 TTAS 实施步骤 选择和培训特质人员 完成 TTA 卡 重要性和独特性评定与工作的相关性 为了达到可接受的绩效水平需要达到各相关特 质的哪一等级 确定任职者如果试图取得优秀的绩效,他需要 达到哪一等特质水平。 整理并总结 TTA 卡 46 工作 范畴 工作 职能 特质 因素 A 第一步 B C 第二步 D E 第三步 F G 力量 1 1 1 0 2 1 2 耐力 1 0 0 实用 性 优秀 绩效 特质 等级 实用 性 体力 身体 特质 重要 性, 很重 要1 不重 要0 独特 性, 对该 特征 相关 是否 性 达到 AB 的 123 等 乘积 级, 达到 1 , 达不 到0 可接 受绩 效特 质等 级 47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C D E F G H I J 1 1 0 2 1 2 0 2 2 0 0 工作 工作 特质 范畴 职能 因素 A B 力量 1 耐力 1 主持人 体力 身体 特质 重要 性, 很重 要1 不重 要0 独特 性, 对该 特征 相关 是否 性 达到 AB 123 的乘 等级, 积 达到 1, 达不 到0 可接 优秀 受绩 实用 绩效 实用 效特 D*E F*G 性 特质 性 质等 等级 级 H+I 48 工 作 范 畴 工 作 职 能 体 力 身 体 特 质 特 质 因 素 优秀的 K N 力 量 87 37 2.47 耐 力 1 0 评 价 所 为 有 相 分 关 析 人 人 员 员 的 的J 比 值 例 O L P Q M R 9 0.6 0 28 1.87 S T 1 0.02 0 N 除 以 分 析 人 员 的 总 人 数 所 有 分 析 人 员 H 的 和 L除 所 以 有 分 P除 分 析 以2, 析 人 四 人 员 舍 员I 的 五 的 总 入 和 人 数 M 除 O 以 S除 值 分 以 2 ,除 析 四 以 人 舍 O 员 五 列 的 入 的 总 总 人 和 数 49 50
50 页
389 浏览
立即下载
职位分析问卷法
职位分析问卷法 职位分析问卷法(Position Analysis Questionnaire,PAQ),是一种结 构严谨的工作分析问卷,是最普遍和流行的人员导向职务分析系统 。 一种通用的、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方法来建立某职位的能力模型, 同时运用统计推理进行职位间的比较,以确定相对报酬。 职位分析问卷法(Position Analysis Questionnaire,PAQ),是一 种 结构严谨的工作分析问卷,是目前最普遍和流行的人员导向职务分 析系统。它是 1972 年由普渡大学教授麦考密克(E.J. McCormick)、詹 纳雷特(P. R. Jeanneret)和米查姆(R.C. Mecham) 设计开发的。设计者 的初衷在于开发一种通用的、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方法来建立某职 位的能力模型,同时运用统计推理进行职位间的比较,以确定相对 报酬。目前,国外已将其应 用范围拓展 PAQ 包含 194 个项目,其中 187 项被用来分析完成工作 过程中员工活动的特征(工作元素),另外 7 项涉及薪酬问题。 所有的项目被划分为信息输入、思考过程、工作产出、人际关系、 工作环境、其他特征 6 个类别,PAQ 给出每一个项目的定义和相应 的等级代码。 信息输入——包括工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使 用的信息来源方面的项目; 思考过程——工作中所需的心理过程; 工作产出——识别 工作的“产出”; 人际关系——工作与其他人的关系; 工作环境——完成工作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其他特征—— 其他工作的特征。 职位分析问卷的评分标准 PAQ 给出了 6 个评分标准:信息使用度、耗费时间、 适用性、对 工作的重要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特殊计分。 信息输入-- 员工在工作中从何处得到信息,如何得到 如何获得文 字和视觉信息 35 思考过程-- 在工作中如何推理、决策、规划,信息如何处理 解决 问题的推理难度 14 工作产出-- 工作需要哪些体力活动,需要哪些工具与仪器设备 使 用键盘式仪器、装配线 49 人际关系 --工作中与哪些有关人员有关系 指导他人或与公众、 顾客接触 36 工作环境-- 工作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什么 是否在高温环境或 与内部其他人员冲突的环境下工作 19 其他特征 与工作相关的其他的活动、条件或特征是什么 工作时 间安排、报酬方法、职务要求 41 PAQ 同时考虑了员工与工作两个变量因素,并将各工作所需要的基 础技能与基础行为以标准化的方式罗列出来,从而为人事调查、薪 酬标准制定等提供了依据。大多数工作皆可由 5 个基本尺度加以描 绘,因此 PAQ 可将工作分为不同等级。由于 PAQ 可得出每一(或每 一类)工作的技能数值与等级,因此它还可以用来进行工作评估及 人员甄选。另外 PAQ 法不需修改就可用于不同组织,不同的工作, 使得比较各组织间的工作更加容易,也使得工作分析更加准确与合 理。 职位分析问卷(PAQ)的使用 1 .计分方法。在应用这种方法时,职位分析人员要依据 6 个计分 标 准对每个工作要素进行衡量,给出评分。这 6 个计分标准是:信息 使用程度、工作所需时间、对各个部门以及各部门内各个单元的适 用性、对工作的重要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特殊计分。 2.使用 PAQ 时,用 6 个评估因素对所需要分析的职务一一进行核 查。核查每项因素时,都应对照这一因素细分的各项要求,按照 PAQ 给出的计分标准,确定职务在职务要素上的得分。 书面资料被评定为第 4 等级,这说明书面材料(像书籍、报告、文 章、说明书等)在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PAQ 将工作按照 7 个基 本领域进行排序并提供了一种量化的分数顺序或顺序轮廓。也就是 说,对所有工作项的问卷,PAQ 能用 5 个尺度去衡量。这 5 个基本 尺度是:具有决策、沟通能力;执行技术性工作的能力;身体灵活 性与体力活动;操作设备与器具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及相关的 条件。 根据这 5 个基本尺度,就可以得出工作的数量性剖面的分数,职位 与职位之间可相互比较和划分工作簇的等级,也就是说,PAQ 可以 使你用这 5 个尺度对每一项工作测量出一个量化的分数。于是管理 者就可以运用 PAQ 所给出的结果对工作进行对比,以确定哪一种工 作更富有挑战性,然后依据这一信息来确定每一种工作的奖金或工 资等级。应当注意,PAQ 并非职位说明书的替代品,但前者有助于 后者的编制。 问卷实施的技术要领 问卷法实施的一般程序包括被调查者的选取、发放问卷、回收问卷、 分析问卷及结果处理。一般有两种发放和回收方式:一种是现场发 放、集中做答,现场回 收;另一种则是先发送到各个部门,再另 找时间做答。第一种方式的回收和做答效果最好,但操作时由于受 时间、场地等诸多条件制约,往往较难实现。 第二种方式最为常用,但操作时须注意,将问卷发放到各部门时 ,应首先召集各部门的各级主管进行动员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调 查目的、如何消除员工疑虑、 常见问题及解答等。建议 HR 工作者 带着主管人员先浏览整个问卷,然后由部门主管负责组织本部门员 工集中填答。员工填完后,须交由主管审核签字,以确保资料 的 准确性。问卷回收后,HR 工作者首先必须检查是否填写完整,并仔 细查看是否有不清楚、重叠或冲突之处。若有,便需决定是否约此 任职者或其主管进行面谈, 以确认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另外,为 提高调查质量,建议提供“工作分析问卷范例”(见上表),以提高员 工填写的有效性。 职位分析问卷(PAQ)的优缺点 职位分析 问卷的优点 同时考虑了员工与职位两个变量因素,并将各种职位所需要的基础 技能与基础行为以标准化的方式罗列出来,从而为人事调查、薪酬 标准制定等提供了依据;大多数职位皆可由 5 个基本尺度(包括: 1)是否负有决策/沟通/社会方面的责任;2)是否执行熟练的技能 性活动;3)是滞伴随有相应的身体活动;4)是否操纵汽车/设备; 5)是否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这五个基本维度对工作进行等级划分, 对于每一项工作可以分配到一个量化的分数。因此 PAQ 可将职位分 为不同的等级;由于 PAQ 可得出每一个(或每一类)职位的技能数 值与等级,因此它还可以用来进行职位评价及人员甄选;PAQ 法不 需修改就可用于不同组织中的不同职位,使得比较各组织间的工作 更加容易,也使得职位分析更加准确与合理。 职位分析问卷的缺点 1.由于问卷没有对职位的特定工作进行描述,因此,职位行为的 共同性就使得任务间的差异较模糊,所以不能描述实际工作中特定 的、具体的任务活动。 2.可读性不强,只有具备大学文化水平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项目 , 使用范围产生限制。 3.花费很多时间,成本很高,程序非常繁琐。 PAQ 最适 合的用途 工作评价,进而决定该工作的工资等级和奖金。 用途 工作评价,进而决定该工作的工资等级和奖金。 联系 职位分析问卷法(PAQ)与工作要素清单法(JEI)是两种应用最广 的标准化的职务分析问卷法。 职能工作分析法(FJA) 管理岗位 描述 问卷法 (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 e,MPDQ)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Functional job analysis) 职业分析问卷(OAQ)美国控制数据经营咨询企业在 1985 年设计 了职业分析问卷,职位进行定量的描述。QAQ 是一个包括各种职业 的任务、责任、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个性特点的多项选择问卷。 例如,在 OAQ 中,软件职位被规划分为 19 种责任、310 个任务和 105 个个性特点。 与个性相关的职位任职资格表(personality-related position requirem ent form,PPRF)帕特里克.瑞玛克(Patrick Raymark)和他的同事提 出,大多数传统的职位分析法中没有识别个性特征变量的方法,这 些个性特征与工作绩效的不同相关。因此,在 5 大性格要素的基础 上,他们开发了 107 个项目,并将它们划分成 12 个子类,来评估潜 在的与职位相关的个性特征。这是唯一一个专门用于确定职位所要 求的个性特征的职位分析法。 技术和特征问卷(skills and attributes inventory,SAI)梅拉尼.贝尔 (Melany Baebr)制定了一个 96 个问项的结构化问卷,问卷不是由 主题问题专家来给出知识、技术和能力,而是由他们来对已有的一 系列的技术和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它们对工作绩效而言的重要性。 这个问卷被称为技术和特征问卷,或 SAI。它皆在用于自我管理性职 位,这些职位直接监督比较少。虽然在使用技术和特征问卷的时候 仍然涉及推论(即,估计知识、技术和能力的重要性)。但是,通 过使用一系列固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主题问题专家所需要的推 论就比较少了(例如,明确说明某职位需要说明知识、技术和能 力),人们认为使用一系列标准化的特征,有助于减少对职位而言 重要的特性被遗漏的可能性。 最低特性分析法(threshold traits analysis,TTA)。费利克斯.洛佩 斯(Felix Lopez)的最低特性分析法是一个有 33 个雇员特性组成的 调查问卷(例如力量、注意力、口头表达能力)。它由作为主题问 题专家的上级或任职者完成,他们根据诸如重要性、独特性、相关 性、水平和实用性等因素来给特性评分。最低特性分析法是一个包 括工作者职位任务和工作者特性的更大体系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 用最低特性问卷和其他问卷测量工具,将具体的工作者特性和绩效 联系起来,其中,绩效是可接受的、完成重要职位任务的绩效。 到职业生涯规划、 培训等领域,以建立企业的职位信息库。
7 页
363 浏览
立即下载
行政总监职位分析书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职务分析说明书 职位 职称 行政总监 会长 部 门 工作地点 爱普德综合服务部 北京 职系 职级 直属上级 直属下级 管理 高级 运营总裁 行政主管 岗位主要工作目的: 统筹管理公司政务、事务、安全保卫、内部服务与对外联络工作。 岗位职责 : 一、业务职责 1、参与制订公司年度总预算和季度预算调整,汇总、审核下级部门上报的月度预算并参加公司月度预 算分析与平衡会议。 2、负责公司行政方面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 3、领导公司的后勤服务工作,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4、定期组织做好办公职能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督促做好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 5、接待公司重要来访客人,处理行政方面的重要函件。 6、领导公司的防火安全、保卫工作并定期组织检查,保证公司安全。 7、组织公司有关法律事务的处理工作,指导、监督检查公司保密工作的执行情况。 8、负责协调公司分公司、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先期调解工作中发生的问题。 9、负责公司管理模式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汇总各部门的反馈意见,整理分析后向总经理汇报。 10、掌握行政系统工作情况和公司行政管理工作的运作情况,适时向运营总裁汇报。 11、代表公司与外界有关部门和机构联络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12、负责公司的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策划,以及审核一切对外的文字、宣传资料。 二、管理职责 1、组织建设 (1)、参与讨论公司部门级以上组织结构; (2)、确定下级部门的组织结构; (3)、当发现下级部门的岗位设置或岗位分工不合理时,要及时指出问题,作出调整,并通知人力资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源部。 2、招聘及任免 A、用人需求 (1)、提出直接下级岗位的用人需求,并编写该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提交给运营总裁确认; (2)、确认直接下级提交的用人需求(含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并提交运营总裁确认。 B、面试 (1)、在人事负责人协助下进行直接下级岗位的初试及复试; (2)、在人事负责人协助下进行非直接下级岗位复试,并做最后确定; 应变能力 极需要 需要 教不需要 文字能力 极需要 需要 教不需要 规划能 极需要 需要 教不需要 沟通能力 极需要 需要 教不需要 创造能力 极需要 需要 领导能力 极需要 需要 教不需要 教不需要
2 页
377 浏览
立即下载
