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刘凤珊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刘凤珊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 某公司 刘凤珊 (一)培训项目简介 1. 培训信息 1.1 培训项目: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 1.2 培训师:刘凤珊 1.3 培训对象:培训专员、各部门主管、新晋主管、储备干部 1.4培训时间:6 月 25 日周二 1.5培训地点:公司培训室 2. 培训需求分析 从组织层面看: (1) 员工人员流失率高,每年再招聘再培训所花费用成本相当高; (2) 员工思想懈怠,工作质量较低,对公司经营和生育形象在成不良影响。 希望通过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EAP)让管理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帮 助员工进行心理疏导,有效地加强思想沟通,提升团队凝聚力,构筑和谐良好 的人际关系,正确面对和缓解压力,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建设,从而最 终达到降低员工流失率,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从员工的层面看: (1) 现今市场竞争激烈,负责销售的员工在工作上难免出现心态疲惫的情况; (2) 由于产品设计、采购、销售的服务对象复杂多样化,难免会出现顾客蛮不 讲理的情况,但是因为公司对个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而员工有时会感 到委屈; (3) 员工工作量大,辛苦劳累; (4) 公司对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工作还是有所欠缺,导致员工错觉自身 发展空间不大,看不到美好前景等。 需通过加强员工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促进人际关系,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培 训,以及改善员工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价值感、幸福感,进而 促进公司的发展。 3. 培训需求信息的搜集方法 主要是通过观察法,测验法两种方法搜集培训需求信息的。通过观察各部门 的员工工作情况,以及安排员工进行心理援助测试,根据给过分析来判断的。综 合结果表示本公司必须要进行 EAP 培训。 4. 培训项目目标及收益 2.1 培训项目目标: 本次培训是为了帮助公司管理者掌握对员工进行心理干预的技术,通过适 当的方式协助员工解决心理困扰,面对员工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职业生涯困 扰、婚姻家庭问题、健康生活方式 等进行指导;帮助员工掌握提高心理素质、保 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管理者明白应如何全方位帮助员工解决个人 问题,避免员工的个人问题影响工作。同时,员工是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 关怀是企业体现对员工人性化管理,以此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进而使员工保持更好的工作状态,与企业共同进步。 2.1 培训项目收益: (1) 公司收益 从公司的角度看,通过本次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可以提高公司的公众形 象,改善公司的的环境气氛,提高员工士气,改进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员工的留职率。从而节省了招聘费用和新员工的培训开支,减少错误解聘和 赔偿费用,降低缺勤率,减轻管理者的负担。 (2) 受训人员收益 从受训人员的角度看,了解和明白如何处理针对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减 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从而使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更加友好和谐,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受训人员帮助员工缓解和疏导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 状的,促进管理者与员工的友谊,有效的沟通能使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工作管理; 通过使员工与公司的目标达成一致 ,有利于管理者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为公司储备优秀干部,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同时增强管理者的情感沟通和表达 能力,人际关系趋向和谐,获得工作过程中的心理技巧和引导。 5.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的必要性 现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员工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都面临着各种错 综复杂的问题,表现在岗位动态、绩效考评、人事变动、员工协作、管理效率、创 伤抚慰、情绪安抚等诸多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心理和行为的问题需要解 决。在当前,我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有: a) 岗位竞聘、部分员工的工作任务不平衡所产生的种种不适应; b) 部分员工责任心下降,为消极、放纵、及时享乐、得过且过的生活和工作 态度创造了滋生的条件和蔓延的环境,以及部分员工的心态变化和高质 量的工作要求产生矛盾; c) 员工工作时发生的摩擦或矛盾得不到解决,导致员工间关系恶劣; d) 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忧虑,对个人发展的困惑和对企业发展走向的担 忧所形成的心理暗示。 另外,还有来自于婚姻、家庭的不幸不快和突发事件,来自于酗酒、赌博等 不良嗜好,来自于法律纠纷、邻里矛盾和家庭暴力等长期性隐忧问题,同样也是 员工心理健康的隐秘杀手。上述种种压力的合围,就会造成例如缺勤率猛涨、事 故率上升、身心疲惫、精神恍惚、效率缺失、规范性下降、组织效力低下、抑郁症和 自杀等一系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使企业的发展严重受阻。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动力,也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正视员工 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保持和提高员工心理健康度,用 EAP 来调整员工的心 态、生态、形态和状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6、 预期效果 4.1 观念转变:受训人员了解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的基本知识,作重 要的是使大部分人的观念都得到了更新和转变,勇于承认现实生活中包括自己 在内都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从心理上能够大方、主动接受职业心 理健康的帮助; 4.2 行为改善:对压力管理和咨询式管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 高管理者处理纷繁复杂事务的能力,随生活的经营和工作的管理也有了等多的 方式和方法,知道大家怎样去进一步提高神火质量和工作绩效。 4.3 技能提高:掌握了自我协调的技巧,明白如何自我调适职业心理健康和 情绪,保持个人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人缓解心理困扰;掌握了一些危机干预的 基本知识和措施。 7、培训流程(6 月 25 日当天) 时间 培训项目 培训内容 上 午 组 成 培 训 小 培训小组的形成,使受训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到培 9:30~10:00 组 训中来,每节课前相互问候,激发大家的学习热 情和兴趣。 上 午 EAP 项 目 基 10:05~10:50 本 知 识 的 普 及;互动环 节:进行触 摸笔的普通 实验 1) 2) 3) 4) 简述 EAP 项目的概念与应用; EAP 作用于收益; 以人为本的心理管理模式与企业发展; 企业领导、管理者和员工的心理健康与企业发 展; 5) 互动环节:通过对一支普通笔进行触摸的观 察,强调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上 午 案 例 研 讨 及 举出发生在工作场所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例 10:50~12:00 员 工 心 理 问 子,通过分析职业心理健康对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题 的认知、情绪、行为困扰等,对如何自我心理健康 与情绪和保持个人心理健康提出了专业的建议, 对员工心理援助进行指导。 公司聚餐 下 午 压 力 管 理 及 1、通过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保持积极情绪、培养 14:00~15:00 咨 询 式 的 管 咨询式的管理者等一系列培训,帮助员工切实掌 理 ; 互 动 环 握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增强对心理问题的 节 : 智 力 测 抵抗力,同时也使管理者掌握员工心理管理的技 试 术,能在员工出现心理困扰问题时,很快找到适 当的方法加以解决。 2、(互动环节:智力测试,以老王买卖摄像机的 故事,问答老王是赚钱了还是亏钱,通过这个在 公众面前“测试”之上构成承认的压力反应,让 大家实实在在地觉察到紧张时候身体生理的变 化) 下 午 杜 绝 危 机 , 对工作场所可预见的种种危机及其干预进行了详 15:05~16:20 营 造 良 好 的 细的讲解;以及如何友好地与员工沟通等;知道 刚做环境 如何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提高员工的归属 感。 下 午 总结及回顾 16:25~17:00 8、 培训人员安排 时间 工作安排 工作内容 6 月 2 日~ 对 公 司 员 工 进 1. 安排个部门进 6 月 15 日 行心理健康评 行心理健康评 估方法评估员 估; 工 心 理 生 活 质 2. 总结和分析评 量现状 估结果; 3. 确定需要心理 援助的员工; 4. 制定培训计划 书及编辑教学 PPT; 5. 设计培训课程 的评估问卷。 负责人 备注 工 作 内 1. 评估结果必须保 容 1~3 密 由 人 力 2. 培训计划书与教 学 PPT 必须请示 资源招 聘专员 人力资源主管 负责; 工作内 容 4~5 由培训 专员负 责。 6 月 16 培训前期准备 日~6 月 24 日 人 力 资 1. 各类物资必须准 源培训 备好,例如: 专员负 纸、笔、水以及互 责。 动环节所需的道 具等(购买的物 资必须保存发 票 , 以 便 报 销); 2. 布置培训室; 3. 23 日 和 24 日 再 次确认出席名单 6 月 25 日 1. 列出并通知受 训人员以及告 知培训内容; 2. 准 备 培 训 物 资,填写并递 交相关申请表 格(如:物资 租用表等); 3. 调试会议室设 备,确保设备 完好无误。 进 行 员 工 心 理 详情 请见 培训 流 培 训 师 相 关 工 作 人 员 必 须 援助计划培训 程。 及培训 事先提前准备物资 专员 及现场工作安排。 人力资 源培训 专员于 绩效考 核 专 员。 6 月 26 培训后期 日~30 日 1. 收集后期培训 反馈结果及问 卷分析,培训 反馈结果总 结; 2. 跟踪需要心理 援助的员工情 况及其上级对 此的处理情 况。 7 月 1 日~ 后续工作 7月5日 ( 未 确 定) 1. 进行心理健康 培 训 专 宣传; 员。 2. 组织多种形式 的心理咨询。 (二)培训内容 1、 培训课程 1.1 课程设计: 本次培训课程设计和主要内容都特别注重于实践工作,注重于解决实际问 题,而不在于理论的纠缠和挖掘,只是通过一些浅显的心理学原理,具体讲解 了企业内员工帮助的方法、方式和技巧,使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受训人员也能 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些解决自我和他人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能力。 1.2 培训形式: 培训人员一般以 4 人为一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选定组长,以小组为 单位参与培训;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主要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咨 询、体验、测试、游戏、分享等方式来完成内容的灌输、观念的引导和技巧的培养 课堂气氛保持活跃,强调受训人员的参与性,用具体的案例来分析、说明和解决 问题,切合大家的心理。 1.3 培训人员:内部讲师执行内训 培训人员选取理由:公司内部讲师更加清楚公司的发展情况,更加有力地讲 述员工情况与公司发展的关系,并且该讲师取得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EAP 企业培 训高级师的职称,理论和实践知识都十分浑厚;而且聘用内部讲师能够节省培 训费用。 2、 课程内容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具体内容 1. 员工心理援助(EAP)的概念及 应用; 2. EAP 作用于收益; 3. 以人为本的心理管理模式与企业 发展; 4. 企业领导、管理者和员工的心理 健康与企业发展。 5. 互动环节:进行触摸笔的普通实 验 第二部分 1. 2. 3. 4. 5. 6. 7. 8. 1. 2. 第三部分 3. 4. 第四部分 案例研讨:你感觉富士康怎么 了? 现代员工有什么特点; 员工遇到的困境分析; 员工常见的心理困扰与辅导; 职场人际关系及其调适; 压力管理咨询式的管理; 互动环节:智力测试;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如何处理员工心理危机 如何与员工沟通以及员工意见和 抱怨的处理 如何建立健康、幸福、和谐、高效 的员工队伍 企业和谐文化构建于员工的价值 感、归属感、认同感 总结及回顾 (三)培训预算 1、 培训预算: 使用项目 使用项目支出 场地 基本使用公司原有场地,场地费 0 3130 用基本无 元 1. 使用人力资源内部培训员工不 培 训 师 费 用 : 须额外聘用人员; 1200 2. 培训师费用 培训人员 预算 总和 其他费用 1. 购买纸、笔、饮用水及现场布置 1. 物 资 共 520 的物资; 元; 2. 公司聚餐费用; 2. 聚 餐 费 用 共 3. 路途车旅费。 1180 元; 3. 车费共 230 元 (四)培训评价 1、 评估对象: 受训人员及其下属员工 2、 评估目的: 核心目的在于使员工在纷繁复杂的个人问题中得到解脱,管理和减轻员工 的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通过本次培训对员工的不良行为进行改善;而在选择 中高层管理人员亦可通过本次培训所传授的方法对候选人已具备的能力、发展潜 力进行全面了解,由于企业能够正确用人和用最好的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 益。研究表明,企业为 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投入 1 美元,可为企业节省 运营成本 5 美元到 16 美元。 3、 培训评价的主要内容: (1) 反应评估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发放培训评估问卷,了解受训学员对本次员工心理援助 计划培训的主管感觉和满意程度;记录受训人员的意见或建议,改善不足。 (2) 学习评估 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鼓励受训人员(即管理层人员)主动关心和主动了解 员工的工作情况或观察员工的日常工作态度等,从而评价受训人员通过本次 培训对所学知识深度与广度的掌握程度。 (3) 行为评估 在后期(即接受培训的 1 个月后),将会在绩效考核加上员工心理援助的考 核内容,评估受训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主要是采用 360 度评估方法来评估本次员工心理援助是否有帮助。 (4) 结果评估 评估的目标着眼于由本次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而引起的业务结果的变化情 况,最重要的评估内容是对投资净收益的确定。 通过以上 4 方面的评估来衡量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是否有必要继续进行后 续培训,完善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培训系统。 4、 评估方案概述 评估方案主要是通过对照实验来确定本次培训是否有效。即安排两个部 门进行试验,一个部门依旧管理方法不变,也不实行 EAP 计划(员工心理 援助计划)像以往一样照常运作。而另外一个部门则实行 EAP 计划,深入了 解员工工作及生活情况,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等。最后对照两个部门的情况 , 工作气氛,业绩等,从而能够判断本次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培训是否有效。 5、 评估效果 为及时获得培训效果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效果对 EAP(员工心理援助计 划)项目的实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也为了让公司主要领导了解 EAP 的工作, 凭借培训的实际效果并对项目的发展进行判断;同时,根据评估的结果向公司 领导提出公司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为员工和领导的沟通搭建桥梁。 培训效果后期主要从以下六个维度来评价: (1) 受训人员是否通过本次培训学会了员工心理援助的计划(EAP) 的 相关技能?如:压力管理,帮助疏导员工的负面情绪,与员工进行 心理沟通等。 (2) 受训人员是否通过培训掌握了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EAP)的基本概 念知识,管理水平是否有提升?掌握程度如何? (3) 受训人员是否能将培训内容应用到实际当中,学会融会贯通? (4) 受训人员是否通过培训对公司更加忠诚,员工是否更加愿意留在公 司? (5) 通过受训人员培训后,员工在接受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与上级关系 是否更加融洽或相互了解加深?部门矛盾和气氛有没有改善? (6) 员工是否通过培训改变了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 以下为培训评估表 培训内容: 培训人: 学员姓名: 培训日期: 评分标准:5 分=极好 4 分=很好 3 分=好 2 分=及格 1 分=差,请在相应数字 划勾 项目 评估内容 评分 5 4 3 2 1 培训师表 1. 专业知识或技能 现 2. 语言简练,表达清晰,重点突出 3. 授课技巧,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展开程度 4. 互动环节有趣,现场气氛调节能力,培训方 法运用多样化 1. 内容的适用性,对工作的启发帮助 培训内容 2. 重点内容的深度 3. 内容的主次分明程度 4. 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5. 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6. 教材的实用性 组织工作 1. 培训开展准备工作 2. 培训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3. 现场秩序维护 4. 设备和环境 您在本次培训中的主要收获与启发(知识、观念、技能、技巧等): 您对课程内容、讲师表现或培训组织工作的建议:

9 页 256 浏览
立即下载
用心理学对企业员工压力情绪进行有效管理

用心理学对企业员工压力情绪进行有效管理

【系列专题沙龙】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用心理学对企业员工压力情绪 进行有效管理 深圳解决之道顾问机构 总裁 池强 2009 年 7 月 致谢 向各位嘉宾致谢,感谢大家在百忙之 中参加本次沙龙活动 从本次沙龙,是解决之道公司【系列 专题沙龙】《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 中的有效应用》的第二个专题 中的有效应用》 我只是个引导者,大家有什么问题, 可以随时打断我的讲座,现场研讨 也可将问题写在纸条上,通过现场的 服务人员传给我  更加欢迎各位朋友现场发表自己的 见解!!! 2 目录 引言:从极端行为谈起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6 情绪 / 心态训练 3 引言:从极端行为谈起 据国家卫生部疾控中心二 00 九年初提供的数据,中国有心理问题 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达百分之七,总数超过一亿人 医学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有 25 万到 30 万人自杀,约占全球自杀 人数的四分之一(摘自《参考消息》) 深圳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的精神状态更容易出现问题 深圳近几年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超过 2 000 人,高于交通死亡人数;在深圳每年 2000 名自杀者中,中产阶层占了大多数 (摘自《羊城晚报》的相关报道) 4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1 压力及其表现 ∷ 压力:导致身体和感情紧张的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通常都是 消极的  与压力有关的情感的词汇:焦虑、紧张、沮丧、痛苦、不安、 绝望、恐慌、发怒、恐惧等等  压力过大时的外部表现:长期失眠、不断的梦魇、体重不断下 降(个别的表现为体重急剧增加)、常因小事引起情绪剧烈变 化(大喜、大怒、大悲、极度兴奋、极度失望)、长期心情忧 虑、倍感疲惫(尤其是感觉心累)、长期的自责、经常袭来的 挫折感  压力过大时的身体表现:失眠症、头痛症、头晕症、胃痛(易 5 得胃溃疡)、皮肤过敏症、胸闷、血压上升等等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2  压力的形成 ∷ 一些职位或岗位本身就会带来压力  比如,完全由硬指标衡量的岗位  需要负全责的职位等等 工作中的挫折会形成压力  在工作中,每天都有可能遭遇挫折;当挫折接连而至或不能正 确对待挫折时,就会产生压力 工作的转变会形成压力 生活中的不顺、挫折、意外都会带来压力 恶劣情绪与过大压力总是同时出现,互为因果,相互强化 生活中的压力会作用在工作上,工作中的压力会反映在生活中,如 此作用,压力形成且被放大 6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3  压力的影响 ∷ 压力能够累积,即如果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解除或 释放,是能够随着时间积少成多  当压力适当,又能够被正确认识时,压力可以成为 前进的动力  过大的压力首先影响情绪;或恶劣的情绪形成巨大 压力  进而影响心理  长期将破坏身体健康  更加导致情绪的变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不能正确对待、处理、排解压力,不能对恶劣情绪 进行有效干预,不仅会影响工作,还会影响生活 7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4 压力过大的预兆 ∷ 如果持续出现以下情况,则可能你现在压力过大,且已经或将要 对工作、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 持续感觉精力不足,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 压力双刃剑 开始经常胃部、背部不舒服 压力三部曲  经常头痛,却找不到病理方面的问题  长期失眠或经常梦魇  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似乎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  强迫饮食(强迫性的厌食或强迫性的进食)  脾气变得暴躁且无常  当多种症状同时出现时,有可能是压力过大;当然,去医院 8 你或你的同事出现上述情况了吗? 检查身体是非常必要的  1 压力的形成与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面临较大的压力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好做,成功时,功劳往往是别人的;失败时, 责任是你的  你承受着多方压力  你必须“均衡” 企业所有者(老板)的压力 自我职业道德及 良知的压力 公司内部人际 纠纷带来的压力 人力资源 管理 员工的压力 劳动纠纷的压力 其他社会方面的压力 公司内部执行规章 制度带来的压力 9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三种意识及其关系 意识:是指当前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其特点是神志 清楚,能感知外界和现实的各种刺激,能觉察到自己的思想,感 情和行动的目的,是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 前意识:也称之为“潜伏的无意识”,她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 前意识里的心理活动是在一个人出生后成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处于前意识里面的心理活动平时不能意识到,集中精力努力回忆 和经过提醒,才能进入意识。其作用是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 以及按照现实要求和个人的道德标准来调节心理活动的 潜意识:人们的心理活动不能被意识到的称为潜意识。弗洛伊德 认为人们的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大部分的日 常行为也受潜意识所驱动。潜意识的主要特征是非理性、无道德 性、反社会性和不可知性 10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 识,前意识则可能进入意识 从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 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 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 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 识之中 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 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 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 潜意识 11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三步人格论 本我,是个性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由先天本能、基本 欲望所组成。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 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 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 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 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 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 则”  三者原则不同,冲突无法避免  当平衡受到破坏时,往往产生紧张、焦虑…… 12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因素 人的心理问题,其实是自己心中对自己及对世界的看法、印象出 了问题 通俗说,就是心中对自己及世界的画像出了问题 而心中的画像就是自己的心灵地图,她控制着人的一切想法及外 在行为  这样,出了问题轻则产生消极情绪(包括紧张、焦虑等等),重 则…… 13 2 消极情绪的心理学干预 积极情绪对人的生命活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愤怒、怨恨、恐惧、忧郁和痛苦,是人 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若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功能失调,进而造成某 些器官或系统发病 14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成就希特勒 1918 年 9 月 28 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历史时刻。 27 岁的英国二 等兵享利。坦迪与敌方 29 岁受伤的德国下士阿道夫。希特勒在法 国小镇马尔宽“相遇”,坦迪没有扣下扳机 此后,死里逃生的希特勒神经衰弱、癔证性失明(近乎疯狂的— —见人就说自己的眼睛被毒气毒瞎。) 1918 年 10 月德国当时最有名的心理医生埃德蒙德 · 福斯特运用 催眠术为其治疗 15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意识状态的客观指标 人的脑波活动频率可以从 0.5HZ 到 85HZ 之间,大脑的兴奋性越 高,其脑波的活动频率就越高,相反,人的心情越平静,脑波活 动频率就越低 通常人的脑波活动频率是 4HZ——40HZ 16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β 脑波:频率是 14HZ——40HZ ,这是清醒的,外向的,有意识与感知的状态, 通常,人在清醒时,脑波频率一般在 21HZ 以下 α 脑波:频率是 8HZ——13HZ ,这是催眠及轻松的睡眠与做梦的状态,此时 眼球往往会有快速的转动 θ 脑波:频率是 4HZ——7HZ ,这是一种舒适的睡眠状态 δ 脑波:频率是 0.5HZ——4HZ ,这是一种深度睡眠,毫无感觉的无意识状态 当有心理压力与紧张时,脑波频率就会增加,比如:焦虑、生气、恐惧、忧虑、 埋怨、愤恨时,脑波频率会升到 22HZ 以上,此时会产生有害的生理心理效应:  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 注意力下降,思考能力变得混乱  人体氧气消耗量及新陈代谢增高,容易导致精力与能量的消耗  脑波频率在 40HZ 左右时,人就会变得焦燥异常,思维活动难以控制 17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与催眠术 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 ) 引起的 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 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 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 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 而不同 催眠时暗示所产生的效应可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  以一定程序的诱导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称为催眠术 18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 自主 . 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 感觉麻痹 感觉扭曲和幻觉  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幻听和幻视现象,有时还可以依照指导 语将电视机看成方纸盒,或将臭味闻成香味 解除抑制 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 催眠者的暗示不仅指导着被试当时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影响到事后 的行为,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从而造 成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完全缺失 19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六大心理效应: 自主性减低  暗示性上升  注意范围狭窄  回忆能力增加  错觉  催眠逻辑(相互矛盾的意念同时存在大脑中)  20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术是一种心理学技术,其一般原理如下: 1 )暗示,催眠的实质是暗示 暗示是在没有对抗态度的条件下,采用某种方式,影响人们心理 与行动,从而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 判地接受一定意见和思想,或者引起生理上的某些变化 暗示要有一定方式 直接暗示  间接暗示  自我暗示  21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暗示可影响人们的认识(接 受一定的意见和思想) 暗示影响人的情绪和活动 暗示影响人的生理变化 22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权威的暗示性强  用含蓄语气暗示比直接语言命令暗示作用大  情感适当的语调语气可以增强暗示作用  安慰剂效应 “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 物质构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本不具有药 理功能,即使对于手术后创伤这样真实的“器质性病 变”,也可产生疗效,对于疼痛的有效率达 30-40% 23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术是一种心理学技术,其一般原理如下: 2 )注意 ,催眠的实质是意识狭窄,特别是注意的广度狭窄化 注意是心理活动中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催眠就是让被催眠者只注意催眠师的引导,忽视、无视其他事物 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 在进行催眠时,环境要尽量安静,不使外界刺激物刺激被催眠者, 不引起他的无意注意,不分散他对催眠师的注意  催眠师应讲明催眠术可以治好他的病(这是被催眠者的愿望),有 助于他集中精力(注意力)于催眠,配合催眠师,催眠才易成功 24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师能否对受试者予以催眠,取决于以下条件  受试者的催眠感受性  对催眠的态度  良好的信任关系  催眠师的技能  适合于催眠的环境 25 3 催眠术的基本知识 催眠深度的划分 浅度  运动受控,但知道过程,不承认受控,(其实我能动)  观念运动(显性、隐性身心疾患的本质),观念性运动出现后暗示增强  吸引注意力时,暗示性上升  平时一般眨眼 30 次 / 分,受术者如被催眠,眨眼次数下降,每分开始 14 次者被催眠了 中度  知觉异常  态度、性格、兴趣发生变化  可暗示性改变其生理功能 深度  记忆变化,年龄倒退,人格变化  后效应  强烈深层的控制 26  用在企业管理方面时,更多的是一种暗示,最多到浅度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清晰在今天的沙龙中,我们了解催眠术技能的目 的 问题 我们了解催眠术的目的是什么? 27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前的准备——暗示性检验技巧 首先要看他 / 她是否容易被催眠 看他 / 她是否有较高暗示性 暗示性及催眠对象的选择 暗示性:不加批判的接受对方的观念及指示 暗示性强(易于催眠者) 心诚者、信服者  善良的顺从者  学生、妇女、青少年  暗示性差(不易催眠者) 警察、领导、律师等批判性职业者  智力低下、理解力差、反应慢的人  28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暗示性检验 嗅水法 测平衡功能 测记忆力 抬手法 甩手法 后倒法 手指靠拢法  一般,高暗示者 15-20% (易催眠者);中暗示者 60-70% ;低 暗示者 15-20% (不宜做催眠)  统计显示, 90% 人可以被不同程度的催眠 29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除了暗示性外,以下情况非常重要 态度:愿意接受催眠者易被催眠 经验:若被催眠者已被催眠过,则很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兴趣:对催眠术很感兴趣的人,不易被催眠 催眠分类 自我催眠 单独催眠 群体催眠 30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方法 1 )放松法 让受术者静卧床上十分钟左右,自我放松(或说静息)一会儿。 再嘱受术者微闭双目,逐一要求他前额放松……眼睛放松……面部 肌肉放松……“好,现在你前额放松了……眼睛放松了……”“面 肌放松了……”可轻声、慢慢重复几遍,每一个放松部位让受术 者体验几分钟,再嘱颈部肌肉放松……放松……再嘱上肢肌肉放松 ……放松……再嘱胸部、腹部、下肢分别放松……放松……“这样你 全身的肌肉都放松了,不想再动了,一点也不想动了,没有力气 了……你已感到全身放松,非常舒畅,全身暖洋洋的,睡吧……睡 吧……睡得越来越深……睡吧……”在嘱其放松以后,也可以提一 下他的两肢看是否放松,若他已放松,轻轻放下,若不太放松, 重嘱放松 31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方法 2 )凝视法(言语暗示加视觉刺激) 让受术者静卧床上或沙发上,闭目静息十分钟左右,当观察到他 呼吸平稳眼睑不频繁眨动后可以施术。要他放松胸部肌肉、放松 腹部肌肉,然后要他深呼吸三次,看他能否准确执行。如果他精 力集中,能够执行,此时可用一支笔或会发光的金属球之类(有 时是人的指头、眼珠)放到受术者眼前 30-50cm 处,让他凝视这 一点,切勿他视,当他集中精力注视时,逐渐由远到近移动这支 笔(或不移动),同时暗示他,“你眼皮已感到沉重、视力模糊、 疲劳、不想睁开眼了,闭上眼睛吧……瞌睡吧……睡吧”,当闭上 眼睛后立即暗示,“你已入睡了,眼皮睁不开了,完全放松没有 力气了,你全身放松,睡吧……” 32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方法 3 )言语暗示加听觉刺激 催眠时,让求治者闭目放松,注意倾听节拍器的单调声或水滴声 几分钟后,再给予类似于上述的言语暗示 同时还可以加上数数,如:“一,一股舒服的暖流流遍你全身… …;二,你的头脑模糊了……;三你越来越困倦了……;四,…… 五…… ." 33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催眠方法 4 )言语暗示加皮肤感觉刺激 施治者首先在求治者面前把手洗净,擦干和烤热 然后嘱求治者闭目放松,用手略微接触求治者皮肤表面,从额部, 两颊到双手,按同一方向反复地,缓慢地,均匀地慢慢移动,同 时配以与上述类似的言语暗示 有时也可不用言语暗示,仅用诱导按摩 . 这种按摩还以采取不接 触到求治者皮肤的方法,只是靠双手的移动而引起温热空气波动, 给皮肤温热感而达到诱导性催眠按摩的目的 我们是否注意到所有催眠方法的一个共性: 放松 34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自我催眠法   人是精密的、自动的自我反馈保护系统: 打喷涕、打磕睡、打哈欠、出汗等等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现象。  人在不舒服的时候会感觉到困倦、想睡,缺乏活力,不想活动,就 是要让人放松,降低脑波活动的频率,从而来帮助人体调整心身状 态,恢复精力与能量  放松、催眠是一种主动的自我保护技术 自我催眠暗示疗法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已被广泛应用 它是通过自我催眠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控制心身状态和行为 的一种心理保健或心理治疗 实际上,人们早已应用自我催眠暗示,如祈祷,宗教仪式,印度 的瑜伽术,中国的气功术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实施自我催眠暗示 35 4 催眠术的基本方法 自我催眠法   提前设想很重要,设想什么,催眠后才进入什么情景 如果进行过催眠,再练习自我催眠就会很容易 自我催眠的七大心法 端正体态专注放松(身体不正,则肌肉不正,长时间会很累,放 松不了) 四肢沉重感训练 四肢温暖感训练 呼吸轻松感训练 心脏平静感训练 腹部温暖感训练 额头的凉爽感觉  36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正确认识与评估压力 压力是个双刃剑  适当的压力能够成为工作的动力  较大的压力会使员工快速成长  过大的压力回使员工离职、健康受损乃至造成更大的损失 许多工作本身由于衡量标准鲜明,属于压力大的工作 只要想干出成绩,就必然面对压力  要认识到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不能承担压力等同于不能承担责任  也要认识到,长期、过大的压力危害巨大  要对自己承受到压力进行正确的评估 37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保持压力 / 情绪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 对压力过大产生的一些症状给予足够的关注 对压力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 努力减轻生活方面压力 压力产生时不能回避,要针对焦虑的根子及时采取行动 情绪极端恶劣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干预 使用催眠术的原理 只要正确认识,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行动,是能够保证压力处于可 控状态 38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进行压力的释放     每个人处理与缓解压力的方法都不同 及时用合适自己的方法释放压力 要及时感知自己压力的积累 摸索出自己处理压力的方法 有意而为之 练习自我催眠是个缓解处理压力的好方法 大家平时是如何缓解压力的? 39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1 一天之初的好心情 ∷ 每天一起床,就要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给自己找个“简单”理由 今天我心情很好 给自己找个好心情的理由,比如: 今天天气晴朗 今天阴天 今天下雨 今天来台风了 看一个人是否快乐,不要看笑容,要看清晨梦醒时的一剎那表情 40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2   多从“明亮”的视角看待事物 同样的事物,视角不同,结果不同 灰暗的视角,产生黯淡的心理 明亮的视角,产生愉悦的心理 这首先是习惯性的积极自我暗示 甚至可以成为一种自我修炼 ∷ 分别用不同的视角看待 工作忙,加班 用灰暗的视角 用明亮的视角 工作闲,不加班 用灰暗视角 用明亮视角 41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3 对恶劣情绪进行及时干预 ∷ 当出现恶劣情绪时,不能听之任之 恶劣情绪非常容易像催眠术一样进入“意识狭窄”,但这是一 种消极的恶性的循环 要主动对自己的恶劣心情进行自我心理干预 最简单的自我心理干预就是“算了,不去想了” 更高级的心理干预就是用催眠原理转化注意,将注意集中转化 到快乐、轻松、积极的事物中 对恶劣情绪不进行自我心理干预,就等于谋财害命 42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4 平时多做放松练习 ∷ 任何催眠方法,首先就是要求放松 压力 / 负面情绪,一般伴随着紧张 经常进行自我放松,能够及时缓解压力 最简单的两种放松方法 能够放松的人,就能控制自己的压力 / 情绪 43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5 试着做压力调试催眠 ∷ 可以自己做 可以与员工一起做 两个连续可以分开做,也可以连在一起做 今天我们也会做练习 44 5 催眠术在压力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保持身心健康 对身体健康我们有足够的关注 对心理健康,我们往往忽视 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只有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只有身心健康,才能享受生活 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 45 练习一 6 情绪 / 心态训练 下面我们做几个动作,从这几个动作区分压力、紧张以及放松,这样你觉得有压力的时候 你就会注意到了,及时进行放松,把这些紧张压力排除,现在请跟录音一起做 先深深的吸一口气,吐气,再深深的吸一口气,吐气,现在,请把你的睛睛闭起来,请你 放松,请你用力的闭起你的眼睛,感觉一下那种紧张的程度,感觉一下脸上所承受到的紧 绷,用力的皱眉头,感觉一下那种紧绷,再用力的皱一下眉头,现在放松。感觉一下你脸 上的肌肉都放松的那种美妙的感觉,你可以感觉出来紧张及放松两者之间的差异。现在想 想你的睛睛,非常非常的平静,放松而且很舒服。现在请闭上你的嘴巴,闭上你的嘴巴而 且紧咬你的牙根,感觉一下你的牙齿,感觉一下咬牙切齿的感觉。现在请你放松,然后感 觉一下这两者中间的差异。感觉一下放松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好,感觉一下放松和紧张之间 的差别。现在把你的肩膀往后扩张,把头往前伸,再把你的头往前伸,感觉一下你脖子背 后所感觉到的那种紧绷,感觉一下你脖子上的那种紧绷,感觉一下那个紧绷,现在把你的 头缩回来,放松的把它放回来,你可以感觉紧张与放松中间的不一样。现在我要你紧握你 的拳头,紧握你的拳头,用力的把它握紧,再用力,用力的握,非常用力的握,现在,把 你的五个指头伸直,用力的把他们伸直,把它们伸出去,用力的把他们伸出去,伸到你不 能够再伸展的极限,现在请你放松,把你的手指头放松,把你的手也放松。感觉刚刚那些 紧张,由你的手指中间消失了。现在请你伸出你的脚,用力的伸直,用力的把他们伸直! 要感觉那种紧绷的感觉,现在再把你的脚掌往脚里面收,然后让你的脚指头面对你自己, 去感觉一下你的脚步关节所承受的紧张,感觉你的脚背和你的小腿所感觉的那种紧绷,那 种紧绷!紧绷!感觉那种紧绷!然后,你要放松,你感觉到你所有的腿部肌肉都放松了, 完全都放松了,你可以感受到紧绷与放松两者之间的感觉。 46 练习二   6 情绪 / 心态训练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压力调适的催眠练习 请跟着引导师一起做,放松下来,让自己的思路跟随着引导尽情 的想象 做一个深呼吸!让空气充满了你的肺,然后伸展你的四肢,一起 搓搓手,一起搓搓脸 记住这种安祥、平静而且完全放松的感觉,当你感受到压力的时 候回想这种感觉,当你需要舒解压力的时候,就重复在你脑中对 自己说着,放松 大家说说自己的感觉 47 现场互动  这是我们今天沙龙的最后一次互动,希望大家踊跃提出 自己的问题和设想,与现场的各位朋友分享分享  更加欢迎各位嘉宾现场现场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果时间不够,沙龙 结束继续交流) 48 寻解决之道 走鲲鹏之路 谢谢大家! 49

