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类
考证与进阶课程
企业服务
工伤保优选
企业培训
学习中心
登录/注册
关注绑定微信领3重限时好礼
100套必备
工作模版
每日免费
资料下载
免费职业
规划咨询
限时绑定福利
00:02: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注册登录
使用手机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仅差一步,马上完成
欢迎来到HRtop,根据政策法规落实实名制注册政策,需要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对用户稳私信息给予严格保密。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公司名称(选填)
任职职位(选填)
请选择任职职位
完成
手机验证码登录
未注册手机验证后将自动创建新账号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
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登录注册即代表你同意
服务协议
和
隐私协议
按相关排序
按相关性
按阅读量
按最新
全部格式
全部格式
DOC
XLS
PPT
PDF
RAR
ZIP
全部页数
全部页数
1-5页
6-10页
11-20页
21页及以上
2011年5月_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总复习大纲(全)
2011 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总复习大纲(全) 加框和加★为必须掌握的要点。 对于易出简答、分析、计算的内容,已特别标注,敬请留意 其余黑体划线部分为易出单选、多选题型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内涵 P1 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 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 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 激励员工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P1 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P2 工作岗位分析 P2 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 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 的过程。 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P2 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其时间、空间范围作科学界定,然后系统分析、总 结和概括。 2、明确素质要求,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和条件。 3、制定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P3: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 第 1 页 共 33 页 岗位规范 P4 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 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工作说明书 P6 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 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P7-9 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别:P7 区别 涉及内容 岗位规范 工作说明书 覆盖范围、涉及内容广 泛 解决“什么样的员工 主题不同 才能胜任本岗位工 作”的问题 按企业标准化原则, 结构形式 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 的 以岗位的“事”和“物”为中心 什么样的员工能胜任、该岗位是什么、做什 么、什么地点、环境条件下做、如何做 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内容可繁可简, 结构形式呈多样化 工作岗位设计: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①明确任务目标②合理分工协作③责权利相对应。“因事设岗”是 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P15 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P16① 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 ②岗位工作的满负荷 ③ 岗位的工时制度 横向扩大工作 工作扩大化 纵向扩大工作 ④劳动环境的优化 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操作合并,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 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 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智能转由生产者承担,工作范围沿 组织形式的方向垂直扩大 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 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P18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P19① 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程序分析+动作研究)②现代工效学 方法③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 第 2 页 共 33 页 工业工程 P23 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 一门学科 企业定员 企业定员:P24 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企业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P26①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②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 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③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④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 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企业定员的原则:P27-28 1、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2、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4、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定员标准适时 修订 强调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应做好:①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②提倡兼职③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 和职责划分 计算考点: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 P28 某类岗位用人数量=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 / 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1、按劳动效率定员: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 2、按设备定员 P30: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 勤率) 3、按岗位定员 P30: ① 设备岗位定员: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 休息宽放时间) ② 工作岗位定员。主要根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 确定人数。 4、按比例定员: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定员标准(百分比) 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 P37 第 3 页 共 33 页 按定员标 准的综合 程度 按定员标 准的具体 形式 单项定员 详细定员标准(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为对象) 综合定员 概略定员标准(以某类人员为对象) 效率定员 根据生产任务量、工作效率、出勤率 设备定员 根据设备性能、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劳动者负荷量 岗位定员 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 比例定员 职责分工 按与员工总数或某类人员总数的比例,确定另一类 人员人数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 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 P38: ① 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②依据要科学 ③ 方法要先进 ④计算要统一 ⑤形式要简化 ⑥内容要协调 制度化管理的特征 P42: ① 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岗位的权利和责任 ② 按照各机构、层次不同岗位权利的大小,确定其在企业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 ③ 规定岗位特性,对组织成员进行挑选 ④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⑤ 因事设人、必要权力、权力限制 ⑥管理者的职业化 制度规范的类型:P43① 企业基本制度 ②管理制度 ③技术规范 ④业务规范 ⑤行为规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 P45 1、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至少具有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 整五种基本职能) 2、体现了物质存在与精神意识的统一 人力资源制度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 P45 企业的两种管理哲学与管理模式的对比 P46: 内容 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哲学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哲学 观念 员工是人工成本的承担者 员工是具有能动性的重要资源 第 4 页 共 33 页 目的 着眼于企业的近期目标 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 定位 经济人 社会人 战略 引诱式 参与式 手段 物质刺激的单一手段 激励员工的多种手段 方式 权力-命令-服从 民主-尊重-参与 关系 职责僵化、画地为牢 沟通、协调、合作 态度 被动执行 自觉主动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基本步骤: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P46 ① 共同发展 ②适合企业特点 ③学习创新并重 ④ 符合法律规定 ⑤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 ⑥保持动态性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P49 ① 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 ②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③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④ 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 ⑤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P49 ① 提出草案 ②征求意见、组织讨论 ③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简答题)P50: ① 概括说明建立制度原因、地位和作用,即在企业单位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 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人员的责任、权限、 义务和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 ③ 明确规定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基本原则; ④ 说明设计依据和基本原理,采用数据使用形式和方法,以及指标、标准等的解释和说明; ⑤ 详细规定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 ⑥ 对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口径等提出具体的要求; ⑦ 对活动的结果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配套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作出明确规定; ⑧ 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年度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作出原则规定; ⑨ 对活动中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作出规定; ⑩ 对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关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 第 5 页 共 33 页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 P51(1)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合理性;(2)确保人力 资源费用预算的准确性;(3)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可比性。 工资指导线:P53 基准线、预警线、控制下线。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作用、原则与程序: 作用 P56:(1)是在保证员工切身利益,使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下使企业达成人工成本目标的 重要手段; (2)是降低招聘、培训、劳动争议等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重要途径; (3)为防止滥用管理费用提供了保证。 原则 P56:1、及时性原则; 2、节约型原则; 3、适应性原则; 4、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程序 P56:1、制定控制标准;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3、差异的处理。 第二章 人员招聘与配置 内外部招聘优缺点 P58-60 内 部 招 聘 缺点 外 部 招 聘 优点 优点 缺点 ① 准确性高②适应性快③激励性强④费用较低 ① 导致内部矛盾,加大员工和部门之间的竞争②容易抑 制创新 ① 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②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③树立形 象的作用 ① 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②进入角色慢 ③招募成本大 ④ 决策风险大 ⑤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招聘渠道的选择和人员招募的方法: 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P61 ① 准备展位 ②准备资料和设备 ③招聘人员的准备 ④ 与协作方沟通联系 ⑤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⑥招聘会后的工作 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P62 ① 推荐法 ②布告法 ③档案法 1、推荐法:最常见的方法是主管推荐。优点:比较了解被推荐人情况,人选具一定可靠性,满意 度较高;劣势:比较主观,容易受个人因素影响。 2、布告法:优点:透明、公平、广泛性,特别适合于普通职员的招聘:劣势:花费时间较长,可 第 6 页 共 33 页 能导致岗位较长时期的空缺,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而员工也可能由于盲目的变换工作而丧失原 有的优势。 3、档案法:利用档案了解员工基本情况,对员工晋升、培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P63-65 ① 发布广告 ②借助中介(人才交流中心、洽谈会、猎头公司)③校园招聘 ④网络招聘 ⑤熟人推荐 (1)发布广告(媒体选择、内容设计):优点: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应聘人员数量大、层次丰富 单位的选择余地大。 (2)借助中介:A.人才交流中心:针对性强、费用低,但对如计算机、通讯等专业的热门人才或 高级人才的招聘效果不太理想;B.招聘洽谈会:选择余地大,但找到合适的高级人才难;C.猎 头公司:费用高(被招人年薪的 25%~35%),但推荐的人才素质高 (3)校园招聘:大学生招聘(招聘张贴、招聘讲座、毕业分配办公室推荐)。 (4)网络招聘:成本低,方便快捷;选择余地大,范围广;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资料处理便 捷和规范化。 (5)熟人推荐:优点:情况了解、成本低、信度高,但问题在于可能再组织中形成裙带关系,不利 于公司各种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落实。 网络招聘的优点:P65 ① 成本较低、方便快捷②选择的余地大,涉及的范围广③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④使应聘者重要 资料的存贮、分类、处理和检索更加便捷化和规范化。 校园招聘的注意事项 P65-66 1、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 2、签订协议时,明确双方责任,尤其是违约责任;另外,做好思想准备,预留名额,以便替换; 3、注意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纠正其错误认识; 4、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并保证口径一致。 采用招聘洽谈会方式时应关注的问题 P66 1、了解招聘会的档次; 2、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 3、注意招聘会的组织者; 4、注意招聘会的 信息宣传。 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 笔试: P66 是让应聘者在试卷上笔答事先拟好的试题,根据应聘者解答的正确程度评定成绩的 第 7 页 共 33 页 一种选择方法。 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的方法: (1)筛选简历的方法:P67-68 分析简历结构;审察简历的客观内容;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审查简历 中的逻辑性;对简历的整体印象。 (2)筛选申请表的方法 P68:判断应聘者的态度;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注明可疑之处。 (3)提高笔试的有效性应注意 P69:命题是否恰当;确定评阅计分规则;阅卷及成绩复核 面试的组织与实施 面试考官和应聘者的目标 P70 面试考官的目标 应聘者的目标 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 展现自己的实际水平 让应聘者更清楚地了解应聘单位的现实状况 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 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素 质 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本次面试 希望被尊重、被理解,得到公平对待 充分的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 决定是否愿意来该单位工作 面试 面试的基本程序 P71:①面试前的准备阶段 ②面试开始阶段 ③正式面试阶段 ④ 结束面试阶段 ⑤面试评价阶段 面试的方法:P73 ① 从面试所达到的效果来看,分为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 ② 根据面试的机构化程度,分为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 面试提问的技巧 P75: ① 开放式提问 ②封闭式提问 ③清单式提问 ④假设式提问 ⑤ 重复式提问 ⑥确认式提问 ⑦举例式提问 面试提问时应关注的问题:P76 ① 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 ②有意提问一些相互矛盾的问题 ③ 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动机 ④所提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 ⑤观察他的非语言行为 第 8 页 共 33 页 其他选拔方法 心理测验的分类 P77-78:人格测试、兴趣测试、能力测试、情境模拟测试法 人格测试包括 P77:体格与生理特质、气质、能力、动机、价值观与社会态度等。 兴趣分为:现实型、智慧型、常规型、企业型、社交型、艺术型。P78 情景模拟测试的分类:P79(测试内容不同) 语言表达能力测 试 组织能力测试 侧重于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如演讲、介绍、说服、沟通 侧重于考察协调能力,如会议主持、部门利益协调、团队组 建 事务处理能力测 侧重于考察事务处理能力,如公文处理、冲突处理、行政工 试 作处理 情景模拟测试的方法 P79:公文处理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决策模拟法、访谈法、角色扮演 应用心理测试法的基本要求:P81 ① 要注意对应聘者的隐私加以保护 ②要有严格的程序 ③结果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 员工录用决策 员录用的主要策略 P81:①多重淘汰式 ②补偿式 ③结合式 做出最终录用决策应注意 P82:①尽量使用全面衡量的方法 ②减少作出录用决策的人员 ③不 能求全责备。 员工招聘活动的评估 P83-84 招聘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人员录用效用= 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招聘单位成本=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 招聘总成本/实际录用人数 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募成本效用= 招聘完成比= 第 9 页 共 33 页 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选拔成本效用= 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如何进行员工招聘的评估:P83-85 (1)成本效益评估:招聘成本、成本效用评估、招聘收益成本比 P83。 (2)数量与质量评估:数量评估、质量评估。 (3)信度与效度评估:信度评估、效度评估。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人员配置的原理 P86:①要素有用 ②能位对应 ③互补增值 ④动态适应 ⑤弹性冗余 劳动分工 P88—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使许多劳动者从事着不 同的、但又相互联系的工作。 劳动分工的原则 P89: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 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劳动协作 P89 —是采用适当的形式,把从事各种局部性工作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 整体性的工作。 劳动协作的形式:P90 简单协作、复杂协作。 工作地组织 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P92 ① 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②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③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 和服务工作 工作地组织的要求:P92 ① 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减少或消除多余、笨重的操作 ②有利于发挥工作地装备 ③ 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④为企业所有人员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 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 P93:以人为标准、以岗位为标准、以双向选择为标准。 5S P101: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劳动环境优化包括 P103:①照明与色彩 ②噪声 ③温度和湿度 ④绿化 第 10 页 共 33 页 ★P95-101 案例,匈牙利法(可能会出计算题) 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 工作轮班组织应注意的问题:P105 ① 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 ② 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③建立和健全交接班制度; ④ 适当组织各班工人交叉上班;⑤注意工作轮班制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影响,特别是夜班员工。 工作轮班的组织形式: P107 两班制、三班制、四班制 四班轮休制:P108 即四班三运转,亦称四三制。是以八天为一个循环期,组织四个轮班,实行 早、中、夜 三班轮流生产,保持设备连续生产不停,工人每八天轮休两天的轮班工作制度。 五班轮休制:P109 即五班四运转。是以十天为一个循环期,组织五个轮班,实行早、中、夜三班 轮流生产,保持设备连续生产不停,并每天安排一个副班,按照白天的正常上班时间上班(不 超过 6 小时),负责完成清洗设备、打扫卫生、维护环境等辅助性、服务性工作任务 劳务外派与引进 概念:P109 指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通过提供劳动和服务,收取报酬的一种商 业行为。 外派劳务工作的基本程序:P110 ① 个人填写《劳务人员申请表》,进行预约登记 ②外派公司负责安排雇主面试劳务人员 ③ 外派公司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 ④录用人员递交办理手续所需的有关资料 ⑤ 劳务人员接受出境培训 ⑥劳务人员到检疫机关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预防接种证书》 ⑦ 外派公司负责办理审查、报批、护照、签证等手续 ⑧离境前缴纳有关费用 外派劳务的管理:P111 (1)外派劳务项目的审查;(2)外派劳务人员的挑选;(3)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①培训的 内容②培训方式) 劳务引进的管理:P112-113 (1)聘用外国人的审批;(2)聘用外国人就业的基本条件;(3)入境后的工作 聘用外国人提供的有效文件:P112 ① 拟聘用的外国人履历证明 ②聘用意向书 ③拟聘用外国人原因的报告 ④ 拟聘用的外国人从事该项工作的资格证明 ⑤拟聘用的外国人健康状况证明 ⑥法律、法规规定 第 11 页 共 33 页 的其他文件。 2010 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总复习大纲(二) 加框和加★为必须掌握的要点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 P115: ① 有利于找出差距确立培训目标 ②有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有利于进行前瞻性预测分析 ④ 有利于进行培训成本的预算 ⑤有利于促进企业各方达成共识 ★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 P118-121 (一)做好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 ① 建立员工背景档案;②同各部门人员保持密切联系;③向主管领导反映情况;④准备培训需 求调查。 (二)制定培训需求调查计划 ① 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②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 ③ 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④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三)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 ① 提出培训需求动议或愿望;②调查、申报、汇总需求动议; ③ 分析培训需求; ④汇总培训需求意见,确认培训需求。 (四)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 ① 对培训需求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② 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③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P125:循环评估模型、全面性任务分析模型、绩效差距分析模型、前瞻性培训 需求分析模型 培训需求的分析 重点团队分析法 P123:通常由 8-12 人组成一个组,其中有 1~2 名协调员,一人组织讨论、另 一人负责记录 设计调查问卷应注意问题:P124 ① 问题清除明了,不会产生歧义 ②语言简洁 ③问卷尽量采用匿名方式 ④ 多采用客观问题方式,易于填写 ⑤主观问题要有足够空间填写意见 运用绩效差距模型进行培训需求分析—P126 ① 发现问题阶段。问题是理想绩效和实际绩效之间差距的一个指标。往往其存在问题的地方,也 第 12 页 共 33 页 就是需要培训来加以改善的地方。 ② 预先分析阶段。通常情况下,对问题进行预先分析和直觉判断是很重要的。要决定一般方法的 问题及应用何种工具收集资料的问题。 ② 需求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寻找绩效差距。传统上,分析的重点是工作人员 目前的个体绩效同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随着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需求还包括 分析未来组织需求和工作说明。因此,工作设计和培训就高度地结合在一起了 实施培训需求信息调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P126-127 ① 了解受训员工的现状 ②寻找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③在调查中,应确定受训员工期望能够达 到的效果 ④ 调查资料收集到以后,我们要仔细分析这些调查资料,从中找出培训需求 培训规划的制定 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 P127-128 1、培训项目的确定; 2、培训内容的开发(培训内容的开发要坚持“满足需求,突出重点,立足当前,讲求实用,考 虑长远,提升素质”的基本原则。P127); 3、实施过程的设计;4、评估手段的选择;5、培训资源的筹备;6、培训成本的预算 ★制定培训规划的步骤和方法﹡P129-133(可能出案例分析或方案设计) 1、培训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可以运用从纯粹的主观判断到客观的定量分析之间的各种方法。方法 的确定依赖于对于整个工作中“哪些工作领域是最重要的”和“哪种培种效果最好”的判断。然 而,最可靠的需求分析基于实证性的数据。我们要尽可能客观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在此基础上 决定是否真正地需要培训。 2、工作说明。工作说明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熟练工的实际工作,收集熟练工自己的介绍等间接资 料,等等。有些方法注意熟练工的外显行为,有些方法则注意熟练工进行工作时的精神活动。当 工作说明根据实证数据来决定培训目的与什么相关,与什么不相关时,它才是最可靠的。因此要 尽可能搜集客观的、全面的数据。 3、任务分析。一种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而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分析它们 的技术构成。另一种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分类和分析其技术构成。 两种方法中,设计者既可靠主观定性分析,又可靠客观定量分析。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要由费用、 第 13 页 共 33 页 时间等因素来决定。 4、排序。通常,排序依赖于对任务说明的结果的检查与分析。任务说明的结果能显示出任务之间 在层次、程序上的联系,这些是排序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些联系,再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排序 就能完成。 5、陈述目标。设计者依靠工作说明的结果进行转换,就成了目标。目标越精确、细致,设计者就越 易于进行下面的活动。 6、设计测验。“测试学”是心理学中一门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关编制测验的技术也相当先进 并广为人知,这些都可在设计测验时进行应用。 7、制定培训策略。设计者回顾前面几个步骤的结果,分析必须适应的问题环境。任务说明、目标陈 述和设计测验的结果规定了工作要求的类型;任务分析的结果规定了基于工作要求的学习目标; 受训者分析的结果明确那些可能影响受训者达到培训目标的因素;排序的结果明确了实现所有目 标的最优次序排列。培训策略就要适应这些条件,最好的策略能在这些条件和对应措施间进行最 适宜的搭配。 8、设计培训内容。通常的方法是根据工作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的性质和类型,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 分析,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细节,并根据受训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内容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个细节 的先后顺序,再选择适宜的工具和方法来展现这些细节。 9、实验。实验的对象要从将要参加培训的学员集体中选取。实验的环境条件、方法步骤、内容形式、 设备工具要尽可能和真正的培训一样。实验数据的收集要全面、真实、准确。也可以在多轮实验中 变换实验方法和工具,然后将各自的结果加以比较分析。在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中要充分照顾到 来自学员方面的信息。学员关于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问题、培训方法、培训 环境、教师,以及改进方式等方面的看法,一定要充分反映到培训规划的改进中去 培训组织与实施 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 P134:①做好准备工作 ②决定如何在学员之间分组 ③ 对“培训者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根据学员的情况进行取舍 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工作的阶段 P135-137 1、前期准备工作:①确认并通知参加培训的学员;②培训后勤准备;③确认培训时间;④相关 资料的准备;⑤确认理想的培训师。 2、培训实施阶段:①课前工作;②培训开始的介绍工作;③培训器材的维护、保管。 3、知识或技能的传授:①注意观察讲师的表现、学员的课堂反应,及时与讲师沟通、协调; 第 14 页 共 33 页 ② 协助上课、休息时间的控制; ③做好上课记录、摄影、录像。 4、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估。 5、培训后的工作:①向培训师致谢;②作问卷调查;③颁发结业证书;④清理、检查设备;⑤培 训效果评估 企业外部培训的实施需做好:P137 ① 自己提出申请,经部门同意后交人力资源审核,按管理权限上报企业主管领导审批,最后由 人力资源部备案 ② 需签订员工培训合同,合同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 ③最好不影响工作,不宜提倡全脱产学习 如何实现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①让受训者变成培训者 ②培训时间的开发和利用 ③培训空间 的充分利用 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信息的种类 P139: 简答 ① 培训及时性信息 ②培训目的设定合理与否的信息 ③培训内容设置方面的信息 ④ 教材选用与编辑方面的信息 ⑤教师选定方面的信息 ⑥培时间选定方面的信息 ⑦ 培训场地选定方面的信息 ⑧受训群体选择方面的信息 ⑨培训形式选择方面的信息 ⑩ 培训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信息 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 P141:①认知成果 ②技能成果 ③情感成果 ④绩效成果 ⑤投资回报率 培训效果跟踪与监控的程序和方法 P143-144 (一)培训前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对受训者进行训前的状况摸底,了解受训者在与自己的 实际工作高度相关的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水平。 (二)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 1、受训者与培训内容的相关性;2、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认知程度; 3、培训内容;4、培训的进度和中间效果;5、培训环境;6、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 (三)培训效果评估。 1、可以以考卷形式或实际操作形式来测试评估受训人员究竟学习或掌握了哪些东西; 2、受训者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否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去; 3、如果培训达到了改进受训者工作行为的目的,那么这种改进能否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四)培训效率评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一份详细的培训项目评估报告,让高层领导知道投 资后的回报。 培训方法的选择 第 15 页 共 33 页 ★如何根据培训的目的和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准备工作培训的内容,选择培训方法。 P145156(易出单选、多选) 一、直接传授培训法。P145-147 包括讲授法、专题讲座法和研讨法等。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培训方法。适用于各类学员对学科知识、前沿理论的系统了解 专题讲座-适合于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了解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或当前热点问题等。 研讨法 -是在教师引导下,学员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的培训方法。 ■研讨法的优点:P146① 多向式信息交流②要求学员积极参与,有利于培训学员的综合能力③加 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④形式多样,适应性强 研讨法的难点:P147① 对研讨题目、内容的准备要求较高②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 二、实践型培训法。P147-149 通常采用工作指导法、工作轮换法、特别任务法、个别指导法。 工作指导法-应用广泛,可用于基层生产工人培训,也可用于各级管理人员培 训,让受训者与 现任管理人员一起工作,后者负责对受训者进行指导,一旦出现管理人员因退休、提升、调动等 原因离开岗位时,训练有素的受训者便可立即顶替。 工作指导法:P147 又称教练法、实习法,是指由一位有经验的工人或直接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 上对受训者进行培训的方法。 工作轮换法-鼓励“通才化”,适合于一般直线管理人员的培训,不适用于职能管理人员。 工作轮换法:P148 工作轮换法是指让受训者在预定时期内变换工作岗位,使其获得不同岗位 的工作经验的培训方法。 特别任务法-通常用于管理培训。 个别指导法-是通过资历较深的员工的指导,使新员工能够迅速掌握岗位技能。 三、参与型培训法。P149-152 参与型培训法的特征是每个培训对象积极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 与中获得知识、技能,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开拓思维,转变观念。 其主要形式有自学、案例研究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敏感性训练法、管理者训练。(每种形 式的方式大概看一下,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 案例研究法 P150 是一种信息双向性交流的培训方式,它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两者融合到一 起,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培训方法,可分为案例分析法和事件处理法。 四、态度型培训法。P152-155 具体包括角色扮演法和拓展训练等。 角色扮演法-适用于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的培训。 拓展训练-应用于管理训练和心理训练等领域。 五、科技时代的培训方式。P155-156 通常有网上培训、虚拟培训等方式。 六、其它方法。P156 函授、业余进修,开展读书活动,参观方问等。 第 16 页 共 33 页 解决问题的 7 个环节 找问题-分主次-查原因-提方案-细比较-做决策-试运行 5W2H 原则:何人、何事、何时、何地、 何物、如何做、多少费用。 畅谈是头脑风暴法的创意阶段。规则 P160 :①不要私下交谈,以免分散注意力②不妨碍及评论 他人发言,每人只谈自己的想法③发表见解时要简单明了,一次发言只谈一种见解 企业培训制度的构成包括 P161: 培训服务制度、入职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风险管理制 度 培训制度的内容:P163 1、制定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依据;2、实施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或宗旨;3、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实 施办法; 4、企业培训制度的核准与施行; 5、企业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权限的规定 ★各项培训管理制度的起草 P163-166(可能出方案设计题) (一)培训服务制度。 1、培训服务制度条款。 ① 员工正式参加培训前,根据个人和组织需要向培训管理部门或部门经理提出的申请; ② 在培训申请被批准后需要履行的培训服务协议签订手续;③培训服务协议签订后可参加培训。 2、培训服务协议条款。 ① 参加培训的申请人;②参加培训的项目和目的;③参加培训的时间、地点、费用和形式等; ④ 参加培训后要达到的技术或能力水平;⑤参加培训后要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和岗位; ⑥ 参加培训后如果出现违约的补偿;⑦部门经理人员意见;⑧参加人培训批准人的有效法律签 署 (二)入职培训制度。 ① 培训的意义和目的;②需要参加的人员界定;③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入职培训的解决措施; ④ 入职培训的主要责任区(部门经理还是培训组织者);⑤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内容、时 间、考核等);⑥入职培训的方法。 (三)培训激励制度:①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②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③公 平竞争的晋升规定; ④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四)培训考核评估制度: 第 17 页 共 33 页 ① 被考核评估的对象;②考核评估的执行组织(培训管理者或部门经理); ③ 考核的标准区分;④考核的主要方式;⑤考核的评分标准;⑥考核结果的签署确认; ⑦ 考核结果的备案;⑧考核结果的证明(发放证书等);⑨考核结果的使用。 (五)培训奖惩制度: ① 制度制定的目的;②制度的执行组织和程序;③奖惩对象说明;④奖惩标准;⑤奖惩的执行 方式和方法。 (六)培训风险管理制度: ① 企业根据《劳动法》与员工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 ② 根据具体的培训活动情况考虑与受训者签订培训合同,从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③ 在培训前,企业要与受训者签订培训合同,明确企业和受训者各自负担的成本、受训者的服务 期限、保密协议和违约补偿等相关事项; ④ 根据“利益获得原则”,即谁投资谁受益,投资与受益成正比关系,考虑培训成本的分摊与补 偿 ★起草培训制度草案:(方案设计题) 仅供参考: 1、依据;2、目的或宗旨;3、实施办法;4、核准与施行(与公司相结合); 5、解释与修改(本制度由本公司 XX 批准后则行,修改时亦然,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 第四章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 P168: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成功的绩效管理组成 P169:指导、激励、控制、奖励 绩效管理总流程的设计 P170: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应用开发阶段 绩效管理涉及五类人员 P170:考评者、被考评者、被考评者同事、被考评者下级、企业外部人员 确定具体绩效考评方法的重要因素 P173:①管理成本 ②工作实用性 ③工作适用性 企业绩效管理包含哪五个具体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实施要点 P170-184 1、准备阶段 ① 明确绩效管理对象,以及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②根据绩效考评的对象,正确的选择考评方法 确定考评方法时要考虑 a.管理成本;b.工作实用性;c.工作适用性。 ③ 根据考评的具体方法,提出企业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 ④ 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 2、实施阶段:①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 ②收集信息并注意资料的积累。 3、考评阶段(是绩效管理的重心) 第 18 页 共 33 页 ① 考评的准确性。②考评的公正性。③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④考评使用表格的再检验。⑤考评方 法的再审核。 4、总结阶段 ① 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全面诊断。②各个单位主管应承担的责任。③各级考评者应当掌握绩效 面谈的技项。 5、应用开发阶段 ① 重视考评者绩效管理能力的开发。②被考评者的绩效开发。③绩效管理的系统开发。④企业组织 的绩效开发 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为了切实保证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必须采取“抓住两头,吃透中 间”的策略。 具体办法 P176:①获得高层领导的全面支持 ②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和认同 ③ 寻求中间各层管理人员的全心投入 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环节 P177:目标第一、计划第二、监督第三、指导第四、评估第五 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诊断内容:P180 ① 对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诊断 ②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 ③对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的 诊断 ④ 对考评者全面过程的诊断 ⑤对被考评者全面的、全过程的诊断 ⑥对企业组织的诊断。 在绩效管理的总结会议上,主管的态度应当具有鲜明的建设性、支持性和指导性。P182 应用开发阶段 P182 是绩效管理的终点,又是一个新的绩效管理工作循环的始点。 在这个阶段,推动企业绩效管理顺利开展的方法: ① 重视考评者绩效管理能力的开发 ②被考评者的绩效开发 ③绩效管理的系统开发 ④ 企业组织的绩效开发 绩效管理系统的运行 绩效面谈的种类 1、按具体内容区分 P184:绩效计划面谈、绩效指导面谈、绩效考评面谈、绩效总结面谈。 2、按具体过程及其特点又可分为 P184:单向劝导式面谈、双向倾听式面谈、解决问题式面谈、综合 式绩效面谈 有效的信息反馈方式,达到以下要求 P187:针对性、真实性、及时性、主动性、适应性 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的方法 P188:目标比较法、水平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第 19 页 共 33 页 负激励策略 P191:也称反向激励策略,惩罚的手段有:扣发工资奖金/降薪/调任/免职/解雇/除名/ 开除等 激励策略有效性体现的原则 P192:及时性、同一性、预告性、开发性 改进员工绩效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P188-189 (一)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与原因。 1、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具体方法有目标比较法、水平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2、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可借用因果分析图的方式进行分析。 (二)制定改进工作绩效的策略。 1、预防性策略与制止性策略。2、正向激励策略与负向激励策略。3、组织变革策略与人事调整策略 员工绩效的影响因素图 P189 绩效管理中的矛盾冲突与解决方法 绩效管理中的三种矛盾 P193:员工自我矛盾、主管自我矛盾、组织目标矛盾。 化解绩效矛盾冲突的措施:P194 ① 在绩效面谈中,应当做到以行为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诱导为手段,本 着事实求是,以理服人的态度,克服轻视下属等错误观念,与下属进行沟通交流 ② 在绩效考评中,将过去的、当前的以及今后可能的目标适当区分开,将近期与远期 的目标分 ③ 适当下放权限,鼓励下属参与 为了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P195 1、座谈法。通过如开不同人员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可以广泛地征询各级主管、考评者与被考评者 对绩效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操作步骤、考评指标和标准、考评表格形式、信息反馈、绩效面谈、绩 效改进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并根据会议记录写出发析报告书,针对目前绩效管理系统存在的主 要问题,提出具体的调整和改进的建议。 2、问卷调查法。有时为了节约时间,减少员工之间的干扰,充分了解各级主管和下属对绩效管理 系统的看法和意见,可以预先设计出一张能够检测系统故障和问题的调查问卷,然后发给相关 人员填写,采用问卷调查的主法,好处是有利于掌握更详细、更真实的信息,能对特定的内容进 行更深入全面的剖析。 3、查看工作记录法。为了检验管理系统中考评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可以采用查看各种绩效管 理原始记录的方法,对其作出具体的评价。 第 20 页 共 33 页 4、总体评价法。为了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可以聘请企业内外的专家,组成评价小组,运用多种 检测手段,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进行总体的评价 绩效管理的考评方法与应用 员工绩效的特征 P197: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 从考评内容上看,绩效考评分为 P197: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效果主导型 考评的三类效标 P197:特征性、行为性、结果性 品质主导型 P197:着眼于“他这个人怎么样”,考评涉及员工信念、价值观、动机、忠诚度、诚信 度、以及一系列能力素质。 行为主导型 P197:着眼“干什么、如何去干的”。重点考量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 强制分布法 P199:亦称强迫分配法、硬性分布法。(综合分析题考点) 各种绩效考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主要特点,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P197-198 从绩效管理的考评内容看,绩效考评可以分为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和效果主导型三种类型。 (1)品质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特征性效标,以考评员工的潜质(如心理品质、能力素质) 为主。品质主导型的考评很难具体掌握,并且考评操作性及其信度和效度较差,涉及员工信念、 价值观、动机、忠诚度、诚信度,以及一系列能力素质。 (2)行为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行为性效标,以考评员工的工作行为为主。行为主导型的考 评,重在工作过程而非工作结果,考评的标准较容易确定,操作性较强。行为主导型适合于对管 理性、事务性工作进行考评,特别是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 (3)效果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采用结果性效标,以考评员工或组织工作效果为主。由于考评注 重的是员工或团队的产出和贡献,即工作业绩,所以考评的标准容易确定,操作性很强。此类考 评方法具有滞后性、短期性和表现性等特点,它更适合生产性、操作性,以及工作成果可以计量 的工作岗位采用,对事务性工作岗人员的考评不太适合 行为导向客观考评方法 P200-203: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 结果导向考评的形式 P205-207: ① 目标管理法(可测量的工作结果) ②绩效标准法(指标要具体、合理、明确) 第 21 页 共 33 页 ③ 直接指标法(可监测、可核算的指标构成)④成绩记录法(适合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员) 应用各种考评方法时,可以采用哪些有效措施和方法,防止和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和问题 P207 1、以工作岗位分析和岗位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客观准确的数据资料和各种原始记录为前提,明确 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制定出科学合理、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评价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 2、从企业单位的客观环境和生产经营条件出发、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特点,充分考虑本企业员 工的人员素质状况与结构特征,选择恰当的考评工具和方法,更加强调绩效管理的灵活性和综 合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认真汲取失败的教训,从而有效地避 免各种考评误差和偏颇的出现。 3、绩效考评的侧重点应当放在绩效行为和产出结果上,尽可能建立以行为和成果为导向的考评体 系。 4、为了避免个人偏见等错误,可以采用 360 度的考评方法,由多个考评者一起来参与,由较多的 考评者参与,虽然可能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以使绩效考评作出更准确可靠的判断。 5、企业单位必须重视对考评者的培养训练,定期总结考评的经验并进行专门的系统性培训,使 他们不断地增长绩效考评及其各种相关的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绩效考评的各种方法,具有实际 运作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地调整、处理绩效考评中出现的偏误和问题。 6、为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还应当重视绩效考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2010 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总复习大纲(三) 加方框和加★为必须掌握的要点 第五章 薪酬管理 外部回报 P210 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 外部薪酬。 外部薪酬包括 P210: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 内部回报 P210 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主要体现为一些社会和心理方 面的回报。(参与企业决策) 影响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 P211: 个人:劳动绩效、职务或岗位、综合素质与技能、工作条件、年龄与工龄 企业: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企业工资支付能力、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产 品的需求弹性、工会的力量、企业的薪酬策略 第 22 页 共 33 页 薪酬制度的设计 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P212:①对外具有竞争力②对内具有公平性③对员工具 有激励性④对成本具有控制性 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P214 ① 体现保障、激励和调节三大职能 ②体现劳动的三种形态: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凝固形态 ③ 体现岗位的差别:技能、责任、强度和条件 ④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机制 ⑤ 合理确定薪资水平,处理好工资关系 ⑥确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 制 ⑦ 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 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P214-215: ① 岗位薪酬调查 ②岗位分析与评价 ③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④ 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⑤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⑥ 明确企业使命、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⑦掌握企业财力状况 ⑧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员工特点 P216 在薪酬方面,国家的主要政策法规主要体现在最低工资、经济补偿金两大方 面。 常用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P217 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奖金 制度的制定程序 工资奖金调整的方式 P218:①奖励性调整 ②生活指数调整 ③工龄工资调整 ④特 殊调整 工作岗位评价 工作岗位评价的原则:P223 对岗不对人;参与评价;结果公开 岗位评价的功能: 1、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 2、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大小,所需的资格条件等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 础上进行定量测评,从而以量化数值表现出工作岗位的特征。 3、使单位内各个岗位之间,能在客观衡量自身价值量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并具体说明 其在企业单位中处的地位和作用。 4、系统全面的工作岗位评价制度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 第 23 页 共 33 页 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简答)-P224-225 ① 将全部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大类 ②收集有关岗位的各种信息 ③建立工作岗位评价小组 ④ 制定工作岗位评价的总体计划 ⑤找出与岗位有直接联系、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因素及其指标 ⑥ 构建工作岗位评价的指标体系,规定衡量标准,设计量表 ⑦抓几个重点岗位进行试点 ⑧ 全面落实工作岗位评价计划 ⑨撰写各个层级岗位的评价报告书 ⑩对工作岗位评价工作进行 全面总结。 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与标准 工作岗位评价要素的分类 P225 :1、主要因素;2、一般因素;3、次要因素;4、极 次要因素。 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构成 P226: 1、劳动责任要素;2、劳动技能要素;3、劳动强度要素;4、劳动环境要素;5、社会心理要素。 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 P228 1、少而精的原则;2、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的原则;3、综合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 测评误差的分类 P229:登记误差、代表性误差 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P230-236 (1)劳动责任要素所属的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分为质量责任指标、产量责任指标、看管责任指标、安全责任指标、消耗责任指标、管理责任指标标 准、知识经验要求、操作复杂程度、看管设备复杂程度、产品质量难易程度、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 分级标准。 (2)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社会心理要素所属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分为、体力劳动强度、工时利用率、劳动姿势、劳动紧张程度、工作轮班制、粉尘危害程度、高温作 业危害程度、噪声危害程度、辐射热危害程度、其他有害因素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和社会心理评价指 标。 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计分标准制定方法 P237 (1)单一指标计分标准的制定。可采用自然数法和系数法。 (2)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标准的制定。含简单相加法、系数相乘法、连乘积法和百分比系数法等。 评价指标权重标准的制定 P239:是指各类权重系数的设计。权重系数通常是预先规定的,将定量 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用概率加权法。 第 24 页 共 33 页 工作岗位评价结果误差调整的方法 P241:分为事先调整和事后调整两种。事先调整主要是通过 加权来解决,而事后调整多采用平衡系数调整法,平衡系数可用于调整总分,也可用于调整各要 素结构和积压项目指标,适用于测评过程初始调整、中期调整和终结调整 岗位测评信度和效度检查 P241 (1)信度的检查,是通过信度系数即两次测评得分的相关系数来完成的。 (2)效度的检查。 1、内容效度,主要依靠专家来完成,有时也可以采用一些数量化指标。 2、统计效度,通过建立一定指标来检查测评结果的效度。 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 评分法的步骤 P248 1、确定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2、根据岗位的性质和特征,确定各类工作岗位评价的具体项目。 3、对各评价因素区分出不同级别,并赋予一定的点数,以提高评价的准确程度。 4、将全部评价项目合并为一个总体,根据各个项目在总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分别给定权数。 5、为了将企事业单位相同性质的岗位归入一定等级,可将工作岗位评价的总点数分为若干级别。 评分法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P251 优点是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提高了评定的准确性; 缺点是工作量大,较为费时费力,在评定项目以及给定权数时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适于生产过程复杂,岗位类别、数目多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采用。 人工成本核算(计算题) 人工成本 P252:企业人工成本,也称用人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 和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 人工成本的构成 P253: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含不在岗员工生活费)、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 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和其他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的影响因素 P254-256:企业的支付能力、员工的生计费用和工资的市场 行情。 人工成本核算的意义 P257:通过人工成本核算,企业可以知道自己使用劳动力所付出的代价 , 可以了解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可以及时、有效地监督、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 费用支出,改善费用支出结构,节约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 25 页 共 33 页 人工成本核算的程序和方法: (一)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 P257:包括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企业从业人员年人约工 作时数、企业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企业增加值(纯收入)、企业利润总额、企业成本(费用) 总额、企业人工成本总额等。 1、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 人数纯收入 (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2、人工成本=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 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 (二)核算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P257 1、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与人工费用比率 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 / 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人员费用/员工总数量)/(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员工人数) =薪酬水平 / 单位员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2、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 / 增加值(纯收入) 企业如何确定合理的人工成本?P258 1、劳动分配率基准法 劳动分配率是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附加价值的比率 计算附加价值 扣除法:附加价值=销货(生产)净额-外购部分 =销货净额-当期进货成本(直接原材料+购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费+间接材料) 相加法:附加价值=利润+人工成本+其他形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 =利润+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合理的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 / 销货额 =(净产值 / 销货额)×(人工费用 / 净产值) =目标附加价值率×目标劳动分配率 应用劳动分配率基准法步骤是 P258:(看 P259 例子) (1)用目标人工费用(也称计划人工费用)和目标净产值率(也称计划净产值率)及目标劳动 第 26 页 共 33 页 分配率(也称计划劳动分配率)三项指标计算目标销售额(也称计划销售额)。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 / 人工费用率 =目标人工费用 /(目标净产值率 X 目标劳动分配率) (2)运用劳动分配率求出合理薪资的增长幅度。 具体办法:在计算上年度和确定本年度目标劳动分配率的基础上,根据本年的目标销售额计算 出本年目标人工费用,并计算出薪酬总额的增长幅度。 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费用率 / 目标净产值 销售净额基准法 P259 (根据前几年实际人工费用率、上年平均人数、平均薪酬和本年目标薪酬增长率,求出本年的目 标销售额,并以此作为本年应实现的最低销售净额) 目标人工成本=本年计划平均人数 X 上年平均薪酬 X(1+计划平均薪酬增长率)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 / 人工费用率 A、利用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售额)计算销售人员每人的目标销售额 步骤:先确定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再根据推销员的月薪或年薪及推销员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 的年度销售目标 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推销人工费用 / 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 B、根据毛利率及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目标销售毛利额及推销人员毛利与工资的大致比例 推销人员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 / 毛利额 目标销售毛利=某推销员工资 / 推销员人工费用率 损益分歧点基准法 P260 即损益平衡点或收支平衡点。指在单位产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与产品制造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相等 的销货额,或者说达到这一销货额的产品销售数量。也可概括为公司利润为零时的销货额或销售 量。 ① 销售收入=制造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 如果将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及管理费用划分为固定费用(也称固定成本、是指不随生产量多少 而增减的费有用,如折旧费、房租、间接人工费用等)和变动费用(也称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销 数量变动而增减的费用,如材料费、保管费、直接人工费等)。 ② 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为便于表达,上式各因式可用符号表示。P—单位产品售价;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F—固定 第 27 页 共 33 页 成本;X—产量或销售量。 ① 损益分歧点可用代表式表示为:PX=F+VX ② 在损益分歧点所要达到的销售量为:X=F/(P-V),式中,P-V 为每单位产品边际利益。 ③ 每单位产品的边际利益除以每单位的产品价格,为边际利益率=(P-V)/ P ④ 以销售金额表示的损益分歧点,用公式表示为: 损益分歧点之销售额=固定成本 / 边际利益率,PX=F/(P-V)/ P = PF /(P-V) 损益分歧点基准法可应用于三种目的 P261:(以损益分歧点为基准 ) (1)计算一定人工成本总额下的损益分歧点之销售额及薪酬支付的最高限高。 (2)计算损益分歧点之上危险盈利点所应达到的销货额,并继而推算出薪支付的可能限度,即可 能人工费用率 (3)计算出损益分歧点之上剩余额保留点之销货额,并进而推算出人工费用支付的适当限度, 即合理人工费用率(也称之为安全人工费用率)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 P268: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 P270-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 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P271 包括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 劳动法律事实 P271 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就是 劳动法律事实。 劳动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P272 (1)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 (2)意思表示必须完整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必须内容,残缺不全的,通常 不能使法律行为成立; (3)行为人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示于外部,可以由他人客观地加以识别。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体现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P274 ① 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仍然占重要地位,在肯定利益差别的前提下,坚持利益一致的价值取向 ② 劳动关系的转型具有过度性,体制转换,利益主体的分化和独立需要一个过程,工会职能的 第 28 页 共 33 页 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③ 集体主义的观念、和谐的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文化传统有巨 大的差别 集体协商比个别协商重要的原因:P275 ① 由于企业内的分工、协作和资本使用的统一性和社会性,使得企业中很多事务属于 “公共事 务” ② 工作于企业组织内的雇员个人,由于其劳动力的本质特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不可能与雇 主保持力量上的均衡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调解的基本特点 P277:①群众性 ②自治性 ③非强制性 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 P278—指用人单位与单位职工根据法津、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 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 面协议。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P278 集体合同 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 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 织 当事人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 内容不同 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 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功能不同 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 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低于集体合同标准的法律一律无效 法律效力不同 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的原则:P279 ① 内容合法 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③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④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⑤ 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集体合同的形式分为:P280 主件(综合性集体合同)和附件(专项集体合同)。 期限为 1—3 年。 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P281 ① 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劳动合同内容的基础) ② 一般性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的有关规则) ③ 过度性规定(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 第 29 页 共 33 页 ④ 其他规定(此条款通
33 页
311 浏览
立即下载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教材精讲班-第一部分-第二章