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第三章 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 1、职位分析概念: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它是一种应用系统方法, 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 要求等基本因素的过程。 为什么要做职位分析:(1)对工作来说,最重要的特征是职责,而非权利(2)工作分析 是人力资源的平台,是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基础。 在什么情况下需进行职位分析:(1)新的组织建立的时候,新的工作产生的时候;(2) 当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或新系统发生变化时,即当企业进行管理变革时;(3)从来没 做过或很久没更新过工作分析的时候。 2、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职位分析对企业战略的落地与组织优 化具重要意义。(1)实现战略传递: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职位设置的目的,从而找到 该职位如何为自制整体创造价值,如何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与部门目标,从而使组织的战 略能够得以落地,(2)明确职位边界: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职位的职责与权限,消除 职位之间的相互重叠,从而尽可能得地避免由于职位边界不清导致的扯皮推委,并且防止 职位之间的职责真空,使组织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得以落实(3)提高流程效率:通过职位 分析,可以理顺职位与其流程上下游环节的关系,明确职位在流程中的角色与权限,消除 由于职位设置或者职位解定的原因所导致的流程不畅效率低下等现象(4)实现权责对等: 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根据职位的职责来确定或者调整组织的授权与权力分配体系,从而在 职位层面上实现权责一致(5)强化职业化管理:通过职位分析,在明确职位的职责、权限、 任职资格等的基础上,形成该职位的工作的基本规范,从而为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牵 引与约束机制 3、职位分析原则:(1)以战略为导向,强调职位与组织和流程的有机衔接(2)以现状为 基础,强调职位对未来的适应(3)以工作为基础强调人与工作的有机融合(4)以分析为 基础,强调对职位的系统把握(5).以稳定为基础,但重视对职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 4、职位分析方法:。1、观察法:由职位分析师在工作现场通过实地观察、交流、操作等方式 收集工作信息的过程。主要有直接观察法、自我观察法(工作日志)以及工作参与法。局限 性:(1)要求观察着有足够实际操作经验(2)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长的工作(3)不能 到有关任职者资格要求的信息 2、访谈法:两个或更多的人交流某项或某系列工作的信息的 会谈。(国内企业中运用最广泛、最成熟、最有效的职位分析方法。)关键点(访谈者培训、 事前沟通、技术配合、沟通技巧、信息确认)3、非定量问卷调查法:以书面的形式、通过任职 者或其他职位相关人员单方信息传递来实现的职位信息收集方式。(定量结构化问卷和非 结构化问卷)4、工作日志法:是通过任职者在规定时限内,实时、准确记录工作活动与任 务的工作信息收集方法。操作要点:①单向信息职位分析者应采取措施加强与填写者的沟 通交流,削弱信息交流的单向性,如事前培训、过程指导、中期辅导等 ②结构化设计结构化 程度较高的填写表格 ③适用条件,不宜作为主导方法 ④过程控制 5、SMEs 会议法:主题专家会议法(简称 SMEs)通常指与熟悉目标职位的组织内部和外部 人,包括任职者、直接上司、曾经任职者、内部客户、其他熟悉目标职位的人以及咨询专家、 外部客户、其他组织标杆职位任职者的集思广益的过程。6、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 的信息搜集方法,它通过对现存的与工作相关的文档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来获取工作信 息,此方法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 6、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 职位分析问卷法(PAQ):是一项基于计算机的、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 三种形式:(1)工作维度得分统计报告:目标工作在 PAQ 各评价维度上得分的标准化和 综合性的比较报告(2)能力测试估计数据:能力测试预测数据是 PAQ 另一项重要的成果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形式,PAQ 通过对职位信息的分析,确定该职位对于任职者各项能力( GATB 系统)的要 求(3)工作评价点值:职位分析结果最重要的用途是进行职位评价,通过 PAQ 内在的职 位评价系统对所收集的职位信息进行评价,确定各职位的相对价值 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MPDQ),是一种结构化的,以工作为基础、以管理型职位为分 析对象的职位分析方法。功能:MPDQ 主要收集、评价与管理职位相关的活动、联系、决策、 人际交往、能力要求等方面的信息数据,通过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加以分析,有正队性的制 定各种与工作相关的个性化信息报表,最终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只能版块—工作描述、 职位评价、人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等提供信息支持,包括信息分析版块、 信息输入版块、信息输出版块 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 传统工业职位分析方法 7、职位描述:对职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范的描述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的目的、 职责、任务、权限、业绩标准、职位关系、工作的环境条件、工作的负荷等职位。 核心内容:任何一份职位描述都必须包含的部分,这些内容的缺失会导致我们无法对 本职职位与其他职位加以区分,包括(1)工作标识:工作名称、所在部门、直接上级职位、 薪点范围等(2)工作概要:关于该职位的主要目标与工作内容的概要性陈述(3)工作职 责:该职位必须获得的工作成果和必须承担的责任(4)工作联系:该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 职位描述的选择性内容 并非任何一份职位描述所必须的,而可由职位分析专家根据预先 确定的职位分析的具体目标或职位类别,有选择性的进行安排,包括(1)工作范围(2) 工作权限(3)履行程序(4)职责量化信息(5)工作压力因素与工作环境 8、任职资格:指与工作绩效高度相关的一系列人员特征,具体包括:为了完成工作,并取 得良好的任职资格,任职者所需要的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个性特征。 四个途径构建任职资格: (1)以工作为导向的任职资格推导方法(2)以人员为导向的推 导方法(3)基于定量化职位分析方法的任职资格推断(4)基于企业实证数据的任职资格 体系(5)基于公共数据的任职资源的任职资格体系。 任职资格包括:(1)显性任职资格:正式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或职业培训、工作技能 (2)隐性任职资格主要是承担工作所需的内在的能力、素质要求 9、职位评价。概念:又称职位评估,是建立在企业职位分析基础上的基础性人力资源管理 活动,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建立企业价值序列和设计企业薪酬体系。 12、职位评价的战略意义及作用。对战略和组织管理的贡献:(1)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核 心能力决定职位评价方案的核心内容(2)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职位评价强化组织成 员对权责体系的认识(3)通过职位评价的导向作用,提高流程运行效率(4)职位评价方 案以实施过程能够有效引导员工行为、并提高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度 职位评价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1)建立职位价值序列(2)设计薪酬体系 (3)解决劳资纠纷 14、构建战略导向的职位评价:(1)明确职位评价的战略,即我们必须认识我们应从什么 角度来看待每个具体的职位(2)单一职位评价方案和多种方案的选择(3)标杆职位的选 取,选取组织中具有代表性、较为稳定的标杆职位进行职位评价 15、职位评价方法:1、排列法:岗位分析,选择并确定标杆岗位,围绕标杆岗位将所有岗 位按重要性排列起来,给排列起来的岗位确定等级。优点:简单易行。缺点:主观性能;岗 位等级不一定能反映岗位的相对价值差;准确度不高且不稳定。常见的排列法:配对比较 排列法、交替排序法。2、职位分类法:建立等级给出定义,根据等级对岗位进行分类。优点: 简单易行;较准确且稳定。缺点:不能清除定义等级;主观。常见职位分类方法:自主时间 段法 TSD、决策带法 DBM 。3、因素比较法。流程:确定关键职位;选择比较要素;编制因 HRtop - 睿智向上的 HR 都在这里 www.hrtop.com 素比较尺度表;进行职位比较。优点:简单,有弹性。缺点:受主观因素影响。 4、要素计点法。流程:确定、评价范围;进行职位分析;选取报酬要素即评价指标;建立指 标等级定义;赋予指标权重;标杆职位试测。 16、IPE 岗位评价系统:IPE 码即国际职位评价方法,最早由欧盟内部组织的通用性职位评 价方法,目前在世界各地多哥组织中得到了干活发的运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适应性 。 17、七大评价因素及其子因素:(1)对企业的影响(2)监督管理(3)责任范围(4)沟 通技巧(5)任职资格(6)解决问题难度(7)工作特征
3 页
424 浏览
立即下载
财务部经理职位分析
财务部经理职位分析 职务名称:财务部经理 所属部门:财务部 直接上级:财务副总经理 工作目的: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 工作要求:认真负责、工作细致、坚持原则;精通财务法规、税务法规。 工作责任: 1. 编制公司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 2. 编制公司财务制度、实施方法;监督执行公司财务制度; 3. 公司资金的筹集调度,保证资金在使用上安全可靠; 4. 汇报公司经营状况、经营成果、财务收支及计划的具体情况; 5. 汇报财务制度、经济现任的执行落实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 6. 公司福利:制定公司福利政策、办理社会保障福利; 衡量标准: 工作报告的完整性; 工作难点:如何坚持财务政策。 工作禁忌:工作粗心,留有首尾,违反财务、税务法规。 职业发展方向:财务副总经理 任职资格: 1. 工作经验:七年以上大中型企业相关工作经历; 2. 专业背景要求:曾从事财务部经理工作 3 年以上; 3. 学历要求:本科,大专以上需从事财务工作 5 年以上经历; 4. 年龄要求:35 岁以上; 5. 个人素质:认真细心、为人正直、责任心强。
1 页
381 浏览
立即下载
【表格】海氏职位分析评估自动生成系统
Step 1:选择权重 海氏职位评价——自动生成表 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 40% 承担的职务责任: 60% ### ### ### Step 2:技能水平评估 管理诀窍: 起码的 D ### 人际技能: 基本的 专业理论知识: 初等业务的 知识掌握程度: 中 Step 3: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 思维难度: 模式化的 E ### 思维环境: 标准化的 思维环境程度: 较高 Step 4:职务责任评估 ### 职务责任: 少量 K ### 职务对后果形成的作用: 行动的自由度: 有规定的 自由程度: 评估结果 中 直接 主要 岗位名称: 总经理 ### 最终得分: 13 使用帮助: 将鼠标移至蓝色区域,选中单元格后,即可进行相应选项的选择与设置。 提示:本表的使用前提是,你熟悉海氏职位评估系统的使用。 海氏职位评价——自动生成表 使用帮助: 首先,在POSITIONS表里填写需要评估的岗位名称列表。 其次,将鼠标移动到本表里的蓝色区域,选择需要评估的岗位名称, 再次,在白色区域,填写对应权重。(只要填写第一个,第二个系统会自动计算) 最后,按照绿色区域的4个步骤,在灰色区域选择对应岗位的评估选项。 结果:在茶色区域,就会自动得出最终的岗位评估分数。COPY后就可以自由使用啦。 评估结果 岗位名称 最终得分 市场总监 #REF! 总经理 #REF! 人力资源总监#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Step 1:选择权重 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4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承担的职务责任 65% 6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Step 2:技能水平 管理诀窍 起码的 全面的 多样的 人际技能 重要的 关键的 重要的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REF!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Step 2:技能水平评估 专业理论知识 高等业务的 熟练专门技术 初等业务的 知识掌握程度 中 高 中 Step 3: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 思维难度 适应性的 无先例的 模式化的 思维环境 标准化的 抽象规定的 半常规性的 思维环境程度 较高 较高 较高 Step 4:职务责 职务责任 少量 大量 少量 职务对后果形成的作用 直接 直接 直接 Step 4:职务责任评估 职务对后果形成的作用 分摊 主要 主要 行动的自由度 标准的 战略性指引的 有规定的 自由程度 高 高 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岗位名称 总经理 副总经理 财务总监 人力资源总监 信息技术总监 市场总监 这里填写本公司 的岗位名称。 海氏工作评价系统 一、海氏工作评价系统: 海氏工作评价系统又叫“指导图表一形状构成法”,是由美国工资设计 专家艾德华·海于1951年研究开发出来。它有效地解决了不同职能部 门的不同职务之间相对价值的相互比较和量化的难题,被企业界广泛接 受。 海氏工作评价系统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根据这个系统,所有职务所包 含的最主要的付酬因素有三种,即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 职务责任。每一个付酬因素又分别由数量不等的子因素构成,具体叙述 见表1。 二、下面将对表1--海氏工作评价系统付酬因素描述中技能水平、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职务责任三因素及其各子因素做如下说明: 1、技能水平 技能水平是知识和技能的总称,它由3个子因素构成 ● 专业理论知识 对该岗位要求从事的职业领域理论、实际方法与专门知识的理解。该子 系统分为8个等级,从基本的(第1级)到权威专门技术的(第八级) 等级 说明 举例 A、基本的 熟悉简单工作程序 复印机操作员 B、初步业务的 能同时操作多种简单的设备以完成一个工作流 程 接待员、打字员、订单收订员 C、中等业务的 对一些基本的方法和工艺熟练,需具有使用专 业设备的能力 人力资源助理、秘书、客户服 务员、电气技师 D、高等业务的 能应用较为复杂的流程和系统,此系统需要应 用一些技术知识(非理论性的) 调度员、行政助理、拟稿人、 维修领班、资深贸易员 E、基本专门技术 对涉及不同活动的实践所相关的技术有相当的 理解,或者对科学的理论和原则基本理解 会计、劳资关系专员、工程师 、人力资源顾问、中层经理 通过对某一领域的深入实践而具有相关知识, F、熟悉专门技术 或者/并且掌握了科学理论 人力资源经理、总监、综合部 门经理、专业人士(工程、法 律等方面) G、精通专门技术 精通理论,原则和综合技术 专家(工程、法律等方 面)、CEO、副总、高级副总 裁 H、权威专门技术 在综合技术领域成为公认的专家 公认的专家 ● 管理决窍 等级 说明 职位 Ⅰ.起码的 仅关注活动的内容和目的,而不关心对其它活 动的影响 会计、分析员、一线督导和经 理、业务员 Ⅱ.相关的 决定部门各种活动的方向、活动涉及几个部门 的协调等 主任、执行经理 Ⅲ.多样的 决定一个大部门的方向或对组织的表现有决定 的影响 助理副总、副总、事业部经理 Ⅳ.广博的 决定一个主要部门的方向,或对组织的规划, 运作有战略性的影响 中型组织CEO、大型组织的副 总 Ⅴ.全面的 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 大型组织的CEO 等级 说明 职位 1、基本的 对多数岗位在完成基本工作时均需基本的人际 沟通技巧,基本沟通技巧要求在组织内与其他 员工进行礼貌和有效的沟通,以获取信息和澄清 会计、调度员、打字员 疑问 2.重要的 理解和影响人是此类工作的重要要求。此种能 力既要理解他人的观点,也要有说服力以影响 行为和改变观点或者改变处境,对于安排并督 导他人工作的人,需要此类的沟通能力。 订货员、维修协调员、青年辅 导员 3、关键的 对于需理解和激励人的岗位,需要最高级的沟 通能力。需要谈判技巧的岗位的沟通技巧也属 此等级 人力资源督导、小组督导、大 部分经理、大部分一线督 导、CEO、助理副总、副总 ● 人际技能 2、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两个子因数。 