49 页 216 浏览
立即下载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衷心感谢原创学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知识在分享中创造价值 , 智慧在传播中展现意义! 作为 21 世纪的管理工作者,如何有 效激发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人际关系, 真正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的管理目标。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及 行为规律的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 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内容简介 通过典型案例,较全面地介绍了管理心理学 的基本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八章,从 个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领导心理和组 织心理四个方面作了介绍。在如何有效激发人的积 极性,改善人际关系,有的放矢地提高管理水平等 方面进行探讨;加入了实训练习。 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附 录 录 管理心理学概述 个体心理与管理 知觉与管理 态度与管理 激励与管理 群体行为与管理 领导心理 组织心理 部分心理测验量表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开篇故事】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四、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五、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个体心理 (二)群体心理 (三)领导心理 (四)组织心理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 查法 ) (四)测验法 (五)个案法 ( 问卷法 . 访谈法 . 电话调查法 . 网络调 第一章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 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3. 行为科学理论 4. 管理科学理论 5. 权变管理理论 6.“ 企业文化”理论 7.“ 学习型组织”理论 资料小百科—— 梅奥和霍桑试验 梅奥( G.E.Mayo ) 1880 年出生于澳大利亚。 1923 年他作为宾夕 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洛克菲勒基金会进行工业研究,在此期间他开 始了著名的霍桑试验。试验开始于 1924 年,结束于 1932 年,共分为四 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对工作场所进行照明试验,结果表明,照明强 度的变化对生产率没有什么影响,试验也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着工 作的生产效率。第二阶段:进行的继电器装配试验,经过研究,发现监 督和指导发生的改善能促使工人改变其工作态度,提高产量,而其他因 素对产量的提高没有多大影响,于是决定进一步研究工人的工作态度和 可能影响工人工作态度的有关因素。第三阶段:是进行大规模的访谈, 前后达 2 万多人次。总结该阶段的调查结果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 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群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每个 工人工作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自身状况,还与工作小组的同 事关系有关,任何一个人的工作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同事们的影响。第四 阶段:进行的是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结果表明,团体的成员相互保 护意识比较明显,工人对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持有不同的态度,级别越 高,越受工人的尊重,工人对他的顾忌也比较强;成员中也存在小派系, 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谁要加入这一派系,就必须遵守这 些规则,同时,谁违反了这一规则,谁就会受到处罚。梅奥在完成霍桑 试验后,提出了他的人群关系理论。 第一章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一、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 二、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二)“社会人”假设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四)“复杂人”假设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 第一节 心理现象概述 一、心理现象 二、心理实质 人的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和个性心理过程的联系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个性心理 意志过程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 第二节 气质与管理 一、气质概述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气质差异 三、气质在管理中的实践意义 气质类型与特征 气质 类型 特 征 高级神经活 动类型 多血质 热情,开朗,无忧无虑,兴趣广泛但 注意力易分散,感情易变化 活泼型 (强而平衡、灵 活 ) 胆汁质 动作粗犷有力,精力旺盛,情绪易激 动,缺乏持久力 兴奋型 (强而不平衡) 黏液质 好静,不易激动,办事稳当,善于忍 耐,思考问题深沉 安静型 (强而平衡、不 灵活 ) 抑郁质 生性孤僻多疑,敏感、细心,感情深 抑制型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 第三节 性格与管理 一、性格概述 二、性格在管理中的实践意义 什么是性格? 习惯 a· 习惯 b· 习惯 c…… 习惯 n = 性格 性格特征 表现方面 主要特征 对现实态度的待征 表现为对社会、对工作、对他人、对自己 的态度。如正直、诚实、积极、勤劳、谦 虚等,与其相反的是圆滑、虚伪、消极、 懒惰、骄傲等 意志特征 独立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等,与 其相反的为易受暗示性、冲动性、动摇性、 优柔寡断等 情绪特征 热情、乐观、幽默等,与其相反的为冷淡、 悲观、忧郁等 理智特征 深思熟虑、善于分析与善于综合等,与其 相反的为轻率、武断、主观自以为是等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 第四节 能力与管理 一、能力概述 二、能力在管理中的实践意义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能力的分类与特征 1. 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的能力和 特殊的能力。 2. 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 能力、才能和天才。 3.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把能力分为认知 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 按创造的程度,能力可分为模仿能力、再 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5. 按能力的测验观点,能力分为实际能力和 潜在能力 第三章 知觉与管理 【开篇故事】 第一节 知觉概述 一、感觉与知觉 二、知觉的特性 三、知觉的种类 四、影响知觉的因素 五、错觉及其应用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图片 1 图片 2 第三章 第二节 知觉与管理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二、社会知觉的类型 三、社会知觉效应及应用 自我知觉的结构 自我要素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自我认识和评价 自我追求行为 对自己身体、衣着、仪表、 家庭及自己所有物等的认 追求身体外表、穿衣 知和评价 打扮、欲望的满足等 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誉、 引人注目、追求名誉、 财产及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权力、地位等 和评价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 德水平等的认知与评价 追求智慧、能力、宗 教、道德良心等 社会知觉效应 (一)首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三)晕轮效应 (四)刻板印象 (五)定势效应 第三章 知觉与管理 第三节 归因理论及应用 一、归因理论概述 二、典型的归因理论 三、归因理论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人们对行为和事件归因的一般历程 动 机 或 人 格 特 性 计 划 意 图 能 力 知 识 行 为 行 为 产 生 的 后 果 第四章 态度与管理 【开篇故事】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及其构成 二、态度的特点 三、态度的作用 态度的构成要素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意向成分 二、态度的特点 (一)对象性 (二)社会性 (三)内隐性 (四)稳定性 (五)可变性 第四章 第二节 态度与管理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过程 二、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三、态度与偏好 四、与管理相关的态度 五、态度调查 第四章 第三节 态度与管理 态度改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三、自我觉知理论 四、参与改变理论 第四章 第四节 态度与管理 改变态度的途径与方法 一、重视宣传 二、增加接触 三、参与活动 四、社会角色扮演 五、利用团体规范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激励与管理 【开篇故事】 第一节 个体行为 一、个体行为概述 二、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体行为的一般模式 需要 产生 动机 采取 行为 实现 需要满足 第五章 激励与管理 第二节 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 二、激励的作用 三、激励的原则 四、激励的方法 激励的过程 外部刺激 激发 动机 产生 行为 实现 预定目标 满 足 对新需要的强化 潜在需要 激励的方法 (一)物质激励 (二)工作激励 (三)感情激励 (四)荣誉激励 (五)参与激励 (六)目标激励 (七)危机激励 第五章 激励与管理 第三节 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 · 哈罗德 · 马斯 洛( Abraham Harold Maslo w , 1908.04.01 - 1970.0 6.08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 家。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成就需要理论 戴维 ·麦克利兰( David C. McClelland , 1917.05.20 - 1998.03.27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麦克利兰把人的 高层次需要归纳为对成 就、权力和社会交往三 种需要。 (三)双因素理论 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 格( Fredrick Herzberg , 1923-2000 年),美国的 行为科学家。 双因素理论又称 为“激励因素 -- 保健因 素”理论,赫茨伯格认为: 使员工不满的因素与使员 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是不一 样的。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维克托 · 弗鲁姆( V. H. Vro om ),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 家。曾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 位,并长期担任耶鲁大学管理学教 授兼心理学教授。曾任美国管理学 会 (AOM) 主席,美国工业与组织 心理学会 (STOP) 会长。 1998 年获 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卓越科学 贡献奖 ,2004 年获美国管理学会卓 越科学贡献奖 , 是国际管理学界最 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一)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为: MF = V x E   其中:    MF —— 激励强度( Motive Force ),是指激发 个体工作积极性的强度,即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与持 续程度;    V —— 效价( Valence ),是指所达到目标对于 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它反映个体对某一成果或奖 励的重视与渴望程度; E —— 期望值( Expectancy ),是指个体对某一行 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由此可见,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组合,决定了激励强 度的不同。 (二)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 · 斯塔希 · 亚当斯( John S tacey Adams )于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该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 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 的影响,体现了社会要求利益分配合理化的倾向。 比 社会 比较 较 因 素 个体感 受 自己的所得 / 自己的投入=他人的所得 / 他人的投入 公平 自己的所得 / 自己的投入≠他人的所得 / 他人的投入 不公平 自己现在的所得 / 自己现在的投入=自己过去的所得 / 自己 公平 过去的投入 历史 比较 自己现在的所得 / 自己现在的投入≠自己过去的所得 / 自己 不公平 过去的投入 (三)强化理论 B.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 1904-1990 年 ) ,美国的 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新行为主 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强化是指对个体行为的 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 罚)及其对该行为是否重复的 影响程度。 强化包括正强化、负强化 和自然消退三种类型 (四)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最早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 心理学教授爱德温 · 洛克于 1968 年提出。 目标是指行为的目的。与个体需要相 联的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动机,因而对个 体具有激励作用。如果目标的设置比较合适, 会使人产生想实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这样对 人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强。 目标设置的三个标准:① 目标要具体 ② 目 标要有一定难度 ③ 目标是可接受的 。 第五章 激励与管理 第四节 挫折理论 一、挫折理论概述 二、挫折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开篇故事】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行为 第六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第二节 群体动力 一、群体的规范与压力 二、群体凝聚力 第六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第三节 群体的沟通与冲突 一、沟通的一般概述 二、沟通的种类 三、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 四、群体的冲突 信息沟通过程模式 噪音 信息源 信 息 编码 信 息 通道 反馈 信 息 解码 信 息 接受者 第六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第四节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一般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分类 三、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五、人际交往沟通网络 六、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不同类型沟通网络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 沟通网络 传播信息 解决问题 群体作业 领导人的 组织化 类型 速率 难易 产生 程度 程度 轮式 链式 环式 全通道式 士气高 低 对工作变 化弹性 快 简单问题 迅速生产 效率 组织 高 化并 稳定 非常显著 很低 慢 很快 简单问题 慢慢生产 效率 组织 高 化并 稳定 相当显著 低 慢 慢 复杂问题 不宜生产 有效 组织 化 不发生 高 快 慢 复杂问题 不宜生产 有效 组织 化 不发生 高 快 第七章 【开篇故事】 领导概述 一、领导 二、领导与管理 领导心理 领导的含义 定义领导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有 一些要素却被认为是领导现象的核心。它们 是: 1 、领导是一个过程; 2 、领导包含影 响; 3 、领导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 4 、 领导包含实现目标。基于这些要素,本书对 领导作如下定义;领导是个体影响一群个体 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过程。 第七章 第二节 领导心理 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三、 领导权变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特质领导理论认为:某些人天生具 有某些特殊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又会使他们 成为“伟大”的领导者。特质理论就是建立 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的。 二、领导行为理论 由于在特质论中未能找到普遍适用 的规律,研究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具体的领 导者表现出的行为身上,希望了解有效领导 者的行为是否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一理论研 究的重点在于研究领导的作风与领导的职能。 领导行为理论——四分图理论 高 关 心 人 低 低组织 高关心人 高组织 高关心人 低组织 低关心人 高组织 低关心人 抓组织 高 领导行为理论——管理方格图 1.9 高 关 心 人 9.9 5.5 1.1 低 9.1 关心生产(工作) 高 三、 领导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一种“领导匹配”理论, 所谓权变的含义就是指行为主体根据情境因 素的变化而作出适当的调整。即试图将领导 和适当的情况相匹配。权变理论认为领导的 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风格与情境相适应的 程度。为了了解领导的表现,有必要先了解 他们领导行为所处的情境。有效领导是视领 导者的风格和适当的场景相匹配的程度而定 的。 领导情境匹配图 领导者—成员关系 好 任务结构 职位权力 期待的领导风格 差 高结构 低结构 高结构 低结构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1 2 3 4 5 6 7 8 低LPCs 中LPCs 高LPCs 低LPCs 第七章 领导心理 第三节 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及领导艺术 一、领导者权力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三、领导艺术 一、 领导者权力 领导权是指一个人因为具有某种地 位或素质而获得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 用来影响别人,使别人根据他的劝告、建议 或命令行事。领导权是个动态的变量,因影 响者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定。由于领导者的 权力最终决定于对象的需要,当这些需要改 变,或影响者对于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的控 制程度改变时,这种权力也随之改变。 权力的种类 1 、合法权力 2 、奖赏权力 3 、强制权力 4 、专家权力 5 、参照权力 合法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具有外 在性质,可以统称为外在权力(职位权力)。 外在权力是经过法律、组织等直接或间接肯定 而为社会所承认,并对权力施受双方具有控制 性的约束力。领导的外在权力具体表现为决策 权、用人权、指挥权、奖惩权等。这些权力通 常以职权的形式体现出来。 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是一种与外在权 力截然不同的内在权力。它们不以社会的法律、 组织规定为基础,无须外界授予,也没有正式 的授权形式,而仅仅来自领导者本身的因素, 权力的大小取决于领导者的品格、知识、才能 等个人素质。内在权力对权力施受双方均没有 强制性的约束力。 第七章 领导心理 第四节 领导者的选拔、考核与培训 一、选拔 二、培训 三、考核 本章小结 【分析与讨论】 选拔——就是根据工作性质及要求从一群人中 挑选出若干人,承担相应的工作或特定的职责。 选拔的实质,就是寻求工作与人之间的最佳配合。 培训——为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水平,使他们在思 维方法、工作方式、知识结构、思想观念、道德 品质上不断提高,需要对领导者进行训练。 考核——领导工作的绩效主要是看实绩,看他 所产生的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回溯领导的过程,进一步考察领导 者品质、才能表现和勤勉程度,辩证地分析能力 与效果之间的状况。通过这样的考评,才能对领 导绩效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第八章 【开篇故事】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什么是组织 二、组织的类型 三、组织的功能 组织心理 一、什么是组织 传统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为了 实现某一共同目标,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 构成的人群集合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含 义:①共同目标。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 标,而需要协同活动;②分工与协作。个体 无法达到团体的预定目标,就需要在成员间 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还要有责任制度加以 保证;③组织的功能是协调人们达到共同目 标而进行的活动,包括各层次内部和各层次 之间的协调。 一、什么是组织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指开放 的社会技术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含义:①组 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进行信 息交流;②组织是一个社会的技术系统。它 既包括结构和技术方面,也包括心理、社会 和管理方面;③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 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④组织是一个动态概念。为了适应环境的不 断变化,组织本身也要不断地改革。 第八章 组织心理 第二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 四、组织设计的原则 五、组织结构的形式 三、组织设计的程序 (一)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的原则 (二)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 (三)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 (四)联系方式的设计 (五)管理规范的设计 (六)人员配备和培训体系的设计 (七)各类运行制度的设计 (八)反馈和修正 四、组织设计的原则 (一)目标统一性原则 (二)分工协作原则 (三)指挥统一原则 (四)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五)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六)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七)执行机构与监督控制机构分设原则 (八)精干高效原则 第八章 组织心理 第三节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与目标 二、组织变革的动力 三、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四、组织变革的过程及方法 五、组织发展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依据外部环境 的变化、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并完 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生存和 发展需要的变革能力。 组织是由集体发展而来的。任何组 织结构或形态,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它在随 着内、外部环境和成员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越发展,对组织的要求就越高。 二、组织变革的动力 (一)外部动因: 1. 社会政治因素 2. 社会经济的发展 3.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4. 市场变化的因素 (二)内部动因: 1. 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2. 组织结构的改变 3. 组织职能的转变 4. 人际关系与心理因素 第八章 组织心理 第四节 组织文化心理 一、组织文化概述 二、组织文化的建设 【分析与讨论】 本章小结 组织文化的内容 1. 组织精神 2. 组织价值观 3. 组织形象 组织文化的功能 1. 凝聚功能 2. 导向功能 3. 激励功能 4. 调控功能 5. 辐射功能 二、组织文化的建设 ( 一 ) 精神文化建设 ( 二 ) 制度文化建设 ( 三 ) 物质文化建设 ( 四 ) 组织文化的丰富发展 谢谢!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87 页 201 浏览
立即下载
《电子书--心理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心理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丛书--心理测评的理论与方法》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广义的测评概念 第二节 心理测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章 人力资源测评的基本心理学原理 第一节 个体差异理论 第二节 社会知觉理论 第三节 角色理论 第四节 公平理论 第五节 期望理论 第六节 学习理论 第七节 强化理论 第三章 员工心理测评的技术与方法 第一节 心理测评的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重要的技术指标 第三节 量表的编制与选择 第四节 心理测试的实施要领 第五节 功效评鉴 第四章 核心心理素质的测评工具与测评技术 第一节 素质理论 第二节 心理素质的测评 第五章 员工行为风格及个性测评的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 个性理论 第二节 个体行为风格及个性测评工具介绍 第六章 职业适应性测评工具与测评技术 第一节 职业生涯理论 第二节 职业选择 第三节 职业开发 第四节 职业测评 第七章 领导力测评的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 领袖理论 第二节 有效领导理论 第三节 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 第四节 领导力测评工具介绍 第五节 团体凝聚力的测评 序 我在华东师大为大三的学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策 划与设计》。没有想到的是,这门课程引起了同学热情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常 常还会出现因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的热情介绍而前来旁听的学生。 同时,因为需要为这门课程准备更充实、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我开始常常接 受一些中大型企业经营者的邀请,为他们设计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系统,进而 为他们的中高层管理干部作人力资源方面系列的培训。在这些人事管理培训工作 中,随着我与这些企业管理者之间思维默契程度的加深,我们常常探讨在人事 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如何对员工进行科学的考核,如何 比较准确地选拔人材?在这几年里,我开始汇聚一匹同仁和专家,对这些课题 进行了一些研究,围绕“职业适应性指导、综合心理素质测评、行为风格及个性 品质测评、职业成就潜质测评和团队内聚力”五个方面的范畴,制作了一套《企 业人力资源管理专用心理测评软件大全》,其中包括了四十套信度和效度都比较 高的心理测试量表,以协助人事管理干部能够用更精确和科学的手段来进行人 材考评。本书就是针对这四十套测评量表所进行的理论研讨。 在本书的写作和人事测评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 院的姜立杰博士负责了各章节理论框架的设计与前期文字的撰写,中国银行上 海市分行的顾 女士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也参与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文字润饰等 具体工作,我则负责全书的统稿和二稿的文字撰写工作。 多年来,有师大太多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支持和协助,有许多 企业家和人事管理干部对我的工作给予了相当大的信任和理解,有家人给予我 无尽的爱与包容。在此,衷心地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激之情!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水平有限,时间较仓促,难免有许多错误和疏 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谅解和指正! 第一章 第一节 概述 广义的测评概念 一、何谓心理测评 所谓心理测试就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方法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水平和 个性方面差异的一种科学方法。心理测试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但是现在在 许多领域都应用这种方法,在企业招聘中应用的范围尤其广泛。 心理测量 (psychometrics)是关于人的个体心理差异的测量或诊断。人们 在能力、学识、技能、兴趣、态度及人格特征等方面各不相同,构成了人与人之间 的个别差异。心理特征总会在行为上有所反映。心理测量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对 他的某种心理特征作出数量化的解释。任何一种心理属性在数量变化上都可构成 一个连续统,如记忆力的强弱、运算速度的快慢、性格从极端内向到极端外向的 变化等都各自成为一条连续统,测量的结果就是确定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征在 相应的连续统上的相对位置。 心理测量起源于中国。在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太阴、太阳、少阴、少 阳、阴阳和平五种人的观察和评估,可看作是心理测量的前奏。战国时期孟子不 仅对心理差异现象的普遍性有所认识,而且已经有了差异同一性以及差异等距 可能性的概念。他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心理测量原理的叙述。中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中论 述了在规定的九年时间内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广度、学识运用、论学本 领以及学习兴趣、专业思想、集体观念、师生关系、意志坚定性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问题。距今多年以前西周时期考试制度的建立更是世界上应用心理测量于人才选 拔工作的开始。当时的试射(即射箭考试)就是一种个别举行的单项特殊能力现场 测验,运用了效标参照的记分方法。汉代的选举制度以推荐为主,考试为辅,隋 以后的科举以考试为主,辅以推荐。唐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备。当时的考试科目有 进士、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这是当时文化发展水平在科学制度上的反 映。考试方法有帖经(填补词句中的缺字)、口义(口试)、墨义(笔试)、策问(政事 问答)和杂文(即诗赋)。东汉时期已有的童子科唐代又得到重视。1580 年天主教 传教士 M.利玛窦到中国以后,科举制度逐渐传入欧洲。在启蒙学者的鼓吹下, 法国资产阶级在 1791 年参考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了他们的文官考试制度。关于 测量方法,三国时期刘劭写《人物志》,提出了“八观”和“五视”的观察方法 前者如:“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其所短,以知其长; 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后者有:“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 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1937 年,美国人把《人物志》编译成英文 出版,书名为《人类能力之研究》。南北朝时期《颜氏家训,风操篇》中记载着江 南有“周岁试儿”的风俗,可以视为以实物为材料的近似标准化的幼儿认知— —操作活动测验法。 西方的心理测量工作开始于 19 世纪。随着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自由竞 争的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个别差异。C.达尔文的 思想为人们理解个别差异提供了理论框架。天文观测中人差方程的出现促使感觉 运动速度方面的测量得到发展。这时期出现在欧洲政治上的民主思想和教育与医 学方面对弱智儿童的关心推动了智力测量。19 世纪后期,德国的 W,冯特、英国 的 F。高尔顿、美国的 J。 M。卡特尔都对感觉能力的测量进行了研究。然而对心 理测量的发展有最重要影响的应属法国的 A。比奈,他与医生 T。西蒙合作与 1905 年编制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二、心理测评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心理测试史严格来说是很悠久的一部历史。因为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人就想 了解自己的心理活动,所以在中国古代,有许多思想家对心理测试都对了一些 探索。但是,科学的心理测试方法,还是在 20 世纪初开始形成的。首先要提到实 验心理学家威廉·冯特,他在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 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了。英国心理学家高尔根,他 对人类遗传学深感兴趣,进尔对双生子的许多心理测验进行了研究。卡特,美国 心理学家,他开始创造了心理测验这个词,他是第一位展开心理测试活动的美 国心理学家。1904 年,比纳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儿童智力量表,接着美国斯坦 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克曼教授,提出了心理商数,简称为智商 IQ。IQ 这个公式就 是: 智力年龄(或称心理年龄) IQ =————————————————×100 实际年龄 第二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量在美国军队中广泛运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第二世界大战以后,许多企业家看到了心理测量表在招聘人员中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企业管理也广泛运用。在这期间,心理能力测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美国 的韦克斯勒和英国的艾克森都对心理测试做出特殊的贡献。我国的心理测试主要 在 1978 年以后开始广泛运用。在企业招聘中运用心理测试,主要始于 80 年代中 后期。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心理测试在企业招聘中的运用将越来 越广泛。 第二节 心理测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人力资源——企业的第一资源 (一)人力资源的涵义与特征 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它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 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最活 跃、最积极、最具主动性的生产要素,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自然 资源,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中的一个特殊种类,既有质、量、时、空的属性,也 有自然的生理特征。 1、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人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是具 有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人能通过意识对所采取的行为、手段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预 测。由于人具有社会意识和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使得人力资源具 有了能动作用。 2、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要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 从个体角度看,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有其生命的周期,如幼年期、青壮年期、 老年期,其各阶段的劳动能力各不相同;从社会角度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 有培训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尊重其内在的规律,使 得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和使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3、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人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是知识的载体, 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又一特征。人在改造世界时可通过自己的智力, 使器官得到延长、放大,从而使自身能力无限扩大。同时,人的知识还可以传播 深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吸取了他们的先辈在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知识, 才使得今天的人力资源更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4、人力资源具有两重性。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人的两重性,要 求我们既要重视对人口数量的控制,更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充 分地利用和开发现有的人力资源,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获取人力资源收益的 基本途径。 5、人力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人口再生产是人口不断更新,人类自身得以延 续和发展的过程。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不同于一般生物资源的再生性。除了遵守 一般生物学规律之外,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还受到人类意识的支配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 (二)人力资源与现代企业发展 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传统的企业管理,将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视作自己 的资产。就此而言,厂房、建筑物、各种通用和专用设备、现金、银行存款、投资、 应收预付款项、存货、成品与半成品等,无疑是企业的重要资产。然而,把人力 资源看作是劳动力,同生产工具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成本耗费, 从未视其为企业的宝贵资产。随着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地位和作用的上升 与突现,现代企业管理变革和创新,须重新认识和定位企业的人力资源。事实上 人力资源也是企业的资产,只不过与物质和资金形式的资产相比,是一种更重 要的特殊资产。 (1)人力资源是首要的能动性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均 为生产要素,尽管对整个生产和经济运行来讲,缺少其中任何一种生产要素都 不可以,但是,诸要素的作用却不相同。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物 质资源要素,人力资源也无用武之地,无法作为资源发挥作用,企业亦无法运 行。然而,没有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支配、运用,物质资源则为无用之物,企 业也不复存在。因此,人力资源作为惟一能动的、起决定性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 是企业第一位的重要资源。 (2)人力资源是特殊的经济资源。物质资源本身不创造价值,惟有人力资源 通过自身劳动,创造价值、增加价值、增加物质财富。虽然其他资源要素可以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那是在人力资源要素推动下,转移旧价值,加入新价值 的结果。换言之,通过人力资源的劳动,使其他资源要素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否则,再好的设备、原材料、工具,再多的资金,也无济于事。正因如此,企业 一旦拥有和支配人力资源,便掌握和控制了获得未来更大经济利益和获取新的 物质资源的权利和条件。美国微软公司凭借其拥有的大量高级人才资源,不断地 开发新软件,使公司取得资产每周增加 4 亿美元,产值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 产值总和 的骄人成就。 (3)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均有投资凝结于其中,成为人力资本(只是每一 员工内含人力资本存量不同而已)。人力资本具有价值,可以用货币衡量。依照 原有企业资产定义,人力资源列为企业资产毫不为过,而且这一资产重于物质 资产。因为,在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现代经济发展时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远远大于物质资本,它对现代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物质资本无法替代 的巨大作用。 基于上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而且是比物质资源更重要的资产。 于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率先在诸多发达国 家企业普遍形成与建立,并在实践中贯彻之。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切身体会颇 深,他说:“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都拿去,但只要保留我组 织中的人,4 年以后,我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此言何等精彩,何等深刻! 2、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在企业员工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做得很好,取得 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鉴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长期供过于求,因此,在相 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心目中,人力资源是“不值钱”的,抱着“三条腿的蛤蟆 不好找,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的观念的企业领导者不在少数。在向知识经济时 代迈进的今天,这种视人力资源为纯粹劳动力、活的生产工具的极端陈腐观念, 是必须清除的时候了。现今的时代,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而且是 最宝贵的稀缺资源。 人力资源生成是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有个自然成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尚有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必需、进行专门教育培训的过程。这一形成过程,历经一漫 长周期,少则 15 年,多则 20 余年。从其生成的条件和漫长的时间,以及发展的 连续性来看,人力资源是稀缺资源。 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保持、发展异常艰辛,从中透视出企业人力资源的宝 贵与稀缺。就企业而言,本身不生产人力资源,其人力资源从社会选取而来,换 言之,社会人力资源总体是企业人力资源形成的源泉和基础。但是,企业并非从 社会随意取来即用。首先,选人很难。社会人力资源生成不易,企业从社会上选 人也不易,选择到自己所需的合适的人更不易,况且尚有双向选择问题。企业选 中某人,但某人未必选中企业,真正双方满意、相互选中实为难之难。其次,企 业必须花费招聘、选择、录用成本,既有直接成本,还有间接成本,这是一笔不 小的费用。问题还在于,有些时候,这种招聘选录成本白白花费掉。仅举一例, 在穗某外贸公司,仅为了招聘一个懂外语、懂管理;又懂人力资源开发的复合型 人才,花了 60 多万元广告费在全国招聘,还多次斥资参加人才交流会,花费了 不少人力、财力、物力,虽引来应聘者数千人,可经历了两年,还是没有物色到 合适人选。最后,对于进入企业的员工,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质 量上进一步形成与发展人力资源,增大人力资本存量。任何一个企业,均有自己 独特的工作和业务。对进入企业的劳动者来说,必须通过工作实践和教育培训, 使之获得胜任企业工作的能力。同时,企业尚需有超前意识,考虑到企业未来的 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企业拓展业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提高广大员工的知识、技能。企业这种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所进行的人力资本再 投资,是适应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形成过程。勿庸置疑,企业 经过如此艰辛努力方获得的来之不易的人力资源,并经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进一步培育、形成、保持和提高的人力资源,当然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稀缺资源 企业创造愈来愈多的财富和企业效益,相对于这种无以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而言,人力资源无疑是企业的稀缺资源。 人力资源既是生产力,又是消费力。作为生产力,它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 作为消费力,它是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此特殊双重身份与作用而言 人力资源永远是宝贵的稀缺资源。企业中,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作用如上述; 作为消费力,它同样是现代企业生产和前进的动力。而且人力资源质量愈高,其 作为生产力和消费力所产生的作用愈大。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是为人的需要而 存在,为人的需要而生产的,同时也为本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益和全面发展而生 存与发展。否则,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毫无意义。就此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不可 缺少的宝贵稀缺资源。 常言说得好:“稀者为贵。”因为稀缺,事物方显更宝贵;同样,正因为宝 贵,愈显出其稀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已为众多大企业家所认 识,日本年轻的企业家浅井雅夫深有感慨;“一个企业留下金钱是下策,留下 事业是中策,留下人才是上策。”正因为人才资源宝贵又稀缺,企业才想方设法 地珍惜、保护、爱护、开发人力资源,这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推进到一个 新水平。 3、人力资源所表现的忠诚、向心力、创造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所在。企业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以及充足的物质资源、资本资源, 只是具备了企业经济发展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并不等于企业一定能很好地迅速 发展。我们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可谓人才济济,资金相对有保证,但是,亏损 企业不在少数。在其他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一个企业经营得好坏,能否不断发展 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是否有现代管理理念和水平,是否有充分调动全体员工 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并吸引和凝聚员工的人格魅力和优秀企业家素质。 若全体员工“心朝一处想,力向一处使”,为共同目标敬业奋斗,没有搞不好 的企业。 二、心理测评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测验是许多招聘人员的机构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人员选拔技术,这种 技术在企业人员招聘中也有应用,但在我国现阶段仍需要大力发展。心理测验有 两种目的:即工作定向的选择和人员定向的安置。所以,它可以用于求职者自测 自知,亦可以用于用人单位施测以知彼,还可以用于职业指导者获取基本的材 料依据。 心理测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潜力,以及他的心理活动规律。在企业管理,心 理测试主要用在招聘、人事安排和职业咨询方面。当前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 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每个人都尽可能发挥他的潜在 能力,而心理测试正是可以了解潜在能力的一种科学方法。因此,心理测试在招 聘中运用,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符合该企业某一岗位的需要。所谓的人事安排, 就是让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工作。而心理测试正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这 样,决策者可以把适当的人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性的学科。心理学包含的许多基本理论 如个体差异理论、社会知觉理论、公平理论、学习理论、群体优化结构理论、激励 理论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人手,揭示了正常的成年人在人际交往、成长发展、利 益分配等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可以为 人事管理者理解和预测人的心态和行为,制定符合广大员工期望的奖励制度和 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心理学的测评方法、研究方案设计的思路等可以为人力 资源开发和使用,为职务分析与职务分类提供有效的、可操作的技术路线。 具体地说,心理测评的理论与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如 下几个方面。 1、组织与岗位设计。无论是新建一个企业组织,还是进行结构调整和进行 技术改革,都需要对组织及其岗位进行重新设计,而这一项工作主要是由企业 的人事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配合来完成的。所以作为一名人事管理工作者,不仅 要具备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把握现代组织结构变化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并 能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组织与岗位进行科学的设计。 2、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进行人事管理的基础;无论是岗位的设计,人员 的选拔、考核,还是薪酬标准的制定以及教育培训的规划都是以工作分析的结果 为基础来进行的。在计划体制下,我国的企业人事管理主要是按上面的红头文件 办,很少或不必进行工作分析,当进入市场后,就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人事 管理遇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许多人事决策没有依据,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对 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系统的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不是想当然或拍脑袋就可以 解决的,而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3、人力资源规划。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具有前瞻性、预测性才能为企业在 竞争中创造优势。本章将介绍有关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内容,以及人员供给和需 求的预测方法;现代科学的预测离不开数学统计方面的知识,进人多元化时代 以后,人力资源预测又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和特点。 4、人员招募。人员招募(Recruiting)是指通过一定的宣传活动吸引足够多 的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的过程。只有你获得了充足的可供挑选的候选人时,你才 有可能通过一系列的选拔程序(selection)挑选出优秀的人才。通常所说的招聘 包括招募和选拔两项工作,而在现实的多数人力资源管理中注重选拔,对招募 则关注不够。尽管这两项工作联系十分紧密,但二者却有不同的目的、方法和程 序。招募的价值与作用绝不逊色于选拔。 6、人员选拔。选拔是指从应聘的候选人中挑选出优秀且与本组织需要相符的 人员。人员选拔是人事管理中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劳 动分工的细化。对劳动者知识和智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人员选拔方法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组织人员选拔的要求。第四章将介绍最常用的几种人员选 拔方法,如笔试法、心理测验法、面试法和情景模拟法。某些方法如面试和笔试 在传统的选拔之中也经常使用,但其客观化、标准化的程度不同,且多数人事管 理人员缺乏对这些方法的系统了解。本书将结合作者的亲身实践,详细介绍上述 选拔方法的技术问题,这将对人员选拔有重要指导意义。 7、薪酬制度。薪酬是人事管理中最核心也是最敏感的问题。从组织来说,; 薪酬是一个组织为其目标的实现所付出的人力成本,而对个人来说,薪酬是其 获得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物质基础。矛盾之处在于,为了避免成本支出过大,组织 有压低付给员工报酬的倾向,而员工则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确实是一个“两 难”的命题,而这一问题解决得如何全靠人事资源部的先生们。值得提醒的是, 随着人们工作价值观因物质丰足而逐渐由工具性工作观(工作为达到目的之手 段),转变为较精神面的工作价值观(寻求工作的“内在价值”,并在工作中获 得自我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对这样一种发展潮流的认识与把握相信会对薪酬制 度的设计有所影响。 8、人员考核。考核是人事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既是对现有组织和 员工工作状态的评价,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又是重新设计、改进工作的新起点 还是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其中原 因有考核的目标不明确,:考核的指标体系制定不合理,考核方法缺乏科学性, 而最主要的是考核结果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起来。某些单位在考核期间大家关系 紧张,考核结果一出来,就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或是怨声载道、议 论纷纷,更有甚者会出现剧烈的冲突场面。人事考核难度之大是所有人事管理者 的共同感受。第六章将向大家介绍有关人事考核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对提高 人事考核的效果,避免或减少负效应等问题会有所启发。 9、人员培训。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的营销,、管理观念与方法不断涌现, 经济全球化及自由贸易的发展,以及企业环境的变化都要求企业组织迅速作出 反应,;或是引进先进技术,或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而这些都得通过企 业的员工来实现。完全靠解聘老员工,招聘新员工来获得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员 工是不现实,也是不容许的。因此,对员工的培训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 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地位与作用绝不亚于人员的选拔。如何确立培训 的目标和内容?有哪些种类的培训方式与方法?这些方式方法的优缺点由口何?i 怎样进行选择?如何评估培训的效果与效益? 如何对跨国企业的人员进行培训? 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在设计和实施培训时需要了解的内容。 10、现代人才测评。人才测评是为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在传统考 试、考核、技能鉴定和心理测验等理论与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评价活 动。与传统人才评价方法相比,现代人才测评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定量方法的应用,测评内容也突破了单一的体能、知识或技能评价而转向对 实际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兴趣、个性品质、人际技能等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在程序上则更加科学、合理、严密,有效地控制了测评误差,测评技术手段更多 地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远程通迅、系统仿真等。在经 济发达国家,现代人才测评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组织的人才选拔、内部考核 培训等方面。 三、心理测评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原则 因为心理测试是一种科学的测试手段,所以它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循。 1、要对个人的隐私加以保护。因为心理测试涉及到个人的智力、能力等方面 的个人隐私,这些内容严格来说应该只让被试者以及他愿意让人知道的人才能 了解,所以,有关测试内容应该严加保密。 2、心理测试以前,要先做好预备工作。心理测试选择的内容、测试的实施和 计分,以及测试结果的解释都是有严格的程序的。一般来说,主试和测试者要受 过严格的心理测量方面的训练。 3、主试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要统一地讲出测试指导语;要准备好 测试材料;要能够熟练地掌握测试的具体实施手续;要尽可能使每一次测试的 条件相同,这样测试结果才可能比较正确。 4、心理测验结果只反映出人们某一方面的特点,人员选拔中还应根据实际 需要综合多种选拔方法,结合其他方面的情况,作出更周全的决策。 第二章 人力资源测评的基本心理学原理 目前在人事管理的“进”、“管”、“出”各个主要环节中应用了许多心理 学理,论涉及到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如普通心理学中的“个体差异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知觉理论”、“角色理论”、“群体结构理论”,教育心 理学中的“学习理论”,管理心理学中的“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 理论”,劳动心理学中的“疲劳理论”等。本章将介绍应用最广泛的七个心理学 理论,并对它们在人事管理中的主要应用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节 个体差异理论 个体差异,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个性特征上所存在的差异。这些差 异虽然是极其复杂的,但概括起来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倾向性的差异, 即表现在人的兴趣、需要、信念、理想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差 异,即表现在人的气质、能力、性格三方面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并非生而具有 的,它是在个体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制约的。它所表征 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行动着的个人。人事管理者如果能掌握和运用有关个体 差异的规律性,就可以对个体差异与职务差异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匹配,提高人 力资源开发的效率。 一、个体倾向性的差异 个体倾向性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总 和。它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选择性,也决定人对事物不同的态度以及各种行为模 式,标志着一个人憧憬什么、企求什么、争取什么、坚信什么、喜欢什么、嫌弃什 么和什么驱使他活动等等。可以说,个体倾向是个体潜在的力量,是人进行一切 活动的动力,它制约和调节人的所有行为过程,是个体特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 因素。个体倾向性的各因素,如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等都是相互联系、彼此 影响的,但世界观是其中的主导因素,它决定一个人总的心理倾向。 (一)个体的需要差异 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与欲望。这种渴求与欲望就其来源的性质而言, 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这里,主观性是指个体在缺乏某种东西时在内部世界 产生的一种渴望状态,只有个体自身才能深切体验到;客观性是指个体的这种 渴望并非头脑固有的,而是他对于生活中客观条件必要性的反映。这种客观存在 的必要性既包括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也包括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根据需要的内容划分,可以把它分为生存需要 社会需要和发展需要三类。其中生存需要包括人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与种族繁衍的 衣、食、住、行、婚姻等的生理需要和维持平安的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包括人为了 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文化娱乐需要,感情与归属的需要和人与人之间进行社 会交往的需要;发展需要包括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产生的对知识与技 能的需要,尊重需要,理想和成就需要。 个体之间的需要差异既有结构性的方向差异,又有强度性的水平差异。所谓 结构性的差异反映了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优势需要,如有人把生存需要置于一 切需要之首,这种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有的人则把发展需要作为优势需要, 这种人追求知识与自我完善,把追求与创造作为人生的最大享受。而所谓强度性 的差异则反映每一种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欲求强度其水平的差别。 (二)个体的动机差异 动机是指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和 信念等。也就是说,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是激励人行动的内驱力。 凡是处于清醒状态的人,每时每刻都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活动,而每一种 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而引起的。例如,体育锻炼为了强壮身体,学习知识为了 增强本领,积极工作为了祖国四化建设等。这些促使人产生行为的具体原因就是 动机。 人与人之间的动机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同个体的相同 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所激发。例如,许多人参加人才选拔的招聘考试,有的人 是出于对事业的追求,抱着为国家勇挑重担的动机来参加;有的人出于寻求个 人的发展机会,抱着寻找快速晋升机会的动机来参加。第二,在相同的环境中, 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动机与行为。例如,在同一个干部培训班中,有的入学习 刻苦、努力,有的人则马马虎虎,学习态度与成绩截然不同。第三,为了满足同 样的需要,达到共同目标的手段因人而异。例如,为了给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不同的领导者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措施,有人靠新产品开发,创造更多的利 润;有人靠技术革新,降低产品的成本;有人靠智力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三)个体的兴趣差异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 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例如,一个对棋类颇感兴趣的人,平时喜欢阅 读有关棋类的书刊,在各种消息中对棋类消息会优先注意,平日不仅积极观看 棋赛,而且向往与别人对垒。 个体的兴趣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兴趣倾向性差异。人的兴趣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是由一定的事物或现 象所引起的。其中,有的兴趣由有关社会进步和有助于人身心健康的对象而引起 有的兴趣则由有关妨碍社会进步和促使人腐化堕落的对象所引起。这种兴趣倾向 性的差异带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有高尚和低级庸俗之分。 2、兴趣广泛性的差异。人的兴趣广泛程度也有着个体差异。例如,有人兴趣 极其广泛,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文娱体育活动都有兴趣,有人则除了对自己 所从事的专业发生兴趣外,对其他任何事物几乎都不发生兴趣。一般条件下,具 有广泛兴趣的个体往往生机勃勃,而兴趣贫乏则使人暮气沉沉。 3、兴趣持久性的差异。人的兴趣既可能是长久不变的,也可能是三天两头变 化无常的。人们称前者为持久的兴趣,后者为短暂的兴趣。不同个体的兴趣持久 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例如,有的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具有稳定的兴趣,锲而不 舍,力求精深,有的人则没有恒心,朝秦暮楚。 4、兴趣有效性的差异。人的兴趣根据它的社会意义可划分为积极兴趣与消极 兴趣两大类。而同样属于积极兴趣,其有效性又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例如, 有些人的兴趣只停留在内心向往的静观状态,并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掌握与 研究它们,因而效果不明显;而有些人对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则会积极探索与研 究,其效果当然相当明显。 (四)个体世界观差异 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它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起指导 和调节作用。世界观是个体倾向性的集中表现,它给予其他个性品质以确定性, 影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存在的反映,它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它随着社会 的发展而变化。人与人之间世界观的差异反映了无产阶级世界观与资产阶级世界 观的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存在的反映,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 最科学的世界观,它阐明了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也指明了人类社会走向 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因此个人形成的世界 观是他本阶级世界观的反映。个人的世界观是一个人对现实各个方面的态度核心 并指导着人的全部行为。 二、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它决定一个人的风格、行为方式与活动效率。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气质差异 能力差异、性格差异三个方面。 (一)气质差异 气质是指个人行为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 一般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 指向性等方面。这些特点只反映一个人情感与认识的外部表现形式,而不涉及情 感与认识的具体内容。例如,某管理者对违反工作纪律的两个下级给予了严肃的 批评,假如这两个下级就其思想认识与情绪反应而言,对管理者的批评均持反 对态度,但其外在行为表现则可有明显差别。其中一个人可能会当场与管理者大 吵大闹,说出一些极不负责的话;而另一个人却一声不吭,甚至好几天都闷闷 不乐。像这类具有同样的心理活动内容,而用不同行为来表达感情的个性特点就 属于气质特征。 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气质特点,这些特点并非偶然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有规 则地互相联系着,形成不同的气质类别。早在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医生波克拉 特根据人体内四种液体的比例优势,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 粘液质、抑郁质。这一分类,后来被苏联神经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 动类型特点的实验研究的发现所证实。 多血质又称活泼型,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这种人往往活泼、好动、善于交 际,动作速度快,可塑性强,情感易变化,兴趣容易转移。 粘液质又称安静型,属于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这种人往往平静、沉着,情感 反应慢而持久,且不外露,动作迟缓而不灵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胆汁质又称兴奋型,属于不可遏止的类型。这种人往往精力充沛,热情,泼 辣,情感和语言动作发生强烈而难以控制,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具有明显 的外倾性。 抑郁质又称弱型,属于刻板而羞涩的抑郁类型。这种人往往敏感、多疑,感 情比较脆弱,做事小心谨慎,观察敏锐,善于察觉别人观察不到的细小事情。 实际上,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种类型 之间的中间类型。每种气质类型的特点,都具有好的一面,又具有差的一面。例 如,多血质的人情绪丰富,工作能力强,容易适应新环境,但注意力不稳定, 兴趣容易转移。抑郁质的人胆小,孤僻、但感情细腻,做事谨慎小心,观察力强 因而可以说,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同一气质类型的人 既可能成为杰出人物,也可能成为平庸之辈。 (二)能力的个体差异 人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不同的人能力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人能力超长,智商高达 140 以 上。也有的人能力低下,智商在 60 以下。大量的人处于中等水平,智商为 90— 110。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全国人口的智商分 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两头小”,即能力低下者、才能卓越者极少;“中间 大”,一般能力者占绝大多数。这是智力差异的常态曲线分布。 2、能力类型的差异 不同类型的能力可在知觉方面、记忆方面和思维方面分别表现出来。 (三)性格差异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 的、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 性格差异是心理学的术语,它也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与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共同构成人的个性。性格制约着能力和气质的表现,从 而使人的心理特征各具特色,彼此不同。因此,性格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决定人 的行为的选择和方向。 性格与气质不同,气质主要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而性格只是在一定程度 上受遗传因素影响,但不是主要的。性格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主体与 客体相互作用,使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在个体的反应机制中保存和固定下来, 形成的个体对人对事的态度体系,并且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 构成每个个体所有的行为方式。我们平常所说的某个人的性格如何,是指这个人 在各种环境中比较稳固地表现出来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而不是指这个人受 某种情境的影响偶尔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例如,一个人在待人处事中经 常表现出高度原则性、坚毅果断、见义勇为,那么,可以说明这些特点是他的性 格特点。而在某些情况下,对某些事情上偶尔表现出原则性不强,或处事不够果 断,则不能认为原则性不强或处事不果断是他的性格特点。所以,要对一个人的 性格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对他的态度、行为进行全面的考察,抓住其一贯的 表现。只有在各种环境下多方面地考察性格的各个侧面,才能洞察一个人的性格 全貌,作出正确的判断。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 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气质和能力对现实是中性,性格使他们带有一定 的意识倾向性。可见,性格对气质和能力影响很大,它使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成 为一个整体。 (二)性格的个体差异 与气质、能力相比,人们的性格差异更为多样而复杂。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 来归纳性格差异,划分出以下性格类型。 1、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 按人的心理活动机能占优势,可将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结绪型、意志型和 中间型四种类型。 理智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善于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 情绪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行为表现中感情用事,情绪易波动,举止受 情绪左右; 意志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行为中目标明确,积极主动,自由支配行动; 中间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没有某种心理机能占优势,而以某两种心理 机能相结合为主。 2、顺从型和独立型 按人的思想行为的独立性程度,可将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两种类型。 顺从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独立性差,易接受暗示,习惯于照别人的意 旨办事,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表示惊慌失措; 独立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易受外来因素 所干扰,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镇静自如,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3、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 按人的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可将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两种类型。 外向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行为,与人交往显得开朗而 活跃; 内向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不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行为,与人交往显得沉静 而孤僻。 4、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按人的职业选择的特性,可将性格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 型和常规型性格六种类型。 现实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有一定操作程序的工作 行为规范,喜欢安定,不注意社交而注意现实的利益。 研究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有观察、有思考分析的创造性工作,有 时好奇心使行为表现异常。 艺术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自由行动,有创造力,感情丰富,容易冲 动,不愿做单调重复的工作。 社会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责任心强,善于交往,喜欢帮助别人,能与别 人合作。 企业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组织、领导工作,好发表意见和支配别 人,自信心强,精力充沛而且有冒险开拓精神。 常规型:这种类型性格的人,喜欢从事简单、有重复性的工作,不喜欢竞争, 倾向于服从别人。 第二节 社会知觉理论 心理学中把人对他人、自我、社会角色以及人际关系的知觉统称为社会知觉 概括社会知觉产生、发展与变化规律性的理论称为社会知觉理论。由于识人、用 人是人事管理工作的核心,而它们又是以正确的社会知觉为基础的,因而掌握 有关社会知觉的基本知识,对提高人事工作者识人、用人的能力,提高人事选拔 人事考核等工作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整体反映, 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如果把社会知觉与一般的知觉相比较 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社会知觉是永远与归因分析紧密相联系的。因为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行为处于人际交往情境之中时,必然会推测他或他们外在 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状况,即对他们行为或交往活动的动机与需要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社会知觉。例如,某人对你特别热情,主动接近你,主 动给予你许多帮助等等,假如你把此行为归因为他喜欢你,你对他会产生好感 等心理体验;但如果你把此行为归因为是他有求于你,你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 认知。第二,社会知觉最容易受感情倾向的干扰。人的感情是有方向性的,分为 正向的积极情感与负向的消极情感,二者之间存在“零”,即没有任何感情。在 实际生活中,一个人只有对完全陌生的人感情才会处于“零”的状态,而对任 何一个相识的人总会有个基本的感情定位,或好感,或反感,但好感与反感的 程度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这种感情倾向会影响一个人的归因导向,感情越深,影 响越大。例如,早上你在大街上遇见好朋友,他没有与你打招呼,你会归因为他 近视眼没有看见你;但如果你遇见一个近期有些矛盾的人,就很容易把它归因 为他不愿意与你打招呼。可见,归因与情感是可以互为强化 的,好的感情诱导积极的归因,积极的归因又有助于加深感情,反之,就会形 成负循环。 一、对他人的知觉 一个人对他人的动机、情感、意向和性格等特性的知觉,称为对他人的知觉 人对人的知觉过程并非是一个“照镜子”般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经由外部环 境提供的有关他人的物理刺激(如他人的风度、言行等)与个体本身的内部倾向性 (如价值观、需要、动机等)相互作用,经信息加工而产生首尾一贯的他人映象的 过程。因此,一个人对他人的知觉是一个集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为一体的复杂的 认识过程。知觉的准确性要受如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一)他人本身的特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存在决 定意识”。在一个人对他人的知觉过程中,他人本身的特性(如他的仪表、风度、 言谈、举止、工作成绩等特性)都是客观存在。这些因素是形成知觉的外部信息源 是知觉的现实基础,也是知觉者力图寻求的知觉目标。 (二)知觉者本身的特性。知觉者本身的特性也将投射在知觉过程中,影响知 觉的选择性。例如,知觉者特别善于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特别欣赏的品德或能力 同理,知觉者也可能特别善于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特别厌恶的品德与能力;而 知觉者自己不大重视的品德与能力,在知觉过程中则常常被忽视。 (三)他人与知觉者所处的情境条件。他人与知觉者所处的情境条件也会对知 觉映象的准确性发生巨大的影响。这里所指的情境条件包括实际情境条件与参照 情境条件两类。实际情境条件包括: 1、他人与所属群体的对比关系,如一个口头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在教师队伍 中并不非常突出,而在科研工作者队伍中则会得到高度的评价。 2、他人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呈现才能的可见度。如一个基建科长任职后,几幢 职工宿舍拔地而起,众人有目共睹;而一个宣传科干部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 却常常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体现他的价值。 参照情境条件指知觉者在认识过程中所选择的参照标准。如果知觉者选择了 不同的参照模式,知觉映象也不相同。例如,某单位考核干部中碰到一个问题, 即上级与下级对某干部的评价出现了较大差异,探索其原因后发现关键在于两 者选用了不同的参照标准。下级人员选用的参照标准是前任领导,因为该干部各 方面均比前任领导强,所以给予他高度评价;上级领导选用的参照标准是同职 务的其他单位的领导干部,因为相比之下他并不突出,所以给予了很一般的评 价。 (四)“第一个印象”的干扰 人际相识时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整个知觉映象产生着强 烈的干扰作用。正如有人所分析的那样,当人们彼此之间不认识时,双方的记忆 中是一片空白,初次见面及相交后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好比彼此照了张相片,脑 袋中留下了一个总体轮廓,而后来的相互作用则是在这个总体轮廓中进行局部 的加工而已。 上述有关一个人对他人知觉的多因素分析说明,人员素质评定工作是一项 极其复杂的工程。所以,在评定程度的设计及评定结果分析时,必须十分细致, 十分慎重,决不能掉以轻心,马虎从事。 二、人际关系知觉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称为人际关系知觉。它包括对本人与他人关系的知 觉以及对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两个方面。 人际关系对人的学习和工作是有很大影响的。当一个人生活在充满友情与温 暖的环境之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反之,当人生活在一种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紧张气氛之中,则会产生焦虑、气 愤、不安全的不良心境。而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是以人际关系知觉 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知觉既影响人际关系的行为,也影响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因 果关系分析。例如,甲认为自己与乙的关系不错,就会对乙伴有喜爱、信任、支 持等积极的情感倾向,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有利于促进甲乙人际关系的行为。如愿 意向乙倾诉心中的烦闷,主动与乙一起承担工作责任,乐意帮助乙解决各种困 难等;而当甲从乙处听到逆耳的批评时,甲会把原因归为乙对自己的关心或严 格要求,因而容忍性很强。反之,如果甲认为自己与乙的关系不好,不仅对乙伴 有厌恶、怀疑、回避的消极情感倾向,而且对乙的朋友也不大欣赏。甲会对乙和 乙的朋友采取一系列不利于促进入际关系的行为表现,如说话谨慎,尽可能不 一起共事等;当甲从乙处听到表扬或批评时,甲很容易产生大量联想及归因分 析,会问一连串的“为什么”。 在人员素质测评工作中,人际关系知觉通常会有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人 际关系知觉影响评定人的心理定势。如评定人认为自己与被评人个人关系良好, 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会干扰理性的分析,导致评定人有一种偏高 评价的定势。第二,人际关系知觉影响被评人对评定结果的承受水平。如被评人 容易接受良好人际关系的评定人提供的评定结果,被评人不容易接受人际关系 不良的评定人提供的评定结果。 三、自我知觉 人通过自我观察而产生的对自己的心身状态的总体知觉称为自我知觉。每个 人的自我知觉是在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着个体的 发展而发展。 如果把自我知觉与对他人知觉进行比较,自我知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首先,自我知觉具有大量的信息来源。例如,一个人看别人,只能根据别人的言 行来推测他的心理活动(即只有外部信息,缺乏内部信息),而一个人看自己, 则是既看到自己的言行,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一个人与别人相处,只是某 一情境或某一阶段(如工作情境或十年八年时间),一个人观察自己则是有生以 来无时不在进行。其次,自我知觉是在不断的双相对照之中强化、校正和发展的 例如,人通过对自己愿望、行为的观察和客观结果的相互对照来评判自己,通过 不同人对自己的不同态度的分析来探索自己等。人的自我知觉具有相对稳定性和 完整性。 尽管自我知觉与对他人知觉相比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但因为个人对自己的 偏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自我知觉也容易产生偏差。 在人员素质评定中,自我知觉对评定过程会产生下述两方面影响。 (一) 评定人的自我知觉影响他对别人评定的准确度 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与对他人的知觉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每 个人以他人为镜子来分析自己;另一方面,每个人也以自己为镜子来评判别人。 可以设想,一个自高自大的人由于盲目地高估了自己的才能,会产生低估他人 才能的定势;而一个有自卑感的人则会由于盲目地低估自己的才能,而产生高 估他人才能的定势。 (二) 被评人的自我知觉影响他对评定结果的认可程度 测评结果反馈给被评人时,如果假设评定结果均具有合理的信度和效度, 不同的被评人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如有人愉快地接受,有人表示接受,有人 提出异议,有人甚至表现出反感。被评人对评定结果认可程度的差别,很大程度 上体现了自我知觉准确度的差别。 因为他们往往是用个体的自我知觉为标准来判断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准确度 所以当两者相同时,个人认知谐调,呈现出高认可水平;而当两者产生差异时, 个人认知失调,则呈现出低认可水平。 第三节 角色理论 角色,乃是社会角色,它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社会和社会团体中占有的适当 位置,以及被该社会或团体规定的行为规范。例如,父亲这一角色,意味着他在 家庭中占有的特殊地位,并规定了该地位所应有的角色行为。如必须参加工作, 抚养子女,教育子女,安排家庭生活等等。 因为整个社会是由多层次、多部门的职能相互关联而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 各种不同的社会岗位需要有不同的角色来承担使命,所以使每一个人同时承担 着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例如,一个男同志,在机关承担着“局长”的角色,在 行政管理干部学院的函授部承担着“学员”的角色,在省行政管理学会承担 “副秘书长”的角色,在区业余足球队承担“守门员”的角色,在家庭中承担 着“丈夫”与“父亲”的角色等。毫无疑问,当人承担不同社会角色时,由于各 个角色的性质不同,社会期待不同,使人的言行表现也有所不同。 社会学中以“角色”作为理解和分析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称之为角色理论。 该理论主要由角色行为、角色期待、角色冲突等内容组成。 一、角色行为 角色行为是指一个人接受某一社会角色后,根据社会或团体成员的期待而 表现出的实际行为。任何一个角色都包括一连串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受个人动 机的影响,而且也制约于社会团体的共同心理参考原则,它们具有如下三个特 点。 (一) 角色行为是一种特定行为 一般人皆因担任某种角色而感到满足(如医生、处长、父亲、棋手等),因而 使人在角色承担场所表现的言行均受到本身角色的制约,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 关系的制约。例如,一个厂长具有脾气急躁、容易冲动的气质特点,当他面临几 个职工的不良行为时,虽然火冒三丈,却能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以理服 人;反之,当他面临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时,自我约束的水平却大幅度降低了。 这说明,人的不同社会角色对人的行为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要人意识到自身 的角色与角色的使命,就会自觉地按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做。这种按角色的社会 要求而产生的行为,是一种外在目标诱发与控制的特定行为。 (二) 角色行为受自我意识影响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人的自我知觉、自我记忆与自我思维的总称。人的自我意 识的产生与形成都是以自身与周围的客观事物相分化为标志的。即人在逐渐地从 周围事物中分出自己的过程中,产生与形成了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素质特征 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 的。因此,对彼得来说,这个保罗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 式。” 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团体之中。人在各种团体的社会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 作用的过程中,评价他人的角色行为与个体素质,表现自己的素质与角色行为, 并在这种双向分析对比的过程中产生、检查、校正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角色行为。 因此可以说,自我意识和角色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互为因果的相当复杂的 心理关系。要了解一个人为什么愿意接受这个角色,表现出这个角色的行为,而 不愿意接受那个角色,表现出那个角色的行为,则取决于他对自己的素质和所 担任角色的认识。 (三) 角色行为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 尽管每个人都承担着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且每种角色都有特定的角色行 为要求,但因为这些行为均来自一个人,而人又具有相对稳定、综合的素质特性 所以使人的各种角色行为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完整性和统一性。例如, 一个办事认真、细致的人,无论在办公室担任主任角色,或在家庭中担任父亲角 色,都会表现出这种特性。 二、角色期待 人们根据自己长期实践形成的经验,产生对某种社会角色承担者的行为期 待称为角色期待。这种期待包括形象风度期待、行为风格期待、个体素质期待等 各个方面。例如,当人们看到一个大学教授穿着华丽服装,化着浓妆在讲台上演 讲时,会产生一种惊奇感;而当人们看到电影明星的现代化装束却觉得很正常。 这种心理状态的微妙差别就来源于不同的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虽然只是人的一种主观愿望,但却往往成为一个人评估他人素质 的心理背景。例如,一个领导者对人事干部的期待是工作认真负责,服从上级指 挥,生活艰苦朴素等。当他看到人事干部符合这个角色期待时,很容易产生喜爱 欣赏、满意等积极的情感;而当他看到的人事干部不符合这个角色期待时,“第 一个印象”就往往不佳。因为不同个体在知识、经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使他们对同一社会角色的期待也有差别,这些差别必然导致对他人角色行为评 估与素质评价的差别。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自己承担的角色和角色行为的认识主要依靠他人 的角色期待。每个人从他人的期待中体会符合自己身份的行为标准,体会到社会 的要求,他人的关心与信任。可以说,他人的期待给予个体进行角色学习的机会 他人的期待是个体实现角色、完成角色使命的有效手段。例如,许多研究证明, 群众对新任领导者的期待水平与领导者的成功概率呈现正相关;家长期待子女 上大学(期待子女成为大学生角色)与其子女入学率呈现正相关等。因而,对每个 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 三、角色冲突 不同角色呈现互不相容的目标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称为角色冲突。常见的角 色冲突有如下四种。 (一) 个人的多种角色冲突 一个人往往同时在不同团体中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如领导者、学生、父亲等) 不同角色伴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当时间、空间相互交叉时,个体会由于无法满足 各种角色的要求而产生内心矛盾。 (二) 同一社会角色的心理冲突 同一社会角色,由于社会上人们对其期待与要求的不一致,会使承担者产 生矛盾心理。例如,对建筑类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有人坚持要以设计的建筑面 积平方总数作为考绩的主要指标,也有人认为要以论文篇数与外文水平作为主 要考绩指标,还有人则认为要以技术革新的经济效益作为考绩的主要指标…… 这些不同的角色期待,反映到工程技术人员身上会产生心理矛盾。 (三) 新旧角色之间的冲突 一个人的角色并非一成不变的,当他改变旧角色时,新旧角色之间会产生 冲突。例如,一个领导者退居二线之后,对新的角色往往不能一下子适应,容易 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等情绪体验。 (四) 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 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共同活动中,由于信息沟通障碍、利害关系冲突等原因会 导致人际冲突。例如,领导者与下级之间发生矛盾、同事之间发生矛盾都属于这 种类型。 角色理论