第二章 领导行为 【知识点框架】6+5+3 六个领导理论 1.特质理论 2.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 3.魅力型领导理论 4.路径—目标理论 5.权变理论 6.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五个领导风格与技能 1.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2.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3.管理方格图及生命周期理论 4. 领导者的技能 三个领导决策 1.决策过程 2.决策模型 3.决策风格 【本章考情分析】 年度 单选题 多选题 案例分析题 总计 2012 5分 4分 —— 9分 2013 4分 2分 —— 6分 2014 5分 4分 8分 17 分 2015 3分 4分 —— 7分 2016 3分 2分 —— 5分 2017 2分 2分 —— 4分 2018 4分 2分 8分 14 分 2019 6分 4分 10 分 1.领导必须有影响力,因为领导的基本角色是影响他人自愿追求确定的目标; 2.领导必须有指导和激励的能力,帮助个体或群体确认目标,并激励他们达到一定目标的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领导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组织的正式任命。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获得,如:生产班组中技能 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员工往往对其他员工具有非正式的影响力。 【2019】 关于领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领导必须具有影响力,而影响力必须来源于组织的正式任命 B.领导必须具有指导和激励的能力 C.领导是一种影响群体,影响他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 D.领导帮助个体和群体确认目标,并激励他们达到一定的目标 【答案】A 【解析】领导的影响力来源于组织的正式任命。 但影响力不仅是管理者才具有的能力,而且 它还可以从团队或组织中自然产生并发挥作用。 第一节 领导理论 【知识点】特质理论 1.传统特质理论主要观点: (1)领导者具有某些固定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 (2)只有先天具备某些特质的人才可能成为领导。 【出题角度】——判断 【2012.5】认为领导者具有某些固定特质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观点出自( )。 2.关于卓越领导者的特质的不同观点: 吉伯的观点 斯道格迪尔—扩大了特质的范围 (1)身强力壮 (1)对所完成的工作具有责任感; (2)聪明但不过分聪明 (2)追求目标过程中热情并能够持之以恒; (3)外向有支配欲 (3)解决问题时勇于冒险并富有创新精神; (4)有良好的调适能力 (4)勇于实践; (5)自信 (5)自信; (6)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必过能够忍受挫折等。 【出题角度】——判断 【2011.5】根据吉伯的观点,领导的重要特质不包含( )。 3.特质理论的缺陷: (1)忽视了下属的需要; (2)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3)忽视了情境因素(工作的结构性、权力大小等); (4)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与绩效的关系) 【知识点】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伯恩斯 交易型、变革型领 1.交易型(平庸管理) 观点 特征和方法 (1)强调个人在组织中的权威和合法性 (1)奖励:承诺为努力提供奖励,为好绩效提供 (2)强调任务的明晰度、工作的标准和产出 奖励,赏识成就 (3)关注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 (2)差错管理(积极型):观察和寻找对于标准 (4)依赖组织的奖惩制度来影响员工的绩效 的背离,采取修正行动 (3)差错管理(消极型):仅在标准没有满足时 进行干涉 (4)放任:放弃责任,避免做出决策 【2019】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伯恩斯的观点,属于交易型领导特征的是( )。 A.魅力 B.差错管理 C.智慧型刺激 D.个性化关怀 【答案】B 【解析】选项 B 正确,差错管理属于交易型领导特征。 2.变革型(强调创新)领导理论 观点 特征和方法 (1)强调理想与组织价值观来激励追随者们 (1)魅力:提供任务愿景,潜移默化的自豪感,获得 (2)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 尊敬和信任 (3)通过领导风格来影响员工和团队的绩效 (2)激励:持续的高期望,鼓励努力,用简单的手段 表达重要的意图 (3)智慧型刺激:提升智慧,理性和谨慎的解决问题 (4)个性化关怀:给予个人关怀,个性化地对待每名 员工的培训和建议 【出题角度】——判断 【2018.94】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16 年的生鲜创业公司。……为了减轻各区域总经理的工 作量,公司急需在各区域内部提拔副总经理。……有两个比较中意的副总经理人选,一位是… …另一位则是一直在该公司工作的小李,他做事非常关注任务的明晰度、标准和产出。 【2018.94】小李被任命为区域副总经理,他的领导风格属于( )。 A.变革型 B.交易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答案】B 【解析】根据案例:小李做事非常关注任务的明晰度\标准和产出。符合交易型领导的内容。 【2013.6】关注任务的完成以及员工的顺从,更多依靠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员工的绩效,这是 ( )领导的主要特点。 【2014.4】伯恩斯认为领导关注任务的完成和员工的顺从,更多依靠组织的奖励和惩罚来影 响员工的绩效,是他的( )理论。 【知识点】魅力型领导理论(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豪斯) 1.魅力型领导者应具备: (1)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 (2)有理想化的愿景; (3)使用个性化风格。 【出题角度】——判断 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16 年的生鲜创业公司。……曾先生为华东地区的区域总经理,有丰 富的创业经历,加入公司时从上一家公司带来了不少得力骨干。他善于从危机中思考和学 习,并且愿意发展和支持下属,因此和他共事的人都对他有极高的信任感与忠诚度。 【2018.93】曾先生的领导风格属于( )。 A.目标型 B.魅力型 C.权变型 D.发展型 【答案】B 【解析】根据案例:他善于从危机中思考和学习,并且愿意发展和支持下属,因此和他共事的人 都对他有极高的信任感与忠诚度。符合魅力型领导的内容。 【相似题目】 【2015.3】有些领导者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并具有 个性化风格,这种类型的领导属于( )。 2.魅力型领导者与追随者 追随者表现出对领导者的高度忠诚和信心,效法其价值观和行为,并且从自身与领导者的 关系中获得自尊。由于魅力型领导者对其追随者产生影响,因而魅力型领导者将促使追随 者产生出高于期望的绩效以及强烈的归属感。研究表明,当追随者显示出高水平的自我意 识和自我管理时,魅力型领导者的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3. 魅力本身是一个归因现象,会随着情境发生变化。 能够促使魅力归因的领导特质包括自信、印象管理技能、社会敏感性和共情等。 【2019】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豪斯的观点,不属于魅力型领导特征的是( )。 A.高大英俊 B.共情 C.自信 D.印象管理技能 【答案】A 【解析】选项 A 错误,能够促使魅力归因的领导特质包括自信、印象管理技能、社会敏感性和 共情等。 【类似题目】 【2013.5】魅力型领导者的特征不包括( )。 4. 提升魅力型领导影响力的情境 包括面临剧烈变革的组织环境,也包括组织中对现状非常不满的追随者的激增。 5. 魅力型领导并非全都是正面英雄,还有非道德特征。 道德特征 非道德特征 (1)使用权力为他人服务 (1)为个人利益使用权力 (2)使追随者的需要和志向与愿景相结合 (2)提升自己的个人愿景 (3)从危机中思考和学习 (3)指责或批评相反的观点 (4)激励下属独立思考 (4)要求自己的决定被无条件接受 (5)双向沟通 (5)单向沟通 (6)培训、发展并且支持下属,与他人分享 (6)对追随者的需要感觉迟钝 (7)用内在道德标准行事 (7)遵循外在道德标准 【出题角度】——判断 【2011.6】魅力型领导者的非道德特征是( ) 【知识点】路径—目标理论(罗伯特·豪斯) 【出题角度】——人名 【2011.81】路径一目标理论的提出者是( )。 一、观点: 1.领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下属目标 和组织目标相互配合; 2.领导者要想被下属接受,就必须为下属提供满足感。 二、领导的激励作用: 1.使绩效的实现与员工需要的满足相结合; 2.为实现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必须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 三、四种风格 1.指导式: 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 2.支持型: 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 3.参与式: 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 4.成就取向式: 设定挑战性目标,鼓励下属展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出题角度】——判断 【2018.68】罗伯特,豪斯在路径-目标理论中确定的领导行为包括( )。 A.支持型领导 B.参与式领导 C.成就取向式领导 D.指导式领导 E.权变型领导 【答案】ABCD 【解析】路径目标理论提出的四种领导行为:指导式、支持型、参与式、成就取向式。 【2012.6】根据豪斯的路径一目标理论,让员工明确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 工作程序的领导称为( )。 【2013.7】根据路径—目标理论,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意见的领导方式称为( )。 【2014.5】罗伯特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认为,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属于什么类型 的领导行为( )。 【助记】 领导说:小王,按照我给你的格式做一个年度推广计划。 领导说:小王,你做一个年度推广计划,需要什么资料和我说。 领导说:小王,现在需要做一个年度推广计划,你有什么想法。 领导说:小王,年度推广计划对是目前公司的头等大事,我相信你可以圆满完成任务的。 四、提出了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中间变量: 1.下属控制之外的环境因素:工作结构、正式的权力系统、工作团队等; 2.下属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外控等。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1.82】在路径一目标理论中,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中介变量有( )。 五、不同的领导行为适合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 (1)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则支持型的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 (工作任务明确,提供支持即可) (2)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导式的领导可能被视为多余的 (员工都会做,领导指导多余) (3)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而外控型下属对指导式领导更为满意 (员工自己有主意,领导需参考;员工自己没主意,领导需指导) 【出题角度】——综合题 【2017.3】与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不相符合的是( )。 A.领导者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表现出不同的领导行为 B.不同的领导行为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 C.对于能力强的下属,指导式领导可以带来更高的业绩和满意度 D.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下属达成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领导 【答案】C 【解析】路径—目标理论(罗伯特豪斯),假定领导者具有变通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而表 现出以下不同的领导行为。权变因素:(1)下属控制之外的环境因素:工作结构、正式的 权力系统、工作团队等;(2)下属的个人特征:经验、能力、内外控等。应用:下属的工作 是结构化的,则支持型的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2)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 下属,指导式的领导可能被视为多余的;(3)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而外 控型下属对指导式领导更为满意。 【知识点】权变理论(费德勒) 一、观点: 1.团队绩效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与情景因素之间是否互相搭配。发明了“最不喜欢的工作伙 伴”量表。 二、领导方式 (1)工作取向:领导者主要关心工作 (2)人际取向:领导者乐于和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情景维度(3 维度) 1.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信赖和尊重的程度 2.工作结构: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程度 3.职权:领导者在甄选、训练、调薪、解聘等人事方面有多大的影响力和权力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1.7】领导理论中的权变理论强调的情景性因素不包括( )。 【2018.42】按照费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情景性因素的构成维度不包括( )。 A.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B.组织文化 C.职权 D.工作结构 【答案】B 【解析】根据情景维度:上下级关系、工作结构、职权,B 符合题意。 四、不同领导风格在不同情景下的效能 情景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好 好 好 好 坏 坏 坏 坏 工作结构 高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低 职权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领导效 关系取向 低 高 一般 低 能 工作取向 高 低 一般 高 情景维 上下级关 度 系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7.62】依据领导权变理论的观点,能使工作取向型的绩效高的情景是( )。 A.上下级关系坏、工作结构低、领导者职权小 B.上下级关系好、工作结构高、领导者职权大 C.上下级关系坏、工作结构高、领导者职权大 D.上下级关系好、工作结构低、领导者职权大 E.上下级关系好、工作结构低、领导者职权小 【答案】ABD 【知识点】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 理论)(乔治·格雷恩及同事) 一、观点: 1.理论情况:领导对组织成员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2.现实情况:领导对同一团体内部人员根据关系亲疏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团体中领导者与下属在确立关系和角色早期,把下属分为“圈里人”和“圈外人”。 二、结论: 1.领导对圈里人能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感情,很少采用正式的领导权威。 2.圈里人比圈外人承担更高的工作责任感,对于其所在部门贡献更多,绩效评估也更高。 三、互相改变的过程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这种交换过程是一个互惠的过程。 领导者们为了达到绩效目标和更持久的变化,应该着手于改变下属的自我概念。 同时作为 互惠的另一部分,下属通过他们的反应也在改变领导者的自我图式。 领导者和下属两者都 作为个体,通过团体进行反馈。 【出题角度】——综合题 【2010.6】关于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3.83】关于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强调领导公平对待每一个成员 B.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认为领导与下属的交换是一个互惠过程 C.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认为领导不能改变下属的自我概念 D.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反对领导把下属分为“圈里人”和“圈外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领导一成员交换理论认为,这种交换过程是一个互 惠的过程。 【课程小结】 六个领导理论 1.特质理论 2.交易型(平庸型)和变革型(创新型)领导理论 3.魅力型领导理论——道德/非道德特征 4.路径—目标理论——指导式、支持型、参与式、成就取向式 5.权变理论——领导方式(工作取向、关系取向) 情景维度(上下级关系、工作结构、职权) 6.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圈里人”和“圈外人” 第二节 领导风格和技能 【本节知识点】 五个领导风格与技能 1.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2.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3.管理方格图和生命周期理论 4.领导者的技能 【补充】领导风格 领导者在实际领导中表现出的习惯化行为特点。 【说明】 独裁型——独断专行; 民主型——尊重大多数人意见; 放任型——顺其自然。 【知识点】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一、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格的经典理论 管理者中心 员工中心 X 理论 Y 理论 独裁 民主 生产中心 员工中心 产出 关怀 任务驱动 人际关系 督导 支持 指导 参与 【出题角度】——判断 【2019】 以管理者为中心的领导风格强调的有( )。 A.参与 B.支持 C.独裁 D.督导 E.关怀 【答案】CD 【解析】以管理者为中心的领导风格包括:X 理论、独裁、生产中心、亲密的、产出、任务驱 动、 督导、 指导。 选项 A、 B、 E 属于以员工中心。 【知识点】 早期关于领导风格的研究 (一)勒温的民主与专制模式 1.最初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儿童攻击行为的模式。 将领导作风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独裁、 民 主和放任。 (二)斯道格迪尔的研究 1.鉴别出一系列重要的领导特质 2.个体不可能只因为拥有特定的特质就能成为领导者,领导者拥有的特质必须与领导者行 使职能的情境相关。 3.人格和情境都是决定领导的因素 【知识点】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一、俄亥俄模式(2 维度) 1.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关心人、工作管理 关心人:领导者注重人际关系,尊重和关心下属的建议和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 作关系。 工作管理:领导者为了达成目标而在规定或确定自己与下属的角色时所从事的行为活动。 2.结论: 工作管理和关心人得分都高的领导比其他类型的(均低或一高一低)领导更能促使员工有 高的绩效和高的工作满意度。即,“双高”的领导更能促使高绩效和高工作满意度。 【2018.2】关于研究领导行为的俄亥俄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作管理是指领导者为了达成目标而在规定自己与下属的角色时所从事的行为活动 B.关心人是指领导者注重人际关系,尊重和关心下属的建议与情感 C.高度人际取向的领导者帮助下属解决个人问题 D.高度工作取向的领导者更加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的对待每个人 【答案】D 【解析】高度人际取向的领导者更加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的对待每个人,D 错误。 二、密歇根模式 1.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员工取向、生产取向 员工取向:关注人际关系,主动了解并积极满足员工需要。 生产取向:强调工作技术和任务进度,关心工作目标的达成。 2.结论:该模式支持员工取向领导作风 【出题角度】——判断 【2014.62】俄亥俄大学研究得出领导行为的维度包括( )。 【2011.8】关于领导风格的密歇根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知识点】管理方格图及生命周期理论 一、管理方格图(布莱克和默顿) 【助记】人站立位纵坐标。俱乐部会使人放松。 1.无为而治: 既不关心人,也不关心任务。只投入最少量的努力使必要的工作完成和维持适合的组织成 员关系。 2.最理想的领导风格: 既关心任务又关心人。工作的完成依靠高承诺的员工,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的相互依赖促 成信任和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3.乡村俱乐部型: 极度关心人的需要,但对任务漠不关心。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来创造一个友好、舒适的组织 氛围。 4.任务型管理: 极度关心任务,对人漠不关心。工作效率来自对工作条件进行布置,使人的因素的影响尽 可能小。 5.中庸式管理: 组织绩效的取得来自完成工作的需要以及将其保持在一个满意水平之间求得平衡。 【出题角度】——判断 【2019】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莱克和默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在关心人和关心任务的坐标上 都很高的领导风格是( )。 A.“乡村俱乐部” 的领导风格 B.“最理想” 的领导风格 C.“中庸式” 领导风格 D.“无为而治” 的领导风格 【答案】B 【解析】 坐标(9,9)既关心任务,又关心人,被该理论认为是最理想的领导风格。 【2012.8】布莱克和默顿的管理方格图中,位于坐标(9,9)位置的领导风格具有的特点是 ( )。 【2013.8】根据管理方格理论,“乡村俱乐部”领导风格的特点是( )。 二、生命周期理论(赫西和布兰查德) 1.影响领导者风格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下属的成熟程度。 工作成熟度—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工作成熟度越高,执行任务的能力越强,越不需 要他人的指挥。反之,则需要对其工作进行指导。 心理成熟度—从事工作的意愿或动机。心理成熟度越高,自觉性越高,越不需要外力推动。 反之,则要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角色职责。 【出题角度】——挖空题+判断 【2011.62】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下属的成熟度包括( )。 【2014.7】保罗赫塞的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就是指 ( )。 3. 根据工作取向与关系取向结合得出的 4 种领导风格 (1)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 领导规定工作任务、角色职责,指示员工员工做什么,如何做。(指导) (2)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 领导不仅表现出指导行为,而且富于支持行为。(指导+支持) (3)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 领导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共同决策) (4)授权:低工作——低关系 领导提供较少的指导或支持,让下级自主决定(放任) 【出题角度】——判断 【2019】 领导者的生命周期理论将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相结合,具有高工作—高 关系特点的领导风格是( )。 A.指导式 B.参与式 C.授权式 D.推销式 【答案】D 【解析】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 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选项 D 正确。 【类似题目】 【2010.7】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高工作—高关系的领导风格是( )。 【2012.7】根据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具有高工作一低关系特点的领导风格是( )。 【11/14】 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下属的成熟度包括( )。 4. 特点 强调被领导者的重要性,指出对于不同成熟度的员工,应采取不同形式的领导方式,以求 得最佳绩效。(区别对待) 【知识点】领导者的技能 一、领导者的三种技能:技术,人际,概念 1.技术技能:关注事 是指一个人对于某种类型的程序或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如:当员工升职并拥有领导责任后,他们的技术技能就会显得相对不重要了。作为经理, 他们更加依靠的是下属的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关心的是人 是指有效的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 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不能逃避有效人际技能的要求,这是领导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 3.概念技能:处理的是观点、思想 是指按照模型、框架和广泛联系进行思考的能力。如:制定长期计划。越高的管理职位,概 念机能的作用越重要。 结论:不同层次的领导者需要的技能的相对比例是不同的,管理层级越高,工作中技术技 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 【出题角度】——判断 【2010.8】在领导者的技能当中,按照模型、框架和关系进行思考的能力称为( )。 A.知识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人际技能 【答案】C 【解析】概念技能是按照模型、框架和广泛联系进行思考的能力,例如长期计划就需要用到 概念技能。 二、领导者技能发展的途径 (1)基于领导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和已经获得的知识为基础的方法来得到提高。 (2)辅导,讲师和领导者建立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讲师可以帮助领导者明确事业范 围和期望。 (3)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其他组织行为技能也可以用来发展领导技能。 【出题角度】——挖空题+综合题+案例 【2014.83】小张提高领导技能的途径可以包括( )。 【2016.3】关于领导者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领导者并不一定需要熟练掌握他所管理的团队的技术技能 B.管理层级越高,越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工作中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 C.组织中较低层次的领导只要带领下属完成工作目标即可,不需要人际技能 D.领导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组织行为来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技能。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不能逃避有效人际技能的要求,C 说法错误。 【2014】小张是某工程设计公司从资深工程师团队中选拔上来的一位主管。他原来是公司的 技术骨干,在业务上总能拔得头筹。但是转到管理岗位后感觉压力很大,抱怨下属不支持 自己的工作,工作满意度明显降低。而很多下属员工也抱怨小张不通人情。此外,小张采用 的仍然是十五年前制定的管理流程,并没有随着市场和时间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管理的风 格与公司现在的业务不符。公司领导决定与小张深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聘请专业 讲师来提升他的领导技能。 81.从领导技能看,小张缺乏的是(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统筹技能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是一个人对于某种类型的程序或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涉及的是事; 2.人际技能是有效的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关心的是人。 3.概念技能是按照模型、框架和广泛联系进行思考的能力,处理的是观点、思想。 4.小张转到管理岗位后感觉压力很大,抱怨下属不支持自己的工作,工作满意度明显降低。 而很多下属员工也抱怨小张不通人情。所以,小张缺乏的是人际技能。5.小张采用的仍然是 十五年前制定的管理流程,并没有随着市场和时间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管理的风格与公司 现在的业务不符。所以,小张的概念技能也需要加强。 82.关于领导技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领导者可以依靠下属的技术技能 B.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必须达到有效人际技能的要求 C.不同层次的领导者需要的技能的相对比例是不同的 D.领导层级越高,需要的技术技能越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的技能。组织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不能逃避有效人际技能的要求, 这是领导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层次的领导者需要的技能的相对比例是不同的, 管理层级越高,工作中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 83.小张提高领导技能的途径可以包括( )。 A.通过批评下属来提高领导能力 B.专业讲师对小张提供辅导 C.专业讲师帮助小张明确事业范围和期望 D.运用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其他组织行为技术发展领导技能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技能发展的途径。一种是基于领导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和已经获 得的知识为基础的方法来得到提高。另一种是辅导,讲师和领导者建立互相信任和尊重的 关系,讲师可以帮助领导者明确事业范围和期望。培训、工作设计、行为管理等其他组织行 为技能也可以用来发展领导技能。 84.领导者的成功取决于他的( )。 A.合适的行为 B.技能 C.行动 D.背景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领导者的技能。领导者的成功取决于他的合适的行为、技能和行动。 【课程小结】 一、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二、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1.俄亥俄模式(关心人、工作管理) 2.密歇根模式(员工取向、生产取向) 三、管理方格图 (无为而治、乡村俱乐部、最理想、中庸、任务型) 四、领导者的生命周期理论 1.下属成熟度:工作成熟度、心理成熟度 2.四种风格:指导式、推销式、参与式、授权式 五、领导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三节 领导决策 【本节知识点】 1.决策过程 2.决策模型 3.决策风格 【知识点】决策过程 一、西蒙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 (1)智力活动:对环境进行搜索,确定决策的情境。 (2)设计活动:探索、发展和分析可能发生的行为系列。 (3)选择活动:在上一步可能的行为系列中选择一个行为。 二、明茨伯格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 (1)确认阶段:认知到问题或机会的产生,进行诊断。 (2)发展阶段:个体搜寻现有的标准程序或者解决方案,或者设计全新的。 (3)选择阶段:确定最终的方案。一般有三种选择方法。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9】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可以成为( )。 A.智力活动 B.情感活动 C.意志活动 D.选择活动 E.设计活动 【答案】 ADE 【解析】 西蒙的决策过程分为智力活动、 设计活动、 选择活动三个阶段 【类似题目】 【2010.9】西蒙将决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 )。 【2014.63】明茨伯格及其同事所提出的决策过程包括( )。 【2015.5】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 )。 【知识点】决策模型(3 模型) 1.经济理性模型 2.有限理性模型 3.社会模型 一、经济理性模型 1.从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 2.存在完整和一致的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3.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 4.对计算复杂性无限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佳备选方案 5.对于概率的计算不存在任何困难。 二、有限理性模型(西蒙) 1.选择备选方案:决策者试图使自己满意或寻找令人满意的结果。满意的标准可以是足够的 利润、市场份额、价格等; 2.决策者所认知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简化模型; 3.采用的是满意原则而非最大化原则,决策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必知道所有的可能方案; 4.可以用相对简单的经验启发式原则,或商业窍门,以及一些习惯来进行决策。不需要很高 的思维和计算的能力。 有限理性模型同经济理性模型的关系:二者的差异体现在程度上,而非质的差异。 三、社会模型(弗洛伊德)来自心理学,理性模型相对的另一端 1.人类的行为主要由无意识的需求来驱动;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理性决策。 2.人们有坚持错误决策的倾向。 产生“投入的增加” 的原因: (1)项目的特点:例如投资回报的延期长,以及临时问题的处理,都有可能使决策者坚持 或者增加错误的行为。 (2)心理决定因素:一旦管理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他可能存在信息加工错误(使用了有 偏差的因素或者采取了比信息所证实的应当采用的行为更加激进的措施)。 同时由于决策者置身其中,负面信息被忽略,自身防御机制启动。 (3)社会压力:对于决策者来说,存在着同伴压力,以及需要维护自己的面子,所以继续 维持或增加错误行为。 (4)组织决定因素:不仅项目和任务的特点可以导致决策者固执己见,组织中沟通体系的 失效,政治体系的破坏以及拒绝变革都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主题角度】——综合题 【2010.62】按照经济理性决策模型,决策者的特征包括( )。 【2013.63】关于有限理性模型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8.53】关于决策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6.61】在决策过程中存在投入增加现象,也即人们坚持错误决策的倾向,下列可能导 致投入增加现象的因素包括( )。 【2017】 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认为,决策者在决策时依据的是( )原则。 【知识点】决策风格 一、决策风格的两个维度 1.价值取向: 决策者关心的是任务和技术本身,还是人和社会的因素 【说明】:“就事论事”还是“就人论事”? 2.模糊耐受性: 测量到的决策者需要的结构和控制的程度(低模糊耐受性),以及是否有能力在不确定的 环境中工作(高模糊耐受性)。 二、四种决策风格 较高模糊耐受性 关注任务和技术 【分析型】喜欢对情境进行分析, 【指导型】喜欢关注事实,迅速完 倾向于过度分析事物 关注人和社会 较低模糊耐受性 成工作 【概念型】视角宽阔,喜欢不同的 【行为型】能和他人很好合作,喜 选择。会空想和犹豫不决 欢公开交换意见;不喜欢困难的 决策 【助记】 1.就事论事,控制水平高,倾向于分析。【分析型】 2.控制水平低,仅仅指导而已。【指导型】 3.就人论事,控制水平高,倾向提出概念。【概念型】 4.控制水平低,只能付出行动。【行动型】 【出题角度】——判断 【2011.63】根据价值取向与模糊耐受性两个维度的组合,决策风格可以分为( )。 【2014.8】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以及很强的任务和技术取向,属于( )。 【2018.96】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16 年的生鲜创业公司。……由于本区域员工的能力、产能 存在差异,有的店铺下午六点下班,有的晚上八点半下班。曾先生和小李需要决定是否对 员工的下班时间做出统一规定。小李表示,这件事情的关键问题是统一下班时间后,原本 工作效率低的店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为了提高员工的效率,公司需要提供的资源及 相应的成本。 【2018.96】在决定是否统一下班时间的问题上小李的决策风格属于( )。 A.指导型 B.分析型 C.概念型 D.行为型 【答案】B 【解析】分析型: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及很强的任务和技术取向。喜欢对情境进行分 析,比指导型决策者评估更多的信息和备选方案。根据案例,小李表示,这件事情的关键 问题是统一下班时间后,原本工作效率低的店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为了提高员工的效 率,公司需要提供的资源及相应的成本。B 正确。 【2016.5】小张发现,他的领导在做决策时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讨论, 而且擅长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决策风格属于( )。 A.概念型 B.指导型 C.分析型 D.行为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决策风格。概念型: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模糊耐受性,并且倾向对人和社会 的关注。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视角宽阔,喜欢考虑不同的选择以及将来的可能性。他们为了收 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讨论,然后根据直觉进行决策。同时他们喜欢冒 险,擅长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过,有时候他们在进行决策时会陷入空想和犹豫不 决。 三、结论 决策者通常使用多于一种决策风格,这些风格可以体现决策者的优点和缺点,也可以解释 不同管理者在分析相同信息后作出不同决策的原因。 【课程小结】 六个领导理论 1.特质理论 2.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 3.魅力型领导理论 4.路径—目标理论 5.权变理论 6.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五个领导风格与技能 1.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勒温、斯道格迪尔) 2.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3.管理方格图 4.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 5.领导者的技能 三个领导决策 1.决策过程 2.决策模型(2018.53) 3.决策风格
16 页
344 浏览
立即下载
2010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二级)理论试卷
2010 年 5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二级) 理论试题及答案 真题分析概要:2010 年 5 月 23 日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的考试,从考试情况来看,题目出 得比较活,尤其是操作技能考试试题,要求死记硬背的比重减少了一些,但是还是有 70 分的题目要 求能够有很好的记忆,才能考出高分。理论知识要求对教材熟悉并且与实际工作也结合紧密。 2010 年 5 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 1~8 题) 1、关于会计职业,其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 ) (A)业务熟练(B)举止得体 (C)不做假账 (D)仪表规范 2、公司准备招聘职业道德具有规范功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活动( )。 (A)操作规程和道德底线上 (B)文明礼貌和职业着装上 (C)服务态度和职业用语上 (D)职业良心和开拓创新上 3、在职业活动中,统领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荣誉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 (A)忠诚、无私、敬业 (B)忠诚、审慎、勤勉 (C)爱岗、慎独、勤勉 (D)爱岗、敬业、审慎 5、关于职业化、正确的说法是() (A)职业化是一种以履行职业责任为根本要求的自律性工作态度 (B)职业化包含三个层次,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事职业化技能 (C)职业化在观念意识方面的根本要求是确立自立、创新的价值取向 (D)职业化在劳动观赏倡导劳动作为谋生的人性需求 6、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与这一言论符合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 (A)君子敏于言而慎于行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D)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 7、关于敬业,正确的说法是() (A)敬业度越高的员工,离开企业独立创业的愿望越加强烈 (B)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最早提出了“员工敬业度”的感念 (C)在关心工作质量等方面,敬业度高的员工比敬业度低的员工高出几倍 (D)敬业度需要掌控在一定范围内,因为高度敬业会降低创新能力 8、关于优秀员工的执行力,世界 500 强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世界 500 强企业的要求, 所谓执行力是致员工( )。 (A)绝不涉足企业规定之外的事物 (B)对要求之外的事物也要敢于突破(C)像战士服 从命令一样令行禁止 (D)把事情做成,做到他自己认为最好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9、下列做法中,属于“比尔盖茨”关于 10 大优秀员工准则的是( ) (A)关注市场,对其他公司的产品抱有极大地兴趣 (B)以传教士般热情执着打动客户 (C)乐于思考,让客户更贴近产品 (D)关注公司的长期目标,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10、作为职业道德规范——“诚信”的特征包括( ) (A)通识性 (B)智慧性 (C)单边性 (D)资质性 11、从业人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诚信”,其中关于“真诚不欺”的要求是() (A)诚实劳动,不弄虚作假 (B)踏实肯干,不搭便车 (C)以诚相待,不欺上瞒下 (D)宁欺自己,不骗他人 12、根据《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B)经营者销售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予对方折扣 (C)中间人接收佣金的,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入账 (D)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附赠现金 13、员工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纪律”的要求是( ) (A)学习岗位规则 (B)创编操作规程 (C)遵守行业规范 (D)严守法律法规 14、一个优秀团队的表现是() (A)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一致 (B)员工对团队不满,怀有改变现状的欲求(C)团队领袖 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威影响力(D)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15、职业道德规范——“合作”中,关于平等性的要求包括() (A)端正态度,树立大局意识 (B)善于沟通,提高合作能力 (C)律己宽仁,融入团队中 (D)倡导民主,消除上下意识 16、关于奉献,正确的认识是:() (A)努力把产品做到最好 (B)给多少钱办多少事 (C)比翼追求报酬为最终目的 (D)具有人人可为性 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 17~25 题) 17、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放鞭炮,如果你是负责这项工作的社区管理人员,发现有居民未按市政 府要求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燃放鞭炮,你会() (A)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B)劝导 (C)只要觉得没有危险,可以让居民燃放(D)向上级反应 18、在对待公司员工上,公司主管具有明显的亲疏薄厚倾向,而你觉得自己属于比较受冷遇的哪 一类,这时你会() (A)多接近公司主管,让他了解自己(B)团结那些受冷遇的员工与主管对话 (C)把这种问题向公司的主要领导反映(D)随不怕穿小鞋,但不会轻举妄动 19、公司员工迟到走啊退现象严重,为了监督员工按规定时间上下班,在下列措施中,你认为最 为有效的办法是() (A)(B)(C)(D) 21.一批新员工,你希望这批员工是( )。 (A)活泼开朗型的 (B)埋头苦干型的 (C)学习砖研型的 (D)时髦新潮型的 22.在职业活动中,总会有一些爱较真的人,这些人很容易得罪人。如果要你给他们提出建议, 你的建议会是()。 (A)要增强灵活性,别太死较真 (B)要较真,但较真后更要沟通 (C)是否较真要因人而异 (D)为了团结,别太较真 23.单位经常组织员工周末加班,但从来不支付加班费。过去,因有员工提出支付加班费而被公 司寻找不同理由辞退,同事们都不敢提加班费的事儿。虽然没有支付加班费,但是你对目前的这份工 作还算满意,这时你会( )。 (A)既然自己对工作满意,所以就不提加班费的事情 (B)虽然自己对工作满意,但加班费是另一码事,自己会提出 (C)既然公司不支付加班费,那么就劝大家消极对待工作 (D)既然大家都不提加班费的事儿,那么自己就没有必要提出来 24.某公司主管十分爱听别人表扬他的话,许多员工了解主管的脾气,都学着表扬主管的话。如 果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位主管,和他打交道时,你会()。 (A)会和其他员工一样多表扬主管 (B)专挑主管的缺点说 (C)少接触,少说话 (D)适当时候要表扬 一下 25.如果你发现某同事因粗心出现纰漏,但在向领导汇报时撒谎敷衍赛责,你会( )。 (A)对企业要忠诚,向领导说明实情 (B)谁的工作都会出现差错,故而装作不知情 (C)自己不会把实情说出去,但会私下建议同事找领导承担责任 (D)责任自负,自己不要越位关心此事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26~125 题,共 100 道题,满分为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 题,媒体 1 分,共 60 分。) 26、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 (A)生产资料 (B)劳动资料 (C)资本投入 (D)劳动投入 27、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来实现。 (A)社会保险 (B)社会保障 (C)社会救济 (D)薪酬福利 28、一下不属于劳动保障法的是() (A)促进就业法 (B)社会保险法 (C)工作时间法 (D)老大福利法 29、顾客力量分析室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不包括() (A)顾客购买动机分析 (B)市场商品消费结构分析 (C)顾客消费承受能力分析(D)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 30、教师连续提问两个学生都不能回答某个问题,而第三个学生则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尽 管他的回答并不完全正确,可是教师还是会认为第三个学生更出色些,这种现象属于( )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对比效应 31、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特点的是() (A)时间性 (B)主观能动性 (C)消费性 (D)客观规律性 32、( )不属于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的研究内容 (A)管理行为规范 (B)权、责结构 (C)组织信息控制 (D)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 33、以下关于分公司与总公司的组织结构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公司有自己独立的名称 (B)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债务没有责任 (C)分公司受总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独立 (D)较多出现在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 34、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选择不同的部门结构模式,以下不属于部门结构模式的是()。 (A)直线职能制 (B)常设机构 (C)超事业部制 (D)事业部制 35、在不同的部门结构模式中,以关系为中心的部门结构通常出现在()之中。 (A)直线职能制 (B)事业部制 (C)模拟分权制 (D)跨国公司 36、企业制定人员今生计划时,一般不包括()指标。 (A)晋升条件 (B)晋升比例 (C)晋升时间 ( D)晋升路径 37. 以下不属于员工薪酬激励计划作用的是(C) P32 A 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 B 对未来的薪酬总额进行预测 C 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D 保证人工成本与企业经营状况之间恰当的比例关系 38.以下关于人力资源预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32 A 不会受预测者知识水平的限制 B 要求预测者具有高度的想象力 C 有利于提高组织环境适应能力 D 能够引导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39. 以下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的是(C)P41 A 经验预测法 B 描述法 C 转换比率法 D 德尔菲法 40. 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中,(D)是先将公司的员工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主要 因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依此模型及主要因素变量,来预测公司的员工需求。P44 A 计算机模拟法 B 马尔可夫分析法 C 定员定额分析法 D 经济计量模型法 41. 以摸清情况,了解测评对象的优势和不足为目的的员工素质测评类型是 (C)P74 A 选拔性测评 B 考核性测评 C 开发性测评 D 诊断性测评 P76 42. (A)的对象一般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量化后的数据直接提示了测评对象的实际特征 。 A 一次量化 B 二次量化 C 模糊量化 D 类别量化 43. 员工素质测评体系的横向结构不包括(C)P81-82 A 结构性要素 B 行为环境要素 C 测评指标要素 D 工作绩效要素 44、在素质能力测评中,最常使用的差异量数是(D)P91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标准误 (D) 标准差 45、面试考官应提一些应聘者一般有所准备的、比较熟悉的题目的面试实施阶段是() (A)结束阶段 (B)导入阶段 (C)核心阶段 (D)确认阶段 46、面试考官根据面试阶段的感受对应聘者做出主观评价,折属于()。 (A)第一印象 (B)对比效应 (C)晕轮效应 (D)录用压力 47、“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这个问题属于()。 (A)压力性问题 (B)知识性问题 (C)思维性问题 (D)经验性问题 48、在员工招聘中通常使用的群体决策法,其特点不包括()。 (A)决策人员的来源广泛 (B)提高了决策的主动性 (C)决策人员不是唯一的 (D)运用了运筹学的原理 49 以下对无领导小组场地选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P130 A 座次安排无主次之分 B 考场布置要求庄重,使人产生压力感 C 桌子排成圆形或方形 D 环境要满足安静、宽敞、明亮等条件 50 培训要争取的选用培训方法,独立的小型组织部门的培训宜采用( A)的培训方式 P146 (A) 分散 (B)变实践边学习 (C)集中 (D)完全脱产学习 51 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工作岗位说明的目标是(B)P147 (A) 明确员工现有技能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B) 收集有关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 (C) 明确培训的要求,预测培训的潜在困难 (D) 选择测评工具,明确评估指标和标准 52(D)不属于培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P165 (A) 价值性 (B)相关性 (C)有效性 (D)普遍性 53 培训的印刷材料中,岗位指南的作用不包括(B)p167 (A)节约培训成本(B)提高学习效果(C)明确培训目标 (D)掌握操作规程 54 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对于中层管理人员而言,(C)是最重要的 P171 (A) 专业技能 (B)理念技能 (C)人文技能 (D)协调技能 55 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体系中,第三级评估是(A)p185 (A) 行为评估(B)学习评估(C)反应评估(D)结果评估 56、对培训效果进行学习评估时,不宜采用的评估方法是() (A) 笔试法 (B)心得报告 (C)提问法 (D)行为观察 57、培训的五大类成果中,()的评估标准时工作态度、行为方式和对培训的满意度。 (A)按技能成果 (B)认知成果 (C)情感成果 (D)绩效成果 58、在评估培训效果时,()更适用于调查面广、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调查。 (A)访谈法 (B)问卷调查法 (C)观察法 (D)电话调查法 59:评价中心法属于( B )的绩效考评方法 P 205 A:品质导向型 B 综合型 C 结果导向型 D 行为导向型 60:下列关于结构式叙述法说明不正确的是( B)207 A:该方法简便易行 B:无需被考评者的参与 C:工作分析不到位 D:绩效考评标准 不明确 61:绩效考评工具失常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D )P224 A:绩效目标不明确 B:考评指标设计不规范 C 工作分析不到位 D 绩效考评标准不 明确 62、对于科技性组织绩效的考评,主要的考评指标是( D)P230 A:工作成果 B:工作过程 C:工作方式 D: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 63、( A)是绩效考评要素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P 234 A:岗位分析 B:工作描述 C:员工面谈 D:岗位评价 64:没有绝对的零点,只能做加减运算,不好做剩除运算的绩效考评方法的:( B)P244 A:比例量表 B:等距量表 C 等级量表 D:名称量表 65、与战略导向 KPI 体系相比,一般绩效评价体系的考评目的以(B )为中心 P:245 A:目标 B:控制 C:战略 D:激励 66、在绩效评价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是:(A )P262 A:上级评价 B:客户评价 C:同级评价 D:自我评价 67、如果将考评结果用于选拔人才,( C )这种方式往往较能使众人信服 P263 A:上级评价 B:客户评价 C:同级评价 D:自我评价 68、可在在快、准、全三个方面满足客户要求的薪酬调查方式是: (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 (B)问卷调查 (C)委托中介调查 (D)访谈调查 69、如果被调查单位没有给出某类岗位完整的工资数据,只能采集到某类岗位的平均工资 数据,在进行工资调查数据分析时,可以用( )。P283 C (A)数据排列法(B)离散分析 (C)频率分析法(D)趋中趋势分析 70、( )是岗位横向分类的最后一步。P300C (A)职级的划分 (B)职门的划分 (C)职系的划分 (D)职组的划分 71、要求员工必须加强单位或部门的团队合作,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的工资制度是 ( )。P312B (A)一岗一薪工资制(B)薪点工资制 (C)一岗多薪工资制(D)提成工资制 72、反馈的频率不是很高,反馈的方向大部分是单方向的工资形式是( )。P314B (A)能力工资 (B)绩效工资 (C)技术工资 (D)岗位工资 73、给员工支付相同的激励性工资的工作团队类型是( )。P319C (A)平行团队 (B)交叉团队 (C)流程团队 (D)项目团队 74、( )的工资结构比较适用于各工作之间的责、权、利明确的企业。P323C (A)以绩效为导向 (B)以行为为导向 (C)以工作为导向 (D)以技能为导向 75、企业进行的工资市场调查就是要保证工作的( )。P326D (A)内部竞争性 (B)外部竞争性 (C)内部公平性 (D)外部公平性 76、在企业年金缴费中,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 )以内的部分,可以从成本中列支。P 346A (A)4% (B)5% (C)6% (D)7% 77、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劳动争议,由( )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P354C。 (A)劳务派遣单位 (B)被派遣劳动者 (C)用工单位 (D)劳动合同约定 (D).实现或者超越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E).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78、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不包括()。 (A)最低工资标准 (B)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与违约责任 (C)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D)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79、工资指导线()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 (A)上线 (B)基准线 (C)下线 (D)标准线 80、以下关于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采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次调查时间间隔为两年 (B)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 (C)调查范围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 (D)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全年收入及有关情况 81、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对本单位安全卫生技术负领导责任的是() (A)工人 (B)企业法定代表人 (C)总工程师 (D)分管安全卫生的负责人 82、安全卫生认证制度不包括()。 (A)重大事故隐患认证 (B)有关人员资格认证 (C)有关单位、机构的劳动安全卫生资格认证 (D)与劳动安全卫生练习特别密切的物质技术产品的质量认证。 83、当事人因主张有待确定的权利和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属于() (A)个别争议 (B)集体争议 (C)利益争议 (D)权利争议 84、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个裁级()裁决制度。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多次 85、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不包括()。 (A)合议原则 (B)强制原则 (C)回避原则 (D)提证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86~125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86、年失业率取决于() (A)失业周数 (B)失业人数 (C)平均是以持续期 (D)就业人数 (E)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 87、选择风险型决策的前提包括() (A)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 (B)存在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 (C)可测算出种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客观概率 (D)可测算出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 (E)存在着不易决策人一直为转移的各种自然状态 88、满足成就需要的行为可以是() (A)对资源进行控制 (B)比竞争更出色 (C)发现和使用更好的方法完成工作 (D)实现或者超越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E)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89.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包括(CDE)P171 /基础知识 (A)团队激励机制(B)个人激励机制 (C)市场激励机制(D)社会激励机制(E)企业激励机制 90.在进行组织结构诊断时要分析组织关系,应能清(ABD)P12 (A)某个单位应同那些单位和个人发生关系 (B)某个单位要求别人给予何种配合和服务 (C)某个单位考虑如何才能称为行业的领头 (D)某个单位应当为别的单位提供那些服务 (E)内外环境变化引起企业那些经营战略改变 91.组织结构变革常招致个方面的抵制和反对,人们反对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CDE)P13 (A)改革方式太过于激烈 (B)生产经营情况更加恶化 (C)改革使他们失去了工作的安全感 (D)一部分员工与领导因循守旧 (E)改革冲击他们已习惯的工作方法 92.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有(BDE)P26 (A)人力资源费用的控制(B)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C)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D)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E)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 9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要进行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以下属于竞争五要素分析法要分析的内 容是(ABE)P34 (A)对顾客群的分析 (B)对新加入竞争者的分析 (C)对市场环境的分析(D)对企业优、劣势的分析 (E)对竞争策略的分析 94、以下关于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书法正确的是(AC)P45(D 和 E 项题目看不到,所以无法 判别是否正确) (A)马尔可夫法可以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B)经济计量模型法其实的一种转移概率矩阵 (C)马尔可夫法可以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 95、以下属于企业人员内部供给预测方法的是() (A)生产函数模型法 (B)经验推断法 (C)人力资源信息库 (D)定员分析发 (E)管理人员解体模型 96、员工素质测评标准表示的形式包括() (A)评语短句式 (B)客观语句式 (C)方向指示式 (D)专管提问式 (E)设问提示式 97、员工素质测评中的能力测评一般包括() (A)一般能力测评 (B)特殊能力测评 (C)思维能力测评 (D)学习能力测评 (E)创造能力测评 98、员工素质测评中,常用测评结果的分析方法有() (A)要素分析法 (B)相关分析法 (C)综合分析法 (D)曲线分析法 (E)直线分析法 99、行为描述面试的假设前提为() (A)属于一种特殊的结构化面试 (B)面上的问题都是行为性问题 (C)过去行为最能预示未来行为 (D)说和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E)用以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 100、评价中心技术主要包括() (A)公文筐测验 (B)案例分析 (C)控制力测验 (D)管理游戏 (E)无领导小组讨论 101、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评分者的观察要点包括() (A)发言内容 (B)发言形式 (C)发言情态 (D)发言影响 (E)发言时间 102、在企业员工培训活动中,教学形式受()因素的影响。 (A)教师 (B)教材 (C)课程 (D)课程 (E)教案 103、开发企业内部的培训,其优点包括() (A)培训交流畅顺 (B)培训更具有针对性 (C)培训易于控制 (D)内部开发成本较低 (E)易于营造气氛 104、以下关于敏感性训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的是训练的内容 (B)是对感情上的训练 (C)强调训练的过程 (D)是对思想上的训练 (E)直接训练管理者对他人的敏感性 105、培训中效果评估的作用包括() (A)保证培训活动按照计划去进行 (B)有助于科学解释培训的实际效果 (C)帮助实现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 (D)培训执行情况和培训调整 (E)找出不足,发现新的培训需求 106、培训效果非正式评估的有点包括() (A)方便易行 (B)几乎不要耗费额外的时间和资源 (C)容易将评估的结论用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D)减少了一般评估给受训者带来的紧张不安 (E)增强了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评估结论的客观性 107.对培训进行结果评估的具体方法有(BDE )。P186 (A)360 度评估 (B)离职率分析 (C)电话访谈法 (D)缺勤率分析 (E)成本效益分析 108.下列关于合成考评法描述正确的是(ABE )。P205 (A)考评的侧重点具有双重性 (B)考评的是团队 (C)考评量表采用五级评定等级 (D)重视个人贡献 (E)表格现实简单便于填写说明 109.劳动定额可以分为(ABDE )。P210 (A)工时定额 (B)产量定额 (C)消耗定额 (D)单项定额 (E)看管定额 110.造成宽厚误差的原因主要有(ABE )。P221 (A)考评标准和方法主观性强 (B)评价标准过低 (C)压缩提薪或奖励人数比例 (D)评价标准过高 (E)在考评中曾与被考评者反复进行沟通 111.绩效考评的标准包括(AD )。P240 (A)分解提问标准 (B)分解等级标准 (C)综合体温标准 (D)综合等级标准 (E)结构等级标准 112.平衡记分卡从(ABDE )角度衡量企业的业绩。P249 (A)内部流程 (B)财务 (C)战略目标 (D)客户 (E)学习与成长 113、在构建企业培训主管 KPI 体系时,应分析其主要工作职责,它包括() (A)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的规划 (B)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C)制定与实施员工培训开发计划 (D)指导下属员工工作 (E)收集与提供员工培训发展方面的信息 114、在薪酬调查时,被调查岗位应在()等方面与本企业所需调查的岗位具有可比性。 (A)工作权限 (B)岗位职责 (C)劳动强度 (D)技术条件 (E)工作范围 115、薪酬调查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 (A)组织实施情况分析 (B)政策分析 (C)最低工资变动分析 (D)趋势分析 (E)宽带工资实施情况 116、年薪制中,基本工资的决定因素有() (A)市场工资水平 (B)员工平均工资水平 (C)企业经济效益 (D)员工绩效考评结果 (E)生产经营规模 117、从性质上看,员工工资结构的类型可以分为( ADE )P327 (A)高弹性类 (B)低弹性类 (C)高风险类 (D)高稳定性 (E)折中类 118、工资调整的具体类型包括( ABDE )P337 (A)物价性调整(B)工龄性调整(C)定期性调整(D)效益性调整(E)考核性调整 119、制定薪酬计划应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包括( BCDE )P343 表 (A)新招聘员工的工资总额 (B)企业薪酬支付能力 (C)企业预计的效益状况 (D)股东要求的回报率 (E)企业上一年度经济效益状况 120、下列不属于劳务派遣现象的术语表述的是( CE )P351 (A)人才租赁 (B)劳动力派遣 (C)劳动租赁 (D)劳动者派遣 (E)劳动输 出 121、政府在工资宏观调控方面的总原则包括( ACE )P362 (A)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B)平均工资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C)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 (D)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水平控制向重点控制转变 (E)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总量控制向水平控制转变 122、运用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时,必须处理好指导价位与( ACE )的关系 P364 (A)“两低于”原则 (B)年工资收入 (C)企业经济效益 (D)月工资收入 (E)企业短期货币工资决定方式 123、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的内容包括() (A)伤亡事故报告 (B)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C)伤亡事故调查 (D)伤亡事故赔偿支付标准 (E)伤亡事故处理 124、以下属于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的是() (A)教育培训费 (B)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C)工伤保险费 (D)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E)人工成本费 125、劳动争议仲裁申诉应当载明的内容有() (A)仲裁请求及是适合理由 (B)委托的律师及相关资料 (C)证据、证人的姓名、住址 (D)员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 (E)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20 页
323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技能考核案例集(含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技能考核 22 案例集(含答案) 案例 1: 林某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年轻的客户经理,有着双学位的学历背景和较好的客户资源,但是 个性较强的林某,常常是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钉子户”,果不其然在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推 行的过程中,林某又一次“撞到枪口上”。 林某所在的公司所推行新的考核办法是根据每个员工本月工作的工时和工作完成度对其工作 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挂钩,效益工资和员工创造出的相关效益挂 钩。因为该公司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工时是根据员工每日在信息化系统上填写的工作安排和其直 接上级对员工工作安排工时的核定来累计的,员工的工作完成度也是上级领导对员工本月任务完 成情况的客观反映。上月月末,该公司绩效考核专员根据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发现林某上月 的工时离标准工时差距很大而且林某的工作完成度也偏低,经过相关工资计算公式的演算,林某 这个月的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要扣掉几百元钱。 拿到工资后的林某,面对工资数额的减少,非常激动,提出了如下几点质疑: 1.工作安排不 写不仅是他的错,因为上级朱某没有及时下达任务;2.没有完成相关的经济目标责任也不应该全 由他承担,因为这和整个公司的团队实力有关;3.和他同一岗位的同事相比,他认为自己的成绩 比别人好,而拿到手上的工资却比同事低的多,这太不公平。 带着一身的怨气,林某走进了一向以严明著称的公司董事长赵某办公室…… 诊断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为绩效评估结果而造成的纠纷,这个纠纷涉及的三个当事人分别是:林某 ——绩效评估的对象;朱某——绩效评估者;赵某——绩效评判者。简言之就是运动员、裁判和运 动会主席之间的故事。 我们先从三者的心理分析入手: 林某:考核不公正。林某对于考核不公正的看法产生于对于考核过程的责任归属有异议,对于 考核结果横向比较的内部公平性赶到不满。 朱某:考核真无奈。朱某对于林某一向抱有“惜才”的心理,对于林某平时的一些表现,也仅 仅是“点到为止”。对于根据系统计算出的考核结果,朱某也非常吃惊,并且面对这样的结果朱某 感到很大的压力。 赵某:考核本应公正严明。面对考核结果,应该公正严明处理,不能因为任何一个个体而违反 考核的原则,考核的意义是让员工更好的工作,考核的关键是考核的过程而不是考核的结果。 从董事长赵某的态度和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关键主要在考核的过程沟通和处 理。作为林某,在公司推行新的考核办法后,应该予以积极的配合,不能因为上级领导的放松而自 我放松,并且对于工作上需要利用的公司资源应主动与公司沟通,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公司来对责 任的认定,至于与同事之间的横向比较也是因为缺乏对考核的理解,考核是对工作过程的一种综 合评判,而并非单纯的对工作业绩的反馈,林某所在的公司工作业绩更多的反映在员工效益工资 和相关奖金中。作为林某的直接上级朱某,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林某的一些工作行为及时予以提 醒、指正,不能自己束缚住手脚,面对管理上的困难,也应该及时和上级请示,寻求上级的支持和 方法上的建议,这样也不会将矛盾激化,出现自己被动的局面。 所以就这个案例来说,矛盾的根源是林某自身对绩效考核缺乏理解和认识,同时林某的直接 上级忽视了考核过程中的绩效沟通,缺乏管理的力度和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董事长赵某和林某 进行了交流,向其阐述绩效考核的意义和相关方法,并对其工作上的一些行为和观念上的误区进 行了指正,这使得林某心服口服,更加深切的明白企业是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对于朱某,赵 董事长向其建议了相关改进的工作方法,并对他的工作提供了更多了支持,这使得朱某增加了管 理的信心。于此同时,赵董事长降低了朱某和自己的工作完成度,在工资总额上都相应减少了。虽 然从结果上看,案例中的三个当事人都扣了工资,但是林某的怨气没有了,朱某的困惑消除了, 这个纠纷解决了。 思维纵深 1.绩效管理应注重过程沟通和反馈。 我们常说的绩效管理通常有 6 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绩效目标的拟定、绩效目标沟通、绩效日常 反馈和沟通、绩效结果评估、绩效面谈、绩效结果应用,这 6 个环节形成一个闭环,有效的循环就代 表着绩效管理的畅通进行。然而很多企业都忽视了绩效日常反馈和沟通这个环节,而把绩效工作的 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其它 5 个有形的环节中,这是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行为。任何结果都是过程中 行为积累导致的,缺乏对过程的管理,就难以控制结果的产生。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考评者在 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与员工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办法,使得绩效可以及时得以改 善。这不仅避免了绩效结果的恶化,也履行了领导的责任,加强了与员工之间的感情。绩效考核对 象在发现自己的绩效出现问题时,也应该积极主动和上级沟通,毕竟绩效考核是对自己的工作一 种衡量。综上所述,绩效过程总沟通于反馈及时,就会使得考核双方对于绩效结果都感到正常合理, 意料之中,规避了很多绩效纠纷。 2.绩效管理应注重对体系的完善和修正 该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新推行的一项制度,即便是按照较理想的状态确定的管理体系,在 实际运行中还是需要与企业的文化相融合,需要得到员工的逐渐认同。因此应针对系统运行初期发 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如:考评结果是否应和岗位工资挂钩的问题。 3.注重对考评者绩效管理的培训。 绩效考评者往往是公司的主管级以上干部,在公司的绩效管理中,他们是各个环节的实施者, 他们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将影响考核结果的公正性,考核管理的有效性,面对员工他们又往往是 绩效管理中种种疑问的最终解释者,所以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其进行培训时应 主意不单单是考核方法的培训,更重要是要对其在绩效沟通中方法和技巧的培训,让其真正明白 绩效考核的意义,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在对员工的日常管理中有效的运用起来。 4.设置畅通的绩效沟通渠道。 绩效管理的结果往往是和员工的工资相挂钩,只是因为各个企业中工资中与绩效考核的挂钩 的部分和幅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正因为如此,绩效考核的结果变得异常敏感,如果过程中处理 不好,极易导致员工情绪的激化,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解,这时畅通的绩效沟通渠道就显得异常 重要,应建立员工申诉机制和渠道,如果员工对绩效考评结果有异议,可提出申诉。在沟通渠道中, 关键的人物是各级绩效考核的评判人,根据各个公司绩效考核办法的不同,他们既可以是各个隔 级上级也可以是公司中人力资源工作的负责人和公司德高望重的领导,他们的公正往往是公司绩 效管理公正最坚实的后盾。 案例 2: 1、背景描述: A 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在业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公 司现有员工二千人左右。公司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公司总部只设职能部门,下设若干子公司,分 别从事不同的业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A 公司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 要求对公司进行了改制,建立了新的市场化的管理制度,并加强了公司的绩效考核工作。 绩效考核工作是 A 公司改制后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人事部具体 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是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制定出了《中层干部考核办 法》。在每年年底正式进行考核之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核方案,以使考核达到可操作化 程度。 A 公司的做法通常是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的方式和程 序通常包括被考核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 盖全体职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职工征求意见(访谈)、考核小组进行汇总写出评价意见并征 求主管副总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核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被考核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该单位的财务情况、经营情 况、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被考核者的德、能、勤、绩及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重点努 力的方向。具体的考核细目侧重于经营指标的完成、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 务部门(子公司)都在年初与总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都进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完成后,公司领导在年终总结会上进行说明,并将具体情况反馈给个人。 尽管考核的方案中明确说考核与人事的升迁、工资的升降等方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 没有任何下文。 对于一般的员工的考核则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子公司的领导对于下属业务人员的考核通常 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该公司中所有子公司的业务员均有经营指标的任务)来进行的;对于 非业务人员的考核,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通常的做法,都是到了 年度要分奖金了,部门领导才会对自己的下属做一个笼统的排序。 公司在第一年进行操作时,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由于被征求了意见,一般员工觉得受到了 重视,感到非常满意。领导则觉得该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也觉得满意。但是,被考核者觉 得自己的部门与其它部门相比,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不同,年初所定的指标不同,觉得相互 之间无法平衡,心里还是不服。考核者尽管需访谈三百人次左右,忙得团团转,但由于大权在握, 体会到考核者的权威,还是乐此不疲。 问题:根据提供的 A 公司绩效考核情况,就其绩效考核情况拟写一份绩效考核效果分析报告。(字 数要求:800 字)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题目:A 公司绩效考核效果分析报告(1 分) (2)背景:根据总公司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为配合我公司的改制工作,强化企业 管理,总公司要求人力资源部做好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2 分) (3)实施内容:绩效考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人事部是在原有干 部考核制度基础上制定出了《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并在每年年底正式进行考核之前,公布具 体考核方案。 对中层干部的考核是由高层领导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实施。考核的方式和 程序包括被考核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盖 全体职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职工征求意见(访谈)、考核小组进行汇总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 主管副总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考评内容包括经营管理情况,被考核者的德、能、勤、绩及管理工 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对员工的考核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核,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 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3 分) 效果: 好的方面:绩效考核起到了很好的上下级沟通作用,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对干部的 考核方法、程序比较科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考核作用。(3 分) 存在的不足:对干部的考核一些能力指标没有量化,不具有操作性(1 分);普通员工考核没 有统一的操作程序和标准,随意性太大;( 1 分)考核结果没有得到重视和应用,使考核工作流 于形式;(1 分)对干部的考核,需要各分公司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而不是一刀切(1 分)。 改进措施:建立公司的绩效考评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1 分) 明确绩效考核的原则和目的。(1 分) 完善绩效考评的内容和等级标准。对员工的考核包括四方面:素质、能力、业绩、态度等。员工 的等级标准:优秀(界定),称职(界定),基本称职(界定),不称职(界定)。干部等级标准: 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2 分) 建立考核的评定与奖惩制度。(2 分) 进行考评结果反馈。(1 分) 案例 3:如何有效考核行政管理人员? 一家私营股份制企业,现有员工 50 名,公司正在制订员工考核办法,要求尽量采用量化指标, 每月进行评分,与绩效工资挂钩。 问题是:针对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如办公室秘书、总经理助理、人事负责人如何制订考核标准? 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如何? 参考答案 1.按我们的理解,该公司的员工考核办法是与绩效工资挂钩的,也就是说,绩效考核的主要 目的是为绩效工资提供依据。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个核心主题是:行政管理人员与销售、生产等人 员相比,其工作性质、产出特点、产出周期等均有很大差异,因而其绩效工资以及考核办法均需另 类处理。 2.除主持全局工作的中高层领导外,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基本上属公司核心业务流程以 外的辅助流程,其工作主要属支持、服务性质,其产出特点是:均匀性、稳定性、间接性。每月工作 内容很类似,按基本的作业程序操作,工作成果难以量化,对公司贡献的影响很间接。 3.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几点建议: 对小公司而言,业务是关键,业务人员是关键人才,如何考核与激励是公司的关键管理事宜。 至于行政管理,大的方面需老板们亲力亲为;处理一般事务的行政管理人员,不是这个阶段的关 键人才,公司不必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科学管理”;管理是花成本的。这是一个原则。 一般来说,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中的固定部分比例应相对高一些,月度不做与绩效工资挂钩的 正式考核,半年或一年做一次与奖金挂钩的考核。既然贵公司想做月考月挂钩,一定有自身的理由 和目的。只要能有效服务于自身目的,考核形式、标准就不是主要问题了。比如:许继集团的考核 目的是淘汰 5%的落后者,因此最后的考核结果可以拉开比例至关重要。有的公司考核目的是明确 责任,那么职位说明书最关键,对照说明书中的职责考核即可。 如果要每月量化考核行政管理人员,一定要小心跌入“量化陷阱”:大而全的量化、事后的量 化、琐碎细节的量化。要有目标导向、成果导向与计划导向,要建立起员工行为与公司目标的正相 关关系。例如:对人事负责人可以考核其“人才流失率”指标。同时,设计量化考核指标时,应注 意以下原则:易理解;被考核者有相当的控制能力;考核内容的资料来源可信且获取成本低;考 核内容可衡量、可实施。 对确实找不到直接量化指标的岗位或人员,可以选择以下方式:满意度调查、内部服务投诉次 数、月度工作计划/任务考核等等。 案例 4:诊断目标管理何以“迷失方向”? 案例回放 某公司刚开始实行目标管理时,还属于试行阶段,后来由于人力资源部人员不断变动,这种 试行也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执行至今。应该说执行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每个月目标管理卡的填写 或制作似乎成了各个部门经理的任务或者说是累赘,总感觉占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或者说是浪费 了他们的许多的时间。每个月都是由办公室督促大家写目标管理卡。除此之外就是一些部门,例如 财务部门的工作每个月的常规项目占据所有工作的 90%,目标管理卡的内容重复性特别的大;另 外一些行政部门的工作临时性的特别的多,每一个月之前很难确定他们的目标管理卡…… 该公司的目标管理按如下几个步骤执行: 1、目标的制定。 前一财年末公司总经理在职工大会上作总结报告是向全体职工讲明下一财年的大体的工作目 标。财年初的部门经理会议上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讨论协商确定该财年的目标; 每个 部门在前一个月的 25 日之前确定出下一个月的工作目标,并以目标管理卡的形式报告给总经理, 总经理办公室留存一份,本部门留存一份。目标分别为各个工作的权重以及完成的质量与效率,由 权重、质量和效率共同来决定。最后由总经理审批,经批阅以后方可作为部门的工作最后得分;各 个部门的目标确定以后,由部门经理根据部门内部的具体的岗位职责以及内部分工协作情况进行 分配。 2、目标的实施。 目标的实施过程主要采用监督、督促并协调的方式,每个月月中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与人力资 源部绩效主管共同或是分别到各个部门询问或是了解目标进行的情况,直接与各部门的负责人沟 通,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项目进行到什么地步,哪些项目没有按规定的时间、质量完成,为什 么没有完成,并督促其完成项目。 