l 思维环境: 思维是否可从他人处或过去的案例中获得指导。 l 思维难度:指思维的复杂程度。 思维环境的等级划分 A、 高度常规性的:有非常详细和精确的法规和规定作指导并可获得不断的协助。 B、 常规性的:有非常详细的标准规定并可立即获得协助。 C、 半常规性:有较明确定义的复杂流程,有很多的先例可参考,并可获得适当的协助。 D、 标准化的:有清晰但较为复杂的流程,有较多的先例可参考,可获得协助。 E、 明确规定的:对特定目标有明确规定的框架。 F、 广泛规定的:对功能目标有广泛规定的框架,是某些方面有些模糊、抽象。 G、 一般规定的:为达成组织目标和目的,在概念、原则和 一般规定的原则下思考,有很多模糊、抽象的概念。 H、 抽象规定的:依据商业原则、自然法则和政府法规进行思考。 思维难度的等级划分: 1、 2、 3、 4、 5、 3、承担的职务责任 重复性的:特定的情形仅需对熟悉的事情作简单的选择。 模式化的:相似的情形仅需对熟悉的事情进行鉴别性选择。 中间型的:不同的情形,需要在熟悉的领域内寻找方案。 适应性的:变化的情形要求分析、理解、评估和构建方案。 无先例的:新奇的或不重复的情形,要求创造新理念和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承担的职务责任有三个子因数。 l .行动的自由度 l .职务对后果的影响 l .职务责任 行动的自由度 等级 说明 举例 .体力劳动者 R、有规定的 此岗位有明确工作规程或者有固定的人督导 A、受控制的 此岗位有直接和详细的工作指示或者有严密的 督导 普通维修工 B、标准化的 此岗位有工作规定并已建立了工作程序并受严 密的督导 贸易助理 C、一般性规范的 此岗位全部或部分有标准的规程、一般工作指 示和督导。 此岗位全部或部分有先例可依或有明确规定的 D、有指导的 政策,也可获督导 E、方向性指导的 仅就本质和规模,此岗位有相关的功能性政策 ,需决定其活动范围和管理方向 F、广泛性指引的 就本质和规模,此岗位有粗放的功能性政策和 目标,以及宽泛的政策 有组织政策的指导,法律和社会限制,组织的 G、战略性指引 委托 .工厂工人 一般文员 木工 秘书、生产线工人、大多数一 线文员 大多专业职位、部分经理、部 分主管 某些部门经理、某些总监、某 些高级顾问 某些执行经理、某些副总助理 、某些副总 关键执行人员、某些副 总、CEO. 三、利用海氏工作评价系统对职位进行工作评价举例 海氏工作评价系统将三种付酬因素的各子因素进行组合,形成三张海氏 工作评价指导图表。下面我们利用海氏工作评价指导图表对小车司机班 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营销副总这一个职位进行工作评价。 表2是供技能水平评价用的工具。 现在我们根据技能水平评价图表对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 、营销副总这三个职务做相应的技能因素的相对价值评价。 营销副总在企业中全面主管营销事务,而营销工作往往是企业中最难应 付的工作,需要很高的管理技巧,因此在管理技巧方面是全面的;营销 副总要精通营销管理的各项专门知识,并要在下属当中树立起自己的绝 对权威,方可充分调动广大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应 是权威专门的;在人际技巧方面,他需要熟练的人际技能,这是关键的 。因此营销副总的技能因素价值为1400。 产品研发工程师负责企业的研发工作要求有很高的专门知识,因此在专 门知识方面应是精通专门技术的;在管理技巧方面,因其主要工作是独 立开展研究活动,无需管理或很少有开展管理活动的必要,因此应为起 码的;在人际技能方面,应为基本的。因此产品研发工程师的技能价值 分为304。 小车司机班班长在专业知识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只需高等业务性的; 在管理决窍方面,管理一批司机,工作简单,只需要起码的;在人际技 能方面,小车司机文化虽然不高,但均是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服务 的,长期与高管人员在一起,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特权,应付起 来不太容易,需要最高一级即关键性的人际处理技巧。所以其技能因素 价值分为175。 表3是用来评定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 下面我们根据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图表对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 程师、营销副总这三个职务做相应的解决问题能力评价。 营销副总是企业市场的开拓者,每天都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独立做出 营销决策,很多情况下企业都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其思维环境属“抽 象规定的”。为了占领市场,营销副总需要开展高度的创造性工作,这 些工作在企业无先例可循,其思维难度要列“无先例的”。因此解决问 题能力便评价为技能的87%。 产品开发工程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受到行业规范、各种技术标准等的限 制,其思维环境属第6级“广泛规定的”;但由于产品开发属于高度创 造性的活动,其思维难度属“无先例的”,因此解决部下能力便评价为 技能的66%。 司机班班长属于最基层管理者,管理活动受到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和上级 的约束,其思维环境属“标准化的”;其管理不需要有太多的创造性, 基本上是“模式化的”。因此解决问题能力便评价为技能的25%。 表4是用来对职务责任进行评定的工具。 下面我们根据承担的职务责任评价图表对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营销副总这三个职 务做相应的承担的职务责任评价。 营销副总在企业内地位很高,享有广泛授权,行动的自由度高,属“战 略性指引的”;他全面主管企业的营销工作,所起的作用是最高的第4 级“主要的”;营销副总的决策有时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其职务 责任是“大量的”。该职务在这一因素的整体评分为1056。 产品开发工程师的行动自由度比较大,属于方向性指导的;职务责任不 大,只有少量的影响;对后果形成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其对企业新产品 开发和企业进一步发展有直接影响,因此属于分摊的。该职位在这一因 素上的整体评份为264。 小车司机班班长行动自由度小,只属第3级“标准化的”;但他为整个 小车司机班的带头人,所起的作用是最高的第4级“主要的”;不过他 级别太低,对经济后果的责任也属最低“微小的”。因此该职位在这一 因素上的整体评分为57。 现在我们来分析小车司机班班长、产品开发工程师、副总这三个职务的 “职务状态构成”。职务状态构成是氏提出,他认为职务具有一定的“ 形态”,这个形状主要取决于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相对于职务 责任这一因素的影响力间的对比与分配,如图2-2。根据海氏工作评价 系统法,上述三种职务分别属于以下三种类型: 营销副总属于“上山型”。该职务的责任比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 产品开发工程师属于“下山型”。该职务的责任不及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重要。 小车司机班班长属于“平路型”。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责任并重。 智能与解决 问题能力 职务责任 上山型 平路型 下山型 根据三种职务的“职务形态构成”,赋予三种职务三个不同因素以不同 的权重。即分别向三个职务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与责任因素 指派代表其重要性的一个百分数,这两个百分数之和恰为100%。根据 一般性原则,我们粗略地确定“上山型”、“下山型”、“平路型”两 组因素的权重分配分别为(40%+60%)、(70%+30%)、(50% +50%)。这样我们将这三个职务在三个因素上的工作评价得分及其相 应权重汇总如下: 营销副总评价总分=[1400(1+87%)40%+1056 ╳ 60%=1680.8 产品开发工程师评价总分=304(1+66%)70%+264 ╳ 30%=432.448 小车司机班班长评价总分=175(1+25%)50%+57 ╳ 50%=137.875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海氏工作评价法评价出的分数,比直 觉性的主观评估要精确和合理一些,只是评价过程较复杂。评价分获得后,具体 工资额的确定要参考外界市场情况确定。 协助。 适当的协助。 抽象。 解决方案。
17 页
769 浏览
立即下载
xx集团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研讨会
XX 集团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研讨会 WWW.WATSONWYATT.COM 前言:研讨会的目的 沟通职位模块的方法论和工具,在美的形成统一的 语言和认识; 针对美的案例进行练习和研讨,帮助部门骨干掌握 方法,推动美的在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模块的工 作; 培训未来的培训者 明确各自角色和计划 2 3 前言:我们在做什么…… 帮助美的集团提升人力资源体系,支持公司战略发展。 研究范围 组织调研与人资策略 职位分析和评估 人力 薪酬体系与激励制度 资源 绩效管理系统 战略 功能 完善 能力模型与测评 招募体系 培训体系 人资规划与发展 体系 流程整合 全集团 提供并建立职位说明书模板 标杆职位评估限于试点范围 (100 个 ) 薪酬结构设计限于试点范围 激励制度设计限于试点单位,重点考虑中高层人员 绩效管理流程限于试点范围 指标设计限于试点范围的三个职位群 试点范围的三个关键职位能力模型设计 测评范围为事业部的管委会主要成员(不超过 20 个) 说明 华信惠悦将带领美的集团小组进行该项工作并撰写 所有的职位说明书,华信惠悦将审核结果。 100 个左右的标准职位将基本涵盖各个层级和各个 部门,非标准职位将同理安插进入整个职等架构、 中高层的主要为各个事业部的管理委员会成员,约 20 人左右 薪酬体系将在职位体系完成后,进行审核,以便同 新的职位体系挂钩。薪酬结构是否调整需要美的集 团高层决策。 华信惠悦将培训美的集团小组绩效管理技能,能 力模型设计与测评技术,并在试点范围内实施 试点范围 试点范围 试点范围 能力模型在发展中的运用限于试点三个职位群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流程 华信惠悦将带领美的集团小组完成员工自助管理 的策略及实施计划 3 个职位群将兼顾横向和纵向的重要职位群,建议 选择中层管理层 以及另外 2 个对美的集团业务起 到关键影响的职位群。 4 前言:项目范围 涵盖 4 个平台, 5 个事业,共 9 个试点。 战略与发展 董事会 管委会 提名与薪酬 首席执行官 审计与监察 战略发展部 审计检查部 法务部 财务部 行政部 IT 部 工程部 人力资源部 后勤服务中心 股份公司 制冷事业本部 管理委 管理委 行政与人力资源 管理委 战略管理 财务部 运营管理部 财务部 审计部 市场部 人力资源 IT 人力资源 财务部 IT 生 日 压 微 饮 热 洗 活 风 橱 用 缩 波 水 水 碗 电 扇 具 电 机 炉 机 器 机 器 器 管理委 管理部 财务部 运营管理部 产业支持部 市场部 研发部 国内销售部 制造部 国外销售部 品质部 威 特 电 子 真 空 公 司 威 特 工 业 微 波 公 司 商 用 空 调 家 用 空 调 海 外 事 业 部 国 内 营 销 公 司 美的东芝 开利合资公司 技 术 中 心 美 的 荣 事 达 合 资 冰 箱 公 司 汽车发展部 研发中心 出口部 审计部 会计结算部 威尚 电机事业本部 空 调 电 机 洗 涤 电 机 工 业 电 机 公 司 管理科 电 子 电 器 美 的 房 地 产 公 司 威 灵 房 产 物 流 公 司 赛 意 公 司 云 南 汽 车 湖 南 汽 车 5 前言:项目进程 我们分为 3 个阶段开展工作,以实现预期目标 理清人资策略 实现人力资本 管理功能 第一期项目 理清人资策略,以配合美的 阶 段 性 目 标 集团的业务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行政事务处理标准 化、高效化 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流 程效率 第二期项目 优化人力资源服务流程效率 有效提供传统的人力资本服 务,并及时响应业务的变化 展开新的人力资本服务 员工“核心”能力的发 展 人才激励和绩效管理 发展愿景 实现人力资本 管理功能 第三期项目 企业人才规划和 发展 能力培养 以人力资本为中心,展开人力资源战略服务功能,并建立优异的服务模式,以提升服务价值和 降低管理成本,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的“事业伙伴”。 前言:我们目前的结论和建议 D MiDea’S g in S 同 企 员 业 工 成 分 功 享 ar Sh Mutual Respect 多元和尊重的 文化 lo p m e n M 成发 长挥 专 长 的 D e v e t 美的人力资源战略建议 6 前言:实现建议的举措 愿景 成功要素 7 M iDea’S 战略 1-1. 强化企业发展阶段的新文化 多元和尊重人 的企业文化 致力于成 为员工的 最佳雇主, 打造企业 吸引和保 留人才的 竞争优势! 1-2. 再造新的领导能力,并成为文化推动表率 1-3. 倡导“员工关怀”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 2-1. 强化人才投资理念,建立上下互动管理 发挥员工特长 提供发展与成 长机会,创造 良性绩效循环 2-2. 建设专业发展与通才发展的多重职业通道 2-3. 加大培训投资,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2-4. 建立知识管理机制,加速知识传播和更新 3-1. 建设考核与发展均衡的绩效理念与体系 激励员工贡献, 与企业共同分 享成功果实 3-2. 建设具有内部公平,外部竞争的付薪结构 3-3. 差异化的薪酬激励方案 3-5. 多元化的福利挽留政策 研讨会议程 8 1 职位模块培训 9:05-10:00 2 美的案例练习 10:00-4:00 3 步骤 1 :分解部门职责 10:00-11:30 步骤 2 :填写职位基本信息 11:30-12:00 步骤 3 :描述职位设置目的 1:30-2:00 步骤 4 :描述职位关键职责 2:00-2:30 步骤 5 :描述任职要求 2:30-3:30 明确各自角色与工作计划 3:30-4:00 研讨会议程 1 职位模块培训 职位分类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 2 美的案例练习 3 明确各自角色与工作计划 9 区分职类 :MPAO 10 划分四类职位的主要目的是区分职位晋升通道及职位重要性 定义 管理人员 Managerial M类 专业人员 Professional P类 • 主要的时间用来审阅他人的工作,包括: 举例 • 总经理 ‐ 任职者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发展、激励他人,而不是监督 • 项目经理 ‐ 任职者通过他人来达成目标 ,任职者的业绩通过团队的业绩来衡量 • 全球薪酬福利总监 ‐ 任职者主要负责管理项目,业绩通过项目的结果衡量 • 车间主任 ‐ 任职者管理 ( 协调、指导等 ) 某个职能工作,不一定和他人有直接汇 报关系,但存在虚线汇报关系,任职者的业绩通过该职能的工作结果 衡量 • 财务总监 • 主要的时间用于在办公室工作,完成专业性的任务,对本人的工作负责, 包括: ‐ 任职者通常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专业人员指必须掌握某个专业的知 识才能胜任工作,如会计、人力资源、研发、营销等等,这些人员一 般需要本科学历,或同等的经验 ) ‐ 任职者需要独立发挥专业判断,自主选择工作方法解决问题 ‐ 任职者大量 (30% 及以上时间 ) 工作是非常规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 可以借鉴,须任职者经常发挥创造力来解决问题 ‐ 任职者独立工作,基本上不需要监督 • 首席研究员 • 工程师 • 人力资源专员 • 高级销售代表 • 经营分析 区分职类 :MPAO 11 划分四类职位的主要目的是区分职位晋升通道及职位重要性 定义 行政人员 Administrative A类 • 主要的时间用于在办公室工作,协助他人完成工作或者独立完成操作性 的任务,包括: ‐ 任职者独立从事相对简单的、重复性高的工作,可以通过详细的操 作手册规定完成任务的步骤,较少遇到非常规化的问题 ‐ 任职者协助他人完成工作复杂性高、需要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较多 