168 页 211 浏览
立即下载
做培训,其实就是玩心理学!

做培训,其实就是玩心理学!

做培训,其实就是玩心理学! 我一直认为,培训不仅是一项管理技术,同时更是一件充满人性的作品。一个有温度、有 灵感、有触发的培训产品,离不开我们对于人性的深度理解。如果你能洞悉一些常见的心 理原理,并学会因势利导,也许你做出的培训产品,会有别样的质感。 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奇心理,对于未知的人和事物,人们往往有一种想知 道(学习)的欲望。这种心理效应,不因人们的年龄而变,但确实存在成人和孩子在好奇 领域的差别。 做培训和做产品一样,如果没有卖点,就很难让目标学员建立学习的欲望,刺激他做 出学习的尝试。无论是培训主题、培训讲师、参训学员、学习形式,其实都可以挖掘出很 多的卖点,把目标学员“勾引”过来。最近很多同行都耳闻过今年流行的“音乐领导力” 课程吧,你是不是也一样和我有着好奇心去了解究竟呢?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 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大流”。心理学上还有个 类似的词,叫做“同辈压力”。 这个心理效应对于培训管理和课程设计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学员管理中的出勤管理, 如果利用自组织的方式去做,而不是由培训管理者主导,学员往往更容易因为“从众”的 心理而服从自己制定的规矩。在课堂中,很多讲师喜欢组织小组竞赛,其实也是把学员个 体的行为与团队的荣誉融合在一起,让“从众心理”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炫耀心理 炫耀心理是显示自己某种超人之处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和某些人相比,显示自己更好、 更优秀。通俗点说,就是“爱显摆”。 在培训效果传播上,其实可以利用学员的“炫耀心理”达到很多超预期的效果。很多 企业做培训会鼓励学员发朋友圈分享学习心得,分享现场照片,甚至鼓励大家集赞等,从 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炫耀心理”的作用使然。倒推我们的培训设计,我们也要去想, 我们的培训,有哪些环节是可以让学员值得炫耀的呢?如果你经常做这样的思考,培训项 目的亮点一定能挖掘出来。 逆反心理 无论年龄大小,其实人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常见如反抗权威、反抗现实、反 抗指令等。随着 90 后大量进入职场,如何管理 90 后员工的逆反心理也成了很多人关心的 问题。 对于培训来说,“逆反心理”如果因势利导,往往能起到激发员工的作用。简单如课程 设计中的“挑错”环节,就是最简单的用“逆反”激发观察力。很多创新型小公司会组织 员工专门研究大公司产品的问题,“挑错”往往能发现新的生意机会。当然,我们也看到 “打赌”在培训以及日常管理中开始流行。这些都能找到利用“逆反心理”的影子。 羞耻心 从心理学上说,羞耻是因为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 绪体验。人皆有羞耻心,这是全人类最深层次的共有心理。 对于很多培训项目,为了让目标学员充分认识到业绩、能力、态度上的差距,通过各种 方式让学员直面现实是很重要的。定量的业绩数据对比,客观的 360 度评价数据,让目标 学员看到自己的差距,建立“哀兵必胜”的学习氛围,也未尝不是一种教学设计方式。为 荣誉而战,这种能力一旦爆出发来是相当惊人的。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投入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对于无趣的工作做一会 就心烦意乱。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 但因为担心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 紧张。当认知失调时,人们通常倾向于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失调的状态,如改变自己的态度 或增加自己的认知。 培训中,这种“认知失调”是我们促进学员行为转化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参考。一方面, 我们会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大家提升对问题的认知,让大家了解原来问题并非不可克服 捅破窗户纸之后原来如此简单。这是让学员建立对解决问题的信心,促进他的行为。如现 场演示,模拟演练都是很好的方法。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让大家做一些承诺,如让学员在 学员面前、自己的领导面前就某些行为做出承诺,以此来督促学员“言行一致”,推进行 为转化、学习落地。这些都是借有“认知失调”理论我们可以设计的培训环节。 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简单点说就是不喜欢求教,而喜欢以教导者自居的心理。对于很多成年人, 特别是在某些领域有专长,经验自身的人,好为人师的心理都体现的很明显。 “好为人师”往往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容易抵触培训,认为培训无用。另一方 面,如果我们能让这些人参与进来,让他发挥“人师”的作用,往往还能起到盘活内部专 家资源的作用。对于课堂来说,遇到“好为人师”的学员,也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引 导,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起到带动讨论的作用。当然,必要时也要抑制 他们可能造成的“一言堂”效应。总体来说,用“参与感”来引导“好为人师”的心理, 把一味的否定变成借力打力,方为培训资源整合的高手。 我一直认为,做培训,本质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就要以洞悉人的心理、本性为前提。 无论是培训管理者,还是培训讲师,赶快让自己成为心理专家吧。

2 页 207 浏览
立即下载
职场压力心理测试

职场压力心理测试

深圳心灵之家公益心理咨询中心 www.szxlzj.com 永久性公益免费心理咨询 加入龙华新区心理志愿者:一群 283158012 二群 308098267 三群 216887977 职场心理压力测试  回答以下 30 个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A”或者“B”。   测试题目-  1 应付日常的一些工作,会很容易感到疲劳吗?   A 是 B 否   2 你能合理安排你的工作和娱乐的时间吗?   A 否 B 是   3 你经常会躺在床上很久都睡不着吗?   A 是 B 否   4 你容易为小事而动怒吗?   A 是 B 否   5 你认为你的家人对你够友善吗?   A 否 B 是   6 早上起床,你会感到很疲倦,不想起床上班吗?   A 是 B 否   7 面对自己一直喜欢吃的食物,你有提不起食欲的感觉吗?   A 是 B 否   8 你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吗?   A 否 B 是   9 最近几天有让你高兴的事情发生吗?   A 否 B 是   10 你有使用药物或酒精等帮助你睡眠的习惯吗?   A 是 B 否   11 如果今天单位的工作没有做完,你会把工作带回家继续做完吗?   A 是 B 否   12 你会经常感冒或者头疼、发烧吗?   A 是 B 否 深圳心灵之家公益心理咨询中心 www.szxlzj.com 永久性公益免费心理咨询 加入龙华新区心理志愿者:一群 283158012 二群 308098267 三群 216887977   13 你很难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吗?   A 是 B 否   14 当提前说好的事情遇到变故,你会容易感到沮丧吗?   A 是 B 否   15 你常有消化不良或便秘的时候吗?   A 是 B 否     16 你有在深夜突然醒过来,再也无法入睡的经历吗?   A 是 B 否   17 最好的放松地点对你来说是自己的家吗?   A 否 B 是   18 情绪不好的时候,你会找家人以外的朋友倾诉吗?   A 否 B 是   19 你是否喜欢埋头于工作而躲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A 是 B 否   20 从事一项运动或游戏的时候,你会想办法取得胜利吗?   A 否 B 是   21 你是否比同事花更多的时间在同一件工作上?   A 是 B 否   22 你在休息日里会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懊恼吗?   A 是 B 否   23 长时间的等待会让你容易生气吗?   A 是 B 否   24 你认为你的体重正常吗?   A 否 B 是   25 紧张的时候,你会浑身冒冷汗吗?   A 是 B 否   26 工作日程过满的时候,你会有身体不适的反应,比如胃痛吗?   A 是 B 否 深圳心灵之家公益心理咨询中心 www.szxlzj.com 永久性公益免费心理咨询 加入龙华新区心理志愿者:一群 283158012 二群 308098267 三群 216887977   27 你会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把握的,为此而感到懊恼吗?   A 是 B 否   28 你感觉生活中自己积累的问题太多,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吗?   A 是 B 否   29 你害怕遇到争吵,并且在争吵中总处于弱势吗?   A 是 B 否   30 你觉得自己不能控制生活中的烦恼?   A 是 B 否   答案测评-  以上 30 题中选择 A 得 1 分,选择 B 不得分,把你的分数加起来,看看属于 以下哪种情况:     1~10 分:   你对压力有着非常良好的调节能力,你会选择理智的方式面对不同的压力,适当地转 化压力为动力。你的抗压能力很好,归功于你的心理调节能力。更多时候你在生活和工作中 愿意接受压力的挑战。   11~20 分:   还好,你的生活中虽然有一些让你感到压力的事情,但是你还能调节心态,应对一些 压力,有时候你会觉得压力可能激发你的动力。但是你绝对不会主动选择巨大的压力,因 为你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有限。   21~30 分:   你对生活中的压力非常敏感,你不喜欢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一旦压力超过你的承受 范围,你会迅速选择逃避,或者在压力下表现出失常的精神状态。

3 页 203 浏览
立即下载
经典心理学教会你的事

经典心理学教会你的事

经典心理学教会你的事 炎炎夏日,给自己来点 心理暗示来避暑吧! 【成功心理学】 成功根本没有秘诀, 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 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 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 【恋爱心理学】 爱情不是一种虚荣,要拿出来在众人面前炫耀; 爱情不是一件美丽的衣裳,要穿在外面给大家欣赏; 爱情不是一项任务,要对亲朋好友有个交待。 爱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幸福或者不幸福,只有 你自己知道。 【管理心理学】 一个值 8000 元的人,就别讨价还价只愿付他 7500 元。即使省下 了 500 块,实际上却凉了他的心,一有更好的机会,人家拔脚就走。 相反,痛痛快快付他 10000 元,他会拿出两倍的能耐为你卖命干。 记住,宁可花两个人的钱去招一个好人,也不要用一个人的钱去招 两个差人。 【心态调整】 当你觉得处处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 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 不可能一直陪你。 可以难过,但难过之后你必须要振作起来,即使输掉了一切, 也不要输掉微笑。 【心理技巧】不想做的事情一开始就要拒绝 人们总是试图保持在别人心目中的一致形象。 我们承诺过的事情,总会尽力去完成,不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失 信于人。 所以不想做的事情,一定从一开始就拒绝,不喝酒就一口都别喝。 如果你能把做事当锻炼,把忙碌 当享受,把挫折当成长,把吃亏 当收获,把不幸当噩梦,把成功 当往事, 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感到无比宽 慰,无比自在! 不要过份在意一些人,过份在乎一些事, 顺其自然,以最佳的心态面对。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往往在最在乎的事 物面前,我们最没有价值。 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快乐富足。 永远不要去评价别人是否幸福,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孤独无助。 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乐与苦。 Have a good weekend!

10 页 284 浏览
立即下载
职场开会选座位的学问

职场开会选座位的学问

开会选座位的学问 4 种常见位子决定你的说服力 一 . 会议 / 沟通时座位的四种安排形式 对 峙 对 方 位 亲 切 对 方 位 桌子 桌子 你 你 辅 佐 位 你 对 方 疏 离 对 方 位 桌子 桌子 你 1.1 位对 峙 双方面对面相对而坐的座位。这种坐法意味着直接面对面,清楚 明白、没有模糊空间。例如要谈合同、谈规范、厘清一件事情的 脉络、将细节梳理清楚等“理智型”的谈话;或是当领导者想让 对 方 下属知道事态严重、想让合作方知道今天的会议内容非常正式且 严肃时,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坐法。 此外,由于面对面时,能让彼此的表情、肢体动作等所有非语言 桌子 信息一览无遗,所以对峙位也有着将双方之间既有的感受“极大 你 化”的效果。例如当双方属于敌对关系,采取对峙位会显得剑拔 弩张;但若是双方感情不错时,对峙位则能大幅增进互相支持的 气氛。 工程 / 技术背景的人入座时,通常会直觉地采取对峙位。 1.2 位亲 切 双方坐在同桌角的各一侧。例如你想对沟通对象(来访者或员 对 方 桌子 工)表达友好的亲切感,或是想安抚对方、想让情势不要有对抗 感/严肃感时,很适合采取这种坐法 ,因为它不至于太亲密,能 你 让对方保有个人的空间,但又不像对峙位那么壁垒分明。 销售背景的人偏好亲切位。 1.3 位辅 佐 双方并肩坐于桌子较长的一侧。顾名思义,辅佐位是为了辅助、 你 桌子 对 方 解说、支援,一般会坐辅佐位的人,关系通常不出伴侣、好友、 家人、助理或合作密切的商业伙伴。 这也意味着在会议上,只要看老板旁边坐的是谁,你就能推敲 出:谁的意见很重要 !(当然有可能只是为老板提供材料证据的 助理) 服务职能类的人最喜欢坐在辅佐位。 1.4 位疏 离 长桌上两侧斜对角的位子,当你因为任何理由不想靠近对方,包 对 方 括对其有戒心,或者是不想打扰(或被打扰)时,就会以此种方 式入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若对方心中刚好正在怀疑你是否不 桌子 喜欢他、不信任他,而你又恰巧坐了疏离位,那么无非就证明 了:你真的不喜欢他、不信任他!如果你并没有这样的意图,还 你 是坐近一点吧。 二 . 善用 位疏 离 日本大企业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同公司一行三人一起出差,其飞 机座位通常不会划在同一横排,而是打散坐在前后排,这就是善用 “疏离位”所营造出的“我不打扰你,你也不打扰我”的气氛。 2.1 离 善用 位 疏 的启发 大家出差时(飞机、高铁或大巴)会倾向于把座位划在同一排,无形中就创造出了“辅佐 位”。然而,在旅途中若想进行一些私人事宜,例如阅读、玩游戏、看电影、追剧或小睡 等,如果座位紧邻老板 / 同事,难免会有所顾虑,而无法全然放松。因此,建议领导们, 除非有事情要谈,否则在旅途中不妨善用“疏离位”策略,为自己(也为对方)保留适度 的空间。 善用 离 位疏 三 . 思考题 当你需要说服团队时,该怎么坐? 如果今天提出的议题会有几个潜在反对者,你如何透过座位安 排来引导会议气氛,从而把可能的反抗力道降到最低? 先想一想,想好后再往下看 3.1 思考题答案 1 不对坐 2 打散坐 3 排暗桩 千万别用“对峙位”把反对者安排在你的对面。 团结力量大,打散力量小。 针对可能的反对者,你需要把他们打散。 把自己的支持者,安排在正对面最显眼处! 3.2 错误的做法 例如下图, 3 位反对者全都坐在你的对面,形成了两边壁垒分明的形势,于是交谈变成了 交战,你射我一箭、我还你一枪,对方质疑的表情、封闭的肢体动作都被你一览无遗,他 提出的观点听在你耳里都像是在挑衅,而你的解释也被对方理解为借口或是强辩。 支 持 你 中 立 桌子 反 对 反 对 反 对 3.3 正确的做法 反 对 你 反 对 桌子 中 立 支 持 反 对 • 调换位子,打破反对者们团结的形势,让其中两位坐到你左右两侧的“辅佐位”。这个 位子有着支援、支持的倾向,会让对方即使想反对,却不自觉地变得缓和或“反不起 来”。 • 接着,将团体中最可能的支持者(也就是暗桩)安排在你的正对面最显眼的位置。这么 做不只能让你在传达信息时,因为能看见他的正面表情所以更有信心,更能透过他的肯 定反应让其他中立者考虑积极表态,也有机会松动反对者的立场,软化其抗拒之心。 位子排好 形势造好

13 页 212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承受能力测评

心理承受能力测评

心理承受能力测评 请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回答,不要过多考虑。 1、你的童年是在父母的溺爱下度过的。   是 否 不全是 2、你步入社会后路途坎坷,屡遭人白眼。   是 否 不全是 3、你在初恋时被恋人甩掉后,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是 否 不全是 4、你的收入不高,但手头总感到宽裕。   是 否 不全是 5、让你和性情不同的人一起工作,简直是活受罪。   是 否 不全是 6、你从来没有服用过安眠药物。   是 否 不全是 7、你的朋友冒然带一个讨厌的人来访,使你感到震惊。   是 否 不确定 8、原定长工资有你,可公布名单时不知为什么又换了另一个人。即便如此,你也心情坦然,并向他祝贺。   是 否 不确定 9、你看到那些奇装异服,听到那些乱糟糟的音乐,就感到恶心。   是 否 不确定 10、你认为一些新规定、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都是顺理成章、势在必行的。   是 否 不确定 11、你接连遇到几件不愉快的事,一次比一次感到苦恼。   是 否 不确定 12、即使同"情敌"交谈,也能心平气和。   是 否 不确定 13、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相当容易。   是 否 不确定 14、别人擅自动用你的物品,你会生气很长时间。   是 否 不确定 15、即便多次失败,你也不放弃再尝试的机会。   是 否 不确定 16、对没有完成的重要事情,你会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是 否 不确定 17、有 5O%的成功把握你才会去干有些风险的事。   是 否 不确定 18、只要流行感冒,你就会被感染上。   是 否 不确定 19、别人若对你不公正,你会找机会进行报复。   是 否 不确定 20、一有空闲时间,你就想看小说和报纸。   是 否 不确定