3、目标结果的评定与运用。 目标管理卡首先由各部门的负责人自评,自评过程受人力资源部与办公室的监督,最后报总 经理审批,总经理根据每个月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对目标管理卡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及自评的调整; 目标管理卡,最后以考评得分的形式作为部门负责人的月考评分数,部门的员工的月考评分数的 一部分来源于部门目标管理卡。这些考评分数作为月工资的发放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最近部门领导人大多数反映不愿意每个月填写目标管理卡,认为这没有必要,但是明显的 在执行过程中,部门员工能够了解到本月自己应该完成的项目,而且每一个项目应该到什么样的 程度是最完美的。还有在最近的一次与部门员工的座谈中了解到有的部门员工对本部门的目标管理 卡不是很明确,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部门的办公环境不允许把目标管理卡张贴出来(个别的部 门),如果领导每个月不对本部门员工解释明白,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只 是每个月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很被动……可是部门领导如今不愿意作目标管理这一块, 而且有一定数目的员工也不明白目标管理分解到他们那里的应该是什么。 目前人力资源部的人数有限,而且各司其职。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应该怎 样处理? 问题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给出的信息来看,从这个案例中给出的信息来看,该公司的目标管理体系其实 还是比较完善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案例中的问题呢?一是目标管理没有同公司的发展战略结 合起来,应有阶段性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使得目标管理缺乏层次感。二是沟通不及时,目标管理没 有得到公司上下的认同。三是目标管理内容过于重复复杂,没有结合部门的特点制定,有单纯为搞 目标管理之嫌。四是没有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目标管理内容和进行效果评估。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目标管理工作并没有精细化,公司缺乏目标管理体系的执行力。 先来看看 部门经理不愿填写目标管理卡的问题,主要有三种原因导致这种情况: 填卡太麻烦,重复性的问 题浪费了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抽出每个岗位例行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 的变化,将其记入岗位职责说明书中去,考核时同样有据可依;而对于各个岗位创造性的工作我 们才记入目标管理卡;对于战略性的目标考核时间可以稍微拉长一些 ,如果有条件的话公司可以定 制一套目标管理信息系统,这样可以更加简便填写。 与过去的管理方式发生冲突。很多经理人已经习惯了凭记性做事,他们在业务不多的时候往往 喜欢把计划放在脑子里,然后想到了就去做,可是在公司业务扩张的时候,公司应开展目标管理就 会有一种参与感,对目标管理也就不那么反感。 不愿给自己加压,这种明确的目标遭到周围人怀疑 其能力。对于这种推卸挑战和压力的情况,公司绝对不能手软,应更加细致地推行目标管理,加大 奖惩的力度,当然还是以奖励为主,同时给予愿意提高自己管理能力的经理一些必要的能力培训, 淘汰拒由于各个部门在工不接受目标管理方法的经理,从而达到奖励进步者、惩罚保守者,分化反 对派的效果。 另外,员工工作被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没有目标共识,员工不了解上司和本部门 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月底目标讨论小组的形式,让员工充分和上司沟通,达成一致的目标。 业务流程不清晰,员工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围。这是一个与目标管理没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它 涉及到岗位职责说明书的细化问题,如果每一个员工知道哪些工作是自己的分内事情,他们就不 会抱怨上司交给的工作了。 解决方法 由于各个部门在工作内容、运作方式、职责的不同,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结合部门工作特 点,分别规定不同的权重。财务部门侧重于搞好预算和控制成本,及时向决策部门提供财务数据, 避免财务数据失控;市场部门侧重于产品的推广、市场调查、顾客满意度调查和向生产技术部门反 馈顾客认同的产品设计等内容;行政部门侧重于公司管理运作的效率、员工满意度、公司内部规章 制度建设等内容。需要指出的是目标管理应兼顾公司整体绩效并根据市场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 A、人力资源部门从现实出发,认真开展目标管理的培训工作,让部门领导、员工真正地认识 到目标管理的真正意义。 B、制定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指导书,明确规定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量、要达到的工作效率, 规定差错率等一些具体量化的目标。具体实施中。 C、部门管理者要组织部门月度例会,把部门的目标具体分解到个人,让员工明白这个月自己 要做到什么,怎样做才是达到目标,才是最好。 D、可以让员工先自评,让其自己知识这个月知识哪些已达到目标,哪些未达到,下月如何改 进,后部门管理者再根据其具体工作情况进行测评,得到具体分数。这样可以让员工明白优缺点, 也可以防止部门管理者的主观武断。 E、可由其它部门来评写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岗位的目标管理卡,从而与各部门间的标准相适应 。 既然财务、市场、行政等部门在工作内容、方式方面大不相同,那该如何针对不同部门的职能 特点设计目标管理卡? 财务的目标:如果企业的财务基础平台好,人员素质较高,设立目标时可考虑财务分析报告 的水平,对经营的指导作用和效率问题。 市场的目标:从销售收入和顾客新增数入手,确立区域内一个可比的形象化企业,以利于员 工自己瞄准该目标找到基点。 行政的目标:以其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做为评价目标和标准,前勤是否满意。 具体而言,需要将目标分为程序性与非程序性两种,程序性目标按年分解,非程序性目标按 制定。 (1)财务部门程序性工作多,目标应按年度一次性分解,每月的目标管理卡只填非程序性工 作即可。 (2)市场部门面对的是动荡的外部环境,变化快,非程序性工作多,可考虑年初定一个粗线 条的目标框架,z 按月制定具体分目标,但应考虑用少数关键性指标作为考核的依据。 (3)行政部门事务性工作多,既琐碎又无常性,应少用量化指标只考虑阶段性工作任务,且不必 月月填目标管理卡。 案例 5:纵向失衡 绿丰食品公司是一家销售额为 5 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方某大城市的合资食品公司,以生产 冰激凌、饼干等食品为主,员工总数为 700 人,外方合作伙伴是一家著名的国际食品公司。过去 4 年来,该公司的业务一直以平均每年 7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国内与国际竞 争的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本土企业的低价竞争。如果不降价,该公司产品的平均价格将比本 土竞争对手高出 40%。 为了保持产品的竞争力,该公司打算降低产品价格。然而,如果仅仅采取降低价格手段,利润 率肯定会下降,这是公司不愿看到的。因此,降低现有产品的运营成本就成了该公司在降价之后保 持竞争力和维持利润率的一种战略选择。但是,公司的高层也意识到,降低价格不是保持竞争力的 长久之计,长期成功的关键在于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如果公司能够持续不断地开发出本地竞争对手 不能提供的新产品,那么凭借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顾客忠诚度,仍然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产品, 维持以往的利润率。 可以说,这家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清楚的。它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提高运营的效率,具体做法 是把现有产品的运营成本降低 20%,以抵消降价对利润率的影响;二是建立产品领先优势,为此 必须至少把新产品的平均开发周期缩短 20%-30%,同时还要保证新产品的销售额占到当年产品销 售总额的 40%。 然而,绿丰食品公司在提出新战略 6 个月后,不管是降低运营成本还是开发新产品,都没有 取得多大的成效。运营成本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上升了。按照计划早该推出的 新产品,也迟迟不能推出。 参考答案: 根据分析,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没有建立一个战略性的绩效管理体系。虽然各个部门都 制订了自己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与公司的战略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同时,该公司对个人的绩 效管理,仍然基于传统的岗位描述,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比如,建立产品领先优势并不只是研发 部门的事情,要使这项战略获得成功,包括销售部门在内的其他各个部门都有责任。然而,绿丰公 司销售部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只有销售量及回款额百分比。这里,我们找不到衡量新产品销售 额的指标。没有这方面的 KPI,销售部门就不会注重新产品的销售和新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更何 况业务的快速成长早就使销售部门感到资源紧张、应接不暇了。 再来看看绿丰公司销售人员的 KPI:销售量、回款额百分比和及时性、每周拜访客户的数量。由 于连销售部门都没有设定新产品销售方面的 KPI,更不指望在销售人员的 KPI 清单中发现这方面的 KPI 了。然而,销售人员的参与对于新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为他们是公司中 离市场最近的人,对市场的了解也最深。如果没有销售人员向研发和设计部门反馈客户的需求信息 和竞争对手的动向,那么原本就有很大风险的新产品开发,就更加没有获胜的把握了。由于绿丰公 司销售人员的 KPI 没有和公司的新产品战略挂钩,他们还像以往一样,只重视老产品的销售。不用 看财务报表我们也能知道,该公司新产品的销售不会为其利润率和销量作出多大的贡献。 绿丰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的努力也收效甚微。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改善库存管理,使库存 保持在最佳水平。但是绿丰公司库存过高,不仅占用了资金,也造成保管、损坏、维护等方面的多 项费用。所有这些成本算下来,总库存费用大概占 25%左右的产品成本。进一步分析发现,产生高 库存的主要原因是销售人员往往给出高于实际数量 50%以上的销售预测。销售人员奖金发放的惟一 标准是销售额,而生产部门奖金发放的标准是生产成本。销售人员担心生产部门为降低成本而压低 库存,从而导致他们因为库存不够而不能及时交货,完不成销售任务并损害客户关系,所以在预 测时他们宁可多报。如果把预测的准确性也作为一个 KPI 加入他们的考核指标中,并且与他们的奖 金挂钩,销售人员会更加慎重地对待预测。此外,生产部门也必须把订单完成率加入到考核指标中。 解决方法: 绿丰公司销售部门的绩效指标为例,除财务指标直接由公司目标分解而来外,还可以考虑设 立销售预测准确率指标和每月市场分析报告这个指标。设立预测准确率,是为了满足生产部门的需 要。如果预测准确,就会降低公司的库存,从而增加运营效率。加入市场分析报告,是为了满足市 场部的需要。因为销售部一般是公司中最了解市场的部门,由它提供的报告应该会比市场部自己收 集的信息更准确、相关程度更高。 案例 6:横向失衡会诊 龙腾家电公司是华南的一家国营企业,家电制造和销售是其主营业务,去年的销售额为 5 亿元人 民币。当时这家企业正在改制,改制之后必须自负盈亏。如果销售额达不到 5.5 亿元预定目标的 90%,即 4.95 亿元人民币,企业将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 为了在改制后增强竞争力,提高利润和销售额,并且塑造一种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公 司总经理希望在改制之前投资一条新的空调生产线,力争通过销售夏季新产品为公司增加 25%的 收入,同时他还决定采用一套新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体系。今年初,龙腾公司的改制基本完成,新的 生产线引进到位,调试成功后即可生产新产品,而新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体系也旋即启动。 眼看年中考核将至,该公司的销售副总裁开始着急起来,因为他刚刚得知销售部有可能完不 成前半年的主要考核指标。在此之前,他已经花了很大力气拿到了大批新型空调的订单。但是,这 批订货必须在炎热天气到来之前送到客户手中。如果不能在 5 月 15 日前发货,客户就有权取消订 单。然而,几个月来新生产线一直处于调试阶段,很可能不能如期交货。 相比之下,主管生产的副总裁却显得踌躇满志,他的两项主要考核指标——质量和产量—— 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比如次品率比原来降低了近 50%,远远超过了设定的目标。对于新产品他不是 不关心,可是如果现在就生产新产品,那么根据经验机器的停工时间肯定会增加,从而导致产量 下降。此外,新产品质量达标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搞不好会顾此失彼,导致次品率上升。年 中考核马上就开始了,他决定等考核后再着手完成新产品的生产任务。 公司的财务兼行政副总裁日子也过得不错。他的绩效考核标准之一是缩短应收账款的账期。他 认为缩短客户的付款期限是缩短应收账款账期的捷径。原来的付款期限为 60 天,现在已减少到 30 天。另外,他还发出通知:超过新定期限的客户将不再享受付款宽限期。其实,他也知道这种方法 对销售不利,但销售不是他的考虑重点。他关心的只是为公司尽快收回货款,减少利息成本,因为 在新的绩效评估系统中这才是他的 KPI。 诊断分析 不难看出,龙腾家电公司的销售部和生产部矛盾突出,而且财务部的做法也与销售部 的目标相抵触。由于生产部门要把新产品的投产时间推迟到年中绩效考评之后,销售部门有可能无 法按时交货。财务部门为了降低利息损失,擅自缩短了大客户的付款期限,这很可能会招致大客户 的不满,甚至投向竞争对手的怀抱。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新产品无法使公司的销售额增加 25%,公 司无法达到预定销售目标的 90%。 造成横向失衡的原因是由于各方努力的方向不同。各方的努力方向取决于各方的目标,而目标 归根到底是由公司的绩效评估体系决定的。单从完成目标的角度上讲,各位副总裁的做法无可厚非, 真正出问题的是公司新的绩效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设定了相互矛盾的目标,所以导致各个副总裁的 做法相互矛盾。 虽说从顾全大局上讲,至少财务副总裁和生产副总裁都交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可是我们发现 他们的行为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尽管公司的 CEO 和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一清二楚,但是 CEO 以 下的中高层经理们对战略没有统一的认识。此外,具体负责实施新绩效考核体系的人力资源部门对 CEO 的战略也不甚了了,因此在设计新的绩效考核体系时没有考虑考核与战略要保持一致。这种与 战略不一致的绩效考核系统,在无形中加大了部门之间的摩擦,使整个组织处于散架状况。 横向失衡不是孤立的现象,因为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与战略脱节。要解决 这两个问题,就必须从企业的战略出发,把企业的战略传达到各级单位直至个人,并且严格根据 战略设定目标、衡量工作进展的指标以及在某段时间内要达到的指标值。也就是说,绩效管理体系 应该与战略管理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要使企业变成以战略为中心的组织,首先要做到的是提高战略的透明度,即要让公司的每位 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公司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公司打算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在龙腾公司的案例中,据了解,公司的几位高层领导都不太了解 CEO 的战略,这表明该公司的 战略几乎没有透明度,而这种情况在“一把手说了算”的传统的国营企业中非常普遍。提高公司战 略透明度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在公司制订战略时让所有高层管理人员参与。越早让这些人员参与, 他们对战略以及平衡计分卡项目的支持力度也会越大。很难想像,一个感觉自己像局外人的副总裁 会有热情支持别人制订的战略。 案例 7: Quality Stamping 责任有限公司.Quality Stamping 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办公商用 机器配件的制造厂.该公司是 IBM 主要的转包商,它由现任董事长 Richard M. Jackson 创建于二 十世纪 60 年代.Mr. Jackson 辞职自己做转包商前曾在 IBM 做了 10 年的机械师. 在 Jackson 的领导下,Quality Stamping 迅速地成长并扩大其经营.历经二十世纪 70 年代, 该公司的销售量以每年 15%的速度增长.公司由开始在 Mr. Jackson 的车库变为拥有两座大楼,40 名雇员包括 10 名机械师、20 名机械冲压工、6 名其他雇员及 3 名秘书.Quality Stamping 从未卷入 过任何雇员对人事政策不满的纠纷中,也未试图组建工会组织,员工也从未提出组建工会的愿望. 该公司雇员的流动率极低,仅为 5%,即每年平均两位员工.尽管如此,据对辞职人员访问的显示, 大部分员工离开是基于个人原因而与公司政策无关. Quality Stamping 从没有一个关于工资和薪金的计划.Mr. Jackson 经常去调查同行业的可比工作 率,然后提供有竞争性的工资标准作为起点.他坚信把薪金公开化是对雇员隐私的侵犯. 但是 Mr. Jackson 的弟弟(公司的官员)最近在《哈佛经济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 看到一篇文章,与 Jackson 对工资保密的逻辑背道而驰. 文章作者是全国知名的工业及组织方面 的心理学家.他认为行为原则的基础就是必须将工资标准让所有雇员都知道,如果它们会对员工的 业绩和表现有影响.这样,工资的保密制度将让工资标准不能扮演一个可以激励雇员的角色.在权 威性的报刊上读到的管理理念,Mr. Jackson 没有考虑它对现行体制的适用性,便决定转变他的 政策,将每个雇员的工资标准公开化. 他从 20 名机械冲压工开始实行.命令财务部总结出一份表格(图 1.1),列出每位雇员的编号, 在职年限及小时工资率.Jackson 将这份表格在上午茶的前 5 分钟贴到了员工休息室里.半小时后, Mr. Jackson 接到了机械冲压主管的电话.看到那份工资薪金表后,雇员间开始激烈地争论.到下班的 时候,20 名雇员中的 12 名都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参与到争论中.他们拒绝回去工作,直到他们中 的一些人降低或提高薪水.另外,以 Marjorie Smith 为首的一群雇员还与所在城市的国际机械师联 盟(IAM)联系以寻求帮助,并建议组建工会. 图 1.1 Quality Stamping 公司工资薪金表 为什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请对该案例做分析。 诊断分析: 公平性理论 研究已表明公平和非公平对雇员会产生极为戏剧化的反应.实际上,发展完善的理论研究已经集中 在这一现象上.可以确信的是一位雇员如果被不公平地对待(比如,在公司工作 10 年的雇员却没 有刚来的雇员赚得多,像 Quality Stamping 案例),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工作表现. 根据公平性理论,分配公正(distributive justice)的原则对雇员是至关重要的.公正分配指所 有的部门得到相同的结果/投入比例.在这种关系中,所有人的结果和投入间的比例关系是相等的. 这样,公正的分配可定义为公平性. 因为平等与否会在员工中引起相当强烈的反响,所以薪资管 理者在进行报酬决策时必须认真的考虑这个因素.薪资的相对水平也十分重要,至少与报酬的绝对 数量同等重要.如果某人认为一个组织中具有平等,那么他就愿意为这个组织工作,反之则会拒绝 或离去.这会对整个组织的经济状况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规划,管理及审核薪资工作时,管理者 应十分重视这个因素. 外部,内部和个体平等 近年来,薪资管理理论家已认识到平等绝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其中涉及到多种因素.投入的计算对 于个人来说是很主观的,一个精算师在计算工作投入时可能会想到许多方面的事情.他可能注意到 目前精算师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所以他应该比从事供大于求的工作的人(比如小学教师)得到更 高的工资,经济学家定义雇主情愿付出的工资(劳动力需求)与雇员愿意接受的工资(劳动力供 给)的组合(交点)为交换率.某人所从事职业的外部市场交换率或交换价格极为他能在工作中创 造的价值.如果一个人将他的工资与外部市场普遍工资相比较那么他就是在寻求外部平等. 一个员工不仅会寻求外部平等,他还可能将他的投入与其他员工相比较. 外部平等 外部平等是一个公平标准,它要求一个雇主给与雇员的报酬与该行业的市场普遍价格相一致.我们 都知道医生的工资比律师高,商学教授的工资比历史学教授高,这种差异并不表示这些职业对于 雇主的内在价值有何不同,而仅仅反映各职业市场供求的差异.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劳动力需求(雇主情愿支付的最高工资水平)与劳动力供给(雇员 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的交点所对应的工资等于交换率时,便实现了外部平等. 内部平等 它也是一个公平标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它要求雇主支付给雇员的薪酬与每种工作的相对 内在价值相符.理论上讲,内部平等涉及的是一个工作对于雇主的价值,此价值可能与市场没有直 接联系.后面章节中的实证研究表明内部平等和外部平等机制可独立运作,但目前我们对于内部平 等的了解远不及外部平等.有人认为某工作给雇主带来的实际经济价值是内部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种看法则关注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包括员工的技术水平,努力程度和所需的培训. 个体平等 此标准要求雇主根据员工个人价值的差异而给予不同的报酬.最简单的情况,就是对于从事同 种工作的员工,优秀工人应比差一些的工人得到的工资高.价值因素包括资历(为雇主工作的时 间),贡献和工作业绩 对于管理者来说,在考虑薪资目标时,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内部,外部,个体平等三者 保持独立.因为,首先,在薪资实践中,它们各自体现了不同的目标.这三种平等都有复杂的,而 又各不相同的特征和因素.外部平等主要涉及到供求相互作用的外部经济现象.而内部平等则更多 涉及到工作本身的各种因素-责任感,教育,技能,努力程度和工作条件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 因素与外部市场条件没有明显联系.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也会相互冲突,这时,管理者就应该在内 外部平等间努力寻求一个折衷方案. 外部,内部和个体平等要作为独立的目标分别考虑,还因为管理层是否能做到这一点会对员 工产生很大的影响.相对于整个行业,一个员工的工资可能已经很高了,但他或她也许仍感到不满 意,因为报酬不足以反映他的工作对于雇主的内在价值.或者,一员工可能觉得工资已实现了内部 平等,但因为此工资不能充分体现他与其他员工的价值差异,他也会感到不满意. 案例 8: 某公司为一家主要从事 IT 产品代理和系统集成的硬件供应商,成立 8 年来销售业绩一直节节 攀升,人员规模也迅速扩大到了数百人。然而公司的销售队伍在去年出现了动荡,一股不满的情绪 开始蔓延,销售人员消极怠工,优秀销售员的业绩开始下滑,这迫使公司高层下决心聘请外部顾 问,制定销售人员的薪酬激励方案。 这家公司的销售部门按销售区域划分,同一个区域的业务员既可以卖大型设备,也可以卖小 型设备。后来,公司对销售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将一个销售团队按两类不同的产品线一分为二, 建立了大型项目和小型设备两个销售团队,他们有各自的主攻方向和潜在客户群。但是,组织结构 虽然调整了,两部门的工资奖金方案没有跟着调整,仍然沿用以前的销售返点模式,即将销售额 按一定百分比作为提成返还给业务员。这种做法,看似是不偏不向,非常透明,但没能起到应有的 激励作用,造成两部门之间的矛盾,于是出现了上面讲到的现象。 诊断分析 这种分配机制产生的不合理现象具体有: 一、对于大型通信设备的销售,产品成本很难界定,无法清晰合理地确定返点数。同时,很多 时候由于竞争激烈,为了争取客户的长期合作,大型设备销售往往是低于成本价销售,根本无利 润可以返点。 二、销售返点模式一般一季度一考核,而大型设备销售周期长,有时长达一两年,客户经常拖 欠付款,这就使得考核周期很难界定。周期过短,公司看不见利润,无从回报销售人员;周期过长, 考核前期销售人员工作松散,经常找不到订单。 三、大型设备成交额很大,业务员的销售提成远远高于小型设备的销售,这导致小型设备的业 务员心理不平衡,感到自己无法得到更高的收入,公司对自己不够重视,于是工作态度开始变得 消极。 四、大型项目一般是团队合作,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亲自领导,需要公司其他部门紧密配 合,如何将利润分给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分配原则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销售返点模式难以回答 的。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这个公司设计了一套量身定做的工资奖金方案。首先,对两个销售团 队重新进行职责定位,分别撰写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分工,保证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支 持,同时对基本工资进行了不同幅度的调整。然后,将两个团队工资分配体系彻底分开,即为两个 团队分别设计一套完整的自成一体的工资奖金方案:小型设备销售采取以成本利润为基础的返点 模式,而大型项目采取的是以目标绩效为基础的年薪制;小型设备采取个人激励,而大型设备采 取团队激励;小型设备考核周期为季度考核,大型设备是以项目为周期的考核。最后,根据两类设 备的特点,为销售人员设计不同的能力要求。 一个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带来员工薪酬结构、绩效目标的变化。工资奖金的变化,应 为公司战略和新的管理模式服务。在我们试行新的薪酬激励方案时,经常听到很多抱怨,反对的声 音不绝于耳。要保证一个新的销售人员薪酬激励政策的顺利执行,应该考虑下面的几个方面: A、建立正确的销售文化和销售回报理念,保证公司政策适当向销售人员倾斜。 B、业务指标设计合理,确保指标可控,可以实现和容易操作。 C、注意对新政策的沟通,使上下级理解支持新政策。 D、工资激励政策不宜经常变化,特别是在考核周期内,做到说话算数 案例 9: 张某是某知名软件公司开发部的高级工程师,自 1995 年进入公司以来,表现十分出色,每每 接到任务时总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并时常受到客户方的表扬。在项目进行时还常常主动提 出建议,调整计划,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但在最近的几个月里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不再 精神饱满地接受任务了,同时几个他负责的开发项目均未能按客户要求完成,工作绩效明显下降。 开发部新任经理方某根据经验判断导致张某业绩下降的原因是知识结构老化,不再能胜任现在的 工作岗位了。立即向人力资源部提交了《关于部门人员培训需求的申请》,希望人力资源部能尽快 安排张某参加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让张某开阔一下思路。HR 部门接到申请后,在当月即安排张 某参加了一个为期一周的关于编程方面的培训、研讨会。一周结束回到公司后,状况没有出现任何 改变。 如果你是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你将怎么样进行解决? 人力资源部主动与张工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张工工作绩效下降的关键是 对新上任的方经理的领导方法不满意,同时认为自己是公司的老员工,不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技术 能力都可以胜任部门经理的工作,但公司却没有给他晋升的机会。其实导致张工工作绩效下降的真 正原因是:A 与新任经理的关系不太融洽;B 认为自己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而不是因为知识结构 的老化。 当绩效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缺乏培训的结果,应该深入了解其真正的原因。其实导 致绩效下降的原因有三个方面:A.由于组织结构设置、内部流程等方面存在问题;B.员工与上级的 关系、工作地点或环境发生变化等;C.岗位或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态度、知识或技巧没能适应转变。 所以,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需要做出必要的判断后,方能拨云见日。 案例 10: 某企业集团聘请招聘专家为其下属百货公司选拔总经理。在最后阶段,招聘专家对一路过关的 四位候选者使用了情景面试的方法。四位候选者被安排同时观看一段录像,录像内容如下: 画面呈现一座小城市,画外音告知这是一个中等发达程度的小县城。镜头聚焦于一家百货商场,时 间显示当时是上午 9 时 30 分。这时,商场的正门入口处出现了一位身高 1 米 80 左右、穿皮夹克的 年轻小伙子。他走进商场,径直走向日用品柜台。柜台里是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女售货员。小伙子向 女售货员说:“拿包牙膏。 ”女售货员问:“什么牌子?”“中华牌。 ”小伙子答道。女售货员说: “三块八毛”小伙子掏出钱包,取出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女售货元找给他 96 元 2 角。然后,小 伙子将钱和牙膏收好,走出了商场。 画面重新回到了百货商场正门,时间显示是上午 10 时整。这时,一位身高 1 米 65 左右、穿笔挺西 装的小伙子出现在门口,并径直向日用品柜台走去。“同志,要点什么?”女售货员问道。 “一支 牙刷。”小伙子答道。 “什么牌子?”女售货员接着问。小伙子用手指了其中的一种。女售货员说: “两块八毛钱。”小伙子掏出钱包,取出一张十元的人民币递给了女售货员。女售货员给小伙子一 只牙刷并找回 7 元 2 角钱。然而,小伙子突然说:“同志,你找错钱了,我给你的是一百块钱 “你给我的明明是十块钱呀!”女售货员吃惊地说道。 “我给你的就是一百块钱,赶快给我找钱,我还有事情要做!”小伙子提高了嗓门,语气也相当严 厉。 女售货员急了,声音也提高了八度:“你这人怎么不讲理呢?你明明给的是十块钱,为什么偏要说 是一百元呢?你想坑人啊?” 这时,日用柜台边已经聚拢了十几位买东西的顾客看热闹。这位小伙子似乎实在难以容忍了,向整 个人群说道:"大伙都瞧瞧,这是什么服务态度!你们经理呢?我要找你们经理。" 说来也巧,百货商场的总经理正好从楼上下来,看到这边有人围观,便走了过来。 总经理看上去是一位二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怎么回事?”总经理问道。 女售货员看到总经理来了,像来了救兵一样,马上委屈地向总经理告状:“经理,这个人太不讲理 了,他明明给我的是一张十块钱,硬说是一张一百块钱。” 经理见她着急的样子,立即安慰她说:“张姐,别着急,慢慢讲,他买了什么?你有没有收一百块 钱一张的人民币?” 这位被总经理称为"张姐"的女售货员心情似乎平静了些。"他买的是牙膏,嗷。。。。。。不,他买的是 牙刷。对了我想起来了,今天,我没收几张一百块钱的人民币,有一位高个儿给了我一百块钱,他 买的是牙膏。这个人给我的就是十块钱。" 总经理听了张姐的话,眉头有些舒展,转身走向人群中那位身高 1 米 65 左右的小伙子,很有礼貌 地说道:"很不好意思出现了这种事情。您能告诉我事情的真实情况吗?"小伙子也似乎恢复了平静, 同样有礼貌地坚持自己付给女售货员的是一张一百块钱,是女售化员将钱找错了。这时总经理环视 了一下人群,然后将视线定格在这位小伙子身上,继续有礼貌地说:"这位先生,根据我对这位售 货员的了解,她不是说谎和不负责任的人,但是我同样相信您也不是那种找茬的人。所以为了更好 地将事情弄清楚,我可否问您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小伙子问道。"您说您拿的是一张一百块钱, 请问您有证据吗?"总经理问道。小伙子的眼睛一亮,马上提高了嗓门说:"证据?还要什么证据? 不过我想起来了,昨天我算帐的时候,顺手在这张钱的主席像一面的右上角用圆珠笔写了 2888 四 个数字"。你们可以找一下。"总经理立即吩咐张姐在收银柜中寻找,果真找到了一张主席像一面用 圆珠笔写 2888 的一百块钱纸币。这时,小伙子来了精神,冲着人群高喊:"那就是我刚才给的一百 块钱,那个 2888 就是我写的。不信,可以验笔迹。" 人群开始骚动,顾客们明显表示出对商场的不满。镜头在人群、小伙子、张姐和总经理之间切换的 脸上。 这时录像结束,并在屏幕上弹出两个问题: 1.假如您是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您将如何应付当时的局面? 2.作为总经理,您将如何善后? 四位候选者被要求准备 10 分钟,然后分别向专家组陈述自己的答案,时间不超过 5 分钟。 请问:什么是情景面试? •如果你是人力资源经理,你如何评价招聘专家提供的这个情景面试题的质量? 案例分析 情景面试应用于人才选拔是基于心理学家勒温的著名公式:B=f(P×E)。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的行为(Behavior)是其人格或个性(Personality)与其当时所处情景或环境(Environment) 的函数。换句话说,候选者面试时的表现是由他们自身的素质和当时面对的情景共同决定的。如果 考官能够恰当地选择情景并保证情景对不同候选者的一致性,那么,不仅可以诱发候选者的相应 行为,而且能够说明候选者行为的不同是由其素质不同所致。本案例中的情景面试旨在选拔集团公 司下属的百货公司总经理,选择录像情景非常恰当,同时由于四位候选者同时观看录像且问题一 致,因此整个选拔程序的设计是公平合理的。第一个问题的设置在于考察候选者的快速决策能力, 由于允许他们有 10 分钟的准备,因此也检验他们对问题分析的深度。第二个问题的设置则在于考 察他们将突发事件与管理制度相关联的能力。 A 候选者答案的大意是: 他首先向那位小伙子道歉,承认他的下属工作失误,然后当众批评女售货员,并如数找给小伙子 97 元 2 角。这样做的理由是,90 多块钱是小事,影响正常营业、损害公司形象是大事。事件持续的 时间越长,对百货公司越不利。至于女售货员所受到的委屈,可以在事后进行心理上的安抚。 B 候选者答案的大意是: 她首先诚恳地向那位小伙子和在场的顾客道歉,因为她手下的员工出言不逊,冒犯了顾客。她也主 张要将 97 元 2 角钱当场如数找给小伙子,但并不是承认自己的员工搞错了,而是奉行顾客永远是 对的"这一理念。并向在场的顾客承诺将继续追查此事,如确系售货员失误要从严处罚,同时向顾 客当事人承认错误和赔偿。另外,她还诚恳地要求小伙子为配合百货公司的工作,留下联系方式。 C 候选者答案的大意是: 他认为只要他在那位小伙子耳边说上两句话就行了。他的话是"哥儿们,请跟我到后面看一看,我 们有内部录像系统。"他的理由是,整个事件明显是欺诈,对付欺诈的手段就可以以毒攻毒,让其 知难而退。 D 候选者答案的大意是: 他要当众揭穿“骗子”的伎俩,并与公安部门相配合对之进行打击。他首先私下吩咐保安人员报警, 然后向小伙子发问:您确定您支付的是一百块钱,而不是十块钱,是吗?"得到认可后进行推 理:"既然您支付的是一百块钱,上面又写有 2888,那么这张钱上应该有您的指纹。既然您没有支 付十元钱,那么,收银柜内今天收到的所有十元纸币上就不会有您的指纹。如果经查证有一张十元 纸币上有您的新鲜的指纹,又如何解释呢? 如果你是人力资源经理,你如何评价上面 4 为候选人的回答? 谁适合做总经理呢? 候选者的优点在于能够从公司大局出发,分清轻重缓急,具备作为公司总经理的基本思维素质。但 是,其具体做法毕竟是委曲求全,且有向不法行为低头之嫌。 B 候选者的优点与第一位相似,但较为主动一些。在无法立即判断孰是孰非之际,突出"顾客是上 帝"的理念,让顾客明白,百货公司做让步性决策的前提是对顾客的热爱。但是,这种做法仍然没 有负起道义的责任。 候选者的优点在于有较强的道义感,对恶势力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但是,他犯了一个大忌,就是 职业经理人应以诚信为本。"内部录像系统"在"中等发达程度的小县城"里的百货公司中是绝对不可 能有的。候选者如果没有意识到"中等发达程度的小县城",便是信息管理能力方面的欠缺;如果意 识到了,便是以诈还诈了。 D 候选者的最大优点在于对问题分析的深刻性,他敏锐地抓住了诈骗者逻辑上的盲区,当场予以 揭穿是有震撼力的。从道义的角度上讲,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职业经理人,"得理也 饶人"是一大招财秘诀。何况女售货员在有理的情况下也不该出言不逊。因此,如果这位候选者在 识破骗局的同时,又不忘向当时的顾客群体展示亲和力,那么效果会更好。 总而言之,案例中情景面试的第一题旨在考察候选者的三层素质:洞察力一一对事件本质的把 握;全局观一一对形象力和"顾客至上"理念的理解;道义感一一对社会上反诚信现象的态度。 案例 11: 小李 2000 年进入 A 公司做技术部门的工程师,并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由于小李业务上一 贯表现很突出,2001 年 12 月 A 公司安排小李到加拿大参加一个产品的维修培训。当时小李与单位 签了一个担保协议(协议内容附后),小李在回国后,于 02 年 5 月辞职离开单位。A 公司就该协议 要求小李赔偿四万元的违约金,小李认为该要求不合理,认为 A 公司为他支付的全部培训费用只 有来回的差旅费和津贴,且该协议也是 A 公司的格式合同,小李及其妻子当时也只有签字的份, 所以不愿意赔偿 A 公司要求的四万元。 •担保协议内容如下: •甲方:**公司 乙方:小李 丙方:小李的妻子 •应乙方的请求,丙方愿意为乙方赴加拿大进行(培训、考察)提供担保,甲方经审查同意丙方作 为乙方的经济保证人,甲、乙、丙三方经协商一致同意订立以下协议: •一、乙方在赴加拿大进行(培训、考察)期间,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丙方应负担保责任。 •1.未能按期返回; 2.未能完成预定进修(培训、考察)任务; 3.进行(培训、考察)期间造成甲方名誉或经济损失; 4.进行(培训、考察)后继续为甲方工作未满三年辞职或因故意违反甲方《奖惩条例》被辞退。 •二、丙方的担保责任如下: •1.赔偿甲方为乙方进修(培训、考察)而支付的全部费用人民币五万元; 2.赔偿甲方名誉损失费一万元,经济损失费一万元;(此款不适用第一条之第四项) 3.赔偿甲方要求履行担保义务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如律师代理费、交通费等); 4.上列培训责任可按乙方进修后回公司的工作服务期递减,即继续工作不满一年的赔偿 80%,以 后每工作满一年,递减 20%,直至服务期满不再承担赔偿责任。 •三、丙方的保证责任为不可撤销之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间不因其地位或财力状况的改变而改变。 •四、如乙方违反本协议条例时,甲方有权先行要求丙方履行第二条担保责任。如丙方拒绝履行担 保责任的,甲方有权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五、丙方担保期限:自被担保人派出进修至回本公司继续工作服务期满止。 •你认为该公司做法是否适当? •小李要不要赔偿? 参考答案: 违约金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按实际损失《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 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小李和 A 公司签订的担保协议应算是双方的 约定内容,在出现争议后,应该按照协议的有关条款办理。 • 另外,关于小李和 A 公司劳动合同的提前解除,1996 年 10 月 31 日的《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 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三项中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解除劳动合同, 应当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未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或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任务尚未 完成,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按照《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 偿办法》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在合同中规定了违约金问题,则要按照合同规定执行。如果没有规 定违约金,除非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否则不必赔偿。 第一种情况,是在试用期内辞职,不用赔付培训费。根据劳办发(1995)264 号《劳动部办公 厅关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 的情况)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用人单 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 第二种情况,当劳动合同期满,合同自然终止时,用人单位不应收取培训费。 • 第三种情况,培训费的赔偿也不包括进单位的“入门教育”,不包括单位为调整人员和岗位而 进行的转岗培训。 A 公司对小李的培训不属于上面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所以应该赔偿在担保协议中规定的违 约金。 案例 12: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一个有成长性的高新技术行业,但随着公司的生 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原来的管理制度明显的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表现在:迫于部门利益和个 人利益冲突,现行绩效考核办法往往频繁调整,然而员工积极性并无明显改善,抱怨之声依然不 决于耳。可是,拿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公正的绩效考核办法又令企业管理层大伤脑筋,人才 流失,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请问:该公司考核制度存在什么弊端? •你打算如何改进的? •1:绩效考核办法过于粗旷,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非程序化,缺乏有效的申诉机制 •2:绩效考核的结果同职业晋升、薪酬分配挂钩过于简单化,人才的选拔和任免主观偏好较大。 •3:缺乏系统的人才晋升通道,内部晋升通道设计与执行不合理,薪酬分配缺乏合理的业绩依据 , 薪酬与岗位职责、业绩考核脱节。 •4:对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明确而持续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指标的 制定未加具体分析,员工行为 偏离企业总体目标,缺乏有效的导向和制约纠偏机制。 •组织再造,建立一套系统的组织结构体系, •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责任,制定岗位说明书,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 绩效考核制度公正、公开、公平, •建立申诉机制,修正绩效
26 页
345 浏览
立即下载
2017年5月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2017 年 5 月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理论知识》真题估分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参与说是以( )的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行为 A、男性成年人 B、老年人 C、女性成年人 D、青年人 【答案】A 【解析】A 2、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 A、货币工资/平均价格 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平均价格 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答案】B 【解析】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A、规范企业的行为 B、规范劳动者行为 C、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D、规范劳动力市场 【答案】C 【解析】《劳动法》开宗明义地规定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集中 体现在劳动权保障的优先保护方面。 4、正式解释不包括(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任意解释 D、行政解释 【答案】C 【解析】C 5、( )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A、经济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答案】B 【解析】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它包括社会制度、政府政策、法 律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战争与和平等方面的因素。 6、( )行业的主要特点是生产成本高,技术不成熟。 A、新兴 B、成熟 C、衰退 D、稳定 【答案】A 【解析】暂无答案 7、( )是指企业采购部门根据以上和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从供应商名单中选取供货企业, 并重新订购过去采购的同类产业用品 A、新购 B、直接重构 C、修正重构 D、间接重构 【答案】B 【解析】B 8、阿伦和梅耶提出的组织承诺不包括( ) A、感情承诺 B、继续承诺 C、规范承诺 D、口头承诺 【答案】D 【解析】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了三种形式的承诺:①感情承诺——员工之所以对 组织忠诚和努力工作,主要是由于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而不是物质利益);② 继续承诺——为了 不失去已有的位置和多年投入所换来的福利待遇,员工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③ 规范承诺—— 由于长期形成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员工为了尽自己的责任而留在组织中。 9、在亨利·明茨伯格的理论中,经理的人际关系类角色不包括( ) A、联络员 B、传播者 C、领导者 D、挂名首脑 【答案】B 【解析】B 10、关于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理论,采用更深刻,更持久的( ) A、物质刺激 B、外在奖励 C、精神激励 D、内在激励 【答案】D 【解析】D 11、从管理形式上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A、静态管理 B、权变管理 ) C、动态管理 D、权威管理 【答案】C 【解析】C 1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不包括( ) A、定编订岗定员定额 B、员工的绩效管理 C、员工的引进和培养 D、员工的技能开发 【答案】C 【解析】C 13、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规划 A、市场营销 B、资金财务 C、技术设备 D、人力资源 【答案】D 【解析】 14、( )表示各机构中所设立的各种职务的名称,种类的图 A、组织机构图 B、组织职能图 C、组织职务图 D、组织功能图 【答案】C 【解析】C 15、岗位规范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 A、岗位名称 B、任职条件 C、技术要求 D、上岗标准 【答案】B 【解析】B 16、在工作说明书中有关监督及岗位的关系的内容,不包括( A、在所受监督和所施监督 B、本岗位职务和晋升阶梯 C、本岗位横向移动情况 D、本岗位的责任和权限 【答案】D ) 【解析】D 17、( )统计汇总产品的时耗工时,适用于生产周期较短,投入批量不大的企业, A、按产品投入批量 B、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 C、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 D、按照重点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 【答案】A 【解析】A 18、以下关于企业定员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的劳动定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B、是必须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依据 C、劳动定员可以激发员工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 D、合理的定员能使企业个工作岗位的任务量实现满负荷运转 【答案】B 【解析】B 19、核定定员人数的方法中,( 或者或者多岗位多人看管的场合 A、按工作岗位定员 B、按设备定员 C、按设备岗位定员 )适用于在连续设备和装置开动的时间内,必须由单人看管 D、按生产定员 【答案】C 【解析】C 20、人力资源管理费用不包括( ) A、招聘费用 B、培训费用 C、保险福利费用 D、劳动争议处理费用 【答案】C 【解析】C 21、企业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有:①选择适合的招募方法 ② 确定合适的招聘来源 ③分 析招聘人数的特点 ④ 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答案】D 【解析】D 22、人才交流中心的特点,不包括( A、一般建有人才资料库 ) B、针对性质 C、适于热门人才招聘 D、费用低廉 【答案】C 【解析】C 23、( )是用人单位最常用的,必不可少的招聘测试手段 A、笔试 B、面试 C、调查 D、考评 【答案】B 【解析】B 24、( )是以招聘单位与应聘者双方补充深层次的信息为目的的面试方法。 A、初步面试 B、结构化面试 C、诊断面试 D、非结构化面试 【答案】C 【解析】C 25、情景模拟测试主要用于招聘( ) A、中低层管理人员 B、中低层技术人员 C、中高层管理人员 D、中高层技术人员 【答案】C 【解析】C 26、( )可分为稳定系数.等值系数和内在一致性系数 A、效度 B、有效度 C、信度 D、经济性 【答案】C 【解析】C 27、( )的工作属于全局性工作,( A、决策层 B、管理层 C、执行层 D、操作层 )级最高 【答案】A 【解析】A 28、工作环境的采光很重要,应尽量使用( ) A、自然光 B、节能灯 C、无影灯 D、人工照明 【答案】A 【解析】A 29、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存在风险不包括( ) A、与企业目标战略相脱节 B、预测的准确度出现偏差 C、培训后导致员工跳槽 D、对培训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 【答案】A 【解析】A 30、( ) 是培训有效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A、培训目标 B、培训内容 C、培训成果 D、培训方式 【答案】C 【解析】C 31、( )用来描述培训项目导致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反应员工培训的最终结果。 A、反应评估 B、行为评估 C、学习评估 D、效果评估 【答案】D 【解析】D 32、在学习层面评估中,应该按照( )的标准建立试题库 A、1:3 B、1:5 C、1:10 D、1:20 【答案】C 【解析】C 33、主动性学习风格的课程设计,宜采用( A、以教师为准 )的教学策略。 B、亲身体验式 C、以受训者为准 D、观察思考式 【答案】B 【解析】B 34、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性培训方法,不包括( ) A、特别任务法 B、教练法 C、工作轮换法 D、研讨法 【答案】D 【解析】D 35、适合行为调整和心理测验的培训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法和( A、拓展训练 B、试验训练 C、模拟训练 D、篮筐训练 【答案】A 【解析】A ) 36、入职培训制度体现的是( )的原则。 A、上岗前资质培训 B、上岗前制度培训 C、上岗前素质培训 D、先培训,后任职 【答案】D 【解析】D 37、设计绩效管理程序时,对部门或者科室员工绩效考评过程所做的设计属于( ) A、总流程设计 B、具体标准设计 C、总方法设计 D、具体程序设计 【答案】D 【解析】D 38、从宏观上看,企业强化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不断地提升( A、员工个人素质 B、企业受益 C、企业整体素质 D、劳动效率 ),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答案】C 【解析】C 39、以下关于绩效计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绩效计划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B、参与和承诺是制定绩效计划的前提 C、在计划沟通前主管应制定总体目标 D、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 【答案】C 【解析】C 40、以下关于强制分布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按一定百分比,将考评者强制分配到好中差等多个类别 B、类别一般是五类,从最优到最差的具体百分比可根据需要确定 C、它能比较员工差别,并在诊断绩效问题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D、可避免考评者过分严厉或者过分宽容的情况发生,克服平均主义 【答案】C 【解析】C 41、以下关于强迫选择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定量化考评方法 B、属于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 C、可用来考评特殊的工作行为表现 ) D、属于行为导向型的主观考评方法 【答案】D 【解析】D 42、成绩记录法的步骤包括:①由其上级主管来验证成绩的真实准确性;②由外部的专家评估 资料,决定个人绩效的大小;③被考评者把自己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成绩写在一张成绩记录表上。 其正确的排序是( )。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答案】D 【解析】D 43、由于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双方在绩效目标的追求上有所不同,必然会产生多种矛盾,但不包 括( )。 A、员工自我矛盾 B、组织目标矛盾 C、主管自我矛盾 D、个人团队矛盾 【答案】D 【解析】D 44、改进工作绩效的策略,不包括( )。 A、组织变革与人事调整策略 B、预防性策略与制止性策略 C、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策略 D、因人制宜与因时制宜策略 【答案】D 【解析】D 45、( )是员工超额的劳动报酬。 A、工资 B、奖励 C、津贴 D、福利 【答案】B 【解析】B 46、支付与员工岗位价值相当的薪酬体现了企业薪酬管理的( A、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 B、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C、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D、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答案】C )。 【解析】C 47、薪酬体系设计体现的劳动基本形态,不包括( )。 A、潜在劳动 B、静态劳动 C、流动劳动 D、凝固劳动 【答案】B 【解析】B 48、以下有关工作岗位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岗位评价的中心是现有的人员 B、以岗位员工的工作活动为对象 C、是工作岗位分析的进一步延续 D、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依据 【答案】A 【解析】A 49、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少而精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 D、重要性原则 【答案】D 【解析】D 50、( )是由若干评定要素综合平均的结果,它的优点是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并且有较多专 业人员参与评定,从而大大提高了评定的准确性。 A、排列法 B、分值法 C、分类法 D、评分法 【答案】D 【解析】D 51、确定人工费支出极限的方法,不包括( )。 A、成本收益基准法 B、劳动分配率基准法 C、销售净额基准法 D、损益分歧点基准法 【答案】A 【解析】A 52、用人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 A、5% )左右。 B、6% C、7% D、8% 【答案】B 【解析】B 53、( )是职工通过其个人行为参与企业管理的形式之一。 A、质量管理小组 B、合理化建议 C、班组自我管理 D、各类岗位责任制 【答案】B 【解析】B 54、例会制度的优点不包括( A、信息不易受到歪曲干扰 B、沟通具有亲切感 C、易获得沟通对方的反馈 D、有利于双向沟通 【答案】A 【解析】A )。 55、劳动标准按照适用层次划分,不包括( )。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企业标准 D、基础标准 【答案】D 【解析】D 56、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支出为 200 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 2,A 为工资调整 系数,最低食物费用为 120 元,恩格尔系数为 0.6。若采用比重法计算。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 准为( )。 A、150+A B、200+A C、240+A D、400+A 【答案】D 【解析】D 57、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集体合同规定了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 B、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C、集体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D、集体合同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作为内容 【答案】C 【解析】C 58、工会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应( )。 A、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B、承担法律责任 C、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 D、无须承担责任 【答案】A 【解析】A 59、以下关于劳动争议调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独立的程序 B、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具有程序性 D、调解委员会的劳动者代表由全体劳动者推举 【答案】C 【解析】C 60、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 A、重大事故 )。 B、较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D、一般事故 【答案】B 【解析】B 二、多项选择题 61、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调整贴现率 B、调整税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调整利率 E、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答案】A,C,E 【解析】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 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 括: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62、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具体体现为( )等方面。 A、特殊保护 B、基本保护 C、权益保护 D、全面保护 E、优先保护 【答案】B,D,E 【解析】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 63、现有竞争对手( ),竞争程度越高。 A、越重视经营战略 B、固定成本越低 C、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 D、固定成本越高 E、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 【答案】A,C,D 【解析】竞争对手数目越多,越重视经营战略,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固定成本越高,行业成长 过剩,则竞争越激烈 64、决策树的构成要素包括( )。 A、决策点 B、状态节点 C、方案枝 D、概率收益值 E、概率枝 【答案】A,B,C,E 【解析】决策树的构成有四个要素:决策点、方案枝、状态节点和概率枝。决策树是以决策节 点为出发点,引出若干方案枝,每条方案枝代表一个方案。方案枝的末端有一个状态节点,从 状态节点引出若干概率枝,每条概率枝代表一种自然状态。概率枝上标明每种自然状态的概率 收益值。这样层层展开,形如树状,由此得名。 65、满足安全需要的行为包括( )。 A、免受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威胁 B、受到许多人的喜欢 C、避免任务或者决策失败的风险 D、免受疾病和残疾的威胁 E、避免受到伤害或处于危险的环境 【答案】A,C,D,E 【解析】暂无答案 66、在亨利·明茨伯格的理论中,经理的决策类角色包括( )。 A、企业家 B、谈判者 C、障碍处理者 D、发言人 E、资源分配者 【答案】A,B,C,E 【解析】明茨伯格的经理角色, 人际关系类:挂名首脑,联络者,领导者 信息类: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类:企业家,障碍处理者,谈判者,资源分配者 67、人性的特征包括( )。 A、能动性 B、社会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E、可变性 【答案】A,B,C,D,E 【解析】人性的特征有:能动性,社会性,整体性,两面性,可变形,差异性。 68、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结构包括( )。 A、主体结构 B、比例结构 C、形式结构 D、费用结构 E、时间结构 【答案】A,C,E 【解析】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结构:主体,形式,时间 69、下列关于组织设计权责对应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各项工作必须明确责任 B、企业组织成员要承担责任,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力 C、权责不明确容易产生官僚主义,无政府状态,使组织系统产生矛盾 D、有权无责或权大责小,就会束缚企业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E、有责无权或责大权小,很容易产生不负责任的瞎指挥和滥用权力 【答案】A,B,C 【解析】暂无答案 70、岗位规范的内容包括( )。 A、岗位劳动规则 B、定员定额标准 C、岗位工作权限 D、岗位培训规范 E、岗位员工规范 【答案】A,B,D,E 【解析】ABDE 71、以下关于企业劳动定额水平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劳动定额水平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核心问题 B、定额水平不平衡,必然会造成苦乐不均,挫伤员工生产积极性 C、定额水平过低,员工不经过努力也能完成定额将造成超支分配 D、定额水平过于先进,会使各项计划脱离实际,失去指导意义 E、劳动定额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劳动定额水平问题展开的 【答案】A,B,C,E 【解析】ABCE 72、企业定员的对象包括( )。 A、临时用工 B、高层领导者 C、技术人员 D、初中级管理人员 E、一般员工 【答案】B,C,D,E 【解析】BCDE 73、按照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企业定员标准可分为( A、比例定员标准 B、效率定员标准 C、设备定员标准 D、岗位定员标准 E、综合定员标准 【答案】A,B,C,D 【解析】ABCD 74、外部招募存在的不足包括( A、进入角色慢 B、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 )。 C、招募成本高 D、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 E、产生”鲶鱼效应” 【答案】A,B,C,D 【解析】ABCD 75、为了判断应聘者对招聘岗位的适应性,笔试通常测试( A、一般知识和能力 B、专业知识和能力 C、特殊知识和能力 D、综合知识和能力 E、创新知识和能力 【答案】A,B 【解析】AB 76、面试评价阶段一般采用( A、评语式评估 B、量表式评估 C、评分式评估 D、定量式评估 E、标准式评估 【答案】A,C )对应聘者进行评价。 )。 【解析】AC 77、情境模拟测试的主要特点是针对( )进行测试。 A、被试者明显的行为 B、被试者实际的操作 C、被试者工作效率 D、被试者的心理素质 E、书面测试无法准确测试的项目 【答案】A,B,C,E 【解析】ABCE 78、对企业招聘活动过程的评估,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有( )。 A、信度 B、标准差 C、效度 D、准确度 E、公平程度 【答案】A,C,E 【解析】ACE 79、作业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方式,需要成立作业组的情形包括( A、生产作业需工人共同完成 )。 B、看管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 C、工人的工作彼此密切相关 D、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和交流 E、需要明确分工协作的关系 【答案】A,B,C,D,E 【解析】ABCDE 80、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是一种基于( )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A、岗位分析 B、组织整体战略目标 C、人才测评 D、未来培训需求分析 E、岗位胜任力 【答案】C,E 【解析】CE 81、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商学院合作,主要包括( A、组织员工到商学院脱产学习 B、开设联合课程,为企业定向培养员工 C、对商学院教学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D、商学院提供长期的知识传播培训 E、共同开展案例编撰.企业文化研究等专项课题 )。 【答案】A,B,C,D,E 【解析】ABCDE 82、通过调查收集到培训评估的信息包括( )。 A、培训师调查 B、培训需求调查 C、培训内容调查 D、培训组织调查 E、特殊项目调查 【答案】A,B,C,D 【解析】ABCD 解析:P161 83、场地拓展训练可以使团队获得多方面收益和改善,包括( A、创新与发展 B、共同愿景 C、沟通与默契 D、心态和士气 E、变革与学习 【答案】B,C,D,E 【解析】BCDE )。 84、培训服务制度条款需要明确的内容,包括( )。 A、部门经理人员的意见 B、参加培训的项目和目的 C、培训服务协议签订后,方可参加培训 D、培训申请被批准后,培训服务协议签订手续 E、根据个人和组织需要,向培训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答案】C,D,E 【解析】CDE 解析:P210 页, 培训服务制度条款须明确以下内容: 1,员工正式参加培训前,根据个人和组 织需要向培训管理部门和部门经理提出申请 2,培训申请被批准后,需要履行的培训服务,签 约签订手续 3,培训服务签订后可参加培训 85、在绩效管理的准备阶段,绩效管理人员应完成的工作有( )。 A、考评方法的选择 B、考评要素的确定 C、绩效管理对象的确定 D、标准体系的确定 E、对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 【答案】A,B,C,D,E 【解析】解析:在绩效管理的准备阶段,绩效管理人员应完成的工作有:①明确绩效管理的对 象,以及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②根据绩效考评的对象,正确的选择考评法;③根据考评的具 体方法,提出企业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④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 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 86、绩效管理考评阶段需要做好的组织实施工作,包括( )。 A、考评方法的再审核 B、考评的准确性 C、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 D、考评的公正性 E、考评使用表格的再检验 【答案】B,C,D 【解析】BCD 87、( )属于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 A、行为观察法 B、成对比较法 C、选择排列法 D、强制分布法 E、关键事件法 【答案】B,C,D 【解析】BCD 88、以下关于目标管理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能为晋升决策提供依据 B、很少出现评价失误 C、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D、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 E、适合于给员工提出建议 【答案】B,C,E 【解析】BCE 解析: P254 89、绩效反馈面谈的主要目的包括( )。 A、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缺点,促进其改善绩效 B、对绩效评价的结果达成共识,分析原因,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 C、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共同确定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 D、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信息,并帮助其明确发展方向 E、揭示绩效管理运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进行必要改进 【答案】A,B,C,D 【解析】ABCD 解析: P270 90、( )属于外部薪酬。 A、基本工资 B、绩效工资 C、社会保险 D、晋升机会 E、额外津贴 【答案】A,B,C,E 【解析】ABCE 91、( )属于日常薪酬管理工作。 A、开展薪酬的市场调查 B、制定年度员工薪酬激励计划 C、调查了解各类员工薪酬状况 D、进行员工薪酬水平长期预测 E、报告期内对人工成本进行核算 【答案】A,B,C,E 【解析】ABCE 解析: P286 92、企业实行岗位薪酬体系,应当达到的要求包括( A、薪酬水平较高 B、组织富有灵活性 C、工作对象比较固定 D、岗位说明书清楚明晰 E、组织环境比较稳定 【答案】C,D,E 【解析】CDE 解析: P287 )。 93、岗位评价需要运用( )等多种知识.技术和方法。 A、劳动心理 B、数理统计 C、劳动卫生 D、劳动组织 E、环境监测 【答案】A,B,C,D,E 【解析】ABCDE 解析: P309 94、以下岗位评价指标中,属于测评指标的有( )。 A、劳动姿势 B、体力劳动强度 C、人员流向 D、操作复杂程度 E、粉尘危害程度 【答案】A,B,C,D,E 【解析】ABCDE 测评指标涉及:劳动强度,劳动环境要素的十个岗位评价指标。劳动强度要素包括,劳动强度, 工时利用率,劳动姿势,劳动紧张程度,工作轮班制, 劳动环境:粉尘危害,辐射危害,噪声 危害,高温危害,其他有害因素危害 95、劳动分配率的大小直接受( )等指标的制约和影响。 A、企业销售收入 B、企业利润额 C、企业人工费用 D、企业增加值 E、企业成本总额 【答案】A,B,D,E 【解析】ABDE 解析: P339 96、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功能相比,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是一种( )方式。 A、横向协调 B、自行协调 C、内部协调 D、外部协调 E、事前协调 【答案】B,C,E 【解析】BC 97、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包括( A、信息收集 B、检查核对 )环节。 C、信息加工 D、信息运输 E、信息存储 【答案】A,B,C,D 【解析】ABCD 98、劳动纪律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时间规则 B、编制定员规则 C、组织规则 D、劳动定额规则 E、岗位规则 【答案】A,C,E 【解析】ACE 99、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A、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B、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C、有利于调解处理劳动争议 D、有利于企业约束员工行为 E、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 【答案】A,B,C,E )。 【解析】ABCE 100、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责包括( A、强制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 B、聘任.解聘和管理调解员 C、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D、对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 E、协助企业建立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 【答案】B,C,D,E 【解析】BCDE
40 页
327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第二章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一 . 劳动法律关系及特征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考点) p39 含义: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 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 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 利义务关系。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 一是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 二是存在调整劳动关系 的法律规范。 区别: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 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考点) p40 1. 劳动合同关系 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合同关系。 2.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即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 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 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3.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即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 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 范和有关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 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一次调整。 3. 劳动法律是双务关系 即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 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4. 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例题: ( A)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 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A ). 劳动法律关系 ( B ). 劳动合同关系 ( C ) . 劳动行政关系 ( D ). 劳动服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 关系体现了(B)。 (A). 法律原则 (B). 国家意志 (C). 劳动权利 (D). 法律渊源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B )。 (A).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 劳动合同关系 (C).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 劳动监督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包括(BDE ). (A). 劳动关系 . (B).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 劳务派遣关系 (D).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E). 劳动合同关系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 A ) 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 劳动合同关系 (B)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 劳动法律渊源 (D)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B )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 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 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 劳动合同关系 (B).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 劳动法律渊源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考点) P42 主体:雇主和雇员 雇员主体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 力的劳动者; 雇主主体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 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客体: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 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工资、 保障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 等事物。 内容: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 动 者 权 利 •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休息休假的权利 •安保权利 •职业技能培训权利 •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其他权利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 完成劳动任务 • 提高职业技能 • 执行安全规程 • 遵守劳动纪律 • 遵守职业道德 劳 动 者 义 务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用人单位的 权利与义务 • 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 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三 . 劳动法律事实 P44 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 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它分为两类: 劳动法律行为 劳动法律事件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 的活动。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 裁行为和司法行为。 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包括: 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或其他现象。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例题: D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 3级 2009.5) (A). 主体 (B). 内容 (C). 客体 (D). 原则 C 劳动法律关系的(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 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A). 原则 (B). 客体 (C). 内容 (D). 事实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法律事实可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和( D)。 (A). 劳动法律形式 (B). 劳动法律渊源 (C). 劳动法律体系 (D). 劳动法律事件 第二节的考点回顾 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的区别; 劳动法律关系的三个种类及各种类含义;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四个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含义; 劳动法律事实的两种分类及各类的含义。 第二章小结 本章劳动法讲了两大内容: 一 . 劳动法的体系 ; 二 . 劳动法律关系 其中,第一节的劳动法基本原则和劳动法体系 为重点内容; 第二节的劳动法律关系及特征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 成要素为重点内容。 Thanks!! END
20 页
336 浏览
立即下载
中级经济师记忆口诀汇总
中级经济师记忆口诀汇总
14 页
327 浏览
立即下载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人名及其相应的理论、定律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人名及其相应的理论、定律 奥肯定律或奧肯法则 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 首次提出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 to p 索洛余值(全要素生产率) p p 美国经济学家 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 美国经济学家 马斯格雷夫 就业状态时的失业率 to 9 萨缪尔森 美国经济学家 to 8 克鲁格曼 美国经济学家 HR op 7 阿瑟奧肯 p 6 斯蒂格利茨 HR 5 美国经济学家 HR 罗伯特·索洛 美国经济学家 持久收入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说自然失业率是经济处于充分 HR 4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企业本质、产权理论 p 弗里德曼 to p 3 美国经济学家 美国经济学家 HR 科斯 p 莫迪利安尼 理论或观点 to 2 1 国家 HR 名字 to p 序号 to p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人名及其相应的理论、定律 阿瑟·拉弗 美国经济学家 拉弗曲线 14 法玛 美国艺加哥大学教授 有效市场理论 英国统计学之父 22 孔多塞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 24 赫克歇尔和俄林 p to 德囯社会政策学派 HR 瓦格纳 p Pearson op 21 23 瑞典经济学家 HR to p to p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剑桥学派现金余额说的代表人物 HR 英国经济学家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 Pearson 相关系数,它度量的是两个变 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p 庇古 英国经济学家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等价定理 投票循环又称为孔多塞悖论 to 皮考可·魏斯曼 英国经济学家 绝对优势理论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 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HR 大卫·李嘉图 HR 英国经济学家 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国籍是新西兰) p 亚当·斯密 HR 20 英国经济学家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p 19 菲利普斯 凯恩斯消费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to 18 英国经济学家 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方程式 HR 17 凯恩斯 to p 16 美国经济学家 HR 15 费雪 to p 13 HR t 12