的监督和指导 举例 • 行政助理 • 综合岗 • 销售支持岗 • 人事管理岗 ‐ 本科学历或同等经验不是必须 操作人员 Operational O类 • 主要的时间用来操作工具、设备、仪器,完成操作性的任务,包括: • 生产组长 ‐ 任职者在生产一线工作,负责监督他人工作,且任职者的工作与 被监督者的工作非常类似,都需要操作工具、设备、仪器 • 技术工人 ‐ 任职者在生产一线工作,负责操作设备、仪器 ‐ 任职者操作工具、仪器、设备,从事操作性的后勤服务工作 • 搬运工 • 司机 • 保洁人员 MPAO 各自的职等段(示例,仅供参考) 12 协助 1 职等段 1 2 3 4 5 6 专长 3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7 5BS 19 18 20 21 22 23 24 25 21 22 23 24 25 高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 例 示 管理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 1 1 2 2 3 4 5 6 3T 7 8 9 操作人员 专业人员的 职业发展层级 10 企业决策 部门决策 5FS 领导 4 企业决策层 管理人员的 职业发展层级 职等 独立 2 总裁 各职位的角色与贡献 10 4T 11 12 13 14 15 资深专家 Operational 专业人员 技术员 高级行政 / 文员 行政 / 文员 辅助人员 Managerial 行政人员 专业人员 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 16 17 18 19 20 职位类别与职衔的链接(标准职衔示例) 13 针对美的集团的特点,我们的建议是职位类别(职位群 +MPAO )与职衔( M1-M7;P1-P5;A1-A4;O1-O 4 )全集团标准化,而职位名称可以差异化 GG S职 等 M类 等 级 P类 职衔 集团 管理平台 事业部 公司 21-22 M7 总裁 19-20 M6 副总裁 总裁 17-18 M5 总监 总监 总经理 15-16 M4 副总监 副总监 总监 总经理 13-14 M3 高级经理 高级经理 高级经理 11-12 M2 经理 经理 9-10 M1 主管 主管 等 级 职衔 A类 等 级 职衔 O类 等 级 职衔 例 示 P5 首席 XX 专 家 高级经理 P4 高级 XX 专 家 经理 经理 P3 中级 XX 主管 主管 P2 XX 专员 A4 资深文员 P1 助理 XX A3 高级文员 O4 资深技工 5-6 A2 文员 O3 高级技工 3-4 A1 实习职员 O2 技工 O1 工人 7-8 1-2 职能分类及职群 14 价值链( Value Chain ) M.E. Porter 竞争优势 (1980) 行政后勤 信息技术 润 利 支持 职能 人力资源 财务会计 职 群 战略规划与资本运营 研发设计 采购 生产与 质量 业务职能 营销销售 服务 利 润 两类部门的定义 划分两类部门将有助于职位因素的理解 业务职能 • 该部门是核心流程的一部分,如研发、营销销售、生产等,直接对公司的利润、销售收入、 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负责; • 对于核心流程外包的公司,则不尽然。如在耐克公司,就不存在生产部门 • 主要支持职能: 支持职能 ‐ 该部门是并不是核心流程的一部分,但控制了公司的重要资源,且该部门业绩的变化将 对公司业绩的变化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 ‐ 一般,这些部门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直接的关系,如:靠资本运作、兼并收购获取竞 争优势的公司,资本运营部门就是主要支持职能 • 支持职能: ‐ 该部门是并不是核心流程的一部分,主要通过对其他部门提供支持而对公司业绩产生间 接影响; ‐ 该部门的业绩不能通过利润、销售收入、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指标等直接衡量 15 美的职群和职种(讨论稿) 16 职群职种表 职群 ( functio n) 职种( sub-function ) 一 一、支持职能 (5) 战略运营 财务会计 人力资源 信息技术 行政支持 二 三 四 五 六 战略企划 资本运 作 预算管理 财务管 理 融资 资金结 算 招聘选拔 培训发 展 薪酬福 绩效管 人事 利 理 架构规划 质量保 证 基础维 应用管 护 理 宣传 法务 行政 审计监 察 后勤 工程 职位分类矩阵 ( 层级一 ): 示例 类 别 M类 P类 业务职能 研发 生产 研发部 总监 生产制造 部部长 平台开 发室副 主任 项目经理 首席工 程师 主任工程 师 A类 O类 资料管 理 营销销 售 供应链 战略运营 品质总监 销售总 监 客户服务 经理 战略发展 总监 车间主任 电气工 程师 工艺文件 管理 支持职能 质量管理 品质总监 助理 成本分析 体系管理 筛选员 塑料检验 员 17 业务经 理 企划部部 长 渠道管 理经理 资本营运 经理 财务会计 财务总监 会计经理 例 示 人力资源 信息技术 人力资源 总监 信息部部 长 人力资源 总监助理 IT 规划 经理 行政支持 行政总监 工程部部长 法务部长 审计监察室 经理 销售代 表市场 调研 技术支持 经营分析 财务分析 考核 网络管理 公关宣传 供应商管 理 投资管理 资金管理 培训 ERP 实施 律师 800 话 务员 配件运输 管理 资料管理 文秘 赠品管 理 出纳 招聘 人事管理 接待 话务 生产组长 保洁员 技术工人 司机 搬运工 职位分类矩阵(层级二):示例 18 职位分类矩阵 职群 职种 人力资源 领导类 招聘选 拔 培训发 展 薪酬福 利 绩效管 理 人事 人力资 源总监 招聘经 理 培训经 理 薪酬福 利经理 绩效经 理 人事主 管 招聘专 员 课程设 计培训 组织 薪酬专 员 绩效专 员 HR 系统 维护 A类 人事手 续 O类 职类 M类 P类 例 示 职位分类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建立人力资源数据统计的框架、为人才结构的评估和优化做准备 帮助各单位挑选标杆职位,进行职位评估 为后续人力资源改进工作奠定基础,如:薪酬数据分析、员工能力 模型、晋升通道、培训课程设计等等 19 研讨会议程 1 职位模块培训 职位分类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 2 美的案例练习 3 明确各自角色与工作计划 20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目录 21 1 分解部门职 责 简介 2 填写职位信 息 3 职位设置目 的 4 描述关键职 责 5 描述任职要 求 职位说明 书样本 什么是职位说明书?为什么要撰写职位说明书? 是什么 为什么 职位说明书是明确职位设置目的、主 要职责和基本任职要求等的说明性文 件,是最基本的管理工具之一 职位说明书 部门名称 职位名称 职位设置目的 关键角色与职责 •贯彻公司战略 •界定职位职责 •职位价值评估 •招聘和调配的标准之一 •衡量人岗匹配程度的标准之一 •帮助新员工明确工作职责 任职要求 22 制定职位说明书的依据 23 公司战略 做正确的事情 组织结构设置 部门职责 职位 角色 角色 职责 任务 任务 职责 任务 任务 任务 职责 任务 任务 任务 任务 知识、技能、经验、教育 知识、技能、经验、教育 知识、技能、经验、教育 职位七因素 职位七因素 职位七因素 正确地做事 职位、角色、职责、任务举例说明 职位:人力资源总监 角色 1 :战略合作伙伴 角色 2 :业务变革促进者 职责 1 :企业文化管理 职责 2 :组织结构调整 任务 1 :员工晚会 任务 2 :员工意见调查 …… 角色 3 :人力资源技术主导者 职责 3 :领导人继任计划 任务 n :优秀员工嘉奖 24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对职位评估与薪酬设计的影响 职位分析 职位说明书 职位评估 固定薪酬 市场比较 职等结构 25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26 员工目标对经理职责的贡献 制造经理的关键职责: • 负责在严格控制产品成本的基础上, 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运作效率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1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1 Zielvereinbarung 1 Zielbeurteilung Zie lbeurt eilung Zielvereinbarung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1 - 在所有国家安装工 人自我控制系统。 整合全球工厂的弹 性生产安排系统。 1 2 Zielbeurteilung Zielvereinbarung 分析库房容量,消 除工厂现场的超容 现象。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Zielbeurteilung Zielvereinbarung Zielbeurteilung Zielbeurteilung 对供应商进行 ABC 分析,提交供应商 筛选的建议方案。 预期成本下降率应 达 8 %以上。 在德国引进标准化 的单位产品营运费 用分摊表格和计算 方式。 引进全球化的客户 投诉响应标准。平 均投诉处理时间下 降 50 %。 优化生产启动系统。 定制品制造的启动 时间下降 15 %。 4 Zielvereinbarung 3 Zielvereinbarung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Zielbeurteilung Zielbeurteilung Zielbeurteilung Zielvereinbarung Zielvereinbarung Zielbeurteilung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员工 D Zielvereinbarung 3 3 Zielbeurteilung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Zielvereinbarung 3 Zie lverei nbarun g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员工 C 3 Zielvereinbarung 定制品上市时间减少 10 % 3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Zielbeurteilung 零差错制造系统:客户投诉率下降 10 %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员工 B Zielvereinbarung 在全球引入标准划的营运费用分摊表格和单位 产品成本的计算公式 3 Zielbeurteilung 单位生产成本下级 5 % D. Zielvereinbarung: Ziele und Entwicklungsschritte 19__ Zielvereinbarung 员工 A Zielbeurteilung 制造经理经理目标(部分) 工厂的能量消耗降 低 15 %。 全球不合规格的产 品下降 25 %。 在法国引进标准化 在一个国家引进标 准化的单位产品营 的单位产品营运费 运费用分摊表格和 用分摊表格和计算 计算方式。 方式。 引入通过因特网连 提高生产工人的质 量控制系统。 接的 24 小时主要 客户订单跟踪系统。 在主要产品领域实 施跨部门合作项目, 以提高生产部门和 研究部门的合作。 华信惠悦全球职等系统的三步评估法 分析企业业务及规模 所需信息: • • • • 营业收入 员工总数 市场范围 产品与服务的种类复杂程度 职等段归类 回答二至五个问题: • 区分管理与专业技术职位,确定职等区间 评估职位等级 对七个方面进行评估: • • • • 专业知识 业务专长 团队领导 解决问题 • 影响性质 • 影响领域 • 人际关系技巧 27 1 界定规模 2 确定职等段 3 确定职等 大型规模的公司职等架构(示例) 28 辅助 1 职等段 1 2 3 4 5 6 监督 3 7 8 9 10 部门决策 管理 4 11 12 13 14 企业决策 5FS 15 16 17 5BS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1 22 23 24 25 企业决策层 管理人员的 职业发展层级 职等 独立 2 总裁 各职位的角色与贡献 高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 辅助 1 1 2 3 操作 2 4 5 6 3T 7 8 9 10 专长 11 4T 专家 12 13 14 15 资深专家 专业人员的 职业发展层级 专业人员 技术员 高级行政 / 文员 行政 / 文员 辅助人员 16 17 18 19 20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目录 29 1 分解部门职 责 简介 2 填写职位信 息 3 职位设置目 的 4 描述关键职 责 5 描述任职要 求 职位说明 书样本 撰写职位说明书的前提条件 30 置职 位 设 职位说明书 •部门职责 1 责部 门 职 •部门职责 2 •部门职责 3 •…… •…… •部门职责 第一步:将部门职责分解到职位 (I)- 厘清部门定位 部门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部门角色和职责,在厘清部门职责前,请思考您所在部门的定位 案例:某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门定位 关注战略 Partner) 业务职能的合作伙伴( Generalist ) • 招聘组织 • 人力资源战略 • 培训组织 • 组织结构优化与流程重组 • 绩效管理组织 •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管理 •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组织 • 领导人评估与继任计划 • 员工关系管理 战略合作伙伴 (Strategy 关注流程 关注人 行政事务专家 ( Admin Expert) • 薪酬福利计算与发放 • 员工服务 人力资源技术提供者 (Specialist) •招聘方法设计 • 劳动合同 •考核方案优化 • 人事档案 •薪酬福利方案优化 •培训课程设计 •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维护 • 后勤管理 关注日常运作 31 第一步:将部门职责分解到职位 (II)- 明确部门职责 和职位设置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门职责及职位设置 人力资源总 监 人力资源经 理 职能 HR 经理 组织发展经 理 人事主管 研发 薪酬福利 员工手续 营销 招聘配置 HR 系统维护 制造 业绩管理 其他 培训开发 各岗位的角色: 战略合作伙伴 业务职能合作伙伴 (generalist) 人力资源技术提供者 (specialist) 行政事务专家 组织发展主 管 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门职责 : •负责全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调整及变革、企业文化建 设、核心人才的评估及继任计划等工作,扮演集团高层领导的战 略合作伙伴角色 •负责全集团的人力资源政策设计和分支机构的技术指导,包括 薪酬、绩效、培训、考核等工作,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的质量和有 效性 •负责推动人力资源政策在各部门的实施和分支机构的技术指导, 为各部门业务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支持,推动业务目标的 实现 •负责集团本部薪酬福利计算发放、劳动合同管理和各种人事手 续及人力资源系统维护,保证人事服务的质量 32 第一步:将部门职责分解到职位 (III)- 部门关键职 责层层分解过程 请将部门职责层层分解,厘清部门职责之间的逻辑关系 案例:某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门职责分解 一级关键职 责 (一句话概 括部门设置 目的) 负责全行 人力资源战 略和政策设 计及组织实 施,为全行 战略和业务 发展提供全 面的人力资 源支持 二级关键职责 三级关键职责 (一句话概括下级单位职责,(列举每个下级单位的关键任务 3格式为:影响范围 + 设置目 5 项为宜) 的) 集团高层领导的人力资 源战略合作伙伴 全集团人力资源技术提 供者 人力资源规划 组织结构调整及变革 企业文化建设 核心人才评估与继任计划 薪酬福利体系设计与完善 招聘配置体系设计与完善 业绩管理体系设计与完善 培训开发体系设计与完善 33 HR 总监 第一步:将部门职责分解到职位 (IV)- 确定每个职位 在每项部门职责的角色( A ) 组织发展经 理 组织发展 主管 职能 HR 经理 职能 HR 岗 (研发、营 销、生产、 