3 页 217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测试2

心理测试2

心理测试 如果你意外地拿到一千元奖金,想去 买一件很需要的大衣,但是钱不够; 如果去买一双不急需要的运动鞋,则 又多了数百元,你会怎么做 ?    A 、添钱把大衣买回来。    B 、买运动鞋后再去买些其它的 小东西。    C 、什么都不买先存起来。 买大衣你的决断力还算不错,虽然有时也会三心二 意、犹豫徘徊,可是总是在重要关头作出决定,比 起普通人来说已经算是杰出的了!你最大的特色是 作了决定不再反悔。   买运动鞋你是拿不定主意的人,做事没主见, 处处要求别人给你意见,你很少自已做判断,因为 个性上你有些自卑,不能肯定自已,你这种人一定 曾经受过某些心理伤害,或者周遭的人物太优秀了, 因此造成你老是有不如人的感觉。   不买你是判断力超级强的人,不客气地说,你 甚至有点莽撞,就是因为你冲动率直的个性,反而 考虑不够周详,你常常后悔自己匆匆作决定,忽略 了其它事情。  一个人生经验丰富的人通常是一个个性成熟的 人。这样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对自己充满信心,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思想,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 和学问。在工作中,他能镇定地面对一切,哪 怕遇到再大的挫折他也不会自暴自弃;他重视 与同事的关系。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追求一 个理智、永久、实际的生活原则,而不是假想、 偏见、迷信所形成的生活原则。   本测试共 10 题,题后有选项,请从中选 择一个和自己最符合的答案。 测试开始    1 别人喜欢我的程度是:    A 某些人很喜欢我,另一些人一点也不喜欢我    B 一般人都有点喜欢我,但都不以我为知己    C 谁也不喜欢我    D 大多数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喜欢我    E 我不了解别人的看法    2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我通常是:    A 喜欢故意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B 希望别人注意我,但又想不明显地表现出来    C 喜欢别人注意我,但并不刻意去追求这一点    D 不喜欢别人注意我    E 对于是否会引人注意,我从不在乎    3 我认为对待社会生活环境的正确态度是:    A 使自己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    B 尽量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发展自己    C 改造生活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使生活环境变好    D 遇到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时,就要下决心脱离这个环境,争取调到别的地方去    E 不管生活环境如何,我都要努力奋斗,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4 在工作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经常是:    A 向比我懂得多的任何人请教    B 只向我的亲密朋友请教    C 我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独立解决,实在不行,再去请求别人的 帮助    D 我咬紧牙关,不请求别人来帮助    E 我没发现可以请教的人    5 如果在比赛中我输了,我通常的做法是:    A 找出输的原因,提高技术,争取下次能赢    B 对获得胜利的一方表示钦佩    C 认为对方没什么了不起,在别的方面自己比对方强    D 认为胜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快就忘记了    E 认为对方这次赢的原因是运气好,如果自己运气好的话就会赢对方    6 在一般情况下,与我意见不相同的人都是:    A 想法怪僻、难以理解的人 B 没什么文化知识修养的人    C 有相当理由坚持自己看法的人 D 生活阅历和我不同的人    E 素养比我丰富的人。   7 我对用看手相、测八字来算命的看法是:    A 我发现算命能了解过去和未来,而且很准    B 算命人多数是骗子    C 我不清楚算命到底是胡说,还是确有道理    D 我不相信算命能预测人的过去和未来    E 尽管我知道算命是迷信,但还是时常一试    8 当生活中遇到重大挫折时,我便会感到:    A 这辈子算完了    B 也许能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予以补偿    C 不甘心失败,决心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愿望    D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可以调整自己的计划或目标    E 自己本来就不应当抱有这样高的期望或抱负    9 我对待争论的态度是:    A 随时准备进行激烈争论    B 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才争论    C 我很少与人争论,喜欢自己独立思考各种观点的利弊    D 我不喜欢争论,尽量避免之    E 无所谓    10 受到别人指责时,我通常的反应是:    A 分析别人为什么指责我,自己在哪些地方有错    B 保持沉默,毫不在意,将一切指责置之脑后    C 也对他进行指责    D 尽量照别人的意思去做    E 如果我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为自己辩护  计分标准 10   选项得分题号    A B C D E    +2-3+8-22-20    +8+3+430+4+8    -4+64+80+4-2    -45+80-3+4-46    -3-2+8+407-5    +3-2+1008-4+100    +5-39-4+80-2+310+8-3-40+4   把每一题的得分加起来,再对照后面的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 0 分以下:你还十分幼稚,处理社会生活问题仍不成熟。你喜欢单凭个人 的直觉和一时的感情行事,好冲动、不识大体,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 即遇事畏畏缩缩,不敢抛头露面,孤单而自卑。你容易得罪人,也容易 被人欺骗,在社会生活中处处碰壁,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与 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很不适应,你必须设法使自己尽快地成熟起来。 0 ~ 30 分:你的个性还不够成熟。你还不善于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 题和矛盾,不善于观察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不能准确地预见自己行为 的结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31 ~ 60 分:你的个性成熟度属中等水平。你对人生的一些事情把握、 处理得比较得当,而对另一些事情还没有把握,以致束手无策或处理不 当。你的个性具有两重性:一半老练,另一半幼稚,你还需要在社会生 活中慢慢历练。 60 分以上:你是个很成熟老练的人。大凡个性成熟的人,在社会中都游 刃有余、处事泰然。他们知道怎样妥善地处理个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处理一个问题,哪种方式是有效的,哪些方式会 造成不良后果,从而选择一种最佳的处理方案。这样的人常常会成为别 人请教和效仿的对象。 心理评析 个性成熟的人大多有丰富的经历,有大量失败的和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但是个性成熟的程度不一定与人的年龄成正比。 题目:现在你要在一个月里减 3 公斤体 重,你会选择?        1. 进行绝食,每天努力运动        2. 使用苹果减肥法与只吃主 食的方法       3. 只吃份量不多的早午餐, 晚餐完全不吃       4. 考虑营养的均衡三餐,饮 食照常,配合规律的运动 1. 选“进行绝食,每天努力运动”   过度自信,极易自我毁灭   基本性格─绝食时还持续运动的你,为了达成目标,给自己不 太合理压力,经常落得使自己都感到失望的结果,原本的期望也因 而破灭,你可能要有不管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心理准备。   内在性格─在最终的时候你有「只能努力做到」的结论比「做 得到的就是做得到」的观念强。有时候要接受「不论怎么努力也无 法成功」事实,太过勉强或想法太过简单,过度极端的想法容易导 致你深陷困境、无法走出。 2. 选“使用苹果减肥法与只吃主食的方法”   适可而止,不要过份要求   基本性格─选择比较困难的减肥法,自我毁灭程度颇高,只要 一陷入困境,不论情况或原因是甚么,都会变得比平常更努力,但 当努力不等于成功的时候,你会无奈的放弃。   内在性格─看起来像是追求自我发展的,但实际上却易自我毁 灭,总是要求事情马上有结果,结果没出来之前也不会简单放弃, 记住你不属于完全破灭型的人,稍微忍耐一下就有机会可以突破困 境。 3. 选“只吃份量不多的早午餐,晚餐完全不吃”   只要努力,成功指日可待   基本性格─只选择早午餐的你,基本上是属于自我发展型的 人,常常把「我做甚么事都不行!」这种话挂在嘴上,让周围的 人都觉得你是破灭型的人,实际上只要持续不断努力就会成功。   内在性格─不管陷入何种困扰,都保持努力姿态的你,评价 不错,但经常没有计划地作事是一大缺点,因此陷入困境的时间 可能会拖得很长,在无法分析困扰的原因及长时间无法突破困境 的情况之下,当然无法获得进步。 4. 选“考虑营养的均衡三餐,饮食照常,配合规律的运动”   在陷入困境前,就可想出解决之道   基本性格─答案是均衡的饮食加上规律的运动的你,不管陷 入怎样的困境都会拼命的努力解决,是典型的乐观者,因你可以 正确的分析产生困扰的原因,所以很快就能摆脱困扰。   内在性格─在陷入完全的困境之前,你就可以从困境逃脱, 是因你自我发展的行动所产生的功效,这种人很少真正的陷入困 境,所以虽然有解决困难的能力,实际上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脆弱。 L小姐和M先生是一对恋人, 两人隔河而居, 那条河不宽,也不阔。 有一天,M先生得了急病,L小姐知道了 心急如焚,但是那一天出现了暴风雨, 河水暴涨,风急雨劲,M先生叫她不要去探望他, 可L小姐还是要不顾一切去看看他。 于是她去找B先生,因为B先生有一条船, 有能力送她过河。 可是,B先生却要收过河费一百万, 即使她向他解释M先生的情况, 他也一样不为所动。 L小姐当然没有那么多钱, 于是她去找S先生,因S先生也有一条船。 岂料,S先生竟是无耻之徒 他要求L小姐献上她的肉体,方才载她渡河。 L小姐为了爱情,最后牺牲了自己…… 最后,S先生也载了她过河。 M 先生的急病,最后也没有恶化,是化险为夷了。 但当他知道L小姐居然 牺牲了自己的贞节,他很生气, 因为他早已吩咐她不要来,何况还因此牺牲了肉体! 于是,M先生和L小姐就这样分手了。 L小姐很伤心,不久之后,他认识了年纪较大的F先生。 当他知悉了她的过去后,不但不介意,还向她示爱。 虽然L小姐并不太爱F先生,他也不太勉强 好了,问题来了: 参考故事内容,然后从故事的五位人物,L , M , B , S , F 五位人物,按照你喜欢他们的程度,由好至坏排上一个等次。 例如 ( 1 ) ~L ( 2 )~ F ( 3 )~ B ( 4 )~ M ( 5 )~ S 这个其实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出的一个略有名气的 心里测验,其实每一个故事人物都代表一个意义 : L小姐 - Love ( 爱情 ) M先生 - Morality ( 道德 ) B先生 - Business ( 事业 / 金钱 ) S先生 - Sex ( 性 ) F先生 - Family ( 家庭 ) 当你领会故事情节之后,对故事人物所排列出来的 喜爱次序,反映以上人性观念在你心目中之排列次 序。 .. —————————— 在感情的世界里,只 有用感情才能换来感情,不可能用道理换来 感情,恋爱不是谈给被人看的,是自己幸福 的钥匙,就像看管私人财产一样 ... 如果有五 个男人跟你相亲,你第一回合会先淘汰谁?    A 、胖子加脸呆    B 、小气又没胆子    C 、矮子加秃头    D 、瘦子加长青春痘    E 、一板一眼死硬派 选A   如果你选择的是“胖子加脸呆”代表你是属于会栽在“有理想又积极型”的 男孩子手里的人,你最喜欢的对象着重于企图心要十足,只要是一个努力打拼的 人,就会让你由衷的欣赏他。   选 B   如果你选择的是“小气又没胆子”代表你是属于会栽在“经济个性都稳定 型”的男孩子手里的人,你最喜欢的对象一定是要在物质和精神上能够达到你的 标准,让你有安全感的男人才行。   选 C   如果你选择的是“矮子加秃头”代表你是属于会栽在“脚踏实地努力型”的 男孩子手里的人,你最喜欢的对象是要能默默付出又会照顾你和你家人才行,这 样才是能够让你放心托付终身的好男人。   选 D   如果你选择的是“瘦子加长青春痘”代表你是属于会栽在“可爱纯真善良 型”的男孩子手里的人,你最喜欢的对象适要真心、善良、纯真,又会宠你、疼 你的好男人。   选 E   如果你选择的是“一板一眼死硬派”代表你是属会栽在于“品味生活浪漫 型”的男孩子手里的人,你最喜欢的对象是要懂得过生活而且又要懂你的人才行, 还要能和你谈的来才可以。  

16 页 234 浏览
立即下载
酒店筹备十大核心理念

酒店筹备十大核心理念

酒店筹备十大核心理念 让酒店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决定酒店赢利的关键 酒店筹备要根据酒店的性质,因地制宜,如何让酒店盈利,如 何让酒店利润最大化,如何让酒店社会效益最大化,大家看看 自己身边的酒店,经过几年征战下来,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家酒 店外,其他的大部分酒店都已陷入不停地敲敲打打之中,继续 在为前期的筹备不当,反复投入成倍的资金,这是一个多么可 怕的行业现象啊。为何这么多酒店这么快就陷入敲敲打打修修补 补的怪圈,为何重复投入的大量资金却越陷越深,为何黄金地 段看似红火的生意却利润很少,是什么在无情地吞噬着我们的 利润?是什么在影响着酒店的生意?酒店就像一台创造经济价 值和社会价值的巨型机器,我们在参与制造这种巨型机器的时 候,怎样堵住那些遗留的黑洞,我们在操作这种巨型机器的实 践中,能不能推出填补酒店漏洞的升级版技术?怎样才能使酒 店在筹备后经营起来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呢?首先我们要从 维护和提高业主的利益出发,站在战略思维的高度,善于找出 酒店筹备前期的软肋与病因,并有针对性地做出分析、判断与决 策后,坚决加以执行。要善于利用和整合资源,并行之有效地开 创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局面,确保酒店经营管理进入良性循环轨 道。擅长建设和整合团队,通过磨合逐步形成并完善符合酒店自 身发展规律的整体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全面服务质量管理等体 系。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由酒店与各部门分别签订《年度 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通过量化各项关键考核指标,以 360 度 全方位考核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推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落实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打造并提升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和品牌美誉度。在保证常规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完善服务流程, 实现优质、超值和个性化服务,市场定位准确,把握市场动态, 不断对产品进行整合和推广,强化全员营销,推陈出新,细分 客源市场,与时俱进,争取实现服务产品的利润最大化,建立 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大督导和执行力度,开源节 流,推动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与服务质量流程控制。推行并落实连 带问责制和末位淘汰制,确保员工队伍和管理层的综合素质稳 中有升,严抓消防安全,实行“重大消防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制”,由酒店与各部门分别签订《年度消防安全责任状》,为酒 店经营保驾护航。坚信培训是酒店给予员工的最大福利,加强对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管理,注重和完善细节,落实各项质检和 督导工作,发现和依托人才,管理并引导好员工期望,争取培 养出一支结合本土化的管理团队,实现业主与管理层和员工的 共赢。加强资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给酒店创造低成本运作模 式,打造稳定高效的团队,加强员工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第一:如何降低未来成本 什么是未来成本?简单地说,就是未来将要发生的成本。比如:抽风 系统。购买厨房的抽风机,按说抽风机功率够厨房用就可以了,可经 销商偏偏给你个大功率的,当人们认为开抽风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抽风机把大把的百元钞票无情地吹到天空 中,成捆成捆的钱随着烟雾烟消云散。有的厨房管理者缺乏抽风能源 消耗意识,没开炉也开着抽风机;有的部门管理者长时间打开大功 率的消防抽风机,一边是空调水温开到最低,冷空气被无情地抽走, 一边是消防大功率的抽风机加速浪费,抽走的不仅仅是空气,最直 接的是您的利润。怎样降低未来成本,下面说几个办法。 1. 如何降低结构成本 酒店要正常营业,必须经历五大步:其一,征地、设计报建、装修、筹 备、营业,其中装修设计非常重要。当然漂亮的设计固然重要,但更 重要的,还是要既能创造利润又能节约成本,还有不要浪费面积。其 二是对流问题,很多酒店结构不合理,对流失热严重,密封性能差, 能耗损失非常严重,这给后来的经营,增加了更高的能源成本;其 三是结构标准化问题,有的业主认为有关系,在手续不全的情况下, 就开始建楼装修,等到需要手续时才发现,第一关:消防过不了。因 为没有哪个领导愿意为了你的批文,愿意把自己的饭碗砸掉,结果, 消防只能重新改造,这又是一笔不小的重复投资。有没有办法避免以 上情况发生?首先必须认真审核设计师的图纸,清楚每一处可能浪 费的面积和结构,因为很多设计师关注的是功能和美学,我们关注 的是投资成本、使用和效率的最大化,必须砍掉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其次是设法先请消防、卫生、文化执法等部门先审核图纸,施工中途 请他们到现场考察给意见,以后办理手续就可以一气合成了。 2. 如何降低维修成本 经常发现这样的酒店,设计师把酒店设计得非常漂亮,但他们却没 有考虑到未来维修的成本,有的面墙是采用透光艺术玻璃做的,面 积很大很漂亮,为了实现透光均匀,施工队只能采用一块很大的白 色防水油布把灯光档住,然后在外面安装玻璃。但是,没过多久,日 光灯管坏了几根,工程部维修,别无选择,只能拆掉玻璃,然后把 布掀开,真是安装容易维修难啊,为了换几支简单的日光灯,却损 坏了很大的艺术玻璃,不但连续多天影响到对客服务,订货也成了 大麻烦,而且浪费了更多的劳动力成本。可见,设计美观很重要,但 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既美观又实用,尽量不要导致酒店在材料上进行 二次投资。好的酒店设计和施工,可以节约 45%-65%材料和人工维修 成本。 3. 如何预防玻璃门窗能耗 一般来说,酒店门窗散失能量高达 20%-35%左右,根据检测,单层 玻璃贴膜可阻隔 60%—80%的太阳能,在玻璃门窗贴上玻璃贴膜或挂 反射窗帘,可以大大降低空调能源消耗,同时还必须在制度上严格 规定,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严禁任何人开玻璃门,以免流失能源。 4. 如何利用收水器节能 收水器目前生产较为广泛,说明它的市场非常广阔。收水器可以减除 冷却塔排出湿热空气中夹带的大量细小水滴漂移物,避免对周围环 境的水雾污染和凝固而安装的节水和保护环境的装置。根据统计,一 家大型酒店安装收水器,每年最少可给酒店节省 3000 多吨水。 5. 如何实现酒店外墙节能 如果酒店外墙采用浅色涂料,特别是采用阳光反射率高的涂料,可 以反射掉 65%-75%的热能。在我国南方的酒店,大家都知道夏天,有 时候两三台空调主机全部高负荷运转,客人都还喊热,尤其是住最 顶二三层的客人,空调根本没用,连酒店墙身和天花吊顶都是热的。 近几年来,铝膜防水卷材的出现,金属屋面隔热,能反射掉 75%的 太阳光,同时具备 95%以上发射率,一般可以降低屋面温度 23℃, 节省空调费用的 20%-70%。沥青防水卷材用于屋顶、墙面、地下室、卫 生间等建筑物各部位,实现了 100%的防水,新型材料的出现,宣布 我国防水和隔热进入了新的历史时刻。 6.如何利用变频系统省钱 目前生产变频系统的厂家已经很普及,但还是有很多酒店不相信变 频系统。酒店的水泵、制冷机组、电梯、风机、锅炉等普遍留有富余功率 以防超负荷,采用变频系统,可根据温度和负荷的变化,调节电机 的转速频率,一般可节电 25%-45%,一年多就可收回设备投资。 7. 如何避免电老虎浪费 目前在业内除了太阳能、空调冷媒水系统的广泛使用外,在电路方面 也采用新的节能方法,比如楼层走廊、消防通道的灯,平时按距离只 固定开一小部分,其余全部采用感应灯;酒店所有的灯都规定开关 时间,这样大大节约照明时间和延长使用寿命;电老虎还藏在酒店 另一个隐蔽地方,很少被人察觉,那就是 KTV 包房,耗能最大的是 投影灯泡、音响、功放、低音炮等,有的包房电器功率高达近 10000 瓦 如果筹备期间不从制度上规定开关时间,每月的能源消耗可就大了。 8. 注重产品性能等于省钱 我们买产品,买的是产品的性能,决不能为了一时的便宜而给未来 带来严重后果。我们曾经筹备一家酒店,业主为了省钱,客房采购了 一批廉价插卡盒和开关,按说这不是什么大型设备,应该不会有什 么大问题,但是,一周后,客房在开荒时发现,有的插卡盒不能取 电了,有的开关感应功能失灵了,虽然后来全部作了更换,但是不 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延误了工程进展。试想,如果是交付使用后才坏 那造成的损失可就更大了。所以,购买产品时,选择的是产品的性能 应考虑其稳定性、寿命、售后服务,这是我们最最需要的。从以上九点 我们可以看出,成本和费用,是酒店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酒店的管 理成本,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对于经营成本和费用,只要能带来利 润的,我们决不苛刻,因为,合理的经营费用的投入,可给酒店带 来更多经营利润,获得更多机会。 第二.如何实现人员架构横向跨越 筹备酒店招聘之前,首先要做组织架构,但是在做架构之前必须要 清楚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一定按照民企的要求做法 因地制宜,可设不可设一定不设,可有不可有一定不有。我们多年来 一直采用的是垂直式管理模式,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现管理的 断层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简单地说,这不是中间层没有执行 力,而是管理模式出了问题,基层与上层距离太长,上层的思想无 法完整贯彻到基层,有的文件传达一次后,就被锁进文件柜里了。所 以,解决这一问题,也不能完全改为扁平式管理,而是要从架构上, 实现垂直式管理与扁平式管理相结合,将垂直式管理的中高层尽量 横向身兼多职。培养横向人才,实现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把垂直式管 理与扁平式管理相结合,是目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的先进 性,还可大大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第三. 如何留住人才 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其实都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 员流失。因为,金钱、物质、事业永远不能使人得到满足,满足的只是 一种精神状态。如果你的职员在精神状态得不到满足,他就不会留下 来。而人员的科学性搭配,会大大满足职员的精神状态。我们常说良 性循环的酒店,必定经历打江山→经营→扩张发展三个阶段。我们也 发现了一种存在的现象,市场出现了筹备是一批人,筹备完了,开 业几个月就逐渐把这批人逐步换掉,然后招“经营”管理人才。其实 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事实证明,凡是最后生意一直稳定的酒店, 都是筹备人员从开始一直坚持做到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他 们不再需要磨合期,他们熟悉了当地市场,他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市 场变化,能够及时调整思路与时俱进。在人员工资福利方面,一般老 板的心态是:你得好好干,公司赚钱了,我才有更好的福利待遇给 你,你没给我赚到钱,你凭什么跟我提条件!员工则认为,你得先 给我保障,解决我的忧虑,满足我的条件,我才能好好地为公司出 力工作,不然,我就走。其实,这是一对永远相争持的矛盾。实践证 明,从全世界工薪走向来看,基本上都是升,很少有降的,而员工 的流失,损失的多数是业主,因为熟手走了,生手招回来,需要时 间才能上手,所以,美国管理大师卡耐基说:“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 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留住员工就等于留住财 富。 ① 怎样使企业文化和福利更有亮点 企业文化,是为了满足员工的精神状态,员工福利是满足员工精神 状态的一种辅助。在酒店筹备过程中,包括员工餐厅也要张贴大量的 标语,挂出横幅,制造热火朝天的氛围,鼓舞士气,明确方向。拍下 员工最辛苦的时刻,记录下团队最齐心劳动的瞬间,及时张贴出他 们专注的神情,因为,这是赞美的力量。除了常规培训外,关键要突 出酒店未来的前景,让员工对未来充满希望。筹备期间,肯定会发生 一些员工的感人故事等,要及时抓住这些典型事迹,给予扩大宣传, 感染员工,让整个酒店人员有家的感觉,还要及时给予表彰,振奋 人心。员工福利,吃为先,住为后,员工餐厨师非常重要。因为开荒 是最辛苦的,必须吃饱吃好,这是我们许多同行最容易忽略的环节。 同一地区,就算每家酒店膳食标准一样,但生活就是有差别,问题 出在刀工和配料上,比如同样 150 克肉,切得薄的炒出来就肉多,员工 认为生活不错,切得厚的员工就认为看不见肉,生活差;同样的炒菜, 放 5 元葱花和没放 5 元葱花,结果是不同的。对于住宿,每个员工宿 舍拥有空调和独立的卫生间,有条件的话,将员工生活的必须品都 配齐,员工的口碑自然会冲击他所涉及到的人力资源市场。对于薪金 制度,二线部门和经营部门的基层员工应该入乡随俗;对于经营型 人才,特别是高提成制度,只要她们能带来更多的效益,钱是她们 赚回来的,应该给以回报。打造和谐幸福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但要让 员工吃好玩好,最重要的是要让员工有一种精神、一种自豪的力量。 ②.如何让员工从筹备开始就养成开业的习惯 酒店筹备阶段,不要忘记强调礼节礼貌。因为是便装开荒,大家都像 民工一样,和施工单位的人混在一起,所以很多部门组织者对已经 培训过的酒店要求,并没有马上要求执行,别说“三轻”,连最起 码的礼节礼貌都不能执行,这给酒店开业后的营业,带来很坏的习 惯。所以,有预见性的酒店筹备人员,一般会要求“只要你办理了入 职手续,成为酒店的员工,你就得按照酒店的要求做,无论你穿不 穿工服,你都是酒店员工,既然是酒店员工,请注意你的言行举止 和礼节礼貌!”。只有从筹备期间对员工有要求,酒店开业后,员工 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四.如何让员工自己有安全意识 酒店员工在开荒期间,安全隐患是一个大问题。作为酒店管理者,不 但要关心员工的上班时间的安全,更要关心员工下班后的安全。80 后 的员工目标明确,90 后的员工思想活跃,那些大道理式的教育对他 们不一定行得通,他们需要的是现实的东西,不妨直接告诫他们 “保护好自己就是对酒店的一项贡献”。如何实现酒店管理制度及操 作程序的超前性酒店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合理、实用、超前性的酒 店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酒店显得十分重要。如何让制度和程序更 有效,中国的酒店管理不能照办外国的模式,数一数我们身边的酒 店就会发现,在行业中空降了许多外国专家和海归,结果绝大部分 都因水土不服而荣归。并不是他们的管理制度不好,也并不是他们不 会管理,而是因为他们服务的消费人群不同,对当地的市场不了解 不熟悉更不知道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及他们的搭档无法把他 的理念执行下去,或者执行后根本就不是他以前环境的那种效果, 合理性和有效性很重要。目前我们身边的管理层基本上都是本土化, 这也是必然结果。酒店在发展、在改变,我们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必须 顺势而变。比如我们酒店各个部门的岗位设置,按照老一套程序每个 岗位亦应俱全,且人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但是我们还是要根据 企业的性质和现实的要求做到垂直式管理与扁平式管理相结合与时 俱进,其实,我们只是在制度上做到与众不同罢了。客房服务就是由 三方面组成:安全、舒适、干净。安全是宾客的第一心理需求,客人熟 悉你,你能给他解决很多问题,他就有安全感,而且会常来。又比如 泊车,我们在制度上规定:“外保泊车,第一时间必须停在外来客 人能看得见的正门外车位上,全部停满后,才开放酒店两侧或后面 停车场及地下室”。有人会问为什么?为了“羊群效应”,停给客人 看呗。人们喜欢往人多车多的地方挤,那么我们就制造人多车多的氛 围,从制度上把消费群集中。可见,酒店经营管理不能生搬硬套要与 时俱进,酒店管理经营与其他行业经营一样是互通的:客户需求什 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看你是否能发现需求,谁能满足客户需求, 谁就能获得高利润。如何让制度和程序更实用做过酒店管理的都知道 我们的管理制度和程序非常细,细到每一个动作怎么做,每一句话 该怎么说,以至于导致新来的服务员,走路时不知道应该是先迈左 脚还是先迈右脚,酒店管理制度快赶上《圣经》那么厚了,工作程序、 岗位职责快赶上《汉语词典》了,很全面,全面得很复杂,毕竟我们 的行业是劳动密集型,我们的员工平均文化还不到中专水平,枯燥 无味的教条怎么能让员工放松自然地工作?再说,那么厚的制度和 程序,能做到的有几条?最关键还是实用,必须重点突出,现场管 理才是重中之重。我们认为员工做得很标准,不一定是标准,只有客 人认为是标准的,那就是标准。我建议大家在做管理制度和程序时, 最好加一项内容《赢得宾客赞扬 100 法》,这是我们服务最需要的。比 如,我们经常会发现,管理者都说某个员工服务不按程序来,但事 实上,客人却非常喜欢他,经常得到客人的表扬,甚至有时候他把 东西掉在地上了,客人反而维护他:“没关系,他不是故意的,你 不要骂他”,什么原因?通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他采用的是 “心理服务”,而不是传统的“机械服务”;所以,推广“心理服 务”结合“机械服务”,观察客人的心理需求,及时提供服务,想 办法让客人开心,宾客往往会赞扬这样的员工:反应快、灵活、聪明 因此,我们在制定管理制度和程序时,一定要加上:“以上规定, 是酒店的基本要求,如果你能在以上基础上,有办法赢得客人赞扬, 只要不导致客人投诉,你就大胆地去做。” 当然,对于重点要求部分 必须单独列出来,而且要留下空位,让员工培训后签上名字,避免 员工找到借口。对于涉及到需要财务配合的经营规定,最好要归类在 一份完整的文件上,不要今天发一份文件,明天补一份文件,这样 会给财务核数带来工作不便。如何完善筹备工程问题很多人认为,酒 店筹备的工程,是施工单位的问题,与筹备办无关,这是完全错误 的。因为酒店筹备不跟进工程问题,将会给部门经营管理带来很多不 便甚至带来难题。因为,设计师他没做过酒店管理,他设计的是常规 性操作,我们决不能迷信他的图纸,我们必须去熟悉现场。怎样跟进 工程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不同,负责的项目不同, 他们之间也经常出现扯皮,比如玻璃安装好后,电工在安装开关时 在玻璃上开孔,把玻璃开裂了,玻璃商发现了他们就开始扯皮,同 时,由于施工面积大,有些细节,水电施工队不一定注意到,这恰 恰会影响到酒店今后的营业。所以只有我们来登记,而且登记必须分 类,写明某个具体位置,如:玻璃类、管墙类、地毯类等。统计好后, 交给施工单位现场指挥处理,不处理的,则交总办统一与施工单位 协调。记住,各部门在巡查工程漏洞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各施工单位 的现场施工工头,他们是具体干活的人,对于我们来说,现场施工 工头比他们的老板还有用,他们能解决你的实际问题。所以,酒店各 部门内部跟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有每个项目施工工头的联系方 式,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凡是那种喜欢把工程报告递交给行办的人, 他不是在请示行办,他是把问题推给行办后自己推卸责任。哪些土建 及工程设备问题是我们必检科目土建及工程设备主要出现的问题有 很多,①检查防水处理是否严实、天面管道井与消防管连通接口是否 有问题,伸缩缝隔音处理是否完成,卫生间防水处理是否严密,水 渍净化处理系统是否符合客房和餐饮部客用;②电量测算是否够负 荷、发电机变压器及高低压配电房安装及防鼠、防水、防潮是否存在问 题;③中央空调系统的机房和水塔节能问题;④电梯开关位和盘机 位是否操作方便,高层建筑不能长期占用电梯,是否需要配备圆筒 布草槽;⑤消防管道是否渗漏,监控设备是否清晰,报警系统可否 复位,烟感灵敏度不可太高,喷淋嘴是否被施工损坏,水带、水枪、 灭火器及箱标记是否明确。消防试水建议在没铺地毯没贴墙纸没进家 私之前进行,走火通道的防火门及隔离墙是否灵活,指示牌箭头及 灯的插座位是否按标准安装;⑥ 灯光音响系统调试后是否做好防尘 措施,地下电缆、电脑系统(点歌点菜系统、客房软件系统、财务管理 系统、考勤系统)、交换机、广播系统、会议系统、有线电视线路、手机 信号测试、电话线路、宽带网络与超长放大器、内网连通是否正常;⑦ 管道燃气、热水锅炉房、电房安装后,是否已经确定安全措施和巡查 制度……泳池设备设施和水循环系统及清洁池是否能正常使用;⑧ 不要忽略对酒店假山、园林、浮雕、喷泉、仿真花木、停车场车库系统、 水族观赏设备的保护,特别是有大风的地区,园林树木在没生根前, 绝对不能只为了美观而提前撤掉支架;不要遗忘给员工配备娱乐设 施,如网球场、台球设备、羽毛球设备、篮球场、上网场地等。上网是目 前员工的需求,酒店配备“员工电子阅览室”,可以减少员工外出 上网存在的不确定安全隐患;⑨户外大型宣传广告及公路路牌,必 须在酒店正式确立试业日期后再面市,因为酒店筹备开张日期一般 都会因为工程问题一拖再拖,决不能给外界造成说话不算数的印象; ⑩安排酒店内部星评小组成员之人,在筹备期间对照《饭店星级申请 报告》进行逐项检查,填写饭店建筑结构和设计施工单位及设施设备 来源等,并逐项检查配套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比如洗手间(厕纸架、浴 缸扶手、烘干机插座、毛巾架、浴帘、挂式电话、地漏渗水)、残疾人洗手 间〈扶手架、推车斜坡〉、在残疾人房测试推车用的洗手间可否转弯) 很多酒店在施工时,大堂门口都忘记留残疾人通道,直到星评前才 切开大理石重做,先不谈浪费的问题,这是严重缺乏服务意识问题。 如何加强对成品安全保护酒店筹备期间,加强对成品的保护,显得 十分重要,许多墙纸和门,在搬运家私过程中遭到碰坏,比如酒店 的大理石和地毯铺好后,许多工程收口问题还没结束,大量施工人 员和开荒员工及搬运家私的队伍都必须从上面踩过,晴天大量的泥 沙和雨天大量的污泥,都随着脚进入到酒店内,还有部分玻璃和大 理石台面及瓷器,遭致人为破坏,如果开荒期间不加强成品的安全 保护,酒店将损失非常严重。第一,凡是大理石必须全部用纸皮或其 他可保护的物品盖住,走道入口处必须放地毯头,预防泥沙进入地 毯区,地毯上必须铺上薄膜,行人进入楼层,必须穿酒店准备好的 拖鞋或者用胶口袋套住脚;第二、凡是家私、电脑、电视、床等包装及 设备,没到安装的时候,决不可以开封,就算安装好后,也要用薄 膜盖好,加以保护;第三,开荒搬运必须小心,预防对走道和门造 成损坏,一律按编号对号入座。一般情况下,生产设备的厂家原来到 酒店量尺寸,是按设计师的图纸来量的,所以他们是按图纸来编各 部门房号的,而酒店在筹备过程中,各部门房号是根据经营来取名 定做的,房号尾数没有 4 和 7,所以实际房号与设计师的施工图纸是 不同的,而员工熟悉的也是我们的新图纸,所以,在进家私前,必 须把设计师的图纸编号抄到酒店运作新图纸上来,便于搬沙发、茶几 床等,能够对号入座。如果合同上规定是厂家自己搬运,这会给我们 减少很多麻烦。第四,加强对酒店钥匙的保管,酒店办公室和各工作 间及各通道门的钥匙,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后,必须统一由保安部造 册保管,借出送还必须履行交接手续,以免筹备期间钥匙流失或遗 失。 第五:如何列采购物品清单 物品采购清单,要根据酒店的性质也就是说根据企业的性质是国营 还是民营。采购分两部分走,一部分是开荒物品,要先到货;另一部 分是经营配套物品,经营配套物品不要以各个部门去列项上交,应 交与行办做一个酒店统一采买,按采购分类,标明物品的型号、大小 功率、颜色、数量、及备注说明、然后报酒店财务部、根据筹备进展要求 到货时间,随时跟进。物品采购,必须遵循三大原则,第一,可买可 不买的,一律不买。客房可以按照《星级饭店客房用品质量与配备要 求》进行,其他部门,比如娱乐、桑拿等,国家目前还没出台标准, 这给大家提供了自由采购的机会;第二,不积压现金,质量要有保 证。过多地采购物品,积压到仓库,就是等于积压现金,这是违背管 理宗旨的;对于质量,酒店决不能因为贪便宜,损坏后再重复采购, 让投资人浪费更多的资金,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第三到货日期合理 这要跟施工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只有等墙纸和地毯及大理石完工后, 才能进家私设备,否则,家私来了后,没地方放,多搬动则损坏更 严重。 第六:如何实现表格单据设计及印刷品的合理性 表格和单据,在酒店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要,这是酒店运作重要依据。 但是,酒店管理越来越智能化,所以,单据和表格在设计和印刷方 面,必须遵循三项原则。 1.简单明了为主 我们发现很多管理人员,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把单据和表格搞 得很复杂,事实上有很多格子,永远都没人填,也根本用不着填, 这样的表格不但浪费纸张,而且导致填表人看半天,严重影响工作 效率; 2.可用可不用则不用 经营管理,以经营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经历花在营销上,采取一切 手段拉客源,节约成本,开创效益,这是我们经营的目的,表格则 是记录这个过程。所以,表格和单据,可用可不用的,可以不用,这 样可以减少许多复杂的无用功。比如,当客人到你面前时,前台接待 应马上接待,无论是住房还是退房,尽量简单快捷,决不能让客人 或我们的员工还在因为单据表格而烦恼,因为预防一个小漏洞而长 期拖累几万人次,这种做法不值得。 3.保证够用就行 有许多人认为,我印刷的这些东西都是长期要用的,一次性多印刷 些可节约成本,以后也好用。但是事实确是,很多家酒店仓库都积压 有许多表格和单据,有的用量很少,也有许多是长期作废不用的, 你不信马上检查一下你的仓库,一定存在这种现象。其实,现在印刷 厂竞争几乎白热化,有什么价格做不到的呢? 第七:哪些收费项目必须考察当地市场 首先说两句老话:我们要适应环境,环境不可能来适应我们;识时 务者为俊杰。任何人都不能自负,要适应市场需要,预算也不要太自 信,孤注一掷后果不堪设想。要通过对周边市场考察,了解周边酒店 市场的设备、设施、物品、服务、客源、收费及运作情况,并对其进行认 真分析,确定收费标准和经营策略,制定各类餐牌、酒水牌、房价 、 KTV 收费、会议收费、商场出租、商务中心收费、麻将收费、茶艺馆收 费,甚至管理人员电话报销金额、员工宿舍电费规定等等,都尽量不 要脱离当地市场。如果试业期间能搞活动给点优惠吸引一部分宾客, 先请进来,效果当然会更好。 第八:怎样落实物品到位情况 物品到位必须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货不对版问题,其二是延误问 题,第三是数量不准的问题。我们下完《物品采购清单》后,有的物品 是需要打版的,有的是不需要打版的,在实际订货过程中,有可能 存在说话人过多而供应商给错货的可能,也有可能供应商自己把货 搞错了,更有甚者是供应商自作主张想蒙混过关问题,还有供应商 抓住合同“货到付款”的规定,要求酒店仓库验收员先把拉来的几 车客床在车上点完数,签完字付完款后才给卸车,这些都是经验, 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会影响到酒店的筹备进度,因此,时时 追踪物品到位情况,保证给我方留点时间,显得非常重要,只有物 品摸在手上,摆到现场后,才能算数,筹备过程中什么样的变数都 有可能发生,谨慎稳重果断是筹备的有效手段。这里忘了一个问题, 执行人的问题,这么多物品,不可能全部由行办来跟,所以,验收 基本上是交给酒店的仓库来实现。行办审核修改了各部门的《物品采 购清单》后,然后开始审核样板和价格,当合同签署后,行办就把到 货日期和联系方式给部门跟进,行办开始忙其他筹备工作,部门下 单人和酒店仓库,要开始关注物品在规定的时间内的到货情况。如果 出现货不对版、数量差错、需要补货等情况,则行办立即跟进。 第九:怎样办理证照 说实话,酒店开业需要办理的证照很多,目前最基本的证照就不少 于 10 项,而且国家对酒店的管理越来越规范,以后可能还更多,如 果等到把全部证件办下来才开业,不知道要等多久。所以,酒店办理 证照肯定是有窍门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酒店需要办理哪些证照: ①消防审批证、②环保审批证、③工商登记证、④税务登记证、⑤卫生 许可证、⑥文化项目经营许可证(歌舞厅)、⑦特种行业经营审批证、 ⑧企业代码证、⑨银行开户、⑩卫星电视转播;还有烟草专卖、酒类专 卖证、物价审核、工资核定等,从业人员要有健康证、旅游局行业管理 登记证等等……涉及的部门有:消防、环保、卫生、工商、公安、税务、技 术监督局、银行、城管、劳动部门(用工、工资审核)、旅游局(市局、 省局)、等等。当然,这些部门你可以不去找他,但他一定会来找你 当他来找你的时候,问题可就来了。比如消防,必须改造,整改是唯 一选项,没有哪个领导愿意为了你的批文把自己的饭碗丢掉。其实, 酒店办理证照的诀窍就是:主动出击,施工阶段想办法请他们先参 与,请他们审图纸给建议,让他们告诉我们怎么做。 第十:哪些问题是酒店试业必做功课 酒店开业前一周,是最忙、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显 露出来,为了预防打乱仗、扯皮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酒店的 顺利试业,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连夜讨论酒店各部门《应急方案》要 求采用问答式“出现问题怎么办?”;规定各部门管理人员忍字当 头不要因急躁而过多指责下属;审核《酒店开业庆典程序》及落实嘉 宾名单;落实酒宴会出品及宴会菜式;检查各营业部门物品摆放标 准预防无用返工;检查各营业位置的配套设施设备与实际运作是否 有相抵触;落实可能遗忘的外围垃圾收购及处理等问题;检查各营 业部门学习并熟悉电源箱开关操作的落实情况;检查使用电脑操作 的营业部门是否备有手工应急表格;开始冲洗停车场并清扫后台区 域及其它公共区域;发放员工制服检查特码服装到位情况;召开全 酒店试业前《员工总动员誓师大会》;实地演习开始全面进入模拟营 业状态;全面检查并总结营业状态存在的问题;宣布工作重点转移 到酒店正常营业时间;分发开业当日《各部人员任务分配一览表》; 试业前一日模拟彩排庆典现场;酒店当日庆典后正式营业。 酒店筹备,不是想的那么简单,而是要让一个固体的庞然大物 活起来,让大楼里面活动的小社会繁荣起来,出现欣欣向荣的 景象,给社会和公司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熟悉酒店行业的特殊性 和客源市场的构成,市场意识强,并熟悉运作和商业习惯;语言文 字表达能力,在工作中能树立良好的个人魅力,影响企业员工朝 着一个有利于酒店发展的积极方向并具有宏观把握及计划,组织, 协调与执行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为酒店提供成功经营之 道,解决:酒店员工工作散漫、员工的质量培训,客源流失严重、 部门协调推诿扯皮、客诉倍增、硬件保养失控,资产流失严重、 营业收入走低、利润日趋微薄,等系列酒店顽固症状: 推行和谐 酒店建设,提高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实施关系营销管理,广 泛开拓新客源;实行体验式技能轮训,全面增强员工的服务意 识、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打造优胜的服务质量,实施目标过程 双管理-全面提高酒店的管理执行力与工作效率;实行资产责任 制管理,强化对酒店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有效提高酒店资 产的使用寿命与利用效率;推行节能降耗指标化管理方法,发 掘管理盲区,有效节省酒店成本,提高酒店盈利空间;实行有 效财控措施,为您成功遏制酒店经营中的腐化问题,打造有文 化、有品牌的酒店--为您开创酒店生命长青之路。管理四用:用 先进的思想武装员工,用企业的精神凝聚员工,用严格的制度 约束员工,用合理的机制激励员工。 这是我近 26 年酒店业经验,酒店行业实践派资深人士,中国饭 店协会职业高级经理人,高级技师。经历了从基层员工到星级酒 店总经理的整个历程,自 1997 年以来,先后在新疆乌鲁木齐及 周边地区主持筹备、管理过多家大型酒店,主要作品有《酒店业 未来的发展》、 《新疆餐饮业的的发展》、 《酒店房务的管理》等, 是新疆地区近年来将酒店实践转化成理论成果的新生代经理人 之一 唐铎芯 2009-11-16