2 页
304 浏览
立即下载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曲线汇总
(一)需求曲线 - HR t op 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需求的变化情形 有两种: ①产品价格因素的影响—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 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简记:线不动,点动),如图所示。 P 为商品价格,Qd 为需求量,D 为需求曲线。 HR to p ②非价格因素的影响—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 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简记:线动)。如图所示。 【Tips】注意是什么因素导致需求曲线位移,向右上平移还是向左下平移。 【Tips】由于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就是所有消费者个人对该种商品需求之和。因此,市 场需求曲线也就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水平加总。 (二)供给曲线 HR t op 描述供给量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的两种变 化情况如下: ①产品价格因素的影响—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 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简记:线不动,点动)。如下图, P 代表商品价格,Qs 代表供给量,S 代表供给曲线。 HR to p - ②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 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简记:线移动)。 HR t op (三)边际产量线 HR to p -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 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L1),在这一点之 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提示 1】(1)劳动投入小于 L1 时,企业一般处于资本过剩而劳动不足的状态, 机器设备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这时增加劳动投入,可以实现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效率, 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增。 (2)劳动的分工与协作的效率是有限度的。当劳动投入增加到 L1 时,人均资本数 量达到最优状态,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3)(3)劳动投入大于 L1 时,会出现劳动相对过剩而资本不足的情况,劳动的 边际产量开始递减。 【提示 2】边际产量是解释产量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确定边际产量的 图形,就可以得到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图形。 HR t op (四)总产量线 劳动投入达到 L1 前,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凸向 L 轴。 劳动投入在 L1,L3 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 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即凹向 L 轴。当劳动投入量为 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0, 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递减。 HR to p - (五)平均产量线 劳动投入在 L1 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在 L1 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边 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 L2,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在 L2 后,平均产 量递减,L2 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HR to p - HR t op (六)、(七)、(八)总成本 TC、总固定成本 TFC 和总可变成本 TVC 曲线 HR t op (七)平均总成本 AC、平均固定成本 AFC、平均可变成本 AVC、边际成本 MC 曲线 HR to p - 平均总成本 AC、平均可变成本 AVC、边际成本 MC 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 最慢,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 HR t op (八)行业的供求曲线及企业的需求曲线 p P1 是整个市场供求相等时的均衡价格,D 为行业需求曲线,S 为行业供给曲线,d 为完全竞争企业需求曲线。 HR to 【提示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整个行 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 交点的价格就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提示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个别企业无法决定市场价格,只能按照既定的价格,也就 是整个行业供给和需求确定的价格出售产品。因此,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 的水平线。 (九)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收益是企业出售产品的收入。 【比如】产品单价 10 万元,销售量 1 台时,总收益 R=10 万元销售量 2 台时,总 收益 R=20 万元,平均收益 AR=10/1=20/2=10 万元,边际收益 MR=(20-10)/(2-1)=10 万元【结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单价,单个企业的平均收益线 AR、 (十)完全垄断企业的收益曲线 HR t op 边际收益线 MR、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线(即三线重合)。如下图所示: HR to p -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 AR=单位产品的价格 P 企业的边际收益 MR<平均 收益 AR【结论】完全垄断企业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但是由于单位产品价格 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所以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 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如下图所示: (十一)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及要素需求曲线 HR to p - HR t op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是指要素市场上的参与者是完全竞争的,要素的供求行为都是完全竞 争的,要素的需求者,即生产者在产品市场上也是完全竞争者,不存在垄断行为。完全竞争 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和要素需求曲线如下图所示。 【提示 1】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由于要素的价格是常数,所以边际要素成本=平 均要素成本=要素的价格,因此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 曲线重合。 【提示 2】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产品价格×边际产量。 因此,边际收益产品线与边际产品价值线重合。另外,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 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对于完全竞争生产者而言,在每一给定的市场要素价格下,为实现 利润最大化必须满足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即:生产者是沿着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确 定要素使用量的,所以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也是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如下图: HR to p - op HR t 【提示】各水平线是不同价格下的边际要素成本线。 op (十二)劳动的供给曲线 HR to p - HR t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十三)土地与资本供给曲线 HR t op 1.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因为土地的数量一般不变) HR to p - 2.资本的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是垂直线,长期来看是一条后弯曲线。 (十四)总供求模型 op (一)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因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 (二)短期来看,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如下图: p - HR t 若假定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变,由于总需求的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则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如下图: HR to (十五)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 率高。 后来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 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政府进行决策时 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 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 HR t op (十六)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HR to p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因其提出者为美国 经济学家阿瑟·拉弗而得名。这一观点来自供应学派,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对之 前长期盛行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失效的一种回应。需求管理理论主张解决“滞胀”问 题应该着眼于供给方面,主要是改善劳动及资本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提示 1】低税率区,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税收会对纳税人投资和 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继续提高边际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对劳动供给和投资产生 负刺激,进而抑制经济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 【提示 2】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 重要条件。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14 页
323 浏览
立即下载
2023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思维导图.
需要 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 状态,如对食物、水、空气等的物质需要,及对 归属、爱等的社会需要。 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 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 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动机 需要、动机与激励 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又 称外在动机)。 激励: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 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物质激励 从激励内容的角度 精神激励 激励 正向激励 从激励作用的角度 负向激励 他人激励 从激励对象的角度 自我激励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需要层次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主要观点 在管理上的应用 评价 双因素理论 第一章 组织激励 主要内容 在管理上的应用 生存需要 ERG理论 关系需要 成长需要 成就需要 激励理论 主要内容 三重需要理论 权力需要 亲和需要 在管理上的应用 主要内容 公平理论 恢复公平的方法 在管理上的应用 期望理论 主要内容 在管理上的应用 强化理论 目标管理的含义和目标设定的过程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要素:目标具体化、参与决策、限期 完成和绩效反馈 效果评价 参与管理的概念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参与管理 质量监督小组 参与管理的具体应用 绩效薪金制的概念 绩效薪金制 绩效薪金制的应用 斯坎伦计划 特质理论:托马斯•卡约尔 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伯恩斯 魅力型领导理论:罗伯特•豪斯 领导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罗伯特•豪斯 权变理论:费德勒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乔治•格雷恩 早期关于领导的研究 勒温的民主与专制模式 斯道格迪尔的研究 俄亥俄与密歇根模式 领导风格与技能 第二章 领导行为 管理方格图及生命周期理论 俄亥俄模式 密歇根模式 管理方格图 生命周期理论 技术技能 领导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智力活动阶段 西蒙的决策过程 设计活动阶段 选择活动阶段 决策过程 确认阶段 明茨伯格的决策过程 发展阶段 选择阶段 理性模型 领导决策 决策模型 有限理性模型 社会模型 指导型决策者 决策风格 分析型决策者 概念型决策者 行为型决策者 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组织设计概述 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的定义及参数 组织结构的定义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 组织设计的程序 行政层级式的决定因素 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 行政层级式的适用范围 组织设计 职能制的主要特点 职能制的优点 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 职能制的缺点 职能制的适用范围 组织设计的类型 矩阵组织形式的主要特点 矩阵组织形式的优点 矩阵组织形式 矩阵组织形式的缺点 矩阵组织形式的适用范围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 其他组织形式 团队结构形式 虚拟组织形式 无边界组织形式 组织文化的概念:是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 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 导向作用 规范作用 组织文化的作用 第三章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凝聚作用 激励作用 创新作用 辐射作用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结构 组织文化的具体内容(7个方面) 组织文化的结构(3个层次) 学院型组织 组织文化的类型 俱乐部型组织 棒球队型组织 堡垒型组织 组织的制度化 组织的规范化 组织的管理层次 组织文化与组织设计 集权程度 招聘制度 绩效评估体系 薪酬制度 组织变革概念 组织变革概述 组织变革的方法 组织变革的程序 组织发展的含义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发展概述 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 现代组织发展方法 结构技术 人文技术 全面质量管理 团队建设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 战略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战略的三个层次及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型 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型 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实施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 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规划过程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之间的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执行 战略地图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工具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与步骤 人力资源计分卡 数字仪表盘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流程与步骤 人力资源战略的内涵 第四章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成长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与不同组织战略的匹配 稳定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收缩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差异化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及其与组织发展战略的匹配 人力资源战略与不同竞争战略的匹配 成本领先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市场集中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职位分析与职位设计 招募与甄选 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选择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 培训与开发 绩效管理 薪资结构、奖金与福利 劳动关系与员工关系 高绩效工作系统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人才管理 人才管理 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定义 知识型员工与高绩效工作系统 人才管理的内涵 人才管理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流程 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有利于组织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一 致性和有效性,有利于组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有助于组织对人工成本的合理控制 组织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调整 人力资源规划及其供求预测 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变化情况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组织的技术变革 组织结构调整及流程再造 经验判断法 德尔菲法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 比率分析法 趋势预测法 回归分析法 第五章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主要方法 人员替换分析法 马尔科夫分析法 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时的组织对策 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基本对策 人力资源需求小于供给时的组织对策 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结构不匹配时的组织对策 裁员 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基本对策与方法 提前退休计划 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方法分析 雇用临时员工或劳务派遣人员 业务外包及离岸经营 调整薪酬和工作时数 甄选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符合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是确保组织战略目标实 现的最根本保障 甄选的概念及其意义 甄选对组织的价值与意义 弥补甄选决策失误的代价可能极高 甄选决策失误可能会对员工本人造成伤害 重测信度 甄选及其有效性 复本信度 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价者信度 甄选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内容效度 效度 效标效度 构想效度 能力测试 认知能力测试 运动和身体能力测试 人格测试 第六章 人员甄选 心理测试 现实型 研究型 职业兴趣测试 艺术型 社会型 企业型 常规型 成就测试 知识测试 工作样本测试 公文筐测试 开放式问题 两难性问题 评价中心技术 无领导小组讨论 甄选的主要方法 多项选择问题 操作性问题 资源争夺性问题 角色扮演 面试的基本含义 面试的概念及类型 根据面试结构划分的面试类型 根据面试组织形式划分的面试类型 一些特殊的面试形式 面试 采用情境化结构面试 改善面试效果的主要方法 面试前做好充分准备 系统培训面试考官 履历信息必须真实 履历分析 履历信息必须全面 履历信息必须相关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概念及关系 绩效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管理的作用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敏感性 可靠性 有效的绩效管理的特征 绩效管理的概念 、作用 、特征 及影响因素 准确性 可接受性 实用性 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程度 高层领导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尽职程度 各层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态度 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 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的相关性 绩效目标的设定 绩效指标的设置 绩效系统的时效性 成本领先战略 适用于取得竞争优势战略的绩效管理 差异化战略 战略性绩效管理 防御者战略 适用于不同竞争态势战略的绩效管理 探索者战略 跟随者战略 绩效计划的概念 绩效计划目标的种类 绩效计划的内容 价值驱动原则 战略相关性原则 系统化原则 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的制订原则 职位特色原则 突出重点原则 可测量性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 绩效计划与绩效监控 准备阶段 绩效计划的制订步骤 沟通阶段 绩效监控 绩效监控及辅导 绩效辅导的内容 绩效辅导 绩效辅导的步骤 绩效计划的调整 图尺度评价法 量表法 行为锚定法 行为观察量表法 排序法 绩效评价技术 比较法 配对比较法 强制分布法 关键事件法 描述法 不良事故评估法 晕轮效应 趋中倾向 过宽或过严倾向 绩效评价 年资或职位倾向 绩效评价常见误区及应对方法 盲点效应 刻板印象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培训内容 绩效评价主体的培训 第七章 绩效管理 培训方式 培训反馈 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工具 概念 目标管理法 设计流程 优势、劣势分析 概念 标杆超越法 设计流程 优势、劣势分析 概念 绩效管理工具 设计流程 关键绩效指标法 注意事项 优势、劣势分析 概念及内涵 设计流程 平衡计分卡法 注意事项 优势、劣势分析 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及作用 面谈准备阶段 绩效反馈面谈的操作流程 面谈实施阶段 面谈评价阶段 绩效反馈面谈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不适当发问 绩效反馈面谈 理解不足 面谈中主管人员的误区 期待预期结果 自我中心和感情化的态度 以对方为中心及同情的态度 时间场所的选择 绩效面谈的技巧 认真倾听 鼓励员工多说话 以积极的方式结束对话 绩效反馈与结果应用 绩效改进的概念 绩效诊断与分析 绩效改进 组建绩效改进部门 绩效改进的程序 选择绩效改进方法 绩效改进实施管理 绩效改进效果评价 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 绩效考核应用于衡量招聘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绩效考核为人员调配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绩效考核为奖金分配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应用于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绩效考核应用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团队绩效考核的流程 团队绩效考核 特殊群体的绩效考核 团队绩效考核指标确定的方法 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方法 跨部门团队的绩效考核方法 国际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 适用于不同发展战略下的薪酬管理 战略性薪酬管理 适用于不同竞争战略下的薪酬管理 全面薪酬战略 明确企业基本现状及战略目标 工作分析及职位评价 薪酬调查 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步骤 确定薪酬水平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预算与控制 薪酬管理概述 系统性原则 战略性原则 标准化原则 职位评价的原则 员工参与原则 结果公开原则 实用性原则 准备阶段 职位评价流程及方法 职位评价流程 实施阶段 完善与维护阶段 排序法 分类法 职位评价方法 要素计点法 因素比较法 激励范围和对象 激励额度 股票来源 股票期权 资金来源 股票期权时间规定 行权价格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执行方式 限制性股票时间规定 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 股票增值权 第八章 薪酬管理 股份期权 股权激励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业绩股份 虚拟股票期权 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及原则 员工持股计划概述 员工持股计划的种类 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对象 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内容 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和持股规模 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股票来源 股份的设置和持股比例 经营者薪酬 年薪制 股票期权 单纯佣金制 销售人员薪酬 基本薪酬加佣金制 基本薪酬加奖金制 基本薪酬加佣金加奖金制 特殊群体的薪酬管理 基本薪酬 驻外人员薪酬 激励薪酬 福利 基本薪酬与加薪 专业技术人员薪酬 奖金 福利与服务 薪酬成本预算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薪酬成本预算方法 自下而上的薪酬成本预算方法 控制雇佣量 控制基本薪酬 薪酬成本预算与控制 薪酬成本的控制 控制奖金 控制福利支出 利用适当的薪酬技术手段 企业人工成本 培训与开发决策分析的概念 培训与开发决策分析 培训与开发决策的制定 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 培训与开发部门的主要职能 培训与开发工作的组织管理 管理层的培训与开发责任 反应评估 学习评估 培训与开发的组织管理 评估的内容 工作行为评估 结果评估 投资收益评估 第九章 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效果评估 评估的时机 评估的方法 培训与开发结束时的评估 培训与开发后的回任工作评估 评估方法的分类 具体的评估方法 培训与开发的评估报告 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法 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 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 组织层次的职业生涯管理方法 个人层次的职业生涯管理方法 是否达到个人或组织目标及其程度 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效果的评估 具体活动的完成情况 绩效指数变化 态度或心理变化 职业兴趣 职业生涯管理的注意事项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及主要任务 职业生涯锚 劳动关系的含义 劳动关系的特征 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者 工会 劳动关系的主体 用人单位 雇主组织 劳动关系概述 政府 劳动关系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劳动关系系统及其运行 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 劳动关系运行的程序规则和实体规则 劳动关系运行的程序规则 劳动关系运行的实体规则 劳动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统一的原则 全面保护 劳动关系调整的原则 保护劳动关系主体权益的原则 平等保护 优先保护和特殊保护 以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为基础的原则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 劳动合同制度 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集体合同制度 劳动规章制度 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和机制 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第十章 劳动关系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基本思路 当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 主要任务 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多方施策 员工申诉的定义 员工申诉的范围 合法原则 公平原则 员工申诉管理 员工申诉管理的原则 明晰原则 及时原则 反馈原则 保密原则 企业解决劳动争议的制度和方法 员工申诉的处理程序 非正式的申诉处理程序 正式的申诉处理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设立 劳动争议调解管理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及调解员的职责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特殊性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多样性 不确定性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交易对象的难以衡量性 交易的延续性 交易条件的复杂性 劳动力出售者地位的不利性 劳动力市场概论 全国性劳动力市场和地区性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外部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 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 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和晋升竞赛 晋升竞赛的基本特点 晋升竞赛 晋升竞赛的设计要点 人口总量 劳动力供给总量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者的周平均工作时间 个人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基本原理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非劳动收入与个人偏好 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力供给弹性 家庭生产理论 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理论 经济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 家庭劳动力供给与周期性劳动力供给 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两种不同劳动力供给效应的共同作用结果 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规律 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 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变化 老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变化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与劳动力需求曲线 劳动力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工资率变化对长期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影响 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 产品需求与资本价格对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影响 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与派生需求定理 派生需求定理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破坏与重建 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对均衡位置的影响 劳动力供求曲线同时移动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 响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 劳动力需求方遇到的摩擦力 劳动力市场非均衡及其影响因素 劳动力供给方遇到的摩擦力 劳动力市场政策 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最低工资立法及其影响 企业并非必须支付市场通行的工资率 企业并非可以自由调整雇用量 劳动者并非可以零成本自由流动 劳动者对工资率的反应并非极其敏感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对生活工资的需求 确定工资水平的实际因素 工资水平 同工同酬的原则 部门或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 工资水平与生产率的关系 工资水平与生产率和企业规模的关系 工资水平与企业规模的关系 工资差别概念的界定 熟练劳动力所占比重 技术经济特点 不同产业部门间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 工资差别 发展阶段 工会化程度 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 地理位置 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不同职业间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 补偿性工资差别 现代经济学家的观点 竞争性工资差别 垄断性工资差别 不同群体间的工资性报酬差别与劳动市场歧视 第十二章 工资与就业理论 工资性报酬差别与劳动力市场歧视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界定及其分类 工资歧视 职业歧视 个人歧视 关于劳动力市场歧视来源的市场歧视理论 统计性歧视 非竞争性歧视 就业与就业统计 就业与就业统计的国际标准 我国的就业统计 失业与失业统计 就业与失业 失业率统计与劳动力市场的存量一流量模型 摩擦性失业 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与对策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失业率与劳动力市场存量一流量模型 我国的失业率统计问题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及其含义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 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 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几个基本推论 关于上大学的合理年限决策 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 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 高估偏差 教育投资的收益估计及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低估偏差 选择性偏差 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的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及其基本类型 在职培训的类型 在职培训所需要的一些直接成本 第十三章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人力资本投资与在职培训 受训者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 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职工 从事培训活动的机会成本 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及其安排 在职培训成本及收益安排 一般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安排 特殊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安排 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及其利弊 劳动力流动及其意义 劳动力流动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 企业规模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企业因素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 企业的组织文化以及领导风格 劳动者的年龄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劳动者因素 劳动者的任职年限 劳动者的性别 劳动力流动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周期因素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环境因素 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主要原因 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主要考虑因素 劳动力的跨职业流动 劳动力的跨产业流动及产业内流动 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流动 非农产业部门内部的劳动力流动 全面履行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 合法履行 用人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 劳动者的义务 特殊情形下的劳动合同履行 劳动合同变更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解除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 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附随义务 培训服务期 竞业限制 经济补偿的范围 经济补偿的特殊情形 第十四章 劳动合同管理与特殊 用工 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 经济补偿的纳税 劳动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 劳动规章制度的公示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 劳动规章制度的效力 违法劳动规章制度的处理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条件 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协议 劳务派遣单位的义务 劳务派遣 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 用工单位的义务 用工单位退回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岗位的范围和比例 特殊用工 《决定》的过渡事项规定 违反劳务派遣规定的法律责任 非全日制用工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概念 从社会保险责任划分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从保险业务划分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主体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客体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社会保险法律事实 第十五章 社会保险法律 社会保险法律适用的概念及特征 社会保险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社会保险法律适用 社会保险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 社会保险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颁布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基本 内容 《社会保险法》的立法依据 《社会保险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 《社会保险法》明确了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劳动者退休条件及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对于缴费不足15年的处理 基本养老金的发放 基本养老保险的发放和调整机制 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机制 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覆盖范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基金筹集 待遇及领取条件 覆盖范围 近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基金筹资模式 养老金计发办法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 调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政策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基本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纳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 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 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原则 工伤保险的原则和覆盖范围 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 用人单位的责任 工伤保险费的缴纳 工伤认定范围 工伤认定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范围 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停工留薪期 工伤保险 生活护理费 伤残待遇 第十六章 社会保险体系 遗属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 因工外出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处 理 被派遣出国、出境工作的工伤保险待遇 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形 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 先行支付 特殊情况 不合法单位职工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承担的责任 多次发生工伤的待遇领取 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失业保险费的缴纳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待遇 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况 失业保险待遇的相关规定 遗属待遇 失业登记 失业保险关系转移 生育保险制度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医疗费用 生育津贴 建立企业年金的原则 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的缴费 现行企业年金的主要政策 企业年金合同争议的处理 补充保险 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的缴费 职业年金的领取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相关个人所得税处理 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 补充医疗保险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 劳动争议及其处理制度 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的基本特征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合法的原则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公正的原则 及时的原则 着重调解的原则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和范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 调解组织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和原则 调解员 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的协商 劳动争议的调解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 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第十七章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仲裁员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 仲裁公开 仲裁费用 仲裁管辖 鉴定 仲裁文书送达 仲裁案卷 劳动争议当事人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 劳动争议当事人和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仲裁庭确定举证责任 诉讼中的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 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 强制执行 诉讼费用 直接起诉的事项 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者与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产生诉讼的处理 特殊情形下的诉讼当事人 劳动争议诉讼的司法解释规定 应予受理的情形 审理依据 不执行仲裁裁决书、调解书的特殊情形 财产保全申请的处理 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行政责任 劳动法律责任形式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劳动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 劳动者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 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 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及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责任 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法 律责任 社会保险法律责任 违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法律责任 有关行政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社会保 险法》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章 法律责任与行政 执法 劳动保障监察的含义和属性 劳动保障监察的形式和处罚方式 劳动保障监察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劳动保障监察的实施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特点 人力资源行政争议范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范围 社会保险行政争议范围 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 决定维持具体行政行为 决定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争议处理 行政复议的基本法律规定 决定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决定变更具体行政行为 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诉讼的概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诉讼的条件和期限 行政判决的法律效力 健全人才评价标准 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 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 健全完善人才评价管理服务制度 职业分类的意义 职业分类 职业的分类结构 新职业的发布 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制度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评价发现 职称和职称制度 职称评审标准 职称制度 职称评审委员会 职称申报审核 组织职称评审 职称制度改革 职业技能等级 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的贯通 概述 科技成果转化激励 创新创业激励 科技项目资金管理 科技管理权限下放 国家科学技术奖 激励保障 技能人才奖励 突出业绩奖励 公务员奖励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 公务员工资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 概述 录用 考核 公务员管理 职务与职级的任免和升降 处分 岗位设置 管理使用 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聘用管理 第十九章 人力资源开发政 策 聘用合同管理 工作人员处分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干部管理 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 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 领导干部出国(境) 概述 就业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 高技能人才培训 创业创新培训 总体要求 继续教育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方式 权利和义务 教育培训 法律责任 总体要求 培训对象 公务员培训 培训内容 培训类型 培训方式与方法 岗前培训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 在岗培训 转岗培训 专项培训 概述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规范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 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流动配置 人才流动管理 深化区域人才交流开发合作 维护国家重点领域人才流动秩序 完善政府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人力资源的国际流动 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 移民与出入境便利化
19 页
419 浏览
立即下载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7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 意。) 1、下列商品中,依照法律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是()。 A.家用电器 B.卷烟 C.饮料 D.婴儿用品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商标注册的概念和原则。强制注册的商品包括:人用药品和烟草制品 等。 2、某公司发现市场中一家公司注册的商标与本公司商标极其相似,并用在相似 的商品上,立即向(),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A.商标局申请处理 B.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 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3、正式员工采取预告方式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 人单位。 A.3 B.10 C.30 D.60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3 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 合同。 4、在我国,由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应 当采取()的形式。 A.国有独资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国有控股公司 D.合资公司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公司的概念和种类。在我国,由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 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应当采取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 5、关于我国公司名称登记管理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制度 B.公司名称经预先核准后,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为 6 个月 C.在公司名称保留期内,可以以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从事营业,不得转让预先 核准的公司名称 D.公司名称保留期届满,不办理公司设立登记的,其名称自动失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公司名称制度。在公司名称保留期内,不得以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从 事营业,也不得转让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作出()决议时, 不必经过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A.决定公司经营计划 B.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C.修改公司章程 D.变更公司形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 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 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 ()人。 A.1~5 B.2~10 C.5~10 D.3~13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董事会的概念。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 3 人至 13 人。 8、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 起()不得转让。 A.2 年内 B.1 年内 C.半年内 D.3 个月内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发行和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 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 1 年内不得转让。 9、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其最实质性的要件是()。 A.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B.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 C.承诺内容必须与要约内容一致 D.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合同的订立中承诺的阶段。承诺必须具备的要件中,承诺内容必须与 要约内容一致是其最实质性的要件。 10、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 的民事责任。 A.合同订立前 B.合同订立过程中 C.合同履行过程中 D.合同履行结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合同的订立中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 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权利凭证中,不可以用于质押的是 ()。 A.建设用地使用权 B.股权 C.应收账款 D.商标专利权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质押的内容。质押主要针对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选项 A 属于 不动产,只能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12、在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 A.民法、商法、经济法主导,其他部门法辅助模式 B.民法、商法主导模式 C.诸法合一,刑法、民法不分 D.经济法主导模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进入当代社会,法律体系重新整合,民法、 商法和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同时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新兴 法律部门也成为调整经济关系的辅助性法律部门。 13、下列各关系中,不属于宏观经济管理关系的是()。 A.财政政策关系 B.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C.货币政策关系 D.产业政策关系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法调整对象。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如计划关系、财政政策关系、 货币政策关系、产业政策关系等。选项 B 属于市场管理关系。 14、某企业本年度的年平均资产总额为 2000 万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净额 700 万元,实现净利润 112 万元,当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 60%,则该企业本年度的净 资产收益率为()。 A.5.6% B.9.3% C.16% D.14%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负债总额=2000×60%=1200(万 元);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2000-1200=8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112÷800×100%=14%。 15、在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中,速动比率维持在()较为理想。 A.1:1 B.1:2 C.2:1 D.4:1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偿债能力分析中的速动比率。速动比率维持在 1:1 左右较为理想。 16、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 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的指标是()。 A.流动比率 B.现金比率 C.资产负债率 D.产权比率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偿债能力分析中的产权比率。产权比率用来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 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17、保证会计报表质量的重要环节是()。 A.编报及时 B.全面完整 C.真实可靠 D.便于理解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真实可靠、全面完整、 编报及时、便于理解。其中,真实可靠是保证会计报表质量的重要环节。 18、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是()。 A.应收票据 B.短期借款 C.预付账款 D.存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 列的项目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19、()构成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了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 础。 A.会计分期 B.历史成本 C.权责发生制 D.计量标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会计确认的标准。权责发生制构成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 步构成了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 20、下列会计账户类别中,应在借方登记减少额的是()账户。 A.费用类 B.成本类 C.所有者权益类 D.资产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会计记录的方法。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 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21、适用于规模比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的账务处理程序是()。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比较大、经济 业务较多的单位。 22、在公平交易时,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 额称为()。 A.可变现净值 B.价格 C.现值 D.公允价值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 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 业,且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不存在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 仍进行交易的事项。 23、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只有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能 区分为流动的和长期的。 A.持续经营 B.会计期间 C.会计主体 D.货币计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会计基本前提中的持续经营。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 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的和长期的。 24、下列各项中,已经形成企业负债的是()。 A.企业的银行贷款 B.企业签订的期货合同 C.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 D.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中的负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 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25、“城镇人口比重”指标的时间序列属于()。 A.时点序列 B.平均数时间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期序列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时间序列的分类。由绝对数时间序列可以派生出相对数和平均数时间 序列。它们是由同类相对数或平均数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序列。 城镇人口比重是相对数时间序列。 26、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是()。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平均增长速度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27、已知某地区近三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4%、6%、9%,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4%×60%×9% B.(4%×6%×9%)+1 C.(104%×106%×109%)-1 D.104%×106%×109%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4%×106%×109%)-1。 28、以 2010 年为基期,2015 年和 2016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定基增长速度分别为 14.40%和 14.85%。2016 年对 2015 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0.39% B.14.63% C.100.39% D.114.63%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1+14.85%)÷(1+14.4%)=100.39%。 29、从回归方程 y=6.2-0.8x 可以得出()。 A.x 每增加 1 个单位,y 增加 0.8 个单位 B.x 每增加 1 个单位,y 减少 0.8 个单位 C.x 每增加 1 个单位,y 平均增加 0.8 个单位 D.x 每增加 1 个单位,y 平均减少 0.8 个单位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系数 β1,表示自变量 X 每变动 1 个单位时, 因变量 Y 的平均变动量。β1 为负值,所以应为减少。 30、在回归分析中,估计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使得()的离差平方 和最小。 A.自变量观测值与均值之间 B.因变量估计值与均值之间 C.自变量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 D.因变量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就是使得因变量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 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 β0 和 β1 的方法。 31、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 A.越好 B.越差 C.始终不变 D.不确定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离散程度测度值。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 据的代表性越差。 32、下列方式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每十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普查 B.为掌握产品质量,抽取其中一部分商品做实验 C.为研究居民生活水平,对城市中的部分住户进行调查 D.为统计人口出生率,抽选一定数量的妇产医院,对出生婴儿进行调查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统计调查的分类。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 查。选项 A 属于全面调查,选项 B、C、D 属于非全面调查。 33、在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过程中,不曾出现过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本位制 B.牙买加体系 C.金银本位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在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过程中,出现三种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34、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属 于跨境人民币业务中的()类型。 A.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B.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C.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 D.双边货币合作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 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各商业银行在中国人 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可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相关结算服务。 35、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是()。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清算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 其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 汇率的稳定,保持成员方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等等。 36、()指的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 引起的金融风暴。 A.债务危机 B.货币危机 C.信用危机 D.次贷危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次贷危机的概念。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 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37、以下各主体中,()纳入金融监管的时间最早。 A.证券公司 B.保险公司 C.投资基金 D.银行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金融监管的含义。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进行监管开始的。 38、为保护存款人、证券持有人和投保人等的利益,需要进行金融监管是() 的观点。 A.公共利益理论 B.金融风险控制理论 C.金融不稳定假设理论 D.保护债权理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中保护债权论的内容。保护债权论的观点是, 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需要金融监管。所谓债权人就是存款人、证券持有人 和投保人等。 39、金融风险控制论中,认为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其系统内增加有风险 的活动,导致系统内的不稳定性,()不是导致不稳定性的来源。 A.高负债经营 B.信息的不对称 C.借短放长 D.部分准备金制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中金融风险控制论的内容。这一理论源于“金 融不稳定假说”,认为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其系统内增加有风险的活动, 导致系统内在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来源于:银行的高负债经营、借短放长和 部分准备金制度。 40、以下国家中,实行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的是()。 A.美国 B.伊朗 C.法国 D.德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德国是实行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的 典型代表。 41、()采用单一银行制模式的商业银行。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美国的许多州立银行就是比较典型的单一银行 制模式的商业银行。 42、美国经济学家法玛认为,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不影响证券价格的变动, 则证券市场达到()。 A.弱型效率 B.半弱型效率 C.半强型效率 D.强型效率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市场有效性。法玛将市场有效性分为兰类:①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 料(如价格、交易量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市场达到弱型效 率;②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如公司对外公布的盈利报告等)对证券 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③如果有关证券的所 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以及内幕信息对证券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即证券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与证券有关的所有信息,则证券市场达到强型 效率。 43、《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适度增长 B.保持国内生产总值较快速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D.保证充分就业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法》第 3 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 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44、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是()。 A.流动比率 B.直接干预 C.信用配额 D.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直接信用控制的手段。直接信用控制的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 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 接信用管制工具。 45、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不取决于()。 A.投机动机 B.投资动机 C.预防动机 D.交易动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该理论认为货币需求由交易 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决定。 46、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由获得的收入多少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 函数。 A.投机性需求 B.交易性需求 C.投资性需求 D.一般性需求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 易性需求,由获得的收入多少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47、下列存款中,属于基础货币的是()。 A.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居民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C.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基础货币。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 的基础,故被称为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 的存款。 48、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不易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A.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 B.减少财政补贴支出 C.降低政府投资支出水平 D.鼓励企业和个人扩大投资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政策的工具。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通过降低投资支出水平、 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减少财政补贴支出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当经济处于 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49、如果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 0.6,则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A.-2.5 B.2.5 C.-1.5 D.1.5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政策乘数的计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1-边际消费倾 向)=1÷(1-0.6)=2.5。 50、下列关于财政政策乘数的表述,错误的是()。 A.当政府投资或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 B.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 C.实行平衡预算政策,不具有扩张效应 D.平衡预算乘数等于 1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政策的乘数。同税收乘数比较,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 财政乘数效应表明:当政府投资或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 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这意味着即使实行平衡预算政策, 仍具有扩张效应,其效应等于 1。 51、下列经济政策中,不属于财政政策的是()。 A.利率政策 B.税收政策 C.国债政策 D.预算政策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政策种类。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 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利率政策属于货币政策。故选项 A 符合题意。 52、下列国家中,采用联邦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意大利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墨 西哥、印度等国家实行财政联邦制。 5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中,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的要求中应划为地方税的是()。 A.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 B.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 C.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 D.易转嫁的税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该将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 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较大、易转嫁的税种划为 中央税。 54、根据分税制体制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A.中央税 B.地方税 C.中央地方共管税 D.中央地方共享税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分税制。