其他) 人力资源 经理 薪酬福利 专员 招聘选拔 专员 业绩管理 专员 培训开发 专员 人事主管 了解人力 资源规划 对薪酬福 利设计的 要求,并 制定有效 的配套方 案 了解人力 资源规划 对招聘选 拔的要求, 并制定有 效的配套 方案 了解人力 资源规划 对业绩管 理的要求, 并制定有 效的配套 方案 了解人力 资源规划 对培训卡 法的要求, 并制定有 效的配套 方案 了解人力 资源规划 对人事管 理的要求, 并制定有 效的配套 方案 制定和完 善保留和 发展核心 人才的薪 酬制度 设计评估 核心人才 的有效工 具 人力资 源规划 参与集团战 略制订,主 持制订集团 人力资源规 划,并推动 在全集团落 实,为战略 目标实现提 供全面的人 力资源支持 根据集团战 略要求,负 责起草人力 资源规划, 并主要负责 推动战略在 全集团落实 收集、研 究分析相 关数据, 参与制订 人力资源 规划,并 协助规划 在全集团 的落实 参与制定人 力资规划, 结合业务职 能的需求提 供有效建议, 主导人力资 源规划在各 部门的推行 负责收集和 识别所负责 部门的业务 发展对人力 资源管理的 需求,并主 导人力规划 在所负责部 门的实施 参与制订 人力资源 规划,结 合集团特 点和内外 部 HR 最佳 实践提供 有效建议 组织结 构调整及 变革 主导集团组 织结构的调 整和组织变 革,以支持 战略发展的 需要 根据战略需 要,负责形 成集团组织 结构调整方 案,并推动 组织变革 收集分析 和研究内 外部组织 数据,协 助制定组 织调整方 案 识别阻碍组 织发展的问 题,组织所 辖人员与业 务经理一起 优化集团各 部门的组织 结构与职位 设置 根据所负责 部门的需要 和集团要求, 与业务经理 一起优化所 负责部门的 组织结构与 职位设置 参与组织 结构与职 位设置的 变革,结 合内外部 HR 最佳实 践提供有 效建议 企业文 化建设 主导集团企 业文化建设, 提升员工队 伍凝聚力和 核心能力 主要负责形 成和实施有 助于提升员 工凝聚力和 核心能力的 集团企业文 化活动方案 协助形成 和实施集 团企业文 化活动, 提升员工 凝聚力和 核心能力 主导集团员 工意见调查 等活动,为 企业文化建 设提供建议, 改进工作环 境 负责识别所 负责部门的 员工意见, 扮演员工意 见代言人的 角色,改进 工作环境 参与企业 文化建设, 结合内外 部 HR 最佳 实践提供 有效建议 核心人 才评估与 继任计划 主持集团层 级领导人的 评估和继任 计划,保证 高质量的后 备人才 参与集团层 级领导人的 评估和继任 计划 协助实施 集团层级 领导人的 评估和继 任计划 主导集团各 部门核心人 才的评估和 选拔,激励 保留和发展 高潜力人才 负责所负责 部门核心人 才的评估和 选拔,激励 保留和发展 高潜力人才 结合集团 需要和内 外部最佳 实践,主 导设计评 估核心人 才的有效 方案 识别阻碍业 务发展的重 要人力资源 问题,并提 供有效的解 决方案,从 而帮助改进 业务绩效 识别阻碍所 负责备部门 业务发展的 人力资源问 题,并提供 有效的解决 方案,从而 帮助改进业 务绩效 了解各部 门业务发 展对人力 资源政策 的需求, 主导制定 和落实有 效的政策 和制度 为集团 各部门业 务发展提 供全面的 人力资源 支持 设计针对 核心人才 发展的有 效培训方 案 员 工 手 续 34 HR 系 统维 护 第一步:将部门职责分解到职位 (IV)- 确定每个职位 在每项部门职责的角色( B ) HR 总监 组 织 发 展 经 理 组 织 发 展 主 管 职能 HR 经理 职能 HR 岗 (研发、营销、 生产、其他) 薪酬福 利体系设 计与完善 审核薪酬政 策,确保薪 酬政策支持 战略要求 协调集团各部 门对薪酬设计 的需求,并推 动落实 负责提出所负 责部门对薪酬 设计的需求, 并推动落实 业绩管 理体系设 计与完善 审核业绩管 理政策,确 保业绩管理 政策支持战 略要求 协调集团各部 门业绩管理需 求,并推动落 实 负责提出所负 责部门业绩管 理需求,并推 动落实 招聘选 拔体系设 计与完善 审核招聘政 策,确保招 聘政策支持 战略要求 协调集团各部 门招聘的需求, 并推动落实 负责提出所负 责部门招聘需 求,并推动落 实 培训开 发体系的 设计与完 善 审核培训开 发政策,确 保培训开发 政策支持战 略要求 协调集团各部 门培训需求, 并推动落实 负责提出所负 责部门培训需 求,并推动落 实 人事手 续办理 审批重大人 事手续 人力资 源信息系 统维护 负责提出 HR 系统和信息需 求 人力资源经 理 薪酬福利 专员 招聘选拔 专员 业绩管理专员 培训开发 专员 人事主 管 员工手续 审批重 要人事 手续, 确保员 工服务 的质量 负责办理 各类人事 手续,如 员工调动、 发放工资 等,确保 员工服务 质量 35 HR 系统维护 负责提出 能够有效 激励和保 留员工的 薪酬方案 负责提出能够 有效激励员工 的业绩管理放 案 负责提出 能够有效 选拔员工 的招聘选 拔放案, 确保人才 选拔质量 和速度 负责提出 能够有效 培养和发 展员工的 培训和制 野生涯管 理放案 负责维护 HR 信息系统,并 负责简单的 HR 信息分析,确 保信息的准确 性和效率 第一步:将部门职责分解到职位 (VI)- 四种基本角色 对于同一部门职责,不同职位扮演不同角色( FAIR ): •F- 推动( Facilitate ):做为行动小组成员之一参与该活动并推动活动的进展 •A- 决策( Approve ):审核批准或否决的权利 •I- 实施( Implement ):负责启动并跟踪某一活动,并确保该活动的顺利完成,对 该活动的结果负责 •R- 思考 (Research) :为某活动提供咨询、建议 36 第一步:将部门职责分解到职位( IV ) - 您可以从下 面的动词中选择动词 角色选择动词图: FAIR 推动者 决策的过程 Research 思考者 Facilitate 了解 / 知晓 协助 / 协办 参与 协调 推动 / 促进 改善 收集 - 界定 - 研究 - 评估 - 起草 - 建议 - 咨询 汇集 - 整理 - 分析 - 预测 - 撰写 - 提议 - 解释 提供 / 提交 修改 / 维护 操作 执行 / 履行 / 处理 分配 控制 / 监督 / 检查 主要负责 / 主办 主导 / 主持 组织 执行者 执行的过程 授权 审批 审核 / 审查 指导 / 管理 决策者 建立 / 制订 发展 / 规划 决策 / 审批 评定 Implement Approve 37 第一步:将部门职责分解到职位( IV ):一般来说, 职位性质不同,适用的动词不同 职位性质 需要较强创造 性的复杂工作 有既定程序、 标准可依的工 作 部门负责人 部门业务规划制 制定、主持制定、主持、审批、 ( M 类) 定者和全部门业 审核、审批 / 批 授权、组织 / 务执行的领导者 准、授权、指导、领导 组织 / 领导、研 究、分析 主持、组织、 审批、授权 其 他 组织、审核 / 审批、指导、 建议、评估、 分析、协调、 审核 中层管 理人员 (M 类) / 资深专 家( P 类) 部门战略和部门 层级重大制度、 决策 是本部门核心技 参与制定、起草、组织、指导、 术领域的专家, 建议、监督、修 执行、评估、 并在部门业务规 改、审核、研究、研究、分析、 划制定方面提供 分析 提供咨询、计 技术性专家意见, 划、协调、审 并能够组织、检 核 查、协调、指导 本领域其他职位 工作 专业人 能够独立完成某 收集、分析、协 执行 / 完成 / 履 执行 / 完成 / 38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目录 39 1 分解部门职 责 简介 2 填写职位信 息 3 职位设置目 的 4 描述关键职 责 5 描述任职要 求 职位说明 书样本 第二步:填写职位基本信息 职位基本信息 部门名称: 提供公司批准的标准名称 职位名称: 职位编码: 职位级别: 40 举例 部门名称:集团财务部 职位名称:集团财务总监 用于人力资源部的职位管理 暂空 职位编码: 职位级别: M5 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管理类 职位群: 职位群:财务会计 直接上级:职位在职人员直接向上汇报的职位 直接上级:总裁 直属下级:职位在职人员直接督导的职位 直属下级:系统财务处处长岗、机关财务处处 长岗、会计结算处处长岗、综合分析处处 长岗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目录 41 1 分解部门职 责 简介 2 填写职位信 息 3 职位设置目 的 4 描述关键职 责 5 描述任职要 求 职位说明 书样本 第三步:描述职位设置目的 (I) 职位设置目的 简单、准确地说明该职位存在的意义及它对 全公司成功的独特贡献,是职位角色的总结 ‐ ‐ 为什么要有这个职位?该职位对组织 有何长期贡献?如果没有这一职位的 存在,则不能做到哪些了? 这个职位有何长期目标? 格式:工作依据 + 工作内容 + 工作成果 ‐ 工作依据:根据… ‐ 工作内容:动词 + 工作对象 ‐ 工作成果:描述职位工作达到的目的 注意:职位设置目的不是职位概要,不包括如 何完成结果的过程 举例 集团营销总监: “ 根据全公司发展战略要求,组织制定全 公司营销战略和产品开发战略,并在确保 该战略在分支机构得以正确推广执行,以 确保全公司品牌价值最大化及市场份额等 业绩目标的实现” 信息系统主管: “ 根据全公司的信息规划要求 , 向公司各 部门提供有关电脑管理及信息沟通服务的 建议,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与生 产力” 42 43 第三步:描述职位设置目的( II ) 根据…… 战略 法律 原则 政策 策略 方针 价值观 方法 技术 体系 作法 习惯 程序 条件 模式 规定 常规 指示 规则 准则 做……(角色) 以实现……目的 推动者 思考者 了解 / 知晓 协助 / 协办 参与 协调 推动 / 促进 改善 收集 - 界定 - 研究 - 评估 - 起草 - 建议 - 咨询 汇集 - 整理 - 分析 - 预测 - 撰写 - 提议 - 解释 提供 / 提交 修改 / 维护 操作 执行 / 履行 / 处理 分配 控制 / 监督 / 检查 主要负责 / 主办 主导 / 主持 组织 执行者 市场份额 业绩 利润 授权 审批 审核 / 审查 指导 / 管理 决策者 建立 / 制订 发展 / 规划 决策 / 审批 评定 效率 生产率 质量 服务支持 期限 安全 持续性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目录 44 1 分解部门职 责 简介 2 填写职位信 息 3 职位设置目 的 4 描述关键职 责 5 描述任职要 求 职位说明 书样本 第四步:描述职位关键职责 (I) 如何描述职位关键职责 职位关键职责基本上可以来自于部门职责 分解,所以部门职责分解的过程也是落实 职位职责的过程 强调的是工作的目的及完成该工作个人负 举例 招聘助理的任务 · 每周更新空缺职位 · 查阅职务说明 每个职责是相同目的的任务的合并 · 起草招聘广告 每一职位应不超过八项职责,否则将是任 · 请示上级批准 每一个说明都是没有时限的。如果职位没 有改变,职责不会改变 按时间的占比列举职责,每一职责所占工 作时间至少占 5% 职责 · 接收和记录辞职申请 有的责任而非具体的工作任务 务的罗列 45 · 与广告代理联络确认 广告 定期更新空缺职 位表,准备招聘 启示,确保招聘 广告正确并及时 出版,以便在短 时间招募到合适 的人才 第四步:描述职位关键职责( II ) 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职责不同于一般员工,一般来说,管理者的职责都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划与绩效实现 预算管理 人员管理 总经理 制定所辖单位战 略规划,并监督 执行,负责所辖 单位相关的外部 协调、内部各部 门的业务指导, 确保所辖单位绩 效指标的达成 制定所辖单位的预 算并执行预算,进 行职责范围内的财 务决策,确保预算 执行满足业务和财 务管理的要求 管理直接下属,对下 属进行工作部署,提 供业务指导,进行绩 效评估,并进行能力 发展和职业发展指导 部门负责人 制定本部门计划, 并监督执行,负 责本部门相关的 业务协调、相关 部门的业务指导, 确保本部门绩效 指标的达成 制定本部门的预算 并执行预算,进行 职责范围内的财务 决策,确保预算执 行满足业务和财务 管理的要求 管理直接下属,对下 属进行工作部署,提 供业务指导,进行绩 效评估,并进行能力 发展和职业发展指导 室负责人 制定本室工作计 管理直接下属,对下 46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目录 47 1 分解部门职 责 简介 2 填写职位信 息 3 职位设置目 的 4 描述关键职 责 5 描述任职要 求 职位说明 书样本 第五步:描述任职要求 (I) 类别 资格要求 任职要求 维度 举例 教育 本职位最适合的教育要求,包括:初中及以下、高中 / 技校、大专、本 科、硕士、博士 专业 本职位最适合的专业要求,如:计算机、金融专业等等 工作经验 本职位最适合的工作经验类型和年限,如: 5 年以上空调行业销售经验, 其中 2 年以上中层管理经验 资格证书 本职位必须的资格证书,并不是每个岗位都需要资格证书。如:会计事 务所的审计师需要注册会计师证书 专业知识 职位所需的学科知识、技术知识以及掌握知识的深度 业务专长 对业务运作及对所在行业的了解 团队领导 领导及指导他人所需负担的责任 解决问题 思考的难度及问题判断所需的能力 人际关系技巧 职位执行工作所需人际关系能力的复杂程度 影响性质 职位如何影响公司经营效益(如利润、收入、市场份额等)和战略方向 影响领域 职位影响可能会波及到的范围 48 第五步:描述任职要求 (II) 维度 专业知识 解释 广度 学科知识:可在学校习得的知识 如: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软件、网络、硬件、开发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编程语言等)、外语(英语、 法语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审计、税收、结算、核算、清算等)、市场营销、法律、心理学等 技术知识:可通过在公司工作习得的知识 如:产品知识、政府监管法律法规、生产工艺及操作方法、成本控制方法、灭菌的生产工艺流程、 ISO9001 、 ISO13485 、 SPC 、 5S 、 MDD 、 CE 等质量管理知识 业务专长 深度 可以有四种程度: •了解基本知识 •掌握完整的知识和概念,并能够灵活应用 •掌握原理和实践应用 , 能够制定方针政策 •精通原理和实践应用,是公认的专家 对对公 业务了 解 任职者需要的掌握的业务专长包括五个层次: •了解本岗位工作,如司机。 •了解 / 深入掌握其他岗位的工作,知道如何与其他岗位合作实现工作目标,如质量控制岗需了解生产 工人的工作; •了解 / 深入掌握整个团队的运作,如项目经理需要深入掌握所在项目团队的所有工作; •了解 / 深入掌握整个部门的运作,如首席精算师需要了解整个精算部门的所有工作; •了解 / 深入掌握多个部门的运作,如主管财务和研发的副总裁需要深入掌握两个部门的运作,而战略 规划岗需要了解多个部门的运作; •深入掌握整个公司的运作,如执行副总裁或总裁需要了解整个部门的运作; 对行业 的了解 对行业的了解包括: •不需要了解行业 •对所在行业有基本的了解,了解行业结构和主要竞争对手,理解行业特征; •对所在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实时掌握竞争动向、行业趋势和宏观环境,把握行业变化对本领域的影响 ; •对所在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有深刻的理解,并掌握多个行业发展动向 49 第五步:描述任职要求 (III) 维度 团队领 导 解释 深度 深度包括 5 个层次: 广度 广度包括 3 个层次 ( 请列出管理团队的数量和人数的多 少) : • • • • • • • 自我管理; 偶尔对团队新成员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培训; 协调团队工作并检查进度; 全面管理:负责团队预算,分配资源、制定计划、评估团队成员的表现和 薪资调整建议,并提升团队成员的能力; 管理一个团队,如室经理; 管理同一职能的多个团队,如管辖多个室的部门总经理; 管理不同职能的多个团队,如副总经理 解决问 题 从信息获取的难度(如:公司内部调查广度和难度、外部调查广 度和难度等),是否有经验借鉴(如:例行工作、全新的无案例 可以借鉴),思考的难度(从“简单判断”到“原始的创新的方 案”)等方面分析 人际关 系技巧 难度 从“基本礼仪”到“沟通敏感、难以理解的信息”到“影 响说服他人”到“重大谈判和决定”到“代表企业形象” 沟通 对象 •经常内部沟通对象的级别(如:财务总监) •经常外部沟通的对象的级别(如:法院检察官) 影响性 从 “后勤支持”到“对建议方案质量负责”,到“共同承担业务 50 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目录 51 1 分解部门职 责 简介 2 填写职位信 息 3 职位设置目 的 4 描述关键职 责 5 描述任职要 求 职位说明 书样本 某集团人力资源部职能 HR 经理职位说明书 参见附件:某集团人力资源部职能HR 经理职位说明书 52 研讨会议程 1 职位模块培训 2 美的案例练习 步骤 1 :分解部门职责 步骤 2 :填写职位基本信息 步骤 3 :描述职位设置目的 步骤 4 :描述职位关键职责 步骤 5 :描述任职要求 3 明确各自角色与工作计划 53 美的案例练习 54 步骤 1 :分解部门职责 步骤 步骤 2 :填写职位基本信息 步骤 3 :描述职位设置目的 步骤 4 :描述职位关键职责 步骤 5 :描述任职要求 形式 