12 页 197 浏览
立即下载
岗位培训心理练习(一)

岗位培训心理练习(一)

岗位培训心理练习(一) 1.关于新医学模式对心身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人的心理对健康有能动作用 B.社会环境对健康也有影响 C.人的心理特性比生物学特性更重要 D.心身相互联系 E.完整的个体包括心身两个方面 2.新的医学模式是指 A.生物医学模式 B.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C. 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人的双重性是指: A.人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 B.人有好坏之分 C.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D.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是不一致的 E. 以上都是 4. 弗洛依德将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 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催眠状态 E. 梦境 5.经过反复强化,一些与条件刺激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 该现象是 A.巩固 B.强化 C.泛化 D.消退 E. 回忆 6.潜意识的内容要能够被人清晰地感知,需要经过的层次是: A. 思维 B. 前意识 C. 催眠 D. 回忆 E.注意 7.根据人格结构理论,遵循道德原则活动的是: A. 超我 B. 自我 C. 本我 D. 本能 E.性格 8.曾经生病打针的儿童,对穿白大衣的人感到害怕属于: A. 联想 B. 泛化 C. 强化 D. 退化 E.幻想 9.行为发生后引起消极的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减弱的操作条件反 射称为: 遵循现实原则活动的人格部分是 A.超我 B.自我 C.本我 D.本能 E.性格

1 页 223 浏览
立即下载
岗前培训心理学

岗前培训心理学

心理学 1、简述心理学研究对象? 答:(1)个体心理,个 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 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现 象,概括起来可分为四个 方面:心理动力、心理过 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过程 (2)个体心理与行为, 行为即行动,是机体适应 环境的反应系统,由一系 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任何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 况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 各种因素叫刺激;(3) 个体意识和无意识,人的 心理具有意识性。意识是 指能被个体所清晰觉察的 心理活动。无意识,也叫 潜意识或前意识,是指人 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 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 心理现象;(4)个体心 理与群体心理,群体心理 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 的关系。群体心理是在群 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 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 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 而非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 总和。 2、简述认知、情绪和意志 活动之间的关系? 答:在现实生活中,个 体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 动并非彼此孤立进行,而 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1)人的情绪和意志受 认知活动的影响。所谓 “知之深,爱之切”,说 的就是认识对情绪的影响 而“知识就是力量”则说 明认知对意志行动的影响 (2)个体的情绪和意志 也影响着认知活动。积极 的情感、锐意进取的精神 能推动人的认知活动;反 之,消极的情感、畏难苟 安的思想会阻碍人的认知 活动。(3)情绪与意志之 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的关系。情绪可以成为 意志行动的推动力,也可 以成为阻力,人也可以通 过意志调节、控制自己的 情绪。 3、简述个心体心理四个构 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1)心理动力与心 理过程是相互作用的。人 没有无缘无故的认知、情 感和意志,他们的心理过 程总是在某种心理推动下 进行的。人的需要的产生 和发展依赖于心理过程。 (2)心理状态和心理特 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 表现出来的。(3)心理状 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 的。心理状态既稳定又可 变,是介于流动的心理过 程和稳固的心理特征之间 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4、简述心理与行为之间的 关系? 答:行为不同于心理, 但又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 系。(1)引起行为的刺激 常常是通过心理中介起作 用,心理的复杂性会引起 行为的多样性,同一刺激 可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反 应,不同的刺激也可能引 起相同的反应。人总以自 己的主观精神世界去处理 各种刺激,然后做出适当 的行为反应。(2)个体的 心理又常常通过行为表现 出来。因此,心理学家能 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 为来研究个体心理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 有时也被称为行为科学。 5、简述教学活动过程包括 哪些方面? 答:完整的教学活动过 程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明确教学目标; (2)分析教学任务; (3)确定学生原有的水 平;(4)设计教学过程; (5)实施教学;(6)教 学评价。 6、简述教育与心理学之间 的关系? 答:教育与心理学之间 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1)心理学发展的水平 和特点是教育的起点和依 据,是教育的前提; (2)个体的心理发展又 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 物和结果。 7、简述高等教育的特征? 答:高等教育与普通教 育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 征:(1)教育任务不同,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社会所 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 标;普通教育是国民的基 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不 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 的。(2)教育对象不同,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 他们身心发展与中小学生 有明显差别。(3)社会职 能不同,高等教育有三个 社会职能:一是培养高级 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 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 是直接为社会服务。普通 教育一般不具备这些社会 职能。(4)地位作用不同,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逐步建立使学校具有主 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需要的有效机制。高等 教育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 于首要位置。(5)培养方 式不同,高等教育在让学 生接受前人积累的已有知 识经验的前提下,将科学 研究引进教学过程,引导 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在学 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而 普通教育一般都是传授前 人已有的知识经验。 8、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 学科特征? 答:(1)反映高等教育 专业特色的教育心理学; (2)为适应高等教育特 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 依据。 9、简述高等教育在教学方 法上的特殊性? 答:高等教育在教学方 法上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教学中教的比重逐 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 加,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 学生把强烈的自我发展意 识转化为本身努力获取知 识的实际行为。(2)教学 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 学习法由再现式向探求式 转化。教师应启发学生积 极思维,充分发挥想象有 和创造力,去主动探索未 知世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与人格。(3)校内教学与 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 科学研究相互渗透,并在 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 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 10、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 研究的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 在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 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 要做到考察和研究对象的 评判;其次,对高等教育 活动的分析,要洞察其内 在原因与规律;第三,在 对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时, 要将客观数据与主观分析 相对照,通过客观事实验 证主观思想的正确性。 (2)发展性原则,在评 价一个学生时,要用发展 的眼光去看待。(3)理论 联系实际原则,高等教育 心理学研究要为高等教育 实践服务。(4)教育性原 则,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 务决定了高等教育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符合我国教育 方针和教育原则。 11、试述实验法的优点与 不足? 答:实验室实验是借助 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 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 进行的。(1)优势在于对 无关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 有助于发现自变量和因变 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允 许人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反 复验证;(2)劣势在于 实验情境的人为性有可能 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 且难以将实验结果推广到 实践中去。 12、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 的作用?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的 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高校的 师资水平;(2)有助于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 学改革。 13、简述教师角色意识的 形成过程? 答:教师角色意识的形 成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 的递进过程,主要分为三 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 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 形成阶段。(1)角色认知 阶段,指教师对教师这一 职业的行为规范的认识和 了解阶段,表现为了解教 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 能够将教师所充当的角色 与社会上其他角色区分开 来。(2)角色认同阶段, 即教师通过自身体验接受 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 责,并用来约束和衡量自 己的行为。(3)角色信念 形成阶段,就是社会上对 教师的角色期望转化为个 体心理的需要,从而坚定 自己的选择,形成教师特 有的自尊心与荣誉感,并 将其视为行动的指南。 14、简述促进教师角色形 成的主要条件? 答:(1)要全面、正确 地认识教师角色。对即将 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进行 “岗前培训”,以使其对 教师角色及职业角色有较 为全面、正确的认识。 (2)应树立学习榜样, 即通过榜样的行为示范, 使之明确社会对教师的角 色期望,学会在不同情境 中从事角色活动,处理角 色冲突。(3)要积极参与 教育实践。新教师必须通 过自身的教育实践,使角 色认识逐渐转化为角色信 念。 15、简述教师威信形成的 主要条件? 答:在教师威信的形成 过程中,以下几个主观因 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高尚的思想、良好的 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以 及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威 信形成的基本条件。(2) 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 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 件。(3)师生平等交往对 教师威信的形成也有重要 的影响。(4)教师给学生 的首次印象对教师威信的 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16、简述教师威信的维护 与发展? 答:教师威信的维护与 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本身 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 要特征:(1)教师要具 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 的态度;(2)教师要正 确认识、合理地运用自己 的威信;(3)不断进取 的敬业精神;(4)言行 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17、简述影响教师效能感 的因素? 答:影响教师效能感的 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 为外部环境因素与教师自 身因素。(1)外部环境因 素包括社会风气、为教师 提供的条件、人际关系。 (2)教师自身因素是影 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通过 教师自身因素而起作用的 教师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教 育观和自信心两个方面。 (3)总的来说,影响教 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它们无法单独起 作用,而是相互综合在一 起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 生影响。 18、简述教学效能感对教 师行为的影响? 答:一般来说,教学效 能感会从三个方面影响教 师的行为:(1)影响教 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反思和进 一步的学习;(3)影响 教师工作时的情绪 19、简述教学反思的过程? 答:教学反思分为四个 环节:(1)具体经验阶 段,其主要任务是使教师 明确问题情境,即教师能 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 问题,从而引起反思。 (2)观察与分析阶段, 该阶段是反思最集中体现 的阶段。(3)重新概括阶 段,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 策略来解决问题,新信息 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 念和策略方法的产生。 (4)积极验证阶段,检 验上一个阶段形成的概括 的行为和假设,在此过程 中,教师又会遇到新的经 验,开始再循环。 20、简述教学监控能力的 特征? 答:教学监控能力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能动性;(2)普遍 性;(3)有效性。 21、简述教学监控能力的 结构因素? 答:教学监控能力分为 七个结构因素:(1)计 划性和准备性;(2)课 堂教学的组织性;(3) 教学呈现的水平与意识; (4)沟通性;(5)对学 生进步的敏感性;(6) 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7)职业发展性。 22、简述影响教学监控能 力的因素? 答:决定教师监控水来 的直接因素有三方面: (1)教师能否正确、全面 地发现或觉察自己教学活 动中存在的问题;(2) 教师是否具备解决教学活 动中所存在问题的足够经 验;(3)已有知识是否 能和现存问题联系起来, 进行合理、有效的知识重 组。此外,影响教学监控 能力的还有间接因素,如 教育动机、教学效能感等。 23、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 的特征? 答:大学生时期独有的 特征,主要有:(1)过 渡性;(2)阶段性; (3)不平衡性;(4)矛 盾性;(5)可塑性。 24、简述学习的概念? 答:(1)学习是一个介 于经验与行为这间的变量 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的练 习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 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 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 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 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5、简述人类学习和动物 学习的区别? 答:人类学习和动物学 习存在本质的区别: (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 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 要掌握世代的社会历史经 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 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 界的生活实践及与他人交 往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 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 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 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6、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 分类? 答:加涅把学习分为八 类,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 层次结构,依次是: (1)信号学习;(2)刺 激——反应学习;(3) 连锁学习;(4)言语联 结学习;(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7)规 则学习;(8)解决问题 学习。 27、试述大学生学习的特 点? 答:大学生学习内容上 的特点主要有:(1)专 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 强。(2)实践知识丰富, 动手能力较强。(3)学科 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大学生学习方法上的特点 有:(1)自学方式日益 占据重要地位。(2)学习 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 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 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28、简述经典条件反射的 基本规律? 答:(1)获得律与消退 律,获得律指条件作用是 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 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被 试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 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 的;消退律指如果条件刺 激重复多次而没有无条件 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 会变得越来越弱。(2)刺 激泛化和刺激分化律,刺 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 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 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 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 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通过选择性强 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 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 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 用过程。(3)高级条件作 用律,由一个已经条件化 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 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就是 高级条件作用律也称二级 条件作用。 29、简述布鲁纳的认知— —结构学习论? 答:(1)认知学习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 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 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 认知结构,即学习者主动 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 获得的知识和已经有的认 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 建构其知识体系。布鲁纳 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 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 好的认知结构。(2)结构 教学观,布鲁纳认为,教 学的目的不是去理解学科 所有内容而是理解学科的 基本结构。所谓学科基本 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 度、方法。为了让学生学习 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提出了四条基本教 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 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0、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1)客观条件,意 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 足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 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联 系的要求。也就是说,材 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 学习者在心理上可以理解 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 之内的。(2)主观条件, 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积 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 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 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 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 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 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 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 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 的旧知识相互作用,使认 知结构或旧知识得以善, 并最终使新知识获得心理 意义。 31、试述建构主义关于教 学的基本观点? 答:(1)注重以学生为 中心进行教学。建构主义 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 主体,是主动的意义建构 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 动接受者。因此他们认为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很大的 灵活性,不应该强加给学 习者,而是同学习者商量 决定,或由学习者在学习 过程中自由调整。(2)注 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建构主义强调,尽量创设 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能 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 构知识的社会化的、真实 的情境,并认为应该让学 生在结构不良领域中进行 学习。(3)注重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 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 的理解,而不同人看到的 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 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 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 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32、简述学习需要和学习 期待的关系? 答:学习需要和学习期 待是学习动机的基本成份 两者密切相关。(1)学习 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 最根本的动力,没有这种 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 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 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中占 主导地位。(2)学习需要 是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 一,正是那些能够满足个 体的学习需要与那些使个 体感到可以达到的目标的 相互作用形成了学习期待 学习期待指向学习需要的 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 习目标。学习期待也是学 习动机结构必不可少的成 分。 33、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 效果的关系? 答:传统观点认为,学 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种 正比的关系,即好的动机 一定会有好的效果,但事 实上并非如此。就学习动 机与学习效果两个单因素 组合而言,也会产生四种 组合结果,即好的动机— 好的效果;好的动机—不 好的效果;不好的动机— 好的效果;不好的动机— 不好的效果。另外,学习 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一 个非常重要的中间变量— 学习行为。在学习中,激 发学习动机固然重要,但 要想达成一个好的学习效 果,最终要落实到学习行 为上。学习行为是影响学 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 因此,我们不仅要听其言 更要观其行。 34、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答:(1)他认为,个体 对成功和失败的大多数解 释都有三个特征:第一, 原因是内部的(个体自 身),还有外部的;第二 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 定的;第三,原因是可控 制的,还是不可控制的。 (2)归因理论把人们活 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 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 (机遇)好坏、身心状态 和外界环境。 35、简述影响自我效能形 成的因素? 答:个体自我效能的形 成有四个方面:(1)个 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基地于个体的直接经验, 对自我效能形成的影响最 大。(2)替代性经验。替 代性经验是一种通过观察 一定的榜样所获得的替代 性经验,以达到强化个体 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 向。(3)言语劝说。在影 响自我效能的各种因素中 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 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它 缺乏经验基础,所形成的 自我效能并不十分牢固。 (4)情绪唤醒。高水平的 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 我效能,只有当人们不为 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可 能期望成功。 36、简述自我效能对学习 的影响? 答:自我效能对学习的 影响主要表现在:(1) 影响个体对学习活动的抉 择及其坚持性;(2)影 响个体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不仅影响新知识、技 能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已 经习得的知识、技能的运 用与表现;(4)自我效 能还会影响个体学习时的 情绪。 37、简述大学生学习动机 的特点? 答:(1)学习动机的多 元性;(2)学习动机的 间接性;(3)学习动机 的社会性;(4)学习动 机的职业化。 38、简述大学生学习动机 的培养? 答:(1)利用学习动机 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 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作 为引起学生活动的动力机 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 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 并由此影响学习效率。学 习动机之所以能够影响学 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 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积 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 习效果的好坏。同时,学 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 习动机。学习需要和学习 效果相互促进时,形成了 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反之 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要使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变 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第一,改变学生的成败体 验,使其获得学习上的成 就感。第二,改善学生的 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 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方面的欠缺。(2)利用直 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 径培养学习动机。直接发 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 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 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 学习需要;间接转化途径 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 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 转化而来。 39、简述大学生学习动机 的激发? 答:(1)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启发式教学;(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 动机水平;(3)充分利 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 惩;(4)正确指导归因, 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利用争强好胜的心 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40、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 及意义? 答:(1)学习迁移的作 用在于:第一,使习得的 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 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 心理结构;第二,促进学 习心理发展的关键,同时 也是习得的知识、技能和 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 化的关键。(2)学习迁移 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其实践 意义与理论价值两个方面 从实践意义上看,学习迁 移一方面有助于指导教学 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 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 方面,迁移与学生的能力 和创造力密切相关,因为 能力的形成需要所掌握的 知识和技能不断概括化和 系统化,这种知识类化的 过程就是迁移过程。(3) 在理论价值方面,学习迁 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学习 的本质和规律。一方面, 帮助我们了解学习是如何 引起的,学习过程是如何 进行的以及学习结果在今 后的学习中起到何种作用 另一方面,学习迁移还有 助于探索教育与心理发展 之间的关系。在当今教育 条件下,学习迁移已经成 为影响教育与心理发展的 中间环节。 41、简述影响迁移的认知 结构变量? 答:(1)学习者原有知 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 它是指在学习任务之前, 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是否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 知识的适当的观念。(2) 学生个人知识的组织特征 它是指在学习新任务之前 学习者是否能够清晰地分 辩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 的异同。(3)原有认知结 构的巩固性。它是指个体 原有的知识越巩固,越有 利于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42、试述影响学习迁移的 条件? 答:(1)相似性。相似 性既包括客观因素的相似 也包括主观因素的相似。 一般而言,较多的共同成 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 并导致迁移的产生。(2)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 习迁移是已有经验的具体 化与新课题的内化或新旧 经验的协调与整合过程。 所掌握的经验概括水来越 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效果也越好;反之,效果 则越差。(3)认知技能与 策略。学习策略即在学习 知识和解决一定的问题时 有很多种方式方法,要在 其中选择最为有效的一种 这就是所谓的学习策略。 如果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策 略的选择比较得当,同样 有助于学习迁移的发生。 (4)定势的作用。定势指 先于一定的活动而指向该 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它对学习迁移可能有积极 的影响,也可能有消极的 影响。 43、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 有效措施? 答:(1)合理确定教学 目标;(2)科学编排教 学内容;(3)有效设计 教学培养;(4)教授学 生学会学习。 44、论述大学生认知发展 的特点? 答:(1)大学生感知发 展的特点:一般知觉能力 达到成熟水平、感知具有 明确的目的性、感知具有 敏锐性和系统性、感知具 有相对深刻性和稳定性。 (2)大学生记忆发展的 特点:逻辑记忆能力得到 显著提高、各种记忆品质 得到全面发展、掌握各种 有效的记忆方法。(3)大 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处 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辨证 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 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 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 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 知。 45、试述知识学习过程? 答:学习知识是个体获 得知识的一种专门活动, 它不同于人类知识形成的 历史过程,也不同于个体 通过直接参与生活实践从 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而 是一种获得间接经验的心 理过程。通常将知识学习 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知 识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巩 固和知识运用。 46、简述提高知识感知效 果的条件? 答:(1)灵活运用各种 直观形式。包括两方面内 容:一是实物直观和模象 直观的选择;二是言语直 观与实物直观、模象直观 的配合。(2)运用感知规 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就是运用强度律、差异律、 活动律和组合律等感知规 律,突出直观对象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首先,要使学生明确 观察的目的,并进行相关 准备;其次,要培养学生 观察的技能和方法,使学 生把握先整体再部分,由 部分到整体的观察程序, 并做好观察记录;第三, 观察后,对结果和资料进 行分析和总结。 47、简述知识识记和信息 编码的因素? 答:(1)材料的数量与 性质。一般来说,要达到 同样的识记效果,识记的 材料越多,平时需要的时 间或诵读次数就越多。 (2)识记的目的性和主 动性。在高等教育教学过 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有意 识记,提高识记的效果。 (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 度。意义识记,指在对事 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 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 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识 记”;机械识记,指对事 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 据事物的外部联系而进行 的“识记”。(4)组块化 编码。是指将若干个较小 的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 大单元的信息加工的过程 也就是指这样组成的一个 信息单位。(5)多种感觉 分析器协同作用。就是在 识记过程中,要尽可能多 地将视觉、听觉、味觉、触 觉等各个感觉通道综合利 用起来,以提高识记的成 效。(6)觉醒状态。即大 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主 要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影响 到识记的效果。(7)识记 的信心。良好的识记信心 有助于取得良好的识记效 果。 48、简述知识运用的有效 促进? 答:(1)了解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 (2)创设知识运用的问 题情境。(3)灵活选择教 学方式。 49、简述动作技能的特征? 答:(1)操作对象的客 观性,动作技能无论是器 械性的,还是身体本身, 都是客观的实体,具有客 观性。(2)动作要求的精 确性,不论哪一类动作技 能都必须以精确为前提, 不够精确的动作是不能被 视为技能的。(3)动作成 分的协调性,动作技能要 求各动作成分之间相互配 合协调、顺畅。(4)动作 技能的适应性,动作技能 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在不 同条件下,特别是在困难 条件下,依然能保持动作 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 又能根据外界要求,做出 灵活的调整,显示其变化 性。 50、简述促成动作技能学 习的条件? 答:(1)促成动作技能 学习的内部条件:具备学 习动作技能的动机;具备 相应的生理成熟水平和丰 富的知识经验;具有正常 的智力水平;良好的人格 特征。(2)促进动作技能 的外部条件:科学的指导 使学生理解学习情境,明 确动作技能学习的目的和 任务;给学生以正确的动 作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正 确的练习方法;及时反馈 学生练习的结果。 51、简述促进智力技能的 措施? 答:(1)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主动性;(2)注意 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 概括性;(3)适应培养 阶段的阶段特征,正确使 用语言。 52、简述什么是学习策略? 答:学习策略概括起来 主要有三种定义:(1) 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活 动或程序;(2)学习策 略是学习调节和控制技能 (3)学习策略是学习方 法与学习调节与控制的有 机统一体。大多数学者倾 向于第一种界定,认为学 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 程中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 程,用来促进知识的获得 与保存,以提高学习效率 的任何活动。 53、简述学习策略的特点? 答:(1)主动性与操作 性的统一;(2)外显性 与内隐性的统一;(3) 变通性与通用性的统一。 54、简述有效促进认知策 略的教学措施? 答:(1)在进行认知策 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 (2)在原有知识经验的 基础上教授认知策略; (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 上教授认知策略;(4) 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 认知策略;(5)按程序 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 策略。 55、简述有效培养元认知 能力的教学措施? 答:元认知,指认知主 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 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 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 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 的计划、监控与调节。教学 实践中教育者可从以下几 方面对学生元认知能力进 行训练。(1)不断丰富学 生元认知的知识;(2) 增强元认知体验;(3) 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56、试述资源管理策略的 种类?如何合理管理学习 资源? 答:资源管理策略属于 支持性学习策略。资源管 理策略主要是在学习资源 的合理应用方面对学习过 程的顺利进行起到支持作 用。(1)学习计划与时间 的管理。一般来说,一个 完整的学习计划大致包括 三方面的内容: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时间安排。 (2)学习环境的管理。学 习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 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三个 方面。(3)学习资源的充 分利用。包括:参考资料 的选择与利用、广播电视 节目的选择与充分利用、 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57、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 答:问题解决是由一般 情境引起的,需要运用一 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 种疑难的过程。特点: (1)问题情境性。问题解 决是由一定问题情境引起 的。(2)目的指向性。问 题解决是自觉的行为,具 有明确的目的性。(3)操 作序列性。问题解决需要 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 重组。(4)认知操作性。 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有认知 成分的参与。 58 、 简 述 “ 尝 试 — 错 误 说”的基本观点? 答:(1)学习的实质在 于一定的联结,即情境与 反应之间的联结。(2)学 习是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 而实现的,即学习是一种 渐进的、盲目尝试错误的 过程。(3)情境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有三个定律:练 习律、准备律和效果律。其 中又以练习律和效果律为 主。 59、试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答:(1)发现问题。能 否发现问题主要取决于三 个因素:主体活动的积极 性;主体的求知欲望;主 体的知识经验。(2)明确 问题。即认清问题的关键。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 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 条件:个体思维的灵活性 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 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检验 间接检验。 6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 因素? 答:(1)有关的知识经 验。任何问题解决都离不 开一定的知识、策略和技 能,知识经验对于有效地 解决问题至关重要。(2) 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 指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 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 心理准备状态;功能固着 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 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3)问题情境。是个体面 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 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4)酝酿效应。是指长期 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在暂 停思考去做别的事的时候 忽然想到了解决办法。 (5)原型启发。所谓启发, 是指从其它事物上发现解 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6)情绪和动机状态。 61、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 点? 答:创造性思维是指用 超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形成新颖的、有价值的方 案或结论。有以下特点: (1)流畅性,即在给定 的时间内能产生、联想起 更多的观念,它反映了思 维的敏捷性。(2)灵活性, 即能超越以往习惯的思维 方式,在更广阔的视角下 开创各种不同的思路,展 示众多的思考方向,体现 了思维的广度。(3)独特 性,即善于对信息加以重 新组织,产生不同寻常、 与众不同的见解。(4)精 密性,即善于抓住事物的 关键信息,进行精密细致 的思考,对各种想法进行 扩展和引申。 62、试述教师如何促进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1)创造有利于创 造性思维发挥的环境。托 兰斯提出了教师应当遵循 的五个原则:尊重与众不 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 的观点;向学生证明他们 的观点是有价值的;给予 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使 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 “头脑风暴法”。“头脑 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是: 集体解决问题时,禁止提 出批评性意见或暂缓评价 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 补充意见;鼓励各种想法 多多益善;追求与众不同 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 离题的想法。(3)创造性 思维训练的戈登技术。戈 登技术的指导思想是将创 造性当作一项可以通过直 接训练获得和提高的技能 来看待,而非一种智慧活 动。 63、试述大学生自我意识 的发展过程? 答:(1)自我意识的分 化阶段;(2)自我意识 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3)自我意识的统一; (4)自我意识的转化与 稳定。 64、试述大学生自我意识 的发展特点? 答:(1)大学生自我认 识的发展特点:自我认识 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自 我评价功能增强,但仍有 片面性;自我概念的变化 (2)大学生自我体验的 发展特点:自我体验的丰 富性与波动性;自我体验 的敏感性和情境性;自尊 感与自卑感相互交织。 (3)大学生自我调控的 发展特点:自我设计、自 我完善的愿望强烈;强烈 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65、试述大学生如何进行 自我教育? 答:(1)自我认识。自 我认识是形成自我意识的 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通过对他人的认识 来认识自我;通过分析他 人对自已的评价来认识自 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 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比较 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 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 我;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 批评来认识自我。(2)积 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 是对自我本来面目的肯定 认可的态度。(3)努力完 善自我。自我完善是个体 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式, 实际上是一个主动改变自 我以达到理想自我的过程 包括:确立正确理想自我 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66、简述道德与品德的联 系与区别? 答:(1)道德是依靠舆 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 则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 的反映。道德的发生发展 有赖于社会的发展,而品 德的发展则有赖于个体的 存亡。因此,道德与品德 的形成规律不同。(2)品 德的存在形式及其形成规 律有许多全人类共有的规 律性,其实质是把外在于 主体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 为主体内在的道德行为观 念,进而通过个体道德价 值取向,稳定地调节主体 外显的道德规范行为的过 程。 67、试述道德发展论对态 度和品德教育的启示? 答:(1)道德认识水来 的提高与思维水平的提高 平行,要提高学生的道德 认识水平,必须大力发展 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水 平的提高是通过主体与环 境相互作用,认知结构不 断同化与之相适应的信息 不断进行改组而实现的。 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必 须依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 进行。(2)道德判断水平 的高低对道德行为的选择 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要提 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 加强道德认识的教育。同 时,道德认识发展是循序 渐进的,对青年学生传递 社会道德规范时,不能脱 离青年学生的接受能力。 68、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 的过程? 答:(1)遵从。遵从包 含两种情况:从众和服从 从众是指人们在社会舆论 或群体氛围压力下,放弃 自已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 人一致的行为;服从是指 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 规范或权威意志而作出的 行为。(2)认同。认同是 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 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 使自已的态度和行为与他 人相接近。(3)内化。内 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 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已 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已原有 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69、简述群体的概念与特 点? 答:(1)群体也称团体, 是指人们为了一定的共同 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 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 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 以上的人群。(2)作为群 体必须具有的三个特点: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 共同目标;群体是组织化 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 群体成员在心理上有依存 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 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70、简述个体与群体的关 系? 答:(1)个体,指具有 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 属性,并以独特方式行动 的单个人。(2)个体与群 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个体离开群体,就失去了 与社会联系的结点,心理 活动与行为就失去了直接 的参照物,就不能获得社 会支持与社会比较反馈, 自我意识也会失去基点。 严重时,个体离开群体甚 至不能生存。群体由不同 的个体组成,个体的特征 与状态会直接影响到群体 的状况与特点。(3)个体 一旦组成群体,就具有新 的特征。群体的效能也不 是其成员的简单算术总和。 71、简述群体对个体活动 效率的影响? 答:(1)社会助长与社 会干扰。社会助长,指有 他人在场与他人一起工作 时,个体行为效率提高的 现象。反之,群体背景给 个体带来了干扰,个体行 为效率不如个体独自完成 的现象,被称为社会干扰 作用。(2)社会惰化。是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 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 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3)社会标准化倾向。是 指群体在进行共同学习或 工作时,多数成员往往在 完成工作的速度和质量上 有渐趋一致的倾向。(4) 社会从众行为。是指人们 在实际或臆想的群体压力 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 见而产生的与多数人一致 行为的心理状态。 72、简述影响从众的因素? 答:影响从众的因素, 有群体本身的特点: (1)群体的一致性是构 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的因 素之一。(2)个体在群体 中的地位,也影响从众行 为。(3)个性特征,如自 我意识水平的高低、自信 程度、自尊感等因素都影 响到个体是否会产生从众 行为。 73、试述非正式群体对班 集体的影响? 答:(1)班集体内的非 正式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心理相容;凝聚力强;会 产生非正式领导。(2)非 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 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 方面。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 心理需要;能够及时解决 问题;增强信息的沟通。 其消极作用表现在:阻碍 了班集体工作的开展;传 播小道消息。 74、如何处理班集体与非 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 答:首先,应正确支持、 保护积极正面的非正式群 体;其次,要教育、改造 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应在 思想教育、组织开展各种 有意义的活动方面提高他 们的思想认识,化消极为 积极。重点在于采用恰当 的方式、方法对非正式群 体领导的教育。做好非正 式群体领导的思想工作, 以达到影响整个非正式群 体的目的。此外,对于具 有破坏性的非正式群体, 必须予以解散。 75、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 的心理效应? 答:(1)首因效应。首 因,最初的印象,又称第 一印象。(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 (3)光环效应。又称晕轮 效应。它是指在人际交往 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 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 相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 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 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 况对别人做出全面的结论 (4)投射效应。是指在人 际交往中,形成对别人的 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 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 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 上。(5)刻板印象。是社 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 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 而笼统的看法。 76、试述大学生人际交往 的调适? 答:(1)谦虚谨慎,摆 正位置;(2)平等相待, 真诚相处;(3)主动开 放;(4)心理互换与相 容;(5)合作协助,友 好竞争;(6)做真正的 自己;(7)善于求助, 寻找支持。 77、简述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标准? 答:(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3)意 志健全;(4)人格完整; (5)自我评价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正常;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 生的年龄特征。 78、试述影响大学生心理 健康的因素? 答:(1)环境变迁; (2)学业期望;(3)自 我认知;(4)心理冲突; (5)生活事件;(6)家 庭环境。 79、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 的关系? 答:教学测量与评价是 既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 别的两个概念。一方面, 教学测量是对学绩测验所 得结果的客观描述,而不 考虑结果的实际意义。教 学评价则是对学绩测验所 得结果的主观判断,以了 解结果的实际意义。另一 方面,教学评价是一种主 观判断,但这种主观判断 必须以教学测量所得客观 描述为依据。教学测量则 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 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 意义。不通过评价,测量 所得的结果就没有实际意 义。 名词解释 1、心理动力:心理动力系 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 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 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 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 观等心理成分。 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 个体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 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三个 方面。 3、心理状态:心理状态的 指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 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 续的状态。 4、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 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 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 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 格。 5、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 律的科学。 6、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广义教育泛指培 养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家 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 教育三种;狭义教育志指 学校教育,即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下 一代的社会实践。 7、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 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 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 和规律的学科。 8、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条 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 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化 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9、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 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 接观察被试的外部行为表 现,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 行研究的方法。 10、调查法:是在自然条 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 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 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方法。 11、个案研究法:是对单 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 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 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 原因的研究方法。 12、教师角色:①知识的 传播者、学习的发动者、组 织者和评定者;②长者、 朋友和管理员;③榜样与 模范公民的角色;④学生 灵魂的塑造者;⑤教育科 学研究者。 13、教师威信:是指教师 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 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和行 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 影响力,是师生间一种积 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14、教学效能感:教师的 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学 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 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 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 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 生,相信自己具有都好学 生的能力。 15、教学反思:是教师以 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 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 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 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 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 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 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 期目的而在教学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 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 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 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7、教育机智:是指教师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 出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 即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 尤其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 事件及时做出灵敏反应, 并能采取妥当的措施解决 问题的能力。 18、社会学习论:认为行 为的学习可以通过两种学 习方式习得,即观察学习 以及通过模仿榜样的示范 行为进行学习。 19、意义学习:即将符号 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 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 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 的联系。 20、信息加工学习论:认 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 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 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 不同的信息加工。 21、建构主义学习论:主 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 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 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22、动机:指引起和维持 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 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或内部动力。 23、学习动机:指激发个 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 经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 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 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 态。 24、学习需要:是指个体 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 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 状态。 25、内部学习动机:是指 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 动机。 26、外部学习动机:是指 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 动机。 27、强化动机理论:认为 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 完全取决于先前的学习行 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 来的稳定关系。 28、成就动机:是一种努 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 力求又快又好解决问题的 愿望或趋势。 29、归因:指人们对他人 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 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 原因的过程。 30、需要层次理论:分为 两大类,基本需要和成长 需要。基本需要,即生理 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 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四个层次;成长需要,即 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31、自我效能理论:人们 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 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 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期望 的先行因素的影响,并提 出结果期望以外的另一种 期望—效能期望,即人对 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 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 也就是人们对自己行为努 力的主观推测。 32、学习迁移:即在一种 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 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33 、 形 式 训 练 说 : 是 以 “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强调要针对学习迁移进行 一些官能训练。 34、共同要素说:即相同 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 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 两情境的迁移才发生,相 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35、概括说:也称概括化 理论,更强调原理、原则 的概括对迁移的作用。 36、关系转化说:迁移并 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 共同的成分、原理而自动 产生的,而是学习者突然 发现在两种学习经验之间 存在着关系的结果。 37、认知结构说:广义上 讲,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 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 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 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 织。 38、知识:知识有广义与 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是 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 作用而获得的一切信息及 其组织;狭义的知识一般 仅指存在于语言符号或言 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 39、知识感知:指学生通 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的 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 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 物具体的、感性的认知过 程。 40、知识理解:是指学生 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 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 对某类事物本质特征与内 在联系,以发展形成理性 知识的过程。 41、知识巩固:就是将学 习中获得的信息保存在头 脑中,以便应用时提取出 来。其实质是对知识记忆 的过程,主要通过识记和 保持两个环节来实现。 42、知识运用:是指把已 经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 以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 保证知识能灵活地迁移。 43、技能:是学习者在特 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练 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 有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 作程序。 44、动作技能:是指在练 习的基础之上,由一系列 实际动作以完善的、合理 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 式。 45、智力技能:是借助于 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 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46、干扰说:认为遗忘是 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 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47、知识同化说:认为在 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中,前 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 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 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 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 则是对前面学习的加深和 扩充。 48、动机压抑说:认为遗 忘是因为不想记而将一些 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 49、认知策略:即基本学 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 习材料进行认知加工的策 略,能有效促进新旧知识 之间的联系与发现新知识 内部联系的方法和技术, 并促进复杂知识的学习和 保持。 50、元认知策略:即监控 性的学习策略,主要是学 习者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 评价与调节的策略,包括 计划策略、调节策略和监 控策略三种。 51、复述策略:是在工作 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 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 是对所需要记忆的材料的 维持语言策略。 5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 种对学习的材料进行深入 加工的策略,它是指学习 者利用表象、意义联系或 人为联想等方法为学习的 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以 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 忆。 53、组织策略:是指对学 习材料进行加工,按照学 习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 整理、归类或编码,以便 于学习、理解的一种基本 学习策略。 54、计划策略:包括设置 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 产生待回答问题及分析如 何完成学习任务。 55、调节策略:学习者头 脑中有明确的领会目标,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注 重实现这个目标,根据此 目标调节学习过程,包括 寻找重要细节,找出要点 等。 56、监控策略:是指学习 者对自己应用策略的情况 进行监控,保证策略在学 习过程中有效地运用。 57 、 问 题 : 是 指 疑 难 或 “难题”,即个人不能用 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 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 境。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成 分:给定、目标、障碍。 58、问题表征:指问题解 决者将任务范围或作业领 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 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59、假设:就是提出解决 问题的可能途径、方法和 策略。 60、定势:指在先前活动 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 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61、功能固着:它是一种 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 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62、问题情境:是个体面 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 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63、酝酿效应:当一个人 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而又 百思不得其解时,若将问 题思考暂停,去做别的事 反而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 这就是酝酿效应。 64、原型启发:所谓启发 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问 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 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 叫原型。 65、创造性:是人类所特 有的,利用一定条件产生 新颖独特、可行适用的产 品的心理素质。 66、自我意识:是指一个 人对自己的意识。包括个 体对自身的意识以及自身 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 个方面。 67、自我认识:是自我意 识的认知成分,是个体对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 自我的认识。 68、自我体验:是自我意 识的情感成分,反映个体 对自我所持的态度。 69、自我调控:是自我意 识的意志成分,指个体对 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 我作用过程。 70、生理自我:即个体对 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 包括个体对自己身体、外 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 71、社会自我:是指个人 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 72、心理自我:就是个人 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 73、现实自我:是个体从 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 看法。 74、投射自我:是个体现 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75、理想自我:是个体从 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未来自 我的希望。 76、自我教育:自我教育 是主体按照社会要求对客 体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 77、态度:有三个基本特 征:(1)态度是一种 “内部状态”,是一种行 为的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 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与能力不同, 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 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 定人们是否愿意完成任务 (3)态度是通过经验组 织或学习形成的。 78、品德:是个体现象, 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 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 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 征。 79、道德:是依靠舆论力 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 为规范的总和。 80、道德认知发展:有两 个时期,即他律期和自律 期。 81、道德发展阶段:分为 三种水平六个阶段。(1) 前习俗水平。分为:第一 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 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 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 分为:第三阶段,人际协 调取向阶段;第四阶段, 维护权威取向阶段。(3) 后习俗水平。分为:第五 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原则取向 阶段。 82、道德价值观辨析:辨 析的基本形式是使个体在 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 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对 学校生活和周围人产生积 极的态度。