分税制下,根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 方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 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 划分为地方税。 55、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 ()。 A.政府预算 B.年度政府工作计划 C.年度税收计划 D.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含义。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 序审核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56、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含义。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 57、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 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 支预算,指的是()。 A.一般公共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社会保障预算 D.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我国政府预算体系。一般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 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 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58、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平衡预算和()。 A.增量预算 B.差额预算 C.零基预算 D.绩效预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预算分类。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政府预算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 预算。平衡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基本等于预算支出的预算;差额预算是指预算收 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的预算。 59、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实行()的基本流程。 A.一上一下 B.自上而下 C.两上两下 D.自下而上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 “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 60、()是指对于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 率制度。其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A.定额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比例税率 D.全额累进税率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税制要素中税率的概念。比例税率是指对于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 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制度。其主要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 量的变动而变动。 61、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印花税 D.车船税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税收分类。选项 A、B 属于流转税,选项 C 属于行为税。 62、下列税种中,属于我国主体税种的是()。 A.财产税 B.资源税 C.行为税 D.流转税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流转税的内容。流转税类是我国的主体税种,其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 的 60%左右。 63、在税制要素中,反映具体的征收范围、代表征税广度的是()。 A.纳税人 B.计税依据 C.税目 D.纳税环节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税目。税目即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 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64、在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直接税的是()。 A.增值税 B.车船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 税收,即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选项 A、C、D 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属于间接税。 65、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中,小口径是在最小口径基础上增加了()。 A.税收收入 B.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C.纳入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 D.债务收入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小口径包含税收收入及纳入财政预算(即 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 66、税收转嫁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税收转嫁。前转也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 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 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前转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 税上。 67、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 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称为()。 A.债务收入 B.转移性收入 C.罚没收入 D.税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题干中的强制性、无偿性及固定性体现了税 收的基本特征。 68、下列数据中()是衡量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指标。 A.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B.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C.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D.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财政支出的 相对规模,一是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当年中央财政 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69、()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额 D.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 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二、多项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 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70、财政支出绩效是指()。 A.预计财政支出所要实现的目标 B.完成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进度 C.在预算年度终了后财政结余的资金规模 D.财政支出目标完成所取得的效果、影响及其效率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支出绩效含义。财政支出绩效是指财政支出目标完成所取得的效 果、影响及其效率。 7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包括()。 A.动物和植物品种 B.科学发现 C.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D.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E.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对于动物和植物品种的 生产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 72、下列关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同的主体一般应为法人 B.在合同关系中可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合同以外的其他主体不得对合同横加干涉 D.合同法上涉及的权利、义务都是民事性质的 E.民事合同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民事财产关系中的债权债务关系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合同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所 以选项 A 错误。在合同关系中是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命令和服从的关系,所 以选项 B 错误。 73、违约的免责事由包括()。 A.不可抗力 B.事前告知 C.受害人过错 D.继续履行 E.免责条款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违约的免责事由。违约的免责事由通常包括不可抗力、受害人的过错、 免责条款。 74、下列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中,属于继受取得的有()。 A.继承房产 B.互易 C.没收非法所得 D.拾得遗失物 E.接受遗赠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所有权取得中的继受取得。选项 C、D 属于原始取得。 75、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表述中,正确的 有()。 A.业主对于专有部分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 益 B.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 经业主委员会同意 C.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随着业主对专有部分所有权的 转让而一并转让 D.业主若放弃共有部分的权利,也可不履行其共有义务 E.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由专有权和共有权两方面构成的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 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所以选项 B 错误。 业主不得以放弃权利为由不履行义务,所以选项 D 错误。 76、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调整经济关系的两大法律体系是()。 A.劳动法 B.民事诉讼法 C.民商法 D.宪法 E.经济法 参考答案:C,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经济法的相关概念。经济法与民商法协调互补,构成现代市场经济实 惠调整经济关系的两大法律体系。 77、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 A.预算收入 B.预算支出 C.预算结余 D.预算资产 E.预算费用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78、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 A.现金 B.国库券 C.银行存款 D.银行汇票存款 E.股票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选项 B、E 属于有价证券。 79、按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时间序列可以分为()。 A.平均数时间序列 B.发展水平 C.绝对数时间序列 D.相对数时间序列 E.发展速度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时间序列的分类。时间序列按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 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 80、以下属于概率抽样特点的有()。 A.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B.抽取样本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 C.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未知的 D.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E.当采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 参考答案:A,D,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概率抽样的特点。特点之一是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所以 选项 B 错误。另一个特点是,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者是可 以计算出来,所以选项 C 错误。 81、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判断抽样 B.配额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系统抽样 参考答案:C,D,E 参考解析: 此题是考查概率抽样的方法类型。选项 A、B 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方法。 82、为调查某城市小学教师的薪酬水平状况,分别从该城市所有区县中随机抽 取 8 个区县,然后在被抽中的每个区县随机抽取 5 所小学;对被抽中小学的所 有在职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该调查中,用到的抽样方法有()。 A.分层抽样 B.配额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段抽样 E.系统抽样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几种基本概率抽样方法,比较综合。从该城市所有区县中随机抽取 8 个区县,属于分层抽样;然后在被抽中的每个区县随机抽取 5 所小学,对被抽 中小学的所有在职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属于整群抽样;总体属于多阶段抽 样。 83、适于测度顺序数据的指标有()。 A.方差 B.中位数 C.众数 D.均值 E.标准差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 众数适用于各类数值,中位数适用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84、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 A.均值 B.中位数 C.方差 D.众数 E.离散系数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数据分布特征的各测度值,比较综合。均值会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方 差和离散系数的计算中都有均值,所以也会受到极端值影响。 85、下列变量中,通常用数值型数据表示的有()。 A.注册员工人数 B.交通工具 C.家庭收入 D.居住地区 E.年龄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变量和数据类型。选项 A、C、E 属于定量变量的取值,即为数值型数 据。 86、下列统计数据中,属于观测数据的有()。 A.新产品使用寿命 B.国内生产总值 C.新药疗效 D.房价 E.消费支出 参考答案:B,D,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数据来源中的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选项 B、D、E 属于观测数据,选 项 A、C 属于实验数据。 87、下列数据搜集方法中,属于搜集第二手数据的有()。 A.在控制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搜集数据 B.通过电话询问被调查者 C.要求当事人到相关机构进行登记 D.购买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 E.与原调查单位合作获得未公开的内部调查资料 参考答案:D,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数据来源中的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选项 A、B、C 属于一手数据,选 项 D、E 属于二手数据。 88、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点包括()。 A.以美元为中心的 B.自发的 C.人为的 D.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E.可调整的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 考查汇率制度的含义和划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人为的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89、货币政策包含的内容有()。 A.政策目标 B.政策作用 C.政策工具 D.政策效果 E.政策导向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一般包括 3 个方面的内容:①政策目标; ②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③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90、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有()。 A.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维护金融稳定 C.实现充分就业 D.向贫困地区的企业和个人直接提供政策性贷款 E.提供金融服务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中央银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的主要职能包括: ①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②维护金融稳定;③提供金融服务。 91、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来自()。 A.财富总额 B.财富构成 C.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 D.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 E.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 参考答案:A,B,C,E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 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①财富总额与财富构成;②各种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 机会成本;③其他因素。 92、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包括()。 A.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B.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C.加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 D.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E.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参考答案:B,D,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选项 A、c 属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 成效。 93、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组成。 A.一般性转移支付 B.均衡拨款 C.专项转移支付 D.专项拨款 E.税收返还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 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 9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有()。 A.审批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B.组织编制本级预算草案 C.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的动用 D.审批本级政府决算 E.组织编制本级决算草案 参考答案:B,C,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选项 A、D 是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的职权。 95、小口径是最为常见的一个财政收入口径,它包括()。 A.税收收入 B.政府债务收入 C.社会缴款 D.纳入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 E.全部的政府收入 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小口径包含税收收入及纳入财政预算(即 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 96、以下对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说法错误的是()。 A.分为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B.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C.人均财政支出指标一般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D.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 E.绝对规模通常只能按当年价格计算 参考答案:B,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 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所以选项 B 错误。绝对规模通常由按当年 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有时也可以按不变价格来反映,所以选项 E 错误。 97、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原则有()。 A.统一领导原则 B.相关可比原则 C.分类管理原则 D.客观公正原则 E.科学规范原则 参考答案:A,C,D,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包括: 统一领导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科学规范原则。 98、政府经济活动范围包括()。 A.提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 B.矫正外部性 C.维持有效竞争 D.调节收入分配 E.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B,C,D,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活动范围应主要集中于以下 几个方面: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矫正外部性、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 稳定经济。 99、财政的基本职能有()。 A.稳定市场价格 B.资源配置职能 C.收入分配职能 D.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E.平衡国际汇率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财政的基本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 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00、属于影响一个国家进口贸易因素的有()。 A.汇率水平的高低 B.本国生产能力 C.本国经济总量 D.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 E.国际市场需求水平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中影响一个国家进口贸易的因素。选项 B、E 属于 影响一个国家出口贸易的因素。 101、二元结构理论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分为()。 A.生活资料生产部门 B.基础产业部门 C.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 D.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 E.制造加工部门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中采用 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现代 的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102、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满足() 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 A.没有工作 B.当前可以工作 C.正在寻找工作 D.自己开网店 E.从事家务劳动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就业、失业的含义。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 内在一定期间内满足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情况的均属于失 业人口。 103、目前,世界各国或地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 A.编制各种价格指数 B.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C.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D.编制各种消费指数 E.编制各种成本指数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价格总水平。目前,世界各国或地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 种:①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②计算国内 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104、通常情况下,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 A.市场结构 B.资本的投入量 C.劳动的投入量 D.劳动生产率 E.消费者购买欲望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劳动的 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资本的利用效率。 105、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表述正确的是()。 A.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B.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C.加强房地产的限购措施 D.扩大有效供给 E.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参考答案:A,B,D,E 参考解析: 此题考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体就是:积极稳妥化 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 金融风险。
24 页
328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速记口诀之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1、市场主体有两个: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关系二者 间,劳动过程重发生。劳动关系三特征:关系内容是劳动,人身 财产相结合,平等隶属相兼容。P498-500 2、 劳动法律有关系,书面合同为制度。法律关系四特 征:劳动关系现实形,内容权利和义务,权利义务双务性,国家 规定强制性。P500-502 3、 事实劳动有关系:基本要素要牢记,事实不是订合 同,用工依据很重要,提供劳动服管理,遵守制度得报 酬。P502-505 4、 劳务关系和普通:主体是人或组织,内容权利和义 务,客体指向实事务;劳务特征有四点:地位平等无隶属,供给 者自担风险,民事法律为依据,关系主体不特定。P505 5、 劳动劳务有区别,七个方面要牢记:产生原因有区 别,适用法律各不同,主体资格与性质,权利义务差别大,劳动 条件和责任,纠纷伤亡并处理。P506-507 6、 劳务派遣早就有,就业形式非正规,三种主体三关 系,雇用使用相分离。P507 7、 派遣管理很重要,派遣单位要规范,具备资质签合 同,劳动报酬要支付。歧视侵权不可有,同工同酬要和谐。P510 质, 8、 外国企业聘雇员,九步程序要牢记:委托服务有资 遵守法律和法规,雇员求职找委托,服务机构要审查,签订合同 缴保费,派遣协议定权义,争议处理依法律,外企违法追责任, 港澳台等同执行。P513-514 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 1、 工会企业共商议,内容细节责任清。宏观调控指导 线,政企分开控成本。P520-523 2、 指导线由政府定,宏观调节与控制。指导线有三作 用:工资增长有依据,人工成本得预测,政企分开得调 控。P522-523 3、 指导线有三原则:国家要求要符合,地区差异要重 视,具体指导要协商。P523 4、 工资指导三条线:上线基线和下线。P524 5、 工资价位两形式:年度工资月收入。微观指导合理 性,意义四点要记清:劳动市场得优化,分配体系得科学,合理 流动得市场,工资水平有参考。P524-525 6、 集体协商四步走:确定代表保三名,开始实施重协 商,行政部门要审查,最后确定协议期。P526-527 7、 指导价位三程序:信息采集用抽样,价位制定高中 低,公开发布六七月。P531-532 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1、安全制度有多种,常用九个要牢记:安全生产责任制, 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安全生产检查制,重大隐 患管理制,安全卫生认证制,伤亡事故报告制,个人安全防护 制,劳动健康检查制。 2、安全卫生要预算:预算程序层层分,高层下令中层编, 内部平衡后上报,审核之后再下达,预算费用和人工, 根据上述全审核。P534-535 3、安全卫生重制度,职业危害有因素,潜在危害若激发, 导致后果损失大。P535-536 4、安全卫生三环境;观念、制度和技术。P536 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 1、 劳动争议称纠纷,纠纷产生因利益。劳动争议有三 种:个别集体和团体。P541 2、 争议处理四方式:自力救济自治性,社会救济群众 性,公力救济找国家,社会公力相结合。P542 3、 争议处理三原则:及时处理重调解,查清事实考法 律,法律面前要平等。P544 4、 团体争议三特点:争议主体团体性,争议内容特定 性,争议影响广泛性。P554 5、 协商步骤有五步:发生争议约协商,工会参与并协 助,协商与否应回应,协商一致签协议,协商不成再调 解。P554-555 6、 争议调解五步走:申请受理做记录,调查调解不公 开,达成调解签协议,调解时效要记清,法院强制支付 令。P555-558 7、 争议仲裁四程序:申请受理有条件,开庭裁决有程 序,集体争议超 10 人,团体争议因合同。P558-565 8、 争议案例会分析:自身规定析三点:争议标的先分 析,分析意思明意图,是否合法要分析,法律责任析四点:分析 当事人行为,分析行为的危害,分析是否有关系,分析主管是否 错。
4 页
342 浏览
立即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教材三级指南-答案(1)
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指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第三篇 辅导练习 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略 二、简答题 1. 答: (1) 岗位分析为企业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 岗位分析为员工考核、晋升提供了依据。 (3) 岗位分析成为企业改进岗位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 岗位分析是企业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才预测的重要前提。 (5) 岗位分析是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制度的重 要步骤。 因此,可以说,岗位分析为企业建立较为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了前提条件。 2. 答: 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虽然都属于改进岗位设计的重要方法,但两者存在明显 差异。工作扩大化是通过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使完成任务的形式、手段发生变 更;而工作丰富化是为员工提供获得身心发展和趋向成熟的机会,充实工作内容,促 进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全面发展。 3. 答: 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准备阶段,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 , 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 设计岗位的调查方案。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确定 调查项目;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 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关 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渐完 成。 (5)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 4. 答: 1 (1) (2) (3) (4)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5. 答: (1) 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2) 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 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4) 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 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 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三、计算题 1.解: 2.解: (1)根据十天内的就诊统计数据,可求得每天的就诊人数的均值 和标准差 123(人次) ﹦8.47≈8(人次) 且已知保证 95%可靠性前提下, ﹦1.6 所以,医务所每天就诊人数的上限为: + × ﹦123+1.6×8﹦135.8≈136(人次) (2) 2 如下: 除了必要的医务人员外,还应该按照一定比例配备辅助人员和勤杂人员(此处各配备 1 人)。同时考虑到医务人员需要值夜班,应再增加 1 名医务人员,因此,该医务所需要安 排的医务人员数量为:5+2+1=8 人。 四、案例分析题 1.答: (1)同意李明的做法。工作岗位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 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制 订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 (2)工作岗位分析的步骤和程序: 第一步,准备阶段 ①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 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② 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 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 确定调查项目。 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 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③ 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 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④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 ⑤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第二步,调查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灵 活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有关岗位的各种数据资料。 对各项调查事项的重要程度、发生频率详细记录。 第三步,总结分析阶段 该阶段首先对岗位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归纳、总结。对岗 位的特征和要求作出全面深入的考察,充分揭示其主要任务结构和关键影响因素,并在系 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撰写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2.答: (1)总经理郭福错误在于: ① 没有对公司人力资源费用进行预算审核和支出控制,导致销售额下降而费用没 有降低; 3 ② 面对公司的亏损,没有与他人探讨,更没有深入分析原因,而是凭主观臆断采 取行动; ③ 盲目裁员,没有考虑不同部门间的区别,要求所有部门都必须裁减 10%。 (2)郭福摆脱困境的对策: 作为总经理,郭福应进行深入分析,找到真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案 例进行分析,找到导致销售额下降而费用没有降低的原因是:没有对公司人力资源费 用进行预算审核和支出控制,因此,建议郭福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 ①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具体方法是: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注重比较 分析费用使用趋势;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 ② 审核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首先要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活动及其过程, 然后确定需要哪些资源、多少资源给予支持(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 第二步,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 ① 制定控制标准。这是实施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②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将控制标准落实到各个项目,在发生实际费用支出 时看是否在既定的标准内完成目标。 ③ 差异的处理。如果预算结果和实际支出出现差异,要尽快分析差异出现的原因,要 以实际情况为准,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做出进一步调整,尽量消除差异。 4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略 二、简答题 答: 公文筐测试(in-basket test),也叫公文处理。这是被多年实践充实完善并被证明是 很有效的管理干部测评方法,是对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掌握分析各种资料、处理信息以及 做出决策等工作活动的集中和抽象。测试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该情境模拟的是一个公司在 日常实际中可能发生的或者是经常发生的情境,比如面临下级的请示、客户的投诉、同级部 门的协助请求、外部供应商提供产品信息等。提供给应试者的公文有:下级的请示、工作联 系单、备忘录、电话录音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背景知识 ──公司基本情况、市场信息、外 部各种环境等。把这些公文等资料放在一个公文筐中,公文筐测试之名就是由此而来。通过 测试指导语的说明,让应试者以管理者的身份假想自己正处于某个情境 ── 常常是模拟 出一定的危急情况下,完成各种公文的处理。主考官通过观察其处理过程对其个人自信心、 企业领导能力、计划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敢担风险倾向能力、信息敏感性等实际能力做出判 断与评价。 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 文件编写要逼真;文件的处理难度要有差异,素材要充分;向应聘者介绍背景情况;处 理结果交给评价小组; 三、计算题 1.解: 招聘总成本 20000+15000+2000+1000+3000+35000+5000=49500(元) 应聘人数=38+19+35=92(人) 总成本效用=实际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49500≈0.4(人/万元) 招聘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2/92≈2.2%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2/3≈66.7%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92/3≈3066.7% 2.解: 计算步骤如下: (1)建立矩阵 (10 5 9 18 5) (13 18 6 12 6) (3 2 4 4 2) (18 9 10 16 9) (2)对以上矩阵进行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新矩阵如下: 5 5 7 1 9 0 12 0 0 4 0 2 1 (-1) 13 6 2 7 (-2) 矩阵中第一列和第四列都不含“0”,因此转入第三步,进行列约减。 (3)对以上矩阵进行列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新矩阵如下: 4 0 4 11 6 12 0 4 0 0 2 0 8 0 1 5 (4)在上述矩阵中画“盖 0”线。即画最少的线将矩阵三中的 0 全部覆盖住。 “盖 0”线只有 3 条,小于矩阵的维数 4, 因此转入第五步,进行数据转换。 (5)数据转换。上述矩阵中未被“盖 0”线覆盖的最小数 为 1,将矩阵中未被“盖 0”线覆盖的数减去 1, “盖 0”线交叉点处的数加 1, 得新矩阵如下: 3 0 3 10 6 13 0 4 0 1 2 0 7 0 0 4 (6)在上述矩阵中画“盖 0”线。“盖 0”线只有 3 条,小于矩阵的维数 4, 因此转入 第七步,进行数据转换。 (7)数据转换。上述矩阵中未被“盖 0”线覆盖的最小数 为 3,将矩阵中未被“盖 0”线覆盖的数减去 3, “盖 0”线交叉点处的数加 3, 得新矩阵如下: 0 0 3 7 3 13 0 1 0 4 5 0 4 0 0 1 (8) 在上述矩阵中画“盖 0”线。“盖 0”线有 4 条,等于矩阵的维数 4,因此转入 第九步,求最优解。 (9) 求最优解。 ① 最后一列只含有一个“0”,将该列中的“0”打“√” 。 ② 将第三行中另外一个“0”打“ ”。 ③ 将第一列中另外一个“0”打“√”。 ④ 将第一行中另外一个“0”打“ ”。 ⑤ 将第二列中另外一个“0”打“√”。 ⑥ 将第四行中另外一个“0”打“ ”。 ⑦ 将第三列中另外一个“0”打“√”。 最终结果见以下矩阵 0√ 0× 3 6 7 3 13 0√ 1 0× 4 5 0√ 4 0√ 0× 1 得到最优解如下:赵——A;钱——D;孙——B;李——C。 对照工时消耗表,完成任务的总时间为 10+9+6+4=29 四、改错题 1.答: (1)“配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优秀人员找到和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改为“配置的 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所有人员找到和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 (2)“这就是要素有用原理”改为“这就是能位对应原理”。 (3)“不管怎么样,群体的整体功能都会得到放大”改为“群体的整体功能不都会得 到放大,需要互补产生合力”。 (4)“这就是弹性冗余原理”改为“这就是动态适应原理”。 (5)“要尽可能满负荷”改为“要尽可能满负荷,同时不能超越身心极限”。 2.答: (1)“多班制体现了劳动者在时间上的分工协作关系”改为“工作轮班制体现了劳动 者在时间上的分工协作关系”。 (2)“工艺过程不能间断的,必须实行轮班制”改为“工艺过程不能间断的,必须实 行多班制”。 (3)“工作轮班制的组织要注意生产的具体情况,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时间”改 为“工作轮班制的组织要注意生产的具体情况,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 (4)“它保证了企业员工某月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 196 个小时”改为“它保证了企业 员工某月平均工作时间不超过 169 个小时”。 (5)“我国目前的周制度工时是 44 小时”改为“我国目前的周制度工时是 40 小时” 。 五、图表分析题 1. 答: 参加招聘会 员工推荐 报刊广告 网络招聘 特点 要作好充分的准 备,成本比较 低,能充分发挥 宣传的作用。 节约成本,员工 了解被推荐人, 成功率比较高, 保证应聘人员的 质量和可信任 度;但可能容易 形成裙带关系。 影响力大,能够 吸引大量求职 者,但往往不一 定符合要求。时 间效率高,信息 发布迅速。 成本低,方便迅 速,不受时空的 限制,方便对求 职材料的管理。 招聘录用比 100/250=40% 30/50=60% 40/500=8% 15/400=3% 单位成本 300000/100=3000 120000/30=4000 200000/40=5000 150000/15=10000 结论:不同的招聘方法,招聘录用比是有差异的,通常录用比越低,质量就越高;单 位成本也有区别。本题中,网络招聘的录用比最低,这说明网络招聘最容易招到高质量的 人才。参加招聘会的成本是最低的,但是录用人员的质量不见得很理想。因此,公司在招聘 不同人员的情况下,应该采用不同的招募方法。 7 2.答: ① 笔试用得不是很多,在各种人员中都是如此。笔试方法的偶然性比较大,对实践工 作能力的测评效度不是很高,因此不适宜过多使用。说明该公司对待笔试的态度是合适的。 ② 面试在招聘不同类别人员中均有较高使用频率。面试方法实施操作方便,成本低, 容易掌握,适用范围广。该公司对三类不同人员都较多地采用了面试,说明该公司对待面 试的态度是合适的。但是要特别注意面试方法的运用。 ③ 心理测试方法在我国还不是非常成熟,它的应用需要专业人员的掌握,因此不适宜 大规模地使用。该公司未对心理测试高频率使用,说明也是合理的。 ④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效度检验和实际录用部门反馈的意见都证明它是一种有效性的人 才测评技术及人员测评的科学方法。但是,对于会计人员而言,其适用性并不是最合适的。 该公司对无领导小组讨论过分依赖,对各类不同人员的适用性研究不足。 ⑤ 该公司在招聘的过程中均综合采用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取长补 短,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的考核,这一做法科学合理。---------六、案例分析题 1.答: 存在的问题:招聘工作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甄选方法简单潦草;测试方法单一, 测试者单一;对新员工的培训和指导不足。 改进措施: ① 按照被招聘人员的工作说明书,明确对应聘人员的素质要求。 ② 根据招聘对象,选择相应的招募渠道。 ③ 按照应聘人员的素质要求,选择适合的人员甄选方案。建议通过筛选简历和申请表 的方式进行初步筛选;运用人格测试等心理测试、面试的方式进行甄选,根据不同人员, 适当增加情境模拟测试方法。 ④ 在总结以前招聘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应聘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专家的意见,认真 设计申请表以及各种测试的题目。 ⑤ 面试可以分为初试与复试,面试官必须包括与应聘人员所要从事的岗位有关的经理。 ⑥ 在被聘人员的试用期内,以及以后的工作中,公司应该对被聘人员的工作做跟踪式 的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答: 在该情境中,很显然,考官提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测评应聘者如何看待家庭与工 作之间的矛盾,从而体现出应聘者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实际上,毫不犹豫地说以工作为第 一,其实是不真实的。如果自己的至亲亲人病危,同时在没有其他亲人可帮忙照顾的情况 下,丢下手头工作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里,考官层层追问,试图将他的真实想法问出来 但由于缺乏技巧,未能如愿,反而使面试陷入僵局。所以,追问有时候需要艺术。针对前面 这个案例,这样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考官:如果你的亲人患病住院,需要你的陪护。而此时公司有一项紧急任务需要 你及时完成。你将如何处理? 应聘者: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工作放在第一位。 考官:请问,你周围的同事有这样想法的多吗? 应聘者:不清楚,(略停顿)可能不太多吧? 8 考官:那么,你想多数人会怎么做呢? …… 其实,应聘者说的基本上也就是他认为比较合理的一种做法。在这里,考官其实是用 了“投射”的原理。当面试问题比较敏感的情况下,考官应该适当应用投射原理。 七、方案设计题 方案提纲如下: 1. 准备阶段:划分不同的岗位,确定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对岗位性质、工作特征 进行分析;提出招聘策略。 2. 实施阶段:招募——如采用报纸刊登广告发布信息,吸引合格应聘者;筛选—— 根据简历或者申请表初步筛选;组织面试、情景模拟等选拔方法进行精选;录用——作出 录用决策。 3. 评估阶段:数量评估、成本效益评估等,为以后工作提供经验。 9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略 二、简答题 1.答: (1)受训员工的现状,即他们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以前是否受过培训、受过什么样的 培训、培训的形式有哪些等问题。 (2)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3)受训员工的期望和真实想法。 (4)仔细分析收集到的调查资料,从中找出培训需求,并注意个别需求与普遍需求之间 的关系。 2.答: ① 参加培训的申请人; ② 参加培训的项目和目的; ③ 参加培训的时间、地点、费用和形式等; ④ 参加培训后要达到的技术或能力水平; ⑤ 参加培训后要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和岗位; ⑥ 参加培训后如果出现违约的补偿; ⑦ 部门经理人员的意见; ⑧ 参加人与培训批准人的有效法律签署。 三、改错题 1.答: (1)培训服务制度中的协约条款会涉及员工离职后关于培训的责任问题; (2)培训服务制度设立的目的是防止员工跳槽; (3)防止培训风险可以是与员工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与员工签署培训协议; (4)企业的培训考核评估制度是规范培训相关人员行为的重要途径; (5)入职培训制度体现了“先培训,后上岗”原则。 2.答: (1)培训的需求分析在培训项目开始之前而不是之后; (2)外聘师资比内部师资的成本要高; (3)培训方法的选择因素除了培训对象的类型,还和企业的财务状况,预算达到的培 训目标等很多因素有关; (4)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不是提高管理人员创造力的方法; (5)让中低层管理人员多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可采用 MTP 法。 四、案例分析题 1.答: (1)存在问题如下: 10 a. 培训对象选择失误。企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新进员工、转换工作员工、不符合工作要 求员工和有潜质的员工。但是,针对每种类型的员工,企业培训目标和内容不同。对有潜质 的员工,培训项目一般会提高员工的通用技能。投资于这种类型的员工,投资费用比较高 企业能够得到的预期回报也很大,同样存在的风险也很大。因为有潜质员工的培训结果很 容易被其他企业使用,员工容易被高薪挖走,员工跳槽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对这种类型 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要慎重,不可随意行事。 b. 培训需求不明确。企业的培训目的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服务,并不是“为 培训而培训”。因此,企业应该紧紧围绕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 点、培训教材等各方面做好计划。 c. 培训过程中缺乏控制。培训并不是把员工送出去到期接回来的简单过程,而是需要 企业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对员工和培训效果进行全程控制的复杂过程。在培训过程中,保 持与培训机构和培训老师的联系,便于了解员工培训的效果和员工在培训中的心态,有利 于企业及时与员工沟通。保持与受训人员的联系,有利于企业把受训者的感受及时告知培 训人员。这种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培训效果,还可以加强与员工的交流,预防员工离职。 d. 法律意识不强。培训员工流失风险的存在,要求企业在培训中能够用法律手段保护 企业的权益。如果出现员工离职,企业可以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把损失降到最低。案 例中,企业是和叶某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和《出国培训协议》,但是后来追加的培训却没有 人及时与叶某签订合同,可见,其法律意识不强。而且,在法律上失去了要求叶某偿还 2006 年 7 月 15 日——2006 年 12 月 23 日培训费用的权利,使企业“有苦说不出”。 (2)预防培训后员工流失的对策: a. 明确培训内容。企业的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应该根据岗位 的要求,明确什么样的培训是企业需要的。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的培训,一定要培训,企 业不需要的培训,就要格外慎重。 b. 明确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企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新进员工、转换工作员工、不符合 工作要求员工和有潜质的员工。投资于每种类型员工对企业带来的流失风险是不一样的, 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在企业中制定选择标准,对每位员工一视同仁,避免培训对象 选择的随意性。 c. 对于有自发培训要求的员工,提供选择性培训项目。培训虽然存在员工流失风险, 但是同时也是吸引高素质员工的一种手段。向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的培训, 可以提高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但是,对这部分培训,企业应适当与员工共同承担 费用,或者由员工承担费用,培训后给受训者以加薪、晋升作为回报。 d. 培训中应全程控制。在培训中,企业应当选择专门人员与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保持 联系。通过沟通,了解受训人员的需求、表现和心理状态,一方面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 另一方面有效防止培训员工流失。 e. 及时对员工培训结果给予肯定和奖励。培训不是单方面的投资,除了企业要投人资 金外,员工还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因此,培训后员工总是期望能够以某种方式得到回报。如 果企业给予的回报不及时,员工认为培训前后在企业中没有什么改变,就会通过跳槽选择 更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创造良好的学以致用的环境,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提高受训员工 报酬等方式承认员工通过培训努力的结果,对于留住培训员工至关重要。 f. 把合同管理纳入培训管理。合同是企业和员工权利的法律保障,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不仅保护企业的合法权利,也保护了员丁的合法权利。把合同纳入培训管理,一旦出现纠 纷,企业和员工都能够通过法律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2.答: 11 (1)可取之处: A公司重视和强调培训,培训经费的投入较多,并能在年初做好培训计划,在这点上 具有战略眼光。 (2)存在问题: a. 在实际操作中,把培训经费与毛利挂钩作为一项硬指标,由于经营状况是变化的, 而培训必须要做需求分析,必须做计划,到了11月份才调整培训总经费,导致无法有效 地制定计划。 b. A公司人力资源部在接到调整培训总经费后的做法违背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 则,未做需求分析,任意地派人参加培训。 c. A公司调整培训总经费后的各项培训违背了主动参与原则。指派非关键岗位人员参 加培训,而非员工自己提出申请。 d. A公司调整培训总经费后的各项培训违背了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未对参加培 训的人员进行考核。 e. A公司调整培训总经费后的各项培训违背了投资效益原则,指派非关键岗位人员参 加培训,其投资效益不明显。 五、方案设计题 1.本次培训的意义:通过培训使大家掌握新知识和技能,接受新的观念和理念,开阔 知识面和视野,增强大家的职业竞争能力,使大家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得到更符合自己兴 趣的工作。同时,通过培训,能使公司新的生产线尽快上马投产,进一步增加公司的市场 竞争力。同时调整员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理解和贯彻公司的战略意图,调动 积极性,增强凝聚力。 2.分析培训需求:通过面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工作任务分析法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到:公司员工的年龄构成、文化结构、专业技能、价值取向等与新生产线的岗位任职要 求有很大差距;对公司战略意图缺乏深入了解。公司具备基本的培训条件和能力。因此有必 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 3.确定培训目标:1)进一步明确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2)进一步强化公司的文化; 3)掌握与新生产线有关的知识;4)了解或掌握新生产线的管理知识和技能;5)了解现代 钢铁企业技术和管理发展的趋势。 4.制定培训计划(参见下表):1)根据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2)根据培训对象 与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与方法;3)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利可以用业余时间, 地点在公司培训中心;4)确定培训的考核方式;5)确定培训结果的反馈方案。 培训方法选择举例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培训方法 考核方式 公司的发展战略 全体员工 讨论交流、讲授 笔试 公司的文化 全体员工 讨论交流、讲授 笔试 现代钢铁企业技术和 管理发展的趋势 全体员工 讨论交流、影视、讲授 笔试 新生产线的基本知识 全体员工 讨论交流、讲授 笔试 新生产线的操作技能 生产工人 讨论交流、影视、讲授 实际操作 新生产线的管理知识 生产工人与基层管理 人员 案例分析、讨论交流 案例分析、笔试 12 5.培训预算:1)场地、设备使用费; 2)教材和资料费 ;3)讲课费 ;4)交通、通 讯费 ;5)受训者的工资;6)其他备用金。 6.培训计划的实施:1)帮助大家确立合适的培训目标;2)规范员工的学习行为和学 习动机;3)树立榜样、评比表扬、奖励等多种激励措施相结合,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7.培训效果评估:1)本次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2)参训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是否 得到提高;3)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否有改变;4)培训的内容、方法和安排是否合适;5)培 训中出现了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8.培训结果的反馈:1)根据本次培训的考核结果择优选拔员工配置到新生产线的岗 位上;2)本次培训的考核全部记入员工培训档案。 13 第四章 绩效管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略 二、简答题 1.答: 绩效面谈按照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 (1)绩效计划面谈。即在绩效管理初期,上级主管与下属就本期内绩效计划的目标和 内容,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步骤和方法所进行的面谈。 (2)绩效指导面谈。即在绩效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根据下属不同阶段上的实际表现, 主管与下属围绕思想认识、工作程序、操作方法、新技术应用、新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所进 行的面谈。 (3)绩效考评面谈。即在绩效管理末期,主管与下属就本期的绩效计划的贯彻执行情 况,以及其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方面所进行的全面回顾、总结和评估。 (4)绩效总结面谈。即在本期绩效管理活动完成之后,将考评结果以及有关信息反馈 给员工本人,并为下一期绩效管理活动创造条件的面谈。 2.答: 目标管理法的基本步骤是: (1)战略目标设定。由组织的最高层领导指定总体战略规划,明确总体发展方向,提 出企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短期工作计划。 (2)组织规划目标。在总方向和总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分解目标,逐级传递,建立被 考评者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通常成为对被考评者进行评价的根据和标准。 (3)实施控制。管理者提供客观反馈,监控员工达到目标的进展程度,比较员工完成 目标的程度与计划目标,根据完成程度指导员工,必要时修正目标。 三、改错题 1.答: (1)“双向倾听式面谈有严格的程序和格式”改为“双向倾听式面谈没有严格的程序 和格式”。 (2),“第一步,首先要求上级主管对下属的工作进行总结”改为“ 第一步,首先要 求下属回顾总结自己的工作”。 (3)“第二步,由下属在综合归纳各方面考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改为 “第二步,上级主管根据下属的自评报告,在综合归纳各个方面考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 自己的看法,并作出总体评估”。 (4)“双向倾听式面谈的目的是让上级主管了解下属的意见”改为“双向倾听式面谈 的目的是让下属了解上级对其优缺点的评价,并就此作出反应”。 (5)“该面谈方式可以向被考评者立即提出下一步工作改进的具体目标,使其工作有 较大程度的改进”改为“该面谈方式难以向被考评者立即提出下一步工作改进的具体目标 虽然员工对考评结果感到满意,但其工作的改进程度不会太大”。 2.答: 14 (1)“关键事件法考评的内容是员工的品质和个性特征”改为“关键事件法考评的内 容是特定的行为”。 (2)“强调的是,选择具有平均水平的行为表现的典型和关键性活动事例,作为考评 的内容和标准”改为“强调的是,选择具有代表最好或最差行为表现的典型和关键性活动 事例,作为考评的内容和标准”。 (3)“考评的内容是员工最近短期内的表现”改为“考评的内容不是员工的短期表现, 而是一年内整体表现”。 (4)“关键事件的记录和观察省时省力”改为“关键事件的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 (5)“能做定量分析,不能做定性分析”改为“能做定性分析,不能做定量分析”。 四、案例分析题 答: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 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 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 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4)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 (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 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 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五、方案设计题 答: 1.表格设计中考虑行为发生频率。 2.表格设计中考虑权重。 3.计算总分的。 4.设计总分所对应标准的。 售票员行为观察量表 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 从不 偶尔 有时 1分 2分 3分 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 从不 偶尔 有时 1分 2分 3分 3.注重仪表 ,形象良好 权重 经常 4分 总是 5分 50% 经常 4分 总是 5分 20% 15 从不 偶尔 有时 1分 2分 3分 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 从不 偶尔 有时 1分 2分 3分 5.熟悉沿途的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 从不 偶尔 有时 1分 2分 3分 总分= 不足 尚可 良好 1-3 3-4 4-4.5 经常 4分 总是 5分 10% 经常 4分 总是 5分 10% 经常 4分 总是 5分 10% 优秀 4.5-5 16 第五章 薪酬管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略 二、简答题 1.答: (1)根据员工定级、入级规定,根据岗位评价结果或能力评价目结果或绩效考核结果 给员工入级; (2)按照新的工资奖金方案确定每个员工的岗位工资、能力工资、奖金; (3)如果出现某员工薪酬等级降低,原来的工资水平高于调整后的工资方案,根据过 渡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一般是本着维持工资水平不下降的原则,维持原有的工资水平,但 薪酬等级按调整后的确定; (4)如果出现员工薪酬等级没有降低,但调整后的薪酬水平比原有的低,则应分析原 因,以便重新调整方案; (5)汇集测算中出现的问题,供上级参考,以便对调整方案进行完善。 2.答: 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 (1)劳动绩效 (2)职务(或岗位) (3)综合素质与技能 (4)工作条件 (5)年龄与工龄 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 (1)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 (2)企业工资支付能力 (3)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 (4)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5)产品的需求弹性 (6)工会的力量 (7)企业的薪酬策略 三、计算题 解:员工日工资=月标准工资/月制度工日=2400/20.92=114.72(元/天) 五一加班费=员工日工资×加班天数×3=114.72×1.5×3=516.24(元) 休息日加班费=员工日工资×加班天数×2=114.72×1×2=229.44(元) 其他时间加班费=员工日工资×加班天数×1.5=114.72×2×1.5=344.16(元) 本月工资=2400+516.24+229.44+344.16=3489.84(元) 四、案例分析题 答: 1.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 17 (1)体现保障、激励和调节三大职能; (2)体现劳动的三种形态: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凝固形态; (3)体现岗位的差别:技能、责任、强度和条件(环境); (4)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机制; (5)合理确定薪资水平,处理好工资关系; (6)确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7)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如机动灵活的用工系统,严格有效的绩效考核系统,学以 致用的技能开发系统,动静结合的晋升调配系统。 2.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1)对该行业、地区进行薪酬调查。确定员工薪酬原则时要做到保持一个合理的度, 薪酬水平高的企业应注意 75%点处甚至是 90%点的薪酬水平,薪酬水平低的企业应注意 25%点处的薪酬水平,一般的企业应注意中点薪酬水平。 (2)对该企业的所有岗位进行深入的工作分析与评价。 (3)了解行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如果供大于求,薪酬水平可以低一些,如果供小于求, 薪酬水平可以高一些。 (4)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的状况,以此为基础决定本企业的薪酬水平。 (5)明确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6)明确该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7)掌握该企业的财力状况,切实合理地确定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 (8)掌握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 总之,制定薪酬管理原则是: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员工之间的工资差距体现能力、岗 位、绩效的差别;薪酬与岗位评价、能力评价与绩效考核挂钩;奖励创造新产品和改进工作 流程的员工等。 3.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步骤: (1)单项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 1) 准确标明制度的名称,如工资总额计划与控制制度、工资构成制度、奖金制度、劳 动分红制度、长期激励制度等; 2)明确界定单项工资制度的作用对象和范围; 3)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 4)涵盖该项工资管理的所有工作内容,如支付原则、等级划分、过渡办法等。 (2)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 1)根据员工工资结构中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所占比例,根据工资总额,确定岗位工资 总额或能力工资总额; 2)根据该企业战略等确定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分配原则; 3)岗位分析与评价或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 4)根据岗位(能力)评价结果确定工资等级数量以及划分等级; 5)工资调查与结果分析; 6)了解该企业财务支付能力; 7)根据该企业工资策略确定各工资等级的等中点,即确定每个工资等级在所有工资标 准的中点所对应的标准; 8)确定每个工资等级之间的工资差距; 9)确定每个工资等级的工资幅度,即每个工资等级对应多个工资标准,工资幅度是指 各等级的最高工资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幅度; 10)确定工资等级之间的重叠部分大小; 18 11)确定具体计算办法。 (3)奖金制度的制定程序 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 2)根据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 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及范围; 4)确定个人奖金计算办法。 4.衡量薪酬制度的三项标准: (1)员工的认同度。体现多数的原则,90%以上员工能以接受; (2)员工的感知度。明确简化的原则,一分钟可讲明白说清楚; (3)员工的满足度。等价交换的原则,及时支付兑现员工报酬。 五、方案设计题 薪酬满意度调查表 说明:请您选择一个最符合您看法的答案。我们将对您的答案保密,请您务必表达真实的想法。 例如:我对目前获得的收入感到满意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如果您对上述的问题感到“非常同意”,请您在“非常同意”的“□”中打了“√”,其余的 选项则不必填写。注意:每一题只能有一个选择。 所在的部门 年龄 性别 本专业/领域工作年限 企业工龄 职务 学历 现在的年收入(元) (1)我对目前获得的收入感到满意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说不清楚 □不同意 □强烈反对 □不同意 □强烈反对 □不同意 □强烈反对 □不同意 □强烈反对 □不同意 □强烈反对 □不同意 □强烈反对 (2)我的收入与本地区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我感到满意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3)我认为企业的奖金分配很公平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4)我对企业提供的福利、补贴感到满意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5)我的收入充分地反映了我的业绩表现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6)我的收入充分地反映了我的岗位职责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7)我的收入充分反映了我的工作能力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8)我的收入各项目之间的比例是合理的 □非常同意 □比较同意 □说不清楚 (9)我认为我的年收入应该是 元。 (10)我认为在总收入中浮动工资部分应占 19 %。 回收的调查问卷要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如频率分析、排序分 析、相关关系分析等。 20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略 二、简答题 1. 答: 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主体不同: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者劳 动者按照合法程序推荐的代表;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则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 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的 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它可以涉及集体劳动关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只涉及劳动关系的某一 方面;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功能不同: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 个方面设立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 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 合同的标准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2. 答: 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为: 货币支付,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 直接支付,工资应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但需书面记录 并传递领取者的相关资料; 按时支付; 全额支付。 3. 答: 职业病可以分为: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 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4. 答: 员工满意度调查应针对以下项目进行:薪酬、工作、晋升、管理、环境。 三、改错题 (1)“一种政府管理形式”改为“一种自我管理形式”。 (2)“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改为“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 (3)“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的申请”改为“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 请”。 (4)“不具有司法性特征”改为“具有司法性特征”。 21 (5)“是对劳动关系的行政性调整”改为“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四、案例分析题 1.答: (1)不能。按照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规定,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支 付或由个人支付。本案中刘某支出的医疗费用低于起付线,不予报销。 (2)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 2.答: (1)杜某组建的建筑务工队已有几年时间,务工队人员经常保持有十几人以上,谢援 朝从 2005 年 2 月起在此务工队工作,接受杜某的安排,服从其管理,从而获取劳动报酬, 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认定准确。 (2)谢援朝因工伤导致的各项损失由杜某负责赔偿,安居百公司对上述赔偿款负连带 责任。县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并无不妥。 3.答: (1)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经审核通过才具有法律效 力。 (2)第一,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第二,协商集体合同; 第三,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第四,审核生效并公布。 4.答: (1)应要求甲公司偿付工资、经济补偿金、医疗费、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养老、医疗保 险费等。 (2)甲公司以公告方式终止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律规定,甲公司必须提前一个月以书面 形式通知刘某,一个月后劳动关系才算终止。 22
22 页