讨论材料 结合美的案例分组讨论,每组 6-7 人 每组派 1 名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美的案例 股份练习 步骤 1 :部门职责分解 习题: 股份本部财务部 / 股份本部行政与人力资源部 压缩机事业部制造单元 微波炉开发部 生活电器电饭煲品质保障中心 分组: 步骤 2 :填写职位信息 步骤 请各组请根据部门职责分解的结果,选择一个职位填写职位设置目的 4 :描述关键职责 步骤 请各组选择一个职位填写职位信息 3 :描述职位设置目的 步骤 股份一组;压缩机一组;微波炉一组;生活电器 2 组 请各族根据部门职责分解的结果,描述 1 个管理职位的关键职责 5 :描述任职资格 请描述一个职位的任职资格 55 研讨会议程 1 职位模块培训 2 美的案例练习 3 明确各自角色与工作计划 56 三方角色 57 角色 部门联络人 人力资源项目成员 • 是本部门职位说明书主要负责 人,撰写或组织本部门的人员 撰写职位说明书 • 是本单位工作的组织和推动者 • 是未来的培训者 主要任务 •明晰部门定位 •确定部门职责与职位设置 •分解部门职责到职位,从而确定职位关键职责 •组织撰写职位说明书,并得到部门决策者的确 认 •掌握职位分析和职位说明书的方法,达到能培 训的水平 •通过研讨会形式对各部门进行辅导,推动各部 门的工作进展 •负责审核本单位职位说明书 华信惠悦 • 解释工具和方法 • 整体推动工作进展 • 负责审核 100 个标竿职位的 •主要负责 100 个标竿职位的审核和指导 •在需要的时候与各部门讨论,提供技术支持 •对人力资源项目成员进行特别辅导,帮助成为未 来的培训者 工作计划 -100 个标竿职位 •工作步骤 58 •时间 华信惠悦提供 3 场职位说明书撰写培训 部门联络人收集部门职责,分解部门职责,组织在岗人员描述职位 说明书 •12 月 21-23 日 •培训当天 -1 月 12 日 如需要,华信惠悦将通过研讨会的形式推动工作 华信惠悦审核 100 个标竿职位的说明书,提出修改意见 华信惠悦反馈修改意见,并得到决策者的确认 华信惠悦主持标杆职位评估 •1 月 12 日 -1 月 17 日 •2 月 4 日 -2 月 16 日 工作计划 - 非标竿职位 •工作步骤 59 •时间 华信惠悦提供 3 场职位说明书撰写培训 •12 月 21-23 日 部门联络人收集部门职责,分解部门职责,组织在岗人员描述职位 说明书 HR 项目组成员负责通过研讨会的形式推动工作,如需要,华信惠悦 提供技术支持 •培训当天 2 月 28 日 HR 项目组成员与部门联络人审核职位说明书 HR 项目组成员与部门联络人得到决策者的确认 各单位插入 •2 月 16 日 -2 月 22 日 60 文档结束 W W W . W A T S O N W Y A T T . COM
60 页
397 浏览
立即下载
财务部出纳职位分析
财务部出纳职位分析 职务名称:出纳员 所属部门:财务部 直接上级:财务部经理 工作目的:搞好货币资金的收付及记帐、结帐工作。 工作要求:认真负责、工作细心、敢于坚持原则;了解财务法规、税务法规。 工作责任: 1. 做好公司资金的管理及调配工作; 2. 完成日常的收支工作及记帐工作; 3. 做好收付款凭证审核工作; 4. 配合会计做好每月凭证的录入(或审核)工作; 5. 每月的工资核算及发放工作; 6. 做好与银行的对帐工作; 7.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应收、应付款工作; 衡量标准: 工作报告的完整性; 工作难点:如何坚持财务政策。 工作禁忌:工作粗心,留有首尾,违反财务、税务法规。 职业发展方向:财务部经理 任职资格: 1. 工作经验:3 年以上大中型企业相关工作经历; 2. 专业背景要求:曾从事出纳工作 2 年以上; 3. 学历要求:大专;中专以上需从事财务工作 3 年以上经历; 4. 年龄要求:25 岁以上; 5. 个人素质:认真细心、为人正直、责任心强。
1 页
412 浏览
立即下载
职位描述(职位分析)讲座
职位描述(职位分析)讲座 主讲人: 旦 汪 旭 美国人事心理学专家 韦恩 . 卡西欧指 出: “ 工作分析对于人 事研究和人事管理 的重要性怎么估计 也不会过高”。 人与位置 “完善的秩序要求位置适 合于人,人也适合于位 置。” 马斯 · 彼得斯 —— 托 洗衣机式的三级管理 企业管理活动 企 业 存 在 生 存 发 展 管 理 活 动 组 织 机 构 职 能 分 解 职 位 设 置 职位目的?职位作用? 组织体系 ---- 经营活动 ---- 人事管理 ---- 职位规则 定位 条件 目的 层次 关系 责任 职位描述 又称职责界定,用来定义、辨别和描 述一个职位的重要特性,它仅描述职 位本身,而与从事或将从事此岗位工 作的人员无关;通俗地讲,就是通过 对职位的工作内容、责任范围等的分 析,给工作岗位画像。 是职位的准确的静态照片。 专业术语界定 ( 一 ) 职位定位 : 指职位在企业组织中所处的位置 ; 包括 : 部门、职位名称、职位编 号、职位任职者与其直接主管双 方签字及日期。 专业术语界定 ( 二 ) ● ● 任职条件(担任本职位最低要求) 学历 资格证书 外语水平 经历 专业知识 业务了解范围 专业术语界定 ( 三 ) 设置目的 明确职位设置的必要性 依据 活动 权限 职责目标 专业术语界定 ( 四 ) 沟通关系 完成职位职责活动的信息交换渠道 简单 偶尔 类型 较难 频率 复杂 频繁 内部、外部 经常 专业术语界定 ( 五 ) 层次(下属人员) 总人数及下属人数 直接与间接人员 人员类别 专业术语界定 ( 六 ) 职责范围 是职责范围的精确描述 , 它是永久性的 , 不受任职人的改变而影响 , 但在职位发展 时 , 有必要修改内容。 例如 : 反映行动的动词→工作依据→工作 活动内容 最终结果或工作目的。 专业术语界定 ( 七 ) 负责程度 全部 : 职位人独自负全责 部分 : 职位人与几位同事负责 ( 不含其上下 级) 支持性 : 参与、协调、合作的责任 专业术语界定 ( 八 ) 衡量标准 用以评估职位人完成职责的基准, 有数量性、质量性为标的。 衡量标准常用参考指标 ( 一 ) 数量性标准 ------------- 产量 ( 生产 )/ 销售额 , 利润率 ( 销售 ); 收入增长率 / 回款率 ( 销售 ); 市场占有率 ( 销售 / 市场开拓 ); 顾客保有率 ( 销售 / 市场开拓 ); 顾客渗透 ( 销售 / 市场开拓 ); 新顾客开发成功率 ( 市场开拓 ); 衡量标准常用参考指标 ( 二 ) 数量性标准 --------------- 合理库存 ( 库管 ) 新产品开发成功率 ( 研发 ) 投资回报 每股收益 新房入住率 残次品率 退货量 衡量标准常用参考指标 ( 三 ) 数量性标准 --- 顾客投诉率 --- 成本降低率 --- 质量合格率, --- 部件返修率 --- 定额完成率 --- 材料消耗率 衡量标准常用参考指标 ( 四 ) 质量性标准 --- 准确性 /--- 可靠性 --- 及时性 /--- 完整性 --- 有效性 --- 顾客满意率 --- 员工满意率 --- 团队健康度 职位描述项目运作介绍 ( 一 ) ▲ 职位描述项目组的组成 1 、职位描述 定性地标明职位对企业组织 的作用力,影响力,由此形成的职位说 明书是职位准确的静态照片。 职位描述项目介绍 ( 二 ) 2 、职位描述的典型职位选择原则 : 职能相似 覆盖全面 工种相近 独立单列 3 、描述由三人完成,采取面谈沟通方式: --- 任职人代表 ( 选择典型职位 ) --- 职位的直接主管 --- 描述记录员(项目组成员) 职位描述项目介绍 ( 三 ) 4 、 选择被描述职位任职人的条 件: --- 是职位的任职人 --- 具有两年以上的职位经历 --- 具备表达沟通心态的素质 职位描述项目介绍 ( 四 ) 5 、责任要求 ★ 人力资源部 : 负责职位描述的组织指导工作,支 持服务于各业务专业部门职位描述全过程,帮 助建立职位描述文件 --- 并审核《职位说明 书》及建档。 ★ 各职能专业部门: 负责职位说明书的日常使用管理, 修改以及后续职位说明书的编制工作。 职位描述项目介绍 ( 五 ) 6 、一份合格的职位说明书,将经过 任职人与直接主管签字生效并一式 三份留存(任职人、部门主管、人 力资源部门各一份)。 7 、职位描述达成的表式 --- 《职位说 明书》具有劳动合同文本附件的同 等法律效力。 职位描述项目介绍 ( 六 ) 8 、职位说明书的修改原则 职责范围发生变化 组织机构发生变革 参与描述项目组人员要求 要求具备以下素质: 客观、公正、不持偏见的心态; 具有人事和企业管理的经验; 文字技巧与编写的文学修养。 职位描述与《职位说明书》 的不同之处 ★ 职位描述: 提供有关职位要素的准确底片 编制职位说明书直接、有效方法 ★ 《职位说明书》: 对有关职位要素特征做出明确定义的静态照片 人力资源的基本工具和任职人员的工作指导文件 职位描述方法 ★ 专家描述法: --- 适用于初建企业 ★ 面谈沟通法: --- 适用于已运作企业 描述面谈技巧 ★ 面谈前的准备 ★ 面谈初的要点 ★ 面谈中的要点 ★ 面谈未的补充 ★ 面谈后的归结 职位描述的意义 ★ ★ ★ ★ ★ 员工有参与感; 来源于实践 , 可操作性强; 加强上下级沟通; 有利于分权与授权的正确运用; 有利于员工自我管理和潜力开发。 职位说明书的功能 招聘录用员工 制定薪酬政策 工作目标管理 教育与培训 考核与奖惩 晋升与开发 职位任职人的工作指导文件 职责范围描述的原则方法 1 、职责范围来源 : 容。 依据职能分解 , 配置到职位的业务工作内 2 、职责项目特点 : 职责的每项职能是相对独立的。 3 、职责项目排序 : 按重要程度(主项)描述。 职责范围描述的原则方法 4 、职责项目描述 : 标题(高度概括); 依据(文件、决定、指定); 活动(工作内容、实施措施、权限范围); 目的(最终结果)。 5 、职责项目数量 : 职责范围一般为 4----8 项,若大于 8 项或小于 4 项, 应予以调整;对个别职位可酌情确定。 注意描述的误区(四个防止) 1 、防止将“相对独立职责”描述为“工作过程职责”; 2 、防止将职责的“直接依据”描述为“间接依据”; 3 、防止将职责的“直接活动”描述为“间接活动”; 4 、防止将职责的“直接目的”描述为“间接目的”。 案例 清洁工职位 ★ 相对独立职责描述: 依据清洁卫生制度要求, 具。 清扫办公楼道, 工具操作。 整理会议室, 圾处理 。 以保持办公区域环境卫生。 职责 5 :填写工作日记。 ★ 工作过程职责描述: 职责 1 :准备打扫工 职责 2 :使用 职责 3 :垃 职责 4 :收存工具。 案例 职位:部门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属员管理 依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定 措施:? 目的:保证增强团队凝聚力,全面实现部门工作目标 案例 职位:部门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属员管理 依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措施:负责部门职位设置、人员选聘、业务培训、 绩效考核、奖惩晋升、团队建设、激发属员积极 性和创造性。 目的:保证增强团队凝聚力,全面实现部门工作目标 案例 职位:人力资源总监 职责之一 标题:人力资源管理 依据:企业经营管理发展规划 措施:? 目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规范运作。 案例 职位:人力资源总监 职责之一 标题:人力资源管理 依据:企业经营管理规划 措施:组织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和人事管理福利保险 制度,建立薪酬政策,评估系统,绩效考核办法, 支持服务各职能部门的组织实施。 目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规范运作。 案例 职位:人力资源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组织协调 依据:劳动法规和公司制度 措施:? 目的:创造良好的内外部人际环境,增强企业团队凝聚力 案例 职位:人力资源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组织协调 依据:劳动法规和公司制度 措施:组织建立外部沟通渠道和公共关系,掌握信息,改 善管理,运用监督、检查、沟通、协调管理技能,支持 服务于职能部门的员工管理,处理劳动争议,建立和谐 的劳资关系。 目的:创造良好的内外部人际环境,增强企业团队凝聚力 案例 职位:营销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风险管理 依据:公司经营战略方针 措施:? 目的: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营销竞争力度。 案例 职位:营销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风险管理 依据:公司经营战略方针 措施: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原则,指导培训营销人员识别市 场风险意识及确立行为规范。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审核 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 目的: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营销竞争力度。 案例 职位:财务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监督检查 依据:财政法规和公司财务管理规定 措施:? 目的:保证财务管理和会计活动正常有效运行。 案例 职位:财务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监督检查 依据:财政法规和公司财务管理规定 措施:审核资金使用审批权限,监督、控制预算与执行和 成本核算的情况,检查单据制作、财会帐目、会计报表、 资金留存与使用的准确有效性。 目的:保证财务管理和会计活动正常有效运行。 案例 职位:客户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客户管理 依据:公司客户网络制度 措施:? 目的:确保客户(经销商)网络系统有效控制运行。 案例 职位:客户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客户管理 依据:公司客户网络制度 措施:组织建立客户(经销商)档案手册,分析客户需求 信息,监控下属对客户支持服务工作结果,审查报表资 料,掌握经销商经营动态,依据市场变化,制定应变措 施。 目的:确保客户(经销商)网络系统有效控制运行。 案例 职位:地区销售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信息反馈 依据:公司销售管理制度 措施:? 目的:为公司营销部调整销售策略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案例 职位:地区部销售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信息反馈 依据:公司销售管理制度 措施:对地区客户的反映与要求、市场变化动态及趋势、 竞争品牌动态、促销活动方案建议、以及业务人员意见 等信息资料,经过分析判断,提交工作分析报告(报 表)。 目的:为公司营销部调整销售策略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案例 职位:商场销售代表 职责之一 标题:开发客户 依据:部门主管下达的销售计划指标 措施:? 目的:扩大市场销售能力,确保销售指标的全面实现。 案例 职位:商场销售代表 职责之一 标题:开发客户 依据:部门主管下达的销售计划指标 措施:寻找开发市场客户,了解掌握辖区多个商场 销售能力,分解落实销售计划指标,与客户确立 供货及回款方式,签订供货合同。 目的:扩大市场销售能力,确保销售指标的全面实现。 案例 职位:培训管理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培训需求收集 依据:公司部门及员工技能状况,结合职位说明书要求 措施:? 目的:为编制公司年度培训大纲提供决策依据。 案例 职位:培训管理经理 职责之一 标题:培训需求收集 依据:公司部门及员工技能状况,结合职位说明书要求 措施:组织下属运用调查分析、综合统计,审核确 认各部门业务需求和员工技能需求。 目的:为编制公司年度培训大纲提供决策依据。 案例 职位:库房管理员 职责之一 标题:库房管理 依据:公司库房管理制度 措施:? 目的:保证产品达到出厂质量标准。 案例 职位:库房管理员 职责之一 标题:库房管理 依据:公司库房管理制度 措施:对入库产品按特点的技术要求,分区分类, 注明标识,登记入帐,归类存放,采取安全防范 措施,维护存储质量,防止损坏丢失。 目的:保证产品达到出厂质量标准。 职位描述后期有关问题总结 一、职能设置:主要探讨公司各部门之间在职能上 是否存在交叉、重复以及配置的合理性。 二、职位设置:主要探讨部门内各职位设置在职责 上是否存在交叉、重复、从逐级负责原则上判断 是否存在上下之间权限越位,实现管理市场化, 规范化。 三、职位职责:主要探讨各职位的职责是否交叉、 重复以及职责配置是否具有合理性和挑战性。 关于评估项目的前期准备要点 1 、依据七大因素确定公司的重点因素是哪几项? 2 、公司的职位工资倍数(最大与最小的差异适 度性)? 3 、外语是否纳入评估范围内? 4 、确认各主管属员人数,直接?间接? 5 、各层次职位的学历、经历的平衡结果? 6 、提供公司职位层次分类,并将全部职位纳入 相应层次内?