10 页 212 浏览
立即下载
人事与组织心理学--主题二

人事与组织心理学--主题二

人事与组织心理学主题(二) ——关于人的差异 人格的定义 G . W Allport 在 1937 年撰 写《人格》( Personality )一书, 曾经从文献中收集了近五十种“人 格”的定义,并将它们归纳为下列 各类。 Allport 的定义: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心理生理系统 的动态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其环 境的独特的适应。它决定了此人的 所有思想和行为。( Allport ) 人格的定义与人格理论 心理学家从许多角度对人格进行了定义, 其中有两个基本概念是一致的:独特性以及 行为的特征性模式。 我们将人格 (personality) 定义为:一系列 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 特征性行为模式 ( 内隐的以及外显的 ) 有影响 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是对个体人格结构和功能的假设性说明。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达成心理学的两个主要目标: (1) 理解人格的结构、起源以及与此有关的特点。 (2) 根据对人格的理解预测行为和生活事件。 不同的理论对人在一定条件下如何做出反应或是 适应有不同的预测。 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起 源于个体内部的人际过程。 一.人格差异 1.人格成分      能力:先天   气质:遗传 非智力因素   性格:习得 需求:社会化  二.人格差异的根源        ——明尼苏达双生子研究 1986 年 1 、遗传率最高的特质是社会能力( 0 . 61 ) 2 、保守性( 0 . 60 ) 有五种特质的遗传率介于 0 . 50 到 0 . 60 之间: 3 、压力反应 4 、专注性 5 、排他性 6 、健康 7 、避免伤害性 三种特质的遗传率介于 0 . 40 到 0 . 50 之间: 8 、攻击性 9 、成就感 10 、控制性 11 、排在最后的是社会性亲呢,修订过的遗传率为 0 . 33 ,勉强超过显著水平。 12 、智商有高遗传率为 0 . 70 2.气质 表 9 - 2 托马斯和切斯的气质 9 维度 活动水平 :在吃、玩、走或爬中表现出的动作能力的一般水平 节律性 :对睡眠和饥饿之类的行为的可预见或不可预见性。也可称为规律性 主动或退缩 :对新的情境或经验的最初反应,要么急切、主动的,要么退到一旁去等待。 适应性 :对新的或变化了的情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在最初的反应之后)。 反应阈限 :能够引起反应所需的最小刺激量。包括对新的感觉、事物或人的反应。 反应强度 :行为反应中能量的大小。 情绪质量 :一般的情绪水平,愉快的、友善的或者不愉快的、不友善的。 分心程度 :面对环境中的分心物能继续从事原来行为的能力。 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孩子在一个任务上能集中注意力多久;面对障碍时孩子能在该任务上坚持多久。 表 9 - 2 托马斯和切斯的气质 9 维度 维度 活动水平 节律性 分心程度 探究与退缩 适应性 维度含义 活动期于不活动期之比 饿、排泄、睡眠和觉醒的节律 外部刺激改变行为的程度 对新的客体或人的反应 儿童适应环境变化的容易性 儿童类型 容易的 慢慢活跃的 困难的 较适中 多变 多变 很有节律 多变 无节律 多变 多变 多变 积极探究 最初有退缩 退缩 很容易适应 慢慢地适应 慢慢地适应 注意广度和 持久性 专心于活动的时间,分心对活 动的影响 高或低 高或低 高或低 反应强度 反应的能量,不管它的性质或 方向 低或适度的 适度的 强烈的 反应阈限 唤起一个可以分辨的反应所要 求的刺激强度 高或低 高或低 高或低 心境的性质 友好的、愉快的高兴的行为数 量与不高兴不友好行为相比 积极的 稍许否定的 否定的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 气质是性格的生物学基础 人格的类型论和特质论 内倾 类型层次 内倾 特质层次 固执性 刻板性 习惯性反应层 次 特定反应层次 图5 - ? 爱森克的人格结构模式 ( 以内倾为例 ) 采自 Eysenck , H . J (1953) . The Structure of Human Personality . London : Methuen . 主观性 害羞性 激动性 忧 郁 冷 静 抑 郁 质 粘 液 质 胆 汁 质 多 血 质 易 怒 乐 观 性格的类型 ■ 以心理机能优势分类 • 这是英国的培因 (A.Bain) 和法国的李波特 (T.Ribot) 提出 的分类法。他们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人 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 意志型。 • 理智型的人通常以理智来评价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以理智 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处世冷静; • 情绪型的人通常用情绪来评估一切,言谈举止易受情绪左 右,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不能三思而后行; • 意志型的人行动目标明确,主动、积极、果敢、坚定,有 较强的自制力。 • 除了这三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一些混合类型,如理智一 意志型,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是混合型。 ■ 以心理活动的倾向分类 •     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C.G.Jung) 的观点。荣格根据 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里比多指个人内在 的、本能的力量。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指向于内部世界,也 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前者属于内倾型,其特点是处世谨慎,深 思熟虑,交际面窄,适应环境能力差;后者为外倾型,其特点 是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活动能力强,容易适应环 境的变化。这种性格类型的划分,在国外已应用于教育和医疗 等实践领域。但这种类型的划分,仍没摆脱气质类型的模式。 ■ 以个体独立性程度分类 •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 (H.A.Witkin) 等人根据场的理 论,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前者也称顺从型, 后者又称独立性。场依存型者,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 息加工的依据,他们易受环境或附加物的干扰,常不加批评 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应激能力差;场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 事物的干扰,习惯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即自己的认识,他 们具有独立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应 激能力强。可见这两种人是按两种对立的认知方式进行工作 的。 ■ 以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 德国的心理学家斯普兰格 (E.Spranger) 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出发, 根据人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经济型的人;一切以经济观点为中心,以追求财富、获取利益为个人生活目的。实业 家多属此类。     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为人的最大价值,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无能为力。哲 学家、理论家多属此类。     审美型的人:以感受事物美为人生最高价值,他们的生活目的是追求自我实现和自 我满足,不大关心现实生活。艺术家多属此类。     宗教型的人:把信仰宗教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相信超自然力量,坚信永存生命, 以爱人、爱物为行为标准。神学家是此类人的典型代表。     权力型的人:以获得权力为生活的目的,并有强烈的权力意识与权力支配欲,以掌 握权力为最高价值。领袖人物多属于此类。     社会型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爱社会和关心他人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并有志于从 事社会公益事物。文教卫生、社会慈善等职业活动家多属此类型。 ■ 特质论    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最早提出人格 特质学说。他认为,性格包括两种特质: 一是个人特质,为个体所独有,代表个人 的行为倾向; 二是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 具有的一般共同特征。 • 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奥尔波特的观点,采用因 素分析法,将众多的性格分为两类特质,即表面特质和根 源特质。表面特质只反映一个人外在的行为表现,是直接 与环境接触、常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不是特质的本质。 经研究,他把性格概括为 35 种表面特质。根源特质是一 个人整体人格的根本特征,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源于一种 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也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 • 卡特尔通过多年的研究,找出 16 种根源特质,它们是乐 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支配性、怀疑性、兴奋性、有恒 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 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 具体含义详见阅读材料 ) 。 • 根据这 16 种各自独立的根源特质,卡特尔设计了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利用此量表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反 应。

19 页 289 浏览
立即下载
心理培训心得体会-金丽佳

心理培训心得体会-金丽佳

悉心见真情 润物细无声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体会 5 月 11 日一整天,听了一整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梁瑞琼教授讲 授的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课程。通过梁教授细雨无声润心田的讲解, 让我想起家乡吴侬软语的调调来,这个是后话了,不过其结果是让 我虽然听着一些让辅导员人心惶惶的内容,但还是倍感温馨与亲切 的。 针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这个主题来说,离我们又遥远又 近距离,遥远是我校学生中意欲以自杀形式结束自己生命的,建校 以来也未出现过几例;近距离的让我想到本人与某个学生交谈过后, 他低头无意说了句:“老师,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问题。”我们 都习惯叫他们“脑残的 90 后”、垮掉的一代,可是偏偏他们却期待 关注甚至于瞩目,这样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缺 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也导致少年 犯、追星族、网瘾、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这些已经成为 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 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导致“90 后”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 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他们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感恩 心的教育,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在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下, 他们也是“脆弱的一代”。 梁教授讲授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有关于危机干预中应激晤谈 的基本步骤、哪些话是可以讲、哪些话是不可以讲的:首先要建立良 好的信任关系,不要急于侵入和打断当事人目前的精神状态,为当 事人先提供具体的帮助(食物、水和护理等)以实际行动建立真诚的 信任关系,这点让我突然想到了以往看过的一些港台剧,一些谈判 专家但凡都是以这样的谈话开启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的,也是 非常基础的一步;梁教授还特别强调了陪伴与精神支持当事人的重 要性,耐心共情地倾听完他的故事。 不要与当事人争辩,哪怕你不 同意他的观点。注意听他们想告诉你什么,想让你如何帮他。如果他 能向你表达他所求、所要并且在困扰着什么,他已经有了求生的欲望, 如果像往常一样摆出老师架子去指责他,无疑加速了他恶性发展的 进程;让我吃惊的是很多梁教授提醒的不可以说的话,我们经常用 来安慰情绪低落的朋友或者学生: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其实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失恋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这四句 话心底里的回应可能会是: “你知道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 “孩子、亲属对我来说就是压力。” “永远再也找不到那样的一个人了。” “你说这些话一点都不可信,你是不值得信任的人,信口开 河。” 经过梁教授的讲解,可谓如梦初醒,不单单是对有心理障碍学 生的开导,用到自己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当有益处的。其实自己多花些 心思、脑筋,很多语言可以优美得多,甚至敲击人的心灵,正所谓悉 心见真情,润物细无声。 管理工程系 金丽佳 2012 年 5 月

2 页 235 浏览
立即下载
奥鹏培训心理试题

奥鹏培训心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初中生记忆发展特点的 是()。 A. 不存在具体形象记忆 B. 有意记忆进一步发展 C. 意义识记的能力更加发展 D. 对词的抽象实际能力有新的发展 正确答案:A 2. 初中生在新的学习条件下,学习动机、 态度、兴趣和()的发展都有了新的特点。 A. 能力 B. 语言 C. 行为 D. 思维 正确答案:A 3. 成年期的()是创造性思维表现最佳年 龄。 A. 25 岁至 45 岁 B. 25 岁至 30 岁 C. 30 岁至 45 岁 D. 35 岁至 50 岁 正确答案:A 4. ()是个别咨询中最常见和主要的形式。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正确答案:C 5. 以下对催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际上并不是睡 C. 心理障碍 D. 精神疾病 正确答案:A 8.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智商在()之间, 一般能进入学校学习。 A. 20-34 B. 35-49 C. 30-45 D. 50-69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9. 艾里克森认为,人类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儿童早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 ) A. 约从4岁到5岁 B.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 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C.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 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D. 艾里克森认为个体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 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此阶段的 主动性发展有关。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11.以下不是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 A. 在教学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而无意注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B. 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对抽象材 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B. 在催眠状态下,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和 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 C. 在整个小学期内,教学的抽象性,是引 行动的能力 C. 催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 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 D.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 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 D. 催眠的效果通常都非常好,目前已经应 绪色彩。 正确答案:C 用于各个领域。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6.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 儿的早期同伴交往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①“简单交往”时期②“以客体为中心” 时期③“互补性交往”时期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13. 情绪的构成不包括() A. 主观体验 B. 生理唤醒 C. 外在行为 D. 主观行为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4.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 )。 A. 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 B. 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 实现 C.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 说来提高认识 D.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 提高认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7. () 就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A. 一般心理问题 B. 严重心理问题 满分:1 分 得 12. 婴 段:①他律道德阶段②自律道德阶段③前 道德判断阶段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5. 以 下是根据动机产生的根源不同来进行分类 的动机是() A. 交往动机 B. 成就动机 C. 内在动机 D. 权力动机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6. 经 典型条件反射是()发现的 A. 巴甫洛夫 B. 马斯洛 C. 弗洛伊德 D. 柯尔伯格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亲社 会行为在( )逐渐增加,6-12 岁增长显著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学龄前期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8. 人 类通过()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认 识了事物的整体 A. 知觉 感觉 B. 感觉 知觉 C. 感觉 感觉 D. 知觉 知觉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青 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主要功能并不在 于( )。 A. 帮助学生开发个人潜力 B.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格,养成健 康的学习生活态度 C.解决个别存在明显心理疾病的学生的问 题 D.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0. 下 列不属于注意的种类的是()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前注意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21. 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 ) A. 规则是相对的、可以随时更改的 B. 不理解规则可以不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 或改变 C. 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态度,认为 或者好的、或者是坏的 D. 判断行为完全看动机而不看结果。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22. 公众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6 米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3. 1978 年,心理学家()修正了挫折-侵犯理 论。 A. 多拉德 B. 柯波尔 C. 巴普洛夫 D. 伯克威茨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4. 动 机的产生() A. 只受外因的影响 B. 只受内因的影响 C. 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 D. 不受内外因的影响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25. 社交 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4 米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6. 能 力除了完成某项活动的成就水平之外,还 需要 A. 已经学会的知识 B. 已经学会的技能 C. 在某方面具有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 D. 已有的才能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7.()是指激发、维持、调节并引导人们从 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推动力量。 A. 需要 B. 归因 C. 动机 D. 调节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9. 下列 不属于自我调控系统的是( ) A. 认知风格 B. 自我控制 C. 自我体验 D. 自我认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0. 下列不属于认知风格的是( ) A. 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 冲动和沉思 C. 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 D. 同时性和继时性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1. 态 度具有一定的()和持久性。 A. 稳定性 B. 渐进性 C. 永恒性 D. 可变性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2.() 以谈话方式为主,必要时进行有关的心理 测验。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3.“锣 鼓听声,听话听音”是指()。 A. 音色 B. 声调 C. 音频 D. 音量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4. 以 下对儿童性别判断正确的是( )。 A. 2 岁左右的儿童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B. 大多数 2.5~3 岁的儿童不能正确地说 出自己的性别 C. 5-7 岁的儿童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 D. 理解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在学龄期间。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5.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 A. 望梅止渴 B. 学说话 C. 学走路 D. 学穿衣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8. 辅 导员说“你真不幸,你真可怜”,是()的 态度。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 望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情绪。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0. 青 春期是个体的中学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 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 )次高峰 A. 五 B. 四 C. 三 D. 二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下列属 于特殊能力的是(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抽象概括力 D. 色彩识别力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婴儿 自我的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方面 A. 自我意识 B. 自我认识 C. 自我记忆 D. 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3. 小学 生言语的发展从()言语和书面言语两个 方面来看。 A. 口头 B. 正式 C. 非正式 D. 独白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4. 以下 对青春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危机的时期 B. 个体在青春期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二次 高峰 C. 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发展平稳 D. 青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速度相对平稳, 由此造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导 致各种身心发展的矛盾出现。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6. ()是 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A. 知觉 B. 记忆 C. 感觉 D. 回忆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8. 以下 对侵犯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 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B. 侵犯行为包括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和 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C. 儿童的侵犯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D. 女孩一般有更多的言语侵犯。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下 列不属于思维种类的是() A. 直观动作思维 B. 逻辑形象思维 C. 形象思维 D. 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1. 成 年期包括成年(),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 A. 前期 B. 早期 C. 初期 D. 后期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3. “你对此感到伤心”是()会谈技术。 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4.对意 识是一个连续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 B. 从意识到无意识再到注意 C. 从注意到意识再到无意识 D. 从无意识到注意再到意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8.“听 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具有()效果。 A. 指导 B. 解释 C. 忠告和提供信息 D. 自我暴露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人 类个体的记忆发生时间为( ) A. 妊娠早期 B. 妊娠中期 C. 妊娠末期 D. 新生儿早期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0.)指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 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 的生活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A. 个性化 B. 团体化 C. 社会化 D. 从众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 心理 健康是一个()状态。 A. 连续 B. 断断续续 C. 时断时续弥散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 改变 侵犯冲动来源的个人心理的途径有几种?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是个体从儿童期迈向成年期的一个过 渡时期。 A. 儿童期 B. 少年期 C. 青春期 D. 成年期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 )中最典型的理论是社会学习论与社会交 换论。 A. 认知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以下 对新生儿记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记忆主要是进行“再认” B. 稳定条件反射的形成 C. 记得快忘得也快。 D.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0. 初 中生可以利用()作为学习的工具。 A. 语言 B. 动作 C. 文字 D. 抽象符号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1. 1939 年,心理学家()等人提出了挫折-侵 犯理论。 A. 多拉德 B. 柯波尔 C. 巴普洛夫 D. 伯克威茨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2. ()是 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 A. 催眠 B. 睡眠 C. 白日梦 D. 记忆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3.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学龄前期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5. 侵犯 ()最直接的表示就是接纳。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4. 即侵犯行为,也称为()。 A. 伤害行为 B. 破坏行为 C. 攻击性行为 D. 抢劫行为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6. 以人 ()岁的儿童将权威看做是与自己的需求 一致。 A. 4 B. 6 C. 7 D. 8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6. 到 为中心的辅导法是由()提出的。 A. 罗杰斯 B. 艾利斯 C. 巴普洛夫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8. 记忆 包括三个基本的过程是() A. 编码、存储、提取 B. 编码、存储、遗忘 C. 编码、提取、遗忘 D. 存储、编码、遗忘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5. 以 下有关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人的气质差异是后天最终形成的 B. 人的气质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 ()岁的时候,儿童认为权威基本上是自 愿的合作的。 A. 4 B. 6 C. 8 D. 9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7. ()是个体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 愿望的情绪反应。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以 ()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 和 A. 知觉 感觉 B. 感觉 知觉 C. 感觉 感觉 D. 知觉 知觉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0. ()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 得成功的内在动因 A. 权力动机 B. 成就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生理性动机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 孩子 开始知道“我是谁”,“我是男孩还是女 孩”是在()。 A. 婴儿期 制约 C. 孩子刚一出生时,并不能表现出明显的 气质差异 D. 气质有好坏之分。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7. 下 列( )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 特征。 A. 气质 B. 性格 C. 认知风格 D. 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8. 精神 分裂症再()岁以下儿童极少有。 A. 6 B. 12 C. 15 D. 16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提出了十种不合理信念。 A. 罗杰斯 B. 艾利斯 C. 巴普洛夫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 脱离 了社会环境,人们就不会产生()。 A. 认知 B. 印象 C. 归因 D. 态度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个人 距离一般为() A. 1 米 B. 1 到 4 米 C. 2 米 D. 2 到 5 米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0. 辅 导员说“你一定很不好受”,是用了() 的态度。 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2.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者智商在()之间, 不能进入学校学习。 A. 20-34 B. 35-49 C. 30-45 D. 50-69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 遗 忘的规律是()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匀速 D. 没有规律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0. C. 独立意识 D.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5. ( )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A. 回忆 B. 记忆 C. 思维 D. 想象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 )是当人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 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时 的思维。 A. 形象思维 B. 逻辑思维 C. 演绎思维 D. 直观动作思维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8. ()是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 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 知觉 B. 想象 C. 回忆 D. 感觉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自我 认知也称()。 A. 自我理解 B. 自我发现 C. 自我概念 D. 自我了解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1. 心 理健康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有人际 交往的欲望。 A. 乐群性 B. 亲社会性 C. 健康性 D. 乐于助人性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4. 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个体主观性和环 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10.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 ()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 A. 焦虑 B. 恐惧 C. 抑郁 D. 神经衰弱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 下列 是(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个体主观性和环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3. 具 不属于反抗心理原因的是()。 A. 自我意识的高涨 B. 兴奋性过强 有()的物质环境可以增进婴儿对环境的 积极探索。 A. 营养性 B. 安全性 C. 经济性 D. 刺激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2. 在出 生后 5-6 周,婴儿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 和微笑,即( ) A. 自主性微笑 B. 社会性微笑 C. 无意识微笑 D. 潜意识微笑。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2. ( )是一种由于感觉面临危险而引起的令人 不快的情绪 A. 焦虑 B. 恐怖 C. 强迫 D. 恐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2. () 以下对睡眠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个体的睡眠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B. 睡眠的第二个阶段是浅睡期 C. 并不是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五个阶 段,未经历五个阶段并不能说明个体身体 或心理功能的失调 D. 睡眠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 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 90 分钟,每晚会重 复几次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2. 成 年期指()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 A. 18,19 岁 B. 20,21 岁 C. 21,22 岁 D. 19,20 岁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6. 、在 ( )时期,婴儿已经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 反应,经常企图控制同伴的行为。 A. “以客体为中心”时期 B. “简单交往”时期 C. “互补性交往”时期 D. “共通性交往”时期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艾 里克森提出( )。 A. “人生六个阶段” B. “人生七个阶段” C. “人生八个阶段” D. “人生九个阶段”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 一位男生一直对同桌女生没有好感,但 自从一次生病,那位女同学无微不至地照 顾了他后,他对同桌的印象一下子改变了。 这一现象被 称为(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投射效应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3. () 告诉我们,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 应地,内在理由会越少。 A. 登门槛效应 B. 过度理由效应 C. 留面子效应 D. 目标分解效应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5.在 ()时期,婴儿与同伴之间出现很多复杂 的社交行为,相互之间的模仿已经很普遍, 而且还能开展一些需要相互合作的游戏。 A. “以客体为中心”时期 B. “简单交往”时期 C. “互补性交往”时期 D. “共通性交往”时期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社会 认知不包括( )。 A. 对自己的认知 B. 对他人的认知 C. 对群体的认知 D. 对世界的认知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2. ( )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 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 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相适应 A. 社会性知觉 B. 社会性认知 C. 社会性理解 D. 社会性选择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0. ()是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 意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6. 凡是 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物都叫做() A. 观察 B. 强化物 C. 榜样 D. 替代物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7. ( )是个体真正成熟的阶段,此时身心各方 面发展都已经基本完成。 A. 儿童期 B. 少年期 C. 青春期 D. 成年期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从 ()岁开始,权威被看做是必须服从的内 在权利。 A. 2,3 B. 5,6 C. 7,8 D. 8,9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1. 在 社会认知中,对他人或事物外部特征的知 觉被称之为( )。 A. 认知 B. 印象 C. 归因 D. 判断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8. ( )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 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 重要标志。 A. 同伴交往 B. 母子交往 C. 依恋 D. 微笑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0.“对不对”、“是不是”属于()会谈 技术。 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9. ()可以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向心理咨 询机构求情书面帮助。 A. 电话咨询 B. 书信咨询 C. 门诊咨询 D. 团体咨询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 ( )的原理是在原来发生恐怖的环境中, 当一个人产生不安或恐惧反应时,若同时 产生与恐惧反应相拮抗的反应,就可减轻 其恐惧程度。 A. 满灌法 B. 角色扮演法 C. 模仿学习法 D. 系统脱敏法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自主 性行为培养不包括( ) A. 把钱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买衣服 B. 允许孩子安安静静地看完他喜欢的电视 C. 鼓励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 D. 不再催促他写作业,但是要求孩子保证 作业质量。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5.以下 对情绪不稳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爱发火 B. 男孩更倾向于以生闷气的方式表达自己 的不满和愤怒 C. 好生闷气 D. 情绪大起大落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6. 以下 不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紧张的是( ) A. 面临重要场合有大小不同的紧张感 B. 由于紧张感的存在,或许睡眠不如平时 踏实,但醒后精力充沛 C. 虽然有的时候一想到考试就害怕,但只 满分:1 分 得 15. ()是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A. 少年期 B. 青春期 C. 青年期 D. 成年期 要进入了学习状态,这些想法就会消失 D. 经常不易入睡、作噩梦,食欲不振。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8. 自主 性问题辅导的基本步骤有: ①分析原因, 选择辅导领域。 ②发现问题,提出辅导建 议。③巩固训练成果,定期检查。④对青少 年进行技能训练。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6. 对于 持有“我每次考试都必须超过别人,否则 就不是好成绩”这一不合理信念的学生, 辅导员不能做这样的辩论( ) A. 每个人能力的大小都不一样 B. 如果你没有尽最大努力,就不会得到好 成绩 C. 大家考试时的发挥水平也可能不一样 D. 一个人有的方面可能要优于别人,有的 方面却不如别人,这是很正常的。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0. 缺 乏主张在自主性差的青少年身上可能表现 为 A. 青少年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知道自己 想做什么 B. 逃避需要自己提出主张的问题 C.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分配时间 和精力 D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常表达出自己的观 点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7. 在 使用代币的方法时,正确的是()。 A. 使用此方法时对孩子进行隐瞒 B. 代币只是假的奖励物,不会有积极效果 的 C. 代币时制定的计划只要家长单独制定即 可,无需和孩子商量 D. 让孩子明白代币的含义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8. ( )是一种由于感觉面临危险而引起 的令人不快的情绪。 A. 耐挫力问题 B. 说谎 C. 恐惧 D. 情绪不稳定问题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9. ( )的主要表现是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特 别是对于被人注意尤为敏感。 A. 学校恐惧 B. 情绪不稳定 C. 注意力不集中 D. 社交恐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8. 以 下不是厌学表现的是( ) A. 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 B. 以消极的态度、情感对待学习生活 C. 经常出现考试焦虑 D. 行为上表现出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8. ( )是指个体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 具体事物,无法抑制无关事物干扰的问题。 A. 焦虑 B. 网络成瘾 C. 注意力不集中 D. 厌学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 ( )指对自己有着不良的观念、不适宜 的评价以及赋予过低的自我价值。 A. 自信 B. 自卑 C. 自傲 D. 自责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3. 家庭 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 A. 父母 B. 孩子 C. 爷爷奶奶 D. 外公外婆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4. ()是指青少年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不 良情境或事件的消极反应,是一种非特定 时期的悲伤、不快乐或苦闷的情绪状态。 A. 焦虑 B. 自卑 C. 恐惧 D. 抑郁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5. 在进 行归因训练时,正确的是()。 A. 每当辅导对象做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 辅导员应给予及时鼓励 B. 积极归因是指因为积极而使得归因正确 C. 消极归因指把因为消极而使得归因错误 D. 要和来访者保持很远的距离,以显示辅 导者的权威性。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6. 小兰 在生活中常常表现有以下行为: ①在学习 和工作中,常常表现不佳,避免接受挑战, 由于害怕失败而放弃工作。 ② 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对批评过于敏感、 过分希望取悦他人。 ③ 在进行休闲活动时,常常避免参加一 些会让人品头论足的活动,还会认为自己 不配得到奖赏,不配参加一些放松和享受。 小兰表现为哪一类心理健康问题?( ) A. 自信 B. 自卑 C. 自傲 D. 自责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7. 对 于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辅导员对其辅导有 三个阶段: .① 改变辅导对象不合理的想法 ②帮助辅导对象了解自己的情绪。 ③控制 情绪、模仿学习。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8. ( )是厌学学生的不良认识 A. 读书无用 B. 确定自己需要学习 C. 家长不喜欢自己 D. 同学总是敌对自己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 D. 持续的紧张或苦难。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12. 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厌学 主要原因,以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学习目的不明确 B. 学习跟不上要求,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 C. 人际关系不协调,逆反心理严重 D. 家长长期对孩子放任不管。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14. 家长找一组小卡片,用很肯定的语气和 孩子谈一谈他的奖励计划,然后列出一张 赚到卡片可以换取的好处的清单。这种方法 叫做( )。 A. 厌恶法 B. 榜样示范法 C. 代币法 D. 行为契约法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5. 处 于焦虑状态中的个体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过 强的生理反应,对他们有益的行为训练除 了( )。 A. 自我暴露法 B. 放松训练法 C. 深呼吸放松法 D. 系统脱敏训练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6. 在 使用角色扮演时,应注意() A. 如果辅导对象本人没有强烈要求改变自 )主要是指一个人不能积极地调节、控制自 己的情绪。 A. 抑郁 B. 焦虑 C. 恐惧 D. 情绪不稳定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系 统脱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①实施 系统脱敏 ②渐进性放松训练 ③制定《恐惧 己现状的愿望,辅导员应当慎重使用该方 法 B. 使用此方法,越多越好 C. 当孩子没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时也要 层次表》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1. 以 下哪些经历并不能导致自卑的形成?( ) A. 惯常的惩罚、忽视或虐待 B. 来自社会对其有偏见的家庭或社会组织, 导员应对辅导对象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不应 持有的态度是( )。 A. 接纳 B. 鼓励和给予信心 C. 积极关注 D. 忽略。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比如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低 C. 属于家庭中的同类分子 坚持运用角色扮演,这是孩子的抵抗 D. 辅导员可以根据辅导对象的实际情况, 通过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角色,来改变对 自己的高动机和高期望。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 辅 18.( )中青少年父母与青少年都是辅导对 象,根据问题的性质分别或同时参加辅导。 A. 个体辅导 B. 家庭辅导 C. 合作辅导 D. 学校辅导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9. 世 界卫生组织把()定为青春期。 A. 10 到 20 岁 B. 12 到 16 岁 C. 16 到 18 岁 D. 12 到 18 岁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20. 对 于焦虑的辅导,辅导员可以通过下面三个 步骤: ①得出合理信念。 ②挑战不合理信 念。③识别不合理信念。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1.有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孩子主要表现是 A. 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有的经常 做些小动作 B. 身体状态还好 C. 情绪高昂 D. 做作业时没有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 象 正确答案:A D. 活动自主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2. 矫 正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的方法不包括() A. 代币法 B. 自我提示法 C. 缩小视野法 D. 精神分析疗法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3. 持 有“一次考不好,就证明自己能力差,以 后做什么事都会失败”信念的是( ): A. 绝对化要求 B. 过分概括化 C. 糟糕至极 D. 相对合理的要求。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5. ( )指的是青少年自己发起一个想法并制定 目标的过程,是个体不需要寻求他人同意 就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主观感觉。 A. 情绪自主 B. 认知自主 C. 行动自主 满分:1 分 得 2. ( )是指辅导员与青少年信赖的人一起进行 辅导,通过榜样示范和观察学习来增强成 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控制,提高青少年对 社会规则的认同,抵制同伴群体的压力, 减少不良行为。 A. 合作辅导 B. 家庭辅导 C. 个体辅导 D. 学校辅导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8. 对待 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辅导者应该保持() 的态度。 A. 充满爱心、保持耐心与要求经常性的反 馈 B. 保持耐心、夸奖与同感 C. 真诚、要求经常性的反馈与同情 D. 佩服、充满爱心与同感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1. 青 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常常受环境因素的干扰, 以下不属于环境因素干扰的一项是 A. 相互攀比 B. 盲目追星 C. 加入不良团伙,表现出违规行为 D. 有自己的处事原则。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3. ( )指一个人的独立决策、主宰自己情绪和不 依赖外界的帮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努力 成就自己目标的能力 A. 自主 B. 自卑 C. 自信 D. 自责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4. ( )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 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A. 抑郁 B. 焦虑 C. 恐惧 D. 情绪不稳定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6. 对 于自主性差的青少年,辅导员基本的辅导 态度应避免下列哪一项( )? A. 主动发现自主性问题 B. 尽可能少地要求他的朋友参加辅导 C. 根据导致问题的原因选择辅导对象 D. 避免辅导中出现强迫的方式和急躁的态 度。 正确答案:B 19. ( )表现为回避上学,拒绝去学校, 同时可能伴有焦虑和其他躯体症状。 A. 逃学 B. 社交恐惧 C. 登高恐惧 D. 学校恐惧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20. ( )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 倦情绪或冷漠态度,甚至表现出逃避 行为的心理问题。 A. 网络成瘾 B. 焦虑 C. 厌学 D. 社会适应不良 正确答案:C :1 1. 厌学者的主要表现为()。 A. 对学习消极应付,时常伴有愉快的体验 B. 经常为自己辩解,但是勇于接受挑战和 机会 C. 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或者怀疑学习 某些知识是否必要 D. 厌学者坚信自己一定能学习进步。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3. 辅导 员在家庭辅导中避免使用的方法是 A. 以寻求解决办法为中心 B. 从孩子做出自己选择的成功事件中寻找 父母合适的行为方式 C. 鼓励父母更多地使用成功事件中所采用 的行为方式 D. 找出父母教养行为的偏颇。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4. 教 师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反馈时,应注意 ()。 A. 对于较小的孩子,当他由于注意力不集 中出现对课堂有干扰的活动时,可以使用 暂停隔离 B.当孩子某些不当行为出现时,要加大奖 励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出现正当行 为 C. 增加处罚的使用 D. 当小孩子在发生不恰当的行为时,应该 即可给与关注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6. 对待 厌学的人,辅导者应该保持()的态度。 A. 信任、尊重与爱心 B. 信任、依赖与同感 C. 信任、歧视与同情 D. 佩服、尊重与同感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9. 对于 持有“要是考试过不了关,以后的前途就 完了”这一步合理信念的学生,辅导员不 能有这样的评论( )。 A. 考试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B. 应该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当前的学习 和复习上,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C. 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考出好成绩是水 到渠成的事情 D. 考试也是一门技能。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1. 以下不是非理性信念特征的是( )。 A. 绝对化要求 B. 过分概括化 C. 糟糕至极 D. 相对合理的要求。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4. 以 下不是社交恐惧的主要表现的是()。 A. 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特别是对于被人 注意尤为敏感 B. 渴望出席社交场合,并常常制造机会出 现在公开场合 C.遇到要发言的场合,发言前就紧张,发 言过程中更是紧张,有时甚至达到恐慌的 程度 D. 有时很难和异性单独相处,在异性面前, 往往面红耳赤,讲话结巴,十分不安,极 不自在。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6. 辅 导者对厌学者的态度应为应保持() A. 爱心和高亢 B. 内疚和欢喜 C. 信心和尊重 D. 焦虑和豁达。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7. 厌学 儿童的表现主要是( ) A. 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 B. 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 C. 喜欢学习 D. 能够认真对待学习生活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7. ( )指的是青少年自己发起一个想法并制定 目标的过程,是个体不需要寻求他人同意 就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主观感觉。 A. 情绪自主 B. 认知自主 C. 行动自主 D. 活动自主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得 18.( )是指盲目地将自身的特征或所有物与他 人进行比较,并力求超过他人的心理。A. 盲目追求 B. 违规 C. 攀比 D. 自卑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9. 以 下不是场依存型人的特点是( ) A. 具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和较少的独立性 B. 认知改组技能低,通常不易从习惯的问 题解决方式中摆脱出来 C. 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 D. 社会技能高,善于社交。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2. 注意 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为()。 A. 在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活动,比如玩游戏、 看电视等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上,也表现出 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B. 经常为自己辩解,但是勇于接受挑战和 机会 C. 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外界环境的一 点小小的变化就能引起其注意 D. 坚信自己一定能学习进步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0. 施 行各种方案时家长应注意的一些原则中, 正确的是() A. 规则和指令必须清楚、简单,而且用具 体的方式表现出来 B. 使用此方法,越多越好 C. 时间性问题越少考虑越好 D. 尽量不给与反馈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11. 恐 惧的基本辅导态度不包括( )。 A. 理解和接纳 B. 耐心和鼓励 C. 严格是执行辅导计划的大敌 D. 态度要坚定。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得 1. ( )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的 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 但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和坚持性。 A. 动机 B. 记忆 C. 意志 D. 想象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0 2. 人的认知经验、动作经验和情绪经验等 也是可以通过( )获得的。 A. 社会需要 B. 社会交往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学 4.下列哪个是训练人际熟悉方面的活动。( ) A. 交流面对面 B. 食指超能力 C. 撒网捕鱼 D. 知彼知己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6. “大 风吹'活动适合在()展开。 A. 室内 B. 室外 C. 室内外皆可 D. 只能是操场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0. 在 自我反思和人际交往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 () A. 情绪感受能力 B. 情绪体验能力 C. 情绪理解能力 D. 情绪调控能力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一个 人从了解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进而到能够 肯定自我、接纳自我的过程被称 )。 A. 自我认同 B. 自我肯定 C. 自我接纳 D. 自我发展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9. ( )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A. 需要的满足 B. 生理的成熟 C. 一定的社会交往 D. 完整的家庭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3. “进 化论”活动的目的是()。 A. 活跃团体气氛,舒展身体 B. 缩小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C. 让学生感受快乐的同时,体验挫败的 感觉 D. 分享团体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正确答案:AC 满分:2 分 4.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指个 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 态,包含哪几个层面( )。 A. 心理感受 B. 心理认知 C. 生理变化 D. 外显行为 正确答案:ACD 满分:2 分 5. 下 列有关于“价值观大拍卖” 活动目的,正 A. 能够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确描述的是()。 A. 帮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分类 B. 澄清他人要求与自身期望 C. 探索自身价值观和职业兴趣取向 D. 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AD 满分:2 分 10. “食 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C. 自我发展的不平衡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其 指的超能力”的活动目的是()。 A. 引导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情绪 B. 引导学生从感性角度理解合作的必要性 和价值 C. 增进谈体成员的熟悉感、亲密感 D. 记忆同伴信息 正确答案:AB 满分:2 5. 人的本质是( )。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生理的人 C. 完整的个体 D. 拥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6. 下列 哪个活动是训练情绪调节的团体活动( )。 A. 新闻发布会 B. 天气预报站 C. 亲爱的小黑 D. 大象的故事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7. 教 渴望独立 B. 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分化出了理 它的问题,比如情绪问题 D. 他们的自尊心很强,非常关注自我形象。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1. 可 以在异性交往团体中使用的是?( ) A. 小小记者 B. 魅力四射 C. 酸酸甜甜就是我 D. 宝石工匠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2. 哪 项不是团体活动“大风吹”的目的。 A. 活跃团体气氛 B. 提供给学生结识陌生人的机会 C.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 D. 舒展身体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3. 关 于暖身活动,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暖身活动是通过谈话来提高学生机体兴 奋性的准备活动 B. 暖身活动可以是一些合作性或竞争性的 游戏,也可以是一些借助道具来进行的游 戏 C. 暖身活动的种类较少,而且活动的变化 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团体训练时,应注意 将活动涉及的主题与( )相匹配。 A. 训练的内容 B. 学生自我的发展水平 C. 学生的成熟度 D. 学生的人格特征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8. 情绪 也很有限 D. 暖身活动不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因为 是受到个体内在信念的影响的,是()提 出的。 A. 艾宾浩斯 B. 艾利斯 C. 冯特 D. 巴甫洛夫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9. 下列 独创等思维特性 C. 创造力水平的高低一定会反映在学生的 活动中,训练学生创造力的是()。 A. 拯救阳光城 B. 古老的密码 C. 韦恩图游戏 D. 大汉堡与小薯条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0. 对 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使用过多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4. 以 下对青少年的创造力描述正确的是( A. 创造力是一种低水平的思维能力 B. 创造力是指个体结合敏锐、流畅、变通、 学习成绩上 D. 创造力与思维的长远发展和个人生涯成 就并没有很大的相关性。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5. 对 于小学生而言,我们设计的应是。( ) A. 抽象的,注重自身发展、体验的活动 B. 形式简单,注重团体合作、体验的活动 C. 形势较复杂多变,又有合作又有竞争的 活动形式 D. 独立的,形象的活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6. 在 各种情绪体验中,以( )的情绪体验最具 代表性。 A. 欢乐 B. 恐惧 C. 愤怒 D. 羞愧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7.“火星人来了”活动的参与人数在() 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0 D. 40-60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8. 什 么是破冰活动。 A. 破冰活动是一类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淡,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活动 B. 破冰活动是一类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热 情交往的活动 C. 破冰活动是一类能够让熟悉的人们互相 冷淡的活动 D. 破冰活动就是暖身活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0. 下 列活动中,能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活动是 () A. 哑剧串串烧 B. 邻居一堆堆 C. “哈姆雷特”表 D. 镂空的书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21. “大风吹”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0 D. 40-60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分 22. “大风吹”活动的活动时间一般在。( ) A. 10 分钟 B. 20 分钟 C. 30 分钟 D. 40 分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4. 通 过改编“石头、剪刀、布”而创新的活动是 () A. “火星人来了” B. “大风吹” C. “螺旋握握手” D. 进化论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5. 下 列活动中,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活动是 ()。 A. 哑剧串串烧 B. 邻居一堆堆 C. “哈姆雷特”表 D. 镂空的书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6. ( )是所有人际合作交往的基础。 A. 有效的人际交往 B. 自我接纳的发展程度 C. 对自己的认识 D. 人格的成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7. 下 列哪个不是小学生团体的设计思路 A. 团体建立 B. 人际适应和熟悉 C. 人际信任与合作 D. 人际交往与沟通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 个 体情绪智商发展的最基础部分是什么。( ) A. 情绪感受能力 B. 情绪体验能力 C. 情绪认知能力 D. 情绪调控能力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29. “火星人来了”适用于()年级的学生。 A. 低 B. 高 C. 中学 D. 任意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30. 下 列活动中,能引导学生练习分类技能的是 ()。 A. 拯救阳光城 B. 古老的密码 C. 韦恩图游戏 D. 大汉堡与小薯条 正确答案:C 1. 在每次团体训练活动的最后,教师常常 通过( )的形式来达到结束当次团体训练 的目的。 A. 热身、分享和家庭作业 B. 讨论、分享和任务布置 C. 讨论、热身和任务布置 D. 讨论、分享和家庭作业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2. 活动 “神探柯南”的训练目标是( )。 A. 信息交流 B. 想象力 C. 注意力 D. 观察力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4. 不少 列属于自我体验与认知方面的活动是。( 青春期的中学生表现出冲动、易怒、暴躁、叛 逆的特点,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学生( ) 。 A. 青春期生理因素 B. 成人感的出现 C. 缺乏情绪管理与社交技巧 D. 父母的不理解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5. 对小 小记者”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0 D. 人数不限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2. “送你一朵赞美花”活动属于( )方面的 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 确的( )。 A. 在这一个阶段,教师应该着重让学生认 活动。 A. 自我认知 B. 自我体验 C. 自我体验与认知 D. 自我接纳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3. 下 列哪项不是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 A. 情绪发展与整体人格发展日益融合 B. 容易出现多重情绪障碍 C. 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压力调适”主题 D. 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观察、表达”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16. 关 于开始活动,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识到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让学生学会如 何主动积极地认识他人 B. 教师应让学生熟悉简单的人际交往规则 C. 教师在应该让学生懂得,要在人际交往 过程中兼顾到对方的情绪和态度,在与人 和睦相处中增进人际关系 D. 这一阶段教师不用对学生做过多的引导, 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学习人际交往策略。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6. 心理 学家认为自我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 衡量( )的标志,自我的发展有利于推动 个体个性的发展和成熟。 A. 成熟与错 B. 性格成熟 C. 是错发展 D. 个性成熟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7. 下 列活动中,能培养孩子理性分析的活动是 () A. 哑剧串串烧 B. 邻居一堆堆 C. “哈姆雷特”表 D. 镂空的书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8. 下 列活动中,能训练学生推理能力的是()。 A. 拯救阳光城 B. 古老的密码 C. 韦恩图游戏 D. 大汉堡与小薯条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0. 下 ) A. 镜中的我 B. 魅力四射 C. 酸酸甜甜就是我 D. 一起跳舞吧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11.“小 ) A. 开始活动能够调动团体成员的参与积极 性,活跃团体气氛,增强团体凝聚力 B. 开始活动保证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效 果达成 C. 开始活动用时较长才能达到效果 D. 开始活动可以与团体的主题活动相关联。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7. 在 团体训练中,哪一个不属于情绪管理能力 的四个目标( ) A. 情绪体验能力 B. 情绪表达能力 C. 情绪感染能力 D. 情绪调控能力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8. 下 列哪个活动不是训练情绪表达的团体活动 ( )。 A. 情绪大联唱 B. 炸弹受气包 C. 新闻发布会 D. 天气预报站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9. 在 一系列团体训练的尾声阶段,教师则常使 用讨论、分享、任务布置与( )相结合的形 式来结束这一系列团体训练活动。 A. 告别活动 B. 升华 C. 座谈 D. 家庭作业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0. 思 维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以下对各阶段的描 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阶段:通过语言、文字或艺术图形 的方式,与其他人交流信息 B. 信息交流阶段: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比 较,从而检验一种新事物 C. 联系阶段:根据逻辑关系(包括顺序、序 列、先后、组别、分类或归并等)对事物进行 归类 D. 推理阶段:推论从特定时间以后的某个 时间、空间将发生的事情。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2. 一 般的暖身活动时间是()。 A. 5-10 分钟 B. 3-5 分钟 C. 10-15 分钟 D. 15-20 分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4. 下 列哪项不是发展学生自我接纳能力的目标 ( )。 A. 自我体验能力 B. 自我认知能力 C. 自我接纳能力 D. 自我发展能力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6. 对 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 正确的。( ) A. 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 自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 B.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刚刚开始 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 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 C. 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 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 D. 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 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7. 团 体训练的目的是()。 A. 寻求娱乐 B. 追求胜利 C. 实现自我成长 D.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 哪 个阶段是针对情绪表达、调节进行干预的主 要时期。( ) A. 小学阶段 B. 中学阶段 C. 大学阶段 D. 青春期阶段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5. 下列 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反而不会使情绪激化, 推向冲动、越轨的行为 B. 情绪难免具有非理性的成份 C. 对于情绪团体训练,我们要遵循 “快乐 至上”的原则 D. 情绪常常是短暂的,但它可能累积,需 要疏导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3. 团 体活动“螺旋握握手”属于( )。 A. 开始活动 B. 暖身和分组活动 C. 结束活动 D. 破冰活动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14. 自 我接纳的前提是什么( )。 A. 了解自我、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 B. 善待自我,自尊自爱 C. 肯定自我发展的价值 D. 拥有完善的人格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16. 关 于破冰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破冰活动需要的时间比暖身活动短 B. 破冰活动不会成为主活动 C. 破冰活动用于团体成员出现隔阂的阶段 D. 破冰活动只能用于开始阶段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2.“火 星人来了”活动的活动时间一般在( ) A. 10 分钟 B. 20 分钟 C. 30 分钟 D. 40 分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4. 对 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情绪体验 的重点在于( )。 A. 失去控制 B. 成人意识膨胀 C. 压力体验 D. 丧失感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 团 体活动“闻鸡起舞”属于。( ) A. 暖身活动 B. 暖身和分组活动 C. 结束活动 D. 破冰活动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 17. 我们期望通过团体训练的形式,加深学 生对人际交往活动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那 么哪项不是教师应坚持的认知( )。 A.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B. 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需要良性引导 C. 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人际交往 D 人际交往技能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 为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8.“我 的同伴”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最佳 A. 10-20 B. 20-30 C. 30-51 D. 人数不限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 29. 各 种情绪的体验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 ) 发展较早,( )等次之,而( )等情绪发 展较晚。 A. 愉快感和愤怒感;恐惧和焦虑;羞愧和 委屈 B. 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 委屈 C. 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 C. 总结,保持 D. 升华,结束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1. “我的自画像”活动适合。( ) A. 本活动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 团体使用 B. 适合全部年龄段的学生使用 C. 不用加以修改就适合青春期的孩子使用 D. 不用加以调整就适合高中生的孩子使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3. 团 体训练的最佳人数是( )人。 A. 8~12 B. 12~16 C. 10~20 D. 20 人以上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5. 以 下活动中有助于放松的活动是()。 A. 进化论 B. 火星人来了 C. 乌鸦与乌龟 D. 大风吹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 2. 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个体主观性和环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得 10. 我们平时所说的智力就是( ) A. 一般能力 B. 特殊能力 C. 模仿能力 D. 创造能力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得 怒感 D. 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恐惧和 焦虑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2. “乌 龟与乌鸦”是训练()的团体活动。 A. 情绪体验 B. 情绪表达 C. 情绪认知 D. 情绪调节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 9. 结束 活动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是什么。( ) A. 总结,升华 B. 维持,保存 二、多选题 2. 焦虑的不同水平有 A. 焦虑不足 B. 适度焦虑 C. 严重焦虑 D. 过度焦虑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3. 初 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状况是( )。 A. 思维过程的深度、广度、精确性和灵活性 与小学阶段相比均没有太大的变化 B. 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已经达到平衡水平 C. 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仍然存在,思想 容易偏激与极端 D. 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CD 满分:2 分 4. 初中 生记忆的发展从()几方面来看。 A. 目的性 B. 方法 C. 内容 D. 结果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5. 常 见的渐进策略是)。 A. 登门槛效应 B. 过度理由效应 C. 留面子效应 D. 目标分解效应 正确答案:AC 满分:2 分 6. 属于不合理信念的是()。 A. 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B.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C. 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完美的答案 D.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的灾祸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7. 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 理论、方法与技术。心理健康辅导员必须潜 心钻研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掌握心理健 康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努力做到() A. 掌握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理论 B. 发展多方面的知识结 C.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辅导的实践活动 D. . 锻炼心理辅导技能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8. 青 少年心理健康个体辅导的基本态度是 A. 共情 B. 积极关注 C. 尊重 D. 真成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 9.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 先天遗传影响和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毁灭性与创造性并存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10. 小 学生自意识的发展包括()。 A. 自我认识的发展 B. 自我评价的发展 C. 自我体验的发展 D. 自我道德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11. 成 功爱情与婚姻的心理因素有()。 A. 价值观一致 B. 性意向一致 C. 忠贞 D. 自尊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2. 认知法主要包括()。 A. 阅读或听故事 B. 多媒体呈现 C. 艺术欣赏 D. 联想活动及理性情绪发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3. 初中生容易出现那些心理和行为偏差( A. 心理生物性紊乱 B. 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C.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D. 强迫症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14. 幼 儿的记忆在量与质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 步,特征体现在()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 B. 记忆不精确 C.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D 形象记忆占优势。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5. 学校教育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 A. 把握好教学难度。 B.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 让学生感到学习有效、努力有效 D. 教师应多激励、多鼓励学生,培养学 生的自信心。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6. 学生出了问题,适度的批评、惩罚是必要的, 但如果方式、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帮助学生 改正错误,还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通常教师批评学生的不当做法有以下几种: A. 时机不当 B. 不顾场合 C. 不问缘由 D. 适当体罚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 脑中产生的对事物个体的认识 B.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 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C.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D.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正确答案:BC 满分:2 分 18. 以下 属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类型的是()。 A. 自我肯定型 B. 自我错定型 C. 自我矛盾型 D. 自我扩张型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9. 在与辅导对象会谈时,指导方式是多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 给予特殊的建议和指导,如对考试焦虑 的辅导对象建议修改作息制度 B. 自由联想式指导 C. 角色性指导,采用角色扮演、角色替代、 角色颠倒等方法,指导辅导对象获得不同 以往的新经验 D. 训练性指导,如指导辅导对象进行放松 训练、系统脱敏训练、决断训练等。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0. 辅导员在运用解释时要注意( ) A. 要注意了解情况,准确地把握问题 B. 要注意解释不能强加于人,最好在辅导 对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时进行解释 C. 解释不能过多,防止辅导对象错认辅导 员的参照体系,而使辅导关系恶化 D. 根据辅导对象特点因人而异,确定解释 的理论和依据。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1. 青少年心理健康个体辅导的适用对象( A. 存在心理障碍的个体 B. 存在精神疾病的个体 C. 心理健康条件下有一时性困惑的个体 D. 心理健康条件下有一般性心理健康问题 的个体 正确答案:CD 满分:2 分 22. 制订 团体训练方式包括()的基本过程。 A. 制定方案 B. 训练实施 C. 评估反思 D. 结束追踪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23. 不 当教育方法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杀手,主要 表现有( ) A. 批评不当,惩罚过严 B. 不顾实际,负担过重 C. 过分关心或漠视学生 D. 评价随意、武断,以偏盖全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4. 以下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判断 正确的是( )。 A. 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 B. 以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为基础 C. 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为出发点 D. 以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为主线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5. 以下哪些方面体现了高中生自我意识的高 度发展? A. 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 B. 自我意识的成分分化 C. 强烈的关心自己个性的成长 D. 自我评价成熟及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6. 心理素质包含()。 A. 能力素质 B. 个性心理品质 C. 心理健康素质 D. 综合素质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27. 以 下有关能力分类正确的是( ) A.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B. 一般能力和创造能力 C.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D. 模仿能力和特殊能力 正确答案:AD 满分:2 分 28. 学习 障碍包括哪些特征()? A. 差异性 B. 集中性 C. 缺陷性 D. 和排除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9. 团体训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A. 认知法 B. 操作法 C. 集体讨论法 D. 角色扮演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0. 辅导员的高尚职业道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 A. 热爱辅导事业,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B. 保护和尊重辅导对象的利益和人格 C. 在辅导关系中不寻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D. 以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指导辅导对象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 如 何摆正“好”学生的”坏“心理”。 A. 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 B.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C. 激励教育与挫折教育并行 D. 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 学 习的基本类型包括() A. 经典型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观察学习 D. 替代学习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C. 不切实际的希望 D. 不切实际的追求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11. 下列 2. 人格特点是()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 就追踪反馈的结果来说,一般会有()的 情况出现。 A. 问题得到解决,效果显著 B. 部分问题得到解决,辅导取得一定效果, 但不显著 C.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辅导无效 D. 问题得到解决,效果一般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4. 下 列属于操作法的是()。 A. 游戏 B. 作业法 C. 体育活动 D. 测验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5. 青 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是 A. 民主性原则 B. 参与性原则 C. 接受性原则 D. 开发性原则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6.出 现沉默时,辅导员应迅速判断和分析沉默 产生的原因,这是灵活应付沉默的前提。A. 当辅导员看到辅导对象陷入长久的沉默之 中时,可以适时的问“能告诉我你在想什 么吗 B. 如果辅导对象由于思考而沉默时, 辅导员最好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表示自 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以等待对方打破沉 默 C. 如果辅导对象由于思考而沉默且沉默 时间过久,辅导员可用关切的询问提示对 方 D. 如果沉默是由于害怕、愤怒或愧疚引起 的,辅导员就要对辅导对象的这些负面情 感进行及时处理。 正确答案:ABCD 7. 青少年团体训练侧重于实现()和() 两个高层次目标。 A. 形成 B. 促进 C. 维护 D. 保持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9. 影响 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理发展水平 B. 心理发展水平 C. 学习动机 D. 学习方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0. 不合理的信念可以分为()类型。 A. 不切实际的夸大 B. 不切实际的要求 哪些属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 A. 胎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成年初期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2. 幼儿记忆有哪些特征()?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 记忆不精确 C. 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D. 形象记忆占优势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3. 常见的思维形式有() A. 概念形成 B.演绎 C.问题解决 D. 推理 正确答案:ACD 满分:2 分 14. 心 理健康辅导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 表现( ): A.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B. 良好的记忆力 C. 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 D. 处理各种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5. 行为矫正法具有()的特点 A. 研究领域集中于人的行为 B. 行为矫正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C. 行为桥正强调对行为改变的测量 D.行为矫正拒绝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 设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6. 意识可以分为() A. 控制的意识状态 B.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 白日梦状态 D. 睡眠状态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7. 影响社会心理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A. 家庭 B. 学校 C. 大众传播媒介 D. 参照群体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19. 减少侵犯的额途径有()。 A. 在社会中逐渐养成较少侵犯的成熟个性 结构 B. 进行归因训练 C. 减少接触侵犯行为模式的机会 D. 惩罚侵犯行为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0. 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 高尚的职业道德 B. 健康的心理素质 C. 精湛的业务能力 D. 适当的自护意识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1. 小学生社会性交往包括哪些方面()? A. 父母-儿童关系 B. 同伴关系 C. 师生关系 D. 合作关系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22. 社 会心理有()学派的主要理论。 A. 行为主义 B. 认知 C. 早期精神分析 D. 符号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3. 下列属于讨论法的是()。 A. 演讲 B. 辩论 C. 脑力激荡法 D. 专题讨论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4. 注意分为()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26. 沉 默是指在会谈过程中,辅导对象停顿数十 秒或数分钟不讲话的情况。沉默的原因包括 以下几种 A. 对辅导员不信任,表示抗拒或拒绝等 B. 为了整理思路,进行适当回忆 C. 等待辅导员讲话 D. 因为厌倦而不愿再说。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7. 一个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应该( ): A. 感情必须是深沉、真挚的 B. 与辅导对象的谈话,应当是坦率的、认真 的和真诚的 C.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D. 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良好的 记忆力、 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处理各种意外事件 的应变能力。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28. 下列属于阅读障碍的典型表现的是(). A 听写成绩很差 B. 阅读速度慢 C. 朗读时减字加字 D.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30. 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A. 损害轻微 B. 能自己调整 C. 需别人帮助 D. 时间短暂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3. 在 会