382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秘籍)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 人力资源规划 1、战略管理过程三个阶段: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 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发展过程三个阶段: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3、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三个层面:组织行为、个人行为、技术支持。 4、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 1)企业在确定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后,首先应确立与之配套的组织结构框架 和运作模式; 2)为达成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3)企业战略能否得以实现需要要有畅通的业务流程作保证,各业务部门确定相应的部门 责任和具体部门组织结构,最终分解成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 4)根据人力资源战略和岗位职责制定各个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要求; 5)根据岗位能力素质要求配置人员,并制定员工发展和培训计划; 6)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 7)人力资源管理要素必须有信息技术作为运作支持平台,才能大大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 理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5、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单位间关系、界限、职权和责任的沟通框架,是组织内部分工协 作的基本形式。 6、组织结构的类型: 1)直线制(军队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 统建立,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同直线。优点:结构简单、指挥统一、责权明 确、反应灵敏、费用低廉。 缺点:缺乏分工、权力集中;适用:规模小、业务简单的企业。 2)直线职能制:以直线制为基础,加上职能部门。特点:厂长对业务和职能部门均实行 垂直领导;职能部门只有建议权,没有直接领导权与业和部门是指导关系,而非领导关系。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适用:规模中等的企业。 3)事业部制(分权制结构):是一种在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 形式。优点:权力下放;各事业部主管能自主处理日常工作;各事业部高度专业化;经营 责任和权限明确。缺点: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现象;各事业部独立性强 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适用: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业务多样化、市场环境差 异大的企业。 4)矩阵制:由职能部门系列和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组成,它的最 大特点在于具有双道/重命令系统。优点: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组建方便;较 好的解决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和管理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企业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结合 缺点:组织关系比较复杂。 5)子公司和分公司 7、企业发展阶段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发展阶段 1 2 3 企业特征 结构类型 简单的小型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或生产一个产品系列, 面对一个独立的小型市场。 在较大的或多样化的市场上提供单一的或密切相关的产品 与服务。 在多样化的市场上扩展相关的产品系列。 1 简单结构、职能制结构 职能制结构或事业部制结构 事业部制结构或矩阵制结构 4 在大型的多样化市场进行多种经营,提供不相关的产品与 服务。 事业部制结构或战略经营网络型 结构 8、组织变革:是指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结构中不适应发展的部分进行调整、 变革乃至重新构架。 9、组织变革的原因:1)企业经营的环境变化;2)组织内部的环境变化;3)企业发展的 战略变化。 10、组织变革的目标:1)组织结构的完善;2)组织功能的优化;3)组织社会心理气氛 的和谐;4)组织效能的提高。 11、组织变革的程序:1)诊断;2)计划与执行;3)评价。 12、组织变革的内容:1)技术变革;2)结构变革;3)人事变革。 13、组织变革的模式:1)三阶段变革模式(解冻/改革/再冻结);2)计划性变革模式; 3)分享式变革模式。 14、组织变革的策略:1)变革方针策略;2)变革方法策略;3)化解阻碍策略。 15、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革的内容:1)组织管理理念的更新;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直 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共同责任的强化;3)组织目标;4)组织领导者;5)人力资源部门 职能。 16、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 17、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因素:1)企业发展战略;2)企业管理状况(生产规模/研究开发 水平和管理水平/财务情况)。 18、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程序:1)提供人力资源信息;2)预测人力资源的全部需要; 3)清查内部人力资源情况;4)确定招聘需要(数量,岗位结构);5)与其他规划协调; 6)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 19、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竞标法/德尔菲法);2)定量预测(时间序列 分析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20、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1)外部人力资源市场因素(社会生产规模的大小 / 国家的 经济体制 / 经济结构状况 / 所有制结构本质上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 / 科学技术进步); 2)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 21、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1)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A、马尔可夫分析法:是找 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的一种常用方法;B、管理人员接任 计划:是对管理人员供给预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2)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22、影响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因素(企业人力资源短缺)方面:1)业务高速发展;2)人 员流动;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 23、人力资源供给综合动态平衡的方法和措施:1)建立人员数据库;2)进行战略性人力 资源储备;3)制定人员继任计划;4)制作关键人才晋升图。 24、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解决方法: 1)供〉求:A、解雇;B、暂时解雇;C、冻结雇佣;D、提前退休;E、强制休假 F、缩短工作 周;G、调换岗位。 2)供求:A、招聘 B、临时雇佣;C、内部调配;D、关键岗位人员接任。 25、人力资源规划评估标准:1)五要素模型(外部环境/人力资源特征/文化特征/发展战 略/工作的组织方式);2)内部一致性模型(原则:整合性/公平性/持续性)。 26、工作分析:是收集与工作岗位有关的信息,并以此来确定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以及哪 种人(从知识、能力、技能和其他特征的角度)可以胜任的过程。 27、工作分析的内容: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及其关联因素四个层面 2 来进行分析的。 28、工作分析的目的:在于撰写工作描述和职务规范。 29、岗位分析的内容: 1)岗位名称分析:职务、工种、职称 2)岗位任务分析:任务的性质、内容、形式、执行任务的步骤和方法 3)岗位职责分析:资金、设备、完成工作的质量、数量,与他人协作、专业素养 4)岗位关系分析 5)岗位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分析 6)岗位对劳动者智力水平、体力要求、专业技能、工作经验要求分析 30、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工作描述(工作职责、工作概要、工作方式、任职资格、职务名称) ; 职务规范(体力、智力、技能、经验) 31、工作分析的方法:1)观察分析法;2)工作日志法;3)访谈法;4)问卷调查法; 5)关键事件法。 分析方法 优点和缺点 优点 观察分析法 工作日志法 缺点 优点 缺点 根据工作者自己称述的内容。再直接到现场深入了解状况 干扰正常的工作行为或工作者心智活动;无法感受或观察到特殊事故;如果 工作本质上偏重心理活动,则成效有限。 可充分了解工作,有助于主管对员工的面谈;逐日或在工作活动后做记录,可 以避免遗漏;可以收集到最详尽的数据。 主要收集描述性资料,分析性较弱;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资料收集。 可获得完整的工作数据,免去员工填写工作说明书的麻烦;可进一步使员工和 优点 管理者沟通观念,以获取谅解和信任;可不拘形式,问句内容较有弹性,又可 随时补充和反问,是填表法不能办到的;收集方式简单。 访谈法 信息可能受到扭曲——因访谈对象怀疑分析者的动机、无意误解或分析者访谈 缺点 技巧不佳等因素而造成信息的扭曲;分析项目繁杂时,费时又费钱;占用员工 工作时间,妨碍生产。 优点 问卷调查法 缺点 关键事件法 优点 缺点 最便宜,且迅速;容易进行,且可同时分析大量员工;员工有参与感,有助于 双方的了解。 很难设计出一个能够收集完整数据的问卷;一般员工不愿意花时间填表,因 而,很少正确地填写问卷表。 针对员工工作中地行为,能够深入了解工作的动态性;由于行为是可观察、可 衡量的,因而记录的信息应用性强。 须花大量时间收集、整合、分类资料;不适于描述日常工作。 32、工作再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对原有的工作内容、工作 流程、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合作方式等进行变革和再设计。 33、工作再设计的方法:1)工作轮换;2)工作扩大化;3)工作丰富华;4)工作专门化。 34、工作再设计从职位层面上升到:1)组织层面(企业重组—业务重组/财务重组/组织重 组);2)经营单位层面(企业流程再造);3)实施层面(缓解工作压力)。 35、人力资源会计:是将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反映。 36、人力资源原始成本:是指为了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通常包括在人 员的招聘、选择、录用、安插以及在职培训等一系列过程中所需支付的一系列费用。 37、人力资源重置成本:是指更换目前正在使用的人员所付出的代价。 38、人力资源直接成本:是指能够并且适于直接计入人力资源成本的有关支出,如直接用 3 货币支付的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 39、人力资源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计入人力资源成本的帐务账目,而以时间、数量、质 量等形式表现的成本。 40、人力资源实际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全部成本。 41、人力资源标准成本: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现有各类人员的状况,为获 得和开发所需人员而制定的最佳方案所发生的成本。 42、人力资源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放弃或损失掉的那部分收入。 43、人力资源估算成本:是人力资源机会成本的特种形态。 44、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程序:1)掌握现有人力资源的原始材料;2)对现有人力资源分类 汇总;3)制定人力资源标准成本;4)编制反映人力资源成本状况的报表。 招聘与配置 1、岗位胜任力: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 个人特征结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 能,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 2、岗位胜任力分析与工作分析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2)分析的能力不同;3)表现 的内容不同;4)战略意义不同。 3、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基本内容:1)知识;2)技能;3)社会角色;4)自我认知;5)特 质。 4、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步骤:1)定义绩效标准;2)选取分析绩效标准样本;3)获取 绩效标准样本有关岗位胜任力的数据资料;4)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5)验证岗位胜任力 模型。 5、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作用:1)在工作分析中的作用;2)在人员选拔中作用;3)在绩效 考评中的作用;4)在员工培训中的作用;5)在员工激励中的作用。 6、招聘策略:1)招聘策略的规划;2)招聘的人员策略;3)招聘的地点策略;4)招聘的 时间策略。 7、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利弊: 内部招聘 外部招聘 对人员了解全面,选择准确性高,了解 优点 本组织,适用更快,鼓舞士气,激励性强, 来源广,有利于招到高质量人员。带来新思 想、新方法,树立组织形象。 费用较低。 缺点 来源少,难以保证招聘质量,容易造成 筛选难度大,时间长,进入角色慢,了解 “近亲繁殖“。可能会因操作不公等造成内 少,决策风险大,招聘成本大,影响内部员工 部矛盾。 积极性。 8、内部招聘的方法:1)晋升;2)职务调动;3)工作轮换。 9、内部招聘的渠道:1)职位公告和职位投标;2)职位技术档案;3)雇员推荐。 10、外部招聘的渠道:1)人才交流中心;2)招聘洽谈会;3)传统媒体;4)校园招聘; 5)网上招聘;6)员工推荐;7)人才猎取。 11、不同招聘方法适用的招聘对象: 招聘方法 适用对象 发布广告 中下级人员 借助一般中介机构 中下级人员 热门、高级人员 猎头公司 热门、尖端人员 中下级人员 4 不太适用 上门招聘 初级专业人员 有经验的人员 熟人推荐 专业人员 非专业人员 12、招聘的流程: 1)确定招聘的岗位、人数、任职资格 2)选定招聘的方法 3)发布招聘信息 4)筛选简历 5)通知面试 6)测试 7)面试 8)面试评估 9)录用决定 10)体检 11)正式录用(签订合同) 12)招聘效果评估 人力净需求 招聘计划 准 备 阶 段 计划审批 工作分析 应聘者申请 发布招聘信息 招 聘 选 拔 初试与发布面试通知 考试 测评 体检与资料核实 正式录用 试用 甄选 工作安排 评估 实 施 阶 段 录 用 评 估 评 估 阶 段 招聘工作的基本程序与工作流程 13、面试的步骤:1)面试前的准备阶段:确定面试的范围,事项;详细了解应聘者的资料; 2)面试开始阶段;3)正式面试阶段:按照“STAR”原则,根据提纲和面试者填写的资 料由易到难逐一提问;察言观色,观察面试者的反应与行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 交流信息,进一步观察面试者;4)结束面试阶段:确定所有问题都已问完;给面试者提 问和纠正错误的机会;如果面试官意见不一致,不急于下结论,安排“二面”;无论面试 是否决定录用,都在友好的环境和氛围下结束面试;整理好面试评估记录表;5)面试评 价阶段:根据面试评估表进行评估。 14、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谈或标准化面试):是指面试前就面试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 5 标准、评分方法、分数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的面试方式。 14、评价中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员测评方法。 15、评价中心技术的特点:1)模拟性;2)综合性;3)动态性;4)预测性;5)真实性; 6)行为性;7)标准性;8)整体互动性;9)全面性;10)公正性。 16、常用的测评方法:1)心理测试;2)结构化面试;3)评价中心技术。 17、人事测评的程序: 1)确定测评目的(根据职位任职要求确定测评内容) 2)确定测评方法(确定测评的基本形式和工具) 3)实施测评(测评的实施和数据采集) 跟踪检查并反馈 4)分析测评结果(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报告) 5)人事决策与建议(根据分析做出决策或决策提出建议) 18、人员素质要求与其相应的最佳测试方法: 1)经营管理能力:情境模拟中的文件筐方法等; 2)人际关系能力:情境模拟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等; 3)智力状况:笔试方法等; 4)工作动机:心理测试、情境模拟、面试等; 5)心理素质:心理测试中的投射测试等; 6)工作经验:资历审查、面试中的行为描述法等; 7)身体素质:体检等。 19、面试中常犯的错误:1)面试目的不明确;2)不清楚合格者应具备的条件;3)面试 缺少整体结构;4)偏见影响面试(A、第一印象(首因效应):面试考官根据开始几分钟 甚至是面试前从资料(如笔试、个人简历等)中得到的印象对应聘者做出评价。B、对比效应: 面试考官相对于前一个接受面试的应聘者来评价目前正在接受面试的应聘者的倾向。C、晕 轮效应:就是“以点代面”从某一优点或缺陷出发去评价应聘者其他方面。D、录用压力: 当上级对招聘结果有定额要求时,面试考官对应聘者的评价就会偏高,或由于招聘时间紧 迫,为完成招聘任务,不得不加快速度,急于求成。 20、招聘风险的类别:1)招聘成本的回报风险;2)招聘渠道的选取风险;3)人才判别 的测评风险;4)招聘回复的速度风险。 21、控制招聘风险的方法:1)履历分析;2)背景调查。 22、员工调配:是指经主管部门决定而改变员工的职位或职务、工作单位或隶属关系的人事 变动,包括在企业之间的变动和企业内部的变动。 23、员工调配的作用:1)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保证;2)是人尽其才的手段;3)是实施人 力资源规划的重要途径;4)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5)是改善组织气氛的措施之一。 24、员工调配的原则:1)因事设人;2)用人所长,容人所短;3)协商一致;4)照顾差 异(性别/年龄/气质/能力/兴趣)。 25、员工调配的类型:1)工作需要;2)调整优化;3)照顾困难;4)落实政策。 26、员工晋升:是指员工在职位上的垂直变动,是一种特殊的员工调配形式,对员工的个 人发展与保持企业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7、员工晋升的意义:1)经常保持人事相宜;2)激励员工进取;3)使员工队伍充满活 力。 28、员工晋升的原则:1)德才兼备;2)机会均等;3)民主监督;4)“阶梯晋升”与 6 “破格提拔”相结合;5)有计划替补和晋升。 29、员工晋升的方式:1)选任制;2)委任制;3)聘任制;4)考任制。 30、员工离职原因:1)个人原因;2)组织内部原因;3)组织外部原因。 31、员工提出辞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快速做出反映;2)保密;3)为员工解决困难, 把他们争取回来;4)进行离职面谈 32、常见的稳定人才的物质激励措施:1)支付高工资;2)改善福利措施;3)增加休息 日 33、减少员工流失的精神激励措施:1)满足干事业的需要;2)强化情感投入;3)诚心 诚意留员工。 培训与开发 1、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趋势:1)培训目的:更注重团队精神;2)培训组织:转向虚拟化, 更多采用新技术;网络,委托专业培训机构作培训 3)培训效果: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和对培训模式的再设计;4)培训模式:更倾向于联合办学。 2、企业培训与开发活动:通常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活动组织实施以及培 训效果评估四个环节。 3、培训与开发的模式:1)“学习性”组织的培训模式(基本原则:不断自我超越 / 团队 学习 / 建立共同愿景 / 系统思考 / 改善心智);2)高级主管培训模式;3)系统型培训模 式;4)高级杠杆培训模式;5)过渡型培训模式;6)持续发展型培训模式。 4、培训的基本方法:1)讲授法;2)实践法(工作指导法 / 工作轮换法 / 特别任务法 / 个 别指导法);3)自学法;4)模拟法;5)游戏法;6)拓展训练;7)网上培训。 5、能力开发的方法: 1)分析判断能力的培训方法——案例研究法 A、案例分析类型:描述评价型;分析决策型。 B、解决问题的过程:找问题—列主次—析原因—拿对策—权衡—决策—实施 2)管理能力的培训方法:A、监督能力提高法(工作指导法 / 改进工作法 / 人际关系法); B、管理训练;C、管理竞赛法。 3)开发创造力的培训方法:A、头脑风暴法;B、川喜二郎创造力开发法;C、假想构成法。 4)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方法:A、敏感性训练法;B、交往分析法;C、面谈沟通训练。 6、企业培训与开发制度包括:1)制定企业培训与开发制度的依据;2)实施企业培训与开 发的目的;3)培训与开发制度的内容;4)企业培训与开发制度的实施办法;5)企业培 训与开发制度的核准与实施;6)企业培训与开发制度的解释与修订。 7、企业培训与开发制度的制定:1)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2)岗位培训制度;3)培训考 核评估制度;4)培训机构内部管理制度;5)培训奖惩制度。 制度 制度内容 注意事项 新 员 工 入 职 培意义和目的/资格界定/主要责任划分/充分考虑岗位特点/在程序 训制度 基本要求/程序/方法/不能参加的处理 和方法的制定上要切合实 际/人力资源部要与具体部 门协作 岗位培训制度 意义和目的/资格界定/主要责任划分/紧密结合职业,按需施教 体系/程序/方法/ 培 训 考 核 评 估评估对象/执行组织/评估方式/评分标兼顾检验培训的最终效果 制度 准/评估流程/结果确认/考核与申诉/结 7 果备案/结果证明/考核结果的使用 培 训 机 构 内 部目的/执行组织/程序/内部分工与权责/与其它制度配套 管理制度 内部管理的条款/批准和执行 培训服务规范化 培训奖惩制度 目的/执行组织/程序/奖惩对象说明/奖符合企业文化 惩标准/执行方式和方法 加强执行力度 8、制定培训与开发规划的原则:1)资源保障;2)政策保证;3)系统完善;4)针对性强。 9、培训与开发规划的主要内容:1)培训与开发的目标与项目的确定;2)培训内容的开发; 3)实施过程的设计;4)评估手段的选择;5)培训师资的筹备;6)培训成本的预算。 10、年度培训与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1)目的;2)原则;3)培训需求;4)培训的目的 或目标;5)培训对象;6)培训内容;7)培训时间;8)培训地点;9)培训形式和方式; 10)培训教师;11)培训管理者;12)考评方式;13)计划变更或调整的方式;14)培 训费用预算;15)签发人。 11、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结果确定培训需求类型:1)重复性需求;2)短期性需求;3)长 期性需求。 12、培训需求分析方法:1)现场观察员工工作;2)使用调查问卷;3)阅读技术手册及 其他文献;4)采访专门项目专家等。 13、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1)培训项目设计的影响;2)受训者特点;3)工作环境。 14、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与方法: 层次 评估内容 衡量学员对具体 反应评估 培训课程、讲师与 培训组织的满意度 学习评估 行为评估 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面谈观察、综合座 谈 衡量学员对培训 提问法、笔试法、口试法、 内容、技巧、概念 模拟练习与演示、角色扮演、 的吸收与掌握程度 讲演、心得报告与发表文章 衡量学员对培训 问卷调查、行为观察、访谈 内容、技巧、概念 法、绩效评估、管理能力鉴 的吸收与掌握程度 定、任务项目法、360 度评估 评估时间 评估单位 课程结束时 培训单位 课程进行时 课程结束时 三个月或半年以 后 培训单位 学员的直接 上级主管 个人与组织绩效指标、生产 结果评估 衡量培训给公司 业绩带来的影响 率、缺勤率、离职率、成本效 益分析、组织气候等资料分 析、客户与市场调查、满意度 半年或一年以后 学员的直接 上级主管 调查 15、培训方法的适用性: 1)与事实和概念的教育培训相适应的方法:讲义法 / 项目指导法 / 演示法 / 参观等 2)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相适应的方法:案例分析法 / 文件筐法 / 课题研究法 / 商务游 戏法等 3)与创造性培训相培训适应的方法:头脑风暴法 / 形象训练法 / 等价交换的思考法等 4)与技能培训培训相适应的方法:实习或练习 / 工作传授法 / 个人指导法 / 模拟训练法 等 5)与态度、价值观以及陶冶人格情操教育培训相适应的方法:面谈法 / 集体讨论法 / 集体 决策法 / 职务角色扮演法 / 悟性训练 / 管理方格理论培训等 8 6)基本能力的开发方法:自我开发的支持 / OJT / 将集中培训运用在工作中的跟踪培训等 16、培训工作的流程: 1)培训需求分析: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绩效指标——明确岗位的任职资格——了解员工 能力现状——行成需求 2)制定培训制度与计划:新员工培训制度,岗位培训制度,培训评估制度,培训奖励制度, 培训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3)实施培训计划 4)评估培训结果(4 个层次) 17、培训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高层管理者重视 2)与各部门长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3)培训方法多样化 4)培训时间要灵活 5)培训方式不能多于单一 6)培训结果要有评估,跟踪 7)培训结果与绩效激励挂钩 8)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或培训专员 18、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 1)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增强他们的满足感; 2)职业生涯管理是现代企业组织有效适用人才的迫切需要; 3)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够促使组织现在和将来的人力资源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满足; 4)职业生涯管理能够使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整体计划中的一部分,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 态度,鼓舞员工工作的士气,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使组织的运作更加有效。 19、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1)职业探索性阶段(25 岁以前);2)立业与发展阶段(2544 岁);3)职业中期阶段(45-55 岁);4)职业后期阶段(55 岁以后)。 20、职业发展模式:1)纵向发展模式;2)横向发展模式;3)螺旋发展模式。 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是依据员工和他们的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绩效协议来实施的一个双向式互动 的沟通过程。 2、绩效考评的结构: 9 业绩考评 (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 能力发挥度 职务执行态度考评 (对工作的努力状况) 评 价 考 核 能力考评 (具有多少工作能力) 能力具备度 能力 性格评定 (职场中的行为特征) 能力开发卡 (具有多少潜在能力) 能力潜质度 适应性卡 (更适合的职业领域) 3、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的区别:1)人性观不同;2)作用不同;3)所涵盖的内容不同; 4)输出结果使用的主要目的不同;5)侧重点不同;6)参与方式不同;7)达到的效果不 同。 4、绩效管理系统:1)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系统中的第一环节);2)绩效实施与管理; 3)绩效考评;4)绩效反馈。 5、制定绩效计划的程序:1)准备必要的信息;2)确定绩效计划沟通的方式;3)进行绩 效沟通;4)确认绩效计划。 6、绩效考评方法: 1)比较法:A、直接排序法;B、间隔排序法;C、配对比较法;D、人物比较法;E、强制分 10 配法。 2)量表法:A、特征评核表;B、行为评核表【行为定向(锚定)评核表 / 关键事件技术法】 3)描述法:A、记录法;B、叙述法;C、鉴定法 4)KPI 5)360 度绩效考评 6)平衡计分卡(BSC) 7、关键绩效指标(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 取样、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 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8、制定关键指标的步骤:1)罗列指标;2)筛选指标;3)设置权重;4)修改确认。 9、确定关键指标的原则:SMART 原则(S-Specific 具体性原则;M-Measurable 可测 量性原则;A-Attainable 可实现性原则;R-Realistic 现实性原则;T-Time-bound 时 效性原则)。 10、绩效考评的效标:1)特征性效标;2)行为性效标;3)结果性效标。 11、360 度绩效考评法的基本程序:1)上级考评;2)自我考评;3)下属考评;4)同事 考评;5)小组考评;6)客户考评。 12、平衡计分卡:是把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目标, 然后再把目标分解成多项指标的多元绩效考评系统,主要由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及学 习和成长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组成。 13、绩效考评中的误差:1)对比效应误差;2)首因效应误差;3)晕轮效应误差;4)与 我相似误差;5)中间趋向误差;6)过分宽容误差;7)过分苛刻误差;8)归因误差; 9)工作性质影响误差;10)企业情况影响误差;11)技术性困难。 14、选择恰当的绩效考评方法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2)成本最优原则;3)考评方法 的高信度和高效度原则;4)易于操作原则和精度原则;5)制度保障原则。 15、绩效改进的要点:1)意愿;2)知识与技术;3)气氛;4)奖励。 16、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程序: 1)员工与主管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沟通; 2)员工和主管人员共同就员工绩效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原因,找出员工在工作能力、方法 或工作习惯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 3)员工与主管人员根据未来的工作目标的要求,选取员工目前存在的在工作能力、方法或 工作习惯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中最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作为个人发展项目; 4)双方共同制定改进这些工作能力、方法和工作习惯的具体行动方案,确定个人发展项目 的期望水平和目标实现期限以及改进的方式,必要时,还要确定过程中的检查和审核计划 以便分步骤地实现目标; 5)列出个人发展所需地资源,并指出哪些资源需要主管人员提供帮助才可获得。 17、如何有效实施绩效管理: 1)绩效目标的设计要按照 SMART 原则 2)绩效考评系统建立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 3)加强对考核者本身的培训,避免因主观因素影响考评结果的效度和信度,尽量多增加 客观评价指标 4)要持续的沟通,不断反馈,加强对考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5)管理者重视,部门领导支持 6)考评角度全方位 7)考评结果有反馈,与薪酬挂钩 11 薪酬福利管理 1、薪酬: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直接薪酬、间接薪酬与福利、非财务性薪酬)两大部分。 2、津贴(附加薪酬或补助):是指员工在艰苦或特殊条件下进行工作,企业对员工额外地 劳动量和额外地生活费用付出进行的补偿。 3、津贴分类:1)地域性津贴;2)生活性津贴;3)劳动性津贴。 4、奖金:是对员工有效超额劳动的报酬。 5、奖金的特点:1)灵活性;2)及时性;3)荣誉性。 6、薪酬制度的类型:1)技术等级薪酬制;2)职务等级薪酬制;3)结构薪酬制;4)岗位 技能薪酬制;5)提成薪酬制;6)谈判薪酬制。 特征 类型 分配原则 特点 常见 形式 优点 计 件 工 根据员工 绩 效 与绩效直接挂钩的工 资制、销 近期绩效 激励政策明显 工资 资,随绩效浮动 售 提 成 决定工资 制 缺点 易助长员工短期行为, 不利提高员工技能和素 质,不适合合作性强的 复杂性工作 技 能 根据工作 鼓励员工学习技 工资与绩效和责任关 八 级 工 工 资 能 力 确 定 因人而异、技高薪提 术有利于人才队 系,引致员工对工作 资制 制 工资 伍建设 的挑拣 年 功根 据 年 龄 / 工 日 本 式能稳定员工队 工龄与工资同步增 论资排辈不利调动积极 工 资龄 / 学 历 和 经 年 功 工 伍,满足员工安 长 性 制 历来确定工资 资制 全感和忠诚度 职 务根据与职务相 一岗一薪、薪随职 职 位 年 鼓励员工争挑重 激励涉及面受职务多少 工 资关的有关因素 变 薪制 担,承担责任 限制 制 决定工资 综 合 考 虑 员 有基本工资、年资工 结 构 工 年 资 、 能 资、职务工资、绩效工 工资 力、职务和绩 资及各种补贴、津贴 效确定工资 构成结构工资 岗 位 综合考虑员工对 技 能 企业所付出的劳 设计和管理都比较麻 工 资 动,易产生公平 烦 制 感和激励作用 7、薪酬的形式:1)计时薪酬;2)计件薪酬;3)作为补充形式的奖金和津贴。 8、薪酬调整的类型:1)奖励性调整;2)生活指数调整;3)效益调整;4)工龄调整。 9、薪酬总额提报方式:1)自下而上法;2)自上而下法。 10、薪酬费用比=薪酬费用总额/销售额 =(薪酬费用总额/员工人数)/(销售总额/员工人数) 11、薪酬的刚性预算:1)固定薪酬(基础薪酬 / 职务薪酬 / 技能薪酬 / 年功薪酬 / 间接薪 酬);2)业绩薪酬;3)其他项目。 12、薪酬弹性预算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1)目标引导;2)责任划分;3)分解落实。 13、薪酬政策调节:1)薪酬关系政策(竞争与协作 / 差异与趋同);2)薪酬水平政策 (领先政策 / 追随政策 / 低靠政策);薪酬激励政策(固定薪酬与可变薪酬 / 长期回报与 12 短期回报)。 14、有效的薪酬管理原则:1)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2)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3)对员 工具有激励性原则。4)经济性 5)合法性 6)私密性 7)可操作性(3+3+1 原则) 15、薪酬调查:是指通过各种正常的手段来获取相关企业各职务的薪酬水平及相关信息。 16、薪酬调查的原则:1)要在被调查企业自愿的情况下获取薪酬数据;2)调查的资料要 准确;3)调查的资料要随时更新。 17、薪酬调查的程序: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范围;3)选择调查方式并开展调 查;4)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 18、薪酬调查的方法:1)企业之间的相互调查;2)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调查;3)从公开 的信息中了解。 19、岗位评价:是岗位技能薪酬制的关键与核心内容,它要求对企业所设岗位的工作难易 程度、责任大小及相对价值的多少进行评价。 20、岗位评价的主要方法:1)排序法(定限排序法 / 成对排序法 / 委员会排序法);2) 分类法;要素比较法;4)要素计点法。 21、薪酬结构的设计:1)绘制散布图;2)薪酬的比较;3)建立薪酬等级;4)建立薪酬 幅度;5)薪酬重叠。 22、传统的窄幅薪酬体系与改进的宽幅薪酬体系的区别:传统的窄幅薪酬体系的薪酬等级 多,薪酬幅度短;改进的宽幅薪酬体系的薪酬等级少,薪酬幅度长。 23、有效实施薪酬管理: 1)薪酬制度、政策要透明化 2)薪酬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的期望薪资 3)进行工作分析,岗位评价,综合考虑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岗位职责,年功贡献等因素 决定薪酬水平与等级 4)注重沟通,持续改进薪酬体系,完善薪酬制度 5)与绩效考核挂钩,建立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 6)薪酬方案设计要有一定连续性,内部级数不要过多,级差不要过大,考虑人力资本水 平,成本不应过大。 24、针对不同员工的薪酬制度: 1)技术人员:技能等级薪酬制,考虑技能水平、职称 2)一般管理人员:岗位结构薪酬制,考虑岗位职责、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工作经验 3)销售人员:提成薪酬制(基本工资+提成) 4)高层管理者:股票期权奖励制度(分红) 25、薪酬策略与企业成长阶段的关系: 企业成长阶段 薪酬策略 薪酬组合 经营战略 迅速发展阶段 刺激创业 高额基本薪资、中高等奖 金与津贴、中等福利 以投资促发展 正常发展至成熟阶段 奖励管理技巧 平均的基本薪资、较高比 例的奖金和津贴、中等福 利 保持利润和保护市场 无发展至衰退阶段 着重于成本控 制 较低的基本薪资与成本控 制相结合的奖金、标准的 福利水平 收获利润并向别处投 资 13 26、薪酬管理的流程: 1)制订本企业薪酬战略与原则 2)工作分析 3)工作评价 4)厘定薪酬结构 5)确定薪酬水平 6)市场薪酬调查 7)薪酬评估与控制 27、薪酬设计的流程: 1)工作分析 2)工作评价 3)市场薪酬水平调查 4)职位结构的排序、归类、设定职位等级 5)确定薪酬结构:薪酬等级、范围 6)薪酬计划执行、控制、调整 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合同文本: 1)法定条款:【A 、劳动合同期限;B、工作内容;C、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D 、劳动 报酬;E、社会保险;F、劳动纪律;G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H、违反劳动合同的责 任。】 2)约定条款:【A、试用期;B、培训(双方可约定培训的条件、培训期的工资待遇、培 训费用的支付方法、服务期限等);C、保密事项;D、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E、当事人协 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2、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经济补偿责任的条件: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此种情况在试用期满后不再适用; 2)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4)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3、用人单位提前 30 天书面形式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承担经济补偿责任的条件: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业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 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 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4、劳动者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经济补偿责任的条件: 1)在试用期内的;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5、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6、劳动争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涉及的劳动争议专指劳动关系当事人或团体间发生 14 的关于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的纠纷。 7、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1)和解;2)调解;3)仲裁;4)诉讼等。 8、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1)调解原则;2)合法原则;3)公正原则;4)及时处理原则; 5)工会参与处理劳动争议。 9、劳动争议调解时效:自争议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调解协议。 10、劳动争议仲裁的特点: 1)劳动争议仲裁具有强制性、及时性的特点; 2)劳动争议仲裁的性质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措施,兼有行政与司法的双重特征; 3)劳动争议仲裁应遵循的原则有:先行调解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回避原则和及时原 则。 11、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和效力: 1)申请时效: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会提出。 2)处理时效:法律对仲裁处理劳动争议,规定了应在组成仲裁庭之日起 60 日内结束,案 情复杂,需要延期的,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但最长延期不得超过 30 日。 3)裁决效力:根据《劳动法》第 83 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 到仲裁裁决书之日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 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2、工伤(职业伤害):是指职工在生产岗位上,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或者由于劳动条 件、作业环境等原因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或者职业病。 13、工伤的基本特征:1)工伤是由于工作原因对职工造成的伤害;2)工伤是对职工的人 身伤害。 14、工伤保险的特征:1)具有法定性;2)具有救济性;3)具有社会性。 15、工伤保险的原则:1)个人不缴费原则;2)社会统筹原则;3)一次性补偿和长期补 偿相结合原则;4)无过错责任原则;5)经济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原则。 16、工伤与非工伤的界定:1)时间界定;2)空间界定;3)职业界定;4)主观过错界定; 5)法定特殊界定。 17、工伤认定的范围: 1)工伤; 2)视同工伤;(A、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救 无效死亡的;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C、职工原在军 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不认定为工伤。(A、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B、醉酒导致伤亡的;C、自残或 者自杀的。) 18、工伤医疗期:是指职工负伤或患职业病而停工治疗并领取工伤保险津贴的期限。 19、集体合同:是工会与企业之间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员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工 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事项等签订的书面协议。 20、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同;2)合同内容不同;3)订立 合同的作用不同;4)两者的效力不同。 21、集体合同的内容:1)标准性条款;2)目标性条款;3)程序条款。 22、集体合同的可备条款:1)劳动报酬;2)工作时间;3)休息休假;4)劳动安全与卫 生;5)补充保险和福利;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7)职业技能培训;8)劳动合 同管理;9)奖惩;10)裁员;11)集体合同期限;12)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 13)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14)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15)双方认为 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23、集体合同期限:我国《集体合同规定》只对定期集体合同做出了规定,期限为 1-3 年。 24、集体合同订立原则:1)合法原则;2)平等协商原则;3)权利义务对等原则;4)审 查原则。 25、集体合同订立程序:1)签约阶段(确定集体协商代表 / 集体协商 / 职工会议讨论通 15 过);2)审核阶段-政府确认阶段(审核机构及管辖权 / 报审及审查);3)公布阶段。 26、集体合同争议(集体合同纠纷):是集体合同当事人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 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劳动争议的一种表现形式。 27、集体合同争议处理原则:1)合法、公正、及时处理原则;2)保障社会公众整体利益原 则。 28、处理集体合同争议的方法:1)双方协商;2)仲裁;3)诉讼 16
16 页
348 浏览
立即下载
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2017(4)
2017 年人力资源一级考点(4) 制订企业的福利计划步骤 (一)提供什么样的福利: 1、了解国家立法 2、做好福利调查 3、做好企业的福利规划与分析 4、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5、了解集体谈判对于员工福利的影响。 (二)为谁提供福利 (三)福利管理—福利沟通 (四)福利管理—福利监控 (五)弹性福利计划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关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同工同酬的权利 (2)及时获得足额劳动报酬的权利 (3)拒绝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4)要求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权利 (5)劳动者的诚信义务 (6)劳动者的守法义务 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1)依法约定试用期和服务期权利。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试用期不得超 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 和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 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 期限。试用期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80%,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依法约定竞业限制的权利。在劳动关系结束后,要求特定的劳动者在 法定时间内继续保守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在 1 竞业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 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它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 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3)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①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有严重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可以解除③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进行经 济性裁员④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又不能从事用 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⑤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不能用途人,用人单 位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 以解除劳动合同。 (4)尊重劳动者知情权义务。如实告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 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情况。 (5)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证件和收取财物。 (6)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对劳动者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出具终止合 同证明,并在 15 日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员工持股的分类 (一)福利分配型员工持股 1、年终分享利润以股票形式发放 2、ESOP:公司有计划组织员工购买本企业股份,使员工分享企业一定比 例的财产所有权 3、按月,季或者年终时向员工赠送股票或者期权 4、向员工提供购买股票的权限和优惠 5、储蓄换取购买股票的权利 (二)风险交易型员工持股 1 日本模式 2 美国模式 3 合作制企业的员工持股 股票期权的概念 股票期权的概念:又称为购股权计划或购股选择权,即企业赋予某类人员 2 购进本公司一定股份的权利,是指买卖双方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在约定的时间 内买进或者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 内容:是公司赠与被授予人在未来规定时间内以约定价格(行权价格)购 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行权钱被授予人没有任何现金收益,行权后市场价格 与行权价格之间的差价是被授予人获得的期权收益。 经理股票期权:特指公司赠与净利人员的一种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经理 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以行权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行权以后,个人收益为行权 价与行权日市场价之间的差价。 风险抵押金 (一)G 模式:企业每年从经营者风险收入中提取 50% 作为风险基金存留 企业 (二)N 模式:风险抵押金为基础年薪标准的 50% 。 (三)Y 模式:经营者上岗时,必须以基本年薪的 2 倍的数额缴纳风险抵 押金。 (四)J 模式:没有规定经营者缴纳风险抵押金。 经营者年薪的支付与列支渠道 (一) S 模式:经营者基本年薪列入成本,由企业按月以现金形式支付 (二)WH 模式: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基薪收入由所在企业根据经营责任书 确定的标准,按月以现金形式兑付。 (三)J 模式;基本收入分月支付,年薪收入在成本中列支。 (四)N 模式:经营者年薪平时按不高于基础年薪的标准分月预付,年终 根据考核指标情况予以结算兑现,经营者年薪在成本中单独列支。 3
3 页
334 浏览
立即下载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教材精讲班-第一部分-第三章
第三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知识框架】2+6+2 ◆设计概述 1.设计概述 2.设计类型 ◆组织文化 1.概念 2.影响因素 3.功能 4.内容和结构 5.类型 6.组织文化与组织设计 ◆组织变革与发展 1.变革概述 2.发展概述 【考情分析】 年度 单选题 多选题 案例分析题 2012 4题4分 2题4分 —— 2013 4题4分 1题2分 4题8分 2014 4题4分 1题2分 —— 2015 3题3分 —— —— 2016 3题3分 2题4分 4题8分 2017 2题2分 1题2分 4题8分 2018 4题4分 1题2分 —— 2019 3题3分 1题2分 5分 第一节 组织设计概述 【知识点】组织设计概述 一、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概念 1. 组织:为实现企业目标或执行战略决策,将企业人力资源进行调配形成的社会组织机构。 (二)基本内容 1. 组织结构设计(2 种情况) 新建企业:新建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根据企业的战略和目标进行全新设计。 现有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2. 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和 方法设计。 (三)分类(从形式上划分)(2010.64)(2014.64) 1. 静态设计(古典的组织设计理论) 只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设计 2.动态设计(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 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设计 + 对运行制度进行的设计 【助记】静的简单是从前,动的复杂是现代。 【出题角度】——综合 【2010.64/2014.64】关于组织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织设计可以分为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两种形式 B.只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设计称为动态设计 C.同时对组织结构和运行制度进行的设计称为静态设计 D. 古典的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的 E.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动态的 【答案】ADE 【解析】组织设计从形式上可以分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只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设计称之为静 态组织设计,同时对组织结构和运行制度进行的设计称之为动态组织设计。古典的组织设 计理论是静态的,只关注组织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现代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动态的,同时 关注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的研究。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定义及参数 (一)组织结构的定义 1.概念 组织结构: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全力方面所 形成的结构体系。(又称为权责结构,以组织图或组织树的形式出现。) 2.本质、设计目的与内涵(2014.9) (1)本质:企业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 (2)目的: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3)内涵:企业员工在职、权、责三方面的结构体系 【出题角度】——综合 【2014.9】关于组织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企业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 B. 组织结构的内涵是企业员工在职、权、责三方面的结构关系 C. 涉及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D. 组织结构与权责结构有本质的区别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结构的定义。组织结构又可称为权责结构。 3.组织结构主要内容:(4 内容)(2014.10)(2010.10)(2017.5)(2012.12) (1)职能结构:达到企业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和关系 (2)层次结构(纵向结构):各管理层次的构成 (3)部门结构(横向结构):各管理部门构成 (4)职权结构:各管理层次、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和相互关系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9】 在组织结构的内容体系中,职能结构指的是( )。 A.各管理部门的构成 B.各管理层次的构成 C.各管理层次、 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和相互关系 D.完成企业目标所需要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和关系 【答案】D 【解析】选项 A 是部门结构;选项 B 是层次结构;选项 C 是职权结构 【相似题目】 【2014.10/2010.10】组织结构中的纵向结构指的是( )。 【2018.11】在组织结构的内容体系中,职权结构指的是( ) 【2017.5/2012.12】组织的横向结构指的是() 4.组织结构三个要素(3 要素)(2013.9) (1)复杂性:任务分工的层次、细致程度 (2)规范性:使用规则和标准处理方式以规范工作行为的程度 (3)集权度:决策权的集中程度 【2013.9】组织结构三要素不包括( )。 A. 虚拟化 B. 规范性 C. 集权度 D. 复杂性 【答案】A 【解析】组织结构包括三个要素:复杂性、规范性、集权度。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特征因素和权变因素) 1. 特征因素(考试重点) (1)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描述纵向结构。它是指从组织最高一层管理组织到最低一层管理组织的各个组 织等级。每一个组织等级就是一个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数量。它是指一名领导者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的数量。它的 大小往往反映上级领导者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反比的数量关系。层次越多,幅度越小;层次越少,幅度越大;管理幅度起主导作用。 【出题角度】——判断+应用(2013.2016 案例计算)(2010.63)(2013.10) (2017.6) 【2010.63】关于管理层次、管理幅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组织的管理层次的多少,反映其组织结构的纵向复杂程度 B.管理幅度的大小往往反映上级领导者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 C.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存在正比关系 D.管理幅度决定管理层次 E. 管理层次对管理幅度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答案】ABDE 【解析】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密切。首先,两者存在反比的数量关系。同样规模的企业, 加大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就会减少;反之,管理层次就会增多。其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 次是相互制约的,其中管理幅度起主导作用。管理幅度决定管理层次,管理层次的多少取 决于管理幅度的大小。同时,管理层次对管理幅度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 (2)专业化程度 是指组织各职能工作分工的精细程度。具体表现为其部门(科室)和职务(岗位)数量的 多少。 同样规模的企业,科室多,说明分工精细,专业化程度高。 【出题角度】——概念判断 【2011.9】在组织结构的特征因素中,能够反映组织各职能部门间工作分工精细程度的是( )。 A.制度化 B.规范化 C.职业化 D.专业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结构的特征因素。组织结构的专业化程度是指企业各职能分工的精细 程度,具体表现为其部门(科室)和职务(岗位)数量的多少。 (3)地区分布 1)是指企业在不同地区、城市设有生产工厂和管理机构的状况。其表面组织结构在空间上 的复杂程度。 2)区域越广,结构越复杂。 (4)分工形式 (2017 案例应用) 1)也就是横向分工所采用的形式。 例如:职能制、产品制、地区制、混合制。 (5) 关键职能 在组织结构中处于中心位置、具备较大职责和权限的职能部门,关键职能对实现企业战略 目标起关键作用。 【说明】销售型企业的销售部、技术型企业的研发部门等。 【出题角度】——应用 【2017.案例】K 公司的关键职能部门是()(K 公司是一家有 6 年发展历史的软件开发公 司) A.行政与人力资源部 B.研发部 C.财务部 D.客户关系部 【答案】B 【解析】K 公司是一家有 6 年发展历史的软件开发公司,所以研发部是其关键职能部门。 (6)集权程度 集权程度高的组织结构中,企业经营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大部分集中于高层管理者手中。反 之,则集权程度较低,或分权程度较高。 (7)规范化 1)指员工以同种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 【出题角度】——判断 【2010.12】员工以同样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称为( )。 A.规范化程度 B. 专业化程度 C.集权化程度 D. 分工化程度 【答案】A 【解析】规范化是指员工以同种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 (8) 制度化程度 企业采用书面文件的数量可以反映其制度化的程度。口头方式为主的则制度化程度低。 【出题角度】——应用 (9)职业化程度(和后面人力资本投资结合考察) 是指企业员工为了掌握其本职工作,需要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程度。通常,用“员工的 平均文化程度”或“上岗职业培训期限”作为衡量职业化程度高低的指标。企业多数员工 文化程度高,需要较长时间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则职业化程度较高。 (10)人员结构 指各部门人员、各职能人员在企业职工总数中的比例情况。 例如:技术人员比率、管理人员比率等指标。 技术人员:办公人员:营销人员=3:1:9 技术人员:办公人员:营销人员=10:1:3 【出题角度】——综合题 【2016.6】组织结构设计的特征因素不包括()。 A.关键职能 B.企业规模 C.职业化程度 D.分工形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结构设计。组织设计的特征因素包括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专业化程度、 分工形式、关键职能、制度化程度、职业化程度等,B 未涉及。 2. 权变因素 (1)概念:影响组织结构形式构成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 (2)主要权变因素: 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技术、组织规模、人员素质、组织生命周期等。 【2018.15】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不包括( ) A. 企业生命周期 B. 企业环境 C. 企业规模 D. 企业专业化程度 【答案】D 【解析】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权变因素:企业环境、企业战略、企业技术、人员素质、企业规模、 企业生命周期。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8 步) 1. 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主要确定管理幅度、分工形式、管理层次等。 2. 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 (1)针对企业管理业务进行总体设计,确定企业各项管理职能及其结构,并层层分解为 各管理层次、管理部门、管理职务和岗位。 (2)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基本职能设计、关键职能设计和职能的分解 (3)其是组织设计过程的首要工作 3. 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 4. 联系方式的设计:联系方式是指企业中纵向管理层次之间、横向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方 式和控制手段。 5. 管理规范的设计:组织结构的细化、合法化和规范化,起到巩固和稳定组织结构的作用 6. 人员配备和培训体系的设计 7. 各类运行制度的设计:其目的是确保组织结构的正常运行 8. 反馈和修正 【出题角度】——挖空题 二、组织设计的类型(7 个 = 3 个常用+ 4 个其他)(重点) (一)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常用)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想的组织形式就是科层(官僚)制,强调权威与等级、规章 与规范。 1. 决定因素 (1)权力等级:组织预先定好的决策的结构范围。权力集中程度高,很重视权力等级 (2)分工:个体和部门分担和执行工作的程度。分工较为精细。 (3)规章:正式的书面规定。规章的增加可以使组织更加规范化,但是过多的规章会限制个 体的自主性。 (4)程序规范:员工执行任务及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预定的步骤顺序。行政层级式组织往 往比较强调规章和程序规范。 (5)非个人因素:对待组织成员及组织以外人员时,在某些范围内不应考虑的个人属性。 (6)技术能力:决定工作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能力和绩效,而不是其他非个人因素。 【助记】重视权力、规章和程序,复杂少变动。 2. 适用范围 在复杂/静态环境中最有效。行政层级式的组织可以保证高度集权、强调等级的管理能够顺 利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和程序也不需要频繁改动。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9】在复杂/静态环境中,最有效的组织设计形式的( )。 A.矩阵组织形式 B.无边界组织形式 C.行政层级式 D.职能制 【答案】C 【解析】选项 C 正确,行政层级式在复杂/静态的环境中效果最好 (二)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常用) 起源于 20 世纪初,被称为法约尔模型,通常称为职能制结构。 1. 特点 (1)职能分工,各自履行分工的职能。 (2)直线—参谋制,直线人员对直属下级发号施令,参谋人员指导、监督和服务。 (3)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决策权主要集中于最高领导层。 2. 优点 (1)有明确的任务和确定的职责,从事类似工作的人们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的机会较多; (2)可以消除设备及劳动力的重复,对资源最充分地利用,有利于专门设备的开发和对 专家的培养。 (3)有利于管理人员注重并能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技能,强化专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每个人员固定一个职能机构一项职能工作,整个组织稳定性较高; (5)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便于最高领导层对整个企业实施严格的控制。 3. 缺点 (1)狭隘的职能观念,不是把组织的任务看作一个整体 (2)横向协调差,职能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3)适应性差 (4)企业领导负担重 (5)不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 4. 适用范围 (1)简单/静态的环境中效果较好; (2)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的、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的、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外部环境比较稳 定的企业。 【助记】专业、集中、简单少变动。 【出题角度】——挖空题+判断+案例应用(2013) 【2015.6】职能制组织形式被称为( )。 A. 韦伯模型 B. 斯隆模型 C. 法约尔模型 D. 韦尔奇模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第三章第一节的职能制结构。它也叫法约尔模型。 【2012.11】职能制组织在( )环境中效果最好。 A. 简单/静态 B. 复杂/静态 C. 简单/动态 D. 复杂/动态 【答案】A 【解析】 职能制结构在简单/静态环境中效果较好。 【2016.7】职能制组织形式的缺点不包括()。 A.狭隘的职能观念 B.横向协调性差 C.领导负担过重 D.设备与劳动力重复过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设计的类型。职能制的缺点:(1)狭隘的职能观念。(2)横向协调差。(3) 适应性差。 (4)企业领导负担重。(5)不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 才。D 未涉及。 (三)矩阵组织形式(常用) 1. 含义 “同一组织内部,既设置具有纵向报告关系的若干职能部门,也建立具有横向报告关系的 若干产品部门(或项目小组),从而形成纵向与横向管理系统相结合。”它代表了围绕产 品线组织资源及按职能划分组织资源二者之间的一种平衡。也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 2. 特点 (1)一名员工有两位领导 (2)组织内部有两个层次的协调 (3)产品部门(或项目小组)所形成的横向联系灵活多样 3. 优点 (1)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2)有利于顺利完成规划项目,提高企业的适应性 (3)有利于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 (4)有利于职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4. 缺点 (1)组织的稳定性较差。 (2)双重领导的存在,容易产生责任不清、多头指挥的混乱现象。 (3)机构相对臃肿,用人较多。 5. 适用范围 (1)复杂/动态的环境中较为有效。 (2)适合因技术发展迅速和产品品种较多而具有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特点的企业,如军事 工业、航天工业公司;一般工业企业中的科研、新产品试制和规划工作。 【助记】横纵 2 结合,有利配合高层省心,人多复杂不稳定。 【2018.79】关于矩阵组织形式的优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它有利于职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B. 它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稳定性 C. 它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D. 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 E. 它有利于减轻高层人员的负担 【答案】A、C、D、E 【解析】矩阵制优点(1)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适 应性(3)有利于减轻高层管理人员的负担(4)有利于职能部门与产品部门相互制约,保 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缺点:组织的稳定性较差。B 错误,其他均正确 【2014.11】关于矩阵组织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矩阵组织形式在简单静态环境中效果好 B.矩阵组织形式在简单动态环境中效果好 C.矩阵组织形式在复杂静态环境中效果好 D.矩阵组织形式在复杂动态环境中效果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矩阵组织形式在复杂动态环境中较为有效。 【小结】三种组织形式在不同环境中有效性的对比 环境 组织形式 行政层级式 职能制 矩阵结构 简单/静态 低-中 高 低 复杂/静态 高 中 低 简单/动态 中 低-中 低 复杂/动态 低 中 高 (四) 其他组织形式 1.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美国通用公司原总裁斯隆提出) ◆特点 (1)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分别建立经营事业部,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 的分散经营。 (2)每个事业部都是实现公司目标的基本经营单位,对公司负有完成利润计划的责任, 同时统一管理产品的全部活动。 (3)实行相对的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并设有相应的职能部门。 优点 (1)有利于总公司的高层摆脱具体管理事务,集中精力于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 (2)各事业部之间也有竞争,增强企业的活力。 (3)多个事业部形成大型联合企业,每个事业部高度专业化,有利于把联合化和专业化 结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 缺点 (1)容易使各事业部只顾自身的利益,减弱整个公司的协调一致性 (2)公司和各个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复,会增加费用和管理成本。 适用范围 产品种类多且产品之间工艺差别大,或市场分布范围广且市场情况变化快、要求适应性强 的大型联合企业或公司。 2. 团队结构 (1)团队已成为目前组织工作活动的最流行的方式 (2)主要特点:打破部门界限并把决策权下放到工作团队成员手中。 (3)小型组织中,可以把团队结构作为整个组织形式;大型组织中,团队结构一般作为 行政层级组织形式的补充。 【出题角度】——应用(案例(2011)(2013)(2016)(2017)) 3. 虚拟组织 (1)实质:“可以租用,何必拥有” (2)特点:规模较小,但可以发挥主要职能,决策集中化程度很高,但部门化程度很低 或根本不存在(如戴尔计算机公司) (3)优势:灵活性 (4)缺点:公司管理人员对公司的主要职能活动缺乏有力的控制 4. 无边界组织(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韦尔奇提出) 寻求通过组织扁平化来减少指挥链,对管理幅度不加限制,减少或取消各种职能部门,代 之以授权的团队。 大公司像小公司一样运作 【2018.23】事业部制组织组织形式的优点不包括( ) A.它有利于把联合化和专业化的优点结合起来,提高生产效率 B.它有利于高层管理者集中精进行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 C.它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D.它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和费用 【答案】D 【解析】事业部制组织增加管理成本和费用。 【2011.64】关于各类组织形式优缺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能够把联合化和专业化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B. 职能制结构有利于强化专业管理 C. 行政层级式的组织可以保证高度集权以及等级管理的顺利执行 D. 矩阵组织形式的稳定性较高 E. 无边界组织形式有助于强化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组织设计的类型。矩阵组织形式的稳定性较差, D 说法有误。无边界组织 形式所寻求的是通过组织的扁平化来减少指挥链,对管理幅度不加限制,取消各种职能部 门,代之以授权的团队, E 说法有误。 第二节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概述 1. 概念 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简单的说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的 共同价值观体系,使得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 2. 影响因素 工作群体的特征,管理者和基层主管的领导模式,组织特征和管理过程,外部环境 3.功能 (1)导向作用:组织文化把组织整体及组织成员个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组织 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同时,也能够将整个组织引向某个特别的领域或阶层,使得整个组织 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 (2)规范作用:组织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思想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软规范,制约员 工的行为,以此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并诱导多数员工认同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从而 使组织上下左右达成统一、和谐与默契。 (3)凝聚作用:组织文化是组织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是一种黏合剂,把各个 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一起,使得组织产生一种凝聚力及向心力。薪酬和福利形成了 凝聚员工的物质纽带,组织文化则形成了凝聚员工的情感纽带。 (4)激励作用:优秀的组织文化就是要创造一种人人受到重视、受到尊重的文化氛围,以 此来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 (5)创新作用: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组织文化,是组织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激发员 工创新精神的源泉和动力。 (6)辐射作用:组织文化的建立,组织形象的树立,除对本组织产生很大影响外,还会 对社会公众、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提高组织知名度的同时,构成 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4.内容 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是组织文化的本质所在,即组织文化的具体内容;从这七个方面来评 价组织,就能得到组织文化的全貌。 (1)创新与冒险:组织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冒险的程度 (2)注重细节:组织期望员工做事缜密,善于分析和注意细节的程度。 (3)结果导向:组织的管理层多大程度上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上,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 结果的手段和过程。 (4)人际导向:组织的管理层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组织内部的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5)团队导向:组织在活动时围绕团队而非个人进行组织的程度。 (6)进取心:组织成员具备进取心、竞争意识而非贪图安逸的程度。 (7)稳定性:组织活动更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5. 结构(三层) (1)物质层(表层):包括企业的名称、产品外观包装,建筑风格,纪念物等外显标示等, 折射出组织的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2)制度层(中间层、里层):组织中的行动准则或规章制度。 (3)精神层(深层):组织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 神风貌,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019】组织文化结构中的深层是( )。 A.物质层 B.制度层 C.精神层 D.规范层 【答案】C 【解析】选项 C 正确,组织文化结构中的深层是精神层。 组织文化的结构 物质层: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外观及包装,建筑风格,纪念物等外显标示 制度层:各种行动准则或规章制度 精神层(核心):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 关系-三者紧密相连 (1)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 (2)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 (3)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及制度层的思想基础,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有没有精神 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自己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6.69】关于组织文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文化分为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 B.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 C.有无制度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身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 D.物质层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 E.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及制度层的思想基础 【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文化结构。组织文化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A 正确。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D 正确。制度层则 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B 正确。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及制度层的思想基础, 也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E 正确组织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 自己的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C 错误。 【知识点】组织文化的类型(南桑菲尔德提出) 类型 学院型 相关内容 举例 (1)为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而准备,使其不断成长、进 IBM 公司、可口可乐 步; 公司、宝洁公司 (2)喜欢雇佣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3)提供大量专门培训,指导其在特定的职能领域从事专业化工 作 俱乐部型 (1)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2)资历是关键因素,年龄和经验至关重要 德尔塔航空公司、贝 (3)把管理人员培养成通才。 尔公司、政府机构和 军队。 棒球队型 (1)鼓励冒险和革新 会计、法律、投资银 (2)招聘时在各年龄和经验层次中寻求有才能的人 行、咨询公司、广告 (3)薪酬制度以员工绩效水平为标准 机构、软件开发、生 (4)对出色的员工给予巨额奖励和较大自由度,员工都拼命工作 物研究领域 (5)重视创造发明 堡垒型 (1)着眼于公司的生存 大型零售店、林业产 (2)工作安全保障不足,但对于喜欢流动性、挑战性的人来说,具 品公司、天然气探测 有一定的吸引力。 公司 【出题角度】——判断+案例(2011)(2017) 【2010.13】重视员工的适应、忠诚感和承诺的组织文化称为( )组织文化。 A.学院型 B.棒球队型 C.俱乐部型 D. 堡垒型 【答案】C 【解析】俱乐部型组织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 【2011.11】有些企业喜欢雇用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培训,然后指导他 们在特定的领域内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具有这种组织文化特点的组织被称作( )组织。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文化的类型。学院型组织注重培养专才。是为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 工作的人而准备的地方。这种组织喜欢雇用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专门 培训,然后指导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内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 【2012.13/2015,7】按照美国学者桑南菲尔德的组织文化分类观点,重视忠诚度和承诺的组 织类型是( )。 A. 学院型 B. 俱乐部型 C. 棒球队型 D. 堡垒型 【答案】B 【解析】俱乐部型组织文化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把管理人员培养成通才,资历是关键 因素,年龄和经验至关重要。 【2013.12】鼓励冒险和革新的组织文化称为( )组织文化。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答案】C 【2016.8】政府部门和军队的文化类型属于()。 A.俱乐部型 B.棒球队型 C.学院型 D.堡垒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文化的类型。 【知识点】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组织设计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强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设计下,很难形成崇尚公平、自由参 与的组织文化。在组织设计时应考虑企业想要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宗旨,并进行适合于这种 文化发展的组织设计。具体表现如下: 一、组织的制度化 1. 制度化程度越高,组织文化越趋于严谨。 2. 企业想要鼓励创新和开放的组织文化,就需要降低组织的制度化程度。 二、组织的规范化 1. 高度规范化可以带来行为的可预测性、次序性和行为的一致性,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2. 高度的规范化不利于形成鼓励多样化、革新的组织文化。 三、组织的管理层次 1. 管理层次多、结构复杂的组织,不利于培养员工自主性和参与决策的主动性。 2. 管理层次较少,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的组织,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灵活开放,鼓励 员工独立决策。 四、集权程度 集权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形成民主、参与的组织文化。 五、招聘制度 1. 员工多样化程度低、内部招聘为主的组织,倾向于强调稳定和连续的组织文化。 2. 员工多样化程度高、以外部招聘为主的组织重视灵活性和创新的价值。 六、绩效评估体系 1. 强调合作的文化与强调严格的等级差异的绩效评估体系是很难并存的。 2. 企业拥有合作的组织文化,强调个人绩效的评估体系不合适。 3. 企业希望有一种冒险、创新的组织文化,则绩效评估体系应将重点放在评价创新的努力 上。 七、薪酬制度 1. 不同级别间薪酬差别很大的薪酬体系适合于强调等级的组织文化,不适合崇尚平等的文 化。 2. 强调整齐划一的文化中,很难靠奖金和荣誉来激发员工创造力。 3. 培养合作氛围的组织不应该过分强调薪酬的功能性意义。 【出题角度】——综合题 【2016.62】关于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的制度化程度越高,组织文化就越倾向于严谨 B.强调等级制度的组织设计,很难形成公平、自由参与的组织文化 C.高度的规范化有利于形成鼓励多样化、革新的组织文化 D.级别差别很大的薪酬制度适合于强调等级的组织文化,不适合崇尚平等的组织文化 E.管理层次多、结构复杂的组织,有利于鼓励员工独立决策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文化与组织设计。组织的制度化程度越高,组织文化就越倾向于严谨。 高度的规范化可能不利于形成鼓励多样化、革新的组织文化。不同级别间薪酬差别很大的薪 酬体系适合于强调等级的组织文化,而不适合崇尚平等的文化。管理层次多、结构复杂的组 织,不利于培养员工自主性和参与决策的主动性。管理层次较少、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的组织, 则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表现出灵活、开放的特点,从而鼓励员工进行独立决策。 【2010.66】关于组织设计和组织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织设计会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 B.如果企业要鼓励创新、开放的组织文化,就需要提高组织的制度化程度 C.多样化程度高、以外部招聘为主的组织通常更重视灵活性和创新的价值 D.强调严格的等级差异的绩效评估体系可以培养合作的组织文化 E.一个希望培养合作氛围的组织不应该过分强调薪酬的功能性意义 【答案】AGE 【解析】1.组织设计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 2.如果企业想要鼓励创新、开放的组织文化,就需要降低组织的制度化程度。 3.一般来说,员工的多样化程度低、以内部招聘为主的组织倾向于拥有强调稳定和连续性的 文化,而反之,多样化程度高、以外部招聘为主的组织重视灵活性和创新的价值。 4.不同级别间薪酬差别很大的薪酬体系适合于强调等级的组织文化,而不适合崇尚平等的 文化。一个想培养合作氛围的组织不应该过分强调薪酬的功能性意义。 【2011.65】如果企业想要构建一个自由、平等、开放、创新的组织文化,可以采用的组织设 计手段包括( )。 A. 提升组织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程度 B. 减少管理层次,形成趋于扁平的组织 C. 以外部招聘为主,提高员工的多样化程度 D. 建立强调等级差异的绩效评估体系 E. 建立不同职位等级间薪酬差异很大的薪酬制度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组织文化与组织设计。如果企业想鼓励创新、开放的组织文化,就需要降低 组织的制度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A 说法有误。企业希望有一种冒险、创新的组织文化,则 绩效评估体系应将重点放在评价创新的努力上。而不应该建立强调等级差异的绩效评估体 系,D 说法有误。不同级别间薪酬差别很大的薪酬体系适合于强调等级的组织文化,不适合 崇尚平等的文化,E 说法有误。 第三节 组织变革与发展 【知识点】组织变革概述 一、概念:组织为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对其自身进行的调整和修正。 二、原因: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 三、变革征兆 (1)决策失灵; (2)沟通不畅; (3)不能发挥效率; (4)缺乏创新。 【出题角度】——挖空题+应用 四、组织变革的方法(案例 2011、2017) (一)以人员为中心(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变革) 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改变人的态度、行为及群体行为等。 (二)以结构为中心 组织内部结构的分化和统合,包括重新划分和合并新的部门,调整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任免责任人,明确责任和权力等。 (三)以技术为中心 组织工作流程再设计、组织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设备的改变、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等。 (四)以系统为中心(上述综合) 在变革某一因素时,必须注意到它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应考虑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 之间的平衡。 五、组织变革的程序 (1)确定问题 (2)组织诊断 (3)实行变革 (4)变革效果评估 【知识点】组织发展概述 一、组织发展的含义 1. 概念:组织发展是有计划变革及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 的幸福感。 2. 注重:人性与民主因素。 3. 目的:在于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合作与参与过程以及质询精神。 4. 组织发展的目标 (1)对人的尊重; (2)信任和支持; (3)权力平等; (4)正视问题; (5)鼓励参与。 【2019】 关于组织发展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它重视对人的尊重 B.它重视合作与参与过程 C.它重视权力与控制 D.它重视质询精神 E.它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 【答案】 BDE 【解析】 组织发展的目的在于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 合作与参与过程以及质询精神。 二、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 1.结构技术 通过有计划地改革组织的结构,改变其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度的技术,从而影响工作内 容和员工的关系。 【说明】合并职能部门,减少垂直分化度,简化规章,扩大员工自主性;对工作进行再设计 2.人文技术 通过沟通、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的技术,包括: (1)敏感性训练 通过交互作用方式改善自身行为。了解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及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做法: 把十几名受训者集中到实验室,或远离工作单位的地方,心理学家来主持训练。 成员没有要解决任何特殊问题的意图,也不想控制任何人,人人赤诚相见,互相坦率地交 谈,交谈的内容只限在“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 【2018.10】在组织发展方法中,关于敏感性训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敏感性训练中团队更为注重讨论的结果,而不是相互作用的过程 B.它有助于减少人际冲突 C.它是一种人文技术 D.它有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 【答案】A 【解析】敏感性训练:又称实验室训练、T 团体训练、交友团体训练等,是指通过无结构小组的 交互作用方式来改善行为的方法。在训练中,成员处于自由开放的环境中,由一名专家做顾 问,讨论他们自己以及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团体注重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讨论的结果,因 为训练目的在于团体成员通过观察和参与有所领悟,了解自己、别人和相互作用。 (2)调查反馈 是一种调查工具,用来评估组织成员的态度,了解员工们在认识上的差异。通常是以问卷 调查的形式进行,可以对个人,也可以对部门。讨论过程中,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案例】针对目前组织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内耗增加进行的问卷调查,看成员如何看待这个 问题。 (3)质量圈(员工参与计划的一种形式) 企业中多个员工小组自愿定期与主管会面,以鉴别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然 后将这些提议送交给高层管理部门审查,获得批准的方案由员工参与完成 (4)团际发展(群体间关系的开发) 团际发展旨在化解和改变工作团体之间的态度、成见和观念,以改善团体间的相互关系。 最常用的方法是:由冲突的两个团体分别讨论,列出它们各自对自己的认识,对对方的认 识和不满提出要求,然后相互交换,共享信息,找出分歧和导致分歧的原因和性质,接着 由双方派出代表共同协商,找出解决问题、弥合差异、改善关系的方法 【2017.63】组织发展方法中的人文技术包括()。 A.敏感性培训 B.工作再设计 C.调查反馈 D.质量圈 E.团际发展 【答案】ACDE 【解析】人文技术包括: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质量圈,团际发展 三、现代的组织发展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 概念:整个企业通过共同努力,引进新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文化,大幅度消减因质量不佳而 导致的成本增加,以此来满足顾客的需要。 要求: (1)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依靠协同工作得到组织中的每个人对质量的承诺,是一个在长期 经营中不断改进质量的过程 (2)要达到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变革必须根植于企业最根本的部分,即组织文化,组织 文化必须支持全面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4)全面质量管理规划需要从上向下推行,并持续从下向上付诸实施。 【出题角度】——综合题 【2011.13】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在长期经营中不断改进质量的过程 B.全面质量管理规划需要自上而下推行,并自上而下付诸实施 C.挑选有高度责任感的员工才能符合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D.要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文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规划需要从上向下推行,并持续地从下向上 付诸实施。所以 B 的说法有误,符合题意。 2.团队建设 (1)特征:规模小;能力互补;有共同的意愿、目标和方法;情愿共同承担责任。 (2)对象:可针对工作,也可针对员工的业余生活,双管齐下效果更好。 (3)具体的做法是:先由大家确定团体的目标,列出各个子目标及其优先顺序,并在目标 及优先顺序上达成共识。接着,各个成员说明自己在目标达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划定各自 责任,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个人努力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团体目标的认同。最 后,大家在共同的目标下商讨作业细节,确定工作程序。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全体员工对工 作的投入程度,增强责任感,从而提高绩效。 课堂总结 【2017.案例】K 公司是一家有 6 年发展历史的软件开发公司,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公 司设置有研发部,行政与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部门。形成了强调革新与冒险的组织文化, 不断有新产品问世。K 公司一直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同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只要 是具有发展潜质的员工,就委以重任,而不考虑员工的年龄和工作经验。公司的薪酬、奖励 制度与员工绩效挂钩,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公司会加重奖,并给予较大的工作自由度, 因此,公司员工的工作士气高涨,敬业度很高。 K 公司共有 100 多名员工,强调以项目组为主要形式进行技术研发,把不少决策权下放给 员工,并打破严格的部门界限,提倡部门协作,联合攻关,最近,公司获得了很大一笔风 险投资,为此,公司制定了明确的扩张性战略计划,同时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公司将针 对不同的行业组建专门的技术咨询小组,还计划成立独立的市场部和客户关系部,以加快 市场开拓,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 K 公司目前的组织文化属于( )。 A.学院型 B.俱乐部型 C.棒球队型 D.堡垒型 【答案】C 【解析】根据案例内容,形成了强调革新与冒险的组织文化,可得出棒球队型。 2. K 公司的关键职能部门是( )。 A.行政与人力资源部 B.研发部 C.财务部 D.客户关系部 【答案】B 【解析】K 公司是一家有 6 年发展历史的软件开发公司,所以研发部是其关键职能部门。 3.K 公司目前的主要组织结构设计类型是( )。 A.事业部制组织形式 B.职能制组织形式 C.团队结构形式 D.虚拟组织形式 【答案】C 【解析】团队结构主要特点:打破部门界限并把决策权下放到工作团队成员手中。根据案例 内容,K 公司共有 100 多名员工,强调以项目组为主要形式进行技术研发,把不少决策权 下放给员工,并打破严格的部门界限,这属于团队结构形式。 4.为了实际扩张性战略计划。K 公司进行了组织变革,这种组织变革的方法属于( )。 A.以人员为中心的变革 B.以技术为中心的变革 C.以文化为中心的变革 D.以结构为中心的变革 【答案】D 【解析】以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包括重新划分和合并新的部门,调整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任免负责人,明确责任和权力等。根据案例内容,公司制定了明确的扩张性战略计划,同 时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公司将针对不同的行业组建专门的技术咨询小组,还计划成立独 立的市场部和客户关系部,以加快市场开拓,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所以 K 公司进 行的组织变革的方法属于以结构为中心的变革。