58 页
397 浏览
立即下载
HR必备 职位分析的流程
HR 必备 职位分析的流程 日期:2010-5-25 点击次数:1407 次 东莞求职 招聘简历攻略面度秘籍求职陷阱 HR 工具职业规划 1.准备阶段: 明确工作分析的意义、目的、方法和步骤 向有关人员宣传和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职位分析?尽量体现员工所希望的公平、公正和客观 的就业环境 跟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使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按精简和高校的原则组成工作小组 确定调查和分析对象的样本,同时考虑样本的代表性 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基本难度 2.调查阶段 编制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内容和方法 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数据 对重点内容作重点、细致调查 要求被调人员对各种工作特征和工作人员特征的重要性和发生频率等做出等级评定 3、分析阶段 仔细审核收集到的信息 创造性地分析、发现有关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关键成分 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需材料和要素 4、完成阶段 根据规范和信息编制“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
1 页
404 浏览
立即下载
行政部经理职位分析
行政部经理职位分析 职务名称:行政部经理 所属部门:行政部 直接上级:行政副总经理 工作目的: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 工作要求:服务意识强、工作主动、积极,对人热情。 工作责任: 1. 组织办好会议接待、娱乐等各项活动; 2. 公司行政规章制度的制定、监督、执行; 3. 负责公司办公费用的计划、办公用品的购买、管理和发放; 4. 管理公司非技术资料、计算机磁盘、光盘等资料; 5. 做好办公室人员考勤和处理各种假期; 6. 管理公司的公共卫生;食堂就餐工作; 7. 发放日常福利、节日福利; 8. 负责报刊、信件收发; 9. 负责电话、传真、E-mail 的接收或转接; 10. 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的购买、管理和维修; 衡量标准: 1、工作报告的完整性; 2、公司员工对行政部的工作反馈意见。 工作难点:如何更好地员工服务。 工作禁忌:服务意识差,办事拖拉、行动缓慢,性格暴燥。 职业发展方向:行政副总经理 任职资格: 1. 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管理类工作经验; 2. 专业背景要求:曾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3 年以上; 3. 学历要求:大专以上(管理类专业更佳); 4. 年龄要求:35 岁以上; 5. 个人素质:善于表达、任劳任怨、责任性强、对人热情。
1 页
354 浏览
立即下载
海氏(Hay)职位分析法
海 氏( Hay )职 位 分 析 法 ——介绍、实践与评价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 今日主题 海氏分析法简要介绍 海氏分析法三要素 海氏分析法的计算 海氏分析法分析实践 海氏分析法打分练习 关于海氏分析法的两个经验之谈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海氏分析法简要介绍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简要介绍 海氏( Hay )职位分析方法是职务岗位排序 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海氏分析法又叫作“指导图 形态构成法”( Guide Chart-profile ),它是由 美国薪酬设计专家艾德华 · 海( Edward Hay )研 究开发出来的。 海氏分析法着眼与确定不同工作对实现组织 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根据海氏方法,可以客观和科 学地对每一职务作出一个评价点数。 海氏薪酬体系特别适用于管理人员的薪酬设 定。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4 职位评估的背景 职能薪酬体系 宽带薪酬设计和多元通道模式 衡量不同岗位的价值和重要性 对岗不对人 需要根据发展变化经常进行评估 职位评估与个人工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 面临的问题 需要确定各个职位的价值和重要性 需要对各个职位进行评估 需要对多个不同性质的职务进行排序和比较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6 一般常用的岗位评估方法 岗位参照法:用已有工资等级的岗位来对其它岗位进行评估。 岗位排列法:有关人员组成合格的专门机构,如岗位评定委员会;根据 岗位调查资料或岗位说明书做出简洁的、易于对比的岗位描述;确定评 定标准,对各个岗位打分;评定结果汇总,计算平均得分,进而得出个 岗位的综合相对次序。 岗位分类法:与岗位参照法有些相象,不同的是,它没有进行参照的标 准岗位。它是将企业的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 方面的不同要求,将分不同的类别,一般可分为管理工作类、事务工作 类、技术工作类及营销工作类等。然后给每一类确定一个岗位价值的范 围,并且对同一类的岗位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价值。 因素比较法:不须关心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而是将所有的 岗位的内容抽象若干个要素。根据每个岗位对这些要素的要求不同,而 得出岗位价值。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将岗位内容抽象成下述五种因素:智 力、技能、体力、责任及工作条件。评估小组首先将各因素区分成多个 不同的等级,然后再根据岗位的内容将不同因素和不同的等级对应起来, 等级数值的总和就为该岗位的岗位价值。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7 一般方法存在的缺陷 在职务数量太多时难以一一比较 对于一些性质不同的职务,难以直接比较 对于众多的岗位,难以确定统一的比较标准和 权重。 其评价结果太过笼统,缺少细化、量化的表征。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8 海氏分析法特点 海氏分析法是一种打分法,分数对应于该岗位的相对价 值,汇总许多人对同一个岗位的评价,就会得到平均值。 和其他种类的打分法不同,海氏法可以用以比较不同职 能部门的不同职务的相对价值,而其他打分法则只能用 于比较同一职能部门内部的不同职务的相对价值。如: 压制工和销售业务员这两个职务,工作内容和职责很不 一样,怎么样比较它们的价值呢? 海氏法却令人信服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因此这种方法已 经被数十个国家的近万家大企业采用。据统计,世界 500 强的企业中有 1/3 以上的企业进行职位评估时都 采用了海氏分析法。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9 海氏分析法的思想 它是职务评分法的一种 抽象出三种职务评分要素(付酬要素): 知识水平和技能技巧 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担的职位责任 提供科学的参照表和计算公式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10 海氏分析法三要素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海氏分析法的三要素 先看一张海氏(HAY)分析评分表 知识水平 技能技巧 解决问题 的能力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承担的 职务责任 12 知识水平和技能技巧 知识水平和技能技巧指的是要使工作绩效达到可接受的水 平所需的专门业务知识及其相应的实际运作技能的总和。 专业知识技能 知 识 水 平 技 能 技 巧 管理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 解决问题 的能力 承担的 职务责任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13 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指对该职位要求从事的职业领域的理论、实际方法 与专门性知识的了解。 8 权威专业的 7 精通专业的 等级划分:根据业务性质、技术要求和所受 教育等划分,共 8 等,其中前 4 等和后 4 等 所代表的意义有所不同。 6 熟练专业的 5 基本专业的 4 高等业务的 3 中等业务的 打分关键:技术类岗位从 5 开始起评;其他 岗位通常在 1 - 4 ,个别级别较高(如副总 经理)可以到 7 以上。 2 初等业务的 1 基本的 举例分析:打字员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VS 网络工程师 14 管理技巧 管理技巧指为达到要求绩效水平而具备的计划、组织、执行、控 制及评价的能力与技巧。 5 全面的 4 广博的 3 多样的 等级划分:根据从事该职位所需要的人、财、 物管理能力和技巧划分,共 5 等。 打分关键:区分实际上有两处:一是所需管 理能力与技巧的范围、广度;二是所需管理 能力与技巧的水平、深度。 2 有关的 1 起码的 举例分析:维修组长 VS 计财部经理 VS 销售员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15 人际关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指该职位所需要的激励沟通、协调、培养、关系处 理等方面主动而活跃的活动技巧。 3 关键的 2 重要的 1 基本的 等级划分:根据与其他人关系对职位成功的 影响划分,共 3 等。 打分关键:对自己的工作的影响。根据所辖 人员多少,同事以及上级、下属的素质、要 求,交往接触的时间和频率等等诸多方面来 综合评判。 举例分析:人力资源部经理 VS 操作工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16 知识水平和技能技巧所需表格(局部) 职位排序评分表 知识水平和技能技巧 专业知识技能 (1-8) 编号 管理技巧 (1-5) 人际技巧 (1-3) 职务名称 知识水平和技能技巧评分表 管理技巧 起码的 人际关系技巧 专业知识技能 1 、基本业 务的 基本的 重要的 关键的 50 57 66 57 66 76 66 76 87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17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诊断问题、提 出对策、权衡与评估、做出决策等方面的要求。 解 思维环境 决 问 题 思维难度 的 知识水平 技能技巧 能 承担的 职务责任 力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18 思维环境 思维环境即指定环境对职位占有者思想所设的限制的松紧,是对 环境约束性的评价。 8 抽象规定的 7 一般规定的 等级划分:根据环境的约束性和规定性划分, 共 8 等。 6 广泛规定的 5 明确规定的 4 标准化的 打分关键:任职者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解决问 题,是有明确的既定规则,还是只有一些抽 象的规则。 3 半常规性的 2 常规性的 1 高度常规性的 举例分析:内务组长 VS 研发中心研究员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19 思维难度 思维难度指解决问题时当事者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程度,是对 思维创造性的评价。 5 重复性的 等级划分:根据该职位工作中所遇到问题的 新旧、频繁程度、复杂程度划分,共 5 等。 4 模式化的 3 中间型的 2 适应性的 1 无先例的 打分关键:是否需要思维的创造性,是按老 规矩办事,还是需要解决没有先例可以依据 的问题。 举例分析:理化分析员 VS 营销代表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20 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需表格(局部) 职位排序评分表 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环境 (1-8) 编号 思维难度 (1-5) 职务名称 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表 思维难度 1 、高度常规性的 思维 环境 2 、常规性的 3 、半常规性的 1 、重复性的 2 、模式化的 10 % 14 % 12 % 14 % 12 % 14 % 16 %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16 % 19 % 16 % 19 % 22 % 21 承担的职务责任 承担的职务责任不是指职位规定必须履行的职责或所拥有 的权限,而是指职位担任者的行动对工作最终后果可能造 成的影响。 行动的自由度 知识水平 技能技巧 解决问题 的能力 承 担 的 职 务 责 任 职务对后果形成所起作用 财务责任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22 行动的自由度 行动的自由度指该职位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其工作进行个人性的指 导与控制。 9 一般性无指引的 8 战略性指导的 等级划分:根据岗位人员行动的自由程度划 分,共 9 等。 7 广泛性指导的 6 方向性指导的 5 有指导的 4 一般性规范的 3 标准化的 2 受控制的 1 有规定的 打分关键:可供你选择的行动方案有多少, 多的话就认为是自由度大,少的话就认为是 自由度小;行动自由度高的要承担较大的责 任,通常职位也较高。 举例分析:战略发展部经理 VS 劳资员 VS 压制工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23 职务对后果形成所起作用 职务对后果形成所起作用指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 的。 等级划分:根据对工作结果的影响程度划分, 共 4 等。其中 1 、 2 代表间接影响, 3 、 4 代表直接影响。 4 主要的 3 重要的 2 次要的 1 微小的 打分关键:一是目标的可分解性,完成一个 目标是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了还是一定要有 几个人来共同分担;二是责任的可推卸性, 出现了问题,能不能或者容易不容易把责任 推卸到别的人身上。通常职务越高对后果的 影响越大。 举例分析:行政助理 VS 人力资源部经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24 财务责任 财务责任指可能造成的经济性正、负后果(一般按照负后果理解 应用)。 4 大量的 3 中级的 2 少量的 1 微小的 等级划分:根据造成经济后果的大小划分, 共 4 等。每一等级都有相应的金额下限,具 体数额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打分关键:进行经济后果特别是间接经济后 果的大概判断和估算。首先和承担责任有对 应关系,然后考虑数量大不大,此外,职位 越高,责任越大。 举例分析:仓库管理员 VS 生产部经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25 承担的职务责任评分表(局部) 承担的职务责任评分表 职务责任 大小等级 1 、微小 金额范围 0~1000 元 职务对后果形成的作用 间接 1 、微小 2 、次要 1 、有规定的 10 12 14 14 16 18 2 、受控制的 16 19 22 22 25 29 行动的 自由度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26 海氏分析法三要素小结 海氏分析法的三个因素是任职者的技能技巧、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责任。 三张表格包含了海氏分析法的三个因素及其子 因素。 表格中的数字帮助我们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分值。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27 海氏分析法的计算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计算的步骤 分析每个职位 的三要素 在参照表格中 选出数字 根据公式 计算得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29 分析每个职务的三要素 要求:由一组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分析: 了解所评价的职位 具备抽象能力 坚持对岗不对人的原则 思考过程:这个岗位是谁,他在做什么工作,他做 的这些工作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30 分数计算公式 1 查知识水平表 得分 A 2 查解决问题的能力表 百分数 B 3 查承担的职务责任表 得分 C 职位评价得分 =A + A×B+C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31 分数表的特点 这三张表中任何两个相邻的数值都相差较小数 值的 15 %,这是依据心理测量学中的“韦伯 律”而定的。即对物体进行比较时,最容易被 人们感知的相对差异是 15 %。 即使是同一个单元格中,也存在着两个或三个 数字,这是为了使评估者能够提供更为精细的 评估。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32 查分的规则 查分工作由咨询顾问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执行; 查分时,只要保证对同一范围的因素交叉点相同即可, 也就是说,确保对所有人使用相同的规则。