59 页 229 浏览
立即下载
SCL-90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其评分规则

SCL-90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其评分规则

SCL—90 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注意:下面有 90 条测验项目,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地阅读每一条,然 后根据最近一星期以内,您的实际感觉,选择适合的答案点击,请注意不要漏题。 1. 头痛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 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 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 头昏或昏倒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 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 对旁人责备求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 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 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9. 忘记性大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0. 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1. 容易烦恼和激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2. 胸痛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3. 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4. 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5. 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6. 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7. 发抖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8. 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19. 胃口不好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0. 容易哭泣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1. 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2. 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3. 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4. 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5. 怕单独出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6. 经常责怪自己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7. 腰痛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8. 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29. 感到孤独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0. 感到苦闷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1. 过分担忧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2. 对事物不感兴趣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3. 感到害怕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4. 我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5. 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6. 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你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7. 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8. 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39. 心跳得很厉害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0. 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1. 感到比不上他人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2. 肌肉酸痛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3. 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4. 难以入睡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5. 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6. 难以作出决定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7. 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8. 呼吸有困难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49. 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0. 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1. 脑子变空了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2. 身体发麻或刺痛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3. 喉咙有梗塞感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4. 感到对前途没有希望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5. 不能集中注意力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6. 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较弱无力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7. 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8. 感到手或脚发沉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59. 想到有关死亡的事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0. 吃得太多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1. 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2. 有一些不属于您自己的想法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3. 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4. 醒得太早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5. 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6. 睡得不稳不深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7. 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8. 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69. 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0. 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1. 感到任何事情都很难做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2. 一阵阵恐惧或惊恐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3. 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4. 经常与人争论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5. 单独一人时神经很紧张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6. 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7. 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狐单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8.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宁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79. 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0. 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象是真的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1. 大叫或摔东西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2. 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3. 感到别人想占您的便宜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4. 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5. 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6. 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7. 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8. 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89. 感到自己有罪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90. 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没 有 很 轻 中 等 偏 重 严 重 问卷 90 个题目,1,2,3,4,5 级评定。分成九个维度 躯体化:1 4 12 27 40 42 48 49 52 53 56 65 强迫症状:3 9 10 28 38 45 46 51 55 65 人际关系敏感:6 21 34 36 37 41 61 69 73 抑郁:5 14 15 20 22 26 29 30 31 32 54 71 79 焦虑: 2 17 23 33 39 57 72 78 80 88 敌对:11 24 63 67 74 81 恐怖:13 25 47 50 70 75 82 偏执:8 18 43 68 76 83 精神病性:7 16 35 62 77 84 85 87 88 90 因子分=因子总分/项目数 一般,因子分大于 2,可以作为阳性项目,即有问题。 因子数小于 2,是阴性项目! 问卷总分超过 170 分,提示可能有心理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19 页 230 浏览
立即下载
培训心理学教材