19 页
339 浏览
立即下载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教材精讲班-第一部分-第四章
第四章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框架概述】 【考情分析】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5题5分 1题2分 — 6题7分 2018 年 3题3分 1题2分 - 5分 2019 年 4题4分 1题2分 - 6分 第一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实施过程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所谓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指“为了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培育富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组织 文化,而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同战略目标和目的联系在一起的做法”,或“为了实 现一个组织的目标而实施的有计划的人力资源运用模式以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所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战略以及赢 得竞争优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被看成是一种“利润中心”,而不仅仅是一种“成本 中心”。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概念是战略匹配或战略契合,必须具两个一致性: 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外部环境和组织战略之间的一致性,也称外部契合或垂直一致性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战略) 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内部一致性,也称内部契合或水平一致性。(人力资源职能的内部 一致性)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改变结构和文化、提高组织效率和业绩、开发 特殊能力以及管理变革。 【出题角度】——挖空题 【2010.6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 )。【改编】 A. 组织管理变革 B. 员工考勤 C. 开发特殊能力 D. 行政管理 E. 提升组织效率和业绩 【答案】ACE 【解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概念结构和文化、提升组织效率和业绩、 开发特殊能力以及管理变革。 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思想: 1)以利润为导向的观点,而不仅仅是从以服务为导向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和解决各种人 力资源问题。 2)对生产率、薪资福利、招募甄选、培训开发、绩效反馈、缺勤、临时解雇及员工态度调查等 这样一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 3)采用包括可行性、挑战性、具体性以及有意义性等目标在内的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同时针对组织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议性解决报告。 4)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员提供培训,并且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它对企 业的利润实现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例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贯彻的重要思想,表达错误的是 ( )。 A. 以成本为导向的观点,而不仅仅是以服务为导向 B. 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 C. 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议性解决报告 D. 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员提供培训 【答案】A 【解析】以利润为导向的观点,而不仅仅是以服务为导向。 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要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实际上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员必须能够向其他人表 明,自己对于组织的目标和使命达成作出了贡献。为此,一个组织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必须努力做到: 第一,参与组织的战略规划制定过程。 第二,掌握与组织的战略性目标有关的一些特定知识。 第三,知道何种类型的员工技能、行为以及态度能够支持组织的战略达成。 第四,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来确保员工具备实施组织战略所需要的这些技能、行 为以及态度。 【出题角度】——综合题 【2017.63】某公司总裁最近对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提出了批评,指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 作层次过低,今后应当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迈进。为此,该公司今后的人力资源 管理工作应当做到( )。 A. 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本公司的外部环境和组织战略相匹配 B. 确保公司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之间保持高度一致性 C. 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方面 D. 不再从事日常行政事务性工作 E. 向公司的其他人证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对公司的目标实现做出了贡献 【答案】ABE 【解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战略以及赢得 竞争优势。核心概念是战略匹配或战略契合。包括两个方面的一致性:外部契合或垂直一致 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内部契合或水平一致性(人力资源职能的内部一 致性,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政策和实践之间保持高度内部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种 良性的匹配、互动关系)。 (二)战略的三个层次及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型 1.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1)组织战略层次:主要回答到哪里去竞争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分为成长战略、稳定战略 和收缩战略 2)竞争战略层次:又称经营战略,主要回答如何进行竞争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分为总 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以及市场集中战略 3)职能战略层次:主要回答凭借什么来进行竞争。人力资源战略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就是 职能战略的一种 【2017】人力资源战略属于( )战略。 A. 组织 B. 公司 C. 竞争 D. 职能 【答案】D 【解析】战略管理的层次包括组织战略层次、竞争战略层次和职能战略层次。人力资源管理战 略就是职能战略层次。 【2019】某高科技公司认为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前景巨大,于是做出了进入该领域的战略决策, 属于( )。 A. 职能战略 B. 竞争战略 C. 组织战略 D. 差异化战略 【答案】C 【解析】组织战略它主要回答到哪里去竞争的问题,即作出组织应该选择经营何种业务以及 进入何种行业或领域的决策。 2.一个战略管理的基本模型 一个组织的战略管理过程主要包括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两个核心阶段。 (1)战略制定过程:又称战略规划过程,界定组织的使命、长期目标、所面临的外部机会 和威胁以及组织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然后确定组织的战略方向。 (2)战略实施过程:又称战略执行过程,帮助组织确定如何有效执行已经确定的战略, 主要是如何设计组织结构、如何分配资源以及如何确保组织获得高技能的员工等。 注:在组织的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执行阶段并非永远只能被动地的处于战略制定阶段之 后。在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和决策之间的不断循环。 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中扮演: 1)组织战略执行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2)人力资源管理可能会导致组织战略的调整。 【真题·2017 单选】在战略管理过程模型中,从战略制定到战略执行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个 中间环节是( )。 A. 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B. 进行 SWOT 分析 C. 衡量企业绩效 D. 确定组织的人力资源需要 【答案】D 【解析】战略制定的三个步骤是阐明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长期目标,进 SWOT 分 析,选择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的总体战略,选项 A、B 战略制定的环节;衡量企业绩效是战 略执行阶段,选项 C 错误;作为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中间环节是确定组织的人力资源需 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和战略执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概念:一种旨在使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相匹配,从而帮 助组织维持竞争优势的公司规划 1.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 1)阐明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长期目标 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内容: 使命:描述了一个组织存的理由、目的和意义(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愿意:是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的总体描述(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价值观:则是在履行使命以及达成愿景过程中坚持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正直、进 取、合作、创新)。 2)对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进行评估(用 SWOT 分析)。确定组织达成使命和 长期目标的方式,即作出战略选择 3)阐明组织在追求其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将如何分配自己的资源 【2018.49】某互联网公司的公司简介中有如下三个表述;“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通过互联网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正直、进取、合作、创新”,它们分别是这家公司的( )。 A. 愿景、使命、价值观 B. 使命、愿景、价值观 C. 使命、价值观、愿景 D. 价值观、愿景、使命 【答案】A 【解析】战略规划的任务之一是描述组织的终极目标:即愿景、使命、价值观,根据“成为” , “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正直”等词汇得出 A 正确。 4)组织对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进行评估。 外部分析 指通过考察组织的运营环境,分析组织所面临的各种战略机会以及所受到的各 种威胁 战略机会 尚未开发的客户市场; 战略威胁 潜在的人员短缺;新的 对企业有帮助的技术进 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即 步;尚未挖掘和利用的 将出台的可能会对公司 潜在人力资源等 产生负面影响的法律; 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等 内部分析 分析组织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它集中考察组织可能获得的财务资源、资本资源、 技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018】企业常常会使用 SWOT(即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分析来制 定战略,其中属于战略威胁的有( )。 A. 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 B. 可能对本企业不利的法律即将出台 C. 竞争对手实现技术创新 D. 强劲竞争者的数量增加 E. 劳动力市场上缺乏本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答案】BCDE 【解析】在 SWOT 分析中,战略威胁(T):潜在人员短缺;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即将出台 的可能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的法律;竞争对手的创新技术等。因此,选项 BCDE 正确。 2.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规划过程中的作用 一家企业的战略规划过程通常发生在高层,一般是由一个战略规划小组决定的。然而,战 略规划决策的每一个步骤都会涉及与人有关的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需要参与战 略决策的每一个步骤。 【例题】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规划过程中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 A. 战略规划一般发生在管理层 B. 战略规划决策的每一个步骤都会涉及与人有关的问 C.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应该参与战略决策的每一个步骤 D. 战略规划一般由一个战略规划小组决定的 【答案】A 【解析】战略规划过程一般发生在高层,一般是由一个战略规划小组决定的。 3.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之间的联系 1)人力资源职能应当在战略规划阶段就参与进来 2)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和战略规划职能之间存在四种不同层次的联系,即行政管理联系、 单向联系、双向联系以及一体化联系 1)行政管理联系: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日常行政事务性管理活动上。人力 资源管理部门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是完全分离的。 问题:这样,不仅战略规划的质量和可行性难以保证,同时,战略执行也会由于缺乏人力 资源职能的配合而遇到各种问题 2)单向联系:企业的战略规划职能会自行制定战略规划,然后再将这种战略规划告知人 力资源部们,让其实施和落地。 问题:制定过程缺乏人力部们介入,即使积极执行,也有可能导致目标无法达成 3)双向联系:战略规划小组把企业正在考虑的各种战略选择告知人力部们。然后,人力高 层管理证分析不同战略对人力的需求,并把分析结果报告给战略规划小组。最后,规划小 组讲战略传达给人力高层,由他们制定具体执行方案 4)一体化联系:一体化联系是建立在战略规划职能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的持续互动 基础之上的,而不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单方向推进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战略规划和人力 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是动态的和全方位的,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是组织战略规划团 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全面参与组织的战略制定过程,不仅在组织的战略规划过程中通过 提供全面、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来帮助组织从一开始就制定出可行的战略规划,而且通过 全程参与战略规划过程,能接够更为充分的理解组织战略意图,并且预见到在战略执行阶 段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从而更为主动。积极的配合战略执行过程。 【例题】根据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人力资源部门未参与组织战略过程,这 属于( )关系类型。 A. 行政管理联系 B. 单向联系 C. 双向联系 D. 一体化联系 【答案】A 【解析】行政管理联系:日常的行政事务性管理活动,人力资源部门未参与战略过程;人力 资源部门和企业的战略管理完全分离;战略规划可行性和质量难以保证。 【2019】在制定战略规划阶段,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之间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谓单向联系,是指人力资源部门能够参与战略制定的过程 B. 所谓双向联系,是指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形成了互动联系 C. 所谓一体化联系,是指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互动是动态和全方位的 D. 所谓行政管理联系,是指人力资源部门不参与组织战略 【答案】A 【解析】单向联系是人力资源部门不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但让人力资源部门配合战略规划 的实施或落地,选项 A 错误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执行 战略制定:是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战略执行(实施),尤其是为了实施战略而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并付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主要是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需要承担的责任。凡是执行力差的组织,基本上都是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或缺陷的组织。 组织的战略是否能够得到成功的执行,主要取决于五个方面的重要因素: 1)人力资源管理对三个基本变量负有主要责任:工作任务设计、人员的甄选、培训与开发 以及报酬系统。 2)人力资源起到影响作用其他两个变量:组织结构以及信息系统。 【例题】组织的战略能够得到成功的执行取决的因素中,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负有主要责任的 是( )。 A. 组织结构 B. 人员的甄选和开发 C. 报酬系统 D. 工作任务设计 E. 信息的类型以及信息系统 【答案】BCD 【解析】组织的战略能够得到成功的执行取决的因素包括五种:工作任务设计;人员的甄选、 培训与开发;报酬系统;组织结构;信息的类型以及信息系统。 战略执行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 第一,确定组织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包括数量、质量、结构等; 第二,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开发和协调,确保组织获得适当数量的员工,确保这 些员工具备战略所需的技能,确保技能和职位及所需要完成工作任务之前的匹配 第三,通过科学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其所包含的人力资源政策、制度、程序和实践,建 立适当系统,确保员工采取的行为有利于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与步骤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工具 1.战略地图 1)概念: 战略地图(StrategyMap)实际上是对组织战略实现过程进行分解的一种图形工具,它形象 地展示了为确保公司战略得以成功实现而必须完成的各种关键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驱动关 系。 2)作用: 这幅“蓝图”有助于组织中的各个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理解组织的战略实现过程,同时了解 自己的绩效是如何为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达成作出贡献的从而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应当怎 样做才更有助于公司战略的实现。 【2019】企业在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时,可以通过对组织战略的实现过程进行分解展示 出必须完成的各种关键活动及其驱动关系,这种战略实施工具称为( )。 A. 战略地图 B. 目标管理 C. 数字仪表盘 D. 高绩效工作系统 【答案】A 【解析】考查战略地图的概念。战略地图是对组织战略实现过程进行分解的一种图形工具, 它形象地展示了为确保公司战略得以成功实现而必须完成的各种关键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 驱动关系 2.人力资源管理积分卡 1)概念: 针对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需要完成的一些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链而设计的各种财务类和非 财务类目标或衡量指标。 2)作用: 明确了衡量实现组织战略所必须完成的各项管理活动需要达成的具体指标和目标 3)功能: (1)管理员工的绩效,并将员工与组织的关键目标联系起来; (2)确保组织监控和评价员工的绩效,并采取快速修正行动来纠正存在的绩效问题。 (3)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完成的战略性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战略性结果进行监控 4)量化处理: (1)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甄选测试以及培训的数量等); (2)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员工行为(如客户服务表现等) (3)员工的行为所产生的公司战略后果及绩效(如客户满意度和利润率等)。 【2017】企业在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时,通常需要针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所需完成的一 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链,设计各种财务类和非财务类目标或衡量指标,这些目标或衡量 指标称为( )。 A. 平衡计分卡 B. 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 C. KPI 指标 D. 战略地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的概念,选择 B。 3.数字仪表盘 1)概念: 实际上是能够在计算机桌面上显示的各类图表,它以桌面图形、表格以及计算机图片的形 式向领导者和管理者形象地展示了在公司战略地图上出现的各项活动目前在公司中进展到 了什么阶段以及正在向哪个方向前进 2)作用: 提供,高层管理者要随时掌握组织的各项战略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重要工作的进度情况的工 具。这些数据能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提供一个及时采取修正措施的机会。 【例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工具不包括( )。 A. 战略地图 B. 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 C. 数字仪表盘 D. 目标管理 【答案】D 【解析】组织通常需要三种重要工具分别是战略地图、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以及数字仪表盘。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流程与步骤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流程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步骤 (1)确定组织的经营战略 (2)描绘组织的价值链 (3)设计战略地图 (4)确定战略所要求的各项组织成果 (5)确定组织需要的员工胜任素质和行为 (6)明确需要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政策以及活动 (7)制作人力资源计分卡 (8)通过数字仪表盘进行监控 第一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实施过程 【本节主要考点】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核心概念及重要思想 2.战略的三个层次及相互关系 3.战略管理过程的基本模型(两个核心阶段) 4.战略规划的任务 5.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之间的联系(四种联系) 6.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执行 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工具(战略地图、人力资源管理计分卡、数字仪表盘 第二节 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人力资源战略及其与战略的匹配 (一)人力资源战略的内涵 1.概念 所谓人力资源战略,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用来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行动 指南,它是一个组织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政策以及程序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 某种模式或规划的产物。 2.层次 1)一个组织的发展战略或公司战略,解决的是组织是要扩张、稳定还是收缩的问题——成 长战略、稳定战略和收缩战略 2)组织的经营战略或者竞争战略,是如何在既定的领域中通过一定的战略选择战胜竞争 对手的问题——创新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客户中心战略 (二)人力资源战略与不同组织战略的匹配 1.成长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1)概念: 成长战略是一种关注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创新以及合并等内容的战略, 2)分类: 内部成长战略:通过整合和利用组织所拥有的所有资源来强化组织优势的一种战略,它所 注重的是自身力量的增强和自我扩张。 外部成长战略:试图通过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或者多元化来实现一体化战略,这种战 略往往是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来扩张组织的资源或者强化其市场地位 3)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 内部成长战略: A 招募和甄选压力就会比较大,人力资源的招募职能必须能够不断补充组织成长和发展过 程中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B 培训工作也是全方位、多类型的,需要为组织不断培训和输送具有各种不同知识和技能的 员工 C 晋升方面,这类组织往往强调内部晋,从外部招募和录用低级别的员工,然后不断地把 员工一步一步培养到中高层管理职位 D 绩效管理的角度来说,这类组织会同时关注员工的结果以及完成工作的过程,但是更为 重视结果,同时薪酬与结果的联系往往也非常紧密 外部成长战略: A 这类组织的员工招募工作需求不大,但是员工的重新配置的工作压力却很大 B 培训的重点是文化整合和价值观的统一,以及关于如何解决冲突的技能培训,同时还要 对一些暂时找不到合适位置的人员进行技能的再培训 C 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的重心则都是如何实现绩效管理实践以及薪酬结构和薪资水平的规 范化和标准化 【例题】某企业内部成长战略下的人力资源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 A. 培训工作是全方位、多类型的 B. 企业往往强调内部晋升 C. 企业不关注员工的结果 D. 薪酬与结果的联系往往也非常紧密 E. 企业不关注完成工作的过程 【答案】ABD 【解析】内部成长战略下的人力资源战,从绩效管理的角度来说,这类组织会同时关注员工 的结果以及完成工作的过程,但是更为重视结果。 【例题】某企业外部成长战略下的人力资源战略表述错误的是( )。 A. 组织的员工招募工作需求不大 B. 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文化整合和价值观的统一 C. 绩效管理的重心是实现绩效管理实践规范化 D. 员工的重新配置的工作压力很小 【答案】D 【解析】某企业外部成长战略下的人力资源战略中,员工招募工作需求不大,但是员工的重 新配置的工作压力却很大。 2.稳定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1)概念: 稳定战略是一种强调市场份额或者运营成本的战略。这种战略要求组织已经占领市场中选 择一个自己能够做得最好的部分,然后把它做得更好。 2)适用: 组织往往处于较为稳定的环境之中,增长率较低,维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保持自 己已经拥有的技能。 3)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 以稳定已经掌握相关工作技能的员工队伍为出发点,因而这种组织的整体人力资源战略就 是保持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稳定性以及管理手段的规范性、一致性和内部公平性。 A 组织对人员招募的要求不是很大, B 内部员工能够获得比较缓慢的晋升, C 组织的培训主要关注员工当前所从事的工作的需要, D 绩效管理的重点是员工的行为规范以及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态度。 E 在薪酬管理方面,更加重视薪酬的内部一致性,薪酬的决策集中度比较高,薪酬的决定 基础主要是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 F 同时这类组织的员工福利水平往往比较高。 【例题】薪酬的决策集中度比较高,这是与( )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薪酬职能的表现。 A.内部成长战略 B.外部成长战略 C.稳定战略 D.收缩战略 【答案】C 【解析】企业采取稳定战略时,在薪酬管理方面更加重视薪酬的内部一致性,薪酬的决策集 中度比较高,薪酬的决定基础主要是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同时,这类组织的员工福利 水平往往比较高。 3.收缩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1)概念: 收缩战略通常会被那些由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因为想要缩小一部分经营业务的组织采用 这种战略有时又称为精简战略,它往往是与裁员、剥离以及结算等联系在一起的。 2)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 A 如何以一种和平、稳定并且代价最小的方式将冗余的人力资源剥离出组织,同时如何提 高在组织精简和裁员之后留在组织中的员工的士气。 B 绩效管理中心会放在对结果的考核上,将员工收入与组织的经营业绩挂钩有着非常强烈 的愿望。 C 这类组织对于将员工的收入与组织的经营业绩挂钩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除了在薪酬中 减少固定薪酬部分所占的比重、增加浮动薪酬的比重,往往还力图实行员工股份所有权计 划等,以鼓励员工与组织共担风险。 【例题】企业绩效管理重心放在对结果考核上,这是与( )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薪酬职能 的表现。 A. 内部成长战略 B. 外部成长战略 C. 稳定战略 D. 收缩战略 【答案】D 【解析】企业采取收缩战略时,由于经营处于不利局面,这类组织对于尽快取得业绩极为关 注,它们的绩效管理重心会放在对结果的考核上。 (三)人力资源战略与不同竞争战略的匹配 1.创新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1)概念 创新战略是以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为导向的一种竞争战略。这种组织的一 个重要经营目标在于充当产品市场上的领袖,并且在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非常强调客户的满 意度和客户的个性化需要,而对于组织内部的职位等级结构以及相对稳定的职位评价等则 不是很重视。 2)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 A 招募和甄选的角度来说,这类组织更愿意得到富有创新精神的和敢于承担风险的人,而 不是长期兢兢业业做一份重复性很强的程序化工作的人。 B 薪酬上就必须强调组织与员工的风险共担以及成功分享,同时确保在产品、生产放大以及 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功这确实能够得到高额的回报。员工的基本薪酬往往不是取决于内容 非常清晰的执业范围和职责,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员工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C 绩效管理的角度来说,这类组织更为关注创新结果,而不是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规范, 因此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导向性很强。 【2018.1】采取创新战略的企业不适合采用的人为资源管理方式是( )。 A. 招募富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员工 B. 设计精细的职位等级结构,并进行细致的职位分析 C. 重视评价员工取得的创新结果 D. 为创新成功者提供高水平的薪酬回报 【答案】B 【解析】细致的职位分析和创新不相关,B 符合题意。 2.成本领先战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1)概念: 所谓成本领先战略,实际上就是低成本战略,即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大体相同的情况下,组 织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产品这样一种竞争战略。 2)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 A 培训的内容重点针对员工当前所从事的工作需要, B 绩效管理的重点也在于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对于基本工作流程的遵守。这类组织还特别强调 工作纪律和出勤以及作息时间要求。 C 薪酬水平方面,这种组织会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薪酬状况,以确保本组织的薪酬水平既 不低于竞争对手,最好也不要高于竞争对手。在薪酬构成方面,这种组织通常会采取一定 的措施提高浮动薪酬或奖金在薪酬构成中的比重,同时奖励员工在成本节约方面取得的任 何成绩。这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员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 率 【2018.32】某公司采用的战略是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这种战略属 于( )。 A. 组织战略 B.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C. 职能战略 D. 竞争战略 【答案】D 【解析】根据“降低成本”得出成本领先战略,即 D 正确。 3.客户中心战略机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1)概念 客户中心战略是一种以提高客户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速度等来赢得竞争有事的战略。 2)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 A 绩效管理的重点是客户满意度 B 招募环节往往就非常重视求职者或候选人的客户服务能力、动机以及经验 C 培训系统也会在客户知识、客户服务技巧以及客户为导向的价值观等方面倾注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 D 薪酬系统往往也会根据员工向客户所提供服务的总体评价结果来支付奖金。 【例题】客户满意度是实施( )的组织最为关注的一个绩效指标。 A. 创新战略 B. 成本领先战略 C. 客户中心战略 D. 收缩战略 【答案】C 【解析】客户满意度是实施客户中心战略的组织最为关注的一个绩效指标。 二、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人才管理 (一)高绩效工作系统 1.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核心理念 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须与组织的战略和目标保持一致并且确保后者的实现。 2.高绩效组织重要特征: 如:多技能工作团队、得到授权的一线员工、全面的培训、劳资合作、对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 承诺等。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内容 【例题】高绩效工作组织的重要特征包括( )。 A. 多技能工作团队 B. 得到授权的一线员工 C. 对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承诺 D. 劳资合作 E. 职位分析与职位设计 【答案】ABCD 【解析】高绩效工作组织的重要特征包括多技能工作团队、得到授权的一线员工、全面的培训、 劳资合作、对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承诺等。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内容。 (二)学习型组织 1)概念: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指组织通过促使所有员工持续获得和分享知识而形成的一种重视和 支持终身学习的文化。从根本上说,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员工是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2)关键特征: 第一,致力于持续学习 第二,知识共享 第三,普遍采用批判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第四,具有一种学习文化 第五,重视员工 【2017】关于学习型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要求员工只获取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B. 它要求员工持续获取知识,致力于学习和终身学习 C. 它鼓励员工的开发及其身心健康 D. 它重视每一位员工的开发及其身心健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要求员工持续获取知识,致力于学习,鼓励员工 的开发与身心健康,而非仅仅获得与本质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选择 A。 (三)人才管理 1.人才管理的内涵 1)关注点: 人才管理的关注点是关键人才的吸引、保留及其使用。 2)关键成功要素: 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OPM)指出,两个关键成功要素=人才招募+人才保留。 作用: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获得拥有正确技能的人 【例题】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OPM)指出,人才管理的关键成功要素是( )。 A. 人才招募 B. 知识共享 C. 人才保留 D. 正确的时间获得拥有正确技能的人 E. 正确的地点获得拥有正确技能的人 【答案】AC 【解析】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署(OPM)也指出,人才管理的两个关键成功要素是人才招 募和人才保留。 3)人才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別 它要求组织在人才的获取和保留方面必须具有明显的前瞻性、主动性和灵活性,能够针对 外部环境变化作出更为快速的反应。 同时,它试图通过借鉴供应链管理、六西格玛、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精益生产等的一些基本原 则,将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的壁垒彻底打破,实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无缝链 接,以确保组织通过吸引、保留并有效使用各类人才来实现组织战略的意图。 4)人才的特征 第一,人才不是抽象的,更不是绝对的 第二,人才不仅仅是指组织中最优秀的、已经表现出卓越绩效的少数员工(A 类人才),还 包括那些构成员工队伍大多数的、有能力且绩效稳定员工(B 类人才)。 【2019】关于人才及人才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才管理要求企业对人才的获取和保留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 B. 人才管理有助于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C. 人才管理涵盖人才的吸引、使用、保留、开发等诸多方面 D. 只有企业中最优秀的、最卓越的少数员工才是人才 【答案】D 【解析】人才不仅仅是指组织中最优秀的、最卓越的少数员工(A 类人才)才是人才,还包 括那些构成员工队伍大多数的、有能力且绩效稳定的员工(B 类人才),选项 D 错误。 2.人才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获取途径,实现动态人才匹配 第二,形式有助于降低风险的新型人才队伍调节机制 1)同时利用制造人才和购买人才两种策略应对人才供求两个方面的风险,并保持适当的 平衡。 2)适应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小规模,多批次地培养人才。 3)降低人才开发风险,提高人才开发的投资回报率。 4)通过平衡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利益来保护组织的培训开发投资。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员工价值主张,培养新型组织文化 1)面对当前新的市场环境和劳动力队伍多元化的新特征,企业必须为不同类型的员工提 供令人信服的为自己工作的理由。 2)企业必须转变领导者的角色,将传统的命令型领导转变为影响型领导。 3)企业还需要建立统一、平等且富有同情心的组织文化。 第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对相对独立的各种人力资源职能加以整合,强化各种人力资源职能对于人才招募和保 留的共同作用。 2)将员工管理流程整合到标准的企业流程中,让各级管理者切实承担吸引和留住员工的责 任。 3)将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化为详细的人才战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同时提高人力资 源管理专业人员的经营意识。 【2017】为了形成有助于降低风险的新型人才队伍调节机制,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可以采取 的做法是( )。 A. 采用大规模、少批次的人才培养策略 B. 同时采用制造人才和购买人才两种策略 C. 建立统一、平等和富有同情心的组织文化 D. 将相对对立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加以整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四章第二节人才策略。如果企业要有效降低风险,需要同时采用制造人 才和购买人才两种策略,其他选项不能有效降低风险。所以,选择 B。 【本节主要考点】 1.人力资源战略与不同组织战略的匹配(成长战略、稳定战略、收缩战略) 2.人力资源战略与不同竞争战略的匹配(创新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客户中心战略) 3.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概念 4.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关键特征 5.人才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6.人才管理的重要特点
16 页
369 浏览
立即下载
2013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卷册二部分
第二部分 一、简答题 1、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 简述绩效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二、计算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 A、B、C、D 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 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 1 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 务的最佳分派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表 1 每位员工完成四项工作任务的的工时统计表 单位:工时 甲工人 乙工人 丙工人 丁工人 13 8 12 21 B 16 21 9 15 C 5 6 7 7 D 21 19 13 12 工作任务 员工 A 三、综合分析 案例分析一 1、岗位评价指标的计量标准由哪些基础组成 2、在制定岗位评价指标的记分标准,采用几种记分标准和方法 案例分析二 2010 年 10 月 8 日,于某通过招工考试被录用为某商场营业员,双方当事人签订劳动合同, 约定聘用期 3 年,并明确试用期从 2010 年 10 月 10 日开始,于某上岗后,工作表现不错,得 到主管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2011 年 5 月初该商场又从社会公开招聘女营业员 50 名,2011 年 7 月 7 日,商场同时以试 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聘了 30 名女营业员,于某也接到了商场人事部的解聘通知。当日 下午,于某到商场人事部质询,人事部负责人出示了 2010 年 10 月招聘女营业员的广告,其 中规定,应聘者身高应在 165 厘米以上。于某身高只有 160 厘米,但在笔试和面试时表现都非 常出色,当时商场开业在即,怕一时招不到合适人选,因此决定录用于某为营业员。于某不 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原劳动合同。 请结合本案例进行评析。 三、方案设计题 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其科研人员经常需要外派接受专项培训,例如该公司一项赴德 国的技术人员培训,每年需要派数十人参加,为期 6 个月,人均费用达 10 万元。 请为该公司设计一份培训服务协议,以明确公司和受训员工的责任和权利。 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 26—30 BBDBA 46—50 BDCDD 66—70 ABDCA 86.ACDE 91.ABC 96.ABCDE 101.ABCD 106.ABCD 111.ADE 116.ACDE 121.ABCE 31—35 BCACA 51—55 BAAAC 71—75 BCDBA 36—40BBABD 41—45 ACBDD 56—60 CDCAD 61—65 CAACC 76—80 DDAAD 81—85 CDDDD 87.BCDE 88.ABCE 89.ABCD 90.ABCD 92.ABDE 93.ABCE 94.ABCD 95.ABDE 97.BCDE 98.ABCDE 99.BCD 100.ABCDE 102.ABD 103.ABCDE 104.ADE 105.BCE 107.ABCDE 108.ABDE 109.ABCE 110.ABCE 112.ABCDE 113.ABCD 114.ACE 115.ABCDE 117.ABDE 118.ABCDE 119.ABCE 120.ABE 122.ABE 123.ACDE 124.ABD 125.ABCD 第二部分 技能题答案 一、简答题 简答一 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 1.概括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在企业 单位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本项人力资 源管理活动的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 3.明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 本原则。 4.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对采用数据采集、汇总整理、信息 传递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等作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 5.详细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如何时提出计划,何时确定计划 何时开始实施,何时具体检查,何时反馈汇总,何时总结上报等)。 6.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文字撰写和 上报期限等提出具体的要求。 7.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结果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如薪酬 奖励、人事调整、晋.升培训等)的贯彻实施作出明确规定。 8.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年度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作出原则 规定。 9.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作出明确详细的 规定。 10.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关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 简答二 简述绩效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1 改进工作绩效的方法: ①、分析工作绩效差距 (1)目标比较法 (2)水平比较法 (3)横向比较法 ②、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 个人体力、心理条件、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因素等 2 制定改进工作绩效的策略: ①、预防性策略与制止性策略 ②、正向激励策略与负向激励策略:及时性、同一性、预告性与开发性原则。 ③、组织变革策略与人事调整策略: (1).劳动组织的调整、(2.)岗位人员的调整 二、计算题 计算题提示 [2007 年 5 月] 匈牙利法 1 构成矩阵 2 使每行每列至少包含一个零 (用每行每列数分别减该行或该列最小数) 3 画盖零的直线数等于维数 a 首先从零最多的行或列画盖零的直线 b 直线数维数,将进行数据转换 (找未被直线盖的最小数;所有未被直线盖的数-最小数;两直线相交点+最小数) c 直线数=维数,完成第三步 4 求最优解 a 找只有一个零的行或列,将其打√ b 将其对应的行或列的其它零打× c 将最后打√的零对应的数(表格中)相加,即为最少工作时间 最后 =5+8+9+12=34 三、综合分析 案例一 1 岗位评价指标的计量标准由哪些基础组成 评价指标的计量标准通常有计分、权重和误差调整等三项基础标准组成 2 在制定岗位评价指标的记分标准,采用几种记分标准和方法 在工作岗位评价中,对评价指标的基本标准的制定,可以采用单一计分制和多种综合计 分两类标准。 答:一) 单一指标计分标准 1)自然数法 2)系数法 又分以下两种 ①常数 ②涵数法 二) 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标准 1)简单相加法 2) 系数相乘 3) 连乘积法 4) 百分比系数法 案例二 劳动合同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的规定: 1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 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六)劳动合同期满 以上是对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的规定,如不是因为以上原因是不可以提出 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你不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相关知识: 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要辞退员工也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4 正式期间不得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辞退;?也不得以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辞退,可提供一 次培训机会 四、方案设计题 甲方:乙方:________单位_________ 性别:___出生年月________ 家庭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同意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守执行以下条款: 一、 甲方的责任、权利、义务: 1.根据工作需要,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安排乙方在进行有关____(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的 学习与培训,为期__个月。 2.甲方为乙方提供学习(培训)费用预计_____元。 3.甲方保证乙方在学习与培训期间享受规定的待遇,并有权对乙方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监督,并对乙方在学习培训中的不良表先进行惩处。 4.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自培训结束后正式上班之日起必须为甲方服务___以上,服务期未 满自己提出调动(离职),应将甲方支付的学习培训费用按“未履行月数∕服务期月数”的比 例退还。 二、乙方的责任、权利、义务: 1.在学习与培训期间,自觉遵章守纪,努力学习,完成培训任务。 2.在培训结束之后,按照培训协议规定的年限为公司服务。若不能完成,将依“员工培 训协议管理”的相关规定为公司赔付相应培训费用。 3.乙方学期培训期满,应将学习成绩单交人力资源部审核。如果成绩不及格,应将甲方 支付的学费按比例退还甲方。乙方一次退还有困难的,甲方酌情从其月总收入中扣除。 4.若乙方在培训期间内辞职,按实际发生金额赔付公司培训费用。 三、双方约定的其它事宜: 1、培训后请填:实际培训费用为人民币_____元。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签字):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
5 页
346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案例分析及答案
(一)人力资源规划: A、 老白在绿化化工人力资源当助理。最近副总经理李勤直接委派他在 10 天内拟出一份公司五年人力资源规划。其 实老白已经把这任务仔细看过好几遍了。他觉得要编制好这个计划,必须考虑下列各项关键因素: 首先是本公司现状。本公司共有生产与维修工人 825 人,行政和文秘性白领职员 143 人,基层与中层管理干部 79 人,工程技术人员 38 人,销售员 23 人。 其次,据统计,近五年来员工的离职率为 4%,没理由预计会有什么改变。不过,不同类的员工的离职率并不一样, 生产工人离职率高达 8%,而技术和管理干部则只有 3%. 再则,按照既定的扩产计划,白领职员和销售员要新增 10%到 15%,工程技术人员要增 5%到 6%,中、基层干部不 增也不减,而生产与维修的蓝领工人要增加 5%。 有一点特殊情况要考虑:最近本地政府颁发一项政策,要求当地企业招收新员工时,要优先照顾妇女和下岗员工。 本公司一直未曾有意排斥妇女或下岗职工,只要他们来申请,就会按同一标准进行选拔并无歧视,但也未予特殊照顾。 如今的事实却是,几乎全部销售员都是男的,只有一位女销售员,中、基层管理干部除两人是妇女外,其余也都是男 的。工程师里只有三个妇女。蓝领工人中约有 11%是妇女或下岗职工,而且都是集中在最底层的劳动岗位上。 白助理还有七天就得交出计划,其中得包括各类干部和员工的人数要从外界招收的各类人员的人数以及如何贯彻 市政府照顾妇女与下岗人员政策的计划。 此外,绿色化工公司开发出几种有吸引力的新产品,所以预计公司销售额五年内会翻一番,他还得提出一项应变 计划以备应付这种快速增长。 分析要求: 1、老白在编制这项计划时要考虑哪些情况和因素? 2、他制定一项什么样的招工方案? 3、在预测公司人力资源需求时,他能采用哪些计算技术? 参考答案: 1、 老白在编制这项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公司的现状 2 )员工的变动概率 3 )政策因素 4 )公司的发展状况 2、 根据公司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老白应该制定如下的招工方案和原则: 1)优先照顾下岗工人和妇女,根据岗位的要求,适当地增加妇女的比例。 2)大力招聘销售员和生产工人,保持管理干部的稳定。 3、在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时,该公司可采用管理人员判断法、趋势分析法等,结合马可夫分析方法,科学地确定公司 的 人 力资源需求。 B、 某市 C&D 公司是 1998 年成立的非公司法人企业。它由 C 区土地控股发展公司和上海 D 企业发展公司联合投资。主 要经营土地成片开发和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信息咨询。 C &D 公司是一个富有活力,拥有光明前景的土地开发公司,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上海房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蒸蒸日上的 喜人势头。与此同时,各房产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渐加剧。虽然各员工与公司均签订了定期雇佣合同,但出于各种情 况,有不少员工会在合同到期之前离开,公司将与之解除雇佣关系。 老 张是 C&D 公司的促销员,由于其房产促销业务量较大,收到另一家 B&D 房产公司的猎头关注,最近老张正在考虑 B&D 公司给他提出待遇条件。 设计内容及要求: 1 、设想你为 C&D 公司的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请分析以下公司对员工解除雇佣关系有哪几种形式?(10 分) 2 、进一步设想,老张提出要离开 C&D 公司,请设计一个相应的规范操作陈孤星。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解除雇佣关系一般有三种情形:辞职、辞退、裁员。辞职是员工主动要求解除雇用关系的一种情况,后两者则属于 公司方面主动要求解除雇用合同。其中辞退员工是由于员工在某个或某些方面不能满足公司的要求,而公司裁员则往 往是由于公司的业务情况发生了某种变化。所有离开本公司的员工,无论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都将会受到合乎法律规 定的公平的对待。(三种情形各 3 分,最后总结 1 分) 2.本案中,老张的情况属于主动辞职,可参考以下操作规范(本句 2 分,以下各项各 2 分,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 10 分):试用期间,员工若提出辞职,需提前七天通知公司。结束试用期的员工若提出辞职,应根据各自的合同要求通 知公司。公司人事主管接到辞职信后,会根据情况安排辞职员工与有关部门经理做离职面谈(离职面谈的情况应送报 总经理和其部门经理)。公司同意后,会批准其辞职,商量具体的离职日期等事宜。 注:凡未遵守上述规定者,将被视为自动违约。公司有权扣除其工资及其他福利等,以弥补对公司造成的损失。 凡与公司有其他附加条约及债务者,公司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在休假期间辞职的员工,以其实际的最后工作日期计算离职日。 合同一旦中止,高级管理层将决定该员工离职后的一切公司福利。 二)招聘与配置: ( A、 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是英国航空业的龙头企业,他每年在英国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招聘活动,需要 吸纳大约 5000 人进入公司。为了应付这么大规模的招聘工作,英国航空公司特意组织了一支 90 人的招聘小组,专门 处理繁杂的招聘信息,其中包括 72000 份的申请书、13000 个工作申请人、169000 人次的主动询问等。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航空业的人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英国航空公司的高级人力资源主管就曾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 施来应对当时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种种变化。有一段时间,在信息、金融、工程等领域都很难招聘到理想的熟练技术 人员,而且当时这些年轻的技术人员的供应还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因为当时英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公司 业务的增长一方面加大了对熟练技术人员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熟练技术人员的供给出现短缺。正是在供求差距日 益扩大的情况下,英国航空公司决定成立内部招聘小组。一开始,内部招聘小组只有 10 个员工,成立其的主要目的 也是为了确保英国航空公司成为首选雇主,并配合这一原则展开相应的的促销政策与活动。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 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的内部招聘小组也开始扩大了规模,发展到今天的 90 人,而且开始将一些新的方法, 如顾客至上的方法引进到招聘领域,从而使得公司的招聘活动更富成效。 首先,小组开始将一些最基本的服务原则应用到整体招聘中去。事实上,由于招聘者包括两方面——外部求职者 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小组制定了衡量数量、质量、任职期和服务成本的原则和目标。为了将英国航空公司作为首选 的雇主推广,公司与贝克广告公司合作,建立了自己的系统招聘广告。同时,在招聘推广过程中,招聘小组还特别注 意维持双方的平衡状态:一方面要考虑到英国航空公司的规模和多样化来制定工作机会,另一方面要避免公司未来过 于理想化。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呈现缩减的趋势,所以,留住有能力的员工比吸引住他们更为重要。 英国航空公司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更为灵活和有能力的人力资源供给体系,从而确保英国航空公司在航空业中能 够独占鳌头。所以,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是英国航空公司取胜的关键。 分析要求: 1.在英国航空公司中,战略、人力资源计划与招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英国航空公司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择合格的候选人?请说明理由。 参 考答案: 1.英国航空公司作为航空业的巨头,其成功主要取决于它的灵活性与市场应变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它的战略和更进 一步的发展,英国航空公司需要招聘高素质专业人才,如,信息技术、金融、工程。这就需要有好的识别能力,以便 从大量的应聘者中筛选出合格的人员。从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角度看,目标招聘必然带来低的招聘成本。(5 分) 由此可见,战略是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而招聘又是以人力资源计划为依据的,三者是层层推进的,具体关 系见下图:(5 分) 2.要吸引到合格的候选人,英国航空公司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1) 员工推荐:对候选人比较了解;与候选人的合作更容易;候选人也更容易融入公司中。(2 分) 2) 高校招聘:尽管缺乏工作经验,但他们的专业技术扎实,有热情,合作精神强,可以招募到优秀的人才。(2 分) 3) 职业组织介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招募到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合格员工,可以马上投入工作。(2 分) 4) 猎头公司:可以招募到优秀的中高层专业人士或管理人员。(2 分) 5) 内部招聘:公司可以通过推行激励措施,实现内部的流动,对提高现有员工的积极性非常有帮助。(2 分) B、 A 省博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由心血管肿瘤研究所和香港国际好 时药业公司合作创办。 公司成立以来,以 A 省名医张圣手的家传效方和现代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早期发明并先后获得国际大奖的心血管 通片为龙头,借鉴和采用香港国际好时药业先进的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产品,并同时培养了 大批技术人才和销售精英,创建和完善了完整的市场管理制度。 随着产品线及人才队伍的壮大成熟,博科公司已成为一家独具竞争力的企业。2003 年以来,公司的新药研制与开 发业务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不久前,该公司通过互联网公开发布了招聘数十名医药销售代表的广告。 此后陆续有不少应聘者寄来了应聘申请书,经过初步筛选公司决定对其中 20 人展开进行面试。 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想你为博方生物工程公司的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也是本次面试的主考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说明面试 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2、若需要进一步展开情景模拟测试,试说明几种基本的情景模拟测试方式。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面试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注意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应对应聘者提供材料进行提问,鉴别材料的真伪;注 意工作经历比学历重要,应了解应聘者过去的实际表现而不是对未来承诺;通过了解应聘者过去工作经历中的一些关 键细节,判断其能力,而不要轻信应聘者自己的评价。通过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分析应聘者的价值取向,而不轻信应聘 者的自己观点;有意提问一些矛盾的问题,引导应聘者作出可能矛盾的回答,来测谎,等等。(以上各项,每项 2 分, 但总为不超过 10 分) 2. 根据参与人员的情况,可将情景模拟测试分为单人测试、多人测试、独立测试和综合测试四种类型。( 2 分)a、 单人测试。单人测试是指每次只对一位应聘者进行测试。由面试人员向应聘者讲明设置的测试情景,一般情景中只有 一个角色或主角。有时面试人员可以参与进去,担当配合人员。单人测试适合应聘人员较少或复试时进行。b、 多人 测试是指每次有一位以上应聘者进行测试。由面试人员向多位应聘者讲明设置的测试情景,并为每为应聘者分配各自 扮演的角色。有时面时人员可以参与进来担当协调人员。多人测试适合应聘人员较多或初试时进行。c、 独立测试。 独立测试是指只由应聘者参与,面试人员不参与,只进行观察的测试。d、 综合测试。是指面试人员需要参与进来的 测试。根据测试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组织能力测试、事务能力测试等。(以上各项,每项 2 分) (三)培训与开发: A、 一年前,A 公司的训练主管小王在看到国外许多 e-Learning 的成功案例后,决定要替公司导入 e-Learnin。 小王在询问了 公司的管理信息部门后,开始采购线上教学平台,用以处理线上课程开课时的相关事宜。MIS 协助评 估了功能最强大的教学管理平台与内部系统之后,和一家系统公司完成采购 3 个月后,教学平台顺利建立起来了。小王很高兴的和总经理报告:我们企业已有 e-Learning 了。 总经理疑惑的询问:那员工要利用 e-Learning 上哪些课程呢? 于是小王开始将内部的文件与教材规划上线,但是他发现,原来线上课程的设计制作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把文件 和档案放在平台上,学员的浏览和学习意愿却始终不高。学员希望课程必须符合有趣、互动、多媒体等特性。要自己 来制作设计课程嘛,没那么多时间;若要找厂商制作,必须花费大笔财力不说,课程的设计又无法兼顾学习重点。半 年之后,小王发现 e-Learning 不但未能替企业省下钱,反而花了更多的人力与预算去推动,于是他秉告总经理将 e-Learning 计划暂时搁置。 问题:小王的误区是什么?(6 分)应考虑什么因素?(6 分)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8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小王在花了大笔财力引进了教学平台之后才发现,一个平台是不足以推动线上学习的。丰富、多样、实用且切合 企业需求的线上课程才应是主角。而小王在导入 e-Learning 初期,并没有事先评估企业引进 e-Learning 的目的是 什么?希望达成的效益是什么? 也没有一套推动的时间表,事先规划人员、预算来搭配组织的经营目标与训练计划。 课程的规划上也没有寻找到一套简易的工具,能利用公司原有的讲师与专家来分担。(6 分) 2、实施前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6 分,答对 3 个满分) 培训需求 时间安排 软/硬件环境 人员素质 培训预算 公司规模、范围 3、实施中应注意的方面:(8 分,答对 4 个满分) 1、 确定培训对象 2、确定 e-Learning 项目的实施规划 3、确定培训内容的优先顺序 4、e-Learning 项目试点 5、确定如何评估 e-Learning 的效果 6、根据小范围的反馈意见,对项目实施改进 7、争取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B、上海尽享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5 年 6 月,由沪上以科技园区和某香港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受园区管委会委 托全权经营管理园区内的 5 所大厦,是一个独特的、有开创性的、事业部制的、纵向领导、横向管理、职责分明、高 效有序的办公楼宇、酒店、餐饮专业管理公司。公司现有员工 1400 人,其中管理人员 86 人(多数拥有大专及大专以 上学历),并有相应的梯队培养计划。 金象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市场经济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发展需 要,公司确立了“办公房管理做名品,商务宾馆做精品,园区服务做新品”三项业务重点,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走 出上海进行市场开发和品牌推广,接收业主委托。现公司 3 个月后要接管陕西一宾馆、5 个月后接管浙江一办公大厦。 公司已决定从现有管理人员中抽调两批管理人员各 10 人去陕西和浙江,留下的空缺职位除少量 2 个从社会招聘外, 其余从现有储备管理队伍中选拔调任。