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33 经验之谈( 1 ):查分的一般原则 上 中 中 下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34 单位:% 思考难度 思 考 环 境 重复性的 模式化的 可变的 适应性的 无先例的 高度常规性的 10-12 14-16 19-22 25-29 33-38 常规性的 12-14 16-19 22-25 29-33 38-43 半常规性的 14-16 19-22 25-29 33-38 43-50 标准化的 16-19 22-25 29-33 38-43 50-57 明确规定的 19-22 25-29 33-38 43-50 57-66 22-25 29-33 38-43 50-57 66-76 25-29 33-38 43-50 57-66 76-87 29-33 38-43 50-57 66-76 87-100 广泛规定的 一般规定的 抽象规定的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35 责任影响范围 微小 岗位责任 岗位对后果形 成的作用 有规定的 受控制的 标准化的 一般性规 行 范的 动 的 有指导的 自 由 度 方向性指 导 广泛性指 导 战略性指 导 一般性无 指导 小的 中等 大的 责任影响性质 间接 后勤 辅助 10 12 14 16 19 22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14 16 19 22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直接 分摊 主要 19 22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间接 后勤 辅助 14 16 19 22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19 22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直接 分摊 主要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1056 1216 间接 后勤 辅助 19 22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直接 分摊 主要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1056 1216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1056 1216 1400 1600 间接 后勤 辅助 25 29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33 38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1056 1216 直接 分摊 主要 43 50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1056 1216 1400 1600 36 57 66 76 87 100 115 132 152 175 200 230 264 304 350 400 460 528 608 700 800 920 1056 1216 1400 1600 1840 2112 职务形态的构成 “职务形态构成”由海氏提出,他认为职务具有一定的“形 态”,这个形状主要取决于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相 对于职务责任这一因素的影响力间的对比与分配。 根据三种职务的“职务形态构成”,赋予三种职务三个不同 因素以不同的权重。即分别向三个职务的技能、解决问题的 能力两因素与责任因素指派代表其重要性的一个百分数,这 两个百分数之和恰为 100 %。根据一般性原则,我们粗略地 确定“上山型”、“下山型”、“平路型”,两组因素的权 重分配界线分别约为( 40 % +60 %)、( 70 % +30 %)、 ( 50 % +50 %)。 职位评价得分 =A + A×B+C α%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β% 37 职务形态构成的用途 40%+60% 50%+50% 70%+30% 通过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和职务责任的不同要求,区分不同类 型的职位,以对各种职位进行划分,实行不同的薪酬结构。 如“上山型”职位,一般对应公司副总裁、销售经理等职位, 由于其职务责任的要求较高,可将薪酬浮动部分加大;同样, “下山型”职位,一般对应操作工、技术人员等,可将薪酬浮动 部分减小。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38 海氏分析法评分的用途 计算职位最终得分 对分数从高到底进行排序和分段 职务评估得以确定 根据职位得分,参考职务形态的构成、外界 市场情况确定职位薪酬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39 海氏分析法分析实践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一个完整的例子--销售业务员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41 主要工作任务的描述 1. 答复客户对价格及产品规格等内容的问询; 2. 初步评审客户的产品规格,联系制样送样; 3. 接受客户下达的定单,及时汇总给相应营 销部经理,参与定单评审; 4. 跟踪、了解产品生产进程及发货情况,向 客户及时反应; 5. 联系开具发票,按时收款; 6. 催缴欠款。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42 知识水平和技能技巧得分( A ) 有关专业知识技能( 1 - 8 ):不是专业技术 人员,但需要了解一定知识,选 3 管理技巧( 1 - 5 ):没有管人,也无须进行 组织、控制等管理工作,选 1 人际关系技巧( 1 - 3 ):需要和人接触,而 且要和很多人接触,选 3 得分:通过查知识水平表, A=115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43 解决问题的能力百分数( B ) 思维环境( 1 - 8 ):比较复杂,没有既定 规则,只有一些抽象规则,选 6 思维难度( 1 - 5 ):有些先例,但借鉴意 义不大,选 3 通过查解决问题的能力表, B=43%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44 承担的职务责任得分( C ) 行动的自由度( 1 - 9 ):行动自由,而且 对自己结果承担主要责任,选 6 职务对后果形成的作用( 1 - 4 ):对结果 付主要责任,选 4 职务责任( 1 - 4 ):销售量的财务数量往 往较大,选 4 通过查承担的职务责任表, C=528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45 职务最后得分 A=115 B=43% C=528 115 + 115×43 %+ 528 = 692.45 职务 形态 构成 23.8% 76.2%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上山型 46 关于打分的一点说明 “海氏分析法”排序中,所有评估者都是具有自己的 判断依据和标尺,只要评估者本人能够做到在自己参与的 所有的岗位排序中基准或标尺不变,保持判断依据一致性, 不致发生互相矛盾的现象,就可以认为他的评估是有效的。 我们只能通过多名评估者的看法的平均取值来得到对于一 个岗位的相对合理的评估分数。 另外,我们上述介绍中所举的例子,仅仅是建立在报 告者对这些岗位性质、情况的了解基础上的,仅仅是自己 的看法,是一家之言,并非标准答案。每个评估者由于对 岗位了解情况深浅不一,对参照系的选择看法不一,抽象 的能力和程度不一,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结果必然是 得到不同的评估分数的,对同一个岗位评估出现差异是必 然的。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47 海氏分析法打分练习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海氏分析法打分练习 行政助理 技术顾问 业务副总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49 知识水平和技能技巧因素比较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0 行政助理 行政助理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不高,只需要具有初 等业务水平即可,在( 1 - 8 )中选 2 。 这个职位不需要对其他职位进行管理,因此管理技 巧被评估为最低水平——起码的,在( 1 - 5 )中 选1。 但该职位需要与较多的人打交道,而且其中有很多 人不太容易合作,因此人际交往的技巧应该是重要 的,在( 1 - 3 )中选 2 。 综合来看,行政助理在知识水平技能技巧这个因素 上的得分是 76 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1 技术顾问 该职位需要精通专业技术,在( 1 - 8 )中选 7 。 这个职位是一个基本上独立工作的职位,不需要对 其他人进行管理,因此管理诀窍只需起码的,在 ( 1 - 5 )中选 1 ; 他需要与别人交流技术知识、获取有用的信息、为 他人提供培训,因此需要重要的人际技巧,在( 1 - 3 )中选 2 。 综合起来,该职位的分数为 350 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2 业务副总 该职位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在( 1 - 8 )中 选6; 该职位是一个高级管理岗位,需要广博的管理诀窍, 在( 1 - 5 )中选 4 ; 人际交往对这个职位来讲至关重要,因此是关键的, 在( 1 - 3 )中选 3 。 该职位在这个因素上的综合分数为 608 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3 问题解决因素比较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4 行政助理 该职位的问题解决环境是常规的,因为他必须按照 固定的规则和上级的指示来办事,在( 1 - 8 )中 选2; 问题解决的难度是中间型的,因为在实际处理行政 事务时可能会遇到不能套用老规则的情况,在( 1 - 5 )中选 3 。 因此,这个职位在解决问题时利用技能技巧的程度 就是 25%. 那么,该职位在问题解决这个因素上的得分是: 76×25 %= 19 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5 技术顾问 该职位的解决问题的环境是广泛规定的,因为他在 解决问题时只需要考虑一些大的原则、标准的限制, 在( 1 - 8 )中选 6 ; 他的问题解决难度是无先例的,需要高度的创造性, 在( 1 - 5 )中选 5 。 因此,技术工程师在解决问题中利用技能技巧的程 度是 66 %。 他在这个因素上的得分是: 350×66 %= 231 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6 业务副总 该职位在解决问题时只考虑一些大的原则,一般没 有规则可循,在( 1 - 8 )中选 7 ; 他的思维难度是适应性的,因为他需要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判断和酌情行事,在( 1 - 5 )中选 4 。 因此,这个职位在解决问题中利用技能技巧的程度 是 66 % 他在这个因素上的得分是: 608×57 %= 401 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7 承担责任的因素比较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8 行政助理 该职位的行动自由度是:行动较自由,但责任不大, 属于一般性规范的,在( 1 - 9 )中选 4 ; 对结果的影响是次要的,在( 1 - 4 )中选 2 ; 财务责任是微小的,在( 1 - 4 )中选 1 ; 因此该职位在这个因素上的得分为 57 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59 技术顾问 该职位的行动自由度比较大,属于方向性指引的, ( 1 - 9 )中选 6 ; 对结果的影响比较大,因为他在生产的技术标准和 方法的影响对企业的效益有直接影响,因此属于重 要的,在( 1 - 4 )中选 3 。 财务责任不大,只有少量的影响,在( 1 - 4 )中 选2; 该职位的责任得分为 230 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60 业务副总 他的行动自由度非常大,可以独当一面,属于战略 指导的,在( 1 - 9 )中选 8 他对结果的影响是主要的,在( 1 - 4 )中选 4 。 业务副总的财务责任是巨大的,公司最主要的财务 收支都会在他所管辖的范围内发生,因此属于大量 的,在( 1 - 4 )中选 4 。 因此,他在这个因素上的得分是 1400 分。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61 汇总比较 因素 职位 行政助理 知识技能 得分 占总分 比例 76 49 % 职务形态构成 62% 技术顾问 43 % 350 职务形态构成 72% 业务副总 25 % 608 职务形态构成 问题解决 承担责任 得分 占总分 得分 比例 占总分 比例 总分 19 13 % 38 % 152 57 38% 231 39 % 230 平路型 28 % 28% 401 17 % 42% 1400 58%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811 下山型 58 % 2409 上山型 62 结论( 1 ) 不同职位在 3 个因素上的得分对总分的贡献是不同 的。 行政助理是一个典型的基层常规性职位,这样的职 位中知识技能所占的比例最大,尽管他的知识技能 分数在 3 个职位中是最低的,但他的问题解决所占 的比例最小。 技术顾问职位的知识技能所占比例大于责任所占比 例,而业务副总职位的责任所占比例大于知识技能 所占比例。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63 结论( 2 ) 由此可见,高级专业技术职位的职位价值中技能技 巧的成分要比责任的成分大,而高级管理类职位的 责任在其职位价值中所占的成分更大。 因此,从海氏工作评价系统中所得出的结果不仅能 看出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还可以看出在一个职位 中对其价值起到影响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64 给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来打个分! 因素 知识水平 技能技巧 解决问题的 能力 承担的 职务责任 子因素 评价 专业知识技能( 1-8 ) 7 管理技巧( 1-5 ) 4 人际关系技巧( 1-3 ) 3 思维环境( 1-8 ) 7 思维难度( 1-5 ) 5 行动的自由度( 1-9 ) 7 职务对后果形成 所起的作用( 1-4 ) 4 财务责任( 1-4 ) 4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得分 总得分 1056 87% 920 65 岗位评估打分注意事项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66 打分注意事项( 1 ) 各项指标的不同级别很难用语言来定义和划清界限, 属于个人感知的内容,是定性的划分而无法做到定 量。因此其具体含义只能靠人们对该岗位在这些级 别中的相对位置的感知而定。 而且每项指标中的各个级别的名称(如管理诀窍中 的“起码的 / 有关的 / 多样的 / 广博的 / 全面 的”),只是为了更精细的说明程度加深的内涵。 如果觉得难以理解和把握,就可以直接理解为“一 级,二级,三级……”或“第一,第二,第三……”或 “ 1 、 2 、 3……” 。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67 打分注意事项( 2 ) 评估打分时,可以以某一个岗位作为评估者自己的 参照系和标尺,其他任何一个岗位与之进行比较, 得到相应的主观认为的分数。 当然,每一位评估者对以什么岗位为标尺是不可能 一样的,就是要评估出自己认为应该具有的分数。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位评估者都是正确的,绝对 不存在什么错误的打分。 每一位评估者要保持自己的参考标准不变,绝对不 能考虑被评估岗位的人的因素,否则就会造成评估 结果的逻辑混乱。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68 经验之谈( 2 ):海氏分析法的咨询原则 用海氏分析法评价出的分数,比直觉性的主观评估要精确和合理 一些,只是评价过程较复杂,必须进行打分方法的培训。 由于海氏分析法“凭借评估人对职位的感知”进行评分的特殊性, 评估必须在没有间隔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在培训后直接评价和辅 导),以免影响到评估人标尺的一致性。 海氏分析得出的分数和排序,只是初步的一个参考值,应结合客 户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不同级别的职位之间,总体 上应拉开一定差距,以免造成实际的不公平;客户公司高层的打 分可以作为参照的重要依据。 经调整的分数可以直接作为薪酬计算的薪点值,而不同类型职位 的薪酬结构可以参照职务形态构成得到。 海氏分析法只是一种职位打分的方法,并不是职位之间尊卑的体 现,咨询顾问决不能在评分或分数调整过程中搀杂对职位或在职 人员的感情因素。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69 谢谢大家!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70 页
429 浏览
立即下载
上一页
1
2
...
3
4
5
...
36
37
下一页
跳到
页
热门推荐
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总结及规划
700 阅读
17 页
薪酬设计-薪酬模式
1597 阅读
8 页
销售人员业绩考核管理办法
1135 阅读
7 页
某大型制造业年度职等职级对照表、人才盘点九宫格分布图、年度培训计划表
856 阅读
4 页
碧桂园人力资源部述职报告
681 阅读
2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