培训心理学教材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一:条件反射    专业培训讲师的授课,不象学校老师授课那样,端坐在台上不断地讲授,而要和学员互 动起来,他们之间有很大差别,尤其会使用到一些所谓的授课方法,比如团队活动、案例分 析、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达到授课目的。这些授课方法,比讲授更好地让学员接受,因为 它们符合学员的心理结构。     那从心理学的角度,尤其是成人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授课方法,就很有必要。我们 来看几个典型的心理学理论,首先是前苏联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注意到,没有喂食时,狗看见喂养者或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胃 液和唾液。巴甫洛夫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在喂食之前先出现“铃声”刺激,铃声结束以后, 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或称自然反 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可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 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件反射”,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 的“条件刺激”。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铃声、红灯等),由于它总 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 起该本能反射,后人称这种反射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当然这个心理学实验是针对动物的,那对成人的教学来说,也有参考价值。俗语说 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条件反射。我们看到某个场景于是产生某种情 绪,也是条件反射,因为场景和过往的经验联系了起来。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狗相当于学员 , 食物相当于讲师和课程。狗看到食物会泌唾液,某些学习能力强的学员,看到课程,也会产 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讲师的课程内容要符合学员的需求,这是让学员产生自然反射。而 铃声相当于培训现场给学员的,或讲师给学员的某种“刺激”,讲师通过这些“刺激”,和 学员脑子里,固有对学习的理解、或某种经验呼应起来,于是导致了学员学习行为的发生, 所以是条件反射。     培训时,如何使用条件反射原理呢?简单地来说,讲师要模拟场景,和学员头脑中 固定的某种经验配合,或唤醒学员头脑里面的学习结构,产生学习的条件反射。操作的办法 如下:     1、课程开始以前。有些客户会让领导开营,或做培训前的讲话,强调培训的重要性, 讲师和课程的优秀,也可以暗示学员,好好学习,领导在关注你们,于是营造了认真学习的 气氛。这就是把领导的权威,延续到讲师身上,于是学员在遵守纪律方面要好一些。领导的 讲话,相当于铃声,在学员身上产生了条件反射。      2、讲师上课有个小铃铛,一方面为了强调课堂的纪律,提醒上下课。另一方面学员 以前上学时,听到铃声,一定是上课、下课或有重要事情,讲师使用铃铛就可以暗示学员, 这是严肃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娱乐。于是铃铛,可以和学员以前的经验联系起来,就是所谓 的条件反射了。当然有的讲师使用音乐,提醒学员上课,不过学员从前没有听到音乐,就上 课的习惯,可能不如铃铛更有效,但音乐或许更有趣。$ _1 j8 S) h9 j: P$ o      3、培训中,讲师设计案例时,要模拟学员的工作场景,当学员看到案例,就会回想 起他工作中发生的事情,于是在讲师的带动下,学员会进行思考,于是学员才会去想解决问 题的办法,才会接受讲师的内容。这时的案例就相当于,提醒学员进入学习状态的铃声,在 学员身上产生了条件反射。( v! h, s9 q0 U1 r9      4、在具体的授课方法上,讲师也可以用到条件反射。讲师说:我们在工作中要团 结紧张,还要什么?学员说:严肃活泼。讲师说:对!我们要劳逸结合。这就是讲师利用学 员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达到条件反射一样的互动。讲师说:知己知彼,才能怎样?学员说: 百战不殆。讲师说:所以我们要非常了解客户,下面我们看了解客户的三个方面。于是课程 得到了延续,讲师此时,也利用了条件反射的原理。等等这些授课方法,我们都是在用条件 反射原理。( `, N2 m% |2 T.     条件反射的引导方法,大多数讲师都在使用,但如果讲师使用太频繁的话,学员会感 到单调和疲惫,有思考力的学员,会感觉自己象应声虫一样,不断回应讲师封闭式的问题。 当然讲师可以通过案例,来模拟场景,和学员的经验配合起来,挖掘学员深入的思考,也是 更高明地用条件发射原理。7 ~0 q4 k! J- l7 M#     简单地来说,讲师首先要分析学员,判断学员头脑里的学习结构。然后在培训中的课 程准备、现场布置、授课方法上,都可以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达到授课的目的。, _6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斯金纳实验 上篇文章说到了条件反射,在授课中的应用。我们看到在一些培训中,讲师使用了一些 奖励和惩罚学员的办法,这样的授课方法,心理学的原理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了一个装小白鼠的箱子,箱内有机关,小白鼠只要碰到这个 机关,就有一粒食物掉出来。开始时它们在箱子里乱动,碰巧触动机关,就有食物丸掉出来 。 以后,小白鼠越来越少去碰其它地方,而越来越多地去碰这个机关。最后,为了获取食物丸 , 它们就去碰这个机关。# F7 p8 e1 R& v* V; o,     斯金纳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它的 某种需要(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在这个过 程中,生物的某种行为,为了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于是生物产生了记忆,它重复这种行为 。 故称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相同的是,工具性条件 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都是利用了生物的记忆。但不同的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中的生 物,是把记忆和某种相关的东西联系了起来。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生物,它的行为是为了 获得某种奖励或逃避惩罚,“某种相关的东西”变成了具体的奖励或惩罚。     在管理中,管理者用 KPI 来考核员工,把下属的业绩和奖励或惩罚结合起来,这样的 操作方式,也是使用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结构。但成熟的管理者,都知道考核会驱动员 工工作,但不是万能的,员工还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等等,精神方面的激励。而且初涉 职场的新员工,对 KPI 考核还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自由散漫一些,于是考核的效果就差一 些。而拖家带口的老员工,被考核过很多次,对考核带来的痛苦记忆深刻,于是很看重考核 , 于是努力工作,完成考核指标。     在培训中,有的讲师也在使用这个原理,授课前,讲师把规则讲清楚,大家分小组来 竞赛,讲师发小礼品,或给学员盖美女与怪兽的图章,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热情。这个授课方 法的前提,就是利用了斯金纳实验的原理。把奖励和惩罚与学员的学习联系了起来。但这样 的授课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奖励和惩罚会分散学员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因为培训的目的是 让每个学员都参与,都学会,而不只是赢得团队的胜利,更不是牺牲弱的团队。从内容上来 看,讲师是裁判,控制竞赛的进度,也就是说,讲师是知道正确答案的人,否则没有办法控 制竞赛的节奏。而客观地来看,营销和管理的很多方面,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科特勒的营 销理论,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也可能是错的,不适合起步阶段的中国企业。营销和管理只有 适合与否,而无正确与错误之分,讲师给出的也只是个人的观点而已。现在采用竞赛的方式 , 讲师用个人观点,来强加给学员,会遇到学员的抵触和反感,造成学习的障碍。     回想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和我们小时候被老师表扬,得到小红旗的作用是一样的, 它是我们应试教育的延续。应试教育的侧重点,不在培养所有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 综合能力,而更侧重在不断地测试他们,把他们中优秀的筛选出来,落后的淘汰掉。现在的 学校教育,也已经在向素质教育转型了,可我们现在很多讲师,还使用这样的教学法。呜呼 ! 讲师是服务者,目的是保证最多数的学员,能很好地学习,而不是被公司请来筛选他们的, 这种教学法,有欠妥当!     而且对于中高层学员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更关注在课程的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他们 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他们上过的培训课程已经很多了。所以让他们互相竞赛,可能会激发 他们的好胜心,但也可能激发他们的反感。他们最关心解决他现在的问题,学习目的很明确 。 所以这个授课方法,对基层员工,让他们感觉到好玩,是可以使用的,但对中高层就会有一 些问题。     从角色上来看,讲师本质上是培训的服务者,而不是学员的管理者。讲师给学员上课 , 是收了企业费用的,或者说是收了学员费用的。所以讲师和管理者,有本质的区别。管理者 可以去考核员工,可以奖励或惩罚员工,那是组织赋予管理者的权力。培训讲师这样做就不 合适了,没人赋予培训师这样的权力,来考核学员,尤其是惩罚学员,相反学员因为是买单 人,反而有赶走讲师的权力。讲师使用这个方法,是利用了学员头脑里,固有的对老师的尊 重,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类,但我认为是值得提倡的。培训讲师作为服务者,还 是关注在授课的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为好。内容第一,形式第二,才是正道。+ w* ]1 c    当然如果学员回答问题不错,参与的不错,演练的不错,讲师可以发动大家鼓掌来鼓 励学员,或直接给某种奖励,也会比竞赛的效果更好。即便是使用竞赛的方式,也要只给奖 励不给惩罚,才让学员感觉到,没有太大的压力,于是学员关注学习,关注内容。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三:马斯洛需求层次   上次在银川上课,有个学员和我交流起授课方法来,问我是不是学过心理学,我告诉他 , 我用的授课方法,是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于是对方很惊讶,这么常见的需求层次, 怎么和郝老师高超的授课方法有联系呢?请看下面的阐述。   所谓需求层次理论是说,人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有衣服穿,有饭吃,才有心思做别 的。吃饱了以后,然后要追求安全感,环境的安全也好,身体的安全也好,心理的安全也好 。 于是“安而后能虑”,开始考虑社交的事情,有社交的需求,想交一些朋友,有朋友在一起 才更有安全感,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也可以在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里,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最起码有人愿意听他的观点,他在团队中是被接 纳和认可的,也就是满足了尊重的需求。最后他的境界提升了,想做祖国和人民做一些 贡献, 为社会做些什么,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想活得更有价值,于是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用我们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饱暖思淫欲”,这个说法不 是很恰当,但说的也是需求层次。    当然一般人是从生理需求开始,一层层向上,最后到自我实现。但也有的人,在吃不 饱穿不暖的时候,就胸怀天下了,孔子评价弟子颜回的:“回也贤哉,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培训中,这个心理模式如何使用呢?&    培训的组织者,首先要满足学员的生理需求。比如说中午和晚上,培训组织者安排了 聚餐,让学员有饭吃,学员感觉好。最好在吃饭时,比在家吃的水准要高一些,或有一些特 色,于是学员感觉来培训值。我以前在企业组织培训时,甚至在每张桌子上,放上当次的菜 单,这样学员坐在那里,就知道今天是几个菜,什么菜,于是好制定“吃饭计划”。而且把 男女学员错开坐,这样菜可以被均匀地消灭。住宿尤其是要干净,最好可以上网,方便学员 晚上处理公务。住宿的地方要可以方便购物,出去以后有一些娱乐场所,那就更好了。当然 如果学员素质不高,或是被“押”着来培训的,这样的安排反而让他们方便地逃课,还不如 关在深山里,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度假村培训为好     安全需求。我以前在《培训现场细节如金》里写过一些。比如教室要足够大,灯光要足 够明亮,有逃生通道,这样学员有安全感。椅子干净,坐着不累。空调温度适中。学员有茶水 喝。      社会需求。学员互相希望沟通,分享彼此的经验。于是讲师把学员分小组,在小组 里有组长带动大家交流和研讨。女孩子平均分配,各个不同地区来的人,错开地坐在一起。 这些方式都可以满足大家社交的需求。中国人是内向的,本来心里想和那个人交流,但我如 果主动去和他认识,就显得我没面子,或万一对方不愿意认识我,不愿意和我交流,那我怎 么收场呢?于是大家会都采用最保险的策略,大家都绷着。其实讲师就是打破僵局的角色, 讲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把学员分成小组,团结紧密地坐在一起,桌子不能太大,大了有谈 判的感觉,在可以放下教材和水杯的情况下,越小越好,桌子的作用是让学员找到小组的感 觉,不是用来写字的。在授课过程中,讲师要有意识地,在课程的前面,加一些简单的小组 研讨,让大家通过研讨,熟悉小组的成员,为后面的培训打下基础。    在课间休息时,有的讲师会放一些有意思的投影片,或 MTV,甚至放《憨豆先生》的短 片,来吸引教室里的学员。这些是最愚蠢的做法!课间是学员社交的时间,是学员回顾和消 化课程内容的时间,是学员之间探讨课程内容,互相学习的时间,是学员评价讲师,表示赞 赏或发泄不满的时间,一句话:课间可能比课堂更重要。讲师播放的东西,很有意思,于是 让一些学员找到不和别人交流的借口,影响了授课效果。所以我的做法是,遮住投影仪,只 放音乐,不给学员太多的选择。     尊重需求。学员在小组里,就某个主题进行了研讨,讲师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于是学员在讲师的引导和带动下,进行分享。这样的分享,满足了学员被尊重的需求。尤其 是中高层的学员,他们本身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讲师要让他们在小组里分享,和大家分享。 简单地来说,讲师首先要尊重学员,学员才会尊重讲师的观点,尊重课程内容。     最后是自我实现。学员来培训,不单是要互相激发和交流,更主要的是想从讲师这里 得到启发和参考。也就是要帮学员提升和总结,这就是自我实现了。在他们分享完了,他们 会想:我们的经验和想法都说完了,那听听讲师怎么说,他难道比我们还要厉害吗?于是讲 师此时可以帮他们总结,总结的更深刻一点,总结的更宽一点,实在不行,就总结的更有趣 一点,郝老师所谓的三点式总结。这个过程是最考验讲师的,所以讲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实践 , 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有自己的观点。否则就是在混时间了。      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满足,在于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教室的现场布置。郝老师以前 说过的培训的三要素:讲师、学员、场地,也是这个意思,细节真的如金。社会需求的满足, 要靠小组教学,如何带动小组来参与,也是考验讲师功力的。讲师首先尊重学员的想法,让 学员来分享,这样是满足学员的尊重需求。分享完了,讲师的总结,就是满足了学员的自我 实现需求。      综合起来看,郝老师以前的一篇文章叫《引导式教学的五个步骤》,说到的教学法 就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具体内容是:讲师先要引导,再让学员研讨某主题,然 后学员分享,学员分享完以后,讲师进行总结,最后关联引申到学员工作中去。     简单地来说郝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引导、研讨、分享、总结、关联,这个授课方法是 来源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你的授课方法是来源于哪里?你想过吗?9 l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四:社交恐惧症   在培训课程中,我发现,即便是企业内训,有的企业,学员之间也不是很热络,不能 象朋友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开放而自由地表达思想。而更多地是在试探,在提防,在 维护尊严,在排斥别人,在为自己辩护。为什么这样?答案很简单,同事即是伙伴,也是对 手!在面对同事时,不能暴露真正的自我,否则今后在和那个“对手”竞争过程中,可能落 败,于是以上学员的互相提防、排斥等行为,就可以理解了。   企业内训是这样,公开课程更是如此。参加公开课程的学员,大多是企业的骨干员工 , 甚至是高级管理人员,或老板。他们在企业时,习惯于指挥别人。而现在他们来参加培训, 也容易把“官架子”,过分的自尊,过分的自信,带到培训中来,不把讲师和别的学员放在 眼里,总等别人和他们沟通,而不是主动与别人沟通。   心理学把这种,一群人在一起,从而产生的沟通障碍,叫做社交恐惧症。说它是所谓 的恐惧症,是严重了一些,但基本道理还是对的。除了天生热情开朗和自来熟的人之外,大 多数人在社交场合中,都不愿意主动地暴露自己,去和别人主动搭话,因为你不知道别人是 怎么想的。万一你暴露了自己,主动答话,而别人不喜欢说话,甚至喜欢打击人的话,你自 己会受到伤害,于是隐藏自己就可以理解了。俗话管这种现象叫“先说先死”。   公司开会也有这个现象,刚开始时,大家都说一些无关大局的废话,说一些绝对正确 的话,比如说:“我想这个产品的开发,对公司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要销售一批、储备 一批、研发一批,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形成梯队,才在面对对手竞争时,从容不迫,我想对 公司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老总这么说是可以理解的,但销售经理这么说,就有问题 了,上面的话显然是废话,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还用你说吗?现在需要你来表态,到底 ABC 三个产品,你们销售部准备主推哪个,我们需要你明确的观点!可是他如果明确表达了 自己的观点,引起反对怎么办?他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于是只好说废话,表明对这个问题 的重视,但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害怕“先说先死”,看别人是怎么说,然后自己再考虑,如 何表达自己。     成人学员,在企业中历练多年,已经养成了以上的习惯,说可怕一点是社交恐惧症 , 说通俗一些是社交困难。虽然大家都知道,如果每个人都隐藏自己,对集体的交流不利,而 展现自己,是会给大家和自己都带来好处的,但我就是打死也不说,看大家的反应。培训讲 师,此时就起到了,促动学员互相交流的角色,要注意各个细节。   首先在培训开始前,讲师要亲自参与布置教室,尤其要注意桌椅摆放。桌椅摆放看起来 很简单,让服务人员做就可以了,但其实很关键,因为人是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动物,环境可 以影响学员的心态。就象我们陪客户吃饭时,会特别注意主人和客人坐的位置,你可以让领 导和贵客,坐在门口,上菜的位置吗?那你还想不想干了?吃饭时坐在哪个位置,反映了每 个人的地位,各安其位,才能摆正心态,才有良好饭局的开始。     培训的道理也是一样,教室里面桌椅的摆放,也影响了学员的交流。培训有所谓的三 要素之说:讲师、学员、场地,缺一不可。不过培训中,桌椅的摆放,不是要体现尊卑,而是 要让学员消除社交恐惧症,促进学员充分地交流。那种摆放成课桌式,“排排座分果果”的 方式,我们就不说了。那样的摆放,学员只能和旁边两个学员交流,因此从学员身上学到的 东西有限,非常不利于小组研讨。如果课程内容是以讲师讲授主,知识和经验是来自讲师, 这样的摆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心态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摆放,就有问题了。还 有所谓的马蹄形的摆放,也是类似,学员在教室周围,按照马蹄形的形状,坐成一圈或两圈 , 讲师站在教室中间授课,这也是典型的以讲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专业讲师的授课方式,应 该是引导的方式,学员一方面可以从讲师身上学到东西,另一方面学员可以从,小组的成员 身上学到更多实际操作的东西。那这样的引导式教学,教室如何布置呢?请看我发给培训合 作伙伴的要求:) p2 [0 p& W, J& S$ E7 M   “请把培训现场的桌子和椅子,摆成小组讨论的方式,这样便于学员交流。每个小组大 约 6-7 个人左右。如果教室空间太小,可以用小桌子,但一定要保证学员小组之间的空间, 讲师可以走过。一定要注意,在不影响学员交流的情况下,桌子越小越好。如学员人数多, 可以增加组数,但不要增加小组的人数。不同地区的学员最好错开来坐,这样才有充分的交 流。如果女同学比较少,就把女同学平均分配,最好坐在小组的中间。”- ~5 f% Q9 K* ]. b     如果完全按照这样的摆放,结果就是,来自不同公司、不同地区、不同经历的 6-7 个 学员,围着一个或两个女学员,坐在了一起。桌子还不是很大,大家互相靠的很近,有人不 想交流吗?有人打死都不说吗?很难!这样的布置,让学员没有选择,他除了和小组的学员 共同探讨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当然这些布置都是在培训开始前就做好,学员不知道讲师的 意图。      如果讲师事先不这样设计,很多熟悉的人会坐在一起,有人如果主动和不熟悉的人 坐在一起,别人首先会怀疑他的企图是什么。这些熟悉的人,一个部门和地区的人,本来平 常就在一起,交流就很多了,于是培训中,不容易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还有一个 问题是,如果他们就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今天坐在了一起,也要分个高下,于是就某些课程 内容,不容易达成一致。而不同地区的人在一起,最起码他会给别人面子,于是不同地区的 经验得到了交流,研讨也容易进行。     以上说消除社交障碍的方法,是在课前,布置教室时,要考虑到的。下面看看课程进 行中,还有什么办法,让学员能交流起来。     在课程内内容开始前,我还让小组成员互相认识,推选小组长,小组长来有义务带 动小组交流,有权指定小组的发言人,而且这个发言人,不是固定的,而是每个人都要发言 。 我看你们还不研讨?谁可以做到不说话?那是与小组长为敌!就是与组员为敌!有的学员可 能不愿意发言,你推我挡,但还会在组长和组员的要求下来发言。' 有个关于猴子的故事,也是说的这个道理,一大群猴子被关在笼子里,准备被宰杀, 被做成猴脑。当厨师走近笼子时,猴子们惊慌失措,纷纷往角落中躲藏,他们还把猴群中最 弱小的推出来,推到笼子的口边。等到厨师把那只可怜猴抓走,猴群才重新安静下来。组长 指定,每个人都发言,这样的模式,对于爱学习和分享的组员来说,无论什么规则,他们都 会积极发言,踊跃参与。但对于那些没有分享习惯,都是“*&^)_员”,打死也不说的组员来 说,这样的规则,让大家都无可逃避。于是有人很聪明,觉得反正都是要发言,现在看到这 个题目比较简单,于是主动冲上去发言。那些总是逃避的,会被组长和发过言的人要求,象 那只可怜的猴子一样,被推举出来发言。他可能有一些怨气,但更多的怨气是对组长,对自 己为什么要最后说,而不是埋怨讲师,因为讲师的规则,是对所有学员的,不是针对这个学 员的。你想保持沉默吗?在郝老师的课堂里,你是做不到的。2 [$     有的讲师,在培训开始前,会带学员做一些热身活动,讲师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家 互相认识。比如说有的讲师用起队名、队口号、队图标,然后展示的方法。有的讲师用“征集 签名”的方法。有的用做体操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大家可以上网络上搜索,有很多。但目 的都是让大家用最快的时间,互相熟悉和了解,突破社交恐惧症。但有个别讲师走到了魔道 , 为了形式而形式,对这样的活动严重依赖,一做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看起来很热 闹,看起来学员都动了起来,但人家来参加培训,是为了学到东西,这些只是手段,不是目 的,最多 5-10 分钟。. |     在培训进行中,讲师还要促动小组研讨,讲师是外来的规则的建立者。比如说讲师给 小组发了大白纸,和白板笔。讲师要求把小组讨论的结论,写到大白纸上。讲师提出了问题 或给出了案例,让大家研讨。于是组长有理由,组织大家来研讨,因为那是讲师要求的。即 便是对方不热心,不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没有伤害到组长的面子,因为那不是我没事找事 , 非要找你研讨什么,我遵照的是讲师的指令。于是讲师的规则,讲师的案例,讲师的问题, 就成了学员研讨的借口。     作为专业讲师,要考虑每个细节,尤其是要站在学员的角度上考虑,如何能帮助学员 更好地交流,更好地学习。培训现场有两个讲师,一个是站在台上的讲师,另外一个是学员 旁边别的学员。在大多数培训中,促动学员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比讲师讲述更重要,讲师 是培训的引导者,而不只是传授者。有时,学员讲师比讲师讲师更重要。9 b+ c; r( T& Z8 W/     作为讲师,你促动你的学员交流了吗?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五:桑代克的“试错”学习理论 5   桑代克,箱子,钉着木条,脚踏板,开门。猫,饿猫。门外,鱼。试验开始了。     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想出去吃鱼。后来偶然碰到 脚踏板。饿猫打开了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又把饿猫关在箱子 里,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于是一只会开门的猫,诞生了!象 不象训练武林高手?     桑代克认为,猫不是通过逻辑推理,不是通过观察别人,更不是自己顿悟,学会逃出 箱子的。它们能顺利逃脱,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不断地尝试。在失败中,消除无用行为, 记住有助于逃脱的行为,最后成功地学会逃脱。桑代克说,它们已经在有用的行为,和目标 之间建立了联系。这就是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就是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简单地来说,人从 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简称“试错学习”。* |5     在大量的人和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第一条是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心态。学习者有准备来学习,而又给以学 习活动,学习者就感到满意。学习者有准备,而没有学习的活动,学习者就感到烦恼。学习 者无准备,而被强制学习,学习者也会感到烦恼。     这个准备律,经验稍微丰富一点的讲师,都可以和自己的授课经验应证。如果你的学 员是被强迫来的,不是自己真心想学,而是领导认为他们该学,那无论是谁来上课,也无法 搞定,讲师能把时间混到,学员没有走光,那就不错了。所以企业在请讲师授课前,一定要 精心选择课程,选择那些学员感兴趣的课程,充分了解学员的需求,再结合企业授课目的, 才能让学员觉得来听课,对他自己有价值,于是学员准备好了,学习心态才能放平。     对于已经充分准备好的学员,讲师要靠内容吸引学员,而不是讲自我推销的话。学员 花钱来听讲师自我推销,你觉得讲师是不是有点过分呢?有的讲师还说些什么意义和重要性 之类的废话,学员也会感到无奈。他们会想:你说的这些对我有什么价值呢?我来听课是想 知道怎么办,而不是什么意义。我们认为很重要,很有意义,所以才来听课,请告诉我们怎 么办。     桑代克在实验中还发现,人对外部情景的态度,除了心态调整的这个准备律以外,还 取决于年龄、饥饿状态、精力状态或瞌睡程度等。于是现场的水,食品,空调,光线,可以消 除这些影响,而让学员的精力集中到培训内容中来。所以站在培训的角度看准备律,就是课 程要满足学员的需求,讲师要靠内容吸引学员,并消除培训现场的负面干扰。     第二条是练习律。它强调联结的作用,就象那只猫一样,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真正 掌握。但是桑代克也指出,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 助于学习,对于猫来说,打开门以后能吃到鱼,那是猫满意的效果。对于培训的学员来说, 学习了以后,能对他的工作有帮助,那是学员满意的效果。所以无论如何,你的练习要让学 员觉得有意义,而不是带学员做了多少活动,更不是讲了多少笑话。     练习的作用是明显的,就象学习游泳一样,光学了游泳理论而不练习,就去横渡长江 , 那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在培训中,针对不同课程,可能用思考的“顿悟”,也可能用练习的 “渐悟”。如果是态度类培训的话,我想还是“顿悟”的效果好一些,讲师让学员在困顿中 ,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一些技巧性课程的话,还是不断的练习效果为好。当然最好是学员 在“顿悟”后,再加上练习来强化,“渐悟”以后,再来个理论上的总结和提升,学习的效 果会更好。( \5 D* B!     如果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员去“顿悟”。如果是内容复杂,而学员的层次不 是很高的话,你让他“顿悟”,他们“悟”不出来呀,还不如让他们犯错误,然后再总结出 来。比如你能经过引导和提示,能让学员“顿悟”出能量和质量的关系吗?除非你的学员有 爱因斯坦的潜质,普通学员还是启发一下,让大家都犯错误以后,再来讲解为好,也就是 “渐悟”。     注意这里说的让学员犯错误,是让所有的人都犯错误。这样犯错的他,藏在大家里面 , 反正大家是一样的,他没有丢面子,有安全感。如果是小组练习,尽量不要在一个小组出了 错后,讲师进行点评更正,除非错得离谱,大家都看出来了,讲师不得不要点评。而是要等 三个小组说完了,大家都犯了错误后,讲师再来点评价。这样那些犯了错误的小组,感不到 太大的压力,毕竟错的是三个,而不是一个。3 M' X5 w& U& i0 I" o     讲师在用角色扮演的授课技巧时,也要让大家都来练习。讲师讲了某销售技巧后,要 让所有的学员都来练习,不能只找两个人来示范。别人在看他们两个在练习,那是学不会, 违背了这个练习律,学员只是知道了,没有被强化,在学员的脑中形不成“联结”。     第三就是效果律了。桑代克认为如果动作,跟随情境中满意的变化,在类似情境中, 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否则减少。效果律建议用具体奖励,如金星、口头表扬等对 学员进行重复练习。如不停地重复乘法表,并且提供奖励,形成了刺激(7×7=?)和反应 (49)的联结。桑代克的效果律和斯金纳的激励理论类似。具体观点,读者可以看我的《授课 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 2:斯金纳的“奖励与惩罚”教学法》     总的来看,根据桑代克的学习规律,在培训中,企业要找到学员的需求,讲师要唤醒 学员的兴趣。在上课过程中,尤其是技能类的课程,比如说销售技巧课程,讲师一定要让大 家多练习,只有让学员不断地犯错误,才能让学员在错误中学到东西,也就是“渐悟”。所 谓的“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不也是“渐悟”的道理吗? 学员学完内容后,讲师或培训组织者,要给学员一些奖励,培训效果更好。5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六:格式塔派的“顿悟”学习理论     和桑代克的“试错”学习理论不同,格式塔学派强调的是“顿悟”。格式塔学派强调 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 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3 G. M. 他们也用“倒霉”的动物做试验。心理学家苛勒于 1913 年至 1917 年,用黑猩猩做了一 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苛勒在笼子外放有香蕉,笼子里放有两根短竹 棒,用单根无法够到香蕉。黑猩猩常常将棒子扔向香蕉,把棒子搞丢。但当它拿起棒子玩时 , 顿悟的端倪就出现了。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一个名叫苏丹的黑猩猩,最后将两根棒子像钓 鱼竿一样接起来,够着了香蕉。(来自《人猿的智慧》)*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把两根棒子接在一起,多少有点偶然,然而苏丹一旦看到棒子接 起来,与远处香蕉的关系时,就能够想到这个主意,从而一次又一次把一根棒子,插进另一 根棒子的未端,以便够得着远处的香蕉。- f9 [, b, j" W( b,     苛勒的实验表明黑猩猩,已经领会到了自己的动作为什么进行,怎样去进行,以及最 终的结果为何,领会到了自己的动作与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在苛勒看来,猩 猩对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种盲目“试错”过程,而是对问题“顿悟”,灵机一动,计上心 头。     有个大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也是这个道理。他 10 岁那年,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要学 生把 1 到 100 的数相加起来(即 1+2+3+,…,+100)。比高斯大的孩子,闷着头一个数一个数 地相加。高斯却不着忙,认真考虑一番后,用他从未学过的求“等差级数前 n 项”和的方法 算出了得数 5050。显然高斯的思考过程,不是拿到问题以后,直接去尝试,而是分析了目的 和情景的关系,产生了“顿悟”。格式塔学派认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看到的东西不完全 取决于外界,而是在人脑中有某种“场”的力量,把刺激组织成一定的“完形”。从而决定 人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也就是“顿悟”了。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也是个“顿悟”的 过程。      对培训来说,学员是有经验的,学员在学习时,不单是产生“刺激-反应”的学习效 果,而要经过和经验对照,才决定是否“反应”。因此学习行为对于那些很有经验的人来说 , 他们会和头脑中的经验对照,所以是个“顿悟”的过程,不能一味地灌输和教导。对于那些 没有经验的人来说,直接灌输“刺激-反应” ,多练习还是有道理的。: d.     我们以前上学时,有无类似的经验呢?有一道题,你怎么也想不出来,上午上课在想 , 下午也在想,于是晚上带着这个问题睡觉了,早上起来,突然灵光一闪,答案找到了。这个 过程就顿悟。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强调 “顿悟”。培训中也是类似,你没有必要解释那么多定义,讲述那么多意义,而是让学员自 己来解决问题,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g7 _i     以上说的是学习效果,格式塔心理学家还认为,通过顿悟获得的理解,不仅有助于学 习迁移,而且不容易遗忘。Katon 在 1940 年做了一组实验。把 149162536496481 写在一张卡 片上,要一组被试看 15 秒钟,然后试图回忆它。这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在一般情况下, 除了记住其中少数几个数字外,没有人能全部记住。但在给另一组被试看这张卡片之前,告 诉他们在试图记住它以前,先想一下这些数字为什么这样排列,是否有规律可循。结果不少 被试都觉察到,这些数原是用 1 到 9 的平方排列起来的。这样一来,回忆这些数字就毫无困 难,哪怕是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后也能轻易做到。+ n& X& M6     因此讲师在授课时,不能剥夺学员思考的权利。尽量让学员自己去体验去感受,这样 学员才记忆深刻。就象你看电影时,有个人在你旁边,不断地给你讲解电影的内容,和你说 下一分钟,将要发生什么,你的感受如何?你把话都说完了,你说得很全面了,学员哪里还 有思考的余地?学员哪里还有思考的积极性?你的课堂不沉闷才奇怪。# \* ^4     就象上面黑猩猩笼子外面,有香蕉作刺激一样,格式塔心理家也强调刺激。但他们认 为学习的内容对学习者有意义,学习者会有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对学习者最大的刺激和奖 励。有时任务看上去简直不可能完成,但越是这样,当他们突然发现解决办法时,就越会有 “顿悟”的快感。我上中学时,数学在全年级也是最好的。因为我从解题中,获得了很多乐 趣,觉得数学很美,那也是“顿悟‘的体验。所以格式塔心理家,经常抨击滥用各种外部奖 励,诸如使用糖果、好分数、五角星或金钱之类的东西,来驱动学习。不加区分地使用奖励物 可能会使学生分心,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而只关心能得到什么奖励上,从而不可能达到, 对问题情境有“顿悟”的理解。就一般而言,解决了问题本身,就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我 在《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斯金纳的“奖励与惩罚”教学法》里,也抨击了这样的授 课方法。# }+     总结来看格式塔心理家,在学习方面强调模拟场景,讲师引导,让学员‘顿悟“,而 不是死记硬背,拼命练习。“顿悟”的授课,学员记忆深刻,容易迁移到工作中。在教学过 程中,学习的结果就是对学员最大的奖励,并不需要借助外部的物质奖励,那些会干扰学习 的效果。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七:教室布置的“从众效应”     从授课效果上来看,大班授课,那么多学员,讲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员,促动每个 学员的学习,只管自己演讲得效果不错就可以了,至于学员学了多少,那取决于学员的吸收 能力。但小班授课就不同了,讲师要照顾到每个学员,要促动学员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观 点,让学员不但从讲师身上学到东西,从其他学员身上也可以学到东西,这才是小班的价值 所在。       所以说小班的内训授课,讲师有更大的压力,还要在这个压力下,带动大家参与,其 实对讲师的授课技巧,有更高的要求。下面专门说说,讲师如何靠分组,引导授课气氛,促 动学员交流的办法。我们可以看到有的讲师授课时,当学员人数众多时,分成 10 个人小组, 当学员人数较少时,就分成 3 个或 4 个人一个小组,其实这些做法,违背了学习规律,都不 利于小组研讨达成一致。     心理学家阿希,在 1955 年做了关于“从众心理”的研究(《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 究》P402 页)。实验材料是18对卡片,每对左边的一张画有一条线段,右边画有三条不同 长度的线段,其中有一条同左边卡片上的等长。被试坐在一群人当中,辨认哪两条线段一样 长。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被试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错误概率小于1%。% o' w2 O# c8 D( y4     但是,当其他人纷纷故意做出错误的判断时(这是实验者的安排),被试就显得犹豫 不决,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这样连续试验了几组,统计结果表明,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 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 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 行为。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 A+ _. w" o7 w2 G0 I     后来他把这种“从众”做出判断的行为,叫做“从众效应”。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三 人成虎”,也是“从众效应”的典型案例。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众倾向性随着团队规模的提高而增加,但这仅仅限于,人员数 量在 6-7 人的团体。其规模超出这个数字时,从众的水平不会增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 所降低。阿希声称,随着团体成员的增多,人们开始怀疑其他成员,有目的地影响自己的行 为,并开始抵抗这种显而易见的压力。无论如何,7 个人以下的小组,有利于达成一致的结 论,有利于小组的研讨。其实从数学上分析,也是如此,7 个人之间有 21 种联系,8 个人之 间有了 28 种联,而 9 个人之间有 36 种联系,10 个人之间竟然有 45 种联系!显然,团体人 数越少,越有助于达成一致,有助于小组研讨。在培训中也是一样,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 员达成一致。7 个人以下的小组,更有利于达成一致。但小组人员也不能太少,太少了他们互 相的经验,得不到充分的交流,新鲜的观点太少。而且在有的企业培训中,学员不守纪律, 小组本来只有 4 个人,有两个人因为公务繁忙离开了,剩下的两个人,如何研讨呢?所以小 组的成员一定是 6-7 个人为好。  w+ H7 {5 `#     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也曾数度对从众行为进行了研究探索,结果与经典实验相似 。 在一次实验后,实验者访问了发生从众行为的被试,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有个始终表现出 从众行为的被试者说:“我看到别人怎样讲,自己也就怎样讲,有几次我看出是不对头,但 别人都这么说了,我也就跟着讲。”有的被试则说:“开始我坚持,后来看着大家都讲的与 我不一样,怀疑自己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所以也就随大流了。”有的说: “开始我相信自己是对的,后来发现就我一个与别人不同,觉得奇怪,于是就随从了。”由 此看来,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是群体压力。当个体行为与众不同时,就会感到群体压力,而 个体又不愿意受到孤立。当个体行为与别人一致时,就会产生“没有错”的安全感,于是就 产生了很多人都采取与群体内多数人,保持一致意见的现象。阿希实验还表明,即使在问题 情境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个人仍会因群体压力产生从众行为。     后来阿希变动了实验。他对 7 名助手的回答进行了改变,使其中一个助手在实验条件 下,给出正确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有 5%的被试同意团体的一致意见。显然,你只需 要一名同盟者,就可以坚定立场,并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也就是说一对六是实验者不接受 的,但只要有人和他相同,二对五他是可以接受的。     培训讲师如何应用这个原理呢?当讲师发现小组的研讨偏题时,可以促动到原来的题 目上来,讲师首先要观察,哪些人对偏的题目不感兴趣,于是可以问两个人的观点,从而靠 他们影响大家,回到正题上来。如果小组讨论的结论,非常负面,这个技巧也是有用的。毕 竟在小组里,还有一些希望回到正题上来得学员,讲师的促动可以促使他们联合起来,推动 小组正面研讨。& |6 b# n# P$ I/ A- |     在阿希实验中,还有个操作的要点,被实验者是后来的,而前面已经有六个人在等他 了。他不知道这六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六个人会对他怎样。于是在这个陌生的地方, 看看别人在作什么,于是模仿大家,从众做事,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也就是说,你对某领域 了解越少,越没有竞争优势,越容易从众。刺激越模糊,任务越困难,人们越容易相信众人 的判断。3 A* ^  E6 L$ S8 z  g' r$     总之小组研讨是培训中最常用的方式,如何才有利于达成一致,并充分交流意见呢? 6-7 人的小组是最适合的。讲师还要在授课过程中,促动小组,引导研讨的方向。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八:“学习助长”与“学习抑制” 你家孩子,在家一个人吃饭,吃得香,还是到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吃饭,吃得香? 你当初骑车上学时,后面有车超过你,你是不是要加快车速,追上去?你现在是讲师了,50 个人听你授课,是否比 10 个人听课,你发挥得更好?你有无发现,老实的小狗,看到别的 狗吠叫,也跟着吠叫了起来?     在心理学上,把这些行为就叫“学习助长”。简单地来说,一个人的表现会因为别人 的注意,或竞争,而有所提高。当有他人在场时,他可能会比独自一个人时,表现得更好。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 1897 年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 成 25 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结果表明,平均时速为 24 英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 速为 31 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 32.5 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 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学习助长现象。我想如果在骑车人的后面, 跟上一条饿狼,那他是不是骑得更快了?     特里普利特认为当观众在场时,往往会唤起别人评价自己的想法,你关心别人的评 价,就会自我驱动地,就会有更好地表现。另外人和人之间,还有隐蔽的竞争,人人都有不 同程度的好胜心,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了竞争,用我们的俗话来说,就是“逞能”。在 各种比赛活动中,啦啦队和观众的鼓劲声、以及其他运动员的表现,都可以促进表现。! C" y: Y: [; ?1 N& X     生活中也是一样,在这个电视机和 DVD 普及的时代,人们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呢? 有人说电影院的音响效果好,我想这只是一个原因。当初我在清华上学时,在大礼堂看过数 不清次数的电影,当遇到激动人心的情节时,学生们会自发地鼓掌,甚至欢呼,那种上千人 一起笑,一起激动的心情,不就是“学习助长”吗?培训现场也有如此的效果,有的课程, 你在家看书就学会了,为什么还要去听课呢?因为有人喜欢那种气氛,和别人在一起学习的 气氛。有的中学老师也有体验,某学生说:我不到教室里去,就看不好书、写不出东西来。这 说明教室对他,有助长效应。也有学生说:我坐在教室里,什么事也干不好,这说明教室对 他,有抑制作用。     我们在培训时,如何利用学习助长原理呢?比如说在培训时,把来自不同地区的人 错开,分在不同的小组中,而且把数量少的女孩子平均分配,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如果是 来自一个地区的学员,他们互相很熟悉,平常该碰撞的已经碰撞过了,早就没有什么新鲜的 了,那个“烂人”一直是自己讨厌的,如何能在小组中更有激情?更何况他们之间谁强谁弱 , 早就已经是确定了的,还用竞争吗?互相促进的效应就很小了。而不同地区的人坐在一起, 于是“学习助长”出现了。把女孩子平均分配,而且坐在小组中间,就更是这个道理了。但 凡正常男人总想在一群男人中,表现出自己是最优秀的,来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力。男女搭配 , 培训不累。这是男人的本性,你可以说是好色也好,可以说是本能也好,总之“学习助长” 是一定存在的。我在发给企业的培训准备清单里,详细地说了分小组的方式: “请把培训现场的桌子和椅子,摆放成下图小组的方式,这样便于学员交流。每个小组 7 个人以下。无论教室大小,桌子要尽量小。小组之间的空间,讲师可以走过。在不影响学员交 流的情况下,桌子越小越好。如学员人数多,可以增加组数,但不要增加小组的人数。不同 地区的学员最好错开来坐,这样才有充分的交流,让学员学到更多东西,女学员平均分配, 坐在小组中间的侧边。”1 g5 y#     和“学习助长”相对应的是“学习抑制”。有别人在场时,有时你会和别人竞争,激 发出你的能力来,但有时别人的存在,会让你感到消沉,感到到压抑,让你感到被打扰。心 理学科特雷尔等人的实验表明,被试在学习比较简单的材料时,有其他人在场比单独学习效 果更好。但当学习比较复杂的材料时,效果则相反,单独一个学习的成绩,优于有他人在场 情况下的成绩。也就是说,对于动作简单而又是熟练的工作者而言,当众作业时,会因众人 的注意而加强动机,使得作业成绩有所提升。但对于动作复杂而又是初学的新手而言,当众 作业时,会因众人的注意,而紧张与增加压力,因而造成作业成绩的降低。因此在安排工作 时,如果是一般简单性劳动(挖沟、挑土等),在责任制的前提下,集体劳动效率高。如果 是复杂性工作(创作,设计等),则尽量让其单独思考。5 m; w# Q, ^+ R7     在培训中,学员尽量水平差不多才好,尽量不要高层、中层和基层搅和在一起,有些 公司说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也不少,多来人能节省培训费,为什么不让多来?可那些基 层员工,会被中高层员工压抑,而不敢发言,或怕发言后别人对他有负面的评价,因此产生 了“学习抑制”。- F4 m' B6 r& ~8 U) B( s      即便是同样层级的学员,讲师也尽量把经验丰富的与经验一般的学员,错开坐,这 样才能激发大家的交流,让同样级别的学员,互相挑战,带热了培训现场的气氛。* K7 }3 _2 U  ^     讲师在培训中,还要注意,尽量不要点名。那些强的学员无所谓,反正我强,我正好 有了表现的机会,产生了“学习助长”效应。而那些弱的学员,万一不懂如何来回答,而被 讲师点名了,就会没有安全感,被“学习抑制”。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九: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     无论是大班演讲也好,还是小班培训也罢,授课结束,只是学员学习的开始。如果学 员在培训后,不去使用培训的内容,无论企业花了多少代价,讲师水平无论多高,这个培训 简直没有用。而学员要使用,首先要把培训的核心内容记住,而且这个记忆要尽量深刻,尽 量持久。就象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后,三年不骑,骑上车 5 分钟后,就和三年前的骑车水平差 不太多。那在培训中,记忆是怎样发生的?和记忆相伴的遗忘,又是怎样发生的?讲师如何 才能加强学员的记忆呢?讲师怎样围绕记忆来设计课程,让学员上完培训课的记忆,就象学 员学骑自行车的记忆一样有效呢?& j" F2 r, t$ C# w2 T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 1885 年发表了他的记忆实验报告,成为了发现记忆遗忘 规律的第一人。和其他心理学家做实验一样,艾宾浩斯做了记忆实验。不过实验的伟大之处 在于,他不是以小猫小狗,不是以自愿者,而是以自己为测试对象,整个实验花费了 5 年时 间。在实验中,他选用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比如 asww,cfhhj,ijikmb,rfyjbc 等, 作为需要记住的材料,通过对自己记忆效果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他发现刚刚记忆完毕 , 记忆量为 100%。20 分钟后,记忆量为 58.2%。1 个小时后,记忆量为 44.2%。8 到 9 个小时后, 记忆量为 35.8。一天后,记忆量为 33.7。2 天后,记忆量为 27.8。6 天后,记忆量为 25.4。一 个月后,记忆量为 21.1。然后艾宾浩斯利用上述数据,描绘出一条曲线,竖轴表示学习中记 住材料的数量,横轴表示时间,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这条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 线,凭借这条曲线,艾宾浩斯成了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5 g; t9 {" R$ A     简单吗?一条曲线,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但你知道他付出了什么代价吗? 花费 5 年的时间,记忆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还要做好详细的记录,最后分析和总结。也就 因为他是刻板的德国人,比较“笨”地坚持学术的严谨性,才能坚持下来,要是我们“聪 明”的中国人,早就说以此类推,所以如何了。这条曲线告诉我们,遗忘不是均衡的,在记 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几乎就不再 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是“先快后慢”。     那培训讲师在授课时,要怎么做,才能加强学员的记忆呢?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讲 师的水平再高,大部分的培训内容,在培训结束以后,一定被遗忘,这是不改的事实,被学 员记住的只是课程的一小部分。讲师的作用是尽量加大这一部分,让核心的授课内容,成为 这一部分。于是讲师要把课程分成模块,基本上以 1 个小时为一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开头和结 尾的部分,要回顾上一个单元的内容,尤其是核心的内容,一定要反复强调,加深学员的记 忆。我在授课时,还把核心内容,写在大白纸上,粘贴在教室旁边的墙上,可以方便地带领 学员回顾,加强记忆。     艾宾浩斯还发现,记住 12 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 16.5 次。为了记住 36 个无 意义章节,需重复 54 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 480 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 8 次!这个实验告 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 越慢,死记硬背费力不讨好。再理解的知识,也要勤于复习,重复训练才有效果。* b4 L1 S+ C8 X     于是讲师在授课中,逻辑性一定要强,让大家顺着一条线走下来,学员才对课程有 全面的理解,最后记忆效果才好。而且讲师的内容要有意义,也就是说和学员的工作相关。 尽量不要说讲师和他老婆怎么了,和他女儿怎么了,这些内容对学员来说是无意义的。或经 常说一些搞笑,但与课程主题无关的笑话,那样的讲师就更无聊了,简直是在混时间。当然 , 特别高手的学员,可以从中举一反三,从讲师和老婆的关系中,悟出公司和客户关系的道理 来。但大多数学员是普通人,这些东西对大多数学员来说,都无意义,课后一定被遗忘。; Z, A* a/ h% 关于记忆这个困扰人类的话题,后人还进行了很多研究,1999 年在美国的世界记忆学大会 上,公布了“关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定量性研究”的研究成果。该成果表明,在人类大脑 记忆过程中,会形成三种记忆,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6 ~$ A. a% r2 Y( K+ i- h; @      以记单词为例,你在几秒中之内,会产生一个“感觉记忆”,这个记忆保持 3 到 4 秒转瞬即逝,你对这个单词不会感觉太深。感觉记忆之后还有一个“短时记忆”,这个记忆 大概延续 4 到 16 个小时,不同的人相差四倍。我们上学时,有的学生平常不学习,考试要突 击,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我老婆就是这方面的高手。3 l; R; L. ?1 g% p6 h    关于“短时记忆”,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发现,人的记忆广度平均数为 7,即大多数人 一次最多只能记忆7个独立的“块”。他在 195 年的一篇著名论文《魔术数字 7 加或减 2:我 们加工能力的限制》上,说明了短时记忆不可贮存很多信息,7 加减 2 也就是 5 到 9 个项目。 讲师在授课时,最好把给你学员的要点,在 7 个以下,而且要把它们模块化,这样有利于学 员记忆。5 Q! B/ F- ^, _$ A/ ?     在这两个记忆消失后,会产生一个长时记忆痕迹。但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 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因此长时记忆的强度也不同。有人晚 上学习,长时记忆的效果好,有人要清晨,所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忆曲线,会让你的学习更 有效率。, R% Y% N# v& k" a; [5 v3 ^     总之,培训讲师在授课中,多次强调核心的授课要点,让它成为学员的长期记忆, 而且要逻辑化地授课,更要以学员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开发课程,让学员觉得学习的课程内容 , 对他的工作有意义。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十:沙姆的“神秘气泡” 你注意过一群鸟,是怎样站在一棵大树上的吗?它们不是集中站在一根树枝上,而是分 散地站在整个树的不同树杈上。你去饭馆吃饭,如果里面已经有些人了,你会和他们靠得很 近吗?很少有人这样,我都是坐在尽可能舒服,可以看到风景,并远离别人的位置上。这些 我们都习以为常,不这样反而很奇怪了。1 y8     20 世纪 60 年代,心理学家沙姆却做了个有心人。他进行了大量实验,最早提出了 个人空间的概念。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 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 沙姆就进去坐在 他或她旁边,测试那个人的反应如何。实验进行了整整 80 个人次。结果证明, 在只有两位读 者的阅览室里, 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沙姆坐在他们身边后, 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 大多数人默默地,走到别处坐下, 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 “你想干什么?” ) t+     他认为,每个人的周围,都存在着一个空间范围,对这一范围的侵犯和干扰,将会 引起人的焦虑和不安,这个“神秘气泡”随身体移动,它并不是人们的共享空间,而是在心 理上,个人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这个“神秘气泡”的大小,受到个人特点、社会习惯、文化 环境等因素影响。     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拉开与大臣们的距离,大臣们则弯腰低头,眼睛 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背朝外出,这些都体现了皇权,可见皇帝的“气泡”有多大。有人在 开会时,不敢坐在老总身边,是为了避免侵犯老总的“气泡”,而他忘了,如果你经常坐在 老总身边,时间长了,老总就把你包含在他的“气泡”里,你就成了他的自己人,他的心 腹。: 因此讲师在准备教室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能让学员在很多椅子的教室,随 便坐,而是要做到有多少个人,就只有多少把椅子,不给学员挑位置的权利。并且每个人都 有名位牌,学员是没有选择的,这样可以尽量消除“神秘气泡”的影响。否则在一个有 100 个座位的教室,来了三十个学员,会坐得稀稀拉拉,没有上课的气氛。等他坐在了那个位置 上,你让他站起来,坐回到小组的座位上,那就难了,甚至是不可能的。并在安排小组座位 时,尽量让桌子小些,学员之间挨得近些,让学员互相进入彼此的气泡,为学员充分交流打 下基础。详细操作办法可以看郝志强写的《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四:培训现场的“社交 恐惧”》。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此研究,提出了四种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首先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的最小间隔,即"亲密无间",范围在 15 厘米之内, 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气息。其远范围是 15 厘米到 44 厘米之间,可能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体现亲密友好。     在培训中,当学员有问题时,讲师要走过去,主动距离他很近,这样可以更和谐地 处理问题。如果讲师在处理学员问题时,和学员保持远距离,那你们两个看上去象陌生人, 这对讲师处理学员的问题不利。而且在培训现场,讲师是可以走动的,学员是不可以走动的 , 于是讲师主动对提问题的学员,表示亲密,学员即便感到不舒服,也说不出什么。更何况讲 师已经对他表示了亲密,他作为学员也会给讲师面子,除非讲师的课太差了。" ^% M+ c0 e% q5     其次是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 距离的范围为 46~76 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早上上课前,一般来说讲师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现 场,此时如果有学员已经先到,讲师可以问候一下,并和个别“面善”的学员,沟通一下企 业情况和课程内容,于是讲师和学员的距离就拉近了很多。课间有学员和讲师交流,讲师也 可以使用这一距离。   第三是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较正式关系。其近范 围为 1.2~2.1 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管理者常用 宽大的办公桌

84 页 222 浏览
立即下载