但为保证上海的业务不受影响,公司决定在这些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进 行一次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技能,并进行角色转换。这次培训任务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工作的小李负责。 问题: 1、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小李准备先收集一些被培训者的情况,根据提供的材料请为小李拟定一个培训需求调查 表。 2、请替小李制定一个为期 1 周的脱产培训课程表。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标题: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 为了确保公司业务的顺利进行,公司决定近期对即将调升的管理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为做好此次培训,请您根据 实际情况配合人力资源部完成此项调查问卷,这将对您自己和公司非常有意义。谨此感谢您的配合。(1 分)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2 分) 年龄: 性别: 目前职位: 您在目前职位的时间: 即将调任的职位: 第二部分:培训需求(8 分) (1)请详述你以前在公司接受培训的情况? (2)您目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3)您预计在新岗位上将会特别需要哪些方面的工作知识和技能? (4)为了弥补您存在的不足,您想接受哪些培训?通过什么样的培训来解决? 地点: 时间:(1 分) 2、8 分 时间 课程 主讲人 地点 备注 星期一 上午(8:30—11:30) 公司的发展规划 公司总经理 下午(1:30—5:30) 公司的组织文化 公司副总 星期二 上午(8:30—11:30) 公司服务管理规范 公司副总 下午(1:30—5:30) 目标与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部经理 星期三 上午(8:30—11:30) 沟通与协调 外请 下午(1:30—5:30) 商务礼仪 外请 星期四 上午(8:30—11:30) 服务质量管理 外请 下午(1:30—5:30) 授权管理 外请 星期五 上午(8:30—11:30) 时间管理 外请 下午(1:30—5:30) 团队管理 外请 评分标准: 1、 调查问卷格式 3 分。内容 9 分,参照参考答案打分。内容要求紧扣背景材料,问卷内容重点突出。 2、 课程表格式 3 分。内容 5 分。参照参考答案打分。要求课程内容合乎题意,能体现培训意图。 (四)绩效管理: A、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经常提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问题。所谓工作满意度是指,感觉到工作本身可以满足 或者有助于满足自己的工作价值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程度。它受每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降低人才流失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绩效。所以,企业老 板以及高层管理人员,就花费很多心思研究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一般而言,应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人 格特征;工作任务;工作角色;上级与同事;工资与福利;个人发展空间;公司与员工的沟通情况等等。很多管理学 家在上述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向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建议,如何在上述各方面加以改善。接受建议的企业似 乎有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有一个企业家,根据他的长期研究,对“提高员工满意度能够改善企业的绩效”提出异议。他认为,员工 的工作满意度与绩效没有必然联系。并且,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而努力,反而会对公司的绩效起到反面作用。 问题: 1、“提高员工满意度,能提高企业的绩效吗?”,谈谈您对两种不同意见的看法。(12 分) 2、对于那些对于热衷于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企业绩效的人,你能给他们哪些建议。(8)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提高员工满意度,能提高企业的绩效吗?”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从肯定方面说,员工满意度是绩效的一个方面,满意度高的员工会最大限度发挥自我潜能,提高工作绩效。 员工满 意度还会通过影响组织气氛影响团队工作绩效。此外,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员工满意度调查能够帮助管理 者发现问题。(4 分) 从否定方面说:1、满意的员工不一定是高效的员工。满意的员工可能只是中等,并不非常出色。2、满意的员工,为 了保持自己的“满意”,不一定愿意在公司需要改革的时候改革。为了鼓励员工改变现状和“向前进”,企业需要一 定程度上员工的不满。(4 分) 能否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来提高企业的绩效,取决于相应的配套措施。(4 分) 2、对于那些热衷于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企业绩效的人,你能给他们哪些建议? 对于那些热衷于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企业绩效的人建议: (1)要具体分析本企业的问题,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度进行满意度调查; (2)员工满意度高不意味着企业绩效水平就自然高,要有配套的制度。 (3)员工满意度调查会提高员工的期望值,处理不好,会导致更大的不满。 (4)公司要做好准备,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采取行动,而不是只停留在调查上。 (5)满意度调查表设计要合理。(答对每一要点得 2 分,最高 8 分) B、 G 是某企业生产部门的主管,今天他终于费尽心思地完成了对下属人员的绩效考评并准备把考评表格交给人力资 源部。绩效考评表格表明了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合作态度等情况,表中的每一个特征,都分为五等:优秀、良好、 一般、及格和不及格。所有的职工都完成了本职工作。除了 S 和 L,大部分还顺利完成了 G 交给的额外工作。考虑到 S 和 L 是新员工,他们两人的额外工作量有偏多,G 给所有员工的工作量都打了“优秀”。X 曾经对 G 做出的一个决定表 示过不同意见,在“合作态度”一栏,X 被记为“一般”,因为意见分歧只是工作方式方面的问题,所以 G 没有在表 格的评价栏上记录。另外,D 家庭比较困难,G 就有意识地提高了对他的评价,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 D 多拿绩效工资, 把帮助落到实处。此外,C 的工作质量不好,也就是及格,但为了避免难堪, G 把他的评价提到“一般”。这样,员 工的评价分布于“优秀”、“良好”、“一般”,就是没有“及格”和“不及格”了。G 觉得这样做,可以使员工不 至于因发现绩效考评低而产生不满;同时,上级考评时,自己的下级工作做得好,对自己的绩效考评,成绩也差不了。 问题: 1、案例中,G 在考评时存在哪些问题?(10 分) 2、你认为该如何加以改进?(10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案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 (1)评估者的人为误差,有趋中误差、压力误差等;(2 分) (2)考评主体单一。这里只由 G 对下属进行评价,很容易造成主观性,失去了评估的公平性;(2 分) (3)缺乏对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比例控制;(2 分) (4)考评中缺乏沟通的环节;(2 分) (5)对考评者缺乏监督机制。 (2 分) 2、应该改进的方面:绩效评估中的指标设置必须科学。绩效评估指标的设置科学 ,是指绩效指标应该遵循 SMART 原则, 也就是指标应该:(1)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1 分)(2)指标应该可以测量,同时尽可能量化; (1 分)(3)设置的指 标员工应该可以达到,指标的设置应该与员工的职责相匹配,不能设置过高或过低; (1 分)(4)指标应该具有相关性, 与员工的主要职责相关,而本应把重点放在与员工职责关系不大的指标上; (1 分)(5)指标应该有时效性,应该根据员 工职责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1 分) 绩效评估中应加强对考评者的监督。(2 分) 沟通是有效的绩效评估中必不可少的环节。(2 分) 绩效评估需要不断的总结。(1 分) (五)薪酬福利管理: A、“您知道,我对现在的公司有感情。但是我得承认,我对您描述的机遇和挑战很感兴趣。一想到能赚更多的钱, 能获得更有挑战性的职位,我想我不能轻易放弃这个机会。这样,我再想想,明天早上给您一个答复。谢谢,再见” 。 这是上海实业体育用品有限工业公司总经理王利在市场部总监李玉华的办公室外无意间听到的电话内容。王利暗 自寻思:看样子,又有麻烦了。 上海实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近年了快速发展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和经营运动鞋、运动服。 随着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迅猛,上海实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也逐步发 展起来,在日益成熟的市场中占领了一席之地,连续 3 年其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定上升。2000 年开始,总经理王利又进 一步扩大了公司的生产经营范围,开始生产运动器械等相关产品,尤其是羽毛球拍的销量一直持续上升,情况喜人。 王利常常为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同时也庆幸自己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王利觉得情况 开始发生了变化。首先公司的财务总监许凡提出了辞呈,并且很快就到了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木体育用品公司任职 。这之前,许凡曾经两次向王利提出建议要求重新规划公司的薪酬预算,因为上海实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薪酬标准 近两年一直不曾有所提高,相对同行业的薪资水准,已经远远落后了。王利则认为,本公司的资金周转率比较低,有 限的资金应该首先用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上;而且,他认为如果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对员工来说肯定是有利的。所 以,他坚持公司的薪酬制度不做调整,认为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激励员工,比如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等。财务总 监许凡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她很快辞职了。总经理王利当时并没有太在意这件事情,只是觉得许凡没有远见 ,不能与公司共同克服发展中的暂时困难。 但是,刚才无意间听到的对话却让王利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一问题。 李玉华是 1997 年进入公司的。当时,公司刚刚步入正规,而且随着公司产品销量的不断增加,王利觉得公司需要有 一个正式的、有组织的市场部。此时,公司的市场顾问陈文栋推荐了他的学生李玉华。李玉华是工商管理硕士,有一 定的工作经验。经过他的亲自面试,王利觉得李玉华是目前公司市场部总监的最佳人选。一直以来,李玉华的表现都 令王利满意。从进入公司那天开始,她就为开拓市场而四处奔波,以致只有周末才能回公司完成她的工作报告,她甚 至因此也错过了与公司其他员工熟悉认识的机会,放弃了公司每年一次的野餐会。王利被李玉华的这种工作干劲深深 地打动了。而且,李玉华在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方面也卓有成效,其个人业绩也占了公司销售总额的 40%。李玉华来公 司以前,上海实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销售网络很不规范。如今这种情况也有了很大改观。王利承认李玉华对公司的 贡献。王利越想越觉得不能失去这么一个人才。 只是王利实在有些想不通,以前公司的规模较小,员工的薪酬也不是很高,但是大家在一起都干的很开心。为什么现 在公司发展了,规模在不断扩大,大家怎么反而要离开公司了呢? 分析要求:上海实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王利应该怎么办?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从对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实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问题出在公司的薪酬制度上。这直接跟总经理王利的 认识有关。王利简单地认为“如果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对员工来说肯定是有利的。”但是,他却忽略了员工个人利 益。薪酬制度作为一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仅考虑企业的利益,而不考虑员工的既得利益的话,势必影响员工的工 作积极性。企业的利益应该于员工的利益挂钩。(6 分) 2.在本案例中,王利总经理在设计上海实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薪酬制度时,没有很好地遵循薪酬设计的原则, 即竞争性原则和战略性原则。因此,王利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遵循薪酬设计的原则重新调整公司的薪酬制度。(2 分 ) 一般情况下,高薪对优秀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因此,企业在设计自己的薪酬制度时,都要考虑其薪酬的 竞争力问题。尤其是对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其供求存在着差异,所以,薪酬的高低往往成为企业吸纳 人才的一个关键。财务总监许凡的离职、李玉华的动摇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6 分) 另一方面,王利在考虑薪酬制度时也忽略了战略性原则。尽管王利对公司整体的发展有一个战略规划,但是在薪 酬上却缺乏相配套的措施。企业是发展的,同样,薪酬制度也应该有所变化。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考虑的问题 、发展的重点都有所不同,那么,对企业员工的期望和要求也就不一样了。这时,就需要用薪酬激励的形式加以引导 ,通过薪酬制度来强化某些企业发展的重点。因此,在设计薪酬时就应该遵循战略性原则。(6 分) B、 T 公司是香港一家非常著名的电视节目制作与播放公司,经济实力雄厚,社会美誉度高。近年来,由于中国大陆 经济的持续高速度增长,公司决定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同时在其他城市,如杭州、南京等地设立办事处。由于分公司 及各办事处均成立不久,员工人数不多,总公司仅在大陆招募少量非常优秀人才,同时从香港派员频繁出差往返各地 . 虽然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龙头地位,当地消费水平及工资水平逐年提高,但与世界顶级的香港上有一定 差距。由于业务需要,公司员工出差期间的薪酬及福利需要特别的设计。其中,突出的几个问题有:香港方面的出差 员工与大陆常驻办事处员工对于出差福利有不同的需要,例如后者希望在养老保险与其它各种大陆法定的社会保障福 利之外,还增加更多的带薪休假、带薪旅游、带薪培训等国外流行方式。向各方面的员工由于上海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习惯选择最高级的消费方式(如常住五星级宾馆),造成公司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公司报销审核制度不完善,出差 交通费及通讯费每月递增,需要一定的约束机制加以规范。 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想你为 T 公司香港总部的薪酬主管,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项公司出差报销费用特别管理细则,以保证公司资 金的最大利用。(14 分) 2、若需要区分不同级别的员工赴不同的城市采取不同的住宿最高限额,使用一张表格表示不同级别人员、不同目的 地出差住宿标准对照表。(6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T 公司出差报销费用管理细则:(2 分)T 公司员工出差都必须得到分管领导的批准,并需填写《差旅费申请》。所 有的火车票或机票的订购由行政人事部代办。(2 分)因公出差期间发生的合理费用,公司有下列政策。(以下各项 ,每项 2 分,但总分不超过 10 分)l 已审批过的交通费用实报实销:如机票、火车票。2 出差期间发生的保险费、订 票费及必要的行李费用实报实销。3 出差期间必要的市内出租车费用及通讯费用实报实销。在此限额内的实际费用根 据发票予以报销。4 每天的用餐补贴最高为 RMB50 元。5 如果出差超过一个星期而发生必要的洗衣费用,公司予以报 销其实际费用,上限为 RMB60 元。6 所参加的会议/培训课程等的费用应与举办者的指定标准一致。 2.住宿标准:每人每天最高限额见下表:(6 分) 最高金额 一级经理 二级经理 三级经理 主任职员 一般职员 北京、广东 800 元 600 元 400 元 300 元 200 元 省会城市 700 元 500 元 300 元 250 元 150 元 其它地区 600 元 400 元 250 元 200 元 100 元 (六)劳务关系管理: A、1998 年 4 月,傅某加入上海一外资软件公司,担任设计师工作,月薪 4000 元。2001 年 6 月开始担任公司首席设计 师,月薪 9000 元。 2001 年 11 月 1 日傅某突然接到公司通知:公司将搬至北京,员工如果愿意随公司搬迁的,则继续留在公司工作; 员工如果不愿随公司搬迁的,公司将自 11 月低解除合同。傅某不愿随公司搬迁,于是公司在 2001 年 12 月初为傅某办 理了退工手续,但补偿问题公司却拖延不决。傅某在多次与公司协商为果的情况下,申请了劳动仲裁。 问题: 1、请问公司是否应该向傅某支付补偿金。(10 分) 2、如果应该支付,那么补偿金的金额是多少?(10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一些重大情势变化有时在所难免,于是现行劳动法有一条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 的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但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 30 天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5 分) 用人单位依据上述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是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满六个 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5 分)。 2、本案中傅某在公司工作了三年零八个月,按该条法律规定,公司应当支付给傅某四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补偿金的月工资标准为傅某离职前 12 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5 分) 补偿金=[(4000 元/月×6 个月+9000 元/月×6 个月)/12]×4=6500×4=26000 元(5 分)。 B、 R&B 是一家实力雄厚的美国独资企业,为了扩大在中国大陆的发展,2002 年夏天公司引进了包括小李在内的 5 名 高级工程师。 公司在与小李等 5 名高级工程师签订的劳动合同时,就合同的内容专门向他们 5 人进行了解释,小李等 5 人都表 示对合同的内容没有异意。在他们的合同中写明:“劳动合同为期 5 年,自 2000 年 6 月 1 日至 2005 年 5 月 30 日,月 薪 8000 元。”同时合同中约定,如果小李等在合同期内提前辞职,每提前 1 年要赔偿公司违约金 10000 元。 2002 年 9 月初,与 R&B 公司竞争激烈的上海另外一家外资公司出高薪广挖人才,高级工程师小李和其他 4 人被该 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所吸引,分别于 2002 年 9 月 28 日和 2002 年 10 月 25 日向 R&B 公司提出辞职。 R&B 公司认为,提出辞职的员工位居公司要职,是公司不可多得的关键人才,而且公司也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培养 力量,故此百般挽留,向小李等 5 人直陈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展示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与同行业相比长远 的发展优势,并表达了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对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但是小李等 5 人仍然执意辞职。R&B 公司 无奈,只要提出如果 5 人执意离开公司,必须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向公司缴纳相应的违约金。 小李他们则坚持认为,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后,作为工作人员他们无法和 R&B 公司处于平等地位,无力对违约金条 款提出反对或拒绝,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事实上是违背他们本人意愿的,而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订立劳动合 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因此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是违法无效的,他们只要依据劳动法的规定, 提前 30 天以书面形式通知 R&B 公司,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必支付任何违约金给 R&B 公司。 问题:请问小李他们的观点正确吗?(3 分)请说明原因。(17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本案例中 R&B 公司同小李、小陈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是无效的。(5 分) 2、原因(15 分) (1)自 1996 年 1 月 1 日期施行的《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并不限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订立的违约金条 款,而自 2002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则对违约金做出限制性规定,即只有在违反服务期或保护 商业秘密约定的情况下,才能约定违约金。(9 分) (2)在本案例订立劳动合同,既不是服务期也不是保护商业秘密,因此不能约定违约金。 (6 分)
12 页
348 浏览
立即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 ① 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②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 方法 ③ 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 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 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长期规划(5 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 1 年至 5 年的)、短期规划(1 年及以内的计划)。 4、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5、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是 HR 的纽带。 6、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 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7、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①某一职位应该做什么 ②什么样的人来做最合适 ③制定岗位说明书与岗位规范 8、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① 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②为员工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③ 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④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⑤ 是薪酬(岗位)评价的基础。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来源:①书面资料(现有岗位职责、供招聘用的广告等) ②任职者报告(访谈和工作 日志) ③同事的报告 ④直接的观察 9、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 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10、岗位规范的内容:岗位劳动规则(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行为规则)、定员定额标准、岗 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 岗位规范的的结构模式: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培训规范(指 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应知、应会、工作实例)、操作规 范(岗位的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以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度)};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管理岗位考核规范、生产岗位考核规范)。 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区别(简答) 区别 涉及内容 岗位规范 工作说明书 覆盖范围、涉及内容广泛,只是其中有 以岗位的“事”和“物”为中心,以文字图表的形 些内容有所交叉 式加以归纳和总结 主题不同 解决“什么样的员工才能胜任本岗位工 什么样的员工能胜任、该岗位是什么、做什么、什么地 作”的问题 点、环境条件下做、如何做 结构形式 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 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内容可繁可简,结构形式 行的。 呈多样化。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⑴基本资料 ⑵岗位职责 ⑶监督与岗位关系 条件和环境 ⑺工作时间 ⑻资历 ⑼身体条件 ⑽心理品质要求 ⑷工作内容和要求 ⑸工作权限 ⑹劳动 ⑾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⑿绩效考评 工作说明书分类:岗位、部门、公司 工作说明书的程序:起草工作说明书、岗位分析专家专题研讨修改、多次修改定稿 11、工作岗位分析程序:准备阶段{⑴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⑵设计岗位调查方案(a明确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c确定调查项目、d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e 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3)做 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4)把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和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 1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对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调查阶段{应灵活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 方法}、总结分析阶段{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12、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①明确任务目标 ②合理分工协作 ③责权利相对应 13、“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 设置岗位的要求:①根据总体发展战略 ②责任目标要明确 ③岗位数量是否最低 ④关系是否协调 ⑤科学 充实饱满 14、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 ① 岗位工作扩大化(横向、纵向)与丰富化(任务的多样化、明确任务的意义、任务的整体性、自主权、注重 沟通与反馈) ②岗位工作的满负荷 ③岗位的工时制度 ④劳动环境的优化 横向扩大工作 工作扩大化 纵向扩大工作 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操作合并,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 道工序; 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职能转由生产者承担,工作范围沿组织形式的方向垂直 扩大。 15、劳动环境优化考虑(以员工为主)的物理因素:工作地组织、照明与色彩、设备、仪表和操纵器的配置,自然 因素(空气、温度、湿度、噪声、绿化)。 16、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 ① 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 ②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 ③ 劳动者在安全、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 17、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 事相宜。” 18、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法 ① 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程序分析具体 6 点见书本 19 页+动作研究17 点±1 点) ②现代工效学方 ③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IE)。 19、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企业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 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 质量界限。(计量单位=人·年=251 工日=2008 工时;人·月=20.922 工日=167.362 工时;常年性定员要占全体 员工的 40%-50%) 20、人员编制的分类:行政编制、企业编制、军事编制。 21、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①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②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③ 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④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22、企业定员的原则: ① 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②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提倡兼职、工作要有 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 ③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④ 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⑤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⑥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计算考点:核定人员数量的基本方法 29 页例 1、例 2;30、31 页例题、33 页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 员人数 23、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24、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国家、行业、地方、企业) 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 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 单项定员 详细定员标准(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为对象) 综合定员 概略定员标准(以某类人员为对象) 效率定员 根据生产任务量、工作效率、出勤率,适合不受影响的手工操作 设备定员 根据设备性能、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劳动者负荷量 2 岗位定员 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 比例定员 按与员工总数或某类人员总数的比例确定另一类人员人数,服 务类 职责分工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 数理统计 将所有员工归纳为劳资、财会、生产,根据工作量影响因素来计 法 算 运用概率 企业定员的新方法 排队理论 共同使用工具的情况下 法 零基定员 以零为起点按岗位实际工作负荷量确定二三线人员 法 25、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 ① 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②依据要科学 ③方法要先进 ④ 计算要统一 ⑤形式要简化 ⑥内容要协调。 26、制度化管理: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也称“官僚制”“科层制”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27、制度化管理的特征: ① 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岗位的权利和责任 ②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③ 规定岗位特性,对组织成员进行挑选 ④因事设人、必要权利限制 ⑤ 管理者的职业化 ⑥按照各机构、层次不同岗位权利的大小,确定其在企业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 统 28、制度规范的类型:①企业基本制度(宪法) ②管理制度(集体活动) ③技术规范 ④业务规范(常规化、 可重复性) ⑤行为规范(层次最低、约束范围最广) 29、人力资源制度体系的特点: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整。(详见书 45 页图) 企业的两种管理哲学与管理模式的对比(简答) 内容 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哲学(见物不见人)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哲学(见人不见物) 观念 员工是人工成本的承担者 员工是具有能动性的重要资源 目的 着眼于企业的近期目标 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 定位 经济人 社会人 战略 引诱式 参与式 手段 物质刺激的单一手段 激励员工的多种手段 方式 权利——命令——服从 民主——尊重——参与 关系 职责僵化、画地为牢 沟通、协调、合作 态度 被动执行 自觉主动 30、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 ① 共同发展(基本原则) ②适合企业特点 ③学习创新并重 ④符合法律规定 ⑤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 ⑥保持动态性 31、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① 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 ②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③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④ 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 ⑤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 3 3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①提出草案 ②征求意见、组织讨论 ③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 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简答或方案设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详见书本 50 页) 33、审核人力资源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合理性、准确性、可比性。 34、工资指导线:基准线、预警线、控制下线。 35、收入—利润=成本 表达了“算了再干”; 收入—成本=利润 表达了“干了再算” 37、企业经营成本的构成:企业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 间接成本=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方法:①内外变化、动态调整(工资指导线、消费价格指数、劳动力工资水平调整)②比较分 析费用使用趋势③支付能力、员工利益 38、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费用 活动项目 费用项目 1、招聘 广告费、招聘会经费、高校奖学金 2、工资水平市场调查 调研费 3、人员测评 测评费 4、培训 教材费、教员劳务费、培训费(差旅费) 5、公务出国 护照费用、签证费 6、调研 专题研究会议费用、专业协会会员费用 7、劳动合同 签证费 8、辞退 补偿费 9、残疾人安置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10、劳动纠纷 法律咨询费 11、办公业务 办公用品费与设备投资 39、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①及时性②节约性③适应性④权责利相结合 40、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①制定控制标准②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③差异的处理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1、内部招募:通过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储备中选拔出合适的 人员补充到空缺或新增的岗位上去的活动。 内 部 招 募 优点 ① 准确性高②适应性快③激励性强④费用较低 缺点 ① 导致内部矛盾,加大员工和部门之间的竞争②容易造成近亲繁殖,缺乏创新 外 部 招 募 优点 ① 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②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③树立形象的作用 缺点 ① 筛选难度大时间长②进入角色慢③招募成本大④决策风险大⑤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2、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① 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 ②分析潜在应聘人员的特点 ③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 ④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 △ 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方案设计) ① 准备展位 ②准备资料和设备 ③招聘人员的准备 ④ 与协作方沟通联系 ⑤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⑥招聘会后的工作 3、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①推荐法(适用于内外部招聘) ② 布告法(适用于普通员工) ③档案法(“活材 料”) 4、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4 ① 发布广告 ②借助中介(人才交流中心普通人才、职业介绍所普通人才、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普通 人才、招聘洽谈会专业化方向发展、猎头公司费用是年薪的 25%到 35%) ③ 校园招聘(应届毕业学生) ④网络招聘 ⑤ 熟人推荐法(范围广、准确、成本低,要避免裙带关系) 5、网络招聘的优点: ① 成本较低、方便快捷 ②选择的余地大,涉及的范围广 ③ 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④使应聘重要资料的存贮、分类、处理和检索更加便捷化和规范化。 △ 采用校园招聘方式应注意的问题(简答) ① 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 ② 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要明确其责任。 ③ 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注意纠正他们对自己能力不切实际估计的错误认识。 ④ 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好准备,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回答问题时口径一致。 △ 采用招聘洽谈会方式应关注的问题(简答) ① 了解招聘会的档次 ②了解招聘会面对的对象 ③ 注意招聘会的组织者 ④注意招聘会的信息宣传 6、笔试:是让应聘者在试卷上笔答事先拟好的试题,根据解答的正确程度评定成绩的一种方法,包括一般知识 和能力与专业知识和能力两个层次。 7、筛选简历的方法: ① 分析简历结构 ②审察简历的客观内容 ③ 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和经验要求 ④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 ⑤看简历的整体印象 筛选申请表的方法(要注意面广原则):①判断应聘者的态度 ②关注与职业相关的问题 ③ 注明可疑之处 8、提高笔试的有效性应注意:①命题是否恰当 ②确定评阅计分规则 ③阅卷及成绩复核。 9、面试:根据应聘者对所提问题的回答情况,考查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 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观察其衣着外貌、风度气质,以及现场的应变能力,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应聘 岗位的标准和要求。 10、面试的目标 面试考官的目标 应聘者的目标 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 展现自己的实际水平 让应聘者更清楚地了解应聘单位的现实状况 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 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素质 希望被尊重、被理解,得到公平对待 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本次面试 充分的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 决定是否愿意来该单位工作 △ 面试的基本程序(设计) ① 面试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面试问题、提纲,确定面试时间和地点) ② 面试开始阶段(从可预料的问题开始缓 和气氛) ③正式面试阶段(灵活的提问和多样化的形式,察言观色) ④结束面试阶段(询问应聘者是否有 问题,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⑤面试评价阶段(评分对相同的地方,方便横向比较)评语对不同的地方, 11、面试的方法:①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 ②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 非结构化面试 有固定的框架或问题清单、面试考官要求低 无固定模式、漫谈式、对考官要求高 优点 同一标准、便于分析、提高面试效率 灵活自由、问题可因人而异、得到深入的信息 缺点 谈话方式过于程序化、收集信息的范围受限制 缺乏统一的标准,易带来偏差 12、面试提问的技巧: 5 ① 开放式提问(开始时用以缓和气氛,又分为有限和无限两种) ②封闭式提问(要求明确答复,表示关 注或停止) ③清单式提问(优先选择) ④假设式提问(探求态度和观点) ⑤重复式提问(检验信息的准 确性) ⑥确认式提问(鼓励交流) ⑦举例式提问(面试的核心技巧) △ 面试提问时应关注的问题(论述) ① 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的问题 ②有意提问一些相互矛盾的问题 ③ 了解应聘者的求职动机 ④所提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 ⑤观察他的非语言行为 心理测试包括:人格测试、兴趣测试、能力测试、情境模拟测试 13、人格测试包括:体格与生理特质、气质、能力、动机、价值观与社会态度等。 14、兴趣测试分为:现实型、智慧型、常规型、企业型、社交型、艺术型。 15、能力测试的内容:普通能力倾向测试、特殊职业能力测试、心理运动机能测试 16、情境模拟测试的分类 语言表达测试 侧重于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如演讲、介绍、说服、沟通 组织能力测试 侧重于考察协调能力,如会议主持、部门利益协调、团队组建 事务处理能力 侧重于考察事务处理能力,如公文处理、冲突处理、行政工作处理 情境模拟测试适用于招聘服务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时使用,但其设计复杂、费时耗资,目 前在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时使用较多。 17、情境模拟测试的方法:公文处理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决策模拟竞赛法、访谈法、角色扮演、即席发言、 案例分析 18、应用心理测试法的基本要求: ① 要注意对应聘者的隐私加以保护 ②要有严格的程序 ③结果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 19、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对一组人同时进行测试的方法,一般由 4—6 人组成,不指定谁充当主持讨论的组长, 也不布置议题和议程,只发给一个简短案例展开讨论。测评者不出面干预场内气氛,令其自发进行,测评过程也 由观察者给分。 20、人员录用的主要策略:①多重淘汰式 ②补偿式 ③结合式 21、做出录用决策应注意:①尽量使用全面衡量的方法 ②减少作出录用决策的人员 ③不能求全责备。 招聘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单位成本=招聘总成本/实际录用人数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22、信度: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分为稳定系数(不同时间)、等值系数(方法不同,结果相同)、内 在一致性系数(一分多测试)、评分者信度;效度:有效性或精确性,预测效度、内容效度、同侧效度。 23、人员配置的原理:①要素有用 ②能位对应 ③互补增值 ④动态适应(不断调整) ⑤弹性冗余 24、企业劳动分工的形式:智能分工、专业分工、技术分工 25、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 ① 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 ②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③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和服务工作 △ 工作地组织的要求(简答) ① 有利于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减少或消除多余、笨重的操作,减少体力消耗,缩短辅助作业时间; ② 有利于发挥工作地装备以及辅助器具的效能,尽量节约空间,减少占地面积; ③ 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的劳动条件与工作环境,防止职业病,避免各种设备或人身事故; ④ 为企业所有人员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使企业员工在健康、舒适、安全的条件下工作。 6 26、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标准(个人得分最高分岗位)、以岗位为标准(各个岗位最好者)、以双向选 择为标准。 27、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28、5S 活动的目标:①工作变换时,寻找工具、物品的时间为零 ②整顿现场时,不良品为零; ③ 努力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浪费为零 ④缩短生产时间,交货延期为零; ⑤ 无泄漏、危害,安全整齐,事故为零 ⑥各员工积极工作,彼此间团结友爱,不良行为为零。 29、劳动环境优化包括:①照明与色彩②噪声③温度和湿度④绿化 △ 工作轮班组织应注意的问题(简答) ① 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 ② 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 ③ 建立和健全交接班制度; ④ 适当组织各班工人交叉上班; ⑤ 适当增加夜班前后的休息时间,缩短上夜班的次数。 30、四班三运转制的优点: ① 人休设备不休,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增加了产量; ②缩短了工作时间; ③ 减少了连续上夜班的时间,利于工人休息和生活; ④ 增加了工人学习技术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 ⑤ 有利于在现有厂房设备条件下,增加用工量,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1、工作轮班的组织形式:两班制、三班制、四班制 32、劳务外派与引进:指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通过提供劳动和服务,收取报酬的一种商业行为。 33、劳务外派与引进的类型和形式:公派和民间;走出去和请进来。 34、外派劳务工作的基本程序: ① 个人填写《劳务人员申请表》,进行预约登记 ②外派公司负责安排雇主面试劳务人员 ③ 外派公司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 ④录用人员递交办理手续所需的有关资料 ⑤劳务人员接受出境培训 ⑥ 劳务人员到检疫机关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预防接种证书》 ⑦ 外派公司负责办理审查、报批、护照、签证等手续 ⑧离境前缴纳有关费用 35、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①培训内容(法律、礼仪、语言、技能、文化) ②培训方式 36、聘用外国人提供的有效文件:①拟聘用的外国人履历证明②聘用意向书③拟聘用外国人原因的报告④拟聘用 的外国人从事该项工作的资格证明⑤拟聘用的外国人健康状况证明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37、外国人入境后的工作:申请就业证(入境后 15 日,聘用期不能超过 5 年)、申请居留证(入境后 30 日)。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1、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有利于找出差距确立培训目标(目前水平、理想水平、对比分析)、有利于找出解决问 题的方法(多种方法非只有培训)、有利于进行前瞻性预测分析、有利于进行培训成本的预算、有利于促进企业 各方达成共识(必要性、紧迫性)。 2、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培训需求的层次分析(战略、组织、员工)、培训需求的对象分析(新员工:任务分析 法,在职员工:绩效分析法)、培训需求的阶段分析(目前、未来) 3、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做好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员工背景档案、各部门密切联系、向主管领导反映)、 制定培训需求调查计划(行动计划和时间、调查目标、方法、内容)、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提出动议愿望、、调 查申报汇总需求动议、分析培训需求现状、问题、想法、汇总培训需求意见,确认培训需求)、分析与输出培训 需求结果(对培训需求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4、培训需求的信息的收集方法:面谈法(可以赢得信任,激发学习激情,但是依赖技巧,而个人面谈耗时,集 体会谈要注意隐私问题)、重点团队分析法(8-12 人一组,1-2 名协调员,用时少,成本低,但受限于组织者, 而且不敢真言)、工作任务分析法(耗时耗费高,非常重要项目使用,分为工作任务分析记录表的设计,工作盘 7 点法)、观察法(时间长,效果不定,适合生产工作)、调查问卷(低成本,大范围,但真实性差,问卷设计、 分析工作难度大)。 5、调查问卷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问题清楚明了,不会产生歧义 ②语言简洁 ③问卷尽量采用匿名方式 ④ 多采用客观问题方式,易于填写 ⑤主观问题要有足够空间填写意见 培训需求分析模型:①循环评估模型 ②全面性任务分析模型 ③绩效差距分析模型 ④前瞻性培训需求 分析模型 6、实施培训需求信息调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① 了解受训员工的现状 ②寻找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③在调查中,应确定受训员工期望能够达到的效果 ④ 调查资料收集到以后,我们要仔细分析这些调查资料,从中找出培训需求。 7、培训内容的开发要坚持“满足需求,突出重点,立足当前,讲求实用,考虑长远,提升素质”的基本原则。 △ 制定培训规划的步骤和方法(方案设计) ① 培训需求分析 ②工作说明 ③任务分析 ④排序 ⑤陈述目标 ⑥设计测验 ⑦ 制定培训策略 ⑧设计培训内容 ⑨实验(目的、结果、方法) 培训规划内容:①培训项目确定 ②培训内容的开发 ③实施过程的设计 ④评估手段的选择 ⑤培训资 源的筹备 ⑥培训成本的预算 8、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 ① 做好准备工作 ②决定如何在学员之间分组 ③ 对“培训者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根据学员的情况进行取舍。 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①授课技巧培训 ②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 ③教学内容的培训 果进行评估 ⑤教师培训与教学效果评估的意义 ④对教师的教学效 9、企业外部培训的实施需做好: ① 自己提出申请,经部门同意后交人力资源审核,按管理权限上报企业主管领导审批 ② 需签订员工培训合同,合同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 ③ 不影响工作,不提倡全脱产学习 10、如何实现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①让受训者变成培训者 ②培训时间的开发和利用 ③培训空间的充分利用。 11、培训效果信息的种类: ① 培训及时性信息 ②培训目的设定合理与否的信息 ③培训内容设置方面的信息 ④ 教材选用与编辑方面的信息 ⑤教师选定方面的信息 ⑥培训时间选定方面的信息 ⑦ 培训场地选定方面的信息 ⑧受训群体选择方面的信息 ⑩ 培训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信息。 ⑨培训形式选择方面的信息 12、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①认知成果(笔试) ②技能成果(工作抽样) ③情感成果(结束时收集总结) ④绩效成果(流动率、事故发生率等) ⑤投资回报率(货币收益/培训成本) 13、直接传授培训法适用于知识类培训,主要包括讲授法、专题讲座法和研讨法。 14、研讨法的类型:①以教师或受训者为中心的研讨 ②以任务或过程为取向的研讨。 15、研讨法的优点: ① 多向式信息交流 ②要求学员积极参与,有利于培训学员的综合能力 ③ 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 ④形式多样,适应性强 16、研讨法的难点:①对研讨题目、内容的准备要求较高 ②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 17、实践法的常用方式:①工作指导法 ②工作轮换法 ③特别任务法 ④个别指导法 18、工作指导法:又称教练法、实习法,是指由一位有经验的工人或直接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者进行培 训的方法。 19、工作轮换法:是指让受训者在预定时期内变换工作岗位,使其获得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的培训方法。 20、参与型培训法形式:自学、案例研究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敏感性训练法和管理者训练法。 8 21、案例研究法是一种信息双向性交流的培训方式,它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两者融合到一起,是一种非常有特 色的培训方法,可分为案例分析法和事件处理法。 22、解决问题的 7 个环节:找问题、分主次、查原因、提方案、细比较、做决策、试运行。 23、态度型培训法主要针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具体包括角色扮演法和拓展训练等。 24、拓展训练: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式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以外化型体能训练为主。 25、科技时代的培训方式:①网上培训 ②虚拟培训 △ 选择培训方法的程序(简答 P156) ① 确定培训活动的领域 ②分析培训方法的使用性 ③根据培训要求优选培训方法 26、事件处理法的基本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实施要点 27、5W2H 原则: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物(which)、如何做(how)、多 少费用(how much)。 28、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准备阶段、热身阶段、明确问题、记录参加者的思想、畅谈阶段、解决问题 29、畅谈是头脑风暴的创意阶段规则: ① 不要私下交谈,以免分散注意力 ②不妨碍及评论他人发言,每人只谈自己的想法 ③ 发表见解时要简单明了,一次发言只谈一种见解。 30、企业培训制度的构成包括:(岗位培训制度是企业培训制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培训服务制度(首要)、入职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培训奖惩制度、培训风险管理制 度。 31、起草和修订培训制度的要求:战略性、长期性、适用性。 32、培训服务制度包括(培训服务制度条款)和(培训服务协议条款)。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 33、起草入职培训制度包括: ① 培训的意义和目的 ②需要参加的人员界定 ③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入职培训的解决措施 ④ 入职培训的主要责任区 ⑤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 ⑥入职培训的方法 34、培训制度的激励包括:对员工的激励、对部门及其主管的激励、对企业本身的激励。 35、员工培训的考核评估必须 100%进行。(公开、公平、开放透明) 36、利益获得原则:谁投资谁受益,投资与受益成正比关系,考虑培训成本的分摊与补偿。 37、制定培训风险管理制度考虑的问题: ① 企业根据《劳动法》与员工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 ② 根据具体的培训活动情况考虑与受训者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③ 在培训前,企业要与受训者签订培训合同,明确企业和受训者各自负担的成本、受训者的服务期限、保密 协议和违约补偿等相关事项 ④ 根据“利益获得原则”,即谁投资谁受益,投资与受益成正比关系,考虑培训成本的分摊与补偿。 第四章 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与(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2、绩效管理程序可分为(总流程设计)和(具体考评程序设计) 3、绩效管理的环节: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核反馈、激励发展。 4、成功的绩效管理组成:指导、激励、控制、奖励。 5、绩效管理总流程的设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应用开发阶段。(P170-183) 6、绩效管理涉及五类人员:上级考评者(60%-70%)、被考评者(10%)、被考评者的同事(10%)、被考评者的下 级(10%)、企业外部人员。 7、确定具体绩效考评方法的重要因素:①管理成本 ②工作实用性 ③工作适用性 8、一项没有全员支持和参与的管理制度将是难以得到贯彻实施的制度,一个没有全员理解和认同的管理系统将 是难以有效运行的系统。为了切实保证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必须采取“抓住两头, 吃透中间”的策略, 9 具体办法:①获得高层领导的全面支持 ②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和认同 ③寻求中间各层管理人员的全心投入。 9、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环节:目标第一、计划第二、监督第三、指导第四、评估第五、 10、绩效反馈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绩效。 11、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诊断内容: ① 对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诊断 ②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 ③对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的诊断 ④ 对考评者全面过程的诊断 ⑤对被考评者全面的、全过程的诊断 ⑥对企业组织的诊断。 12、应用开发阶段是绩效管理的终点,又是一个绩效管理工作循环始点。在这个阶段,推动企业绩效管理顺利开 展的方法: ①重视考评者绩效管理能力的开发 ②被考评者的绩效开发 ③绩效管理的系统开发 ④企业组织 的绩效开发。 13、绩效面谈具体内容区分:计划面谈、指导面谈、考评面谈、总结面谈。 14、绩效面谈的类型:单向劝导式面谈、双向倾听式面谈、解决问题式面谈、综合式绩效面谈。 信息反馈方式(简答):针对性、真实性、及时性、主动性、适应性。 15、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的方法:目标比较法(与绩效目标相比)、水平比较法(与上期绩效相比)、横向比较 法(去其他公司、其他部门相比)。 企业外部环境 资源/市场/客户 对手/机遇/挑战 员工绩效的影响因素图 个人/体力/条件 性别/年龄/智力 能力/经验/阅历 企业内部因素:资源/组织/文化 心理/条件/个性 态度/兴趣/动机 个人行为 工作表现 价值观/认识论 人力资源制度 正向激励策略: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为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人事激励政策如:奖励、晋级、升职、提拔等,鼓 励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工作的策略。 16、负激励策略,也称反向激励策略。采取惩罚的手段,防止和克服绩效低下的行为。惩罚的手段有:扣发工资 奖金、降薪、调任、免职、解雇、除名、开除等。 17、激励策略有效性体现的原则:及时性、同一性、预告性、开发性。 18、绩效管理中的三种矛盾:员工自我矛盾、主管自我矛盾、组织自我矛盾。 19、化解绩效矛盾冲突的措施: ① 在绩效面谈中,应当做到以行为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诱导为手段,本着事实求是, 以理服人的态度,克服轻视下属等错误观念,与下属进行沟通交流 ② 在绩效评价中,将过去的、当前的以及今后可能的目标适当区分开,将近期与远期的目标分开 ③ 适当下放权限,鼓励下属参与。 20、评估绩效管理有效性的方法:座谈法、问卷调查法、查看工作记录法、总体评价法(从功能、结构方法、信息结 果 5 个总体方面分析); 21、员工绩效的特征: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 22、绩效考评分为: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效果主导型。 23、考评的三类效标:特征性、行为性、结果性。 24、品质主导型着眼于“他这个人怎么样”,考评涉及员工信念、价值观、动机、忠诚度、诚信度、以及一系列能力 素质。 25、行为主导型着眼“干什么、如何去干的”。重点考量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 26、成对比较法:也称配对比较法、两两比较法; △ 强制分布法:亦称强迫分配法、硬性分布法。(综合分析题考点) 27、关键事件法:重要事件法,对事不对人,以事实为依据。 28、行为观察法是在关键事件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9、行为导向客观考评方法: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5-9 级)、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 10 30、结果导向考评的形式:目标管理法(可测量的工作结果)、绩效标准法(指标要具体、合理、明确)、直接指 标法(可监测、可核算的指标构成)、成绩记录法(适合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员)。 △ 目标管理法的步骤(简答)①战略目标设定②组织规划目标③实施控制 △ 为了有效避免、防止和解决在绩效考评中出现的各种偏误,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①以工作岗位分析和 岗位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客观准确的数据资料为前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要素指标 ②强调绩效管理的灵 活性和综合性,避免考评误差的出现 ③绩效考评的侧重点应放在绩效行为和产出结果上 ④为了避免个人偏 见,可采用 360 度的考评方式,由多个考评者一起来参与 ⑤重视对考评者的培养训练,定期总结考评的经验 ⑥重视绩效考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第五章 薪酬管理 1、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 2、外部回报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外部薪酬。 3、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 4、内部回报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主要体现为一些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参与企业决策) 5、影响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 个人:劳动绩效、岗位、综合素质与技能、工作条件、年龄与工龄 企业: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企业工资支付能力、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产品的需求弹性、 工会的力量、企业的薪酬策略。 6、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 对外具有竞争力 ②对内具有公平性 ③对员工具有激励性 ④对成本具有控制性。 7、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 体现保障、激励和调节三大职能 ②体现劳动的三种形态: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凝固形态 ③ 体现岗位的差别:技能、责任、强度和条件 ④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机制 ⑤ 合理确定薪资水平,处理好工资关系 ⑦ 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 ⑥确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薪酬制度的内容:①总额 ②水平 ③制度 ④日常 工资总额=计时+计件+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费+特殊情况下支付 工资总额管理:①工资总额占销售额的比例 ②盈亏平衡点 ③工资总额占附加值的比例 ④认同度、感知 度、满足度 8、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① 岗位薪酬调查 ②岗位分析与评价 ③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④ 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⑤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⑥ 明确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⑦掌握企业的财力状况 ⑧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 9、在薪酬方面,国家的主要政策法规主要体现在最低工资、经济补偿金两大方面。 10、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参考因素: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 生产率增长率、劳动就业实际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1、常用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奖金制度的制定程序 12、工资奖金调整的方式:①奖励性调整 ②生活指数调整 ③工龄工资调整 ④特殊调整 14、工资岗位评价的原则:①对岗不对人 ②参与评价 ③结果公开 15、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以量化数值表现出工作岗位的综合特 征、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具体说明其在单位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 (P232) 16、工作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 ① 将全部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大类 ②收集有关岗位的各种信息 ③建立工作岗位评价小组 ④ 制定出工作岗位评价的总体计划 ⑤找出与岗位有直接联系、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因素及其指标 ⑦ 抓几个重点岗位进行试点 ⑧全面落实工作岗位评价计划 11 ⑨ 撰写各个层级岗位的评价报告书 ⑩对工作岗位评价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17、确定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 少而精原则、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的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18、测评误差的分类:登记误差、代表性误差(必然存在的随机性误差和可以消除的系统误差) 19、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信息来源分为直接和间接):(非解析法:排列法、分类法)、(解析法:因素比较 法、评分法)。 20、企业人工成本:也称用人费(人工费)或人事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 用。 21、人工成本的构成: 22、人工成本包括: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福利费用(14%左右)、教育经费、劳动保护 费和其他人工成本等七个组成部分。 确定合理人工成本应考虑的因素(案例分析) 企业的支付能力、员工的生计费用、工资的市场行情 23、计算考点:P257 人工费用比率、劳动分配率 P259 例 3 24、福利:是一种补充性报酬,它往往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员工,而是以服务或实物的形式支付给员工。 25、福利的形式:全员性福利、特殊福利、困难补助。 26、社会保障的基本要素:经济福利性、社会化行为、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目标。 27、住房公积金的计算: 28、员工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和提取: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 5%,新员工第二个月开始缴存,遇到购买建造翻修大 修、离休退休、户口迁出、偿还购房贷款、房租超出比例可以提取。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 生的关系。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双务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3、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雇主与雇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4、物质利益原则的内容:激励机制、平衡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 5、体现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 ① 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仍然占重要地位,在肯定利益差别的前提下,坚持利益一致的价值取向 ② 劳动关系的转型具有过度性,体制转换,利益主体的分化和独立需要一个过程,工会职能的转变 ③ 集体主义的观念、和谐的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文化传统有巨大的差别。 6、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务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7、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保险 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8、集体协商比个别协商重要的原因: ① 由于企业内的分工、协作和资本使用的统一性和社会性,使得企业中很多事务属于“公共事务” ② 工作于企业组织内的雇员个人,由于其劳动力的本质特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不可能与雇主保持力量 上的均衡。 9、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调解的基本特点:①群众性 ②自治性 ③非强制性 10、集体合同的特征:集体合同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定期 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简答) 集体合同 劳动合同 主体不同 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 当事人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 内容不同 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 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12 功能不同 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 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法律效力不同 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低于集体合同标准的合同一律无效 11、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① 内容合法 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③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④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⑤不得采取过激行 为。 12、集体合同的形式分为:主件(综合性集体合同)和附件(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为 1—3 年。 13、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①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劳动合同内容的基础)②一般性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 同履行的有关规则)③过度性规定(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④其他规定(此条款通常 为劳动条件标准部分的补充条款。 14 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由企业一方将签字的集体合同文本及说明材料一式三份,在集体合同签订后的 10 天内报送县级以上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说明材料应包括:企业的营业执照、工会的社团法人证明材料、双方代表的身份证(均为复印件)、委托 授权书、职工代表的劳动合同书、相关审议会议通过的集体合同的决议、集体合同条款的必要说明等。 15、集体合同审核期限和生效: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 15 天内将审核意见书送达,审核意见书的确 认日期为生效日期。15 日内未提出异议,即行生效。经审核认定存在无效条款的,签约双方应对其进行修改,并 在 15 日内重新报送审核。 16、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制定主体的特定性、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 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 17、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劳动纪律、劳动定员定额规则、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其他制度。 18、职工代表大会:由企业职工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 19、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①审议建议权 ②审议通过权 ③审议决定权 ④评议监督权 ⑤推荐选举权 20、平等协商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的区别: 主体不同、目的不同、程序不同、内容不同、法律效力不同、法律依据不同。 21、信息沟通制度:一、纵向信息沟通 ①下向沟通 ②上向沟通;二、横向信息沟通;三、建立标准信息载体 ① 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 ②汇总报表 ③正式通报、组织刊物 ④例会制度 22、例会制度:直接以口头语言的形式,综合上向沟通、下向沟通、横向沟通三种信息沟通方式,具体形式可以 是会议、召见、询问、指示、讨论等多种。 △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程序(方案设计) 确定调查对象、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确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组织、调查结果分析 △ 解决劳动关系中信息沟通障碍的方法和步骤(简答) 一、降低沟通障碍和干扰 二、借助专家、相关团体实现沟通 23、标准工作时间:每日 8 小时,每周 40 小时,月标准工作时间为 20。92 天,折每月 167。4 小时。 24、不定时工作时间: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25、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条件限制、时间限制、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人员限制 26、最低工资: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 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27、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 ① 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②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③ 劳动生产率 ④就业状况 ⑤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8、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①货币支付 ②直接支付 ③按时支付 ④全额支付 29、最低工资的给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30、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分类: ①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②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 ③ 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 ④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 ⑤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 13 ⑥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⑦工伤保险费用 ⑧工伤认定、评残费用等。 31、新员工实行三级安全卫生教育:组织入厂教育、组织车间教育、组织班组教育; 32、工伤事故的分类:按伤害而致休息的时间长度划分,按事故类别划分、按工伤因素划分、职业病 33、工伤医疗期待遇: ① 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 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②工伤津贴(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4、工伤致残待遇和补助金 致残鉴定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一级伤残 24 个月的本人工资 本人工资的 90% 二级伤残 22 个月的本人工资 本人工资的 85% 三级伤残 20 个月的本人工资 本人工资的 80% 四级伤残 18 个月的本人工资 本人工资的 75% 五级伤残 16 个月的本人工资 本人工资的 70% 六级伤残 14 个月的本人工资 本人工资的 60% 七级伤残 12 个月的本人工资 职工死亡,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 丧葬补助金 为 6 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供养亲属抚恤金 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 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 40%,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 准的基础上增加 10%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标准为 48——60 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35、计算考点:恩格尔系数法:306 页 14
14 页
336 浏览
立即下载
上一页
1
2
...
10
11
12
...
28
29
下一页
跳到
页
热门推荐
领导力模型(维度指标表格)
12157 阅读
6 页
HRBP知识地图
949 阅读
9 页
公司部门BSC绩效考核指标分解
9865 阅读
12 页
10薪酬等级划分标准
1501 阅读
3 页
高管入职学习地图
5737 阅读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